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9-14 17:42:13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对特殊儿童的教育方法,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受到社会上特殊儿童数量逐渐增多的影响,特殊儿童心理健康课程逐渐在各地区开设,针对不同特殊儿童实施了相应的教育和指导,希望特殊儿童也能够接受正常的素质教育,为特殊儿童的未来发展提供相应的保障。因此,在当前社会背景下,为了兼顾特殊儿童的利益,维护特殊儿童的健康成长,就应该进一步加强对特殊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视,创造良好的心理健康教育条件,为特殊儿童实施科学的教育和指导。
一、引入先进教育理念,为课程改革提供相应的指导
教育理念和课程理念是人们在对教育和课程进行充分分析的基础上形成的对教育教学以及课程改革的共同追求,对教学课程的设定产生着重要的影响。因此要想借助特殊儿童心理康教育对儿童实施科学的教育和引导, 就应该对教师的教育理念进行革新,进而促使教师基于对课程改革的深入认识, 构建更为适用的课程体系,保证特殊儿童心理健康教育能够得到顺利实施 [1] 。 特殊儿童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其心理健康问题是特殊儿童教育教学中重点关注的问题, 因此教师不仅仅要从教与学两个方面引入先进的课程理念,向学生传授最为前沿的知识,还应该针对特殊儿童的特殊性制定合理的心理健康教育体系,保证能够在教育实践中在向儿童传授各学科知识的同时,也可以引导特殊儿童心理健康成长。
二、以信息技术为依托,全面改革教学手段
从特殊儿童教育的发展历程进行分析,特殊儿童教育属于新兴学科,教学理论尚不够完善,教学方法的和教学手段的探索也不够全面,因此要想保证特殊儿童教育的科学性和合理性,还应该注意借助信息技术对教学方法进行创新。
(一)加强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沟通和交流
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沟通和交流是构建良好教学氛围,对学生实施科学指导的重要保障,只有借助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良好沟通和交流,学生才能够产生对教师的信任感,进而在教师的引导和帮助下完成对相关知识的学习,取得良好的学习成效。 所以教师在开展特殊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过程中应该尝试以信息技术为依托,加强与学生之间的沟通和交流,切实了解特殊儿童在学习过程中的所思所想,对儿童实施更具针对性的教育和指导,为特殊儿童心理健康成长提供相应的保障。例如针对特殊儿童存在的畏惧交流心理,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的过程中应该多设置一些有助于激发学生沟通和交流欲望的场景,如应用多媒体技术为学生展示小朋友在假期愉快对话的场面、小朋友与家长共同完成学习任务的和谐场景等,让特殊儿童逐渐产生沟通和交流的欲望,进而在教育实践中促使幼儿畏惧交流的心理能够得到适当的改善,提升心理健康教育质量 [2] 。
(二)联系生活实际设置教学内容
特殊儿童一般存在一定的心理健康问题,并且他们在学习过程中不愿意接触新的知识和内容,缺乏安全感,基于这一点,教师在针对特殊儿童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过程中应该注意加强教学内容与学生生活实际的联系,引入生活中的内容对学生实施相应的教育和指导,增强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熟悉感,进而促使学生能够更好的接受教学内容,切实提升心理健康教育成效 [3] 。 在具体操作方面,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教学设备为学生创设生活中的场景,然后教师结合场景开展教学活动,促使学生在轻松自由的氛围中联系自身生活实际完成对相关内容的学习,在提升教学效果的基础上为学生未来身心健康成长提供相应的保障。
三、注意教学实效,对学生实施多元评价
科学合理的教学评价对学生的成长也产生着重要的影响,特别是对于特殊儿童心理健康教育来说,教师更应该加强对教学评价的重视,在向学生传授心理健康知识的同时保证教学评价活动的开展能够对学生产生积极的心理影响, 为学生健康成长奠定坚实的基础。一般来说,针对特殊儿童心理健康问题,教师在开展教学评价工作的过程中应该注意评价内容的科学性、评价教学的针对性以及评价方法的有效性,进而充分发挥出教学评价的重要作用,为特殊儿童心理健康教育成效的获取创造良好的条件。
四、结语
综上所述,特殊儿童心理健康教育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因此需要教师结合教学实践探索更为科学全面的教学方法,对学生实施有针对性的教育和指导,唯有如此,特殊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作用才能够得到充分发挥,进而有效改善当前我国社会上特殊儿童教育现状,让特殊儿童也能够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廖红娅.特殊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干预方法探讨[J].课程教育研究,2014.
关键词:特殊儿童;幼儿教育;融合教育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对于特殊儿童的教育越来越重视,借鉴西方国家对于特殊儿童的教育模式,采用融合教育能够有效的提升特殊儿童的教育效果。幼儿园特殊儿童融合教育是指将特殊儿童与普通儿童安排在一起接受教育。为特殊儿童营造正常的学习与生活环境。能够公正、平等的享受来自于社会各界的关爱与教育,并且获得更加充分的自身发展。本文通过研究在幼儿园中对于特殊儿童的融合教育教学策略,提出可行性建议力求提高对于特殊儿童的教学效果。
1融合教育的主要特征
特殊儿童在心理上和生理上都与正常儿童有所差异,容易使儿童内心产生自卑情绪,从而导致特殊儿童无法正常的发展成长。针对特殊儿童的情况融合教育孕育而生。融合教育主要教学方法是要将特殊儿童,放置在正常儿童的教学环境中,能够让特殊儿童接受特殊教育的一种教学体制。特殊儿童通过与正常儿童的交往,能够有效培养特殊儿童的社会交往能力,模仿能力。通过融合教育,特殊儿童在生长过程中感受到并没有受到特殊的对待,从而促使特殊儿童心理健康发展,最终促使特殊儿童能够建立正确的人生方向,并且能够更好的与他人接触适应社会。
2针对特殊儿童融合教育教学策略的注意事项
特殊儿童的社会交往方面仍然存在诸多缺陷,所以教师应当在日常生活中多多注意特殊儿童的生活习惯,使特殊儿童能够自然和谐的融入到融合教育中,激发特殊儿童参与社交活动的积极性。设立丰富有效的教学环境刺激特殊儿童情绪积极向上,由于特殊儿童的心理发育和生理发育与正常儿童差异性较大所以对于特殊儿童来说容易产生心理自卑感。很可能在与正常儿童交流过程中出现欲言又止的情况,极大程度上影响特殊儿童参与正常社交活动的积极性。所以教师应当首先设立特殊的教学环境,能够使特殊儿童真正自然的参与到社交活动中。游戏是儿童共同的兴趣爱好,教师可以充分利用游戏刺激特殊儿童参与到社交活动中。同时,也应当对正常儿童做好心理辅导,由于正常儿童身边缺少特殊儿童,很可能在第一时间要正常儿童与特殊儿童交朋友,会出现抵触心理。教师也应当做好儿童的心理引导工作,为特殊儿童与正常儿童建立良好的友情,架起一道桥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也应当采访开放式教学,能够贴近儿童的日常生活,能够将儿童日常生活中的生活情景和活动项目,引入到日常教学中。同时教师需要针对特殊儿童的生理需求,进行一定具有特殊性质的训练。并且应当结合教育内容为儿童建立正确的思想道德品质,能够满足特殊儿童的生理与心理发展需求。特殊儿童的活动能力有限,所以教师也应当在活动过程中对特殊儿童有特殊的照顾,从而来降低特殊儿童的活动要求,使特殊儿童能够更好的融入到活动中去。对于特殊儿童的融合教育来说,最主要的是想要特殊儿童能够融入到正常社会中,从而更好的适应生活与学习。
3幼儿园特殊儿童融合教育主要存在的问题
教师对融合教育认知有偏差,大部分教师只不过是认为只要将特殊儿童正常带入班级中就学,就已经完成了融合教育,但其实使特殊儿童进入正常幼儿园接受教育只不过是如何教育的第一步。有些教师对于特殊儿童仍然存在歧视,再加上幼儿园也对特殊儿童加以有色眼光对待,导致特殊儿童无法在幼儿园中受到良好的融合教育。同时当前针对特殊幼儿融合教育的社会保障有所缺失,各地方政府还未真实认识到特殊儿童融合教育的重要性,在法律建设上也针对特殊儿童的教育方面有所缺失。导致特殊儿童在接受教育的过程中容易受到各种不平等对待,从而在特殊儿童心中造成了一定的打击。
4特殊儿童融合教育的有效策略
首先,应当提高社会对于特殊儿童的接纳程度。教师应当首先改变自己对于特殊儿童的认识,对特殊儿童不再特殊对待。特殊儿童只有首先在教学过程中感受到教师对于自己的关注才能够真正融入到教学活动中。而从社会层面,幼儿园也应当首先取消对于特殊幼儿的歧视,在特殊儿童入学时应当公平对待。教师也要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其他正常的儿童能够正常的、正确的对待特殊儿童。儿童与儿童之间,没有隔阂才能够真正使特殊儿童感受到幼儿园的温暖感受到与同龄人之间的友谊,从而使特殊儿童在心理中能够建立正确的人生方向,避免特殊儿童出现自卑心理。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也应当鼓励其他同学与特殊儿童能够交朋友。朋友是儿童健康成长必不可少必成长因素。特殊儿童能够在交朋友过程中,通过主动的模仿学习基本的社交常识,从而树立与他人正常的友谊,建立自我人际交往的信心。同时,融合教育也应当注重特殊儿童能够拥有更加丰富的生活,促使他们能够时刻感受到温暖。所以,教师应当结合学生的家庭教育,特殊儿童的第一教师是他们的父母,但是一般来说特殊儿童的父母不具备专业性育儿知识,所以导致特殊儿童在成长过程中很容易遭受打击。教师应当与特殊儿童的家庭建立统一的教学,保证特殊儿童不管在家庭还是幼儿园中都能够接受正确良好的教育,从而促使特殊儿童全面发展。
【关键字】律动教学;特殊儿童;音乐教育
音乐是和人的生命关系最为紧密的一种艺术形式,它给人们带来美感和幸福,它是一种寄托了人们情感的艺术语言。音乐教育可以让儿童体验欢乐,培养兴趣,对儿童的身心健康和智力开发以及陶冶情操都有着重要的作用。特殊儿童是指“在智力、感官、情绪、身体、行为或沟通能力上与正常儿童有显著差异的各类儿童”。正常儿童可以通过老师正常的教学方式来学习知识,如教师的讲解、板书,而特殊儿童,众所周知,他们不能通过这样的讲解和板书来学习知识,所以,教师必须通过其他手段和方法促进特殊儿童的学习发展[1]。
一、特殊儿童教育现状
国家宪法规定:“政府和社会帮助安排盲、聋、哑和其他残疾公民的劳动、生活和教育”。可见对特殊儿童的特殊教育,也是全民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残疾人抽样调查结果显示,我国处于义务教育阶段的特殊儿童人数多达300多万,其中部分人已经在接受特殊教育的学习。国家针对这些特殊儿童特别设置了各类学校,如人们所熟知的盲聋哑学校,另还有弱智儿童班等这类小众特殊班级。如今,让残疾人平等参与社会生活,拥有人权已经成为现代文明社会的基本共识,而教育则是残疾人通往享有平等人权的必经之路。但是,由于我国特殊儿童的数量较多,并且大部分分布在经济落后、交通不便的广大农村地区,创立一所特殊儿童的教育学校投资又大,所以针对特殊教育的学校数量并不多,规模也不大,而且主要集中在大中型城市,所以,依据这些国情,推广特殊儿童义务教育的任务迫在眉睫。
二、律动教学的音乐教育
瑞士音乐家达尔克罗兹认为“音乐本身离不开律动”,而律动可以说本身就是人的运动。若将人体作为乐器,人的各种形体动作、体态、姿势等,就是使抽象的音乐情感得以表达。儿童通过这样的表达,可以更直观地领略音乐,进而培养儿童的音乐节奏感、身体协调能力[2]。这就是“体态律动学”教学观点。达尔克罗兹音乐教学体系包括三方面:体态律动、视唱练耳、即兴训练。体态律动主要是通过借助节奏引起大脑与身体迅速规律的交流;视唱练耳是为了训练儿童的内心听觉和鼓励儿童表达自我情感。律动是身体随着音乐的节奏进行有规律协调的动作。律动教学法主要有以下几类方法:
(一)游戏方法。在游戏中将音乐元素贯穿其中,使学生边玩游戏边体验音乐,在充满趣味的游戏中,让音乐的节奏、音调的变化自然而然灌输给儿童,在游戏的过程中有效的激发学生的综合能力。教师在选择和设计游戏时,要注意游戏的科学性和合理性,让学生能在一个轻松快乐的氛围下,感受到音乐的律动和美丽,打开心扉,更愿意去了解外界的事务。例如:“找朋友”游戏。随着音乐的节奏,学生欢快地跳动,当听到“找到一个好朋友”的时候,他随即拉住一个小伙伴,开心地做出“敬个礼,握握手,你是我的好朋友”的动作。教师在弹奏歌曲的时候,由于面对的是一群特殊儿童,所以节奏不宜过快,在学生们找伙伴时,可以减慢速度或者谈一段其他的儿歌,给儿童们一定的时间寻找好朋友。这个游戏同时也加强了小伙伴们之间的交流,两全其美。
(二)示范模仿的方法。教师根据音乐的类型和节奏自己先设计一套动作或舞蹈,然后再在学生面前演示,让学生随之模仿,并且引导学生自己去改编、去创造这些动作[3]。教师需要注意的是,让学生模仿只是示范的作用,并不是局限儿童的想象力。
(三)引发律动的方法。“生命在于运动”,日常生活中,可以引发人们进行律动的事物有很多。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发现这些微小的细节,日积月累,学生们自然就丰富了对音乐、对节奏、对律动的感知能力。
三、律动教学对音乐教育的影响
特殊儿童通过提高音乐的感受力来学习音乐,通过具体的音乐提高对音乐的感受力,通过这样的学习方式,达到分清音的高低、曲调长短、节奏强弱[4]。达尔克洛兹认为:“音乐本身就是以听觉为基础的,音乐教育应完全立足于听”,因此,音乐教学应该以律动教学为主线,而倾听音乐则是律动教学的基本途径。特殊儿童倾听着音乐,拍拍手、跺跺脚、点点头,这一系列的表演,不仅使儿童的身体得到了锻炼,还能帮助特殊儿童去掌握音乐的节奏、韵律,并启蒙他们的音乐思想,培养音乐审美力,让他们全身心的置身于音乐的世界中。音乐教育不仅仅发挥着它的本体作用,更具有意义的是,它使特殊儿童得到情感上的体验,对特殊儿童具有一定的治疗和康复作用。
结束语
音乐是抽象的艺术,根据音乐的这种特性,教师恰好能运用这点对特殊儿童进行音乐教学,解决教学中沟通障碍的难题。音乐律动是他们最喜欢的课程。教师通过音乐与律动和特殊儿童交流,在充满童趣的音乐中,培养他们像正常儿童那样合作、反应能力、身体协调能力、情感表达能力,从而提高特殊儿童智力的发展。在这种愉快的氛围中,潜移默化的感染学生的情绪。故此,国家应该加大对这些特殊儿童的教育力度,使他们的身心能跟正常儿童一样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毕红歌.浅谈人工耳蜗儿童音乐律动教学[J].才智,2013,21(11):19-20.
[2]杨畅.用音乐做非音乐的事--论特殊儿童音乐治疗手段和目标的关系[J].艺海,2014,55(12):78-79.
[3]王诗慧.浅谈律动教学对特殊儿童音乐教育的影响[J].音乐时空,2015,78(13):45-46.
关键词:特殊儿童;音乐教育;问题;措施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引言
近些年来,我国进城务工人口在不断壮大,导致儿童的流动性也在不断增加,这也就导致了儿童出现心理、生理状况的局面进一步恶化,研究如何提高当前特殊儿童的音乐教育水平,如何将他们塑造成祖国的可用之材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2现行特殊儿童音乐教育体制的缺陷
2.1课程更新速度难以满足实际需求
最近一些年来,我国中小学等各类普通学校都对音乐课程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教学模式也逐渐转向了素质教育,然而对于特殊儿童的音乐教育,则远远落后于普通学校的改革速度。现今,大部分特殊儿童的音乐课程依然依照多年来的老旧方案,授课教材也大都十分陈旧。还存在一些学校只关注文化教育的成果,对于学生的身心健康、素质能力严重忽视的状况,这对于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顺利步入社会等都是不利的。由此可见,特殊儿童的音乐教育易远远落后于普通学校的音乐教育,未能跟随时展的步伐,更未能满足特殊儿童的实际需求及发展需要。
2.2对教材的重视胜于对综合素质的重视
虽然对于特殊儿童音乐教材的编制非常关键和重要,但是对于这类认知带有缺陷的儿童我们过分地关注他们对教材的理论的掌握,过多地强调他们认识乐谱、拍打节奏的能力对于他们的全面发展以及实际能力的提高存在很大的限制。另外,对于当前特殊儿童的音乐教材的编制上和他们的培养目标还是存在着一些偏差和矛盾的,对教材的重视只会使教师忽略对他们综合素质的培养,长此以往将严重制约特殊儿童的发展。
2.3尚未摆脱传统观念的束缚
受传统观念的制约是当前我国各类院校的弊病之一,这严重制约了我国教育体制的完善和发展。特殊儿童的音乐教育也同样存在此类缺陷,他们的教材的确定通常是由老师来确定的,教学方法也是有授课老师自己的经验总结得到的,在教学课程的安排上则大多遵循老旧的教学计划。一些存在自闭症等疾病的学生往往难以顺利实现学习,他们只是被动地跟随模仿,难以真正了解和满足他们的真正需求。除此之外,对于特殊儿童的具体培养方案均是通过教育机构进行决策的,这就导致了一直以来他们的授课教材、课程安排、培养目标等都是一成不变的现状,未能针对性地为那些自闭症等学生出具一套真实、可行的授课方案,最终难以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同时也严重拉长了这些儿童的康复周期。
3特殊儿童音乐教育的改进措施
对特殊儿童的音乐教育体制进行改革不仅仅是特殊儿童的需要,更是社会发展的必然。因此,我们应当综合各方面因素,从全局的角度出发,这里笔者认为可以从培养目标、教学手段、课程方案这几个方面入手,下面进行了具体分析。
3.1科学确定培养目标
对特殊儿童的培养目标树立一个科学、准确的观念,并进行合理的确定是对特殊儿童音乐教育改革的首要步骤。只有培养不表科学合理,才能够顺利地完成对教学课程的设置以及对教学手段的完善。依照国家相关部门的要求,我们可以将对特殊儿童的培养目标确定为:培养成良好的社会公民,使他们具备普通公民应有的社会道德感、责任感,并且帮助他们树立科学的价值观、社会观;培养具有社会价值的公民,首先要帮助特殊儿童完成基本的日常行为,改善他们的社会交往能力,并向他们传输一些基本的社会技能,使他们更好地融入社会,更多地创造自身以及社会价值;培养高素质的社会人才,努力提高学生的艺术情操,锻炼他们的思维能力,帮助他们培养高尚的兴趣和追求,使他们更加热爱生活,积极面对人生。
3.2完善教学手段
对特殊儿童进行音乐授课的教师应当时刻牢记特殊儿童才是教育的主体,教师应当更多地关注学生的需求,而不是一味地按照教学计划死板地教学。要更多地考虑的特殊儿童的学习能力、理解能力、接受能力等具体因素,尽量针对性地满足不同学生的不同需求,做到因材施教,帮助学生更好、更快地发展。例如,教师可以通过针对性教学、体态语言方法教学等方式,通过对不同教学手段的运用及创新,帮助不同的学生适应课堂教学,使他们能够敞开心扉,积极融入到集体生活当中。
3.3改进课程方案
要想更好地帮助特殊儿童健康发展,提高特殊儿童音乐教育的质量和水平,对课程方案进行改进也是必不可少的一环。在对课程进行设置的过程中,应当综合考虑的特殊儿童的认知能力、生活习惯、思维方式等多方面因素。首先,我们要做的是对课程的整合,关注特殊儿童的感知认知能力以及将来适应社会的能力,这样可以帮助特殊儿童更加有效地识记歌词、准确发音、科学认谱。勇于冲破学科的约束,积极和其他学科进行结合,帮助他们实现知识的拓展和延伸。还要将学生情感的培养考虑进去,通过音乐教育使学生更加深入地感受生活,提高情感认知水平,促进特殊儿童的综合发展。
参考文献:
[1]阿娜.浅谈小学音乐课的教学形式和教学方法[J].林区教学.2010,(4).
近年来,我园提出了“为每个幼儿健康发展服务,为家长多元需求服务”的办园理念,坚持教育公平,向特殊儿童敞开园门,对特殊儿童随班就读进行早期教育做出了初步的探索。
一、特殊儿童随班就读早期教育现状
目前为止,我园没有身体有明显残疾的儿童入园,在园幼儿中的特殊儿童均具备一定的自理能力。对这些儿童的保教,采取了分散管理的方式,以减轻教师工作负担。即哪个班级有特殊儿童,由当班教师自行调整其教学安排,提供特殊照顾。但这些特殊儿童在幼儿园中的现状不容乐观,他们很难融入到集体活动当中,教师也常常对他们的生活细致照顾,而对学习放任自流。
例一:幼儿为聋哑儿,在生活上受到细心照顾,但教师与该幼儿交流困难,学习上放任。
例二:幼儿学习时反应迟钝,家长与教师均认为是智力问题,后在幼儿体检时发现该幼儿有听力障碍。
例三:幼儿入园后焦虑反应严重,半年后,在幼儿园还是不吃饭不喝水,时常趴在桌子下、床下,在家中情绪正常。
二、特殊儿童随班就读早期教育原因分析
造成目前这种状况的原因有以下几种:
1.儿童社会性发展不够健全。特殊儿童由于其身心发展落后于正常的发展水平或者在某些方面存在缺陷,父母很容易出于爱护的考虑而减少其接触同伴、接触社会的机会,使其无法生活在与普通儿童一样的刺激丰富的环境之中,对其心理活动的发展带来不利影响。
2.家长委曲求全的态度。家长往往认为能让孩子在普通班中与其他儿童一起学习、玩耍就已经是求之不得的事情,因而,感激于幼儿园和教师的照顾,在教育上不提特殊要求。
3.家长不能正视现实。孩子都是自己的好,对于身体没有残疾,而行为及学习上有障碍的儿童,家长往往不能正视。他们会一相情愿地用各种借口逃避现实,希望这些障碍是暂时的,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应自行消失。如果教师多次向家长反应孩子的不良表现,常常会激化双方矛盾。
4.幼儿园没有健全的特殊儿童管理办法。园领导对特殊儿童随班就读工作的重视和支持还不够。随班就读儿童的个别教学计划往往由教师一人制订,这是不合适的,也是不科学的。
5.教师对特殊儿童认识不足。目前在职教师没有接受过特殊教育培训,对特殊儿童的了解和教育缺乏理性认识。教师与特殊儿童的沟通中往往会遇到很多困难,如语言交流、教育训练等缺乏专业人员的支持和帮助。
三、做好幼儿园特殊儿童随班就读早期教育工作
特殊儿童家长希望孩子能和正常幼儿一起学习,一起生活,随班就读突破了传统的封闭式特殊教育模式,强化了特殊儿童与普通儿童的交往,为他们今后自立平等地参与社会生活打下基础。
(一)创设适宜特殊儿童发展的无障碍环境
1.营造平等和谐的精神环境。良好的精神氛围是影响孩子健康成长的积极因素,我们注意在同伴间、教师间、幼儿园与家长间营造平等和谐的精神环境。营造无歧视的平等关爱环境。在老师的引导下,正常儿童逐步学会了接纳他们,愿意与他们交往,一起玩游戏,帮助他们穿衣服、系鞋带,使特殊幼儿体味亲情,感受温暖,形成了同情、关爱的班级氛围。
2.创设特殊儿童喜爱的班级环境。在创设班级环境时,为他们留有展示的空间,例如:墙面上有他们熟悉的家人和同伴的照片,角落里还有一些生活必需品,使他们在这里能够寻找心理上的安慰,体验同伴的关怀。同时,引导特殊儿童积极参与环境创设,尽管他们的动作并不协调,作品也不优美,但他们表达出了自己心里的一种感受,显示出他们也是班级不可缺少的成员。
3.提供健康的生活环境。在游戏、进餐、喝水等生活环节,特殊儿童与普通幼儿在一起,学习简单的生活自理能力,感受普通班级环境。采取生活活动随班就读,既为特殊需要幼儿提供正常的生活环境,又不影响普通幼儿的学习和生活,他们在与普通幼儿游戏交往过程中,自理能力、交往能力、模仿学习能力得到提高,逐渐适应了集体生活,为特殊儿童尽早适应社会奠定了基础。
(二)加强教师特殊教育培训,促进师资质量的提高
随班就读的特殊儿童通常在生活自理、社会适应和智力发展方面,都不同程度地落后于同龄正常幼儿,他们需要教师更多的关注,需要教师具有更高的教育智慧和师德修养。随班就读的特殊儿童和其他儿童也有较大的差异,这就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幼儿园应提供机会和条件,帮助教师学习特殊教育知识,参加特殊教育培训,掌握特殊教育的基本技能。同时,制定相应的奖励机制,鼓励教师想方设法照顾和教育好特殊儿童。
(三)做好特殊儿童随班就读的管理工作
设专人管理特殊教育,组织教师、园领导、保健医生及家长共同制定特殊儿童的个别教育计划。从而保证对随班就读特殊儿童的早期教育落到实处,真正体现因材施教的原则。
(四)搭建交流平台,获取家长的支持与配合
许多正常儿童的家长往往担心特殊儿童会在生活和学习中对自己的孩子产生负面的影响。为了打消他们的顾虑,我们利用亲子活动和半日开放活动,增进家长间的交流与沟通,抓住每个与家长们沟通的机会,引导他们设身处地为这些有特殊需要的儿童和家长着想,让他们意识到这些孩子的加入不会影响到他们孩子的成长。
(五)做好随班就读特殊儿童家长的工作
由于特殊儿童的与众不同,特殊儿童家长往往担心孩子惹事被人嫌弃,担心孩子的不良行为加重,为了使他们放心,我们利用家访、电话沟通、网上交流、联系便条等形式主动与家长交流沟通,共同研究对特殊儿童的教育与引导。另外,重视特殊儿童的家庭教育,指导家长在家中对他们进行教育和训练,使家庭教育成为幼儿园教育的延伸和补充。
一、特殊儿童教育首先是儿童教育
特殊儿童也是儿童,特殊儿童教育必须建立在儿童教育的基础上,儿童才是特殊儿童的第一属性。特殊儿童和普通儿童一样,会喜爱每一个儿童都会喜欢的东西,如游戏、动画片、玩具等。他们在学习时同样喜欢教师生动的讲述、虚拟的带入、贴切的关心。教师以较慢、较生动的方式进行教学可以使儿童更好地融入课堂,参与教学活动,从而培养即将入学的儿童在课堂上“坐得住”的习惯。很多儿童喜欢模仿故事中人物的具体动作,如跳跃、鸭子步、深蹲等,有运动障碍的特殊儿童也对此充满好奇,因此教师更应该采用直观教学,有效激发特殊儿童的学习热情。
二、平衡教师威严与儿童平等
特殊教育教师“送教上门”需要放下“师者为上”的传统教育理念,需要“威严中的爱与自由”,即教师要处理好压力与放纵之间的平衡。在需要严厉的时候,教师要态度明确,但平时应该多鼓励,关注细节教育,让儿童感受到自由与温馨。例如,教师可以每天给儿童温馨的问候,给需要的儿童端杯水,帮助不能自理的儿童擦擦嘴。在这样的细节中体现的是教师的耐心和爱心,儿童自然能够感受到。
对于特殊儿童来说,他们或多或少会有属于自己的独特的表达方式,语言的或非语言的都是有可能的,教师往往很难快速理解他们所要表达的意思,但不妨耐心地与儿童沟通,多听几遍。当教师不能理解儿童的某些做法时,如有些儿童在教师的劝解后还坚持哭闹,教师应该想想儿童这么做的真正原因,教师绝不能用成人的思维方式去思考儿童的问题。f31只要教师能够正确理解儿童的心意,他们就能感受到教师的关怀;相反,若教师误解了儿童某行为背后的动机,他们就会失望。这两种情况会产生两种不同的教育效果,学生要么接纳教师,要么排斥教师。儿童之所以会接纳教师,接受教师的教育指导,是因为教师满足并激发了儿童的内在欲求。例如,笔者“送教上门”的一位脑瘫儿童(化名乐乐),在喝水时会说:“老师,你喝—”虽然表达得不是很清晰,但当笔者回答他,眼神注视他时,他就会很开心,因为他知道教师在关注他。
三、教学的具象化应用
儿童往往对具象化的东西以及现实情境中可以展现的事物或场景拥有较好的理解力和记忆力。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可以充分利用儿童的这一特点。特殊儿童出于生理的先天或后天不足极易产生自卑的心理,他们对学习没有信心,缺少学习的动力。教师采用以鼓励和引导为主的教学模式可以更好地帮助特殊儿童建立信心,培养学习热情。在数学教学中,笔者发现对乐乐的教育不能急于讲解较高难度的内容,如在对小学一年级数学10以内的加减法进行教学时,对笔者直接的教授乐乐难以理解,教学效率低。笔者经过反思后改进了教学方法,开展了包括空间想象力、数数能力、数物能力、数字的意义等的针对性训练,逐步引导乐乐进行计算。从借助笔算的加减法过渡到心算,引导乐乐不借助笔进行计算。实践证明,在笔者的努力下,乐乐的空间想象力和数数能力大大地提高了。同时,这也说明多基础能力同步推进的教学可以更好地推进儿童数学能力的整体发展。
儿童对新鲜事物都有好奇心,对于学习的新知识同样好奇,有求知的欲望。教师把握了儿童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可以促进其主动探究。例如,乐乐经常问:“老师,这是什么?”有时候,也会说出他对某事物的理解。这时,需要教师耐心地解答,哪怕再小的问题也要细心、耐心的解答,若儿童看到教师的不耐烦会大大挫伤他们的积极性。儿童每一次主动地提问,主动地学习,都是教师对其教育的良好时机,比教师的被动说教效果好得多。
四、家长对孩子的言传身教及德育渗透
一、揭示特殊儿童生活及其意义的方法论
生活是千百年来的一个恒古话题。荀子指出“水火有气而无生,草木有生而无知,禽兽有知而无义,人有气有生有知,亦且有义,故最为天下贵也”(《荀子•王制》)。在这里,荀子在肯定人的价值的同时,也以人的生命的物质存在和道德意识存在指明了人的存在方式。马克思指出,“人们的存在就是他们的实际生活过程”[1]30,所谓生活过程实质是指“人们从事活动的,进行物质生产的,因而是在一定物质的、不受他们任意支配的界限、前提和条件下活动着的过程”[1]29-30。人本主义哲学家叔本华的“生存意志”,尼采的“权力意志”,柏格森的“生命冲动”,弗洛伊德的“潜意识”,以及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则强调了生活向人本身的回归。我国学者赵汀阳指出,“生活事实是一种特殊的事实,它是由人的意志所影响的行为。”[2]8他认为,生活比世界存在的现实具有更多的性质,即生活的建设性或设计性,这是生活事实最根本的性质。[2]8综上所述,生活无论是伦理的、知识的(理性的),还是实践的、意志的,实质上,生活就是人的本质及其价值的反映。这些观点固然深刻,但它们都是之于人的生活一般意义上的普遍认识。这是其最大的真理之在,也是最大的谬误之处;因为,它以对人生活的宏大抽象清空了人的生活的具体差异,对揭示特殊儿童生活及其意义显得力不从心。按照后现代方式的批判,这些宏大的“真理”也许正是误解和抑制特殊儿童生活的异化力量。特别是叔本华“生存意志”,尼采的“权力意志”,柏格森的“生命冲动”以及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一方面,它们以宏大叙事抽空了作为少数者的特殊儿童的生活独特存在,使特殊儿童生活成为理论的“剩余”;另一方面,可能带来对特殊儿童生活的理论“歪曲”。他们分别以、权力、潜意识、意志作为人类现象真正的内在本质,[3]可能把特殊儿童生活引向了某个欲望的无限追求,或者可能以“需要层次论”搭建的秩序,拒绝他们任何超越的可能。特殊儿童自然存在的主体机能孱弱,需要的意识层级普遍较低,在上述学说面前,看不到生存和任何超越的可能。例如按照“需要层次论”,特殊儿童身心机能式微带来对基本需要满足的无限未完成性,必然阻断他们对更高层级的需要。这样,显然看不到他们内在的自我超越性,无法解释张海迪等诸多成功者在艰难境遇下走向自我实现的事实(这是本文之所以选择现象学直观方法分析而拒绝逻辑推理特殊儿童生活的重要原因所在)。
在这里,笔者无意陷入现代与后现代的争执,本文意欲坚持现代与后现代统一的思维方式,去作建设性与批判性的思考。因此,寻找特殊儿童生活本质,既不逃避上述一般意义上的形上之思,更重在回到特殊儿童存在本身而直观其生活和意义。根据现象学的观点,“事物本身”是直接、原初最初觉察的意识状态,具有“最初的绝对被给予性”,能“在最初的觉察、意识到的体验中获得认识的可能性及切合性方面的明见(证)性;且只有返回到直接直观这个最初的来源,回到直接直观得来的对本质结构的洞察,我们才能运用伟大的哲学传统及其概念和问题;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直观的阐明这些概念,才能在直观的基础上重新陈述这些问题,因而最终至少在原则上解决这些问题。”[4]在这里,现象学表现出严谨的科学态度。这为我们回到“澄明之境”,把握特殊儿童生活实质提供了方法论依据。同时,赵汀阳认为,对生活的理解只能是一种目的论的理解,通过知识认识论揭示生活意义,永远是个难题。因为目的论不仅需要符合存在论的基础,还要超越存在,即不能脱离本体论去思考生活,但又不能不局限于存在论。[2]15因此,通过存在论看到生活的客观实在,通过目的论看到生活的意义,坚持存在论的目的论,这是本文揭示特殊儿童生活意义的基本方法论。还要指出的是,在这里特殊儿童的生活及其意义是一个一般性的概念,而不是某个人、某个时期的特殊表征。根据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只有把社会生活中的孤立事实视为历史发展的环节,并把它们归结为一个总体,才能达到对事实本质的真理性认识。特殊儿童生活及其意义的认识就是要基于这样一个总体性的视野。
二、特殊儿童生活的实质与困境
沿着现象学方法论追寻特殊儿童生活,回到他们整体实存的“作为我们周围世界中的事实”[5]39。于是,我们发现这样一个明证性的存在:无论特殊儿童身心缺陷程度如何,都因欲求社会或他人而具有一定的生存局限;他们对社会或他人外在的摄取,并不必然受缺陷的影响;他们对物质、文化、精神等欲求尽管有不同的层级差别,但对它们的欲求都是可能逾越的;因欲求不同,他们也表现出不同的生活。其他诸如特殊儿童被歧视的、或苦恼的、或快乐的等一切现象的存在,都是欲求的不同表达。也就是说,他们生活中有一种于缺陷差异存在之外而规定他们自身差异的意识结构,这个意识结构就是欲求的意识结构,它“异于其(特殊儿童)自身的存在,它在它的存在中关心的就是它自己的存在”[6]84,它以欲求意识确立自身而划定特殊儿童缺陷差异之外的另一种差异的存在。特殊儿童生命本身及其一切生命意识的存在都被统一在特殊儿童欲求这一事实存在的意识结构中,成为明证性的绝对事实。显然,这些欲求不再是逻辑条件下的先验存在。它作为存在物的“意向性对象”①,是可以间接“洞见”的②。这些欲求以意识构成的方式存在于特殊儿童生活之中,从本体上优先存在于其他反思意识,成为“我思”的可能性条件。在这里,欲求表现出来的不仅是一般意义上的欲望和需要,更包括与身心相应的特殊需要。特殊儿童一般欲求的存在规定了其类存在意义上人的生活本性。特殊需要的欲求使特殊儿童体验到生命不同于他者,从而展现着生命生活的独特存在,特殊儿童正是在特殊需要欲求存在之内被规定了生活的群体特性。就欲求性状和方式来看,由于欲求作为一种意识构成,本源于特殊儿童严重的有限性、受动性,是受他们自身个体性所限制的,因此,特殊儿童欲求表现为两种性状的存在方式。当欲求仅仅沉陷于所欲对象,以“需要”、“欲望”、“喜欢”、“憎恨”等“意向性”对象的意识显现时,我的意识并不是“我”的,在此的是意向性对象,并没有“我”的存在。“我”不在我的意识之中,欲求便表现为外在欲求,即欲求他者。当欲求超越于所欲对象,以自我反思的方式意识自我所欲对象的意识,使我的“意识”成为意识的“我”本身,“我”就在我的意识之内,欲求就表现为内在欲求,即欲求自身、欲求自我。欲求他者使特殊儿童生活显出一种肯定的、具体的、自在的存在,特殊儿童作为感性世界的客体,其欲求被自然规律和各种因果规则所决定,自我意识没有从自身中分化出来,自由意志没有从存在内部解放出来,特殊儿童生存就是生活本身,但这种欲求是“天性使然”,是“自然界的规律”。
欲求自身使特殊儿童生活显现出一种否定的、抽象的自由存在,特殊儿童作为超感性的世界的主体,其欲求以无限能动的自由姿态,以自我觉解、自我生成、自我解放的方式,超越于自然规律和自身现实生存之外,把对生活意义的欲求和可能生活的向往从现实生存中解救出来,使生活体现为一种精神的意义的自由的存在。它作为一种意义尽管不可能先于特殊儿童生存及其外在欲求而存在,但“它的存在是一切(生活)可能性的来源和条件,正是它的存在包含着它(生活)的本质。”它作为一种自由的存在,尽管受制于外在欲求,但并不必然以外在欲求的满足为条件,而可能以对外在欲求的意识而意识的反思方式,给予生活无限的超越性,使特殊儿童在生活之中按照自己的自由意志,不断超越外在欲求和缺陷的制约,不断更改“自然规律”和“上帝的作品”,真正成为一个不受命运安排的人、幸福的人。①这样,外在欲求他者和内在欲求自身构成了特殊儿童生活的两个意识结构,前者是特殊儿童生活的基础,后者则以超越的精神意义的方式构筑了他们生活的“高地”;这两个意识结构尽管有不同的层级之分,但并不必然阶梯式排列,而是可能因超越或深陷而交叉的网状结构。从另一个角度看,特殊儿童的欲求在社会存在中,被人们不断有意或无意的关怀、博爱以及各种差别原则的社会保障制度而形式化、制度化、自觉意识化。他们的很多欲求很多时候被赋予权利的法律保障,特别是他们的特殊需要在教育领域被抬到“最少受限制”、“最大可能满足”等至高地位,并作为了全纳教育的重要价值目标。这样,特殊儿童几乎因欲求而被欲求对象化为欲求本身。特殊儿童的欲求成为他们生活的核心构成,欲求方式规定着他们生活的意义。特殊儿童的生活本质就主要体现为欲求的意识结构。欲求对“我”的召唤和对“我”的回归,表达着特殊儿童生活的存在。特别是内在欲求对自我的反思性和超越性,决定了他们生活本身不仅仅是生命的“活着”过程,而是一个“不断成为着的、发展的、创造的、具有无限可能性的”可能生活,正是这个“不断成为着的”可能生活的可能性存在,把生命生存变成了生命生活的事业。特殊儿童生命生存的“活着”只是土壤,而种植什么、生成什么就是生活的价值和需要问题,即生活的意义,且正是生活意义的存在使特殊儿童贫瘠、苦涩的生命土地变得绚烂多彩、富有生机。然而,特殊儿童的生活却在欲求之中,常常被沉沦在“非我”、“非思”、“非人”的窘态。其一,生活的“非我”性。“人是有意识的存在物。”[8]特殊儿童所形成的生活不是给定的,是自我设计、选择和创造的。特殊儿童作为人没有先天的规定性,但由于他们生活外在欲求的严重依赖性,使他们外在于自身而生活于他者之中。他者即社会和自然,这是特殊儿童外在欲求依赖且必须共处同在的“周围世界”,既需要依赖于这个“周围世界”获得生存,又一定程度的依赖于它们而获得意义的解释。正如海德格尔所言,“这样的共处同在把本己的此在完全消解在‘他人的’存在方式中”。
譬如,政治经济制度、伦理道德、法律法规、风俗人情等作为社会价值观的“公众意见”,以“绝对正确”、理所当然的话语霸权姿态不可抗拒地施加给特殊儿童,让特殊儿童在主动适应或被适应中失去了自身存在的“本真”②。这是特殊儿童无可逃避的。他们的存在表现出一种他者存在的特性,他们的生活表现出一种被规定、被制约的生活特点。相应的,也表现出与这种生活一致性的生活意识构成。例如,聋哑人自然生活的手语和普通话标准手语的矛盾而产生的交流障碍和问题③;残疾人被他人歧视而产生的自卑、畏缩生活倾向,等等,就体现了他们一种被设计的“非我”生活的痛苦。可以说,他者的设计占据他们生活的大部,体现出一种“他人即地狱”(萨特)的悲哀。很多时候,尽管他人或社会的设计以“知识”、“技术”、“服务”、“扶残”、“帮助”等极具理性、关怀、博爱的正义美德,但正如后现代的批判,他们正是凭借这些所谓的美德与知识技术理性、程序合理性回避或掩盖了实质合理性问题,有意无意地将特殊儿童日益驱离了自身具体的特殊存在的本我生活,带来了特殊儿童生活的“非我”困境。其二,特殊儿童生活的“非思”性。生活是“与生活本身意图最接近的存在方向性,但它又是永远无法完成的追求”。生活的意义存在于生活本身,且在生活中敞开着各种可能生活。当前,特殊教育相当程度的窘迫于特殊儿童现实生存,以“谋生”、“利益”等目标的外在欲求,遮蔽了特殊儿童内在欲求的激发和提升,许多教育都过分强调了外在摄取,忽视了自我内在欲求的超越功能。也许,这是特殊教育对特殊儿童生活的一种自我满足和自我安慰,因为回避反思,尽管庸俗却是保证生活稳定的最好办法。这样,特殊儿童对外在欲求的倚重,往往使自己的特殊需要遗忘了对欲求自我的反思意识,使得欲求意识失去了“我”的本身。自我被逐出欲求意识,所剩的自然就是“空着脑袋”的生活,即生命自然本能的“活着”,遗忘了各种生活意义,导致我的生活在“我思”之外。可以说,特殊儿童生活最主要的不幸,就是以现实生存的态度离间了对可能生活的目的、意义与态度,遮断了可能生活的视野。“无反思的生活是不值得过的生活。”(苏格拉底)这是对生活的一种超越态度,反思表达了人的理性精神。特殊儿童对生活的反思能超越身心某些缺陷以及现实生活的制约,防止存在价值的没落,抵制各种非理性以及各种工具理性对人的尊严和权利的侵蚀和篡越。这彰显出以反思的方式,激发他们潜能(或帮助他们发现并发挥潜能)特别是优势潜能,促进他们超越缺陷、趋向可能生活,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其三,特殊儿童生活的“非人”性。生活是一种自身具有目的性的存在方式。生活目的实质就是生活欲求的表达,但是生活欲求表达的不可能全部是生活目的。特别是特殊儿童生活外在欲求指向的很多时候并不是生活目的性的存在,而是生活工具性的存在。它以生存的形式掩盖生活的本质。在这里,显现出来的生存并不是生活存在,它仅仅是生活现象的存在。生存并不必然拥有生活目的,也不必然揭示生活本质。因为,生存与生活尽管有着现象与本质、工具与目的的统一可能,但是生活与生存是不同的概念。生活是意义问题,是之于人的“灵”;生存是人的生命问题,是之于人的“肉”。生存欲求的只能以工具的活动方式,通过利益获得来满足;生活欲求的则更重在以意义生成的方式,自我实现。当然,生存是生活的必要条件,但不充分,生活意义、尊严、价值和理想才是生活的目的。必要的时候,为着生活的意义和理想而放弃生存仍是一种生活行为(譬如革命先烈为理想献身)。因为这是一种对现实生活意义的否定形式,表达了对另一种可能生活的向往和肯定。现实中,一方面,特殊儿童生活空间、生活资源毕竟是有限的,他们作为弱势群体处于竞争的不利地位。这样,生活空间和资源的有限性,特殊儿童外在欲求的严重依赖性,使得特殊儿童生活与生存常常出现背反状态,以物质等利益的工具占领生活目的的全部,使生命意义仅仅是“谋生”等利益的存在。另一方面,外在欲求他者,所得到的只能是生活空间和资源的利益,不可能是生活意义。因为,生活意义的内在性决定了它不可能统筹、分配和补偿。因此,工具性的生存不可避免。这一定程度上形成了对生活的背离,严肃的生活问题终止于对生活之外的信仰,“把自己的本质变成仅维持自己生存的手段”[10]96。这些不属于人的生活的东西,哪怕是再美丽、再实惠,也无法解释生活。
三、特殊教育之于特殊儿童生活的内在价值
特殊儿童生活的困境昭示出从生活之维揭示特殊教育价值、涵养他们生活的重要意义,这是特殊教育本体论价值论的重要维度。其一,特殊教育作为特殊儿童的一种教育活动和生活方式,奠定了特殊教育涵养特殊儿童生活及其意义的价值基础与可能。价值是之于需求的关系及其满足。特殊教育之于特殊儿童生活的价值就蕴涵在特殊教育与特殊儿童生活的关系之中。首先,特殊教育作为一项教育活动,其之于特殊儿童的价值自然具有以教育活动影响特殊儿童身心成长发展的同质性存在,这是揭示特殊教育价值不可缺少的逻辑前提,对此笔者深信不疑。然而对特殊教育之于特殊儿童生活的价值这一新问题的追问,则必须悬置一切“政治的”、“经济的”等价值之识的自然设定,回到特殊儿童生活中直观特殊教育价值生发。从特殊教育本身看,特殊教育本源于特殊儿童现实生活欲求。如,传教士教习聋哑儿童口语、学习交流,医生对特殊儿童医疗训练、提高器官机能,等等,就是为着满足残疾人之于生存和交流等外在欲求。其后,特殊教育被学校制度形式化,注重以专业的手段满足他们因缺陷带来的身心器官机能低、生活知识不足、生活技能匮乏、生活态度情感价值观偏颇等特殊需要的欲求。也就是说,特殊教育本源上是为着满足残疾人欲求、充满着残疾人生活及其意义的活动,具有最直观形态的“生活在场性”。这是特殊教育最直观、最原初的价值所在。可见,特殊教育是特殊儿童的一种生活方式,这奠定了特殊教育涵养特殊儿童生活及其意义的价值基础与可能。特殊教育的教育属性和生活特性决定了它对特殊儿童生活的价值承诺,不可能是物质的、经济的或其他外在间接功能的任意嫁接,它只能在生活中,通过身心两个方面的改变,给予生活及其意义的澄明,别无其他。诸如以非身心改变的形式和目的存在的特殊教育,必然是对特殊儿童身心成长的异化;以生活之外的形式和目的存在的特殊教育,必然是对他们生活的背离。譬如,以物质和地位、权力等为手段和目的教育,就是对他们健康成长的戕害;隔离制教育对特殊儿童社会生活、真实生活的疏离,就是对他们生活的背离。其二,从生活的外在欲求看,特殊教育以生理缺陷补偿和文化补偿的方式,为提升特殊儿童的主体能力提供了可能。特殊儿童由于自身的缺陷及其他各种生存条件制约,其生活欲求无论物质层面还是精神层面,都表现出一种严重的依赖和摄取状态,正是这种状态决定了特殊教育价值存在的依据之一。特殊教育具有医学/心理学康复训练属性特点。在医学不断发展的基础上,残疾缺陷是可测量和可诊断的,采用医学训练、康复治疗是可以补偿身体器官缺陷的。特别是一战后,康复医疗的理论与实践正式进入了特殊教育领域。关注残疾人病理学的根源、行为特点及其矫正补偿方法,通过教育训练的手段使残疾人被损害的技能尽可能达到较好水平,这是特殊教育之于特殊儿童生活欲求的一个重要价值。同时,特殊教育的教育属性,使得特殊教育具有文化补偿特殊儿童主体能力不足的功能。生物哲学揭示出人的未完成性、未特定性,奠定了人通过面向文化世界补偿自身器官机能不足的可能。通过教育活动的文化传承和创造,能增强特殊儿童主体能力,补偿特殊儿童现实生活知识、技能、能力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的不足,帮助他们超越生命体机能缺陷的制约、支配和奴役,逐步获得主体地位、尊严、权利等方面的进一步独立和解放,使他们经由教育获得满足外在生活欲求的可能性。其三,特殊教育对特殊儿童现实生活外在欲求的批判,以及对可能生活及其意义的关怀,使特殊儿童走向可能生活的意义建构。当前,许多残疾人面临工具性生活的困境,人们的生活越来越感官化、享乐化、消费化,“现代的生产、分配和传播制造了大量表面目标和利益掩盖了生活的真实意义……在社会生活中遗忘了生活。”
特殊儿童一方面基于“活着就是幸福”的生活观,满足于衣食之需,忘却了生活意义。另一方面,出于享受意义上的“利益获得”,认为获得利益特别是物质利益就是生活,注重社会福利政策对利益分配的额外获得。长期以来,特殊教育关注对残疾人生存需要的满足,注重从解决温饱问题出发,强调现实生活的外在欲求,造成特殊儿童超越性精神的不足。同时,教育政策及其他社会福利政策,虽然具有罗尔斯差别原则的正义之善,但可能给残疾人社会心理带来极端倾向,[11]给他们的生活带来意义的迷失。因为,很多残疾人将这些倾斜性的不能平均分配的利益(如生活的补助、社会福利的支持以及社会个人的捐助等)视为应得的分配;社会同情、慈善的观念也不断以赞赏的态度强化了对他们这种分配的支持,使得他们以此作为应得利益的必然,不但忽视了福利慈善对他们生活的真正意义,而且还使得他们缺乏对现实生活的超越。特别是在健全人主流社会的社会歧视观念尚未彻底消除的情况下,残疾人可能对现实生活表现出两个截然不同的价值取向,即或者指向了对超越缺陷的内在欲求,或者指向了外在欲求,以对物质利益和社会地位的获得来实现心理平衡。前者指向的是可能生活的意义建构,后者则使人沦陷为生活利益欲求的工具。特殊教育的发生是基于特殊儿童潜能和能动性的存在,外在欲求和内在欲求作为特殊儿童的一种能动性的意识,为特殊教育价值发生奠定了内在基础,同时,内在欲求作为自我意识的“居士”具有超越于外在欲求的可能。这样,特殊教育在满足特殊儿童外在生活欲求中,可能会进一步激发和提升他们“自由的自觉的”类本质力量,得以可能反思和批判外在生活欲求,并超越外在欲求和自身缺陷的束缚,趋向可能生活,使自己的生活变成“自己意志和意识的对象”[10]96,摆脱“自然规律”命定的支配。其四,特殊教育对特殊儿童自我意识和生活意义的唤醒,使特殊儿童在欲求自身中,具有生成内在超越力量的可能。特殊儿童外在欲求与内在欲求的矛盾运动体现在他们自身存在上,便是特殊儿童的有限性与无限性的紧张关系,这是构成他们生命的一个本性。反思到这种关系,就是特殊儿童社会存在意识对自身生命的一种觉解,一种自我意识,构成了他们社会存在中生命自觉的源泉。特殊教育对这种关系意识的唤醒、引导,是特殊教育的价值使命所在。当然,可能生活是在现实生活基础上对现实生活空间、条件和意义的创造、建构、开拓,是人的发展的可能性与人的需要相结合对现实生活的继承和超越的产物。可能生活体现了人自由自觉活动的本质,展示了特殊儿童超越于生命缺陷追求完美的主体能动性的能力与品质。可能生活凭着对生活意义的理解与把握,把特殊儿童引向了对自身存在意义的思悟,引向了对人生理想追求的使命意识,即“为何而在”。一方面,特殊教育作为一项认识活动,能通过对特殊儿童主体能力的丰富、提升而间接地影响他们的生活。另一方面,特殊教育面向和尊重特殊儿童的差异和缺陷,特别是全纳教育以博大的人本胸怀,提倡全纳、参与、平等、共享。其对自由、平等、人权、尊严、个性、价值、意义等精神家园需要的满足,就体现了对特殊儿童可能生活的目的性价值的捍卫,内含着以“平等”、“尊严”、“成人”、“成己”为指向,引导特殊儿童通过提高自身主体能力特别是“我思”的理性能力和“我欲”的感性生命能力,超越自身存在缺陷,实现自身潜能,还原与确认之为人的本质力量。同时,特殊教育通过外在社会价值的承担,超越有限的自身内在价值,以成长的社会规定,促进特殊儿童社会化进程,展现特殊儿童社会存在的意义。特殊教育这种理想与使命意识展示了特殊教育广袤的人性内涵和深沉的人文关切,使特殊儿童在认识世界与认识自我、变革世界与变革自我的现实力量,统一在理性认识和自觉自由的意志过程中,引导他们从现实生活的必然引向可能生活的自由。特殊教育对特殊儿童可能生活的意义就主要体现在这种“安身立命”。
四、特殊教育关涉特殊儿童生活及其意义的基本方式
特殊教育以什么样的方式关涉特殊儿童生活呢?特殊儿童生活意义具有明显的人本性、生成性、不可分享的个体性等特点,决定了特殊教育对特殊儿童生活的影响主要是基于教育主体间对生活意义的关怀关系,要遵循意义世界自我内在生成和建构的逻辑,通过对特殊儿童特殊需要的引导和满足,促进他们自我选择和设计,创造可能生活。
(一)引导和满足特殊儿童的特殊需要、激发并提升他们的内在欲求是特殊教育逻辑的大前提特殊需要是特殊儿童现实生活匮乏对外在资源摄取的内在必然,引导和满足特殊儿童的特殊需要是特殊教育本体论承诺的价值基础。同时,特殊教育促进外在生活欲求向内在生活欲求的转向,唤醒特殊儿童自我意识和生活意义,是特殊教育的重要价值使命。特殊教育作为基于特殊儿童身心差异及其个体生活意义的存在,一种主要从精神意识上影响身心成长发展的“心灵对心灵”的事业,尊重和满足他们身心差异的特殊需要,并促进欲求他者向欲求自身的生活转变,是特殊教育关涉他们生活及其意义的逻辑必然。引导和满足特殊儿童的特殊需要、激发并提升他们的内在欲求,就是要尊重特殊儿童的生活形态的多样性与生活意义的一致性,既尊重他们的内在的资质、潜能、兴趣、爱好等差异性,又要看到他们指向超越缺陷、趋向无限发展的生活意义的一致性,重视教育活动的选择性、建构性、体验性,将他们的成长之于现实生活的“现实欲求”与可能生活的“发展欲求”、“内在欲求”与“外在欲求”结合起来,激发并提升他们内在欲求的自觉性、能动性。当前,特殊儿童生活之于特殊教育的特殊需要欲求主要是:补偿身体机能不足的缺陷补偿欲求、提高知识能力与素质的文化补偿欲求、参与并丰富自身生活特别是社会生活的欲求、捍卫人格尊严的人道欲求、超越自身缺陷制约和实现潜在价值的欲求等。这些特殊需要的欲求是从现实生活向可能生活、从感性存在向理性存在、从必然存在向自由存在、从当下生存意义向终极“家园”意义,依次递进的,具有明显的层次性。身体缺陷的补偿和文化补偿的欲求是提高主体能力的物质基础,丰富社会生活和捍卫人格尊严的欲求是他们之为社会人的价值基础,超越自身缺陷制约和实现潜在价值的欲求则是他们可能生活的“安家立命”之所。特殊教育就是帮助引导和满足他们的特殊需要,提升生活意义。
(二)关怀是特殊教育影响特殊儿童生活的基本原则生活的意义就在于有意义的生活,关怀特殊儿童生活特别是生活的精神和意义是特殊教育的一个基本原则。特殊教育对特殊儿童的影响往往被他们身体的不幸和痛苦所遮蔽。伊壁鸠鲁认为痛苦或快乐主要依赖于心灵的贡献。他认为心灵的痛苦与快乐远远大于身体的痛苦与快乐,因为身体感受到的只是当下这一刻的感觉,而心灵还要透过回忆和预期感觉到过去和未来。[12]亚当•斯密也指出,“没有什么比身体的痛苦更容易被遗忘。”[13]特殊儿童的身体不幸对心灵的创伤,远大于身体本身的不幸;且这种不幸在主流社会的同情或歧视的态度中被不断加重。因为,无论同情还是歧视,本身就是把身体缺陷这一差异作为了群体存在的区分机制,而产生的不同反应。其实质上都是将特殊儿童身体缺陷视为异常而区别于健全人。现实生活中,特殊儿童对身体缺陷的厌恶是无可避免的。通常他们对心灵的痛苦会有两种态度,一是通过对可能生活的期待变得温和;二是遗忘可能生活,只注重了当前的身体痛苦,而感到生活破灭。这揭示出,特殊教育影响特殊儿童可生活的基本方式应是心灵的精神关怀的方式。同时,特殊教育作为精神性的实践与认识活动性质,决定了特殊教育对生活的影响只能是基于教育主体间对生活意义的精神关怀关系,而不可能是直接增进个人经济福利或仅仅局限于身体痛苦和不幸的帮助等其他关系。特殊教育要特别重视引导特殊儿童透过心灵对未来可能生活的期待,这不但可能使他们忍受身体上的痛苦或减少痛苦,而且会增进和提升他们可能生活的价值和意义。在这里,关怀是一种主动的、优化了的关系。诺丁斯特别强调关怀的情境性和关系性,认为关怀是处于关系中的一种生命状态,是一种人与人之间的积极生活关系生发点,具有接纳、“融人于己”的双向建构的关系特点。[14]特殊儿童在被接纳、承认、融入他人及教育的回应中,生活的意义就会“绽放”出来。可见,特殊教育应基于这样一种关怀关系的建构。
(三)体验是特殊教育关怀的基本方法特殊儿童的生活不是靠逻辑理性来触摸的。由于现实生活是多变性、多样性的,以及可能生活是不确定性、生成性的,这决定了特殊儿童生活的问题不是逻辑推理问题,生活的意义不可能是科学态度和方法可推理计算的知识形式和逻辑形式;而最能表达和感受生活存在的直接方式就是体验。生命哲学认为直觉高于理性,情意高于认知,因为直觉可获得理性之外的体验。柏格森就认为,只有直觉才是把握或认识宇宙的本质即生命或绝对真理的唯一工具。胡塞尔指出:“意义的一种体验方式是‘直观的’方式,按此方式‘被意指的对象本身’是被直观的意识到的。”[5]283可见,体验与直觉是生命的基本存在形式,生命只有通过内心体验和直觉去把握。生活事件是关怀体验的基本内容。生活事件就是一系列的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交往关系。怀特海甚至认为“自然界的终极事实就是偶然的事件,宇宙就是事件之流”[15]。事件是突发的、不规则的、个性化的、未经设计的;同时,事件也是具体的、流动的、历史的、清晰的。特殊儿童都生活于各种各样的生活事件之流中,每个事件都是个性化的独特境遇,都是人与人之间点对点的教育关系,是最为生动、最为稳定、最为常见、最为重要的境遇。生活事件是生活意义的载体,是他们人生价值的占据,具有实践的生机活力。特殊儿童在生活事件中成长,能超越时间和概念体系,说明生活实际中的真实情况,促进特殊儿童的自我世界与外在世界以及原有知识、经验与新经验、理想的视界融合,引导他们在连续不断的生活境遇中感受、行动、反省,获得一种体验积淀的人生,感受到个体主体的独特存在,感受到自我的价值,感到自我的力量、情感的满足、意志的独立自由。特殊教育必须充分关注并体认特殊儿童在生活事件的境遇中成长,重视境遇的独特性。教育关怀就是从这样一系列事件的体验出发,选择与设计课程、教学,让特殊儿童在生活的具体实在中掌握技能,建构知识,生成能力。为此,特殊教育应自觉植根于特殊儿童生活世界。一方面重视他们在学校教育活动中的参与性、过程性、情景性、现场性,从课堂教学、集会、文化活动等学校教育整体的每一个空间,关注特殊儿童生活过程周遭世界的实践、经历和感悟,关注他们的情绪、意志。另一方面,积极面向社会,丰富与扩大他们的生活世界,充分发掘和利用他们自身生活经验的资源,以及社会生活网络的教育资源,让特殊儿童在真实的生活情境与经验中,深刻体验其中的人生意义与乐趣。当然,体验不是想当然的自然之验,重要的是要有具体生活的理性反思,使特殊儿童能穿越直观体验,透视生活的意义。同时,特殊教育根植于现实生活的体验,但不能囿于日常现实生活的直接体验而缺乏超越性。另外,根植于现实生活的体验,强调的不是形式上的具体、直观,而是生活意义。生活意义是特殊教育根植于现实生活、关怀特殊儿童成长的根本体征。唤起特殊儿童的生命自觉、生活自觉,并产生相应的意志和行为,才是特殊教育关怀的真正实现。
(四)发现和培育特殊儿童优势潜能是特殊教育最重要的内容特殊教育对特殊儿童可能生活的具有终极关切的价值,这一价值是特殊教育最重要和最艰难的使命,而难就难在这一价值实现的方式。因为对可能生活的理解是在现实生活之外,特殊教育不可能像宗教那样预设一个“上帝”的存在,以“为未来生活做准备”的伟大和崇高,引导特殊儿童去追求。特殊教育外在于设定一种价值观念,然后把它输入特殊儿童的可能生活,那将是对特殊儿童生活的殖民和抑制。特殊儿童生活与其他儿童生活最大的不同在于:外在欲求大于内在欲求,现实生活需要大于可能生活的向往,生命的存在重于生活的存在,生活本身特别是物质层面甚于生活意义的精神满足。优势潜能是特殊教育之于特殊儿童的内在价值得以可能实现的重要物质基础。是否发现和培育特殊儿童优势潜能,既决定了特殊教育品质的优劣,又决定了特殊儿童自身能动性、超越性的发挥程度以及自我实现的水平。特殊教育对特殊儿童可能生活的终极关切,就是要凭借发现和培育特殊儿童优势潜能,促进他们自我超越,方俊明教授曾指出特殊教育应“最大限度的发挥受教育者的潜能”[16]。可以说,潜能是特殊教育得以可能、特殊儿童可能生活得以实现的本体依据。
潜能,是人通过生物遗传和社会遗传的方式获得的,具有还未发展、尚待发展、必然要发展的内在可能性。现代科学研究表明,潜能是人们所具有的正常的、但尚未被开发的能量。1964年,美国学者玛格丽特•米德所著《人类潜在能力探索》认为,人的身上存在着巨大的尚待开发的潜能,一个正常健康的人只运用了其能力的6%。[17]另一位美国学者奥托在《人的潜能》一书中明确提出:“愈来愈多的行为科学家认为,人只发挥了十分之一,或者较十分之一更少的潜能。”[18]人本心理学家马斯洛认为,人具有大量的尚待加以利用的潜能,“在现实社会中真正能够实现自己的潜能、达到自我实现的人很少。”[19]著名心理学家霍华德•加纳德提出了多元智能结构理论,认为人的智能结构是由数理、语言、音乐、空间、运动、人际关系、个人内省、自然等八种智能因素构成的。由于先天禀赋的不同和后天环境的影响与塑造,每个人的智能结构是不一样的。精英们不过是充分发挥了其智能结构中的优势项目。也就是说每个人都具有实现自己潜能的可能性。笔者主持的山东省十五规划课题“大教学与视障儿童创造力开发研究”结果表明,视障儿童在音乐方面、手工制作方面、读写计算等方面的潜能不低于健全人。现实中,张海迪、邰丽华等成功事实便是最好的注脚。
一、幼儿特教教师的精神准备
蒙台梭利十分强调特殊教育教师在对特殊学生的教育过程中,教师对待儿童的态度,他认为这是全部问题的关键。正是教师身上所存在的那些不好的脾气和内心障碍,使儿童胆怯害怕,不能以真实的一面在教师面前展现,致使教师缺乏对特殊儿童的体会和深入了解。为了全面透彻地了解特殊儿童行为特点,教师必须要有思想准备,教师首先从了解自身开始,总结发现自己身上的优缺点。例如,傲慢、发怒、偏见等。总之,“教师必须变得谦和友善和慈爱,这是教师应该具备的美德。这种精神预备将给予他所需要的平衡”。③要在精神上为幼儿营造舒适、温馨、安全、宽松愉悦的社会环境,特别是要将心理学知识寓于教育教学领域之中去,以促进幼儿心理的健康发展。我国在特教的师资培训方面由于国家的重视,有了显著的发展和提高,但是也存在着很多不足。在我国的一些特殊学校和康复机构里,由于师资匮乏,很多特教师资没有接受过正规培训,缺乏作为特殊教育教师所必备的知识素养和教育理念。因此,面对特殊儿童的外在表现形式,不知该如何应对,有的教师甚至采取简单粗暴的行为,缺乏爱心和耐心,这会给孩子的发展带来不可估量的不良影响。因此,为了更有利于特殊儿童的教育与发展,特殊教育教师不仅要关注为特殊儿童创设良好的物质环境,而应更重视自身素质的提高,特教工作尤其强调特殊教育教师的人道主义服务精神,为特殊儿童提供良好的精神环境,这样才能保证环境创设的质量,而不仅仅停留在物质环境的创设上。特殊教育教师要加强专业伦理、专业素养、专业行为的培养与提高,从而服务和奉献于特教事业。
二、幼儿特教教师感官训练的原则与方法
感官训练是蒙台梭利的精华所在。蒙台梭利指出特殊儿童的某些障碍和缺陷,只要在敏感期之前进行教育,就能得到很大的改善。而儿童敏感期大多主要集中在出生后到六岁前这一阶段,即学龄前阶段。所以,在这一阶段是幼儿特殊教育教师对特殊儿童进行早期干预的最佳时期,教学效果也最好。感觉发展敏感期是对特殊儿童进行感官训练的关键时期。在这一关键时期特殊儿童接受训练,有利于纠正智障儿童的感官缺陷,如果错过了这段最佳时期,对于有缺陷儿童来说更是勤苦而难成。
蒙台梭利把智障儿童的感官教育划分为:一般感觉教育(触觉、热觉、压觉和立体感觉)、视觉、听觉、味觉和嗅觉教育,在这些感官训练中以触觉训练为主要练习方式。智障儿童常常通过触觉来认识周围的事物,双手成为他们理解事物的直接器官。由此可见,特教教师只要掌握了智障特殊儿童感官敏感期的发展规律,充分地加以利用,不仅可以提高智障儿童的学习能力和效率,而且可以把握住智障儿童感觉器官逐渐从不成熟到完善的发展机会。同时蒙台梭利也指出,如果儿童感官敏感期已经过去,再加以练习,不仅增加了训练困难度,而且也不可能达到完善的地步。在智障儿童的各种感官训练中,蒙台梭利主张把“教师”改称为“指导者”。幼儿特殊教育教师根据智障儿童思维发展的特点,如思维发展迟缓、缺乏学习动机和兴趣、判断分析能力、情感发展滞后等心理特点,对弱智儿童进行感官训练的指导,使儿童自由自在地发展。幼儿特教教师在缺陷儿童感官教育实验中,充分运用了分解训练原则训练缺陷儿童,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分解智障儿童的感官训练程序和步骤,既符合智障儿童感官发展水平,又能够适应智障儿童的心理和生理发展水平。正如蒙台梭利所说:“如果不把感官教育作为某种含有智慧和动作的整体活动的一部分,那么就永远也不可能有什么感官教育。”
④最后,蒙台梭利关于智障儿童的感官教育必须借助智障儿童的感觉器官和直观的感官教具进行。幼儿特教教师利用能够刺激智障儿童感觉器官的教具为媒介,通过不断训练和强化,提高智障儿童的注意力,使他们的感受性在不断的探寻和发现的过程中提高和完善。纵观新时期幼儿特教改革的发展进程,我们一直都在提倡教师应成为儿童学习的支持者、指导者,教师“教”的最终目的是为了“不教”。这些观点在蒙台梭利的著作里随处可见,蒙台梭利在幼儿特教方面的真知灼见,值得我们吸收和借鉴。
三、蒙台梭利幼儿特殊教育教师理论的现代价值
蒙台梭利是以一个教育改革家的身份出现,尽可能试图打破以往传统智障学校的教学方法。客观、公正地从儿童家庭教育的视角对儿童的行为习惯和特点等进行细致入微地观察和体验。蒙台梭利对特殊儿童开展早期的教育实践活动为后期乃至今日的缺陷儿童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她实地观察低能儿童,努力寻找并在实践中不断运用自己的教学方法对低能儿童进行训练,并在训练中不断摸索新的经验进而使自己的教学方法不断改进和完善,她的这种勇于探索未知领域的态度值得我们教育工作者学习和借鉴。关于特教教师的师资培养方面,提出了自己的很多真知灼见,她提出特殊教育教师要根据特殊儿童发展的敏感期进行感官训练,对特殊儿童进行早期干预和尊重特殊儿童心理特点和个性差异,对后世影响很大。在教学中,幼儿特教教师如何为智障儿童提供良好的物质环境和精神环境,如何利用各种教具刺激弱智儿童的感官,以及生活技能训练,至今为我们现今早期特殊儿童教育的改革与发展提供了可资借鉴之处。
总之,蒙台梭利关于幼儿特教教师的理论与实践在历史上乃至今日都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在我国特殊教育领域,特教教师师资匮乏,特教教师专业化素质培养尚不深入的情况下,重温蒙台梭利关于特殊教育教师的教学与实践经验,深入挖掘蒙台梭利有关幼儿特殊教育的理念和实践,具有重大现实意义。
作者:郑晓坤 崔明福 单位:长春大学 特殊教育学院
儿童的情绪问题是儿童生理和心理发展过程中的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它直接影响着儿童其他方面的发展,尤其对于特殊智障儿童来说,情绪情感的控制和培养的好坏是直接关系到他们能否融入社会主流的关键。
关键词 特殊儿童 健康情绪 培养
情绪是生活的一部分,每一个人的生活里永远脱离不了多种情绪的变化起伏。当今社会的生活节奏快,正常人的情绪都会有较大的起伏波动,何况特殊儿童,如果他们不懂得缓解自身情绪,不懂得如何面对和处理他人的情绪,那么,特殊儿童的人际交往、与人合作等社会适应方面就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对特殊儿童进行情绪教育可以帮助他们处理好人际关系,帮助他们解决好冲突,帮助他们开展好合作,从而使他们更好地参与社会生活,更好地适应社会,被社会所接纳。
一、对特殊儿童进行情绪培养的重要意义
1、有助于补偿特殊儿童的身心缺陷,使特殊儿童的身心得到较协调、健康的发展。情绪是心理的组成部分,若特殊儿童情绪的缺陷得不到补偿、改善,其心理始终存在着较严重的缺陷。
2、有助于特殊儿童认识水平的提高。一方面,较稳定、积极的情绪状态,有助于特殊儿童投入学习和训练,可增进自身知识水平和技能。另一方面,随着高级情感的发展,特殊儿童能够理解、体会相应的知识内容、事件或者人物精神,从而提高自身的认识水平,并有利于形成良好的个性品质和行为方式。
3、有助于特殊儿童更好地生活。当特殊儿童大致能认识和处理由生活中各因素的刺激而引发的情绪变化,能学习面对生活压力而调适、缓解自身情绪时,他才能更好地实现自强自立,更好地生活。
二、特殊儿童的情绪的主要表现
1、情绪不稳定,体验不深刻。常有教师反映智力落后儿童“忘性大”,被老师批评后没多久又再次犯错,究其原因,跟智力落后儿童愧疚、羞耻等情绪体验不深刻有关。
2、情绪体验的强度与引起情绪的外部刺激不一致。若智力落后儿童当众被批评,他可能没多大感觉,甚至笑嘻嘻的甘之如饴。而当他分到的东西与别人不一样时,他就会哭闹得惊天动地。
3、控制情绪的能力差。在日常生活中经常出现这样的情况,智力落后学生在一起玩,偶尔开了玩笑或推拉了一下,马上造成大冲突,气愤难平的两个人打斗起来,为此纠缠不清。
4、高级情感发展缓慢。虽然特殊学校颇为重视对智力落后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注重培养他们的道德感、荣誉感等高级情感,但智力落后学生因自身身心缺陷的限制,高级情感发展的程度显然无法与教育训练强度对等。如十三四岁的智力落后儿童仍会因老师奖的食物而无比兴奋,却很少为胸前飘扬的红领巾感到兴奋,一时的兴奋是有的,但他们很难意识到身为少先队员的光荣。
三、特殊儿童的情绪特点对学习生活的影响
1、对身心发展的影响。特殊儿童的身心缺陷使他们较难觉察自身内在情绪的变化,认识到引绪的原因,若得不到正确、适当的教育和引导,智力落后儿童情绪方面的缺陷就得不到补偿和改善,致使身心发展不协调或不健康,出现情绪失控的情况也就不足为奇了。
2、对认识的影响。特殊儿童的高级情感发展缓慢,教师在教育和训练中若一味注重思想品德教育和高级情感培养,忽视了情绪教育,就如同在沙地上建高楼,缺乏基础,无法收到预期的效果。例如:教师讲授《让我们荡起双桨》这篇课文时,引导学生体会文中的思想感情,并引导他们说说自己的幸福生活,学生却很难体会,同时也说不出自己过着怎样幸福的生活。原因在于智力落后儿童体会不出什么是幸福感,因此无法认识理解相应的知识内容。
3、对生活的影响。情绪是生活的一部分,每一个人的生活里永远脱离不了多种情绪的变化起伏。二十一世纪的生活是多元化的,对正常人来说尚且有很多生活压力,必须学会调适情绪去面对,而特殊儿童的情绪特点不是令他们的情绪表现与外界刺激的强度不一致,就是令他们产生过激反应而失控,他们又如何面对生活中的各种压力,如何去应付生活中的各种问题?可想而知,特殊儿童的生活情趣、生活质量甚至基本的生存都会出现问题。
4、对适应社会的影响。当今社会的生活节奏快,正常人的情绪都会有较大的起伏波动。何况特殊儿童的社会适应能力较常人差,如果他们不懂得缓解自身情绪,不懂解读他人情绪,不懂得如何面对和处理他人的情,那么,弱智儿童的人际交往、与人合作等社会适应方面就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同样,社会也无法接纳和认同一群智力有问题,情绪又有问题的人。最终,使特殊儿童能适应社会,融入社会生活的教育目标就不能真正实现。
四、特殊儿童健康情绪培养的方法
(一)营造快乐的学校教育氛围
1、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营造和谐的课堂氛围是教学成功的关键。特殊儿童由于智力的缺陷,在其情绪、个性、行为诸方面存在严重心理障碍,给教学的顺利进行往往带来许多意想不到的困难,如果不加以引导,将扰乱教学的开展,更不必说取得成效了。教师在学校里应深入学生中间,和他们玩耍、游戏,亲近他们,利用大课间以及活动课的时间和他们打成一片,玩跳绳、打沙包、捉迷藏等,从而树立平易近人、和蔼可亲的形象,让学生愿意和老师交往,营造和谐的课堂氛围,由“怕”学变成“敢”学,由“厌”学变成“爱”学。
2、控制和消除消极情绪。在特殊儿童成长和自立的道路上,免不了受到歧视和挫折,因此,指导他们控制和消除由此产生的消极情绪就十分重要。教师可从下面四个方面考虑着手:一是转移他们的注意力,如出外散步、看电视、谈天等。二是提高智力落后儿童的认识水平,让他们有较清楚的自我认识和自我评价,并能对事情进行一些理智的分析,学会较全面地考虑自己对情绪的表达方法和行为是否恰当,从而学习控制情绪。三是结合实际对落后儿童进行思想教育和道德情感培养,指导他们学习从长远利益出发,以集体利益为重去面对和处理困境和冲突,而不是为了一些小事或自己的物质需要得不到满足而导致情绪失控。四是鼓励他们积极锻炼身体,健康的身体有助于保持充沛的精力和开朗的心境,有助于控制和消除消极情绪。
3、补偿情绪缺陷。尽可能地补偿他们的情绪缺陷,进而发展智力落后儿童良好的情绪、个性品质和行为方式。有重点地、有针对性地对特殊儿童进行情绪情感培养教育。中低年级的学生,可着重学习觉察内心的情绪变化,认识引绪变化的原因,学习觉察他人的情绪变化,认识如何面对他人的情绪反应。高年级的学生,可着重学习如何调适、缓解情绪,如何解决冲突,如何控制情绪、如何采取适当的表达方法和行为。指导他们去学习如何适当地表现情绪反应,学习采取适当的表达方法和行为。
(二)建立和谐的家庭教育氛围
由于生理缺陷,智力落后儿童在认知、动作、情感控制及生活自理等方面都远远落后于正常儿童。他们的情绪不够稳定,容易变化,爱冲动,常常受外界情景的支配。他们的生活空间狭小,除了学校就是家庭,父母与他们交往的机会最高。因此,特殊儿童比正常孩子更需要父母的教育,他们需要家庭的温暖,特别是父母的爱。
1、要给孩子真正的爱。当前许多家长对特殊孩子主要采取两种态度:一是视孩子为包袱,累赘,甚至认为家中出了这样的孩子是件耻辱的事,对他们冷眼看待,不闻不问,漠不关心;二是家长认为孩子的不幸是自己造成,觉得对不起孩子,怜悯之心和负罪感驱使他们对孩子百依百顺,包办代替。这两种极端做法都是不采取的。家长应该调整好心态,平静对待,面对现实,给予孩子真正的爱,既不能溺爱,也不能冷漠,把握好爱的尺度,让孩子在真正爱的雨露滋润下快乐生活。
2、要给孩子锻炼的机会。家庭是人生的第一环境,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环境对孩子的性格、思想、志趣的形成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家长应给他们创造一些成功的机会,让他们承担力所能及的家务活,完成力所能及的学习作业,让他们获得成功,并给以鼓励。使他适应环境,逐步学会生活自理,参加简单的劳动。
3、要多给孩子鼓励。心理学研究表明:儿童的一切活动都希望得到家长和他人的认可,家长要善于发现和捕捉孩子的闪光点,给予表扬,哪怕是一点小小的进步也要及时肯定,让其体会成功的喜悦,体会到快乐,鼓励要在行为完成之后,这样可以增添孩子的信心,发挥自身潜力,鼓励的方式很多,我们可以说:“你真棒”!“你真聪明”!或是送他们一个甜美的微笑!从而有利于他们发展和保持较稳定的积极的情绪状态。
4、要营造良好的家庭环境。家长在孩子面前不要永远是同一副表情,而是要表露出自然的情绪变化,并适当地与他们交流,向他们说明引绪变化的原因,从而让孩子了解到每个人都会有因不同原因引发的喜怒哀乐等情绪变化。另一方面,家长要在孩子面前表现出适当合宜的情绪表达方法和行为,让他们能够模仿学习。模仿是儿童的天性,由于智力落后,弱智儿童对事物的判断能力很差,模仿时不加选择,因此父母的一些不良习惯就会在孩子身上出现,因此家长要时时注意自身形象,改掉不良习惯,处处给孩子树立榜样,建立良好的夫妻关系,以此来优化家庭环境,创建良好的家庭氛围,排除各种干扰,为智力落后儿童的成长创造条件。
(三)营造关爱的社会教育氛围
特殊儿童由于自身具有生理缺陷,大都不合群,他们不善于交朋友,容易孤立,怕受到别人的歧视。家长们也会因此觉得抬不起头,不愿带孩子们出门,不知不觉中就减少了孩子与社会接触的机会,害怕与人交往、不会乘车购物等都是智力落后儿童社会适应能力差的表现。智力落后儿童接受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将来能够适应社会,自食其力。因此应该领学生走出课堂溶入社会,参与社会实践,拓宽学习空间。可以利用班队活动、课外活动和节假日进行社会实践活动,
特殊儿童需要周围的人关心他、接纳他、信任他。他们也和正常儿童一样有成功的愿望,希望得到周围人的承认、认可。因此我们要扩大宣传力度,争取社会对智力落后儿童更加关注、理解、尊敬和接纳,让特殊儿童能在同一片蓝天下愉快地发展身心,拥有更多的积极情绪去学习和生活以及去适应社会。
参考文献
[1][美]休厄德.特殊需要儿童教育导论.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7.
[2]王占福.孤独症的快乐疗法.吉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9.
关键词:特殊儿童积极生活健康心理
中图分类号:G76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7)02-0189-02
俗话说:细节决定成败,习惯决定一切。一个人如果拥有一个良好的生活习惯和生活方式,那么必然会受益终生。这个道理同样适用于特殊儿童的学习和生活。每一位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有更加美好的人生。有一个健康的心态,特殊儿童的家长也不例外。但我们不得不承认,特殊儿童由于身心发展缺陷,在积极生活方式培养的道路上。和普通儿童相比,一定更加艰难。
一、特殊儿童在教育上存在的问题
(一)特殊儿童在家庭教育上的问题
特殊儿童先天的残疾对每一个家庭都是一个沉重的打击,让孩子的父母接受这个事实需要一个过程。有的父母在面对这样的打击时。自身的心理健康也存在着较为严重的问题,而这对于身心发展有缺陷的特殊儿童的成长是很不利的。
1.情感失衡导致不良的家庭氛围
特殊儿童家庭几乎都不能理性地面对孩子的特殊性。或者过度溺爱、保护,过分干涉和包办,导致孩子社会生活技能低下,依赖性强。或者对孩子放任自流,甚至打骂厌弃,孩子感受不到家庭的温暖,使孩子形成冷酷、攻击、情绪不安等心理。
2.“圈养”现象严重
有很多身心有缺陷的孩子,被父母关在家中不让外出,家长们或为孩子的安全考虑。或者出于自身的各种原因。让孩子避免接触外界。这使得孩子失去了自我成长和自我锻炼的机会,对外界充满了陌生和恐惧。
3.不能够积极、正确地教育自己的孩子
特殊儿童虽然有别于正常儿童。但是不等于就可以放弃对他们的教育,有的家长对残疾孩子关爱有余,教育不足,导致一些原本可以走入社会的孩子毫无自理能力,一生离不开父母。特殊儿童的障碍类型多种多样,残障程度不一。家长应该根据实际情况给予适当的教育,对一些经过学习和努力可以自立的孩子,家长应该持有积极的态度。
(二)特殊儿童的生理障碍和缺陷影响学校教育
1.特殊儿童自我意识水平低下。自我调控能力缺乏
许多重度障碍的特殊儿童,例如脑瘫儿、智障儿等脑损伤和功能发育不全的残疾儿童。心理发展水平低下,缺少自我意识。情感调节和自主生活能力低下,因此在学校中对其进行积极生活方式的培养有一定的难度。
2.特殊和的生活适应能力明显低于普通儿童
特殊儿童社会生活常识缺乏,难以融入社会。在这种情况下,生活自理能力和社会交往技能的训练,应该是学校教育最重要的目标。
3.特殊儿童往往难以适应学校的教育教学要求
学校应该根据特殊儿童的教育需要设计课程和教材,采取个别化的教学方式。特殊儿童才可能获得最大限度的发展。
二、如何培养学生积极的生活方式
培养学生积极的生活方式。需要家庭和学校共同努力。形成教育合力。
(一)家长言传身教,促进特殊儿童家庭教育
1.家长理性接纳孩子的特殊性,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
让特殊儿童接受基本的生活技能和社会适应的训练。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培养健全的心理品质,树立自信心,建立健全人格。
2.结合孩子身心特点,抓住关键期
家长要在孩子行为习惯养成过程中慢慢渗透心理健康教育,从培养生活自理能力开始,使孩子建立自信心,克服自卑心理。抓住关键期,一步一个脚印地稳步发展,促进孩子自觉成长。
3.拓宽特殊儿童的活动空间。提高社交能力
在早期干预中最大限度地消除不利因素的影响,提高生活能力,鼓励孩子主动参与社会生活,养成良好的劳动能力。
(二)在学校教育中培养特殊儿童的积极生活方式
根据特殊儿童身心发展的特点。从尊重特殊儿童心理世界的真实体验出发。我们总结出以下几点学校教育中培养积极生活方式的做法:
1.培养孩子养成健康的饮食习惯
注意学生饮食中营养的摄入。以保证学生在生长发育时期所需要的充足营养。注意每日按时进餐,且要保证三餐的质量,即合理搭配营养,不让学生挑食、偏食,也不要暴饮暴食;杜绝学生吃垃圾食品及小商贩的三无食品。
2.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教师要直观通俗地教给孩子卫生知识。特殊儿童由于年龄和身体原因,其直观意识较强,通过展示大量直观图片和播放有关卫生教育的视频,让孩子们在轻松愉快的观看中自主学习卫生知识。以传唱儿童歌谣传授个人卫生知识,孩子愿唱且易学易懂。如《洗手歌》:“小朋友,来洗手,卷起袖,淋湿手。抹上肥皂搓呀搓,清清水里洗呀洗。再用毛巾擦一擦,我的小手真干净。”老师与学生一起边唱边做,学生学得快、做得好。帮助特殊儿童养成梳洗的习惯。将洗手、洗脸、刷牙、洗澡等当成生活作息的必需部分,经常练习,久而久之,孩子自会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3.形成良好的作息习惯。引导学生合理安排时间
保证充足的睡眠,是身体健康的基础,学生睡眠好了,学习才能集中精力,生活才能精神十足。
4.进行适当的体育锻炼。养成自觉锻炼的习惯
加强体育锻炼,有个健康的身体是社会发展的需要,尤其是特殊儿童,更需要适度的体育锻炼来提高身体素质。如果没有健康的身体,孩子们就不能更好地学习和生活。加强学生的体育锻炼还有助于增强信心,培养稳定的情绪,提高智力发展。培养学生勇敢坚强的性格和自我超越的品质。
(1)应针对不同缺陷的儿童制订不同的体育锻炼的计划。特殊儿童的障碍类型多种多样,残障程度不一,学校不能在体育锻炼上对他们一视同仁。可以针对不同类型,详细制定有益于其健康的不同的锻炼方式。
(2)养成良好的锻炼习惯,为孩子创造锻炼的条件。养成一个良好的运动习惯。对正常人来说也是有益的。更何况对于残障儿童。但是难度要相对增大,学校和家庭首先要在思想意识上重视特殊儿童的体育锻。不能因其特殊的身心健康原因就取消或忽视这一点。在人力、资金投入和场地支持上要加大力度,让残障学生有一个良好、安全的运动环境,因为他们毕竟不同于那些身心正常发育的孩子。学校也要有计划地培训教师和家长,在孩子锻炼时提供监督和保护。
5.加强特殊儿童的心理教育
特殊儿童在其成长与发展的过程中,特别需要心理健康教育,这是因为特殊儿童在成长过程中有更多困惑和适应障碍,极易遭受挫折与失败,并出现心理危机。因此,对有特殊需要的儿童进行心理健康教育,能解决其成长过程中的困惑。并克服发展过程中的各种障碍与危机。从而能够积极生活。
(1)在课堂教学中,应给予孩子更多的关心。首先,教学内容的选择要接近特殊儿童的实际需要。我们所选用的教材以及自主研究的校本课程正是符合了学生的生活实际,如问路,标志识别,去商场买东西,等等,我们应该竭力令其掌握。其次,对其所制定的教学目标要适度,不应有过低或过高的要求,一切以学生的接受能力为依据。第三,设计教学方法要适当,注重形象直观,可操作性,不可忽视必要的重复。第四,作业难度要适中,评分时要多鼓励,可以是写上几句鼓励的话,也可以是画上一个微笑符号,目的是提高其自信心。第五,营造和谐的课堂氛围,使其在困难之处得到帮助,闪光点得以发挥。比如,多动手实践。培养其动手能力:多利用电教媒体及直观教具,培养其对事物的理解认知能力。
(2)在课堂教学外,应给予孩子更多的尊重。特殊儿童经常听到的是批评,遇到的是不信任、冷漠和歧视的眼光,往往有较重的自卑感。“心灵的创伤只能用心灵来温暖”,因此,我们必须给予他们更多的信任和尊重,带给他们更多的关怀和帮助。同时,我们不应该把他们当成是一个特殊的群体来区别对待。而应让他们得到和其他学生同样的、公正的待遇,这就是对特殊儿童最好的信任和尊重。我们应该努力发掘孩子身上的长处和闪光点。哪怕是微小的进步,都应该给予热情的肯定和鼓励。美国心理学家戴克斯说,“孩子需要鼓励,如同植物需要水一般”。对于残疾孩子更是如此。让他们重拾信心的最佳方法,有可能是一个温暖的微笑,一次轻柔的,一声关切的问候,一个赞赏的动作,这些发自内心的赏识,都会使他们克服自卑心理,鼓起自信的勇气,找到“我能行”的感觉,去不断地克服缺陷,争取进步。
(3)开设心理健康课程、班队会等活动。通过安全教育、情感教育、青春期教育多方面内容的活动方式,为学生的心理发展提供全面、具体的帮助。与此同时教师尽可能地将一些隐性的心理健康教育内容渗透到各个学科当中,抓住各种时机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6.培养学生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
(1)特殊教育教师所注重的教学目标。有46.6%的特殊教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注重特殊儿童情感和态度的发展,24.7%的特殊教育教师注重特殊儿童知识和目标的获得与达成。可见,大部分特殊教育教师所注重的教学目标已经从以往更重视知识的获得转向重视情感和态度的发展。(2)特殊教育教师主要采用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组织形式。有66.5%的特殊教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主要采用启发诱导法进行教学,仅有18.2%的特殊教育教师主要采用讲授法。这个结果说明大部分特殊教育教师重视特殊儿童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参与,让他们在自主思考、讨论、探究、操作和体验中获得发展。班级授课制是大部分特殊教育教师(70.5%)主要采用的教学组织形式,进行个别化教学和小组教学的特殊教育教师仅占13.4%和15.3%。(3)特殊教育教师使用教材的情况。仅27.3%的特殊教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使用校本教材,22.2%的特殊教育教师授课时没有教材。可见,特殊教育学校大部分课程都没有统一的统编教材或校本教材,需要完善课程体系,根据特殊儿童的特点开发适合他们的教材。(4)特殊教育教师主要采用的教学评价。超过半数的特殊教育教师(57.5%)主要通过日常观察对特殊儿童进行评价,采用多种方式进行全方位系统评估的特殊教育教师仅占12.9%。这一方面说明特殊教育教师注重通过特殊儿童的学习过程对他们进行形成性评价;另一方面说明特殊教育教师对特殊儿童的评价方式较单一,缺少可供教师进行全面评估的-Y-段和方法。
特殊教育学校康复功能情况
(1)康复训练对象和干预时间。有83.3%的特殊教育学校对聋生进行康复训练,对智障、自闭症、脑瘫学生进行康复训练的特殊教育学校比例过半,分别为51.9%、59.3%、59.3%,对盲生进行康复训练的特殊教育学校比例较低,仅为16.7%。由此看出,特殊教育学校康复训练对象的类型较多,主要集中在聋生、自闭症学生、脑瘫学生。对特殊教育学校康复训练开始时间的调查结果表明,有16所学校(59.3%)从学前阶段开始对特殊儿童进行康复训练,1l所学校(40.7%)从小学一年级开始进行康复训练。(2)康复训练内容和专业教材。综合类特殊教育学校由于康复对象的类型较多,康复训练内相应涉及较广,主要包括语言训练(16所)、感觉统合训练(14所)、运动功能训练(16所)等,有少部分特殊教育学校还进行定向行走训练(8所)和视功能训练(6所)。聋校主要针对聋生进行发音、字词、句子理解与表达的语言康复训练(9所)。:所学校中,只有6所学校(22.2%)开发了校本的康复训练教材,2l所学校(77.8%)使用的是康复训练指导手册。(3)康复训练方法。所有的特殊教育学校都通过教育教学来促进特殊儿童的康复,59.3%的特殊教育学校借助非医学的康复专业技术和方法对特殊儿童进行康复训练,33.3%的特殊教育学校开展了职业训练以帮助康复对象恢复就业能力和获取就业机会,仅的特殊教育学校借助医学措施,特别是康复医学的技术和方法对特殊儿童进行医学康复。
特殊教育学校社会功能情况(参见表3)
(1)特殊教育学校社会宣传工作情况。为了提高社会各界对特殊儿童的关注和支持,特殊教育学校开展了各种形式的社会宣传工作,大部分特殊教育学校主要通过电视、报纸或网站等各种媒体进行宣传(85.2%),或举办大型活动(100%)来加强特殊教育学校与社会其他机构的联系和交流。还有部分特殊教育学校通过社会实践活动(75%)、竞赛(59.3%)、演讲(33-3%)、创办校刊杂志(41.7%)来提高影响力。(2)特殊教育学校职业教育情况。大部分特殊教育学校开设了专业项目对特殊学生进行职业教育(55.6%),为特殊学生拓宽就业渠道(74.1%)。小部分特殊教育学校建立了实习基地为特殊学生提供实践的平台(37.1%),而对就业学生进行职后跟踪、指导的学校较少(33.3%),还有5所特殊教育学校并未开展职业教育。关于职业教育的场所,目前有13所特殊教育学校(59.1%)自己有专门的职业教育场所,9所特殊教育学校(40.9%)主要在普通教室开展职业教育。关于特殊学生的实习方式,大部分特殊教育学校是在校内让特殊教育教师通过教学为特殊学生提供机会进行实践锻炼,而能在社会企业或校办企业实习的特殊教育学校很少,有2所特殊教育学校的学生甚至没有地方实习。(3)特殊教育学校资源支持工作情况。大部分特殊教育学校主要为特殊儿童家长提供建议、咨询与服务(81.5%),为残疾人提供教育、康复资源服务(74.1%)。对随班就读工作和社区残疾人工作进行指导的学校很少,有3所学校没有开展过资源支持工作。可见,从总体上来说特殊教育学校所进行的资源支持工作还比较薄弱。
特殊教育学校研究功能情况(参见表4)
特殊教育教师参与课题的级别与性质。所调查的950名特殊教育教师中参与过课题的472名(49.7%),他们参与的大部分为校级课题(47.9%),参与国家级课题的较少。在当前要求特殊教育教师转型为研究者角色的背景下,特殊教育学校应扩大学校研究工作的普及度,让更多的特殊教育教师参与教育科研。绝大部分课题(86.9%)都是特殊教育学校独立承担的,与其他机构进行合作研究的课题只占很小的比例。这反映出特殊教育学校应增加与科研单位、政府机构或社会团体等其他机构合作共同研究、交流的机会,提高研究的水平,促进课题研究成果的推广和实践。(2)特殊教育教师参与课题的研究内容。特殊教育教师进行研究的内容涉及很广,从特教理论到教育教学实践、课程、政策法规等多方面都有特殊教育教师进行研究,但主要集中在与特殊教育教师自身联系比较密切的教学实践研究(69.7%)和课程设置研究(35.O%)。(3)特殊教育教师自主进行个人研究的情况。对特殊教育教师是否自主进行过研究的调查结果显示,仅有一小部分特殊教育教师(27.6%)自主进行过个人研究,大部分特殊教育教师(72.2%)从未自主开展过研究。有262名特殊教育教师回答了“进行个人研究的出发点”,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以优化自身教育教学为出发点(55.3%);从特殊儿童的角度出发,为促进特殊儿童的身心发展而去做研究(29.3%);提升自己的科研能力(7.7%);为完成工作任务而进行研究(7.7%)。(4)特殊教育学校在教科研方面存在的困难。分析343名特殊教育教师回答“学校在教科研方面存在的困难’,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缺乏科研师资,教师科研能力较低(39.7%);科研经费不足(25.9%);设备、场地、资源不足(20.6%);缺乏专家的指导(21.4%);学校重视程度不够(11.5%);科研人员教学任务重,缺少时间(10.7%);成果难以推广,很难落实到教学实践中(5.3%)。
坚持特殊教育学校功能的一元化和多元化的统一
特殊教育学校的功能不能再局限于慈善救济或单一教学的功能,而应在加强教育教学的同时,发挥康复、资源开发、家长教育、职业培训、社会宣传、科学研究等多种功能,最大限度地促进个体和社会的发展,这就是特殊教育学校功能的多元化。特殊教育学校多元化功能的实现,最终取决于教育对象的健康成长和发展。从这个意义上说,促进特殊儿童的身心得到全面发展是特殊教育学校最根本的功能,特殊教育学校其他各项具体功能都应以此为根本出发点,这就是学校功能的一元化。因此,特殊教育学校在不断完善和发展学校各种具体功能的同时,必须坚持这一原则,做到一元化和多元化的统一。
促进特殊教育学校教育功能的改进,适应现代特殊教育改革的要求
传统的教育教学注重对学生进行知识的传授,教师与学生之间是一种单向授受式的权威与服从关系。素质教育倡导“以人为本”,特殊教育教师应将特殊儿童看作是与自己平等的个体,尊重他们的差异与需要,引导他们主动进行探究性学习。从调查结果来看,现在大部分特殊教育教师已经不再单纯追求特殊儿童知识目标的获得与达成,开始关注特殊儿童的学习过程和情感态度,在教学过程中也注重儿童的主动参与。但是以班级授课为主的教学组织形式,极大地限制了特殊教育教师对于特殊儿童个体差异的关注,很难满足特殊儿童的教育需要。解决这个问题的最好办法是个别化教学。采用开放式的教学方式,随时进行分组教学和个别教学,教学时间根据实际需要随时调整。个别化教学是特殊教育学校发展趋势的必然选择。
进一步完善特殊教育学校康复训练工作
特殊教育学校成为特殊儿童康复训练的主要场所,这是我国特殊教育发展的趋势。通过调查发现,广东省大部分特殊教育学校已经非常重视学校的康复训练工作,积极拓展学校康复训练对象的类型和康复训练内容,有些综合实力较强的特殊教育学校已经涵盖了名个年龄段的残疾儿童妻,初步形成了一套纵向的康复训练体系。但是从体来看,特殊教育学校的康复训练工作仍存在一系列的问题,如康复训练专业教材缺乏、康复训练方式单一、专业康复师资严重不足、资金缺乏等。特殊儿童的康复是一个综合性的系统工程,需要采用多种方式和手段进行综合生活康复,需要家长、教师、康复技术人员和社会工作者通力合作,因此特殊教育学校必须从本校实际出发,不断完善学校的康复训练工作体系,以更好地为特殊儿童进行康复服务。
加强特殊教育学校与社会的联系,拓展学校育人空间
我国特殊教育学校功能转变的一大方向是从相对封闭、孤立的办学实体转变为与社会有着广泛联系的开放性办学实体,特殊教育学校不应局限在为本校学生服务,而应面向社区、家庭、医院、康复机构、普通学校、其他特殊教育学校等社会组织开展多方面的工作,为更多的残疾人提供多样化的开放式服务。但是,特殊教育学校的教育资源相对来说比较封闭和保守,除了为家长提供建议、咨询与服务以外,只有小部分特殊教育学校为校外残疾人提供教育、康复资源服务。这与特殊教育学校本身的办学条件有很大的关系,但与同地区的其他机构相比,专业资源还是相对比较丰富的。因此,特殊教育学校的教育资源应当发挥更大的效益,通过‘‘开放、搞活”,让这些资源在一定范围内实现共享。特殊教育学校也应积极主动与社区、家庭、医院等社会组织联系,为他们提供帮助,同时也为学校寻求支持和帮助,共同为特殊儿童的发展创设更为宽松和有利的社会环境。
重视和支持特殊教育学校科研工作的开展
高校特殊教育专业教师素养结构系统的功能主要是在一定的人本特教环境场里面发挥的。高校特殊专业课程的总目标是培养特殊教育专业学生具有良好的知识、技能和价值观方面的素养。进一步分解为特教情感态度价值观,特教过程、方法和能力,特殊教育相应的知识和技能。从上面的图中我们很显然可以看出,高校特殊教育专业课程目标的实施都是与上面的四个要素密切联系的。情意使高校特殊教育教师愿意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在教学上;专业理念为高校特殊教育专业教师指明方向,明确这样教的原因;而专业技能则是让高校特教专业教师懂得怎样去教。整个系统的功能发挥的大小,都是由这四个要素决定的。高校特殊教育专业课程目标的实现是其教师素养结构系统功能发挥的作用。要发挥系统的功能,一方面要求专业技能、专业情意、专业知识、专业理念要素的和谐发展,另一方面要求各个主要要素的子要素在层次上平衡发展。形成专业情意是动力,理念的转变是关键,专业知识的构建是基础,能力的不断发展完善是核心。高校特殊教育专业教师素养结构系统在日益多变复杂的人本特教环境下必须不断变化以适应自身的发展,最终实现结构系统动能的最大化。
二、高校特教专业教师素养结构新视角
高校特殊教育专业课程突出的是特殊教育的本质问题,突出了将特殊教育作为一个整体来理解和建构特殊教育课程,突出了特殊教育的特点,使得特殊教育的本质和教育的本质在特殊教育的基础上统一[2]。也就可以认为,高校特殊教育专业教师素养应该具备特殊教育素养和教育素养(见图2)。从特殊教育专业教师的字面意思看,高校特殊教育专业教师首先是教师,所以其应该具备一般教师最基本的素养;然而,作为高校特殊教育专业教师又有其自身的特点,要求其具备特殊教育的基本素养。从教育素养和特殊教育素养两个层次去建构高校特殊教育专业教师素养系统,是一个比较新的视角。
三、特殊教育专业知识
(一)特殊教育专业理论知识。高校特殊教育专业教师所具备的特殊教育知识,已经不能仅仅局限于特殊教育领域的知识,而是跨学科的综合性的通识知识体系。即高校特殊教育专业目前已经开设的传统关于特殊教育的通识课程主要有特殊教育概论、特殊教育研究方法、特殊教育课程改革、特殊教育基本理论等,这些是作为高校特殊教育专业教师应该具备的基本的通识课程。但由于高校特殊教育专业培养的教师是面对有特殊需要的群体,所以作为一线特教教师培养人的高校教师除了具备上述基本知识外,必须建构一个完整的跨学科的特殊教育专业知识结构体系,一方面要了解不同学科的基本概念、原理和相关理论;另一方面还要对相关学科知识进行整合,打破原有的学科知识结构,不断吸收新的知识。这样才能既考虑特殊教育学科自身的逻辑化知识,又能与多学科建立横向的综合化知识结构,丰富和完善已有的通识知识体系。这种有机联系的立体化交叉建构的特殊教育通识知识体系才是高校特殊教育专业教师必备的知识,也是适应新时代对特殊教育要求的基本保证。
(二)特殊儿童知识。特殊儿童是特殊教育的对象,作为特殊教育的一线工作者,必须具备相应的知识。而作为一线教师的培养者,高校教师就应该具备更广泛的关于特殊儿童的知识。除了一些基本的特殊儿童知识,特殊儿童的环境与适应知识,特殊儿童相关的法律知识,特殊儿童一般心理特点等知识外,还应该具备不同类型特殊儿童的基本知识,如传统的盲、聋、哑儿童的基本知识,现在社会新型的智力障碍、自闭症等孩子方面知识。具体来说,盲童的盲文;聋孩子的身心发展特点,手语知识[3];自闭症、智力障碍、脑瘫孩子的康复知识等。只有充分地掌握特殊儿童的相关知识,才能有效地培养职前特殊教育教师,使这些教师将来走上工作岗位能快速地进入角色。
(三)特殊教育方法论知识。高校特殊教育方法论一直以来主要借鉴的是心理学和教育学的研究方法,为特殊教育的研究提供了一定的手段、方法和工具。在特殊教育研究方法的体系中,既有定性层面的研究方法,又有定量的研究方法。我国传统的高校特殊教育专业教师很重视定性的研究方法,尤其是个案法、观察法和田野法的广泛运用,主要停留在哲学层面的研究,这是其主要的优点,也是其主要的突出缺点,缺乏切实可靠的定量研究。一般的个案法、观察法可以有效地搜集第一手的材料,这些都是十分重要的研究方法,但是其不能代替特殊教育中的定量研究。高校特殊教育的一般研究方法主要是定量和定性研究两类。作为高校特殊教育专业教师应该掌握的方法主要有观察法、个案法、访谈法、调查法。利用这些方法可以有效地搜集事实材料和相应的数据。从思辨的角度主要是演绎、归纳、分析、综合等[8]方法,其主要是处理已经搜集的感性材料,将这些感性材料进行梳理,使其上升为理性材料。特殊教育方法是特殊教育知识和能力的中介桥梁,将其纳入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四)特殊教育史知识。特殊教育史记录了特殊教育的发展历程,其向我们展示了特殊教育的产生、发展和规律,这些内容对我们的特殊教育学习活动有重大的意义。特殊教育史为人们提供各种有效的经验,指引着人们的实践活动,也可以有效地激励人们不断地探索追求真知。高校特殊教育专业教师一方面应该掌握广泛的特殊教育史料,另一方面还应该积极地将这些历史资料运用到特殊教育实践中,产生积极的意义。特殊教育史的主要意义在于,其一方面为特殊教育课程增加人文性,另一方面,可以让学生了解特殊教育在整个社会中的地位和其历史文化,提高学生学习动机和积极性;此外,特殊教育中有了特殊教育史,学生就更能有效地把握特殊教育的本质,懂得特殊教育究竟是什么,特殊教育知识是怎样产生的,特殊教育在社会发展和进步中的作用,特殊教育和特殊教育方法的优点和局限性。目前,高校特殊教育专业也十分重视特殊教育史的教育。高校特殊教育课程标准中指出,特殊教育史能为特殊教育学科课提供重要的历史背景、原理、概念和现实的来源等,显示出特殊教育理论的形成经历了一个不断修正、发展的过程,是特殊教育态度、情感和价值观的重要载体。特殊教育史相关内容的选择要具有代表性,既要有西方的,也要有中国的,同时要筛选一些对培养学生的特殊教育素养有重要现实价值的史料。内容可以有多种呈现形式,在特殊教育教学中,可以把这些史料作为新知识的背景材料,或者单独的作为一门学科进行教学。
四、特殊教育能力
(一)特殊教育教学能力。高校特殊教育专业教师应该具备必要的教学能力。其必须具备特殊教育教材的剖析、教学设计、教学评价与反思、个别化教学方案设计能力。首先是教材剖析能力,由于相当一部分的教学材料都是针对普通教育的。所以在对特殊教育专业教师的培养上要对已有的教材进行整合、开发。其次是教学设计能力,其主要是对教学过程、步骤等的具体规划能力。在高校特殊教育中主要体现为根据高校特殊教育专业课程标准的要求,设计出科学合理的教学计划和方案。课堂教学设计方案是整个设计的核心,也是关系特殊教育专业大学生素养能否落到实处的关键。所以高校特殊教育教师必须具备教学设计能力;再次是教学评价与反思能力,好的教学需要有效的教学评价和反思。所谓教学评价是指教师采取有效的措施对学生学习情况的评价,教学反思则是教师对自己教学情况的评价,这对刚入职不久的教师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能快速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最后是个别化教学方案设计能力,在高校特殊教育专业教师教学中不能忽视对特殊教育专业大学生“个别化教育方案”设计能力的培养。所以作为培养者也应该具备制定个别教学计划的能力。具体要求培养学生了解特殊需要儿童的现实状况的能力,培训学生具备制定年度或短期目标的能力,然后是选择合适的教育方式和服务的能力,以及特殊需要孩子的个别化服务的起止日期和整个过程测量标准的制定能力。[4]特殊教育教学能力是高校特殊教育专业教师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特殊儿童诊断与评估能力。特殊教育专业教师应该具备特殊儿童诊断与评估能力。“诊断”一词属于医学用语,意为“了解病情后对病人的病症及其发展状况作出判断”。教育诊断则是指分析判断影响儿童学习结果的生理、心理或者行为表现及其原因,以便为教学计划的制定及辅导治疗提供依据。诊断包括身体状况的一般诊断,也包括心理诊断。[5]在对身体进行诊断时,主要考察特殊儿童的体重、身高、呼吸和脉搏、血压、感觉和神经系统;对心理方面的诊断主要涉及人格测验、能力测验、智力测验等方面。一般而言,针对特殊儿童的诊断主要从认知、语言、智力、情绪、社会能力、身体运动能力等方面进行。不同的测验都有可靠的测量工具和专业人员进行测验。只有经过专业培训的人员才能有效的对有特殊需要的儿童进行诊断评估,才能为他们制定出行之有效的教学计划和辅导治疗。所以为了培养出能适应社会需要,作为高校特殊教育专业的教师就应该具备对特殊儿童的诊断和评估能力,这也是高校特殊教育专业教师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