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会计核算工作的内容

会计核算工作的内容

时间:2023-09-12 17:12:11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会计核算工作的内容,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会计核算工作的内容

第1篇

1、事业单位会计核算工作的加强措施

具体来讲,事业单位在会计核算工作中的加强措施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1加强会计核算管理制度的改善和优化。事业单位应该在会计核算工作的施行过程中充分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以及国家针对事业单位会计管理工作的相关法律法规,加强对相关财务管理制度的借鉴应用以及充分优化,加强对会计核算管理制度实际应用过程中相关管理工作内容的记录以及审查,并针对记录内容做好相关的分析以充分做好会计核算管理制度的优化工作。此外,事业单位也可以根据单位内部的实际财务管理状况制定单位内部的价格机制,采用定额管理或者计划价格的管理方式完成月末分摊差异的管理工作,进一步加强对会计核算管理工作中相关影响因素的预防。

1.2加强权责制度在会计核算工作中的应用。事业单位应该进一步加强权责制度在会计核算工作中的应用,凭借权责制度施行过程中对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工作施行过程中更加真实、客观、谨慎以及全面的分析和反应,更好的完成会计核算工作中对事业单位流动资金的使用状况的核查、单位固定资产的核查以及单位经营活动的核查和检验,帮助事业单位更加有效的完成会计核算工作。同时,权责制度还能够帮助事业单位在对外投资的过程中更好的完成对对方单位财务实际情况的核查以及管理,帮助事业单位的对外投资情况能够更加安全和稳定。

1.3加强会计核算工作的监督检查。事业单位应该根据《会计法》中对会计核算工作中的相关规定加强对单位内部会计核算工作的监督检查,针对会计核算工作施行过程中的资金管理规范性程度、资金利用率的有效程度、固定资产的清查全面性等等内容进行有效的核实以及监督,事业单位还应该积极做好会计账薄、会计凭证、会计法规以及会计工作人员的核算工作,保证上述会计核算工作的内容确实全面充分的进行,保证会计核算工作的成果质量。

2、事业单位会计监督工作的加强措施

具体来讲,事业单位会计监督工作的加强措施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2.1加强事业单位内部责任制的建立与施行。事业单位应该在会计监督工作的进行过程中不断加强自身内部责任制度的建立以及施行,保证事业单位能够根据自身岗位以及各个部门在实际工作过程中的职责不同完成其在会计工作执行过程中的责任与义务,综合考虑诸多国家法律法规的内容同时有效的结合自身事业单位的特殊性质,根据事业单位在会计核算工作施行过程中的相关内容制定责任制度并确保相关责任制度的贯彻落实,保证其能够对事业单位内部的各个部门以及相关岗位的个人起到有效的约束作用。举例来讲,事业单位可以在加强单位内部责任制度建立以及贯彻落实的过程中建立并且不断完善会计人员岗位制度、会计核算工作处理制度、部门协同工作制度、个人岗位会计工作管理制度等等,保证上述制度的内容能够有效的涵盖会计核算工作以及会计监督工作的范围。

2.2加强事业单位内部会计监督责任制度的完善。针对事业单位会计监督工作的执行指定相应的会计监督责任制度并且保证会计监督责任制度的贯彻落实也是有效的加强会计监督工作质量的一项重要措施。一方面各级政府部门可以针对事业单位的会计核算工作根据其级别的不同以及实际工作性质的不同,在借鉴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内容的基础上完成对事业单位内部会计监督责任制度的制定和实施;另一方面事业单位可以在自身会计工作的施行过程中加强各级主管部门对于会计监督工作的中实行,加强对会计监督管理工作的建设,从外界方面以及自身两个方面同时完成对事业单位内部会计监督责任制度的完善和贯彻落实,保证事业单位会计监督责任制度作用的充分发挥。

2.3加强事业单位内部预算管理机制的优化。事业单位应该在会计工作的施行过程中不断加强预算管理工作的施行,加强对内部预算管理机制的优化和改革,从财务会计工作的源头入手做好财务支出的管理工作,同时有效的在会计核算工作中借鉴最初的预算内容完成相应的会计审核工作,保证会计审核工作的质量进一步提高的同时更加有效的规划事业单位内部的财务支出情况。事业单位可以采用国库的单一账户制度来实现政府采购的公共财政框架,在整体财务制度中都加强对预算管理工制度的优化和落实,根据各个项目的实际进度加强对预算管理工作的融入和监管,按照预算工作的实行情况及时的调整各项支出。

第2篇

关键词 新时期 企业 会计核算 规范管理 策略

从传统意义上讲,会计核算是指企业的会计从业人员所做的算账、报账、记账等一系列工作的总称。但随着社会的发展,会计核算实现了对传统定义的突破,新时期的会计核算包括事前核算、事中核算以及事后核算等多个部分,即对企业已经发生的某些经济活动进行全方位、多层次、全角度的细致核算,确保企业财务管理的高效性。毋庸置疑,只有规范化的会计核算管理工作才能推动企业健康发展。

一、新时期企业会计核算中存在的问题

(一)企业会计核算制度亟待完善

对于一些产值在接近十亿,或者十亿以上的大型企业来说,其分支遍布全国乃至全世界各处,一些资金数额较大的项目大多在异地,在此种情况下,企业会计核算的难度自然加大。如果没有统一的会计核算制度做支撑,在建账与核算业务方面很难达成一致,而核算标准与核算规范的不一致可能会导致同类业务资金流向不明确、核算报表信息不可靠,不能为企业发展提供可靠的数据支撑,后果十分严重。

(二)企业会计核算人员的素质低

信息社会的迅猛发展对创新性、高素质人才发出了召唤,各行各业的人才必须不断完善自身知识储备,全面提升能力以适应时展需求,企业会计核算人员也是如此。随着国家对会计人才的重视,其对会计人才培训工作也在强有力的推行中,但就目前企业会计核算人员来说,依然存在着素质不高,能力不强的问题,制约着会计核算的规划化管理。

(三)会计机构与岗位设置随意性强

放眼望去,国内虽然很多企业都设有独立的会计机构,但不可否认的是,这些企业中相当一部分企业的会计机构部门存在岗位设置不合理、分工不明确的现状,严重制约着会计核算的质量与效率。试想,没有健全的会计机构以及明晰、规范的岗位设置,如何激发会计核算工作人员的积极主动性。在此种情况下,很多财会人员只能机械地做着重复工作,不能高效进行资产核算。

(四)缺乏完善健全的会计监督制度

缺乏健全的会计监督制度是新时期企业会计核算面临的棘手问题,亟待解决。成本核算、定额管理、财务稽查、收支审核等都是会计核算的内容与职责,由于很多企业对会计工作的重视度不够,不能建立完善的监督制度推动会计工作的高效进行,故会计核算在安全性、准确性和公正性方面无法得到保障。总之,会计核算监督制度的缺失严重制约着企业的发展。

二、新时期企业会计核算规范管理的有效策略

(一)强化企业会计核算管理的制度建设

完善的会计核算管理制度能为会计核算管理工作的开展提供必要的制度支持,使会计核算有章可循、有制可依。建立健全会计核算管理制度,主要应做到以下几点:第一,基于企业发展对会计核算的实际需求做好制度设计工作。另外,在实际需求的基础上,坚持严谨性、实践性、科学性、实用性原则,确保制度合理合法性。第二,企业的管理层、决策层等应为会计核算制度建设提供中肯建议。第三,制度的内容主要包括会计机构内部牵连制度、人员管理制度、会计核算规范化程序的制度、奖惩制度等等。企业可基于会计核算的效率不断更新制度内容,做到与时俱进。

(二)全面提升会计核算人员的综合素质

全面提升会计核算人员的综合素质,打造坚不可摧的高素质、高能力会计核算人员队伍,是企业实现会计核算管理规范化的重要途径之一。首先,企业要做好会计从业资格管理工作,把好人才入口关。新时期企业会计核算人员素质之所以低下的原因之一便是在人才引进工作上有疏忽。故在招聘新人时一定要对所应聘人才的专业知识、技能与综合素质作全面考察,做好人才筛选工作。其次,企业要强化对现有财会人员的培训工作。鼓励会计人员积极参加企业组织的关于专业知识、管理技能、网络信息技术等的各类培训,不断提升财会人员的综合素质。当然,企业还可以出资鼓励财会人员到国外进修学习。最后,企业要按照相关规定实施必要的考核,确保财会人员对所培训知识的灵活掌握。

(三)促使企业会计机构与岗位设置规范化

企业特别是一些大型企业,一定要设立独立的会计机构,并依据企业发展实际需要进行规范、科学化的岗位设置。首先,企业要明确会计机构各部门的职责,并以制度的形式规范下来,使各工作人员恪尽职守,高效工作。其次,企业要遵循“有需求便设置,无需求便撤销”的岗位设置原则进行岗位重设工作,做到精简高效,避免“一岗多人、多岗空缺”现象的出现。最后,企业在选用人才时一定要秉承“任人唯贤”,拒绝“任人唯亲”,确保各个岗位都有精干优秀的工作人员,充分发挥各岗位对企业会计核算规范化管理的促进作用,不断提高会计核算工作效率,使会计核算管理更好地服务于企业生产经营,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四)加大对企业会计核算的监督力度

首先,要强化对企业会计核算管理的内部监督。建立健全内部监督制度,对会计核算人员的工作态度、工作能力、工作效率进行全方位、多角度、深层次的监督。对、故意篡改数据、不按时高质完成工作的人员(特殊情况除外)进行相应处罚;对高质高效完成会计核算工作,并对会计发展提出科学性建议的人员给予适当奖励,不断提高会计核算人员的工作的积极主动性。其次,要充分发挥外部监督的推动作用。从现代企业的发展状况来看,单凭企业自身力量远远无法实现会计核算管理的规范化,需要发挥外部监督力量帮助其实现。政府或相关质检部门可通过对企业会计事务、税务事项等的监督与考察推动其会计核算管理的规范化。

综上所述,企业的会计核算工作是一项长期艰巨、繁琐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企业严控严抓。新时期企业的会计核算中存在着核算制度缺失、会计核算人员素质低、机构与岗位设置不合理、会计核算监督制度不健全等问题,企业要基于自身发展实况,对症下药,运用多种途径践行会计核算工作,不断推动会计核算规范化管理,使其更好地服务于企业发展,提升企业的经济与社会效益。

(作者单位为东海县牛山果树综合实验场)

参考文献

[1] 王卉敏.新时期企业会计核算规范化管理的具体措施探讨[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 2014(15):154-155.

第3篇

关键词:企业财务管理;会计核算;精细化管理

中图分类号:F2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2)11-0-01

现代企业管理实践证明,实施精细化管理是提高管理效益的必由之路。企业会计核算工作是企业财务管理的重要构成内容之一,实施会计核算精细化管理不仅是提高会计工作效率的需要,也是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追求企业经济效益最大化的重要方法。基于此,笔者结合工作实践体会,就企业会计核算精细化这一命题谈以下认识与思考:

一、会计核算精细化管理内涵的认识

现代企业管理理论提出的精细化管理,其实质就是一种以最大限度地减少管理所占用的资源和降低管理成本为主要目标的管理方式。应用到企业会计核算工作中,就是企业通过优化会计核算管理手段、深化会计核算管理内容、拓展会计核算管理领域,将会计核算工作融合到企业经营管理的各个方面,将会计职能从记账、算账、报账的核算职能向财务管理、经营管理、决策支持职能转变,促进企业增加收益、有效降低成本费用水平,促进企业效益的健康稳定可持续增长。

二、会计核算精细化管理的必要性及内容的分析

(一)会计核算精细化管理的必要性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下,能否及时提供准确、完整、有用的会计信息是会计核算工作质量好坏和工作效率高低的衡量标准。通过会计核算精细化管理,不断完善会计核算工作程序和工作组织,提高会计信息质量和会计核算工作效率,降低财务风险,为全面提高财务管理水平提供保障。因此,会计核算精细化管理的目标就是以财务管理为中心,以全面预算管理为主线,以风险可控为前提,以效益最大为目标。把成本控制到最优,真正做到风险可控、成本最小,效益最大。

(二)企业会计核算精细化管理的内容

1.会计行为规范的精细化。会计核算工作中的每一个行为都有一定的规范和要求。每一个会计人员都应遵守这种规范,从而使会计行为更加职业化和标准化。同时,企业应建立和完善包括会计核算工作规范、会计核算过程控制和会计核算工作考核等方面的规章制度,提高工作效率。

2.会计核算和控制精细化。一方面,企业应详细规定会计核算的基本程序各个环节工作内容和需注意问题,以便会计人员对发生的经济业务进行规范的记录并最终为信息使用者提供决策有用的会计信息。另一方面,企业必须抓住会计工作运行过程的关键点,将各关键点连接成一个控制网络,从而形成对企业经营控制全过程、全方位的一个监控系统。

3.会计分析精细化。会计精细化分析主要是将经营中的问题从多个角度去展现、从多个层次去跟踪,以发掘提高企业生产力和利润的方法。

4.会计考核精细化。建立精细化的会计考核制度,避免执行不力和制度虚设现象,确保会计核算工作精细化的执行效果。

三、提高企业会计核算精细化管理的对策思考

基于会计核算精细化管理的重要意义,结合现代企业会计管理工作的实践,那么如何针对会计核算精细化管理的内容,提升管理效益,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开展工作:

(一)从制度建设与管理层面保证核算工作有章可循

制度建设是会计核算精细化管理工作的基础,推行精细化管理归根结底要用有型的管理制度规范核算、回避风险、提高会计核算水平,使每项具体工作都有章可循、有据可依。在制度建设方面,应对原有的各项管理制度进行整合规范。首先应针对会计核算相关的预算管理办法、资产管理办法、成本费用管理办法、专项资金管理办法、结算管理办法等制度进行规范与修订;其次要依据推行会计核算精细化管理的要求,制定新的切合实际的规定和制度,包括会计基础工作管理办法、财务机构和人员管理办法、会计核算中心管理办法、会计委派管理办法、建设项目会计核算办法、租赁会计核算办法等,使精细操作标准进一步细化,形成了一整套严密有效的会计核算基础工作标准。

(二)在实践中细化会计核算以保障会计信息质量

企业会计核算精细化管理,其最基本的要求是保障会计信息质量。因此,在会计核算实践中,企业应建立顺畅有序的会计账务处理程序,严格遵循企业会计核算相关管理制度,结合企业实际情况和经济业务的特点,对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成本费用、利润及财务报告等进行了连续、全面、系统的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为经营管理提供真实、完整、有用的财务信息,保障了会计信息质量。只有将这些工作做到位,才能使精细化管理产生应有的管理效益。

(三)通过量化考核以提升精细化管理执行效率

企业会计核算精细化管理的执行,需要有量化的考核标准与办法。为此,企业应当对会计系统实施量化考核,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在遵循现行法律法规的前提下,积极推进会计质量达标工作。在具体的操作方法上,应本着积极主动、求真务实的原则,坚持制度健全、规范管理、素质强化、促进工作的思路,建立相应的考核评价体系。考核体系中应建立惩罚分明,以激励为主的政策。通过这种严格量化的考核体系,形成长效的竞争激励机制,促进了财会队伍管理和会计业务工作的更好完成。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精细化管理是适应现代企业会计工作实践需要的有效管理方法。基于目前企业会计核算精细化管理尚未有一定的模式可遵循,因此这要求我们对会计核算精细化管理的内涵及内容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在此基础上结合企业会计核算的实际情况,采取相应的对策与办法,从而实现预期的目标。

参考文献:

第4篇

一、新旧会计制度下,企业会计核算差异

(一)历史成本方面的差异

在原有会计制度中,认为企业中的所有财物都需要按照购买时的实际市场价格进行成本计算,如果市场价格发生改变,除特殊财物之外,都应按照原有价格进行计算。但这一点在新制度中发生了调整,认为在市场价格发生影响改变时,企业应根据新制度要求,将减值准备提取出来,除特殊规定之外,不得私自对账面数值进行改变。从这一差异中可以发现,新制度更加注重对成本变化的调整,认为财务老化、技术改进以及市场供求变化等因素都可能会致使财产出现减值的情况,是对历史成本原则的一种改进,企业需要通过市价孰抵法以及其他手段,提前做好减值准备工作,以便合理对内部资产价值进行估算,这对于企业的发展而言是十分有利的。

(二)形式与实质方面的差异

在开展会计核算工作时,企业会存在遇到法律形式与经济实质不符的可能性,像融资租入资产在没有到达租期时,就法律层面而言,承租人并没有获得资产的所有权;但就经济层面而言,该项资产所产生的经济风险以及经济收益以由承租人所负责,即应该拥有资产的所有权,同时会负责对资产的大修理以及计提折旧进行计算。这就表明新会计制度中,遵循着实质重于形式的原则,这不仅是对会计核算信息和客观经济事实相一致的一种保证,同时也是对经济实质予以足够尊重的一种表现,而在原有会计制度并没有对实质重于形式这一原则进行明确规定。

按照新制度的要求,企业在进行会计核算时,要根据事项或交易经济实质来完成相关操作,要改变以往只是以法律形式将其作为核算依据的工作方式,要对经济实质予以足够重视,并要按照国际会计惯例,科学对会计准则以及制度进行制定,这也说明了新制度中对于会计核算制度的重视程度。

(三)原则表述方面的差异

会计制度要求,企业的会计信息应与国家宏观经济管理保持一致,要与各方对于企业经营成果需求相一致,要为企业内部经营管理提供相应的财务数据支持。在新制度之中,企业需要为有关人员提供企业内部会计信息内容,且这些信息能够对企业的现金流量、财务状况以及经济情况进行呈现。这种表述方式与之前表述相比,更加全面规范,则在新制度之中,运用了“会计信息使用者”来对“有关人员”进行了替代,这就切实拓展了该项词汇的含义,也反映出了每一位信息会计使用者都是平等的。

市场经济环境中,“会计信息使用者”的定义较为广泛,像社会公众、投资者以及债权人等都包含在其中,且按照制度原则这些使用者之间都保持着平等关系。这也充分说明,在新时代之中,会计信息既要符合国家需求,也要满足各方需要,说明企业提供会计信息的目的,就是为了帮助企业做出相应的决定,会计信息是具有决策有用性特点的。

(四)成本核算方面的差异

在新制度落实之后,企业成本核算体系得到了切实优化,整体核算效率更加理想。以往的成本核算系统还存在着一定的漏洞,具有成本核算目标与核算手段标准不一致等方面的问题,有待进一步进行完善。同时企业在对成本内容进行确定方面也存在着划分方面的问题,像医疗企业会将医疗成本分为医疗支出与药品支出两种,这样在计算过程中就可能会出现核算口径以及成本信息无法统一的情况,会对成本核算结果造成影响。而这些问题已经在新会计制度中得到了切实优化,要求企业在对成本进行核算过程中,应按照业务资金消耗情况对成本核算目标实施归集与分配,并将所得结果汇总编制成成本报告,有关部门可以按照报告内容,对企业经营合法性进行明确,以达到对企业经营行为进行有效规范的目的。

二、新旧会计制度中,企业会计核算工作的优化策略

(一)完善新旧会计制度衔接

在新旧会计制度环境中,各企业要对新旧会计制度衔接情况进行优化,以确保各项新制度的顺利落实。企业首先应对新旧制度差异进行深度分析,并以此为基础带动新会计制度的落实;其次要对新旧制度衔接工作进行完善,要从工作细节入手,保证各项工作的高质量衔接,提高新制度开展质量;再次企业应对内部财务人员进行培训,要使其能够对新旧制度进行更加充分的理解,提高财务人员对于新制度的掌握程度;最后要对企业内部资产管理工作进行管理,要定期对企业内部财产实施盘点与核查,要对资产登记实施动态化管理,以保障会计核算结果的准确性。

(二)??施信息化管理模式

在实施新制度过程中,各企业应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来对企业会计核算管理模式进行完善,以达到对财务管理工作进行切实提升的目的。企业要认识到会计核算工作的实际职能与作用,并根据了解结果对现有的信息化管理工作进行审视,从而找到该项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及时对各项问题进行合理处理,进而建立起健全的财务管理信息化模式。同时要通过招聘或者培训的方式,打造出高水平的财务信息化管理人才,使财务团队不仅拥有扎实的财务专业技能,同时还能灵活对相应的财务信息化技术进行使用,以便信息化管理工作的顺利落实,确保会计核算工作效率的不断提升。

(三)完善会计核算管理模式

企业要对原有的会计核算思想进行调整,应根据会计制度的变化情况,建立起新型的会计核算管理模式,并要对会计核算管理手段进行不断创新,以确保核算管理模式能够与时代要求变化相符。为了达到这一点,一方面要由领导带头,强化企业内部对于会计核算工作重要性的认知程度,为核算工作的开展提供保障;另一方面要结合新旧制度之间的差异,制定出新型的企业管理模式与手段,并要对管理标准进行合理调整,要明确新制度实施工作的复杂性以及系统性,应保持足够的耐心与严谨态度,加大对制度转变质量的重视力度,不可操之过急。

第5篇

关键词:高校;会计制度;会计核算;财务预算;协调性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发展进程越来越快的背景下,我国与国际之间的交流越发的密切起来,刺激着我国社会市场经济的飞速发展。在这样一个经济发展的过程里,我国财政管理遇到全新发展机遇的同时,也遭受到了更加严苛的挑战。为了进一步展现我国财政部门对我国社会经济发展所体现出来的积极作用,国家相关部门制定推出了一系列的改革制度,其中包含着新高校会计制度,为我国会计核算以及财务预算提供了有力的支持。对我国高校的财务管理质量和水平提供了重要的作用,同时也使得我国高校的财务管理更加趋向于科学化以及规范化,使得高校在资金使用方面更加的有效。

一、分析在新高校会计制度下的会计核算与财务预算

(一)会计核算正如我们所熟知的会计的本职工作是对已经发生的经济活动,进行科学化以及规范化的监督与核算,这也说明了,会计核算在会计管理工作中的重要性。会计核算工作的主要环节包括,对已经发生或者是已经发生过去的经济活动进行严密性、规范性的监督以及核算,并着重的强调需要监督核算的经济内容必须是正在发生或者是已经发生过去的[1]。而在会计管理工作中,要保障会计核算工作的质量和效率,就必须的严格要求会计核算工作人员对发生的经济活动进行及时的处理,从而体现出会计核算工作的时效性[2]。在高校会计制度下,会计核算工作的内容极为复杂,其中囊括着学校日常工作中收付的各类款项,学校工作环节中的有价证券,学校设备的采购以及使用的实际情况,学校财务的增加和收况,学校所有债务债权,学校国定资产的增减,学校的成本投入以及学校阶段性财务管理成果等等方面进行着详细、科学的计算和处理,使得学校的财务管理质量得到显著的提高[3]。

(二)财务预算财务预算同样是会计管理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学校未来日常工作开展的过程中,一定时期内发生的财务管理进行有计划的预算,反映的是该阶段财务管理工作中主要会发生的财务情况以及各项相关指标。在新高校会计制度下,我国高校日常工作中的财务预算工作,涵盖着多方多面,其中主要集中在学校现金流的财务预算,学校相关利润表的财务预算,学校资产负债表的财务预算。在社会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强化高等院校会计管理工作中的财务预算工作,可以使得学校在制定发展规划时,相关决策的制定更加的科学化和具体化,使得学校的发展目标更加明确,对推动学校财务管理工作目标的实现有着积极的作用。

二、新高校会计制度下协调会计核算与财务预算工作的重要性

(一)是财政管理改革对会计管理工作质量提高的需求经过对新高校会计制度的深入研究,我们很容易就可以发现新的会计制度将政府的收支分类以及部门预算、集中支付等相关的会计核算内容有效的融合到了新的高校会计制度中[4]。新高校会计制度将以前分类不清的会计核算科目进行了科学的细化,并依照了相关的功能科目做出了更加科学的明细核算科目,使得会计核算与预算管理有机融合到了一起,对会计管理工作质量的提高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二)新高校会计制度满足了会计核算工作与预算管理工作的内在需求在新高校会计制度的改革过程中,将一系列的收支类科目依照相关的会计功能分类科目要求进行了科学的设置,并且区分和细化了财政拨款与非财政拨款的区别,同时将基本支出和项目支出之间的明细进行了相关明确,提高了会计核算与预算管理工作的质量和效率[5]。

三、新高校会计制度下会计核算与财务预算在协调性方面出现的困境

(一)未设立完善的预算管理制度就目前来看,我国高校的财务管理工作有着非常严重的问题,其中最为突显的是财务预算管理机制的构建出现了极大的漏洞,导致在实际的财务预算管理工作中,工作效率不高,工作质量低下,远远的落后于各行业领域中其他企业内部的财务预算管理工作。在高校财务管理工作实际的开展过程中,有很大一部分的高校在财务管理制度的构建方面,忽视了财务预算管理机制的建立,使得高校对自身的相关财务管理工作的预算管理力度较弱,造成高校的财务管理工作效率不高,工作水平较低,财务管理的效果无法真正的体现。

(二)经费投入的力度较差在高校会计工作的过程中,有多数的高校在日常进行财务预算管理的过程里管理经费的投入力度不够,使得绝大部分高校的财务管理风险极大,对高校的日常运行以及可持续发展带来严重的负面影响。同时很多的高校存在着极为严重的负债,高额的负债资金使得高校日常的财务管理任务艰巨,对高校正常开展会计核算工作以及财务预算管理工作带来极大的压力。

(三)会计核算与财务预算工作的联系度较低就现阶段而言,我国的很多高校在实际的会计工作中,对财务预算工作并没有依据会计核算的相关标准,对一些具体的项目支出内容进行有效的划分,同时也没有系统的控制管理质量[6]。再加上会计核算的工作过程中,预算项目是由不同的两个财务部门进行指定的,使得会计核算的明细不够明确清楚,导致会计核算过程中的科目设置与财务预算支出中的相关核算工作出现了互相脱节的现象,这就容易造成一些会计工作人员随意的扩大、修改会计明细内容。

(四)没有构建系统化的监督管理制度会计核算的工作人员没有对财务预算管理进行有效的监督管理,导致学校的财务管理失误现象频繁发生。在高校的日常管理工作中,需要进行的财务预算管理科目较多,复杂繁重的财务预算管理项目,使得财务预算管理项目与会计核算相关明细科目出现了不均衡的现象。高校的财务预算项目众多,比如一些个人款的缴纳收支,在高校特殊的管理环境中,很容易使得简单细小的工作变得极为的繁琐和复杂,这就需要财务预算管理工作人员要及时的对这些工作进行有效的管理以及监督,但是有一部分财务预算管理工作人员并没有在单一的账务环节中,对财务进行及时的处理,使得单一的个体账务不断的累积,逐渐形成了庞大的财务工作,而财务预算管理工作人员又消极对待工作,依靠极为模糊的记忆,对这些财务进行预算工作,制定出相关的预算表,并提交给会计核算工作部门。会计核算工作部门面对积压的预算表,缺乏工作耐心,从而导致核算的工作效率降低,使得学校在资金使用情况上面出现了极大的问题,对高校财务管理工作的正常开展带来了严重的负面影响。

(五)错误的财务管理理念在我国会计制度建设发展的过程中,有很多的高校在会计工作的开展环节里,财务管理的理念发生了极大的偏差,导致这我国高校的财务管理工作效率以及工作质量不高。一些高校在日常的财务管理工作中,对会计核算工作与财务预算工作的重视度极为的不均衡,导致高校重视会计核算工作,而忽视了财务预算工作的重要性。一些高校并没有设立独立的财务预算管理部门,而是由其他的财务部门身兼两职的担负着财务预算工作,并没有配置专业的财务预算管理人才,使得财务预算工作质量不高,对高校财务管理工作的整体效率起到极为消极的影响。

四、新高校会计制度下加强会计核算与财务预算协调性的有效措施

(一)创新高校的财务预算管理内容正如本文前面所述,新高校会计制度在制定推出的过程中,不断的增加了一些新的管理内容,使得会计制度更加的完善。而高校在新会计制度下,如何使得自身的财务预算工作能够顺利开展,就需要高校对现有的财务预算管理内容进行改革创新。高校要创新资金的筹集渠道,要将传统的单一式资金筹集渠道向多元化资金筹集渠道发展,使得高校的筹集资金来源更加的宽泛。

(二)加强高校财务监督管理工作在新高校会计制度开展的过程中,高校要不断的加强自身的财务管理监督力度,要将日常工作中的财务预算管理进行公开化、透明化,并同时要保障新高校会计制度开展的质量。并且高校在强化财务管理工作监督力度的同时,也要不断的完善自身的财务预算管理制度,从而使得高校在开展财务管理相关工作时,能够有据可循、有理可查。另外,高校要不断的优化自身的资金配置方式,从而将高校的资金利用率有效的提升起来。

(三)实现高校会计核算与财务预算工作的信息化管理模式在社会现代化建设的过程中,我国各行业领域对信息技术的应用极为的广泛,极大的提高了我国各行业领域的管理质量以及管理水平。因此在高校的日常财务管理过程中,逐步的对会计核算工作以及财务预算工作应用信息化管理模式,在将会计核算明细类科目与财务预算目级科目进行统一化的过程中,有效的利用信息化管理的方法,将会计核算与财务预算之间的数据信息交换以及更新做到时效性,便于两者之间的管理标准逐步的达成一致,能够快速的解决高校财务管理中出现的问题。

(四)加强会计核算与财务预算之间的关系会计核算与财务预算工作的关系应该是极为紧密的,是相辅相成的,财务预算是对经济活动进行一定程度的控制和计划,从而提高经济活动开展的经济效益。高校中开展财务预算工作,是高校依据自身的实际发展需求,构建阶段性的发展目标以及相关的发展计划,这个计划可以是季度的,也可以是年度的,主要包含着收入与支出两方面的财务预算。财务预算工作集中的反映出阶段性高校的经济收支情况与资金的使用情况,是高校开展会计核算工作的主要依据,同时也是会计核算工作的重要物质基础。会计核算主要是对经济活动以及财务预算的具体执行过程和执行结果进行系统的记录,从而产生了大量的会计信息。高校通过会计核算,总结财务预算的执行结果,并直观的反映出财务预算管理的效果,只有将会计核算与财务预算进行有机的融合,才能够使得高校的会计信息质量以及会计管理质量得到显著的提升。

五、结语

总而言之,社会市场经济的发展促使着新高校会计制度的落实,为了使得高校会计核算与财务预算达成协调性,积极的分析两者之间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科学的解决措施,从而提高我国高校的财务管理水平,推动我国高校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周新庆.新会计制度下高校科研经费财务核算问题的探讨[J].经济研究导刊,2016(15):101-102.

[2]刘万琼.新高校会计制度下民办高校财务预算管理探讨[J].企业导报,2016(10):39+41.

[3]刘珍芳.浅议新会计制度下高校预算与会计核算的协调[J].当代会计,2016(03):56-57.

[4]余琦.高校新财务、会计制度实施对高校财务管理的影响分析——基于会计利润核算角度[J].当代经济,2015(16):106-109.

[5]刘玮.基于新高校会计制度刍议会计核算和财务预算的协调性[J].现代经济信息,2014(23):236.

第6篇

一、会计核算和石油企业管理的基本情况

会计核算在财务活动中常常被称为会计反映,主要是将流通中的货币视为计量单位,然后利用专业的术语来反映企业内部各项会计主体的资金活动。主要是对原始凭证及附件、记账凭证、财务报表等进行审核,对不真实、不完整的经济业务有权拒付、拒办。[1]科学有效的开展会计核算工作能够有效的提高企业组织内部的会计工作质量,同时也能够为各项财务报表的绘制和编制提供可靠性的会计信息和数据,因此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石油企业管理工作的范畴比较广,而且系统性比较强,会计核算管理工作仅仅是石油企业管理工作环节中的小部分,但是其影响作用不容小觑。石油企业会计核算工作主要包括:油田人员成本管理、人工费用核算、材料核算等等,以此来确保公司用于石油资金平衡和良性循环。

二、当前石油企业管理中会计核算工作存在的问题

虽然我们国家的石油企业在会计核算方面也引进和采纳了较为先进的财务管理工作软件,但是这些工作软件的统一性比较强,而且只能够对企业内部的财务工作进行简单的统计和处理。在当前的社会发展形势下,社会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发展需要更多的石油,这就大大增加了石油企业的经济业务数量,因此石油企业的经营管理范畴也在逐渐的拓宽,对会计核算工作的挑战性逐渐增强。在这种情况下,石油企业管理工作的难度也在渐渐提升,然而其会计核算工作仍然停留在基本的理论管理阶段,并没有进行质的改变和创新。石油企业内部的会计核算工作责任仅仅局限在财务部门,其余的工作部门并没有参与到石油企业的会计核算工作中去,这就大大降低了石油企业会计核算管理工作的内部控制力。

虽然当前我们国家的石油企业在会计核算方面进行了一定程度的改进,在核算过程方面进行了适当的优化和整合,但是并没有全面的改善当前石油企业会计核算工作的现状。石油企业的上级领导对下级所提供的凭证的真实性难以做出准确的判断这样就会极大的威胁到会计信息的质量。[2]不仅如此,石油企业在开展年度评审工作的时候并没有采取高强度的管理措施,使得会计核算工作并没有得到较好的监督,因此很难的从根本上杜绝徇私舞弊的会计核算行为,从而大大降低了石油企业会计核算工作的真实性和有效性,不利于石油企业经营管理和决策的制定。

三、提高石油企业管理会计核算工作质量的相应措施

(一)完善石油企业会计核算工作的范畴

石油企业开展会计核算工作,其根本在于为企业生产经营提供及时、精准、科学的会计信息,奠定会计工作的良好基础,以提高会计信息质量水平。[3]会计核算工作范畴的制定必须紧密联系石油企业的经营管理范围和特性,详细的掌握石油企业的生产工艺顺序和基本的生产特征,从而制定完善的具有较强针对性的会计核算范围。明确油田人员成本管理费用、人工费用核算、材料核算等方面的内容,实行个性化会计核算工作服务方式,以此来满足石油企业发展的不同要求。

(二)制定健全的石油企业会计核算管理体系

石油企业经营管理人员必须重视会计核算工作的重要性,认识到会计核算在企业经营管理工作中的地位,从而制定与会计核算和企业经营相匹配的管理体系,以此来确保会计核算工作的有效开展。科学有效地促进信息化的发展形势,利用当前新型的石油企业管理的基本宗旨和理念,通过各种高技术的信息化手段来提高会计核算工作的有效性。寻找最佳数据处理方式,实现资源共享目标,以实现科学、有效的经济核算体系,确保管理目标的顺利实现。[4]

(三)提升会计核算工作人员的职业道德水平和操作水平

石油企业在经营管理工作中要定期对会计核算工作人员进行培训,以此来提高工作人员的职业道德能力和实际操作水平,这样才能够更好地为石油企业的发展服务。会计核算人员也要加强对自身的要求,不断的明确自身的责任范围,提高责任意识,在会计核算工作中严格按照石油企业制定的会计核算体系开展工作,从而提升会计核算工作质量和真实性,为石油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可靠、合理、真实的参考依据。

第7篇

一、会计核算对于企业经营发展的作用分析

会计核算工作就是指以货币作为计量单位,对企业在某一阶段的所有经济活动所进行的全面准确与真实客观的记录、计算以及分析工作。主要内容就是完成企业经济活动的记账、核算及报账工作,会计核算对企业经营管理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会计核算工作是确保企业经营决策科学性的重要依据

会计管理工作作为企业管理的基础性工作,也是企业会计信息收集的主要渠道。强化企业的会计核算工作,可以全面掌握企业经济活动的会计信息,进而为企业经营管理者提供企业经营管理的实际情况。确保企业决策的科学性。避免决策失误造成财务危机。

(二)会计核算工作是企业风险控制的重要基础

通过企业的会计核算工作,企业能够及时的将会计凭证及企业的所有账簿中的各项关系到企业经营发展的信息进行收集整理,并可以及时的发现企业财务管理以及经济活动中存在的各种问题,并为风险控制管理提供依据,进而确保企业经营发展的安全稳定。

(三)会计核算工作是企业外部利益相关方及监管部门获取有关企业信息的重要渠道

企业的经营发展并不是孤立的。特别是对于上市公司而言,企业的会计信息对于证券市场以及监管部门具有重要的作用。通过开展企业的会计核算工作,能够让这些信息需求主体及时地了解到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现金流动、债务与盈利能力,进而为这些信息需求主体提供全面准确的信息资料。

二、当前我国企业会计核算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一)企业的会计核算不够规范

首先,一些企业由于自身经营规模小,为了缩减管理费用的支出,因而在企业的会计人员与会计部门的设置上不够健全合理,造成了企业的会计部门存在着层次不清晰、分工不明确地问题,甚至一些企业在会计工作岗位的设置上没有严格的遵循不相容会计岗位分离的原则,没有有效的内部牵制约束,造成了企业会计核算工作出现了不规范的问题。其次,一些企业的会计部门与业务部门没有实现有效的分离。造成了企业会计部门的独立性较差,会计核算工作经常受到干扰,影响了会计核算的公正客观。

(二)企业的会计内部控制监督机制不健全

提高企业的会计核算质量必须依靠健全的内部控制监督来实现,但是这正是我国企业在会计管理工作上的薄弱环节。一些企业在会计管理工作中,没有充分的认识到内部控制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内部控制机制不健全,对于会计核算工作审计监督力度不足,造成了会计核算监管流于形式,在企业的经营管理工作中经常出现资产流失与浪费等一系列的问题。

(四)会计核算工作人员的能力水平有待提高

企业内部的会计工作人员是企业会计核算工作的主要执行者,他们的能力素质直接关系到企业的会计核算质量,但是现阶段由于部分企业对于会计核算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因而对于会计核算工作人员缺少必要的教育培训,企业内部的中高级会计师与注册会计师人员较少,而且一些会计工作人员对于会计电算化的应用操作能力不足,影响了企业会计核算的质量与水平。

三、提高企业会计核算水平的措施

(一)健全企业会计核算管理体系

首先,企业管理部门应该充分认识到企业会计核算工作的重要性,并按照独立性的原则合理的设置企业会计部门,尤其是设置健全的会计稽核、总账管理、出纳、明细账管理、会计监督等岗位,以确保会计核算工作的顺利开展。在会计核算岗位的设置上还应该注重落实好岗位分离与职责分工,以避免出现财务舞弊及财务管理漏洞的问题。同时,在对企业的会计核算的管理工作开展上,管理部门应该提升会计核算意识,减少对会计核算工作干预,确保会计核算工作的规范、独立。其次,应该进一步规范企业的会计核算管理制度,尤其是针对企业的款项与有价证券的收付、财务的变动、债权债务的发生计算、资本基金的增减、收支与成本的计算及财务成果计算处理等一系列工作的规范有序开展。

(二)进一步规范企业会计核算流程,提高会计核算质量

在企业的会计核算管理工作中,应该完善财务审计权限制度,以规范化的会计核算管理流程对企业的会计核算工作进行全面的约束,确保企业内部每一项财务支出管理都经过严格的审批。其次,在企业的会计核算工作方式上。应该注重对企业会计电算化系统的升级改造,尤其是结合企业会计核算工作的实际特点,选择最为功能齐全、处理准确的电算化软件,确保会计核算的规范化、标准化,不断提高企业会计核算工作质量。

(三)强化企业的内部控制管理监督

为了确保企业会计核算工作水平,应该进一步完善对于会计核算工作的内部管理制度。尤其是内部稽核制度与内部牵制制度。首先,通过制定一系列的企业会计凭证、会计账簿及会计报表的审核、复核方法,落实会计及核算分工与相互制约作用,确保会计核算工作的准确性。其次,在企业的会计核算内部控制管理上,应该将成本核算与财务会计分析作为重点。通过成本核算以及财务分析,确保企业各项财务计划及财务指标准确完成。最后,应该注重完善企业的内部审计监督机制,通过配备审计人员对企业的会计核算进行定期的审查,确保各项会计核算工作的合法合规。

(四)提高企业会计核算工作人员的能力水平

第8篇

为对会计核算进一步规范及强化会计监督职能,必须加强会计人员管理体系改革力度,通过竞争上岗等方式,把单位所有财务会计人员进行集中管理,并实施会计人员集中核算的管理体制。经实践证明,在单位理财与会计监督等方面会计核算方式选择是否合理对其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为此,本文主要对会计审核、会计核算的概况及会计审计中会计核算的方法、措施进行了分析与探究,以期为提升会计核算的完整性、全面性及真实性提供可靠的保障。

关键词:

会计审计;会计核算;方法;概况;措施;监督;财务内部控制

伴随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与建设投资额度的增加,我国市场化得以稳步推进,于此同时,会计审计行业也发生了极大的改变,为优化内部资源配置、达到工作效率与管理水平提升的目的,必须重视会计审计工作,其中会计核算尤为重要。国家相关部门对会计审计及会计核算工作进行了明确规定,要求单位必须对会计审计内会计核算进行统一检查,通过大范围应用会计核算,必将对会计理念、会计工作等产生极大影响,为此,会计审计工作必须重视会计核算的作用及方法选用,在充分了解与分析其概念的同时,及时采取科学有效的措施加以处理,只有这样才能确保会计核算的准确性,才能有效控制单位经济活动成本,才能实现单位经济效益最大化。

一、会计审计与会计核算的概况

会计审计:会计是对再生产过程中价值活动计量、记录与预测的研究。在财务信息等经济信息前提下,对价值活动进行监督与控制。审计是指独立于被审计单位的机构和人员,对被审计单位的财政,财务收支及其有关的经济活动的真实、合法和效益进行检查、评价、公证的一种监督活动。会计核算:会计反映也被称为会计核算,其计量尺度为货币,主要是对会计主体资金运动的反映。会计核算主要对会计主体已经发生或已经完成的经济活动进行事后核算,是会计工作中记账、算账、报账的总称。作为会计工作的重要内容,为确保会计工作质量及提升会计工作效率,必须合理选择会计核算方法,并对会计报表进行及时、正确编制,以此对会计信息使用者相关要求进行最大限度地满足。

二、会计审计中会计核算的方法

会计核算方法是指会计对已产生的经济活动进行连续、系统、全面反映与监督的方式。会计核算方法的作用为对会计对象的反映与监督,因会计对象具有多样性、复杂性,要求其不能选取单一会计核算方法形式对其监督与反映。为此,相关人员必须重视会计核算方法的选择,一般包括设置账户、复式记账等7种方法,具体内容如下:

1.设置账户作为分类核算与监督会计核算内容的主要方法,设置账户时必须对其特点进行充分了解与掌握。因会计对象内容较为复杂,必须系统性、经常性对其进行核算与监督。同时根据单位经济活动进行合理划分,以此为合理分配、连续记录等提供便利。并达到获取不同信息的目的。

2.复式记账复式记账是指对产生的各项经济业务,通过相同金额,登记于2个或2个以上具有密切联系的账户内的一种记账方式。通过复式记账方式,可对各项经济活动进行全面反映,以免偏差等问题的出现,并能为账簿记录检查提供便利,并能确保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可靠性与完整性。

3.填制与审核凭证为确保经济活动的合法、合理性所进行的审查方法为填制与审核凭证,通过该方法可确保账簿记录的完整性与真实性。作为经济活动记录、经济责任明确的重要方式,会计凭证式是记账依据的书面证明也是账簿登记的重要保障。通过填制与审核会计凭证,可为财务收支等经济活动的核算与监督提供便利,以此提高会计工作质量。

4.登记账簿记账为登记会计账簿的简称,在会计凭证审核质量符合相关规定的前提下,登记账簿是指在账簿分类中,对各项经济活动进行连续、完整的记录,以此为经济管理提供便利。作为重要的会计质量,账簿记录是会计分析、会计检查工作开展的重要保障。

5.成本计算根据相应对象归集与分配生产经营过程中出现的各种费用,以此为各项总成本与单位成本确定提供便利的一种方式。作为综合反映单位经济活动的重要指标,成本计算是否正确,对会计核算与会计审计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在成本计算过程中,应对经济活动中出现的费用支出水平进行考核,以此对单位具体财务状况进行分析与研究。

6.财产清查财产清查是指利用盘点实物、账目核对来查明各项财产物资具体数量与金额的方式。通过财产清查,可对会计记录正确性进行有效提升,是确保账实准确性的保障。

7.编制财务报表通过一定表格形式,编制会计报表可对单位经济活动情况与结果进行定期反映。会计报表的主要依据为账簿记录,通过加工整理形成一系列完整的核算指标,以此对财务计划进行考核与分析。

三、会计审计中完善会计核算的措施

伴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会计审计事业也得到了极大的发展。但在其发展中还存在大量问题,其中会计核算问题已经成为会计审计工作中必须关注的问题。本文通过了解会计审计、会计核算相关概念,提出了完善会计核算的措施,以此提升会计核算的准确性、真实性,提高会计审计的质量。

(1)会计监督体系的完善,必须做好审计工作,并加强以独立审计为主体的外部监督,将会计核算监督工作的作用充分发挥出来,只有这样才能合理应用会计核算工作,才能确保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审计实施阶段,通过会计审计工作,应对审计程序性质、时间与范围加以确定。会计工作人员必须对会计核算所需依据资料进行评价,以此确定财务管理的科学性、合理性。审计财务会计报告阶段,遵循审计依据,分析比较会计审核内容与实际内容,减少差额。

(2)提高会计人员专业素质,必须加大会计人员培训力度,帮助会计人员学习会计理论、会计方式,并提升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通过先进财务管理软件的积极开发,强化财务部门管理职能,将财务会计核算信息及时提供给相关人员,并对会计信息准确记录。同时,要求会计人员必须了解与掌握与行业相关的其他领域知识,以此对会计人员职业判断水平进行有效提升,为单位提供高级会计人才。

(3)作为会计审计的重要组成部分,会计核算方式是否正确对单位经济活动发展及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至关重要。会计核算对象、成本核算方法、程度及分析等都是会计核算的重要内容。作为会计审计工作人员的主要职责,会计核算方法的合理选择,是财务信息内容分析、确定的重要途径。随着社会经济发展与计算机技术的不断进步,作为现代财务管理的发展趋势,会计电算化得到了极大的发展。在计算机技术的前提下,该核算方法不仅能够缩短信息反馈的速度,更能对业务处理效率进行大大提升,是确保财务会计信息预测、决策及核算准确性的根本途径,能够有效控制成本。

(4)通过会计岗位职责制度的建立,可对会计岗位职责、权限进行明确,可将会计审计各个阶段责任进行有效落实,同时,应将会计人员考核内纳入财务管理工作考核相关内容,以此作为奖惩、工资发放的主要依据。同时对会计档案资料管理人员进行明确,进行会计档案资料借阅、保管归档制度的建立。作为会计审计工作的记录凭证,会计档案资料制度的完善,不仅可以对单位效益加以维护,更能为财务管理提供依据。由此可见,规范财务岗位分工,会计资料保管、归档对规范会计工作及财务工作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5)督促单位及会计核算中心进行财务内部控制制度的建立与健全,要求做好会计核算中心和单位财务内部制度的衔接,以此对内部审计风险进行有效降低。作为贯彻《会计法》的重要内容,财务内部控制对会计核算工作的顺利进行具有重要作用。会计审计工作中,在建立与健全内部控制制度的同时,必须加强日常财务管理,督促会计核算工作进行运作程序的规范,实现内部业务流程的科学性。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财务管理工作也逐步完善。会计核算及管理作为会计审计工作的重点内容,其核算工作是否合理有效将直接影响到单位财务管理水平。为此,相关会计人员必须重视会计核算与会计审计工作,在充分了解其相关含义的基础上,准确分析其内容,选取行之有效的核算方法,并找出相应措施,以此达到提升财务管理的水平。

参考文献:

[1]何平.会计集中核算后对内部审计的影响及对策[J].中国勘察设计,2008(08)

[2]方红星,段敏.内部控制信息披露对盈余价值相关性的影响——来自A股上市公司2007—2011年度的经验数据[J].审计与经济研究,2014(06)

[3]吴风奇.对我国目前内部审计定位的思考[J].株洲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2(06)

[4]刘玉廷.世界银行充分肯定我国会计审计准则改革成就——解读世界银行《中国会计审计评估报告》(二)[J].商业会计,2010(02)

[5]闵志慧,雷翱,夏铭悦.浅析会计审计中的会计核算方法[J].品牌(下半月),2015(05)

[6]陈晓燕.实行会计集中核算对内部审计的影响及对策[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09(03)

第9篇

关键词 企业 会计核算 规范化管理

中图分类号:F275 文献标识码:A

目前,我国企业处于发展的转型期,强调企业管理的规范化建设,而会计核算管理的规范化、现代化,是企业面向未来发展的重要内容。我国企业在会计核算工作中,仍存在诸多的问题,如监督不到位、会计核算主体不明确等问题,影响企业会计工作质量。所以,切实强化企业会计核算,从规范管理建设、推进电算化等方面出发,全面有效的强化企业会计核算质量,进而为企业的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条件。

一、企业会计核算中存在的问题

(一)会计监督不到位,核算工作不规范。

企业会计核算是财务管理的重要内容,是会计监督工作的主要对象之一。然而,当前企业监督机制不完善,会计核算存在不规范的问题,特别是内部监督流于形式,切实有效的监督作用无法发挥。究其原因,主要有:(1)企业会计方法不科学,存在诸多漏洞;(2)企业管理人员缺乏现代管理理念,特别是财务管理者法制意识淡薄,财务信息频发失真、造假等问题;(3)监督部门私设小金库,工作态度不端正,流于形式、碍于情面的开展监督工作;(4)监督部门缺乏监管力度,监督机制不完善,为一些不道德、不合法的行为创造了条件。

(二)会计核算主体不明确,核算工作随意性大。

对于中小企业而言,该问题比较常见,主要是企业经营权与其所有权界限模糊,造成会计工作存在空白区;在资金管理上,缺乏科学有效的管理,随意性管理的形式下,恶化了会计核算工作的实质;会计核算人员在职业素养、道德等方面,存在一定程度的缺失,如把企业资金挪用于家庭生活的行为。且职业素养的缺失,造成会计核算工作的随意性,以至于缺乏实质性的会计核算。

(三)会计账目不规范,会计核算工作量大。

中小企业在财务管理工作中,会计账目不规范问题十分突出。这主要是因为:会计人员专业素质不足,在账目的建立上,存在不规范、不科学等问题,导致了会计账目混乱,增加了会计核算工作量。同时,一些会计人员违规操作,工作杂乱无章,于是往往出现会计核算工作“草草结束”,核算工作缺乏真实性和有效性。

二、强化企业会计核算的措施

(一)强化财务核算管理,规范会计核算工作。

企业在规范化管理的过程中,要强调财务人员管理的规范化、企业领导决策的规范化。对于人员管理规范化,主要面向于财务人员规范工作,严格按照相关规定进行财务信息管理,为企业的发展规避风险。而领导决策是企业发展的根源,领导决策上的失误对于企业发展是致命的。一些企业领导不依据科学有效的信息分析,而草率的进行决策。对于企业的现代化发展,财务信息是财务核算的可靠参考,企业的发展离不开科学有效的会计工作。所以,企业要强化核算管理,规范会计核算工作,为企业发展创造条件。

(二)完善会计算法,强化企业决策实施。

(1)具体会计准则,在特定情况下资产计价可以允许采用公允价或重置价。这样不仅缩减了财务管理价值与会计核算价值间的偏差,而且企业的决策实施更加的便利;(2)基于现金流量表,不仅可以弥补权责发生制的不足,而且可以强化企业的现金流意识,进而为企业的规划,特别是资金规划,提高资金流的流转速度,保障企业的稳定发展。

(三)规范会计管理制度,提升会计核算质量。

(1)企业要落实《会计法》的学习工作,这是整顿企业会计工作的重要方面,也是提高财务人员专业素养的有效途径。同时,针对企业实际情况,制定符合自身企业发展需求的细则,对会计核算工作进行规范管理;(2)企业会计核算要严格遵循相关的程序规定,避免会计政策选择空间过大,影响会计核算质量;(3)制定并完善与企业相适应的电算化会计准则,保持正常的会计核算工作,进而提升会计核算质量。

(四)推动会计核算电算化,提高财务人员的专业素养。

基于企业的长远发展,企业应该着力推进会计核算电算化发展,并进行相关的工作培训,切实提高企业财务人员的软实力;财务人员不仅需要对相关的财务技能、业务进行熟悉,而且要善于通过会计核算信息,积极参与到企业的发展决策中;强化财务人员的专业水平、职业道德,是杜绝会计失真的重要途径,并为会计核算规范化发展创造有利的外部条件。

(五)强化监督力度,夯实监督管理效力。

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要基于实际需求,构建完善的监督机制,规范企业会计核算工作,进而实现会计核算工作的价值。同时,强化会计核算工作的检查力度,坚决杜绝会计人员不文明或违法行为的发生,为净化会计核算环境创造条件。

三、结束语

财务管理是企业管理的核心,强调管理的有效性和全面性。企业会计核算是保证会计工作质量、提升会计效率的重要途径,需要企业特别的重视。并从规范化管理建设、电算化推进等方面,全面提高会计核算质量,为企业的财务管理、企业的长远发展创造条件。

(作者:重庆工商大学本科在校生, 主要研究方向:会计学,财务管理)

参考文献:

[1]陈铭各.我国中小企业内部会计控制问题研究.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11(08).

[2]宋钰.我国中小企业内部会计控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内蒙古农业科技,2011(05).

第10篇

[关键词]企业;会计核算;规范化管理

会计核算掌握着企业的经济命脉,企业通过定期进行会计核算来及时发现经济漏洞,这为企业今后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近几年,企业的发展越来越迅速,为我国社会经济发展提供基础环境。在经济与企业共同进步之际,企业内部的会计核算暴露出诸多制约性缺点。因此,企业有必要加强企业会计核算的规范化管理建设,积极转变传统的会计核算管理方式,促使企业在竞争浪潮中立于不败之地。

1 会计核算的意义

会计核算作为会计的一个基本职能,既是会计工作的重点,又是会计工作的核心。随着市场经济和国家经济的发展与完善,企业在面临机遇的同时也面临着越来越多的挑战。所以,要想使企业在挑战中获得发展的机遇,就应该对企业会计核算实施规范化管理。在以往的会计核算工作中,只是在经济活动完成之后,对整个经济过程进行的核算,完成记账、核对和报账的一系列程序。而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企业的经济活动愈加频繁,为了保证经济往来的规范性,会计核算已经从事后核算发展到事前核算和事中核算。在经济活动进行之前,会计核算主要体现为预算,对整个经济活动的过程进行预算,预测将会消耗的成本支出,然后在活动进行的过程中对内容进行监督管理,保证经济活动的正常进行。为了保证会计核算工作的规范性,一切工作都应该从企业的实际状况出发,保证各项会计核算内容的真实合法性。在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形势下,企业间竞争逐渐加剧,为了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会计工作需要提供更加真实准确的会计信息。所以应该提升会计核算工作的规范化管理,为企业制定经营战略提供有意义的信息,促进企业健康发展。会计核算工作的顺利开展,必须要从实际情况出发,使用便于会计人员操作的方式,并且在执行的过程中也更加的顺利,只有保证会计核算工作的规范化管理,才能够充分地发挥会计核算工作的作用,为企业的发展提供巨大的动力。由于现阶段我国的会计从业人员综合素质比较低,思想理念比较落后,导致会计核算工作的发展缓慢,还存在一定的问题,影响到会计核算工作的发展。所以要加强对会计核算工作的规范化管理,提高企业的重视程度,为企业的发展创造更加有利的条件。

2 企业会计核算中现存在的主要问题

2.1 企业的机构与人员配置不够完善

当前很多企业在机构的设置上以及人员的配备上都不够完善,没有依据相关的规范要求来设置相应的会计机构,很多企业甚至都没有自己的会计工作者,在对会计人员的招聘上也都是马马虎虎,不够重视,会找一些其他岗位上的职工进行会计兼职,这样就会使得企业的会计信息很难得到准确性上的保障,使得会计核算出现不及时,影响企业会计核算的质量,继而对企业的运营与发展带来极大的负面影响。

2.2 会计核算制度不健全

企业会计核算工作很多问题都是由于缺乏一个健全的制度所造成的。由于制度不完善,所以会计核算的主体不十分明确,另外,企业的财务人员不能参照会计制度,所以财务人员对于企业的资产以及个人资产的界定不明确,一系列的问题造成企业各部门之间相互占用资金。

2.3 会计核算体系不够健全

目前许多企业财务制度、会计核算体系不健全,使会计账务上出现一系列的问题,财务人员不能够严格按照会计制度处理经济活动,许多企业设立多套账,“亏损账”是针对税务局编制的,而“盈利账”是做给银行部门的,不同部门使用不同账簿,使企业财务信息严重失真,财务人员专业素质较低,没有高层次的管理经验,企业会计核算制度不规范,在进行会计核算过程中,应该计提待摊费用的项目,不按照《会计法》的要求计提摊销,而是全部计入费用,使企业内部稽核、成本预算混乱,虚增成本费用,降低企业利润;在库存定额管理、企业资产管理方面,人为控制商品的入账、出账,隐藏部分业务往来,会计信息失去应有的真实性,财务管理人员人为控制财务信息,改变原有会计核算的目的,不是为了满足自身经营需要而产生,核算结果不能真实反映企业的正常经营情况,使企业会计核算控制作用不能有效发挥,形同虚设。

2.4 企业的内部监督机制缺失

因为企业自身的内部控制还没有设立相对完善以及健全的制度,这样就会使得企业在进行定额管理或者是在进行成本核算以及进行财务开支的过程中就会出现比较多的问题,会计的职能并没有得到应有的发挥,比如说会计自身所具有的监督职能以及反映职能等,这种状况的出现主要就是因为企业自身的管理层对整个会计工作进行了一些并不正常的干预,使得企业会计核算自身所具有的监督管理的职能与作用很难得到应有的发挥。

3 企业会计核算规范化管理措施

3.1 进一步完善企业的机构建设

我国的企业在运营与发展的过程中,应当对自己的会计管理工作进一步加强,要专门的设置一些会计专职工作者及机构,才能真正保障我国企业的会计工作具有一定的独立性,企业在对人才选聘的时候应当注意做到真正的公正与公开,只有这样才会为企业选拔到真正的人才,另外还应当进一步提升企业会计职工自身的待遇,想方设法为企业的发展留住人才,保障企业会计工作的效率,提升会计核算的质量。

3.2 建立健全企业会计管理制度

为了解决企业会计核算制度不健全的问题,就必须建立和完善企业会计管理的相关规章制度,通过这些法制建设,政府部门以及财税部门可以根据行政规章等来规范企业的会计核算工作,以此保证企业能够规范化运行。通过整治会计核算行为,可以对会计核算过程中可能出现的会计信息失真以及在经营过程中可能出现的违规等现象进行必要的惩罚。另外,健全企业的会计管理制度,规范核算的操作过程,通过加强企业会计工作的各个环节,可以将企业的内部会计工作纳入正规化、规范化的管理模式之中。

3.3 强化会计核算管理制度、细化岗位设置

目前许多企业对于会计核算管理制度还没有足够的认识,只停留在传统的记账、算账工作上,必须认真学习会计核算知识,强化对企业财务管理工作的正确认识,做好日常会计核算管理,使企业适应不断变化的复杂经济环境。分离不相融会计岗位,企业至少要设立以下四个岗位:会计稽核岗位、组织会计核算、负责资金筹备、账目清查以及财产清查等工作,将企业资金进行合理配置,避免资金闲置引起的成本增加;总账管理,负责成本核算、编制报表、保管财务资料等工作,减少企业管理者对会计工作的过多干预,使财务工作严格按照会计法律、法规进行工作,规范会计会员工作流程,保证会计核算工作质量、企业会计信息的真实性与可靠性;出纳岗位,负责日常货币资金管理、日记账记录及支票保管等工作;明细账岗位,负责企业纳税申报、明细账登记等工作;加强财务部门责任人之间相互监督、相互促进,协调工作,降低企业经营风险、财务风险的发生。

3.4 建立健全的企业内部监督管理机制

对于一个企业来说,企业的内部监督是企业管理的一个组成部分,拥有健全的内部监督管理机制至关重要。内部监督管理机制对企业财务信息的真实性和可靠性、财产的完整性和安全性、经济活动的合法性和合规性提供保障,对企业的日常生存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因此,通过建立健全的企业内部监督管理机制不仅能为企业的会计核算提供便利,更能保障会计核算的实施。

4 结 论

由此可见,规范化管理能使会计核算工作有效地进行,把一个企业即将发生或者已经发生财务收支和经济活动转换为有价值的信息资料,为日常经营管理和决策提供依据。企业会计核算规范化管理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对企业长期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实施企业会计核算规范化管理的过程中,企业将注意把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制定科学有效、合理可行、积极正确的措施,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企业会计核算管理规范化。

参考文献:

[1]张英栋.企业会计核算规范化管理措施的探讨[J].中国商贸,2013(15).

[2]李艳杰.企业会计核算规范化建设问题研究[J].时代金融,2014(14).

[3]冷静.企业会计业务集中核算的利弊分析及对策[J].中国市场,2014(52).

[4]孙丽.加强民营企业财务核算的探讨[J].中国市场,2014(48).

第11篇

【关键词】统计工作;会计核算;协调关系

一、前言

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演进,我国的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不断完善,作为经济核算中的两个重要组成部分,统计工作与会计核算之间的联系与日密切,主要表现在会计核算的过程中会涉及到统计工作的分析方法,统计工作更是会借鉴诸多的会计核算内容。应用到实际工作中,如何构建统计工作与会计核算的协调关系,是当前一个重大的课题,更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迫切任务。

二、统计工作与会计核算的基本内涵

1.统计工作的基本内涵

(1)统计工作的含义

所谓统计工作,是指对社会经济现象数量方面进行搜集,整理和分析工作的总称,它是一种社会调查研究活动。统计主要是包括统计活动、统计资料以及统计学。

(2)统计工作的特点

从统计对象层面上看,统计工作是将宏观经济活动作为统计对象,包括资金核算和实物核算两方面,在宏观的视角上,运用统计指标对经济活动进行反映、评价,并分析政策,制定相应的服务。

从统计原则上看,统计工作不仅以按货币为计量单位,同时要考虑实物消耗量以及劳动消耗量,评价经营活动过程及成果是以实物和价值两种形态为基础。

2.会计核算的基本内涵

(1)会计核算的含义。所谓会计核算,是由会计人员将发生的经济业务,根据会计的相关事项编制会计凭证,并采用记帐方式将数据记入相关帐簿,定期根据帐簿编制会计报表。会计核算的内涵及外延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演进发展,也在不断地丰富。

(2)会计核算的特点。从会计核算对象层面上看,会计核算是以微观的经济业务为核算对象,侧重点在于经济过程中资金运转的财务状况,并将这一资金运转情况通过会计报表呈现给公众,以达到及时、完整、准确的记录经济活动,并监督财务计划执行情况的目的。

在核算原则层面上,经营活动的结果是以权责发生制为原则,以货币为计量单位、以价值的形式反映经营活动的全过程以及成果。

三、统计工作与会计核算协调的重要意义

统计工作与会计核算协调统一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不仅可以为现代企业提供重要的信息,以达到能够更准确的提高企业经营决策的目的,同时实现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1.能够提供重要的信息基础

不管是统计工作还是会计核算,出发点都是原始的数据信息的搜集,通过不同的方式对数据信息进行整理,对相关财务信息和生产经营情况做记录。通过统计工作,研究社会经济现象数量方面并提供统计数据信息;会计核算则通过对企业经营以及财务成果进行评价和核算,提供财务方面的信息。

在现代企业管理信息系统中,最基础的信息就是通过统计工作和会计核算提供的,在统计工作和会计核算所提供信息的基础上,在进行相应的再加工和开发利用。

因此,只有将统计工作和会计核算协调统一起来,才能够更好地为现代企业提供重要的信息,促进其更好的发展。

2.有利于提高经济效益

在当下,经济社会不断演进发展的大环境下,企业作为市场的主体,如果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求生存、谋发展,那么就必须将统计工作和会计核算协调统一起来;如果使得统计工作和会计核算长期分离,各自为体系,那么不仅造成了劳动的重复运作,更会产生矛盾,出现数出多门的现象,这家就会让企业经济核算的整体作用淡化。

只有将统计工作和会计核算协调统一起来,既抓统计工作的质量,又提高会计核算的效率,两手抓两手都要硬,充分发挥核算整体效应,那么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就能得到有效的提升。

3.提高决策的准确性

经济社会不断发展,市场竞争更是异常激烈,作为一个企业,只有具备及时的、准确的信息,才能将不利因素的影响降低到最小,实现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一方面,统计工作可以运用价值量和实物量这一双重方法,反映生产经营的全过程;另一方面,会计核算运用价值量的方法,反映和控制资金循环以及收支的情况。只有将统计工作和会计核算协调统一起来,企业才能提高获取信息的及时性,从而提高经营决策的准确性。

四、协调会计核算与统计核算的途径和建议

将统计工作和会计核算协调统非一蹴而就的事情,亟需多方努力,多措并举,为建立一个统计工作和会计核算协调的体系打好基础。

1.制定并完善相应的统计制度和会计核算制度

将统计工作和会计核算协调统一起来,亟需制定并完善相应的统计制度和会计核算制度。一个企业财务收支的资料,不仅要按照财政预算体制要求上报财政部门,还应根据国民经济核算的需求,将资料逐级上报统计部门,经统计部门的分类汇总,这样不仅能够为基层减轻负担,同时能实现信息工作的规范化、标准化。

为适应企业经营方向走向多元化,企业要制订统一的报表制度,这一制度的基础可以是基本单位调查报表,能够显示企业各类属性指标,并在此基础上增加相当数量的经济指标、能源实物量消耗指标、从业人员及劳动报酬指标以及科技投入和科技成果指标等。设置经济指标时,既要反映企业经营的共性,又要反映其特性。

2.规范统计工作和改进会计核算指标口径

将统计工作和会计核算协调统一起来,就要规范统计工作和改进会计核算指标口径。在实际工作中,由于统计工作和会计核算在研究方法、内容以及研究对象上都存在差异,因此,两者在指标口径上存在异议是难以避免的,这就要本着的原则来进行协调,进一步规范统计工作和会计核算的口径指标,在指标名称、计算方法以及计算口径上应力求一致;如果内容中存在差异指标,则应配备相应的使用说明进行解释补充,以防因相互混淆造成不必要的损失。如在统计中的“库存”一词的含义,在经济含义、核算内容上基本等同于现行的会计制度中对于“存货”一词,为便于同国际标准接轨,可在统计工作和会计核算中均应采用“存货”的概念,做好协调统一。

3.构建统计工作和会计核算一体化的信息平台

将统计工作和会计核算协调统一起来,还应构建统计工作和会计核算一体化的信息平台,从技术取得保障。利用迅速发展的计算机和应用网络先进的技术,构建构建统计工作和会计核算一体化的信息平台,实现资料的共享、借鉴以及利用,不仅将人们从重复劳动中解放出来,大大减轻了传统的工作量,同时能够加快数据处理和传输的速度。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在会计核算软件中加入统计分析的功能,同时利用计算机强大的表格处理功能,能够让系统中的会计数据生成所需的统计表得以实现。

由此可见,企业应加快开发统计工作与会计核算复合功能的处理软件,从技术上为构建统计工作和会计核算一体化的信息平台提供支持与保障,一方面不仅最大程度地满足宏观和微观决策与管理的需要,另一方面,也能提高企业综合信息的时效性、准确性以及经济性。

五、总结

综上所述,我国的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不断完善,作为经济核算中的两个重要组成部分,统计工作与会计核算之间的联系与日密切,将统计工作和会计核算协调统非一蹴而就的事情,亟需多方努力,多措并举,制定并完善相应的统计制度和会计核算制度、规范统计工作和改进会计核算指标口径以及构建统计工作和会计核算一体化的信息平台,为建立一个统计工作和会计核算协调的体系打好基础,将实现统计工作和会计核算协调统一,不仅可以为现代企业提供重要的信息,以达到能够更准确的提高企业经营决策的目的,同时实现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1]林贤郁,王吉利.统计基础知识与统计实务[M].中国统计出版社,2000.

[2]马洪,王梦奎.中国发展研究[M].中国发展出版社,2000.

[3]赵红芬.论市场经济条件下会计统计核算的协调统一[J].当代经济,2009.

第12篇

关键词:企业;会计核算;问题;原因;对策

一、绪论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所以面对现代市场经济提出的机遇和挑战,企业要想在激烈的行业竞争、市场竞争中求生存、谋发展,就必须秉承负责任的经营理念,积极拓展公司业务发展空间,探寻多层次、多领域的经营合作模式,努力成为国际一流、受人尊重的企业,而这些目标的实现离不开企业会计核算能力的提高。而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企业规模的不断扩大,会计核算工作也变得更加复杂和多样化,此外,相比国外高集成的会计核算系统,我国的会计核算事业发展的还不够成熟和完善,会计核算工作在开展中还是漏洞百出,所以以企业的实际经营状况和战略目标为根本,以新会计准则为基石,就企业会计核算的相关问题进行进一步的探索和分析是十分重要和迫切的。

二、企业会计核算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据调查,现阶段越来越多的的逐渐意识到会计核算对企业发展和进步的重要作用,并且也试图通过提高企业财务人员的综合素质、完善配套的制度规范等措施来提高企业会计核算的效率和效果,虽然有一定的成效,但是不能从根本上缓解和规避相关问题的发生,以投资企业为例,发现企业会计核算中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会计核算与报表编制层面

现阶段企业在会计核算和报表编制层面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管理者重视程度不够高、会计核算人员综合素质不够高、存在违规操作三方面,具体内容如下所述:第一,现阶段虽然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会计核算对企业发展的重要作用,但是一些企业对会计核算的认识存在一定的偏差,企业的会计核算更多的是局限于各种费用的支出和收入方面的核算,并没有会计核算结果进行进一步的分析和调查,对于会计核算总结企业发展战略并对会计制度进行进一步的完善等工作重视程度不够高,这样一来不仅不能使会计核算工作应有价值得到切实的发挥,而且还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企业其他各项财务工作的高效开展。第二,会计核算人员综合素质不够高是现阶段企业会计核算工作中存在的又一比较普遍的问题,更多的企业在选择会计人员时只是进行岗前培训,但是随着企业规模的不断扩大,企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变革,会计核算人员的工作范围、工作压力在不断的增加,所以这些专业技能不够高的会计核算人员并不能满足自身岗位的需要,所以不仅不能实现人员价值的最大化,而且使得企业会计核算和编制工作存在滞后性,制约了企业经济的发展。第三,会计核算编制过程及操作过程是一个比较复杂和严谨的过程,但是现阶段一些企业为了加快会计核算的速度,降低会计核算的成本,在会计核算编制和操作的过程中经常存在一些违规的现象,例如会计科目编制混乱,编制指标不严谨,采取不计收入或者虚增成本的方式修改利润等,这样一来就降低了企业会计核算工作的准确定,而且会导致企业的账目比较混乱,给为操作和控制企业的利润留下了空间,给企业的经营和发展埋下了较大的风险。

(二)长期股权投资核算层面

长期股权投资是指企业为了实现长远的发展,会对其他的经济产业或者相关的企业提供一定的资产,以占有其部分或者全部的股份,通过影响和控制被投资的企业来获得收益,在这个过程中企业常用权益法进行会计核算,但是在采用权益法进行会计核算时也存在一些问题。第一,导致投资企业的收益与实际的现金收益存在不一致的现象。众所周知,被投资企业利润的分配往往是在下一年进行的,而在当年就会造成投资企业的当年确认的投资收益和实际收益存在不一致的现象,长此以往,对于一个主营收益少投资收益大的企业来说会给其带来很大的压力,甚至会导致企业的破产。第二,对于直接交叉持股的企业来说,采用权益法进行核算会导致持股双方存在权益虚增的现象,也就是说A企业拥有B企业的股权,B企业拥有A企业的股权,这样一来就给持股双方留下了重复计算利润的空间,进而导致了企业利润的虚增。第三,对于非直接交叉持股的企业来说,重复计算企业利润的现象更为严重。非直接持股是说A公司拥有B公司的股权,B公司拥有C公司的股权,C公司拥有A企业的股权,这样一来,只要三家公司中有一家公司实现高额利润,那么其余两家也会分的一定的利润,进而导致三家公司存在更大的重复计算利润的风险。

(三)交易性金融资产核算层面

就交易性金融资产核算层面来看,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为存在利润操作的可能性,没有充分的认识到交易性金融资产存在期间跨年度的问题以及存在账面调整的可能性三方面,具体内容如下所述:新会计准则下,企业对交易性资产的会计核算主要采用的公允价值的计量方式,而公允价值计量的人为主观因素又比较重,加之我国处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资本市场、证券市场发展的不够完善,所以公允价值计量所需要的各种数据从技术层面来看很难真实准确的计算出来,此外,在没有处置相关资产之前,公允价值变动所形成的收益表或者损益表都没有真正的实现,这样一来不仅降低了企业会计核算的准确性,而且容易出现高估企业的收益或者损失的现象,同样也存在利润操作的可能性。其次,当企业对购入和出售的资产不在同一时间的交易性金融资产进行会计核算时,依照我国现阶段的会计准则进行会计核算时就会出现利润虚增的现象,也就是说根据新会计准则的相关规定显示,“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属于损益类科目,期末应将该科目的余额结转到“本年利润”科目中,结转后该科目无余额,而处置时,又要将该科目重新结转,这样一来在进行会计核算时就容易出现重复结转的现象,进而导致了企业利润的虚增或者虚减。而之所以说现阶段企业的会计核算工作存在账面账面调整的可行性的问题,是因为现阶段我国的资本市场、市场经济发展的还不够成熟,而且也没有形成较为和谐的、活跃的二级是市场,而新会计准则又将交易性金融资产的会计核算工作以公允价值计量为准则,所有在这样不成熟的条件下,就导致企业会计核算工作的随意性比较大,进而导致公允价值的引用很可能产生适得其反的作用,不仅不能降低企业的的会计核算风险,而且还有可能成为企业调节利润的工具。

(四)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核算层面

从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核算层面来看,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主要表现在以下两方面,一方面现阶段企业核算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准则不一致,也就是说《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金融工具确认与计量》第18条和应用指南及讲解规定和《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金融工具确认与计量》解释中的相关规定不一致,对于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取得的支付价款中包含的已宣告但尚未发放的债券利息或现金股利处理不一致,对于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持有期间取得的利息与现金股利规定处理也不一致,这样一来就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初始成本确认工作的正常开展,而且影响了账面价值的变化,进而导致了账面信息混乱、信息失真等现象的发生,影响了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数据的准确性。另一方面,关于关于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减值核算和公允价值变动核算的判断标准,相关的会计科目、账务处理程序没有进行有效的分开,这样一来不仅不能不能让信息使用者从账面上明确的得到所需要的数据信息,而且会给会计实务工作者带来一定的工作压力和很多不必要的麻烦,容易产生降低会计信息质量,存在误判的可能性和风险。

三、企业会计核算中产生问题的原因

就投资企业的会计核算工作现状来看,会计核算与报表编制层面、长期股权投资核算层面、交易性金融资产核算层面、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核算层面等方方面问题的存在确实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企业会计核算工作的效率和效果,而且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企业其他各项财务工作的顺利和执行看,究其原因,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企业会计部门和人员的配置不够合理,一些企业出于成本的考虑,并不设置专门的会计核算岗位,在财务工作的执行上存在一人多职的现象,核算岗和监督岗都有一人或者一个部门来承担,进而就导致了上述问题的发生;二是一些企业的内部控制机制不够健全,在实际执行中,一些企业管理者的素质不高,对内控之际重要性认识不足,没有建立完善企业内控制度,进而就导致了企业资产损失和浪费等现象的发生,这样一来不仅没有使内部控制工作的价值得到切实的发挥,而且影响了企业会计核算工作的顺利开展;三是一些企业对会计资料保管工作的重视程度不够高,这样就使得主要记录了企业投资决策和经营活动的相关会计账簿、凭证、报表和其他资料等重要依据存在信息失真的现行,会计资料随意堆放,存在角度损坏的会计资料,这样一来不仅影响了会计核算工作的准确性和高效性,而且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企业领导层决策工作的顺利开展,不利于企业的长远发展和经济效益的获得。

四、应对企业会计核算中存在问题的措施

“蓝田神话”的打破不得不让人警醒,蓝田事件是中国证券市场一系列欺诈案的之一,被称为"老牌绩优"的蓝田巨大泡沫的破碎,是继银广夏之后,中国股市上演的又一出丑剧,与银广夏相同的是蓝田股份玩的也是编造业绩神话的伎俩,而蓝天事件的发生与企业会计核算工作的中漏洞的出现也是分不开的,再加之上述问题和原因的分析和研究发现,解决企业会计核算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是十分必要和迫切的,所以笔者结合自身多年的实践经验和相关的理论知识就如何有效的解决企业会计核算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以下几点切实可行的对策。

(一)提高企业会计核算与报表编制的科学性

企业会计核算与报表编制工作准确性的提高是解决上述问题,提高企业会计核算能力的基础和前提,所以企业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一是企业的管理层要加强对企业会计核算工作的重视程度,以身作则,做好适当的宣传和引导工作,在企业上下营造一个良好的会计核算氛围,使得企业的会计核算不再局限于企业的收入及支出的核算,而且要将其与企业的发展和战略目标的实现进行有机的结合;二是定期在公司开展会计核算讲座,促使员工认识到会计核算的重要性,并改善员工对会计核算的态度;三是以国家规定的会计核算标准为根本原则,优化企业会计核算的流程,以确保会计核算信息的真实性、可靠性;四是要加强对企业会计人员的培训力度,采用请进来和走出去的方式培养更多的会计核算人才;五是要完善配套的奖惩机制和激励机制,从根本上提高财务人员的工作热情和工作积极性。例如北京银行早在很多年前就将集中会计核算作为实现会计改革的一项重要工作。在对荷兰阿鹿银行、英国汇丰银行等国际化大银行内部管理进行考察的基础上,成立了核算中心,在强化了以上几项基础工作的基础上又改革实现了全行资金清算集中,实现了全行损益核算集中,实现了全行会计信息集中,进而使得企业的经济效益得到了稳步的提升,资产总额已经从成立之初的217亿元增长到1710亿元。

(二)完善企业长期股权投资核算工作

对于投资企业长期股权投资核算中存在的问题,企业可以从以下两方面着手,一方面要建立相关的数学模型,用交互分配的方法代替直接交叉持股和非直接交叉持股的分配方法,通过建立联立方程组来准确核算各持股人应该得到的利润,以避免重复计算利润的风险发生。例如对于A、B两家持股人来说,可以采用以下方式进行计算,即A公司交叉分配后的利润=A公司分配前利润+B公司分配后利润*A公司持B公司股权比例-A公司分配后利润*B公司持A公司股权比例,对于B公司交叉分配后的利润同样以此数学公式来计算,这样一来通过联立方程租就能更加精准的核算出交叉双方长期股权投资的经济效益,但是此方法的使用仅限于三家以内的公司交叉持股,至于更多家,由于计算过程比较繁琐也就不适宜采用了。另一方面要适当的限制权益法的使用范围,鼓励企业采用成本法来对企业的长期股权投资进行核算,为了避免股市因交叉持股而产生的大量泡沫,对于非直接交叉持股的企业间可以采用成本核算的方法来代替权益核算方法,以确保信息披露工作的高效开展,而对于非上市公司持有上市公司股份、上市公司持有非上市公司股份或者非上市公司间直接进行交叉持股的,可以以《企业会计准则2号——长期股权投资》为根本原则,采用权益法进行会计核算,但是在这个过程中需要注意的是对于采用权益法进行会计核算的利润要进行单独的列式和披露,以提高会计核算工作的工作效率和效果。

(三)优化企业交易性金融资产核算工作

为有效的提高企业交易性金融资产会计核算工作的绩效,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第一,相关的政府部门要以严谨的态度来使用公允价值,就我国现阶段的实际发展情况来看,公允价值在五种计量属性中依旧处于非主导地位,所以为有效的提高投资企业会计核算工作的绩效,政府部门要提出更加严格的公允价值限制条件;第二,对于企业交易性金融资产的损益来说,企业可以设立“未实现的利得或损失”和“已实现的利得或损失”两个二级账户来核算公允价值的损益情况,以提高公允价值核算的准确性;第三,对于公允价值的变动损益企业可以以“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账务为根本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来核算企业交易性资产持有期间公允价值与账面价值之间的差异,而且经笔者大量的实践经验表明,将二者之间的差额计入到所有者权益中对企业当期的损益是不会带来很大的影响的,能够有效的缓解企业存在虚增或者虚减利润的现象;第三,要根据企业的实际经营情况和发展情况适当的减少企业交易性资产核算的核算程度,尽量减少诸如“公允价值变动损益表”等一类的会计科目,在相关的账户下设立相关的二级账户来进行相关的会计核算,在减少了不必要的转账程序和会计核算科目的基础上使得企业会计核算的效率得到有效的提高;第四,要严格相关的监督机制,企业不仅要建立独立的监管部门,而且还要提高相关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和责任意识,完善配套的监督机制,将其与工作人员的切身利益直接挂钩以规避企业会计核算中产生的不必要的风险和错误。

(四)严格企业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核算工作

企业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核算工作效率和效果的提高需要政府相关部门及企业共同努力,对于政府部门来说,要加强会计准则的协调性,以确保各个相关准则之间的一致性、严肃性和权威性,即政府相关部门要确保我国的基本会计准则、具体准则、会计准则应用指南、会计准则解释四个层面的内容趋于一致和统一,确保四者之间既相对独立,相互促进,又互为关联,构成统一整体,为企业会计核算工作的高效开展起到根本的约束和保障的作用;对于企业来说,首先要以国家的相关准则为根本构建适合自己企业会计核算工作开展的制度规范,细化相关的准则和标准,增强其实用性和适用性并做到不断的完善和修改;其次,要以债券投资和股票投资为主线,分别规定可供出售金融资产会计核算,区别对待,可以以现阶段金融资产的投资性质为根本,将可供出售的金融资产分别以债券投资和股票投资为主线进行特点的会计核算,以提高企业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核算工作的效率;此外,要对于可供出售的金融资产而言,其最大的特点就是需要按照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进行计量,所以企业可以通过设置“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减值准备”科目来区分公允价值的变动和减值损失,这样一来在确保企业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核算工作精确性的基础上提高企业会计核算工作的绩效,进而促进企业赢得更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实现更好更快的发展和进步。

五、结束语

总之,不论对于投资企业还是其他企业来说,会计核算对于企业的发展和经济效益的获得都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同样也是需要企业相关工作人员重点研究和关注的问题,但是就目前企业的实际经营情况来看,由于历史因素、人为因素、制度因素、宏观经济因素、政治因素以及其他主客观因素使得企业会计核算工作中依旧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所以作为业内人士一定要善于发现企业会计核算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探究产生问题的原因,并根据自身的实践经验和相关的理论知识不断的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措施,以求企业会计核算能力的提高,进而促进企业财务管理能力的提高,促进企业实现长远的发展和进步,而本文仅是笔者对企业会计核算问题的探索性分析,笔者将在今后的实践工作中做进一步的努力和研究。

参考文献:

[1]栾玉梅.论企业会计核算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6

[2]吴晓桐,关玉荣.企业会计核算存在的问题及完善刍议[J].中外企业家2016

[3]许佳雯,杨国有.信息化环境下企业会计核算模式的探讨[J].中外企业家,2016

[4]王珺.企业会计核算的规范化管理对策探析[J].现代经济信息,2015

[5]李昕.新时期企业会计核算规范化管理策略[J].中外企业家2015

[6]刘春影,乔瑞中.对企业会计核算的探讨[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