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固定资产管理的问题

固定资产管理的问题

时间:2023-09-14 17:43:56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固定资产管理的问题,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固定资产管理的问题

第1篇

【关键词】 公立医院 固定资产管理 经济效益

固定资产是公立医院开展医疗活动的重要保障,是公立医院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是反映公立医院经济实力、规模大小和医疗水平高低的重要指标之一。固定资产管理是公立医院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科学有效地搞好固定资产管理,以确保其安全和完整,充分发挥其效能,实现其保值增值,对提高公立医院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增强公立医院的竞争力是十分重要的。因此加强公立医院固定资产管理,促进公立医院固定资产管理的规范化,已成为当前公立医院管理不容忽视的重要问题

一、公立医院固定资产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1、公立医院固定资产的管理体制较为分散,人员业务水平参差不齐

目前公立医院对固定资产管理的模式是:财务部门管理账目;相关资产管理部门分类管理固定资产并负责登记入库;使用部门管理实物。这种管理模式就容易形成“各自为政”,管理分散的局面,这些部门的工作人员不受财务部门调控,造成入账标准不同,从而导致固定资产的入账以及管理上出现一系列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账物不符。由于没有一个统一的固定资产管理部门进行固定资产的统一管理,没有规范的管理制度和规定,没有具有专业知识的人员对各科室即实物资产的使用部门进行培训和督导,没有规范统一的账目,从而造成固定资产使用部门登记的账目与各资产管理部门的“金额数量明细账”存在着单价、型号以及数量等登记不统一,有的固定资产使用部门甚至根本无账可查,只凭当事人的记忆。

(2)账账不符。有些设备的购入和安装需要两个部门共同完成,由于没有统一的固定资产管理部门来协调、指挥,设备购入从入库到出库的整个流程,容易造成各个部门与部门之间的协调不够,出现问题互相推诿,造成入库不准确、不及时,有些由于付款不及时又没有及时进行挂账处理,所以财务部门不能按时登记入账,造成财务部门与资产管理部门账账不符,无法监督资产的清查盘点工作。

(3)资产调剂或变更账目调整不及时。各科室对自己使用的资产处置随意,与其他科室进行调剂使用时,不按照规定到资产管理部门办理使用部门变更手续,导致资产实物使用部门与登记账目的部门不符,造成资产无法核对和清查,甚至造成资产的流失。

(4)人员配备不专业。在人员配备上缺乏专业人员,往往会安排非会计专业的物资供应中心、后勤中心人员管理固定资产,难以达到国有资产管理的专业性要求,导致核算质量下降。

2、固定资产管理上存在重购置轻管理的倾向

重购置、轻维护,在科室撤并、人事调整、人员调动、装修搬迁时没有及时移交清查,导致责任不清,账物不符。固定资产使用不当,使用效率低下,甚至购买了根本不能充分发挥作用的固定资产。

(1)固定资产移交手续不完善。对离职调动人员所占用的固定资产应当如何办理移交手续,如何转移使用、折价或转让等工作缺乏专人监督管理,缺乏行之有效的管理制度,“物随人走”的情况可能时有发生,资产使用部门的资产管理者更换时,没有资产交接制度导致资产实物账成为一本“糊涂账”。

(2)固定资产利用率较低。由于固定资产管理薄弱,内部控制不够严格,造成有些固定资产闲置、浪费和损失,市场利用率低,维修费用比其运行带来的价值还要高。缺乏统一协调的调配使用机制,各部门各自为政,只顾局部利益,追求“小而全”的固定资产配置模式,从自己使用方便出发,要求增加购置仪器设备,造成了固定资产重复购置;一些临床部门或许仅仅出于提升本部门形象而不是出于患者是否确实需要的考虑,要求购置大型先进设备,购置后资产不能充分发挥作用,导致固定资产使用价值隐形流失。

(3)固定资产折旧、成本核算不准。由于公立医院固定资产的种类繁多、功能不一,同一类产品有多种品牌和规格,因其每一类品牌的使用年限以及有效价值的不同,如实行统一的折旧标准势必造成一定的误差,再加上管理不完善,造成公立医院固定资产数据不真实等原因,而导致固定资产折旧率数据不能真实、有效地反映出各科室固定资产折旧成本。

(4)固定资产盘点质量不高。公立医院固定资产品种多,数量大,分布广,不易清查,或清查时只注重数量,不注重质量,对固定资产的使用状况和使用率账物不清,影响领导决策,造成重置或闲置。

二、加强公立医院固定资产管理的措施

1、建立固定资产三级管理模式,明确责任,制度到人

(1)第一级:固定资产的管理中心。第一级是固定资产的管理中心,人员可由院长、分管后勤的副院长、财务负责人等组成。管理中心负责全院的固定资产管理,财务部门设置固定资产总分类账,以及固定资产一级明细账,控制固定资产总额。

(2)第二级:资产管理部门。第二级是设立专管固定资产的资产管理部门,统一管理全院的固定资产,这一层具体管理固定资产的二级明细账,是固定资产管理的关键环节,是联系第一级和第三级的重要枢纽,任务重、责任大,需配备责任心强、有财务专业知识的工作人员,要分科室、分部门的设立数量金额式固定资产二级明细账,详细记录固定资产的购进、领用、报废、损坏情况,并建立卡片,定期与领用科室核对,达到账卡、账物相符;定期与财务部门的固定资产总账核对,达到账账相符。

(3)第三级:资产使用科室。第三级是固定资产使用部门,应设专人保存固定资产卡片,资产的领用、维修等事项。由专人负责,定期盘点和对账,人员调动时及时移交。

第2篇

一、医院固定资产管理的现状及问题

随着国家对医疗体系改革的进一步推进,医院固定资产管理方面的问题也不断浮出水面。

1、医院固定资产管理理念存在偏差

在调研了很多医院的财务管理数据后,发现一些医院领导对流动性小的固定资产疏于管理,重视大型设备投资。许多医院把资金集中投资在一些新技术见效快的医疗设备上,导致了医疗设备购买扎堆的现象出现。由于缺乏专业的固定资产管理,最终导致了资产大量流失、资金周转困难的财务困境。

2、现行的《医院会计制度》越来越不能适应当下医院财务管理的需要

会计制度是医院会计管理的准则。虽然在2011 年颁布的新《医院会计制度》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医院的财务管理现状,但实践中发现现行的会计制度还是有一定的局限性。一方面,固定资产购入时的会计核算方法不完善,可能出现资产漏记,以及会计信息失真。由于固定资产的会计核算方法不合理,不能充分考虑当前物价飞速上涨等等因素的影响,导致用于购置固定资产的基金短缺而影响医院扩大和发展。另一方面, 固定资产购入后累计折旧和减值准备处理管理不完善。从固定资产的购置到报废,现行的会计制度不能有效反映固定资产的净值,对资产价值的变动也不能做出及时调整,更不能如实反映固定资产的实际损耗,导致会计信息失真。最后,固定资产的报废处理管理不当。在医院固定资产管理过程中,对资产做出出售、捐赠、报废、盘亏转让、损毁处理时,财务账面记录的是固定资产采购时的价格。这样导致了资产负债表所反映的并非医院固定资产的真实状况,进而不能向医院的管理者提供客观真实的财务分析和风险评价数据。

3、缺乏有效的固定资产管理监管措施

从固定资产的入库到报废,是需要一套完善的监管制度和流程的。但在走访了很多医院后,发现从固定资产的入库,维护,维修以及最终报废都没有一个完善的制度加以规范。这就导致了固定资料的大量流失,以及缺乏科学维护增加了固定资产的损耗。

二、加强医院固定资产管理的策略

加强医院固定资产管理能有效提高医院资金周转率,提高医院管理水平。

1、重视医院固定资产管理,加强固定资产管理监管

首先,在医院管理层要做好医院固定资产管理重要性的宣传。由于医院的许多管理层都是从医疗技术方面成长起来的,在医院财务管理方面还比较缺乏。重视管理层财务理念的学习培养对提高医院财务管理水平有很好的促进作用。其次,在医院要建立完善的固定资产管理流程。统一资产的入库、出库票据管理。每项资产的申领、使用、养护以及最后的报废,都要有第一责任人负责。最后,完善资产监管制度,防止资产流失。设立财产会计帐,登记固定资产明细帐 ,建立物质实物卡 ,实物明细帐,建立“三帐一卡 ”的监管制度 。每年定期对资产做盘点,及时核对三帐一卡的财务数据,查缺补漏,调查资产流失原因。对于管理中出现的资产流失责任人要严肃追究其法律责任。

2、完善医院固定资产会计核算,保障固定资产财务管理的真实性和有效性

首先,固定资产购入时的会计核算。按照最新医院会计管理制度对医院固定资产的定义,在资产管理中取消“专用基金”、“修购基金”、“固定基金”等科目的核算,保障医院会计核算真实化、规范化、标准化。还不会因为不科学的财务管理而影响了医院规模的扩大和发展。其次,固定资产折旧采用累计折旧会计处理,并增设“固定资产减值准备”科目。医院累计折旧可以借鉴企业资产折旧的管理办法,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工作量法、年限平均法、双倍余额递减法、年数综合法等等折旧办法。2011 最新的医院设备折旧管理为医院固定资产的折旧提供的折旧年限依据。如医用电子仪器为5 年,光学仪器及窥镜为6 年,口腔设备为6 年等。通过累计折旧和固定资产减值准备,可以有效提高财务报表的真实性。最后,增设“固定资产清理”会计科目。“固定资产清理”科目便于准确核算固定资产清理时发生的费用以及残值收入,避免了固定资产漏记的现象,有效的保障了资产的安全性。

3、定期医院固定资产信息共享

一方面,医院固定资产信息共享,能有助与对医院财务管理的监管。另一方面,通过医院固定资产信息共享,尤其是在医疗设备方面的信息共享,可以为医疗资源共享提供依据,还可以为医院管理提供有效的数据参考和市场分析,避免盲目购买医疗设备。最后, 引入计算机技术来管理固定资产,建立医疗体系固定资产信息平台。 医院内部实现信息化财务管理,真正实现资源共享,课室信息互通。医院管理者也能够对固定资产的分布、使用情况做全面的监管。

三、结束语

激烈的市场竞争,还有越来越规范的市场管理都要求我国的医疗体系具有高效的管理水平。做好医院固定资产管理,能有效提高固定资产的利用率,实现医院运营成本的有效控制。因此,加强医院固定资产管理对实现医疗体系改革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第3篇

1 我国当前民办高校固定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

1.1 民办高校固定资产管理制度不完善

近年来,我国教育事业飞速发展,各大高校招生规模在不断扩大,科研项目数量和建设规模不断增加,这些项目的发展促使高校不断增加固定资产比例,而固定资产管理制度已无法满足需要,造成了固定资产的资源流失。某些民办高校在固定资产配置时,没有一个完整长远的购置计划,许多资产出现了反复购买、搁置和报废等现象,造成了严重浪费。各部门之间缺乏沟通,造成有些部门采购时出现了与其他部门相同的设备,这就直接导致重复浪费。某些高校还缺少专业的设备管理人员,一些专业设备由于缺少维修保护而直接造成毁坏等损失。这些都是由于没有科学的、合理的、完善的管理制度造成的。

1.2民办高校固定资产管理人员的观念陈旧

民办高校的固定资产总额较大,固定资产数量和种类繁多,各部门的基层管理人员往往缺少固定资产管理经验、专业的管理训练,管理理念已经无法满足现代化固定资产管理工作的需要。这些工作人员一般都是比较传统的固定资产管理观念,认为采购是重中之重,而忽略了管理工作。当固定资产到位后,在使用、转移、损坏等环节都没能及时上报,造成固定资产管理与实际情况脱节,这种落后的管理观念亟待创新。

1.3 民办高校固定资产管理缺少信息化管理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信息网络的应用,民办高校固定资产管理越来越现代与便利。如何将固定资产信息化管理做到更加科学高效是我国高校固定资产管理的新课程。目前,我国的很多民办高校在固定资产管理方面使用信息化的程度还不高,一些管理人员对信息化管理的认识不高,在管理时将资金管理作为重点而忽视了实物管理,缺少建立完整的信息数据库,管理人员无法及时了解各项资产信息情况。

2 信息化条件下创新民办高校固定资产管理

新知识经济时代的带来,民办高校为解决固定资产管理工作的问题势必要采用高校固定资产网络信息化技术开展管理工作。高校固定资产管理工作可采用以下几点措施:

第一,固定资产的主要管理部门必须建立完善的固定资产管理制度,同时,加大对信息化管理的力度,全力支持推进固定资产信息化管理。固定资产管理人员要从思想上转变观念,充分认识到固定资产管理的重要性,培养民办高校固定资产节约意识,避免固定资产的浪费和资源流失。高校还需对固定资产进行定期的检查和审核,对相应的固定资产管理部门进行考核,将指标作为负责人政绩和业绩的重要参考。不同的资产管理部门之间要加强联系沟通,避免重复购买造成的不必要浪费。

第二,使用先进的信息化管理技术,对高校固定资产管理工作进行规范,将传统的人工管理方法与现代的信息化管理技术相结合,避免传统人工效率低、易出错等缺点。首先,民办高校可成立专业的固定资产信息化管理的技术部门,同时要建立信息化管理机构,明确各管理部门的职权所在,通过信息化技术处理建立一个科学的分级制度,对各级别部门进行专业培训,确保各部门成员对固定资产管理业务的熟练程度。其次,要根据高校自身的特点设计符合本校实际情况的固定资产管理系统,各部门管理人员需对管理系统操作内容完全掌握,对固定资产的采购从计划、验收、使用、维修等方面全面完成数据化操作,从而做到有效的信息化管理。最后,对固定资产的信息化管理工作要进行监督检查。一些经营类的固定资产,要在相关部门的监督下进行审核评估,同时要进行财务监督,周期性对固定资产存量进行清点,预防固定资产流失现象。

第三,加强管理人员素质培训,信息化的固定资产管理需要很强的专业知识辅助,因此,需定期安排相关人员进行专业知识培训,提高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管理队伍素质也是影响民办高校信息化固定资产管理的重要因素。

综上所述,随着新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我国民办高校固定资产管理工作急需转变,信息化管理对民办高校固定资产管理的改革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陈诗铨. 高校国有资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1).

[2]徐朝宏. 高校固定资产价值管理与实物管理探析,会计之友,2006(2).

第4篇

关键词 基层行政事业单位 固定资产 问题 对策

作为基层行政事业单位,要运用现代化管理工具去管理好固定资产,改变原传统的管理模式,采用计算机管理固定资产。将固定资产分类为:房屋及建筑;专用设备;通用设备;文物和陈列品;图书、档案;家具、用具、装具及动植物。同时,做好分类编号工作,并随时记录固定资产的变化情况,使之掌握固定资产增减变化。

固定资产管理作为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管理的内容之一,也是行政事业单位的重点工作。随着经济体制的进一步完善和现代国家治理的需要,行政事业单位需要进一步提高自身的管理水平,规范内部控制,保障单位业务稳健、高效地运行。

一、目前基层单位固定资产管理中存在的突出问题

从现有的基层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来看,虽已实施限额以上购进进行政府采购,公开招标,杜绝了在“购”上的一些漏洞,但在固定资产的使用效率、安全性仍存在一些问题。

一是“效率性”方面。基层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普遍存在“重购建轻管理”的现象,单位通过政府采购购买的固定资产,实际上使用效率并不高,存在超编配置现象。例如,单位购置的资产超过了使用人数,造成部分固定资产闲置,长期在库房积压,从而未体现固定资产的有用性。另外,部分资产利用率不高,单位只要购买一至二台即可,不需要一下购买四、五台。例如,文件装订机,每个单位只需购买一、二台集中使用,就可以满足使用,多余的只能造成闲置,甚至浪费。还有固定资产的使用维护、处置、出租出借以及调拨和报废等方面管理不规范,这些环节都极易造成固定资产的浪费和流失,使固定资产使用效率不高。

二是“安全性”方面。单位负责人、固定资产保管员、各部门的固定资产负责人管理意识淡薄,对固定资产的管理随意性较大,责任不明确,想买就买,想卖就卖,被挪用、贪污、盗窃、违规处置的风险偏高,使固定资产安全性能低下。并且,固定资产管理制度不能落实,长期不对固定资产进行摸底清查,对自己的“家底”糊里糊涂,造成固定资产账实不符。由于不能及时清查,部分固定资产被私人长期挪为他用,甚至出现丢失等现象,这样固定资产的“安全性”也难以得到保障。有些单位固定资产日常维护保养不够,造成固定资产的提前报废,责任划分不清,从而出现固定资产应用未用的现象。

二、解决固定资产使用效率性、安全性问题的对策

基层行政事业单位切实提高固定资产使用的效率性、安全性,首先要加强固定资产管理制度的宣传工作,坚持统一政策、统一领导、分级管理、责任到人、物尽其用的原则。要让单位负责人、固定资产保管员、各部门的固定资产负责人充分认识加强固定资产管理的重大意义,不断增强主人翁意识和责任感。同时,加强固定资产配置的科学性,进一步建立固定资产管理制度。

一是要制定固定资产的保管制度,做到专人管理,调配使用。作为基层的行政事业单位,一定要制定固定资产保管制度,严格按制度执行,不能视制度为一纸空文。单位固定资产统一由固定资产保管员进行管理,根据各部门需要统一调配使用。日常办公用品必须通过固定资产保管员领取或借用,一律不得私自挪用。各部门需调用或退回固定资产时,要严格办理固定资产相关手续,并在固定资产进、出登记本签字。凡借用固定资产者必须经主管领导批准后方可办理借用手续,并及时保证固定资产的收回。固定资产保管员对于库房保管的固定资产要及时清理,保持库房的整洁。

二是要建立并完善固定资产的清查制度,做到账实相符,程序完备。及时建立固定资产总账、明细台账等,各部门负责人负责固定资产的安全,要本着对固定资产细、实、严的原则,建立完善固定资产清查制度。固定资产保管员、财务人员每年要对单位固定资产进行一次全面清查,保证固定资产账账相符、账实相符。在清查中,如果有盘盈或盘亏资产,调查原因,确认固定资产为盘盈资产后,按规定程序及时入账,如经笔者单位清查,发现有部分捐赠的资产未及时入账28900元,其中,家具用具类5900元,电子计算机及设备23000元。发现因非正常原因造成固定资产报废的资产10620元,及时向国有资产部门上报,并追查其有关责任人,作出必要的赔偿,尽量把固定资产的损失减少到最低程度。清查中,笔者单位符合固定资产报损的共计94167.69元,因固定资产因使用年限长、确定已不能正常使用的,已按规定做好固定资产的报损工作。

三是要有合理配置固定资产机制,做到摸清家底,及时配置。根据全面清查工作,及时掌握固定资产的使用年限、使用状况、配置情况,这样才能确保固定资产使用的效率性、安全性。对于确需报损的固定资产,固定资产报损表由单位负责人签字后,及时上报国有资产管理部门,经批准后方可处置,绝不能未经批准擅自变卖或废弃。只有通过固定资产的清查,才能全面掌握单位固定资产的情况,使固定资产能够进行合理配置。各部门需购置固定资产的,必须提前申请,办公室作出统计,在单位会议通过后,列入下年预算,并报经国有资产管理部门批复后,再报政府采购部门,由政府采购办统一采购。

四是建立固定资产管理绩效评价制度,做到奖惩分明,适当激励。基层行政事业单位需要通过建立相应的固定资产管理绩效评价制度,确保固定资产的使用效率性、安全性。对于存在固定资产配置不合理、固定资产损失浪费、使用效率低下等问题的单位,要进行一定的惩罚。例如,通报批评、取消年终优秀评定、追究其基层行政事业单位负责人责任等。对固定资产管理好的单位应给予通报表扬,并在固定资产配置中优先考虑。国有资产管理部门还要定期或不定期地检查基层单位,通过对基层行政事业单位建立的资产管理制度实施盘点情况的检查,发现并解决存在的问题,帮助和指导基层行政事业单位管理好固定资产,创造最大的社会效益。

总之,建立、执行好固定资产管理的相关制度,是管理好固定资产的保障。实践证明,只有用制度管物,用制度加强管理人员的责任心,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管理效果。基层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工作,对固定资产的管理者提出了更高要求。作为固定资产的使用和管理者,各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负责人员要不断学习业务,提高自身素质。在认清固定资产管理的重要性、科学性的前提下,通过固定资产管理的相关制度,将固定资产的使用效率性、安全性落实到具体的人。做到责任明确,层层分解,使单位全体人员都有责任,共同为规范和加强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维护固定资产安全完整,提高固定资产使用效率作出贡献。

(作者单位为奎屯市房地产管理事业局)

参考文献

第5篇

摘 要 社会的不断进步带动了经济的高速发展,经济的高速发展带动了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使人们认识到了进行资产管理的重要性,企业同样如此,在企业中,固定资产管理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焦点,现在很多企业固定资产管理工作都或多或少存在着种种问题,下面笔者就对企业固定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根据企业固定资产管理存在的那些问题进行思考,总结出一些解决企业固定资产管理问题的建议,分析企业固定资产管理优化对策。

关键词 企业 固定资产管理 问题 优化对策 分析

一、企业固定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

近些年来,企业管理工作已经成为了企业提升自身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内容,任何一个企业,想要在优胜劣汰的市场竞争机制中不被淘汰,拥有自己的一席之地,都应该加强企业自身的管理,必须对企业自身现在所使用的管理模式、管理理念以及管理方法进行思考,找出现行管理方法的不足之处。在企业日常管理中,企业固定资产管理是企业管理工作的重中之重,下面,笔者就对企业固定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

(一)企业固定资产管理存在问题之企业固定资产利用不充分

近些年来,企业的固定资产购置有所增多,在一些企业中,有些设备还没有到使用最终期限,甚至没有产生任何问题,企业固定资产管理工作人员就会对固定资产进行更换,这种行为或许是为了符合自己部门的利益又或许是为了符合上级领导的意思。不管目的是怎样的,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就在于企业各个部门之间各自为政,没有联系,从而造成该企业固定资产购置重复,并且大大降低了一些固定资产的使用效益。企业固定资产不能被充分利用还有企业的财政部门这一原因,作为企业的财政部门并没有很好的起到其自身的作用,财务部门在平时工作中只注重企业的经费预算,对于部门之间的集中管理、资源共享、调剂余缺以及物尽其用等等方面并没有进行全面的考虑,最终导致企业产生严重的重复购置和无计划购置现象。

(二)企业固定资产管理存在问题之不能将责任明确落实

在企业中,关于固定资产管理工作这一块的责任落实并不是很明确,企业并没有具体规定谁去负责这一块的管理,造成了企业部门内工作人员相互推脱这一现象,企业固定资产管理这方面责任落实不明确,在企业固定资产管理出现问题时没有人负责。在企业进行固定资产管理工作时,不能建立良好的固定资产管理机制,引起这一问题的原因在于企业管理人员对固定资产管理的重视程度不够,在很多企业中,并没有对自身固定资产管理进行专职人员、专门机构以及专门部门的设置,行政单位面对固定资产管理工作不够重视,只是找办公室工作人员或者其他人员来管理,而固定资产管理工作只是他们的兼职工作,固定资产管理人员自然不会对固定资产管理工作上心。

(三)企业固定资产管理中资产购置存在着漏洞

企业在进行固定资产管理时,并没有对资产购置进行严格的管理,这就使企业固定资产管理的资产购置或多或少的存在着漏洞,这一现象着重体现在企业的财政性资金使用问题上,企业固定资产管理中的采购限额标准和采购目录存在着一些漏洞。在进行企业固定资产管理时,对于谈判小组的选择、标书撰写等方面不是很规范,而且人情采购、暗箱操作、重复购置、私下交易、攀比采购以及盲目采购等等现象严重,这些现象的存在是企业固定资产管理采购成本增加、企业固定资产购置违规等问题的主要原因,这也给社会带来了不良影响。

二、企业固定资产管理优化对策分析

以上,笔者从企业固定资产管理存在问题之企业固定资产利用不充分、企业固定资产管理存在问题之不能将责任明确落实以及企业固定资产管理中资产购置存在着漏洞这三个方面分析了企业固定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面对上述问题,笔者进行了分析和思考,下面笔者就针对上述企业固定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提出一些企业固定资产管理的建议和优化对策。

(一)企业固定资产管理优化对策之加强企业固定资产管理,建立固定资产管理制度

企业固定资产管理之所以存在着种种问题,没有建立管理制度是主要原因之一,这就要求企业建立固定资产管理制度,这里所指的固定资产管理制度必须是公平、公正、公开管理制度,本着规范、系统、透明的原则进行固定资产管理制度的建立。固定资产管理制度的建立能够在最大程度上使企业领导对固定资产管理进行重视。制定企业的固定资产管理责任问责制度并加以实施,在固定资产采购方面,设置专业的人员,在企业固定资产采购方面熟悉情况,并把责任分配下去,企业固定资产管理的每一个环节都要严密控制,防止不必要问题的出现。如果出现了问题,就应该根据责任问责制度,哪一个环节出现问题就找这一个环节的负责人,这样在解决问题时也能节约大量的时间。

(二)企业固定资产管理优化对策之加强企业固定资产管理工作人员的思想教育

企业的固定资产管理是一个比较具有系统性的工作,企业资产庞大是企业固定资产管理工作系统性的重要原因,而这样庞大的企业固定资产体系管理仅仅靠财务部门和资产部门管理是远远不够的,这就需要对企业实行全过程管理和全员管理,只有这样才能够管理好企业固定资产,从而是企业固定资产发挥其应有的效益。

加强企业固定资产管理人员的思想教育能够最大限度的提高企业固定资产管理工作人员的自觉性,并且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企业领导者的重视程度,好的企业发展离不开自身高素质、高思想、高道德水平的员工,这就要求在进行企业固定资产管理实行三级管理制度,确切的说应该是三级管理责任制,三级管理责任制指的是将企业固定资产管理分为使用部门责任人、分管领导责任人以及全面责任人这三级,全面责任人主要是指企业的主要领导,而使用部门责任人就是企业固定资产管理的直接责任人,对这些责任人进行必要的思想教育,明确他们的主要职责和管理范围,并且对他们实行定期的责任履行情况考核。

(三)企业固定资产管理优化对策之加强企业固定资产管理监督和执法力度

加强企业固定资产管理就必须要加强企业固定资产管理监督和执法力度,对于企业固定资产管理监督和执法力度的加强,能够及时的将企业固定资产管理存在的种种问题扼杀在摇篮里,进行企业固定资产管理的监督和执法工作是经济监督部门和国有资产管理部门的职能,这就要求经济监督管理部门和国有资产管理部门将企业的固定资产保值增值以及真实完整作为工作监督的重点。加强企业固定资产管理还要做到建立健全企业固定资产管理内控制度,在企业进行固定资产的采购以及出入库工作时,应该安排不同的人来工作,并且安排不同的人来承担责任,避免一人担任多个职位情况的出现,对于企业固定资产管理要进行不定期或者定期的检查工作,对于那些报废、盘亏、损毁以及盘盈的固定资产要明确其原因,视情况的不同做不同的处理。

三、结语

任何一个企业想要更好的履行其自身的职能,就要对自身的固定资产进行很好的管理,身为企业固定资产管理者,必须明确自己身上的责任,进行固定资产管理的研究,树立企业资产管理和资金管理同等重要的观念,本文中,笔者从企业固定资产管理责任落实不明确、企业固定资产不能充分利用以及企业固定资产管理中资产购置有漏洞这三个方面对企业固定资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问题的提出就要有解决的措施,接着笔者从加强企业固定资产管理工作人员的思想教育、加强企业固定资产管理,建立固定资产管理制度以及加强企业固定资产管理监督和执法力度这三个方面提出了企业固定资产管理建议。

参考文献:

[1]刘明辉,陈旭强.SAP系统在浙江电力固定资产管理方面的应用.电力信息化.2010(11).

[2]房绍业.提高国有企业财务管理水平的若干思考.海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6(04).

[3]王宏江.周红.试谈新形势下高校如何充分发挥固定资产效力――鲁东大学加强固定资产管理的做法和体会.中国农业会计.2008(08).

[4]白福义,罗晓玲.条码技术在固定资产管理中的应用研究――海洋仪器设备条码管理解决方案.海洋技术.2007(2).

[5]贾高峰.新形势下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浅析.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09(11).

[6]张谋贵,汪菁华,王恩奉.行政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7(3).

第6篇

关键词:高校;固定资产管理;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F616.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3)07-00-02

高校固定资产是指由高校占有或使用的能以货币形式计量的所有权归国家的有形资产。高校固定资产是高校国有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校开展教学、科研等各项任务的物质基础和重要保障。

本文采用文献调查方法和实地考察方法,从高校固定资产管理现状出发,通过文献分析和实地考察,深入探讨了高校固定资产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解决问题的相关对策。

一、研究背景与意义

1.研究背景

随着高校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高校固定资产的规模必然不断膨胀,管理的难度也不断加大。由于管理的不规范,造成了高校固定资产大量的闲置和浪费,管理和使用严重脱节,账务和实物也严重不相符,并且有愈演愈烈的趋势。这些问题引起了国家的高度重视,2006年,财政部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令第36号文件《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暂行办法》,该暂行办法的出台是为了规范和加强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合理配置和有效利用国有资产。

根据财政部《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要求,各高校纷纷成立了专门的归口管理部门,如实验室与设备管理处、国有资产管理处、房产管理处、实验室设备与资产管理处等。同时各高校也加强了固定资产管理的规章制度建设,如国有资产管理暂行办法、公房管理办法、土地管理办法和资产处置管理办法等,并制定了操作性强的实施细则,使管理工作有章可循、便于具体操作。此外,各高校还配备了专业的固定资产管理人员,对高校固定资产实施有效地监管,大大的规范了高校固定资产管理工作。

经过文献调查发现,关于高校国有资产管理方面的文章和学位论文比较少,对高校固定资产管理方面的研究更是比较薄弱,特别是如何解决高校固定资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如何加强高校固定资产管理,都需要深入的分析与探讨。

2.研究意义

(1)高校固定资产管理是实现高校固定资产合理、有效配置的手段和途径,研究高校固定资产管理,能够促使高校固定资产发挥最高的效能,实现高校固定资产的保值增值。

(2)高校固定资产管理是保证高校教学、科研工作顺利开展的软环境。提高高校固定资产管理水平,有助于提升高校教学、科研水平,促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蓬勃发展。

二、高校固定资产管理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1.制度保障方面

近年来,高校固定资产管理工作引起了国家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先后制定了一系列的办法以及规章制度,本文对1990年以来有关部门颁布的办法以及规章制度进行了梳理,详见表1:

从表1可以看出,国家相关部门出台了一系列与高校固定资产管理相关的办法以及规章制度,在一定程度上规范了高校固定资产管理工作,但与高校固定资产管理相关的内容分散到各个法规之中,缺乏专门针对高校固定资产管理的办法以及规章制度,并且已经出台的办法以及规章制度可操作性低,不能够很好地规范高校固定资产管理工作。

表1 1990年以来涉及高校固定资产管理方面的办法及规章制度汇总表

2.机构设置方面

通过对部分高校的实地考察,本文对固定资产管理部门及其科室职能进行了归纳,大致分为以下三类:(1)没有专门的国有资产管理部门,相关业务由设备管理部门与房产管理部门分担。(2)设置专门的国有资产管理部门,但与设备管理部门职能有交叉。(3)设置专门的国有资产管理部门,一般下设综合办公室、资产管理办公室、公房管理办公室、招标管理办公室等。

通过对实地考察工作的梳理,我们可以看出,高校固定资产管理工作普遍存在多部门、分散管理的弊端,缺乏统一的领导和协调部门,并且各部门之间职责不清、权限不明、管理混乱,甚至在管理过程中出现了权力越位、错位的现象。

3.人员配置方面

高校固定资产管理需要专门化的人才,并且需要具备相应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高校固定资产管理工作需要两类人员:一般管理人员和专业技术人员。

一般管理人员需要具备相应的管理知识,负责固定资产的日常管理工作以及整个管理流程的监管。专业技术人员的知识结构涉及经济、基本建设、财务、计算机技术、统计等专业。

根据我们对几所高校的实地考察,发现大部分高校固定资产管理部门并没有重视一般管理人员和几类专业技术人员的合理配置。有些高校的固定资产管理部门只配置了一般的管理人员,没有配置专业技术人员或者配置比例不当。

4.系统建设方面

通过考察得知,很多高校已经改变了传统的手工记账或者单一的Excel表格的管理方式,逐步过渡到利用信息系统对固定资产进行管理,建立了高校固定资产管理系统。但是个别高校还没有建立固定资产管理系统,或者已建立高校固定资产管理系统但系统功能还不够完善。总之,大部分高校并没有建立一套完整的、功能强大的固定资产管理系统。

三、加强高校固定资产管理的对策

1.完善制度

根据表1的统计,国家以及相关部门出台的有关高校固定资产管理方面的办法以及规章制度不能满足固定资产管理的要求,并且只具有宏观上的指导意义,没有深入到固定资产管理的方方面面,缺少具体的、操作性强的办法和规章制度,尤其缺少专门针对高校固定资产管理的办法以及规章制度。所以国家以及相关部门应制定专门针对高校固定资产管理的、详细的、切实可行的办法以及规章制度来规范高校固定资产的管理。同时,各高校也要根据自身情况,制定切实可行的、适合本高校的固定资产管理的办法、规章制度以及实施细则。

2.健全机制

高校固定资产的管理应遵循“统一领导、分级管理”的原则,设置一个固定资产归口管理部门以及几个相关的固定资产管理部门。固定资产归口管理部门要充分发挥其管控优势,对全校固定资产进行宏观管理以及对其他固定资产管理部门的管理进行规范和监督。其他各资产管理相关部门要各司其职,对职能范围内的固定资产进行直接的管理和调配。“统一领导、分级管理”能充分发挥归口管理部门的管控优势,其他各相关部门齐抓共管、各司其职、通力合作,防止多部门分散管理、权限不明的情况出现。

高校固定资产管理部门还要健全责任机制以及制定处罚办法,把责任具体落实到每个部门、每个管理人员身上并严格执行。责任机制以及处罚办法的制定能很好的约束高校固定资产管理的各相关部门以及管理人员,使管理工作有章可循、有纪可依。

3.注重人员培训

固定资产管理人员知识结构的合理配置有利于高校固定资产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在允许的条件下,资产管理部门要尽可能对资产管理人员进行合理配置,实现专人专管。但是由于固定资产管理部门的人数限制以及其他一些原因,可能无法实现一般管理人员以及各类专业技术人员的合理配置,那么固定资产管理部门应注重资产管理人员的学习培训,让管理人员尽可能地掌握与固定资产管理工作相关的经济、统计、计算机技术、财务等方面的知识,提高资产管理人员的综合文化素质和业务素质。同时也要提高管理人员的参与意识与责任意识,使资产管理人员对固定资产管理工作有全新的认识,在思想上不再受传统管理观念的束缚。

4.加强信息化建设

高校固定资产管理信息化建设应遵循系统化、规范化原则。系统化是指建立一套基于全校的固定资产管理系统,对高校固定资产的计划、采购、入账以及报废等一系列环节实施动态管理。规范化是指对固定资产管理流程进行设计,规范高校固定资产管理工作,使管理人员有章可循。

高校固定资产管理信息化建设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基础数据库建设。基础数据库是固定资产管理系统的核心,只有基础数据库完整、准确、安全,才能有效地实现对固定资产的管理。

(2)固定资产管理系统开发。固定资产管理系统应该能够实现对固定资产基础数据的有效管理,能够与相关固定资产管理部门的数据实现集成与融合,并应具备强大的查询、统计、汇总和分析功能,能针对上级部门的需要生成符合要求的报表。

(3)固定资产管理系统维护与扩展。固定资产管理系统应具备可维护性以及可扩展性,以适应固定资产管理工作的进一步开展,实现管理工作与时俱进、系统维护与管理需求同步。

高校固定资产是高校教学、科研工作顺利进行的物质保障,也是衡量高校办学水平和规模的重要指标。做好高校固定资产管理工作是一项长期的任务,需要不断的研究与探索。同时,需要调动相关人员的积极性,共同努力来实现高校固定资产的合理配置、动态管理以及保值增值,为高校教学、科研工作保驾护航。

参考文献:

[1]梁进.试析高校国有资产管理与监督[J].山西农业大学学报,2006(1).

[2]陈诗铨.高校国有资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福州大学学报,2007(1).

[3]陈蜀琳.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存在问题与对策[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2(5).

[4]罗超.高校国有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分析[J].内江师范学院学报,2012(9).

第7篇

【关键词】高校;固定资产;管理

一、高校固定资产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与成因

(1)管理意识淡薄。长期以来,高校中普遍重视现金和存款的管控,却疏于现金交换成实物的管理,思想认识不到位,没有意识到加强固定资产管理实际上是重视资金使用效益的延续,致使固定资产管理失之以软、失之以宽。另外,高校领导常常关注教学、科研和行政事务管理,却忽视了高校固定资产管理工作,致使资源浪费、公物私用现象层出不穷,从而造成高校重钱轻物、重购建轻管理等问题普遍存在。(2)管理方法滞后。在管理体制上,固定资产管理制度不健全,缺乏必要的投资效益评估机制和监督机制。固定资产管理制度在许多高校已形成文字并装订成册,但在实际执行中容易出现有章不循、违章不究、执行不力等不良现象,导致管理制度形成表面文章,制度流于形式,失去了规范约束的本质作用。在资产的购置、验收、领用、报废环节,处理程序不合法,处置方式不规范,管理手段比较陈旧、滞后,长期以来缺乏更新创新。(3)管理机构分散。许多高校的固定资产管理,只有财务部门进行资产的价值核算,没有配备资产管理的专职人员,没有专门设立相应的固定资产管理机构。单从表面上看,固定资产分门别类分散到各相关使用部门,各职能部门都在具体行使管理职责,分工负责极其明确。但在实务中部门间缺乏协调配合,资产缺乏统一领导、统一监管,致使有效的监督检查和整体控制机制在整个固定资产的管理过程中严重匮乏。(4)资产使用效益低下。许多高校在固定资产预算配备时,没有一套科学的、有效的审核机制,各部门争设备、争投资,造成重复购置后果。

二、进一步加强和改进管理的对策及措施

(1)增强固定资产管理意识。高校全体教职工应加强学习固定资产管理政策、法规,各管理层和职能部门应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彻底转变“重钱轻物”、“重购置轻管理”的错误观念,领导者、管理者、使用者只有增强固定资产管理意识,才能发挥资产的最大效益,使其保值增值。(2)明确固定资产管理责任。高校应将固定资产管理纳入常规工作计划,在统一领导,分层管理的原则下,将责任落实到具体部门和相关个人,明确具体责任人的责任范围和职责任务。(3)建立固定资产预算制度。建议将资产管理纳入部门预算的重要内容,研究制定科学合理的资产预算制度。在对现有固定资产存量、运营状况、管理现状以及履行公共职能情况等进行深入调查分析的基础上,认真研究制定各部门资产购置、配置、处置实施方案和工作计划。注意争取支持配合,将国有资产管理内容全部纳入部门预算,加强资产配置管理与预算编制工作的联系、沟通、协调,努力实现资产处置与预算执行相统一、资产报告分析与预算报告分析相对应的目标要求。(4)创新固定资产管理模式。增强现代信息科技技术应用的自觉性和主动性,不断加大经费投入,着力推进高校固定资产信息化管理系统的开发与研究。健全完善固定资产网络管理平台,充分利用政府招标采购网、高校校园网等网络平台大力推进高校固定资产网络化管理建设。健全完善行之有效的固定资产管理制度,明确管理责任,细化目标任务,促使各级相关管理部门随时了解固定资产使用、运营和管理情况。不断提高资产使用效益和利用率,最大限度地发挥高校资产最大效益。(5)强化固定资产监督检查。高校应根据实际工作需要,设立专门的固定资产管理机构,配备专职人员以及工作力量,具体负责对高校固定资产工作的指导、管理、协调和监督。逐步建立完善财务与资产管理一体化制度,统筹考虑资产购置、验收、使用、清查、报废等各个环节的众多要素。加强对固定资产管理的目标任务进展情况、具体措施的落实情况以及效益效率情况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的督促检查,及时发现问题,认真加以解决。有计划有步骤地对固定资产管理的有关情况进行综合考评,研究分析问题,提出改进的对策和措施。

参考文献

[1]左佳旭.高校固定资产管理问题及对策分析[J].财会通讯.2012(5):69~70

[2]卢喜花.高校固定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建议[J].商业文化(下半月).2012(3):101~102

[3]李定旺.高校融资的可持续发展[J].企业导报.2010(12)

第8篇

【关键词】医院会计制度 固定资产 资产管理

当前医院会计制定对固定资产相关规定的改动极大:重新定义固定资产,提高固定资产价值认定标准;重新分类固定资产,将固定资产分为四大类;增设“累计折旧”科目,要求对固定资产进行折旧;增设“固定资产清理”科目,改变固定资产清理流程等。这些规定的改变,充分体现了当前制度对于固定资产管理的高要求,使固定资产管理问题得到重视。

一、医院固定资产管理的重要性

固定资产价值高且占医院总资产比重大,医院向病人提供医疗服务、进行科研项目、教学项目等都要以固定资产为基础。站在医院的角度,科学的固定资产管理,可以确保医院资金使用的正确性,减少盲目购置、重复购置,还可以提高固定资产的利用率,降低医院运作成本,有效保障医院正常运作,是医院稳定发展的基础。站在国家的角度,由于医院固定资产有一部分是使用财政补助、科教项目资金购入的,正确的固定资产管理,可以监督补助资金的使用情况,防止资产流失,保证国家医疗事业健康发展。而站在病人的角度,医院有效的固定资产管理,可以防止他们的利益受到损害,避免如因为医院超龄使用的固定资产而引发的医患纠纷问题等。由此可见,固定资产管理的重要性体现在多方面,对于相关利益者都至关重要。

二、当前医院会计制度下固定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医院固定资产内部管理制度不完善

与固定资产管理相关的部门大致可分为三类:固定资产的使用部门、管理部门以及财务部门。从固定资产的购入开始,由使用部门提出申请,管理部门负责采购,财务部门负责入账,看似各部门各司其职、简单明了,但往往实际工作中仍存在如申请未经过严格审核及详细评估、采购及入库手续不齐全、资产未能及时入账甚至不入账等问题。在固定资产使用期间,看似使用部门与管理部门都在进行管理,但实际上管理不清、职责不明,固定资产后续维护、维修、保养工作不到位,固定资产调拨随意,期末甚至无人进行盘点,导致账与账、账与卡片、账与实物之间不相符合。固定资产最终的报废也存在问题,超龄使用设备不进行报废,已申请报废的不收回实物,已收回实物进行报废处置捐赠或变卖的不通知账务处理等。三类部门各自为政,各个环节都会存在问题。

(二)固定资产相关人员缺乏认识,不具备相关业务知识

作为与固定资产相关的会计人员,对于当前医院会计制度中有关固定资产的相关规定必须熟悉掌握并严格执行,但实际工作中仍出现因为对相关规定的不了解导致不能正确进行账务处理的现象,甚至出现账外资产的可能,使医院财务报表上的固定资产项目与实际不符,加大了日后对固定资产监管难度的同时,也会影响医院管理层的正确决策。

固定资产使用人员与管理人员原本就有很大一部分并非会计出身,不具备固定资产的相关业务知识,对于固定资产管理的重视也不够,对固定资产调拨随意、报废随意,从而产生固定资产管理混乱的现象。

三、加强医院固定资产管理的相关措施

(一)制定完善的固定资产管理制度,加强信息化建设

从固定资产的购入开始,以医院的实际情况为基础,建立与医院相契合的固定资产管理制度,完善申请审批评估流程、完善采购入库入账流程、完善维护维修保养流程、完善调拨报废处置流程,打破各部门各自为政的局面,使用部门、管理部门、财务部门协同合作,明确责任、责任到人,更为有效地对固定资产进行管理。

实际上,这一系列的固定资产管理流程都可以通过加强医院的信息化建设而更好地实现。现在,每一家医院都有属于自己的信息管理系统,如果能够将固定资产管理各流程嵌入系统中,不仅能够使各部门在同一平台上对固定资产事项进行操作,大大减少信息传递时间,提高各部门工作效率,还能及时反映固定资产变动情况,避免重复购置,便于固定资产监管工作。

(二)提高固定资产相关人员的专业素养,加强人员培训工作

固定资产管理仅有完善的制度,没有高素养的人员去实行也是不能进行有效管理的。可以说,固定资产相关人员的综合素养是固定资产的关键,医院应该加强固定资产相关人员的队伍建设,提高相关人员的专业素养,加强人员培训工作。对会计人员进行继续教育培训,及时掌握最新制度规定,对使用人员和管理人员进行固定资产相关知识普及。

如果在加强培训工作的同时,能够结合医院实际情况,制定合理的激励制度,就能充分调动固定资产相关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使其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能够不断完善自身管理能力,为医院固定资产管理的创新提供更多可行性意见。

当前医院会计制度对医院固定资产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这些新的要求不仅是为了医院固定资产管理的清晰,也是为了有效保障医院医疗活动的顺利开展,更是为了我刚医疗卫生事业的健康发展,希望医院能够借助当前制度的相关新规定,解决固定资产管理中所存在的问题,增强固定资产的综合管理能力。

参考文献:

[1]江渝.当前医院财务会计制度下医院固定资产的管理与核算[J].现代经济信息,2015,(02).

[2]潘玉苹,杨恒刚,亢彤宇.浅谈新医院会计制度下固定资产的核算管理[J].商业会计,2014,(06).

[3]吴云生.新会计制度下医院固定资产管理存在问题及对策[J].经贸实践,2015,(09).

第9篇

[关键词] 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资产管理

doi : 10 . 3969 / j . issn . 1673 - 0194 . 2012 . 11. 009

[中图分类号]F810.6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 - 0194(2012)11- 0017- 02

1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的必要性及重要性分析

结合实际来看,加强对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的有效管理,对于全面发挥各项固定资产的基本效能,保证我国行政任务以及事业规划得以有效完成和实现,使国有资产的安全性和完整性在使用的过程中得到切实保护等,都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可以说,在我国现代化发展进程中,加强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既必要、又重要。

首先,我国针对财政性支出而实施的监管及效益评价是新的历史条件下财政部门的重要工作内容,该评价工作主要是针对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的管理与监管对象,因此,加强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是我国财政支出绩效评价体系构建的客观性需求。

其次,当前我国部分行政事业单位对于固定资产的管理存在“重购置、轻管理”的问题,片面认为固定资产是国家资产,只要自己没占用,是否损坏、是否丢失都与自己无关,基于这种管理观念的影响,加强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成为我国进一步转变固定资产管理观念的基本要求。

另外,在现有的经济环境中,固定资产管理水平的提升可以强化对资产预算、采购、处置及使用等环节的检查与监督,使固定资产的使用与管理更科学、更规范,进而在优化资源配置的基础上提升固定资产等资源的使用效率。因此,加强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成为我国提升相关资源使用效率的根本需要。

可以说,在当前的经济形势下,加强固定资产管理不仅是规范我国行政事业单位管理工作的基本要求,同时也是我国经济发展和资源合理配置的根本要求。而立足于实践来看,目前我国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工作中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

2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工作中存在的不足

结合目前我国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工作的开展实践来看,近几年,我国多数行政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管理工作都在不断的调整中趋于规范,但部分单位的固定资产管理工作依然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影响了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的整体水平。具体来看,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的不足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思想观念方面。由于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的购置资金多来源于财政拨款,因此单位对固定资产管理不够重视,盲目预算、盲目购置、铺张浪费等问题普遍存在。

第二,管理制度方面。我国行政事业单位在固定资产管理方面的制度体系并不完善,部分单位内部并没有制定固定资产管理制度,部分单位制定了相关的管理制度,但这些制度往往相对陈旧,无法与当前的固定资产管理工作相适应,不能发挥其应有的效力。

第三,人员配置方面。尽管多数行政事业单位都针对固定资产管理工作的需求设置了相应的管理部门和管理人员,但基于部门间协调性不足,管理人员的管理职责往往无法得到有效明确和落实。

第四,资产审批方面。我国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的购置审批程序并不规范,经费及购置审批尽管采用多层审批的方式,但基本都是将程序复杂化而已,审批的真正目的并没有得到有效体现。

第五,资产管理方面。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中缺乏规范性的程序与处置方式,固定资产的配置、调拨及报废等管理环节都没有与之配套的管理方法与监督手段,固定资产随意处置的问题普遍存在。

第六,财务管理方面。会计人员对于固定资产核算的不规范,造成事业单位的会计信息不真实,单位固定资产的全貌无法通过会计信息进行直接的体现。由于财务管理不到位、财务监管缺失,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中有物无账、有账无物的现象极为常见。3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的优化与完善

要转变我国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的现状,在实践中对其固定资产管理工作进行进一步的优化与完善,建议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相应的调整和改善。

(1)树立固定资产管理的正确观念。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的优化与完善首先应该从思想观念上进行转变,加强单位内部每一名职工对固定资产管理的正确认识,明确固定资产管理的基本内容和主要分类。使单位职工可以从思想观念上重视对固定资产的有效管理,避免盲目预算、盲目购置和铺张浪费问题的发生,使固定资产的规模化增长与效益提升可以实现有效的统一,进而为单位固定资产的规范化管理奠定坚实的思想基础。

(2)完善固定资产管理监督体系。在中央的统一领导之下,各级政府部门对于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的管理应该实行分级所有权管理、分级行政管理以及分工监督,各级单位需要根据自身固定资产管理的实际状况,对管理的目的、手段,固定资产的购置、使用、入账、管理、转让及报废等整个过程进行系统性的监督。保证在有效的监督体系和监督机制下,通过财政部门的核心监督作用以及事业单位内部的定期审核和临时抽查等手段,来保证单位固定资产的完整性和真实性。

(3)进一步推进固定资产管理制度的完善。制度体系的构建是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的基本依据。所以在转变思想、完善监督体系的基础上,行政事业单位必须进一步完善固定资产管理制度。将固定资产入账处理、固定资产增减、部门采购、日常使用以及固定资产折旧等内容纳入到管理制度当中,进行具体严格的规范,使固定资产管理行为有据可依,更规范、更科学。

(4)明确固定资产管理部门的职责与分工。首先需要强化固定资产管理部门的基本责任意识,对固定资产管理部门和管理人员进行细致且明确的分工,由专人负责固定资产的增减、协调及审查监督等工作,在行政事业单位内部形成系统的科学的固定资产管理模式,避免在固定资产管理过程中出现管理的盲点。

(5)规范固定资产的会计及财务处理行为。从财务处理的角度来看,行政事业单位需要及时地将固定资产进行入账处理,对于单位内部增加的固定资产单据进行系统性的审核,确保所报增单中的信息与资产购置的原始发票和实物可以一一对应。与此同时,对于固定资产的核算工作也必须进行相应的规范,利用分类核算的方式,定期组织对固定资产的清查,以便于配合单位相关部门完成对固定资产的有效监督和管理。

总之,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对于我国行政事业单位以及我国国民经济的整体发展都有着一定的影响作用。基于目前我国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工作的基本现状,我们必须在严格遵循规范化、人性化和科学化的基本原则下,从思想意识、管理制度、职责分工和监督管理等不同的角度,对固定资产管理工作进行进一步的优化,切实提升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的整体水平和质量。

主要参考文献

[1]侯秀荣.浅析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及措施[J].现代企业教育,2011(24).

[2]孙方凯.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存在问题和应对措施[J].青春岁月,2012(2).

第10篇

【关键词】企业 固定资产 资产管理 问题

一、我国企业固定资产管理概述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的日益加快,市场经济体制的覆盖面也日益扩大,企业运营成本日渐高昂,我国的企业固定资产管理工作随之得到了充分的开展。尤其是在竞争压力逐渐增大的环境下,企业对市场经济体制的依赖度也变得愈来愈高,企业固定资产管理工作的开展已经成为企业稳固自身市场竞争力、提高经营管理效益的主要途径。作为企业资产管理工作的支撑主体,企业固定资产管理工作的有效开展充分凸显了企业资产管理成效,是将企业资产管理工作落到实处的重要保障。而且随着我国固定资产管理体系的完善和技术的逐步成熟,也使固定资产管理工作本身得到了全面的革新。本文将通过分析当前企业固定资产管理存在的一些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对策建议,以期对提高我国企业资产管理水平有所裨益。

二、当前企业固定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固定资产管理制度不健全

就我国目前状况而言,大部分的固定资产管理人员在制定固定资产管理制度的过程中,往往未能遵循严谨的原则。制度制定者在没有结合市场情况以及企业实际运营的状况下,仅仅按照相关的法律法规就可以对固定资产管理制度进行制定,最终导致所制定的管理办法或制度对实际工作缺乏指导性和约束力,甚至给固定资产管理后续工作带来了不必要的麻烦,无法满足固定资产的日常管理需求。

(二)固定资产的使用效率不高

一些企业在购置固定资产时,欠缺合理的计划和长远的考虑,盲目地追求一些高科技、高性能或功能比较完善的产品,而没有结合企业的发展需求,也未考虑要购置的固定资产是否是必需品。这就使得部分已购固定资产闲置,或者新购置的固定资产由于不符合企业发展需求,而长期无法真正在生产和管理中投入使用。无论是哪一种情况,都使得固定资产的使用效率大幅度下降,造成严重的资源浪费。

(三)固定资产审核机制不健全,没有做到定期核查

一般企业都设有内部审计部门,通过对固定资产的有效监督检查,可以完善固定资产管理政策或者执行政策的程序,促使企业整体经营管理目标的实现。但实际工作中,大多企业对固定资产管理的内部审计认识不够,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其主要表现为:内部审计机构的独立性不强,且依法对固定资产审计的执行力度不够,没有做到定期核查,审计人员配置不到位,使得固定资产审计监督效果难以保证。

(四)固定资产管理人员综合素质有待提高

固定资产管理工作的信息化、智能化等已经成为了一种必然趋势。这给固定资产管理的信息化建设提供了良好的平台,但同时也给固定资产管理人员带来了巨大的技术操作压力,而目前固定资产管理相关人员的综合素质尚不能满足这一要求。他们对固定资产管理工作的认识不够正确,甚至错误地将其理解为日常的保管工作,对管理的程序、方法等依旧停留在较浅的层面上,更不用说对固定资产管理系统和软件的操作。

三、完善企业固定资产管理的措施

(一)转变企业经营管理者的思想观念

大多数企业管理者只关注如何利用企业的固定资产来为企业带来更多的经济效益,而忽视固定资产管理工作。因此,要改变这种对待固定资产管理敷衍了事的工作态度,以及淡薄的固定资产管理意识。只有这样才能使企业的发展道路越来越宽,发展速度越来越快,促使企业固定资产日常管理运营工作的有序开展。要完善企业固定资产管理工作,就必须先转变其管理者的思想观念,使其充分认识到固定资产管理的重要性,进而提高固定资产管理的工作效率。

(二)要完善固定资产管理制度

企业应建立专门的资产管理部门,设置独立的固定资产管理岗位,并配置专业的管理人员来制定并完善固定资产管理制度。要理顺固定资产管理流程,实现固定资产从预算、购买、调拨、调剂直至报废、处置的制度化管理和全寿命管理。在制度中规范固定资产管理的各流程环节,制定清晰直观的管理流程图,直观地反映具体管理工作的步骤及相关内容。同时在制度中要明确职责分工、严格落实责任、规定工作时限等,对固定资产的日常操作实行规范化管理。

(三)要建立企业固定资产管理考评体系

通过设置一系列考核指标,对固定资产管理效果进行综合考评。财务部门要制定出一套切实可行的、符合实际的固定资产考评指标体系,诸如固定资产的使用率、完好率、维修率和收益率等。同时要制定严格统一的固定资产考评标准,使考评有据可依,不可随意更改。在严格执行固定资产管理考评标准的基础上调整企业的投资方向,使固定资产使用发挥其最大的价值,实现固定资产价值最大化,促使企业经营目标的顺利实现。

(四)要加强对固定资产的审核和监督

固定资产管理工作除了要有严格的制度予以规范,还应借助内部审计部门等的有效监督检查。通过成立固定资产管理委员会,加强对固定资产的购置、使用、报废等的监督管理。建立由董事会直接领导的审计委员会,全面负责企业的固定资产审计工作,使审计人员具备较强的独立性和权威性。也可以推行审计人员委派制,以保障现代企业固定资产的安全与经营效益的实现。

第11篇

关键词:事业单位 固定资产管理 核算 问题 对策

一、目前我国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与核算中存在的问题

(一)缺乏完善的固定资产管理及核算机制

当前,我国大部分事业单位都存在一个严重的问题,即缺乏完善可行的固定资产管理核算制度,固定资产管理工作与核算工作分离。具体内容为:第一,在开展资产管理的过程中,没有具体规定资金使用和资金支出,部分单位通过申请或者是经由上级领导许可就可以随意使用资金,由此就导致资金支出金额严重超出了预算范围,导致大量的资金流出。在开展财务核算工作时,因为大部分单位所建立的预算方案与预算计划只是流于形式,没有具体了解固定资产使用与支出的实际情况,因此也就难以严格按照预算计划有效利用资金,从而也就造成财务核算单位对于资金的具体流向不甚清楚,最终难以有效核算及评估资金的实际使用效果。除此之外,因为固定资产管理与财务核算的分离,导致其沟通缺乏实效性,极易产生信息不对称的问题,从而也就增加了固定资产管理的难度,致使大量资金流失。

(二)固定资产管理人员缺乏专业的管理素养

因为事业单位没有充分重视固定资产管理工作,因此,当前固定资产管理人员的专业素养普遍偏低,不具有职业道德。因此,在这种情况下,固定资产管理的效果及管理效率也难以得到提升。

(三)固定资产管理与固定资产核算信息统计不完全

事业单位在进行固定资产管理及核算的过程中,通常都会有信息统计不完全的问题存在。第一,因为事业单位的设备大多都是很多部门共享的或是长期搁置,因此,在进行信息统计的过程中,就难以对固定资产的数目进行明确,由此就导致大量固定资产流失。第二,在填写记录会计票据和会计账簿的过程中,还主要依靠人工方式,这样不仅会导致会计票据和账簿填写错误、发生丢失,而且也会致使工作效率显著降低。第三,通常情况下,固定资产管理均是在原部门管理的,但财务核算部门则主管资产核算工作,在这种分离状况下,就会导致固定资产核算的数据出现误差。

(四)固定资产管理与资产核算监督部门的功能不甚完善

当前,我国大部分事业单位没有建立完善的资产管理监督部门,这些监督部门大多只是流于形式,没有发挥其实际效用,甚至部分单位尚未建立资产管理监督部门,由此就极易产生资金乱用,资金流向不明确的问题,影响了资金效果的发挥。如果没有合理监督固定资产管理与核算工作,一方面会导致资金支出过多,严重超过预算范围,另一方面还会导致腐败问题的产生。

二、提升事业单位资产管理与核算水平的措施

(一)强化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与核算意识

对于固定资产管理制度来讲,事业单位管理阶层的重视程度对于其落实是否彻底有直接的影响。所以,若想提高事业单位资产管理与核算的水平,就要强化事业单位管理阶层的固定资产管理与核算意识,构建完善的固定资产管理机制,同时对其落实情况进行监督,由此才能防止大量资金的流失。

(二)创建完善的固定资产管理机制

指派专业人员对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负责,并实时登记,同时对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要定期定时的开展清查计算。如果事业单位位于集中支付区域或国库支付区域,固定资产管理人员与账户制定人员要加强沟通与协商,及时将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的使用途径、数量、种类和金额归纳入账,由此可以有效确保事业单位实际的固定资产量与清算量相符合。除此之外,我国的事业单位还需要建立专门的固定资产管理部门,由固定资产管理部门对本单位固定资产管理统一负责。当然,为了防止发生安全风险,还要建立职责明确的固定资产管理机制,确保责任落实到个人,并通过宣传教育提升管理人员的职业操守。

(三)强化固定资产管理和核算的监督工作

事业单位要挑选具有专业水平和职业操守的员工创建固定资产管理监督部门,坚持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的有效利用和真实性,要及时发现固定资产管理中潜在的问题。经由相关部门的权力授予,确保资金监督人员可以严格依照标准进行监督,对于固定资产的实际利用状况、流向、支出金额和效果进行有效监督,对固定资产进行定期定时清查,确保固定资产清查的规范化与标准化,保障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可以高效使用。

(四)创建完善的信息化固定资产管理系统

事业单位要充分利用信息化、网络化技术,创建完善的固定资产管理系统,及时精确的统计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信息与核算信息,防止丢失信息或信息出现错误。同时还可以充分结合固定资产管理系统和会计核算系统,确保固定资产管理与核算的统一化。通过信息化技术管理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不仅提高了管理的效率,同时还可以有效的减少失误的发生。

(五)提升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

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的提升要着重提升管理人员的道德素养和工作素质。具体方式如下:首先,对固定资产管理及核算人员的职责与责任加以明确,防止各方推卸责任。其次,建立完善的管理人员考核制度,定期培训与考核管理人员的专业素养,提高管理人员的水平。

三、结束语

本篇文章主要探析了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与核算中的问题,并由此提出了解决措施,希望为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的有效管理提供借鉴意义。

参考文献:

[1]管晨智.我国村级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14

[2]周美辰.经营性事业单位会计核算模式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14

第12篇

(1)缺乏完善的管理制度。行政单位在进行固定资产管理时,通常缺乏完善的管理制度,在固定资产从采购到投入使用,再到保管直至最终报废都没有相应的管理条例作依据,致使固定资产重复采购,或虽私自向外租借的情况时有发生。

(2)核算的基础不健全。2012年,新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准则规定,行政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应该按照企业的方式进行管理。但部分行政单位,在固定资产管理人员出现变动时,往往没有进行必要的交接,也未对库存进行彻底盘点,从而出现账目与实物不符的问题。加之,一些固定资产管理人员在录入资产管理卡时,仅注明一半信息,或是信息录入不及时,事后又忘记补足,还有一些固定资产管理的帐目不完整,甚至部分固定资产根本没有台账,在这种管理状态下账实不符的问题较为严重,未记录在账内的便属于失控资产,很容易发生资产流失的情况,缺账、错账,无人查账、找账,其结果便是固定资产管理的基础资料严重缺失。

(3)固定资产利用率低下。一些行政单位在固定资产使用和维修方面时常失管,一些使用、维修人员责任心不强,认为固定资产与自身利益没有任何关系,致使固定资产维修缺乏专业性和及时性;如果领导对固定资产使用、维修疏于过问,则可能会出现设备过早报废的情况,甚至有的工作人员还乐见这种局面,因为在购置新的设备后,维修工作便会大大减少。这些违规操作衔接起来,便造成固定资产利用率低下、损失速度加快的结果,既使国家资产蒙受损失,还使公众利益受到侵害。

(4)管理信息化程度低。当前,信息技术已渗透到社会经济的每个领域中,并且重要性日益提升。在部分行政单位中,固定资产管理仍处于传统的手工模式阶段,自动化的水平不高,并将信息化技术与固定资产管理相融合,大大降低了固定资产管理的效率和准确性,严重阻碍了行政单位固定资产管理水平的提升。

(5)管理人员业务水平有待提高。部分行政单位固定资产管理的工作人员个人素质和专业能力均不高,对固定资产管理缺乏系统的理解,在管理的各个环节皆有不尽之处。管理人员业务水平和责任心的问题业已成为制约行政单位固定资产管理的重要因素。

二、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的优化路径

(1)制定规范管理制度。首先,应对固定资产管理的各个环节设立相应的制度,包括固定资产的购入、使用、维修、报废等全过程,并对制度的执行情况进行监督管理。在购置之前,应首先对购置固定资产的开销进行科学预算;在购置时,应以我国的相关制度为准绳,依章办事,按程度办事,同时还应设立对采购进行监管、审核的机构,以提高采购环节的透明度。购入的固定资产要及时入账,并设置固定资产卡片,对固定资产的相关资料进行登记,财务部和固定资产管理部门要进行核对,保证账账相符;固定资产进行合理的分配之后才能投入使用。其次,对固定资产使用环节的管理,还应建立资产清查的制度,对固定资产进行定期盘点,以确保账目与实物相符。单位的领导要定时组织清查工作,对单位的固定资产进行全面清查,一对一的账面核对,盘盈和盘亏的固定资产要及时报批,进行相关的处理,保证单位的每一项固定资产都得到合理的利用。

(2)建立健全核算体系。较之企业固定资产管理,行政单位固定资产管理的“责权利”三者之间的关系要更为独立,且国家已下发相关规定约束行政单位固定资产管理。2012年,新行政单位会计制度对固定资产管理、核算的要求进行重新调整,使行政单位固定资产管理向企业固定资产管理靠拢,且更趋完善。行政单位不仅肩负着固定资产管理的职责,而且还承担着监管职责,在这方面人人有责,并且要做到责任落实到位,谁接手谁签字,谁签字谁负责,这样就杜绝交接手续无详细说明,不查账、不盘点的极不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并制定出适合本单位的固定资产核算体系,使固定资产在本单位的每个运行环节都账目清晰,核算准确,真实地反映了固定资产在本单位的运行轨迹。

(3)提高固定资产的使用率。行政单位与企业在体制上存在着较大区别,但企业固定资产管理的一些优秀方法,经过一番优化后,同样适用于行政单位,如财务部门、维修部门、使用部门、技术监管部门等等共同协作、互相监督、互相牵制,一同组织联查工作,定期地对本部门各个单位使用和不用的固定资产进行盘点清楚,重点查处固定资产的完好率、使用率、维修次数等等多项敏感指标,并对各项指标进行综合分析,对发现的问题及时上报和处理。由上至下做到奖励与惩罚分明,无论对于领导抑或员工,都能做到一视同仁,并将奖励或处罚的结果公布于众,将公开原则贯彻到底。

(4)合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近些年来,信息技术的潮已排山倒海势,席卷而来,渗透到我国各行各业中,行政单位固定资产也应与时俱进,引入信息技术,对固定资产进行实时、动态管理,以期提升固定资产的管理效率,推动行政单位健康发展。从当前来看,已有部分城市的行政事业单位已启用固定管理信息系统,从采购、报废及报损等各个环节,实现动态管理。并通过系统的有效控制,能够在管理部门、审批部门及其财务部门间形成有效的权利制约关系。对于固定资产管理而言,是一种创新。固定资产管理系统还能实现实时管理,无论宏观管理抑或微观管理都游刃有余,提高固定资产管理效率。行政单位在对固定资产进行日常管理时,应有意识的将信息技术引用其中,提升固定资产管理的信息化程度。同时,应将电算化引入行政单位财务管理中,对固定资产相应记录应看作会计记录进行保管,并做好备份、保密及归档等相关工作,避免由于病毒入侵、崩溃系统而导致数据丢失。总而言之,行政单位固定资产管理应搭载现代化技术,将信息管理系统与固定资产精细化管理相融合,形成全新的、符合当前行政单位发展需求的固定资产管理模式,提升固定资产管理的有效性。

(5)提高工作人员的整体水平。人是管理的核心要素,在行政单位固定资产管理过程中,应着力提升管理人员的个人素质和业务能力,以便能够不断适应岗位的需求,提升员工的工作热情和主体性。首先,需要相关的工作人员提高认识水平,把各个环节的稽核工作和勾稽工作做清楚。其次,应强化对固定资产管理人员的选拔和培训,以不断提升管理人员的整体素质。在进行员工选拔时,应制定选拔的计划,并按计划按步就搬的进行选拔,以确保选拔过程的科学、合理。此外,应定期组织固定资产管理人员进行定期培训,使员工不断汲取行业内的前沿信息,不断掌握高新技能。最后,应将固定资产管理的责任落实到个人,并将固定资产管理的好坏纳入员工考核的范围,将固定资产管理与员工的个人利益相关联,以提升员工的责任感。在固定资产管理过程中如果遇到问题,应对问题的原因进行深入分析,而后针对性的采取措施解决问题。

三、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