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对待特殊儿童的教育方法

对待特殊儿童的教育方法

时间:2023-09-13 17:14:17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对待特殊儿童的教育方法,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对待特殊儿童的教育方法

第1篇

【关键词】特殊教育;小学数学;有效性

特殊教育是针对儿童群体中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相对低于正常儿童的学生的一种爱心教育。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根据特殊儿童群体的实际情况,采用切实可行的方法,帮助他们树立信心,消除自卑,提高兴趣,改进学法,激活思维,开拓视野,是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职责。本文结合笔者教学经验,主要根据特殊儿童的特点,阐述特殊教育中小学数学教学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旨在加强“特殊教育”中小学数学教学的有效性。

在目前的特殊教育中,小学数学教学工作虽然在众多研究中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仍然存在一定的问题。教师对教材理解不够深刻,对学生特殊状况的认识不够。在特殊教育中,数学教师对教学目标、内容的理解不够,对教学重点的把握不够深刻。在具体的教学工作中,对于教学内容的理解还处于表面层次,很多教材体系根本都没有进行深入的研究,教学方法还停留在板书教学的阶段。同时,特殊学生本身都存在一定的生理、智力问题,这必然会影响到学生的学习和教学质量,不仅无法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甚至给学生造成思维混乱的现象。针对以上问题,小学数学教学工作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

一、增强特殊儿童的自信心,提高学习兴趣

特殊学生大多存在生理缺陷,心理脆弱,极易受到打击。特殊儿童的的自尊心就像含羞草一样敏感,一触即收,这就要求教师要谨慎对待学生,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不能有任何的歧视、挖苦,以免伤害到他们的自尊心和自信心。特殊学校的教师要与学生真心的交朋友。教师应该了解特殊儿童的基本情况,帮助他们发现自己身上的优点并放大,让学生知道优势,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教师在察觉到学生的进步时,就要积极地进行表扬和鼓励,让学生享受成功的喜悦,并和大家一起分享。特殊儿童的数学学习兴趣一般较低,有学生自身的原因,也有师生沟通的问题,教师有时讲的很累,学生却无心听课,在这种情况下,教师更要有耐心,用宽容的心态对待学生,要让他们知道教师是真正关心他们的,平等的对待他们,帮助他们树立自信心,让他们由脆弱变得坚强,消除他们的自卑感。同时,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信心,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倡导小组合作学习,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新课程改革提倡小组合作学习的学习方式,但在实际操作中,教师不正确的做法,导致小组合作学习没有发挥其效用。小组合作学习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特殊儿童虽然存在着一定的生理缺陷,但他们的主体地位是不能被改变的。小组合作学习强调全班学生共同参与,而不仅仅是某几个人。教师可以根据班级实际情况进行分组,每组5、6人。教师与小组合作成员有良好的沟通,注意学生的合作学习状态,并随时指导。

小组合作学习的内容要是具有探究性的数学问题,学生在合作学习时积极地参与,表达自己的观点和见解,也能够尊重他人的意见,逐渐养成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通过小组合作学习,特殊儿童能够认识到自己的优点和不足,成员之间取长补短,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团队精神和集体荣誉感。小组合作学习并不意味着可以脱离教师的主导,教师要善于观察学生的学习动态,发现他们在合作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共同的问题教师统一指导,个别的问题教师在巡视过程中进行指导。课后反思也是教学的重要环节,不光是有关学生问题的思考,还有对教师自身存在问题的思考,比如说教师备课时忽略的问题、自己上课的状态都要进行反思。

三、融入积极、融洽的师生情感,提高学习积极性

学习兴趣和学习情感是密不可分的。特殊儿童作为小学生,很可能受到兴趣和感情的诱导,对数学教师的好感很容易成为对数学科目感兴趣的原因。教师在不仅是课堂上的老师,帮助学生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技能,也是生活中的长辈,解决学生生活中遇到的各种问题。教师对学生的期望会影响学生的学习状况,对学生高的期望会使学生拥有更多的自信和积极向上的激情,更容易有符合教师期望的表现。师生之间那种积极、融洽的情感交流,会使学生对教师产生信任感,并会把感情转移到教师所教的科目。因此,教师的情感会对学生产生巨大的影响。数学的教材一般是抽象乏味的,特殊儿童对其喜爱程度不高,这时候就需要教师将饱满、热情的情绪投入到数学教学中去,利用教师的积极情绪来唤起师生的共鸣和学生对于数学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四、改进教学方法,加强对特殊儿童数学学习方法的指导

学校对特殊学生的要求不高。教师的教学方法陈旧,教学观念不能与时俱进,严重影响了特殊儿童的数学学习。特殊儿童的自身缺陷在一定程度上也阻碍了数学的学习。教师在教学中要研究学习方法并教给学生高效率的学习方法,从“授之以鱼”到“授之以渔”。在数学教学中我们发现,数学知识与生活有紧密的联系,教学内容贴近生活,特殊儿童就能在解决生活实际问题的同时,亲身感受,享受成功的喜悦,就不会觉得数学太过抽象而感到乏味。教师在数学教学中,要鼓励学生质疑,敢于提问,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教师对特殊儿童的指导不仅仅限于听课,课前的预习、作业的指导、错误的纠正都是至关重要的。教师在数学教学中还要结合数学实际内容向学生传授记忆方法,比如理解记忆法、趣味记忆法、比较记忆法、温故知新等。

综上所述,特殊教育中的小学教学要体现教学方法的特殊性,教学手段的多样性,教学策略的灵活性。只有如此,才能有望提高特殊教育中的小学数学教学的质量。

【参考文献】

[1]教育部.《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第2篇

教师职业道德(以下简称师德)是一般社会道德或职业道德在教师职业生活中的具体体现,它在教师的职业实践中形成,反过来又指导着教师正确地处理教育工作中的各种关系,成为教师在教育工作中必须遵循的行为准则。

 

2008年,教育部修订颁布了新版《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提出了在经济、社会和教育发展等新形势下中小学教师应有的道德品质和职业行为的基本要求。然而,截止当前,我国对特殊教育教师的职业道德要求并没有出台具体的法律法规。各地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在具体实践过程中,要求不一,标准不一。因而出现了诸多师德问题。随着时代和经济的不断发展,社会对特殊教育提出了更多更高的要求,特别是对特殊教育教师的职业道德给予了重点关注。如何建立和完善当代特殊教育教师职业道德标准,笔者结合特教工作实践,认为特教教师职业道德应当具备以下几点。

 

一、无歧视性,以人为本

 

特殊教育的对象是特殊儿童,他们或在生理上、心理上和行为上存在差异性和特殊性。这就对特教教师提出了最基本的职业道德要求:无歧视性、公平公正。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1)在教育教学实施过程中,不以种族、肤色、信仰、性别、国籍、年龄、政治活动、家庭、社会背景、性倾向或异常方面的不同而歧视特殊人群;(2)在测量和评价过程中,以人为本,公平公正地对待每一个儿童,而非因人而异,随性而为。

 

二、尊重人格,维护儿童自尊

 

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指出,人有尊重的基本需要。每个人都应得到应有的尊重,其中当然包括特殊儿童。作为社会的弱势群体,可以说特殊儿童对于自尊和尊重有更加明显的需求。在教育实践中,特殊教育教师应该更加关注特殊儿童的尊重需要和心理需求,保障他的人格和尊严,切忌简单粗暴对待、讽刺挖苦、冷漠、无耐心、管教过严等行为。

 

三、客观准确,实事求是

 

特殊教育教师在日常教育教学中起主导作用,对特殊儿童的成长、发展和评价具有重要影响。这要求教师必须以实事求是的态度,坚持客观准确的基本原则。特别是在教育训练、管理和咨询过程中,必须做到以事实资料、准确数据为依据,客观准确地对特殊儿童进行评价,向行政部门、同仁和家长提供资料。

 

四、保护隐私,坚持原则

 

我国法律规定,个人享有的私人生活安宁与私人信息秘密不被他人非法侵扰、知悉、收集、利用和公开的权利。隐私权是一种基本人格权利。特殊儿童的个人隐私更应得到应有的保护。因此,特殊教育教师的一个重要操守是保护特殊儿童的隐私,对特殊儿童的各项资料进行严格保密,绝不向任何商业机构、非法团体或个人泄露特殊儿童的隐私信息,或以非道德的方式以特殊儿童的隐私来获利,而是在尊重彼此隐私的基础上,与他人进行交流与合作。

 

五、注重合作,畅通渠道

 

特殊教育的最终目的在于促进特教事业的发展,服务特殊儿童和特殊群体。特教事业的发展离不开社会各界的关注和支持,也离不开特殊教育工作者的不懈努力。因此,特教教师应和其他专职者、相关人士、特殊儿童家长和社会机构等,相互合作,相互鼓励,共同努力,不断提高特殊教育质量,畅通特殊教育服务渠道,促进特教事业发展。

 

六、提高专业,激发潜能

 

特殊教育教师是一个专门化的职业,也是一个随着时展不断变化,要求不断提高的职业岗位。特殊教育教师应根据学生的需求和特点,运用专业的知识和技术,营造合适的环境,采用恰当有效的教育教学方法,向特殊学生提供高质量的教育,最大限度地激发他们生活和学习的潜能。这也就要求特殊教育教师必须不断提高专业知识和技能水平,以更好地适应和促进特殊学生的发展。

 

七、终身学习,与时俱进

 

为保证更好的教育教学效果,特殊教育教师应通过参加专业培训、研讨会、专业会议等继续教育计划,参加专业学术团体的活动等来保持对特殊教育和相关教育领域先行研究和文献学术动态的了解,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技能,丰富自己的专业知识。

 

八、为人师表,爱岗敬业

 

在特殊教育工作中,教师的道德水平集中体现在对待特教事业的态度上,这既是党和国家对教师的根本要求,也是根本的师德要求。因此,热爱教育事业是特教教师必备的基本素养,也是搞好特教工作的前提和动力。特殊教育教师应该时刻牢记自己的职业操守,用行动践行特殊教育教师的职业道德准则,绝不容忍、也不做违纪违法违规、有损职业操守的事。

 

特殊教育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区别于其他行业,究其原因是教育对象的特殊性和差异性。特殊学生作为参与主体,其自身的特点直接决定了特殊教育教师的职业性质和要求。如何更好地促进特殊学生的发展,规范特殊教育教师的职业道德还有很多问题需要深入探讨和思考,才能不断适应时代和社会发展的需求。

第3篇

一、特殊儿童家长对特殊教育学校的不正确认识

大多数特殊孩子家庭都不止一个孩子,因此,特殊孩子是累赘、包袱依然成为特殊儿童的代名词。在家庭教育中,一部分特殊儿童依然还受着不公平的对待,家长把孩子送到学校仅仅是为了消包袱,觉得学校只是帮助其管理孩子的吃喝拉撒,衣食住行就可以了,缺乏对特殊学校教育的正确认识,所以表现出家长对特殊儿童的学校教育的不太支持。

二、特殊儿童家长和老师对特殊儿童教育的不正确定位

特殊儿童家长和老师对特殊儿童低期望,导致教育的低要求,使特殊教育质量普遍比较低下,教育效果不好。受观念的影响,大多数特殊儿童的家长和老师都误读了缺陷的影响,总看到所产生的负面影响,从而忽视或者小化了他们的特殊潜能。因此,“低能”使家长和学校降低了教育要求,重视程度也随着降低。家长和学校对教育的不重视使双方的沟通和交流减少,家校互动也就无从谈起。

三、特殊儿童家长和特殊教育学校的不流畅互动

特殊儿童家长和特殊教育学校的互动走入了误区甚至恶性循环。绝大部分特殊学校都在县级城市以上,而绝大部分特殊儿童却来自农村,较远的距离和贫困的现实成为了家校联系和沟通的阻碍。学生的比较分散的分布使教师的普遍家访变得不太现实,贫穷的现实使大多数家长比较频繁的到校探望也不太现实,于是,家校之间的互动便只在开学和放假的匆忙交流之中。好在电信的发展跨越了家庭和学校之间的距离,但是,我们西部农村还未普及一家一电话,即使能电话联系的家庭,家长接到电话时的第一句话通常是:“我的娃儿在学校又闯什么祸了?”因为大多数老师只会在这种情况时才会给家长打电话。家长对学校来电的戒备心理使这一能够跨越时间和空间的互动走入了恶性循环。

留守”、“单亲”特殊儿童的家校互动更是困难重重。大多数农村的家长都外出打工,隔代教育、非亲教育使特殊儿童生理缺陷又平添亲情丧失,父母打工挣钱,根本无暇顾及特殊儿童的教育,家校联系也就变的不太可能。有一部分特殊儿童的家庭十分贫穷,而且家长有病在身,生活起居都要靠接济度日,又怎谈家校互动。

四、特殊教育学校对特殊儿童家庭教育的不充分指导

由于专业教师队伍的欠缺和教师专业知识的不足,使本可在家校互动之中起着指导作用的学校显得被动和无力。大多数特殊儿童家长缺少专业的家庭教育知识和与学校沟通的主动性,双方的被动和专业的匮乏使家校之间的互动变的不太可能。

研究表明:特殊学生家长对教育活动的参与程度,呈现出从家庭向学校内部递减的趋势。家庭教育的无序状态和家校互动的脱节致使大多数特殊孩子丧失了回归主流社会的能力。

第4篇

【关键词】班主任工作 特殊儿童 教育策略 细致的关怀

在目前我所在的班级中,因为多方面的因素,有很多特殊的儿童。有些孩子的父母长期在外打工,成了名副其实的留守儿童。而有些孩子又保守单亲家庭的痛苦。因此,如何帮助这些特殊的孩子健康成长,努力扫清他们内心的心结和障碍,是每一位班主任必须完成的工作。根据本文的研究,在实际的担任班主任工作的过程中,为了能够使得每一个特殊的儿童都能像同龄的其他正常的儿童享受快乐的读书时光,充满幸福感地度过每一个日子,教师必须捧着一颗爱心去对待他们,并将细致的关怀播向每一个特殊孩子的心田。具体来看,为了能够有效地担任好班主任这一角色,在实际的班里管理过程中,教师可以针对这些特殊儿童采取如下教育策略:

一、与特殊儿童进行平等地交流,努力了解他们的内心世界

在本文看来,与特殊儿童进行平等地交流,努力了解他们的内心世界,是班主任针对特殊儿童教育工作的第一步。这是因为,只有这些孩子们能够真正地对教师敞开心扉,愿意倾诉自己的家庭情况和内心世界,教师才能根据每个孩子的不同情况进行正确地引导和关注。否则,班主任只能是两眼一摸黑,有时候甚至还会适得其反。因此,与特殊儿童进行交流时第一步。那怎么交流便成了一关键的问题。具体来看,在实际的教育管理过程中,很多班主任习惯了自己是班内的领导者和管理者,因此,他们在很多时候总是一副盛气凌人的样子,采取比较强硬甚至是逼迫的语气,很难使得孩子们敞开心扉。根据我自己的班主任经验,由于这些孩子大多数时候都比较敏感,也比较自闭,因此,在和他们交流的过程中,教师必须与他们进行平等地交流,采取较为温和的语气和关心的语气。如果能够长期坚持这样去做,孩子们对于班主任的依赖感会越来越强,对于班主任的感情也会越来越深,从而能够有效提高管理工作的效率。

二、采取实际行动,关心特殊儿童的生活学习

待班主任真正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之后,接下来,班主任便应该采取实际的行动来关心这些特殊孩子的生活状况和学习状况。具体来看,在实际的关注过程中,班主任应该注意以下几个问题。第一,班主任对于这些孩子的关心必须是一种长期的行为,而绝对不能是三分钟的热度。只有将对这些孩子的关爱成为一种日常的行为,师生关系才能越来越和谐,孩子们也越来越能体会到学校生活的温暖,从而能够有效地弥补他们在家庭生活中的不足。第二,班主任除了应该将关爱孩子成为一种长期的行为之外,还不能将这样的关心表现得特别明显。这是因为,如果教师在学校生活中总是特别关心这些特殊儿童,其他学生心理可能会不太平衡,不利于整体的班级关系的建立。另外,对于这些特殊儿童来说,如果教师在生活中过于地关注他们,他们敏感的心灵也可能会有一定地抵触心理。因此,根据我当班主任的经验,教师可以在私下里多关心这些孩子,以达到较好的效果。

三、及时关注他们的异常行为,并在批评教育的过程中注意方式

根据本文的研究,在实际的对于特殊儿童的工作中,教师除了应该和他们进行平等地交流,努力了解他们的内心世界以及采取实际行动,关心他们的生活学习之外,还应该及时地关注他们的异常行为,并在批评教育的过程中注意方式。具体来看,由于这些孩子们处于一个特殊的家庭环境,因此,家中发生的一些事情很容易导致孩子们在学校的某些行为比较异常,比如因为有心事而听不进去课,或者老师讲到某个相关的能触动到他们内心的知识时突然大哭起来等等。遇到这种突况,作为班主任,绝对不能采取视而不见的态度。相反,在发生一些特殊情况时,教师应该先注意及时安抚这些孩子的情绪,并在课下与他们进行交流,了解这些事情的原委,以尽快帮助孩子们走出这个心结。

结语

总之,对于班内的特殊儿童来说,特别是那些来自留守家庭的孩子们,他们本身已经失去了很多本该来自家庭的爱和关心,如果在学校没有得到足够的关注和正确的引导,很可能会使这些孩子越来越孤僻,在学习上也无法提起信心来。因此,作为班主任,我们有责任真正走进这些特殊孩子的内心世界,有义务去以一个老师兼家人兼朋友的身份去对待他们。同时,更为重要的是,作为班主任,我们更应该察觉到这些孩子和其他孩子比起来内心更为地敏感,因此,需要我们付出更多的耐心和爱心。当然,根据本文的研究,教师在管理这些特殊儿童的过程中,还需要特别注意方法,并根据每一个孩子不同的情况采取不同的策略,从而能够有效提高班级管理的效率。

【参考文献】

[1] 张龙峰. 班主任工作中的细致与关怀[D]. 华东师范大学,2012.

[2] 张晓卉. 针对留守儿童的教育策略研究[J]. 涪陵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5).

第5篇

关键词:实践;增强;特殊儿童;自信心

中图分类号:G62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3)24―0091-02

随班就读作为我国特殊教育发展的重要形式,已走过了25年的发展历程。根据全国教育事业发展公报,截止2009年底,在校特殊学生中,全国有超过62%的特殊学生在普通学校附设特教班学习或在普通学校随班就读,随班就读已经成为了我国特殊教育发展格局的主体,这使得社会对随班就读的问题愈加重视。作为一线教育工作者,怎样才能使班上随班就读的残疾儿童享受到学习的快乐?笔者认为,最主要的就是培养他们的自信心,让他们远离自卑,最终成为集体中不可或缺的一员。

一、树立平等意识,尊重每一位学生

在某些科目上,随班就读的残疾学生确实存在这样或那样的不足,为此,教师要贯彻教育精神,尊重他们,树立平等对待的意识。对于特殊儿童,教师常常只看到他们的特殊性,对他们特殊要求、特殊待遇、特殊照顾,而忽略了培养他们的普遍性,使之越来越“特殊”,与班级中正常学生的距离越来越大。要解决这一突出问题,就应变“特殊”为“一般”,即在班级学习生活中,对特殊儿童废除特殊待遇,将特殊儿童与正常儿童同等看待,在班级中树立“平等”观念,使特殊儿童融入到正常儿童中。

二、做好随班就读评估,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每个班主任接收残疾儿童入学后,也承担起了在学习和生活上对他们特殊照顾的职责,在学校要详细收集、记录每个特殊儿童的学习、生活情况。在教学过程中,对特殊儿童掌握知识文化的要求可适当降低,并注重对他们人格的培养,通过随班就读让这些孩子都能健康快乐地成长,最终自信地步入社会。1988年《中国残疾人五年工作纲要》正式确认了残疾儿童“随班就读”的办学模式,在接收残疾儿童入学方面取得了较大的成就,但随班就读仍然存在很多问题。班主任应该应对这种情况,学会对随班就读学生评估的现状进行分析,并依靠分析结果,改变教学方式,来达到优质的教学结果。在评估中,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的问题:

1.评估工具的问题。评估工具的缺乏与陈旧是制约评估准确性的关键。就随班就读学生入学前评估来说,尽管法律法规中有关于评估的规定,但对于使用什么评估工具却没有做出解释,这就为随班就读工作的开展埋下了隐患。目前国内进行智力测试的工具大都从外国引进,且版本较落后,不符合实际情况。目前,应用较多的智力测验有瑞文推理测验、韦氏量表、斯坦福-比纳量表,等等,这些量表进入中国多年,但是却没有及时进行修订,并且我国目前最缺乏的就是属于自己的标准化测试量表及专业测试人员,这些因素都阻碍了对残疾学生评估的准确性。

2.评估观念问题。在国家教委颁布的法规中明确规定,对于随班就读学生的评估要采取多种形式,不能局限于学业成绩评估,各地方的法规也做出了相应的解释。但实际情况是文化成绩仍然是评估学生的唯一标准。

3.评估方法的问题。现有评估方法主要是量表测量,而要准确地评估学生的能力及水平,就必须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学习环境,并且要考虑学生的身心发展水平,进行动态评估。而目前所做的大都是静态评估,这并不能真实地反映学生的水平,也不能反映随班就读的成效。所谓动态评估,是指通过施测者的提示和反馈,使儿童在一系列难度和复杂性逐渐增加的测试中发生行为改变,从而了解儿童学习潜能的过程。也就是说,对于随班就读学生的评估应该是一个持续的过程,学习过程中的评估应该随时进行,而不能仅仅在学期中或学期末进行一次学业测试。只有这样,评估出的结论对于随班就读的开展才具有指导意义,对于学生的发展才能准确地评价。

4.评估标签化。在各种关于特殊儿童教育的文献中都提到过标签化这个问题。我们为残疾儿童进行必要的评估是为了了解儿童的实际情况,为设计教学方案做准备,并作为前后对比的依据。各级的法律法规也都有规定,“对于残疾儿童的智力或其他测试都要存入档案,仅作为入学的依据,不做它用。”但在评估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为学生贴上这样或那样的标签,导致残疾学生产生自卑或者对正常学生的排斥心理。同时,由于保密工作不到位,使得很多随班就读的残疾学生遭到教师的忽视和正常学生的排挤,一段时间后,这些学生就会与正常的环境脱节,最后只能回到特殊学校中继续学习。如何在评估过程中避免标签化是一个正待解决的问题,它不仅出现在对随班就读学生的评估中,在其它领域也同样存在这一问题。

对于上述问题,学校、社会等外部问题教师无法改变,但是内部的班级问题,却可以以教师为主导。引导特殊儿童享受学习的最根本问题,就是要让他们充满自信。让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并敢于生活,是一切教育的基础和根本,是重中之重。因此,教师就有必要对学生进行心理疏导,让他们充满自信心,肯动手,敢动手。同时,还要以身作则,给正常的学生做榜样,从心里接纳随班就读的学生,为他们的学习和生活创造和谐的环境,从而保证随班就读的质量。

三、抓住学生闪亮的瞬间,树立班级模范

每个学生都有某一方面的特长,如果教师能努力挖掘他们身上的闪光点,给予及时的鼓励与表扬,使特殊儿童感觉到来自教师和同学的关心和尊重,点燃自信之灯,他们就会更好地融入社会中,以后的路也会走得更稳。

四、开展小组合作,寻找学生在团体中的价值

小组合作学习为体育课堂创设了愉快的学习情境和和谐的人际关系,因为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学生不只是学习知识、技能,而且还参与小组合作,学会关心、帮助他人。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抓住随班就读学生的优点,让他们为团队提供有效价值,从而使班级内的其他学生能更好地接纳和认同他们。

随班就读作为中国融合教育的一种方式,是中国走向融合教育的实践。融合教育的基本理念和目标,就是满足每个学生特殊的教育需要,在解决残疾儿童入学难问题上做出的贡献是值得肯定的,这种满足必然不能用“一刀切”的教育模式。每个学生的教育都应具有独特性,每个学生的学习都有差异,因此必然不能用一种学习形式去满足。而在这一切之上的基础,就是让学生真正树立起自信,只有这样,他才能融入班级,乐享学习;融入社会,乐享生活。

参考文献:

[1]刘磊.开展“融合教育”实践和探索[M].北京:中国教育出版社,2011,(5).

[2]胡雨松.培养随班就读学生自信心的思索[J].现代教学,2011,(Z1).

[3]周玲玲.对随班就读学生的评估的现状分析及问题探讨[J].新课程研究,2011(3):96-98.

[4]邓猛,朱志勇.随班就读与融合教育[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46(4):125-129.

第6篇

【关键词】教育目的 融合教育 特殊教育

随着后现代主义思潮的不断深化,20世纪80年代,融合教育在其影响下也应运而生,即在教育中打破隔离特殊儿童式的教育,提倡在普通教育中完全接纳特殊儿童一起学习。在不断的教育实践中,我国将融合教育本土化到随班就读的教育模式。但以往普通教育和特殊教育作为相隔离的两条不可跨越的鸿沟,在教育目的的制定上也是自立家门,而教育目的作为教育活动的总要求,对教育制度、内容及教育与教学方法的制定上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因此随着融合教育模式的不断推进的新背景下,确保教育质量的不断提高使得我们不得不重新思考我国的教育目的。

我国普校教育目的

教育目的根据一定的阶级意识形态、政治现实、文化发展的需要、经济发展目标等影响因素为基础而制定的符合国家要求的目的。教育目的的历史继承性决定了现今我国的教育目的是:培养德、智、体、美等各方面的全面发展,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

我国的特殊教育在党和国家的重视下不断的发展着,其教育质量和教育规模上有显著提高。而我国特殊教育目的在实践中不断地被修订以适应不同时代的需求。提出“我国各类特殊教育学校需要贯彻执行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方针,为他们参与社会生活适合社会需要创造条件。”的教育目的。

现今教育目的的分析

目前我国的教育目的对于这两类人群的目标是分别设立的,没有统一的基本教育目的,而融合教育的趋势需要普通教育满足普通学生同时应该满足特殊学生。如今我国的教育目的主要以全面发展的人为主心骨,但这一概述是较笼统且难以操作的。使得一线老师难以贯彻落实,学生也难以达到这一教育目的。导致我国现今的教育的学生有着丰富的知识基础,但能力和创造力却远远不足。

融合教育背景下教育目的的建议

特殊学生和普通的学生在年龄的发展中生理、心理、认知等方面存在着一定的共性,随着辅助工具的不断被研发,很多特殊学生的缺陷得到辅助后能像普通学生一样正常生活。另外,由于某方面的缺陷,很多特殊学生有补偿技能或“学者式”技能,正如现代科学研究证明:缺陷儿童中也有天才即“缺陷天才。”使得这些学生个别更是优于正常学生。因此将普通儿童和特殊儿童一同进行综合的考虑教育目的是具有一定的科学性的。

教育目的意识转变

在融合教育的趋势下,特殊儿童与正常学生相比可能会被视做弱视群体,后现代主义中的社会批判精神教育目的、和谐生态环境的教育目的、内部和平相处的教育目的及世界关爱感的教育目的,这些思潮有力于特殊学生在整个融合教育的大背景下更好的适应国家对教育目的的总要求。面对同情式的人道主义教育并没有给特殊儿童带来社会优势,反而由此带来的标签,使得特殊儿童被戴上弱势群体的头衔,在融合教育背景下得以切实落实,需要整个社会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教育不再只是一种福利事业的人道主义思想,而应转向一种特殊学生所拥有的权利和义务。以一种和普通学生近乎相平等的态度来对待,即特殊学生能和正常学生一样正常发展的态度,才能使得融合教育下的教育目的同时符合两者的总要求。这并不能忽略他们间的差异,相反更应该重视差异性而更好的使特殊学生的能力等到更好的照顾和发展。使得特殊儿童和普通儿童一样的权利接受教育,并共同实现国家的教育目的。

教育目的的个别差异化

教育的主体对象的人,在普通学生中对象和对象之间都存在差异性,更何况特殊学生和普通学生之间更是有巨大的差异。正如心理学研究表明:“特殊儿童群体内的个体差异远远大于普通儿童群体的个体差异。”面对人们对普通教育目的绝对化现象提出众多批评的同时,我国的教育的目的因依据具体的影响因素而制定差异性的教育目的,使得教育目的更好的体现学生的切实需要,立足于学生的生活为导向,使教育目的达到生活化的目的变得更加迫切。而不能将教育目的作为教育活动结果的终极目标。教育目的的差异性要求同时决定了教育目的的制定不应只是政府、学校等权威人士一板敲定,而应由学生、老师、父母等根据国家大方向的教育目的合理的制定适合学生的教育目的。而这一教育目的应该使每个学生无论是否特殊都能最大限度的得到个性的自然发展,国家的创新性和独特性得以自然的彰显。

教育目的的个体本位思想的考虑

过去无论是普通教育目的还是特殊教育目的都是以“全面发展”和“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为总的教育目的。这样的教育目的意识符合我国社会主义的价值目标。但在融合教育的大趋势下,面对多元化,差异化的时代下我们需要教育目的往个体本位方向下思考,以谋求个人的幸福为方向给每一个孩子创造一个适合的发展空间,最大限度的发挥每个孩子的潜能。而不是社会所需要的产品或复制品。使得融合教育下的教育目的能切实的考虑到学生自身的需要。以实现每个儿童的发展最终都能达到最大限度的教育结果。

总结与思考

融合教育既是一种思想、理论、理想,也是一种实践活动,它体现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和谐。我们的教育目的需要培养每一名学生成为为国家和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所需要的人才,同时需要培养学生身心健康,手脑灵活,具有爱心、责任感和较强实践能力的新型学生,为每位学生的发展和人生幸福奠定基础。从而更好的推行融合教育使得每个学生得到很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卢子洲著.特殊教育培养目标初始[D].华中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14.

[2]黄洪兰著.后现代主义教育目的观研究及我国教育目的取向[D].华东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6.05.

第7篇

融合教育是在20世纪90年代中出现的教育思潮,来源于20世纪70年代特殊教育范围中的“回归主流”运动,就是尽量把特殊儿童和正常儿童融合在一起,以便更好的帮助特殊进行常规化的学习和生活。主张融合教育主要是在以人为本的基础上,对特殊儿童进行的一种融合式教育,现在融合教育已经成为治疗儿童自闭症的主要方式,那么在我国是否适用这种理念呢?还需要我们进一步的进行研究和分析。

一、自闭症儿童融合教育的实际情况

2.1融合教育现状

现在加拿大,美国等国家都在使用融合式的教育方法,进行普通班级的融合,不但包含了轻度的自闭儿童,还有很多重度障碍儿童也被纳入进来。很多障碍儿童尤其是自闭症儿童一般都会有一位助教老师进行帮助,给自闭儿童构建专业的培训机构,让自闭儿童积极参与进行来。在台湾,一些融合了障碍儿童的学校都建立了普通班,资源班和特殊班,很多不同程度的自闭儿童都被安置在这些班级中,一些主要的课程在资源班中进行。融合教育的观念是治疗自闭儿童的关键,对于治疗自闭儿童具有很大的作用。但在我国进行美国式的融合教育也有一定的问题。美国进行“融合”教育的时间比较长,在训练自闭儿童方面已经具有了一定的经验,并且得到了自闭症研究专业机构的认可。但是我国现在进行全融合还有很多的问题。第一,有关的配套设备,教育方法还不健全。第二,现在我国关于自闭症的研究成果比较少,发展时间较短,对于治疗的支持力度也比较薄弱。第三,融合要根据不同的类型,差别对待,教育公平等理念是进行良好学习的最佳环境,但并不是一定要一起上课才能归位平等。对于自闭儿童的融合要充分的考虑到其人群的特殊性,争取为他们提供最合适的教育和治疗方法。所以,强化老师的专业素养,是在融合教育的背景中治疗自闭儿童的关键。

2.2在我国实行融合教育的主要问题

融合式教育的观念充满理想化,落实到实际却没有那么简单,尤其是一些患有自闭症的儿童,在实行起来更是困难重重,因为实施的关键需要多种因素的共同配合。在我国实行融合教育存在许多的问题,其中有缺少整体的行政帮助和教育资金;专业技能不足;自闭症儿童研究的专业人员数量缺乏,学校中对相关专业的支持力度也比较薄弱等等。除了上述原因,实行融合教育最大的困难还是来源于老师,学校和有关行政人员的认识,因为人们对于融合教育观念没有深入的理解和认同,所以在进行融合教育的时候,建立融合班级的时候,要对实际的资源,费用和认识等因素进行审查,在相关的条件下进行融合教育,不能一味的只是要求融合。[1]

二、如何大力开展融合教育

2.1自闭症儿童的融合需要和自闭儿童的心理特点相吻合

自闭症儿童和很多正常儿童一样,在内心也有多方面的需求,需要在一个安稳,友爱的环境中成长,融合要根据自闭儿童的实际心理状况和心理需求,进行有关的帮助。

2.2站在自闭症儿童的角度进行思考

自闭症儿童在融合班级中,老师要考虑到自闭儿童在自闭方面的影响因素,从而更好的帮助自闭儿童实现融合。功能性较低的自闭儿童,不能提早进行融合,要注重对他们进行早期的干预训练。

2.3完善相关的法律发挥,给与政策方面的帮助

完善相关的法律发规,给与政策方面的帮助是进行融合教育的关键力量,完善的法律法规能够划分出各自的责任,义务和权利,优化使用资源,推进融合教育,使得教育的发展能够给更多的自闭儿童带来欢乐。

2.4提升教学和生活水准提供相关的物资条件

最近几年,人们越来越多的使用计算机。构建无障碍设施,建立相关的资源储备,提升融合教育中学生进行学习的环境水平是十分重要的内容。老师,制定个人训练的专业人员,家长之间的合作和交流都是十分重要的融合教育因素,只有三者之间保持良好的交流和互动,才可以更好的之间自闭儿童的心理问题。[2]

2.5加强融合教育的支持力度

根据相关专家或特教老师对自闭儿童制定的特殊化的教育方案,并且通过老师和家长的反映及观察,建立更加完善的教育治疗方案。班主任老师主要是对教室环境进行合理的布置,例如:位置,给学生选择适当的友伴,建立规范化的班级,能动性的和其他任课老师传播学生的相关知识。并且,还要及时向特教老师汇报学生在团体活动中的实际情况。根据自闭儿童中的问题进行及时的处理,这样就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来对儿童的实际特点进行相关的设计,因此在设计方法上可以不局限于某种形式,例如以游戏的方法进行治疗,进行应用性行为训练,对学生进行正面的引导和治疗。融合教育中的治疗也要考虑到家长的作用,家庭教育需要和学校教育,社会教育相融合。

2.6有效发挥专业人员在融合教育中的引导作用,提供相关的技术指导

融合教育在教育模式中要善于和不同的文化,智力和身体状况相融合。对特殊儿童来说,特别是自闭症儿童,如果只是把他们和正常的儿童安排在同一个教室,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融合。所以,进行融合教育还需要具有专业技术能力的人员提供技术方面的帮助,特别是把特殊教育和普通教育有效的融合起来,通过这样的方式,他们才能在融合教育中发挥自己的价值,使用专业的技能促进教育的顺利进行,而且也大大的减轻了普通老师的心理压力。

2.7对教的训练

现在我国全融合教育和半融合教育都是自闭儿童教育发展的主要潮流,需要对老师在特殊教育方面的能力进行加强。并且,不论是普通幼儿园的老师还是与之相关的专业人员,都要学习融合理念,从而真正的实现融合教育。[3]

2.8体现家长在融合教育中的价值

第8篇

关键词: 智障儿童 差异教育 教育观

智障人士是在十八岁之前被评估出智力明显低于普通人,即智商在七十或以下,并且在以下的生活范畴中有两项或以上相对于同文化同年龄的人发展得迟缓而适应有困难的――沟通、自我照顾、家居生活、社交、使用社区资源、认路、学术、工作、余暇、健康及安全。智障儿童可以经过特殊的训练,发挥有限的潜能,增强独立及正常的生活能力。智障儿童在学习过程中比一般儿童所遇到的阻力要强得多,碰到的困难相应要大得多。若想让智障人士能够在成年之后具有更强的自理能力,儿童期的教育至关重要。鉴于智障儿童的特殊性,智障儿童的教育又不同于一般儿童,需要以特殊方式教育。

一、智障儿童的教育理念

当今对智障儿童教育的根本目标和首要任务是:如何尽早对智障儿童进行教育干预,尽可能挖掘和利用智障儿童的智能潜力提高他们学习、生活、劳动和社会适应能力,并尽可能地发展、培养其积极的个性品质,从而使其今后能够成为自食其力的劳动者和合格自尊的公民。

为了实现这样的目标,在对智障儿童进行教育时无论是家长的家庭教育还是老师的学校教育,都要遵循三个原则:增强信心,加以引导;放慢节奏,日积月累;持之以恒,及时激励。

1.增强信心,加以引导。

信心是基础,引导是关键,在智障儿童的教育中,树立自信心最重要。智障儿童在成长过程中,受到过无数次嘲弄、促狭,导致智障,自卑,敏感。因此,无论是老师还是家长都应首先给予他们无私的关爱。教育家马卡连柯曾说:“爱是教育的基础,没有爱就没有教育。”让智障儿童时刻体会到老师和家长的爱心。面对智障儿童,我们首先需要帮助他们树立自信心,克服自卑感,信心来自于懂得如何做事情。这将形成一个良性循环,有信心才敢做,做好了,成就感和满足感会强化信心。因此,在特殊儿童教育中,无论何时都要关注智障儿童的信心,家长和老师更要付出加倍的耐心和努力。

2.放慢节奏,日积月累。

智障儿童不能跟一般儿童相比,他们先天上智商较低,在对知识的学习和掌握中总比正常儿童慢一拍。如果把智障儿童与其他正常儿童放在一起学习,对他们是不能有同一要求的,只能对他们降低要求,放慢学习速度,并反复练习,这样日积月累,使他们的常识慢慢丰富起来。老师在学校对弱智儿童进行教育,家长也应密切合作,做好指导、监督、巩固,利用好所学知识。不能一味追求速度,否则很容易使智障儿童对学习反感。

3.持之以恒,及时激励。

由于智障儿童的特殊性,学习任何东西都比一般孩子慢,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既费时又劳心,更需要教育者具有锲而不舍的精神,需要投入更多的毅力、耐心、细心和热情。在对智障儿童的教育中,不能操之过急,一蹴而就,需要有周密的教育计划,落实到实处,定期检查、巩固,并对他们在学习过程中学有所得进行不同形式的表扬、奖励,让他们感受成功的乐趣。只有教育者坚持不懈、持之以恒地施教,智障儿童才会学有所得。总之,对智障儿童的教育,不是一日之功,一定要持之以恒。

二、智障儿童的个别化教育

每个儿童都是独一无二的,智障儿童也不例外,也存在个体差异,在具体教育中更要注意这些个体差异。针对这种情况,为了使培智学生健康成长,满足他们的个体需要,在教学设计上最大限度地个别化,提供符合其需要的特征教学,充分考虑到这种特点与需要围绕特殊儿童,以特殊儿童需要为中心进行教育,才能取得好的效果。智障儿童的特殊教育,有很大难度。由于智障儿童的特殊性,因此教师即使花了很大力气,也很难取得好的教学效果。个别化教育在特殊教育中的运用就显得尤为重要。教师如何实施个别化教育?

1.确立个别化教育的概念。

自从人类社会出现学校,就有了个别教学。个别化教学的形式有很多,既可在随班就读班级中进行,又可在特殊学校中进行。如果把智障儿童与普通班儿童放在一起学习,二者就会悬殊,不利于智障儿童信心的培养,有时甚至会摧毁智障儿童刚刚建立的自信心,使其更加自卑,所以必须采用个别化教学。个别化教学可以是一对一的教学,也可以体现在小组或班级教学中。根据智障儿童的个人能力、兴趣和需要,确定不同的学习目标,针对智障儿童的具体发展情况制订教育计划,设计教学内容。它与集体教学是不对立的,是协调发展的,是个性与共性的统一。个别化教学是现代化教学的发展趋势,是教育理想的最佳实现。个别化教育能够满足特殊教育的需要、实现智障儿童个性发展,也是特殊教育的重要特征。当前,个别化教育受到特殊教育界的空前重视。

2.个别化教育的实施。

智障儿童不同于正常儿童,如何对他们进行卓有成效的教育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智障儿童与正常儿童身心差异明显,用相同的教学内容、教学进度既不能弥补不足,又不能挖掘潜能,实践证明:个别化教育对智障儿童十分有效。在对智障儿童实施个别化教育时,应关注以下几点。

(1)教学设置

个别化教育不同于个别教育,进行个别教育时,教师只需要教育好一个一个教育对象即可,不用考虑其他人员。在个别化教育中,教师在针对其中一个智障儿童进行教育时,不能置其他儿童不管,必须考虑其他智障儿童,因此,个别化教育教学在实施时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设置:师资配备、课程设置、计划制订、教学内容选定及课堂教学。师资配备,要分工与合作。这就要求教师不仅自己有专长,而且要一专多能,根据各位教师的特点,派最合适的教师进行相应教学;课程设置,要全面与典型。在功课的设置上,要包括学科教学、康复训练课、自理活动课、兴趣活动课、个别教学、情境教学。锻炼智障儿童全面的技能;制订计划,要制定与实施,这是实施个别化教育的前提;制订计划时,要求教师充分分析研究弱智儿童属于哪种学习方式和学习类型,制订好计划,然后贯彻执行才能取得良好效果;教师在制订计划时,要将每个领域的内容都分散到计划中,可以选一些课本上的资料,也可以找一些课外知识。随着人们对智障儿童的关注和社会的发展,能够接受教育的培智儿童的障碍类型越来越复杂,而不同培智儿童的个别性差异很大,因此,教学模式也正由原来的学转向个别化教学模式。

(2)家庭学校相互配合

父母是孩子的启蒙老师,家长的配合对终点目标的实现有很大促进作用,家长对于智障儿童的教育更重要,智障儿童的家长更应积极参与到智障儿童的教育中。家长在面对智障儿童时,一定要保持良好的心态,有些家长怀着内疚的感情,有些家长无法接受实施,整天唉声叹气,有些家长对智障儿童一肚子怨气,甚至有些家长觉得亏欠孩子,就整天忙于工作赚钱,希望通过钱弥补,把教育都推给了学校。家长的这些心态是不对的,心情可以理解,但智障儿童更需要得到家长的关爱和支持。当然这种关爱是不宠爱,不溺爱,更不能在生活上大包大揽或者不闻不问。家长的心态摆正之后,一定要配合学校教师的教育。例如,学校教师在对孩子进行个别化教育时,特别设计了生活自理的内容,教师在学校里教导智障儿童如何自己吃饭穿衣,这就要求家长在家中配合学校教师的教学,在家中做到吃饭穿衣家长不代替,一定要让智障儿童自己处理。家长良好的配合能够使得对智障儿童的教育事半功倍,反之,家长不配合,也会使得学校的教育功亏一篑。家庭是智障儿童生活的主要场所,在这个特定环境中,大量练习和配合,才能使得个别化教育不是一纸空文。

(3)方法尽量因人而异

智障儿童的认知活动表现较迟钝。他们的认知能力存在缺陷,记忆力与抽象逻辑思维能力都明显迟滞于正常儿童,智障儿童的思维方式具体而直观。因此,个别化教育的方法要尽量因人而异,细致入微。不同的儿童要采用不同的方法教育,比如,对于顽固倔强的智障儿童要采取多一些惩罚措施,而对软弱自信心不足的儿童要多采取一些鼓励的措施;再比如对于智障儿童,有些生活自理能力稍强,有些自理能力很差,对待生活自理能力强的智障儿童在生活中慢慢训练就可以得到提高,但对自理能力很差的智障儿童,需要特殊训练才可以得到提高。因为智障儿童存在个体差异,在学校教学中更要注意这些个体差异。针对这种情况,为了使培智学生健康成长,满足他们的个体需要,教师要最大限度地个别化,并提供符合其需要的特征教学,充分考虑到这种特点与需要围绕特殊儿童,以特殊儿童需要为中心进行教育。

智障儿童成年以后成为智障人士,会受到社会的很多误解。因为社会对智障人士的种种误解,使得原本生活能力低下的智障人士的生活更加艰难,所以,对于智障人士来说,儿童时期的教育就变得至关重要,智障儿童的教育是一项非常艰苦的工作,对于智障儿童,需要解决的问题有很多,需要家长和特殊教育工作者投入更多耐心,采用更多方法,使得智障儿童将来能在社会上自食其力,最终能适应社会生活,成为残而不废的、能自立于社会的有用人才。

参考文献:

[1]方俊明.特殊教育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11.

[2]邓志伟,著.个性化教学论[M].上海教育出版社,2002,4:

133-135.

第9篇

〔关键词〕自闭症;积极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发展

〔中图分类号〕G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2684(2013)12-0004-03

一、引言

自闭症(autism)又称孤独症,是一种儿童发展疾病,由于其大脑神经组织受损,造成大多数患者出现社会交往、语言发展障碍,同时伴有一定的刻板行为、兴趣狭窄等特征。目前自闭症发病率逐年上升,已经是我国幼儿残疾发病率的第二大源头,仅次于弱智。据联合国统计,全球自闭症患者已达到了3500万人,而我国自闭症患者人数在700万以上。2012年深圳自闭症儿童“被退学”事件引起了社会的巨大反响。无论是数据还是事实都表明:自闭症儿童教育问题的解决任重而道远。

自闭症儿童并不像感官残疾和肢体残疾儿童那样有明显的身体障碍,从身体发育和外表上来看,和正常孩子大致一样[1]。加之自闭症儿童大多对人和事表现冷淡,生活在自己的小圈子里,对他们的教育一直被社会所忽视。轻度自闭症儿童有机会进入普通学校进行随班就读,但普通学校教师缺少教育自闭症儿童的信心和能力,结果“随班就读”成了“随班坐读”[2],这一问题同样存在于特殊学校。这不仅不利于自闭症儿童自身的身心发展,而且不利于开发其潜能,有碍自闭症儿童的健康发展。

2008年,孟万金教授创立的积极心理健康教育强调一切从“积极”出发,从积极的视角发现积极的途径,用积极的途径培养积极的品质,用积极的品质塑造积极的思想,用积极的思想找出问题的积极因素,从而在积极的过程中提供积极的情感体验,强化积极的效果,成就积极的幸福人生。积极心理健康教育向我们展示了一种全新的教育理念。积极心理教育理念不再强调就问题解决问题,找病源下对药的传统病理式教育,而是强调寻找儿童身上的各种积极因素(包括外显和内在的),重在培养他们的积极品质,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格为目标,创造幸福人生为终极目标[3,4,6,7]。积极心理教育以“积极”和“发展”理念为价值取向,为自闭症儿童的健康教育提供了新的方向。

二、当前自闭症儿童教育的不足和局限性

(一)自闭症儿童教育的缺陷取向,阻碍自闭症儿童潜能开发

郭文斌、方俊明等人认为,我国近十年来针对自闭症儿童教育主要关注的是学龄前儿童的早期诊断和干预,围绕自闭症儿童存在的发育障碍进行诊断治疗和训练;教育方式主要是缺陷补偿的教育治疗法,针对自闭症儿童存在的行为障碍、语言障碍和社会交往障碍实施补救措施[8]。这种教育方式片面注重自闭症儿童的身心障碍,不注重开发他们的潜能;过分关注自闭症儿童的“缺陷”,忽视他们的“能力”,从而导致自闭症儿童积极性越来越低,自信心下降,严重阻碍了自闭症儿童的身心健康发展。

(二)我国自闭症融合教育发展不足,无法满足自闭症儿童教育需要

学校教育是自闭症儿童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随着国外全纳教育的蓬勃发展,我国本土化的融合教育取得了较大进步。“反标记”和“常态化”的教育思想使得部分轻度自闭症儿童有机会进入普通学校[9],和普通孩子一起接受教育。然而,伴随融合教育班教师的消极对待以及家长的积极反对,自闭症儿童的这一有效的教育方式受到极大阻扰。改善自闭症儿童社会交往困难,比起其他特殊儿童,他们更需要社会环境的包容和历练。在学龄阶段,进入普通学校与普通学生共同交往至关重要。但统计发现,我国大概只有18%的自闭症儿童能够接受融合教育,其他自闭症儿童的这一教育需要不能得到满足。

三、 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理论对自闭症儿童教育的意义

(一)有助于人们正确对待他们,促进其心理健康发展

自闭症儿童由于发展障碍,在认知、情绪和行为方式等方面存在比较明显的特点。积极心理健康理念倡导的用“积极”的心态看待事物,有助于我们从积极心理出发,看待自闭症儿童的这些特征,促进其心理健康发展。

在认知方面,研究表明(Osterling﹠Dawson,1994),自闭症儿童缺乏必要的眼神交流;对周围人的注意明显不足,甚至更倾向于注意物体;但是有的自闭症儿童在空间知觉、机械记忆、计数、艺术和操作等方面表现出超凡的能力[1]。教师或家长立足于积极的理念,引导自闭症儿童加入与人的交流和嬉戏中来,强化他们的能力,帮助其建立生活和学习中的自信心,有利于他们追求幸福生活。

一般情况下,自闭症儿童表现出明显的情绪冷漠,对新奇的事物缺乏应有的兴趣。但在遇到不顺心或是看到讨厌的东西时,又表现出不适宜的、异常、激烈的情感反应。实行积极心理健康理念教育下的自闭症儿童教育要求人们在理解和宽容自闭症儿童的基础上,从自闭症儿童的实际出发,认真分析出现情绪问题的原因和接受程度,并采取积极的态度和相应的措施处理加以处理。

(二)有利于自闭症儿童的去标签化

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理念倡导潜能开发,减负增效。即倡导人们消除先入为主的观念,任何人都有其存在的意义,我们需要积极开发其潜能,尽力降低其劣势,使其优势最大化。

提到自闭症儿童,人们会想到诸多不好的表现,如大哭大闹、攻击性强、智力低下、不理会别人等。自闭症儿童的标签化,使得家长和教师对他们能够接受教育的可能性提出了质疑。1938年特南鲍姆(Tennenbaum)提出的标签理论表明,个体被贴上标签后社会将对其另眼相看,个体的自我形象将加强,逐步使自身标签行为合理化[10]。标签效应的危害性显而易见。因此,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理念下的自闭症儿童教育,将从关注自闭症儿童的“障碍”转移到关注他们的“能力”,教育的目的不再仅仅局限于缺陷补偿,而是更多关注他们潜能的开发,由此把自闭症儿童从“问题儿童”中分离出来,有助于他们回归主流社会,积极发展其社会性。自闭症儿童在音乐、画画、记忆力方面的才能,证明自闭症儿童不仅具有接受教育的能力,而且在接受适合他们的教育的前提下,能够获得高质量的发展。将贴在自闭症儿童身上的标签去掉,努力挖掘其潜能,是实施自闭症儿童有效教育和适合教育的前提。

四、基于积极心理教育理念对自闭症儿童教育的反思和建议

自闭症儿童作为社会的一个群体,有其存在的必然性和自身的价值。我们不仅要运用积极心理健康理念实行自闭症儿童教育,还要根据自闭症儿童自身的发展特点实施教育,其中需要教师、家长和社会对其采取更加积极的态度,转变观念,抛弃社会偏见和比较心理,以创造幸福和谐的人生为终极目标。

(一)积极接受自闭症儿童

研究表明,自闭症儿童最好的教育干预时期是在三岁以前,此时干预能够使其症状大大缓解。自闭症儿童表面上不易被察觉,他们的安静常使父母忽视问题的存在,即使父母在一定程度上有所察觉,但是常无法相信自己生了有障碍的孩子,耽误了自闭症儿童的早期治疗。从目前的研究来看,早期教育的效果最为明显,这一阶段的耽误,对自闭症儿童来说是终身无法弥补的。家长在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理念下,首先应积极接受孩子的情况,耽误时间就等于延误孩子的生命质量。另外,父母对孩子的积极接受,能够影响教师及身边人群对自闭症儿童的接受度。自闭症儿童只有在被接受、平等的基础上,才能够正常地学习和交往。

对自闭症儿童的接受,是人们心态放平衡的积极表现,周围人群的漠视、偏见减少,有助于自闭症儿童积极融入社会这个大集体。

(二)积极发现自闭症儿童的自身发展优势,最大限度挖掘其潜能

据广州市最大的自闭症儿童就读学校——公立越秀启智学校的校长陈凯鸣介绍,学校就读的自闭症儿童中,有些六七岁大的孩子能把广州自来水管的走向摸得一清二楚;有的对美国白宫研究非常透彻,知道总统住哪间房子,警察和保镖的住处在哪里……自闭症儿童虽然存在兴趣狭窄的不足,但也正是因为他们的注意力范围小,造就了他们对事物的高度关注,拥有比常人更好的记忆力。天才的一个必要共性就是高度的专注力,“牛顿煮怀表”的故事就是很好的例证。

自闭症儿童确实存在社会交往困难、刻板行为等缺陷,但这并不妨碍其发展某一特长的可能性。台湾大型纪录片《遥远星球的孩子》中的自闭症患者庄天岳,具有极高的音乐天赋。父母教他穿衣服可能要花好几天甚至是用月、年来计算的时间,但只要是他听过的音乐,他就能完整地将其弹出来。在钢琴演奏舞台上,他就是钢琴家,没有人能够看出他是个自闭症患者。

加德纳的多元智力理论告诉我们,人类的智力至少可以分成七个范畴:语言智力、数理逻辑智力、空间智力、身体—运动智力、音乐智力、人际智力和内省智力等。现阶段我国教育评价中过分注重语言和数理逻辑智力,有失偏颇,且不利于全面评价一个学生的整体智力水平,误导其片面发展。这样的评价体系对自闭症儿童更是不公平。一般来讲,自闭症儿童比正常儿童智力偏低,但有的自闭症儿童在空间知觉、机械记忆、计数、艺术和操作等方面具有超凡的能力。父母和教育工作者应当正确看待自闭症儿童语文、数学等学科知识的学习能力,学会从积极的角度出发,深度挖掘自闭症儿童的个人潜能,帮助其健康成长。

(三)为自闭症儿童提供一个安全、自由且充满尊严的社会环境

自闭症儿童有时在公共场所表现出极不适宜的行为,如看到自己喜欢的人就去摸;看到讨厌的东西就要摔了等,更糟糕的是自闭症儿童有时伴有打人、咬人等攻击,使得大众对自闭症儿童表现出“敬而远之”的态度。这种外在的表现,导致社会公众对自闭症儿童的认识带有明显偏见,甚至理所当然地认为孩子是缺少家教的表现。部分父母在这种言论的压力下,选择尽量少带孩子外出,使其远离人群。这样教养的方式不仅剥夺了自闭症儿童的自由,还将加重自闭症儿童社会交往恐惧症状。

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理念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构建和谐的关系,通过全方位、全过程的全员参与实来现教育目的。因此,在自闭症儿童教育过程中,提供一个安全、自由且充满尊严的社会环境很重要。一方面,家长应尽可能地为自闭症儿童营造和谐幸福的家庭环境;另一方面,社会大众应正确看待自闭症儿童,给予他们适当的关注,为他们提供一个可以自由活动的社会环境;最后,我们教育工作者需要认识自闭症儿童的发展特点,尊重他们的意愿和权利,为其提供适合他们的教育。自闭症儿童是儿童的一个组成部分,需要社会的公平对待。

(四)构建自闭症融合教育支持体系,积极发展自闭症融合教育

在国际上,对自闭症儿童进行融合教育已成为主流。相关研究表明,融合教育对自闭症儿童具有积极的影响。自1988年公布的《中国残疾人事业五年工作纲要》中首次正式提出随班就读(融合教育)这一概念以来,融合教育在我国取了快速发展。但由于学校、教师和其他正常儿童家长的不支持,我国自闭症儿童融合教育发展举步维艰。

在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理念下,呼吁我们普通学校、教师及家长,能够正确地对待自闭症儿童,关注自闭症儿童的能力而不是缺陷,积极实施融合教育,使自闭症儿童能够很好地融入社会。

目前我国自闭症融合教育的对象十分狭窄,这与世界“全纳教育”理念是不符的。自闭症融合教育的发展急需构建自闭症融合教育支持体系,为自闭症融合教育提供保障措施。这方面我国的经验还较少,但是不妨借鉴国外发达国家的经验,比如澳大利亚的融合教育支持体系,其模式是针对整个特殊儿童的融合教育,但其中的“自闭症融合支持计划(ISP)”是为自闭症儿童更好地进入普通学校而设立的。该计划要求普通学校中具有自闭症专业知识的教师作为项目负责人,校长和其他教师与负责人一起为建设融合校园努力。另外,澳大利亚融合教育支持体系中建立了一项在线教学支持计划——“以能力为基础的学习和教育支持计划(ABLES)”[11],这项计划的鲜明特色就在于把学生作为学习过程的中心,确保评估过程基于学生的“能力”,而不是“缺陷”。这样的教育理念对自闭症儿童潜能和能力的发展具有重大意义,同时体现了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理念的核心价值观,值得我国自闭症融合教育借鉴和学习。

参考文献:

[1]方俊明主编.特殊教育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296-306.

[2] 高健.孤独症儿童在普通小学现状的探究[J].现代特殊教育,2005,137(2):33-34.

[3]孟万金.积极心理健康教育:奠基幸福有成人生[J].中国特殊教育,2010(11):3-8.

[4]孟万金. 积极心理健康教育奏响幸福主旋律——先让学校幸福起来[J].中国特殊教育,2011(9):5-7.

[5]孟万金.支持特殊教育 共创幸福美好未来——学习贯彻党的十精神 开创特教新局面[J].中国特殊教育,2013(1):3-6.

[6]王新波.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的回顾与展望——孟万金教授“积极心理健康教育”进程述评[J].中国特殊教育,2009(10):92-96.

[7]孟万金.和谐社会呼吁特殊儿童积极心理健康教育——学习领会“十七大”报告精神,促进心理健康教育创新[J].中国特殊教育,2008(4):7-10.

[8]郭文斌,方俊明,陈秋珠. 基于关键词共词分析的我国自闭症热点研究[J].西北师大学报,2012(1):128-132.

[9]吴重光. 当今特殊儿童教育思潮概述[J].学前教育研究,1996(6):14-16.

[10]冯维,王飞飞.国外学习障碍儿童的非标签化教育取向[J].中国特殊教育,2005(6):46-50.

[11]刘鲲,杨广学.澳大利亚的融合教育支持体系——维多利亚的模式[J].中国特殊教育,2012(9):13-17.

[12]魏轶兵,卢珺等.改善孤独症儿童随班就读状况的个案研究[J].中国特殊教育,2006(7):37-41.

[13]连福鑫,贺慧中.美国自闭症儿童融合教育研究综述及启示[J].中国特殊教育,2011(4):30-36.

[14]雷秀雅,杨振,刘愫.父母教养效能感对自闭症儿童康复的影响[J].中国特殊教育,2010(4):33-36.

[15]甄俊,袁爱玲.幼儿自闭症的教育治疗[J].研究与探索,2003(11).

第10篇

关键词:全纳教育;幼儿教师;素质

教育问题的改革首先是教师的改革。任何一项重大的教育改革,都会对教师素质提出一些新的要求。全纳教育(inclusive education)是20世纪90年代兴起的国际教育思潮。它的内涵是指“一种持续的教育过程,即接纳所有学生,反对歧视和排斥,促进积极参与,注重集体合作,满足不同需求。”其核心理念是:“加强参与,减少排斥。”这一理念要求教师要从人权的角度、从公正平等的角度来看待普通教育和特殊教育中的所有儿童。随着各国对于教育平等、教育民主化的追求,全纳教育得到世界各国的认可,许多国家开始把全纳教育的思想付诸实践。全纳教育成为21世纪世界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

幼儿教育是基础教育的基础,是造就人才和提高国民素质的奠基工程,是全纳教育的起点。而幼儿全纳教育的质量取决于是否拥有高素质的幼儿教师。为了实施幼儿全纳教育,教师应具备以下素质。

一、全纳的幼儿观

全纳教育哲学观认为全纳是一种态度、价值和信仰,它强调尊重每个儿童特殊的禀赋和需要,努力使每个儿童都感到被接纳、安全及成功。它以所有的特殊儿童都有权与同龄儿童一起在自然的、正常的环境中生活与学习为前提,强调给予学生平等参与所有学校活动的机会。《萨拉曼卡宣言》中倡导五大原则:每个人都有受教育的基本权利;每个人都有其独特的个性、兴趣、能力和学习需要;教育必须考虑到这些特性和广泛的差异;学校要善待有接受特殊教育需要的儿童;学校要接纳所有儿童,反对歧视。因此,幼儿教师要树立全纳的幼儿观。

首先,以一种平等、民主的态度对待全体幼儿,保证每个儿童都有受教育的基本权利,真诚地欢迎每一个幼儿,满足每个幼儿的不同需求。

其次,在了解特殊儿童心理和需求的基础上,更多地给予他们关爱和帮助,采用正面引导的方式,让这些孩子逐步地适应环境,消除自卑,树立自信。在教育过程中,不断帮助幼儿获得成功的体验,提高幼儿的自信心和学习积极性。

最后,教师一定要给其他幼儿做出表率,用行动告诉幼儿:所有的孩子都属于这个班集体;老师爱每一个孩子,不管其家庭背景、性别、容貌、能力等如何。这种爱是发自内心的关心、爱护,而不是同情、可怜。

二、民主的教育观

1.教育机会均等

教育民主的核心是教育平等,即教育机会均等。这包含两层含义:一是每个人都具有平等的机会接受最基本的教育;二是每个人都具有平等的机会接受符合其能力发展的教育。

平等地对待每一个幼儿,给予每个幼儿同等的教育机会是全纳型幼儿教师最起码的职业道德。如果幼儿教师不具有这种优良的教育品质,没有树立民主的教育机会观,就会导致教育的不公正。

2.合作的教育过程观

全纳教育强调“合作学习、共同生活”。全纳型幼儿教师在制定教育目标、指导教育活动过程、建立班级的奖励制度时,也应按照合作学习的理念来执行。把目标、奖励面向小组,而不是仅仅面向幼儿个体。教师在教育、教学中应有意识地倡导幼儿合作,培养团队意识;帮助幼儿形成小组合作学习的班级氛围,并对每一个小组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当小组在帮助有特殊需要的儿童有进步时,教师应给予及时的鼓励和肯定,并提出指导性的改进建议。

合作不仅仅是幼儿之间的合作,同时,教师之间、教师和保育员之间也应形成良好的合作关系,在促进所有幼儿的发展方面,形成教育合力。尤其重要的是教师和幼儿之间要建立一种合作的伙伴关系。

3.发展性的评价观

全纳型幼儿教师必须树立民主的发展性的儿童评价观。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①多元化评价,即评价内容和评价主体的多元化。评价的内容要以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为依据。多元智能理论强调人的智能是多元的,每种智能都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评价要尊重幼儿智能发展的多样性,尊重幼儿智能组合的差异和特色。评价的主体也应多元化,既包括教师评价,也包括幼儿评价和家长评价等;②多样化评价,即评价方法和评价手段的多样化。教师应贯彻全纳教育的理念,不要用单一的、绝对的方式来评价幼儿,要力求将发展性评价法引进幼儿评价中,评价方式要多样化,评价标准要灵活,评价语言要中肯、温和。评价方法要多样,追求使每个孩子产生积极的变化,对那些有特殊需要的学生,更应如此。③全息化评价,即利用全面、全员、全程(课堂内外、幼儿园内外、家庭内外)的信息来进行评价。每个人都有他(她)的优势和不足,全纳教育中,教师要尽量多地收集、掌握幼儿的信息,同时也要鼓励家长收集和提供尽量多的信息,从而建立全方位的、立体的、动态的和过程的评价体系;

民主的、发展性的评价既要考虑幼儿的过去,重视幼儿的现在,更着眼于幼儿的未来,所追求的不是给幼儿下一个精确的结论,而是更多地体现了对幼儿的关注和关怀,通过评价促进幼儿在原有水平上的提高,发现幼儿的潜能,了解幼儿发展中的需求。“每个孩子都重要”是我们评价的基础,“为了每个孩子的变化”或者说“积极的变化”是我们的方向。

三、全纳的课程与教学观

全纳教育的课程观认为,每个儿童都有其独特的个性、兴趣、能力和学习需求,幼儿园教育的课程应该是面向所有人的课程,它能够适应所有幼儿的需要,而不是让幼儿去适应课程的需要。因此,要建立以全纳理念和价值观为导向的幼儿园课程,着重于指导幼儿对核心课程有深入的了解以及培养幼儿实际应用知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所有的孩子学会学习、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学会生存。

全纳课程和教学的框架应该包括所有的幼儿,但这不意味着所有的幼儿以同样的进度、同样的方式做同样的事情。有时根据个体的需求,全纳型幼儿教师还需要将课程设置个人化,以使学习者能够成功地学习,这称为课程调整和修改。全纳型幼儿教师必须具备这种能力。

全纳课堂是个独特、多元、复杂、充满差异的课堂,它面向所有幼儿,包括普通幼儿与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幼儿,是普通课堂与特殊教育课堂的有机融合。全纳课堂中的幼儿整体情况复杂多样,既有普通幼儿又有特殊需要的幼儿。在全纳课堂教学中要尊重幼儿的个性与多元性,满足所有幼儿的不同需求,必须采取行之有效的教学策略。教学方法也要多样化,能够根据幼儿的个性化需求做出合适的调整,鼓励幼儿的参与,形成符合全纳教育理念的教学观。

四、普通教育和特殊教育的专业知识、技能

教师的知识水平是其从事教育工作的前提条件。从特殊儿童的评估鉴定到制订和实施个别化的教育计划都是一些专业性很强的工作。无论是幼儿园内的教育、训练和辅导,还是家园的合作服务都需要一批既掌握了专业知识,又有实践能力的有责任感和事业心的专业人员。全纳教育要求从业人员必须真正有效地接纳不同的文化、不同的智力或不同的身体特征的儿童。如果仅仅是将有障碍或无障碍的儿童安置在同一个教室,并不是真正的融合。因此,实行全纳教育必须有一大批具有相应的专业知识和技能的专业人员,尤其是懂得将特殊教育和普通教育相结合的教师和教育管理队伍。只有这样,他们才能在全纳教育中担起自己的责任,运用特定的技能来促进普通教育和特殊教育之间成功的互动。

五、全纳观察、评价幼儿的能力

评价是教育过程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它既是对上一阶段教育效果的测定,又是制订下一阶段教育计划的重要依据。而观察是评价的开端和基础。全纳观察、评价是指观察者以一种接纳、不排斥的态度客观、公正、平等的对所有儿童进行观察和评价。

观察了解幼儿具体要做到以下几方面:①不仅要观察了解本班幼儿的全体情况,同时要了解儿童的个体差异;②要观察了解儿童各方面发展情况。如:身体发育与健康状况、品德行为习惯、生活自理能力、语言发展水平、智力发展、社会交往能力、个性特征等;③要全面、客观、深入观察了解幼儿。要多方面观察了解,包括听取家长的意见;要防止先入为主的成见和感情因素,以免影响对幼儿客观、准确的了解;要能透过现象看到本质,了解儿童的内心世界;④对幼儿的发展情况作及时、如实的记录,并能作认真的分析;⑤掌握运用评估标准与方法,准确地评估幼儿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郝振君.兰继军.论全纳教育与教师素质 [J].中国特殊教育,2004,(7).

[2]杨希洁.关于学前全纳教育有效性的思考[J].中国特殊教育,2005,(9).

第11篇

 

特殊教育中面对一群特殊的孩子,他们敏感、他们自卑、他们需要的更多是鼓励和关爱。希望智力障碍的孩子长大后能走向社会,适应社会生活,能独立或半独立地生活,这是国家,社会以及家庭对孩子教育训练的出发点和归宿,是智力障碍儿童教育的培养目标。我们是为他们确立训练目标的人,所以在确定教育训练的基本目标时就应从总的目标出发,选择那些使孩子达到这个总目标所必需学习的内容,然后帮助他们达成。因此,在特殊教育中启蒙教育更为重要,有才能不一定能成功,但是有了健康乐观的心态就一定会有追求成功的信心,就一定能有所作为。

 

1 启蒙教育塑造孩子健康的心理素质

 

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育教学的全部奥秘在于热爱学生。”而所谓师德的高下,也尽在于此。教师要想热爱学生,首先就要真正尊重学生,要接受学生之间的个性差异,要民主地对待学生,放弃过去那种高高在上“师道尊严”的观点,弯下腰来,将自己和学生放在同一个层面上,做他们的良师益友。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平等对待每一个学生,要帮助他们建立起学习的信心,要心存赏识,抓住他们身上的每一个闪光点。

 

有才能不一定能成功,但有良好的心态就有能创造成功的条件,并将最终获得成功。教师和蔼可亲、激励向上的语言,能使学生的忧虑变得坚定、恐慌变得平静、犹豫变成主见、自私变得互助、怯懦变得勇敢、自卑变得自信等,综合起来就是“我能行”的力量与信心。

 

我所在班级有一个这样的男生:他在刚入学时就毛病多多,上课不认真听讲,不是走神就是做小动作。课下喜欢捉弄人,甚至会和同学打架,破坏工具,老师们屡次教育,却都收效甚微,他依然是我素我行,成了班级的一个重要问题人物。我后来经过多方面了解才知道原来孩子的父亲去世了,母亲改嫁了,剩下有身体缺陷的他跟着年迈的奶奶生活,缺少家庭温暖使他越来越孤僻,也越来越自卑,便用各种奇怪的方式来发泄自己的不满。班里的老师们了解了这个情况以后都会时不时的关心他,找他谈话。有时上课提问,也会向他投去鼓励的目光。当他的成绩有了进步时,我就会在班级中抓住机会表扬他,让同学们都看到他的进步。他犯错误了,我会把他领到办公室,摸着头跟他慢慢谈。孩子渐渐变了,有事没事总往我们办公室里跑,帮助老师们干这干那,上课也不走神了。培养孩子健康的心理素质,不仅依赖于学校教育,也依赖于社会和家庭影响。因此,必须动员各方面的力量,使各种渠道都发挥作用,才能给这群特殊的孩子一个健康的心理。学校的教育是最重要的,但家庭是儿童无形的学校,家长是儿童的启蒙老师,对学生的影响起着重要作用。没有家庭的密切配合,单靠学校老师的力量培养孩子健康的心理素质是很难的。

 

为此,可开办“家长学校”,举办“家长联系会”等,既使家长懂得教育孩子的方法,又使家长懂得如何对学生进行心理的疏导。“问题家长”的情况一般有两种,一种是由于孩子的残缺而对其不闻不问,使孩子严重缺少关爱,养成了自卑偏激的个性。另一种是对孩子过分溺爱,由于孩子身体的残缺所以家长想在生活上使他们得到补偿。他们要什么给什么,要怎样就怎样,加上自身的特殊性又缺乏同龄伙伴,逐渐养成了惟我独尊,我行我素的不良习惯,一切以“我”为中心,滋长了只顾自己,不顾别人的不合群心态。这两种环境下长大的孩子都存在比较严重的性格问题,所以培养孩子健康的心理素质家长的力量也非常重要。

 

2 启蒙教育要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儿童的特殊性,要求特殊儿童的家长比普通小孩的家长对孩子要花更多的心血,才能让孩子健康成长。因为孩子的各方面能力是低水平的,他们的进步是缓慢的,是需要外界和自己的一丝不苟的努力的。这外界,不仅包括学校和老师的力量,还有家长的力量。

 

拿我从教的生活语文课程和生活适应课程来说,语文课要培养孩子对文字的认读、书写和语言各方面能力,生活课要培养孩子的观察、劳动、动手操作等生活适应中的各种能力。无论是对生字的认读,还是让学生学习一个单一的穿鞋的过程,对这些特殊的孩子都是一个巨大的难题和目标,如果仅靠课堂上老师的教学,孩子会很快地遗忘。而且课堂上由于老师资源和精力的限制,很容易忽略某些学生,或者无法做到多遍的巩固。例如学习穿鞋子,老师在示范后一个一个教,一节课下来,平均每个学生最多1-2遍。但如果有家长陪读的学生就不一样了,在老师关注其他学生的时候,家长可以指导自己的孩子多练习穿鞋的步骤、动作,来巩固学习的内容,这比他们待在位置上发呆要好得多,因为他们大部分注意力是极容易走散甚至是没有注意力的,特别是自闭症的学生。

 

为培养学生的生活自理能力、劳动能力、社会交往能力等,特殊教育的很多课程是和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所以学生的学习时间也从课堂延伸到了生活和家庭中。家长如果关注孩子的学习,就能引导学生沟通生活中的具体问题与课堂教学问题的联系,借助学生熟悉的生活实际中的具体实物和事例,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和掌握知识,并运用学到的知识去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例如学习《厕所》这一课,学生在课堂上认识了男厕所、女厕所的各种标志,老师也带领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分辨了学校里的男女厕所。但这是否就代表他们已经掌握了这些知识呢?他们可以在离开学校以后,在外面的超市、饭店等公共场所辨认这些男女厕所,从而正确地运用吗?这时候家长就可以很容易地发挥作用,在放学回家或者周末的时间,带着孩子去这些公共场所,指导孩子在生活中运用和巩固课堂上所学的知识。在漫长的寒暑假生活中,更是家长帮助孩子复习和巩固所学各种知识和能力的大好时机。

 

3 与家长共同做好学生的启蒙教育

 

家长是改变特殊教育教学中学生“学用脱节”现象的良药。可以看出,无论是课堂上还是课堂外,对特殊儿童的教育教学都需要家长的积极配合。积极的配合能减轻老师的负担,更能帮助自己的孩子取得长远的进步。在特殊教育学校,许多孩子需要教师对他们制定专门的个别教育计划,这就更需要家长的参与了。在个别教育实施的每个阶段,孩子的进步程度、能力表现,家长需要与教师经常保持沟通,介绍孩子在家中的表现,让教师在了解之后有针对性地制定下一步的计划和做总结评价。家长的心态积极与否,对教师的影响也很大。如果家长对孩子漠不关心,放松自己的教育职责,使得教师也会忽视与家长的沟通。这就会失去许多重要的信息。

第12篇

随着特殊教育的发展,相关的研究领域越来越宽,"孤独症"这一名词被提到的次数也越来越频繁,这类儿童群体及他们的家庭相继受到人们的关注。孤独症儿童因自身条件较为特殊,对家庭的依赖远远超过其他儿童,其家庭教育对他们的影响程度也要高于其它特殊儿童。

根据以往研究结果看,家庭教育对孤独症儿童的成长发展而言,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1.家庭教育对孤独症儿童成长发展的意义

家庭教育对于孤独症孩子良好成长的作用,几乎就是决定性的了。儿童从出生就生活在家庭中,家庭、家长对孩子的影响是终身的,是别人无可替代的。家庭教育有其自身的特点:它具有长期性,持久性,是一种终身教育。因而,家庭教育的正确方式、科学性,是学校教育的延伸,有利于孤独症儿童的康复治疗。

家庭教育对孤独症儿童的康复教育具有重要作用,家长能够早发现、早治疗,在对儿童的康复教育过程中,及时发现孩子的问题,病能够尽早查明原因,及时纠正。

有人说,孤独症儿童生性冷淡,事实上,孤独症儿童不是不需要家庭,也不是说孤独症儿童不需要父母亲情,其实他们也是受疾病所困,无法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意愿,无法建立与他人的交往与联系。因此,对于孤独症儿童的种种表现,无论是家长、老师还是社会其他成员,理解都应该是第一位的。

家庭教育是学校和社会教育的延续和巩固,科学的家庭教育原则是非常重要的。在家庭教育中,要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选择正确的家庭教育方式,对孤独症儿童成长有很好的康复作用。在各种教育中,家庭教育是终身教育,具有长期性,持久性。一个儿童从出生到步入社会前,绝大部分时间是在家中度过的,甚至走向社会后仍然离不开家庭的影响,家庭对孩子的影响是终身受益。家庭教育对于孤独症孩子良好成长的作用,几乎就是决定性的了。如儿童生活自理能力的培养,是孤独症儿童实现更高级、更复杂的社会功能的基础性教育。有利于做到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的康复同步,有利于学校教育的真正意义的补充和延伸,更好地达到加快孤独症儿童症状改善,提高功能的目的。

对于孤独症儿童来说,家庭的概念,表面上看,对于他们来说,似乎很陌生,也很遥远。甚至于对父母的亲情,他们也毫不理会,似乎生活在一个永远属于自我的小天地里。这种状况常常令许多家长十分焦虑和沮丧。其实,孤独症儿童与正常儿童一样,对家庭、对父母有着十分的依恋,因为他们深知在家庭、在父母那里,他们可以得到更多的爱护护和更多的温情。

实际上,不是说儿童孤独症患者不需要家庭,也不是说儿童孤独症患者不需要亲情,他们是受疾病所困,无法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意愿,无法建立与他人的交往与联系。因此,对于儿童孤独症患者的种种表现,无论是家长、老师还是社会其他成员,理解应该是第一位的。家庭教育,对于儿童孤独症患者来说十分重要。一旦发现自己的孩子得了儿童孤独症,家长应该正视现实,要采取积极的措施进行必要的治疗和早期教育康复,以取得最大程度改善孩子身心健康发展的效果。实践证明,及早介入家庭教育在对于孤独症儿童成长有着重要意义。

总之,家庭即学校,生活即训练。家长即教师,行动即希望。我们期望千千万万的孤独症孩子的家长们,积极地行动起来,用我们的责任,用我们的勇气,用我们的智慧,倾尽我们的心血,让这些折翅的天使绽放出自己的光芒。

2.家庭教育在孤独症儿童成长发展中的自身价值

2.1 发展孤独症患儿社会人际交往能力。孤独症儿童发育的典型特点是个体社会交往及沟通模式的异常,包括社会交往的障碍、言语表达障碍等。针对孤独症儿童这种缺陷,家庭是他们与家庭成员共同活动,发展人际交往的最有效环境,父母是孩子的天然教师,终生的监护人。当然,家庭教育的环境条件是需要家长有意识地为孩子主动创设的。各种公共场所都可以是家庭训练的很好的场所,家庭教育训练的内容可以涉及所有内容。例如,孤独症孩子可以在和父母去亲戚朋友家拜访中,学会理解主人、客人的关系,学会怎样做主人、怎样做客人。当家长领着孩子出去游玩,在游玩的过程中教育孩子辨认各种植物、动物,教育孩子的行为举止要符合游人的行为规范。只要家长们正确认识及有效地付出,家庭教育对孩子的未来发展意义重大。

2.2 提高孤独症儿童语言理解和表达能力。很多孤独症儿童不能讲话,他们一般不能用语言交流,而是倾向于用手势或其他动作来表达自己的想法和要求。而即便是一些语言发展比较好的孤独症儿童,他们在语言的理解和表达上仍然存在许多的困难。他们可能对别人的语言作一种非常表面或歪曲的理解,而他们自己的语言又十分机械、刻板,总是重复固定的几个单词,对别人问题一律做简单的是或否的反应。为了能使孤独症儿童语言理解和表达得到提高,在家庭教育中家长能够很好的与孤独症儿童近距离,面对面,强制性的接触,训练他们的目光对视能力。当他们出现不耐烦的时候,用他们平时喜欢的东西吸引他,从而延长与他们的对视时间。长此以往孤独症儿童可以做到,在别人与其说话时进行目光对视。通过与孤独症儿童的接触、讲话,让他们建立声音与动作的联系。家长能在家庭生活中,抓住一切机会,尽可能地与孤独症儿童说话,多渠道提高他们的认知能力。此外,家长们能够把握时机对孤独症儿童进行大量语言刺激,诱发语言主动性。在日常简单劳动中,诱发他们的主动语言,如,让孤独症儿童帮忙扫地,家长把垃圾桶藏起来,诱发孤独症儿童去找,去问:"妈妈,垃圾桶在哪呢?"等等。创设一定的情境,教会孩子如何在不同场合用语言表达出来。

2.3 加强孤独症儿童的问题行为的矫正。对于孤独症儿童而言,行为习惯的训练越早越好,因为一些不好的行为习惯一旦形成,很难去改变。而孤独症儿童的一些不良行为严重影响了自己的正常的学习和生活,也给别带来了干扰。例如,当自己的一些要求被拒绝时,就会大哭大闹,乱发脾气;有时候,在路上走,也会无端地辱骂身边的人或往他人身上乱扔杂物。他们的问题行为有时也会指向自己,表现为自我刺激行为或自伤行为。自我刺激行为是在周围没有明显诱因的情况下,儿童经常出现无意义的行为,如玩弄自己的舌头,边爬边叫,模仿动物。

自我刺激表现为咬手、撞墙等。在家庭训练中,家长可以采用一些良好有效的训练方法,把一些好的想让儿童掌握的行为习惯分解为若干个小环节,对每个环节反复进行训练,直至儿童能玩去独立完成。在这个过程中,家长要有足够的耐心和爱心,坚持不懈,切勿急躁。

对于一些问题行为要采用正确的方法对待,如果是以吸引注意为目的的行为,如发脾气等,可以采用消退法,故意置之不理。对于一些攻击他人或者破坏东西,自伤等行为,可以适当采取一定的惩罚的方式。

总之,家庭教育中会对孤独症儿童的问题行为及时的干预,使其健康发展。

2.4 培养孤独症患儿的生活自理能力。孤独症属于一种广泛发育障碍,不仅在与外界的交流中表现出很多的问题,在日常生活中也很难做到生活自理。他们可能在不同的年龄段存在不同的问题,家长可以在不同的年龄段进行不同内容的教育训练。家长可能在孤独症儿童小学阶段教会他洗手、洗脸、分清衣服裤子的前后,能独立穿脱衣物;而到了初中阶段,可能就要学会根据季节、不同的场合选择合适的衣物。家长在制定干预的内容时要考虑到孩子的年龄,教育训练的内容是否符合儿童的年龄和需求。

3.总结

作为孤独症儿童的家长应该充分认识到,家庭教育对于孤独症儿童的成长至关重要。家庭教育在孤独症儿童成长中的影响几乎就是决定性的了。它不仅可以发展孤独症患儿社会人际交往能力,而且可以加强孤独症患儿问题行为的矫正;同时能够提高孤独症患儿语言理解和表达能力,培养孤独症患儿的生活自理能力。

孤独症儿童家庭教育除了具备一般家庭教育的特点外,有着自身的特点;教育方法上,除了具备一般儿童的教育方法外,还有着一些不同的方法。儿童早期教育的一般理论和家庭教育的一般理论同样适用于孤独症儿童的家庭教育及早期教育。对于孤独症儿童的家庭教育,我认为应遵循的原则有:重复强化的原则、循序渐进的原则、结构化的原则。孤独症儿童的家庭教育主要是家长要树立"长期作战"的思想准备,并注意选择正确的方法。

同时,在孤独症儿童的家庭教育中,家长还要做到:

(1)不训斥,不嫌弃;

(2)不溺爱,不迁就。

(3)要和学校或者康复机构积极配合,制定切实并且有效的教育训练方案。

(4)家长要加强孩子社会适应性的训练, 毕竟孩子将来要生活在社会环境中。

总之,科学化、合理化的孤独症儿童家庭教育的开展,不仅需要家长充分认识到家庭教育对于孤独儿童的成长至关重要,更需要各个层面的支持与帮助。

参考文献:

[1] 韩刚跃.自闭症儿童的家庭教育康复[J].内蒙古医学杂志,2012,44(18):15-17.

[2] 秦秀群.彭碧秀.陈华丽.孤独症儿童父母的社会支持调查研究[J].护理研究,2009,23(19):1725-1726.

[3] 秦秀群.唐春.陈华丽.等.孤独症患儿母亲的亲职压力与社会支持、应对方式的相关性研究[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9,25(8):17-20.

[4] 张轶杰.孤独症患儿父母的精神症状与应付方式,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12年,第26卷,第10期

[5] 张颖.孤独症的早期干预,临床儿科杂志,第28卷第8期,2010年8月

作者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