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金融投资风险管理

金融投资风险管理

时间:2023-09-13 17:15:12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金融投资风险管理,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金融投资风险管理

第1篇

为了更好地对私募投资公司的风险管理机制进行剖析,本文以固定收益产品为视角,首先对当前私募投资公司风险管理控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其次,对私募投资公司中的固定收益产品投资中的风险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最后,基于以上两点,对如何完善私募投资公司风险管理控制、规避投资风险提出政策建议。

一、私募投资公司风险管理控制存在的问题

当前,我国私募投资风险管理控制防范机制虽然已经初步建立,但是面对经济发展过程中出现的新情况,以及金融资本运行中出现的问题,私募投资公司风险管理控制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互联网金融的迅猛发展导致私募投资公司投资风险不断增加。由于互联网金融的数字化、多元化以及普惠性的特点,互联网金融风险不断增加。主要体现在:由于互联网金融在发展过程中尚未建立健全的监管机制,导致整个互联网金融行业中的企业资质参差不齐,大大加大了互联网金融的安全性问题的严重性;由于互联网金融在发展过程中尚未建立健全的监管机制,互联网金融行业的准入门槛没有具体的界定和要求,对金融监管机构对一些违规的互联网金融企业不能做到全面的监管,大大增加了互联网金融的风险。在这种情况下,私募投资公司的风险将大大增加[3]。

(二)私募投资公司风险管理控制防范模式不健全。当前,募投资公司风险管理控制防范大多针对的是传统金融市场上容易出现的问题。但是,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我国产业结构的调整以及实体经济的转型,我国的金融市场交易频繁的同时其市场结构也发生了转变,金融机构业务交叉不断增多,这种情况下,单一的风险监管防范模式便不能更完善的对金融风险进行监督预警,缺失必要的私募投资公司风险处置机制[4]。

(三)私募投资公司风险管理控制监管体系不完善。有效防范投资风险的发生的关键在于建立一个系统完善的私募投资公司风险监管体系,而私募投资公司相关监管部门的工作有效性是投资风险防范的必然要求。但是,由于私募投资公司的风险管控的相关政策法规对于目前的投资风险的管理和识别存在一定的监管盲区,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投资风险,不利于私募投资公司规避风险的发生。

二、固定收益产品风险的影响因素

固定收益产品主要是指一种为了规避由于经济发展不稳定和其他宏观因素对资本投资带来风险的一种理财产品。私募投资公司进行固定收益产品主要是为了规避由于随着宏观环境变动而造成的利率、汇率的变动,从而实现超额收益的一种投资行为。但是,由于目前国内外宏观环境的变动以及国际贸易形势的变动,固定产品风险主要受以下两方面的因素影响:

(一)人民币国际化进程带来的汇率波动将有可能导致固定收益产品投资的风险发生。一方面,由于我国国内经济发展态势一直良好的同时发达国家的经济发展却呈现出衰退的趋势,在这种情况下,人民币国际化进程的全方位推进,有可能会提升国内外投资者对人民币升值的预期,有可能引起国内外资本市场的流动,投机性的投资增多,引发金融危机,人民币汇率的变动导致固定收益产品的收益发生变化。另一方面,当人民币升值区间没有达到投资者的预期时,将有可能导致国外投资者、投资企业抛售人民币资产,引起人民币汇率的不规则变动,对我国的国际贸易活动以及国内实体经济的发展产生影响,造成系统性的金融危机[5]。

(二)利率市场化进程的推进带来的利率波动将有可能导致固定收益产品投资的风险发生。为进一步促进我国金融行业发展,“十二五”规划指出,要进一步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进程。当前,我国经济发展步入新常态,我国金融体制改革不断深化,稳步推进利率市场化的进程成为维持我国经济平稳增长以及金融市场稳健发展的关键举措。利率市场化进程的推进直接带来信贷风险溢价、竞争激烈等一系列问题。利率的变动对固定收益产品的收益产生巨大的影响,如果由于利率波动导致固定产品的收益率低于商业银行同一时期的定期存款利率时将会导致其固定产品的价格下降,增加了私募投资公司对固定收益产品投资的收益[6]。

第2篇

关键词:保险;金融市场;融合;风险管理

随着保险业的飞速发展,大量的保险资金进入金融市场,在活跃市场的同时也为保险公司带来了丰厚的收益。但是,保险公司传统的风险管理方式已逐渐无法适应风云变幻的市场环境。保险和金融市场的融合发展带来了一些新的风险问题,面对这些新问题,保险公司应当做出怎样的应对措施值得我们深入研究。

1保险、金融融合发展的影响

保险业的兴起使保险资金急剧增长,同时,随着国家对保险监管制度的放松有效促进了保险业的金融投资活动,进一步加快了保险业与金融市场的融合,其产生的影响主要表现为:一是促进了保险投资方式的多样化。金融市场的发展推出了更多的新型金融工具,这使保险投资方式的选择变得更加多样,在选择投资方式时保险公司可以根据期望获得的投资收益、对保险资金安全的需求以及对资金流动性的要求等进行适当选择,按照公司特点和业务需要合理的安排投资组合。二是证券化投资趋势增强。多样的保险投资方式给保险公司更大的投资选择空间,根据调查显示保险公司投资于银行存款、抵押贷款等货币市场工具的比例正逐步缩小。因为货币市场工具的投资回报率远低于股票、债券等资本市场工具,因此保险公司表现出对资本市场工具的投资偏好,投资的证券化趋势正逐步增强。三是深刻影响了保险经营活动。保险公司的承保业务是保险资金来源的主要途径,但是该业务盈利能力有限,部分业务甚至呈现负增长,投资业务的较高回报率使其获得的收益成为保险公司盈利的重要途径,同时也成为保险业发展的重要支撑。

2融合发展产生的新风险

2.1投资国债风险

我国现行的利率不是由市场供求关系形成的市场化利率,其与实际情况存在着一定的利率差,这导致保险金投资获得的收益可能无法达到市场利率投资收益水平。国债收益率常常高于银行利率,是保险资金投资的重要选择之一。但是随着银行业竞争的日益激烈,银行利率不断下调,这导致国债收益率的波动性也不断增强,投资国债已不再是高端安全的投资行为,其投资风险逐步显现,任然沿用传统的债券投资风险管理方式已无法抵御投资国债的风险。

2.2投资股票、基金的风险

随着国家对保险监管政策的逐步放松,保险资金开始向证券市场流入。但是,我国的证券市场发展起步较晚,许多的法律规范还不完善、制度还不够健全,投资股票、基金的风险比较大。此外,我国大多数的投资者投机心理比较严重,这进一步加剧了证券市场股票、基金价格的波动。因此,保险资金不论是直接进入股票市场,还是投资基金,都可能面临较大的风险,若保险公司不能提前做好风险管理和防范工作,预留充足的风险准备金,很可能因为投资失利而影响企业的正常运营。

2.3投资银行存款的风险

投资银行存款的风险主要来自存款的信用风险和利率风险。在我国金融市场上,银行占据主导地位,政府是银行存款的重要担保,因此投资银行存款的信用风险是极小的。在利率风险方面,保险公司在投资银行存款时是通过与银行订立协议利率的方式进行的,这种方式有效抵御了一定的利率风险,当银行利率下调时保险公司不会因此导致收益的下降。但是协议利率不是由市场形成的,与市场实际利率可能存在一定的差距,若因市场经济环境改变导致协议利率低于市场利率,则会导致保险公司收益的下降。市场通胀的不确定性给保险资金投资银行存款带来了一定的风险,但是其风险程度要远小于投资证券市场。

3抵御新风险的对策

3.1完善保险资金运作管理制度

完善的保险资金运作管理制度是保障资金安全和保值增值的重要保证,因此保险公司应当根据企业运营情况完善保险资金投资运作管理制度,从投资决策、交易管理、会计核算等方面进行制度约束,防止人为因素导致投资风险。同时,保险公司应当树立科学的投资理念,把追求长期稳定的投资收益作为企业投资决策的准绳,在保证资金安全和满足运营流动资金需求的基础上合理投资,将投资风险控制在合理范围内,通过科学投资实现预期投资收益目标。

3.2选择合适的投资组合

随着保险投资方式的多样化发展,保险公司将面临更多的投资选择,伴随而来的是投资风险的增加。与发达国家相比,当前我国金融市场还存在不完善、不健全的问题,这增加了投资风险的不确定因素,将保险资金投资于资本市场可能面临巨大的风险,甚至给企业带来严重损失。因此,保险公司在选择投资方式时要从我国的基本国情出发,将资金保值作为投资决策的首要考虑因素,避免盲目追求高收益,在可承受的风险范围内适度的选择资本市场投资,合理配置投资结构,在确保实现稳定投资回报的基础上适度的追求高收益。

3.3加强风险管理人才队伍建设

市场经济环境的不断变化增强了保险资金投资风险的不确定性,这对保险公司的风险管理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其不仅要求从业者对多样的投资业务有深入的了解,还要求他们对市场环境的变化情况能够及时的掌控。然而,当前保险业在投资方面和风险管理方面的人才含有量十分有限,在应对多样的投资风险问题时各保险公司则表现得较为被动。因此,保险公司应当着力加强风险管理人才队伍建设,加强先进风险应对办法的总结和积累,通过灵活运用多种投资工具分散风险,进而促进企业整体效益的提升。

参考文献:

[1]展凯.保险公司风险管理理论与实务[J].金融经济,2014(8).

第3篇

关键词:风险管理;金融工程;市场秩序;效率

经济发展离不开金融,而金融的纵深发展则脱离不了对风险管理的重视。当前,金融工程利用数理技术以及计算机技术等前沿性理论分析在金融发展中出现的问题,对风险管理的方法以及技术提供了完备的方法论指导,同时金融工程将提供新型的金融手段与金融产品,在未来金融的发展中必然具备广阔的发展空间。

一、金融工程内涵及特征

金融工程将经济领域的概念与工程管理领域的概念结合在一起,在我国属于一门新兴的学科,而且伴随经济的发展,这门新兴的学科重要性更加凸显。在金融发展中,金融工程使金融的管理更趋完善,管理方式更加科学,管理效率不断提高。从金融工程的狭义角度来看,金融工程是指利用计算机技术以及金融理论和数学理论等知识开发金融产品,推动金融产品的发展。而更广义的角度将金融工程理解为对采用工程化处理的模式来对待金融问题,对金融产品的开发、设计、交易以及风险管理等各个方面全方位的把握。金融工程系统化囊括了金融领域中出现的问题以及处理方式。当前。金融工程对风险管理表现出了创新的方法理念,并以最新的风险管理理论作为核心的理论。在风险管理中存在着以下特征。首先是金融工程的数理化特征。金融工程将数学、统计学以及计算机技术等知识应用在金融工程中,在专业性知识的支撑下,金融产品更加科学化,同时在风险管理中也呈现出定量化的特征。其次金融工程提高了对风险管理的技术程度,利用金融工程开展的项目,专业化程度更高。最后金融工程的工程化特征,金融工程的核心特征就是其工程化,也就是说采用无套利均衡分析,规避金融风险,提高市场套利几率。

二、金融工程在风险管理中的应用表现

在金融领域中存在的风险主要是指价格风险、投资风险以及风险。这些风险性因素的存在时刻的影响着资金总额在市场中的浮亏浮盈。金融工程的应用主要是为了减少这些风险性因素对金融市场所造成的破坏性影响。而其应用也主要从对这些风险的管理和控制中表现出来。

1.金融工程对价格风险的管理和控制

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这一价值铁律一直指挥着市场的行为,在市场接触到相关信息时就会形成价格的波动,而这种波动则会给市场主体带来资金安全收益的风险。金融工程对价格风险的管理与控制将主要是通过金融创新,通过提供价格风险管理工具以及衍生的金融商品所形成的金融工具创造经济价值,从而补偿因为市场波动带来的风险。金融工程对不同的价格风险提供了不同的管理和控制手段,从而保证对价格风险的有效规避。

2.金融工程对投资风险的管理和控制

投资风险是指投资者利用自己的闲散资金进行商业性的投资以实现在短期内获得相应收入,从而实现预期目标,但是在金融市场中的投资却时刻的受到风险性因素影响,投资者的资金很可能会受到亏损以致无法完成预期的目标。利用金融工程技术特别是其相关的衍生金融商品能够减少对投资风险的影响。在投资中可以利用多样化多元化的投资搭配模式对投资过程中的相关风险实现对冲,减少资金总量的流失。投资风险因投资的种类以及投资的时机而定,而金融工程中的相关数理分析将提供完备的技术分析体系以及思维方式,减少投资的盲目性,提高投资的针对性。

3.金融工程对风险的管理和控制

风险主要集中在公司的金融风险管理中,在现代企业中企业的所有权以及管理权是分离的,企业的管理者并没有拥有企业的绝大部分股权,在企业的盈利计划上虽然也考虑到企业的发展,但是绝大多数时候是从自身利益出发,谋求公司经营目标的实现。然而在长期的管理中因为对市场的判断以及自身的能力与意愿等因素影响企业经济效益的实现,人不能给公司经营带来收益最大化,为此在公司的发展中就需要对风险进行控制和管理,公司管理人员拥有公司的股份,这样管理人员的利益和公司的经营效果绑在一起,为公司的发展提供保证。

4.金融工程对数量风险的管理和控制

数量风险主要是指在市场经济中因为信息的不充分、可替代产品的出现以及市场需求的浮动等元素造成了数量的过多或过少的现象,也就是说数量上的不确定性造成了对投资总额的盈利收入影响。当经济主体因为利好的信息大量的创造市场供给,在有限的市场需求情况下就会形成过量的投资,投资资本回收不到位,很可能会造成对自身经济情况的改变。数量风险看似是从一个较小的经济主体出现,但是会影响到整个行业的发展,最后将影响到整个经济秩序以及经济体系。针对数量风险的控制与管理。金融工程提供了商品期权和宏观衍生金融产品等类型的金融产品。通过对这些新的产品的使用将分散交易过程中的数量风险。

三、金融工程在风险管理中的应用优势

金融工程应用在风险管理中实现了对风险的有效管理与控制,通过对资金的管理,规避了资金流失的风险。当然金融工程在管理中也存在着一些问题,例如金融工程应用范围较窄,金融工程主要以价格风险以及投资风险为主,在其他的应用方面较为有限,这也是其应用的一个局限。但是尽管存在应用局限问题掩饰不了其在应用中的优势。

1.金融工程提高金融机构的经营效率

金融工程在运用的过程中采取较为专业性的知识,通过这些专业的技术分析能够判断存在的投资风险问题。金融机构在进行金融产品的设计以及交易的过程中需要掌握相关的知识以及信息,而金融工程将能够为金融机构形成科学合理的金融组织模式以及治理机构,同时金融工程也将为金融机构提供科学准确的分析手段与分析方法。金融工程将完善金融体系的风险配置功能,能够提高金融机构管理风险的科学技术水平,从而提高金融机构在金融市场中的效率。

2.金融工程改善金融市场环境

金融工程的一个主要特征就是对风险的管理和控制,在深受信息影响的金融市场,一旦出现不利的信息,价格就会随着价值大幅度波动,一旦在风险管理落后的情况下参与到金融市场中就会受到市场风险的冲击。金融工程进行风险管理主要是通过风险分散和风险转移两种方式,风险分散的方式强调弱化风险的危害程度,通过不同的方式来实现投资,避免所有的投资资金都遇到风险。而风险转移是在风险即将到来或者是已经到来的时候将现有的投资资金转移安排到其他的投资项目中,规避在风险中存在的资金受损情况。

3.金融工程提高金融市场效率

金融工程在发展中能够向市场投放各种金融工具而这些金融工具为资金的流动提供媒介,在不同金融工具的相互组合中一方面为投资者提供了投资的机会,创造利润空间,另一方方面,这些不同的组合将有可能规避风险的效果,在市场经济中,投资者通过这些工具实现了资金的流转,同时也能够在金融市场中套利,对于投资者来说是皆大欢喜,而对于市场来说,市场活力被带动起来,市场更具商机。市场在金融创新的过程中能够实现效率的提高,投资者的选择空间放大,这些都潜在的为市场的快速发展创造条件。

4.金融工程有助于完善金融体系

金融工程在风险管理中的作用使得金融快速发展,同时也将促进金融发展经验的积累,有助于金融在发展中形成健全的金融体系,将金融的实践经验以及科学的方法论相结合,突出了金融发展的科学化特点。金融体系的完善离不开对金融风险的控制,而金融工程对风险管理中的作用将为金融体系做出重要的贡献,而且由于金融工程在发展中利用了前言性的金融知识以及数理信息技术知识,这些将为金融体系的发展奠定良好的知识基础,金融工程的运用将提高金融现代化水平。金融工程作为一门新兴的学科,无论是在金融工具的提供上还是金融风险的控制方法上都具有优越性,它能够为金融体制的健康发展提供支持,为了规避我国在金融发展中的风险,有必要加大对金融工程的研究与运用。

作者:张宇 单位:辽宁大学

参考文献:

[1]朴勋.金融工程与金融市场的关系研究[J].经营管理者,2014(02).

第4篇

风险是企业金融投资不可避免的,其中,证券投资风险、基金投资风险以及衍生金融资产风险是企业金融投资的常见风险。

(一)证券投资风险

任何投资行为均存在相对应的风险,证券投资绝不例外。在证券投资过程中,企业决策若存在问题,或出现盲目投资等现象,导致企业回报率降低,致使企业资产损失严重。面对证券投资风险,企业金融决策人常常由于心理负担重,导致决策出现失误。同时,因证券价格呈现出不断下滑的趋势,大大减少企业的经济效益,甚至出现亏损现象。若证券价格呈现出上下波动的情况,可能诱发一系列连锁反应。例如,基于证券价格处于上涨阶段,企业立即投入大量资金,并未对证券价格大幅上升的原因进行分析,致使投资行为过于盲目,大大增加证券投资风险,影响企业经济利益。

(二)基金投资风险

目前,基金是诸多企业选择的投资方式。基于基金投资过程中,专家将小额资金集中起来,在观察市场情况的基础上,实施投资。全部基金投资过程是基于多个投资人员共同出资所构成的,因此,基金投资方式安全性较高。同时,基金投资仍存在一定风险,例如,基于多种方式下,企业筹集大量资金,却没有专业程度高的投资专家进行投资指导,导致基金投资存在安全问题。部分企业将基金投资视为储备自身资产的手段,未以基金类别为指导,科学购买基金,以经济收益为基金购买的唯一指标。鉴于此,基金投资存在一定风险,导致企业投资面临风险。

(三)衍生金融资产风险

作为新型投资方式,衍生金融投资是金融投资过程中最近所产生的投资方式,导致传统企业金融投资管理受到较大影响。相较于证券投资与基金投资,衍生金融投资风险更高。该种投资方式以控制企业大量现金为出发点,易导致企业运行过程中出现资金周转不灵等问题。若企业采用衍生金融投资方式,迫使企业资产价值处于上下波动状态下,增加企业财务管理难度。若企业采用正确的操作方式,将大大增加企业经济效益。相对而言,若企业操作方式不正确,且存在失误现象,将缩减企业经济收益,甚至导致企业出现亏损现象。

二、企业金融投资风险的控制措施

(一)构建健全的风险管理机制

一方面,引导管理人员树立较强的风险意识,制定切实可行的风险防范应对制度,例如,设置专门管理企业风险情况的风险管理部门,达到投资风险治理科学化标准。构建科学化经营管理制度,以企业自身风险承担能力为指导,优化科学投资决策,保证企业投资有效性。积极落实投资决策责任制,加强对投资主体的管理。构建投资风险应对制度,对企业风险损失进行严格管理。

另一方面,完善企业风险预警指标系统,对企业潜在的投资风险进行及时准确的预测,促使企业财务决策水平得到提升。基于企业信息化发展前提下,加大对企业经济效益的研究力度,在积极应对和控制投资风险的基础上,促使企业盈利能力、价值创造能力、现金创造能力以及发展潜力得到全面推进。

(二)强化投资管理人才队伍建设

人力资源是任何企业发展的保障,是增加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关键所在,是推动企业发展的内在动力。因此,为有效防范金融投资风险,企业应强化投资管理人才队伍建设,充分发挥人力资源的作用与价值,增加企业经济效益。通过定期或不定期的知识讲座与教育培训,指导投资管理人员学习金融投资的专业知识,提升投资管理人员的专业操作技能,达到提高企业软实力的目的。同时,完善奖惩制度,激发投资管理人员工作积极性与主动性,促使投资管理人员主动提升自我,提高自身业务水平,引导其秉承着严谨、认真的工作态度投入到工作中去,为构建一支综合素质高、专业能力强的投资管理人才队伍奠定基础,提高企业金融投资风险管理效率,降低金融投资风险对企业的影响。

(三)优化风险应对方案

在金融投资过程中,不同类型的金融投资存在不同的投资风险,因此,企业应优化风险应对方案,采用有效的防范措施,提高企业抗风险能力。第一,风险保留,该种方式以少量资金为前提,支付工作由投资主体执行,第二,风险转移,即采用相关措施,促使风险发生转移,减少风险对企业的影响。第三,风险消除,该方式具有不易操作的特点,是一种借助预测援救技术达到增加预期收益目的的措施。第四,损失控制,即若企业存在金融风险,通过行之有效的手段,促使损失降到最低。

(四)加强对现金流的管理

严格控制管理现金流是企业积极应对财务风险的基础和保障。首先,强化对企业资产的管理,对企业资产实施定期盘活固定政策,达到资产流通与变现的目的。其次,尽最大努力减少存货、预付款以及应回收货款等资金的使用,通过增加贷款、减少分红、发放债券以及增加权益资本比率等手段,促使易变现率得到提高。最后,对应收账款进行严格管理,基于信用政策科学化标准基础上,实施销售人员责任制,强化对应收账款的管理。同时,企业增加对经营性净现金流的关注度,促使利润得到提高,以经营性现金流状况为出发点,合理选择投资模式,保证投资决策科学性。

第5篇

    投资风险识别活动的基本任务是将投资过程中可能面临的不确定性转变为可理解的风险描述,作为一项系统过程,风险识别有其自身的活动过程。

    1.发现或者调查风险源。风险管理人员在识别投资活动所面临的风险时,最重要、最困难的工作是了解投资活动可能面临的风险的来源,如果不能识别投资活动所面临的潜在风险,风险因素聚集或者增加,就会导致风险事故的发生。在风险事故发生以前,发现引起风险事故的风险源,是投资风险识别的核心,因为只有发现风险源,才能有的放矢地选择风险应对策略,改变风险因素存在的条件。引起风险事故的风险源既有可能是物质方面的和经济方面的,也有可能是社会方面的和政治方面的,还有可能是法律方面的和操作方面的。

    2.认知风险源。在识别了投资风险的风险源之后,风险管理人员需要对风险源进行认识、了解和测定,这是风险识别的关键。不同的风险管理人员,其认知风险源的能力和水平也是不同的。如果风险管理人员缺乏经验,对已经暴露的风险源视而不见,其结果就会导致本来可以避免的风险事故的发生。加强风险管理人员的教育和培训,提高风险管理人员认知风险源的能力,可以提高投资风险管理的水平,降低投资活动的损失。

    3.预见危害。危害是造成投资损失的原因,危害不能用来指那些可能带来收益的原因,因为危害不仅具有损失的意义,而且也比损失的程度更大。尽管在不同的环境下,产生投资风险事故的形式不同,但是风险事故带来的危害却是大致相同的,即造成投资活动收益的减少。无论由什么风险因素引发的风险事故,都会产生比较大的损失,因此,投资风险识别的重要步骤是能够预见到危害,这样,才能将产生危害的条件消灭在萌芽状态。

    4.重视风险暴露。重视风险暴露是投资风险识别的重要步骤。对于可能遭受损失的投资活动,都有风险暴露的可能,必须重视投资活动的风险暴露。重视风险暴露,就是重视风险因素与风险事故的关系。投资活动的风险暴露一般包括实物资产的风险暴露、无形资产的风险暴露、金融资产的风险暴露和责任风险暴露等。

第6篇

关键词:保险资金;保险资金运用;风险管理

自我国实行改革开放以来,保险市场保持了快速发展势头。其中保险资产运用额快速增长,2009年资产运用

额为3.74万亿,同比2008年增长22%。

为维护我国金融体系的稳定发展,面对越来越庞大的保险资金运用规模,如何做好风险管理将是工作的重中之重。根据美国保险业1996-2000年的测算,如表1所示,保险投资风险是保险公司最大的风险源。因此,保险业必须提高对保险资金投资风险管理的重视程度。保险公司风险比例图,如图1所示。

从诱发保险资金投资风险因素的角度来看,我国保险资金投资主要面临七大风险,即利率风险、市场风险、通货膨胀风险、信用风险、流动性风险、操作风险和委托-风险。一是利率风险是指市场利率的波动给保险公司资产造成损失的可能性。二是市场风险是指证券市场因各种因素影响而引起的保险公司资产损失的可能性,如经济周期特征、行业结构调整、金融市场制度变化、投资者心理波动、财政政策或货币政策的调整等。三是通货膨胀风险是指由于价格总水平的变化导致金融资产总购买力变动,从而使保险公司产生损失的可能性。四是信用风险是指交易对手不能按事先约定履行其责任及义务的可能性。五是流动性风险是指保险公司因资产与负债的流动性不一致,资产变现能力不足,从而遭受损失的可能性。六是操作风险是指管理者的投资政策不当或投资业务执行者因自身原因造成损失的可能性。七是委托-风险是指在保险资产管理公司的资金运用模式下,保险公司将部分或全部保险资产交由保险资产管理公司运用,因两者信息不对称,因此存在遭受损失的可能性。此外,保险资金投资还可能面临社会风险、汇率风险等。

结合我国市场实际情况,加强我国保险资金投资运用风险管理可分为内部控制和外部监管两方面:

第一,保险公司的内部控制。

一是树立正确的投资经营理念。保险公司应根据自身情况确立其投资理念,所有的投资行为均应基于该理念,只有投资文化及理念明确且统一,才能保证保险公司投资行为的连续性和一致性。同时,该理念应以市场状况为基础,且随市场变化而变化。

二是完善公司组织架构。根据《人身保险公司全面风险管理实施指引》,要求人身保险公司加强全面风险管理,包括董事会下设风险管理委员会,任命首席风险官对公司的各类风险进行管理,成立独立的风险管理部门,且建立风险责任机制,将来风险管理效果将与绩效相挂钩。

三是选择适合我国保险业自身特点的资金管理模式。一个适合自身发展的保险资金管理模式不仅可以确保保险公司的投资收益,而且可以有效防范和化解风险,保证保险公司的偿付能力。在当今世界500强的34家股份制保险公司中,有80%以上的公司采取了专业化保险资产管理机构的模式对保险资金进行经营管理和运作。与完全依靠外部委托模式和完全依靠内设投资部门模式相比,专业化保险资产管理机构有效降低了保险资金运用风险。

四是建立覆盖业务全过程的风险监控机制和风险管理体系。首先应建立风险信息汇总分析系统;其次应实施交易监控的集中管理;再次需建立实时风险管理评估体系;最后应建立风险预警系统,实时动态预警资产风险。

五是建立科学的投资决策准则、投资组合策略、绩效评估体系及投资运作流程。首先,保险公司的投资决策准则基于投资理念,是保险资金投资的指导性原则,帮助保险资金管理部门明确投资理念、投资目的、盈利目标及潜在的风险;其次,公司在监管部门对于保险资金投资比例的规定范围内,选择合适自身的投资工具和投资组合策略,并通过保险资金风险投资项目多样化以分散风险,保障资金安全;再次,应形成保险资金投资绩效评估体系,对资金运用的效率和收益按设定指标进行考核和评估,全面分析保险资金运用情况和运用效果;最后,应建立涵盖投资决策、投资执行、投资评估三大环节的投资运作流程,形成相互制衡、相互协调、相互促进的动态投资管理体系。

第二,监管部门的外部监管。我国目前资本市场尚未成熟,保险公司自我内控机制仍不完全,保险公司投资能力不足,风险承受能力不强,我国应逐步建立起政府依法监管,企业内控,社会公众监督相结合的有效监管体系,强化政府监管职能。保监会、银监会、证监会三大金融监管部门应密切合作,严格监管,共筑防范风险、保障资金安全的防线。保监会可以以确保公司偿付能力为中心,对保险投资各渠道最高比例和投资组合制定指导性规则,此外,保监会还可充分发挥舆论监督的功能,引导保险资金合理投资,理性操作,使保险资金投资的风险最小化。

参考文献:

1、陈洁.保险资金运用渠道拓展及其风险防范[J].上海保险,2010(6).

2、陈芝凯.浅议保险资金运用渠道的拓宽及风险管理[J].金融与经济,2007(3).

3、杨琳.保险公司投资风险与控制[J].中国保险,2005(2).

4、丁少群.面对金融危机保险业高增长下蕴含的高风险[J].上海保险,2009(1).

5、段善雨.我国保险资金的运用渠道及其风险管理[J].经济经纬,2007(4).

第7篇

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计算机及网络技术的广泛应用,企业的信息化建设成为企业实现现代化管理、提高竞争力的重要手段,并从根本上改变了企业传统的生产、采购、销售和管理模式。但由于历史、体制、观念等多方面的原因,信息化建设在企业中的应用并非一帆风顺。尤其是由于信息化建设项目的投资额较大,风险因素较多,如何进行有效的投资风险管理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传统的风险管理方法将投资中的风险和不确定性作为影响企业投资价值实现的不利因素,并通过对风险的识别和控制来消除或减小其对投资的影响。同时,信息化投资的不确定性也为企业带来了更多的选择机会,决策者可以根据企业的资源状况、项目不确定性的演变趋势对信息化投资做出合理规划,更好的实现投资价值。期权就是适应国际上金融机构和企业等控制风险、锁定成本的需要而出现的一种重要的避险衍生工具。与传统风险管理方法相比,期权在规避风险的同时,还充分认识到了投资不确定性所赋予企业的期权价值。基于此,本文将从期权管理投资风险的原理出发,研究一种利用期权进行企业信息化投资风险管理的新方法。

二、运用期权进行企业信息化风险管理的基本原理

“企业信息化”是“信息化”概念对企业的应用。它是指在企业管理的各环节不断应用信息技术,特别是计算机技术和通讯技术,深入开发和利用信息资源,加快企业信息的传递、加工和处理速度,及时为企业管理者提供决策依据,促进管理水平和竞争能力提高的过程。企业信息化是企业迎接新经济的挑战、大幅度提高运作效率、降低运营成本、把握新的商业机会的必由之路。在企业信息化的建设过程中,我国企业受地区意识的影响,大多数还处于一种半封闭的状态,企业未能亲身感受到全球化市场竞争和我国入世后带来的挑战和压力,时至今日仍处于传统、粗放的管理状态。科学的决策机制以及危机意识、管理意识和创新意识的缺乏,使管理已成为制约企业发展的瓶颈。

要真正改善企业的管理,需要运用系统化的思路,建立规范化的管理体系。金融期权作为一种风险管理工具,以其特有的发现价格配置资源、套期保值规避风险等经济功能,在经济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期权是期权持有者在未来特定时间以特定价格买进或卖出一定数量的资产的选择权。期权管理风险的基本原理是:对于期权买方而言,如果未来标的资产的价格发生有利变动,投资可以获利,则可以选择在期权到期日或有效期内按约定价格行使权力;而如果未来标的资产的价格发生不利变动,投资无利可图,其最大损失也只限于向期权卖方支付的期权费(Premium)。期权费是期权买方为获取期权合约所赋予的权利而必须支付给期权卖方的费用,其多少取决于约定价格、到期时间以及整个期权合约。可见,期权买方利用期权可以将投资损失控制在一定范围内的同时获得无限的盈利机会,从而实现套期保值。买方期权的价值如图1所示。实物期权是金融期权在实物投资中的应用和推广,是指导不确定性环境下实物投资决策的有效方法。实物期权的动态性分析框架,注重反映真实的投资环境和投资进程,使投资者可切实地根据不确定性进行相关决策。信息化投资的复杂性和高风险性使其成为实物期权的重要应用领域。

三、企业基于实物期权的信息化投资风险管理框架

企业的信息化建设无论是作为企业的战术手段还是战略手段,其最终目的是为了提高企业的效益,而提高企业效益并不是信息技术的应用单方面可以实现的。只有充分认识到信息技术所能带来的机遇和问题,充分认识到信息技术与企业其他要素之间的关系,才有可能是信息技术真正促进企业的发展。运用实物期权进行企业的信息化投资风险管理,就是要注重对整个投资决策及信息化实施过程的动态思考,并将其作为相应决策和分析的基础,通过对信息化投资风险的识别,运用套期保值原理实现对信息化投资风险的管理。因此投资风险的管理过程同时也是企业对实物期权的管理过程,该过程主要有四个步骤组成:即识别信息化投资风险、匹配投资风险与实物期权、评价和选择实物期权以及依据确定的实物期权创造企业内部投资环境等。如图2。

(一)识别投资风险

信息化投资的高风险性是企业在推行信息化时必须注意到的。对于企业而言,信息化投资风险主要由企业内部风险和外部风险组成。其中内部风险又可进一步细分为组织风险、财务风险、人力资源风险和管理风险;外部风险又可细分为环境风险和技术风险。各种风险的具体特征如表1。

(二)匹配风险与实物期权

在识别出企业信息化投资中的风险后,接下来就是根据风险的特征找出可以控制和管理该风险的实物期权。一般来讲,信息化投资中的实物期权类型主要包括以下几类:

1.延迟型期权

企业为降低投资的不确定性不需要马上投资,而可以选择在未来某个适当时机进行投资,以便收集更多、更新的决策所需信息,降低投资的不确定性。

2.阶段型期权

由于信息化投资的初始投资一般较高、投资周期较长且不确定因素多,企业一般将信息化投资分为几个阶段进行,这样企业就可以根据项目前阶段的投资状况选择是否进行后阶段的投资。

3.学习/增长型期权

有时投资本身可以使企业获得以其他方式无法获得的决策信息,为降低整体投资的不确定性,企业可以选择首先在部门范围内进行小规模的实验性投资,根据投资的效果再决定是否应在整个企业实施投资。4.外包型期权为保持和培养自身的核心竞争能力,企业可以合同的方式委托技术服务商向企业提供部分或全部的信息功能,而核心的内容则由企业自主完成。这样通过信息技术外包,企业可以降低某些研发和投资风险。

5.租赁型期权

企业对某些机器设备的投资可以购买或租赁等多种实行来实现,这就形成了租赁型期权。如果选择以支付租金为条件使用出租方的机器设备,在租赁合约期满时,企业一般还有设备退还、续租或留购三种选择。

6.放弃型期权

企业在投资进行过程中,发现项目并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或是继续投资可能导致更多的损失时,企业可以选择终止该项投资。对于风险与期权的匹配,需要特别指出的是,风险和实物期权并不是简单的一一对应的关系,一种风险可由多种实物期权进行管理,而一种实物期权也可控制多种风险。例如,如果企业预期技术创新的发展速度较快,信息化投资极有可能尚未得以充分实施就被其他新技术或系统所替代,即存在较高的技术风险时,企业可以选择延迟投资时机,等待技术创新发展的相对稳定时再投资;也可以选择设备租赁的方式避免资金的大量投入;或是选择直接放弃避免进一步的损失。这样,企业通过运用延迟型期权、租赁型期权和放弃型期权都可实现管理技术风险的目标。再如,企业因自身的预算限制可将部分或全部信息化项目分包和转包给有足够投资能力和投资经验的第三方,通过外包型期权可实现对企业财务风险的管理。同时,外包型期权也可降低企业因缺乏实施信息化建设的专业队伍或经验而引起的人力资源风险。具体的风险类型与实物期权的匹配可见表2。

(三)选择最优的实物期权组合

将投资中的具体风险和相应的实物期权相匹配,并不能说明所有的实物期权类型都是可行的。企业可根据自身的投资目标确定最优实物期权或组合的选择标准。以实现投资收益最大化的目标为例,企业可依据下述原则对期权进行选择:

1.实物期权选择的次序原则

次序原则是指企业应该按照先后顺序有次序地利用期权。例如,企业一般在投资项目的论证阶段利用延迟型期权或是学习型期权,而在项目执行阶段可利用外包型期权、阶段型期权或是租赁型期权。

2.实物期权选择的排他性原则

排他性原则是指由于某些期权类型相互冲突不能同时存在。例如,企业经过论证发现投资的预期成本大于收益,为了规避该类风险,企业可采用延迟型期权规避风险;同时,企业也可以在现在将技术开发和维护外包给有实力的外包商,降低自身的开发成本,即采用外包型期权。延迟型期权和外包型期权虽然都可以规避企业的该类风险,但由于两者在投资时机上的冲突,因此不能同时存在。

3.实物期权选择的价值原则

通过次序原则和排他性原则,企业可以选择出可行的实物期权类型。但最终实物期权的选择还要落实到企业投资收益最大化的投资目标上,运用价值原则,企业可以进一步从可行的实物期权类型中选择出最优的实物期权或组合。鉴于企业的实际应用性,本文选择相对简单且通用性强的Margrable期权定价模型来评价信息化投资的实物期权价值。V(si,st,t)=siN(d1)-stN(d2)其中:d1=ln(si/st)+1/2v2(T-t)槡vT-td2=d1槡-vT-tv2=v2i+v2t+2vivtρit模型中,V代表用预期收益为si的资产交换预期收益为st的资产的期权在时刻t的价值。就信息化投资项目而言,si为信息化投资的成本,si越小,实物期权的价值越大。st为信息化投资的收益,st越大,实物期权的价值越大。T为期权到期前的剩余时间,T决定了企业投资时机选择灵活性的大小,T越长,实物期权的价值就越大。vi和vt分别表示si和st的变化率的标准差,代表了信息化投资成本和收益的不确定性,不确定性的增加将增加实物期权的价值。ρit为si和st的相关系数。N(d)为正态分布。

(四)创造企业内部投资环境实现风险管理

选择出最优的期权组合后,企业还需对现有的企业内部环境进行评价。不同的投资环境将产生不同的实物期权类型,如果最优组合内的期权类型不能被企业直接利用,企业就可根据期权产生的条件创造期权。如表3。对于期权性质的把握和期权种类的创造是实物期权思维在信息化投资风险管理中应用的进一步深化。

第8篇

[关键词]中国股票投资者;投资风险管理;股票投资理念;投资制度环境

[DOI]10.13939/ki.zgsc.2015.46.071

当前,世界经济全球化、贸易自由化的发展逐渐推进,并且已经建立了完善的世界金融体系,全球化的资本市场也逐渐成立,投资者所面临的金融风险随之日渐加剧,相应地,对投资者的投资风险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股票投资中国,风险与收益是共存的,在获得收益的同时必然要承担一定的风险。在股票投资过程中,风险因素逐渐演变成风险事实,也给投资者造成一定的经济损失,因此投资者应正确认识股票投资中的风险,并且做好投资风险管理工作。

1 中国股票投资的风险因素

在股票投资活动中,应根据经济、政治、市场以及投资者的心理状况等对股票投资的相关风险进行分析[1]。

1.1 内生风险

内生风险主要是股票投资者在风险管理过程中,由于自身知识、技能不足、受到心理因素等影响,使得投资者预期的收益受到损失,这主要是投资者内部因素造成的。投资者在投资过程中对信息的收集不够完整,对风险因素了解不够透彻,认识不足,在股票投资中选择的风险评估方法并不合理,并且出现风险时采取的应对策略也不及时、不科学。投资者的投资心理会影响到股票的投资风险。

市场为导向的心理。就是在证券市场中,一段时间大部分投资者对股票行情的看法和观点,这些看法有时是乐观的,有时是悲观的[2],这些观点一旦形成规模,一些单个的投资者往往会受到影响,但是这种大多数的观点也可能是谣言或虚假现象,如果个人投资者的素质能力不高,跟风而动,可能会获得良好收益,也可能惨败而归。

个人心理的素质。在这种心理因素中,从众、贪婪、侥幸等心理因素会影响到个人投资者的投资风险。

1.2 外生风险

外生风险是由于国家政策、经济体制以及宏观经济形势、金融市场变化等因素的影响,给投资者带来的投资风险。

政策制度的风险,是由于经济制度本身给投资者造成的风险,也可能是由于国家政策法规、市场环境等变化使得证券市场的价格出现剧烈的波动,导致投资者面临严峻的风险,这种风险投资者个人是无法避免的。国内外宏观经济形势以及利率、汇率等风险因素对股票投资者造成风险[3]。风险心理的预期是股票投资者对股市的反应比较过度,在股票增长时普遍比较乐观,而股票市场低迷时预期比较悲观,对股市的预期过高或过低。

1.3 投资目标的风险

投资目标的风险就是投资者的上市公司,或由于操作不当而造成的风险,主要有财务风险、经营风险、管理风险、二级市场风险。

2 中国股票投资者投资风险管理的对策

2.1 树立正确的股票投资理念

当前,我国股市还存在着很大的投机性,很多人盲目跟风,道听小道消息,只关注股票的行情,却并不了解股票企业的经营发展状况。这种投机行为会使人们的经济利益受到严重的影响和损失。而要避免这种状况,股票投资者就要以企业家的眼光去看待企业为发展以及财务经营情况,作出选择和买卖股票的决定,在企业的发展中分享成果收益[4]。股票投资者应树立正确的股票投资理念,将自己从股民变成股东。

2.2 提高投资者的素质能力

股票投资者应具备一定的证券知识,并掌握股票投资的方法,了解企业管理的方式,强化自身的风险意识,提高自己的心理素质。股票投资者要多阅读相关的文学、哲学书籍,使自己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多与志趣高尚的人接触,明确理想与现实是存在差距的,应从现实出发,从小事做起,不断调整自己的人生目标,并不断为之努力奋斗。要认识到事情都是有两面性的,要正确对待人生的成功与失败,保持良好的积极的情绪,避免出现极端化的想法。

要认识自我,明确自己的角色,股票投资中存在着很多的假象与诱惑,很容易迷失自己,而成熟的股票投资者会包容自己的缺点和不足,找到合适的投资方式。同时,股票投资者应提高自己的风险意识,加强自身教育,了解风险评估以及控制管理的方法,使投资行为更加合理。投资者应根据自己的风险知识、投资的数量、自己的习惯等因素选择比较灵活的风险评估方法,并能够采取有效地措施加强投资的风险防范与管理。

2.3 打造良好的投资制度环境

要对股票市场进行规范,不仅需要投资者对自己的行为进行约束,还需要从政策制度的角度进行管理,打造良好的投资制度环境,建立公开、透明的审批公示制度。在股票发行以及审核时,需要通过媒体将审核的项目、审核人员以及审核的结果进行公布,在审核过程中,建立约束机制对工程人员的行为进行限制和管理。审批人员要采用竞争上岗、定期轮换的形式,使申请人的合法权益得到保障[5]。同时,对政府的行为进行规范,使政府的信息披露程序更加规范合理,能够对股票市场中的信息进行及时的披露,保证投资者能够做出正确的决策。政府的信息对于股票投资者来说是十分重要的,政府的决策主张将直接影响到整个股市的走向,因此政府的政策信息披露应是一致的,能够使投资者产生良好的预期,做出正确的行为选择。

2.4 加强政府的监督管理

要对股票市场进行规范,还应积极发挥政府的监督管理作用,打击内部交易以及操纵价格的行为,促进我国的证券市场实现良好的发展。在我国的股票市场中,政府依然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是保证股票市场稳定发展,避免出现股市泡沫的重要角色。我国政府应明确对自己的定位,加强监督管理责任,分工协作。同时,进一步对股票市场秩序进行规范,完善法律法规,对证券交易中的违法行为进行严肃处理,加强信息公开,保证投资者的利益。积极发挥证券协会的作用,加强政府与证券协会之间的配合,实现信息的共享,保证监管的稳定。

2.5 做好证券市场的文化建设

大多数股票投资者都能够认识到股票市场的高风险,并且了解自身风险的承受能力比较差。我国人民存在着很强的暴富心理,而风险教育等严重缺失,导致我国证券市场的投机行为比较多。文化差异也是造成我国投资者投资风险意识薄弱的原因之一。应规范上市公司的标准,培养一些有助于证券市场发展的公司企业,保护中小型企业,将损害投资者利益的企业清除,使股票投资者风险得以降低。

3 结束语

中国股票市场的发展与完善是一项比较系统的工程,股票投资风险的管理不仅需要投资者自身做出调整,加强自身的能力素质,树立正确的股票投资理念,强化风险意识,也需要政府部门的政策制度作为保障,营造良好的证券市场投资环境,做好证券市场的文化建设,通过政府的监督管理使股票投资者能够在良好的环境中进行投资,使投资风险的影响降到最低。

参考文献:

[1]朱原野.浅析股票投资风险管理与控制探讨[J].商业故事,2015(2):48.

[2]姚玲.论股票投资风险及其控制措施[J].科技信息,2012(8):11-13.

[3]宋元明.股票投资风险分析方法[J].财务与会计,2014(12):34-35.

第9篇

关键词:旅游集团;旅游投资;投资风险

1我国旅游集团投资的现状

随着我国旅游业集团化发展的步伐不断加快,目前已经有不少的旅游集团为了不断壮大其经济实力和抗风险能力,使有限的资源得到合理配置,从而实现资产的不断增值,相继采用纵向一体化战略和多元化经营战略,不断的扩展自己的经营领域,选择新的投资方向和新的投资机会。投资方式的多样化、投资领域的多元化,也构成了中国旅游业新一轮快速增长的重要动因。

从旅游集团特别是一些上市公司的投资行为来分析我国旅游集团的投资行为,可以看出,我国旅游集团所进行的投资方向仍集中在旅游行业,是在原主业的基础上,通过进行产品价值链的管理实行相关旅游产品所涉及的旅游投资,如对会展,景观房产,旅游景区投资。一些旅游集团还开始了对航空业的投资,如武汉的东星国际旅行社就已经建立了自己的航空公司。随着投资活动的日趋复杂,投资所存在的潜在风险也日益增多。为实现投资收益最大化,就必须正确认识和分析投资风险,并建立风险管理机制,对风险进行有效的防范和化解。本文就将通过研究投资风险的相关理论,结合我国旅游集团的实际,对加强旅游集团投资的风险价值管理进行初步探讨。

2旅游投资的特点

由于旅游资源的公有性、垄断性和非流通性;资源保护与旅游开发的矛盾性;旅游项目投资的区域依赖性;旅游项目投资的综合复杂性;旅游产品的生产和消费的同时性使得旅游集团的旅游投资相区别于其他集团的投资项目具有很多独特的地方:

(1)投入高,回报期长。旅游投资的门槛逐步抬高,不再是低投入的产业,进入性投资的加大,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及竞争环境的国际化,也使得旅游投资回收期延长。

(2)旅游产业链整合与多产业整合特征:旅游产业链的延伸,与城市景观、房地产、小城镇、休闲娱乐等等深度结合,产生了一个整体的、互动的结构——“泛旅游产业”。旅游投资,已脱离单一项目时代,投资商进行区域整体投资,力求整合旅游产业链,与相关产业相结合,寻求综合收益的最大化。

3树立正确的投资理念

(1)重项目规划和投资评价:对于投资方来说,旅游的投入是一个长线的过程,风险性主要在选项和规划上。因此,旅游项目投资必须重视项目规划,以明确的投资评价为前提,以有效的资本运营为保证,极其清晰的把握投资运作的思路。

(2)争取区域政府的支持:提高产业的绿色GDP已经成为新时代下经济发展的新思路、新理念。旅游项目能够提高地区的绿色GDP,调整城乡产业结构,形成绿色产业链,旅游集团可以通过政绩策划,尽量争取政府的有效支持,争取的旅游项目开发的最大优惠条件(低价资产收购、税费减免、申请扶持资金等)。

(3)开展有效的营销活动:进行有效的营销活动,提高项目在国际、全国、区域的定位和影响,为融资、招商、资本升值提供巨大的支持。

(4)多方位融资:从沪深股市统计,我国国内上市公司有近千家,但是以旅游为主业的上市公司只30多家,涉足旅游业的上市公司也只有40家。这说明我国的旅游企业的大多还是以资本自筹为主,没能很好的利用资本市场。更好的利用资本市场进行融资可以有效降低旅游企业融资的风险。旅游集团可以依托收购兼并、政府优惠等方法低价获取大量资产产生资产大幅升值的市场评价,从而增长现金流量,实现大规模融资。

(5)多产业整合和跨行业投资:泛旅游业具有极大的区域聚集和经济带动作用,往往会带动一个区域的城市化进程,形成游憩区、度假区、会展区、娱乐区、步行街区、购物游憩区、及旅游小城镇等等,推动区域型旅游房地产和商业房地产发展。另外,为了分散投资风险,还可以适当的进行跨行业投资。以青旅控股为例,目前该公司的主营业务,除了组织、接待国内外人员的出、入境旅游以外,还出资3,000万元控股了北京尚洋电子技术公司,整体收购青旅控股香港有限公司并且参与证券业,使公司旅游主营业务与其他业务同时拓展,有效的防范了经营和金融风险,提高了资产收益率。

4从财务管理角度做好投资的风险管理

投资风险是指在投资活动中未来实际结果与预期目标出现差异的可能性,是在特定条件下和特定时期内可能出现的各种结果的变动程度。由于对未来的经济活动的投资的不确定性,投资风险客观存在。但是,人们总是能够通过对风险的管理从而降低投资的风险,实现投资利益的最大化,这就是投资所具备的价值所在。在进行一项投资时,风险越大,其预期的收益或亏损也越大,投资如果产生亏损,将会使资本受侵蚀,最严重的情况可能导致企业的倒闭。承担这些风险是为了给集团盈利,问题的关键在于,进行投资的主体应在风险与收益之间寻找一个恰当的平衡点。财务管理在投资的中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

4.1在旅游集团内建立投资的风险管理指标体系

(1)建立风险度量模型和风险管理模型,研究旅游集团内各种投资及各种风险,将信用风险、市场风险、各种其他风险及包含这些风险的各种资产或资产组合,对各类风险再依据统一的标准进行测量并加总,并依据全部业务的相关性对风险进行控制和管理,利用资产风险度量模型,定量地分析资产组合的风险价值。

(2)确定公司各种旅游投资的风险容忍度,限制由于各种影响因素而导致的市场风险,对某些风险高度集中的投资进行特别处理,将风险限制在公司可接受承受的范围内。

(3)建立旅游集团投资的约束-激励机制,在各项投资中,高收益往往伴随着高风险,如果激励机制仅仅与经理人管理资产的收益挂钩,经理人则可能会为了追求高收益而承担高风险。所以在追求收益的同时,考察经理人管理资产的风险度,限制和防止经理人的过度投机行为。

4.2进行投资风险的制度管理

对于旅游集团的投资风险的财务管理应该是一个系统,对于投资项目来说,它起始于项目的考察论证阶段,结束于项目资本变现退出以后,贯穿于风险投资公司从资金——资本化——资金的长循环之中。

(1)投资前期财务评价。

旅游项目投资前的财务评价很重要,它关系到旅游投资项目的价值认定问题,没有较大价值的项目是不值得投资的,但投资的价值点在何处,它是否真实可靠,这不能仅仅根据项目有没有产品优势,有没有市场来定性判断,还要做细致的经济可行性及投资价值的评价。财务评价是其中重要的一部分。缺乏财务评价的经济可行性是令人怀疑的。在投资决策程序中,其中一个环节就是投资项目的可行性论证由财务部门参与并出具财务审核意见。对投资项目的投资前调查与了解是否充分,对其价值的判断是否准确,定价是否合理,谈判条件是否有利,直接决定了投资后管理的难度,也决定了将来获利空间的大小,因此,投资前的尽职调查和各种评审就显得非常重要。财务部门对可行性报告出具财务审核意见,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分析项目的投资价值,规避投资风险,为领导决策提供参考。

(2)投资企业动态财务管理。

对已投资项目的管理是投资实现增值的必然阶段。可以从财务审核与监督的角度出发,专门设计财务管理方面的约定,包括由旅游集团委派财务经理的约定,指定会计师事务所审计的约定,上市的旅游集团还可以有对股东定期公布财务信息的约定等等。这些必要的法律文件从制度上保证了旅游集团对投资项目的管理权和监控权,从而更好地保证了投资的收益权。

4.3投资风险价值管理的过程

投资风险管理的主要步骤有:(1)采用统一的风险识别语言,对投资风险进行界定与识别,建立集团层面的投资风险管理目标及建立完善的风险监督体系;(2)设计风险识别、度量、评估的统一方法;(3)评估投资风险;(4)制定投资风险管理战略;(5)设计、实施风险管理能力。整合风险管理能力的要素,包括集团战略政策、集团管理与投资风险管理过程、管理人员、管理报告、管理方法、风险数据等;不断改进风险战略、过程与度量方法;(6)汇总多种风险评估方式,与集团经营情况挂钩,制定、调整集团层面投资风险管理战略。

5把投资的风险管理从财务管理层面提升到整个集团管理层面

集团层面则意味着全局化、一体化的思想。只有扩大时空范围对企业投资进行思考时,才能识别它对集团整体运作的影响。所以,从集团层面进行投资风险管理可以将企业的战略、业务程序、企业资源同集团投资、集团整体目标紧密地结合到一起,从而使风险管理更具有全局性、前瞻性。投资风险管理的出发点是使整个集团的风险、收益、价值达到最优化,而不是某个职能部门或风险管理部门。集团层面的风险管理使投资风险管理与集团战略、业务计划得到有机结合,将投资风险管理提高到战略层次,这种集团层面的投资风险管理具有以下作用:(1)集团项目投资过程得到控制的同时,风险也得到了有效的管理。同时提高了对风险的注意程度与敏感程度,使集团更为集中地监控风险;(2)在确切了解集团所处内外部环境的基础上判断最佳的投资机会;(3)对投资风险有全盘的、集团层面的了解,有利于优化集团的风险结构,优化集团的资源配置;(4)设计集团范围内的信息沟通,收集、综合分析内外部数据的方式,为集团提供可靠、及时的投资风险管理信息;(5)事先建立一套有效的控制制度,帮助集团业务部门实现业绩目标,控制风险。(6)公集团不应该只是片面的强调短期的投资效益对公司的盈利能力的正面影响,发而应该从长远出发,全面的提高公司的治理结构以及长远发展规划的盈利性。

参考文献

[1]顾华详.建立中国旅游业风险投资机制研究[J].社会科学家,2000,(3).

[2]李平.浅谈企业投资风险及防范对策[J].前沿,2002,(11).

[3]李平.我国旅游投资存在的误区及建议[J].宏观经济研究,2003,(10).

[4]李富红.中国旅游开发投融资实践及走向[J].渝州大学学报,2002,(12).

[5]贝洪俊.企业层面的投资风险管理初探[J].现代企业管理,2002,(11).

第10篇

[关键词]次贷危机 银行金融风险 风险管理

自次贷危机爆发后,对全球经济发展造成深远影响,特别是对金融行业的发展造成的影响最为明显。虽然有些国家出台了一些应对措施,在一定程度上缓和了金融危机影响,但是次贷危机的影响还没有结束。我国金融行业运行系统较为封闭,受到次贷危机的冲击并不明显,但是,我国银行业应该从这场金融危机中吸取教训。

一、美国次贷危机产生的原因

随着美国高科技经济泡沫破裂和经济发展形势低迷,自2001年起,美联储为提高经济发展速度,实行宽松的货币政策,通过连续降低联邦基准利率,从而大大增加了市场流动性,进一步推动美国房地产价格的上涨和房贷需求的增加,并催生了次级住房抵押贷款的迅速发展,其规模由2001年的1200亿美元迅速上升至2006年的6000亿没有美元,在此过程中产生大量的次级抵押贷款。

次级抵押贷款是指银行等金融贷款机构向一些信用度较差和收入水平较低的借款人提供的大量贷款。次级抵押贷款的发放提高了银行等金融机构的自身经营风险,也为次级抵押贷款市场危机的形成埋下了隐患。因为银行等贷款机构通常把次级抵押贷款合约打包成金融投资产品进行出售,在持续低利率情绪下,金融市场高风险、高收益产品成为投资者投资首选,进一步促使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产品的形成和发展,最终形成了以消费者次贷为基础资产,在抵押贷款机构、投资银行、消费者和机构投资者之间收益、风险转移,以及资金供给的利益链条,极大提高金融工具杠杆比率,相应降低了金融机构的风险承担能力,同时造成次贷过度膨胀,信用泡沫由此产生。

当美联储提高基准利率,次贷消费者还贷压力增加,房地产价格下降,造成次贷违约率急剧上升,进而使以此为基础资产的证券化金融产品价值急剧缩水,迅速波及全球金融市场,造成全球性的股市动荡。

二、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存在问题

我国近年来经济发展形势较为良好,房地产行业涌入大批资金。由于住房抵押贷款具有低风险特性,所以许多商业银行在其信贷资产结构中,住房抵押贷款占有较高比重,但是随着许多城市房价虚高,国内商业银行对住房抵押贷款大量投放资金,银行风险开始显现。

但是,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水平和管理技术等方面和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一些差距,具体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银行风险管理意识较为薄弱。由于我国商业银行缺少良好的风险管理文化,造成企业风险管理意识较为薄弱,全面风险管理机制不健全。首先,我国商业银行许多业务人员在进行住房抵押贷款发放的时候风险意识淡薄,存在单纯追求业务量而忽视对客户的信用状况、还贷状况进行调查,甚至为追求业绩而把风险管理放在次要位置的现象;其次,我国许多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理念缺乏,在进行风险管理过程中以业务风险管理为主,而对市场风险和操作性风险存在明显重视程度不够问题;最后,我国商业银行在进行风险管理过程中,没有进行全员风险管理教育,而仅仅认为风险管理是风险管理部门的业务,没有把风险管理意识贯彻到银行业务拓展和经营管理过程中。

2.风险管理技术水平落后。在西方金融业较为发达国家,其金融机构的风险管理已经从注重内部解决和定性风险的传统模式,向精确衡量风险并运用到金融衍生工具向市场转移、定性和定量分析缝隙相结合的现代风险管理体系发展。由于我国金融行业现代风险管理引入时间较短,受主管部门的限制和金融市场体系不完善等因素影响,我国金融行业还不存在真正意义上的金融衍生工具市场,使得进行风险转移的各种金融工具缺乏交易的市场基础,总体造成我国银行金融行业的风险管理技术水平较为落后。

三、次贷危机对我国银行业风险管理启示

尽管次贷危机的爆发和金融衍生工具有很大关系,但是辨证的看待金融衍生工具作用,对于国内金融市场改革和推动金融工具创新具有重要的意义。事实上,金融创新对金融行业的发展有利有弊,它既可以为金融行业带来新的利润增长点,也会对金融行业的发展产生新的风险。因此,不断创新是推动金融行业发展的主要动力,是银行效率提高的主要途径。

1.不断完善金融机构的内部控制体系。虽然金融衍生工具创新可以给银行带来新的利润,但是由于金融衍生工具的构成较为复杂,创新之后的金融衍生工具的风险和原有风险发生较大变化,其风险不再受到标的资产报酬率影响,而且一个金融衍生工具对发行者和投资者的风险也是不尽相同的,这让金融机构在进行金融衍生工具交易过程中承担了新的风险。因此,在进行金融衍生工具创新的时候,必须了解新的金融衍生工具风险,并采取必要的管控措施加以防范。

2.合理运用金融衍生工具。随着金融业的迅速发展,金融创新在分散投资风险、增加资产流动性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但是它也给投资者带来较大的投资风险。因为金融衍生工具能带来的较为可观的利润,因此许多商业银行、证券等金融机构都把投资金融衍生工具作为重要选择。但在进行金融衍生工具投资的时候,由于委托关系的存在,导致信息极度不对称,金融风险产生的空间较大,因此,凡是从事金融衍生工具交易和投资的银行必须制定出较为完善的内控管理机制。

四、总结

我国商业银行只有在充分考虑其风险承受能力基础上,合理运用和投资金融衍生工具,创造银行新的利润增长点的同时,不断完善其内部风险管理体系,才能最终提高金融衍生工具运用效率,促使银行长久发展[4]。因此,我国商业银行在进行金融衍生工具积极创新的同时,必须提高风险管理能力。

参考文献:

[1]范方志 苏国强:美国次级房贷市场危机及其启示[J].中国国情国力,2007(12):45-49

第11篇

一、房地产投资风险的分类

风险是指在一定约束条件下和一定的时段内可能发生的各种结果的变动成都。房地产投资以其预期回报率高、抵抗通货膨胀能力等优点成为重要的投资工具。然而,由于房地产投资项目投资额大、周期长等特点,使风险贯穿于房地产开发的整个经营周期,不同的时期风险的表现形式不同、内容不同。

房地产投资风险有多种分类方法,按风险的性质可分为市场体控制性风险和项目特异性风险:按风险的来源可分为社会风险、经济风险、技术风险、自然风险、经营风险、社会风险有经济体制改革风险、金融政策改革风险、城市规划风险,经济风险包括市场供求风险、筹资风险等;按投资周期可分为投资前期、开发建设期、经营期和管理期风险,投资前期有市场定位风险、投资方案决策风险,开发建设期间有成本控制风险、工程质量风险、经营期有融资风险、按揭风险、市场定位及定价风险,管理期有物业管理风险,其中任何一个环节出现纸漏,都可能影响全局。因此,房地产投资者应对风险的防范和控制有深刻的额理解,实施全面、动态、全时段的风险防范。

二、房地产项目投资风险防范的具体措施

结合房地产开发活动的实际,针对房地产投资过程中的各种风险,制定具体的防范与控制措施来规避和降低风险。

1、设立房地产投资风险管理部门

随着房地产产业的发展越来越成熟、规范,投资风险虽然越来越被关注,但在行业内部的开发企业很少会专门设立房地产投资风险管理部门,对投资风险的分析往往仅限于某一个具体项目,缺少贯穿于真个投资过程的风险管理,导致投资决策的局限性和短暂性。随着进一步完善、规范的市场控制,加强和管理房地产投资风险,控制和防范房地产投资风险,更应从机制上、制度上加以落实,设立房地产投资风险管理部门显得十分必要。

2、建立完善的房地产风险预警系统

为了及时掌握中国房地产市场运行情况,加强宏观调控和重点地区房地产市场的监控和指导,建设部已在全国35个大中型城市全面启动房地产市场预警预报信息系统。这个系统包含数据采集、预警预报系统和市场监控三部分,通过整合房地产交易数据、土地开发用地数据、房地产价格数据等7种数据的基础上,定时县官信息。

3、加强项目可行性研究工作

可行性研究室房地产开发整个过程中的关键步骤,是指投资者在投资决策前,在政府政策法规、城市规划条件等约束条件下,根据房地产市场的供求现状及发展趋势,对投资项目进行全面的分析、论证和评价,从而判断投资项目技术上是否可行、经济上是否合理,并对开发成本、需求量、售价或租金等做出预测,预测的结果大多是概率性估计,存在大量的不确定因素,因此,可行性研究阶段对风险的估计和分析真实与否,是十分必要的,是房地产投资项目开发成功的关键环节。

4、制定周密应急计划

投资额大、周期长是房地产开发项目的特点,周期短则两年,长则五年,在这期间,国家金融政策、产业投资政策等宏观政策的调整。以及企业内外部各种因素的变动,都可能导致房地产风险增加。项目管理者必须对现在和未来做出有效的计划,计划包括项目具体实施计划,同时还应包括面临应急情况的应急计划,主要包括风险的描述、风险出现的可能性、完成计划的假设、风险的影响及应对的反应。

5、加强项目成本控制

成本控制是企业根据一定时期预先建立的成本管理目标,有效的控制能减少由于开发成本支出增多的风险,对于房地产项目而言,可以采用一下做法,进行有效的控制成本:逐步建立科学的工程造价分析系统,为阶级阶段工程造价管理提供准确的相关依据和标准;加大招标力度,有效控制工程造价;重视工程项目“质量成本”和“工期成本”的管理和控制;提高概预算的编制质量,加强结算把关工作。

第12篇

随着我国保险行业的日趋成熟,截止至2014年底,我国保险系统机构数增至180个,保险公司保费上升至20234亿元,保险系统职工人数上升至90.43万人,同比增长8.78%,保险业的竞争日趋激烈[1]。因此,许多保险公司不断扩大承保范围和承保责任,承保成本不断提高,盈利水平不断降低,保险资金投资收益日益成为保险公司新的盈利增长点,是保险行业不断长久发展的重要支柱。

一、保险资金投资的现状

近年来,随着保险业的进一步发展,我国保险行业投资逐渐呈现出投资规模逐步扩大、投资结构逐步多样化等特征。

1.保险投资规模逐步扩大

根据表1可知,2008-2014来,保险资金运用余额不断增长,从2008年的保险资金运用余额30552.83亿元增至2014年的93314.42亿元,增长305.42%。截止至2014年低,保险行业资产总额已突破10万亿元。

2.投资结构逐步多样化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保险资金投资结构也逐渐呈现多样化的趋势。截止至2014年底,我国保险资金投资金额为93314.42亿元,其中投资国债为5009.88亿元,占比5.37%;投资银行存款为25310.73亿元,占比27.12%;投资金融债券为15067.12亿元,占比16.15%;投资企业债券为15465.13亿元,占比16.57%;其余投资还包括固定资产投资、证券投资基金等,投资结构呈现多样化的特征[2]。

二、保险资金投资的风险

目前保险资金投资的风险大体包括政策风险、市场风险、信用风险和流动性风险等[3]。

1.政策风险

政策风险主要是指由于政府宏观政策或保险行业内政策的变动,导致对保险投资收益率改变的投资风险。比如,国家通过货币政策和税收政策的调节,税率、汇率、税收、股票等价格发生波动,从而导致保险投资的金融产品出现收益亏损的改变。

2.市场风险

市场风险主要是指由于市场产品价格、供需情况、汇率、利率等条件的变动,,导致对保险投资收益率改变的投资风险。虽然我国保险行业投资结构逐步趋于多样化,但是大部分投资仍然面向基础金融产品,这些金融产品的收益率直接受到市场利率的影响,直接影响保险资金的收益与安全。

3.信用风险

信用?L险,亦被称为违约风险,主要是指投资的金融产品的借款人因各种原因,不能及时偿还债务,从而发生违约的风险。信用风险不但会使保险公司无法收益,而且会面临巨大经济损失的风险。因此,保险公司因综合评价企业债券和基金的各方面能力,在全面权衡的基础上进行投资。

三、保险资金投资风险管理存在的问题

1.监管体系不完善

目前我国对保险行业资金投资的监管法律主要包括《保险法》、《外资保险公司管理条例》、《保险公司管理规定》等,还包括一些保监会颁布的管理规定和办法。但是现行的监管体系中一些规章的层次较低,发挥的影响力有限,没有形成完善的监管体系。此外,现在尚未出现针对保险资金投资监管体系的立法,不利于监管部门实施有效监管。

2.风险投资管理人才稀缺

保险资金的投资工作是一项非常复杂和重要的工作,对于从事专业化风险投资的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要求非常高。既要求管理人员要有专业的保险、财务、金融等方面的知识,同时又要求管理人员又具备良好的沟通能力、交流协作、管理才能等。而目前在我国保险行业从事一线风险投资的人员远远达不到此类要求,专业人才队伍比较弱小,没有形成较好的人才储备和培训体系。

四、进一步加强保险资金投资风险管理的建议

1.加强制度建设,完善监管体系

目前《保险法》是我国保险行业法律法规的核心,辅以一些行政法规和部门规章。为加强制度建设,完善监管体系,我们需从以下方面着手:一、加强对保险资金投资立法建设,保证保险资金投资有法可依,减少投资过程中的风险;二、加强相关配套法规细则建设,确保保险投资过程法制化、规范化,积极引导保险投资合理正当的收益;三、加强保险相关行业的法律法规建设,加大证券投资法、信托法等立法进程,形成“金融-货币-保险”立体化的监管体系,确保我国保险行业健康有序[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