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9-13 17:14:37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会计核算重要环节,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1、我国规定会计核算计量单位为元。《会计法》第十二条规定:会计核算以人民币为记账本位币。业务收支以人民币以外的货币为主的单位,可以选定其中一种货币作为记账本位币,但是编报的财务会计报告应当折算为人民币。
2、会计核算,是会计工作的基本职能之一,是会计工作的重要环节。会计核算也称会计反映,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尺度,对会计主体的资金运动进行的反映。
3、合理地组织会计核算形式是做好会计工作的一个重要条件,对于保证会计工作质量,提高会计工作效率,正确、及时地编制会计报表,满足相关会计信息使用者的需求具有重要意义。
(来源:文章屋网 )
关键词:企业管理;会计核算;规范化;管理措施
会计核算是企业财务部门的一项基本工作,也是企业现代会计工作的核心内容。近几年来,我国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完善,会计核算已经不仅仅只是企业经济数字的合算了。它还包含了社会主义经济市场下的经济活动的预算和市场的反应。会计核算在财会部门的工作已经愈加重要和突出,它是财务部门的重要角色。国家经济在发展和加速的同时,企业也将面临着更大的挑战。企业要想在大市场经济竞争中得到生存和发展,就需要对会计核算工作进行规范和管理。不同于传统的会计核算,现代企业会计核算包含了多个重要的环节。它们经过计算机时代的发展,突显的更加系统化和全面化。尽管如此,目前市场上依然有不少的企业在进行会计核算的工作时,仍然会出现不少的违规违法现象。企业要想使会计核算工作上规范,应采取一系列的措施。完善企业财务内部工作制度,加强企业外部机构的监督管理和人才培养的教育。这样,不仅有利于会计核算工作的准确,还能为企业的发展奠定坚定的基础。
一、企业会计核算的现状
(一)企业会计核算的概念
会计核算是指在符合国家会计行业的相关规定下,财会核算人员采用合理的会计处理方式对经营企业产生的业务资金流向数据进行准确的录入和计算,对各项环节的资金进行效果评估与分析判断的整个过程。会计工作的覆盖范围比较广,主要的工作有会计数据的分析和总结,包含对企业的经营状况进行合理的预算及成本控制。会计核算的工作对于企业来说至关重要,企业需要根据会计核算的数据和结果对公司的发展做一个很好的规划。对企业前期工作的经营状况进行总结并制定出公司未来的发展战略。因此,为了更好的发展公司,需要保证财务会计的核算准确率和效果。建立规范的会计核算制度,首先要加强企业会计的培训和教育。然后完善企业内部会计内部的规范制度,与此同时还应该加强外部监督作用。这样会大大提升财务会计规范的核算效果,为公司的发展带来良好的发展。
(二)企业会计核算存在的问题
虽然会计部门是企业重要的部门之一,但是大部分企业在会计核算方面还存在着许多的问题:会计从业人员与企业机构配置不合理;部分企业尤其是中小型企业为了降低人员薪资成本,在会计核算人员方面并不统一。因此,很多的企业会计在会计核算人员的配置没有遵循财务部门的会计制度。导致会计核算准确度大大的降低,影响到部门以及企业的核算效率和质量;企业内部会计核算制度不健全;部分企业由于人员配置不齐而导致工作职责不明确,缺乏统一的部门制度,给公司带来了不良的影响;外部监督制度不健全;会计的核算工作至关重要,在企业的经营过程中管理者若对会计核算工作采用不恰当的干预对财会人员进行物质方面的贿赂,将降低会计人员的核算准确度。
二、加强企业核算规范化管理的措施
(一)建立合理的会计人员配置
针对会计核算人员的配置问题,企业在运营的过程中必须根据相关规定法规加强人员配置制度。企业应该保障财务部门的人员配置具有财会的专业性和科学性。在配置财务部门的人员时,不仅需要人员数量达到该部门的要求,会计人员的素质也是不容忽视的。相关财务部门人员可以根据其专业性进行一定的岗位培训和教育,确保会计核算人员的职业素质和专业能力。在对会计核算人员进行招聘时,要避免一些特殊关系人员的不合理要求。要求企业对人才的选拔做到公平、公正,为企业选拔优秀的人才。同时,为了留住企业人才,可以提高会计核算人员的薪资待遇水平。避免相关人员出现兼职等情况,这样企业才能确保会计核算人员信息的真实性和准确性。在建立合理的会计人员之后,企业的制度才能更加完善,这样能提高会计核算工作的质量和效率。
(二)完善企业会计内部的规范管理制度
在建议合理的会计人员制度之后,还应完善企业内部会计的规范制度,有助于提高会计核算的效率。所以,企业应当完善会计内部的规范制度,使成本预算、财会内部管理、财务资金收支审核与复查等方面的工作会更加顺利。同时,企业还应该在财务会计内部制度上下功夫,建立财务内部规范制度后还应完善会计的管理制度。明确财务部门各个人员的岗位职责,为提高会计核算的效率提供保障。通过完善企业会计内部的规范管理制度,可以使得财务会计核算工作进行循序有序的运转。在实际工作当中,企业财务内部制度的完善,也将会使得企业各部门之间流通运转更加有效的执行。
(三)加强外部监督作用
企业财务内部管理制度的不完善,将影响到财务部门的会计核算只能的有效运行。因此,企业在完善财务内部管理制度规范的同时,还应该加强企业外部机构的监督管理作用。对于企业来说,会计工作在管理方面可能会常常出现一些违规现象。所以,企业应该加强外部机构的管理职能。为了实现会计核算的规范化,企业对财务工作的管理应及时到位,不可懈怠。目前,由于企业财务内部制度的不规范、不完善,极大地影响到了企业外部机构监督管理职能的发挥。充分的利用企业外部机构的监督管理技能,适时的对财务内部工作进行审核与规范。及时的对财务部门的税务事项、会计核算工作进行监督管理,将避免企业财务在核算过程城中出现违规违法的现象。
三、结束语
企业会计核算是企业有效管理的重要环节之一,它能客观的反应企业的经营状况,并且为企业提供有效的决策依据。为了使会计核算工作得到有效的进行,企业应该加强会计核算工作的规范管理制度,采取相关政策措施。建立合理的会计人员配置,完善企业会计内部的规范管理制度,加强企业外部机构的监督管理作用。这是提高会计核算工作有效的根本途径,也是企业发展的根本保障。
参考文献:
[1]黄奕军.议新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下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的影响和完善[J].财经界,2013,4(20):153-154
[2]张云飞.企业会计核算规范化管理措施的探索[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4,5(26):274
摘 要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会计核算日益成为反映经济和社会进步的重要手段和途径。目前,我国公司会计的核算业务能力不高,阻碍了会计核算质量的提高。本文在分析公司会计核算能力不高原因的基础上,试对如何提高公司会计核算业务能力做简略论述。
关键词 会计 核算 业务能力
会计核算是企业经济信息产生的基础。会计人员是公司会计工作的主要承担者,其核算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着会计信息的质量及公司财务工作的运行。我国公司会计核算业务能力较低,影响了会计核算的质量,不利于公司经济管理工作的发展,因此,探索出有效的方法以提高公司会计核算业务能力是十分必要的。
一、会计核算
一般来说,会计核算即是指依据会计制度规定,采用记账、制单、编制报表等方法,记录单位的经济活动,核算经济业务的过程。它是单位的一项日常财务工作,主要目的是得出对单位经济决策有用的会计信息,以实现通过财务管理来整合单位资源、提高资金利用率的目标。
二、当前我国公司会计核算业务能力不高的原因
1.学校教育环节的问题
高职高专会计专业承担着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会计人才的重任,但是目前我国的高职高专会计专业教学过程中存在着许多问题,影响着学员核算业务能力的培养。主要表现在教学方法改革停滞不前,教学手段陈旧,不重视实践教学,忽略实践能力的培养等。此外,教师队伍建设不够也是制约学生核算业务能力提高的重要原因之一。种种弊端导致学员记账、算账、报账能力较差,缺乏对具体问题的分析、处理能力,致使核算能力难以提高。
2.专业知识不健全
纵深性是会计业务的重要特征之一,这就要求会计人员的知识既要有一定的深度,又要有一定的广度,不能只局限于本专业。但现在公司会计的知识结构达不到深广结合,专而不博,难以适应核算能力提高的要求。
3.法律意识淡薄
虽然我国已经颁布了《会计法》、《现金管理条例》等相关法规,但由于会计人员法律意识淡薄,会计核算中的弄虚作假行为及不规范操作行为依然存在。
三、提高公司会计核算业务能力的基本途径
1.加强高职高专学生会计核算能力的培养,把好出口关
在高职高专的教学过程中,应树立全新的教育观念,充分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加强实践教学环节,模拟会计核算流程,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同时,加强专业教材,尤其是实践教材的研究与编写,让学生在实践中系统掌握会计核算方法。加强专业教师业务水平的提升,打造一支良好的“双师型”师资队伍,从根本上提高教育质量,把好出口关。
2.加强业务培训,丰富公司会计的专业知识
会计在重视基础理论知识学习的同时,必须接受继续教育,不断充实、更新知识体系,要掌握与会计相关的经济、贸易、金融、外汇等方面的知识,同时,还应熟悉数学、逻辑学等会计人员必备的知识素养,熟悉新的会计核算原则和方法,同时,认真领会相关政策、制度、准则的精神实质,为提高核算业务能力打下坚实的基础。
3.强化法制观念,加强职业道德建设
为了提高核算业务能力,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性,使公司经济管理工作顺利运行,公司会计必须具有较强的法制观念,做到知法、懂法、守法,在国家会计法律体系下履行职责,依法核算。同时,要提高政治素质,加强公司会计的职业道德建设,自我约束,遵守公共道德,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
4.提高会计人员的职业判断能力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新的经济业务层出不穷,对会计核算能力的提高提出了新的挑战,这就要求会计人员提高职业判断能力,加强对经济业务不确定性的判断,转变观念,更新思维方式,不断适应核算工作发展的需要。
5.加强会计人员的计算机操作技能及对外语的学习
在信息技术时代,电算化早已成为公司财务运作的基本形式,会计信息核算的程序和计算量庞杂,同时,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会计人员同外国同行交往的机会增多,这就要求会计人员掌握计算机操作技能,并能够熟练地运用一门外语,以更好地和国际接轨。
四、结语
财务管理是公司管理的核心,会计核算则是财务管理的支撑,提高公司会计核算业务能力是财务管理的重要环节。公司会计核算业务能力的高低,直接决定了会计信息能否真实、客观地反映公司的生产经营活动,满足有关各方了解公司经营与财务情况的需要。要提高公司会计的核算业务能力,就必须加强高职院校学生核算能力的培养,并加强公司会计的业务培训,丰富他们的专业知识,强化他们的法制观念和职业道德建设,提高职业判断能力,同时,加强会计人员的计算机操作技能及外语的学习。
参考文献:
[1]印荣.论会计人员的专业知识与业务能力.发展.2008(9).
[2]陈海雯.基于工作过程的会计核算技能培养模式探讨.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6).
[3]李素琴.提高会计核算质量措施浅析.山西科技.2011(1).
关键词:会计核算;规范化管理;措施
会计核算是企业经营管理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会计核算能为企业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技术保障,实现企业的经济效益。然而在经济不断发展的同时,企业会计核算工作也要适应企业的发展,不断的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一、企业会计核算的重要性
会计核算是会计工作的基本职能之一,也是会计工作的重要环节,它包括对经济活动的事前决策、事中预测及事后核算三个部分。一般来说会计核算主要是指对会计主体已经发生或者正在发生的一系列经济活动进行的事后核算,也就是会计工作中记账、算账、报账的总称。
二、企业会计核算现状
1.企业会计从业人员素质不高
社会对会计专业的人才需求量大,过去准入门槛低,大量的社会人员通过自学考试后取得会计从业证书,通过这种方式进入会计领域的人员都没有经过系统专业的学习,对会计知识的掌握都很简单,只能处理基本的会计工作,而对于一些难度系数较大的核算工作处理起来就会很吃力,如此核算工作的质量得不到保证。此外,部分非专业的会计核算人员素质不高,缺乏应变能力,自律性不高。在会计核算领域也存在许多素质偏低只为自己谋取私利而损害公司利益的人员,会计核算直接关系到企业的经济收益,这类人员的存在会对企业造成很大的财务和经营风险。
2.会计从业人员与会计机构配置失调
对会计机构进行合理的配置是企业会计核算工作质量的保证,然而,在现实诸多因素的影响下,许多企业的会计从业人员与会计机构的设置是不匹配的,这一现象在中小型企业中尤其突出,中小型企业由于资金成本的限制,并未按照相关规章制度在企业内部设置会计机构。企业在进行会计人员招聘时也有不按照正规程序进行公开招聘的情况,企业高层直接委任自己人承担会计工作,这样一来不但会计核算工作质量得不到保障,还会出现公司高层与会计人员合伙贪污的现象。
3.缺乏完善的监督体系
在对会计从业者进行招聘时简单的面试并不能看清一个人的道德品行,品行不佳的人员从事会计核算工作对公司来说是一个极大的潜在威胁,另外,也有部分人员难免利欲熏心做出违背原则的事情。因此,为避免这一类情况的发生,企业内部应当建立完善的监督体系,有专门的监督制度来规避从业人员的道德风险,保证企业会计核算信息的准确性。4.会计核算主体模糊在某些中小型企业中,企业的所有权和经营权混为一体,企业财产和领导者的私人财产更是混淆不清,如此便为会计核算工作增加了难度。
三、规范企业会计核算的措施
1.提高会计从业人员的综合素质
2017年的《国家职业资格目录清单》显示,会计从业资格证已不在此列,会计从业资格证被取消,有利于引导会计人员持续更新知识、提高业务素质和专业胜任能力,这对于提高会计行业人员素质有着重要意义。为保证企业会计核算工作的准确性,企业在进行会计工作人员招聘时,应聘者的素质品行应当作为最重要的一个考察要素,高素质的专业人才将为企业创造无尽的价值,而若让道德败坏的人员浑水摸鱼进入企业从事会计核算工作,企业将面临巨大的风险,因此,企业在招聘人员时也要通过校园招聘和正规的社会招聘来为企业选择高素质的从业人员。企业可通过考证补助或者工资补助的方式来提高员工不断学习的积极性,促进员工提高业务素质,员工素质的提高也有助于企业财务管理水平的提高。也应当组织会计人员进行系统培训,增加知识储备,也要为员工提供外出学习的机会,丰富员工眼界及时了解行业政策和最新知识。
2.加强会计机构建设
会计机构是一个企业中极其特殊的一个部分,任何一个企业都离不开会计核算,会计核算的质量高低直接关系到企业的发展大计。要想保证会计核算的准确性和有效性,首先需要设置独立的会计机构,将企业财产与管理者的私人财产明确的区分开来,保证财务机构的独立性。此外,在对会计人员进行招聘时也要坚持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再考察应聘者专业知识的同时也注重思想道德素质的评估。如此加强会计机构和人员的建设才能为企业的长足发展提供支持。
3.积极完善会计核算制度
会计核算制度对会计从业人员起到约束的作用,规范会计人员的行为,保证会计信息的有效性。同时也要明确会计核算工作的方法和相关流程,为核算工作提供制度保障,使核算工作透明化、公开化。企业要对相关的规章制度进行宣传,引起工作人员的重视。此外,公司对违规的员工要严肃的进行处理,起到杀一儆百的作用。
四、结语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出企业会计核算对一个企业的重要性是不可估量的,而企业会计核算又存在很多问题,因此,对企业会计核算进行规范化管理必然势在必行。企业自身要充分意识到对会计核算进行规范化管理的必要性,在人员招聘时把好第一道关,注重会计从业人员专业知识的培养,建立完善的内部监督机制,相信通过科学的管理方法,必然能推动会计核算工作的长足发展。
作者:水龙悦 单位:中国铁塔股份有限公司临汾市分公司
参考文献:
[1]王卉敏.新时期企业会计核算规范化管理的具体措施探讨[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4,(15):154~155.
[关键词]PPP模式;会计核算;建议
中图分类号:F28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7)13-0090-01
1 PPP模式概述
PPP模式也可以被称作是公私合营或公私合办以及公私合伙制。PPP模式首先是在英国基础设施建设中进行应用的,将财政资金效率低下和短缺等各种问题进行了解决,吸引了社会资本成功参与公共基础设施的建造。当前我国的PPP模式主要就是外包类和特许经营类以及私有化类三种类型,类型少但具有复杂的运作形式。在实际会计工作中,利用相关会计原则可以将会计要素确认和会计要素计量这两个主要的关键点,针对PPP项目的会计目标,结合公私双发,将产权变动关系的会计信息进行充分的体现,使产权变动具备理论和实务方面的支持。与此同时,可以将受托责任的需求得到满足,可以获得更多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PPP模式在基础设计或者公共服务行业当中将社会资本进行引入,从而使公共服务的质量和效率得到有效的改进,将公共服务项目的生命周期成本进行降低。与此同时,项目在进行的整个过程还要实现公开透明化,这样公众可以更好的进行监督和参与,将风险进行合理的分配,提升项目价值,将管理水平进行改善,从而促进行业实现改革。
2 PPP项目运营模式会计核算问题分析
2.1 项目公司成立阶段
PPP项目会计核算涉及两个主体,分别是政府和PPP项目公司,其中需要特别注意的是基于特许经营权的所带来的利益需要由PPP项目公司来进行核算而不是政府。一方面来看,就目前我国的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现状来看,比如公路、桥梁等辅助设施采用的是传统的收支性核算方式,与政府的财政收入是脱离的。另一方面的问题在于项目公司传统的会计处理方式将公共部门和私营部门成立的项目公司划分为一个主体,这样的界定不利于企业的经济效益提升。因此最好的办法就是区别公共部门和私营部门的职能,使其各自针对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利润六大要素进行核算。
2.2 项目建设阶段
PPP项目建设阶段会计核算面临的问题主要是PPP项目特许经营权资产的特殊性。虽然PPP项目资产的所有权属于公共部门,但是其特许经营权是由项目公司所有的。另外,项目公司依托其特许经营权从PPP项目中获得经济效益,因此对项目公司来说,应当将其特许经营权视作一项无形的资产。其成本即为基础设施的建造成本。
2.3 项目运营与移交阶段
在此阶段主要面临的是运营收入的确认、特许经营权资产的摊销问题,根据PPP项目只在特许经营期间归属于PPP项目公司管理,因此应将此期间作为资产的摊销年限。PPP项目公司的成本即为基础设施的建造成本,因此制定一套完善的成本管理体系对于公司内部各部门之间的成本和资金的监控、计划以及管理水平的提升十分重要,它有利于形成健康和规范化的市场运作体系。
2.4 政府主体的会计核算问题
由于我国的PPP项目会计核算起步较晚,依然存在很多的不足。同时研究发现我国尚缺乏坚实的监督机构,导致PPP项目在实施的^程中很有可能充斥了不正当的营业,同时,PPP项目范围的扩大导致部门项目没有完全纳入政府的账单中,从一定程度上损害了企业的收益,也对政府的形象的树立造成不良的影响,影响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的正常运行。
3 PPP模式下有关会计核算的相关建议
3.1 重视财务预测金融和业务流程
将财务预测纳入财务管理的重要环节,可以有效的提升财务管理水平,促进当今的市场环境得到正常的运行。同时利用ERP信息系统,建立出标准的成本体系,实现规范化的管理。例如BOT项目,项目中主要包括大大小小七个必要的环节,会计处理要实现规范化,那么在实际流程当中,需要针对资本结构等等内容,提出合理的要求。这样一来,政府的社会
效益和项目公司的经济效益都会得到保障。同时,可以对项目进行合理的评估,使投资结构和贷款比例等各个方面都会得到确定,这样在会计核算的过程中,就不会因为会计权益等因素,使工作的正常运行受到影响。例如某项目公司在具体的PPP模式下,成立了专门的部门,将财务预测金融和业务流程提到日程,并切实展开相关的七个环节,针对这些环节实现精细化,取得良好的效果。
3.2 将PPP项目的范围界定进行完善
以PPP项目的项目类型为基础,分成建设型融资和发展型融资。在实现项目类型界定之后,需要结合不同的内容采取具有针对性的管理。这样在实际建设期间,需要有效的控制收益和成本,将项目公司在特许经营期间获得的运营权和实施权进行充分的发挥,从而可以在规定的期限当中,将其运营权进行归还。
3.3 对于政府主体的PPP项目提出的建议
建设完成运营基础设施之前,需要全面的审核其工作。PPP项目会计核算工作的准确性要想得到保障,那么相关的部门需要对其工作进行核实和确认,充分利用各种投资控制行政监督手段,实现全程监控,并且制定出完善的监督体系,使政府工作的透明度得到提高,并且获得当今广大公众的有效支持。如果出现了问题,也可以迅速制定出具有针对性的解决措施,将问题进行有效的解决。
3.4 提高核算可操作性
并不是所有的情形都适合会计准则,PPP项目的会计核算过程中,其自身的可操作性和可实现性需要得到强调。资产分类要实现简约化,在确认过程中,金融资产处理和无形资产处理可操纵性需要得到保证。无形资产在实际摊销的过程中,避免为不法者提供盈利后置的情况,使财务核算的监督职能充分的发挥出来。除此以外,对会计原则还需要给予关注,利用会计原则指导PPP项目的会计核算,在实际工作当中需要高度重视会计原则,明确PPP项目的会计原则,需要满足会计信息的质量要求,确认具体的会计要素和跨级要素计量,在实际会计核算工作当中,避免出现失误和偏差的情况。
4 结语
我国近些年不断加强基础设施的投资建设,PPP项目自身具备很多的优势,但是由于缺乏规范性的引导,因此PPP项目在实际实施的过程中仍旧存在一定的困难。当前在财务领域需要重视PPP项目的会计核算,这样投资方可以及时将项目实施过程中存在的各种问题进行发现,动态监控管理项目。
参考文献
[1] 许涛.PPP模式下会计核算相关问题研究[J].国际商务财会,2015,12:62-64.
[2] 王永辉.基于PPP模式下会计核算的初步探讨[J].现代商业,2016,09:155-156.
关键词:建筑施工企业;会计核算;问题;对策
随着我国新型城镇化的推进,建筑市场的竞争也日益激烈,决策和生产经营活动的安排是决定企业竞争力的重要因素,其与会计核算工作的质量和效率息息相关。从建筑施工企业会计核算整体发展水平来看,会计核算结果的参考性并没有达到理想的要求,从而没有显现出会计核算工作在建筑企业经营与发展过程中的重要战略地位。鉴于此,本文对建筑施工企业会计核算中的问题和对策分析对提升会计核算在建筑企业中的地位有重要意义。
一、建筑施工企业会计核算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一)会计核算数据记录模糊不准确
对于建筑施工企业而言,会计审核工作的内容包括对施工费用、人工费用和材料费用等多个项目的审核,因此在审核过程中很容易出现费用的混淆。其次,建筑工程项目是众多子工程的集成,因此会计核算过程中还包括对不同施工项目的审核,鉴于此,会计审核工作具有一定的复杂性。从现代大部分建筑施工企业会计核算工作的完成情况分析,会计核算数据记录模糊不准确是影响企业决策和会计核算效度的重要问题[1]。在会计核算过程中由于受到建筑工程的种类和施工过程的多变性等因素的影响,从而使一些数据出现反复更改的现象,在频繁更改下一些数据的辨识度越来越低,从而得到的核算结果失去了一定的参考价值。
(二)会计核算信息反应缓慢
会计核算信息反映缓慢是指会计核算工作的时效性和效率较差,即在企业进行某一建筑项目总结时,不能够及时地将核算结果上报,从而使会计审核工作的价值没有得到体现。目前,大部分建筑施工企业面临着这样的问题,其严重地影响到了会计核算工作的战略性地位以及企业相关决策的科学性[2]。
(三)会计核算人员整体素质水平有待于进一步提升
会计核算人员的能力与素质是直接影响核算效率和质量的重要因素,但是就目前大部分建筑施工企业而言,会计审核人员整体素质水平仍有待于进一步提升,其主要表现在专业能力和工作态度等方面。
二、完善建筑施工企业会计核算工作的策略分析
(一)加强对会计核算工作重要性的认识
若想保证会计核算工作价值得以显现,首先要做的便是加强对会计审核工作重要性的认识,从而才能制定出有针对性的制度和规划。会计审核工作的重要性主要体现在其可以为企业决策和发展规划提供一定的参考,从而保证企业决策的合理性和科学性。因此,在完善和加强会计审核工作的过程中,首先要对会计审核工作的本质展开深入的探讨和分析,加强对其相关内容理解力和掌握程度[3]。
(二)完善会计核算工作制度
会计审核工作制度的完善目标主要向着标准化、规范化的方向迈进,即会计审核工作的开展要形成一定的体系,从而保证相关执行主体可以按照一定的标准进行,进而保证工作的质量和效率。现代大部分建筑施工企业重视项目的施工建设过程,而忽视施工项目的管理和核算,这是影响企业发展和经济效益的重要原因。为此若想保证会计审核工作的有效落实,通过规范化的制度对其进行限定和约束是十分必要的。
(三)强化会计核算人员的能力水平和综合素质
会计核算人员是会计审核工作的执行主体,为了确保核算工作的可靠性和及时性,就需要从执行主体的意识和态度等方面对其进行强化。建筑工程是一项复杂的集成工程,各种施工费用也会受到市场和其它外部环境的影响,因此会计核算人员要加强对数据信息变动的敏感性,适应工程项目的多变特征[4]。会计核算人员需要具备的基本知识包括与建筑工程施工相关的专业知识,与费用核算和施工管理相关的管理知识以及与会计行业相关的财务知识等。因此,强化会计核算人员能力水平时可以通过上述几方面入手。其次,会计核算人员的工作态度和工作认识也有待于进一步提升的改造,只有使其从心理层面认识到会计核算工作的重要性,才能够树立正确的工作态度,保证工作的积极性。
(四)加强会计核算工作的信息化建设
会计核算工作的信息化建设是会计信息化管理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在会计核算过程中很容易出现数据记录模糊不准确等问题,同时建筑施工项目还存在在一定的复杂性和多变性,所以在实施核算工作的过程中可以借助计算机提高数记录的准确性,数据变更的及时性和有效性。加强会计核算工作的信息化建设要从完善会计信息化管理系统入手,增设与会计核算相关的共享平台和相关计算软件,从而保证数据信息处理的及时性和可靠性。其次,在加强会计核算工作的信息化建设过程中要使其形成一定的动态管理模式,提高相关工作人员对计算机技术的应用水平[5]。
三、结论
综上所述,本文主要分析了建筑施工企业会计核算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在其基础上探讨了完善会计核算工作的策略。会计核算工作是影响建筑施工企业发展的重要内容,因此为了提高其在建筑施工企业中的战略地位,要加强对会计核算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完善会计核算工作制度,强化会计核算人员的能力水平和综合素质,加强会计核算工作的信息化建设。
作者:汪浩 单位:安徽省地矿局313地质队
参考文献:
[1]吴庆宝.浅谈建筑施工企业会计核算中的常见问题[J].装备制造,2010,01:134+138.
一、工业企业成本会计的定义目标
1.成本会计定义。成本是生产一种产品或经营活动所需的全部费用,是商品经济的产物,是商品经济的范畴,它是价值的主要组成部分。成本的内容在经营活动中一般服从企业管理的需要。成本会计是企业财会人员协助管理计划及控制企业的经营,并根据企业实际情况制定长期性有效的经营决策,并在企业内部建立有力措施和手段控制成本的方法、有效降低企业能耗成本与改良产品品质。成本会计是为了求得产品的总成本和单位成本而核算全部生产费用的会计。成本会计是一个估算、跟踪以及控制产品和服务成本的活动过程,它是企业财务管理工作的一个重要环节。成本会计核算可以为企业的工业生产、运营管理提供科学的决策信息。企业的成本核算工作是工业企业降低成本、改进产品品质、提高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推动工业企业不断发展壮大的重要途径和有效手段。
2.成本会计目标。成本会计的目标是指在工业企业成本核算工作中应达到的目的和要求。成本会计的基本目标是指企业经营活动中的成本核算,并且将目标重点指向基本原理,其最终落脚点是经济效益。成本会计的目标是一定的社会经济和社会环境的产物, 在特定环境下,集中反映企业实际情况为成本核算的具体要求。成本会计的基本目标是要制定适应企业实际经营状况,科学可行的、先进的目标,目标的实施过程中实现其最佳功能。企业的成本核算是成本计量、计算、监督等方面的过程,是以提高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全面服务,并以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为最高目标。
二、工业企业成本会计的基本原则
1.在辅助生产费用分配中的重要性原则 。重要性原则是工业企业成本会计要遵循的主要原则之一,它体现在成本会计的各个具体工作细节和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
①直接分配。直接分配主要是指各个辅助生产部门支出和使用的生产经费,其中包括辅助部门给其他工作单位的费用,以及辅助生产部门内部的生产经费,其中重要的一项就是工作人员的薪金。直接分配的计算方法简单方便, 把繁琐的生产费用分配工作简单化,是重要性原则的主要体现。
②计划成本分配。计划成本分配法就是以辅助生产部门提供的产品、劳务数量及其计划单位成本为主要根据,来计算各种生产费用的分配方法。在企业经营活动中,产品投入生产之前成本会计会对生产成本做全面系统的统计和预测,提供可靠的依据。
③顺序分配。按照顺序分配法就是按照一定的顺序来进行合理的分配,也就是是按照受益的多少,先将受益少的费用支配出去,以此类推,最后分配出去的费用一定是受益最大的。这种顺序分配法就体现了重要性原则,其实质就是按照辅助生产内部相互提品或劳务影响大小来计算,受益小对成本来说相对的影响就要小,而受益大,对生产成本的影响就会稍大,只计算对其影响大的,忽略对其影响小的。这种顺序分配方法简化了成本会计计算生产成本的程序,许多影响对于生产成本来说可以忽略不计。在实际工作中由于各个企业之间的实际情况不同, 企业应该有所选择的使用。
2.在账户设置中的重要性原则 。在工业企业的生产活动中,成本中每一笔的经费支出和使用成本会计都必须做明确的实事求是的记录。企业产品的制造加工费用同样如此,它主要是在基层工作部门支出,但是在实际支出使用之前必须经过一套完整严格的程序,如是基本生产部门,则首先必须通过专门的账户对费用进行细致精确的成本核算之后,按照企业成本会计制定的分配标准将经营活动中产生的费用打入到“生产成本”账户。而如果是辅助生产部门的一些活动, 可以直接进入到工业企业生产成本账户中。
三、工业企业成本会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
近年来,医院经济体质改革迫使医院内部经济运行中投入产出的管理产生重大变革,成本核算成为医院内部经济管理和建立完善的分配制度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成本核算既能满足宏观经济管理的需要,又能适应微观经营管理的要求,在经济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一、成本会计的职能
成本会计作为一种管理经济的活动,在生产经营过程中所能发挥的作用就是成本会计的职能。由于现代成本会计与管理紧密结合,因此,它实际上包括了成本管理的各个环节。现代成本会计的主要职能有:成本预测、成本决策、成本计划、成本控制、成本核算、成本分析和成本考核。在成本会计的各个职能中,成本核算是最基本的职能,没有成本核算就没有成本会计。成本会计的各个职能是相互联系,互为条件的,并贯穿于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全过程,在全过程中发挥作用。
医院成本会计工作是成本管理的基础,它是一项综合性高,复杂度大的系统工程,对促进医院管理,增强医院竞争力有很大的帮助,做好成本会计核算工作是医院顺利实行成本管理的关键之一。
二、医院成本会计的重要性
在医疗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医院要想求得生存和发展,就必须不断增强经营意识,调整服务结构,其中最为重要的是降低服务成本,建立起医院成本会计工作不仅是简单的资金节约问题,更在于如何取得更好的经济效益,实现最大经济利益的管理机制。在日益激烈的医疗市场经济中,作为一个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独立的经济实体,医院必须主动地在重视业务总收入提高的同时加强成本控制,才能达到收支节余提高的目的。成本会计工作在实施过程中真正执行者是广大医院员工,工作成效如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全体人员的协调工作程度,因此,应在完善内部各种原始记录,健全各个部门计量、验收等制度,以确保计量数据充分真实、准确无误的基础上,在医院内部各部门加大宣传力度,从医院主要领导、财会人员,到各个科室的主任甚至是广大医务工作人员,营造出一种全员参与、全员管理的浓厚氛围,使得每一位员工都能认识到成本会计工作在整个医院运行体系中的重要性,都能亲自参与到成本会计工作的各个环节中去。
三、医院成本会计在核算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
(一)医院成本会计对于成本核算的认识模糊,观念落后
医院成本会计人员往往只具备惯用的、基础的会计知识和工作方法,而缺乏高级的成本核算经验,又对成本会计的工作不够重视,很多详细的数据记录分析不完全,不到位。同时,各级管理人员对现代成本管理理念认识不够,往往固守传统的管理模式,盲目创收,忽视成本控制,出现了医疗收入高速增长的同时,医疗成本快速膨胀的不正常现象,甚至形成了零增长、负增长的局面,管理人员观念的落后也导致了医院成本会计工作上的疏忽,因此,加强完善医院的成本核算及成本管理工作意义重大。
(二)目前的成本会计工作多数情况下都只是一种事后的统计核算,其作用只能让管理者明确经营过程中的成本耗费状况,而不能对费用的合理性及可控性做出准确的评估及预测,缺失事前控制和事中控制职能,增加了医院开展系统性成本控制工作的阻力
(三)医院成本会计缺乏一套专业详细的会计电脑系统设备,医院的会计数据档案比较混乱,不便于查看,同时,医院成本会计对电脑操作系统不够熟练,仅仅只会基本的几个会计系统应用程序,为会计工作的进行带来诸多不便
四、改善医院成本会计核算工作中出现的问题
(一)完善医院成本会计组织,解决管理方面出现的问题
为了适应现代成本会计的发展,必须完善成本会计的组织,建立和健全成本会计规章制度,实行全方位、全过程、全员管理成本,使决策层和医院所有部门都重视成本,人人关心成本,提高全员成本意识和素质。对于成本会计人员来说,除了应具备会计职业道德之外,不仅要懂会计和财务管理,还要懂相关的经营管理,特别是要学会运用价值工程、成本最优化理论和方法;同时还要熟悉并掌握现代成本会计的理论与方法,学会预测、决策和控制,学会使用电子计算机进行信息处理,全方位的解决管理方面遇到的每一个问题。
(二)建立完善的成本会计核算计算机信息系统
医院成本会计核算的数据是相当庞大和繁杂的,如果仅靠手工来核算那是十分困难的,这就要求在成本会计核算中要实现计算机系统化、自动化,这是做好成本会计核算工作比较关键的一步。要实现成本会计核算的计算机系统化,一是聘请专业的技术人员根据医院的具体情况进行编程,建立系统;二是直接购买比较成熟的“医院成本核算系统”软件。对于计算机系统的内容要考虑全面,应该包含有成本预测、科室成本核算、绩效考核管理、项目成本核算、病种成本核算等内容,还要考虑能否跟医院其他计算机系统顺利连接。
(三)开展成本预测,掌握未来成本水平及变动趋势
关键词:企业;基建;财务管理;会计核算
一、企业基建财务管理及会计核算存在的问题。
其一,财务管理制度不健全。现行的财务管理制度难以满足当前基建发展要求,在诸多方面存在空白或存在可操作性差的问题,致使财务管理常常面临无章可循的尴尬局面;其二,监督约束机制失控。部分企业尚未建立起完善的监督约束机制,将过多的精力投之于项目的建设上,而忽略了对财务的监管,使得财经法规无法贯彻执行,甚至部分企业滋生了腐败现象;其三,资金管理不到位,企业基建项目管理部门疏于费用支出管理,致使费用支出远远超过预算编制的数额,甚至存在违规使用管理费的现象,从而导致基建成本难以得到有效控制;其四,会计核算不规范,部分企业基建会计在处理业务时存在建账规范性差、会计科目使用不准确、成本核算不连续和不完整等问题;其五,财会人员素质不高。企业管理层对基建项目的会计管理重视程度不足,没有为其配备充足的人力、物力资源,致使财会人员的岗位安排随意性较大。加之,所配备的财务人员素质不高,难以处理好工程成本结转、竣工财务决算等复杂业务,从而导致基建项目会计核算缺乏完整性和连续性。
二、加强企业基建财务管理的措施。
1.建立完善的财务管理制度。财务管理应贯穿于工程管理的全过程之中,涉及概算编制审核、工程成本控制、资金筹集、竣工据算等各个环节,并以概算编制为指导依据,确保工程实际施工情况与财务管理及会计核算工作相一致。企业还应健全财务管理流程,保证财务核算、财务分析、财务评价等各项工作落实到位,通过准确计算融资成本、投资利润率、投资回收期等数据,从经济性评价的角度为基建管理层提供建议资料。此外,基建工作人员要与财务工作人员保持密切配合、及时沟通的关系,通过建立例会制度,使两者之间的信息资源得以共享,以便于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解决问题。
2.健全监督约束机制。在基建项目建设前期,以财务的角度审核相关项目,并综合考虑资金成本、资金来源以及现金流量等因素对其进行成本效益分析,同时根据国家的有关规定对项目的概算进行严格审核,防止立项审批后出现随意修改项目基础指标的情况;在基建项目建设管理过程中,应重点审核资金筹措方案的合理性和合法性,以及时刻监督投资预算计划的落实情况。
3.强化资金管理。首先,实施银行账户统一管理,确保资金的流入和流出均在可监控的范围内。企业应按照有关规定开设银行存款专户,由财务部门负责统一管理和核算,严禁发生资金体外循环的现象;其次,企业应根据基建项目的具体情况建立资金申请和拨付制度。按照投资计划合理安排项目建设进度,制定资金使用计划,及时了解工程施工进度、投资情况以及资金到位情况,将用款计划作为资金拨付的重要依据;再次,制定规范的基建项目资金审核程序;最后,落实基建项目资金使用情况信息反馈制度和报告制度,财务部门应对资金的使用情况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的检查,重点审查是否存在资金挪用、挤占、人为滞留等违法违规的行为。
三、加强企业基建会计核算的措施。
1.规范会计核算。新企业会计准则下,会计人员应准确掌握基建核算在会计科目设置、“在建工程”核算内容、固定资产核算方法、资金结转以及竣工决算等方面的变化;建立新的会计核算流程,摒弃传统的全项目工程成本核算模式,根据不同性质的投资支出分别进行会计核算;处理好项目概算与会计核算之间的关系,设立完善的明细账和辅助账,以确保财务管理部门对项目投资的实时监控;规范竣工决算编制方法,保证会计信息能够真实、准确、完整地反应出项目资金投入产出情况。
2.提高财会人员综合素质。由于企业基建项目的内容呈现出复杂性、多样性的特点,所以其财务管理及会计核算涉及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也较为广泛,会计核算工作量大,这就要求财会人员应具备多学科、多领域的专业知识,如经济学、工程造价学、税法、会计学等。企业应针对基建项目配备专门的基建会计,以减少会计的流动,使会计能够很好地完成费用摊销、工程成本结转、竣工财务决算等复杂业务,从而确保会计核算工作的稳定性和连续性,充分发挥会计监督职能。此外,财会人员还应增强法制观念和职业道德观念,认真做好各项基建资料的收集、加工、处理、整理以及归档工作。同时向主管部门及时、准确、如实地报送会计报表和会计资料,确保基建项目成本核算的真实性,进而为企业的经营决策提供可靠依据,避免决策的盲目性和随意性,将决策风险降至最低。
总而言之,企业应当重视基建财务管理工作和会计核算工作,通过建立财务管理制度、健全监督约束机制、强化资金管理、规范会计核算、提高财会人员素质等一系列措施完善现有工作中的不足,以达到控制基建成本,保证企业财产物资安全完整,维护财经纪律的目的,从而为确保基建项目的顺利完工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一)会计人员的胜任能力
包括会计管理者在内的所有会计人员都必须具备相应的业务素质和业务操作技能,确保能够胜任工作,确保各项政策和措施的有效落实。
(二)会计管理理念
人民银行会计从业人员无论是管理者还是一般的操作人员都应树立风险意识,从思想上提高对内部控制重要性的认识。
(三)职权与责任的分配
会计核算工作分工要准确明晰,只有有效地分配职权与责任,才能有效增强会计核算的风险控制意识,从而规避风险。
(四)人力资源政策与实务
只有建立有效的会计人员的调配、培训考核机制才能保证人民银行会计人员的胜任能力和职业品行。
二、会计核算风险评估
会计核算工作风险评估是对会计核算工作中制度缺失、制度执行不力、会计人员操作失误或道德问题等所带来风险的可能性的评估。对会计核算工作进行风险评估是为了更好地对风险进行跟踪和控制,促使相关部门及时防范和化解风险。会计核算工作风险评估包括信息的收集以及风险评估两个程序。相关部门要指定会计风险管理员进行信息收集、整理和风险评估。
(一)信息的收集
信息收集是指通过各种方式获取风险评估所需要的信息。信息收集是保证风险评估得以正常运行的前提和基础。会计核算风险评估与预警机制建设,需要全方位、多视角地采集预警信息,并以科学的界定和分析评价,增强预警机制的准确性。信息的收集必须坚持以下原则:一是准确性原则。即收集到的信息必须真实,可靠,这是信息获取工作的最基本要求。会计风险管理员必须对收集到的信息进行反复核实,不断检验,同时要尽量减少收集的信息中的虚假信息和模糊信息,避免给评估结果造成影响。二是全面性原则。即收集的信息要完整、广泛,只有广泛、完整地收集信息,才能获知涵盖整个会计核算工作的安全问题,为风险评估内容的完整性提供基础。三是连续性原则。即信息的收集工作必须持续,持续的信息能为风险评估工作提供较为翔实的评估依据。四是重点性原则。即信息的收集要突出重要岗位和人员、重要业务、重要环节及风险点。信息收集方式可采用现场收集和非现场收集:现场收集应主要收集会计管理预警信息,收集主体是会计财务、内审部门。方法上可采取询问被检查部门管理者和其他人员,了解被检查部门对现行制度执行上的难点以及完善制度的建议,通过询问内部监督人员,收集其针对本部门内部控制设计和运行有效性而实施的工作,以及管理者对内部监督发现的问题是否采取适当的措施以及是否存在重大差错隐瞒不报等风险,通过实地查看、翻阅资料等方式收集该部门内控制度的制定、执行,岗位的设置、业务交接、柜面监督、操作流程、重要物品的的保管、查询查复、重要事项的审批等方面存在的风险。非现场收集应主要收集会计核算预警信息,收集主体是事后监督中心。事后监督中心收集的信息包括:规范类,如漏盖印章、凭证要素不全、凭证填写不规范等;差错类,如账务处理错误、利息计算错误、受理无效外来凭证、资金收付不及时或错误、查询查复不及时等可能带来风险的信息;事故类,如由于各种原因造成资金损失的信息。现场和非现场结合,收集会计核算人员思想预警信息。纪检监察部门通过调查问卷以及个别谈话等形式对重要岗位人员的思想动态进行了解,必要时可对重要岗位人员8小时外的生活、交往情况进行了解,收集预警信息。
(二)风险识别及评估
对会计核算风险业务的监督主要分为事前控制监督、过程控制监督及结果控制监督。一是事前控制监督:就是为了保证人民银行会计职责在履行中不发生偏差所进行的事前控制,主要是指各项业务和活动通过依法授权合理界定各级的业务权力。明确各个会计人员的职责分工和岗位互控,能有效防止相关人员的舞弊行为。二是过程控制监督:就是对会计业务活动中正在发生的行为进行的控制,如会计核算记录、重要事项的登记及重要空白凭证的登记等。记录业务与保管重要凭证的职责由不同人员承担,确保凭证和账单得到正确的记载。三是结果控制监督:是对会计业务活动最终结果采取的各项控制措施,如对会计核算业务的事后监督、会计风险业务的定期排查等。会计风险管理员在收集资料和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对收集到的信息进行汇总和整理,对尚未发生的潜在风险和客观存在的各种风险进行系统归类和全面识别。风险识别的主要内容是:识别引起风险的主要因素,识别潜在的风险、识别风险可能引起的后果。风险识别是一种具有持续性和系统性的工作,由于各种条件的不断变化,会计核算工作面临的风险也在不断变化,因此要求不断地对风险进行识别,密切注意原有风险变化的同时,随时发现出现新的风险,风险识别需要制度化。领导小组要定期召开会计核算工作预警联席会议,会计财务会同内审、事后监督、纪检监察等职能部门,抽调业务骨干对整理汇总的预警信息进行科学界定。对会计核算工作风险的评估可采用定性分析法,由会计风险管理员进行。会计风险管理员必须熟知会计核算工作制度,具有较高的理论水平和实际操作经验,会计风险管理员凭借自己的经验和直觉对问题作出判断,划分出风险等级。
三、会计核算风险预警
对会计核算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可分别实行提示性、警戒性、惩戒性为内容的警示机制。
(一)对风险类型为初级的作提示性预警
提示性预警针对会计核算工作较为正常,规范性问题出现频率较高,但没有出现风险隐患,如会计凭证要素不全、漏盖印章、漏写错写会计分录等。提示性预警重在引导会计人员正确履行职责,提高会计核算质量。
(二)对风险类型为次级的作警戒性预警
警戒性预警针对会计核算工作存在一定风险隐患,需要尽快采取措施加以纠正,如内控制度不健全、岗位职责不明确、交接手续不完善、重要事项未按规定程序审批、账务处理错误或依据不充分、资金收付与划拨不及时、查询查复不及时、未按规定进行数据备份、会计人员加班无审批等。通过警戒性预警提醒会计核算部门领导加强内部管理,强化会计核算人员安全意识,警戒性预警达三次以上者上升为惩戒性预警。
(三)对风险类型为重大的作惩戒性预警
关键词:事业单位;会计核算;资产管理;问题;改进措施
1会计核算和资产管理概述
会计核算和资产管理是事业单位工作开展的重要环节,前者是会计工作的核心内容,也是会计工作的基本职能之一,同时具体工作开展需遵循《会计法》相关规定,具体工作以货币作为计量单位,核算工作遵照经济业务时间发展顺序,对会计记录的信息进行整理,并且真实、高效地编制会计报表,保证核算工作符合事业单位的会计规范制度,进而为具体经营活动提供可靠的依据和资料。在事业单位发展过程中,会计核算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能够合理评估会计管理实际情况,为管理者提供科学有效的依据,使其对单位经营情况进行科学合理分析,在此基础上做出合理决策,切实提高资金的利用效率,促进事业单位会计工作进一步完善;而事业单位资产实行国家统一所有,政府分级监管,单位占有、使用的管理体制,具体管理工作开展中遵循资产管理与预算管理相结合的原则,施行实物费用定额制度,保证资产整合与共享共用(个人认为这段话的表述有待商榷,这应该是企业的内容)目前我国事业单位规模不断扩大,使得资产管理工作日趋复杂,管理人员旨在通过资产管理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从而合理利用自身现有资源,提升单位发展经济效益。
2会计核算和资产管理存在问题
2.1会计核算中存在的问题
受市场经济发展影响,事业单位会计工作复杂性不断提升,增加了会计核算的难度,且在具体工作开展中出现诸多不适应情况,具体表现为:第一,固定资产核算方面,折旧问题对会计核算工作影响较大,根据新会计制度相关规定可知,事业单位对固定资产计提折旧主要采用两种方法:年限平均法和工作量法,其固定资产的应折旧成本金额就是其成本,计提固定资产折旧无须考虑预计净残值。新颁布的《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在2013年正式全面执行,新会计制度下,事业单位对固定资产计提折旧主要采用两种方法:年限平均法和工作量法,其固定资产的应折旧成本金额就是其成本,计提固定资产折旧无须考虑预计净残值。第二,无形资产摊销中存在的问题,在具体经营过程中,容易出现无形资产购入和摊销并未披露在月末资产债表中,使得无形资产处于财务报表和会计记录之外;第三,会计报表披露存在问题,事业单位会计报表中需要包括预算执行情况,但是在实际工作中报表仅对各项收支的实际发生数进行附注,但是并未表明预算数与实际发生数之间的关系,不利于信息使用者详细了解预算执行情况,从而造成严重误导。
2.2资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事业单位在资产管理过程中同样存在诸多问题,具体表现为:第一,管理力度不足,在事业单位发展中,其资产主要来源于财政拨款,很多单位仅注重经费分配但是忽略了资产管理,且缺乏有效的资产管理监督,对违反管理规定的行为未做出有效处理,使得资产管理工作呈现混乱状态;第二,数据缺乏真实性,(原因同上)在运营过程中,很多单位不重视固定资产核算,并未形成采购、验收和使用制度,同时很多单位固定资产处于长期闲置状态,或者在购入时登记入账,但是对于报废或者发生毁损的资产而言,必须经由国家财政部门批准后方可处理,单位无权自行处理,(事业单位资产发生毁损、报废等情况必须先转入待处理资产损益科目,待财政部门批准后方可处理,不允许自行处理)导致出现资料数据不真实的情况。
3会计核算和资产管理问题解决措施
3.1改进会计核算体系,提升会计核算效率
核算体系的合理性是保证会计核算工作有效性的关键,因此在具体工作开展过程中,工作人员必须采取有效措施,改进会计核算体系,进而真实地反映事业单位经营成果和财务状况。例如在某事业单位核算体系改进过程中,工作人员将权责发生制作为基础,若事业单位存在经营收入,则必须严格执行收支两条线管理(事业单位的如果存在经营收入必须严格执行收支两条线管理,事业单位有财政补助收入不存在非经营收入),并对负债进行核算和确认,并对成本实施全面核算,同时就固定资产核算而言,工作人员实现其与会计制度的同步,并在固定资产确认过程中严格遵照事业单位会计制度,遵循双分录标准,先对事业支出和财政补助收入等科目进行确认,随后确认非流动资产基金和固定资产。此外,工作人员需要对无形资产信息进行披露,不管是否存在内部成本核算情况,无形资产必须在受益期内实施分期摊销。
3.2提升会计报表的合理性
在会计核算过程中,事业单位既要采取权责发生制,还需要保证政府会计和事业会计应用同样的收付实现制开展会计编制工作,但是二者之间存在矛盾,因此为了提高会计核算工作质量,事业单位需要结合其实际情况,完善各类会计报表。例如在某事业单位会计核算工作开展过程中,可采取如下措施:第一,完善单位报表体系,务必保证主报表包括资产负债表,收入支出表及现金流量表,其中收支表需详尽地展现事业单位的盈亏情况和收支状况。第二,加强财政和审计监管,在事业单位发展过程中,审计和财政部门会对行政事业单位进行严格监管,严格按照事业单位会计准则提交会计报表,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和可靠性。这段话的描述我个人认为有待商榷。事业单位会计制度规定,事业单位的会计报表分为资产负债表、收入支出表及现金流量表。事业单位的收入支出表已经非常详尽地体现出收支和盈亏情况,所以损益表无从谈起,那此企业的内容,而且在实际工作中财政、审计等部门对行政事业单位的监管是非常严格的,事业单位必须按照事业单位会计准则提供会计报表,以上意见请写作老师考虑。第三,纳入基本建设会计信息,以此取代原有单独的基建财务报表,进而有效改变建设会计信息被排除在事业会计报表之外的状况,并且在报送过程中采取事业会计报表附表形式。
3.3进一步完善资产管理制度
资产管理制度的完善是提升资产管理质量的关键措施,工作人员在具体工作开展中应结合事业单位实际情况,对现有制度尽心修订,以此形成完整的资产管理制度。例如在某事业单位发展过程中,管理人员召开管理层会议,主张建立健全资产管理制度,对资产购置、使用、转让和处理各个环节进行分析,找出其中存在的问题,并对其进行系统分析,以此制定有针对性的管理制度,保证各个环节的顺利开展。同时管理人员建立配套的管理制度,明确资产管理相关责任人,将具体管理权限下放至特定人员,避免出现推卸责任的情况。此外,工作人员还将资产管理纳入常规化管理体系,采取定期盘点的方式,及时掌握单位资产实际情况,以此保证资产和账目的一致性,消除数据和信息真实性较低的问题。
3.4切实提高监督管理力度
在事业单位会计核算和资产管理过程中,必须提高监督管理力度,进而保证事业单位资产安全、高效运转,并保证资产信息的真实性和准确性。例如在我国事业单位发展过程中,工作人员从如下方面入手加强监管力度:第一,融入现代科学技术,工作人员在具体工作开展中引入先进的资产管理软件,并根据企业资产实际情况,创建了资产管理网络平台,实现单位内部的互通相连,保证资源的共享性,切实提高资产管理的透明性和真实性,进一步提高会计核算和资产管理的效率;第二,构建严格的监督机制,单位领导层对监督工作权限进行合理设置,明确分工,并对资产购置、使用和处理等各个环节注意事项进行分析,出台有针对性的监督机制,避免出现资产随意管理行为,保证监督工作有章可循;第三,将预算安排和使用效率挂钩,工作人员对资金进行合理安排,在最大限度上保证资金使用的合理性,并明确实际用数和预算用数之间的关系,以此保证资产管理的合理性。
4结语
综上所述,目前,我国市场经济发展迅速,市场环境日趋复杂,对事业单位发展造成严重影响,事业单位受市场经济因素影响,原有垄断优势减弱,市场竞争日渐激烈,为了获取良好的经济效益,事业单位必须重视会计核算和资产管理工作。但是在传统工作开展过程中存在诸多问题,因此事业单位财务人员应结合单位实际情况,明确其中存在的问题,采取有效措施对其进行改进,重点改善会计核算体系和资产管理制度,此外还应对具体工作人员进行培训,提高其综合素质,以此更好地应对不断发展的会计工作形式。
参考文献
[1]俞崟.浅谈事业单位会计核算及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经营管理者,2015(7).
[2]包尧峰.事业单位会计核算与资产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与改进方式[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4(3).
[3]毛佳娴.事业单位会计核算及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及改进[J].山西青年,2016(14).
关键词:会计基础工作;税务稽查;关键点;实践重要性
中图分类号:F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2)17-0112-02
1 内部会计控制财务基础工作要点
2008年6月28日,财政部、证监会等五部委(财政部、证监会、审计署、银监会和保监会)联合了我国首部《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随后,2010年4月26日,财政部、证监会、审计署、银监会保监会(五部委)又联合了《企业内部控制配套指引》,接下来企业实施内控基本规范及配套指引,内部会计控制财务基础工作在企业内控中的作用显得尤为显著,并在日常税务核算与企业经营管理中发挥着无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会计基础工作主要是对会计核算和会计管理服务的基础性工作的统称。
随着社会经济环境的变化和人们对会计基础工作的重视,会计基础工作水平也不断提高,它在维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和提高经济效益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会计基础工作主要包括会计机构设置、会计人员配备、会计核算、会计工作交接、会计档案管理、会计监督、建立会计管理制度等相关工作,是经济管理工作的重要基础。
坚持不相容岗位相分离的原则,对会计人员进行科学合理的分工,使之相互监督和制约。根据企业性质和特点,相应岗位设置包括:会计机构负责人、出纳岗、往来款项管理与核算岗、存货管理与核算岗、投资管理岗、工程项目管理岗、固定资产管理与核算岗、无形资产管理与核算岗、资金管理岗、工资管理岗、收入成本管理岗、税务核算管理岗、费用核算管理岗、总账报表分析岗、会计档案管理岗等岗位。根据内部牵制制度的要求和工作需要,兼容岗位可以一人一岗,一人多岗,一岗多人。
会计核算,会计基础工作重要环节,日常操作包括:账务处理、结账和对账、编制财务报告、会计工作交接、会计档案管理、监督检查、会计管理制度。
申报会计报表审查,是审查的重要环节,主要包括:资产负债表的审查、利润表的审查、现金流量表的审查。
1.1 资产负债表的审查(主要从两个方面审查)
(1)根据会计核算原理,从编制技术上审查资产负债表的资产合计数是否等于负债与所有者权益合计数,相关数据的衔接勾稽关系是否正确;
(2)对资产、负债及所有者权益各项目进行审查,若流动资产实际占用数增长过快,则应注意是因材料或商品集中到货或因价格变动等因素引起,还是由于管理不善、物资积压、产品滞销或者虚增库存成本所造成;对固定资产的审查,应注意了解资产增减变动的情况及企业折旧计算方法是否得当,计算结果是否正确等。
1.2 利润表的审查(主要从7个方面审查)
重点审查销售收入是否真实、计算是否准确;销售成本是否与收入匹配;营业税金及附加计算结果是否正确,有无错计漏计等情况;销售利润是否正常,与上期相比有无增减变动;营业利润是否正常;投资收益是否按照正常情况收回;营业外收支有无异常变动等方面。
1.3 现金流量表的审查
应注意现金流量表项目计算是否准确及项目数据的来源等方面。核对经营活动、筹资活动、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
2 税务稽查视角方面涉及财务基础工作内容
企业应对日常经营业务活动产生的结果进行全面清查,清查涉及的方面应是业务实施过程中的应税环节、行为过程所涉税的方面,主要关注以下方面。
2.1 业务行为涉税方面
(1)增值税的主营涉税方面:增值税税负问题。
以本企业稽查为例,切身实际说明稽查局关注的方面,也就是企业自身所需要在平时日常核算及管理中做到和解决应重视的方面:
主体从四个方面入手:(1)收入、(2)成本、(3)、应交税金、(4)、存货清查后,根据这四个方面的真实数据,锁定税负情况,稽查基础计算公式(有效):
①本期无留抵。
(收入-成本)*税率+存货(期初-期末)*税率-上期留抵=应纳税额(全年累计(税率17%)
②本期有留抵。
(收入-成本)*税率+存货(期初-期末)*税率-上期留抵-应纳税额(全年累计)=本期留抵(税率17%)
结果相等,就正确结果为负数,不交税;
结果为正数,要补交税;看应纳税额与当年实际缴纳的税款差额,大于实际数,要补交税款。
(2)增值税的其他涉税方面:其他业务收入与销售返利区分认定问题。
企业的其他业务收入被认定为对上游厂商购货达到一定数量时的销售返利,企业常常会将促销费作为其他业务收入申报营业税,属于申报税种错误差异,应做进项税额转出处理,补缴增值税。此类问题在稽查中是作为税务部门的重点关注的方面之一。根据企业情况,应在收取其他业务收入时将财务基础工作做扎实,即:
①相关配套合同、协议的收集、整理、存档;
②尽可能的避免零头和小数点的收入;
③账务处理时控制好其他业务收入与支出的配比以及其他业务利润的与利润总额的比例。
(3)部分玻璃退货时未对已抵扣进项税额进行转出,导致多抵增值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