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计算机基础应用技术

计算机基础应用技术

时间:2023-09-14 17:43:14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计算机基础应用技术,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计算机基础应用技术

第1篇

关键词:技术体系;操作基础;使用基础;基础应用;任务驱动

中图分类号:TP3-4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9599 (2011) 07-0000-01

Computer Applications Basis Teaching in Vocational Schools

Li Yuquan

(Liaoning Fengcheng Vocational Education Center,Fengcheng118100,China)

Abstract:The basic teaching of computer applications to improve the overall quality of vocational students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teaching of basic computer applications should be fully aware of the importance of education.How to understand the characteristics of computer application technology system,and a good grasp of how the teaching system of computer technology,computer applications to teach a good basis for the key.In teaching computer application technology system should be in accordance with a good grasp of basic operations;around the basic application,select the right entry point;to operate the core technology for teaching,and implement"task driven"teaching methods.

Keywords:Technology system;Operating basis;Use basis;Basis

applications;Task-driven

重视计算机应用基础教育意义与导向,对提高学生整体素质中所起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要充分认识计算机应用基础教育的重要性。《计算机应用基础》是一门实践性强、发展很快的课程。但是多年来在教学实践中一直存在如何把握“计算机知识体系”的问题。在“计算机应用基础”中,究竟应该遵循什么样的知识体系呢?在教学中如何把握计算机应用技术体系就非常关键。

计算机应用技术是不同于计算机理论的,是“操作技术知识”。计算机应用技术是以计算机的基本操作为基础,以计算机运用为目的。计算机操作技术有其独立的知识结构和知识体系,我们可以称其为“计算机应用技术体系”。

一、充分认识计算机应用技术体系特点

(一)计算机应用技术可以划分成三个层次。根据《中等职业教育计算机应用基础》大纲的内容要求,结合中等职业学校的教学实际,我们可以将计算机应用技术知识划分为以下三个层次。

操作基础:主机开关、鼠标、键盘、扫描仪、打印机等输入、输出设备的使用。使用基础:操作系统的基本操作与使用(Windows系列)、窗口软件的基本操作等。基础应用:文字处理、电子表格、演示文稿PowerPoint、网络浏览、收发电子邮件、绘图、多媒体的简单应用等。在这种层次划分的基础上,计算机应用技术的网状结构主要体现在“使用基础”和“基础应用”两个层次上。

(二)基础应用技术有广泛的迁移性。由于大量的应用软件是以Windows为平台制作的,所以在计算机应用技术体系中,基本技术的适用范围非常广泛。因此,在针对某一“载体(或称任务)”教学时,应该将其中包含的技术层次剥离开,区分出“操作基础”、“使用基础”与“基础应用”,逐项讲授基础应用的各个技术点,同时规避不要求学生掌握的技术点,作到层次分明、技术点明确、重点突出。这样就能抓住“基础知识和基本操作”并遵循“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展开教学。

二、如何在教学中把握计算机应用技术体系

(一)按照计算机应用技术体系,把握基本操作。从上述的计算机应用技术的三个层次可以看出,其中最基本的内容是“操作基础”和“使用基础”。因此,我们在教学中首先安排这两方面的内容。从“认识计算机”、“Windows基本操作”入手,突破“零起点”学生的学习障碍。同时也为进一步学习“基础应用”打下基础。

(二)围绕基础应用,选好切入点。由于计算机应用技术是网状结构,因此在教学中选取一个适宜的切入点是非常重要的。切入点的选取原则是:包含所需的技术技能,能有效地对学生进行技术训练;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没有技术障碍,符合计算机应用技术体系。按照这样的标准,我选取了“访问因特网”作为教学的切入点。

“因特网”作为信息时代高科技的产物,知识含量极高,原理和技术复杂,但“网络浏览”的操作技术含量并不高,其主要内容是“网络浏览器”的使用。摈弃计算机理论知识体系,依照应用技术体系,“网络浏览器”的使用是基础应用内容,因此我选取“访问因特网”作为应用技术知识的切入点,教授网络浏览知识的同时,完成“窗口软件的基本操作”等技术点的教学。

最主要看是想达到什么样的目的,针对的对象层次如何,其实在内容上大家都差不多,最主要是能针对目标不同的不同人群,而在相应的设置上所做的调整,将对象的知识水平和教学目标结合,对相关的知识有序的排列、组合,使各章节的内容既相互衔接,又相对独立,这就需要教师对内容有充分的了解,而且对计算机相关知识也有所实践。

(三)以操作技术为教学核心,落实“任务驱动”的教学方法。中等职业教育计算机应用基础中的教学核心是操作技术,通过操作技术的教学,达到使学生了解和掌握计算机应用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具有应用计算机的初步能力的目的,并以此提高学生的科学文化素质,培养团结合作精神,为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初、中级专门人才服务。我目前正在探索一种适应于当前学生学习状况的《计算机应用》的教学方法:即以应用为驱动,在应用中学习。我们打算先从学生最感兴趣的方面(如上网、游戏)等方面作为切入点,让学生在上网过程中学会文字输入、文档编辑、文件存储等计算机应用的基本知识。操作技术的教学要求:可操作性强、步骤明确、指示到位、结果稳定。鉴于这样的教学要求,我们在教学中,大量采用图示、多媒体教学。对操作步骤采用“步骤图示法”,这种连环画式的图示方法,明确的指示操作过程,使教学形象、生动,增强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可操作性。通过这样针对任务的具体操作,切实落实“任务驱动”的教学方法,以求达到好的教学效果。

综上所述,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知识体系是“技术体系”,“任务驱动”的教学方法,不是回避难点的权宜之计,而是科学的、符合计算机应用技术知识体系教学方法。遵循这一系统,就可以把握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的“双基”和教学脉络,达到教学的系统化、科学化。

参考文献:

[1]郭艳玲.计算机基础教学方法的探讨[J].

[2]魏慧彩.计算机专业模块化教学方法初探[J].

第2篇

关键词:自控能力;计算机应用技术技能;自主学习

中图分类号:TP3-4;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7712 (2014) 12-0000-01

随着计算机应用技术快速发展,给人类的各项目工作带来了便利,已经成为推动全球社会经济发展模式的重要引擎。计算机应用技术具有非常强的实践性、实用性、灵活性、更新快及复杂性等特性。然而,对于在校语言类专业大学生来说,计算机应用技术非常薄弱,计算机课程少,学习课程紧张、各项活动众多等现象,在这几年有限时间内,如何培养自己的计算机应用技术学习技能和应用实践技能,同时,还要在不影响其专业课程的情况下,必须利用空闲时间去自主学习计算机相关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不断提高计算机应用技术水平和自身综合素质。

一、在校语言类专业大学生学习计算机应用技术技能面临的问题

(一)开设计算机课程少:在全国来说,现实情况下,语言类专业课程规划只有一两门的计算机基础知识课程,已经无法满足在信息时代下的工作、学习、生活环境,是当前语言类专业大学生普通存在的思想困惑,想去参加计算机相关课程学习,但途径有限。

(二)在校学习时间有限:对高职院校的语言类专业大学生,在校的时间只有2.5年,最后半年就要走上社会实习;对本科院校的语言类大学生,在校的时间只有3.5年,最后半年也要走上社会实习。在校期间,有本专业的各项课程和各项目活动,所剩下的课余时间非常有限。

(三)自控能力不强:在校大学生,正处于青春时间,喜欢玩和追求新鲜事物是这个时期最大的特性,不能合理规划自己的时间。

总之,随着物联网、智慧地球、智慧农业、云计算、BIG DATA、微信等计算机应新用技术出现,给我们带来发展的巨大机遇。在校的大学生如果不利用空闲时间自主学习计算机应用技术,不给自己设定下目标。不提高自身的计算机应用技术技能,那以后,很难适应我们人类所处的信息时代,给自己的生活、学习和工作带来极大不便。

二、在校语言类专业大学生自主学习计算机应用技术技能的现状

(一)开设计算机课程少的现状:语言类专业有其自身的课程规划和设计这是不争的现实,是语言类专业人生培养设计的合理所在,这是所有非计算机专业的常规课程规划的合理性。我们国家需要大量的非计算机专业人才,开设计算机应用技术课程少,也是其合理性所在。由于人类所处的计算机信息时代,计算机应用技术已经进入各行各业,成为生产力,计算机应用技术已经很好服务于社会经济的发展,对于个人的计算机应用技术技能也提出更高的要求。

(二)在校学习时间有限的现状:无论是高职院校还是本科院校的语言类专业大学生来说,在校学习时间非常紧,本专业课程多,强度大。还有各项目活动也会占用一定时间,所以给学生自身剩下的课余时间不多,在这有限的课余时间里还要去学计算机应用技术知识外的其它知识,可想而知,在校语言类专业大学生学习计算机应用技术的时间真是少得可怜!

(三)自控能力不强的现状:对在校的语言类专业大学生,都要面临这个年龄段的基本特性:正处于青春时间,喜欢玩和追求新鲜事物,自控能力不强。进入大学后,不同于初高中时期要老师经常监管,现处于自主能力状况。要通过自己的个人自控能力去面对大学生活,要去自主学习,培养自学能力。在校的语言类专业大学要加强自控能力去自主学习计算机应用技术技能,在学习本专业课程的同时,也要自主学习计算机相关知识和技能。

总之,在校语言类专业大学生自主学习计算机应用科学技术技能所面临的现状和困惑,主要还得看自身是否有意力去面对,去合理安排自己的时间去不断学习。只要通过自己努力和不断自主学习计算机应用技术,计算机应用技术技能会不断提高,个人综合素质也同时也得以提高。

三、在校语言类专业大学生自主学习计算机应用技术技能的实现

对于在校语言类大学生实践自主学习计算机应用技术技能的实现,课堂上已经无法满足了,只能通过个人利用课余时间去自主学习。

(一)充分利用课余时间。时间就是生命,浪费时间就等于浪费生命。在有限的课余时间里合理安排自己的各个事项,把课余时间充分利用做到最大化。只有不断自主学习计算机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才能不断提高计算机应用技术技能。

(二)通过多种渠道去获取。通过多种渠道去获取计算机相关知识,如:网络、电子图书馆、智能手机等等。或参加计算机相关方面的技能比赛,为赛带练,不断促进,通过大量的动手去实践完成一些计算机应用技术的操作,不断加强自身的能动性。不断提高计算机应用技术操作技能。

(三)多练多做。计算机应用技术具有实践性强的特性,在有了一定计算机理论知识,同时把这些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技能。或通过模仿,不断分析,到最后完成自己的任务和项目,以及达到创新。从易到难,借助多种平台去实践自主学习计算机应用技术,在学习的过程会遇到很多困难,但要面对困难不要轻言放弃。总一天,你会成为一个计算机应用技术高手。

总之,计算机应用技术更新极快,因此,对于在校语言类专业大学生必须学会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掌握自主学习的能力,才能适应信息时代的冲击。同时,对于走上社会的语言类专业的大学生,也要不断加强计算机应用技术知识和技能的学习,也为适应职业变化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打下基础。以良好的计算机应用技术为手段,结合语言类专业结构性质,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技能水平。为以后人生道路不断更上一层楼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张泽华,王继兴,梁洁.非计算机专业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内容改革探讨[J].计算机光盘软件与应用,2013(17).

第3篇

在信息化时代背景下,企业进行计算机应用技术与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性逐步凸显。基于此,本文将对企业计算机应用技术与信息化建设的概念以及其重要性进行分析,并详细探讨优化企业计算机应用技术与信息化建设的策略,希望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关键词】企业计算机应用技术 信息化建设 研究

1 企业计算机应用技术与信息化建设概述

1.1 企业计算机应用技术与信息化建设的概念

企业计算机应用技术及信息化建设主要指的是利用现代化技术,如网络技术以及计算机技术等,来充分利用与开发相关信息资源,并将该类资源应用于企业产品的研发以及生产管理当中,从而促使企业生产成本降低,管理更为规范化,进而实现企业的经营、决策、生产以及管理的效率与质量的提升,以及企业综合竞争力以及综合效益提高的目的。

1.2 企业计算机应用技术与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性

1.2.1 有利于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提高

在科技信息化高速发展的今天,企业计算机应用技术与信息化不但能够有效增进企业信息交流与传递,提升企业生产经营运行效率,而且还是企业实现跨所有制、跨行业、跨地区经营的基础。不仅如此,通过企业计算机应用技术与信息化建设的应用还能让企业有效、快捷的获取更多的信息资源,以便于更好的进行资源开发与利用,并吸引更多的合作伙伴,改善企业的管理与发展。

1.2.2 加强企业外部的沟通

企业外部沟通主要指的是与竞争对手、行业伙伴、政府以及市场等外部环境的信息交流和传递。当前是信息发展时代,在市场竞争中,快速掌握第一手信息可以帮助企业获得财富的主动权,并迅速抢占市场先机。所以,现代化企业应当充分重视计算机应用技术与信息化建设,并结合企业自身优势、特点以及发展趋势来针对性的收集市场相关信息,有效获取市场情报,在知己知彼的基础上不断进行企业的改进与创新。

1.2.3 促进企业内部信息交流

如果一个企业内部信息交流不畅容易导致企业内部决策与信息执行与传递受阻,大大降低了企业运行效率,甚至会导致企业蒙受巨大经济损失。而计算机应用技术与信息化建设则能够通过局域网或联网实现信息的交互处理,有效连接企业各个部门,增进企业内部间的信息交流,从而在整体上提高企业运行效率。

2 优化企业计算机应用技术与信息化建设的策略

2.1 立足企业实际科学制定建设计划

企业计算机应用技术与信息化建设首要步骤即为全面把握企业的战略发展目标,并明确进行计算机应用技术和信息化建设的初衷,且通过此需要完成什么目标、具有什么发展前景等。其次,切实掌握企业现状、发展环境等内容,并与企业信息化需求、重要业务流程等进行综合考虑。再者,应客观分析企业的优势与劣势,正确预测出企业将面临的挑战与机遇,以确保所制定出来的计划具有完整性与前瞻性。最后,对上述几方面因素间的内置联系进行宏观把握,并通过信息建设表现出来,以促进企业资源的优化配置,让所制定的计划能够有效促进企业战略目标的实现。

2.2 正确掌握企业计算机应用技术和信息化建设的重点

在企业计算机应用技术和信息化建设过程中,企业信息化水平的高低并非仅仅依靠企业先进的信息技术,更多的是由企业工作人员应用计算机技术以及信息的能力高低决定。在实际过程中,大部分企业均往信息化建设投入了大量资金,这固然无可厚非。但需要明确的是,人具有信息创造的能力,而技术自身是没有的。所以在建设过程,企业应当正确掌握重点,注重专业信息技术队伍的建设,全面提高企业工作人员应用计算机的能力,从而让计算机应用技术与信息化建设切实为企业的经营、生产与管理服务。

2.3 找准企业信息化的突破口

在寻找企业计算机应用技术和信息化建设突破口时,应当坚持从里到外、由上至下的原则来进行。不过,由于企业不同,其发展也会出现不均衡的现象,从而导致所出现的问题也各不相同。但总体而言,突破口的寻找可从企业自身优势或是生产经营的瓶颈着手。从企业自身优势着手能够有效提升信息化建设的成功率,效果显著;从企业生产经营瓶颈着手能够有效增强企业生产经验的薄弱环节,从而有效提升企业整体发展水平。

2.4 完善企业运作机制

由于企业的计算机应用技术和信息化建设并非一朝一夕可以完成,所以,企业应当建立起企业决策管理机构,机构内部人员应当包括计算机专家、系统分析专员、管理人员、运筹专家以及相关规划专家等。并且,还应完善相关准备工作,确保投入资金充足,避免由于资金缺乏而导致建设M度拖延的情况发生。所以,必须全面分析企业财务、技术以及经济等方面情况,并科学编制建设预算,积极拓宽融资渠道,以确保建设资金充足。此外,还应加强各项基础管理工作,一是加快建立企业电子商务网站;一是有效构建企业管理信息系统。

2.5 提高企业工作人员计算机与信息化技术应用能力

根据上文分析可知,企业工作人员计算机与信息化技术应用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企业企业计算机应用技术和信息化建设分配的高低,所以,企业必须加大对计算机应用与信息化人才的培养力度,积极加强对外交流、加大员工培训、积极引进先进专业计算机专业人才来培养起一支既精通计算机应用与信息技术,又善于管理的高素质人才对外,从而对企业计算机技术与信息化建设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3 结束语

总而言之,信息时代背景下,市场环境竞争日渐激烈,企业要想提升自身综合竞争力,必须要进行计算机应用技术以及信息化建设,并以此来加强企业外部的沟通、促进企业内部信息交流,进而实现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提高。在建设过程中,企业应当以企业实际为基础,科学制定建设计划,正确掌握企业计算机应用技术和信息化建设的重点,找准企业信息化的突破口,完善企业运作机制,并全面提高企业工作人员计算机与信息化技术应用能力,从而全面推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柴文慧.对企业计算机应用技术分析及信息化建设的探究[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09).

作者简介

葛晓叶(1983-),女,山西省大同市人。现为山西大同大学教师。

第4篇

1、计算机应用技术的现状

目前,计算机应用技术在各个领域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比如电子产品愈发的普遍创新,计算机教育走进了城市到乡村的各个人们生活中,商业企业用户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通过互联网与世界接轨获得资讯信息,我们用计算机进行各种各样的娱乐活动,比如上网聊天,打游戏,查资料,听音乐看电影。我们还用计算机进行数据的储存,监视监控,开发软件与实验室创新处理等。计算机应用技术使我们的生活真正开始与数字化接轨,与信息化接轨,让我们体验到了人工智能带给我们的便捷与方便。而从教育角度看,目前,各大城市的孩子从小学开始就从事计算机教育的学习。孩子们从小就通过学习计算机提高自身的思维活动与判断能力。由此看来,计算机技术已然将我们领进到一个自动化的年代。计算机技术的发展还需要我们不断的探索与研究。

2、计算机应用技术的探究

2.1计算机应用技术的探究思路与方向从目前计算机应用技术在我国的发展历程来看,其主要研究的方向有汉语言文学信息处理技术,计算机CAD制作图形与图形处理学技术,多媒体技术等。这些技术都是应用电子计算机的相关软件功能与设置属性为有需要的人们提供相应的服务与帮助。首先汉语言文学信息处理技术是指应用计算机处理我们不方便阅读的中文信息,使之变成我们易于理解与掌握的汉语言文学,利用的则是一套以中文为主的信息处理系统。图形制作与处理技术是指应用计算机图形处理软件将用户的图片处理的更加清晰,按照用户的需求制作一些立体图片,或者将图片进行效果增强红眼修复合并抠图等。这种技术在所有计算机应用技术里是最重要且最成功的一套技术,它经过不断的发展与实践,目前已经取得了非常突出的成就。而多媒体技术则是一项丰富我们业余文化生活的一项技术,用户通过计算机的音响设备,视频设备,听音乐看电影,制作影音动画,电影剪辑,PPT制作,使人们更加直观的感受到多媒体在我们生活中的应用,丰富了传媒内容的信息传递。

2.2计算机应用技术的界定计算机应用技术的学科界定主要分为八个方面。分别为计算机数学基础、计算机应用基础、C语言程序设计、计算机网络基础、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基础、计算机操作系统原理、计算机图形图像处理与网络安全技术与防范。其中专业的核心课程主要有Vf数据库应用,程序设计,JAVA程序设计,网页制作和FLASH动画制作五个学科。当前,在计算机技术应用的迅速普及和网络飞速发展的形势下,数字、文字、符号、声音、图像等各类信息是我们人类生活、生产中经常会接触到的。因此,加强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人员时间能力的培养,提高技术人员的专业课程实施成绩与学习质量,扩展专业知识,多选一些公共选修课,增加综合素质的提高,提高技术人员的知识,能力,素质,让其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是十分紧迫与重要的。

3、计算机应用技术的发展趋势

3.1高性能计算机的发展高性能计算的发展是计算机应用技术发展中必要的一个趋势。因为高性能计算机的出现,会使得未来的计算机向更加微小,高速,高性能的方向提高。其中有待实现的是纳米计算机和量子计算机。众所周知,纳米技术与量子技术都是集超小型超高性能与一身的技术,它可以让计算机技术以普通计算机速度的十亿倍高速运转,并且以最快的速度进行数字运算,逻辑操作与信息储存和处理。因此,高性能计算机的发展在未来具有很大的应用前景,因为这种技术包含更多的智能成分感知能力思考能力与判断能力,新型储存器可以镶嵌于计算机内部然后以每立方厘米储存十TB的容量达到永久性储存。这样一来,永久性储存的问题也就解决了。这些高性能计算机技术的研发与完善,将为人类跨向更加美好的明天提供无穷的力量。

3.2智能巨型化计算机的发展计算机智能化与巨型化的结合也是未来计算机技术的发展趋势。因为智能化是当前计算机最应该具备的技术,也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最需要的技术。智能化可以使计算机在现代科学基础之上模拟人的思维逻辑过程与人的感官行为,代替人们进行日常的听说读写想等一些行为过程,预先设置好相关的运行属性与设施,加强计算机的防护与检测能力,从而增加计算机的判断与逻辑推理能力。方便于人们的生活。而巨型化计算机技术的研发则是注重巨型计算机的包容量大,运算能力强,功能强大的特点,它与微型计算机并不矛盾,各有各的优势。巨型计算机的储存量可以达到每平方厘米100TB的容量,运算速度可以达到每秒几百亿次。其运算速度准确,速度之快是未来计算机最应该具备的性能。也是满足人类需要最有效的能力。

4、结语

综上所述,在未来的发展中,计算机应用技术必将成为网络计算时代的中心,这不仅仅是一种技术现象更加是我国社会经济军事科技不断发展的现象。计算机技术在人们的工作和生活中所发挥的作用已经越来越明显,它大大加快了我国社会信息化的发展,其应用频率也会越来越普遍。由此可见,计算机技术的发展趋势具有很广远的前景,计算机应用系统也将会得到更大的发展空间。计算机与网络遍布世界的各个角落将不再是梦想,社会信息化智能化也不再是梦想。因此,不断地进行计算机技术的探究与发展是我国在未来科技经济建设中所必须注重的。王为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黑龙江哈尔滨150000参.

作者:王为单位: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第5篇

关键词:计算机技能;自主学习;自主学习能力

中图分类号:TP3-4

随着计算机的普及及其技术的日新月异,计算机应用技术已经进入各个行业,发挥其重要作用。计算机应用技术课程具有很强的综合性,兼有基础文化课程、劳动技术教育和职业教育的特点,也兼有学科课程、综合课程和活动课程的特点。然而,对于高职院校的语言类专业大学生来说,现实情况下不可能同计算机专业大学生开设那么多的课程,没有计算机老师精心的指导和教导,所以必须利用空闲时间去自主学习计算机应用技术。

所谓“自主学习”,指学生自己作主,通过自身的活动,自主的探索来获取知识,掌握学法的一种学习行为。自主学习有以下三方面的含义。第一,自主学习是指学习者指导和控制自己学习的能力,比如制订学习目标的能力、针对不同学习任务选择不同学习方法和学习活动的能力、对学习结果进行评估的能力等。第二,自主学习指学习者对自己的学习目标、内容、方法以及使用的学习材料的控制权。通俗地讲,就是学习者在以上这些方面进行自由选择的程度。第三,自主学习是一种学习模式,根据自身条件和需要制订并完成具体学习目标的学习模式。当然这种学习模式有两个必要前提,即学习者具备自主学习的能力和教育机制提供自主学习的空间。

引入自主学习理论知识,大胆实践,积极探索高职院校语言类专业大学生计算机应用技术自主学习开展实施。

1 语言类专业大学生计算机知识和技能的现状和困惑

现实情况下,语言类专业开设有《计算机基础知识》、《办公自动化》等一些非常基础的计算机知识,已经很难满足日常应用,影响在校生的日常学习、活动。而给语言类专业大学生带来很多困惑。21世纪是信息时代,是网络时代,我们无时无刻都去面对计算机时代。在校的大学生如果不利用空闲时间自主学习计算机应用技术,不给自己定下目标。不提高自身的计算机应用技术技能,那以后,很难适应我们人类处在信息时代、计算机时代中,给自己的生活、学习和工作带来极大不便。

2 语言类专业大学生自主学习计算机知识和技能的探讨

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潜意识,促进学生终生学习理念的形成,让学生知道与时俱进,主动学习,不断更新知识和技术,跟上21新时代的步伐。为此,个人认为,在课堂理论教学和教学实践过程中,如何培养起高职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比起简单地掌握课堂知识的技能更为重要。

计算机应用技术相关课程是操作性、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在应用过程涉及到很多应用技巧和方法,如果按照传统普遍的计算机教学形式,以“教师先示范―学生跟着操作演练―教师最后总结”这样的传统模式进行教学,课堂上学生只能被动地跟着教师进行操作练习,表面上学生可以跟上教师教学步伐,能顺利完成教师指定的课堂练习,但无法灵活地掌握计算机的应用技巧和方法,一到现实生活应用中来,就往往记不起所学的知识和技巧,不知道如何下手了。与此同时,计算机的课堂教学知识不能代表最前沿、最新的计算机技术,如果学生只停留在课堂的操作训练中,而没有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力,是很难掌握计算机的学习技巧和规律,遇到更新的计算机应用软件或硬件时,便不知所措,为自身综合素质带来不利。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应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以学生为主体,而教师课堂教学给予引导、协助学生自主学习,而不再是知识的灌输者。教师的主要职责在于指导学生“如何学”,引导学生“会学”。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主宰自己去学习,体现“自主学习”的教学模式,充分调动起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让他们知道,学计算机,必须具有自主学习的能力,才能跟上计算机、信息时代快速发展的步伐。而对于语言类专业的高职院校的学生如何学习计算机应用技术,如何提高计算机应用技术自主学习能力和意识,应该采用以上“二者”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和技巧。

个人认为也可以采用一些方法和技巧:

(1)加强实际实践应用能力的培养,让学生学会学以致用计算机应用技术技能,注重加强计算机应用技术技能水平的熟练程度,从而不断提升的自身的实践能力,需要在不断地实践练习和使用中才能体现出自己所掌握的技能水平。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们应该注重结合现实,设置一些与人们日常生活、工作所涉及的典型工作任务,让学生提高学以致用的认识,懂得学好计算机应用技术技能不仅是工作生活的需要,也是现实信息时代人与人交流和工作的需要。从而培养他们主动学好计算机的替意识,增强学生自身的自主学习的意识。

(2)让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和技巧,保证学生自主学习的效果,现实中高职学生的各方面基础较差,常常在面对计算机应该技术学习新的知识点时,常常容易因困难而退缩,也可能因此而失去尝试自主学习计算机应用技术的自信心,无法深入去学习,易造成半途而废。这是普通存在的现象。因此,我们教师在教学中应按照高职学生的特点及实际情况,设置计算机应该技术课堂教学难度应由低到高、由小到大的学习工作任务,充分调动起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和主动性。同时,要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计算机应该技术的学习方法和技巧,指导学生面对困难、克服困难,进一步提高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促进高职学生自主学习计算机应用技术技能的效果,才能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的长期发展和进步。

(3)激励方法和手段,及时给予评价学生,促进老师教与学生学的双边互动,提高学生自主学习效果。课堂教学中应注重利用一些有效的激励手段和方法,及时评价学生的成绩和成果,让学生感觉到不断在进步,自己的能力也不断提高。同时,我们教师也应及时指导学生进行学习反馈,让学生及时发现自身学习的不足并促使其改进。而对于高职院校语言类专业的大学生在计算机应用技术技能自主学习过程中,学生往往不清楚自己的学习方法、学习结果是否正确,从而影响了自主学习的质量,也同时让学生经常处在是与否的学习环境中。因此对于语言类专业的高职学生要及时的学习反思,遇到知识困难可以不断向别人请教。同进通过计算机书籍和网络平台不断自主学习,及时修正错误,避免学习的盲目性,从而提高自主学习的效率。总之每个人的自身情况不同,自主学习的方法和技巧也有一些小的不同!只要通过自己努力和不断自主学习计算机应用技术,计算机技能不平会不断提高,为以后打下基础。

计算机应用技术更新周期在不断缩短,因此,对于语言类专业大学生必须学会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掌握自主学习的能力,才能适应计算机、信息时代的变化。同时,自主学习能力对语言类专业文化知识的学习和职业技术能力的学习也有积极地推动作用。所以,在教学中,通过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让学生学会学习,让学生具有职业能力的同时,也为适应职业变化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打下基础。以良好的计算机应用技术手段,结合语言类专业结构性质,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技能水平。为以后人生道路不断更上一层楼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李桃,杜勇钢.如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S2.

[2]王凡.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教学方式初探[J].学周刊,2011,05.

[3]张晓河.浅谈在计算机教学中实施自主学习的教学模式[J].甘肃中医学院学报,2008,05.

[4]李永辉.浅谈计算机文献阅读习惯对自主学习计算机知识的提高[J].无线互联科技,2012,11.

第6篇

    该文围绕“中医药院校硕士研究生毕业学位论文计算机应用技术应用现状”,以数据库技术、数据仓库技术、数据分析技术、数据挖掘技术为主题,从数据管理、数据分析和数据挖掘三个角度设计调查表,以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09级国家统招硕士研究生、本硕连读生毕业学位论文为数据源开展调研工作。

    1总体情况

    排除应用软件使用的情况,94.6%的学生能运用计算机应用技术解决毕业课题研究的关键问题。计算机应用技术已成为学生毕业课题研究不可或缺的核心技术。结合计算机应用技术,学生的基本科研思路为:数据采集数据分析结果解析形成结论。总体而言,在研究生毕业课题研究过程中,技术应用水平不容乐观,严重影响研究成果的整体水平和论文的整体质量,“专业与计算机应用技术相互融合”的创新思维与意识不强,相应的创新能力与科研素养亟待提高。

    2具体分析

    首先,在数据管理方面。“数据库系统设计”理论知识短缺,“数据库基本概念与设计原理”不清,“小型数据库管理系统软件”(如MSAccess)应用率高。部分学生错误地运用数据库基本概念,将SPSS数据文件(或Excel文件)误称为数据库,或将单一的关系表称为数据库系统。从学生科研数据资源建设角度,高质量、可持久的资源管理意识严重不足,无法有效地为学科未来科研工作服务,无益于提高科研数据再利用价值以及毕业课题进一步研究价值。其次,在数据分析方面。借助软件工具(如SPSS软件)进行“简单的”统计分析居多(如频数分布、t检验、卡方检验等),缺少系统、科学地运用数据分析方法的意识,如利用多维度、多层次数据分析技术,获取更为丰富、有价值的数据处理结果,尚无一例。第三,在数据挖掘方面。学生缺少“利用数据挖掘技术获取未知的规律与知识”的科研意识,即欠缺“数据深度利用”意识。数据挖掘技术应用过于“单一化”(如仅限聚类分析),“结合数据量特点,恰当地综合运用数据挖掘技术”能力不足。数据挖掘基本理论水平与实践能力严重欠缺,存在“仅知技术、不明原理”,“仅见结果、不懂解析”等不良现象。最后,在实际应用过程中,部分学生存在着“从众”现象,即受到上届(或同届)学生的影响,跟从大众的科研思路和行为。例如研究目标与方法雷同、研究题目类似,导致批判与创新精神不足,严重影响课题研究的创新性。上述情况反映出学生在与自身科研领域相结合的计算机应用技术理论基础及其实践能力方面存在严重不足,科研能力有待提高,适应新形势的计算机基础教育改革势在必行。

    新时期研究生教育的一个重要任务是以培养研究生科研创新能力为根本,提高学生的学术水平和科研能力。中医药院校研究生计算机基础教育改革应以“专业与计算机应用技术相互融合”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培养为主线,从培养目标、课程设置、教材建设、教学改革、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探索适合新形势要求的中医药院校研究生计算机基础教育改革方法与途径,探寻当前中医药院校研究生计算机基础教育质量问题的有效解决办法。

    1人才培养目标

    面向知识经济时代和中医药现代化,计算机应用技术已经成为中医药领域高层次人才知识结构中的关键部分。中医药院校研究生计算机基础教育的目标应为:通过与专业领域相融合的计算机应用技术知识和能力教育,培养学生“利用计算机应用技术发现、提出、分析、解决专业领域问题”的“怀疑性”思维能力、“开拓性”创新能力和“技术应用性”实践能力,使学生能够成为适应中医药现代化的“专业与计算机应用技术相互融合”创新型人才。上述培养目标是计算机基础教育其他改革内容的基准。

    2课程设置

    中医药院校应依据计算机基础教育课程设置特点[8],形成地位明确、特色突出、内容实用的课程,完善中医药高层次人才知识结构,培养基于计算机应用技术的创新能力。首先,在课程地位方面。中医药院校必须积极加大该类课程的重视度,确立课程的基础性地位,将其设置为公共基础课程。这是实现上述人才培养目标的基本要求和根本保障。其次,在课程名称方面。该类课程名称应充分体现中医药特色和培养目标。如中医药信息分析与数据挖掘(traditionalchinesemedicineinformationanalysisanddatamining)。由此可知,该课程旨在培养高层次人才的中医药信息意识与素养,培养学生对专业领域数据信息进行获取、整理、存储、积累、利用以及知识发现的思维能力和实践技能,拓宽学生的未来科研思路。第三,在课程教学目标方面。通过课程教学,使学生明确计算机应用技术在中医药领域中的重要地位,掌握数据管理、分析与挖掘技术的基础理论知识及其在中医药应用领域中关键技术的基本实践技能,为计算机应用技术在中医药领域的应用与研究提供一定的方法和手段,培养学生对专业领域数据进行整理、存储、分析和再利用的思维能力和实践技能。

    3教材建设

    目前,面向中医药院校研究生计算机基础教育的计算机类教材甚少。现有教材存在内容系统性较差、基本知识点短缺、实践案例特色不明显等缺陷,难以满足课程教学要求。在未来教材建设过程中,此类教材编写应树立“中医药创新型人才培养”基本理念,紧密围绕中医药信息分析与数据挖掘的核心技术,具备内容精炼、实用性强、难度适宜、案例丰富、特色鲜明等特点,不仅要适合作为中医药院校的高年级本科生、研究生计算机基础教育课程教材,也要适合从事相关研究的专业技术人员阅读。

    4教学改革

    目前,中医药院校研究生计算机基础教育依然延续本科生教学模式,“重理论、轻实践”,“重灌输、轻培养”,难以适应高层次人才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培养,必须积极转变教育观念,合理规划教学内容,推动教学资源建设,改善实验教学条件,注重研究性教学。课程教学须适应研究生的学习特征,采用恰当教学方法,开展研究性教学。通过启发式、发现式、案例式、研讨式等教学法,调动学生独立思考和逻辑思维能力,开展“个体与团队融合、学习与研究并存”教学,培养学生批判和创新精神。挑战性研究课题应融入教学过程中,培养“怀疑性”思维能力、“开拓性”创新能力和“技术应用性”实践能力。教学设计应注重质疑性教学环节。如以问题和案例为引导,结合技术的基本原理,剖析问题的实质和案例的研究目标、方法及其结果,并利用启发式和研讨式方法,提炼研究缺陷,培养学生理性精神和实证精神。实践教学体系建设是课程教学的前提和基础[9]。中医药院校研究生计算机基础教育应积极注重丰富、系统的相关研究文献和科研数据积累及运用,建设开放式、软硬件完善、特色鲜明的中医药信息实验室,构建网络教学平台。

第7篇

关键词:计算机;应用技术;企业信息化;应用

随着我国的社会经济不断地进步,科技领域也得到了不断地突破与发展,其中计算机的应用技术已广泛地应用于社会的各个角落,并发挥着无法取代的作用。因市场竞争日益加剧,很多公司关于计算机技术也保持了更大的关注与重视,一些企业在不断地实现信息化的建设过程。而计算机的应用技术可以更好地促进企业信息化的建设进程,为此,有必要深入地探索计算机的应用技术在企业中的有效应用,以提升企业的综合竞争实力。

1关于计算机应用技术的含义

现阶段,随着社会的发展,计算机应用技术己经被大量运用于很多的领域里。关于计算机的应用技术其基本的含义可以理解为:这项技术应用了计算机相关软件本身的性能,为人类工作与生活带来可靠性、便捷性的服务,计算机具体良好地掌握与运用每一款软件的所有性能以及属性,进而为人们提供优质的服务。所以,人们当前已经对计算机的应用技术产生了强大的依赖性,也表明了这一技术产生的重大意义。现如今,为更好地符合社会不断发展的需要,相关工作人员着力对计算机应用技术进行进一步开发和推广。总之,计算机的应用技术极大地推动了国家的现代化水平。

2关于计算机的应用技术于企业信息化的意义

随着人们对计算机应用技术的普遍应用,公司的自动化办公程度也有了很大的提高。(1)各个公司可以利用很多的智能设备进行实时性有效性地对公司内容的经营信息加以更新,免除了公司由于市场信息在搜集过程产生的滞后性引起的企业战略方式确立的偏差,提升了企业基础性信息的精确度以及实时性,确保了公司策略的合理性。(2)这样的办公自动化的发展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工作数量,并且达到了完全自动式的办公效果,又为公司节约了不小的经营与管理方面的成本投入。(3)计算机技术是一项智能化的技术,在公司的信息化建设中可以进一步对业务的流程进行改进,对于公司进行有效地人员、物资等方面的调度工作带来了技术支持。进而推动公司的工作质量与效率的提高。(4)计算机的应用技术有利于公司的信息化程度地提高,为企业的电子商务平台提供强大的信息支持,同时,对于远距离的办公带来保障,从而强化了公司生产运行的灵活度。

3企业的信息化建设过程对于计算机技术的应用探讨

3.1企业的生产方面

当前,公司的生产与发展离不开计算机技术,将计算机的高新技术引进企业的生产过程中,可以有效地提升生产环节的自动化,且给公司的流水线生产的方式过渡到自动化生成带来了可靠的支持,促进了生产制造的工作效率与产品的质量。总之,公司建设信息化的工程中,主要是依托于计算机的应用技术,以及一些微电子技术、模拟技术或者自动控制技术等,进而逐步地达到关于公司的生产过程自动化,以及生产控制的智能化,建立关于公司流水线生产过程的实时监控系统,以最大化地提升生产制造的效率与产品的质量。此外,在对企业的相关产品与工艺加以进一步地研发过程中,技术员还应当熟练CAD、CAPP等计算机相关软件的应用技术,为企业的信息化建设打下坚实的基础。

3.2企业的经营方面

我国的经济体制的进一步健全的情况下,各个公司的管理者在经营中已逐渐挣脱了以往封闭型管理方式,而转向了开放形的管理模式来制定企业的经营策略,这就会引起公司易遭到市场经济的体制和信息化形势的制约。这样,公司为创造更大的经济目标,占据更为广阔的市场,需将公司的供应链具体的情况进行控制,而且关于采购、运输、制造、储存以及营销等工作流程展开有效地管理与改进。因此,公司相关机构在工作中引入计算机的应用技术,利用局域网、互联网以及数据库等要关技术进行了公司的管理,进而达到关于供应企业、生产者还有服务企业促进服务信息的协调性,保障公司可以实时掌握有效地的需求,同时以此为依据对于供应、销售以及服务等工作进行合理地整合,提升每项环节的效率与质量,有利于公司取得更大的经济效益。

3.3企业的管理方面

随着企业改革的深化,我国的很多企业的构成已发生了较大的更新与优化,企业的管理不断地系统化与科学化。近年来,随着国家开放程度不断地深入,还有市场经济的发展,公司的管理常面对着庞杂的信息。这就给工作人员增大的工作量与压力。为解决这一问题,提高公司的管理质量与效率,相关的工作者引进了计算机的应用技术,进而对企业管理相关的信息加以快速有效地采集、整理、筛选以及处理,进而为公司管理者减轻了负担,同时保障了工作的质量。近几年,在计算机的应用技术的推广之下,企业建立了资源规划、信息处理体系、决策的支持体系等企业的管理信息化技术,增加了企业管理的科学性。例如,某食品连锁店为推动企业的全面发展,在其连锁店面内部安有监控的摄像设备,并利用网络系统为管理者可以实时地调取监控内容,针对具体的问题进行及时地调整与解决,保证了各个店面良好地运营与发展。这样,计算机的应用技术给企业的远程化管理提供了巨大的技术支持。

4结束语

在信息时代的今天,公司的运营、管理与发展面临着复杂的内容,为了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有更大的优势,创造更好的经济、社会效益。企业的管理者与工作人员应当深入地探索计算机应用技术,并针对企业的实际情况加以应用,进而建立健全企业的信息化系统,为企业日常的生产经营与管理提供良好的技术保障,如促进企业生产线的自动化生产与管理、推动电子商务等营销模式的发展,还可为办公的自动化与远程化带来可靠的技术支持,从而提升了企业的信息化水平,促进企业更好地适应日益复杂的市场竞争环境。

参考文献

[1]廖冰峰.在企业信息化中的计算机应用技术分析[J].信息记录材料,2017,18(08):82-83.

[2]吕丰秀.计算机应用技术在企业信息化中的应用[J].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2016(24):161.

第8篇

[摘 要]计算机应用 发展现状 发展趋势

中图分类号:TU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6)10-0227-01

当今社会,计算机应用涉及到了数据处理、家庭和办公自动化、远程信息控制和信息系统构建等多中领域,分别需要不同的技术支撑和技术应用范围。而如何有效的掌握知识,促进能力,拓展创新,是推广和使用信息技术的必由之路。

从计算机的发展历程看,也是知识和技术应用不断推陈出新和过程,随着多媒体技术和信息高速公路技术的出现使用,计算机的功能更大的被发掘出来,甚至在某些方面取代了人工,成为重要的角色。

一、全面掌握应用知识,提高应用技术能力

所有计算机技术的应用是以掌握相关的知识为前提的,这种知识可以使理论的,也可以是操作的,可以集中学习,也可以边学边做。在当前计算机的应用领域,关乎到日常工作和生活的有很多,像计算机教学、平面设计、软件开发与应用、信息工程师和系统管理等,除了要求掌握基本通用的知识外,专业方面的知识也甚为关键。

每个计算机工作的技术应用人员,需全面系统的掌握计算机知识应用的理论体系,以完整夯实的基础带动应用能力的发展,遵照社会需求,确定自己的发展方向和目标,反复巩固基本的应用知识,反复操练应用技能,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

知识的掌握和能力的运用,在实际工作中,会面临到很多新的情况,这就需要能融会贯通,随机应变,通过知识的变式和创新,能力的在发展去解决工作中的问题,计算机知识和能力的变通性和替代性很强,没有单一的要求,需要计算机应用操作人员触类旁通。

二、以重点为核心,以多元化发展为方向

计算机的应用技术的分工日渐细密,而且各个工种是相互配合和合作的形势展开,每个人只需重点掌握一项计算机技术的应用就可大有作为,成为自己的关键,每个人根据自己的情况当确立重点,在不同的工作领域确定不同的自我应用技术。

以重点为核心,以多元化发展为方向,计算机技术应用的重点性和全面性是相辅相成,不可分割的,因为计算机技术本身都存在有本质的和密切的联系,不存在单一技术领域,都是知识某一部分的合成,像在平面设计方面,同时运用到了“办公自动化、网页制作和PS”等基本知识,您只懂得平面的创意或设计是远远不够的,必须有相关的技术支持,这样才能达到目的。

应用型和技术型是互相统一的,要理论知识和技术并重,重点突出和全面发展兼具,这样才会有效的发挥出个人应用技术的效能。

三、有效拓展能力,推动应用创新

在当前计算机教育中,应用人才的培养与学术研究和市场需求存在一定矛盾,从某种程度上说,只重视理论而忽视技术能力和创新实践的培养,这样的应用仅仅停留在知识应用的表层,无法深入到技术能力深处,无法推动应用创新。

在实际工作中,遇到实践操作和技术应用的问题,往往不能有效迅速的解决,这就是确乏经验的表现,经验是学不到的,是在实际应用工作中感悟到的,是个人的自我思考和体会。

在知识学习和运用的同时,必须辅之以计算机的实践操作,感受能力的体现,不断总结经验,提高应用技术的熟练度,方能化繁为简,形成真正的能力,这是从现实中磨砺出来的。在能力提高的同时,通过完善理论体系和能力体系,完全会有自己独特的创新和感悟,来解决日常生活中遇到的主要问题。而知识和能力应用的嵌入式和混合式发展,要求计算机从业者有着全面的知识底子和互通的理论融合。针对某一问题的解决,做到多样化和多重性,以求可以找到更好的解决问题的措施,而且能起到熟练技能和选择优化的效果。

四、计算机技术

计算机技术的内容非常广泛,可粗分为计算机系统技术、计算机器件技术、计算机部件技术和计算机组装技术等几个方面。计算机技术包括:运算方法的基本原理与运算器设计、指令系统、中央处理器(CPU)设计、流水线原理及其在CPu设计中的应用、存储体系、总线与输入输出。计算机作为一个完整系统所运用的技术。主要有系统结构技术、系统管理技术、系统维护技术和系统应用技术等。计算机领域中所运用的技术方法和技术手段。计算机技术具有明显的综合特性,它与电子工程、应用物理、机械工程、现代通信技术和数学等紧密结合,发展很快。

第一台通用电子计算机ENIAC就是以当时雷达脉冲技术、核物理电子计数技术、通信技术等为基础的。电子技术,特别是微电子技术的发展,对计算机技术产生重大影响,二者相互渗透,密切结合。应用物理方面的成就,为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提供了条件:真空电子技术、磁记录技术、光学和激光技术、超导技术、光导纤维技术、热敏和光敏技术等,均在计算机中得到广泛应用。机械工程技术,尤其是精密机械及其工艺和计量技术,是计算机外部设备的技术支柱。随着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各自的进步,以及社会对于将计算机结成网络以实现资源共享的要求日益增长,计算机技术与通信技术也已紧密地结合起来,将成为社会的强大物质技术基础。离散数学、算法论、语言理论、控制论、信息论、自动机论等,为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计算机技术在许多学科和工业技术的基础上产生和发展,又在几乎所有科学技术和国民经济领域中得到广泛应用。

1.系统结构技术

它的作用是使计算机系统获得良好的解题效率和合理的性能价格比。电子器件的进步,微程序设计和固体工程技术的进步,虚拟存储器技术以及操作系统和程序语言等方面的发展,均对计算机系统结构技术产生重大影响。它已成为计算机硬件、固件、软件紧密结合,并涉及电气工程、微电子工程和计算机科学理论等多学科的技术。

2.系统管理技术

计算机系统管理自动化是由操作系统实现的。操作系统的基本目的在于最有效地利用计算机的软件、硬件资源,以提高机器的吞吐能力、解题时效,便利操作使用,改善系统的可靠性,降低算题费用等。

3.系统维护技术

计算机系统实现自动维护和诊断的技术。实施维护诊断自动化的主要软件为功能检查程序和自动诊断程序。功能检查程序针对计算机系统各种部件各自的全部微观功能,以严格的数据图形或动作重试进行考查测试并比较其结果的正误,确定部件工作是否正常。

4.系统应用技术

计算机系统的应用十分广泛。程序设计自动化和软件工程技术是与应用有普遍关系的两个方面。程序设计自动化,即用计算机自动设计程序,是使计算机得以推广的必要条件。早期的计算机靠人工以机器指令编写程序,费时费力,容易出错,阅读和调试修改均十分困难。

综上所述,在计算机的应用和技术操作过程当中,首先要夯实基础,以此培养能力,提高技能,达到知识和能力的融会贯通和综合应用,从而提高素质,然后以计算机主干核心知识构造自己的应用体系,确定目标,将计算机的多功能化融会到日常生活当中,有效解决各种为题,打造更广阔的发展前景。

参考文献

[1] 侯晓璐.浅析计算机应用的发展现状和趋势[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2(27).

[2] 冯丽萍,张华.浅谈计算机技术发展与应用[J].现代农业.2012(08).

第9篇

关键词:计算机;信息管理;应用技术;应用范围

随着计算机的出现与逐渐普及,人们传统的工作方式已经被完全的改变,计算机代替了传统人力对信息管理的方式,把繁杂的工作变得简单快捷,从而大大的提高了工作效率。进一步的对计算机的信息管理技术进行挖掘,使其能在更多的领域得到有效的应用,成为了整个时代备受关注的话题。

1对计算机信息管理技术与计算机应用技术的分析

想要对计算机信息管理技术与应用技术做出有机的整合,就必须先对两种技术做出彻底的剖析,下文将对这两种技术做出具体的分析与研究。

1.1对计算机信息管理价值产生的阐述

计算机信息管理,是为了有效的发掘与使用信息资源,运用计算机进行的数据搜集、管理、操控工作。运用计算机对信息进行管理,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工作的准确性并节省了工作时间。信息管理的对象包括了信息资源本身与信息资源在传递与利用中产生的活动。信息管理并不是单纯意义上的信息收集与分类整理储存,信息管理是为了让信息资源能够最大化的提供有效价值而存在的,对信息的收集、分类、整理、储存、传输、分析等,都是信息管理的工作范围。信息本身不存在任何利用价值,价值的产生是来源于对信息的传输与利用,在对信息进行有效利用时,信息的价值才有可能被发挥,而发挥作用的大小,取决于对信息的管理。由此可见,计算机信息管理的价值产生,是由准确信息的有效运作而产生的。

1.2浅析计算机应用技术

计算机应用技术是对计算机信息管理的一种延展,是计算机管理技术的一种实际应用。计算机应用技术是现实世界与计算机的纽带,是把计算机从单纯的电子仪器应用到现实的工作生活中的一种技术工作。如要掌握计算机应用技术,需要一些列系统的学习。首先需要对计算机本身结构与运行原理进行初步的掌握,能够自由的对计算机的硬件与软件进行使用与基本维护,再对对软件的开发与计算机程序设计进行基础的了解,能够熟练的掌握常用软件并理解网络系统的基本运行原理。在此之上,针对各种工作的不同,再进行针对化的技术应用,在不同的工作岗位上,利用所掌握的计算机使用知识,进行有效的信息交流。计算机应用技术具有一定的信息共享性,能够提高各个行业的工作效率。

2计算机信息管理与应用技术整合的实际价值

2.1在信息管理应用上的价值

当今我国的经济与科技都在以飞快的速度发展着,随着社会的发展,各行各业也有着海量的信息需要技术处理,计算机技术的应用,解决了信息处理上的工作难题。计算机的运算速度与储存量都十分的惊人,如今社会无论在任何工作中,计算机都发挥着难以取代的作用。

2.2在工作效率上的价值

在当今的信息化时代下,计算机数据管理与实际应用技术发挥了应有的价值,在各个行业中都有着不可或缺的重要意义,把两种技术整合在一起能够促进行业的再次发展,提高各个行业的工作生产效率,保证工作的质量。再者,两种技术的整合还能减少员工在工作中的出错几率,降低人员总体工作量。我国当今许多单位已经开始尝试着将两种技术进行实验性的整合,其带来的效果是十分的理想的。

2.3在具体行业中的价值

两种技术的结合在许多行业的工作与生产中发挥着难以取代的作用,如在食物的质量安全检查中,两种技术的整合提高的食品安全检查的准确性,提高了对相关资料的有效统计与分析,加强了多各个细节的管理与监控,使食品质量安全检查的工作效率大幅度提升。两种技术的整合在企事业单位中也发挥了应有的价值,为企业的创新与长远的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两种技术的整合在企事业单位的发展规划上开拓了新的道路,加强了产业链的范围与稳定性,为企事业单位信息化作业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此外、两种技术的整合在房地产金融业、畜牧生产业,物品运输业、电脑程序设计业等行业中的工作中,也产生了客观的价值。

3对计算机信息管理与应用技术整合的建议

3.1提高信息管理工作者的工作意识

想要有效的对两种技术做出整合,首先要强化工作者的工作意识。当前由于信息处理资源的泛滥,工作人员对信息管理的人工操作产生了一定程度的放任意识,主观上过度依赖于计算机对的信息的自动化管理,对自我工作要求过低,从而导致了两种技术的整合不能最大化的发挥效用。对工作人员进行针对性的工作意识强化,培养工作人员的工作主观分析能力,提高工作人员的操作意识,加强资源整理的判断性,使两种技术的整合更具效率。

3.2对管理体系的系统化建设

加强对计算机信息管理与应用技术整合的系统化管理,加强对管理体系的技术支持与资金投入,不断加强对计算机信息管理技术的深度研发,加强对专业人才的培养,从管理的层面与技术的层面上强化工作效率,争取在国际专业领域中占有一席之地。重视计算机的使用安全,在当今互联网时代,许多国家都在对别国的金融体系与管理领域进行渗入。众多国家的经济基础都依附于互联网,在信息管理的实际应用中,加强对网络环境的监督管理,也是保证计算机信息管理实际应用化的必要手段。

作者:孙英巍 单位:哈尔滨铁路局党校

参考文献:

第10篇

 

这项专业的内容比较广泛丰富,因此针对各个应用技术也开设了不同的课程,在大城市长大的孩子一般都有一定的计算机基础知识,但在偏远地区长大的农牧民的孩子从未接触过电脑,因此计算机应用技术对于提高这部分学生计算机操作能力来说就显得尤为重要。

 

这门技术的学习主要分为理论基础和实际操作两大部分,理论基础部分主要包括了解计算机的发展历程、懂得计算机的维护、了解计算机的系统组成、了解计算机的配置、学习计算机选购方法、计算机的程序编写等。针对这些知识学校专门开设有“计算机文化基础”、“计算机组装与维护”、“c语言”、“v b语言程序”“计算机网络基础”等多门课程。

 

实际操作部分主要包括对常用的三大办公软件的学习,即:word文档、excel工作表、PPT演示文稿等常用软件的应用的学习、制作电子数据库的学习、计算机的选购、组装、软件的安装、程序的编写等技术的学习。总之,这门技术是以计算机的初级应用为核心内容,着重点在于培养学生的计算机基础理论知识与操作技能,提高学生的文字处理、数据处理、信息处理的综合应用能力。

 

计算机应用技术课程不仅是向学生传授知识的课程,更是向学生传授学习方法的课程,随着社会的发展,知识和技术会不断更新变化,但只要掌握了好的学习方法就会很快的适应社会的发展。因此学生们尤其是少数民族学好这门课程很有必要。

 

少数民族学生大部分来自南疆偏远贫困地区,社会发展较慢、教育水平较低、文化水平相对落后,计算机教学的硬件基础差,学生上机操作的机会少。

 

1 职业院校学生学习计算机应用技术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1 教学内容难度较大

 

目前现用的教科书目标是根据大多学生的水平制定的,相当一部分少数民族学生理解不了书中的内容,这直接导致了他们对这门课程学习的积极性不高,也直接影响了授课老师的积极性和计算机分院的声誉。

 

1.2 学生数量多构成复杂知识水平不齐

 

我校是一所综合应用型的职业院校,招生面比较广泛,所招的学生来自各个地方,其中来自贫困地区的少数民族占很大一部分,学生的水平及综合素质参差不齐,因此如何让不同水平的学生共同进步是解决职业院校学生计算机应用学习问题的关键所在。

 

1.3 语言障碍

 

我校的学生少数民族比例比较大尤其大部分少数民族学生来自偏远贫困地区,社会发展较慢、教育水平较低、文化水平相对落后,学习气氛较差等因素导致孩子们不重视汉语学习,不仅如此受教育条件、基础教育相对薄弱的限制,职业院校学生基础文化素质普遍较低、思维较单一、自学能力较弱。尤其是从南疆来的学生在初中高中阶段没怎么接触过汉语课,更没有接触过计算机的专业术语。学习成绩方面较大的差距使得职业院校学生对学习计算机应用技术产生厌烦的情绪,因而常常会出现无故旷课、作业不认真、课堂上自由散漫等情况。因此加强这部分学生的汉语学习尤其是计算机专业术语的学习对学习计算机应用技术来说很重要。

 

2 解决职业院校学生学习计算机应用技术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2.1 计算机应用技术课程开展有针对性的教学改革,设立以全面提升大学生计算机文化素养为目的的教学目标

 

(1)在保证学生稳步提高的前提下将统一目标与分类目标结合起来,根据学生的水平制定出符合他们的学习方法和目标。

 

(2)寻求适合的教育方法,使不同水平层次的学生们经过努力都能达到最终目标。

 

(3)授课老师对教材要进行深入的研究,将教材中生硬难懂的内容转化为易于学生理解的知识,在授课过程中才能让学生更好的接受。

 

(4)计算机应用技术课是以上机操作为主的,尤其职业院校学生在阅读理解教材方面存在着障碍,如果教师没有及时进行指导,学生们往往就会漫无目的地打字、玩电脑游戏,根本不在上课的状态中。教师在将大部分精力放在中等生身上的同时也应抽出一部分精力放在优秀生和学习困难的学生身上,有针对性地指导优秀生提高难度,指导困难学生进行基础练习,以提高学生的信息技术技能和综合运用信息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突破口,从而真正达到提高学生计算机文化素质的目的。

 

2.2 深化教育、教学改革,设计出适合高等职业院校学生的人才培养方案

 

(1)重视少数民族学生与汉族学生在学习成绩上存在不小的差距这一问题,努力提高少数民族学生的文化素养。

 

(2)帮助少数民族学生正确认识存在的差距,客观分析落后的原因鼓励他们迎头赶上大部队,以达到职业院校学生步调一致,共同进步的目的。

 

(3)制定契合少数民族学生自身特点和优势的人才培养方案,强化基础,拓宽专业视野,提高他们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进一步强化实践教学,增强职业院校学生的实践能力。

 

(4)为少数民族学生创建良好的汉语教学环境,让他们在体验、参与、合作与交流的学习过程中融入到学校的大环境中来,学会用汉语进行交流,学会学习,学会合作,学会生存,学会做人。为学生形成健康的人生,也为他们以后的学习和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少数民族大学生在新疆这样一个多民族聚居地区是一个十分重要的群体,因此寻找适合新疆职业院校学生计算机应用技术的教育方法也是十分重要的。

 

新疆职业院校学生的计算机应用技术教育不同于内地高校学生的计算机应用教育,它不仅要考虑到普通的高校学生还要着重考虑到少数民族学生的教育,对于少数民族学生的教育又不仅仅是专业和文化的教育还包括了对他们生活规律、为人处事等各个方面的教育。这就需要教师有足够的耐心和良好的沟通能力。

 

新疆近几年成为我国发展的重点帮扶地区,而少数民族大学生又是新疆大学生群体中极其重要的,想要解决新疆职业院校学生在计算机应用方面的教育问题,就要着重解决少数民族学生在这方面的教育问题。因此良好的教育方法不仅会让少数民族大学生为祖国的繁荣为家乡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更能让新疆职业院校在解决学生计算机应用技术问题上迈出一大步。

第11篇

【关键词】计算机应用技术 信息管理 整合

随着社会生产信息化水平的提出,计算机管理技术在全社会范围内得到了广泛的推广,随着信息化时代的进一步发展,社会在生产、管理过程中所涉及到的生产信息内容越来越多,这就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信息管理的难度。因此,必须要在信息管理中,进一步落实计算机应用管理技术,依靠计算机的技术优势,弥补传统管理模式的不足,实现各项工作的突破。由此可见,重视对计算机应用技术与信息管理整合的研究具有实际意义。

1 对信息管理的概述

1.1 信息管理的定义与特点

在当前社会管理中,开展信息管理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更好的利用各种信息资源,使信息资源能服务于社会生产,最终提高生产管理水平。在应用过程中,信息管理所涉及的内容包括图像、文字、视频等,通过对这些信息内容进行编辑、储存、加工等,完成信息应用。

随着信息技术进一步发展,信息已经成为社会发展的重要资源,在这种背景下,传统的信息分配方式也必须要得到变革,能严格按照社会资源的分配方式进行改善,才能确保所有的信息资源都能得到充分的利用。在社会生产中,信息管理一直作为一种特殊的管理项目而得到社会的关注,它不是固定的,而是无形的,这种特点就决定了信息管理方法必须要具有独特性。

1.2 新时期的信息管理

目前,社会交流的信息量快速增长,导致信息传播、处理的难度越来越大,并且企业对信息管理工作的需求也有了明显提高,为了适应这种变化,必须要采用多种方式进行信息管理。同时,由于信息在各自行业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导致信息管理所涵盖的内容也在快速增加,传统的信息管理办法无法满足管理要求,正视新时期的信息管理任务,应是相关人员未来研究的重点。

1.3 计算机在信息管理中的应用特征

总体而言,将计算机技术应用在信息管理中具有良好的使用价值,不仅能改变传统管理方法在应用上的误区,还能进一步转变管理思想,使信息更好的服务于社会。有学者指出,科技的发展加快了信息时代降临的步伐,这就决定了所有行业、企业都必须要深入研究信息管理技术内容,以发展的眼光看待信息管理问题。同时,计算C技术本身具有优越性,该技术的推广弥补了传统管理模式的不足,使社会生产与信息管理之间的整合水品得到进一步提高,不仅保证了工作效率,也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管理质量,避免在工作中出现失误,减少阻力。

从计算机技术的应用情况下,该技术主要在教育、办公行业内得到了充分的利用,并且从相关行业的应用效果来看,计算机技术的推广具有良好效果,有效简化了工作流程,并提高了信息管理技术的质量,证明两者的结合具有实际意义。例如,大部分高校在应用计算机技术后,其图书馆管理水平等都有了很大的提高,学生通过图书馆的检索设备,就能快速确定所用书籍的位置,这对于学生而言是十分方便的。

同时,随着我国技术水平进一步提高,信息的种类、内容也有了明显的变化,传统的信息管理思想已经无法满足信息发展的要求,因此对信息管理人员而言,其工作面临着新的挑战。在这种背景下,信息管理人员必须要在立足于时代特征的基础上,始终从发展的角度看待信息管理问题,以开拓的精神对计算机管理技术、信息技术进行研究,了解两者之间的应用策略,掌握如何利用计算机应用技术整理信息资源的技巧,做到活学活用,这些方法有助于进一步提高不同行业的工作质量,并对其管理水平进行改善。因此可以认为,计算机应用技术与信息管理相结合,已经成为当前相关行业研究的重点内容。

2 计算机应用技术与信息管理整合的思路研究

2.1 增强信息管理意识

增强信息管理意识有助于加深相关人员对信息管理问题的认识,因此可以认为,增强信息管理意识已经成为信息管理与计算机应用技术整合的核心。在信息化时代的大背景下,信息已经实现了全社会覆盖,使信息成为推动社会发展的原动力。同时,随着我国市场竞争进一步发展,企业如果想要在市场竞争中确立优势,就必须要将掌握行业信息作为工作重点。由此可见,增强信息管理意识是必要的。

在这个过程中需要注意的是,增强信息管理意识的同时必须要重视计算机应用技术的影响,能在现代化信息技术的前提下,对相关技术内容进行深入的研究与分析,进而加深对信息管理工作的认识。对于有能力的企业,还需要根据自身实际情况进行投资管理,以现代化的角度对信息问题进行研究,使企业能更好额适应市场需求。

2.2 构建完整的信息管理体系

完整的信息管理体系是保证计算机应用技术与信息管理相整合的技术,并且完整的信息管理体系,也能为信息管理、计算机应用技术干预提供必要的保障。因此,必须要重视对构建信息管理体系问题的研究,为信息管理发展提供便利。为了达到这个目标,相关人员需要重点做好以下工作:

(1)计算机管理人员在信息管理中,需要从计算机技术、信息管理技术两方面入手,深入研究相关技术的应用价值,保证能从容处理各种信息技术应用问题,使各种信息技术管理策略都能得到落实。

(2)采用科学化的技术手段进行管理,所需要研究的内容包括网络技术、数据库技术、多媒体技术等,这些技术的使用具有特殊性,并且对计算机应用技术的操作水平提出了一定的要求,因此在未来技术应用中,相关人员必须要重视对技术的研究,提高信息管理水平。

(3)在信息管理中,管理人员还定期检查数据库中的相关信息,若发现信息存在数据不完全、内容确实等问题后,及时的进行处理处理,并将其中的不完善信息进行补充,使相关信息能得到充分的利用。

2.3 保证信息品质

信息作为信息管理的核心,在计算机应用技术的应用下,信息管理的质量问题应该得到相关人员的重视。有学者指出,在当前依靠计算机应用技术进行信息管理中,信息品质不高的现象时有发生,包括信息内容被重复收集、信息内容缺失等,这些现象都会导致信息质量下降。因此在当前工作中,需要将保证信息品质作为工作研究的重点。结合多个地区的实践经验来看,构建信息数据库是提高信息质量的主要措施,为了保证所收集的信息具有实际价值,相关单位需要构建相应的信息资料数据库,并将企业生产、管理中所需要的关键信息进行整改,再将其输入到数据库中,最终构建完成的信息系统。

在获取该系统后,管理人员就能通过系统完成各项操作,保证企业后期各项工作都能得到有效的实施与落实。同时,实现全面的计算机技术化也是保证信息质量的主要措施,根据相关数据标准,在保证信息品质中,需要建立相对应的信息管理目标,并根据企业具体的管理要求,对信息结构、信息内容进行完善,随着时代的发展掌握基础的计算机应用技术知识,最终完善自身技术水平。

2.4 优化库存信息

为了保证各种信息资源都能得到充分的利用,相关人员需要在数据库的基础上,对数据库的内容进行更新,通过这种持续性内容积累的方法,更好的服务于社会生产。在信息供应商,必须要时刻跟随客户的需求进行改变,保证数据库储存的信息量能达到预期标准,不仅能保证用户基本需求,也不会因为所涵盖内容过多而影响数据库维修成本。

在操作中,数据管理人员必须要全面的收集相关数据,保罗订购、归档、交换等,这些方法都会进一步丰富数据库的数据储存量。而对于数据库而言,其包含的内容应该具有全面性,除了日常工作中所涉及的信息外,还需要收集可能影响正常生产的各种信息,包括风险信息、市场信息等。同时,信息的内容也应该是多样化的,不仅要包括数字信息,还应该包括影像信息、纸质信息等,在计算机技术的支持下,这些信息的储存方式都将得到进一步的完善。最后,信息管理工作人员在收集和整理信息的过程中,应该注意信息的真实性和准确性,如果有这方面的问题,应该及时的剔除,保障库存信息的质量。

3 结论

本文重点研究了计算机应用技术与信息管理整合的相关问题,从本次研究结果来看,随着信息时代的发展,信息管理与计算机应用技术之间的结合将会越来越密切,并且两者在社会生产中的作用也会越来越明显。针对这种要求,相关人员必须要加强对计算机应用技术与信息管理问题的研究,为进一步提高信息应用水平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刘水文.计算机应用技术与信息管理的整合[J].计算机光盘软件与应用,2013,(18):95+97.

[2]侯明,刘洋.计算机应用技术与信息管理的整合[J].网友世界,2014(06):19-20.

[3]葛周龙.计算机应用技术与信息管理的整合[J].数码世界,2016(02):7-8.

[4]夏梁超.算机应用技术与信息管理的整合思路刍议[J].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2016(14):169.

[5]陈雪君.浅谈计算机应用技术与信息管理的整合[J].电脑迷,2016(04):86.

第12篇

关键词:计算机;技术;通信

引言

计算机技术的快速发展和更新不仅代表了计算机行业的进步,更是一个时展的标志,人们称之为信息化时代。本文主要以计算机应用技术为研究切入点,对计算机应用技术在各个领域的渗透和应用提供了一个思路,进而让这门边缘性学科在未来获得一个较好的发展。

1计算机应用技术概论

1.1更新换代快

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可谓是日新月异,我们所感知到的计算机技术的应用也是一天一个模样,这便是计算机技术发展快的一个典型的表现。计算机技术在发展过程中会经常遇到软件和硬件方面的问题,这时候就需要通过技术的革新不断地更新软件及硬件技术,使得硬件在材料和技术上为人们提供更多的服务,也使得软件更加的人性化,更能满足用户的需求。

1.2牵涉领域广

现阶段,我们很难找到一个行业或者领域是远离计算机的,可以说计算机技术已经渗透到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大到国家发展,小到个人出行,无时无刻不在接受着计算机技术的服务。众所周知,计算机技术在教育、电力、医药、社会等行业和领域都有着极为广泛的应用,为各个行业和领域的运行和发展开辟了一个崭新的世界。此外,计算机技术与国防、科技等更是有着密切的联系,它为我国科技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契机[1]。

1.3人才需求量大

计算机技术的革新必然伴随大量的科研人员,因为人才是推进计算机技术快速发展的不竭动力。无论是过去计算机技术的出现,还是现在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乃至今后计算机技术的革新都离不开人才的努力。现阶段,我国各所高校也都开设了与计算机相关的各类学科,但是多数学生涉及的程度并不是很深,更倾向于理论知识,走向工作岗位后不能快速有效的适应实际工作的需要[2]。这就要求高校要加强实践教学,为社会培养德才兼备的实战型人才,让计算机人才为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和创新贡献出自己的力量。

2我国计算机应用技术领域分析

2.1计算机技术在通信领域的应用

随着用户对通信需求的不断提高,我国通信技术迎来了飞速发展的时期,计算机技术在通信领域的运用完全改变了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方式[3]。通信技术的最大优势便是拥有极快的速度。计算机有着高速和自动处理的特点,它使得人与人之间的交流趋于同步化。再者,价格便宜也是通信的一大优势,尤其是我国相继出台的一系列降低通信费用的政策,有效降低了移动、电信等的资费[4]。此外,交互式特点也是通信最为突出的特点之一。在以往的交流中,人们之间的交流更趋向于单向的交流,同时交流的路径也相对较长,很多时候在经过一段时间的传播之后,就会造成信息的失真,信息传递的效率也会大大的降低。随着通信技术的发展,交流的双方只需要拥有一个便携的通信设备,他们就可以实现高效的交流和互动,由此大大提高了人与人之间交流的效率。

2.2计算机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应用

不可置否,计算机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应用,让教育呈现出了遍地开花的繁荣景象。在传统教学中,教师和教材占据了教学的全部,可以说学生的知识来源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和教材,也局限于教师和教材。而计算机技术在教育上的应用彻底改变了传统教学的局面。它不仅大大提高了教学的效率,也为教育教学未来的发展提供了一个更为明确的方向。例如,教师在教学中会用到各种各样的办公软件和教学软件。大多数教师都会用到office办公软件,专业教师用到的软件较为专业化,数学教师会用到MATLAB,运筹学教师会用到lingo。这些软件的出现皆离不开计算机技术的辅助。可见,计算机辅助软件的运用不仅大大增加了教学的信息量,更是在很大程度上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为当下的教育领域带来了诸多的生机。

2.3计算机技术在医学领域的应用

随着微型计算机的不断普及,其在医学领域的渗透也是愈演愈烈。在30多年的不断实践中,计算机技术在医学上的应用为医学领域的快速成长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到目前为止,计算机技术在医学实验信息处理、辅助诊断、图像处理和医疗信息处理等多方面都有着较为成熟的应用。例如,计算机技术中的数值计算,在医学的统计和临床方面有着显著的作用。众所周知,医学实验大多是从人体或者是生物体上获取信号,这些信号易受干扰,并遵循一定的规律,将其与计算机数值计算相结合,可以通过直方图、频谱分析等方式对信号进行分析和处理,大大提高了实验信息处理的效率[5]。再比如,电子病历的出现也是计算机技术应用的一个重要体现。传统病历主要以纸张形式进行呈现和存储,这就使得病历的携带和保存成了一个很大的问题。自电子病历的出现,患者的一切医疗信息都可以存储于电子病历中,无论是患者的病史还是患者的医疗影像资料,都可以随时调用,给医院的医疗信息保存和患者的病历保存带来了极大的便利。

3我国计算机应用技术发展的整体方向

3.1加快计算机应用技术的技术革新

计算机应用技术发展至今,已在我国多个领域取得了卓越的成就,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完善和成熟,未来的发展趋势甚是可观。在现有的理论和实践基础上,计算机应用技术未来的发展方向一定是需要进一步加快计算机应用技术的革新。微型电子处理器是计算机系统的核心部件,随着用户需求的不断提高,计算机微型化的发展特点逐步得到了重视。我国在计算机尺寸的改进上还有很大的空间。为了实现计算机的微型化,就要缩小电子处理器的尺寸,这对于我国现如今的计算机技术水平来说有着很大的难度。究其原因是因为量子效应的存在,只有突破这一技术难关,才能更好的实现计算机的微型化。可喜的是,在这一技术革新中,分组交换技术应运而生。分组交换技术就是对信息技术进行一个等长的划分,进而再对其进行有关的分析和处理,最后再向每一个等长的信息模块中添加信息控制,以实现数据信息传送的有效分组。分组交换技术的应用大大减少了电子处理器的尺寸,为微型化计算机的出现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微型电子处理器尺寸的减少是计算机技术革新的一个重要的体现。在计算机应用技术革新中,诸如此类的问题还有很多,所以必须加快技术革新,才能紧跟时代步伐,才能使计算机技术在未来有一个更好的发展。

3.2重视计算机应用技术的人才培养

计算机研发人员是推动计算机技术发展的主导力量,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计算技术人才的需求量也在不断的增长,同时对计算机研发人员的能力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现如今的计算机研发人员需要具备计算机硬件和软件熟练操作和管理的能力,需要掌握计算机初级和高级语言的使用和编写,需要掌握办公软件的使用方法,需要具备文字、图像处理的能力等。因此,对计算机研发人员的挖掘和培养就成了迫在眉睫的任务。除了众多高校对计算机人才的培养,社会机构也应该广开计算机培训活动,让更多的有志之士参与到计算机技术研发中来,让我国的计算机技术在研发人员的共同努力下获得长足的发展。

3.3发展计算机应用技术的推广应用

“无处不在的计算机”是未来计算机应用技术发展的一个重要的方向和趋势,简单地说,它给人们的感觉就是“感觉没有计算机”。所以,未来计算机技术发展的一个大趋势便是广度上的推广,应该加强计算机应用技术在生活中的推广和应用。计算机技术在家庭中的推广和应用是无处不在的,人们可以随时随地、随心所为的查阅资料,可以感受电子厨房的魅力,可以根据实际需要智能遥控家庭电子产品[6]。与当下的计算机应用技术相比,未来的电子产品不仅在种类上更加的繁多,在服务上更加的优质,在价格上也更加的亲民,我们应用电子产品就如同家常便饭一样的简单。因此,强化计算机应用技术的推广和应用势在必得,也是使用者对未来计算机应用技术发展的一个期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