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9-14 17:43:18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风险管理分析,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关键词:测绘工程;风险;管理
1 引言
由于市场经济的飞速发展,使得工程行I也在不断蓬勃发展。尤其是在大中型的测绘项目当中,其所投资涉及几百万甚至几亿的数额,因此其所需要的测绘技术、管理严谨度和建设周期均需要精准控制。但是现在许多工程单位的测绘管理还存在不少风险,因此,在测绘工程项目进行前和实施中利用管理的知识,对测绘工程项目风险进行研究,将风险带来的损失降至最低。
2 风险管理的基本内容和特征
2.1 风险管理的定义和基本内容
风险管理的定义是: 风险管理是一个项目通过采取管理的手段来降低风险或者降低风险损失的一种过程[2]。它的基本内容包括风险识别、风险评估、风险应对等。风险管理的基本流程是首先进行风险识别,再将风险的各因子进行评价,然后制定出风险应对措施。
2.2风险管理的特性
2.2.1风险管理的意义
风险管理的目标是通过采取一定的手段来有效的识别风险和应对风险,减少风险带来的损失,使用较低的额外成本来完成既定目标,保障项目的顺利实施。风险管理一般用于事前分析和事后分析[3],但有效的风险管理策略必须针对事前分析,通过大量的数据和试验证明,风险管理一般适用于周期长、资金数额大、技术要求复杂的大中型项目,这类项目的周期长,不确定因素较多,存在的风险更大,一旦风险管理不当,极易造成重大损失。
2.2.2 风险管理的缺点
鉴于风险的一些属性和危害,我们必须正确对待风险,但在许多行业和工作中,人们的风险意识依然很薄弱,尤其是管理层面缺乏风险意识,潜在风险对项目的持续进行和财务周转造成重大威胁[4]。另一方面,当意识到存在风险时,往往由于手段或者方法单一,导致不能科学合理的进行风险识别和防范风险,使得不能很好的将风险降至最低,总而言之,我们对于风险的认识依旧需要提高,对于风险造成的危害需要进一步普及。
2.2.3工程测绘的发展前景
工程测绘是建设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建设单位要想保证施工质量,就必须严格控制工程测绘的质量。虽然与国外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测绘工程起步晚,但是,近几年也取得了不少成果,正在朝着现代化、智能化和数字化的方向发展。因此,相关部门应该加大对工程测绘技术的研究力度,积极推广先进的测绘技术,从而使工程测绘技术的发展前景更加广阔。除此之外,还应利用先进的技术提高测量精度,保证测量的准确性,从而促进测绘技术健康稳定地发展下去。
3 测绘工程中的风险
3.1 技术风险
测绘技术是影响测绘质量的重要因素,掌握正确的测绘技术不仅可以减少测绘工作中的失误,同时还可以有效提高测绘工作的效率。当前在测绘工作过程中,测绘的技术多种多样,不同的测绘方法有着不同的操作方式,同时,每一种测绘项目其选用的测绘方法也不同。如果在测绘工作过程中,只要存在一个环节的测绘操作失误就会严重影响着整个项目工程的土地测绘质量。因此,测绘的相关工作人员应该充分掌握各种测绘的方法,按照相关的操作规范进行土地测绘工作,有效提高测绘的质量和效率。
3.2 管理风险
管理风险主要是管理层或管理人员的管理疏忽或者管理经验不足给项目带来的风险。管理人员由于管理不善,致使工作人员搭配不合理、工作方法错误导致项目不能顺利完成,这种风险可以通过选取合适的管理人员进行有效的降低。
3.3 环境风险
环境风险主要是指项目所在的环境条件来带的风险,如果一个项目位于环境条件苛刻的情况下,环境对于项目产生的风险会极大地影响项目的顺利实施,在高山山地地区的项目,首先需要考虑当地的地形地理环境,对于要求高海拔作业的人员和仪器进行检查,将环境风险带来的损失降至最低。
4 测绘工程中的风险管理策略
4.1 风险识别
在测绘项目的初期首先需要进行风险识别,如气候、安全、技术、质量和资金等因素,在测绘项目的风险识别过程中,可以采取一定的风险识别方法,在众多的因子中统计提取出可能的风险因子,并将可能带来风险的因子纳入评价体系。
4.2 风险评价
风险评价的方法一般有定量分析方法和定性分析方法,比如概率统计法、流程分析法等,常用的方法是定量与定性相结合,以定量评价为主,评价标准一般遵循相应的等级,风险等级与风险发生的概率和风险发生后的影响有关,风险发生的几率越大,产生的后果就越严重,对于风险定性的等级就越高。
4.3 风险应对
4.3.1 制定风险控制方案
工程的深入进行,风险是时刻相伴的,风险控制方案的制定,其目的就是及时的反馈项目风险的控制信息,并为有效实施控制方案提供必要的指导。保证在风险发生后有两套可供选择的措施方案,一是保证原计划如期进行的方案,二是预防措施方案,这样测绘工程就不会因风险的影响而延误工期。
4.3.2 重点控制因人为因素而造成的风险
测绘工程的施工现场比较复杂,流程比较繁多,这就直接导致测绘单位的人员流动性非常之大,这就造成实际用人和测绘单位较大的员工流动性之间的矛盾,为了解决用人需求,部分测绘单位会降低招聘的标准和要求,因此,也就无法保障测绘单位内的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和个人能力,尤其是财务部门的人员素质参差不齐,不同的人对工程造价结果的认识也会千差万别,这是造价控制中首当其冲要面临的最难实现的、作用时间最长的风险。一方面,测绘单位通过定期的培训或组织人员到外参观,提高他们的学习动力,让他们充分地认识到自己现阶段的不足,使其不断地提高自己的专业知识储备量,提高评判工程造价的科学性和准确性。另一方面,加强员工之间彼此的默契程度,提高协作能力,在办公室里闭门造车式的计算并不能准确的得知政策变化和市场变化的情况,应该深入一线市场,实地考察,对每项情况都深入了解,在本单位财务情况结合市场形势的基础上整改建设计划。
4.3.3 提高管理的技术,更好地回避风险
一方面可以通过加强安全教育等方式更好地防止事故的发生,另一方面提升管理技术,可以借鉴国内外在测绘施工中风险管理的具体做法,更好地降低测绘施工中的风险。除此之外,根据测绘施工的具体情况做出合理的风险评估,从而使得测绘企业可以在回避风险中获得发展。
5 结束语
总而言之,随着市场经济飞速发展使得测绘工程的应用越来越多,使得人们对工程测绘质量的要求也逐渐提高。我国的测绘事业处于蓬勃发展阶段,各类测绘工程项目进行的如火如荼,但该领域的风险管理意识和风险管理手段依旧需要提高和加强。最后祝愿我国的测绘事业更进一层。
参考文献:
[1] 吴晓红.基于可拓学的测绘项目风险管理[J].测绘科学,2011,04:226-229.
[2] 王志平.测绘项目的风险管理[J].地理空间信息,2008,06:136-138.
[3] 杨娟芳.测绘工程中的风险管理分析[J].山西建筑,2016,33:235-236.
目的探讨风险管理在卫生院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法对本院近年来实施风险管理的情况加以分析,对比实施风险管理前后护理风险不良事件发生情况、患者对护理服务满意度情况。结果相较于实施风险管理前,实施风险管理后的护理风险不良事件的发生率更低,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更高,实施前后具有明显的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在卫生院护理管理中实施风险管理,有助于降低护理风险不良事件的发生率,提高卫生院护理质量,提高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
关键词:
卫生院;风险管理;护理管理
引言
因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卫生院护理管理工作中的风险问题无处不在,且发生在卫生院护理工作中的各个环节。实践提示,要彻底避免医疗护理风险事件的发生是不可能的,但是各个医院应当认真履行医疗风险管理职责,要想方设法将护理风险系数降至最低[1]。为了营造安全的就医环境,降低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本院近年来加强风险管理,且取得一定实效,现将具体情况汇报如下。
1一般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实施风险管理前收治的患者共35例,男19例,女16例,年龄15~65岁;随机选取实施风险管理后收治的患者共35例,男18例,女17例,年龄16~66岁。实施风险管理前后护理人员的一般资料、收治患者的一般资料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风险管理方法
(1)护理风险评估:认真评估和分析卫生院护理工作中存在的护理风险,分析导致护理风险发生的原因。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的原因:资历浅的护理人员业务水平比较低,护理技术操作不熟练,不能有效识别风险因素;部分护理人员缺乏强烈的责任感、法律意识、风险意识,未能将各项制度落实到护理工作当中;部分护理人员缺乏良好的沟通技巧,使得患者及其家属出现观念和理解上的错误,导致护患纠纷的发生;护理人力资源配置不合理,护理人员需要承受巨大的工作压力;医院感染管理欠缺等。(2)建立健全规章制度和风险管理制度,如《护理工作制度职责》、《护理工作流程》、《护理质量考核标准》、《节假日交接班制度》、《护理抢救流程》等,定期组织护理人员对相关规章制度加以学习和掌握,对护理人员的行为加以规范。明确护理风险管理对象、范围和重点环节,对护理安全薄弱环节加以认真查找,并加以管理,以有效落实风险管理。(3)加强对护理人员的培训:定期对护理人员进行业务培训,强化护理人员的专业理论和技能操作水平。定期对护理人员进行法律教育和风险教育,增强其法律意识和风险管理意识,指导其掌握管理护理风险的方法,提高其风险管理能力。定期对护理人员进行职业教育,以增强其护理工作的责任感,使其时刻牢记“一切为了患者,为了患者的一切”的护理服务理念,时刻牢记自己的岗位职责,提高其职业道德素养,促使其严格按照相关制度完成各项护理操作。(4)加强护理质量监督:护理人员各司其职,严格按照规章制度完成各项护理工作。医院管理者定期对护理质量管理加以监控分析,及时识别有可能存在的护理风险,并及时对违反相关规章制度造成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的责任人进行批评教育和处理,并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对护理风险加以管理,将护理风险系数降至最低。(5)合理安排护理人力资源:根据卫生院实际情况,实行弹性排班制度,尤其重视节假日护理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以在确保患者得到良好护理服务的同时,确保护理人员拥有充足的休息时间、充足的体力完成护理工作。(6)加强医院感染管理:增强全院感染控制意识,配备医院感染管理设施,完善洗手设施,严格落实手卫生、无菌操作、医疗废物合理处理制度等,降低因医院感染引起的护理风险。
1.3观察指标
统计和对比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
1.4统计学处理方法
采用SPSS16.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采用率表示计数资料,采用c2进行检验,以P<0.05表示具有统计学差异。
2结果
2.1护理风险事件发生情况
2.2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
3讨论
近年来,卫生院收治的患者人数在不断增加。随着患者法律意识和维权意识的不断增强,患者对高质量服务的需求也越来越大[2]。因受多种因素的影响,使得护理工作的风险性无处不在,稍一不注意,未能及时识别存在的护理风险,就有可能造成护理风险事件的发生,就会对患者的身体健康,甚至生命安全造成程度不同的影响,进而会引发护患纠纷,给卫生院、护理人员带来经济、法律和人身的风险[3]。因此,在卫生院护理工作中应当重视加强风险管理。为此,要健全组织结构,建立健全护理操作制度和流程,加强护理人员的理论和技能培训,组织护理人员对相关法律法规加以学习,指导护理人员掌握识别护理风险的方法,在提高护理人员护理操作技能水平、增强工作责任心的同时,增强护理人员的法律意识和风险意识,促使护理人员自觉按照护理操作制度和流程进行护理操作,提高防范护理风险的能力,以有效规避护理风险,降低护理风险事件的发生率,提高卫生院护理服务质量。本组研究中,实施前后护理风险事件发生情况、患者对护理服务满意度比较结果显示:相较于实施风险管理前,实施风险管理后的护理风险不良事件的发生率更低,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更高,实施前后具有明显的统计学差异(P<0.05)。
综上所述,在卫生院护理管理中实施风险管理,有助于降低护理风险不良事件的发生率,提高卫生院护理质量,提高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
参考文献
[1] 万文洁,孙晓,施雁.护理不良事件原因分析方法的研究现状[J].中华护理杂志,2012,47(6):565-567.
[2] 刘华.风险因素管理在基层医院门诊护理中的应用[J].中外医疗,2010(08):120.
关键词:电信公司 人力资源 风险分析
在21世纪的今天,电信公司经过五年的积极拼搏,已经成为我国第一大固定电话网络,五年来的发展,电信公司通过竞争意识的比拼,使自己越来越成熟,今天,在高科技通信时代,通讯企业之间进行比拼的也不再是自己的生产能力有多大,自己的设备具有世界水平等,今天比拼的内容已经将企业拥有技术人才的知识和管理能力作为比拼的重要内容。在知识和管理技能中,是人在发挥着决定性的重要作用,因此作为电信公司如何利用人力资源是重要的研究课题。电信公司利用自己的技术优势和领域优势,已经在推行无障碍安装方面得到实施,深受用户的欢迎,为电信公司今后的服务方向确定了目标,这就是电信公司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条件。也是电信公司将随着通信网络技术的发展和变化,创新探讨电信公司的创新管理模式,但是,人是具有选择性的权力,如何不能利用好人才,就会出现风险。本文就是在执行人力资源管理时,对于可能出现的风险提出探讨,因为这些风险源自不确定因素而产生。所以,认真地对待电信公司内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每一个不确定因素,就可以有效地规避和化解风险,使人力资源管理能够发挥更有效的作用,使电信公司的核心竞争力也同时得到了很大的提升,显而易见人力资源风险管理对于电信公司的发展和壮大具有重要意义。
1、电信公司人力资源风险管理的重要性
在知识与信息高速发展的时代,电信公司得到高速的发展,在电信事业的高速发展中我们看到,高科技所起到的重要作用,同时,我们更应该看到是技术人才在发挥着重要的决定性作用,同时其中的变数也是大的,在许多企业的发展中都会出现成也萧何,败也萧何的现象。所以,从某种角度上看,人才是企业发展的财富,同时人才的留去也具有风险。电信公司的人力资源如何管理,才能通过激发员工的工作潜力,使广大电信公司的员工提升自身的价值,为电信公司作更大的贡献,这是移动公司人力资源管理者现实中需要探讨的问题。
因此,电信公司为了防范人力资源的风险,就会将防范风险的重点放在招聘、培训、考核、薪资等具体工作的实施之中,但是由于对人力资源管理理念的风险意识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常常会导致电信公司在招聘工作中经常发生招聘失败的现象,尤其是有些新出台的人事制度,常常会使员工产生抱怨情绪,引发一些电信公司中的技术骨干突然离职,这种人才的流失常常会使电信公司受到严重的损失。像出现这样的风险,在电信公司管理中也不仅仅是个别现象,应该引起足够的注意。同时,在招聘过程中,也可能应聘者并不满足具体岗位的要求,为了满足人数上的要求,就会导致不能很好完成工作任务的后果,使电信公司人力资源管理层面也会产生不必要的麻烦。还有应聘者的能力和条件不是本岗位需求的要求,如果把这样人才留在招聘岗位,只是权宜之计,后果就是流失,同样会使电信公司的财务成本也会受到严重的影响,跳槽的现象就是招聘时带来的风险。因此,对于人才的保留、吸引和激励是否能够做到位,就会影响到风险的防范的效果,也会使电信公司的发展容易成功。
2、电信公司人力资源风险产生的根源
电信公司如果站在人力资源管理过程的角度上进行分析,一方面在人力资源本身可以出现风险,另一方面在其不好的管理中会出现风险。
2.1 电信公司人力资源的风险特殊性
人的心理及其生理的复杂性。第一,在人力资源中,人对自身的行为做出一定表现的时候,在这个过程中,不确定性是很严重的,主要表现在个体信息获取、处理、输出以及反馈与主观、客观的依赖性。第二,在人的有限理性特征中有所表现。有限理性假说认为,人们在决策任何在进行有目的行为的时候,所有可能的方案在其中并不能全部被搜寻出来,详尽的相关方案以及后果的信息也不一定全部搜寻出来。这样的话,人们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就会出现有限理性,风险也就会出现。
2.2 电信公司人力资源的流动性
在电信公司中存在的员工根本没有长期性可言,但是站在员工的角度上,也并不能够达到对电信公司可以忠心耿耿,这样的话,他就会重新规划职业前途、重新选择职业的现象就经常会出现。这说明,企业人力资源是具有流动性的,而且在市场经济发展越好的国家中,就会出现越强的流动性。
3、电信公司风险控制的手段
在风险事故发生以后,为了可以将损失降到最小而采取的一系列制衡和约束措施,这就是核心员工流失的风险控制。
3.1 把好电信公司的招聘关
在电信公司管理核心员工中,招聘占有着尤为重要的作用,在进行人才引进的时候,不仅要考虑他们是不是适合这个岗位的要求,而且他们的职业道德和团队合作意识也是需要作为重点尽心考虑的。若是选择的重要岗位人员并不是很合适,那么企业就会因此而出现严重的问题。
3.2 制定电信公司契约约束
电信公司可以与核心员工在合同中阐明责任、权利和义务,一旦出现问题可诉诸于法律。如双方事先签订协定,要求员工在离开电信公司后的规定时间内不得从事与电信公司有竞争关系的工作。电信公司还可以在合同中规定,若员工离开电信公司,需要继续为电信公司保守商业秘密、技术秘密等,同时规定相应的补偿措施。
4、结语
对于电信公司来讲,要在人力资源风险识别分析的基础上对风险进行评价,针对风险的种类,风险损失的大小及发生的可能性选择一组风险管理策略,不仅要考虑电信公司人力资源风险管理策略组合的系统优化,而且还要考虑其它风险的管理策略,使电信公司整体风险管理达到最优化。这样才能为电信公司确立竞争优势,把握发展机遇。因此建立与之相适应的人力资源风险管理模式是电信公司人力资源管理的必需。
参考文献
1.1研究对象:
选取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我院神经外科收治的患者120例,将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其中观察组男性39例,女性21例,年龄35~83岁,平均年龄(58.27±5.92)岁;对照组男性37例,女性23例,年龄31~82岁,平均年龄(58.75±5.88)岁。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组间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1.2干预方法。
对照组:给予患者常规护理,根据医嘱对患者开展临床护理操作。观察组:对患者开展风险管理护理模式,首先成立风险管理领导小组,护士长担任组长,高年资护士任组员,由领导小组对全科护理安全状况进行总结,发现护理风险点,制定临床护理方案,同时要对护士进行培训,提升护士风险安全意识和识别防范风险能力。其次制定风险管理内容,对患者容易出现跌倒、烫伤等地方加放警示标示;加强对患者的心理干预,指导护士训练谈话、沟通的技巧;严格要求护士执行无菌技术操作与三查七对制度,加强对患者进行巡视,及时发现可能出现的风险问题并处理。第三做好护士的培训并提升风险责任意识,注重对低年资护士开展业务与职业修养的培训,加强考核,强化法律和风险责任,提升护理人员责任心。
1.3判定标准:
记录两组患者护理风险事件发生情况,采用调查问卷形式从护理服务评定临床护理满意度,满分为100分,得分越高提示护理满意度越好。记录两组患者发生褥疮、院内感染发生情况。
1.4统计学处理:
运用国际通用软件SPSS17.0,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及方差分析,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进行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观察组护理风险事件和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评分高于对照组,经统计学分析,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讨论
神经外科疾病主要是以中枢神经系统病变和损伤为主,部分患者由于存在意识障碍,因此容易发生意外事件,比如窗栏、约束带未合理应用容易导致老年患者坠床等危险,部分患者在恢复期走路时容易发生跌倒、倒水是容易出现烫伤等风险因素。此外神经外科护士由于长期高负荷量工作,在护理中容易和患者家属沟通不畅,缺乏有效地沟通,容易出现护理纠纷发生,而且部分年轻护士资历浅,对专业技术知识掌握不全,对护理风险责任意识不清,均可能延误患者病情造成不必要的纠纷发生。护理风险管理通过对可预知的风险事件进行分析研判。我院通过成立风险管理小组根据神经外科可能出现的风险事件进行讨论分析制定护理措施,一是通过组织护士进行培训提升法律风险意识,对护士专业技术知识进行培训,提升护士的专业水平,加强考核,整体提升护理技能;二是通过风险管理模式加强同患者及家属进行沟通,及时告知可能出现的风险事件,消除患者和家属的恐惧,建立和谐护患关系减少纠纷发生;此外风险管理指导护士合理使用警示标示,让患者能够尽可能的预知风险,同时规范了护理记录,做到有证据可循,整体提升了神经外科的临床护理质量。
4结语
【关键词】风险分析;评估;控制
Project risk management analysis of
Liao Hua
(The Macoto Shaanxi China United Property Limited Xi'an Shaanxi 710000)
【Abstract】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real estate investment in recent years, investment risk analysis and management control to invest in the project full life cycle stage is especially important. Grammy County project, for example, analysis of the project investment and construction of the comprehensive assessment and analysis.
【Key words】Risk analysis;Assessment;Control
1. 工程项目概况
格林美郡工程项目总占地300亩,项目规划总建筑面积65万平方米,其中住宅60万平方米,规划居住人口24000人。项目计划总投资15亿人民币,分三期建设,为铜川市招商引资重点项目。
表1 格林美郡工程项目综合风险评价表
建筑结构特征:小区内建筑形式包括6+1式多层住宅(砖混结构)、11层(短肢剪力墙结构)和18层(短肢剪力墙结构)等,设计有地下车库。地基处理均为DDC灰土挤密桩。
现场特征及施工条件:由于多座楼房同时开工,且施工现场狭窄,施工现场管理任务重。施工现场离居民区较近,工期紧,施工难度大,为了保证本工程如期完成,须协调好周边关系。
2. 格林美郡工程项目风险分析与评估
在对此工程项目进行风险评估时,主要采用的是专家经验打分法,具体步骤如下:
2.1 确定每个风险因素的权数W,分值范围可取0.01~1.0,0.01表示最小,1.0表示最大。
2.2 确定权重即风险的等级值C,按可能性大小划分为五个等级,分别为0.2,0.4,0.6,0.8,1.0。
2.3 将每项风险因素的权数与等级值相乘,求出该项风险因素的得分(即WC)。
2.4 将各风险得分相加,求出此风险因素的总分∑WC,即风险度,它表示一个项目的风险程度。分值越高说明风险越大。具体计算方法和评价标准可参考风险评价方法等风险图法。
由此方法得出表1。
从表1的分析可以看出,该项目的风险因素得分介于0.5~0.8之间,风险属于中等水平。同样,利用这种方法对各个工作阶段进行风险分析,以确定各阶段中风险的大小。
格林美郡工程项目开发计划中,对该项目开发风险进行了详细地分析与预测,并制定了相应的风险管理规划。经过对比,以上对该项目风险的分析与评估结果与公司制定的风险管理规划基本一致,虽然材料与资金供应紧张、进度计划编制不合理的风险略有提高,但项目整体风险度0.628低于公司确定的项目整体风险度评价基准,这样的风险水平在公司可接受范围之内。
但由于历史资料的不完整、项目的复杂性、环境的多变性以及人们认识的局限性都会使人们在评估和分析项目风险时出现一些难度,格林美郡工程项目风险评估就遇到这样的问题,风险发生的损失值无法精确量化,只能评估出项目的综合风险值,估计出大致的风险度。
3. 格林美郡工程项目风险控制
3.1 合理安排施工顺序。
本工程总体采取平行流水,以一单元作为一个流水段,立体交叉的施工顺序,总体本着先地下后地上,先结构后装修,先土建后设备的原则,在施工中针对具体情况及时调整施工顺序,上道工序的完成要为下道工序创造施工条件,下道工序施工要能保证上道工序的完整不受损失,以减少不必要的返工浪费,确保工程质量。
3.2 完善施工技术措施。
施工技术措施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工程施工质量,格林美郡工程项目部首先在完善施工技术措施上下功夫,对主体结构影响至关重要的混凝土工程质量更是不容忽视。为确保混凝土质量采取了一系列施工技术措施。
3.3 合理安排施工工期。
本期工程的开工时间为2010年8月18日,一期工程计划工期730天、2012年8月18日竣工。项目开发计划对工期的要求非常严格,工期控制容易受外部环境的影响,如气候、节假日等。为确保上述计划的实现,工程项目部根据该工程项目总工期要求,以及设计图纸、定额资料、以及现场客观条件和技术条件,编制出控制总工期的总体进度计划。在编制进度计划时,采用倒排计划法,给出一定的富余量,包括对各种可能发生风险的估计的时间损失,作为项目实施的总工期。并对其中的关键线路上的工序进行调整,使之最合理。
3.4 应用新技术、新材料。
在施工过程中,根据工程的实际情况,与设计单位协商并经他们同意,采用一些新的施工技术和新的材料,达到既节约工程造价,又能满足(甚至更好地满足)建设设计的要求和用户使用功能的要求。在施工中,采用大模板施工工艺取代钢模板施工,虽然一次性投入大,但大模板面积大,周转快,机械化程度高,并且混凝土表面平整、光滑,提高了混凝土质量,减少了二次粉刷。
3.5 严格控制成本。
现场管理主要指现场的材料、机械、劳动力等方面的管理。严格按照IS09001关于施工现场管理程序文件的要求,把好原材料的进出场、堆放、配料、下料等环节,对砂浆等严格按照规定计量下料,并且尽量减少中间倒运环节,减少原材料的消耗;对机械使用做到事先计划、统筹安排、及时保养,尽量将机械的使用率和磨损率降低到最大限度。
3.6 加强风险的预控和预警工作。
在工程的实施过程中,不断地收集和分析各种信息和动态,捕捉风险的前奏信号,以便更好地准备和采取有效的风险对策,以抵抗可能发生的风险。在风险发生时,及时采取措施以控制风险的影响,这是降低损失,防范风险的有效办法。在风险状态下,依然必须保证工程的顺利实施,如迅速恢复生产,按原计划保证完成预定的目标,防止工程中断和成本超支,唯有如此才能有机会对已发生和可能发生的风险进行良好的控制,并争取获得风险的赔偿,如向保险单位、风险责任者提出索赔,以尽可能地减少风险的损失。
4. 结束语
随着近年来房地产项目投资的长足发展,对项目投资风险的分析研究和管理控制在项目投资全寿命周期阶段都显得特别重要。由于市场环境的深入变化,投资风险的不确定性有逐渐变化和增大的趋势。因此,必须采用更加科学和严谨的思路,加强风险分析,趋利避害,及早作好预控措施。
关键词:保险;资金投资运;作风险管理
中图分类号:F8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198(2012)15-0122-01
1 保险资金投资运作的主要原则
1.1 安全性
保险公司资金投资的安全性主要是指保险总资产的可实现价值应该大于总负债的价值,即保险投资资金必须能够得到足额返还,不会因不能足额返还而影响保险人的偿付能力。
为什么保险资金投资首先应该具备安全性原则呢?这主要是由于保险公司资金很大程度上来源于被保险人缴纳的保费,确切地说,这些资金是保险公司对所有被保险人的负债性资金,其主要用途是用于对被保险人风险损失的赔偿或给付。所以,保险资金总量在数量上和时间上都要求与损失赔偿和保险给付的总量一致,确保有足够的资金偿付能力。
1.2 收益性
保险资金投资的收益性原则,主要是指保险资金的投资运作能够给保险公司带来一定的经济效益,并使这种经济效益成为保险总利润的重要来源。这种收益性一方面能降低保险费率从而促进保险业务的发展,另一方面能大大提高保险公司的偿付能力。然而,风险与收益是成正比的,即风险越大收益越高,风险越小收益越小。资金投资运作的收益性原则在一定程度上促使企业不断改善财务管理,提高资金利用效率。
1.3 流动性
流动性通常指的是资产的变现能力。保险资金投资的流动性原则,主要是指当保险合同约定的保险事故发生后,保险公司能随时向被保险人支付合同约定的保险赔偿金。
1.4 分散性
从统计学角度分析,如果几个投资项目的盈利率是独立的或不完全相关时,那么企业一定时期的总收益风险就会降低。所以保险资金投资的分散性原则实质上就是要求保险企业应根据市场的不同需求和自身优势,实行多角化投资和经营,使得不同投资项目的盈亏在时间上或数量上相互补充,以弥补某一方面损失给企业带来的风险。用我们在投资操作时常引用的一句话来说,就是“不要把鸡蛋放在同一个篮子里”。
2 保险资金投资运作的内容
从保险资金投资运作的内容来看,主要包括投资政策的制定、资产分配、投资组合管理、资产选择等几个方面。
2.1 投资政策的制定
投资政策是指根据不同保险资金的可运用期限、支付需求等特点而制定的投资指导原则。为满足保险资金投资的上述原则,对于不同性质的保险资金我们应制定不同的投资策略进行投资。比如:如果保单存续期限较短,则选择投资方式时就要从资金的高流动性方面多加考虑,应选择一些变现力强的投资方式;反之,如果保单存续期较长,则可以考虑选择一些资金占用期间较长且收益性较高的投资方式。
2.2 资产分配
通常资产分配包括两种形式,一种是战略性资产分配,是指在不超过公司可承受的投资风险范围的基础上,将保险资金依据不同特性分配于不同投资形式之中。比如:将保险资金中的25%-35%将运用于债券投资,10%-15%将运用于基金投资,其他的存入银行作为长期存款等。另一种是战术性资产分配,是指在战略性资产分配的基础上,依据实际情况再对资金进行时间等方面的具体分配。
2.3 投资组合管理
为了尽可能最大化地满足保险资金投资的安全性、收益性和流动性等要求,应对保险资金的运用形式进行投资组合管理。如:投资证券时,可通过持有股票多样化来避免持有一种股票的特有风险,也可以在投资组合时采取彼此负相关的办法来降低风险获得收益。
2.4 资产选择
保险资金投资运作时选择哪些投资产品将直接影响到保险资金运用的安全性、收益性以及流动性。因此,在投资前,对不同投资产品要进行可行性分析,确保通过最优化的资产选择来获取最大化的投资利益。
3 保险资金投资运作中存在的主要风险
一般来说,利率变化、市场波动、投资操作失误以及个人不道德的心理状态等都会给保险资金投资运作带来一定的风险。
3.1 利率风险
利率风险在寿险公司资金投资运作时表现明显。长期性是寿险业务的一大特点,而期限长则预定利率因素最难控制。当投资收持率小于预定利率时,寿险公司的纯保费不能满足赔付的需要,将可能造成企业偿付能力不足而出现财务危机。
3.2 市场风险
当前,保险投资资金进入证券市场越来越多。证券市场是一个风险较高的市场,入市资金越多,承受的风险就越大。
3.3 信用风险
保险资金投资中的信用风险通常是指投资债券时发生的一种风险,主要表现为为借款者违约的风险。
3.4 操作风险
操作风险是指由于不完善或有问题的内部操作过程、人员、系统或外部事件而导致的直接或间接损失的风险,产生的具体原因有内部欺诈,外部欺诈,工作场所安全性,实物资产损坏,业务中断和系统失灵,交割及流程管理等。
3.5 道德风险
也称道德危机,西方经济学家解释为“从事经济活动的人在最大限度地增进自身效用的同时做出不利于他人的行动。”说通俗一点就是“损人利己”。大多时候都是出于“个人”不诚实、不正直或不轨企图的原因而促使风险事故发生,比如投资经理越权操作造成企业投资损失。
4 主要风险控制措施
对保险资金投资风险进行科学分析和管理,是有效防范和控制风险,实现资金投资的安全性、收益性和流动性的手段。
4.1 建立严谨高效的保险资金运用监管体系
保险公司可以建立有效的投资绩效评估机制,采取非现场检查监督手段加强对保险资金投资的监管。2010年8月,我国保监会根据《保险资金运用管理暂行办法》,拟定并了《关于调整保险资金投资政策有关问题的通知》,从投资市场、品种和比例等方面,对保险资金运用政策进行了系统性调整,此项措施有利于系统性风险的有效防范。
4.2 执行严格、规范的投资决策流程管理
执行严格、规范的投资决策流程管理可以过滤、化解大部分投资风险,这是进行组合投资并控制风险的有效保障。
4.3 健全投资风险管控体系
主要通过提高资产管理水平,实施投资组合策略,实行投资多元化并进行投资比例控制等措施来降低资金投资风险。
4.4 拓宽保险资金运用渠道
为保证资金投资的安全性,需要选择一些安全性较高的投资渠道。我国虽然保险投资逐渐走向多元化,但由于经济体制、机制等原因,大部分保险资金还只是运用于银行存款等单一渠道。从资金运用渠道来看,我国保险资金的运用渠道有待于进一步拓宽。
4.5 加大保险产品创新力度
产品的创新力度也会与保险资金投资运作中的风险管理息息相关。因为一款好的产品,在增强企业市场竞争力的同时也能够减少企业一些潜在的投资风险。如:低市场利率时尽量开发固定预定利率的产品。
4.6 风险规避和转移
即保险公司通过一定的形式将风险转移给他方,以降低自身风险。实行风险转移,既可以实现一定的投资收益,又可以确保保险资金的安全。如通过契约形式将风险损失转移,或通过各种形式的经济联合,将风险横向转移。
5 结语
保险投资是保险公司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支柱,保险资金对整个资本市场的发展和完善起着重要的作用。高效的投资运作管理尤其是加强投资风险管理是保险投资资金安全性、收益性、流动性的保证。努力健全投资监管体系,规范投资决策流程管理、加强风险控制建设,不断拓宽投资运作渠道、加大保险创新力度以及进行适当规避等是资金投资管理的具体措施,是风险防范的有效手段。
参考文献
[1]孙蓉,兰虹主编.保险学原理(第三版)[M].成都: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10,(2).
[2]彭喜锋.保险学原理[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6).
[3]乔世震,王满主编.财务管理基础[M].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9,(9).
[4]侯旭华.保险公司财务报表分析[M].北京:立信会计出版社.
金融创新与金融风险是相互相存的,是共存的,因此在进行新的金融创新时就肯定会有新的金融风险,这是很难避免的,因此在进行金融创新时,我们一定要清楚地认识到金融风险的存在,并且想办法降低金融风险,这样才能更好地促进金融产品和业务的创新。
1、资产证券化加剧了金融风险
资产证券化是一种创新的金融产品,资产证券化主要是通过发行和交易的证券来进行资金之间的流转,从而降低货币在企业间的流动,因此一般情况,企业都愿意进行资产证券化。因为资产证券是具有一定的交易性的,因此在一定程度上,资产证券胜任着货币资金的角色,从而降低了金融市场上的货币资金的流动,这样就会给货币资金带了一定的金融风险,因此资产证券化会导致货币资金对于金融市场的控制性降低,从而打破了货币资金垄断交易市场的局面。因此随着资产证券化的发展,随然会给我们带来一定的便利,但是也会给金融市场带来一定的风险。
2、投机市场的存在提高了金融市场的风险性
从有交易开始,投机市场就开始存在了,因此在金融市场上,投机行为是避免不了的,所谓的投机是指根据市场上出现的价差来进行买卖行为而赚取利益的交易行为,也就是我们俗话所说的“低价买进,高价卖出”。很明显,投资行为是具有一定的风险性的,因此我们很难确实自己所买进的产品能否再高价卖出,如果不能高价卖出,并且还要是更低价卖出,这样就会给投机者带来一定的损失。所以,随着金融市场的发展和壮大,投机市场也不再不断地发展,然而一旦投机市场出现损失,将会对整个金融市场产生巨大的影响,因此投机市场的存在也提高了金融市场的风险性。
二、加强对金融风险的管理,从而促进金融的创新
1、加强对金融市场的监督和管理,提供良好的外部环境
为了更好地确保金融市场的运行和创新,相关的政府和监督人员就应加强对金融市场的管理,从而确保金融市场的正常运行,从而为金融市场提供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因此相关的管理和监督人员就要不断地完善对金融市场管理的法律规范,从而更好地约束人们的金融行为,从而更好地确保金融市场的正常运行,从而为金融创新提供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为了更好地降低金融风险,相关的监管人员也要严厉打击违法犯罪的金融人员,避免他们对金融市场带来危害,从而提高金融市场的风险。因此为了更好地促进金融创新,降低金融风险,相关的监管人员就要加强对金融市场的监督和管理,从而提供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
2、对金融监督和管理进行创新
随着我国信息技术的发展,因此为了更好地进行金融创新,并且降低金融风险,在进行金融监督和管理时,就应该加强信息技术在金融监督和管理上的应用,从而更好地建立规范化的金融市场。因此,在进行金融管理时,就应该加强电子监控设备的应用,并且提高电子监控设备的技术含量,从而使得电子监控更加地智能化,从而更好地避免金融作弊行为的发生,建立更好地规范化的金融市场,为金融创新提供良好的外部环境。
3、加强国际之间的金融合作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我国的金融市场也在不断地国际化,因此为了更好地促进金融创新,降低金融市场的风险,就应该加强国际之间的金融合作。“有容乃大”,在进行国际之间的金融合作时,我们可以学习国际间先进和创新的金融产品和业务,从而更好地发展自己的金融市场。除了可以学习国际之间的金融创新的金融产品和金融业务外,我们还可以学习国际间规范的金融管理和监督制度,从而更好地规范化我国的金融制度,从而更好地促进我国金融市场的发展。因此为了更好地促进金融创新的发展以及降低金融风险,我国就应该加强对国际之间的金融合作。
4、提高金融市场的管理水平
金融创新的发展以及金融风险的高低主要取决与金融市场的管理水平,如果金融市场的管理水平较高,那么金融市场上出现的漏洞就越少,那么人们可以利用的金融漏洞也就越少,从而就很难阻碍金融市场的发展和创新。然而如果金融市场的管理水平较低,那么人们就很容易就抓住金融漏洞,从而更加简单地破坏金融市场。因此,金融市场应该不断地完善细节上的法律规范,从而借助法律的手段来维护金融市场的正常运作。除了可以借助法律的手段来提高金融市场的管理水平外,还应该完善相关的金融制度,建立防风险的金融制度,从而更好地防止或者降低金融风险的危害。故此,为了更好地促进金融市场的创新和发展,降低金融风险的危害,金融市场就应该提高自身的管理水平。
三、结语
社会的不断发展带动城市化进程加快,用电的需求与规模也正在逐年攀升,对电力的企业的发展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随着人们用电需求量的增加,电力企业的电网系统为满足用户的需求而趋向于复杂化,也就导致电网安全系数越来越低,一旦出现事故势必给电力企业带来重大的经济损失,不利于电力企业的稳步发展。为加强电网运行的安全性能,就需要对电网运行的风险管理进行分析,以此采取有效的防范措施,保障电网安全且可靠的运行。
关键词:
电网;风险管理;电力系统
前言
二十一世纪的社会在迅速发展之下带动了方方面面的进步,社会的发展与进步给人们的日常生活也带来了不小的变化,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以及社会的运转中,电力资源在其中发挥的作用不言而喻,现如今如果脱离了电力资源,不仅会严重影响到人们的日常生活,而且也会危及社会的正常发展。随着电力资源作用的日益增大,以及人们对电力资源需求的增加,电力企业不得不加大电力资源的供应,也就使得电网的结构愈加庞大复杂,电网的生产改造工作也越来越频繁和分散,其存在的安全隐患也越来越多,为了加强电网运行的安全性,从而有效的识别各类电网风险,就需要对电网运行的风险管理进行分析,有效预防电网事故的发生,保证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
1电网运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风险管理,这一概念简单的来讲就是采用相关的方法来研究风险问题,并在此基础之上采取有效的对策去防范以及应对,以此提高安全性能。电网运行的安全与否,直接关系到整个电力系统的稳定性,因此只有确保电网安全高效的运行,才能提高电力系统的效率,然而在电网运行中仍然存在很多问题,正是这些问题的存在影响了电网运行的安全性。
1.1监督体系不完善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为满足越来越多的需求,电网系统变得越来越复杂,这就要求电网的管理可以更加完善,但是在实际的工作环境中,电网管理不尽如人意,再加上电网运行风险监管系统的不完善,使得电网系统的安全性有所降低,难以保证电网的正常以及稳定运行。
1.2缺乏行之有效对策予以应对
造成电网安全事故的原因是多样化的,一般主要以自然灾害、人为原因、经济原因、设备故障灯多个方面引起的,在电网的运营过程中受到的影响因素太多,有些危险可以采取措施避免,然而有些危险在避免不了的时候,如果发生则应该采取行之有效的对策予以改善,但是在现实中却没有做到这一方面。
2电网安全运行的风险特点
电网运行的风险管理,对电网的安全运行是十分有必要的,而电网安全运行的过程中,存在以下两个方面的风险特点。
2.1风险的产生具有连锁反应
在电网运行的过程中,受到诸多风险因素干扰,其中某一因素一旦转化为事故,则会造成不可挽回的后果,也会产生连锁反应,诱发其他因素转变成更大的事故,这些因素之间相互影响,对电网的运行造成了极大的威胁。
2.2风险后果危害大
电网运行受到科技因素的影响开始走向智能化以及自动化之路,不同区域之间的电网联系的更加紧密,但是正是由于这一趋势的存在以及扩大,电网运行会引发事故的可能性也随之增大,影响范围也会越来越广。
3电网风险管理建议与策略,以此促进电网的安全运行风险管理
在电网的管理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要想让电网安全运行,对其进行风险管理是势在必行的,使用好的、正确的风险管理方法,有利于保障电网的安全运行,保证电力系统的稳定性。那么,在电网的运行过程中,如何对电网的运行进行风险管理呢?文章提出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探讨与研究。
3.1健全电网运行方式风险管理机制
对电网的运行进行风险管理,其实就是电网管理者对电网运行中所产生的数据采取识别、分析、定级以及监管等方式,在数据研究的基础之上通过合理的判断来采取合适的措施或方法,以此来保证电网运行的安全性以及稳定性。因此,在电网系统中要建立以及健全电网运行方式风险管理机制,而这一机制的成立可以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为初级阶段,在这一时期管理者要对电网在运行过程中可能会碰到的所有风险进行虚拟假设,并在这些假设的基础上做出各种应对方式的标准操作程序,为日后风险的出现做好准备工作;第二阶段为重要阶段,在这一阶段管理者要充分发挥其职能,总合各方面的因素,对风险进行评估,在此基础之上做好有效的控制手段,保证电网运行的安全性以及稳定性。
3.2提高风险管理意识
做好电网运行风险管理还需要提高管理者的风险管理意识,如果电网运行中出现不稳定因素,而且没有采取有效的措施予以控制,一旦引发事故势必带来十分严重的后果。因此,电力企业要提高安全意识,重视电网的调度工作,加强对相关人员的管理,做好电力运行的风险管理。与此同时,电网运行的风险管理要以开放式为管理原则,将管理的整个过程和系统予以透明化,在电网运行的风险管理中采用开放式管理制度系统,不仅可以实现对风险的管理和评价,而且还可以提高工作效率,减少电网管理员和相关工作人员的工作量,促进自身的发展。
3.3在电网安全运行中采用智能化风险管理
随着现代技术的进步与发展,无论是对于人们的日常生活还是对于社会行业的发展,技术这一因素的发展都给这些方面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以往的电网管理中往往都是以人为管理为主,但是人为管理也存在诸多弊端,很容易引发不可挽回的事故,因此,在技术的作用下,电网运行的风险管理可以采用智能化高科技手段,不仅可以实现对电网风险管理的有效监督,而且在实际的操作、管理中也可以避免发生更多的误差,减少人力管理中可能会发生的情况,使得管理人员可以从繁重的工作中得到解放,更精确的保证电网运行的安全性以及稳定性。
4结束语
电网安全且稳定的运行,需要采用科学合理的方法对电网运行的风险进行有效的管理,有利于保障人民的日常生活以及社会的稳步发展。
参考文献:
[1]普碧才.局部电网运行方式调整方案研究[J].云南电力技术,2016(04).
[2]贾睿.电网运行方式管理的必要性与途径研究[J].城市地理,2015(10).
关键词:项目管理;风险;IT项目
中图分类号:F239.6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198(2009)22004001
1 IT项目风险管理概述
项目风险管理是指对项目风险从识别到分析乃至采取应对措施等一系列过程,它包括将积极因素所产生的影响最大化和使消极因素产生的影响最小化两方面内容。主要包括:风险识别、风险量化、风险对策。随着信息化社会的形成,信息化项目便宜成为社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信息化项目的开展是以信息技术为支撑,以业务活动为主体,以现代化管理为指导思想的一项全新的、复杂的系统化工程。全新在于信息技术这一新生事物的飞速变化与发展,复杂在于信息技术、业务工作、项目管理思想的一体化融合与集成化应用,这正是IT项目管理问世的缘由。
IT项目风险是指由于IT项目所处环境和条件的不确定性,导致项目的最终结果与我们的期望产生背离,并给相关人带来损失的可能性。IT项目风险管理是对项目中潜在的风险进行预测并实行有效的控制,从而可靠地实现项目的总体目标的一种管理IT项目管理与其他类型的项目管理一样,其立项、设计与实施等都是基于正常的、理想的技术、管理和组织以及对将来情况(政治、经济、社会等方面)的预测。
2 我国IT项目风险管理现状分析
风险管理产生于20世纪初的英国、德国,之后逐渐形成一种系统的科学方法。但是,风险管理真正在工商企业中引起足够重视而得到推广则始于20世纪50年代。对于新兴的IT产业,国内外项目管理专家和学者都从20世纪80年代就开始做了一些前瞻性的尝试和探索。但是,由于IT产业发展时间较短,研究和实践的基础较薄弱,IT项目管理本身存在着缺乏项目管理意识、没有精确的项目成本基础、项目管理制度不到位、缺乏专业服务组织、项目计划性差、项目风险意识淡薄以及业务参与意识薄弱的现状。同时IT产业与生俱来的高风险性、高更新性(生命周期短)以及高复杂性等特点,导致了传统行业的通用项目风险分析方法和经验在IT行业中无法得到充分应用和借鉴。近年来,随着IT项目的广泛实施,一方面为众多的企业带来了管理、经营方面的革新,而另一方面,夭折、中断、失败的项目也不在少数。
3 IT项目管理中的风险类型分析
3.1 IT项目管理中的系统风险
系统风险风险主要是指那些超出IT项目经理乃至整个项目组织控制范围的影响项目成功的干扰因素,主要体现在:
第一,市场和政策的变化。市场和政策风险主要表现在两方面,首先是市场需求的多变以及新产品、新服务的不断更迭可能导致IT项目建设方向的急剧改变,这对绝大多数的项目来说都是致命的;其次是与IT项目管理相关的政策从无到有不断涌现,给实施项目的企业设置了越来越多的约束。
第二,IT行业发展迅速,产品更新换代快。IT行业被称为朝阳行业的根本原因就在于这个领域出现的时间不长而发展又非常迅速,所以,IT项目必然面临层出不穷的新标准和新趋势。与此同时,IT业内的竞争与合作也不断改变着IT企业或企业联盟的战略和竞争优势,从而影响IT项目的发展进程。
第三,自然灾害的出现。火灾、洪水、地震等自然灾害对IT项目的建设而言是不可忽视的客观存在,其破坏力之大往往超出人们的想象,而自然灾害的随机性使得项目组织一般很难做出预测。
3.2 IT项目管理中的技术风险
(1)技术成熟度不够。无论是IT项目的业主还是项目组织都倾向于追求最新的技术,然而现实的情况是新技术往往不够成熟,将不成熟的技术引入IT项目的建设是极易招致失败的。
(2)开发与管理工具选择不当。“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凸现了IT项目管理中工具选择的重要性,能否从众多的开发和管理工具中做出正确的选择与项目的成功也是息息相关的。
(3)项目测试不严谨。测试是IT项目实施的重要环节,由于很多项目未经严格的测试就投入运行,以致无法提早发现和修正错误导致巨大的损失。此外,试运行环节作为连接测试阶段与正式运行阶段的重要手段也可能未得到重视。
(4)软硬件的集成矛盾。由于IT行业在很多方面缺乏统一的标准和尺度,致使IT项目中所采用的不同产商的软件和硬件设备在集成到一起时可能产生无法预期的错误和冲突,进而影响IT项目的实施效果。
3.3 IT项目管理中的成本风险
(1)IT项目运营成本存在溢出性。项目运营成本主要
是指由项目团队、项目业主和项目顾问等涉及项目运营的组织或人员在项目建设过程中所引发的成本。由于IT项目的人员组成复杂且流动性非常强,加上项目运营牵涉的不可控因素较多,因此运营成本溢出的可能性非常大。
(2)项目范围的异改变,导致成本上升。业务主需求的变化和信息技术的发展导致IT项目范围的改变是项目经理经常遇到的现象,随之而来的便是项目成本的不断上升甚至成倍增长。
(3)出现未估算的项目成本。虽然IT项目在进行规划时就应做出精确的成本估算,但成本估算毕竟是一项预测性的工作,在实际操作过程中难免会产生错算、漏算从而导致未估算的成本项目的出现,因而影响整个项目管理的成本和绩效。虽然在IT项目管理中对于成本和费用有严格的控制,但人力成本变动、设备价格上涨、项目工期延误等无法预期的特殊情况的出现仍然可能带来项目预算的超支。
4 加强IT项目风险管理的策略性思考
4.1 识别IT项目中的风险
对IT项目进行风险管理,首先要对存在的风险进行识别,以明确对项目构成威胁的因素,便于制定规避风险和降低风险的计划和策略。风险识别就是采用系统化的方法,识别出项目中已知的和可预测到的风险。风险识别是一项反复的过程,应该在IT项目的生命周期自始至终定期进行。风险识别包括确定风险来源、分析风险产生的条件、描述风险特征和确定风险的影响范围。风险的识别可以分为三步进行:收集资料、估计项目面临的风险形势、根据直接或间接症状将潜在的风险识别出来。
4.2 分析风险
对IT项目的风险分析应从两方面进行,即: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定性分析是指对已识别风险的可能性和影响性的评估;定量分析是在定性分析后进一步量化每一个风险的概率及其对项目目标造成的后果,也分析项目总体风险的程度。
对IT项目风险进行定性分析,可以从宏观上对项目是否可行有一个初步的概括,可以加深项目管理人员对项目风险的认识与了解。定量风险分析是在定性风险分析之后进行的。有时在风险应对规划之后,对作为风险监督和控制过程的组成部分,应重新进行定量分析,以确定项目总体风险是否降低到满意的结果,以及是否需要增加或减少风险管理措施。
4.3 制定IT风险应对规划
针对风险定性、定量分析的结果,制定风险应对规划,以降低IT项目的风险或减少项目风险的副作用。如果风险识别和分析的结果超出项目组织或项目用户能够接受的水平很多,应根据超出情况选择停止项目或取消项目。当风险识别和分析的结果少量超出项目组织或项目用户能够接受的水平时,应该制定各种项目风险应对措施,并通过开展项目风险控制来落实这些措施,从而避免或消减项目风险所带来的损失。
风险的应对规划必须与风险的严重程度、成功实现目标的费用有效性相适应,必须与项目成功的时间性、现实性相适应。同时,必须取得所有项目利益相关者的认可后,由专人负责。
参考文献
[1]袁义才.项目管理手册[M].北京:中信出版社,2007.
【关键词】建筑设计;风险管理;意义;相关因素;措施
在我们国家建筑事业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不断向前发展,与此同时,我们国家的建筑设计项目风险管理相关工作也取得了巨大的成就。然而现今影响建筑设计项目风险管理工作成效的因素还有很多,需要我们采取科学合理的措施控制好这些影响因素,如果没有做好这方面的工作,肯定会对建设项目各方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降低其在建筑市场中的形象。所以,怎样才可以加强设计项目风险管理已经成为很多专家的研究中心主题。
1 建筑设计项目风险管理的内容及意义
所谓的建筑设计项目风险管理,指的是建筑项目各方单位利用自身的风险鉴别能力,鉴别设计工作中存在的风险、并采取有效措施控制这些风险的重要策略之一。风险管理相关工作的实质性目的就在于将建筑项目中存在的风险最大化地减少,通过科学合理的方式方法有效规避建筑市场中可能存在的风险。
我们就从建筑项目设计的内容来看,它不单单是整个项目建设周期中的重要环节,而且也是对项目质量起着关键性的影响因子之一。设计是否合理,是否是高水平,不但会影响施工队伍对项目整体结构的理解,而且还会严重影响项目的质量好坏。假设设计得不合理,在某些部位存在问题,简单地说,整个项目的整体设计肯定会有某些不美观的情况出现,而实质上,肯定会致使项目整体质量出现或大或小的质量问题,给项目的正常使用带来了质量隐患。另一方面,项目设计的成本设计风险对于项目成本控制也起着关键性的影响因子之一。据有效数据显示,现今我们国家的建筑项目成本控制情况,很多时候都会有超预算的问题出现,其中很重要的原因就是由于建筑项目的设计成本没有控制好,进而让我们国家建筑项目出现了金融风险与质量问题。
2 建筑设计风险因素分析
我们依据风险因素来源,将建筑设计风险因素分为业主方、设计机构和其他外部条件三个方面。
2.1 业主方
设计机构根据与业主方签订的相关合同文件,并结合业主方提供的建筑规划、设计任务书、可行性研究报告等文件的指示进行实际设计相关工作。正是这样建筑项目设计所有的风险中自然也就包括了业主方面的因素。
2.1.1 业主方所提供的原始材料不齐备
为了确保建筑项目设计能按期完成,需要业主方可以提供齐备的相关资料,这些材料必须包括有项目设计任务书、选址报告、建筑项目地址勘察报告、批复的可行性研究报告等等。这些材料都是由业主方提供的,虽然现今业主方基本上都可以给予这些原始材料,但是却不可以保证这些原始材料的完备性、真实性,又或者是完备程度与真实程度常常不能满足设计机构的要求,进而给设计机构设计相关工作的正常开展及设计质量方面都带来了后患。
2.1.2 业主方或业主所委托的监理咨询单位管理不完善
一个建筑项目往往需要业主方、设计方、监理咨询方、施工方等多个机构之间的有效配合,所以业主方与监理咨询方的沟通管理问题,它们之间可不可以进行有效的协调与配合,也会给设计方的实际工作带来风险,例如针对设计变更等问题,设计机构能否与其他机构达成一致的意见,这些都会影响项目设计的质量。
2.1.3 业主方随意要求变更设计所带来的风险
设计方的设计工作一般都是根据业主方所提供的项目任务书来开展的,而业主方对项目功能、目的等方面需求的变更则会直接引起设计方工作的波动,导致前阶段时间、资源的浪费;业主方的这种变更设计的要求与我们平常所说的正常的设计变更不一样,这种变更完完全全都是由业主方所造成的。
2.2 设计机构自身的风险因素
设计相关工作人员的有没有具备合格的业务素质、责任心的大小、设计机构软硬设计条件、设计机构组织管理能力等方面也会给设计工作带来风险。
2.2.1 设计相关工作人员素质因素
这里我们所讲的素质指的主要是责任心及专业技术这两个方面的素质,建筑项目的设计是一个专业性较强的的工作,专业技术能力对项目设计的进度及设计工作的质量都有着直接的影响,要求有比较强的责任心、设计经验、理论基础才可以高质量的完成这项工作。所以设计工作人员的素质问题对于项目设计质量的影响是比较大的。
2.2.2 设计机构的软硬件条件
为了加大对设计工作人员、设计机构的管理,提升我们国家建筑设计的质量,我国对从业人员与设计机构实行的是双重资格认证的管理制度,并把设计机构分成甲乙丙三个资格等级,对设计工作人员则是执行注册制度。所以一个设计单位在软硬件方面条件可以反映出该机构的综合实力,显现其技术力量、工作人员的素质及业绩情况。
设计机构的条件不仅表现在资质管理方面,也表现在设计机构所拥有的软件、设备与其成立以来所累积的设计经验等方面。因为一个建筑项目设计的过程要有许多个专业部门相互协调配合才可以顺利完成,而不是仅仅依靠某个设计工作人员或某个专业部门就可以单独做好的,所以设计机构的软硬件条件对可不可以高质量地完成设计工作有较大影响。
2.2.3 设计机构组织管理能力因素
正如前面所叙述,项目设计需要有多个工作人员、多个部分机构相互协调配合完成的,而且是从设计初始阶段到施工图设计逐渐深入的阶段,所以设计机构组织管理能力的高低对设计质量也有较明显的影响。
2.3 其它外部条件的影响
在建筑项目设计的阶段,许多外部因子都会对最后的设计结果产生较大的影响,如材料、设备供货方面、兴业主管部门方面、施工技术条件与水平方面等等。
3 建筑项目设计风险管理的有效措施
为了避免建筑项目设计风险的出现,要采取有针对性的对策用以消除、减弱或转移风险因素的影响,具体可以从下面两个方面进行:
3.1 项目设计风险规避
(1)加强对工程设计人员的职业教育和培训。对于设计技术人员的培训主要包括两个方面。
1)职业技术的培训。只有当设计人员的技术足够过硬时,才能避免由于设计技术和方法不过关造成的设计方案不合理的风险,减少设计变更的次数。
2)职业道德的培训。设计单位和设计人员的不规范行为容易导致责任风险,而且一旦被查出,将面临着经济处罚、行政处罚和法律制裁的风险。所以应该从道德和法律方面来教育、培训,对风险进行约束。
(2)建立科学的薪酬分配制度及严格的绩效考核制度,形成对工程设计人员的激励和约束机制。
3.2工程项目设计风险自留与风险控制
3.2.1明确的工作界面
明确的工作界面划分的基础是建立一个合理的合同构架,针对所识别的各种风险因素划清责任,界定设计范围。根据项目设计界定总承包商技术保证范围,承包商可提供机械保证,而业主应保证工艺技术。工作界面划分的标准是既不重复又不遗留,同时把工作界面的接合表述得十分清楚。这样可以解决业主的设计目标不明确、业主提供的基础资料不准确和不及时以及施工方的技术达不到要求等问题带来的风险。
3.2.2约束开发商要求变更设计的权限
设计单位在设计过程中经常会受到开发商更改设计的干扰,从而被迫放弃自己以往的劳动成果。从严格意义上说,这也是一种开发商的违约行为。在合同订立时,加入对开发商提出设计更改权利的约束条款,减少设计变更的几率,能够降低业主不遵循设计的客观规律、提出不合理要求(比如要求边设计边施工)带来的风险。
3.2.3明确付款办法
以往合同的付款形式大部分是按照合同订立、图纸交付、工程竣工三个控制点来分别付的,而现今如果把设计进程的控制点列入合同管理中,那么付款的方式也要随之变成按照控制点来支付所有设计费的某个百分比。这样做的好处在于不会在设计发生问题的时候,设计方完全处于不利地位,承受一部分本来不该由自己承受的风险,从而减少业主未能按时支付设计费用带来的风险。而对于开发单位来说,这种付款方式虽然表面上是不利于自己的,但是留给开发单位一些应付的责任和风险,有助于设计单位重视设计质量,提高设计过程管理水平。
3.2.4进行现场设计,及时解决问题
现场设计是指设计队伍、设计设施搬至主体施工现场与总包商、业主代表同时同地办公,现场设计队伍与设计总部可用因特网交流数据信息。现场设计便于管理,有利于及时交流信息,解决问题,有利于提高设计质量。如聘请正从事该课题研究的专家进行专项设计,还可节约进口构件的成本。进行现场设计能够减少设计方案与地域、气候、文化的不和谐以及没有权衡设计方案的艺术、技术、经济和社会效益等诸多因素问关系等问题带来的风险。
参考文献:
关键词:国家助学贷款;金融;风险管理
国家助学贷款是由政府主导、财政贴息,银行、教育行政部门与高校共同操作的专门帮助高校贫困家庭学生的银行贷款。目前,我国实施的是以商业银行为主的国家助学贷款模式,商业银行的盈利性与国家助学贷款的公益性存在价值冲突,国家助学贷款的高风险性迫使商业银行“惧贷”、“拒贷”和“停贷”,成为国家助学贷款发展的最大瓶颈之一。因此,有必要以商业银行为主体,对国家助学贷款进行全面风险管理,使国家助学贷款持续健康发展。
1国家助学贷款的金融风险种类
从商业银行的角度分析,国家助学贷款的风险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信用风险。是指借款人在未来因为各种原因可能不履行还款承诺而给银行造成的贷款本金和利息上的损失。主要原因有:一是借款人的履约意愿出现了问题;二是借款人的履约能力出现了问题。而在一些借款学生眼中,国家助学贷款是免费午餐,甚至将助学贷款等同于助学金。在校学生,其流动性非常大,银行对借款人跟踪有困难,一旦借款人失信,银行的风险即演变为损失。
1.2利率风险。是指由于预期利率水平和到期实际市场利率水平的差异而造成损失的可能性。助学贷款由于实行的是固定利率,利率早已确定,若还款期间出现贷款利率上涨,银行不能因为贷款利率的增加而从原来的助学贷款获得更多的利息收入,因而遭受收益的损失。若贷款归还期间出现市场利率降低,那么按固定利率还款的借款人就有可能因为还款负担的加重而影响按期归还贷款。
1.3管理风险。由于国家助学贷款具有笔数多、单笔额度小、牵涉人数多等特点,使得国家助学贷款的管理成本提高,导致管理风险。而且,大学生毕业以后的流动性非常大,“跳槽”频繁,不利于银行对国家助学贷款的贷后管理,包括掌握毕业后的具体情况,及时与贷款人本人联系,并及时在贷款管理上做出反映等等。
1.4政策风险及法律风险。国家助学贷款是在政府命令下实施的商业银行贷款项目,属于政策性贷款。对于这样的贷款,政府有义务对其进行补贴和政策扶持。而我国采用由商业银行自有的信贷资金发放助学贷款并自行管理该贷款的方式,大学生贷款的拖欠率往往难以得到控制,加之现行法律法规不健全、无法保障银行债权而导致银行产生损失风险。
2国家助学贷款的金融风险成因分析
国家助学贷款中金融风险存在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2.1贷前宣传不到位,把关不严。很多学生在贷款的时候误以为助学贷款就是助学金,是国家给的补贴不用还,还有些学校为了生源帮助学生骗贷,再加上一些地方政府不负责,随便填写了家庭经济调查表,造成了很多征集表都是本身不困难非要装成困难,而这部分人道德意识和还款意识更差。
2.2学生信用意识薄弱。由于当今经济社会信用环境不好,再加以学校、家庭教育的滞后、乏力及学生自律意识较差,给银行造成工作上的被动。学生在还款期拖延还款、超前消费、将贷款用于非学业活动,甚至还有少数人会故意逃避还贷义务。
2.3毕业生流动性大。办理国家助学贷款的学生大多连手机都没有,所以助贷协议上留下的联系方式很可能是班主任或宿舍的电话,许多学生毕业后就失去联系,而银行不可能一个一个地上门催款,只能通过学校或寄函的方法催款。
2.4大学生毕业生履约能力不高。大学毕业生逐年增加,加之较高的职业收入预期,大学生很难找到理想的工作,很可能还要为就业、再就业继续投资,而且面临恋爱、结婚和孝敬父母,都需要花费大量的资金,但贷款学生大多家庭贫困,因此还贷就成为遥遥无期的一份沉重的负担,也使得相当一部分贷款人处于恪守信誉与维持起码生存的两难选择境地。
2.5政策法规的不完善。如还款机制单一、还款期限太短、激励机制不健全及缺乏配套可行的法律约束机制等。
3国家助学贷款的金融风险防范对策
国家助学贷款管理办法规定了违约者需要承担的一些后果,包括经办银行可对违约还款金额计收罚息;可对违约严重的借款人通过新闻媒体和网络等信息渠道公布其姓名、公民身份号码、毕业学校及具体违约行为等信息;必要时违约人须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具体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实施以防范与减少金融风险:
3.1跟踪完善学生的诚信评价体系。学校可从新生入校起采取多种形式对贷款学生进行诚信贷款教育、签订国家助学贷款还款协议、建立毕业生诚信档案卡等,以此约束学生按时还款。人民银行个人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也为每一位贷款学生建立了信用档案,如实记录学生的借、还款等信息,通过制度约束提高了广大学生的信用意识,促使其诚实守信、按约还贷。
3.2加强管理,健全助学贷款相关制度。银行应加大推广生源地助学贷款的力度,加强与高校的沟通合作,实行风险共担机制。例如新的助学贷款政策中有一项风险补偿金制度,财政和学校各拿出贷款总额的百分之五,最后若不良贷款率低于10%,则低出的部分奖励给学校。此外,学校还可以建立学生提前还贷的奖励机制,即每个借贷的学生在毕业前还清助学贷款的,学校就按其贷款总额的5%的比例给予奖励,由此鼓励学生一次性还款、提前还款。
3.3加大贷后管理力度。银行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贷后管理:一是要监管借款人资金使用情况,进行贷后跟踪检查,发现借款学生风险信号应及时提出建议并报告。二是要及时办理还款确认手续,对违约的学生,银行可将其违约信息载入个人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按期将连续拖欠贷款超过一年且不与经办银行主动联系的借款学生信息进行公示。三是定期向上级汇报,制定不良贷款清收方案并实施。四是要加强贷后管理的力量,包括人力和物力。
3.4还款方式的多样化。由于借款学生的未来收入状况和家庭情况差别很大,所以多元化的还款计划对于不同毕业生比较切合实际。如渐增型或延期还款、按收入比例还贷及配套的还贷减免政策等。如06年国家出台的《高等学校毕业生国家助学贷款代偿资助暂行办法》中,对高校毕业生到西部和艰苦边远地区就业,服务期3年以上的,其助学贷款可由中央财政代为偿还。
3.5积极探索助学贷款管理新模式。除了由政府、银行、学校负责贷学金的管理以外,社会其他部门和机构也可以参与贷学金的管理回收。目前我国一些保险公司已推出了国家助学贷款信用保险,当贷款学生事故、丧失劳动能力或者连续三个月(或累计六个月)完全未履行还款义务,保险公司会对银行的这部分贷款进行赔付。
3.6银行加强催收贷款力度,必要时诉诸法律。目前银行对贷款违约初期主要是采用电话、信函和网络三种方式进行催收,在催收无效的情况下会采取委托、公告、诉讼三种方式进行收缴,尽管对后三种方式社会各界仍有异议,但对降低不良贷款率方面效果显著。总之,助学贷款会给大学生带来很多便利和好处,但也会给银行带来很多风险。我们必须建立有效的风险与诚信教育机制,不断完善国家助学贷款政策,建立多元资助体系与风险分担制度,多管齐下防范与控制大学生助学贷款金融风险。
参考文献
[1]林莉.论国家助学贷款风险控制制度的缺陷及对策[J].广东社会科学,2010,2.
[2]罗娜.高校大学生助学贷款的风险防范与管理[J].社会发展,2006
[3]孟伟.透过助学贷款违约看大学生诚信问题[J].江汉石油职工大学学报,2008.
医疗技术的快速发展推动了医院的建设,医疗设备更新和技术的发展给医院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但是在这个过程中,伴随着渠道多样化而产生的是各种风险,而众多风险之中最重要的就是会计核算。医院的会计部门如果出现任何问题将给医院带来很大的损失,所以医院应该加大监察力度,促进医院经济健康发展。
一、医院会计管理风险的定义
会计的财务信息出现问题,包括信息错报和漏写等都会给会计部门带来风险,从而给医院带来巨大的损失,会计信息的整理和优化医院资源是密切相关的,它们对于指导医院经济的正确运行有很重大的意义。
医院应该充分重视会计风险的管理,医院在某种程度上是和企业有一定相似性的,运营的过程中存在着很多的不确定性,会计风险的影响在于可以增加医院的竞争实力和整体管理水平,对于医院的运营有着重要的影响。
二、医院会计风险产生的原因
1.医疗事业发展面临的情况越来越复杂
我国不断地实施新的医疗体制改革政策,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医疗事业的发展渐渐走向复杂的趋势,人们对于医疗建设的发展越来越重视,要求日渐提高,导致医院的经营管理面临新的挑战,会计风险突出,医院为了保证自身的健康发展和良性竞争,需要尽快出台有效管理措施将会计风险降到最低,同时保护医院经济效益持续健康发展。
2.医院内部控制体系不够完善
医疗改革不断进步,医院的内部建设和外部条件随着改革逐渐发生改变,内部体系不完善的问题逐渐暴露,经济管理模式固化不创新,控制体系的不完善表现在:第一,由院长指定中层领导的上级主管部门任命院长负责制没有发生任何变化,这种院长权利过高的管理机制缺乏有效的监督,医院领导徇私舞弊,伪造业绩的现象给医院的发展带来很大的损失。第二,医院管理层的能力和管理意识不足,财务管理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财务管理人员专业水平不高,影响财务管理的质量。
3.医院的管理层理财意识的缺乏
医院是治病救人的地方,所以医院的运营过程中理所当然的注重医疗技术和医疗业务的发展,但是这并不能成为他们忽视财务管理的正当理由,医院的这一做法导致医院对财务管理人员的选拔重视不足,选拔的人员能力不足,医院的会计管理其实有很大的专业性,而且有很大的工作量,如果不注意培养财务管理人员的能力会加大医院的运营成本,影响财务管理的效率。医院如果想提高控制会计风险的能力和医院的管理水平和竞争力,就必须转变管理理念,认识医院财务管理在市场竞争中的重要性。
4.网络信息和电脑的安全性不足
随着电子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电脑网络已经被医院财务管理充分的进行了利用,电脑网络的应用给医院的财务管理提供了方便的同时也带来了很大的风险,网络计算机的信息安全问题一直困扰着财务管理的发展,电脑网络的共享可能会产生重要财务信息的泄露和篡改,黑客的攻击会给医院带来巨大的损失,信息安全性和完整性被破坏,导致医院运营瘫痪。
三、医院会计风险管理控制策略
1.提高会计人员的专业素养和财务管理人员的理财意识
提高会计人员的专业素养和财务管理人员的理财意识,达到这一目标要解决的首要和基本的问题是医院的领导阶层充分注重医院财务管理,对于专业素质要求很高的医院财务管理人员才是医院财务管理的主体,所以选拔的过程需严格,并且投入足够的资金和精力进行培养,加强业务水平,减少不必要的错误,保证财务管理正常运行,进而保证医院健康发展。
2.医院内部控制体系的健全
内部控制体系的健全对于医院管理效率的提高和医院会计管理的影响都是至关重要的,首先,需要营造和谐的内部控制环境,医院内部控制效果加强得益于领导充分重视内部控制体系;其次是医院内部会计管理体系的完善;最后是财务人员的职业素质培训和道德品质培训,提高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等于提高医院的综合管理水平。
3.电脑网络信息的安全性建设
会计管理的重中之重是加强网络计算机的安全水平,随着电子计算机技术的快速发展和普及,给会计工作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带来了很大的风险,严重影响信医疗信息的准确性和使用价值,加强网络信息安全性管理更有助于医院财务信息保护,同时还提高网络计算机的上网安全。
增强信息系统内控,医院实行电算化处理数据和信息的措施,提高会计工作的效率和质量,减少人为处理数据的错误,医院应该针对会计信息系统的岗位划分、系统操作、会计档案管理等方面的数据信息制定安全有效的措施。
4.投资项目细分
投资项目分为长期投资和短期投资。长期投资分为两类,即长期股权投资和长期债权投资,对于投资项目的不理解,缺乏科学依据而流于形式分析导致资金回收缓慢,盲目的投资带来资金的浪费。所以在投资这项问题上,需要对投资项目进行合理细分,有益于控制和分析流动性风险指标。
5.固定资产的计提折旧
固定?Y产的累计折旧和累计摊销可以用来处理医院里放置不用的占资金又占场地的设备,进而解决医院资金不足,运转遇到困难的状况。多年不用的设备和材料不能再次投入使用,资金在遇到问题,周转不灵的时候,应该根据医院的实际情况,相关的部门互相配合,固定资产及时处理入账,积压物资及时清查处理,计提折旧,制定合理的相关制度可以如实反映固定资产,避免资源浪费,清理资产名单,使医院经济健康运行。建立盘点清查制度,保证账目的安全符合实际,建立档案管理制度,进一步明确各个部门所承担的各项责任。为保证资产安全完整,需培养资产管理者的责任感和管理的能力,健全固定资产的管理体系是远远不够的,为了优化资源配置,还要加强对固定资产的研究。医院作为科技技术密集的企业,包括很多的无形资产,有专利权、医疗信誉、专家信誉和知名度、病案、科技研究论文等,在会计管理中对无形资产的评估所占的比例越来越大,而且合理评价无形资产可以提高医院的声誉。医院无形资产的管理对于加强医院的财务管理十分重要。
6.审核财务报表
注册会计师审核医院的年度财务报告后才可以对外提供,这种审核可以及时的从报表中发现一年度财务上的具体问题,规范医院财务的审核问题才能降低医院的运营风险,由于财务报表是医院的商业机密,所以维护医院地位也是通过这种手段达到的。
7.开展成本控制,实行预算控制
医院成本和费用的管理是会计管理的核心,利用空闲的资源,降低劳动力消耗是核算医院财务成本的目的,医院所有的工作人员和领导者都需要学会树立成本观念,不可放大和缩小成本费用,建立内部奖?钪贫群驮际?制度,号召所有工作人员自觉遵守各项规章制度,加强医院管理监督。
8.建立健全医院内部会计管理制度,建立量化的财务风险评估指标
建立分组明确细致的职责划分机制,保证执行任何管理制度时有章可查,有据可依,限制高层和财务管理人员的各项权力,增加医院预算的审查力度,完善会计管理的各项规章制度迫在眉睫,发生任何问题需要立刻做出调整并且防止出现的问题急剧恶化。进一步明确医院内部各个职能部门会计管理职责和权限,使医院的各项内容有章可查,有账可查,不仅可以不脱离医院活动的实际情况,还可以促进制度的完善。建立健全分析检查的相关制度,分析发生额和预算产生不同的各项原因,做出及时调整和控制。医院需要适度授权,建立严格的审批制度,各项的支出和收入要严格记录,严格审查。根据法律法规履行各自的职责,切实负起自己应该承担的责任。
财务危机的产生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不是一蹴而就的,财务管理部门应当履行自己监管的职责,实时检察,发现问题及时预警。现今为止,进行监察的项目有7项 ,包括:所有者权益收益率、资产负债率、总资产收益率、流动比率、资金安全边际率、速动比率、应收款周转率。财产的收益情况由总资产收益率、所有者权益收益率,资产负债率决定;资金运营指标由流动比率、资金安全边际率、速动比率和应收款周转率决定。而剩下的例如业务自给率和存货周转率等都是进行预警的指标。除了医院的总体情况,医院还需要分各个不同的科室进行财务指标的评定,建立相应的指标系数,评估的过程中无论什么地方出现错误都可以及时修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