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中职课程体系建设

中职课程体系建设

时间:2023-09-12 17:12:09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中职课程体系建设,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中职课程体系建设

第1篇

【关键词】中职 课程体系建设 问题 措施

中职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专业,要求学生在具备一定的而理论基础上,具备过硬的实践能力,对中职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课程体系建设进行合理的优化分析是十分有必要的。中职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结合教学和实践双层教学,在教学的过程中,不仅要授之以鱼,还要授之以渔。为学生在今后的工作过程中奠定良好的专业基础,同时为社会输送大量的知识与能力相结合的优秀人才,促进企业的发展,为社会的发展提供充足的人才能源。

1 中职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课程体系建设面临的问题

目前,中职计算机课程体系建设面临的问题主要有如下几个方面:中职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课程体系建设不合理、中职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课程体系建设与实际需求脱离、 中职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课程不能改变学生能力差的现状,下面来具体分析一下。

1.1专业课程体系建设不合理

由于是中职学生,学生的知识面往往很窄,致使中职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学生就业面临困境。当今,中职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课程体系仅仅是包含了英语、数学、语文、政治以及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课程,学生在学习阶段不能接触更多的知识层面和领域,致使中职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学生的基础知识范围片面,在面对各行各业的用人需求下,中职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学生只能止步不前,在工作选择的范围不得不缩小,面临想就业却不能就业的窘境。

1.2 专业课程体系建设与实际需求脱离

大量数据表明,在现阶段中职计算机专业的学生在就业上,大部分从事的是计算机销售、文秘等工作,处于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就业领域的最低位置,而在相对高端的计算机编程,软件开发以及网站制作、维护和管理等工作岗位上就业的人员相对较少,这主要是中职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课程体系建设时与社会的人才需求脱离造成的。

1.3 专业课程不能改变学生能力差的现状

近些年来,随着教育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学生开始投奔高端的教育,中职教育的学生面对生源压力开始招收素质较差的学生。中职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课程体系建设不能从根本上改变学生基础素质差的现状。中职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课程体系建设在设置时没有考虑学生的基础情况,不能改善学生的道德品质,这样出来的毕业生不仅没有实际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所需的能力,通过在校学习还不能提高自己的道德修养,导致中职教育输送的人才不达标不合格,学生面临着不能就业的困境。

2解决中职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课程体系建设中存在问题的措施

针对中职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课程体系建设中出现的问题,中职院校也负有一部分的责任,因此,在教学目标设定的过程中,中等院校的领导者应当高度的重视,制定合理的措施完善中职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教学,注意在以后的教学的过程中,避免发生该问题,本文制定解决措施的主要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2.1合理的建设中职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课程体系建设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综合型的技术人才已经成为了一种人才招收趋势。中职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课程体系建设应当满足企业和学生的需求,除了传统的教学目标中要求的,数学、语文、英语和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专业外,还应为学生提供各方面的基础认识,比如信息、法律、金融、质量、安全等各个方面的基础知识供学生学习,强化学生学习的综合意识,拓宽学生的学习范围,开拓学生的发展眼光,此外还应当加强对中职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在美术、书法等方面也应让学生有所了解,解决学生面临的就业的窘境。

2.2设置提高中职计算机专业学生的素质的课程

既然不能缓解当前生源紧张的局面,那么中职学校所能做的就是在中职学校收纳学生后,对其进行严格教育,提高学生的专业能力。重视基础课程的开设,在基础知识的学习上弥补他们的不足。中职院校在教学的过程中,针对当前阶段学生素质有待提高的局面,还应开设道德强化的课程,比如开设职业道德和品德教育的课程,综合全方位的提高学生的素质。

2.3注重综合实训,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

综合实训是培养学生专业技能的核心。对于中职计算机应用专业的学生来说欠缺的就是综合实训,因而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对学生计算机应用知识的综合实训。首先,这种综合实训不是简单的知识考核,而是要走出校门,走进企业,在社会上去进行实训。通过实训使学生对社会有更深入的了解,同时也使学生可以将学到的知识进行综合运用。在安排综合实训的过程中,教师要遵循三点原则:第一点,针对性原则;第二点,实用性原则;第三点,可实施性原则。

3总结

综上所述,中职计算机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就是把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人才培养成符合社会或者企业发展要求的合格型人才,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把握中职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素质,充分挖掘学生的学习的潜能,在教学的过程中,采取先进适用的教学模式,完善教学的方式,采取灵活积极的教学手段,对学生进行综合性的培养,使其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参考文献】

[1]何筱敏,周海泉.基于职业能力的中职计算机应用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J].职业,2014,(23):95-95.

第2篇

关键词:职业资格认证;会计专业;课程体系

课程体系的改革与建设是教学工作的核心内容之一,在中等职业学校的教学改革中,课程体系改革更是处于中心地位。中等职业学校会计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培养中小企业应用型会计工作人员和高素质劳动者。当前中职会计专业的课程建设面临着很大的挑战,也有很多的创新和途径可以探索,本文将从与职业资格认证相结合的角度,简要分析中职会计专业课程建设的几个要点。

一、将职业资格认证考试融入到会计课程体系的必要性

当前会计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现状不容乐观,虽然社会对中职毕业生需求量大,但据不完全统计会计专业毕业生中,因不具有会计从业资格证书,从事会计工作的仅占20%,收银员为50%,其余的从事自主创业、店员、服务生等。中职会计专业课程模式、课程内容与职业岗位实践的要求不衔接,培养的毕业生很难对口就业,难以彰显会计专业教育的特色,长此以往,我们有可能在办学的过程中逐步失去自己的市场定位,进而影响学生在毕业后的择业竞争能力,并最终将影响中职学校会计专业的生存能力。《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第三十八条规定从事会计工作的人员,必须取得会计从业资格证书。由此可见,会计从业资格证书是从事会计工作必备的基本前提条件和最低要求,是从事会计工作的“敲门砖”,中职会计专业学生除了取得“毕业证”这一学历证明外,取得“会计从业资格证书”是当务之急。

二、将职业资格认证考试融入到会计课程体系的可能性

中职会计专业课程体系现有的教学内容与职业资格认证有着不可分割的知识体系关联,职业资格认证的考核标准直接反映和符合社会对会计岗位专业人才的需求;以会计职业资格认证考试为导向,以考试认证促进教学,促进专业技能的提高,教考相长,相互渗透,相互融合,可以达到既让学生学到知识又让学生顺利取得职业证书双赢的效果。

结合会计从业资格考试的范围和内容,可以对会计专业理论课进行有效的调整:首先,会计基础(考证):掌握会计的基本核算理论和方法,具有一定的实际操作能力,能够担任会计岗位工作;第二,财经法规与职业道德(考证):系统讲授会计法律制度、支付结算法律制度、税收征收管理法律制度和会计职业道德,为学生取得会计从业资格证书储备必要的知识;第三,会计电算化(考证):以财政部门会计从业资格考试大纲为主要内容组织教学和实训,将会计理论、会计方法和系统工程学、计算机技术融为一体,掌握用友T3会计核算软件,对会计数据进行计算、分析和判断。而且,随着职业资格认证考试的相关调整,中职会计专业的课程体系也可以灵活进行滚动修改,不断提高理论教学的实效性。

三、将职业资格认证考试融入到会计课程体系的几个要素

1.要科学地制订教学方案和实施性教学计划:课程体系改革要充分考虑中等职业教育会计专业的培养目标具有双重功能:一方面为学生就业准备提供必须的理论知识、专业素养和实践操作技能;另一方面也要为有升学到高等职业教育继续深造意愿的中职毕业生,准备和提供继续学习所必须的知识基础和技能基础。会计专业课程体系改革对课程进行整合和调整,要考虑到这个双重目标,有效兼顾。首先,参照会计从业资格考试大纲,按照循序渐进、由易至难的要求,针对学生思维发展特点,分阶段、分步骤进行会计专业的课堂教学活动,满足学生在二年级第二学期参加认证考试的需求;其次,合理安排文化基础课,专业基础理论课的学习,开拓学生的思维,满足学生参加高职升学考试的备考需求。

2.更新教育理念,使会计专业的教学内容、教学手段、教学方法符合工作岗位需要,结合会计专业特色的技能训练,培养学生一专多能的综合型技能。课程设置要考虑安排课时供学生进行模拟会计实训,使学生毕业具有持证既可上岗的实践能力,同时也要培养学生具备其他方面的一些技能,如财经常识、电脑打字、点钞,办公自动化软件使用、撰写日常财经应用文等,这些技能要求不但开设课程,更要切实安排相当比例的操作时间和考核。

3.注意会计从业资格证书与传统会计学科相关内容的有机融合:会计从业资格证的考试科目为《基础会计》、《财经法规与职业道德》和《会计电算化》三科,这三科本身都是中职会计专业主干专业理论课,认证考试的重点内容也是平时教学的重点内容。但目前很难在市场上找到适合中职学生认知水平的会计从业资格配套练习题,需要会计专业教师通过研究开发相关的地方教材或者校本教材来进行辅助。

4.注意留有与其他会计考证内容融合的空间,保证中职毕业学生的终身学习和可持续学习的需要。部分学生参加会计工作后由于自身发展的要求和工作岗位的需求很有可能会参加初、中级会计师等专业技术资格考试,为了给学生未来发展奠定基础,我们在课程设置上还要注意《税收基础》、《经济法基础》等专业课程的科学开设的时间,并保证课时数。

四、将职业资格认证考试融入到会计课程体系的实施过程

1.社会调研:首先,深入职业资格认证部门及社会上从事会计从业资格培训的机构进行调研,了解认证考试的趋势及课程设置要求;第二,企业调研:课题组人员深入记账机构、中小企事业单位、医院及大型酒店、商场收银部门等会计专业毕业生就业较集中的行业做市场调研,了解社会对会计专业毕业生的岗位能力要求,对课程体系改革提出可行性建议。

2.教学方案及课程体系建设设计:探索制定有效的教学计划、实施方案、细则。

3.教学内容确定:重点对学生的专业技能训练及高效课堂提出实证研究资料,形成地方或者校本教材。

4.提高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的教学效果,同步提高学生的职业资格认证通过率以及就业专业岗位的适应能力。

综上,将会计职业资格认证考试的内容有机融合进中等职业学校的会计专业课程体系,是提高中等职业会计专业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能极大地促进毕业学生就业与升学的能力同步提高,值得我们不断探索与实践。

参考文献:

[1]华玉昆《嵌入会计从业资格考试辅导模块的《基础会计》课程改革探索》《知识经济》. 2013.24.

第3篇

双证融通就是通过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这两类证书的相互融合与衔接,实现学历教育与职业资格培训的融通,实现 "一教双证"。双证融通的对象从最终结果来说是职业资格证书与学历证书的融通,从实施过程来说则是职业标准与专业教学标准、岗位真实情境与专业教学过程(即工作过程与教学过程)、职业技能鉴定与学校学业评价等的融通。然而通过何种方式或者说借助什么载体实现融通,确立融通载体成为双证融通实施的关键。职业教育己有改革经验告诉我们,课程是改革深入实践一线的桥梁,是改革从理念转为行动的重要载体,双证融通重点在于课程融通,构建双证融通课程体系是实现双证融通的关键。本文以会计专业为例,在阐述了中职学校构建双证融通课程体系的必要性的基础上,分析双证融通课程建设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构建中职学校会计专业 双证融通课程体系的对策,为中职学校会计专业双证融通课程体系的构建提供理论指导和决策依据。

一、构建会计专业双证融通课程体系的必要性

(一)构建双证融通课程体系是现代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要求。国家中等职业教育发展规划明确规定,中等职业教育的任务在于培养知识技术应用型人才,以就业为导向,以素质为目标,开展实践性教学,促进学生对口就业率的提高。双证书在此背景下就成为了学生就业的有利竞争条件,让学生在竞争中获得优势。双证融通改革是实现中职学生双证书的有利保障,而职业资格证书及学历证书双证书的获取离不开双证课程教学,换句话说,课程关系到人才培养的质量,是学校实施改革和组织教学的依托,其重要地位在双证融通改革中也毫不例外。因此,双证融通改革的有效实施需要找寻自身的实践载体双证课程,双证融通的实现需要借助于双证课程体系的实施,课程是改革深入实践一线的桥梁,是改革从理念转为行动的重要载体,双证融通重在课程融通。

(二)构建 双证融通课程体系是发展双证融通教学改革的需要。双证书制度是一种结果导向的教育模式,双证书制模式的重心在于学生双证书的获得,其实现途径往往依靠学校教育与证书教育的分工协作:学校教育负责学生的学历教育,证书教育则针对学生的考证需求,安排理论知识与操作技能集训。这种分工教育形式不仅造成了资源的浪费,而且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不利于学生职业能力形成,因此,基于学校教育与证书教育在人才培养目标上的一致性要求,需要促成两类教育内容的融合。实施双证融通课程改革是中等职业教育改革的制度保证。为确保双证融通教学改革的实现,使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获得相关职业资格证书,达到相应的职业资格标准,就要改革传统的课程设置,按照人力资源市场的需求确定培养目标和课程目标。改革中职学校专业课程体系,对原有课程进行整合与重组,设置若干门本专业的双证融通课程,形成课证融通的中职学校专业课程体系,实现学校学历教育与证书教育相互融通,实现人才的高效培养。

(三)构建双证融通课程体系是中职学校会计专业的发展需要。会计专业是财经类中等职业学校的老牌专业,随着中等职业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会计专业的发展规模也水涨船高日渐强大,会计专业毕业生日渐增多,就业面临着巨大的压力,中职学校会计专业毕业生想要在激烈的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必须具备有自己的一技之长, 双证书是中职生在竞争中获得优势的有利保障,所以结合双证融通改革实施契机着手改革课程体系,不仅可以有利于中职学校会计专业教育建设的发展,又可以为广大中职学校会计专业学生提供就业保障。

二、中职学校会计专业双证融通课程建设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由于中职学校会计专业职业教育与证书教育的二元分离的形势存在,学校课程与证书课程之间并没有实现有效沟通与衔接,造成学校教育内容与证书教育内容的部分重复。主要表现如下:

(一)目前中职业学校的会计专业课程设置有些散乱,虽然符合专业教育的要求但却难以达到职业标准的要求。教育行政部门虽然对专业教学计划及课程标准进行审核,但由于力量有限,加上各地具体情况千差万别,效果并不理想。对于偏离专业标准和职业标准要求的课程内容,没有及时加以纠正及限制,課程体系的设置没有突出课证融通的课程体系标准。

(二)初步涉及融通载体--课程的改革,但是改革缺乏规划,衔接不畅,造成课程体系混乱。中职学校教学课程改革的兴起,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双证融通实践思路一一抛弃只重资格获取,忽视课程改革的旧有观念。学校开始在保证双证获取率的基础上,关注如何在过程中实现融合,这就涉及融通载体一一课程的改革,具体做法为:在现有课程体系中嵌入考证课程或将考证内容分散到相关课程中。教师专注课程与教学,学生还是一样需要通过正常的考证课程与技能鉴定,方可获取证书。这样的课程改革易引发课程体系混乱、系统性不强等不良后果。

(三)专业课程设置和考证内容重复,单纯关注双证获取。本人将我校会计专业的课程设置与证书课程进行了比较,发现中职所开设的《基础会计》、《财经法规》、《会计电算化》、《财务会计》、《会计基本技能》等课程,与相关考证课程基本相同并且内容重复。学校对教学的改革的理解停留于双证书制阶段,认为帮助学生获取双证是双证融通的唯一目的。这促使学校教育教学重心集中于提高学生的双证获取率,教师的职责转变为如何在教学中提高学生考证课程的通过率,证书获取途径主要是机械地在原有课程体系外增加独立考证课程,应付考证的理论知识要求。学生需要重复地学习,加重了学习负担,也造成了学校教学资源的浪费。

三、构建中职学校会计专业 双证融通课程体系的探索

随着双证融通实践的深入发展,双证融通实践重心转向了课程的改革,课程关系人才培养的质量,构建 双证融通课程体系是双证融通改革成功的有力保障。对于中职学校会计专业双证融通课程体系的构建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

(一)确定会计专业双证课程,制定双证课程标准。对双证课程内涵进行分析与调研,收集有关双证融通 课程体系构建与实践的相关资料,提升对双证课程理论基础的把握,在此基础上进行整理、分析,确定出会计专业双证课程,并制定出各门课程目标。

双证课程是在任务引领型课改基础上,对课程设置与内容选择做出的重新调整。它并非一门综合性课程,是系列课程的集合,是将职业资格证书考核中的知识、技能与职业素养等完全融入到专业相关课程中。双证课程是双证融通课程改革的直接产物,是改革实施的载体,是衔接学历教育与证书教育的纽带,是推动改革深入实践的着力点。对双证课程进行研究的具体步骤如下:1、確定会计专业待融通的职业资格证书。双证课程开发首先要确定待融通职业资格证书的类别。职业资格证书为课程内容的确定提供选择范围,为课程内容的细化提供依据。待融通职业资格证书的类别的确定需要结合学校会计专业建设现状及现有职业资格证书种类,结合中等职业会计专业教育知识型、发展型技能人才培养目标来确定。同时还需要考虑中职学生的学情情况及职业资格证书的权威性与获取难度等问题。2、确立会计专业双证课程。确立双证课程是双证课程体系开发实践的核心,是后续开发工作有序进行的指挥棒,主要体现为课程内容与结构的确立两方面。从内容上来说,双证课程内容选择需要考虑融通职业资格证书的类别与等级:双证课程内容组织是在工作过程逻辑指导下,结合岗位实际工作要求,由具体的工作任务反推到技能点、知识点、相关职业素养的过程。从结构上来说,双证课程主要是对专业核心课程与专业(技能)方向课程做出部分调整后产生的专业非理论课程;考虑到学生学习时间与能力的有限性及教学可操作性,双证课程的数量设置要适宜。

3、开发双证课程标准。双证课程标准是双证课程内容与结构具体化的物质载体,是证课程实施与考核的重要依据。作为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相互融通关键环节的双证课程标准开发,需要在坚守任务引领型课改理念的前提下,参照专业教学标准与职业能力标准对该双证课程性质、学习内容与要求的规定,划分项目和模块,梳理知识、技能及与其相对应的学习水平。在此过程中,尤其需要将证书考核中有关职业素养的内容与知识、技能部分内容一体化。

(二)修订双证融通教学计划。教学计划决定着教学内容总的方向和总的结构。根据双证融通教学要求,对会计专业课程设置进行整体规划,规定不同课程类型相互结合的方式,规定不同课程在管理学习方式的要求及其所占比例,规定会计专业应设置的学科、课程开设的顺序及课时分配。

(三)编写基于双证课程实施的双证教材。教材是课程实施的重要条件,双证课程顺利实施需要双证教材提供依据。教材是教师教学的依据、学生学习的工具,是沟通教与学的桥梁,双证教材也不例外。开发与双证课程标准相配套的双证教材是实现双证融通教学的需要。具体实施内容如下:1、明确双证教材的内涵。双证教材,指既涵盖证书考核要求,又符合学校育人特色,与双证课程标准相配套,适用于双证课程实施的一系列教材的统称。双证教材结构设计必须打破学科体系的藩篱,采用工作体系结构设计,以工作过程为导向,围绕职业资格证书考核中对能力的培养的要求,通过项目、模块、任务等形式开展技能操作。2、开发编写双证教材。依据双证融通教学的要求,编写双证教材,包括教材的总体规划,教材结构的设计,教材内容选择和安排等等。

(四)配备适当的开展双证课程建设的师资。师资力量是决定双证课程建设的关键。双证课程的建设需要配备精通业务、富有经验的教师。为保证课证赛融合机制下会计专业课程体系优化的组织与实施,要求会计专业教师全面参与课程建设工作,对课程体系的发展方向、人才培养方向进行深入的研究和实践。1、教师实践能力培养。根据会计专业特点,可以安排专业教师到企业会计部门顶岗实践,积累实际工作经历;另外,鼓励教师参加会计专业的职业资格鉴定,以提高理论能力和培训能力。2、校企互聘实现专业实践技术的提高。鼓励教师到企业挂职顶岗,丰富实践工作经验,增强会计信息化意识,提高动手能力,同时,聘请企业和社会上的会计实务者到学校任教,充实高职教师队伍。

(五)建立以职业标准为依据的教学评价模式。在以职业功能为导向开展会计专业教学体系建设.进行教学工作的同时,还要开展综合实践训练.强化岗位技能与综合职业能力。在教学中,要始终坚持把对学生进行职业训练的理念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培养学生对职业的热爱、执著和坚定的职业信念。

第4篇

1中高职教育衔接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1课程的衔接问题课程衔接是中高职衔接的核心和落脚点。合理的中高职课程衔接会极大提高职业教育的办学效率,课程分工合理、无缝承接使教学资源得到最大限度的节约。然而长期以来,中高职课程衔接始终存在震荡,一方面是教学内容重叠和断档问题,另一方面是中高职教材很大程度上存在重复现象。这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整体的办学效率,制约了职业教育的健康发展。造成中高职课程衔接震荡的原因很多,其主要原因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1.1中高职课程体系各自为政在课程体系设计层面,尤其是在分段式贯通中,由于中职和高职是两个相互独立的主体,中职和高职院校各自根据其培养目标设计课程体系,中职的课程体系旨在于实现中职的培养目标,而未兼顾到继续升学学生升入高职的需要。同时,高职课程体系的设计是基于高职的培养目标设定,而未考虑到中职已学过的知识,形成各自自成体系。

1.1.2中高职课程标准缺乏承接和分工中高职课程的设置虽然都考虑了上下游的需要,但并没有对对方课程标准及内容的层次性进行实质性的了解,而是各自按自身的理解来设置课程。这很容易造成中职课程层次偏高于正常层次,高职课程层次偏低于正常层次,形成上下游之间的交集,也就是二者课程相互承接、相互分工不明确,教学内容重叠、资源重复浪费的状态。

1.1.3部分知识体系在中高职相互指望下形成脱节中职在设置课程体系时认为部分知识体系会在高职教学中进行,而高职在设置课程体系时认为部分知识体系应该在中职教学中已经完成,这就导致了中职高职课程中的部分知识体系形成真空,整个知识体系的断档脱节。

1.1.4易实施的、企业基础操作实践项目中高职重复开展由于投入成本大小、实施难易程度、技术要求高低等因素的影响,很多专业的实践项目,中高职重复度相当高。虽然实践性教学环节,中高职重复现象不可避免,但应该在层次上有差别,例如物流管理专业,中职应偏重于叉车操作、打包操作、理货操作等项目。高职应偏重于储配方案设计、运输配送调度方案设计、一票制全程物流服务方案设计等。

1.2招生制度的衔接问题中职学生进入高职学习的必经之路是通过高职招生考试。高职招生考试制度的合理性是保证中高职衔接的首要关口,同时也是这个通道畅通的保证。但是目前存在的一个最大问题就是高职的招生考试与中职的教学内容不一致。另外,报考条件、考试形式等也存在规范化和合理化的问题。

1.3学制的衔接问题现行的中职教育的学制有三种形式:两年、三年、四年制,技校有两年、三年制,职业高中为三年制,中专有四年、三年制。这就给中高职衔接带来了问题。

2中高职教育衔接中的思路与对策

2.1培养目标和专业设置方面的思路与对策首先要在《教育部关于推进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的指导意见》文件精神的指导下,定位中职和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重要的是必须充分体现中高职教育培养目标的层次性,中高职教育的专业设置必须适应经济发展,与当前我国产业结构调整和就业结构变化相同步,这就要求通过广泛的职业调查,听取企业专家的意见和建议,然后进行职业岗位分析,明确哪些岗位适合中职,哪些岗位适合高职,研究制订出适合中高职各自培养目标的专业目录。

2.2课程衔接方面的思路与对策中高职教育衔接最终会落实到课程衔接上来。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在课程体系、教材体系、教学与考试评价体系上,迫切需要全方位的规划设计,具体思路与对策有以下几点:

2.2.1基于职业教育标准体系推进中高职课程体系化建设推进中高职课程体系化建设的重要前提就是职业教育标准体系的建立。由于中、高职专业教学标准体系尚未建立,中、高职课程体系呈现出各自为政的态势,这不利于中高职顺畅衔接,更为重要的是不利于培养高质量的高技能人才。因此有必要加快职业教育标准体系建设,构建成一体化设计的、适合所有专业的、由教育主管部门认定的职业教育标准体系,通过职业教育标准体系的建设,有助于打破中职、高职课程体系各自为政的状况,为中高职课程体系建设提供基本依据。

2.2.2通过制定中高职贯通的分类的课程标准促进中高职课程内容的有序衔接针对中高职课程内容重叠和断档的现象,必须通过制定中高职贯通、分类的课程标准来规范中高职课程内容。教育主管部门要组织中高职院校的专家共同研究和探讨中高职贯通的分类的课程标准体系,确定框架内容,进而分专业制定出中高职衔接的课程标准,制订教学计划。

2.2.3探索建立中高职课程学分互认机制对于有些层次性区别不大的课程(包括实践课程),为避免中高职课程的重复学习,应建立中高职课程学分互认机制,建立相同课程免修制和未修课程选修替换制,前提是能够根据层级和梯度逻辑关系,甄选和定位中高职各自应该学习和掌握的知识内容和能力层级。

2.2.4材编写标准编写基于中高职衔接的中职教材和高职教材,是实现中高职课程衔接的重要环节。中高职的教材编写应依据国家统筹协调制定统一分类的、具有对接属性的课程标准编写。

2.3高职招生制度方面的思路与对策目前,高职招生制度的研究在积极推进,合理化、规范化高职的招生考试势在必行。其思路与对策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2.3.1严格规范中职教育规范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及课程教学大纲,将主要核心课程的教学大纲作为高职招生考试理论知识考核的依据。

2.3.2突出相应职业领域的技术基础考核规范各专业实践课程教学大纲,各专业应设置基本专业技能实训项目,将其作为高职招生考试技能考核的依据。

2.3.3改革高职招生考试形式除理论知识考试外,对具有操作技术的所有专业必须进行技能考核,应合理设计考核形式,既要达到检验掌握技能的基本要求,又要使考核能在大批量考生、操作活动简便易行的条件下进行。

2.3.4改革高职招生计划包括招生范围、报考条件、统一考试时间、招生数比例等。

第5篇

【关键词】机电技术应用;基于工作过程;模块化;课程体系

课程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载体,课程内容的选择决定了学生未来的专业技能与职业素质。所以,课程体系建设是现代职业教育改革的核心内容。近年来,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课程体系受到广泛的关注,一些职业院校也对此作了一些探索与实践。笔者所在的清远市职业技术学校作为第三批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之一,也在构建基于工作过程的模块化课程体系方面做了大胆的探索与实践。下面结合本校机电技术应用专业的改革实践对构建基于工作过程的模块化课程体系作一探讨。

1.开展市场调研

1.1开展市场调研

市场调研是课程改革的逻辑起点,解决专业定位问题。首先组织由骨干教师、专业任课教师组成的调研小组,深入行业企业开展岗位人才需求调研,通过对机电技术应用专业人才需求状况和人才知识、技能结构的分析,同时对比其他职业院校在本专业方面的教学现状,寻找之间的差距,编写出调研报告。然后,邀请行业专家、企业技术骨干、课程专家及专业教师进行研讨,进一步明确中职机电技术应用的专业定位、培养目标和知识能力结构。

1.2工作任务分析

工作任务分析是对机电技术应用职业需要完成的任务进行分解的过程,目的在于掌握其具体的工作内容、完成该任务所需的知识和技能。主要分为三个步骤:首先,召开行业专家和技术人员访谈会,采用头脑风暴法,大量列举出本专业的各种工作任务;然后,对所列举的工作任务进行归纳、总结,形成典型的工作任务;最后,将典型工作任务转化为一般化职业能力要求,形成工作任务和职业能力分析表。

2.人才培养模式论证

人才培养模式论证,是课程改革的指导框架,解决校企合作培养人才的方式与途径。主要分三个步骤:一是由学校和企业共同组建专业指导委员会,按照机电技术应用专业岗位群的需要,确定典型工作任务及其职业能力要求,明确培养目标;二是学校组织教师围绕这些能力目标设置课程、组织教学内容,并考核是否达到这些能力要求;三是召开人才培养模式专家论证会,对“能力本位、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进行实践论证。

3.课程开发

课程开发是落实就业导向实质性的改革,解决课程设置的原则、课程载体的选择、课程内容的重构、课程标准的制订、课程情境的创设、课程的实施与评价等问题。

3.1行动领域分析

行动领域即具有一定相关性的典型工作任务的集合。首先根据典型工作任务确定和统计该职业所包含的行动领域的数量和范围;然后描述和界定各个职业行动领域的功能、所需资格或能力;最后评价所确定的行动领域,形成行动领域描述表。

3.2学习领域分析

学习领域分析实质上是将职业行动领域按照教学论要求进行归纳总结并转换为学习领域的过程。学习领域分析的成果是学习领域课程方案,即课程体系。根据调研结果,按照企业岗位设置和典型工作任务的职业能力要求,我们将机电技术应用专业划分为通用机电设备安装与维修、电梯安装与维修两个专业方向,同时将学习领域划分为“基础模块”、“专业基础模块”、“专业模块”和“选修课模块”。

3.3课程内容开发

学习情境是组成学习领域课程方案的结构要素,它将学习领域描述的目标和学习内容转化为具体的适合于教学的学习单元。学习情境可采用项目、任务、案例等具体的方案来实现。我们在实践中采用了“项目课程”方案来实现。项目课程内容应以岗位工作任务分析为主要依据,充分考虑项目的典型性、真实性、完整性,并注意几个关键问题:一是所选项目以工作任务为课程内容载体;二是力求将知识均匀地分配到各个项目中去;三是合理整合理论与实践知识。

例如,《电梯维修与保养》课程中的项目设计围绕“电梯维修与保养”这个大项目来展开,按照电梯安装实际工作流程,将项目分解为电梯轿门的验证、电梯层门的拆装、钢丝绳头的制作、进出轿顶的步骤与方法、盘车救人等若干小项目。第个小项目都在真实教学电梯内进行,使学生在实际工作情境中学到知识和技能。

3.4教材开发

首先,由专任教师制定相应专业课程的课程标准,然后邀请课程开发专家进行审核,通过修订形成课程标准终稿。最后,组织相关任课教师进行教材的编写工作。所有的校本教材都按照规范的项目教材进行编写,一个典型工作任务对应一门教材,然后分解成若干模块。每个模块包括项目目标、项目要求、工作任务、知识链接、项目实施、项目评价等内容。每个项目包含若干个工作任务,设计工作任务时都要结合企业岗位工作内容,实现工作过程与教学过程的相融合。

4.改革成效及存在问题

通过基于工作过程的模块化课程体系的建设实践,明确了我校机电技术应用的专业定位和人才培养目标,构建了“能力本位、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规范而又系统地改造了传统课程体系,较好地实现了理论与实践的整合、教学过程与工作过程的整合。实践表明,基于工作过程的模块化课程体系的创新点有以下几点:其一,有利于知识与技能的整合。知识在数量上没有变化,只是在排序上发生变化,并与工作实践相融合;其二,通过对现实具体的工作过程的系统化设计,把握具备职业特征的工作要素,进而掌握完成工作过程思维的六步骤。通过对完整的思维过程的掌握与迁移,去应对未来变化了的具体工作过程。其三,有利于解决技术与技能互动的关系。

同时,在课程体系建设与实施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一是师资队伍建设的问题。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设计和教学实施,对教师的观念、素质和能力提出了全新的要求,专业教师要实现由传统的学科型教师向职业科学为导向的职业教师转变;二是实训基地建设的问题。要模拟真实的工作情境对教学环境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 [科]

【参考文献】

第6篇

 

中职网络管理专业教育是网络管理专业中职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为网络管理行业培养了面向网络管理设计、生产、管理和服务第一线的专业人才,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随着网络管理产业的转型升级,中职网络管理专业教育越来越需要按照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原则,构建以职业能力培养为核心,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课堂教学体系。目前,中职网络管理教育的确存在着与行业发展要求不相适应的现状,如教育理念落后于企业实际需求、理论教学与实践相脱节,缺乏激励机制和创新思维等,使得培养出的学生不能较好适应网络管理行业发展的需求。

 

一、中职计算机网络管理专业的课堂教学现状

 

中职计算机网络管理专业的课堂教学集中于计算机网络概述、数据通信基础、计算机网络技术基础、计算机局域网技术、计算机广域网技术、网络互连、Internet技术,Internet和Intranet等。目前,我国中职网络管理专业的课堂教育思想明显落后于企业实际需求。课堂教学取决于教学体系,而中职却缺少不断更新教学体系的教育思想,这使得课堂教学往往出现理论脱离实践的现状,所以中职计算机网络管理专业的课堂教学应先改变教学观念和教学思想。而国内关于中职网络管理专业课堂教学方面的研究虽然有一些期刊和论著,但大多是关于课程改革和教学改革方面的,而结合中职特色针对于计算机网络管理专业课堂教学体系建设的研究还相对较少,有的也只是提出一些改进的观点、建议及构想,系统性的体系建设与研究还只是寥寥。计算机网络管理专业教学是为推动计算机网络管理业发展进步提供人才的,培养计算机网络管理专业人才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尤其重要。国内中职计算机网络管理专业对于创新课堂教学的实践运用较少,对创新课堂教学体系的建设途径及培养方式经验不足。以省内其他中职院校创新课堂教学模式为借鉴,探讨对计算机网络管理专业创新人才的培养,促进学生综合和创新能力的提高,使学生成为在业务上既具备解决专业岗位要求的能力,掌握处理市场情报分析和时尚流行信息的能力,又能在企业的变革中有发展潜力,造就可持续发展的专业素质,还能适应市场实际需求的创新型人才。

 

二、中职网络管理专业课堂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

 

1.理论教学与实践相脱节

 

中职网络管理专业课堂教学的教育理论与实践脱节的原因有三:第一是中职课堂教学文化的传统问题,即重课堂理论、轻实训实践。第二是中职的老师和学生的知识结构问题,即老师缺乏某一学科的知识,学生缺乏系统的教育理论知识。第三是中职当前的课堂教学体制问题,即课堂教学普遍以老师为主,学生属于被动型学习,这使得教学过程老师难以把握切合点,导致教学水平较差。

 

2.缺乏激励机制和创新思维

 

缺乏激励机制和课堂的教学思维,主要原因是老师对于计算机网络管理专业的学生没有进行激励和引导,课堂教学的激励机制流于形式,创新跟不上社会进步。这种教学导致网络管理专业的学生形成许多不好的地方,包括学习管理不规范,专业方向不明,课程定位不准。

 

3.课程体系设置不尽合理

 

网络管理专业课程安排不合理。三年制专业最后一年全部为毕业实习,有的学校甚至把重要的实验类专业课放在第四学期,没有充分考虑到网络管理专业学生的实际情况,对于即将走上实习岗位的学生来说,往往难以静下心刻苦学习,恰逢此时,用人单位招聘等随之而来。

 

4.缺乏专兼结合的双师体系

 

双师体系能够带动中职教师教学的动力,而中职计算机网络管理专业的课堂教学缺乏专兼结合的双师体系,主要是因为中职教学的专业教育比较稳固,网络管理专业的兼师是很难达到教学需求的。另外,课堂教学过程,中职教师已然出现照本宣科的教学方式,这种教学方式与专业教育理念相悖。

 

三、中职计算机网络管理专业的课堂教学体系的构建

 

1.教育理念

 

(1)“专业教育与素质教育相结合”

 

中职网络管理专业的课堂教学应紧紧围绕“专业教育与素质教育相结合”核心,秉承“诚信、敬业、创新、和谐”宗旨,充分利用各教育优势资源,大力进行教学创新,不断研发和推广应用教育建设的成套技术,致力于为教育系统解决方案,不断拓展教学范围和深度,实现网络管理专业课程快速、健康发展。坚持教学创新,立足国际教育前沿技术,研究开发成套教学方案,实现国家教育目标。

 

(2)“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相结合”

 

中职网络管理专业的课堂教学应以“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相结合”培养应用型人才,开办职业教育为核心目的,区别于普通教育的主要标准。因此,中职网络管理专业需在以下三个方面完成“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相结合”的教育理念:第一、专业课程的设置的供求情况;第二、社会的实际发展需要;第三、中职的竞争优势。当然,以上三点的可行性建立在对中职专业课程具有客观准确评价体系的基础上,而评价体系的建立又依赖于中职尤其是教师本身的判断。

 

(3)“教学与科研实践相结合”

 

面对“教学与科研实践相结合”,中职网络管理专业教育首先应做到大力开展教学创新,跟踪国内外职业教育技术最新动态及教学内容需求,增加人才、设备、资金等方面投入,确保网络管理专业课程同类课程始终走在国内前列,以课程培育和开拓教学内容,逐步建立教学资源,将网络管理专业课程打造成一个名副其实的职业教育课程。

 

2.教学定位

 

结合计算机网络管理行业的社会需求,中职的课堂教学应对就业发展及岗位能力要求进行整合,教学定位应以网络管理产业服务与管理所涵盖的基本知识为基础,以培养爱岗敬业的职业素质为核心,以能从事网络管理产业企业管理需要的高素质、高技能、创新型优秀高技能人才规格为对称,毕业后经过短时间一线服务岗位的实践锻炼,能够胜任现代计算机网络管理产业各主要业务部门基层管理工作的领班、主管人员及部门经理等中层管理人员。

 

3.课程体系

 

在课程体系构建上,中职计算机网络管理专业需打破传统的课程模式,建立以发展为基础的课程体系。改变传统以理论知识为体系的课程结构,依据岗位职业能力分析,以职业岗位群的岗位工作要求和典型工作过程系统设计构建专业课程体系,建立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并行、互动的教学内容体系,整合课程资源,形成以学生为主体,以专业技能为核心,以职业素质教育为基础的适应学生发展的课程体系,为经济建设和发展服务。在具体课程建设上,要进行具体细致的研究,达到课程体系的一致性。首先,要明确每一门课程在整个课程体系中的地位与作用,掌握专业核心课程、专业技能课程、专业素质课程、专业拓展课程的基本知识和核心技能,培养学生的职业素质、职业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其次,要明确每一门课程与课程体系之间保持一致,每门课程与每门课程之间要与教学计划相协调,课程内的项目教学之间与课程内容相衔接,保证课程体系的完整性。第三,要进行课程内容整合,需将操作技能、理论知识融为一体,形成较好的专业管理与服务工作过程的教学要求,从而不断提高课程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的质量和水平。第四,实行“课证结合”多证书制度。在教学内容的设置上,将职业资格与学历教育融合在一起,即学生在学校学习单项基本操作技能的同时,可以获取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和行业资格证书,如中国计算机网络管理业职业经理人证书等,学生在获取学历证书的同时,可以获得多类别的职业资格证书,真正实现拓宽学生的就业渠道和就业能力,适应学生未来的发展。

 

四、相关建议

 

1.改革课程结构,重构以培养网络管理技术为核心的课程体系

 

中职计算机网络管理专业应设置以培养网络管理技术为核心的课程体系,其重点应该放在必修课上,如综合布线和网络操作基础。课程结构应着重制定学分制教学计划,并积极开展相关公选课。同时,改变考试制度,严格遵循重修免修制,并允许学生自主选择和转专业。计算机网络管理专业的课程结构应遵循教育理念,并执行学习成绩奖惩制度,为学生的学习动机添加动力。

 

2.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师专业水平和创新意识

 

目前,中职计算机网络管理专业的师资队伍尚算不足。因此,中职需根据社会的变革,形成不断更新的人才引进与建设,并为其进行培训。在提高了教师师资队伍的建设后,中职计算机网络管理专业的课堂应秉承创新,实践为核心的教学思路,对中职教师的教学素质、教学思想、教学技术进行提高。进而加强中职计算机网络管理专业的师德建设、教风建设、教师的科研和社会服务能力建设,从而建立完善的师资队伍体系。专业的师资队伍是中职优化计算机网络管理专业的助跑者,它能完善课堂教学体系,促进专业创新性教学体系的建设。

 

3.加强学生就业指导,帮助学生做好职业生涯规划及就业指导

 

初步制定一套网络管理专业创新人才就业指导方案,加强学生就业指导,帮助学生做好职业生涯规划及就业指导,并推动学生职业角色的转变。这主要是针对于中职的特色,实施“双层次、多方向、分阶段”的实践教学体系的概念,构建与市场需求紧密结合的中职网络管理专业创新人才就业指导体系,包括人才就业指导方案,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和对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注重培养具有综合性,创新性的网络管理专业创新型人才。

 

五、结论

 

遵循“专业教育与素质教育相结合、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相结合、教学与科研实践相结合”的教育理念。构建当地中职网络管理专业创新课堂教学体系,包括课堂教学方案,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和对学生综合能力及创新能力的培养等,从而培养符合当地市场及企业需求的“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干得好”的创新型网络管理专业人才。以下是课堂教学的建议:1.明确课堂教学目标和规格,完善与优化课堂教学模式;2.改革课程结构,重构以培养技术能力为核心的课程体系;3.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师专业水平和创新意识;四、从当地企业需求出发,工学结合,建立校企合作长效机制;五、加强实践教学体系建设,实施“双层次、多方向、分阶段”的教学模式;六、加强学生就业指导,帮助学生做好职业生涯规划及就业指导,形成实践教学、生产应用、岗位能力培养三位一体的实践模式,培养学生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加强中职网络管理专业教育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在网络管理专业教学过程中,围绕专业创新、课堂教学这个中心,分析当地的中职网络管理专业教学体系发展思路,结合当地地区市场实际需求,实施构建更加科学合理的创新课堂教学模式,当地地区的中职学校应主动适应网络管理行业对人才需求的变化,对课堂教学模式做出相应调整,大胆进行教育的改革创新,才能培养出更多具有实用性、创新型、应用性及职业素养强的网络管理专业人才。本文综合中职计算机网络管理专业的课堂教学内容,对现代网络管理专业的教学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来相关建议。本文的研究对于中职计算机网络管理专业的课堂教学有正面的帮助,可作为后期研究该领域的参考依据。

第7篇

摘 要:随着现代社会的岗位需求变化及高校的发展趋势,在本科人才培养过程中,创新创业环节具有十分重要的位置。本文结合计算

>> 基于课程实验整合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研究 基于创新创业教育的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研究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改革与创新研究 试论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与实施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研究与建设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双语教学体系构建 基于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中职对接本科“3+4”分段培养课程体系构建的研究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实验课程体系的创新与实践 基于创新创业能力的计算机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基于CDIO工程教育模式下高职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课程体系的创新构建与研究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实践教学体系与规范研究 地方师范院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教学体系研究与实践 中职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建设研究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研究 创新创业教育在高职计算机类专业课程体系中的建设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存在的问题和规范策略研究 基于创新创业教育的高校电子商务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 基于高职院校专业学习与创新创业相结合的培训体系构建 美术与艺术设计专业创新创业型实践教学体系构建研究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

[2]辽宁省人民政府.辽宁省科技创新驱动发展实施方案[N].辽宁日报, 2015-08-25.

第8篇

关键词:中职院校;电子技术应用专业;技能大赛;课程建设

1中职学校电子技术应用专业开展技能大赛的作用

1.1满足电子技术应用专业高要求的目标

从当前电子技术应用专业发展规划思想中不难看出,国家对于电子技术应用专业的门槛进一步放低,而对电子产品的要求却越来越高,这对于企业设计及生产技术来说,都是一个非常大的挑战。产品质量提升首先要从技术提升方面入手,我国中职院校在长久的发展历史之中,一直秉承技术教育为先导的理念,为进一步解决当前学生就业压力,提升电子技术行业整体活力,保证电子技术的可持续发展,应根据当前国家重大战略目标思想,构建相应的学习课程体系[1]。

1.2改善电子技术应用专业综合人才匮乏的问题

我国要从电子大国走向电子强国,大国重点在于生产,而强国重点在于技术,如何掌握行业核心技术,并领导其走向国际竞争市场,并占有绝对优势,是我国电子技术应用行业未来发展的目标。中职院校作为输送技术人才的主要机构之一,应加大对技术人才的培养,通过构建电子技术应用专业技能大赛的方式,让更多学生了解此行业,忠于此行业。这样既为其未来发展道路指明了方向,又为国家输送了技术型人才,并且推动了行业技术发展,解决了当前电子技术应用行业人才紧缺的问题。

1.3促进电子技术应用专业课程体系建设

1.3.1课程体系建设要贯彻育人根本思想根据当前国家与地方发展要求,电子技术应用专业课程体系的建设,首先要明确教育指导方针。技能大赛所考察的不仅是学生的专业素质,还有临场发挥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当前培养的学生,既要拥有核心素养,又要具备专业技术,还要具有将理论知识与实践作业相结合的能力,因此,在进行课程体系建设时建议采用“五横五纵”的职业能力递进培养课程体系,践行素质化教育和个性化教育内涵。“五横”是指五个递进的教育内容体系,分别为公共基础课程、专业基础课程、岗位拓展课程、专业自修课程、社会实践课程,贯穿于现代教育思想的全部领域。在“五纵”中要进一步对课程体系进行分化,做到在公共基础课程中实现全面育人,在专业基础课程中完成基础工作,在专业核心课程中考取资质,在岗位拓展课程中完成职业教育,在自选课程中实现个性化发展,在社会实践课程中提升个人专业综合素养[2]。1.3.2专业技术课程坚持全面素养培训一是要把公共基础课程作为基础,进一步加强学生身体素养和劳动观念以及创新意识。二是要做到思想政治教育与专业技能的统一。以汽车电子技术技能大赛为例,主要分为五个方面对学生综合能力进行考察。一是汽车机械基础(了解机械运动);二是汽车电子基础(专项技能知识);三是汽车文化内涵(加大对于新能源汽车行业的认识);四是汽车构造(为电力电子技术的应用做铺设);五是新能源汽车基础(基础内容及行业拓展知识的整合)。为保证技能大赛的完善性,还要针对这五个方面的内容建立相应的评价标准。

1.4帮助院校电子技术应用专业选择教学内容

1.4.1知识内容的构建技能大赛能够最大限度地契合电子技术应用专业教学内容,一般包括电力电子器件、系统电路、系统控制三个板块。其中,核心是系统电路内容,在此环节的教育课程中应具备以下四项技术:整流技术、逆变技术、直流变换技术、交流变换技术。整流技术对应车载充电机以及车载发电装置的教学;逆变技术对应驱动电机控制器和空调电动压缩机控制以及电动助力转向控制教学;直流变换技术相对应DC/CD变换器教学;交流变换技术对应单相、三相交一变频电路工作原理和熟悉主电路教学。电力电子器件板块的教学重点为不可控器件、半控器件以及全控器件,在专业要求上要使学生掌握各类电力电子器件工作原理以及参数特性和使用方法。1.4.2教材内容的改革纵观电子技术应用行业市场以及科学技术发展来看,电子技术应用专业发展较为迅速,在学生选择参加技能大赛的时候,也要针对自身专业情况,除了要巩固基础知识的教学,更要注重创新性,不能光依靠教材实施“填鸭式”教学方法。教师一是要加强对于现阶段电子技术应用行业发展资料的收集,保证教材内容可以跟上当前行业发展形势。二是要注重教学案例的导入,进一步丰富课本内容知识,结合多媒体教学设备,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三是要注重从实际角度出发,将知识与生活相连接,将教学内容知识点加以梳理,并能让学生在原有基础教学知识之上,还能扩展视野。

2借助技能大赛建设中职学校电子技术应用专业课程体系的途径

2.1中职院校电子技术应用专业教学方法

2.1.1采用问题导入法授课电子技术应用专业教学内容及知识较为琐碎,对于部分学生而言在课堂很难集中注意力,因此教师要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应加大对于现阶段学生思想的揣摩,将学生作为主体,实施相关教学方法。当前,问题导入式教学方法就可以很好地解决这一问题。在传统教学过程中,大多都是以教师为中心,教师在上面讲学生在下面听并做笔记,缺乏互动性,课堂整体气氛较为压抑。通过问题导入式教学,在关键节点,教师能够加大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学生也可带着问题去思考。2.1.2采用理实相结合的教学方法教师应在不同教学内容之中,设立相应的实践内容及实验课程,让学生将理论知识与实践内容达成一致。一是要加大与学校领导层的沟通,注重电力电子器件教学设备的投入;二是要与地方企业合作,为学生提供一个可以参观实践的平台;三是依照当前学生的学习成绩和实践水平进行综合分析,合理划分学习小组,以小组共同探究的模式,提高学生的动手水平和自主思考的能力。

2.2搭建网络教育平台

我国现阶段正处于教育信息化2.0时期,此时期的特征在于教育要全面推进信息化,即将专用资源转向大资源并实现共享,提升学生信息技术能力,转变教师信息素养观念,实现融合发展。因此,中职院校作为技术型人才培养机构,更应加大对网络教育平台建设的关注,并将教学任务及成果上传至平台,与学生形成良好的互动性,保证教育的实效性。一是要结合网络资源对电力电子专项技术教学内容进行丰富与扩张;二是建立评论区域,加强对学生思想动态的把控;三是设立课后辅导板块,收集评论区学习问题,并形成有针对性的辅导材料。

2.3中职院校电子技术应用专业实验课程设计

2.3.1开设半实物仿真课程根据上述教学课程体系建设标准及思想,中职院校应加大电子技术应用专业实验课程的规划,注重实训性实验过程以及验证性实验结果。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当前利用计算机进行仿真模拟实验已成为汽车行业、建筑行业以及IT行业的主流,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利用此项技术优势,带领学生在半实物仿真模拟课程中探寻电力电子技术在生产中的应用。一是教师要增加实物仿真软件的学习,保证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可以帮助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二是教师在使用相关建模为学生演示基础知识时,还应教会学生使用相关软件,方便在课余时间利用计算机进行学习;三是注重课程内容的创造性和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2.3.2增加课程设计的环节为了进一步发挥出实验教学环节的实际作用,中职院校应在电子技术应用专业课程中加入实验设计环节,将电子技术应用工程实践过程进行充分的模拟。首先要按照分层式教学指导理念,为学生划分学习小组,并保证每个小组的实践及学习水平基本相同。其次,教师应设置相应的课题让学生以小组的形式开展设计实践,在设置课题时要根据当前的学习内容有针对性地设计,可采用循序渐进的方式,逐一增加难度。2.3.3加大社会实践的力度在院校高水平实践性人才指导方针的基础之上,中职院校应充分整合现有教学资源并动员社会力量,为学校电子技术应用专业课程的建设,提供更加优质的平台,引导学生在社会实践中能够真正将专业所学内容落到实处。一是要加大与地方电子技术企业的合作,开展技能大赛,定期组织学生参观企业,使企业专家与院校教师共同合作,成立优秀的教育团队,在专业技术的实践上,为学生提供优质的教学指导。二是为学生提供岗位实践平台,将社会实践内容列入毕业标准,并设立相应的考核内容,学生必须经过实践,考取相关资质证明之后,方可毕业,进一步提高毕业门槛和教育质量。三是根据地方战略发展需求,为学习成绩优异、实战经验较强的技术型人才提供就业岗位,带动地方电子技术产业发展,解决学生就业难的问题。

2.4电子技术应用专业实验课程评价体系构建

2.4.1多元评价针对当前丰富的教育课程以及教学形式,评价的形式也要随之丰富起来,要注重评价体系结构的多元性。一是要将线上评价与线下评价相结合,将网络教育平台教学内容列入评价指标中,通过学生的日常考勤、作业完成情况以及线上测试等方面,考查学生的技术素养,在线下结合案例分析、项目答辩以及考试成绩内容进行评价,将二者结合,最后得出结果,实现综合成绩评定。二是教师要将理论知识与实践内容相结合评价,注重两者的协同发展。三是进行小组考核,基于小组探究式学习和课题设计等问题进行组内评测和学生互评,考查学生的协作及动手能力。2.4.2过程评价根据当前所设置的“五横五纵”教学课程体系和新课程改革指导理念,应加大对于教学过程的评定。首先,专业技术课程作为考评的主体,而其余的拓展课程作为考评的辅助参考,最后建立综合评定体系。其次,由于所学科目不相同,因此在评价的方向上也要有差异化的体现,在建设过程中,教育团队可采用模块化的方式将课程逐一分解,并分成若干个考核分项进行评价,这样能够提高学生对于每个课程的重视程度。最后,要根据不同的项目内容把考核指标分化,像知识、技能以及态度等,并科学设置比例,让学生在社会能力和方法能力上都有所提升。2.4.3职业评价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教师作为课程教学中的主体人员,为保证教学质量,应对教师的职业能力进行考核。第一,可通过评课的方式,定期组织教学团队进行课程观摩,并对教学过程中所出现的问题及优点进行记录,设立电子技术应用专业课程专项研讨教学会议,解决当前教师教学过程中所出现的问题,进一步放大当前教学优势。第二,通过巡课的方式,加大教师对于日常教学内容质量的监管,通过抽查的方式,对教学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进行整改和优化。第三,加大基础专业能力的培训,设置考核内容,对教师进行定期测试,以保证教师专业知识掌握水平。

3结束语

综上所述,基于国家教育部所颁布的“关于组织做好职业院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订与实施工作通知”指导,我国中职院校改变以往教学思路与模式,以基础知识为抓手,以技术技能为主线,实施电力电子技术在电子技术应用专业课程中的发展目标迫在眉睫。为进一步推动我国重大战略目标的实现,相关教育人员应重视技术内容的学以致用,促进我国电子技术发展迈向新的台阶。

参考文献

[1]朱柯.技能大赛对中职学校电子技术应用专业发展的促进作用[N].山西科技报,2021-10-26(A06).

第9篇

一、“3+4”分段培养试点项目的实践

1.实施-性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与执行

为做好“3+4”项目试点工作,淮安生物工程高等职业学校与淮阴师范学院、淮阴工学院多次联合召开会议,研讨人才培养方案。在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过程中,注重遵循技术技能人才成长规律,尊重学生认知特点,进行了七年整体设计。在中职阶段,重点加强专业基础知识、基础技能和继续学习能力的培养,增强与后续教育课程的衔接性、实践性和职业性。加大了公共基础课程课时的比例,公共基础课程占总课程课时的60%左右,专业课程课时占总课时的40%左右。此外,每年根据实施情况进行人才培养方案的滚动修订。在教材的选择上,按照牵头本科院校的建议,语文、数学、英语采用普高教材与中职教材相结合的方式;德育课、体育课、专业课等教材的选用严格按照省市教育主管部门的要求选配。

2.选配优秀教师承担“3+4”班教学任务,强化过程管理

在师资配置上,安排有扎实教学功底且教学经验丰富的老师担当任课教师,其中包括系部主任、教研室主任和省市“两课”评比获奖教师。全体任课教师爱岗敬业,乐于奉献,形成了团结和睦、积极向上的教学教研气氛。目前,“3+4”班级任课教师共有46人。从年龄结构上看,40岁以上11人,30--40岁25人,30岁以下10人;从学历结构上看,全部为本科及以上学历,其中硕士学位11人;闹俺平峁股峡矗高级职称13人,中级职称21人,初级职称12人。学生测评显示,学生对任课教师的满意度为98.6%。

在过程管理上,成立“3+4”教学管理部,由基础部专门负责,挑选经验丰富的教师担任班主任。为了避免干扰,“3+4”班独处一栋小教学楼。时间安排上,早自习从7:00到7:50(普通班级早自习从7:30到7:50);上午4节课,下午2节课后又加上1节课;晚自习2节大课。早自习、晚自习都安排老师跟班辅导。在教学工作量核算上,“3+4”班老师的工作量按系数1.2执行。定期召开学生大会和家长会,向学生和家长介绍中职“3+4”分段培养项目的背景以及转段的基本要求、教学的基本情况及学生的阶段学习情况。

3.扎实做好转段升学考核工作

为了扎实做好转段升学考核工作,牵头本科院校都出台了《关于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3+4”试点项目转段升学工作的实施意见(试行)》,成立了转段升学考核工作领导小组,明确了过程考核、课程考核及综合评价的具体要求。2013级中职本科“3+4”转段考试由对口本科院校淮阴师范学院和淮阴工学院组织,本科院校安排了由副校长、教务处长、院长(系主任)、招生处长、监察室主任等组成的巡考小组。淮阴工学院转段考试考数学、英语和专业综合(双方协商的3门专业主干课程);淮阴师范学院考语文、数学、英语和物理4门文化课。根据转段方案要求,淮阴工学院和淮阴师范学院规范组织实施,封闭出题,组织专人监考与阅卷。监考人员配备金属探测仪,全程录像,学生需经过严格的检查程序方可进入教室,充分保证了考试的公平与公正。

二、“3+4”分段培养试点项目实施过程中的主要问题

1.缺少统一的实施性人才培养方案

中职与本科课程衔接是现代职教体系建设中的重要内容。在课程层面如果不体现中职本科衔接一体化设计、分段培养的特点,就很难依托中职本科衔接培养出高素质技能型人才。2014年,江苏省颁发了《省教育厅关于开展中高等职业教育衔接课程体系建设的通知》(苏职教[2014]2号),投入了4000多万元,分2批立项了近90个课题,重点建设一批符合江苏地方经济发展需求的中高职衔接专业课程体系。有的课题还在研究中,有的虽已结题,但还不具备推广价值。现在实施的人才培养方案都是合作双方联合制定的,中职阶段的人才培养方案经过几年的滚动修订已基本可行,但本科阶段的人才培养方案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3+4”一体化的人才培养方案需要牵头本科院校拿出更大的主动性、积极性和中职学校一起完成。

2.缺少统一的课程标准

淮安生物工程高等职业学校的3个试点专业分别与淮阴师范学院和淮阴工学院合作,但是两所本科院校对笔者学校的要求不同。淮阴师范学院要求语文、数学、英语等文化课要以普高教材为主,而淮阴工学院则要求以中职教材为主。教学内容有差别,教学重点、难易程度也有差别。特别是2013级最后的转段考试,淮阴师范学院考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四门文化课,而淮阴工学院考数学、英语和专业综合三门。这就给笔者学校的教学安排带来了一定的难度。另外,实践教学环节也不足。“3+4”培养模式需要实行校企合作、工学交替,培养的学生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职业素养,掌握专业对应职业岗位必备的知识与技能,能胜任生产、服务、管理一线工作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而本科院校是从普通高中的优秀学生中选拔人才,培养产品设计、技术改造的高级工程人才。由于定位目标不同,所以中职教育不同于普高教育。但由于本科院校要求强化数学、英语等文化课,文化课的比例占60%~70%,因此有些专业课及实践教学课时不足,达不到提高技能的目的。

3.转段考核机制还不够完善

转段考核分过程考核、课程考核和综合评价三部分。学校、学生、家长最看重的是课程考核,即最后的转段课程考试。文件明确要求由牵头院校负责,但有些环节还是双方一起参加更为贴合实际。比如出试卷,双方都可抽一些教师参加,笔者学校2013级的转段考试,一所本科院校出卷、阅卷都有笔者学校教师参加,另一所本科院校则不要笔者学校教师参加。本科院校教师出卷时对中职教学内容缺乏深入了解,题目易难易偏,这样就给考核标准的确定增加难度。如笔者学校的一个专业的最终录取标准为“总分不低于145分且单科成绩不低于20分”,单科成绩不低于20分就是由于试卷太难造成的,不利于人才的选拔。

三、建议

1.尽快出台一体化的人才培养方案

笔者建议省教育厅应尽快把已结题的课程体系建设成果进行梳理、推广,成熟一批一批,供江苏全省各职业学校借鉴和使用,不必等90个课程体系建设课题全部完成再统一。本科院校要真正发挥“牵头”作用,深入调研,对“3+4”人才培养方案进行“7年一体化”贯通设计,特别要注重专业的衔接、培养目标的衔接、课程结构的衔接、课程内容的衔接、教学模式的衔接;合理设置中职阶段的数学、英语等文化课,以满足高等院校人才培养的要求;合理设置中职阶段的专业核心课程,强化实践教学环节。这样才能使“3+4”既有别于普通高考,又有别于对口单招,真正办出特色。同时要制定完善转段考试科目的课程标准,在新生入学时就告诉学生,有利于老师的“教”和学生的“学”。

2.发挥市教育行政部门的统筹协调作用

由于地方本科院校归属省级教育行政部门,而中职学校一般接受市教育局管理,市教育行政部门统筹起来存在一定难度。因此,市教育行政部门应多与本科院校联系,加强沟通,定期召开中职、本科院校和教育行政部门参加的座谈会、协调会,提出意见或建议供大家讨论,以达成共识。如在转段升学考核方案中,同一个地级市使用的教材相对统一,文化课考什么科目相对统一,科目分值相对统一,考核时间上相对统一,平时的期末公共课考试试卷相结统一,出卷阅卷要有双方人员参加等等。这样有利于中职校的教学安排,也有利于开展教学考核评价。

3.完善转段考核机制

要把过程考核、课程考核、综合评价三者有机结合起来,不断完善过程考核。本科院校要每学期至少要检查中职学校学生的成绩情况,了解学生的学习动态。中职学校也要把学生考试成绩如实报给本科院校,建立成绩档案,三年下来,学生的学习情况一目了然。加强课程考核,课程考核即最后的转段升学考试是关键,相当于“普通高考”,本科院校要严格出卷、监考、巡考、阅卷等环节,在出卷上可邀请中职老师参加,避免出现超纲、太难现象的发生;注重综合评价,学生每学期的综合表现都要有记录,对严重违纪的学生要严格按照相关文件执行。

转段考试是“达标性考试”而不是“选拔性考试”,中职学校、家长、学生希望没有淘汰,但本科院校录取时不能不分优劣,不可能照单全收,要综合这三方面的因素,把真正优秀的学生选。同时,对不能转段的学生,文件要求可留到下一级或中职毕业,但实际操作来看,有的专业不是持续招生的,而获取中专文凭又有点“吃亏”,因为“3+4”学生的入学成绩远远高于五年制高职的录取分数线。因此建议开辟一条通道,允许他们转入“五年制高职”继续完成学业,能获得一个大专文凭。

第10篇

关键词:中高职衔接;会计专业;课程体系建设

中高职教育衔接人才培养问题是当前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的重点推动内容。要增强职业教育吸引力,就要探索并建立灵活多样的中高职衔接模式。目前我国中高职衔接人才培养模式还存在一些问题,不但包含招生制度、教育体制等方面的宏观问题,还包括不同的专业以及不同课程实训内容等微观方面的衔接,但在衔接过程中,无论在宏观层面还是微观层面上来说,归根结底落脚点都是在课程衔接上。下面笔者以我院会计专业中高职衔接办学实践谈谈自己的想法和对策。

一、中高职衔接会计专业课程体系建设出现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一)中高职公共基础学习课程衔接欠妥

中职学生进入高职院校后,进行的是更高层次的学习,一般专业知识上衔接较为理想,但是在公共课程学习上,出现了较为严重的脱节现象,尤其是高等数学和大学英语学习、财经应用文等课程上出现的问题尤为明显,在考试测试时合格率不容乐观。中职学校在培养学生时,基本按照其学校自身的性质、培养目标以及任务等进行课程设置和内容安排,为体现职业院校特点,同时考虑到生源素质,一般较为注重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往往忽略了公共基础课程对其人文素质的影响和培养。例如,对于会计专业来说,很多中职学校在进行专业开设时以一些证书为载体,例如会计电算化合格证、会计从业资格证以及收银员证等来进行教学课程的组织,强化会计相关技能的培训,这样就放松了国家要求的公共基础[1]课的学习。其次,高职院校在教学活动的组织中,对中职生源和高中生源的差异没有区别对待,高职院校的生源大多为普通高中生,小部分来自“对口升学”或者“单招”的中职生,在课程的设置上,一般都是按照高中生源的标准开设课程,忽视中职生源的文化课基础以及学习能力,没有充分考虑其在专业素质和基本素质方面存在的差异性,从而导致中高职课程学习中出现衔接不到位的问题。

(二)中高职职业学习能力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糅杂

在对中职和高职会计专业课程体系的研究对比中发现,二者之间的界限往往不是很清晰,在专业课程的设置上,中职课程在高职学习中也会出现;从专业内容技能训练上,也出现了较为严重的重复问题。这种现象直接导致中职学生在进入高职院校后,发现学习内容重复出现,认为自己都学过,导致不认真听讲,打消了中职生源的学习积极性。同时,这种现象也给教师造成一种错觉,认为他们基础知识不牢固,有些问题似懂非懂,而且学习态度不端正,比一些无基础知识的高中生源教授起来还要困难。

产生上述问题的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几点:第一,中职学校和高职院校之间沟通较为缺乏。中职院校和高职院校在办学上属于一个类型的学校,高职院校级别比中级高上一个级别,但是往往在当前很多高职和中职在业务上毫无沟通,使得不同的院校开设会计专业,但是二者在业务上并未有交集,双方教学交流处于一片空白;第二,在中高职教材编制上存在一定的重复性。教材是教学的载体,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在我国当前职业教育体系中,中职和高职之间未形成完整的系统,在衔接上不连贯,无论是国家还是地区都没有统一的中高职递进的课程体系和课程标准,对接意识欠缺,因此教材内容上相互涵盖,出现重复;第三,中高职教学都将考证作为重要内容,无论是中职还是高职院校,考取会计职业资格证以及更高层级的证书已经成为普遍现象,为考证而设置了大量重复的课程,也导致出现衔接性不足的现象。

二、中高职会计专业课程体系衔接的有效对策

课程体系衔接是中高职衔接人才培养模式的核心内容,笔者通过我院和中职学校多年的实践办学经验,总结出高职会计专业课程体系衔接应主要从以下四方面入手。

(一)职业资格证书的[2]衔接策略

会计专业的毕业生,首先需要依托国家承认的会计专业技能资格证书作为进入会计行业的准入门槛,会计专业会计从业资格证书是首道门槛,然后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逐步的参与更高层次的考试,初级、中级甚至高级等职业资格证书,由于工作年限的限制,学生在学习期间,只能考取两个证书:会计从业资格证书和初级会计证书。在中职培养过程中,学生取得会计从业资格证书很难,一是从学校管理角度看,会计从业资格考试难度不断加大,如果把会计从业资格证书作为毕业的附加条件,会导致部分学生无法毕业;二是从学生自身来看,部分中职学生毕业后并不一定从事会计行业,有些学生也会通过不同的途径参与升学,并不重视取证。在课程的具体设置上,高职教育应当在第一学期进行会计从业资格证书需要考试的三门课程设置,然后根据情况对学生参加初级资格考试证书进行鼓励。在之后进行课程的设置上,难度范围不应当超出中级会计资格证书的难度,这样既可以为学生在毕业后考取会计师资格提供坚实的后盾,也能满足社会上对会计人才的需求。

(二)会计专业技能的衔接策略

会计是一项对技能要求较高的职业,中高职衔接不但要立足职业资格证书,更应当以专业技能衔接做保障。在进行人才培养时,根据培养层次,要求中职会计专业学生掌握的专业技能为出纳和会计的基本技能,如珠算、点钞、小键盘录入、银行业务办理以及现金管理、日记账登记等基本操作,技能要求相对简单,在知识结构上掌握基础知识,强调基本技能的熟练程度;高职会计专业学生除了要求具备基本职业技能外,还要具备一定的管理技能,例如对总账的处理、会计报表的处理、成本核算以及纳税业务等,此外也应初步掌握一些公司的财务分析、内部控制以及风险控制等技能。高职阶段的会计技能既是中职阶段会计技能的一个延续和提升,又在层次上高于中职阶段。因此,中职和高职院校的专业技能培训应当是一个连贯的系统,在具体的教学内容以及训练项目的安排上,中职阶段多强化基本技能,进行一些课内实践操作岗位技能实训即可,高职阶段应当突出学生综合技能的应用,多进行综合岗位的实训以及财务分析和管理方面的实训,更好的提升学生会计职业综合能力。

(三)会计专业课程内容的衔接策略

中职阶段和高职阶段的会计专业课程主要核心要点就是要着力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职业技能是会计专业课程内容的主线。因此,高职院校应当和企业通力合作,对于职业就业岗位要科学定位,根据实际的社会需求进行课程结构的设置,将中职教育作为高职教育的起点,这样可以更好的进行课程内容的衔接。应当重视校校合作、校企合作,聘请行业内专家和中职教师共同商定教学计划和教学目标,从而实现中高职课程内容的有效衔接。以会计实务课程为例,要按照难易程度划分为初级、中级和高级三个层次,根据人才培养规格的要求,在中职阶段开设“初级会计实务”,在高职阶段开设“中级会计实务”,这样可以有效避免课程内容的重复,同时深化中职课程的内容、强化高职学生的综合能力以及管理能力。会计课程本身具有较强的关联性,每年的生源也在变化,教师在教学中将自我定位应当加以明确,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对课程的内容加以整合和优化。例如,在进行中级会计实务的教学中,课程内容所得税会计与税费计算与纳税申报可以进行整合,成本会计的成本分析课程可以和财务报表分析进行整合等,实现课程内容的横向衔接,保证课程内容衔接的连续有效性。

当前,中高职院校正在不断对会计专业的有效衔接进行探索创新,力图推进中高职教学一体化策略,以期建立中高职优势互补、衔接贯通的会计人才培养模式和课程体系,相信通过不断的探索和总结,中高职衔接人才培养模式将为职业院校学生的终身教育和持续就业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张惠君.会计专业中高职一体化课程衔接问题的思考――以浙江金融职业学院为例[J].价值工程,2013,15:256-258.

第11篇

关键词:职业教育课程体系;协同学理论;开放性;非线性相互作用;非平衡状态

职业教育课程体系建设是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潮流趋势和重要里程碑。各级职业教育衔接的核心是课程体系建设,课程体系建设的关键是课程衔接。目前,各级职业教育课程体系彼此独立、互不相干,虽然试点合作院校之间已经建立起了密切的联系,但是各自独立运行的课程体系之间不具有相互融合的关联性和耦合性,体系层面的课程衔接还未真正建立起来,课程衔接的优势效应不明显。为了更好地理解和处理职业教育课程体系建设和课程衔接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可以从协同学角度看待职业教育课程体系建设和课程衔接,将各级职业教育课程体系分别看作是职业教育课程体系这一大系统中的不同子系统,按照协同学理论寻找并放大职业教育课程体系建设的序参量,促使各子系统产生自组织行为并形成利益共同体,充分发挥各自优势,在功能和定位上实现优势互补,协作完成职业教育课程体系的整体设计、内容规划、教学统筹、分段实施等各项任务,在宏观上形成具有特定结构和功能的职业教育课程体系的有序状态。

一、职业教育课程体系建设与协同学的契合性

将协同学移植于职业教育课程体系建设的关键是要将协同学中思想方法论的精髓注入其中。系统是否具有开放性,系统内部各子系统之间是否存在非线性相互作用,以及系统是否处于不稳定的非平衡状态,是判断协同学理论适用性和解释力的三个关键环节〔1〕。

1.职业教育课程体系具有开放性特征

开放性是系统演变进化并维持生命力的必备条件和客观要求。职业教育课程体系的开放性特征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职业教育课程体系建设不能脱离社会环境而孤立存在,课程设置要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课程内容要紧跟科学技术发展的前沿。职业教育课程体系必须与社会环境进行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换,通过输入、输出和反馈快速响应社会需求和产业发展动态,随时进行自我调节和自我完善,确保系统的有序性不随时间推移而自然衰减,防止系统因熵增走向混乱而导致崩溃,具有生态开放性特征。二是职业教育课程体系是各级课程体系进行结构性重组后演化出的复杂的、高级的新的有序结构。各级课程体系作为职业教育课程体系的子系统,既相互依存、又彼此独立,在衔接部分互为输入和输出,并通过反馈畅通信息渠道,具有结构开放性特征。

2.职业教育课程体系建设存在非线性相互作用

非线性相互作用是系统发生结构性演变和进化的内驱力。职业教育课程体系建设存在非线性相互作用,主要表现为相干性、不均匀性和不对称性。相干性是指各级课程体系作为职业教育课程体系的子系统,不是独立运行的,且各个子系统之间的相互作用也不是简单的数量叠加,而是通过相互之间的竞争与合作形成彼此制约和关联耦合的宏观整体结构。不均匀性是指各级课程体系在地位和作用等方面不是完全对等的,存在着支配与服从、决策与执行等多种不均衡、不平等关系。目前,各级职业教育课程体系中都存在部分同质课程,在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和能力要求等方面差异不大,各方在协同过程中为了确保自身优势不被削弱而相互竞争,胜出的取得控制权,并通过不断扩大和强化自身的优势地位支配和役使其他课程体系和部分相关课程的协同作用。不对称性是指各级课程体系各自具有区别于他人的独有特质,彼此在职业教育课程体系宏观结构建立的过程中,都具有他人不可替代的功能和独一无二的作用。

3.职业教育课程体系建设具有非平衡状态特征

构建职业教育课程体系势必须打破各级课程体系各自的固有模式和原有界线,彼此通过摒弃自身系统的孤立性实现相互之间的关联耦合。只有这样,各级课程体系才能失去自身已有的稳定状态,而走向不稳定的非平衡状态。非平衡状态是系统的有序之源,系统只有在远离平衡状态时才能发生有序化演变,即所谓的“不破不立、破而后立”。

二、职业教育课程体系建设的协同学特征

1.职业教育课程体系建设的控制参量

控制参量是系统所处的外部环境向系统内部输入物质流、能量流和信息流的总称,是推动系统发生结构性相变的外在动力。研究发现,职业教育课程体系的建立主要受到三个外部因素的影响。一是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客观要求。《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4-2020年)》中明确指出:在职业教育体系内部,要系统构建从中等职业教育、高等职业专科、应用技术本科到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培养体系,强化职业人才衔接培养。二是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转型升级对高素质劳动者和各层次技术技能人才的迫切需求。三是人民群众渴望接受高层次职业教育的现实愿望。上述环境因素相互关联、共同作用,触发各级课程体系产生关联和互动,并形成自组织过程。

2.职业教育课程体系建设的序参量

序参量是描述系统宏观结构和有序化程度的参量,是系统中各个子系统在无序状态中通过竞争和协同创造出来的,是所有子系统自组织的结果。序参量决定系统的宏观结构和微观组态,支配和安排各子系统的演化方向,是役使各子系统协调行动的关键要素。因此,找出促使各子系统产生协同效应的序参量,就可以有效把握整个系统的有序化发展方向。为了确定职业教育课程体系建设的序参量,将绝热消去法的思想运用到系统模式建立过程中,分析并找出为数众多的快弛豫参量并将其消去,剩下的极少数慢弛豫参量就是系统演化的序参量。职业教育课程体系建设的关键是衔接问题,这里所说的衔接是指将中职课程体系、高职课程体系、本科课程体系乃至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连接成一个整体,形成纵向流动、双向沟通、开放融合的系统架构。系统中的各个子系统各司其职、各尽其责、相互贯通、协同作用,共同组成一个可执行的职业教育课程体系的大系统。宏观上系统具有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各层次技术技能人才的功能结构,各个子系统由各自无规则的独立运动协同发展为分层培养的有序状态。在微观层面,系统中的各个子系统分别以不同的行为方式分工合作,彼此之间的互补性远远大于相互之间的替代性。解决衔接问题的关键是找到衔接的序参量。序参量选择的依据有三点:一是序参量是宏观参量,能描述系统的整体行为;二是序参量是各子系统协同作用的产物;三是序参量支配各子系统的行为,主宰系统的整体演化进程〔2〕。研究发现,衔接不是职业院校之间的局部行为,而是整个职业教育课程体系的衔接,必须将职业教育课程体系建设放到体系层面去思考,因此,建立体系层面的《专业标准》体系和《课程标准》体系是职业教育课程体系建设的序参量。首先,《专业标准》体系和《课程标准》体系是学校开设专业、设置课程和组织教学的法规性文件,具有宏观规划和指导作用。其次,《专业标准》体系和《课程标准》体系由同一专业不同层次的多所职业院校共同研究制定,通过竞争和协作逐渐达成共识,是各子系统协同作用的产物。第三,《专业标准》体系和《课程标准》体系作为法规性文件,支配着各级职业院校的教学行为,主宰着职业教育课程体系建设的有序化发展〔3〕。

3.职业教育课程体系建设过程中的涨落

涨落是系统自组织的催化剂和发生结构性质变的内部诱因。所谓涨落是指系统不断受到内部子系统无规则运动的影响和外界环境的随机扰动,其宏观结构相对于平均值所产生的随机的微小的波动偏离现象。当涨落的作用力较小不足以破坏系统宏观结构的整体性和稳定性时,称为微涨落,当微涨落处于系统平衡状态附近时,各子系统之间产生负反馈自组织过程,促使微涨落逐渐衰减,系统宏观结构最终返回平均值,系统的有序性得以维持。当系统达到临界状态(阈值)时,系统就会处于极不稳定的非平衡状态,此时某种随机的微涨落有可能通过各子系统之间的正反馈协同效应被迅速放大而成为巨涨落,巨涨落将导致系统发生结构性质变并形成新的有序结构〔4〕。职业教育课程体系的涨落受系统内部和外部环境的双重作用。在系统内部,由于构成职业教育课程体系的诸多要素,如各子系统之间的协同效应、同质课程之间的相互竞争、子系统彼此之间的不可替代性等各种非线性关系,都有可能被逐级放大并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最终影响整个职业教育课程体系的演化发展方向。在系统外部,职业教育课程体系作为经济社会大环境的子系统,不可避免地受到外部环境因素的影响,进而在系统内部形成不同程度的涨落。职业教育课程体系在建立的过程中,会不断地随机产生一个又一个微涨落,大部分微涨落会以负反馈的形式快速消失,而其中某个微涨落会以正反馈的形式被迅速放大而成为巨涨落,巨涨落的出现促使职业教育课程体系的宏观结构得以建立,各级课程体系之间形成有序的微观组态。

三、职业教育课程体系建设的途径

1.依托职教集团构建多方利益共同体

近年来,各地广泛组建职教集团,集团化办学日益成为职业教育资源优化整合的重要方式,也为职业教育各级课程体系之间的衔接搭建了多方交流和资源共享的信息服务平台。但现实问题是各级职业院校之间以及职业院校与行业企业之间在课程衔接的问题上存在矛盾交织且难以达成共识。对课程衔接的本质进行深层次剖析,不难发现,各方的利益诉求是一个无可回避的问题,只有满足利益相关方的利益诉求,才能避免合作中的短期行为,提高合作组织的内生力。在竞争与协同中寻求多方利益的共同点是构建多方利益共同体的前提。行业企业在利润的驱使下主要关注短期经济效益的最大化,而职业院校注重的是人才培养的长期效益,职业院校之间以及职业院校与行业企业之间的利益共同点是各方利益博弈和相互妥协的结果,是各方利益在冲突和涨落中逐渐走向结构性重组的有序化过程。冲突是合作的基础,是多方合作共同构建利益共同体的突破口,各方在冲突中进行自我调整,并在博弈中寻求共识。站在协同发展利益共同体的高度上,各方应明确自身的功能定位,并充分考虑合作对象的利益诉求,共同制定《专业标准》体系和《课程标准》体系,并以此为序参量重组职业教育各级课程体系,实现不同层次课程之间的高效衔接。

2.职业教育课程体系建设的独立性和整体性

职业教育课程体系建设要摒弃各级课程体系自身的孤立性,提高独立性,并促使各级课程体系之间产生协同效应,最终实现职业教育课程体系的整体性。各级课程体系的独立性是指系统积极与外界环境进行信息交流和能量交换,系统是开放的、主动的,一方面,系统将内部的熵增输出到环境中,由环境进行消化和变换后重新利用;另一方面系统从环境中输入有用的物质、能量和信息造成减熵运动,以减少自身的熵增,课程体系的有序性得以维持。各级课程体系自身的开放性和封闭性具有辩证统一的关系,二者相互依存、互为条件。各级课程体系以其独立性存在于社会环境和职业教育课程体系之中,其内部应具有相对合理的封闭性,否则,完全开放的外部环境会破坏系统自身的有序性。各级课程体系还应适时、有效地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换,否则与外界完全隔绝的系统其有序性会自然降低,系统的生命力将逐渐丧失。职业教育课程体系的整体性是指各级课程体系在微观上以自组织的形式进行分工合作,在协同效应的作用下产生的具有特定功能的宏观结构。职业教育课程体系的整体性与各级课程体系的独立性是同一事物的不同方面。职业教育课程体系的整体性来源于各级课程体系独立性的竞争与协同,忽略了各级课程体系自身的独立性,协同效应就不会发生,职业教育课程体系的整体性也就不存在了。因此,在课程衔接过程中,要明确各级课程体系之间的培养界限,通过竞争和协同实现职业教育课程体系的整体贯通。

3.职业教育课程体系建设的衔接机制

一是培养目标衔接机制。由行业企业牵头,根据区域发展规划和产业结构调整要求,明确相同专业不同层次岗位人才的知识结构和能力要求,各级职业院校应以此为依据,共同确定人才培养层次、类型、规格及目标定位,形成逐级递进的人才培养目标衔接关系。二是课程内容衔接机制。由职业院校牵头,与行业企业建立联动机制,共同研究课程设置,统筹制定课程标准,联合开发教学内容,共同开展教材建设,使课程教学能够紧跟产业发展和技术进步。三是质量评价衔接机制。建立职业院校、行业企业、毕业生三位一体的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体系,三体互动、相互制约,形成多元衔接的评价机制。

作者:李萍 单位: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教务处

参考文献:

〔1〕肖军飞,刘大伟.协同学视阈下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构建探讨〔J〕.教育探索,2012,(2):29-31.

〔2〕金盛.涨落中的协同:中高职衔接一体化教育模式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3.65-72.

第12篇

关键词:中高职衔接;课程体系;构建

基金项目:2013年重庆市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重点项目《国际贸易实务专业中高职衔接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项目编号:132114)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3年10月22日

一、课程体系建设是中高职衔接的关键

职业教育的可持续发展呼吁中高等职业教育协调衔接。中高职衔接是指中等职业教育与高等职业教育两个不同层次教育之间的联接状态及其相互之间的作用方式和作用内容,是中、高等职业教育在培养目标、专业设置、课程设计、教学内容的组织等方面相互承接、合理分工的有机结合状态。《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提出“推进职业学校专业课程内容和职业标准相衔接”、“建立健全职业教育课程衔接体系”,由此可见,在加强中高职教育衔接的过程中,中高职课程结构能否科学合理地衔接,直接关系到中职与高职两个层次培养目标的实现途径能否有机统一,是实施中高职教育体系衔接的关键所在。

(一)课程体系是实现中高职衔接的最有效载体。中高职衔接内涵涉及办学形式、招考方式、培养模式、评价机制等多个层面。但作为教育最根本的主题应该是学生,最有效的载体应该是课程体系。方式和模式很重要,但课程体系作为知识和能力的载体,是实现中高职衔接的最有效载体。

(二)课程体系是反映社会人才需求的最具体呈现。职业岗位对社会人才提出一些抽象的和具体的要求,教育应该将职业岗位对人才的这些需求转化为教学内容,传授给学生相应的知识和技能,而课程体系正是在分析人才培养目标及职业岗位需求的基础上,归纳形成的知识和技能体系。通过课程体系和师生的教与学,使学生技能满足社会对人才的要求。

(三)课程体系是联系师生和人才培养目标的桥梁。中高职对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不同,在衔接过程中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衔接,就要考虑到师生的实际情况,通过课程体系架设起教师与学生、教育与学习、当前与目标之间的有形桥梁。

二、中高职课程衔接中存在的问题

中高职衔接的核心是课程的衔接,但在目前,从国家到地方均未对如何构建贯通的课程体系提出明确的要求,理论和实践中也尚未解决好中高职课程衔接问题。

(一)课程设置与学生素质脱节。课程设置出现脱节现象,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文化基础课设置出现脱节;二是专业课程设置出现脱节。目前,高职院校生源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是普高生;二是中职生,主要生源是普高生。普高生知识基础扎实,但是没有专业方向,没有经过技能训练。中职生有专业方向,有专业技能,但是文化基础较薄弱,普高生和中职生显然不在同一起点线上,但是目前许多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方案是以普通高中毕业生生源为起点编制的。对两种生源采用混合培养方式,从而导致中职毕业生入学高职院校以后,中职生理论知识跟不上,基本技能又要重新开始练习,浪费了中职教育资源,显然不利于中高职协调发展。这对专业理论课的深入学习和今后学历的进一步提升带来一定的困难。

(二)课程内容设置重复。目前,中高职衔接的现有模式,主要有两种:“一贯制衔接模式”和“分段式衔接模式”。“一贯制衔接模式”也即是“五年一贯制”,往往是在高职进行5年的学习,课程规划基本上没有重复;“分段式衔接”有的学者也称之为“对口招生”模式,即中职学生毕业后参加规定的考试而取得进入高职进一步学习的机会。到目前为止,许多中职学校都采用了“3+2”、“3+3”模式,或则是“4+2”模式。这种模式,往往存在课程结构和学科门类设置雷同,教材选用和教学内容交叠重复,理论深度没用明显的前后递进和有效衔接的情况。有研究者指出:“特别是财经类、管理类等专业相同率达80%以上”。这就意味着学生在中职学校学习过的理论和技能在高职院校里又重复学习,不仅不能使学生产生求知的兴趣,而且浪费了学生的时间和金钱;同时,专业和课程设置的重复,造成了教师、教学设备等教育资源的浪费。现以国际贸易专业中高职专业部分课程为例展示如表1所示。(表1)

三、中高职衔接的课程体系构建策略

中高职课程衔接中存在的问题,已影响到中高职教育体系协调发展,事关能否顺利实现我国职业教育目标。中职、高职在培养目标和规格上存在着诸如职业性、实用性、技能性共同特点,中高职衔接除了层次的提升,最显著的特点是两者同时具有职业性,职业教育是面向职业岗位的,课程体系的建设应以职业能力为本,注重学生职业综合素养的培育。按照现代职业教育的理念,职业教育课程体系不应以知识的逻辑关系构建,而是应以技术领域和职业岗位的行动领域分析为基础,以职业能力的形成为主线而构建。

(一)重构课程结构,实现衔接创新。课程结构的合理设置对衔接教育的成败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就是一个典型的课程结构的代表。课程的“工作过程系统化”有三层含义:一是将课程与工作过程紧密联系,通过分析、综合,把工作过程中的各个部分归入一定的顺序,并使各个部分之间互相关联,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重新设计课程——课程自身的工作过程系统化;二是按照教育教学工作过程的顺序,有组织、有计划地开展课程的开发与建设——课程建设的工作过程系统化;三是对学生从入学到走上岗位的整个在校期间全方位、全过程的教学设计——课程教学设计的工作过程系统化。

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是以学生为中心设计的。它强调以学生直接经验的形成来掌握融合于各项实践行动中的最新知识、技能和技巧。在工作过程系统化教育中,学生对所学职业(专业)内容和工作环境先有一个感性认识,以此获得与工作岗位和工作过程相关的知识,然后再开始学习专业知识。学生获取知识的过程始终都与具体的职业实践相对应,技术和专业理论不再抽象,而是企业、社会和技术工人个人相互作用的具体体现。

职业教育是一个跨学科的课程计划,是案例性的、经过系统化教学处理的行动领域。在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中,每一个学习领域是一个学习课题。通过一个学习领域模块的学习,学生可以完成某一职业的一个典型综合性任务。通过若干个相互关联的所有学习领域的学习,学生可以获得某一职业的从业能力和资格。

(二)制定中高职衔接的课程标准。要使中高职衔接达到最佳效果,关键是要有统一制定的课程标准。应由职业教育主管部门组织高等职业院校、中等职业学校、行业专家和职业教育专家,根据行业、企业相关职业岗位的工作分析,按照相关国家(行业)职业标准和职业鉴定考核要求,制定相应的职业能力标准,并统筹规划,制定中职与高职的专业课程标准。

(三)紧贴毕业生就业岗位实际,开发特色课程。应综合教学内容,贴近毕业生就业岗位实际,开发出富有职业教育特色的课程。所开发课程必须来源于企业岗位,在与工程技术人员和管理专家互动的基础上,按“一致性原则”(课程目标与专业培养目标相一致)制定出特定的内容结构,逐步形成课程综合模式。由不同岗位到行动领域,再由行动领域到学习领域转化。在教学中应加入职业资格证书考证内容,使学生在课程内容合格后,可以轻松通过职业资格证书考试,实现学历与职业资格的有效衔接,为相应职业岗位的就业打下基础。

主要参考文献:

[1]马建富,沙启仁.中高等职业教育衔接的理论建构与技术设计[J].职业技术教育(教科版),2003.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