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9-14 17:43:23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特殊教育的价值,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分类号:G760
1 问题的提出
对于特殊教育的组织机构而言,人是组织中最大的资产,关注特殊儿童的教育成效与教师的职业心理健康同等重要。特殊教育作为一项神圣的职业,要求工作者富有爱心、耐心、信心和责任心,社会也期待着特殊教育教师具有奉献、敬业和志业的工作取向。然而,特殊教育教师在长期接触残疾儿童的工作中,难免要付出更多的辛苦,感受更大的应激与压力,他们对于工作的感受也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产生动态变化,有些人会更加热爱这项工作而达到职业升华,有些人则对于工作产生职业倦怠。由于工作占据着成人近三分之一的时间,人与工作的联系已经内化为一种工作特质或工作价值观而对组织和个体产生重要影响,特殊教育教师如何看待和感受自己的工作将影响其工作投入和工作绩效,继而影响其心理健康和生活的幸福感。因此,在积极心理学的导向下,研究特殊教育教师这一特定团体的工作价值取向及其对组织成果的影响效应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回顾以往研究文献,对于工作意义的研究主要围绕两个概念展开,一是工作价值观(work value),一是工作价值取向(work orientation)。由于以往的工作价值观研究侧重描述个体关于工作某一特定方面的态度和偏好,不同的工作团体其工作价值观会存在细化的差异,如林区工作者的工作满足感更多来自于他们对组织的认同,公务人员会优先考虑他们感兴趣的工作,私营性质团体的工作人员更有可能优先考虑他们的报酬和工资,对于如此细化的结果,必然影响到工作价值观与可感知的相关因素建立理论联系。于是,整合内在相联系的工作价值观的综合描述,即采用工作价值取向的研究优势则显现出来。
在工作价值取向的相关研究中,美国社会学家Bellah等人(1985)在其《心灵的习性》(Habits of the heart)一书中首次将工作取向(work orientation)描述为人们与其工作可能存在的三种明显不同的联系:即职业、事业和天职(Job-Career-Calling)。此后,Amy Wrzesniewski(1997,1999)对工作价值取向进行了深入研究,进一步完善和丰富了三分法工作价值取向的理论。其中,职业取向者仅对来自工作的物质利益感兴趣,工作本身不是目的,而是获得享受工作之外的其他资源的一种手段;事业者对工作有更多的个人投入,且以获得工作成就和个人职业进步为标志,这些成就往往会带来社会声望、权力和自尊的提升;天职取向者则关注工作本身所具有的道德和社会意义的结果。Bradley(2007)通过聚类分析将工作价值取向建构为三种类型:利他助人取向(assistance orientation)、功利工具取向(instrumental orientation)和超然无求取向(detached orientation)。国内学者对工作价值取向的实证研究较少,在类型命名上也存在分歧,如张忠海(2009)、朱永新(2009)认为职场(教师)有三重境界:职业、事业、志业;任俊(2006)在其《积极心理学》一书中将工作定向划分为职业、事业和天职三种类型;赵敏,何云霞(2010)将Job-Career-Calling三分工作取向理解并命名为谋生、职业和事业,并对教师的工作价值取向进行了实证研究,得出了1:1:2的数据分布。本研究立足于特殊教育教师工作的特殊性,对这一特定职业团体的工作价值取向在理论建构、类型划分、分布特征及其与工作满意度之间的关系进行系统探讨,以期为特殊教育教师了解自身的工作价值取向,做好职业生涯规划,实现向理想的工作价值取向转化提供研究借鉴。
2
研究方法
2.1 被试
特殊教育教师来自沈阳、鞍山、大连、深圳等地的特殊教育学校,涉及从事智障、聋、盲、孤独症等领域教育的专业教师。前后发放两次问卷共350份,第一次发放115份,剔除4份无效问卷,问卷有效率达96.5%;第二次发放问卷235份,回收率为100%,剔除无效问卷13份,问卷的有效率为94.5%。
2.2 研究工具
2.2.1 工作价值取向问卷
参考Amy Wrzesniewski等人(1997)对于工作价值取向的Job-Career-Calling三维划分及其内涵界定,以及Wrzesniewski(1999)、Neil Gandal等人(2005)的相关研究中对于工作价值取向测量的问卷项目,编制了17项工作价值取向初始问卷。问卷涉及职业、事业、天职三个分量表,职业分量表倾向于关注工作的经济报酬、维生需要等,如“我工作的首要目的是为了获取经济报酬”;事业分量表主要与工作晋升、进步等个人成就有关,如“我期待五年内能晋升到更高的职位上”;天职分量表聚焦工作本身的意义和价值,如“如果再给我一次机会的话,我还会选择我现在的工作”。问卷采用Likert五点量表,从“完全不符合”到“完全符合”分别记1-5分,反向题相反记分。
2.2.2 工作满意度量表
工作满意度量表包含总体评价、工作本身、工作福利保障、工作晋升、工作人际5个维度,共10项目。项目采用1-5的五点记分,分数越高,代表满意度越高。该量表具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信度系数为0.896,各维度的信度系数介于0.679-0.799之间;各维度之间的相关为中低相关(0.387-0.626),与总量表的相关较高(0.645-0.942)。
2.3 数据处理与分析
采用SPSSll.5和AOMSl7.0系统软件进行数据统计与分析。
3 研究结果
3.1 工作价值取向问卷的测量学特征分析
对于工作价值取向问卷的第一次测试数据,采用项目分析及探索性因子分析,删去区分度和因子载荷较低的项目后,因子旋转得到特征根大于1的因子共有3个,3因子累计贡献率达到56.384%。因子分析得到的各因子载荷项目与问卷编制的理论构想非常吻合。职业因子与事业因子有显著的正相关(r=0.217,p
对第二次问卷数据采用验证性因子分析对工作价值取向的三因子结构进行验证,结果显示各项拟合指数分别为:X2/df=1.975,GFI=0.928,CFI=0.906,IFI=0.908,RMSEA=0.066,表明工作价值取向的三因子模型结构合理。其中,职业因子与事业因子有显著的正相关(r=0.47),而与天职因子有显著的负相关(r=-0.31);事业与天职几乎无关(r=-0.06)。因子分析结果显示该问卷具有良好的内容和构想效度。
工作价值取向问卷职业、事业和天职三个分量表的内在一致性信度分别为0.735、0.562和O.730,表明该问卷具有较好的信度。
3.2 特殊教育教师工作价值取向的聚类分析结果
本研究采取Q型聚类的方法对特殊教育教师的工作价值取向进行了聚类分析,由于样本数量较大,聚类数目限定为3-5个。当取5种类型时,因个别类型只有一个个体而不具普遍意义,故取消此种划分。当采用3类或4类型划分时,其中两端类型的样本成员是稳定不变的,只是由于在3类型的划分中,中间类型的样本在职业、事业和天职三个因子上的分数没有实质差别(见表1),类型特征并不明显,因而最终确定了较为合理的工作价值取向的4种类型划分,结果见表2。
3.3 特殊教育教师工作价值取向的类型特征’
依据聚类分析的结果,特殊教育教师的工作价值取向划分为4种类型,再依各类型人群在工作价值取向三因子得分的相对高低(见表2和图1),将它们分别命名为:类型1为职业型,其工作价值取向的职业因子分数最高,天职因子得分最低;类型2为超然型,其工作价值取向的三个因子分数相对都不高,虽职业因子得分略高,但也远低于职业型取向该因子的分数;类型3为事业型,其事业因子得分最高,而职业和天职因子得分相对较低;类型4为志业型,其工作价值取向的天职因子分数最高,远高于职业和事业两个因子的分数。
3.4 特殊教育教师工作价值取向的人口学变量分析
在本研究222名有效的特殊教育教师样本中,工作价值取向各类型的人数分布如下:职业型特殊教育教师13人(约占6%),超然型教师36人(约占16%),事业型教师人数最多共142人(约占64%),志业型教师31人(约占14%)。工作价值取向的类型分布与特殊教育教师的性别、年龄、教龄、职称、工资、学历、是否有特教专业背景等因素均没有达到显著性相关水平,仅仅与不同的教育对象存在显著性相关(r=0.319,p
3.5 特殊教育教师工作价值取向与工作满意度的关系
3.5.1 不同工作价值取向类型的教师在工作满意度上的差异比较
数据采用标准z分数记分(M=0,SD=1),分数越高者说明其对工作的满意程度越高。特殊教育教师不同工作价值取向类型,其工作满意度总分及各维度得分均呈现显著差异(见表3)。
由表3可见,志业型和事业型教师在工作满意度总分及各维度的z分数均为正值,高于平均水平,志业型教师分数最高;职业型和超然型工作价值取向的教师工作满意度总分均为负值,低于平均水平,且以志业型教师表现最低。进一步的两两差异比较显示,志业型与事业型教师的工作满意度达到显著差异,均值差为0.54,P
3.5.2 工作价值取向的各因子与工作满意度的关系
特殊教育教师工作价值取向各因子得分与工作满意度之间的相关结果见表4,天职因子与工作满意度的相关最高,达到r=0.68,P
进一步的逐步回归分析发现,工作价值取向中只有天职因子进入到了工作满意度回归方程,校正后的决定系数R2=0.455;标准化回归系数Beta=0.677,P
4 讨论
4.1 特殊教育教师工作价值取向的理论结构
本研究的数据经验证性因素分析,得到工作价值取向的理论建构是一个一阶三因子的模型,各项拟合度指标达到优良标准,表明职业-事业-天职三因子的理论构想模型良好。这一结果与Bellah等(1985)、Amy Wrzesniewski等(1997)关于工作价值取向的JobCareer-Calling结构模型相一致。三因子的内在结构进一步表明:职业因子与天职因子呈负相关,与事业因子存在正相关;事业因子与天职因子无相关;此结果基本与Wrzesniewski等(1997)的研究结果相一致。虽然Wrzesniewski等(1997)的研究显示事业因子与职业因子无关联,但Wrzesniewski(1999)在其后续的研究中也指出,三种工作价值取向并不是完全独立和孤立的,它们是相对于其他工作价值而言更强调某一种工作价值的结果,并不是说,事业和天职取向者对于经济收入没有任何意义,毕竟生计与生存发展紧密相连。Joy E.Pixley(2009)在区分事业与职业取向时指出,事业取向的人对工作有较高的时间和感情投入,并在工作中获得进步和成长;在收入上,事业取向一般与较高的收入相关联,而职业取向则与收入所激励(income-motivated)的工作动机有关。此外,Wrzesniewski(1999)也指出,职业一事业一天职三因子之间构成工作价值取向的动态系统,并随个人自身的发展及外部环境因素的改变而发生相互转化。本研究中,事业与职业因子存在正向关联,这一结果也与我国当前的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国情相吻合。我国特殊教育教师普遍认同事业取向,个体工作进步与晋升不仅意味着对自身能力和业绩的认可,而且这些成就也附带了另外一种工作价值——薪资提升。
4.2 特殊教育教师工作价值取向的类型及分布特征
特殊教育教师的工作价值取向经聚类分析划分为四种类型:职业型、事业型、志业型和超然型。职业型、事业型、志业型取向的教师与工作的联结纽带分别是经济和生计需求、工作晋升、工作本身的意义和价值;超然型教师在工作价值取向的三个因子上没有偏重倾向,表现出超然态度,既不热衷功利,又没有强烈的使命感,挣钱吃饭,养家糊口而已,对于赚钱并不过分地追求,显得与世无争。本研究所显示出的工作价值取向的类型特征模式与以往研究对工作价值取向的内涵理解相一致,这一结果也提示我们,工作价值取向作为个体的一种工作特质,它的复杂性可能并不能简单地用纯粹的类型来加以描述,可能还会存在其他类型或混合类型。
在特殊教育教师工作价值取向的分布特征上,尽管社会期待教师职业团体与志业型工作取向相关联,但本研究并未看到如此景象。特殊教育教师的工作价值取向以事业型居多,约占2/3(64%)的比例;而志业型仅占14%,超然型16%,职业型最少占6%。这一结果与国外跨行业工作者得到的职业型、事业型、志业型1:1:1的均衡比例不同,也与赵敏、何云霞(2010)对教师工作价值取向研究得出的职业、事业、志业1:1:2的数据分布不同。究其原因,一方面可能与特殊教育教师的特殊职业团体有关,另一方面与我国当前的政治、经济、人文环境有关。我国教师总体的职业地位长期以来普遍偏低,近年来略显攀升之势,但特殊教育在我国的发展起步较晚,教师的专业化水平不高,特殊教育工作所体现的人类道义和社会价值还没被广大教师充分认知,多数教师仍关注于工作的经济回报或职业进步与晋升,从而形成事业型教师居多的局面。这方面的研究结论还有待更多的研究加以验证。
此外,特殊教育教师工作取向的类型分布与特殊教育教师的性别、年龄、教龄、职称、工资、学历、是否有特教专业背景等人口学变量均没有达到显著相关,仅与不同的教育对象存在显著相关,孤独症及智障教育的教师志业型人数分布多于从事聋、盲教育的教师。这说明特殊教育的某些特殊工作性质一定程度上会选择和塑造着特殊教育教师的工作价值取向,抑或反之,具有不同的工作价值取向也决定着个体选择何种类别的特殊教育工作。
4.3 特殊教育教师工作取向与工作满意度的关系
本研究结果显示,志业型教师的工作满意度最高,事业型教师其次,职业型教师满意度最低,这一结果与国外学者的相关研究结果相一致,即志业取向者的工作满意度显著地高于事业和职业取向者的工作满意度。回归分析也进一步表明,只有工作价值取向中的天职因子才是预测工作满意度的重要因素。这一结果提示我们:教师对其工作满意与否,可能更多地取决于如何看待工作本身的意义和价值,金钱和名望永远不会成为决定一个人志业取向的主要因素。
5 结论
5.1 工作价值取向存在职业、事业、天职三因子的理论结构,三者间关系并非完全独立,而是处于一个动态的关系系统之中。
[论文关键词]残疾人 西方特殊教育
现代意义上的特殊教育概念是18世纪德国等西方国家在盲、聋哑、智力落后教育训练成功后,在19世纪初成立的异常儿童专门教育机构,出现了“特殊儿童”与“特殊儿童教育”。本文拟立足特殊教育之狭义上的残疾人教育,以历史分析的方法,揭示西方特殊教育的内涵。
一、西方特殊教育内涵的历史根源揭示
当前,对西方特殊教育的起源有一个似乎不证自明的结论,即特殊教育源于普通教育,认为是“特殊教育是普通教育无法发挥其完全功能的自然产物或教育进步的表征”。然而,通过对特殊教育产生的根源考察发现,特殊教育具有政治思想、医学/心理学和基督教的深厚始发性根源。从源头上看,特殊教育并不是教育派生体系,而是随着政治思想进步和基督教、医学/心理学发展,与普通教育 结合而理性化的产物。
(一)特殊教育源起于人性解放、人权崛起,具有体现残疾人的尊严、保障其平等权利的政治蕴涵
思想是个体与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是人们把握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基本方式。政治思想是人们对社会生活中各种政治活动、政治现象及其各种政治关系的思想反映。政治思想作为核心的上层建筑,构成了社会意识形态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推动特殊教育萌芽、发展起到了关键作用。
14~16世纪,自西方文艺复兴运动和启蒙思想运动以来,包括残疾人在内的人的权利、平等、自由、尊严、价值备受推崇,荷兰政治思想家格劳修斯提出与生俱来不可侵犯的自然权利,英国哲学家洛克提出人的生存权利和法律平等思想,法国思想家卢梭提出“人生而自由平等”、“天赋人权”理论。在国家政治建设中,1775年美国《独立宣言》对“人生而自由平等”、“天赋人权”理论予以强调和保障;1874年法国《人权宣言》集中体现了启蒙思想家的人权理论。18世纪中叶,在启蒙思想的影响下,欧洲开始了对残疾人的教育训练,一些卓越的、具有创新精神的哲学家、医生、教师,开始开辟特殊教育的新时代。卢梭在《爱弥儿》中,从他的自然人性的观点出发,以人生来自由、平等、“天赋人权”观念提出,教育要遵从儿童天性,适应儿童的发展,并论述了盲人与聋哑人感觉器官代偿问题。狄德罗还专门著述《供明眼人思考的谈盲人的书》和《供健全人参考的论聋哑人书简》,论述残疾人对外部世界的认识问题。裴斯泰洛齐还亲自创办了特殊教育机构。可以说,文艺复兴以来,平等、自由的人权思想,为残疾人获得平等社会地位奠定了基础。残疾人开始具有受教育的资格和权利。随着人权思想在国家政治地位中的凸显,1789年法国政府承认了莱佩的聋人教育机构,并予以国家意志保障。其后,18世纪,西欧各国在政治文明进程中,纷纷建立国家行为的特殊教育学校或对个体行为的特殊教育机构并予以国家承认。可见,特殊教育源起于人性解放、人权崛起,具有体现残疾人的尊严、保障其平等权利的政治蕴涵。
(二)特殊教育源起于医学/心理学的发展,具有医学/心理学康复训练与缺陷补偿等属性特点的科学主义蕴涵
西方特殊教育的雏形出现在16世纪末的医学训练。医学解剖学的发展,以客观的生物学为依据,指出了残疾的原因与实质,为残疾人教育训练提供了依据。1614年,瑞士医学教授菲普拉特杰尔就曾对残疾作出分类。16世纪末荷兰人阿曼,在医生工作的基础上,对聋人开始语言训练,出版了《说话的聋人或先天聋人可会说话的途径》,1770年著述《关于言语的论文》对欧洲聋人教育产生了深远影响。18世纪末法国精神病医生皮内尔,指出了智力落后的病态;依塔尔第一次用实践证明了智力落后儿童教育的可能性,他对野男孩维克多,采用设计环境、感官训练、医教结合等方法进行训练,其成功经验成了19世纪前半叶整个智力落后教育的基础。1840年瑞士人古根比尔建立了第一所智力落后儿童学校;法国人谢根1846年发表了影响巨大的经典之作《智力不正常儿童的教育、卫生和道德训练》。洛克、孔狄亚克的感觉论提出让儿童学看、学听、学嗅、学尝、学触摸,为感觉训练奠定了基础。特别是洛克的认知理论和心理学观念改变了人们对残疾人的态度,残疾人获得了接受教育的理论基础。这时,特殊教育实质上是医学/心理学医疗训练的性质和意义,主要由医生实施对残疾儿童的分类,以医学/心理学的医疗手段为主,开展医疗训练。法国人谢根甚至把智力落后儿童教育学校命名为生理学学校,认为自己的教育训练是属于生理学的0。但医学/心理学的医疗训练毕竟具有了教育的雏形,鼓舞了医生、教师开展教育的热情,医学模式与思想深深影响着特殊教育发展,至今许多国家仍然使用医疗教育学的概念。
一战后,医疗康复的概念正式进入了特殊教育领域,力求以教育训练的手段使残疾人被损害的机能尽可能达到较好水平。特殊教育的着力点是关注残疾人病理学的根源、行为特点及其矫正补偿方法。其假设是,残疾是由个体生理、心理缺陷所致,而缺陷是能够测量和诊断的,采用医学训练是能够治疗和补偿的。可见,这种医学模式特殊教育以实证/经验主义为认识论基础,在西方科学文化中被广为重视,并迅速推广,产生了深远影响。可以说,特殊教育源起于医学/心理学的发展,具有医学/心理学康复训练与缺陷补偿等属性特点的科学主义蕴涵。
(三)特殊教育源起于基督教精神的发展,具有平等、博爱、仁慈的道德蕴涵
西方特殊教育与宗教有着不可分割的历史渊源。基督教作为人类社会的一种上层建筑和社会意识形态,必然影响着特殊教育的产生。在欧洲中世纪以前,由于人们认识的局限,无法科学解释残疾问题。对残疾人的产生,多从先验的神性之学给予解释,’认为是报应、魔鬼、撒旦等。尽管在基督教早期,残疾人仍被拒绝成为教会成员,拒绝对基督教的信仰,拒绝参加教会庆典,拒绝向上帝赎罪。但到11世纪中叶通过对旧教会制度的改革,教会思想逐步深人社会,并影响了社会政治制度。残疾人的教会教育开始作为个例不断出现,在早期残障人教育中,教会人士扮演了重要角色。16世纪末,西班牙修道士德乐翁成功地以小班级的方式教会聋童说、读、写。法国人莱佩在1729年至1930年获得罗马天主教士的第一个学位,他相信高僧詹森的教义至上主义,认为救济人类需要上帝的恩惠,并于1771年创办世界第一个聋人公共教育机构。至今欧洲一些宗教举办的聋校还以《圣经》马太福音中耶稣治好聋哑病人的故事作为教育思想与方法的经典表述。
在西方,基督教是终其人一生和整个社会生活的坚固的精神模子。特殊教育是与基督教有着深厚的渊源的。首先,西方人认为上帝是至美、至善的终极存在。基督教本身就是认识世界的一种哲学思维,同科学一样是人们与世界交往的两大思维方式之一,深深影响着人们的生活生存。19世纪哲学家赫胥黎称宗教与科学是不可分的双生姊妹,牛顿认为世界的两本书是“自然之书”和《圣经》,爱因斯坦认为“科学没有宗教就像瘸子,宗教没有科学就像瞎子”。可见,科学与基督教是密切联系的,但它们分属于彼此不同的领域。科学认识只能限于现象世界,发现与回答“事实”,而基督教指向对人的终极存在的关切,给予和回答“意义”。正由于科学对解释人的终极存在的无能为力,而基督教以超自然、超自我的终极意识,使人超越理性和经验,凭借对上帝信仰获得终极关切。如同科学将理性内在于人性一样,基督教也将“上帝”内在于人性,最主要的就是给予道德的终极依据。康德阐发的道德律(实践理性),就将道德生活与上帝至善的终极存在的性质联系起来,认为“上帝的概念是一个从起源……属于道德学的概念”,“在道德上有必要假定上帝的存在”。涂尔干对道德机制的考察发现,对上帝的信仰,使得人们对世俗的东西和自我利益有疏离或放弃成为可能。为了维护共同的上帝,人们否定自我而关照他人,融人上帝信仰的群体,从而使人具有利他精神,这就具有了道德意义上的博爱、仁慈。可见,基督教孕育、增添着人们向善的人性光辉,从而也使得残疾人教育得以沐浴在人性光辉之中。其次,西方人认为上帝是最神圣的、至高无上且无所不能的。上帝创造了人类,人类皆是上帝的馈赠。人类对上帝既恐惧又敬畏,既热爱追求又保持距离,人既不敢僭越上帝,又不能放弃上帝。上帝的博爱、仁慈或惩罚是平等的,不会因人的社会地位不同和财富多寡而有所差别。也就是说,在上帝面前,没有只升天堂不入地狱的特权阶级,也没有只人地狱不升天堂的弱势群体。于是在唯一的上帝面前,给最底层社会群体的残疾人带来与优势群体一样的平等地位——无论贫富、强弱、智愚,都同等地受到上帝的庇护、享有平等的权利,即在上帝面前一律平等。费尔巴哈认为,“唯弱者乃需要宗教,唯愚者乃接受宗教”,这在一定意义上指出了基督教对弱势群体的庇护作用。基督教认为人人有原罪,不能自救,人人需要在上帝面前忏悔、救赎罪过。上帝拯救人类、怜悯人类,要求“爱上帝和爱人如己”(马太福音第二十二章三十七节),这里蕴含着博爱的基本教义,即人应当自我完善、严以律己、宽以待人,宽容忍耐。同时,还指出“人生来不是要受人的服侍,是要服侍人”(马太福音第二十章二十八节),所以要服务社会,服务他人。用对他人的爱和自身的修行,取得灵魂的最终解脱。看来,基督教在给予人精神安慰和庇护、促进社会整合的同时,也带来了平等、博爱、仁慈的精神因子。残疾人弱势群体正是籍着这些精神因子有了接受教育的可能。残疾人教育开始以传教士个人行为的个案出现。传教士一方面代替上帝向残疾人博爱施恩,救赎他们的罪过,另一方面把残疾人作为救赎自己罪过的途径,通过对残疾人的救济或恩惠拯救自己的灵魂。因此,特殊教育本身就是基督教精神的化身之一。同时,由于灵魂的畈依是漫长的,是某种彼岸的永恒的渴望。因此,博爱、仁慈作为人们灵魂皈依的自由之路也是漫长的。在16一19世纪漫长的历史时期一直是推动特殊教育发展的重要力量。当然,随着基督教的世俗化,平等、博爱、仁慈逐渐脱离基督教,开始成为抽象的精神存在,深深植根于人们的精神意识里,进入到社会伦理。特殊教育也开始了理性化进程,开始向社会主流教育转移、结合,在组织形态上、观念上、技术方法上日趋理性化,形成现代意义上的特殊教育学校等教育机构。可见,特殊教育源起于基督教精神的发展,具有平等、博爱、仁慈的道德蕴涵。
基督教、医学/心理学、政治思想进步是西方特殊教育产生的三个起源,蕴含着丰富的特殊教育内涵。通过对西方特殊教育起源的历史考察发现,特殊教育中的康复训练、缺陷补偿、平等权利、博爱仁慈等核心价值,在漫长的特殊教育发展长河中积淀下来,传承下来,成为特殊教育传统的内在基因,体现出稳定性、内隐性、可传承性、难以改变性等特点,这已成为特殊教育内在的独特的精神气质,展现着特殊教育文化风貌,反映着特殊教育文化心理性格。
二、西方特殊教育内涵的发展过程分析
西方特殊教育在其漫长的发展历程中,又被不断赋予新的内涵。通过对特殊教育发展的不同阶段加以联系和比较,能更清晰揭示其内涵。
(一)宗教/医学为主的前现代阶段、融入教育学体系的现代阶段、全纳教育的后现代阶段:特殊教育发展的三个阶段
关于西方特殊教育发展历程阶段划分,有许多不同的标准。有的以人类历史阶段划分为古代特殊教育、现代特殊教育、当代特殊教育,有的以认识论为标准划分为医学/心理学视角的隔离制特殊教育,以社会学为视角的融合教育或全纳教育,等等。笔者认为划分特殊教育的阶段应以其核心的本体论视野来看,因为本体论是对事物存在的内在根据从概念上的精确描述。从本体论视野看,特殊教育存在与发展的本体内在根据主要有三个,即以宗教/医学为主要存在的内在根据,以教育学为主要存在的内在根据,以社会学为主要存在的内在根据。这样,特殊教育发展可描述为经历了两次转向、三个阶段。两次转向为:由宗教/医学向教育学转向,由教育学向社会学转向;同时,相应带来的三个阶段为:宗教/医学为主的前现代阶段,融入教育学体系的现代阶段,全纳教育的后现代阶段。这每一个阶段不同的本体存在的根据,反映出每个阶段的内涵和属性特点。在这里,三个阶段的划分不是时间和空间概念,而是思想认识的概念,体现的是特殊教育的本体存在根据,但由于思想的存在总是具有一定的传承、交叉,所以上述三个阶段往往也是存有相互交叉,同一时空内可能不同程度地同时存在,无法严格区分。
宗教/医学为主的前现代阶段。特殊教育表现为传教士个体自发行为的“传教士教育”或“教会教育”,以及医生自发的“医疗训练教育”。“传教士教育”或“教会教育”主要以教会教规为主要思想和方法,在提供宗教的精神慰藉和庇护同时,尝试用普通学校的方法教授聋人说话以及读、写、算等基本知识。学生不多且多来自收留的残疾人,也有贵族子弟。学生除学习外,有的还要从事教会的勤杂工作。这时的教育尚未形式化,没有专门的固定的场所和教育体系、机制。如西班牙修道士德乐翁曾在贵族家中教授聋儿。医生个人自发行为举办的特殊教育,多是在博爱思想影响下,结合自己的医学知识,对残疾缺陷进行医疗训练和康复等活动为主要内容,对学生进行感官训练,提高感官机能。这一阶段的特殊教育本体上是以宗教/医学为存在的内在根据。在认识论上,把残疾人看作为身体病态的弱势群体,并以教育帮助作为救赎残疾人以及自己原罪的途径。一是朴素的上帝博爱、仁慈的救赎观,将对残疾人弱势群体的博爱,作为渴望上帝宽容、接受上帝恩惠,救赎罪过,畈依灵魂的途径。二是基于科学(医学)/经验主义视角,认为残疾是身体的病态,是能通过医学来测量和诊断的,把对残疾人的医疗训练、康复补偿作为提高残疾人生存能力的根本。这一阶段的特殊教育多称为“医疗训练教育”、“教会教育”,不具备现代教育意义上的实质。在近代文艺复兴以来的科学主义思想影响下,一方面由于面向身体生理机能的“医疗训练教育”,无法对增强人的主体理性能力,如创造能力、实践与生产能力、认识能力等知识理性能力及道德、意志、审美等实践理性能力作出回答;另一方面,上帝、教会本身已成为批判的对象,于是宗教/医学为主的残疾人教育开始向教育学转移并媾和,为成为一个教育学概念设下了前提性的逻辑必然。
融人教育学体系的现代阶段。特殊教育秉承了博爱、平等、仁慈宗教精神和康复训练、缺陷补偿的理性精神,开始由宗教/医学向教育学转向,在与教育的媾和中成为教育领域的一个教育学概念,即教育的分支或属概念。特殊教育具有了完全现代意义上的教育形式,成为彻底的“显学”。还媾和了教育的功能特点和属性要求,具有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外在工具价值和促进自身全面自由发展的内在价值,体现出社会化要求和个性化要求的特点。外在表现为国家行为的特殊学校教育形式不断确立,且不断以立法和制度的形式予以保障,对特殊教育做出了法律规定,体现了国家意志,明确了教师、管理、财政、教育机构等基本要素,划分有关权利和义务,指出各自的培养目标、指导思想、培养体系、发展格局和基本途径等,特殊教育有了自己的专业领域,并成为一种专业活动,理论与实践有了相对固定和完整的体系、范畴和基本根据,特殊教育开始成为一个日趋完整的学科体系,现代特殊教育正式诞生。这时,特殊教育在形式上和思想上与宗教、医学开始分离并转向教育领域,在办学主体上由个体自发转向国家意志。在认识论上,经验科学分化独立后,如心理学、生物学及其他与残疾人相关的病理学的进步为认识残疾人和进行科学主义的特殊教育提供了支持,特殊教育得以运用经验学科的新成果进行检验。从科学主义出发,秉承了残疾缺陷为病态的观念,更重视面向残疾人的残疾缺陷为本质的教育,并以盲、聋哑、智力落后、肢体残疾、问题行为矫正等更精细的分类、更专业化的学科理论建设、更相对分离的专门教育实践组织形态等,将残疾缺陷用社会分工分类的社会学方法予以常态化、体制化、社会化,从而也不断强化和夸大了他们的残疾缺陷,并视之为区别于健全人的本质不同。在安置形态上,注重采取隔离制特殊学校教育的做法进行特殊的有针对性的教育。从本体上看,现代特殊教育是以教育学为主要存在的内在根据,是教育领域的教育学概念,与普通教育相对立,具有现代教育的科学理性精神等功能属性。但正是由于教育属性功能的加入,同时带来了教育本身固有的社会分层机制,使得残疾人的社会分层分化加剧,从而产生社会歧视等效应。同时,面对工业大生产对教育培养人才的压力和教育对残疾人培养的某些无奈,以及残疾儿童培养难以适应大生产需要等实际,使得特殊教育面临着转向而与教育学分离的危机。
全纳教育的后现代阶段。特殊教育在教育理性带来知识经验体系、推动学科建设的同时,也带来了极其严重的社会不公平,加重了他们命运的不幸,带来了教育与学生现实生活和主流社会现实生活的隔离、科学精神与人文关怀的隔离。从后现代主义视角看,残疾人生存境遇的窘迫和局促及其生命意义的工具化、飘渺化、片面化,正是特殊教育追求理性化的恶果。这是一个现代性的问题。这些问题的实质,是价值秩序的位移,即人的生命价值被实用价值的僭越;同时,也是以健全人为主导的社会群体的价值选择对残疾人弱势群体的压迫,是普通教育话语权对特殊教育地位的遮蔽。面对教育学对解决这一系列社会问题的无能,特别是对回答平等问题、人的尊严问题、社会适应等问题的无能为力,逐渐受到人本主义的质疑和批判,于是特殊教育开始由教育学向社会学转向、求解。在与社会学的媾和中,特别是经过高涨的后现代主义思潮的洗礼,于20世纪90年代,在西方形成了狂飙全球的全纳教育思潮,并迅速蔓延到整个教育领域。作为对现代特殊教育隔离制的回应,全纳教育以激扬高涨的后现代话语和思维,将残疾人的缺陷视为人的正常差异。反对基于残疾缺陷的医学/心理学的实证科学理性,反对隔离。在价值论上将博爱、仁慈、平等、人权、尊严、价值张扬到极致,高度彰显了人本主义的关怀。主张以社会学的视角,用民主、群体、合作的价值理念和方法论对残疾人进行教育,并提出构建全纳社区和全纳文化,通过社会资源和力量进行残疾人教育。从本体上看,全纳教育是力图将特殊教育作为一个社会学体系的概念,侧重用社会学的方法而不仅仅是教育学的方法解决残疾人的发展问题,体现了特殊教育的人文社会意蕴和价值属性特点。
(二)继承与超越:特殊教育发展赋予的新内涵
面向人的差异并正确理解和尊重、运用差异的内在蕴涵。由西方特殊教育发展历程可以发现,从前现代特殊教育阶段开始,人们从科学(医学)主义出发,认为残疾人是“身体病态”的;到现代阶段,以隔离制教育等体制化的做法进一步扩大了人的差异,把残疾人视为异质的“另一类人”;再到后现代的全纳教育阶段,将残疾看为是“正常的”,残疾人是人类正常差异中的“同质人”,特殊教育的发展始终围绕对残疾人的缺陷差异认识这一核心。由此可见,面向差异并正确理解和尊重、运用差异,是特殊教育内涵应有之义。正确理解残疾人的差异,就是既要坚持残疾人群体存在的差异为客观事实的科学理性态度,又要坚持残疾人类存在的共性是主体的人、目的的人、自由的人的人本精神,实现二者的统一。尊重运用残疾人的差异,就是把人类社会作为一个差异普遍存在的社会,并把残疾人差异的多样性作为促进他们之间、与健全人之间、与教师之间等进行合作、创造的重要源泉,特别是把促进他们超越自我、实现潜在价值与“新自我”作为教育的新视野、新命题。无论制度安排、课程设置、教学方式和活动设计等,都体现和顺应这一特点。当前,全纳教育提出尊重人的差异和尊严,维护所有人的人权,正是尊重残疾人差异的一个进步表现。正确理解和尊重、运用残疾人的这些差异,始终是特殊教育变革紧紧把握的一个主题。
“职业认同”是指一个人从内心认为自己从事的职业有价值、有意义,并能从中找到乐趣[1],也就是指对所从事职业的肯定性评价。职业认同水平高的教师,具备成熟的内在激励机制,能有效的把自我价值与职业价值结合起来,在工作上更具有持久而稳定的主动性和自觉性,对教师心理健康发展与个人成长都具有重要作用。在我国,职业认同被看作是积极概念,代表了一个人的良好职业适应状态[2]。特殊教育教师由于教育对象的特殊性,在工作中承受着学生管教、家长合作、工作负荷等方面的压力[3],已有一些研究者从职业倦怠角度关注了教师职业适应状态[4,5],但在积极心理学的观念下,关注特殊教育教师的职业认同水平,积极引导特殊教育教师对其职业的正向观念,增加对教师职业的热情,具有更积极的意义。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发现,2005年之前只有零星理论性论文关注到了普通教师职业认同状况;2006~2007年间对这一领域的关注迅速扩大,短期内取得了一些成果,但数量仍然有限,而特殊教育教师职业认同研究仍然是空白[6](P.116)。在教师专业化发展备受重视的今天,特殊教师职业认同这一研究主题将获得越来越多的关注,这对从心理认同层面来稳定特殊教育师资队伍、促进其教师教育、发展特殊教育事业都具有重要的作用[6](P.118)。本研究在理论构想基础上自编调查问卷,通过了解特殊教育教师职业认同的现状,针对其特点提出开展教师教育的建议。
一、研究方法
1.研究对象
在江苏、天津、广州、成都等地区随机抽取18所特殊教育学校或康复中心的教师为被试,发放问卷378份,回收有效问卷322份。其中,培智学校96份,聋校44份,盲校50份,综合学校97份,康复机构35份;男教师71份,女教师251份。
2.研究工具
自编“教师职业认同调查问卷”。通过理论研究与理论构想,确定从职业形象、专业性、积极情感、自我价值、社会功能、职业发展6个维度来测查教师职业认同水平(见表1)。其项目主要来源于以下几个途径:一是借鉴先前研究中的自编问卷,主要为宋广文、魏淑华编制“中小学教师职业认同状况调查问卷”[7]。二是在理论构想维度的指导下从开放式问卷调查信息中获取出现频率较高的素材。为确保问卷效度,请专业人员和教育或心理学专业研究生评定项目与理论构想维度的拟合性,并对各项目语言表述的准确性和社会称许性进行评定与修改。之后,对预测问卷进行主成分分析,6个主要成分的方差贡献率为42.799%,使用方差最大正交旋转得出旋转因素负荷矩阵,删除负荷值过低的项目,剩余各项目负荷值在0.200~0.712之间。正式问卷确定为77项,各分问卷及总问卷内部一致性系数在0.757~0.948之间(见表2)。每个项目以自陈方式呈现,采用5级等距记分法。被试根据实际按照“完全不符合”、“比较不符合”、“不准确”、“比较符合”、“完全符合”分别计1、2、3、4、5分。
3.数据处理
采用SPSS12.0进行数据分析。
二、结果与分析
1.不同组别特殊教育教师职业认同水平差异比较(见表3)
从表3可知,男教师在职业认同各因子得分均值及总问卷得分均值上都低于女教师。T检验发现,男教师在总均值以及职业形象、积极情感、自我价值三个因子上得分均显著低于女教师。结果说明,不同性别特殊教育教师在职业认同总水平上具有显著性差异,男教师对特殊教育教师的职业形象、积极情感,以及该职业实现自我价值的程度等方面的自我评价均低于女教师。
不同学段任课教师职业认同得分有异。从教师职业认同总均值看,学前任课教师得分最低,但4个学段的教师职业认同总均值未显现出显著性差异。从各因子看,只有职业形象、专业性两个因子上的均值存在显著差异(见表4)。经事后检验发现,学前任课教师在职业形象因子上的均值显著低于其他各学段任课教师;在专业性因子上的均值显著低于1~3年级教师。结果说明,学前特殊教育教师对其职业认同水平最低,尤其不太认同其职业形象,对专业性的认同也比不上其他学段的任课教师。
F检验发现,不同教龄教师在专业性、社会功能因子上的得分均值以及职业认同总均值上具有显著差异(见表5)。经事后检验发现,15年以上教龄教师在专业性因子上的得分均值显著高于15年以下的,在社会功能因子上的得分均值显著高于5年以下的,在总问卷得分均值上显著高于15年以下的。这表明,教龄越长,特殊教育教师对自己的专业领域越来越胜任,认同度越高,也相信自己的工作具有较好的社会功能取向。
不同收入状况的特殊教育教师对职业认同的程度不一样。按照1500元以下、1501~2500元、2501元以上三个水平比较教师职业认同在收入水平因素上的差异,F检验发现,职业形象、社会功能两个因子得分均值以及总问卷得分均值存在显著性差异(见表6)。事后检验发现,月收入在1500元以下的教师在职业形象因子上的得分均值显著低于1500元以上的,在社会功能因子上的得分均值显著低于1500~2500元的。这表明,教师的收入水平会影响其对自身职业的认同水平,工资收入越低,认同水平越低,尤其是对自身职业形象、社会功能的认同水平越低。
2.不同类型特殊教育学校教师职业认同的差异分析
由以下表7可见,不同类型特殊教育学校的教师职业认同得分均值差异较大。采用F检验比较培智学校、聋校、盲校、康复机构以及普通学校教师职业认同水平的差异,结果发现5类机构在职业认同总问卷得分以及5个因子得分均值上均存在显著性差异。事后检验发现,在职业形象因子上,盲校教师得分均值显著高于其他各类机构教师,智障学校教师得分均值显著高于聋校、康复机构以及综合学校教师;在专业性因子上,培智学校、盲校、综合学校教师得分均值显著高于康复机构教师;在积极情感因子上,培智学校、盲校、综合学校教师得分均值分别显著高于聋校、康复机构教师;在社会功能因子上,聋校、盲校、综合学校得分均值显著高于康复机构,综合学校得分均值也显著高于培智学校;在职业发展因子上,聋校教师得分均值显著低于其他各类机构教师,而盲校教师得分均值显著高于其他各类机构教师;在总问卷得分上,盲校教师得分均值显著高于培智学校、聋校、康复机构,康复机构教师得分均值却显著低于培智学校教师、综合学校。
三、分析与建议
1.职业认同差异的原因
结果显示,特殊教育学校教师职业认同水平的差异是由教师的性别、收入、职业成就感、教龄等因素影响的。一直以来由于传统的社会角色定位,女性从事最理想的职业被公认为是教师。调查结果显示,女教师的职业认同水平普遍高于男教师。通过访谈了解到特殊教育学校的男教师大多数有做行政工作欲望和职务升迁的期望,能去普通学校任职也是一个好的选择。尤其是年轻男教师从事特殊教育的热情和工作积极性随着工作时间和业绩影响,与女教师相比工作积极性下降,无法实现其自我价值。
近年来,国家加大了对特殊儿童早期干预的力度,对幼教教师的专业性要求相对较高。由于0~6岁是特殊儿童表现各种症状最为明显的时候,教师大部分时间还要充当“保姆”。导致教师压力大、负担重,对自身的专业性和社会角色产生怀疑。而调查结果也表明,学前特殊教育教师职业认同水平普遍偏低。特殊教育教师能否胜任工作直接被教学年龄时间影响。刚进入职场的教师理论知识强于实践应用能力,经验欠缺,职场中的成就感缺失。一旦新教师拥有了丰富的工作经验和实践应用能力以后,在职业的社会功能作用认同方面普遍更高,而职业发展,职业形象,自我实现等没有随之得到相应提高。
我国各地普通中小学教师总收入水平略高于特殊教育教师。虽然特殊教育教师享有专门的特殊教育津贴,但受地区经济和医疗、教育水平的影响,总收入水平表现出较大差异,导致职业形象认同度不高。值得注意的是康复机构一线教师职业认同水平偏低。究其原因与公办特殊学校教师比较可能是由于工作压力大、低工资和低福利、不享有特殊教育津贴,导致职业成就感不理想,职业认同水平偏低。康复机构是残联下属的非营利性质机构或者为民办公质、民办的机构,工作稳定性这一因素也极大地影响康复教师的职业认同。
在家长和社会对康复教师的期望日渐提高的今天,由于残障学生存在不同类型程度的残疾、学习能力差、生存技能、自我管理能力弱等方面的因素,教师从制定康复训练计划、训练实施到康复评估等一系列康复训练需花费大量时间和心血。加上“一对一”的个别化教学,日常工作负荷较大,身心疲惫。部分康复机构实行教师工资与工作质量密切挂钩,也使一些教师工作压力剧增、挫折感增强、在教学工作中会表现出无力和倦怠感,工作积极性和满意度下降。工作福利待遇问题也影响教师职业认同水平。目前全国的各康复机构(康复站)缺少专业教师,急需人才。但我们了解到准备就业的大学生则青睐于有编制的公办特殊学校。原因是大部分民办康复机构条件工作条件较差,工资待遇低。个别规模较小的康复机构由于资金等条件的限制,让教师兼职保育员。由于工作强度加大,工资福利待遇没有提高,一些教师中途转行,工作流动性很大。
2.提升职业认同的建议
(1)有针对性的对师范生和在职教师开展职业认同教育。结合教师的性别、收入、职业成就感、教龄等因素影响到职业认同水平,在进行教师教育时,应在不同阶段,有针对性的开展职业认同教育。师范院校应以职前教育为首要任务。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课堂教学实践是职业认同形成的唯一途径,职业认同需要在课堂实践中证实[8]。师范院校首先要重视提高师范生的理论和实践技能,以隐形课程的完善为配合[9]。我们了解到有毕业生反映在学校学习的教育教学理论或康复手段已经落后,去特殊学校和康复中心参与实习与工作显得力不从心。首先,增强师范生在实习和就业期间的成就感,对其教育信念的坚定和教育价值观的形成有着积极的影响,形成和巩固师范生的职业认同。其次,培养师范生的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科研、反思能力。第三,特殊学校或康复机构的实习指导教师应以榜样示范的作用,坚定师范生从事教师职业的信念,给予师范生积极正面引导,提升他们教育教学经验,增强其信心,实现由专业向职业自然过渡。
关键词:实践教学基地;全纳教育;特殊教育
师范生2014年1月国家出台的«特殊教育提升计划(2014G2016年)»提出全面推进全纳教育,并要求高等学校培养师范生的全纳教育理念和指导残疾学生随班就读的教学能力.全纳教育是指在教育过程中应当满足所有儿童的需要,学校必须无条件地接收学区内所有儿童,并为这些儿童发展所需的教育提供必要的保障[1].顺应全纳教育的发展,«特殊教育教师专业标准»对特殊教育教师概念界定,也不再局限于特殊教育学校的专业人员,而是扩展至普通中小学、幼儿园及其他机构中履行残疾学生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未来教师除了要了解全纳教育相关理论知识,还需要尽可能地在真实的全纳环境中去思考、发现和解决问题,将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因而教师教育日益重视实践教学的价值[2].
1当前特殊教育专业师范生实践教学现状
1.1全纳教育实践能力培养重视不够
我国大部分高等学校的特殊教育教师培养目标单一,特殊教育专业师资培养还是以向特殊学校输送教师为主要目标,全纳教育实践能力培养也没有得到充分的重视[3].在相当多的师范院校,全纳教育既没有单独的授课,也没有纳入其他实践课程[4].因而在实践教学方面,以特殊教育学校的教学为主要内容,特殊教育师范生全纳教育实践能力培养未列入人才培养目标之中.
1.2特殊教育教师岗位能力未得到充分培养
长期以来,特殊教育师范毕业生以教育系课程体系为知识框架,学量的教育学、心理学课程、特殊教育专业课程[5],培养特殊教育师范生的院校未能与普通教育、社会福利、康复、医疗等行业交叉融合,学生的实践机会也都集中在特殊教育学校,缺乏多机构合作实践机会.特殊教育是一项团队事业,合作已经成为特殊教育当中的一种普遍和必要的实践[6],而当前特殊教育教师教育课程实践教学资源单一,特殊教育专业师范生多领域、多团队合作实施特殊教育的意识与能力较弱,专业发展自主意识也不强,这与当前国家对于特殊教育教师的全纳教育实践能力要求尚有一定差距.
1.3实践教学的教育价值难以实现
大部分师范院校实践教育活动都一次性集中进行,缺乏系统规划,导致教育理论与教学实践相分离、短期实习与长期教学相分离、教师素质培养与专业课教学相分离、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相脱离[7].教育实践不只是对理论知识的运用、验证,更是师范生体验教育现实、学习教学的关键路径,拓展了师范生专业学习的空间[8],而缺乏对实践教学的整体规划,将影响实践教学的质量,实践教学的教育价值难以实现.
2全纳教育及实践教学基地建设
2.1全纳教育对特殊教育师范生实践教学的影响
一体化教育和社区康复代表了服务于有特殊需要者的互补性和相互支持的方法.大部分特殊教育需要儿童在普通教育系统中获得各种专业支持,而各种外部支持在地区一级调整管理.特殊教育学校还将扩展其功能,为普通学校提供满足学生特殊需要的专业支持.教师作为教育过程的重要管理者,通过使用课堂内和课堂外的各种已有的资源来帮助学生,因而在师范生培养过程中,应当特别注重培养未来教师自治能力、根据学生需要调整课程与教学及与家长、专家的合作能力[9].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也建议教师职前教育机构把对于教育多样性的理解与回应作为师范生的基本学习目标,教师教育课程重点应向基于实践的学习倾斜[10].我国的«特殊教育教师专业标准»充分体现了全纳教育的理念,要求特殊教育教师尊重个体差异,主动了解和满足学生身心发展的特殊需要,与普通学校教育工作者合作,指导、实施随班就读工作,协助学校与社区建立良好的合作互助关系,促进学生的社区融合;同时要求开展特殊教育教师教育的院校将«专业标准»作为特殊教育教师培养培训的主要依据,重视特殊教育教师的社会实践与教育实习[11].为适应国家特殊教育的发展,培养特殊教育教师的院校应当将全纳教育实践能力列入特殊教育专业师范生的培养目标,系统设计实践教学课程,为学生提供多样化的实践学习机会,激发特殊教育师范生专业发展自主性,进一步实现实践教学的教育价值.
2.2实践教学基地建设思路
为培养适应全纳教育发展需求的特殊教育教师,学校确立了特殊教育行业发展需求、教学资源分析、师范生专业发展意愿的三维度人才培养目标定位模式,以基于全纳教育理念的特殊教育师范生实践教学基地建设为着力点,培养特殊教育专业师范生全纳教育实践能力,突出实践导向的职前特殊教育教师教育课程内容改革、构建多机构协作建设职业导向教育与学术课程相结合的实践教学课程体系,实现特殊教育专业服务领域、实践教学地位、学生实践学习选择权的突破,更好地满足社会对特殊教育优质化、多元化的需求.(1)特殊教育专业服务领域突破.根据浙江省大力普及残疾儿童学前教育的发展任务,学校培养的未来特殊教育教师的服务领域从传统的特殊教育学校延伸到普通教育、康复、社会福利、医学等行业领域,并具备参与“特殊教育学校+康复机构”“特校康复教师+驻校顾问医生”“普通学校+特殊教育学校”等跨领域的特殊教育服务项目的能力.(2)实践教学地位的突破.突出实践导向的特殊教育教师教育课程内容改革,构建职业导向教育与学术教育相结合的实践教学课程体系,实践教学不再从属于教育理论课程,回归到教学的中心,成为集聚行业、学校、学生3方教学资源的重要载体.(3)学生实践学习选择权的突破.通过建立贯彻专业学习全过程的三站式轮转实践机制,在实践学习过程中赋予师范生规划实践学习进程、选择自身专业发展方向的权利,师范生的学习主动性增强,积极适应特殊学生多元化学习需求拓展自身专业能力,能够较顺利地实现从学校到岗位的过渡.
3基于全纳教育理念的实践教学基地建设
3.1扩大实践基地覆盖领域
根据浙江省在“十三五”期间坚持特殊教育与普通教育融合发展的指导思想,及“以多模式融合为切入点,实现融合教育全覆盖”的发展任务[12],学校以提升特殊教育师范生在普通学校随班就读能力、与多学科领域专业人员合作实施特殊教育能力为重点来提高未来特殊教育教师全纳教育实践能力.为此学校以拓展特殊教育专业实践基地覆盖领域为路径,将实践教学基地的共建单位从传统的特殊教育学校拓展至普通教育、康复、医疗、社会福利组织等领域,并通过建设“医教结合”“普特融合”2个培养平台整合各领域实践教学资源,为学生创设多领域合作实践的学习机会,以适应特殊学生多元化的学习需求.(1)医教结合培养平台.由教育、医疗、康复领域的机构组成,将特殊教育实施多学科、多团队合作的理念引入实践教学,让师范生熟悉学校、医院、康复中心等不同类型机构之间合作实施特殊教育的工作流程,并在此过程中培养未来特殊教育教师适应特殊学生多样化学习需求的能力及与不同专业人士合作实施特殊教育的能力.依托这一平台,可以为传统的特殊教育领域以外的新领域,如康复、医疗、社会福利等机构培养特殊教育教师,并在跨领域、跨学科的特殊教育服务项目中发挥骨干作用.(2)普特融合培养平台.由特殊儿童康复中心、普通幼儿园、义务教育阶段特殊教育学校、社会教育机构等单位组成,将生涯发展与转衔教育理念引入实践教学,让师范生熟悉特殊教育学校对于普通学校的特殊教育专业支持模式及普通学校实施全纳教育的模式,并在此过程中培养未来特殊教育教师适应特殊教育学校新的功能定位的能力,即具备为普通学校提供特殊教育专业支持的能力,以及根据特殊学生多样化学习需求在不同学段、不同类型学校实施转衔教育的能力.依托这一平台,除了为特殊教育学校培养适应全纳教育发展的教师以外,还可以为普通学校培养具有指导特殊儿童随班就读能力的教师.
3.2建设依托实践基地的实践课程体系
学校与行业单位合作,依托实践基地建设培养特殊教育教师职业偏好的从“学校到岗位”的实践课程体系,进一步发挥行业单位在特殊教育教师专业发展过程中的咨询、引导、评价作用,以凸显实践教学的职业导向教育价值.根据特殊教育师范生在自我觉察、职业角色试探、职业定向阶段的教育需求,设计双向、开放的模块化、递进式实践课程体系,分阶段实现特殊教育教师生涯发展教育目标.特殊教育专业实践课程分为特殊教育基础能力模块、特殊教育教师专业方向发展模块、专业能力进阶模块3大模块课程,指导特殊教育师范生在特殊教育领域里找到个人能力与专业发展意愿匹配的岗位,更好地适应全纳教育发展需求(见表1)
3.3建立三站式轮转实践机制
学校从以往单一的特殊教育学校实践模式,转向了贯彻特殊教育专业学习全过程、跨领域的三站式轮转实践模式:即大一基于儿童发展的“1+2X”(2X表示在实践自选模块中选择2个实践基地)幼儿教育见习;大二基于特殊儿童多样化需求的“1+X”(X表示在实践自选模块中选择1个实践基地)特殊教育见习;大三基于特殊教育教师专业发展的“1+X”(X指提升专业能力的跨机构短期进修)顶岗实习(见图1).3站式轮转实践机制,在培养模式上赋予特殊教育师范生规划实践学习进程、选择自身专业发展方向的权利,推进兼顾学生专业发展意愿的职业导向教育的实施,从而培养专业能力与岗位需求匹配度更高的特殊教育教师;在培养理念上是希望特殊教育师范生在尊重儿童差异的儿童教育观基础上建立特殊教育观,使得未来特殊教育教师能够在普通教育环境中实施多跨专业、多学科协作的特殊教育服务工作,更好地满足特殊教育精细化、多元化发展趋势.由于学校在学生入学之初就给予学生接触特殊教育行业的学习机会,给予他们学习选择权探索适合自己的特殊教育职业岗位,师范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较高,在顶岗实习阶段很快就能进入实习教师角色,并能够适应多团队合作的工作要求.毕业生不局限于在传统的特殊教育学校就业,而且能在康复、医疗、社会福利等机构从事特殊教育工作,并在跨领域、跨学科的特殊教育服务项目中发挥独特作用.
4结语
1 全纳教育、融合教育与特殊教育
1.1 全纳教育
兴起于20世纪90年代的全纳教育是20实际末期最重要的国际教育思潮。1994年在西班牙萨拉曼卡市召开的“世界特殊需要教育大会”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首次提出了“全纳教育”的概念,其提出了五大原则:
①每个人都拥有受教育的基本权利。
②每个人都有其独特的特性、兴趣、能力和学习需要。
③教育必须考虑到这些特性和学习的广泛差异。
④学校要接纳所有儿童,反对歧视。
⑤学校要满足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儿童。这些原则集中体现了关注所有学生的学习和参与,倡导教育要关注所有学生的需求,关注集体,关注合作,使所有学生都能接受高质量教育的理念。
这里需要简要说明一下,对有特殊教育需要的人的教育,经历了从“隔离”到“统合”再到“全纳”的三个发展阶段的变化。
①隔离阶段:长期以来,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儿童因其智力、身体等特殊原因,被拒主流教育大门之外,要么没有接受教育的权利,要么就是被送进特殊学校。
②统合阶段:20世纪70年代末,随着世界人权运动的兴起,上述隔离教育受到了质疑和批评,人们开始主张将残疾学生接纳到普通学校去接受教育。一些儿童被安排在普通学校的普通班级当中进行学习,让每一个儿童都有平等接受教育的权利。但是,普通学校并没有做好充分的准备(思想观念、教师培训、课程教学、校舍环境)来接纳残疾学生,因此出现统而不合的现实。
③全纳阶段:1994年以来,全纳教育思潮提倡从政策、文化、措施等各个方面全面接纳所有学生,尤其是有特殊教育学要的学生,后文中提到的香港地区的“全校参与”模式就是该地区迈向全纳所作努力的个案。
1.2 融合教育与全纳教育
参考台湾学者的译法,全纳教育在港台地区又被称为融合教育①。按照这种译法,实际上是将全纳教育的真实含义译出来了,从“统而合之”发展到“融而合一”。然而,“纳”和“融”的侧重点有所不同,前者强调的是一种过程,而后者强调的是一种结果。为表述一致,下文的香港个案中一律采用“融合教育”的翻译。
1.3 特殊教育与全纳教育
“全纳教育”是一种教育思潮,而特殊教育是一种教育模式。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组织编辑的《特殊教育用语辞典》中,对特殊教育作了如下的定义②:“为那些通过普通的教育方法,不能或者难以达到与其年龄相符的教育的、社会的及其他水平的人们实施的教育形式。”全纳教育是从特殊教育领域中发起的,几乎都是国际组织在特殊教育会议上明确提出和强调的,但事实上,全纳并不单单指残疾人的教育,也不仅指有特殊需求学生的教育,它的研究范畴不仅包括特殊教育,也包括普通教育。
2 香港“全校参与”模式融合教育
2.1 香港地区融合教育发展背景
目前,香港的特殊教育学校有60所,小学和中学均实行免费教育,并对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提供书本和住宿等费用的补贴。香港政府现行的政策是:让有严重或多重残疾的学童入读特殊学校,以便接受加强的支持与服务,而其它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学生则尽量入读普通学校。
根据国际上的融合教育理念的发展,1997年,香港特区政府推出一项为期两年的融合教育先导计划,让49名有特殊学习需要的学生入读9所小学和中学。在香港大学研究顾问的协助下,各先导学校就教与学和伙伴支援等方面进行了行动研究,以加强评估和自我完善。政府同时委托香港教育学院对先导计划进行检讨,提出多项建议。根据建议,政府决定继续在主流学校推广“全校参与”模式的融合教育③,同时增加了教育心理学、医学专家等定期提供的专业支援与培训,并开展了全港性的研讨会、工作坊进行经验交流。从1997年至今,采用“全校参与”融合教育模式的学校每年都在增加,2009-2010学年参与“全校参与”模式的融合教育计划的小学有32所,中学有23所。④
2.2 “全校参与”模式概览
所谓“全校参与”,是指学校政策、文化与措施三方面互相配合。政策上,学校重视全人教育,关注每一名学生的学习成效和身心健康。文化上,形成全校一致的价值取向。措施上,整合资源并统筹“三层支持模式”,以便及时依照学生的学习需要而提供确切适合的支持,学校可根据《照顾学生个别差异――共融校园指标》来制定各自的校本措施。
学校采用的“三层支持模式”是指:
第一层,及早识别学生的特殊需要,并透过优质课堂教学,帮助有短暂或轻微学习困难的学生,避免问题恶化。
第二层,额外支持有持续学习困难的学生。
第三层,加强支持个别问题较严重的学生。层层递进,全面且有针对性地为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
概括地说“全校参与”模式具有如下几个特点:
第一,全校达成共识:全体教职员认同有责任营造一个共融的环境,以照顾所有学生的需要。
第二,课程方面,学校可以修订或扩阔正规课程以迎合不同的需要。
第三,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技巧和辅助工具,以照顾不同的学习需要。
第四,提供朋辈支援,例如,学习小组、朋辈辅导和朋友圈子。
第五,教师方面,教师通力合作及互相支持,例如进行协作教学。
第六,课堂管理方面,专责人员和教师通过磋商改善学习环境,例如安排协作教学,使全班同学受惠。
第七,调整评估方法,使学生都能展示学习成效。
“全校参与”模式的融合教育使全校上下一心,在不同层面、不同角色来互相支持、照顾学生的不同学习需要,从而建立一个全面包容、和谐共融环境和文化。其最大的意义在于使学校和所有学生了解社会上不同的人有不同的需要和能力,从一同学习和生活中,学会接纳、了解、互信和互助,体会到不同的人如何克服困难,挑战自己,建立信心。融合教育不单造福有特殊需要的学生,也让包括学生、老师、家长在内的其他人了解残疾人士需要的机会,达致更公平和互助的学习环境。
2.3 简要评价
从香港“全校参与”模式的融合教育理念与具体实施可以看出香港教育局为走向全纳教育所做出的努力。然而,“全校参与”的融合教育模式,也需要不断反思。首先,正如上文所述,全校参与的融合教育模式还处于向全纳教育努力的路途当中,全纳教育,包含着一种接纳和融合的理念,它所指的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学生,不仅是特指有残疾或身心障碍的学生,它还包括一些生存在社会边缘的弱势群体,更有人提出还包括有优异天赋和一些无法归类的高危险群学生⑤,例如,中途辍学、药品滥用、未成年怀孕的学生等。全纳教育关心的是所有的学习者的教育权利。香港的融合教育,在特殊教育领域进行了积极的改进的同时,应需要考虑所有的学生。
3 中国(大陆)特殊教育的发展取向
3.1 中国(大陆)特殊教育现状与问题
中国大陆的特殊教育,一直是以特殊学校为骨干,或以普通学校特教班,特殊需要学生在普通班随班就读为主的教育模式。根据教育部的官方统计数据⑥显示,我国特殊教育学校数为1672所,残疾儿童少年在校生(特殊教育学校、小学附设特教班、小学随班就读、初中附设特教班、初中随班就读)已达到约42.8万人,特教学校专任教师发展到约3.8万人,残疾人教育工作取得长足进步。
然而,我们不能忽视事实,特殊教育相对于一直得到国家和人民重视的普通教育来说,还是具有诸多的短板。例如:
①特教学校的区域分布存在城镇和乡村的不均衡,特殊教育学校覆盖范围有限,总量尚显不足,且存在较大的东西部区域差距。
②不同特教形式在不同教育阶段中存在差异,随班就读多数在小学和初中,高中阶段均在特殊教育学校中进行,没有高中随班就读和普通高中的特教班。
③特殊教育学校办学条件亟待改善和提高,除了东部发达地区,目前大部分特殊教育学校与国家的特殊教育学校建设标准和建筑设计规范要求有较大差距,由于特殊教育学校办学成本较高,多数特殊学校的必备的教学设施设备严重缺乏。
④特教师资水平和教育质量有待提高。全国特教学校专任教师中,特教专业毕业和进修过特教专业的教师只占一半,高中阶段和高等特教专业师资严重缺乏。
追究其原因,主要有四点。
第一,缺乏充分有力的立法保障。我国目前主要的特殊教育立法《残疾人教育条例》,与主要规定了普通教育的《义务教育法》相比,立法层次低,所发挥的法律效力有限,导致了残疾儿童的受教育权没有象普通儿童那样得到充分保障。
第二,缺乏足够的经费保障。特殊教育因其受教育对象的需要的特殊性,需要更多的资金投入以满足各种不同的需要。我国教育总体情况存在地区差异,特别是经济发展落后的地区,适龄特殊教育需要儿童入学困难或者得不到应有的特殊教育。同时,特教教师的薪酬水平总体上比普通教育教师低,亦会影响其工作积极性。
第三,特殊教育管理体制不健全。全国各地特教管理工作往往由缺乏特教专业知识的普教教育行政人员担任,不可避免会影响到特教质量。同时,教育行政部门对特殊教育的督导不利也会影响学生的教育权和教育质量。
第四,社会支持体系尚不健全,家庭内部支持具有随意性,而社区支持体系不够完善和成熟,其与政府及相关部门的支持渠道还不畅通;而传统文化对特殊教育需要的学生的偏见也会或多或少影响对特殊教育的正常发展。缺乏相应的立法以及执法保障,特殊教育的发展进程必然会存在阻碍。
3.2 中国特殊教育发展的新征程
2010年7月,中央颁布了2010年至2020年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以下简称《纲要》),可以看到国家对教育公平的重视程度,《纲要》强调将促进教育公平作为国家基本教育政策,并把特殊教育在发展任务中单列一章(第二部分的第十章)将特殊教育作为中国两年内组织实施的重大项目之一。不难理解,特殊教育与人的基本权利的尊重与保护密切相关,是社会公平实现程度的试金石。发展特殊教育是促进教育公平乃至社会公平的重要环节。同时,“全纳教育”思潮在中国特殊教育界乃至教育界引起广泛关注,中国教育作为世界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迎合着全纳教育的世界教育思潮,结合中国国内发展形势,未来十年,将是中国的特殊教育的大发展时期。
结合现状,在“全纳教育”思潮下,借鉴香港等地区和西方国家的教育试验经验,大陆特殊教育应在如下几个方面做出努力:
①社会方面:改变传统的教育观念。消除全纳教育消除教育机会不均等,首先就要改变传统观念。不排斥任何一个人,公平、平等地对待每一个人。尊重文化和价值的多元性,在尊重学生差异的前提下,保护并充分开发学生的特质。让所有学生都认识到自己的价值。例如香港地区,在其公民教育课程中加入了对有特殊需要学生的尊重、理解与接纳的教育,从观念上促进了该地区的融合教育发展。因此,在社会教育方面,需要通过全体社会成员共同努力,改变传统教育观念,加入全纳教育思想中的全部接纳与融合新思想,促进中国特殊教育的发展,向“全纳”逐步迈进。
②政府方面:制定《特殊教育法》,加大执法力度,建立特殊的教育财政投入制度,共同保障受教育权。为了加强教育法的可操作性和可行性,在条文中应当杜绝使用“鼓励”“应该”等模糊不清的词汇,从而界定清楚各方的权利和责任。此外,为了促进特殊教育公平,必须提高特殊教育经费特别是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的额度,有关部门在安排义务教育经费时,应向承担义务教育的特殊学校倾斜,向农村、中西部、少数民族地区倾斜。
③学校方面:重构学校功能与文化,建立全纳性课堂。首先,在如今追求教育机会均等的情况下不能过分重视“应试教育”,而是应当尊重学生的差异,针对学生的需求提供相应的帮助从而充分发挥每个学生的个性。我们应当共同拥有一个全纳哲学观:所有学生的价值相等,在学校中消除歧视性的语言和行为等。其次,建立不同的课程和教学活动满足不同的需求。为了保证在整个学校活动中始终贯穿公平、合作、互助以及参与的价值观,必须尊重和照顾不同背景经历和能力的学生,从而充分发掘每个学生的潜能。
4 结语
综上所述,结合国际理念和国内形势两方面的背景情况,我国的特殊教育已经迎来了发展的春天,政府、学校和社会都关注到了那些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孩子的教育问题。即便如此,在大力发展特殊教育的量的同时,不能忘记提高教育质量,因为提供优质教育也是教育发展进程的追求。要在实现教育公平的过程中追求优质,实现质量与效益的积累,达到公平与优质的和谐统一,这是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注释:
①Inclusive一词没有“全”的意思,只有:“包含”、“纳入”的意思,所以台湾学者把它翻译成“融合”,真正的全纳是“full inclusion”,目前关于全纳教育的争论也在于是否要“全部纳入”的问题。
②张春燕.义务教育阶段残疾学生的教育公平性研究[D].复旦大学.2008。
③雷江华,连明刚:香港“全校参与”的融合教育模式,现代特殊教育[J].2006年12月,p37。
④“全校参与”模式的融合教育计划中小学计划名单(2009/10学年)edb.gov.hk/index.aspx?nodeID=2524&langno=2 2010-6-9。
[关键词] 特殊教育 专业化 内涵
自20世纪60年代,在世界各国面对教师极为短缺的情况下,只追求教师的量而忽视教师的质,使教育质量下降。对此,西方国家开始意识到教师在教育发展过程的重要作用,并提出教师应与医生、律师一样具有专业性。自此,教师的专业化研究进入了社会关注的范围内,也推动了研究者的研究热潮。
一、对特殊体育内涵的诠释
特殊体育学是一门相对新兴的体育学科。近30年来,这门学科在美国得到了较快的发展,在亚太地区经济较发达国家也得到了相应的发展。但是,有关特殊体育学学术领域问题的研究却是百家争鸣,尤其是近年来对于什么是特殊体育有着各种不同的认识和理解。至今,对于特殊体育的内涵有广义和狭义两个方面的界定。广义的特殊体育是指为那些体育运动能力显著低于同年龄平均水平的任何群体的人提供的体育服务,包括为各年龄阶段伤残疾病人、智力超常人、体弱多病、忽视锻炼的人提供的体育服务。狭义的特殊体育主要是指为那些体育运动能力显著低于同年中小学学生平均水平的在校残疾学生提供的体育服务。
1.特殊体育教师专业化内涵的标准
目前,我国教师专业化的研究受到众多学者的关注,提出了许多具有价值的观点,教师专业化因此得到了快速发展。然而,在特殊教育领域中,特殊教育教师的专业化发展却显得有些滞后,特殊体育教师专业化尤显突出、几乎空白。为此,本文将根据笔者在此领域所做专门研究的基础上,结合当前我国特殊体育发展的状况,从个体专业化内涵的角度出发,对我国特殊体育教师专业化内涵进行探讨。
2.具备从事特殊体育的良好专业道德
强调服务的理念和职业伦理是专业的一个标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局《教育展望》中指出:在新的教学道德规范中,专业化和专业精神将围绕对教学和学生学习的道德定义而达到统一。因此,教育概念的实质是一项道德的概念,教师的专业化首先是以道德要求为基础的。教师的专业道德是特殊体育教师职业的基本规范,是作为教师所必须具备的最起码的专业准则。其主要体现于:
其一,投身于特殊教育事业的崇高敬业精神。特殊教育教师的职业应建立在志向和兴趣的基础上。崇高的敬业精神,包括明确认识特殊教育教师工作的价值观念,积极的工作态度,坚定的工作理想和全身心的投入。教师的良好形象和魅力是通过智慧和汗水的奉献换来的。所以一个特殊教育教师只有对特殊教育工作倾注了无限热爱和执著追求,做到了刻苦钻研、精益求精,才能从中获得人生价值的升华和别人无法体验到的精神享受。
其二,具备特殊体育教师高尚的职业道德。国运兴衰,系于教育;教育成败,系于教师;教师素质,重在师德。在特殊教育过程中,学生具有学习机械化、情绪多变的特点,这使得教师更应为人师表。此外,由于特殊教育性质、意义、内容和我国特殊体育教育还处于起步阶段,作为我国特殊体育教育的建设者,就应具有高度的责任感、职业自律性、非盈利性的服务动机,对教育对象不求回报的关怀和公正无私的教育爱,呕心沥血的奉献品德,严于律己、宽以待人、善于合作、行之表率的品行等。
其三,应有健康、积极的个性。做特殊体育教师还应有良好的个性,包括积极向上的工作动机,正确的自我意识、自我尊重感、自我满足感、自我价值感、自我效能感,以及耐心、成熟、情绪稳定、心理健康等人格特质。面对社会对特殊教育的种种不理解、学生的多变等内外部压力,能不断提高自己的认识、做好自我调节。
3.从事特殊体育事业的专业能力
与教师知识一样,教师能力也是教师专业化结构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一个合格的富有专业化训练的教师,应具有较强的专业能力。教师的专业能力是教师职业的独到本领,也是体现教师职业专业性和与众不同的教学艺术的特有方面。教师的专业能力就是教师的从教能力,是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所形成的顺利完成某项任务的能量和本领。教师的专业能力是教师综合素质最突出的外在表现,也是评价教师专业的核心因素。
特殊教育领域中,特殊教育教师在其教育过程中有着普通教师从教所需的能力,也有着自身教学环境所提出的更多实施特殊教育的能力。由于教育对象的差异性、特殊性和身体的病态性,特殊体育教师有着比普通学校教师更高的能力要求。除了教育教学能力之外,还体现于:与不同需求人打交道的能力、教学设计的创新能力、各种突发事件的处理能力、与各界人士合作的能力、体育康复指导能力、运动训练与竞赛组织能力、教育研究能力、自我调节能力等综合能力素质。
(一)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着力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
1.加强专业思想教育。通过入学教育、教师的课堂教学、辅导员的管理教育等途径让学生明白特殊教育专业的培养目标、培养规格,以及未来从事什么样的工作;安排学生到特殊学校见习,观察特殊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组织和实施、残疾学生的表现、体会特殊教育中教师爱心、耐心、责任心的重要性及教师的奉献精神。2.举办专题报告会。通过邀请特教机构、特殊学校的领导、特殊教育专家、骨干教师等到学校做专题讲座,让学生与他们面对面交流,近距离接触,了解未来工作岗位的要求,从而激发学生个人学习目标的自觉性和积极性,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3.注重人生观、价值观教育。让学生理解特殊教育教师职业的伟大,特殊教育对残疾儿童的重要性;启发学生不要只看到待遇低、工作辛苦,要品尝苦中之乐,启发学生要从内心深处热爱特殊教育教师这个职业。
(二)构建系统化的职业知识体系,夯实学生职业发展的理论根基
认知心理学家安德森把知识分为: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陈述性知识即能被人陈述和描述的知识。这类知识主要是通过学校教学和学生自学获得的;程序性知识则是关于人怎样做事的知识。这类知识则需要学生现场观摩以及亲身实践来获得。1.重视学生陈述性知识的获得。学校要抓好课程制定、教师教学、学生自习等各项环节,采取多种形式激发学生学习特殊教育专业知识的热情,使学生切实掌握特殊教育的基础概念和科学规律,为他们将来走上工作岗位,形成科学的特殊教育观念,以科学严谨的态度履行教师职责打好基础。2.为学生学习程序性知识创造条件。学生职业能力的发展与学生程序性知识的获得直接相关,因此,学校应该安排学生参加各种见习和观摩活动,以便学生为将来的职业实践做好准备。具体而言,学校可以安排学生到特教机构进行见习观摩和模拟仿真教学活动。使学生克服面对教育现场、实施教育活动时的紧张、慌乱心理,帮助学生尽早进入教师角色。
(三)以就业市场需求为导向,提升学生的职业技能
高职特殊教育专业从根本上来说还是一个应用性的学科,实践能力和操作能力是学生接受专业教育后必须具备的能力,也是职业能力的重要体现。1.微格教学技能训练微格教学(microteaching),是1963年由美国斯坦福大学的D.w.阿伦(Allen)和他的同事w.伊芙(Eve)首先开发建立的一种利用现代视听设备,专门训练师范生掌握某种技能、技巧的小规模教学活动。对特殊教育专业学生来说,学习和掌握各类特殊儿童各学科的教学法都可以采用微格教学来完成。利用微格教学来训练特殊教育专业学生的实践教学技能,可以使学生对特殊教育教学目标确定、课堂教学重点难点、课堂教学程序、教学方法特点、教学辅助工具的使用等诸要素进行深入的学习和研究,为其撰写教案和学案提供依据。利用微格教学训练特殊教育专业学生的课堂教学技能,还可以克服指导教师数量不足的困难,有利于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小组探究性学习。2.多岗实习为了使培养的学生能够成为上岗即到位、多岗位速迁移、发展有潜力的特殊教育专业人才,学校应改变传统的特殊教育实习,实现学生全程化和零距离接轨的职业能力训练,也就是在做强特殊教育教师岗位实习的原则下,拓展自闭症疗育师、语言训练师、感觉统合训练师和育婴师等特殊儿童康复训练等方面的实训。这种以特殊教育学校教师为主的特殊教育专业群多岗位的实训活动,能有效地实现人才培养的首岗适应、多岗迁移和可持续发展。
(四)充分利用校内外资源,加强学生的职业心理教育
1.以校园文化活动为载体,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心态由于社会对职业教育存在一些偏见,所以有部分高职学生存在着不自信甚至自卑的心理。积极的心态会使学生在将来的教育工作中发挥自己专长、实现自我价值的前提和保证。学校要积极开展各种校园文化活动,比如校园文化艺术节、才艺大赛、教学技能大赛等活动,还可以聘请杰出校友、师德模范、同专业的往届优秀毕业生作报告、举办讲座、开座谈会等,在这些活动中,学生不但可以展示自己、树立自信,还可以养成积极向上、开拓进取的精神。2.加强实习教学管理,引导学生克服职业倦怠目前高职特殊教育专业学生毕业后频繁调换岗位的现象较多,究其原因与学生的职业倦怠密不可分。因此,实习和就业前做专门的职业心理教育,使学生做好思想等各方面的准备。实习中,安排专业指导教师跟点辅导,根据学生遇到的思想、生活、工作方面的困惑及时予以解决。当学生产生职业倦怠时,充分利用实习机构的各种资源,及时引导学生重新寻找职业中的新体验,寻找特殊教育教师的职业幸福感,理性看待工作中出现的困难,积极地克服对职业的倦怠。3.实施全程就业指导,培养学生的职业意识职业意识是学生在职业问题上的心理活动,是自我意识在职业选择领域的表现。高职教育要注重加强学生的职业意识的培养,从入学开始,全程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和指导。通过指导课、讲座、就业信息服务、搭建校友交流平台等方式,增强学生专业学习的积极性和自觉性;了解特殊教育的社会需求,逐步形成自己的职业价值取向;让学生根据自己的主观条件和现实客观状况,学会为自己确立起可行的中短期、长期职业发展目标,引导学生向健康、和谐的职业生涯发展。总之,重视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凸显了特教专业特点,强化了技能性,使特教毕业生具备实际工作技能,进入职业生涯就能适应工作。为特殊儿童接受专业的教育提供了保证,从而发挥特殊教育在整个社会发展中不可替代的作用。
作者:王佳佳 单位:营口职业技术学院
一、把“爱”作为推动特殊教育各方面工作的核心动力
在特教学校里,“爱”的意义重大而深远。教育的对象由于自身的缺陷,不能像健康的正常人那样生活、学习和工作,容易产生自卑心理,不利他们的成长,是一个应当受到全社会关爱的弱势群体。所以,在特教学校的教职员工只要人人都献爱,让学校时时处处都充满爱,让我们的教育对象能够在爱的世界里成长,是坚持科学发展观,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界三中、四中全会精神,更好地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和谐社会的要求。
在特殊教育学校里的“爱”有其特殊的含义。在这里,爱是一种学校对学生的温暖(主要是由教职员工的言行来体现的);爱是一种力量,一种帮助残疾学生改变自卑心态,树立自强、自立、自信心的强大动力;爱是一种纽带,一种师生联系、增进情感的纽带。在特教学校,爱,集中体现在关注学生的成长方面,关注并帮助学生解决学习生活中的困难;关心学生的实际问题,如关心他们和正常人的交流如何畅通的问题,解答他们思想中的困惑等等。特教学校学生由于和正常人存在着口头语言交流障碍,特别需要教师给于爱的温暖和帮助。爱是教师影响学生思想和行为的特殊手段,教师只有坚持对学生施以母亲般的爱,对学生施以教育教学就容易为学生所接受。在特教学校里,爱学生是教师应具备的起码的思想素质。向学生倾注全身心的爱,时刻不忘爱学生,是特殊教育教师职业最起码的要求。
特教学校教师,坚持“爱”字为教育教学的核心动力, 爱岗敬业,以工作为重,勇于创新,不断打造出工作中的新亮点。就是要时时刻刻把爱倾注在学生学习生活的各个方面,使学生在成长过程中,从老师身上体会到自己所需的爱。
二、务实工作、开拓创新,在特殊教育事业中体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爱”在特教学校工作中的权数特别突出。特教学校的教师,从跨进学校校门的第一天起,就应当把自己的一切贡献给特殊教育事业,爱岗敬业,勤奋工作,在特殊教育事业中去追求、实现自己人生的价值。在工作实践中一定要要排除各种错误思想的干扰,经受住各种利益的诱惑,通过各种具体的形式努力把“爱”落实在敬业的实际行动中。
(一)树立事业高于一切的思想。凡在特殊教育战线上工作中的人都知道,特殊教育工作非常辛苦,特别是在那些人员编制少,人员有又不足的学校,每个教师要承担着繁重的工作任务,每周教学课时二十几节,同时还要早晚值班,代行生活老师的职责,并兼有大量的学校非教学工作任务。教师的付出代价往往不能用金钱来衡量,只有看到学生们一天天健康地成长起来,学到了知识,教师才感到有了一丝欣慰。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教师一定不要被金钱迷住了眼睛,要树立高尚的价值观,事业的成功才是我们应追求的最高价值。我们要树立事业第一的思想,凡是有利于学校发展目标的事我们都应当毫不犹豫地去做,而且还要把它做好。
(二)以“爱”为纽带,增进师生情感交流。情感作为一种主观感受,是人对客观现实是否符合需要、愿望和观点而产生的体验。情感和认识过程是紧密联系的,积极的情感可以推动和促进认识过程的发展;反之,消极的情感却能阻碍认识的发展。在特教学校,由于学生生理上的障碍,学生的思想认识特别需要教师采用特殊的方式方法和手段加以引导。因此师生情感的建立尤为重要,要根据学生特别渴望爱的特点,以施爱为主的形式建立积极的情感。
(三)、把爱融进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各个环节中。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使他们全面发展,是特殊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特殊教育学校教师爱岗敬业,关爱学生,也一定要在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各个环节融入老师的爱,使思想道德教育达到良好的效果。当前,在特殊教育学校里,一些带有普遍性的问题,影响着学生的进步成长。需要我们教师认真去思考并加以解决。
三、教育教学中,教师要突出“特”字,提高特殊教育效果
在特教学校,教师具有一颗炙热的爱心,为工作出成果打下了坚实的思想基础。因为有了对学生深情的爱,有了执着追求工作的勤奋,就能够抵制利益的诱惑,不计较名利,任劳任怨,乐于奉献。但这还不够,在教育教学工作中,我们教师还需要突出一个“特”字,努力提高教育教学的效果,才能适应新形势对特殊教育的要求。因为特殊教育学校和普校一样,教育教学也是学校的中心,教学教学效果同样是衡量学校成绩的重要指标。
特教学校教育对象的特殊性,决定了特殊教育教学的方式方法及手段都应当具有其与之相适应的特殊性。如对培智学生教学,学生智力障碍,但视觉正常,根据这样的特点,在教育教学工作中,教师就要用适合培智学生身心特点的教学方法来向学生传授知识,讲解道理。实践证明,在特殊教育学校的教育教学过程中注重了其特殊性,就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在特殊教育学校的教师,一定要突出“特”字,增强我们教育教学工作的针对性,进而提高教学质量。特殊教育学校的教师的工作突出“特”字,内容多,但主要的是要在思想上和教学方法上突出“特”字。
(一)、特殊的思想观念。即,要积极面对特殊教育任务的艰巨性,要勇于克服工作的巨大困难。在具体的工作中,要有一个特别不怕苦、不怕累的思想状态。为了特殊教育事业,要敢于牺牲自己的一切。要相信我们的教育对象也能和正常人一样,能学习,能创业,有作为。对他们要特别照顾,热情关心,帮助他们努力克服前进路上的困难。尤其是要帮助他们树立起自强自立自信的决心,帮助他们树立人生追求的目标。
关键词:特殊教育;语文教学;德育渗透
语文课程是义务教育阶段的基础新课程,具有非常浓厚的人文性特点,可以很好的融入德育教育。特殊教育学校的语文教学也一样,必须在教学的过程中渗透德育教学,使得德育教学成为语文教学的灵魂,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优秀道德品质的影响,既学到了语文知识,也能够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这对于特殊教育学校的学生尤为重要。
1特殊教育学校语文教学德育渗透的必要性
首先,语文教学德育渗透是有语文课程的特点以及新课标改革决定的。语文教学是一门基础性的学科,里面涉及到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具有明显的人文性特点[1]。而道德教育、思想教育能够使学生养成良好的道德素养,这符合了我国传统文化的要求。此外,新课标改革下,也要求语文教学不应该只注重知识的传授,更要注重人文精神、高尚情怀、道德修养的养成,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逐渐获得情感体验以及道德情操。其次,特殊教育学校的学生具有特殊性,身体上不同类型的缺陷,影响着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2]。学生因为自身的社会身体缺陷备受打击,心理上承受着很大的压力,需要教师的关心。语文教学是义务阶段的基础性教学,是人文性和工具性的统一,不仅可以让学生收获基本的语文知识,还可以让学生获得对人性的理解和思考,提高其审美情操和道德修养。所以,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教学对于心理恐惧,或者心理扭曲的学生是非常有必要的。
2特殊教育学校语文教学如何进行德育渗透
2.1语文教学内容中引入德育教育:语文教材涉及到的内容形式很广,有诗歌,也有散文,还有小说等等,在各种各样的形式中又有非常丰富的内容,比如有大好河山、寓言故事、热爱祖国等等,是各种知识的万花筒,是一本百科全书[3]。在众多的内容当中,许多都蕴含着道德方面的有关内容,是一种现成的德育教学素材。作为一名特殊教育学校的语文教师,在平常的教学过程中,一定要根据教学目标以及学生的实际情况开展教学,并主动运用德育教学素材运用到教学当中,融入德育教育,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影响。比如,语文教师在讲到《到期归还》时,要根据文章的内容入手,文章主要讲述的是借了黄培炎的字帖来学习,一个月之后按时归还字帖的故事。这样一个不为人知的小故事发生在身上,深深触动读者的内心。语文教师一定要通过这样一则小故事给学生传达诚实守信,好学做人的思想品德,教导学生无论是谁,诚实守信都是非常重要的,只有诚实守信的人才能够受到他人的欢迎。
2.2借助课外实践进行德育渗透:语文教学除了正常的课堂教学之外,还应当辅之必要的课外实践。学生的道德品质不仅表现在“言”上,还表现在“行”上,语文教师应当结合教学内容的要求和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出一系列的课外实践活动,通过这些课外活动,将德育教学融入其中,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4]。例如,教师在讲解到《司马光砸缸》的时候,因为该篇文章涉及到的是救人的知识,因此语文教师可以结合该篇文章开展一个助人为乐的主题活动,活动的内容很简单,就是让全班所有的学生积极去帮助他人,并在下一次课进行的时候主动和大家分享自己助人为乐的事情,每周举行一次班会,对表现比较优秀的学生进行奖励。通过这样一种课外实践的形式,学生逐渐养成了助人为乐、团结他人的品质。
2.3作文选材中进行德育渗透:作文写作当然不仅仅包括的通常意义上的作文,也包括一些段落写作、句子写作等等。语文教师一定要充分利用这些机会进行德育教育。作文写作一定要有相关材料,教师在选择作文材料的时候应尽可能的选择一些能够体现出优秀道德品质或者高尚情操的材料。例如“揠苗助长”“负荆请罪”体现出的哲理就非常有代表性,语文教师在选择作文素材时尽量选择此类的素材。预与此同时,对于作文主题的要求上,语文教师也要有所要求。主题是作文的灵魂,贯穿作文的始终,包含着对事物的看法和评价,充分体现出作者的写作意图。要想立意准确,需要有正确的价值观,对于客观世界有很好认识。语文教师在指导学生写作的时候一定要引导学生从歌颂好人好事、鞭挞恶丑角度出发,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2.4充分利用多媒体电教设备:随着时代的发展,多媒体电教设备已经成为了语文教学中不可或缺的工具,特殊学校更加如此。对于听力有问题的学生来讲,外界的声音听不大,多媒体的电教设备的出现,可以展示出生动形象的画面,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所以,在平常的教学过程中,语文教师应当充分利用电教设备辅助教学。比如,在讲解到《桂林山水的时候》,对于听力有问题的学生来讲,只能靠看文字的描述去体会“桂林山水甲天下”的气势。这种情况下,语文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教学设备,在教学的过程中,为了让学生感受到桂林山水的壮丽美景,可以向学生播放一段有关桂林山水介绍的视频,让学生切身感受桂林山水的美丽,从而体会到祖国的大好河山是多美。这样一来,陶冶了学生的情操,丰富了学生的情感,培养了学生道德修养。
3结语
总而言之,特殊教育学校的语文教学一定要将德育教育渗透其中,将其视为一项重点工作来抓,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不断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和素养,提高学生的道德品质和水平。
作者:李茜 单位:山东省滨州市博兴县特殊教育学校
参考文献:
[1]姜艳萍.特殊教育学校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渗透[J].小学教学参考,2014,15(07):18-18.
[2]阿依仙木•麻木提.浅析特殊教育学校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渗透[J].好家长,2016,21(07):209-209.
在浙江省杭州聋人学校的校园里,洋溢着浓厚的文化氛围,处处都在告诉孩子:“我能行!”在特教老师的关心爱护下,345名残疾孩子快乐地成长着。
“作为一名聋校教师,我可能教不出能上北大清华的学生,教不出科学家,甚至一辈子只能教一两百个学生。但我觉得,这一两百个学生需要我,这就是我的价值。”一名青年教师在成长日记中这样写道。
近年来,我国特殊教育的法律法规、政策措施不断完善,政府保障力度不断增强,教师队伍建设不断加强,特殊教育体系逐步完善,基本形成了从基础教育、高等教育到成人教育,从普通教育到职业教育的特殊教育体系,特教学校建设进一步加强。据统计,目前全国特教学校已发展到1600余所,在校生达到41.7万人。
今年5月17日是第十九个全国助残日,主题是“关爱残疾孩子,发展特殊教育”。围绕这个主题,助残日里,全国各地举行了各种形式的关爱、助学、慰问活动。
北京市举办“爱心助飞梦想”大型助残慈善晚会,了“扶残助残送教上门”、“温馨家园志愿服务”等一批公益项目,全市29所高校学生志愿者走进温馨家园为残疾儿童送教助学。第八届残疾人大学生专场招聘会举行,318个就业岗位虚位以待。
广州市英雄广场设置了特殊教育咨询区,有关工作人员通过咨询和展板,向社会宣传发展特殊教育。残奥会赛艇冠军周杨静在活动中鼓励残疾孩子乐观向上。她对自己的特教老师说:“没有你们的教育,就没有我的今天。”
浙江省启动“救助智障儿童早期教育爱心行动”,通过社会捐助,建立“残疾儿童关爱基金”,发放爱心资助券,每年资助200名智障儿童接受康复教育。
陕西省启动了“残疾儿童慈爱工程”,将以前实施的“脑瘫慈爱工程”扩大到智残儿和脑积水等脑病致残儿童,由陕西开泰残疾儿童康复研究中心牵头实施,每年投入100万元,用于脑瘫、智残、脑积水等儿童残疾疾病的防治与康复,5年内培训1000名康复骨干。
上海市举办了“快乐图图,点亮心愿”无障碍动画片《大耳朵图图》专场放映活动,百余名盲生“欣赏”影片,活动仪式上,上海市盲校接受了主办单位赠送的首部无障碍电影《高考1977》和《上海图书馆讲座盲文版》。
四川省广元市建立起7个“关爱书屋”,向特教学校和残疾人赠送图书两万册。12名贫困聋童接受了价值3万元的助听器、耳模及专用电池。
青海驻军某部邀请青海省聋儿康复中心20名聋儿参加“聋儿军营一日游”联谊活动。
河北省残联等单位来到石家庄市特教学校,慰问残疾学生,捐赠了现金、图书和文体用品等。助残日期间,全省各地纷纷到特教学校慰问、捐赠物品。
我国特殊教育事业成就显著,但同时,我们也必须看到,我国特殊教育起步晚,基础薄弱。全国第二次残疾人抽样调查数据显示,我国6岁至14岁学龄残疾儿童有246万,在校接受义务教育的仅为63%;15岁及以上残疾人文盲率高达43%。与普通教育相比,仍有较大差距,而且各地区发展不平衡,特别是西部地区特殊教育资源相对短缺。
为了进一步保障残疾儿童享有平等受教育权,国务院办公厅日前转发教育部等部门《关于进一步加快特殊教育事业发展的意见》,意见要求,全面实施残疾学生免费义务教育。对义务教育阶段残疾学生在“两免一补”基础上,针对残疾学生的特殊需要,进一步提高补助水平。
同时,国家支持中西部地区特殊教育学校建设,在人口30万以上或残疾儿童少年相对较多,尚无特殊教育学校的县,独立建设一所特殊教育学校;不足30万人口的县,在地市范围内,统筹建设一所或几所特殊教育学校。
关键词:特殊教育;人道主义;美术教学;作用
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为社会输送人才,为了使特殊群体实现更好的人生价值,我国政府和社会大力支持特殊教育的发展。美术教育的宗旨是培养人们发现美、认知美、创造美的能力,这些能力具体表现在信息处理、语言交流、思维推理的过程中。美术教学非常有利于对人智力的开发与创造才能的培养,高素质、高能力、高文化人才的培养必然离不开美术教育。
一、特殊教育对于特殊群体的改变
许多特殊学生进入学校,是第一次离开家庭独立生活。这其中有相当一部分的特殊学生从小被呵护,对独立校园生活感到不知所措。相比于正常学生,特殊学生的文化课成绩不是特别理想,加上生理的缺陷,学生的自卑感剧增,缺乏公正、客观的自我认识与评价。
校园为特殊学生带来的改变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1)所处环境的变化。校园生活环境相比家庭生活相对独立,需要学生有较强的自理能力。(2)学习方式的变化。学校教育要求学生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寻找最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3)人际交往的变化。学生在学校的人际交往环境比较复杂,特别是特殊学生,很难用正确的心态处理同学之间的人际交往活动。
二、特殊教育中美术教学的优势
1.教学活动更加生动
与其他教学活动相比,美术教学活动更加形象、生动。例如,对于聋哑学生来讲,由于其听力与表达能力受到生理缺陷的限制,视觉感知就成为聋哑学生感知世界的主要手段;而美术教学正是通过对图片的观察向学生输送知识,非常有利于聋哑儿童吸收知识。除此之外,美术教学可以培养学生利用图画的形式与教师和同学的交流能力,间接加强了其沟通能力。
2.教学活动更具团队性
相当一部分特殊学生性格比较孤僻,不愿参加集体活动,而美术教学活动正好能改变这一点。例如,教师在引导学生进行手工制作的过程中,可以提升特殊学生与正常学生之间配合的默契程度。不仅如此,美术教学也是特殊学生展现自身魅力的平台,在美术教学过程中,特殊学生有更多机会展示自身能力,包括绘画能力、动手能力、想象能力等,使特殊学生在班级活动中找到存在价值。
3.美术教育以学生为中心
由于特殊教育的特殊性,美术教学实践中更应将学生的地位进一步提升,教师等相关教育工作者应更加重视特殊学生的心理情绪和状况。例如,在实际的美术教学实践过程中,教师可以改变学生座位,让学生采取围圈的形式,分散坐在教师周围,以此拉近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距离。在必要的情况下,教师可以通过角色互换的方式,让学生站在中间与大家交流关于美术的知识。同时,教师要善于发现特殊学生的优秀作业作品,并提出表扬,增强特殊学生关于美术学习的自信心。
4.美术教学题材源于生活
艺术源于生活,艺术高于生活。美术教育与专业性比较强的文化课不同,特殊教育中的美术教学活动主题应锁定在学生的日常生活范围内,而不是艺术成分较高的名作或是令人费解的大师作品。切合实际的生活素材可以为特殊学生带来感同身受的教学氛围,有利于加强特殊学生对生活的认知和感受。例如,教师可以通过图片资料,引导学生认识生活中的事物,然后让学生尝试画出这些事物,并说出它们的使用功能。长此以往,通过这样反复的练习,不但可以提高学生的绘画能力,对于特殊学生自理能力的提升也有很大的帮助。更为重要的是源于生活的题材,可以引导特殊学生在生活中寻找美、发现美,积极接受生活中的正能量,这也是对特殊教育更深层次的理解。
三、美术教学在特殊教育中的作用
1.有利于提高特殊学生的整体思维能力
在教师引导学生绘画的过程中,会特别强调作品整体的观赏性。从哲学的角度来说,整体优于部分存在,整体的发展决定并且制约着部分的性质以及存在的意义。特殊学生在绘画的过程中,从观察能力到绘画手法都要求整体性,久而久之,就会养成从宏观思考问题的习惯。作为教师来讲,在教学素描时,要引导学生学会用明暗调子来塑造作品形象的方法,在色彩写生教学时,教师要引导学生通过色彩搭配来塑造作品整体形象的方法。对于没有经历过专业美术培训的特殊学生来讲,观察的形、色都是孤立的,对于作品的理解也是从局部开始的。然而在素面和色彩写生课中,美术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全方位地观察作品中的形形,以寻得对作品更深层次的理解。美术教学过程就是培养学生手、眼、脑相互协调的过程,从更深的角度来说,美术的全方位教学也是在特殊学生的潜意识里输入整体重要性的过程。
2.有利于培养特殊学生的认知能力
人类的各项能力是一个整体,在发挥的过程中相互配合,在眼睛观察的过程中包含大脑对事物的思考,在鼻子闻味道的时候,配合着味觉的感知能力。人类大脑思维的过程是运用储存在记忆中的处理经验,对获得的信息、知识进行分析、综合、比较的过程。在美术学习的过程中,需要学会运用大脑对信息的分析、综合功能。例如,特殊学生通过透视知识来理解和学习结构素描,这就是大脑分析能力的应用,在学生的大脑中将各个结构的组合想象成完美的画面,就是大脑概括能力的运用。比较是特殊学生在绘画过程中使用色彩的基本依据,通过对不同色彩的比较找出最适合作品创作的色彩搭配方案。特殊学生获取的信息资源有限,所以如何在有限的信息中获得更多的价值非常重要,美术教学通过对学生大脑分析信息、比较信息、综合信心能力的培养,能直接提升特殊学生对事物、对生活、对世界的认知能力,进而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
3.有利于培养特殊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创造能力是特殊学生发散性思维与聚合性思维结合的优质产物。散发性思维指的是主体从各种设想出发,尝试使用不同方法解决问题的思维;聚合性思维是根据已存在的处理经验与技巧解决问题的思维。特殊学生在学习美术的过程中,写实色彩课、装饰色彩课、结构素描课等会对学生的思维提出不同的要求。其中,学生在色彩写实的过程中,要有非常良好的客观观察能力,并根据观察到的事物进行写真。在色彩装饰的过程中,要求学生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尝试用不同的色彩搭配方案装饰作品。这种学习的过程,促使特殊学生的思维角度得到了扩充,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散发性思维能力。学生在学会了各种观察方法和绘画思路之后,就会从中寻求适合自己绘画风格的绘画手法,这就是聚散性思维具体应用的具体表现。在各种美术教学活动中,教师通过引导学生对各种作品进行观察,激发学生各种思维潜力,从而在极大程度上改变和扩充特殊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思维方式。特殊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尝试利用这些思维来解决问题,想象力、创造力大大提高。
大部分特殊学生正处在长身体、长知识、求知欲望较强、想象力比较丰富的年龄,一线美术教育工作者要善于利用美术教学的独特优势,将他们的思想引向自然、引向生活、引向艺术,让他们全方位地感受自然美、生活美、艺术美。鼓励特殊学生把实践知识应用到作品创作中去,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
4.有利于增强特殊学生的自信心
在长期的美术学习过程中,特殊学生的勇气和思维都会得到积极的锻炼。特殊学生会逐渐发现自己可以独立理解和解决一些复杂的美术问题,发现自己的理解能力原来这么出色。一部分特殊学生的家庭条件不是特别理想,通过与其他学生生活条件进行对比之后更加自卑,通过长期的美术学习以及老师对创作作品的肯定,性格也会慢慢开朗起来。从课堂上的教育学到艺术的实践运用,只有让学生从中感受到艺术创造精神,才能证明艺术面前任何人都是平等的,艺术的伟大正在于此。对于学校和相关机构来说,可以开展各种美术活动,让学生感受艺术魅力的同时,可以从艺术中寻求自己的人生价值。
总结:毫无疑问,艺术是伟大的,而真正伟大的艺术面前人和人之间没有任何区别。在特殊教育中应用美术教学的特有优势,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自主思维能力、创造能力、认知能力等,更主要的是,学生可以在艺术创作的过程中,感受到自己的人生价值,感受源于生活、社会、国家的关怀,将来以感恩的心回报社会,实现其应有的价值。
参考文献:
[1]王冬梅.浅谈特殊教育专业《特殊儿童心理治疗》课程设置[J].中国校外教育,2014(33):105-118.
[2]秦臻.艺术院校构建民间美术课程教学体系的意义和作用[J].教育与职业,2015(9):94-96.
[3]李春连.浅谈特殊教育学校的班主任:塑造残疾孩子健康心理的工程师[J].学周刊,2011(16):80-81.
【关键词】特殊儿童自由;教育环境;影响路径;哲学思考
一、特殊儿童自由的内涵
自由是人不受外来的异己力量的规定和制约的特性,追求自由则是人的类存在特性。从哲学角度来看,特殊儿童自由即特殊儿童身心发展自由,主要是指特殊儿童主体在身心发展过程中,关于生命体感性存在的自由能动性,以及在认识和意志上的自由能动性。具体来说,可以分为:生命体的身体自由、认识和行为的理性自由、“自我立法”的意志自由。身体自由借鉴梅洛・庞蒂、福柯的感性生命具身自由观,表达特殊儿童与外界交互中身体维度的主体自由能动性,这是特殊儿童自由的基础性维度;理性自由借鉴西方近现代以来特别是笛卡尔、斯宾诺莎的自由观,表达特殊儿童身心在认识、思维、意识等方面所具有的理性自由能动性,这是特殊儿童自由的发展性维度;意志自由借鉴康德的自律自由观,表达特殊儿童身心自由能动发展服从自己命令的自我意志维度,意志自由在特殊儿童身心自由发展中具有绝对的支配地位和优先价值,是特殊儿童自由的终极性维度。这三者共同存在于特殊儿童身心发展成长过程中,体现了特殊儿童与自我及外界关系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特性,能够从教育哲学立场反映特殊儿童在教育中的身心成长状况,为特殊教育活动促进特殊儿童身心自由提供基本解释和指导。
二、特殊儿童自由与教育环境的关系
特殊儿童自由与教育环境有着深刻的关系。从教育环境因素考量特殊儿童自由,对特殊教育理论和实践具有重要意义。特殊儿童自由与教育环境是一个不可分割的共同体,教育环境对特殊儿童自由起着促进或制约的作用。教育环境对特殊儿童自由的影响是基于交往关系的基础上的。其中,特殊儿童的需要与教育环境的满足关系是重要关系范畴,深刻影响特殊儿童自由发展。下面从教育环境的物质环境维度和意识环境维度予以分析。
(一)物质环境对特殊儿童自由的影响
首先,从生物学机理上看,生物对环境有强大的适应能力。特殊儿童尽管受到身心制约,但同样先天蕴含对环境的适应能力,环境改变直接影响其部分身心功能以及自由能力的发展。现实实践表明,在融合教育环境中的特殊儿童能自发改变某些身心功能,促进自由发展。例如,感官性障碍儿童的听觉和视觉功能会随着在生活学习环境中的运用,发生“用进废退”的变化:视障儿童的听觉和触觉较灵敏;听障儿童的视觉有优势等。这些都是在生活和学习环境中发生的身心功能的积极变化。其次,存在决定意识。物质环境首先为特殊儿童身心成长奠定了物质空间和意识环境基础。物质环境的变化也导致了特殊儿童身心自由,特别是身体自由和理性自由的变化。特殊儿童通过与物质环境的交互,获得物质满足,促进生命体活动的自由。这突出表现为:生活资料的满足,保障生命活力;教育设备设施、课程教材的满足,促进活动空间的身体自由和认知的理性自由;康复设施和技术的满足,促进特殊儿童身体自由,等等。当然,特殊儿童通过与物质环境的交互,也必然接受物质环境所隐含的价值观、思维方式等相应精神意识,形成与之相应的意识活动,改变或建构着自己的意志自由。特殊儿童对物质环境的依赖往往会降低他们的意志自由,表现为特殊儿童依赖环境而被环境同一化的顺应过程。
(二)社会意识环境对特殊儿童自由的影响
社会意识环境中的制度环境、文化环境、社会心理、社会观念和态度等深刻影响着特殊儿童身心发展的意志自由与理性自由。从作用机理看,特殊儿童与社会意识环境之间存在着一定的交往关系,这种交往关系是意识环境影响特殊儿童自由的重要机制。这种交往关系既表现为公共意识环境的无意识影响,也包括某种价值需要的有意识影响。前者是特殊儿童在社会公共空间生存时不可抗拒的必然性,他们自觉或不自觉地受社会公共空间意识的影响。后者是特殊儿童生存的环境依赖性,即必须依赖特定环境获得理解、支持,基于自身某种价值需要而主动与环境交往。特殊儿童对外在环境的高度依赖性直接导致他们受到环境制约,使得他们的自由发展常常表现出与环境的被动一致性,即环境很大程度决定了他们的自由发展和存在状况。当然,社会意识环境与特殊儿童自由是一个辩证的矛盾运动过程。社会意识环境作为特殊儿童最大的公共性质的存在物,既吞噬他们的自由,也可能生成他们的自由。即,特殊儿童既作为环境的客体而被环境改变,又能发挥主体能动性创造和改变环境。对特殊儿童而言,由于他们主体能力的弱势,常常面临被意识环境吞噬、被客体化的困境,特别是当意识环境对特殊儿童的价值需要不能作出反应、作出不利反应或不能被特殊儿童改造时,就会出现彼此不协调的矛盾,产生以下两种结果:其一,特殊儿童可能会顺应或受制于环境,在良好的支持性环境下因获得理解帮助而减少身心缺陷所致障碍,实现自我意志和理性自由的积极发展;在不支持性环境下则因得不到帮助而无法减轻身心缺陷的障碍,甚至放大或增生障碍,不但导致身体自由能力的式微,更严重的是导致意志信念的摧毁,丧失了抗争的自由意识和意志。其二,特殊儿童可能会抵抗环境的影响。如果在斗争的过程中自身能动性(特别是意志自由)最终摆脱环境的制约,则特殊儿童将超越意识环境的影响,以积极的心态将环境置于自身之外,并以主体意志自由的巨大能动力量,超越环境制约,实现充分发展。如果自身能动性最终被环境所阉割,那么特殊儿童的自由能力将严重式微。在此意义上,特殊儿童的自由发展恰在自我与环境的关系之中。特殊儿童身心障碍,与其说是自身缺陷所致,倒不如说是环境不支持的结果,是环境与特殊儿童身心特征及其需要不协调的产物。
三、教育环境促进特殊儿童自由的影响路径
教育环境促进特殊儿童自由的影响路径,主要是通过构建支持性的物质环境和社会意识环境,以促进特殊儿童意志自由为先导,进而实现特殊儿童身心自由全面发展。
(一)自觉从环境视角思考特殊儿童教育问题
2006 年《残疾人权利公约》提出,“残疾是伤残者和阻碍他们在与其他人平等的基础上充分和切实地参与社会的各种态度和环境障碍相互作用所产生的结果”。[1]这深刻表明,特殊儿童身心自由成长与环境密不可分。环境对他们认知和行为的不支持、不协调,是造成他们障碍的主要原因。我们要尊重特殊儿童认知与行为的多样性,重视通过环境的改变来减少他们的障碍,促进他们自由发展。为特殊儿童提供专业的、良好的支持性环境,将成为社会的重要使命。目前,从环境视角思考特殊儿童教育存在的问题,有助于发现或优化促进特殊儿童身心自由发展的路径。特殊教育应以支持性的环境建设为中心,无限勾连获取各种相关专业支持和广泛社会合作,缔造一个宽阔的特殊教育环境空间,帮助特殊儿童改变或超越缺陷,促进特殊儿童自由发展。所以说,环境支持是特殊教育应有之义,全社会合作参与构建特殊教育环境是应有的正义之举。社会政策设计和制度安排,以及教育活动本身,都应重视环境与特殊儿童身心发展的支持关系。从国际范围来看,《残疾人权利公约》提出的“通用设计”原则,以及美国《所有残障儿童教育法》对“最少受限制环境”的强调等,所体现的人本主义关怀、道义论正义,无不具有从环境视角思考的鲜明特点。
(二)以支持性的意识环境引导特殊儿童生成意志自由
意志自由在特殊儿童身心自由发展中具有绝对的支配地位和优先价值,社会意识环境对促进特殊儿童意志自由具有先天优势。这决定了社会意识环境在整个教育环境中的重要地位。特殊儿童自由归根到底是要以特殊儿童自我意识的形式,引发他们自我反思,以价值理解的方式形成意志自由。这是一种以理解自我为内容的本体意识,是一个由自发到自觉的认同过程。特殊教育要为特殊儿童成长提供支持性意识环境,引导特殊儿童以价值理解的方式关注自身的存在,审视自身及外界的制约,在特殊儿童固着的“残疾”“缺陷”“低等”等前结构意识中植入“平等”“无差异”“超越”等意识,帮助特殊儿童理解自己的生存和意义,从意识层面搭建一个无缺陷的意志自由。通过良好的意识环境的支持,帮助特殊儿童找回自由的“我”,化育完整的人格,促使他们形成超越精神和自由意志,展现出一个丰盈的、充满张力的自我。良好的支持性意识环境对特殊儿童而言是一种益品,也是社会良知、社会正义和美德的孵化器,对促进特殊儿童自由发展和推动社会融合具有重要意义。不友好的意识环境对特殊儿童自由具有极大的抑制作用。例如,歧视的社会态度和文化心理会直接导致特殊儿童出现意志消沉、自卑畏缩、社会适应困难等问题。当前,我们要审慎关注隔离安置制度、教育资源分配制度、学校封闭式管理制度、教育态度、专有辅助技术等差异对待,以及因制度理性、技术理性而导致的歧视及其对特殊儿童身心自由的抑制。在此,需要特别指出的是,要关注意识环境中对特殊儿童自由的无意识伤害。例如,特殊儿童被道德之善标识为施善对象、同情对象,可能内含着对他们平等主体和自由能力的剥夺。也即是说,当把特殊儿童作为施善对象、同情对象的那一刻起,主体平等已不可能实现。
(三)以通用设计的物质环境支持特殊儿童的认知与行为特点
物质环境,无论是自然环境还是人工环境,对特殊儿童均具有明显的局限性。尽管当前无障碍环境建设已有相当大的突破,但绝大多数环境、物品、技术仅仅适用于健全人。这必然会限制特殊儿童对外部世界的自由认识和把握。《残疾人权利公约》提出“通用设计”的原则,要求“尽最大可能让所有人可以使用,无需作出调整或特别设计的产品、环境、方案和服务设计”。同样,这也对特殊教育提出了要求,为特殊儿童提供通用设计的专业环境支持成为特殊教育的重要使命。特殊教育环境作为一种优化了的环境,一方面,应以意识环境帮助特殊儿童改变或超越缺陷;另一方面,应以物质环境支持帮助特殊儿童提升摆脱环境制约和改造环境的能力,实现意志自由和理性自由。同时,特殊教育环境支持的创设必须面向并激发特殊儿童的能动性、自由性,以实现特殊儿童身心自由全面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