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大学未来学习计划

大学未来学习计划

时间:2023-09-13 17:15:07

大学未来学习计划

第1篇

【关键词】时间管理;未来规划

一、研究背景

一个能够妥善管理并分配自己时间的人,做事都比其他人来的井井有条,那么作为即将踏上社会的本科生,自己未来的规划与当前的时间管理是否存有某些联系?我们观察到,一些能够将时间合理安排,并严格遵守自己计划,懂得劳逸结合的本科生,通常有着明确的未来规划;而相反,另外一些生活不规律的本科生,被发现没有明确的未来规划。不难看出,本科生有好的时间管理对未来规划有着积极作用,那么,事实是否像我们看到的一样呢?在这一问题下,我展开了一次调查,通过确切的数据分析,对这一现象来探讨出科学合理的解释。于是,我制作了包含有关学习时间、娱乐时间等的调查问卷,向各省市在校本科生投发,并回收300份有效问卷,利用spss统计分析方法,对所收集到的大量数据进行有重点、分类别、切合主题的统计分析,并且做出了总结。

二、研究对象

以安徽财经大学为主的在校本科生

三、研究目的

得出在校本科生在时间管理方面对其自身未来计划的相关影响,做出科学合理的解释,并指导本科生如何正确选择时间管理模式,与相对应制定怎样的未来规划

四、研究意义

理论意义:通过科学谨慎的研究,探讨本科生在管理时间与未来规划之间的影响关系,填补本科生时间管理研究的空白,为指导本科生如何安排时间与制定未来计划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

实践意义:通过所得出的相关结论,直接指导本科生如何有效利用时间以及对应做出怎样的地未来规划,保证本科生在学习、娱乐以及将来生活、工作等多方面有效的执行时间管理

五、研究工具

(一)有效的300份调查问卷

(二)EXCEL工作表

(三)SPSS统计分析软件

六、研究分析

(一)时间管理影响学习的比重,间接影响未来规划

1、时间管理现状分析

本科生时间管理意愿与时间管理实践矛盾显现,目标性时间管理能力不强。由表1(是否有时间观念)数据可知,67.4%的本科生具有时间观念。由表2(是否明确时间安排)数据可知,只有16.3%的人每天安排好自己的时间,综上分析可以得出结论:本科生时间管理意愿强烈,但缺乏长期性的时间管理能力,时间管理实践能力缺乏。很多同学明确时间管理的重要性,但会因各种原因忽略了时间管理。

2、不同年级时间管理绩效差异性分析

总体来说,良好的时间管理将带来较好的时间绩效,但时间绩效表现因年级不同略有差别。从表3数据,有187个本科生管理好自己的时间后,普遍认为获得了更好的学习能力与适应社会的社交能力。对本科生所处大一、大二、大三、大四这四个不同阶段的时间利用情况所带来的收获进行频数分析发现:大一大二的同学更偏向于社交能力,这和他们在该阶段将时间多用于社团活动是分不开的;而大三大四的同学普遍认为良好的时间管理给他们带来了学习能力的提高。综上分析可知,有效的时间管理确实培养了本科生在学习、社会、工作等多方面的能力,同时间接驱使本科生向自己所拥有能力的方向谋划

自己的生活。由此可以简单看出,本科生时间管理对未来规划具有间接推进作用。

3、上课时间管理现状以及影响因素分析

在对本科生学习时间管理分析发现,不同年级学习时间管理差异不大,上课时过度使用手机占用了学生大部分学习时间。

通过基本统计,我们发现各类时间管理中,上课学习时间所占的比重对未来规划的影响尤为关键,所以我们对“影响上课的因素”和“上课使用手机的原因”进行了多选项分析(表4)。

由表4分析可知,到课率80%以上的本科生仅仅占研究对象的68%,不论哪个年级,到课率都不是十分可观,也就是说,本科生用于学习的时间大打折扣,那又是什么原因影响了本科生到课呢?

对于其中的细节,上课玩手机是一大常见现象,表5将展示本科生上课用手机的一些原因。

我们发现,用手机在上课时间做查询与课程相关的资料的比重为17.8%,这相对于用来社交聊天、看电影电视剧、看小说、刷微博以及其他一些与课程无关的事的比重(82.2%)要低很多,在上课学习时间穿插了休闲娱乐的时间,甚至休闲娱乐几乎代替了学习时间

由以上分析我们可以看出想要提高学习成绩,对未来有所规划与现在的学习时间,玩电子设备的时间以及完成作业的时间是密不可分的。

(二)本科生时间利用对未来计划选择有影响

上面所说是有无考虑过毕业去向,对于绝大多数本科生,毕业后的去向无非就是考研、就业工作,只有极少数的人想要自主创业,想要出国深造,有人说这是因为当今潮流的必然趋势,然而,真正的事实,我们认为是在本科阶段,他们对自己时间上管理的差别所造成的。那么,一个本科生到底有无时间观念与是否有明确的时间安排对他们将来选择毕业后的方向的影响具体表现是什么呢?表6为我们说明了其中的关系

无论有没有时间观念,本科生绝大多数都选择了考研和工作,但是49.5%的有时间观念的本科生,也就是说,将近一半的有时间理念的本科生的选择占了81.1%的毕业后考研方向,所以从表7我们了解到,有时间观念的本科生,更加愿意选择考研,其次是选择工作,而没有时间观念的本科生,相反先选择就业工作,然后才是考研。

七、研究总结

根据我们组在有效问卷基础上,通过SPSS统计软件等方法,做出科学分析之后,我们得出了本组对于“本科生时间管理对未来规划的影响”的总结,即:本科生对于当前时间的管理确实能够对将来的规划产生影响,不同的时间管理,对应了不同的未来规划,选择的方向也不同,只要有管理时间的观念,就存在着一定的未来规划,这两者是密不可分的。更加确切的是,好的时间管理对于本科生将来的人生道路是有积极影响的。

对于对本科生的指导意义来说,这项结果能够帮助本科生在未来规划上有条不紊,指导了本科生们,拥有一个好的时间管理观念是多么可贵。不是任何时间管理方式都是有效的,本科生应该采取一套真正适合自己,对自己未来走向有指向标与推进器作用的时间管理模式,针对自己在大学里能够有效安排的时间,选择自己热爱或擅长的计划。我们不仅要充分利用时间,来推动我们走向正确的人生路,更应该为了自己的未来规划好好制定自己的时间安排表,为迎接即将面对的社会做好万全的准备。

参考文献:

[1]

薛薇.SPSS统计分析方法及应用[M].电子工业出版社,2013

第2篇

    关键词:新型教育模式 英特尔·未来教育 信息技术 课程教学的整合

    一、“intel·未来教育”探究教学的基本模式

“英特尔·未来教育”是以美国教育为背景,吸收了当今最新的计算机技术与各学科整合的理念,它以信息化教学设计为中心,强调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的整合,突出研究性学习、案例教学、合作学习。

    1、“intel·未来教育”的模式特征

    它在设计上遵循以下几个原则:以学生为中心;强调情境的重要性;强调协作学习的关键性;强调对学习环境的设计;强调利用各种信息资源来支持“学”。该模式打破了单一学科限制,教学周期由一课时延长为星期甚至学期。下图是三种教学模式的对比表:

    2.“intel·未来教育”的课程特点

    “英特尔·未来教育”采用模块化教学,它以策划“单元计划”——创建作品——“结队共享”——制作“评价量规”为主线,根据研究课题设计出框架问题,围绕知识诞生的原始情境发生的问题来建设课程。其中“单元计划”是整个活动的灵魂,它重在框架问题设计:根据本单元的教学目标,设计内容问题、单元问题和基本问题。基本问题必须能体现现代教育要达成的总目标和具体的目标,又要涵盖学科的演变、发展和影响;其外延必须能形成一个具体的学习任务,供学习者展开自主探究学习。

    它的特点是:(1)指向学科的核心;(2)在某一领域的发展历史和人们学习过程中自然地重演;(3)孕育了其他重要问题,单元问题是学科特定和主题特定的。

    它的特征是:(1)为基本问题提供了学科特定及主题特定的通道;(2)没有明显的“正确”答案;(3)是为了激发和维持学生的兴趣而精心构造的;内容问题是指向事实性知识的问题。“问题乃通向理解之门”,学生在自主探究过程中,通过“结队共享”能不断解决问题、提出新问题、解决问题,从而促进他们高级思维技能的提升。

    二、“intel·未来教育”的案例分析

    本文选取高中信息技术课中关于网络安全的案例作为研究对象,旨在通过“intel·未来教育”模式有效提升学生学习能力、思维水平,以促进学生智能培养方式和教学规律的发展。

    1、课题策划——精心完善单元计划,做好框架问题设计

    选题是探究的开始,策划一项有意义的活动对整个教学计划有着深远的影响。本案例在制定研究课题时,主要从学生的学习兴趣、知识储备、网络技能等多方面去精心设计、思考。在选题时还注意到课题的趣味性、开放性、挑战性、真实性和成长性。

   以下是制定的框架问题:

    2、课题开展——循循善诱,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完成单元计划

    在研究课题开展前,本案例创设了单元情境,促使学生进入学习情境,使之明确学习目标和要解决的问题。在任务完成阶段,教师只是作为一个帮助者和指导者,多给学生鼓励,让每位学生都能自由、大胆地去解决“框架问题”。

    在组织实施单元计划教学过程中,本案例还特别注意引导学生独立思考、主动探索,做到能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课题实施步骤为:

    搜集整理资源感悟创新知识制作整合作品。

    3、作品评价

    对学生学习的过程进行评价是整个课题开展实现目标的重要一环,它包括对学生个人参与状况的评价、对小组合作学习效果的评价以及对学生演示文稿的评价等。评价的目的是为了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过程,(上接第96页)它贯穿了整个教学过程的始终。教师要善于运用这个手段,对活动过程进行有效的微观调控。

    例如,对学生制作的powerpoint课件评价时,本案例从内容、技术性、演示等方面考虑,力求多元化评价。下面是病毒与“病毒”案例的评价量规:

    三、结束语

    在新旧教学模式的转型阶段,为避免走“课本搬家”、“课堂搬家”、“为用技术而用技术”的老路,我们应该充分利用浩瀚的知识与日趋成熟的信息技术,积极开展“英特尔·未来教育”模式教学,以转变教师角色及旧式教学理念,努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提高他们的信息素养,真正做到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的有效整合,促进教师教学模式以及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

参考文献

第3篇

关键词:讯飞超脑计划;人工智能;未来生活

中图分类号:TP1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2064(2017)01-00218-01

人工智能包含三个层次:计算智能、感知智能和认知智能,讯飞超脑计划是包含模拟人脑的知识表示与推理、类人学习机制与新知识的获取、机器加载专业知识成为专门的教育领域。讯飞超脑计划是基于全球关于人工神经网络的深度学习研究,简单来说就是希望未来讯飞超脑计划能够将人工智能从只是简单地能听会说到能够深度思考相关问题的科技转变。人工智能的不断开拓创新是为了帮助人类能够更好地生活,我们应该注重人工智能的发展推进,将其广泛合理地应用到生活的实际中去。

1 讯飞超脑计划目前取得的阶段学习研究成果

1.1 讯飞超脑计划关于我国现阶段关于高中生学习教育的人工智能成果

随着近年来教育电子多媒体设备的投入普及使用,使目前的高中老师在课堂上更习惯用电子化的教学方式来替代传统的板书课本单一枯燥的教学,与此同时,现阶段高中生也同样具备使用移动互联网的条件,这样就使得科大讯飞超脑计划的教育产品可以形成以下的模式如图1所示。

采用此智能的学习模式可以使我国的高中生接受公平的最好的教育,这就需要借助人工智能的帮助来使老师提高自身的教育水平,使高中生丰富并开阔自身的视野。课堂教学包括了在线课堂、畅言交互式多媒体教学系统以及畅言智能语音等,这种新颖的课堂教学模式使原本单一的教学方式变成了思想上任意遨游的知识海洋;智能考试包含了标准考场、英语四六级网上阅卷、普通话与英语口语测试等方面,智能考试系统从字迹工整的程度、词汇量的丰富度、语法的正确性与通顺性等多个方面来评判考试试卷,加上多年来的不断改进,人工智能的评判方法跟相关专家的人工试卷评判的相似度相差无几,很大程度地增加了试卷评判的效率性与公平性;学习产品与教育评价更是覆盖到了从低到高的各个层面的产品组织结构,更有利于高中生的学习与应试教育的公平性。

1.2 讯飞超脑计划对于提高人类生活水平的成果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在经济、教育、文化、娱乐等领域的不断应用,使人们的生活质量水平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提高,人工智能带来的方便快捷对于人类的发展进化与物质文化的进步产生了不可忽视的作用。随着讯飞超脑计划的推出,一方面,可以把人类从繁重的劳动中解放出来,很大程度地提高人类生产生活的效率与质量;另一方面,人工智能的进步会极大地革新人类的思维方式,使人们能够多角度地认知世界,加深对人类对自身所处的宇宙地位的思考,利于人不断地探索奥秘,进一步推进人类社会的进步。

2 讯飞超脑计划下人工智能对于未来生活的影响及其发展趋势

2.1 讯飞超脑计划下人工智能对未来生活的影响

由于讯飞超脑计划是感知智能结合认知智能的再创新,使得未来机器将会实现高水平的感知智能,具有更多的包括语音识别、手写识别以及图像识别的更多智能感知能力与实现包括智能客服、人机交互等的取代人类脑力劳动的认知智能突破。所以说讯飞超脑计划下的人工智能在未来的教育、经济、文化、社会结构等未来生活的各个方面都会产生重大影响。在教育上,人工智能的应用优化了课堂结构,使学生能够实时接受外界的新知识以及与时俱进的教育模式改革;在经济上,人工智能的高效能与高效率会明显提高经济效益,用人工智能来进行财务管理有助于缩减不必要的人工劳务开支与相关的培训费用,利于经济的变革与提高;在文化上,人工智能对于人类语言文化与图像处理上的优势日益凸显出来,可以确定的是人工智能的发展将会深入到人类生活的各个层面中去。

2.2 讯飞超脑计划下人工智能的未来发展趋势

随着人工智能的不断演进,人工智能从最初能存会算的计算智能阶段,到后来的能听会说、能看会认的感知智能阶段,最后再到讯飞超脑计划下提出的让机器能理解、会思考的认知智能阶段,未来的人工智能在语言理解、知识表达、联想推理以及自主学习等方面都将会取得很大的进展。

3 结语

人工智能对于未来生活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在未来生活的各个方面都十分显著。与此同时,讯飞超脑计划下的人工智能不断的改革创新与发展,也将更快地推动人类的发展,人工智能与人类的生活是互相影响又相互制约的。人工智能的不断发展给人类的未来生活带来了很大程度的改变,人类在不断开拓人工智能的领域时也应不断提高自身能力与素养,以适应人工智能带来的不断创新和改变。

参考文献:

[1]张妮,徐文尚,王文文.人工智能技术发展及应用研究综述[J].煤矿机械.2009,30卷(2).

第4篇

尊敬的党组织:

只有把握好现在才能有一个美好的未来,只有对未来做好完美的计划才不至于是自己的未来变得迷茫。未来,是一个未知的地方。虽然未知,但我们可以预测。要预测,我没有必须好好计划和把握好现在。我们每一个人都希望自己有一个美好的未来,希望自己未来过的幸福,过得开心。但这一切需要付出,而付出不是从未来开始,而是从现在开始。

对于我的未来,我也为自己做了一份计划。首先,我要自己在大学期间把会计从业资格证和初级会计师、中级会计师以及注册会计师的第一阶段的考试全考过了。其次,大学毕业后考公务员。考过后,在公务员这一岗位上工作4到5年,然后找一个好一点企业在工作4到5年。最后,使自己走上创业之路。这就是我未来的打算。听起来很美好,很完美,也符合实际。但我相信要实现这一计划得付出很多很多,并且还要经受种种挫折和困难。不过我不不怕,我一生就希望过有挑战性的生活和有事可做的生活。

有了计划后,我们必须要面对现实,必须回到现在。回到现在做什么呢?回到现在为实现自己的目标而抓住现在,把握现在,拥有现在,利用好现在。大学四年说长,它则只是人生的一小阶段。说短,在这四年中我们要学的东西却是以前那段人生所学的所不能比的。要学的东东西的确是很多,但这一切需要我们付出,需要我们行动起来。

我的大学,我希望是充实的,是丰富多彩的,是美好的。在大学,我会利用好每一分钟来做有意义的事,我会利用好每一次机会来锻炼自己。在学习中,我会培养自己独立自主学习的能力。除了上课认真听老师讲课外,课后还要多看一些与证书考试有关的书和一些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类的书。在学习用功后,在生活和做人与社会交往上我也有很多的行动。

首先,我加入一些社团。在这团中我学会团结,学会了与别人合作去完成一件事。还学会如何去与别人沟通、交流。在社团的工作中我还培养了自己的责任心和工作感。其次,我积极参加班上和学校的一些活动,在活动也是自己的组织能力,沟通能力得到了提高。另外,我还参加各种讲座和在电脑上听各种讲座。在讲座中我也学到了很多做人的道理和与别人沟通、交流的技巧。

我喜欢大学,我喜欢我这样的大学生活。在大学中我一定会努力学习,一定会天天向上。当然,在大学中我也一定会做一个真正的预备党员。如果能顺利转正的话,我则一定会做一个真正的党员。不过,不管结果怎么样,我都会用党员的要求来要求自己。无论在学习和生活上我都会严格要求自己,用自己的行动来证明自己,使自己成为一个对社会用的人。我爱自己、爱祖国、爱我们的中国共产党,的我真的很希望自己成为一名正式的中国共产党员。希望党组织能考验我,能让我实现自己的愿望。

第5篇

我在年6月取得了未来教育教师培训的初级证,今年9月又参加了未来教育教师培训的中级学习班,成为了一名未来教育的受益者。社会在飞速地发展进步中,变化比计划要快。计算机一代一代地更新,人的观念也一天一天地在变,这个就必然导致我们的教育方式也要跟随人的思想、社会的发展去改变。民族的振兴在教育,教育的振兴在教师,所以教师的教学水平和教育思想的提高和变革将决定中华民族能否成为东方的巨人。神州七号的成功发射与返回,标志着我国的航天事业的飞速发展,综合国力、国防科技的迅猛提高,令每一个人欢欣鼓舞,更令教育工作者感到重任在肩的压力。

“未来教育”项目培训过程中更深层次的理念还在于让教师切实感受到网络时代学习的特征,打破任何“绝对权威”,教师不是传统教学过程中的知识传授者的灌输者,而是培训过程的组织者、引导者和促进者。

未来教育培训的具体实施过程是:

首先,根据自己的教学科目制定一个教学主题;其次,根据这个主题制定单元计划。单元计划是整个培训过程的线索和核心,它贯穿有梯度的框架问题:内容问题、单元问题和基本问题的设计是我认为这个培训中我学到的最有价值的知识,它对我今后课堂教学中如何提问提供了一个思路。然后,就是按照书上已设置好的模块一至十的步骤来完成各项任务了,包括:以学生角色制作ppt演示文稿、frontpage网站,制作对学生演示文稿的评价工具、对学生演示网站的评价工具,制作教师的ppt演示文稿或学习网站,制作学生学习支持材料、单元实施计划等。这些任务环环相扣,除了一步步地完成,你别无它法,所以从学习的第一天开始,我们就受着各种紧迫任务的挤压,每天除了正常的教学工作以外,双休日和每周一、三、五的三天晚上还要听课做作业,课堂上没时间完成,就当家庭作业,回家继续完成,甚至连中午休息时间也拿来做作业了。但“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那种苦尽甘来、风雨之后见彩虹的感觉,只有接受过培训的学员才能体会得到。

作为一名小学教师,我们担负着培养未来社会建设者的重任,那么,未来需要什么样的人才呢?从我们的生活和工作可以感受到,许多工作和学习都离不开基本的计算机操作技能,而且这一要求还将随着科技水平的发展越来越高,如果教师还以老的教育教学思想来教育学生,那么学生一定会在将来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与竞争。因此,要想让学生成为未来社会需要的人才,就要在他们的学习的过程中使用计算机,让他们和计算机成为朋友。为了适应这一变化,担负着培养将来人才重任的教师必须首先掌握计算机技术,并将它运用于课堂教学中去,从而使学生能够熟练掌握和运用计算机技术,并以此为手段获取知识。跟随上时代的脚步,成为掌握自己命运的主人。我们不能把这个任务只看作是计算机教师的教学任务,而应该把各学科的教学都与计算机结合起来。我能幸运的成为培训项目的受教育者,使我能够掌握这项技能所包含的教育技能和教育思想,对我来说是一个非常好的学习机会。因为有了初级培训的积淀,从报名参加培训的那一天开始,我就在注意选择自己的“单元主题”并为自己今后的学习做准备:下载图片、搜集自己和学生的相关资料,为接受培训期间顺利完成作业做了大量工作。

教师要改变以往的应试教育的思维方式,从而转变到在学习中让学生发挥自己创造力、摆脱课堂知识束缚,在学习中教师想学生所想,与学生互换角色,让学生自主学习,自我评价,把计算机技术应用到所学的课程中去,从而增强学生的学习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在实践中学习,培养集体团结的精神,从而在提高他们的学习成绩的基础上提高他们适应社会的能力。这种能力的培养,它的效果不是一天两天就会消失了的,而是会伴随人的一生。

因为是第二次接受未来教育培训,又因为人教版小学语文第九册课本第一单元的主题是我和学生都很喜欢的“我爱阅读”,通过“开卷是否有益”的辩论会,使学生学会了“选择”;第二单元学完后,口语交际“策划一次活动”使学生学会合作,制定活动计划,并由学生组织、主持,在家长会上进行展示,五年级的学生已经接受了两年的计算机课程学习,这一切都为我班学生通过计算机网络学习语文课程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因此,在接受培训时我所选择的课题是第五单元的综合性学习:遨游汉字王国。

我认为这个单元最适合未来教育所倡导的教学模式。未来教育这种模式,它大大地拓展了课堂的知识面。通过网络,同学们在搜索课堂内的知识的同时,也会查询到一些相关联的信息。这个信息的选取就有很大的自由度,同学们可以根据个人的爱好去查阅自己感兴趣的东西。我们说兴趣是人类最好的老师,也是可以让人们去主动学习的良好的一个引导者。一个老师的教学方法不可能适应于每个同学,那么导致的结果就是老师教得累,学生也学的累,在教学上就造成了一种副作用。而未来教育的方式,在一定程度上也解决了这个副作用,可以让课堂的气氛变得更加轻松活泼而又不失严肃!

我所有教学内容都是以学生为出发点,从材料的收集、多媒体演示文稿的制作、网页的制作都是以学生的思维来考虑,教师的制作成果为将来学生的学习提供了范例。不论从那一方面来说,未来教育是一种全新的教育教学模式。它不仅吸纳了当今最新的技术,而且又致力于应用于课堂的教与学之中。既丰富教师本身的知识技能,又为现行的教育体制注入活力。这是一个全新的教育教学模式,这种新的利用现代教学模式是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导向,各种资源为辅助,使学生完全投入到学习中,丰富了学生的知识,锻炼了学生各方面的能力。通过学习我深刻认识到:多媒体计算机的出现、网络技术的运用,信息时代的到来正在给教育带来深刻的变化,教育技术的更新如同科学技术的更新一样,更新了认知工具,改善了认知环境。古老的教学传统观念已经受到前所未有的冲击,如教学手段、教学方法、教学模式,最终导致教育思想、教学理论,甚至教学体制的变革,引起教育思想的革命。随着计算机真正走进学校、家庭,教育也将像我国进入世贸组织一样,走向“全球经济一体化”。学习的环境在不断扩大,正如所说“你的工作场所和你关于教育的观念将被改变,也许被改变的面目全非。”

学习过程中,我在陈老师的指导下,在同班同学的帮助鼓励下,努力认真完成了老师布置的全部作业,虽然并不十分完美,有些想法还没来得及实现,但是我的教学思维方式的转变将引导我在培训结束以后,还要进行认真的修改和完善。在计算机应用技术方面收获也非常大,学会了很多以前不曾做过或做不好的事情,如制作网站等。从文件夹的分类、素材的收集和存放,单元计划的设计、调整和改进,每幅画面的设计,无不体现了有序性、条理性和创造性,无疑这将对我的日常工作是起到决定性的指导作用。

最后,感谢主讲教师陈新华的谆谆教导,没有你的辛苦工作就没有我们的发展;感谢学员同学的帮助,是你们的热情让我的学习更有动力!!!

第6篇

计划是大学生必须掌握的基本技能。学习计划的设计方法正是学习掌握计划制定技能的有效途径,同时也是提高学习、生活的效率,实现自身的人生价值,成就未来事业的根本保证。

学习计划的设计包括价值意义的认定、基本的设计方法和计划时间的安排三个方面的问题。

一、价值意义这属于意识形态上的问题,即:为什么要制定学习计划?有无学习计划对大学生的人生发展会有什么影响?第一个问题的答案是:为了实现自身的人生价值——具有广泛意义的人生理想目标。无论古今中外,对于人生有一个共同的度量标准:时间!任何人的人生都是可以用分分秒秒的时间来计算的,这对于每一个人来说都是绝对公平的,而且具有不可回溯的特性。所以有人讲,人生最大的资本是时间,人生最短缺的资源也是时间。在智力正常的前提下,每个人的人生成就的大小,人生价值能否实现,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时间观念,以及对于时间的支配能力。所以,古往今来许多仁人志士往往感叹人生苦短,终生勤勉有加,才成就了记载青史的人生伟业。正是由于时间对于人生如此重要的价值意义,所以人们对于时间的哲理性思考才从未有停止过。如:“时间就是生命”,这是人生哲学的命题;“时间就是金钱”,这是经营哲学的命题;“时间决定着成败”,这是成功学和失败学的共同命题。有了第一个问题的答案,则第二个问题的答案也就涵盖于其中了。有无学习计划,能否严格地执行即定的学习计划,对于未来的人生发展显然具有决定性的影响。可以认为,确立正确的时间观念,掌握计划时间的基本方法,科学的利用和支配宝贵的时间,是我们必修的第一课!有一门新兴学科就叫做“时间学”,这必须认真地学习研读才是。

二、学习计划的设计要点就是要解决好计划项与时间分配的问题。计划项是指我们需要时间耗费的学习、生活的内容确定与划分,,可以概括为课业学习、课外阅读、课外活动和生活杂务等四项内容。课业是支撑未来人生职业发展最基本的基础性知识、技能体系,由一系列的课程所组成。课业学习是国家对大学生硬性规定的学习任务,有专业课与公共课之分,必修课与选修课之别。尽管课程的性质不同,对大学生的学习要求也有所不同,但课业学习是有规律可循的,即各门课程的学习均包括预习、听课、复习、练习和考试五个环节,学习计划设计的基本要求就是,要根据学习的进度,对每门课程的每个学习环节做出适合于自己的具体的时间分配,不得有遗漏。否则,就必然会出现一系列影响课业学习成效的问题,如偏科、学习效率低下、学习成绩不理想甚至不及格等等课外阅读是现代高等院校重要的教育手段与途径,是知识经济时代基本的学习形式之一,在我们的素质养成过程中与课业学习具有同等重要的积极作用,对于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养成终生学习的良好习惯而言,其意义更大。课外阅读的计划项范围包括:专业核心读物、专业相关读物、新兴学科读物、兴趣爱好读物及完善知识、技能结构的其他学科读物等。阅读有一个“量”的问题,即读多少为好?理论上讲是开卷有益、多多益善。但受时间的限制,所以不可能是无限量的。我觉得每学期至少要精读40本书,即平均每周要读两本书,寒暑假要按一个学期的阅读量安排阅读计划,其中不包括报刊杂志的阅读量。如此算来,四年本科相当于16个学期,可阅读640本书,加上教材和其他读物,相当于1000本左右的读书量。这就是大学学习期间必须完成的最基本的知识积累。 当代大学生课外活动的形式是丰富多彩的,如各种社团活动,班级、系、院、团委、学生会组织的各类文体活动,还有自行安排的各种社会实践、兼职活动等,可以使我们学到许多从书本上和传统观念的课堂上学不到的丰富的知识技能,对于完善我们的知识结构和素质技能结构,积累职业生涯的宝贵经验,具有不可替代的积极作用,教育界、学术界把课外活动称之为“第二课堂”,是很有见地的。所以,参加课外活动也应该列入学习的计划之中。如有有时间应积极参加院、系、班组织的各种集体活动;参加一两个影响较大或者自己非常感兴趣的社团组织,认真地参入其各项活动,努力争取对其决策产生某种影响,努力进入其决策层 ,这样就可以通过社团活动比较全面地锻炼自己的才能,充分展示自己的抱负。此外,从二年级开始,从事些社会兼职活动,如做家教,这样可以通过自己的实际职业性劳动体会劳动者的酸甜苦乐,领悟父母兄妹师长等劳动者的艰辛,培育劳动者的情感和敬业精神;还可以通过社会兼职增加一些收入,改善自己的经济状况,缓解家庭的经济负担。课外活动可以为我们脱掉“学生装”成为“社会人”提供先期的磨练机会。进年来高等院校为大学生提供的此类相关服务越来越全面,但基本的生活技能是任何他人所不可替代的,是必须由个人学习掌握的。所以,学习必要的生活技能,处理好自己的生活事务,应在学习计划之中,认真对待,不可敷衍草率。否则,或影响个人的美好形象,或有害于个人的身体健康,都是父母师长乃至个人非常不愿意发生的结果。

三、计划时间的安排 第一、按计划项的重要程度分配时间的原则。重要的计划项多分配些时间,反之则相对少分配些时间。第二、计划可支配的时间,忽略不可支配的时间。第三、连续累计满30分钟的时间,最好把它纳入计划之中。第四、不要忽视零碎的短小时间,可将某些学习内容安排在这些零碎时间中解决,如背咏外语单词,思考问题等。我国古代先哲们在时间的利用上总结的“三上”即鞍上、枕上和厕上的著名经验,值得借鉴。第五、留有余地的原则,就是不要把所有的时间都计划的丝丝相扣,每天都应有适当的机动时间,每周留有一段机动的时间,以处理预想不到的某些事务,才能更有益于保证计划的实施,更多学习计划请查看。

第7篇

在初三思想政治课中如何利用信息技术开展研究性学习,使之既能增强思想政治课的教学效果,又能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同时使学生的思想品德得到熏陶,“英特尔@未来教育”为我们在思想政治课中开展研究性学习提供了一个全新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本文就运用“英特尔@未来教育”理念,开展思想政治课研究性学习谈一些体会。让我们先来看一个教学实例。

初三思想政治课《走可持续发展之路》一目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内容之一,是本册的教学重点。教学这一内容运用“英特尔@未来教育”教学模式开展研究性学习,对学生进行国情教育,增强社会责任感,其意义十分重大。

第一步:学生通览本课教材,建立对本课知识的宏观印象。

第二步:讨论明确本单元的基本问题和单元问题,制定本单元学习计划。

基本问题: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必须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单元问题:?我国人口现状的基本特点及形势;

?我国资源现状的基本特点及形势;

?我国环境现状的基本特点及形势;

?坚持计划生育基本国策的意义及基本要求;

?坚持保护环境基本国策的意义及具体要求;

?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请你给家乡提一些合理化建议;

教师展示Powerpoint演示文稿:《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必须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学习指导》,让学生明确本单元共同应探讨的问题、学习目的、学习方法以及应完成的作业等等。本单元学习之后,应完成的单元作品有:用Powerpoint创建一个展示自己学习成果的演示文稿;用Frontpage创建一个学习本单元的资料网站。

第三步:组织学生成立学习小组,明确各组学习任务及时间安排。教师综合学生讨论意见用Word写成“单元计划实施时间和内容安排”和“实施单元计划小组任务安排”。

1、实施单元计划小组任务安排

人口组:利用英特网、社会调查或其它方式收集整理有关人口的资料:包括我国的人口的基本特点,目前我国面临的人口形势以及人口问题给我国现代化建设带来的影响;资料应从国家和自己家乡两个角度反映(正反面的材料都应具备),数据要具体详实。利用powerpoint创建演示文稿向全班同学展示。

资源组:利用英特网、社会调查或其它方式收集整理有关资源的资料:包括我国的资源的基本特点,目前我国面临的资源形势以及资源问题给我国现代化建设带来的影响;资料应从国家和自己家乡两个角度反映(正反面的材料都应具备),数据要具全详实。利用powerpoint创建演示文稿向全班同学展示。

环境组:利用英特网、社会调查或其它方式收集整理有关环境的资料:包括我国的环境的基本特点,目前我国面临的环境形势以及环境问题给我国现代化建设带来的影响;资料应从国家和自己家乡两个角度反映(正反面的材料都应具备),数据要具全详实。利用powerpoint创建演示文稿向全班同学展示。

可持续发展组:利用英特网、社会调查或其它方式收集整理有关我国政府或当地政府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实施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的具体措施和具体的实际事例。节约资源,保护环境,青少年应该做些什么。利用powerpoint创建演示文稿,向全班同学展示。

2、单元计划实施时间和内容安排

周一(两课时):1、引入人口、资源、环境和可持续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等概念;2、通读本单元教材,明确学习的基本问题和单元问题;3、成立学习小组,明确学习要求、学习任务和学习方法;

周二(两课时):指导学生查找资料的方法,告诉学生查找相关学习资料的相关网站,学生利用学习计算机室上网或家用计算机上网查找相关资料;

周三(两课时):以小组为单位分类整理所获得的资料,用Powerpoint创建学习资料演示文稿在计算机教室播放,实现资源共享;

周四(两课时):教师引导学生再读教材,归纳整理知识要点,整合全班学生学习所获得的资源,实现教材内容与自主学习所获得知识的有机融合。在此基础上,组织学生把全班同学的学习成果用Frontpage创建一个网页在学校局域网上。

周五(两课时):浏览学生创建的网站;单元小结:用“多媒体演示文稿评价量规”和“学生网站评价量规”评价学生作品,给学生学习过程以充分的肯定。

第四步:学生自主探究学习。这一过程教师要做好两件事:①教师要把以上资料放入教师网站,以便学生随时查阅,学生通过E-mail把遇到的问题随时向老师询问以求解答;②对学生学习方法进行跟踪指导,包括常用搜索引擎(如Google)的使用方法以及Office常用组件的使用方法等。

第五步:以学习小组名义用Powerpoint创建一个展示小组学习成果的演示文稿向全班,实现资源共享。

第六步:以全班名义用Frontpage创建一个学习本单元的资料网站向全校。

第七步:学生单元作品评价,单元学习小结。

这是一个运用“英特尔@未来教育”理念和教学模式在思想政治课中进行研究性学习的教学实例。在教学中实现了在网络资源下的课程资源开发,实现了网络资源与教材资源的有机整合和现代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有机整合,更重要的是“英特尔@未来教育”教学模式的全过程渗透了研究性学习的精髓。

一、“英特尔@未来教育”体现了研究性学习探究性的特点。

“英特尔@未来教育”特别强调单元计划的教学要以问题为核心,以追求对问题的深刻理 解为目标,新版的教材(中文5.2版)的单元计划中,更是将问题分为基本问题和单元问题。

在上例教学中,基本问题“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必须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是本单元应学习探究的核心问题,是通过本单元学习应实现的终级目标。以下六个问题是单元问题,是对基本问题的细化,适合作为引导学生进行相关研究的比较具体的问题。学习的全过程以问题为核心,通过“任务驱动”调动学生对问题求解的欲望,使整个学习过程变成一个围绕问题而探究的过程。学习的方式不再是被动地记忆、理解教师传授的知识,而是敏锐地发现问题,主动地提出问题,积极地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探求结论的自主学习。在上例中,学生通过查找各种资料,弄清楚了现阶段制约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种种制约因素,自然会提出“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如何解决这些问题”的问题,这时,“要走持续发展之路”这个问题的提出也就水到渠成了。“英特尔@未来教育”这种以问题为核心的学习方法与研究性学习的实质是完全一致的。

二、“英特尔@未来教育”体现了研究性学习自主性的特点。

长期以来,思想政治课内容抽象枯燥,教学方式单一泛味,学生大多对思想政治课不感兴趣。要让他们积极、乐意、主动地学习较为抽象、单调的思想政治课,要求我们教师要注意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采取丰富活跃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求知欲,吸引学生主动参与、主动学习,增强思想政治课的感染力和吸引力。

“英特尔@未来教育”的整个教学过程处处体现了学生自主学习这一特点。异彩纷层的网上资源对学生来说本身就是一种极大的诱惑,这种诱惑将极大地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在学习过程中,学生按自己的兴趣选择和确定学习的内容,通常采用小组合作的方式来进行,整个学习过程、学习的方式方法以及最后的学习成果展示等主要取决于学生个人或学生小组的努力。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在规定的时间内,成为某一个研究课题的提出者、设计者、实施者,学生个体对课题目标的实现负有主要的责任。学生真正放置于学习的主体地位。在单元计划的实施中,学生感到肩负一种责任,他们学习的主观积极性得到极大的调动,自主学习、积极探究就有了强大内在动力。

三、“英特尔@未来教育”体现了研究性学习开放性的特点。

在思想政治课中开展研究性学习,就是要打破传统的教学方法唯教材是尊、唯课堂是尊、唯结论是尊的思想,要求教师要有开放的意识,教学要具有开放性,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学生开拓进取的精神,才能适应日益开放的未来社会。

纵观“英特尔@未来教育”的全过程,实施单元计划的各个模块无不体现了开放性的特点。首先,学生选题具有开放性。人口问题,资源问题和环境问题等单元问题,学生选择什么问题进行研究,完全可以根据自己的爱好和知识结构来决定。二是学习的形式具有开放性。在如前的教学实例中,体现出最大的时空开放性,为了让学生了解我国的人口、资源和环境国情,以及当地政府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具体措施,学生可以利用网络获取自己所需要的各种信息,当然也可以离开书本、走出课堂,走向社会,利用图书馆、调查访问等手段,最大限度地收集资科,从而把课内与课外、学校与社会有机地联系起来。在开放的学习环境中,不仅培养了学生开放的学习意识,而且提高了学生在信息社会搜集信息、处理信息和利用信息的现代人素质。三是思维方式和结论的开放性。“英特尔@未来教育”允许不同的学生按自己的理解以及自己熟悉的方式去解决问题,允许不同的学生按各自的能力和所掌握的资料以及各自的思维方式去得出不同的结论,而不是追求结论的唯一性和标准化。开放的思维方式一定会带来开放的研究结论。在上例单元问题中,“走可持续发展之路,请你给家乡提一些合理化建议”这个问题本身就具有开放性,学生根据自己家乡的特点提出的建议也一定会呈现出开放性与多样性。

四、“英特尔@未来教育”体现了研究性学习合作性的特点。

当今社会,竞争和合作并存,具有积极合作精神和有效的人际交往技能是现代人高素质的一个重要标志。尤其是在科学研究中,人际之间的合作就显得更为重要,当今世界,很少有仅仅靠个体就能完成的研究项目。小组合作学习是研究性学习的有效组织形式,“英特尔@未来教育”正好体现了这一学习形式。

在上一课例中,小组合作学习是主要的学习形式。按单元问题将学生分为四个组。在每个小组中,学生分工查找资料,然后大家再进行材料的交流,共同利用找到的材料进行学习,最后大家要将自己小组的探索成果,经过大家的综合后做成演示文稿或者网页。在制作过程中,又可以让部分学生设计脚本,部分计算机基础好的学生进行制作,美工好的将界面美化等。这种小组合作学习形式,不仅有利于课题研究的正常开展,而且能够发挥学生的特长,相互扬长避短,发挥优势,以争取研究获得显着的成果。同时,小组合作学习是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互动的手段是多种多样的,或是说话,或是书面,或是E-mail。这种师生间、学生间的互动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使他们在与同伴分工合作、共同努力的过程中,学会倾听别人意见,学会表达自己的观点,学会与别人达成一致、分享共同的研究成果,等等。

五、“英特尔@未来教育”体现了研究性学习过程性的特点。

在如上的教学课例中,没有测验和考试的环节,表明“英特尔@未来教育”将整个单元计划的实施看得比得到某种结果更为重要,这与研究性学习注重学习的过程不谋而合。

第一,“英特尔@未来教育”学习的过程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过程。在实施上例单元计划的过程中,学生在尊重课本前提下,不迷信课本,不被课本的条条框框所束缚,不迷信权威,通过收集大量信息,积极提出自己的新观点、新思想,使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得以发展。同时,以探究为主要的活动形式,要求学生自主实践,在“做中学”,有利于提出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第二,“英特尔@未来教育”是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过程。它是围绕基本问题的提出和解决而展开的一种学习活动。在学习过程中,学生敏锐地发现问题,主动地提出问题,积极地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从而养成因问题而思维的习惯。第三,“英特尔@未来教育”让学生知道了科学研究的一般过程和方法。学生通过诸如设计课题、查找资料、动手实验、社会调查等亲身实践,可以获得对社会的直接感受,了解科研的一般流程和方法,尝试着与他人交往和合作,知道除了教材以外还有很多获取信息的渠道,试图综合已有的知识来解决正在研究的课题等等。

学生通过“英特尔@未来教育”,具备了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了问题意识,知道了科研的一般过程和方法,这比教师给学生任何一个结论都具有深远意义,因为这样做,为学生终身学习与探究奠定了基础。

“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正当思想政治课教师为如何在教学中进行研究性学习感到徨惑之际,“英特尔@未来教育”使思想政治课教师豁然开朗,大有“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感觉。这种教学模式的核心是改变了学生的学习方式,强调一种主动探究式的学习,这无疑是信息时代对学校教育要求的体现,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一种新的尝试和实践。我们完全有理由相信,“英特尔@未来教育”必将对我国教育事业产生深远的影响。

参考论文:

吴国焕《英特尔“未来教育”,研究性学习的好抓手》 /ttf.asp

付新新《信息技术与思想政治课的研究性学习》

/web/zza1/llyt/061.htm

第8篇

小学学校寒假工作计划2019小学学校寒假工作计划(一)寒假即将来临,为了更好地开展假期工作,让全校师生度过一个安全、健康、愉快、有益的假期,现制定寒假工作计划一、寒假工作领导小组:二、放假时间:1)学 生--1月 19日~2月 28 日,3月1日休日,共 41天。

小学学校寒假工作计划2019年小学学校寒假工作计划(一)为了让学生渡过一个愉快、充实而有意义的寒假,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结合学校情况和学生特点,特制定寒假工作计划:一、 组织领导:为了加强对寒假工作的领导,学校成立寒假工作领导小组:组 长:副组长:成

小学学校寒假工作计划小学学校寒假工作计划(一)一、指导思想寒假即将来临,它为中学生接触社会、了解社会、积极开展创新、实践活动提供了很好的时空条件。按照省市教育局的相关要求,我校在假期将继续开展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实践活动,在活动中传承中华优秀传统

小学学校寒假工作计划小学学校寒假工作计划2019年(一)一、指导思想贯彻落实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精神,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培养学生孝敬长辈、艰苦朴素的优良品质,努力提高学生自学、自强、自律能力。

关于小学学校寒假工作计划小学学校寒假工作计划(一)为使广大师生度过一个“安全、健康、文明、快乐”的寒假,经学校行政部门认真讨论,特制订2019年学校寒假工作计划。

中学学校寒假工作计划中学学校寒假工作计划(一)一、指导思想: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的精神,加强领导,依托社区、因地制宜、精心组织、广泛发动,以安全教育为主线,强化学生的安全意识;以接触社会,了

幼儿园寒假工作计划幼儿园寒假工作计划2019(一)2019年寒假将至,今年的假期从1月17日起,2月11日正式开学。根据区育局及托幼办的《关于2019年学前教育机构寒假新学期开学工作安排的通知》,在幼儿园不放寒假的精神指导下,让幼儿自由来园,我们将尽心、尽力

学校寒假工作计划4篇本文目录学校寒假工作计划16年中学学校寒假工作计划16年小学学校寒假工作计划学校寒假工作计划xx年小学学校寒假工作计划(一)为了让学生渡过一个愉快、充实而有意义的寒假,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结合学校情况和学生特点,特制定寒假工作计划

幼儿园寒假工作计划4篇本文目录幼儿园寒假工作计划幼儿园寒假工作计划幼儿园寒假工作计划幼儿园寒假工作计划范文幼儿园XX寒假工作计划(一)各镇(街道)教育办,局属各学校,各有关民办学校:为维护正常的中小学教育教学秩序,保障师生的合法休息权,使广大师生度

学校寒假工作计划4篇本文目录2017年学校寒假工作计划学校寒假工作计划高中学校寒假工作计划中学学校寒假工作计划范文小学学校寒假工作计划xx(一)一、指导思想寒假即将来临,它为中学生接触社会、了解社会、积极开展创新、实践活动提供了很好的时空条件。

学校寒假工作计划范文4篇本文目录2017年学校寒假工作计划范文小学学校寒假工作计划16年小学学校寒假工作计划范文小学学校寒假工作计划小学XX年学校寒假工作计划(一)寒假将至,为了丰富我校学生假期生活,使广大师生度过一个健康、快乐、文明、安全的寒假,现就XX

寒假工作计划范文4篇本文目录2017年寒假工作计划范文小学寒假期间工作计划范文三小寒假工作计划幼儿园寒假工作计划范文社区XX年寒假工作计划(一)根据街道关工委20xx年寒假工作的计划安排和要求,结合新华社区实际,以党的xx大精神为指导,积极配合街道和学校

寒假工作计划3篇本文目录寒假工作计划寒假社会实践工作计划寒假工作计划范文各学校、幼儿园:教师专业发展水平和教育教学素质能力是学生发展的保障,是教师自身发展的根本,是学校发展的关键,教师专业素质能力的提高源自于不断学习和总结反思。

寒假工作计划4篇本文目录2017年寒假工作计划中学寒假培训工作计划学校寒假工作计划三小寒假工作计划范文社区xx年寒假工作计划(一)根据街道关工委20xx年寒假工作的计划安排和要求,结合新华社区实际,以党的xx大精神为指导,积极配合街道和学校做好假期未

小学生寒假活动计划范文一、指导思想新年的钟声即将敲响,在圆满地完成了一学期的教育教学工作的同时,我们又迎来了愉快的寒假生活。为了继续贯彻胡总书记对少年儿童提出的“勤奋学习、快乐生活、全面发展”的要求,牢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落实《****中

寒假工作计划范文一、指导思想今年寒假,组织我校学生在寒假开展系列教育活动,使学生度过一个欢乐而有意义的寒期。二、加强领导,落实措施三、重视假期校园安全稳定工作,确保师生的人身、财产安全。1.做好安全教育工作。

大一学生寒假计划书范文今天,考试刚刚考完,不知道奖学金能不能拿到,但是这个对我来说并不重要。明天晚上的火车回家,估计要凌晨4点才能到唐山站。嗯嗯,将近50天的假期又要开始啦..半年没有回家,很想家....恩,规划一下我的假期生活!!!

全市中小学寒假计划安排通知各中小学现将XX年全市中小学寒假起止时间和有关事宜通知一、假期起止时间义务教育段学校寒假自今年1月23日(腊月20日)开始,至2月19日(正月17日)结束,暑假为7月3日至8月27日。

寒假初三生如何做计划范文初三生已经迎来全新的一年,在离中考还剩6个多月的时间里,初三生要调整好状态,从智力、心力和体力三方面做好充足准备,迎接中考。学习篇新年开始,初三生基本完成了新课的学习,进入总复习阶段。

寒假小学田径队冬训计划范文队员们,以下是一个简单的周(六天)训练计划,希望你们能够按照教练要求认真根据计划训练,相信你们会做的很好!:舜耕小学田径场:年前xx.1.16——xx.2.7年后xx.2.18——开学周一至周六上午9:00——11:00,周日休息李天乐、金小娣、杨

寒假安排及新学期开学有关安排通知全体师生员工现将xx年寒假安排及新学期开学有关安排通知1、学生放假时间:xx年1月25日-2月24日;2、1月24日按周五作息时间上周四前六节课;3、1月24日下午14:30发班车,学生离校,寒假开始;4、1月25日全体教师培训;5、教师假期为1月26日

社区寒假工作计划范文社区xx年寒假工作计划(一)根据街道关工委20xx年寒假工作的计划安排和要求,结合新华社区实际,以党的xx大精神为指导,积极配合街道和学校做好假期未成年人的思想、法制、安全、教育工作。

社区办事处关工委寒假活动计划范文寒假即将来临,充分利用“学校放假、社区开学” 这一大好时机,各社区要开展丰富多彩、寓教于乐的活动,丰富少年儿童的寒假生活。并通过活动的实施,让孩子们健康快乐地度过一个有意义的寒假生活,真正做到让孩子开心、家长放心。

三小寒假工作计划范文根据《****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文件要求,立足学校,依托社区,面向社会开展丰富多彩的寒假少先队活动,丰富少年儿童的寒假生活,使少先队员度过一个快乐而有意义的假日。

寒假实践活动计划各班级团支部: 为引导和激励广大青年学生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积极投身到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伟大实践中去,结合学校创先争优活动、挑战杯竞赛及大学生创业实践等相关工作,根据校团委工作安排,学院团总支积极组织认真安排

小学寒假计划范文xx年度周二小学寒假计划(一)放假时间安排1.学生放假时间:自1月19日始至2月28日止,3月1日开学。2.召集日:2月28日。3召集日要求:⑴学生早8点到校,带所有假期作业和清扫工具,带书包(发新书),11点学生放学。

大学生寒假计划范文这是最后大学的一个寒假了,而这次的假期有特别长,一个半月。。。故,这次的寒假我很早前就有了计划,但是不是向以前假期的计划一样——说就天下无敌,做就有心无力呢?这确实是个未知数???第一:看几部美剧,培养对英语兴趣,同时准

我的寒假计划时间过得真快,转眼又是一年,今天上午,学校开始放寒假了。我与以往放假时一样,总会在假期开始的第一天,订一个切实可行的计划,目的是为了能够使自己在假期中,过得更加的充实和快乐,并能学习到的校外知识,欢欢喜喜喜过个年。

社区寒假工作计划范文社区XX年寒假工作计划(一)根据街道关工委20xx年寒假工作的计划安排和要求,结合新华社区实际,以党的xx大精神为指导,积极配合街道和学校做好假期未成年人的思想、法制、安全、教育工作。

一年级小朋友寒假计划范文亲爱的孩子们:你们好!快乐的寒假生活已经开始了,你准备好了吗?好好安排你的假日生活吧!好好珍惜生活的每一天吧!过一个美妙的新春佳节吧!在这里,老师邀请每一位小朋友加入到寒假“争星夺擂”的比赛中,相信自己是最棒的喔!

小学生寒假计划马上就到寒假了,以下是我定的一个寒假计划1、早上6点半起床(妈妈的建议:7点到7点半前起床就可以);2、晚上10点前睡觉;3、一周四次练钢琴(妈妈的建议:每周至少五次练钢琴,每次时间半个小时左右);4、周一到周五每天1个小时的寒假

职校学生寒假活动计划范文:奉献的青春最美丽寒假即将来临,为了让全校学生度过一个健康、快乐、平安、和谐的寒假,校团委将寒假学生活动计划布置如下,请各团支部、学生社团认真落实。一、开展感恩教育活动传达在校生感恩学校、报效祖国的美好心愿,充分利用“春节”这个最具有浓郁

幼儿园寒假工作计划范文幼儿园寒假工作计划XX(一)XX年寒假将至,今年的假期从1月17日起,2月11日正式开学。根据区育局及托幼办的《关于XX年学前教育机构寒假新学期开学工作安排的通知》,在幼儿园不放寒假的精神指导下,让幼儿自由来园,我们将尽心、尽力安排好

寒假活动计划范文同学们,寒假将至,预祝你们度过一个平安、健康、充实、快乐的寒假!今年的假期活动真是丰富多彩,你准备好了吗?快点加入吧!让我们利用寒假时间,携手走进社会大课堂,积极参与社会实践。

大学生寒假计划1 练字我断断续续练过五六回吧,但终未果。。。作为一名书生,字写得不怎么样我不觉得丢人,但是我开始发现虽不丢人但也拿不出手。。。所以这个寒假要在家好好练练,修成正果。

小学寒假“少年向上真善美伴我行”活动计划范文小学寒假“少年向上 真善美伴我行”活动计划为确保全体学生度过一个安全、祥和、愉快、充实的假期。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时间安排xx学年第1学期定于3月1日下午1:00学生报到。3月2日(正月十二)正式上课。

寒假活动计划寒假就要到了,我在寒假期间制订了一个寒假计划。主要安排是这样的: 一 按时作息,早上8:30起床,晚上10:00左右上床; 二 每天用2小时认真完成语数外三科的作业; 三 每天阅读课外书1小时并做摘抄; 四 讲究文明卫生,注意文明言行; 五

语文教师寒假个人计划开完家长会,我的心里顿时感觉轻松不少。家长会很成功,我相信,对于他们来说应该是有所收获的。在假期里,我向孩子们推荐了两本书,分别是获得国际大奖的儿童小说《狗来了》和曹文轩的《青铜葵花》。

16年小学学校寒假工作计划XX年小学学校寒假工作计划(一)为了让学生渡过一个愉快、充实而有意义的寒假,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结合学校情况和学生特点,特制定寒假工作计划:一、 组织领导:为了加强对寒假工作的领导,学校成立寒假工作领导小组:组 长:副组长:成 员

小学学校寒假工作计划16年小学学校寒假工作计划XX年(一)一、指导思想贯彻落实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精神,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培养学生孝敬长辈、艰苦朴素的优良品质,努力提高学生自学、自强、自律能力。

16年中学学校寒假工作计划XX年中学学校寒假工作计划(一)一、指导思想: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的精神,加强领导,依托社区、因地制宜、精心组织、广泛发动,以安全教育为主线,强化学生的安全意识;以接触社会

寒假补课社会实践报告李想实践目的:一.勤工俭学;二.丰富大学生活;三.增强与人交往的能力;四.对专业的一次训练关于补课“补课”,查《新华字典》意为“补学或补教所缺的功课”。

制订你的寒假读书学习计划放寒假了,一个多月的假期你是否已经想好怎么过了呢?是否有自己的读书学习计划?有同学做完了老师在习网布置的寒假作业后觉得不知在习网上做什么了,其实你可以做的有很多,你可以进行自主学习、和同学们在线交流、写博客等等……一、自

寒假学习计划寒假已经临近,为了在寒假中丰富自己的知识面,按时学习生活,做事有规律,更好地度过一个快乐,充实,有意义的寒假,特制定此寒假学习计划1.每天足量学习4小时,内容包括:寒假作业语文阅读数学练习英语听力2.每日英语听力30分钟3.中午保证两

寒假计划这次的计划必须完成!(我写在本子上的计划如是写道...)以前无论计划多少都没完成,真是失败。就连初三也不例外。。这次要突破自我,所以写成日志,提醒自己一定要做到!生活方面:1、寒假大变身的核心就是变白,放假正是一个好时间。

寒假社会实践工作计划面对市场经济令人振奋的优胜劣汰,面对三本学生强烈的自强不息,我们应充分利用社会实践探索市场经济对人才质量的要求,强化专业知识在市场中的应用,以此提高自身适应市场发展变化的能力,提升个人在人才市场中的核心竞争力。

寒假期间工作计划根据县教育局等有关部门关于寒假工作的通知精神以及我校的实际情况,为实现县局提出让全体学生度过一个“安全、健康、愉快、有益”的寒假生活的工作目标,学校党政进行了认真讨论和部署,从而确定了今年的寒假工作计划,具体打算是:1、统

如何制定寒假计划好的寒假计划不仅有助于孩子文化知识基础的夯实、学习能力的提高,对身体状况的改善和心理素质的提高都是一次很好的机会。抓住这个机会,就会在新学期事半功倍!

六年级上学期寒假安排尊敬的各位家长、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期盼已久的寒假终于来临,这是我们在小学阶段的最后一个寒假,我们在高兴、放松的同时也不要忘记学习和锻炼。我们的假期安排如下:一、作业:1、背诵诗词,《日有所诵》。

第9篇

[关键词] 旅游 高职 实习质量 评价指标

一、建立高职院校旅游专业实习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必要性

动态的、变化的旅游业使知识、技能的扩展、需求呈现“液态”状,因此,实习是旅游高职院校进行高级应用型旅游人才培养的最重要教学环节。但是,由于实习过程中的督导失控,出现了较多事与愿违的足以影响学生一辈子的问题。较为突出的有以下几种:

1.实习前的准备工作不够到位。首先是实习生对即将去实习的单位整体认识不够到位,不了解要去实习单位的企业文化、企业理念、运作模式、岗位设置、工作性质和特点等基本情况;其次是学生对自己将要实习的岗位具体工作内容、任务和要求不甚明了,职业角色不明确;第三,对于通过实习使自己向未来职业岗位能力靠拢比较盲目;第四,实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得不到充分的调动和发挥。杭州西湖索菲特大酒店建议:“学校应在学生实习前做好工作,要学生们明白,未来的职业前景以及个体发展必须要经过的发展过程,宝塔尖式的人才结构注定了理想的岗位不能指望一蹴而就。”

2.实习过程中的监督指导有距离。远在海南、深圳实习的同学们非常思念母校,他们非常希望学校和老师能给一些实在的帮助和具体的指导。尽管有老师和领导去探访,也和实习点负责同学始终保持联系,但这无法及时解决实习过程中亟待解决的诸多问题,暴露了实习过程监督与指导的距离!香港中国旅行社深圳“芒果网”HR培训主管建议:“校方可以提前对毕业生做诸如如何调整踏入社会后的心态,怎样培养正确择业观念,如何定位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怎样来评价一个人是否称职,怎样看待人在社会中的得到与付出一类课题的探讨。”

3.计划目标与职业岗位本质并不统一。从旅游高职学生实习环节的理论设计来说,经过长达一年的职业实习,应该是基本具备了一个旅游高职大学生转变为旅游从业者的基本素养和“技术能力”,而按照理论设计,基本完成学习者向社会工作者角色的转化过程,可以名正言顺地上岗、能够理直气壮地获得相应的报酬。而目前的事实是:至实习结束时,学校和实习生们都还不能确定即将走向社会的职业定位――到哪个单位?能够从事什么岗位的工作?“岗能匹配”的精密度更无从谈起。

在实习之前必须解决认识问题,目标不清、实习不认真、职业选择不明确的情况是不足取的,导致的后果于人于己、于家于国都是很不利的。建立一个合理的、科学的、有效的、操作性强的高职实习质量指标体系已迫在眉睫,以便于监控实习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及时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延伸校外学生的教学管理,确保人才培养目标最终实现。

二、实施旅游高职实习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实践意义

旅游高职实习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内容,涵盖了旅游类高职学生踏上就业岗位后所需知识素养和应用技能的所有内容,实习将是检验其知识技能掌握的情况,给予就业前的必要体验和舒缓过度。因此,建立和实施旅游高职实习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具有明显的实际意义。

1.实施高职实习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有助于加强旅游类高职学生的实习效果。质量评价指标体系从不同岗位的实际出发,提出各个岗位人才必须具备的知识素养、技能素养,以保证从业者能够独立地、得心应手地开展工作,并取得理想的成绩和必须的经济效益。

2.实施高职实习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有助于高职实习生尽快完成从学习者向生产者身份的转变。科学、有效的实习质量评价内容和指标,将使学生的知识和技能变成一个个可感可触的数据和可考量实体来感受,并在一个个阶段循序渐进地实现和完成,通过各个实习环节的数据分析和物质材料的验证来达到质量监控的目的,从而,使我们的实习生尽快完成学习者向生产者的转变。

三、科学设置旅游高职实习质量评价指标体系

高职实习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对于高职实习生完成学习者到生产者的身份转变中有着巨大作用,怎样使其制定更为科学、有效呢?

1.人才的职业定位和职业内涵是制定高职实习质量评价指标的依据。提出这个观点源于两个基本原则:一是依据国家的法律法规。2005年10月28日下发的《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中规定:“职业教育要为提高劳动者素质特别是职业能力服务。”尽管国家把高等职业教育纳入高等教育范畴,从本质上说,它仍然属于“劳动力”范畴,我们必须通过制定实习质量评价指标,在学生实习期间明确其今后的就业岗位以及岗位所需的知识和技能要求,使之达到“紧密结合企业技能岗位的要求”。二是依据职业生涯规划的原则。美国职业生涯规划先哲萨波(1951)根据自我心理学观点,赋予职业生涯规划含义是:“协助个人发展并接受完整而适当的自我形象,同时也发展并接受完整而适当的职业角色形象,从而在现实世界中加以检验并转化为实际的职业行为,以满足个人的需要,同时也造福社会。”

2、 高职实习质量评价指标的内容。《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指出:“坚

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办学方针,积极推动职业教育从计划培养向市场驱动转变,从传统的升学导向向就业导向转变。” 实习质量评价指标内容要结合不同旅游企业不同职业岗位来构架、细化和实施。

(1)从整个实习教学计划中的不同环节来制定高职实习质量评价指标。虽然在实习基地、实习目标、实习内容和实习形式、考核体系上都有明确具体要求,由于监控不到位和最终评价的模糊性,往往变为一纸空文。我们必须科学、有效地来制定高职实习质量评价指标,保证整个实习教学计划的落实。

(2)让学校人才培养计划和企业岗位要求和谐地组合在同一平台上。根据教学大纲和人才培养目标对学生的实习单位和实习岗位进行选择,必须使学生对未来的就业岗位和岗位要求心知肚明,企业对实习生提供熟悉、学习、实践、认知、认可、接受、物化为未来就业能力的场所和条件。因此,实习使学校人才培养计划和企业岗位要求最和谐地融为一体。实习本身就是顺利就业的一个途径,实习岗位和实习期使学生自然地完成了从一个学习者向生产者身份的转变。

(3)高职实习质量评价指标的量化及可能性。量化是为了保证实习质量评价的可操作性、精确性和有效性,确保高职大学生的实习落到实处,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真正达到高职人才实习环节设置的目的。首先,是岗位设置、岗位能力及实施要求要具体化。第二,学生实习内容是可以通过具体项目实施来保障的。第三,学生实习质量评价是科学的、可操作的,评价过程中的检测和监控也是可行的。

四、学院在确保旅游类高职学生实习质量中的责任和应采取的措施

1.全面展开职业生涯规划的课程教育。“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理应是旅游高职院校坚定不移的办学方向,不仅要使全体教职员工明白,还要使全体旅游高职学生明白,从进校的第一天起,就要全面接受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要让其明白自己进入旅游院校是为了什么?出了旅游院校又要去干什么?要干好这些的前提是什么?如何使自己具备干好“这个”的能力?使之对旅游行业的职业岗位以及岗位发展的前景、岗位所需的知识素养和技能要求有个理性的认识和理性的选择,目标明确地投入到在校期间的学习生活和工作中。

2.引导学生对未来就业岗位进行科学定位。通过学院对未来就业岗位的介绍和职业能力的描述,学生结合自己的家庭背景、教育背景、经济状况、学习基础、兴趣爱好、潜能预测、理想追求等要素,对自己未来的就业岗位做科学界定。教育学专家认为:家庭在社会阶层中的地位、父母亲工作单位、经济收入水平、拥有的社会资源、生活态度等状况,由此产生的生命渴求、期盼和目标是不同的。因此,应该让学生在进校之初,就能对自己未来职业进行科学定位,并在理论知识和应用技能两个方面为实现目标而努力。

3.加强专业设置、课程建设等和职业岗位的紧密度。教育部最近下发的一个文件中又进一步指出:从“以就业为导向”的原则出发,高职院校将在专业设置、课程建设等教本课程中加强职业素养和技能所要求的内容,目的都是为了加强理论知识、技能培养和未来就业岗位的紧密度。因此,当我们明了并能前瞻性地把握旅游行业发展的趋势时,我们更应该在专业设置、课程建设以及实践实训中体现就业岗位的内涵需求,让学生在校期间就能完整接触未来岗位的实际知识和能力。

4.全面、全员、全过程加强实习环节质量监控。需要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1)科学设计:对学院所属专业未来就业涉及的岗位做最精确的统计,前瞻性地设置行业性就业岗位,并对岗位所要求的具体内容和就职条件做详细描述,让学生从进校第一天起就有清晰和感性的认识。我们以酒店的机构设置和岗位分布为例。

(2)认真落实:在科学设置就业岗位和明确岗位要求的前提下,做好每一个环节的落实。如在校期间的理论知识学习、实训实践、顶岗实习、毕业论文课题选择等不同阶段的学习要求和实习内容,用岗位标准来切实物化,一如芒果网那样用“量化”的手段来保证效果。

(3)学生教育:结合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对学生进行指向性明确的教学,使其在知识结构、技能素质和从业水平等方面和未来职业紧密联系起来。比如酒店管理专业一学生,把自己未来的就业岗位定位在酒店中层管理岗上。那么,他就必须根据岗位素质描述的要求努力学习,学习内容必须在教学大纲之外有所增加,并用心实践,才可能顺利达到就业的目的。

(4)跟踪督导:学校要在每一个实习环节中进行跟踪督导,此番过程我们已从我院学生在深圳芒果网的实习中给予了验证。

(5)反馈修正:学院和实习单位根据跟踪督导发现的有违计划的问题,及时给以反馈并加以修整,这样的实习才能始终围绕着目标人才的必备素质有效进行。

第10篇

关键词:角色转换;职业规划;职业定位;大学生

中图分类号:F27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1)04-0096-03

合理的职业规划,有助于大学生人生理想的实现。大学生职业规划是指学生根据自己的能力、兴趣、所学专业及社会需求,对个人的职业生涯目标进行开发、实施及反馈调整的过程。我们在职业发展理论、职业咨询学习理论及社会认知理论的基础上,对从学校到工作角色转换过程中影响中国大学生职业规划的因素进行了分析。

一、角色转换相关理论发展

1.职业发展理论的观点。马克・L.塞维凯斯从职业发展理论的角度提出一个模型,即在从学校到工作(STW)角色转换过程中定位、教授、训练和预演,职业定位注重学生职业意识的培养;教授注重培养学生在职业计划和职业探索上的能力,帮助学生学会职业选择和职业调整的能力;训练是帮助学生明确雇主对员工的社会期望,以增强学生的社会适应性;角色预演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工作适应性。

2.职业咨询学习理论的观点。约翰・D.克鲁姆博尔兹和罗杰・L.沃兴顿从学习理论的角度认为学习对培养学生在STW角色转换中需要的就业技能、工作习惯、信念、兴趣和价值观是重要的。根据职业咨询学习理论(LTCC),个人和环境相互作用来追求自己的目标和需求,包括基因天赋、环境条件、学习经历和学习结果在内的不同因素相互作用,这些因素都会由于学习经历而发生改变,从而为每个人孕育了一条特殊的职业道路。

3.社会认知理论的观点。罗伯特・兰特、盖尔・海凯特、史帝文・布朗等人从社会认知职业理论(SCCT)的角度提出人们的职业选择受自我效能、期望结果、目标以及性别、民族、社会支持等环境变量的影响。自我效能是对自己执行工作时的能力的信心,自我效能信念主要来自于知识经验、性别、民族、健康状况等;期望结果关心的是行为努力的结果;自我效能和期望结果对学生职业兴趣的培养及职业选择是很重要的。综上所述,在职业发展理论、职业咨询学习理论和社会认知理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中国高校学生的实际情况,我们对在STW角色转换过程中的大学生职业规划相关影响因素进行了问卷调查。

二、大学生职业规划问卷调查

本次调查问卷由12道题目组成,内容涵盖了职业愿望、职业规划、个性测试等方面,职业愿望主要用于了解大学生的求职意向及择业心态,职业规划主要用于了解大学生对于职业规划的整体认识,个性测试主要用于了解学生的自我认知和性格气质。问卷发放的范围包括安徽医科大学、安徽中澳学院、中央民族大学、上海对外贸易学院、广州大学、重庆工商大学在校1~4级的文、理、工、医等学科专业的大学生,本次调查共发放了500份调查问卷,回收486份,有效问卷480份,问卷有效率96%。

根据问卷调查统计,对大学生职业规划影响最大的个人因素依次是能力占30.7%、信心占17.2%、兴趣占14.8%、学历占14.4%、性格气质占14.1%、健康占8.8%;对大学生择业影响最大的社会因素依次是就业形势占29.5%、经济收入占25.2%、价值观信念占17.8%、职业声望与地位占17.5%、科技经济发展占10%;从家庭情况来看,影响个人未来职业选择的主要因素依次是父母期望占29.2%、家庭经济情况占27.3%、亲人劝告占15.9%、家庭阻力占14.2%、其他长辈支持占13.4%。通过问卷分析,我们发现有21.3%的大学生对职业规划从未考虑或等到毕业时再说,说明大学生对职业规划的重要性还没有足够的认识;调查中还发现有41%的大学生没有将学习计划与职业目标有效联系起来,这也是大学生在校期间缺乏学习兴趣和动力的重要原因。

三、大学生职业规划的影响因素

根据职业发展理论、职业咨询学习理论、社会认知理论的观点以及职业生涯问卷调查,中国大学生的职业规划主要受个人条件、家庭、社会及学校等因素影响,而且同一个人在不同的环境下所做出的职业选择也是有差异的。分析大学生职业规划的影响因素,有助于实现个性与职业的匹配,有助于帮助他们在迅速变化的环境中,不断调整自己的职业期望与目标。

(一)自身因素

1.知识能力。职业学习理论提出学习对培养学生在STW角色转换中所需要的就业技能、工作习惯、信念、兴趣和价值观具有重要意义,社会认知理论认为知识经验是提高自我效能的主要效能来源。问卷分析显示在大学生职业规划影响因素中,30.7%的学生选择能力,14.4%的学生选择学历。个人的知识能力水平越高,未来选择职业的机会就越多,知识水平与学历往往是成正比的,而经验与工作年限有关,工作时间越长经验越丰富、工作技能越娴熟,大学生在STW角色转换中能把知识成功的转化为工作技能会有助于个人职业生涯的顺利发展。一种职业往往需要多种知识和能力的综合运用,这就要求大学生在进行职业规划时必须充分评估自己的知识、能力的优势与劣势所在。

2.性格气质。性格有内向与外向之分,气质有胆汁质、多血质、黏液质和抑郁质之分。问卷分析表明14.1%的学生选择性格气质对大学生职业规划有影响。按照霍兰德的人格与职业匹配理论,人的性格气质与职业匹配类型有现实型、研究型、艺术型、社会型、企业型和传统型。人格类型理论表明不同类型的人格需要不同的职业环境,个人的性格气质与职业环境之间相互匹配,是职业满意度和职业稳定的基础。因此,每位大学生在校期间需要进行自我人格测试,以充分了解自身的优点与不足,通过积极参与学校的社团活动、社会实践等矫正自己的个性缺陷,不断增强自身的人格魅力,帮助大学生在STW角色转换中寻找到与自己人格相匹配的职业。

3.职业兴趣。问卷调查发现14.8%的学生选择兴趣对大学生职业规划有影响。兴趣是个体积极探索某种事物的认识倾向,如果他对某种工作产生兴趣,会在工作中表现出高度的自觉性和积极性。按照一般社会认知理论的观点,“人们不会选择去生产线上或到煤矿上之类的地方去做工,因为他们被迫在这样的工作中把兴趣消耗怠尽。”可见,兴趣对于克服工作学习中的困难具有重要作用。职业兴趣的培养应该从小时候开始,在欧美国家小学生通过参加职业日活动、中学生通过参加兼职活动,来培养他们早期的职业意识和职业兴趣,学校的职业辅导老师根据其表现进行有效引导,达到以兴趣定职业的目的。中国大学生在STW角色转换过程中,根据自己的职业计划进行早期的职业探索,需要考虑自己的职业兴趣,将职业兴趣与职业计划及目标联系起来,会有助于个人职业生涯的发展。不过,有时人们也会把自己的职业兴趣牺牲给像高薪、工作安全等外在因素,这样他们就不得不去从事令他们毫不感兴趣的职业。

4.健康状况。社会认知理论认为,自我效能信念的效能信息来源除了性别、民族、遗传、知识经验外,还受到个人健康状况的影响。由于个人性别不同、民族不同,体质体能也就不同。现代社会生活节奏越来越快,人们的工作节奏也在加快、工作生活压力逐渐加大,这些变化对现代年轻人的身体素质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尤其是近几年,过劳死现象以及工作过程中产生的抑郁、焦虑、失眠等问题不同程度地影响了年轻人的健康,影响了个人的职业发展。因此,大学生应加强锻炼,合理膳食,努力提高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

5.职业理想。职业发展理论在教授中提到职业计划与探索,职业学习理论讨论了职业计划问题,社会认知理论通过目标设定技能帮助学生制定具体可行的阶段性目标以提高其执行力,可见,个人选择什么职业,以及为什么选择某种职业,通常与其职业理想有关。职业理想是人们对未来从事何种职业的意识和计划,它建立在知识、能力和兴趣的基础上,为学生选择并准备从事某种职业提供了动力与方向。问卷调查显示,25.5%的学生从中学开始产生职业理想,38.2%的学生到了大学阶段开始明确职业理想,21.3%的学生至今没有明确的职业蓝图,准备等到毕业时再说,从小学时有了职业意识的占15%。个人早期的职业意识可能很小的时候就产生了,随着学习经历和社会实践的积累,学生的职业意识逐渐清晰化,成为明确的理想,学校应通过科学合理的职业生涯辅导教育帮助学生把职业理想具体化,也就是将职业理想固化为具有可操作性的职业目标,为了职业目标的实现,我们需要帮助学生订立学习计划。

(二)学校因素

职业学习理论论述了学习经历对个人职业生涯的必要作用,问卷调查也发现32%的大学生认为专业特色最重要,其次是就业指导,占19.4%,还有19.1%的学生认为学校声誉对其职业规划具有重要影响,此外,职业生涯课程辅导占14%、教师影响占15.5%。在中国,学生是否具有大学的学习经历,对其未来的职业生涯的确起到了指示器作用,而且大学开设的专业教育是否符合社会经济与科技发展需求,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未来的择业要求与职业规划。现在很多高校开始重视大学生的职业生涯教育辅导课程,因为大学生在校期间的学习与未来的职业计划、职业探索、职业选择、职业调整以及进入职场后的组织融合、职位表现、同事关系、工作习惯与态度等密切相关。但目前中国高校的职业辅导师资力量还比较薄弱,职业辅导是一门专业性很强的学问,要求职业辅导老师具有相当高的专业能力、技术水平与实践经验。据统计,美国1999年就有16万名职业规划师,而中国取得职业指导师资格的仅有1万人,因此,加快职业规划指导师的培养迫在眉睫。

(三)社会因素

1.就业形势。在职业规划问卷调查中发现,大学生对就业形势关注度最高,占29.5%。据统计,中国大学毕业生2009年已超过600万,2010年将超过700万,目前累计未就业大学生约100万,学生就业压力丝毫未减,就业形势十分严峻。大学文凭作为一种社会筛选符号本该使人才资源配置更加合理,但是如果文凭的发放超过了社会吸纳水平,就会造成文凭贬值,甚至出现教育过度性失业,在目前中国大学生就业已出现困难的情况下,很多学生仍然“随行入市”,参加人才招聘会不足准备,漫无目的,全靠运气,结果处处碰壁,信心受挫,可见,不打无把握之仗,做好职业规划在学生的STW角色转换过程中十分重要。当然,争取社会支持,尽可能减少职业选择中的障碍,会有助于大学生职业规划的顺利实施。

2.经济收入。社会认知理论认为在职业兴趣与目标之间建立联系十分必要,但是他们也承认有时人们也会把职业兴趣牺牲给像高薪、工作安全性等外在因素。根据我们的调查发现,约25.2%的大学生将经济收入作为影响其职业选择的第二大社会因素。随着中国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结构升级,对于高能耗、高污染的夕阳产业来说,面临着生产成本与环境保护的双重压力,大学生在选择职业时一般不愿进入这些经济收入不高的行业发展;而生产环保、节能产品的朝阳产业,高科技企业、金融机构及垄断性行业相对来说经济收入较高,是大学生择业的首选目标。因此,大学生在职业探索与选择过程中需要充分考虑究竟是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职业,还是选择经济收入较高但自己并不感兴趣的职位。从地域分布看,中国东部沿海地区较中西部地区来说,经济更发达,企业密集度更高,就业机会多,收入水平高,这也是造成大学生在职业定位与选择过程中出现“孔雀东南飞”,纷纷追求大城市、大企业、大单位的重要原因。

3.职业声望。根据我们的问卷调查发现,17.5%的大学生在职业选择与规划中会考虑到职业的声望与社会地位,职业声望是指人们对各种职业所做的主观评价。在中国传统社会,职业按照“士、农、工、商”排列,官员文人社会地位最高,商人社会地位最低。但随着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工业化社会的普遍主义价值已经成为中国社会的主流价值观,评价职业社会地位的价值标准开始多元化。研究表明,现在人们通常使用教育和收入两个指标衡量职业声望,根据中国职业声望调查数据显示,教育与职业声望的相关性高于收入与职业声望的相关性。大学生在做职业选择与规划时,希望自己将来能够从事社会声望高的职位,如高级领导干部、企业高层管理人员、高级知识分子(如科学家、大学教授等);其次选择的职位是各类专业技术人员及政府部门或金融机构办事人员,可见,职业声望的高低也是影响大学生职业选择与规划的因素之一。

4.社会价值观。职业学习理论认为学习在STW角色转换中对人们价值观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我们的问卷调查也证明社会价值观和舆论导向对大学生的职业规划同样存在影响。中国正处在经济转型与时代变革时期,传统的文化价值观、西方的文化价值观及网络文化的激烈碰撞对当代大学生的价值观、人生观都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影响,这种多元文化并存的格局在学生职业选择与规划的意识中已经有所反映。人们不再拘泥于传统意义上的工作形式,他们借助互联网的强大功能远距离办公或在家办公,甚至有些大学生在校期间已经开始考虑与谋划自主创业,而不是像父辈所希望的那样找个安稳的职业谋求生计。因此,在这个变化迅速的信息时代,社会文化宣传应该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社会价值观和人生观,敢于挑战,讲究奉献,帮助学生在人生的职业旅途中扬帆起航,实现自我价值。

(四)家庭因素

社会认知理论认为,学生能否将自己的兴趣转化为目标以及把目标转化为行动的能力和意愿将会受到包括家庭在内的社会支持的影响。通过问卷调查发现,29.2%的学生认为在家庭环境中父母的期望对自己的职业规划影响最大,27.3%的学生选择家庭经济状况是影响其职业规划的第二大因素,父母受其教育、经济状况及社会价值观念等因素影响,往往希望子女进入他们喜欢或看重的行业发展,并不断地对子女施加影响,甚至代为择业。此外,还有亲人劝告、其他长辈支持等因素对处于STW角色转换中的大学生职业规划同样具有不同程度的影响。

参考文献:

[1] A Social Cognitive View Of School-to-Work Transition,Robert W.Lent,Gail Hackett,Steven D.Brown,The Career Development Quarterly/June 1999/VOL.47.

[2] The School-to-Work Transition From a Learning Theory Perspective,John D.Krumboltz,Roger L.Worthington,The Career Development Quarterly/June 1999/VOL.47.

[3] The Transition From School to Work:A Developmental Perspective,Mark L.Savickas,The Career Development Quarterly/June 1999/VOL.47

[4]沙其富.浅析大学生职业生涯设计问题[J].甘肃社会科学,2005,(6).

[5]司红.高校学生的职业理想教育与职业规划[J].北方论丛,2002,(5).

[6]赵永吉.大学生职业规划的思考[J].高等农业教育,2004,(5).

[7]于秀琴.浅谈职业理想教育[J].教育与职业,2006,(7).

[8]李春玲.当代中国社会的声望分层[J].社会学研究,2005,(2).

第11篇

关键词:拔尖人才培养;学习过程;中国大学生学习与发展追踪研究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0717(2014)02-0058-07

收稿日期:2013-12-26

作者简介:王文(1987-),山东济南人,清华大学教育研究院博士研究生,主要从事高等教育学、大学生学习理论研究。

一、研究背景

拔尖人才的培养已成为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的重要议题。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在推动高等教育改革、努力扩大高等教育规模的过程中,始终没有停止对拔尖人才培养的实验和探索。近年来,在重视高等教育质量的同时,更是加大拔尖人才的培养力度。2009年,教育部联合中组部、财政部启动“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试验计划”,这一计划也是《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和《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提出的重要内容。该计划的目标是在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的优势基础学科建设一批国家青年英才培养基地,建立高等学校拔尖学生重点培养体制机制,吸引最优秀的学生投身基础科学研究,形成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良好氛围,努力使受计划支持的学生成长为相关基础学科领域的领军人物,并逐步跻身国际一流科学家队伍[1]。

山东大学(以下简称“山大”)于2010年正式实施“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试验计划”,成立了 “泰山学堂”(以下简称“学堂”),依托数学、物理、化学、生物、计算机五大基础学科进行拔尖人才培养。山大提出,泰山学堂“不以学生的就业为培养目的,不以职业为目标,不以培养官员为目的,不以培养亿万富翁为目的,旨在培养‘大学问家’、‘大科学家’”。

二、问题的提出

“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试验计划”是国家培养未来科学领军人才的重要战略,也是研究型大学院校教育改革的新实践。该计划力图在各个培养环节上进行创新,包括招生方式、师资配置、教学计划、联合培养等。同时,国家、地方和院校都十分重视计划的建立和实施,在经费和政策上给予充分地支持。在一些较早开展拔尖人才培养的院校已产出了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学术成果,培养出了一批高水平的博士研究生。这使得人们对该计划的前景抱以充分的信心,也给新近参与该计划、尚未产生代表性成果的院校注入了强心针。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也有不少教育研究者和管理者指出了其中存在的问题,并对拔尖人才的培养模式提出建议。然而,这些意见和建议大多是从组织管理的角度出发,未能触及学生学习过程的核心要素,且多是自上而下对该计划进行评价,忽略了学生的视角。学界缺乏以学生为中心、深入教育核心要素的实证研究,未能基于学生的学习过程考察人才培养的效果,也无法对现行模式进行有效的诊断。本文将通过学生自我报告的学情调查,以泰山学堂为案例,对“基础学科拔尖人才培养计划”中学生自我报告的学情状况进行实证分析,考察学习过程中的课程、教师、学生、学习环境四个核心要素,在与该校同学科本科生平均水平进行对比的基础上,检验现行培养模式在学生学习发展上发挥的作用和存在的不足。

三、研究工具及方法

本文所使用的调查工具是“中国大学生学习与发展追踪研究”(CCSS)。该工具最初产生于美国印第安纳大学,后经汉化形成中文版本,自2009年起在清华大学课题组的主持下连续开展了4轮全国调查。2012年,全国共有59所院校参与调查,其中包括山东大学。

本次调查对山大非毕业班全日制本科生采取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了1200名被试,发放1200份问卷,回收1071份,经测谎题等进行数据清理后,得到有效问卷1070份。同时对泰山学堂进行全样本抽样,发放164份问卷,回收135份,回收率为82.32%;其中有效问卷135份,有效率为100%。作为综合性大学,山东大学全校随机样本中包含多个学科。为避免学科差异带来的影响,本研究进行对比分析时,在不包括泰山学堂的全校随机样本中选取了数学学院、物理学院、化学与化工学院、生命科学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五个学院共160个样本作为参照对象,一定程度上保证了两组样本的学科同质性。

本研究使用SPSS 20.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通过样本与总体在性别、年级、民族、学科和专业上的对比可知,泰山学堂样本和同学科非学堂样本均具有良好的代表性。

四、研究结果

“中国大学生学习与发展追踪研究”运用两组指标分析学生的学习过程,第一组指标是由美国研究团队根据测量题项在教育实践中构建的跨国可比指标,第二组指标是由清华课题组根据教育核心环节、对问卷题项重组后形成的一系列“诊断性指标”。经检验,2012年“中国大学生学习与发展追踪研究”问卷两组指标均具有较高的信度和效度[2]。

在运用以上两组指标的同时,本研究借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的“高等教育质量框架(Quality Framework)”进行分析。在该框架中,教科文组织将课程、教师、学习者(学生)和学习环境作为有效实现教育目标的四项核心要素(core resources)[3]。本研究将“中国大学生学习与发展追踪研究”工具中的两组指标整合为学习过程中的四个核心要素,形成本文的分析框架。表1归纳了各个核心要素与对应的分析指标。

表1 学习过程中的核心要素与对应的分析指标

核心要素 对应指标

课程 课程认知目标、课程要求严格程度

学生 课程学习行为、课外拓展性学习、教育收获

教师 生师互动水平

学习环境 主观环境:学习心理状况特征

客观环境:校园环境支持度

以下将围绕四个核心要素,结合该校各项投入和举措,对具体指标展开分析,全面考察泰山学堂学生的学习与发展状况。

(一)核心要素:课程

课程是教学活动的重要载体,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是保证教育质量的重要因素。学堂自成立以来,一直努力探索,不断对课程体系进行调适和完善,以更好地达到培养目标。与其他相同学科的专业相比,学堂课程体系有以下几个主要变化:(1)调整课程体系结构。学堂课程由通识课、学科平台课、专业课和个性化课程组成,通识课包括公共基础课和核心通识课程;学科平台课包括数学、物理、化学、生命科学和计算机五个学科的基础课程;专业课包括本专业的主要核心课程;个性化课包括专业前沿讲座以及前沿讨论班。(2)优化思想政治课程的设计和组合,减少课程门数,整合精化内容。(3)增设拔尖创新模块,开设个性化课程。(4)加大选修课在总学分中的比重,增加自选课程的门类,提高学生选课的自由度。以下将通过“课程认知目标”和“课程严格要求程度”两个指标对学堂课程体系进行深入分析。

1.课程认知目标

衡量课程质量有诸多标准,如,课程目标是否清晰、课程内容是否前沿、课程是否公平并具有包容性、是否以学习者为中心并益于学习者友好接受等。“中国大学生学习与发展追踪研究”中关于课程目标的题项建构在美国教育家、心理学家本杰明·布鲁姆的教育认知目标分类理论之上,将课程的认知目标分为五个层级:记忆(记忆课堂或阅读中的事实、观点或方法)、分析(分析某个观点、经验或理论的基本要素)、综合(综合不同观点、信息或经验,以形成新的或更复杂的解释)、判断(判断信息、论点或方法的价值)、运用(运用理论或概念解决实际问题或将其运用于新的情境)。已有研究表明,高质量的课程应覆盖所有层级的认知目标,并对其发展起到促进作用,而高质量的课程体系应体现认知目标层级的梯级设计,进而实现所有目标的合理发展[4]。

本调查考察的是学生认为所修课程是否强调这些认知目标,即学生所感知到的课程认知目标。通过t检验及效应大小检验发现,学堂在“记忆”和“运用”两层目标上的得分低于该校非学堂课程,但两者不存在显著差异;在其他三层目标上的得分高于非学堂课程,其中“分析”和“判断”显著高于山大同学科非学堂课程(p0.3)。这说明相对于对知识的记忆,学堂的课程更强调思辨与分析。同时,学堂重在培养基础学科理论研究人才,因此课程并未着重强调解决实际问题的运用能力。

此外,还需注意课程认知目标随年级的变化趋势。为说明认知目标层级的阶梯设计,本研究参考了美国高水平研究型大学课程认知目标随年级变化的趋势。由图2可见,美国大学对“记忆”这一低层目标的强调程度随年级增长而下降,其他四层高级认知目标随年级增长而显著上升,符合教育学规律。而学堂对“记忆”的强调随年级而递增,“分析”随年级递增且在大三时发生急速的增长,“综合”随年级增长而降低,“判断”和“应用”两层目标的峰值均出现在大二年级。这说明,学堂课程体系需要更科学的梯级设计,应考虑不同年级的教育目标和学生学习特点,调整重点、完善贯通,使之更加符合教育教学规律。

2.课程要求的严格程度

调查数据显示,泰山学堂的课程在严格程度上具有以下特点:(1)课程难度大、要求高,学堂学生需要“努力学习以达到课程的要求”,其得分显著高于同学科非学堂学生(p0.2)。(2)强调科技期刊的阅读。学堂以培养学术人才为目标,学堂学生在本科阶段就开始接触科学研究、阅读科研文献,因此在专业期刊上的阅读量显著高于非学堂学生(p

(二)核心要素:教师

本研究从学生的角度出发考察“教师”这一要素,分析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互动情况。

通过对调查数据进行分析,研究发现学堂整体的生师互动水平显著高于同学科非学堂 (p0.3)。进一步分析发现,学堂的优势在于学生与教师的学术性互动,即与学业相关的互动。学堂学生在“师生课外讨论学习”和“课外与老师一起做研究”上的得分显著高于该校同学科非学堂学生(p0.5)。这源于学堂独特的教育模式:(1)实行导师制,采取小班授课,保证学生和教师有充分的机会进行接触和互动。(2)注重研讨式教学,学生在课上和课下都能与教师就学习中的观点和问题进行积极的探讨。(3)强调研究性学习(对教师而言是研究性教学),寓教于研。教师将研究过程融合到教学过程中,把将研究成果化为教学成果,学生通过参与研究获取知识、更新知识[5]。

在学生与教师、与班主任/辅导员的社会性互动上,学堂学生的得分与其他学生不存在显著差异,如:与任课教师、班主任/辅导员讨论人生观/价值观的问题、讨论职业发展规划等。由此可见,相比社会性互动,学堂的生师互动侧重学术性互动。

(三)核心要素:学生

本研究对学生的分析集中在学生的学习行为和在校期间的教育收获。

1.课程学习行为

对课程学习行为的分析表明,学堂学生具有以下几个特点:(1)课堂主动性高。学堂学生课堂表现更活跃,更加主动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和看法,更常主动提问、积极回答问题、做口头报告。这也说明学堂在课程设计上强调学生的互动与参与,给予学生充分的机会进行提问和发言。(2)具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学堂学生课前未完成作业的情况显著少于其他学生。(3)课外讨论较不活跃。学堂学生在课后和同学讨论作业的得分低于同学科非学堂学生,使用媒体讨论作业的频率也显著低于其他学生。(4)学堂学生平均每周课外用于学习的时间(包括复习、预习等)比其他学生多1.2小时,但是参加课外活动的时间少1.8小时,在兼职打工和健身锻炼上投入的时间也少于其他学生。

2.课程外的拓展性学习

根据拓展性学习行为的内容,可将其分为三大类:学业导向的拓展性学习行为(如社会实践、参与课题和竞赛)、就业导向的拓展性学习行为(如报考证书)、社会导向的拓展性学习行为(如集体活动、志愿服务、参与社团)。调查数据显示:(1)学堂学生在学业导向的拓展性活动上表现突出。除了前文提到的“课外与教师一起做研究”,学堂学生在“听各类讲座报告”上的得分也显著高于其他学生(p0.3)。除了校内各类讲座,山大自2011年起专门为学堂学生开设“名家讲坛”系列讲座,邀请国内外知名学者前来讲学,丰富了学生可获取的讲座资源。(2)在就业导向的拓展性学习行为上,学堂学生的表现并不突出,比如“报考各类证书”一题的得分显著低于同学科非学堂学生(p0.3)。这与学堂的人才培养目标有关——不以学生的就业为培养目的,旨在培养学术科研人才,因此学生就业导向相对较弱。(3)在社会导向的拓展性活动上,学堂学生的表现不如其他学生。调查显示,在学堂中仅有40%的学生参加过实践调查、24%的学生参加过志愿服务活动、60%的学生参与了学习团体;而在其他学生中,参加过这三项活动的比例分别是80%、71%和76%,显著高于学堂学生。

3.自我报告的教育收获

在教育收获上,学堂学生认为自己在“批判性思维”上的进步显著高于同学科非学堂学生的自我评价(p0.2),这与学堂推行研究性学习密不可分,也呼应了“课程认知目标”中对“分析”和“判断”两层目标的强调。

在其他方面,学堂学生与其他学生自我报告的教育收获不存在显著性差异,包括:知识涉猎能力、专业知识能力、口头及书面表达能力、组织领导能力、使用信息技术的能力、有效合作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自主学习能力等。

(四)核心要素:学习环境

学习环境分为主观的个体心理环境和客观的外部社会环境,在本调查中对应的指标是学生的学习心理/状况特征和校园环境支持度。

1.学习心理/状况特征

学生的学习心理/状况特征包括专业兴趣、学业成就期望、学习动力、学习乐趣及学习意义感。调查数据显示,学堂学生与其他学生在学习动力上的总体得分没有显著性差异,但选择学习动力“很强”的学生在学堂中占21.6%,而在其他学生中仅占0.6%。两类学生的学习动力来源也各有侧重,学堂学生在“探索事物和知识的兴趣”的动力来源上得分显著高于其他学生,在“就业升学”方面显著低于其他学生,详见表3。

在学习过程中,88.2%的学堂学生认为“自己在学习遇到困难时会想尽办法克服”,73.4%的学堂学生感到“自己专心致志学习时内心充满快乐”。但是,仅有24.4%的学堂学生有明确的学习意义感,其余75.6%的学生均在不同程度上同意“很多时候我不知道所学的东西对我而言到底有什么意义”,这确实应当引起学堂教师和管理者的注意。

在专业兴趣上,学堂学生显著高于其他学生(p

在学业成就期望上,学堂学生的首选是出国攻读硕士或博士,其比例高达61.2%,其次是国内攻读博士,可见大部分学生对个人未来学业的期望与学堂培养“大科学家、大学问家”的目标一致。但也需注意到,有14.2%的学堂学生表示从未想过未来的学业规划,“走一步算一步”,其比例远高于同学科非学堂学生选择该项的人数。这说明部分学堂学生尚未明确自己未来的道路,需要更为细致的指导,以明确个人发展方向。

2.校园环境支持度

如前所述,学校为学堂学生提供了诸多配套资源,如配备优质师资、开设个性化课程等。但调查结果显示,学堂学生在校园环境支持度上的得分显著低于该校平均水平(p0.3),说明学生并未感受到来自校园环境的有力支持,详见表4。

学校对学堂进行了多方面的投入,但是学生却未能在学业和生活上感受到来自学校的支持和帮助。这说明教育资源的投入无法直接转化为学生能感知和接受到的指导。学校提供的学习资源要通过合理的课程设置、教师的用心教学方能发挥作用,而在学生的人际关系、集体生活方面需要给予更多的关心和帮助。

五、讨论

本文使用“中国大学生学习与发展追踪研究”数据,以山东大学泰山学堂作为基础学科拔尖人才培养模式的案例,围绕学习过程中的四大核心要素——课程、教师、学生、学习环境,综合考察了该培养模式下学生在学习和发展上的特点。

1.作为“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试验计划”的实施基地之一,泰山学堂的人才培养模式具有自身的优势和不足。通过实证分析,可以归纳出学堂各核心要素的特点并提出相应建议。

(1)课程。在课程认知目标上,学堂的课程体系仍需进行更科学、更合理地建构,随着年级增长,应逐渐弱化对“记忆”的强调,而循序渐进地加强对“分析”、“综合”、“判断”、“应用”四层高阶认知目标的设计。在课程要求严格程度上,学堂通过调整课程结构提高了课程的强度和难度,加强了学生课程学习的挑战度。

(2)教师。学堂通过实行导师制、推行研究性教学与学习,使学生有更多的机会与教师讨论学习问题,并在课外与教师一起开展研究。但是,学堂的生师互动只局限在学术流,缺乏社会性的交流,如个人发展规划的引导、人生观与价值观的讨论等。

(3)学生。学堂学生在课程学习行为上表现突出,在课上更积极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和看法,课下更主动地进行学习和讨论,具有良好的学习习惯。但是在课程外的拓展性活动仍有不足,较少参加有助于社会性发展的活动。

(4)学习环境。在个人心理环境层面,学堂学生具有浓厚的专业兴趣,可以在学习中克服困难、感受快乐,对自身有较高的学业期望;同时也有部分学生缺少学习意义感,尚不能明确个人未来发展方向。在社会环境层面,学堂学生在人际关系、多文化交流与融合等方面的发展有所欠缺,较少感受到学校在学业和生活上对自己的支持。

2.资源并不能自动转化为学生的教育收获,拔尖人才的培养在投入大量资源的基础上,更应考虑如何有效地利用资源。学堂为学生“配备一流师资,提供一流的学习条件,提供奖学金、国际交流、科研训练等经费”,然而学生却无法很好地感受到来自学校的指导与支持。可见,人才培养并不只是生源、师资、设施与经费的简单加和。如何将拔尖人才这一高等教育目标转化为大学阶段有效的教育活动,使具备创新潜质的学生直接受益,是高校必须面对的现实问题[6]。

3.拔尖人才培养要确立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育理念,自下而上对教育环节进行审视与诊断。若不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与发展需求,便无法建立起真正有助于人才成长的培养模式。本次调查除了通过选择题考察学生的行为与想法,还通过问卷最后的开放性题目收集了学生的意见与建议。从回答中可以看出,学生认为学堂过于看重学业成绩,而缺乏对学生的全面指导;部分教授与学生有距离感,“在课堂上会出现照本宣科的情况”;学习和生活条件需进一步改善,如提供更好的自习室和宿舍资源;学校虽注重学堂的建立和运行,但是“对学生本身的关注不足”。这些都是学生的真实想法和切身需求,应引起校方足够的重视。

最后还需指出,本研究在以下方面存在局限和不足。(1)本研究将泰山学堂作为一项院校教育改革实践,旨在通过考察学生的学习过程,分析学堂现行培养模式所起的作用和存在的不足,并未深入探讨“拔尖人才”的内涵和标准。(2)本研究使用的研究工具是面向所有大学生的调查问卷,并不是专门针对拔尖人才的测量工具,因此没有涉及研究性学习、学术能力培养等与拔尖人才培养密切相关的环节。(3)本研究主要对定量数据进行了实证分析,发现了一些现象和特点,但若要探究背后真正的原因和机理,必须结合质性研究进行,如参与观察学堂课程,对学生、教师和管理者进行深入访谈等。(4)本文仅对山东大学泰山学堂进行了分析,若要全面了解中国“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试验计划”中学生的学习与发展状况,还需对更多案例院校进行研究。

参考文献

[1] 张烁.探索拔尖创新人才培养,19所高校实施“拔尖计划”[N].人民日报,2011-02-28(02).

[2]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院“中国大学生学习与发展追踪研究”课题组.NSSE-China问卷使用手册(2012)[R].2012.

[3] UNESCO.Quality Framework [EB/OL].http:///new/en/education/themes/strengthening-education-systems/quality-framework/technical-notes/,2013-02-22/2013-10-24.

[4] 史静寰,等.基于学习过程的本科教育学情调查报告2009[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11(4):9-23.

第12篇

论文摘要:大学英语教学的主要目的是培养自主的英语学习者,培养自主的英语学习者离不开英语教师的自主性。大学英语教师自主性可以通过教学对话、反思和英语教师教育三个途径形成。

英语教学是课堂上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互动。上世纪90年代以来对大学英语(包括公共英语和英语专业)教学的研究在经历了学习者因素诸多探讨(包括学习者自主)之后开始了对教师课堂作用的研究。如果说大学英语教学的主要目的是培养自主的英语学习者,那么大学英语教师(包括公共英语教师和英语专业教师)的自主性就成了实现这一目标的一个关键因素。

教师自主就是教师在教学中有效行使专业处理权,提高教学效能和追求专业发展的倾向,包括自主职业行为和自主职业发展。

1教师自主与学习者自主的关系

二语教育研究中,教师自主性被视为一种促进学习者自主性发展的教师专业特质和能力(professional attribute),涉及到教师如何帮助学生发展英语学习自主性的种种能力和态度,最直接的受益者是学生。也就是说,学生要依靠教师提高英语学习的自主意识,获得教师对他们在英语学习的具体计划、实施和评估方面的指导,还要依赖教师提供心理和社会支持。同时,教师自主的发展也离不开学习者自主。英语教师需要与学生成为合作伙伴,在课堂教学的具体计划、实施和评估方面,与学生展开协商,在协商过程中拓展能力和责任感,提高教学自主程度。

2.大学英语教师自主性形成的三个途径

鉴于英语学习者自主和英语教师自主之间的互动关系,所以发展大学生英语学习自主能力应该成为大学英语课堂教学的长期目标。上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学者们更加关注英语教师的哪些专业特质有利于发展学生英语学习的自主性。英语教师的作用被明确置于“教师自主性”的框架下进行讨论。基于上述讨论,大学英语教师自主性的形成途径具体可以归纳为以下三条:(1)教学对话(2)反思性实践;(3)英语教师教育。

2. 1教学对话

Crabbe(1995)指出,促进学习者自主性发展的重要因素是“每时每刻的课堂实践”是否真正鼓励学生决策,即学生对学习的自我计划、自我实施和自我评估。与Crabbe一样,Little (1995)认为发展英语学习者自主性的决定因素是“教学对话的本质”,即师生如何通过交流互动促进学习者的自主学习。根据英语学习的本质—英语不是教会的,而是学会的,有效的“教学对话’能促进学生发展英语学习的自主能力。因此,大学英语教师应该在课程教与学的计划、实施和评估方面与学生进行具体的协商以培养学生对具体课程学习内容的责任感和自主意识,指导学生对学习内容做自我计划、自我实施和自我评估,并对学生的学习实施过程进行密切的监督和介人。随着师生“对话”的持续和深人,学生的英语学习自主能力就能得以培养、发展并不断提高。在这种环境下,教师通过不断的师生协商和协作,最大限度地把握和利用课堂的自主空间,从而提高教学自主的程度。

以英语写作课为例,倡导自主的教师与学生协商,就某一单元学习目标、学习内容和学习方法达成一致意见。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全班集体学习和个人学习的方式,如学习某种写作手法和范文,互评作文,课堂即席写作等活动,完成该单元学习任务。教师在其中起着引导、组织、协助和总结的作用,学生自主体验英语写作知识和写作能力的建构过程。在这样的课堂环境中,学生逐渐学会了对英语写作学习的具体计划、实施和评估,自主学习能力逐步构建起来。学生学会了具体学习内容的计划、实施和评估的初步能力之后,教师利用未学单元的写作知识和写作能力训练让学生展开自主学习实践,以强化并评估学生的自我计划、实施和评估的能力。教师自始至终在学生的自主学习实践中起着导师(facilitator )、顾问(counsellor)和资源(resource)的角色,培养学生自主能力的同时,不断提高着自身自主的程度。

2. 2反思性实践

因为每一个语言课堂都是动态和变化的个例,而且每一个英语教师都是孤立的工作者,所以,自主的英语教师应该对自己的课堂教学进行不断的反思,监控自己在多大程度上支持学生的自主学习行为,反思自己在促进学生英语自主学习中的作用。重视培养学习者自主性的英语教师把学生看作探索型伙伴,平等地参与到他们的学习任务中,鼓励并协助他们自主地完成英语学习的建构过程。这样的教师观和学生观就是英语教师自觉地反思自己的教学,并在学生的反馈中不断地审视和修正自己的教学理念的结果。

教师的反思一般是通过写教学日志、回看课堂录像或听课堂录音、与同事交流、行动研究等手段进行。以英语写作课为例,结合Stanley提出的教师反思的五个步骤做一个详细说明:

(1)回顾;

(2)记住教学过程和某些重要细节,如某种写作手法的学习和学生在写作实践中的使用;

(3)思考所用的教学理论(如建构主义理论、交际理论)和方法(如小组合作学习或全班集体学习)对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发展的作用(包括学生课堂反应、反馈和自我评价),重点考察学生在写作实践中的逻辑思维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和自我评估能力是否得以提高;

(4)用不同的理论框架(翻译法或PPP理念)重新建构写作教学过程,思考其可能产生的结果,如师生会不会回到传统的课堂教与学的模式和结果:以教师为中心,学生能否真正学会自主计划、实施和评估每一单元的学习内容和学习结果?传统教学理念下的学生写作能力的提高是否与学生自主模式下写作能力的提高有差异?

(5)根据已发生的教学过程的分析结果决定下一个教学过程所要采取的措施。如果已采用的教学理论和方法能够帮助学生发展英语写作的自主学习能力,那么,当时机成熟的时候,教师就可以在这种理论和方法框架下,采取力度更大、更多的措施推进学生自主能力的进一步发展,如组织任务难度更大的小组合作学习和讨论,指导学生对各单元写作模式和写作方法进行分析、对比和总结,训练学生对阶段学习效果进行自我评估等。

教师的反思流程如下:

研究外语教学和外语学习理论——形成个人理论观察、研究课鸳参——获取教学实践资料和数据——反思一行动研究一形成新的个人理念——实施新的课堂实践——新一轮反思

反思使英语教师把外语教学理论和课堂教学实践直接联系起来,推动教师思考自己的教学理论、课堂角色和具体的教学方法在多大程度上满足了教学自主性的要求,又在多大程度上促进了学生英语学习自主能力的发展,这对教师自主和学生自主的形成都是一个必不可少的环节。

2. 3英语教师教育

教学对话和反思性实践是在职英语教师实现自主性的两种主要途径,而英语教师教育则是培养职前英语教师自主性的最佳方式。

Little认为真正成功的语言教师总是自主的,因为他们对自己的教学有强烈的责任感,通过不断的反思和分析,最大限度地把握教学过程中的情感和认知。从这个角度看,英语教师自主对等于英语学习者自主,主要区别在于责任和控制的对象:英语学习者自主涉及对英语学习的责任和对学习过程的控制,英语教师自主则涉及对英语教学的责任和对教学过程的控制。因此英语教师自主性的形成可以通过类似于发展英语学习者自主性的教育手段来获得。这就是英语教师教育。师范大学里的英语教师教育课程,包括本科生课程和研究生课程,应该把未来英语教师自主性的培养当做一个目标,未来英语教师需要通过教师教育过程增强自主能力,从而能够以有利于学生的方式行使专业处理权。Little也表达了类似的观点:如果语言教师本身的教育经历是鼓励自主的,那么成为教师后,他们在发展学生语言学习的自主性方面就更有可能取得成功。

目前,师范大学里的英语教师教育大纲和课程体系还没有把未来英语教师的自主性作为一个具体的培养目标,师范生培养的重点还是比较传统的知识和技能两个方面,这对于未来英语教师的职业发展是极为不利的。因此,要从改革现有师范大学里的英语教师教育大纲和课程体系人手,把未来英语教师自主性的培养和形成作为一个具体目标,列人到英语教师教育大纲里。在课程体系和具体课程设置方面,增加英语教师自主性的理论性和实践性系列课程。在大的教学原则上,通过协商诸如教学目标、课程内容、学习任务和评估方法等领域,来达成培训者和未来英语教师之间的共识,培养未来英语教师的自主性意识。在具体课程教学方法上,训练未来英语教师对所学内容做自我计划、自我实施和自我评估,进而训练他们学会对未来的教学做自我计划、实施和评估,逐步形成自主教学的意识和能力。要特别突出对未来英语教师反思能力的培训,通过对学习过程的反思,提高其自主意识和能力。对该课程体系下培养出来的未来英语教师自主教学和自主发展能力要进行长期跟踪调查,做出综合评价,以检验该课程体系的有效性,并根据未来基础英语教育的发展趋势做出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