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大学语文基本知识

大学语文基本知识

时间:2023-09-14 17:42:18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大学语文基本知识,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大学语文基本知识

第1篇

关键词:大学语文 高职生 应用能力

高职学生不同于普通高校的学生,对高职生特别要强调应用能力的培养。尤其在这样一个充满机遇和挑战的社会,仅仅凭掌握一定的专业技能并不能完全适应这个社会的需要。大学语文这门学科,完全可以利用其学科优势,着力培养高职生的阅读、写作、说话能力和创新能力,提升高职生的人文素质,真正实现为社会培养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的目标。

一.突出大学语文学科的工具性,注重高职生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

作为母语教育的大学语文,它的教学目的在于提高学生的语文应用能力。不仅要提高高职生在社会上的通用语文能力,而且要提高高职生在专业领域的语文能力。当前“以人的职业准备为中心”的高职教育课程改革观,决定大学语文要突出培养学生的读、写、说的能力。

(一)在大学语文教学中培养高职生阅读能力

美国教育理论家认为,要改变环境,要革新自己,唯一行之有效的方法就是读书。据美国学者拉塞尔·格斯托弗研究,目前世界上有70%的知识与阅读有关。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则更明确地指出学生的智力发展取决于良好的阅读能力。

高职院校语文教师在大学语文教学时要善于引导高职生重视对作品的阅读,让他们充分认识到阅读对理解和掌握知识的重要性。教师只有培养了高职生的阅读意识,他们才能把阅读从被动转化为主动,并且把阅读作为学习和深造的需要,为自身阅读能力的提高打下思想基础。

为达到提高高职生阅读能力的目的,教师在进行大学语文教学中,就必须千方百计地为学生营造阅读氛围。如在教学中,教师进行作品示范朗读,身体力行地感染学生,刺激学生的朗读欲望。在课文讲解的过程中,适时点名学生单独朗读,或者分角色朗读、分组朗读、齐声朗读等等,不同形式,不同角色的朗读,可以为学生营造一个阅读的氛围,可以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并把阅读作为一种习惯长期坚持下去。久而久之,学生的阅读能力会慢慢提高。

教师还要善于指导学生阅读,提升高职生的阅读品质。教师要经常指导学生阅读的技巧,可以通过示范朗读让学生耳濡目染,也可以进行系统的传授和讲解,还可以采取边读边导的形式。指导和训练同步进行,促进学生阅读能力的不断提高。

(二)在大学语文教学中培养高职生写作能力

写作水平很大程度上能衡量一个高职生综合语文能力的高低,是学生创新精神在大学语文学习中的体现。教师在进行大学语文教学时,要重视对大学生进行写作能力的培养。生活是写作的源泉,教师要鼓励大学生走出课堂、走向社会,教师要抓住这种机会把它作为学生写作的重要源泉,要求学生认真地观察身边的人和事,收集相关的素材进行写作。学生亲身经历的每件事、遇到的每一个人,无一不在向他们诠释着什么是爱岗敬业,什么是吃苦耐劳,什么是责任心和使命感,怎样协作,怎样创新,怎样学习?他们感动着,思考着,甚至效仿着。这就使学生对职业素质有了更加具体化、形象化的认识,并将这种认识流泻于笔端。

为配合学生的就业,可以让学生写求职信,然后举行模拟面试。同时,也可根据各专业就业情况,指导学生写策划书、书评、画评、读书笔记、通知、请示、报告、函、启事、广告、海报、申请书及各类条据。多样性、专业性、实用性的写作训练,可以提高学生的写作兴趣和写作热情。当学生用自己的笔写人记事、抒情议论时,他们对职业素质就开始有了感悟,如果经常加强这方面的训练,职业素质的内涵就会慢慢地渗入到他们的心灵深处,学生自身的职业能力也就逐渐提高了。

(三)在大学语文教学中培养高职生说话能力

在大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应改变观念,打破传统的教学方式,将能力训练放在重要的位置,特别是说话能力,而且当今社会的发展对人才的口语能力也提出了更高层次的要求。因此,这就要求大学语文教师在教学中要培养高职生的说话能力。

在大学语文教学中培养高职生的说话能力,方法和形式有很多。

1.复述与表演

教师可以在作品教学时,经常要求学生复述课文内容,尤其是在讲授小说和剧本时就可频繁地采用这种方法。

复述要求学生把自己感知的语言信息经过理解、加工和储存,根据表达的要求,将记忆的内容转换为口语表述出来。笔者在讲授小说和剧本时就大量地采用这种方法,如在讲授剧本《威尼斯商人》时,我就采用复述与表演的形式,要求学生分角色生动而形象地复述与表演。这样,学生兴趣大增,学习效率很高。实践证明,复述与表演可以培养学生连贯而系统的说话能力及表演能力。

2.讨论

通过讨论获取知识,是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口头表达能力的好方法。教师在确定教学目标的前提下,可放手由学生讨论,通过思索去自己寻求答案。

笔者在教学中经常采用多种多样的讨论方式,如小组、大组,乃至全班。我在讲授课文《致橡树》时,预先拟定了三个讨论的题材:1.传统的爱情观有哪几种。2.作者推崇的是什么样的爱情观。3.新时代的大学生应该树立什么样的爱情观。针对这三个问题,我提出相应的要求,然后根据所拟题目的难易程度,采用不同的讨论形式,由学生在预定的时间内自学讨论,理解课文,寻求答案,再就讨论的问题,由教师指名发言,或学生自由发言,最后教师归纳和指点,这种授课方式既提高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也提高了学生对口语练习的兴趣,同时也对大学生树立正确的爱情观予以了指导。

第2篇

――基于消防院校《大学语文》教材运用价值释析

云南昆明消防指挥学校 周洪波

摘要:大学语文课程作为一门消防院校普遍开设的公共基础课程,现已成为推动当前适应现实消防需求消防教育培养对象发展重要价值显性载体。基于大学语文教材建设运用价值释析,反思大学语文教材本质与价值追求诉求,探究大学语文教材建设本质,挖掘教材建设价值实现,架构培养对象所需教材建设基本思路。

关键词:消防院校 大学语文 教材建设 价值略论

目前全国高校所用或统编的《大学语文》教材,集工具性、基础性、审美性和人文性凸聚人文教育与人文精神攀沿依托。以昆明消防指挥学校《大学语文》教材为例,经过多年探索,大学语文课程从内在品性探究有其独有特色性质、潜在目标定位和人文追求价值,在教材本质价值体现消防指挥人才人本精神追求,课程目标定位体现培养对象人格精神塑造,在教材建设终极价值体现个体全面发展,现已成为推动现代消防人才素质教育培养生力军,面对培养对象需要教材教学现实,如何遵循语文教育规律编出适应现实消防实战需求集开放性与多元化、高质量与人文化的大学语文教学教材,突出消防院校教育时代特征,挖掘教材本质与价值追求模式,对于推动院校大学语文建设具有一定现实指导意义。

一、现行课程教材建设运用价值分析

大学语文教育价值是逐渐被揭示和被明确过程,也是教学资源建设不断提高过程,推动现代消防指挥人才人文素养、写作能力和责任使命等需求素养。

(一)寻根探源教与学。

大学语文是一门培养和开拓人文视界的课程,教学过程体现全新传递大学教育理念有效填补以往教学缺失,使学员感受院校学习新意。面对年龄心智和人文精神已达成年且与普通高校学子有所差别的培养对象,在大学语文教育中融入学习认知转型达到提升自身思想、学识、风度和人品,培养气质内涵和终生竞争力学习理念,形成具有创新意义教育目标指向,实现与培养对象精神接轨。面对因为浮躁和喧哗社会影响而陷入短暂迷茫遭遇各种人文难题,大学语文教材在“教师的教”和“学员的学”显现徘徊。大学语文是一门给中学语文补课的课程吗?学员回答表明过去大学语文失败在于是在补中学课,不能较好培养学员鉴赏表达和会动手运用教学需求,亟需加强课程教材建设探索。

(二)开阔研究指与向。

随着全国大学语文教学研究活动广泛兴起,注重提高人文素养能力兼顾丰富完善教育视野。近年来,消防院校大学语文建设改革研究对大学语文教材和教学任务新认识得到拓展,由过去“高四语文论”提倡弥补高中语文学习缺陷延伸到“大学文学论”,从人才与人文素养关系、课程教学特色和人才融入现实实战、人才走向等层面构建较为完整宽广的人文视野,明确文本牵引主动追求理想和重拾寻觅人文精神,让人文台阶迈向不同岗位和走向不同人生熔铸更高层次人文素养殿堂。但现代社会中充满活力语言及富有时代特色语文范例没有很好地融入研究,目光局限聚集古代传世经典作品层面,忽略广阔域外文明与现实生活紧密相关的当代作品脉络,不可避免造成大学语文教材滞后当下社会生活被动状态。

(三)反思载体互与补。

作为一门联系学员、课程和教师间重要关系纽带的课程教学载体,大学语文教材建设环节取得长足发展。以昆明学校所编教材为例,大学语文教材打破了长期依靠外来教材教学和纯中国文学状况,避免“炒冷饭”和“难度倒置”,形成多元特质互补,作品的选择和注重时代融入教材建设特色体系。调查表明开设大学语文课程不仅锲合消防院校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还更适合对应教育特点重要载体。但部分院校过分追求人文性使大学语文教育步入忽略基础性和应用性同样是大学语文课程特征和价值追求体现误区。与有所谓“高四语文”重复现象而授人以话柄,文学思路与大学中文专业教学相近引发部分学员疏离情绪,存在教材选取篇目与中学语文大量重复、教材内容比高中语文还浅、人文和实用文体指向不明等问题,这是因为部分大学语文教材建设视域不够宽阔,在一定程度上离开语文教材本质属性和背离语文价值本位,给教材建设运用造成混乱而将大学语文课程推入非语文境地。

二、明晰教材本质建设价值追求认识

大学语文教材作为实施教学的主要依据,是课程建设价值追求的根本,作为培养现代消防指挥人才文化素质教育重要载体,树立大语文教学观明晰课程性质、定位、功能与价值阐述,显性提升大学语文教材本质与价值追求潜在承载。

(一)教材性质。

大学语文教材从原意上来说是一本语文类的教科书,其内在品性是教育性。其作为培养消防指挥人才的载体,教育性必须立足于语文学科的品性,不仅要注重工具性和基础性,更要重视人文教育和人文精神培养。

(二)教材定位。

依据院校现代消防指挥人才培养目标,大学语文教材目标定位是提高学员品格素质与人文精神。教材建设要以我国古今民族优美精炼语言和文本应用为媒,通过丰富多彩古今中外优秀作品选,借助作品所塑造真实感人艺术形象,传达古今中外贤哲英豪高尚深邃睿智节操思想,关注消防指挥人才人文陶冶、人格提升和能力锤炼。

(三)教材功能。

教材功能既有语言文学修养听说读写能力功能层;又蕴涵熏陶传统儒雅、砥砺现代指挥人才人格教化功能层。既是大学语文教材本质潜在力量的转换,也是培养对象主体内化价值追求显现,体现培养具有全面素质现代消防指挥人才精神实质。

(四)教材价值。

大学语文教材价值不仅体现教与学、信息对流和主体发展实用价值、原生价值同时再现内核价值复合体,教材建设核心价值集中体现主体发展,提供现代消防指挥人才精神食粮标准,送去人文关怀温情和捎去终极意义价值信息。

三、架构培养对象需求教材建设体系

面对时代观念变化和现实消防实战的需求,大学语文教材建设应为消防工作新变化而求新。大学语文教材建设代表编撰思想观念变化,是现代消防人才共同人文理想不停跋涉途中的驿站, 在新思想体系与价值观念尚未完全成熟定型社会人文环境更深刻担当身上重托时代赋予更多责任。基于消防院校《大学语文》教材运用价值分析和大学语文教材编写创新理念探讨,不断深入大学语文课程定位、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等探索研究,在总结院校大学语文教材建设价值基础之上,理清发掘适应培养对象需求大学语文教材建设体系架构。

(一)架构选编文学文本教材建设体系

基于文学文本为中心审美特质教材的选择,院校大学语文建设需打破文学文本定义常规,重新考虑教材中现当代文学类作品设置,大胆跨入大语文视野形理念更新,去掉现行教材中那些陈旧、不便教学或不能体现时代精神的作品,形成文本对话知识体系和思想体系蓝本。教材部分内容以时代、文体和地域方向为选围,选编现代文、古代文、诗歌和散文等内容融汇大学教育、语言文章和中国文化,形成具有时空选择无限性和相关区间有限性教材建设体系。大学语文教材建设遵循学科基本规律和考虑学科内在规律,在主体文本遴选、教学重点和文本背景等布局,既要考虑不同体裁文本作品联系与区别,也要考虑不同年代不同作者作品的文本比例,文本选择初步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和语文基本知识之上兼顾古今中外一定比例外国文学作品文本。教材在选材中鲜明确立教育多元化理念,筑牢培养对象精神成人选文本和做文章,让学子学习过程开阔眼界获得精神启蒙和人文素质提升。

(二)架构提升中文素养教材建设体系

在大学语文课程教学中,中文素养应看作一项基本能力,思想教育与审美教育应成为主导。院校大学语文教材在教学实践中可将文本分成现代大学与学人、学员身份与视野、人文精神反思录和文学家心灵世界等模块,注重现代指挥人才自我身份认知,具有生活视域和学习视域导向性质,形成人生意义价值主题,向培养对象传达无论“做什么、怎么做”均需语文修养理念诉求,任何专业的成功者往往都具有较高语文修养,进而让院校学子充分认识到大学语文学习是专业所需,语文既是培养人文素养的一个重要平台,同时也是培养对象取得成就重要根基,是院校大学语文教材建设所缺乏人生意义价值追求对话诉求的准确定位。

(三)架构融入知识视域教材建设体系

教材建设吸收新观点和顺应全球化语境新变化需求解决“文”与“人”关系课题难题。以人为本价值标准系统落实到文本采摭上,要进入作品所构成体系之中,由文本部分构成整体,再从整体分离成部分,最终融入对话新视域。编者既是阐释者,又是传播者,还是把关人,经过编者与作为传播者的教师对话形成敞开空间。教材建设编写融合学子基础现有水平,不能简单照搬地方院校语文教材模式,也不能人为地拔高教育要求,在主体文本遴选方面,既不能过于晦涩难懂,也不能使之浅显,作为传播者应与作为受众主体的读者形成核心意义对话,选择人类能够普遍认同观念和展示时代进步作品表达熏陶,对于开拓刚步入大学学子视野和增强现代消防指挥人才感悟时代能力具有很强指导意义。在这样一种理念推动下,利于大学语文教育空间拓展,消除对大学语文教材大学语文语境融入隔阂,提高培养对象整体人文素养,体现教材本质建设新型教育价值脉络。

(四)架构人文教育功能教材建设体系

语文课和其他学科主要区别在于有其独特的人文教育功能。教材的编写要根据现实消防实战的需要,针对当前学员情商缺失、理想信念淡漠和功利主义至上等现象,结合院校教学条件、师资队伍水平、学员语文水平、文学素养和人文素质等状况,发掘人文性内容和选编架构教材文本。通过选编较高文学水平和较强感染力的名作名篇来影响、教育和感染学员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引领现代人才向素质重要高地挑战,让培养对象主动筑融大学语文思维,积极追求大学文化理想和人文精神,在语文浸润中提高修养内涵,促成培养对象提升素养、开启智力和创新能力终极蕴涵,筑牢服务现实实战人才任职需求厚实人文素养和提升表达能力奠定基石。

参考文献

[1]徐中玉.大学语文・不该站在边缘的课程[J].社会科学报,2004(12).

[2]王步高等.大学语文・序(修订本)[M].南京大学出版社,2005.

第3篇

【关键词】人文素养;大学语文;教学模式探究

人文素养教育是现代教育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人文发展是社会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的不可或缺的标志, 具备人文精神才是现代意义上的全面发展的人。人文素养教育的核心, 是人文精神的培养和人性的完善、提高, 促进人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加强大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已成为当前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潮流和趋势。大学语文正具有此种功能, 是提高大学生人文素质的有效的工具。本文就此对大学语文如何培养大学生的人文素质提出几点粗浅的看法。

一、大学语文课在人文素质养成上的缺失

大学语文是非中文专业开设的一门公共基础课。大学语文应该着重从文化角度对语文进行诠释, 用哲学、史学、美学、语言学、文学等知识全方位透视和剖析范文, 因此, 大学语文可以让学生从丰厚的文化中得到陶冶, 开发性灵, 从而提高人文底蕴和文化修养。但是现在的大学语文本身就存在着很多人文缺失, 根本无法满足这个要求。主要可以概括为三个方面的缺失。

一是在教学内容上人文的缺失。教学内容包括教材内容( 素材内容和编排)、方法论指导、价值判断、规范概念等。教材内容是教学内容的一个重要成分, 现以我们在用的周建忠主编的《大学语文》教材为例。全书分为三大部分: 散文、诗歌、小说。其中, 散文占39.3%,诗歌占45.9%,小说占14.7%,而古文在其中所占比例最大。

二是在教学方法上的人文缺失。教学方法的主体是教师, 教师的教学观念和素质会直接影响到他对教学方法的选择和效果。

三是在考核上的人文缺失。教学要求往往通过最终的考评体现出来。大学语文考试还是沿用中小学的考试形式,一律采用闭卷笔试; 考核内容以语言文学知识为主, 语言方面又是以语法分析为主; 文学方面则是作者生平加上文学史式的文学常识, 甚至连考试涉及的作家, 与以前高中所学语文都有惊人的相似,过于注重对基本知识的考核, 忽视人文素质方面的要求, 能够让学生表达自己思想的题目少之甚少。

二、大学语文教学应重视人文素质培养

《大学语文》不仅起到传授语言知识的作用,更传承着民族传统文化。当代大学生应当树立崇高的人生理想,肩负起民族振兴与祖国强盛的历史责任。如,屈原的《桔颂》寄托了他对故国乡土的挚爱情怀,其特立独行、扎根故土、矢志不渝的爱国主义精神为后世敬仰。司马迁的《苏武传》塑造了一个威武不屈的爱国者形象。乡愁诗人余光中的《听听那冷雨》,表达了海外游子对祖国大陆及中国文化的眷恋之情, 民族意识和爱国情感在冷雨的聆听中与大陆共鸣。还有一部分赞美祖国壮丽山河的作品, 具有丰富的人文思想和强烈的艺术感染力,给人以美的遐想,使学生开阔胸襟,净化心灵,增强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激发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并将其转化为学习上的动力,从而使学生坚定理想和信念,发奋学习,报效祖国。

《大学语文》教学可以通过优秀的文学作品感染学生,陶冶情操,使学生形成健康的人格。教材中“孔孟语录”虽然文字不多,但集中了儒家学说的精华,尤其是有关如何做人的论述,句句闪烁着真理的光芒,闪耀着高尚的人格魅力。儒家所推崇的人格价值,对于抑制世俗价值观的泛滥起了重要作用,这些传统美德对学生完美人格的形成具有重大意义。

三、如何加强教学模式的改革

1.加强课堂教学

课堂内容必须有深度、有启发性。 通过课堂知识的辐射,学生对中国语言文学和文化会有一个感性的、系统的了解, 逐渐形成一种对人生价值自觉追问的人文精神。

2.精选教学内容

在引导学生课外广泛阅读的基础上,课堂教学要精选教学内容,使学生领略到作品丰富的思想性、奇妙的艺术性和高超的技巧性,进而以点带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当他们被领入文学殿堂、感受到这一广阔世界的精彩时,他们的求知和参与的欲望就会大大增强。

3.改进教学方法

《大学语文》教学应着重于作品的分析、欣赏,让学生辨别出文学的趣味,领悟到人文的意蕴,尽情观赏中国文学之美景。

4.把《大学语文》教学延伸到课外

可以开展以培养人文素质为中心的校园文化艺术活动。 定期举办人文社会科学讲座,开展文化艺术节,邀请名人举办人文知识讲座,开办文学沙龙,举办文学社团活动等。还可以督促学生积极参加社会实践,努力将人文知识转化为人文精神,使学生在实践中锻炼意志,培养对他人、集体、社会、国家的感情,树立社会责任感,形成辩证看待社会现象的良好心理, 养成参加实践活动的良好习惯,将人文科学知识一点一滴地通过亲身实践、体验和感悟融入到自己的知识结构和文化生命中, 逐步形成高尚的人文精神。

参考文献:

[1]范洁.大学语文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J].山西财政税务专科学校学报,2005,(6)

[2]段志东.大学语文对大学生素质培养的作用[J].高教论坛,2004,(2)

[3]张绍红,张俊.论大学语文教学与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J].教育与职业,2006:35

第4篇

论文摘要:技术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大学语文课程必须结合办学定位和人才培养目标,深化教学目的,调整教学内容,革新评价体系,加强课程外延建设,为培养全面发展的技术应用型人才提供有效支持。

“技术本科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一种新形态,主要是在本科教育层次为进入应用科学和现代技术领域就业的学生提供为期四年的学术和职业准备的教育。技术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大学语文课程,必须紧紧围绕其办学定位和人才培养目标,变革传统教学中的观念、方式和手段,积极探索课程教学与技术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的契合点,为培养具有良好文化素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宽口径、厚基础、可持续发展的技术应用型人才打下扎实的基础。

一、深化教学目的

技术应用型本科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其实质就是培养面向生产、建设和服务一线,理论基础扎实、创新能力强、综合素质高、具有良好岗位适应性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是一种实施技术基本训练的教育。本科层次应用型人才的关键点是对学生实践能力、沟通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锻炼和培养,其中创新能力更是高素质技术应用型人才的重要标志。技术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大学语文教师在完成课程本身的培养要求的同时,还必须树立只有创新教学才能培养创新人才的观念。在教学目的上,不仅要以增加大学生的文化修养为己任,更要针对技术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特点,把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作为课程教学的深层目的,转变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分离与失衡状态,促使二者的相互融合、渗透与协调发展。

一方面,要注重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训练。古人说:“诗无达话”,西方也有“一千个人里面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的类似说法,就是鼓励人们从多角度、多侧面去思考问题。技术本科院校的学生终日埋头于公式数据的演算或实践技能的操作中,其思维方式普遍具有科学严谨性,往往关注于答案的唯一和操作的准确,而忽视了发散性思考的训练,甚至束缚了自己的思维。大学语文课程可以让他们从各个方面、各个角度地去理解和体会文章,有利于改变已有的思维模式,拓展思维空间。经验表明,加强文学阅读、丰富情感,是提高想象力、改善思维习惯、促进科学创造的一个有效途径。

另一方面,以文学想象力激发技术创造力。创新是一个民族发展的灵魂,从事生产、建设、服务第一线工作的技术应用人才的创新是最直接、最有针对性的创新,而创新的关键点是想象力。现代认知心理学认为,在理智状态中认知事物多采取理性的逻辑的方式,但如拘泥于此,很容易陷于对人与事物关系认识的唯一性,而忽略了世界存在的多样性。文学与现实世界建立一种想象的、丰富而复杂的关系,在文学阅读过程中其想象和联想活动都极为活跃,心灵空间特别开阔,想象思维能力得到训练,创造性思维也能得到激发。另外,大学语文中的写作训练也是一种高度的精神劳动和思维创造,有助于突破思维定势,获得启发,从而为技术创造得以实现提供前提和基础。

二、调整教学内容

第一,注重教学拓展,向课程内容的广度和深度开掘。“应用型本科不同于普通木科,也不是三年制高职高专的增容。它和普通本科相比,更强调应用性和技能性。它和专科层次相比,强调一定的基础教育,强调一定的后续发展。”大学语文课在技术应用型本科院校不仅仅是基础课,更应该是提高课。特别是在学生基础文化课程不多的情况下,大学语文教师更应该在有限的课堂中,以文本为中心,由文字而文章,由文章而文学,由文学而文化,积极拓展教学内容的广度和深度。对于偏向于理工科的技术应用型院校学生来说,在单调的专业课程学习过程中,大学语文不仅能让他们了解许多优秀的文学经典,提高审美情趣,培养自己的兴趣爱好,并可缓解或替工科课程的枯燥和单一。更能通过语文课达到触类旁通的作用,在丰富语文知识、汲取文化精髓营养的同时,提高自己的鉴赏品味,学到一些为人处世的道理,有利于他们在日后工作中走向管理岗位以致承担领导角色。

第二,针对职业发展,培养学生正确的科学技术观。技术应用型本科院校是培养一线科学技术人才的地方。在教育学生科学求“真”的同时,更应赋予科学技术教育以“美”和“善”的目的。大学语文教学应结合不同篇目的讲读,培养学生正确的科学技术观。首先,要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仁者爱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些道德观念,千百年来不知影响了多少志士仁人。通过对有关篇章的讲解,让学生明确理解自己所从事的学习、工作应如何在理论上和实践上为人类进步服务;其次,要帮助学生树立执著的科学精神。爱因斯坦用“深挚的宗教感情”来形容他探究科学奥秘的虔诚态度和执著追求,而这样的科学精神对于日后从事科学技术工作的技术人才来说无疑是十分重要的;再次,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现代科技分工越来越细,团队已成为普遍工作模式。可以借助大学语文《张中传后叙》中许远、张巡、南雾云合作抗敌的故事,在语文学习的同时,让学生感悟团队合作的重要性,对他们进行团队精神教育。此外,还可结合《大自然在反抗》这样的文章,介绍科技带来进步的同时,也会由于对生态的破坏给自然、环境、人类带来的毁灭性打击,让学生更加关注科学技术与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和谐发展。

第三,加强实践教学,注重学生语文技能的培养。培养技术应用型人才,应在完成知识传授的基础上,特别强调对学生实践技能的训练。技术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大学语文课程也应结合学科特点,注重对学生语文技能的培养训练。在专业技能方面,语文教学有助于提升学生的写作技能。在个人技能方面,则能够强化他们的口头和书面交流技能。而在公民技能方面,还可以培养学生具有较好的文字处理能力及对多元文化进行客观分析的能力。普通话训练、课堂讨论、课后随笔、阅读笔记、演讲比赛、社会调查、学期论文、读书活动、系列讲座,等等,都可作为大学语文实践教学的内容,丰富教学,落实课程的技能培养目标。

三、革新评价体系

技术应用型本科院校学生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学习的课业任务较重。以一次考试的成败来论英雄,既给学生加重了课业负担,难以考出他们的真实水平,还往往冷却了学生对大学语文学习的兴趣和热情。而且,试题考试的方式,对学生平时的创造性表现也难以评价,对其语文综合学习能力更是难以考察。因此,必须建立能够全方位考核学生综合素质能力、开放式与灵活性相结合的新型考核评价体系。

大学语文考核应以学生为中心,以调动学习积极性、提高语文能力为目的。课程考核采取闭卷考核、开卷考核与平时表现相结合的方式。理论部分采取闭卷方式,考试设计基于但又不局限于教学内容,适当关注当前语文研究问题。主要考查学习者理解与掌握大学语文的基本知识的程度,考查他们分析相关问题的能力;实践部分采取开卷方式,考核形式以自主阅读、写作为主,只做统一要求,不出统一试题,不设固定答案,让学生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创造力,把被动应试变成主动思考、辨析、创新和提高的过程。要关注学生学习态度及学习全过程,给予相应评价。在日常学中设置普通话练习、演讲、讨论、辩论等小环节,对积极参与表现良好的学生给予适当加分。这样,采取闭卷与开卷相结合、口试与笔试相结合、平时与期末相结合、课内与课外相结合、知识与能力相结合、学习与探究相结合的方式,让考核评价成为一个动态的、开放的、发展的评价体系,以此来调动学生主动探求知识的积极性、主动性,提高语文学习效果。

四、加强课程外延建设

为了使技术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大学语文课程改革取得更加显著的成效,在课程内部挖潜的同时,还要积极加强课程教学手段、教学形式和教学资源等课程外延建设。

首先,要提升大学语文教学的技术水平。作为技术应用型本科院校的教师,应该自觉学习现代教育技术、提高个人的技术教育能力,改变“一支粉笔、一块黑板”的教学模式,充分借助现代化的多媒体教学手段,将文字、图像、声音、图片集为一体,化静为动,将教学内容更加直观、形象、生动地呈现在课堂上,增强大学语文课程的吸引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审美意识。

第5篇

当前社会发展的各个领域强调的都是创造性思维的培养。诚然,创造性思维的培养有助于个体在未来的社会发展中更加容易做出突出性的成果。本文关注的视角是从大学生语文教学中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出发,探讨在大学语文的教学过程中可以通过哪些具体的方法来实现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和形成。本文将从培养大学生的思维方式出发探讨能实现对其创造性思维进行培养的具体方法。

【关键词】

大学生语文教学;创造性思维培养;思维模式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国家强调国民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在大学生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不仅可以为大学生在进入社会前提供充足的能力培养,而且还可以使得当前的教育模式逐步转向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所以,无论是教育机构还是学校的相关的教职人员都应该加强自己在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的过程中扮演的角色。本文着重从大学生语文教学的角度出发,探讨通过对学生实施思维训练实现学生在各个维度上的创造性思维能力的提高并能使得大学生在语文学习中取得更好的成效。

一、大学生语文教学中的创造性思维培养问题

1、学生缺乏独立思考的能力

在大学语文的学习过程中,由于大家对语文课程一贯的观点就是只要欣赏和记忆相关的知识就可以。但是,语文教程中所涉及到的知识都是古今中外的大量的学者留给后世的文化遗产以及精神食粮。所以,在学习的过程中,大部分的学生都没有整个过程中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去积极思考当前所遇到的问题或者是一个简单的语文知识和现象。大部分大学生都把语文学习过程中遇到的知识点当成理所应当的合理的现象而不去思考观点或者是结论揭示的过程。这种现象是导致当前大学生语文学习过程中创造性思维缺乏的最主要的因素。

2、大学生在语文领域的事业不够开阔

语文这门学科涉及到的内容十分的广泛,因此要使得大学生在学习语文课程中具有一定的创造性思维的话就必须要保证学生在语文这门课程相关的领域中具有一定的积累和视野。在我国的大学生学习生涯中,由于大学生刚刚经历了高强度的高考从而使得在大学学习期间有一定程度的懈怠。无论是之前的学习生活中为应付考试而学习还是在大学期间较为懒散的学习方式都使得学生在语文这一领域中的视野比较狭窄。要使得大学生在语文的学习过程中具有一定的创造性思维的话,如果没有保证坚实的基础其实现的可能性也会大大降低。

二、大学生语文教学中加强创造性思维培养的办法

1、教学中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习惯

要培养大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就需要从学生的思维模式出发。在以往的传统的大学生语文教学中,由于缺乏对学生的思考能力的培养导致的大学生死记硬背的现象层出不穷。当然,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语文教学过程本身,由于语文一直以来都被认为是只需要记忆而不需要严谨思考的一门学科。所以,大学生语文教学的过程中基本上从来都没有强调独立思考的重要性。在大学生语文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就需要从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积极思考的能力入手。大学语文教材以及与之相关的资料中的主要内容都显示语文涉及到的知识都是古往今来以及世界各国的文化遗产,其中包含的内容不仅仅是单一的文字形式而是需要每个学习的大学生对其中的内容进行深入的思考以加深理解从而更加理解文化的由来和发展,这样才会使得大学生在将来的社会生活中积极对周围的世界作出具体的思考从而为社会发展的进步作出自己的创新。在大学生语文的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的能力需要受到学校相关机构部门以及相关的授课老师的高度重视。因为大学生还处在一个被引导的阶段,他们的独立思考的能力的培养也离不开学校的相关学习计划的强制规定以及老师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循循善诱。具体的做法就是学校在进行对学生的具体培养模式的讨论过程中需要将培养大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的独立思考能力作为教课老师的一项重要的内容。在学期间,学校的相关管理人员可以不定时的在随机班级进行听课并对老师的相关工作作出具体的监督和给出合理的建议。在日常的语文课堂中,老师需要积极引导学生在语文课堂进行积极的思考和独立思考。老师可以针对具体的内容提出具体的问题然后让全体同学针对这一问题提出自己的看法或者是老师不定期地给出相关的思考题目并要求同学完成相关的书面报告等模式。例如:请学生思考自己认为中国文学史上哪部著作最具时代意义,并结合该著作讨论自己的看法以及该作品在当时的时代背景下的存在意义以及对后世的影响等。学生在语文课程学习中的思考结果将受到老师的评价并给出相应的奖励。这样,从学校管理部门和教师两面出发可以有效保证大学生在语文课程学习过程中的独立思考和积极思考能力的培养。

2、积极引导学生开拓视野

要进行创造性思维相关的培养,除了学生本身要有独立和积极思考的能力之外,保证学生在这个领域具有一定的基础也是一项必不可少的活动。所以,根据我国的大学生在语文这个领域基础薄弱的具体问题出发,我们可以通过不同的方式和手段来逐步实现学生对语文知识的积累以及语文素养的培养。首先需要做到的一点就是对语文领域相关知识的积累,大家普片认为学习语文就是要不断地增加自己的阅读量。这一点从大的方面来讲具有一定的可行意义,所以首先应该鼓励学生增加自己的阅读量,阅读的内容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也可以根据老师的建议来实施。但是,我们也需要注意的一点就是要提高学生在语文教学过程中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就必须要首先保证学生在语文知识方面有一定程度及积累。所以,要让学生尽量多去学习与语文有关的并且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容易被大家都忽视掉的语文基本知识。基本知识的学习不仅可以让学生对语文学习有一个更加深刻的了解还会提高学生在将来其他项目的学习过程中注重基础的观念从而使学习过程更加扎实以实现未来的创新。第二种可以高效扩展学生语文视野的活动即进行学生之间的交流学习。每个学生关注的方面不一样所以猎取到的知识也会存在较大的差异。所以,在课堂上或者是专门的讨论课程或者私下举办的讨论会中,老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经验交流。每个学生可以针对自己的理解发表自己的一些意见或者是在学习的过程中积累到的有趣知识,这样可以在短时间内实现学生语文视野的拓展。实现大学生在语文教学过程中的视野的方法还有很多,但是得保证在学生自身积极的情况以及老师要求和管理的条件下。所以,老师应该多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或者是组织学生参加某些具体的活动来实现自身视野范围的扩展。

三、结束语

本文从大学生语文教学过程中的创造性思维的培养角度出发探讨大学生在当前的语文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以及针对具体的问题提出了提高大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具体方法。本文认为应该从培养学生的积极性和独立思考能力,拓展学生的语文视野等方面提高大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希望通过本文的讨论可以为相关的教师或者是学生提供可供参考的建议。

作者:杨翠平 单位:包头轻工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沈智霞.大学语文教学应加强创造性思维培养[J].中国高教研究,2000(1):94-95.

第6篇

关键词:中高职;语文课程;衔接;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C-(2013)12-0023-03

一、中高职语文课程衔接中的问题

(一)语文课程目标系统性和连续性不强

1.对语文课程目标的切分不细、不明确。

从现行《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学大纲》(以下简称《中职语文大纲》)教材来看,课程目标显然分解不够细致。首先,对目标的分解不细就会导致目标不明确、不具体。如中职阶段基础模块的朗读目标,就简单地用“能用普通话朗读课文”一句话作为要求,而对语气、重音、停顿等没有丝毫提及,自然难以操作和落实。其次,语文课程目标应该逐层分解,体现螺旋上升的特点。课程目标应该落实到年级甚至更细,否则既不利于操作和落实,也不利于各个学段的过渡和衔接。

2.每个阶段各自为政,课程目标缺乏整体性和连续性。

语文教育具有明显的阶段性,各学段的语文课程目标自然有所侧重,但更多的语文课程目标是应该贯穿始终的。有些课程目标却只在某个学段提出,其他学段没有得到应有重视,甚至完全被忽略。比如识字写字,在义务教育阶段将其作为一个独立的板块十分重视,规定了很全面细致的目标,在中职阶段也有相应规定。但是,高职阶段却完全被省略,这对学生语文水平尤其是写字水平的提高是极为不利的。写字在高职仍有必要,识字虽已不是语文课程的主要任务,但对前面所学习的字词加以巩固和应用时,还会遇到新词,其实很多语文问题源于识字。因此,写字就更应该被重视,因为大学生的书写水平令人担忧,错别字很普遍。如何遏制写字水平的滑坡,已成为语文教育工作者共同关心的话题。现行中职语文教学大纲和高职大学语文教学大纲仅有总的课程教学目标,并没有分阶段目标,并不恰当。

(二)语文课程内容的确定性和相关性不好

中高职语文课程内容最突出和典型的问题首先是语文课程开设的随意性。据杭州市有关调查,在杭州市高职校语文类课程开不开设并无定规。而且一旦涉及具体安排,有的高职院校往往舍不得把必要的学时、学分拿出一些给语文类课程。在课题组进行调研的十几所高职院校中,除了三所以经济、管理等文科类专业为主的高职院校比较重视语文类课程的教学外,绝大多数高职院校在教学中都把开设语文类课程当作是执行教学计划的“填充物”和“替补队员”,其中不足50%的高职院校把它作为部分专业(以文、管类专业为主)的限选课,不足38%的高职院校把它作为全院的公选课。在部分高职院校的农、理、工类专业中,语文类课程的开设率为零。中等职业学校语文课程也面临尴尬的境地。调查显示,目前全国约有4.41%地区的中职学校已取消了语文课,在这类学校办学者的理念中,原来应占总课时1/3的公共基础课并无作用,因为他们把“职业学校培养的学生要适应企业的需要”有意无意地误读成“按照企业的需要来培养人”,那么,把中职教育办成某项或某几项技能的培训班也就是“明智”之举。语文等公共基础课在“培训班”自然是没有必要开设的。

其次是课程内容的不确定性。开设了语文课程的高职院校既有开设《语文》的,也有开设《应用文写作》、《演讲与口才》的。其教学内容并无定规。作为高职院校来说,虽是职业学院,但也仍是高等教育的一部分,因此“育人”与“教书”是同等重要的,甚至“育人”更为重要,而这一切与大学语文教育有着密切的关系。在中等职业学校基础模块阶段,《中职语文大纲》有“阅读优秀文学作品总量一般不少于200万字”的要求,而到了拓展模块对文学作品阅读的要求就不见踪影了。其他类似情况不胜枚举。

(三)语文教师教学的前瞻性和后顾性不清

在与高职教师的交流中,笔者经常遇到这样的情况,高职教师埋怨中职教师,“学生该掌握的语文知识却不会,我们还要替中职语文教师补课”,而中职教师埋怨初中教师“学生的语文底子太薄,话都说不好,经常出现错别字和病句”。这些意见说明了一个问题,那就是语文学习衔接不畅,缺乏通盘的考虑。用匡瑛老师的话说就是中高职课程衔接需要一体化制度设计。[1]其实无论是中职还是高职都要瞻前顾后,承接和改进以往的语文学习,同时为下一阶段的学习夯实基础做好准备。语文教师在这方面责任重大,各人自扫门前雪既不利于教师的专业发展,也不利于语文课程的实施。教师的备课和教学要有全局观念,熟悉和领会中高职课程标准对各自学段的要求,把握中高职全套教材,做到瞻前顾后,通盘考虑,这样才会使学生在中高职的语文学习中平稳顺畅、持续发展。

(四)语文考试评价的一致性和关联性不够

考试评价对于中高职语文课程的导向是十分鲜明的,甚至起决定作用。中职语文课程的评价更多表现为对口单招考试方面(江苏即将开展文化课统考应该也能起到类似作用),而高职语文课程评价表现在学校自行组织的考试上。中高职语文课程的衔接问题需关注并研究考试方式的差异。一是课内课外的差异。中职对口单招考试基本以课内为主,只有现代文阅读来自课外,而高职考试基本由任课教师掌握,考试内容既有课内,又有课外,有时课外还占较大比重。二是难度的差异。中职对口单招试题整体偏易,只有个别题目稍有难度,而高职试题明显偏难,中等难度以上试题较多。三是考核的语文能力点差异。中职考试以考核识记、理解、分析和运用为主,而高职考试主要考察学生鉴赏能力和写作能力。四是选择性加大。中职主要考核的是基本知识,几乎没有选择的余地,而高职考试知识覆盖面大,尤其是文言文比例加大,古汉语知识成为必考内容。正是中职高职考试的诸多差异性,导致中高职语文教学的重心差异,这是中高职语文教学学段衔接必需面对与研究的问题。

(五)学生语文学习的差异性与适应性不明

刚刚升入高职的中职学生,普遍表现出对高职语文教学不同程度的不适应现象。按理说,阅读、写作等很多方面的知识和能力应该在中职阶段已经掌握,到了高职阶段只存在如何运用的问题,可事实上学生在这方面底子普遍薄弱,面对高职语文学习感觉力不从心;还有的学生在语文学习中沿用过去行之有效的思维定势了的学习方法,无法收到立竿见影的效果,于是茫然失措,丧失了现阶段语文学习的信心。

二、解决语文课程中高职衔接问题的对策

(一)语文教学大纲兼顾学段特色及其连续性

从现行的大纲来看,对中高职各段语文的独特性体现得比较好,而对他们的衔接和发展则照顾不周。首先,《中职语文大纲》中应用文写作和口语交际占了很大比重,而高职《大学语文教学大纲》中,这一块所占比重很小,几乎没有。按理说,口语交际与应用文写作在职业教育中应该占据较重的分量,但不知为何高职《大学语文教学大纲》对这一块明显弱化了;其次,文言文在中职要求不高,而在高职《大学语文教学大纲》中这一块占据了大半壁江山。

(二)教材编写明确内容和线索

语文教材是语文课程内容的重要载体,理顺教材编写是解决中高职语文课程衔接不畅的主要途径。首先应该注意教材编写的整体性和一致性,对中高职语文教材进行通盘设计和编写,主要编写人员应全程参与,既体现各自特色,又要保持一致性。江苏省已经把五年一贯制高职语文教材和中职语文教材合并编写就是很好的尝试。其次应尽可能将语文课程内容显性化,在课程标准中建议或确定一定篇目的经典选文,将语文知识显性化并梳理清晰,合理分散到各学段的各年级,这样就能减少学段的封闭性,强化学段的开放性和连续性。[2]

(三)教师培训注重整体观照

笔者在对中职语文教师的测试中有这样的问题:“你了解过学生在高职学习哪些与语文相关的内容吗?”多数中职教师回答“不清楚”。这既不利于中高职衔接,也不利于照顾学生学习的差异性。如何改变这一状况呢?在教师培养和培训中加强学段特色和整体共性的结合不失为一条有效途径。可选拔中职教师到高职任教,鼓励高职教师到中职任教,以利于把握职业教育中语文教学的内容和特点。通过培训让每个职业教育的语文教师都能熟悉和了解另一个职教学段的目标、内容及问题,教学设计与实施均能瞻前顾后,就会避免中高职之间语文教学的各自为政现象。

(四)语文考试注重承接和关联

要重视中高职语文考试的顺承和连续,避免考试带来中高职语文学习的错位。一是考试要兼顾上一学段学习的内容,进行整体考核。近几年中职对口单招语文考试试卷中的字音字形试题和语文基础知识试题都兼顾了初中所学的内容,体现了语文课程注重积累的特点,能够引导学生温故而知新,进而实现对语文教学的导向作用。但是,高职大学语文考试基本上没有照顾到中职语文学习的内容,显得孤立和突兀。二是增强中高职考试的相关性。保持中高职语文考试内容和题型的连续性和关联性。三是促进考试评价的多元化。在注重学业水平考核的同时增加兴趣特长等方面的考核,分解一次性考试为多元多次考试,通过考试多元化带动中高职语文教育均衡持续稳定顺畅地发展。

(五)注重学生语文能力的全面提高

新的中职语文教学大纲提出了培养语文应用能力的要求。就职业语文教育的现状来看,中高职对学生的语文能力的培养并不均衡,文学欣赏的能力、听说读写的能力等诸多方面并没有很好贯通。如文学欣赏能力在中职阶段大纲只提了“初步”的要求,而高职阶段基本上都是经典名篇的欣赏,文学欣赏能力要求很高;中职要求学生具有浅易文言文的阅读能力,而高职绝大多数篇目都是文言文,文言文的阅读能力必须有一个很大的提高。语文能力的不均衡要求势必导致学生语文素养得不到很好的全面的训练和提高,有的甚至缺失和偏颇,如审美能力,在中职阶段没有给予应有的重视,虽然高职阶段明显重视,但也没有很好地体现和落实。

参考文献:

第7篇

关键词:应用文写作课程性质

近年来,高职院校中普遍开设《应用文写作》,这门课程也因其实用性较强,大有取代《大学语文》之势。这门课程的性质为公共基础课,正如其他的一些公共基础课一样,因面向众多的专业,内容跨度大,涉及面广,如何上好这门课也成了广大教师讨论的一个热点话题。

一、《应用文写作》课程的现状

(一)开设情况

目前,《应用文写作》课程虽然广为开设,但因高职教学办学一直在改革摸索中,该课并没有统一的要求,一些学院因为强调专业课、实训课而挤占了语文课,不开这门课;一些学院有的系部开设,有的系部不开;有的学院有的系部开设《应用文写作》,有的系部开设《大学语文》。整体来看,课时较少,一般都是开设一个学期,周课时2课时。

(二)师资队伍

教师多为中文专业毕业,对于《应用文写作》课程中涉及的大量的专业知识和社会知识,教师并没有在校学过,只能现学现教,不断摸索学习。目前由于基础课师资建设力度不够,缺乏挂职锻炼、兼修的机会,教师往往只能靠自学提高自己。

(三)教材

目前《应用文写作》的教材版本繁多,体例大同小异,编排思路各异。有的讲究大而全,有的讲究少而精,有的讲究新颖独特,有的循规蹈矩。体现在教材名称上,可窥一斑:《高职应用文写作项目式教程》(李书生.经济日报出版社 )、 《应用文写作教程及其实训》(宋有武.北京交通大学出版社 )、《口才与应用文写作》(张丽荣.高等教育出版社)。

(四)学生状况

近年来,高职生源分数线越来越低,甚至没有了分数线,学生文化基础越来越差,相当多的学生“文不通字不顺”,写作功底薄弱且有畏难心理。加之很多学生对基础课不重视,或依赖于网络下载,应付了事,给教学带来了一定困难。

二、《应用文写作》的课程性质研究

高职《应用文写作》课程的性质是一门写作课,目的是提高学生写作能力及思维能力,不过根据该课程的特点及高职的学习要求来看,还应注意以下三个方面的性质:

(一)文化基础课

虽然高职大学生已经过小学、中学的语文学习,但基础普遍薄弱。直接进入带有工作情境的应用文体写作,虽然通过讲解和练习,学生有所了解,但未免还是会力不从心。学生常有错字、病句,写作的基本知识如主题、结构、材料、表达等掌握不足,使得写作如同在地基不牢的基础上盖楼房,给人“摇摇欲坠”之感。另外,学生的文化积淀不厚,思想意识还需正确引导,“中气不足”,必然会影响到文章的内涵。所以还应在有限的教学时间中强调语文基础学习,渗透文化思想的教育,做到“厚积而薄发”。

(二)边缘性学科

应用文写作不同于大学语文,它适用性强,涵盖工作、生活、学习、社会等多方面,许多文种和专业课衔接紧密,如财经文书、司法文书、礼仪文书、科技文书,需要有一定的专业知识与社会生活经验,才能更好地驾驭内容,再现应用文的情境,增加学生的兴趣,提高教学效果。

(三)综合素质课

《应用文写作》课程不同于基础写作,其广泛的内容令师生眼花缭乱,一些文种也颇具深度,靠个人的力量难以完成,如市场调查问卷、报告,活动策划文案,需要用团队合作的方式完成调查、资料查阅、分析讨论、写作及PPT制作各个环节,学习中必然要有合作、探究精神,这是传统写作中无法达到的。为了使文章具有实效性、可行性,需要学生进行缜密细致的思考,有创造力,这些无不体现出应用文写作的综合性。

三、《应用文写作》对教师的要求

通过对《应用文写作》课程性质的研究,表明教师应具备以下的素质:

(一)要具有良好的语文基础。教师要具备语文教师的专业素养,有扎实的语文基础:能流利地讲普通话,规范地运用现代汉语,清晰准确地表达,有较强的语言分析能力,熟悉写作的基本规律,并能以学生喜闻乐见的教学形式组织各种应用文体的教学。自古以来“文以载道”就是语文教育的特点,教师也要善于在教学内容中渗透人文思想,体现语文教育独特的魅力。有了这样的底蕴,才能给学生以踏实可靠之感,这是应用文写作教学的基本保证。

(二)要具有广博的社会知识。应用文写作教学涉及社会生活较广,比如国家的政策、经济形势、时事政治、礼仪社交、法律等,教师应不断地补充社会知识,开阔学生的视野,引起学生的兴趣。例如“申请书”的写作,涉及开业申请、贷款申请,教师要熟悉相关的知识;“经济合同”的写作可引入大学毕业生的劳务合同、劳动合同法及一些具体案例;“求职文书”的教学中,教师如果能在教学中自如地引用、穿插求职就业、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方面的新闻报道、故事,就会收到很好的效果。

(三)要学习一定的专业知识。在高职院校,《应用文写作》课程要面向各种专业,和专业课衔接,而专业的种类繁多,这给广大教师带来了不小的挑战。为更好地为专业服务,教师就要研究各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与目标,了解专业岗位群[1],和专业课教师探讨教学内容及方法,亲自到专业岗位上实习,了解相关专业知识,体验应用文写作的运用情况,以丰富自己的知识和经历,真正使学生感受到这门课的重要,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从而主动地去学习。

(四)要不断学习教育学、心理学的知识。近年来,由于生源的质量一年不如一年,使一些教师在教学上感到极其困惑,感叹教师不好教,学生不愿学,进而产生这些学生本来就不爱学习,也教不会,凑乎完成教学任务了事的想法,表现在工作上,积极性不高,进取心不强。这样,教学效果就更难得到保证。目前高职大学生基本是90后,年龄小,感情丰富,兴趣广泛,[2] 反感僵化的学习和管理,理想和现实的差异常常造成他们的心理矛盾,表现在行动上,对自我要求不严格,甚至放纵自己。教师不能抱着无奈或嘲笑的态度,而是要经常仔细分析学生们的心理状态和学习基础,做学生们的良师益友,因材施教,发展个性,营造和谐的教学环境。

四、思考与建议

通过以上分析可知,《应用文写作》这门课程不仅要求教师具有文化课教师的基本素质,更要有社会和各种门类的专业知识。教学主管部门及教师只要对此有明确的认识和要求,就会敦促教师自己更高、更强、更全地要求自己,从而创造出教学的一片崭新天地。为此,特提出建议如下:

(一)学校要重视人文课程的建设。目前,高职院校中普遍注重专业课建设,轻视基础课建设。要让所有学生都能在高职学院继续接受文化艺术的熏陶,就不能只让学生埋头于技能技术的掌握或靠单纯的社团活动调剂生活,还需让高职体现大学的文化气息。此外,也应该让基础课教师接触生产、工作一线,以获得更加感性的认识,丰富教学资源。

(二)教师要转变精英教育的观念及学术式的教学方式。客观形势和教育对象在变,教师要主动接受现状,要以崇高的使命感来看待高职教育,开展学生、课程、教材和教法的研究,不断充实自己、提高自身素质与执教能力。

参考文献

第8篇

我国高校媒介素养教育课程的不足

1、教育对象偏于狭隘。目前只有少数学校(复旦大学、上海交大等)将媒介素养教育课程作为全校学生的必须课程,大多数高校还是停留在针对新闻学专业学生的教育高校要把正规系统的媒介素养教育课程纳入到整个教育体系中来,开设针对全校学生的课程计划。

2、教学模式单一,学生的兴趣和参与度不高。加强和丰富媒介素养教育的“第二课堂”,加强与校外媒体的合作,提高媒体在素养教育中的参与度,不能仅限于高校教师对媒介知识的讲述和媒介技能模拟操作。

3、媒介素养课程内容较少。从统计中发现,其课程内容主要是媒介技能和媒介审美。随着现代信息社会的发展,开展媒介技能和媒介审美是媒介教育的基本,但也应当开展媒介道德课程,培养学生的媒介价值观和社会道德观。媒介素养和学科融合的课程较少,主要集中于媒介教育与外语教学和思想政治教学结合。

我国高校媒介素养教育课程设置的基本路径

1、对课程标准及课程计划的研究

编写课程标准是课程开发的重要步骤,课程标准是关于学科教学内容的教学指导性文件,主要规定课程内容的知识范围、深度及其结构、教学进度和教学方法上的基本要求,确保教师有效地、连贯地、目标一致地开展教学工作。必修课或是选修课形式成为媒介素养教育课程成为必然趋势,随着各高校对媒介素养教育课程的逐步重视和研究的深入,课程标准的制定也必将提上议事日程。课程计划是对学生所要完成目标课程的所有学习任务的总体安排。媒介素养教育课程的课程性质、学分、课时、课程进度等需要进一步的研究。

2、对教材及其他课程资源的研究

教材是依据课程标准编制的、系统反映学科内容的教学用书。教材是课程标准的具体化,它不同于一般的书籍,通常按学年或学期分册,划分单元或章节。国内高校的媒介素养教育教材在最近几年得到了重视并开发了很多校本特色教材,如上海交通大学自编的《新闻•传媒•传媒素养》教材,着重从媒体的本质,传媒与社会,传媒信息的选择能力、理解能力、质疑能力、评估能力、创造能力和制作能力等诸方面进行系统讲授。出教材外,还有各类媒介素养教育著作,如张开先生的《媒介素养导论》。各种媒介技能教学程序软件包,电影片,纪录片等都可以作为教材外的补充课程资源。

3、媒介教育与学科教学的融合研究

媒介教育与学科教学融合是指基于现有课程体系,选择与媒介教育内容相近或相关联学科,把媒介素养教育的内容加以渗透和融合进去的课程方式。[2]已有的研究多是媒介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大学外语、大学语文等公共课程教学联系,学科融合的领域较为狭窄。应当扩大媒介素养教育的跨学科性,将媒介素养教育渗入文学、美术学、音乐学、教育学、心理学等人文社会学科,在高校学科专业中讲授媒介基本知识、媒介技能、媒介审美及道德等媒介素养。(本文作者:高超、曹家文 单位:重庆师范大学)

第9篇

关键词:课题;调查;分析

中图分类号:G44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37-0120-02

2012年本课题组申报了题为《心理健康和礼仪教育在文学教学过程中的渗透化研究与实践》的院级课题,获得了河池学院2012年教改课题立项。目前已经实施了近两年,根据进展的情况,课题组认为调查的时机已经成熟,应该对实施的情况进行一个全面的了解,以便为后期更好地开展工作做好准备。

一、资料与方法

本课题组于2014年3月1日~4月1日,以发放调查问卷的方式,对我院多个开设有文学课程的院系进行了调查。涉及文传学院、化生学院、政法学院、电信学院、数计学院的汉语言文学、文秘、新闻、思政、历史、会计、生计、生科、应物、信息工程、数计、数数等五个院系的十二个专业的24个基础班级。文理科学生基本上各占一半。

二、问卷与结果

本次调查共发放调查问卷1000份,收回1000份。全部为有效问卷。问卷设置了20个题目,分别从文学的特质、人的心理机制以及老师的主导等方面进行调查。在选项后边的数据是针对1000分问卷通过人工统计得出的调查数据。

1.你是否认为一个人的健康包含了生理和心理的健康?

①是(98%) ②不是( ) ③不确定(2%)

2.心理健康在一个人的人生的道路上是至关重要的吗?

①是(95%) ②不是( ) ③不确定(5%)

3.心理健康是一个需要不断净化和加强的内循环机制吗?

①是(90%) ②不是( ) ③不确定(10%)

4.良好的礼仪品质是否是一个人有修养的标志?

①是(92%) ②不是( ) ③不确定(8%)

5.良好的礼仪品质的形成是否需要不断的培养和强化?

①是(98%) ②不是( ) ③不确定(2%)

6.人的善恶是非悲悯之心除了与生俱来之外,后天的教育是不是更能够使其提升到一个高的层面?

①是(96%) ②不是( ) ③不确定(4%)

7.文学是可以陶冶情操的?

①可以(100%) ②不可以( ) ③不确定( )

8.文学是可以塑造性情的(如知书达理)?

①可以(98%) ②不可以( ) ③不确定(2%)

9.文学是可以培养气质的(如腹有诗书气自华)?

①可以(100%) ②不可以( ) ③不确定( )

10.文学是可以舒缓心情的(如当烦闷的时候看看书、看看电影、电视、听听歌曲、写写说说)?

①可以(100%) ②不可以( ) ③不确定( )

11.你自身品格的形成是否受到文学(小说、诗歌、散文、戏剧、寓言、电影、电视、流行歌曲、格言、谚语等)的影响?

①是(95%) ②不是(2%) ③不确定(3%)

12.在文学作品中可以学到很多做人的道理?

①可以(96%) ②不可以( ) ③不确定(4%)

13.老师讲述作者或作品中的人物的人生经历,尤其是讲述他们奋斗的历程或坚毅的品质时是否激励了你?

①是(100%) ②不是( ) ③不确定( )

14.在文学教学中老师用生动的形象和故事讲述人生的道理和行为的规范是否更容易接受或受到感染?

①是(95%) ②不是(2%) ③不确定(3%)

15.你在文学课堂上除了了解文学的一些基本知识之外,是否还感受到文学的力量(如对心灵的洗涤和冲击,激发人向上向善等)?

①是(90%) ②不是(4%) ③不确定(6%)

16.你对人对事的原则和态度以及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是否有一部分来自于老师的教导?

①是(96%) ②不是(2%) ③不确定(2%)

17.这些教导是否有一部分是文学的潜移默化?

①是(90%) ②不是(6%) ③不确定(4%)

18.礼仪是良好品德修养的表现形式。文学作品能够更直接地展现善恶美丑是非曲直,是更生动的礼仪(品德修养)课堂?

①是(92%) ②不是(3%) ③不确定(5%)

19.文学是社会生活的反映。课堂上老师将德育、美育融入到文学课堂,对同学们正确地认识自身、他人和世界是否有帮助?

①是(95%) ②不是(2%) ③不确定(3%)

20.你在接触文学课程的过程中,希望老师除了传授专业的知识之外还进行多学科(文史哲、心理健康、礼仪品质)的渗透吗?

①希望(92%) ②不希望( ) ③无所谓(8%)

三、分析与讨论

从问卷的统计结果来看,选择“是”、“可以”、“希望”这样的肯定性选项的占绝大多数,这些结果呈现出一个明显的倾向,学生对文学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是有较为明确的认识的,对其作用也是不予否认的,对文学渗透心理健康和礼仪教育是认可的。这就说明了利用文学教学渗透心理健康和礼仪教育是有得天独厚的优势的,是完全可行的。

本课题的构想和依据是来源于教育部《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意见》的文件精神,教育部在这个意见中指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是学生日常教育与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同时也是高等学校全体教职员工,特别是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教师要结合教学工作过程,渗透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基于这个精神,课题组成员经过讨论、论证,一致认为文学作为人类社会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艺术再现,文学记录了人类社会的发展和文明,是人类和民族优秀文化和思想的结晶,而心理健康和礼仪品质又是密不可分的,是人的良好素养的双重表现,相辅相成。如果说文学教育的基础是智育,那么心理健康和礼仪品质教育则是属于德育和美育的范畴,将文学教育和心理健康、礼仪品质教育结合,也就是将智育和德育、美育相结合,更大化地发挥了文学教育的功能。

而将心理健康和礼仪教育渗透到文学课堂之中就当今的社会现状而言是很有现实意义的。大学阶段对大学生而言处在人生一个非常重要的时期,既是成才的重要阶段,也是成人的重要阶段。在这个时期,形成了正确的人生观、道德观和价值观,对个体和社会都是有百益而无一害。从表面上看,大学生已经成年了,但成年并不代表成人。他们更多的表现为生理的成熟,而事实上心理还处在一个很不成熟的阶段,尤其是在当今城市独生子女和农村留守儿童不断增多的时代,很多家长在孩子的成长路上扮演的多是过分参与或基本消失的角色,这些孩子的心理机制的健全和礼仪品质的形成来自于家庭的不占绝大多数,更多的是来自于学校和社会。甚至很多家长对家庭教育的作用是不清楚或不认可的,有不少家长错误地认为教育是学校的任务,孩子受教育是学校应该负起的责任而不是家长。有的家长认为家庭只供孩子吃饭穿衣,智力的开发、知识的传授、品格的形成是老师的应负的责任;有的家长抱有孩子只要读好书或不闹事就行的心理,至于孩子心理的健康和礼仪的品质是完全忽略的。家长的错误认识,导致家庭、学校、社会的链条不能很好地链接,在这种教育链条断裂的模式下,学生的心理健康和礼仪品质教育对老师的要求无形是加重了,教师往往要扮演老师和家长双重身份。那么如何在学生中扮演好这两种身份无疑成为了当今教育工作者不得不面对和思考的问题。这也是我们课题组要做的事情。

真正的教育不是单纯地传授知识的教育,而是心灵的教育,是培养人格的教育。先生早在1922年写的《教育独立议》中说:“教育是帮助被教育的人,给他能发展自己的能力,完成他的人格,与人类文化上能尽一分子的责任。”作为教育工作者,注重学生的心理健康和礼仪品质的完善与健全是义不容辞的。通过对问卷统计的数据可见,被调查的同学90%以上认可人的健康包含了生理和心理的健康,也认可一个人良好的礼仪品质是人的良好的道德修养的表现,也认可文学不仅能开导和调整心情,同时也可以陶冶情操、培养性格,在人生的道路上也有相应的榜样或名言激励自己成长。学生更渴望在文学作品或文学课堂上接收积极向上的正能量。这也就对我们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而文学课堂能充分利用和发挥文学生动形象的优势,既可以成为学校心理教育实施的途径,也是适应教学自身发展的必然要求。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在传授知识,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的同时,注重深入挖掘知识内在的教育意义,将道德规范、思想价值观念春风化雨般无形地渗入到课堂之中,在潜移默化之中,使得民族优秀的文化和品质内化成学生的良好的人文素养和心理素质,成为使其受用终身的内在精神财富。

第10篇

关键词:高职;人文教育;现状;重要性

教育的目的就是培养人才。所谓人才,是在一定范围内,具有相当的素质从而在一定条件下能够为组织生存或发展做出积极贡献的人。可见具有相当的素质是前提,然后才是为组织生存和发展做出贡献。基于人才的概念,我们可以体会到培养人才的任务。首先要具有相当的素质,基础教育阶段我们提倡素质教育,而中国的高考升学体制又迫使基础教育阶段的老师以应试教育为主,在这种模式下培养的是考试的能手,而不能称为人才。高职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应用型、技能型人才,也就是具备相当的素质,又有一定技能的人。高职院校只有加强人文教育,做到职业教育与人文教育并重交融,才能真正培养出一批和谐发展的、具有创新精神的高素质人才。

一、高职院校人文教育现状

高职院校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目标。很多院校的一些专业是定单式培养,招生时就签定好协议,培养的目标就是直接为企事业单位培养某个领域的应用型的人才。随着高职院校的相继兴起,很多院校办出了自己的特色,也为社会培养出了大量需要的人才。但是近几年调查发现,学生技术水平是在不断的提高,同时基本素质而成下降趋势,究其原因,还是职业教育中对人文教育的忽略。通过调查归纳,高职院校人文教育现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学生人文知识匮乏

人文知识范围广泛,包括地理、历史、天文、生物、礼仪等多门学科,同时还包括基本的社会常识。有些知识是基础教育阶段学过,但是学生没有掌握,有些是基本的常识,是生活中经常遇到,同学没有注意。高职学生人文知识匮乏的表现是多方面的,甚至随处可见。通过与学生几年的交流,发现学生都在不同程度上存在人文知识的缺乏。在上课中经常遇到学生迟到的现象,而学生迟到甚至很少向老师报告就进入教室;上课,老师在讲台上讲,同学窃窃私语;校园内学生见到教师一般不打招呼,这些都属于礼仪知识匮乏的表现。学生要请假,却不知道怎么写请假条;学生要参加演讲比赛,甚至把演讲搞写成说明文,这是文学知识的不足。新生被录取到校,却不知道学校属于哪个省;想出去旅游,却不知道相关地域的风土人情,这是地理知识的缺陷。

(二)人文课程稀少

学生文学知识的匮乏,也是事出有因。学生是一个可塑性较强的群体,周围的环境对他们的成长非常重要,甚至是潜移默化。根据对相关高职高专院校开设课程的研究,发现很少有学校开设如:大学语文、基本礼仪等人文课程,更多的是强调英语、计算机和应用性专业课程设置。有些定单式培养的专业,企业需要什么样的技术人才,就依据企业的要求来培养,很少注重学生基本素质的培养。这样培养出来的不是人才,只能是为工作而工作的“机器人”。这种模式下培养出来的大学生就会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长期看来,也不是企业所真正需要的人才。某些高校虽然开设了一些人文课程,但力度有待加强。以江西某院校为例,没有普遍开设大学语文课程,而在一些专业开设了应用文写作、商务礼仪等课程。

(三)校园人文氛围不浓

古时候的孟母三迁,为的就是让孟子能有良好的成长环境,最后选择了书院。可见,环境对人的影响和大学在人的一生中的重要地位。大学校园氛围对大学生的成长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高校应该营造一个和谐、文明、人文的校园环境以适应学生成长的需要。校园环境中最重要的还是人文环境,后者是前两者的前提。根据对部分高校的了解,校园人文活动开展的力度不够,虽然在大多数高校都开设以人文知识为主题的讲座,但是没有广泛推广。甚至有的教师就随地吐痰,教师开会迟到、早退等,不能给学生以榜样。一些高校虽然举办了一些关于人文方面的活动,但是这些活动的思想没有辐射到每个同学心里,或者没有辐射到大部分同学。学校很少开设有关人文课程的选修课,同学之间并没有达到相互帮助、互尊互爱,在一些班级,凝聚力不强,很多同学没有团队精神,与企业对员工的团队精神的要求格格不入。

通过以上列举,可见高校在人文教育方面存在着不同程度的缺陷,高职教育中的人文教育现状令人堪忧。在当今市场经济发展迅速的形式下,人文教育正在或者已经被遗忘,大学是人才培养的重要场所,而人文教育的缺陷必将给人才的培养带来残缺,具有扎实人文教育基础的高等教育是我们所期望的。

二、人文教育对于高职教育的作用

通过对高职院校人文教育的现状论述,我们可以清晰的看到,缺乏人文教育的校园不是文明、和谐的校园;没有经受人文教育人才,不是真正的人才。所谓人才,首先是人,然后才是才。人是首位的,要想做为人才,必须学会做人,具备人的基本素质,掌握生活中的基本知识,以此来武装自己。只有这样,我们才有了人生的目标,才具有正确的价值观,才可能成为社会的有用人才。人文教育在高职教育中的作用主要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点:

(一)传承民族文化

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在源远流长的历史长河中,我们的先人给我们留下了许多珍贵的财富。古有四大发明,今有嫦娥一号、北京奥运的经验,无不是我们每个中华儿女应该继承的珍宝。而我们今天提及的人文教育,正是让大家都了解或掌握我们祖国的灿烂文化,取其精华,弃其糟泊,古为今用。高职教育以市场为导向,先进技术的掌握,无疑可以作为进入职场的快马,而人文知识是长期积累,培养的结果,通过一些努力,也许会有些进展,求职中未必用到。这就出现了很多高职院校重理轻文,重技术轻基础的现象,长期下去,对我们民族文化的传承不利,甚至有些文化后继无人。我们要想弘扬民族文化,至少要在大学中普及人文课程,以引领全民加强人文知识的学习。

(二)构建和谐社会

和谐社会的构建需要全民努力,而作为代表全民中高素质的大学生,应该成为构建和谐社会的领头兵。如果大学生缺乏人文教育,很难在社会的行为中体现和谐,我们更不能奢望社会的其他阶层保持和谐。知书达礼,是我们习惯对大学生表现的赞赏,如果没有人文知识的武装,大学生怎么知道什么才是书,什么才是礼呢?很多大学生到了社会上很难被发现他们是学生,他们的表现、言行举止并没有真正体现到文明的标榜,所以和社会上其他人没什么区别。

(三)强化职业生涯

高职院校培养学生的主要目标是就业,而现在的企业也在不断强化自身的企业文化氛围,事业单位也在不同程度的加强行风建设,这就对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单一强调技术的培养已经不能满足用人单位的人才需求。许多用人单位在招聘人才的时候除了考察应聘者的专业水平,还要考察应聘者的人文素质,如:团队精神、合作能力、协调能力、思想道德、行为举止等,甚至有些单位把人文素质看的比专业水平还要重要。因为他们认为,专业水平低点可以培养,而人文素质低了很难重塑。在招聘中,一般用人单位会让应聘者做自我介绍,这就考察了他的语言组织能力和表达能力;在一个知名公司举行的应聘活动时,突然下起了大雨,面试官立即要求应聘者从一栋楼冒雨到另一栋楼上去面试,只给一半人雨伞,结果只录用两个人打一个雨伞进入另一栋楼的人,这就考察了应聘者的合作精神。可见,用人单位也对人才有了人文知识的要求,单一技术培养已经不能适应人才的发展需要。

三、结束语

人文教育对祖国文化的传承、和谐社会的构建、社会文明的标榜、职业生涯的强化等都具有不可估量的作用,在高职院校中开展人文教育势在必行。随着高校培养模式的改革,相信人文教育会作为重要的模块融入人才培养方案,会作为人才培养的一项重要指标,也会成为培养人才的另一趋势。

参考文献:

第11篇

为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要,本专业坚持以培养素质优良的复合型、创新型、应用型人才为中心,培养面向我国特别是河北省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德、智、体全面发展,具备扎实的经济学理论、西方经济学理论以及现代管理学理论,具有良好的数学素养,掌握统计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能熟练地运用计算机进行数据管理与分析,能在企事业单位和经济管理部门从事统计调查、统计信息管理与分析等工作的应用型合格毕业生。其培养的学生具有人文素养,熟知和掌握统计学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和技能,受到应用基础和技术开发方面的科学思维和科学实验训练,具有较强的开拓创新能力、沟通协调能力和预测决策能力;具有系统、扎实的科学文化知识和全面的身心健康素养,能够在工作中科学地采集各类信息数据,并能够运用现代技术手段建立统计模型,综合分析解决相关领域实际问题。

二、统计学专业学生素质拓展结构分析

为了实现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目标,使统计学专业毕业生掌握多种专业核心技能,按照、教育部、全国学联出台的《关于实施“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的意见》,在思想政治与道德素养、社会实践与志愿服务、科学技术与创新创业、文体艺术与身心发展、社团活动与社会工作、技能培训等六个方面引导和帮助广大学生完善智能结构。在课程设置上,把第一课堂的教育与第二课堂的活动有效结合,按照“平台+模块”的模式,构建以第一课堂教育课程为基础的“大学生素质拓展课程化建设体系”,实现大学生素质拓展模块化、项目化、课程化、体系化。

以第一课堂为基础,改善以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与应用能力为目标的课程体系,划分多个模块,分项实施,全方面提升学生素质与能力。第一课堂的模块主要包括基本技能模块、专业技能模块、专业技能拓展与创新能力培养模块。将大学生第二课堂的各项活动分为思想道德素养、身心健康素养、科学文化素养、社会实践与志愿服务、社团活动与社会工作、技能培训与创新创业等六个功能模块,加强第二课堂教育中的实践环节,整合提升第二课堂中有助于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各项活动和工作项目,有针对性的进行工作设置,全面发展学生的综合素质与应用能力的培养。

1、基本技能模块

基本技能模块主要包括思想道德教育、身心健康教育等内容,主要是通过思想政治课、大学生职业规划课、法律、体育和语言、计算机及数据库等课程展开,从人的基本素养方面着手培养学生的基本技能。语言模块具体包括外语、大学语文及应用文写作等内容。计算机及数据库操作模块具体包括计算机基本知识、基本操作与应用管理、数据库的建立与管理等内容。

2、专业技能模块

(1)专业基础技能模块

专业基础技能模块主要包括经济理论、管理理论、会计与财务理论以及统计基本理论等内容。经济理论部分主要包括政治经济学、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以及相关的经济学分支等内容,其目标是让学生掌握基本经济理论及其分析方法,能够运用经济理论于实际问题的分析,并做出初步判断。管理理论部分主要包括管理学、现代企业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及市场营销学等内容,其目标是让学生熟知各种管理理论,掌握控制、组织、计划等管理环节的基本知识;掌握经典的管理研究方法、熟悉市场营销的基本理论以及人力资源、组织设计等相关知识。会计与财务理论部分主要包括会计基本理论、财务理论、税收筹划等内容,其目的是让学生熟悉会计和财务基本知识,了解纳税申报和税收筹划等相关知识。统计基本理论主要包括数理统计理论、描述统计、推断统计等内容,其目的是让学生理解数理统计的基本知识、掌握统计学基本原理,为专业核心技能的学习与掌握打下坚实基础。

(2)专业核心技能模块

专业核心技能模块主要包括统计分析方法、经济模型构建、经济分析与决策、统计学软件应用等内容。统计分析方法主要包括多元统计分析、时间序列分析、抽样技术、非参数统计等课程,其目的是让学生掌握基本的数据分析方法,为实际工作及进一步的深造创造有利的条件。经济模型主要包括数理经济学和计量经济分析等内容,其目的是让学生掌握计量经济分析的基本原理与实际应用,以及把经济模型与实际问题结合进行理论构建及各种检验的方法。经济分析与决策主要包括经济社会统计、国民经济统计、统计预测与决策等课程,其目的是培养学生对经济社会现象进行数据收集和统计分析的基本技能,并以此为基础对经济社会的运行进行必要的预测与决策,为经济管理提供必要的智力支持。统计学软件应用,这是一个对实践能力要求较高的层次,主要是通过对常用统计软件的掌握,为专业基础技能、统计分析方法、经济模型分析以及统计预测与决策等技能的实现创造便捷的条件,这一部分主要通过统计实验进行,是一个理论联系实践的关键环节,为使这一环节通畅、顺达,以有利于综合素质和应用能力的全面提升,故必须在各种课程设置中加强实验的比重,强化实验的掌握。

(3)综合技能模块

综合技能模块主要包括各种应用调查方法、统计数据收集与整理、数据分析方法的综合应用,这一模块主要是通过引导学生参加各种社会实践、参与教师的科研调查以及各类型比赛实现。其目的是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统计学知识,进行统计设计、统计调查、统计整理、统计分析的意识和能力,并能够熟练运用统计分析方法进行统计报告的撰写与演示等工作。

3、专业技能拓展与创新能力培养模块

专业技能拓展与创新能力培养模块主要包括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团队组织和管理技能、项目评估和专业资格认证体系等内容。其目的是加强统计学基本知识与相关专业的结合,以满足学生不同发展需要。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模块主要由经济问题报告及相关学术沙龙组成,使学生能够熟练运用经济学理论对宏观、区域、行业经济形势进行分析和预测,提出相应政策性建议的方法。经济管理研究方法模块主要由学生参与的相关科研与教学培训构成,其目的是加强科研训练,熟悉科学研究的一般程序、方法和基本流程,熟练运用各种研究方法,为实际工作和进一步深造奠定良好基础。项目评估模块主要是针对各类实际项目进行经济、社会与财务评价,通过项目评估、财务规划和税收筹划等理论知识的运用,让学生熟悉和掌握各种评估方法及可行性论证分析过程,扩大统计学专业的就业领域。与统计学专业联系紧密的资格认证有调查分析师、统计软件认证以及数据库分析等,专业资格认证体系模块主要是为学生的资格认证提供培训或相关辅导,通过学生的资格认证强化学生能力,增强就业竞争力。

三、以社会调查为平台的实践教学方案设计

第12篇

关键词:高职语文教学;口语交际能力;新思路

高职教育如何更好地适应现代社会对人才需求的客观要求,强化学生的职业能力教育尤为重要。高职语文是高职教学体系中培养学生职业能力的基础学科。因此,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理应在保证学生掌握必备的语文基础知识、养成良好人文素养的同时,还要始终把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放在突出位置。

一、培养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现实要求

1.课程的性质特点决定了高职语文教学必须注重口语能力的培养

爱因斯坦曾说过:“用专业知识教育人是不够的,通过专业教育,他可能成为一种有用的机器,但是不能成为一个和谐发展的人。”对于高职院校所培养的人才来说,高尚的道德品质、正确的人生态度、积极进取的创造精神、明确的社会责任感、人际交往中的宽容与合作精神,都需要通过人文素质教育来实现,而语文教育是高职教育中实施人文教育的最佳途径。但是,在注重人文素质教育的同时,不能忘了语文课程的工具性这一特点,工具性和人文性是语文课程的本质属性,不能把两者截然分开,而应辩证统一地看待。韦志成教授说过:“工具性是语文用于交流交际的属性,人文性是语文的承载物的属性;工具性在‘表’,是信息的凭借和依托物,人文性是‘里’,是语言的内容和灵魂,信息生命之所在;工具性在‘文’,人文性在‘道’,文道统一,体现了语文的特性。”[1]因此,高职教育环境下的大学语文课程应当建立以人文精神为内核,以言语技能培养为主线的新的课程体系,依照语文工具性的本质要求,更多地在培养学生口语交际能力上设置教学内容、进行教学实践。

2.现代社会的需求决定了高职语文教学更要注重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

高等职业教育的教学内容应该与职业资格标准相适应,以提高高职学生的职业能力。所谓职业能力是指从业者在职业活动中表现出来的实践能力,由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组成。其中,社会能力是从业者适应社会、融入社会的能力,是指从事职业活动所需要的社会行为能力,强调在职业活动中对社会的适应性,是职业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口语交际能力则是社会能力的先锋。可以说,没有较强的口语交际能力,社会能力便无从说起,再强的专业能力和方法能力也得不到施展的机会。可见,一个人的口语交际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他在社会活动中的成功或失败。卡耐基在《口才训练秘诀》中说过:“一个人获得事业的成功的机会,取决于15%的技术知识,85%的人类工程之人格和领导能力。而后者又主要表现在他表达自己思想的能力和激发他人热忱的能力。”这就充分肯定了语言表达能力是提高素质、开发潜能、成为开拓型人才的无价之宝。从近两年大学生就业情况看,高职生的就业率已经是超本赶研了,但很多企业优选高职生的同时,也指出了高职生的不足,其中一个不足就是口语交际能力较低。不少大学生毕业找工作时,笔试过关了,面试却不能过。究其原因,就是语言表达无艺术,一些交际技巧不能在面试中好好运用。据中科院心理素质调查报告显示:大学生中不善交际者占80%以上,有明显心理异常者占37%,与人无法沟通者占21%。许多大学生走入社会因无法适应错综复杂的社会环境而导致心理严重扭曲,造成了许多社会问题。而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是积极培养大学生广泛社交的能力,使其在社交过程中适应社会环境,克服心理障碍。

因此,在强调人才知识应用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当今社会,高职教育中的语文教学尤其要重视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和提高。

二、培养和提高高职生口语交际能力的新思路

1.提高语文教师自身的口才是前提

教育理论研究者认为,教学过程从某个角度来说是一个模仿过程,作为言语学习课程的语文课尤其如此。“学高为师。”要上好口语课,提高学生口才,前提就是教师必须有出色的口才,必须做一个语言表达的楷模。在所有的课堂教学活动中,从新课导入到示范朗读,从作品赏析到写作知识讲解,从课堂提问到总结评述,甚至课间与学生的沟通交流,一名称职的语文老师都应该能让高职学生充分感受到语言的魅力,激发学生内心最深处对口语学习的兴趣和动机,让他们无论在课堂内还是课堂外都能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

那么,如何提高教师的口头表达水平、增强口头表达效果呢?①说话的内容要讲求科学性。首先要力求知识的准确性,要做到正确地使用概念,精确地进行判断,科学地实施推理,力避知识性差错的出现;其次,要强调内容的集中性。要围绕中心组织材料,叙事析理,不节外生枝,漫无边际;再次,要追求主体的深刻性。说话要具有深刻且精辟的思想,富有入木三分的哲理,饱含真挚浓烈的情感。②说话的方式要讲求艺术性。首先要精心设计问题。问题的设置要富有针对性,要切合学生的实际,不难不易,且要具有引发性,力求激起学生的独立思考和争论探讨;其次,要善于调节气氛。要不断地以社会上的新信息、新事物、新现象、新观念充实和更新讲话内容;要不断地以语言发展过程中的新词汇、新语义丰富和扩充自己的语言,使教师的语言生动感人,富有吸引力,从而达到调节课堂气氛之功效。③说话的技巧要讲求趣味性。首先,说话要简洁流畅。不加冗字、废话和口头禅。既不能断断续续、嗦重复,也不能连珠炮般一口气说到底,要真正做到吐词清晰,抑扬顿挫;其次,要善于使用肢体语言。肢体语言能使人的语言生动有趣、具体形象。恰当地辅以表情、动作和手势,能使学生产生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如临其境之感。

2.掌握基本专业知识是保证

为提高学生口语交际能力,教师首先要注重有关听与说的基本知识的传授,使学生掌握各种常用听说形式的特点。叶圣陶先生指出,教师应该结合实例深入浅出地讲点伦理学、文法、修辞等方面的知识。伦理学告诉我们思维应遵循的基本途径,违背了它,说出的话就不合理;文法告诉我们运用语言的基本习惯,违背了它,说出的话则不规范;修辞学告诉我们运用语言的方式,违背了它,说出的话则不生动。学生只有具备了这些知识,才能将这些理论知识运用到具体的口语实践训练中。只有把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学生的听说能力才能得以发展和提高。

3.提高学生听知能力是基础

什么是听知能力?听知能力,是一种接受口头语言信息,并对其进行辨析、理解、吸收的一种语言的心智活动。它是一种主动的语言认知活动。听,即倾听、聆听;知,即感知、领悟,也就是对语言的知觉能力。要想训练学生说话,提高他们的口语表达能力,必须先训练听话,提高听知能力。[2]因为只有在正确的听知情况下,才可能准确地表情达意。

对学生听知能力的培养应注重平时训练,把听知能力的训练同日常的语文教学活动结合起来,并在语文教学活动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发展学生智力。在讲读课中,教师要尽可能在关键地方巧设问题,让学生积极思考,在加深对课文理解的同时,提高自己的听知能力。写作课时,要讲授一定的写作知识并对学生进行具体的指导,而学生听取这些指导本身就是在进行听力练习。[3]

4.学生掌握说话技巧是关键

说话的技巧很多,对象不同,环境不一,说话的方式方法、艺术风格也就不尽相同。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就可以采取分解式的训练方法来进行说话技巧训练。

分解训练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①普通话能力训练(面对不同身份、性别、年龄、熟悉程度的谈话对象得体地提出问题、回答问题的能力);②口头表达能力训练(有准备的和无准备的);③演讲和论辩能力训练。在整个过程中,既教给学生知识,也教给学生训练方法和技巧,如声韵发音练习、声调练习、蓄气换气练习、儿化韵练习、说绕口令、口才得体性训练、口才集中性训练、口才思维性训练等。还可以辅以有声语言、演讲、求职口才技巧等内容,通过实际演练,让学生把话说“通”、说“顺”、说“美”,以达到拥有较强的交际沟通能力的目的。

5.创设情境强化训练是途径

(1)创设情境,仿真教学。在口语交际能力训练的施教过程中,传统的教法是给学生提供一个比较熟悉、有话可说的日常生活场景进行交谈训练。而现在,还可以把学生带到虚拟的专业场景中进行交谈训练,即仿真教学。这种模拟仿真教学,要求教师结合语文教学内容的具体特点,综合权衡,精心策划出仿真的专业工作场景,让学生身临其境地进行口语能力训练。如对于数控专业的学生,可在“数控车床的咨询和洽谈”的情境下进行训练;对于房地产经营与管理专业的学生,可在“售楼员向顾客推销房屋”的情境下进行模拟交际训练;对于园林种植专业的学生,可在“校园园林布局特点介绍”的情景下进行模拟交际训练;而对于旅游专业的学生,可以结合景点进行教学,让学生在真景实况下,面对美丽的景观和真实的游客,作见习导游解说。这样的训练,更能使学生积极参与,即兴发挥,最终提高口语交际能力。

(2)举办丰富多彩的语言活动。要保证听说训练的效果必须打破课内与课外的界限,加强有效的指导,将课堂理论知识的学习与第二课堂、人文专题讲座、校园文化活动(例如演讲比赛、诗歌朗诵会、小品表演、征文竞赛等)的开展有机地结合起来,组织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让学生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锻炼胆量,学会与人沟通,培养各种社交活动能力。

(3)鼓励学生走向社会,加强实训。大学生积极参与社会活动,是提高口语交际能力和其他能力的基本途径。不少高职生,由于种种原因,性格内向、孤僻,羞于交际,这对于将来事业的成功是非常大的一个阻力。所以,语文教师要鼓励学生克服性格弱点,积极大胆地走向社会,利用假期进行各种形式的社会实践活动(做假期工、进校办工厂实习、搞课题研究、下基层进行社会调查等),学以致用,培养实际动手能力、交际能力、沟通协调能力、与人合作的能力等。

参考文献:

[1] 韦志成.《语文课程标准》理念的观照[J].江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