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学校新课标学习计划

学校新课标学习计划

时间:2023-09-12 17:12:07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学校新课标学习计划,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学校新课标学习计划

第1篇

一、热爱教师工作,思想进步,团结同志,每天早来晚走,无私奉献,能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党员的要求严格要求自己,认真完成学校交给的任务和工作,严格遵守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做到不迟到,不早退,不请病、事假,脚踏实地地执行学校的各项要求。

二、积极参加各类学习培训,努力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

本年度我们每位教师都要参加县里教师业务能力考试,结合自身特点制定了业务学习计划,本学期我严格按照学习计划,有序有效地进行了学习,我觉得自己的业务水平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特别是我又认真学习了几本教育教学丛书,我觉得自己有了很大的提升。在平时我阅读了《蔡林深与洋思教育》等书,领悟其中的教学艺术,努力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并能在日常教学工作中很好的应用。

三、教学工作和科研工作

    在教学工作方面,在备课过程中认真钻研教材,深刻理解教材,灵活运用教材,根据教材的特点及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教案,认真地上好每一节课。备课深入细致。平时认真研究教材,多方参阅各种资料,力求深入理解教材,准确把握难重点。在制定教学目的时,非常注意学生的实际情况。教案编写认真,并不断归纳总结经验教训。教学中,我重视学生的思维能力、自学能力的培养,一面自觉学习先进教育思想方法、优秀教学方法等,一面继续进行“课堂教学”的分层教学研究,着力点放在激发兴趣---教给方法---养成习惯---培养能力---形成品格上,改革教学方法、手段,增大课堂容量,提高学习兴趣,实现“后进生转化,中等生优化,优秀生提高,各类学生都得到应有发展”的目标。对于班级的学困生,给予特殊的关照,课堂上多提问,多巡视,多辅导,在课堂上对他们的点滴进步给予适当的表扬,课后多找他们谈心,使他们树立起他们的信心和激发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并发动班上的优等生做学困生们的辅导老师,组成一帮二小组,根据各自的情况给学困生定出目标,让他们双方都朝着那个目标前进。常思考,常研究,常总结,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打好基础,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以“自主——创新”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与运用为重点,努力实现教学高质量,课堂高效率。

继续探索数学知识之间的数学思想的运用和数学问题的思路方法、分析规律等;作完初中数学各章的知识树和初中数学的分类知识树;撰写多篇教学经验类等论文。

四、认真参与班级管理,努力形成良好班风

通过班会、晨会对学生进行的思想教育。培养班干部,主动与家长沟通,虚心接受家长的见意,并从家长的角度去考虑问题,争取与家长的教育思想达成一致。

我不但注重学生的学习成绩,而且更注重学习态度、方法和习惯;不但重视学生的品德养成,而且更重视学生的思维能力、自学能力的培养,我虚心学习、大胆创新,跟班紧、认真负责、指导到位,并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管理作用,使班级真正形成“团结向上,纪律严明,环境整洁,学习刻苦”的良好班气。

五、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1 、教材挖掘不深入。

2 、教法不灵活,不能吸引学生学习,对学生的引导、启发不足。

3 、新课标下新的教学思想学习不深入。对学生的自主学习 , 合作学习 , 缺乏理论指导 .

4 、差生末抓在手。由于对学生的了解不够,对学生的学习态度、思维能力不太清楚。上课和复习时该讲的都讲了,学生掌握的情况怎样,教师心中无数。导致了教学中的盲目性。

5 、教学反思不够。

六、今后努力的方向

1 、加强学习,学习新课标下新的教学思想。

2 、学习新课标,挖掘教材,进一步把握知识点和考点。

3 、多听课,学习同科目教师先进的教学方法的教学理念。

4 、加强转差培优力度。

5 、加强教学反思,加大教学投入。

     教师的工作周而复始,我将好好反思一年来我工作中的经验和不足,立足本职岗位把以后的工作做好,请各位领导和老师给予我帮助和批评,让我的工作更加有声有色。一份耕耘,一份收获。教学工作苦乐相伴。我们将本着“勤学、善思、实干”的准则,一如既往,再接再厉,把工作搞得更好。

与本篇 【数学教学反思总结】 内容有关的:

第2篇

【摘 要】高中课程改革,已成必然之势。将新课改与心理健康教育特点结合起来,打破学科本位,加强学科渗透,大力推进心理教育,为新课标的实施、深化起到铺石垫路的作用。“心理健康教育在学科教学中渗透”有充分的理论依据和明显的实践效果。本文主要论述教师如何将心理健康教育渗透于学科教学、提高学生“情商”、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等问题。

【关键词】新课标;心理健康;心理健康教育;学科渗透

1. 新课标下的心理健康教育在学科教学中渗透的理论依据 在新课标中,从课程改革的指导思想到具体目标,从课程结构到课程实施与评价,几乎都能在教育心理学和学习心理学的各个理论中找到依据,可见两者结合的必然性。新课标的大纲,无论是教学理念,还是教学方法,很多都可以在心理学,尤其是在智力心理和学习心理学中的理论找到渊源和根据,我国课程改革的理论与心理学的一些理论是一脉相承的,作为课程改革的理论基础之一的“智能多元论”,正是美国心理学家加德纳早在八十年代提出来的心理智能观,他以生物学为基础,科学地将心理中最复杂的因素-智能分为类,较为客观地吻合了学生存在的个体差异,并强调,每种智能是可以通过后天的培养得到发展和提高的,为教育要开发学生的智能提供了心理理论依据。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方面是从过去注重的学习结果转向到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而著名的教育心理学家加涅提出的 “学习过程的八个阶段”,正是非常强调这一点。新课标所提倡的“探索学习法”,也正是著名心理学家布鲁纳强调的“发现法”。新课标中注重的课堂组织设计,也符合心理学教授奥苏贝尔 “先行组织者策略”的理论。高中教育包括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劳动技术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各科的内容构成一个统一体,互相渗透,互相补充,但不能互相替代。学校教育以德育为首,体育为本,智育、美育和劳育以培养学生文化素质、审美素质和实践能力为重。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服从素质教育的总目标,具体包括:引导和帮助学生正确认识自我、增强自我控制、承受挫折、适应环境的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心理健康教育贯穿于各育之中,与学科教育教学并行不悖,目标统一。

2. 心理健康教育在学科教学中的渗透

2.1 重视教师心理健康。教师也有心理问题。教师的心理健康,直接影响学生的心理健康。教师的人格和心理问题对学生造成的“心理危害”比学科教学能力低下所带来的影响更坏。教师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心理保健能力和心理健康教育能力关键从自我做起。自觉参加继续教育培训、终身学习心理健康教育知识和技能。

2.2 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学科渗透心理健康教育主要通过“以态度影响态度、以知识丰富知识、以人格塑造人格、以情感熏陶情感、以健康促进健康”实现教育的目的。

(1)引导学生立志成才。首先要求学生从高一开始作出目标定位和心理定位,避免陷入盲目、空虚、迷惘状态,出现心理偏差。具体由“导师”研究每个学生的原有基础,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学习能力和个性特征预测学生的发展目标以及实现目标的有效途径;让学生充分了解自己的能力、特长、优缺点和亮点,建立自信;引导学生结合个人实际情况确立人生目标,树立正确的学习动机,制定周密的远期和近期学习计划,并为实现目标全力以赴。

(2)改善校园育人环境。心理活动和心理健康受环境影响和意志支配,环境育人的道理是显然的。学校的育人环境包括校园物质环境(硬环境)和校园精神环。

(3)立足课堂教学“以情育人” 。课堂作为专门育人的教学环境,让师生通过情感交流、传承文明、探索新知,潜移默化地熏陶学生的人格、影响学生的情感、思维、行为、习惯以及个性。①营造安全心理空间。课堂教学要突出“知识导学”和“情感导学”相结合的心理健康教育特点,以消除学生的不良学习心理。②激发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学科教学的主要任务之一。课堂导学首先要导兴趣:一要挖掘趣味性教学内容。二要运用幽默式教学艺术。③培养学生情感。学科教学和心理健康教育都离不开情感教育。情感教育因素,潜藏于教学环境、教材内容和教学方式之中。学科渗透情感教育,让学生从学科知识中得到情感源泉,还可以从教师身上汲取情感力量。发挥学科优势。理科教学以科学知识、科学精神和科学美熏陶学生,培养学生注意力、观察力、记忆力和思维能力以及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献身科学的崇高精神。文科知识蕴藏更丰富的情感财富,尤其是语文,作为一门综合性的人文学科,“为学生开发心灵”、熏陶人格和感化学生个性。政治、法制、哲学教育让学生识别真、善、美,摒弃假、丑、恶,增强明辨是非能力。

(4)加强课后辅导增进心理健康。心理健康教育融入课堂,也要融入课后辅导之中,巩固积极的学习心理,促进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生活习惯。高一是学习知识的衔接期,也是心态发展的过渡期。科任教师首先要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和责任感,引导学生在心理上和行为上尽快进入学习状态。高一阶段,着重训练学生的行为习惯和学习方法。使学生在学习上养成“预习、听课、复习、作业、利用教科书和工具书自主学习”的习惯,生活上要养成“尊师守纪、言行文明、爱护公物、整理内务、讲究卫生、合理膳食、按时作息”的良好行为。学生在高一养成良好习惯,培养自理能力、自律能力、培养自觉认真、善思好学、合作探究、锐意进取的心理品质,有利于端正生活和学习态度,奠定心理健康的基础,为高二、高三的更优发展铺平道路,对于今后的求知、做人、做事都将终身受益。

3. 实践体会与思考 “心理健康教育在学科教学中渗透”不同于专设的心理健康教育课,也不同于专项教育拘谨于内容和形式固定,它具有自由性和随意性。只要教师有健康意识、正视学生的心理问题,了解造成学生心理缺陷的因素,积极引导学生通过学习科学知识武装头脑、汲取前人的精神财富充实心理世界,帮助学生正确地了解自我、容纳他人、融入集体、适应环境、做一个健康乐学的人——目的也就达成了。实践证明在学科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有利于提高课堂效率和教学质量,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综合素质。

第3篇

〖关键词〗新程标;新理念;新方式

【中图分类号】G420

课程标准为教师的教学提供了教学的依据,是学校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前提,是学校发展和新课程顺利实施的保证。为切实让广大教师学习好新课程,把握好新课程标准的教学思想,实施并推进课改工作,用新的课程标准统领教师的教学行为,用新的课程标准来指导教师的课堂教学。教育部教师工作司举办了全国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示范性远程培训。

我有幸参加了全国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网“国培计划(2012)——示范性远程培训项目”的初中美术培训。通过培训,使自己有了不少的收获。

一、认真学习,全面总结

在深入、全面地培训学习课程标准过程中,我深刻理解了课程标准的精神实质,掌握了课程标准的思想内涵,通晓课程标准的整体要求,熟练地掌握了本学科课程标准设置的目标、内容、阶段、建议等等,并结合课堂教学实践积极撰写理论笔记与体会,及时反思自己的课堂教学。

这次培训给我提供了再学习、再提高的机会。培训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内容丰富,形式多样。通过培训学习,聆听了专家的精辟讲座,积极参与了学员与学员、学员与专家间的互动交流,每一天都能感受到思想火花的碰撞、冲击。专家的教育教学理念、人格魅力和治学精神深深地印在我的心中。他们所讲内容深刻独到、旁征博引、通俗易懂、生动有趣、发人深省。他们先进的教育理念、独到的教学思想、全新的管理体制,对我今后的教育教学工作无不起着引领和导向作用。

二、深刻理解新课标,实现两个转变(转变教育理念,转变思维方式)

美术课程以对视觉形象的感知、理解和创造为特征,是学校进行美育教育的主要特征,是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全体学生必修的基础课程,在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美术课程凸显视觉性、实践性、追求人文性、强调愉悦性。要求面向全体学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关注文化与生活、注重创新精神。结合以往的课程标准我明确地认识到必须落实转变教育理念,转变思维方式:

1.本次课程改革的核心目标是实现课程功能的转变,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知识与技能的过程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

2.新课标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3.新课标在课程结构、课程标准和课程实施等方面,对探究性学习提出了明确要求。特别在课程实施上,为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

4.新课标在教学过程中要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调查、研究,在实践中学习,使学习成为在教师指导下的主动的、富有个性的过程。教师应该尊重学生的人格,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每个学生都能充分的得到发展。

5..新课标针对我国基础教育中存在的严重脱离实际、脱离社会、脱离学生生活的倾向和过于强调接受性学习而提出来的,它要求从学生生活和社会中选择和确定学习的内容,强调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注重培养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学以致用,全面落实新理念

新课程对教师的专业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了解新型美术教学方式,建立在主动了解学生、帮助学生学习的层面上。学生是美术课程教学环节的关键因素,由于现代社会的信息渠道多,学生思维活跃,他们已经形成一定的价值观,作为课程的关键因素,必然要得到我们的关注。如果调控得当,团队合作学习方式可以极大地提高教学效率。学习方式不能玩表面,而是真正改善教学而做的努力,所有的学习方式都离不开严密的组织与学生有效的参与。教学方式的灵活运用是美术课堂教学的生产力,研究美术教学方式是根本的教学策略。

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方式完全符合新课标教学理念,我们在具体的施教过程中一定要科学合理的应用好。下面就我个人对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方式几点看法,学以致用,仅供同行们参考,并希望提出宝贵的意见。

1.合理调配自主性强自信心高 在画画时可以采用2人一组画一张作业,以比赛的形式共同来完成。在教学手工制作、泥塑活动等课程时,一般来说小组规模控制在4-5人左右,并选好一个小组负责人,组织、管理好小组活动,人数太多不利于学生间的交流和个人才能的充分展示,人数太少又不利于学生间的交流和互助。教室的桌子可以两张两张对拼,学生面对面地坐在一起,这样既能看到对方,学习对方的长处,又不会相互干扰,有自己独立的学习空间。 可以是组间男女生的互换或流动,也可以是组间某些角色的互换或轮换,还可以按活动主题的需要让学生进行自由组合。这不仅可以使学生有新鲜感,提高合作学习的兴趣,而且可以改变学生在小组中长期形成的地位,即有的学生始终处于控制地位,有的学生始终处于从属地位,给每个学生提供发展的机会。对于组合中形成的强弱差异不同的小组,教师要根据每一小组能力的不同提出相应要求,并对弱势小组重点帮助,多启迪他们思考,培养学生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 2.科学分组合作学习取长补短

一个小组就是一个小集体,小团队,为一个共同的目标而努力。在学习中,小组成员之间可以互相交流,彼此争论,互教互学,共同提高,既充满温情和友爱,又可取长补短。为此,我有意识地将爱动的和爱静的,反应快的和反应慢的,兴趣浓厚和兴趣淡漠的,各自特长不同的的学生编排在一起。同学之间通过提供帮助而满足了自己影响别人的需要,同时,又通过互相关心而满足了归属的需要。每小组成员都有各自的角色,为了让更多的学生尽可能参与到组织工作中来,使更多的学生获得锻炼的机会。定期让组内各成员的角色互换,这样做不仅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而且满足了学生表现自我的心理需要,真正做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起到了良好的作用。

3.激发竞赛合作学习发挥团队

教师安排学生以分组学习的形式,并采用竞赛的方法,使学生增强了集体荣誉感,增加了参与的热情,对于发挥学生的能力和潜力有促进作用。因为,个人与个人的竞赛多数挫伤一方的积极性。而合作学习是把个人之间的竞争变为小组间的竞争,形成组内合作,组间竞争的格局。在这种格局中,小组成员有着共同的期望和目标定向,“人人为我,我为人人”改变了单纯的“输——赢”关系。极大地消除了对于竞争失败的恐惧,增强了“利益共同体”的集体荣誉感。促使小组成员相互团结,发挥团队精神,从而激发了学生参与学习、乐于学习的兴趣和动机,为他们主体性的培养与发展提供了无穷的动力。

4.积极评价合作学习共同发展

合作学习把“不求人人成功,但求人人进步”作为教学所追求的一种境界,同时也将之作为教学评价的最终目标和尺度。所以本人建立了学生自评,学生互评和教师评价“三位一体”的评价体系。学生自评让学生对自己在学习实践过程的收获和成果进行评价,向同学和老师介绍自己的学习收获,创作意图。学生互评是同学间的相互评价,可以在同桌间、小组间或全班之间,以学生自身的眼光来评判他们自己的学习表现和创造成果,促进人人参与,提高学习效率,教师对学生的评价着眼于促进学生的发展,评价是全面的和个性化的。全面的评价就是从各角度去评价学生,积极挖掘学生的闪光点,比如从学习态度、学习能力方面,从操作技能、标新立异方面,从合作精神、交流表达能力方面,不仅仅评价学习结果,更注重评价学习的过程;个性化就是肯定学生身上表现出来的与众不同的方式方法,保护学生的创造成果,注重对学生个体纵向发展的评价。 让学生在“合作学习”中,人人有事做,人人都承担一份任务。小组间用竞争机制,那么每个小任务完成的好坏都会影响整个组任务的成绩的高低。这样大家既参与了活动,调动了学习兴趣与积极性,又增强了小组的团体精神。如在教授七年级下册第二课《桥》一课时,我首先组织学生分组,由每组推选一名组长,课前带领组员收集一些废弃物,上课了,学生带来了许多新奇的材料:胶卷壳、泡沫板、牙签、吸管、饮料盒、电线、快餐杯等。组长组织全组讨论,他们为了集体的荣誉献计献策,把各自的建议充分表达出来,然后统一最好的方法一起动手完成作业。组长把这些剪、刻、贴、画的工作分给每一个人,组员按各自的分工进行剪切、穿插,那些小组内实在胆小不爱动手的学生就安排他帮忙贴双面胶,做一些简单的剪刻等,这样使每一个学生都有动手的机会,同时也可以使课堂秩序得到控制。 首先,小组学习中的互帮互助体现在师生间的互帮互助,如今的学生已是学习的主体和学习的探索者,学生间的讨论和制作有时也会出乎教师意料,并启发教师的思维。在教八年级下册第二课《黑白世界》时,我依据教材展示了几种对印版画形式,如脸谱的对折印制,小鸟的对印添画,树木的对印添画等常见物体的对印。小组讨论制作想法时,有的小组说要印制乘小船在河面上钓鱼的人,在纸的上部画出乘小船钓鱼的人,对折印制时就会在纸的下部出现水中的倒影,还可以在倒影中添些小鱼。多好的想法啊。这是生活中常见的物体对印的风景。而作为执教者的我却忽视了生活中的艺术。在这个小组的启发下,我又提出了诸如“镜子中的我”“庄严的大门扣”等生活中常见题材的对印设想,进一步拓宽了学生的思路。小组合作学习中教师对学生解决不了的问题要进行启发性帮助。如学生在作画时颜色画得很淡,自己也很不满意,他们问我时,我启发他们回忆平时自己或别人画画时鲜艳的颜色是怎样调出来的,学生回忆思考后明白,要多放颜料少放水颜色才能鲜艳。 其次,体现为学生间的互帮互助。针对学生忘带工具的问题,我加强小组团结教育,引导学生想一想:你如果没带工具时希望别人怎么做?他现在没带工具我能做些什么?换位思考问题。这样学生会换个角度设身处地地为他人着想,帮助别人。在小组讨论过程中,能力强的学生多做些,能力弱的学生少做些,人人都动手做。遇到自己不懂的问题可请教别人,教的学生只讲自己的理解,而不替对方做。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为了集体的荣誉,学生会齐心协力形成一个整体,在这种全员参与中学生的知识技能都会有所提高。

5.学科整合合作学习信息共享

新课程要求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打破学科界限,结合实际进行学科的有机结合,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合作学习能更好的实施学科整合教学。讨论是合作解决问题的关键,如何让学生真正参与讨论?首先讨论要有目标。教师要明确地告诉学生讨论的议题、范围、方向。一般说来,讨论的内容很多来源于课前资料的收集与整理。美术知识结构相对松散,学习新课时对课前相关资料准备不足而无法全面深入地展开。资料的收集可以是告诉学生相关的网址,引导他们查询,更重要的是指导学生观察生活、收集生活中的小知识。加强对相关资料的收集能使小组讨论更加活跃,并且在资料整理过程中也能加强小组成员间的交流。其次讨论要有方法。这是关系到小组合作学习优劣成败的关键。我们应该要求学生做到,独立学习在前,合作交流在后。学生应根据学习目标,自己先认真读一读、想一想,然后再小组议一议、辩一辩、问一问。当然老师与同学的合作要诚心,不讲题外话,不议浅显明了的问题,着重商讨有广度、有深度、有难度的问题,做到各抒己见,学会博采众长。教师要在关键处予以指导,让学生逐渐学会讨论问题的步骤和方法。

综上所述,合作学习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应用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改善了课堂内的社会心理气氛,大面积提高学生的学业成绩,合作学习符合新课程改革的要求。运用合作学习法进行小学美术教学,要给学生提供一个学美术的宽松环境。因此,教师在今后教学中要有效利用合作学习,使小学美术课堂成为学生学习的乐园。

第4篇

自主学习即是以学生为主体的,在教师的正确引导下不断加强学生化学知识结构的构建,引导他们学习并运用基本化学技能。同时,自主进行学习的能力培养是现今社会科技发展信息传递快速时代背景中的主要任务。自主学习在新课程改革阶段发挥着主动自觉、独立自主、有效控制三种不同作用。

1.主动自觉。

自觉主动的学习态度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最基本的要求,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渴望获得知识的需要。自觉主动学习主要表现在两方面:

①对学习充满兴趣。学生在学习阶段若充满激情与活力,对教师教授的知识有很大的兴趣,就一定会感到一种轻松、快乐的满足,而不是压力与负担;若学生对学习毫无兴趣,则必定会学习效率差。

②学生在学习的同时建立起责任心,课前认真预习,提出自己的疑惑,在课堂上加强注意,集中思想,积极寻求解决疑问的方法,课外主要有针对性地选择一些辅助自身学习进步、提高的课后练习,及时运用所学知识找出存在的不足,及时、定时地进行反思、总结。

新课标下的高中化学学习中,很多教学内容都要求学生自觉、主动地参与其中。比如,在实验课操作实验活动:氢氧化钠溶液与无水乙醇、苯酚的反应。首先提出问题:氢氧化钠与无水乙醇或者苯酚可以相互溶解吗?分别会有什么反应呢?将适量的氢氧化钠溶于适量的无水乙醇中,产生的反应为,溶液混合时产生剧热;将氢氧化钠与苯酚混合后,将会产生一种苯酚钠的物质,接着又与碳酸反应,生成苯酚。学生必须主动、积极地投入试验中,在亲自实验后,才可以更直观地观察事物所发生的变化,最终了解事物变化的事实,才会更加理解书本上概念化的知识,从而记得更加牢固。

2.独立自主性。

独立自主性是主动、自觉地升华,是学习过程中必不可少的重要学习品格。新课标下要求教师要重视学生的主要地位,尊重学生的独立、学生自由,积极引导学生发挥自身的自主独立能力,达到培养其独立自主学习知识、解决问题的目的。在高中化学的学习中,很大一部分知识不是只靠教师在课堂上的有限讲解,相反,在很多层面都需要学生在课前、课中、课后三方面有机地把握学习。课前独立预习思考问题;课中认真听讲获取解决问题的信息,特别是在实验教学中,教师更要为学生创造独立动手实践的机会,提高学生的操作能力,在独立的实践中理解知识掌握知识,使学生在独立操作时有更多的思考时间与广阔发挥的空间;课后学生要主动完成教师交代的学习任务,如写调查报告、读后感、实验模型的制作,等等。

3.有效控制学生能力的培养对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作用很大。

学生学会有效控制表现在多方面,如学习的安排计划、情绪的控制、思想的进步以及不断强化自己的发展,等等。要求学生在开始每一个阶段的学习中都要制定适合自己的学习计划,做好学习前准备;进行学习时,要充分认识自我,把握自己的优缺点,控制自己的情绪,不断对自己各个方面进行调整;课后要及时总结所学的知识,完成课后的问题,不断检验自己。比如,在学习元素周期表时,学生很难把握其中的规律或者特点:纵排的排列规律,以什么为主进行排列,整个表的排版等,在学习较难知识点或者难题时肯定会产生畏难情绪,此时就要求学生进行自我调节,有效控制。教师可以在上课过程中编一些易记的口诀或者拆分表来进行记忆。该内容在高中阶段也是很重要的,熟练掌握后对解题与以后的学习都有很大的帮助。因此,学生要不断开发自己的创造力,控制自己的情绪,积极主动地学习。

二、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建议

1.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与激情。

一般教师教学模式就是教师提前做好备课,在课堂上只要按照教案有计划地实行所规定的教学内容与目标。但在实际教学中,学生只是一味地听教师在课堂上比划,被动地去接受教师教授的知识,所以会导致课堂氛围沉重,学生积极性低,教学质量差,课后给学生的压力在无形之中逐渐扩大。新课标下的高中化学教学要求教师要创新教学计划,摆脱传统教学的束缚,营造轻松、愉快的教学课堂,给学生回答交流的机会,使学生由被动接受转变成“我要学”的主动学习,从而减少学习中的压力,释放自己的活力与激情,自由地在学习的广阔海洋中感受知识带来的快乐与掌握知识的满足感,从而增强学习的积极性,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

在授课过程中,为了提高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教师要通过一些特殊的手段去吸引他们的注意力,使学生在相对轻松的环境中,自主学习、主动探索。例如,在讲解实验器材这一部分内容时,可以通过多媒体课件、视频等辅助教学,通过图片的展示或实物的参观,使学生更加清楚地认识到各种实验器材的实际用处和差异,通过播放一些化学实验室以及科学家在进行试验的视频,将学生引入一个思想上的化学世界。还可以通过问题引导的方式,促进学生的思考,激发学生的兴趣。譬如:“我们在化学实验中,通常会用到哪些基本器材?”“这些器材有哪些具体用途和使用差异呢?”“在使用中,我们该注意哪些基本事项呢?”通过这些问题导入具体教学活动中,经过学生自由探讨,达到提高学习兴趣、激发学习热情的目的。

2.加强学习资源的建设。

在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利用现有资源,不断开发欠缺的资源,丰富教学内容,促进学生发展。首先,在实验教学方面加强实验室的建设,要及时更新器材,定期检查消防系统,保证每次实验的安全性。可以引进一些低成本的、低碳环保的实验器材。充分利用科学技术与丰富建设阅览室来扩展学生的知识面,如各类杂志、报刊资料等让学生不再局限于狭小、有限的书本知识中。其次,学校还可以开展一些活动来提高学生的操作能力,培养其收集资料、整理资料为我所用的习惯。新课标下的高中化学知识比较繁多、复杂,对思维逻辑能力要求高、不易记忆,所以教师要指导学生掌握一些有效的学习方法。例如,在学习金属属性的时候,由于种类多,性质繁杂,教师在实际教学活动中,可以通过实验教学法、案例剖析法和对比分析法,帮助学生进行记忆,通过他们自己实际动手操作,对化学知识进行充分的了解和认知,再结合高中生的记忆规律,进行阶段性复习,让学生走出化学学习的困境,抓住重点、难点,把握知识核心,帮助记忆。

第5篇

关键词:高中英语;学困生;自主学习;自我评估

高中英语学困生是指,在“心”和“智”机能健康的情况下,由于受到自身或外界消极因素的负面影响之后,在其心理和情感态度等方面缺乏学习英语的动机,不能很好的完成英语学习的任务以及难以达到高中英语教学大纲中所要求的目标。高中英语学困生这样的群体遍布所有学校以及所有班级,是每一位高中英语教师所面临的难题,笔者结合多年从教的实践经验以及结合有关英语教学理论,从以下几个方面探究高中英语学困生的教育问题,以供参考。

一、增强自信心,激发英语学习兴趣

高中英语课堂教学的成败与否,不单单是学生的智商原因,还在于学生的情感态度、参与程度、学习兴趣等,大部分高中英语学困生都是因为缺乏学习英语的信心与兴趣,没有学习的动机以及适合的学习方法。高中英语学困生的英语基础知识比较薄弱,步入高中学习后,英语的词汇量以及阅读量提高,加上高中英语新课标中对高中生英语的听、说、读、写能力难度同样有所增加,部分学生学习时间一长便跟不上教师的教学步伐,听不明白,记不清楚,随之变成了英语学困生,从而失去了学习英语的自信心与兴趣。高中英语教师对英语学困生的培养,一方面应该帮助学困生恢复学习英语的信心,强化学习动机,努力激发学困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把我国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英语课堂教学形式改变成以学生为主体的新颖教学模式,组织丰富多样的英语教学活动,重点强化学生的学习动机,培养学困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引导学困生逐步养成良好的英语学习态度,知识和能力以及情感态度等同步完善。

二、明确学习目标,增强自主学习的能力

我国高中英语新课程标准中列出了五大基本理念,其中一点就是优化英语课堂学习方式,增强高中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可是经过漫长的英语课堂教学实践之后,迄今为止,还是没能达到这一目标。学校或者教师组织与引导学生学习等方面还存在许多不足,致使学困生自主学习英语的能力依然得不到全面的提高。

(1)明确学习目标,制定英语学习计划。英语学习目标是高中生学习英语动力的源泉,教师应该结合学困生自身英语学习的情况,引导学困生建立短期以及长期的英语学习目标,并且时常跟踪检查英语目标的实现状况,结合实际情况进行量化,并且不断完善目标,切忌一步登天的学习态度,适时给予学困生表扬及肯定,强化学困生的学习欲望。

(2)培养学困生合作学习的能力。合作性学习属于英语新课标中提倡的课堂教学方式,它主要以学生为主,采用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相互探讨和促进、共同进步的课堂教学方法,结合学生的英语学习形式以及水平的不同,将学生分成几个小组,成员之间互相学习、帮助,一起制定学习计划,完成学习任务,并且以竞赛的方式,强化课堂学习气氛,激发学困生的学习积极性。

(3)应正确自我评估学习效果。高中英语教师应该引导高中学困生使用正确的自我评估办法,从提出问题到问题的解决、知识的运用以及目标的完成程度等实行自我检测。学生自我评估能培养英语学困生的学习态度,能帮助学困生独自的反思,正确对待自己的优缺点,改善英语学习策略。

三、分层次教学,让学困生充分融入课堂

英语课堂教学的特点在于不能照顾到学生们的个别差异,不能帮助学生发展个性,因材施教很难实现,特别是农村高中的英语课堂教学,学生的英语基础以及英语语言能力参差不齐、好差不一,所以高效率的英语课堂教学很难实现。分层次教学指的是结合高中生的英语水平的差异,对学生实施层次排队,按学生由高到低的英语水平的顺序把学生分成不同的层次,结合各个层次的具体特点,实施因材施教,以此完成预定的人才教育目标的课堂教学模式。“层次教学”最大程度的为高中学困生提供了有利的学习条件以及全新的学习机会,同时也方便英语教师更好的结合高中学困生的特点进行英语能力的挖掘和培养。

四、培养英语跨文化意识

高中英语教学的目标是培养高中生的语言交际的能力,引导高中生学困生发现最适宜自己的英语学习渠道,经过英语教师的不断指导来实现英语学习的目标语。高中生学困生在学习运用英语沟通交流时,一定要涉及到英语国家的社会背景,并且应该注意到我国文化和英语国家文化的区别,把它放到英语学习及使用中。英语教师可以采用教材和报刊以及网络等多条渠道培养高中生学困生的英语国家的文化意识,陶冶高中生学困生的情操,但是要想高中生学困生获得高尚情操,并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够实现的事,它是一个缓慢的循序渐进的过程,并不是一堂课就能够解决的,一堂课只是反映高中生学困生的情感体验或者是情绪的起伏变化,而对高中生学困生文化背景意识的形成就要求我们的高中英语教师应该长期不懈的努力。

总之,高中英语教师应全面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正确有效地使用教育学和心理学相关方面的知识,运用科学、合理的方法引导高中学困生学生进行英语学习,不断给高中学困生自觉学习英语的力量,还要积极创造快乐轻松和谐的学习氛围提升高中学困生自主学习英语的能力。做到以上几点,笔者认为就能充分有效激发高中学困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扫除他们的心理障碍,让其彻底丢掉“学困生”头衔。

参考文献:

[1]章兼中、俞红珍.英语教育心理学[J]. 警官教育出版社,2009.

第6篇

1、教师教学应不唯书,不唯上,只唯实

新课程很大的一个变化就是一个课程标准,多种版本的教材并存,而且各个版本的教材也有着很大的差异。这可以改变过去把课本当成金科玉律,让学生死记课本的填鸭式教学方式。记得98年上海高考有这样的一道题目:

过度肥胖者的脂肪组织中,占细胞重量50%以上的物质是

A.蛋白质B.脂肪 C.糖类 D.水

题目的答案是D、水。这样命题的依据是因为课本上有“水在细胞中是最多的”的语句,命题的立意是考查考生推理的能力。各种科学证据证明答案应该是脂肪,但是在很多教师的教学中依然坚持错误的答案,一个方面因为高度相信高考题,另一个方面为了保证考试的时候可以那多拿2分。这虽然是一个极端的例子,从中也可以折射出以往的生物教学重结论、重识记、重应试,轻过程、轻实证、轻生物科学素养培养等弊端。一纲多本,高考直接使用某个版本教材的原话直接考查的可能性减少了,这就促使我们教师教学从以往教教材向使用教材转变,既尊重教材,又不盲从教材,带着批判的眼光利用好教材,教材是一个呈递知识的范本,不是“圣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首先就是让学生不要盲从、迷信权威,要带着质疑去学习、去接受。对知识要保持一种开放、动态的认识,而不是把它当成封闭的僵化的教条对待。

2、重视生物学的核心概念

不同版本的教材,知识点的组织、语言叙述、编排的理念等都有很大的差别,高考不可能依据教材来考核,我们如何对待这种差异,提高教学的有效性呢?答案就是抓住生物学的核心概念。有一些近似戏谑的生物学明言如“事实比想象离奇”、“生物学唯一的规律是:生物学中的概括一律具有例外”正是从侧面说明了生命世界的纷繁复杂。由于生物多样性等原因,生物规律既有普遍性,又又有它的特殊性,生物学的发展很大程度上是概念的发展,概念的发展是认识的进步,理论的更新,观念的转变。抓住核心概念的教学就是抓住了高中生物教学学的重点、主干、提纲,既有利于教师教学的有效性,又可以提高学生生物科学素养。譬如,免疫的内容以前是放在选修来学习的,现在放在了必修3,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增加对“稳态”这个核心概念的认识。

二、要正视生物实验教学

高中生物课程是普通高中科学学习领域中的一个科目,生物学是一门实验性很强的学科,新课标重视实验不仅体现在考纲有20个基础实验的上,体现在课本大量的科学史上,更体现在对科学探究能力的明确要求上。实验教学既要让学生掌握一些基本的实验操作技能,又要增加学生对知识的鲜活认识,破除对知识产生过程的神秘感,不再觉得创造知识是高不可攀的。对实验教学我们要有一个整体的计划,不可为了实验而实验。譬如科学探究能力的培养我们要把它细分成不同的细节,融入20个基础实验教学中,要在回顾科学史中让学生体会科学家的科学思维科学方法,科学史的教学重点不是为了让学生记住哪些人在何时做了哪些事。实验不仅是学习的内容,也是促进学生学习的手段和策略。以什么形式开展实验教学,要根据实际情况来考虑。学生动手能力强,可以多以探究的形式,基础差的可以先学习理论再实验验证,学校硬件环境差,可以多做演示实验。

三、落实新课标的理念,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第7篇

关键词:高二数学;学生;有效性教学

一、对于教师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起到“引导”的作用,教师的教学在于能够“授人以业”“授人以法”“授人以道”。教师在平时的教学活动中,不但要根据学生的情况制订切实可行的学习计划,课前备课,全面了解教材,在教课中也要利用多媒体,让学生容易理解知识点,激发学习兴趣。

二、对学生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新课标下的数学教学,更加注重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学生的自身发展能力,改变了以往“以知识为本”的传统认识,树立了“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新观念,紧紧围绕学生的探索与创新活动展开。教学质量的高低,教学成果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学生解题能力和考试成绩的高低。具体的做法如下:

1.从基础抓起,全面掌握知识

高二年级是整个高中年级的关键时期,在高二这一年,很多学校为了让学生在高三能有充足的时间复习,所以几乎把所有的高中知识都集中在高二年级讲解了,在高三的总复习中,一道题涉及的知识点可能是整个高中重点知识的综合,很少题目是只涉及单个的知识点,所以就要求学生不但能够掌握高中年级所有知识,

还要把握其中的联系。

2.学会举一反三,注意知识的联系

数学是一门放之四海皆准的学科,是大自然中最奇妙的科学。在数学知识中没有完全孤立的,不同的知识在其内在都有或多或少的联系。高考是为了选拔人才,所以每一道题不会是那么轻松就能做对的,所以学生不但要有扎实的基础知识,还要拥有综合运用的能力,以及有灵活的答题技巧和独到的解题思路。

三、总结

进入高二年级的学生,在积极主动地学习,全面地掌握基础知识的同时,还要学会举一反三,培养自己分析问题的能力,还要积极主动地配合老师完成教学任务,培养创新的意识。在数学教学中,只有师生的相互配合、共同努力,才能提高教师的教学质量,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和数学素养。

参考文献:

第8篇

关键词 中小学 英语教学 衔接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On the Interface Issues in Primary and Secondary School English Teaching

LIU Jingzhen

(Weicheng Middle School, Xianyang, Shaanxi 712000)

Abstract In elementary and junior high school English teaching, there is another gap that seriously affected the quality of teaching. Thus the problem of bridging the junior primary school English teaching in transition becomes the root of the current existing problems need to be resolved, the paper from primary to junior high school English teaching convergence problems, we investigate the problem, and ultimately, raise some insight problem, hope to help on the work of basic English teaching convergence.

Key words primary and secondary; English teaching; convergence

0 前言

九年义务教育2011年新课标在设计思路中明确指出:义务教育阶段的英语课程以小学3年级为起点,以初中毕业为终点(即义务教育9年级),整个基础教育阶段的英语课程按照能力水平设为九个级别(涵盖高中阶段),形成循序渐进、持续发展的课程。然而,我们小学英语与初中英语教学上存在着彼此脱节的问题,使教学质量受到严重影响。因此,解决小学英语教学向初中英语教学过渡中存在的衔接问题就成为目前亟需解决的难题。

1 衔接中存在的问题

1.1 教材一纲多本、内容安排缺乏系统化导致教学过渡困难

英语课程标准在教材的选用上鼓励一纲多本,但是小学与初中英语教材的编写工作缺乏统筹安排和设计,导致两个学段的教材缺乏应有的连贯性,出现教学内容重复和浪费的现象。以咸阳市为例,全咸阳市统一使用陕旅版教材只有四年的时间;而初中教材内容和小学内容重复很多,而且冀教版、人教版等好几种教材并存,高中英语人教版相对较多,从小学到高中没有一套系统的教材。

此外,小学阶段使用的英语教材多为图文并茂,直观性强,知识内容浅显易懂,学生易于上口。初中英语教学则要求学生掌握1500~1600个单词和200~300个习惯用语或固定搭配,了解常用语言形式的基本结构和基本的语法知识。从小学到初中语言也从积累阶段进入语言的扩展和使用阶段,词汇、语法点、知识点,使句子结构突然变得复杂,难度随之增大,教学的要求从听说为主逐步向听说领先,读写跟上的阶段过渡。此时,学生原有的知识储备变得捉襟见肘。

1.2 学生水平参次不齐,过早产生两极分化

目前,由于各地英语教学工作开展水平差异,导致了学生们英语水平差异很大,表现为部分同学在小学阶段都已经能够掌握部分初中的知识点,而另一部分同学到小学毕业之时英语的基础仍旧为零,这样过早地产生了两极分化,从一开始就增加了英语教学的难度。

1.3 不良学习习惯增加了学习难度

在语言学习的过程中,学习的习惯非常重要,好的学习习惯可以极大地提高学习效率。部分同学习惯较好,能做到课前预习、上课认真听讲,积极参与到课堂中、课后能够及时复习;但也有部分同学未能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表现在不懂预习、复习,甚至上课不能够集中注意力等等。大部分刚入初中的学生往往会继续沿用小学时养成的学习习惯,不明白预习―听课―巩固是一个整体的学习过程,上课不做笔记或难以抓住重点内容,没有语言积累的习惯,不会查阅工具书,又增加了英语教学的难度。

1.4 教学方法差异过大,学生难以适应

针对小学生好奇心强、好动、好玩的心理特点,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主要运用直观教学法,通过听、说、读、写、做、唱、玩、演和观等多种活动方式让学生感知语言,学习语言,并进行简单的交流。初中阶段,由于学习内容增多、知识量加大,知识综合性强,而课时却没有增加,因此,教师侧重对各个知识点进行精讲精练,讲究系统知识的学习、归纳。这些教学方法的差异让学生一时难以适应。

2 问题产生的根源

2.1 认识的偏差与师资的不均衡

目前,尽管大部分小学根据新课标要求开设了英语课,但学校、家庭、社会对小学英语学科认识态度上有偏差。小学英语教学在强调活动形式,忽视了活动的实际效果;重视学生听说训练却忽视了小学阶段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掌握以及情感态度、兴趣等的培养。且许多家长不重视学生小学阶段的英语学习,甚至认为小学英语不重要,致使部分学生对学习英语没有兴趣,升入初中后更是感到困难重重。

同时,在小学英语教师构成中,非英语专业比重较大,这种情况在农村小学表现尤为突出;除此之外,许多英语教师还担着其他科目的教学任务。大部分教师的周课时数很多,负担过重,因此,教师很少有时间对教学进行思教学反思。更为严重的是,小学英语教师的理论知识普遍比较欠缺,表现在缺乏相应的教育学、心理学的理论基础,造成了教学过程中存在诸多不符合语言学习规律和小学生认知水平的现象,不同程度地降低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2.2 课程开设与学生基础不均衡

英语课程标准要求各地从小学三年级开设小学英语课程,周课时为 3节。从调研的结果来看,大多数学校都能按照要求从三年级开始开设英语课程。有些条件较好的城区学校从一年级开始就开设了英语课,甚至有些地方孩子在幼儿班时就有英语课:如咸阳市小学英语搞得好的中华路小学,由于意识到原教材随意性大,该校已经编纂并推广使用了自己的校本教材。教材包括儿歌、故事等内容,并配有阅读教材,让外教配音。但也发现咸阳市北部县区有些农村小学目前还无法开足三至六年级的全部英语课程,即使开课也只是流于形式。

3 解决衔接问题的对策和建议

3.1 在初中起始阶段做好摸底工作,做到心中有数

目前由于大多数小学和初中都是分开办学,初中教师对初一新生的情况了解不足,这加长了磨合期,增加教学的难度。因此,建议在新学期开始时对学生做全面的了解,可采用书面测试,问卷调查和抽样访谈等相结合的方法。调查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学生对英语学习重要性的认识;英语学习的兴趣,学生英语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情况;学生的英语学习习惯等。了解学生的情况利于搞好知识衔接,从整体把握中学英语教学目标,贯通两个教材,把中学教学看成一盘棋,了解语言知识在不同阶段的定位。

3.2 做好师生情感的衔接

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并能保持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教师只有用真诚的态度对待学生,尊重学生,真正地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使他们深切地认识到教师对他们的理解。只有这样学生才能保持住英语学习的积极性,从而营造良好的课堂气氛和积极向上的教学情境,生动活泼、积极主动的课堂氛围又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使学生积极参与英语实践活动,培养语言运用能力,使英语学习进入一个良性循环。

3.3 解决好语音学习问题

语音教学的不到位现已成为小学英语教学和初中英语教学衔接中的一个很重要的问题。主要表现在教材编排上:如咸阳市现采用的陕旅教材对音标教学没有专门的规定,大部分小学老师没有进行音标教学。作者在咸阳21中采访了省级教学能手有20多年教龄的刘娟老师,她在多年教学中发现:多数初中新生没有掌握好最基本的语音规则和拼读规律,甚至不能正确认读音标,不能正确认读 26 个字母,而语音知识方面的不足增加了学生学习和记忆词汇的难度。而调查恰恰表明,学生学习英语感到最难的部分就是词汇记忆,而词汇记忆不好的最重要的原因就是不能理解词汇的拼读规则。因此,解决了语音的问题,无疑会提高学生英语学习的效率和积极性。对此,教师必须把解决语音和词汇的教学当作开始阶段的重要工作来做。此方面可以通过多种途径增强语音教学的趣味性,如可以把含有相同发音单词归类编成有趣的顺口溜、通过身势语表达等帮助学生建立起词汇读音和书写之间的联系,培养学生按照词的读音去判断拼写的对错,根据词的拼写形式判断读音的能力。

3.4 做好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

好的学习习惯是学生获得知识,提高能力的有效保证,所以关注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在衔接教学阶段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初一教师要以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作为切入点,有意识、分阶段地去培养学生的良好学习习惯,建议培养学生以下四个好习惯:

(1)朗读的习惯:朗读既可以帮助学生练习口语,又有助于记忆,也可以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自信心。因此,教师应鼓励学生开口朗读,养成每天朗读的良好习惯。

(2)阅读和写作的习惯:小学英语教学对于读写教学的要求相对较低,初中英语教学大纲对读写教学有着更高的要求,所以在教学方面需要教师想办法拓宽学生的阅读渠道,如阅读英语杂志,看英文电影、听英文歌曲等,以此来扩充学生的词汇量,提高阅读能力。与此同时,还要注意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提高阅读的有效性和自主性,提倡学生摘抄经典词句,通过模仿慢慢培养学生用英语写简单的日记,逐步养成良好的写作习惯。

(3)使用字典的习惯:指导学生选择一本英汉双解词典,自备一本比较好的英语语法书,鼓励学生自己解决学习过程中出现的生词和语法困难。

(4)记笔记,归纳总结的习惯:学生必须养成课堂上记笔记的习惯,记录的内容要有选择性,对规律性的东西,如:惯用法、语法知识进行归纳总结,可达到举一反三的效果。

3.5 通过有效课堂完成教法和学法衔接

长期以来,小学英语与初中英语在教学方法上存在着差异,教材衔接系统性又差,因此,要挖掘教材内容的趣味性,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手段有效上好每节课,完成教法和学法衔接。

3.5.1 研读教材,了解学生,调整教法,着重培养语言能力

充分地研读教材,了解初一新生在小学阶段所掌握语言知识与技能,努力找出教材内容知识和教学方法的衔接点。在教学中把直观式的教学方式在初中的衔接阶段应当保持,还要注意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一定的调整,不能机械模仿式地只关注语言形式的教学方法。考虑到学生初入中学必定有一个适应期。针对学生基础不均衡的特点,采用“一扬一抑”的方法进行分层教学,即对未学过英语及对英语不感兴趣的学生,注意培养他们的自信心,如在课堂上简单的问题多让他们回答,让他们不但有表现自己的机会,并获得成功感、满足感。面对那些有一定英语基础的学生,则在保护其积极性的基础上,适时地采用“抑”的方法,提高对他们的要求,让他们明白自己的不足,树立明确的目标,不致骄傲自满,停滞不前。同时可以根据摸底情况适当放慢教学进度,把复习渗透在新课教学中。

同时教师要注重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如课堂教学活动的参与情况,预习与复习的情况,作业完成的情况以及背诵的情况,要以鼓励性的评价为主。在课堂上老师评价学生时,对答对的学生经常使用Well done! Excellent! Wonderful! You’re very gifted! Don’t give up! You can do it! 等积极的话语激励学生。在美国赛格斯中学学习的一段时间,作者对美国老师对于学生的评价感触颇多,几乎每一位老师对学生的行为都是鼓励和肯定,这无疑会给学生大胆尝试和努力学习的勇气。

3.5.2 加强学法指导,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把学习策略列为中小学英语的课程目标之一是具有开创性的。实践证明,善于熟练使用学习策略的学生有可能会取得更好的成绩。初中新生由于对学习的认知能力较低,不知道怎样去制定学习计划和确定学习重点,甚至没有意识去制定学习计划,不懂得去做自我评估和检查。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之初就要培养学生制定学习计划的意识,教学生去制定系统的学习策略:这样一来就可以指导学生确立自己的英语学习目标,制订学习计划,运用多种记忆方法,具体有效地掌握知识。

总之,有效衔接需要教师具备一种反思的意识,不断地反思日常教学行为,不断地改进教学方式方法,力求做到有趣,有用,有效。

新课标指出:义务教育阶段的英语课程具有工具性和人文性双重性质。即学生通过英语课程掌握基本的英语语言知识,发展基本的英语听、说、读、写技能,初步形成用英语与他人交流的能力,进一步促进思维能力的发展,为今后继续学习英语和用英语学习其他相关科学文化知识奠定基础。即学生通过英语课程能够开阔视野,丰富生活经历,增强文化意识和爱国主义精神,发展创新能力,形成良好的品格和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

参考文献

[1] 桂诗春.心理语言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8.

[2] 王亚丽.英文歌曲对西北农村初中英语教学的意义[J].甘肃:发展,2010.10:140.

第9篇

【关键词】高中生 英语口语 学习 问题 对策

在经济全球化发展的大环境下,英语口语学习变得越来越重要,需要高中英语教师深刻的认识新课标要求,并增强高中生英语学习兴趣,才能在高中生英语口语学习环境不断优化的基础上,为高中生综合能力全面提高提供可靠保障。

一、高中生英语口语学习的问题分析

1.客观方面。首先,英语口语学习环境缺乏。虽然高中生接触英语的时间比较长,但对词汇、语法等的了解和掌握比较少,并且,高中生的英语口语学习环境不多,没有很多场合可以锻炼口语,也不能经常练习英语口语,从而无法提高学生学习英语口语的实际效果。其次,很多高中学校没有比较充足的学习资源,特别是偏远地区、农村地区,从而影响高中生英语口语水平。在这种情况下,教师的教学水平有限,高中生不能学习到标准、实用的英语口语,也不能找到更多学习资料,在降低高中生英语口语学习效率上有着极大影响。

2.主观方面。首先,在比较落后的地区,高中生对英语口语学习的重视程度不够,他们的内在动力不足,并且,高中生对新课程上的许多东西很陌生,了解不够深入和全面,甚至很多高中生的课外阅读能力不够,给高中生英语口语水平提升带来了极大影响。其次,高中生的自尊心很强,他们通常比较胆怯,不敢张口讲英语,怕被同学耻笑,也害怕和别人交流,或者是自卑心理较强,甚至出现自闭现象,从而成为影响高中生学习英语和练习英语口语的障碍。

二、高中生英语口语学习中问题的对策

1.提高认识,增强高中生的学习自信心。根据实地调查发现,农村的学生英语基础要差一些,在这种情况下,提高高中生对新课标要求的认识,也进一步重视英语口语学习,让他们充分认识到说英语是为了未来更好的与他人、国外友人进行交际,才能有效增强高中生的学习自信心,同时,高中生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制定合适的学习计划,并尽量拓展学习范围、交际范围等,才能真正提高高中生学习英语口语的整体效果。例如:让学生自己合理分组,并对“English story”这个话题用英语口语的方式进行合理讨论,让学生反复练习各种日常口语相的发音,如“good morning、how are you”等等,不但能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还能大大提高他们说英语的自信心。

2.提高学习兴趣,合理设置英语学习情境。在高中生学习英语口语的过程中,他们具备的学习兴趣非常重要,并且,学习情境在提高口语水平上也有着极大作用。因此,提高高中生的英语口语学习兴趣,为学生设置合适的学习情境,不但能为他们创造各种语言环境,还能让他们学会在不同的场景下正确进行英语交际。例如:“our school”是一个比较广泛的概念,学生可以在教师设置的学习情境下,尽情的阐述自己的观点、表达自己的想法,如“I hope that our school is getting better and better”、“ The spring of our school is very beautiful”,等等,不但有利于提升高中生的英语口语水平,还能让他们体会到英语学习带来的快乐。

3.培养口语学习语感,改善英语学习方法。在不断创新高中生英语教学方法、教学模式的情况下,需要培养他们的口语学习语感,引导他们改善自己的英语学习方法,才能让高中生在各种训练、练习和应用中不断提高口语水平。首先,高中生要学会听,不管是教师的发音、语气和口语表达方式,还是视频、网络上的对话与演讲等,都要仔细、反复的揣摩,以确保学生具备较强的口语基础。其次,学生要不断模仿练习。通过晨读的时候练习常用的口语、课前预习要学的内容等,学生的英语口语学习效率可以大大提高,从而激发学生说英语的动力。最后,高中生要积极参与各种交际活动,如英文歌比赛、英语话剧表演、英语角等,如以“my dream”为主题的英语口语演讲比赛,可以让学生之间的关系更加融洽,以走出“哑巴英语”带来的影响,从而消除自卑心理、胆怯心理。

4.营造愉悦学习氛围,让学生大胆说出来。根据高中生学习英语口语的实际情况,为他们营造愉悦的学习氛围,是消除学生陌生感、自闭现象等的重要途径,不但可以锻炼学生的英语口语、交际能力,还能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自信心。例如:利用多媒体教学资源播放一段英语电影的视频,如“what do you want to do tomorrow?,I want to go to play basketball. How about you?”让他们练习其中的对话,并试着去配音、反复练习,不但能提高高中生的英语阅读能力、理解能力,还能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从而促进高中生英语口水平有效提升。

三、结束语

总之,高中生想要学好英语口语,是一个比较漫长的过程中,需要有充足的自信心,敢于挑战、始终坚持,并与教师、同学多交流和沟通,才能在加强训练、积极参与各种英语交际活动的基础上,达到提高自身综合素质能力的目的。

参考文献:

第10篇

   

一、立足本校,着眼发展,确立具有自身发展特点的校本培训思路

   

学校教育要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形成办学特色,关键是要建立一支具有本校特质的教师队伍,形成学校教师培训和可持续发展的运行机制。为此,我们确立了具有自身发展特点的校本培训思路。即:坚持“以人为本”的培训理念,树立以教师终身学习和发展为指向的培训思想,开设以教师适应新课改,教好新课程为目的的培训课程,建构以校本培训为主体的开放式的培训模式。

   

1、坚持人本化培训,倡导个性化学习。

   

校本培训要体现课改精神,坚持个性化原则,坚持人本化培训。培训要关注教师的成长,注重教师的专业化发展。要鼓励教师依据学校的发展和新课程的要求,制定自己的学习计划,在实践中自我学习,自我研究,自我提高。

   

2、力求实际实效,开展层次化培训。

   

校本培训的特点是立足本校,要依据学校实际,开展教师培训。基于这样的认识,我校根据教师年龄结构、任教时间、教育教学水平的不同,在培训中起动了“三项工程”。即:针对五年以下新教师的“壮苗”培训工程;针对五年以上教师的“成长”培训工程;针对各级骨干教师的“名师”发展工程。同时,我们实行动态管理,为每位教师建立了培训档案,实行分层次管理,分级培训。

   

3、观注发展,立足教育,开展综合化培训。

   

校本培训的内容设置,要根据改革的要求,立足于教师的发展,设置适合本校实际的综合化的培训内容。我校在校本课程培训内容的设置上,坚持从学校实际出发,遵从基础教育改革的思想,设置了主题式培训课程和岗位研修课程。例如:我们结合新课改,设置的主题培训课程有:“新课程新理念”“新课程中教师教学行为的转变”等。

   

4、科学有效,坚持培训形式多样化。

   

校本培训是学校教育和发展的一个部分,培训要从实际出发,统筹安排,实行多样化的培训。培训中我们以教师自主学习、自主探究、自我发展为主,辅之以专题辅导、研讨交流、专家指导、案例分析、外出考察、课题研究等形式,满足教师自我学习和发展的需要,激发教师参加培训的积极性和热情。

   

二、探索开放式培训模式,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

   

校本培训要以学校为基础,坚持自觉和集中学习相结合的培训模式,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

   

1、自学反思,在岗位中学习提高。

   

校本培训要突出个性化,要根据需求自我学习,在实践中研究探索,在解决问题中提高自己。自学是解决教师自身教学问题的有效方法,也是校本培训的主要形式。我们鼓励教师从问题出发,按照自身的实践需求确定学习内容,尤其要带着问题进行学习探讨,自主安排学习内容和学习时间。

   

反思是发现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过程。在反思性培训活动中,我们要求教师时时以新课标为依据,不断地思考发现,提出教学中遇到的问题并加以解决。例如:“在新课程思想指导下,你现在的教学设计和以前有哪些不同?你对自己的新旧变化有什么样的思考?”这些问题促使教师在反思与实践中不断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

   

2、发展教育研究,在教研实践中提高自己。

   

立足教育实践,开展教学研究,在教育实践中发现问题,带着问题学习研究,促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我们鼓励教师进行大胆的教学尝试。在听课中,教师有质疑、有探讨,共同学习,共同提高。教师通过听课评课,既巩固了所学知识,又提高了运用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另外,我们还把以往的“一人上课一人备,领导听课领导评”的做法,变成“一人上课学年备课,全校听课全校评”的新模式。这项活动极大地调动了广大教师参与教学的积极性。每个上课教师的教案,都是经过学年组教师一次又一次的推敲、一次又一次的研讨、一次又一次的试讲形成的。各学年组教师发挥集体智慧,群策群力,尽可能地展示学年特色和新课改思想。

   

3、实施开放式培训,做到“三大”结合。

   

校本培训除了要立足教师自身,坚持本校实际,发挖本校资源外,还应采取开放式培训,做到“三个”结合。首先,样本培训要支持开放性,要不失时机地把握教育热点、难点,开展专题讲座和研讨,使教师的教学实践和教学研究始终站在教育发展的前沿。其次,样本培训要坚持自学与交流相结合的原则。自学研究与交流研讨相结合,这是校本培训中促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的有效方法,是教师提高的最佳途径。辟如:我校在新课改实施中遇到的问题开展案例分析和教学诊断,提高教师的实践能力。

   

三、继续开展教师基本功培训

   

本学期继续开展“三笔字”评比活动。对粉笔字(每周一板),钢笔字(每天一页)、毛笔字(每周一页)简笔画(每两周一页)、进行认真评比、奖励。

   

四、及时传达和学习上级文件,通知精神,按要求认真学习和辅导有关新的教育教学理论,组织教师参加相关活动,使学校和老师跟上时代步伐。共2页,当前第1页1

   

本学期,我校根据市教师进修学校的要求认真组织教师学习《21世纪,谁来教综合课》、《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做到及时检查,认真总结,使教师在教学中自觉把学习到的知识运用到教育教学工作中去。

第11篇

摘要:新课程的理念要求我们更新观念,更新知识,转变角色,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合作,倡导学生主动参与,在教学中尊重学生,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注重情感教育,建立和谐民主的课堂氛围,加强实践教学,推动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关键词:新课改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学

新课程改革带来了新的教育教学理念,新课程的理念要求我们更新观念,更新知识,转变角色,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合作,倡导学生主动参与,在教学中尊重学生,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注重情感教育,建立和谐民主的课堂氛围,加强实践教学,推动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我和所有的教育工作者一样,以极大的热情投入到了新课程改革的潮流之中,在其中作了积极的教育教学探索,本文主要谈谈在新课改下思想政治课教学实践中的一些个人看法,与同仁探讨。

一、更新自我观念

新课程倡导我们要不断更新教学观念,借鉴旧观念,树立新理念,在教学过程中应把重点放在培养学生主体意识,培养学生合作学习能力、观察力和判断力上,使他们具有活跃的思维,宽阔的视野,聪敏的悟性。

第一、树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意识 。

学生主体思想已被大多数教师所接受,但在具体的思想政治课教学过程中,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往往很不理想,主要原因在于教师习惯于让学生跟着自己的思维转,这样学生成了学习的机器,缺乏主观能动性,没有自觉性和创造性,只是一种被动接受,与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提高学生素质的要求是很难适应的。因此就需要广大政治教师在教学实践中,真正树立起学生主体的思想,并落实到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尊重、相信学生主体,让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

第二、教给学生“学会学习”的能力。

学生最重要的是“学会学习”。学生通过自我监督调控确定学习目标,制定学习计划,选择学习方法,灵活处理学习中的特殊情况,促进学习进展,提高学习效率。 因此教师要根据新课改的教学理念,大力倡导讨论式教学,多用“想一想”“试一试”“再想想”“再试试”这类语言,变注入式为启发式。通过教师的启发、引导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充分让学生会动脑、动口、动手,自己对学习的知识进行再加工,通过分析综合自我增长知识,达到激发创新思维的火花,培养创新能力的目的。学生学习的主要目的不是记住己有的知识,而是要参与知识的探究过程,学生在学的过程中不是被动的消极的知识接受者而是要成为主动的积极的探究者。教师要通过指导课堂教学设计提出符合学生心理特征的学习情境,引导学生自主探究积极思考,相互讨论,让学生在获得知识的过程中,体验到成功的愉悦,激发自主学习终身学习的意识、培养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能力。

二、加强实践教学

新课程改革的重点之一是在实践中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学习新知识、技能和方法,帮助学生学会运用观察、实验、调查等方法广泛获取信息。要求学生能结合日常生活和政治学习提出问题、做出猜想和假设,寻求解决问题的依据,处理有关的信息和资料,善于与他人合作,从中体验活动的乐趣和积极的情感,培养学生科学的态度和价值观。

在中学政治课教学中,从学生实际出发开展“实践锻炼型”的社会实践活动。所谓“实践锻炼”,是按照一定要求组织学生参加各种实际活动以培养他们优良品德和行为习惯的方法。没有实践锻炼,学生可能懂得许多“大道理”,如为什么要讲爱国,为什么要热爱劳动,为什么要艰苦奋斗,但却不一定有良好的奉献精神、自觉的劳动习惯和节俭行为,甚至出现“高分低德”的现象。我们根据教材行为要求,结合“规范”教育,开展以社会服务为主要形式的“双学”奉献活动,以社会公益劳动、学农等专业生产劳动为主的操作锻炼,既提高了学生的思想认识,又磨练了他们的意志,培养了他们的行为。这类社会实践活动,因涉及面广、难度大,一般由思想政治课教师向学生提出建议,并参与、协助学校有关部门实施。

多角度、多类型的社会实践活动,是帮助学生接触社会、了解社会,沟通书本与社会、理论与实践,提高思想认识和觉悟水平的重要途径,是思想政治课实现德育功能的重要方法。实践证明,它具有课堂教学不可替代的教育效果。在实践过程中,不但培养了学生学会运用观察、实验、调查等方法广泛获取信息的能力,同时从中体验到实践活动的乐趣和积极的情感,培养了学生科学的态度和价值观。

三、加强情感教学

列宁曾指出:“没有人的感情,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对真理的追求。”如果只从理性上讲给学生一些道德知识、道德规范,而没有伴之以必要的情感体验,那么这样的思想品德教育只能存之于脑,停之于口,而不能转化为相应的道德行为。新课标对于情感态度的定义为:情感态度指兴趣、动机、自信、意志和合作精神等影响学生学习过程和学习效果的相关因素,以及在学习过程中逐渐形成的祖国意识和国际视野。关于情感态度目标的实现途径和最终目的,新课标指出:教师应引导学生逐渐将兴趣转化为稳定的学习动机,以使他们树立自信心,形成克服困难的意志,养成和谐和健康向上的品格。

情感具有很强的感染性。所谓感染性,就是以情动情,就是使情感刺激者和情感感受者的内心产生相同的情感体验,即师生的感情共鸣。只有教师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才能使受教育者产生心灵感应,产生动机,形成信念、世界观。所以教师在教学时只有深入挖掘教材中的情感因素,才能以自己的真情实感感染学生。

其一般作法有三:

(1)根据学生崇拜名人和对榜样的心理需要,以名人、榜样之情感染学生,激发他们进行自我教育,产生强大的内驱力。可组织学生参观先进人物事迹展览,可请名人、英模报告,可宣讲英模故事,可阅读名人传记,建立名人名言录等。

(2)可就近用本校本班的优秀学生的动人事迹,来启发、感染学生,使其学有榜样。

第12篇

一、课堂教学的变化

在上级各教育行政部门的正确指导下,学校组织老师认真学习、研究新课程标准,对新教材进行仔细研究,探求新的教学方法。通过学习、培训,全面贯彻新课程改革精神,课堂教学在教学理念、教学方法及教学评价方式等方面发生了深刻变化。

1. 改变了教学理念

通过学习、探讨新课程改革精神,教师在课堂教学理念上发生了可喜的变化。一方面,改变了只重“教”,而不管“导”的不良教学行为;另一方面,改变了只重“优等生”,而忽视“临界生”“潜质生”的不良教学行为;三是改变了只重“考试科目”的教学,而不管“全面发展”的不良教学行为。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课堂教学的目标多元化。传统教学认为,课堂教学就是传道、授业、解惑。教学中,教师把学科知识的传授作为基本目标。通过新课程改革,教师的课堂教学已不再只局限于知识的传授,而还重视了技能的培养;不再只局限于方法的讲解,更重视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训练;同时,将对学生情感态度的培养与促使学生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和发展充分结合起来,为学生的未来发展服务。

(2)课堂教学中师生的角色发生了改变。教师们都能清醒的认识到,教学是由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两方面构成。教师的“教”毕竟是外因,而学生的“学”才是内因。教师的“教”必须通过学生的“学”才能起作用。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只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而不是决定者;而学生就是学习的主体。因此,教师只有在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的前提下,引导学生进行主动地创造性学习。

(3)课堂教学面向全体学生的发展。新课改精神认为,虽然不是所有的学生都很优秀,但是所有的学生都有很优秀的一面。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基本上能充分认识、挖掘每个学生身上的闪光点,根据每个学生的具体情况进行教育,从而促使学生的个性发展。

(4)课堂教学面向学生的全面发展。未来社会的发展需要综合型人才,这是发展的必然。学校教育作为未来人才培养的摇篮,不仅突出学生个性发展,同时还必须引导学生进行全面发展。为此,学校除了按要求开设、开足音体美及电脑信息技术课程外,还增设了综合实践课程、通用技术课程,引导学生进行全面发展。

2. 改革了教学方法

在新课程改革精神的指引下,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现代化教学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教师“教”的方法及学生“学”的方法都有了很大的改善和提高。

(1)教师改变了教法。

曾经说过,教改的问题主要是教员的问题。通过新课程改革,教师的思想、观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从而促使了教学方法的改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① 有效使用现代教育技术。现代教育教学技术的应用使课堂教学生动、具体、形象,使教材中抽象、微观的教学内容清晰地展现在学生们眼前,使学生们更加容易理解、掌握所学的内容,从而极大提高了教育、教学效果。

② 创造性使用学科教材。教材是《新课标》的具体体现、师生们进行教和学的依据,但是,并不是教和学的唯一。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再只教教材,而是根据《新课标》的要求,结合当时、当地的情况,选用符合学生生活实际的教学资源,对教材创造性地重组和使用,从而使教学与学生们的生活紧密联系,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③ 由“教”转变为“导”。教师并不是牧师,不能呆板地向学生教授学科知识;学生也并不是学习机器,被动地接受教师的说教。绝大部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都能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正确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让学生在课堂上有充分的时间去说、去议、去读、去写、去思考和去讨论,从而充分激活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自信心和创造力。

(2)学生改变了学法。

一般说来,到了高中阶段,学生不再是接受知识的机器,不再是被动学习,而是具有一定的知识水平、一定的思维能力、一定的研究能力的青少年。他们已经明白了学习的重要性,对学习产生着比较强烈的欲望。然而,由于某些原因,学生的学习水平参差不齐,因此,在教学中,必须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调整学习策略,有效地促进学生学习,形成学习能力,学会学习,形成强大的自我和自信力,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及未来的发展奠基。

① 自主学习。所谓自主学习,就是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要有主见,要有独立性。不要像小孩那样,鹦鹉学舌式的跟着老师学习,受老师的支配;而应该根据课程要求,制定学习计划,利用各种学习资源,如图书馆、因特网、电视、电脑、广播、报纸、杂志、同学、朋友、老师等,主动学习、拓宽知识;借助相关知识间的联系,进行推理、归纳、判断,主动解决问题;运用所学的知识主动进行交流,提高知识运用的能力。

自主学习过程中,学生应该去掉依赖、害羞的心理。一方面,不要碰到问题自己不动脑筋去思考而是依赖他人的帮助得到解决;另一方面,要大胆进行学习,而不要害怕同学们嘲笑或者老师的歧视,自己是学习的主体,是学习的主人,是自己学习行为和习惯的主宰者。

② 合作学习。合作是社会发展的方向,一个人的知识水平、工作能力总是有限的,应该学会跟人合作成为一个集体,从而发挥集体的优势和智慧使事情成功。学习也是如此,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必须学会跟同学交往、共同学习、共同开展活动,从而使自己在活动中得到全面的锻炼和提高。

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学生必须去掉自卑心理和自傲心理。学习优秀的学生不要高高在上,而瞧不起学习成绩差一点的学生,从而使自己被孤立起来;学习成绩差一点的学生也不要有自卑心理,不敢参加合作学习,从而使自己的学习陷入困境,要勇于展示自己最优秀的一面。只有相互合作学习,取长补短,才有可能共同进步、共同提高。

③ 探究性学习。在学习过程中,对于不明白的问题进行探索、研究,即:探究。学生应该培养勇于探索的精神,对于学习中所遇到的问题,主动找同学、老师讨论,主动利用各种学习资源,有效地解决问题。

探究性学习中,学生一方面要勤奋,一遇到问题就积极主动地寻找答案;另一方面要有大无畏的精神,不怕困难勇于向困难挑战,努力解决问题;同时,又要从多维角度构建知识,得出结论。只有这样,学习才会进步,能力才会提高。

3. 改变了评价方式

评价是教学发展的必然结果,是教学的重要环节。反过来,评价也是检查和促进教学的重要手段,是引领教学的指挥棒。长期以来,评价手段简单、方式单一,给教学带来了一定的负面影响。目前,在实施《新课标》、进行新一轮的课程改革过程中,要求采取多元化的评价方式,从知识把握、能力形成、综合素质和成长印记等,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1)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

形成性评价是指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包括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动机、学习策略、学习意志、上课表现、活动表现等,目的是通过形成性评价促使学生重视学习过程,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发展自己学习技能以及价值观和人生观。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该考察学生上课是否认真、活动是否积极、学习方法是否得当、与同学是否合作、是否勇于探究学习等,从而规范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行为,促使学生学习和运用能力的形成和发展。

终结性评价指对教学结果的评价,包括期中、期末测试及会考、高考等考试,用以检查教学效果、选拔人才,促进教学发展。在终结性评价中,不仅考查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而是应该考查考生对学习、运用的技巧与能力的形成和发展情况,从而促使学生提高学习的综合素质。

对学生的学习进行评价时,绝大部分老师不只看学生的学习成绩,而是结合学习过程进行综合性评价。这样将学习的形成性评价与测试的终结性评价结合起来,有利于学生的学习发展。

(2)自评、互评与师评相结合

自评是指学生对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自我评价;互评是指学生间对学习的相互评价;师评是指教师对学生在学习中的评价。在评价活动中,学生首先进行自评;然后同学根据其在课堂上的表现给予互评;最后教师结合学生的自评、互评及其在课堂上的表现、课外作业情况、课外活动情况进行评价。通过自评、互评与师评,一方面保证了对学生评价的客观、公正;另一方面使学生正确了解自己、正确认识自己,扬长避短,弘扬个性,全面发展。

(3)评价标准与灵活性相结合

评价标准是对学生学习进行评价的尺子,是对学生进行客观、公正评价的保证。然而,由于学生来自不同的地方,他们的生活、学习环境不一,学习基础不同,因此,他们在学习活动中势必存在着差异。如果死搬教条地用同一个标准评价学生,肯定会严重伤害学生的学习自信,不利于学生的个性发展。因此,作为教师,在对学生进行评价时,应该将评价标准与灵活性相结合,从而促进学生个性健康发展。

二、教学中的问题与建议

《新课标》的实施、新课改的进行,给教学带来了可喜的变化,使现代的教学显示出勃勃生机,学生的听说能力得到了加强和提高。然而,教师的教学中也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必须引起教师在教学中的注意:

1.“双基”目标不可废

新课改强调教学的“三维目标”,是针对传统的知识型教学目标提出来的,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贯彻三维目标,促使学生全面发展。它并没有否认知识与技能目标,相反,他把知识与技能目标放在首位。因为,知识与技能是情感与态度形成和发展的基础,情感与态度应该在掌握必要的知识与技能的基础上培养和发展。然而,部分教师在教学中只追求教学过程、教学情感,而忽视了基础知识的教学。在课堂上,以活动形式替代了必要的知识讲解和训练。学生虽然上课活跃、气氛热烈,教学貌似非常成功,然而并没有掌握必要的知识、学习技能,对于学生的学习和发展非常不利,因此,建议教师在课堂上,既要贯彻教学中方法与过程、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目标,同时,也要贯彻知识与技能的教学目标,让学生掌握扎实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2.“放羊式”教学不可取

新课改中倡导学生自主学习,并不是对学生的放任自由,而应该是一种在教师的指导和引领下的自我学习。然而,有些教师以教学改革、让学生自主学习为由,在课堂上对学生的学习行为不管、不问,采取“放羊式”的教学。这样严重影响了学生的学习和发展,与新课改精神格格不入。因此建议教师认真理会自主学习的真正含义,对学生的自主学习进行有效的指导,真正达到教学的目的。

3. 传统教学法不可抛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社会的进步,教学方法现代化,使教学活动生动、有趣,大大提高了教学效率。然而,有些教师用多媒体完全替代了传统教学,每节课就是用多媒体把教学内容在荧屏上过一遍,就算完成了上课任务。这样,学生在课堂上没有思考、消化的时间,没有练习的机会,结果使现代化教学手段失去了应有的效果。因此,建议教师在使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的同时,传统的粉笔、讲解方法和简笔画等基本功不能丢,而应该充分结合使用传统教学方法,使现代化教学工具恰到好处地为教学服务。

4. 教师的主导地位不可弃

新的教学理念认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学应当以学生为中心,使学生的学习由被动转变为主动,发挥了学生的学习能动性,从而提高教学效果。但是并没有否认教师的主导作用,相反,学生这一主体应当在教师的引领下进行学习。然而,有些教师在课堂上一味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而忽视了教师的主导地位、调控作用,结果学生在学习中的疑难没有得到解答,学生学习中的问题没有得到解决,忽视了全体,影响了全面。因此建议教师不要忘记了自己是教学中的主导,必须对学生的学习进行正确引导。

5.新一轮教师培训不容缓

新课程知识更新快,要求教师不断地自修学习,不断地创新教法,不断地更新教育理念。既要完善培训模式,一是省市级要建立骨干培训长效机制,二是县级要加强示范培训,三是校级要强化校本培训。与此同时,应该大力鼓励教师二次进修,一是到高校脱产进修,二是请名教授、名特教师来校对教师短训,三是强化自修,加强教育理论著作和专业学习,进行教育教学反思,不断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教育教学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