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村级党员教育培训计划

村级党员教育培训计划

时间:2023-09-12 17:11:44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村级党员教育培训计划,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村级党员教育培训计划

第1篇

一、切实抓好基础设施建设,尽快建成覆盖全市农村的现代远程教育体系。全面开展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工作,首要的是抓好基础设施建设。总的要求是,到2010年底,利用卫星接收、有线电视、互联网络等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在全市建成纵横贯通、上下联动的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网络体系。基础设施建设内容主要包括辅助教学平台建设和终端站点建设两个方面。在初步建成全市远程教育专网、开通视频互动教学系统和市级教学资源中心的基础上,下一步,还将建设远程教育市级教学资源库、数字电视专用频道,并对视频互动教学系统、《红岩》网站进行完善和升级改造。在终端站点建设方面,总体安排是:按照现代远程教育、党员电化教育、村级组织活动阵地建设“三位一体”的工作思路,到2010年底前完成全市832个乡镇、9726个行政村、1016个建制镇居委会,共11574个远程教育终端站点的建设任务。

二、大力开发教学资源,不断丰富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的“源头活水”。教学资源的数量和质量,决定着远程教育工作的水平。在抓好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教学资源的开发必须及时跟上。一要科学制定教学资源规划。通过多种途径开展调查,掌握需求,增强教学资源建设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市里要统一制定教学资源规划和教学大纲,各区县要制定本地教学资源规划,确定重点选题。二要构建教学资源开发体系。各个行业的基础教材,主要由市远程教育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和市级有关部门开发。重大题材、重点选题的通用教材,主要由市远程办负责开发。富有地方特点、适应当地需要的特色教材和实用技术等,主要由各区县负责开发。三要拓宽教学资源开发渠道。要充分整合利用各系统各部门现有的教学资源,发挥现有资源的最大效益,在此基础上制作开发新的教学资源,不断提高教学资源开发制作的能力和水平。四要提高教学资源开发质量。要从实际需求出发,既要注重数量,更要注重质量,开发制作精品教材。要加强教学资源质量和安全管理,建立教学资源评优奖励机制。

三、广泛开展学用活动,努力提高农村党员干部和农民群众的整体素质。要坚持建管结合、学用结合,充分发挥现代远程教育体系的最大效益。一要加强对终端站点的有效管理。已经建好的终端站点,一定要维护好、使用好,最大限度地发挥作用。二要认真组织好教学工作。要制定中长期教育培训规划、年度教育培训计划。要抓好教学计划的落实,组织开展好农村党员干部和农民群众的学习培训。要丰富教学内容,按需培训,因材施教,增强教育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要创新学习方式,把集中教育和个性化学习结合起来,增强远程教育的吸引力。

四、积极整合资源,真正实现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网络共建共享。按照市委的要求,市内其他系统或部门需在农村建设相关站点,都要结合并依托远程教育终端站点进行,并将有关经费统筹安排,打捆使用。各区县、各部门、各单位要牢固树立“一盘棋”思想,加强协调,搞好配合。一要坚持阵地共建。要将村级终端站点全部建在村级社会公共服务中心,与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搞好结合。二要坚持队伍共建。依托乡镇和村(居)干部、电教播放员、中小学教师等,建立远程教育站点管理队伍;依托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农业、科技等部门和单位建立远程教育教学辅导队伍;依托广电、信息通信等部门的专业技术人员,建立远程教育技术服务队伍。三要坚持资源共享。要充分利用远程教育站点对农村党员干部和群众进行教育培训,引导农村党员干部积极利用远程教育站点开展支农惠农服务,鼓励农村其他组织利用远程教育站点开展各项业务工作和主题活动,支持社会组织、经济组织运用远程教育站点进行信息交流,实现终端站点资源共享。

第2篇

首先,我代表*镇党委、政府对各级领导莅临我镇检查指导工作表示热烈的欢迎。自开展远程教育工作以来,在县委、镇党委的领导和县远教办的指导下,我镇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地、县远程教育工作的安排部署,按照“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效率管理,高质量建用”的要求,着眼于远程教育长期和学用的实效性,加强领导,健全机制,强化措施,规范管理。截至20*年5月止,全镇共完成接收站点建设*个,其中乡镇站点*个,行政村示范点*个,各村依托学校站点*个,播放点*个,没有建的村*个,基本上达到覆盖全镇,上下贯通的教育网络。下面,我就*镇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工作进展情况向各位领导作简要汇报,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之处请各位领导批评指正。

一、基本情况

*镇位于*县南部边沿,东与*接壤,南同*交界,西与沙*相连,北同*毗邻。距县城*公里,行政面积*平方公里,辖*个行政村,*个居委会,*个村民组,*个支部,义务教育中学*所,中心完小*所,村级完小*所。*镇是一个典型的农业镇,主要粮食作物有玉米、水稻和薯类,经济作物主要有花生、油菜、油桐、大豆。境内交通便利,公路村村相连,已经立项的大普油路穿境而过,*镇地质地貌复杂,溪流交错,蕴藏着丰富的矿产资源,目前已探明的有钒矿、锰矿、水晶矿等。

自20*年以来,我们以农村党员干部远程教育为平台,有效地提高了党员干部素质,推动了基层组织建设,使“干部经常受教育,农民长期得实惠”的宗旨得到充分保障。

二、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切实加强对远教工作的领导

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远程教育工作,把它作为一项重要工程来抓,在领导力量、资金投入、措施配套、技术培训等方面不断加大工作力度。镇党委多次召开专题会议研究远程教育相关工作,明确表示将把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作为基层组织建设工作的一个有效载体切实抓好,并确保人员、资金、设备三到位。

镇远程教育领导小组为进一步提高全镇党员干部们对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工作的认识,利用赶场天设置固定宣传点进行宣传,同时发放宣传资料,组织镇机关干部与村两委班子成员认真学习省、地、县远程会议精神,并观看电教片,通过收看此片使广大党员干部们了解远程教育,认识远程教育。

三、健全机构,完善机制,确保工程的顺利实施

(一)为了更好的保证工程实施,镇党委成立了远程教育工程的领导小组,组长由党委书记*担任,并制定远程教育工作实施方案、工作职责以及相关的管理制度,确保工作的顺利实施。各村远教点都分别成立了以支部书记任组长的组织机构,并确定了专(兼)职操作管理人员。

(二)为能够充分利用我镇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设备,切实做好我镇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工作,使广大党员干部和群众能够及早地接受远程教育,提高政治素质和带领广大群众科技致富的本领,镇党委作出具体要求:1、镇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终端接收站点均实行“一站两牌”。2、村党支部书记和中小学校长实行交叉任职:村党委书记任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工程管理小组组长,各中小学校长兼任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工程管理小组副组长,各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站专职教师兼任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站操作员。以确保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培训工作和播放收看工作落到实处。

四、抓好关键环节,大力推动前期宣传工作

扩大群众知晓率是确保远程教育工作顺利开展和取得实效的前提和基础。在村上设备还没有正式到位的情况下,我镇远程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并没有放松对此项工程的工作力度,在全镇不断加大开展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的宣传工作,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加强远程教育的舆论宣传,使广大干部群众从中受益。一是在村主要街道或者集中路口和学校围墙上粉刷、张贴宣传标语,营造浓厚的舆论氛围。二是在干部会议上传达了上级有关远程教育的文件。三是根据农民们的具体需求挑选一些种植、养殖方面的视频节目,组织党员干部和科技示范户集中收看,解决了农民群众迫切需要农村适用新技术的片源难题,降低了成本,加大了远程教育工作的宣传力度。

五、依托教育站点,开展先期培训工作

根据地、县远教办有关会议精神,在抓好终端接收站点建设的同时,我镇利用已建好的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终端接收站点积极组织各个村党员干部及站点操作人员开展学习培训工作。为此,镇远程教育领导小组:一是制定了详细的培训计划,对远程教育培训进行系统的安排布置,在培训日程安排上,根据学校和村组党员各自实际,党员干部培训一般都安排在双休日、农闲时节,做到不影响学校上课,方便农村党员干部。二是不断改进学习的组织方法和授课形式,促使广大党员干部自觉参加教育培训,变“要我学”为“我要学”,真正使党员干部学有所得、学以致用。三是在培训内容上进行精挑细选,使操作人员们学得会,用得上。

(一)针对党员干部、科技致富能手们进行收看节目的学习培训。为宣传远程教育,让更多的党员干部、群众了解远程教育,我们充分利用教育上已经建成的站点,先后组织了*村、*村、*村、*村的党员、干部群众近*余人开展了播放活动,对没有终端接收站点或设备不完全的村级站点,我们根据党员、干部、群众的需求,借阅所需要的课件,采取流动播放的方式,在比较集中的地方组织播放,共播放*次,观看人数达到*多人。对既没有终端接收站点,也没有播放点的*个村,我们也采取借阅课件,流动播放的方式播放*次,观看人数达到*多人。为了确保宣传和播放效果,在集中收看远教节目地过程中,镇远教办还就什么是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国家为什么要大力发展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这项工程?怎么才能实现这项工程,完成此项工程对我们有哪些要求?等相关问题为党员、干部、群众进行了充分详细地解答,为*镇此项工程的顺利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针对各村终端站操作人员的培训工作:目前我镇已分别在*月*日、*月*日、*月*日进行了为期*次具有针对性的站点操作人员培训课程,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例如:*月*日上午我们举办了*镇农村党员干部现在远程教育基础培训课程。主要参加人员有*个村的党支部书记和选派的操作人员。在课上主要介绍了农村党员干部现代化远程教育的概念、基本技术及具体软件的操作等内容,课后安排各个操作人员上机练习简单的操作,并组织了一次开卷考试,以便加深大家对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工作的认识。

*月*日在我镇中学对各个村站点操作人员进行培训,参加培训的人员都是各个村选派的站点操作人员,他们的文化素质相对较高,有些对电脑还有一定的了解。此次培训主要分为两个部分进行,第一部分是计算机基础知识的普及。在课上主要让学员们对计算机有一个初步的认识,了解它的概念与历史,能够进行基本的开关机操作,启动和关闭简单的应用程序。在课后安排每位学员进行上机实际操作。第二部分是终端接收站点的基础知识,在课上我们主要介绍了卫星天线的调试,卫星接收机和相关接收软件的使用,课后同样安排操作人员们实际练习,在卫星接收机上增加新的节目频道,设置节目参数,切换信号源等操作。本次培训虽然时间很紧,内容较多,但课程效果较好,同志们学习的积极性和热情都很高涨。

通过培训班的开展以及针对性的强化培训,进一步提高了村远程教育工作人员对开展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工作重大意义的认识,明确了试点工作任务和岗位职责,使之熟练掌握业务技能,尽职尽责地作好试点工作,为我镇农村党员干部工作顺利开展,培养出一批具有较高素质的工作业务骨干。初步实现了“放下锄头拿起鼠标”的跨越和转换。

六、认真落实、严格把关、做好终端接收站点建设工作

(一)严格按照县远教办的有关要求和规定,对全镇拟建站点的村进行摸底调查,全面掌握我镇中小学远程教育站点覆盖范围,对拟建村站点统一布局,合理调整,保证了远程教育的覆盖面,同时也避免了重复建站,资源浪费的后果。

(二)高标准、高起点地建设我镇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站点,制定详细的工作计划和实施方案,严格按照站点基座的技术要求,建设各拟建站点村的水泥基座。并对拟建站点村的文化室进行检查,对于不符合“五防”、“五好”的村要求立即整修以确保远程教育终端接收站点的顺利建立。

(三)在远程站点的*个村中,挑选经济发展较快、基层组织建设较好、人均收入水平较高的*村、*村和*村*个村做我镇的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工作的试点村,对其党员干部、科技致富能手以及站点操作人员进行多层面的强化培训,使之能够更好地发挥模范带头作用。

七、发扬优点,重视不足,制定下一步工作计划

在肯定我镇远程教育取得的成绩和经验的同时,更应该看到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一是站点操作、管理人员技术水平还存在较大差异,对计算机的操作和应用还有待进一步的提高。二是一些村农民群众文化素质较低,对先进的农业技术接受较慢,培训效果不明显,部分群众因经济条件等客观因素制约,对农业科技技术应用的积极性较差。三是村上设备尚未到位,有些村距离已有的终端站点路程较远,收看远教节目较为困难,对于全面推进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工作产生很大影响。

我镇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工作开展以来,我们认识到远程教育是用先进文化武装农村党员干部,促进先进生产力发展并造福农民群众的一件大事,下步将重点抓好以下工作。

一是充分发挥农村现代远程教育作用,从根本上解决了广大农民的贫困问题。思想观念的落后,是广大农村群众贫困的深刻根源,远程教育网络的建成,为各族群众学习文化,掌握农业科技提供了一条便捷的通道,也为促进农村经济发展起到了助推器的作用。

二是农村现代远程教育建成党员干部的终身学习体系。远程教育改变了以往传统的党员干部培训学习模式,把培训教育送到了“家门口”,解决了农村党员、干部培训难的问题;日益更新的理论政策、科学技术为农村党员干部学习的提供可靠的信息来源,使党员干部带头致富及带领群众致富能力得到不断提高。

第3篇

2013年全镇所有村(居)“四廉强基工程”实现全覆盖,不断强化村(居)廉政组织、廉政阵地、廉政文化、廉洁村官建设,实现有廉情工作室、有廉情展示室、有便民服务室、有村务公开栏、有文化宣传栏,村(居)干部发展本领强、致富能力强、服务群众强、创先争优强、廉洁自律强“五有五强”目标,进一步推动我镇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深入开展。

二、序时进度

5月:召开全镇“四廉强基工程”推进大会,各村明确专职责任人;全镇各村(居)完成“廉政组织、廉政阵地”建设,建立健全廉洁村官相关制度;

6月:山阳村、徐庄居委会、郭贝村完成廉政文化建设;

7至9月:丰收村、严渡村、合兴村完成廉政文化建设;

10至11月:万集居委会、草泽居委会、董集村完成廉政文化建设;

12月:镇纪委组织廉洁村官考评,并整理资料迎接县纪委考评验收。年底,全镇各村(居)“四廉强基工程”建设达标,其中山阳村、徐庄居委会、郭贝村创建成县级廉政文化示范点。

三、主要内容

(一)廉政组织建设具体内容

1、思想高度重视。各村(居)要及时组织召开村(居)两委班子会议,认真学习我镇年初印发的《四廉强基工程实施方案》及本推进方案,宣传实施农村村(居)“四廉强基工程”的目的、意义,充分调动村组干部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

2、成立廉政组织。落实分管责任人和具体联络人,明确工作措施,细化工作责任。健全村(居)纪检工作网络,由村(居)党总支推荐一名政治坚定、作风过硬、群众基础好的党员担任纪检委员,完善村(居)务监督委员会建设。

(二)廉政阵地建设具体内容

1、设立“廉情工作室”。在村(居)“两委”办公场所挂“廉情工作室”门牌,内设村(居)纪检委和村(居)务监督委员会,相关工作制度、职责和权利要上墙。

2、建好村(居)便民服务室。要有固定办公场所并设置标志牌。要有一部为民服务热线电话,建立一套完善的便民服务制度,服务事项、工作纪律、领导小组名单、值班表及联系电话等公布上墙。要有便民服务登记簿,实时登记群众来电、来访及交办处理情况。

3、规范“两务”公开栏。各村(居)在醒目位置设立规范化的党务村务公开栏,结合实际,及时公开村(居)党务、村务、财务等工作情况,同时对公开的有关资料进行立卷归档并妥善保管。

(三)廉政文化建设具体内容

1、建设“廉情展示室”。在村(居)“两委”办公场所单设一间“廉情展示室”,采取图文并茂的精美展板,向群众直观地展示本村(居)近年来勤政廉政建设成果。

2、有条件的村(居)可以设置“勤廉触摸屏”。各村(居)要结合经济发展状况,在村(居)便民服务室或“廉情展示室”设置“勤廉触摸屏”,宣传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法律法规和相关制度规定,公开村(居)干部年度目标考核责任状、勤政廉政承诺书、村(居)集体“三资”管理情况、重大事项民主决策结果、村(居)经济社会发展重点指标完成情况等,放大群众的知情权,扩大群众的监督范围。

3、设立廉政书屋或廉政书架;

4、建立廉政文化宣传栏(定期刊出党风廉政教育知识,展示廉政图片,廉政信息等);

5、有条件的村(居)可以设置以廉洁为主题的廉政文化景观长廊或橱窗、廉政文化墙,结合本村实际,可采用格言、警句、宣传画、标语等形式;开展群众性廉政文化活动(如举办廉政文艺小分队演出等活动)

6、开展党员集中教育活动(如上廉政党课,参观教育基地,观看电教片,召开民主生活会、学习会、交流会等);建立廉政教育培训档案(年培训计划、教育培训记录簿、培训图片资料)。

(四)廉洁村官建设具体内容

1、按照《农村基层干部廉洁履行职责若干规定(试行)》的总体要求,建立健全农村干部任前廉政谈话、廉政承诺、诫勉谈话、离任经济审计和个人事项报告、民主生活会、述职述廉、民主评议等十项监督制度。

2、配合镇审计监督小组,对村级财务实行定期会审,确保每三年轮审一次。实行村(居)主要负责人任期例行审计、离任经济审计。开展“村站联动勤廉点评会”活动,强化对村(居)干部勤廉建设考评结果的运用,严格奖惩、严格问责。同时,将村(居)干部评廉、审廉、考廉结果和整改情况,作为对村(居)干部考核奖惩、选拔任用的重要依据。

四、督查考评

1、镇纪委不定期开展督查指导,对村(居)“四廉强基工程”重视程度不够或敷衍塞责的村,要及时对村(居)主要领导进行提醒谈话。对场所设施不健全、台账资料不完善、监督活动开展不正常、工作推进缓慢的村要及时下发整改通知单,限期整改到位。

2、镇纪委每月28日前对各村(居)工作开展情况、进度落实情况开展督查一次,将督查结果在全镇通报。

3、7月初,组织一次“四廉强基工程”建设现场观摩会,总结经验,部署扩面推进工作。

第4篇

党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其中广大农村的小康建设是关键,只有实现了农村的小康建设,才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而农村教育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基石。农村教育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具有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的重要作用。近年来,虽然农村教育已经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但是农村教育和城市教育之间的差距,西部地区和东部地区之间教育的差距不是缩小了,而是正在扩大。那么如何改变这种现状,加快发展农村教育已成为各级政府特别关心的问题。

(1)明确农村教育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的重要地位。农村人口众多,面广量大,农村教育水平的高低关系到各级人才的培养和整个教育的发展。关系到全民族素质的提高。发展农村教育,办好农村学校是一件很重要的大事。农村教育在提高劳动者素质,开发农村人力资源,积累和转化农村人力资本,尤其是专业技术能力等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是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提高农民思想道德水平,促进农村经济协调发展的重大举措。必须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战略高度出发,优先发展农村教育,增强教育为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能力,更好地适应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需要。

(2)开发农村人力资源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小康大业,人才为本,只有坚持把实施人才工程作为加强发展的突破口,才能有力地促进经济的发展。人才是第一资源,生产力是第一要素,而开发农村人力资源,根本手段在教育。例如:久仰乡位于剑河县境中部,全乡土地总面积90.8平方公里,辖28个行政村近一万九千人。居民大部分是苗族。全乡依据农村劳动力走向规模,大力支持发展农村现代远程教育,现有现代远程教育信息中心站一个,村级信息站播放点11个,村收视1个。根据乡远程教育培训计划,开展农村实用技术培训和农技人才培养,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并聘请农村致富带头人为实用技术指导员。各村根据实际建有鱼塘、沼气池,走生态农业发展道路,农业科技显现了效益。根据农民外出打工受学历低、文化水平低、劳动技能低现象困扰的特点,进行劳务输出学历短期培训,推动农村经济发展。通过经常性的教育和培训使得广大农村党员干部,不断增强为人民服务的意识,不断提高为人民服务的本领,不断提高为民造福的工作成效,为实现农村人力资源的有效开发,并快速转化为人力资本,加快了农村小康社会建设步伐。

(3)加大农村教育经费投入,完善经费保障机制。教育是建设小康社会的基础,要把教育这个基础打牢,必须健全以政府投入为主的教育经费保障体制,加大对农村义务教育经费的投入。一是基础设施的投入,改善中小学办学条件,巩固和提高已取得的教育成果。加快农村教育基础设施的改善,进一步提高了教育教学质量,有力地促进了农村经济发展。二是坚持并完善党政领导责任制,实行部门帮扶、助学济困、督导评估、表彰奖励和责任追究,千方百计把农村教育发展纳入党政领导的目标管理。三是在依法确保实现农村义务教育经费投入的“三个增长”。完善经费保障机制的同时,采取多渠道筹措教育经费,加强学校建设,建立健全资助经济困难学生就学制度,积极鼓励社会团体,公民个人捐资助学,改善农村教育基础设施建设,发展农村教育,为建设小康社会做好科教服务。四是建立健全教育监管体系,让社会、家庭、学校分别扮演各自的角色,教师全能身心投入教育教学,进行教育教学科学研究,形成社会关心、家长放心、教师用心的教育教学体制。为新农村建设不断注入新生力量。

(4)深化农村教育改革,是开发农村人力资源,建设农村小康社会的根本。教育是培养人才,造就高素质劳动者。振兴民族的希望在教育,振兴教育的希望在教师,教师的素质决定着培养出来的人才质量。党的“十六大”报告强调要“加强教师附件建设,提高教师的师德和业务水平”,这对广大教师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因此,必须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全面提高教师队伍的素质。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教育是基础。只有发展农村教育,建设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深化教育改革,开创农村教育改革工作新局面,才能培养出高素质的农村新型劳动人才,为建设小康社会做出积极贡献。

第5篇

开创基层药监工作新局面

———**县药监局2003年工作总结

2003年是药监部门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作贡献的第一年,也是夺取抗击“非典”斗争和确保完成药监工作九大任务“双胜利”的攻坚年。在省、市药品监督管理局党组的正确领导和有关部门的支持配合下,我县药品监督管理系统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紧紧围绕“三抓一加强”的工作重点,坚持“以监督为中心,监、帮、促相结合”的工作方针,努力打好抗击“非典”推进全年工作、加强队伍建设三大战役,圆满完成2003年的各项工作。现将我局2003年的工作情况及2004年的工作安排汇报如下:

一、2003年主要工作情况

今年我局党组一手抓防治“非典”不放松,一手抓药监管理不动摇,采取有力措施,狠抓工作落实,取得明显成效,主要表现在:

(一)积极应对突发事件,全力以赴抗击“非典”。

面对突如其来的“非典”疫情,我局遵照省、市局的部署,把做好防治“非典”工作作为当前一项首要政治任务和考验局党组应对突发事件、驾驭复杂局面的一项重要工作,摆在基层药监工作的重中之重来抓。成立防治“非典”工作领导小组,制定防治工作预案,对各项工作进行明确分工,将具体工作职责落实到人,按照守工有责的原则,切实做到“三到位”:

一是思想到位。我局及时传达及时、贯彻省市局和地方党政部门关于做好防治“非典”工作的一系列指示精神,明确防治责任,狠抓措施落实,把党员、干部的思想统一到防治“非典”的各项工作上来,做到既不掉以轻心,又不惊慌失措,有条不紊、毫不松懈地抓好防治“非典”的各项工作。实行24小时不离岗,双体日推行两班轮休,并保持通讯联络畅通,以应对突发事件。接到群众举报,城区15分钟内抵达现场,农村乡镇在30分钟内抵达现场。在“五一”期间,全局工作人员主动放弃休息,局领导带头在办公室打地铺值班,严防死守,全力以赴投入抗击“非典”斗争。

二是监管到位。针对防治期间药品市场波动的态势,我局把做好防治“非典”工作与公安联合执法行动结合,与各项检查结合,与药品抽检结合,与药品市场整流器规结合,与稽查执法罚没收入结合,与督促帮助企业“双G”认证结合,确保防治任务的完成和药品市场的稳定。自4月20日——6月25日,我局共出动人员1041人次,检查药品批发企业务15家次,零售企业170家次,县级以上医疗机构12家次,县级以下医疗机构99家次,医疗机构制剂单位8家次,查处案件49起,罚没收入4,5万元。联合有关部门对城区几大药品经营单们和医疗机构的防护服、口罩和消毒剂进行综合检查,积极组织县医药公司等药品经营生产单们做好防治“非典”药品的应急储备工作,切实保障药械供应。

三是宣传到位。我局认真做好防治“非典”期间新闻宣传,政务信息工作,确保上情下达,下情上报,畅通快捷。电视台一套、四套于5月1日、5月5日两次报道我局对药械市场监管情况;省广播电台两次、电视台一次、电视台四次报道我局防治“非典”药品监管工作和销毁假劣药械的现场新闻;《晚报》简报,及时上报省,市局及地方党政部门,受到领导的好评。我局还做好全局人员自身保护的宣传教育,落实必要的防护措施,要求全体工作人员以科学的态度对“非典”,并做好家庭及身边人员的宣传教育工作。在加强自身防护的同时,要求工作人员顾大局,识大体,讲奉献,义无反顾地履行防治“非典”期间的药品市场检查监管的职责,受到上级领导和地方干群的充分肯定。

(二)认真履行药监职能,全面推进今年工作。

为了夺取抗击“非典”斗争和确保省、市局党组年初提出今年各项工作顺利完成的双胜利,我局坚持一手抓防治“非典”工作,一手抓日常监管的开展,统筹兼顾,妥善安排,突出重点,全面推进,确保今年各项工作稳健运行。

(1)保持高压态势,严打假劣药械。

我局坚持“五不放过”原则,把开展药品市场整规活动引向深入。今年重点开展医疗机构用药及其制剂,基层经营使用的过期失效药品,篡改生产批号和使用说明书的药品,通过邮政渠道寄递的假劣药品,卫生院和诊所不按规定使用的一次性无菌医疗器械等5次检查整治工作。我局按照“有的放矢突出重点,查源踪,严厉打击”的方针,坚持“人民用药安全胜于生命,药品监管责任重泰山”的理念,对专项监督检查的项目进行认真的检查。我县监管对象点多面广,全体药品执法人员起早摸,连续作战,一查到底,不留死角。认真执行《药品抽验工作管理规定》,不断规范抽组行为,已完成抽组360批次,其中不含合格药品17批次已立案查处;全年共完成快速鉴别86批,送检2批均为不合格药品。今年药品专项监督检查以来,我局共出动荡2559人次,检查单信730家,现场监督自毁过期,无效,破损变质药品578种,1080批次,总值9万多元,集中销毁600多种1320批次,总值8万多元,其中包括查获的防“非典”假药“强力抗病毒精油”盒及不合格中药贯众70多公斤。共查处案件72起,其中入库6。043万元,比去年同期罚没收入4。6万元增加7。2万元。

(3)抓“两网”建设,让农民受惠。

药品监管的重点在农村,难点也在农村,我局从县情实际出发,采取有力措施加快农村药品监管和供应网络建设,使千家万户农民从中受益。我局与各乡镇沟通协调,明确乡镇分管卫生的领导为本地药品监管的负责人,并向县人大,医疗机构聘请5名药品特邀监督员,向各乡镇卫生院、卫协聘请64名农村药品协管员,在村级医疗和村干部中聘请200名农村药品报告员,建立、健全县、乡、村三级监管网络,逐步形成一个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监管网络。为了落实药品放心工程,建立长效监管机制,构建“两网”建设,积极推行农村药品进货渠道,净化了农村药品市场。9月份以来,已有9个乡镇推行农村医疗机构使用药品统一配送制度,占全县乡镇数的50%,占农村医疗机构的60%,占总人口的70%。使农村药品质量从源头得到治理,切实保障家民用药安全有效。在配送过程中,做到价格合理,质量保证,品种齐全,配送及时,服务周到,使农民群众真正得到实惠。通过药品供应网络的建设,达到了提高村医药品使用的法律意识和药学知识,堵住了向非正常渠道进货,减少流通环节,方便了用户,社会各界普遍拥护。

(3)努力帮促药业发展,加快“双G”的步伐。

我局认真贯彻“监、帮、促”的工作方针,大力促进医药经济发展。今年以来,我局积极帮助实施异地GMP改造迁址扩建项目和该厂与政府签订联合开发书峰青黛产业化生产基地合同等,协助做好生产中药饮片上报市、省局立项审批通过验收工作;深入药业有限公司鼓励研制开发新药品种,帮助解决该厂GMP改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督促县医院、县中医院、县皮防病院制剂室按规范生产制剂,做好制剂品种的注册资料准备工作。指导帮助县医药公司等单位做好GSP认证验收工作;出动100多人次,持续近一个月时间,全面完成辖区内63家零售药店的现场检查及年检资料报送工作,帮助批发各家新开办药店做好申办《医疗器械经营许可证》,进一步规范辖区内医疗器械的经营管理。

(三)坚持以人为本,加强队伍建设。

今年初,在三个突发事件面前,我局人心不散,工作不乱,从“抓作风,打基础、上水平、见成效”入手,把队伍建设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采取有力措施常抓有懈。

一是学习理论与指导实践相结合。我局认真制定学习教育计划,组织全体党员、干部深入学习十六大精神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认真贯彻“两个《条例》”(即《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公务员条例》),紧紧扭住“两个务必”和党风廉政、警示教育等系列活动。学习中做到“四有”、“三落实”,即有签到、有记工员录、有心得、有交流;做到人员、时间、任务三落实。局党组成员以身作则,带头领会好、掌握好、贯彻好十六大精神,带头在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指导工作实践上下功夫。着力打造学习型的基层药监机关。通过学习教育,进上步增强全局人员的政治坚定性和工作责任感,振奋精神,扎实工作,与时俱进,开拓创新,认真履行监管职能,切实提高监管水平。

二是思想建设与制度建设相结合。党风廉政建设方面,开展反腐倡廉“六个机制”的实施方案及《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的领导体制及2003年任务分解》,建立并实行党员领导干部廉政制度,党员干部谈话制度、戒勉谈话制度及“一帮一”联系制度等,设立投诉电话,聘请监督员,不断提高政务公开质量,推动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更加制度化、规范化、经常化。机关效能建设方面,以制度建设为抓手,在原有制度基础上狠抓制度落实考勤制度、请销假制度,上班签到制度,承诺制度,首问首接制度等,违规者按机关效能建设有关规定处理,使各项工作更加紧序运转,努力提高依法治药水平和办事效率。

三是政治学习与业务学习相结合。在加强政治思想教育、提高职业道德水平的同时,积极开展业务,全面提高综合素质。分期分批对干部,职工进行业务辅导与培训,邀请省局法规处领导来我局举办专题讲座,派出人员参加省局举办的《药品管理法实施条例》和《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作用工作条例》培训和公务员初任培训。鼓励参加继续教育,把集中学习与个人自学,岗位培训与系统培训结合起来,达到学习中认真钻研、深刻领会,工作中准确运用,依法办事。现在全局干部达到大专以上文化水平,今年有6人参加全国执法人员资格考试,全部顺利通过,一支思想过硬、技术精、作风正的药监队伍正在我县形成。

二、2003年工作经验及体会

从2003年工作实践中,我局探索和积累了一些有益的经验:

1、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统揽全局、指导工作,是我们搞好工作的根本保证。只有从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心中装着老百姓,才能满腔热情地做好药品市场监管、“双网”建设、“双G认证”等工作,为发展药监事业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

2、深入基层调查研究,总结经验及时创新,因地制宜提出新思路,新举措,是深化药品监督管理改革的必由之路。

3、正确处理好与地方的关系,密切沟通,依靠群众,是搞好药品监督工作的基础。

4、加强建章立制,狠抓紧制度落实,把行政管理纳入制度化、规范的轨道,是加强机关交通建设和党风廉政建设的根本措施。

5、加快“双G”认证步伐,大力支持药业经济发展,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作贡献是药监部门责无旁贷的职责。

6、注重法制建设,推行执法责任制提高药品监管人员的业务素质和行政执法能力,是做好药品监管工作的关键。

三、2004年工作计划

根据省、市局的部署,经局党组研究,2004年的工作任务可概括为“树立一个思想,注重二个加强,抓好三项具体工作,做到四个坚持。”

(一)树立一个思想。

即紧紧围绕药监中心工作,树立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思想。全局工作人员要把思想统一到党的十六大精神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上来,统一到我县药监工作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认真学习,深刻领会党的十六大精神,把学习贯彻十六大精神与研究问题,推动工作结合起来,促进药监工作迈上新台阶。

(二)注重二个加强。

1、不断加强打击假劣药械的力度,改进工作方法,实施全程监管。(1)、从规范药品生产、经营、使用单位的,购销入手,强化对药品流通领域的监督管理,重点整治药品经营企业的违规行为;(2)、继续抓好药品放心工程,切实加强药品市场管理;(3)、成立县药学会,隶属我局管理,充分发挥药学会的学术作用,把监管触角延伸到最基层,净化、优化农村药品市场。(4)、继续完善农村药品供应网络,建立药品“配送”长效机制。(5)、指导帮助有关企业回快“双G”认证步伐,确保如期完成。(6)、推进药品分类管理,搞好制剂品种整顿,加强对特殊药品及医疗器械的监管力度。(7)、继续抓好药品抽验和药品快速鉴别工作。(8)认真总结药品监管的新经验、新方法,及时推广。

2、加强干部学习教育培训力度,不断提高依法行政水平和业务能力。牢固树立人力资源是第一资源的观念,加强学习教育培训工作,研究制定教育培训计划,以执法人员为重点,以《药品管理法》及《实施条例》为主要内容,在教育、培训的针对性、实效性上下功夫。既重视在职自学,又要分期分批进行培训,不断提高教育培训成效。

(三)、抓好三项具体工作。

1、加强财务管理和监督。严格执行“收支两条线”,加强收支管理,量入为出、注重资金使用效益,进一步规范财务工作。

2、抓好全县药品监督管理信息化和信息报送工作。做好宣传报道,特别要广泛深入地开展《药品管理法》及《实施条例》等法制宣传活动,营造依法治药的社会氛围。

3、抓好基础设施建设。年内要完成办公楼建设,逐步完善执法和技术装备,为执法监督提供有力的物质保障。

(四)、做到“四个坚持”。

1、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紧紧围绕药监中心工作,深入基层掌握第一手资料,找准做好我县药监工作的切入点。

2、坚持“以监督为中心,监、帮、促相结合”的工作方针。针对我县中草药发展潜力大的特点,做好辖区内青草药资源保护与开发普查工作,对能够形成规模开发产业的项目进行可行性评估。

第6篇

一、上半年主要工作

上半年延平国土分局主要工作是突出一个坚守、提升两项服务、推进三项工作、夯实四个基础:

(一)、坚守耕地保护红线。

一是落实责任促保护。明确我区耕地保护的目标任务,强化管理责任。将基本农田保护工作列入国土资源目标责任制考核重点,采取签订责任书的形式落实责任到人。严格执行基本农田保护区“五不准”制度,对我区252612.5亩耕地实行全面监管,坚守耕地保护底线,确保基本农田保护区面积不得低于21.97万亩(5*5片)。

二是节约集约促保护。一方面,在项目选址时积极引导业主优先选择存量地,减少建设项目占用农用地。如对炉下工业园区、三三药业、大横绿色产业园等1300多亩的存量用地,采取以项目供地和园区管委会供地方式,积极盘活存量,用活死地。目前,*市华泰木竹业有限公司、*华龙人造板有限公司等8个项目256亩用地、大横绿色产业区718亩项目用地、炉下工业园区395亩、三三药业169亩项目用地已通过市政府审批。另一方面,认真做好临时用地垦复工作。如京福高速公路共使用1375.97亩耕地作为弃土场等临时用地。我局协同区征迁办逐村、逐块落实复垦措施,委托复垦1157.91亩,目前已复垦并经验收合格786.64亩,其余还在复垦之中。督促浦南高速公路施工临时用地尽量不占或少占耕地,浦南高速公路在延平区境内临时用地共437.34亩,其中耕地210.49亩,已签订复垦协议32份,应复垦面积210.49亩。20*年6月洪灾造成耕地损毁96*亩,我局积极向省上争取10万元灾毁耕地复垦资金,并于6月份分配下拨各乡镇,保证了灾毁耕地的复垦。

三是开发整理促保护。今年上半年,经验收合格的省级土地整理项目2个,项目规模30*.4亩,新增耕地284.22亩,投入资金610.96万元;在建项目2个,项目规模855亩,新增耕地320.2亩,投入资金336万元;已申请立项的项目4个,项目规模2315亩,预计新增耕地795亩;列入储备项目5个,项目规模3538亩,可新增耕地301亩。随着上述项目的实施和验收,我区耕地占补平衡的压力将得到有效缓解。

四是规划调整促保护。根据总规修编用地预测,今后15年我区需新增各类建设用地15.8735万亩,需使用耕地3.1377万亩(涉及基本农田保护区2.1万亩),为调整好用地结构和布局,最大限度地腾出空间,通过对全区耕地后备资源调查,采取调整、补划、异地补划、土地开发整理等形式确定了2143.62亩的耕地作为补充(其中:20*年土地整理项目预计可新增耕地690.22亩、土地开发项目预计可新增耕地1453.4亩),确保“占一补一”,努力实现耕地的占补平衡。

(二)、提升两项服务

1、服务项目报批。上半年共调整土地利用总体规划项目6个,面积165亩,其中耕地2亩;共办理用地预审4宗,总面积113亩,涉及耕地面积6亩;上报省政府审批农用地征(转)用3个批次4个项目,总面积146.4亩;共审批各类建设用地69宗,用地总面积146亩,有力地确保了我区各类建设项目落地。

2、服务和谐建设。一是依法征地维护权益。坚持依法依规征地,严格征地程序,坚持征地补偿费直接支付,切实维护群众合法权益。上半年共支付各类补偿费173笔,累计417.99万元,做到无一差错;二是严格执法维护权益。上半年共依法制止各类违法行为41宗,其中:土地31宗,矿产10宗;依法立案处理11宗,其中:土地8宗,矿产3宗;收罚没款1.9万元,有力维护了群众合法权益;三是畅通渠道维护权益。上半年共接待上访群众60人次,共办理各类件4件,办结率达100%;依法举行听证会4场(执法监察2场、土地利用总规修改专家论证会2场),办理各类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提案建议15件,答复15件,落实反馈率达100%。

(三)、推进三项工作。

1、总规修编顺利推进。在完成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前期工作的基础上,全面贯彻落实龚清概市长关于总规修编调研工作的有关要求,组织召开全区土地利用总规修编工作会议,从四个方面落实总规修编的各项任务:一是做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与相关规划(“十一五”规划、城市规划、村镇规划、水利、交通、生态、旅游等规划)衔接工作。二是充分利用本次总规修编的机会,解决好历史遗留问题。三是确保各类建设项目用地布局合理,确定到位。四是解决好耕地保护特别是基本农田保护到位、合理、科学,确保耕地占补平衡。8月份,通过市局组织的公开招标,确定了福建农大科技开发有限公司为我区总规修编队伍,目前专业队伍正进入乡镇开展基础资料收集和专题研究编写。

2、矿业管理有序推进。

一是突出矿产资源整合。继续深入开展整顿和规范矿产资源开发秩序,实现了省政府下达的无证非法采矿查处率100%的任务指标的完成。加大矿产资源整合力度,以《延平区矿产资源总体规划》为龙头,以《矿产安全生产责任制》为目标,以《延平区非煤矿山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整合方案》为抓手,重点整合矿权设置不合理、达不到最小开采规模、生产技术落后、破坏浪费资源、污染破坏环境、存在安全生产隐患的采矿权,采取先关后整、依法清理取缔等手段,对我区重点矿区、重点矿种进行专项整治,依法将辖区内的75家矿山企业整合为68家(其中:南山江边矿区4本整合成2本、折竹矿区3本整合成1本、芹山矿区2本整合成1本,太平儒罗矿区2本整合成1本、塔前菖上矿区3本整合成1本)。

二是做好矿业移交接管。按照矿产资源管理工作辖区负责制原则,本着加强协作,团结发展的精神,我局认真负责地做好矿产资源管理职责移交工作。向水东、水南、江南新区、延平西区4个服务中心移交采矿权26家,探矿权4家,做到矿山档案、相关资料、图件、移交清单交接清楚,手续完备,保证了矿产资源管理工作的延续性。

三是推行保证金制度。一方面贯彻落实《福建省矿山生态环境恢复治理保证金管理办法》,对新立采矿登记和办理延续登记的矿山一律按标准收取生态恢复治理保证金,并严格按照经批准的生态环境恢复治理方案开展治理,上半年我局共有7家矿山企业实行了保证金管理办法,缴纳保证金57万元。另一方面,认真部署开展矿山生态环境现状调查,在企业完成自查基础上,分局组成联合工作组深入辖区内80家矿山企业逐一进行现场核实,核实率达100%。目前,矿山生态环境现状调查材料已上报市局审查。

四是完成矿业权年检。将年检工作与矿业法规宣传、矿产资源补偿费采矿权价款征收、矿山储量管理、采矿违法案件查处相结合。严格年检程序,规定了年检的时间、地点、期限和应提交证件材料以及不参加年检的处罚意见,做到从年检报到至结束14个程序都有专人负责,提高了工作效率。通过审查,现场退回整改矿山9家,已完成整改9家。年检期内,全区应参加年检矿山企业93家,已年检87家,年检率达93.5%;累计征收矿产资源补偿费和采矿权价款35.38万元。未参加年检的6家采矿权人我局已下达整改通知,并上报市局予以处理。

3、地灾防治扎实推进。做到“三加强、三到位”。一是加强规划,宣传培训到位。认真编制《延平区20*年地质灾害防治方案》和《延平区突发地质灾害应急预案》,经延平区政府批准后组织实施。指导督促各乡镇根据实际情况编制防灾预案,并以文件形式下发至各村(街),同时召开会议进行贯彻部署,突出了方案和预案在地质灾害防治中纲领性文件的作用,切实加强了规划的引导。从1月份开始,就组织开展“地质灾害防治知识万村培训”活动,把地质灾害防治知识作为新当选的村干部、村级协管理员上岗必修内容,把宣传重点放在农村中小学、受地质灾害威胁的村街,加强了镇、村干部、地灾点群众和学校师生的地质灾害防范意识,使他们掌握了防灾、救灾、监测、转移等基本知识。在整个培训过程中,延平分局共发放教育碟片360片、宣传小册子1000份、挂图150张,播放电教片30场,培训遍及全区243个村居,受训人员达万人以上。二是加强警示,责任措施到位。对全区地质灾害隐患点及危险点上原设置的222面警示牌逐个进行检查,更换、补设警示牌20面,累计发放“防灾明白卡”和“避险明白卡”2000余份。统一制作值班记录薄、巡查记录、监测记录薄3000余份分发至各乡镇、国土所、村街居;建立和完善基层国土所预警预报系统,做到了“四有、五配备”,即有值班室、有领导带班、有值班记录、有应急预案;配备有通讯电话、传真机、电脑、简易交通工具,确保预警网络的畅通。健全地质灾害监测网络。进一步明确区、镇、村行政负责人是本辖区地灾防治工作第一责任人、村协管员是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带头人、地灾点监测人是地灾监测点的守护人,将上述人员的详细信息登记在案制作成册,并通过层层签订责任书的形式明确责任,形成了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监测网络。据统计,全区共落实地灾监测责任人458人、监督落实责任人213人,签订地质灾害防治责任书260余份。三是加强整治,资金落实到位。一方面,加快省市督办的市南纺厂生活区地灾点、洋后镇政府后山坡地灾点、西芹镇泗坑村上庄地灾点的治理进度,分局派专人跟踪督办,落实搬迁新址,并做好群众撤离方案演练,确保成功预警避险。另一方面,认真落实省厅地灾搬迁补助专项资金。加强资金的监管和使用,对已完成搬迁的补助资金落实到村,对已拆除旧房补助资金落实到人,极大地调动了受地灾威胁群众做好搬迁安置工作的积极性。上半年,完成20*年上报的90户地灾搬迁户安置工作,争取补助资金45万元,已下拨补助资金45万元。审查上报20*年地灾搬迁户50户(均已拆除旧房),向省厅争取补助资金25万元。

(四)、夯实四项基础工作。

1、土地利用更新调查进度过半。延平区土地利用更新调查外业成果已通过省厅检查组验收。此次土地利用更新调查涉及延平区辖区范围内15个乡(镇)、4个街(道)办事处,总面积2653.87平方公里,由厦门闽矿测绘院承担更新调查任务。更新调查工作于20*年8月在西芹镇试点验收通过后全面铺开,通过近一年的努力,形成了131张1:10000土地利用更新调查外业成果图和一套准确、可靠的内业资料。对省厅验收组提出的20多个问题与建议,已于4月10日整改完毕,经市局同意,已转入内业调绘阶段。督促作业单位加快进度,要求在规定的期限内及时向省厅申请总验收。

2、土地登记发证不断规范。一是做到日常登记发证零积压。上半年共发证351宗,面积363.8亩,其中:国有证74宗,面积332.9亩,集体277宗,面积:30.9亩;出让44宗,面积330.3亩,做到了在内以图管地、在外以证管地;二是加强了土地二级市场监管。上半年办理土地转让7宗,面积79.3亩。办理土地抵押17宗,面积682.9亩。

3、基准地价更新全面铺开。在全国工业用地出让最低标准出台后,为适应经济发展需要,及时、准确反映我区土地市场中地价变化趋势,我局以区位理论和级差地租理论为基础,根据繁华程度、交通条件、基础设施状况、环境条件等因素综合土地级别、商业用地级别,委托福建大地评估公司开展基准地价更新,目前该项工作已进入中心区和各建制镇的基准地价调查阶段。

4、迅速启动第二次土地大调查。认真学习国务院《通知》精神,报请区政府研究同意,下文成立延平区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领导小组。6月29日根据市局《关于组建*市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领导小组》组建领导小组办公室的通知,制定下发了《延平区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领导小组办公室通知》,明确了职责,确定了人员。及时向区政府汇报,协调落实工作经费(争取列入市、区财政预算),保证人、财、物及时到位。

二、“完善体质、提高素质”活动开展情况。坚持五个抓手开展“完善体质、提高素质”活动:一是以硬件建设为抓手。认真开展基层国土所规范化建设,投入资金近10万元对7个基层国土所办公场所进行搬迁、修缮、添置等,大大地改善了办公环境,同时还投入资金8万多元为13个乡镇国土所添置了交通工具。现在,辖区内的13个乡镇国土所基本实现省厅提出的基层国土所设施配置“六个一”(一处固定的办公场所、一台办公电脑、一部传真电话、一台数码相机、一辆交通工具、一组档案专柜)的要求;二是以制度建设为抓手。严格落实机关效能建设、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等各项规章制度,制定村级国土协管员管理制度,做到以制度管人管事。自觉接受市、区效能监督员,行评代表和社会各界人士的监督,对明察暗访中发现的问题都能及时整改反馈;三是以学习培训为抓手。认真制定学习培训计划,及时选送工作人员参加各类教育培训,上半年共选派60余人参加继续教育培训,选送15余人参加省厅举办的专业培训。举办专题培训班四期(区委四套班子中心组理论学习1期、延平区土地利用总规修编和用地报批工作培训班1期、土地利用更新调查培训班1期、政治理论学习研讨班1期),订购省厅编印的《基层国土资源管理人员培训教材》100套,做到分局机关各股室、乡镇国土所工作人手一册。利用村级换届时机,对全区13个乡镇199名协管员进行考核,重新选聘协管员100名,省厅到达协管员工资23.88万元,我局按季度足额下拨11.94万元,进一步增强一线监管力量。四是以深化活动开展为抓手。“国土资源服务年”活动、“服务发展最佳股室”和争创“五好党支部”等各项活动均有序开展,“6.25”期间13个乡镇国土所都组织开展了形式多样的法制宣传活动,国土资源法律知识普及率进一步提高。五是以党建工作为抓手。认真开展“三级联创”活动,成立了分局机关第一届工会和第一届妇女工作分会,选举产生了新一届机关工会和妇女工作分会主席、委员,党的助手能力得到了加强。“七一”期间组织局机关党员到巨口乡上埔村开展“挂村服务、互动联动”活动,慰问特困党员、老党员、革命五老子女、五保户等13户,发放慰问金0.3万元、下拨互动联动各项工作经费2万多元,有力地推动上埔村的新农村建设。

第7篇

我区深入学习贯彻中央《关于全面加强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统筹解决人口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遵照国家人口计生委关于开展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先进县(市、区)创建活动的要求,提出了创建国家级优质服务先进区的目标。近三年来,坚持以人的全面发展为中心,以提升计划生育管理与服务水平为重点,积极推进优质服务工作机制的完善、落实,把稳定低生育水平、提高出生人口素质同增进群众生殖健康与家庭幸福统一起来,全区计划生育优质服务不断深化,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的整体水平进一步提高。计划生育符合率保持在99%以上,人口自然增率在1‰以内,全区人口性别比为1*.95,群众对计划生育工作的满意率达到95%以上。人口和计划生育在法制建设、信息化应用以及协会工作方面多次获得国家和省、市先进集体称号。20*年、20*年我区先后被评为市、省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先进区。现对照国家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区“六好”目标进行自评,各项工作指标基本符合要求,下面将我区创建工作情况报告如下:

一、组织领导方面

区委、区政府历来高度重视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近年来更是把坚持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摆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位置,确保责任、措施、投入三个到位。

一是把人口计划生育纳入“十五”、“十一五”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列入“平安*、生态*、和谐*”创建的考核内容。区党代会、人代会还把争创全国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先进区列入了工作报告的具体内容。

二是区委、区政府每年定期听取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专题汇报,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不定期到区人口计生部门开展调研,协调解决难点问题;区人大、区政协则组织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听取人口计生部门的工作汇报,审议《决定》贯彻落实的情况,区人大常委会还对《人口与计划生育法》在我区的贯彻落实情况进行了执法检查,对企业法人落实计划生育责任制作了专项调研。

三是区委、区政府每年组织召开全区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会议,部署明确年度工作目标与任务,表彰奖励人口计生工作先进,与各镇(街道)及有关责任部门签订计划生育目标管理责任书;区委中心组每年组织一次人口形势、计生法规的学习论坛,今年,还邀请省人口计生委章文彪主任为区委中心组成员和区管干部宣讲中央《决定》精神,进一步增强了各级党政领导的人口安全意识,为促进我区人口与经济社会的科学、协调、可持续发展营造了良好的领导与工作环境。

四是认真贯彻中央《决定》及省、市有关文件精神,研究出台了计划生育综合改革、利益导向、奖励扶助、优质服务、协会建设、流动人口服务管理等重要文件。20*年下发了《关于开展创建全国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先进区活动的实施意见》(镇政办发〔20*〕57号)。

五是进一步加强了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机构建设与力量配备。在机构改革、各部门编制缩减的情况下,今年区编委核增给区级指导站两名事业编制,镇(街道)计生服务站在原省定人员编制的基础上,又新增加了6名由财政补助的技术人员。

六是强化人口问题的统筹解决。进一步完善了区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领导小组、流动人口计生协调小组与计划生育宣传协调小组的工作职责、联席会议制度及考核办法;建立了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的服务管理、出生缺陷干预、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问题等统筹解决人口问题的工作机制,为统筹解决人口问题提供了组织和机制保障。

七是把计划生育队伍建设与阵地建设列入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进一步加强了基层计划生育服务管理的力度。在农村社区化管理试点中,将计划生育工作列入了所有社区工作者的职责,其工作考核分值占15%,结合村便民服务中心建成的硬件设施优势,完善计划生育的“室、站、校、家”等服务阵地。

八是区人口和计划生育领导小组每年对计划生育责任单位实施目标管理检查与考核,定期通报考核情况,并把考核结果与评先评优及工作奖金挂钩。

九是坚持计划生育一票否决制度,各项评比和文明单位推荐都有计划生育部门层层把关,几年来未发生一例漏审与乱报情况。

十是经费得到有力保障。按照“三个确保一个提高”的要求,较好地落实了人口计生事业所需的各项经费,年度经费投入符合考核标准。对实行计划生育育龄夫妇实行“孕环情、生殖健康、婚检检查,四项手术、优生检测”五项基本的免费服务制度,计划生育奖扶制度及优惠政策落实率达100%。三年来共投入计划生育事业经费1726万元,户籍人口人均事业经费达到25.7元,常住人口人均达到19.8元(按省统计口径)。今年财政投入比去年提高54%,远远高于同级经常性财政增长幅度,户籍人均达到34.6元,常住人均达到25.6元。

二、政策导向方面

不断完善“依法管理、村(居)民自治、优质服务、政策推动、综合治理”工作新机制,制定实施了一系列奖励优惠措施,奖励、优惠、扶持、免费与保障“五位一体”的计划生育利益导向体系进一步形成。

一是依法落实计划生育家庭奖励优惠政策。从20*年起将农村独生子女父母奖励费提高100元,双农独女户家庭一次性奖励提高到2000元,由区、镇(街道)两级财政负担,五年来共发放独生子女奖励经费739万元。20*年建立了计划生育公益金制度,对独生子女死亡伤残家庭、计划生育并发症对象、困难女儿户和计生干部实施经济救助,共有212名困难群众受到救助,发放公益救助金17.8万元。

二是积极实施农村部分计划生育家庭奖扶制度。按照市政府的统一部署,20*年实施了农村部分计划生育家庭实行奖励扶助制度,今年又推出农村独生子女意外死亡家庭特殊扶助制度,三年来共有1096人享受了奖扶政策,其中有36人为特扶对象,发放奖扶金233.94万元。目前全区有2241户双农独女户主动放弃了再生育指标,独生子女领证率由20*年的43.8%提高到70.98%,名列全市之首。

三是全面推行计划生育凭卡免费服务制度。为确保育龄群众充分享受国家规定的基本技术的免费服务,积极参与政府倡导的人口素质工程,20*年对技术服务、优生检测等免费服务进行了改革,实行了免费卡发放、技术服务与监督审核三结合的服务流程,规定了镇(街道)负责登记发放服务卡,定点医疗单位凭卡开展技术服务,区人口计生部门通过监督审核,每季一次将技术费用结算给服务单位,免费服务率达到100%。

四是深入开展新农村新家庭建设,积极开展计划生育扶贫帮困活动。每年拨出新家庭项目专款10万元,扶植有致富愿望、有致富能力的计划生育困难家庭,使30多户计生困难家庭在扶持中摆脱了困境;每年向从事种植业的部分计划生育家庭发放平价尿素50吨;三年来为计划生育家庭提供贴息资金和物资供应差价共15.6万元。

三、依法行政方面

全面推进计划生育依法行政,确保人口和计划生育法律法规得到全面实施,无行政侵权行为和计划生育恶性案件发生,营造了稳定低生育水平的良好法治环境。

一是认真学习贯彻中央《决定》与计划生育“一法三规一条例”。把每年9月份作为全区计划生育法制宣传活动月,区、镇(街道)、村(社区)三级联动,集中开展了知识竞赛、文艺演出与为您服务等法规宣传普及活动,营造浓厚的依法推行计划生育的氛围,坚持依法规范人们的生育行为。编印了《*区人口和计划生育政策法规汇编》、《*区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和服务工作资料汇编》等资料并及时发送到基层计生服务员手中,为依法推行计划生育工作提供法律和政策保障。

二是以学习贯彻《行政许可法》为契机,通过各种途径加强对领导干部和计生干部的教育培训,不断提高依法行政能力。利用区委中心组学习、党校党员干部培训等机会,加强区、镇(街道)、村(社区)三级领导干部的人口计生法制学习,提高各级领导贯彻落实计划生育法律法规的水平;全区计生干部系统业务培训每年举办两次,24名计生行政执法人员通过培训考试,领取了行政执法证,坚持持证上岗、亮证执法。清理有关计划生育的规范性文件26件,依法规范行政行为。

三是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全面落实行政执法责任制。扎实抓好行政许可职能归并,挂牌设立行政许可科,并对再生育审批时间从原来的30天缩短至10天,提速200%。三年来,共受理再生育审批230件,批准再生育230件;征收社会抚养费15例,征收率达到94%;办结来信来访11起,结案率为100%。制定《深化完善和全面推行行政执法责任制的实施方案》,建立完善了行政执法公示等系列配套制度。

四是坚持政务公开,打造阳光计生。全区各村(社区)计划生育政务公开统一按“服务需求指南、证件申领程序、奖励扶助政策、法定生育条件、违法生育责任”等五大块内容向群众宣传政策、提供服务指南。计划生育政务公开内容纳入了区政府“阳光政务信息平台”,进一步提高了群众的知情权。编印了“我要结婚、我想怀孕、我生孩子、我尽义务、我享权利”的和谐幸福家庭计生便民服务册与计划生育/生殖健康科普知识读本送到不同层面的育龄群众手中,提高了育龄群众的人口计生基本常识,增强了人口计生工作的政策透明度,也融入了优质服务的亲和力。

五是“市民化服务,属地化管理”机制进一步形成。全区各镇(街道)配有2名以上专职流动人口计生管理员,各村(社区)按育龄妇女500:1比例配备了计生专职协管员。实行流动人口计划生育专项考核,对评估达标的职能部门、镇村干部及计生协管员予以专项奖励。建立了流动人口季度联合巡检执法制度,积极探索流动人口违法生育查处难的问题,加大了“月查核、季通报”工作力度,使流动人口违法生育情况有了明显好转。在坚持“五同、五免费”的基础上,进一步实行了外来常住人口和低保户籍人口住院分娩救助制度,已有179名外来孕产妇领到分娩救助金共计7.16万元。积极探索人性化服务管理新路子,通过开展“爱我*新居民、关心民工好房东”的“双百佳”评选、协会会员结对已婚外来育妇的“知情联谊”与“法规宣传、优质服务、协会组建”的“三进企业”等计划生育主题活动,建立了本地居民与外来居民共建设、互帮助、守法制的和谐计生氛围,全区“市民化服务、属地化管理”体系基本形成。

六是坚持部门联动,综合治理出生人口性别比。积极开展关爱女孩行动,联合开展打击非法行医等专项整治行动,依法查处非法鉴定胎儿性别,三年来共取缔3家非法计生医疗机构。完善和落实定期孕情检查服务,把再生育全过程的管理服务纳入计划生育目标管理责任制考核内容。

四、服务质量方面

在全国计生优质服务区创建过程中,始终坚持以人的全面发展为核心、以群众需求为导向、以人民满意为标准的工作理念,全面提升以技术服务为重点的优质服务水平。

一是改善服务环境,强化服务阵地的规范化建设。以区、镇(街道)技术服务站标识化、规范化建设为抓手,按照“环境优美、技术优良、服务优质、管理优秀、群众满意”的建设要求,区、镇(街道)两级财政投入200万元,重点加强了技术服务阵地的基础设施建设、技术装备和人员配备。区指导站进行了全面装修和设施改善,今年又在*新城建立了800平米的指导分站;各镇(街道)服务站也进行了扩建和改建,目前,已有3个镇(街道)服务站完成国家规定的普通二类乡镇建设要求,尚有3个正在改建中。全区服务站统一配备了孕检工作台及生殖健康检查服务设备,各村(社区)依托社区卫生服务站(室),将计划生育宣传服务融入到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之中,进一步完善计生服务规范与标识规范,成为广大育龄群众的温暖之家。

二是拓宽服务领域,计划生育技术服务规范运行。自20*年被省计生委确定为首批实施计划生育/生殖健康“三大工程”项目试点区后,我区认真制定了工程项目的实施计划,在全区范围内广泛开展了避孕节育知情选择、生殖道感染防治和出生缺陷干预活动。建立了妇女生殖健康免费年检档案制度,近三年来共有9871名已婚育龄妇女参加生殖健康检查,年普查率达到44.25%;免费“三查”96863人次,区指导站施行手术6956例,无节育手术并发症和差错事故发生。积极推进和规范避孕方法知情选择,全区知情选择率、避孕节育措施落实率达到100%,综合避孕率89.44%,意外妊娠率控制0.43%以内,20*年率先在全市开展了外来女职工的知情选择。全面落实三级随访规范服务,积极引导长效节育,减少意外妊娠,通过规范随访及奖励引导,今年的长效节育手术比例较上年同期提高了7.96%,随访率达到96.7%以上。着手实施以提高出生人口素质的“优孕优育工程”项目,积极推广“优孕通”“孕事通”“育婴通”“育儿通”“青春通”等优生优育的科学知识的宣传普及,婚检率和四项优生检测率分别达到57.8%和46.1%。重视青少年生殖健康教育,我区实施的青春期性健康教育项目及艾滋病预防项目分别获国家级先进项目。积极开展男性生殖健康宣传服务活动,通过专家讲座、发送短信与赠送知识卡片等多种形式使男性生殖健康活动得到了全面的推开。

三是认真开展育龄群众需求调查。确定每年3月份为计划生育宣传服务随访月,组织人员上门开展需求调查,获取群众对计划生育优质服务的需求信息,三年来共调查育龄妇女24*7名,根据群众需求确定优质服务的项目和方式方法,进一步增强了优质服务的针对性和主动性,提高了群众的满意率。

四是深化宣传教育,推进婚育文明建设。紧紧抓住学习贯彻中央《决定》这条主线,深入开展“婚育新风进万家”活动和“关爱女孩行动”,通过媒体宣传和知识竞赛、专题讲座、文艺演出等载体,营造婚育文明的良好氛围。全区设立计生宣传窗250个,30平方米以上计划生育公益广告牌9块,规范的计生宣传路18条,拥有200册以上各类计生书籍的村级生育文化图书角54个;各级人口学校举办人口理论、五期教育等培训班与讲座398场次,印发计生宣传品、科普知识小折页21.5万份,宣传品进村入户率达到100%,育龄群众计划生育/生殖健康知识知晓率达到96%以上。婚育文化园区建设扎实推进,一镇一品的格局初步形成,现有婚育文化园地、示范村落、楼群等37个,婚育文化氛围逐步浓厚。

五是开展避孕药具绿色通道村村行活动。全区建立免费避孕药具发放点9*个,每个发放网点都有统一明显的免费领取标识,方便了育龄群众就近领取,各村(社区)的计生服务员都经过避孕药具知识的短期培训,实行持证服务。《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绿色通道指南》进一步明确了全区计划生育优质服务的流程和内涵。结合省艾滋病综合防治示范区创建,全面推行安全套进宾馆、进社区、进工地活动。

五、民主管理方面

按照“建章立制、以制治村、民主管理、优质服务”要求,进一步规范和推进村民自治、民主管理工作;努力探索农村新社区人口计生工作管理体制的改革。

一是全面规范基层基础工作。区人口计生部门建立了联系基层工作制度,落实了具体联系镇(街道)对口指导的工作人员,制订了联镇(街道)联重点户职责、任务和具体工作制度,定期参加各镇(街道)的计生工作例会,加强沟通指导,不断规范村级计划生育基础工作。开展区、镇(街道)、村(社区)三级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创建活动,不断夯实基层依法行政和优质服务的基础。

二是扎实推进计划生育村民自治工作。在试点的基础上制订《*区规范推进计划生育村(居)民自治工作意见》,指导各村(社区)重新修订与规范《计划生育村(居)民自治章程》,进一步明确计划生育权利和义务,不断完善计划生育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制度,全区各村(社区)全面实行了计划生育村(居)民自治,其中有79%村(社区)达到村民自治规范要求;各村(社区)计生协会理事及会员积极参与民主议事、民主评议,共计议事442次。

三是充分发挥计划生育协会组织的重要作用。各基层协会按照区两办转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新时期协会建设的意见》要求,进一步加强协会建设,目前全区共有示范协会26家,其中有3家荣获省级示范协会、4家获市级示范协会称号。有93%村(社区)达到合格协会的标准,优秀会员之家为38%。各级协会以先进典型为榜样,积极参与计划生育管理服务,特别在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服务中发挥了独特的作用;以计划生育“法规宣传、优质服务和协会组织”三进企业活动和计生协会会员结对外来育妇的“知情联谊”等主题活动,进一步提高协会的影响力和生命力。目前全区已建立基层协会190个,其中企业计生协会组建率达到66%;共有会员2*00名,会费收缴率达96%。有45个1800人口以上的村(社区)计生协配备了专职副会长,并落实了600元/年的工作补贴;启动实施了“生育五关怀”活动,上半年已发放关怀扶助金3.5万元。

四是积极探索适应农村社区化管理的人口计生运行机制。抓住全区农村社区化管理试点契机,指导基层全面调整和优化计生组织设置及职能延伸工作。22个试点村保留村级计生办公室,设专职主任1名,实行专职专用。成立外管会,有条件的建立外来人口计生协会,明确外管会抓流动人口计生工作职责,形成以外管外的新优势,初步形成了以村计生服务员为主体、社工队伍为基础、外管会和计生协会为依托、计生联络员为补充的全新计生组织体系。按照500—800名居民配一名社区工作者的比例,建立了一支数量相对充足的社区工作者队伍,并实行定岗定责定人。通过农村社区化片区这个平台,加强人口计生政策宣传、流动人口计生管理、育龄妇女信息掌握、人口计生优质服务,进一步增强了基层计生工作齐抓共管的合力,提高了村级计生组织的影响力和战斗力。

六、队伍作风方面

全面加强人口计生系统队伍的行风建设,围绕创优争先的整体目标,着力建设一支宗旨明确、业务精通、爱岗敬业的高素质基层计生干部队伍,努力打造“数字计生”。

一是加强基层队伍建设,配好配强各级计生干部。现人口计生局工作人员10名,指导站技术服务人员12名,其中1名为高级职称;镇(街道)计生专干49名,其中从事行政管理的计生专干16名,服务站人员14名,流动人口计生专管员13名;计生专职副会长6名。村(社区)共有84名村居服务员和724名计生联络员,123名流动人口计生专管员;此外有200名社区工作者和183名流动人口专管员兼职的计生工作队伍,业已形成了一个训练有素、结构合理的计生管理服务网络体系。这支队伍中,年龄在45岁以下的占83.4%,具有文化素质较高、工作责任性较强的特点和优势。为稳定基层队伍,各级十分重视报酬落实工作,村(社区)计生服务员年报酬平均在1.68万元,不低于村主要领导的达70%。村级联络员人均报酬也均在400元以上。

二是狠抓队伍的作风建设。在计生系统全面开展行风效能建设和满意站所创建活动,坚持以“树学习风气、上服务台阶、创信用机关、让群众满意”为目标,积极开展了文明单位和群众满意基层站所、“育龄群众贴心人”等系列争优创先活动,计生工作者的公仆意识和服务创优意识明显增强。区人口计生局、区指导站双双被评为区文明单位和文明窗口,在基层民主评议机关行风建设中,区人口计生局每次均列全区前4名。全区涌现了王惠珠等11位育龄群众贴心人,有2名专干被评选为市计划生育“双十佳”人物,有25人被评为市级以上先进个人。

三是开展岗位练兵活动,增强计生干部综合管理服务能力。制订计生干部培训计划,三年来共举办优质服务、法律文书、信息化建设、避孕药具等知识培训班及知识竞赛和岗位练兵活动25期次,为全国优质服务先进区的创建,注入了活力和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