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税务筹划的影响

税务筹划的影响

时间:2023-09-13 17:15:09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税务筹划的影响,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税务筹划的影响

第1篇

关键词:税务筹划;企业价值;所得税

一、税务筹划的内涵

税务筹划为纳税人在税法规定下,对企业所进行的投资、经营等的活动提前进行筹划,利用优惠的税收政策,以达到节税后的最大利润,而且税务筹划也是一种理想的理财行为。

二、税务筹划的原则

(一)合法性。

在税务筹划的过程中,必须要遵循合法性,而合法性也是对偷税与筹划本质的区分。筹划的合法性必须以尊重法律而不违反下才能进行筹划。在此筹划下,如果出现多种纳税的方案可供选择时,纳税人可以利用熟练的税法专业知识进行选择税负方案,充分使企业的利润实现最大化,使企业发挥最大的价值。

(二)计划性。

税务筹划的过程中,计划性是最为显著的特点。计划就是结合公司的实际情况对所要进行的事情提前安排,并提出筹划的方案。其确立纳税义务前并对所经营、投资、理财的事情进行安排,这样的安排是具有一定的预期性。纳税是企业在经济活动中基本的义务,也具有一定的强制性。如企业在发生过交易后,具有纳税义务,并缴纳流转税;实现收益或资金分配后,才会缴纳所得税;取得财产后,也会进行缴纳税务,所缴纳的是财产税,等等,从这些表明纳税义务是具有滞后性。在这些客观的因素上表明,在执行纳税时,可以对所那的税务进行计划,而提前计划的可能性就是计划性。

(三)择优性。

择优性为税务筹划独特的特点。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会进行多方面的发展活动,例如投资、理财等,在这些活动中可以体现税务规定的针对性,对于不同的对象,其税收也会不同,这就使企业进行筹划,拟定几种合法的方案,在这些筹划方案中选择经济收益大,税负低的方案。

(四)目的性。

目的性是指纳税人要取得税务筹划的税收利益。其意思分为:①低税负,其税收成本比较低,如果低税负那就证明企业资本会有较高的回报。②纳税时间的滞延。推延纳税的行为,可以使税收负担减轻,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为资金获得时间,使资本成本降低。不论选择哪个方式,都会在税款的支付上进行节约,税收的成本也会降低,其目的要达到总体收益的最大化。

三、税务筹划的运用

(一)筹资方式对企业价值的影响.

一般来说,企业筹资的方式有两种:一种是自有资本即所有者权益,另一种是负债筹资。自有资本是企业长期自身积累的结果,是企业实力的真正力体现。当企业没有负债时,企业价值完全取决于企业的所有者权益。

负债按其形成可区分为借款性负债和自发性负债。企业一方面可以免费使用自发性负债,另一方面又可以获得借款性负债带来的抵税收益。因此,如何有效的进行负债筹资是企业需要考虑的重要问题。在同等条件下,有负债企业的企业价值要大于无负债企业的价值,其差额为负债抵税的收益。

(二)投资决策对企业价值的影响

1、利用投资内容不同进行税务筹划

企业直接对外投资,可使用货币资金,也可用固定资产及无形资产等方式进行外投资。在选择投资的方式中,企业大多选择的是固定资产与无形资产的投资,而这两种资产在使用期内,可以进行计提折旧或者摊销,不论是固定资产的折旧费,还是无形资产摊销费用,而这两种资产都可以是税前的扣除项目,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对企业的税基进行减少。而在我国用货币资金投资技改项目时,国产设备需投入40%资金,其设备购置可以与前年的新增所得税抵消。

2、利用投资期限进行税务筹划

在投资期限税务的筹划中,首选分期投资的方式,对于一次性投资的方式是不提倡的。我国公司法中明确规定,所有者在投入资本金时,可以进行一次缴清费用或者是分期缴费。分期缴清费用的时间按照法律规定是在营业执照签发当日后的两年内全部缴清。第一次缴纳费用要从签发营业执照当日三个月内缴清。因此,企业如果采取分期缴纳的方式进行注册,资金使用就不会太过拘谨,如果资金上出现了缺口,可以通过正规机构(银行或其他机构)货款,来解决问题。若企业在生产期间,使用货款,那么所要缴纳的利息可以进行扣除,从而缩小税基,以达到节税目的。

3、利用股权投资核算方法进行税务筹划

按现行制度规定,如要确定长期股权投资损益,可分为,一成本法,二权益法。在采用方法进行核实,主要以持股比例为依据,而这个可以人为的进行控制,所以在税务筹划进行时要认真对待。从多方面分析成本法与权益法,其投资企业在实现投资收益时,其收益为分回之前,投资收益的账户不反映,即为成本法;相反权益法则会在而账户上都会反映出来投资收益。企业可以选择成本法,因为在一定的时间上,投资收益停留在账户上,用来积累企业资本,同事可避免企业投资者补缴所得税。即便企业的投资者无心避税,但投资的收益一般都是在实现股利收益后进行发放,企业收到实际股利后,才缴纳税务,而税款应在实现收益后缴纳,这样就形成税款滞纳。不管企业选择成本法还是权益法,其税收缴纳都会在一定程度上使企业受益。

(三)经营管理对企业价值的影响

第2篇

【关键字】营改增;汽车租赁;税务筹划

汽车经营性租赁行业又称为交通运输服务行,它因为使用者不必办理汽车保险、承担汽车年检维修费用及车型更换方便等优点,且在企业成本管理中更有利于成本控制,在经济生活中正越来越受到国内企事业用户和个人消费者的青睐。在税务划分上,汽车租赁企业提供的租赁服务,在提供车辆的同时不提供驾驶员,则该业务属“营改增”的有形动产经营性租赁业务;如提供车辆的同时提供驾驶员,该业务属交通运输服务。在笔者接触到的汽车租赁企业中,特别是面向个人消费者的租赁企业,较多的采取了不提供驾驶员的经营性租赁方式,以下笔者就在普及属于有形动产租赁范围的汽车经营性租赁行业营改增政策基础上,浅谈政策变动对该行业税负的影响并提出相应税务筹划。

一、汽车租赁行业主要相关营改增政策规定分析

1.增值税销项税方面主要规定

(1)《交通运输业和部分现代服务业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实施办法》第三章第十二条第一点中规定提供有形动产租赁服务税率为17%。汽车租赁营改增之前为营业税应税行为,执行营业税税率5%,营改增之后,增值税销项税税率为17%。

(2)《交通运输业和部分现代服务业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有关事项的规定》第一条第九项规定,一般纳税人销售自己使用过的试点实施之日(含)以后购进或自制的固定资产,按照适用税率(一般为17%)征收增值税;销售自己使用过的试点实施之前购进或者自制的固定资产,适用4%征收率减半征收增值税。作为汽车租赁企业,最基本最重要的固定资产为购置的汽车,作为提供服务的工具,经过一定的运营周期之后,大量旧车必定因为再不产生经济效益而退出经营领域,企业从利益最大化角度出发必须对这些被淘汰的汽车作出处置行为,而无论企业选择在二手车转让市场对废旧车辆进行销售或者是对车辆进行报废处置,必须按所处置车辆的购置时间区别而进行相应的涉税处理。营改增试点之前购置的车辆因为不含可以抵扣的增值税进项税款,所以销售的时候按照4%征收率减半征收增值税;营改增试点以后购置的车辆,因为购置价款中所包含的增值税进项税额已经由企业在日常租赁经营中进行了抵扣,所以销售的时候按照17%税率计征增值税。

2.增值税进项税额方面主要规定

《交通运输业和部分现代服务业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有关事项的规定》第二条第九项对可以抵扣的进项税额进行了明确的规定,其中对汽车租赁行业影响较为重大的有:

(1) 原增值税一般纳税人接受试点纳税人提供的应税服务,取得的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增值税额为进项税额,准予从销项税额中抵扣。

(2)原增值税一般纳税人自用的应征消费税的摩托车、汽车、游艇,其进项税额准予从销项税额中抵扣。

(3)原增值税一般纳税人购进货物或者接受加工修理修配劳务,用于《应税服务范围注释》所列项目的,不属于《增值税暂行条例》第十条所称的用于非增值税应税项目,其进项税额准予从销项税额中抵扣。

汽车租赁企业之前执行的营业税政策,在税务处理上根本就不存在抵扣的概念,是按租赁收入全额计缴营业税税款。在实务中我们发现,汽车租赁业务的营业成本主要构成为经营性车辆的折旧成本、燃料油加油费及车辆维修费这三大块,而按照现行营改增政策,试点以后购进的车辆、车辆加油费及维修费,只要取得对方开出的增值税专用发票,都可以确认相应增值税进项税额,从而进行销项税额抵扣。其中,2008年颁布的《增值税暂行条例实施细则》中明确规定不能用于抵扣销项税额的应征消费税的汽车,在本次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税收政策中明确了可以进行抵扣,这项政策变动将有利于降低了汽车租赁企业的税负。

3.可供选择的简易计税办法

对于简易计税办法的选择条件,按《交通运输业和部分现代服务业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有关事项的规定》规定,在试点期间以选择适用简易计税方法计算缴纳增值税的一般纳税人,必须是以试点实施之日前购进或者自制的有形动产为经营资产提供经营租赁服务的。简易计税办法中的征收率为3%低税率,之所以出台这一规定是考虑到企业试点前购进的有形动产一般未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没有进项税可供抵扣,如果一刀切按17%税率征收则大大加大企业的税负。简易计税方法并不是税收优惠,汽车租赁企业可以根据自身税负特点选择适用简易计税办法或一般计税办法,一旦选择适用简易计税方法,在3年内不得变更。

二、营改增政策下对汽车经营性租赁业务开展税务筹划工作的思考

1.对简易计税办法的选择

上述提到,简易计税办法不是税收优惠,一眼看上去3%的低税率远低于一般计税方法下的17%税率,但是不是选择简易计税办法就对减低企业的税负最有利呢?我们知道,从计税原理上来说,现代服务业的增值税是对劳务服务环节中的新增价值征收的流转税,没增值就不产生增值税,而具体到汽车租赁行业,由于行驶时间较长的车辆租金递减,且油耗与保养费用增加的缘故,故旧车租赁业务的毛利率是较低的,且在选择一般计税办法下,维修费与汽油费均可以取得增值税进项税额用于抵扣,因此一般计税办法下的实际税负要远低于名义税率,甚至可能低于3%。汽车租赁企业要慎重考虑是否选择简易计税方法,首先须对企业试点实施之前购进的车辆运营收入与支出现状进行计算分析,如果计算得出选择一般计税方法下的实际税负低于3%的话就不可选择简易计税方法。即使对于试点实施之日前购进的车辆租赁业务税负计算得出高于3%的结果,亦要结合试点之后的车辆购置情况进行综合考虑,因为一旦选择简易计税办法,只要公司取得了应税租赁收入即需缴纳增值税税款,而一般计税办法是在对进项税额进行抵扣之后有余额才需缴纳税款,在公司存在或取得大额进项税额情况下可以适当把因缴纳税款而产生的现金流出时间适当往后推移。

2.一般计税办法下进行税务筹划的思考

汽车租赁业务具有初始投资资金一次性投入,租赁收入递减、费用(油耗、维修费等)递增的特点,因此在分析汽车租赁行业的增值税税负变动时我们可以发现,业务经营的前期由于投资购买车辆获得大额进项税额而出现较低的税负,在经营周期的后期虽然租赁收入递减,且日益增加的汽车保养费用(主要为维修费)也可以获得增值税进项税额,但总体的税负仍大幅增加,特别是旧车处置环节会增加大量的增值税。针对汽车租赁业务的这一特点,经营者应当结合公司的实际税负状况,合理安排车辆的的购置时机以获得大额可以用于抵扣的进项税额,把税款缴纳时间推后,从而获得货币的时间价值与现金流,在企业发展阶段既可以扩大业务规模又减轻了税负。公司对于退出经营的车辆处置应当循序渐进,避免出现集中大规模处置导致应纳增值税款突增的状况。

三、结束语

营改增政策的实施,对企业的税务筹划是一次挑战也是一个机遇,开展税务筹划工作时要注意与现行营改增政策导向相一致。随着营改增政策的一些相关实施细则的颁布,企业的财务人员必须对这些具体规定及时学习了解掌握,才能保证企业的税务筹划依法进行。营改增政策实施以后,汽车租赁企业的纳税流程与试点以前截然不同,这要求我们企业的财务人员更新观念,从汽车购置、运营收入、成本费用及处置整个经营管理流程各个方面税务处理进行深入研究,才能从整体上做好企业的税务筹划工作,减少不必要的税务成本。

参考文献:

[1] 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在全国开展交通运输业和部分现代服务业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税收政策的通知,2013-05-24

第3篇

【关键词】 电信业 营改增 利润 税务筹划

电信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任何企业、任何经济活动都离不开电信服务的支撑。电信行业的营改增已于2014年6月1日开始实施,时至今日已运行一年有余。营改增是电信行业调整结构、转型升级的机会,但也给电信行业的利润带来短期下滑。

一、电信行业的营改增

电信是指利用有线、无线的电磁系统或者光电系统,传送、发射或者接收语音、文字、数据、图像以及其他任何形式信息的活动。整个电信业的产业链包括最上游的设备商(如中兴、华为等)和服务商,中游的运营商(如中国联通、中国电信、中国移动)以及最下游的小企业和用户。广义上的电信业是指电信设备业和电信经营业,本文所指的电信业为狭义上的电信业,即电信运营业,是电信产业链的中游行业,直接面向广大客户。

营改增前电信业主要涉及的税种为营业税、增值税、城市维护建设税及教育费附加和企业所得税等,相关税种和税率见表1。

2014年4月30日,财政部和国税总局《关于将电信业纳入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的通知》,宣布从2014年6月1日起,把营改增的试点范围扩大到电信行业。营改增之后,电信企业的基础电信服务即提供公共数据传递、公共网络基础设备与基本语音通信服务的业务活动,按11%的税率征收增值税;增值电信服务,即通过公共网络基础设备提供信息和电信服务的业务活动,按6%的税率征收增值税;提供电信服务时,附带赠送的用户识别卡、电信终端等货物,税率为17%(同营改增前)。营业税制中关于邮电通信业的税目停止执行。

电信业是重要的生产业,此次电信业“营改增”试点改革,是营改增扩围的重要环节,将其纳入营改增试点,有利于进一步完善增值税抵扣链条,消除重复征税,减轻纳税人负担,为经济发展创造更好的税制环境,下游企业得到更多的进项税抵扣,共享改革红利。

二、营改增对电信业利润的影响分析

增值税具有价外税、差额征税、以票控税和视同销售等特点,因此营改增后肯定会对电信行业的运营成本、营业收入、利润产生一定的影响。

1、营改增使运营成本增加

电信业按照规定实行缴纳6%和11%的两档税率增值税,税率计算复杂,并较以往营业税率高出许多,而只有具备一般纳税人资格的企业才能开具增值税发票,导致运营商可能只与一般纳税人企业合作,这给电信上下游的小规模企业带来很大困扰。

营改增后由于运营商取得上游增值税发票变得困难,大部分运营成本无法抵扣,使得利润降低而成本增加。2014年6月1日,中国电信、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三大运营商在国家电信业营改增政策的同时都发表声明,营改增在短期内会带来巨大的利润下滑。增值税实行“税收和价格相分离”,改革后,运营商的营业收入必然会下降,如中国联通(600050)2014年报显示营业收入较2013年下降5%;同时,折旧摊销等成本开支项目不能够进行进项税抵扣,导致改革带来成本下降的强度低于当期营业收入下降的强度。

2、营改增使收入增速减缓

根据工业和信息化部的《2014年通信运营业统计公报》,2014年我国电信业务收入完成11541.1亿元,比上年回落5.1个百分点。电信业务总量完成18149.5亿元,同比增长16.1%,比上年提高0.7个百分点。电信业务总量与电信业务收入增长的剪刀差由2012年的1.8个百分点持续拉大至2014年的12.5个百分点。

3、营改增使利润大幅度下降

电信行业三大运营商在税改之前税率仅为3%,改革后税率大幅度增加,税负加重。2015年第一季度财报显示了三大运营商2015年第一季度业绩:中国电信实现运营收入814.53亿元,同比下降2.1%,净利润为50.46亿元,同比下降9%;中国联通运营收入为602.5亿元,同比下降5.6%,净利润31.6亿元,同比下降4.2%;中国移动运营收入为1609亿元,同比增长3.9%,净利润238.3亿元,同比下滑5.6%。三家企业同时出现了净利润下滑的局面。

三大运营商之前在竞争时普遍使用存费送费、手机赠送、礼品赠送、积分换费、积分换礼等促销手段。税改之前,这些通过主营业务销售附带赠送产品实物的业务不需要缴纳增值税,不抵扣进项税额;同时附带赠送活动也不属于营业税的征收范围,不用缴纳营业税。而在改征增值税之后,电信业的“附带赠送”会被“视同销售”从而纳入增值税的征收范围,这说明存话费送机、存话费送礼物等被视同销售而计征增值税,对此企业只能通过减少补贴以及减少实物赠送来降低成本。

营改增对不同行业产生不同影响,有些行业和企业享受改革红利,从中受益,但对于运营商来说则相反。对内运营商正经历移动互联网转型带来的动荡,对外面临全球路由组织业务替代效应的压迫,税改后短期内运营商的税负必然有所增加,使运营商的处境更加艰难。一方面存费送机和存费送礼品将视同销售计缴增值税项目,运营商今后会减少“存费送机”等促销活动的力度来降低损失;另一方面电信业的相关上游供应商中有一部分是小规模纳税人,不能提供增值税专用发票,所以企业的进项税额难以得到抵扣,运营商增加的销项税额远远大于其取得的可抵扣进项税额。综上所致,降低了运营商的营业收入,增加了运营成本与税负,最终导致利润的大幅度下降。

三、电信业应对营改增的税务筹划

电信业营改增已顺利实施了一年有余。对电信企业而言,应以本次税改为契机,加强税务筹划,尽可能降低企业税负,保证企业利润,从而不断提升企业价值和经营水平。

1、从源头进行增值税进项管理

从源头进行增值税进项管理就是要从采购管理入手,对供应商的资质进行认证。采购时优先选择增值税一般纳税人,避开小规模纳税人或降低小规模纳税人的交易价格。在招投标过程中就应当明确一般纳税人资质的要求,签订合同时,为了便于后续合同结算及账务处理,尽量要求供应商采用价税分离形式报价;为了避免假发票和发票不规范所带来的增值税进项税额不能抵扣等风险与亏损,可以适当考虑将增值税发票的认证和款项支付挂钩,加强对发票的规范化管理。还应当加强采购管理,物资入库时要按照价税分离方式登记入账,物资出库时按物资价格处理。

2、分割综合业务以避免从高税率征收

在电信行业的综合业务中,有些项目使用着11%与6%两档不同的税率,而增值税全面代替营业税后,应当重新调整综合业务中的计费标准,把综合业务税率不同的项目明确分割开来,分别开具账单与发票,避免按照高税率计算税费综合业务。具体来讲,对于每个运营商推出的套餐服务,运营商可以在税务局备案每项业务的收费标准和费用分摊,争取得到税务机关的认可,然后针对不同的业务采用不同税率的增值税。另外运营商在设置套餐服务时,应尽量避免将不同税率的业务放进同一个套餐,以避免税率从高征收。

3、适应营改增税改要求改变用户优惠的方式

营改增前电信企业通常采取存话费送手机等商业模式吸引顾客促进销售,这种行为在现行增值税中“视同销售”行为应征收增值税。为减少税收改革对原有商业模式带来的冲击,电信企业应适应营改增税改要求,改变用户优惠的方式,尽量缩减增值税下视同销售行为的促销方式使用,比如不再以实物赠送客户,而改为利用价格折扣等方式减少增值税,达到降低税负的目的。

4、争取业务试点取得税率优惠

基于电信业务运营的特点,电信企业可以重新组合内部现有业务,将适合现代企业运作的业务集中起来进行统一开发,加快研发和推广,促使它成为现代业务的先锋队,并为企业争取税率优惠试点,减轻企业的税收负担。例如,网络集成服务、互联网增值服务、视频电话和网上教育、OTO等服务都能成为试点的选择。凭借这些技术优势,运营商可以与政府和税务部门沟通,争取得到试点许可运行,享受现代服务业待遇6%的试点税率,进而降低电信企业的税收负担。

5、利用优惠政策争取政策支持

合理利用税收优惠政策是企业降低税负最直接有效的方法。依据《国家重点支持的高新技术领域》和《当前优先发展的高技术产业化重点领域指南(2007年度)》等相关政策规定,企业的研究开发活动在一个纳税年度中产生的费用可以在计算所得税时加计扣除;企业所得税法中规定“企业购置用于环境保护、节能节水、安全生产等专用设备的投资额,可以按一定比例实行税额抵免”等等,这些都可以用来有效地降低企业的收税负担。电信企业以其基础服务性和普遍服务性的特点,肩负着我国基础通信的义务,为此电信企业可争取政策支持或者政府补贴。例如,电信公司在一些贫困或边远山区开展业务时,可以争取补贴或降低税率,甚至是免税的政策支持。

【参考文献】

[1] 崔志坤、胡斯、李菁菁:“营改增”背景下相关税制改革及税种配置策略[J].经济体制改革,2015(4).

[2] 钱振宇:浅谈营改增对电信企业的影响及对策[J].中国总会计师,2014(12).

第4篇

关键词:国有企业;税务筹划工作;途径

一、国有企业税务筹划的意义和作用

1.国有企业税务筹划能够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还能使经济效益达到最大化,对于一个经营的国有企业来讲,付出很小的投资就能够获得很大的收益是企业经济发展的重点,也是国有企业实行经营管理的主要目的和要求,同样的投资,成本低而收益高就实现收益最大化,同样的运营投资,营业的成本越低,企业的经济效益和利润就越高,国有企业税务筹划能够帮助国有企业减轻压力和负担。

2.国有企业的税务筹划能够降低国有企业的成本付出,影响企业生产成本的因素有很多,税务的筹划是一个很重要的方面,现在世界上许多国家的企业都意识到税务筹划的重要性,税务筹划能够直接影响国有企业的经济效益,税务是无偿的,是企业的净流出,企业中没有关于税务的收入项目,这样,税务筹划就变成为国有企业节约净收益,对于国有企业来讲有很强的经济意义和影响。

3.国有企业税务筹划还能够产生很多经济效应,能够有利于国有企业的经济管理,能够有利于企业在效益方面精打细算,能够帮助企业理财、经营和投资,能够提高国有企业决策者的决策能力,还能够提高财务的准确度和精确度,能够全面提高企业的经济管理的水平,还能够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全面提成企业在经济市场中的竞争力。

二、国有企业的税务筹划存在的主要问题

国有企业的税务筹划中存在一些比较主要的问题,现如今,国有企业的税务筹划工作很不理想,国有企业的税务筹划的工作人员缺乏税务筹划的相关技能知识,而且税务筹划的能力也比较欠缺,国家对国有企业有一些必要的优惠政策,但是工作人员没有掌握好或者是不熟悉,不能使用合法的方法和手段为国有企业节省税务,不能够维护企业自身的合法利益和权益,对企业的经济效益还有一定的影响;国有企业的税务筹划制度和体系很不完善,尽管已经有不少企业已经重视税务筹划,但是在税务筹划的投资上、方案和计划中还存在问题,税务筹划的开展缺乏统一性、科学性和可持续性;国有企业的税务筹划没有达到目的,税务筹划在提升企业经济效益和减少税务成本中,效果很不好,不能够发挥税收筹划的重要性和作用。

三、国有企业做好税务筹划工作的方法和途径

1.国有企业内部领导者和决策者要关注税务筹划的内容和工作。国有企业的决策者和领导者要意识到税务筹划给企业节省的开支和对企业的经济效益影响,税务筹划的工作人员也要掌握税务筹划的重要性,要不断进行税务统计工作和预算工作,要处理好经济效益和税务筹划的关系,单位的相关负责人还要从企业的长远利益和全局出发,税务筹划工作是非常有效的,能够实现企业效益的最大化的目标,税务筹划工作是一项技术性很强的工作,企业决策者和领导者要有税务筹划的观念和意识,对于税务和其他方面产生的矛盾要及时处理好,要做好税务工作与其他单位的沟通,降低企业的经济投资成本。

2.国有企业要全面做好投资中税务筹划的工作。国有企业要全面做好投资中税务筹划的工作,企业的项目投资是企业产生经济效益的基础,是企业的经济行为,投资方法和策略的选择对于企业经济效益来讲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投资企业的实力,投资项目的成本都会影响企业的经济效益,企业在步入正规化的渠道之后,对于税务筹划工作一定要予以重视,国家和政府对于一些比较特殊的国有企业还会出台一些优惠政策,优惠政策对于企业的净利润来讲也是非常必要的,税务筹划做好还能够减轻企业的经营负担,为企业创造更多的经济效益。

3.税务筹划的基础工作要打牢,全面、有效、科学开展税务筹划工作。税务筹划的基础工作一定要打牢,全面、有效、科学开展税务筹划工作对于企业在市场中的竞争力有很强的促进作用,要建立健全完善的税务筹划制度和体系,税务筹划工作一定有要一定的依据和凭证,要做好相关材料的规整工作,通过合法途径维护企业的税务权益和利益,对于税务管理的工作要进行不同程度的优化,要加大税务筹划管理的力度,对于税务筹划的管理人员一定要定期进行培训,要增强税务方面的法律法规的知识,要有税法意识和观念,要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对税务数据和信息进行分析和研讨,不断完善税务筹划制度和体系,做好税务筹划工作。

四、国有企业税务筹划工作中应该注意的问题

国有企业税务筹划工作要与现在的税收政策的导向相结合和适应;国有企业税务筹划工作一定要在国家税法的范围内允许才能进行;国有企业的税务筹划的手段和策略要与企业的经济发展保持一致,要贯穿于企业经营管理过程中。

五、结束语

国有企业税务筹划工作中出现的问题亟待解决,国有企业税务筹划对于企业发展来讲有着很重要的现实意义,税务是企业发展的重点管理项目,也是企业发展中必不可少的管理重点,做好税务筹划才能全面提升企业的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李 敏:谈税务筹划在企业财务管理中的运用[J];吉林财税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年04期.

[2]盖 地:论税务筹划的目标与意义——兼论与财务的关系[A];新经济环境下的会计与财务问题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2月.

第5篇

其一,信息不对称导致非税成本的产生。税务筹划的非税成本是指企业因实施税务筹划所产生的非税收上成本变化。具体就是指税务筹划所引致增加的非税收支出形式的其他成本。非税成本是一个内涵非常丰富的概念,在不同的纳税环境下,不同的税收方案引发的非税成本的内容和形式也有所不同。在一般情况下,税务筹划的非税成本包括成本、监督成本、交易成本、机会成本、组织协调成本、隐形税收、财务报告成本、信息披露成本、税务筹划咨询费用、沉没成本和违规成本等。

非税成本产生的原因有:(1)税务筹划须借助一系列的经济活动来实现,而这些经济活动又离不开市场交易,而这就自然伴随着契约的签订。市场是不完全的,这就意味着存在信息不对称,而信息不对称会导致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又会引发税务筹划非税成本的产生。(2)外部环境的复杂性及人的认知的局限性也是非税成本产生的重要原因。在现实社会经济环境下,理性经济人都是趋利性的,由于人的认知的局限性,使得他们无法正确预料真实的市场价格,导致了非税成本的产生。企业所处的客观环境也是在不断变化的,企业要随时准备应对环境变化带来的不良后果,税务筹划方案处在这样的复杂环境中会产生大量的非税成本。(3)税收规则的约束。税务筹划是在一定的税收环境下实施的,税务筹划的实施者是通过合法的手段达到税后收益最大化的目的,但这就会减少国家的财政收入,不可能得到政府的鼓励。因此,政府会不断地完善税法,减少税法的漏洞,不断地缩小了税务筹划实施空间。

其二,信息不对称引起税务筹划的信息投资。企业获取信息能力不同,则企业就处于不同的税收地位。有的企业获取信息能力较强,则处于税务筹划的优势地位,获取信息能力弱的企业就处于劣势地位。税务筹划方案的设计、制定、执行、评估和反馈的各个阶段都和信息有着极为密切的联系,而信息又是税务筹划方案一个非常重要的内容。高质量的税收信息是一种稀缺资源,它必须具有准确性和及时性才能满足高质量税务筹划方案的需求。获取信息需要付出相应的成本,税务筹划就需要平衡这种成本收益,以最低的成本获取相应较高质量的信息。

其三,信息不对称导致的隐性税收。诺贝尔经济学奖斯科尔斯首先提出了显性税收和隐性税收的概念。显性税收是指由税务机关按税收相关法律规定征收的税收,即纳税人直接缴纳给税务机关的税收。隐性税收则指同等风险的两种资产税前投资回报率的差额,即有税收优惠的资产投资的企业以取得较低税前收益率的形式间接支付给税收机关的税收。

企业的负担不仅仅是显性税收,隐性税收也是企业税收负担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隐形税收成为开展税务筹划时不可忽视的一个因素。企业进行税务筹划不仅要利用相关的税收减免政策来减轻显性税收的负担,而且还得通过各种手段来减轻隐性税收的负担。总之,税务筹划终极目标就是减轻显性税收与隐性税收之和,使企业的税收负担最小。

其四,信息不对称引发税务筹划风险。税务筹划面临着诸多的不确定性,因此税务筹划风险的存在是必然的。税务筹划风险的来源主要表现为纳税人的主观判断,包括对税收政策的理解与判断、对税务筹划条件的认识与判断等,但这种判断和税务机关的判断可能存在一定的差异。而且税务筹划方案很难做到尽善尽美,存在着来自纳税人主观判断的风险。

二、信息不对称下税务筹划分析

由此可见,信息获取上的不对称对税务筹划有着重大影响,非税成本、隐性税收及税务筹划风险都可以归之为信息不对称的经济后果。企业进行税务筹划需要搜集很多信息,其中外部环境的信息是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部分。外部环境包括企业所处的市场环境和税收环境,这都是企业理财活动中不可控因素,市场环境是企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税收环境是税务筹划的外部条件,包括国家的产业政策、行业发展前景、税法、税收政策等。在信息不对称环境下,企业的税务筹划面临着极大的不确定性,本文主要从市场环境来分析信息不对称对税务筹划的影响。

对一个企业而言,选择进行或不进行税务筹划需要考虑许多成本,包括直接成本、机会成本和风险成本。直接成本是一种显而易见的成本,它是为了取得收益而发生的与之相关的成本;机会成本是指纳税人进行税务筹划方案而放弃其他潜在机会而损失的收益;风险成本主要是指由于税务筹划方案所带来不良后果,主要是环境变化所造成的税务筹划方案不能实施带来的损失。

假设企业进行税务筹划的筹划成本中直接成本为C1,机会成本为C2,风险成本为C3,由于进行税务筹划而获得的节税收益为T,企业进行税务筹划的概率为P,市场环境变化的概率为Q。

企业获得节税收益的矩阵如表1所示:

从表1的支付矩阵,可以得出企业在进行税务筹划和不进行税务筹划下的收益,分别设为M1、M2,

上面的分析用经济学来讲就是指在市场环境变化的概率Q(T-C1 -C2)/(T+C3),则企业的最优选择是不进行税务筹划;若市场环境的变化概率Q=(T-C1 -C2)/(T+C3),则企业进行税务筹划或不进行税务筹划收益相等。

三、信息不对称下的税务筹划契约安排――有效税务筹划

契约理论将企业视为利益相关者之间订立的一系列契约组成的集合体,契约各方在契约条款约束下均是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经济主体。由于契约双方拥有不对称信息,导致一方无法观察到交易另一方的行为或进行控制,即存在着“道德风险”问题。这种情况增加了契约的签订及履行成本,甚至有时为了获得其他方面更大的利益,交易方不得不放弃节税计划。企业税务筹划也会涉及到“道德风险”问题,税务筹划的契约安排是一项复杂的活动,企业在开展税务筹划时必须考虑到由于信息不对称所增加的成本。

早期的税务筹划被界定为“纳税人通过安排经营活动使纳税最小化的能力”。这种传统理论虽然简单明了,但没有考虑成本,且只以纳税最小化为目标。传统的税务筹划理论存在缺陷,使得纳税最小化目标的税务筹划逐渐退出税务筹划的主流理论,并随之形成了现在的有效税务筹划理论。这完成了税务筹划思想的转变,由纳税最小化向税后收益最大化转变。正如斯科尔斯所说,税务筹划以“税后收益最大化”为目标。

有效税务筹划是一种在考虑现有各种对税务筹划方案有影响的约束条件下对企业最为有利的税务筹划方案。运用契约理论的基本观点和方法进行税务筹划是有效税务筹划理论的一个重要内容。根据契约理论,面对不同边际税率的纳税人可以通过相互订立契约共同受益。在完全竞争市场,当事人通过签订契约而开展的税务筹划将实现纳税最小化。

有效税务筹划是一种以有效为目标的全面的筹划方案,它统筹兼顾了成本税收成本和非税成本。由于不确定性,有效信息在企业之间分布不对称,导致不同的税务筹划方案会产生不同的包括非税成本的交易成本。在非完全竞争市场,即存在不确定性和交易费用的情况下,各种因素权衡的结果却常常会使有效税务筹划与纳税最小偏离。因为不确定性引致一系列非税成本的增加,而非税成本的出现使税务筹划策略的选择更加复杂。

此外,有效税务筹划要求策划者在进行投资和融资决策时,不仅考虑显性税收,还要考虑隐性税收,以此达到税收负担最小的目的。有效税务筹划还要求策划者认识到,税收仅仅是众多经营成本中的一种,在税务筹划策划过程中不仅要考虑税收成本,还需考虑税收之外的其他成本,如果要实施某些提议的税务筹划方案,可能会带来极大的商业重组成本。有效税务筹划在实施税后收益最大化的决策规则时要充分考虑税收成本所带来的影响,以及其他经营成本的影响。

交易双方订立合作契约,可以降低交易费用,缓解信息不对称问题。在税收体系中,不同的纳税人处于不同的地位,这就决定了企业所获得的税前利润是不同的。例如,有两种投资方案,他们具有相同的投资收益率(税前),但是这两种投资方案在税收地位上不一样,一种能获取税收优惠,一种不能获得,那么能获取税收优惠的投资就因为存在进行税务筹划的操作空间而受到投资者的热衷,投资者可以获得较高的税后利润率。这种税后利润率的不同将改变投资的价格,使税后利润率高的投资价格上升,直到两种投资的税后利润率相同。企业间可以通过订立契约而达到共同受益的目标。因此,从某种程度上讲,这种契约实现了税务筹划的帕累托改进。

四、结论

任何税务筹划方案都是在一定的时间、一定的税收法律环境条件下,以企业搜集到的信息为基础制定的,具有明显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企业无法获得进行税务筹划方案所需的全部信息,这就造成了信息的不对称,信息不对称又增加了企业进行税务筹划的成本。所以一个成功的税务筹划方案不是以税负最小为目的,而是以税后收益最大化为目的。本文在进行税务筹划博弈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有效税务筹划的契约选择,以此来实现企业的税后收益最大化。

参考文献:

[1]黄黎明:《税务筹划理论的最新发展――有效税收筹划理论》,《涉外税务》2004年第2期。

[2]张斌:《不对称信息条件下征纳双方税务筹划的博弈》,《新疆财经》2008年第4期。

[3]李嘉明,张晓美:《非对称信息条件下企业税收筹划的博弈分析》,《税务研究》2004年第1期。

[4]蔡昌:《契约视角的税务筹划研究》,中国税务出版社2008年版。

第6篇

【关键词】农业企业;税务筹划;博弈

1.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1.1 农业企业的概念及特征

不同国家不同阶段,对农业企业的定义都不一样。每一个学者,对农业企业的理解也不一样。但总体来说,农业企业本质上就是围绕农业经营生产,是农业相关的经营管理活动主体。随着世界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完善,农业产业链中附加值高的企业越来越多,其经营范围也在不断拓宽。为了反映我国农业企业又好又快发展的现状,并参照国际上对农业企业的理解,本文将农业企业定义归纳为:直接从事农业生产经营,或从事农产品加工贸易的企业,或为农业生产提供后续服务。

农业企业的生产经营不仅受农业的生产周期较长,客观上受土地、环境等自然条件影响而且不确定行因素(自然灾害等)对农业企业影响更大,因此农业企业的经济效益具有不稳定性;农业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具有多样复杂性(农作物很多);农业企业的税务是很复杂的,同时国家也颁布很多优惠政策,所以农业企业的纳税比一般企业更复杂,空间更大。

1.2 税务筹划与财务管理的关系

税务筹划实质是一种理财行为,是一种策划行为。在会计实务中,企业财务部门都将规避税务着为重要考核指标,是企业财务管理的重要构成部分。同时合理的筹划空间也为财务部门以及财务人员提供了足够的激励。通过合理的税务筹划,财务部门的最终目标都是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

纳税筹划决策示意图

1.3 税务筹划中的博弈论

博弈论,是研究决策主体间的行为发生直接相互作用的决策以及这种决策的均衡问题。也就是说,博弈论是研究当一个主体,一个人或一个企业的选择受到其他人、其他企业选择的影响,而且反过来影响到对方选择时的决策和均衡问题。

1.3.1 企业与企业之间的博弈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我国的农业也越来越开放,许多国外农产品以及深加工产品流入国内,严重冲击我国本土农业企业。除了高质量外,价格也是百姓主要考虑的问题,那么合理的税务筹划将降低企业成本,从而在价格上更具竞争力。

假设有A、B两农业企业,在相同条件下,他们是否进行税务筹划共有四种情况:

假如在该领域只存在A、B两个企业,那么他们是否进行税务筹划就存在一场博弈。

如果,A、B两企业在都未进行税务筹划的前提下,Ra=Rb(净收益相等)。那么,A、B两企业都行进税务筹划,则它们的净收益将增加。如果A企业不行进税务筹划,那么其产品的成本将高于B公司,在同等质量下,A公司的产品竞争力将下降,其市场份额会慢慢的被B公司吞噬。

因此,可以看出在客观条件允许下A、B两公司,在进行合理税务筹划的前提下,不仅能够提高公司的收益还可以抑制生活必需品价格的虚涨,从而减轻普通消费者的经济负担。

1.3.2 企业与税务机关之间的博弈

我国的法律制度还很不完善,税务部门在面临很多的问题时,都需要根据自身的经验去处理问题,所以很多情况,人为主观因素往往将会起到决定性作用。所以,企业与税务机关之间就存在一场博弈。

从法律方面来说,税务筹划是一种合法行为,但是这种合法行为,往往是企业与税务机关形成的一种默契,有时企业在打“球”。如果企业与税务机关存在误解,那么这种所谓的“合法行为”,就难以被税务机关认定。

假定企业是否进行税务筹划,只受税务机关的影响。那么,企业是否进行税务筹划以及税务机关是否对企业进行检查就存在一场博弈。假设农业企业进行税务筹划的成本为C

机会成本为k,企业进行税务筹划被税务机关认定为违法违规行为的风险成本为M,税务机关进行检查的检查成本为T,企业进行税务筹划节税收益为H。

当企业进行税务筹划时,税务机关有进行检查或不进行检查两种选择。

由上图可知:企业与税务机关之间的这次博弈,谁能取得最后的胜利,还要看税务机关进行检查的概率。

假设税务机关进行检查的概率为P1,那么不行进检查的概率为1-P1。假设税务机关认定企业税务筹划的行为属于合法的概率为P2,那么不合法的概率为1-P2。

综上所述可知:企业进行税务筹划的期望值U=(H-C-k)×(1-P1)+(H-C-k)×P1×P2+(-k-C-M)×P1×(1-P2)

当U>0时,企业应该理性的选择进行税务筹划;

当U=0时,企业可以选择进行税务筹划也可以选择不行进税务筹划;

当U<0时,企业应该理性的选择不进行税务筹划。

通过以上结论,我们可以看出在博弈论中,个人或者企业的最优选择往往不仅依赖自己的选择,更要依赖其他个人或者企业的选择,也就是说个人或企业的最优选择是他人或者其他企业选择的函数。

1.4 农业企业税务筹划的现状

通过调查发现,大多数农业企业都未树立正确合理的税务筹划观念,真正认识了解税务筹划的不多,更有甚者认为税务筹划就是偷税逃税。可想,目前我国农业企业的税务理论薄弱,相关人员基本素质不扎实,没有掌握税务筹划的核心所在。

因此,很多企业都选择走“歪路”,特别是很多农业企业选择通过各种不正当手段与税务机关搞好关系,已达到尽量的少缴税、不缴税的目的。长期以往,会严重制约我们农业企业的快速发展,同时导致农业企业的恶性竞争,对我们农业的发展相当不利。因此,只有在合理的税务筹划前提下,不仅能够增强我们的法律意思,还能使我国农业企业又好又快的发展,才能促进我国农业的壮大,使我国由农业大国转变为农业强国。

2.结论及建议

2.1 结论

迄今为止,我国仍然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是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农业企业主体经济效益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全局。一方面,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建立,直接为各种经济主体的发展提供了足够的发展空间,同时也使得各种经济主体都面临着激烈的市场竞争。伴随着各种经济主体内部成本费用的压缩空间变得越来越小,而企业的税负直接影响农业企业的经济效益。所以,在“理性经济人”的前提下,农业企业都有进行税务筹划的动机。另一方面,我国企业税务筹划的理论研究目前尚处于初步探索阶段,针对农业企业税务筹划的理论研究更是缺乏。因此,对农业企业进行具体的税务筹划研究,不仅有助于我国税务筹划理论体系的完善,而且有助于促进我国农业企业的健康发展。因此,在整个农业企业的发展过程中,企业应结合自身的特点,制定相应的策略,为企业更好的进行税务筹划。

2.2 建议

农业企业在今后的发展中,要更加重视企业的税务筹划,那么企业就应该做到:

(1)把握大局观,从企业的整体出发降低税负

从本质上讲,税务筹划属于企业财务管理的基本范畴。税务筹划的目标是由农业企业财务管理的目标所决定的。税务筹划就得围绕这一总体目标进行综合系统的策划,将其纳入企业的经营战略和整体投资。企业不能仅局限于个别税种,也不能仅仅着眼于节税。换而言之,企业税务筹划应首先着眼于企业整体税负的减少,而不是极个别税种税负的降低。

(2)始终紧跟政府向导,坚持合法化

税务筹划能够顺利进行的前提条件就是:合法,也是税务筹划成功与否的重要标准。所以,在进行税务筹划实际操作中,相关人员务必熟悉国家以及当地的相关法律法规,精准的理解和全方面的把握它们的内涵,并且要时时关注相关政策的变化以及趋势,从而确保税务筹划的成功。

(3)加强企业内部控制力度,加强对人才的培养

企业的发展离不开人才,农业企业的发展更加离不开人才。企业之间的竞争就是人才的竞争。影响企业税务筹划质量的关键因素就是税务筹划人员的专业素质和实际操作能力。因此,企业必须加快税务筹划人才队伍的培养,逐步提高税务筹划人员的综合技能,以适应企业税务筹划发展的需求。

参考文献:

[1]蔡吕,王维祝.企业税务筹划策略研究[J].山东财政学院学报,2001.

[2]盖地.税务筹划[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3]李红侠.如何控制税收筹划风险[J].合作经济与科技,2005.

[4]杨焕玲.农业企业税务筹划研究[D].陕西: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8.

第7篇

关键词:矿业公司 税务筹划 管理 发展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经济改革体制的不断深入,国家在宏观调控方面的力度也在不断地加大,其相对应的税收方面的法律制度也得到了相应的完善。近年来,政府的税收优惠政策不断减少,其优惠的范围也在不断的缩小,其中较为明显的就是对传统的能源产业进行的税收优惠政策的减少,这对相关产业的发展来说是不容乐观的。为了降低企业生产经营的成本,进一步提高企业经营的效益,在不违反法律法规的基础上,对税务进行合理的筹划与管理并对企业的财务工作进行合理的整合,不但有利于企业当期资金的合理使用,更为企业的长远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有利于企业利润最大化目标的实现。

一、税务筹划与管理的内涵

通常来说,税收筹划是一种合法的节税筹划活动,换一种说法,就是纳税人在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允许的前提下,合法开展的一项活动;其主要目的是降低税负,并对企业相关生产经营活动进行合理的安排与调整,进而找到最优的节税生产经营方案。因此,就本质上而言,税收不等同于逃税、偷税,它是一种正当合法的行为,也是当今社会企业节税的重要选择。

税务管理指的是在一定的目标下,对资产的投资或购置、资本的融通、生产经营活动中的现金流量及利润的分配等过程中产生的税费管理活动。在企业的财务管理中,税务管理占据着较为重要的地位,是企业财务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税务管理是在财经法规的制度上建立的,它把财务管理的原则作为基础;并对企业生产经营中产生的税务进行合理的管理,保证企业资金的合理高效运转。因此也可以说,税务管理就是处理企业相关税务关系,组织相关财务活动的一种行为。

二、矿业公司税务筹划的意义

(一)降低纳税成本

矿业公司是对矿产资源进行整合,并对其进行合理的开发利用的一个平台,其经营的目的就是通过对资源的整合,最大限度地对相应的矿产资源进行控制与储备。在其日常的生产经营过程中,其成本的投入是相当大的;其中,税收的缴纳占据总成本的很大一部分,税收的多少将直接影响到企业总成本的高低,对企业的经营效益也有一定的影响。而税务筹划管理的开展,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企业相关税金的缴纳,有效降低了企业的纳税成本,对企业的发展具有较为重大的意义。

(二)调整投资,优化产业结构

就税务筹划与管理而言,其最为直接的目的是减少税赋、帮企业减少税务的负担;但是,它还有其他更为重要的意义。由于税务筹划与管理工作的开展首先需要对相关税法及财政政策有一个清楚的了解,因此,这对企业的相关税法及优惠政策的学习与掌握起到了一个促进的作用,并促使企业去了解相关的法律政策。这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整个企业结构的优化,为企业正确的投资方向指明了道路;为企业的合法经营、长期经营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三)提高财务管理的水平

在企业的财务管理中,税务筹划占有较为重要的地位,企业的税务筹划与管理也是企业经营者较为重视的内容。要想做好税务管理的工作,企业的管理者必须要投入大量的财力物力,并且要对相关方面的知识有充足的掌握。这些因素的集合,对企业财务管理及经营管理水平的提高都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为企业财务管理的正常运行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三、矿业公司税务筹划和管理的准则

企业的税务筹划和管理是企业财务管理工作中的重中之重,要想提升企业税务筹划和管理的效率,就必须依照相应的准则进行管理。

(一)符合法律

矿业公司的税务筹划和管理应符合法律规范,公司在日常的税务筹划和管理的过程中,应全面利用国家相关部门颁布的优惠策略,拟定综合效益高的纳税议案。所有违背法律的纳税议案应严格杜绝。

(二)科学化

在企业缴纳企业所得税之后,税务的筹划和管理办法就必须科学和合理,这是由税务筹划和管理工作的严谨性决定的。

(三)事前筹划

矿业公司的税务筹划及管理工作和财务人员的核算工作有着天壤之别。它们之间最大的一个不同之处就是税务筹划和管理工作有着事前筹划的特性。如果不实施事前筹划,而是等销售活动展开之后再进行筹划和管理,那么税务筹划和管理就将失去意义。

(四)本金效益

每个企业的税务筹划和管理方案都有双面性。明确一个税务筹划和管理方案,要做到:力图提高企业的本金效益。如果因为税务款项减少从而影响到企业的整体经营效益,那么这个税务筹划和管理方案就是不科学的。

(五)预防风险

新的企业所得税法颁发后,税务机构应按照相关标准,对补充缴纳的税款进行微调:即对补充缴纳的税款,要增加一定比例的利息进行税款的收缴。这就使税务筹划和管理工作存在着隐形风险。如果未全面了解政府税务部门的相关策略或错误理解了税务部门的相关策略,那出现偷税漏税的情况就不足为奇了。这不但会给企业带来不必要的经济损失,而且会影响到企业的运营状况。矿业公司在进行税务筹划和管理工作时,应尽量规避该类风险,提升风险意识。

四、矿业公司税务筹划管理的相关举措

矿业公司在进行税务筹划与管理时,必须依照特定的准则进行,它所采取的措施包括:

(一)加强税务筹划与管理意识

矿业公司在进行税务筹划与管理时,首先领导层要提高觉悟、意识到税务筹划与管理工作的重要性;领导层对税务筹划管理的认识的加深,会带动企业职工做好本职工作,并有助于企业财会方面的管控。

(二)完善税务筹划和管理体制

要使税务筹划和管理科学合理,就必须提升其管理效率;矿业公司应专门设立税务筹划和管理部门。在该部门中,要对人才进行严格筛选,挑选综合素质高的人担任该部门的中层干部职位;避免技术不过硬、工作态度不端正的人进入公司的中层干部职位中。同时,在税务筹划和管理部门,要最优化税务筹划和管理提案,使其符合矿业公司财产管理准则和长远发展目标。此外,企业的下属分公司也要重视税务管理工作;在矿业公司内部、公司内各机构之间要多交流,并谨慎处理与国家税务部门的关系,要吃透相关税务部门的一些“优惠政策”。

(三)提高企业对税务筹划和管理的认知

矿业公司的税务筹划和管理职员必须对国家相关的税务制度做到了如指掌,对新出台的税务法应抱着积极心态去学习,抓住国家税务部门给出的优惠策略,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与此同时,税务筹划和管理人员应将自己掌握的技能和知识运用到实际工作中;将税务筹划和管理的前沿理论运用自如,就能使税务筹划和管理变得有据可依;同时为税务筹划和管理工作指明方向并且为该项工作提供理论支撑。

税务筹划和管理人员应认识到该工作的重要性。另外,还应认识到税务筹划和管理工作是一个完整的体系,必须用知识对税务筹划和管理工作进行武装,将税务筹划管理工作纳入到公司日常的财务管理工作中,严厉杜绝偷税漏税的情况发生。

矿业公司的税务筹划和管理工作除了以上所说的三点外,还应采取如下措施进行税务的筹划和管理:例如在矿业公司的投资议案中引入税务筹划的理念、与国家相关税务部门多交流、对于优惠政策应及时办理、对企业所得税款应进行计算、核实等等。只有贯彻企业的税务筹划和管理方针,才能提高税务筹划和管理的效率,保障企业的财务工作正常开展,这是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前提和保障。

五、结束语

从当前我国情形来看,现代税收已经遍及了社会的各个领域,它在影响企业的经济效益时,又扮演着企业战略部署中的关键“角色”;而且,税收对企业各类决策的影响也越来越显著。在我国实施市场经济体制的大背景下,矿业公司如何与时俱进,在不破坏税收规则的前提下进行税务工作的筹划和管理,势必将成为摆在每个矿业企业面前亟待解决的课题。

参考文献:

[1]王慧青.浅谈财产保险公司税务筹划与管理[J].时代金融,2013;09

[2]仇勤俭.浅谈企业集团税务筹划与管理[J].经营管理者,2013;13

[3]张秀君.浅谈企业集团税务筹划与管理[J].中国外资,2012;02

[4]吴宝军.集团公司全面税务筹划管理体系研究[J].财经界(学术版),2012;02

[5]杨华.税务筹划与企业战略[J].山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8;01

第8篇

关键词:房地产;税务筹划;风险控制

1引言

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断发展,经济实力的增强,人们对于房屋的需求量增加,房地产现已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税务筹划已处于现代企业管理工作中的重要位置,是财务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对房地产企业的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房价出现了爆炸性和持续时间长的增长,税务筹划也存在着较大风险。因此,优化资源配置进行税务筹划,拉低行业风险,才是稳控房价的重要途径。

2找出房地产面临的税务筹划风险

2.1国家政策风险

房地产行业的持续发热,很大程度上依赖着政府政策支持。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房地产行业为我国国民经济消费水平有着重要作用,推动着经济的发展。而房价的居高不下使得房地产企业处在整个市场体系的风口浪尖。此时虽然政府会根据国民经济状况随时对房地产行业进行调整,但是房地产行业容易造成对税务政策不理解的现象,从而导致违反法律的相关规定。

2.2房地产行业运营风险

房地产企业是房地产行业的重要组成成分,整个行业的发展前景与社会经济生产活动有着密切关联,如果房地产企业在运营过程中未重视税务筹划的投入,税务筹划政策不合理,就容易让企业在经济发展上陷入困境,甚至导致严重经济危机。员工是企业经营的动力,没有员工就没有企业生存的动力。员工情况,包括个人素质差异、员工流动性等情况,都是可能导致企业运营风险的重要因素。

2.3法律风险

我国房地产事业取得不断进展,关于房地产事业税收筹划的法律法规却未得到同步发展和健全,在房地产税务问题上,房地产事业的税务筹划工作人员和政府税务机关的税务人员产生了较大的分歧,这些都是由于政府缺乏完善的税务筹划体制机制对房地产事业进行监督和管理。再者我国大部分企业对税收筹划未能全面理解甚至出现偏差,在进行实际操作的时候容易钻法律法规的空子,出现偷税漏税的行为,从而在房地产领域产生违法犯罪的风险。

3分析税务筹划风险产生的原因

首先国家对于房地产行业的税收政策变动大。我国税收政策随着市场经济发展在不断调整优化,房地产行业税收政策也在变动中。我国颁布的关于房地产税收的法律法规仍不够完善,缺乏良好的税务筹划环境。其次,缺乏完善的税务筹划制度。政府并未颁布完善的相关税务筹划制度,致使对房地产行业税务筹划方面的监管力度不够,房地产企业容易在税收筹划上出现误差。然后,没有深刻了解税务筹划在房地产行业的作用。税务筹划是受多方面因素影响的,市场以及国家宏观调控政策都对其有些极大影响,因此房地产行业过度依赖税务筹划是不可取的。最后,税务筹划工作人员未树立良好的风险意识。税务筹划需要相关工作人员根据该行业发展进度以及政府的税务政策来做出相应的税务筹划,减轻企业税务负担。但影响房地产行业发展的因素复杂、变动大,存在着较大风险。

4加强对房地产税务筹划的风险控制的措施

4.1国家对房地产税务实行科学筹划,防范风险

在法治社会前提下,房地产行业必须在法律法规的条框下运行,遵守法律法规,房地产企业有关部门应当准确了解国家和政府关于房地产行业税收的政策和法律规定,税务筹划工作人员也应当根据法律政策来进行税务筹划,明确房地产行业应当缴纳的税务及其基本市场发展要求。国家必须做好科学的筹划,来防范房地产税务风险,深入了解国家和政府的法规和政策,使得房地产企业的经营与国家法律政策相联系,让房地产行业在遵守法律的前提下尽可能地节省产业成本,防范发展风险。

4.2建立健全税务筹划制度

国家通过税务筹划制度来对房地产行业进行监督管理,从而建立集中高效的税务筹划管理制度。这种制度有利于税务机关开展政府相关工作,房地产企业的税务筹划工作人员的工作也能在税务制度的监督下有效完成,让政府与房地产行业在市场经济背景下处于优势地位。

4.3正确认识房地产税务筹划的作用

税务筹划工作能够降低房地产的运营风险的同时,也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税务筹划需要根据房地产行业所收集到的数据,与房地产实际运营状况相结合,做出切合实际的税务筹划举措。但在市场经济不断变化发展中,房地产的数据信息和实际运营情况也在不断更新变化,因此需要正确认识税务筹划的作用,不过分依赖,也要注意及时掌握相关信息。

4.4房地产行业工作人员要树立风险意识

房地产企业对税务筹划方面的专业人才需求大,这也要求相关人员具备较高的专业知识能力和素质。房地产行业受国家政策、其他行业和公民等因素影响,因其因素变化复杂,要求税务筹划工作人员树立风险意识,要有较强的适应能力,高度的责任意识,同时企业应当采取措施提高税务筹划工作人员的风险意识和素质。

5结语

综上所述,税务筹划是房地产行业发展的重要举措,如何加强房地产税务筹划的风险控制则是房地产行业发展的重要课题。在激烈的市场经济竞争下,房地产企业利用税务筹划风险控制措施,防范风险,推动房地产行业持续健康发展。

作者:余德梅 单位:海口中上财经顾问股份有限公司

参考文献

第9篇

[关键词]:中小企业 税务筹划 风险

中小企业税务筹划风险是指中小企业在进行税务筹划过程中,筹划方案由于受到或者未考虑到一些内在或外在的原因而失效,进而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流出等的可能性,也就是指由于事先无法预估的各种因素的存在,使企业制定的税务筹划方案产生纰漏,无法达到预期的结果,致使企业产生经济损失的可能性。

一、中小企业税务筹划风险成因分析

(一)中小企业对税务筹划风险的认识存在欠缺

税务筹划风险管理在我国中小企业中的应用时间还很短。到现在为止,很多中小企业对税务筹划风险缺乏深刻的认识,企业将会因此遭受巨大的损失。虽然目前部分中小企业已经慢慢了解到税务风险对于企业的深刻影响,但是这种认识还是太过片面。税务风险贯穿于企业的各个环节,由于认识的局限性,专业知识的缺乏很容易导致企业混淆一些概念,使得企业无法在生产经营的过程中做好风险的防范和控制,无法全面而又协调地进行税务筹划,从而使从根本上增加了税务筹划方案的风险。

(二)中小企业缺乏专业税务筹划人员

由于中小企业受规模的限制,再加之现在独立的税务筹划部门在中国并没有普及,大部分税务筹划部门都附带于财务部门之中,因此与税务方面有关的问题一般都是由出纳人员或会计来办理的。一项有效的税务筹划对筹划人员具有较高的业务素质要求,意识到税务筹划风险更是需要筹划人员具有敏锐的觉察力。然而会计或出纳人员一般缺乏系统的税法及相关法规知识的培训,限制了其自身职业素质的发展,所以不能精确衡量有关税收法规的精神,不能及时有效的解决面临的税务风险。在实际情况中,企业税务风险相比其他比较特殊,税务业务办理通常与企业的基本业务流程和交易办法有关,因此办税人员应对企业的整体业务种类和交易方法了解十分准确,又要懂得会计、税法、财务管理,又要懂得法律法规的这种高端的复合型人才。中小企业由于成本、规模的限制,企业的财务人员往往在税务筹划专业基础这方面比较薄弱,致使税务筹划风险这个概念缺乏认识。再者,由于企业内部税务筹划意识相对淡薄,经常容易导致财务人员在思想上忽视税务筹划,再加上在工作中分工不明确,权责没有具体落实,往往使财务人员觉得税务筹划应该是企业领导层决定的事项,从而导致税务筹划无法顺利地展开。

(三)税务机关执行认识上存在偏差

从当前的税务发展角度上来看,我国的税务机关既不会将税务政策宣传给中小企业,也不会指导相关政策在企业内部中的具体运用。对于一些刚出台的税收政策,税务机关自身可能还未对其进行了解,更别说引导督促企业去关注,因此,从某种层面上来讲,在税务机构执行任务的过程中很容易引起税务执法认识上的偏差。就拿税种这方面来阐述,任何一种税种的制定,税法肯定会为其保留一定的弹性空间,即并未做明确的规定,这时就需要税收执法人员自身的经验进行判断是否合理合法,加之税务执法人员专业水平不同和其他因素的影响。从一个客观的角度上来看,在实施过程中,税务机关一定会存在人为的意识偏差,将一些合理合法的税务筹划给予否定和处罚;而本就不合理合法的税务筹划却给予有关肯定,行政执法认识上的偏差,会给企业错误的纳税方向,在将来会引起纳税企业更大的税务风险。

二、中小企业应对税务筹划风险的对策

(一)树立税务筹划风险意识

想要规避中小企业税务筹划风险,应从根本上树立税务筹划风险的意识,对于税务筹划风险有一个系统的概念,知道其为什么会产生的原因。首先,我们应该明确的是与税务筹划有关的所有工作的前提都是遵守税收法律制度。如果一个企业没有树立正确的法制观念,也没有选择合理合法的税法制度,那么他的税收筹划必然是失败的。在税务筹划实际操作过程中,有些企业对利益太过看中,急于得到回报,没有好好地去理解税法相关知识,不加思考地引用别的企业的税务筹划方案,还有一些企业,虽然借助了税务事务所等一些相关的机构帮助进行税务筹划,但是那些税务机构毕竟与企业自身没有联系,总得还是为自己谋利益,再加上同行业间竞争,很容易帮企业钻法律空档,这样反而给企业带来了税务风险。在企业经营和管理的过程中会面对很多风险,需要明确的一点是必须加强税务筹划风险意识。企业应该从两方面着手,首先应该在税务政策的允许条件下,根据企业自身的经营模式制定符合其切实需要的筹划方案,再者一定要对税收政策的变动进行时时跟进,这样才能确保税务筹划方案既合理合法又为企业降低税收负担带来经济利益。总得来说,税务筹划的风险是不可避免的,所以首先要从思想上加强对税务筹划的科学认识。

(二)建立正确的纳税观

现阶段我国中小企业甚至包括税务执法机关对税务筹划方面的知识都不够了解,税务筹划的意识淡薄,在理解方面也存在很多误区,缺乏正确的认识,这就需要有关专家权威和政府相关部门通力合作,向社会大众传导有关税务筹划方面的基本概念以及宣传税务筹划的益处,纠正纳税人及税务机关之前对税务筹划方面的错误认识,树立正确的纳税观。

(三)立和健全税收风险管理的内部制度

税务筹划风险的产生,很大程度上是因为现阶段我国中小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还在发展中,所以需要我们建立健全税收风险管理制度。首先企业一定要重视税务筹划风险,建立健全企业内部关于税务筹划税收控制制度,对有关事项进行按期检查和做出相关的评价。现阶段很多企业都是被动地接受税务机关的检查或者将自身的税务方案外包给外面的税务中介机构,这样在税务筹划的问题上就缺乏了主动性,同时还具有一定的外包风险,因为外部的税务机构的利益并未与企业紧密联合在一起,也很难完整地了解企业自身的事情情况,把无法将筹划落实在实处。

参考文献:

[1]罗威.中小企业税务风险管理研究[D].广东:暨南大学,2012.12-19.

第10篇

关键词:企业;税务筹划;财务管理;核心竞争力

中图分类号:F2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5)003-000-01

税务筹划,也被称之为节税,是企业纳税之前,在国家法律法规允许的范围之内,在不违反法律及政策规定的基础上,通过对纳税人的生产经营活动与投资行为等各项涉税事宜事先做出安排,从而使企业可以少缴税或者递延纳税目标等一系列的谋划活动,通过对经营、投资、理财活动的安排与筹划,尽可能减轻企业税收负担,实现企业利益的最大化。税务筹划是企业重要的一项理财活动,也是企业财务管理活动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税务筹划必须将企业财务管理作为前提,也必须服从于企业财务管理活动。所以,企业的税务统筹活动中,必定会受到财务管理的制约,而财务管理也会受到税务筹划的影响,其二者之间应该是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的作用。

一、税务筹划对于企业财务管理的意义

对于企业来说,良好的税务筹划能够使企业的财务管理效率有效提升,从而推动企业持续稳定的发展。对于企业财务管理来说,税务筹划是层次较高的一种理财活动,其对于企业的意义主要有:第一,企业财务管理活动当中实施税务统筹规划,能够使企业财务筹资、投资、财务分配等过程当中的税收问题最大程度的得以解决,实现企业财务资源的优化配置,确保企业形成有效的财务决策;第二,税务筹划能够让企业对税收负担进行综合、全面的考虑,并实施有效的财政管理措施调节企业税收,促进企业财务目标能够顺利实现;第三,通过税务筹划还能够使社会资源得到充分的利率,提升其利用率。对于社会的发展来说,税务筹划通过税务制度当中的税负弹性对企业进行有效的税务筹划,使我国企业在合理、合法的基础上减轻税负并提高企业的税后收益,使社会资源得到有效利用。

二、企业筹资中税务筹划的应用

企业的生产经营要想顺利实施,筹措资金是其起点也是关键环节。科学有效的筹决策是企业可以攻取经济效益最大化的前提。筹资的过程当中,税负是企业必须面对一重要影响因素,而税务筹划能够使税负始终保持最佳水平。

1.恰当选择筹资方式。企业筹资时,应缴的各种税款构成了筹资费用,例如:企业租赁财物时必须根据合同标明财物金额缴纳相应比例的印花税,借款时,必须根据合同注明借款金额缴纳相应比例的印花税。而税金越多,则筹资金同的实际可用量则越小,对企业筹资规模造成一定的影响。通过税务筹划分析各种筹资方式之间的税负差异,合理选择筹资规模以及筹资方式。筹资的方式不同资金成本列支方法也存在着差异性,例如发行股票筹资这一渠道,所支付的股利需在企业缴纳所得税之后剩余的利润当中列支,所得税应纳税额不得减少,其资金成本也相对较高。通过债券发行筹资,根据固定利率所支付的利息能够在缴纳所得税前的利润当中列支,所得税应纳税额也可相应减少,实现了抵税的作用,资金成本也相应降低。因此,企业进行筹资决策时,必须按照自身实际情况,综合、合面的考虑资金规模以及使用期、取得难易程度等多方面因素,企业筹资必须坚持选择资金成本低、综合税负低、筹资效益大的方案。

2.恰当选择筹资组合。按照筹资时间对企业纳税金额的影响,确定最优筹资组合,有效规避企业财务风险。企业在需要同时筹措长期资金与短期资金时,筹资组合的不同也会使企业的财务结构与财务风险各不相同,因此,必须统筹兼顾,恰当选择筹资组合。例如:筹资总额一定的前提下,虽然长期或短期借款生成的利息均可以在企业缴纳所得税之前进行抵扣,但短期借款资金成本相对较低,企业税后利润相对较高,则可首先考虑短期筹资,但短期借款易导致企业增加流动负债,流动比率下降却会加大企业的财务风险。所以,企业的筹资决策必须全面比较财务风险与筹资收益,在有效权衡利弊之后再做出正确的选择。

三、企业投资时税务筹划的应用

科学合理的投资,是企业生产的前提,是取得利润、扩大再生产而积累大量资金的有效途径,同时也是分散企业市场风险的主要手段。因所得税对于企业投资的影响与投资项目折旧存有的抵税作用,选择不同投资项目、投资方式以及投资结构,将会对企业应缴纳税额形成直接的影响,同时也对企业经营状况、经营利润以及长远的发展造成间接的影响。因此,在企业投资决策时应用税务筹划意义重大。通过税务筹划,能够减轻企业税负,从而使企业获取最大的税后利益,还可使企业投资风险降低,促使企业健康的发展。例如我国相关法规中规定企业对外投资成本不可折旧或摊销,也不可作为费用来直接扣除,如总收益相仿,对外投资则不具备固定资产投资的折旧抵税作用,从长期来看,企业投资固定资产收益高且税务少。

四、企业生产经营中税务筹划的应用

税务筹划可从合理安排企业生产经营着手。可根据企业增大广告费或控制投产初期产量来享受限期减免所得税的优惠政策,在充分发掘潜在市场的基础上,尽量推迟取得利润的年度,使初期利润水平有效得升,获取更大的节税效益。如企业属于综合性经营,则可将各项混合的业务分离进行核算,如独资企业或合伙企业生产经营所得计缴个人所得税款时,可在高利润年分延期纳税,降低应缴纳税额,使边际税率有效降低,从而降低企业税负。对于企业职工工资也要进行税务筹划。计算应纳税所得金额时,可通过下述两种方式来扣除企业职工工的工资,第一,当企来生产率增长的幅度较职工平均工资的增长幅度高时,应纳所得额计算应准予将职工工资扣除;第二,处于计税标准内的工资总额可据实扣除,超过计税标准部分不得扣除。企业可根据自身实际效益,应用适合的方法,将职工的工资控制在应纳税所得额允许扣除的范围以内。

五、结语

税务筹划与企业财务管理的目标是一致的,都是为了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财务管理目标是使企业价值最大化,有效利用企业资源使企业价值全面增值;税务筹划目标是降低企业税务负担,直接影响企业税后利润,主要提高企业的价值。由于税务筹划与企业财务管理一致性的目标,通过税务筹划可有效促进企业实现财务管理目标。税务筹划在企业财务管理中的应用,必须坚持以国家政策为基础,在相关政策法规允许的范围内降低企业税负,全面提升企业税后利润。

参考文献:

第11篇

关键词:税收筹划 问题 对策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企业经营管理精细化程度的提高,税收工作已经成为企业与政府、企业与企业之间的纽带。税收工作贯穿了企业的各个环节,包括企业设立、筹资、投资、运营、合并、分立、清算等各个阶段以及企业的跨国经营活动中。税收筹划也必然成为企业财务管理中一项重要组成部分,然而,在实务工作中,对税收筹划的理解、管理理念和实务操作还存在一些误区,甚至部分企业由于没有把握税收筹划的本质,造成企业偷税漏税。给企业带来税收风险。

一、税收筹划概念及特征

(一)税收筹划的概念

税收筹划(Tax planning),是指纳税人在不违反税法,符合政策导向的前提下,通过对经营、投资、筹资活动的事先筹划和安排,选择其最优税收支出方案,以达到企业整体经济效益最大化的行为。事实上, 税收筹划已成为企业财务管理的重要手段之一,企业通过科学的税收筹划、合理、准确计税纳税,能够提高企业的资金运营效益、节约税收成本开支,提升企业财务管理的水平。

(二)税收筹划的主要特征

1、合法性

税收筹划所有的活动都在国家法律法规允许的范围内活动,而且通过税收筹划,使企业提高经营管理水平,使整个经济资源得到优化配置,国家通过企业进行的税收筹划也可以加强宏观调控,促进经济的发展,所以这是一个对企业和国家都有益处的活动,他与偷税漏税有着本质的差别。

2、时效性

税收筹划具有一定的时效,过了某个时间段具体某一项筹划措施就不再适用税收筹划需要,比如国家的政策进行调整,企业所处的具体经济环境变化等,这都要求了税收筹划要处于一个动态变化过程。

3、预测性

纳税筹划要求筹划人对企业未来的前瞻性,预测经济、政策等的发展方向有一个整体掌控性,这样筹划措施才会朝着科学的方向发展。

4、整体性

税收筹划是整个企业的事情,它所要给企业带来的是利润的最大化,包括赋税、发展环境等各方面。

二、我国税收筹划存在问题

(一)税收筹划意识淡薄

1、税务机关纳税筹划意识不到位

税务执法机关对企业纳税筹划不理解,企业的正当权益得不到应有的体现,影响了企业纳税筹划的积极性。

2、企业缺乏纳税筹划意识

纳税筹划意识的缺乏是企业纳税筹划开展的最大障碍,由于企业的思想意识还受计划经济时代实物经济的影响,不能通过正当税收措施争取企业利益,使本应可以减少的企业税务负担未能得到减轻,损失了企业应得的利益。

3、纳税筹划人员认识偏差

纳税筹划是企业正当经济活动,与偷税漏税等违法活动有着本质的区别,但在实际经济活动中,这两者却被错误地联系在一起,影响了企业经营管理水平的提高,制约了企业财务管理的合理诉求,影响了企业权益的实现。

(二)税收筹划理论研究不深入

目前的研究成果大多数停留于对企业税收筹划概念、特征等问题的探讨上和争论上,对税收筹划的研究深度不够;企业税收筹划方面的比较系统的专著比较少。正是由于税收筹划理论研究的薄弱制约了企业税收筹划的发展。

(三)税法的建设相对滞后

与国外的税法建设相比,我国的税务法律建设方面仍存在很大的不足,比如日本,很注重税收管理的社会化充分利用金融交通等社会力量建立协税保税措施,还有“税制调查会”“租税协会”等民间组织,在税法的制定与修改上发表自己的意见,确保税法制定的民主化。新加坡一向以严厉而著称,从银行到公司注册局、移民局到警察局都能和税务部密切配合,共同维护税务法规。

(四)税收筹划的管理措施不到位

从税收筹划的管理上来看,我国现阶段税务管理人员素质偏低、税收筹划有时是与税务人员里应外合或伪造证明资料、拉关系贿赂税务人员等,所有这些税收筹划实质上是披着税收筹划的外衣偷税。同时,税务部门执法不严从一定程度上纵容了企业的非法税务筹划。据国内有的学者估算,我国每年税收流失2500~3000亿元之间,在每年的税收流失中, 有相当一部分是借税收筹划之名,行避税、偷税之实。

(五)税务制度发展滞后

税收筹划的发展很大程度上需要税务的大力支持,因为税收筹划是一项系统性很强的活动,一般的筹划活动企业可以自己完成,但是相对复杂的税收筹划活动需要税务机构进行,这样不仅可以提高企业税收筹划的质量还可以节约经营成本。

(六)企业的财务管理水平不高

企业的财务管理水平不重制约了税收筹划的实施,纳税筹划属于企业财务管理范畴,我国企业数量大,但是各个企业的财务管理情况千差万别,有的企业有较完备的财务体系,这样比较有利于税收筹划的开展,但有的企业财务制度不健全,管理混乱,电算化水平不高,都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纳税筹划的实施。

三、完善我国税务筹划的对策

(一)增强税收筹划意识

合理开展税务筹划,要求税务机构和企业要从思想上高度重视。企业的税收筹划不仅关系到企业短期利润的实现,还关系到企业在未来经营活动中的财务安排,对企业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所以企业应重视税务筹划活动。同时,也需要企业的财务人员和税务机关人员加强自身的法律修养,努力抵制违法行为。

(二)明确税收筹划和逃税的法律区别

目前《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对偷税、骗税和抗税的概念作了规定,《征管法》分别对这三种违法活动作了处罚规定。简单的说,采用非法手段少纳或不纳税的行为;在西方国家一般称“逃税”,在我国称“偷税”、“抗税”、或“漏税”;采用合法手段少纳或不纳税的行为称为“避税”。但是,我国的法律没有对二者之间的法律界限进行明确的界定。这是造成企业对税收筹划认识不清的一个很重要原因,也制约着我国税收筹划的发展。

(三)加强税收筹划理论的研究

目前我国在关于税务筹划理论方面的研究严重不足,如果有相关的理论作为依据,企业的税务筹划就有了指导。因此,国家应在理论或政策方面做好税收筹划的具体规定和要求,不断健全和完善税收筹划机制,可通过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及理论,以弥补我国理论研究的不足,也可通过纳税人、税务征管机构、机构等多方面进行相互交流,相互探讨来完善税收筹划理论。

(四)税务征管应加强执法人员素质的建设

税务执法人员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税收征管质量的好坏,所以提高税务执法人员的素质有利于提高企业税收筹划质量,减少税务筹划过程中违法行为的发生,对国家经济的健康发展有很重要的作用。具体做法为:

1、加强在职人员对税务相关知识的学习

由于当前我国税务方面的法律法规在不断的完善发展过程中,很多税务执法人员的知识在一定程度上有所滞后,所以,不断的更新知识对于提高我国税收征管水平具有很大的改善作用。

2、加强新的税务人才培养

国家要注重培养有专业税务知识的、代表较高纳税筹划能力的人才。加强注册税务师考试推广工作,吸收更多优秀人才,特别是青年人才来充实注册税务师队伍。

(五)大力发展我国税务事业,提高税务水平

1、完善税收的征管,强化依法管理

税务涉及税务机关,人,纳税人三者关系没有完备的法律保障是不可能完成实现的。

2、优化税务体制,激发需求

目前在以流转税为主的税制体系下,优化税种,科学设置理论原则使之更具有操作性。

3、明确市场主体,拓宽市场,提高行业水准

要政企分开,政府不能以自己的意志进行干预,建立有效的激励和监督体制,促使经营者追求企业的经济利益最大化。完善注册税务师考试办法,培养更多的税务从业人员。

4、优化管理模式,规范管理行为

在相关税收筹划机构的管理上要完善制度,制定出一整套科学的管理方案,彻底改变我国税收筹划人为操控的现状。在这一点上可以多借鉴国外的税收筹划管理经验,美国发达的纳税机制就是由纳税人、税务人和税务机关、行业协会等监管部门相互促进、相互制约的结果。

(六)提高企业财务人员的素质

税收筹划是一个长远的概念,企业财务人员要想高质量的完成企业的税务筹划,没有过硬的专业水平是不可能完成的,所以,注重财务人员的业务素质建设有利于企业提高工作效率节约经营成本,提高竞争力。对企业的财务人员业务水平建设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

(1)对企业财务管理人员进行业务方面的培训,提高其业务水平。

(2)建立起完善的企业内部财务监督体制,使企业提供的财务信息更具有真实性,从而有利于税收筹划的展开和筹划的科学性。

(3)财务人员自身要参加各种专业的培训;通过参加国家举行的各种考试来来提高自己业务水平;经常与有经验的财务人员进行沟通学习。

综观我国税收筹划的现状,虽然存在着很多的问题,但是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国家法律体系逐渐完善,税收筹划也将随之走向成熟和完善,将会更好的为我国经济建设服务。

参考文献:

[1]盖地.企业税务筹划理论与实务 (第3版)[M].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12年

[2]庄粉荣.纳税筹划实战经典百例[M].机械工业出版社,2012年

第12篇

关键词:税务筹划;纳税成本;税收负担

中图分类号:FS10.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9—6116(2012)05—0006—06

由于纳税人的税务筹划与政府的税收征管所代表的是相互对立的利益双方,而税务筹划的博弈方——国家政权则始终处于强势地位,因此,税务筹划理论研究和实务的发展非常缓慢而且也比较隐蔽。纳税人的税收抗争意愿实际上就是税务筹划思想,它虽然源远流长,但在实现法定税收之前,即在专制课税时期,其行为不会被认可,尤其是深受儒家思想影响的我国,更不会被认可。只有在立宪(立法)课税时代,纳税人的“税收抗争”,税务筹划行为才有可能被认可,并受法律保护。但是因税务筹划理论研究明显滞后于税务筹划实务,致使税务筹划实务存在较大风险。

一、税务筹划目标

目标就是努力的方向,就是希望达到的标准或境地。目标往往与任务相联系,即所谓“目标任务”。目标不仅可以分层,还可以组合。目标分层可以使目标层次化,使之更具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目标组合有利于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和运营、偿债、盈利能力。当然,目标也有主次之分,目标也不是一成不变的,税务筹划目标要因纳税人而有差异。

(一)税务筹划的基本目标

企业作为理性经济人,其最终目标是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这就要求企业要以最小的成本投入换来最大的收益产出。同时,企业作为理性纳税人,其基本目标(或最终目标)则是在遵守或尊重税法的前提下,在正确履行纳税义务的同时,充分享受纳税人的权利,实现企业税收利益最大化,税后价值最大化,而不是简单的缴税最少、缴税最晚。“公司的目标是在税务会计的限度内实现税负最小化及税后利润的最大化”。萨莉M.琼斯,谢利C.罗兹-盖特纳奇在其所著《税收筹划原理》(第11版)中也明确指出:“税收筹划意味着降低税收成本来最大化公司的价值。”同样是这两位作者,她们在《高级税收战略》一书中写道:“经营和财务决策的目标是税后价值最大化。”说明税务筹划目标与财务决策目标的一致性,也说明不能忽视税收因素对公司经营和财务决策目标的影响。

尽管税务筹划目标与企业财务管理目标最终一致,但税务筹划是从税收的角度或充分考虑税收因素,通过对企业财务活动的精心安排,使纳税人的可支配财务利益最大化,即税后收益最大化。

(二)税务筹划的具体目标

与税务筹划的基本目标相比,税务筹划的具体目标更容易量化,更可以体现“多元化”,可用来具体指导企业的税务筹划实务。

1.正确履行纳税义务

正确、恰当、得当地履行纳税义务是税务筹划的基础目标或最低目标,旨在规避纳税风险、规避任何法定纳税义务之外的纳税成本(损失)的发生,避免因涉税而造成的名誉损失,做到诚信纳税。为此,纳税人应做到纳税遵从,即依法进行税务登记,依法建账并进行票证管理,依法申报纳税,在税法规定的期限内缴纳该缴的税款。如果偏离了纳税遵从,企业将面临涉税风险。

由于税制的复杂性,决定着纳税义务不能自动履行,纳税可能会给企业带来或者加重企业的经营损失、投资扭曲和纳税支付能力不足等风险,纳税人必须正确掌握所涉税境的税法,尽可能地避免纳税风险带来的潜在机会成本发生。

2.降低纳税成本

纳税人为履行纳税义务,必然会发生相应的纳税成本。在应纳税额不变的前提下,纳税成本的降低意味着纳税人税后收益的增加。纳税成本包括直接纳税成本和间接纳税成本。直接纳税成本容易确认和计量,间接纳税成本则需要估计或测算。税制越公平,纳税人的心理越平衡;税收负担若在纳税人的承受能力之内,其心理压力就小;税收征管越透明、越公正,纳税人对税收的恐惧感、抵触感便越小。另外,税务筹划作为企业的一项理财活动,其本身也有成本,除直接成本外,还有间接成本,也称非税成本。

纳税人纳税成本的降低,不仅会增加企业的账面利润,同时也会增加企业的应税所得额,从而增加政府的税收收入。但纳税成本的高低往往不能完全取决于纳税人,税制设计合理与否、征管效率的高低,均会影响纳税人的纳税成本;而从税务筹划的目标分析,降低纳税成本主要是企业自身的努力。

3.获取资金时间价值

通过税务筹划实现递延纳税,相当于从政府取得一笔无息贷款,其金额越大、时间越长,对企业的发展越有利。在信用经济环境下,企业一般都是负债经营,而负债经营既有成本又有风险,要求企业负债规模要适度,负债结构应合理。通过税务筹划实现递延纳税,对改善企业的财务状况是非常有利的。

获取递延纳税的时间价值是假定税制和币值不变,如果预计未来税制或币值、汇率等可能发生变化,应充分考虑其变动趋势,避免日后出现相反的结果,那就“聪明反被”了。

4.减轻税收负担

在税收理论中,税收负担是指纳税人或负税人因税收而承受的经济利益牺牲或福利损失,即其承担的税额。税收负担可以分为直接负担和间接负担,货币负担和真实负担。

直接负担指纳税人缴纳的税款不能转嫁给别人,完全由纳税人自己承担,即纳税人与税负承担者为同一人,如所得税、财产税等直接税,其税负一般不能转移。间接负担指由他人以各种方式转移而形成的负担,即纳税人与税负承担者分离。

货币负担,指纳税人直接承担的货币税款。真实负担,亦称实际负担,指纳税人因纳税而牺牲的真实福利。在某些情况下,货币负担与真实负担可能相等、也可能不等。如果缴税给纳税人带来的效用相等,两者相等;如果缴税使纳税人感到效用牺牲较大,则两者不等。

税收负担既可以从全体纳税人的角度来考察,也可以从个别纳税人的角度来分析。前者被称为宏观税负,后者被称为微观税负。宏观税负是指一个国家中所有纳税人税收负担的总合,被称为总体税收负担,反映一个国家或地区税收负担的整体状况,一般用税收收入总额与GDP的比率表示。微观税负是指单个纳税人的税收负担及其相互关系,它反映的是税收负担的结构分布和每个纳税人的税收负担状况。

在税务筹划目标研究中,税收负担仅指微观个体的税收负担,而且是站在纳税人而非负税人(或两者兼顾)的角度。税收负担有两种表示方法:一种是绝对额,即纳税人支付给政府的税款金额;一种是相对额,它是纳税人的应纳税额与其计税依据的比率,即税收负担率。相对额具有较强的科学性和可比性,它便于从不同角度对不同层次、不同方面的税收负担进行分析比较。因此,税务筹划中的“税收负担”概念,一般是指税收负担率。

在计算纳税人的实际税负时,应不应该考虑税负转嫁和被转嫁因素?纳税人在将税负转嫁给他人时,也可能在被他人转嫁。因此,在计算企业实际税负时,不必考虑(计算)转嫁额,即不必考虑纳税人与负税人分离的问题。一是税负转嫁金额和被转嫁金额实际上很难准确计算出来;二是即使根据判断或测算计算出来,也没有合法合规的会计凭证作为依据;三是它已经体现在购销价格中,没有必要再进行主观剥离。税务筹划的各项具体目标不是截然分开的,不同企业可以有不同的目标,同一企业在同一时期也可能有几种目标、其不同时期的具体目标也可能有所不同、有所侧重,即纳税人应该根据其自身情况,设计适应企业发展的税务筹划目标层次或目标组合。

(三)税务筹划的目标分析

1.增加收益与资本增值

纳税人对财务收益的要求大致有三种:第一是要求最大限度地增加每年的收益;第二是要求若干年后纳税人资本有最大的增值;第三是既要增加收益,也要资本增值。对不同的要求,税务筹划的着力点是不同的。

2.降低税收成本问题

在税务筹划时,不能只考虑税收成本的降低,而忽略因筹划方案的实施所引发的其他费用的增加或收入的减少,必须综合考虑采取某个税务筹划方案是否能给企业带来收益。任何一项筹划方案都有其两面性,随着某一筹划方案的实施,纳税人在取得税收利益的同时,必然会为该筹划方案的实施而付出额外的费用,以及因选择该筹划方案、放弃其他方案所损失的相应机会收益。当新发生的费用或损失小于取得的利益时,该项筹划方案才是合理、有效的,当费用或损失大于取得的利益时,该筹划方案就是不可取的。只有预期收益大于相关成本时,才是有效税务筹划。

3.减轻税收负担问题

减轻税负必须是在纳税人整体收益增长的前提下才有实际意义,即减轻税负是为了实现税后收益最大。因此,当实施某项税务筹划方案而使税收负担最低与其税后收益最大呈正相关时,税收负担最低就是税务筹划的目标。当实施某项税务筹划方案而使税收负担最低与税后收益最大呈负相关时,税务筹划的目标应该以企业财务目标为其最终目标,即税务筹划要服从、服务于企业的财务目标。从这个角度上说,税收负担最低是手段而不是目的。

企业的任何一项经济活动,可能会涉及多个税种,税务筹划不能局限于个别税种税负的高低,而应保证整体税负最轻。在考虑整体税负的同时,还要着眼于生产经营业务的扩展,即使缴纳税收的绝对额增加了,甚至税负也提高了,但从长远看,如果资本回收率能够增加,还是可取的。理想的税务筹划应是总体收益最多,而不一定是纳税最少。

经济全球化导致国际经济贸易日趋频繁,跨国经营企业越来越多,各国的税制和税收执法水平都有明显的差异,如何构造境内与境外企业的组织架构,最大限度地获得税收抵免等优惠政策,是“走出去”企业应充分考虑的问题。

4.税后价值最大与税负最轻问题

税收负担最轻(小),或者说税收成本最低,并不意味着税后价值最大。极端的说,对流转税和所得税而言,如果没有收入,其税收负担等于零,可谓“最小”,但企业价值却未增加丝毫。可见,仅仅追求税收最小化是短视的、浅薄的。另外,为了实现税收负担最轻(小)而进行的企业重组(并购)和经营,必然也将给企业带来额外的非税成本,这些非税成本对企业的税后价值会有负面影响。税收与非税因素的潜在矛盾将使企业决策方案的评价和选择更为复杂、更加困难。当决策方案的税前收益与方案的非税成本相等时,在决定价值时,税收表现为中性。在这种情况下,最优选择当然是最低税收成本或最大税后收益的方案。有效的税务筹划是必须充分考虑税收因素和非税因素。在面对竞争的市场环境时,即使其税收成本较高,决策者也必须实施能够使公司价值最大化的策略。换言之,不能舍“企业”之本,逐“税收”之末。

在税务筹划研究中,一般是假定不同方案的税前收益是相等的,这样就可以将关注点集中在最小化税收成本或最大化税收收益的分析比较上。但现实是,决策者不能对非税因素视而不见,而应该保持清醒和稳健。在对税务筹划方案的利弊分析、权衡取舍中,是将税收作为决策制定程序的一个重要部分(因素),还是仅将税收作为填报纳税申报表的法定要求,这是两种根本不同的思路和理念。

二、税务筹划原则

(一)守法原则

合法的税务筹划当然是首选,但不违法的税务筹划也绝不会(或不应)排斥。因为税务筹划的根本动力在于筹划主体对税收收益的追求,不违法才是税务筹划的理性选择,违反税法的行为根本不属于税务筹划范畴。因此,以避税之名、行逃税之实的“筹划”根本不是税务筹划,当然也不是避税。

(二)不与税法对立原则

守法,虽然并不意味着只做法律允许的,但也不应该充当与税法对立的角色,税务筹划早期发展的缺陷就在于此。纳税人虽然不一定都是税法游戏规则的拥护者和捍卫者,但也决不能去做游戏规则的挑战者和破坏者。税务筹划就是要做税法游戏规则的精准而有效的利用者。税务筹划莫在刀锋上跳舞!

(三)自我保护原则

只有遵循守法原则,才能实现自我保护。纳税人为了实现自我保护,应该增强法制观念,树立税法遵从意识,熟知税法等相关法规。例如,我国大部分税种的税率、征收率不是单一税率,有的税种还有不同的扣除率、扣除范围和扣除标准;纳税人在兼营不同税种、不同税率的货物、劳务时,在出口货物时,在同时经营应税与免税货物时,要按不同征收率(退税率)分别设账、分别核算(它与财务会计的设账原则不同);当有混合销售行为时,要掌握混合销售的计税要求;另外,由于增值税实行专用发票抵扣制,依法取得并认真审核、妥善保管专用发票也是至关重要的。熟知会计法规,《企业会计准则》明确了与税法分离的原则,如何正确进行涉税事项的财务会计与税务会计处理是非常重要的问题;《小企业会计准则》则体现税法导向,纳税人只要正确执行会计准则就不会出现违背税法的行为。正确运用税务筹划的技术和方法,要做到适度、适当。

(四)成本效益原则

税务筹划要保证其因之取得的效益大于其筹划成本,即体现经济有效,有利于实现企业的财务目标。不仅要考虑各种筹划方案在经营过程中的显性收入和显性成本,而且还要考虑税务筹划的显性成本和隐性成本。

(五)适时调整原则

税务筹划是在特定税收环境下,在企业既定经营范围、经营方式下进行的,有着明显的针对性。税收法律环境经常发生变化,企业必须把握时机,灵活应对,不断调整税务筹划策略、制定新的税务筹划方案,以适应不断变化的社会经济环境和税收法律环境,在符合企业经营目标和发展战略的前提下,确保企业能够长期地获得税务筹划带来的税收收益。

(六)整体性原则

企业在进行某一税种的税务筹划时,同时应考虑与之有关的其他税种的税负效应,进行整体筹划、综合衡量,以求整体税负最少、长期税负最轻,防止顾此失彼、前轻后重。

综合衡量从小的方面说,眼睛不能只盯在个别税种的税负高低上,一种税少缴了,另一种税是否会因之多缴?因而要着眼于整体税负的轻重和税后收益的多少,充分考虑成本和风险因素。

(七)风险收益均衡原则

资产的期望收益率会随着其风险系数的增大而提高,随风险系数的降低而降低。风险与收益具有对等关系,风险与收益具有配比性。一般而言,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风险越大,收益越高;风险越小,收益越低;换言之,高风险与高收益,低风险与低收益紧密相连。企业要想获得高收益,就要准备面对、迎战高风险;而且,高风险也不一定必然会带来高收益,但低风险一般也不会带来高收益。税务筹划是为了获得预期税收收益,但应充分考虑税务筹划风险。现实中,企业往往可能是为了获得高收益,而不得不面临更大的风险。企业应当遵循成本效益原则,鱼与熊掌不可兼得。应该关注的是,如何分散风险、化解风险,实现预期税务筹划目标。

不当税务筹划会加大企业涉税风险,而不当税务筹划往往是因对税收等相关法规不能充分了解(理解)所致。

三、税务筹划原理

(一)根据收益效应分类

根据收益效应分类,可以将税务筹划原理归纳为绝对收益筹划原理和相对收益筹划原理两类。

1.绝对收益筹划原理

绝对收益筹划原理亦称最轻税负原理,即直接减少纳税人的纳税绝对额,从而减少企业资金的流出,增加企业用于融通的资金,间接为企业融资,相当于企业从政府获得一笔无偿捐赠。它又分为直接收益筹划原理和间接收益筹划原理。

直接收益筹划原理是指通过税务筹划直接减少纳税人的纳税绝对额而取得收益的原理;间接收益筹划原理是指在相关纳税人之间通过转移价格方式,虽然纳税人整体(总体)计税依据没有减少,但减少了另一个(一些)纳税人纳税绝对额,从而间接减少课税对象所负担的税收绝对额而取得收益的原理。

2.相对收益筹划原理

相对收益筹划原理亦称最迟纳税原理,即递延纳税。它是从货币时间价值角度体现税务筹划的融资功能,即通过对纳税义务在时间上的安排,如选择有利的会计政策(处理方法),实现递延纳税。虽然纳税人一定时期内的纳税总额并没有减少,但本纳税期的纳税义务递延到以后纳税期实现,就可以获得递延纳税的时间价值。一般而言,递延纳税可以增加本期的现金流量,使纳税人在本期有更多的资金用于经营或投资,从而节省利息支出,相当于取得一笔无息贷款;如遇通货膨胀,因币值下降,延期缴纳税款实为降低了应纳税额。

(二)根据着力点分类

对影响纳税额的因素进行分析,从而决定如何进行税务筹划。根据筹划的着力点不同,可以将税务筹划原理分为税基筹划原理、税率筹划原理和税额筹划原理。

税基筹划原理是指纳税人采用缩小税基甚至解除纳税义务的原理。在所得税中,可以将税基看做是应税所得。税基是计税的基数,在适用税率一定的条件下,税额的大小与税基大小成正比。税基越小,纳税人承担的纳税义务越轻。

税率筹划原理是指纳税人通过纳税人身份、适用税目的选择,从而降低适用税率、减轻税收负担的原理。

税额筹划原理是指纳税人通过直接减少应纳税额的方式来减轻税收负担或者解除纳税义务的原理,常常与税收优惠中的全部免征、部分免征或减征相联系。

(三)税务筹划原理的实际运用

1.递延纳税原理下的税基递延

纳税人总是期望支付较少的税款,或者在税款不能少缴的情况下,期望税款支付的时间能够尽量延迟,因为货币自身是有时间价值的,而且这些被递延的税款在被延迟期间可以用于再投资以获取投资收益,也可以用于减少企业的筹资从而降低筹资成本。因此,在一般情况下,递延纳税可以体现税务筹划的相对收益筹划原理。

2.税基递延中涉及的应税收入与扣除费用

对企业所得税来说,税基(应纳税所得额)涉及应税收入额与扣除费用额两个因素,应税收入额与税基正相关,扣除费用额与税基负相关。在扣除费用额不变时,如果通过递延收入实现税基递延,收入递延带来的损失一般会大于税额递延带来的收益。税基递延直接导致税后利润也递延,以我国现行企业所得税法为例,其税后利润是税基的75%,税额是税基的25%,在税后利润和税额同时递延时,由于税后利润的比例更大,税后利润递延的效果会大于税额递延的效果。而税后利润带来的是企业经济利益的流入,税额是企业经济利益的流出,两者相比,实则相当于递延纳税导致经济利益流入也被递延了,而企业通常都是期望经济利益流入尽早实现,这就与税务筹划的出发点相悖。

在应税收入额不变时,如果通过加快(负递延)费用扣除实现税基递延,加快费用扣除带来的既有税基递延带来的“损失”,也有加快费用扣除带来的“收益”,应针对具体影响因素权衡两者利弊,不宜得出绝对结论。

在探讨递延纳税原理的运用时,如果将流转税因素也考虑进去,税基递延也就是应税收入额(销售额、营业额等)的递延,它与企业所得税筹划中的递延收入导致的结果应该是一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