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知识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知识

时间:2023-09-14 17:43:31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知识,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知识

第1篇

【关键词】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创新能力 体系改革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的不断推进,具有创新能力的计算机科学和技术人才正成为当前市场上不可多得的香饽饽,为了培养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学生的创新能力,必须建立一个相应的科学培养体系。由于计算机科学和技术专业工程技术性质比较明显,因此,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体系时,应注重结合加强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

一、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计算机专业是当今发展最快的一门学科,其技术发展速度异常迅猛,每隔两三年就会进行一次技术革新,若学校培养的学生没有很强的创新能力,很容易被社会所淘汰。面对计算机科学发展的高速态势,我国计算科学与技术专业学生的培养暴露出以下种种问题:首先,学生教材普遍较为陈旧,不能反映当前学科发展前沿和现状;其次,大学教师的教学水平不能适应当前信息社会的高速发展;第三,学院的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都不能满足当前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发展;第四,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落后,当前信息化时代,我们的教师还在沿用板书式教学,不能适应时代潮流,教学效率低下;第五,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不强,更多的学习是为了应付考试,只知死记硬背,根本不是出于喜好兴趣。很明显,在这种状态下,学院是培养不出具有创新能力的学生的,必须对当前学生创新培养体系做出改革,做到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教学的与时俱进。

二、改革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体系

(一)采用问题式教学,促进课堂教学改革

要想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首先要培养学生发现、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只有学生在平时的学习中不断地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其创新能力才能不断地提高。问题式教学的关键是问题的提出,它是认识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开始,也是驱动学生学习的动力之所在。问题提出以后,可以有效激发学生兴趣,从而围绕兴趣,展开积极思考,通过积极主动地思考,不断地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并在这一过程中,促进自身各项能力的提高。

(二)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促进教师科研和教学水平的提高

培养具有较强创新能力的学生,离不开一个高水平的师资队伍,它是建立创新培养体系的基础,因此,学校应培养一支高水平的师资队伍。无论是教育理念的更新,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改革,教师都在其中发挥着最为关键的作用。具体来说,高水平的教师应具备以下素质,首先教师要有与时俱进的教育教学理念,对自己的工作本质和责任有深刻的理解;其次,教师还要有深厚的专业知识和多元的知识结构,面对当前日新月异的科学技术,教师还要有较强的知识更新能力,从而能够在教学过程中,为学生讲述一些比较实用的知识;第三,教师还要有良好的沟通能力,做好教师、学生、学校、学生家长、社会各种教育力量之间的沟通协调工作。

(三)加强专业课程设计改革,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专业课程设计改革是指结合当前实践环节,将一门课或多门课相关的教学内容进行结合,形成具有一定综合性和创新性的设计内容,它一般分为三个层次,分别是独立课程设计、综合课程设计、实习课程设计。独立课程设计主要包括操作系统、数据结构等单一学科的课程设计,主要是用以牢固学生的专业基础知识;综合课程设计则是将多种知识能力综合到一个实验当中,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实习课程设计则是通过多种方式将实习与毕业设计进行相互结合,在实习当中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促进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提高。

(四)组织课外兴趣小组,提高学生动手能力

大学校园中各种各样的活动兴趣小组,对活跃校园文化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学生可以利用各种课外活动,比如程序设计竞赛、电脑文化节、网络文化周等方式将自己的专业知识与各种活动结合起来,从而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动手能力。总之,课外活动兴趣小组的建立应以提高学生对计算机科学和技术的兴趣为主,加强学生将自身专业知识和生活实践相结合为目的,提高学生学习专业知识时的乐趣。

三、创新能力体系构建当中应注意的问题

学生创新能力培养体系的改革设想最终是要落实到实践当中去,若不能落实到实践上,最后只能是一项失败的改革。笔者以为,在学生创新培养体系建设实践当中,首先,应建立相应的教学评价体系,不断强化教务处、督导处等在教学监督中的作用;其次,对教学教育内容和模式的改革应因材制宜,不能片面地为了改革而改革;第三,教学改革实施应“以人文本”,只有坚持以人为本才能将改革深入的推进下去;第四,能力培养体系改革的实施应结合现实生活,因为,创新源于生活。

结束语

总之,在学生创新能力培养体系建设上,我们要遵循人才培养规律,革新教师的教育理念,改革教学内容,转变教育方式,加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建设,从而为学生创立一个舒适的创新环境,使每一个学生都能有较强的创新能力。

【参考文献】

[1]董爱娥.采用案例教学培养学生创新素质的探索[J]. 湖北经济学院学报,2011(12).

第2篇

关键词:课程体系;计算机网络;分层次教学;课程建设;人才培养

信息社会,计算机网络已经深入到人们生活、工作和学习的方方面面。计算机网络课程已经成为计算机类专业的核心课程[1]、非计算机类专业的必修课程。不同专业对计算机网络知识的学习有不同的侧重和要求,需要通过计算机网络课程体系改革寻找出路。针对不同专业的特点,研究和设计与各专业计算机网络知识要求相适应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已是当务之急。

以计算机网络课程为核心的计算机网络课程体系建设应充分考虑到各专业对计算机网络知识教学的需求。改革和探索主要围绕分层次的计算机网络课程体系知识领域框架设计、实践课程设计、课程体系教学大纲、教材和实验指导书编写等方面展开。

1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1.1分层次的课程体系设计

不同专业的计算机网络课程的教学内容和需求要有所差异,需要针对不同专业网络知识需求,设计由一般要求、基本要求、较高要求和专业要求组成的分层次课程体系。对网络工程专业的计算机网络课程教学应有专业要求。对计算机类专业,如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和数字媒体等专业应有较高要求。对理工类专业,如通信工程、信息安全、电子信息工程、自动化、信息与计算科学等应有基本要求。对理工类专业,如会计学、电子商务、金融学等应有一般要求。分层次的计算机网络课程体系如图1所示。

按网络工程专业、计算机类专业、理工类专业和经管类专业划分层次,设计不同层次满足对计算机网络知识需求的课程。不同层次计算机网络教学中,与计算机网络课程体系相关的课程如表1所示。

计算机网络作为课程体系的核心课程,针对不同专业特点和能力需求,以及讲述内容的不同,设计有3门课程:“计算机网络(甲)”适用网络工程专业和计算机类(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数字媒体)专业;“计算机网络(乙)”适用学校其他理工类专业;“计算机网络及应用”适用学校经管类专业。

1.2分层次的课程群

课程体系分为计算机网络理论、计算机网络技术、计算机网络设计与应用3个课程群。计算机网络课程体系中的课程群如表2所示。

以计算机网络课程为核心,设计出计算机网络理论、技术和应用相融合的计算机网络课程体系,可以很好地使各课程内容前后衔接、融会贯通、知识结构循序渐进、易学易懂。3个课程群分别体现计算机网络理论、技术和应用知识的基本要求,覆盖了计算机网络知识结构组成的全部内容,可以满足不同专业对计算机网络教学内容的选取,培养了学生应用计算机网络的动手能力,可以为学生掌握计算机网络核心技术提供很好的帮助,提高学生学习和应用计算机网络的兴趣。

1.3理论、技术和应用相融合的教学方法

设计计算机网络理论、技术和应用相融合的教学方法,目的是让学生知道计算机网络理论、技术发展的来龙去脉,使学生知道所学、掌握所用,明白所学知识将来如何用,为今后工作就业打下坚实的计算机网络知识基础,这样才能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

分层次的计算机网络课程体系设计立足让学生通过身边和所用的网络,结合各专业培养方案,设计优化的计算机网络课程体系各课程的教学大纲;结合身边的网络应用学习计算机网络知识;采用类比人类社会中的通信活动过程来学习网络知识。针对各专业的特点和学生对学习计算机网络知识的需求,把计算机网络理论、技术和应用融合到每一门课程的教学内容中,努力做到“学思结合、融会贯通、知行统一”。

例如,在计算机网络课程的教学过程中,通过对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和网络协议理论的阐述,说明计算机网络涉及到的各种技术,例如交换、复用、协议分析、寻址、路由等,结合因特网应用,例如域名系统、Web应用、电子邮件、局域网等应用,使学生容易理解网络的理论基础知识、掌握组建网络所需要的技术、熟悉管理和应用计算机网络的方法。

1.4设计针对不同专业需求的计算机网络组合实验

设计出适用不同专业学生特点和能力要求的组合实验[2],这些组合实验有:因特网应用、网络工具与命令、基本组网、路由交换、网络设计与工程、Linux网络、网络编程、网络仿真与模拟、IPv6网络等。各个组合实验又包括多个相关的实验。

不同专业可以根据专业网络课程内容选用相应的实验组合进行实验教学。例如,经管类专业可以选用因特网应用、网络工具与命令等实验组合。

通过设计一系列适用不同专业学生特点和能力要求的组合实验,使学生具有扎实的网络基础知识和较强的网络应用操作能力。

2课程体系实施和研究内容

2.1提出分层次的课程体系框架

采用“分层次”的课程体系研究方法,针对不同层次对学习计算机网络知识的不同需求,我们提出了网络工程专业注重网络设计、分析和研究,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类专业侧重网络基本理论和组网技术,全校其他专业又分为理工类和经管类,分别侧重于Internet程序设计和因特网操作使用的课程体系。

研究的思路是以网络工程本科专业的计算机网络课程体系建设为主线,结合计算机类专业的计算机网络相关课程,以及理工类和经管类专业计算机网络通识课及相关课程的实施方案,设计出计算机网络理论、技术、应用课程群。各层次和各专业计算机网络教学可以依据各自的培养方案,选择适用的计算机网络教学课程,体现了该课程体系框架的灵活性和可扩充性。

课程体系把课程分为计算机网络理论、计算机网络技术、计算机网络设计与应用3个课程群,采用理论、技术和应用融合的教学方法。课程体系框架设计立足让学生通过身边和所用的网络,类比人类社会中的通信活动学习网络知识,让学生知道所学、明白所用,激发和帮助学生逐步形成对网络理论、技术、应用学习的兴趣,从而做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2.2优化教学内容和修订教学大纲

在修订各专业培养方案中有关计算机网络课程内容的基础上,制定并不断调整各门相关课程教学大纲,删除过时的或与相应层次要求不适应的教学内容,及时将网络新理论、新技术纳入教学大纲。例如,增加的新课程包括:Linux网络环境、网络仿真与模拟、移动网络、IPv6技术、网络理论与技术新进展等。

2.3编写适用不同层次教学需求的教材

在教学实践过程中我们感到,一本好的教材对教和学会有很大的帮助,由于计算机网络理论和技术发展很快,需要研究不同层次计算机网络教学的特点,我们编写出适用不同层次计算机网络教学的教材。例如,由机械工业出版社2010年7月出版的《计算机网络――原理、技术与应用》[3],把计算机网络的理论、技术与应用融合到一本书中,给出对不同层次网络教学对教学内容和教学课时选择的建议,对教学内容灵活取舍,可以很好地满足不同专业计算机网络课程教学的需求。

2.4设计适用不同层次的网络实验内容

研究和设计适用不同专业学生特点和能力要求的组合实验,依据对计算机网络知识的专业要求、较高要求、基本要求和一般要求设计组合实验的实验内容。例如:对一般要求,可以开设因特网应用、网络工具与命令等实验组合,进行一般因特网应用、网页设计、常用网络命令使用、网站设计等方面的实验;对于专业要求,可以开设基本组网、路由交换、网络设计与工程、Linux网络、网络编程、网络仿真与模拟、IPv6网络等组合实验。

结合组合实验设计,编著相应的实验教材和指导书,包括《组网技术与配置》、《计算机网络实验》、《计算机网络常用命令》等。目的是提高不同专业学生设计网络、组建网络、使用网络、管理和维护网络的动手能力,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达到知行统一。

3分层次教学的应用和示范作用

3.1应用情况

分层次的计算机网络课程体系建设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团队合作精神,充分调动有关教师的积极性,需要踏踏实实做的教学工作有很多。经过一段时间建设,目前我们已经形成了较好的分层次课程体系,各课程之间知识结构互为支持,在计算机网络课程教学中较早地构成计算机网络课程群。不断追踪计算机网络理论与技术的新进展,逐步开设出一系列新课程,如IPv6技术、Linux网络环境等。

分层次的计算机网络课程体系以及部分课程教学大纲,已经应用于2004级至2008级5届的网络工程专业、计算机类各专业和学校其他理工类、经管类专业。例如,每年计算机类各专业有800余名学生学习计算机网络课程体系中的课程;又如,嵌入式系统等课程,提供了计算机网络协议、网络编程、网络工具与实践等理论和技术知识。每年学校的电子信息工程、信息安全、编辑出版学等专业有1 000余名学生学习计算机网络课程体系中的课程。为学生在数学建模、电子设计、财会信息化和机器人大赛取得优异成绩打下扎实的计算机网络知识基础。

3.2示范作用

分层次的计算机网络课程体系建设需要在教学实践过程中不断发现新的问题、研究和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继续完善分层次计算机网络课程体系的理论研究,在总结前阶段工作的基础上,积极吸收其他高校适应不同专业课程体系建设的经验,取长补短。

分层次计算机网络课程体系要扩大实践范围,分层次计算机网络课程体系建设中的经验可以推广到其他课程体系的教学改革中,应有一个较长的时间进行实践检验,需要在更大范围内对教学大纲作更深入的研究和实践。召开由学生、教师参加的座谈会,认真倾听他们对教学改革和课程体系建设的意见。

我们积极倡导与国内、外高校就分层次计算机网络课程体系建设进行合作研究,对中、外高校计算机网络课程体系进行比较研究,并对国外计算机网络课程体系教材进行分析,找出值得借鉴的地方,为进一步搞好分层次课程体系研究和教学实践提供依据。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高等学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教学指导委员会. 高等学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发展战略研究报告暨专业规范(试行) [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34-40.

[2] 中国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教程2002研究组. 中国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教程2002[M].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 199-207.

[3] 王相林. 计算机网络:原理、技术与应用[M].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0:389-390.

Construction of Hierarchical Computer Network Curriculum System

WANG Xianglin

(College of Computer,Hangzhou Dianzi University,Hangzhou 310018,China)

第3篇

【关键词】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人才培养;课程设置;实践能力

【中图分类号】G623.31 【文章标识码】B 【文章编号】1326-3587(2012)10-0036-01

一、引言

管理信息系统(MIS)专业起源于20世纪60年代末的美国,20世纪70年代初有了第一批MIS博士。在我国20世纪80年代,清华大学试办MIS专业,1990年复旦大学首次设立MIS专业硕士点。由于各个院校的具体情况不同,MIS专业被命名为“经济信息管理”、“信息管理”、“图书情报管理”、“林业信息管理”等等,分别从属于管理学院、商学院、计算机学院或信息学院,有的偏理工,有的偏管理。1998年国家教育部颁布了《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以下简称《专业目录》),将科技信息、经济信息管理、信息学、管理信息系统和林业信息管理等5个MIS相关专业合并为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以下简称信管专业)。

从学科特点来看,该学科是管理学、经济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交叉学科;从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来看,各高校的侧重点均不同。理工科大学侧重于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如清华大学;综合类大学侧重于情报学和信息学,如北京大学;财经类大学侧重于经济管理,如东北财经大学。尽管各高校的侧重点均不相同,但都属于管理学、经济学和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三个学科课程的整合。目前,信管专业尚未形成统一的专业人才价值认同,教学模式和培养模式也没有统一化,这些在客观上造成了社会对信管专业毕业生认识的偏差。

二、信管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定位

信管专业所培养的既非计算机软件人员,也不是管理人才,它不同于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也有别于工商管理等管理专业。《专业目录》中将信管专业的培养目标确定为:培养既懂经济管理知识,具有管理思维,又掌握计算机和信息技术知识与技能,能在国家各级部门、工商企业、金融机构、科研单位等部门从事管理信息系统分析、设计、开发和进行信息管理的跨学科的复合型人才。

三、信管专业人才培养的现状与问题

目前多数学校的信管专业普遍存在着实践不足、专业特色不突出、人才走向与专业培养目标发生偏离的现状。经调查,信管专业的课程由不同学科中的课程组成,学生普遍反映课程存在两方面的问题:一是学习内容方面,知识面广但课程深度不够,表现为什么课程都学,而结果是什么课程都没有学会;二是就业竞争力方面,学生无一技之长,专业特色不明显,表现为经济理论与管理能力上不如经济管理与工商管理专业的毕业生,计算机实力上不如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毕业生。信管专业学生普遍认为就业方向介于“计算机应用”和“经济管理”之间,就业前景不明朗,就业满意率不高。各高校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具体问题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点。

1.专业培养目标不明确。各高校课程体系多是专业知识“拼盘式”的简单累加.缺乏系统性和关联性。大多数学生对自己所学的专业很困惑,不清楚信管专业的特点和优势在哪里。在四年的学习中学生大多没有掌握一技之长,学生普遍觉得自己的竞争力不够强,未能在某一领域做到精通,在市场竞争中无法凸显自己的特点,其结果为毕业的时候找工作困难,就业率低。

2.课程设置不合理。以信息技术应用为导向的高校是在原来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的基础上增加一些经济学、管理学课程,以管理为导向的高校是在原来工商管理专业的基础上增加数据库、程序设计语言、系统分析设计等计算机课程,管理类的课程与信息技术的课程没有很好的融合,所以导致从管理专业的角度看,学生的管理知识基础不扎实:从计算机专业的角度看,学生的信息技术能力欠缺。

3.教师队伍不合理。信管专业的老师普遍存在的问题是教师专业不对口。担任信息技术模块课程的老师大多来自计算机专业,担任管理知识模块课程的老师大多来自于经济管理专业,多数教师缺乏的是讲授多学科知识融合的能力。

4.专业实践能力培养体系不完善。各高校信管专业实践教学环节多数还是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实践教学内容仅针对本课程,没有做到课程体系之间的相互衔接。各高校所开设的实验大多以验证性实验为主,没有开设真正意义上的综合性设计性实验课。结果学生往往是什么都会一点,但又不能在综合实践中灵活应用.其根本原因在于各高校没有明确的实践训练培养目标,缺乏完善的培训体系,实践训练缺乏系统性,达不到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的目的。另外,许多高校信管专业实践能力培养体系都是根据相近专业实践课程体系的内容作一定修改和扩展而成,很少根据信管专业的特点制定科学完善的实践教学计划。

四、信管专业人才培养的思考

如何培养信管专业的学生,使之能学有所长,是学术界应该引以重视的问题。为此,本人特提出以下思考。

1.创建信管专业区别于其它专业的特色。普通高校信管专业培养方案的制订要参照教育部信管专业目录的要求,根据自身的办学层次、办学特色,确立信息化复合型人才培养目标。明确专业人才应具有的知识体系、应用能力和基本素质.使得课程教学和实践教学目标明确。信管专业所培养的复合型人才的特色和优势在于,既具有计算机专业人才所缺少的管理素质,又具有管理人才所缺少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是社会信息化建设的核心人才。

2.注重学科知识之间的融合。信管专业的建设不能由管理和计算机专业知识简单拼凑,应以经济管理为基础,以信息学科体系为支撑,以信息技术为手段来构建,把管理类的课程与信息技术类的课程很好的融合在一起。另外,各高校可以考虑把四年制的信管专业改为五年制,这样在课程设置上就更加全面,学生的实践课程就会更多些,更有利于复合型人才的培养。

3.建设和优化师资队伍。由于信管专业是涉及经济学、管理学、计算机等多学科融合的专业,因此,专业教师既要具备较扎实的管理理论基础,又要具备较强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

4.完善信管专业实践能力培养体系。首先,要加强专业实验室建设,强化模拟实验,确保实验课程与教学配套,并且加大实验课的比例;其次是专业综合实践技能训练,它以课程设计的形式体现,将相关课程实践串联起来.实现课程知识点和技能的集成应用,提高学生的专业综合实践技能,如管理信息系统案例开发实践;最后,在教学中需要建立稳固的实习基地,让学生参与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开发,提高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第4篇

计算机工程是涉及现代计算系统、计算机控制设备的软硬件设计、制造、操作的科学与技术,建立在计算、数学、科学和工程学的基础上,主要研究计算机处理器、多处理器通讯设计、网络设计和存储器体系,着重研究硬件设计以及与软件和操作系统的交互性能,如嵌入式系统、分布式数据与大规模存储系统。绝大多数美国学校的电气工程和计算机工程是在一个系,除数学、物理等基础科学知识外,课程体系主要包括计算机科学和电气工程等学科的相关课程、设计和构建计算机系统及基于计算机系统的相关软硬件课程。培养的学生应具备从事计算机系统工作的能力,或具备基于计算机相关系统进行分析、设计、应用和集成工作的能力,具有扎实的计算机基础理论、良好的科学素质和工程实践能力,包括良好的团队合作和人际交流沟通能力[5]。下面主要介绍美国这4所大学的计算机工程课程设置情况。

1.1UIUC计算机工程专业本科课程设置

UIUC计算机工程专业学生需要修满128个学分,这些课程分为如下7大类:1)科学基础与数学课程(31学分),包括数学、物理、化学在内的10门课程。2)计算机工程核心课程(34学分),这些课程重点介绍计算机工程领域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实验方法和技术,共有10门课程。3)专业基础数学课程(6学分),包括离散数学和概率、工程应用两门数学课程。4)写作课程(4学分),1门写作原理课程,主要讲授研究报告的写作方法。5)专业技术选修课(23学分),其中1门必须选自计算机工程和计算机科学专业技术选修课程之外的课程,其他必须均选自计算机工程和计算机科学专业技术选修课程。这些课程强调计算机工程实践中用到的主要分析方法和设计原则。6)社会科学与人文科学课程(18学分),这些课程被工学院认可并满足学校对学生社会科学与人文科学课程通识教育的要求。7)自由选修课程(12学分),这些几乎没有限制的选修课可以让学生学习任何领域的知识。学生可以在计算机工程专业深入学习课程,也可以学习生物工程、技术管理或语言等课程。

1.2普度大学计算机工程专业本科课程设置

普度大学计算机工程专业学生需要修满125个学分,这些课程分为如下6大类:1)通识教育课程(24~25学分),包括6~7学分的两门交流技巧课程和18个学分的社会与人文学科选修课程。2)数学课程(21~22学分),数学课程有两种套餐,各6门课,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任选一种。3)科学基础课程(18~1分),包括物理、化学、生物及面向对象编程等5门课程。4)工程基础课程(7学分),包括工程导论两门课程及计算机工程和计算机科学以外学科的工程学科选修课1门。5)计算机工程专业课程(4分),包括32~33学分的13门计算机工程专业核心课程;两门共计1学分的研讨课程;2门3~4学分的高级设计课程;2门8学分的研究生课程;1~2门计算机专业选修课程,使计算机工程专业课程总学分达到4分。6)任选课程(4~6学分),根据辅修要求或个人兴趣,任选课程可以从理学院或文理学院中适合工科学生的数学、科学课程中选择,目的是使总学分达到125学分。

1.3伊利诺伊理工学院计算机工程专业本科课程设置

IIT计算机工程专业学生需要修满130~134个学分,这些课程分为如下3大类:1)限选课程(10分),学分分配如下:计算机工程专业限选课程47学分,包括计算机工程和计算机科学两类课程;数学限选课程24学分;物理限选课程11学分;化学限选课程3学分;工程科学限选课程3学分;社会科学与人文学科限选课程21学分。2)选修课程(15~1分),包括专业选修课程9~12学分,其中含1门硬件设计选修课;科学选修课程3学分。3)跨专业实践项目课程(6学分),包括IPROI跨专业实践项目I和IPROII跨专业实践项目II两门课程。

1.4西北大学计算机工程专业本科课程设置

西北大学计算机工程专业学生需要修48门课程,这些课程分为如下7类:1)通用工程方法、数学、科学基础课程(15门),必修计算方法与线性代数GenEng205-1、线性代数与力学GenEng205-2、动态系统建模GenEng205-3和微分方程GenEng205-4等4门通用工程方法课程;必修微积分(I)MATH220,微积分(II)MATH224,微积分(III)MATH230及多元积分与矢量微积分MATH234四门数学课程;必修普通物理(I)Physics135-2和普通物理(II)Physics135-3两门科学基础课程;从McCormick工学院科学基础课程中任选其他2门课程;另外必修IDEA106-1工程设计与交流(I)、IIDEA106-2工程设计与交流(II)两门工程设计和交流课程。2)工程基础课程(5门),必修4门,包括EECS202电气工程导论、EECS203计算机工程导论、EECS211编程基础(C++)、EECS302概率系统与随机信号,并从McCormick工学院工程基础课程热电力学、系统工程与分析、材料科学和流体与固体中任选1门。3)交流与社科人文学科课程(8门),选修GenCmn102演讲或GenCmn103课程的其中1门,另外选修7门满足McCormick工学院要求的社科人文学科课程。4)专业核心课程(5门),必修EECS205计算机系统软件基础、EECS303高级数字逻辑设计、EECS361计算机体系结构、EECS311数据结构与数据管理和EECS343电路基础这5门课程。5)技术选修课程(10门),西北大学计算机工程专业分高性能计算、VLSI与CAD、嵌入式系统和算法设计与软件系统4个方向,每个方向开设若干门技术课程,每个学生必须在这4个方向中选修5门课;从专业基础课程EECS213计算机系统导论、EECS222信号与系统基础、EECS223固态工程基础、EECS224电磁场与光学基础、EECS225电子学基础5门课中根据学习方向选修2门;剩下3门从计算机科学、计算机工程、数学、科学基础等课程中选修,如可以是生物学BIOL210-1,2,3和化学原理CHEM210-1,2,3课程,也可以经申请同意选修相关计算机工程研究生课程。6)自由选修课程(5门),共修5门,学生可以根据自身情况和兴趣爱好自由选修。若从未学习过任何计算机编程语言,建议其中1门选修编程入门(Python)EECS110课程。7)高级项目课程(1门),至少在微处理器系统项目EECS347-1、计算机体系结构项目EECS362和VLSI设计项目EECS3923门课中选修1门。

24所大学计算机工程课程设置特色

4所大学计算机工程本科专业的课程设置都通过美国工程教育认证机构ABET的EC2000指标体系认证,有如下特点:

1)注重基础知识的学习,在贯彻通识教育中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基础知识直接决定学生未来的发展潜力[7-8],而基础知识的掌握通常是通过通识教育实现的。与我国高校通识教育不同的是,这4所美国大学按照各种完整的项目组织基础知识,让学生在基于项目的学习中形成各种能力。他们还特别重视人际沟通能力的培养和学生对广泛深入的人文社科知识的理解,使所有工科学生在数学、物理、信息、物质、生命、技术和能源科学方面及人文社科方面打下广泛的基础。这种比知识更重要的能力是学生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资源。普度大学第一年的工程基础培养及UIUC第一年的计算机工程训练从一开始就围绕能力培养,使学生能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所学的基础科学和数学知识。

2)注重相关学科的交叉和融合,培养学生跨学科处理问题的本领。现代工程是一个复杂系统,不是狭隘的技术知识背景所能胜任的。解决现代工程问题要求工程师能够打破学科壁垒,把被学科割裂开来的工程再还原为一个整体。这要求学校在课程设置上必须充分考虑学科的交叉和融合,为学生提供综合的知识背景,以利于复杂工程问题的解决[6,8]。UIUC、普度大学、西北大学和IIT在课程设上均体现了学科交叉、学科融合的思想。UIUC规定学生在技术选修课中必须选1门计算机工程和计算机科学系以外的课程,例如宇航工程、农业与生物工程、土木工程、化学工程、生理学、生物工程、生物物理学、生物化学、大气科学、天文学、材料科学与工程、机械工程等。普度大学的计算机工程专业学生也必须选修1门电气工程和计算机工程领域以外的课程,以满足工程拓宽要求,可以是航空力学、化学工程计算、噪音控制、核工程导论、材料结构与特性、环境工程中的物理化学原理、环境可持续工程以及运筹学-优化、运筹学-随机模型中的任何1门。西北大学的计算机工程本身就是该校电气工程和计算机科学交叉和融合的结果,学生除必须选修科学基础选修课中的普通物理-电磁学、普通物理-波现象和现代物理外,还必须在遗传和进化生物学、工程分子和细胞生物学中任选1门。IIT规定科学选修课必须选1门生物学、材料科学、化学原理,工程选修课必须选1门机械学导论或热动力学。

3)强调工程实践能力培养,培养学生“以解决问题为中心”的工程设计能力。工程本身就意味着实践,意味着更加重视工程实际和工程的系统性和完整性。这4所大学都十分强调学生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在课程设置上不仅有丰富的实验课程,而且通过更为灵活多样的基于项目学习(Project-basedLearning)课程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如IIT有IPRO跨专业实践项目,西北大学要求学生在微处理器系统项目(EECS347)、计算机体系结构项目(EECS362)、VLSI设计项目(EECS392)等项目课程中必须至少选修1门。普度大学要求学生选修电气工程设计导论(ECE402)、计算机设计与样机(ECE437)、操作系统工程(ECE469)、编译器与翻译器工程(ECE495S)和数字系统高级项目(ECE495C)等项目课程。UIUC则有计算机组成与设计(ECE411)、高级数字系统项目(ECE395)、微处理器项目(ECE412)、数字信号处理项目(ECE410)等项目课程供学生选择。

4)发挥和保护学生的个性及兴趣,激发学生的自主性和创造性。工程教育应该在最大程度上发挥学生的个性并促进其创新能力的发展。在专业学习中,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水平、学习兴趣、个性特长选择不同的课程,从而促进个性和创造性的发展。为学生提供不同的培养计划是这4所大学的共同特点。西北大学为计算机工程学生提供了高性能计算、VLSI与CAD、嵌入式系统和算法设计及软件系统4个不同的学习路径。UIUC、IIT及普度大学则采用庞大的选修课程及明确的课程分类,使学生可以依据兴趣爱好自行组织课程和学习内容,以发展个性,提高创新能力。

5)坚持课程设置机构的开放性,改变只按学科知识、由教师单方面设置的做法。在课程设置机构方面,这4所大学均根据产业界对计算机工程师的能力、素质、技能和知识等要求,学生求职的需求,毕业校友学习和工作的经验反馈及ABET2000指标体系,成立由有工程背景的教师、产业界、教育认证机构、学生及毕业生等利益相关者组成的专门委员会,讨论、确认、不断改进计算机工程专业的课程体系及教学大纲。这与我国由高等院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主导、以学科为导向,追求知识完备性为基础,由缺乏产业经验和工程背景的教师确定的课程设置和教学计划相比,在满足学生求职和产业界需要等方面有明显优势[8]。

3改进我国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本科专业实践教学的思考

截至2006年,我国高校工科专业在校生为600万人,其中计算机相关专业在校生近45万人,在规模上基本适应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问题是我国计算机工程教育与计算机工业界脱节较严重,不同类型、层次学校的培养目标趋同[8]。通过深入研究、分析和比较美国高等学校计算机工程专业的培养目标及课程设置特色,我们深刻认识到我国工科院校计算机专业本科教育存在的诸多弊端。比如工程实践环节薄弱;工科教师队伍的非工化趋向严重;评价体系错位;课程体系落后,学科交叉欠缺,导致创新与实践双向不足,计算机毕业生得不到产业界的认同,普通工科院校计算机专业毕业生就业率低下。以下是我们对工科院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本科专业实践教学改革的一些思考:

1)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本科专业实践教学的改革应从培养目标、课程体系、师资建设和评价体系、产学合作等方面综合考虑。

2)从培养目标上,工科计算机人才培养应从学科导向转为求职导向,也就是以产业需求为导向。这使学生能形成胜任今后工作的能力,成为合格的公民和称职的产业人员,而不仅仅是只掌握系统、完备的学科知识。

3)课程体系要符合大工程观的要求,注重学科的交叉和融合,强调基础知识的同时强化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实践教学应加强实验课程、项目课程和企业实习项目的建设,强调做中学、用中学,提倡学生的主动学习和实践是实践教学改革的重点内容。

4)评价体系涉及如何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是关系到教学是否能达到培养目标的重要因素。如果要培养符合计算机产业界需要的具有各种能力和素质的工程师,以理论考试为主评价学生能力的评价体系就尤显片面。如何制定科学有效的评价指标,对学生的各种能力进行综合评价,特别是在基于项目的实践学习中对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交流沟通能力、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进行科学评价,是一个有待探索的问题。

第5篇

关键词: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定位;课程设置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37-0212-03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培养具备管理学知识和计算机技术技能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是适应社会信息化发展的新兴专业。2004年全国开办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的院校数量为251所,到2013年共有上千所院校开设本专业。由此看出本专业的发展规模十分迅速,社会对信息管理专业人才的需求增大。然而目前信息管理专业的毕业生就业却并不理想,特别是我们这样的新建地方本科院校,缺乏深厚的基础,怎样才能把信息管理专业办出特色,使学生符合社会的需求,是我们要考虑的问题。本文将从专业定位、课程设置、教学实施等方面做分析,探索适应社会需求的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人才的培养模式。

一、专业定位的思考

1.现状及问题。广西财经学院是2004年才组建的一所本科院校,从2006年开始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的本科招生。根据教育部关于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的培养目标,我们对本专业的定位是为现代企业、各机构部门培养应用型的信息管理人才,即培养管理理论、信息技术相结合的管理者。从我院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几年的专业建设实践来看,在课程的设置上基本是管理类与计算机类课程并重,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具有知识面较广、兼顾管理理论与信息技术的特点。但问题也很突出,就是往往对管理理论理解不深,对计算机技能的掌握也比较欠缺。这样的状况使本专业毕业生处于极其尴尬的境地,特别是很少有企业组织在招聘人才时直接明确专业需求为“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使信息管理的毕业生只能去竞争管理类或者是计算机技术类的岗位,而他们被需要管理人才的单位认为管理理论及素质不如管理类专业,需要计算机技术人才的单位认为他们的技术能力不及计算机专业。形成尴尬局面的原因包括多方面,比如目前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相对落后,信息化水平较低,中小企业占比重大,对信息管理人才的需求还没有提到日程中。从专业本身的定位分析存在以下问题:①“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是1998年由原经济信息管理、信息学,科技信息学、管理信息系统、林业信息系统等5个专业统一归并而成的,是一个新兴专业。在专业中有来自原来五个不同专业的定位信息,其中包括经济学、计算机科学技术、信息资源管理、信息系统开发等多方面的学科知识,导致专业定位不明确。②信息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和软件工程、网络工程、电子信息安全、电子商务、物流管理等专业有类似之处,导致信息管理专业的培养方向和人才定位不突出,可以被相似专业替代。③各类院校都利用自身的优势办信息管理专业,使本专业的定位各不相同,造成社会企业对本专业认知有误,耽误学生就业竞争。比如工科院校以培养信息系统开发人才为定位,侧重计算机技术的培养;管理类院校以培养管理人才为主,侧重管理理论;还有些院校是以信息资源管理为培养方向;有些院校只培养专门的行业信息处理人才,比如医疗信息处理,电子金融信息等。

2.科学定位,突出特色。广西财经学院是一所新建的本科院校,缺乏相关的计算机技术类专业和管理类专业的办学经验,与早在1978年就率先建立经济信息管理专业的中国人民大学之类的一流大学差距甚远。对信息管理专业的定位不明确,社会对本专业的认识模糊,加之类似相关专业的发展,给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的建设带来很大的挑战。在这样的环境背景下,我们只有对本专业准确定位,突出特色,才能办出有一定竞争力的信息管理专业。经过实践思考,笔者认为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以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管理学和经济学为三大学科基础,形成复合型的专业定位。信息管理专业不是培养单纯的计算机技术人才,也不是培养只熟悉业务流程的管理者,其培养的是高素质的信息管理人才,需要具备信息技术知识、信息管理知识和信息系统知识,还需要掌握项目管理知识,特别要具有运用计算机技术解决企业生产经营中的实际问题的能力,也就是具有依靠现代信息技术进行管理创新的素质,这是信息管理人才与其他技术人才不一样的地方。为此我们考虑我院信管专业的定位是:①突出专业的复合型特点,管理理论和计算机技术并重,特别注重信息技术与管理流程的结合,注重学生创新素质的培养。培养“懂计算机的管理人员”,培养企业的信息化推动人才。②我校是广西唯一的财经类院校,要突出学校的特点,以财经院校为背景,在财政、会计、金融等专业方面有突出的优势。可利用学校背景适当加强财经类理论或技能的培养,使学生具有经济信息的处理能力,区别于一般院校的学生。③突出实践技能的培养,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重点,依靠大量计算机专业的老师,加强计算机技术应用能力的培养,突出操作型人才的特点。

二、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的课程体系

在人才培养方案中通过理论课程和实践课程两个模块来实现知识的传授和能力的培养,目前我院的人才培养方案课程体系包括理论和实践两个模块。

1.理论课程。应修学分共128学分,包含必修课(包括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主干课)、专业选修课、公共选修课。①公共基础课:大学英语、计算机应用基础、高等数学、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离散数学等。②专业基础课:管理学原理、统计学、会计学、西方经济学、C语言程序、面向对象程序设计、信息管理概论、数据结构与算法、信息安全等。③专业主干课:数据库原理、计算机网络技术、管理信息系统、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信息经济学、ERP原理等。④专业选修课:信息检索与利用、办公自动化、网页设计、信息分析与预测、决策支持系统、数据仓库与数据挖掘等。

2.实践课程。应修学分为32学分,包括集中实践和独立的课程实践两大模块。①集中实践模块:军事理论、就业指导、社会调查、毕业实习、毕业设计。②课程实践模块:数据结构与算法课程实践、计算机网络实践、信息管理实习、计算机网络技术实训、C语言程序设计实训、数据库与程序设计实训、管理信息系统开发、ERP原理与实训、信息分析与预测实训、信息系统开发综合实训。

三、核心课程的设置与整合

信息管理专业以经济学、管理学和计算机技术作为三大支柱学科,形成了科学的课程体系,但在实际操作中教师与学生往往有拼盘式的感觉,缺乏课程之间的有机联系。很多教师是计算机专业或者管理专业毕业,他们在教学中往往从自身的特长出发完成教学,教授的课程内容不适合信息专业的需要;学生则感到本专业的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过散,所学到的知识支离破碎,缺乏明确的学习目标。所以,如何办好信息管理专业除了有明确定位和突出特点的人才培养方案外,还必须考虑教学体系中的课程设置,特别是核心课程以及课程内容衔接等问题。本专业的核心课程体系由三部分组成。

1.管理科学课程:我们基本与管理类专业接轨,开设管理学原理、生产与运作管理、经济学、会计学、市场营销等。重点培养学生在组织、协调、人事、领导等管理方面的能力和素质。经济学课程,开设西方经济学。在财经院校的背景下,我们开设了会计信息系统、财务管理等选修课程,鼓励学生掌握相关专业知识,提高就业竞争力。

2.计算机科学课程:最主要的是数据库与计算机网络,还包括C语言程序设计、数据结构与算法等,这些课程的教学内容与计算机类专业的相应课程要有所区别,强调解决信息的获取、传输、存储、组织、处理等问题,要求在掌握基本知识点的前提下,为管理应用服务。关于系统开发,我们开设高级程序语言,并连续开设两个学期的JAVA,将一个工具彻底讲通用会,满足本专业学生具有开发系统的基本能力的要求。所有计算机类课程都设置同步的课程实验,实现四年的计算机技术培训不断线,使本专业学生确实具备熟练的计算机使用技能。

3.信息管理课程:信息管理概论、管理信息系统、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等。这些课程是将信息技术和管理进行有机结合,解决管理中的建模以及分析解决信息管理与开发信息系统的问题,也是信息管理人才必备的对信息的处理全过程的认知。把信息资源管理、管理信息系统、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信息系统开发作为一条主线,将管理类、计算机类课程连接起来,实现学生能利用计算机知识解决管理过程、用信息技术解决企业竞争的问题。围绕这部分课程我们开设大量的实践,组织学生完成项目开发的模拟过程。同时开设信息检索与利用、办公自动化等课程,加强实用性,适应社会需要。为使学生具体认识信息系统的应用,我们还开设了决策支持系统、客户关系管理系统、电子商务、ERP系统等课程及实训,引导学生分析信息技术在管理流程中的应用,提高利用理论知识解决具体的管理问题能力。

我们把专业核心课程划分为以上三个部分,在教学内容和课程衔接方面做了规划,突出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的特色,改变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和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等其他类似专业培养目标、课程设置混淆不清的现象。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口径较宽,专业知识包括管理理论和计算机技术技能,对人才的能力要求思维发散,创新性较强,在专业人才的培养过程中,除了制定科学的人才培养方案,在实施过程中做好整合协调外,给予学生学习引导也是十分必要的。比如在不同阶段给予学生必要的专业介绍、学习规划、选修指导等,鼓励他们结合自己的兴趣、能力和职业倾向,主动进行职业生涯规划;开展导师制,引导学生在专业知识中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内容,跟随导师对某些专业知识和技能进行深入的学习和掌握,做到“一专多能”,适应社会的需求。当然学校也应该向社会企业宣传信息管理专业,与企业合作办学,注重专业的特色培育,提高学生就业竞争力。

第6篇

【关键词】高校;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就业;对策

一、前言

高校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是一个交叉型专业,在实际教学和管理中发现,本专业一些学生经常反映一些问题,比如,学习的专业内容太多太杂、专业技能学习不精,管理也学得不好,好像学了很多知识,但又觉得就业时都用不上,对今后的就业十分迷茫。实际上,由于是一个交叉学科,一些学校在专业设置时也遇到一些问题,比如,到底将该专业放在计算机专业里还是应该在管理专业里,也各有说法。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作为一个复合型专业,各学校也根据自身实际和学生的不同需求方向制定了不同的人才培养方案,从一些专业教学目标里看,本专业具有综合性、边缘性以及实践性的特点,重点培养具备现代管理学理论基础、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知识及应用能力,掌握系统思想和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方法以及信息管理等方面的知识与能力,能在企事业单位从事信息管理以及信息系统分析、设计、实施管理和评价等方面的专业人才。因此,作为学校应该认真研究专业培养目标,结合学校的实际和优势,围绕学生今后的就业和发展科学设置课程内容,引导学生尽早树立职业方向,为毕业就业打下基础。

二、高校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学生学习和就业情况

1.课程内容多而杂,学生就业方向迷茫

高校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学生的培养目标是管理和技能要求全面的高素质人才,因此在课程设置上涵盖了管理学、经济类、计算机等各方面的知识,而各块的内容基本上都是学习的基础知识和前沿理论,内容不够系统,有些课程甚至只是让学生有个初步了解,学生很难在某一方面有所建树,这就导致很多学生到了大三都不太清楚自己的专业目标,感觉做管理知识不够,做技术自身技能又不精通,就业方向很迷茫。

2.缺少实践锻炼,学生综合能力不高。在实践教学过程中,校内可以开展一些计算机基本技能训练和实践。由于专业的特殊性,对于所学的管理类、经济类的知识实训较少,特别是管理能力的训练,因缺少实践锻炼,学生普遍缺乏管理人员需要的组织协调和沟通交流能力。因此在就业时出现专业技能比不过计算机专业,经济知识比不过经济类学生,使得学生就业信心不足,就业压力较多。

3.就业实习机会不多,就业能力有待提高。因本专业学生在校学习课程交叉较多,他们在毕业上岗前很少能够找到合适的实习机会,有的学校也想方设法联系了一些单位,但因专业对口情况不理想,很多学生也不愿意前往实习,因此导致学习内容全而杂又都不精且实践能力较差的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毕业生很难满足当前企业的用人需求,因而也就很难找到理想的工作。

三、高校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学生就业问题产生的原因

一是对本专业的认知还有待进一步提升。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作为新兴的专业,是一个新兴复合型专业,无论是学生、教师和社会对其的认知度还需要进一步提升。

二是对本专业的教学和人才培养定位还有待进一步完善。作为一个复合型专业,其教学体系、教学方法都是在不断探索、研究和实践中形成的,当前由于时间短,没有可以参考的现成经验,都是在摸索着不断提高。在教育部的专业指导意见中,确定了该专业的主干课程,明确确定管理学、经济学和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是三大学科的基础。但是在具体课程的设置上,各高校由于学科专业建设不同,培养计划也各不相同,甚至差异很大。

三是学生对专业学习认知不足,没有规划好学业。很多学生在新生入学时对本专业没有系统的了解,学校对学生的专业发展和就业没有进行系统的教育和引导,学生在校期间没有做好科学的学业生涯规划,导致一些学生大学四年比较迷茫,没有抓住学习重点,导致毕业就业也比较迷茫

四、提高高校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学生就业能力的对策

1.进一步明确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加强学生专业教育。从目前教学和学生就业情况看,大部分学生反映是专业学习内容太多、太杂,感觉没有其他普通专业学生学习的专业技术方向明确。实际上,该专业有它的优势,它是一个交叉型专业,从当前就业的方向看,学生可以适应多种工作岗位。从目前社会需求看,复合型人才才是未来企业需要的高级管理和技术人才,因为既懂管理,又熟悉技术,一专多能,再经过企业锻炼,必定成为今后企业的骨干。因此,课程多而杂也是该专业的优势。所以要求高校应提炼专业特色,加强专业教育,融合教学内容,为社会培养适合现代企业发展要求的专门人才。

2.引导学生积极学好专业知识,为今后的就业打下基础。作为一个复合型专业,需要掌握多门专业知识和技能,只有这样才能适应如今激烈竞争的就业市场,也才能很好解决企业生产和管理中遇到的各类专业问题,因此要引导学生正视专业教学课程的要求,积极做好个人学业生涯规划,根据自身发展实际合理安排好学习和实践,掌握更多更广泛的专业知识,为今后的就业打下基础。

3.注重培养和锻炼个人综合能力。高校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培养的是集管理、经济、计算机于一体的复合型信息人才,在校期间除了要学好专业技能外,对于今后走进社会需要的沟通、协调和管理能力也需要学生通过课程学习和课余时间加强锻炼,以提高个人综合能力。因此,在校期间,学生要积极参与各类学生组织,利用业余时间参与一些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活动等,积极与社会接轨,主动与他人接触和交流,不断拓展自身专业知识和综合素质,努力做一名全面发展的大学生。

总之,当前高校毕业生就业难是一个社会问题。高校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作为一个复合型的专业,在发展过程中还有一些需要完善的地方。这需要学生积极看待专业发展的优势,需要学校认真研究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设计,需要企业能够以更加负责任的态度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习和就业锻炼机会,相信不久的将来,高校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一定能发展的更快更好。

参考文献:

第7篇

关键词:高职教育 电子商务 人才培养

一、指导思想与培养目标

(一)指导思想

以全面素质为基础,以能力为本位,以企业需求为基本依据,以就业为导向;适应行业发展,教学内容与时俱进;构建以能力为本位的培养方案,以突出职业技能培养为特色,以学生为主体,体现教学组织的科学性和灵活性。

(二)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与专业领域方向相适应的文化水平与素质。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创新精神,掌握本专业领域的技术知识,具备相应实践技能以及较强的实际工作能力,熟练掌握应用计算机进行网上交易的技术,能够获得计算机等级证书和助理电子商务师职业资格证书的综合性人才。

二、人才培养规格要求和知识、能力、素质结构

本专业所需知识、能力素质、结构要求

(一)、知识结构与要求

1.掌握语文、外语等本专业所需的文化基础知识。

2.掌握计算机应用方面的基本知识。

3.掌握电子商务的基本原理。

4.掌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与方法。

5.掌握网页制作技术、Photoshop图像处理技术、Java程序设计、C语言程序设计、Asp程序设计、数据库技术、XML语言等。

6.具备实施电子商务必须的法律知识。

(二)、能力结构

基本能力:包括基本的政治和职业道德素质,英语的写作能力和应用能力,信息的收集与处理能力,新知识的学习能力。

专业能力:

(1).计算机应用能力:能熟练操作计算机,具有较好的软件与网络的应用,开发能力,能为网上商贸活动的开展提供较好网络平台和技术支持;

(2).商贸活动能力:具有一定的财务处理,商业采购与营销,商情调查,市场分析与预测,营销策划的能力;

(3).电子商务活动能力:具有在网络上开展电子商务活动,电子商务解决方案的开发,电子商务经营管理,电子商务网站的构建等能力。

三、主要课程设置及时间分配

(一)课程设置

课程设置主要从培养学生实际动手应用能力出发,将课程与培养目标及专业能力有机结合起来,主要筛选学科中与培养能力直接有关的专业知识,配合实践性教学环节,形成一个以综合能力培养为主的教学体系。

(二)主要课程介绍

1.电子商务概论:该课程主要介绍电子商务的基本原理、实施电子商务的经济与管理环境、电子商务的主要技术及电子商务在企业与政府中的作用等。通过该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对电子商务的基本知识、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电子商务所涉及的相关问题有一个总括性的了解,并对电子商务学科的交叉性、边缘性、综合性、系统性、先进性和实践性有深入地了解和认识,为学习本专业的后续课程奠定基础。

2.PHOTOSHOP:通过该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图形图像处理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方法,培养学生对图形作品的理解力及创造力。

3.电子商务开发技术:主要讲述如何利用相关软件进行电子商务技术开发,以及系统模型的设计。

4.电子商务英语:讲述常见计算机英语,以及电子商务交易中的英语知识。

5.程序设计语言:包括C语言、JAVA、VB、ASP等语言。

6.网页制作:包括DREAMWEAVER、FLASH等制作网页的相关软件的应用。

五、考试与毕业

理论课程考核:课程采用五级制(优秀、良好、中等、及格、不及格)评定。成绩合格者可得规定学分,不及格者不得学分。

实践技能考核:实践技能考核采用学校考核和行业考核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下列项目必须在学校考核的基础上参加行业组织的考核,并获得相应的资格(等级)证书。

1、英语能力,通过国家外语三级考核,获得相应的等级证书,或者通过同等级别的英语考试。

2、网站建设能力,必须通过劳动部门组织的考核,获得相应证书。

3、通过电子商务员(国家职业资格四级)或助理电子商务师(国家职业资格三级)资格认证,获得相应等级的电子商务师《国家职业资格证书》。

第8篇

关键词:计算机专业英语;教材;教学内容;授课形式

中图分类号:G642.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51-0057-02

随着计算机的普及、计算机教育的成熟,计算机专业英语的重要性已经不容忽视。首先,计算机专业英语承担着“指导学生阅读有关专业的英语书刊和文献,进一步提高学生阅读英语科技资料的能力并能以英语为工具获取专业所需要的信息”等任务。计算机专业英语具有实用性强、涉及面广、主题丰富的特点。该课程的学习对计算机前沿知识的了解和知识的及时更新是有益的。其次,国家教育部于2001年提出了加强本科教学的措施[3],其中要求各高校在三年内开设5%~10%的双语课程,并引进原版教材。计算机专业英语基础的好坏和双语教学的效果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

计算机专业英语既不同于基础英语课,又比一般专业课多了一道“英语屏障”,要求学生在英语氛围中掌握专业知识,这使得专业英语课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都有其特殊性。

一、师资方面

计算机专业英语的专业性决定了讲授计算机专业英语的教师除了要具备一定的英语基础和口语水平之外,对计算机专业知识以及获取最新信息的能力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同时还要能够将这两种专业知识进行优化整合[1]。为增强任课教师的专业知识和外语知识的综合能力,首先任课教师必须对专业内容有全面深入的掌握,在教学中要正确处理好英语讲授与专业学习的关系,必须明确计算机专业英语的教学不是单纯的学英语,而是用英语学,教师应重点讲授专业知识,切忌将这门课变为公共英语课的翻版。其次,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还有如下途径来,可与有海外经历的专业课教师请教一些专业术语的说法、论文的写作,专业文章的选择等;与有经验的专业外语课教师讨论授课内容及授课方式。

二、教材方面

一本优秀的教材虽然不是全部,但是能够起到良好的导向作用。计算机专业英语教材除了要做到选文具有代表性之外,还要注重英文原版文献、取材新颖、系统性强、可读性好等方面[2][5]。除了选择专门的计算机专业外语教材之外,还可以增加一些的经典外文原著引入课堂。但通常这样的内容对于初次接触的学生比较难,所以,最好能够结合本学期所开设的专业课的教材来选择,这样,学生手里有汉语版的教材,讲解其对应的英文文章时,学生能够更好地体会在专业英语中,英汉表述的差异及其写作、翻译的特点。

三、教学内容

1.课堂授课内容。在课堂上,任课教师除了通过对计算机专业英语课程的讲授,使学生能够掌握和记忆一定量的计算机专业词汇和基本概念以及科技英语的常用结构、句式之外,还要增加科技英语的听说、翻译和写作知识,任课教师可以就某一主题,给学生分配查阅资料的任务,并进行小组的专题演讲。对语法的讲解和摘要的写作,可以从毕业设计论文摘要翻译中抽取实例,进行分析、改错,来提高写作水平。

2.课后要布置任务。课程结束后,除了要求学生要完成课后的练习,以巩固专业知识以及科技英语的翻译和写作知识之外,还要让学生去查阅相关的参考资料[6]。计算机技术发展日新月异,任何一本计算机专业英语教材都不可能涵盖计算机领域的所有新名词和新术语,所以在对计算机专业英语的学习上,要不断地阅读和参考国内外最新计算机教材、专著、论文、报纸以及Internet上的信息,教师应给予学生适当的引导和推荐。

3.两个学期循序渐进学习。专业英语两个学期的教学应各有侧重点。首先,从专业技术知识角度看,每学期专业英语课涉及的计算机专业知识应与本学期要学习的其他专业课程相一致,并逐渐增加阅读的深度和广度。其次,从科技英语角度看,开课第一学期,侧重介绍计算机专业英语与普通英语的实际区别,在第一学期后期加大对相应专业英语资料的阅读量,同时灌输英汉两种语言的不同表达习惯、科技英语的翻译技巧;第二学期给学生讲授简单的科技知识,同时加大学生语言应用的力度。在阅读专业英语资料的同时,做汉英翻译和简单的摘要写作。

四、授课形式

计算机专业英语是专业色彩很浓的一门课程,传统的教学形式以教师为中心,教师课堂大部分时间在解释词汇、讲授课文、分析语法、讲解练习,学生没有参与教学的机会,教师讲起来比较枯燥、单调[4]。那么如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如何从授课方式上改进计算机专业英语的教学,这已成为计算机专业英语教师一直探讨的问题。本人结合近几年的计算机专业英语教学实践,总结出以下几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1.师生换位法。学生担任“授课教师”。对于学生比较熟悉的专业知识,教师可以布置学生自学,在学习的过程中,强调学生要以给其他同学讲授的心态去学习,这样,学生在自学的过程中,从专业知识方面能够理清自己的思路,从英语知识方面找出自己认为比较有代表性的重点句型、常用的术语等,以及自己的难点;在每位学生讲授结束后,任课教师从专业知识方面和英语方面给出点评,学生通过这样的形式,可以加深对专业知识的理解,对常用的专业术语更容易记在自己的脑海里,对于典型的句型有了更深的体会,对于自己的难点有进一步的理解。

2.讨论法。将学生分成若干个学习小组,布置一些计算机专业方面的任务,规定学习小组访问相关计算机网站,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所使用的英文文献资料,进行讨论并给出结论[7]。这样不仅能提升学生的计算机专业知识,同时也是对英语知识的实际应用的锻炼,并且还拓展了计算机从业人员所应具备的团队精神。

3.课外阅读法。近年来,专门的计算机专业报刊阅读教材的出现也为计算机专业英语的教学创造了有利条件。教师应选取内容具有现实性强、信息新的特点的计算机类报刊,遵循先易后难、循序渐进的原则,同时还要考虑到学生的兴趣和是否是学生相对熟悉的计算机知识内容。在阅读中,通常要求带着一些专业知识的问题去阅读,学生通过带问题方式阅读英文报刊,就改变了学生以往只注意个别语句、词汇的理解,而没有将重点放在对句子、段落及全篇内容的理解上,这样可有效地提高英语报刊的阅读能力。

五、总结

以上是近年从事计算机专业英语教学中的一些思考在具体操作实践中会遇到更多问题。问题的解决需要教师不断提高自身素质,不断加深知识的积累,树立终身学习意识和积极的教学态度。

参考文献:

[1]董妍汝.浅论计算机专业英语的学习[J].科教园地,2007,(9).

[2]王春生,刘艺.新编计算机英语[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7.

[3]中国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教程2002研究组.中国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教程2002[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

[4]李志梅,唐渠.计算机专业英语教学方法探讨[J].福建电脑,2005,(12).

[5]刘乃琦.计算机专业英语[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5.

[6]崔玉宝.谈计算机专业英语的学与教[J].华北航天工业学院学报,2003,13(4):60-62.

第9篇

一、电气信息类专业定位和学科内涵

按照教育部电气信息类专业目录和定位,电气信息类专业方向涵盖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自动化、电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电子科学与技术、生物医学工程等专业。从学科内涵来看,电子信息类专业涉及的主干学科包括电气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电子科学与技术、信息与通信工程。由此决定了电子信息类专业教学应遵循以下四个原则:以电气工程为背景;以控制理论为基础;以信号分析和处理为手段;以计算机、电子技术为核心。

二、人才培养目标和要求

从总体上来说,电气信息类专业大学生的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具备电工技术、电子技术、控制理论、自动检测与仪表、信息处理、系统工程、计算机技术与引用、网络技术、电子技术和信息系统等基础知识,能从事与电气工程有关的系统运行、运动控制、工业过程控制、电力电子技术、检测与自动化仪表、信息处理、试验分析、管理与决策、电子与计算机技术应用、各类电子设备及信息系统的研究、设计、制造、集成、应用和开发等领域工作的宽口径“复合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2,3]当然,对于归属于电气信息类专业下的各个子专业来说,根据其主干学科的侧重点不同,其人才培养目标各有侧重。要实现上述人才培养目标,对电气信息类专业本科毕业生在业务、能力和素质方面应提出以下要求:掌握扎实的数学、物理、化学等自然科学基础知识,具备较高的管理科学、人文社会科学和外语综合能力,具有较高的军政素质;掌握电子信息类专业领域必要的技术基础理论知识,主要包含电工理论、电路理论、电子技术、信号处理、控制理论、计算机技术基本原理与应用等;系统分析、设计、开发及应用方面的工程实践训练,具有较熟练的与本专业相关的计算机软硬件开发能力;掌握本专业领域内1~2个研究方向的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了解本专业学科的发展趋势;在本专业领域内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科技开发、组织管理、团队合作的实际工作能力,同时要具有较强的工作适应能力。

三、电气信息类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探讨

目前,高校电气信息类专业课程体系设置主要包括公共课程、技术基础课程(又称专业基础课)、专业课程(简称专业课)三部分。[4]公共课程主要在低年级展开,包括文化课程类、工具课程类及能力培养课程类。公共课程是从学生可持续性发展的角度考虑,针对该类专业大学生必备的知识和基础,全面培养学生的基本素质,使学生获得较宽泛的公共基础学科的理论知识,从而为学生后续学习及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技术基础课程涵盖非常广,主要包括人才培养要求中提到的电路理论、电工理论、电磁场、电子技术、机械基础理论、计算机软硬件原理及对应的实验和设计等课程,使学生系统地掌握本专业领域必需的技术基础理论知识。专业课程根据电气信息类下属各专业特点选择相应的专业必修课、专业方向核心课以及专业拓展课,使学生掌握本专业方向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训练学生的专业设计、实践和创新能力,接触相应学科的学术前沿。综上所述,从课程体系来看,各个高校电气信息类专业课程设置都是严格遵循该类专业的专业定位、学科内涵、人才培养目标和要求而设置的,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自然科学和专业技术知识,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学生的实践和创新能力。然而,这种“始终以教师为中心”的统一的教学培养模式也不利于学生自主解决与课程对应的实验、设计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不利于学生系统理解和掌握电气信息类专业的各种相关技术,同时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学生实践和创新能力的锻炼效果。

因此,为了促进学生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必须在当前“以教师为中心”的培养模式中增加“以学生为中心”的培养模式,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激发他们的探索和研究精神,让学生在逐步深入的学习过程中构建自己的本专业知识框架体系。为了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达到电气信息类大学生人才培养的目标和要求,应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喜欢的课题,真正参与到一些没有借鉴的实际开发类项目中,与教师或学生共同讨论、设计并实施项目方案,了解电气信息类项目的整体实现过程以及可能出现的问题。如在新加坡国立大学电气与计算机工程学院,学校教师在学校主页上本科学生招聘信息(包括:项目名称、项目实现目标和要求、具体负责任务、对所招收学生的要求、联系方式等等);学生可以通过网站在线查找学校教师的招聘信息,针对自己感兴趣的项目可以联系相应教师,申请相关职位;教师收到学生申请要求后,组织面试;学生面试通过后正式加入该教师项目组,与团队协作共同完成项目任务。在国内高校,近年大量出现“大学生暑期企业实习计划”,即各企业在相关网页上暑期实习职位,相关专业大学生递交个人简历,申请企业提供的实习职位;企业组织相关人员进行简历筛选、笔试以及几轮面试,通过的学生进入企业进行实习。这种“大学生暑期企业实习计划”不仅让大学生了解和掌握了就业的相关知识、技能,锻炼和培养了大学生的社会实践以及进入社会的适应能力。同时,对于能够进入企业进行实习的学生,还能锻炼其创新思维、灵活应变的能力、持续学习和掌握新知识的能力、不断适应新环境的能力以及团队合作精神等等。由此可见,学生实践和创新等能力的提升需要实际的项目或任务支撑。为了更好地锻炼和培养电气信息类专业大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可以借鉴上述国外高校的人才培养方式以及“大学生暑期企业实习计划”,在本科生培养阶段可以引入“项目实习制”,引导学生尽早、更频繁地接触实际项目工作,感受专业氛围。另外,目前国内高校中一些青年教师指导的学生比较少。一方面,没有指导的研究生或者研究生数目比较少;另一方面,本科生毕业设计有时间限制(与项目进展不同步,缺乏延续性),因此导致教师有实际的科研项目但是缺乏足够的人力资源去实现。“项目实习制”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同时也能解决青年教师项目人员缺少的现状,对于高校来说是一个双赢策略。

本文介绍的“项目实习制”具体如下:1.实施方法高校教师根据自身需求(如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研发项目、企业横向项目等),通过各种渠道(如校内网站等)项目实习职位需求,相关专业的各年级大学生可以应聘感兴趣的职位,教师经过考核后聘用适合的学生。聘用后的学生要按项目进度完成教师交代的各项任务,出现问题可以查阅资料、与课题组其他组员以及教师商讨。以“水压试验机故障诊断”项目为例,学生首先需要到现场进行调研,了解水压试验机设备的运行原理和流程,学习PLC(可编程逻辑控制器)、WinCC等软件编程方法,同时针对该设备的故障诊断问题提出可行的解决方法。此外,还要考虑方法的时效特性。2.管理方法高校制定有关使“项目实习制”进入正规化渠道。学校制定学生实习津贴标准,根据学生的考核成绩划分为五档:A档(考核成绩90分),B档(80分,考核成绩<90分),C档(70分,考核成绩<80分),D档(60分,考核成绩<70分),E档(考核成绩<60分)。根据学校规定的标准以及学生参与实习的时间,教师从项目人力资源经费中支出学生的津贴。3.实施过程和效果在项目实习的过程中,学生会遇到各种实际问题,通过自身所学理论知识、查阅相关资料、现场调研与高年级学生以及教师交流积极主动解决实际项目中出现的问题。“项目实习制”不仅能够培养学生技术方面解决实际问题的专业能力,而且对于学生个人综合素质(包括:创新思维、灵活应变的能力、持续学习和掌握新知识的能力、不断适应新环境的能力、良好的沟通能力、团队合作精神等)的培养也非常有益。相比而言,“项目实习制”比“大学生暑期实际计划”更加灵活,便于学生在项目实施的过程中发现问题,促进对书本知识的理解和运用。综上所述,通过这种“项目实习制”人才培养方式,本科生可以跟随教师进行研究性学习,并且可以充分利用实验室设备以及博士、硕士资源,把课堂“填鸭式”教学扩展为现场教学,为本科生今后的工程实践打下良好的基础。同时,大学生可以在本科阶段接触多个研究方向,有利于学生对本专业主要的研究方向有一个较清晰的认识,进而明确自身爱好所在,为学生继续求学或就业指明方向。

四、结束语

在本科教学中引入“项目实习制”教学策略能够培养学生具有更强的工程实践能力、创新能力、表达能力、沟通能力、心理承受能力以及团队协作能力,使学生具备主动获取知识、主动参与自主创新的积极性和过硬的社会竞争力,对于满足岗位需求能力具有现实意义。

作者:赵珍赵任孙毅刚张军单位:中国民航大学航空自动化学院

第10篇

关键词:应用型本科;实践教学;课程体系;教学改革

0.引言

在信息技术飞速发展和普及的今天,数据库技术在各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并逐渐成为现代信息化领域的一项基本支撑技术。同时,在教育产业化的大背景下,企业对人才的评价也由资格转向能力,由技能转向创造。如何结合学校自身特点提高学生实践创新能力成为各高校的切实目标。数据库学科作为上海杉达学院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的核心课程,在实践型人才培养上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研究如何在高校日益激烈的竞争中开创出自己的一套课程实践教学模式有着重要的意义。

1.现状分析

通过多年的数据库相关课程课堂教学及教学效果的研究,发现以往的教学存在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是整个教学难以摆脱“填鸭式教育”的模式,大部分时间是教师在台上唱“独角戏”,课堂讲解偏重理论,在有限的学时内教师力求把知识点灌输给学生,忽视了对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二是课程的考核方式主要以闭卷考试为主,学生寄希望于教师最后的复习课和划重点,习惯了“应试”模式,自身缺乏学习主动性和兴趣;三是教学大纲内容缺乏层次性、灵活性和实用性且更新缓慢。教学大纲的制订者都来自高校,与IT企业的真实需求相脱节,缺乏相应的交流机制。

2.改进的课程教学体系和模式探索

基于对教学现状的分析以及对学校所在地域IT发展的研究,上海杉达学院从地域资源出发,提出了一种改进的校企互动的课程体系。上海作为国际化大都市吸引了世界各知名IT公司进驻,上海杉达学院地处改革前沿的浦东新区,毗邻IT精英的孵化地张江高科技园区和张江集电港,这些为学生实习实践提供了天然的地理优势。近些年来,软件外包行业对人员的需求量增加,格外看重求职人员的计算机应用技能和英语沟通能力,尤其是金融外包行业中数据库课程占据着主导地位。经过多次的交流访问,上海杉达学院与印度的Infosys、TAllA、高知特等知名企业建立了长期合作伙伴关系,并以此为契机摸索出课程实践改革的一些新思路。

1)让IT公司参与课程大纲和体系的制订。

总体国民经济并不发达的印度却依靠先进的软件水平而崛起为IT强国,这其中离不开高效的人才培养模式。我们通过对印度Infosys公司迈索尔的全球教育培训中心及印度国家工程学院等印度高校的走访,发现印度IT公司和高校一直保持着紧密的联系。公司一线的专家会定期参加高校的技术交流和课程制订,公司也从高校定期选拔优秀大学二、三年级的学生加入到企业实践中。上海杉达学院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导向,从2013年开始邀请与学院有联系的IT公司的研究与教育部门的专家参与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新的教学大纲和计划的制订,获得了企业专家对课程设置的很多宝贵建议。

2)开辟学科综合的专业课程体系。

印度IT公司对人才的培养不单从技术方面,他们通过沟通能力(Communication)、领域知以(Domain)和技术知识(Technical)3方面米综合评价员工的水平。沟通能力是指和客户用英文进行交流沟通的技巧;领域知识考察员工参与项目的相关行业背景知识(例如金融业外包项目员工还需要通过金融领域知识的能力考核);技术知识考察员工的软件开发技能水平。另一方面,在就业市场上,复合型人才,特别是既懂IT又熟悉金融的人才具有更高的竞争力。这些都给予了上海杉达学院数据库学科培养实践能力以很大启发,制订了多方向的实践课程体系,即企业实践导向的数据库学科课程体系,如图1所示。

在数据库学科技术能力培养方面,我们分成了3个阶段:第1阶段是数据库基本原理与技术课程,主要包含关系数据库、标准SQL语言、数据库的安全性和完整性、数据库设计、并发控制等基础知识的讲解,为学生动手实践打下理论基础。第2阶段是数据库课程设计,该课程是在理论基础上,教师以一个实际的企业系统的实现案例让学生熟悉从需求分析数据库设计代码编写的过程,让学生了解所学知识在具体工程中的实际应用。第3个阶段从3个就业方向设置课程:软件外包方向课程面向大型企业数据库,他用PL/SQL语言讲解企业ERP开发基础知识;软件开发方向由学生选择两种主流语言J2EE和.Net之一的进行项目开发课程的学习,提高数据库和项目结合的编程能力;数据库管理方向针对将来从事数据库管理员的学生,重点讲解大型商业数据库ORACLE系统架构基础,并紧密结合Oracle配套的OCA认证,为今后的管理工作打下基础。除此之外,为了提高学生综合的能力,我们根据企业需求在课程体系中加入了两门衍生课程:企业资源计划基础和商务英语。企业资源计划课程通过学院配套的沙盘实验室,让学生在实际模拟中熟悉ERP的基本运作流程;商务英语课程则侧重于增强学生英文书写商务信件和沟通表达的能力。

3)分层次的实验教学。

动手能力的培养是实验教学的核心,我们根据学科的课程体系将实验教学分成4个层次,分别是课程实验、案例实验、项目实验、校外实践。

课程实验贯穿于数据库原理教学中。这类实验主要是对书本理论知识的验证。由教师编写相应的实验指导书,通过课堂演示或学生操作的形式,让学生熟悉商用DBMS系统的使用并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

案例实验运用在数据库课程设计教学中,教师根据一个实际的用户需求,重点分析和讲解系统实现中的部分模块代码,让学生在读懂和理解案例代码的基础上设计完成剩余的模块。这一层次的实验教学旨在培养学生举一反三和主动思考的能力,而不是完全地依赖教师,照搬代码。

项目实验是在案例实验的基础上,由教师给出项目的具体需求,由学生自己分组,以小组为单位完全自己独立设计数据库和编写代码。每个小组选举出一个组长,以小组为单位提交项目代码。每个小组成员要求提交个人的项目开发报告,并结合自己的任务量给出自己在整个项目中的权重。这一层次重在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和团队合作的能力。

校外实践是实验教学的最终环节,让学生到具体的企业环境中运用自己所学的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熟悉行业流程、积累实际的工作经验。我们已经和多家知名IT企业签订了实习协议,学生从大三下学期开始可以以“学分置换”的形式到企业中实习,由企业考核。考核的成绩作为学校选修课程成绩计人。对于部分企业,我们进行了更加广泛的合作,选拔学生到企业的教育中心进行项目培训,且最后在公司的项目组中完成毕业设计,使学生的毕业设计真正从实践中来,与行业紧密联系,锻炼学生的综合素质。

4)教学手段和形式的改进。

在推进实践课程改革的同时,我们也注重采用多种教学方法的结合,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其真正参与到课堂当中。

角色扮演(Role Play)法:角色扮演是一种能够引起听众注意的教学法,这种方法让参与者扮演不同的角色来介绍一个概念或话题,同时也能够锻炼参与者团队合作的能力。例如数据库原理课程中对并发操作造成的3种数据不一致情况的介绍,教师在课堂上选出若干名学生分别扮演不同的进程和数据,把3种情况以表演的形式演示给全班学生,在调动课堂氛围的同时,也让学生能够对相关的概念加深理解。

头脑风暴(Brainstorming):头脑风暴是一种让一组成员为找到某个问题的解决方案收集大量想法的一种教学法。例如在数据库课程设计课程分析项目需求的时候,教师主动提出一些问题,鼓励学生寻找尽可能多的答案,不必关心答案的正确与否,直到所有可能的需求都提出为止。

游戏教学法(Gaming):游戏教学法提供了在轻松的活动中学习的模式,是一种非常有效的帮助学生回顾先前所学的方法。例如在每节课的开始,教师让学生合上课本,随机抽取学生说出一个关键字描述上次课所学内容。每说出一个关键字,教师把它写在黑板上。如果学生无法想出所有的关键字,教师可以在黑板上补全所有关键字。最后,让学生说出每个关键字对应课本的相应内容和知识点。这种方式在调动学生参与的同时,也培养了学生概括总结的能力。

第11篇

关键词:计算机网络;开放实验;实验平台;教学实践

作者简介:谭筠梅(1977-),女,重庆人,兰州交通大学国家级计算机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讲师;李玉龙(1960-),男,陕西岐山人,兰州交通大学国家级计算机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教授。(甘肃 兰州 730070)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3年兰州交通大学实验教改基金项目(项目编号:2013223)的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2.4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3)17-0123-02

计算机网络课程是兰州交通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通信工程、电子信息工程等专业的主干课程,同时为了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对信息技术应用的直接需求,目前学校绝大多数专业也已经将该课程开设为选修课。但是当前计算机网络课程教学普遍存在教学内容与现实脱节、教学方法与手段落后的情况,尤其是实验教学环节薄弱,课时设置偏少,导致学生重理论轻实践,对网络工程实践缺乏感性认识,实际操作技能不强,毕业后不能满足用人单位的需要。[1]建立基于计算机网络的开放实验教学平台是解决当前计算机网络教育各种问题的一个重要途径,[2]是对传统型实验教学体系的一种创新,它使得实验教学环节变得与理论教学环节同样重要,同时可以将教学观念从传统的单纯的知识传授转变为对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已成为国内外高校的一种新的实验教学模式。[3-5]

一、开放实验教学平台的建立

在教育部质量工程建设中,兰州交通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实验中心于2007年被评为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其中新建成的计算机网络实验室是一个具有教学、实验和科研功能的专用网络实验室。该实验室采用锐捷网络实验室方案,共有五种类型的实验平台,分别是网络工程实验室、网络安全实验室、无线网络实验室、融合通信实验室、协议原理实验室。除了可以开设课内基础实验外,针对计算机网络技术的热点和前沿研究方向,还可以搭建新技术拓展的科研平台,以支持教师和研究生从事前沿网络技术的科学研究工作。此外通过锐捷实验室综合管理平台(RG-LIMP)服务器还可以实现学生远程登录实验室进行预约实验,学生还可以在任何地点通过互联网远程登录到实验室操作相关的实验项目,并且可以对比系统给出的参考答案进行自主学习。该实验室的建立为兰州交通大学开设计算机网络开放实验提供了良好的硬件平台。

二、开放式实验教学内容的设计

1.教学内容设计原则

计算机网络实验不应只是理论的验证,更重要的是要通过实验操作培养学生对网络的分析、设计、管理与应用的技能,加深对计算机网络理论知识的理解与应用,培养学生灵活运用理论知识规划、构建与维护网络的能力。开放实验的主要目的是加强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与动手能力的锻炼。因此在设计实验时,对实验内容的选择与难度把握方面应紧紧围绕这个目标,让各个层次的学生均得到提高。

(1)按照计算机网络实验课程的教学目标和实际工程需求,将计算机网络课程的开放实验划分为基础型实验、网络配置实验和综合创新型实验三种类型。其中基础型实验的主要目标是使学生理解课程的理论知识,熟悉计算机网络实验的相关仪器设备、实验环境,对计算机网络实验有一定的感性认识和体验,为后续网络实验作铺垫;网络配置实验的主要目标是使学生加深对计算机网络原理的理解,提高实际动手能力;综合创新型实验的主要目标是使学生能够综合运用学到的网络知识、培养网络工程的实践能力。

(2)开放实验的目的是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实验内容应偏重于网络配置实验和综合创新型实验。以综合创新型实验为例,实验项目一般只需给出实验项目背景和需求,要求学生自行设计实验网络拓扑图,选择相关的网络设备,按照设计的拓扑图进行网络连接、网络配置并测试是否达到了该网络应用的要求。对于这类综合型实验项目,学生需要从宏观上考虑问题,自己去学习、借鉴和综合运用多方面的网络技术知识才能完成项目需求。最后学生完全可以按照自己对计算机网络课程的理解,对自己感兴趣的计算机网络问题进行自主研究和探索。

(3)分专业合理安排相关实验的内容。由于计算机网络的广泛应用,计算机网络开放实验是面向全校所有专业开放的实验,因此应根据不同专业需求开放相应难度的实验,要让参加实验的学生能够完成实验任务,理解相关知识。同时,让努力好学且知识掌握较好的学生的能力得到快速提高。

(4)合理安排开放实验课时和实验顺序。兰州交通大学在建成该计算机网络实验平台以前,受实验条件限制不具备开设综合创新型实验的条件,同时受计算机网络实验课时数限制,计算机网络实验的内容一般都由各任课教师自行决定,主要是一些验证性实验,实验内容随意性大,不能形成实验体系。因此,在设计开放实验内容时应在课内实验的基础上合理安排实验课时数,以达到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动手能力的目的。此外,计算机网络实验具有很强的连贯性,在时间安排上也应保证科学合理。

2.开放实验内容

根据以上实验内容的设计原则,开放实验的实验内容应是对课内实验的扩展。笔者针对全校所有专业的学生设计了不同层次的实验项目,基础型实验包括:网线制作、IP地址规划与配置、常用测试工具的使用等实验项目;网络配置实验包括对常见网络设备如二层交换机、三层交换机、路由器和防火墙等设备的配置,如虚拟局域网(vlan)配置、静态路由配置、动态路由配置、访问控制列表(ACL)配置等实验项目;综合创新型实验是对前两种实验知识的综合运用并且做了延伸扩展,开设的实验项目有多部门企业内部局域网设计、基于防火墙的局域网安全设计、常见网络协议工作原理分析等。

三、开放实验教学方式

开放实验非常注重培养学生理解、分析、运用多门课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因此需要在计算机网络开放实验的教学过程中抛弃传统实验教学的模式,探索出一条适合计算机网络开放式实验教学的新途径及其配套的创新管理机制和考核机制,这样才能充分发挥开放实验培养学生综合素质方面的重要作用。

1.开放实验的选课方式

开放实验不仅是实验时间和地点开放,还应包括实验内容的开放、教学方式的开放和参加实验人员的开放。根据这一原则,开放实验指导教师应首先向学校实验室管理处提交教学实验室开放及实验项目申报表,经审查通过后将所有计算机网络开放实验项目公布到校园网上,学生根据自身兴趣选择合适的实验项目。指导教师根据选课情况,合理分班安排开放实验教学。

2.指导教师的教学方式

在教学方式上开放实验指导教师采用了灵活多样的实验教学方法,合理设计实验内容,注重启发学生的思维,注重学生自己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在实验教学过程中,指导教师不仅仅是讲授实验操作的步骤和方法,让学生去验证理论,更重要的是要鼓励学生自由讨论,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帮助学生提高发现问题、探究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因此在实验开展过程中,指导教师需全程跟踪指导,鼓励和启发学生运用学到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解决遇到的难题,并将大家普遍存在的问题做好记录,每次实验后,指导教师作整体总结点评,帮助学生积累经验。

安排具有一定实践经验的教师作为开放实验指导教师,这些教师熟悉实验内容和相关理论知识,掌握网络设备的配置命令和组网方式。此外,开放实验指导教师在承担网络开放实验课之前都参加了网络设备提供商的系统化专业培训,这些培训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教师的实验教学水平,也使得开放实验内容更加符合当前社会对人才的需要。

3.学生实验方式

在开放实验过程中充分赋予学生自主学习的权力,形成以学生为主体,以指导教师为辅助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对学习主题产生兴趣,能够自觉地进行主动性学习。

在实验安排上,基础型实验和网络配置实验采用单人实验方式,实验室提供详细的实验指导书,给出该实验相关的理论知识、实验目标、实验内容、难点与重点以及注意事项,其目的是让学生加深对理论知识的掌握,加强动手能力的培养。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进行团队型实验,如综合创新型实验一般以小组为单位,3~4人为一组,共同使用一个实验台。由学生自主选择一个责任心强、实践能力好的学生做小组长,小组成员分工合作,人尽其责,共同完成实验。在一些大型的创新型实验中,甚至可以多个小组共同协作来完成。此类实验,实验指导书一般只给出实验的项目背景和需求,由学生自主设计完成整个实验。

4.开放实验考核方式

开放实验的主要目的是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开放实验的考核方式区别于课内实验,需把它作为独立的课外课程进行考核。每个实验结束后,先由学生自己陈述所做的工作,重点陈述在实验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采用的解决方案,实验指导教师根据学生的陈述在实验台上检查实验结果。课后学生根据实验写出内容完整、格式规范的实验报告及实验总结。根据实验结果的检查和实验报告的情况,指导教师给出学生该开放实验项目的实验成绩,并上报学校实验室管理处备案。

四、结束语

结合兰州交通大学人才培养方案,考虑了实验教学的多方面因素,设计了计算机网络开放实验教学平台。自面向全校所有学生开放以来,学生参与的热情高涨,全校共有十几个专业的学生参加了不同的开放实验项目,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同时也极大地提高了实验室设备的利用率和教师网络课程的实验教学水平。今后,我们将紧跟时代步伐,汲取优秀的教学经验,不断探索新的实验教学方法、改革实验教学内容,继续完善该计算机网络开放实验教学体系。

参考文献:

[1]巩永旺,徐秀芳,刘颖.计算机网络实验教学体系建设模型[J].计算机教育,2011,(5).

[2]蔡久评,况和平,.开放型计算机网络实验室建设[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1,(5).

[3]陈永平,熊自立,周建国.计算机学科开放实验教学平台的研究与设计[J].实验技术与管理,2009,(4).

第12篇

【关键词】高职高专 软件测试 人才培养 探讨

随着我国计算机事业的不断发展,软件数量在不断增多,社会对于软件测试人才的需求量也越来越大,这就使得许多企业难以轻易地招收到合适的软件测试人才。这主要是因为,许多软件测试专业的学生对于软件测试工作有着很深厚的兴趣,却因为没有相关的工作经验不能为企业所录用。这主要是因为我国一些企业的发展并不完全,在发展过程中较为重视软件的开发,对于软件的测试工作没有引起相应的重视,并没有将软件开发人员与软件测试人员相区别。所以,企业都在寻找全方位的软件人才。而对社会需求与软件测试人才素质的不平等,加强高职高专软件测试人才培养力度已经成为了必然趋势。

1 高职高专软件测试人才应当具备的素质

对于一位软件测试人才来说,他的本职工作就是对软件产品的各种功能进行充分的理解,对其性能需求进行分析,从而实现对软件产品合格率的检测。在软件的生产过程当中,软件测试人才担当着检测员的角色。软件测试的职务对于软件测试人员的技术能力、管理能力与个人综合素质都有着较高的要求。在本人看来,一位合格的软件测试人员应当具备以下几种能力:

1.1 相关的技术能力

测试人员是实现软件质量有所保证的关键型技术人员,在工作过程中,软件测试人员要从软件消费者的角度出发,对软件的功能进行全面的测试,使要从专业的技术角度来分析软件功能的技术性,只有这样,才能使软件的每一个细节得到测试,使其拥有较好的测试效果。因此,作为一名软件测试人员,要具备较高的软件工程知识,对其软件工程的基础知识要做到熟练掌握,比如说软件的开发流程、质量管理方法与软件的生命周期等等,另外,对于软件的硬件技术知识也要有所了解,比如说数据库、系统平台等等。对于软件测试人员来说,计算机的基本编程能力也是十分重要的。

1.2 沟通与协调能力

软件测试人员的工作对象是各种计算机软件,但是,在软件测试的整个工作过程当中,测试人员需要项目经理、软件开发人员与软件客户等不同级别与不同方面的人配合其软件测试工作。因此,沟通与协调能力对于软件测试人员的实际工作效果有直接影响。只有软件测试人员具备较高的沟通与协调能力,才能在发现软件问题时与相关人员进行及时有效的沟通,在最短的时间内解决软件存在的问题。

1.3 自信心

软件测试人员在日常工作中所面对的都是最新出产的软件产品,他们是软件产品的第一使用者,他们对于软件产品的评价直接关系着消费者对于软件产品的认可程度。因此,软件测试人员必须具有较高的自信心,在发现软件存在一定缺陷之时,要相信自己的专业水平,敢于肯定自己的软件测试成果。在现实工作当中,一些软件测试人员对自己没有信心,不能很好地完成软件测试任务。

2 软件测试人才培养对策

面对社会对于软件测试人才的需求,培养综合素质水平高的软件测试人才已经成为必然之举。下面,我们对培养高职高专软件测试人才的对策进行简要的分析:

2.1 建立双师型的教师队伍

面对社会对于高职高专软件测试人才缺乏工作经验的不满,各高校应当加大对学生软件测试实践能力的培养与实践经验的增强。在进行师资队伍的组建之时,不仅要要求教师具备计算机软件各方面的专业知识,还要有软件测试的相关工作经验。只有这样,教师在日常教学中才能不断引入真实的软件测试案例,使学生对未来的工作内容有所了解,在毕业之后更好地融入到工作环境当中去。另外,打造双师型教师队伍,还要求相关院校加强与软件开发企业的联系,邀请企业内资深的软件测试人员到学校内兼任软件测试专业的教师,在合适的时候带领学生到企业内进行参观与实践,更好地掌握软件测试能力。

2.2 明确软件测试人员的培养目标

在软件测试人员的真实岗位之中,有初级软件测试人员与高级软件测试人员的区别。各高校要以初级软件测试人员为教学目标对学生进行培养,不得一味地追求高水准而忽略了学生的实际学习能力。教师的教案准备与教学设计都要从学生的真实学习能力出发,学校的教育旨在为学生打造良好的知识体系基础,使其在工作中可以实现自我提高。在教学时,教师可以借助一些初级的软件测试工具,使学生可以在课堂中进行简单的软件测试实验,了解自己的工作实力,找到自我突破的切入点。

3 结语

综上所述,高职高专软件测试人员已经成为社会的急需人才,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不断提高,软件开发将成为一个不可或缺的行业,软件测试人员的重要性也会越发突显。本文对我国高职高专软件测试人才应具备的基本素质进行分析,并提出了几点人才培养对策,希望我国的相关院校与教育工作者正确分析教学目标,为社会输送更多合格的软件测试人才。

参考文献

[1]马艳秋.高职高专图形图像制作专业二年制培养方案的研究与实践[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9(13).

[2]王萍,熊小敏,杨国强.软件测试管理[J].计算机与现代化,2005(11).

[3]郑人杰,姜凡.软件测试技术现有缺陷分析[J].计算机研究与发展,1988(09).

[4]乔勇诚.探讨软件测试“误区”[J].通信技术,2011(08).

[5]吴妮妮;商林.浅谈软件测试方法[J].湖北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11(04).

作者简介

朱金波(1979.06-),男,汉族,湖北安陆人,助教,本科,长江工程职业技术学院(信息工程系), 研究方向:计算机科学与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