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9-30 19:47:35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初二教案,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这一项殊荣,得益于学校办学理念的创新,得益于学校人事制度改革的成功,得益于学校全体教职员工和谐相处、相得益彰……
一年来,出现了学校管理得心应手、校园面貌日新月异、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高的喜人景象,较好地完成了预定工作目标。现将一年来的工作简要总结如下:
一.强化德育工作,营造成优良育人环境。
1.强化思想政治工作,务实和谐向上的思想基础。
我校高度重视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长期有效地发挥德育主阵地作用,把思想教育渗透于课堂,溶解于平时。编印了每月一期的班主任谈话资料,充分利用读报、政治课、国旗下讲话宣传教育,提高学生的思想认识,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
2.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的德育效能,创设优美和悦的校园环境。
一年来,我校立足实际,把整治校园环境,建设优美校园作为工作重点,加大改造力度,宽敞、洁净的校园,多品种的绿化,得体醒目的标语布置,让每个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接受教育,虽潜移默化,润物无声,却有着明确的德育导向性。
此外,学校还不断完善校园文化设施、设备,别出心裁在学校食堂、教室张贴对联式名言、警句,及时更新学校、班级黑板报。学校“新风”广播台坚持做到一日两播,为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提供了必要的条件。
3.开展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营造多方教育、塑造新人的氛围。
我校德育工作十分注重多方面教育,广泛开展有益活动,塑造新一代的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三月份,“学雷锋,树新风”的活动积极开展,助人为乐的好人好事层出不穷;四月份,祭扫烈士陵园,爱家爱国之情油然而生;五月份,“在团旗下”的演讲活动让同学们充分认识了青年团员的先进性;六月份,《守则》、《规范》的知识竞赛让新生充分定位自己的新角色;十月份“我爱一中”征文比赛,十一月份田径运动会,十二月份校园美育节等都结出了丰硕的果实……
4.安全工作常抓不懈,警钟长鸣。
我们始终信奉安全工作无小事的原则,制定严格的制度,签订责任状,改造校园环境,加大保护力度,整改安全隐患,这一系列措施,迎得了县首次学校安全工作现场会在我校成功召开。
5.实现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和谐统一,营造大德育环境。
我校坚持通过家长会、家访等形式,同学生家长经常联系、紧密配合,期末发放“致家长的一封信”,与家长沟通联系,对学生进行跟踪教育,聘任派出所、司法所、法庭及老后代为校外辅导员,定期到校为学生上课,构建了和谐统一的育人环境。
二.狠抓常规教学管理,努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教育工作是学校的中心工作,教学质量是学校工作的生命线。我们把教育教学质量作为衡量教师工作的重要标准,作为各类评优表模的主要依据,已经形成质量兴校、以教学质量论英雄的良好局面。
1.狠抓常规管理不放松。
我们坚持周抽查教案、月集体检查教案的作法,倡导集体备课,坚持超周备课,要求做到“五定、五备、四统一”:即定教研活动时间,定(备)教研活动内容,定中心发言人,定时检查,定期公布成果。同年级同学科教师在集体备课时,备教学内容、备学生实际、备教法、备学法、备习题;在教学上,统一目标,统一重点,统一进度,统一检测。
2.大胆进行课堂创新和探索。
结合县教研室开展的校本教研活动,我们在课堂教学上进行大胆的创新和探索。各个学科的课堂教学都有自己独立的模式,我们要求教师把“备”的重点放在对学生的了解和教材的分析上,把“教”的重点放在学生的学法指导上,把“改”的重点放在分层要求、分类提高上,把“导”的重点放在学生的心理、思维的疏通上,把“考”的重点放在学生自学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上。因材施教,经常鼓励学生,让每个学生都充满信心,并对每个学生的实际问题,对症下药,让每个学生都能愉快学到知识,都健康成长。
3.加强考试管理和总结。
4.抓教研促教改,培养创新意识,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要让教研成为教育质量第一生产力,我们坚定了抓教学研究的方向和目标。学校每个教研组每周坚持开展教研活动,每个教研组都有一个行政领导蹲点,督促并参加教研、教改活动的实施和落实。本年度,学校负责教学副校长亲自抓教研,并安排两名教研主任抓教研工作。各教研组都承担有不同层次的课题研究,教学实践中注重教法改革和学法指导,每学期都让教师撰写教学论文和教学总结。特别是40岁以下教师,每学期有否教研教改成绩将作为年终评选和考核的先决条件。为此学校初步实现了教师由“教书型”向“研究型”的转变。也收获了一系列荣誉:***老师一路过关斩将,先后夺得县、市、省优质课竞赛一等奖;***老师获得得县政治优质课一等奖;***老师获县语文优质课二等奖;***、***等十二位教师撰写的论文获市级奖;***老师制作的课件获县一等奖。校数学教研组主编的校本教研成果“问题解决式教学模式”在全县校本教研总结会上发行交流……
5.毕业班教学是学校教学工作的重点。
我校一向把毕业班教学作为学校教学工作的重点,学校采取的是“校长披挂上阵、行政成员参与、初三教师主攻、初一初二教师助攻”的管理模式,学校要求所有行政成员每周在初三年级听课不得少于两节,参与教研组活动不得少于1次,初一、初二教师在初三听课不得少于1节。这样所有任课教师取人之长、补已之短,极大促进我校初三年级教学工作扎实有效地开展。20xx年中考辉煌成绩就是这一举措的结晶。
三.增收节支,确保教学一线的需要;严防群治,创建文明净美的校园。
一年来我校坚持对后勤工作人员进行政策、思想、业务学习,强化了后勤工作人员服务第一线意识,学校严格执行一次性收费标准,坚持面向社会公示收费标准,一次性清理校产校物,实行规范管理,加强财务“双签”制度,使学校经费正常开支,财务工作无违纪现象发生。
学校采取住房制度改革,让住户教师住得舒服、安心;借鸡下蛋改造车棚、学生公寓;校内商店实行公开竞标……这些措施,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学校资金紧缺的矛盾,为教学条件的改善、职工福利的改善提供了保障。
我们狠抓综合治理和卫生工作,学校对校园的卫生实行班级包周责任制。在安全防范上加强24小时值班制度,确保一年来无安全事故发生。
四.以校党支部为中心,充分发挥工会特殊作用,增强集体凝聚力。
紧紧依靠党支部和全体人员,这是做好学校各项工作的根本,结合开展先进性教育,通过学习、谈心,肯定成绩,找出努力方向,使每一位人员真正成为教育教学方面的“领头羊”。
关键词:教与学方式转变;预设;生成
新一轮课改呼唤课堂教学文化的重建,只有改革了课堂,才能真正承载新课程的价值观。新课改强调通过学生的自我体验、自我感悟、自我学习的过程去掌握知识,培养学生对知识本身的兴趣与热爱,使学生把思想品德课的学习作为内在的需要,学生的角色从接受者转变为分析者、探究者、收获者。通过深入学习“推进教与学方式转变”的课堂理念和大胆进行教学实践,我对新课堂教学中预设和生成的理解有了新的认识。
一、如何做好课堂预设,达成有效的课堂生成
《礼记・中庸》曰:“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准确把握教材,全面了解学生,有效开发资源,是进行教学预设的重点,也是走向课堂动态生成的关键所在。
1.立足课本,吃透教材
教材是“大纲”理念的具体体现,是学习内容的主要载体。但教材是面向全体的,教师在分析教材进行教学预设时,应根据学生的实际和自己的教学风格,对教材适当改编或重组。例如,在参加2012年深圳市初中思想品德优质课比赛时,我们设计参赛课例《心灵的港湾》,首先对课本教材认真地进行了透彻的分析:明确教材内容分三大部分(什么是“个人隐私权”;哪些属于个人隐私权;怎样保护个人隐私权。)吃透每句话、每部分需要达到的教学目标后,再以教会学生在生活中尊重和保护个人隐私权为指导来设计整个教学过程。同时,我们还将初中二年级学生的青春期叛逆特点结合起来,设计出符合他们特殊个性的环节――接入学生爱看熟知的电视剧《家有儿女》,剧中小雨妈妈偷看小雨日记的情境,引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主动了解、学习相关法律知识。课堂最后环节又回归到《家有儿女》的电视剧,在学生自己互动的释疑活动中升华所学知识为解决问题的能力。整节课的教学设计立足于课本,而教学立意又远高于课本。这样经过充分预设的课堂,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收到了非常好的效果。
2.全面了解学生
教学是师生教学互动的过程,尽可能多地了解学生、预测学生自主学习的方式,是科学预设的一个重要前提。这点我有非常深刻的失败教训。在设计“个人隐私权”的第一节试讲课,我们期望突破课本的局限,尝试在课堂结束前加入临时的环节,抛出一个问题让学生自由发挥、自由回答:“作为中学生,你认为可以怎样为个人隐私权立法?”――结果,学生的思考因为缺乏相应法律知识与生活常识的铺垫和支持,他们的回答像无头苍蝇,毫无边际,对课堂教学的目标达到毫无意义。由此可以看到,没有了解和结合学生学习基础,课堂的预设哪怕再精彩,也是空中楼阁。课堂上,我们也常常有为学生那些并无生成价值的疑问、想法,当作“意外惊喜”期望获得的新知识的“生长点”,往往被学生牵着鼻子走。表面看,课堂热闹了,学生的需求满足了。但是,这样没有预设的“放羊式”的“生成”,会导致学生毫无节制地盲动,导致整个教学活动出现了断裂甚至杂乱无章。
3.布置预习学案,有效开发资源
预习学案的设计是我们在进行课堂改革,转变“教与学方式”中很有成效的一个运用。新课程讲究课堂的开放和灵动,但不是放任自流,教师预设教案时就应充分考虑到中学生的身心发展特征,在课前组织学生展开相应的先期活动。例如,在讲授初二教材《社会公平与合作》一课前,我们备课组教师为每个班的学生进行了分组,每组学生约为6~7人。各小组的课前的预习学案就是分小组合作完成一份卷子。当正式讲授课时,教师请每个小组说出自己小组是怎样合作完成这份一卷子的:有的小组是每个组员凑在一起做完卷子的;有的小组是六个人平均分题目,回家各自完成后再合成一份卷子;也有的是先根据题目的难易,分两部分程度不同的同学合作完成……等学生一一说明了各自完成课前任务的方法后,教师再微笑着点拨:“同学们,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合作主题。”就这样,在轻松愉快中,学生用自己课前的实践感知了抽象的概念。可见,合理预习学案的布置的确能在教学实践中发挥巧妙的铺垫作用。
二、如何使课堂生成丰富并升华课堂预设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解读》指出:“课堂教学不应当是一个封闭系统,也不应拘泥于预先设定的固定不变的程式。预设的目标在实施过程中,需要开放地纳入直接经验、弹性灵活的成分以及始料未及的体验,要鼓励师生互动中的即兴创造,超越目标预定的要求。”这就要求我们的思想品德课堂在新课堂教学中充分挖掘与合理利用各种资源,让学生在与教学环境、文本、教师的思维碰撞中产生火花,挖掘课堂教学的生长点。
1.在移情中生成
思想品德课的教学,尤其注重体验。就是寻找学生的亲身经历,联系学生自身的体悟。例如,在学习《珍爱生命》时,教师可以带学生到周边的乡镇、公园和街道去实地看一看,看深圳河的污染怎样了,红树林海滨公园的海鸟和红树的生长是什么情况,各街道上的环境和卫生又是怎样。通过亲身考察、体验,熟悉课文所描述的内容,从而能清楚地认知一些社会现实,理解书本所讲述的珍爱生命和关注环保的知识。同时,我们认为《珍爱生命》的感悟不能仅仅停留在环境和动植物,应该在课本之外开阔更宽广的视野,我们还带学生观看视频《海豚湾》《英雄胡力克》《假如我的生命和你交换》等等,让学生在震撼和感动中领悟生命之美,从而发自内心懂得珍爱生命。
2.在不同情境中生成
思想品德课上,鼓励学生在参与、探究、创新的过程中体验意义,使学生丰富多彩的个人世界展现出来的同时,达到教学目标。例如,在教学“丰富多样的情绪天空”时,我充分利用教材中“试一试”的教学活动,创设学生喜欢的绘画情境,提出希望他们用动漫的形式画出不同情绪下的各种表情,同时请学生画好后用幻灯一一展示大家的创意作品,还从中挑选典型的表情让学生当场表演出来。学生把自己的个性特点借题发挥,画出来的各种不同情绪、表演出来,生动、形象、丰富多彩的情绪世界展现在同学们眼前,惹得全班同学捧腹大笑。不知不觉在欢声笑语中,每个学生都体验到了属于个性的不同的情绪表现。
3.在质疑中生成
思想品德课的课堂,还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批判意识和怀疑精神,学会观察、学会倾听,随时抓取新的信息,鼓励质疑创新。在讲授《探索科学的学习方法》一课中,我提出问题:你是怎样安排自己的学习和休息时间的?有一个学生回答自己晚上每学习一段时间后,会对着墙练习十分钟乒乓球作为对自己的奖励。他的话刚说完,就有另一个学生站起来提出质疑:“学习不应该三心二意,不能打乒乓球玩!”我灵机一动,决定不按原先的教学设计,不马上点评哪位学生正确,而鼓励全班就这个问题展开激烈的辩论,最后由学生自己在争论和比较中找到最科学最合理的学习方法。其实,我们常常发现,学生生活是一种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课堂资源,善于捕捉、激励、诱导,并引导、矫正,我们就能从意外中看到风景,从质疑中挖掘资源,促使课堂一个个精彩环节的出现。
三、把握课堂的预设和生成,共筑有效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