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特殊儿童融合教育方案

特殊儿童融合教育方案

时间:2023-09-12 17:12:04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特殊儿童融合教育方案,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特殊儿童融合教育方案

第1篇

昆明学院 陈 晓

【摘 要】文章结合国内外融合教育发展现状,通过对云南省190名幼儿教师以及534名在高校就读的学前教育专业的大学生进行访谈、调研,了解云南省学前融合教育师资培养的现状,经分析研究提出云南省学前融合教育师资培养的思路与策略。

关键词 学前融合教育;师资培养;课程

中图分类号:G6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5)14-0018-03

一、学前融合教育

“融合”,美国教育部(2007)定义“将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儿童和正常发展同伴放在同一间教室一起学习的方式,旨在强调提供特殊需要幼儿一个正常化的教育环境而非隔离的学习环境”。学前融合教育,指有特殊需要的0~6岁学前儿童能真正地和其他正常发展的同伴一起接受学前教育机构的保育和教育。

二、国内外学前融合教育发展现状

从美国“回归主流”运动的开展,以及“零拒绝”“最少受限制环境”原则的提出至今,已有近四十年的历史,美国3~6岁的特殊儿童基本都在普通托幼机构接受教育。英国的Warnock Report、The Green Report、DFEE等法案、报告,为英国学前融合教育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持。调查结果表明,美国、英国、澳大利亚等经济发达、融合教育发展水平高的国家,已经关闭大部分特殊教育学校,学生进入普通学校就读。

国内,《特殊教育提升计划(2014-2016年)》明确指出“各地要将残疾儿童学前教育纳入当地学前教育发展规划,列入国家学前教育重大项目。支持普通幼儿园创造条件接收残疾儿童。支持特殊教育学校和有条件的儿童福利机构增设附属幼儿园(学前教育部)”。北京、上海、浙江、福建等省市,部分幼儿园已在开展学前融合教育,专业师资的培养与培训也已提上日程并逐渐实施。

三、云南省学前融合教育师资现状

1.云南省学前融合教育现状。截止2011年,云南省义务教育阶段在校残疾学生共20132名。其中,在普通学校随班和设置的特教班就读的残疾学生14966名,占总人数74%,已经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但是,学龄前特殊儿童的教育、康复远远落后于义务教育阶段特殊儿童的受教育程度。

2013年以来,云南省在重点发展义务教育的同时,鼓励有条件地区积极举办3岁以下残疾儿童的教育康复机构,开办学前融合教育幼儿园,加快普及残疾儿童学前一年教育。但因学前教育未纳入九年义务教育,且云南省多地教育资源匮乏,因此未把学前融合教育的发展提上工作日程,直接导致残疾儿童入园难的问题。通过调查、访谈发现:幼儿教师对融合教育的认识、理解模糊,招收残疾儿童无法教育。部分幼儿园招收残疾儿童,不仅引起普通儿童家长的强烈反对,还会因不了解残疾儿童特点导致教学事故的发生,综合多种因素许多幼儿园拒绝招收残疾儿童入园。

理念模糊、融合教育师资的短缺,成为剥夺特殊幼儿学习机会的理由,也成为学前融合教育发展的瓶颈。

2.云南省幼儿教师问卷调查。幼儿教师在工作中是否会遇到特殊儿童,是否需要掌握融合教育知识,是否具备相关专业背景,为详细了解这些情况,本文以改编的事实性问卷为研究工具,对来自不同地区的190名幼儿园教师进行问卷调查,共发放问卷190份,回收182份,回收率96%。调查的对象来自于昆明、文山、临沧、德宏等地,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如表1所示,调查结果如图1所示。

表1显示:调查对象,52%在26岁至35岁之间,47%教龄在5年以下,学历在大专、本科的均达45%左右,67%为学前教育专业背景。来自不同地区的190名幼儿教师,具有年轻化、教龄短、学历高、专业性强的特点,但其中无特殊教育专业背景的幼儿园教师。

图1显示,99%的调查对象认为作为一名合格的幼儿教师需要具备特殊教育知识,60%的幼儿教师在工作中有遇到或教育特殊幼儿的经历,遇到多动型注意缺陷障碍、智力落后、情绪和行为障碍类型的儿童较多,遇到听力障碍、视力障碍、智力超常三类儿童的几率较小。46%的幼儿教师曾经被家长询问特殊幼儿教育问题。

一名合格的学前融合教育教师,必须具备过硬的专业知识。研究者就融合教育课程问题对190名在职教师开展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在职教师对《特殊教育概论》、《特殊儿童心理学》课程内容了解较多,而在职教师希望学习的特殊教育课程有《特殊儿童心理学》、《特殊教育课程与教学》、《特殊教育病理学或康复学》。

四、云南省高校学前融合教育师资培养现状

1.云南省各师范类高校学前教育专业课程设置情况。云南省师范类院校有云南师范大学、昆明学院、文山师范高等专科学院、保山学院、楚雄师范学院、大理学院、曲靖师范学院、玉溪师范学院、丽江师范高等专科学院、昭通师范高等专科学院、临沧师范高等专科学院、红河学院、德宏师范高等专科学院、思茅师范高等专科学院等。通过调查显示,云南省各师范类高校的学前教育专业,均开设教育类公共必修课、专业必修课、选修课,在其课程设置中并未发现开设学前融合教育相关课程。学前融合教育师资培养,尚未列入人才培养方案

2.对高校学前教育专业大学生关于学前融合教育的问卷调查情况。本文对昆明学院教师教育学院学前教育专业10个班级,其中包括六个本科班以及四个专科班开展问卷调查。发放问卷534份,有效回收512份,回收率为96%。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见表2,调查内容相关情况如图3、图4所示。

调查显示,253名大学生认为特殊教育教师与普通教育教师有区别,225名大学生认为特殊教育教师与普通教育教师有很大区别,二者占总人数的93%;285名大学生认为幼儿教师需要具备特教知识,217名大学生认为幼儿教师非常需要具备特教知识,二者占总人数98%。

昆明学院作为一所综合性应用型大学,非常重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学前教育专业大学生在昆明市以及昭通、文山、临沧等各州市实习、见习机会较多。调查显示,昆明学院大学生在实习、见习期间遇到特殊儿童比例相对较高,其中遇到较多的是多动型注意缺陷障碍、情绪和行为障碍、学习障碍以及智力落后儿童,这与对幼儿教师的调查结果相吻合。

通过问卷调查了解到,大学生接触特殊教育相关课程较少,大学生希望接触、学习的特殊教育相关课程有《特殊儿童心理学》、《特殊教育病理学或康复学》、《特殊教育课程与教学论》等课程。

五、讨论

纵观国内外,学前融合教育已经成为特殊教育以及学前教育的重要发展趋势,是推进教育公平,弘扬人道主义精神,坚持以人为本理念的重要内容。

云南省学前融合教育尚处于起步阶段,师资是推动其快速发展的关键。研究者通过调查190名在职幼儿教师以及534名在校学前教育专业大学生,结论如下:第一,无论是在职教师还是高校学前教育专业大学生,在其工作、实习、见习中,均有遇到或教育特殊儿童的经历,遇到较多的是多动型注意缺陷障碍、情绪和行为障碍、学习障碍以及智力落后儿童;第二,在职教师、学前教育专业大学生均希望可以学习特殊教育相关知识,以便在工作中有针对性地教育、引导特殊儿童;第三,无论在职教师还是在高校就读的学前教育专业大学生,希望学习的特殊教育专业课程有《特殊儿童心理学》、《特殊教育病理学或康复学》、《特殊教育课程与教学论》。

六、意见或建议

1.高等院校学前融合教育师资的培养。

(1)加大融合教育的宣传力度。云南省学前融合教育师资来源,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各师范类高校学前教育专业及其他师范类专业的培养。然而,云南省各类师范类高校尚未把学前融合教育内容纳入人才培养方案,学前融合教育的发展前景,不容乐观。

建议云南省高校可以通过开展特殊教育专场讲座、残疾人艺术团巡回演出、大学生参加社会公益劳动以及在儿童福利院等机构做义工等形式,让大学生了解特殊儿童,提升对融合教育的认知度。首先培养在校大学生对融合教育的积极态度与专业认知,使其在工作中遇到特殊儿童不会束手无策、冷漠,而是用专业的态度去关心、教育特殊儿童。

(2)开设融合教育相关课程。在对幼儿园教师、在校大学生开展问卷调查中发现,希望学习的特殊教育专业课程有《特殊儿童心理学》、《特殊教育课程与教学》、《特殊教育病理学或康复学》。因此,各高校在开设学前融合教育相关课程时,可以考虑将三门课程知识进行整合,以最大限度地满足学生的需求。

学前教育专业大学生在校学习期间有大量的见习、实习机会,可以安排学生参观特殊教育学校、儿童福利院、早期疗育机构等,让学生对各类障碍儿童有更直观的认识。开办特殊教育专业与学前教育专业的高校,例如:昆明学院、云南师范大学、临沧师专,可将两个专业资源整合,实验室资源共享,使学前教育专业的大学生可以深入学习、实践特殊教育的专业知识与技能。

此外,建议师范类院校可以在公共必修课中,开设一至二门融合教育课程,例如:《融合教育研究》、《特殊教育概论》等,在师范类高校学生间普及特殊儿童心理与教育相关内容,使未来的一线教师面对特殊儿童不再陌生,这对于推动云南省融合教育具有重要、长远意义。

2.康复机构专业人员培训。早期干预对特殊儿童具有特殊意义,建议康复训练机构、早期疗育机构整合医疗与教育服务体系,在机构中开设学前班、早教班,在为孩子提供康复训练的同时,为特殊儿童提供恰当的教育。双管齐下,促进特殊儿童健康、快乐成长。

师资问题,早期疗育机构可招收学前教育专业毕业生,进行入职培训,使学前教育专业教师系统学习、掌握康复训练知识,这样既可为特殊儿童进行适当的教育,同时又可进行简单的摆位、语言训练、作业治疗等,教育康复整合使特殊儿童在与时间赛跑中看到曙光与希望。康复机构、早期疗育机构培养融合教育师资,缓解了特殊儿童入园难的问题,也可以解决云南省融合教育师资短缺问题,促进云南省学前融合教育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李伟亚,赵丽娜.幼儿教师融合教育的态度和压力研究——以有融合教育经验的普幼教师为对象[A].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特殊教育研究分会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2.

[2]周念丽.学前融合教育的比较与实证研究[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3]冯雅静.国外融合教育师资培训的经验和启示[A].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特殊教育研究分会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2.

[4]张文京.融合教育与教学[M].广西: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

[5]杨志成.云南省特殊教育现状与发展报告[Z].2013.

[6]王建颖.在2012年度全省特殊教育工作推进会上的讲话[EB/OL]. ynjy.cn /chn201010201505186.

[7]杭州市区普通幼儿园学前特殊教育师资现状的调查问卷[EB/OL]. sojump.com /jq/240387.aspx.

第2篇

关键词:自闭症;融合教育;必要性;推行措施

自闭症是一种较为常见的精神心理疾病,多见于儿童群体,典型的症状是社会交往能力缺失、情感交流障碍,因此自闭症儿童确实是社会中较为特殊的一类群体,但他们并不是家庭或社会的负担,只要我们能够对其实施科学、有效的教育引导,同样能够使他们回归社会、回归主流。融合教育是一种倡导让特殊儿童“回归主流”的教育理念,对自闭症儿童的治疗、学习与成长发展来说具有相当重要的作用意义,值得我们研究、探讨与推广实践。

一、自闭症儿童融合教育的必要性

从医学的角度来讲,自闭症是一种精神心理疾病,也被称作孤独症典型的症状是社会交往能力缺失、情感交流障碍,具体表现为难以和他人进行有效的沟通,语言和非语言交流能力低下,兴趣和行为活动单调、重复、机械等,这导致他们与正常人出现了明显的区别,成为了社会中的一个特殊群体。自闭症的发病率较高,患儿数量也非常之多,为此联合国还将每年的4月2日设为了“世界自闭症日”,以呼吁人们关爱自闭症群体。据相关的数据统计显示,我国的自闭症患者人数已经突破一千万,其中绝大部分是儿童,因此如何对自闭症儿童实施有效的教育就成为了很大的一个社会问题。

传统思想理念认为对自闭症这类的特殊儿童群体,应当实施针对性的特殊教育,但这会使得特殊儿童与正常儿童被进一步的隔离开,不利于特殊儿童的治疗、学习与成长发展。融合教育与此相反,它倡导让特殊儿童“回归主流”,为特殊儿童提供丰富的社会环境、平等的教育机会,是一种更加人性化的教育安置形式。对于自闭症儿童而言,融合教育可以让他们走出生活隔离,尝试融入正常的社会群体、社会环境,这对他们的治疗、学习与成长发展来说具有相当重要的作用意义,有助于他们回归社会主流,所以对自闭症儿童推行融合教育是非常必要的。不过我们需要认识到,自闭症儿童融合教育的推行与实施并非易事,我们必须要加强这方面的研究、探讨与实践,以提高教育成效。

二、自闭症儿童融合教育的推行措施

(一)家长方面

作为自闭症儿童的家长,肯定都是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像其他正常的孩子一样,去学习、玩耍和成长,但是在具体的家庭教育措施上,则需要进行改进与调整。例如,自闭症儿童的家长要了解融合教育(这需要政府、学校进行对应的宣教工作),认清融合教育的必要性与重要性,在具体的教育措施上和融合教育的思想理念保持一致,要在自闭症儿童能够完全接受的情况下,让他们多与外在的社会环境进行接触,例如家长自己可以多与子女沟通,鼓励他们表达自己的思想情感,鼓励他们外出玩耍,帮助他们培养各种兴趣爱好等等,同时要对子女加强能力培养,如生活自理能力、语言能力等等,为子女能够尽可能融入正常社会群体奠定基础。对于子女将进入正常学校、正常班级进行学习的情况,家长也要树立正确的认识,不要过度保护,认为子女可能在学校中受歧视、受欺负而放弃学校教育,这反而不利于子女的成长,而是要对子女有信心,并且要鼓励子女、帮助子女习惯学习班级生活[1]。

(二)学校方面

首先,学校方面必须要完全的接受自闭症儿童,不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应当用爱心来对待自闭症儿童。为此,一方面教师必须要以身作则,另一方还要加强对普通学生的教育,不能只是口头上说“要爱护他们,不能欺负他们”,而是要从实际的行为上表现出对自闭症儿童的关爱,让普通学生能够以此为榜样,照学照做,关爱自闭症同学。为了消除普通学生和自闭症儿童之间的隔阂,教师必须要对普通学生进行教育引导,例如可以播放类似于《质数的孤独》、《自闭历程》、《我叫山姆》、《雨人》、《海洋天堂》等关注特殊群体的电影,让普通学生能够以一种更加开放的方式去了解自闭症儿童,让他们知道自闭症儿童其实和自己并没有什么区别,反而可能更敏感、更聪明,或是让普通学生发现自闭症儿童的闪光点,经常性的对自闭症儿童做出表扬让普通学生学会欣赏自闭症儿童,树立起普通学生对自闭症儿童的平等观念,完全的接受自闭症儿童[2]。

其次,学校要完善师资力量,改进教育方式,一方面要提升融合班级教师的专业素养,鼓励融合班级教师进修学习,以研究形式进行融合教育,提升融合班级教师的职业素养,激发融合班级教师的教育信心,帮助其更有针对性地教育自闭症儿童,这有利于形成良好的、生态化的融合教育模式。另一方面对于融合班级的教师应给予一定奖励,自闭症儿童行为问题难免会给正常的课堂秩序带来影响,从而增加融合班级教师的教学、教育工作量,同时还会使融合班级教师产生压抑等消极情绪。所以,学校应该将融合班级教师的付出与待遇相匹配,争取融合班级教师与当地特殊教育学校教师享有同等的待遇。

(三)政府方面

政府应当从法律法规方面来推进自闭症儿童融合教育的实施,完善《义务教育法》,尽快提出《义务教育法》修订补充条款,明确将自闭症儿童定为法定特殊教育对象,将自闭症儿童纳入义务教育法系列。在帮助自闭症儿童入学教育方面,利用国家各种支持政策,解决入学难的问题,确保自闭症儿童融合教育资金充足,将自闭症学生教育补贴纳入政府教育补贴计划。并出台《特殊教育法》,规定特殊儿童不仅可以与其他儿童一样享受免费的义务教育,而且还可以获得由政府提供的交通、午餐等免费服务。要求所有学校都要制定平等对待自闭症学生的方案,强调对自闭症儿童实施个别化教育原则,对其课程、教学方式和学业成绩的评估等做出相应的调整[3]。

(四)社会方面

融合教育既要让自闭症儿童融入到正常的学校和班级中,同时还要让自闭症儿童融入到正常的社会中,因此整个社会也必须要加入到自闭症儿童的融合教育中来。例如,政府和学校要加强社会宣传,提高社会大众对自闭症的正确认识,并呼吁他们关爱自闭症儿童,接受自闭症儿童。或是鼓励发展民间的自闭症儿童关爱保护组织,开展各种自闭症儿童社会活动,让自闭症儿童能够有机会真正的走进社会、体验社会、感受社会,并逐渐的融入社会。

三、结语

自闭症儿童并不是家庭或社会的负担,他们可能在情感上更加的敏感、细腻,在思维上更加的活跃、高效,我们需要做的是引导他们走入正常的社会,而不是将他们隔离开来,所以对自闭症儿童实施融合教育是非常必要的。当前我们必须要加强对自闭症儿童融合教育的研究、探讨与实践,促进融合教育的推广实施,提高融合教育的成效,以保障自闭症儿童的治疗、学习与成长发展。

[参考文献]

[1]俞泽柠.自闭症儿童的教育可接近性问题研究――从权利冲突的角度探究自闭症儿童融合教育的可行性[J].法制与社会,2016,08:247-248.

第3篇

特殊儿童家庭教育存在误区

特殊儿童先天的残缺及后天教育的艰苦,对家长的心理承受力是一个考验。调查发现,特殊儿童家庭心理健康教育较之普通家庭,存在着更为严重的问题,这对于身体发育和心理成长严重脱节的特殊儿童,是很不利的。

1. 情感层面失衡导致不良家庭氛围。

若不能理性面对孩子的特殊性,特殊儿童家庭往往会出现不良家庭氛围。或者过度溺爱、保护,过分干涉和包办,导致孩子社会、生活技能低下,任性、幼稚、依赖性强等性格;或者对孩子不管不问,甚至打骂呵斥、厌弃,孩子感受不到家庭的温暖,易形成孩子冷酷、攻击、情绪不安等心理。

2. 零批评与“护犊”情结,忽略心理潜伏期教育。

特殊儿童大部分时间是在家庭里度过的,抓好幼儿期和心理潜伏期教育,就成了家长不可避免的责任,而家长往往忽略这两个时期的教育。不少家长甚至在孩子做错事的时候,仍旧寻找各种理由为孩子开脱,零批评与护犊情结极易养成孩子不负责任、任性、为所欲为的心理。不良心理品质一旦形成,后期的矫正需要耗费大量的精力,教育效果远不如将问题控制在未爆发时。

3. “笼养”、“圈养”现象严重。

不少家长出于种种原因,很少让孩子接触外界,使孩子失去了自我成长的机会,对外界充满了恐惧和误解。

4. 未能分类教育,忽略开发心理潜能。

特殊儿童障碍类型有别,残障程度不一,家长应根据特殊儿童的残障类型、程度以及年龄阶段进行教育,如自闭症应给予更多的关怀,肢体残疾应加强大小肌肉训练,智力残缺应给予相应的生活自理能力培养和兴趣开发等。另外,应注意开发儿童的心理潜能,调动孩子成长的自身动力,从根本上促进特殊儿童的成长。

树融合理念,促进特殊儿童家庭教育

首先要理性接纳孩子的特殊性,营造良好家庭氛围,形成教育合力。

家长应充分认识特殊儿童身心发展的特殊性,让特殊儿童接受基本的生活技能、社会适应性能力的教育和训练,帮助孩子学会与外界交流沟通,注意引导、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培养健全的个性心理品质,帮助孩子克服自卑、怯懦、任性、粗暴、敏感等不良心理品质,树立自信,敢于面对困难和挫折,建立健全人格。家长要注意的是,对特殊儿童的教育不是一蹴而就的,家庭中的教育和训练应具有经常性、反复性和长期性。另外,家庭成员要分工合作,形成教育合力。

其次,要发挥期待效应,开掘特殊儿童心理潜能。

特殊儿童的各类残缺障碍,导致了他们生理成熟与心理发展相对落后的矛盾,家长要在孩子行为习惯养成的过程中积极渗入心理健康教育,从培养生活自理能力开始,帮助孩子树立自信克服自卑,巩固习得的技能。同时,拓宽知识层面,发挥自我教育作用,通过期待效应开掘孩子的心理潜能。可结合孩子身心发展特点,抓住几个发展的关键期,帮助孩子制定相应的长短期目标,遵循小步子原则,帮助孩子树立明确的目标,促进孩子自觉主动地成长和进步。

第三,拓宽特殊儿童活动空间,提高自理能力和社会交往能力。

1. 家长要对特殊儿童进行早期干预。

早期干预是指在儿童异常发展的早期实施系列的治疗、教育和训练,最大限度地消除不利因素的影响,提高他们的生活能力和健康水平。特殊儿童发育早期是他们发展迅速的时期,也是大脑可塑性较强的时期。家长及时有效的干预、训练和教育,既能有效发展残疾儿童的素质,又能有效防止第二缺陷的出现。

2. 提高特殊儿童社会适应能力。

家长要培养孩子的社会交往能力,鼓励特殊儿童克服怯懦、畏惧心理,主动参与社会生活,提高社会适应能力。此外,还应注意培养孩子的劳动意识,掌握一定的劳动技能,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为今后的生存奠定基础。

最后,家长言传身教,联合学校社区形成家庭教育特色。

家长要注意提高自身素质。特殊儿童自理能力差,独立性弱,他们的教育过程充满了枯燥无味的重复,这就更需要家长提高心理素质,耐心地教育孩子。家长自身素质提高了,才能探究残疾儿童的特殊心理,实施更有效的教育方法,帮助孩子解决问题。

第4篇

[关键词]特殊教育研究 本质主义 后现代主义 范式

[中图分类号]G76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843(2011)06―0032―04

[作者简介]王培峰,南京特殊教育职业技术学院特殊教育研究所副教授(江苏南京 210038)

一、特殊教育研究的范式

对特殊教育研究的描述和分析不单是一个方法论的问题,而是一个总体性的范式问题。托马斯・库恩指出,范式是“一个特定社团的成员共同接受的信仰、公认的价值和技术的总和”。“科学发展是新范式取代旧范式的过程”。可见,范式作为一个研究共同体所共同遵循的理论体系、价值信念、思维方式和技术规范的总和,为研究者提供了一种观察世界的视野与理论参照的体系。借鉴他的范式概念和理论,特殊教育研究不但涉及特殊教育研究者共同的研究方法和研究程序,还涉及共同的教育研究信念、价值观点。以此反观,特殊教育研究先后出现了以下三种研究范式:

(一)经验一分析为主的实证主义研究范式

这主要体现在基督教和医学/心理学为主的前现代特殊教育阶段,即特殊教育尚未向教育学领域转移以前。这时期,是特殊教育及其研究的自发和萌芽时期。特殊教育与研究表现为传教士个体自发行为的“传教士教育”或医生自发的“医疗训练教育”及其研究。这时期的研究是建立在观察和实验的经验事实上,主要针对“特殊儿童的残疾是怎样的”、“如何针对残疾进行康复训练和学习”,揭示残疾和教育训练之间的因果联系,重视对特殊儿童进行感官训练,提高感官机能。在研究者的学术信念和假设上,特殊教育视为朴素的上帝博爱、仁慈,是救赎的工具;或者认为特殊儿童可以诊断并通过经验论的感官训练能提高生存技能。形成的基本研究规范主要是从基督教/医学为基本视野看待特殊教育,把特殊儿童作为身体病态的患者,并以教育帮助作为救赎特殊儿童以及自己原罪的途径,运用简单归纳和形式演绎来研究特殊教育理论和问题。特别是基于医学视角的特殊教育,表现出鲜明的实证/经验主义倾向,认为残疾缺陷能通过医学来测量和诊断,确信对特殊儿童的医疗训练、康复补偿能提高特殊儿童生存能力。这一时期,特殊教育研究尽管不具备现代教育研究意义上的实质,但开辟了特殊教育本质主义研究起点,为特殊教育研究成为一个教育学概念设下了逻辑必然。

(二)归纳一演绎为主的教育学研究范式

这主要体现在特殊教育融人教育学体系的现代特殊教育阶段。这是特殊教育及其研究自觉走向科学化的黄金时期。这时期,由于基督教/医学(心理学)的实证研究范式面向身体器官机能的“医疗训练教育”,无法对增强人的主体理性能力作出回答(如对创造能力、实践与生产能力、认识能力及道德、意志、审美等)。如阿曼“把聋人教学缩小为单纯的发音教学,对智力发展不重视,形成了机械训练和形式主义”。另一方面,在文艺复兴运动后,上帝、教会本身已成为批判的对象,于是特殊教育研究开始向教育学转移;同时,随着西方工业化大生产和人权思想的推进,出现了特殊学校教育,特殊教育具有了完全现代意义上的教育形式。这时期,特殊教育对象、目标等教育思想理论已超出了17世纪以来少数医生、教士等基于特殊儿童个体意义上的个体教育行为,用具有普遍意义的本质描述揭示特殊儿童与教育的内在逻辑和规律,成为人们的追求和目的。特别是现代科学主义以来,随着特殊儿童从上帝的恩惠和救赎中解蔽出来,特殊教育研究也开始超越简单的上帝仁慈、博爱,走向以人的理性为基础的、以特殊儿童教育为主的、涉及康复、医学、社会学等知识的专业领域。这时期的特殊教育研究基本成为教育学的分支,主要以教育学范式开展研究。在研究者的共同信念和假设上,特殊教育成为了一个教育学概念的存在,媾和了教育的功能特点和属性要求,开始从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外在工具价值和促进自身全面自由发展的内在价值出发进行研究。社会化要求和个性化成长是特殊教育研究的大前提。在研究规范上,认为特殊教育本质、规律是人的理性的“客观发现”,是人的理性能力的投射,坚信人们对揭示和把握特殊教育本质、规律、特殊儿童成长规律的可能。坚持特殊教育的本质必须在理性面前接受检验、证明自己的存在。注重从科学理性出发运用归纳一演绎的方法论研究特殊教育问题,体现出鲜明的现代性特征。这直接为扩张隔离制的特殊学校和班级授课制提供了基础和依据。这时期特殊教育及其研究开始成为一个日趋完整的学科体系。一是特殊学校不断增多,特殊学校教育形式不断被国家确立,且不断以立法和制度的形式予以保障,使得特殊教育研究开始专门化、体制化,有了自己的专业领域,成为一种专业活动,特殊教育理论与实践有了相对固定和完整的体系、范畴和基本根据。自1789年法国承认莱佩建立的第一个残疾人教育机构至19世纪末和20世纪中叶,世界各国都以立法和制度的形式先后确立了特殊教育学校教育制度,且在20世纪中叶前一直是主流的教育组织形式,即使在今天的许多国家仍占据特殊教育的大半壁江山。二是随着经验科学分化、独立,如心理学、生物学及其他与残疾人相关的病理学等逐步加入到特殊教育研究中,为认识特殊儿童和进行科学主义的特殊教育提供了支持,特殊教育研究得以运用经验科学的新成果进行假设和检验,进而以盲、聋哑、智力落后、肢体残疾、问题行为等更精细的分类、更专业化的学科理论建设、更相对分离的专门教育实践等,将特殊教育及其研究予以专门化、精细化、常态化。这时期的研究主要围绕确立特殊教育逻辑分析的总体性结构,总结归纳了特殊儿童教育与训练的经验,提出了具有普遍意义的特殊教育理论、内容和方法,许多著作奠基了特殊教育学科发展,使特殊教育逐渐形成了现对独立的交叉和边缘学科,为人类文明增添了新的内容。

(三)批判一理解为主的社会学研究范式

这主要体现在全纳教育为主的后现代特殊教育阶段。这时期,由于教育学研究范式的特殊教育研究囿于科学理性的狭隘视野内,用统一的、唯一的本质主义发现和描述特殊教育,所以面临全球高涨的后现代主义思潮的质疑和颠覆。一方面,复杂多样的教育实践、丰富多样的特殊儿童差异质疑着统一的教育规律和本质的合法存在,特殊教育研究解释和指导能力变得力不从心(特别是普遍意义的宏大理论对解决多重残疾、重度残疾等特殊儿童的无能),面临压制个性、遗忘多样、抑制创造、扼杀活力的“现代性暴力”的指责。另一方面,基于教育学和医学科学主义精细描述的残疾缺陷的差异不断被隔离的安置形态、教学

组织形态及其课程等强化和夸大,差异成为特殊儿童与其他健全儿童的本质不同。特别在安置形态上,隔离制特殊学校教育加大了特殊儿童的社会分层、隔离和歧视,使得教育学范式的特殊教育研究开始与教育学分离而转向社会学研究范式。20世纪中叶在北欧出现“正常化”(normali―zation)运动,开启了特殊儿童融合教育、全纳教育的序幕。这时期,特殊教育研究者的共同信念是,从后现代主义视角,反思现代性特殊教育理念给特殊儿童权利、尊严等带来的问题,指责特殊教育给特殊儿童带来的人本关怀的疏离,认为特殊儿童生存境遇的窘迫及其生命意义的失落是特殊教育现代性的恶果,是以健全人为主导的社会群体的价值选择对残疾人弱势群体的压迫,是普通教育话语权对特殊教育地位的遮蔽。先后主张用融合、回归主流、全纳教育的理念重建特殊教育之于特殊儿童价值秩序的位移,防止特殊儿童生命价值被剥夺或篡越。特别是全纳教育明显将特殊教育作为一个社会学体系的概念,侧重用社会学的方法解决特殊儿童的发展问题。这时期,确保特殊儿童的权利和尊严及其价值的实现是特殊教育研究的大前提。在研究规范上,面对教育学对解决歧视等一系列社会问题的无能,特别是对回答平等问题、人的尊严问题、社会适应等问题的无能为力,注重人本主义的社会批判研究,唤起人们对特殊儿童的理解关注,伸张特殊教育研究的社会学视野。在20世纪90年代后,全纳教育思潮迅速蔓延到整个教育领域,主张用民主、群体、合作的价值理念和方法论对特殊儿童进行教育,并提出构建全纳社区和全纳文化,将博爱、仁慈、平等、人权、尊严、价值空前张扬到极致,以期望通过社会资源和力量进行特殊儿童教育。这时期主要围绕“什么是好特殊教育”、“特殊儿童怎样才更有尊严、更有权利”、“如何推进全纳教育”、“个别化教育计划制定实施”等问题展开研究。一是将全纳教育作为“好特殊教育”的解释框架,并研究探索了“个别化教育计划”等实践模式。

二、特殊教育研究的困境

(一)全纳教育与传统教育的纠结

自20世纪中叶产生融合教育后,国际上逐步形成了隔离制特殊学校教育与融合教育(后为全纳教育)制度并存的两种教育体制。特殊学校教育也称为传统教育。是现代性思维特征的教育方式,以客观主义和实证为特点,遵循的是现性,“诉诸科学的、精确的方法,强调理性、权威、同一性、整体性、确定性和终极价值观,遵循实证科学研究的程序一。它一方面怀有工具理性至上的价值崇尚,淡忘了特殊儿童个体的目的性价值,注重的是统一化、体制化、模式化和效率化的社会本位价值观,桎梏了特殊儿童的独立自主发展空间,淹没了特殊儿童的尊严和权利。另一方面,基于教育学范式的特殊教育研究,在追求学科化建设的过程中,借鉴甚至移植了普通教育和自然科学研究的一些科学实证主义的方法体系,建立概念、范畴和理论,尽管“制造”了一些特殊教育知识,但疏离了特殊儿童及其教育的实际,将特殊儿童客体化而抽空了鲜活独特的内容后,研究成果无法与丰富的实践对话,且难有独特的创新。

传统特殊教育研究忘却了特殊教育自身根基与个性,其存在合理性不足的重要缺陷,为后现代思维的全纳教育进行批判和否定设置了空间和依据。但全纳教育激扬高涨的后现代话语和思维,决定了它在很长历史时期内只能是后现代主义的激情和义愤,是带有浓厚主观臆想色彩的“乌托邦”。一是在价值层面具有高度的理想性质。全纳教育以人的尊严和权利为理由否定特殊儿童客观存在的“差异”,简单地认为“差异是正常的”存而不论,且反对传统的特殊教育分类、诊断和教学体系,遗忘了基于客观事实的实证就是反对科学理性,从而也就失去存在的基础。二是在方法论方面具有忽视或超越科学实证理性的方法论缺陷。它强调将民主、平等、群体合作这些价值性质的应然之物作为实然的方法论,如通过民主、平等、合作建构全纳学校、全纳社区、全纳文化等,以民主、合作等价值论代替方法论或超越实证经验方法论,来解决客观存在的“差异”,存有方法论不足的致命缺陷,对解决特殊儿童教育问题毫无益处。三是在教育对象上具有高度张扬虚妄的激进性质。它追求实质平等和关注每一个特殊需要个体生存的境遇和命运,提出“满足所有儿童特殊教育需要”、“每个儿童获得成功”等,忽视了特殊儿童生理、心理及认知等差异对成长的制约,以及特殊儿童社会生存的现实,使得全纳教育方式和质量备受人们的质疑。四是全纳教育实践本身就是对其自身存在的否定过程。因为全纳教育一旦实施,必然要运用实证的方法对特殊教育需要者的残疾缺陷进行鉴定、分类,而这些分类、鉴别本身就是全纳教育所反对的歧视和隔离;另外,对特殊需要的满足必然涉及个别教育方案的制定实施,无法绕开残疾缺陷的差异及其建立在这一客观实在基础上的实证理性,且难以保证满足所有特殊需要儿童特殊需要及其成功。可见,全纳教育存在本身极易被其理想性所否定,全纳教育就只能是这样一个悖论的存在――它自身充满矛盾对立性,又激发人们的理想张力。因此,如同后现代主义对现代性彻底的颠覆与反叛,全纳教育也仅仅是在彻底反思与批判传统的隔离式特殊教育模式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它是一个社会批判的解构概念,而不是建构性的概念。

全纳教育与传统教育的纠结,反映了后现代主义与现代性的抵牾。传统教育的教育方式和思维以及传统教育研究的本质主义宏大叙事,有利于大面积快速普及特殊教育,但它的弊端也显而易见。后现代主义的全纳教育则有利于对弱势的被边缘化的特殊儿童个体的保护和关注,有利于他们教育实质平等的实现,但是全纳教育极具理想性质,而且在本体存在上,全纳教育既然无法被一个本质所涵盖、为一个总体性所总结,其研究也就无法为其学科地位的存在而辩护。

(二)多学科的参与对特殊教育学科地位的质疑

特殊教育本身源起于基督教、医学/心理学、人权的进步与发展,具有医学/心理学的医疗、康复、训练以及基督教和人权思想的平等、博爱、仁慈等蕴涵。也就说,自其诞生起就在心理学、医学等多学科的交叉中缺失着自己自主的学科地位和意识。当前,随着经验学科的分化,医学、康复学、心理学等多学科渗入特殊教育研究,使得特殊教育单一的教育学研究范式或社会学研究范式面临新的挑战,甚至连特殊教育的学科性质和地位也面临质疑。

首先,多学科的参与使特殊教育的学科边界越来越模糊和不确定,教育研究的对象不再为教育学所独有,而是已经被其他学科所涵盖,成为具有多学科性公共学科。特殊教育究竟是何种类型的知识?在学科分化日益加剧、学科边界日益森严的今天,特殊教育学科与其他学科之间的“边界”在哪里?特殊教育及其研究的独立性已遭到边缘化,与其说是一个学科倒不如说更是一个专业领域。其次,在多学科参与下的特殊教育领域,特殊教育逐渐失去了作为一个独立学科与相关学科对话而应有的基础性的语言、

概念系统,身陷心理学、医学、康复等学科之中。当前,尽管特殊教育已从教育中分化出独特的社会活动方式、组织形式和人群,形成了一个建立在教育学、心理学、病理学等诸学科基础上的相对独立的分支研究领域,但一方面由于特殊教育研究者对价值研究的疏离,对实证主义的事实研究的偏执,使得特殊教育范畴、概念等根本性问题尚不明晰,特殊教育不能真正从其他学科中分离出来,获得独立。另一方面,由于研究人员缺少学科独立的主体意识,丧失了坚守和捍卫特殊教育话语规则的决心和信念。

在我国特殊教育作为一个事实的专业领域,特殊教育研究正处于内在的学科焦虑之中。一方面,特殊教育作为一个教育事实的存在,特别是近20年来,一系列愈来愈深入、愈来愈专业化的基于事实的研究,使得特殊教育日趋独立于普通教育,展现出一种学科分化的趋向;可另一方面,特殊教育仅仅立足于“事实”存在的研究,面对一系列新的实践问题和反身性的追问,显得局促不安,惶恐无奈。如:特殊教育属于教育学概念,可为什么心理学、医学和康复在特殊教育中占据相当大的空间和份额呢?特殊教育是教育事业,可为什么仅凭教育的专业支持解决不了特殊儿童教育问题呢?这直接引发了对“特殊教育是什么”、“特殊教育应当是什么”、“特殊教育何以可能”、“什么才是更好的特殊教育”等根本性问题的思考。同时,由于本土化主体研究意识的丧失,使得我国特殊教育失去了话语权和自主能动性,特别是在西方移植来的“特殊教育需要”概念啃噬下,特殊教育对象也不再确定、独特,成了无所不包、无所不容的“收容所”。这种仅仅以移植、搬运为手段复制西方的特殊教育话语,不但难以满足我国特殊教育成长发展的渴望,而且使我国特殊教育产生身份的忘却和迷失。我国特殊教育的根基在哪里,何处是我国特殊教育的家园?这些无疑是特殊教育研究学科化、专门化研究亟待回答的问题。也许研究者的“学科情结”会被讥讽为象牙塔的自娱自乐,可缺少学科研究的独立性也就失去了特殊教育研究存在的合理性基础。

(三)丰富多样的特殊教育实践对特殊教育研究回应能力的质疑

这主要体现在现代性思维的传统教育及其研究的矛盾在实践领域的显现。本质主义的特殊教育理论宏大叙事一直占据权威地位,但面对纷杂的教育实践和教育对象却无法有力回应特殊教育实践的多样性、特殊儿童的差异性等问题,许多理论失去了对实践的解释力、指导力、辩护力,引发着人们对本质主义特殊教育理论宏大叙事的合法地位的质疑:特殊教育有基本理论吗?特殊教育基本理论研究为什么不受重视?现有的特殊教育教科书经典理论为什么难以指导重度残疾儿童教育?特殊教育研究中为什么充斥着大量的心理学、医学、康复学的研究而鲜有教育研究呢?面对一系列疑问,人们开始怀疑穷尽真理的“绝对本质”,并呼唤真正的特殊教育基本理论研究的重建。特殊教育宏大理论对复杂教育现象和多学科参与的教育研究的统帅日觉无能为力。

其实,这些疑问揭示了特殊教育研究现代性思维面向复杂多样的特殊儿童教育实践的困境。一是它把复杂的教育现象、身心差异巨大、残疾程度差异显著的特殊儿童,抽象为一套本质主义的简明概念、教育原则和方法模式,甚至脱离实践和特殊儿童开始书斋式的教育研究,理论自然也就开始僵化,失去生机。如把特殊儿童定义为“与正常儿童在各方面有显著差异的各类儿童(广义)”和“身心发展上有各种缺陷的儿童(狭义)”,把特殊教育定义为“运用一般或特别设计的课程、教材、教法、组织形式和设备对特殊儿童所进行的达到一般和特殊的培养目标的教育”。在特殊儿童概念中,由于缺少对“正常儿童”以及“缺陷”的界定,使得特殊儿童概念因无具体所指而失去相应对象的实在意义;在特殊教育概念中,由于对教育媒介和培养目标中的两个“一般”和“特别”,使得特殊教育在失去特殊儿童这一教育对象的逻辑起点后,又失去了教育活动的范畴和边界,难以说明什么是特殊儿童,什么是特殊教育,自然也就失去了自身的独立地位和生命活力。二是在方法论上,特殊教育研究对实践的归纳和抽象,是建立在对多数基础上的抽象逻辑。其在归纳过程中,对宏大叙事和普遍规律的追求,本身就剔除了不具统计意义的少数个体,将之作为偶然因素排斥在必然性之外。归纳法是有缺点的。休漠早就指出,归纳法是建立在未来与过去相似的假定上,而这假定是靠不住的。教育研究不是预言,归纳法的最大缺点是,“所得结论都是单称命题,难以概括全体”,它虽可用概率论方法做些补救,但难适用于教育中的所有特殊儿童。这样,少数特殊儿童特别是重度的、多重残疾的特殊儿童,由于他们具体的独特性不符合宏大、普遍的逻辑结构,被排斥在外,难以归纳到总体性、宏大性、普遍性叙事预设的逻辑结构。少数特殊儿童个体成了宏大叙事的本质主义“剩余”,他们的教育得不到教育研究的回应和关怀。例如,特殊学校中的重度智力落后儿童总是被作为可憎的、偶然因素剔除在现有的弱智儿童教育理论之外,随班就读中的智力落后儿童也常常被有意无意地遗忘而“随班混读”;多重残疾的盲童在盲校中也常常被作为“例外”,难以适用现有盲童教育的教育原则、教学方法和课程等。三是特殊教育宏大叙事逻辑对特殊儿童教育的理论“歪曲”。由于一切具体现象要进入理论总体性结构中必须服从总体性的逻辑。也就说,实践或现象仅仅是宏大理论叙事的注脚和佐证,只有符合理论需要的、一致性的材料,才能安排到理论结构中。因此,哪些特殊教育实践和对象值得研究,以及能不能进入逻辑结构,放在逻辑结构哪个位置等,都与特殊教育宏大叙事的本质主义需要紧密联系。那些不具普遍性的少数特殊儿童要么无法进入到宏大叙事中,要么被宏大叙事所胁迫,接受了不符合他们需要的教育方法原则,扭曲或制约了他们的成长发展。当前,特殊学校教学模式研究,很多就忽视了特殊儿童身心结构的不同,一方面被统一的班级授课制束缚在一定的班级中,另一方面被迫适用一个统一的教育原则或模式,使得他们不但可能成为本质主义的“剩余”,更可怕的是在本质主义整体划一的裁剪下贻误了他们的健康成长,扭曲了他们的个性发育。

注释:

①瞿葆奎.教育学文集(教育研究方法)[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8:178.

②张应强.中国教育研究的范式和范式转换――兼论教育研究的文化学范式[J].教育研究,2010,(10).

③④朴永馨.特殊教育[M].长春:吉林教育出版社,2000:51,18,34.

⑤王培峰,于炳霞.教育公平是全纳教育的核心内涵[J].中国特殊教育,2004,(1);3.

⑥邓猛,肖非.全纳教育的哲学基础[J].教育研究与实验,2008,(5):18.

⑦王培峰.马克思人学视域中的残疾儿童少年与教育[J].教育学报,2010,(6):29.

⑧朴永馨.特殊教育词典[M].华夏出版社,2006.

第5篇

【关键词】孤独症;特殊;儿童;群体;心理干预;治疗

孤独症儿童是一个特殊的儿童群体,他们存在语言上的障碍、行为上的刻板表现等问题,是全球增长速度较快的严重性疾病,他们在认知和语言方面存在障碍,在人际交流和沟通方面和情感认知等方面也存在一定的障碍。我们要重视和关注孤独症儿童的心理问题,探索孤独症儿童的心理干预和治疗措施,运用相关的理论,提升孤独症儿童的心理认知水平,实现早期心理干预和治疗,从而缓解孤独症儿童的心理问题和障碍。

一、孤独症特殊儿童群体的心理早期干预方法和理论

(一)应用行为分析法

在对孤独症特殊儿童群体的心理早期干预方法和理论之中,应用行为分析法是指个体在自发的行为之下作用于环境,并在环境的强化和刺激之下,反过来促进个体行为的持续出现。在应用行为分析法对孤独症儿童的密集性的应用行为分析训练之后,可以使孤独症儿童得到极大的提升。

(二)结构化训练法

这是针对孤独症儿童在语言障碍和感知觉障碍,而实施的针对性的训练和教育。其重点是通过对孤独症儿童对环境和训练内容的强化理解和服从,实现对孤独症儿童的个体化评估,如:对孤独症儿童进行感觉统合训练,即是属于结构化训练方法,它通过对孤独症儿童的前庭感的训练、本体感的训练,增强孤独症儿童的感知觉,并较好地训练孤独症儿童的手眼协调能力。并且还可以通过模仿和精细运动方式,提高孤独症儿童的情感和社交能力。在这种个性化、针对性的训练和教育之下,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矫正孤独症儿童的异常行为、刻板行为等问题,并使孤独症儿童尽快地融入到社会儿童群体之中。在这个教育和训练过程中,家长要成为孤独症儿童的协同教育者,要通过对孤独症儿童的视觉训练、文字训练、图片训练、符号训练等方式和策略,增强和强化孤独症儿童的感知,提高孤独症儿童的认知水平和心理情感状态。

(三)视觉支持训练法

这是一种应用于自闭症和孤独症儿童的语言干预策略,通过多样化的视觉工具,使孤独症儿童理解日常的活动顺序和规则,并以视觉支持策略为重点,辅助孤独症儿童实现惯常的程序和流程,从而避免和改善孤独症儿童的刻板行为或异常行为。

(四)地板时光疗法

这是以家庭环境和人际互动为重点的孤独症干预和治疗方式,它不强调固化的、外显的程序,而是注重孤症儿童的情感体验和想象,通过大量的运动游戏加以干预和治疗,以孤独症儿童的独特知觉和兴趣为指引,跟随孤独症儿童的独特情感体验,提升孤独症儿童的智力和心理状态。

(五)社交故事疗法

这是为孤独症儿童特别编写的社交故事,用于使孤独症儿童了解特定的社会情境和场景,了解社会线索和相对应的社交技巧,要通过清晰、简洁的描述,使孤独症儿童获得人际交往的理解提升。

二、孤独症独特儿童的心理干预和治疗实施

(一)拟定对孤独症儿童的心理干预和治疗计划

要充分考虑孤独症儿童所处的家庭和社会环境,全面而完整地筛查孤独症儿童,实现统合式的心理干预互动,要了解孤独症儿童的最近发展区,明晰孤独症儿童的各项能力的发展域,对症下药,拟定心理干预训练方案和计划,并根据孤独症儿童的具体发展状态,适时调节和拓展心理干预的区域,最大程度上矫正其缺陷,开发和补偿孤独症儿童的潜能。

要确定孤独症儿童心理干预的重点。将对孤独症儿童的“情绪和行为问题”、“社交与言语沟通问题”列为心理干预重点,具体内容包括对孤独症儿童的感知觉高跟鞋、精细模仿动作训练、生活处理训练、知识认知训练等。

同时,还要科学合理地选择对孤独症儿童的多项干预模式,具体来说,可以采用集体康复和个别干预训练的方式,对孤独症儿童进行早期心理干预。可以对孤独症儿童的学习环境进行良好的布设,并运用视觉支持系统理论,让孤独症儿童通过图示、符号等标识,了解每天、每一节课程的具体学习内容,并理解训练活动的各项程序,通过对孤独症儿童视觉的结构化,可以预先防范和抑制孤独症儿童的不良情绪问题。

(二)具体实施心理干预和治疗计划

对孤独症儿童的心理早期干预和训练,要借助于专门的感觉统合训练室、心理疏导的个训室、情绪发泄室、音乐治疗室等,对孤独症儿童实施心理干预和训练。

1、创设适宜于孤独症儿童的教学训练环境。在对孤独症儿童进行早期心理干预的训练和教学中,要依据结构化教学理念,进行环境的布设,要避免太多的视觉干扰,并控制光线的刺激,并注意不要使用过于鲜艳和强烈的色调。并且还要依据视觉支持理论,完善教学训练环境,如:用大量的视觉支持卡片,让孤独症儿童在卡通表情下认知“高兴”和“不开心”的情绪体验,并用规则的强化,提示孤独症儿童的异常行为的克制,然后再逐渐升级,由卡通表情卡片过渡到文字,使孤独症儿童逐渐学会合理的情绪表达和情绪调控。

2、支持孤独症儿童的正向行为干预。这主要是采用对孤独症儿童的正向行为的干预和强化,而消除孤独症儿童的问题不良行为。教育者要明晰孤独症儿童的问题不良行为,进行针对性的功能性评估和测试,根据评估和测试的结果,分析孤独症儿童出现问题不良行为的原因,并制定相对应的正向行为干预措施,采用逐步强化的、递进式的干预方式,强化孤独症儿童的正向行为,并在阶段性的训练之下,消除孤独症儿童的不良心理及情绪表达状态和问题行为。

(三)采用地板时光辅助干预方案

这是一种主张不直接干预的方法,注重以孤独症儿童的自我兴趣为引领,实现对孤独症儿童的人际互动干预和训练。在这种辅助干预的方案之下,要注意训练时间不宜过长,根据孤独症儿童的具体状态,进行时间的调整,重点训练和干预孤独症儿童的感觉信息处理能力,通过与孤独症儿童的互动,帮助孤独症儿童表达出自己的情绪体验和兴趣感受,让孤独症儿童在游戏和想象的过程中,产生与他人的密切接触,增进相互之间的互动与沟通。

在实施地板时光训练和心理康复方式之中,首先要建立起与孤独症儿童的亲密关系。要寻求与孤独症儿童共同的兴趣,并以此为契机,适当延长与孤独症儿童互动的时间,逐渐提升交往和互动的复杂心理程度。如:与孤独症儿童共同玩海洋球;与孩子共同搭建故事模型等,并注意观察孤独症儿童所表现出来的过度兴奋、焦虑心理、退缩心理等状态,帮助孤独症儿童恢复平静、愉悦的心理状态。同时,还要增强与孤独症儿童的双向沟通能力的训练,要注意使孤独症儿童的眼神接触,在目光接触之后,才能开始互动交往训练,并且在互动训练中要保持夸张的语调和丰富的表情,需要孤独症儿童必要的言语反馈,教育者一定要寻找到孤独症儿童在互动交往训练中的线索,以游戏的方式、故事的方式等,实现与孤独症儿童的交流。

三、孤独症特殊儿童群体的心理干预和治疗建议

(一)建构和优化特殊教育学校的心理干预和训练水平

要建立专职的孤独症儿童的心理干预教师队伍,要面向专业教师缺乏、专业化教学水平有限的现状,增强孤独症特殊教育学校教师对孤独症的专业知识认知和理解,这就需要对孤独症特殊教育学校的教师进行定期和专项的培训,积累他们的专业知识,并通过教学实践积累经验,在各种教学案例的反思和总结过程中,增强对孤独症儿童的心理干预能力和水平。

要采用相关理论,整合对孤独症儿童的心理干预和治疗训练模式,可以采用感觉统合训练、地板时光干预、应用行为分析等理论,对孤独症儿童的问题行为进行弱化,强化孤独症儿童的正向行为和习惯,使之成为一个整合的心理干预方案,较好地实现对孤独症儿童的训练。

(二)强化家庭与特殊教育学校之间的合作

单依赖特殊教育学校的教学和训练是不可取的,还需要结合家庭的合力,要让家长了解孤独症儿童的心理干预措施和方法,遵循一定的原则和方法,根据不同孤独症儿童的具体问题行为和心理状态,进行早期的干预和心理康复,通过家长和学校之间的合作和沟通,获得孤独症儿童的问题反馈,从而更好地修正心理干预和治疗方案,获得较好的干预和心理康复效果。

(三)重视社会干预

在对孤独症特殊儿童群体的心理干预和治疗过程中,还要重视社会对孤独症儿童的干预作用,要加强对孤独症儿童的知识宣传,使社会成员能够公平地看待这些孤独症儿童,而不要用歧视的眼光和偏激的话语嘲笑他们,要营造温馨的关爱环境和氛围,实现对孤独症儿童的早期密集型干预和训练。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对于孤独症儿童的心理干预和治疗要基于相关的理论和方法,采用科学合理的整合教学和训练模式,强化孤独症儿童的正向行为模式,逐步弱化孤独症儿童的问题行为和习惯,了解孤独症儿童的心理和行为规律特点,探索不同的孤独症儿童心理干预策略,从而使孤独症儿童逐步提升自己的感知觉能力、人际交往能力、生活自理能力,增强对社会的感知和理解,更好地融入到社会体系之中。

参考文献:

[1] 唐兰芳. 孤独症儿童融合体育个案研究[D]. 湖南师范大学 2016

[2] 赵丽娜. 面向孤独症儿童的教育游戏设计与实现[D]. 华中师范大学 2014

[3] 陈更娟. 以家庭为中心的孤独症幼儿积极行为支持研究[D]. 辽宁师范大学 2013

[4] 鲁丹萍. 培智学校孤独症学生个别教育训练现状研究[D]. 辽宁师范大学 2015

[5] 马蓉蓉. 辅助沟通系统(AAC)在孤独症儿童沟通障碍中的应用研究[D]. 浙江工业大学 2013

[6] 惠琳. 音乐对儿童孤独症治疗的影响研究[D]. 延边大学 2014

第6篇

关键词:学前教育专业;特殊教育;融合教育

一、问题的提出

从1994年在萨拉曼卡宣言的提出至今,追求教育的平等,接纳全体学生,满足特殊教育需要的学生的需求的相关教育理念深入人心。2014年1月国务院办公厅下发《特殊教育提升计划(2014-2016年)》将特殊教育需要儿童的学前教育列为未来三年的重要任务之一,并提出给第将特殊教育需要儿童的学前教育纳入学前教育发展规划。由此可见国家对于学前特殊教育需要儿童的重视。因此,加强融合教育教师教育,提高融合师资质量势在必行。我国师范院校目前采用的普通教育师资和特殊教育师资分别独立培养的模式,显然已经不能适应融合教育的需要,普通教育与特殊教育师资一体化培养是师资培养模式改革的方向。实现普通教育与特殊教育师资一体化培养的阵地主要为特殊教育学校和普通师范学校学前教育专业,可是目前特殊教育专业的师范院校较少,许多特殊教育的学生在未来就业中选择学前教育相关领域的少之又少,因此,学前专业学生是实施早期融合教育的主要生力军。对于学前专业学生特殊教育能力的培养,是培养学前教育专业全能型人才的关键因素,完善早期融合教育体系的重要环节。

二、学前专业学生特殊教育能力培养中的存在的问题

随着融合教育的深入,结合国家的相关要求,学前教育专业进行了一系列的课程改革,将特殊教育课程融入到学前教育的课程体系中,以便培养新时代,新要求之下的复合型应用性人才。但是学前专业学生特殊教育能力培养在实践过程中,还是存在种种的问题。现将所存在的问题进行罗列。

(一)正确的融合教育的观念未树立

正确的教学观是教学活动、实践活动的指路明灯,影响着学前教育教师的教育能力,学前融合教育的推进不仅仅要求学生建立正确平等、尊重、有爱、多元的教育理念,还要求学生要具备树立关爱特殊教育需要儿童的信念,充分认识到融合教育对于特殊需要儿童的意义,并能够用专业的知识和能力去帮助特殊教育需要的儿童,接纳和转播接纳特殊儿童的素养,但是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对于日常生活殊教育需要儿童的认识较少,普遍认为学前特殊幼儿不是其主要的教育对象,未来工作中,遇到特殊教学的学生概率较小。因此,在学习过程中往往对于特殊教育的相关知识不愿深入学习,学习态度较不端正,花费时间较少。其次,学前专业学生课程设置过程中,有关学前特殊教育的教育观念的讲授过程所占比重较小[1],教学过程殊教育理念的铺垫内容较少,学生学习中,对于应有的平等、尊重、多元化的教育观念,理解不深入。最后,学生学习过程中,未能将理论学习的认知观念与实际言行相结合[1],学生们在日常生活、学习中,普遍认同融合教育观念,是还是存在对于从事相关工作存在疑虑,对于未来工作规划中不涉及特殊教育事业,导致教育观念的学习流于表面。所以树立正确的融合教育挂念,深化融合教育理念是学前专业学生特殊教育能力培养过程中的重中之重。

(二)完善的融合教育的知识未具备

实施学前融合教育的要求学前专业的学生要具备基础的特殊教育知识。这些知识包括融合教育的发展历程,特殊教育的法律法规,各种类型特殊教育需要儿童的身心发展特点以及针对其身心发展特点所涉及的教育活动设计和教学策略。这些知识是幼儿教师专业发展的支撑,是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能够实施特殊教育服务的重要保障。在高校学前教育专业的完整的特殊教育知识体系的相关课程的设置主要包括特殊教育概论,融合教育概论、特殊教育需要儿童诊断与评估,个别化教育与教学,学前特殊教育需要儿童心理与教育等。在多数的高校校课程设置中,并达不到完整的课程设计,并且开设课时较少,至今尚未开設特殊教育相关课程的师范类院校所占比重较大[2],学前专业学生对于特殊教育的学习仍处于初级状态,不能做到专业化素养的建立。其次,在学习特殊教育需要儿童的相关知识之前还要同时具备学前儿童心理学,学前儿童生理学、学前儿童游戏课程的相关知识。学生学习过程中前期知识的储备量要求较大,在学习过程中,学生不能将所学知识进行整合利用,专业知识的学习较薄弱,知识的转化能力较差,为后期学习特殊融合教育的知识不能提供有效的知识的支撑。

(三)专业的融合教育的技能未掌握

拥有专业融合教育技能的学生,应该具备学前特殊教育的环境创设,差异性教学课程设计、特殊教育需要儿童班级管理,特殊教育需要儿童教学方案设计,特殊教育需要儿童及家长沟通技巧等等实践能力。但在学习过程中,过多课程的设置难度较大,专业性要求较高,且与学前教育专业的多项专业必须课内容重复,故开展的可能性较低。可是,学生所具备的特殊教育专业技能知识其他课程中又未体现特殊教育需要儿童的特殊要求,在有限课时的课程设置规划中,往往陷入困境。其次,学生在课程的课程中过程中,对于相关特殊教育的实际操作课时较少[3]。多数院校在进行特殊教育类的课程时,普遍使用讲授法的方式进行教学,学生只能从理论层面认识特殊教育学生,可是特殊教育儿童的教育存在较大的差异性,这种差异性的训练形式在有先的实际操作课时难以得到全面的练习。在操作过程中的学生教育技能整体掌握水平不高[4]。最在学生在工作岗位上真实遇到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学生是,只能做到态度上的支持,能力上还存在怀疑。最后,对于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实践能力的认证更多是教师资格证的评定,可是,现有的教师资格证的评定体系中缺少特殊教育知识的评定,学生对于所需要特殊教育技能没有权威的考核标准和具体要求。

三、学前专业学生特殊教育能力培养的建议

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特殊教育能力的培养是一个集家庭、社会、学校为一体的系统工程,并不只是需要学校教育一方面的能够完成,而且需要政策、财政、人员过方面的支持。也就是说学前专业学生的特殊教育能力的培养需要多方面的通力配合,共同实施和完善。结合我国学前教育现状及学前专业学生特殊教育能力培养的现状,对于学前专业的学生的特殊教育能力培养提出以下及点的建议:

(一)转变教育观念,创设积极环境

实践融合教育,态度和观念对于成功开展融合教育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若要促进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特殊教育能力的发展,首先要从学校层门的融合教育观念的建立做起。学校重视对于特殊教育事业的发展。对于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未来发展方向提供新的发展规划。在提供就业工作引进、实习、见习时,可给予特殊教育机构,学前融合教育幼儿园、康复治疗机构等相关学前特殊教育行业创造就业环境,以就业为导向,提升专业知识能力,根据市场和企业为导向进项宣传,提供新型就业思路,引导学生加强特殊教育意识。其次,改变高校教师传统教学模式。转变高校教师特殊教育教育理念。针对学前融合教育知识的传授,不仅仅是特殊教育相关课程老师的任务,在相关课程的特殊教育课程中,可结合特殊教育儿童观的特点进行相关知识的铺垫,为学生从不同领域,不同的课程视角对特殊教育进行初步的学习。也可以将特殊教育的融合理念更加深入到学前教育学生的方方面面,为学生创设更加积极有支持性的就业和学习环境。

(二)培育专业教师,促进多方合作

培养就有特殊教育能力的学前专业人才必不可少的就是具有既有特殊教育知识又有学前教育专业知识的高素质人才,这样才能将特殊教育和学前专业的知识进行良好的结合。优质的学前融合教育的教师是传授学前融合课程知识的关键因素。因此,在学前教育特殊教育类教师的专业化是目前培养特殊教育能力的学前专业人才的主要任务。专业人才的配备及课程组的建设能够让专业课程建设的设置更有保障。但在专业教师的培养上,也就需要多的财政、政策的支持,让教师在实施教学过程中免除后顾之忧。不仅是对师资的培养,还要注重多个领域之间的研究,使其能打破行业界限和科研知识的预留,为学前特殊教育能力的学前专业人才的培养提供强有力的理论支持,同时社会文化领域的传播和发展,促进当今社会人员的新观念和新理念,为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特殊教育能力培养提供舆论导向支持,加强普通高校之间、普通高校和特殊教育学校、特殊教育机构、福利院、残联等相关机构之间的联系,为学前教育专业的學生提供大量的见习、实习,实践技能培训的机会和实施平台,让学生学习过程中更深入认识和了解有特殊教育需要的人群。为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特殊教育实践理论和资源的贡献,以便促进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特殊教育的不断完善与发展,同时也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学生提供更有保障、更专业的服务支持,让双方建立良好的互动。

(三)提升教育技能,改革学习模式

第7篇

关键词 随班就读 “卫星班” 实践

分类号 G760

1研究背景

我国于上个世纪80年代末开始由政府倡导和推行随班就读,作为实现融合教育的主要途径。历经30多年的发展,融合教育在我国已经取得了初步的成效,自2001年后,我国每年随班就读的残疾学生均占在校残疾学生的50%以上。随班就读作为融合教育的初级形式,基本解决了轻、中度特殊需要学生的教育安置问题。但是,在随班就读工作的开展过程中,随班就读学生在普通学校的生存状况并不乐观,相当一部分学生“随班就坐”或“随班混读”。主要问题有:残疾儿童在班级里得不到应有的尊重、关注和重视,在课堂学习中也常常被忽略或是被放弃,教育需求没有得到满足;残疾儿童在随班就读的过程中,得不到所需的专业服务;教师专业能力不足,相当数量的随班就读班级教师缺乏基本的特殊教育知识和技能,无力照顾随班就读的学生。

杭州市杨绫子学校作为杭州市上城区唯一的一所特殊教育学校,于2014年完成了对学校原有的办学理念、组织管理框架、师资队伍以及教学环境等方面的调整,逐步构建了“零拒绝、全覆盖、多模块”的支持性城市随班就读工作模式。但在工作开展的实践过程中,也仍存在未能满足所有特殊学生教育需求的情况。

1.1现有资源教师数量及专业素质有限

目前,杭州上城区共有随班就读学生121名。随班就读学生类型多样,涉及学习障碍、智力障碍、自闭症、注意力障碍等多种类型。而上城区仅有15所学校配备了资源教室,且资源教师普遍缺乏特殊学校的教学经验,即使大部分资源教师参加过各类特殊教育培训,但面对如此复杂的学生状况,仍明显感到无所适从。

1.2巡回指导质量不高

区特殊教育资源中心的巡回指导服务在最初的融合教育实践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但是在实践过程中却存在诸多问题。首先,巡回指导的功能界定模糊,欧美等国家的巡回指导教师主要服务于有特殊需要的学生,为他们顺利接受融合教育提供全方位的支持,而我国的巡回指导教师则主要承担的是为普通学校提供咨询、为普通学校教师提供指导等服务内容,为学生直接服务的功能有限。其次,目前的巡回指导服务多是特殊学校在融合教育理念下的一种自发,缺乏有效的服务模式,存在服务随意性强等问题,致使普通学校对巡回服务的认可度较低。最后,巡回服务的工作质量受服务教师个人能力的影响较大。即使优秀的特教教师也有自己不擅长的领域,面对类型多样化的特殊需要学生总会出现力不从心的情况。

1.3普通教育与特殊教育教师合作有限

区随班就读学生在完成鉴定后,就开始享受专业服务,由特教教师针对学生的核心障碍进行康复训练。但是这种服务主要以抽离式的服务为主,这就导致普通教育和特殊教育教师之间合作少甚至不合作。一方面,普通学校教师不知道该如何为随班就读学生提供合适的支持,导致随班就读学生不能生活在“最少受限制”的环境中;另一方面,特教教师的专业资源无法服务到普通学校其他有特殊教育需求的学生,造成资源的浪费。

面对上述问题,为了让随班就读学生能真正享受到高质量的教育服务,上城区特殊教育资源中心在原有资源教室、巡回指导等工作模式的基础上,借鉴西方发达国家融合教育的优秀经验,尝试在普通学校设立辐射型资源班,即“卫星班”,构建新型随班就读服务模式。卫星班(satellite-classroom)是在融合教育理念的背景下,在普通学校内部设置的由特殊教育学校和普通学校共同管理的为区域内特殊需要儿童提供融合教育服务的场所。该模式在澳大利亚的随班就读工作中发挥了巨大的优势,在当地也获得了较高的评价。我们借鉴这一模式,结合上城区的特点,尝试在实践中探索以特殊教育资源中心为依托的“卫星班”区域管理模式和运行机制,进一步提升区域随班就读质量。

2实践研究过程

2.1确定卫星班设立学校及学生

上城区现有2所学校设立了卫星班试点,我们选择了其中的一所普通小学进行实践研究。该小学与杨绫子学校只有一条马路之隔,该校领导一直重视随班就读工作,学校从2005年起就承担本学区的随班就读工作,是区随班就读示范单位。学校至今共有随班就读学生35名,涉及障碍类型较多。根据《浙江省特殊教育卫星班工作指南》,选取该校2013年新认定的4名随班就读学生和1名杨绫子学校学生作为卫星班研究对象。学生所在年级涉及三、四、五年级。障碍类别涉及自闭症、注意力障碍、智力障碍等多种类型(见表1)。

2.2确定研究参与者

研究参与者首先是卫星班的任课教师。卫星班任课教师有3名,其中2名为特殊教育学校专职教师,1名为普通学校教师。在2名特殊教育学校专职教师中,1名教师同时具备普通学校和特殊教育学校教学经验;另1名教师具备普通教育和特殊教育的学习背景,并具备特殊教育学校教学经验。此外,研究团队还包括资源中心全体康复教师、高等院校教育和心理学专业的专家团队、区教育局领导以及普通学校和特殊教育资源中心的管理者。这样的研究团队吸纳了行政管理、理论指导和实践操作的各方力量,为研究的顺利进行提供了支持。

2.3提供相关保障

卫星班作为随班就读的一种新形式,以切实提高随班就读学生的服务质量为目的。区特殊教育资源中心作为卫星班的依托,从资金、制度和人员方面全力支持卫星班的开展。首先,每个卫星班试验点由省教育厅一次性拨付50万元建设经费,区特殊教育资源中心不仅为每个卫星班提供10万元的启动资金,而且在运作的过程中会根据卫星班学生的需求提供物质支持;卫星班特殊学生生均共用经费按普通学生生均公用经费10倍以上拨付。其次,制定卫星班教师岗位职责、卫星班运作的各项制度,让卫星班的运作有“法”可依。最后,卫星班教师的编制归属于资源中心,当卫星班教师在工作中遇到难以解决的问题时,会由资源中心统筹其他康复教师提供帮助,当其他康复教师遇到困难时,资源中心会邀请专业医生和高校专家共同诊断,提供帮助。

2.4明确卫星班的功能定位

卫星班在普通学校内部设置,由特殊教育学校和普通学校共同管理,由上城区特殊教育资源中心派专业教师与普通学校教师共同进行教育评量、制定个别化教育计划、设置课程和开展教学。其主要功能有四个:一是支持普通学校随班就读工作开展,为普通学校全体有特殊需要的学生在普通学校生活和学习提供支持;二是为普通学校教师和家长开展培训,提升其教育能力;三是引介特殊教育学校中学习能力和适应能力较好的学生到普通学校卫星班学习;四是开展融合教育活动,促进特殊学生与普通学生的融合,提升普通学校的融合教育能力。

2.5探索卫星班的运行机制

卫星班具有辐射作用,通过卫星班将所在学校、卫星班学生所在的班级、特殊教育学校有机联系在一起,为有特殊需要的学生提供服务。卫星班的运行以特殊学生为中心,主要包括诊断性多维评估、制订个别化教育计划、提供教育服务、总结性多元评估等环节(见图1)。

2.5.1诊断性多维评估

第一阶段是诊断性多维评估。在这一阶段,由专家团队对卫星班学生进行多学科的全面评估,具体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医学诊断评估。由专业医生对每位学生进行智商、障碍类型和生活适应能力评估。二是教育心理评估。由特殊教育资源中心康复团队利用自编《随班就读学生教育评估问卷》,从感知觉及转换、认知、动作、语言、社会适应、学业成就以及学习品质七大领域对学生进行评量,了解学生的能力现状。三是环境评估。卫星班教师通过课堂观察、家访,以及与个案相关的教师、同伴等进行访谈,了解学生的生活学习环境。

2.5.2制订个别化教育计划

第二阶段是根据评估结果,结合资金支持及现有条件量化学生的需求,为学生制订个别化教育计划。其中,包括确定学生所需服务的内容和时间,如所需安排的个别化课程及时间等。例如,根据评估结果,自闭症学生徐某在运动、沟通、感知觉和社会领域的得分都比较低,所以在课表设计时,除了卫星班集体课外,还为徐某安排了感知觉类和动作类小组课,鉴于学生是自闭症,还为其提供了社交类个别训练课,以满足学生的特殊需求。

2.5.3提供教育服务

第三阶段是对学生提供教育服务。根据服务的主体不同,共有四个方面的服务。一是由卫星班教师提供服务,具体包括直接服务和间接服务两种形式。直接服务是卫星班教师对学生的抽离式干预和与普通班教师的协同教学,间接服务是为普通学校教师和家长提供特教专业知识的培训。二是由普通学校教师提供服务。普通学校教师根据学生能力提供适合的课程内容,营造融合的班级氛围。三是由区资源中心提供服务。资源中心康复团队针对学生障碍类型提供专业康复训练以及对卫星班提供每两周一次的巡回服务。四是寻求社会资源的支持。对于个别情况比较特殊的学生,邀请专业医生和高校专家共同诊断,向残联和教育局寻求行政支持。

2.5.4总结性多元评估

第四个阶段是总结性多元评估。一般利用每学期一次的教师自评、资源中心评估和每学年一次的专家评估来确定学生个别化教育目标的落实,由此调整下一阶段的教学计划,进一步确保服务的有效性。

2.6卫星班的课程安排及管理制度建设

2.6.1卫星班的课程安排

支架是一种架设在建筑物外部用来帮助施工的一种设施。Wood等人把支架的概念类推到教学上,用以描述教师的理想角色,也就是教师与学生互动时,因学生不熟悉任务或没达到一定的能力,而由教师提供支持的历程。我们依据这一理念,结合考虑卫星班学生的教育评估结果以及学生所在普通班级的课表,为卫星班每位学生提供支架式课表(见表2),依据学生需要设计各类课程。具体的教学形式较为多样,例如,在卫星班中按需开展一对一教学、分组教学和集体教学;将学生安排到普通班由教师开展协同教学;开展普通学生和特殊学生的融合教育活动等等。卫星班所学的教材多由教师改编或自编。

卫星班每周安排一节集体课(2014年度第一学期是故事理解,第二学期是新闻分享),这门课是需要学生互动和分享较多的课程,既可以锻炼学生的社交能力,也能锻炼学生的理解能力。集体课的教学实施主要是主教和助教老师协同教学。一对一个别训练课是针对个别学生的核心障碍需求提供的服务。对于有核心障碍需求的学生会由资源中心的专业教师制订训练方案,然后由卫星班教师依方案开展训练。专业教师每两周巡回指导制定下一步的方案。

兴趣课也是多数学生的特长课,我们邀请专业老师为学生进行训练,不仅可以发挥学生的优势,而且也能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协同走班课程也是一种支持性课程,学生在特殊教育教师的支持下就能够和普通班学生一起学习普通班的教材知识。此外,每天上午的大课间,卫星班的三位老师也会分别带领三位社会适应能力相对较弱的学生一起活动,帮助他们融入集体,完成课间活动。每学期结束时,根据学生的评估情况制定下学期的课程。

2.6.2卫星班的管理制度建设

卫星班的运作必须要有制度保障。在实践过程中,我们对已有制度不断调整和完善,最终形成了《卫星班班主任岗位职责》、《卫星班所在学校资源教师岗位职责》、《卫星班所在学校分管领导岗位职责》、《卫星班学生所在班级班主任岗位职责》、《卫星班学生所在班级任课教师岗位职责》、《特殊教育资源中心职责》、《卫星班绩效考核》等一套制度。

3实践效果与反思

3.1实践效果

3.1.1提升了学生的学习成效

经过一年的学习,卫星班学生的个别化教育目标基本落实。根据学校自编的《随班就读儿童教育评估量表》在学期初、学期中和学期末对学生的七大领域能力进行评估。学期初,教师根据量表评估项目对学生进行诊断性评估,按照五级评价标准(0分表示学生完全不能完成该项目,4分表示学生能够独立地完成该项目)进行评分。数据显示,经过一年的学习,卫星班全体学生都取得了比较大的进步。以徐某为例,其卫星班接受直接教学的领域(感知觉、动作和社交)进步尤为明显(见图2)。

此外,教师们反映,卫星班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增强,主要体现在:从一开始要去普通班请他们来上课到后来能按课表主动来上课;从不会主动和卫星班老师打招呼,到见面时主动的微笑与问候;从课堂不会举手发言到主动安静地举手发言。兴趣课堂的开设也使学生特长得到了更好的发挥,让孩子们更加自信。

3.1.2促进了特殊教育教师的角色转换

通过一年的实践,参与卫星班教育服务的特殊教育教师角色也得到了转换。长期以来,特殊教育学校都处在一个相对隔离和封闭的环境中,特教学校的教师也将自己固化为一名普通的特教工作者。但是随着融合教育理念的推进,特教学校的功能已经逐渐发生了巨大改变,这就要求特教教师转换自己的角色。首先,作为融合教育的先遣者,特教教师要利用自身的力量宣传融合教育,帮助特殊儿童突破重围融入普通教育,适应社会环境。其次,作为融合教育的实践者,特教教师要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为特殊需要儿童提供专业的服务,为普通学校教师提供专业的指导。最后,作为融合教育的推动者,特教教师要承担巡回指导教师的部分职能,监督和支持普通学校随班就读工作的开展,减少随班就坐、随班就混现象的出现,促进随班就读质量的提升。

3.1.3推动了特殊教育学校的职能转变

在随班就读工作开展的历程中,资源教室和巡回指导教师在长时间里承担着资源中心的功能。但是普通学校师资紧张而且普通教师缺乏专业的特教知识,使资源教室形同虚设;巡回指导教师专业能力不全面且不能直接为特殊需要儿童提供服务,使提升随班就读教学质量成为空话。而卫星班模式的定位是特殊教育学校作为区域资源中心,下设专业委员会、专业服务团队和卫星班团队为整个区域的随班就读工作提供坚实的保障,专家委员会不仅对中心专业教师培养的方向予以指导,而且是随班就读儿童鉴定安置的决策者。中心专业服务团队人员负责特殊需要儿童的评估以及向随班就读儿童提供自己优势领域内的直接服务。卫星班团队发挥巡回指导教师的核心功能,与普通学校教师共同协作为特殊需要儿童提供最直接有效的服务。特殊教育学校是区特教资源中心,还承担为区域内的普通学校教师提供特教知识培训和学习机会的任务。可见,特教学校的传统职能得到了拓展。

3.1.4促进了随班就读工作的开展

2003年教育部下发了《关于开展建立随班就读工作支持保障体系实验县(区)工作的通知》。这份文件浓缩了随班就读开展十几年来的管理经验,对残疾学生入学、教学要求、师资培训、教育管理等方面的工作应如何开展都提出了明确的要求蚴。但是,随着国家对特殊教育的日益重视,特殊教育经费投入的大力增加,随班就读学生所接受的服务质量却依然没有得到有效的提高,随班就读工作的开展遇到了很多现实困境删。而卫星班模式的开展破解了现实困境,促进了随班就读工作的开展。一是卫星班区别于传统资源教室,在服务形态上更加优化(见表3);二是卫星班依托母体,扩大了教师的范围,区资源中心的康复教师、专业医生和高校专家根据卫星班学生的需求为他们提供直接或间接的服务;三是卫星班课程灵活,利于满足学生的个别化需求;四是卫星班教学形式多元,提供了教学的有效性,促进了特殊学生与普通学生的融合。

3.2反思

3.2.1教师素质有待提升

卫星班的有效运行要求卫星班老师具有较高的综合素质。我们从传统资源教室与辐射型“卫星班”在服务形态上的区别可以看出,不仅在人数上而且在质量上都对卫星班教师有高要求。这也是卫星班有效开展最大的困难。此外,卫星班的顺利开展,还需要增进卫星班教师与普通班教师间的专业合作。普教与特教教师都有各自擅长的领域。如学生的融合环境是在普通班级里,这就需要普通老师的引导,而特教专业知识和技能发展的弱势会阻碍融合的效果;在学业方面及对普通班级现状的了解上,特教老师学科性的弱势及教学经验的缺失会对孩子的融合效果有影响。因此要增进与普通老师的合作,加强普特双方角色释放、角色转移,增进彼此专业成长。

3.2.2课程设置需不断完善

第8篇

[关键词]自闭症 自闭症机构 理念

[中图分类号]G7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2)08-0227-01

自闭症从发现到现在已经有60多年的历史了,医学、教育、心理等学科领域的研究者从各自的研究角度进行了多方面的研究,其中治疗研究也经历了从医学理念向教育理念的转变。目前,我国学前阶段的自闭症儿童的教育安置形式主要有三种,即普通幼儿园随班学习、公办(含各级残联主办的康复中心)和民办训练机构短期安置。[1]然而,自闭症至今尚未被列入《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的保障范围,患者的康复教育也未被明确列入中国残联的工作日程。事实上,除少数高功能自闭症儿童能够随班就读外,大多数学前自闭症儿童只能走入机构接受培训。而机构采用什么样的教育理念,直接关乎到能否满足家长及儿童的各种需求,但当前我国学者对于自闭症机构办学理念的研究并不多见。

一、自闭症机构的发展状况

李敬(2009)根据调查统计得出目前我国各类民间自闭症服务机构超过400家,年龄分布显示,自闭症民办机构的主要服务范围是学龄前的早期干预与康复教育,学龄阶段的特殊教育工作由教育部门管辖下的公办学校融合教育以及特殊教育学校承担。在参与调研的机构中有将近一半的机构是由自闭症家长,特别是自闭症儿童的妈妈创办。[2]魏爱棠(2004)对自闭症机构现状也进行了相关研究。[3]整体上来讲,目前国内大多数自闭症儿童在学龄前一般接受机构的培训,而到了学龄期,有一部分儿童能够随班就读,大部分儿童只能进入培智学校或呆在家中。

二、自闭症机构教学理念研究

(一)办学理念和目标的研究

綦琪(2008)通过总结对比国际、国内机构对自闭症儿童的关注度及服务手法等内容,探索非政府状态下自发型自闭症服务机构的发展之路,并提出了自闭症机构的宗旨理念和机构的目标:一是为自闭症儿童在提供训练、治疗的同时,发掘他们身上的潜能(特长),让他们发展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为他们争取更多的社会关怀。二是为自闭症家庭建立更多的联系。同时,提供给自闭症儿童父母更多倾诉自己心声的机会, 给予他们疲惫的心灵以慰藉。三是为社会增添更多的关怀与包容,运用可能的资源让社会认识自闭症,给自闭症患者以公正平等的对待。四是为自闭症治疗召集相关的专业治疗人士,并为他们相关方面的研究给予尽可能多的支持,让自闭症在医疗上的发展持续不断。[4]徐爱平,薛鑫(2008)也进行了相关的探讨。[5]由此可见,自闭症机构的办学目标不应该只是单纯着眼于训练,同时还应在很大程度上满足家庭的需要,机构的办学理念也应该考虑到儿童、家庭、社会三个方面的内容。

(二)自闭症机构中家长需求研究

目前对自闭症机构的研究也逐渐关注自闭症儿童家长需求,例如林云强等(2007)通过问卷调查法、访谈法对重庆市6个康复机构中近60名自闭症儿童家长的需求进行调查研究。研究发现:自闭症儿童的家长在家庭教育中的内部与外部需求众多且极为迫切,主要表现在:需要机构教师的长期帮助;希望设置更多的自闭症儿童疗育机构;提供医疗补助与更多的咨询信息。[6]吕晓彤(2005)通过对机构内接受指导的200名母亲进行问卷式调查,发现母亲们对孩子的养育和教育,以及对儿童的将来有极大的不安,却找不到可以咨询的机构,这是母亲们育儿苦恼的最大原因。接受指导训练,回到本地后就有可能进入小学上学,这是自闭症儿童母亲们的最大的愿望。调查的结果也显示出能够入幼儿园、进小学是母亲们最大的需求。其他,如孩子的语言指导、与别的儿童的交流、集体活动的规则学习等需求也很高。[7]由此可见,自闭症儿童的家长在育儿过程中面临的不仅仅是精神上的压力,更为重要的是,他们如何能够在机构缺乏、训练却要持续不断的情况下坚持对自闭症儿童的长期教育与训练,从而有可能使自闭症儿童最终回归主流社会。

自闭症儿童是特殊中的特殊儿童,但他们还享受不到残疾人的特别待遇,因此,自闭症机构的作用是不言而喻的。从当前的情况看,自闭症训练机构援助家庭,面向广大家长,提供系统、科学、通俗、可操作的实用性教育训练方案,已经成了提高我国自闭症康复教育质量的关键性因素。从当前来看,还应不断丰富对自闭症机构教育教学理念的实证研究,以期更好地促进自闭症儿童教育训练目标的实现。

【参考文献】

[1]王梅.关于孤独症儿童、青少年教育安置问题的几点思考[J].现代特殊教育,2004,(10):30-32.

[2]李敬.大量民间机构涌现 服务学前自闭症儿童[N].人民政协报,2009,(04)C03.

[3]魏爱棠.群体需求与环境资源的失衡——关于民办自闭症教育生存状况的个案调查分析[J].中国特殊教育,2004,(06):

63-66.

[4]綦琪.浅谈中国非政府体制下自闭症服务机构的发展之路[J].社会工作下半月(理论),2008,(08):34-36.

[5]徐爱平,薛鑫.关于中国民办自闭症服务机构改进的探讨[J].现代经济(现代物业下半月刊),2008,(05):97-99.

第9篇

【关键词】 残疾大学生;就业;存在问题;就业指导;融合教育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残疾人通过高考迈入了大学的校门。他们毕业后与健全人一样有了平等参与社会竞争,为社会服务、实现自我价值的机会。同时,国家也对残疾大学生群体的学习生活给予了高度重视,制定多项支持性政策,帮助残疾大学生实现就业。但是,残疾大学生的就业与健全大学生相比仍然十分困难,他们的就业率、就业质量都远不及于同类和同专业的健全大学生,即使就业也大多学非所用。

影响残疾大学生就业的因素有很多,而高校的就业指导工作的落实直接影响到残疾大学生的就业,因此完善高校对残疾大学生的就业指导工作,有利于从根本上解决残疾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本文作者对武汉理工大学残联相关老师进行走访,以武汉理工大学为例,对高校残疾大学生就业指导的现状、问题以及如何在融合教育的背景下推进残疾大学生就业指导进行分析。

一、现状

残疾人就业是全世界的一个焦点问题,我国也不例外。据了解,目前在普通高校和特殊教育学院的残疾大学生不足2万人,仅占我国残疾人群体的约0.2%[1]。目前,举办残疾人高等教育的形式有:(一)普通高等学校建立特殊教育学院或开设系,采取单独考试录取的方式,主要招收盲、聋生;(二)普通高校招收残疾青年,与健全学生共同学习;(三)一些独立设置的残疾人中等职业学校采取与成人高校合作办学的方式,举办一些残疾青年大专班;(四)通过自学考试、电视大学、网络等渠道进行[2]。具体状况如下:

1、没有针对残疾学生本身特点设定个别的培养计划

由于普通高等院校录取的残疾大学生数量比较少,采取随班就读的融合教育模式,并没有针对残疾学生本身特点设定个别的培养计划。残疾学生的就业指导工作由学校残联和就业指导中心负责。部分残疾学生毕业后进入政府政策支持的福利性企业工作。

以武汉理工大学为例,该校在2010、2011、2012年分别招收12、11、10名残疾大学生。残疾种类有听障、视障、肢残、腭裂几种。这些残疾大学生毕业后有三分之一就职于福利性企业,例如湖南精城特种陶瓷有限公司等。学校对残疾大学生采取随班就读,未针对残疾大学生自身状况制定“个别培养计划”。学校每年都会由残联和教就处定期开办就业指导,包括讲座、培训等形式,内容包括法律维权意识,就业相关法律法规政策宣传、心理辅导等。学校目前还没有为残疾大学生专门设置就业信息渠道,没有进行过残疾大学生创业指导。现有的就业指导服务工作的实效性有待加强,需进一步加大创业指导工作的力度。

2、多数残疾大学毕业生面临着毕业即失业的尴尬局面

虽然我国劳动福利型残疾人事业不断发展,残疾人就业由计划向市场导向机制转轨,就业方式从集中就业为主向多样化发展,但残疾大学生就业仍然面临困境。以残疾人高等教育为例,据2006年的统计,全国有4148名残疾人被普通高等院校录取,986名残疾人进入特殊教育学院学习;2009年,全国有6586名残疾人被普通高等院校录取,1196名残疾人进入特殊教育学院学习[3]。在越来越多的残疾儿童接受到教育的同时,就业的压力也不可避免。多年以来,残疾人就业率一直徘徊在一个较低的水平上。入学率不断攀升并没有带动其就业率的攀升,多数残疾大学毕业生面临着毕业即失业的尴尬局面。

二、问题

1、就业率不高

虽然调查对象武汉理工大学的残疾大学生就业率达到百分百,但这只是个别现象。大多数高校的残疾大学生就业率只达到近70%左右,这一数字比普通大学生就业率的80%以上要低10多个百分点[4]。

2、用人单位歧视

社会扶助残疾人就业的政策效应明显,但是不少残疾人大学生就业仍充满曲折。国家实施分散按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的政策,规定用人单位有义务按一定比例接纳残疾人就业,达不到比例的要交纳残疾人就业保障金。这一政策调动了用人单位的积极性。但仍有不少单位宁可交费也不愿意安排残疾人,更多的地方执行这一政策力度不够,用人单位既不安排人就业,也不交纳保障金。

3、待遇较差,同工不同酬

除工资低于同等学历的普通毕业生外,往往还附加一些普通大学毕业生没有的条件,如不准考研等。残疾人群体无法获得独立的工作空间,他们就业后和普通人群融合在一起。而与普通人相比,他们之间的劳动报酬存在较大的差距。

4、不同专业学生的就业情况差距较大,专业不对口率大大高于普通大学毕业生

例如,盲人针灸推拿专业就业率为100%,相比之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毕业生专业对口率较低。因为对听力的要求不高,聋人大学生入学时选择比例较高的是计算机专业,然而毕业后能够如愿从事计算机文字处理,编程和游戏开发的人并不多,很多计算机专业毕业的残疾人大学生,为了生存,不得不放弃所学专业,投入到印刷厂的生产线上从事简单重复的机械劳作,或者从事服务工作[5]。

5、用人单位的需求和残疾毕业生实际情况之间的矛盾

残疾大学生是否掌握了岗位的核心技能是用人单位录用人才的重要指标。以上海为例,从上海市2007年“助残成才就业”调研的结果来看,IT、多媒体等行业残疾大学生的岗位主要有动画设计、电脑上色,模型设计等等,各企业对员工的岗位核心技能要求各有侧重[6]。因此,残疾大学生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和专业能力十分迫切。

6、高校教学形式与效果和就业指导不到位

在调查中发现,虽然高校有专门的就教处和残联来负责残疾人的就业指导工作,但是仍然有不够完善之处。如是否符合学生的需求;高校教学方式与学习效果是否达到了最佳优化配置。有的高校对残疾大学生采取随班就读教育的方式,却没有为他们提供“个别培养计划”。有的高校在教学内容上重理论教学,轻实验实习;重学科知识传授,轻应用能力培养。这些高校主要采取课堂教学组织形式,残疾大学生在校期间,很少有机会走向社会。

总的来说,残疾大学生的就业之路十分坎坷,面临许多困境。社会、用人单位、高校和残疾大学生自身四个维度都影响着残疾大学生的就业。要想改变目前的种种现状,高校作为培养输送残疾大学生进入社会各个岗位的基地起着直接并且十分关键的作用。而高校对残疾大学生开展合理有效的就业指导工作对于残疾大学生提高就业能力顺利就业就更为重要。

三、如何在融合教育下推进残疾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

融合教育是基于满足所有学生的多样需要的信念,在具有接纳、归属和社区感文化氛围的邻近学校内的高质量、年龄适合的班级里为特殊儿童提供平等接受高效的教育与相关服务的机会。目前普通高校对所招收的残疾大学生都是采取融合教育下的随班就读形式,随班就读让残疾大学生可以和普通大学生在同等的环境下接受同质量的专业知识的学习,有利于残疾大学生专业水平的提高。但是残疾大学生毕竟有其特殊性,和普通大学生完全一样的教育形式和就业指导不能很恰当的满足残疾大学生的需要,就业指导工作也因根据残疾大学生的特点有别于一般形式。这就需要普通高校在融合教育的前提下根据残疾大学生就业所处的困境制定特殊的就业指导方案。

1、高校就业指导中心针对残疾大学生特点制定“个别就业计划”

针对残疾大学生的就业指导不应只是一些零散的讲座、培训,应该对残疾大学生系统的制定不同的就业计划。通过了解他们具体的残障状况制定最适合他们的就业规划,为残疾大学生毕业后立即融入社会,成为适应社会发展需求的复合型、应用技能型人才做准备。

2、高校为残疾大学生设置专门的就业信息渠道

在当今高速发展的信息化时代,就业信息的流通渠道是否畅通颇为重要。单独的就业信息渠道可以及时的把相关就业信息传达给残疾大学生。另外,单独的就业渠道可以更好的把更全面的就业信息集中在一起,既节省了时间也提高了效率,让残疾大学生有更多选择的机会,对当下社会招聘信息有更全面的了解。

3、高校就业指导中心帮助残疾大学生寻找实习机会

实习机会对残疾大学生未来的职业发展意义尤其重大,能有效地帮助残疾学生将所学的知识运用于实践。高校应该为残疾学生提供单独服务,帮助他们寻找合适的实习机会。高校可以派专人与实习单位取得沟通,帮助学生寻找适合个人特点的实习机会;在实习初期积极与实习单位沟通,获取残疾学生工作表现的反馈,以帮助学生克服困难。高校就业指导工作应加强残疾学生职业决策能力的培养,并专门帮助残疾学生制定个人职业规划[7]。

4、高校加强对残疾大学生的创业指导工作

当今社会重视个体的自我发展及其内在价值与社会价值的体现,大学生创业者正不断涌现出来。残疾大学生在身体条件、经济条件具备的情况下,也可把创业作为就业的途径之一。由于残疾大学生创业比普通大学生需要更多的指导和帮助,高校的创业指导工作也就显得更加重要。学校可以从一年级起对残疾学生开展职业生涯规划设计和指导,对他们进行创业教育。另外,高校还可以邀请历届有过创业经历的残疾毕业生回母校与在校的残疾生分享经验和教训。学校应真正的将创业深入到残疾大学生的内心,帮助他们树立信心,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合适的就业方式。

【注 释】

[1] 王娅萍.探析残疾大学生就业之困境与对策[J].法制与社会,2008.7.

[2] 刘志敏.残疾人大学生就业的问题与对策[J].中国残疾人,2005.5.

[3] 许敏.残疾大学生就业创业存在的问题与解决对策及措施[J].白城师范学院学报,2012.6.

[4] 庆祖杰,周春梅.聋人大学生就业现状、影响因素及对策[J].中国特殊教育,2002.6.

[5] 庆祖杰.残疾人大学生就业问题及对策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硕士论文.

[6] 上海市残疾人职业技能培训中心.高科技行业中可以容纳残疾人就业的岗位现状及岗位技能要求调查报告.2007年“助残成才就业”暑期调研社会实践活动报告集,2007.8.

[7] 闫晶晶.影响残疾大学生就业的因素研究—以上海市三所高校为例[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硕士论文.

【参考文献】

[1] 李阳.西方宗教教育对我国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J].经济视角,2011.10.

第10篇

关键词 特殊教育 教研队伍 建设

分类号 G760

1 特殊教育教研队伍建设的意义

教育大计,师资先行。教育的改革和发展最终都要通过教师的实践才能得以实现,无论是从教育的观念上,还是从教育的内容与具体的方法、途径等实践上来说,其改革都必须以教师专业素养的提高为起点,并借助每一位教师的实践来完成。教育对象、教育手段等方面的特殊性无疑更加凸显出教师素质和师资队伍整体质量在特殊教育中的重要作用,也为特殊教育教师素养和专业化水平的提高带来了巨大的挑战。近年来,我国特殊教育教师队伍建设和专业化发展问题得到了众多专家、学者以及相应教育行政机构的高度重视。2012年9月20日,国家教育部、财政部等联合印发了《关于加强特殊教育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在对特殊教育教师队伍建设、培养、培训、管理以及待遇等相关内容进行详细规定之外,还明确要求“加强特殊教育教师教研、科研队伍建设,提高培训的专业性、针对性和实效性”。另外,有学者指出,特殊教育学校教师的教科研能力是促进特殊教育事业进步与繁荣的巨大力量,是特殊教育、教学岗位工作的需要,也是特殊教育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重要内容之一。因此,构建一支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管理有序的特殊教育教研队伍,成为提高特殊教育教师的科研水平和专业素养,提升特殊教育研究专门性和有效性,最终优化特殊教育课堂教学质量的必然要求。为了及时应对这一现状提出的挑战,满足特殊教育实践和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需求,北京市特殊教育中心建立了专门的特殊教育教研队伍,开展了一系列教学和研究活动。

2 北京市特殊教育教研队伍现状

北京市特殊教育教研团队以研究特定残疾类型学生学习特点及教育策略为出发点,以切实提高特殊儿童课堂教学质量为最终目标。2010年以来,为了进一步提高特殊教育研究的专门性和针对性,在参照以往特殊教育教研组构成和运作经验的基础上,将教研团队分为特殊教育学校教研和随班就读学校教研两个部分,更有针对性地开展活动和研究。经过北京市特殊教育中心提名,各区认定或推荐,特殊教育中心备案的程序,最终形成了由北京市盲校、聋校骨干教师组成的盲聋教研组;由培智学校教育康复教师组成的培智学校教育康复教研组;由北京市各个区县教研部门、随班就读学校、特殊教育中心组成的小学听障学生随班就读教研组,小学智障学生随班就读教研组,小学视障学生随班就读教研组,中学随班就读教研组;由随班就读学校资源教师组成的北京市资源教室教研组七个教研组(表1)。

图1显示,七个教研组共有教研人员138名,其中一线教师有75名,学校主任以上干部30名,教研员33名,多样的教研队伍组成有助于教研员以不同的身份和视角参与教研工作,扩大教研工作的覆盖面和受益面。图2显示,教研队伍中具有高级职称的教师47名,中级职称的教师91名,既保证了教研工作具有较高的专业水平,又能够有效促进教研员的专业成长。此外,从来源上看,特殊学校的2个教研组共有来自北京的聋校、盲校和培智学校的成员34名占教师队伍总人数的25%;随班就读的5个教研组共有成员104名,来自北京市16个区县的教研部门、特殊教育中心和随班就读学校,占教师队伍总人数的75%。

需要特别说明的是,由于随班就读工作的系统性,需要包括教育行政部门、特教中心在内的政策及专业支持和指导,因此,随班就读教研组由随班就读学校教师、区县教研部门教研员及特殊教育中心的随班就读巡回指导教师三部分组成,既体现了区县层面对随班就读教学工作的指导,又符合我国现阶段“大量随班就读工作为主体,一定数量特殊教育学校为骨干”的特殊教育发展现状和格局。区县教研部门对随班就读工作的整体把握和关注以及特殊教育学校对随班就读工作的专业支持直接有利于随班就读相关研究及教学质量的提升。

为加强对教研组的管理和提高教研员的研究水平,建立一支能够适应新时期特殊教育发展需要的高素质的教研员队伍,北京市特殊教育中心制订了《北京市特殊教育教研员管理办法(试行)》,并对教研员进行了专题培训,使其能够充分明确自身的责任和义务,更好地胜任教研工作。

3 特殊教育教研队伍建设与教研工作开展策略

3.1 强化管理,使教研活动更具规范性

北京市特殊教育教研组活动的管理以“中心管理,专家指导,组长负责”为基本模式,体现了北京市特殊教育中心的统领、组织作用,并强调了专家对教研活动的专业指导以及各教研组组长在活动具体执行过程中的实际管理角色,既保证了所有活动在目标、宗旨上的一致性,又给予了各个分教研组依据特定教研对象和环境进行有针对性的活动调整、设计和组织的权利。此外,为了加强对每个特殊教育教研员的管理,北京市特殊教育中心制定了《北京市特殊教育教研员管理办法(试行)》并组织集中学习。《办法》中对教研员的任职条件、推选办法作了明确的规定。北京市教委基础教育二处和北京市特教中心还为各个教研组聘请了指导专家,负责为各个教研组的教研活动提供专业指导。中心对教研组的组长人选作了精心的选拔和安排,召开了三次教研组长联席会,明确强调了教研组长的职责,更新并统一了教研组长的认识,同时积极交流各组的活动计划和执行情况,从而改变教研组长孤军作战的局面,加强了教研组长的团队意识,相互学习,相互促进,形成了重科研、促教学的合力。科学、规范的特殊教育教研活动和教研员管理体系为教研组活动的开展和运行提供了持久的动力和保障。

3.2 丰富内容和形式,使教研活动更具实效性

在教研活动内容的设计方面,以“集中培训、分组活动、专题引领、专业化发展”为宗旨,将不同的内容与特定的活动形式相结合。

3.2.1 集中培训是基础

教研组工作开展之前,北京市特殊教育中心邀请基础教育教研中心的专家对教研活动的意义、指导思想等进行了强调和讲解,教研员们从中学到了开展教研活动的基本方法,并对融合教育、随班就读等有了更深的认识,在培训中学习了一系列教育学、心理学的基本理论,如可持续发展理论、教育公平理论、多元智能理论、需要层次理论、建构主义理论等,提高了教研员的理论水平,为教研活动的科学开展提供了。

3.2.2 专题研究与课堂教学实践相结合

教学和研究是彼此相互促进、相辅相成的两个部分。专题研究的问题来源于课堂教学实践,而课堂教学实践是检验研究是否有效的场所。为此,北京市特殊教育教研组的活动设计注重专题研究和课堂教学实践的结合,以求最大限度地增强研究的科学性和实用性,同时有效提升课堂教学质量。每个教研组都针对各自的研究内容和对象确定了研究专题,每次活动需围绕着研究专题的总目标设计一个子课题,并对子课题的研究方案、进度安排、预期结果、可能遇到的问题等进行详细的规划和研讨,其中就包括每次进入一线课堂调研和参与实践的内容安排。例如,智障教研组的研究专题是“随班就读智障学生课堂教学的实效性”,围绕总课题,每次活动都设计了一个专题培训内容,由区县教研员发言,参与者围绕发言进行研讨,这些发言和研讨均围绕课堂实践中的问题或研究阶段性成果在教学中的初步应用情况,以求最大限度地促进随班就读智障学生教育质量的提高。又如,中学随班就读教研组克服了研究对象残疾类别多样复杂带来的研究困难,选择了中学随班就读学生的共性问题——“情感问题”进行了研究,在专题探讨的基础上,将一名连续随班就读六年、成绩优异的听障学生作为个案进行深入的跟踪研究,多次参与该生的情感教育课堂,关注其情感发展变化,探索情感发展在其身心成长中的作用。总之,多次参与课堂实践的机会有效弥补了单一专题研讨形式内容空乏、与实践脱节、时间有限等限制因素,为整个教研活动提供了实践场地;而定期、集中的专题研讨为将实践中获得的研究资料与遇到的研究问题有效地探讨和分享提供平台,二者相得益彰,共同作用于北京市特殊教育整体教研水平及所有教研员专业化水平的提高。

3.3 搭建平台,推广成功经验和研究成果

事实证明,成功经验和研究成果只有能够得到更大范围的应用和推广,才能真正对特殊儿童受教育质量整体水平的提升发挥作用和价值。为不断总结教研活动成果,北京市特殊教育中心充分利用中心自办的杂志、论文评选活动、学期初的教研员例会等途径为教研员搭建展示的平台,创造沟通和交流的机会,鼓励教研员总结研究成果和参与教研活动的经验。值得一提的是,特教中心为特教教研员参与年度论文评选开辟了绿色通道,他们可跳过区县评审直接参与市级优秀论文的评选。教研员积极地用自己的研究成果进行参评并获得了好成绩,有的文章还被《现代特殊教育》杂志和特教中心自办的《北京特殊教育研究》杂志登载。论文的获奖和刊登使得研究成果获得了推广的渠道,使研究与实践相结合,提高了全市特殊教育的工作质量。

4 特殊教育教研队伍建设和教研工作开展的基本原则

北京市特殊教育教研组在特殊教育中心的统筹和支持下,围绕特殊学生课堂教学及支持等教育教学中的核心问题开展了一系列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和富有成效的研究。研究形式主要有专题培训、专题研讨、深入一线课堂听课、课后评议总结等。总体而言,北京市特殊教育教研组的工作和活动主要围绕以下基本原则展开。

4.1 以明确目标为直接导向

由于教研组在组建时即充分考虑了不同残疾类型的教育需要及研究对象和内容的差异,因此,各个教研组在形成之初便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和专业性。同时,各个教研组在组建后,组长都对本教研组的构成进行了分析,明确了本组所承担的教学和研究任务,围绕着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提高特殊学生课堂参与程度与有效性进行研究,确定了相关研究领域内的研究专题。明确的目标使教研组活动有序、高效地开展,其研究结果也能够得到直接的应用和检验。

4.2 以解决问题为核心要务

教研组研究的问题大多来自于教师在特殊教育实践中遇到的问题和困惑,因此,教研组所进行的研究和活动均以解决教学实践中的问题为直接出发点和落脚点。此外,周密、充分的准备是教研活动顺利进行的前提和基础。在教研组长的带领下,教研组在每次活动之前都通过多次与区县教研部门及学校沟通、听试讲、安排并反复讨论活动日程等途径对活动进行认真的规划和准备,为可能预见的困难和阻碍设定解决方法或替代方案,切实保证教研活动的顺利进行和预期目标的达成。

4.3 以专门项目为运转载体

首先,从整体上看,教研活动的形式以专题培训、研讨活动及一线学校听课为主,依托于事先拟定的专门项目,并在教研组长的组织下得到了有机的结合。专题培训、研讨活动提高了教研员的思想认识,更新了教研理念,教学和研究不再是彼此独立的两个系统与两项工作,而是彼此相互促进、相辅相成的两个要素。其次,学习特殊教育中心制定的《北京市特殊教育教研员管理办法(试行)》使教研员明确了个人的发展目标,将参与教研工作作为自己专业化发展和成长的重要组成部分。第三,深入特殊教育教学一线听课使教研员了解了特殊学校教师的教学情况、特殊学生的学习特点和需要,同时,优秀的教师和教学案例同样能够成为教研员研究的典范和努力的方向。每次教研活动,从确定活动内容到组织学习讨论,从备课到评课,从专题发言到专家点评,都进行了事先安排,时间紧凑,内容丰富,不仅让教研员们收获颇丰,受益匪浅,更让他们对下一次活动充满期待。

5 特殊教育教研效果

三年来,在北京市特殊教育中心工作人员、所有教研组成员的共同努力以及区县特殊教育学校、随班就读学校相关人员的大力支持和配合下,教研活动取得了一系列研究成果,提升了北京市特殊教育的整体研究水平,并有效地指导了特殊教育教学实践,促进了特殊教育教学水平的优化。例如,盲聋教研组关于“教学组织策略”的研究在加深盲聋学校教师对教材的理解和组织,教学方案的设计以及授课中具体教学环节的安排、提问、板书的设计和书写等方面都给予了很大的启发。又如,“随班就读课堂教学的实效性”的专题研究,从多角度提出了实践性和操作性较强的策略(教学目标制定,教学内容的调整,教学方法的选择以及教学语言、教学评价、课堂教学情景设计等),直接指导了教研员们的教学实践,研究成果和教学实践的有效结合使教研活动的价值和目标得以最终实现。

此外,教研活动的效果还表现在促进区县随班就读工作的开展和落实方面。在教研活动中,参与活动的房山、延庆、顺义、东城、西城、朝阳、海淀等区县在活动中总结了区县和学校随班就读工作开展的经验和教训,明确了未来的发展任务和方向,运用了新的研究成果,最终提高了随班就读工作质量。

6 反思

北京市特殊教研组的成立和运作是特殊教育教师专业化发展以及国家政策要求的大势所趋,在提高特殊教育课堂教学质量,尤其是在提高教师教学与科研能力方面作出了较大的努力和尝试。与高校、研究所等专门从事科学研究的科研团队相比,由大量一线教师、区县教研员等组成的教研队伍在特殊教育教学的实践经验、教学与科研结合方面具有相对便利的条件和优势,由于特殊教育领域研究本身的特殊性和我国目前特殊教育发展的现实需求,这一优势显得尤为重要。北京市特教教研组即从这一特点出发,在专家集中培训和指导的基础上,使教研员深入特殊教育教学实践,从实践需求中发现研究问题,在实践中进行科学研究,最终将研究成果在实践中进行应用和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