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9-13 17:14:36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城市形象宣传中的传播策略,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一、城市听觉识别系统概述
最早的城市形象识别系统是从企业品牌识别系统引入的概念,最初的企业识别主要是从视觉上进行企业形象的识别,是以视觉化的整体一致性塑造和营销企业品牌,其目的是使企业品牌在受众中获得高识别度,后来从单一的视觉识别领域扩展到包括理念识别,行为识别和视觉识别即企业形象识别(Corporate Identity System)CIS三要素。同样,在最早的城市形象规划设计中,注重城市自然或环境等带来的视觉上的审美体验一直是关注的重点。随着体验经济的到来,对人的感官体验所带来的综合全面的城市形象也越来越受到重视,城市形象识别体系的要素也开始得到深化和拓展,城市五感识别中的听觉识别系统,因为可行性和可控性强,也具备一定的技术条件支持,逐渐被认知和推广,但国内外对城市的听觉识别系统的理论研究处于起步阶段,没有形成成熟的理论体系,目前对城市听觉识别系统的研究多处于实践应用层面上。
城市听觉识别系统(Audio Identity System)简称AIS,是通过听觉刺激传达城市理念、品牌形象的识别系统。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的五感中最主要获得感知外在世界信息的是视觉,来自听觉的信息量仅次于视觉,是第二重要接受信息的渠道。随着城市形象识别系统中对非主流感官的重视,城市中的听觉识别系统设计也开始受到关注,听觉识别被认为是城市形象传播的重要途径之一,因为一座让人向往或记忆尤深的城市不仅要“有色”,还要“有声”。
城市听觉识别系统旨在以听觉传播力为感染体,将城市理念、城市精神、城市特色转化为声音符号,建立统一的听觉形象,把标准化、系统化的有声语言传播给大众,表达城市个性,增强城市品牌竞争力。城市听觉识别系统打造需要立足于建立规范系统的“城市声语”机制,目的在于以独具特色的城市听觉识别形象唤醒市民的城市归属感,在对外宣传中彰显城市的个性魅力,赢得外界的好感和认同并提升城市知名度。人是感知城市的主体,而人们对城市的感知也是全方位的,从最初的感受到逐渐的认知到最终所形成的记忆,均源于“五感”的直接感知,而城市中是否拥有和谐独特的声音景观,也直接关系着人们对城市的评价与认可。
二、城市听觉识别的内容及设计
听觉感知系统的建立,主要通过“借物传声”进行设计,正如清人张潮《幽梦影・听声》所言:“春听鸟声,夏听蝉声,秋听虫声,冬听雪声,白昼听棋声,月下听箫声,山中听松风声,水际听唉乃声,方不虚生此世耳。”人们在生活中形成了不同时令、地点及环境的听觉习惯,这种生活中的声音美以季节交替或日复一日的存在形式构成了并影响了居民日常的声音欣赏品味的“声音景观”,在人们的生活空间中,声音总是无处不在、无刻不有,随时随地地影响着生活于其中的人们,成为人们生活中最具有生命活力和生活气息的部分。
城市的声音从声音产生的声源上主要分为自然声和人工声。
自然声包括自然现象声(风雨声、雷电声等)、流水声(喷泉声、瀑布声、溪流声、潮水声、涧声、泉水声等)、动物声(虫鸣鸟叫声、狗叫声等)、植物声(风吹树叶声、风吹草声、落叶声等)、风声等声音,这些自然界的生态声音构成了优美宜人的自然声音景观。
现代城市大多提出生态宜居的城市发展理念,对于远离自然,生活在城市的人们来说,从心理上有着亲近自然的情愫,城市中真实的生态声音如风声、雨声、鸟鸣、蝉叫声是构成生态城市的基调声音,在城市听觉识别系统中除了注重保护已有的城市自然生态声音,还可以通过人工设计打造城市自然声音景观,采用现代科学技术来丰富、强化自然声景,如安装声音装置,适时“补声”。
城市听觉系统规划应注重树林和植被的保护,这不仅关系到城市生态环境的打造,还利于风声、雨声的传递,从而丰富城市的自然声音,而且能够为各种鸟类和昆虫提供良好的栖息环境,丰富城市的生态声音,实现城市的鸟语花香的氛围。同时,城市水系的保护与开发也应引起重视,例如防治水污染,沿水系打造休闲景观带或滨湖公园,注重水景观的打造,从视觉、触觉、听觉打造多重的亲水性的感官体验。
人工声主要指人自身活动产生的声音或人为制造的声音,如公共场所的音响广播,施工现场机械作业声,行驶中的交通工具所发出的声音,也包括街头巷尾的生活声、吆喝声以及进行了专业设计的城市音乐声等。
对城市声音识别系统的打造,首先要挖掘城市特色的声音,特别是具有历史文化和民俗文化意义的声音,如传统器乐声、戏曲、民歌、地方口音等。像地方戏曲、说唱艺术等具有地方特色传统表演,是城市独特个性的体现,对它们的传承与保护是保持城市魅力的关键。这些声音可以应用于特定历史文化声景区,如纪念性的园林空间、庙会举办地等特色地域,在城市听觉系统规划中应重点保护此类声音,防止地方特色声音的消失。
在人工声音的打造上,要根据声音感受主体的感觉,对城市空间中的声音进行扬长避短的规划和管理,如对乏味厌烦的工地施工的机械声和马路上的汽车鸣笛等噪音进行管理和控制,为居民营造舒适的声音环境,而在城市公共空间规划中,以悠扬轻柔的音乐声为背景,创造生活休闲声景区,舒缓的音乐往往让人心旷神怡,轻松愉悦,使公共空间的休闲氛围更加浓烈,使人们达到缓解压力、放松休闲的目的。
三、城市听觉识别系统的整合
对城市听觉识别系统的建立,可以从城市声音名片设计、城市空间的声音识别、城市声源管理三方面来规划整合城市的听觉识别系统。
(一)城市声音名片设计
城市可以通过设计整体的听觉形象,增强城市的声音识别性,统一规范对内和对外的城市形象传播,城市名片声音的主要组成部分是城市的市名、市歌和城市口号以及城市声音标识的建立。
市名是城市听觉体验的首要元素,市名是否能够给人们留下清晰、深刻、持久的印象,直接影响其对外界的吸引力,因而市名同样需要声音曲调设计或商标音乐的辅助,通过语言和音乐的结合使人产生对城市形象的独特联想。
市歌是城市听觉识别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代表一个城市的精神和灵魂,是体现城市差异性的最佳声音形象,对城市内部宣传可以使城市居民产生凝聚力,对外易于城市精神理念的传播,是城市形象代表性的识别标志之一。
城市口号是与城市定位相结合,集中体现城市独有品牌价值的战略性沟通语,通常在各种宣传媒介中反复使用,城市的听觉形象不可忽视城市口号的作用,它甚至可以作为一种城市文化,变为人们的日常用语。城市口号不仅可以以视觉形式呈现于各种媒体与宣传手册上,还可结合城市背景音乐,采用标准男女声朗诵的方式,进行听觉传播,深入人心。
城市音乐标识与城市视觉识别系统中的图像LOGO功能相类似,听觉识别系统中同样需要声音LOGO做为音乐商标,安置在城市重要宣传载体之中,以其专有性和唯一性,体现城市独特的听觉形象。城市音乐标识是一支较短的特别曲调或者声音序列,可与城市的视觉LOGO等值,若能配合使用,更能让受众清晰地辨别它的品牌归属。还可将声音LOGO嵌入政府网站、城市形象宣传片、城市广播或城市新闻联播之中,作为背景音乐,以鲜明的声音形象,给听众留下深刻持久的记忆,瞬间产生城市联想。
(二)城市空间的声音识别
城市的听觉识别可以根据城市空间功能区分为生活景观听觉识别、商业景观听觉识别、公共空间景观听觉识别。
1.生活景观听觉识别
生活声景常与地域文化、市民性格及生活方式密切相关,以市井生活之声为例,如做饭的锅碗瓢盆声、孩童嬉戏声、下棋声、闲聊声、洗衣声、浇花声、狗叫声等构筑了城市街巷的独特风景,在城市生活景观听觉识别系统打造中,可以通过城市行为理念中的市民公约,对居民在日常生活所产生的声音进行要求,营造和谐声音环境。
2.商业景观听觉识别
商业声景是由商品生产和销售而产生,如路边小贩的叫卖声、商品装运声;商店或超市促销广播、市井大排档及夜市中的吆喝声,构成了热闹非凡的商业景象和氛围,城市商业声景的丰富与否,客观上反映了这个城市的商业繁荣度。
3.公共空间听觉识别
上文中提到的城市声音名片可以作为城市背景音乐,可以用于城市公共场所如公园、动物园、广场、火车站、文娱场所等的音响广播,统一城市音乐形象,强化城市听觉系统的识别性。城市交通系统中的公交、出租车可以被视为城市移动的宣传载体,在车载广播、报站提醒中应用城市背景音乐,使城市听觉系统更充分地体现出一致性、唯一性、可识别性。
4.城市人工声音的延伸应用
城市听觉识别系统的延伸应用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城市发言人的声音:重视城市发言人的声音,其声音要与城市形象相统一,要具有感召力和吸引感,使本地居民和外界公众感受到亲切感。
单位电话彩铃:城市各政府单位电话彩铃可灵活设计,体现城市文化、城市理念和品牌态度,保证声音质量的舒适度,在每次拨打电话的时候,都能为城市做一次宣传,是展示城市听觉形象的“城市声音代言人”。
单位信号音乐:单位的上下班(学校上下课)提醒音乐同样可采用城市统一的声音LOGO延伸设计。正如兵团城市沿用部队统一的“起床号、开饭号、熄灯号”,也是传播和强化城市声音形象的重要途径。
这些经过统一规范设计的城市声音,固定用于城市的政府部门和城市内外宣传的声音标识,最终形成一种约定俗成的城市形象声音识别标志。
(三)城市声源管理
在不同的声音环境中,人们会对声音产生不同的感觉,城市在听觉系统的设计中还要规避对人体或人们的生活产生损伤的不利因素,如对重工业区的机器声、施工现场的作业声、交通工具的鸣笛声、闹市的喧闹声等噪音声源进行严格的监督和管理,通过技术如利用声音“掩蔽现象”,创造引导性的声音景观,合理规划城市声音空间,通过向市民和企业普及噪音知识,通过各种宣传和法规手段规范声源秩序。
在城市听觉形象设计中,有意识地规划设计“听觉场所”,维护城市原生态的听觉系统,保留城市传统的听觉环境,设计富有个性和特色的城市声音,在城市声环境的打造中,积极地改善不适宜的听觉环境,改造影响人们正常生活的不利声源,为城市创造良好的声音环境,打造特色的城市声音景观。
参考文献:
[1].李兴国等.北京形象:北京市城市形象识别系统(CIS)及舆论导向[M].北京: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2008.
[2].赵庆海、费利群.论城市形象建设中听觉系统的运用[J].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2013,1.
【关键词】城市精神;传播策略
城市精神(City Spirit或urban Spirit),也可译作城市灵魂,是指一个城市在自我发展过程中,受历史、地域、时代、风俗等诸多因素影响而形成的专属于该城市的气质特征。我国继上海市2003年率先提出建设“城市精神”的口号后,全国其他城市竞相根据自身特点,采取各种方式,归纳出自身特有的城市精神。2011年,北京通过网络征集等方式最终将“爱国、创新、包容、厚德”定位为北京精神。至此,又掀起了新一轮城市精神研究热潮。笔者认为,城市精神的研究、宣传及推广要充分发挥传播效应。从传播学的分类来看,目前较为流行的分类方式为:人内传播、人际传播、群体传播、组织传播、大众传播和网络传播。这些传播类型都对城市精神的挖掘、培养、提炼、宣传、推广起着重要作用。在城市精神的研究中,从寻求公众支持到城市精神科学定位,从城市精神提炼到城市精神表述语的设计与推广等一系列活动都要发挥传播策略的作用。因此,在研究城市精神的过程中,应精心策划城市精神的传播对策。
人内传播与城市精神
人内传播也称内向传播、自我传播,指个人接收外部信息并在人体内部进行信息处理的活动。人内传播与人的生理机制密切相关,一般是感觉(包括视觉、听觉、嗅觉、味觉)的综合产物。市民通过自己感知对所在城市进行感官性、内省式思考,对有关城市精神的因素进行选择、分析,从而形成自身的城市精神观。就市民个人而言,人内传播是市民形成自我城市精神观念的基础。通过人内传播,有利于培养市民的城市精神意识。就城市而言,如果大多数市民都具有城市精神意识,那么城市精神的宣传和传播就会指日可待。更重要的是人内传播是其他一切传播活动的基础,人际传播、群体传播、大众传播都要伴随人内传播环节展开。城市精神属于市民的精神层面,是广大市民奋发进取的心理状态,是一个城市的“集体无意识”,它支配着广大市民的生活、学习和工作,是广大市民的心理积淀和精神指向。城市精神能够激发市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促使市民产生强烈的责任感、荣誉感、自豪感,为城市的发展形成巨大的向心力和凝聚力。因此,提炼和宣传城市精神应该充分发挥人内传播方式的优越性。
群体传播与城市精神
群体传播是指广大群众运用现代传播手段将群体的共同目标和协作意愿加以连接的过程。日本社会学家岩原勉认为,群体指的是具有特定的共同目标和共同归属感、存在着互动关系的复数集合体。群体目标一般具有共同性,参与群体活动的个人都有某种共同目标和关心主题。群体的共同目标会在一定程度上加强群体的归属感,[1]因此挖掘和传播城市精神应该充分利用群体特征。城市精神是一种典型的群体意识形态,需要用群体传播达到群体共识,从而使市民产生认同感和强烈的群体归属感。城市精神的培育、传播是在群体信息传播和互动过程中形成的,城市精神就像一条纽带,通过群体传播方式,可以把全市不同职业、不同年龄、不同区域的市民凝聚起来,引导市民心系城市,将自己的聪明才智贡献于城市的发展。城市精神是一种群体规范,它是市民必须遵守和维护的群体价值。城市精神一旦建立就会具有协调市民活动的约束力。在群体传播中,城市精神价值规范的主要作用是排除其他可能损害城市精神体系的偏离性意见,以保证群体决策和群体活动。这样市民的群体归属意识越强,也就越倾向于积极维护城市精神价值规范,也有助于城市精神的传播和实践。
口头传播是群体传播的主要方式之一。人类传播发展历经口语传播、文字传播、印刷传播、网络传播等过程。即便是信息社会的今天,口语仍是人类最基本、最常用、最灵活的传播手段。因此,城市精神的宣传要制定一些口号式、标语式耳熟能详的城市精神表述语。征集城市精神表述语,不仅仅是征集口号,其实质是提炼城市的人文精神。具有普遍感召力的城市精神表述语应言简意赅,读来朗朗上口,便于记忆。这样能使城市精神的传播达到更好的客观效果。城市精神表述语要讲求群众原则,城市精神的征集和宣传要充分利用群众基础,力求做到“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原则,在广大市民中采取调查问卷的方式,调查期间可采用走访的方式,与居民进行访谈,通过闲逛以及自发的访谈等方式能够了解城市中有价值的东西。市民不仅仅是信息来源,也是灵感的来源。城市精神要充分有效地利用公共调查数据,这样才能够反映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和意愿,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精神需求,才能为广大人民群众所接受。否则,城市精神会失去群众基础,成为空洞的口号和无用的标语。在城市精神建设中,每个市民都可以畅所欲言,各抒己见,表达个人“城市精神”的理想状态。城市精神是市民共同的理想追求,通过个人和群体理想的一体化,可以促进城市精神目标的实现。因此,生活在城市中的每个市民都应该为城市精神的传播作出应有的贡献。
组织传播与城市精神
组织是指人们为实现共同目标而各自承担不同角色分工、有统一的指挥或管理系统是组织的标志。组织传播具有内部协调、指挥管理、决策应变、达成共识的功能。在城市精神传播中政府起到组织的作用,政府能够做到协调城市内部进行城市精神传播,使城市精神的目标在社会成员中达成普遍共识。城市精神共识的形成,本身就是一个组织内传播互动的过程,政府要围绕城市精神的传达、说明、解释、讨论展开一系列的传播活动。
组织传播包括组织内传播和组织外传播。组织内传播是组织维持内部统一,实现整体协调和运作的过程。政府充分利用组织内公共媒体,如本地电视台、广播、地方报纸以及文字形式的文件、报告,以市民成员为对象进行城市精神传播。组织内公共媒体除具有工作上的指导意义外,更重要的是在组织中创造一种浓郁的人文氛围,增强成员对组织的感情和向心力,城市精神传播需要这种有效形式。组织外传播的过程是组织与外部环境进行信息互动的过程,包括信息输入和信息输出两方面。在城市精神宣传中主要用到组织的信息输出活动。政府通过公关宣传、广告宣传和标志系统宣传有目的、有计划地开展城市精神宣传活动。在城市精神的公共宣传中,政府起到了主导作用,保障了城市精神的科学方向和宣传的广泛性。政府介入城市精神传播,能提高城市精神传播的有效性。政府作为城市的领导者、决策者,是城市唯一的代言人,在城市精神定位中政府起着高屋建瓴的作用,可以决定城市未来的发展方向、发展重心,能够从城市整体发展的角度对城市精神进行客观审视,根据城市自身发展的历史文化、地域特点、时代特征,进行完整、全面的分析和提炼并宣传城市精神。政府应通过举办公益活动、城市庆典,做书记、市长专访,组织拍摄城市形象宣传片等活动塑造弘扬城市精神。政府能够就创造、培育一座城市的“城市精神”作出决定。通过城市精神的提炼与传播,展现城市魅力,打造城市亮点,塑造城市品牌,从而凝结一种“和谐与卓越”的城市精神,从而使城市精神成为一笔巨大的精神资产,让市民树立信心、超越自我、追求卓越,开辟城市发展的新纪元。
网络传播与城市精神
网络传播是以全球海量信息为背景、以广大参与者为对象,参与者同时又是信息接收者和者,并随时可以对信息作出反馈的传播活动。网络传播是现代信息革命的产物,新的媒介技术和工具使人类传播活动发生了重大变革。传播学家麦克卢汉指出媒介是社会发展的基本动力,每一种新媒介的产生都开创了人类交往和社会生活的新方式。我们正处于高度信息化的社会,社会的核心资源是信息,城市精神传播也要充分利用各种新兴媒介进行行之有效的传播。利用网络传播,可以拓宽城市精神传播的广度和深度,打破以往人们获取多种信息传播形式的界限。网络传播具有人际传播的交互性,城市精神运用网络传播既可以实现市民和政府就城市精神的面对面传播,又可以实现市民之间的点对点传播,市民可以直接迅速地反馈信息、发表意见。网络传播具有更新速度快、成本低、信息量大、内容丰富的优势,由于多媒体集合了多种媒体表现形式(文字、声音、图片、动画、视频)传送信息,给受众带来逼真而生动的感觉。网络媒体在城市精神提炼、宣传、应用和普及等方面会改变人们的信息获取途径和接收方式,是真正意义上的大众传播,这样有利于城市精神更加形象鲜明、生动有效地快速传递。因此,在城市精神的宣传活动中,要充分利用网络传播的优势,高效、形象地传播城市精神。
城市精神传播的意义
形神兼备是现代城市追求的目标。所谓形,是指城市的外在风貌,表现为城市的建筑、景观所呈现的风格。所谓神,就是城市精神,指的是蕴涵在城市历史和现实中的文化内涵,闪耀着一个城市独有的内在品格和气质。城市精神是一座城市的灵魂,城市精神的传播有助于提高城市的知名度,从而带来城市经济、文化、政治等方面的发展;城市精神具有导向功能,是一座城市的灯塔,对城市的发展方向、市民精神面貌的塑造有重大而深远的影响,能够对城市整体的行为、价值和目标起到导向作用。城市精神具有凝聚功能,城市精神依靠人们共同的价值观念指导城市的主体活动,通过集中市民的智慧而创造出独具特色的“城市语言”。城市精神是城市文化的核心,是群众行动的指南,是城市意识形态的标志。城市精神一旦形成,就会像一个推动器,有很大的辐射作用,能把属于原创力的自由文化辐射出来。因此,把具有特色的城市精神作为品牌发展的支撑点,通过一系列营销传播,可以不断扩大城市的影响力,为城市带来一系列的增值效应。城市精神不仅是一种意识形态,更是一种文化战略资源。城市精神作为城市最具魅力和文化竞争力的特征,是城市的品牌和无形资产。在“城市精神”被提炼出来后,要乘势而上,进行有效传播,做足“辐射”和“增值”文章,使其发挥最大效应。
总之,城市精神的塑造与实践既是一项长期、系统而又复杂的城市文明工程,更是一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伟大事业。因此,城市精神应运用多种方式进行有效传播。
[基金项目:山东软科学研究项目(2010RKGA1048)]
参考文献:
[1]田宗介等.社会学事典.弘文堂,1988:439.
[2]郭庆光.传播学教程[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
[3]匡文波.网络传播学概论(第3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关键词] 2008年奥运会北京城市营销
2008年的北京将迎来第29届奥林匹克运动会,借此也为北京的城市营销提供了良好的发展机遇。奥运经济具有极其丰富的内涵,它是符合北京城市总体规划和首都经济发展方向的,是北京基本实现现代化建设的助推器和加速器。客观地说,北京的城市营销还处于城市推销(City Selling)阶段,是不成熟的营销,本文希望借巴塞罗的奥运城市营销的经验,对北京在2008年的城市营销提出了一些见解。
一、关于城市营销
“城市营销”概念来源于西方的“国家营销”概念。国家其实是由消费者、制造商、供应商和分销商的实际行为结合而成的一个整体。由国家营销概念衍生而来的城市营销也力求将城市视为一个企业,将城市各种资源、产品、企业、品牌、文化氛围、投资环境乃至城市形象进行全方位营销。Van denberg.Klaassen 和Van der Mea将城市营销描述为一系列有效调整城市功能的活动,从而使得城市所提供的服务能够满足居民、企业、游客和其他访客的需求。城市营销既是一个管理原则,又是一个可以提供很多实用的见解和技能的工具箱。城市营销是城市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一个经过归纳、整合后在整体形象统率下的产品群的营销。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城市的规模不断扩大,数量不断增加,城市化水平也在不断提高,城市功能得到很大改善,城市产业链变粗延伸,城市的经济实力不断增强。北京的城市圈正在这种情况下形成,城市营销必然和应该被提到议事日程上来。
二、巴塞罗那的宝贵经验
1992年的奥运会成为巴塞罗那历史上的转折点,1987年申办成功后,巴塞罗那制定了一项战略计划,该计划制定与奥运会有关的投资应该首先着眼于长远效益。最基本的理念在于借助这一赛事逐步实现计划中的愿景目标:通过增加城市魅力来巩固巴塞罗那作为不断进取的欧洲大都市的形象。巴塞罗那成功地获得了“赛事城市”的地位,并将这些重大赛事用作城市发展的催化剂。1992年的巴塞罗那奥运会被国际奥委会评价为财政经营最成功的一次,仅电视转播权一项便卖出6.63亿美元。
1.巴塞罗那的城市促销活动
在市政层面上,巴塞罗那旅游局致力于将巴塞罗那推销为旅游城市,该组织是由城市议会、商业协会以及巴塞罗那促销基金会在1993年创建的。自1994年起,巴塞罗那的城市营销战略就已经从一般化转变为差别化。每一个推销活动都是针对特定目标群体需求,即市场细分。此外,巴塞罗那旅游局决定打造成地图上的“城市之旅”目的地,而非“阳光海滩”。
2.巴塞罗那利用体育运动实现社会目标
巴塞罗那不仅仅利用体育来进行城市促销,同时也是为了实现社会目标。体育运动设施必须对老年人、青年人、移民和低收入群体降低收费,巴塞罗那希望所有人都能有更多机会接触到体育运动。此外,该城市特意在周围基础设施薄弱的社区修建体育运动设施,并且为希望成为裁判员的人们提供培训课程。市议会还考虑向低收入人群提供折扣卡,让他们能有更多的机会使用体育和文化设施。
3.巴塞罗那的品牌营销战略
一个城市或区域给人的总体印象不能依靠其自身来改变,因此品牌战略占据了主要位置,重大体育赛事是品牌战略的重点,巴塞罗那在这一点上走在了其他城市的前面。这个城市在1992年成功转型,奥运会推动了其城市品牌的建设与传播以及该城市政策目标的实现,包括城市形象的转变。媒体不仅报道了这次奥运会,而且对其后的城市改造工作也进行了报道。巴塞罗那已经确立了自己的成功品牌,并且成为了其他投资者愿意不断投资的高档品牌。
三、2008年北京城市营销的机遇
1.北京政府部门的营销机遇
像巴塞罗那一样,北京在2008年将迎来自己在经济、政治、文化等各发面飞速发展的黄金期。因此,要充分挖掘奥运会带来的全球品牌效应,积极实施品牌战略,把打造城市品牌放在首位,全面提升北京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和国际交往中心的功能,争取用更大气魄、更大手笔重塑北京企业形象,打造北京城市品牌,让“北京2008”成为永久不息的宝贵遗产。体育营销在树立城市品牌、打造城市名片中发挥的巨大作用和能量,越来越多地被政府所认知,同时也使他们更深刻地认识到了搞好体育产业对旅游、餐饮以及地方制造业等整个价值链带来的巨大发展契机。在带来直接或间接经济效益的同时,各大顶级体育赛事的进行使承办城市为世界各地的观众所认识,也极大地激发了城市居民对体育的热情和对家乡的热爱。
2.赞助商、合作伙伴的自我展示平台
对于奥运会的赞助商、合作伙伴、供应商们而言,奥运会举办的这一天是一个拐点。按照国际奥运营销的惯例,这一天将是一个新开端:奥运又近了一步,奥运营销将从合作伙伴的身份转变到深度参与的新阶段。以中国移动为例,随着全程赞助“志愿北京”演唱会开始,就正式启动了“奥运志愿者微笑上传行动”,借助这个活动,移动很正式地将通信产品与奥运营销具体结合在一起,开始进入全民奥运的草根沟通阶段。移动的做法,无疑道出了奥运营销之道:在大众的快乐中,在奥运的推进中,让品牌优雅地“移动”到百姓中。
3.非赞助商的最广泛的奥运营销
合作伙伴、赞助商的奥运营销虽然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但并不是非赞助商就没有机会,恰恰相反,最广泛的奥运营销,却是那些非赞助商们。众所周知,2002年当可口可乐大张旗鼓地结合奥运发行悉尼奥运纪念章时,其竞争对手、“非赞助商”百事可乐一刻也没清闲,广泛签约明星、密集的巡演活动,一点不“被动”。其实,只要敢于创新,非赞助商往往能在奥运营销中达到出奇制胜的效果。
4.人民群众――最大的受益者
不管对于一般的城市居民还是在社会上拥有举足轻重地位的领导、企业家来说,奥运为他们带来的不仅仅是经济上的发展机遇,更是民族自豪感的提升以及奥运为我们提供的激昂的热情。北京应当学习巴塞罗那为低收入群体提供一些基础的体育设施或者降低一些收费体育设施的价格,使他们也能够参与到体育运动中来,真正的体会到国家对他们的关心与扶持。同时,大多数的人们也能够借奥运之机进行自我营销,解决就业压力问题,促进我国社会的和谐发展。
四、北京城市营销的策略
1.抓住北京特色,突显中国文化
北京作为一个拥有五千年历史的国家的首都,北京有着自己得天独厚的地理、人文景观。现如今的北京市是集古朴典雅与现代化于一身的大都市,中国有许多自己的传统节日,例如七夕节与中元节都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期间,不论是北京的决策阶层还是普通居民都要抓住这个难得的机会,宣传北京、宣传中国,突显北京的特色之处。
2.创新城市发展思路,创建新型企业与城市互动模式
当今世界是品牌的世界,城市可以也有必要拥有自己的品牌。建立城市品牌策略不仅能够提升本城市品牌的价值,也能推动本城市的经济建设。城市应该在投资融资、技术创新、项目审批、进出口管理、企业改革重组等各个领域制定和落实对名牌战略的培育和扶持政策,通过制订规划,加强培育、政府扶持和引导、实施政府奖励等措施,大力扶持名优企业发展,达到城市营销形象,企业行销产品的双赢目的。
3.利用奥运营销实现品牌国际化
品牌国际化是企业开展国际化经营的基础。奥运是品牌国际化的传播平台,电视的普及和传播技术的进步,大大地增强了奥运对社会的影响力。品牌塑造是一项战略,是一项系统的思考,借助奥运营销只是其中的手段之一,奥运营销是一种市场活动,其目的在于通过奥运营销不断增强城市的品牌力和营销力。
4.精心培育挖掘北京的人文特色,提升城市品牌的内在价值
要调动社会各方面力量精心培育北京这一独具特色的城市品牌,重点打造文化牌、旅游牌、高科技牌、环境牌。将体现东方神韵的文化精粹和人文特色,融入到奥运会市场开发、城市建设等各个环节,使北京城市品牌更具人文魅力。要立足于用物质与精神两个文明建设共同培育城市品牌,积极开展创建文明城市和文明市民活动,不断改善北京的服务质量,提高服务水平,从而增强城市品牌的内在吸引力。
五、小结
巴塞罗那的成功营销模式为2008年的北京奥运会提供了宝贵经验,我们应当抓住这个历史机遇,结合北京乃至中国独有的人文、自然环境塑造北京、宣传北京,努力提高北京城市品牌、企业品牌,争取为中国在国际舞台上提高国家的政治、经济地位做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里奥・艾瑞克・亚力山大(著)沈体雁杨开忠高莹莹(译):体育与城市营销[M].北京:东方出版社,2006
【关键词】 旅游景区;外宣翻译;误译;地方文化;译者素养
一、引言
虽然“外宣翻译”是近几年出现的一个新名词,早在2000年,爱博斯坦、林戊荪和沈苏儒几位学者就联合,呼吁重视对外宣传中的外语工作,强调了对外宣传中翻译的重要性[1]。随着我国文化走出去战略的实施,外宣翻译的重要作用日益凸显,外宣翻译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外宣的效果。目前,学术界对外宣翻译的界定并不统一,从大外宣的角度说,外宣翻译是为了宣传中国文化而进行的有特殊意义的汉译英活动,涉及政治、外交、经济、法律、宗教、教育、社会、旅游等各个领域, 旅游翻译显然也是其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众所周知,陕西是旅游大省,西安是世界文明古都和旅游胜地,无论是自然资源还是人文资源,其丰富程度在国内均名列前茅,除国内游客外,每年都有许多海外游客到此观光,给陕西省带来巨大的财政收入和经济效益;与此同时,旅游又是一种典型的跨文化交际,海外游客来西安旅游,也为我们宣传三秦文化, 传播中华文明创造了绝好时机。 有鉴于此, 我们的旅游翻译质量就显得尤为重要,旅游景区译文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到游客对旅游文化的理解和欣赏,以及文化外宣的效果。因此,对旅游景区的英文进行规范就显得非常必要。
陕西省和西安市政府对此非常重视,最近几年委托高校教师构成的专家组对我市主要旅游景点的英文表达进行了系统的修订和规范。笔者也有幸作为其中一员参加了西安市多个旅游景点的译文规范活动,有关这些景点的文字包括几个类型,即景点简介牌、园区艺术小品简介牌、导示牌、购票须知、门票价格公示牌、游览须知、警示牌、提示牌、草坪专用提示牌等。在实地考察中笔者发现,有些景点的翻译比较准确,文字翻译质量相对较高;有些则问题较多,错误频出。下本文拟就所发现问题的根源和类别加以阐述,并从译者素养方面提出建议,目的在于帮助规范旅游景点译文,提高译文质量,塑造良好的城市形象,宣传地方文化。
二、旅游景区英语译文误译类型及其根源探究
德国功能翻译理论的代表人物Nord对翻译失误(translation errors)的定义是:“如果翻译目的是实现某种服务于译文预期读者的功能,那么任何妨碍实现该目的的翻译方法(结果)就是翻译失误。”[2]Nord将翻译失误归纳为四个主要类型:功能性翻译失误、文化性翻译失误、语言性翻译失误以及文本类型误译。
从现有的资料看,西安旅游景区误译可分为两类,一是“外伤”,也可称之谓“硬伤”,一眼即可看出,属于拼音、大小写等校对和文法问题。二是“内伤”,即拼音和文法没有错,表面上过得去,但由于用词不当,使人费解,误解以致反感。[3](林戊荪,1992)这类错误包括逻辑错误、搭配不等、语言累赘、文化误译、风格不对应、语气不恰当、中式英语等,可以说是各旅游景点的共性问题。译文中的“外伤”和“硬伤”一般属于语言性翻译失误,而其中的“内伤”则大多属于功能性和文化性的翻译失误。
研究发现造成误译的原因有以下几种:译者态度马虎,责任心不强; 译者英文基本功不扎实,对英汉两种语言的差别没有充分的认识; 译者硬套原文格式,造成译文语序不合理,逻辑混;译者不懂得翻译的基本原则,不讲翻译技巧,字字对应,死译硬译,甚至胡译乱译;译者的跨文化意识不强或者完全缺失,导致文化误译;译者没有遵循“礼貌原则”从而导致翻译语用失误,在公示语的翻译中尤为明显。下面就针对上述翻译失误类型,结合其成因分别以例证来加以阐释。
三、旅游景区英文误译例析
1、语言性误译
(1)译者态度马虎,责任心不强。译者翻译态度不认真,粗心大意,因此译文中拼写错误较多,大小写不规范,有明显漏译等现象。例如:临潼写成 Lin Tong(应为Lintong),西安拼为 xi’an(应为 Xi’an);大唐芙蓉园的园区艺术小品部分,8至16号文物均出土于法门寺地宫,8号文物的介绍中有这样一句:“In 1987,it was excavated in the Underground Place,Famen Temple.”地宫被翻译为“Underground Place”,显然这是拼写错误,正确的应为“Underground Palace”。这样的拼写错误在8到16号文物的材料中反复出现。“唐朝”正确的翻译应为“the Tang Dynasty”,但在资料中几乎所有的“唐朝”都译为“Tang Dynasty”,漏掉了定冠词the,不符合英语的习惯。7号文物“蕾纽摩羯纹三足架银盐台”翻译中将三足译为“Three-Lagged”,应改为“Three Legged”。小雁塔“雁塔晨钟”说明牌中提到“该钟铸造于金代明昌三年”,译文为It was made in a Casting way…,句中的Casting 不应大写。此外,该说明牌译文中的hindly feelings 有拼写错误,应为kindly。多处英文大小写有误,如Xi’an 写成 Xi’An; Xi’an City Wall 写成 Xi’an city wall,陕西省写成了Shaanxi province(应为 Shaanxi Province),等等,此类错误屡见不鲜。
(2)译者英文基本功不扎实,对英汉两种语言的差别没有充分的认识。英语和汉语分属不同语系,前者属于“综合型语言”,后者属于“分析型语言”,两种语言在词法、句法、篇章等方面存在广泛的差异,如汉语没有冠词,并且动词使用频率较高;英语量词较少,名词和代词使用频率较高;汉语句子是语义型或意合型的(parataxis),依仗意义,即内在的逻辑关系组织语言,“以意统形”;而英语句子是语法型或形合型的(hypotaxis),依仗形式(包括词的形态变化,词汇的衔接等)将语言符号由“散”(个体的词)到“集”(词组乃至语篇)组织语言[4];美国翻译家奈达博士也认为,汉语和英语最重要的一个区别就是形合与意合的对比[5]。
在笔者接触到的译文中,由于译者没有充分认识英汉两种语言之间的差异,翻译过程中受母语的负迁移(negative transfer)影响较大,除了标点符号使用错误、冠词的用法错误、代词指代不明以及时态、性、数、词性方面的错误较为普遍外,语法错误也较多,译文中出现了许多片断句、融合句、误用逗号拼接句等等。
2、语法及用法错误
①主谓不一致。大唐芙蓉园园区艺术小品部分的1至25号文物介绍中,第一句都是介绍文物的概况,如17号“赤金走龙”:“原物高2厘米,材料纯金”,材料中译为“Its original height was 2cm and made from pure gold”。这一句有两个问题,首先是主谓不一致,made from 的主语是it, 而不是its. 其次是made from 的用法。“made from”一般是指“由多种材料构成,而且容易看出原材料”,显然用在这里不合适。这一句应改为:“Its original height was 2cm and it was made of pure gold.”这一句中的两个错误也普遍出现在1至25号文物的翻译中。
原文:院区以小雁塔为中心,整体由博物馆、小雁塔和荐福寺三部分组成,形成馆、塔、寺、园这种独特的建筑格局。
原译文:Xi’an Museum consists of three parts,which are Museum, Jianfu Temple and Small Wild Goose Pagoda as its center,forming a special architecture layout integrated with museum,pagoda,temple and garden.
改译:Xi’an Museum consists of three parts ― the Museum,the Jianfu Temple and the Small Wild Goose Pagoda. Taking the Small Wild Goose Pagoda as its center,it forms a special architectural pattern integrating museum with pagoda, temple and garden.
②名词堆砌问题:很多专有名词,词组堆砌在一起,不成句子,不知所云。例如:
原文:星辰汤是研究中国古代沐浴史和封建等级制度的重要实物资料。
原译文:Star pool ancient to take a shower history and feudal is important object materials the social estate system and ancient bathing history of China to study.
改译:The Stars Pool provides important object materials to study the ancient bathing history and Chinese feudal hierarchy system.
③误用逗号连接句比比皆是。“如果两个完整的句子中间只用逗号隔开而被错误地并成一个句子,这种句子便叫误逗号连接句(comma fault; comma splice)”。[6]这类现象在译文中较为普遍。译者似乎没有一点语法意识,纯粹是词组的堆砌。例如:The Forest of Steles was established in 1985,it was engraved by the domestic famous calligraphers' works.
(3)译者硬套原文格式,造成译文语序不合理,逻辑混乱。如大唐芙蓉园的5号文物“黑人俑”介绍的最后一句“唐人将卷发、肤黑,从事奴仆、马夫、水手、艺人诸类工作,经贩卖、进贡等渠道而输入的外来人都视为黑人。”,译文为“These people usually worked as slaves,grooms,sailors,artists and the like,and were imported by sales and tribute,etc.”这一句的逻辑有错误,应该是先将黑人输入,再让他们从事工作。修改为“These black people were imported because of sales or tributes offered to the Tang by other countries,etc., and worked as slaves,grooms,sailors,actors or actresses and the like.”
(4)译者不懂得翻译的基本原则,不讲翻译技巧,字字对应,死译硬译,甚至胡译乱译。翻译既是科学也是艺术,在翻译的过程中,既要遵守一定的翻译原则和标准,也要发挥译者的主动性,针对不同的文本类型进行创造性的移译。旅游景点的介绍或说明牌、警示牌等标识语,具有传递信息,说明并警示游客等多重功能,也就是Peter Newmark所说的呼唤型文本的的功能[7]。古今中外,翻译家们提出了各种各样的翻译标准和原则,符号学的翻译原则是:“意义相符,功能相似”(correspondence in meaning and similarity in function)[8],对旅游翻译有很大的指导意义。也就是说,由于英汉两种语言之间存在广泛的差异,要使译文准确通顺,必须对原文进行调整和信息重组,采用增益法、删减法、语序调整法等翻译技巧, 在意义方面基本忠实于原文,而且按照文本类型区别对待,从而实现文本的不同功能。绝不可以字字对应,死译硬译。否则会出现一些不知所云的译文,令人啼笑皆非。例如在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的说明牌中有几处翻译就是这样的典型:
免费提供休息场所Free provide lounge for visitors
免费提供信息咨询Free provide oral and writing information
提供导游讲解Provide guide service
提供医疗急救服务Provide medical aids service
其实,上述四句的正确译文应该是:
免费提供休息场所Free Lounge
免费提供信息咨询Free Information
提供导游讲解Tour Guide Service
提供医疗急救服务Medical Aid
3、文化性误译
译者的跨文化意识不强或者完全缺失,导致文化误译。旅游涉及旅游主体、旅游客体和旅游介体。旅游主体是游客,旅游客体是旅游资源,旅游介体则是旅游资源中所蕴含的文化。在旅游翻译中,只有注重旅游文化的传译,才能在游客和旅游资源之间架起一座桥梁,使游客更好地在旅游中体验异域文化。
西安是文化古都,大多数名胜古迹都与华夏五千年文明和文化传统息息相关,如兵马俑、法门寺、丝绸之路起点、大小雁塔等等。“作为介绍这些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的旅游宣传资料,不可避免的渗透着浓郁的民族气息,包涵着深厚的文化底蕴,”[9]与中国的历史、地理、政治、经济、文化、宗教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如果没有追根寻底地深入探究其中的含义,不了解其所涉及的文化和社会背景,就想当然的望文生义,或照搬词典,就不可能很好的完成两种语言间的转换,很可能造成文化误译,引起误解。例如,在大唐芙蓉园园区艺术小品说明牌2、3、4、6项都含有 “胡人”一词,原译文为“A Hu Tribesman”,意思是“一个胡部落男子”,显然是对古代历史文化缺乏了解造成的文化误译。“胡”在中国古代泛指北方和西方的少数民族,或来自国外的人或东西,具体说就是指西域。 尤其是文中提到的“大食国”根据《辞海》的解释,是波斯文Tazi或Taziks的音译,原系一波斯部族的名称,唐代以来,称阿拉伯帝国为大食。所以“胡人”可译为 “Arabian”。“大食国”也不能按汉语拼音简单译为 “the Dashi Kingdom”,应该遵循“名从主人”的原则,使用还原法来翻译,将其译为Arabia。
4、功能性(语用)误译
译者没有遵循“礼貌原则”从而导致翻译语用失误。这种情况在公示语的翻译中尤为明显。“翻译不是简单的语际语码转换,而是一种真正意义上的跨语言、跨文化交际(inter-lingual and 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的语用问题”。[10]礼貌原则是语用学中的一项重要原则,也是翻译过程中应遵循的重要原则。[11]在旅游翻译中,只有注重礼貌原则,才能使译文表达得体,使游客易于接受,从而避免伤害读者或听众。
大唐芙蓉园购票须知中的“老人”,遵循礼貌原则,译作“the elderly” 或“senior citizen”较为得体,而不应译作“the old people”。
在该景区游览车通知的第一句,材料中写道:“Since the park is rather large and in order to help your visit, the scenic spot provides economical touring bus service”,“游览车”一词所对应的英文是tour bus 或sight-seeing bus, 而不是touring bus。“the scenic spot provides...”改为“we provide(you)...” 更为人性化,和前面的“the park” 更好的对应,也含有尽地主之谊的意味。
四、外宣翻译中的译者素养
旅游景区是对外宣传的一个重要窗口,外国游客朋友可以透过这个窗口了解中国文化和地方文化,如果其中存在诸如上文中提到的种种误译,势必会造成误解,引起冲突,影响文化的交流和传播,有损城市国际形象。这就对译者这个地方文化外宣的主要实施者提出了很高的要求,译者必须具备许多基本的能力和素质才能成为合格的译者,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外宣译者要具有高度的责任感和良好的职业操守
外宣的目的已经深入人心,就是让中国走向世界,让世界了解中国,“外宣的根本是维护并展示国家形象”[12],旅游景区的外宣翻译亦不例外。景区的宣传解说英译文是外国游客了解中国文化的重要渠道,译者肩负着文化传播使者的重要角色,如果缺乏高度的责任心,翻译中草率行事粗枝大叶,则必定会造成很多拼写、大小写、标点符号、语法等方面的低级错误,试想一下,如果英译文中充斥着这样的错误,怎么能够不影响我们的对外宣传效果?翻译过程中遇到困难,也应借助词典、百科全书、网络以及实地考察、请教专家等方式,弄懂原文中的知识点,如果满足于一知半解,甚至不懂装懂,望文生义,译文必定差之毫厘谬以千里,将“女儿墙”译作Nver Wall, 将“皇脉之地”译作“imperial pulse area”等,岂能不贻笑大方?因此,作为一名译者,首先要具备的就是认真负责、一丝不苟的良好职业道德。
2、外宣译者要具备深厚的语言功底和翻译技能意识
在良好的职业操守基础上,译者还要不断提高双语水平,同时努力学习翻译理论,掌握翻译技巧,保证译文的忠实和通顺以及文本功能的充分体现。
首先,译文中有很多误译是由于译者的英文功底不扎实而导致的,如比较常见的误用逗号拼接句(comma splice)和融合句(fused sentence),大多是译者受到汉语行文习惯的影响而译出的句子,这样的例子很多景区都存在。如华清池的译文:Top steps was built by bricks of Tang Dynasty, lower part is loess uncover,以及西安城墙的介绍中的句子:Xi’an City Wall was established in 2nd year of Sui Dynasty(582 A.D.), it was repaired dynasty after dynasty basing on the capital city of Sui and Tang Dynasty…。
其次,不重视翻译理论知识,缺乏必要的翻译技巧,一味字字对应死译硬译,译文很容易成为中式英语,违背英文的表达习惯;不顾旅游文本的特点和文本功能,也不能充分地展现其多重功能。如许多旅游景区都有“提供语音导游讲解”的文字,译文就是亦步亦趋地译为 “Provide Audio Guide”,这样的译文字字对应的无主句,没有考虑英文的语言习惯,是典型的中式英语,改为“Audio Guide (is) Available”则更地道。此外,旅游景区保护草坪的标识翻译也是五花八门,但是就其功能来说,都是为了给游客一个明确的警示,为了突出此功能,“小草微微笑,请您绕一绕”、“小草有生命,脚下请留情”和“保护绿草,留住绿意”等标识均可译作“Keep Off the Grass”。
3、外宣译者要有跨文化意识
上文举例分析了旅游景区英文翻译的失误中除了“外伤”,还有很多都属于“内伤”,其中最主要的是文化误译,也就是由于译者文化知识欠缺,对两种语言文化的差异不甚明了,跨文化意识和读者意识不强而造成的。例如碑林景区中将“景云钟”前用不定冠词是不妥当的,应该用定冠词来表示其唯一性;“大夏”不等于夏朝,而是东晋十六国其中的一国,应翻译为The State of Xia,而不是the Xia Dynasty;《石台孝经》:原译文为Canon of Filial Piety,其中的canon一词意思为“牧师;教会法规;圣经正典”等,容易使读者联想到基督教文化。 而《石台孝经》是曾参与孔子关于儒家孝悌之道的对话,翻译成canon 不妥,改为Classics of Filial Piety更为准确。此外,外国人名翻译,应遵循“名从主人”的原则,采用“还原法”,“不空” 是印度法师,译文就不能用汉语拼音译成Bu Kong, 而应该还原为梵文的Amoghavajra。
外宣翻译性质决定了其特点,就是要充分考虑外宣的对象,遵循黄友义先生提出的“外宣三贴近”原则,使译文尽量靠近国外受众的需求和思维习惯。翻译过程中充分考虑中英两种文化的差异,以及汉语和英语的语言差异,翻译中采用恰当的策略,使用不同的技巧,实现文字和文化的双重转换,达到沟通文化,实现跨文化交际的目的。
五、结语
旅游景区的文化外宣翻译中,译者无疑是主要的责任人,他们必须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扎实的语言基本功,广博的历史文化知识,强烈的跨文化意识。当然,除此之外,旅游景区外宣翻译的质量保证还有赖于翻译规范的制定和实施、政府各部门之间的密切配合以及相关部门对翻译流程的监管和对翻译产品的审核。值得欣慰的是,关于公共服务领域英文译写的陕西地方标准和国家标准已经陆续出台,而且省市相关部门,如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省市外事办公室、省市质量监督局等单位正在密切配合,建立严密的管理机制,共同规范语言文字的使用。我们相信,随着对外宣传各环节的全面规范,外宣翻译质量会不断提高,西安的国际形象也会进一步提升。
【参考文献】
[1] 爱泼斯坦,林戊荪, 沈苏儒.呼吁重视对外宣传中的外语工作.中国翻译,2000.6.
[2] Nord,Christiane. Translation as a Purposeful Activity:Functionalist Approaches Explained [M]. Shanghai: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s Education Press, 2001.75.
[3] 林戊荪. 改进中译外工作,更好地想世界介绍中国. 中译英技巧文集, 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92.7.
[4] 王力. 中国语法理论. 山东教育出版社,1984.
[5] 陈定安. 英汉对比与翻译(增订版). 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98.276.
[6] 张鑫友. 高级英语学校指南(第二册). 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2000.22.
[7] Newmark, Peter.A Textbook of Translation.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1.40.
[8] 陈宏薇. 汉英翻译基础.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8.66.
[9] 朱益平. 论旅游翻译中文化因素的处理. 西北大学学报,2005.3.
[10] 何自然. 当代语用学. 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4.195.
[11] 何自然. 语用学与英语学习.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7.108.
[12] 徐建国.外宣翻译的名与实.中国海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2)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