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9-14 17:42:12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计算机技术专业课,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0 引言
本文将论述电子信息工程专业课程体系中计算机教育课程设置的研究和初步实践。电子信息工程是一门应用计算机等现代化技术进行电子信息控制和信息处理的学科,其主干学科包括信息科学、电子科学及计算机科学。因此,其专业培养目标定为:具有坚实的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基本知识和基础理论,能熟练掌握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网络与信息系统工程设计与管理等方面的知识,通过电子与信息工程实践的基本训练,了解学科的应用前景和最新发展动态,具备设计、开发、应用和集成电子设备、信息系统的能力,并具有良好的科研创新能力。上述目标体现了该专业学生应具备的知识结构,同时也充分体现了计算机技术对培养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学生的重要性。
1现代计算机课程与专业课程的融合
现代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有力推动了电子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同时,计算机理论与技术相关理念也渗入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的基础和专业课程内容中,对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的教学产生重要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在现代电子系统中,电子信息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结合十分紧密,并逐步走向融合。同时,计算机技术和微电子技术的紧密结合,使嵌入式计算机系统得到飞速发展,也使得片上系统SoC(System onChip)获得广泛的应用。
(2)电子信息技术中需要很多的变换和数据处理,采用的算法是实现系统功能的重要环节,如快速傅氏算法、离散余弦变换、测量数据的误差处理与回归拟合等。在算法实现上,计算机技术具有明显的优势。软件技术的快速发展,使得电子信息领域中的数据运算、数据变换和数据处理都可融入计算机程序中。
(3)计算机仿真技术的快速发展使得电子线路与通信系统的设计、分析和仿真试验更加便捷、高效,出现了许多针对不同应用层次的电子设计自动化(EDA)软件,覆盖了电子设计的全过程。电子系统的设计已离不开计算机,EDA软件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已成为电子电路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4)随着软件技术的飞速发展以及Windows操作系统的普及应用,出现了许多新的软件设计方法,如面向对象程序设计、可视化编程、控件技术等。这些新技术极大提高了软件开发的效率,同时也使软件的功能得到极大的加强。
2本专业计算机教育应重视的环节
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的计算机教育应针对专业特点,重视教学规律,科学地组织课程,合理地安排教学内容。教学中要重视以下几个环节:
(1)明确计算机教育的培养目标
要有效提高本专业学生的计算机能力,必须明确本专业计算机教育的培养目标。根据计算机技术的发展特点、本专业计算机应用的实际情况和对学生专业计算机应用能力要求,建立完整的电子信息工程专业计算机能力培养体系,全面提高学生在电子信息技术中计算机应用的能力和创新意识。
(2)重视与相关计算机技术知识的融合
电子信息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结合十分紧密,在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的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程中,都包含有计算机技术的内容。因此,在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的课程设置和课程内容衔接中,必须注意到这种融合性,在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的理论及实验教学中尽可能多地结合计算机技术。
(3)注意计算机软硬件内容并重
嵌入式计算机系统的飞速发展,使高性能的单片机和专用微处理器芯片在各种电子系统中得到应用,其特点之一是软硬件共存于一体。因此,该专业的学生不能只偏好计算机软件或硬件技术,必须全面掌握好软件与硬件两方面的知识。
(4)必修与选修相结合
在确保所培养人才的基本规格和质量的基础上,应大量增加以拓宽专业口径,增强适应性,满足学生兴趣爱好、个性发展以及学科发展最新成果为目标的选修课程。根据这一思路,应当考虑:适度压缩必修课,仅将计算机基础、程序设计语言、微机原理及应用及电子设计自动化(EDA)等作为必修课;增加选修课,进一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培养其在某一方面的特长;适度增加以专业后续课程为主的专业特色课程,以计算机教育应用实践为主的应用特色课程和以地方人才特殊需求为主的地方特色课程等。
(5)注重计算机教育内容体系的更新
具体来说,一方面要对作为基础的必修课加以精选,适当删除各门课程中相互交叉和重复的内容;另一方面更要积极引入计算机技术新知识、新理论和新方法,将其充实到教学内容中去,对教学内容不断调整更新。使学生能掌握新的知识,具备更深层次的技能,毕业后较好地适应社会需求。
1.1教学模式固定
在计算机的课程设置中,老师是课程的主导者,在课上老师灌输各种各样的计算机的知识,同学们在强力记住老师讲解的内容,没有太多时间用来实践,学生们是很难掌握好的。一般老师上完课都会布置很多的习题来做,这就让学生更加反感。同时老师上课的时候,不和学生进行交流,很多课堂上都出现了老师在讲台上面滔滔不绝的讲解,学生在下面昏昏欲睡的现象。这种教学模式十分古板,会对学生产生很坏的影响。
1.2教学内容单一
在计算机课程上,有些老师讲解的内容很是单一,有的照着课本一字不落的读,完全不会拓展课外知识,使得学生失去学习的兴趣。有些老师在上课的时候,更是敷衍了事,譬如,教师教授基础课程时,只知道计算机技术的基础内容,而不知道讲计算机技术的应用,更是不会讲与计算机专业课相关联的知识,将基础与专业分离开来、将知识与实践操作分离开来,使学生难以将知识运用于实际生活中。有的老师只为教课而教课,忽略了自己身为教师的基本职责,在这种教学氛围熏陶下,学生的思维得不到锻炼,思考模式会越来越单一、僵化。
2对计算机专业课程的发展提出的相关建议
2.1完善现有的教学方法
针对教学模式的单一问题,先采取完善现有的教学方法,增加教学模式。让学生发挥主体作用,在实践中学会学习,增强学习的兴趣,主动学习。这样就构建成了“理论-实践-理论-实践”的教学模式,做到最早的投入实践中去,同时学生可以多实践,勤实践。同时老师还可以根据不同学生知识能力的不同要求,进行逐一教学,逐一解决问题。这样老师就可以更加具有针对性,这样呢,解决学生的问题也会更加迅速,更加具有效率。学生对学习产生了兴趣,那么自然而然就能够主动学习,对计算机专业就会感兴趣,这样以后学习就会突飞猛进。老师对教学方法的改革也就见效了。
2.2增添新的教学课程
以往的计算机课程设置中只存在专业基础课、专业理论课,这些课程大多枯燥乏味,很难让学生产生学习兴趣,为了解决这一个问题,我们应该增加新的教学课程。比如说在专业基础课上,增加相关的科普知识。在对计算机的介绍中,联系历史知识,这样学生不仅掌握了计算机的发展历史,同时也为培养历史兴趣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再比如说枯燥无味的专业理论课上,老师可以增加一些实践的机会,让学生在理论的基础上实践,提高学习效率。同时在专业课的讲解中,老师要多增加一些科普知识,在传授学生专业知识的同时拓宽学生的知识面,让学生清楚的认识到专业课的作用,从而认真的进行课程学习。
2.3质量评价体系建设
为了更好的评价学生对计算机专业课的学习,同时也为了检验老师的教学效果,建立健全质量评价体系不失为一个好的方法。这个评价体系建设将在如下面进行。对学生学习质量进行考核与评价,目的为了是在最大程度上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让学生能够自学自用。除了对学生的考核之外,对教师的教学工作也应该进行考核,其目的是进一步改进老师的教学工作,在师资队伍上改革和创新,然后能够更好的调动老师教学的积极性,让老师能够主动承担起自己的教学责任,提高教学效率,最终达到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目的。
3结语
经过60多年的发展,我国已有900多所高校开设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以下简称计科专业)[1],其中包括多所中医药院校。中医药院校开设计科专业为培养计算机人才,尤其是推进中医药行业领域的信息化建设作出了卓越的贡献。然而,目前中医药院校计科专业建设正面临一系列亟须解决的问题,会影响中医药院校计科专业的发展,进而也影响整个社会人才培养体系的构建。
2中医药院校计科专业面临的主要困惑
(1)缺少良好的专业发展氛围。受思维定势的影响,社会上对中医药院校培养人才的认识还停留在只需培养传统中医药专业人才的层面,甚至一些中医药专家、学者也对中医药院校开设计算机专业的必要性认识不够,导致学校对计科专业的定位不准,常常把计科专业作为学校的一个辅助专业来办学,在专业的师资建设、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投入不足。(2)相近专业增设较多,计科专业生源不足。近年来许多中医药院校在计科专业的基础上开设了诸如物联网、软件工程、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医药信息管理等专业,这些新开设的专业很多都是在计科专业的基础上发展而来,使得原报考中医药院校计科专业的生源发生分流,出现生源不足的现象。以湖南中医药大学计算机类专业2012—2014年录取情况为例,第一志愿报考计算机类专业的报考率分别为42.86%、12.00%、38.60%。(3)学生专业思想不稳的现象突出。表1为湖南中医药大学2012—2014年计算机类专业学生转专业的人数统计。表中显示,近年来学生提出转专业的申请率总体呈逐年上升趋势。虽然教育部第21号令《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中明确规定“学生可以按学校的规定申请转专业”,但如果出现大面积专业思想不稳的情况,就会影响本专业的平衡发展,以至于缺乏专业人才的支持,对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产生不利影响[2]。(4)对计科专业教师的各项考核评价指标不够科学合理。计科专业在中医药院校是小众专业,专业教师相对较少,很多中医药院校对计科专业教师没有专门的评价体系,采用与中医药专业考核相同的指标,不够尊重计科专业的专业个性。上述现象仅为中医药院校计科专业目前存在较普遍的突出问题,其后果无论对学生的专业自信心还是对教师的工作积极性都将产生较大的负面影响,严重地阻碍中医药院校计科专业的发展。
3原因分析
通过座谈、网上问卷调查、文献查阅等多种形式对上述现象的内在原因进行调查分析,可以了解到,其形成原因有社会的快速发展变化、国家宏观政策影响等,但主要原因是思维意识僵化、改革创新不强、对专业建设的内涵定位把握不准等主观因素,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20世纪90年代,市场对计算机技术人才的需求量大,但人才稀缺,在此背景下,各院校纷纷开设计算机相关专业,扩大招生规模。经过20多年的发展,目前计算机相关专业的就业情况已经出现不容乐观的态势[3]。计算机专业人才现状调查研究显示[4]:计算机专业毕业生过剩,各院校的计算机专业整体发展规模呈现萎缩趋势。中医药院校的计科专业也因此出现生源不足、学生专业思想不稳的情况。(2)中医药院校一直以中医药类专业作为特色专业和优势专业来建设,以往对中医药的研究很少采用现代技术手段,造成很多人潜意识中存在着“中医药技术就是采用传统的技术手段”“计算机技术与中医药院校关联性不强”的认识,这些认识上的误区往往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学校宏观决策和微观执行,造成计科专业在中医药院校缺少发展氛围的尴尬局面。(3)许多中医药院校的计科专业在制订培养方案时都明确要结合中医药特色,但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却很难顾及,导致专业特色无法凸显。由于培养目标没有考虑计科专业在中医药相关行业的需求,工程教育和产业脱节,因此中医药院校的计科专业特色不明显、竞争优势不强、人才培养规格与用人单位的需求脱离。(4)专业培养方案中课程设置欠科学,导致学生学习任务重、压力大、专业思想不稳。目前,中医药院校计科专业的培养方案中大多将中医学基础、基础医学概论作为特色课程,开设了中医学基础(中基)、中医诊断学(中诊)、基础医学概论(解剖)、基础医学概论(生理)课程,其中,中基和中诊每门课程各占2学分32学时,解剖和生理每门课程各占1.5学分24学时,这4门课都放在大学一年级教学。然而,计科专业的学生还必须在大学一年级学习一些计算机专业基础课如高等数学、计算机语言、电子技术等相关课程,这无疑会增加学生的学习压力,导致部分学生因这方面原因产生专业思想不稳、要求转专业或退学的情况。(5)教师的教学任务繁重,在科研和教改方面精力投入不够。以湖南中医药大学为例,学校计算机专职教师有22人,教师除了要完成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医药信息工程3个专业的专业课教学任务外,还要承担全校94个本科班级近4000名本科生的计算机基础课程,以及全校研究生的基础课程即医学信息学过的授课任务,由此导致每年教师的人均工作量超过600课时。如此高强度的工作压力下,教师难以有充足的精力投入到教改和科研上,难以取得高质量的教改和科研成果。
4改进和提升的措施
(1)制订有针对性的、操作性强的专业培养方案。中医药院校可按照计科专业本身的办学规律,结合优势特色,根据市场需求制订相应的课程体系,加强对学生中医药行业计算机技术应用能力的训练,增强中医药院校计科专业的人才培养特色和培养质量。培养方案的具体实施需充分考虑学生的学习压力,如可将部分课程引入企业实践环节,中医药方面的基础课采取专题讲座等多种灵活形式来进行,并根据实施情况对相应的规划或方案及时进行修订,确保实施效果。培养方案将市场需求、中医药行业的特征与计科专业人才培养规律相结合,培养目标定位为能够服务于中医药行业信息化建设的应用型专门人才。该定位基于目前中医药信息行业从业人员的现实情况,即具有计算机知识的人不具有中医药知识,熟悉中医药知识的人不够熟悉计算机知识。出现这一情况的根源在于现行的计算机专业教学模式与中医药行业的具体需求不相匹配[5]。调整后的培养方案可以避免与其他院校的同质化,克服培养目标、课程体系与市场需求脱节的情况。(2)积极开展教学与管理方面的改革。中医药院校应重视教学改革,改革坚持以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增强教学效果为目标,尤其是把开展计科专业建设方面的研究作为改革重点,加大省级、校级、院级各个层面的支持并提供相应的经费保障,设立专门的专业建设经费,在经费上保障专业建设各项活动的顺利开展;成立公共基础课教研室,安排专人从事基础课的教学管理,让专业课教师把更多的精力用于专业课的授课上;积极推动项目驱动与链式教学法[6-7]的应用,强化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探索“双导师制”“多导师制”的培养模式,聘请企业优秀项目管理者参与学生的培养过程,将实践经验传授给学生,比如学生实习以企业导师负责为主,同时企业导师协助学生完成毕业论文的选题、监督学生的论文进度并参与论文答辩等工作。(3)面向中医药行业,凝聚科研力量集中开展科学研究,积极整合校外优质资源开展协同研究。针对专业课教师人数少、任务重、精力不足的情况,教师可将所有的研究方向凝聚成几个点,集中力量开展有针对性的科学研究,研究内容紧紧围绕中医药行业;同时挖掘周边优质资源,加强与其他高校和科研机构的科学交流、资源共享。(4)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建立和完善师资培训机制。中医药院校可针对师资力量基础薄弱的情况,加大人才引进力度,加强现有师资的培训;注重交叉学科的师资力量培养,让计算机专业课教师在进修时以补充中医药知识为主,为中医药行业的计算机技术应用研究打好基础;加强校企交流,有计划地组织计算机专业课教师到中医药相关企业挂职锻炼,鼓励教师积极参与解决企业生产实践中的技术问题;聘请服务于医疗领域的IT技术人员到校讲课交流,让教师了解业界的最新动态。(5)加强专业软实力建设,扩大专业影响,提高专业自信心。针对中医药院校计科专业是小众专业、影响力不大,学生专业自信心不足的情况,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专业自信。例如,邀请优秀校友、医药背景的IT企业管理人员以及计算机领域的专家上好第一堂专业思想课,介绍计算机技术在医药行业的应用需求和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前沿,以增加学生对本专业的认识;组建“第二课堂学习小组”,定期开展计算机义务维修活动、核心专业基础课的学习心得体验报告会、当前计算机主流技术报告会等。通过这些活动提升学生的兴趣,扩大计科专业在全校师生中的影响,提高本专业师生对专业的自信。(6)注重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选派优秀教师担任班主任。中医药院校应将青年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放在学院工作的重中之重,选配思想素质好、专业水平高、奉献精神强的专业课教师担任兼职班主任,引导学生选课,帮扶学生学业,指导学生的科技创新和职业生涯规划。从专业课学习到课外学术科研实践活动,从学习方法到职业发展方向,兼职班主任细致的工作能够对学生成长发挥积极作用。同时,建立健全兼职班主任考评奖励机制,每年对班主任进行评奖评优,以调动班主任的积极性。(7)强化实践能力培养和实践环境建设。中医药院校应把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放在学生能力培养体系的突出位置,积极引入企业参与学生实训项目,让学生在企业提供的开发项目中实训,保证实践效果。例如,湖南中医药大学计科专业打造从校内至校外、大一直至大四的全方位实践教学体系,即大一进行“专业感知见习”,大二进行“课程见习(单项技能训练)”,大三进行“暑期顶岗实习”,大四进行“毕业实习”并把“顶岗实习”与“毕业实习”联系起来。
5实践效果
湖南中医药大学计科专业实施上述措施2年多来,取得了以下显著的效果。(1)通过凝聚教师的研究方向,与湖南大学、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以及本校附属医院成功申请了“湖南中医药大学中医药数字协同创新中心平台”,该平台为本专业的科研和师资队伍建设奠定了良好的基础。(2)专业影响力明显提高。计科专业曾经在本校各专业中属于弱势专业,而目前本专业已成为一个较有影响力的专业。该专业的教师人均主持科研项目超过1.5个,且大部分教师被邀请成为医药专业教师科研项目的主要合作者。(3)学生培养质量明显提高。近2年学生参加各种竞赛取得的成绩有很大突破,如在2015年首届全国中医药院校大学生程序设计竞赛中,本校计科专业组建的2支参赛队都获得了优异成绩。学生的就业率也已走在全校前列,近2年的初次就业率都超过95%。2015年,该专业的应届毕业生中有的学生年薪超过15万,目前计科专业毕业生正从“全面就业”到“高质量就业”提升。(4)通过计算机公共基础课与专业课适当分离,安排专职教师负责计算机公共基础课的管理和研究,专业课教师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到计科专业的建设中。计科专业教师的科研立项、的数量和质量都有很大提高;通过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教师的学历水平和职称整体得到明显提高,计科专业教师注重自身学习已成为一种风气。(5)通过创办“第二课堂学习小组”,将一些学习成绩优秀、学习积极性高的学生组织成一个团队,通过他们带动其他同学的学习,为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起到了示范作用。一系列社会活动使同学们的学习兴趣、动手能力和专业自信得到了提高,学生专业思想明显加强,甚至出现了2013级中医专业学生申请转入计科专业的现象。
6结语
一、中职计算机专业建设的现状及弊端
虽然计算机专业毕业的学生面临就业难的问题,但社会上仍有很多电脑文盲,计算机专业市场还是有待我们进一步开发。并且据笔者调查,不好就业并不是不需要,而是现在学校培育出来的计算机专业的学生在学校没有学到真才实学,不能满足用人单位的需求,社会需要有着精湛计算机技术,有着实际操作技能的人才。
二、目前计算机专业教学存在的问题
1. 文化课与专业课比例不当。中职学校的学生要区别于普通高校的学生。中职学校的学生主要是与企业相对接,必须把专业技能学好。在开课时,相对降低文化课的比例,如3∶2,甚至可以是3∶1,提高专业课的比例,让学生在校期间尽可能多地学习专业知识,真正拥有一技之长。
2. 理论与实践脱节、教学环节缺少实训。职业学校有些专业,如数控、机械、学前教育等,可以先学习再下校办工厂或企业、幼儿园实训,反复交替进行,学生经过实训后,有了一定的实践经验,再就业时就能得心应手,而不至于慌慌张张,造成理论与实践的完全脱节。
3. “课程制”的弊端。中职学校计算机专业的教学大都沿用传统的课程体系“课程制”。这种模式存在着诸多弊端:(1)同时开设几门专业课,学习目标分散,不利于工作经验的形成。(2)一个完整的任务往往不能当堂完成。(3)机房使用乱、管理难。(4)设备损坏严重。(5)矛盾多,课堂秩序差。(6)设备使用效率低,资源浪费大。(7)教学目标缺少个性化。
三、中职计算机专业建设改革的思路和过程
(一)“项目制”教学实训的思路
1. “突出操作”。除个别课时需要在多媒体教室讲解要领和评点“作品”外,不分理论课和上机课,全部在机房进行 。
2. “接近实战”。不管是例子,还是学生的任务,都必须接近行业中的实例。机房的布置尽量仿真工作场景,教学方法采用师徒授技方式。
3. “注重专长”。学生应“多能”但更应有“专长”,至少有一项技能达到行业从业人员的要求。
4. “流程作业”。除最基础的常识外,根据行业不同可分几个流程,每个流程由几道工序组成。只有完成了上一道工序,才能进入下一道工序。
5. “团队合作”。充分调动每个成员的积极性,培养责任心,彼此互相帮助、分离信息、团结合作、共同进步。
(二)“项目制”研究的大致过程
1. 第一阶段是进行职业分析和行业调查研究。搞清经济建设中,中职学生能够从事的计算机行业所需要的中、低级劳动者的特点、工程、必须技能水平及待遇。
2. 第二阶段是教学改革准备。根据职业分析成果,制定教学模块,设计各模块的教学流程,落实各流程的教学内容。
一、教学现状和技术发展的关系
在本文讨论到的几个关系中,电算化教学现状和高速发展的技术之间的关系是当前矛盾比较突出的一个问题,是其他矛盾的集中体现。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教学内容有待更新,随着计算机技术和会计管理的迅速发展,目前会计信息系统的主流技术趋势已经由以往的单机、单任务的操作系统逐步发展到了目前以windows nt系统为代表的局域网络操作系统,并且还在向企业局域网和广域网络操作系统进一步发展。而电算化教学的内容仍然以单机系统为主,缺少网络系统的教学内容;二是课程设置不尽合理,和电算化相关的课程一般只有计算机文化基础和一门计算机语言课,学生普遍感到内容太少,对于电算化这样一门多学科交叉的边缘学科来讲,计算机学科方面的支撑基础还欠薄弱;三是教学手段需要完善,用黑板加粉笔的手段来讲述电算化课程,将原来生动和形象变成了呆板的描述,教学效果无法和笔记本电脑加投影仪相比。
二、深度和广度的关系
在财经类专业中,会计专业和计算机学科的结合相对来说还是比较紧密的,但安排的与计算机相关的课时数还是有限的。在有限的时间内,教学内容在深度和广度间存在着矛盾,不可能每门课程都讲得很深。加强理论深度的重点应放在会计信息系统设计课上,力争通过设计开发一套系统,对系统设计形成比较全面、深入的了解。对会计软件操作和计算机类课程,可以以拓宽应用基础,学习实际操作为主。从社会需要情况来看,主持或参与系统开发的毕竟是少数,多数单位还是需要熟悉各种流行软件,动手能力比较强的学生。因此在深度和广度相矛盾的情况下,宁可使学生的知识面宽一点,广度优先。可以采取必修课和辅修课结合的方式,根据社会需要,拓宽学科跨度,注重介绍流行技术,让学生形成多元化的知识结构。
三、传授知识和培养学习能力的关系
学生在学校里所学到的知识总是有限的,而且会随着技术的发展而落后,因此我们的教育目标应当是培养具有独立学习能力的学生。传统的教学模式表现为以教师为主体的课堂教学观念和灌述式的讲课方法,将教学内容固定化,论述过程同类化,形成了学生接受知识的被动模式:获取信息幅合思维(即引导学生按教材和教师的既定模式来思考问题)巩固和应用;将知识表现为固定的理论和众多的答案,要求学生先掌握理论,通过不断地反复使用来加深印象;以课堂讲述为主,把上机作为检验理论的手段,来证明讲授内容的正确性;没能抓住学生作为教学主体的能动性,忽略了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要通过教育观念的转变来改变目前的这种不利情况。学校教育的目的应是教会学生学习新知识的方法,而不是把今后要用到的知识都教给学生。比如在会计软件教学中,现在的软件都带有说明、演示、帮助、安装、设置等很多辅助文件,如果教会了学生利用这些文件来学习软件操作的技能,那么他们以后就具备了学习各种软件的能力了。在电算化程序设计教学中,我们的目的也不是教会学习使用某种语言,而是培养学生进行计算机思维的能力。
四、师资现状和技术发展的关系
目前,中老年教师多数没有学习过计算机知识,在青年教师中,也存在着知识老化的问题。去年上海市所做的一个调查显示,教师对于计算机技术的总体认知水平不如学生。当然计算机是一门新兴学科,年轻人掌握起来比较容易,但是缺乏系统的学习,也是教师计算机知识水平低的一个主要原因。从教师个人来讲,学习的主动性还是较高的,但缺乏积极引导。学校可以加强在职培训,让所有教师都拿出一段时间来进行有组织的系统学习。教学内容应以文字处理、试题库开发、计算机辅助教学、网络检索等实用技术为主。在普及计算机知识的基础上,重点组织青年会计专业课教师的计算机培训,腾出一年左右的时间专门学习计算机知识,造就一批复合型专业人才。
五、强化实践技能和教学设备不足的关系
会计电算化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但设备不足和设备落后,成为培养学生实践技能的一个障碍。虽然许多学校增加了对计算机的投入,但设备因素的解决并非国家财政单方面所能够实现的,需要多渠道筹措资金。一方面可以通过联合,把学校建成会计软件企业的技术培训中心和产品推广中心,吸引企业的资金。另一方面允许和鼓励学生购买计算机,学校可以加强服务和管理。机房要延长开放时间,通过提高设备利用率,尽快的回收资金,这些资金应专项用于增加设备。
六、硬件和软件的关系
计算机软件是会计电算化教学中的基础内容,其版本更新的周期比较短,所需投入的资金比较少。计算机硬件是软件运行的物质基础,虽然发展速度也很快,但硬件使用寿命长,占用资金量大,不可能很快淘汰。由于两者更新的不均衡性,造成了目前硬件设备水平落后于软件配置的情况,因而限制了讲授一些较先进的、对硬件配置比较高的软件。关于如何挖掘潜力、增加投资的问题,上文已经谈过,不再重复了。
七、教学内容稳定和改进的关系
由于处在计算机产业迅速发展的大环境中,会计电算化的发展速度也很快。比如会计软件的主流技术已经转向以网络为基础的erp软件了,而我们教学内容的更新明显地跟不上技术的发展速度。现在的情况可以说是教材的内容落后于教学内容,而教学内容又落后于社会应用水平。所以解决问题的重点在于改进教材内容。首先是内容上要适当超前,主要内容不要以社会上已经普及的软件为主,而应定位于那些刚刚推出不久但有市场潜力的应用软件。其次,推出和教材配套的实验教材。再次,加快教材的编写和出版速度。最后,教师可以在教学时融入一些新技术。这样教学内容在三四年左右的时间里,既保持相对稳定,又不落后于技术发展水平,应该是可以做到的。
八、校内课程设置和社会等级考试的关系
我国的计算机等级考试和各省组织的会计电算化等级考试已经在社会上得到了广泛地承认。但这类考试均属于水平考试,考试的范围和学校的教学内容还有很大的差距。有的考试内容狭窄,技术水平落后,其中的初级考试更属于对计算机技术的最低要求,其成绩并不能代表学生对课程的掌握情况,以此来衡量教学,会造成教学质量的滑坡。因此学校在教学和考试环节上均不宜向等级考试靠拢。而应根据专业需求和社会需要来设置课程和教学内容。
【关键词】计算机专业课程体系改革
计算机技术是飞速发展的一个领域,尽管各类高校开办有计算机专业,但是计算机类人才缺口仍然很大,由于社会的需求与高校的人才培养模式不相符,导致出现了以下现象,一方面,用人单位却反映人才紧缺,要找到合适的人才很难;另一方面,当计算机专业的学生就业时,往往感到工作难找,要找到专业对口的工作很难。因此,对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课程体系结构、课程教学内容、教学形式等方面将进行一系列的改革,是迫在眉睫的任务。
一、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存在的主要问题
1、教学内容陈旧,跟不上计算机行业发展
计算机行业是飞速发展的行业,新理论、新技术日新月异,目前计算机专业在课程设置上普遍存在的问题是:教学内容总是滞后,不能体现专业发展的新技术,因此造成了教学内容陈旧。用人单位反映的最多问题之一是学生的专业知识结构落后。
2、重理论轻实践,动手能力差
重视理论轻视实践,理论与实践脱节,很多实践课程仅局限于几个验证性实验,缺乏综合性的实验,缺乏足够的实践训练,特别是针对职业岗位的实践训练,因此动手能力差,这也是用人单位反映比较多的问题,直接导致了培养的学生与社会需求脱节。
3、职业特色体现不够,岗位适应性差
学生要么对职业岗位不适应,要么对职业的适应期较长,不能很快融入企业环境。虽然具备了胜任职业岗位的知识和能力,但是缺乏适应企业管理、人际关系的能力,很难在企业找准自己的位置,影响自己的才干发挥,最终面临被企业淘汰的危机。
二、推进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课程体系改革
由上面分析可知,对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课程体系进行改革,是当前急需解决的问题,下面对如何推进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课程体系改革谈谈自己的一点看法。
1、计算机专业课程设置的原则
计算机专业课程设置的原则是厚基础、重实践、求创新。计算机科学技术发展很快,但是其基本原理,基本方法是相对稳定的,因此,只有把基础知识学好,才能为今后的发展打好良好的基础,才能为学生可持续发展提供助力。计算机专业是一个实践性很强的专业,因此不能满足于原有的课程实验,还要加大专题实验,专题实训,特别要重视针对性的职业岗位实习。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可以说是日新月异,新技术新理论层出不穷,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必须开设一些比较新的课程,从而实现培养人才与社会需求的对接。
2、计算机专业课程设置
计算机专业学生主要学习和运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基本理论及专业知识,接受计算机应用系统设计与开发的基本训练,根据计算机目前的发展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本专业应分3G应用技术模块、企业计算技术模块和软件测试工程技术模块等三个子方向。
在课程设置上,三个子方向修读同样的专业基础课和专业必修课,这些课程构建了本专业基础课程体系,是专业核心部分;而在专业选修课上三个子方向各有侧重,以不同的课程设置作为不同的修读方向展开专业技术培养。着重培养计算机应用软件设计、3G应用程序设计、企业ERP应用系统规划设计和开发、软件及应用系统的测试等不同方向的综合知识和技能。下面我们分别以三个方向的专业必修课和专业选修课为例来展开讨论。
专业必修课设置:软件工程、软件代码开发技术、操作系统及应用、计算机网络技术、数据库原理及应用、形式语言与自动机、人机交互的软件工程方法。
专业选修课设置:
A.3G应用技术方向
移动通信理论、3G通信技术基础、移动增值业务分析与解读、3G通信通信软件设计与使用、MicrosoftMobile移动应用开发、流媒体技术制作及应用、手机应用开发(JAVAMe)、3G业务技术开发、终端技术开发实践、3G业务与终端技术开发、手机游戏开发实践、3G工程师认证强化训练、3G终端增值业务分析与项目实践、3G工程职业实践。
B.企业计算方向
软件设计与体系结构、MFC/C++应用技术开发、软件质量保证与测试、软件项目管理、大型数据库系统、ERP技术及项目实践、CIMS技术及应用、数据仓库与数据挖掘技术、软件设计师认证强化训练、J2EE项目开发实践、.NET项目开发实践、ERP软件项目职业实践。
C.软件测试技术方向
基于MFC/C++应用技术开发、J2EE应用技术开发、软件测试过程与用例设计、LINUX/Windows平台测试技术、数据库应用开发与测试、软件测试工具及应用、软件测试工程师认证强化训练。
三、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课程体系改革实践总结
根据以上课程体系改革方案,我们对2009级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应用技术方向)进行了改革试点,近三年的实践表明,学生的学习目标明确,学习兴趣比前几届浓厚,学习积极性高涨,我们又邀请了相关用人单位对我们的课程进行了讨论,对学生进行了岗位技能测试,用人单位给予了很高的评价,认为学生所学能够适应社会发展,看好他们的就业前景。
参考文献
关键字:中职;计算机;教学
中职学校计算机教学主要任务是围绕计算机基础教学的目标和内容,进一步培养学生利用计算机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努力提高学生的计算机素质。此外,中职学校的计算机教学内容要与大学本科院校计算机专业的教学内容有所区别,要使计算机基础教学更加实用化。这就要求中职学校教育工作者结合计算机教学现状,加强对教学改革的探索。
一、 中职计算机教学的现状
中职学校计算机专业的课程设置和实践教学的设备等都是沿用传统的教学模式,虽然在场地方面已经基本能够满足教学需求,但是在专业技术实践技能的训练方面还不能得到充分体现。虽然有些教育工作者提出“要加大计算机教学的实践教学比例,重点突出学生计算机技术能力的培养”,但某些中职院校的客观条件并不能满足这些需求。同时,由于资金的问题,中职院校也很难使IT行业企业参与职业教育,这就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中职计算机专业的实践教学效果,导致职业教育缺少工程实践经验的技术人员的直接指导。
此外,目前的中职教育,在专业指向和课程设置上都显得较为狭隘,导致忽略了对学生的全面素质的培养。在计算机专业课程设置方面,一般采用的都是较为传统的教学模式,应试教育在教学模式上占有相当大的一部分。教师在教授学生知识的过程中,一般只重视理论的教学,很少涉及实践教学,这种教学模式不利于学生的独立思维和创新精神的培养。只为考试而设置计算机技术课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很少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这种教学形式不利于对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
二、计算机教学改革的具体实施
(一)根据需要选择不同的教学模式
目前,中职计算机教学普遍存在学生的起点参差不齐,面对这一特点,教师在计算机教学的过程中应该针对不同学生和不同问题采用不同的教学模式。学生只有适应教师的教学模式才能轻松学习计算机知识,才能不断提高学习兴趣和热情,教师只有根据不同问题和不同学生采用不同的教学模式,才能更加轻松教学,才能提高教学质量,才能更进一步地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例如,教师在课堂教学时,可以结合多媒体技术的个别化学习模式解决学生层次参差不齐的问题;利用分组式教学模式进一步培养学生互助学习、协作完成学习任务的团队精神等。
(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主动学习
兴趣作为学生顺利而有效进行学习过程的心理条件,对认知活动有着重要的指导、调节和强化作用。一般而言,大部分刚入学的中职学生,对学习专业课的兴趣都高于文化课程的学习,因为他们都想学习一些专业技术,以备更好就业。这时,教师应充分抓住这一学习特点,采用多种手段来激发学生们学习计算机专业知识的兴趣,让学生们想学习、爱学习。例如,教师在讲解计算机发展史时,应在课前多寻找一些关于计算机发展史的趣闻趣事,让学生在愉悦中学习这些知识;在教授学生指法训练和汉字录入练习时,教师应采用竞争的形式,让学生分组比赛,以加快学生打字速度和确保录入的准确度,提高学习效率等。
(三)增加学生上机课时,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中职学校的计算机专业课程学习与普通中学、本科院校都有所区别,它是为培养专业的计算机技术人才而存在的,它所设定的计算机专业课程是为学生以后就业做准备的。因此,学生在学习好计算机理论知识的同时,还需要熟练地掌握和操作计算机技能。换句话说,要想成为一个合格的中职学校毕业生,在学习好理论知识的同时,还要熟练地掌握专业技能。因此,教师在安排教学课时的过程中,必须确保学生有足够的时间去实际操作练习。在实际操作的过程中,教师应加大管理力度,不能让学生随意操作或出现玩游戏的现象,为了让学生将注意力集中在学习专业课程课实际操作上,教师应采取多种教学模式,结合实际情况,对学生进行集体训练。例如,教师可以将学生分组,然后引入课题,让学生自行合作学习探讨,再将每组学生所作出的成绩进行比较评分,对于完成效果较好的小组,教师应予以奖励,对于完成效果较差的小组,不能过于批评,而是要在对其没有掌握的知识进行讲解的同时,予以鼓励。这样一来,教师就能及时了解学生知识掌握的情况,并能够采取一些措施进行补救,同样也可以提高学生学习计算机技术的兴趣,对于自觉性较差的学生也是一种较为有效的约束,从而有效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四)加大教育设施的投入,改善硬件环境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注重的不仅是师资力量和自身条件,对自己所处的教学环境也是十分关注的。因此,为了让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计算机专业知识的学习中去,学校应在允许的情况下,加大教育设施的投入,改善硬件环境,为学生创造更好的学习环境。一般而言,改善硬件环境需从这三方面入手:首先是在条件允许的前提下,加大机房的投入,让学生有足够的上机时间;其次是要组建多媒体教室,其中多媒体技术的更新要随着社会计算机技术的更新而更新,以使学生能够在校期间学习到的专业技能更好地适应社会,从而为以后就业做好铺垫;再次是要提高现有设备的利用率,也就是说,在课余时间机房应随时开放,让学生有时间就去练习操作,在此过程中,学校应分配专门人员进行管理,这样可以增加学生的学习时间,又能加强对学生的管理。
综上所述,有效的计算机教学对培养计算机人才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要想培养出技术过硬、素质较高的计算机人才,必须提高计算机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姚小刚.信息技术教育的现状分析与对策探讨[J].职教研究,2008(4).
关键词:高职 计算机 专业英语 教学策略
计算机软件技术日新月异,而这些技术大多来源于英语国家,由于存在语言障碍,我们对新技术的理解和消化受到严重影响。每年国内都有大量计算机专业毕业生进入软件公司,但是业内缺乏大量既懂计算机又懂英语的人才,IT从业者的计算机专业英语水平普遍较低的现状已经成为制约我国软件业发展和参与国际竞争的一个软肋。提高计算机专业学生的专业英语水平是目前进行计算机教育改革的一个重要方向。
一、高职计算机专业英语的教学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1.学生缺乏学习兴趣和主动性。高职院校的学生本身的英语基础相对薄弱,计算机专业英语自身的特点及对于专业和英语基础本身的较高要求使得同学们学习起来有一定的难度,因此学生更多时候是缺乏兴趣和主动性的学习。
2.学生缺乏自信和独立思维。由于学生的英语基础薄弱,大部分同学的口头表达能力较差,单词发音不标准,语音语调存在缺陷,所以同学们在课堂上表现不活跃,总是处于一种想说不敢说或想说不会说的尴尬状态。
3.学生记忆单词的能力弱。计算机知识更新迅速,大量的新词汇、新术语不断涌现,专业英语词汇结构复杂,其中派生、合成、缩略词的现象普遍;非谓语动词多种字样;词性转换多,有很多是多义词;一些普通词汇在不同专业领域具有不同含义或用法,但实际中学生往往难以正确地区分和选择词义。专业英语词汇的复杂性使得学生对词汇记忆不够,对学生提出更高的能力要求。
4.学生对句子理解能力和翻译能力弱。专业英语中涉及的语法知识相对突出,句式相对复杂,科技英语文章要求叙述准确,推理严谨,为了避免含混不清或产生歧义,句子都很完整,一句话普遍较长,包含多个分句并非少见,含有一个或多个复合句或修饰语,同时被动语态多。在教学时发现学生对长句的分析和理解易发生错误。
5.在计算机专业外语的教学中,教师普遍感到很难找到适合的教材。有些教材内容明显过时,有些教材内容专业方向性太强,深奥难懂。如何针对高职学生知识特点和学习特点选择或组织能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并帮助学生提高英语水平的教材有一定的难度。
6.计算机专业英语师资相对较弱。本课程基本都是计算机专业老师带课,普遍存在课堂上汉语讲解太多,英语口语应用太少,发音不标准的问题。存在的这些问题直接影响了计算机专业英语的教学效果和学生英语整体水平的提高。
二、高职计算机专业英语的定位
通过以上问题的分析,高职计算机专业英语教学到底是以专业知识为重,还是以英语学习为重。笔者认为专业英语实质上仍属基础英语的范畴,即高职专业英语课主要是学习英语而不是通过英语学习专业知识,因而更应突出基础性,强调实用性,注重专业性。专业英语应力求巩固和扩大学生的英语基础知识,发展学生的语言基础技能,重视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以及运用英语进行计算机实际操作的能力。
三、高职计算机专业英语的课程内容
有了明确的定位,就需要合理选取课程内容,计算机专业英语以专业知识作为载体,来进行英语的学习和应用,所以教材选择应简单为宜,以涉及计算机的基础知识为宜,这样学生便于学习,便于理解。计算机专业英语是要介绍计算机专业课程涉及的词汇和知识,所以教材内容要尽量全面,至少要包括大部分计算机专业课程的内容。目的是掌握相关词汇,所以理论上不要求太深,通常是介绍性质的,这样便于学生学习理解。教师还要根据专业的不同对内容进行取舍,主要侧重相应专业的主要学习内容方面的词汇和文章。
由于计算机技术发展非常迅速,且新技术新术语层出不穷,教师应适当补充一些介绍计算机新技术的内容。如及时补充嵌入式软硬件方面的知识,手机软件开发等实用性强的新技术文章,特别是那些已得到应用的主流技术,学生普遍反应较好。另外,教材上的内容理论性都较强,对一些基本的实用操作则介绍很少。所以在教学时,应当补充这些最基本最常见的屏幕英语与操作英语内容。
关键词:司法信息技术;课程设置;因素;构建
课程设置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而严密组织的教学活动的总体规划,是高等职业专业教育的核心。把计算机技术和某一类专业相结合,形成适应岗位需求的新专业,是满足社会对职业教育需求的重要举措[1]。司法信息技术专业是把计算机技术与政法类岗位所需要的法律业务知识相结合而设立的针对岗位需要的专业。这类专业,其课程设置应顺应时展要求进行改革,围绕岗位技能需要进行规划,为培养高技能合格人才服务。
高等职业教育课程系统是一个开放系统,它受外界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等因素影响,也受教育系统内部的教育思想、教育体系、学校条件等因素影响。进行课程设置时,除岗位需求外,还要考虑学生所受传统教育方式、方法产生某些影响的延续性,信息岗位对专业需求受时间和地域限制呈显变化性,高职学生仍需要一定的通识教育等因素。本文分析目前我国高等职业信息类技术专业教育课程设置存在的问题以及课程设置特点,并进行对策分析,以求进一步完善信息类技术专业的课程设置。
1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分析
近几年高职院校的专业定位和课程设置存在的问题比较突出,如不同学校间的课程设置差异过大、有些课程所占比例过大,导致整个课程结构不合理等。下面以司法信息技术专业为例进行分析。
1.1司法信息技术专业课程设置面临的问题
1) 高职院校的社会需求意识尚未形成,没有建立对社会需求的反应机制,对部门法律业务岗位使用计算机的现状了解、研究得不够。如某监狱的一个部门办公电脑数量不少,但没有人会安装操作系统,一旦系统崩溃,就得找人专业人员安装,许多单位都存在这样的情况。高职院校的社会需求意识尚未形成,没有建立对社会需求的反应机制。
2) 信息技术与行业结合开展教学现状研究不足。以警察类高职院校开设信息技术专业为例,由于其行业特点,对该专业相关的课程设置、专业建设科研成果属较低水平,国内专门关于司法信息技术专业的教学改革著作及论文资源也很少。
3) 专业定位不准。以法律还是以计算机技术为主,难于界定。专业跨理工和文科类两个大类,二者如何融合是一个难题。
4) 难于处理课程针对性和适应性的关系。为了照顾行业需要,信息和法律两个方面的专业内容都需要列入教学,导致课程种类较多,虽面面俱到却深度不够,难以保证学生掌握岗位所需的重要相关技能。
5) 适合计算机和法律知识融合特点的教材少。该类专业教学中,教材使用大都是分别选择计算机、法律、警察业务教科书。
6) 人才培养模式落后。大多偏向理论传授,培养学生实际工作能力的少,无法紧跟技术发展,无法向学生传授先进技术。
1.2课程设置考虑的对策因素
针对上述司法信息技术专业存在的问题,我们提出解决方法应充分考虑以下因素,改革信息类技术专业课程设置,与特定的岗位相结合,造就新型的具有合理知识结构及能力特征、适应社会信息岗位应用的专业人才[2]。
1) 紧紧围绕培养目标。司法信息技术专业应围绕专业培养目标,结合岗位法律事务需求,课程设置按培养学生在法律业务岗位上掌握对法律及管理信息的获取、、资源建设和安全管理等信息管理技能展开。
2) 顺应学科整体化和综合化的发展。为实现新型专业教学目标,应当把信息专业和法律专业综合考虑,引进新的科学理论和方法,合理配置公共基础课程、专业基础课程和专业方向课程,形成科学、严谨的专业学科体系。
3) 遵循实用、面向社会、面向岗位的原则。专业课的设置必须与职业特性相结合,使学生真正掌握某一职业岗位所需的专业知识和职业能力。学校可以与社会岗位结合,建立交叉实验室、实训基地,改善课程实施所需的客观条件。如司法信息技术专业与司法行政相关部门共同办学,签订相关协议,制订相关制度。在课程设置之后,要主动创造各种条件,为课程的实施提供软件、硬件上的保障,走产学结合的道路,保证在校生至少有半年时间到用人单位顶岗实习。
4) 处理好针对性与适应性关系,注重针对性教学。职业教育必须要针对一定的职业范围,这是针对性;作为终身教育体系的一个环节,又要考虑学生如何在今后的发展中处于有利地位,这是适应性。强调针对性就会削弱其适应性,强调适应性,又会抹杀其针对性。在高职课程设置中,应逐步做到针对性着眼于某一行业或某一岗位群发展的要求,使学生毕业之后有较为宽泛的就业范围。由于高职教育的显著特点就是针对性强,在适当培养学生的基本素质,如语言表达、沟通和交际能力、职业资格认证等的同时,现阶段课程设置应主要培养学生针对岗位的操作技能。
5) 充分利用科研与课程改革的成果。高职课程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强有力的科研作为后盾。高职课程设置应关注最新的职业教育研究和改革的成果,用其成果调整课程设置。
6) 形成课程设置共识。一方面课程设置时,要请行业专家参与,得到行业认可;另一方面,任课老师、相关领导和教务管理人员可以共同学习、讨论教育理念,探讨课程设置的可行性和操作性,充分理解每个因素的构成意义。
我国正处于改革开放及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时期,职业结构及职业内涵的变化快,行业要求院校培养的学生具备岗位职业技能。为实现教学目标,在课程设置时应注重上述因素。
2司法信息技术专业课程体系建设
2.1组织高职信息类技术专业课程设置
1) 确立指导思想。
信息类技术专业课程设置指导思想是在明确人才培养目标的基础上,设立高职学生必修、选修和实践课程,以计算机软件技术为核心,结合岗位技术要求,灵活有效设置课程,着重进行职业技术、技能训练。
2) 设立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
课程编制人员的组成应由校内、校外人士相结合的专业委员会进行课程开发,聘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企业专家、工程技术人员、信息行业人员参与课程开发及教学计划的制定。
3) 确定课内教学总时数。
高职院校3年制教学总时数在1 400~2 400学时之间[3],信息类技术专业由于教学内容比较多,课内教学时数中包括有大量的实践性教学,3年在校期间平均课内教学时数控制在1 900学以内,实践课教学时数占总学时数60%以上。
4) 决定开设的专业课程。
专业课程是课程计划中主要构成部分,所占比例在60%~80%之间。根据岗位需求,结合教育一般规律,确定开设具体课程,以信息(计算机)类课程为主形成系统教学体系。
2.2制订司法信息技术专业课程设置计划
司法信息技术属于高等法律业务和信息技术相结合的职业教育边缘专业,学生既需学习法律及对应业务专业知识,又必须掌握信息技术,能够胜任公、检、法、司、企事业等单位信息管理的一线工作岗位。学生要成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等应用型人才,以满足司法行政信息化的人才建设需要[4]。在具体制订课程体系时,从“行业”角度和“教学规律”角度综合考虑诸因素。
1) 从司法实践行业角度制定教学计划。
司法信息技术专业的行业特征是培养既懂法律又掌握计算机操作技能的复用型人才,教学过程与司法行政机关密切相关。专业学生具备“高职生”、预备“政法专业人员”、“信息技术人员”3个属性[3]。
高职生属性:作为一个受过高等教育的公民应该具备基本的人文素质、良好的政治思想素质和职业道德素养。政法类高职院校要以人民警察的标准培养学生的政治与业务素质,把对学生的德育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放在重要地位,对学生严格教育、严格管理、严格训练。
政法专业人员属性:学生除了必须系统掌握法律基础知识外,还必须重点掌握行政法的基本理论和基本制度;狱政管理的基本理论和监狱法的运用;法律文书的种类、内容及格式,掌握法律文书的制作。
信息技术人员属性:学生需要掌握对信息的获取、、资源建设和安全管理等信息管理技术技能,具备程序开发、数据库技术与应用、网站建设与管理维护能力。
2) 基于教学活动规律设置课程体系。
按教学一般的规律,司法信息技术课程设置体系结构主要由基础素质知识模块、信息专业知识模块、法律业务模块和专业学科背景知识和发展模块组成。课程分为必修课(含公共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与专业技能课)和选修课、岗位实训课程(表1)。
3司法信息技术专业课程设置实现
3.1构建课程设置的主要内容
由以上课程建设分析构建实现培养目标和现实需要的学生在校各阶段课程体系[5]。笔者与司法行政系统一线工作岗位人员交流,总结几年来对岗位课程研究、实践并调查同类院校设置情况的经验,建议主要课程设置如表1所示。
3.2课程设置构建说明
因篇幅限制,表1所示内容不能全面反映课程设置内容,各院校也有不同的形式。说明如下:
1) 专业课程安排是一个动态过程。根据培养目标要求,大致按年级分配了课程、课时、课程目标等要素。由于高职教育直接面对职业岗位,司法信息技术专业课程更要与行业岗位调整相适合,实现过程中可以调整。
2) 课程安排要与目前主流教育教学形式兼容。尽管有教育专家、社会有识之士一直呼吁对职业教育进行改革,但就目前而言,仍要保留一些传统教学方式。如与高中阶段的教学方式、方法相容,以便让刚结束高中学习的学生适应;由于有统一要求,部分基础教育课(如英语要统一考试,政治教育课要评估)仍要按原有的模式开展教学。
3) 重点突出信息专业课程实践性和与行业的结合。一般每学期安排一周以上的课程实训,把专业课与岗位技能结合。如数据库技术课程安排建立模拟监狱管理数据处理、建立法律方面的网站;组织学生参与学院教学微机室、图书馆电子阅览室、学院校园网的技术工作。
4) 鼓励学生参加社团活动、社会活动、职业鉴定考试等。这是对人培养的重要方面,是实现教学目标的重要部分。
5) 突出课程设置主线,体现主要因素。突出表现以计算机专业课内容进行的系统教学,这是在实践中得出的经验。安排该专业学生通过考试获得计算机类专业证书,需要系统开设考试要求相关课程(因高职三年制学生无法实现法律类的证书,如法律资格考试要本科以上学生才能参加),涉及计算机专业类课程要占专业课的70%以上[6]。
6) 限制每周课时数。“学时制”即以课程设置和课程大纲来限制学生所学课程。学生在校只有5个学期,教学内容比较多,如每周安排大量教学课时(排满课程表),实际效果并不好,要空出一些自修课时,让学生通过各种方式,进行实践活动,尤其对具有理工类课程特点的专业应当尽量创造机会让学生参与提高动手能力的实践活动。
4结语
信息类技术专业的课程设置应当充分考虑社会的需求及学生自身发展特点,使该类专业学生能够胜任今后所从事的工作。课程设置过程中强调实用、够用的原则,并为学生今后的可持续性发展提供基础。
高等职业院校课程设置,必须立足于课程目标的针对性、课程内容的技术性、课程组织的实践性及课程实施的产教结合性。
高职课程重视一部分基础学科的系统性学习有利于不同阶段之间教育的衔接;在技能培养方面,也应加强基本技能训练。高职教育除了现有的主要靠“岗位需求驱动”,逐步还应当有“发展需求驱动”内容。
高职教育发展将不仅仅是动手操作能力的培养,更是在理论指导下操作技能的培养。面对各行业新知识、新技术含量的急剧增加与变化,课程设置必须不断更新内容、开发课程门类、整合课程体系、重构课程结构。
通过实践,笔者借助高职教育研究成果、兄弟院校经验,以司法信息技术专业课程设置为例,比较系统地研究了信息类技术专业高职课程设置方法,希望可以为该类专业建设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1] 刘春生,徐长发. 职业教育学[M]. 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69-78.
[2] 曾青松. 高职院校计算机专业课程设置探讨[J]. 计算机教育,2009(22):12-13.
[3] 包剑. 高等职业教育课程设置研究[J/OL]. 中国科技论文在线,2009(4):2-3. 〔2010-01-01〕. /.
[4] 金荣,谢振江. 警学结合、校警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J]. 黑龙江高教研究,2007(8):172.
[5] 李建敏,陈晓明. 高职院校司法信息技术专业设置探析[J]. 高校教育研究,2009(5):251-253.
[6] 陈智俐. 高职高专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课程设置的探讨[J]. 职业圈,2007(11):186.
Information Class Technology Curriculum Setting Analysis and Implementation
――Take the Judicial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nstruction as an Example
CHEN Xiao-ming
(Department of Information Management, Guangdong Judicial Police Vocational College, Guangzhou 510520, China)
关键词:计算机基础公共课;问卷调查;设计分析
中图分类号:G80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9599 (2012) 19-0000-02
1 前言
近些年,由于社会的进步,科技的更新,计算机科学已经被广泛运用到各个领域,所以计算机教育对大专院校而言就显得尤为重要,应该将其设置为基本教学内容之一。大学开展这门课程一方面能培养学生具备计算机应用基础知识的能力,另一方面还可以使学生运用计算机相关知识解决本专业领域中的问题。为使计算机基础课程在教学实践中更加符合实际,我校计算机教研室在全校范围内对所有师生开展了一次问卷调查活动,在了解广大师生需求和意见的基础上,对变革学校计算机基础课程设置收集详实资料。
2 调查问卷设计
本次问卷调查分教师、学生两种类型,问卷内容包括计算机基础知识、应用软件基础、计算机数据库和数据处理及时等知识范畴。问卷采用选择题的形式将相关计算机基础教学课程知识点列出,供受调查者根据自身实际选择相应的答案。下面将两种问卷的主要内容列举出来供读者参考:
(1)教师调查问卷。在教师调查问卷中,偏重于了解不同专业教师在教学一线对计算机知识需求的要求范围。教师问卷的内容如下:1)基础专业知识的掌握。这方面主要了解我校不同专业教师对相关计算机基础知识、计算机安全、计算机操作系统基础知识、网络常识(涵盖网络设备常识、网络技术基础、网络安全维护等)等方面的教学应用需求情况,在调查中不需要受调查者在问卷上进行相关描述,只需在非常必要、需要、不需要中选择即可。2)程序设计方面。这块主要了解各专业教师的相关知识储备情况。例如对程序设计基础知识、常用程序设计语言、软件工程基础、数据结构、程序设计的方法和步骤、程序调试方法等知识的需求情况,各专业教师根据自己的教学经验和掌握的程序设计相关知识在问卷中选择相应答案。3)数据处理方面。数据处理技术在网络多媒体教学中得到广泛应用,教师掌握一定的信息数据处理技术对开展新的教学模式具有重要的意义。在问卷上我们根据教学需求情况设置相关选项,教师把有用的选项勾出即可。
(2)学生调查问卷。本次问卷调查中针对学生学习能力强、思维敏感、活跃的特点,为了解当前我校在校生对计算机及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将学生问卷内容设置如下:1)学生们对计算机知识的掌握情况。在问卷中将计算机课程中的知识点设计为调查选项,学生根据自己能够掌握的相关知识和各自的学习情况在不同的选项中做出选择。通过这种形式掌握学生对计算机知识的了解和应用情况。为了确保调查的可信度,学生问卷设置了计算机系统知识考核环节。2)计算机技术在师范高等专科学院中的应用。为了解我校的计算机应用具体情况,问卷中列出了计算机技术在校园中的主要应用领域,其中包括教育信息化、精确师范教育、教育科学化、数字化等,学生在问卷调查中可根据各自专业的需要,结合自己对计算机课程的了解,选择感兴趣的内容打钩,有一定计算机基础的学生,在这一环节可以展示出自己对计算机知识的了解程度。
3 调查过程中计算机基础教学改革思路
在我国目前的高校计算机基础教学中,课程设置一般是按照传统的文化、技术和应用三方面分阶段性的基础教学设置的。我校作为师范类院校在实施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时既要严格遵守教育主管部门的相关要求,又要结合本校实际,把握计算机技术发展潮流,结合师范院校师资培养的要求,创新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改革,在课堂教学中大胆改革课程内容,在确保教学成果的前提下,大刀阔斧改革教学模式,进行创新教学法的实践。笔者认为,在计算机基础教学课程改革中,应该坚持以下思路,即:面向新时代人才培养的要求,在巩固理论教学的基础上,改革课堂教学模式,调整授课内容,大力推进实践教学法,重点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际应用水平。着力于提高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实现专业人才的综合培养。
4 调查后课程设置分析及建议
通过这次问卷调查,我们意识到,在师范院校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中,设置科学合理的教学课程至关重要。计算机基础教学要重点突出应用性特点,在课堂教学中加强学生的上机操作培训,充分利用教育信息化带来的教育方式和教育手段的变革,通过对教学课程的改进创新计算机课程的教育模式。教育者要转变教育理念,加强专业化教育的同时在授课过程中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强化创新型人才的培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师范类院校培养的是未来的教育工作者,在信息化普及程度越来越高的将来,教育工作者掌握一定的计算机基础知识,具备良好的信息素养的、较高的计算机辅助教学能力将成为未来教育事业必然的要求。为了适应这一要求,我们前瞻性的将我校的计算及基础教学具体课程设置建议如下:
(1)加强对学生实际应用能力的培养。计算机是一门应用学科,在课程设置上,不仅要加强理论教育,更要重视对学生基本操作技能和实际应用能力的培养。我校属于师范类高校,肩负着培养掌握计算机辅助教学手段、能够在信息化条件下完成网络媒体教学的未来教育工作者的重大使命。因此,在计算机基础教学课程设置上,要强化对学生的计算机基本操作技能和实际应用能力的培养。勇敢打破不适合现下育人目标的传统教学模式,积极探索符合时代潮流、适应新型人才培养的全新的计算机教学新模式,尽量延长学生的上机时间,在课堂上教师把时间重点倾斜在学生的上机实践上。在课程设置上尽量分组安排课程设计,学生们在教师的指导下分组合作完成课程设计;学有余力的学生可以安排他们参与教师的科学研究和教学研究项目,增强他们的实践应用能力。
(2)强化计算机辅助教学。根据最新颁布的计算机基础教育大纲要求,高校计算机基础教育应由基础性向实用性转变。在计算机基础教学课程中,这一要求总体得到实现。但由于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计算机升级换代加速进行、信息化的普及对教师不断提出新的要求,计算机基础课程的设置在一定程度上客观限制了部分学生的学习能力。因此,笔者倡导,学校应该对一些在专业学习上学有余力的学生开设一些计算机辅修专业和一些计算机专题培训,可以跨年级成立各种计算机兴趣小组,通过小组活动既能实现对计算机基础教学的有效补充,又满足了优秀学生在计算机基础课程学习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计算机知识的需要。
(3)实施信息化条件下的多媒体教学。现代社会已进入信息化时代,信息技术无处不在。在大学校园里,校园网络也成为现代化校园必不可少的基础设施。学生在这样的环境下学习计算机相关课程可谓是条件得天独厚。实施网络多媒体教学对学生们学习计算机课程具有重大意义。首先,网络媒体的互动性使得学生学习计算机知识的兴趣浓厚,通过与网络的互动学生的学习热情被激发起来;其次,网络多媒体教学使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过程有了更大自主性,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基础自由选择相关的学习课程,一切尽在自己的掌握之中,学习的主动性也就进一步增强。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师范类院校在校园信息化方面应增加投入,加强现代化信息技术基础设施的建设力度,打造现代化的数字校园环境。
(4)将计算机基础课程与学校其他专业课程有机整合。计算机基础教学课程的设置,要强化对其他专业的渗透,结合各专业要求和我校师范院校性质进行课程设置和组织教学。我校的计算机基础教学课程的设置是为了学校培养信息化条件下各专业优秀师资力量而服务的。因此,各专业在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的内容上,要灵活把握,与时俱进,除了规定的教学大纲内容外,还应该考虑将计算机技术的最新应用成果作为重要内容进行介绍,使学生掌握计算机技术的常用软件工具和方式方法。加快计算机基础课程与专业课程的融合,在专业教学中倡导使用网络多媒体教学,以确保学生对计算机技术学习的连续性。
(5)改革教学模式,充实计算机基础教学课程内容。在计算机课的教学过程中,笔者发现,学生对计算机基础课程的认识同其他专业课程一样,认为计算机课也是一门必修的基础学科。但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内容设置却是综合性的,不像其他专业课一样,只涉及某一专业领域。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内容一般涵盖计算机基础性和通用性的一些概念、技术及应用,多是一些综合性的基本知识。学校开设计算机基础课程就是为了培养具有良好的计算机素养的师资力量。它在学校各院系培养计划中是一个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只有不断更新教学内容才能使学生不断进步,达到提高师范院校学生综合素质的目的。
5 结语综上所述,在社会科技不断发展与进步的同时,计算机科学已经被广泛运用到各个领域,因此,高校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教学质量好坏对未来人才素质的培养有着直接影响。科技正处在日益更新的阶段,计算机应用基础的教学改革也需要广大教师不断的去探索、实验。这就要求学校广大教职人员进一步借鉴其他高校的成功经验,从我校的实际情况出发,认真研究出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案,培养出一批拥有高素质、高水平的人才。通过这次问卷调查,我校的计算机基础课程设置进一步得到科学合理的安排,教学内容更加符合各专业的教学实际。
参考文献:
[1]刘运奇.高校计算机基础公共课教学改革策略刍议[J].甘肃高师学报,2012,02:106-108.
[2]马骏,赵瑞虹.探索高中计算机基础教学[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2,07:116.
[3]詹泽慧.计算机基础课程中的组合式任务驱动教学设计[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1,07:63-65.
摘要:本文分析了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模式改革的意义,提出了以多模块教学内容为载体,以网络教学为平台,以第二课堂实践教学为基地的立体教学模式。
关键词:计算机基础;教学模式改革;第二课堂
中图分类号:G424.8
文献标识码:A
高校计算机基础教育是高等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影响着我国人才培养的质量,影响着我国在各个领域中开展计算机应用的前景。因此研究如何根据各专业对计算机应用的需求和社会对应用型人才的需求,构建适应信息时代需要的新型“大学计算机基础”的教学模式,将计算机应用能力培养融入各专业课程中,改善大学生计算机基础教育与专业应用严重脱节的局面,实现高等院校“英语精、电脑通、素质高、能力强”的培养目标有着重要的意义[1]。
1课程教学内容
1.1课程培养目标的定位
“大学计算机基础”作为一门全校性本专科生的通识课程,是大学第一门计算机课程,应具有基础性、实践性和先进性的特点[2]。根据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的特点和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确定本课程的培养目标是拓宽知识面,提高计算机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不断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使所有大学生成为既掌握本专业知识,又能熟练使用计算机技术的复合型人才[3]。
1.2课程的重点
1.2.1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理论
课程的重点是深入掌握计算机的基本工作原理、冯•诺依曼机器结构、指令、程序、软件、操作系统、数据库和网络的基本概念,对计算机及其技术形成整体意识,找到计算机及其技术与专业应用的结合点,为日后的专业应用打下基础。
1.2.2计算机应用技能培养
首先是常用软件的应用技能,包括操作系统、办公软件、电子邮件、IE浏览器等常用的软件的使用。其次是学会利用计算机网络技术查找和获取信息的基本技能。最终目的是培养学生应用常用计算机软件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计算机应用能力指计算机应用的三个层面的能力要求,即操作能力、应用能力、研究创新能力。操作能力是指最基本的使用计算机处理信息的能力。应用能力是指将计算机技术应用于本专业领域中的能力。要求学生将计算机技术与本专业知识结合,综合运用所学的信息技术知识对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提出解决方案。研究创新能力是指学生具有较强的创新意识和研究能力。
1.2.3计算机创新能力的培养
计算机科学技术在迅速发展,计算机应用日新月异,需要大批具有创造性的人才。在各个教学环节中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要求学生善于思考,不墨守成规。在计算机教学中引入综合型作业,可以锻炼学生对互联网有效信息的收集利用能力、独立判断解决问题的能力、信息提炼加工表现能力和体现在主题作业中的审美能力和创新能力。学生对主题作业的内容与表现形式具有一定的自,有充分的思想表达空间,可以针对自己的爱好来展现,可以极大地刺激其学习热情的提高。
1.3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
近几年我国计算机基础教育虽然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在理论上和实践上有所创新,有所突破,但仍存在以下问题:(1)对面向应用的要求认识不足;(2)原有的教学模式不利于应用型人才和创新型人才的培养;(3)计算机基础教育与专业应用严重脱节;(4)课程体系不适合专业的特点和需求;(5)教学知识点多而分散,而学时数少,教学组织和教学内容难安排;(6)教学对象的层次存在很大差异。
1.4解决办法
1.4.1采用模块化教学
按知识单元“精讲”课程内容,注重基本原理、基本概念的讲述。知识扩展安排学生利用本课程的教学网站或互连网自主学习。
1.4.2在实践教学中加强分层次教学
考虑到学生的基础层次差异较大的特点,若实施“完全的分层次教学”,目前学校的一些客观条件还不具备。为此,我们在实验内容上采取了层次化的方法,将每个单元实验的内容分基础性实验和提高性实验两部分,实验内容由低到高以满足不同层次基础的学生需求。
1.4.3采用多种实践教学模式
大学计算机基础教育的任务是面向全体大学生进行信息技术教育,努力把大学生培养成既精通本专业知识,又掌握计算机应用技术的复合型人才。为此我们开展了多种形式的实践教学。主要有:(1)实验课教学;(2)大学计算机基础第二课堂实践教学;(3)网站实验平台学习;(4)计算机技能竞赛。多种形式的实践教学为学生提供了更宽广的实践空间。这些实践教学活动对大学生计算机应用能力的培养,对顺利完成后续课程的学习,对毕业后能迅速适应岗位需要、具有可持续发展的再学习能力,具有重要作用。
2新的教学模式的构建与实践
构建理论教学、实践教学、网络教学的相互配套的立体化教学体系,合理配置教学内容,实现理论教学、实践教学和网络教学三者之间的相互补充与依托。以多模块教学内容为载体,以网络教学为平台,以大学计算机基础第二课堂实践教学为基地,形成一个时空立体教学模式,为学生提供一个自主学习和自由创新的立体化的学习环境。
2.1采用模块化教学,加强该课程与专业课程整合
2.1.1转变观念,树立新的教学思想
树立“以学生为本,面向应用,培养创新意识”的教学思想,由“教师为中心”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使学生由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由“以课堂为中心”转变为“多环节教学”等。
2.1.2采用模块化教学,加强与专业课程整合
采用模块化教学,从现代办公应用遇到的实际问题出发,精心选取各种典型案例,构建课程的宏观教学设计。以若干个案例为载体,形成循序渐进、种类多样的项目群,构建完整的教学设计布局。从专业应用实际出发,做到不同的专业有不同的侧重点,将计算机应用融入各专业课程中,提高学生利用计算机技术解决专业问题的能力,改善了计算机基础与专业需求脱节的局面,以满足社会对复合型人才的需求。
2.2以第二课堂实践教学为基地,加强应用能力的培养
为提高学生利用计算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我们开展了多种形式的第二课堂实践教学活动,在大学计算机基础第二课堂教学中引入综合型作业,锻炼学生对互联网有效信息的收集利用能力、信息提炼加工表现能力和体现在主题作业中的审美能力。使学生在第二课堂教学活动中,既掌握了专业知识,又熟练地掌握了计算机基本知识、操作技能,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与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2.1第二课堂实践教学设计思想
计算机基础第二课堂实践教学设计思想是打好基础,面向应用,模块化,可操作性强。教学设计上,以提高学生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为目的,以厚基础、宽口径、强实践、擅应用为原则,以一系列贴近实际应用的案例为主线,培养自我开拓能力、信息检索能力以及创新意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将非计算机专业学生培养为既掌握各专业领域知识,又能熟练使用计算机的复合型人才,毕业后能较好地适应社会的需要。
2.2.2第二课堂教学内容的设计
第二课堂教学内容的设计要紧密结合第一课堂的教学内容,注意将第一课堂内容进行拓展和深化。设计第二课堂教学内容时应做到内容充实、导向清晰,使学生在心灵上得到启迪,学习上有所长进。增强学生的信息意识,有效地培养学生对信息获取、处理、应用和传输的能力,使学生能将计算机较好地应用到自己的专业领域并独立开展工作。第二课堂活动的设计一定要符合学生的心理、生理特点,学习目标不要过高、也不能过低。要结合学生所学专业,吸引学生由“执行者”变为“设计者”,由被动参与变为活动的主人,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2.3第二课堂实践教学的组织与管理
计算机基础第二课堂活动种类多,差异大,加之班级多,组织管理中的困难较大。为了保证“第二课堂”教学有计划、持续地开展,需要按照活动的特点分类管理,建立和健全适应学校特点的“第二课堂”的教学制度。把“第二课堂”教学纳入教师的正常工作量,根据第二课堂活动计划安排事业心强且具有一定专业知识和技能的教师进行指导、监督、考核。学校领导和管理人员定期检查督促,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并总结经验加以推广,提高第二课堂管理效果。
2.3以网络教学为平台,加强创新能力的培养
2.3.1加强网络教学资源建设
充分利用校园网络资源,将各种教学资源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进行了基于网络的教学资源建设(如多媒体课件、教学实况录像、试题库建设等)。并对教学资源提供下载服务,允许学生下载教师的多媒体课件和相关参考资料等。网络教学资源全部对学生开放,并根据教学实践进行不断改进和完善。目前已经建立一套相对完整的网络资源运行机制。教学网站的内容每学期都要不断进行更新。
2.3.2建立了多元化教学网站
为了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在大学计算机基础精品课程网站上建立了学习资料、知识扩展、技能大赛、第二课堂、特色课堂、章节练习、在线测试以及实训技巧等栏目。
学生通过这些栏目的自主性学习,能够加深对基础知识的理解,扩宽知识面,提高自身的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
3结束语
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具有信息量大、知识更新快、学时少、学生多等特点。为了适应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模式、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必须进行不断的改革和创新,才能满足信息社会对高层次、复合型信息人才的日益旺盛的需求。然而目前公共计算机基础教学中还存在着许多问题,如对不同专业的分类不够深入,考核模式不利于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等,相关问题需要我们作进一步深入研究。
参考文献
[1] 中国高等院校计算机基础教育改革课题研究组. 中国高等院校计算机基础教育课程体系[M].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1-30.
[2] 刘卫国. 当前深化计算机基础教育改革的几个问题[J]. 大学教育科学,2003,(1):49-51.
[3] 熊玉珍. 培养大学生信息能力的实践探索[J]. 高教探索,2003,(1):55-57.
The Research And Practice of the University Computer Basis Course Teaching Pattern Reforms
LIU Ruo-hui
(Department of Computer ScienceHuangHui UniversityZhuMaDian City Henan Province)
1高职院校方面
1.1专业课程设置未充分考虑学生实际
近年来,随着扩招规模的加大,高职装饰艺术专业生源虽然有所增加,但是普遍素质较低,一些学生甚至没有美术基础,专业水平较低,甚至缺乏基本的绘画造型能力。在进入大学后就学习较广泛的基础课程,尤其是实行“2+1”教学模式后,专业课程较少,未能深入学习专业知识。
1.2课程设置不够科学合理
高职装饰艺术设计专业的课程一般以本科院校教学模式为蓝本,修改相关的专业课程。通常是先进行1到2年的基础学习,再一年的专业学习,最后进行专业设计,使得学生参与实习的时间只剩1年不到,进而不能有效、系统的完成工学结合。
1.3专业教材还需完善
大多数高职装饰艺术专业的教材以本科院校专业教材参照,在进行一定的删减和调整,使得教材内容理论知识偏多且难,实践操作内容较少,同时因为学生还未能全面、系统掌握专业课程的知识体系,不能将理论知识融会贯通到设计实践,影响工学结合的实行。
2教学研究方面
2.1教学内容滞后市场需求
装饰艺术专业的学生通常就是学习教材上的理论知识和案例,最多进行一些模拟设计,并未能以实际的行业专业发展为导向,将学、产和研结合起来。装饰艺术专业是一个实践性和操作性较强的专业,如果没有将行业实际需求和教学需求统一起来,很难提升工学结合的预期效果。比如:一些学生在企业实习时,发生自己所学的知识和技能和市场需求已经不适应了,最终影响学生的就业。
2.2教学方式创新不够传统
教学模式就是教师的“粉笔+黑板”,学生的“死记硬背”,进而形成“赶鸭子”的灌输,使得教学显得死板、乏味,不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失去创新思维和创新的主动性,极大的抑制学生的创新意识。而装饰艺术设计专业最需要的就是创新意识,只有创新观念、创新想法,才能设计出创意、优质的作品。
3学生方面
3.1过于依赖计算机技术的应用
目前,随着现代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在艺术设计行业也有广泛应用,现代装饰艺术设计已全面实现计算机和数字化设计。计算机技术的应用,大幅提高了设计工作的效率,尤其是计算机的特殊功能,能够完成传统方法无法进行的工作,并能达到奇特的效果。但是,如果过于依赖计算机技术,或者只重视形式而脱离实际设计内涵,或只重内涵而缺乏艺术感染力,都会降低设计的质量。
3.2为重视原创的设计构思
一些学生在做设计作业时,通常从网上下载相关的信息,再稍微进行调整和修改,就当做自己的设计作业交上去,缺乏系统、全面的构思和创新。优秀的作品都需要设计者通过自己的思维、创新,将自己的理论知识、专业技能及实际需要有机统一起来,充分领会题目的本质,再融入自己的见解和情感,找到完美的形式将其创意表现出来。
二.高职装饰艺术设计专工学结合的有效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