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对计算机专业的初步认识

对计算机专业的初步认识

时间:2023-09-14 17:43:39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对计算机专业的初步认识,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对计算机专业的初步认识

第1篇

    1 引言

    在告别传统农业向绿色农业、生态农业、现代农业发展过程中,在农业发展逐步实现产业化、市场化、标准化的进程中,越来越需要既懂农业技术又懂计算机技术的人才,以计算机技术为支撑的信息化浪潮正在全球兴起,现代的信息技术正在迅速地向农业领域渗透,对农业的发展起着愈来愈重要的作用。就我国整体范围看,农业的发展速度较缓慢,远低于工业的发展速度,农业的现代化、信息化水平与发达国家还存在着较大的差距。西方发达国家早在70年代就广泛开展计算机技术在农业上的应用,而我国计算机技术在农业上应用则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因此,作为培养跨世纪农科人才的高职院校必须对农科大学生的计算机素质提出新的要求,同时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提高大学生的计算机知识和技能。

    面对着日益发展的现代化农业信息技术和不断提高的社会要求,农科高职非计算机专业的计算机教学又出现了一些新的问题。

    2 目前的现状和存在问题

    针对我校和其它兄弟院校的调查研究,农科高职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教学的现状和存在问题有以下几点:

    1)重视不够。因为,这些学生是农科高职非计算机专业的学生,有些领导、老师认为懂一点计算机基础知识就行了,不需要更深的计算机方面知识。如会上网、聊天、打字排版就行了。在将来现代农业信息化的发展中,学这么点计算机方面的知识,在农业科研中怎么能充分利用好计算机这个工具,提高科研项目的速度和质量。对学生来说,意识不到计算机的作用,意识不到计算机是工作和学习的重要工具,计算机知识是解决未来工作中面临问题的钥匙,而是仅停留在文档处理、表格处理的认识水平,对编程等认为“高深莫测”,缺乏信心。

    2)所学计算机课程较少。进入90年代,各高职院校基本开设了《计算机文化基础》课,其它有关计算机方面的课程基本没有开过,一般只学一个学期,最多60个学时,到目前为止,我校大多非计算机专业的计算机课程和学时还是这个情况,跟不上时代的发展,不能与时俱进。现在世界真正进入了信息时代,人类的社会经济生活等发生了新的巨大变化。在这个信息时代的社会中,作为一个农科高职院校的学生,学习这么一点计算机方面的基础知识,在现代化农业生产和科研中根本不够用,距现代化农业信息技术的发展和要求相差甚远。

    3)计算机课程开设的不合理。大家都知道因材施教这个道理,在农科高职院校里,要根据不同的非计算机专业开设相关的计算机课程。

    4)农科高职非计算机专业的学生计算机基础参差不齐。每年我校绝大部分学生来自于农村,有的学生是对口生,有的学生是普招生,他们的基础是不一样的。有的学生在高中阶段已学过计算机知识,有的学生没有学过计算机方面的知识。极少数学生学的计算机比较好,不少学生一无所知。

    5)目前农科高职院校的非计算机专业的计算机教学缺乏连续性和层次性。在学校三年时间根据不同的专业应连续不断地开设不同的计算机课,分层次进行教学。

    3 提高农科高职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教学质量的对策

    针对农科高职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教学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提出以下教学改革设想和策略。

    3.1领导、老师和学生要充分认识农科高职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教学的重要性

    要达到好的教学和学习效果,需要校级领导的充分重视,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a)加大投入, 筹集资金,改善计算机设备条件,淘汰使用多年的机器,及时补充新设备。(2)加强管理、资源共享,学校机房众多,由于涉及多个系部,因此难以统一协调管理,设备使用和人员工作整体效率低下。一方面是设备陈旧落后,无法满足教学需要,另一方面个别系部教学实习资源充足,设备无法发挥作用,有些系部甚至购买的计算机多年未投入使用。而计算机更新换代快,超过一定时间不用造成巨大浪费。通过制定协调的政策,开放全校机房,统一调配,可以优化管理全校资源,使利用有限的资金购买的新设备能发挥最大效益,提高使用效率,把设备的潜能充分挖掘出来。

    要达到好的教学和学习效果,除领导的重视与大力支持外。教师必须认识到农科高职非计算机专业的学生并不是不需要掌握太多的计算机知识。教师要转变这些旧观念,就要走向社会,深入农业企业搞调查研究,参与农业企业的生产工作,我校一位教师就是深入企业生产第一线,深入调查研究,结果开发出了一个养猪管理方面的软件,这位教师并不是学计算机专业的。还有很多这样的例子,这足以证明了,随着现代农业信息化的大发展,愈来愈需要这方面的人才,既具有本专业方面的技术知识,又比较懂计算机技术知识的人。

    要达到好的教学和学习效果,除领导和老师的重视与大力支持外。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要让学生充分认识到学习计算机知识的重要性。对在校学生来说,由于没有深入到专业研究,仅处于专业学习阶段,难以了解计算机在本专业学习和研究中所发挥的作用,仅停留在知道专业需要计算机理论和基本技能。知道相关内容很重要,但不知道如何用,需要学到什么程度。许多同学只重视一般的键盘操作,他们误认为打字速度快就是计算机操作熟练,而往往忽视计算机技术的学习和训练,把软件编程看作高深莫测。部分同学计算机基础较差,学习跟不上,对学好计算机缺乏信心。针对在校学生的这种情况,我们应该组织学生到现代化农业生产和科研企业去参观。组织这方面的专家到学校去做报告和讲座。

    3.2增加开设课程门数和学时数

    我们要到农业企业去调查研究,收集资料,获取大量的信息,重新修订专业教学计划,增加计算机方面的课程,加大计算机教学的学时数,以满足现代化农业发展的新要求。如猪生产与疾病防制专业的,增加开设“猪博士”管理软件的学习、“养猪场信息管理系统(专门针对于现代养猪场开发的)软件”的学习和“现代化养猪生产管理软件”等的学习。同时建议每个非计算机专业都要学习一下《信息检索》这一门课。信息检索具有三大重要意义:1) 避免重复研究或走弯路;2) 节省研究人员的时间;3) 是获取新知识的捷径。同时,增加上机学时数,让学生多上机多实践,提高自己的动手能力。

    3.3因学生基础不同,采取因材施教的方法

    针对高职农业院校非计算机专业学生的计算机基础知识参差不齐现象,在教学内容的安排上和形式上应结合学生的具体情况做到因材施教,可以在学生入学后统考一下计算机方面的基础知识,根据统考成绩将学生分三个等级,对每个等级进行编班上课,根据不同等级的学生采用不同的教材、不同的授课方式、不同的考核方式,等级高的即基础好的班级要求教师在有限的学时内尽可能地增加信息量,扩大学生知识面,使基础较好的同学能学到更多的新知识。等级低的班级可以从最基本的计算机知识开始学习,学习进度慢一点。计算机基础课程分级教学模式,使计算机教学既符合农科高职非计算机专业的计算机教学现状及规律,又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学习成绩。

    3.4要保持计算机教学的连续性和层次性

    连续性。计算机能力是大学生综合能力培养的一个重要方面。计算机技术、知识更新速度快,学校安排的有限的课时难以达到预定要求。此外由于课程设置及时间安排问题,学生普遍反映低年级开始上计算机课时,学生很难将计算机与自己的专业结合起来;高年级进入专业课时,有了将计算机与专业问题结合的机会和需要,但却发现计算机知识仅停留在表面和能够应付考试,与解决问题的要求相去甚远。

    鉴于此,笔者认为,计算机教学应结合专业的课程进度保持连续性,积极研究教学安排与专业的结合,使计算机知识及应用教学融入整个专业教学课程。结合专业课程的进展,由浅入深,由基础到应用,在其他课程中注重计算机技术的应用,穿插计算机技术的使用,保证三年大学学习中计算机学习不断线,使学生认识到并能充分利用计算机这一工具。

    层次性。原教育部副部长周远清曾提出“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基础教育要上三个层次”,对农科高职非计算机专业的计算机教学具有指导意义,计算机教学的连续性就是要根据“三个层次”教学基本要求组织和指导计算机基础教学。

    第一层次为计算机文化基础。重点是使学生掌握计算机基本知识与基本操作技能,培养学生的计算机文化意识,具备计算机的一般通用认识基础。

    第二层次为计算机技术基础。根据各个专业的不同需要安排教学内容,使学生掌握计算机软、硬件技术的基础知识、基本思想和基本方法;培养学生解决本专业与相关领域中一些问题的初步能力,具备用计算机处理问题的思维方式和利用软、硬件技术、网络技术等先进工具的基本技能。根据专业特点选择课程,例如我校的猪生产与疾病防制专业可选《养猪场信息管理系统》、《现代化养猪生产管理软件》、《Access数据库》等。

    第三层次为计算机应用基础。这一层次的重点是进一步培养学生利用计算机获取信息、处理和解决专业问题的意识与能力,增强学生在本专业及相关领域中计算机应用系统的能力。例如猪生产与疾病防制专业教学课程选择《vb.com程序设计》、《信息检索》等,总之,应当结合专业需要和特点组织相关专业的计算机教学体系,体现连续性和层次性。

第2篇

1.1缓解就业紧张形势。近年来,我国高等教育发展快速,尤其是招生规模逐年增加,高等教育已经进入到了大众化发展阶段,随之而来的就是大学生就业形势日渐严峻,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日益突出,计算机专业的学生也不例外。面对每年新增的大学生就业群体“就业难、创业难”的问题,近年政府和高校分别有针对性地建立了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的平台。高校计算机教育中提高学生的创业能力,可以帮助更多的学生成功创业,可以很好地缓解我国紧张的就业形势。

1.2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创业教育是一种素质教育,而计算机学科是年轻而富有活力的学科,在专业教育中通过一定的措施来提高学生的创业能力,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巩固计算机理论知识,掌握并且能够熟练运用各种计算机技术,还能够使学生养成初步的生存意识和职业意愿,并且在参与创业的活动中提高人际交往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从而有效的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

1.3推动计算机技术发展。计算机技术只有不断的进步和发展才能适应社会的需求。而计算机从业人员是推动计算机应用技术发展的重要动力,通过在计算机教育中培养学生的创业能力,可以让学生更好的应用所学到计算机技术方面的知识,并且将这些知识用到实处,既解决了自己的就业问题,也为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提供更大的动力。

2高校计算机创业教育存在的问题

2.1教育理念有待更新。我国高校开展创业教育的起步较晚,对创业教育的理念认识不足。大学教育不是向学生灌输现存既定的知识。然而很多高校的管理人员及教师的教育理念仍然停留在培养具有文化知识的大学生,却忽视了学生对于知识的运用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更加谈不上对学生进行创业教育,也缺乏对创业教育的深度认识,未能树立正确的教育理念。这就导致了计算机专业在开展创业教育时的方式比较单一,缺乏创业教育与计算机专业教育的有效结合。

2.2课程体系不够丰富。尽管近年来一些高校都根据教育部《关于大力进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和大学生自主创业工作的意见》,把创业教育课程纳入到计划和学分体系中,但通常是开设了一至两门以就业为主的就业创业指导或基础性创业课程。计算机专业的课程中并没有将专业教育和创业教育有机的结合起来,课程体系基本上都是专业知识方面的,还没有在课程体系中真正将创业相关的知识融入进去。

2.3师资队伍需要优化。创业教育的师资队伍建设是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关键问题。然而高校从事计算机的教师通常具备深厚的专业理论知识和学术研究能力,在课堂方面也是侧重于计算机专业知识的教授。他们通常没有创业经历,也缺乏行业开拓能力,显然难以胜任创业教育。普遍来看,目前高校中既具备创业理论知识又有创业实践经验的师资力量十分匮乏。

3计算机教育提高学生创业能力的途径

3.1优化教育理念。高校固然担负着文化传承与文化积累的责任,但随着社会压力的增加,高校在培养具有文化知识的人才的同时,还应该培养具有自主自立能力的高素质人才。高校应正确认识计算机专业教育与创业教育的关系,认识到创业能力对于学生今后职业生涯的重要作用,通过培养学生的创业能力,学生能够更好的形成自己独立的判断力和个性,能够更好的适应社会,发展自我。计算机院系管理者及教师应该转变教育思想,更新教育观念,切实加强对创业教育的认识,致力于培养学生具有创业精神、具备创业生涯规划和自主创业的能力。

3.2完善课程体系。计算机专业要开设一些创新创业类的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在创业过程中,学生不仅仅要掌握计算机专业知识和操作技能,还需要了解自主创业方面的相关知识,比如与公司经营相关的法律、行政法规等,要熟悉公司财会知识与软件企业财税政策,并且要学习公司管理相关知识,积累管理经验等等。计算机院系要建设与专业适合的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尤其是加强计算机应用技术方面的课程与创业的联系,培养学生熟练掌握计算机硬件、软件、应用技术,具备安装、调试、运行、维护计算机系统,能从事软件设计应用与设计、多媒体技术、网络管理、数据库和管理信息系统维护工作,使得学生在创业过程中能够有效发挥所学的计算机技术知识。

3.3提高师资质量。师资水平直接决定了计算机教育的效果,发展创业教育就必须建设一个优秀的创业教育师资队伍。计算机专业的教师在具备深厚知识的同时,还要积极了解社会上的创业榜样,对创业教育的方式方法进行深刻的分析,这样才能有效提高学生的创业能力。由于高校教师普遍缺乏创业经验,在计算机教育过程中,高校可以建立与企业的联合机制,引进一些兼职教师或者客座讲师,让一些创业企业家来参与到学生的创业教育中,以自身的经历来给大学生示范创业经历和成功经验。为了适应创业教育的要求,高校要切实重视计算机专业教师的培训工作,帮助教师优化知识结构,提高教师教学水平。

3.4营造创业氛围。高校可以利用校园宣传阵地进行创业知识的普及,同时树立一些创业成功的榜样,对突出事迹和人物进行宣传让大学生对于创业有着基本的了解,营造积极的创业氛围。高校应充分调动计算机专业学生的自主性和主动性,利用计算机专业应用性强的特点,在校内实施创新创业实践活动,例如建设网站、网上购物、系统管理等开展各种校园创业活动。另外,高校为学生的创新创业活动提供硬件和软件的支撑,在校规校纪上进行变通,允许学生在课余时间进行创业活动,并且对于那些在自主创业过程中取得成绩的学生可以进行适当的表彰和奖励,对于那些在创业过程中遇到困难的学生可以进行适当的帮助,从而有效激发学生的创业激情。

4结束语

第3篇

【关键词】计算机专业英语教材实用性时效性

1引言:计算机英语教材现状

作为计算机及IT行业的行业性语言,英语有着其他语言无法替代的功能。目前,计算机领域的新理论和新技术大部分都源自国外,作为计算机专业的学生,为了学习最新的计算机技术和使用最新的计算机软硬件产品,必须要熟练掌握计算机英语[1]。这也是高校计算机专业纷纷开设计算机专业英语课程的目的所在。

然而,由于国内许多大学的计算机英语课程作为专业英语教学起步较晚,现有的计算机英语教材虽然多达30种,但大多内容陈旧,缺乏最新的科技动态和流行术语等,教材规划不够系统,编排也较为简单,难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其次,教材为了兼顾不同专业的特点,往往选材广泛、内容多样,这固然有助于拓宽学生的知识面,但也因此缺乏针对性。教材在内容安排上与专业课程不同步,学生在缺乏相关专业知识的背景下,学习起来也相对困难。再次,部分教材虽然以经典原版教材为基础,在语言表达和内容组织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但课文中缺少规范性的学术文章,无法提高学生对专业学术论文的认识。以笔者所在学校使用的机械工业出版社的《计算机英语》为例,该书2008年更新至第三版,书中课文采用计算机领域英文时文和经典原版教材,但并未标注课文出处和作者。笔者以为,这并不是规范的做法。学生在学完这门课程后,无法对学术文献的规范性有初步认识。最后,大多数高校设置计算机专业英语这门课程的初衷在于提高学生对专业英语的驾驭能力,因此,教材也应更关注内容的实用性,让学生多学习在其它专业课中涉及到的具体知识,这样一方面可以提高学生学习本门课程的积极性,另一方面也为学生以后从事IT行业的相关工作打下基础。

综上所述,现有的计算机英语教材种类繁多,大多教材内容较为全面,基本包括了计算机专业涉及的词语和知识,但时效性、实用性和规范性较差,不利于学生了解最新的计算机技术和实用工具软件。鉴于此,教师应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即对教材进行适当的取舍,在保证学生掌握基本词汇和知识的前提下,结合学生的专业特点,选取相应的英文资料以及记载最新科技动态的学术论文进行讲授,以提高课程的实用性和时效性。

2 使用计算机专业英语教材的建议

教师选用教材时应结合学生的英语水平和专业特点,选择难易程度适中的教材,并且注重教材的易用性和体系结构。仍以笔者所在学校为例,所使用的教材包括12个单元,每个单元包括三篇文章,其中,课程A为精读材料,课文B和课文C为泛读材料。考虑到课程的课时量(32课时)、课文的长度以及学生的英语水平,要保质保量地讲授完整本教材的内容几乎是不可能的,以往几年的教学也验证了这一点。为此,教师应大胆删减教材内容。同时,为了提高课程的实用性,以及学生对学术文献规范性的认识,需要补充适当的内容。具体而言,教师可做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2.1 删减教材内容

删减教材内容不仅仅指删减教材中的某些章节,还包括对教材内容的重组,让学生比较容易掌握必须掌握的内容。教材中的课文一般围绕计算机科学基础知识进行展开,学生在学习时首先要掌握必需的专业词汇,然后是用英语表达计算机理论和实践操作的语句。笔者建议重点讲解词汇以及与计算机理论相关的语句,在此过程中可适当穿插对语句格式和语法的总结性讲解,而将与实践操作相关的部分作为一个单独的教学内容。

2.2 结合专业软件,引入英文技术文档作为补充教材

对大多数学生而言,计算机专业英语这门课程比较枯燥,很多学生将其作为大学英语课的延伸,无法将其与其它专业课知识结合起来。计算机专业的学生经常需要使用英文软件,但很多学生在使用时常常感到无从下手,当软件出现错误提示时也不知其意,久而久之,逐渐失去了学习的积极性。鉴于此,教师授课时可结合学生正在使用的专业软件,通过对软件使用过程中涉及到的词汇进行讲解,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将软件相关的英文技术文档作为教材,讲解常见操作的英文表达方式,若课时允许,甚至可以向学生演示如何按照技术文档一步步操作软件。

2.3 结合专业特点,引入最新学术论文作为补充教材

目前本科院校学生在大学四年级都要完成毕业论文,但如何撰写规范的毕业论文对于学生而言仍是一个问题,尤其是对于二本院校的学生。从笔者今年参加学生毕业论文答辩的情况来看,学生在撰写英文摘要和翻译外文文献时普遍存在较大的问题。大多数学生都是利用翻译软件进行翻译,英语表达存在较多的语法错误,难以阅读。考虑到一般大学都没有开设学术论文写作尤其是英文学术论文写作指导的相关课程,则在计算机专业英语课程中有必要结合学生的专业特点,选择篇幅较短的学术论文作为教材的补充,以提高学生对学术论文规范性的认识,培养其撰写英文摘要的能力。此外,学科前沿一般都先以学术论文形式发表,然后再引入教材,其时效性远高于传统教材,因此此举也可为学生将来进一步深造打下基础。

3 结束语

灵活地使用计算机英语教材有助于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过程中结合学生专业特点,引入相关英文资料和学术论文作为辅助教材,可以提高课程的实用性和时效性,并且有助于学生的后续学习。

第4篇

关键词:中职 计算机 课外活动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3)08(c)-0030-01

中职院校作为我国初、中级人才的重要培养基地,为我国输送了大批的专业人才,计算机专业更是如此。然而中职院校毕竟在教育系统当中仍然处于比较低等的地位,其办学理念、管理模式、人才培养方式仍然与高等大学教育有不小的差距。特别是计算机专业课外活动的举办方面,与兄弟院校相比仍然有进步的空间。如何开创属于中职院校计算机专业自主特色的课外活动新模式,需要我们进行深入的研究和分析。

1 专业与兴趣相结合,成立课外兴趣小组

众所周知“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引导学生进行各种活动的催化剂,它可以自主引导学生去学习自己感兴趣、想学习的知识,其潜在的激励作用也是任何其他手段所不能比拟的。在开展中职计算机教学时,我们只要能够培养起学生对计算机专业的兴趣爱好,不管爱好是在软件、硬件,还是在网络开发、系统维护、信息安全等方面,我们都可以积极引导学生,帮助他们成立和参加这方面的计算机专业兴趣小组,让他们的兴趣爱好能够在计算机课外兴趣小组里面得到充分的发挥和展示,这也是中职计算机专业课外活动模式中最常见的形式。

建立中职院校的计算机专业活动小组,需要综合考虑学校的实力,在能力范围内帮助他们成立计算机三维绘图建模小组、图形与图像处理技术小组、网络系统开发小组等不同的兴趣小组。不定期的对这些组织开展专业的兴趣知识讲座,邀请社会上的计算机专业人士为他们讲授和各兴趣小组专业相关的知识。同时,我们还可以帮助他们指导完成各种专业活动,参加各种国家级、省市级的各类计算机设计、编程竞赛,让他们的专业知识在兴趣爱好的自主驱动下能够在学术建设、科技竞赛等方面取得良好的成绩。不仅可以让学生通过参加全国“挑战杯”竞赛、计算机编程竞赛等全国性活动,还可以在学校范围内举行一些像打字、Photoshop平面设计、动画设计等小规模竞赛,帮助计算机专业的学生树立学习的自信心。

2 专业与就业相结合,成立专业实践机构

中职院校开设计算机专业课程,其最终目的一方面是为了为培养社会计算机方面的专业技术人才;另一方面也是希望能够让广大学生掌握在社会上安身立命的专业技能,让他们能够顺利的找到一个令人满意的工作。因此,就业这一动机也是刺激他们发奋努力、刻苦学习的的一个重要原因。借助这一思想的考虑,很多中职院校已经将计算机专业知识学习与当前的就业形势结合起来,在校内开设了专门的计算机实践中心,如果我们能够把校内实训扩展到社会层面上,成立专门的计算机专业就业实践活动组织时,就可以提高学生对计算机应用方面的能力,帮助他们对计算机专业的就业形势有一个清醒的认识,鼓励他们掌握好计算机专业技能。

因此,中职院校成立中职生计算机就业实践服务机构,除了积极主动的与社会上的软件编程公司、硬件生产企业、网络系统开发与维护的各类企业单位沟通合作,推荐这些中职生去这些单位参观、学习以外,还可以积极开辟实习基地,定期将一部分学生选派到这些单位实习一段时间,让他们提前感受到社会工作与学校学习的不同,体会到专业知识在实际工作中的不足和差距。甚至可以积极邀请社会上各计算机行业的人事主管人员、CEO到学校开展关于计算机就业的讲座,邀请一些社会上知名IT培训学校老师进行讲座,让我们的学生清醒认识到当前的就业新形势,掌握未来的发展动向,为他们在未来几年后的就业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和实践准备。

3 专业与社会活动相结合,成立课外专业服务小组

计算机技术的学习,一方面是可以为社会培养专业的计算机技术人才、让中职院校的学生能够在就业市场当中具备良好的竞争力;另一方面的重要作用还体现在为社会能够提供各种专业性的、公益性的、服务性的计算机技术服务。因此,我们的计算机课外活动模式还需要在这一块开辟一个新的阵地。鉴于这点,中职院校计算机专业在进行课外活动时,可以考虑成立计算机便民服务社,组织学生利用业余时间到各小区、街道办、居委会为广大居民提供计算机专业服务,帮助他们改造网络线路、牵线入户,修理计算机软件、硬件故障。还可以在小区内做计算机专业知识展板、小型的计算机课堂讲座,给广大居民讲解一些他们日常生活当中经常遇到的、通过简单培训可以自己独立解决的小知识、小窍门,让他们在以后的计算机使用过程当中能够足不出户就能解决一些基本问题。最终目的是为了让学生有机会融入到社会中去,也涵盖了德育的教育思想。

除此以外,便民服务社作为中职院校计算机专业学生课外活动的特色项目,在形式和内容上还可以不断进行创新,除了以集体形式为广大社区居民服务以外,还可以为各社区内的街道办、居委会、对计算机不懂的居民开展电话预约、免费上门的服务,切实将自己所学的计算机知识应用到生活当中。这样,既可以锻炼自己的专业技能,在生活中使得所学的知识得到具体应用;还可以为社会、为群众百姓服务,特别是通过这些细致的服务,在得到社区居民的赞誉和欢迎后,一定能增强学生的社会荣誉感、责任感,使得自己的人生价值得到了体现。这种思想上的巨大满足和刺激,反过来又会鞭策他们更加努力的掌握计算机专业技能,这也成为用课外活动促进学生发展的一种新途径。

4 结语

通过以上三种计算机专业学生课外活动模式的初步探索,我们能够清醒认识到当前的中职院校在计算机课外活动开设方面仍然存在着诸多问题和不足。要想使得课外活动模式得到新突破、新发展,我们还必须要不断引进新理念,拓宽新思路,以新思想指导新实践。同时应该注意的是,我们的课外活动培养模式一定要以学生为中心,将计算机专业与社会、就业、兴趣爱好等多方面结合起来,使得学生在参加课外活动的时候也能提高自己的计算机专业技能水平。只有通过这些活动小组的设立和参与,才能将计算机专业知识得到实际的应用,才能为社会和用人单位培养出合格优秀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

参考文献

第5篇

关键词 计算机基础教学教学改革

1 引言

以计算机和网络为代表的信息技术已成为21世纪影响世界的三大关键技术之一。高校非计算机专业的计算机基础教育是目前高等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面对的是占全体大学生85%以上的非计算机专业学生。如何组织计算机基础教育的知识结构及采用适合学生特点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能够充分有效地利用计算机并在各种应用研究领域中发挥作用是高校计算机基础教育者需要认真研究的问题。

2 计算机基础教学改革迫在眉睫

当前,高校计算机基础教育面临着严峻的形势。首先,各个领域的研究与应用愈来愈依赖速发展的信息技术,这就要求各专业的大学生应该具有更丰富的信息技术知识和更强的应用信息技术的能力;其次,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开展,提高了大学计算机基础教育的起点,为提高大学计算机基础教育的水平创造了很好的条件;同时我们又可以看到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存在着不平衡的问题。当然,计算机技术自身的发展也为我们提供了更多和更有效的教学手段。这一切使高校计算机基础教育既面临着挑战,又面临着难得的机遇。

全国高校计算机基础教育研究会和课题改革研究组对国内计算机基础教育进行了较全面的总结和系统的研究,提出了很多非常好的具有指导性的建议。我们也看到了诸多其他院校在进行相关的改革,他们总结出的许多经验同样也值得我们借鉴。但是,我校的学生绝大部分来自于北京,他们大多具有一定的计算机基础知识和使用能力,思想活跃但基础不够扎实、比较浮躁,我们有必要根据我校学生的特点对计算机基础教育进行系统的研究。

旧的计算机基础教育体系已不能满足时代的要求和学生们的求知欲,2004年初计算机学院领导决定对计算机基础教学进行系统的、深入的改革,其改革目标包括教学体系和教学大纲的重新制定、教师队伍的重新整合、青年教师的培养以及教学方法的研究和教学手段的更新。

3 从实际出发,制定适合新形势的课程体系和教学大纲

在计算机基础教学体系和教学大纲的改革过程中,我们针对北京工业大学的学生特点和师资情况,广泛征求各学院教师和学生的意见,制定出了北京工业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课程体系和教学大纲的初步方案。该方案本着以应用为主,按照不同专业“应用计算机”的要求,重功能、轻原理――以外特性为主,并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建立课程体系。我们将计算机基础课程改革与建设定位在培养计算机应用人才上。课程体系的建立应注重培养学生的信息处理能力和在自己的专业学习中利用计算机的能力。新的课程体系初步方案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 计算机实用基础

我们将“计算机文化基础”更名为“计算机实用基础”,并完全改为实践教学。计算机操作主要针对计算机基础比较薄弱的学生开设,所有的学生通过相应的测试,可以获得1个学分。课程主要包括微机操作系统Windows和Office系列办公软件的使用。由课程小组指定参考书、编制实验指导书,采用学生上机自学、计算中心教师辅导和考试的教学方式。

* 软件基础课程

高级语言程序设计:原则上我们建议理工科学生必修C语言或VB,文科学生必修VB。同时,我们还绑定开设了相应语言的课程设计,让学生对程序设计有更深刻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数据库应用技术:分别为文科和理工科学生开设,我们建议文科学生开设基于Access的数据库应用,而理工科学生开设基于SQL Server的数据库应用课程。

* 硬件基础课程

该类课程包括计算机硬件基础和网络应用课程。计算机硬件基础根据不同的专业按四个层次开设,这些课程相对独立,其授课对象主要为理工科学生。

微机组成原理:以计算机组成原理为主要教学内容介绍计算机原理和接口技术,主要强调系统的外特性,让学生掌握和了解一般的计算机硬件基础知识,该课程适合一般工科学生。

微机接口技术:以接口技术为主要教学内容介绍计算机原理和接口技术,让学生能够自己完成各种外设的连接。

嵌入式技术:以接口和嵌入式技术为主要教学内容介绍计算机原理,让学生能够根据自己的应用需求使用控制芯片。

数字系统设计基础:以现代硬件描述语言和平台为基础介绍数字逻辑描述、硬件描述语言和控制芯片,让学生可以按照自己的需求生成数字电路芯片,该教学内容适合电控专业的学生。

计算机网络应用:分别为文、(理)工科学生开设。面向文科学生的教学主要介绍网页制作和网站的一般知识;面向(理)工科学生的教学主要介绍组网技术和网络结构及少量的网页制作技术。

* 数字媒体及工程设计

该类课程适合工程类专业学生,如机械、建筑、应用数学、电工专业学生。这类课程有:平面设计及Photoshop、三维动画设计及3DS MAX和计算机辅助设计及AutoCAD。

* 其他选修课

为了让学生们有更大的选课范围与学习空间,我们鼓励教师开设一些学生感兴趣、有一定市场需求的计算机专业基础课程。目前我们已经为非计算机专业的学生设置了Java程序设计基础、操作系统基础、网页编程基础和单片机技术等选修课程。

为了提高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新的课程体系中每门课程都相应增加了实践课时,大多数课程的实验学时所占比例为25%~40%。这样,一方面能够更多地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学习兴趣,另一方面也能够更多地发挥学生的能动性和创新性。在工作过程中我们意识到:计算机基础课程体系的改革和完善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广大参与计算机基础教学的教师不断地认真总结教学经验和教训,根据计算机发展的形势不断调整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

4 因地制宜,充分利用现有教师资源

我们的主要生源来自北京。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针对学生有基础,但不够扎实的特点,计算机实用基础课程为学生提供电子课件自学,安排教师进行实时答疑,并对学生进行上机考核。学生们从枯燥的课堂教学中走出来,一方面减轻了教师的教学负担,同时也给学生们营造了一个更主动、更方便实用的学习环境。基础较好的学生可以轻松地通过考核;而对基础较差的学生,则可以通过上机学习和教师辅导完成学习。目前我们引进了自动考试系统,我们打算对刚刚入学的新生利用该系统进行摸底,凡达标的学生自动获得该课程学分;没有通过摸底考试的学生需经过自学和再次考试来完成课程的学习。引进自动考试系统很大程度上减轻了师生的负担,同时也减少了教师考核评分的主观性,从而最大限度地实现人员和资源的合理使用和高效性。另外,在近一年的教学实践中,我们也在不断地完善教学大纲,增加一些实用的计算机操作,如针对本科生毕业论文的撰写规范,在Office Word的学习中增加科技论文的编辑和排版等内容。

相对其他师资队伍比较强的院校来讲,北京工业大学计算机学院的师资力量比较紧缺,单独组织新的、完整的计算机公共课教学队伍确实力不从心。学校原来的计算机基础教学主要由学院公共课学科部承担,教学大纲陈旧以及师资力量不足严重制约了计算机基础教学的质量。为了加强计算机基础教学师资力量,解散了原有的公共课学科部,由软件学科部和硬件学科部等共同承担,让更多的具有科研能力和教学经验的计算机专业教师从事基础教学,从而提高了全校计算机基础教学的水平。

在制定新的课程体系和教学大纲的过程中,承担计算机基础教学任务的各个学科部组建了相应的课程研究小组,他们对新的教学要求进行了认真分析和讨论,初步完成了新的教学大纲的制定。

5 深化教改,任重道远

在计算机基础教学的改革过程中,我们仅是刚刚迈出了第一步。计算机领域的迅速发展让我们清楚地认识到要使计算机基础教育赶上时代的发展,其教学改革必定是一个长期不断更新的过程。作为计算机基础教育工作者,必须时刻把握计算机领域和应用计算机的各种发展动向,了解计算机应用的供需关系。

在前期的教改过程中,我们也发现了一系列亟待解决的问题。例如,承担非计算机专业教学的教师同时也承担着计算机专业的教学任务,那么,我们的教师必须能够正确区分计算机与非计算机专业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必须让教师们认识到对非计算机专业的教学不单单是计算机专业的课程内容的压缩和简化,让每位教师清楚地了解课程教学的目的和具体要求以及教学内容的各个细节。

另外,由于专业的要求、个人的兴趣、项目的驱动、就业的导向等多方面因素致使学生学习计算机的热情很高,对计算机课程的期望值也在升高,学生希望我们能够开出不同档次、不同类型的计算机课程。所以,我们应鼓励教师开设更多的计算机基础选修课。

计算机基础课程体系则分为三个层次:基础教育、应用基础教学和与专业结合的计算机教学。而第三个层次的计算机课程的开设,青年教师的培训等都是我们今后工作的重点。搞好计算机基础教学需要我们坚持不懈的努力,深入调查研究,群策群力,充分利用现有教师资源。(本文获“2005年全国青年教师计算机教育优秀论文评比”三等奖)

参考文献

1 中国高等院校计算机基础教育改革课题研究组.中国高等院校计算机基础教育课程体系.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

2 北京工业大学教务处.北京工业大学本科教学工作规范2003

第6篇

关键词:职业院校;计算机教学;探讨

中图分类号:G46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9599 (2011) 06-0000-01

University Computer Professional Teaching Mode

Yang Peng

(Commercial College of Guizhou,Guiyang550004,China)

Abstract:The face of rapidly changing information society,computer technology boom,which makes computer teaching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face new challenges.This paper is based in the home computer personnel training status,analysis of market demand stimulated by changes in career patterns of teaching and the teaching of the new era of exploration depth models,the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 students trained by the computer more social adaptability .

Keywords:Vocational college;Computer teaching;Discussion

近年来,随着通讯、网络、信息产业的迅猛发展,社会对计算机人才的需求量不断增大,高校蜂拥增开新的和计算机相关的专业,特别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目前我国高等职业院校大多开设有计算机专业。教育部等五部委2004年联合的报告称,计算机人才需求每年增加100万。然而,2005年全国计算机专业大学生就业率比上年下降幅度超过5个百分点,就业形势不容乐观。也就是说,计算机人才的需求已经出现了一种相互矛盾的现象,传统模式下培养的计算机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已经开始出现困难,在这种背景下,高等职业院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势在必行。

一、直面国内计算机专业人才的培养现状

我国软件产业规模偏小、技术创新能力不强、缺乏国际竞争力。其中一个关键原因,在于我国在软件人才的培养方面,由于相对封闭和进取不足而滞后于技术进步的要求。我国目前软件研发人员相对匮乏。虽然各类各层次学校风起云涌般的开办各种计算机专业并向社会输送毕业生,但良莠不齐,大都难以适应企业需要。

二、市场需求引导计算机专业教学模式的转变

21世纪是知识经济为主导的世界,强调经济、重视知识、用知识拉动经济发展,这些都离不开市场。而人才市场又是近年来十分看重的一个新的知识经济增长点。面对当前几乎每个高校都开设计算机专业的现实,高等职业院校怎样才能培养更加合适的专业人才呢?

在当前应试教育的大背景下,计算机专业人才的培养还存在一些桎梏。因此,改革传统教育模式是关键,彻底改变传统教学过程中教师、学生、教材三者之间的互赖关系。其次,各种认证、考级已把教师和学生们圈到了一个网中。当用人单位对毕业生还没有全面认识的前提下,这些证书的作用更像是一张名片,让用人单位认识你。但真正了解以后,下一步的工作就不仅仅是证书能够解决的了。

三、新型计算机专业教学模式的探讨

(一)改革高校计算机人才培养模式是教育发展的要求

近年来,许多高校在专业体系设置、教材开发、教学实施和教学质量评价等众多领域进行了全方位深层次的改革,初步建立起了具有特色的现代教学体系。但就目前情况来看,仍普遍存在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各高职院校的专业设置基本上大同小异,培养目标不明确,特色创新不明显,教学观念和教学手段比较滞后,师资队伍参差不齐,实习实训的深度和广度亟待提高等,这些都是学生难以找到专业对口的工作的问题所在。

(二)深化课程体系改革

1.重视专业基础课和专业必修课

一是通过基础课程的学习,训练学生抽象思维与逻辑思维能力;二是通过程序计算机组成原理、计算机网络、设计语言、软件工程等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程序设计和软件开发的基本思想和方法,并进一步了解软件和硬件的关系。

2.动态的建设专业选修课

专业选修课应根据社会的需要,开设当前比较流行的热门课程。现在的社会要求学生具有较高的程序开发设计能力,要求学生熟练掌握J2EE编程或者熟练掌握VC++程序开发;熟悉主流数据库中至少一种;熟悉LINUX操作系统等。因此,学校要根据自身师资情况,有针对性的开设相关的主流课程,使学生至少精通其中的一到二门课程,成为开发设计的高级人才。

(三)加强实践环节,培养创新型、实用型人才

1.课堂教学和实验教学紧密结合,合理安排实验课程内容

统筹安排课堂教学,注重课堂教学和实验教学在内容上的相互衔接和配合。在实验课教学方面,除完成经典的教学实验外,计算机实验课程的教学内容也必须跟上时展的要求,对于一些主要课程的教学内容应强调它的实时性,教学的内容应包括当今的主流技术。

2.积极开展科技创新活动,培养和挖掘学生的创新意识

积极组织和吸引学生参加科学研究活动、技术开发项目和参加全国电子设计、数学建模等各种比赛,把知识信息、科研成果的创造、加工、传播和应用与教学过程有机整合起来,使学生超前接触实际研发工作,有效培养了学生独立动手、独立思考等的能力。

3.增强校企合作,多方面了解用人单位的需求

许多专科院校已经开始通过开展校企合作的方式,来加强学校与用人单位的联系,让学校更多的了解用人单位需要什么样的人才。部分大专院校开始采取2+1(即2年在校学习,1年校外实习)的教学模式来更进一步了解学生需要重点学习什么、怎么学。同时也定期选取部分教师到各单位和企业进行挂职锻炼,以学校的角度来了解用人单位的需求,以此制定更为合理的教学计划和人才培养方案,使学生能更好更有效地学习掌握自己的核心竞争能力。

四、结束语

计算机专业教学与人才培养模式探讨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它也是随着现代科技的不断进步,市场需求变化而变化的一个必然的发展趋势。同时,这种探讨最终结果还要靠实践的检验,在实践中不断完善、发展和壮大起来。更需要在实践中不断地提高,以培养出更多、更好适应社会发展的人才。

参考文献:

[1]李文敬,廖伟志,陆建波.计算机高职应用性人才培养的研究与实践[J].广西师范学院学报,2007

第7篇

计算机技能型劳动人员是近阶段社会需求量非常大的实用型人才,社会各个行业都需要既懂得技术又能具体操作的高素质计算机专业劳动者。

在非计算机专业中计算机课程作为文化基础课与语文、数学等基础课程相提并论,但其开设目的只是为了通过计算机等级考试,而一旦通过考试,计算机课就不再开设;而在计算机专业中开设的计算机课程则比较纷乱,没有一个清晰的定位。如VB语言、微机原理、数据库等较复杂的基础课程。我们不能说这不是计算机课程,但对大多数学生来说学不会或学了一点皮毛,结果只能造成资源的巨大浪费。由于计算机学科相对于其它学科历史比较短,没有经验可循,又误认为计算机可代替人们思考,因此在计算机知识的不断更新情况下,一些教师拼命“紧跟”,而忘记了思考,表现在教学上自然是“脚踩西瓜皮,滑到哪里算哪里”。

随着普教和高教的扩招,目前中专生源素质不容乐观。因为素质、成绩相对较高的学生进入普教和高教,相对较低的学生才进入中专进行技能培养,而这些学生自身的知识储备、学习能力一般较差,加上有些中专专业技能教育不系统,没有针对性,对社会现状理解浅薄,使得部分中专生进入用人单位后“不能干、干不了、干不好、不会干、干不长”的现象屡屡发生。如何改变这一现状是当前中专教育需要认真解决的问题。

二、中专生现状及市场需求变化分析

中专学生就业定位在民营企业和乡镇企业,具备基础文化知识、专业技术知识、相关适应岗位变化的储备知识,以及从事本专业的岗位操作能力、初步管理能力等是市场对中专毕业生的要求。所以在课程体系上我们要注重基础性和实用性。通过学习计算机基础,使学生了解计算机的发展过程,认识到计算机的功能和它在工作、学习、日常生活中的重要作用;知道计算机的组成部分和重要的配置,学习它的基本操作,了解多媒体技术;学会并熟练掌握Windows操作系统、汉字录入、排版系统、数据库基础等;掌握Windows的基本操作及Windows环境下的Word、Excel、Powerpoint、Frontpage等常用的应用软件;了解因特网的初步知识,学会利用网络获取知识,具备分析和处理知识及与人交流的能力。职业教育要培养能够马上适应社会的技术人才,因此,我们的教材也应跟上步伐,一般来说,一本教材用2―3年就要更新。

三、计算机专业教学现状及解决思路

我从事中专计算机教学多年,对现阶段计算机专业的教学有一定的了解。就目前的教学状况而言,计算机教学课程设置尚未有一个比较清晰的思路,教学没有层次感,资源配置不合理、没有针对性是突出问题。

学生从初中进入中专后,学习的压力和紧迫性降低,就业的压力大大提高。他们的认知能力使得他们不能进行高深的理论研究,这就要求他们必须提高自己的实践能力和动手能力。目前社会上有一大批计算机短期培训机构,用很短的时间培养从事某一方面的技能型人员,这些人员虽然有一定的特长,但是在择业面的选择上相对狭窄。相对而言,中专的计算机教学有一定的优势,学生能利用较长的时间对计算机各个方面的知识进行了解和掌握。

计算机学科发展得非常快,我们应该打破传统的学科型教学体系,重点突出以能力为主的主体思想,以加强针对性,强化实践性教学。下面谈谈几点具体思路。

(一)做市场调研,做“定单”教学。

在改革开放的今天,就业市场多变,为了能在众多的竞争者中脱颖而出,我们应该加强市场调研、岗位需求分析;根据岗位特征、学生特征合理安排课程,少上一些空洞,不切合实际的理论课程。

在人才的需求上中专计算机专业学生面临很大的困境,主要反映在不能有效地和市场对接,动手操作能力太差,中、高级计算机人才十分缺乏,尤其缺乏从事计算机行业应用型工作的专门人才。就拓维有限公司的人才比例来看,大专以上学历的占80%以上,个别相关部门如原动画、分镜头制作100%需要本科以上学历。调查结果显示,中职计算机专业学生在企业中所适应的岗位必须具备:计算机软件的应用能力、计算机硬件组装与维护能力、大众传媒等相关技能。

人才的引进要求有相关的工作经验,但也不回避新员工引进的再培训,但要考虑再培训的成本,再培训必须安排主管以上的员工进行,他们共同担忧的问题是有工作经验的员工流失,这样就帮别人培训了与之竞争的技术人才,这是所有企业都很担忧的问题。

在对调研中所得到的结果显示:(1)对工具和方法的应用技术不足、经验不足;(2)缺乏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责任心不强;(3)职业道德和纪律性差;(4)知识体系结构不合理,范围狭窄,内容陈旧;(5)沟通能力较弱。尤其是目前中专学生责任心不强。职业道德太差,员工跳槽太频繁,往往更多地考虑个人的待遇,而不太考虑集体和社会利益。而跳槽原因大部分都是个人而并非企业,比如说有了工作经验和一技之长了以后就想往“高处飞”等,人力资源经理和项目经理都表示不太愿意要那些频繁跳槽的求职者。可见,价值观的问题已经排在专业技术问题前面了。

加强职业道德和社会责任感的教育是一个大家都认为重要但实际上很容易被忽视的问题。这些问题不易被察觉,也无法提供定量的分析和评价;而一旦出现问题,损失则可能很大,甚至可以让用人单位来参与课程的设置,让学生提前了解未来自己所从事职业的要求,真正实现与岗位接轨,与实际工作接轨。

(二)提高教师的实践教学能力。

一支高水平的专业教师队伍,对实现技能型人才的培养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计算机学科的发展速度非常迅速,这就要求专业教师能顺应形势发展,走出去,多进行专业研究,深入企业了解计算机行业发展现状,多参与课题研究,提高自身的教学能力。除此,还应积极邀请一些计算机行业精英参与教学,吸取他们的宝贵意见,增强专业教师的各方面能力。

第8篇

论文摘 要: 本文从分析中等职业教育计算机专业英语教学的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入手,提出了挖掘现有教材的职业元素、专业因子、补充计算机专业性教学内容;构建中职英语渗透“专业因子”教学的“立交桥”;模拟计算机专业与岗位的实况设置情境,进行英语能力专业化、岗位化的仿真训练;英语教师和专业教师“结对”;联手课堂、联合考评、强化学生通用(普适性)职业能力的培养等五个方面的探索方向。

质量是职业教育的生命。目前向全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已接近尾声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要求通过课程、教材、教学模式和评价方式的创新,实现人才培养方式转变,提高中职教育的质量。本文的研究就是要面对中职生这一特定教学对象,面向社会中等技能型人才紧缺这一就业环境,弱化传统英语教学的学科性、理论性、系统性,以有利于学生专业职业技能的培养、综合职业能力的形成,以及其就业需求为引擎,重构当代中职英语教学全新的教学模式与体系,在英语课堂教学范畴中加入专业英语的内容。

一、现阶段计算机专业英语教学的背景

计算机专业在职业高中的发展始于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初期,经过高速、快速发展期以后,从原有的火热,到现在的艰难维持,计算机专业似乎已经被很多中职学校介定为“重点、难点”专业,进入该专业的许多学生无心向学、沉迷于电脑游戏,一上计算机专业课程如VB、数据库编程等课程,不是打瞌睡就是像听天书一样昏昏沉沉。

近年来,职业学校录取的学生中考分数较低的情况已经是比较普遍的现象了,很多职高生最基本的文化基础都没有,更没有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学习习惯。结合学生进校后的实际情况来考察,可以说,中职生特别是计算机专业的学生对理论学习的理解、接受能力较弱,在学习中大多数学生缺乏学习热情,因中学时代的学习失败而带来的阴影影响了学习的自信。相当一部分学生缺乏刻苦钻研的精神;部分学生学习能力或智力、记忆能力上存在着偏差;有部分学生虽然显得聪明伶俐,但对于课堂、书本为主的灌输知识的教育接受方式不适应或很不适应,学习效果不好。而学生对于自己专业的学习兴趣比较大,学习时间的分配也倾向于专业课,这让英语老师更难有效提高学生们的英语水平。

中职学校在教学方法、内容上,由于历史原因的影响,教材还是和学生的生活实际相差很远,与专业和职业的结合相适应的教材难以统一编写。教师比较偏重于传统的教学,注重知识的记忆,倚重书本教学,联系实际不够,忽视能力的培养,忽视习惯的培养和形成。在教学内容的处理与呈现,教学方法的选择,教学的评价上,还是以传统的普通高中的模式进行。随着高等职业大学招生数的逐年增加,应试教学的影子在较多的学校里存在着不同程度的显现,文化课教师与普通高中教师基本是一个教育历年,那就是为升学而准备,存在着中等职业学校文化基础课教学成为高考附庸的危险倾向。

二、渗透专业因子教学的目的和意义

“职业教育就是就业教育”这是对职业教育本质的最简约的说明。职业学校培养目标是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求相适应,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具有综合职业能力的高素质劳动者。

当前,中职课程体系由文化课、专业理论课和专业技能课三大块课程组成。文化课是专业理论课的基础,专业理论课是专业技能课的基础,而技能课是文化课和专业理论课在实践中的应用环节。文化课是基础,专业理论课是核心,专业技能课是关键,三者都是为了教育目标的实现。三大课程的出发点是为了适应社会需求和人的发展,归结点是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职业能力,造就适应社会、促进经济发展的高素质劳动者,实际上是统一的。因此,我们在考察中职英语教学的时候,也应当以就业为导向,不能单纯从升学的角度来指导英语课的教学。那么如何结合计算机专业英语的特点,在中职计算机专业英语课堂教学中,以就业为导向,渗透“专业因子”,这就成为了我们进行研究与探索的出发点。

虽然许多学校开始注意到计算机专业英语课堂中渗透“专业因子”,更有些中职学校开始开设计算机英语课堂,还有些学校编写中职计算机英语校本教材,希望学生能够更好地掌握计算机英语,但往往许多学校没有达到目的,使这些教学计划流于形式,甚至刚实施不久因效果不佳而被取消。因此如何有方法、长足而有效地开展“计算机专业英语课堂渗透‘专业因子’的探索”有着重要的意义:有利于计算机专业学生认识到学好计算机英语的重要性,为将来的职业生涯打下基础,在具体的时间操作中“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有利于英语老师更好地结合计算机英语的特点进行英语教学,渗透计算机“专业因子”,提高学生学习专业知识的兴趣,扭转目前英语教学中的劣势局面,从而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 "

三、初步探索的内容与方向

要实践在计算机专业英语教学中渗透“专业因子”的教学探索,我们准备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挖掘现有教材的职业元素、专业因子,找准与计算机专业知识相关高度的教学切入点,巧妙地将学生的计算机专业知识与技能的训练纳入到英语学习能力培养的轨道,实现与学生专业职业技能培养的有效接驳。

但凡教材都有其通用性、经典性及学科稳定性的一面,中职英语教材也不例外,然而英语教材却又独极鲜明的主观性、多视角性,英语教学的开发空间和改革能量都是巨大的。据此,我们在日常的英语教学实施过程中,可以根据不同专业的属性与学习需要,从迥异的角度去挖掘隐藏于教学内容之中的职业元素、专业因子,只要找准与专业知识学习相关联、与职业能力培养相沟通的教学突破口,完全可以实现英语教学与专业技能学习最大限度的交融。

我们希望这种英语课兼容专业技能训练的教学境界,不仅能彻底瓦解学生“英语课与专业课学习无关、学英语耽误时间”的错误思想,而且能使学生感受到,学好英语能助他们专业学习以一臂之力,犹如拿到了一把开启专业技能学习、打开职业生涯之门的金钥匙,同时,他们的专业特长也在英语课上大有用武之地,英语学习的态度会因此有一个根本性的转变。

2.瞄准人才市场需求及就业结构变化的趋势,补充计算机专业性教学内容,构建中职英语渗透“专业因子”教学的“立交桥”。

再优秀的教材都只能是教学的一个纲领和框架、一种思路和导向,更何况中职英语教学要因教学对象及专业、岗位、工种的不同而施教,所以,要使中职英语教学真正地鲜活、实用、“有血有肉”起来,关键还是依靠教师“对症下药”,把握好职业领域内的专业技能与英语能力的粘和点,补充大量适用、实用的最新专业性教学资料,以英语技能的训练为枢纽,兼顾、辐射至本专业、岗位直至工种,构建中职英语渗透“专业因子”教学的“立交桥”,以便学生日后能顺利踏上自己理想的职业之路。

3.模拟计算机专业与岗位的实况设置情境,进行英语能力专业化、岗位化的仿真训练,凸现中职英语教学的实用性、应用性、岗位性。

实用性、应用性、岗位性是中职英语教学的精髓与极致,但由于种种条件的限制,现场实践性教学很难组织和实施,多数情况下,只能进行模拟仿真教学。教师要粗略知晓计算机专业的实践岗位群、具体工作场合,以及职业环境等要素,并以此为向导,再结合具体教学内容的特点,综合权衡,精心策划出仿真度高的工作场景,让学生身临其境地进行职业英语能力训练,给学生提供一个“准上岗”的实践培训和就业前的综合演练大舞台,为今后胸有成竹地走上工作岗位奠定坚实的基础。

4.英语教师和专业教师“结对”,或者联手课堂、联合考评,构建在计算机专业英语教学中渗透“专业因子”英语教学的有效途径。

英语教师不妨“就地取材”、备课时积极主动地与计算机专业教师进行一对一的沟通、咨询与磋商,一定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有些英语能力和专业技能训练结合度高的课堂,也可以尝试“双师”教学,即英语教师和专业教师共同和谐地执教于课堂,并可实现资源共享。课后作业和考评测试也可以实现英语课与专业课的“联姻”。

5.继续发扬英语学科的传统教育功能,强化学生通用(普适性)职业能力的培养,提高学生的基本职业素养。

第9篇

[关键词]中等职业教育 计算机基础教学 教学改革 公共课

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是学生掌握任何一门其他学科的重要工具和手段,计算机应用基础知识和计算机应用基本技能是21世纪新型中、高级人才知识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要提高中等职业学校的教学质量,保证中职学生的素质达到21世纪的要求,就必须深化计算机基础教学的改革,提高其教学质量。

一、计算机基础教学的任务与目标

新时期计算机专业的中职学生在毕业前应掌握的计算机应用知识与能力包括:

1.了解计算机文化的发展现状与特点,具有利用计算机解决问题的强烈意识。

2.掌握以多媒体微机为代表的软、硬件基础知识和基本操作(包括使用、安装和一般维护),了解网络的基础知识。

3.掌握程序设计的基本方法(包括结构化程序设计和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能使用至少一种高级语言,具有初级编写和调试程序的能力。

4.了解计算机的主要应用操作(含网络模式),熟悉计算机的现代操作环境(包括单机环境和网络环境)和应用软件,具有综合运用常用软件处理日常事务的能力。

5.掌握满足本专业应用开发需要的一般知识,具有开发本专业领域内计算机应用系统的初步能力和较强的计算机自学能力。

二、层次教学是计算机基础教学的基本模式

1994年,国家高教司领导建议把计算机基础课划分为“计算机文化基础一计算机技术基础一计算机应用基础”三个层次,并为每一层次取了一个概括性的名称,使各层次的内容和教学目标更加清楚。三层次本身就构成一个完整的体系,为计算机基础教学的独立课程体系的建立提供了一个科学的框架。三个层次框架中各层的作用和适用性为:

1.三层次教学中的第一层次为“入门”课,目的是引导学生认识计算机在信息社会和现代文化中的地位和作用,这是计算机基础教学的启蒙或初级教育。第二层次为“拓宽”课,培养学生利用计算机处理问题的思维方式和利用软、硬件技术与先进工具解决本专业与相关领域中一些问题的初步能力。这两个层次一起构成三层次教学的“基础与核心”。第三层次的教学目的在于结合专业的需要“深化”在某方面(或领域)的计算机应用知识,加强学生解决本专业问题的计算机应用的能力。

2.就三层次中各层的适用范围而言,文化基础课适用于各专业中职学生,技术基础课适用于理工科各专业中职学生,而应用基础课则应按专业群来设制课程,因此,计算机基础教学的三层次划分为两个阶段,即公共课阶段(包括计算机文化基础和计算机技术基础)和应用基础课阶段(计算机应用基础)。

三、选择计算机公共基础课知识单元的原则

一般来说,计算机公共基础课应指一大类(例如理工科或文科)学生普遍需要学习的课程,在设置这些课程的知识单元时,应考虑以下四个方面:

1.重在应用;

2.广度优先;

3.加强基础;

4.公共需要。

四、计算机公共基础课的总体设计

1.把“计算机文化意识”渗透到公共课中

国家高教司将三层次中的第一层取名为计算机文化基础,计算机文化已进一步深入家庭。在公共课中将计算机基本知识的讲解,普遍提升到计算机文化的高度,对树立学生的计算机文化意识具有积极的意义。

2.“程序设计”单独设课,并扩充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知识

编程是一种学习计算机科学的基本训练,程序设计至今仍是计算机求解的基础,代表计算机文化的基本特征。在公共课中仍应单独设课,并且把内容从结构化程序设计扩充到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培养学生学会用计算机处理问题的方式来思考问题。

3.加强开发专业软件基本能力的培养

公共课中应加强软件基础知识的教学,对于计算机专业的学生,要培养他们用规范化的方法和技术进行较大软件开发的基本能力,为今后的软件开发和研制工作打下一个较好的基础。

4.将网络应用教学提到重要地位

因特网教学在计算机公共课中占有重要地位。在公共课中不仅要讲网络应用,还应讲一些必要的网络基础知识,以满足学生的需要。

5.从硬件知识扩充到接口技术

中等职业学校计算机专业的面很广,因此,硬件知识对于不同专业应有不同的侧重点。计算机公共课系列课程可定义为文化基础加技术基础。见表1。

五、计算机基础教学内容的改革

计算机科学知识与学科知识之间相辅相成、共同发展。计算机教学应安排更多的时间让学生去思考和理解更本质的方面。

如何将传统内容进行现代处理,是教材改革的一个重要问题。

1.调整、精简一些传统的教学内容

传统的教学中有大量繁杂的运算,教学时需要花费很多时间精力来进行训练,教材内容可以适当删减、调整。当然,不是不要学生练习,而是要求学生掌握基本思想、基本方法即可。

2.增加一些教学内容

现在的学生,必将走向一个更加信息化的社会,不仅要用现代技术来改进教育,而且应当适当增加一些教学内容,为学生将来进入技术社会做好准备。

六、计算机基础教学应注意的几点

1.要注意四大关系:广度与深度的关系;硬件与软件的关系;课堂教学与实验的关系;操作与应用的关系。

2.要培养学生动手能力:使用操作系统上网;软、硬件的应用;应用软件的初步开发能力。

3.要注意施教原则。学生在校的学习时间是有限的,应本着适用的(知识能力)先学,有条件(设备和师资等)先学的原则,把需要与可能统一起来,使学生在校期间能学到计算机和网络的最基本知识。

4.要使用现代化教学手段,使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双提高,使课程的趣味性和学生的积极性双提高。加快建设学校校园网,建立在网络环境下的交互式教学系统,也是势在必行。

第10篇

关键词:教学现状 微课程 应用

一、中职计算机专业教学现状

计算机专业的学习对学生的基础课程的要求比较高,而中职学校学生的文化基础恰恰比较薄弱,学生的学习缺乏主动性,对学习的兴趣不高。当前,中职计算机专业课程设置没有突出中职特色,内容跟不上科学技术发展的节奏。

在中职计算机教学中,教学课程单一,学生对计算机知识的掌握只是停留在理论知识,并没有形成实际的操作技能模式,理论知识和专业知识低下,学生既不能深人理解专业知识,又缺乏实践操作能力,必然与社会需求脱节,不符合时代所需求的有个性特征、有创造性、动手能力强的实用型人才需要。

在现在的中职计算机专业教学中,存在着盲目性的教学弊端,培养目标不准确,造成与市场、社会发展需求相脱节。尤其是在当前知识经济形势下,以劳动密集型为主导的产业发展,计算机应用的程度越来越高。这样,中职教学就应该培养适应具体操作、技术过硬的一线技术人才。但是,当前中职计算机教学没有实现岗位与专业的紧密结合,中职学校计算机专业培养目标与实际岗位培养质量不搭调,计算机没有成为学生的一技之长,即使走入工作岗位,也不能全部发挥应有的作用,无法适应技术层面的更高要求。

二、微课程的提出及特点

微课程是美国新墨西哥州圣胡安学院高级教学设计师David Penrose于2008年首次提出的。微课程是一段聚焦主题、严格界定教学的教学音频或视频。微课程的切入点比较准确、容量比较小、学习的方法比较灵活、问题的核心比较集中,可以用于面对面的课堂教学、网络在线教学。微课程可以是学习过程中的一个组成部分、一个聚焦主题的环节。

微课程具有以下特点:

(一)微时间微课程的时间一般比较短,所录制的视频长度大约为8-10分钟。

(二)微含量微课程所起到的主要作用就是解决某一学科的知识点,这个知识点通常是难以理解的重、难点,或者是某学科的重要教学主题的教学活动。

(三)微容量微课程的教学资源主要有微课视频以及相配套的微教学方案、微课件、微反思、微评价等。但这些资源所占空间仅几十兆字节,便于网络共享,方便学生灵活地学习。

由此可见,微课程是教师在教学环节中对某个知识点的"片段化"视频教学,既可以用于教学过程中,也可以单独拿出来播放学习,而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课堂微型化或教学视频切片。它有明确的指向、多样的资源,并且扩充方便、交互性好、短小精悍,这些特征更有助于学生学习,学生可随时随地下载点播,改变以往的学习方式。

三、微课程在计算机专业教学中的应用

计算机专业教学在应用微课程时,不能是简简单单地播放一段视频记录,应该与所传授知识点的学习目标、学生的学习任务单、学习资源、作业以及互动等学习活动结合起来,这样才能更好地建立起微课程体系。在微课程设计过程中,应该注意选题、教学目标、教学过程、课件、资源、反思等教学环节的设计,这样才能保证微课程的质量。

(一)设计选题

根据对计算机专业教学后学生的反馈来看,虽然学习了很多计算机软件,但是对于一些复杂的、综合性知识的运用中,还是会出现许多问题,不能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因此,我们应对计算机专业中某些特定的知识点进行微课程设计。

(二)设计教学目标

微课程通过创设情境引出课题,以计算机专业教学中某一特定知识点为目标,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其更好地掌握知识点的技巧和使用方法,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三)设计教学过程

在教学过程中主要采用启发式教学和任务驱动的教学方法,并根据某一特定的知识点来进行微课程教学设计。微课程应该从两个不同的方面进行设计,一方面是教师,另一方面是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学生是主体,是教学活动的中心,并且占有主动权,但又不是完成脱离教师指导的主动。而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主要作为学生学习的帮助者、引领者,主要承担设计者或者导演的角色。教师制作的微课件、视频学习资料和练习题可以通过QQ或者微信与学生进行交流和分享。

(四)设计微课件

我们可以采用多种形式设计微课件,比较简单的一种是PPT式微课件,它是由文字、图片、音乐等元素构成的,将PPT自动播放后再转换成视频,时间在5分钟之内比较合适。还可以采用讲课式的微课程,教师对某个知识点进行模块化,在授课的过程中进行拍摄,整体录制完成后进行剪辑,时间控制在8-10分钟比较合适。还有一种是情景剧式微课程,这种微课程比较适合文史类学科。

(五)设计微课资源

根据微课的教学内容设计教学资源,例如:练习测试(可以根据某一知识点测试)、考试题目(可以对某一门专业课进行考试)、知识扩展(根据所学知识完成某一综合作业)、学习反馈(给出论坛或留言板让学生提问)、作品赏析(给出已完成作品供学生参考学习)等。在这个微课程资源环境下,学生可以随时进行学习,提高了学习效率。

(六)设计微课反思

在设计微课反思时,要根据微课程教学的整体情况进行总结和反思。反思本次教学内容是否合理?实际教学效果如何?还有哪些方面可以改进或提升?这样可以对微课程设计进行再认识、再提升,促进微课程设计水平的提高。

随着无线网络的覆盖,学生手中的数码产品,如手机、电脑、iPad也非常普及,几乎人手一机,这些都为微课程的开展和实施奠定了硬件基础。教师对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知识进行整理后,可以录制成微课程,并发到班级QQ群或微信群上,这样就可以建立起即时的互动学习平台。微课程是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的一种新的变革,变革就意味着难免有不足。比如:教师不能监控学生的学习状态,不能很好地掌握考试时是否有替考等。虽然还有许多不可控因素影响着微课的发展,但是随着教育工作者不断地摸索探讨、归纳完善,微课程将迎来新的发展空间。

参考文献:

[1]周青政.微课程的内涵、特征及应用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3(11).

第11篇

关键词:专业需求;高等数学;特色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36-0179-02

高等数学课程具有工具性、基础性和广泛性等。它是学习、理解、掌握专业知识与技能的基础,也是进一步扩展知识和技能,延伸研究方向,适应社会发展的基础,更成为进入社会从事一定的岗位工作、成为优秀人才的必修课。但由于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没有很好的体现其教学目标,没有结合专业开展有针对性的教学,导致教学效果不明显,学生学习无兴趣,专业学习过程中又不能很好的利用数学知识解决专业问题。计算机专业的大学生数学功底要求较高,要想在这一领域有所作为,没有较高的数学素质是不行的。

一、当前高等数学教学的不足

1.学生对高数课的基础性作用认识不够。在学生中普遍存在着高数无用论,认为高等数学与专业的学习无关,对他们而言根本没有必要学习该门课程。认为高数课对其是负担,根本起不到任何作用。学生掌握一技之长成为重中之重,人们的目光都盯在学生专业课的学习上,专业技术好,就业相对就容易。由于社会上形成了这种比较系统、完善的考核评价机制,无论教师还是学生,都把能否取得各种证书等“敲门砖”作为评价学生学习优劣的标准。而高数课教学则缺少这种外部评价激励机制,内部评价机制又不够完善。对学生而言,其学习过程、学习质量、学习效果等方面的检测与评价更是无从抓手的,导致了高数课教学的考核评价缺乏“分量”,起不到激励作用[1]。其实“专业课”与“基础课”之间并不是矛盾对立的,宽厚的基础是培养扎实专业技能的条件,也是现代教育发展的必然。高等教育不能仅仅局限于狭窄的专业技能训练,必须注重对学生普通文化素质、态度、情感和价值观的培养。通过课程整合、弹性学制和必修、选修结合等多种方式组织文化基础课的教学。根据学生的兴趣、个性和实际需要,加强文化基础素质的教育,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要克服重专业课轻基础课,重专业技术培养轻基础培养,重眼前谋职轻终身发展的倾向,处理好专业课和基础课相互关系,使学生全面发展。

2、教师对高等数学课的作用发挥认识不足。在日常教学过程中教师习惯于用普通教育的思维来完成,缺乏教学改革的思路。其典型表现是,不能从学生的基础与需要出发来合理选择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与学生的专业学习相脱节,让学生体验不到高数课学习的意义。其后果是,学生既不能真正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又不能发挥高数课对专业学习的促进作用,从而使高数课的学习成了枯燥无味的“鸡肋”。作为主讲高数课程的教师应根据学生程度和就业需要调整教学目标;不同专业的高数课可以有不同的要求;开设针对不同层次的教学班;教师要改革教学方法与手段,使每一个学生都能顺利完成相应的学习目标。要根据不同专业,改革、完善高数课教学内容、方法、手段,提高对高数课教学的认识。它在学生培养上应兼顾升学与就业,而不侧重在就业;它不仅要培养学生的基础素养,还要致力于教会学生谋职求职的能力和素养;要注重工具性和基础性的统一,只有明确了这一定位问题,才能使高数课教学更具有目标性、方向性和针对性。

二、结合专业需求,有效开展高数课程的体系设计

1.基础课与专业课互补,体现其工具性。在教学过程中,我们既要体现高等数学在专业课学习中的重要性,也要体现专业课学习对高等数学教学手段提高的互补。比如在计算机专业的高数教学中,将计算机作为数学教学的工具,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利用计算机软件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我们在开设高等数学的同时可以开设Mathematica软件,在线性代数教学中,同时讲解MATLAB软件;在概率论教学中,同时讲解SAS软件[2]。这样让学生在计算机的帮助下学习数学知识,引入Mathematica软件,利用它的数值计算、作图和数据可视化功能将数据以图示的方式显示出来[3]。这样形象直观、生动的教学手段,可以丰富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使学生初步了解如何利用数学知识结合计算机软件来解决实际问题。所以,我们在基础课和专业课学习过程中应从问题出发,借助计算机,通过学生亲自设计和动手,体验解决问题的过程,从实验中去学习、探索和发现数学规律。计算机学科的研究型人才应该有着良好的数学意识,能用数学的眼光来看待计算机学科发展中的问题,并自觉运用数学知识和方法来分析解决问题。计算机技术本质上是一种数学技术,只有具备了一种数学意识,才有可能成为真正意义上的研究型人才。

2.实验教学,提高教学实效性。根据计算机专业的特点,将数学实验融人教学,开设“数学实验”课程[4],教师教会学生使用Mathematica、Matlab等数学软件,利用数值模拟方法在计算机上实现解决实际问题的全过程,在潜移默化中教给学生一些重要的数学思想,培养学生创造性地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还可以利用数学软件绘制空间曲面、演示傅立叶级数的生成等,便于学生理解记忆,激发学生的兴趣,增加课堂信息量。数学建模已成为高等数学不可或缺的内容,教师要引导学生树立建模意识,收集相关实例和一些具体的实际问题,学生可根据具体问题,分析归纳与探索、选择适当方法和计算工具,并且检验结果、发现问题、寻找原因、提出改进方案,最终得到满意的解决方案。

3.与专业相结合,强化应用性。教师应在教学中让学生更多地了解数学在计算机专业课当中的应用,使学生知道数学可以解决他们的专业问题。这样既能让学生了解到数学的作用,又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对于计算机专业的学生来说,他们会对使用计算机设计一些小游戏的问题很感兴趣,教师就可以做适当的引导。高等数学是计算机专业的一门重要基础学科,我们在教学中与数学实验结合起来,计算机专业的高等数学教学改革是一项长期复杂艰巨的过程,牵涉到各方面的大量工作,有许多需要探讨的课题。我们在高等数学教学过程中,应该结合具体教学内容,采用相应的教学手段,使学生能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下更直接、高效地接受和理解新的知识。

参考文献:

[1]艾雪微.谈谈高等数学在职业教育的地位和作用[J].知识经济,2012,(17):151.

[2]韦美雁,杜丹蕾.基于数学实验的计算机专业高等数学教学[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11,32(8):52-53.

第12篇

摘 要:计算机专业人员的信息伦理和职业道德素养是信息社会和谐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高校在计算机人才信息伦理素养的培养中起着关键作用,因此在高校计算机专业学生中开展信息论理教育具有重大意义。文章在实践基础上分析信息论理和职业道德教育的目标和内涵,探讨其教育内容、实施途径和方法,并初步研究了其教学评价方法,希望引起对信息伦理专业教育的广泛重视。

关键词:信息伦理素养;职业道德;信息伦理教育;计算机专业人员。

作者简介:王素坤,女,讲师,研究方向为计算机教育。

随着信息社会越来越依赖计算机,计算机专业人员的信息伦理和职业道德素养越来越成为信息社会和谐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如果计算机专业人员缺乏信息伦理和职业道德素养,不负责任地使用信息技术,那么给社会带来的风险是无法想象的。然而,长期以来我国的信息伦理教育处于被遗忘的角落。尽管ACM的教学计划早已将计算机伦理学定为计算机专业的必修课程,我国也建议将“计算机技术的社会与职业问题”列入计算机学科16个核心课程之一[1],但在实际层面中,信息伦理教育还没有正式纳入计算机专业教育的版图,目前我国大多数高校只重视专业知识和技能教育而忽视信息伦理和职业道德教育。因此,在实践层面上明确信息伦理教育的意义,准确把握其目标和内涵,探讨其教育内容,积极探索其实施途径和方法,对于推动我国信息伦理教育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内蒙古师范大学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开设了信息伦理和职业道德课程,初步探索了信息伦理教育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以及教学评价等问题。

1 信息伦理和职业道德课程的目标和内涵

信息伦理和职业道德课程的总体目标是为计算机专业学生提供一种对计算机行业环境的广泛认识和了解,使学生对计算机带来的社会、道德、法律等问题有深入认识并对计算机从业者的社会责任和职业道德有充分了解,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信息伦理品德和职业道德。

信息伦理是涉及信息开发、信息传播、信息的管理和利用等方面的伦理要求、伦理准则、伦理规约,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新型的伦理关系[2]。计算机专业人员是一个特殊的群体,具有多重身份,既是信息的使用者,又是信息的开发者和服务者。他们所从事的信息活动涉及信息开发、传播、管理和利用各领域,其信息伦理素养和职业道德修养也在这些信息活动中显现出来。因此我们从信息开发、信息传播、信息管理和信息利用四个方面提出计算机专业学生信息伦理和职业素养的具体培养目标,如图1所示。

2 信息伦理和职业道德课程的教学内容

信息伦理和职业道德课程的主要内容包括信息伦理教育和职业素养教育两大模块。关于信息伦理模块,我们从培养目标出发,以计算机专业人员在信息开发、信息传播、信息利用和信息管理过程中可能遇到的伦理问题为主线构造教学内容,并且涵盖信息伦理研究的四大经典议题,即信息隐私权、信息正确性、信息所有权和信息使用权,旨在使学生深刻认识计算机所带来的侵犯知识产权、侵犯隐私权、黑客和病毒、网络道德等各种社会问题,并了解相关的计算机法律法规,能够运用信息伦理的原则和方法去解决现实伦理难题。关于职业素养模块,主要包括职业生涯认识和职业素养要求两部分内容,目的是使学生对IT职业现状和职业特性有正确和清醒的认识,做好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和求职面试准备,并熟悉和掌握计算机专业人员应有的职业能力、职业道德和行为规范。课程的主要内容如表1所示。

3 信息伦理和职业道德课程的教法探索

3.1 协作讨论式教学

在讲解“信息伦理问题”模块时,注意组织热点问题的讨论,例如通过“人肉搜索的利与弊”、“使用盗版软件的得与失”、“黑客给网民带来病毒攻击还是黑客文化”、“网上的你是现实的你吗”等这样有争议的开放性的问题引起学生的思考和探讨。还开展了情

境式讨论,例如在讲解伦理两难问题时,创建基于真实工作场景的情境:“假设某人在开发一个应用软件的过程中遇到了技术难题陷入了困境,而最后期限就要到了,他忽然想到以前自己在其他公司做的一个项目很类似,于是他找到了源码,果然能解决现在的问题。假如你是这个人,你该怎么办?”[3]学生展开了激烈的讨论,各抒己见。有的认为完成任务是第一位的,有现成的源代码当然要用。有的则认为诚信和守法更重要,用了别人的源码就是侵犯了他人知识产权,虽然暂时取得了利益,但是也许长远付出的代价更大。还有的学生则认为可以借鉴别人的代码,但应该征得软件著作权人的同意,在应用软件中说明和致谢。通过讨论信息伦理问题,一是使学生的信息伦理认识在开放交流、深入探讨中获得提高;二是使学生的认知在从冲突到一致的过程中,对达成共识的伦理规范产生信任和自觉遵守的意向;三是有助于学生在现实中面临道德困境时做出正确的选择。

3.2 情境体验式教学

在讲解“职业道德素养”模块时,采取了情境体验式教学。例如在讲解职业生涯规划环节时,教师首先找到专业的心理和职业测试题来帮助学生分析测试自己的性格特点和职业倾向,再让其他学生从多个角度进行评价,在学生对自己有了比较科学和客观认识的基础上,教师组织了职业生涯规划报告会,每个学生畅所欲言,对自己的未来职业做了近景和远景规划,制订了奋斗目标。又比如在讲解求职和面试环节时,组织学生扮演招聘者和应聘者的角色进行现场问答,通过模拟应聘,学生增加了实际应聘的经验,同时也发现了自身的不足之处,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全面提高自身素质和职业能力。在讲解IT职业素养要求时,教师收集了很多知名IT人士成长经历和分享经验的视频和故事,使学生从中汲取经验和力量。在情境体验式教学过程中,教师无须强迫学生接受什么观念,学生就会自觉从中体会、省悟到深刻的道理,在潜移默化中提升学生的职业素养,起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3.3 案例启发式教学

信息伦理问题源于生活,现实社会中形形的伦理问题为教学内容提供了生动的案例,因此我们确定了“一触即发―双管齐下―三思而行―四面拓展”的案例启发式学习模式。一触即发,就是通过选取一个典型案例引出要讲的内容,引发学生的动机。例如通过“放射性治疗仪计算机系统故障造成病人过量照射引起死亡”案例引出计算机系统的风险问题;通过“熊猫烧香案”、电脑变成任由他人宰割的“肉鸡”案等案例,引出黑客和病毒问题;通过各种“门”事件、“人肉搜索”案例引出隐私权问题。双管齐下,就是教师讲解同案例相关的知识内容与学生分析探讨案例相结合,师生从教与学的双向角度获得丰富的信息伦理认知。三思而行,就是教师对学生的信息伦理行为加以引导,对学生的职业素养进行培养蕴化,使学生养成良好的伦理和职业行为习惯。四面拓展,就是教师提供课外学习网站或是参考书,让学生利用课下时间,学习与课堂内容相关的延伸性问题来拓展知识和深化认识。通过案例教学帮助学生形成深刻的感性认识,在此基础上再辅之以理性教育,从而使信息伦理知识深入人心。

3.4 探索研究式学习

在学生接受了一定的信息伦理和职业道德知识基础上,我们开展研究性学习活动,让学生组成协作学习小组,采取课上与课下相结合的方式自己去发现和研究身边的一些信息伦理现象,以获得更深刻的认知体验。具体实施包括选题活动,探索研究、成果展示及评价三阶段。选题阶段通过教师给定题目和学生自主选题两种方式来确定研究题目,学生选定的研究主题多种多样,有的研究网上资源下载和抄袭问题;有的探究网络成瘾现象;有的比较中外信息法规;有的分析计算机从业人员的职业素养问题;有的探讨侵犯数据隐私问题。学生开题通过后进入探索阶段,探索阶段是整个研究性学习活动的中间和核心环节。小组成员分工合作,有的通过书籍、网络等查找资源,进行所需资料的筛选和整理;有的开展问卷调查,认真做了问卷的设计、发放、回收和统计工作;有的开展访谈,详细做了访谈记录并从中整理出了有用信息。在此基础上小组成员形成了总结报告,并将研究的主要成果用网站的形式呈现出来。在成果演示和评价环节中,师生共享研究成果并且做了科学合理的评价。学生的研究成果虽然还略显稚嫩,对问题的剖析还不够深入透彻,但是通过研究性学习,一方面可以使学生在获取、筛选、整合、展示信息的过程中形成良好的信息伦理素养;另一方面可以使学生在研究信息伦理问题的过程中产生对信息伦理的亲近感和责任感,在自我省察中升华信息伦理认知,构建信息伦理道德。

4 信息伦理和职业道德课程的教学评价

信息伦理和职业道德课程,从其教学目标来看,是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伦理品德和职业道德。按照知识、技能和情感的三维目标体系,其课程目标更多侧重于情感目标,更适合表现性评价。从其教学内容来看,其蕴含的知识大多是非良构的,同样的知识每个学生所内化和感悟到的都不尽相同,关于信息伦理问题也没有标准和同一的答案。因此,不适合做量化评价,适合做定性评价。从其教学方式来看,也是以情境体验式教学和实践活动为主,不适合总结性评价,适合在过程中评价。

因此,在信息伦理和职业道德课程中,我们确定了注重发展性、过程性和和激励性的考核评价方式。课程成绩由学生讨论表现成绩、章节作业成绩、研究性课题成绩和现场伦理知识答辩四部分组成。其中讨论表现成绩用于考察学生平时的课堂参与程度,由学生组内互评产生,每次讨论小组都有专人记载成员发言次数和发言效果,根据平时记录和打分等级标准,小组成员之间互相客观公正地给出打分。章节作业考察学生对课堂知识内容的认知和理解程度,由教师对学生的作业做出等级评价。研究性课题成绩考察学生对信息伦理问题的认识深度和研究能力,由开题报告、研究成果报告和研究网站制作效果三部分成绩组成,各小组成绩由教师评价和学生组间互评产生。现场伦理知识答辩考察学生对信息伦理知识的综合分析和判断能力,采取教师提问、学生口头作答方式,同时也考察了学生的思维和表达能力。事实证明,这种评价主体多样性、评价角度多维性的课程评价方式既符合课程特点,又考虑到学生的多元智能,有利于充分挖掘学生潜力,促使学生更有效地学习。

信息伦理和职业道德教育在我国尚处于新生事物发展阶段,没有指导性强的权威教材,没有成熟的教学方法体系,甚至没有现成的教学模式可循,在实际开展时具有一定的难度。然而信息伦理和职业道德教育是立足信息社会发展需要,培养德才兼备的计算机专业人才的内在要求。希望更多的同行积极开展信息伦理教育实践,一起推动我国的信息伦理教育向规范化、专业化的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 欧阳元新,李超,蒲菊华,等. 计算机伦理学与计算机职业道德修养[J]. 计算机教育,2008(10):57-58.

[2] 吕耀怀. 信息伦理学[M]. 长沙:中南大学出版社,2002:25.

[3] [英]苏格兰学历管理委员会编. 计算机职业道德[M]. 北京: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2006,150.

Practice of Information Ethics and Professional Ethics Education in University

WANG Sukun

(College of Computer and Information Engineering, Inner Mongolia Normal University, Huhhot 010022,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