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法治教育学习

法治教育学习

时间:2023-09-13 17:14:51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法治教育学习,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法治教育学习

第1篇

为增强青少年法治观念,不断提高广大青少年的法治意识和法律素质,引导青少年在社会实践中正确使用法律,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根据省、市文件精神并结合我区实际,由区委法治办(区司法局)统一安排部署,我区于每年9月定期开展全区青少年法治宣传教育周活动。现将工作开展情况总结如下:

一、加强领导,落实责任

为全面开展全区青少年法治宣传教育工作,每年法治宣传教育周活动期间成立活动领导小组,制定了活动方案,明确了工作任务,落实了工作责任和措施。全区形成了部门、学校齐抓共管、整体联动的格局,确保了活动的顺利开展。

二、突出重点,开展多形式的宣传

每年青少年法治教育宣传周期间,活动紧紧围绕当年的活动主题为中心突出重点,形式创新,通过家庭、学校、社区三位一体的法治宣传教育形式,大力宣传与青少年健康成长密切相关的法治、法规。    

一是各校利用国旗下讲话,紧紧围绕中心“学习宪法知识,增强宪法观念,争做守法公民”进行,学校领导对全校师生进行法治宣传教育,营造浓厚的普法教育氛围。如2017年9月15日下午,我区在xx小学举行了“争做守法小公民”集体宣誓活动,收到了良好的教育效果,广大师生都充分感受到法律的重要性,法治的力量深入人心。

二是坚持将法治教育与课程教学有机结合,结合教学活动对学生进行法律常识和法治意识的培养,大力加强法治教育。充分发挥了法治副校长和法治辅导员的作用,法治副校长分别进行了法治讲座,认真为学生辅导了《宪法》、《未成年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义务教育法》等法律法规。

三是积极营造校园法治宣传教育活动氛围。充分利用了网站、黑板报、宣传栏、悬挂横幅等形式营造浓郁的法治教育氛围,增强了青少年学生的法治观念和遵纪守法意识,预防和减少违法犯罪行为。使“法治宣传活动周”的法治宣传深入人心。

四是组织各校利用班会开展了主题班会宣传教育活动,教育学生学法、知法、守法、用法,做一个遵纪守法的好公民。

三、积极宣传,效果显著

通过多年的努力,提高了广大学生以及学生家长、群众的法律素质和自我保护能力。通过多种形式的宣传教育,使广大青少年普遍受到良好的法治教育,进一步提高了广大青年学生的法律素质,在广大青年学生、学生家长、群众中形成了学习法律知识,增强法律观念,争做守法公民的良好风尚。

第2篇

一、加强领导,广泛宣传,深入开展“五五”普法教育

1、着力注重法制宣传教育队伍建设。五五普法工作一启动,学校就根据上级部门要求,成立了学校法制宣传教育领导小组,建立了以行政、各年级、团委为主体,以党员同志(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班主任、任课教师(特别是政治课教师)为骨干的学法、普法工作队伍,深入开展普法宣传教育,及时制定了《普法工作计划》,按步骤,有条理地把五五普法工作落到实处。

2、不断加强法制宣传教育力度广度。学校通过校园黑板报、宣传栏、横幅等多种途径和形式,形成全方位法制宣传教育格局,营造浓厚的宣传氛围,有力地提高了全校师生对“五五”普法重要性的认识,也增强了普法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断巩固师生的普法意识,增强普法教育的实效性。

二、不断学习,明确重点,实现“五五”普法整体推进

1、不断学习《教师法》《工会法》等法律法规,增强广大教职员工法制观念和法律意识。

领导干部普法教育学习做好表率。开展“五五”普法宣传教育后,学校行政着力把法制宣传教育的内容落实到日常学习中去,特别是对与教育教学相关的法律法规的学习,使领导干部们在吃透相关法律精神的基础上更好地依法治校、依法治教。

教职员工普法教育学习明确职责。组织教职工重新学习了《教师法》《教育法》《工会法》等法律法规,在此基础上进行了法律知识竞赛,通过学习竞赛后,教职工遵纪守法、依法施教、依法办事的自觉性明显提高了,也更明确了自己的义务、责任。教职工中没有发生一起违法案件,大家更增强了教好书育好人、做好示范表率的信心和决心。

2、加大学生法制教育工作力度,增强学生学法、用法、守法的观念和意识。

立足课堂,让法制教育进头脑。学校充分发挥课堂教学在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主导作用,让法制宣传教育“进课堂”“进教材”“进头脑”,通过政治课、班会课等课程以及其他各学科教育内容,将法制教育有机地融入到日常的教学中去,让学生法制观念和意识逐步提高,从而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成熟健康理。

按照实际,让法制教育分层次。学校针对学生年龄实际和个性特征,在法制宣传教育上非常注重层次性和针对性。比如初中二、三年级学生通过班级集中学习和自学相结合,每一届新生重点学习《佑君中学德育守则》让学生对《未成年人保护法》与《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等法律知识有一个初步了解,明确自己的权利和义务,为积极努力学习打下扎实的法律基础。

加强合作,形成法制教育合力。对学生进行法制教育,是学校、社会、家庭三方共同的责任和义务,形成法制教育合力,对促进学生法律意识和行为将起到十分积极的作用。学校各年级在期初或期末都会发放《告家长书》,争取家庭的配合,监督教育学生知法、懂法、守法;同时学院积极协调社会各方面力量,用浓厚的法制宣传教育氛围来切实加强学生法制学习,用积极的思想指导自己的行为,做一个遵纪守法的好公民。

第3篇

1.高职院校法治教育存在的问题分析

1.1没有重视法治教育

大力发展学生的职业素质是当前高职院校的培育重点,可是职业素质是一个极为综合型的指标,其不但是指对学生进行职业技能上及职业素养方面的培养,其人文精神与法治意识等无一不是需要重视的关键组成部分。就现今而言,大部分的高职学校对于法治教育所具有的关键地位依然认识不够到位,未能将法治教育摆在重要的位置,也没有安排专业法治教师给予负责学生法治教育。有的高职院校仅把法治教育看成一个形式,只是简单地安排几个课时或者几个讲座,并没有从法律情感、法律观念等方面对学生实施法治教育以及法治精神的培养。

1.2高职教育的结构不合理

高职教育注重对学生进行专业水平方面的培养,这也是无可厚非的,可是教育资源的过分倾斜与狭隘,以及对人文精神和法律素养的忽视,这显然是与高职院校的培养目标是相背离的。目前在高职院校中,法治教育是毫无地位可言。法治教育部门基本上是没有跟其他教学机构或者管理部门进行单独设立,一般是将法治教育部门挂靠或隶属在社科部或则学工部门等;也没有保障学生法治教育的工作与科研经费。显然,在这种情况下实施法治教育,难以收到很明显的效果。

1.3法治教育内容缺乏针对性

从笔者多年的调查与研究发现,我国有些高职院校所开展的法治教育内容不是很丰富的,内容单一或内容浅薄,往往只放在了公民的基本性“普法”这一层面上进行教育,和高职学生专业的学习及未来职业的选择上存在着很大的差距,甚至和社会的实际生活已经全然脱节,导致法律知识只停留在书本上,未能有效的引导学生树立起正确的法律观,就更不要说法律素养的培养了以及法律行为习惯的养成了。高职院校的法治教育不仅未能做到和高职生的专业学科相结合,构建起高职生们的综合素养,也未能跟高职生的各种职业计划有机地结合起来,所培养出来的高职人才缺乏法治观念及法治情感。

1.4法治教育方式简单落后

在高职院校中,学校、老师与学生对于法律教育的重要作用认识显然是不足的。在定位上的误区,直接导致了在教学资源上的投入方面严重不足,从事法治教育的教师没有培训的机会,也造成了法治教育形式跟教育方法比较简单甚至比较落后。还有一些高职院校开展法治教育的模式比较简单,只是班主任在课堂上开一两次法治教育主题班会,并且法治教育内容枯燥无味,可想而知这种法治教育效果是不够理想。教学中法律条款的罗列多,解释多,而对于高职生们所学专业以及今后职业生涯的预期几乎没有涉及到,激发高职生对法治学科产生兴趣,使其在思想上产生共鸣显然是无从谈起。

2.加强高职皖校法治教育的对策

2.1进一步完善高职院校法治教育的内容体系

其一,将法治学科从思政学科体系当中分离出来,变为一科独立而关键的学科体系。有的高职院校是结合高职教育开设的一系列职业设计来优化与调整本校的法治教育的体系与结构,科学归类,把法治学科跟高职学校开设的其他专业知识之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也有的高职院校跟高职生之职业设置与规划有机地结合起来,并结合高职生今后的职业性质,开展内容教学,让枯燥乏味的课堂教学变得鲜活生动,变抽象的内容为具体事例,这样高职学生才可以从内心深处发现法律素养是可以帮助其提升自我价值、自身能力与自身素质。其二,有些高职教育存在法律教育比较盲目的倾向,为此应该对本校的现有的法治教育之相关理念给予优化与调整,不断加强高职学生的法律认知教育,从根本上改变过去仅注重法规教育而忽视法理教育,偏重刑法跟民法的教育而忽视职业道德、职业法规等教育的现状。那么,这就要求应增强法理学以及法治基础内容的学习力度,帮助高职生树立起法治精神及形成法律素养。添加与之有关民商法、职业法以及地方性的法治教学内容,体现出法治和高职生们的职业技能,大力培养高职生法治精神。

2.2完善高职院校素质教育理论

法律可以说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已经走进人们生活的每一个方面,但是法治素养是人们从事各项工作的基本素养,也是人们事业之基,可是现今有些高职学校并没有高度重视法治素养教育与研究。尽管现今的我国大部分高职院校已经意识到学生法律素养教育的作用,但是这些高职院校也是“纸上谈兵”,空空而谈,却无比较成熟的素质教育体系与理论用来支撑法治教育。这种情况下就直接让法律精神的培养与树立成为了无源之水。所以,高职院校一定要进一步完善素质教育理论,树立正确的人才观与人才培养模式,从德智体法等多个角度、多个层面引导学生全面发展,这样才可以为社会培养与输送法治素养高、理论知识扎实的高职人才。

2.3突破传统的法治教育模式,创新教育方法方式

其一,法治教育应增强活动课程的实践教学模式的改革力度,充实课堂教学内容,运用参与的形式以及互动的形式进行教学,结合一些的社会治安、利用职务便利犯罪以及青少年犯罪等的一系列相关案例,促使高职生从法律视角去考虑问题,革新被动形式的学习模式。增强高职生对法治知识内容的“切身感悟”和“内化”。其二,增强学校文化的建设,构建起校园法律文化营地。结合法律讲座、法律知识大赛、志愿者服务以及模拟法庭等的相关活动,全面发挥出团委、学生会以及学工处的强大功效,组织形式各样、吸引力强的法律知识宣传活动,使更多的高职生借助观察、辩论、评价与参与等的形式,对法律价值进行体验、解析与判断,增强学生的法律素养。其三,构建校外法律教育阵地,借助参观少管所、监狱以及警示教育等的方式,进一步加深学生对我国法律的认识,促使学生从学法、懂法提升到守法、信法与护法的层次上来。

2.4应努力实现高职法治教育技能化与职业化

高职法治教育不能偏离了高职院校的职业技能培养目标,应该立足社会职业人才的培养这个出发点,将法治教育跟学生社会职业技能理论知识有机地结合起来,实施同步教育与教学,并将法治教育不断技能化与职业化,让学生灵活掌握社会职业技能知识的同时也掌握了各项法规的应用能力。譬如,在对会计电算化专业学生进行专业知识教学时,教师要侧重于传授学生关于会计法、审计法跟职务犯罪等多方面的法律法规知识。而对于计算机软件这一专业的学生的教学,则应该十分注重对知识产权保护、基于网络管理方面的法律知识的传授。同时,法治教育要跟高职生未来就业与未来创业有机地结合起来,以进一步凸显出高职院校法治教育之职业化的特征,要多安排一些课时加大《劳动法》、《合同法》等与学生将来就业密切相关的法规学习,这样可以为高职生将来步入社会,积极参加工作打下良好的法律素质基础。

参考文献:

[1]吕小燕,姬志茹. 高职院校学生法律意识状况的调查与分析研究[J]. 科技创新导报. 2011(18)

[2]谢山河,黄章华. 关于当代大学生法律意识的调查分析[J]. 教育学术月刊. 2008(07)

[3]陈会玲,孙小龙. 对职业院校改进法治教育工作的思考[J]. 科技信息(科学教研). 2007(13)

[4]黎路,熊小林,彭友元. 高职院校法治教育的不足及其完善措施[J]. 职业教育研究 2010(S1)

[5]李丹梅. 高职院校大学生法律意识的培养[J]. 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1(01)

[6]吕新云. 当代大学生网络道德素质与法律意识调查研究[J]. 传承. 2011(12)

[7]马燕敏.大理学院大学生法律意识现状调查与研究——兼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学方法改革[J]. 中国校外教育. 2011(10)

第4篇

依法治校是依法治国的具体体现,新时期学校要统一思想认识,强化全体师生依法治校意识;强化依法治校宣传,营造依法治校良好氛围;落实各项制度,保障依法治校具体落实;着眼学校细节,提升学校管理水平等,努力推动法治校园和谐校园建设。

关键词:

依法治校;学校;管理

依法治校是教育领域践行依法治国的具体体现,它有助于推动学校管理方式改革,规范学校教育教学与管理行为,在全校形成良好的法制教育氛围;从大的层面来说,依法治校有助于实现我国教育事业与教育管理整体进步,为社会培养法制意识强、综合素质高的人才。

一、统一思想,强化依法治校意识

依法治校的前提是全校师生是否形成统一的思想认识,尤其是学校管理者是否具有清晰的依法治校意识,是否认识到依法治校的时代意义。“发展教育是振兴中华的必由之路,科教兴国和教育事业的发展必须走依法治教、有法可依之路。进一步依法治理教育事业是摆在广大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个十分重要的任务。”学校管理者要不断加强学习,认识到依法治校是推进依法治国、构建法治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随着依法治教的基本方针在教育工作中的贯彻落实,依法治校作为依法治教的重要组成部分已成为当今学校管理的必然选择。”学校管理部门要在教育主管部门与学校领导的部署下,形成统一的思想认识,认真学习国家法律法规,尤其是要深入学习国家与地方依法治校的文件,领会并吃透相关文件精神,将依法治校上升为一种学校的自觉意识,在日常工作实践中,努力推进依法管理、依法执教,在教育法律法规的规范下,实施学校管理,确保全校师生的合法权益,营造依法育人的良好氛围;学校要切实开展好教师法制学习与培训,使教师的教育教学在法制轨道中运行,利用法律维护自身权利,同时依法执教,规范自己的教学行为,保护学生的受教育权利。在学生中,学校要使法制教育活动常态化,强化学生法制意识,使全体学生学法、知法、懂法、守法,自觉地提升法制意识,用法律规范自我言行,促进学校管理水平的提升。

二、强化宣传,营造依法治校氛围

良好的教育氛围能够对全校师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学校要强化依法治校宣传,不仅要发挥学校传统宣传平台作用,还要开拓创新,拓展新的宣传渠道,在全校营造依法治校的良好氛围。发挥传统宣传平台作用。学校在长期宣传教育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宣传经验,学校要借助学校橱窗、文化长廊、校园广播、教师会、学校集会、主题活动、专题教育活动等大力开展依法治校宣传。在学校文化建设中,要将依法治校作为学校文化建设的重要内涵之一;在学校班级环境中布置中,要突出依法治校内容;要结合主管教育部门的要求,在学校深入开展好依法治校专题教育活动。学校还要善于拓展宣传平台,借助学校宣传网站、家校通平台、班级网络学习平台等,开展依法治校专题宣传。条件允许的学校可以通过信息课与法制课程的整合,引导学生进行网络法制学习与学习互动;在教师层面可以借助微媒体平台,例如微信、QQ、微博等平台,开展依法治校学习,通过网络互动与跟帖,激活教师依法治校的思想认识,营造依法治校氛围。

三、落实制度,保障依法治校落实

“建章立制,崇正精神为规范学校的制度体系,是办让人民满意学校的制度保证。”制度是落实依法治校的保障,学校要根据依法治校的要求,制定出详细的制度,确保依法治校落到实处。依法立校制度。学校要根据《教育法》的要求,完善学校办学章程,严格教师准入制度,保障教学所需硬件设施,多举措保障资金来源,确保学生的受教育权利的实现;依法管理制度。学校要积极转变管理理念,把依法管理作为现代学校管理的基本理念之一,形成系统的管理思想,进一步规范教学管理行为;依法执教制度。在新形势下,学校要进一步解放思想,树立“以生为本”的教育管理思想,在管理中突出学生主体地位,把学生置于学校工作的中心地位,紧紧围绕学生主体,化管理、教学为服务,在法律框架下依法执教。此外,学校还要根据法律法规的要求,将依法治校思想渗透到学校管理的方方面面,大到学校发展目标、人才培养目标,小到学校的日常常规等,通过制度的细化,将学校各种管理行为、教育教学行为置于法律运行轨道之中,形成一套自上而下、由外而内的自我约束机制,推动学校依法管理,学生自主管理等;同时细化学校管理责任,使每一位教师都自觉按照法律的要求履行好自身的职责。

四、着眼细节,提升学校管理水平

依法治校必须要着眼于细处,才能使依法治校落到实处。学校要依法治校理念的指导下,强化校风建设。教师层面,学校要根据教师的教学实绩与岗位履职情况,在不违反相关法律政策的前提下,制定奖惩机制,调动教师教育教学与参与教学管理的积极性;学生层面,要严格按照要求控制考试次数与难度,执行课程标准,确保学生受教育权利不受侵犯。在全校形成严谨而活泼的校风。要依法推进学校民主化管理的进程,一方面积极为教师职业发展创造条件,鼓励教师积极参与学校组织,包括学术、教研、工会与管理等;另一方面要主动引导学生家长社会参与学校管理,学生是被管理者,也是管理者,只有引导学生自主参与学校管理,才能使学生自外而内地形成依法治校自觉意识;要主动引导家长、社会参与学校管理,自觉接受家长与社会的监督,提升学校依法治校的外在压力,使学校自外而内地形成依法治校的自觉意识等。

总之,学校要积极转变教育管理理念,提升依法治校认识,在学校管理实践中不断探索依法治校的途径,将依法治校理念内化为学校管理与学校持续发展的自我要求,努力践行依法治校,促进法治社会、和谐社会建设,构建法制化校园与和谐校园。

作者:唐东斌 单位:广西河池市都安瑶族自治县地苏镇三弄中学

参考文献:

[1]付晓梅、伍维根、李巍.对依法治教必要性的再认识[J].教育发展研究.2004(11)

第5篇

时光在流逝,从不停歇,一段时间的工作已经结束了,回顾这段时间的工作,一定有许多的艰难困苦,让我们好好总结下,并记录在工作总结里。那么你有了解过工作总结吗?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关于法治教育宣传的工作总结,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法治教育宣传工作总结一

为了进一步把我校法制教育工作推上一个新的台阶,结合2014年“12。4”全国法制教育宣传日,根据区教育局指示精神,我校把普法教育、依法治校、依法施教作为创建安全文明校园,培养文明之花的重要工作来抓。给学生营造安全的学习环境、生活环境,创建安全文明校园。现对本次活动总结如下:

一、成立领导小组,强化教师法制意识。

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非常明了“身教胜于言传”的。要对学生实施法制教育,教师首先要有强烈的法制观念,要知法、守法、严于律己,而教师法制观念加强有赖于学校领导的重视、导向。因而我们成立了学校法制教育领导小组。学校利用每周一的例会组织全体教师学习了《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教育法》、《教师法》、《义务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等法律法规,并要求教师写学习心得、交流法制教育经验体会,努力提高广大教师的法制意识和依法治教的自觉性。力求使全校广大师生员工都能做到知法、守法、用法,依法办事。

二、营造文化氛围,注重校园法制宣传。

俗话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鉴于少年儿童的年龄特点:他们的可塑性强,在不同环境中可形成不同的行为品质。我校努力营造一个团结友爱、严于律己、奋发向上的文化氛围,力争让学生在健康、洁净的环境和“团结进取,努力创新”的校训中受到潜移默化的教育,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社会责任感。我们美化校园环境;划分清洁区域,坚持每天两扫,保持校园洁净;在学校最显眼的地方悬挂上名人画像及其格言,各种规范守则等,营造校园氛围。我们还充分利用国旗下的讲话、宣传栏、黑板报、红领巾广播站等多种形式向学生宣传法律知识,剖析法律案件,通过班会、晨会向学生进行“法在身边”的法制教育和现场讨论会,学生在良好的校园环境中受到熏陶,在积极的校园氛围中受到教育。

三、积极开展丰富多采的法制宣传教育活动。

为提高法制宣传教育的效果,我们一方面采取一定的形式对全体师生进行辅导;另一方面,有计划、有针对性地开展有一定规模和影响的法制宣传教育活动,努力营造法制宣传教育的氛围。在此,学校进行“法制教育宣传日”法制教育讲座,进行法制教育主题班报评选活动;进行了“做守法小公民”手抄报比赛;对学生进行法制教育。使他们进一步了解自己的权利和义务,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提高了学习自觉性。由于思想重视,认识到位,教学效果较好。

主要工作:

(一)学习《小学生守则》、《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以及其他的一些法律知识,加大行为规范达标创建的力度。

(二)学校开辟一个法制园地,采取板报等形式,以学生学法为内容、定期搞好法制宣传;

(三)各班班主任还利用晨会对学生进行法制教育活动。班中定期出好法制教育的黑板报,并进行评比。

(四)根据临时发生的事情随时对学生进行法制教育。及时做好后进生的帮教转化工作,掌握他们的思想动态,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向广大学生进行法制宣传教育,使学生人人懂得学法、知法,做守法的小公民。

(五)邀请法制副校长到校举行法制教育讲座。

(六)悬挂法制宣传日宣传标语。

总之,法制教育是学校德育工作的重中之中,我们将持之以恒地开展好此项工作,为构建和谐社会做出我们应有的贡献

法治教育宣传工作总结二

根据市教育局工作安排,结合我校实际,我们深入有效地开展了法制教育系列活动,现将活动情况作结如下:

一、加强领导,提高认识,积极发动,营造浓厚的舆论氛围。

首先,学习了上级有关文件,统一了思想,提高了认识。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的领导小组,全体教师紧紧围绕当前学校德育工作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当前社会上存在的不良现象对学校德育工作的影响及对策,增强学校德育工作时效性的对策,如何把社会、家庭、学校有机结合在一起,形成青少年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合力,如何充分发挥学校在德育教育中的主阵地、主渠道的作用等十个议题进行了集中学习和研讨。

在学习和研讨中,大家认为:要进一步完善我校德育工作的特色,就要以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熏陶人;以生动活泼的群体活动教育人;以切是可行的行为规范引导人。

二、深入调查研究,明确要求

紧紧围绕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这个主题,立足长远,着眼未来,拓宽层面,认真分析、研讨当前影响青少年学生健康成长面临的各种的.问题。针对存在的问题积极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和对策,有针对性地开展了系列丰富多彩的活动,达到加强和改进青少年学生思想道德水平的目的。

1、加大宣传力度,营造浓厚的校园文化氛围。在醒目的位置制作了永久性的新《中小学生守则》、《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大型宣传板块。各小学也充分利用板报、墙报、手抄报、宣传栏等阵地进行宣传教育。

2、积极开展了学、用新《守则》、《规范》活动。抓住新生入学和新学年开始的有利时机,集中开展了背诵新《守则》、《规范》活动。进行了新《守则》、《规范》知识竞赛和问卷调查。中高年级的学生还写了学习心得体会,并张贴于室内学习园地。

3、广泛开展了诚信教育,建立了学生诚信档案。学生写了诚信保证书。开展了以“创建成新校园、争当诚信学生”为主题的思想教育活动和演讲比赛活动,评出了诚信标兵。

4、坚持升降国旗制度。各小学坚持做到了每周一和重大节日举行升旗仪式,精心设计了国旗下讲话内容,突出了国旗下讲话的教育性和实效性。开展了“国旗在我心中”征文比赛活动。

5、开展了革命传统教育活动。举办了革命歌曲演唱比赛,观看了爱国主义图片展。

6、结合爱国教育,进行了热爱家乡“弘扬望台精神”主题班会活动,教育学生从小热爱家乡、长大报效祖国的理想信念。

7、开展了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充分利用少先队员入队仪式进行理想信念教育,做到了有计划、有措施、有记录、能落实。教育学生从小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8、加强了国情教育,利用《农村远程教育》等新闻媒体资料,通过读书会、读报会等形式,让学生及时了解国内外大事,增强了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并举办了时事政治知识竞赛。

9、加强了学生法制教育。教育学生知法、学法、用法、守法。

10、开展了网络安全教育。印发了市整治网吧安全领导小组致全体家长的一封信。教育学生文明上网,坚决屏蔽不利于学生健康成长的网络信息。

12、建立健全了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教育网络。教师能做到每学期对每个学生至少家访一次,并定期召开家长会,对学生在校表现及时与家长进行沟通与交流。对后进生或家庭情况特殊的学生及时进行家访,建立了后进生转化档案,及时解决学生思想认识上的各种问题。

第6篇

高校成人学历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社会对各类人才的需求也在不断的提高,因此成人高等学历教育得到了空前的发展,但是由于成人教育不同于普通高等教育,成人高等教育办学的质量主要是依靠完善的管理手段,而学生管理工作担负着教育学生、管理学生以及服务学生的职责,因此如何通过完善学生管理工作提高教学质量成为当前成人教育院校工作的重中之重。

1 成人高等教育学生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

成人高等教育属于高等教育的重要部分,但是由于成人高等教育的对象主要是接受具有中等或者大专学历学生想进一步提高学历的在职人员,因此学生的管理工作相对比较复杂,一旦不能对现有的学生进行有效的管理就会影响成人教育教学的质量,结合笔者的管理经验,认为影响成人教育教学质量的学生管理工作主要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1.1 学生的基础比较薄弱,难以管理

成人院校的学生主要来自于社会各阶段的从业人员,他们的构成比较复杂,以本校的成人院校为例,学生的年龄跨度比较大,因此相比普通高等院校的学生相比,其管理难度是非常大的。而且成人教育的授课模式对学生管理工作也会造成一定的难度,成人授课主要有脱产、业余以及函授三种形式,这种授课模式使得学生在校的学习时间比较短,教师很难对学生的行动进行准确的掌握,因此造成辅导员平时都接触不到学生。

1.2 成人教育教学建设不完善

教学的过程属于系统的过程,其需要各个方面的协调沟通,任何环节出现问题都会影响教学质量,以学生管理为例,由于成人教育的对象主要是成人,因此教师在管理方面就很容易出现关照的心理:首先教师对学生的管理不够严格,很多成人院校处于争夺生源以及满足学生需求等因素的考虑,他们会在管理上给予学生方便,造成管理上的松散;其次成人院校的领导对成人教育的重视程度不够。很多学校的领导认为成人教育属于一种自主教学模式,其对高等教育质量的提升没有多大的意义,因此在教学的过程设置以及资金投入上都表现出了随意性,结果造成成人教育的质量受到影响;最后成人学生的出勤率比较低,缺乏对学校的归属感。

1.3 成人教育教学的管理队伍质量不高

目前成人教育管理队伍处于一种尴尬的境界,一方面是社会呼吁加强对成教管理的重视,另一方面则是成教管理者在高校中的弱势地位,造成此种现象的根本原因就是成人教育在高校中的地位不高,造成一些具有高学历的人才不愿意到成人院校去,因此总体看成人院校学生管理队伍的质量普遍不高;另外成人教育管理人才也比较缺失,成人院校的人才年龄断层现象比较严重,尤其是教学队伍人才的断层现象比较严重,很多成人院校近些年都没有吸收过新鲜的“血液”,结果造成高等成人教学队伍质量得不到提升。

1.4 高校成人教育服务功能缺位

成人教育的最终目的就是培养社会需要的人才,是为经济发展而服务的,因此成人教育具有浓烈的服务功能,但是在教育理念不断更新的时代背景下,成人教育的服务功能越来越弱:首先是经济效益大于社会效益。很多高等成人院校将经济效益作为重点,而忽视了社会效益的重要性,结果造成很多院校为了经济利益而盲目的扩招,而不注重对教学质量的提升;其次学生的综合素质得不到提高。成人教育的目的是提高国民素质,但是从实际效果分析,成人教育并没有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作为教育的最终目标,结果造成接受系统成人教育的学生其综合素质并没有得到提升。

2 成人高等教育学生管理问题的原因分析

2.1 成人教育学生管理制度比较滞后

长期以来成人教育学生管理工作主要是借鉴普通高等教育学生管理制度,这种完全式的借鉴必然会影响成人学生管理工作的质量,比如成人学生在校参加学习之外,还要完成自己的工作,因此他们的学习时间相对不固定,因此需要成人院校在学生管理制度建设方面要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充分结合成人教育院校的特点,建立赋有人性化的学生管理制度。与此同时成人院校的管理人员培训制度也不健全。很多成人院校对管理人员的培训缺乏具体的说明,导致管理人员不能接受系统的培训。

2.2 高校教育产业化对成人教育的负面影响

高等教育产业化虽然促进了高等教育的发展,但是如果不能很好地处理教育产业化,就会给高等院校的发展造成很大的影响,例如很多院校的教师为了获得更多的经济报酬,他们忽视教学和科研工作,结果造成当前的高校兴起了“虚假文凭”的不良之风,另外高校之间的合并、扩招等也会导致高等成人教育的质量受到很大的影响。

2.3 学生的学习动力不足

从成人高校学生的学习目的看,很多学生参加成人教育的目的并不是为了获得知识,而是为了某种目的而进行学习,结果造成学生的学习态度不端正,学习目的功利化:首先学生的学习态度不端正,很多学生进入成人院校之后,他们经常无故旷课,考试作弊以及替考,甚至有些学生抱有侥幸的心理,他们自从有了学籍之后,就从不到校参加学习,而是选择直接参加毕业考试;其次学生受到社会不良风气影响比较严重,喜欢走“后门”,一些学生为了得到自己的目的,他们将社会中的不良风气带入校园,污染校园的风气。

3 提高成人高等教育教学质量的方法

成人教育主要是培养社会实用型与创新型的人才,而学生管理工作则是实现该目标的重要手段,因此为了提高成人教学质量,笔者结合学生管理工作经验,谈谈促进学生管理工的对策:

3.1 建立以学生为本的管理模式

首先成人学生管理工作者要树立以学生为本的管理理念,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将成人教育的所有工作至于为学生服务的职能上,紧紧围绕满足学生正常需求的角度做好学生管理工作。比如学生管理者要深入到学生中间去,了解学生在平时的学习、生产中存在的问题,进而及时帮助他们解决存在的问题;其次加强学生的心理辅导工作。随着社会竞争的日益加剧,学生的心理问题也越来越严重,因此成人院校要加强对学生心理健康的辅导,比如班主任可以通过利用现代媒体等工具与学生进行面对面的交流,及时帮助他们减轻心理顾虑;最后加强对成人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通过思想政治教育可以提升大学生的综合素质,改变他们浮躁的作风,因此成人院校要健全思想政治教育机构,组织各种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比如学生管理部门在强调制度约束的同时, 还要采取多种形式开展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和国情教育――上党课、专题讲座、答辩会以及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 要求成教学生积极参加, 使学生在健康高雅、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活动中提高素质, 陶冶情操。

3.2 健全高校内部管理机制,加强学生管理制度建设

成人学生管理必须要依赖于完善的高校内部管理机制和学生管理制度,因此要想提高高等成人教学质量就必须要建立完善的规章制度:首先加强学生管理制度建设,实现法治建设。党的十提出了要全面构建法治社会,因此成人院校也要构建法治管理模式,强化学生的法制观念,保证学生的各项活动都要置于相应的法律范畴之内;其次转变管理意识,由“管理”转为“服务”。学生管理人员在平时的管理中要改变强硬的姿态,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多关心学生,做好学生的后勤保障。

3.3 提高学生管理人员的管理水平

首先健全学生管理人员的培训制度。高校要加强对学生管理人员的培训,通过系统的培训提高学生管理队伍的质量,对于刚参加学生管理工作的辅导员要先对其进行短期培训,以此增强他们的岗位适应能力,同时还要制定合理的培训计划,保障培训内容的针对性,比如针对辅导员的工作性质,高校要对其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教育学、心理学以及管理学等方面的学科知识。

其次建立管理人员考核制度。建立完善的管理人员绩效考核制度可以提高管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进而提高成人教学的质量。对成人高校辅导员进行绩效考核实现了人事制度改革,提高了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考察,比如通过绩效考核可以将学生在平时的表现纳入到对学生管理人员的考核中,这样一来就会大大增强管理人员的责任心。

最后成人高校也要加强对高端人才的引进力度,成人高校要根据自己的发展规划,定期的引入高端的优秀人才加入到成人学生管理工作队伍中。

3.4 运用新媒体加强成人教育学生管理

成人高校充分利用网络技术,实现学生管理模式的创新。目

前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针对成人教育的特点,高校要充分利用

网络平台对学生管理模式进行创新。从事成人教育学生管理的

管理人员、班主任、班级干部可以建立自己的微博平台,及时各类信息,方便学生学习。建立QQ 群、微信群,加强师生联系,增进师生之间的情谊,利用远程控制技术实现对教学活动的实时监控,例如针对成人学生经常无故旷课的问题,班主任要利用网络远程监控系统,对学生的出勤情况进行考察,以此提高学生的出勤率。

第7篇

初探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的有效性

《道德与法治》是为小学生思想品德健康发展奠定基础的一门综合性学科,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我们对道德与法治课也有了新的认识,关注学生价值观的引领,以学生的生活为出发点,注重视在活动中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因此应当加强有效性教学探究,提高教学的效率,提升教学的有效性。

一、从生活中挖掘素材

小学道德和法治教学和其他学科比起来,更具有一定的灵活性和自由度。教师可以根据学习的主题,选取不同的教学案例和教学形式来开展教学。因此,教师要对学生有一个熟悉的了解,其中包括学生的生活经历、兴趣爱好、生活环境等,才可以发现他们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的进行教学,提高道德与法治教学的有效性。如在教学一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十一课《别伤着自己》的第一课时,书中设计以走迷宫棋的形式来引导学生思考,我们可以创设一个情境,小明的爸爸妈妈去上班了,小明就邀请小军和小丽一起到家中玩,他们玩了一会儿,小明就拿起剪刀想要做手工,这时候问小明这样做对吗?因为图中小明用的剪刀是安全剪刀,这样不容易伤害自己和别人,学生有这样的生活体验,所以很容易理解这样的行为是对的。第二幅图上小丽的手脏了,他把手洗干净,没有用毛巾擦干手,手还是湿的,就想看电视,于是就用湿手插电视上的插头,这样做可以吗?学生都知道这样做是不对的,容易触电等等。因为这是学生的真实生活,他们观察了、感受了,整节课就不用老师多说,同学们通过创设的情境,在课堂中相互分享在家庭生活中怎样行为是安全的,怎样行为是危险的说得头头是道,最后还将相关图片画在书上。

二、站在学生角度设计教学环节。

开始道德与法治这门课程的教学效率是不高的,原因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忽略学生的学习感受。教师只专注自己的教学思路,没有考虑到学生感受。改变教学视角,尽可能地站在学生的角度去设计教学思路,让课堂教学更加符合学生的心理特点以及学习规律。例如在教学二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4课《爱护我们的家园》这节课的教学时,为了帮助学生树立责任意识,能从身边的点滴小事做起,保护环境,知道具体的保护环境的行为,并愿意在生活中尝试保护环境,我们可以收集了一些关于学生破坏环境的图片,将这些图片展示在大家的眼前,然后引导小学生对这些图片进行观察,从他们的思维角度去看这些图片。到处都能看见白色塑料袋,果皮等,你觉得怎么样?从小学生的角度来看,他们能够通过这些图画来看出优美的环境是需要别人来保护的。最后老师在引入本节课的教学,教育学生在生活中要从身边的点滴小事做起,保护环境,知道具体的保护环境的行为,并愿意在生活中尝试保护环境,养成习惯。

三、营造学习氛围,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在新形势下,道德与法治课教师要重新建立起新的教学模式,不断地革新教学思维,由此探究出更有效的教学对策。要采取有效的措施去对整个教学的环境和教学的过程进行优化,提升教学的整体质量,促进学生多方面的进步。在课堂上了解学生的学习动态,使用多种方式营造轻松和愉悦的课堂教学氛围。面对教学的内容,面对教学的环境以及教学的目标,需要教师树立起全新的教学理念。给学生更多的学习空间和学习时间,打破学生被动学习的局面。由此提升道德与法治课堂的教学质量,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如教学一年级《道德与法治》第一单元第4课《上学路上》教学时,为了提高学生参与课堂活动的积极性,我们可以让学生开展小组讨论。讨论题如下:(1)过马路的时候遇到红灯很多人等不及绿灯就过马路了,这样做对不对?为什么?(2)小明在上学的路上他一边走路一边拍篮球,这样做对不对?为什么?讨论过程中,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非常高,对交通安全的认识到位了。

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应当关注每一个孩子的成长,体现以学生为本教育理念,培养全体学生积极的生活态度和健康的价值取向。为了促进小学生的健康成长,教师应当在教学过程中选择贴近小学生实际生活经验、符合小学生身心发展特点、能够激发小学生的积极性的教学方法。作为一名新时代的小学道德与法治老师,我们要不断的探索适合小学生的教学模式,以提高道德与法治教学的有效性。

第8篇

【关键词】法律意识;培养;政治课堂

所谓法律意识是指人们关于法和法律现象的思想、观点、知识和心理的总称,是人们关于法律和法律现象的本质及作用的理性认识,是实际上支配人们法律活动的思维方式。中学思想政治课的性质和课程标准以及青少年的法律素质现状决定了该门课程的教育功能,那就是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必须把培养学生的法律意识作为主旨目标。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对学生进行法律意识培养,应遵循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联系生活实际。通过自己多年的初中政治教学和班主任工作经验,我总结了一些自己的做法:

一、做好榜样示范,提高政治教师自身的法律素质

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教师职业最重要、最典型的是其典范性。许多优秀教育的经验表明,要求学生做到的教师自己首先要做到。教师如果在对学生进行法制教育进自己却不能守法,就会使不校的法制教育苍白无力。作为初中政治教师,要想提高学生的法律意识,自己就必须首先提高自身的法律素养。20世纪八十年代以来,国家权力机关在教育立法方面进展很大,陆续颁布了《教育法》、《义务教育法》、《教师法》、《未成年人保护法》等重要教育法律,依法治教部题已经提上日程。思想政治教师首先必须树立教育法制观念,认真学习相关法律法规,成为知法、懂法、能够依法行教的新型教师。其次,教师应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不仅是教师从事法律教育的巨大精神力量,也是法律教育活动本身是否具有社会价值的保证。教师的责任应该是真正站在国家和人民的立场,站在社会发展的立场对各种法律制度加以符合实际的评价与解释。推崇符合人民利益和意志的规范。

二、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思想政治课的时效性

中学思想政治课课堂是中学生系统学习法律知识,进而培养法律意识的主阵地。向学生传授法律知识的目的,是为了培养学生的法律意识,从而提高法律素质。教师应当将法律知识的学习融入到课堂教学中,优化课堂教学,灵活运用现代教育教学方法和手段,针对学生的实际,提高思想政治课的实效性.在坚持课堂主渠道教育的同时,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寓教于乐,提高学生学法的兴趣和积极性.教师应引导学生关注报纸和电视,网络等多种传媒,如中央电视台的法制频道,《今日说法》,《焦点访谈》等栏目,尽量多地搜集与法律条例相通的法律案例和时政大事,切实培养学生的法律意识. 教学中不应单纯讲解法律知识,更应注意法律意识的培养。要以思想道德教育,纪律教育和法制教育为主要内容, 以增强中学生道德法制观念,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同时,教育学生树立公民意识。公民是组成现代社会的细胞,具有独立完整的人格及尊严,不依附于任何人。在法律面前,公民独立地完全平等地承担着法定义务,同时平等地享受法律赋予的权利,也平等地接受法律监督,不允许有任何凌驾于法律之上的特权。这种公民意识是现代法律意识的基础。

三、选取生活实例,增强学生法律意识

根据公安部门不完全的统计,在全国的犯罪案件中青少年犯罪占有相当的比例,并呈现逐年增加、年龄渐小的趋势。究其原因,除了娇身惯养外,更重要的是法律意识的淡薄,有的甚至没有法律概念。思想政治课对于学生法律意识培养的目的就是要让学生通过学法、懂法,增强遵纪守法意识,减少违法犯罪。而最有效的方法就是通过身边的案例引发学生思考、讨论。让学生学以致用。比如我在跟学生研究“当合法权益受到非法侵害时,应该怎么办?”时,选取了这样一则案例:公民建俊霞曾被李自超打成重伤,一直怀恨在心。这天,她发现李自超5岁的女儿李敏敏独自一人在家门口玩,便哄着将她和自己9岁的女儿带到村里的蓄水池边,唆使女儿将李敏敏推入深达六米的水池,致李死亡。建俊霞想以3000元私下了结此事,但李自超夫妇没有同意,及时报告公安机关案件很快被逮捕归案,最后人民法院以故意杀人罪判处建俊霞死刑。我发动学生展开系列讨论:建俊霞没有亲自杀人,为何要判处他死刑?李自超夫妇依法报案的做法对不对?建俊霞当初被李自超打成重伤后,应该怎样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李自超将人打伤,能不能因女儿已死而逃脱法律责任?学生兴趣盎然,讨论激烈,整个课堂形成了“天光云影共徘徊”的良好局面,在不知不觉中法律知识潜入脑海、深入心田。通过学习,他们能自觉地运用法律武器去维护自己和他人的合法权益。如有一同学中午上学路上遭遇社会不三不四青年敲诈勒索,及时拨打110,闻讯赶来的警察及时截住了尚未离去的一名作案者,并最终将逃之夭夭的另一名青年捉拿归案。

四、发挥家庭教育的作用,营造良好育人氛围

第9篇

年,教育系统的法制宣传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市、区法宣办的工作要求,通过深入细致、形式多样的普法宣传工作,进一步提高广大教育工作者的法律素质,提高青少年学法用法意识和用法保护自己和他人权益的意识和能力,减少青少年的违法犯罪率,不断拓展普法宣传的成效,为教育事业的和谐、稳定发展贡献力量。

一、加强法制理论学习,提升教育系统教职工素质

通过开展法律法规的培训、讲座和学习活动,进一步形成依法行政、依法治校、依法治教的意识和能力,切实提升教育系统广大教育工作者的法律素养。

1、党委中心组学法。深入开展党委中心组学法活动,做到每季不少于一次,年学习的主要内容为《宪法》、《行政许可法》、《民办教育促进法》等有关教育教学方面的法律法规,在全局带头营造浓厚的学法氛围。

2、机关干部的法制教育。机关干部的法制教育采取自学与集中学习相结合的形式。年内组织两次专题法制教育辅导讲座;认真完成“上海市干部在线学习城”公务员法制教育培训课程;新增执法人员参加市政府法制办举办的执法人员培训班,已有执法证的人员继续参加区政府法制办组织的再教育培训,不断提高依法行政、依法管理、依法办事的能力和水平

3、各学校、直属单位法制学习。继续举办校长书记法制教育培训班;充实、完善教师法制培训教材内容。各直属单位要认真学习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建设理论,学习与本职工作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增强依法决策、依法办事的自觉性和水平;各学校要结合本校实际,通过举办专题讲座、报告会、案例分析会、写心得体会等法制宣传、教育活动,提高教师思想政治、职业道德水平,增强教师依法治教意识。

二、建立项目引领机制,有序开展青少年法制教育工作

设立法制宣传年度项目任务书,明确项目内容、制定项目进度表,有序开展法制宣传工作。

1、法律知识渗透学科项目。继续推广和巩固法制教育向学科教学渗透模式,举办法律知识渗透学科课堂教学大点评活动,在全区教师中开展法制教育学科渗透教学研讨和学习活动,全面提升教师队伍法律素质,丰富课堂教学内容,巩固中小学校“法制教育向学科教学渗透”工作成果。具体安排为,3月份,以《区法制教育学科渗透优秀教案选》印发为契机,举办《区法制教育学科渗透优秀教案选》首发式暨法制教学课堂大点评启动仪式,4至11月开展评比活动,12月总结、表彰和展示。

2、社区学校法制教师、教材、课程落实项目。为全区各社区学校配备2—3名兼职法制教师,确定法制课程教学计划、充实调整法制教材,建立终身法制教育体系,为青少年提供良好的学法氛围。

三、开展形式多样活动,丰富青少年法制教育模式

以课堂教学、校内外实践活动为抓手,积极开展法制宣传工作,丰富法制教育模式,提高青少年法律意识。

1、立足课堂教学活动。各学校要坚持育人为本的思想,根据在校学生的不同年龄段和接受事物的能力程度,通过思想品德课、班会课、午会课等,有计划、有步骤、有针对性地进行法制教育,做到计划、课时、教材、师资“四落实”。

2、积极开展校内、外法制教育活动。各学校要通过宣传栏、学校广播、学校网站、中团队活动等阵地,以区法制宣传月、“6.26”禁毒日、“11.9”消防日、宪法宣传周为契机,采取灵活多效的方法和形式,开展学生喜闻乐见的主题宣传教育活动,组织学生积极参与市禁毒网上知识竞赛、区“合理消费,从我做起”主题宣传活动、“五五”法制宣传教育摄影比赛和法制宣传教育成果征文活动,丰富法制教育的内容,提高学生法制观念和法律意识。

3、发挥法制副校长作用。继续发挥法制副校长作用,为中小学校提供法律咨询和服务、开展校外法制实践活动,使抽象的法制教育具体化、形象化,有效地防止和矫治未成年人的不良行为。

第10篇

全县学校法制教育工作总结

目前我县现有145所学校,职业中学1所,高中4所,初中14所,小学99所,20所教学点,九年一贯制学校4所,县直幼儿园3所,全县学校聘用88名法制副校长。为减少我县在校师生违法犯罪活动、提高学生的的道德素质及法律意识,进一步提高学生明辨是非的能力。我们努力完善法制教育阵地建设,切实推进依法行政、依法办学、依法治教进程,通过学习有关法律法规、开展法制教育讲座和主题活动、日常教育渗透法制教育等形式,使我县法制教育工作提高到一个新水平。现将有关法制教育开展情况汇报如下:

一、 加强领导,树立法制教育意识

我们通过下发文件,来指导学校法制教育持续规范有计划的开展,帮助广大广大教职员工认识到法制教育的重要性,增强了法制教育意识,广大教师能够在日常教育教学中自觉渗透法制教育内容,安排了教职员工学习有关《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教育法》、《教育法》、《教师法》、《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校车安全管理条例》《食品安全法》等相关法律法规。

二、 完善阵地,开展法制教育活动

为把法制观念植入师生心、脑、身,我们通过狠抓学校这块宣传阵地,通过一系列法制主题教育达到预期目的。各校按照要求做到有领导小组、有法治副校长、有辅导教师、有工作计划、有制度、有检查,有场地等。各学校通过法制教育讲座、收看法制节目、广播、黑板报、橱窗、主题班会等形式开展了一系列宣传活动,本学期全县学校共开展法制教育讲座36场,主题班会82课,收看法制节目25节,各类宣传版面、板报136块等,对广大教职员工的法制知识普及教育工作得到切实推进。

三、 内稳外联,加强家校共管平台建设

学生法制教育离不开家庭教育这个平台,要使家长意识到孩子法制教育的重要性,家长必须配合支持,我们通过“内稳外联”的办法,在内保障学校安全稳定,德育与法制教育结合,在外与家长搭合唱戏,与公检法机构紧密联络进行讲座或指导。一是我们通过创办家长学校,成立家长委员会,重大问题召集家长委员会进行信息反馈,商讨解决办法。每学期各校通过召开家长会,法制教育学习班、召开法制教育讲座,家长法制观念得到增强,多数家长自觉放弃打骂、棍棒等不良教育,运用法律知识和正确手段教育学生,懂得言传身教对孩子的影响,也使家长主动及时了解到学生在校表现情况,做到问题早发现、早解决,遏制了学生不良行为滋长蔓延。二是我们通过安全教育平台,让家长关注“教育百师通”,要求家长和孩子共同完成安全法制课作业,家长通过微信平台可以了解孩子在什么时间段发生什么问题怎样正确解决的有关知识,对家长也是一次学习和教育。在全县学校形成了学生在家有家长、在校有老师齐抓共管的局面。

第11篇

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市教育局相关文件精神,实施素质教育,以对学生的健康成长高度负责的态度,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依法治校,依法治教,争创特色,强化管理,提升办学水平和质量水平,办好群众满意的学校。

二、具体要求:

(一)师资队伍建设:

1、着重在师德、文化素养、教学技能和信息技术能力上下功夫;通过师德考核、班主任工作评议、一日常规检查评比、校本培训、信息技术能力的实践运用等方面来提高师资队伍整体水平。

2、加强领导班子建设,坚持例会制度,发挥例会制度的决策功能,各部门对本周工作情况进行总结,对下周工作进行安排和布置;班子成员分工明确,责任落实;每学期进行民主测评;要求班子成员深入课堂,听课、评课,指导教学,了解、掌握教情、学情,在所任的教学中起到骨干示范作用。

3、坚持每周五全体教师会议,及时传达和正确解释各级教育主管部门和政府的各种政策,布置落实每周工作。

4、加强教师基本功训练,为教师提供练兵和展示才能的机会,开展教师基本功比赛;积极参加市教师业务大练兵活动,争取成绩。

(二)狠抓常规管理:

1、严格制度管理,对照《中小学管理规范》和教师规范,依法治校,依法治教;加强对青年教师的培养,通过学习教育,检查考核和评优评先,保证学校各项工作的正常、有序、规范进行。

2、坚持做好每月认真检查工作,定期听随堂课、跟踪课,进行指导评课;教导处做好学科单元测试分析验收和综合质量测评;开展校本培训,针对提高课堂教学效益,精心设计作业,单周进行语文、数学、英语的学习、研讨、集体备课,双周进行开课、评课活动;积极参加市教育局教师基本功比赛,认真实施市“十一五”立项课题研究工作,撰写有质量的论文。

3、实施“三项规定”精神,结合校情,制定以静为主的素质教育综合活动计划,做到内容、人员、时间、场地落实,对活动情况纳入一日常规检查内容,期末举行成果展示,举办“各年级赛诗会”“优秀作品展示”“集体健美操表演”等,并与学期考绩挂钩。

4、继续做好科学、劳动和文体卫生、体育、艺术学科的教学。认真上好每门课,迎接市教育局的综合质量调研。卫生工作有专人负责,每周进行个人卫生检查,每月一次卫生知识讲座,每期黑板报有专题卫生知识宣传角,每月评比卫生先进班级;做好流行病的防控工作,建立流行病的报告制度。体育工作做到三认真,认真上好每堂课,做好广播操和眼保健操,确保两课两操质量,提高学生身体素质;开展田径运动培训,提高学生的体育达标率,合格率与优秀率。

(三)加强德育工作:

1、注重学生的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利用晨会、班会、、校内外活动等途径有计划有针对性地对学生开展道德教育,法制教育、行为养成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

2、结合学校实际工作计划,积极开展“学雷锋”社会实践活动;组织少先队员到社区服务,开展红领巾“敬老爱老,扶贫助残”服务岗;“三八”妇女节开展“我向妈妈学一招”班级交流活动;结合“一元钱工程”,开展爱心献给身边的小伙伴;每个月围绕一个主题开展广播讲座、社区宣传、行为养成等思想教育。

3、继续开展“教师家访”活动,教师深入到学生家庭中去,把握学生思想脉膊,并把心理教育与法制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切实防止学生违规、违法现象的发生,通过耐心细致的思想教育和心理疏导工作,全面提高学生素质。

4、各年级着重对学生尤其是外来人员子女在:懂礼貌、爱干净、能静心、讲节约、会宽容、保安全等方面下功夫,努力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注意教育的方式方法,抓出成效,抓出典型,并把班风建设作为考核班主任工作的一个重要内容。

5、做好班主任工作,定期开展工作交流、学习培训,进行班主任工作评议,表彰先进,激励大家。

6、继续重视校园文化建设,学校板报、画廊有专人负责。班级板报每两周一期,有检查,有评比,保质量;校园宣传标语醒目,使文化气息更浓,给学生以薰陶与教育。

(四)做好安全保障:

1、学校利用集体晨会、专题广播讲座、黑板报、宣传栏等形式进行广泛的宣传,把安全工作作为学校日常的重点工作,[免费]加强安全教育,提高安全意识,养成安全习惯。围绕防火、防骗、防中毒、防传染病、交通、校园保卫、等内容进行教育。培养学生在紧急情况下的自救能力和处理问题的能力。

第12篇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4309(2014)01-0005-1.5

一、培养当代大学生法律素质的重要意义

(一)“依法治校”决定了校园法制氛围

在大力倡导依法治国的背景下,“依法治校”应运而生。所谓“依法治校”的“法”就是学校的根本大法――学校章程。作为大学之“宪法”的章程,它不仅是校长治校、教授治学的“组织法”,更是高校师生的“权利保障书”。在高等教育行政管理法律关系中,大学生可以依据《教育法》、《高等教育法》以及大学章程主张权利。在这种特殊的教育法律关系调整下,大学生应明确自己具有哪些权利义务,高校在哪些领域拥有管理权,根据学校的章程可以自由处分自己的权利,这也是大学生应具有的相应的法律素养。

(二)部分学生行为多有侵权违法之嫌

现代社会利益的多元化、复杂性和交叉性,使得大学生之间的纠纷往往会涉及法律问题,加之部分大学生对法律知识的淡漠,面对纠纷或侵权行为时,他们往往会采取不冷静的处理方式,这种“暴力不合作”的处理方式多有违法之嫌。例如,群体性的暴力事件、网络不良言论的散播、侵占他人财产、卷入传销组织等新型的大学生思想问题屡见不鲜。

二、当代大学生法律素质的现状分析

(一)当代大学生中存在着无视法律教育重要性的现象

目前,在我国的高校中,法律基础与思想政治课程作为学校的基础课程面向全体学生开放。此课程设计基于法律知识及政治理论的普及而设置,除法科学生外,其他专业学生多将视其为缺少专业知识的公共课,由于和专业联系不紧密,大多数同学并不重视,敷衍了事。原本以普及法律知识为目的而设置的基础课程,就在实践中失去了其原本意义。一些学生愿意将时间用在对专业知识的提炼与强化上,而不愿意将时间“浪费”在法律知识的学习上。

(二)当代大学生中存在着规则意识淡漠的现象

高校学生要形成一种对学校章程的尊重和遵守的规则意识。但是现实中,一些大学生缺乏必要的法律知识,规则意识淡漠,随意破坏学校制度的现象屡见不鲜,加之社会中出现的权力与法治的博弈事件,使得大学生的是非观和价值观都呈现出一种不太正确的发展趋势。

三、当代大学生法律素质薄弱的原因分析

(一)法律教育过于笼统而宽泛

高等学校的法律教育普及性高,但缺乏专门性和针对性,教授课程内容宽泛,实用性不强。法律教育的最终目标是使大学生明确法律制度的重要性,知晓所享有的权利及承担的义务,以及如何运用法律知识解决日常问题。如就业中的法律问题、人身及财产安全、侵权纠纷的处理等问题,这些属于大学生常见问题,当问题出现时,一些学生往往不知所措,甚至采取偏激手段解决问题,造成不可挽回的后果。

(二)法律教育形式过于陈旧和单一

我国高校的法律教育多为课堂讲授,书本学习,缺乏实践内容,缺少对社会的观察,大学生对法律知识的学习,往往也只停留在课堂的理性认识,缺少对客观事实的感性理解。教学方式单一死板,使得法律教育变得简单枯燥。由此可见,我国的法律普及教育还有相当一段路要走。

(三)大学生的法律素质有待提高

大学生法律素质的提高,要求学生主观上认同法律价值,将尊重法律、遵守法律作为一种习惯,通过不断地自我价值认同加强法律素质的培养。但是,由于受社会一些不良法律习气的影响,以及“法律虚无主义”对大学生造成的消极影响,使得大学生从内心无法形成对法律的信仰之情。

四、完善健全当代大学生法律素质的基本途径

(一)完善法律教育学科内容,拓展法律教育途径

要深化高校“法律基础”课教学改革,在涵盖我国现行法律内容的同时,适当增加案例的运用,减少大量的法律条文及专业术语,增强教材的可读性。此外,还可以适时开展法学基础知识的延伸课程与交叉学科。如法理学,增强大学生运用法理对实际案例释义的能力。增加法学选修课的开设门类,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开展校园法制文化建设,结合实际情况,组织校园普法活动,帮助大学生形成社会主义法制理念,努力培养适应现代社会要求的具有较高法律素质的当代大学生。

(二)依照“大学章程治校”,营造法律学习氛围

高校在“行政法治”理念下,其行使的公共管理权以及在“大学自治”观念中享有的自主管理权,应该是合宪的、合法的,通过制度实现正义,明确高校自主管理权的界限与范围以及师生权利义务的维度与广度。在此制度下,高校学生享有宪法、法律、法规以及章程所赋予的权利,并且可以通过有效正当的程序,实现自己的权利。在这样一个公平、正义、透明的高校法律氛围中,有助于大学生培养和提高自身的法律素质。

(三)健全法律运行机制,营造法治社会氛围

当代大学生思想开放,积极活跃,对社会法治持向上态度,期望在全社会范围内实现民主、法治;他们勇于参与政治,积极投身国家法治建设,实践社会主义法治理念。这就需要立法、执法、司法部门的相互协作,做到立法科学化、执法程序化、监督规范化、守法自觉化,营造良好的法治社会氛围。合理、透明、公正地运用社会媒体和舆论宣传工具,进行生动的普法宣传,树立先进的典型事迹,创造良好的舆论环境和法治氛围,这些对培养和提升大学生的法律素质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