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9-14 17:44:02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资产管理问题及建议,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固定资产是医院资产的重要组成项目,在医院资产总额中占绝对比重,它是医院开展医疗、科研、教学等各类活动必不可少的物质基础。医院固定资产是反映医院经济实力和医疗水平高低的重要指标之一,医院固定资产存在形态决定着医院服务水平和发展潜力。因此,加强医院固定资产管理,对保障医院各项业务活动的顺利进行,提高医院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使医院国有资产更好的服务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一、医院固定资产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我国医院绝大多数是公立医院,大部分医院管理观念仍停留在计划经济时期的模式上,资产管理分工不明,考核不严,管理人员缺乏积极性和责任心;没有建立起科学、高效的资产管理模式;在资产使用中节约意识和经济核算意识差,不计成本,效率低下;资产闲置浪费,账实不符等。
1、固定资产管理责任不明确
首先,医院的固定资产管理没有统一的牵头部门,形成多头管理。财务部门管账不管物,总务设备等部门管物、管明细账,财务知识匮乏,各使用科室没有专职资产管理人员。在形式上,实行固定资产分部门管理,但资产专职管理人员不多,大都兼任其他工作;设备维修人员缺乏;各岗位职责不明确,没有相应的责任追究制度;没有明确使用科室的资产管理责任。
2、固定资产核算方法不科学
按照现行医院会计制度规定,固定资产采用历史成本法计价,不计提折旧。资产负债表只反映固定资产原值,造成账面价值和实际价值的严重背离,不利于报表使用者了解固定资产的真实状况。医院的固定资产随着不断购买,余额越来越大,与之相适应的老化程度越来越高,却不能在账面上得到客观、及时地反映,造成固定资产价值严重失真。
3、固定资产购置缺乏可行性论证
医院为提高竞争力,都千方百计更新医疗设备。有的医院,在缺乏充分的市场调查,效益评估和可行性论证的基础上,盲目投资购置医疗设备,常常使固定资产处于闲置或半停滞状态,造成资金大量浪费和资产的长期闲置。
4、资产处置随意性大
由于资产处置审批制度及程序不健全,维修工程师随意签批报废意见,部分医院仅凭资产使用者和维修工程师的意见,就可报废几十万的设备,导致资产随意处置。
5、审计监督不力
医院管理者长期以来注重于货币资金的管理,忽视实物形态的固定资产管理,没有形成一整套完善的内部控制、监督管理制度。目前医院从事专业审计人员普遍较少,有的医院甚至将内审工作合并到财务部门,致使审计监督的质量失去保证。
二、改进医院固定资产管理的建议
1、制定和完善固定资产管理制度
制定和完善医院固定资产管理制度,是医院资产管理工作的一项基础工程。医院要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制定一整套固定资产管理制度。由于医院固定资产种类多、使用部门分散。必须从医院实际出发,建立“三账一卡”制度,做到财务部门有账、财产管理部门有账有卡,使用科室有卡有物,保证账账、账卡、账实相符。健全固定资产保管制度,医院固定资产购入后,资产管理部门要认真做好验收入库工作,严格出入库制度,对固定资产要分门别类、专人保管,做到入账时有验收、领用时有登记,防止漏报、漏记现象发生。完善固定资产报废制度,要严格按报废程序的相关规定,全面审查报废手续,组织专业人员进行技术论证,确定资产是否报废。严格资产清查制度,每年至少对医院资产进行1次全面清查,清查小组自下而上以物对账,自上而下以卡对物,对各科室财产物资进行全面清查,对清查中发现的账实不符现象要查找原因,明确责任,按照制度规定进行处理,保证固定资产的安全完整。落实资产管理奖惩制度,对各部门固定资产管理、使用和保养人员进行考核,对责任心不强、管理不善的进行处罚,对效益突出的科室和个人进行奖励。
2、落实固定资产管理责任
建立固定资产三级管理模式,明确责任,制度到人。第一级是固定资产管理中心,人员可由院长、分管院长、财务负责人等组成。管理中心负责全院的固定资产管理。第二级是职能管理部门,这一层负责承上启下,是固定资产管理的关键环节,应指派责任心强的负责人,要分科室、分部门设立明细账,建立卡片,详细记录固定资产的购进、领用、维修、报废毁损情况。职能科室定期与领用科室核对,达到账卡、账实相符。第三级是固定资产领用部门,应设专人保存固定资产卡片,资产的领用、维修等事项由专人签字负责,定期盘点和对账,人员调动时及时移交。
3、实行计算机网络管理
目前,医院正逐步使用计算机管理系统来进行医疗设备和财产物资的管理,可以更规范、更准确的进行固定资产的管理和账务处理。利用计算机管理系统把各部门及职能管理部门的终端链接起来,真正实现资源共享,信息互通,使医院管理者能够对全院的固定资产的分布、使用情况一目了然,从而为医院的管理、发展计划、决策提供有效的依据。
4、实行成本核算,提高固定资产使用效益
医院应积极推行院科两级全成本核算,将固定资产折旧纳入科室成本范围,实行固定资产有偿占用,通过成本核算促进科室重视对固定资产的管理和利用,树立起投资要有回报,占用资产要交费的成本意识,用经济杠杆调节医院资金的投向,优化卫生资源的配置,提高固定资产使用效益。
【关键词】固定资产管理 教育经费
一、目前中小学固定资产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管理意识淡薄,管理方法陈旧
中小学固定资产资金来源于政府拨款,政府采购是主要的购置途径。虽然说最近几年在上级部门的监管下,大多学校对政府采购流程予以了重视,做法也比较规范和严谨。但仍疏于对固定资产规范化管理,不重视资产的安全及有效使用,如:缺乏对固定资产保管、发放、调配、维修、清查、报废等环节的管理。所以,往往存在固定资产闲置,使用效率不高;管理职责落实不清,资产流失严重;管理混乱,账实不符,家底不清。
(二)管理制度不健全,落实不到位
各学校虽然一般都建立了固定资产管理的制度和规范,但往往都是复制上级部门下发的《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暂行办法》,没有从本单位的实际情况出发,拟定出更为详细、更适合单位自身管理和发展的制度。在对固定资产的实际管理过程中往往无章可循,所谓的制度没有实际的规范意义。相关人员在对资产的实际管理中往往只按惯例、图方便,也没能按制度和规范行事,制度和规范只是写在纸上、挂在墙上,形同虚设。另外,学校对资产管理工作的不重视,多认为资产管理工作是比较轻松或无关紧要的工作,对人员安排随意,没有能者上岗的考核机制,也没专门组织对资产管理制度进行研读和学习,以及相关业务能力的培训。
(三)固定资产确认不准确
财务部门核算固定资产的价值,资产管理部门登记固定资产卡片,记录资产价值、数量、使用部门等。资产价值计量的标准及范畴不明确,如:随固定资产一同配套购入的零星附件的价值是否计入固定资产。若打包计入一同计入固定资产,势必会使实物与其价值不相符;若规定不计入固定资产,若与商家沟通不及时,有些固定资产购置发票的金额包含了地址附件的价值,这样使用方很难准确确认固定资产真实价值。
学校财务部门在收到购买固定资产的发票、合同时进行付款,资产管理员根据发票、合同开具固定资产入库单,而并没有实地验货,财务部门收到入库单或者验收单后确认固定资产新增。此时,有可能是先付款后提货,如:在商场自行购买电脑,这样资产管理员验票不验货,就造成账实不符。或者验收不及时,有时固定资产购入了很久才验收,造成账实不符,甚至资产流失。
另外,对调入、捐赠募集、已投入使用未竣工决算的固定资产,对价值确认拿不准就干脆不确认,认为只要没有学校的资金流出,就可以不做确认,这样就形成了账外资产,账实不符,家底不清。
(四)固定资产购置把关不严,资产积压闲置,利用率低
部分学校对固定资产的使用没有实行精细化管理,对公家办公设备的使用不爱惜,特别是电器化设备,如打印机、电脑等。当出现故障时,部门首先想到的是更新换代,便向总务处提出采购申请。总务处也没能实地去了解需要被换掉的资产,是否确切达到报废标准。另外,也没有过多的去思考是否属于资产采购预算的范畴,而是随意报批、随意采购。没有严格执行预算,占用了其他教育经费,并且使资产积压闲置。这样就没有使教育经费效用最大化,资产效用最大化。
(五)固定资产使用管理不规范
固定资产的使用过程包括:资产领用、盘点、维护、转移、处置等。部分学校部门领用资产,没有严格履行领用、出库环节签字报批程序,而是将新购资产直接搬入相关部门。特别是当使用人员变更,更加不能对保管、使用资产的责任落实清楚。某些部门积压的资产,没有经过资产管理部门的登记和核实同意,随意转移到其他部门。另外,资产管理员也没能够定期开展盘点,造成资产管理混乱,资产流失严重。对报废资产处置也不及时,将废弃的资产长时间堆砌在角落,或者未经过报废就处置资产。
二、强化固定资产管理的几点建议
(一)强化固定资产管理意识
学校固定资产是学校培养人才、提高办学效益的物质基础。固定资产管理是保障、促进学校可持续发展的客观需要,而强化管理意识是固定资产管理的前提。学校领导及管理部门要率先转变重钱轻物、重购置轻管理的陈旧思想。重视固定资产的管理,要着力宣传国有资产管理的政策和法规,加强对资产管理人员的培训,培养有责任心、素质高、业务水平过硬的资产管理人员。全体师生作为具体使用者,要引领师生们树立主人翁意识,正确合理地使用,自觉地维护。另外,随着现代化信息技术的发展,要改变传统的管理方式,将信息技术管理方式充分地运用到固定资产管理中去,促进资产管理更科学化、规范化,更优化资源配置和提高资源利用率。
(二)健全固定管理制度,落实责任
学校根据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办法的有关政策、法规,结合本单位的实际情况,制定出切实可行的措施和管理办法。包括:申请、审批、采购、入库、领用、清查、报废等各个环节的管理,保证的固定资产的管理有章可循,有据可依。学校对固定资产实行三级管理,资产管理室为一级管理部门,各使用部门为二级管理部门,具体使用人为三级管理员。同时,进行职责分工,明确各级职责。切实按制度落实责任,同时加强固定资产的有效监管,杜绝相关风险和漏洞,防止资产流失,如:被随意出租、出借或变卖等,避免资产管理混乱、家底不清。
(三)准确计量固定资产
按照规范,固定资产确认的价值标准,是指使用年限在一年以上,单位价值在规定标准(一般设备价值在1000元以上,专用设备价值在1500元以上),并在使用过程中保持原来物质形态的资产。资产确认要及时,资产管理员应该到现场据实对实物验收,然后开具固定资产入库验收单,增加固定资产卡片,然后会计依据发票、合同和入库验收单等对固定资产确认计量。此外,财务和资产管理员确认固定资产的价值要一致,根据学校实际情况,对价值确认有争议的需要协商,或者提交办公会研讨决议,避免账卡不符。对调入和接受捐赠的固定资产,应该按照有关凭据或者市价确认价值入账。投入使用未竣工决算的在建工程,应该按相关规定暂估入账,防止账外资产,账实不符。
(四)固定资产购置科学、合理
首先,学校必须遵循“按计划购置、合理利用”的原则,要充分考虑添置的必要性和效益性。固定资产采购纳入预算管理,学校各部门应该编写资产采购计划,经学校行政会讨论通过后,纳入学校年初预算,固定资产的购置必须以预算为依据,不能随意采购。其次,对资产进行精细化管理,定期进行盘点清理,检查是否有积压的资产,对积压资产规格性能进行登记,对其定期维护,在有相关积存资产的情况下,不得新购类似资产。对部门内积压的资产实行部门间转移管理,转移要经过资产管理部门同意,并做好相关登记。再次,对固定资产的购置要公开透明,建立有效的监督、评价机制,做好购前市场询价等调研工作,防止资金浪费。
(五)严格管理,规范固定资产使用管理
首先,学校要重视固定资产的实物管理,严格执行固定资产管理制度。固定资产出库管理,资产管理员要填写出库单,给设备加贴标签,落实责任到个人。固定资产在不同的使用人、不同的部门之间转移,须办理资产转移手续,并存档。学校成立资产清查小组,每学期末对固定资产进行一次全面盘点,账实相核对,若有资产盘亏、资产盘盈或资产损失,搜集整理证明材料,提出处理意见向主管部门报告,财务上按要求做相关财务处理,以使账实相符。另外,学校要组织专人对固定资产进行定期故障排查和维护,并检查哪些资产已达使用期限,哪些资产因技术落后需要被淘汰,及时归纳分类,申请报损、报废。财务根据报废的批复及时做销账处理,资产管理员也要做固定资产下账处理,保证账实、账账相符。
综上所述,学校固定资产管理是一项系统工程,有诸多的问题急需解决,但是任道而重远,必须引起领导、师生全员的重视,树立高度的责任意识。强化资产管理人员的专业素养,规范固定资产管理制度,明确责任分工,落实制度到实处。我相信通过制度的改善和落实,学校固定资产的管理必能迈上一个新的台阶。
参考文献:
[1]陈建华.关于强化高等职业院校固定资产管理的思考――基于内部控制的角度[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4.
[2]张燕芬.对学校加强固定资产管理的思考[J].商情,2012.
关键词: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问题措施
固定资产的管理的好坏直接影响到行政事业单位的发展,所以做好固定资产的管理对于行政事业单位来说是必要的。近年来,行政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在管理的过程中出现了许多的问题,具体表现为重投入、轻产出,内部控制不健全以及缺乏有效的监督等方面。只有解决了这些问题,行政事业单位才能够更好的发展下去。
一、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现存问题
(一)固定资产管理者管理意识淡薄
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的来源主要是通过上级无偿调拨或者政府下拨而得到的;但是在实际的工作中,因为单位更注重资产的累积却忽视了资产的管理,由于管理者本身的管理意识淡薄,再加上没有目的、没有计划的去购置资产,导致资产的闲置与浪费。管理者管理意识的不足,使得管理工作只存在于形式上,造成固定资产管理的混乱,造成资产的流失。只有提高了固定管理者的管理意识,固定资产才能更好的发挥其本身的作用。
(二)不健全的内部控制制度
目前,随着经济体制的不断变革,再加上行政事业单位没有设置具体的资产管理人员,并且岗位上存在一人多职的现象,缺少岗位分离制度,以及不合理的管理制度,这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内部控制制度的执行力。同时,因为管理者管理意识淡薄,在工作上缺乏积极性,这在很大程度上都是因为行政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制度不健全。另外,在这种内控制度下,管理人员时常进行更换,但是在更换时未清楚的交接好,使得内部控制的成效不好,存在工作上的失误。
(三)固定资产会计核算不完善
在实际的工作过程中,行政事业单位内的固定资产在出现变化之后并没有相关的财务会计人员对变化的部分进行处理。这是固定资产会计核算不完善的体现。例如,对于某些房屋的拆除及报废资产的处理,虽然在固定资产的账目上有记录但是却没有进行会计核算,使得账物不符。有些单位甚至直接将购置的固定资产纳入支费用项目中,形成隐性资产。行政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往往不能够真实的反映其自身的价值,有很大的原因都是因为它在会计核算时不够准确、及时。
(四)固定资产的管理制度执行力低下
现有的行政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管理制度不完善,特别是在固定资产的使用、购置和维护等方面,没有完善的管理制度,使得管理人员在实际的工作过程中无法可依,造成管理不当。从而导致固定资产的价值没有充分的体现,效益差,容易造成浪费。在固定资产的处理问题上,常常存在固定资产不经审批就直接处理的现象,造成固定资产的严重浪费。
二、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改进措施
(一)提高管理者固定资产管理意识
提高行政事业单位内部管理者的管理意识,同时对于固定资产相关的部分加强培训与教育。明确固定资产的流失给行政事业单位带来的不利影响,只有较好的进行固定资产的管理,才能促进行政事业单位的快速发展的意识;管理者的态度很重要,只有管理者有足够的重视程度,管理上存在的问题才能被一一的解决。实行单位统一,各单位不兼容的工作模式,要明确的划分相P的责任。将各个部门的管理职责细化,主要由财务部主导,其他部门进行协助。另外,需要专人管理固定资产的维护、应用及保养。
(二)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制度
一个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固定资产的管理工作,对于单位的整体发展也有着作用。所以,行政事业单位要根据现有的政策及实际的经营状况,建立一个属于自身的内部控制制度。另外,财务管理人员、采购人员及账务处理人员应该相互分离,采取不兼容的原则。各部门应该互相监督以及核查账目,确保会计账簿的记录符合实物。管理人员应该根据相关记录定期清点固定资产,及时的查出固定资产盘亏的原因,找出相应的负责人,追究其责任。
(三)完善固定资产的管理制度
固定资产的完善有利于提高管理工作的效率,也可以让固定资产的管理工作有章可循。制度的完善,可以从合理的利用资源,预算编制上及拒绝盲目购置等方面进行改进完善。完善现有政府的采购制度,按照规定进行采购,加强固定资产的日常管理,包括预算编制、审批、申报等方面。同时,落实各个管理环节的责任,注重管理人员的选择。行政事业单位的相关监督部门要定期的审查管理工作,对于发现的问题尽早解决,确保资产的完整性、安全性。管理人员在进行交接工作时,要交代清楚明确,避免固定资产的闲置、流失。
(四)科学的管理固定资产的购置、处置
在购置固定资产时,要根据购置预算进行购置,购置预算要进过相关的购置负责人审核签字后才能购置。同时,行政事业单位可以利用现有的新进技术建立信息化管理平台,对固定资产的购置、使用等进行实时监控,科学规范的管理固定资产。在处置固定资产时,要遵循先报后批处置的原则,注明报废原因,经过相关人员核实后,由相关人员作出决定,进行处置。科学化的购置、处置固定资产,有利于行政事业单位的发展。
三、结语
综上所述,行政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的管理是十分重要的,管理人员要引起重视。另外,在管理上不能仅依靠资产管理部门,要结合其他部门共同进行资产的管理。所以,行政事业单位应该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制定完善相应的管理制度,促进固定资产的科学、规范化管理。
参考文献:
关键词:资产管理 产权 对策建议
一、高校资产管理的理论基础――产权理论
产权是一种对财产的广义的所有权,包括归属权、占有权、支配权和使用权。它是人们围绕或通过财产而形成的经济权利关系。产权理论认为,市场交换从形式上看是物品或服务的交换,其实从实质上来说是各方权利的交换。所以市场交换主体必须拥有交换对象的明确、唯一、可自由转让的产权,这样才能保证市场机制的正常运转,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产权理论为我们分析我国高校资产管理的相关问题提供了理论基础。高校资产管理虽然有很多具体的管理环节和管理内容,但是归根结底,高校资产管理本质上就是对高校资产产权的管理,是高校对经济资源所进行的优化配置。例如清产核资就是对产权进行基础的登记或计量,评估就是定量估计资产产权的价值,为之后的产权交易进行参考,收益处置和分配就是对产权收益的管理等。我国高校资产管理方面出现的问题,也可以利用产权理论进行分析,从深层次挖掘产生问题的根源,以期更好地解决问题,为我国高校资产管理提供对策建议。
二、我国高校资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高校资产管理是一个涉及多个部门、牵扯多方利益的系统工程,虽然我国高校在资产管理方面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是依然存在很多问题,主要包括:
(一)重复购置,浪费严重
一些高校在购置资产时没有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论证或者调查分析,很多资产存在重复购置的问题,或者购置的资产完全没有用武之地,造成资产闲置和浪费。比如高校各院系之间沟通不畅,盲目追求实验室或者实验设备的专业性和先进性,可能购置了相同的设备,或者有些院系闲置不用的设备正是其他院系紧缺之物;有的学校一味追求教学楼数量或者高度,盲目上马各种工程项目,却忽视了关系学生切身利益的基础设施或者教学设施。有的学校对开放的公共服务平台、实验平台、网络信息、图书等公共资源弃之不用,反而利用自身学院充足的资金优势进行重复建设,造成资源的严重浪费。
(二)账实不符,家底不清
有些高校没有及时对那些已经损毁严重或者完全没有利用价值的固定资产进行报批,对于出租或者出借的固定资产登记手续不完善。有的高校应收或者预收账款长期挂账,其实这些账款早已成为呆账,理应进行及时清理;库存材料并未办理出库转账手续却早已出库使用。还有很多高校存在校办产业的大量盈利不入账的情况。另外,对于多校合并的高校,有些仅仅在账面上对资产进行了合并,但是并没有落实到具体行动,各项资产没有真正进行彻底的清理整合,也会造成高校账实不符、家底不清的情况。
(三)内控不足,管理无序
完善的资产管理内部控制制度是进行资产管理的前提和基础。很多高校都没有制定严格的资产管理规章制度,资产管理的各个环节无章可循,很容易出现漏洞和问题。例如有些资产管理部门工作随意马虎,资产明细账、卡片建立不完整,资产使用变更手续不完善,资产处置不规范,资产配置不科学,不利于高校资产的有效管理,影响了高校资产的保值增值。
三、我国高校资产管理问题的成因分析
高校资产管理的种种问题,反映出我国高校在资产管理方面还存在很多的缺陷和不足。高校资产管理问题如果不能得到有效解决,将极大地阻碍我国高校的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针对我国高校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结合我国高校具体情况,分析问题的起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资产产权混乱不清
根据产权理论,在传统的高校产权制度中唯一的产权主体就是高校举办者(即代表国家行使职权的政府),它集高校资产的全部产权于一身,高校只是政府机关的附属物。但是在具体的高校资产管理实践之中,政府作为一个虚化的主体,根本无法行使所有产权,实际上,资产占有权、资产使用权和资产收益权是由高校作为行为主体来行使的。此外,很多高校在校办企业的运营中,会将一些非经营资产转入经营性资产,而经营性资产由于参与生产经营活动而产生利益问题,所以必须进行产权登记。但是很多高校往往因为种种原因忽视了这一必要环节,导致高校经营性资产产权归属不明确,造成高校资产流失等现象的产生。
(二)资产管理体制不健全
高校资产管理混乱很大程度上是由于高校没有制定完善的资产管理体制,没有采用科学的资产管理程序和方法,在资产管理工作中,随意性大,主观性强,管理程序不规范。也有一些高校由于学校合并,资产管理手段没有及时统一,各校区还是按照原来的管理制度进行管理,容易造成资产管理的混乱和无序,出现资产的闲置和浪费。即使是一所高校内部,使用部门、财务部门和管理部门各单位之间也是呈现出各自为政、分区管理的状态,没有统一的管理体制和标准规范,缺乏统一的监督和管理,严重影响高校资产管理的效率和水平。
(三)监督管理不到位
对高校资产管理各个环节监督管理不到位、监管机制不健全是造成在高校资产管理出现问题的重要原因。对高校资产管理工作的监督主要分为内部监督和外部监督两部分。高校内部主要依靠高校审计部门和纪检部门进行自我监督,而很多高校的审计部门都是有名无实,纪检部门也没有足够的精力对高校资产管理的整个过程进行全面监督。另一方面,国家审计部门所执行的外部监督一般只注重审计资产收支情况,忽视对资产效益的审计;只审计财政性资金,而忽视对经营性资产等的审查。所以,在高校资产管理方面,无论是高校内部监督还是国家外部监督都十分不到位,容易导致各种资产管理问题,造成高校资产的流失。
(四)资产管理专业人员匮乏
目前很多高校都缺乏资产管理方面的专业人才,现有的工作人员学历水平偏低,专业化程度不够,后期又没有及时接受必要的业务培训和教育,严重影响高校资产管理效果和效率。另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一直以来高校都坚持一切以教学为中心,一切服务于教学的办学指导思想,高校资产管理人员的工资待遇以及受人尊敬程度要远远低于高校教师,这无疑会让资产管理人员产生很大的心理落差,工作积极性不高,主动性不强。这种状况也会导致资产管理部门很难吸引优秀人才加入到资产管理队伍中来,从而造成恶性循环,不利于高校资产管理的健康发展,从长远来看,也会严重阻碍高校整体的可持续发展。
四、改进我国高校资产管理的对策建议
高校资产管理问题是关系到高校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问题。做好高校资产管理工作对于推动我国高校跨越式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针对我国高校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结合上文的成因分析,特提出以下对策建议:
(一)界定产权归属,明确管理范围
产权理论认为,对产权的明晰界定,是完善产权制度的前提。产权如果界定不清楚,交换就无法进行。产权明晰界定了交易中的当事人的行为规范,不仅财产所有权会得到保护,而且当事人在交易中会形成一个较稳定的预期,降低不确定性,降低机会主义的发生可能,使经济行为长期化,避免了短期行为,能够促进经济稳定。所以理顺校办产业资产的产权关系,解决资产被无偿占用等问题是高校资产管理工作中的关键环节。高校必须以相关法律法规为依据,界定国有资产的产权,明确权责范围,并对现有的资产价值进行重新核定。高校要积极探索非经营性资产有偿使用的转型,根据产权界定的要求,对资产的使用要支付成本。高校可以借鉴企业管理模式对校办企业进行管理,严格规范校办企业财会行为,做好产权登记、资产折旧、经营费用和投资收益等项目的会计记录,防止高校资产流失,保证高校资产保值增值。
(二)建立资产管理专职机构,实现管理一体化
建立资产管理专职机构,完善资产管理组织体系,是解决高校资产管理工作权责不清、各部门之间相互扯皮推诿的有效手段。在健全资产管理组织体系的同时,还要建立严格的资产管理规章制度,明确各部门之间的权责关系,保证资产管理工作的有序开展。例如,高校可以建立一个资产管理委员会作为最高管理机构,统一管理资产管理处、财务处、后勤集团和产业集团四个单位,其中资产管理处又包括科技处、房地产管理处、设备与实验室管理处以及图书馆等单位,这些机构又都受到审计处、监察处以及纪委的监督,从而形成一个由上到下、系统高效的资产管理组织体系,提高高校资产管理的效率和水平。
(三)建立资产管理信息系统,提高管理效率
近年来,由于高校规模的普遍扩张,高校资产数量和种类不断增多、资产变动更加频繁,这无疑极大增加了资产管理人员的工作难度。单纯依靠手工操作已经远远不能满足现实工作的需要。所以必须加快建立高校资产管理系统建设,实现高校资产管理的电算化和网络化。高校资产管理系统的建立能够有效地盘活存量资产,实现大型设备的共享共用。还能够让资产管理人员及时掌握高校资产的详细情况,为资产的购置、管理、使用、调配、报废等决策提供科学论证依据,避免了设备重复购置等问题的产生。具体来说,高校可以自己组织人员针对自身特点和需要研发专门的资产管理软件系统,也可以购买专业软件公司开发的资产管理软件系统,不管哪种方式,都需要相关部门提供相关经费和技术支持,保障高校资产管理系统开发和运行的顺利进行。
(四)加强监管力度,确保资产安全
高校资产管理本身就是一个涉及多个部门、牵扯多方利益的复杂工作,资产清查、评估、投资、运作、收益、处置、分配、监督等各个环节都有可能滋生腐败问题,因此必须加强对高校资产管理的监管力度,包括高校内部的自我监督和高校外部的国家和社会监督,确保各个资产管理环节的科学合理。加强高校内部监督就要求高校设立内部审计部门和纪律监察部门,不仅对财务会计工作进行审计和监督,还要对资产管理的各个环节进行全面监督,让不法分子没有可乘之机。在外部监督方面,国家审计部门要加强对高校资产管理各部门的审计,社会机构、新闻媒体等也要加强对高校的舆论监督,坚决杜绝各种、损害社会公共利益的现象。
(五)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提高管理水平
高校要加强资产管理人才队伍建设,积极引进专业人才,不断充实资产管理队伍。要定期举办相关业务培训班,为资产管理人员提供学习充电的机会,使他们不断更新思想观念、改进工作方法,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和综合素质。更重要的是,高校还应采取多样化的激励措施来减少资产管理人员的心理落差和不公平感,增强资产管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具体来说,激励措施主要包括物质激励、精神激励以及发展激励。物质激励就是为资产管理人员提供较高的工资、奖金、福利以及充足的经费;精神激励就是给资产管理人员提供平等合作、工作自由、休息休假以及继续教育的机会;发展激励就是为资产管理人员提供和高校教师一样的出国交流、重大项目、重要课题、参加学术会议以及晋升的机会。
五、结语
高校资产管理是一项涉及面广、影响范围大的系统工程。高校资产管理部门需要界定产权归属,明确管理范围;建立资产管理专职机构,实现管理一体化;建立资产管理信息系统,提高管理效率;加强监管力度,确保资产安全;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提高管理水平。总之,高校要在具体实践中不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不断创新管理理念和管理方法,不断提高高校资产管理的水平和效率,为高校科研和教学工作的开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朱晓东.高校国有资产流失状况及防止对策研究[D].重庆大学,2008.
2.赵娜.我国国有高校资产管理问题及对策研究[D].吉林大学,2011.
3.郭彦斐.高校资产管理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3.
4.张月玲,徐伟伟.高校资产管理存在问题分析及对策探讨[J].会计师,2008,(3):20-23.
5.周烨.高校资产管理问题及对策探析[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2012,(3):8-9.
6.龙强.高校国有资产管理问题研究[J].广西财经学院学报,2006,(4):44-48.
7.曹文明.高校资产管理问题及建议[J].学术论丛,2008,(44):12-13.
8.章忠文.高校资产管理问题与对策研究[J].现代商贸工业,2010,(22):262-263.
9.冯师野.高校资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2,(16):224-225.
10.姚子龙等.浅析高校资产管理问题[J].价值工程,2012,(8):191-192.
11.张海清.浅议高校资产管理问题及对策[J].高校管理,2012,(6):281-282.
关键词:固定资产管理;建议
中图分类号:F8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3)12-0-01
一、目前基层人民银行固定资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固定资产管理意识不高。主要表现为“两重两轻”现象:一是“重购置轻使用”;基层只要是能想到的项目,都会做出预算,但对于如何管好资产,提高使用效率则重视不够;二是“重核算轻管理”。多年来基层行的会计部门管理职能与核算职能一直没有分开。会计核算职能作为“硬性”管理而“软性”的管理职能得不到加强,形成基层行固定资产管理的“软肋”。
(二)固定资产管理职责不清。主要表现在资产管理部门与实物管理部门的职责划分不清。基层行会计部门负责固定资产清查、报表、系统的管理,后勤部门负责固定资产的采购和日常管理。这种职责分工设计,在实践中存在诸多不便,比如在固定资产的采购和处置环节,后勤与会计部门往往是管采购的不管核算,核算的不知采购,造成固定资产不能够及时入账或漏账现象,直接导致账、实不符。
(三)部分资产分类模糊,计价不准。首先表现为分类不准,在电器设备分类管理上尤为突出。基层行对于符合固定资产标准的电视、投影机等设备的分类比较混乱,有的归入电子设备,有的归入机械器具,造成固定资产分类不准;其次,固定资产计价不准表现在两方面:一是对于新购进、有偿无偿调入、接受损赠的固定资产,新《办法》规定可加上由基层行自行支付的运输、保险费等。但实际业务管理过程中,基层行会计部门只能根据销售方开据的发票据实入账,固定资产购置、运输等费用根本不能作为固定资产价值的部分进行账务处理,导致固定资产入账价值不符合“按取得时实际成本计价”的原则;二是对固定资产进行的修缮、装修且超过固定资产账面原值10%的,基本上在当期修理费、电子设备运转费等科目中列支,使固定资产账面价值得不到相应调整,导致固定资产账面价值计价不准。
(四)历史原因造成的固定资产账、实不符。基层行固定资产账实不符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银监局机构分设以后,基层行的部分固定资产事实上已经划给银监部门,但财产分割协议签订以后,却没有具体落实,形成明显的账、实不符;二是房改后家属宿舍产权早已归属于个人,但并没有从人行账务上进行下账处理。
(五)预算指标与实际支出存在差距。这些年,电子设备价格变化很大,做固定资产预算十分困难。通常出现的情况是固定资产预算为一个金额,实际支付的金额会远远大于这个数,固定资产预算管理准确性难以把握。
(六)《办法》与《固定资产管理系统》存在矛盾,易引起混乱。《办法》第四十六条规定“各级机构统一使用《中国人民银行固定资产管理系统》(以下简称“系统”),对固定资产进行登记、统计和信息反映。”这说明《办法》指导《系统》,《系统》为《办法》服务,它们是在固定资产管理工作中相互依存的有机整体。但在实践中,《办法》与《系统》在某些方面存在不一致,使得固定资管理产生了矛盾。具体表现为:一是固定资产折旧年限不统一。《办法》中营业办公用房、职工宿舍、其它建筑物折旧年限均为50年,《系统》中相应项目折旧年限却分别为35年、35年、15年;《办法》中运钞车、护卫车折旧年限均为10年,《系统》中相应项目折旧年限分别为6年、8年;由于《系统》中折旧年限设置与《办法》不同,使得许多固定资折旧加速或减缓,《办法》无法得到严肃执行。二是固定资产分类标准不一。《办法》中交通工具分为4大类和《系统》中4大类分类不一致,造成了部分交通工具管理模糊。《办法》中机械器具类固定资产分为5大类,《系统》中只分为4大类,无“炊事设备”项。这样买了炊事设备后,按《办法》应计入“炊事设备”类固定资产中,而在《系统》中却无相应选项,只能变相计入其它选项中。
二、强化固定资产管理的几点建议
上述问题的出现,既有固定资产管理体制不完善的原因,也有管理人员对固定资产规定学习不够,固定资产日常管理制度执行不严等因素。基层行应在进一步加强对《办法》学习,从制定实施细则,严格管理措施,提高基管理素质,完善管理水平,切实做到账表、账实相符,核算准确真实。具体要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加强学习,完善制度。要认真学习新的《办法》,提高固定资产管理意识,严格按照“价值管理与实物管理结合、用和管结合,账实相符”的固定资产管理原则,建立健全固定资产管理工作制度,全面落实固定资产账、实分管的责任要求。要以《系统》为平台,建立健全固定资产的使用、保管、领用、调拨、移交制度,固定资产定期清查制度,在制度中要明确财产使用人、管理人及综合管理部门的具体职责,做到分工明确,职责到人。
(二)理顺机制,明确职责。要尽快依据《办法》有关规定,理顺固定资产管理机制,明确相关部门的管理职责,通过制度使会计财务部门真正成为固定资产综合管理部门,确保固定资产的购置、调拨、处置审批等环节全面纳入会计核算管理。各固定资产使用部门要提高责任意识,协助会计、后勤部门搞好日常的维护、管理和核算工作。
(三)加强价格预测,做好预算管理。要认真搞好固定资产价格变动趋势预测,降低市场价格变动对预算准确性的影响程度。其次,要摸清家底,并结合各职能部门的业务发展趋势,全面考虑,综合平衡,保障重点,使得预算指标真正成为固定资产管理控制的主线。
(四)落实固定资产管理责任追究制度。根据新《办法》,要健全固定资产管理监督体系,制定资产综合管理、实物管理、部门管理等各环节的责任追究细则,确保资产管理责任追究制度落到实处。
【关键词】医院;固定资产清理;核对
一、前言
固定资产是指医院持有的预计使用年限在一年以上(不含一年)、单位价值在规定标准以上、在使用过程中基本保持原有物质形态的有形资产。单位价值虽未达到规定标准,但预计使用年限在一年以上(不含一年)的大批同类物资,应作为固定资产管理。
针对近年来各医院普遍在接受外部审计在审计抽查、盘点过程中发现的固定资产管理中账实方面存在的问题,为了规范和加强医院财务及资产管理部门、科室的固定资产管理,由医院内部审计部门推动开展此项工作并通过医院办公会,具体工作由医院财务处牵头,并聘请会计咨询有限公司共同对医院固定资产进行全面清查,全面摸清医院固定资产“家底”,查找医院内部资产管理的薄弱环节,进一步建立健全医院资产管理制度,实现对国有资产的科学、动态管理。
二、清理工作的主要内容
1.制定固定资产清理与盘点工作方案
(1)明确清理目标。医院通过固定资产清理工作,真实、完整地反映医院的固定资产全貌,全面摸清医院固定资产“家底”。逐项核实固定资产总账与明细账、明细账与资产实物的具体差异,详细分析产生差异的原因,查找医院内部资产管理的薄弱环节,完善医院资产管理制度的建立健全,实现对国有资产的动态管理。
(2)清理范围。包括清理的资产范围、资料范围、时间范围。根据医院实际情况,所清理资产为医院本级全部固定资产,主要包括通用设备、专用设备、交通运输设备、土地、房屋及建筑物(本文主要对设备类资产清理模式进行探讨)、图书等。
(3)明确重点工作内容。根据本单位资产管理特点和薄弱环节制定工作重心,围绕工作重心重点投入人力、物力、时间成本,理清账簿;查清各类资产及相关文件手续,找准使用、管理责任部门,为清查后的清理、整改工作打好基础。工作包括:固定资产账表、账账核对,固定资产账实核对。
2.实施阶段
(1)在启动工作中需要奠定良好的群众基础,做到全院全员彻底动员,取得大家的支持和重视是清理工作成功的一半。①工作始终取得领导重视,上下思想统一一致。②在不同层面传达、动员。工作知晓率高,配合度好。医院先后在院办公会、由主管院领导、财务部门、资产管理部门、会计咨询公司及全院各科主任、护士长参加的动员会等多次会议上宣传工作的意义并提出清理工作相关要求。
(2)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主要包括和注意以下几点问题:
①重视账账核对工作。理清账簿层次,做好账实核对工作,首先要进行账账核对,在账账核对过程中,要理清账簿层次,包括财务处所管理的固定资产总账、固定资产明细账,资产管理部门(后勤、医工处、图书等)所管理的实物资产明细账、各资产使用部门管理的固定资产卡片账。在此基础上层层核对,找到具体各级差异。特别要注意的一点,在以往的检查中,往往存在因管理疏漏或直接拨付经费购置设备导致个别固定资产只在财务账列支,未登入固定资产账的现象,此项内容也应作为核点,补登补记,避免造成资产流失及报表不准确。②账实核对。理清账簿基础上,分组分科对固定资产实物进行核对。由于医院固定资产具有较强专业性,一般财务人员很难辨认清账和资产对应关系的特点,需有资产专业管理人员跟随盘点。采用了逐步推开,第一步为报名试点进行盘点科室,由医工处工程师及咨询公司、医院财务人员、科室资产管理员一同核对,确认盘点情况,并依次逐步推开。最终盘点结果经科室资产管理员、科室主任签字确认。
3.总结阶段
汇总问题、分析类别。固定资产盘点,其结果单项设备存在盘盈或盘亏。但造成原因多种多样,同时,对于初步盘点结果,往往需要资产管理部门的再次核对,排除设备在同科室不同区域一边盘盈一边盘亏的现象。分析如下:
(1)盘盈设备情况。①接受捐赠。②报废后重新拾回使用,尤其一些家具类资产。对策:统一加强教育、宣传,加强对报废回收资产的管理,科室设备或家具达到年限尚可使用,可先协调科室间调配使用,及时变更资产管理部门与科室账卡,到达账、物协调一致。③存在基本建设、装修改造工程中购置固定资产现象,如工程中购置大型空调等,最终上账全部包含在基建工程中,资产表面造成盘盈,实际未体现在资产账上,为日后管理、折旧及报废等工作带来周折。对策:加强管理,协调基建处、财务处与资产管理部门,对于工程中不必要购买的固定资产,禁止其购置;对于工程中需配套购置资产,应取得资产单独发票及相关资料并经资产部门验收,在竣工决算时做好账务工作。
(2)对科研课题经费、教育经费及研究所购置资产应做好归口管理。在盘盈盘亏资产中,往往还涉及一类资产,即科研课题经费、教育经费及研究所购置的固定资产,因有些不是医院资金自有资金置,也非科室年度计划采购,存在资产管理部门上账不及时,或漏上账现象,发现了这一问题后,内审部门及时建议科研课题经费、教育经费及研究所购置资产应归口专业部门统一管理,防止财务单边走账,资产部门遗漏未上账的现象发生。
三、问题处理及改进建议
固定资产在使用过程中需要加强维护,管理部门加强资产管理,不定期进行检查。除科室负责人为第一责任人外,有条件的科室可以明确责任人进行管理。
第一,做好资产管理宣传工作,不论新购资产上账、报废资产下账或者长期借用等及时做好更新维护,账、物时时一致的关系。第二,充分利用信息化管理系统,做好设备扫码、贴签工作。便于核对、管理,使具体管理人员不受限于对资产识别困难这一问题上。第三,资产管理部门做好监督盘点工作。第四,对资产购置原始资料,包括招投标文件、购买合同、设备合格证、验收单及内部管理文件进行妥善归档、保管。第五,科室资产管理人员具有责任心强、切实起到管理作用。
参考文献:
【关键词】农业科研院所 固定资产 问题 对策探讨
固定资产是农业科研院所生存和发展的重要的支撑条件,也是实现科技创新、完成各项科研任务、维持单位正常运转的重要物质基础。因此,如何科学有效地管理好农业科研院所的固定资产,对保障各项科研业务活动的顺利进行,保证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提高农业科研院所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增强其竞争力及其重要。
作为一名科农业科研院所的资产管理人员,笔者在工作中遇到了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而这些问题在农业科研院所中普遍存在,大大降低资产管理效率,并成为国有资产流失的安全隐患。本文结合个人工作实践,就当前科研院所资产管理中普遍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个人对策建议供探讨。
1 资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1 固定资产管理重视不够
农业科研院所关注的重点在科研项目的申报和执行、各类科技成果的策划与申报,而对单位固定资产管理往往疏忽,且农业科研院所固定资产的购置主要是依靠财政资金支持,由于不会消耗本单位内部太多资金,从而粗糙预算、随意购置、管理放松等,导致许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越来越不受重视,陷入管理危机。
1.2 单位内部管理机构不健全
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包括固定资产采购计划审核与上报、固定资产采购、固定资产列增、固定资产变更、固定资产盘点、固定资产处置、国有资产决算编制、固定资产账目管理等等。而许多单位未设立专门的资产管理部门,人员配备不够齐全,而是由其他部门兼管,有些还涉及几个部门共同兼管,无法实现资产的系统管理,更谈不上精细化管理。
1.3 单位内部管理制度不完善
管理机构的不健全,也不利于单位内部管理制度的建立。目前,有的单位没有制定相关管理办法或管理办法老旧,对资产的购置、保管、领用、维护、处置等规定缺失或不够详细;有的单位完全照搬国家及上级相关部门规定,没有结合单位实际,制定适合本单位的内部管理制度,且不根据相关新的管理规定更新内部管理制度,导致资产管理没有依据可循,影响资产管理的顺利开展。
1.4 资产管理人员责任不清晰
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业务繁多,加上未设立专门的管理机构,而是由其他部门兼管,有些还涉及几个部门共同兼管,因此管理人员严重不足,多是一人管理多环节多部分内容,很难实现岗位职责不相容;管理界限不清楚,容易出现相互推诿的现象,从而降低工作效率。
1.5 存在重购置轻管理的现象
许多科研院所在固定资产购置过程中,程序比较规范,但购置以后,分散领用到各使用部门,平时较少进行全面彻底的检查,缺乏相应的资产管理责任制和有效的约束机制,较少有长期有限的监督和考核体系。由于许多设备维护和保养非常专业,需要专门的固定人员进行后期维护和保养,而固定资产管理人员及使用人大多对设备的维护和保养观念和经验不足,且部分设备后期维护和保养成本较高,很多单位没有足够的经费支持,严重影响设备的使用效率。
1.6 无形资产管理概念淡薄
农业科研院所无形资产主要表现有科技成果、品种权、专利、专著等知识产权,往往因为疏忽其管理和开发应用而造成巨大损失。无形资产是农业科研院所的宝贵财务,对其实施管理是资产管理的重要内容,也是院所生存和发展的需要。
2 加强资产管理的建议
2.1 从思想上提高重视,设立专门的固定资产管理部门
农业科研院所固定资产管理工作的有效开展,必须从思想上着手,引起单位法人、分管领导、管理及使用人员的真正重视,让他们真正明白固定资产管理的含义及其内涵,了解固定资产管理具体工作内容,防止实际工作中盲目预算和购置、资产流失等现象发生。有条件的单位,应设立专门的固定资产管理部门,对资产进行全面系统的管理。
2.2 建立健全单位内部管理制度,明确管理责任
做好固定资产管理工作的前提和基础是建立健全单位内部管理制度。只有不断完善各项监督管理机制,才能使资产管理工作得到提高,这是做好资产管理工作的基本保障,也让固定资产管理工作真正有章可循。完善的管理制度必须明确资产管理中的具体层级及其责任,如资产使用人、资产使用部门、资产采购部门、财务部门、分管领导、单位法人等的具体责任,实行岗位不相容设置,对可能存在的廉政风险点进行防范。
2.3 合理配置资产
农业科研院所固定资产必须根据农业科研需求结合现有资产情况及长远发展规划进行科学合理的配置,减少重复配置导致的资源浪费、利用率低、浪费设备维修保养资金等问题,应由资产使用人和使用部门提出需求,由资产管理部门及财务部门进行审核,经单位领导同意后方可上报采购计划及预算。确保严格控制固定资产的配置,并对现有资产进行合理调剂和区域共享,盘活存量固定资产。
2.4 实现资产信息化管理
农业科研院所固定资产数量多、分布广、类型复杂,要进行科学、系统化的管理,必须将农业科研事业单位的资产管理和提高工作效率、降低成本相结合,实现全面、系统的信息化管理。应充分利用“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信息系统”,提升科研事业单位的整体管理水平、提升上级部门对事业大内的监管力度,增强国家财政部门对实验单位资源的调控力度。通过多层次的动态化监管,严格落实到每一个环节,做到科学、规范、准确的日常管理,为资产有效配置提供依据,提升财政资金的利用效率。
2.5 定期进行资产清查盘点
固定资产清查盘点是资产清查盘点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每年定期对固定资产进行清查,对固定资产的数量和现状进行清查;各部门资产管理员要作好本部门资产清查相关记录,并把清查结果报送财务办公室资产管理员。
固定资产管理工作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需要各管理部门尽职尽责,更需要领导的重视和全员的共同参与,只有大家都以主人公的精神来管理、保护和利用固定资产,才能使固定资产充分发挥其价值,为农业科研工作服务。
参考文献:
[1]白朋.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现状探讨[J].管理论坛,2016,7:194.
[2]马小红.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中的若干问题及完善路径[J].财会学习,2016,8:177.
[3]郭静进.浅议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的优化建议[J].时代金融,2016,9:237-239.
[4]李疆秋.浅析完善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措施[J].资产管理,2016,10:16-17.
[5]杨二宝.浅谈科研院所的固定资产管理[J].工作研究,2013,15:110-111.
[6]杨梅.农业科研院所固定资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现代商业,2009,10:143-144.
[7]熊英.科研院所固定资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与策略[J].现代企业,2012,7:21-22.
[8]刘万程,丁云安.加强科研院所国有资产管理的对策探讨[J].农业科研经济管理,2006,2:23-25.
[9]张亚斌,张海英.基于预算管理的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研究[J].中国市场,2016,12:54-55.
[10]刘燕.基层事业单位资产核算管理现状与改革[J].中国总会计师,2016,3:78-79.
关键词:事业单位 财务管理 问题探讨 对策建议
事业单位是指国家以社会公益为目的,由国家机关等机构举办的,从事教育、文化等活动的社会组织,事业单位的目的是为人民服务。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任务是事业单位预算的管理和控制,收入的管理,费用开支的程序、标准等制定和管理,财务制度的建立健全,固定资产的管理,单位资金及经济活动的财务控制和监督。
一、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中存在问题的探讨
(一)监督机制不够健全,内部控制较弱
现阶段,我国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人员及会计人员的岗位是主管领导任命的,这种管理模式导致会计人员不能充分实施其对领导及其他管理者的监督职权,使会计监督流于形式。另外,内部控制通常集中于事后核算,会计事前、事中审核监督不严,有些单位未设内审机构,已设内审机构的单位也内控制度不全或者缺乏可操作性,或者有章不循,遇到具体问题时过分强调灵活性。事业单位长期实行 “一支笔”的审批制度,很多业务只要领导签字就能办理,对财务部门的审核监督职权不够重视,使内部会计控制流于形式,失去了应有的作用。
(二)资产管理方面存在问题
事业单位的资产主要包括货币资金、固定资产和存货。其中,货币资金的管理相对比较简单,而固定资产和存货管理存在的问题比较普遍,主要原因是大部分单位资产管理意识比较淡薄,会计机构、资产管理机构对单位非货币性资产利用效率缺乏监督和考核,没有建立健全资产管理制度,缺少定期或不定期的库存盘点,导致资产闲置浪费,利用率低下,给固定资产的潜在流失创造了机会。
(三)事业单位财务人员素质有待提高,财务管理执行力较弱
随着我国预算体制改革,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建立了部门预算制度和国库集中支付制度,这些变革使得事业单位会计工作从账户设置与核算到账务处理及报表编制等各环节与过去有很大差别。另外,大多数事业单位会计人员忽视对新业务知识和法律法规的学习,未能及时更新知识结构,导致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工作不能很好的进行,财务管理制度流于形式,执行力不强,难以适应新时期财务管理工作的新要求。
三、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中存在问题的对策建议
(一)建立健全事业单位内部控制体系,完善内部监督机制
完善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体系,是保证会计核算有效落实的前提条件,是单位执行力和监督力的加强。在新的财政管理模式下,要建立并完善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体系,完善内部监督机制。首先,应对不相容岗位和职务进行分离,建立牵制机制,落实全面的内部牵制制度。其次,单位应完善监督制约机制及内部审计机构,使会计人员的审核和监督职能能够充分实施,确保会计信息的真实、完整。
(二)建立健全固定资产管理体制
事业单位固定资产是国有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重点监控的对象,因此事业单位要进一步建立健全财务管理制度,完善已有的固定资产管理体制及财产清查制度,并严格执行,做好日常的核算和监督工作,资产管理部门应该详细了解各使用部门现有资产的使用情况,严格要求各使用部门按报批程序办理固定资产请购及报废业务,单位管理部门应该同财务部门对固定资产进行评估,逐步实现固定资产管理的规范化。另外,单位的固定资产还要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的清理、盘点,对资产的情况详细掌握,做到出现问题及时发现和解决。只有将事业单位的资产管理与事业单位预算管理体系、实物资产管理体系、财务核算体系等环节紧密的结合起来,才能有效的克服事业单位资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和缺陷,防止国有资产流失,全面提高资产使用效率。
(三)合理配置财务管理人员,加强财务人员业务素质培养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会计改革的不断深入,必须改变会计人员的业务素质与经济发展不相适应的弊端。首先,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专业性、技术性、综合性日益增强, 其次,由于会计领域在不断地发展变革,新业务、新概念、新方法层出不穷,最后,面对越来越复杂的财务关系,事业单位的财务工作要与时俱进,不但要坚持对会计核算工作不断探索和研究,更新观念,使会计人员与现行的会计工作相适应,而且对财务人员要定期的进行思想教育和素质教育,培养责任心和使命感,促使事业单位的财务工作向更科学、更合理的方向发展,以满足新时期财政经济改革对会计人员提出的新要求。
参考文献:
[1]吴开宇.谈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存在问题与对策[J].中国农业会计,2007
[2]龚凌燕.对建立高效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体制的几点建议[J].现代商业,2009
[3]李敏.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公用事业财会,2009
[4]谭晓华.关于事业单位的财务改革的探讨.现代经济信息,2009
[5]盛建英.新财政体制下行政单位财务管理研究:问题及对策[D].浙江大学,2010
关键词:中小学校;固定资产管理;现状;建议
对中小学来说,固定资产是开展教学、教育必备的基础条件。如果没有这些固定资产,学校教育教学活动将无法展开。因此管理好学校固定资产,充分发挥其作用,能为教育教学提供良好的基础,确保教育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同时管理好固定资产,还能提高其使用效率,延长其使用周期。但目前中小学固定资产管理的现状不容乐观,还存在诸多问题亟待改进。作为一名教育系统财会人员,在多年工作中发现学校存在对固定资产管理重视不够,管理不善问题。随着教育规模的扩大,政府对学校的投入增加,固定资产也随之增加。因此如何管理好固定资产,提高其使用效率成为学校面临的重要问题。本文主要从中小学固定资产管理现状入手,提出加强固定资产管理的建议。 一、中小学固定资产管理现状
(一)固定资产管理存在制度缺陷
中小学固定资产的出资人是国家,但是国家不要求偿还资产,也不要求分享经济上的利益,而是交给中小学自行管理和使用。同时中小学固定资产属于非经营性资产,不计成本,不核算盈亏。因为没有响应的约束机制,就滋生了领导重钱轻物的心理,不重视对固定资产的管理。具体表现在,固定资产在购置及使用管理上是粗放的,学校没有制定响应的制度,有的学校虽然制定了制度但不完善,没有得到有效的落实,无法有效保护固定资产。
(二)固定资产使用存在监管不到位现象
学校由于缺少固定资产管理意识,学校日常管理不规范,存在很多问题,如管理机制不健全,管理职责划分不清,资产管理部门与使用部门联系不紧密,起不到相互制约的作用。没有实施信息化管理,大量数据还是手工记录,导致缺乏管理监督机制。具体表现在固定资产信息不准确,导致固定资产核算不准确,表现在有的固定资产早已损失或已捐出不能够及时下账,学校接受捐赠的资产,没有及时入账,造成帐外资产,随着新准则的出台,出现了新情况,新问题,比如,由于固定资产不提折旧,资产存量与实际不符,这些闲置固定资产占用国家大量资金,造成固定资产数字不真实,由于不能真是反映固定资产的现状,从而造成账实不符。导致核算出现“两张皮”的现象,给盘点,对账,核查等实际工作造成人为技术困难。
二、加强固定资产管理的建议
(一)确实转变观念,树立固定资产管理在中小学校发展建设中基础地位
中小学校固定资产管理应转变观念,确立学校主要领导是固定资产管理的第一责任人,确保责任到人,这是提高固定资产管理效率的基础与前提。相关法律法规规定,单位负责人要负责本单位会计工作与会计资料的真实性、完整性。转变固定资产管理观念,首先应提高制度的可行性,制定的制度应符合实际情况。其次应逐步引入权责发生制核算理念,真实反映出资产的存量现状。再次应提高管理人员的法制意识,确保资产管理责任到人,增强管理人员依法管理固定资产的意识。
(二)健全固定资产管理经济责任制,规范固定资产管理运行机制
根据财政部已出台《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办法》,要求行政事业单位按照国有资产管理与预算管理相结合的原则,资产管理与财务管理相结合的原则,实物管理与价值管理相结合的原则,实行国家统一所有,单位占用及使用的管理办法。根据相应的法律法规,中小学校要建立符合实际的固定资产管理与会计核算制度,就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中小学要做好静态管理,确实承担起固定资产管理的职责,负责制定有关政策和制度,履行监管职责并加强执法
检查。
2.固定资产管理机构要统一规划、统一构建、统一管理、统一处置,提高固定资产管理效率。
3.设立固定资产管理专门机构,由财会,总务人员负责固定资产的登记,保管,调配,处置和清查。资产管理责任应落实到人,严格划分清楚,建立日常管理制度和定期清查制度,采取财产记录,实物保管 ,定期盘点,实物核对等措施,确保财产安全。
4.做好国定资产管理做到不相容岗位一定要分开。具体由学校领导负责,财务部门负责实施,专职财务会计,总务保管员具体管理和核算,建立健全三账一卡制度,财务会计负责总账和一级明细账。总务保管员负责固定资产二级明细账。图书,仪器管理员负责登记所保管实物帐。图书,仪器按照指定操作规程,对固定资产进行编号,编号管理有利于加强管理,做到编号与实物资产相对应,建立固定资产卡片,做到帐卡相符。
5.管理定位,责任到人,设专人负责固定资产的维修和保管,对固定资产的建立,使用报告制度,清查核对制度,做到紧密配合,分工明确,账实相符。
6.实行考核评比奖惩制度,固定资产档案管理制度,报废,报损,调出审批制度等。并适时更新修订不断完善。各部门要认真执行,做到有章可循,具体落实
到人。
(三)深化会计处理方式,改进固定资产管理方法
中小学校固定资产管理可以参照企业会计制度处理方法,增加累计折旧科目。固定资产使用中,根据固定资产预计使用年限,选择适当的折旧方法,合理计算出固定资产在使用期内应承担的费用,客观地反映国定资产的新旧程度及国定资产的占用情况,均衡事业单位在国定资产购置方面的压力,增加会计信息的可比性,更好地为建立科学合理的预算制度和采购制度,提供可靠的依据。(1)固定资产增加,按照预算进行购置,购入由政府采购办理后,由总务 主任保管员验收,会计,保管员及分类保管员同时记账;接受捐赠调拨的固定资产设备要根据相关手续记录固定资产增加;基本建设竣工应及时移交建筑物,办理相应的交接手续,并结合财政部门出具决算审核书,记录固定资产增加,同时固定资产要编制卡片。上面登记有编码,存放科室,价格,名称。(2)固定资产减少,包括出售,出让,转让,对外捐出,报废,报损的标准和程序,按照管理权限逐级审核报告批准后执行。要办理转出手续。财产报废,报有关部门审核办理注销手续,责任损失,调度变卖等情况,要由领导审批,办理相关手续。会计及有关人员同时记录固定资产减少账薄。
(四)提高资源利用效率,防止国有资产流失
学校每学期末组织固定资产清查小组对固定资产进行清查盘点,将清查盘点工作落到实处,并将清查结果作为业绩考核的组成部分,会计保管要进行帐实核对,保证账帐相符,帐物相符,帐卡相符。通过全盘清算,对规定资产盈亏编制表格,找出原因与责任,按照相应的程序报请有关部门批准处理,做到账实相符。同时分析固定资产结构与管理情况,防止固定资产积压、闲置,充分发挥固定资产的使用效率。
(五)中小学要对学校固定资产树立责任意识
中小学校应加强对财务人员的培训工作,提高财务人员的素质,使财务人员与时俱进,掌握最新的会计理论知识,提高其管理能力与操作技能。
建立固定资产信息化管理监督系统,完整地反映中小学固定资产的存量和增量动态,是及时了解和掌握中小学固定资产使用情况的一种非常有效和快捷的途径。固定资产管理工作涉及范围大,数据量大。因此,必须以现代化信息技术为手段对固定资产进行高效管理,依靠科学的管理方法和领先的管理技术,全面提升固定资产管理水平。根据清查固定资产评估资料建立分类明细表,减少错误,方便快捷,节约时间,提高效率。在管理手段上实现创新,为日常资产管理工作的高效化和规范化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撑。
关键词: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F23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3)02-0-01
一、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现状
1.资产管理意识薄弱、管理制度不完善
目前事业单位对固定资产的管理还存在“重钱轻物,重用轻管”的旧观念,没有对其有足够的认识,财务管理部门将资金的管理放在重要的位置,而实际存在的固定资产则认为不需要管理,这些错误观念导致了我国事业单位没有正确认识固定资产管理的重要性。加之,事业单位在固定资产管理中的人员职责不明、考核评价机制不全,这都限制了固定资产管理水平的提高。另外,固定资产日常管理不到位,表现为固定资产账实不符、存量不清或者财产长期得不到清查、核对,结果总账与明细账不符,明细账与实物不符。
2.固定资产的监督机制不完善
在固定资产的管理职责上,有的归财政部门管理,有的归国资部门管理或者单位内管理机构,但是更多的则采用兼职,造成部门间权责不清,缺乏统一的管理和协调。
3.固定资产核算制度不完善,处置不规范,流失严重
目前大部分事业单位固定资产不计提折旧,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价值的变化情况不能真实的反映,固定资产购置后,把全部支出列为当期支出,不计提折旧,这只反映原始价值,无法直接反映出固定资产的新旧程度及单位固定资产的实际价值,更不能对固有资产的保、增值作出客观估计。另外,在固定资产维修过程中,处置随意、核算不规范。例如,为改善办公条件或环境,投入大量资金、人工成本,原有资产主体得到改善,固有资产增加,而很多事业单位却视同维修,不做增加。
二、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中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1.未认清固定资产管理的重要性
行政事业单位多是公益性单位,固定资产由国家财政拨款购置或调入使用,与员工经济利害关系不明显。导致员工轻视固定资产的合理使用,固定资产长期闲置或者浪费的现象。另外,在固定资产实际使用管理中,缺少完善的固定资产管理制度或者即使具备管理制度,缺没有真正得到落实,使得管理制度形同虚设。
2.事业单位管理机构或人员设置不合理
对于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的管理,没有设置专门的管理部门,兼职现象普遍。各个部门职责权限很难明确,有利大家都去管,无利大家都去躲,降低了对国有资产的监督和管理。
3.固定资产价值核算和管理使用脱节
由于行政事业单位的账务是在会计核算中心统一核算,账面只记载固定资产金额,无明细实物数量,而固定资产却由单位购置、使用、保管。会计主体单位与核算部门不一致,相互沟通不畅,导致固定资产的保管、清查,账实不符的现象时有发生。
4.管理执法不够严格
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规定,“国有公司、企业或者其上级主管部门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将国有资产低价折股或者低价出售,致使国家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犯有国有资产流失罪,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致使国家利益遭受特别重大损失的,犯有国有资产流失罪,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但是在现实中,很多的责任人没有受到法律的处罚,造成有法不依的局面,没有起到应有的警示作用。
三、加强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的措施
1.制定完善的固定资产管理制度
事业单位要严格落实《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等具体制度,并建立固定资产管理岗位责任制,实行固定资产责任到人,坚持谁使用、谁管理原则,构建一个职责明晰的管理责任制,做到资产配制、使用、处置等环节都有人管理、负责。以有利于资产的使用、管理及监督和考察。
2.完善核查监督制度,加大外部监督力度
制定更加完善的核查监管制度并切实落实,同时国家审计、监察、财政等部门加强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购置、增减、租赁的监督检查,并按照相关规定程序处理,确保固定资产安全、保值、增值。另外,事业单位应逐步增加固定资产的公开透明度,及时向社会公开并接受社会群众及相关组织的监督。
3.完善固定资产核算制度,避免国有资产流失,提高使用效率
完善的资产核算查制度利于优化资产的结构,行政事业单位要每季度或年进行一次的核算工作,及时发现问题,对于账实不符的固定资产应及时进行处理。对于闲置固定资产,完成资产评估程序后,要通过进行竞价出售、拍卖等公开方式回收资金,以发挥固定资产的剩余价值,避免固定资产流失。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我们应当将计算机网络运用到固定资产管理工作中,利用计算机技术进行科学管理,按照固定资产的类别、规格、品种、存放地点等建立详细的档案,做好实时跟踪管理,以满足多方面的需要,随时了解固定资产的状况,提高工作效率。
4.事业单位领导加大对固定资产管理的重视
事业单位领导要深刻认识固定资产的重要性,转变重钱轻物,重购置轻管理的思想,充分认识加强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的必要性及重要性,逐步推进提高固定资产管理水平。
四、结语
综上所述,我国事业单位对固定资产管理中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问题,但是我们要通过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监督制度,并逐项落实,并对固定资产进行及时的核算,降低国有资产的流失,利用计算机等新的管理手段,提高固定资产的使用效率,以促进我国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水平逐步提高。
参考文献:
[1]高国明.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问题与对策[J].现代经济信息,2010(13).
[2]李军.浅议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J].经济师,2009(12).
[3]郭莉.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浅析[J].财会通讯:综合(中),2010(10).
[4]晓峰.行政单位固定资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审计文汇,2009(12).
关键词:资产;管理;预算编制
中图分类号:F81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3)07-0-01
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工作作为财政管理的一个重要组织部分和重要环节,是预算管理的延伸,财务管理的扩展,资产管理与预算管理有机结合既是资产管理改革的要求,也是建立公共财政体制,实现公共服务均等化的重要内容。推进资产管理与预算管理相结合,有利于促进资源分配的合理化,建立和完善资产整合与共享共用机制,提高资金资产的使益。
一、资产管理与预算编制相结合的必要性
财政部35、36号令明确规定:行政事业单位应当坚持资产管理与预算管理相结合的原则;《事业单位财务规则》规定:“合理编制单位预算、严格预算执行”、“实施绩效评价”、“合理配置和有效利用资产”、“事业单位应当提高资产使用效率,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实行资产共享共用”;《行政单位财务规则》也提及类似的要求。行政法规、规章制度的出台,资产管理与预算管理相结合有了新目标、新方法,把两者有机结合,是提高财政管理水平的必然选择,它既能适应行政事业单位发展的需要,又能节约大量财力,减少浪费,有利于维护国有资产配置的效率与公平,是降低行政成本、建设节约型政府的重要手段。
二、资产管理与预算编制相结合的可行性
笔者系思明区资产管理中心的职员,同时也接触了本单位的预算工作,深知资产是行政事业单位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深感资产管理与预算管理有机结合的重要性。按照公共财政的要求,一个单位需要购置什么资产、如何配置和处置资产,应该充分考虑单位存量资产的现状及其履行的公共职能需要,对所需资产进行科学的匹配。这个匹配的过程既是编制单位资产预算的过程,也是编制部门预算的过程,还是强化资产管理的过程。从业务关系看,财政预算是单位资产形成的主要渠道,而资产存量是核定单位预算的重要基础,资产管理与预算管理相辅相成、息息相关。从财政收支关系看,资产管理是财政支出管理职能的重要组成部分,财政支出中的资本性支出最终形成行政事业单位资产;资产又是财政收入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资产在实际使用过程中也会产生收益,如单位经营收入、资产租赁收入、资产处置收入等,这些收入依托单位的存量资产,也是财政收入的构成部分,同时也是预算制定的基本依据。
三、资产管理与预算编制相结合的存在的问题与困难
随着对行政事业单位投入的不断增加,迅猛增长的资产数量及其管理的内容越来越丰富,但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改革步伐相对滞后,资产管理不善的问题不仅仅是固有的管理体制、机制等问题,也与预算管理脱节休戚相关。以思明区为例,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一)编制前置审批缺位
资产配置、使用未履行预算编制前置审批手续,如部分资产使用未履行报批手续,按规定:“行政单位资产出租、出借应报同级财政部门审批,收入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事业单位资产出租、出借,对外担保、对外投资应当进行必要的可行性论证,并经主管部门审核同意后,报财政部门审批,收入应当纳入单位预算,统一核算、统一管理”。行政事业单位往往忽视此规定,在预算编制时,对国有资产的使用事前没有办理报批手续。又如部分资产配置未履行报批手续,按规定:“部门购置有规定配备标准或限额以上资产的,应先报财政部门审批。财政部门审批同意后,部门将资产购置项目列入年度部门预算,在进行项目申报时,将资产购置批复文件和相关资料一并报财政部门。”实践中,这条规定形同虚设,大部分行政事业单位未按程序报批,而是在预算表中直接填报。再如部分项目支出未经事前绩效考评。目前,各地均按财政部的要求,制定了财政资金预算绩效评价的规定,规定一定限额以上的项目支出必须经事前绩效评价,通过评价的才能纳入年度预算。对此,许多单位事前未申报,也是在预算表中直接列报。
(二)编制事前审核缺位
有的单位审核流于形式,根据内部控制制度的要求,重大资产配置、处置等应实行集体决策或联签制度,事实是往往强调“一支笔”审批,而民主理财时常忽视,致使单位的审核流于形式。又如财政审核不深入,有的财政预算管理员忙于日常事务,有的身兼数职,对单位预算的审核经常停留在数据上,未能进行实地勘察,未能与资产的现状、数量、质量进行比对。再如人大审议不详细。预算应经人大审议批准才能生效,但每年的人大会听取和审议当年预算执行和次年预算草案的报告一般仅为一天,对预算草案的审议往往停留在类、款上,对单位的资产配置方面无暇顾及,认真审议无从谈起。
(三)执行结果分析缺位
目前,虽然实行了事前、事中、事后的预算绩效评价,但主要还是停留在资金的使用效率和效益上,资产预算安排未有相应的绩效目标要求,对资产配置的目标、使用的效果等关注度不够,对资产的预算执行结果缺乏产出、成果及成本等方面的分析与考核。
(四)信息系统支持缺位
财政一体化平台资产管理模块未开发,造成了信息系统与实际资产管理相脱节,造成情况不明、账实不符、家底不清等情况;同时缺乏有效的预算追加查询系统,使得行政事业机关资产管理得不到有效的管理与控制,难以发挥应有的经济效益。
四、存在问题与困难的根源
(一)认识不到位
资产管理预算约束意识不强,沿用传统做法的惯性思维,尚未适应新变化。财政部门和预算单位不同程度地存在“重资金轻资产”的现象,由于信息不对称,财政部门无法充分掌握资产配置是否科学、资产占有是否公平、使用是否高效等情况,致使预算管理缺乏依据。
(二)宣传不到位
对资产管理与预算管理结合的业务培训滞后,宣传未跟进,经办人员对相关政策法规不了解、不熟悉。
(三)机制不到位
不论是财政部门或是行政事业单位,都存在资产管理与预算管理“两张皮”的现象,由于管理体制和机构设置等原因,传统的国有资产管理存在“就资产论资产”的问题,资产管理与预算管理脱节。
(四)监管不到位
预算管理制度和源头防腐制度执行不到位的现象仍然存在,行政事业单位统一岗位津贴之后,部分单位仍然存在经营性资产,有的利用闲置富余资产搞创收,未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成为滋生腐败的土壤。
五、建议
(一)完善制度、信息公开
建议省、市出台推动资产管理与预算管理的实施细则,把改革创新的成果提升到制度化的层面上来,提纲契领,推动才更有力。
目前,预决算信息公开已逐步推行,建议加大预决算信息公开的力度,扩大公开的范围、充实公开的内容,把资产存量和增量数据作为预算、决算信息公开的有机组成部分,才能更好地把资产管理与预算管理双双置于“阳光”下,建立程序化管理体系。
(二)加强宣传、提高认识
在每年的预算编制布置会上,财政、审计、监察等部门应从各自专业的角度,结合实际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加强预算编制,提高预算与资产管理,确保人员和资金、资产安全等措施。建议组织力量对中央、省、市、区在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预算管理等行之有效的制度办法进行清理、分类,汇编成册,便于预算单位的人员学习、查阅。建议通过培训会、讲座等方式宣传相关政策,要让财政部门、预算单位齐抓共管,主动结合资产管理,做好预算编制工作。
(三)创新机制、实现共享
以政府投资建设项目预算编审为突破口,规范预算编制内容;完善部门预算审核流程,由资产使用单位根据业务需要和资产状况,提出资产收入预算和资产支出预算,报资产管理科室审核,履行必要的审查、核实程序,再由资产管理科室将资产预算提交预算管理业务科室,作为编制部门预算的依据;完善预算决策内容,建立重大资产预算会审制度,科学预测资产收入,严格控制资产支出,实现资产预算的决策职能;建立资产预算执行报告制度,及时跟踪资产预算执行情况。
建立共享机制。健全国有资产管理制度,以大型活动、临时机构资产统一配置管理为切入点,统筹闲置资产使用,开展公物仓实质运行,推动资产循环利用,提高资产使用效率,节约财政支出,降低行政成本。
(四)升级系统、加强考评
建立健全行政事业单位的资产存量动态数据库,实现资产信息预算化管理,着力探索预算管理与资产管理相结合的新路径。研究开发相关管理信息系统,逐步实现资产配置预算编制审核电子化,进一步提高资产配置预算审核工作效率和科学化、规范化水平。
建立资产预算绩效考核制度,规定数额以上资产配置需进行事前绩效评价,评价合格列入预算,不合格不予安排预算;资产预算执行结束后,对单位的预算执行情况全面分析和考核,预算结果考核既是对此次预算项目执行情况的评价和总结,也为此后预算项目的编制和申请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五)改革创新、齐抓共管
论文摘要: 本文分析了我国医院固定资产管理体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建立健全医院固定资产管理体制,提高医院固定资产管理水平,提高固定资产利用效率的几点建议。
医院固定资产具有价值高、移动多、损耗大、更新快以及品种繁杂和科室共用等特点,这就为医院固定资产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管理不当造成的医院固定资产多头购置、设备利用效率不高、核算不清、账实不符等问题在很多医院都层出不穷,屡见不鲜。
因此,加强医院固定资产管理,明确各级管理者责任权利关系,促进医院固定资产管理的规范化,提高医院经济效益,增强医院发展活力,已成为医院管理者不容忽视的一个重要问题。为解决这一问题,必须建立健全医院固定资产管理机制。
1 固定资产管理机制不健全的主要表现
(1)固定资产管理部门和使用部门职责、权限不明确,内部控制缺失。整个医院缺乏统一的固定资产管理机构,使固定资产管理职能分散,权责分界不清,容易出现管理上的盲区,造成固定资产购进、领用、保管等环节出现脱节问题。
(2)缺乏严谨的固定资产核算机制。按照现行《医院会计制度》规定,固定资产采用历史成本法计价,不计提折旧,固定资产在使用期间不减值。医院资产负债表上固定资产项目的金额只反映原值,未能反映固定资产使用过程中的实际消耗,造成账面价值和实际价值的严重背离,无法体现固定资产的使用状况和新旧程度,不利于了解固定资产的真实状况。尤其是医疗设备大多数为高科技设备,更新淘汰周期快,医院的固定资产不计提折旧与资产的减值准备,造成固定资产价值严重失真。
(3)清查、盘点制度不严密。医院不按规定进行定期清查、盘点,前清后乱,边清边乱的现象比较普遍,有些单位在盘点后延期生成盘点表甚至连盘点表也没有生成。
(4)固定资产报废环节不严格。在医院的实际工作中,经常发生不该报废的固定资产报废、报废的固定资产却没有及时进行账务处理的情况,这就会造成资产账面数不实。同时,有些固定资产由于资产使用部门无专人保管财产,使财产流失或视为废物丢弃,造成固定资产亏损。
(5)管理方法落后。现在很多医院虽已经实施信息化管理,但只是简单的静态管理,大量的数据仅靠手工录入,远远不能满足高层次动态管理的要求。
2关于建立健全医院固定资产管理机制的几点建议
(1)健全管理机构,明确管理职能。《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暂行办法》中明确规定:各级财政部门、主管部门和事业单位应当按照本办法的规定,明确管理工作。医院固定资产管理应实行“统一领导、综合监督、归口管理、分级负责、责任到人”的管理原则,资产管理领导小组负责制定资产管理制度、审定资产采购计划、组织和领导清产核资,审核大宗资产报废时向上级部门呈送的报批手续等。归口管理部门负责资产的采购、领用、调剂、维修、报废、清理的核算与管理。财务部门负责固定资产总账的管理,筹集采购资金、监督控制资金的使用情况,对固定资产利用效果进行综合评价,参与固定资产清理工作。设备部门负责设备的购置审批、验收、调剂、维护、修理工作,做好闲置资产的检测、维护工作,办理报废鉴定,做好大型设备购置的可行性分析报告的审核工作,总务部门负责房屋、建筑物的建设、管理维修、保养和报废工作等。
(2)完善固定资产核算制度。实行固定资产三账一卡管理。医院财务部门要设置固定资产总账和二级明细账,分类反映单位固定资产总价的增减变动和结存情况。总务科和设备科设置三级明细分类账,按照固定资产类别分设账页,按照保管、使用单位设置专栏,每月对各项固定资产的增减日期序时登记,反映各类固定资产的实际增减变动及其结存情况。固定资产卡片一式三联,第一联交医院财务科;第二联交设备科和总务科作为明细账;第三联随物交使用部门保管。固定资产的卡片要做到物在卡存、物转卡移、物毁卡销。按照收入与费用相配比的基本原则,对医院高新医疗仪器设备,可采用加速折旧法,以保证医院储备足够的设备更新资金。
(3)严格资产清查和盘点制度。医院应定期清产和盘点。清查时,除了点清固定资产数量外,还要检查固定资产的使用和维护情况。清查完毕后,认真填写实盘数,对于盘盈、盘亏及出现异常的固定资产,要在备注栏里注明并及时处理。对于盘盈的要及时入账;对于盘亏的,写出书面报告,分清责任原因,做好先报批后处置的程序,待集体讨论决定并报上级领导和相关国有资产部门履行审批手续后方可做调账处理。
(4)加强固定资产报废环节的管理。固定资产已经达到或超过规定使用年限且无法修复,主要结构陈旧、性能落后、严重影响安全的,由使用部门提出书面申请,经技术管理部门鉴定、提出处置意见,填写《固定资产报废申请表》,并经医院领导批准后报主管部门和当地国有资产管理部门进行审批。财务部门建立相应报废备查账,在资产处置、变价收入收到后核销,调整账卡,保证账账、账物、账卡三相符。并经常同管理部门核对备查账上的报废资产,以保证医院资产的真实性。
(5)加大固定资产管理信息化力度。应将医院的固定资产管理并入医院综合管理网络系统,通过网络系统把各科室、职能部门、财务部门与资产管理部门连接起来,真正实现资源共享、信息互通,使固定资产管理部门能掌握固定资产增减变动、库存情况的第一手资料,合理组织资产购置和调配闲置的资产,而且也有利于使用部门核对和管理本科室的资产,同时网络信息系统还可以随时提供查询、统计、分析等功能,为全成本核算和绩效考核提供详实、可靠的基础数据,实现固定资产动态管理,能够为医院的固定资产管理、发展规划提供有效的依据。
3结论
加强固定资产管理可以提高资产的使用效率,减少资金的浪费,节约病人的费用。建立健全医院固定资产管理机制,是真正实现医院固定资产管理科学化的基础。有了合理的健全的固定资产管理机制,才能保证与维护医院资产的安全与完整,并保证资产的保值增值,使医院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得到提高,促进医院健康发展。
主要参考文献
[1]费有勇,姜林.新时期如何加强医院固定资产管理[J].中国现代医生,2009(28).
[2]王莉.浅谈医院固定资产的会计核算[J].商业经济,200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