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初中综合素质学习计划

初中综合素质学习计划

时间:2023-09-13 17:13:30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初中综合素质学习计划,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初中综合素质学习计划

第1篇

近几年,实践育人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拿北京来说,这几年出台了一系列政策,从中小学生社大课堂到中小学生综合素质提升工程,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到10%学科综合实践活动,从学生的开放性学习到教师的开放性教学,从初中综合社会实践、初中开放性科学实践活动到中小学劳动教育以及游学、研学活动,尽管切入点、着力点不尽相同,但无一不是指向推动中小学校实践育人。

结合当前的教育改革形势和要求,学校必须积极创新实践育人的方法和途径,在丰富的社会实践活动中不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社会责任感,努力提升育人工作成效。

一是要围绕三级课程,落实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和学科综合实践活动。北京市规定,各学科要拿出10%的课时用于实践,不管是语文数学也好,还是物理化学也好,都要有10%的课时在课外实践中完成。相应地,我们有了语文开放性学习计划,初中综合社会实践活动、初中开放性科学实践活动等。学校应该充分发挥课程育人、实践育人的作用。

二是要依托社会大课堂,组织学生在丰富的社会实践中提升综合素质。2008年启动的北京市中小学生社会大课堂是一个资源平台,吸纳了不同类型的资源,能够满足不同学段学生的实践需求。针对中小学生特点,资源单位都有相应的教育计划书,定期推出特色的教育活动,学校应该积极用好平台资源,既要集体组织做好“四个一”这样的活动,又要就近就便、创新形式用好平台资源,引导学生及其家长自行走进。

三是要围绕志愿服务,引导学生在社会公益实践中成长成才。在北京奥运会之后,志愿服务更多地为大家所熟知和接受,每当举办重大活动时,志愿者的微笑已经成为一道靓丽的风景线。广大青少年在参与志愿活动、积极服务他人、无私奉献社会的同时,也提高了个人的实践能力、磨练着自己的意志、荡涤着自己的心灵。开设志愿服务精神教育课程、开发志愿服务项目、培育志愿服务的社团组织、设立志愿服务相应岗位,引导广大中小学生成为实名注册志愿者……学校还有很多工作要做。

四是要聚焦“三爱三节”,广泛深入地开展中小学劳动教育。爱学习、爱祖国、爱劳动和节粮、节水、节电教育是中央提出的,写进了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的报告,教育部和北京市教委都出台过专门的文件,提出过明确的指导性要求。劳动教育不仅能培养学生良好的劳动习惯、树立良好的劳动意识,同时也能培养学生刻苦耐劳、坚忍不拔的品德,是一种很好的教育实践活动。学校要引导青少年深刻理解“生活靠劳动创造,人生也靠劳动创造,通过劳动播种希望、收获果实,也通过劳动磨炼意志、锻炼自己”。

第2篇

7月28日,长沙市城区第三批普通高中录取控制线已公布,长沙大学附属中学录取分数线为多少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2021长沙大学附属中学录取分数线_高中学习注意事项,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2021长沙大学附属中学录取分数线更新时间:2021年7月28日

学业综合成绩综合素质评价等第备注雅礼班5344A1B长大附中5261A4B2021年长沙市城区第三批普通高中录取控制线注:根据《关于做好2021年长沙市城区高中学校招生工作的通知》文件精神,市教育局中招办按照录取批次顺序,依据学生的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综合素质评价结果以及享受政策性优待情况,结合考生志愿进行择优录取。

招生学校录取时,按照以下规则依次择优:

(1)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提前科等级入围。

(2)初中综合素质评价等级入围。

(3)比较初中学业水平综合成绩。

(4)综合成绩相同时,再比较综合素质评价等级结果。

高中学习注意事项

拿到高中录取通知书,一些考生和家长在兴奋之余,已开始筹划新的学习计划。如何使孩子能顺利完成初高中衔接,尽快适应高中生活,已成为家长们新的关注焦点。在此向各位家长提供一些建议,希望可以帮助高一新生尽快融入紧张而充实的高中生活。

1.“临时抱佛脚”不再灵验

我们应对目前在初三毕业生中存在的一些思想上的误区引起足够重视。比如,经过初三整一年辛苦的准备,再加上中考这场激烈的角逐,高一新生普遍有着“松一松”的思想。刚刚脱离“题海”的他们现正兴奋不已,忙着将暑假前的种种愿望一一兑现。三年后的高考离他们似乎还很遥远,学生们以为一切都还早,要趁现在玩个痛快。根据初中的经验,甚至有相当一部分学生认为,初中三年仅靠初三一年的努力就能考进一所不错的高中,那到高三再冲刺也不晚,考个本科应该不成问题。所以,我们常常看到高一高二不少学生的学习态度都较为懒散,考试仍靠临时抱佛脚。其实,这种想法千万要不得,高中阶段的学习与初中有很大差别,当学生突然觉醒到这个问题,再打算努力时,往往为时已晚。在我们身边不乏这样的例子,一些颇有学习潜质的学生因此耽误了自己的前程,甚是可惜。

2.踏准节奏主动学习

要非常注意初、高中知识的衔接。初中与高中在教材内容、课堂教学方式、思维要求等方面都存在较大差异。高中三年共六个学期,每个学期学习的容量都很大,每一门学科在知识量上都较初中有较大的增长。同时,高中教材难度较大,课堂教学内容多,老师上课的进度都比较快,这对学生的思维理解接受能力都是一个很大的考验。就以我所教的语文学科为例,初中教材中的文言文篇目并不多且篇幅都较短,中考也有着较为明确的要求。而高中教材中的名家名篇及名言警句数量明显增多,篇幅也都较长,背诵起来确实不容易。再加上高中阶段要求掌握的文言实词、虚词不下百个,这些都大大增加了高中文言文学习的难度。而这种初高中的“脱节”现象在数、理、化的学习上更为突出。一旦学生没能跟上高中学习的节奏,学生很容易出现“消化不良”现象,甚至形成恶性循环。说到这里,我并不是提倡准高中生们在暑假里就去参加一些学科培训班,超前学习高中的知识。我倒是建议学生们可以在开学前的一段时间,借几本高中的教材翻阅一下,熟悉一下教材的内容,认识到初高中教学的差别,然后为之后的高中学习做好充分的准备。我所说的准备,其实就是能够将自己在初中养成的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在高中加以延续和拓展,积极适应高中的学习节奏。而作为家长,应该指导孩子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尽量挖掘孩子学习的潜能,发挥学习上的钻研精神。如果孩子还是像初中那样,被动地等待老师布置作业,等待家长催促,高一便会成为孩子成长中一道难以逾越的“坎”。

3.对自己要有正确评估

与初中不同的是,高中阶段的竞争更为激烈。特别是一些重点学校,汇集了各所初中的学习尖子。因此,如何在“高手如林”的新环境下,及时调整心态,做出恰当的自我评估和自我期待,处理好同学和老师的关系,找到快速适应的方法,对孩子来说都是一种全新的挑战。有些学生始终将自己的现状归结为中考失误,其实自己还是很不错的。如果一直处于这种推卸责任、逃避现实的状态,对今后的学习与生活都将是很不利的。

暑假里,家长要和孩子多沟通,结合高中阶段学科的特点,帮助孩子制定一个合理而明确的目标,使孩子能尽快适应新环境,在高一打好坚实的基础。

高中学习注意事项拿到高中录取通知书,一些考生和家长在兴奋之余,已开始筹划新的学习计划。如何使孩子能顺利完成初高中衔接,尽快适应高中生活,已成为家长们新的关注焦点。在此向各位家长提供一些建议,希望可以帮助高一新生尽快融入紧张而充实的高中生活。

1.“临时抱佛脚”不再灵验

我们应对目前在初三毕业生中存在的一些思想上的误区引起足够重视。比如,经过初三整一年辛苦的准备,再加上中考这场激烈的角逐,高一新生普遍有着“松一松”的思想。刚刚脱离“题海”的他们现正兴奋不已,忙着将暑假前的种种愿望一一兑现。三年后的高考离他们似乎还很遥远,学生们以为一切都还早,要趁现在玩个痛快。根据初中的经验,甚至有相当一部分学生认为,初中三年仅靠初三一年的努力就能考进一所不错的高中,那到高三再冲刺也不晚,考个本科应该不成问题。所以,我们常常看到高一高二不少学生的学习态度都较为懒散,考试仍靠临时抱佛脚。其实,这种想法千万要不得,高中阶段的学习与初中有很大差别,当学生突然觉醒到这个问题,再打算努力时,往往为时已晚。在我们身边不乏这样的例子,一些颇有学习潜质的学生因此耽误了自己的前程,甚是可惜。

2.踏准节奏主动学习

要非常注意初、高中知识的衔接。初中与高中在教材内容、课堂教学方式、思维要求等方面都存在较大差异。高中三年共六个学期,每个学期学习的容量都很大,每一门学科在知识量上都较初中有较大的增长。同时,高中教材难度较大,课堂教学内容多,老师上课的进度都比较快,这对学生的思维理解接受能力都是一个很大的考验。就以我所教的语文学科为例,初中教材中的文言文篇目并不多且篇幅都较短,中考也有着较为明确的要求。而高中教材中的名家名篇及名言警句数量明显增多,篇幅也都较长,背诵起来确实不容易。再加上高中阶段要求掌握的文言实词、虚词不下百个,这些都大大增加了高中文言文学习的难度。而这种初高中的“脱节”现象在数、理、化的学习上更为突出。一旦学生没能跟上高中学习的节奏,学生很容易出现“消化不良”现象,甚至形成恶性循环。说到这里,我并不是提倡准高中生们在暑假里就去参加一些学科培训班,超前学习高中的知识。我倒是建议学生们可以在开学前的一段时间,借几本高中的教材翻阅一下,熟悉一下教材的内容,认识到初高中教学的差别,然后为之后的高中学习做好充分的准备。我所说的准备,其实就是能够将自己在初中养成的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在高中加以延续和拓展,积极适应高中的学习节奏。而作为家长,应该指导孩子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尽量挖掘孩子学习的潜能,发挥学习上的钻研精神。如果孩子还是像初中那样,被动地等待老师布置作业,等待家长催促,高一便会成为孩子成长中一道难以逾越的“坎”。

3.对自己要有正确评估

第3篇

6:00 起床

6:20 洗漱完毕

6:20———7:50:锻炼【跑步,爬山等】

8:00吃早饭

8:20——9:05 做作业【第一节课】

9:15——10:00做作业【第二节课】

10:10——10:55 复习【第一科】

11:05—— 11:50阅读 【包括语文课外必读篇目,优美散文,作文范文等】

12:00吃午饭

12:30——13:30午休 【午睡】

13:40——14:25做作业【第三节课】

14:35——15:20复习【第二科】 ——半小时自由时间【阅读,体育活动,或娱乐】

45:50——16:35做题【做数学题,物理,化学题】(单周)【英语训练完形填空,阅读理解等】(双周)

16:45——吃晚饭 自由时间【看报纸,电视新闻、科普类等】(此段时间不固定)

吃完饭后——21:30进行一天的总结,检查背诵、默写等签字类作业,并背单词或古诗古文等

22:00睡觉 注:每科做作业的时间为45分钟,应高效的完成该科作业,像考试一样,若为试卷类作业,则按照试卷规定时间完成。

二、学习计划

1、预习下学期所学新课 制定严格的预习计划,然后坚决实行之。计划的落实以自学为主,要尽量地自己看懂;不会的要做出标记,等以后解决,或询问他人马上解决。预习新课要尽量多预习,争取预习下学期新课的三分之一以上。

2、复习旧课 对以前学过的旧知识必须时常复习,要用10天左右的时间来复习旧知识,复习时尽量采用目录回顾法,对不会的知识尽量摘录下来,留待以后在复习时作重点复习用。

3、自觉写10篇以上语文作文和英语作文,养成自觉修改文章的好习惯。

4、看几部中国古典名著,并做好笔记摘抄。

5、加强英语口语及听力,看几部英文原版片。

6、坚持练字。每天学习累了的时候,要仿照一本好的字帖去练字。

三、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

1、学习累了之后,要干力所能及的活,如:打扫卫生、抹玻璃、拖地板、打水、做饭、买菜、洗衣服、接待客人、社会劳动、完成家长交代的其它事情、社会调查等。

2、提高思想认知水平和道德素质,不断完善自己,读些励志的书籍。

第4篇

一、教学中遇到的问题

1.学生方面。不少学生认为教材内容少、简单。但经过调查却发现许多学生早已习惯于教师的“填鸭式”教学,完全依赖教师,能够有意识讲究学习策略主动学习的学生不多。课堂教学中经常会遇到这种情况:教师在课前花了大量时间备课,找资料,设计情景,到课堂上却由于学生配合不好,使一些设计好的活动无法顺利实施,从而影响课堂教学效益。

2.教材方面。新教材内容丰富多彩,素材源于生活,时代气息浓厚。但在具体教学中很多学生不能很快适应。这是因为新教材无固定知识、内容相对少、互助活动多。新教材提倡“小组互动合作”学习方法,许多内容都要求学生自由讨论、交流看法、发表评论、再开辩论、现场采访等。这对于知识面较窄,生活阅历较浅的农村初中学生来说显得有些困难,导致很多活动无法富有实效地拓展。

3.评价方面。新课程标准强调多元化评价,不仅评价学生掌握基础知识的学习水平,还评价学生个体的兴趣、态度、策略等在学习过程中的发展和改进。可实际的评价是仍采用期中期末考试的模式,试卷仍然过分重视测试内容的准确性,这有悖“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如果不改革考试制度,课程改革要取得实质性的突破会有很大的难度,对学生的评价也就很不科学和全面。

4.教师方面。有些教师长期使用传统的教学方法,不重视也不善于创造性地组织丰富多彩的课堂实践活动。新教材对教师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材中大量的跨学科、跨时代的素材更是要求教师必须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教师自身知识和水平的欠缺会影响教学质量的提高。

二、应对策略

《思想品德课程标准》指出:“新一轮思想品德课程改革的重点就是改变思想品德课程过分重视语法和词汇知识的讲解与传授,忽视对学生实际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的倾向,强调课程从学生的学习兴趣、生活经验和认知水平出发,倡导体验、参与、合作与交流的学习方式和任务型的教学途径,发展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使语言学习过程成为形成积极的情感体验、主动思维和大胆实践、提高跨文化意识和形成自主学习能力的过程。”

1.以教促学,教会学生自主学习。很多老师都认为好学生是自己学出来的,而不是老师教出来的。因此,面对大部分学生被动的学习方法,如何让学生“爱学”“想学”“会学”,是教师的首要任务。如果把学生比作泉水,教师就是一个掘泉人,教师的职责就是使泉水喷涌而出,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努力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意志。“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首先,教师要用新颖独特的教学方法,创造和谐的学习氛围,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其次,教师要让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采用分层教学,让学生“能跑则跑,能走则走”,体验成功的欢乐。再者,要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让学生从老师的尊重、信任、期望中产生“亲其师而信其道”的心理效应。

努力培养学生的学习策略。学习策略的有效使用,不但可以提高学习效率,还有利于学生形成自主学习的能力,同时有助于教师调整教学策略和方法。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加强学生学习策略的指导和培养。比如,指导学生制订学习计划、课前做好预习、课堂上认真听讲做好笔记、课后复习等。

2.树立正确的教材观,灵活使用教材。教师必须摒弃“教教材”的传统观念,树立“用教材教”的教学思想,灵活地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重新整合教学内容。教师可以根据自己的教学思路大胆打破教材的框架结构,重新调整和组合教学内容,激活学生思维;删减或替换教学内容。如果学生的基础较差,教师就应该删去一些难度大、不易接受的内容,或者用相对简单的材料来替换,或者用学生熟悉的事件、场景、材料来教学,走进学生的生活世界;拓展和补充教学内容。教师可根据需要对教材内容进行拓展和补充,如在教学有关传媒方面的内容时,增加一些网络媒体材料,让学生就网络对中学生的利与弊再开讨论,使学生对网络有清楚的认识。

3.更新教学方法,充分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初中思想品德教材信息量大、贴近生活、图文并茂的特点为教师使用多媒体进行教学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多媒体教学把文字、声音、图像等融为一体,使教学内容生动、形象、具体,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兴趣。学生通过看、听、说、用,感官受到综合刺激,极利于知识的获取。同时,多媒体课件的应用可以使教学节奏明快,练习转换、环节交替紧凑,便于随时创设情景,使得学生的主体作用得以充分的发挥,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4.实施科学的评价体系。科学的课程评价体系有助于课程目标的顺利完成。

在日常教学中,教师要尝试建立有利于学生健康成长、可持续发展的激励性评价机制,采用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既关注结果,又关注过程,把学习过程和结果的评价有机和谐统一起来。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中考制度的改革也势在必行。近几年中考试题突出了对能力和素质的考查,增加了与现实生活经验和社会发展有关的应用题、能力题。这些新举措与当前新课程改革所倡导的目标是一致的。因此,我们教师应该对中考改革的前景充满信心。

第5篇

一、初、高中教材间梯度过大

考虑到初中学生的年龄特点和知识层面,初中教材偏重于实数集内的运算,缺少对概念的严格定义或对概念的定义不全,如函数的定义、三角函数的定义;初中教材对不少数学定理没有严格论证,或用公理形式给出而回避了证明,不等式的许多性质就是这样处理的;初中教材坡度较缓,直观性强,对每一个概念都配备了足够的例题和习题。而高中教材一开始就是集合、映射等近现代数学知识,紧接着就是函数,而且很多是抽象函数,注重逻辑思维和分析理解,学生学起来相当困难,立体几何对空间想象能力的要求又较高。教材概念多、符号多,定义严格,论证要求高。此外,内容也多,特别是新教材,跟以往相比增大了容量,还压缩了课时,每节课容量远大于初中。这些都是高一学生数学成绩下降的客观原因。

二、学生缺乏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

尽管课程改革在初中阶段已进行了两年,但是受中考升学指标的影响,相当一部分初中的数学仍主要是以教师为主体,学习时间(包括晚自习)都由教师全程包办,学生有很强的依据心理,跟随教师惯性运转,没有掌握学习主动权,表现为没有合理的学习计划,坐等上课,课前不预习,对将要学习的内容不了解,课上忙于记笔记,没有真正理解所学内容,课后忙于应付作业,甚至是通过背诵解题步骤或常见题目的解题结果来获取考试的好分数,而是不首先消化所学内容。一句话,学生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学得较被动。而高中则不然,特别是新课程改革提出了“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强调要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高中数学布置的课堂作业并不多,课后大量时间主要是留给学生消化吸引当天功课,完成相关练习,并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做针对性的调整补充,而许多学生在这方面能力较差,还像初中那样,以为课堂作业完成上交就万事大吉,这当然与高中数学学习要求出入较大,效果也可想而知。

三、学生不能适应课程整合的要求

新课改的重要特点就是强调了课程整合,数学加强了与计算机、物理、化学等诸多学科的横向联系,特别是大量增加了用数学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的应用型题目,涉及日常生活、天文体育等诸多领域,如潮汐问题、垒球问题等,对学生的知识面要求较高,不少学生搞不懂题意,无从入手。学生知识面窄、综合素质不强也是新课标推进的瓶颈之一。

针对上述问题,笔者结合平时教学调研,认为课采取一些切实可行做法。

1.注重搞好初、高中之间的教学衔接。

高中数学教师要多研究初中教学,在教学内容的处理上要把握好难易度,做好由具体到抽象的过渡转换,注意循序渐进,切不可在学生刚进入高中就来下马威,一棍子打懵,让学生丧失信心。特别是新教材已注意到这个问题,降低了难度,拓宽了知识面,不能再按照以往的方法组织教学,加大学生的负担。笔者在教学中根据新课程特点,结合了多媒体教学,指导学生从初中知识开始来研究函数,注重分析,逐步过渡,从学生接受情况看,效果还不错。

2.加强学法指导,培养良好学习习惯。

根据高中数学教学特点和新课示关于自主学习的要求,笔者在学生进入高中就着力加强了对学生学法指导的力度。笔者对学生提出了“课前自学、专心上课、及时巩固、解决疑难、归纳整理、反复学习和总结提高”的学习要求,将学生的课后时间作了分解,每天下课前布置好下一节课的学习任务,让学生花不少于15分钟的时间进行课前自学,上课着重听教师讲课的思路,解决自学时的疑难问题,这样能把握重点,突破难点,详略得当,确保较好的课堂效率。课后做好针对性的巩固强化

,对疑难问题、易错题型、解题技巧以及一些经典题目要求学生用专门的记录本进行归纳整理,以便日后经常拿出来看看,加深理解记忆,通过分析、综合、类比、概括,揭示知识间的内在联系,以达到所学知识融会贯通的目的,长期坚持使所学知识由“熟”到“活”,由“活”到“悟”,真正内化到学生内心深处并能应用到实际解题中。

第6篇

关键词:初中 信息技术 课堂教学

合作学习 策略

DOI:

10.16657/ki.issn1673-9132.2016.01.142

合作学习作为学生喜欢的学习方式之一,在现在的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变得格外重要。由于初中阶段的学生正处于身体和心理都快速发展的时期,所以教师及时掌握和了解学生的心理变化,可以有效促进学生的学习效果的提高。初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是培养学生了解信息技术的主要途径,对学生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具有重要影响。

一、信息技术课堂合作教学策略

在我们的课堂教学设备不断更新的条件下,学生可以在课堂教学中接触到多种形式的教学,例如,利用电子白板教学。单纯利用黑板和粉笔教学已经成为历史,越来越多的教师都开始利用电子白板或者多媒体来辅助教学,让学生在课上接受的知识更多样化。电子白板有着多彩的图像,丰富的内容形式,对于学生产生的吸引力更大,使学生更感兴趣。

教师还可以通过电子白板来呈现分组学习的内容,让学生来进行合作学习,让不同小组的学生将自己合作学习的结果呈现到电子白板上,然后让所有学生一起讨论分析。电子白板有自己的独特优势,学生可以直接将手写内容放大到屏幕上,学生感受新奇的同时更加愿意学习。

二、合作学习分组策略

为了使合作学习效率更高,效果更好、更明显,教师在给学生进行分组时要遵守几个原则。首先,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与其他形式的教学不同,需要在机房这个特定地点,教师需要先将分好组的学生安排在就近的几个机位,并且提前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让学生知道合作学习的目的和意义,知道这是众多学习方式中的其中一种,与自学、教师讲解等教学方式同等重要,让学生在合作学习过程中,自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享受解决问题后的快乐。其次,一般在初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小组人数为六个,学习程度分别为好、中、差。这样安排的目的是让差生在遇到问题时可以及时向程度好的学生请教,学习中等的学生也可以帮助差生,或者向程度好的学生学习。这样的安排能够让教师安排的学习任务得到及时解决,但是教师也要注意,不能将小组合作学习演变为优等生的表现舞台,而忽略了中等生和差生。

教师要引导学生正确、自主地合作学习。在以往的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教师一般都让学生自主阅读书中的内容,然后开始自行学习操作。但是这种的教学效果并不好,学生并没有真正掌握知识和操作,只是简单地“照猫画虎”。因此,让学生合作学习绝对不是指教师可以去休息,而是赋予教师更重要的责任――去指导学生学会合作、学会学习。

三、小组间的合作交流同样重要

小组合作交流,顾名思义,会有许多小组在班里讨论,每组六人的讨论只能使小范围内的学生的看法得到交流。因此,组与组之间的交流也同样重要。不同的小组内的学生也可以了解其他小组的讨论和学习,将不同的操作经验告诉大家。这样的学习效果就翻倍了。另外,小组合作学习中,还可以采取多种方法。例如,交错学习法、小组游戏竞赛法等。教师在初中信息技术课堂中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活动时,要根据实际教学情况进行精心的组织,合理解决活动中的突发状况,给予学生适当的学习空间,重视学生参与合作学习活动的过程,以此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促进小组合作学习形式在初中信息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四、信息技术课堂合作学习的评价方式

合作学习是学生学习的一种方式,也是一个过程。如何对这个过程进行评价是教师要处理的一项重要职能。适当的评价方式不仅能够让学生对学习更加感兴趣,而且能够鼓励学生有继续学习的动力。因此,教师必须慎重对待评价方式,让评价过程成为推动学生学习不断进步的动力。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的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教师要积极履行监督学生学习的职能,积极履行管理学生学习秩序的义务。教师通过对学生学习能力和学习状态的监督和管理,运用科学的方式调控每位学习小组成员的活动状态,使其一直保持在积极活跃状态,保证小组的合作学习能够顺利进行并取得一定的成果。所以,初中信息技术教师要不断提高自己的技术能力和专业知识水平,科学合理地为学生制订有针对性的学习计划和学习目标,积极发挥自己对学生指导、培养、教育的职能,在初中生信息技术教学中严格做到监督和管理学生。

初中信息技术教师要充分了解每个合作学习小组的学习情况,多和学习小组的组长交流沟通,掌握每位学生的学习状况,对小组长的工作和学习进行指导。当合作学习小组完成合作学习的任务时,帮助学生积累学习任务的素材与经验,建立一个属于学生自己的成长记录信息库。利用建立的成长记录信息库可以帮助每位学生可以把自己在合作学习过程中的体验、感受、作品等记录下来,从中总结学习经验。教师也可以从每位学生的成长记录信息库中的信息全面了解学习的学习能力与学习状况,并对其进行科学合理的评价。

五、结束语

通过以上,我们讨论了合作学习在初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策略,提出了小组学习的分组原则和分组方法,提出了评价学生合作学习效果的方式,让学生在信息技术课堂上的学习形式更加多样,学习方法更加独特,对信息技术学习更加感兴趣,乐于学习。因此,在信息技术课堂中应用合作学习策略,可以有效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提升他们的综合素质,非常值得我们在日常的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进行推行和广泛应用。

参考文献:

[1]李良梅.浅议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改进措施[J].学周刊,2012(8).

[2]郭莹.小组合作学习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J].中小学电教:下半月,2015(7).

[3]刘文义.浅谈初中信息课堂如何进行小组合作学习[J].中小学电教:下旬,2014(5).

[4]王咏梅.小组合作学习在初中信息技术课中的应用研究[J].当代教研论丛,201(7).

第7篇

一、转变学习方式

大学阶段是人生发展的重要时期,由于培养目标、课程设置、课程数量、教学方法以及教学要求与以应试为主的中学学习不同,决定了大学阶段的学习应该是一种研究式的自主学习。这就要求学生必须学会学习。

1.定向学习

在大学时期学生要确定自己的发展方向,即经过大学教育后要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各专业开设的各门类课程很多,其目的是培养宽口径、厚基础的人才。这些课程都要从专业的培养目标出发,为学生的后续发展夯实基础。学生要从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的高度看待课程学习,不能急功近利。在确定学习目标的同时,还要制定学习计划,用计划来规范自己的学习。制定这一计划要从自己的实际出发,重点是制定学期学习计划和单科学习计划。

2.积累学习

“天才在于勤奋,成功在于积累。”在一定意义上说,学习的过程就是积累的过程。现在在校大学生毕业论文质量差,重要的原因就是平时没有积累。除了上课之外还要拓宽眼界,多读多思考。关键要持之以恒。

3.问题学习

带着问题学习,事半功倍。大学生学习中遇到的主要问题包括:一是教材体系问题。要从整体上把握教材,明确本门课程的教学目的、主要内容、思维方法和知识结构。二是重点与难点问题。重点与难点因人而易,学生可以针对自己的理解能力进行总结。要把知识学准、学深。学准就是要全面准确地理解,而不是断章取义或一知半解;学深就是要掌握本质问题,而不是只背记表面字句。三是疑点问题。就是要对自己发现和感兴趣的问题认真探究,可以通过同学间的交流、找老师请教和自己读书思考等,关注并研究这些问题。

4.创新学习

大学中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根本途径是创新学习。创新学习就是不盲从、不唯上、不唯书、不唯已有的结论,敢于提出和研究新问题。一些人认为大学生不具备创新的基础和条件,这是一种误解。北京一所中学在初一搞语文教学试点,在老师的启发下,学生都能提出语文教材的内容中表述不够准确和不够科学的地方。初中生尚能如此,大学生更有能力做到。关键是要提高自信、解放思想,激发自我的创新潜能。大学也应为大学生提供有效的途径,如鼓励和帮助大学生创新立项;组织学生参与老师的课题研究;支持学生参加各种竞赛活动;尝试论文的撰写等。

5.社会学习

《论学习的革命》一书中提出了“学习社会10倍速”的著名观点,即一个人的学习尽管很努力很刻苦,但效率低下。如果这个人的周围有良好的学习氛围,能够形成学习型的集体,集体成员间又能经常研究、讨论、切磋,学习效率就会成倍增长。结合当前社会的现状,我们感到大学不仅要有大楼、大师、大名,最重要的是要有浓厚的学习氛围,离开了这点绝不会成为优秀的大学。这就要求班集体、宿舍集体要争取成为学习型集体。加强学习型班级建设应成为高校的重要任务。

6.终身学习

现代社会知识的快速增长和人的发展,决定了人们的学习绝不仅限于学生时期,而想要更好地生存,就必须终身学习。终身学习最重要的一点是要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这必须通过长期不懈地努力。尤其是在外界十分浮躁的社会环境下,一个人如果没有外力监督也能自觉学习,就是一种品质,一种意境。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21世纪人类教育的四大支柱是:学会学习、学会做事、学会艺术、学会生存。培养终身学习的兴趣是大学生提高综合素质、适应社会发展的有效途径。

二、投身社会活动

目前大学生的校园活动大致可分为:(1)思想道德性活动。如党团组织建设、社会义工、扶贫助困等。(2)实验研究性科技活动。如搞发明立项、各种设计大赛、科技攻关等。(3)社会实践活动。如社会调查、毕业实习、就业设计等。(4)校园文化活动。如读书、演出、演讲等。还有自由组织的业余社团活动和其他文体娱乐活动。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和检验标准,也是把人的主观意志与客观条件联系起来的纽带和桥梁。总结起来,大学生的活动有两大功能:一是转化功能,即在活动中完成从知识到能力和从认识到行为的转化。二是改造功能,即通过改造客观世界的过程,对自己的主观世界也进行深入地了解和反思。从这个意义上讲,实践即学习,实践即生活,实践即创造。

实践活动可以培养大学生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人只有对某种事物产生了兴趣,才会乐此不疲。反之则兴味索然。培养大学生的兴趣,一方面要增加活动自身的吸引力,要从大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和需要出发,多搞些创意新颖、知识含量高、学生收益大的活动。另一方面机关各职能部门要加强对学生活动的研究和指导,探究学生活动的特点和规律,及时总结和推广具有典型意义的经验,保证这些校园活动能够健康持久地发展。另外,要善于发现在活动中涌现出的创新人才和组织人才,及时给予激励,鼓励他们发展个性与特长,并带动更多的同学积极参与。

实践活动可以锻炼大学生的意志品质。智力是一个人成功的必备条件,但不是绝对条件。人生成就的80%要归结为非智力因素,其中人的意志品质起决定性作用。有些活动组织得好,有些活动组织得不好,从主观上讲,都是学生的意志和素质在起作用。活动是锻炼大学生意志品质的重要途径。要善于把活动本身变成学生的自觉行动,使学生明确组织活动的意图和个体要在活动中达到的目标。开展活动一定要善始善终,不要虎头蛇尾,搞“半截工程”。要在活动中引导学生从点滴做起,耐心处理琐碎的事务,和性情不同的人打交道,探求解决困难的途径和方法。这对他们的意志品质的锻炼会起到良好的作用。

大学生的实践活动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行为。在具体的实践活动中,会显示出学生个人自身的个性和特点,有时这些性格特点可能会成为完成任务的障碍,这就需要认识和克服这些弱点,才能顺利达到实践目标。要抓住这一契机,让事实激发起他们完善自我的强烈愿望。首先要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和评价自我,即通过参加或组织活动的过程,使他们能够发现自身知识、素质和能力等方面的不足,正确面对自己身上存在的好高骛远和妄自菲薄的两种倾向。其次指导教师要帮助学生把顺利完成活动与完善自我有机地统一起来,即坚持在活动中学习,提高自我,努力利用自己的优势来弥补缺点。关键要有改变自我的主观愿望和不怕吃苦、不怕困难的精神。最后,活动的组织者要积极为他们创设转化的环境和条件,如指导学生正确认识和对待失败、建立健全规范和激励机制等。

三、提高就业创业能力

现在的大学生就业难是不争的事实。导致就业难的原因多种多样,但部分学生的自身素质差、能力低是一个重要原因。这就要解决好两个问题:一是要解决好学生的知识转化问题;二是要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和创业能力。我们常说知识是能力的基础,但知识又不等于能力。实践表明,大学生要获得素质和能力,必须实行“知识转化教育”。要把学生放在教学的主体的位置上,引导他们运用所学的知识去提出问题、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知识转化教育”的本质就是知识的活化,只有当知识转化为学生的行为、人格和技能时,我们才能说是真正实行了素质教育。

对许多大学生来讲,与其说是就业困难,倒不如说是就业迷惘。一些大学生在初入大学时,对自己的未来既缺乏规划,又缺乏充分的思考,这往往是他们面对就业压力时感到手足无措的一个重要原因。为此,一方面要对他们进行就业观教育,另一方面要尽早帮助他们做好职业规划,进行正确的自我分析,并能根据实际情况在大二和大三阶段调整职业规划,锁定职业目标。同时,学校要开设职业教育课程,把如何选择职业、如何应试、如何推销自我等纳入职业教学体系,使学生在实践中掌握技巧,提高就业本领。在大学生就业离不开社会关系资源的现实情况下,学校应多为毕业生着想,适时召开就业洽谈会,及时向有关单位推荐毕业生;创建实习与就业一体化的实习基地,鼓励毕业生自主创业;对已毕业的学生进行跟踪调研,总结就业创业的经验教训,并及时反馈给在校生,使他们及时调整就业心态,提高就业能力。

总之,在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必须加强对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使其具有正确的人生价值追求和坚韧的意志品质,善于运用理性的力量驾驭情感,塑造优良品质,只有这样才能顺利地走向社会,实现自己的职业理想。

参考文献:

第8篇

关键词:初中;数学;高效课堂;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6)17-0320-042

在教育改革的新形势下,优质高效的课堂教学已经成为了教师和学生所追求的共同目标。课堂教学是否有效将直接关系到学生的未来发展,也影响着学生的素质和能力提升。本文将对初中数学高效课堂教学策略进行详细的分析。

一、初中数学课堂中存在的问题

初中数学教学由于受到传统教学思想的影响,在教学创新上始终难以得到突破,也无法真正提升教学质量和效率。初中数学教学效率低的原因有很多,主要包含以下几点:(1)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占据主体地位,并且以内容讲授为主,对学生的自主能力发展和主体意识培养有所忽略,因此,导致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始终难以提升。(2)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并没有制定出科学的教学目标,在教学模式上也显得比较单一,在实际教学中,学生与教师之间的沟通少之又少,导致学生逐渐失去了学习的兴趣。(3)在数学教学中,教师普遍比较重视知识性教学,而缺少实践教学,学生所学习的内容并不能与实际生活相联系,导致他们的思维发展受到阻碍。同时,教师仍然采用填鸭式教学模式,学生虽然在成绩上也能有一定的提升,但在综合能力上却没能得到提高,这种教学方式显然已经不能适应现代社会对人才的需要①。

二、初中数学高效课堂构建教学策略

(一)明确教学目标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应认识到每个学生之间都存在着差异性,无论是学习能力,还是学习兴趣,他们都有着不同。对此,教师应根据学生不同的特点和兴趣爱好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明确课堂教学的目标,并利用多种不同的方式来进行教学,以便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对于学习能力强的学生,教师可以提出高一些的学习计划和学习目标,让学生能够通过自身的努力来得到相应的提升;而对于一些能力比较差的学生,教师则不必制定过高的教学目标,应在提升学生基础能力的同时,要求他们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提升。通过这样的教学方式,一方面,学生能获得数学能力上的提升,另一方面,学生只要稍微努力就能达到教学目标,自信心得到明显的提升,对学生的综合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二)积极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

多媒体作为现代教学中的一种常见工具,对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有着重要的意义。多媒体中包含着色彩丰富的图像、优美的声音及视频等功能,为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构建提供了无限的可能性②。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借助多媒体课件进行教学,既能让学生更加直观地看到教学内容,还能帮助他们提升对问题的理解能力。例如,在进行“三角形三线合一”的教学时,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让学生了解解题的过程,并帮助学生直观掌握解题的思路和方式,这种方式将有利于加深学生对知识点的记忆,为高效课堂的构建奠定稳定的基础。

(三)创设教学情境

数学教学内容本身具有抽象性特点,如果学生的抽象性思维不够灵活,想象力不够丰富,在学习中就会受到思维的限制,导致学习效果难以提升。对此,教师可以采取情境教学的方式来提高教学内容的具象性。在情境创设过程中,教师应从实际出发,将数学情境与教学内容相融合,使教学内容得到突显。同时,教师可以将情境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相结合,以便学生的实践能力得到提升,在日后能解决生活中出现的小问题。此外,情景教学对活跃课堂气氛有着重要的作用,教师创造出比较轻松的教学环境,学生才更加愿意主动参与其中,当学生真正融入到情境当中后,才能深刻地理解教学内容,并提高学习效率。

(四)适度评价

在数学教学中,教师不能只看重学习的结果,而应该重视起学习的过程和学习的态度。同时,教师应更多地关注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中展现出的情感态度。在传统教学中,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评价通常采取的是考试形式和测试形式,导致学生认为分数才是最重要的。而在现代化教学模式中,教师应认识到教学评价的多样性和激励性,应帮助学生认识到自身的长处和优势,并能欣赏自己的成功,促使学生树立学习自信心,真正推动教学效果的提升。同时,教师应以学生的未来发展为主,进行多元化、适度的评价,对学生进行适当的夸奖,这不仅能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对他们未来发展中的自信提升也将起到重要作用。此外,教师应注意评价的尺度,既不能打击学生积极性,也不能让学生过于膨胀,产生自负的心理,要以适当的评价来促进学生的健康发展。

当前,我国初中数学教学中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教师在教学中应积极更新自己的教学理念,创新教学方式,同时要重视起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让学生能向健康、积极的方向发展。

注释:

第9篇

关键词:初中思想品德 情境教学 实践

中图分类号: G633.2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1672-1578(2012)11-0109-01

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无论是帮助学生获取知识、培养学生的能力、开发学生的智力,还是丰富学生的情感,都必须要求学生在学习中积极思考和主动实践来实现的,教师是无法替代的,教师既不能把书本知识硬生生地灌入到学生的头脑中,又不能把情感思想移植到学生的头脑里。因此,要想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独立性,让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创设“情境教学法”就显得尤为必要。

1 创设活动情境

初中新课程强调学生学习不仅仅要靠头脑去想,而且要用眼睛去看,用耳朵去听,用嘴去说,去动手操作,通过切身实际的体验,达到心灵的感悟。初中思想品德课与现实生活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因此在教学中创设生活情境显得非常重要。在教学实践中我们要时时、事事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化枯燥乏味的书本知识为贴近生活实际的教学内容,让学生不畏惧课本,想要学习,能够主动地参与到学习新知识的教学中来。这不仅是理解新知的需要,更是激发学生活力,促进学生成长的需要。

例如,教师可以带学生去参加一次本地的公益活动,带领学生去敬老院慰问孤寡老人,让他们感受行善心和尽孝道的重要性;并且教师可以对学生展开调查,如问学生:“通过奉献自己的爱心,你有什么感受?你希望社会怎样关注这些老年人?”然后在课堂上进行交流讨论,帮助学生坚定自己献爱心的决心;其他活动的开展,如“记录父母一天的生活”“制定自己一学期的学习计划表”“为自己所在的班级的文化建设提出合理化的建议”等等。这些活动的开展本身就为学生创造了一个良好的生活情境,学生通过亲身感受,不但激发了他们学习的兴趣,从而更好地掌握书本知识,而且更是学生综合素质提高的过程。让学生在道德生活中学习道德、体会道德,真正实现了理论教学与道德行为相结合,有利于学生将道德准则转化为行为能力。[1]

2 创设故事情境

所谓故事情境就是教师选用引人入胜的富含哲理的小故事为情境材料,根据故事的相关情节设置一定的问题,去引导学生思考,在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的同时,引导学生开动脑筋,在愉快的故事情境中感悟人生的道理。[2]

例如,在讲“在挫折面前”一课时,教师可以首先给学生讲一则小故事:两只青蛙在觅食中,不小心掉进了路边的一只牛奶罐里,罐里还有少量的牛奶,但是足以让青蛙们体验到什么是灭顶之灾。一只青蛙想:“完了!完了!这么高的牛奶罐,我是永远也出不去了。”于是它很快就沉了下去。另一只青蛙却没有沮丧、放弃,而是不断地告戒自己:“上帝给了我坚强的意志和发达的肌肉,我一定能够跳出去。”他每时每刻都在鼓足勇气,鼓足力量,一次一次地奋起、跳跃――生命的力量与美展现在它每一次的搏击与奋斗中。

不知过了多久,它突然发现粘稠的牛奶变得坚硬起来。原来,它的反复跳动已经把液状的牛奶变成了一块奶酪。不懈地奋斗和挣扎终于换来了自由的那一刻,它从牛奶罐里轻盈地跳了出来,重新回到了绿色的池塘里。而那只沉没在罐底的青蛙,做梦都没有想到会有机会逃离险境。”

教师可以结合这则故事的情境引导学生去思考:“为什么两个青蛙在同样的处境之中,却有着不同的命运?”“对于这则故事,加上我们今天所学的内容,你有什么启示?”在学生交流讨论后,指导学生理解“不同的人生态度,会有不同的人生命运。挫折只会让弱者更加懦弱,让强者更加坚强”。让学生认识到在生活中我们要像那只逃生的青蛙学习,面对挫折不抛弃、不放弃,敢于直面困难,百折不挠,就一定会取得成功。

3 创设直观情境

所谓直观情境就是通过多媒体、小品表演、漫画资料等可以同时调动学生的视觉、听觉来参加教学活动,能够给与学生强烈感官刺激的教学情境。“情境教学”强调以“思”为核心,把学生的认识活动与情感活动结合起来,以形象生动的直观形式调动学生的探究兴趣,解决了长期以来因注重认知、忽视情感而带来的逻辑思维不能协同发展的问题,并通过感官效应加深学生的情感体验。[3]

例如,在讲“我的自立体验”一节时,教师可以课前指导安排学生自编自演小品“今天爸妈不在家”,在课堂上教师可以让几名学生分别上台表演当爸妈不在家时自己的表现,有的能够独立安排自己的生活;有的则是偷偷看电视打游戏,不主动学习;有的同学则连方便面都不会泡。通过这样的表演,给学生们感官上的刺激,让他们感受自己与同学的差距,从而体会到独立生活对于青少年成长的重要性。在讲到“人贵有自知之明”时,教师可以运用多媒体展示漫画“哈哈镜”,通过一个人照镜子后的不同反应,启发学生思考,体会到认识自己的重要性。在讲到“磨练坚强意志”时,教师可以播放勾践卧薪尝胆的故事,引导学生去思考、体验,感受到一个人拥有坚强意志对于自己人生命运的重要性。

4 结语

情境教学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无论教学的方式如何变化,其最终目的还是为学生创造一定的情境,让学生能够融入到教学之中,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生学习动机,从而产生良好的心理体验,以积极向上的心态投入到课堂学习之中。在思想品德教学几个环节中如能恰当地、巧妙地进行情境教学,就可以点燃学生心底的兴趣之火,变外部说教为内在需求,化枯燥为生动,变沉闷为轻松,化抽象为具体,变平淡为神奇,就可以收到事半功倍、出奇制胜的效果,使思想品德课程充满生机和活力![4]

参考文献:

[1]王飞.情境教学法在初中思想品德课中的应用[J].中国教育技术设备,2012,(01):49-50.

[2]李加林.如何提高初中思想品德情境教学的有效性[J].教育教学论坛,2012,(07):152-153.

第10篇

关键词: 初中信息技术 多元化教学 教学模式

学生不仅是学习的主人,而且是未来的栋梁,每个学生都拥有无限潜能,有待挖掘。信息技术多元化,学生对于计算机并不陌生,它逐渐成了人们生活、学习和办公的重要工具,可以说计算机已经成为人们生活的一部分。在初中信息课程教学过程中,虽然教学大纲中并没有把信息技术作为一门主考科目,但是,它的地位是不可忽视的。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虽然没有复杂的内容,但不是轻轻松松就可以学好的,要想让学生对于这门课程维持兴趣,教师就需要不断探索,应用多元化教学模式,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

一、新教材下信息技术课程的特点分析

1.教学内容项目化

新课改下,几乎每一个章节都是围绕软件展开的,主要内容是开展项目学习。只有在实践中不断探索才可以更深刻地理解和掌握软件知识。所以,通过项目学习是一个比较实用的教学方法,把教学内容融入项目中,这样就可以使学生更加轻松地掌握相关内容。

2.教学模式小组化

在学习过程中,项目学习是关键。选择教学模式时,一些教师选择了分组学习,把几个学生分成一组,让他们共同制定学习内容和学习目标,他们在共同完成学习任务的同时共同进步。

3.培养目标全面化

在以项目教学为教学模式的指导下,信息技术教学不仅可以使学生对于软件的使用有更深入的了解,而且可以进一步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帮助学生更深刻地理解知识;制订学习计划,通过团队学习,锻炼自主学习能力,更好地交流。

二、信息技术课堂教学评价的多元化评价分析

1.评价方式多元化

进行教学评价,首先就是鉴定功能。相比较传统的考试评价,这种评价更有优势。学生的自身条件不同,对于同一事物的思维也不同,仅仅通过一次考试评价一个学生的学习有一定的盲目性。例如,一些学生家庭条件不好,接触计算机的机会很少,他们对于计算机的熟悉程度低于家里有计算机的学生,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能仅仅想到进行分层教学,却没有考虑到分层的评价。对于这种情况,教师可以进行多层次的教学和测验,把学生分成不同的类别进行考查。对于学生的考试,如果达不到理想效果就可以再次考试,使得学生获得更多展示自己的机会,并且增强求知欲望,在成功中不断进步。只有这样才可以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强化教学效果。

2.评价内容多元化

在进行教学评价时,要以一定的教学目标作为依据。教学评价实际上就是一个向导,通过教学评价巩固教学目标。教学评价可以促使评价主体不断向思想和目标靠拢。进行教学评价时,可以从自主学习、团队合作等方面进行。通过恰当的教学评价,使得学生意识到学习本身不仅是获取知识,还要培养自主学习能力,成为全面人才。

2.3评价主体的多元化

2.3.1自我评价

在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中,要及时反馈教学中的不足,及时调整教学进度,改进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通过教学反馈,师生可以在教与学活动中进一步提高。要想发挥教学优势,就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不断提升他们的自主学习和自我认识的水平。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可以制定一些自我评价表等,对学生进行逐一了解不仅可以使学生自我剖析,还可以弥补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的不足。

2.3.2他人评价

在进行他人评价时,学生逐渐接受参与评价,改变了以教师为评价主体的教学模式。小组学习时,同学以互相评价,既可以帮助他人,又可以在发掘他人亮点和不足的同时,弥补自身不足。

2.3.3教师评价

在教学活动中,教师是组织者,可以清楚了解每一位学生的学习情况。教师对学生的评价更应该重视整体学习过程,对于那些成绩不好、但是学习积极性很高的学生要给予一定的鼓励。教师可以针对一个小组进行评价,也可以针对一个学生。总之,教师在整个评价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教育本身就是一种创造的过程,教师需要根据自己的要求制定不同目标,采用有效方法教学,主要目的是让学生更好地学习和进步,提高综合素质。在新课改中,一定要以新课程为理念,根据课堂实际情况和课程本身的特点教学。

参考文献:

[1]陈丹丹.中信息技术教学中问题情境的创设研究,2011.

第11篇

作为新时代的数学教师,肩负着民族的重托、人民的希望,提高全民族的综合素质,要培养出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创新人才,全面提高初中数学教育和教学质量,就成为当务之急;认真做好培优扶困,也就成为摆在每一位数学教师面前的突出问题。

沐浴着改革开放的春风,与时俱进,新一轮的课改正开展得如火如荼,当今,在新课改背景下,初中数学教育和教学质量普遍提高;然而,同一班级学生的数学成绩存在着较为严重的两极分化现象且日益显现,尤其在初级中学数学教育和教学中,表现得较为突出;班级的后进生比例逐步扩大,在初二年级开始出现,特别在初三年级表现尤为突出,这种状况直接影响着班级数学教学质量的提高。几年来的教育和教学改革实践,使我深深懂得,为了全面提高初中数学教育和教学质量,我应切实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明确培优扶困的意义和作用

培优扶困是初中数学教学工作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是使数学教学适应学生个别差异、贯彻因材施教原则的一个重要措施,它是上课的一种补充形式,但又不是上课的继续和简单的重复;培优就是对学有余力的、学习成绩比较突出或有数学天赋和潜质的学生,通过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辅导和培训,使他们的学业成绩更加优秀、专长得到进一步的发展,成为具有创新能力的新一代人才;扶困就是对W习数学有困难且学习成绩和学习能力偏差或个人身心、品德、行为较差的学生通过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辅导和帮助,使他们能够身心健康,学习成绩不断进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能力,逐步养成较好的生活和行为习惯。通过培优扶困,我不仅可以巩固和提高学生在课堂上所学知识,及时发现和培养有数学天赋和潜质的学生;同时通过培优扶困,我还从多种渠道获得了各类学生的反馈信息,及时发现、反馈教育和教学中优势与不足,并及时不断地加以改进、不断地提高,这对于自身的数学教育和教学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对我的教学水平的提高也是一副很好的催化剂。

二、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是做好培优扶困工作的剂

数学教学工作是一种多层次、多因素的比较复杂的工作。虽然它与相邻学科的教学工作有许多共同之处,但数学教学还具有自己独特的教学规律和理论体系。因此,开学初,我根据所教两个班级的学生数学成绩及思想表现情况,精心选择确定好培优扶困的对象,并制定出具体的培优扶困计划和措施。我积极主动地做好思想方面的培扶教育,我十分注重与学生交朋友,深入细致地了解和关心他们的学习与生活,洞察学生的生理、心理,尤其是思想上的变化及波动情况,及时帮助他们解决学习上的困难和成长过程中产生的一些困惑,抑制了学生思想上的一些不良观念;让他们从内心中感觉到老师一直像自己的亲生父母在一样关心和爱护着他们,从而从心理上接受、信任和佩服我,时时刻刻、事事处处,都按照学校的要求去做,学习上变被动为主动,认真学好各门文化科学知识,成为社会所需要的有用人才;特别是学困生,他们对学习缺乏兴趣,对自己缺乏信心,因此我经常利用课外时间与他们谈心,关爱他们的身心健康、关注他们的健康成长,想尽一切办法激发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充分挖掘他们身上的闪光点,一有进步就对他们进行表扬、鼓励和鞭策,尽可能地让他们在集体活动(如班会、义务劳动、校运会等等)中大显身手,充分表现自己,发挥他们自身的优势和潜能,让他们在同学之间找回属于自己的那份自信。

三、将培优扶困渗透于课堂教学之中

我不断地更新教育理念,端正教学思想;用发展的眼光客观而又公平地看待每一位学生,既关注优秀生,更关注学困生。根据班级学生的实际情况,采取分层教学的方式,既保护中等的学生、又兼顾两头的学生,对待优生及学困生,特别给予关注,多提问、多督促,让他们多思考,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做课堂练习时,及时发现他们掌握知识的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时解决;同时,对于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有的放矢,使他们各自尽情发挥、各得其所,优生能够更上一层楼,向更高峰迈进!学困生也能够循序渐进、将所学的知识及时消化和掌握,以鼓励、欣赏、激励的方法,肯定他们取得的一点一滴的进步,培养了他们的自信心,激发了他们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性,增强了他们学好数学的勇气和力量。

四、将培优扶困渗透于课外辅导及作业批改之中

学生的素质是有差异的,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程度也是参差不齐的,因此我在课外辅导中贯彻因材施教的原则,有的放矢,对于数学成绩较好的学生,通过个别辅导,强化他们对数学的兴趣与爱好;课外作业,鼓励他们一题多解,寻求最佳解题途径,偿试写出解题心得体会;对于数学有特长的学生,有目的、有计划地培养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数学理解能力,指导他们多看课外书籍,多答辩一些竞赛题,以拓广他们的知识视野。

数学是一门抽象性和逻辑性都很强的学科,它对数学学习者的抽象思维和逻辑思维的要求都很高,学生要想学好数学,一定要善于思考,勤于总结。但调查的结果发现大多数的学生在数学学习中懒于埃及,不善于思考,只是依靠一味的死记硬背,遇到实际问题,束手无策,不便认为数学学习很枯燥和乏味。对于数学成绩较差的学生,也采取个别辅导的方式,以增强他们学好数学的信心,提高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他们提出的问题,我都耐心细致地给予解答,并与他们一起分析问题的症结所在,是属于知识的问题还是技能方面的问题,协助他们一起制定出详细可行的学习计划,并做好跟踪督促工作。作业面批面改,结合作业中的出现问题,及时查漏补缺;在每次作业的后面,针对每个学生作业的具体情况,我都会附上信手拈来的微型评语,如:“有进步”、“没有人敢忽视你”、“这才是真正的你”,“看你的作业是一种享受”,“思路独特,有创造性”,“字要能工整一些就更好”……小小的几字评语,往往能起到“四两拔千斤” 的作用,让学生看到自己的优缺点,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性,对于提高培优扶困的效果起到了很好的催化剂的作用。

第12篇

关键词:美术;美学思想;美学蕴意

以前,人们对美术课存在偏见,认为中考不考,学与不学一个样,学好学坏都一样。事实证明这种认识是极其错误的。素质教育要求学生全面发展,要求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新课改对中学美术教学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以培养、教育学生具备基本美术素养为目标,课程的设置与教学内容应当与学生的生活和社会实践息息相关,同时还要具有一定的时代特点,这就给美术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在多年的美术教学实践中,我深刻的认识到,仅仅照本宣科难以提高学生的美术素养,必须紧扣教材落实新课标的要求,同时加强对学生进行美学思想的熏陶教育。中华民族具有悠久的历史和高度的文明,中国传统艺术内涵丰富、博大精深。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国学教育、中国传统美学得到大力弘扬,这对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初中学生可塑性强、记忆力好、思维敏捷、头脑活跃,教学中适时把中国优秀传统美学遗产的继承和发扬融入中学美术教育,能够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中学美术教材分析

美术教师应当立足于教学现状,多角度、多侧面的换位思考,有针对性、目标明确的设计教案:带领学生去体味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

教师可以因材施教、对症下药的选择不同历史时期、不同风格的中国传统山水画的标志性作品。例如:以中国古代山水画为例,其在艺术史上的地位与其他艺术瑰宝交相辉映。又如:中国现代山水画,是历史和时代前进的产物,是在中西文化融合的特定背景下所体现出来的具有时代意义的艺术作品。同时,展开课堂的分析与讨论,让学生充分表达对山水画意境的感受和个人看法。教师在选用教材的过程中,要全面、详细的介绍中国山水画作品的创作手法。使学生认识到:追求意境的艺术表现形式是中国传统美学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画的重要特征之一。让学生认识到,山水画中山川河流的秀美,自然风景的瑰丽,带给大家充满艺术风情、独特意境的享受。本节课程设计教学内容的目的是在引导学生从认识山水画所表现的意境的美入手,感受花前月下、诗情画意的美好。进而逐步了解、感受和体会怎样通过笔墨的运用、虚实的处理、构图的安排来实现对意境的营造与处理。对于山水画的学习,力求改变过去过于注重技巧、过于强调皴法而无暇顾及在画中表现意境的现象。让学生对中国画的精神与特点有一个整体的了解,从品味意境、享受意境并用言简意赅的文学语言――诗(词)记录下来为日后能够学以致用做知识储备。

二、中学课堂的中国传统美术艺术分析

学生在中国的传统教育环境下,从小学阶段就开始接触过国画。从一般的绘画技法来讲。诗词、书画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格局,互为一体,这是中国传统美学在传统中国画中的一个充分展示和体现。作为国粹、国学的一部分,应该让学生充分的认识和领悟到这是中华民族的骄傲和自豪,并以此为契机让他们升华自己的美学情感,加深美学蕴意的领会。

教师可以尝试在教学过程中,逐渐推进、开展一些鉴赏程度比较深入、需要高度鉴赏能力才能充分体会美学蕴意的课堂分析。教师可以选取一些经典、具有代表意义、可以作为典型教学内容的案例进行美学教育和开展课堂鉴赏。中国传统美术艺术浩如烟海,中国画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例如:唐朝诗人、画家王维的朋友赠送给他一幅画《按乐图》,当时,王维跟朋友说画中的内容是《霓裳羽衣曲》第三遍的第一段,王维的朋友对此不置可否。因此,王维邀请乐队、进行即兴演奏和表演,活灵活现的把画中内容展现出来,王维的朋友叹为观止。由此,教师应该抓住学生的兴趣点和好奇心,抓住时机、因势利导给学生渗透、传授美学思想。同时,教会他们进行自我鉴赏和对传统美学的艺术识别。抓住巧妙的课堂时机,可以图文并茂采取幻灯片、多媒体技术等教学手段,在课堂鉴赏中完成学生的美学认知和解读。

三、将传统美学蕴意融入教学过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