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9-13 17:13:23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小学三年级的学习计划,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要问一个人学生时期最重要的是哪一年?答案不是初三,也不是高三,而是小学三年级!那么,到底是什么让小学三年级显得格外重要呢?
首先,从心理发展来看,三年级儿童一般是8~9岁的孩子,这个年龄在童年发展期(7~12岁)是一个非常关键的阶段。因为此时孩子的大脑发育正好处在内部结构和功能完善的时期,正逐步由幼年时的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而关键的转折点就在三年级。同时,在这两年中孩子注意力的稳定性也提高了,记忆能力、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都在快速发展,所以说,这个年龄段是一个思维水平由量变到质变的关键的飞跃时期。
三年级的学习特点
此外,三年级这个阶段的学习特点也有所不同。众所周知,孩子在一二年级主要是学习字母与识字写字,到了三年级以后便开始学习阅读、接触写作。在这一年中,要是一些孩子没能顺利完成快速流利阅读这一飞跃,意味着他们从一开始就落后了,而且这种差距会在以后的学习中继续扩大。纽约市立大学的社会学教授唐纳德・埃尔南德斯进行的一项研究表明,在三年级时缺乏熟练阅读能力的学生,在高中阶段辍学的可能性会比其他人高出四倍。
究其原因,主要是三年级就是学生从“学习阅读”向“在阅读中学习”转换的一年:那些阅读能力较强且具备较多阅读技巧的学生,能够通过理解上下文来学习更多的新词并积累更多知识,学习进步也会很快;但是一些阅读能力较弱的学生,除了学习吃力之外,还会在一些科目上跟不上,从而落在后面,这些学生也就很可能为了逃避失败而不再读下去了。
“马太效应”需适时干预
其实这种现象在心理学上称为“马太效应”。“马太效应”在生活中是广泛存在的,尤其是在经济领域,反映的是贫者愈贫、富者愈富、赢家通吃的一种现象。简单的理解是:一个人一旦在某一个方面取得成功和进步,就会产生一种累积优势,那么他以后就会拥有更多的机会和条件去获得更大的成功和进步。
但是“马太效应”也具有积极的一面:适时的干预可以改变学生发展的方向,能把一个恶性循环变成良性循环。现在,美国的很多州都已经认识到“三年级”这一关键时期的重要性了,有些州甚至规定:三年级学生阅读不达标的就不能升入四年级。
当然了,让孩子留级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办法。教师和家长还应该共同为三年级学生提供在阅读方面的帮助,帮他们创建个性化的学习计划。最重要的还是要及时地采取行动,而不是想当然地认为他们的阅读问题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自然而然地解决。
(摘自《大科技・百科新说》 图/矢风)
那一天,我和邻居杨雪琪—我的好朋友发生争吵啦。她一直都是我的好朋友,是因为我们两个商量定一个学习计划,看看谁的好,就用谁的,可是,我们都觉得自己的好,并且用大声的口气对对方说:“我的好!”“我的好!”“我的好!”争着没有结果,然后我们就各自生气转身朝自己家的方向走了。
到了下午,我跑出教室,觉得空荡荡的不对劲儿,我忽然间想起来了,以前都是雪琪在门口等我放学的,可是,今天,她没有来,我有点失落,心想:“如果今天没有和雪琪争这个学习计划,现在她应该在这里等我啦!”我跑去她们班教室偷偷看她在不在,她正在抄写作业,她对学习很认真,怪不得成绩那么好。雪琪出来了,我急急忙忙在她身后躲起来了,突然,从她书包里掉出一张字条,上面写着“我的梦想”我拾起来看了,知道了她想当大学老师的梦想,她想让学生按她所定的学习计划学习,怪不得,平时什么都处处让着我的雪琪,会对我这个计划这么认真,我想,我应该去向她认错。我奔跑过去,慢慢走近她,在就要碰到她的时候,“对不起”这三个字从我口中怎么也说不出来,我就这样从她旁边走过了,一点也不回头……我就这样,一直没有向她认错。
半年过去了,我在上学的路上听见雪琪要搬家的消息,就下定决心一定要在她走之前对她说“对不起”。到了下午,雪琪要搬家啦,我穿着漂亮的裙子,向雪琪家走去。到了她家门口,看见她正准备上车,这时,我毫不犹豫地大声说到:“杨雪琪,对不起!”她转过脸来,露出惊喜的微笑着对我说:“没关系,我们永远是好朋友。”她上车啦,车子开走了,带走了我的惆怅和迟到的道歉。
这一天深深的记在我的脑海之中。
贵州黔东南雷山县丹江小学三年级:陈明浩
一、刻苦勤奋,成绩喜人
她从小就爱好读书,以“勤奋务实、永争第一”作为自己的座右铭。现实生活中她也以此来鞭策自己,学习态度严肃认真,学习目的明确。每个学期,她都能制定出科学、合理的学习计划,周密地安排时间,从不偏科。这样多次在学科考试中名列前茅,一度成为“常胜将军”。
她不但爱好读书,更难得的是她善于学习。她非常注重40分钟的课堂效果,在课堂中,她聚精会神听课,积极地与老师互动,经常能听到她那清脆悦耳的答题声,难怪很多任课老师都称赞她“是个很会上课的好孩子”。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三年来,赵芯冉获得了多项奖项,2009年参加学校组织的计算过关考试活动成绩优异,参加学校主办的主题为“认认真真写字,端端正正做人”首届硬笔书法比赛荣获优秀奖,被评为“热爱学习之星”,期末考试成绩优异;2010年参加年度数学计算能力竞赛取得优异成绩,在学校举行的“世界读书日”活动中表现出色,获得“优秀少先队员”称号,获得“好习惯之星”称号,获得第二十六届赤峰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科学幻想绘画三等奖,期末考试成绩突出;2011年获得“好习惯之星”称号,获得“我的童话”活动“最佳剧本,最佳导演”称号,期末考试成绩优异。
二、关心班级,爱护公物
赵芯冉同学作为班上的班长,知道以身作则,除了在学习上起带头作用之外,还以班上大局为重,毫不吝惜牺牲个人时间,每当学校布置劳动任务时,就配合老师,带领同学认真完成,有些脏活、累活全往自己身上揽,但她毫无怨言,她经常说:“只要为班集体争得荣誉,牺牲个人利益没关系!”
赵芯冉深知迟到、表现不好会扣掉班上的分,三年来,她严格要求自己,没有给班集体抹过一点黑,没给班上扣过一次分。
同时,她也很爱护班上的公物,把班上的一桌一椅当成自己的心爱宝贝,经常给它们打理打扮。如果班上的劳动工具、讲台、门窗和同学们桌椅坏了,她会积极主动地利用课外时间,和其他班干部一起,把劳动工具、讲台、门窗和桌椅修好,而从不计较个人得失,被同学们誉为“新时代的大好人”。
三、团结同学,乐于助人
赵芯冉具有很强的集体荣誉感。她觉得,个人的进步是渺小的,只有让全体同学都进步,那才是一件大乐事。她不仅和学习成绩好的同学在一起谈心得、交流学习经验,还经常与其他班干部一起主动关心班上学习较差的同学。为了帮助后进生解答疑难,总是不厌其烦、耐心细致地讲解。在她的热忱帮助下,班上的几名差生各方面都有较大的进步。
四、老师的助手,同学的榜样
无论在家在校,赵芯冉都能够接受正确思想的教育和熏陶,因此,她像一棵充满生命力的小苗儿,在阳光雨露的哺育下茁壮地成长。在同学中,她是一名挺懂事的“小大人”,老师和同学都很信任她。长期以来,作为班干部,她勤勤恳恳地为班级为同学服务,成了老师的小助手,对老师交给的任务,总是做得有条不紊。她处处以身作则,为同学树立了榜样。上课专心听课,独立思考,认真完成各科作业。见到有同学违反了学校规定,敢于上前指正。有时遇上个别同学为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吵闹起来,总是主动上前劝阻,并像个小老师似的跟他们讲些“同学之间要团结”、“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的道理。常常能使犯错的同学静下心、沉下气来承认错误并表示坚决改正。
国家立法引领阅读教育
美国联邦及各州政府,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一直致力于学生阅读能力的提升。在美国K-12教育体系中,阅读教育被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被视为一种“新民权”,贯穿整个基础教育始终,并得到了全社会的大力支持,现已逐步形成一套系统的阅读教育体系。
美国对学生阅读教育的重视首要表现之一,是宏观引领全国学生阅读教育实施的政策文本不断颁布:1994年颁布的《早期提早开始学习计划》与1995年出台的《即时读写计划》,号召社会各界一起帮助儿童提升阅读能力;1997年的《迈向21世纪美国教育行动策略》以及后续的《美国阅读挑战》等各项阅读政策,号召美国全体公民动员一切资源帮助儿童在三年级结束前达到能够独立、有效阅读的目标;1998年,美国国会通过了《阅读卓越法》,并修改了《中小学教育法》相关内容,使得阅读教育上升到法律高度,阅读教育被纳入法制化轨道;2001年,美国时任总统布什《不让一个孩子掉队》法案,专门就阅读问题制订了包括从学前班到小学三年级的“阅读优先”计划;2009年,奥巴马延续了布什的阅读教育政策,他签署的《登顶计划》和《美国复苏和再投资法案》,提出了提高学生读写能力的综合性计划,规定在小学阶段开展广泛的阅读活动,实施新的阅读课程,并要求对教师和校长进行为期两年的强化培训。
由此可见,自上世纪90年代后期以来,美国的阅读教育保持了其政策的连贯性,种种措施无一不体现出联邦政府对阅读教育的重视程度在不断提升。
课程体系及评价保障阅读
美国的阅读教育主要融入K-12课程体系中的两门学科:英语语言艺术和阅读。美国K-12阅读课程体系,贯穿从学前班到12年级的共13年基础教育。K-12阅读课程的核心目的,正如美国国家阅读委员会所定义的,是“教会孩子阅读”。
K-12阅读课程体系最大的特点是分级,共分为13个级别,即从学前班到12年级,每个级别与基础教育的年级相对应,由浅入深,从易到难。学生可以根据不同的阅读水平,通过常规的阅读测试晋级甚至跳级,不必拘泥于所在的年级。此外,从大的框架看,K-12阅读课程体系分为几个大的模块,其中K-3是初级模块,4-6是中级模块,7-9是中高级模块,10-12是高级模块。
美国国家阅读委员会为K-12阅读课程体系制定了5个阅读要素,包括拼音、流利度、识字、词汇及理解等。5个方面并不是截然分开的,只是不同年龄段的孩子接受的阅读教育,在这5个方面会有不同的侧重而已。比如,拼音、识字等是低年级阅读教学考查的重点,越到高年级,阅读的重点就转向阅读流利度和对内容的理解。
美国国家阅读委员会还规定,各州必须建立完备的分级阅读教育评价体系,随时反馈并指导一线的阅读教学。总体而言,美国阅读教育评价体系包括州测试、教室考核以及非正式考核3种形式。第一大类测试是指美国学生参加本州的年度测试,某种程度上考核结果决定了国家和州对这所学校的资金投入,学校要凭借成绩表明学生在阅读方面有所提高,才能接受国家的教育资助。第二大类测试是基于教室的教师与学生的一对一跟踪性测试,它对课堂的阅读教学最具实践指导意义。第三大类是非正式测试,没有统一的模式和量化标准,更具有随机性和灵活性。
全民支持阅读推广活动
美国的阅读教育强调全民总动员,每个人都应该为学生的阅读教育负责,包括政府、研究机构、社区、学校、家庭等。
在美国,致力于阅读教育的研究机构有许多,大多数附属于某一所大学的研究中心。比如由著名学者组成的早期阅读委员会,提交的早期阅读教育问题报告以及后续的研究成果,为美国的早期阅读建立了系统的理论体系,使美国在学前阶段培养儿童的早期阅读能力具备了可靠的理论依据和实践方法,在美国以及国际教育界引起了强烈反响。
当周围人夸刘通“太聪明”、“有天赋”时,这个少年更愿意向别人“展示”自己独到的学习方法和习惯。
还不会说话就能辨识数字
“刘通一岁多时,我就发现他对数字和图形非常敏感。”母亲李英告诉前来采访的记者。当时,李英还在上大学的表妹拿着报纸上的阿拉伯数字哄刘通玩,却在不经意间发现:随机问1到10之间的任何数字,刘通都能准确地指出来。从那时起,李英就开始注意并培养儿子的兴趣。
三四岁间,刘通可以熟练背诵150首唐诗。让人意外的是,每首诗在哪一页,刘通也能清楚记得。在上小学前,其他孩子还在抱着玩具玩时,刘通则着迷于图形方面的书籍,且边看边画。而对于百位以内的加减法,刘通可以直接心算得出正确答案。
除此之外,幼年时期的刘通带给家人的另一个快乐是:父母不再用电话记录本,把陌生电话号码告诉刘通,他就能牢牢记住,再也不忘。
没有上过幼儿园的刘通,正式而系统地接触数学是在小学一年级。上学后,班主任发现刘通经常一个人独处,下课后就在操场上走了一圈又一圈。观察了一段时间后,班主任才知刘通是在边走边思考数学题。
因为数学成绩优异,刘通小学五年级时,李英的表妹建议是否让孩子参加一次华罗庚金杯少年数学邀请赛,但家里人都担心“题目特别难,孩子可能会受挫”。在参加吉林省内选拔赛前,李英还给儿子打气:“今年就热热身,明年再努力拿奖。”
没想到,刘通以选拔赛满分的成绩出线,并最终获得华罗庚金杯少年数学邀请赛决赛一等奖。
此后,刘通“一发不可收”,先后获得第13~15届华罗庚金杯少年数学邀请赛决赛一等奖、第9届青少年数学国际城市邀请赛金牌、美国数学竞赛(AMC8)最高奖杰出金奖等奖项。
上课认真听讲最关键
“我不否认自己在数学上的天赋和兴趣。”刘通毫不客气地说,但是在他看来,自己取得成功的背后依靠的更多是勤奋。
“上课必须认真听讲,再因人而异制订学习计划并执行。”刘通说,这就是他的“招儿”。对于兴趣不浓的文科,刘通选择跟着任课老师的进度,课堂上消化所有知识点。因为要参加各类国外的数学竞赛,学好英语是基础,所以小学三年级才开始接触英语的刘通,仍然选择跟课堂的进度走,单词在课上背完,课下很少为英语再费精力。其他的课后时间,他则都用在了理科知识面的拓展上。
在全国各省份的“超级中学”里,很多“牛”孩子都利用寒暑假自学高中或大学课程。刘通不喜欢这样按部就班,他认为这看似是超前学习,但效率未必高。
在吉大附中初中部读书时,刘通被选进了数学超前班。刘通以近期备战的数学竞赛题为依托,带着做题时遇到的知识空白点去翻阅书本。这样,“更容易理解和消化,比无目的自学和死记硬背效率更高”。也因此,刘通很少做笔记。
刘通一直乐此不疲地享受“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这一循环。现任班主任侯跃平告诉记者,刘通“满脑子都是问号”,去卫生间的途中都会想问题,并且常问超出一般中学生理解范围的问题,这多少让任课老师有些招架不住。
或许是用脑太多,在课堂上刘通喜欢睡觉。侯跃平说,但前提是刘通确实已经掌握了本堂课的所有知识点。
侯跃平还是刘通所在班级的化学老师。虽然知道大学二年级的化学书刘通都已看过,但侯跃平不愿让刘通在课上睡觉,而是督促他,并时常让刘通给同学讲解难题。别人要想十步才能得出答案,而刘通的思维方式时常让同学惊讶:“这难道是捷径?”
刘通告诉记者,“捷径”来源于对一道题目的举一反三,之后“三又变九”,保证对知识点的消化和知识脉络的梳理,在熟练中融会贯通,再做题时就能很快找到正确的切入点。
同时被8个国际会议邀请
年纪不大、战绩颇丰的刘通,吸引了吉林大学附属中学校长、中学数学特级教师崔贞姬的注意:“对于特殊人才,要特殊培养。”
高一暑假,崔贞姬从美国请来华人数学教授王筱棣专门给刘通上课。初次见面,王筱棣决定先给刘通讲解大学的线性代数。令人惊讶的是,刘通用5天时间便消化了全部课程,王筱棣建议:“何不做些课题,检验一下自己的知识储备和科研潜力?”
在王筱棣提供的选题中,刘通挑选了“基于M带小波和余弦变换的水印嵌入主成分分析复合算法”。简单地说,就是用肉眼不可见但可标示的版权信息来打击各种盗版侵权行为的技术。
2011年10月,刘通开始进入了课题的研究。王筱棣提供一些英文材料,让刘通自己权衡能否承担。李英第一次问儿子是否有思路时,刘通没有回答。几天后,刘通对李英说:“妈妈,我有思路了。”
当时恰逢期末,刘通不想影响其他课程,就利用课余时间研究课题。两个月后,他的英文版论文出炉。
2012年初,因为这篇论文,刘通被邀请参加美国数学年会(JMM),这是唯一被邀请的中国中学生课题。同年8月,刘通带着科研成果参加了第27届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得到英特尔国际科学与工程大奖赛组委会专家认可,特邀他参加2013年美国英特尔国际科学与工程大奖赛。
此外,刘通用这篇论文同时申请了分别在瑞士、法国、意大利、奥地利、西班牙、希腊、美国和中国举办的国际性学术会议。结果是:全部通过。崔贞姬告诉记者,申请参加以上8个国际性会议的论文,通过率一般只在20%左右。
王筱棣形容刘通是个“大海绵”,只要给他知识,就能吸收。
还是因为这篇论文,一所德国大学向刘通抛出橄榄枝,但刘通说更喜欢去香港读大学。考虑到儿子年纪不大,学习精力也比较充沛,李英征求了崔贞姬的建议,让刘通在高中时期均衡涉猎各学科,积累完备的知识体系。
今年,刘通正在为参加国际数学奥林匹克竞赛作准备,计划用质量更高的国际数学竞赛金牌敲开大学校门。刘通同时选择参加高考,目标是考个吉林省高考状元,回报母校。
“崔校长,请您予以关注”
“学习成绩固然重要,我更希望孩子的学习能力和情商均衡发展。”李英说。为了避免儿子过于骄傲,尽管每次儿子拿到金牌时心里特别高兴,但李英从不刻意表扬儿子。刘通出省或出国比赛,她和丈夫也从不陪同。
刘通是班长,他当班干部和学习一样,一点也不马虎。侯跃平说,刘通每天第一个到班级,在教室溜一圈检查卫生是否合格;课间,督促大家跑操,同学行动慢一点儿他就会着急;对于同学违反纪律或不文明的行为,刘通会主动提建议,不怕得罪人。
同学则觉得刘通有时“特别不会说话,不顾别人的感受”。给别人讲题时,对方跟不上他的思路,刘通会心直口快地说“太笨了”,唠叨后还会继续讲,直到让对方听明白为止。这个心直口快的少年不藏私,毫无保留地跟同学分享他的解题思路。
除了在班级当“管家”,刘通还会关心学校的动态和问题,发现学校存在的不合理问题或现象时,他会直接敲响校长室的门:“崔校长,请您予以关注。”
时间的脚步是无声的,它在不经意间流逝,我们又有了新的学习内容,做好教学计划,让自己成为更有竞争力的人吧。好的教学计划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小编为大家准备了小学体育科组教学工作计划范文合集,欢迎大家分享。
小学体育科组教学工作计划范文一
一、教材内容介绍
小学三年级的教学内容包括基本体操、走跑与游戏、跳跃与游戏、投掷与游戏、技巧与器械体操、小球类与游戏、对抗角力游戏、武术、韵律活动与舞蹈、体育与健康基础常识。这一学期基本学习一些简单的内容,初步掌握一下,主要是基本体操、走跑、跳跃、投掷、技巧和球类。
二、教学目的
在《大纲》中,明确地规定了小学体育的目的:“通过体育教学,向学生进行体育卫生保健教育,增进学生健康,增进体质,促进德、智、体全面发展,为提高全民族的的素质奠定基础。”
三、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初步养成主动、积极参与体育活动的意识,表现出乐于学习和对体育活动的浓厚兴趣,并在活动中表现出展示自我的愿望和热情,体验到体育活动的兴趣、乐趣和情趣。
2、引导学生通过各项体育活动内容获得一些运动和健康的基础知识;初步学习和体验运动的技术与技能;学习科学锻炼身体和自我锻炼、自我表现、自我保护、自我评价的方法;培养参与体育活动的良好习惯,以及安全地进行体育活动的意识。
3、引导学生通过体育教学活动,逐步养成正确的动作姿势和良好的身体形态,通过多种形式的游戏发展身体灵敏、协调、平衡、速度、耐力和力量等体能,促进身体全面发展,增强关注自己身体和健康的意识。
4、引导学生在学习与练的过程中,体验参与不同项目运动时的紧张与愉快、兴奋与疲劳、成功与挫折等心理感受,学会通过体育活动调控自己的情绪,并在一定困难的条件下进行体育活动,逐渐形成克服困难与抗挫折等意志品质。
5、引导学生形成活泼开朗、积极向上、友好相处、团结合作、竞争进取的精神,以及勇敢、顽强、坚忍不拔、尊重他人、遵守规则的意志品质,为学生今后的学习、生活奠定良好基础。
四、教学进度(周次、教学内容)
以上就是3年级小学体育教学工作计划 ,做生活的有心人,做学习的有心人,点点滴滴地学习,可以把学习变成非常有趣味的事情。当人们很随意地学习东西的时候,依着自己的兴趣学东西的时候,学习就会变成一件乐事。
小学体育科组教学工作计划范文二
一、指导思想:
认真学习贯彻全国基础教育工作会议精神,以"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认真搞好教学研究、教学指导和教学管理工作,进一步深化体育教学改革,强化"四个意识",围绕"六个优化",以创新意识、创新思路、创新举措,创造性地开展学校体育教学工作,充分体现体育教学以育人为宗旨的教学目的,提高学生的自主健体能力,评价能力和创新能力,强化学生的合作意识及终身体育的意识,推动我校体育教学再上新水平。
二、抓好课堂教学。
通过抓好课堂教学,实现体育教学的目标。要求备好、上好每一节体育课,定期组织学习、组织好听课及评课,在教学观摩中不断提高老师的教学水平。组织学习新课程标准,认真实施教学改革的新举措,积极探索适合改革方向的新路子、新方法。组织好教学公开课,培养青年骨干老师。
三、基本思路:
1、积极培养体育教学骨干,建立骨干教师档案,注重培养,逐步建立一支有活力、有创造力的体育教学骨干队伍。
2、组织全校体育教师继续学习《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转变教学观念。
3、进一步落实《体育与健康教育教学大纲》,认真抓好我校学年、学期、单元及课时计划的制定、实施及检查工作,督促各教师按照教学大纲科学地制定各种教学计划、写好教案,做到备教相符。
4、收集好优秀体育教案,强化体育教师的科研意识,促进体育教师科研水平的提高。
5、加强对基础薄弱的体育教师的教学指导。
四、积极开展大课间课堂活动。
在抓好课堂教学及各项大型运动竞赛的同时,积极开展大课间课堂活动,充实学生的课余生活。面向全体学生,在活动中使学生的身心都得到充分的锻练,不断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同时培养终身体育的意识。
五 、组织安排好各级的体育锻练工作,面向全体学生,大幅度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
小学体育科组教学工作计划范文三
学年度第一学期已开学,学期的.工作将是紧张而又忙碌的,为贯彻落实《学校体育工作条例》精神,牢固树立“快乐体育”、“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强化学校特色体育项目建设,大力开展青少年阳光体育活动,坚持开展学生体育训练工作,力争在各项体育竞赛中争创佳绩。
特制定本学期体育教学计划如下:
一、工作目标
1、认真完成一、五、六年级体育教学任务,使学生掌握体育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技术。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认真完成教学研究和教学改革任务,认真完成三个年级段的教学任务。
2、抓好课间操、眼保健操、大课间活动、阳光体育活动。
3、强化科研意识,善于总结,教师能撰写科研论文。
4、加大体育特长生训练力度,严抓训练质量,争取各项比赛获得好名次。
二、具体工作措施
(一)深化体育课程改革,优化教学过程
1、体育课程标准是体育教师开展教学活动的指南,为使体育教师尽快树立全新的体育教学理念,开展多种形式的培训,促使每一位教师的观念发生深刻的变化。
2、体育课程是学校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施素质教育和培养全面发展人才不可缺少的途径。因此,体育教师要坚决维护体育课程的严肃性,按课时计划上好体育及活动课,并进一步加强安全教育及防范意识。
(二)强化常规管理水平,提高教学质量
体育教师将一如既往,在学校行政的领导下,继续加强学习,弘扬团队精神,努力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1、认真贯彻务实的工作态度扎扎实实地开展各项工作。
2、在体育教师之间倡导勤学习、共研讨之风,以不断充实提高每一位教师的理论水平和教育、教学能力。
3、围绕《课程标准》和新的教材体系开展教学活动,本学年,体育教师人人上实践课,在实践中得以提炼、得以升华。
4、一丝不苟地做好各种资料工作,不断充实完善学校体育资料。
5、全面负责特色项目建设,拟定专项计划,开展各项活动,为创建具有体育特色的建设先进学校工作作出贡献。
6、精心组织体育大课间活动的开展,大力开展阳光体育活动。
(三)、大力开展阳光体育,打造体育文化
1、全面抓好“阳光体育”活动,精心组织好大课间活动,营造生动活泼的课间活动氛围,让校园真正成为学生的乐园。
2、继续贯彻实施素质教育,组织好校园文化活动,让学生在愉悦的氛围中游戏、活动。
3、配合学校行政、德育组、认真研究,拟定各项具有专门性的体育活动计划。
(四)、加大课余训练力度,提高竞技水平
1、在普及的基础上抓提高,使学校体育工作得以健康发展。
2、重新调整学校体育特长生队伍,重点建设毽球队伍和跳绳学生的发展,鼓励学习、锻炼争取以点带面,调动起全校学生运动的兴趣。责任到人,合理制定学习计划。科学锻炼,严格训练,争取全面改观学校体育面貌,创建具有鲜明特色的学校体育。
3、注重特长生全面发展,做好督促、沟通、协调工作,使特长生在学习、思想、行为等诸方面全面发展。
关键词:初中英语;存在问题;教学策略
实施课程改革后,新的初中英语教材词汇量大,题材涉及面广,不仅涉及艺术、科技、音乐、天文地理的知识,还涉及到许多与我们生活息息相关的话题,例如问候、旅游、急救、肢体语言和文化遗产等,这对英语教师的要求提高了,因此,教师要在教学之前要先了解教学目的,并对此熟练掌握,学生才能更好地了解文化内涵和巩固理解知识。
一、存在的主要问题
我国现在规定的是小学三年级就要开展英语教学的工作,可是一些地区却无法很好的贯彻实施这样一个方针政策,就造成了小学的英语学习没有多大的成效。但是中学的英语起点比较的高,难度也全面的提升了一个层级,这样就无法和学生的能力水平保持一致,两极分化的趋势就会很明显。
在农村的英语教学活动中,学生说英语的机会只有在上课的时候那么寥寥几句,在生活中基本就断绝了英语说话,学生没有一个良好的语言环境自然。
在农村的英语教学工作当中,由于部分老师的观念问题,老师依旧是重视讲,重视背诵,这样加重了学生的负担。
二、策略研究
(一)创设一个激情的英语课堂,激发学生动机,更新教学观念
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和热情是英语教学的首要前提。在英语教学中,教师应尽量想办法上好每一节课,使单调乏味的反复练习变得活泼生动、妙趣横生。课堂上不是教师一言堂,而是以师生共同探讨问题、学生自主学习为主,教师起组织、示范、引导的作用。
新教材内容贴近学生的生活,与当今世界信息技术相联系。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充分挖掘其趣味性,唤起情感基鸣,引起学习兴趣。例如,在上unit 6 What’s the best radio station?时,教师先通过课件复习本单元的重点句型:
“What’s the best radio station?”然后问一个学生:“who is the most beautiful in our class?”这个学生会在班里边找边说:“Wang Lei is.”这下全班同学哄堂大笑,因为王雷的外号就是“白马王子”。这一问后,学生个个情绪高昂,都争着回答另外的问题。这样展开教学活动给学生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象。
教师应尽可能多地利用教具,使抽象的东西具体化、真实化,增强语言交际的真实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教师要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的资源,制作有声有色的动画课件,吸引学生们的注意力,满足他们的奇心,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二)改进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多读、多说
古人云:“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做诗也会吟。”在英语教学中,让学生多读,能够帮助学生增强口语表达能力。读是最基本的语言活动之一,它包括朗读和阅读。
英语的朗读就是运用轻重音、节奏、语调等语音手段把语言材料中的思想表达出来。流畅地朗读有助于培养阅读的基本技能。多读不仅能培养学生的语感,同时还能帮助学生更好地在句子中记忆单词,理解单词。
在初中英语教学中,教师的讲要少而精,要尽可能让学生多说、多演、多练,提高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一般来说,教师的讲课时间应尽量控制在10~15分钟之内,把大量的时间留给学生去操练、练习。但操练时又要注意避免死记硬背、机械操练,要让学生的操练具有创造性。
(三)教师要掌握教学技巧
教师应根据英语课堂的具体情况创造一个话合自己的教学方法,不能照抄书本或盲目效仿他人。因为写在书本上的教学法不见得就是最好的方法,并且同一种方法对某位教师可能十分合适,而对另一位教师却不一定,适应自己并能带来理想教学效果的方法才是好方法。英语教师要根据英语教学情况的变化,创造出学生最满意、收效最好的教法和技巧。具体而言,常用的教学技巧有以下几种:
趣味法:兴趣是最好的教师,兴趣是智慧的源泉。课常教学中,教师要想方设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归纳法:高度概括课堂知识,使之有条理,有系统,突出重点。归纳一方面可引导学生反思所学知识,加深理解,增强记忆,提升并升华知识技能,另一方面进一步强调教学重点和难点,便于学生从整体上系统地把握知识点,培养他们的综合概括能力。
悬念法:悬念能引起学生的求知欲望,引导学生对本课知识作适当的延伸和扩展,引发学生解决问题的动机。
练习法:根据所学的内容,围绕本课重点、难题,精心设计一些题目,组织学生通过完成练习的方式来复习巩固课堂上所学的知识,提高学生的实际运用能力,为学生消化理解新课内容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讨论法:讨论有利于发散思维的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也能得到提高。
[关键词]厌学;表现;形成原因;对策
目前,国内外还没有形成对于“厌学”的统一的标准定义。通过计算机检索可以发现,国外有对 “逃学”(truancy: hooky)、“辍学”(dropout)、“拒绝上学”(school refusal behavior)的研究,但没有直接对“厌学”进行研究。
在国内,傅安球(2002)等认为“厌学”是指学生对学习否定的内在反映倾向,包括厌学情绪、厌学态度和厌学行为。该定义具有代表性,在许多文献中,都被直接应用。厌学情绪,是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学习的负面的情绪体现。是学生从最开始的不想去学习,发展成为不喜欢学习,最后发展为厌倦、厌恶学习,因而选择去逃避学习的一种心理态度。学习上的厌学情绪分为三种程度:轻度、中度和重度厌学。
最近,厌学情绪在中小学生的范围内表现得尤为明显。在大多数人眼中,中小学生的使命就是学习,因为在中国有九年义务的教育体制,硬性的规则规范着中小学生去完成学业,再加上中国人的传统观念认为:学习是成功的必然途径,所以他们认为只有学习才能成材,才能实现自己的价值。但是在有些叛逆的中小学生眼中这恰恰成了束缚他们的枷锁。
一、农村中小学生厌学的形成原因
五兴村附属于穆棱市,总住户约200户。山路崎岖,交通不便。学生在上小学时可以在家里住,村里有一所小学,名为五兴小学。目前五兴小学在职教师数量是5名,学校共有6班级,小学生人数共50名。但学生上中学阶段,要到城镇里的中学上学。这里人口和位置不能够满足建中学的条件。从当地人了解和实习中发现,五兴村中小学生存在较为严重的厌学现象。70%的学生在中学期间结束了自己的学业生涯,最后选择了辍学。对此情况产生疑问,做了简要的分析,并提出了一些解决对策。
(一)学校的教育因素
五兴村的交通不便利,环境相对较封闭。现在学校好多的体育教学器材连油漆都掉了,学生们课间做活动的运动器材有时对学生造成危险。教学时需要的运动器材无法满足。
学校里,老师在课堂上课几乎不能使用多媒体进行教学。无法在学校连接网络,班级没有配备电脑,不能实现多媒体教学。老师讲课只能通过书本研究课文,枯燥无味,学生常出现课上打瞌睡、搞小动作,注意力不集中。学校微机室里只有四台电脑,电脑少,学生多,学生使用电脑的时候只能轮流学习。电脑数量不够影响学生上课进度,学生厌学情绪因此产生。
教学设施不够完善。抽象的、学生难理解的知识,老师无法通过有效的教具进行很好的呈现和展示,只是通过语言叙述。尽管教师有很丰富的教学经历,但是教学方法不新颖,太守旧,上课无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老师多采用的“满堂灌”式的教学,只是自己一味地讲解,忽略了主体对象是学生。
教师数量有限,老师授课班级跨度大,容易分心,对每个班级学生的关注度不高。虽然掌握丰富的知识,但专业性不强,不能把注意力投入到具体某一学科。
学校设施不完善,老师的教学方法不先进,对学生的整体关注度不高,学生的整体学习氛围不高。再者,老师在课堂对手工课、实践操作课不做练习,而是课下布置给学生作业。学生们每天除了家庭作业,还要做父母给自己买的练习题,另外还要包括其他手工任务。沉重的作业量增加了学生的负担,让学生出现了厌恶学习的情绪。
(二)家庭教育因素
家庭教育对学生的身心发展有着巨大的影响。父母对孩子的教育方式不同,最终收到的效果同样也是不一样的。在孩子还没有接受正式教育之前,父母就是孩子人生当中的第一任老师。父母的言谈举止、行为动作、处人之道都深深影响着孩子的学习与成长。良好的家庭环境有利于促进孩子的身心健康。因此,农村中小学生厌学分析不可以忽略家庭教育。
急功近利的教育投资理念。收入的多与少决定着家庭的生活水平,一个农村家庭连最基本的生活都无法满足的话,父母很难能让他们的孩子接受更高的教育。
父母的经济基础薄弱。农村父母主要经济来源是务农,每年把秋收的粮食卖掉以后,才能有家庭收入。每年的家庭收入的多少完全是取决于当年的自然条件如何,农村家庭的子女都不止一个,对农村父母来说,供一个孩子从小学上完大学得花费家里的一笔收入。父母没有其他谋生的手段,孩子多,就让家里学习最好的孩子上学。只好供家里学习最好的孩子上学,很多孩子不得不早早离开学校,回到家帮父母做农活。
文化观念导致职业观念落后。五兴村相对封闭的地理环境和不太便利的交通,使得当地的村民少于外界联系,和城市相比,观念的更新速度慢,所具有的文化相对落后一些。很多老人们抱有“学习无用论”的观点。农村人对职业有自己的观念,他们认为实体性的职业能够更实用。重男轻女的传统旧思想,保守的旧观念仍然存在。农村的这些中小学生常听到这些比较守旧的观念,不利于他们以后的学习和成长。这些过时的不好的旧思想会告诉正在上学的农村中小学生,在以后日常学习中,会潜意识错误的自我判断:“哦,原来上学其实没有什么用。那就不用学习了。”
和现在的农村经济水平相比,父母那一代人还是孩子的时候,经济条件和收入水平还不如现在,他们的受教育水平大多数只停留在小学阶段,接受的文化知识少之又少。现在农村中小学生学的文化知识,要比他们学的知识难度要大,所以他们没有能力去给他们的孩子进行学习上的辅导。额外给孩子找辅导老师,费用同样不低。因此学生在遇到问题的时候也就束手无策。
农村的父母多数认为自己现在不能改变目前的生活境况,他们将希望寄托在了孩子的身上。他们希望孩子能通过学习,来改变自己以后的路,不用每天再过“面朝黄土,背朝天”的生活,父母认为“学习是出路”。他们告诉孩子的道理就是“学习好就会有高收入”。无形的压力会反映到学生的心理层面,久而久之,会给他们造成负面情绪,影响他们的成绩、学习状态,进而出现不学习,逃课,甚至会得厌学症等。
(三)学生自我学习能力因素
所谓自我学习能力,是指学生自己运用科学的学习方法独立地获取、加工和利用信息,从而更好地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一种个性特征。农村的中小学生在学习中很难做到举一反三。教师的教学方法过为传统,不够新颖,学生的学习固化,对知识不能很好地找到彼此的联系,只知其一,不能知其二。所以培养学生的自我学习能力,能够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由被动变为主动,更好地发挥自我能动性,让自己在学习时进行独立思考,摆脱对别人的依赖,有利于学习过程中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尽管厌学的原因包括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因素,问题的关键还应该是五兴村中小学生身上。他们对学习出现厌学,主要是因为对学习没有确切的认识,不知道学习对他们自己有什么重要的作用,不知道对学习如何付诸实践。也就是心理学上所说的人类心理活动的三种基本形式,即:认知、情感、意志。
认知,是指人们在对某种新事物的一个初次感知,是对某种新事物进行的初次接触。即“什么是什么”,指的是对事物的外在特征和内在规律进行首先认识,之后再对事物进行深入的研究。在五兴小学的学生,多数在英语方面表现的厌学情绪较为严重。学生是从小学三年级开始学习英语的,三年级以前,这里的学生完全没有进行过系统性的英语学习。刚学习英语的他们,对英语的感觉是陌生的,通过询问学校的英语老师,了解了目前在上六年级的学生中,近10%的学生连基本的26个英文字母还没有背过。学生对英语最初没有一个很好地认知,发展成了不想学习,最后对英语选择了放弃。
情感,是指人从意义的角度对事物进行的认知。主要是指人们通常会联系自身情况,考虑做某件事后是否对自己有价值,就是对事情进行价值评定。这里很多中小学生不知道学习英语究竟对自己有什么作用,在他们看来,不需要学习英语,也可以去任何地方。另一方面,对英语的学习没有热情。对学习没有热情,学生的潜能无法激发出来。日常生活里,没有用英语进行交流的,学生们觉得自己和英语之间存在太远的距离。教师的讲课方法学生也不感兴趣,在课堂上常做些和学习毫不相关的事情。
意志,指的是人针对事物某一特质以及对自己是否有价值,从而采取的某项具体活动。情感方面对某件事做出价值判断,随之付诸行动。对学习的渴望度不高,没有求知欲望。学生们只是每天按照老师和家长的要求学习,背着书包去学校,为什么要学习英语,真正的原因他们自己也不知道。
五兴小学的多数学生对英语所持有的态度就是陌生的,对自身来说是无用的,他们不想学习自己不感兴趣的东西,在行动上更多地表现出不喜欢学习英语,反感、厌恶。
二、解决的对策
(一)提高教师素质,改变教育模式
改善教学设施。良好的教学设施是基础。对于设施的缺少和落后,学校应该通过向教育部申请一定资金,购买一些器材,还可以找工作人员对已经损坏的器材进行维修。这样做,保证教师在上课过程中对教具的需要,顺利地进行课程,抽象的知识可以用教具尽量转变为形象的,成为容易理解的学习内容,能够让学生避免厌学情绪。
定期对学校教师进行培训,鼓励教师改变教学方法。学校组织教师进行培训,能够帮助教师更新教学方法,提高教师自身的素质。五兴小学的老师是经验很丰富的老师,但老师本身与学生之间存在年龄差距,上课的模式过于模式化,很难调动学生的兴趣,无法吸引学生。老师应该采用“启发式”教学。所谓启发式,就是老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通过教师的启发和引导,鼓励学生通过自己分析完成老师所给的问题。
教师要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良好的师生关系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五兴小学的学生对英语多数出现厌学,原因也包括教师不能很好地处理与学生之间的关系。教师能够与学生做到融洽地相处,可以营造良好的学习英语的分为,让学生对学习英语变“厌学”为“乐学”。
减轻学生过重的学习任务。前面原因提到,学生每天作业任务繁重,是学生对学习出现厌恶。减轻作业量,不是完全不给学生留作业,教师应该调整上课形式,将理论课与实践课相互结合。学校可以购买一些适合本校学生阅读的课外书籍和适合农村学生学习的教材。
(二)文化观念与时俱进
经济收入是家庭满足生活的基础。基本生活无法保障的话,父母没有能力让自己的孩子接受教育。乡政府可以给予支持,加大资金投入,改善交通设施,吸引外来资金,来提高农村人民的收入。
想要改变农村父母保守的旧观念,需要农村居委会的帮助。农村居委会应该组织农村群众,进行集体宣讲,告诉他们学生九年义务的重要性。如果农村父母作为学生的监护人,却不履行监护人的责任,不让学生接受教育,就采取相应的法律予以制裁。
父母应该做一个明事理的父母,不要总是将自己过多的观念强加到孩子的身上,不要对自己孩子所有的事情都要做到亲力亲为。中小学生同样也是一个独立的个体,不是自己父母的替代品。改变旧的思想和观念,不能因为是父母,而对孩子的未来做出所有的规划。要多与孩子进行真的心与心的交流,必须是平等的,而不是对他们的想法进行全部否定。多听他们的想法,必要的时候给他们做出一定的建议,干涉太多,会适得其反。
(三)提高自我学习能力
学生出现厌学,自己是出现问题的根本。避免厌学情绪,应该自己努力克服。要找到自身真正需要的是什么。中小学生不知道在学习过程中真正能够@得的是什么,没有求知的欲望,就不会学习。教师和家长应该让学生认识到学习对自身的重要意义。
对于学习,需要有明确的认知。没有求知的欲望,是因为对学习没有动力。中小学生在学习某项内容时,要明确所学内容的重要性,有明确的界定后,对于较难的学习内容制定学习计划,如果自己完成学习任务,给自己一定的奖励。
明确自己的任务,满足自身的需要,要对学习采取具体的行动。有以下的要求:
约束自我。很多农村中小学生进入网吧,玩手机游戏,用手机看小说,自我不能进行约束,长时间的沉浸于这些娱乐中,耽误了学业。不能很好地克制自己,就会出现厌学情绪。可以几个人一组,相互监督,让好朋友监督自己,与同学一起学习,大家一起合作学习。
学会独立。要有自己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提高自己的适应能力,给自己空间,让自己一个人思考问题,自己锻炼着解决自己的事情,反复练习。这样对学生更好地适应新环境很有益处。不排斥新环境,适应能力强,利于把精力放在学习上。
学生应该保持一个真诚的学习态度。“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不要害怕别人嘲笑,如果遇到的学习问题不能够很好地解决,学生在自己进行习题训练时还是不能很好地运用有问题的这部分知识。
农村中小学生厌学是多方面共同造成的,问题主要是出现在学生自身,但同时也不能忽视相关的因素。帮助学生摆脱厌学问题,是一个缓慢、艰辛而又漫长的过程,需要学校、家庭、社会共同努力才可以完成的。学生是祖国未来发展的希望,中小学生厌学不仅仅只在农村的范围里,在其他地区以及不同阶段都会出现。老师和家长应该对学生有客观的评判标准,帮助学生找到真正的厌学原因。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应该尊重学生,给予他们更多的关注和鼓励,正确地进行引导,让他们对学习产生兴趣,在学习中感受到成功的喜悦,增加自信心,提升自我学习能力。
参考文献:
[1]丁霞.农村初中“学困生”的产生原因及
对策研究[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06:
1-46.
[2]吴军. 中学生厌学的原因及对策研究
[D].苏州:苏州大学 ,2007:1-53.
[3]张爱玲. 西乡县农村中小学生厌学原
因及对策分析[D].陕西:陕西师范大学,
2008:1-73.
[4]张清.中小学生厌学心理的原因分析及
对策[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9:174.
[5]陆筠.小学“学困生”成因及其转化策略
研究[D].苏州:苏州大学,2010:1-66.
[6]肖林春.关注学困生的成长―农村小学
“学困生”厌学情绪的成因及对策[J].科
学咨询(科技.管理),2011,7:37-38.
[7]陈俊,李想. 民族地区中小学贫困生厌
学心理分析省略疏导研究―以湖南省
湘西自治州为例 [J] .当代教育论坛,
2013,258(6):77-82.
[8]张高产.教师与家长导致学生厌学心理
关 键 词:运动员教育;义务教育阶段;文化教育;欧洲
中图分类号:G807;G512.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6-7116(2013)01-0071-04
做好运动员文化教育工作既是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要义之一,也是我国体育事业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既是运动员更好地贯彻教练员训练计划的基础,也是运动员在退役后顺利就学或再择业的“助推器”[1]。义务教育是一个人为适应社会生存而必须接受的基础教育,是运动员(特指处于义务教育阶段的青少年运动员)群体生存的基本需求,也是运动员接受更高层次培训或发展的前提[2]。因此,研究如何提高我国运动员义务教育阶段的文化教育水平就具有重要意义。欧洲运动员义务教育阶段的文化教育做得较好,其做法对我国做好运动员义务教育阶段的文化教育工作具有一定的借鉴价值。
1 欧洲运动员义务教育阶段文化教育的特点
2004年,作为“欧洲体育教育年”活动的一部分,欧盟曾专门委托英国拉夫堡大学体育与休闲管理系对欧盟成员国中的25个国家的运动员义务教育阶段文化教育状况进行了调研。调查结果显示,欧洲各国均非常重视运动员义务教育阶段的文化教育。就欧洲各国运动员义务教育阶段文化教育培养模式的特点而言,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强制性。
(1)义务教育年龄段的强制性。欧洲多数国家规定运动员接受义务教育的年龄段基本上是6~16岁,如捷克义务教育年龄段为6~15岁;芬兰义务教育年龄段是7~16岁;法国义务教育年龄段是6~16岁。当然也有一些国家例外,如比利时政府规定义务教育年龄段为6~18岁[3]。由于义务教育年龄段是国家以立法的形式予以确定,所以即使是那些很有运动天赋的运动员也要按照法律的要求接受国家规定的课程教育。这样就可以确保运动员在义务教育阶段接受较好的文化教育,并为后续的教育奠定基础。
(2)文化教育和训练时间的强制性。由于运动员在文化教育之外还要进行训练,为了避免学校在这两个方面出现顾此失彼的现象,欧洲很多国家都以法律的形式对义务教育阶段运动员的文化教育时间和训练时间设定了下限。比利时政府要求体育专业学校要保证运动员每周有20 h的文化课教育和12 h的训练。在德国,即使是那些有运动天赋的运动员,他们的训练也必须要放在课余时间进行。法国的国民体育学院(INSEP)要求运动员每周接受24 h的文化课教育和20 h的训练。瑞典则要求那些承担有义务教育任务的体育专业学校必须达到法定的教育标准和目标。希腊以立法的形式规定:在小学和中学义务教育阶段,如果运动员上课时间不足每一学年总上课时间的8%,那么无论他的学习成绩和竞技成绩多么优秀,都不能进入下一级别的学习[3]。
欧洲各国通过采取不同的强制措施来保证运动员义务教育阶段文化教育和训练之间的时间比例,这就为运动员顺利完成义务教育阶段的文化教育奠定了时间基础。
2)灵活性。
(1)文化教育时间的灵活性。这里的灵活性和上述的强制性并不矛盾,文化教育时间的强制性是对义务教育阶段运动员接受文化教育总时间的约束,而灵活性意在说明可以有很多种不同路径去实现文化教育的总时间。
爱沙尼亚专业体育学校的学制要比普通中学的学制多1年。卢森堡的法令则允许运动员将1年的学习任务分成两年来完成。希腊政府2003年6月颁布了一项法令将运动员分为A、B、C 3类,A类是指那些参加奥运会和世界性质比赛或训练的运动员,他们可以缺席学校正常课程的50%;B类是指那些参加欧洲或国际性比赛或训练的运动员,他们可以缺席学校正常课程的30%;C类是指那些参加地中海或巴尔干半岛以及国内比赛的运动员,他们可以缺席学校正常课程的20%。在匈牙利,运动员不用每天都去学校,但是在学期结束时他们必须和其他同龄人一样参加相同的期末考试[3]。
综上所述,由于运动员训练和比赛需要占用大量的时间,所以欧洲各国虽强制性规定了运动员必须接受文化教育的总时间,但随后就通过诸多的灵活性措施保证文化教育的总时间能够切实落到实处,对某些特殊情况也都从政策上给予指导和说明。
(2)课程内容的灵活性。在义务教育阶段的课程内容安排方面,欧洲各国采取了不同的政策。有的国家在义务教育阶段就提供法定课程以外的教学内容,为运动员将来的就业奠定基础。如奥地利的Leistungzentren中学会提供一些义务教育法规定课程以外的课程供学生学习;有的国家则要求运动员在义务教育阶段达到的文化教育水平应该和其他同龄人一样。匈牙利则要求运动员和其他同龄人一样参加相同的期末考试;有的国家则针对运动员需要在训练和比赛上花费大量时间的特点,对运动员安排了异于同年龄段学生的课程内容。如捷克允许对参加训练青少年运动员的国民教育课程做出适当的调整;法国运动员的课表是经过专门设计的,以方便他们的文化教育和训练;在荷兰,学校通常会通过免修某些课程调整运动员的课程内容;卢森堡则允许运动员放弃某些非核心课程的学习;在捷克斯洛伐克,无论是低年级段运动员还是高年级段运动员,他们要想顺利通过义务教育阶段的文化教育就必须通过4门课程的考试。这4门课程分别是:斯洛伐克语、一门外语(英语或德语)或者是数学、两门自选课程[3]。
由此可知,虽然欧洲各国在义务教育阶段课程内容的安排存在差异,但他们基本上都采取了改变法定国民教育课程内容的措施,这使得运动员的课程内容更具灵活性和实际操控性。
(3)教育方式的灵活性。由于运动员的流动性大,学习时间、地点不固定,因此,欧洲各国均为处于义务教育阶段运动员接受正常的文化教育提供了灵活的教育方式[3]。
在比利时,运动员可以选择不在学校完成义务教育的任务,但是他们必须在家或者是其它组织接受相应水平的文化教育以保证他们和在校完成义务教育任务的学生达到相同的文化教育水平。在英国,有1/3以上的体育学校为运动员提供个人学习导师,这些导师将对运动员的学习进行监督并帮助运动员制定个人发展计划,其中就包括文化课学习进度等方面的内容。意大利则根据运动员承担的训练和比赛任务安排他们的学习计划。如果运动员因为训练或比赛而长时间离校,学校会为他们安排专门的课程辅导。斯洛伐克对运动员进行小班授课,这样可以确保每位学生都有足够的时间和老师进行交流。葡萄牙政府在125/95法令中要求葡萄牙语系的学校应该为运动员安排个人学习导师,导师的主要职责是监督和制定运动员的个人发展计划,主要包括学习进度、考试时间安排(以避免和训练工作相冲突)等内容[3]。
综上所述,教育方式的灵活性为运动员顺利完成义务教育阶段的文化教育提供了保证,同时也体现了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
3)权责明确。
为了保证运动员文化教育和训练工作能够切实落到实处,欧洲各国在组织机构的设置上明确各部门的职责和权利,从而避免互相推诿、扯皮的现象,为运动员文化教育奠定了组织管理基础。
在比利时,体育学校是由教育部和体育部共同负责组建,教育部负责监督运动员的文化学习内容和进度,而体育项目协会则负责运动员的训练。这样明确的分工使运动员的文化教育和训练工作尽可能达到最佳平衡状态。在法国有专门的组织机构为高水平运动员服务,以确保他们训练学习两不误。在斯洛文尼亚,学校会有专门的工作人员负责运动员文化教育和训练方面的相关事宜,除此之外,这些工作人员还要做好文化课教师和教练员之间的协调工作[3]。
这种权责明确的组织管理方式提高了各部门责任感和办事效率,也使针对运动员各项措施切实落到实处,从而为运动员后续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 中国运动员义务教育阶段文化教育的瓶颈
2.1 “以物为本”的价值取向
长期以来,我国选择的是“以物为本”的竞技体育发展模式,认为竞技体育顶峰就是奥运会,奥运会的顶点就是金牌,对竞技体育大发展完全是运动成绩或金牌至上的价值导向,而不考虑金牌的价值大小、内涵如何以及人民是否需要;在处理竞技体育的发展与人的关系时,忽视人在竞技体育发展中的主体地位,把人当作工具而把竞技体育当作发展的目的,造成的直接后果就是竞技体育的异化[4]185。
在我国基层训练组织中,体育行政官员和教练员为了获得更好的运动成绩,无视运动员作为人这一身份的存在,把他们看作获取和带来物质利润的工具和机器,随意延长训练时间,使他们不能像同龄人一样接受9年义务教育,有的即使到校上学也由于课程标准与普通学校雷同而流于形式,致使很多运动员由于跟不上教学进度只能放弃学业[5],最终使他们陷入“人为物役”的局面。
2.2 组织管理体制不健全
竞技体育的组织管理体制是竞技体育管理的组织体系同与之相匹配的管理规范的有机统一体,它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在竞技体育发展过程中,各种竞技体育组织做什么或扮演什么样的角色以及如何做(按什么样的规范运行)[4]197。
在我国主要由两个部门负责运动员的培养过程,分别是体育部门和教育部门。由于两个部门之间缺少一个专门负责运动员文化教育的组织机构,使得两个部门在运动员的培养过程中,出现了诸多的矛盾,这些矛盾的解决往往是以牺牲运动员义务教育阶段的文化教育为代价。
此外,在运动员文化教育制度建设方面也存在着一定的缺位。在1986年7月召开的全国优秀运动队文化教育工作会议上曾提到:优秀运动队文化教育的工作任务首先是要对初中文化水平以下的运动员进行9年义务教育,使他们在训期间达到初中文化水平并取得文凭[6]。但是这一要求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却很困难,由于一些教练员对体育与教育的关系缺乏全面的认识且存在强烈的功利心理,义务教育阶段的“体教结合”往往流于形式。体教结合,仍是只‘体’不‘教’,体育、教育两张皮”[7]。其结果是使一些运动员靠牺牲义务教育阶段的文化教育时间出运动成绩,到退役时文化教育却停留在小学水平。曾经打破世界记录的全国举重冠军邹春兰直言:“我现在只有不到小学三年级的文化,连拼音都不会”,她最后只能去做“搓澡工”[8]。
3 欧洲运动员义务教育阶段文化教育的启示
3.1 充分认识运动员义务教育阶段文化教育重要性
在十七大报告中指出,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坚持“以人为本”为核心,就是要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坚持以人为本的发展观,就“意味着要把增进全社会和每个人的利益总量作为评价和衡量我们一切制度,一切规范,以及政策措施的终极标准。这一终极标准应当是‘不损害一人地增加全社会和每个人的利益总量’”[9]。只有在自我利益与他人利益之间的冲突不可两全,在自我利益与社会整体利益之间的冲突不可两全的情况下,才可以遵循“最大多数人的最大利益”原则[4]214。
义务教育的基本目标在于提高每个公民的素质;它的对象和着眼点是全体公民,而不是一部分人,更不是少数人[10]。义务教育阶段是人生的基础教育阶段,该阶段的教育将在很大程度上奠定整个人生的文化基础和素质。在这个阶段,运动员不仅要学习基础文化知识和读、写、算等基本技能,还要培养他们形成良好的意志品质和行为习惯。这既是运动员接受正规文化教育的初始阶段,也是整个教育体系的基础;既是他们后续接受再教育的基石,也是他们整个人生发展的根基。对运动员来说,义务教育阶段文化教育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
欧洲各国运动员义务教育阶段文化教育方面的特点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理念,无论是对运动员义务教育阶段文化教育时间的强制性规定,还是对时间安排的灵活性;无论是课程内容的灵活性,还是教育方式的灵活性,都表明欧洲各国对运动员义务教育阶段文化教育的重视。因此,对我国运动员义务教育阶段的文化教育工作而言,无论是体育政府机构,还是各级各类体育协会,抑或是从事竞技体育的事业单位、职业体育俱乐部等,都要树立“以人为本”的思想,充分认识运动员义务教育阶段文化教育的重要性,使他们能够接受高质量的义务教育,为塑造他们的个性、品质及后续的再教育奠定基础。
3.2 成立专门的组织机构,加快制度建设
就目前而言,虽然体育系统教学单位的教学质量由当地教育系统进行监督,但是这种监督往往流于形式,使得运动员义务教育阶段的文化教育水平低于普通学校的学生。要想解决目前存在的体育、教育两张皮的现象,有必要在体育系统和教育系统的基础上成立专门负责青少年运动员义务教育阶段文化教育工作的部门,该部门的主要任务是负责体育系统和教育系统之间的沟通和交流,妥善安排运动员的训练和义务教育阶段的文化教育工作,加强监督力度,特别是对文化教育工作执行情况的监督。
对于感性多于理性的人而言,仅有相关组织机构还不够,在认真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2006年)、《国家体委关于优秀的运动队文化教育工作深化改革的意见》(1993年)和《关于进一步加强运动员文化教育工作的意见》(2003)等法律法规的同时,还要加快制度建设,使整个组织管理过程都能够做到有法可依,有理可循[11-12]。比如,将义务教育阶段运动员文化课学习成绩和态度等指标纳入教练员的考核体系中;以立法的形式明确各部门的职责和权利,避免互相扯皮的现象,做到谁出问题谁负责等。
3.3 多措施保证运动员义务教育阶段文化教育质量
处于义务教育阶段的运动员和同龄人相比多了一个“运动员”的特殊身份,这就要求我们必须采取多种措施来保证他们获得高质量的文化教育。首先,在保证运动员完成法定义务教育最低学习年限和时间的基础上灵活安排学习时间。其次,经国家层面考核论证后,可以适当调整义务教育阶段运动员的课程内容,这种课程内容要保证运动员所接受的文化教育水平不低于全国义务教育的最低水平。再次,有条件的地区可以为义务教育阶段的运动员安排个人导师,个人导师要根据运动员的训练计划制定出符合其自身特点的学习规划和学习计划。最后,要基于当地的经济条件,加大现代化教育的投入,充分利用现代化科技给文化教育所带来的一切成果。如远程教育等,使义务教育阶段运动员能够通过网络教学完成相关的学习任务,并达到与其它青少年运动员共同交流、学习的目的[1]。
参考文献:
[1] 余静,邢中有,吴伟,等. 欧洲青少年运动员文化教育的启示[J]. 体育学刊,2009,16(11):73-76.
[2] 王晓红. 运动员群体社会分层论域下的文化教育研究[D]. 太原:山西大学,2010.
[3] Education of young sports persons (Final report)[R]. A Report by PMP in partnership with the Institute of Sport and Leisure Policy Loughborough University August,2004:5-22.
[4] 熊晓正,夏思永,唐炎,等. 我国竞技体育发展模式的重[M]. 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8:185.
[5] 李杰凯,尹菲菲,程文广,等. 中国优秀运动队普九义务教育特殊规律及标准的研究[J]. 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04,23(1):8-12.
[6] 冯建中. 大力推进“体教结合”——在清华大学“体教结合:国家视野中的认识与行动”高层论坛上的发言[J]. 体育科学,2005,25(2):3.
[7] 公兵,王镜宇. 体教结合调研篇之四:国外体教结合有制度保证[EB/OL]. http:///
sports/2005-08/20/content_3379193.htm,2005-08-20.
[8] 朱迅华,何志林,虞重干,等. 乒乓球俱乐部建设对高校“体教结合”的启示——以华东理工大学为例[J]. 体育科研,2008(1):86-89.
[9] 姚轩鸽. 解读‘以人为本’的精神内涵[EB/OL]. http//,2004-04-21.
[10] 李立国. 论义务教育的特点及我国普及义务教育的走向[J]. 教育理论与实践,1998,18(3):25-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