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大学计算机信息技术

大学计算机信息技术

时间:2023-09-14 17:43:05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大学计算机信息技术,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大学计算机信息技术

第1篇

关键词:高校教育;计算机教学;模式改革

大学计算机教学主要目的是为了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增长学生的综合能力。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主要以教授具有较高实用价值的各类操作系统知识为主,将上机操作和纸质作业结合起来,促使学生讲理论知识及时地融入实践能力中。遗憾的是,目前我国大学计算机技术教学课堂仍然存在诸多不足,首先,由于教师的教学方式较为呆板,教材内容过于陈旧,导致学生学习兴趣不足;其次,各高校都依赖自己有限的教学资源实行教育,尚未形成优质资源共,导致教学交流不足。面对如此的教学现状,高校计算机技术教学课堂有必要实行改革,树立新的教学模式。

1.大学计算机信息技术教学模式改革的起因和推动力量

我国的高校计算机技术教育起源于上世纪80年代,依托飞速发展的计算机网络应用和高等计算机人才需求而产生。经过数十年的摸索和发展,目前我国高校计算机技术教学体系已经形成了以基础理论教学为主,以实践操作为辅,以培养应用型计算机人才为目的教学模式。在90年代初,我国职业技术学校也相继开展计算机技术教学课程,正式扩展了计算机教育的范围,将计算机技术教育从精英教育扩展到普适性教育。随后,计算机文化的概念被提出,初高中学校相继开展计算机技术教育。由于初高中的计算机技术教学课堂讲原有的大学计算机技术教学内容提前教授,导致当前高校的计算机技术教学内容处于青黄不接的尴尬局面。一方面,其大多数教学内容学生已经掌握,导致学生无法产生足够的学习兴趣;另一方面,更深层次的教学内容又由于难度太大而不适宜教学。所以大学阶段的计算机技术教学面临严重的挑战,继续进行模式改革。

2.大学计算机技术教育存在的主要不足

2.1教材过于陈旧,内容过于浅显

尽管大学计算机技术课程是全校性通识课程,但是学校和教师对其的关注度不高。其主要体现在两点,第一:计算机技术课程教材过于陈旧。当前大学使用的计算机课程教材基本从课程设置之初就没有发生过改变,因此其许多内容已经过了时效性,失去了教学意义。例如在预防和处理计算机病毒这部分内容中,其例举的病毒大多是数十年前流行的,因此其维护网络安全的方式也是过时的,无法应付目前新的网络攻击。这就使教学过程是去了最终意义,无法教会学生具有实际操作价值的计算机知识。其次,由于教学内容编排上无法取得平衡,目前大学计算机技术教学内容主要以重复初高中的内容为主,这部分内容学生在初高中阶段已经掌握,无需再次学习。所以这既浪费了学生的课堂时间,导致教学内容的冗杂,又给学生留下了“学习十分轻松且无聊”的印象,不利于学生学习主动性的发挥,对于有志于投身计算机事业的学生造成了不利影响。

2.2课程无法激发学生的兴趣

计算机技术是一门十分有趣的课程,其包含了物理,数学甚至艺术多个学科内容,具有广博的知识和深厚的理论。但是当今大学计算机技术课程主要通过教师讲解教材,学生做笔记为主,学生连自主上机操作的机会也较少。这导致这门课程的乐趣无法被学生了解,从而使学生失去学习和研究的动力。而学生的兴趣正是支撑他们进行更深层次研究和学习动力,学生的学习兴趣一旦丧失,其学习动力也就丧失了。

2.3理论知识与实际运用脱轨

在大学阶段开设计算机技术课程的根本目的是为了使学生通过在校学习,掌握较为丰富的理论知识,同时积累一定的实践操作能力,从而能够基本掌握常用的计算机操作知识,为日后的生活和工作增添技能。但是遗憾的是,这一根本目的与目前的教学成果存在较大差距。许多学生仅仅掌握的计算机理论知识,能够在考试中取得较好的成绩,但在生活中,还是无法自主处理遇到的计算机问题。理论知识与实际运用的脱轨,导致大学计算机技术教育的教学效果远远低于预期,没有获得理想的效果。

3.如何推进大学计算机技术教学模式革新

3.1将教材与课外知识融会贯通

前文已经提到过目前的大学计算机技术教学中存在的主要漏洞是将教材内容更过于陈旧。针对这一问题,计算机教师在讲课过程中要增加最新的课外知识的比例,实现教材与课外内容融会贯通。具体要求如下:首先,教师对于教材内容要有选择地加以区别,对于一些时效性长的计算机基本理论知识和经典的操作方式,要着重讲解,对于一些已经过了时效性,且对于该理论的知识有了新的理解和解决方法的内容,可以进行省略。除此以外,教师要随时了解国内外对于计算机技术的最新研究成果,向学生传授有趣的研究过程和结果。通过这种教学方式,学生能够体验到全新的教学内容,从而逐渐培养起对于学习计算机技术的兴趣。而大学计算机技术教学的也能够与初高中计算机技术教学区别开来,显示出更为开放和包容的课程特点。

3.2增加学生的上机操作比例

学校要对计算机技术教学模式进行改革,就必须改进目前的课堂方式。现阶段的课程主要以教师以教材内容为主,进行理论讲学,随后布置一系列的纸质或者上机作业。这种模式虽然节约成本,易于操作,但是其存在许多不足。为了提高学生对于计算机技术的实际操作能力,教师应该适当减少自己口头讲解的时间,将更多的课堂时间用于指导学生上机操作上。例如,office,excel,word等操作系统都是应用型极强的,仅靠口头讲解无法使学生全面掌握,因此教师应该在介绍完改系统的基本内容后就通过上级演练的方式来指导学生,只有每一步都亲身实践了,学生才能了解到哪些知识是自己已经掌握的,哪些知识是自己还没有掌握的,从而有目标地进行学习。在课堂中的实践比例提高后,学生就能够在生活中开展实践,高效而熟练地运用相应的操作系统来完成自己的任务。

3.3创新授课方式,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计算机技术教学和其他课程一样,需要通过多样化的课堂教学方式和丰富多彩的课堂活动才能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为此,大学计算机技术教师可以参考先进国家的计算机技术教学课程,学习其富有创造性的教学方式。例如,目前有许多网站实行全球的优质公开课资源共享,教师可以从中选择出学生所需要的资源,在课堂上提供给学生。除此以外,一些有关计算机技术领域的最新新闻层出不穷,这类新闻大多数十分新奇,充满着高科技的闪光,能够充分吸引学生的兴趣。通过在课堂上展示这类资源,不仅学生的眼界得到开阔,对于该课程的有趣之处得到的充分的了解,还增进了学生与教师的交流,使得学生的学习激情和学习兴趣得以激发。

3.4改变教学模式,真正做到学以致用

要改变目前的大学计算机技术教学现状,根本方式是改变现有的教学模式。首先,要将应试型教学方式转变为探究型和兴趣型教学方式,将教学的中心从教师转移到学生身上,从而促使学生感受到自己对于知识的了解程度,主动地进行学习和研究。其次,要重点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计算机技术领域是一门仍处于上升阶段,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的新学科,推动其发展的根本因素就是创新。因此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有利于为培养我国未来的计算机技术人才提供人才保障。教学模式的改变是一个长期且艰巨的过程,它不仅需要教师,学生和学校多方协调,还需要不断的磨合。但是一旦教学模式完成了改革和创新,其优势就能够明显地体现出来。总体来说,目前大学计算机技术教学缺陷较多,且后续发展动力不足,只有进行及时的改革,才能够为正常开展大学计算机技术课程创造机会。

3.5提高计算机技术教师水平

教师作为直接与学生接触,且直接安排教学课程的教学人员,在教学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目前执教的大学计算机技术教师大多专业水平不高,且年龄较大,因此对于最新的计算机知识认识不够丰富。对此,学校可以招收一批年轻的计算机技术教师,增加教师队伍的活跃度。同时,学校可以为计算机教师创造更多的学习和研究机会,定期安排优秀教师赴外进行交流活动,将先进且富有创新性的教学理论运用到具体课堂教学中。具体来说,教师的教学水平提高后,对于新兴的教学内容就能够有更多的了解和研究,能够在课堂上向学生传授更多富有乐趣的内容。这对于教师和学生来说,都是更好的选择。计算机技术教师的水平,直接影响到学生对于计算机技术的学习兴趣,同时也影响到教学效率的高低。只有从教师层面改进了教学水平,学生才能真正感受到学习计算机这门课程的有趣和快乐,愿意投入更多的时间用于对计算机技术的深入学习。我国大学的整体计算机技术教学水平才能够提高。

4.总结

综上所述,当前大学的计算机技术教学仍处于传统的教学阶段,教学模式陈旧。只有将教师的教学能力和专业水平予以提高,同时丰富课堂教学方式,尽量运用丰富多彩的课外研究成果和相关新闻来吸引学生的兴趣,再引领他们走进计算机技术研究的神秘世界,课堂效率才能够得到保证。总体而言,要对大学计算机技术教学课堂进行改革,需要多方的努力与参与,也需要持久的坚持。

作者:高佳宁 单位:渤海大学

参考文献:

[1]陆鼎平.试论“信息能力”及其评估[J]大学网络教学,1012年第11期,第19页

[2]吴伟昌.计算机教学呼唤学生的自主探究意识[J]大学网络教学,2007年第8期,第3页

[3]曹洪顺.计算机教育理论研究的先驱——黎锦熙[J]信息时代,2005年第8期,第58-59页

第2篇

关键词:分级教学;个体差异;评估体系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3044(2012)13-3104-01

1大学计算机信息技术教学现状分析

大学计算机信息技术基础课程仍保持以教师单向传授为主的大课堂教学,特别是在高校大规模扩招后,这种现象是更是明显,虽然已经在课堂上使用了多媒体教学手段,但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仍然没有改善,教与学之间的关系没有能从本质上契合起来。不同的仅仅是借助了投影手段,而学生始终是被动地学习,未能将被动变为主动,仍旧保持着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学生了解信息的渠道仍局限于任课教师的教学。实际上,学生缺乏的是自主学习,如何通过各种渠道去自主地获取更多的与学习相关的知识。此外,由于个体差异,仅仅采取单一的教学形式,难以适应不同学生的学习要求,同样不利于个性化发展。

我校学生第一学年完成对大学计算机信息技术基础课程的学习,文科类学生通过一个学期的大学计算机信息技术课程的学习,要参加省(全国)计算机一级B的考试,工科和理科学生一般要学习后续程序设计课程,各个专业的学生统一使用学校规定的大学计算机信息技术基础教材,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相同的上机实践,这样的教学方式导致大学计算机信息技术课程仅仅作为一门单纯的理论课进行教学,学生不能运用计算机很好地解决生活和以后工作中实际碰到的问题,创新能力更是无从谈起。因此,为提高学生的计算机应用能力,推行大学计算机信息技术基础课程教学模式的优化改革就显得尤为重要。

2分级教学模式的必要性

计算机教育应该以应用为导向、注重基础、普及技术为主,以构建个性化的教育理念为目的,须紧紧围绕人才培养目标和定位要求,而不能与实际教学情况相违背。非计算机专业的学生学学计算机信息技术,目的是改善基本操作和综合应用的能力,因此,他们需要的电脑知识主要侧重于适用性和实用性。而我们使用的计算机教材和教学理念都是基于计算机学科的,教学内容的设计不是以应用为导向的,整个教材从数字技术基础、计算机组成原理、计算机软件、以及计算机网络,理论知识非常庞杂,难以集中。此外,整个教学流程设计上也有不足的地方,学生们首先接触到的不是以应用为导向的内容,而是一大堆晦涩难懂概念和术语,这使得原本非常有趣的事情变得索然无味,所以学习热情大大减少。

我们的教育要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中心,而学习主体的个体差异要求我们在采取一种新的教学模式时,要充分考虑到教学对象间存在的差别,要能做到因人而异、因材施教,使得各群体都得以能获得较好的发展,这是我们进行分级教学的目的。分级教学不能片面理解为教学歧视,其实质是个性化教学的一种表现,是合理的因材施教,恰到好处地体现了教学资源的合理利用。分级教学模式要求教师充分考虑到学生的个体差异,并为不同层次的学生制定适合个体的目标和要求,安排其教学内容,并通过多种有效途径,采取多种多样的教学方法和手段,转变教学方法,建立教学评估制度。以便更好地提高教学成效,分级教学模式是一个复杂的、系统的工程,要求在坚持教学改革模式的基础上,秉承公平的基本原则,它不仅涉及教学,而且关乎到教学资源的合理配置,因此,教学改革应细化到分级教学实施的过程中,设置改革的实际目标。这篇文章从教学对象,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评估方法入手展开对在大学计算机信息技术基础课程分级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实践。

3分级教学模式的实施

新生入学伊始对其进行计算机技能测试,考察学生的计算机技能,根据学生的能力水平,在相同或相近专业的动态分班。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要求在不同的群体间实施各异的教学方法。对于级别较低的学生,对其使用案例教学法,通过详细讲解例子来帮助学生了解课程内容,对级别高一些的学生可适当采取启发式教学模式,引导学生循序渐进地去解决实际问题。

当然,分级后产生的一些问题也值得我们去认真对待,没有进入理想的学生类的分类可能会有自卑感,因此,分级前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如讲座等,让学生正确认识分级教学模式,解除学生内心的困惑。分级教学使得原本同一个班级的学生被分配到各不同的教学班,教学管理制度也需要随着教学组织形式的变化而变化,并作出相应的变化。除此之外,我们还应该改善授课环境,如分级教学班直接在配有投影仪的计算机机房以“边讲边实践”的形式授课,配合如红蜘蛛多媒体网络教室软件的使用,这样在老师讲解和演示的同时,学生可以马上进行操作,这样有助加深印象,而且结合网络教室软件的使用,教师机控制所有学生机,以防止小部分学生做与课堂无关的事情,如游戏等。

分级教学模式的实施有助于“因材施教、分类指导”,因此,教师可以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充分考虑个体差异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课程改革是一项长期的、系统的工程,改革过程中我们会遇到许多新的问题,大学计算机信息技术课程的分级教学改革需要进一步的探索。随着分级教学的实施,我们应该编写分级教材,在分类教材中要充分体现时代感和实用性,另外还需改变教学观念,重视互动式教学,互动式的教学活动有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不再被动地接受知识,而是主动参与到学习中来。而在课堂上进行积极的互动,有助于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样才能做到“教学相长”,从而使教学活动更有成效。

4结束语

大学计算机信息技术基础课程分级教学的高校教学改革的必然过程,实施分级教学将有利于教师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教学,分级教学目标的实现,教学管理是关键。没有科学的教学管理,分级教学模式就形同虚设,分级教学需要不断进行分析和总结,教学过程中,能够深入学生,及时提出相应的对策,以便更有效地引导学生深入学习电脑知识,以满足后续的专业需求课程,这样才有利于分级教学效果的最大化体现。

参考文献:

[1]马湘萍,裘祖旗.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分级教学的研究与实践[J].石河子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12).

[2]汪靖,林植,刘光蓉.基于任务驱动的分级竞争模式计算机实验教学研究[J].电脑学习,2009(6).

[3]陈俊斌.精选实例,激发学生对《计算机基础》的学习兴趣[J].职业,2009(3).

第3篇

老师教什么就学什么,学习的积极性普遍不高,对计算机课程缺乏兴趣。其结果是计算机教学质量得不到保证,学生对计算机基础知识技能不能很好的掌握。在我校,目前学生的计算机学习仍然以机械记忆和模仿操作为主,在课堂上做完教师布置的上机实践任务后,如果教师变换一下题目,很多同学就又不知所措了。因此,"重传授知识,轻自主研究实践"的传统计算机教学已不能真正实现信息技术课程的目标,不能满足现代社会对学生要求。

二、对医学院校学生计算机信息技术课程的改革思考与建议

1、教学理念的改革

首先,学校要重视计算机信息技术课程的课程建设,无论从硬件还是软件方面都给与绝对的支持。可以适当提高该课程的学时,学校机房提供充足业余开放时间。其次,计算机教师的观念要转换。计算机教师应该对大学计算机信息技术课程地位及教学核心内容有全新的认识:计算机信息技术课需要全面、概括性地讲授计算机技术的一些基础性知识和重要概念,能使学生在一个较高的层次上认识计算机和应用计算机,培养他们在计算机应用与处理信息能力方面的基本素质。同时能将计算机与所学专业结合起来,更好地使用计算机解决本专业领域问题。为此,教师要走向社会,深入医院等相关单位做调查研究,了解社会上的用人单位需要用到那些计算机人才,做到"心中有数,有的放矢"。

2、教学内容的改革

医学信息化已是医学院校计算机信息技术教育的方向。了解国内外计算机信息技术的最新发展动态,结合学生就业需要,针对学生的专业特点,确保教学内容紧扣时展步伐和社会需要,是培养医学复合型创新人才的基本要求。因此,在医学院校应为大学新生介绍医学信息化的发展和趋势,教学案例的设计也应选取医学领域的实际应用,突出医学院校计算机基础教育的特点。我校目前采用了江苏省医药类院校计算机规划教材。该教材中将医学信息标准化、常用医学信息采集与处理设备、计算机网络在医药领域中的应用、医院信息系统纳入授课内容之中,对医学院校学生而言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和适用性。实验教学主要采用案例引导知识技能的模式,如多媒体和网络部分,以介绍简单的医学多媒体课件的制作、医学信息搜索引擎的使用等实例对学生进行实训操作。另针对学生的不同层次,可以采取分层教学。不同层次的学生的教学内容分级对待。对于基础较好的学生,可以删除一些简单的基础的内容,譬如说windows对文件的管理。除了掌握大纲要求的基本操作外,可以适当的增加难度,增加信息量,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对于计算机起点比较低的学生,尽量从简单的基础知识介绍起,授课学时给与增加。譬如在讲解对于Excel软件的使用时,除了按照教学大纲的要求安排授课内容外,可以给部分有兴趣、有能力的学生使用Excel软件进行医疗数据的统计和分析。

3、教学模式的改革

在学生掌握基本知识的前提下,教师可采用项目驱动教学方法进行教学,围绕教学目标设计项目案例,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教师从以教为主转变为以组织教学为主,引导学生独立自主去探索和完成项目,使学生从被动的听课学习转变为在教师组织下的自主学习,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例如,在讲授PowerPoint软件时,先授予学生一些基本的操作,然后从网上网罗一些有趣的PowerPoint例子,让学生具体地去分析该幻灯片的基本操作,模拟相应的效果去制作新的幻灯片。学生以自己的审美眼光进行作品的设计构思,老师的课堂主导转变为"授人以渔"的全程引导,以此达到教书育人的目的。再譬如,在教师指导下将全班同学分成几个学习小组,讲授word操作时,可以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制作一份电子病例,或者和专业相关的电子板报。每个学习小组先就该问题进行分析、讨论。制定要达成的目标并做出运作规划。小组内每个成员都要明确学习目标及计划,以便于明晰分工、统一行动。各学习小组在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后,各小组间再交流彼此的经验和心得,丰富与完善自身的学习成果。对电子板报排版的过程就是对Word软件中段落设置、字体设置、图片设置,页面设置等一系列知识点的复习和回顾。这样一个富有挑战性的任务使学生轻松掌握了Word软件编辑文本的方法。除了传统的"板书+多媒体"式的课内授课形式外,我校还引进的清华大学网络教学平台。在平台上可以建设信息技术课程,为学生提供一个教室以外的丰富多彩的数字化学习环境。在教学平台上包含了讲义、实验指导书、网络课程,还包含自学需要的素材库、试题库等其他丰富的教学资源和软件。网络教学平台的使用为学生自学提供良好平台的同时,又增强了师生之间的交流,提高学生学习的效果。

4、考核方式的改革

我校目前对计算机信息技术课程采用无纸化的考试方式。试题包含理论和上机,理论由20道选择题、10题判断题、10题填空题组成,占50分。其余为操作题。考试时,学生进入考试系统答题。考试系统自动选题,自动配题,自动评分。考试成绩占总评成绩的70%,平时占30%。平时成绩由上机实验、平时小测验以及课后作业构成。利用网络教学平台收集学生上机实验作为平时上机实验成绩;学生的课后作业可以通过项目设计成绩来考核;平时的小测验通过考试系统来进行。这种考核方式不仅考察了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和领悟,同时也考察了学生的动手能力。但这种考试有一定的弊端,考试形式和省等级考试形式一样,完全是一种应试的考核。可以对考试形式加以改革:首先是以通过等级考试为前提,所有的教学安排要紧紧围绕学生能通过此次考试为要求;其次在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的考核中,应有部分题目结合计算机在医学领域的应用;考题形式上,除了现有的操作题之外,可以考虑体现计算思维的题材,另一方面也应有鼓励学生想象的思考题。再次可以定期举行计算机信息技术技能竞赛。通过举办计算机基础知识、计算机组装、幻灯片制作、多媒体制作等技能比赛,提高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展示学生素质。最后学生成绩的比例可以适当调整,降低最后期末考试的权值,提高平时成绩的权值。通过改革考核方式,充分发现学生的"闪光点",使他们成为计算机基础扎实的复合型人才。

三、结束语

第4篇

Abstract: "Computer Information Technique" has been appreciated extensively in higher vocation colleges. The percent passing in the "Computer Proficiency Test" has been regarded as the significant symbol to measure teaching levels. Intensifying the reform of curriculum is the only approach of improving teaching quality. This paper summed up the experiences of reforming curriculum, which are useful references to higher vocation colleges.

关键词: 计算机信息技术课程;教学方法;课程教学改革

Key words: computer information technique;teaching method;teaching reform of curriculum

中图分类号:G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1)01-0213-02

0引言

高中阶段信息技术课程合格已作为高校招生的基本要求,因此高校新生普遍具备了一定的计算机信息技术知识;另外,目前计算机应用能力已成为很多大学生就业岗位的基本技能要求,为顺应这一新的变化,高校计算机信息技术的教学水平也应有相应的提高。作为一所民办高职院校,计算机信息技术能力已作为一项通用职业技能强化培养,由此而推进了计算机信息技术课程的系列教学改革。

我院作为一所民办高职院校,计算机信息技术课程作用和地位早已广为认同,课程开设八年来不断进行改革,在规划课程体系、调整教学结构、配备师资队伍、筹建上机环境等方面均有建树,课程教学的质量与水平逐年稳步提升,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为计算机信息技术课程的进一步深化改革奠定基础,现将这几年的教学改革措施和成果总结如下:

1明确目标,制定计划,统一考核标准

人才培养模式的总体改革思路是调整学生的知识结构、增强学生的适应性,注重素质教育、创新能力的培养和个性的发展。依据上述指导思想和民办高职的定位,计算机信息技术课程作为全院一门通用的职业技能课,要求理论知识够用,实践能力过硬。该课程的教学计划不分文科、理科,只分计算机专业和非计算机专业。

作为全院性的公共基础课,计算机信息技术课程统一了考核标准。课程考试试卷统一从题库中抽题组卷,计算机等级考试统一参加江苏省计算机等级考试。如此统一考核标准后可以方便地检查课程教学情况和及时评估教学改革的成效。

2优化内容,完善体系,保证授课时数

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的改革是计算机信息技术课程教学的核心。目前比较流行的课程建设思路是:在明确培养目标的前提下,确定必要的知识单元,这些知识单元都是随时可以应用的相关知识群体,然后将它们组成课程。在进行课程设计时,对知识单元的优化组合,将不同的知识单元有机地集合在一门课程中,知识量大,知识点新颖,教学效果好。

根据以上思路,计算机信息技术课程的教材选用了江苏省统编教材《大学计算机信息技术教程》,该教材曾被评为全国优秀教材。所选教材知识新颖,内容详实,信息量大,考核要求理论实践并重,要想取得好的教学效果,应保证授课时数。对于民办高职院校,学生基础比较差,如没有课时作保证,要想达到满意的教学效果几乎不可能。

3统一要求、过程控制、调动积极性

该课程的教学工作要求实施五个统一,即统一大纲、统一进度、统一课件、案、统一考试。要求任课教师在统一的基础上,做个性化的修改,以适应本班教学需要,同时也保证了教学内容的一致性。

为提高教学质量,交流教学经验,我们组织任课教师间互相听课,取长补短,这对年轻教师来说确实受益匪浅。同时,这种听课活动也是一种监督和过程控制。

为调动计算机信息课程教与学的积极性,我们还制订了一套奖励办法。奖励办法以等级考试的通过率为指标,划定几个奖励等级,不但奖励任课老师、实验指导老师,而且还奖励学生、学生所在班级和系部。该奖励办法实施后效果明显。

4打好基础,突出能力、培养创新意识

这是计算机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中需要积极探索的一个问题。作为全院统一的公共基础课,计算机专业的要求和非计算机专业的要求不一样,如何分解?计算机科学中一些重要理论和思想方法,对开阔学生的逻辑思维和完善知识结构很有帮助,这些理论是否属于理论够用的范围?还有计算机的新技术和新发展在课程教学中该如何处置?这与突出能力的关系又该如何等,在实际的课程教学设计中有很多问题纠结,似乎有些无所适从。

在计算机信息技术课程教学的设计上,我们认为其根本出路还是要抓住“基础”不放,着重能力的培养和方法的掌握。在课堂教学中,以讲解计算机信息技术知识为主,侧重于基本概念与方法论的介绍,突出原理性、概念性的内容;在上机实践课中,则采用新的环境和工具,对具体软件产品使用的内容加以讲解。

在课程教学的每个环节都应强调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精神。例如,培养学生借助帮助、通过上机摸索来独立掌握具体软件使用的能力;培养学生善于与计算机交谈的能力;培养学生善于联想、触类旁通的能力。总之,我们要在有限的学时内贯彻精讲多练的原则,为学生打下一个较为全面的计算机应用基础。

5采用目标管理,推动教学方法与手段的改革

计算机信息技术课程教学强调因材施教。全院学生的计算机基础不同,不同班级的学风也不同,任课教师应根据班级学生的具体情况适度调整教学方法,以求最佳教学效果。

作为一门重要的公共基础课,我们采用了目标管理法。以江苏省计算机等级考试通过率作为考核目标,以调动教师、学生、辅导员和各系的积极性,收效显著。

课程教学方法和手段的改革内容主要是采用了多媒体课件上课。课程教学全部采用多媒体课件,建立交互式教学系统,使投影与板书相结合,讲解与动画相结合,从而更加生动形象地展现教学内容,学生理解更容易,教学效果更好。

为加强学生的计算机实践锻炼,我们计划适时开放计算机实验室,为学生提供上机自学的环境。

6加强教师队伍的建设,促进教学改革的顺利实施

我们一直很重视师资队伍建设,从03~04学年第一学期首次开设计算机信息技术课程开始,就定期或不定期地组织任课老师召开教学研讨会,共同研讨、备课、写教案和示范讲课;还邀请了《大学计算机信息技术教程》的主编南京大学张福炎教授等名家给大家作讲授指导。张福炎教授从教材编写者的角度给我们畅谈了课程的结构、知识点和层次的把握等重要内容,使所有任课教师受益匪浅。任课教师都能把握住课程的核心内容,熟悉了这门课程的总体结构,平时我们坚持每周五下午的教研活动,对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能及时梳理,及时解决,有效地组织了本课程的教学,从而在教学过程中能够有的放矢、高屋建瓴。

参考文献:

[1]周川.高等教育学[M].南京:河海大学出版社,2006.

[2]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R].北京:2006.

第5篇

关键词:大学计算机基础 教学改革 教学模式 教学方法

一、概述

计算机应用已深入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计算机技能已成为当代大学生知识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新世纪人才必备的基本素质。根据教育部的统一规划,2001年在全国高中,2003年在城市和发达地区的初中,2010前在全国小学普遍开设“信息技术”课程。因此,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普及与发展,高校新生的计算机水平也在发生相应的变化。面向社会应用、面向专业应用、加强学生计算机应用能力的培养,强化实践能力和培养创新精神,增强学生的社会适应性,已成为高校计算机基础教育非常重要的任务。“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是高校的一门必修的计算机公共基础课,其教学的主要任务是使学生掌握在信息化社会里工作、学习和生活所必备的计算机基本知识与基本操作技能。

二、当前“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

1.新生起点差异大

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普及与发展,高校新生的计算机水平已发生很大的变化,新生的信息技术平均起点水平在逐年提高。高校原有的非计算机专业以普及与扫盲为宗旨的“零起点”的计算机基础教育课程已不再适合所有新生的要求。由于大学的生源不同,所以新生的计算机基本技能参差不齐、起点相差很大。我校是农业院校,大部分的学生是省内外农村,目前的情况是:来自珠江三角洲以及经济较发达地区的学生在中学阶段已经学习掌握了较好的计算机基础知识,而部分来自偏远山区、经济较落后地区新生没有接触过计算机,使得任课教师在教学中对教学内容的深浅程度和教学进度不好掌握。

2.“集中上课+上机实验”教学模式存在缺陷

目前,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虽然改进了教学手段,普遍采用大屏幕投影,它可以突出信息的形象性及感染力,以形象生动和图文并茂的教学内容直观地显示,可大大增加课堂教学的信息量,提高教学效率。但由于各类客观原因,教学仍采用课堂按班级的“集中上课+上机实验”教学模式,统一的集体化上课模式,无法满足不同基础、不同学习能力和方式的学生的学习需求。从而导致基础好的学生“吃不饱”,基础差的学生“吃不消”。

3.学生面广人数多、教师负担重

由于“大学计算机基础”是全校非计算机专业学生的公共必修基础课,因学生多而采用大班教学,教师授课、辅导实验和作业批改的工作量大、压力大。由于授课的学生多,教师也难以过细了解所有学生的学习情况,影响教学效果。

三、改革的措施

1.新生实行“免修”+基于网络的分级教学

(1)实行“通过性”能力认证考试

为解决上述问题,新生进校后,先进行几周的计算机信息技术的自我复习,然后参加基于第三方的“大学计算机基础”的“通过性”考试。考试合格的同学可以免修“大学计算机基础”,并给予学分;不合格的同学,则实行分级教学,继续参加“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学习。

(2)基于网络的分级教学

对基础相对较好的同学主要采用“教师导学+网络教学”相结合的学生自主学习模式,对第一门计算机基础课应实行分模块教学,将整个教学按知识点分成几个模块,通过分模块集中开设讲座的形式进行授课和指导学生如何学习,对于每一个模块给出具体的教学要求、具体的教学任务、重点与难点分析等。

针对基础差的学生和部分“零起点”的学生采用“面对面课堂学习”+“网络学习”的教学模式。将重点、难点分散在理论和实验课讲授、演示。在课程教学网站上提供课程教学课件、教学视频,学生通过网络教学平台学习。

2.多元化的教学体系建立

原由的“课堂教学+机房实验+课程网站学习”的教学模式已不能不同专业和基础学生的学习要求。为实行“因人施教,因材施教”,让大一的学生尽快地适应信息时代大学的学习生活,培养、锻炼和加强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与意识,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模式将逐渐从被动接受型向自主型学习过渡,使得“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向“以学生为中心”转变。

(1)基于立体化教材的学习

立体化教材包括纸质教材,相应的网络资源、教学视频,以及与课程内容相配套的练习、测试题库。立体化教材可满足不同基础、能力,不同学习习惯和方式学生的学习需求。

(2)依托网络教学资源的自主学习

在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过程中,为了帮助学生依托网络资源开展学习,在网络教学资源建设中,以任务式设计学习资源,对每个知识点、操作点首先提出任务,分析任务需要,再编制任务案例,将学习的知识与技能融合在案例中,使学生学习过程联系实际,激发学习积极性。

3.立体化作业设计

(1)理论作业

理论作业主要针对基础性概念和原理。课程的每个模块(或章节)都给出了思考题,以及基础知识测试题,学生同时可通过课程学习网站,在线练习和测试。

(2)验证型实验作业

验证型实验作业目的是验证课程所学的基本内容,把实验所用到的文字和数据等素材存放在课程网站上,每个实验中给出实验结果或打印样张,没有“实验步骤”的内容,但对于操作难点和技巧给出相应的提示。目的是让学生亲自摸索实验过程,去体会自己实验成功的乐趣,提高学习的主动性和学习效果。

4.改革成绩评价方式和考试模式

多年来,我校的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成绩评价是将反映基本概念、基础理论等知识的笔试与操作应用技能能力的机试和平时成绩结合起来,注重学生的实操技能培养。合理有效的考试制度和考试方法在教学改革中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近几年来我校学生在计算机等级考试,本科教学水平评估中的计算机应用技能等项目测试中均取得了优良的成绩。但随着今后基于网络及资源的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改的开展深入,根据教育部的要求、同时结合广东省高校计算机公共课程的改革,为保证课程教学质量,我校将对“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实行基于第三方“通过性”能力认证考试,直接采用广东省高校课程管理中心的无纸化考试平台和试题。每个学生给三次考试机会,如考核未过的学生参加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取得的成绩都也给予承认,或参加学校组织的“计算机应用水平技能”竞赛并取得了良好成绩,将同样给予承认。采用第三方“通过性”能力认证考试,体现了考试的公正性、客观性,保证考试成绩的真实性。实现教考分离,将进一步促使教师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生更好地学习计算机课程。

四、结束语

本文分析了当前应用型本科院校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现状,提出了相应用改革措施。只有利用计算机、借助网络技术,改变传统教学模式和方法。使得教学模式逐渐从被动接受型向自主型学习过渡,将课程教学向“以学生为中心”转变;采用“分级教学”,实行“因人施教,因材施教”。跟踪信息技术的发展,调整教学内容;采用更有效的考试制度和考试方法等,提高教学质量。培养、锻炼和加强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与意识。随着经济、计算机应用技术的发展,我们在“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中将会面临新情况、新问题,这些将会值得我们继续探讨和研究。

参考文献:

1.谭浩强.高等学校计算机基础教育改革的新阶段[J].计算机教育.2003.(12)

2.黄玲.开展基于网络的研究性学习[J].中国远程教育.2004.(3)

3.伏秋平.高校计算机基础教育应转向信息技术教育[J].中国高教研究.2004(6)

第6篇

关键词: 边疆院校 《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课程 教学改革

20世纪末,计算机的大量普及应用,把信息对整个社会的影响提高到一种绝对重要的地位,信息量、信息传播的速度、信息处理的速度、应用信息的程度等都以几何级数的方式增长,从此人类进入了信息爆炸时代。人类在的信息中获得有用的知识已离不开计算机工具,计算机技术已成为现代社会的一项通用技术,因而计算机基础教育已是信息化社会的文化基础教育[1]。因此,它是高等院校各专业必修公共基础课,是基本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衡量人才的主要尺度,这些皆给边疆地区院校计算机基础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把握计算机基础教育特点,改革边疆地区计算机基础教学,势在必行。

1.边疆地区院校《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现状及特点

边疆地区院校由于其地理位置的特殊性导致计算机基础教育具有独特的一面,同时它属于通识的计算机基础教育,也具有计算机基础教育的一般共性。

1.1教学内容陈旧,且安排不合理。

随着计算机硬件制作工艺的不断改进和软件开发技术的发展,计算机技术的更新速度呈几何级数增长,而计算机基础的教材内容却远远落后于计算机技术的更新,特别是信息闭塞的边疆地区院校更明显。有些院校使用的教材在内容上安排不合理,某些知识点重复,教学内容重难点把握不准确,重点、难点知识描述不够深入。

1.2随着中小学普及信息技术教育,越来越多的大学新生的计算机基础水平将摆脱“零起点”[2]。

根据中央提出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五”规划建议,结合我国基础教育的实际,教育部决定,从2001年起用5至10年左右时间在全国中小学基本普及信息技术教育。近年来,不断加大的对中小学信息技术资金的投入,高标准配备的教师电子备课室及学生微机室,为信息教育提供了良好的基础。中小学普及了信息技术教育后大学生的第一门计算机教育如何改革,如何适应边疆大学生的发展等,是边疆地区院校计算机基础教育任课老师应该思考和研究的问题。

1.3学生入学时计算机基础知识差异明显。

一些来自城市的学生从小学就开始学习计算机课程,对计算机的基本操作已非常熟练,有的已达到全国高校计算机等级考试一、二级水平,而部分基础较差的学生则对计算机知识知之甚少,动手能力也相对欠缺。因此,在边疆地区的计算机基础教学过程中就出现了这种情况:如果内容按传统的从易到难的教学方法进行,基础好的学生就感到枯燥乏味,“吃不饱”,而基础差的学生却因为学习任务重而缺乏自信心,有的甚至产生恐惧心理[3]。针对这样的状况,边疆地区院校《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应从教学任务内容、教学方法进行改革,努力提高教学质量。

1.4教师队伍相对缺乏,自身素质不高。

由于边疆地区经济欠发达、交通不便、福利待遇低等多方面原因,优秀和高学历的人才不愿到边疆地区院校任教,造成教师队伍缺乏。另外由于信息闭塞和地方观念制约,教师的自身素质、学历、专业知识等没有得到提高。

2.《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改革探讨

笔者在边疆院校从事《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工作多年,对边疆地区大学生的学习特点有所了解,经过多年教学实践和分析研究,针对边疆地区院校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的现状及特点,提出以下改革建议。

2.1明确课程定位和培养目标,合理安排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是大学各专业学生必修的公共基础课程,属于通识教育中的计算机类课程。其学习目标是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较全面、系统地掌握计算机软硬件技术,清楚计算机网络在信息社会的重要作用,熟练掌握在Internet上获取、存储、传输、处理和应用信息的基本方法,了解软件设计与信息处理的基本过程,掌握典型计算机系统的基本工作原理,具备安装、设置与操作现代典型计算环境的能力,具有较强的信息系统安全与社会责任意识,能将计算机技术手段结合到专业知识学习中去提高学习效率。

根据课程定位和培养目标,结合边疆大学生自身特点,边疆院校应该开发不同于计算机专业的、不同于职业培训教材的,与内地院校有区别的《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内容体系。根据教学对象的特点和培养目标的要求,边疆院校应以计算机信息处理为中心,以计算机基础知识(包括硬件知识)、系统软件、应用软件和网络应用等为基本构架,组织展开教学内容。教师从学生感兴趣的话题导入教学内容,如浏览新闻、视频点播、音乐下载、简历制作、幻灯片制作等方面入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

2.2《大学计算机基础》取代《计算机文化基础》是计算机基础教学发展的必然趋势。

根据计算机专家、教育部原副部长周远清的意见,高校的计算机基础教学分为三个层次:计算机文化基础教育、计算机技术基础教育和计算机应用基础教育[4]。就目前而言,许多边疆院校还停留在《计算机文化基础》教育,即课程名称更改为《大学计算机基础》,但其教学内容没有实质性的改变。随着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普及,越来越多的大学新生的计算机基础水平已摆脱“零起点”,《计算机文化基础》作为大学第一门计算机基础课程将逐渐被具有大学课程品位的《大学计算机基础》取代是必然趋势。

2.3在计算机基础教学中采取“分级”教学方式。

边疆地区院校生源地发展不平衡,导致学生入学时的计算机基础水平差异很大,必须进行教学改革,以适应新形势的发展需要,而分级教学则能解决新生计算机基础水平差异的问题。

首先要对学生进行科学合理的分级。学生分级是实施分级教学的前提[5]。在学生入学报到后,学校必须立即对学生接受计算机基础课程教育的程度进行调查摸底,通过分级考试确定学生等级,依据调查情况和学生参加分级考试的成绩,可将学生分成A级、B级和C级三个层次。A级为最高级别,其水平已经基本达到了该门课程教学要求,可以免修;B级是具有一定基础的中级级别,可以免听该课程,但必须参加期末考试;C级是最低的一个级别,是除了A、B两个级别以外的所有学生,C级的学生必须全程参加计算机基础课程的学习和考试。同时学校应该尊重学生自己的意愿:较高级别的学生允许选择较低的级别,即A级的学生可以选择B或C级,B级的学生可以选择C级。

其次要做好教学计划的分级。根据教育部高等学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教学指导委员会编写的《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计算机基础教学的意见》的指导思想,可以将教学计划内容分为三个层次,即基础型教学计划、应用型教学计划和提高型教学计划。基础型教学计划适用于C级学生,培养的是适应型人才,要采取的方法是想办法让他们先建立起自信心,然后进行正常的学习;应用型教学计划适用于B级学生,培养的是赶超型人才,他们具有一定的计算机基础,应该鼓励他们向A级的学生靠拢;提高型教学计划适用于A级学生,培养的是拔尖创新型人才,此类学生的计算机基础较好,在掌握计算机技术方面相对于其他同学来讲已经处于一个较高的层面,必须创造条件把这部分学生培养成为拔尖人才。

最后是被分到低层次的学生可能会产生自卑心理,任课老师必须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分级教学,解决学生的心理困惑。

2.4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自身综合素质。

边疆院校学生可塑性差,这就要求有一支高素质的计算机基础教师队伍。因此,首先学校要培养一批留得住、用得上的教师队伍,切实搞好教师福利待遇,创造条件让教师去好的学校学习和进修;其次教师要加强自身素质的培养,不断提高业务水平,熟练掌握教材内容,了解计算机发展的动态,能运用各种现代化的教学手段为教学服务;再次教师要注意教学和科研相结合,紧跟计算机技术发展步伐,同时把自己的科研成果穿插到教学中去,使教学内容更具时代性和新颖性[6];最后学校要加强精品课程建设,力争推出一批计算机基础类精品课程,提高教学质量。

2.5在计算机基础教学课堂内,采取“精讲多练”的教学模式。

“精讲多练”就是指教师在一定的时间范围内将知识准确地传授给学生,同时留足够的时间让学生进行练习,达到加深理解、巩固知识的目的。计算机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实践学时与讲授学时之比不应低于1∶1,最适合“精讲多练”的教学模式,让学生亲自上机动手实践远远比听教师讲要有效得多。所以,教师在对知识进行必要的讲解、演示后,应立即结合本节课的难点、重点布置一些练习,让学生亲自动手实践,让学生在实践中把握真知、掌握方法。

2.6完善课程教学评价体系。

在过去,《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的考试是由任课老师自己命题,采取笔试的方式进行,而计算机基础又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仅有笔试没有上机操作是不行的,必须进行改革:平时成绩(课堂表现和作业评价)+上机考核成绩(实践考核)+笔试(理论考核)。重点是考查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应能反映出学生运用所学计算机知识综合处理问题的能力。在计算机基础课程的考核中,我们应以学生完成综合性大作业的形式,来考查学生各个模块的学习效果;应用项目管理的方法促进协作式学习;应改革传统计算机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寻找更合理、更有效的评价机制,以避免出现高分低能、为考而学、为考而教等现象[7],这样才能促进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提高学习的积极性。

3.结语

根据边疆地区院校学生计算机基础知识参差不齐的情况,在采取以上教学措施的同时我们还必须充分利用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和互联网资源,这样才能提高教学质量,学生才学到全面的、用得上的知识。同时,《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需要面向未来、开拓进取、与时俱进,不断更新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才能适应社会对人才培养的需要。

参考文献:

[1]田农乐.浅谈大学计算机基础教育的改革[J].浙江万里学院学报,2000,(3):63-65.

[2]教育部高等学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教学指导委员会.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计算机基础教学的意见[Z].2006.6.

[3]卢凤兰,邓艳平.民族地区院校《大学计算机基础》实验教学探讨[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05,(6).

[4]林士敏,夏定元,刘晓燕.《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建设与教材编写[J].高教论坛,2004,(6).

[5]耿煜.《大学计算机基础》分级教学的若干思考[J].襄樊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6).

第7篇

关键词:计算机基础教育;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3044(2009)24-6818-02

Exploration of the Teaching Methods ofCollege Computer Foundation Course

HAO Lin-lin,FANG Xing-xing

(Artillery Academy, Hefei 230031, China)

Abstract: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computer technology, the content of College Computer Foundation course change, update faster; specially in recent years, students’ computer quality improve continuously, which requires the organization and teaching methods for greater reforms. The auther discusses the new mode of teaching and reform in detail,based on practical teching experience, and strive to improve the teaching quality and teaching effectiveness of basic computer courses.

Key words: basic education of computer; teaching reform

《大学计算机基础》是高等院校非计算机专业学生的一门必修公共基础课,是学习计算机的入门课。内容涉及计算机各领域概念和知识层面的内容和大部分必不可少的应用技能。它对《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进行了全面的调整,强化了操作系统基础知识、网络基础、Internet、数据库基础、计算机信息安全、程序设计基础等方面的内容,弱化了Windows和办公处理软件,照顾了不同专业不同层次学生的需要。通过课程的学习,不仅要求学生要掌握计算机的基础知识,而且要初步具有利用计算机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意识与能力,提高学生的计算机素质,为将来应用计算机知识和技能解决自己专业实际问题打下基础。 笔者几年来一直主讲该课程,在此谈谈自己的心得体会。

1 课程目标

《大学计算机基础》主要从培养非计算机专业学生的基本素质和计算机应用能力出发来构建课程内容体系结构。由五个单元课程内容构成课程内容体系:计算机基础知识、操作系统、办公软件、计算机网络基础及病毒这五个单元内容。第一单元是计算机的基础,其它均为独立的模块。通过本门课程的学习,应掌握计算机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操作,培养使用计算机解决具体问题的能力,具体包括:能熟练掌握Windows平台的基本操作和Word、Excel、PowerPoint的基本用法、计算机基本组成、基本工作原理、计算机网络的基础知识、因特网的常规应用。教学大纲和教学进度均统一,利用多媒体课件和电子教案,形成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密切结合的教学模式。

2 课程情况分析

大学新生入学时所具备计算机知识差异很大。我们连续两年做过问卷调查,入学前学生掌握的计算机知识多限于网络的初步应用,比如收发邮件和聊天,但是基础知识仍然未达到大学计算机教学的目标。社会信息化不断向纵深发展,各行各业的信息化进程不断加速。电子商务、电子政务、数字化校园、数字化图书馆等已向我们走来,计算机成为衡量大学生业务素质与能力的突出标志。因此,新形势下对大学生的计算机知识结构和应用计算机的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大学计算机基础教育应该由操作技能转向信息技术的基本理论知识以及运用信息技术处理实际问题的基本思维和规律。

3 教学改革探讨

3.1 注重信息素质培养

信息素质这一概念是信息产业协会主席保罗・泽考斯基于1974年在美国提出的,完整的信息素质应包括三个层面:文化素质(知识层面)、信息意识(意识层面)以及信息技能(技术层面)。信息素质是信息社会人的整体素质的一部分。它不是所谓的超前教育观,而是教育界必须要面对的现实问题。

信息素质是21世纪大学生素质结构的基本构成之一,是他们适应信息化社会生活的必备技能。熟悉并能熟练运用各种信息手段发掘、获取所需信息,是知识经济时代大学生成功的关键,大学生只有具备较高的信息素质,增强学习能力、扩大知识面、不断进行创新和发展,才能适应信息社会的发展,促进社会的进步。大学计算机基础是大学生入学的第一门计算机课程,作为对大学生进行信息素质教育的重要承担者,提倡教师在课堂中采取灵活多样、不拘形式的教育方式,以培养具有较高信息素质的新型人才为教育目标。

3.2 创新教学观念,完善教学内容

认识了当前计算机基础教育面临的形势和任务、针对高等学校具体的实际情况,我们要建立新的教学模式和进行教学改革,这就是:将多媒体教室教学和网络辅助教学相结合,加强教师的主导作用,强调实践环节,以培养学生能力为中心,提高学生的计算机基本素质和实践能力,以及应用计算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进一步确定了计算机基础系列课程的教学内容及各门专业课程之间的相互关系,保证计算机系列课程的科学性和先进性。计算机基础教育课堂教学着重讲授计算机技术中的一些重要概念和方法,培养学生对基础知识掌握和方法,主要的技能知识内容放在实验教学环节。

计算机课程应该根据不同的专业有不同教学计划,不同专业的计算机基础课程应该包括针对该专业特点的内容。同时充分考虑学生的兴趣,计划内的计算机教学已经不能满足需要,应该有选修计算机课程;该课程又是针对非计算机专业设计,因此,也要突出课程内容的实用性。总之,各专业的计算机课程按照重基础、强实践,突出综合应用能力的原则建立计算机基础教育课程体系。

3.3 与时俱进,更新教学手段

计算机课程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计算机知识与能力的培养在很大程度上有赖于学生上机的实践与钻研。我们应该不能只有课堂教学,在现形势下,网络的应用给我们的实验教学提供了很好的平台。有条件的学校应该有课程的网站,教学中的高层次的需求在网络中得到极大的补充。网站的建设包含讲义、实验指导书、网络课程,还应该包含自学需要的素材库、试题库,以及可以开发出考试系统等丰富的教学资源和软件,它们各自自成体系又相互关联,各种教学形式互相补充又充分发挥了各自的优势,满足了各专业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计算机基础教学应该是课堂教学,实验教学,网络教学三位一体,相互促进,各方面全面培养学生的上机动手能力、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知识综合运用能力。

3.4 改革教学考核手段

为了保证计算机教学质量、促进计算机教学改革,同时应该改革计算机教学的考核手段。在新的计算机基础教学中,我们采用了“平时课堂表现和作业评价+上机实验成绩+机试”三部分组成的课程学习评价模式。

1) 平时课堂表现和作业评价。在课堂教学中,采取集体备课,案,鼓励任课教师根据所带专业和学生的特点创作个性化的课件,加强师生互动,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在平时作业中,按照兼顾“基础知识、综合应用和研究开发”三种类型的题目给学生布置作业,引导学生在掌握基础知识的基础上,能够理论联系实际,增加创新意识。比如在讲完计算机的组成之后,可以设置让学生自己完成配置一台性价比适宜的多媒体电脑的清单,学生可以通过这项大作业实地调查和了解电脑的最新发展动态。又比如,在讲完Word一章后,可以让学生发挥想象力设计个性化的自荐表。通过这些作业,给学生自由发挥的空间,不仅巩固了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而且还增加了学生对计算机基础课程的学习兴趣,为科学考核学生的计算机文化素质提供了充分的依据。

2) 上机实验成绩。“大学计算机基础”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除了理论学习之外,还有12学时的上机实验。因此,对上机实验课的考核也不容忽视。每次上机实验课前都给学生布置上机内容,要求学生提前预习,做到有备而来,课后要求学生写出上机实验报告,总结上机实验中的收获和不足之处。让学生尽可能抓住每一次上机实验的机会多动手练习,提高动手实践的能力,使得上机实验课真正发挥出它的作用。

3) 机试。采用无纸化上机考试的方法,即在计算机上考计算机,使考试公平、公正、合理。同时使考试更接近实际教学实践,有利于对能力的考核。这一改革使学生上机的积极性明显提高,动手能力也明显增强。

4 结束语

《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质量的好坏,将会对非计算机专业学生的基本素质和计算机应用能力产生很大的影响。如何采取合适的教学方法,上好大学生的第一门计算机基础课程,是每个教学工作者都很重视的问题,各个高校也在努力探索和实践。

参考文献:

[1] Steven L.Mandell,Sachi Sakthivel.计算机信息处理[M].尤晓东,杨小平,周靖,等,译.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99.

[2] 杨振山,龚沛曾.大学计算机基础[M].4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第8篇

关键词:计算机设计大赛;组织实施;新疆赛区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6)27-0117-02

Abstract: 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computer design contest at the Xinjiang Medical University to carry out, to participate in the Xinjiang collection, school division contest participating and other aspects of the organization and implementation of the work to sort out, summed up the computer design contest to carry out positive effect, provide relevant experience for the future to carry out related work in the school contest.

Key words: Computer design contest; Organization and Implementation; Game place in Xinjiang

1 引言

中国大学生计算机设计大赛是教育部高等学校文科计算机教指委为提高大学生运用计算机信息技术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推动高校计算机课程教学不断向前发展所开展的一项全国性赛事[1]。大赛自2008年开始举办以来,至今已连续举办了9届。新疆医科大学教务处等相关职能部门十分关注这项赛事,在其努力下,新疆医科大学从2010年开始在校内组织在校大学生参加此项赛事。这项赛事促进了新疆医科大学校内计算机相关课程教学改革工作、同时在培养大学生计算思维和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等方面起到了积极推动作用。

2 校内大赛的组织和实施

2.1 校内大赛组织机构

新疆医科大学自举办计算机设计大赛以来,根据自治区教育厅下发的通知及大赛章程等文件精神,在校内成立了新疆医科大学计算机设计大赛组织机构的办公室(以下简称“大赛办公室”),大赛办公室负责全校计算机设计大赛校内赛的组织报名和评审工作,机构人员主要由教务处处办和计算机教研室教师兼职构成,教务处工作人员主要负责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教育厅及新疆赛区计算机大赛组委会相关参赛文件和信息日常沟通工作,确保大赛相关文件上传下达,计算机教研室教师负责全校参赛作品评审及上推参赛作品参加新疆赛区省级赛工作。新疆医科大学大赛办公室于每年12月开始,在全校范围内开展参加中国大学生计算机设计大赛动员工作,在下一年的4月中旬进行校内参赛作品的评审及上推参加新疆赛区省级赛参赛作品公示工作。

参赛作品在校内评审阶段,为确保公正、公平、公开原则,新疆医科大学大赛办公室将组织相关专家成立参赛作品评审委员会,评审专家主要由校内计算机及相关专业教师组成,评审过程中使用了相应回避原则。

2.2校内大赛参赛作品评审工作

校内大赛作品评审工作本着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对每件参赛作品进行客观公正的评比,为确保参赛作品评审工作的公开、公平和公正性[2-4],校内大赛在作品评审过程中严格按照新疆赛区及国赛大赛章程和参赛指南执行,参赛作品选拔工作分为两个阶段,即参赛作品校内评审选拔阶段和公示阶段。为了保证校内大赛评审阶段顺利进行,都规定了参赛作品提交的相应时间节点。

校内大赛各阶段具体工作流程如下:

第一阶段,校内参赛作品评审选拔。校内计算机设计参赛作品评审,由大赛办公室推选的校内专家对提交的参赛作品进行评议,参照新疆赛区及国赛相关章程和参赛指南,选拔出优秀的参赛作品。校内评审工作需要审核校内参赛作品是否有超项,作品质量和内容复合参加新疆赛区和国赛参赛作品要求。通过评审,评审专家组将代表学校推荐出参加新疆赛区省级赛参赛作品,并通过国赛报名平成参赛作品报名工作。校内大赛参赛作品评审时间一般在每年4月中旬举行。

第二阶段,公示。完成上述作品评审工作后,校内计算机设计大赛办公室将会在全校范围内对推荐参加全国赛的参赛作品进行公示,公示期为7天,以确保比赛的公平和公正。在公示期间结束,对公示作品无异议的情况下,才最终确定参加新疆赛区大赛的名单。

校内大赛的参赛作品不设立奖项,最终只负责推荐参加新疆赛区省级赛参赛名单。校内大赛的参赛作品根据学生类型分为两个组即本科组和高职高专组,评审中分类进行评审。

3 校内赛的特色

中国大学生计算机设计大赛在新疆医科大学举办校内赛,为学校的各专业学生搭建了展示自我才能平台,学生都积极踊跃参赛,作品除了结合所学的医学专业外,学生参赛作品也体现区域特色和民族特色,激发各民族大学生的参与热情,促使学生们运用信息技术实现对民族文化的传承。

新疆医科大学计算机设计大赛的参赛主体包括普通高校本科学生和高职高专类的学生。这样在校内大赛评审过程中也将参赛作品分为两个组即本科组和高职高专组,参赛作品根据作品内容和使用技术手段进行作品分类参评,确保大赛公平和公正。

4 对教学工作的促进作用

中国大学生计算机设计大赛校内赛的开展,促进了计算机教学改革,例如在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中增加了多媒体中动画处理、多媒体音频和视频处理等教学内容,同时加强了网页制作方面教学内容。大赛激励和引导在校大学生应用所学的计算机技术,发挥学生自己专业特长,提炼学生自己的生活实践,同时结合新特的地理环境和人文环境,把个人兴趣爱好、个人所学的专业知识和新疆风土人情紧密结合,将各种元素体现到参赛作品中去,提升了学生自己的技能、极大激发了学习学习信息技术的激情。

大赛促进了教学工作,教学内容更加贴近学生需求,教学内容改变也激发了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热情,增进学生与教师的沟通。基于大赛平台,教师们相互学习,同时增进了疆内和疆外高校师相互学习交流,使他们有机会进行线上和线下的沟通。

5 结束语

新疆医科大学通过组织和举办校内计算机设计大赛,促进了校内计算机教学改革, 激发教师教学热情,增加了疆内教师与疆外教学相互学习交流。校内大赛平引导学生关注计算机知识、技术、技能的应用方向,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大赛也推动了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教学改革,充分展示计算机教学成果,大赛通过不断自我完善,必将成为校内最有影响力的大学生赛事之一。

参考文献:

[1]卢湘鸿. 纵谈中国大学生计算机设计大赛[J].计算机教育,2014,11(23):2-4,16.

[2]中国大学生计算机设计大赛组委会.中国大学生计算机设计大赛2012年参赛指南[M].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2012.

第9篇

关键词:计算机实用技术;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应用型人才培养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进步与普及,社会对人们在工作和生活中的计算机应用水平要求越来越高[1],具备基本的计算机操作能力已经不能很好地满足本科生的学习和未来的工作需要。如何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计算机实用技术技能已经成为高校应用性人才培养[2-3]的重要课题。计算机实用技术课程的教学研究和实践在计算机课程体系的建设和改革中起到重要作用,也将对本科生计算机实用技能培养起到关键性作用。

1 大学计算机实用技能教学现状

非计算机专业大学生的计算机基本能力的教育一般采用2+X的方式,即2门计算机基础课(计算机信息技术基础、计算机程序设计基础)和1门或多门与专业相关的计算机课程(如计算机网络基础、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基础等)。通过以上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够掌握一定的计算机技术基础知识,具备一定的计算机基本操作能力,但还不能很好地满足行业应用中对计算机实用技能方面的需求,例如,能够使用操作系统,但不能对其进行有效维护,防范病毒等安全技能缺乏;能够利用网络查阅资料,但不能很好的配置网络,常见网络使用问题的处理能力不强等[4]。不同专业中普遍存在着专业能力强,计算机应用能力弱的问题。

2 计算机实用技能培养模式的探索

为使学生具备今后工作中一些必要的计算机实用技能,如计算机组装调试技能、计算机软硬件系统维护技能、小型局域网组建技能、网络常见故障处理技能、常见软件高级使用技能等,我们建立了大学生计算机实用技能培养的机制。

2.1 实用技能课程教学现状

我校本科教学对于一直未开设计算机实用技术课程,而本科生计算机能力培养又迫在眉睫。参考教育部高等学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教学指导委员会《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计算机基础教学的意见暨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基本要求(试行)》中关于计算机程序设计基础课程教学要求,并结合我校的办学定位及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我校计算机基础教学与网络信息部从2009年下半年,专门为本部和大兴两校区学生开设了计算机实用技术全校公共选修课。学时为24+16学时。其中24学时为授课,16学时为实验上机。现开课三个学期、六个班次。

2.2 实用技术课程教学研究

实用技术课程是一门新开课,其教学对象、教学内容和目标、教学方法、考核方式都值得进行大量研究和探索。

基金项目:2009北京建筑工程学院教研项目(Y09-32)。

作者简介:孙雷,女,实验师,研究方向为电子信息技术。

2.2.1 教学对象分层次

1) 修过计算机信息技术的全校学生。

计算机实用技术课程的教学是一门非零起点的课程,2009―2010年第一学期开设该课程后,教学对象为先修过计算机信息技术基础的全校学生,课程性质为全校公共选修课。学生经过近一年多的大学计算机类课程学习和实践,技术技能程度有较大差异,学生可以根据自身情况选择是否选修该课程,对计算机实用技能和方法进行进一步的提高。

2) 通过计算机信息技术分级考试的一年级新生。

目前入学的大一新生的计算机应用水平,存在参差不齐的情况,有些学生的计算机应用娴熟,而有的学生对计算机应用几乎可以说是“零起点”。根据学生情况,计算机应用水平的差异主要表现在:

① 城市生源的应用水平好于农村生源;

② 男生的应用水平好于女生;

③ 汉族学生的应用水平好于少数民族学生。

造成上述情况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

一是由于我国各地区初高中教育资源和经济发展不平衡,尤其是计算机教育受地区软硬件环境条件和师资资源的限制,存在城乡差别、经济发达和落后地区的差别;

二是对计算机技术兴趣的差异导致男女生应用水平的差异,尤其是在计算机硬件组装、网络技术等方面表现比较明显。

为解决教学安排一刀切所带来的弊端[1],计算机公共基础教研室打破新生入学计算机信息技术基础课程为必修课的限制,从2009―2010年第一学期起对大一入学新生进行计算机应用水平分级考试,达到计算机信息技术基础课免修标准的学生即可免修该课程,转而选修计算机实用技术课。选课学生情况如表1所示。

2.2.2 教学内容分模块

为解决高校计算机类课程普遍存在的教学内容与技术发展、理论与实际应用脱节的问题,教学内容应做到:1)跟上计算机软硬件技术日新月异发展形势,做到教学内容与时俱进;2)尽最大努力满足我校应用性人才培养对于计算机应用能力的要求,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3)贴近学生的未来工作和日常生活,使学生能学以致用、学有所用、真正受益[1]。

根据计算机实用技术课程教学需要,参考其他同类高校对于该课程的教学内容设置,我们将教学内容分为三大基本部分,如表2所示。

模块名称 模块细化 教学内容与目标

计算机硬件与操作系统优化 计算机硬件组装调试 通过实践操作要求每个层次学生均能独立完成计算机硬件拆装、并能解决选配、组装过程中兼容性的问题,独立完成排除计算机一般硬件故障,具有一定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熟悉当前计算机硬件技术的发展趋势。

操作系统优化 要求每个层次学生通过学习实践掌握系统如何安装、合理划分、释放硬盘空间以及合理调整硬件“属性参数”;系统优化、升级方法和工具,具有保证系统高效率工作的能力。

网络技术基础 网络的配置与检测 要求每个层次学生掌握网线及网络接口的判别,个人计算机设备参数的检测方法,IP地址的配置方法,使用ping命令测试网络通畅程度;常用双绞线的制作和检测方法。

网络安全使用和常见故障排除 要求每个层次学生掌握检查本机是否中毒及被入侵的简单测试方法,常用杀毒软件的介绍及配置,计算机中病毒后的常用解决方法;计算机无法联网的可能原因及检测方法,常见IE修复方法。

常用软件应用 Office高级应用 通过贴近的工作学习需要的实例练习,要求学生熟练掌握Word长文档的处理,邮件合并和文档修订方法等;Excel中数据列表中复杂公式和函数应用、复杂排序、高级筛选,分类汇总和数据透视表等数据处理方法。

多媒体软件的使用 通过贴近生活的实例练习,要求学生熟练掌握多媒体音频、视频、图像处理、动画制作、摄录像素材的获取和简单处理的方法;基本掌握Photoshop CS4和绘声绘影等音视频、图像处理软件的使用。

2.2.3 教学方法多样化

实用技术课程的教学方法根据教学内容和课程实用性的特点,采用讲授法、小组讨论法、启发式教学法、实践式教学法相结合等多种方法。实用技术的授课选择在校公共机房进行,打破理论授课和学生实践的界限。课程教学过程注重理论基础上的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实践性强,采用教学课件讲授,结合实例进行演示操作,大量采用实践式教学方法;对关键性概念、涉及面广的问题可辅以课堂小组讨论的形式。

举例来说,在计算机硬件组装的教学中,我们采用项目教学法,以小组为学习单位,让学生完成一个计算机选配设计、报价、性能评价的教学项目,使学生获得计算机硬件部件相关知识,具备选配与组装的能力。

网络技术部分教学中大量采用启发式教学法,通过让学生思考回答与解决一些常见的问题,如计算机无法访问网络的可能原因,有什么具体检测方法,个人计算机是否中毒和被入侵,如何检查和防范等问题,达到相关知识点的教学目标。

常用软件应用部分采用现场化的教学手段,用大量贴近工作和生活实际的教学实例演示,教师在授课同时,让学生同步动手实践,加强学生对Office办公软件、多媒体软件等实用软件部分教学内容的理解,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同时对教学效果进行及时反馈。

总之,实用技术课程教学中,无论哪种教学方法均采用以学生为中心,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实践贯穿整个教学过程的教学模式。这种模式有效调动全体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既掌握实践技能,又掌握相关理论知识,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2.4 考核方式客观化

计算机实用技术课程一门实践性强的选修课程,为客观评价学生的理论和技能,考核方式采用平时成绩和期末考查成绩综合评价的方式,如图1所示。其中学生的上机作业及实践操作练习成绩作为平时成绩,占考核总成绩的30%;期末考查采用闭卷方式进行,占课程考核总成绩的70%。期末考查试卷题目类型主要为客观选择题,涉及理论知识、问题解决和故障排除、软件应用命令、实例调试等方面,对学生的基础理论知识、软硬件应用和网络技术技巧等方面进行考查。

2.3 教学效果与反馈

为了解学生对于本课程教学方法和内容的建议和意见,以便对实用技术课程的教学效果进行客观评价,对教学内容进行不断改进,我们在每个学期末的考查试卷中都附加了课程调查问卷。问卷主要调查学生在经过一个学期实用技术课程学习后在计算机硬件技术、网络技术、常用软件应用技术方面的收获以及在大学期间还希望学习哪些计算机的实用技能?

图1 课程考核方式

通过对三个学期、六个班次发出的227份调查问卷进行统计和分析,我们发现97.5%的同学认为通过该课程学习,掌握了教学内容相关的实用技术知识和技能,对日后工作和学习有所帮助;有部分同学对课程内容提出了自己的建设性意见,如希望课程能增加Dreamweaver网页制作、Flas制作、3DMax等实用软件介绍,增加网络部分实践的课时,等等。我们将根据学生需求,在日后的课程中通过对教学内容和课时的合理化安排和调整,将实用技术课程真正建设成一门能够提高学生计算机应用方法和操作技能、并紧紧贴近学生学习生活需要和未来工作岗位计算机应用能力需求的课程。

3 结语

计算机实用技能已经成为高校本科学生适用未来工作岗位和当代信息化生活的必备技能。通过对实用技术课程教学研究,以及三个学期六个班次的教学实践,我们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在未来的教学研究实践中,我们将不断进行教学改革,更新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力图做到与时俱进,因材施教,使实用技术课程真正成为培养学生实用技能有利工具。

参考文献:

[1] 饶正婵. 计算机实用技术课程立体化教学的构建[J]. 计算机时代,2010(4):59-61.

[2] 雷建云. 浅谈高校计算机专业软件实践教学体系的建立与实施[J]. 计算机教育,2009(8):110-111.

[3] 黄陈蓉,黄坚,袁宗福. 计算机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 计算机教育,2005(6):28-30.

[4] 岑岗,魏英,王亦军. 计算机实用技术开放性实验教学探索[J].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4,23(5):19-20.

Research on Course Teaching of Computer Practical Skills

SUN Lei, ZHANG Kun

(School of Computer Science and Networks, Beijing University of Civil Engineering and Architecture, Beijing 100044, China)

Abstract: To meet the needs of university applied personnel training and improve the undergraduate computer practical skills, we analyse on the situation of college students’ practical skills of computer, and explore the methods to open the course of computer practical skills, which is used to enhance students’ practical skills training. Some effective research and practice about the practical technology course content, teaching objects, teaching methods are done.

Key words: computer practical skills; teaching content; teaching method; applied personnel training

(上接57页)

参考文献:

[1] 潘松,潘明. 现代“计算机组成原理”[M]. 北京:科学出版社,2007:23.

[2] 王靖,刘志文. 网络课程设计中的教学系统设计[J]. 中国电化教育,2009(2):149.

[3] 张连华.“计算机组成原理”课程实践教学目标设计[J]. 电力学报,2008(4):78.

[4] 刘建粉,李玮瑶,吕海莲. 基于问题学习的教学模式探索[J]. 科教文汇,2007(9):27-28.

[5] 王良玉,戴志涛,杨紫珊. 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M]. 北京: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2000(12):213-227.

[6] 谷海红. 高职“数据结构”课程教学设计研究[J].计算机教育,2007(1):66-68.

[7] 刘芳,戴葵,刘芸,等. “计算机组成原理”设计性环节的教学探讨[J]. 计算机教育,2007(4):3-6.

[8] 何会民,潘雪增. “计算机组成与设计”课程教学创新改革[J]. 高等理科教育,2007(4):76-77.

Opinions on Design of Composition Principle of Computer Course Teaching

LI Liping

(Institute of Computer Science and Information Engineering, Harbin Normal University, Harbin 150025, China)

第10篇

关键词:情境教育;大学教育;信息技术基础课程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9599 (2013) 01-0261-02

大学的信息技术基础课程是作为大学的一门重要的基础应用能力的课程,在大学的教学当中受到了广大教师的重视。当前世界的计算机信息技术不断地发展,这就要求当代的大学生要具有比较优秀的计算机信息的技术基础。而从二十世纪的九十年代开始,中国的高校就已经开始开办了“信息技术”这一门的课程,从教学目的上看,是为了对大学生的信息技术方面的能力进行提高,增强当代大学生进入社会的综合素养。而从进入二十一世纪之后,大部分进入大学学习的青年学生,都在中学阶段乃至于小学阶段有接触过系统的信息技术方面的基础课程教育,因此,是具有一定程度的电子计算机的信息技术处理能力。

因此,对于当前的大学的信息技术基础课程应该是需要重新定位,在学科上应该成为大学生学习信息技术方面的一个新的起点,并且适应当前的社会以及时代的不断发展,和中学阶段以及小学阶段的信息技术相关课程知识之间进行衔接以及递进,因此来开展大学的信息技术基础课程则更具有应用性。

1 当前大学的信息技术基础课程的现状概述

在我国的这些高等院校以及高等职业院校当中,大学的信息基础课程一直都是一门公共的必修课程,这一门课程的教学目的,就是为了更好地提升学生的电子计算机的应用能力。而电子计算机在中国的发展速度也非常快。仅仅在十年之前,中国的计算机普及程度还十分地,当时的大学计算机信息课程主要是侧重于对电子计算机的基本应用进行普及,而电子计算机在如今的社会当中则已经有非常高的普及率,占到约百分之就是的程度。不过当前的大学电子计算机相关的信息技术基础课程,仍然保留了很多大量的基础文化类的教学内容,比如对于电子计算机的一些基础的知识,包括电子类的表格以及文字处理软件的一些基础的使用等等,这些就基本上是一些当前电子计算机的应用程序以及基础操作方法的说明书的汇编,而在当前的电子计算机课程当中,基本上就是对于软件的操作的培训班,并且只是在提升学生的电子计算机的操作技巧,这样的定位显然是不能够适应当前时代以及社会的要求。所以信息技术的基础课程面临着一个重塑和定位的问题。

近些年以来,很多高等院校以及高等职业院校已经逐渐把电子计算机课程更改成为了信息技术的基础课程,这样的一种调整表明了当前的高校已经了解时代以及社会对于当前大学生的电子计算机应用技术方面的相关要求。信息技术相对比于电子计算机课程,在学科的涵盖上更为广泛。信息是自古以来就存在的,对于当前的生产、工作、收集、包括保存以及传递、加工等等,都是伴随着人类的文明也不断地进行发展。

河北大学的一项调查也表明了,当前大学新生在进入大学之前接受过系统的信息技术方面的课程学习的学生数量是不断增长的,并且县级、乡级的一些中学也逐渐引入了很多信息技术教育方面的课程的学习。而大学新生的信息技术方面的水平也越来越高,在基础操作方面的合格水平也逐年增加,而大学新生之间的信息技术水平差距则比较大,不同的省市区域,不同的学校在进行信息技术基础方面的课程上开展情况有差异,大部分受到教学条件以及师资方面的影响。

而在大学生经过在大学的信息技术基础课程的学习之后,有部分学生的计算机信息应用能力的确有所提高,但是也有一部分的学生在计算机的基础应用能力上面稍显薄弱。从调查中发现,当代大学生往往在电子计算机的实际操作方面缺乏经验,虽然有一定的模拟实际训练的教学内容,但是这类实训的课程则往往缺乏一定的具体情境,所以在操作的训练过程中,学生不能够真正理解某项具体的操作方式如何应用在日常的工作之中。因此,对于学生的实际操作,已经在信息技术基础课程方面学习,则需要在具体的情境中提升学生的操作水平。

2 情境教育的概念以及优点

笔者在上文也谈到,在具体的情境之中培养学生在信息技术基础方面的操作能力水平是比较重要的,这也是当前大学的信息技术基础课程进行改革的一个重要的接入点。信息技术课程作为一门具有技能性、实践性以及知识性在一体当中的新兴学科,一方面又是技术上的分支,但是又是对于人类的生产以及生活方式进行转变的一个重要手段。所以,信息技术课程必然不能够仅仅停留在一个基础的理论阶段和模拟阶段,应该要更多地具有提升学生的综合信息技术素养,并且能够让学生具有解决现实以及具体的实际类问题作为一个教学的主要导向。在这样的学科背景之下,就是更多要创设一种情境,进而让学生能够更好地融入教学,掌握到更多的信息技术基础知识,进而举一反三。

情境中的学习,在学界有不同的定义方式,而笔者结合教学的实际,认为当前的情境学习,主要是旨在让学生能够更具有效率地吸收知识,并且获得教学上的技能,进而对学生的实践以及生活进行练习,创设问题并且解决问题的一种学习的方法。所以这样的一种学习的方法重点是在学习主体的客观环境的创设当中。情境的学习是从生活实践的那个钟过来的,这样的一种生活以及实践,不仅仅是这些大学生曾经生活体验过的客观环境,更多还是将来这些大学生出去参加生产以及工作所可能会面对以及经历到的一些实际上的问题。不过,这种客观条件的创设还要兼顾教学内容的联系。

情境教育的主要优点主要有以下的四个方面。

第一方面,情境的创设能够更好地促进学生对于学习内容的准确把握。一旦让大学生自行了解一些已经证明出来的理论,学生往往并不能够真正地体会出知识是用来解决问题的,并且也没有办法去体悟知识以及理论是来源于实践当中的。所以,进行学习情境的创设,能够更好地促进学生对于教学的内容进行更深入地理解,进而对大学生的思维能力进行拓展。

第二方面,对于学习情境的创设,能够较好地推动大学生对于现实的知识的实际应用以及知识的迁移。在具体的情境当中,学生能够更好地对于具体的知识所对应的具体问题由着深刻地理解,又能够从宏观地角度体会出什么情境能够产生出什么样的问题,所以,这样就有利于学生对于信息技术方面的基础知识牢固地进行掌握,并且能够更好了掌握到这些理论存在的条件,从而能够更好地去应用自己的知识。

第三方面,对于学习情境的创设能够更好地对于学生的学习热情进行激发。情境的创设能够让学生从较为枯燥的情境之中摆脱出来,并且和学生的实际经验以及生活上的经历有着更为丰富的联系,对学生的求知欲望以及较为重要的探索精神是一种鼓励,对于他们的学习热情可以进一步地进行渲染,所以大学生能够在情境创设的条件下,建立起学习知识的浓厚兴趣。

第四方面,学习的情境的创立,也能够让学生在学习信息技术基础知识的时候,产生出较为强烈的感情上的共鸣,并且在学习的过程中有着更为丰富的体验。学习的情境能够让较为抽象的知识进一步的具体化,和学生的生活以及实践的经历相结合,这样可以激发他们对于学习上更为强烈的一些情感上的因素。

所以,情境教育对于当代的大学信息技术的基础课程而言,能够克服单向传输,进一步地促进课程的沟通价值,让学生能够学习到更丰富的内容,进而提升学习课程知识的效率。

3 情境教育在大学信息技术基础课程上的模式与建议

情境教育要以学生和教师的互动作为主线,笔者认为在教师和学生之间应该以任务作为一座桥梁,通过任务来协助教师和学生构建出符合大学信息技术基础课程的具体情境。其基本的模式应该包含以下的流程。

教师设计任务展示模范作品提出任务监控教学过程反馈交流

学生进入任务分析讨论模范接受任务执行任务反馈交流

从这样的两条线索中,任务始终作为一座桥梁来引导,而教师和学生就是通过任务来进行情境的铺开,以及教学任务的开展。而情境的教育应该是在以下的部分进行开展。

第一部分,任务设计时候的情境预备。也就是在教师对教学的任务进行设计的过程中,要让学生同步进入到任务里面,进而让学生能够在情境进入的过程中有更多的情感准备。

第二部分,在模范作品的展示以及讨论当中,要抓住这一个机会,对任务进行情境的渲染。教师要尽可能贴近学生的生活以及学习实践的实际,更好地让学生代入到情境之中。

第三部分,也就是在监控教学的阶段,要尽力营造出教学的氛围,让学生在执行任务并且完成任务的过程中,体会出这种情境的影响。

第四部分,反馈阶段要注重对原先已经建立好的情境进行维持,促进教学的情境氛围更为突出,更能够让学生学习到这种情境下的知识和具体应用。

在课程实践方面,笔者认为开展大学信息技术基础课程的情境教育,仍然要注意以下的问题。

第一个问题,是对于学习者的充分分析。因为当代的大学生正如笔者前文分析的,已经对于电子计算机的基础操作有着比较成熟的了解,所以,不能够单纯只是停留在基础操作的层面上,而应该注重对学生追求更深一步知识的求知欲,进行加深,不能忽略学生的感受。比如在电子贺卡的课程教学当中,学生已经对于windows的基础操作以及word等办公软件的基本文字编辑有一定了解,那么在教学的过程中就要根据学生所未知的领域,以及和其已知知识之间的衔接,促进学生的学习热情。

第二个问题,是对于任务设计与情境渲染之间的关系。比如电子贺卡的制作,我们要了解到学生对于亲人朋友的眷恋,所以要从这一个层面去鼓励学生多点动手去制作电子贺卡。电子贺卡的制作可能有部分学生会不在意其情感价值,我们则可以通过展示优秀的作品,让这一部分的学生看到优秀的作品时候,有跃跃欲试的挑战念头,这样就可以兼顾到整个情境的渲染,对教学的任务布置,可以呈现出多因化的方式,鼓励更多的学生参与到学习实践之中。

参考文献:

[1]杜树杰.高校信息技术教育改革的原则与课程体系构建[J].高等理科教育,2006,1.

[2]冯伯虎.试论基于信息技术的教学环境的构建[J].教育信息化,2006,1.

第11篇

关键词: 文化基础 改革思路

(一)根据测试水平,自选修读方式

在计算机基础能力上,往往是参差不齐。这无疑添加了教学难度。若教师采取同一教学模式,则难以调动每位学生的学习兴趣,这不利于学生知识的获得与能力的形成。因此,这对这一问题,高等院校可创设计算机基础水平的测试题库,让学生于开课之前向院校提出申请,以测试自己的计算机基础水平。测试合格的学生,可依据实际情况来选修读方式:测试后,已把握计算机基础知识,会基本操作的学生,可免修理计算机论课与上机课;测试后,对基础知识较为了解,而不熟练计算机基本操作的学生,可免修计算机理论课;对那些测试不合格的学生,则需详细地学习整门课程。

(二)拓展教学内容,丰富学生知识

在有些软件的基本操作上,学生已经有所接触,因而,在大学计算机教学中,教师不能照本宣科,对知识逐项讲解,而应突破书本。由于计算机技术处于不断发展变化中,因而计算机文化基础也应不断更新,让学生通过对某一软件的学习,而繁衍至有关软件与流行软件的把握上,以培养学生的新技术思想,提高学生对新知识与技能的理解能力、自学能力。如Windows操作系统讲解时,教师不但要讲解Windows操作系统的一些基本功能与基本操作,还可添加其他操作系统知识,如Unix、Linux操作系统等。又如Word文字处理软件的教学时,教师可基于学生对这一知识的把握上,让学生能够举一反三,可以把握多个版本的Word处理软件、WPS文字处理软件以及Office系列软件的一些基本功能与操作。另外,教师还可联系书本知识,添设学生所喜闻乐见的内容,如智能机器人的发展与使用;计算机病毒的最新防治与发展;多媒体技术的多种应用等等。

(三)任务驱动教学,培养创新能力

计算机文化基础,是一门较强应用性的课程,可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而任务驱动式教学,将学习活动与相关问题或任务有机结合,以问题或任务来激发学生学习动机,唤起学生学习求知欲,让学生在任务实现的过程中,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提高问题分析与解决能力。如学习Office系列软件后,老师可事先编拟题目,有目的、有针对地设计教学内容,设置格式要求以及相关问题,要求学生利用过有关软件,根据任务要求,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任务。通过具有综合性知识与设计性的任务,能够启发学生思维,让他们积极思考,同时通过网上资料查阅、相互交流等方式,设计出独具个性的作品。同时,在知识总结与学习过程中,培养了学生创新思维、动手操作以及自学能力。

(四)强化实践训练,提高教学效率

大学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有着较强的实践性与应用性,学生只有通过上机操作练习,才可发现问题,才可巩固所学知识。然而,在实际教学中,有些学生却不重视上机课,在上机课上一般玩游戏、看网页、聊QQ,亦或简单操作。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教师可采取一堂一练的方法,提出学习目标以及完成任务的方法,以提高课堂学习效率。在每一堂理论课之后,教师可精设有关的计算机实验内容。同时,没实验均有其对应的实验内容、实验目的、操作提示以及实验步骤等等。在课堂上,让学生根据进度来完成任务,然后以邮箱形式提交实验成果以及实验小结。此外,老师还可将全部的实验内容整理其上机指导手册,以便教学需要。这样通过实践训练,不但将学生知识学习与知识运用相衔接,还提高教学效率。

(五)多样化考核形式,重视能力检测

以往考核方式通常是以理论为主,导致学生计算机操作能力不高。学生往往是对理论知识加以死记硬背理,单凭学习成绩难以反映他们的真实应用水平。所以,为了增强与考核学生计算机应用能力,院校可采取如下方式。第一、构建考试试题库。其内容覆盖书本内容,题型除了填空题、选择题之外,更应包含实际操作题。同时,这一试题库为同学全开放,让他们可在网上操作练习。第二、通过网络考试系统加以考核,随机生成试卷。第三、总评成绩考核可以将平时实验成绩(占总值的20%)、网络系统测试成绩(占总值的60%)、综合性的设计实验成绩(占总值的20%)相结合。这样,通过多样化的考核成绩,有利于学生加深计算机基础知识的理解,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使其在实际操作中把握知识,提高能力。

(六)整合网络与传统教学,增强教学交互性

第12篇

关键词:虚拟实验;大学计算机;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TP391.9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673-8454(2017)08-0061-03

一、引言

大W计算机课程是面向非计算机专业大学本科一年级学生开设的一门计算机必修课,迄今该课程已经开设了二十多年,该课程历来是计算机基础教育教学改革中的热点。我国“十五”到“十一五”期间对该课程进行教学改革的最显著成果是将课程的地位从原来的选修课改为公共基础课,并逐步在课程体系及教学资源建设上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在国际上“计算思维”理念渗入到计算机基础教育的形势影响下,我国一批院士学者在“十二五”初期开始提出了以计算思维推动计算机基础教学改革的思路,经过了近五年的教改研究,一些先行者将支持计算思维能力培养的教学内容注入了大学计算机课程,以此为核心展开教研和教学活动[1]。

如何更好地开展计算能力的培养,是一个值得探索的问题。计算能力既不是一种教学形式,也不是一种知识内容,而是一种能力素质,因此它必然通过学生主动思考学习获得。在计算机基础课程改革经历了从技能到能力、从工具到方法的过程后,基于计算思维的计算能力培养将成为第三次课程改革的核心概念和基本导向。我们可以很容易教会计算机的使用方法,也很容易让学生去记忆并理解一些基础知识,但是无法教授计算思维的能力,因此大学计算机教育更重要的是为学生提供这样一种环境,引导学生去思考而主动获得计算思维的能力。本文通过研究用虚拟实验方法培养学生计算思维能力,帮助学生理解教学重点难点内容,并阐述在新一轮的教育教学改革中实验教学应该如何设计和配合。

二、虚拟实验教学方法与研究

虚拟实验是指借助于多媒体、仿真和虚拟现实等技术在计算机上营造可辅助、部分替代甚至全部替代传统实验各操作环节的相关软硬件操作环境,实验者可以像在真实的环境中一样完成各种实验项目,也可以将可视的信息流动、不可见的微观结构以视觉方式展示,所取得的实验效果等价于甚至优于在真实环境中所取得的效果。相较于传统实验,虚拟仿真实验不受时空限制,并且可以完成真实实验设备不具备或难以实现的教学内容[2-3]。

根据教育部大学计算机教学指导委员会关于《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基本要求》的指导思想,大学计算机课程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计算思维能力,涉及的知识面广泛,包括计算机信息数字化基础、计算机硬件体系结构、计算机软件系统、计算机网络、数据处理与数据库、算法与程序设计等内容。我校大学计算机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4]面向该课程设计研发了一套面向计算思维培养的教材、一款面向重点难点教学内容的虚拟实验库以及一个配套的支持在线实验的教学系统[5],构建了虚拟仿真实验平台,展示了“理论+概念+方法”的全新教学方案[6]。该教学方案已经被国内多家高等院校采用,将虚拟仿真实验平台与实践教学环节相结合,运用于计算机基础课、计算机导论以及计算机专业课等领域[7-11]。下面以三个典型的实验案例说明虚拟实验在大学计算机课程中的教学设计与研究。

1.计算机数据表示虚拟实验案例

由于计算机中采用二进制,数值型数据以及非数值型数据都以二进制的形式存储和处理,非数值数据包括字符、声音、图形和图像等。字符型数据在计算机中的编码表示与输入输出的信息交换是大学计算机课程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尤其是西文字符和汉字字符的输入、查找与显示的过程,以及ASCII码、汉字输入码、国标码、机内码、字形码等多种编码的作用和编码方法。

通过“西文字符编码虚拟实验”,学生借助于虚拟键盘、虚拟内存和虚拟显示器实现西文字符的人机交互,实现西文字符的输入、查找与显示的过程演示,如图1所示。首先,学生在虚拟键盘上选定一个字符,并填写该字符的ASCII,实验将该ASCII的二进制保存在虚拟内存中,然后开始字符查找并显示的过程,最后要求学生填写该字模的前6个字节的十六进制编码。学生完成该实验后,不仅了解西文ASCII码、字形码等多种编码的作用及编码方法,而且加深对二进制编码方法和信息交换等技术的理解,掌握计算机字符编码与信息交换的基本方法,进而掌握计算机信息处理的基本原理,并能充分理解和掌握二进制编码方法并拓展应用。

此外,我们还设计了“汉字编码与汉字库实验”,用于模拟汉字的各种编码的自动转换过程,以及汉字显示所要进行的汉字库查找过程,如图2所示。该实验采用两个设定的汉字“形”和“字”为例,通过学生的输入产生相应的输入码,之后实验自动演示后续编码转换过程。并且要求学生选择不同的字体,之后实验流程将在相应的虚拟汉字库查找该汉字的字模,并在模拟终端显示该汉字。学生完成该实验后,不仅能掌握汉字的输入码、机内码、国标码、区位码的表示和相互之间的联系,而且能了解汉字字模与汉字库的概念及功能,并掌握汉字点阵码、汉字字模以及汉字库的不同概念和应用。

2.计算机网络教学虚拟实验案例

在计算机网络教学中,计算机网络的本质就是实现计算机的互连互通,核心内容是计算机与计算机之间是如何通讯的。重点内容是让学生理解整个过程,进而对相关的知识能够消化吸收,而不是将网络体系割裂为通讯介质、信号类型、协议架构等复杂的知识体系,这种方式或许适用于培养专业的计算机人才,但是不适用于刚刚入学并且充满好奇心的大一新生。因此我们设计了“广域网通信与邮件传输”虚拟实验[6],用于对电子邮件发送过程的网络通讯过程进行剖析,涉及了广域网网络通讯的各个环节的知识点。如图3所示为广域网通信与邮件传输实验的实验界面。

该实验模拟从电脑发送邮件到邮件服务器的过程,分为两个部分,首先计算机到域名解析服务器获取邮件服务器域名所对应的IP地址,然后通过IP路由的方法将邮件发送到对应的服务器。其中覆盖的知识点包括域名解析、IP地址及其子网掩码、邮件服务系统、点到点的通讯、网卡及其数据链路层、端到端的通讯、路由器及其网络层等。

该实验的目的不是强调某一个知识点的基础,而是从系统的角度,让学生理解网络是怎么工作的,各部分功能组件所起到的作用。这样就能以典型的应用背景将计算机网络基础中的主要知识点串联起来,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不仅能够理解相应知识点,而且能够掌握在网络中的作用和意义,促进学生对该知识点的应用能力。

3.计算机体系结构虚拟实验案例

在计算机工作原理与硬件体系结构中,涉及了内存、CPU、寄存器、程序计数器、算术逻辑单元等基本部件,指令和指令系统以及地址总线、控制总线和数据总线的三总线结构。知识点比较多,并且由于计算机的微观结构不可及,导致计算机指令的执行过程高度抽象、难于理解。

我们设计了“一条指令的执行过程”虚拟实验[6],构建了计算机CPU、内存等的实验环境,将涉及计算机指令执行的程序计数器、指令寄存器、通用寄存器、算术逻辑单元、地址总线等不可及的硬件微^结构通过虚拟仿真可视化。同时以加法操作指令为例,通过人机交互的方式,展示了程序分解为指令和指令如何编码、寻址、存储、解码、执行、跳转的全过程。图4为一条指令的执行过程实验取数据阶段的示意图。

三、虚拟实验教学实践

我校面向非计算机专业的理工类学生开设了“大学计算机”课程,学时总数为32学时,教学内容包括计算机信息化基础、计算机硬件体系结构、计算机软件平台、计算机网络平台、多媒体数据处理、数据库技术及应用等。该课程的难点在于学时少、教学内容多,如何在较少的学时内让学生快速理解并掌握教学重点和难点是该课程普遍存在的一个问题。通过应用虚拟实验的教学方式,可以加深学生对教学重点难点内容的理解和学习。

经过教学实践的大学计算机课程虚拟实验教学体系如表1所示,我们从开发的虚拟实验平台中选取了26个虚拟仿真实验,与相关的理论教学内容相结合,构建了一套完整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体系。

总结学生的反馈意见,虚拟实验教学环节有效地强化学生理解重点难点,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激发对专业知识的兴趣等。

虚拟实验方法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具有建设维护成本低,平台扩展性好,利用效率高等优势。将虚拟仿真实验应用于实际教学,能充分发挥两者的优势,整合优质的理论和实验教学资源。教学实践表明,虚拟实验是学生真正理解理论知识并运用于实践的重要保证,有效地解决了大学计算机课程的实验教学问题。

参考文献:

[1]教育部高等学校大学计算机课程教学指导委员会.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基本要求[M].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2016.

[2]李平,毛昌杰,徐进.开展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建设,提高高校实验教学信息化水平[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3,32(11):5-8.

[3]王卫国,胡今鸿,刘宏.国外高校虚拟仿真实验教学现状与发展[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5,34(5):214-219.

[4]北京理工大学“大学计算机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DB/OL].http://.

[5]虚拟实验工场[DB/OL].http://.

[6]李凤霞,陈宇峰,李仲君等.大学计算机实验[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3.

[7]李凤霞,彭远红.虚拟实验方法全面助力计算机教育教学改革[J].计算机教育,2015(17):1.

[8]张春英,赵艳君,谷建涛.构建虚实融合的地方高校计算机实验平台[J].计算机教育,2015(17):2-5.

[9]翟宏宇,赵建平,底晓强等.基于虚拟仿真平台的计算机网络课程实践教学[J].计算机教育,2015(17):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