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计算机技术水平

计算机技术水平

时间:2023-09-13 17:13:24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计算机技术水平,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计算机技术水平

第1篇

计算机技术的应用与发展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经济的进步,提高了人们的生活水平,推动了人类文明的历史进程。在计算机技术不断发展的进程中,计算机技术被应用于经济、工业、建筑、水利等各行各业,为这些行业的发展与进步做出了卓越的贡献,一些行业利用计算机技术生产了先进的产品,提高了自身的生产水平和竞争力,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下面将对计算机技术的发展、计算机技术的创造、计算机技术的应用做具体的阐述。

1计算机技术的发展

计算机技术是近些年快速发展的,并且被广泛应用于生产生活的各个领域的一种新兴技术,计算机技术的应用与发展不断地影响着人们的生活、学习以及工作。与此同时,各国也逐渐开展了在计算机领域的研究,旨在提高科技水平,促进经济发展,推动社会进步。

1.1数据传输

计算机技术的数据传输是计算机的基本功能,也是计算机技术最早应用于其他领域的功能,利用计算机技术,将资料整理存储好,再将整理储存好的数据利用计算机的传输数据的功能,进行上传,使更多的人能够分享与使用这些数据,这是计算机技术应用与发展的最直接体现。

1.2计算机技术发展的原因

促进计算机技术不断发展的原因有很多,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在国际大环境下,计算机技术被广泛的应用到各个领域,促进了计算机技术的研发,推动了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二是科技的不断创新,相关行业人员在现有计算机技术的基础上,创新技术,推陈出新,不断研发了技术水平更高的、应用更加便捷的计算机及其相关技术。

2计算机技术的创造

2.1计算机技术创造的因素

生产生活中的各个行业和领域对计算机技术的需求形成了计算机技术创造的原动力,也是计算机技术创造的主要因素。现阶段生产生活的各个领域都离不开计算机技术,人们在生产生活中运用计算机技术来实现更大的生产效益。行业以及各个生产领域的需求要求计算机技术在现有的基础上不断创新、创造,以满足日益提高的生产与使用需求。

2.2计算机技术与企业管理

计算机技术的创造发展最直观变现为企业运用计算机技术进行管理。目前,不论是大型企业还是中小企业,都运用计算机技术进行管理,实现了资源的优化配置,提高了企业的经济效益,树立了品牌形象,对企业的长远发展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3概述计算机应用领域与应用技术

目前,计算机技术被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如工业、农业、电子信息技术、管理、服务、人工智能、宇宙科学、物流等与生产生活息息相关的领域。计算机技术的应用对人们的生产生活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人们更加依赖于计算机技术,在生活中,计算机技术甚至可以起到主导的作用,影响人们的生活、学习以及工作的节奏,在未来,计算机技术应用会向着智能化、信息化、便捷化、功用化的方向进一步发展。

4计算机应用的现状、问题与将来的发展方向

4.1计算机应用现状

计算机技术的便捷性是它受人们喜爱的主要原因,现阶段,计算机技术被广泛的应用于各行各业,尤其是生产生活、工作学习等方面,而且近几年依托于计算机技术也产生了一些新的行业和领域,如人工智能等。

4.2计算机技术在发展中存在哪些问题

4.2.1计算机应用水平较低。

相较于发达国家,我国计算机技术引用的较晚,在技术水平上与发达国家存在着一定的差距,且普及度不高,应用的领域不够广泛。

4.2.2计算机应用发展不平衡。

我国计算机应用发展不平衡的现象十分显著,与东、南部地区相比,西、北地区的计算机应用发展水平较差、普及度低,这种现象制约了计算机技术的应用与发展,阻碍了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

4.2.3计算机研发限制。

由于我国计算机应用技术起步较晚,与发达国家相比,许多计算机及相关技术不够成熟,为了适应经济以及科技的发展速度,我国引进了一些国外先进的计算机技术,这种做法虽然在短时间内解决了技术欠缺的问题,但从长远的角度来看,严重制约了我国计算机技术的研发,影响了计算机技术水平的进步,也会进一步拉大我国与发达国家的计算机技术水平和科技水平。

4.3解决办法

面对我国计算机应用技术发展上存在的问题,国家相关部门以及从业人员应该引起重视,加大对计算机行业的科研投入,加强科研力度,推广计算机技术的普及,逐步缩小东西差距、南北差距,加大计算机技术的教育投入,培养相关的计算机领域人才,从根本上提高我国计算机应用技术的水平。

4.4计算机技术应用的发展

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和重要的积极意义,尤其是在人们的生产生活中,影响着人们的生活、学习以及工作。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创新满足着人们日益提高的生产生活需要,在将来,计算机技术将被应用于更广泛的领域,被更多的行业所使用。其技术也会向着更加智能化、高速化的方向发展,计算机技术应用也会从单一领域向多领域发展,从简单影响到深刻影响发展。

5计算机技术应用的主要特点

计算机本身具有存储容量大、传输速度快、计算精准、速度快等特点,将计算机技术应用于各行各业中,计算机技术的这些特点在其应用领域也有所体现。计算机技术应用主要有节省工作时间、提高工作效率、减少人力的使用、合理配置资源、更加智能等特点。计算机技术应用于各领域,对各领域的发展具有极大地促进作用。

6计算机技术应用的相关软件

计算机相关软件的开发也是计算机技术应用的一种表现形式。现阶段,我们常接触的软件类型主要有以下几类:(1)文字处理软件。例如WPS、WORD。(2)图片处理软件。例如PS、美图秀秀等。(3)排版软件。例如方正、INDISIGN等。(4)信息管理软件。例如管家婆等。(5)杀毒软件。例如金山、瑞星等。还有一些其他相关的软件,为计算机技术的应用发展做出了贡献。许多学校都开设了相关的课程,让更多的人了解计算机技术,应用计算机技术。

7结束语

第2篇

关键词:计算机技术 包装领域 应用

中图分类号:TP39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9416(2016)10-0071-01

在计算机受到广泛普及应用的同时,计算机专业成为了各大院校的热门学科之一,学生报考计算机专业的人数大幅度增长。但是,很多计算机专业的学生在毕业之后出现了就业上的难题。这是因为计算机专业的学习没有与实际应用连接起来,导致人才培养难以符合实际工作需要。以包装领域为例,学生在学校学习利用计算机软件来进行包装设计。但是,学校教材中所包含的包装设计理念过于陈旧,不符合当下市场的需要。这严重抑制了计算机技术对包装行业发展的促进作用。

1 我国包装行业现状

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包装行业取得了卓有成效的发展,企业数量、从业人数、生产总值出现了大幅度的增长,技术水平也大大提高。这是我国包装行业在过去的发展历程中取得的成绩。但是,从世界范围内来看,我国包装行业的生产水平仍然比较低下,占据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也远远低于国际平均水平[1]。在我国,虽然有一部分包装企业已经开始利用计算机软件来辅助包装设计与实际包装,但是仍然有不少企业采取陈旧的手工设计和人工包装方式。这就导致了包装的质量层次不齐,残次品出产率极高。另外,一些企业的包装工艺没有明确的技术标准,包装周期长,质量差,严重影响了包装行业的信誉形象。对此,我国的包装行业要对自身进行整顿,更新包装设计理念,注重突出产品特点,在保护商品完整的同时,也能够方便商品的储存和运输,具有独特的防伪功能[2]。

2 计算机在包装领域中的实际用

2.1 在容器结构设计与制造方面

为了设计出容量大、外形美观的包装容器,美国的大陆塑料容器公司和日本夏普公司都开始研发包装瓶的设计系统。“CAD/CAM系统”和“包装瓶CAD”系统就是上述两家公司的研究成果,这两种系统在追求包装容器的容量和外观的同时,也综合考虑了制造工艺的难度和制造所花费的成本。而进入90年代以后,日本东京的大发公司研制出了新一代的设计软件。这一代的设计软件不仅能够完成彩图的绘制,还能够切割纤维板、塑料板等包装容器的原材料,制造出具有彩色图案装饰的样品供包装公司进行参考。

2.2 在运输包装设计方面

运输包装设计包含了三方面的内容:缓冲设计、外包装设计和装载模式设计[3]。其中,缓冲设计就是计算商品在包装、运输等过程中收到的冲击和压力,研究出商品的催值,利用包装手段来降低商品由于冲击和压力而发生损坏的设计过程。而外包装设计则是消费者最常接触的部分,能够直接体现商品的特征和个性,激发消费者的购买欲望和消费心理。装载模式设计,就是研究怎样包装能够提高商品的装载数量和装载效率。利用专用的运输包装设计软件,能够根据商品包装的纸板厚度和受压面积,计算出商品包装能够承受的最大力度,从而为缓冲设计提供参考;能够将市场调研信息集中在一起,分析消费者的审美喜好,制定外包装的设计方案;还能够根据装载汽车的运输效率,空间大小,进行装载模式的设计,提高商品的装载数量和装载效率。

2.3 在包装检测方面

除了能够制定产品包装的设计方案,计算机软件还能够对商品包装进行模拟检测,得出检测结果。包装行业的工作人员可以根据检测的结果,发现包装设计当中的不足和缺陷,进行优化、弥补和完善,进一步提高商品包装的质量水平。目前,世界上已经广泛利用计算机软件来检测药品、录像带、糕点食品等方面的包装设计,包装检测囊括了印刷检测、透明包装材料检测、金属材料检测和化学有机物成分检测等等。但是,目前的包装检测还是以人员操作为主要控制方式,计算机只能提供一些数据帮助,包装检测的技术水平仍需提高,实现包装检测的自动化。

要想实现包装检测的自动化,关键在于如何利用计算机软件来代替人体进行识别。在未来的相关研究当中,研究人员要将人体的识别习惯,比如尺寸、位置、形状、状态等因素结合起来,形成一个符合人工检测习惯的逻辑模型,让计算机软件按照这一模型进行识别、推测和判断,让包装检测实现自动化、智能化、现代化,实现包装检测技术水平的进一步提高。

2.4 在包装装潢设计与印刷方面

在包装行业当中,装潢设计与印刷是非常重要的工作内容。世界各国的设计公司对这一方面极为重视,早已经投入了对计算机技术在这一方面的应用研究。20实际80年代,荷兰的克莱森斯产品设计公司就率先研发出了用于包装装潢设计的软件。该软件具有一千六百万种不同颜色和六十四种透明层次,很大程度上满足了包装装潢设计的要求。而随着计算机硬件制造与软件开发的不断进步,包装装潢设计与印刷软件的功能也在不断增加,不能能够完成二维平面的设计,还能够进行三维造型的设计,生成三维动画,并且实现设计、排版到印刷的自动化过程,大大提高了包装装潢设计与印刷的工作效率,降低了工作成本。

3 结语

计算机技术的普及应用,为包装行业的发展带来了良机。包装行业要积极发挥计算机技术的促进作用,在容器结构设计与制造、运输包装设计、包装检测、包装装潢设计与印刷等方面提高计算机技术的应用水平,拓展计算机技术在包装行业的应用空间。

参考文献

[1]王文华,袁继荣.计算机技术在包装领域中应用的发展过程以及现状分析[J].青年文学家,2013,02:151.

[2]程瑶.信息时代下包装设计的发展趋势[D].湖北美术学院,2015.

[3]夏丹.包装品的可变信息赋码定位控制系统的设计与研究[D].北京印刷学院,2016.

第3篇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计算机技术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几乎渗透到人们生活的各个领域,对人们的工作和生活产生重大影响。档案工作中的信息量大而且繁琐,利用计算机技术对其进行管理可以有效提高档案管理的效率,但是在使用过程中也存在一定的不足。本文将针对计算机技术在档案工作中的重要性,对计算机技术在档案工作中的应用及发展进行探讨。

【关键词】计算机技术 档案工作 应用 发展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信息时代已经到来,档案管理也在逐步走上信息化管理的轨道。计算机技术在档案工作中的应用,提高了档案管理的信息化程度和工作效率,对档案工作的开展具有重要意义。档案工作中应用计算机技术,在起到相应作用的同时,也具有一定的不足,在应用过程中要趋利避害,促进计算机技术在档案工作中的应用及发展。

1 计算机技术在档案工作中的重要性

档案管理工作任务十分的艰巨,由于信息量巨大,在储存和索引方面如果没有有效的管理,将存在很大的难度。传统的档案工作主要采用人工管理,管理难度大,工作效率低,计算机技术具有集成化特点,特别适合应用在信息量巨大的档案管理工作中。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是信息化时代的产物,对人们生活产生巨大影响,将计算机技术应用到档案工作中,提高了档案管理的信息化水平,使档案管理的整体水平得到有效的提升,也符合信息时展的需要。

2 计算机技术在档案工作中的应用

2.1 在档案工作中应用计算机技术的优势

索引检索速度快。计算机技术在档案工作中的应用,最明显和突出的优势是提高了索引检索的速度,利用计算机技术,只要将档案的编号、目录等重要信息录入电脑,在需要时输入相关的信息就可以快速的查询到所要找的档案资料,方便快捷,为管理者和使用者都节省了时间。

存储量大,节省空间。传统的档案信息多采用纸质进行管理,纸质的档案在存储时会占用大量的空间,检索速度也慢,已经无法满足档案管理工作的需要。随着时代的发展,档案形式也不再只是单一的文字,图片、声音和视频资料不断涌现,需要新的载体对信息进行存储。计数机技术的使用解决了这一难题,海量信息的存储只需要通过一张或几张光盘就可以完成,提高了存储效率,同时也大大的节省了存储的空间。

档案收集时间减短。在档案管理工作开展之前,一定要先对档案信息进行收集,这是必不可少的前期准备工作。人工手动收集的速度十分缓慢,极大的影响了档案管理的工作效率,应用计算机技术可以将档案收集的时间有效的缩短,提高档案收集的工作效率。在利用计算机技术对档案进行收集时,可以对纸质的档案进行扫描,将其转化成电子形式的档案,然后利用计算机网络传输到档案数据库中进行存储和管理。

统计效率的提高。对于档案的统计包含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档案的基本状况统计,另一方面是关于档案利用情况的统计。传统的档案统计方法主要是利用人工进行操作,但是这样做既浪费时间又浪费精力,应用计算机技术可以对档案的各种情况进行快速准确的统计,迅速得出结果,大大提高了统计的效率。

2.2 在档案工作中应用计算机技术的不足

资源共享困难。利用计算机技术对档案进行管理,要使用计算机软件,但目前的档案管理软件种类繁多,而且在功能、格式、使用方法等多方面都存在较大差异,很难直接进行资源的共享。而且这些档案管理的软件功能都不是很全面,在档案管理的某个环节时还是需要人工的辅助,这大大降低了档案工作的信息化程度。

档案管理人员的技术水平有限。虽然计算机技术的应用已经很普遍,但还是有一些档案管理人员对于计算机技术的掌握不是很熟练和全面,在档案工作中不能很好的利用计算机技术进行档案收集、存储和检索,降低了工作效率。由于档案管理人员的计算机技术水平的不同,使得计算机技术并不能得到充分的利用,阻碍了档案管理自动化的进程。

前期工作量大。在利用计算机技术对档案进行管理时,要将纸质的档案通过设备转化成电子信息化的档案,要么采取人工录入的方式将档案信息录入电脑,要么对档案进行电子扫描再转化成文本或者直接进行图片保存。

信息安全问题。利用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存在着一定的信息安全问题,电子信息的存储通常都是利用数据库,一旦系统出现问题,可能造成数据的丢失,而且有些是不可恢复的,将会造成巨大的损失。

3 计算机技术在档案工作中的发展

计算机技术在档案工作中得到广泛的应用,并且起到了十分积极的作用,在计算机技术为我们带来便利的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在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在今后的应用过程中,要针对这些问题进行积极的改进,促进计算机技术在档案工作中的有效应用和发展[4]。

首先应该加强对于档案管理软件的开发,今后的档案管理对于计算机技术的应用将更加广泛,要在软件功能、格式、操作方法等方面进行大力开发和研究,提高档案资源共享率,使软件功能更加全面;强化对计算机档案管理的体系建设,建立科学系统的计算机档案管理模式和标准,对档案管理人员进行计算机技能的培训,提高计算机档案的管理水平;提高计算机档案管理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尽量减少由于故障或载体损坏对数据造成的损失,提高信息的安全程度。

4 总结

档案管理工作是一项巨大繁杂的工程,计算机技术的应用为档案管理工作提供了很多便利,提高了信息收集和管理的效率,但同时我们也应该重视计算机技术在档案工作中应用存在的问题。加强对计算机技术的开发与利用,强化档案管理的计算机应用水平,提高档案管理的信息化程度,促进档案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

参考文献

[1]赵硕.数字化仿真复制技术在档案工作中的应用研究[D].广西民族大学,2012.

[2]王阜有,王蕙.缩微技术、光盘技术和计算机技术在档案工作中的应用[J].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02):77-79.

[3]王新.计算机技术在档案管理应用中的必要性[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3(31):164.

[4]李宏.计算机技术在档案管理中的应用[J].呼伦贝尔学院学报,2006(01):59-60+82.

第4篇

关键词:计算机技术 数字设备 应用 分析

中图分类号:TP2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9416(2013)11-0207-01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计算机已经得到了普及应用,极大的提高了工作的效率,但是受到特殊的历史因素影响,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计算机技术水平较低,很多先进的软件和设备,都是从国外引进的,使用的成本较高,而且维护上存在一定的困难,要想从根本上解决这个问题,只有提高我国计算机技术的水平,由此可以看出,对其在数字设备上的应用进行研究,对于提高我国经济,具有非常现实的意义。

1 我国计算机技术应用的现状

1.1 计算机技术的重要性

在古时候的数学研究中,人们就希望能够利用某种工具,简化计算的过程,我国早期的算盘等,就是最早的工具,利用其进行计算,极大的提高了计算的效率,随着自然科学的发展,现代的电子计算机出现了,人们在数学二进制与电路的两种状态相联系,使得计算机在通电以后,能够自行的进行运算。从计算机出现开始,人们就非常重视其发展,虽然早期的计算机体积很大,只能执行一些简单的数学计算,随着晶体管和集成电路的出现,计算机的性能得到了极大的提高,在计算机语言的基础上,可以开发很多应用软件,满足不同领域的需要,从而提高工作的效率。在这种背景下,每个国家都很重视自身的计算机技术发展,我国现在已经成为了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但是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计算机技术仍有较大的差距,如现在使用的软件,大多都是国外的公司开发的,企业为了提高自身的工作效率,不得不从国外引进先进的技术和设备,随着近年来人们意识到计算机技术的重要性,我国政府部门出台了很多优惠政策,鼓励和扶持计算机产业的发展。

1.2 我国计算机技术应用的实例分析

由于计算机能够自行的处理任务,而且准确率较高,对于企业的日常运营来说,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如现在广泛使用的城市一卡通,就是利用计算机技术,将用户的消费信息等,存放到先进的磁卡等数字设备中,然后通过特定的读取设备,可以在任何地方进行使用,正是由于这个特点,使得一卡通在公交和地铁上使用。通过实际的调查可以知道,目前我国得很多城市,都开始应用一卡通技术,但是受到我国技术水平的限制,一卡通技术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如数字设备得类型比较单一,现在使用得一卡通,大多都是磁卡或接触式IC卡等,而国外利用先进得计算机技术和数字设备,已经实现了光电读写以及NFC技术等,利用这些技术,可以将用户信息加载到常用的手机等数字设备中,这样在实际的使用时,就不需要单独的拿一张磁卡,不但方便了用户的使用,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卡片带来的成本。

2 计算机技术在数字设备上的应用

2.1 提高数字设备的自动化

数字设备的出现,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工作的效率,与传统的设备相比,数字设备的可操控性更好,而且可以集成一个可编程的芯片,从而使设备具有一定的智能化,根据实际的应用情况,针对性的编写一个程序,可以让设备自动运行,不需要人员来进行操作,这就是现代的自动化技术。通过实际的调查可以知道,现在发达国家的生产中,大多实现了自动化生产,需要的工作人员很少,减少了雇佣人员的支出,虽然在前期生产线的建立中,需要支付较多的成本,但是从长远的角度来看,与雇佣大量的人员相比,自动化技术显然更加符合企业的需要。如果利用计算机技术,使得数字设备实现了一定的智能化,由于设备需要的休息时间很少,可以二十四小时不间断的生产,对于提高生产效率来说,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在实际计算机技术的应用中,应该分成软件和硬件两个方式,对于不同的数字设备,根据应用的领域不同,针对性的设计控制程序。

2.2 组建物联网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应用,人们意识到了网络的重要性,利用网络技术,可以将世界范围内的计算机连接起来,在数据交换的同时,还可以协同的执行任务,极大的提高运行的效率,根据网络的这种特点,如果能够把实际的设备连接起来,组建成一个网络,那么这些设备就可以更好的运行。利用计算机技术,就可以把一定范围内的数字设备连接起来,然后组建成一个局域性的网络,将每个设备作为一个节点,这样不同设备之间就可以进行反馈,如传感设备可以把得到的参数,直接传送到工作设备,这样就实现了物联网技术,作为新兴的一门技术,现在物联网的使用比较少,自身的理论还不是很完善。现在我国还处于发展中,要想尽快的赶上发达国家,必须重视物联网这些技术,因此我国对于物联网的研究很多,在一些领域中,已经开始建立相应的物联网,实际的物联网建设中,数字设备的控制程序,是影响物联网工作情况最大的因素,只有根据先进的计算机技术,对数字设备和控制程序进行整体的设计,才能够最大程度上提高数字设备的工作效率。

3 结语

通过全文的分析可以知道,计算机技术水平的高低,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经济的发展,现在实际生产的过程中,数字设备的使用非常普遍,与传统的模拟设备相比,虽然性能上提高了很多,但是随着经济水平的提高,市场的需求越来越大,要想满足实际生产的需要,必须进一步提高数字设备的使用情况,而计算机控制等技术,刚好能够满足这个需要,根据设备使用的情况,针对性的设计一个控制程序,也可以组建一个物联网,最大程度上发挥数字设备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吴修德,李刚炎,刘诏书.基于工业以太网的车间数字设备智能控制技术研究[J],中国制造业信息化,2005(10):123-124.

第5篇

关键词:基层统计业务;计算机

随着各级领导对统计信息现代化工作的重视程度不断加强,逐步实现统计信息处理和管理的现代化,为党政机关宏观管理和社会公众提供优质服务,统计系统自上而下进行了统计信息工程建设。如何充分应用现代计算机技术,实现统计业务处理电子化,实现统计信息网络化[1],提高统计信息和办公自动化水平来为统计工作服务,以适应社会现代化发展的需要,这是统计工作规范化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摆在广大统计人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浅谈一下计算机在基层统计业务中的应用现状,并提出发展对策。

1 计算机在基层统计业务中的应用发展状况

计算机在统计业务中的应用比其它行业起步较早,我市从1984年起就开始尝试计算机在统计报表中的应用工作,它的应用改变了当时部分统计数据手工汇总处理的局面,在一定程度上节省了人力,提高了工作效率。但由于当时微机档次低,处理速度较慢,程序开发周期长,只有个别专业的部分报表实现微机处理,电子化程度不高。

如何充分应用现代计算机技术,实现统计业务处理电子化,实现统计信息网络化,提高统计信息和办公自动化水平来为统计工作服务,以适应社会现代化发展的需要,这是统计工作规范化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摆在广大统计人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我市率先组建了县、镇两级统计信息网络,更新了硬件设备和软件系统,让所有专业实现了统计数据微机处理和网上远程传输;并自主开发编制镇级工业主要报表、GDP核算、农业全面报表等应用程序,实现市、镇两级统计报表微机汇总处理,以电子邮件或软盘方式上报[2];完成了统计信息网页的制作和,建立了统计信息网浏览服务系统,并以主机的方式加入“中国统计信息网”,二十四小时向全国统计系统提供信息浏览服务。

2 计算机在统计基层业务应用中的难题及发展方向

⑴统计信息和办公自动化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统计原始记录、统计台帐的设置、统计报表数据的管理以及国家专项调查数据、大型普查数据、名录库建设不够规范,没有建立其相应的统计信息标准库。⑵计算机及网络安全管理工作有待进一步加强。随着计算机及网络技术应用的普及和发展,计算机的硬件资源、统计信息资料及统计网络的安全问题也成为困扰统计人员的一大难题,稍有疏忽,计算机病毒及网上恶意代码便有可能乘虚而入,造成无可弥补的损失。⑶数据处理不够规范,计算机应用电子化程度有待提高。统计业务中除专业报表数据使用微机程序处理外,其它工作仅限于利用计算机储存和远程传输,部分工作仍存在半手工操作,没有开发出与其相关的处理程序,造成部分统计业务工作机械,效率低下;同时,计算机的硬件技术水平发展速度很快,档次越来越高,处理速度越来越快,但统计人员开发和应用软件的水平相对滞后,不能协调发展,造成计算机技术和信息资源不能充分利用。⑷计算机技术及网络管理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

3 解决计算机应用中难题的对策

⑴加强统计人员的微机技术培训工作,提高统计人员的计算机应用水平,确保信息化建设顺利进行。随着计算机和网络建设的逐步完善,尽力拓宽统计人员的计算机知识面,提高人员的计算机操作技能。使其不仅熟悉本岗位所需要的操作技能,还要熟悉其它操作技能,达到无论在哪个岗位,都能适应工作需要。

⑵加强计算机和网络管理人员的技术培训工作,提高计算机技术和网络管理及应用水平。现代计算机技术发展迅猛,以及统计业务工作中不断涌现出的应用需求,都要求计算机及网络管理人员不断学习,提高相应的管理和技术应用水平,来适应统计工作的需要。

⑶加强统计信息化和办公自动化建设。统计信息化建设工作本身就是一项系统工程,完成这项工作需要从三个方面同时推进,这三个方面是:统计数据信息化、数据处理电子化、系统设计网络化;逐步推广办公自动化,实现无纸化办公,推行以公文处理系统为主的政务处理网络,文件处理更加规范,节约办公经费,提高工作效率。加强计算机和网络安全管理。加强计算机数据备份工作,必要时建立光盘库,防止数据丢失,备份载体实行档案化管理;安装并及时升级杀病毒软件,设置“防火墙”,防止病毒和黑客非法入侵。

⑷加强计算机应用程序的开发利用和网络数据库建设。硬件是基础,软件是关键,应用是目的。充分利用现有信息资源,强化应用软件的设计,开发专业统计人员实用的数据处理程序,推广成熟软件在统计工作中的应用,使业务工作程序化、网络化、规范化。加强单位名录库、综合统计数据库、年报数据库和其他专业数据库的建设工作,大力开发数据库资源,提高数据库的综合利用效率,逐步强化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开发利用。

⑸健全体制,建立健全相应的管理体制,使统计业务工作制度化、程序化、规范化。并且统计业务人员应按照自己的工作流程,积极、细致地提供业务中的各项需求,配合计算机技术人员搞好程序开发应用;计算机技术人员也要主动、耐心询问业务人员的业务需求,促使统计业务工作程序化、电子化。

[参考文献]

[1]魏宁.计算机及信息技术发展史.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09,(15),91-93.

第6篇

【关键词】计算机应用技术 发展现状 趋势

21世纪是信息化高速发展的时代,计算机网络技术已经得到广泛应用与普及。无论是企业运作发展还是居民日常生活需要,都大范围的运用相应计算机技术,为人们的工作生活带来极大便利,不但有助于工作效率的提升,而且便于实现信息资源共享。因此笔者以自身多年工作经验为依据,简要分析计算机应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未来应用趋势,可以为计算机日后发展方向提供有效参考依据。

1 计算机应用的发展现状

1.1 计算机应用的技术水平不高

在我们国家现阶段的发展过程中,因为与国际接轨时间相对较晚,对于计算机相应技术运用还不够专业,而且在此过程中,发展速度相对较慢,即使在一些领域已经开始运用计算机技术处理一些问题,但是一般还仅仅局限于子化处理方式,没有形成具有专业性和全面性的分析网站,最为严重的是该行业缺少高精尖人才,在发展过程中,存在很多限制条件,使其本身所具有的优势很难得到全部发挥,不利于技术的使用和发展。

1.2 区域之间计算机技术发展不平衡

因为我们国家国土面积广阔,还有很多欠发达地区,这些区域受到各种因素的共同制约,在行业发展中,并没有应用计算机相关技术,虽然国家和政府大力支持对计算机技术进行普及,但是,受到经济条件的影响,各个区域之间的计算机应用存在很大差异性。一般情况下,市中心繁华区域计算机应用广泛,偏远地区甚至不知道计算机为何物,不利于各区域之间经济发展平衡度。

2 计算机应用趋势

2.1 多媒体技术的应用

应用多媒体技术能够有效的提高工程项目管理的水平,但是,由于各个工程项目之间都存在其自身独特的性质,所以在应用多媒体技术时,可能会出现一些问题,进而影响到整个工程的建设,而且没有可行的办法来避免这些情况的发生,因此,为了使项目管理的风险降到最低,需要相关工作人员有所准备,做好进行技术开发的前期工作。

2.2 网络技术的应用

再进行企业项目管理过程中,因为每个企业运营的实际情况所有差距,对于很对重要的问题无法在第一时间进行有效解决。因此,进行企业内部管理环节应该建立一个信息交流平台,除此之外,企业管理者还应该组建一个内部网络管理群,利用网络交流平台可以让公司高层深入了解员工所想,更好的为企业建设服务。

2.3 计算机应用的微型化、智能化发展

通常情况下,想要完善社会功能建设体系需要运用计算机技术,尤其是在信息高速运转的今天,加快信息传播速度,有利于更好实现资源共享。在计算机技术得到广泛普及的前提下,要不断向微型化发展,如此一来,才能够应用于各种类型的小型设备中,在不断发展的前提下,实现智能化。更加方便我们的生活和工作。在保证工作效率的同时,也可以最大程度的满足人们日益增加的物质文化需求。

2.4 人性化发展趋势

我们民族得以生存和发展的前提条件就是坚持以人为本的发展原则,随着计算机智能化得到普遍的运用与推广,计算机能够为人们做更多的服务,而且,在此技术引领下,促进社会进步和时展。文中所阐述的人性化,主要目的是为了便于实现计算机和人之间的交流,并不断向着多元化方向发展,现如今运用最多的主要包括语言控制和手势控制。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升级,它发展到可以根据人们的意愿想法进行操作和指令的执行或删除。现在面临着一个问题,就是老年人学习计算机的难度较大,正因如此,计算机技术将会向着人性化发展,所以在不久的将来,计算机将会变得更加简单易学,由此使这个问题得以解决。

2.5 无线化的趋势

根据计算机的发展历程来看,从开始到现在,一直对无线技术有所研究,而且专业人员给出结论,即这种无线技术和笔记本电脑上网涉及到的无线技术从本质上来讲是两回事,而且专业人员预测在不久的将来计算机能够实现网络与设备之间无线化连接,假如说该项技术得以顺利实现,在将来家用台式机电脑将会越来越方便,因为其显示器和主机与其他电脑配件可以进行无线连接,而且在计算机的研究过程中,专业人士又把无线显示器称之为UWB技术,这种技术属于它无线通信技术,有着很多优点,其中最为显著的就是功率低、带宽高,能够大大提高计算机技术在生活便利性,所以说相关人员要着重致力于这方面的研究。

3 结束语

总而言之,当前世界科技迅猛发展,而计算机脱颖而出,成为增速最快的科技之一。随着科技的发展,人们的生活需求不断提高,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加速了计算机产品更新换代的速度,而且在信息技术迅猛发展的现今社会,我们可以享受到计算机带给我们的便利,由此使人们的生活质量得以提升。在未来社会,人们对科技的需求会越来越多,因此,为了保证计算机技术给人们带来更大的便利,离不开国家的大力支持,首要的就是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以便于相关部门的研究工作。

参考文献

[1]纪凌,谈良计算机安全管理及其在现代通信中的运用探究[J].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2014(02):241-242.

[2]王慧霞.浅析计算机及网络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J].河北企业,2014(04):131-132.

[3]梁红杰,蔡丽虹.计算机应用技术在工程项目管理中的运用探析[J].网络安全技术与应用,2014(05):225-226.

[4]李万明.浅谈计算机应用的发展现状和趋势[J].网络安全技术与应用,2015(01).

[5]陆莉芳.信息加密技术在计算机网络安全中的应用探讨[J].电子测试,2013(10):109-110.

作者简介

曲冠龙(1995-),男,北京邮电大学大三学生。

第7篇

摘要:通过认识和把握矿山企业对计算机技术的应用特点,分析了矿山工程类技术人员应掌握计算机技术的程度、内容,探讨了矿山工程类技术人员具备要的计算机技术素质的基本过程:利学定位内容,基础培训扎实,结合工作需要坚持继续教育。

关键词:矿山企业;技术人员;计算机技术素质

矿山工程类技术人员是指与采矿工程密切相关的,如采矿、矿井建设、矿山地质、矿山测量等专业技术人员,他们是矿山企业生产运营过程中的主要角色之一,肩负解决生产技术难题和进行企业技术创新的责任,从事的主要是矿山工程设计、施工及岩层控制、矿体及其分布规律分析研究、矿图绘制、矿山生产技术管理等多方面的技术工作,矿山工程类技术人员的计算机知识水平和能力水平直接影响着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和安全生产水平。随着信息技术的深入广泛使用,计算机技术对矿山工程类技术人员已成为不可或缺的基础性知识,同时也是进行专业技术创新的工具。针对矿山生产技术特点,研究矿山工程类专业技术人员计算机

技术素质问题,对构建科学的矿山工程类专业技术人员培养体系,以及进行在岗培训与提高具有重要意义。

一、对矿山工程类技术人员计算机技术素质的基本要求首先应明确,作为汁算机技术的应用者.矿山工程类专业技术人员对计算机硬件知识的掌握,只需具备能正确使用和维护汁算机硬件的水平,其计算技术素质的要求主要是指对计算机软件的理解、掌握程度与使用能力。从软件的开发与应用过程可知,针对计算机软件的开发与使用,有四个不同技术层次的人群:1.进行软件工程理论研究与软件开发战略研究的软件科学家。2.针对应用实际,进行软件设计、测试的软件工程师。3.根据设计编写原代码制造软件及进行软件售后服务的软件工人。4.购买商业软件使用的用户。矿山生产要求矿山工程类专业技术人员,一方面能开发解决本企业生产中出现的特殊技术问题的软件;另一方面能使用通用软件解决矿山企业具有普遍性的技术问题。前者的特点是紧密结合矿山工程实际,具有特殊性,但不一定复杂,由于软件一般为解决特殊矿山工程问题的专门性中小型软件,因而需要自主开发,或是在通用基础软件平台上二次开发;后者解决的则是较复杂的矿山技术或管理问题,软件由有关的专业单位研发,矿山技术人员重在能熟练使用。由上述分析可知,矿山生产经营过程对矿山工程类专业技术人员的计算机素质提出的基本要求是:能进行中小型软件自主开发或二次开发,能熟练使用矿山用大型软件,同时也应能使用公共性通用工具软件,要求其计算机技术知识水平与能力水平,是介于软件工程师与高级软件工人间的水平,这与计算机专业人才的水平要求是有区别的。

二、矿山工程类技术人员应掌握的计算机技术知识矿山工程类专业技术人员应用计算机技术解决问题,主要集中在矿山工程的技术设计、生产与技术管理系统开发、数据处理如矿山测量计算、矿压数据分析、矿山变形观测与分析等、矿图绘制以及综合性的矿山地理信息系统开发等方面。因此矿山工程类专业技术人员掌握的计算机知识,应涵盖计算机通用知识、网络知识,具有强大计算、绘图功能和地理信息系统开发功能的基础平台软件使用知识,软件设计与原代码编写的基本知识等方面。其具体应掌握的内容包括:1.基础知识:熟练掌握主流操作系统及计算机网络方面的基本知识,计算机病毒清除与预防知识,对通用型常用工具软件能熟练使用。2.掌握Auto CAD及GIS类软件的使用知识,这些大型基础平台软件是工程设计、矿图绘制、矿山地理信息系统开发方面的基础软件,掌握程度应达到能在其基础上开发适用于本企业特点的中小型应用软件的水平。3.掌握软件工程的基本理论,具有软件开发的基本知识与技能,掌握C及C十+编程语言,能自主开发矿山矿压数据分析计算、矿山测量计算、矿山开采沉陷、矿山变形观测与分析、矿产储量计算与管理、仪器设备管理等方面的中小型软件。4.掌握一些专用软件的使用方法,如矿图数字化软件、矿山工程中力学方面的计算软件等。

三、矿山工程类技术人员计算机技术素质的培养与提高根据霍州王庄煤矿在矿山工程类技术人员计算机技术素质方面培养与提高的体会,做好这方面的工作需采取多种方式。一是做好基础培训。对近年来的院校毕业生,其基础培训在校学习期间已完成,实践证明其计算机技术基础是比较好的。对计算机技术基础差的老技术人员应采用脱产培训的办法,并可适当降低要求,以达到能使用专业软件的水平;二是结合工作实践的培训与提高。在具备基本的计算机技术素质基础上,紧密结合具体工作中对计算机应用提出的要求,大胆鼓励专业技术人员屏弃传统手工作业方式,应用计算机技术解决工程技术问题。这实际上是一种自学+实践+探索的方法,它既可解决企业生产过程中出现的实际问题,也是加强和提高技术人员计算机知识水平的最有效途径;三是与院校及科研单位合作,提高在岗技术人员的计算机水平。可有专门培训,也可在与专家合作解决难度较大的矿山工程技术问题的过程中,提高矿山工程技术人员的计算机技术水平;另外,购进专业软件时,厂商提供的培训也是提高技术人员计算机应用水平的机会。

本文对矿山工程类专业技术人员在计算机技术素质要求、内涵及培养提高方面所作的讨论仅是基于基层工作实践的一点粗浅探索。矿山工程类技术人员的计算机技术素质对矿山现代化建设、提高矿山企业的经济效益具有重要意义,必须作为矿山企业管理的一件大事来抓。

参考文献

[1] 刘智运.跨世纪的课题:转变教育思想[J].教育研究,1998.(3).

[2] 路甬祥.工业创新和高等教育改革E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

第8篇

关键词:高校计算机;教学思路;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TP3-4

我国社会经济建设发展对人力资源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等教育作为高校学生学习过程中的重要阶段,不仅是学生掌握专业知识的关键时期,对于学生各项能力的培养也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加强高等学校教学力度,提高学生专业知识水平和素质,对于推进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具有重要意义。高校计算机教学是引导帮助学生掌握现代化设备,提高操作水平,为后期课程学习和工作打好基础的重要课程,高等学校要结合我国高等计算机教学情况,针对计算机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完善教学机制,提高高等学校计算机教学水平与质量,为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培养全面发展的新型人才。

1 高等学校开展计算机教学的必要性

随着信息技术水平的提高,计算机技术在我国各行各业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已成为人们日常生活和工作必不可少的重要工具,计算机技术水平和应用能力也成为人才招聘中的重要衡量标准。高等学校开展计算机教学目的在于提高学生计算机应用水平,计算机教学课程是各专业的必修基础课,提高计算机教学水平与质量,对于提高学生计算机基础知识和操作水平,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分析能力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2 高等学校计算机教学特点

2.1 高等学校计算机教学具有很强的实践性

高等学校计算机教学不同于其它知识学科的教学,单纯的理论教学不能使学生完全理解并掌握所学知识,不能有效地保证计算机教学质量,不利于计算机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计算机教学的实践性表现为课堂理论教学必须与计算机上机实际操作相结合,合理安排理论课与上机课,使学生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加深对计算机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2.2 高等学校计算机教学具有很强的应用性

高等学校计算机基础课程是各个专业的必修基础课程,这是因为计算机技术具有很强的应用性,适用于各个学科、各个领域学习与工作的开展。计算机基础教学对不同专业而言都是适用的,但涉及到各专业知识的学习时,应根据专业需求开设专业计算机教学课程。此外,计算机教学的应用性也表现在计算机教学课程对于其它学科的教学起到了良好的推进作用,例如,多媒体教学的应用不仅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同时也有效提高了课堂教学质量,减轻了教师教学负担。学生掌握计算机技术后可以将其应用到其他学科的学习或软件的应用等,对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与学习效果具有重要影响。

2.3 高等学校计算机教学具有很强的变化性

高等学校计算机教学目的在于使人才培养符合社会经济发展变化的需求,因此,高等学校计算机教学内容也要根据计算机技术的更新与进步作出相应的调整,包括对落后知识点的删减以及新技术、新知识的增加等。在科学技术高度发达的今天,计算机技术更新速度快,具有很强的变化性,这也对高等学校计算机教学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

3 高等学校计算机教学中存在问题

3.1 学生计算机基础水平参差不齐

高校学生由于兴趣爱好、知识水平以及中学阶段计算机教学水平的不同,造成学生计算机对基础知识和操作的掌握程度不同,导致部分学生已经熟练掌握计算机并进行基本操作,部分学生对计算机技术还处于认识阶段,这一情况增加了高等学校计算机教学工作难度,使教师难以在计算机教学工作中找到学生学习的平衡点。对于与计算机技术接触不多的学生,对计算机知识了解不充分,认为计算机知识学习具有很大的难度,没有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在学习中遇到困难或挫折可能会导致学生失去计算机学习兴趣与热情,不能保证学生完全掌握并理解计算机知识,同时也不利于计算机整体教学水平的提高。因此,做好计算机教学内容的合理安排,在保证初学者掌握计算机知识的情况下提高整体学生的计算机水平,是当前高等学校计算机教学工作的重点与难点。

3.2 教学模式脱离实际教学需求

高等学校计算机教学较为注重计算机基础知识教学,例如文档操作、收发邮件、表格操作等,与学生所学专业知识联系不大,导致学生不能正确认识到计算机知识学习的重要性,不重视计算机知识的学习。高校计算机基础教学知识除了没有设立与各专业相关的计算机课程外,学生毕业后在工作中会用到的计算机知识例如表格数据处理、幻灯片制作、flas制作等,在计算机教学体系中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导致学生所学的计算机知识在实际工作中不能满足工作需要,学生不能顺利完成工作任务,不利于学生自身未来发展。

3.3 计算机实践教学建设不到位

计算机技术具有很强的实践性,这是因为计算机知识的掌握不能单一依靠课堂学习和教师对知识点的讲解,记忆计算机理论知识并不能保证学生能完全掌握计算机知识并熟练操作计算机,在计算机教学过程中经常出现理论知识掌握程度很高,但在计算机实际操作过程中出现很多常识性错误的现象,这是高校计算机教学中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脱离的表现。因此,在高校计算机教学工作中开展计算机实践教学工作,提高计算机理论知识在实践中的应用水平,才能有效提高高校计算机教学水平,保证学生掌握计算机知识。

4 提高高等学校计算机教学水平措施

4.1 设置合理的计算机教学内容

高等学校计算机教学内容的制定要从实际出发,结合学生计算机知识的实际水平,根据不同专业对计算知识水平的要求,在与专业知识学习相一致的基础上,制定合理的计算机教学内容。高等学校计算机教学要与专业知识教学规律与教学理念相一致,不仅要提高学生计算机知识水平,同时也要大力推进计算机知识的专业运用,有效提高学生计算机水平以及专业知识水平,保证学生全面发展,成为高素质人才。

4.2 创新教学模式

高校计算机教学应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以学生为中心,对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进行创新与改革,实现计算机教学模式与学生个体在计算机学习过程中的个性化相一致,提高整体学生的计算机水平。高校计算机教学模式的制定目标在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与热情,提高计算机教学质量与兴趣,建立与社会发展一致的计算机教学体制。计算机教学工作的开展过程中,教师应充分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思想情况等信息,从而制定教学计划,帮助学生建立学习自信心和良好的学习习惯,促进计算机教学水平的提高。

4.3 增强计算机实践活动力度

实践是检验理论知识的唯一途径,高校计算机教学在课堂理论教学的基础上,要根据课堂教学内容,适当开展教学实践活动。例如,在计算机上机课中,布置符合学生实际能力的任务,使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发现自己的不足并及时改正。同时,也应积极鼓励学生之间的交流,在交流过程中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完善知识系统,同时也有助于提高学生的交流能力、思维能力以及实践能力等,计算机实践活动的开展是提高计算机教学水平的有效方法。

5 结束语

国家社会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导致社会竞争力急剧增加,提高高等学校教学质量,培养高素质、高能力的全面发展人才,是满足社会发展人才需求的根本途径。高等学校计算机教学工作也应与时俱进,合理确定教学目标,创新教学模式和方法,提高计算机教学质量,为国家各项建设工作的正常开展培养应用型优秀人才。

参考文献:

[1]王健.计算机与多媒体技术在高校心理实验教学中的应用探析[J].计算机光盘软件与应用,2013,(5):56-57.

[2]冯瑶,黄宝贞,张琦.对高校计算机教学方法的探索[J].中国科技信息,2009,(2):65-66.

[3]孙春玲,潘晓鸥.高校非专业计算机基础课程的研究与设计[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7,(9):74-75.

第9篇

【关键词】计算机教学;应用型人才;培养

伴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信息化时代的到来,各行各业对科学技术都有着或高或低的需求,计算机的出现是人类发展史的里程碑,计算机技术为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极大的便利,许多人认为,掌握计算机技术,也就是掌握了未来,因此,计算机技术在我国得以广泛流行。但是我国计算机教学发展到今天,存在的最为紧要的问题便是偏重理论而忽视实践,使学生的应用能力大打折扣。就当前计算机教学的内容及方式进行讨论是十分必要的。

一、当前我国计算机教学中出现的主要问题

由于计算机专业的兴起,针对计算机技术的掌握情况,我国给出了相关的评级标准,因此,许多学校的计算机教学目标仅仅是为了通过评级,教师布置的教学内容也只与考试内容有关。从根本上来看,学校规定的计算机教学目的就是为了考试,学生只需要熟记计算机知识便可,从而导致教师与学生在理论知识上苦下功夫,而更为重要的实际应用水平却越来越低。由此得知,计算机专业表面上人才辈出,实际情况却并不乐观。在信息领域中,更新换代的速度极快,信息技术无时无刻不在变化着,计算机技术也随之而变,为了顺应发展的要求,计算机教学内容也要紧随时代的潮流做出改变。但是我国多数学校并没有意识到这一点,对先进的技术还不了解,仍然以传统的教内容为主,教学内容过于陈腐,致使许多学生在实际应用中出现错误的情况比比皆是,与当前社会的要求相违背。此外,传统的教学内容无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计算机教学工作难以顺利进行。新课改明确要求,课堂的主体不应该是教师,而是学生。但是我国的计算机专业并没有对新精神与新目标做出回应,在教学方式上依然固执己见,学生一味地被动学习,致使其主动性和积极性都难以提高,无法保证教学质量,许多教师也只是泛泛而谈,教学针对性有待提高。计算机技术发展到今天所取得的成果,是靠着点滴的积累完成的,并非是一朝一夕之事,同样的,计算机专业也应该有着区别于整体教学的个体教学,因为每个学生的资质不同,其理解能力或高或低,在计算机教学改革之前,应该着重分析每个学生的学习情况,从而采取不同的措施,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达到人才培养的目的。

二、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计算机教学措施

首先,明确科学、合理的目标,即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在大体方向上给出教学方针。教学方针的制定切不可脱离实际,一定要围绕人才与社会之间的供求关系进行。比如,学校在社会上调查后发现,某地区的平面设计行业十分火热,那么学校计算机的教学方针完全可以将CAD技术纳入到教学内容当中;再比如,两年后该地区的软件开发行业逐渐兴起,学校也可以着重于JAVA或时下流行的VR技术,但是需要注意的是,计算机技术更新换代过于频繁,与计算机有关的行业多数存在过热或过低的现象,并且是相互转换的,所以学校要具备一定的预见能力,与市场现状紧密结合,在实际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制定出科学、合理的教学目标。其次,对计算机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离不开完整的教学体系。完整的计算机教学体系要求学生在掌握书本知识的同时,还要具备一定的实践能力。通过综合学习与培训,提高学生的专业技术水平和素养,是现代化社会对计算机教学提出的有关要求。具体到计算机的教学内容中,教师应该首先让学生明白应用型人才的具体含义以及在未来的意义,并围绕成为全面素质的应用型人才应该具备哪些条件进行授课,同时,教师需要了解每个学生素质的不同之处,尽量完善学生的计算机专业素质,提高专业技术水平。此外,教学内容需要结合实际。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可以划分四个部分,即:思想部分、教育部分、专业部分以及创新部分。从思想角度看,思想的确立使学生能够坚持正确的学习习惯,秉持传统的优良作风;从教育角度看,学生的专业是计算机也好,是舞蹈也好,亦或是体育也好,如果没有基础素质教育作为铺垫,对学生的专业领域是极为不利的,所以在素质教育的作用下,学生能够对计算机技术的理解更为透彻,更加细致;就专业来分析,专业性越强,意味着学生动手实践的能力越强,计算机技术的专业性就应该是为计算机的实践过程服务的,是提高学生实践能力的重要所在;最后是创新。决定创新能力的上限是一个人的天份,而创新能力的下限通常与个人的专业水平和基本素养有关,所以学生不光要具备创新意识,还要在不断的实践过程中锻炼自己的创新能力。此外,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必须将传统的计算机教学方式方法予以排除。应用型人才强调的是应用,是实践,教师需要对理论知识的讲解做到精而小,并将剩余的时间完全留给学生用来实践。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是主体,教师负责指引和纠正,不仅能够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由于生生之间的互动与交流,使得课堂气氛变得十分活跃,学生在交换意见后可以弥补自己的不足,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因此,实现应用型人才的培养,首先要促进应用型课堂的形成。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本文以计算机教学的问题为引,就计算机教学中如何加强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给出具体建议。计算机教学方针必须权衡理论与实践的利弊,将二者结合看待,避免“一头热”的情况出现。

参考文献

[1]唐学麒.民办高校计算机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16(9):180-181.

[2]宿翠香.计算机应用型人才培养中数据库课程教学改革探讨[J].电脑迷,2017(2).

第10篇

关键词:计算机信息管理技术;企业;应用

一、计算机信息管理技术在企业中的应用现状分析

1.1专业人才少。

当前我国计算机信息管理技术的发展速度越来越快,所以其对工作人员的要求也逐渐提高,企业想要更好地应用计算机信息管理技术,就必须加强对工作人员的培养,提高其工作素质。但在实际情况中,企业缺乏专业计算机人才的问题越来越突出,而且现有的部分计算机技术人员,掌握的专业知识比较少,其专业素质比较低,这对企业应用计算机信息管理技术有着不利的影响。

1.2应用范围相对小。

近些年来,随着我国科技水平和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计算机的应用越来越普遍,但与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应用范围相对较小的问题。计算机在一些发达城市、地区的应用很普遍,但在一些农村、经济发展比较落后的地区,由于经济水平和文化水平的限制,人们对计算机的了解还不够深入,在日常生活中也无法应用计算机,这样的情况还出现在企业中,一些处在偏远地区的企业,缺乏对计算机的了解,也缺少专业的计算机人才,从而导致企业只能应用计算机做一些简单的查询以及交流工作等,计算机信息管理技术无法得到较好的应用,此种现状严重影响了企业的发展。

1.3技术水平有待提高。

虽然计算机信息管理技术在企业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但由于企业应用计算机技术的时间比较短,而且企业还缺乏相关的技术人员,所以当前企业应用计算机信息管理技术的水平还有待提高。企业应用计算机信息管理技术的水平比较低,导致其应用价值无法得以实现,也无法推动企业的发展,因此,提高企业应用计算机信息管理技术水平是非常有必要的。

二、提出相关措施

2.1培养高素质人才。

技术人员是执行计算机信息管理技术工作的主体,若是技术人员的专业素质较低,会对计算机信息管理技术的应用产生不利的影响,因此企业必须培养高素质的专业人才。企业培养高素质人才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第一,组织培训。企业可以组织现有的技术人员进行培训,让技术人员了解更多的先进知识,掌握先进的计算机应用技术[1];第二,企业可以和计算机院校进行合作,将企业对计算机方面技术人员的要求告知高职院校,然后为高职院校学生提供实习的平台,培养他们的实践能力,当学生顺利毕业之后,企业可以为其提供就职机会,进而组建一支高素质的计算机人才队伍;第三,构建同行企业交流平台。企业想要长远的发展下去,就不能固步自封,应该和同行企业之间进行友好的交流,通过交流平台,为计算机信息管理技术人员提供一个互相学习的机会,进而实现提高计算机专业人才素质的目标。

2.2扩大应用范围。

企业应用计算机信息管理技术开展各项管理工作,对企业的发展有着积极的作用,因此,企业为了实现长远的发展战略目标,应该扩大计算机的应用范围。企业可以通过创建局域网的信息共享平台以及办公室系统等来扩大计算机信息管理技术的应用范围,使其可以对企业进行整体覆盖,进而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2]。

2.3强化技术研究。

企业想要强化技术研究,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入手:第一,根据国家相关的政策来设置奖项,充分调动企业中技术人员开展计算机信息管理技术研究工作的积极性;第二,提高技术研究的投资力度。开展技术研究工作,需要耗费大量的资金,企业必须加大对技术研究的投资力度,确保研究人员可以无后顾之忧,专心投入到研究工作中。

结语

综上所述,计算机信息管理技术在企业中的有效应用,对企业的长远发展有着积极的作用。因此,企业必须采取有效的措施,解决当前企业对计算机应用存在的问题,提高应用计算机信息管理技术的水平,进而充分地发挥其作用,为企业的长远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韩彦.信息管理技术在煤炭企业信息化建设中的运用[J].机电信息,2013(9):109-110.

第11篇

【关键词】计算机;技术;电力系统;发展;分析

引言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带动电力行业的全面提高,然而电力行业发展的同时离不开计算机技术的支持,通过对计算机技术进行应用,能够提高电力系统的运行,促进电力系统能够更加安全可靠,这也计算机技术得到较为广泛应用的表现之一,通过对计算机技术全面的应用,进一步提高电力企业经济效益水平,同时也促进我国社会经济飞速发展。

1.关于计算机在电力系统当中的应用分析

针对电力系统来说,其主要组成部分包括了发电厂、输配电网络以及变电站等方面的内容。由于电力系统的分布地域相对来说比较广阔以及功能全面。在电力系统当中的自动化主要是指通过对计算基数以及信息技术进行全面的应用,进而使其能够实现生产运行状态的各种自动检测以及设备远侧调控等方面的功能。对于计算机在电力系统当中的应用来说,其主要是体现在变电站的自动化以及调度等方面之中。以下主要是对其计算机技术在电力系统当中的应用进行了分析。

1.1关于发电站的自动化分析

针对发电站的控制系统功能以及控制方式来说,主要是能够直接的体现出发电站的自动化水平。在发电站自动化控制系统当中,在一定程度上将计算机作为核心,使其能够全面的实现电磁运行监控,并且具有紧急事故的处理能力。发电站控制系统中,在能满足机组安全可靠运行中也提高发电站运行以及管理效益,使其能够全面提高经济性以及减少电厂工作人员负担。根据计算机作为基础发电站自动化的控制系统,也包括电机组的数据采集以及只控制系统等。

1.2关于变电站的自动化分析

针对变电站来说,主要是电力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内容,同时也是电力系统实现输配电功能的一个主要事实。变电站的运行性质将会直接的影响到用户的用电质量。在变电站之内,存在相对来说比较复杂的结构,并且主要采用人工进行实施调控以及运行监视,具有着比较高的失误率,并且工作效率也比较低。然而针对计算机技术来说,能够显著的提高变电站的自动化水平,因为计算机网络将会对整个变电站的系统运行过程中进行监控,使其能够实现各个设备运行状态的信息共享,同时也能够做到实时通讯,将其监控结果做成图表显示在计算机上面,更好的为变电站的工作人员提供可靠依据。

1.3关于电网调度的自动化分析

针对电网所实施自动化来说,主要是电力系统自动化当中的一个十分重要的内容。现阶段在我国电网调度的过程中主要是可以分为国度电网调度、大区电网调度以及省级电网调度等方面内容。在对电网进行调度的过程中,其核心内容主要根据计算机作为基础的自动化核心控制系统所在,在这之中,主要是包括信息的采集以及传输等方面系统,同时也包括数据的处理系统以及输出系统等方面的内容。与此同时,针对工作站以及打印设备来说,也是作为电网调度系统当中的一个十分重要的内容。当今在随着我国计算机技术飞速的发展,从而使其在电力系统当中的应用已经日渐成熟,并且也促进电网调度自动化得到全面完善。当今在电网调度自动化系统当中,不仅能够更好的实现数据采集以及分析处理,与此同时也能够全面的对电网运行状态以及负荷等方面的情况作出全面的检测以及调控,并且也能够保证电力系统高效稳定的运行。

2.关于计算机技术在电力系统当中的发展分析

现阶段计算基数在电力系统当中的应用依然存在着相对来说比较多的问题,首先针对计算机技术发展,已经高出电力系统的自动化水平,这样将会使其电力系统提供出更多的选择技术。对于一些新的计算机技术来说,在面世之后,通常情况下也就是意味着机遇以及挑战并存,这些新技术是否能够应用到电力系统当中,以及如何应用到电力系统当中都是相关工作人员需要进行考虑的问题。此外,在电力系统当中,其存在着的设备也将会随着计算机技术发展去更新换代,然而却出现了较多的兼容性问题,因此在进行选择的过程中,必须要对其存在着的兼容性问题进行全面的分析,从而提出解决的措施,保证计算机技术能够在电力系统得到更加全面的应用。针对于不同生产产出的设备来说,将会存在着兼容性问题,与此同时电力系统对于电磁环境也是具有着相对来说比较高的要求,如果是在比较大的电磁干扰之下将会导致运行出现故障。一些电力设备也将会面临着很难对其技术的瓶颈进行克服。比如,光电互感器主要能应用在电网自动化控制系统当中的一个重要的设备,主要作用便是根据比例调节超出仪表测量的范围的高出电压以及强电流,全面实现电压以及电流测量工作。然而光电互感负载电压出现过高情况下,将会导致信号出现畸变,从而使测量准确性受到严重影响。因此要想提高光电互感器运行准确性以及可靠性,必须要对电磁兼容以及绝缘等方面技术问题进行克服。

总结

通过上述内容分析后可以知道,计算机技术推动我国电力系统发展具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同时在一定程度上推动我国电力系统的发展,因此必须要明确认识到计算机技术对于电力系统发展所具有的作用,不断重视计算机技术,并且进行开发研究,从而使其能够将计算机技术发展的成果应用到电力系统当中,推动我国电力企业能够全面发展,与此同时也能够全面带动我国社会经济水平全面的提高。

参考文献

[1]钱丽英.浅谈计算机技术在电力系统自动化中的应用[J].科技创新导报,2012,12(24):120-124.

[2]胡玉峰,尹项根,陈德树,张哲.信息融合技术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研究(二)——发展现状与应用前景[J].继电器,2003,12(24):152-155.

[3]黄宗建,魏宏飞,吴会敏.电力电子技术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探讨[J].电子测试,2014,12(24):145-147.

第12篇

关键词:计算机信息技术;中职教学;网络设施

现代信息技术的广泛作用于生活,成为了社会生活和生产活动中都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电子计算机在实现优质资源的共享和培养中职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上也有很大的优势。再者社会对于具有计算机能力的高素质人才得需求面很大。中职院校为了适应社会信息化的发展,纷纷实施计算机的培训,引进计算机教学,促进教学体制得改革,从而转变教育方式,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计算机学习氛围。计算机技术的掌握也能让学生在未来网络化的社会中更具优势。所以本文就中职计算机课程的教学进行深入研究和探讨,增加学生计算技术知识的储备厚度。

一、加大硬件设施的投入力度,优化教学环境配置

教学环境是学生学习和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优越的教学硬件设施和环境能够拓宽学生的发展空间。而计算机专业的学习最必要条件在于硬件设施的配置。所以第一要加大基础设施在中职院校的装备,从而创设良好的网络环境有利于学生在安全的网络条件下获取优势教学资源,根据自身需要去浏览相关教学视频或者教学过程中的操作要点,也能了解国内外计算机科学技术的发展进程。

二、科学合理安排计算机信息技术的课程

必须要转变传统的计算机教学观念和态度,根据实际制定计算机课程学习的短期目标和长远目标,开设计算机技术讲解的课程,从而实现计算机课程的教学目标。首先,教师在备课或者讲解的时候,可以列举与学生密切相关的事例,丰富信息技术的课程内容,也让学生在对于计算机学习的乐趣中感受到计算机技术应用的优势所在。再者,对于信息技术实践操作内容的学习,注重合理化和科学化,让学生在对于信息技术知识学习之后再进行实践操作考核。在此过程中,学生要达到对计算机基础操作知识的基础掌握,在实践的时候要管理严格,学生的实践不合理的行为及时予以纠正,高效率高质量的设置计算机信息技术教学内容。

三、实施任务式教学模式

要对于传统的单线程、填鸭式的教学模式进行创新,体现设计者的创新思维,实施任务式的教学模式是非常有必要的,也有利于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想象力。所谓任务式的教学模式,就是在实践操作中完成一个实例任务为教学目的,让学生掌握相关技能。相对于传统教学模式来说,最大的区别在于它是以操作和理论相结合的一种教学模式。在计算机技术的教学中,让学生接触到实际作用,树立学生对于该技能对生活影响的意识是关键因素。例如在图形编辑软件Photoshop这一课程的学习上,本身Photoshop的应用性强,学习范围广,包容了最简单操作到最复杂图像设计的功能要求。在学生刚涉足这个领域时,教师可以先介绍基本操作的运用,再设定一个“修复老照片并上色”的阶段任务,学生可以通过浏览网页去深入了解操作的应用,然后逐渐地学会修补工具的具体使用方法,对老照片进行选取和渐变色彩搭配,最终让学生根据自主意识创作属于自己的作品。

四、个性化教学的开设

在计算机教学过程中发现到,许多家庭自己配备了家用电脑,有部分学生有机会很早就学会计算机的基本功能的使用方法,他们的计算机水平也明显高于零基础的计算机技术学习的学生。这就存在了教师在讲授基础课程时,一些同学的兴致不高,学习散漫,不利于整个课堂学习氛围的构建和学习效率的提高。对于这个问题本文提倡个性化教学的方式的创设。就此,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充分发挥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作用,缩短教师讲授的部分,更多的时间留给学生自己去探索。这样计算机技术水平较低的同学可以充分利用这个缓冲时间去消化吸收课堂内容,而另外一部分计算机水平高的同学就可以去互联网查看教学资料和操作步骤,自主学习研究计算机更高的操作。比如,就对于文字编辑软件Word的操作,水平较高的同学可以去研究宏功能的使用或者进行模板的研究。而另外一部分同学就牢牢掌握它的基本功能,并会运用基本操作。教师还可以在自主练习中对有困难的同学加以指导,既培养了学生信息收索和自主学习的能力,也让不同程度的孩子各尽所长进行不同程度的进步,遵循了学生发展的个体性差异,实现个性化教学。总之,现代社会发展的潮流让信息技术变得必不可少,转变教学模式,及时解决计算机信息技术课程中的问题,促进学生计算机信息技术水平的提升是中职院校紧跟时代潮流必然解决的问题。

作者:吴宁 单位:鞍山市信息工程学校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