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9-13 17:15:02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对无形资产的管理,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摘要:知识经济的到来加速了经济全球化和竞争国际化的进程,也使得我国市场竞争日益激烈,再加上我国高新技术企业数量的不断增加,这些都对当前高新技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新技术企业的各种资源加上管理能力就形成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因此,加强与改进高新技术企业各种无形资产的管理,对于我国高新技术企业提升核心竞争力,进而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取得生存发展的动力就显得尤为重要。
关键词 :高新技术企业;无形资产;资产管理;对策与建议
一、引言
在市场竞争日益加剧的今天,无形资产在高新技术企业的生存与发展过程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从某种程度上讲,高新技术企业无形资源(资产)的多少、预计未来经济利益流入能力的大小都直接决定着高新技术企业市场核心竞争力的高低。本文首先介绍了高新技术企业无形资产的特点,然后阐述了加强高新技术企业无形资产管理的意义,接着对目前我国高新技术企业无形资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一些建议与对策,最后得出本文的结论。
二、高新技术企业无形资产的特点
1.无形资产在高新技术企业中地位日益提高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国际化竞争的不断深入,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尤其是高新技术企业之间的竞争焦点越来越集中为各种无形资源(资产)的竞争。无形资产作为高新技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来源,对高新技术企业的重要贡献越来越大;无形资产创造价值能力的大小决定着高新技术企业市场占有率与企业盈利能力,最终影响着高新技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在高新技术企业里对于无形资产研发投入的大小已成为当今衡量高新技术企业价值大小的重要标准,而高新技术企业的规模、有形资产的多少已相对不太重要。高科技含量、不可替代、不可模仿的无形资产已逐步成为具有较强竞争实力的高新技术企业总资产的主体;即使在普遍高新技术企业总资产中,无形资产所占的比例也越来越大,地位也日益提高。
2.高新技术企业无形资产对知识和技术的投入需求高
高新技术企业是知识与技术都密集的行业,高新技术行业的技术、知识更新换代快,创新能力要求强,这就要求其高额的研究与开发投入。高新技术企业无形资产对知识和技术的投入相对于一般企业而言是相当高的,这种高不仅仅是对于物力、财力等有形资产的投入,更要求高科技、高智力的“无形”投入。一个好的高新技术企业要有强的创新能力来满足市场需求,这就要求企业不断开发新产品。而新产品在整个生命周期过程都需要研发人员不断跟踪和提出更好的方案,不断加大投入。
3.高新技术企业无形资产面临风险较高
在我国,高新技术企业无形资产主要面临着技术风险、市场风险和财务风险。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加速了技术的更新换代,这就给高新技术企业带来了巨大的技术风险。在新技术开发阶段,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但结果成功与否又无法预测;即使开发成功,投入市场使用,也不能保证市场能接受,如果市场不接受还要进行后期改进与研发投入;另外高新技术企业无形资产还要面临着技术落后淘汰的风险。市场风险是对高新技术企业所有资产产生影响、不能通过资产组合而消除的风险。宏观经济形势的变动、国家经济政策的变动、财税改革等都会对高新技术企业的无形资产产生一定的市场风险。高新技术在新技术新科技的研发过程需投入大量资金,如果这些资金是通过举债获得,这就会加大高新技术企业的财务风险;且在研发过程一般会有意想不到的资金投入,这也使企业的债务增多,财务风险的发生概率变大。
三、加强高新技术企业无形资产管理的意义
1.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
高新技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来源主要是企业资源与企业管理能力,而强化高新技术企业无形资产的管理显然成为高新技术企业提升核心竞争力的重要途径,特别是在当前知识经济时代背景下,无形资产对企业的贡献越来越显著。企业可以利用别人无法模仿的无形资产提高企业的声誉,为企业创造更多的价值,形成在市场上特殊的竞争能力,并得到消费者及整个市场的认可。从这一角度出发,只有企业完善无形资产的管理体系,让无形资产为企业更好的服务,这样既能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又能为企业创造价值。
2.有利于提升高新技术企业的管理能力
高新技术企业要想保持或不断提高市场占有率,就需要不断提升市场核心竞争能力,这就必须强化对包括无形资产在内的企业各种资源的管理。高新技术企业管理者只有在结合高新技术企业的行业特点和企业实际情况的基础上,才能管理好企业的无形资产。通过这个管理过程,高新技术企业也会提高企业配置资源的能力,并充分发挥这些资源在生产竞争等方面的作用,从而大大提高企业的研发能力、生产管理能力、组织管理能力,最终提升整个高新技术企业的管理能力。
3.有利于促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无形资产的确认、初始计量、后续计量、处置等会计核算与管理工作也是企业无形资产管理工作中一个重要环节。在无形资产的后续计量方面,对于使用寿命有限的无形资产,高新技术企业通过科学合理的方法进行摊销,及时足额地计提无形资产摊销,为后续研发积累足额的研究资金;而对于使用寿命不确定的无形资产,通过在每个会计期间的减值测试,可以有效地防范无形资产的技术淘汰风险;如果无形资产确实已发生严重减值导致没有使用价值,企业可以通过无形资产的减值测试做到及早发现并及时进行技术更新或创新,为企业注入新的发展动力,从而促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四、我国高新技术企业无形资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管理意识薄弱
目前我国仍有一些高新技术企业的管理者在市场竞争中存在着“重有形,轻无形”的思想,导致无形资产管理的意识相对较为薄弱,主要表现为:有些管理人员只重视有形资产为企业创造的利润,而忽略无形资产的隐形作用。由于无形资产创造经济效益的无形性与滞后性,一些高层管理人员在业绩考核的压力下,往往缺乏对无形资产投入与管理的动力;有些管理者忽视对无形资产的产权管理,只有在无形资产产权受到侵犯时,才采取被动的应对措施,而不是积极主动地去保护企业的知识产权;还有些管理人员不懂无形资产管理中的保密原则,在无意识的情况下泄露企业的商业机密,往往导致自己企业的技术还没开发出来,竞争对手已将这技术成功申请专利。
2.管理组织与制度不健全
我国高新技术企业在无形资产管理的机构设置、人员配备、制度建设等方面的工作起步较晚,并没有形成有效的无形资产管理体系。对于一般企业而言,无形资产在企业总资产中所占的比重相对较低,企业可以将无形资产的管理工作交由财务部门单独负责。但高新技术企业如果也这样做,就会大大降低对无形资产的管理力度。高科技企业的无形资产管理不仅涉及财务部门,还会涉及到法律、运营、销售、研发等部门,而非财务部门单独可以完成的管理工作。受到传统管理思想的影响,我国目前大部分高新技术企业并没有设立独立的专业的无形资产管理部门,也就谈不上建立健全专业的无形资产管理制度与规范,管理工具与手段也显得相对落后。
3.会计核算不规范
传统的财务会计理论对企业有形资产的管理与会计核算较为重视,而对高新技术企业特殊而重要的无形资产(诸如技术、信息、知识)的会计核算与管理工作相对重视程度不够,对无形资产的会计核算与管理工作的理论研究与实务指导还存在着许多不足。在无形资产确认方面,有很多企业并没有严格执行《企业会计准则6号———无形资产》的相关规定:有些高新技术企业在研发新技术阶段并没有把研究阶段支出与开发阶段支出区分开来,这就造成企业在无形资产会计处理时存在不能真实反映无形资产的价值的现象;在后续计量方面,无形资产的寿命确定与否是关键,但在实务操作过程中,高新技术企业无形资产受技术进步影响较大,使用寿命难以确认,使得各个企业在无形资产后续计量方面存在歧义,导致企业不能很好的评估无形资产的实际价值,也评估不出无形资产能为企业未来创造多少价值。
4.会计核算方法落后
传统的会计核算方法已经无法满足高新技术企业无形资产会计处理的需要。大多数企业对无形资产中智力投入的会计核算存在诸多不合理性。智力投入是对于企业的人力资源来说的,技术秘密、专利权、商标权等无形资产都是由高素质的人才开发创造的,拥有了高素质的人力资源就等于拥有了优质的无形资产。而这种高质量的人力资源投入很难用现行会计核算方法加以确认。大多数高新技术企业只是简单地将研发人员的工资福利等显性费用作为智力投入纳入到无形资产的核算范围,这种简单的会计的核算方法显然是忽视了人力资源的投入和管理,造成无形资产价值无法真实体现,从而引发无形资产的流失、浪费等现象严重。
五、加强高新技术企业无形资产管理的对策与建议
1.提升无形资产的管理意识
高新技术企业的管理者首先要充分认识到无形资产管理工作对高新技术企业的重要性,要带头认真学习与领会有关无形资产的法律法规,并加大在企业内部的宣传力度,让企业全体员工充分认识到无形资产管理的特殊性、复杂性、艰巨性和迫切性,彻底摒弃“重有形,轻无形”的落后观念,为做好无形资产管理工作奠定良好的思想基础。在实际工作中,高层管理不但要重视有形资产为企业创造的利润,也要重视无形资产对于企业形象塑造、价值创造的重要性与不可替代性,积极主动地推动企业无形资产的研发与投入工作;努力采用最科学的管理方法与管理工具来强化对无形资产的管理,让无形资产为企业创造更大的经济价值,尽量减少无形资产随时间的推移而出现的贬值。高新技术企业要提高无形资产的产权管理意识,要善于利用相关法律法规,对企业自有无形资产进行及时申报,获得法定权利;当企业无形资产产权受到侵犯时,要积极主动地采取多种有效手段来保护企业的无形资产的安全与完整。企业的各级管理人员及普通员要有无形资产的科技保密意识,不要对媒体或竞争对手提前泄露企业目前正在研发的技术,避免企业的创新点被人偷窃。
2.建立健全无形资产的管理组织体系
高新技术企业的无形资产种类多、数量大、涉及领域广,且无形资产的管理工作还涉及法律、经济、技术、财务会计、税法等多个领域的理论知识、法规和管理方法,这些都加大了无形资产的管理难度。这就要求高新技术企业应建立健全无形资产的管理组织体系:(1)建立健全无形资产管理的规章制度,使企业的无形资产管理工作“有法可依”。企业在国家有关无形资产的法律、法规的框架内,结合实际情况,借鉴国内外先进的无形资产管理办法,制定或完善无形资产管理的各项规章制度;(2)设立专门的管理机构,配备专业的管理人员。高新技术企业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设立专门的机构来从事无形资产的登记、分类、评估、投资、组合和报批等工作,使无形资产得到有效的经营、管理和保护,避免无形资产的流失。同时企业也要配备一定数量的专业人员,这些专业人员在掌握相关技术的基础上,还要熟悉相关的法律法规。通过设立专人管理的方式将无形资产的管理工作落实到具体的责任人,以避免出现制度流于形式的现象发生,使无形资产管理成为一句空话;(3)将无形资产的管理纳入到经营者业绩的考核范围,一旦出现无形资产流失、管理不善等现象,就必须追究企业经营者与有关管理人员责任,只有这样高新技术企业无形资产管理才能真正做到有保证、有落实。
3.规范无形资产的会计核算
高新技术企业的财务人员要重视无形资产会计核算与管理工作,要不断规范与加强对无形资产的期初和期末账面余额、累计摊销额及累计减值损失金额、无形资产摊销方法及当期摊销额、研发费用等方面的会计核算工作。在后续计量方面,无形资产的寿命是关键,企业要根据实际情况对企业的无形资产做出科学合理的预测,可根据其他企业或准则规定对无形资产进行评估。企业根据实际需要对无形资产进行分类管理,进行一系列的专业测量之后,确认无形资产的实际价值及对企业未来的作用。
4.改进无形资产的核算方法
高新技术企业应该结合高新技术的实际情况,针对无形资产的特点以及无形资产在企业中的重要性,不断改进无形资产核算方法:(1)实施动态化核算。针对高新技术企业无形资产收益能力和寿命周期都可能随着技术进步而发生变化的现象,企业在制定具体的会计处理与核算方法时也要结合企业各项无形资产的实际情况实施动态化核算,以及时反映无形资产的真实价值。为此,企业应当至少于每年年度终了,对使用寿命有限的无形资产的使用寿命及未来经济利益消耗方式进行复核。无形资产的预计使用寿命及未来经济利益的预期消耗方式与以前估计不同的,应当改变摊销期限和摊销方法;(2)实施分类化核算。高新技术企业要针对不同特点的无形资产,采用不同会计核算方法:对于专利权、著作权等这些会计核算方法相对成熟的可以采用直线法进行累计摊销等后续计量;对高智力投入开发成功的无形资产可以采用净现值法来确定入账价值,用产品市场寿命周期来确定摊销期限等;对于更新换代速度较快或处于产品生命周期中衰退期的无形资产,可以合理的借鉴固定资产的加速折旧法,使用加速摊销法进行摊销;(3)聘请专业化的核算力量。高新技术企业财务人员也可以聘请注册资产评估师、注册会计师、注册税务师等专业力量参与到企业无形资产的确认、初始计量与后续计量等会计工作中,企业可以将难以确定价值的高智力投入的无形资产委托给相关领域的专家评估定价入账,并且听取这些专业人员的建议进行无形资产的后续计量工作,这样就可以避免财务人员因不懂专业技术进行职业判而断产生的误差。
六、结论
无形资产管理作为高新技术企业资产的一项重要管理内容,受到越来越多企业的重视。但是,我国高新技术企业在实施无形资产管理时还存在一些不足。随着对无形资产管理的广泛运用,制度会进一步完善,核算方法的改进,会使无形资产的管理更合理化,为企业创造最大利润,提高市场竞争优势。因此,高新技术企业应加强对无形资产的管理。
参考文献:
[1]李明尔.试论知识经济下高新技术企业无形资产的核算[J].现代商业,2014(17):256-257.
[2]陈洁.价值链视角高新技术企业无形资产价值管理[J].财会通讯,2008(6):102-103.
[3]王晓.高新技术企业研发投入与财务绩效关系的文献评述[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4(31):136-137.
摘 要 知识经济的发展,资产的重心从有形向无形转移。无形资产已经成为现代企业的核心资源之一,无形资产管理也日益成为现代企业管理的核心。本文分析了无形资产的内涵、特点,指出对企业无形资产认识不足,缺乏科学的无形资产管理方法,提出要改进和加强企业无形资产管理,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关键词 无形资产管理 存在问题 改进对策
随着知识经济的不断深入发展,社会主要的资本形态由工业时代的物质资本转变为知识时代的知识资本,资产的重心从有形向无形转移。无形资产已经成为现代企业的核心资源之一,无形资产管理也日益成为现代企业管理的核心。笔者在分析无形资产的内涵、特点及重要性的基础上,指出在企业无形资产管理中普遍存在的问题,进而提出了改进和加强企业无形资产管理的对策。
一、无形资产的内涵及特点
(一)无形资产的内涵
无形资产作为现代企业的核心资源之一,其内涵随着知识经济的不断发展变的愈加宽泛。我国财政部2006年颁布的《新会计准则第6号――无形资产》明确无形资产的概念,是指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没有实物形态的可辨认非货币性资产,不再区分可辨认无形资产和不可辨认无形资产,把商誉排除在外。这就是说企业的无形资产是指企业为生产商品、提供劳务、出租给他人、或为管理目的而持有的、没有实物形态的并且是可辨认的非货币性资产。具体包括专利权、非专利技术、商标权、著作权和土地使用权等。根据不同的标准,一般可将无形资产作不同的分类,如智力型无形资产、人力型无形资产、管理型无形资产、市场型无形资产和权利型无形资产等。
(二)无形资产的特点
无形资产作为一种有别于有形资产的核心资源,具有其独特的特点:1.无形资产具有竞争性和非竞争性并存的特点。一般来说,无形资产具有非竞争性,它可以同时使用于不同的地方。相对于实物资产、财务资产,无形资产的产权不太明晰,无形资产带来的利益为其所有者享有的同时,很难阻止非所有者也享受这些投资利益,这就是通常所说的外部效应。此外,无形资产又具有竞争性。无形资产归特定主体,任何主体不得非法享有这种权利。2.无形资产具有无实体性和依存性。无形资产是一种知识,知识只能被感知和认识,具有无实体性,需要加以培育、创造和创新。无形资产又具有依存性,始终依存于一定的载体,如企业的员工个人、企业组织、产业组织甚至国家等。并且同样的无形资产在不同的企业、不同环境、不同时期,其价值是不尽相同的,具有环境依存性。3.无形资产的收益性和风险性并存。无形资产具有强大的增值功能,一项专利产品诞生后,其后期不需再投入更多的研究开发经费,边际成本近乎为零,有些无形资产本身并无损耗,反而在运作中不断增值,未来的收益报酬具有逐步增加性,是一种长期的无实物形态的资产,但无形资产又具有高风险性。无形资产的风险显著高于实物资产和财务资产,其所能提供的未来收益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许多无形资产只对特定企业有价值,一旦离开这一特定范围,其价值可能就不复存在。
二、无形资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对无形资产认识不足,轻视对无形资产的管理
在国有企业的无形资产管理中,一方面,对无形资产认识不足。由于无形资产具有无实体性,所以其功能不能在感性上直观反映来,只能存在于观念中,因而无形资产极易被忽视。另一方面,我国国有企业长期轻视对无形资产的管理。长期以来,许多国有企业对国有资产保护不力,轻视对国有无形资产的管理。随着市场经济的引入,尽管无形资产得到了初步认识,但是长期以来的计划经济体制使一些管理者思想上只把固定资产和流动资金作为财产加以重视,轻视对无形资产的管理。
(二)缺乏科学的无形资产管理方法
随着无形资产价值的体现,对无形资产的管理成为国有企业重点关注的问题。但是许多国有企业内部缺少完善的、科学的无形资产管理方法。1.无形资产的评估管理不科学。一方面,缺乏足够的中介力量对无形资产进行认定和评估,导致评估不规范,影响了评估工作的公正性、权威性。另一方面,缺乏科学的评估标准和评估方法。目前尚缺乏公平、客观和统一的定价机制及计价标准。难以根据无形资产各自的质和量准确核定其价值。2.没有从企业整体角度来进行无形资产的管理,无法对无形资产进行整合和优化利用。
三、改进和加强企业无形资产管理的对策
(一)充分认识无形资产的价值及其在企业经营中的重要作用
要加强对无形资产的管理,首先就必须使企业经营者和所有员工充分认识到无形资产的价值及其在企业经营中的重要作用。1.可以借助于各种媒介详细介绍无形资产的有关知识,让管理者和企业员工掌握无形资产的基本内涵、价值构成和管理原则,意识到无形资产管理的重要性和特殊性,熟悉包括有关保护无形资产的国内法律法规和国际条约在内的法律常识,为加强无形资产管理工作奠定良好的思想基础。2.要建立健全一套完善的无形资产管理制度和管理机构,对企业无形资产管理提供组织机构上的保证。在企业管理部门应设立专门的管理机构,配备专职人员,并根据有关法规,制定切实可行的管理制度,制定科学的无形资产管理和决策程序,确定自己的无形资产在企业总体战略和职能战略中的地位和作用,明确规定无形资产的对象、管理方法、程序和奖惩措施,加强对无形资产的管理与经营。
(二)建立科学的无形资产管理体系
针对当前许多国有企业内部缺少完善的、科学的无形资产管理方法的现象,必须在重视对无形资产管理的基础上,建立科学的无形资产管理体系。1.要完善无形资产的权益管理。应掌握和运用关贸总协定中的《知识产权协定》和相关的条约,及时申请注册商标,防止被他人抢注,并加强对假冒产品的打击力度。2.广泛收集信息,防止对他人的知识产权类无形资产过失侵权行为的发生。对无形资产中的专利权、非专利技术等无形资产,应加强保密措施,防止流失。3.要完善无形资产的评估管理。企业应建立起积极的评估意识和开发一套适合本企业的评估管理系统。定期对企业的各项无形资产进行评估,在无形资产转让或企业进行合资合作过程中,能全面科学地确定无形资产的范围,准确地计算出无形资产的价值。4.要完善无形资产的营运管理。要发展企业自身的优势,就要充分利用中心所持有的无形资产,建立无形资产的创新机制,增加无形资产存量,促使无形资产有效运营,这是无形资产管理的根本目标。第一,实施品牌战略、营造品牌环境、加强品牌保护,推动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企业管理者应把品牌意识灌输到每个员工的思想中,要在企业中形成强劲的创名牌风气。第二,要不断地从国内和国外引进高新技术人才,增加科研经费份额,建立企业特有的技术,创建特有的企业形象。第三,以无形资产为先导,推动企业的低成本扩张。可以利用企业在技术、人才、品牌上的优势,通过无形资产的投资合作,实现企业的低成本扩张。
(三)对客户关系进行有效管理
摘要 无形资产指的是企业拥有或控制的不具有实物形态、能以货币计量、可以带来预期经济效益的资产。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无形资产在企业运行中发挥的作用越来越突出,与有形资产性相比,无形资产具有明显的特殊性,其管理的难度更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也相应较多。文章对企业无形资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做了简单的分析,同时提出了一些无形资产管理创新策略。
关键词 无形资产 创新 评估 有形资产
企业的资产包括无形资产和有形资产,工业经济时期企业大多只重视有形资产的管理,而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无形资产在企业资产结构中所占比重越来越大,对企业发展所起的作用越来越明显。但是由于多年形成的会计核算模式都是以有形资产为核心,对无形资产的管理意识较为淡薄,导致无形资产管理中漏洞较多,严重影响到企业竞争力的提高。因此,企业要想在经济时代获得更好的经济效益,有必要对无形资产管理的创新进行探讨。
一、无形资产的特点
无形资产指的是企业拥有或控制的不具有实物形态、能以货币计量、可以带来预期经济效益的资产。具体来说,企业的无形资产主要包括企业商标、企业专有技术、企业特许权、企业专利权、土地使用权等。作为重要的经济资源,无形资产具有以下几个特征:第一,无形性,指的是无形资产是看不见的,很少占用空间,主要体现的是获得经济效益的特殊能力。第二,转化性,指的是无形资产虽然不能单独直接为企业创造经济效益,但是当与有形资产结合之后就会产生较大的经济效益。第三,增值性,指的是无形资产因为其创新性,所以能为企业带来超额收益,而无形资产本身并不会发生相应的损耗。第四,可辨认性,指的是企业的无形资产能够划分或分离出来,可以单独出售或者转让。
二、无形资产的管理现状
1.无形资产管理意识淡薄
受传统观念的影响,企业在资产管理中,一般对有形资产的管理比较重视,而忽视无形资产的管理。出现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有两个方面:第一,对无形资产没有准确的认识。无形资产种类日益增多,来源渠道也多元化,一些企业的管理者对其包括哪些内容不了解,不能准确辨认和确定自身拥有的无形资产;由于无形资产的成本不易确定,使大量自创无形资产的价值不能准确确认、计量,导致无形资产的管理不到位。第二,对无形资产缺乏管理意识。当今是以无形资产作为核心竞争力的知识经济时代,同以前以有形资产为主的工业经济时期的会计环境已大不相同,一些企业对无形资产的重要作用没有清楚的认识,仍按旧的核算模式将有形资产作为企业资产管理的重点,不能满足会计管发展的需要,在无形资产的实际的操作中也就缺乏相应的管理措施。
2.缺乏对无形资产的开发和利用
无形资产能为企业创造出更多的财富,充分利用无形资产能为企业带来巨大的发展潜力。但是从实际的运行中看来,企业对无形资产的开发和利用还存在严重的问题:有些很多企业不注重创造自己的品牌,不进行无形资产的研发,使企业越来越缺乏竞争力;有些企业虽然拥有无形资产却长期闲置,没有发挥出应有的作用;另外,企业无形资产需要在企业运行的过程中不断增值,但是很多企业在市场竞争中不注重利用一切有利的条件提高自身形象,而是任凭无形资产随着时间贬值,使得无形资产的价值大大降低,从而对企业的进一步发展带来很大的阻碍。
3.没有系统的无形资产评估
随着企业无形资产数量的增多、投资金额的增大,对其价值的管理就愈显重要。因为无形资产不是以实物的形式出现的,所以要准确估量其价值就需要规范的价值评估系统,从而能在企业账面上准确反应出无形资产的价值。但是在当前,企业无形资产评估没有系统性和规范性,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缺乏专业的中介结构和高水平的评估人员,评估中漏评、少评以及错评的现象比较严重,企业的利益遭受到非常大的损失。第二,无形资产评估不规范, 目前一些无形资产评估机构的法制观念不强,在评估中往往主观性较强,对评估单位比较迁就,造成评估价值与公允价值不符,不能真正反映资产的价值,也使财务报告和相关信息失去客观真实性。
4.无形资产的防护意识较差
无形资产是企业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企业却没有像管理有形资产一样管理无形资产,尤其是对无形资产的保护意识较低,导致很多侵权事件的发生。一些企业对自己的商标管理不善,没有依法注册,但是当企业的商标产生一定的经济效益的时候往往就会被一些商业道德败坏的企业抢注商标商号,给企业带来较大的损失。另外,防护意识较差还表现在不注重对企业形象的保护,在发生产业纠纷的时候,企业没有及时采取措施将不利影响降到最低,从而损害企业形象。
三、无形资产管理创新
1.强化企业无形资产管理意识
企业要加强无形资产管理首先从思想上应该对无形资产有正确的认识,对无形资产的重要性深入研究和把握。通过采用媒体宣传等方式讲解关于无形资产的知识,帮助企业的管理准确的认识企业拥有的无形资产的真实价值,同时要让他们对无形资产管理的复杂性和特殊性有全面的了解,熟悉国内外的有关的法律法规,充实无形资产管理知识。另外,还需要加强企业普通职工的无形资产管理意识,使他们日常的工作能维护企业的形象,为增加企业无形资产价值做出相应的努力。
2.完善无形资产管理组织和制度
企业无形资产的重要性与企业有形资产是一致的,要实现对无形资产的管理必须要有健全的管理组织。企业要针对自身的无形资产情况设置专门的组织管理机构,做好岗位分工,配备专业的管理人员,对无形资产实行专业、系统地管理。由于企业无形资产管理中涉及到的内容比较多,要保证管理的高效性就必须要制定完善的管理制度,建立管理责任制,对无形资产的管理程序,管理办法进行明确,将无形资产管理与有形资产管理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企业在制定无形资产管理制度的时候需要注意在借鉴其他企业成功经验的基础上,制定出适合本企业的有针对性的管理制度,保证其真正发挥作用。
3.规范无形资产评估和计量
无形资产价值不能准确评估是当前企业无形资产管理中的一个重要问题,要提高企业无形资产管理能力必须规范无形资产的评估和计量,对价值进行准确的判断,并及时掌握价值的变动和产生的效益。有效规范无形资产评估要从两个方面做起:第一,国家要建立无形资产计量准则,结合国际惯例和我国具体的国情制定出健全的无形资产评估标准,实现科学化和量化评估,避免企业在合资和并购中遭受损失。第二,企业要针对无形资产的不同性质和特点,确定相应的会计科目进行无形资产核算,准确反映无形资产在企业总资产中的比例,将无形资产价值的动态变动展示出来。
4.加强企业无形资产的开发和利用
企业无形资产管理的最根本目的是合理利用无形资产增加企业经济效益,所以要重视对无形资产的开发和利用。企业形象作为无形资产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已经成为当前企业竞争的核心,所以必须重视企业形象的塑造。不仅要通过提高产品质量塑造企业形象,而且要通过提高服务水平,更好地提升企业形象。另外,在二十一世纪,企业要获得长远的发展还需要有创新精神,利用先进技术,积极研发新产品,获得产品专利,使企业在市场中占据有利地位。
5.加强法律意识,做好无形资产保护
目前发生企业无形资产侵害的现象比较多,要避免受到损害,就必须用法律的武器保护自身资产安全。第一,企业要根据国家的《商标法》、《合同法》、《专利法》等法律条款及时进行无形资产的申报,获得法律的保障。第二,明确无形资产有效期限,对专利做好保密工作,同时对其他无形资产要进行有效的维护。第三,对于侵害企业无形资产的行为,应该根据相关的法律法规提讼,利用法律的武器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四、结论
与企业有形资产性相比,无形资产具有明显的特殊性,其管理的难度更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也相应较多。而无形资产在企业价值的创造中越来越起到关键核心的作用,如果管理不善会给企业带来较大的损失,降低企业的综合竞争力。所以企业要实现经济效益的增加就必须创新无形资产管理理念,制定完善的管理制度,做好无形资产的开发和利用工作 ,使无形资产更好的为企业发展服务。
参考文献:
[1]王玉杰.试论企业无形资产管理.山西建筑.2008(11).
[2]莫红梅,易著梁.论知识经济条件下企业无形资产的管理.南宁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01).
[3]刘为众.试探企业无形资产管理的有效途径.财政监督.2008(18).
关键词:国有企业改制;无形资产;企业管理
无形资产是指企业拥有的、控制的、没有实物形态的,可辨认非货币性资产,包括货币资金、应收帐款、金融资产等。要使无形资产适应国有企业改制的环境,就必须加强对无形资产的管理。鉴于此,本文提出了对策。
一、国有企业无形资产的概念
国有企业无形资产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前者是指国有企业的商标权、专利权等,这些企业资产表现为技术或权利,其并没有物质实体。而后者则仅包括企业的专利权、商标权等,其定义范围更加狭窄。以下所提及的国有企业无形资产,是指广义上的国有企业无形资产,包括专利权,非专利技术,商标权,著作权,特许权,土地使用权等。
二、国有企业改制中无形资产管理的问题
(一)观念陈旧,忽视无形资产价值
天津无形资产研究中心调查发现,国有企业的无形资产,有90%都飘在账外,绝大多数无形资产没有得到有效管控,甚至“驰名商标”这类价值含量极高的无形资产也没有得到有效管理。还有的国有企业仍然被“只有有形资产才是企业的资产”这种陈旧的观念禁锢着,忽视无形资产的存在、评估,不以无形资产作收益源,继而导致无形资产大量减损,流失。更有很多国有企业的无形资产一栏是空白,不知道如何使用无形资产,如何体现无形资产的价值,这充分反映出一些国有企业对无形资产认识的不足,管理力度的薄弱。
(二)管理不科学,流失严重
受传统观念的束缚,一些国有企业忽视了对企业无形资产的管理,缺少完善的管理制度,只是孤立的认识,单项的利用无形资产,只是在表面上进行文化建设工作,却不能很好的进行技术开发、专利保护、商标保护等,使得员工没有无形资产保护意识,也就不能通过利用无形资产给企业带来收益。改制上市后企业资本结构失衡是企业无形资产管理缺失的重要表现。如湖北某改制上市公司的每股首发价为7.5元,但实际发行后,每股净资产3.65元,溢价率>100%,差价之所以产生,根源就在于企业长期经营产生了大量的无形资产。这使得其上市后的股价要高于净资产价值,使得企业资产结构失衡。
三、国有企业改制背景下的无形资产管理对策
(一)提高认识,做好价值评估
首先,国有企业在改制过程中,应该要求有关部门完善无形资产方面的管理规定,制定相应的条款,规范其工作流程。其次,加强对国有企业管理者的思想教育,使其意识到无形资产管理的重要性,使其身体立行,重视无形资产,从而更有效的带领员工进行无形资产的管理,保证无形资产的长期性发展。再者,建立规范的会计处理制度对无形资产进行管理,提高员工的积极性,保证无形资产的质量。第四,建立规范的无形资产价值评估机制,从其标准性、科学性、客观性、统一性、公平性等各方面进行评估,并进行准确的会计核算,通过评估和核算使国有企业掌握无形资产的现存状况。最后,无形资产可以作为国有企业融资的依据,从而凝聚更多的资金,增加无形资产的附加值,为企业增加更多的合作机遇,如此能保证无形资产不流失。
(二)健全机构,创新无形资产管理方法
首先,在国有企业内部设立无形资产管理机构,对无形资产进行专业的管理。其次,建立无形资产管理指标体系,将无形资产管理工作落到实处,对无形资产管理机构的管理人员进行专业的培训,提高管理人员的专业水平和素养,还要保证管理人才素质的同时不断吸引优秀的专业管理人员,不断挖掘无形资产的潜力。再次,企业要培养管理人员的创新意识,对原有的死板的管理方式进行创新,运用科学的有效的专业的管理来保证无形资产的长远发展。第四,管理人员应鼓励员工创新无形资产,发挥创新力,注入专业性和科学性的因素,创造自己的品牌,提高品牌效力,保证无形资产的可持续发展。最后,要不断的进行市场调查,根据市场的变化,及时的优化无形资产管理制度和评估制度,及时的对无形资产进行全方位的评估审核,加强日常的会计核算和评估,在准确核算的同时要准确把握无形资产的范围,保证无形资产管理工作的与时俱进。
四、结语
无形资产是重要的资源,它作为国有企业资产的一部分,既可以提高国有企业的经济效益,又能提升国有企业的文化软实力,增强企业的竞争力。因此,在国有企业改制背景下,加强对无形资产的管理极为重要。只有对无形资产进行专业的、科学的、有效的管理,才能充分发挥无形资产的作用,以保证国有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作者:穆昱 单位:包头市国有资产运营有限公司
参考文献:
[1]张亚薇.国有企业无形资产审计存在的问题及完善对策[J].长江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01).
[2]张了,陈志平,刘冰冰.浅谈国有企业改制中无形资产问题[J].经济视角(中旬),2011(02).
【关键词】 高校; 无形资产构成; 管理现状
21世纪是知识经济迅速发展且愈来愈占主导地位的时代,专利权、专有技术、著作权、计算机软件等以知识为基础的无形资产在推动社会经济发展中所起的作用越来越显著,各行各业的管理层已逐渐认识到无形资产的特殊价值,在资产管理实践中也日趋重视对无形资产的管理。高等学校是人才云集、科技优势明显的地方,蕴藏着巨大的无形资产。然而长期以来,由于我国高校改革比较滞后,高校管理层市场观念和经济效益观念普遍较弱,加上对无形资产缺乏足够认识,无形资产管理一直是高校资产管理中的薄弱环节。如何强化其管理,满足知识经济时代的发展要求,提升高校的核心竞争力,成为新时期高校亟待研究的重要课题。
一、高校无形资产的构成分析
无形资产是高校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1997年的《高等学校财务制度》将其描述为“不具有实体形态而能为使用者提供某种权利的资产”。近年来,随着无形资产在高校发展中的作用日渐凸显,许多学者开始涉足高校无形资产这一领域的研究,在对高校无形资产概念的界定方面,也形成了许多不同的定义。笔者比较赞同温志强(2006)的观点,即“高校无形资产就是一种不具有实物形态特征,但在高校管理实践中可以估价、可以计量、可以用来投资和增值的非货币性资产”。
高校无形资产种类繁多,内容丰富。笔者试作如下分类:其一,技术知识类资产。这类无形资产是基于知识、智力、技术而形成的能带来高附加值的资产,主要包括高校自我国实行专利制度以来申请的各种专利;高校发明和掌握的不公开的先进技术、资料、技能、经营管理秘诀、教学方法等非专利技术;工程设计与产品设计图纸、地图、教材、计算机软件等职务作品的著作权等。其二,政府特别授权类资产。指高校由于政府特别授予某些权力而形成的无形资产,如自主招生权、税收减免权、土地使用权等。其三,声誉类资产。高校声誉指高校在人们心目中的一种整体形象,是高校较为重要的无形资产,包括高校多年来苦心经营而树立的良好社会形象,因拥有大批高素质人才、教学科研能力突出而形成的吸引力、感召力等。其四,名称标识类资产。指以标识为表现形态的无形资产。如校名,高校名称是一种特定的标记,具有相当的市场价值,其知名度对招生、学生就业、寻求融资合作等有直接的影响。其五,信息网络类资产。指非人们通常普遍了解或轻易能够获得的高校内部信息,包括高校历年档案,高校经营管理等方面的数据信息,高校长期形成的与外界的社会关系网络、科研教学协作网络、科技情报信息网络等。
二、高校无形资产管理基本现状
无形资产是高校的必备资源,是高校得以可持续发展的强大物质技术基础, 集中体现了一所高校的综合实力。它不仅能为高校创造价值,而且能为高校直接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因此,无形资产管理理应得到高校的高度重视。然而,当前不少高校对于无形资产管理极为忽视,致使这类特殊资产不能得到合理利用,其作用难以得到充分发挥。
1.资产管理观念陈旧,无形资产意识淡漠。一方面,高校无形资产不具有物质实体,也不能直接通过感官接触,只能存在于观念中,因此高校资产管理者对无形资产的概念并不十分清晰,在管理实践中通常比较重视有形资产管理及其投入效益,而无形资产极易被资产管理者所忽视。另一方面,由于长期以来,高校在无形资产方面缺乏必要的宣传,不少人对无形资产的价值优势认识不足,资产效益观念和无形资产保护意识相当淡薄。
2.管理机构分散,制度不健全。从目前高校无形资产管理机构的设置情况看,许多高校尚未设立专门管理机构、配备专职管理人员,其管理多按照实物资产管理模式进行。如财务处负责无形资产的核算,科研处负责教师科研成果的管理,国资办负责土地使用权的登记管理,无形资产的运营则由产业办负责。管理机构不统一,各部门之间缺少必要的信息交流,很难实现对高校无形资产的高效率管理。同时,无形资产管理制度也不完善。良好的制度对明确管理职责、规范管理行为、提高管理效益、防止资产流失等具有重要作用。目前,不少高校尚未建立起适应无形资产的管理办法,在产权归属、评估、核算、保密、开发利用以及监督管理等方面都缺乏合理的规定,从而造成管理上无章可循。
3.无形资产流失严重。一是人才流动导致无形资产流失。高校人才济济,同时人才流动也比较频繁。高校人才外流,必然同时带走其所掌握的属于学校所有的技术成果、技术工艺、信息、客户关系等,导致大量无形资产流失。二是发明者侵占职务发明。职务发明成果应属于学校所有,由于高校管理监督的滞后,许多职务发明成为了发明人个人完全所有。三是产权保护意识薄弱导致无形资产流失。一些科研人员由于知识产权保护意识和能力薄弱,科研成果被剽窃,技术秘密被泄露的事情时有发生。四是科技协作中无形资产流失。高校与企业合作时,由于无形资产认定困难、估价不当等原因,不少无形资产被对方低价甚至无偿占有。
4.无形资产评估和核算亟待规范。高校无形资产是有重要价值的资产,但其价值需要通过专业机构评估才能确定。当前,由于高校资产评估制度不健全以及从业人员职业道德、执业能力等因素的影响,往往导致评估不当,评估结果严重失实。在无形资产核算方面,由于高校无形资产管理机制存在缺陷,财务部门对于学校无形资产往往心中无数,家底不清。不少高校没有建立完整的无形资产账目,一些高校无形资产核算还是一片空白,报表中该项目也无任何反映。由于无形资产没有完全纳入会计核算范围,以此形成的财务报表自然无法反映学校的真实财务状况。
三、优化高校无形资产管理的相应措施
1.加强无形资产理论宣传,强化无形资产意识。观念陈旧、知识欠缺与意识不足使得无形资产在高校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对此,当前很有必要通过各种途径在高校普及无形资产相关知识及有关法律法规,通过宣传和教育,使大家充分认识高校无形资产的价值和作用,从根本上转变重有形轻无形的陈旧观念,从而积极主动地对高校无形资产进行科学管理和严格保护。
2.完善高校无形资产管理机制。完善管理机制是加强管理的重要步骤。首先,应依据国家法律、法规并结合学校自身实际建立系统的无形资产管理制度体系,使无形资产管理有章可循,从制度上确保无形资产的有序管理。包括无形资产产权确认,成果申报,专利申请,版权使用,校名、校誉管理,资产登记、处置、清查和报告,资产经营、考核、保护,资产核算、统计、审计等方面的制度。其次,应建立专门机构、配备专职人员全面负责学校所有无形资产的日常管理工作。管理人员中应配备法律、经营管理、财务等各方面的专业人才,以增强管理团队的综合能力,从而更有效地实现对无形资产的管理。
3.重视高校无形资产的评估和核算。要准确评估高校无形资产价值,应建立适应高校的无形资产评估体系,包括评估规范,评估指标体系,评估标准,评估程序,评估方法等。高校无形资产的评估,在涉及产权交易时,应通过中介机构进行社会评估;日常评估则可采取校内自我评估的办法,既节省费用,也加强了对无形资产的监控。评估人员在资产评估中应谨守职业道德和操作规范,选择适当的评估方法,增强评估结果的科学性和合理性。要严格按照财务与会计制度对高校无形资产进行科学核算。加强高校无形资产核算,对高校及有关方面全面了解高校的资产价值和综合实力,防止国有资产流失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高校应尽快建立一整套与高校适应的无形资产会计核算体系,加强无形资产的购入、转让、分期摊销、对外投资、接受捐赠等的会计核算,真实记录和反映无形资产的变化情况,并在年报中充分披露无形资产的信息。
4.加强高校无形资产法律保护。无形资产是一种观念性产品,由于其无形性,更易于在人员流动、科技协作和变公为私等情况中流失。因此,完善法律法规,为高校无形资产管理提供周密的法制保护应是当务之急。国家相关部门应尽快健全无形资产的法律保障体系,正确引导和规范人们的行动,并加大违法惩处力度。同时,高校内部也应制定科学合理的的无形资产保护条例,明确无形资产保护的方式、手段及执行程序,切实维护高校的合法权益,杜绝高校无形资产的流失。
【参考文献】
[1] 李奇勇.高校无形资产保值增值的途径探讨[J].中国冶金教育,2010(4).
无形资产是企业重要的经济资源,无形资产的流失,必然给企业带来损失。因此正确认识和深入研究无形资产的管理,对企业无形资产的流失,维护合法权益,为企业自身的生存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考虑到无形资产的独特性,这导致企业对无形资产的管理难度加大,未能及时、充分发挥无形资产在日常生产生活中的真正作用。我国企业会计人员必须正确认识无形资产的价值、作用,重视、加强无形资产价值管理,从各个方面做好无形资产的核算。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企业会计规范体系,对提高我国企业会计的整体管理水平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二、企业无形资产会计核算概述
1.企业无形资产会计核算的概念
无形资产是指拥有或者控制的没有实物形态的可辨认非货币性资产。无形资产具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无形资产包括货币资金、金融资产、长期股权投资、商标权、应收账款、专利权等,因为它们没有物质实体,而是表现为某种法定权利或技术。但是,会计上通常将无形资产作狭义的理解,即将专利权、商标权等称为无形资产。
企业无形资产的核算范围还包括关于商誉和人力资源等的会计核算。企业的无形资产转让,应当按照有关规定对资产进行评估,除国家规定以外,还应当对国家的其他规定所得。企业的无形资产应当合理。不实行内部成本核算的企业,应当取得无形资产,费用将被一次性摊销,减少账面余额和当前支出的无形资产;对企业内部成本核算的实施应平均摊销无形资产的受益期摊销金额,按照减少账面余额无形资产和当前消费。
2.企业无形资产的主要特点
企业无形资产是企业拥有或控制的非物质形态的可识别的非货币性资产,主要有四个特点:
(1)垄断性
企业无形资产是一种非常特殊的资产,法律对非持有人对专利权有偿使用,如专有技术、科学研究等,通过法规来安全措施维护其垄断。
(2)效率高性
无形资产能给企业带来的经济效益远远超过了成本。企业自身具有品牌效应,无形资产能获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是不可估量的。
(3)不确定性
由于无形资产本身的影响因素,外部因素无形资产的风险因素和外部转移,国家产业政策,产业发展规划和区域发展政策的许多可变因素,无形资产的不确定性的收入。随着新技术的出现和最新的科学研究成果和直接损失,特别是知识经济社会的迅速发展,无形资产的不确定性日益增加,这给经济效益带来了巨大的效益。
(4)无可比性
无形资产主要是由科技成果转化为知识产权,这是创新性的,单一的,市场一般不能找到相同的,所以几乎没有类似的价格比较。
3.加强企业无形资产会计核算的意义
企业会计工作直接影响到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和谐,影响了国家的产权、合理和有效的运用。
第一,加强企业无形资产会计核算,有利于提高知识经济的竞争力。关键是人才,核心是科学技术。随着科技、教育和经济一体化的发展,无形资产在经济增长中所占比重越来越大。它是企业的基本资源,也是企业综合实力的体现。它是最活跃的技术和经济资源和强大的物质技术基础的生存,不仅为企业创造价值,而且也为企业带来直接的经济利益。在当今世界,越来越多的企业要意识到只有科学的创新,才能在数量上和水平上满足,才能促进更快更好的发展,只有加强无形资产管理,在科学研究成果的形成上,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发现和形成财产,才能提高自身的发展优势,才能提高竞争力。
第二,加强企业无形资产会计核算,有利于把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加强企业和企业无形资产的管理,使企业能够充分利用现有的无形资产、社会调查和市场预测的目标、经济效益的预测、校企合作、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使其尽快融入社会生产力。这不仅有利于企业科研相结合,更能为企业和社会服务的发展。
第三,加强企业无形资产会计核算,有利于维护无形资产的合法权益,集中体现企业的实力和科学研究的水平,特别是当无形资产转让或投资时,其价值将得到充分的确认和实现。在我国高等教育进入竞争激烈的时代,企业要重视自身品牌的建设和无形资产的保护,这有利于企业自身和社会的发展。无形资产是企业重要的经济资源,无形资产的流失,必然给企业带来损失。因此正确认识和深入研究无形资产的管理,对企业无形资产的流失,维护合法权益,为企业自身的生存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三、现今企业无形资产会计核算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成因
1.无形资产管理制度不健全
由于无形资产的价值和它的功能,虽然国家已经颁布了相关法律法规,单位也制定了一些规则,但仍处于初级阶段,没有全面的规定,标准是不统一的,监督和指导的力度不够强。企业对无形资产的管理在财务管理与实务中一直处于薄弱环节,几乎是一片空白。其在执行任务、兴办产业等工作中所形成的信息、资料、程序等技术秘密和商业秘密,由于单位知识产权保护制度不健全、个别员工知识产权保护意识和能力薄弱、知识产权法制观念淡薄等原因,从而造成大量技术秘密和商业秘密被剽窃、泄漏。
2.无形资产核算局限性强,难以计量
(1)确认范围过于狭窄
现行会计核算所反映的无形资产,无论从内涵上还是外延上,都不能全面反映现实经济中无形资产的概念和范畴。大量的无形资产游离于会计记录与报告之外,显然不符合会计核算的真实性原则,因此必须改革无形资产的确认范围,按照无形资产的真正含义全面确认无形资产。
(2)对无形资产的摊销方法不精确
按照我国现行会计准则规定,企业可在确定的摊销期间内将己取得的无形资产进行分期平均摊销。计入当期损益。但这种平均摊销的方法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对于土地使用权、商标权、版权和著作权等较为稳定的无形资产,可以采取平均分摊的方法;但对于更新较快的、时刻面临着被新技术替代可能的专利技术,非专有技术和外观设计等,未来的经济效益难以确定,此时若采用均摊的方法,就与会计谨慎性原则有悖。
2.缺少一套权威可行的评价体系,难以量化管理
会计和资产管理机构中的大多数问题都源于一个没有系统的财务管理系统的支持和保证。建立健全财务管理体系应注重系统结构合理与兼容性,对各方面的任务大致划分,并加强财务管理的有效性,以保证其应有的效果。但是目前国家企业中缺少一套权威可行的评价体系,难以量化管理。
四、完善企业无形资产会计核算的对策
1.建立健全无形资产评估和相关法规体系
首先,加强无形资产评估法律制度体系建设。为了保证经济活动的有效开展,维护市场经济条件的有序发展,也要建立相应的相对完善的市场经济发展体系。二、有效控制市场经济组织的管理。构建一个相对完整的法律法规体系,在此基础上完成一系列的工作法律审查评估制度,对无形资产进行有效的监督和检查,各部门的工作质量和管理规范,提高陪审员和职业培训考核机制。
2.提升管理阶层的无形资产意识,成立专业机构规范管理
转变观念,加强无形资产管理。企业应加强无形资产管理,应加强宣传意识。领导干部要进一步转变观念,提高认识,积极引导职工树立无形资产管理理念;建立无形资产管理部门,配备专门的管理人员,对有形资产和无形资产进行管理。
利用信息技术提高无形资产管理水平。利用无形资产的信息管理方式实现全过程自动控制,重点加强对无形资产的日常维护和监督,不仅提升了管理水平,而且可以提高管理力度,实现无形资产的具体化、规范化、标准化,从而提高企业的生存和发展能力。
3.创新运用科学的管理手段,完善量化管理及会计核算
(1)创新工作思路,完善无形资产会计制度
企业管理理念创新,加强意识,促成了工作更规范的工作突破了盲目的惰性思维,大胆实践,增强使命感和责任心,实现与时俱进,不断提高知识的理论涵养,增强了财务分析的能力,充分发展了对工作中可能出现的问题的思考、分析、解决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主要表现在敢于讲原则、坚持原则,寻求管理力度,创新发展,进一步坚实的财务基础工作、会计核算工作,切实做到手续完备、真实,数据准确,账目清晰,用科学的财产提供的分析方法和传统的财务分析与评价指标的创新,为企业决策提供准确的财务信息。加强人力资源会计的研究与应用,建立一支高素质的会计队伍;无形资产的扩大范围的确认,会计计量手段多样化;尊重知识和人才,知识产权保护措施,完善无形资产会计制度。
(2)创新理念,增强忧患意识,克服老理念,建立高效的财务管理体系,做好服务保障
随着公司各部门的财务工作,财务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整个单位的管理,资金管理,资金管理,资产管理,物流管理和其他一起和谐,所以加强财务管理,金融创新提供管理机制的功能。是从预算概念的转变,预算管理和企业管理的有机结合,充分把握财政政策,金融法规,丰富了财务管理的内容;二是在日常工作和各部门的公司和他们的公司更多的交流和沟通,让大家了解财务实质和过程的工作,金融支持的新功能和要求,通过我们的积极合作,实现事前控制,在控制和事后控制。第三是加强服务理念,加强金融部门自身建设,落实责任,进一步增强财务人员的责任心和奉献精神,不断改进观念,树立强烈的时代感、效率和质量意识,在工作中具体大胆参与实践,坚持以科学务实的态度和精神,逐步建立适应科学发展的公司财务管理机制,为管理层提供财务信息
关键词:无形资产;企业价值贡献问题;思考
中国正经历着飞速的发展与变革。伴随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对无形资产的开发、经营、保护和利用皆有了重大突破。无形资产是能够为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一项重要资源。在经济新常态下,无形资产的质与数已成为衡量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一项重要标志。但其对企业价值的实现上仍存在一定瓶颈。
一、企业无形资产价值实现现状
我国对无形资产的开发、经营、保护和利用皆有了重大突破。但其对企业价值的实现上仍存在一定瓶颈,主要包含两方面现状:
(一)企业无形资产总体规模小。在经济技术不断发展大环境下,企业虽认识到技术于企业发展壮大的重要性,但对技术开发、创新等方面的投入仍不够。企业中的无形资产价值转化率较低。
(二)企业无形资产利用不充分。由于无形资产没有实物形态,不易被人的感知把握,且无形资产的计量等也存在很大争议与不确定性,导致公司上层缺乏这方面的管理意识,从而对无形资产的管理关注较少。
二、企业无形资产价值实现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无形资产的权重结构不合理
无形资产这一特殊资产的无实体性决定了其价值与作用很难直观地反映出来,而大多存在于观念之中,因而极被忽视。
(二)缺乏管理保护意识
尽管随着市场经济的逐步完善,无形资产的价值得到了企业初步认识,但仍有很多管理层缺少系统的管理理论与资产管理实践经验,缺少无形资产管理意识,缺乏无形资产运用和增值经验,对无形资产的内涵及价值认识不到位。
(三)无形资产的保值增值认识不足
在我们保证对无形资产的正确认识及有效投资的同时,还应注意管理措施是否利于无形资产的保、增值。在产权制度改革进程中,由于种种原因,无形资产遭到不同程度的流失。企业的管理层对无形资产的增值保值战略措施的重视与实践十分必要并且刻不容缓。
(四)无形资产信息披露不充分
企业的管理层及信息的披露方具有不同的动机,报表使用者担心不当的披露可能会对企业的竞争产生消极作用。因此形成披露不充分格局。
三、企业无形资产价值实现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一)相关制度规范对无形资产价值实现的影响
1、现行会计制度不利于无形资产价值的实现。确认范围不够宽泛,无法从数与质上完整客观地反映企业拥有控制的无形资产。自创无形资产的核算中,研究开发费用处理不尽合理。技术、人力等无形资产占比增加,更新速度加快,使既定的无形资产直线摊销法不利于企业对无形资产真实价值的反映,还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企业进行无形资产投资。
2、无形资产管理制度阻碍了无形资产价值的实现。企业内部无形资产的行政管理制度不健全。企业缺少对无形资产管理基本规范制度的建立。
(二)企业经营管理者对无形资产价值实现的影响
1、企业管理者的认识不足。长久以来,我们总会将制约经济发展的因素归结为物质资本匮乏,上到宏观决策者下至企业家认为经济的发展与资本有直接关系。我国国民经济长久以来重复投资大、耗费多、效益差这一恶性循环的根本原因,正是在于过份强调物质资本的作用,而同时忽视无形资产的作用。
2、缺乏经营管理动力。除管理者的认识因素之外,管理者缺乏管理的动力也时刻在影响着无形资产提供企业价值的程度。国内的多数企业并未将无形资产经营状况优劣纳入企业管理者的业绩考核范围,这明显导致了管理动力的不足。
(三)无形资产自身的局限性
无形资产由于其自身的独特性限制了其价值创收,首先是其高风险性。无形资产的创新过程中不可避免地有一定风险。研究结果表明创新的结果往往呈现偏态分布,只有少数的成果可以一鸣惊人。这种高风险性又反作用无形资产,抑制企业投入以及对企业的价值贡献。无实物性同样阻碍着无形资产价值贡献。不具有实物形态使功能与作用很难直观反映出来,极易被忽视。无形资产的价值体现在它会给企业带来一定超额利润。但这种超额盈利处于不稳定状态。主要表现在未来收益、经济寿命、资本化率很难确定。在未来收益上,无形资产很难脱离人为地估计判断,尤其对于技术型无形资产,刚开发出来就走向淘汰的可能性很大。
四、企业实现无形资产价值最大化的对策
(一)增强无形资产的开发与投资力度
若想将无形资产的价值贡献发挥到最大,应对知识性无形资产的投入比例进行调整,优化资产结构与资源配置。同时由于企业品牌与文化建设的递延与增值效益,应着重投入以创造企业软实力吸引力,为企业累计更丰厚的价值与资源。
(二)完善无形资产的科学管理制度
1、完善国家会计制度的约束。利用企业无形资产实现超额利益的创收,需要我们在充分考虑到无形资产特性的基础上对国家无形资产的会计制度进行进一步的调整完善。急需拓宽确认范围;规范报表附注中披露的具体项目名称构成;完善与增加企业无形资产项目的信息披露内容;建立保护无形资产管理的配套法律制度。
2、加强企业内部监管力度。对无形资产管理水平的提升,必须要结合现有管理知识,规范相应管理制度,还应完善与无形资产管理人员相关的制度规章。并随着无形资产管理的发展加以更新,建立时刻有保障的管理。同时要设置无形资产管理机构。保证其能独立的规范并负责各类无形资产经营管理,使无形资产管理尽快走向制度化。
3、增强员工管理意识。企业的资产管理层应当加强力度普及员工对无形资产经济效益和使用价值的了解与认识。无形资产能为企业获取超额利润、提升实力。企业要加大无形资产的宣传,增强保护意识,使员工自觉维护无形资产,防止无形资产的流失。加大对无形资产的保护。
(三)加大对无形资产的保护
由于无形资产极易被人所忽视,也很难让人去相信能成为企业创收的有效、有益资本。针对当前流失现象,应大力普及其内涵,更新现代资本观念,集合企业、社会和政府的力量,增强对企业内部保护。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1、从外部环境加强保护。国家应结合经济新常态,对现存法律法规加以推广。同时需注意无形资产保护的国际化进程。政府主管及上级部门应加强无形资产保护及管理意识,通过颁布有关法规,执行、审理案件,提高企业和社会公众对无形资产保护的意识。
2、从内部环境加强保护。企业应设立专门机构,配置专业人员,建立无形资产的管理责任制度及内部审计制度,进行无形资产的全面管理;加强无形资产取得、摊销、对外投资转让的核算,充分关注自身无形资产的价值;完善无形资产的管控,及时地评估和确认无形资产的未来收益、经济寿命、资本化率,确保无形资产的保值、增值,从动态上掌控企业无形财富。
3、注意对人才的合理安置。企业实施一定股权激励;与接触商业秘密的员工签订保密协议加以约束;包含无形资产的交易中,要预防因关键人员流动而产生核心技术流失、营销网络脱节等流失问题的发生。
关键词:高校无形资产管理
无形资产是指由特定主体控制的,不具有独立实体,对生产经营持续发展起作用并能够带来经济利益的一切经济来源。无形资产管理在国外已有100多年的历史,有关的法律制度已经十分健全,在国际科技与经济合作中发挥了重大作用。而在国内,虽然我国目前知识产权法律体系已基本形成,但由于历史尚短,宣传力度、普及程度不够,造成无形资产流失和浪费现象时有发生。
目前,国内有关管理部门尤其是高校对无形资产流失现象已经给予了充分的关注,但无论在各级管理部门还是在高校内部,都缺乏对高校无形资产进行综合全面的研究分析,没有建立起有效控制无形资产流失、合理地进行开发和利用,使其发挥更大社会经济价值的管理模式。
高校无形资产的构成及其特征
高校无形资产的构成
高校无形资产,是指与高校有内在联系,能给高校带来高额收益的那部分没有实物形态的资产。高校尤其是著名高校,由于其人才聚集,知识、信息密集,以及设备先进,学科门类齐全、科技优势明显,蕴藏着巨大的无形资产。高校无形资产的范围一般包括:
知识产权类。是指教职员工及学生的职务专利权、职务专有技术成果权、职务作品著作权(包括计算机软件)、学校企业的商业秘密(技术秘密和经营秘密)、注册商标专用权等。
高校的属性类。指与高校属性相联系的名称、标志、可信度等,会给高校带来高额的收益。
政府特别授权类。是指由政府对高校特别授予一些权力所形成的可能带来高额收益的情形。如自主招生权、土地使用权、税收减免权等。
人力资源类。指高校拥有的各级各类高级专门人才,他们知识、信息密集,其公有科技成果的开发、利用,如技术服务、技术咨询亦会给高校带来高额收益。
其他类。主要是指由高校自身优势、特色及其在相关学科、领域的科技实力延伸对师生水平、能力的认同感,海内外校友的联络,等等。
高校无形资产的特征
高校的无形资产既不同于流动资产,也有别于固定资产。它一般具有以下特征:
非实体性。高校的无形资产所代表的是一种权利,尽管有些无形资产(如专利权、著作权等)需要证书、图纸、著作之类的物质载体来体现,有些无形资产(如商誉)不能脱离特定的有形资产而存在,但无形资产自身并不像流动资产和固定资产那样具有物质实体,不能直接感触,它的存在是无形的,是观念上的,它在使用过程中不会发生有形损耗,报废时也无残值。
垄断性。高校无形资产通常由学校垄断性地占有。这种垄断性受到法律保护,有关法律严禁非持有人无偿使用专利权、版权、商标权等无形资产。有些无形资产(如技术诀窍)的垄断权虽不受法律保护,但学校能通过严格的保密措施来维持其垄断地位。
高效性。无形资产代表某种先进成果或有利优势,带来远远高于其成本的经济利益,能给高校带来超额的级差收益。学校的无形资产越多,则其所能获取的经济利益和社会效益越大。
不确定性。无形资产的不确定性主要表现在无形资产的计价、无形资产的超额收益、无形资产的有效使用期限、无形资产当期摊销与当期收入之间的配比关系具有不确定性等。无形资产所提供的经济利益具有不确定性,它们所提供的经济利益有可能随着新科技成果的出现而丧失。
高校无形资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无形资产意识淡漠
由于无形资产看不见,摸不着,没有实物形态,所以我们容易忽视它的存在。大多数高校的国有资产管理还仅限于有形资产管理,普遍忽视了无形资产的客观存在。有些学校领导和有关职能部门的负责人对无形资产管理工作不够重视,无形资产管理的意识比较淡漠。“国有资产就是有形资产,有形资产就是国有资产”的观念还普遍存在,缺乏无形资产管理方面的知识和法律意识,当无形资产被出卖、转让时,高校得不到应有的补偿,使无形资产的日常管理处于无序状态。
无形资产核算方法不健全
无形资产的计价比较复杂,不象有形资产那样有明确的原始成本。但是无形资产能使高校在较长时间内持续获取收益,所以应按照受益期限对无形资产进行分期摊销。由于无形资产所代表的未来经济利益要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具有高度的不确定性,所以很难对无形资产的摊销期限做出较为准确的估计。《高等学校财务制度》中对学校的专利权、商标权、非专利技术、著作权、版权、土地使用权、商誉等各种无形资产只是一般性地提到“按规定合理摊销”以及“对外投资”和“向外转让”时的核算方法,因而财务人员在操作上难度较大。
无形资产的管理部门和有关制度缺乏
目前,有许多高校对无形资产的管理没有明确的部门和相应的管理人员,缺乏无形资产管理方面的规章制度,学校在无形资产的认定、取得、转让计价、法律保护、利用等环节均无相应的监督体制和明确规定,因而容易造成无形资产的流失。无形资产也是国有资产,清产核资将无形资产排斥在外,是高校国有资产的巨大流失,造成高校国有资产清查工作的数据不真实,不能准确反映高校国有资产的真实状况,这将不利于高校国有资产投入产出的良性循环和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
无形资产的品牌意识不强
以知识产权为主要内容形成的高校无形资产,包括专利技术、著作权、发明及长期以来在学术界和社会上形成的声誉、单位名称、徽章图案等,都是多年来国家投入资金的结果,是高校国有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有些单位从本部门利益着想,未经学校有关部门允许将无形资产私下转让给社会上其他单位使用,从中牟取个人利益。我国高校中有许多经过百余年形成的名校品牌,是一笔不可估量的无形资产,有的部门为了自身利益未经学校批准,就以学校名誉在外办班、注册经济实体,从而造成高校无形资产白白流失。在高校对外投资、实行承包、合办经济实体等过程中缺乏对高校无形资产的评估工作,使高校无形资产流失。学校人才、技术大量外流
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之一是竞争,一切竞争说到底是人才、技术的竞争。以人为本,解决好如何吸引更多的优秀人才到高校工作,是进一步提高高校教师队伍水平、学术水平的重要途经之一,也是高校生存和发展的当务之急。现在许多高校为了吸引人才,都采取优厚的条件和待遇广泛吸纳人才,使高校从事教学、科研、学术上具有高水平人才的大量外流,带走科研成果、学术研究、技术工艺等以致影响到学校声誉和实力水平的下降,形成无形资产流失。另一方面教职员工创造的科研成果没有及时办理专利申请,在获得专利权之前早已被别人使用,也造成无形资产的流失。
完善高校无形资产管理的几点建议
建立健全高校无形资产管理制度
高等学校的无形资产管理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到高等学校诸多发展战略、经营决策问题,是贯穿高等学校教学、科研、生产过程的一项管理工作。因此,要把无形资产分门别类进行有针对性的管理,有必要在高等学校行政机构任务中增加无形资产管理的内容,并设立负责无形资产管理的专门职能机构,配备必要数量的专职工作人员和专门经费,全权负责学校的声誉、知识产权、高素质人才资源等无形资产的管理工作。在落实管理机构的基础上,高校可经过充分调查研究的基础上,依据国家业已颁布的有关法律,并结合本校实际情况进一步制订、完善各种无形资产管理规章制度,使对无形资产的管理规范化、制度化。
加强高校无形资产的价值量化管理
尽管无形资产没有特定、可见的形态,但它却是一种客观存在着的权利。这种权利本身具有内在的价值。尤其是当高校用无形资产进行对外投资或转让时,这种价值就得到充分的体现并得以实现。高校无形资产的价值化管理包括:
建立无形资产核算体系建立科学合理的无形资产核算方法与核算体系是无形资产管理和价值实现的重要措施和保证。对于高校而言,其最重要的无形资产是学校所从事的科研项目及科技成果。为此,针对高校会计环境的不同特征,应建立相应的无形资产核算系统。其基本方法如下:应采用权责发生制而非收付实现制作为核算基础,并运用配比原则对无形资产进行摊销。在现行预算会计科目基础上,增设“无形资产”、“无形资产摊销”、“无形资产开发研制成本”等科目。
对高校无形资产进行价值量化无形资产的价值量化即计价,是指以货币为计量单位确定其价值或成本。这是高校进行无形资产价值量化管理的基础工作。由于无形资产具有不确定性,因此要做到合理准确的计量是困难的。最近国内外提出的“智力资本”量化模型表明,无形资产的价值量化是可实现的。针对高校无形资产的特点,目前有两大计价方法:一是对自创或购入的无形资产按实际成本计价,以确定其原始价值;二是在使用无形资产对外投资,或对外转让无形资产使用权或所有权时,通过评估确认无形资产价值,并以评估价值为依据确定交易价格。
建立适应高校的无形资产评估体系
资产评估是为适应产权市场的建立和进行产权交易的需要而产生的。它对于界定资产产权、优化经济资源配置、促进资产的科学管理等,都具有重要的意义。由于高校无形资产的特殊性和各种原因的影响,因此高校无形资产的实际价值同成本价相比,将会产生很大差异。所以,当高校在用无形资产从事对外投资活动时,必须首先对无形资产进行评估,以确定其投资价值,作为今后取得投资收益分配的依据。
建立无形资产投资、转让、收益分配制度
在无形资产用于对外转让、投资或创办企业时,可由产业管理部门统一负责,先经过资产评估部门进行评估,按评估价值调整无形资产账户,以防止无形资产流失;然后由财务部门及时进行成本和收益核算,并根据情况冲减无形资产账户。要对无形资产的投资、转让及收益制定合理的分配奖励办法,以调动发明研制人员的积极性,以便在今后为高校带来更多的效益。
高校的无形资产管理是极为复杂的系统工程,还有待于进一步深入研究和探讨。面对知识经济时代的挑战,只要各方面高度重视,齐心协力,加强管理,依法保护,合理利用,一定能使高校无形资产既保值增值,又充分发挥社会效益,为高校自身的发展和国家的科技进步做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许晓峰.资产评估理论与实务.立信会计出版社,1998
[关键词]无形资产;管理;运营;开发
[中图分类号]F27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432(2011)14-0080-02
1 高职院校无形资产的含义与构成
(1)高职院校无形资产的含义。“无形资产”这一术语,在不同的学科,不同应用环境中,有不同的定义。高校对无形资产界定主要依据1997年6月23日由财政部与原国家教委共同研究制定的《高等学校财务制度》的第35条:“无形资产是指不具有实体形态而能为使用者提供某种权利的资产,包括专利权、商标权、著作权、土地使用权、非专利技术、商誉以及其他财产权利。”无形资产被引入高等教育研究领域后,具有更强的指向性,其目的不仅仅局限于获得相应的经济利益,而是更加注重利用无形资产开发高等学校的人才培养、社会服务、科学研究的能力和水平。
我们认为:高职院校的无形资产是学校所拥有的用于人才培养、社会服务、科学研究的无实物形态能创造社会和经济效益的非货币长期资产,包括知识产权型资产、人力资产、市场关系型资产、结构型资产、声誉型资产等。
(2)高职院校无形资产的构成。一是知识产权型资产(包括专利权、商标权、版权、商业秘密、专有技术等);二是人力资产(包括教职工的受教育情况、掌握知识的能力、工作技巧、创新能力、合作能力、敬业精神等);三是声誉型资产(示范院校、文明单位、重点专业、精品课程、教学团队、名师、国家或省实训基地,社会影响等);四是教育关系资产(包括校企合作协定、校校合作协定、招生合作协议、就业合作协议、科研协议、服务协议等);五是结构型资产(包括人力资源结构、专业结构、课程结构、地理结构);六是内在发展动力资产(包括办学理念、管理制度、网络系统、校园文化等)。依据国际有关无形资产的通行规则和我国的实际情况,研究高职院校无形资产的项目,充实无形资产的内容,将有利于增强高职教育的竞争力,尤其是我国高职教育在国际上的竞争力。
2 高职院校无形资产的科学管理
(1)加强无形资产管理机构的建设。建立健全高职院校国有无形资产监管机构。实行统一领导、分类归口、分级管理的无形资产监管模式,建立一个科学有序的高职院校无形资产三级管理体系。第一级管理部门是国有资产管理部门,学校应设立国有资产管理的专门机构,代表学校行使国有资产管理的职责和权力,统一负责学校无形资产的日常监管,制定无形资产管理制度,以及无形资产的确认、转让与投资等工作。第二级管理部门是科研处、产业处和财务处,由科研处负责无形资产的申报管理和监督管理,由产业处负责无形资产的开发利用管理,由财务处负责无形资产的会计核算工作。第三级管理部门是所有的无形资产开发和使用单位,各开发和使用单位要指定兼职管理人员,做好无形资产的日常管理工作和信息上报工作。高职院校应利用校园网将无形资产的管理网络化,从而提高管理效率和使用效率。
(2)加快建立无形资产核算体系。高职院校国有资产管理部门应对无形资产进行全面清查核实,根据无形资产的性质整理、分类,并登记无形资产台账,以全面记录反映无形资产整个创造过程中不同阶段的有关人、财、物的消耗,作为以后无形资产评估计价、维权索赔的标准和依据。为了反映无形资产的真实价值,学校财务部门应在考虑资金货币时间价值和资金的风险因素的基础上,对无形资产的计价、摊销、投资和转让等业务进行准确核算,以便建立一套科学合理的无形资产评价体系。
(3)重视无形资产应用价值评估。无形资产评估是无形资产在价值形态上的评估,是根据特定的评估目的,依据法定的或公允的评估标准和评估程序,运用科学实用、可操作的评估方法,对被评估无形资产的现时价格所进行评定和估算。其按目的主要有两大类:一是按照税法和财务法规的有关规定,以无形资产成本费用的摊销为目的的评估;二是以无形资产转让、投资为目的的评估。在无形资产用于对外转让、投资或创办企业时,高职院校可由产业管理部门统一负责,先经过资产评估部门进行评估,按评估价值调整无形资产账户,以防止无形资产流失,然后由财务部门及时进行成本和收益核算,并根据情况冲减无形资产账户。要对无形资产的投资、转让及收益制定合理的分配奖励办法,以调动发明研制人员的积极性,以便在今后为高校带来更多的效益。
3 高职院校无形资产的运营、开发
(1)高职院校无形资产的运营。一是知识产权类资产的经营。高职院校在使用无形资产过程中,可以把专利、专有技术等知识产权类无形资产直接运用到校办企业的生产经营中,并通过产品销售获得经济效益。可以通过无形资产的组合运用,培育校办企业的技术专长,形成技术优势,增强学校的核心竞争力;或者运用专利、技术秘密等增强高职院校的教育与科研竞争力,提高学校的教育效益与经济效益。二是高职院校品牌的运用。高职院校品牌的运用,能使大学品牌的价值与效应发挥到极致,对于学校的发展具有多方面的重要意义。通过国家或省级重点专业、精品课程、教学名师、实训基地等品牌的经营,高职院校可以向受教育者及社会公众展示和传达其专业特色、教学质量、师资水平等多种信息,使公众识别特定的标志,对品牌与某种形象产生自然的联想,提高他们对高职院校办学质量的认同感、信任度。如重点专业在学校招生工作中有利于吸引优质生源,也有利于提高毕业生的初次就业率和优质就业率。品牌形象越好,高职院校的社会声誉也就越好,就越能增强公众信心,吸引更多的受教育者接受该校的教育服务。三是高职院校形象的运用。示范(骨干)高职、文明单位、安全校园、就业先进单位等学校形象在对外宣传和人才培养过程中的单独运用,或者借助学校有形资产或其他无形资产运用,对学校价值的增值发挥着直接的或间接的作用。这种作用体现在学校的整个教育管理活动中,实实在在地能够帮助学校吸收优质资源,有助于增强组织的凝聚力和吸引力,有助于高职院校在激烈的竞争中赢得优势,有助于高职院校赢得社会各界特别是政府的信赖、支持和帮助,能够给高职院校带来更快的发展。因此,高职院校形象的运用,贵在保持和提升良好声誉的独特性、完整性和持久性。
(2)高职院校无形资产的开发。第一,高职院校无形资产的扩张。①无形资产的自创。无形资产的自我创新是高职院校无形资产扩张的主渠道。高职院校是知识创新的源泉之一,大学之大在于它的大学问,在于新知识、新技术的创新。无形资产创新的基本要求是:一要把握无形资产创新的方向。围绕行业或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进行创新,主动适应国家产业发展战略和区域支柱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及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需要。只有加强无形资产建设的针对性,才能加快无形资产的推广应用。二要汇集无形资产创新的力量。充分发挥学校人才优势、技术优势、管理优势和制度优势。高职院校的人才优势和技术优势是相对的,只有集中优势,才能快出成果,出优秀成果。三要利用现有无形资产的优势。高职院校需要利用现有的无形资产去创造新的无形资产,如利用精品课程,去创造实训基地;利用重点专业、教学团队、实训基地、精品课程、教研成果等去创造示范高职。②无形资产的外购。无形资产的外购是高职院校无形资产扩张的重要补充。高职院校受行业和专业的限制,不能用综合性大学的标准来要求高职院校无形资产的创新,高职院校不可能也无必要对知识产权类的无形资产门门类类都自我创造,一定数量的引进是必要的也是科学的。高职院校无形资产外购的基本原则:一是单纯外购无形资产要注意其实用性、先进性,要符合学校事业发展规划,考虑经费可能并进行充分论证,严格审批程序和权限,避免重复、盲目引进;二是对引进的无形资产,应根据学校自身的需要进行必要的改造,使其发挥更大更好的作用。第二,高职院校无形资产的充实。①无形资产的整合。高职院校对其拥有的无形资产进行有效整合后,可以发挥无形资产的整体优势,取得更大的经济效益。如将精品课程与精品课程整合,打造专业的核心课程;重点专业与重点专业整合,打造支柱专业群;示范高职与普通高职的优势资源整合,创造更多的示范(骨干)高职;高职与中职优势资源整合,建立职业教育集团;高职与企业优势资源整合,学校将相关专利权、商标权、专有技术等品牌进行整合后与校办企业或校企合作企业组成特许生产战略联盟,与经销商组成特许经销战略联盟,可使品牌从地区走向全国和全世界。②无形资产的更新。社会在前进、科技在发展,高职院校以知识产权为主的无形资产无疑面临着逐步落伍、终被淘汰的危机。所以依据社会发展的规律、科技创新的要求,不断地对已有无形资产的内容进行淘汰与更新,才能保证无形资产的效用不受贬值,并不断增值。③无形资产的补充。信息的网络化、知识的爆炸化,高职院校以知识产权为主的无形资产随着时间的变迁,将会面临着知识单薄、功能贫乏的困境。必须增添新的知识、拓展新的功能,方能满足社会成员日益增长的物质与文化需求,保证无形资产应有的价值。
参考文献:
[1]金霞,王旭.完善高校无形资产管理的思考[J].事业财会,2007(6).
[2]李煜,王义秋.高校无形资产管理现状及对策[J].东北大学学报,2006(5).
[3]吴苓苓.从资产清查审视高校无形资产的管理[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08(6).
一、执行制度过程中的问题
为了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社会事业发展的需要,进一步规范事业单位会计核算,保证会计信息质量,财政部于1997年7月制定了《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以下简称制度),并于1998年1月1日起实行。
(一)不能客观、真实地记录、反映事业单位财务状况
固定资产是使用在1年以上单位价值在规定的标准以上并在使用过程中基本保持原来物质形态的资产。它包括:房屋和建筑物、专用设备、一般设备、文物和陈列品、图书、其他固定资产。现行固定资产购建时的核算方法是:借:经费(事业)支出贷:银行存款;借:固定资产贷:固定基金。这种典型的政府会计收付实现制下的核算方法,在计划经济时期财政统收统支管理的模式下,存在的问题还不是很明显,但是随着中国经济的转型,我国财政体制的不断变革,事业固定资产投资规模的扩大,支出压力过大的情况下,则暴露出了许多问题。事业单位固定资产核算存在的问题是对固定资产不计提折旧,折旧一方面反映的是固定资产因自然损耗或经济发展的原因而发生了价值减损,另一方面也反映固定资产投资后未来现金流量的价值补偿,是产品成本的一个部分。无论如何,从前者来说,事业单位应当对固定资产计提折旧,以反映经济资源价值的真实变化情况。
事业单位无形资产是指不具有实物形态而能为事业单位提供某种权利的资产,是单位资产的组成部分。它包括专利权、土地使用权、非专利技术、著作权、商标权、商誉等。其基本特征是:不具有实物形态;可以在较长时间内为事业单位提供某种权利甚至带来经济利益;具有独占性和排他性。制度中规定,事业单位取得无形资产时,借记“无形资产”科目,贷记“银行存款”等有关科目。不实行内部成本核算的事业单位,将取得的无形资产一次摊销,直接计入事业支出,借记“事业支出”科目,贷记“无形资产”科目;实行内部成本核算的事业单位,其无形资产在受益期内平均摊销。按现有制度规定,不实行内部成本核算的事业单位在核算无形资产时,只是通过借记、贷记“无形资产”科目最终转入“事业支出”,当期“无形资产”账户余额为零,作为资产组成部分的无形资产也就不能在会计报表中客观、真实地记录、反映其存在。由于会计报表和账户未列示无形资产状况,容易导致会计信息失真,就不实行内部成本核算的事业单位单位而言,不利于单位内部对这些无形资产的控制、监督管理;就国家而言,不利于国有资产的宏观管理,容易造成国有资产的流失。
(二)固定资产与无形资产管理上存在不同程度的风险
事业单位对于使用预算拨款购置的固定资产、自置的固定资产以及租入、借用、代管的固定资产,应当设立登记簿专门登记,为加强固定资产的日常使用和保管,事业单位应当建立健全固定资产卡片管理制度、维护保养制度和清查盘点制度。但大多数事业单位都没有固定资产卡片登记,有的已经不能使用,但在账上反映的却是固定资产原值,没有及时进行处理,导致固定资产账实不符。特别是大批购进的图书资料等,书已经不知去向了,但却在账上却反映着大量的固定资产。
购建后,固定资产的存量及流量管理不严,普遍存在“重购建轻管理”的现象,固定资产的使用维护、处置、出租出借,以及调拨和报废等方面管理不规范,资产使用效率不高,这些环节也极易造成资产的浪费和流失。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企事业单位在合资、转让、租赁过程中,由于对国有固定资产的核算和评估不准确,使两类资产的流失严重。据国家有关部门统计,每年有几百亿元的国有固定资产流失;国有无形资产的流失也相当严重,因此,加强对两类资产的管理和风险防范已成当务之急。一是必须采取强有力的措施,加强对两类资产的管理。对国有固定资产的管理,必须明晰其产权关系,明确管理部门,并采取一系列维护、修理、改造等措施,使国有固定资产保值增值。对无形资产的管理应区别不同情况,采取加大广告宣传力度,同时采取相应的充实、改进、优化措施,努力延长无形资产的生命周期等综合措施。二是必须加强对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的评估。我国加入WTO后,在国有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的评估上必须与国际接轨,国家必须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明确规定国有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处置之前,必须按资产规模等级经过国际或国内权威资产评估机构评估,并规定未经权威机构评估的国有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不得进行处置。只有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减少国有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的流失风险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会计核算的要求。
二、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会计核算的要求
(一)要适应预算管理的要求
事业单位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的会计核算,要适应支出预算管理的要求,将购置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的货币耗费反映在相关资金来源所对应的支出科目中。现行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对无形资产会计核算的规定,不能满足支出预算管理的要求。如购买为事业活动服务的无形资产时,借记“无形资产”科目,贷记“银行存款”科目,到一次性摊销时才借记“事业支出”科目,贷记“无形资产”科目,说明列支不及时。再如,购买为经营活动服务的无形资产时,只作借记“无形资产”科目,贷记“银行存款”科目的会计分录,接受益期摊销时,才将受益部分借记“经营支出”科目,贷记“无形资产”科目。这样做,虽然满足了经营损益的核算要求,但不能满足支出预算管理的要求。
(二)要适应长期资产管理的特点
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都具有使用期限在一年以上的长期性的特点。现行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对为事业活动服务的无形资产的会计核算规定,不能满足这一特点。如制度规定为事业活动服务的无形资产应一次摊销,摊销时借记“事业支出”科目,贷记“无形资产”科目。一次摊销后,无形资产就没有了账存余额,一年换一次账簿后,无形资产就失去了财务控制,极易造成侵权和流失。
(三)要适应长期资产价值逐渐减少的特点
现行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对固定资产的核算和为事业活动服务的无形资产的核算没有反映价值逐渐减少这一特点。如固定资产没有计提折旧,为事业活动服务的无形资产没有按期摊销。这样,就夸大了事业单位资产的价值。
(四)要适应事业性活动和经营性活动对会计核算的不同要求
事业性活动是事业单位从事的专业业务活动及其辅助活动,事业性活动对会计核算的要求一般不进行成本核算,采用收付实现制,体现预算管理的要求。经营性活动是指事业单位在专业业务活动及其辅助活动之外,开展的非独立核算的经营性业务,经营活动对会计核算的要求是要进行成本核算,采用权责发生制和配比原则,要适应当地主管税务机关计缴所得税的要求。因此,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应按为事业活动服务还是为经营活动服务,将长期资产分开,并且要求在会计核算中能反映为事业活动服务的长期资产与为经营活动服务的长期资产相互转移的经济业务。现行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基本没有体现这一要求。
三、改进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会计核算的意见
为了更好地对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进行核算和管理,建议增设“累计折旧”、“无形基金”和“无形资产摊销”三个会计科目。“累计折旧”科目核算“固定基金”减少的价值或“固定资产”减少的价值。在核算为事业单位活动服务的固定资产时,“累计折旧”与“固定资金”之和等于“固定资产”。在核算为经营活动服务的固定资产时,“累计折旧”科目核算“固定资产”减少并转入“经营支出”的价值。“无形基金”是净资产科目,核算为事业单位活动服务的无形资产的净值,类似于“固定基金”科目。“无形资产摊”科目核算“无形基金”减少的价值或“无形资产”减少的价值,在核算为事业单位活动服务的无形资产时,“无形资产摊销”与“无形基金”之和等于“无形资产”,在核算为经营活动服务的无形资产时,“无形资产摊销”科目核算“无形资产”减少并转入“经营支出”的价值,该科目类似于“累计折旧”科目。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主要经济业务的会计核算的分录模式如下:
(一)不实行内部成本核算的单位预算
1、购入时固定资产无形资产会计核算
借:事业支出/专用基金/专款支出(按实际支付的金额)
贷:银行存款
同时
借:固定资产(无形资产)
贷:固定基金(无形基金)
2、按月计提折旧、摊销固定资产、无形资产时
借:固定基金(无形基金)
贷:累计折旧(无形资产摊销)
年终将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的可收回金额与固定基金和无形资产基金账面余额相比较,当可收回金额低于固定基金、无形资产基金账面余额时,应提取减值准备,提取减值准备的会计分录与计提折旧和摊销无形资产基金的会计分录相同,会计实务中可将12月份计提折旧、摊销无形资产基金与年终计提减值准备经济业务合并处理。
3、变卖处置时
借:银行存款(按实际收到金额、如为支付数为贷方)
累计折旧(无形资产摊销)(按已计提数)
固定基金(无形基金)(按剩余净值)
专用基金――修购基金(固定资产倒挤差额,也可为贷方)
贷:固定资产(按固定资产原值)
(二)实行内部成本核算的单位
1、购入时
借:固定资产(无形资产)
贷:银行存款(实际支付数)
2、按月计提折旧、摊销固定资产、无形资产时
借:经营支出――折旧、无形资产摊销
贷:累计折旧(无形资产摊销)
年终将可收回金额与固定资产净值、无形资产净值相比较,当可收回金额低于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净值时计提减值准备,计提减值准备的会计分录与计提折旧和无形资产摊销的会计分录相同,实务中可与12月份计提折旧和无形资产摊销的经济业务合并处理。
3、处置时
借:银行存款(借方为实际收到金额、如为贷方余额为处置时实际支付金额)
累计折旧(无形资产摊销)(按已计提数)
贷: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实际入账价值)
关键词:图书馆 无形资产 资产构成 资产管理
中图分类号:f2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4)04(a)-0177-01
知识资本理论和新增长理论共同构成了知识经济的基础理论,而资产管理是经济理论中最关键的部分。任何一个机构或者单位都具有自己的无形资产和有形资产,但是,很多时候管理者容易忽视无形资产管理,无法意识到无形资产管理的重要性。图书馆作为一个公共设施或机构,其拥有的无形资产不容估量。因此,研究和分析图书馆无形资产的管理具有重要的作用和意义,值得相关人员重视和思考。图书馆无形资产包括很多方面,这些无形资产都是图书馆发展的重要动力和支撑。相关人员只有准确掌握其主要构成内容,才能更好地制定相对应的对策,进而能具有针对性的解决目前工作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1 图书馆无形资产的构成
图书馆无形资产就是指其拥有的基本财产,财产管理其归根结底是其产权归属必须以一定的法律手段进行保护和肯定,确保法人代表具有产权支配和使用的权利。根据资产分类可以将图书馆无形资产划分为四大类:第一类是知识产权类的无形资产,包括专利权、著作权、商标权以及专有技术等方面,其中著作权是最为关键和重要的资产内容。第二大类主要是指特种权利无形资产,这方面包括文献资料的收藏和使用,对作品的合理使用权、对呈缴本的接收和使用权以及公益性事业投资倾向权等。此外,还有现代网络李勇优惠权的等。第三大类是人力组织关系类的无形资产,其中包括图书馆专业人员的数量,以及性别、学历和学位、专业以及职称等方面的关系权利。第四大类,其他类型的无形资产,图书馆建设和发展过程中的无形资产包括信誉、形象以及内部文化等方面的资产。图书馆无形资产的管理非常重要,是图书馆发展的重要助推器。虽然目前管理工作中还存在一些问题,但是,相信在工作人员努力下,最终必定能尽快解决这些问题。
2 图书馆无形资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图书馆无形资产管理是一项比较隐性的工作,由于我国传统管理模式中存在一些缺陷,导致很多图书馆对无形资产管理不够重视,进而导致管理中存在一些问题,其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无形资产管理意识薄弱,目前,图书馆管理人员重视资产管理,但是对无形资产管理不够重视,也不够全面。由于无形资产是一种隐性的财产,很难被管理人员重视。图书馆无形资产管理中,对无形资产的管理重点集中于文献资源总量和增量等方面的简单的核算,而没有深入到内部管理层面。其次,无形资产管理不够规范,由于无形资产的分类很多,且很多在管理过程中也存在复杂性。所以,在日常管理中,对于无形资产的管理也不够规范,很多时候无形资产管理困难大、要求多,例如,图书馆信誉方面,这种无形资产是一种看不到、摸不着的资产,但是,对图书馆的发展却产生着重要的影响。这些都是图书馆无形资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相关工作人员应该积极主动应对目前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努力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案。
3 图书馆无形资产的管理策略
针对目前图书馆无形资产管理中还存在的一些问题,要进一步提高无形资产管理水平和质量,必须要加强管理模式研究,笔者结合自身多年工作经验,总结、归纳出一些建议和措施,具体包括以下几点。
3.1 加强管理队伍建设
一支优秀的管理队伍是顺利开展工作的重要保障,只有管理队伍自身具备很强的工作能力和专业水平,最终才能确保工作的质量和效率,因此,图书馆主要负责人应该加强管理队伍建设,首先,应该加强管理人员专业知识学习和培训,图书馆无形资产管理工作人员要学习和掌握无形资产科学化管理模式,通过学习和培训提升队伍对无形资产的管理意识和重视程度。其次,应该加强宣传和教育,在日常工作中,应该定期开展座谈会和交流研讨会,向全体人员宣传一种无形资产管理理念,提高队伍整体的觉悟和知识创造性,能更加注重无形资产的管理和核算。此外,还应该加强对专人人才的培养,这样能有效保障无形资产管理的绩效,不断推进图书馆向前发展。
3.2 建立健全无形资产核算与管理体系
无形资产管理涉及到相关法律法规方面的知识,无形资产管理需要经过统一的协商,制定科学的管理方案,并且认真监督、落实管理计划。因此,完善相关的核算和管理体系是重要的前提和基础,首先,应该建立和实施无形资产管理组织部门,从单位内部挑选优秀的工作人员,同时应该实施一些人员考核制度和奖惩机制,以调动工作人员积极性。其次,从制度建设方面,应该建立和健全更加完善和稳妥的管理制度,如图书馆无形资产;类型和范围界定制度、无形资产登记制度等。只有明确的规定和相关制度、体系,才能更加明确工作人员的责任,监督其行为。
3.3 实施无形资产管理风险评估体制
图书馆也是市场中的一个重要构成部分,其发展必定要受到市场风险的影响,做好风险评估工作非常重要,直接影响着图书馆战略的实施力度和整体的市场影响力。在日常工作中,建立科学合理的风险评估体系,并且慎重选择合理的评估方法非常重要,对图书馆无形资产进行跟踪式、动态化的监督与管理,最终实现对图书馆无形资产的有效管理。
4 结语
综上所述,图书馆无形资产的构成非常复杂,如知识产权类、特种权利类以及人力组织关系类等,这些都是图书馆发展中的重要无形资产。在当前激烈的市场竞争下,图书馆要想更好的发展,必须要改变传统管理模式,加强对无形资产的管理,通过无形资产管理提升自身整体的综合实力,以实现更好地发展。笔者认为图书馆首先应该加强管理队伍建设,提高队伍整体的管理水平;其次,应该建立健全无形资产核算与管理的相关体系;最后,应该实施无形资产管理风险评估体制。最终,通过管理人员的不断努力,全面加强图书馆无形资产的管理,帮助图书馆更好地应对激烈的市场竞争。
参考文献
[1] 邵霞.关于图书馆无形资产的构成及其管理的探讨[J].办公室业务,2013(9): 127.
[2] 赵婷.图书馆无形资产的构成及其管理分析[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13(18):102-104.
[3] 马玉红.图书馆无形资产及其管理[J].图书馆学刊,2011(4):30-32.
【关键词】 无形资产; 无形资产指数; 经济分析
一、2012年全国上市公司无形资产基本情况
本文选取沪深两市A股2012年的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剔除了由于暂停上市、退市风险预警等原因导致数据残缺的上市公司,共得到1 495家上市公司样本。限于数据搜集的局限和信息披露不规范的限制,仅以上市公司在其财务报表上披露的无形资产账面金额作为研究对象。本文所指的无形资产是指财务报表上披露的无形资产账面金额和商誉账面金额之和。下文对我国上市公司2012年无形资产的基本情况进行简要分析。1 495家上市公司的无形资产总拥有量达到115 163 552.9万元,平均拥有无形资产数额为76 826.92万元。但是,单个企业拥有量最高可达6 400 800万元,而最低仅为0.43元,可见无形资产分布及其不平均,企业之间差距较大。从无形资产占有率的角度来看,平均水平达到了5.98%,单个企业最高占有率为76.99%,最低值几乎为0,甚至有1 012家没有达到平均水平,占企业总数的67.69%。根据“摩根·史坦利全球资本指数”统计的国外上市公司权威数据,无形资产占有率为44%~50%。与之相比,我国上市公司无形资产占有率的平均值比较低。统计性描述详见表1。
二、2012年全国上市公司无形资产指数前100名及其分析
(一)上市公司无形资产指数前100名排序
对样本公司按照无形资产指数由大到小进行排序,其中的前100家上市公司详见表2。
根据表2所示,前100名上市公司无形资产总指数明显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其中,无形资产占有率的平均值(21.44%)和每股无形资产的平均值(195.73%)远高于全国的平均值。这说明,排名前100位的公司无形资产管理水平在全国范围内处于领军地位,但是与发达国家相比,仍较为落后。此外,各项指标的分布并不均衡,排名首尾的公司之间,水平差距之大显而易见。详见表3。
根据表3所示:排名前100位的上市公司中,无形资产的平均占有率为21.44%,其中小于平均水平的有61家,比2011年减少两家。最高一户的无形资产占有率达76.99%,而最低一户仅有4.06%,两者相差74.05%。与“摩根·史坦利全球资本指数”统计的国外上市公司权威数据相比,前100名的公司中,超过40%的达到14家,与2011年的13家相比,有所提高。可见,尽管2012年排名前100家上市公司的情况,较2011年有所进步,无形资产在资产结构中的比重在各公司之间的分配更为平均,但无形资产在企业中仍未实现规模,没有真正成为企业的重要财富。详见表4。
无形资产的发展有所进步,差距逐步缩小。最高一户无形资产增长资产率为38.48%,而最低一户仅为-7.49%,增长率低于平均水平的有66家,比2011年减少了14家。无形资产的增长速度低于其他资产增长速度,同时也反映了企业更倾向于披露确定性强的有形资产,而对不确定、不好操作的无形资产不愿意披露。无形资产的价值创造潜力并没有在企业中真正被挖掘出来,企业应该给予无形资产管理更多的重视。详见表5。
此外,每股无形资产和的无形资产销售利润率平均水平较高,这表明无形资产对股东财富及企业盈利的贡献比较大。无形资产对企业价值的重大贡献,将引导上市公司会越来越重视无形资产的开发和利用,对无形资产做更多的披露。
(二)前100名按行业分类分析
全国上市公司无形资产指数排名前100名公司的行业分布情况详见表6。
从表6可以看出:前100名中制造业、采掘业、交通运输仓储业、社会服务业涉及的公司数量均达到两位数。其中制造业所占比高达46%,以医药行业为主,类型多为新药品的开发研制权。采掘业中以采矿权为主,交通运输仓储业以高速公路收费权等为主,社会服务业多为特殊经营权。这些行业的主要无形资产均属于权利类的,一般与企业经营能力的相关性不大,多来源于国家特殊政策或行政许可。相比之下,技术类无形资产比例很低,这也说明我国缺乏自主创新能力,多数企业没有掌握核心技术,市场竞争力不强。以信息技术业为例,仅有3家企业入围,表明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的无形资产水平不尽人意。由于技术类无形资产大多关系到企业的商业机密,加之更多的先进技术依赖于国外,企业对于此类无形资产的披露不完全。我国企业R&D转换率不高,商业能力欠缺,R&D研究成果的夭折率比较高,无法实现企业真正的利益增长。至于资源类的无形资产微乎其微,有些企业甚至没有。
(三)前100名按地区分类的分析
从地区分布统计来看(见表7),2012年各省、直辖市无形资产拥有数中,广东位列全国第一,继2011年由第一滑落至第二后,再次回归榜首,而2011年的冠军北京则下降两位,至第三名。山东后来居上,以10家上市企业入围前100名的成绩,位列第二。这说明2012年,不仅仅限于北、上、广等发达地区,全国各省市企业对无形资产的重视程度逐渐提升,但广东入围的上市公司数目几乎为第二名的两倍,足以证明其无形资产管理在全国范围内处于领先水平。
从各省、直辖市的分布情况看,数量最多的广东有19家,而云南、贵州等9个省市只有1家,地区分布不均匀,差距十分明显。入围上市公司分布全国26个省市地区,与上年情况相同。天津的上市公司中仅有1家进入了前100名,较前一年减少两家,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天津上市公司在无形资产管理上稍有退步。
三、2012年我国上市公司无形资产指数排序前10名地区、前10名行业及其分析
(一)2012年我国上市公司无形资产指数排序前10名地区及其分析
本文中用到的各地区的无形资产指数为各地区拥有的上市公司的无形资产指数之和。例如,广东的无形资产指数等于207家广东上市公司无形资产指数之和。本文采用如上方法计算得到各省、直辖市(不包括港、澳、台地区)的无形资产指数。按照无形资产指数由大到小进行排序,选取前10名,见表8及图1。
从表7中的排名可以看到,沿海经济发达地区的上市公司在无形资产管理上处于明显的优势,北京以首都的身份勉强取得第四名的位置。前10名地区的无形资产指数平均数为935.31%,有5个地区明显低于平均水平。广东以2 179.86%位居第一,而第十名福建仅为459.72%,前者将近后者的5倍,前10名地区在无形资产指数方面差异较大。而排名第6的安徽以平均每家无形资产指数11.03%排名第一,说明该地区上市公司的无形资产质量较好。
(二)2012年无形资产指数前100名上市公司的地区及其分析
按照上文所述的方法,计算前100上市公司所属地区的无形资产指数。例如,广东的无形资产指数等于19家广东上市公司无形资产指数之和。本文采用如上方法计算得到各省、直辖市(不包括港、澳、台地区)的无形资产指数。按照无形资产指数的大小进行排序,选取前10名,见表9及图1。
从表9及图1中可以看到,与全国水平相似,沿海经济发达地区的上市公司在无形资产管理上仍处于明显的优势。广东以498.64%位居第一,在图中优势地位明显,而第十名江苏仅为122.28%,前者是后者的4倍之多。前10名地区的无形资产指数平均数为201.84%,有8个地区低于平均水平。而四川在平均每家无形资产指数中排名第一,说明该地区上市公司的无形资产质量好于其他 地区。
(三)2012年我国上市公司无形资产指数排序前10名行业及其分析
本文按行业对我国上市公司无形资产指数排序时,行业的分类标准采用CSRC行业分类标准,将制造业中的10个子行业作为独立主体一同进行排序,共有22个行业。本文中用到的各行业的无形资产指数为各行业所有上市公司的无形资产指数之和。例如,采掘业的无形资产指数等于44家采掘业上市公司无形资产指数之和。本文采用如上方法计算得到各行业的无形资产指数。按照无形资产指数的大小进行排序,选取前10名,见表10。
从表10中看到,制造业中的行业排名比较靠前。前10名中有C7(机械、设备、仪表)、C4(石油、化学、塑胶、塑料)、C8(医药、生物制品)、C6(金属、非金属)、C0(食品、饮料)5个行业为制造业。机械、设备、仪表以2 455.748%位居第一,而第十名食品、饮料仅为637.76%,仅为第一名的1/4左右,前10名行业在无形资产指数方面差异较大。而医药、生物制品的99家上市公司,以平均每家拥有无形资产指数11.39%排名榜首,说明医药、生物制品上市公司的无形资产平均水平优于其他行业上市公司的无形资产平均水平。
(四)2012年无形资产指数前100名上市公司的行业及其分析
按照CSRC行业分类标准,将制造业中的10个子行业并入到排序当中,共有22个行业。本文中用到的各行业的无形资产指数为各行业所有上市公司的无形资产指数之和。例如,采掘业的无形资产指数等于44家采掘业上市公司无形资产指数之和。本文采用如上方法计算得到各行业的无形资产指数。按照无形资产指数的大小进行排序,选取前10名,见表11。
从表中11看到,尽管交通运输、仓储业超越制造业达到第一位,但前10中仍有6个行业为制造业。交通运输、仓储业以381.90%位居第一,而第十名食品、饮料为101.42%。此外,交通运输、仓储业的10家上市公司,以平均每家拥有无形资产指数38.19%排名榜首,说明该行业的无形资产平均水平也优于其他行业上市公司的无形资产平均水平。
(五)2012年样本公司环比指数
按照2010年选择的100家上市公司样本计算得出2012年无形资产环比指数,见表12。
以2010年为基期,选取100家上市公司样本,计算得出2012年无形资产定基指数为1 176.58%。 可以看出,尽管2011年样本公司的无形资产指数为942.31%,较基期下降57.69%,但这一情况在2012年有了显著好转,并有所突破,上涨了234.27个百分点,表明我国上市公司无形资产质量以及管理有了很大进步,与我国经济仍然处于深度调整期有关。
四、无形资产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一)无形资产总体规模过小
2012年期末,全国1 495家上市公司无形资产总额的平均值仅为7.7亿元,无形资产占有率均值为5.98%。相比之下,发达国家的这一比重已达到35%,高新技术企业更是高达60%~70%。这一数据说明目前我国上市公司与发达国家公司相比,无形资产的规模明显落后,发展前景堪忧。固定资产在企业资产中占有较大比例的传统经济特征,在我国上市公司的经营理念中根深蒂固,与知识经济时代特征相悖,长此以往会制约企业的发展,我国上市公司对无形资产重要性的认识程度有待提高。
(二)无形资产经营管理不善
我国企业和个人没有给予无形资产充分重视,产权意识淡薄,无形资产开发后,尤其是对技术秘密和知识产权类的无形资产,不懂得申请专利、注册商标、推广新产品新技术、品牌保护意识不强。国内缺乏对无形资产有效且统一的评估规范,知识产权法律制度不完善,进一步导致无形资产的相对流失。
(三)无形资产信息披露不足
我国会计准则对无形资产信息披露的要求过于简单,这影响了企业无形资产会计信息披露的完整和真实。企业无形资产的披露难以规范,甚至会加以隐瞒。在收集无形资产明细科目数据的时候,笔者发现企业财务表报披露的明细数据名称五花八门,很多甚至艰涩难懂,这将不利于投资者对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盈利能力作出正确的分析和评价。
五、无形资产发展的建议
(一)企业应该重视无形资产的作用,加大对无形资产的投入,改善无形资产的机构,规范无形资产的管理
企业应该强化无形资产的管理意识,塑造企业的良好形象,培育发展自己的知识产权,注重企业自身新技术的研发,加强企业的技术改造,不断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企业要增强无形资产的投资力度,提高无形资产的拥有量,加强无形资产的开发经营以实现超额收益。企业要加大无形资产的投入和开发,改善现有无形资产结构不合理的状况,增大技术类无形资产的比重,提高自身的核心竞争力和无形资产的品质以获取超额收益。此外,要想提高无形资产的管理水平,必须建立健全无形资产管理制度体系,设置专门的机构对无形资产进行管理,使得无形资产的管理规范化、制度化,以更好地为企业的增值服务。
(二)不断完善我国无形资产会计准则,完善无形资产产权的保护
我国会计准则对于无形资产的确认和披露存在诸多问题,需要不断改进、完善。首先,要逐步增加无形资产的核算项目。许多项目已经纳入无形资产的核算范围,但是会计准则中没有明确统一的规定。其次,无形资产的计量属性有待商榷。在目前的披露制度下,企业的无形资产账面价值不能准确反映其真实的价值。保护无形资产是使其发挥优势作用的重要条件,我国应该健全法律体系,加强执法力度,对无形资产实行保护,为企业营造一个公平、合理的市场环境。
【参考文献】
[1] 汤湘希.无形资产:全球第三次资本扩张的利器——无形资产会计研究现状述评[J].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研究生学报,2010(1):11-21.
[2] LUO Yong-heng.Evaluation of high-tech enterprises’development capacity[J].China-USA Business Review,2008(7):4.
[3] 于玉林.无形资产概论[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