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9-14 17:44:08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大学语文学习总结,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关键词:大学语文 合作学习 反思
我身为一名高职院校的大学语文教师,多年从教这门课程,在从教过程中发现诸多问题有待解决,并总结了经验与反思。针对大学语文所面临的困境,我们要拓展新方法、更换新思路、敢于新尝试。
一、新方法
1、大学语文的定位
语文活动是就是生命的活动,人类文明的精神果大都沉淀在语言的文字当中。人们通过语文活动,吸取了前人创造的文明结晶,使自己成为有教育文化的人。因此,将大学语文完全定位于人文素质教育课。所以,将教材的编写、教学设计上将人文素质教育放在第一位。但是我认为,这样定位固然固然可以提高文化素养和人文素质,但完全将其定位与人文素质教育课,却有失偏颇。我虽然在这个领域工作时间不长,但对其定位也有深入的探究。我认为,大学语文既不能讲成纯粹的工具课,也不能为了所谓的人文素质而讲成文化课。因此就要求老师在讲课的时候要突出语文的基本特点。既要讲得有文学性,使同学们对这门课产生兴趣,又要渗透进去文学色彩。所以,教导大学语文的教师应当由富有教育经验、文化素养、师资品德高的教师来掌舵。这样不仅能够提高教学质量,也会将大学语文的作用和意义更好的发挥出来。
2、大学语文的教育方法
传统的大学语文的教育方法大致是按照教育要求按部就班的教学。但是我觉得,大学语文教育不应该死守教条,远离现实,是文学脱离现代社会,远离对象,使课程苍白贫乏,缺少生机与活力。对于大学语文的教材,我觉得不能拘泥于此,大学语文需要的是与现实的融合,与实践的接轨。能够更好的教育好大学教育的方法也有很多,比如:1、关注社会热点。对社会问题回应可以吸引足够多的大学生们的眼球,抓住学生们的兴趣点,使学生凝神静气的沉入到课堂当中。2、善于利用多媒体等教学。充分的利用多媒体可以是大学生们的兴趣提高,可利用经典音乐、影视娱乐、网络文学等文化元素纳入课堂,为学生连身打造属于他们的课堂。不仅仅是老师的职责,也是我们作为大学语文老师兴趣的起源。因此,会更加提高了听课效率,也打造了真正的大学语文教育。
二、新思路
1、教师思路改革
作为一名高职院校的大学语文教师,如何看待学习,这一点将直接影响着对学生应当学什么以及如何进行教学的看法。布鲁纳认为:思想不仅在本质上是主动的,它更致力于与其它主动思想对话和议论。而通过这些对话,通过这些反复的讨论过程,才能对其他人的观点进行了解。那么作为高职院校的大学语文教师,我们要做的就是彻底的改头换面。放下老的、陈旧的观念,去迎接新时代的大学生们。
2、学生思路改革
十年寒窗苦读,为的就是踏入大学校园,使自己比别人更高了一个台阶,将来有所作为、大展宏图。所以会选择技术含量高的专业,所以对于大学语文,觉得有十几年的铺垫足够,根本不需要再继续学什么,即使是学,那也只是死记硬背,毫无新意。这种想法应该是每个大学生们共同的想法,正因如此,学生们的相当也亟需改头换面。例如:例如(1)明确语文学习的现实意义,提升语文学习的兴趣:要让学生明白语文课学习对他们以后工作和学习的重要作用,才有可能真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2)尝试运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增强学习过程的趣味性:高职大学生在学习上缺乏耐性,对单一的教学方式很难产生长久的兴趣,应当让学生经常有新鲜感。(3)课外作业的多样化,用有趣的形式巩固上课所学习的内容,对于高职院校的大学生来说,新鲜的生动的事物更容易被接受,这样才能使他们保持学习的兴趣,并提高自身对大学语文的学习态度。只有大学生真正喜欢,才会改变自己的思路
三、新尝试
高等教育是社会发展所必须的,其任务在于培养学生扎实的基础知识和实践能力强的综合性人才。在这种背景下,大学语文的教学既要坚持传统的教学理念和方针,又要积极的进行改革与创新,不断拓展教学方式,使其与高等教育的发展方向相统一,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
1.高职教育环境下,大学语文的界定
大学语文不仅可以丰富学生的文学知识,对我国传统文化和文学精髓有着更深一步的了解,同时在塑造学生的价值观和行为品德方面发挥着积极而又重要的作用。
2.高职教育环境下,大学语文课程改革的构想
在新高效教育体系下,大学语文的课程设置就是要以学生的实践为中心,人文精神为指导,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以及文学修养为目标。将模式教学融入到大学语文的教学中,无疑是提高大学语文教学质量的重要方式。
【关键词】高职 语文 课改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9682(2012)08-0120-01
语文作为一门培养学生人文情怀,培育人文精神的关键课程,在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方面具有重要作用。但长期以来,受制于对“实用”教育、就业导向的片面认识,在高职院校课程开设过程中,大学语文课程开设情况不容乐观。高职大学语文如何才能走出困境,如何进行课程改革,已是我们不得不面对的实际问题。
一、日益严峻的课程开设现状
高职教育注重“以就业为导向”,培养技术应用型人才,就业成了高职教育唯一的指挥棒。学校变成了职业培训的速成基地。一味强调学生专业能力和职业技能的培训,忽视学生人文素质的提高,常常导致高职生人文素养、人文精神的严重缺失。在专业设置和课程教学方面,以人文教育为主的课程往往不受重视。边缘化早已成为大学语文在高职院校的普遍生存状态。很多以理工科专业为主的学校,甚至没有大学语文课的一席之地。即使保留了大学语文课程的部分学校,课时也在不断压缩,有的学校大学语文课程只有一二十课时,成为人文素质教育的点缀。
二、高职大学语文课程改革途径
高职大学语文要融入高职人才培养体系,就必须进行课程改革,放弃一贯的思维模式,在坚持自身人文教育的基础上,必须认识到大学语文本身存在的诸多滞后于时展的弊端,突出当前高职教育时代特性,更好地符合技能型人才培养。
1.教学内容要突出科技教育
科技教育与人文教育相融合的高职课程设计大体可以归纳为三种情况:在专业课教学中渗透人文教育;开设科技与人文交叉的新课程;在人文教育中渗透科技思想。无论哪一种,其课程设计的原则都是自觉地从教育的一个层面去关照另一个层面,在表面实行一个层面的教育教学中,有意识地施加另一个层面的影响。
以纯文学选文为本位,融合现代科技内容。我国传统语文课程内容,由于长期受制于“纯文学”的框架影响,偏重于中国古代诗文,对当代优秀的人文学科、交叉学科的成果和国外优秀成果吸收借鉴不够,教材与现实和时代要求相去甚远,难以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共鸣等。以优秀的纯文学选文为本位融合科技选文是高职大学语文教材体现职教特色和时代精神的必由之路。
以人文知识内容为本位,融合职业能力教学。高职大学语文在秉承培养学生人文素质和人文精神的传统使命的基础上,应增大提高学生接受和处理信息能力的教学内容,包括口语和写作两方面。要避免高中化的教学模式,紧密结合学生的专业特点,为专业需要服务,帮助学生学以致用。
以课堂学习内容为本位,构建自主学习内容。大学语文必须努力冲破课堂教学时间有限的樊笼,构建广阔的学生自主学习空间。在如今知识信息大爆炸的时代,学生对文化知识精华的渴求是强烈的,也是茫然的,教师有责任为学生的课外阅读和学正确的途径。教师可以在语文教材的每一个教学序列之后,附上学生必读与泛读的书目,并通过灵活多样的方式,及时接收学生自学的反馈信息,构建适合学生自主学习的内容体系。
2.教学方式要突出多元化教学模式
长期以来,语文综合能力训练课程的具体教学应以训练为主,过多强调深究字、词、句的教学模式,陷入分析的窠臼而缺少宏观的把握。高职大学语文课程改革,必须改变单一、机械的课堂教学模式,用多元化教学模式突出现代教学的优势。
要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高职语文教学必须打破单一、死板的机械模式,在落实传统对字、词、句、篇分析探究的基础上,灵活地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将轻松、愉快、高效引进大学语文课堂。
要开展形式多样的课外活动及社会实践。语文学科的性质决定了它必须贴近生活,反映社会的同时又服务于社会是语文学科的独特功能,将语文学习与社会实践相隔离,是语文教学的“死胡同”。大学语文课外活动的形式可以是多种多样的。很多学校组织的文学社、记者团、语文课外兴趣小组;书法、作文、朗诵、演讲、语文知识竞赛等,都活跃了学习气氛,极大地激发了高职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对全面提高语文能力起着积极的作用。
要强化学生网上自学。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与利用,借助网络丰富的信息资源,便捷的共享和协作、跨时空交流等优势,利用网络开展学习,已成为当代学生自我学习的有效形式。因此,高职大学语文课程教学,必须改变传统一支粉笔、一张嘴的授课方式,鼓励引导学生业余网上自主学习。一方面引导学生对网络信息进行分析和甄别,既培养学生接受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又培养学生认识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另一方面要引导学生网上查阅相关内容。这样,既拓展了学生的阅读空间,也增强了课堂教学的效果。
3.评价方式要突出动静结合
高职大学语文教学评价的作用在于语文教学,而不是区分学生的优劣和简单地判断答案的对错。语文教学评价要促进学生发展、促进教师的发展,不能只对学生的学习情况、教师教的情况作简单的好坏之分,在于强调其形成性作用,注重动静结合。一次评价不仅是对一段活动的总结,更是下一段活动的起点、向导和动力。因此,高职大学语文课程改革,不仅要关注学生智力的发展,更要关注学生情感的发展,不仅关注学生学习的既有成果,更关注学生学习过程中的行为表现、情感意志,使教育评价最大限度地介入和渗透于学生学习成长的过程中。改变传统课程评价片面武断的“一锤定音”,实现静态评价与动态评价的整合,是促进大学语文课程改革和良性发展的关键所在。
参考文献
1 马新莉.大学语文课程的定位及现状的思考[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07(12)
2 刘海燕.告知语文教学现状分析及对策.职业教育研究[J].职业教育研究,2007(8)
【关键词】高校语文;教学;类比迁移
素质教育提倡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在大学语文教学中,为了提高语文教学的效率,更好地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人文素养,需要进行教学方法的改进。而类比迁移是近年来教育学中研究的比较透彻的方法,在多个教学领域中均取得良好的效果。为了促进教学的发展,笔者对大学语文教学中类比迁移的方法进行了分析,以提高语文教学的效率。
一、类比迁移教学法的理论意义
现代的教学理论认为,有效的学习是将新知识与旧知识进行合理的链接,并且各种知识点之间有效的分类的过程。因此,在现代的教学过程中,衍生出一种类比迁移的教学方法。此种方法是在学生原有的认知水平之上,进行知识的类比,从而帮助学生建立起有效的知识体系,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所学的知识。同时,在类比和迁移的过程中,以学生的角度进行问题的设置,能够减少学生对新知识的陌生感,学习兴趣被有效的激发,能够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问题的思考能力,进而全面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二、在大学语文教学中进行类比迁移教学的现实价值
首先,对于大学语文教学来说,不仅是对学生进行语言文字和写作能力的训练,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类迁迁移的教学方法,学生不仅能够更好的学习新的知识点,而且思维得到了训练,能够从某种事物联系到另外的事物上,学到了一种思考的方法。在未来的学习工作中,面对问题能够从容不迫,更好地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其次,类比迁移法在教学过程中,给学生提供了思考的空间。对于一些生涩的文章,隐含的情感,通过此种方法的讲解,学生内心形成更为生动形象的画面感。可以帮助学生提高文学作品的鉴赏能力,提升学生的文学素养。
最后,通过在语文教学中进行类比迁移法的展开,学生对大学语文的学习有了更加深入全面的认识。在类比迁移教学实施过程中,教学内容可以实现横向、纵向的延伸和比较,学生还可以将所学知识的一些特性转移到其他知识上,有利于新旧知识之间的链接,并且使旧的知识得到升华。学生的语文学习更加系统化,教学效率得到质的提高。
三、大学语文中进行类比迁移教学的建议
为了培养语文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很多教师应该对类比迁移教学法都进行过深入的研究,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因此,笔者从理论上进行分类,分别分析常用的横向比较、纵向联想等类比迁移的方法,现总结如下:
1.横向比较与拓展
教育专家曾经明确的指出,比较学习是进行阅读学习的有效方法。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面对新的知识,学生往往觉得生涩没有意思,提不起来学习兴趣,最多也就是读读课文,很少进行独立的思考。而教师通过类比的方法,可以举一反三,激发学生的想象力,使学生愿意思考和分析问题。通过在阅读中进行比较,我们可以存在类似的表达、主题和思想,同时也可以在同一类型的文章中寻找不同的写作技巧和描绘方法。在同中见异,并在异中求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自主的发现问题,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在大学语文教学中,我们通常会遇到许多的文章,有古文古诗到小说诗歌,涉及的题材十分丰富。在这种情况下,学生很难把握学习的重点。而教师可以通过进行教材的分析,寻找教材之间的相似点,进行横向的比较,引导学生运用类比的方法,进行合理的想象和知识的迁移,引导学生更好地理解新的知识。横向比较的方法不仅可以使学生对旧的的知识进行复习回顾,而且可以通过联想生动的进行新的知识的解释,开拓学生的新视野,训练学生的思维。
2.纵向联想与沟通
相关的理论指出,在任何学科知识中,各个知识点之间并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联系共同形成特有的知识结构的。对于大学语文来说,各种文体、语言、表达写作方面的知识,纵横交错十分复杂。作为教师,应该将所有的教学进行合理的归纳,在一个较高的角度对知识进行梳理,使知识更加的清晰明了。而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应该认识到新知识是由旧知识发展和延伸形成的,合理的借助类比迁移的方法,梳理新旧知识发生的关系,提出知识的不同,在原有的知识上进行新的知识的学习,使学生形成一个清晰的知识体系,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新知识和掌握新知识,并且巩固旧的知识。
因此,纵向的进行知识的类比,就是寻找新旧知识的联系,在旧知识的基础上进行信息的重新组合和延伸,以形成的知识。通过类比的方法,使得旧知识和新知识之间建立清晰的知识脉络,以帮助学生更好更快地掌握新知识。并且,在此种教学方法下,学生可以进行合理的联想,进行掌握学习的方法,拓展知识视野和提高文学欣赏品味。
3.纵横交织,整合学习
为了促进语文教学的效率,使学生的思维更好的训练,在实际的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对知识进行综合分析,进行横向和纵向类比方法的整合。相关教育专家指出,为了提高知识的学习效率,应该寻找相同的例子,加深学习的迁移效果。而孤立的知识点容易被遗忘,为了深化记忆,应该将知识进行系统的整合,帮助个体更好地理解与掌握知识。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对知识进行纵横组合。首先,站在学生的角度,对于具体问题进行深入探究,引导学生横向的联想和纵向的沟通,更好地将知识链接成网,帮助学生融会贯通的进行语文的学习,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综上所述,类比迁移的方法不仅为教师提供了高效的教学方法,而且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促进学生的知识学习和思维的锻炼。
参考文献:
[1]吴晓旭. 谈大学语文教学中的类比迁移法[J]. 教育与职业,2010(35):154-155.
关键词:接受美学语文阅读教学阅读期待主体地位
Abstract: accept esthetics emphasis, the significance and the value of the literary works by readers and authors create together, the Chinese reading teaching for university has important significance. It tells us, teaching material, teachers, and students should pay equal attention to three, but should give priority to the students. Combining with the university Chinese reading teaching practice, simple discusses accepting aesthetics of Chinese reading teaching in university of inspiration and significance.
Keywords: accepting aesthetics Chinese reading teaching reading expectation subject position
中图分类号:H09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前言:
接受美学的文学观,是以读者为文学主体的文学观。它崛起于20世纪60年代,把文学的核心从作者、作品转移到了读者,以读者为主体。并认为是作者和读者共同创造了作品,创造过程由读者完成。接受美学的文学观与其说是对文学的认识,不如说是对读者的发现。它强调了读者在作品意义生成过程中的重要作用。相对于以往的文学理论,他最大的不同是对读者意义的发现,并由此引起了人们对文学认识的一系列巨大变化。当我们用接受美学的观点去审视大学语文教学时,会得到很多新的启示。那么这些启示具体有那些呢?
1.利用阅读期待,积极贴近学生的期待视野
通过对阅读的分析表明接受美学是从阅读期待入手的,主要依靠“审美期待视界”把作家、作品与读者连接起来,从而把文学的演变与社会的发展沟通起来,使之成为文本与读者之间的中介因素。所谓“期待视界”,又可称“期待视野”,是由读者以往阅读经验构成的一种思维定向或先在结构,也就是指在文学活动中,读者原先的各种经验、趣味、素养、理想等综合形成的对文学作品的欣赏要求,在具体阅读中表现为一种潜在的审美期待。
文学作品的意义和价值在一代代读者的参与阅读中被不断的发掘出来。由于每个人的视野期待是千差万别的,所以教师根本无法准确地知晓每个学生的期待。但是教师要尽可能的把握公众阅读期待视野,同时积极了解当前时代背景下的学生在一定年龄阶段的阅读期待;以及学生目前已经具备的知识结构框架。只有这样才会不断地有意识地调动和激活学生已有的知识,启发他们的思维,引起学生情感的回应,从而形成强烈的求知驱动力。以便让学生有效地利用已有的图式来理解新的文本,获取新的信息,要尽可能地与学生的期待视界形成重合。
2.确立学生在阅读教学中的主体地位
接受美学强调读者在作品意义生成过程中的重要作用,认为一部作品的最终意义不是由作者预先埋下的,而是在阅读过程中由读者最终完成的。由此来关照语文教学,就要求我们在阅读活动中要把作品的读者――学生,放到阅读活动的重要环节上,把学生作为语文阅读活动的主体来看待。
按照接受美学的观点,文本是一个向读者开放的意义结构,每个读者都会有独特的感受和体验,因此,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同时,阅读教学的最终目的是面向未来社会,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因此,必须强调学生阅读的自主性和独立性,肯定学生在阅读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过去我们也提出加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但只不过在根本上还是在老师的灌输下让学生提高吸收的积极性自觉性,还不是真正让学生成为语文学习的主体。要让学生成为语文学习的主体,就必须
让学生和文本之间建立一种对话的关系,带着探究性学习方法,用自己的情感体验去探寻作品的精神之光。
在阅读活动中,要注意培养他们学习的主动性,把“要我学”变成“我要学”,要让学生在掌握了字、词、句、段的基础上,充分运用他们的想象力和理解力去体会课文。用自己的经验和情感去渗透作品,把作品的不确定性和意义空白按自己的理解组织起来。
3.创建开放型的教学方式
对于语文阅读,有的课文以精讲为主;有的课文有讲有讨论;有的课文可以作为名篇佳作进行赏析;有的课文还可以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即语文活动课。比如,现行的高中语文教材就比较注重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的培养,大学语文教学则有待于进一步改进。与其照本宣科的讲解课文,不如多举行诸如“辩论会”、“演讲会”、“早读十分钟即席演讲”(可介绍美文、讲述事件、发表感想)等等,充分发挥大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这样自然会调动大学生“说想之所想”的主体意识。
4.教学目标要突出学法研究,重视学生的个体差异
正所谓“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教学,从本质上讲,就是教学生“学” ,主要不是把现成的知识教给学生,而是把学习的方法教给学生,使之能形成主体能力,进而可持续发展。在教学中,就应当根据“感受、领悟、积累、运用”学习语言的规律,通过教师的点拨、指导,让学生“会学、学会、会运用”,形成自己的思维能力。因此在教学准备中,不妨将原有的以知识传授为目的的教学目标转向突出学法的指导。比如课文教学的目标表述就可突出“通过课文载体,学习某种思维方法,某项阅读技能”等等。应当注意一点,学法之为“法”,要尊重客观规律,这里的客观规律就是:既注重语言规律的把握,达到“以点达面、举一反三” ,更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可以说每个学生因个体的差异,其“法”是不相同的。所以让学生自己动手归纳新知识(语言知识、文学知识、泛文化知识),新方法(写法、说话法、听话法),新感悟(是思想认识的演化,情感态度的激发)。这样就会形成“人人殊”的体验,坚持下来就是每个学生自己的“学法” ,充分体现了主体意识。
5.紧抓阅读教学“学习语言”.培养学生语文综合素质
“阅读教学之目的.我以为首在养成读书之良好习惯。教师辅导学生认真诵习课本,其意乃在使学生渐进于善读终于能不待老师之辅导而自臻于通篇明晓。”这是叶圣陶老先生的观点。张志公先生也说:“我还是赞成‘导读’,老师导一导.学生自己去读.不要总是老师析来析去的” ,“只要老师少析一些,少灌一些,多导一导,就够了” 。“在语文教学中老师不多讲,给予指点,要学生自己去‘体会’、‘玩索’、‘悟’出文中的道理来。达到‘一旦豁然贯通焉’。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给予启发,让学生自己去思考,自己去理解,自己去发现问题,最后自己找到解决问题的途径,这样来增长学生真实的本领。”叶老、张老虽未直接提倡运用接受理论来进行阅读教学,但他们的教学理论揭示了汉语阅读教学的规律,是中国古代接受美学理论在现代阅读教学中的具体运用。叶老指出阅读教学之目的在于“养成读书之良好习惯” ,让学生“自臻于通篇明晓”,张志公先生直接指明了阅读教学的具体教法即“导读” 、“给予启发” 。学法即学生自己“思考” 、“理解”和达到的教学目的(增长学生的真实的本领)。
阅读教学的本质与核心是“学习语言”,通过“学习语言”可以培养学生的语文综合素质。洪镇涛先生认为语文学习的正确途径是在阅读教学中感受语言、领悟语言、积累语言、运用语言。他说:“语文教学的根本任务,应该是教孩子们学国语言。语言承载着思想、承载着情感、承载着知识、承载着文化:它是思想的外壳,又具有审美内涵。在学习语言的同时,也就接受了思想,接受了知识。接受了文化;也就训练了思维,陶冶了情操” ,“抓住了语言,就抓住了语文教学的根本”。洪镇涛先生总结的“学习语言”的理论和找出的施教途径,是对叶圣陶、张志公等语文教育前辈阅读教学理论的继承和发展,是对我国阅读教学理论和实践的新贡献,其中蕴含着许多我国古代接受美学和外国接受美学的优秀因子,我们应很好地学习借鉴。
结语:
“接受美学”理论对大学语文阅读教学有很多的启发和借鉴意义,它把读者置于研究中心,取代了传统的作家是唯一重点的做法,实现了在文学研究领域的历史性转移。从“接受美学”的角度来看待语文阅读教学,不仅强调了学生的接受和再创造,还使学生的地位和作用得到了肯定和提高。该理论还能为培养大学生的基本文学素养提供有力的理论支持,虽然作为一种理论,接受美学还有自身的一些局限性,但只要我们兼容并蓄,取它山之石以攻玉,必定可以使大学语文阅读教学百花齐放,取得更大的成就。
参考文献:
1.凌继尧、周文彬、朱立元:《现代外国美学教程》,南京大学出版社.1991年
2.黄光伟:《“期待视野”与接受主体审美心理结构的建构、调整》,《北方论丛》2001年
[关键词] 应用本科 ;大学语文 ;学习评价新标准
高等职业教育与普通本科教育不同的主要标志是培养社会需求的应用型人才。“大学语文”课程在应用型本科院校,应该是人文素质教育为核心,融语言工具性与人文教育,美学作为一个整体,培养学生综合职业素质和能力的公共基础课程。
如何使学生的语文潜能向现实的职业素质生成,与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的发展变化合拍,成为现实社会需要的有文化、有技术、有道德的高素质劳动者,实现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目标,是应用本科《大学语文》课程标准最为关注的。
与一般本科院校大学语文课程建设应有区别,针对职业教育特点明确大学语文课程标准,进行大学语文教材建设、教学、教法、教学效果检测和评估等相关领域的探讨是应用本科高校进一步改善大学语文课程建设的方向。
教学效果的检测和评估在“大学语文”的学习中不能被忽视。只有通过建立科学的评价标准,对学生做出准确判断的成绩,才可以发挥评价标准积极指导作用,促进语文教学的健康发展。当前应用本科高校“大学语文”的学习评价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是应试教育的影响。非常重视考试成绩,忽视学生主体的综合素质和综合能力,特别是创新能力。重笔试、轻口语。关注考试知识、忽视学生能力。因此,如何评估学生的能力,是应用本科院校迫切需要改革的一个主要问题。
首先,应用本科院校的“大学语文”课程定位是寻求建立一个职业能力培养和评估系统。教学计划要围绕岗位职业能力的要求,分阶段培养。必须符合系统从简单到复杂,从初级到高级,逐渐积累和深化,逐渐意识到规律。推行以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为主的综合性测试。例如,在考试中,可以准备一个或多个主题,让学生辩论比赛,在整个事件的性能评估的基础。整个过程从开始到结束的活动,发现信息,每个小组成员的分工与合作,组织之间的竞争和压力。这种考试改革在某种程度上,完成了从知识到能力的转变,既有理论又有实践,有机统一在训练学生的听力和口语技能的同时,这两个目标来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竞争意识、培养合作能力和创造能力、信息能力、口头表达能力、社会活动能力等。虽然一些学生心理素质不好,表现不佳,然而,这种评价方式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是非常有用的。
第二,建立一个科学、合理的大学语文学习评价标准可以根据全面多样化的原则,动态的原则,综合原则。多样化原则是使用各种各样的考试形式,打破单一的检测方法,综合评价学生的语言能力。动态原则是“以学生为本”,关注学生成为成长过程,让每个学生都能得到最好的发展。综合原则是语言学习评价标准应该反映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和全面的学生在学习的各个方面的表现,考试不仅掌握知识和技能,也要注意掌握口头和书面能力的训练,一个质量,例如表现出来的非智力因素,如意志、品质、情感、人格等,为学生建立一个好学向上的氛围,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培养积极的生活态度。 另外,可以创设模拟职业环境,考核学生应用知识的能力。例如,用模拟招聘会的形式考核学生应用知识的能力。可以在教室进行,一个教师对全班学生的模拟现场招聘,学生轮流自荐、回答问题,学生的表现可圈可点。也可以在办公室进行,由两位老师主考(其中一位是学生不熟悉的外校老师,最好是企业人力资源主管),每次一名学生参考,其结果大不一样,一些在教室里洋洋得意的学生到了办公室居然语无伦次。由此可见,创设模拟环境不但要形似,尽可能要神似。
还可以小型“课题研究”方式对学生知识的理解、综合及运用进行考核。通过这类课题的研究,让学生把一定阶段所学内容的知识点加以整合,促进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消化和吸收。“课题研究”的课题内容涉及的知识面和技能项目比较全面,尽可能与专业紧密联系,让学生在进行“课题研究”.过程中加深对专业知识的理解。例如,汽车专业学生在学完应用文写作知识后,可以让他们围绕“用人单位需要什么样的汽车专业人才”之类的课题进行一次调查研究,活动结束后要求学生上交计划总结、调查报告等一系列文章,检查学生是否按照要求完成了任务,对任务完成情况进行评估,并提出改进方案,也可让学生直接参与讨论和评估。以小型“课题研究”方式进行考核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结果事半功倍,效果十分明显。
这样,学生参与考试命题。教师有意识地延长了考试准备过程,并让学生参与考试命题。考前让每一位学生独立给出一套试题,并保证在最后的试卷中,60%以上的试题将出自学生命题。这样就改变学生对待考试考核的态度,变厌考为积极参与,从而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最主要的,高职院校大学语文的评价标准应当与学分制配套进行。
参考文献:
[1]陈从耘:《高职语文的创新教育》,2003年第11期
关键词:大学语文;模块化教学;设计;应用
语文在高校课堂教学中是人文教育的一门必要课程,语文教学承载对中华民族优秀文化集成与弘扬的使命。当前大学生语文综合水平呈明显降低趋势,而且很多学生都不了解中国文学知识,而且对中国文化也较为陌生,具有较低的文化素养,且国内很多高等院校都不够注重高校语文课程教育教学,学校管理人员表示,学生应该将主要精力放在实用性比较强的学科方面,比方说数学,和专业课程具有密切相关性的课程,并非大学语文。而高校生与高校管理人员的想法如出一辙,作为中华民族国语,汉语是国人最为熟悉的一种语言,而语文课程又是贯穿教育教学始终的一门课程,因此语文教学在大学语文教学中占据重要位置。为了达到大学语文的教育目的,建议语文老师采用模块化的教学方式。本文主要讲述了模块化教学设计在大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以及对大学语文模块化教学提出的几点建议。
一、大学语文模块化教学的意义及现状
1、大学语文模块化教学的意义
依照内容,可划分语文教学为六大模块,即:文学材料阅读分析、语文基础知识、文章写作、文学尝试、语言表达以及文学作品赏析。以上模块间有着不可分割的相关性,然而,又具有彼此独立特性。高校语文教师展开模块化教学对学生复习自身学习情况非常有利,极易获得自身所没有有效掌握的环节,便于学生复习。语文课程教学模块方面,教师应该依照学生学习成绩展开分析,以此明晰学生未牢固掌握的环节,针对性对学生开展补习工作,这对语文教师补充课外教学知识点非常有利,语文教师可在语文课程教学中从各教育视角展开多维度拓展与延伸,这对高校提升语文教学水平非常有利,而且也有助于提升学生思维与人文素养,一方面能够对学生语文学习成绩进行优化,另一方面对学生学习其它课程自信心的树立也非常有利,以此使学生学习其它课程的效果得到提升。
2、大学语文教学现状
虽然我国大学语文教学模式在不断的创新与改革,但是在其中还是存在或多或少的问题。其一,在教学中还是运用传统的教学模式。认为大学语文是一门基础的文化课程,忽略了学生的能力及需求;其二,在语文教学中缺乏特色,导致其语文应用与行业及市场需求脱节;其三,在部分大学语文教师教学过程中,忽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只是一味的传授知识,忽略了学生的感受及学生语文的实际应用;其四,在大学语文教学方式比较单一,使学生的积极性明显降低。所以就要构建以就业为导向的大学语文模块化教学体系,结合社会对语文人才的需求,进行具有职业特色的大学语文模块化教学模式,使教师运用全新的教学手法,激发学生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这几年,我国大学教育实现了飞跃式的发展,在高等教育中的重要也越来越突出。其中大学语文是大学教育中最重要的部分之一,随着社会的发展也逐渐受到人们的重视。由于传统教学模式已深入到各师生心中,使得目前语文教学模式跟不上社会的发展,也使得大学生在毕业之后其职场语文水平无法满足工作需求。所以如何改进大学语文教学模式,提高学生学习效率是目前大学语文教师面临的问题。
二、大学语文教学中对模块化教学设计的实际应用
1、大学语文教学内容的模块化教学从根本上说,高校语文本身存在较为分散、宽广的教学内容,且还必须在有限课时内将课程内容讲完,要想实现这一目的往往比较困难,再加上高等院校学生有着不同的文娱知识水平,因此并不存在万能语文教科与各高校教学特点相适应。由此就需要语文教师自主改变教学内容,并基于以上六模块展开语文教学。比方说,依照文本各模块展开划分,教师应该组合相同文章的体裁,并将该体裁特征凸显出来,由此便于学生全面学习自身所喜爱的语文体裁。2、大学语文理论讲解模块化在大学语文课程中,理论讲解模块讲解的主要在于关于文学作品的文学尝试与写作知识等,而且理论模块化讲解的关键在于基于教学目标所展开设计的可以对学生学习课外知识进行有效引导,帮助学生学习更多语文知识,对学生思维广度具有有效扩充作用,培养高校生的语文自主学习能力。就本质而言,理论讲解具有较为广泛的模块知识,然而,讲解过程中应该将知识重点突出出来,很多高校教师就将语文教材中的文章集中在一起展开讲解,由此避免学生在学习期间出现极易混乱的情况。讲解理论知识点应该突出层次,应该适合大学生理解能力与自身情况,由此对学生从理论层面学习语文信息与知识点非常有利。
三、大学语文应用模块化教学的方法
在语文教学中,语文基础知识仅仅是其基础组成环节,语文基础知识掌握良好,对高校生人文素质的提升非常有利。而语文模块化教学和学生学习存在密切相关性,选择模块化教学能够使学生综合表达能力与语文水平得到不断提升。
1、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在职业能力模块培养过程中,可以将学生在职业中的应变能力作为核心培养目标。在进行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在课堂上模拟求职及就职环境进行教学。将学生分为若干个小组使用语文进行职场交际,不仅可以使学生日常学习的语文基础知识可以得到应用,还可以培养学生听、说能力[4]。在就职过程中,对于学生语文水平要求是非常高的,所以要加强学生的听说能力,也可以让学生参加学校中的语文口语考试,这样也可以使学生能够进行自我学习检测。在对学生进行行业适应培养时,应把重点放在行业中知识应用能力的培养,使学生能够多多阅读,增强自身的阅读能力,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在此过程中应以实际社会中行业方面的材料作为测试内容。在对学生进行能力培养的时候,应以学生为主体来设置能力训练内容,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基本情况和兴趣爱好来计划,在训练的过程中要满足学生对个性化的需求,进行跨文化教育能力的培养,使学生能够全方位的了解各国的历史背景、文化等情况,并且了解各国的礼仪,在和今后工作和国际友人交流的过程中,可以避免产生一些不必要的误会。2、实施人性化教学模式在对大学学生语文能力训练的过程中,应该是一个由浅入深的过程,要对学生进行简单的教学,然后在对其传授复杂的内容,实施人性化的教学模式,了解学生的接受能力,逐渐增强语文教学的难度。从基础语文到职业语文,然后是专业语文和拓展语文,通过这四种模块的教学,使学生能够适应职场中语文的应用方式。在基础语文模块教学中,应着重培养学生的基本语文应用能力;在大学语文模块教学中,应着重培养学生的商务语文能力,使学生能够了解到商务语文中的语法及词义,进一步提升学生使用语文的熟练度。3、提高语文的实用性在专业语文模块教学中,应该对其进行难度分层训练,对于在今后就业过程中涉及到的知识进行分散式培养,让学生能够通过掌握不同行业领域的商务语文来提高自己的语文能力。在拓展语文模块教学中,教师应该采用先进的技术,比如多媒体进行教学,通过播放文学影视的方式,以此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及对语文知识点的理解能力,从而进一步的提高学生对语文发音及交流的理解能力。
四、总结
总而言之,高等院校应该重视高校语文课程教学,选择模块化教学方式,模块化划分形式多样混乱、内容复杂零散的大学语文知识点,从而增加语文教学的明朗化与清晰性,使高校生人文素养得到不断提升,改善高校生文学素养偏低的问题。除此之外,要想提升高校语文课程教育教学效果,大学还必须将教学人才作用充分发挥出来,定期培训高校语文教学人才,使其教学水平得到不断提升。而且高校教师还必须重视高校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主动、积极研究切实可行、科学的教学方法。总而言之,大学英语职业化应该以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技巧为中心,通过进行现代化的手法进行英语教学,使英语与专业相结合,以实现就业为导向的大学英语模块化教学模式。另外教师也可采用全新的评价手段,让学生使用富有创新性的学习手段来提高自己的英语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能力。
参考文献:
[1]陈少锋,李娟,蒋月侠.应用型人才培养视角下的大学语文模块化课程改革初探[J].现代语文:教学研究,2013,(4):169-170.
[2]张义君.论高职院校《大学语文》课程模块化教学体系的构建[J].当代教育论坛,2010,(13):104-105.
[3]刘伟.浅谈大学语文模块化教学模式的应用[J].才智,2016,(15):15-16.
[4]李学林.大学语文模块化课程改革提升应用型大学校园文化建设影响力刍议[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6,(4):111-112.
【关键词】大学语文;辩论式教学法;运用
高职高专的大学语文课程教学目前面临很多困境:首先,大学语文课程在高职高专人才培养中的目标定位究竟是什么,直到今天还在争论。其次,不少的大学语文课程教师在授课时沿袭了高中语文教学的思路,对文学作品的分析从作家生平、写作背景到字词、段落、主题等一一道来,不能引起学生的兴趣,严重影响了教学效果。影响大学语文课程教学质量的主要原因是教学目标不明确,教学方法陈旧落后,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本文主要就大学语文的教学方法进行探索,在教学中如何运用辩论式教学法,提高高职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和能力,提高高职学生的思维水平进行总结,以期提高高职大学语文课程的教学效果,实现大学语文课程在人才培养中的目标。
一、辩论式教学及其理论依据
辩论式教学是在辩论中主动获取知识、提高素养的一种教学方式,它以学生为主体,以反向思维和发散性思维为特征,由小组或全班成员围绕特定的论题辩驳问难,各抒己见,互相学习。
辩论式教学是一种有深厚的理论依据的高效的教学方法,包括以人本主义和自主学习理论、合作学习理论、建构主义理论和多元智力理论等。几种理论,相互配合,支撑了这种教学方式。
二、辩论式教学法的作用
(一)学生的主体作用得到了发挥
辩论式教学先把问题交给学生,让学生先思考,先探究,查阅相关资料,在合作和自主及辩论中去解决问题。教师成为导演,学生成为演员。这种主体意识的强化,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学生的自觉性、主动性和积极性,有利于促进学生个性的发展,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
(二)有利于培养学生就业的核心竞争能力
辩论式教学培养学生多方面的能力,对全面提升学生的核心竞争能力有利,体现了职业教育教学理念。
1.表达能力。辩论式教学的主要目标,就是语言表达能力,这是学生就业能力中的关键能力。
2.交往能力。辩论的过程是个思想交锋和语言交锋的过程,在辩论中如何做到和而不同、、不卑不亢、有礼有节,是一个人综合能力的体现,是交往能力的基础。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是学生就业和发展的核心能力。
3.认知能力。辩论的过程中,要会说,还要会听。听时要注意收集信息,抓住关键,为进一步阐述和反驳做准备。
4.协作能力。辩论是分组对抗进行,是一项集体活动,整个过程都有分工,有协助,有相互之间的鼓励。这种训练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精神,这是现代社会最需要的一种素质。
(三)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思辩能力
辩论的题目,其观点往往具有双面性或多面性,无所谓对于错的观点,在辩论中,怎样做到坚守我方观点,不被对方的辩驳所左右,需要学生有一定的思辨能力,通过辩论,可以提高学生的思辨能力。
(四)有利于转变教师的教育教学理念
辩论式教学能够有助于教师形成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观;形成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师生观;形成语文是练会的的教学观;形成自主性、合作性统一的发展观;形成面向生活学会学习的学习观。
三、辩论式教学在高职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辩论式教学是大学语文课程教学中的教学方法之一,它的具体实施分为辩论前的准备,课堂辩论和课后小结。
(一) 准备阶段
1.辩题选择。选择合适的辩题是辩论式教学能否取得成功的前提。
第一,辩题要有可辩性。一般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辩题。
第二,辩题要有趣味性。要选择大学生感兴趣的话题,有话说的话题。
第四,辩题要有效益性。辩题要紧紧围绕教学目标,与当前的教学内容有联系。
2.辩题解剖。引导学生剖析辩题是教师的职责,从概念入手帮助学生深刻理解辩题的内函,设定正方双方的论点。
3.资料收集。学生收集资料的途径很多,比如网络、阅读材料、经典文献、时事评论等,要引导学生高效的收集资料、整理资料。
4.论据交流。小组成员之间根据辩论观点收集整理资料后,要交流资料(论据),共拟发言提纲,并根据对方可能使用对方的资料(论据),准备反驳的资料(论据)。
5.明确辩论的规则和程序。正式辩论前,教师要告知学生辩论规则、注意事项、评判标准等。
(二) 辩论阶段
1.氛围和谐。辩论式教学中,双方观点争锋相对,辩论中难免言辞犀利,在此过程中,需要营造平等、自由、民主的氛围。你不可以同意对方的观点,但也一定要尊重对方辩友,不能有进行人生攻击的言语与行动。
2.辩论自由。教师是辩论的组织者,最好由学生来进行主持。在辩论进程中,教师尽量不进行干预,不影响辩论的连续性,让学生的主体性、主动性得到充分的发挥,自由展示学生的个性与能力。
3.鼓励引导。每一次辩论,都要经过精心的准备,辩论结束以后,教师要组织学生进行小结,找优点、找差距,要注意以鼓励为主,看到学生每一次的进步,并可以通过学生组成的评委团裁决胜负,评选最佳辩手等。
总之,在大学语文教学中运用辩论式教学法,可以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可以最大程度的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可以训练学生的概括能力、分析问题的能力,可以训练学生思维的敏捷性、深刻性、批判性和创造性,最大限度地实现大学语文课程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
[1]浦艳秋. 辩论式教学法中教师引导作用的发挥[J]. 黑河学刊,2011,05:127-128.
[2]任守义. 辩论式教学的尝试与反思[J]. 现代教育,2012,Z1:180.
[3]刘亚丁. 辩论式教学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J]. 当代教育科学,2008,15:25-27.
[4]刘明,张东芳. 采用辩论式教学提高学生能力[J]. 西北医学教育,2000,03:182-183.
一、从社会需求视界出发进行法学语文教学改革的意义
大学语文教学承担着我国母语教育的重要任务,同时担负着民族文化传承的重要使命,其本身具有重要的意义,但由于多元化社会思潮的影响,以及快节奏的社会发展模式的形成,大学生在文化学习与语言运用方面呈现出了一系列的新的特征,其中一部分对于丰富社会文化元素,充实人们的文化生活有着积极的作用,但也有一部分会对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母语的运用产生较大的冲击。社会对大学语文教学人才培养的要求,不仅仅是要培养大学生的语言交际与表达能力,也不仅仅是要求大学生掌握母语规范应用的方法,更重要的是培养具有较强的语文综合应用能力,包括理解、分析、写作、表达等各方面能力,并拥有较强创新创作能力的综合创新型人才。与此同时,也要求通过大学语文教学的有效改革,全面提升大学生的人文素养与语言应用能力,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并规范社会语言环境,形成健康、活跃、充实的语言文化环境,为我国的社会主义精神文化建设与发展发挥积极的促进作用。
二、基于社会需求视界的大学语文教学改革方向探索
(一)从人本角度出发,注重语文教学的综合性与人文性
我国大学语文教学的本质是母语教学,对于母语的重视程度能够真实地反映出一个国家对于传统文化的态度。面对外来文化、网络媒体文化对汉语应用的冲击,加强大学语文教学改革,改善大学生语言环境,已成为当前大学语文教育的重要任务。在社会需求的视界下,大学语文教学的改革,要从人本的角度出发,针对大学生的心理特征与语文能力基础,采取灵活的教学方式,要在教学方法设计中,抓住大学生心理认同的关键点,在加强大学生母语运用能力过程中,可以深入挖掘母语文化中的深层内涵与奥秘,让学生感受到母语文化的博大精深,并通过教师的引导与校园文化氛围的有效营造,为大学生语文学习创造良好的环境。大学语文与高中语文有一定的区别,在大学语文教学中应更加注重其综合性与人文性的发挥,而不再仅仅是教授语言的运用方法,这样才能有效的培养大学生高尚的理想、人格、审美观、积极向上的精神和对社会高度的责任感,使大学生真正承担起民族文化传承的历史使命,成为祖国文化建设的接班人。
(二)着眼社会生活,优化大学语文教学内容的构建
语文来源于生活,并服务于生活,因此大学语文教学改革也应该与生活相结合,将社会生活作为着眼点,在教学内容的构建上融入社会生活的元素。首先,在教材内容的选编方面,应注意所选文章与时展的契合性,满足新时期不同专业大学生的知识结构和心理需求,并更多选择大学生所普遍关注的内容,从而有效激发学生的兴趣,获得大学生的心理认同。其次,要想实现大学生将语文知识与能力应用于实际的社会工作中,就要注重教学内容与社会生活的衔接,结合工作中对语文能力与知识的实际应用需求,将其融入到大学语文教学的内容中,提高语文教学的实用性,增强学生适应工作的能力。
(三)从兴趣角度切入,创新大学语文教学模式
在大学语文教学改革的过程中,还要注重学生兴趣的培养,以兴趣作为教学活动的切入点,改变传统死板的教学模式,对教学方法进行创新,从而提高教学的有效性。要实现这样的目标,首先对于教师就要有较高的要求,教师不但要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能力,同时还要有深厚的文化储备,要能够从教学内容及相关内容中找到学生的兴趣点,并以教学的深度来使学生信服,避免运用低俗趣味迎合学生,并且要留意学生的文化生活与关注热点,从学生感兴趣的话题引入,加强语文教学与学生生活的联系,拉近教学活动与学生间的距离,以对社会热点的深入解析以及深层文化内涵的挖掘,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总结
(一)客观分析,正视课程改革中出现的问题
1.大学语文课程教学计划如何规划。目前有很多学校未将大学语文等人文素质教育课程纳入学校的整体规划,即便有些学校开设了大学语文、应用文写作等课程,但是由于高职院校更注重专业建设,忽视基础教育和专业教育共生共荣的重要性,从而导致了大学语文仍然不受重视。
2.大学语文课程教学目标如何确定。在当前的职业院校中,有的学校把对文学经典的学习退化或简化成“文以载道”的工具,把职业人文素养教育等同于“两课”的政治思想教育,忽视了人文素质教育可以教学生应如何做人,如何“成人”,注重的是人的自身发展、人的自我完善的教学目标,这是一个值得高等职业教育语文教师深入思考、研究和实践的问题。
3.大学语文课程教学模式如何选择。随着网络的普及,学生、学习、教学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这种变化不仅仅是技术的大变革,更有人的思想和理念的变革,教师必须主动适应这种变化,探索一条适合自己也适合学生的教学模式。
4.大学语文课程如何与专业相结合。大学语文等人文素质教育课程与专业结合并不是一件易事,如何使人文素质教育改革朝着整体化、科学化、系统化的方向努力,重点培养各专业学生的通用能力和职业素养,为各专业就业服务,各高职院校在教学实践中可谓艰难。从以上教学改革中出现的问题分析,高职教育从某种程度上出现了泛技能化、功利化,职业教育常常被作为单纯的职业技能教育,一味强调技巧、技能和技艺,学生在这种教育导向中产生了功利思想,对人文教育毫无兴趣。这就给我们的教师提出了严峻的挑战,需要教师明确课程功能定位,探索出一条适合高职教育的大学语文课程改革之路。
(二)更新教学理念,明确课程功能定位人文教育应是大学语文课程的基本属性,应注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开阔学生的知识视野,更应注重人文教育和知识的深度与厚度。因而,从目前的高职教育现状分析,应该明确高职语文是一门处于特殊地位的学科,其功能是介于高中语文“工具性”和本科大学语文“人文性”之间,具有“工具性(即应用能力)和人文性(即人文素质)”的双重功能。在明确大学语文功能定位的基础上,应更新大学语文的教学设计理念。在实践教学中,高职大学语文应以人文性、实用性为核心,以学生发展为本,融语文教育的工具性、人文性、审美性、开放性于一体,重语文能力培养,重职业素质引导,重人文精神建树,采用“大语文”的观念,将文、史、哲、艺等知识结合起来,强化思维能力培养,突出理性思辨的实用性价值,实现文本内容内化为学生情操,书本知识转化为学生能力的教学目标。
二、探索特色教学模式,找准大学语文教学改革方向
高职语文不仅是学生学习其他学科知识的辅助工具,还应为接受继续教育、终身教育打下良好的基础。它既有别于高中语文,又不同于普通高校的大学语文。因此,高职语文需要与高中教学恰当接轨,探索科学、实用、合理的教学模式。通过教学实践,总体可以归纳为要切实抓好“一个观念、两个注重、三个重点、四个运用”的教学模式。
(一)建立人文陶冶的大学语文教学观人们对大学语文的认识,只是从加强学生应用、实用等方面加强语文课程建设。若要改变这种现状,在实际教学过程中,需要语文教师认真研究高职语文课程、高职学生的特殊性,结合高职教育培养目标和社会需求,进一步明确教学目标,科学、合理地安排教学内容,把提高学生运用语文知识的能力放在首位,从而,建立一种以人性、人生、人格、人道为本位的能力教育观。
(二)注重人文课程建设,完善双轮驱动的课程体系
1.注重课程教学与专业建设的紧密结合,提升学生的就业能力。人文教育课程与专业课程相结合并不是一件易事,各高职院校在教学实践中可谓艰难。但我们可以借鉴其他高职院校的先进经验,针对各专业及学生的特点,探索出一条“内涵式”与“外延式”相结合的发展道路。“内涵式”重点培养各专业学生的基本修养和通用能力;“外延式”重点培养各专业需要的职业人文素养。在改革过程中,需要各专业课教师的共同配合,让学生具有“大语文”的观念,从而促使人文教育改革朝着整体化、科学化、系统化的方向前进。
2.注重课程内容的合理安排,强化学生的人文素养。高职学生与普通高校学生相比,知识的认知力、理解力、消化力明显薄弱一些,学习习惯和语文基础都有不小差距,所以如何把握好兴趣、知识、能力之间的关系,以及课程的深浅度、难易度是设置教学任务时必须注意的方面。在实际授课中,既要重视人文基础知识的熏陶和培养,同时更要重视职业通用能力的提高,努力建立一整套以职业人文修养和职业通用能力为核心的双轮驱动的课程体系。
(三)找准教学突破口,抓住三个重点由于高职语文是各专业开设的基础学科,教材可以通用,但各专业培养方向不一样,所以,在实施教学前,应针对不同的专业,按照学生的实际情况,找准教学突破口,抓住重点,吸引住学生。
1.使用教材是重点——灵活使用教材,按专业实行分类教学
2.设计课型是重点——巧妙设计各类课型,按能力灵活安排授课环节
3.布置预习是重点——创新预习模式,按兴趣培养学生自学能力
(四)创新授课形式,探索教学方法,强化四项运用大学语文课程本身有着丰富的人文精神内涵,因而,在教法上要求精、求变、求新,采取多种形式进行有效教学。
1.运用“空间式”网络平台,拓展学生的人文知识。可以借鉴其他高职院校的成功经验,利用“世界大学城”网络平台,教师创设个人空间进行创新教学,打破常规的“互动式”教学方式,致力于创建一个“空间无限,资源无限,学习无限,创新无限”新理念的教学网络平台,使师生之间的交流随时随地地开展,增强师生之间、同学之间的交流,加强自主学习意识。
2.运用“情境式”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在教学过程中,以形象生动的语言,以声情并茂、寓教于乐的课件,以大众的、通俗的、趣味性的解读方式,在情境教学中以“真、善、美”打动学生,使学生如身临其境,受到审美感染。从而引导学生深入作品,探得个中滋味,并鼓励学生进行创造性阅读,读出新意,见人之所未见,发人之所未发,增强了授课效果。
3.运用“探索式”教学形式,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在教学实践中,根据不同专业学生对人文知识的需求,采取案例分析法、分组讨论法、情境模拟法、角色扮演法、课堂观摩法、启发引导法等,开展口语考核、演讲、情景剧表演、作家作品讲品会、文学社、课件展示等活动,加强学生知识迁移能力的培养,引导学生明白清晰地阐明自己的见解、主张,重视和强化学生的语言能力,使学生的思维不受原有知识、经验、态度、评价以及传统观念的影响,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与逆向思维。
4.运用“多元化”考核方式,提升学生的人文水平。为全面检测学生学习效果,高职语文应围绕职业教育能力的要求来设定考试目的及内容,采取多元化的考核方式和手段。从学生将来就业的实际需要出发,区分不同专业,本着“必需、够用”的原则,采取过程实践能力考核和期末理论考核相结合的形式,突出多样性、针对性、生动性,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有利于检测学生的人文素养水平,达到使每个学生都有进步的目标。
三、总结
关键词:医学院校;大学语文;教材建设;研究
医学兼具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双重属性。医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高度融合是医学教育良性发展的内在要求。当前,医学教育已经进入一个更加关注现实社会、更加注重人文情怀、更加趋向生命科技,致力于培养具有创新精神、独立人格、法治理念和高尚道德情操的高素质医学人才,提供更高、更强、更广泛医学人文和医疗服务的崭新时代。这个时代强烈要求医学人文化程度迅速提升,因此医学人文素质教育的任务急迫而艰巨。医学院校的人文素质教育课程,特别是大学语文课程应该义无反顾地承担起这方面的光荣使命。大学语文教学兼具医学生人格塑造、医学语言文字能力培养的功能,是医学教育中一门重要的人文素质教育课程。本文以《医用大学语文》为例,讨论了医学院校个性化大学语文教材建设的必要性、可行性和基本原则,旨在通过对医学院校个性化大学语文教材编写实践的总结引发思考和提供启示。
一、医学院校个性化大学语文教材建设是医学人文教育的重要内容
教育部高教司《大学语文教学大纲(征求意见稿)》明确提出,大学语文应兼具两种功能:一是充分发挥语文学科的人文素质和审美能力,致力于学生理想人格的塑造;二是充分发挥语文学科基础性、工具性的特点,提升学生的口头和书面表达能力。这是包括医学院校在内的高等院校大学语文课程建设目标定位的基本政策依据。但是,医学人文与科学高度融合的学科特性,赋予了医学院校大学语文课程特殊的重要功能。在医学院校,尤其是独立设置的医学院校,大学语文课程所承载的文化功能的期望值要远高于其他院校,此即医学院校个性化大学语文教材建设的特殊重要意义。关于这一点,我们不妨从三个方面来理解。
首先,医学学科的综合性决定了医学院校大学语文课程的专业针对性,使医学院校大学语文个性化教材编写成为一种必要。医学院校大学语文课程明显有别于其他学科专业的大学语文课程,特殊的学科教育目标赋予了该课程更多的职能,其课程建设的要求也具有相对的独特性。作为课程载体的教材相应地也具备了学科专业特色明显、选文领域宽泛、个性要求明确等独特性。现行的大学语文教材缺乏专业针对性,不能兼顾到医学教育的综合性和复杂性,所以有必要编写医学生专用的大学语文教材[1]。其次,医学典籍的丰富性决定了医用大学语文教材选文的经典性,使医学院校大学语文个性化教材编写成为一种可能。医学学科的独特性还表现在它拥有极其丰富的医学典籍,中西方医学都是如此。这些宝贵的医学文化资源,为大学语文教材的编写提供了丰富的素材,使医用大学语文的编写可以在保留通用大学语文教材中的选文丰富性的基础上,选入一些医学史、医学伦理教育等医学性和文学性兼具的、能够反映作者的世界观、人生观和审美观的文章。教学这样的语言文学作品,医学生的思想品德修养自然会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第三,医学实践的特殊性决定了医学生语文历练载体的独特性,使医学院校大学语文个性化教材编写成为一种必需。叶圣陶说,语文教材的特殊作用就是历练的凭借,高素质的医学生应该具备较强的医学语言文字能力,包括医用文体写作能力、医务活动语言沟通能力、医学科研成果表达文字能力等[2]。特殊的语言文字历练需求要求有特殊的教材作为载体。对学生来说,学政治获得政治知识,学理化获得理化知识,学史地获得史地知识,而医学院校个性化大学语文教材既有关于语言文字的知识,更有关于社会和自然各领域的百科知识。通过大量优秀语文作品传递出来的百科知识,往往是丰富、生动和鲜活的,能激起医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助推医学生在知识的海洋中畅游。医用大学语文教材尽管不是智力的训练材料,但是典范的语言作品,总要反映出作者观察的敏锐、分析的精辟、推理的周密、想象的新奇、联想的丰富、表达的巧妙,等等。教学这样的作品,医学生智力自然会得到开发,也有助于其思维品质的磨砺。
此外,大学阶段对语言文学作品的学习毕竟不同于中小学阶段。大学语文之“大”,应当体现在语文学习中心的转变方面,即要从中学阶段的以“语”为中心,转移到以“文”为中心上来,从过去对作品训诂章句的学习方法转为“好读书,不求甚解”的心灵交汇,从“零星”、“分散”学习转移到系统的、集中的学习上来,从自发的、被动灌输型学习转移到自觉的、主动思考型学习上来。这些也是医学院校大学语文教材个性化建设必须充分考虑的内容[3]。
二、医学院校个性化大学语文教材建设的研究与实践
1999年新乡医学院开设大学语文课程。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我们深感医学院校大学语文课程建设任务的繁重,对该课程教材建设问题进行了深入思考,广泛调研了同类院校大学语文课程建设情况,开始了编写医学院校个性化大学语文教材的考虑。2007年7月,由笔者和苗双虎教授主持编写的《医用大学语文》出版。2009年笔者主持的“医学院校大学语文课程建设研究”课题结项并获河南省教学成果二等奖。医学院校大学语文教材个性化建设,关键在于遵循教材建设基本规律,难点在于“个性”的彰显,重点是要围绕“医学”做文章。
1. 医学文化灵魂的铸造:医学院校个性化大学语文教材建设的思想基调
医学人文教育的根本目的是对优秀医学文化灵魂的铸造。我国传统医学文化的内涵极其丰富,可归纳为天人合一的整体理念、崇古尊经的道德法则、重神轻形的方法论特征、得意忘形的思维意境、医为仁术的伦理追求[4]。“以人为本”、“以和为贵”、“以义为重”、“以精为要”、“以诚为德”等构成了传统医学的主流价值体系。传统医学文化主流价值体系的思想内核,是我国传统医学价值取向的集中体现。明代医学家王绍隆在《医灯续焰》中高度凝练出“医魂”的概念——“医以活人为心,故曰:医乃仁术。”“医乃仁术”凝练了我国传统医学文化的灵魂,也即“医魂”。
医学人文素质教育的目的是对现代优秀医学精神的彰显。我国现代医学是近代以来西学东渐的结果,现代医学精神与传统医学文化价值取向总体上是一致的。《希波克拉底誓词》与《大医精诚》、《医家五戒十要》的主张是完全相通的。现代医学与传统医学都把救死扶伤和人道主义作为自己的神圣职责。尽管二者在学统和学理上有着迥然不同,在医学观念和医学技术层面也有着巨大差异,但“仁心仁术”却是传统医学和现代医学共同的灵魂。
教材建设的指导思想决定了教材建设的立足点和出发点,同时也决定了教材的思想基调和文化品质。[5]医学人文教育的实质是医学文化的“铸魂”工程。医学院校个性化大学语文教材建设,作为“铸魂”工程的重要载体,其思想基调必须定位于“铸造医魂”的高度,其内容遴选必须把思想性放在突出的位置,其编写工作应该把阐释“何为医魂、为何铸魂、如何铸魂”等问题作为重点考虑。教材建设的思想基调在教材观上得到充分体现,医学院校个性化大学语文教材建设秉持的教材观,就是教材编订者对医学教育规律的认识和把握、对医学学科人才培养的思想、观点和主张。
中华民族素有崇德尚文的优良传统,流传下来包括医学学科在内的亦“文”亦“道”、文以载道的优秀作品浩如烟海。教材遴选篇目内容应有严格思想尺度,应有利于铸造医学文化灵魂。必须是那些能够体现高尚的理想人格,积极进取的精神,真挚的思想感情,有利于教师通过美文与学生共同探讨人生价值的作品,如《孔孟语录》、《谏逐客书》、《答李翊书》、《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等,应当适度选入。那些能够彰显医学人文精神的作品,如《大医精诚》、《韩康与壶翁》、《胡佛兰德医德十二箴》、《迈蒙尼提斯祷文》、《南丁格尔誓言》等,应当适度选入。那些医护工作规范类的作品,如《世界医学协会赫尔辛基宣言》、《世界医学协会日内瓦宣言》、《护士伦理学国际法》、《国际护士道德守则》等,也应当适度选入。此外,课后提示也是教材的重要组成部分,提示的内容不在于多,而在于精,真正具有启示意义。如《苏秦始将连横说秦王》这篇作品的提示,在分析苏秦“锥刺骨”的苦读精神时,对纵横家朝秦暮楚、以金钱利禄为重的功利主义价值观给予批评,与儒家“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的重义轻利价值观进行了比较,这样有利于引导学生探讨在现代语境下对义、利的认识,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义利观[6]。
2. 医学人文精神的彰显:医学院校个性化大学语文教材建设的价值取向
传承和弘扬优秀的医学文化,彰显医学人文精神,增强医学生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融合的能力,是医学院校个性化大学语文教育人文性的体现。医学院校个性化大学语文教材编写应坚持以人文性为主导思想,充分考虑到当今医学生一定程度上忽视人文素质与文化素养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强调教材的人文性和审美性,把树立理想人格、培养人文素质作为大学语文课程的终极目标。需要强调的是,医学同时具有人文性与科学性的双重属性,是一门极其特殊的学科。医学是关乎人的生命、健康与尊严的一门科学,医学院校个性化大学语文教材所蕴含的人文内涵理应更加倾向于对人的生命与健康、权利和需求、人格和尊严的尊重,更加注重于引导学生思考人生的目的、意义和价值。作品入选教材的基本标准,首要的还是其思想所能达到的高度,以及其对医学生人生境界的扩展与提升能够产生的影响力度。在此基础上,尽可能做到信息量大、涵养面广、题材广泛、体式多样,力求通过丰富的选材内容,实现拓展视野、启迪智慧、陶冶情操、提升境界的目的。在医学典章类篇目遴选上,既要有彰显医德方面的内容,也要有介绍医学史方面的内容;既要有描写医术的篇目,也要有为名医作传的文章。《医用大学语文》中既记述了文学史的发展脉络,也介绍医学史的发展轨迹;既选入了《大医精诚》、《〈伤寒论〉序》等医学经典,也选入或节选了《华佗传》、《李时珍传》等医学名家传记。目的是要增加这方面的信息强度,使医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医学人文精神感染,人生境界得到升华。
教材建设的科学性是教材的生命力所在,决定了教材建设的质量和水平。教材的科学性主要体现在教材结构设计和教材内容遴选两个大的方面。教材结构就是教材编写的基本框架。日本学者广冈亮藏曾对教材结构的内涵进行阐述,他认为教材结构就是“具有作为教学内容结构性的本质知识”,或“由中心观念与基本要素组成的教材组织”[7]。科学的教材结构体系具备预期的教学功能——拥有最大的教化能力和促进思维发展能力、具有最佳的知识传授功能和帮助记忆和理解的最佳功能。
医学院校大学语文教材内容的科学性应该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即教材内容的正确性、普适性和延展性。[8]医学院校大学语文教材内容选择应为当时确凿的文学和医学人文相关学科的知识,能够准确反映学科知识的经典成就和时展的最新成果。医学院校大学语文教材的编写不同于一般著作,应按照教材编写规程进行,在结构的规范性、统一性、完整性方面符合要求。教材的主要结构要素包括:教学目标、文学史、作品选、附录等。教材结构要素分别承担一定的功能,教材结构要素的功能通过教材的设计表现出来。学科针对性的增强不能成为淡化教材文化审美性的理由,相反,无论从教材编写的内在逻辑要求考虑,还是从教材的教化功能需要考虑,都应该强调和突出其文化品位。教材的文化审美性通过必要的艺术形式和载体表现出来。
医学教育的对象是医学生,医学院校大学语文教材的编写必须突出医学学科针对性,充分考虑医学教育的规律和特点。医学院校个性化大学语文教材建设,必须围绕“个性”编教材,围绕“个性”做文章。医学生是医学教育教学的主体,医学院校个性化大学教材应该积极满足医学生的学习需求,采用适宜于医学生学习的方式方法,选取那些承载医学生相近、相通思想情感的篇目,选取适于医学生理解、接受和感悟的篇目,选择医学生易于接受的编辑方式。应结合医学教育特点,注重医学生成才的个性需要,选取、编排一定的篇目,贴近医学生的审美需要,压缩白话文和文言文的比例,适度安排中外医学典章比例介绍一些兼具文学性和医学性的文章和医用文体写作知识,以提高医学生的医学人文素质和医学应用写作能力。《医用大学语文》充分关照医学生“学以致用”的愿望,选入16篇中外医学典章,其中8篇“医古文”、8篇医学格言。目的是让医学生了解传统医学和西医文化精髓,弘扬医学精神,彰显医德,完善人格。靠医学文化精髓滋养的医学品质,才是医学生在今后的职业生涯中始终做到德业双修、协调发展的内在因素。
3. 医学创新思维的培育:医学院校个性化大学语文教材建设的时代特征
医学科技正在以超乎人们想象的速度发展进步,人类生命健康面临的形势也更加趋于复杂化,要求从事医疗卫生事业的医生必须具备创造性思维和进行创造性工作的能力。创新思维是对常规性思维的突破,是以新颖的思路思考问题的思维,是人们进行创造发明的思想源泉。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是指医学生在医学科学的学习和研究中,临床的诊疗实践及医药卫生管理中,突破常规性思维,以独特和新颖的思路思考问题,由此获得新的医学发现、医学经验和理论以及医学方法的思维。
目前,医学生创新思维和创造能力的培养仍然是医学教育的薄弱环节。虽然我国培养的医学生基础理论和基本训练较好,但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不足,缺乏思维的深刻性和广阔性。在这种情况下,很多具有潜在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人才不能脱颖而生,人才的发展失去其个性特征,使医学高等教育失去了新的活力。因此,医学生创新思维培养自然会引起人们的高度关注,并理所应当地成为高等医学教育的重要内容和必要环节。只有加强医学生的创新思维培养,增强医学生的敏锐性和创造力,才能使其在今后的职业生涯中,勇于开拓医学科学的新领域,成为具有创新能力的新型人才。
医学院校个性化大学语文课程作为医学生接受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载体,应该从培养医学生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的高度,切实增强教材的时代性。医学院校个性化大学语文教材录入的内容,应该具有培养医学生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相融合的特点,有利于培养医学生的人文感性思维和科学理性思维能力。无论是传统医学还是现代医学的发展进步,都是依靠无数具有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人物在推动的。在我国古代,扁鹊奠定了中医学的切脉诊断方法,开启了中医学的先河。华佗敢于创新,经过反复实验发明了全身麻醉剂“麻沸散”,用于剖开腹背、切除胃肠等大手术,比欧洲人使用麻醉剂早了1600年。他还创造了“五禽戏”,强调运动对于人体卫生保健的作用。李时珍敢于尝遍百草,才有了后来《本草纲目》的传世和中医药事业巨大进步。在西方医学史上,公元前400年希腊医生希波克拉底开创科学的医学。1543年维萨里出版第一部研究人体的著作。1615年意大利医生圣托里奥设计口含式体温计。1683年荷兰科学家列文虎克发现细菌。1796年爱德华·詹那作第一次完成牛痘接种。1816年法国医生拉埃内克发明听诊器。1842年美国外科医生霍勒斯第一次用全身麻醉做手术。1895年德国物理学家伦琴发现X光线,它使医生能够看见人体内部的情况。20世纪苏格兰细菌学家佛莱明发现青霉素。医学人文素质教育的真意在于给医学生以人生的启迪:只有创新和创造,才能使自己的人生拥有真正出彩的机会,才能为人类社会发展进步做出贡献。
三、结 语
在医学院校中加强人文素质教育对培养医学生的人格品质具有重要的作用。从事医学院校个性化大学语文教材建设工作,其实践难度远比想象的难度大得多。但是无论如何,作为一门重要的人文素质教育课程,医学院校大学语文拥有一部高质量的个性化教材作为教师授课学生学习的载体,是非常必要的。如何搞好教材建设,确实还有许多工作要做,还有许多方面需要进行探索。正如姚竹青先生所说的那样,教材建设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所以宁可多研究一些教法,也不敢轻易谈教材编写。不过,在他的《大语文教学法》中,还是论及
了教材建设的内容,而且很有见地:要活化“死”教材,增补“活”教材。什么是活教材?陶行知先生说:“花草是活书。树木是活书。活的文化,活的世界,活的宇宙,活的变化,都是活的知识宝库,都是活的书。”活的语文教材资源十分丰富[11]。北京大学陈平原教授在其《有闲、趣味以及“爱美的”》的文章中说:有文化,有境界,有灵气,即便技巧上不够娴熟也可取——起码避免了专业院校学生容易养成的“匠气”。[12]医学院校大学语文教育的目的,就是要使医学生朝着“有文化、有境界、有灵气”的方向发展,就是要引领医学生走向光彩夺目的人文知识殿堂,用人文的琼液洗尽蒙在他们眸子上的云翳,把眼界开阔到最大的程度,不要使我们的医学生成为治疗疾病的“医匠”,而是要成为境界高远、胸襟博大、博济众生的苍生大医,成为既能“疗身”又能“疗灵”的医学大家。
参考文献:
[1] 郭永松,吕世亭. 医学与人文社会科学综合课程的改革研究报告[J]. 医学与哲学,2005(5).
[2] 孟国祥,董伟康,陈亚新. 医学人文素质教育模式的研究和实践[J]. 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03(6).
[3] 王瑾. 大学语文教材建设之探索——以《大学国文新编》为例[J]. 教育导刊,2008(5).
[4] 张宗明. 论中医学的文化内涵及其价值[J].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1998(2).
[5] 王文彦,蔡明. 语文课程与教学论[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7.
[6] [11]姚竹青. 大语文教学法(修订本)[M].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4.
[7] 赵博伦. 中美《护理学基础》教材建设的比较研究[D]. 上海:第二军医大学,2005.
[8] 张辉忠. 大学语文教材编选改革新论[J]. 湖北社会科学,2003(6).
[9] 刘献君. 科学与人文相融——论结合专业教学进行人文素质教育[J]. 高等教育研究,2002(5).
[10] 李琬. 医学生创新思维培养新探[J]. 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2(9).
关键词:大学语文;现状;对策;行动导向
近年来,随着社会对技术性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多,职业教育迅猛发展,许多中等职业学校相继升格为高职院校,这些高职院校无论从教育规模还是教育体系都有很大改变。对各个高职院校而言,升格意味着发展空间的提升,办学层次提高了,学生学历文凭提高了,于招生于就业都是有利的,这既是社会的需要,也是学校本身发展的需要。但与此同时我们也应看到,随着办学规模的扩大、办学层次的提高与教育体系的改变,高职教育也面临着许多问题,尤其是语文课,在高职教育中的地位发生了很大变化,从过去的重点基础课变成了可有可无的点缀,大学语文到底怎么了?在目前的高职教育中现状如何?在高职发展过程中究竟该起到什么样的作用?诸多应该引起我们高职教育者的高度关注:
关注一:高职语文是否有用?
语文课的重要性在中小学似乎从来没有人怀疑过,不论课时或是师资,语文课都占尽优势。但到了高职院校,在很多人眼里《大学语文》这门课程可有可无。首先,从高职院校管理者的角度而言,大学语文缺乏权威性和实效性。同样是基础课,教育部对大学的思想政治课有目标、教材与课时的明确要求,对大学英语,则有检验英语水平的四六级考试,由国家统一组织考试,统一发放四六级合格证书,很多学校把它当作硬性指标,以此来衡量学校的英语教育水平,学生也认为取得它可以加重求职的砝码,因此,政治课与英语课的重要地位与中小学并无二致。相比之下,语文的境遇就不同了。它缺乏国家权威的衡量标准,没有大学语文的水平考试,更没有国家统一发放并且认可的合格证书,学生学好学坏影响不大,其次,从高职学生的角度而言,大学语文缺乏实用性与趣味性。笔者曾经担任高职护理专业的大学语文课程,其中针对医学专业的记叙文、消息、通讯、文言文等占到一半,尤其是一些医古文,没有对于中国传统医学的深入了解,有些病症与疗法已非常难懂。常常一个文言医学术语要反复解释学生才能弄懂。通常,医古文还篇幅较长,教师讲起来费力,学生听起来无趣,更重要的是,学生毕业后很少会再用到,课堂效果可想而知。没有需求做支撑,学生自然对大学语文学习兴趣不高。另外,“从小学到中学,学了12年语文了,还要学吗?”是很多高职学生的心声,把大学语文看成是高中语文的简单延续,也使得很多学生不重视大学语文的学习。尽管《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指出:“高等学校要创造条件,面向全体大学生开设中国语文课。”,但对于讲求实用与时效的高职教育而言,大学语文被边缘化的命运似乎不可避免。
语文课到了高职阶段真的该砍或该减了吗?对于语文的重要性,科学家的看法则更为长远。著名数学家华罗庚说“要打好基础,不管学文学理,都要学好语文。因为语文天生重要。不会说话,不会写文章,行之不远,存之不久。”华罗庚站在学生终身发展的角度衡量语文的作用,可谓高屋建瓴、引人深思。“行之不远,存之不久”正是教育大师对一些急功近利的办学思想的深深忧虑,大学语文对学生心智的启迪、人格的塑造、创新能力的培养都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如果我们忽视语文教育,会是怎样的后果呢?“爱因斯坦说:“用专业知识教育人是不够的。通过专业教育,他可以成为一种有用的机器,但是不能成为一个和谐发展的人。要使学生对价值有所理解并且产生热烈的感情,这是最基本的。它必须获得对美和道德上的鲜明的辨别力。否则,他――连同他的专业知识――就更像一只受过很好训练的狗,而不像一个和谐发展的人。”科学巨匠站在另一个的角度阐述了专业教育与基础教育平衡发展、和谐共存的问题,培养“和谐发展”的人是我们各级教育者的最高目标。
关注二:“实用”是否“够用”?
通常,在以就业为衡量办学质量高低的高职院校,培养学生的实用技能被放在非常重要的位置,专业课、基础课安排统统向实用性看齐,这种作法本无可厚非,毕竟高职教育不同于本科教育,“实用性”是社会对它的要求,也是它固有的特色。
但目前,许多高职院校的情况是,由于大学语文课程被边缘化,课时锐减。在很多高职院校,仅有少数管理类和艺术类专业开设大学语文,而其他专业则以开设公共关系等课程代替大学语文,以此来突出来实用性与专业性,殊不知,这恰恰是一种本末倒置。我认为,大学语文在高职教育中的地位是不可替代的。有调查显示“就开设大学语文课程的学科门类而言,工学(49.54%)……开设接近或者超过一半,在经济学(59.65%)……开设接近或者超过2/3”不设大学语文的专业很多。关于课时变化,“58%的学校减少。……一般开设一个学期”。不少高职院校里,《大学语文》变成了《实用语文》,《实用语文》实则开成了《实用文体写作》,其主要针对高职学生以后的职业要求选择写作训练内容,诸如日常事务文书、机关事务文书、专业应用文等等,其间穿插少量的口语训练,这实属高职语文课时大幅压缩下的无奈之举。尽管消息、合同、调查报告等应用文体在学生步入职场后有一定的实用性,但与当下强调综合素质与职业能力的时代需求相比,“实用”是否“够用”?“实用”与“够用”之间的差距究竟有多大?我们的大学语文课程是否能够满足合格高职学生对于语文的希翼和要求?
从高职学生未来职业发展来讲,高职教育是其职业教育的重要一环。许多学生进入高职院校后就等于直接面对着就业,高职教育的特殊性决定它的一切改革都应指向专业、就业、职业。结合专业需求,培养职业核心能力,提高就业竞争力,这是个人职业生涯的基本技能,也是应对职业发展、职业变革的基本保证。高职语文课程的改革也应围绕这“三业”进行。
站在时代的制高点上,衡量高职语文教育的得失,我们看到仅强调实用性的大学语文课程显然不能满足时代和社会的需要了,围绕着培养职业核心能力,提高就业竞争力的要求,大学语文更应担负起培养学生技能性的教育任务,开创务实、创新、够用的新型高职语文教育体系。
关注三:怎样才能“够用”?
高职语文教育怎样改革才能彰显时代精神,满足现时代高职学生的需求? 我们需要对高职语文重新定位。
但实际情况是,由于生源的关系,相当一部分高职学生中小学基础知识很不扎实,缺乏有效的系统的语文训练。与普通高校相比,高职学生的生源质量相差不小,与升格前的中专学校相比,生源质量的差距也是显而易见的,就高职语文教学而言,教师明显感觉到学生在语文知识与技能方面水平的下降。写,错字连篇;说,辞不达意;读,难解深意。尽管如此,语文课还是被看成可有可无的课程。针对这种情况,高职语文有责任对学生初、高中语文知识进行概括、梳理和提高,彰显高职语文的基础性、人文。
但仅仅这些显然是不够的。本着“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办学原则,对于高职教育而言,大学语文实际上承载着“基础”与“技能”的双重责任,它既是“我国高等教育的一门文化教育、人文教育基础课”,“对提高国民文化素质、人文素质方面具有普遍而深远的意义”。又是一门技能课,培养各行各业都需要的职业核心能力,我国《国家技能振兴战略》明确指出,职业核心能力是伴随每个求职者终身的关键技能,它包括与人交流能力、与人合作能力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等多项职业技能。可以说,语文课不能再是传统意义上的听、说、读、写,更不能是当下的《实用文体写作》,高职语文课的本质属性与功能应该是培养职业核心能力的综合技能课程,在高职教育中,高职语文是连接学生各门专业课的桥梁,只有这样大学语文才能够用。由此可以看出,我们的高职语文目前已经不能满足现代社会发展的要求,我们的教材需要改革,我们的教学理念与教学方法需要改革。
怎样最大限度地发挥大学语文的作用,使得它既具工具性,又体现综合力呢?近年来高职教育从教学理念到教学方法进行了一系列的变革,经过教者大量的教学探索与实践,认为行动导向教学法值得我们借鉴。这个上世纪80年代起源于德国的高职教育改革成果已越来越多地引用在我们国内的高职教育改革中。它以高职学生未来的职业活动为中心,以项目或任务为载体,在教师的引导下以工作团队的形式开展自主学习和职业模拟演练,在这个过程中培养高职学生综合力,包括职业核心能力、综合职业能力、全面素质,以期达到学会做事、学会做人的目标。目前,我们在行动导向教学实践中常用到的教学法是项目引导教学法、角色模拟教学法、案例教学法等等,全新的教学模式自然改变了学生对于大学语文课程的偏见,这种既注重锻炼综合能力,又加强职业演练的教法立即引起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它解决了长期困扰传统语文教学的两大难题,一是毫无生气的被动学习,二是缺乏综合能力的培养。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扮演着总设计师与引导者的角色。而相对于传统教学,行动导向教学对教师的要求更高。首先,教师应熟知自己学生所学专业、就业方向、职业要求,结合大学语文的学习内容,设计一个项目,把知识、能力目标贯彻其中。项目既要难易适中,又要切合学生专业实际;其次,在项目进行过程中,教师既要放手让学生去做,又要密切关注、检查、监督每一个活动环节,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发现闪光点及时表扬、鼓励,营造和谐学习氛围。再次,鉴于高职学生普遍缺乏的合作意识与合作能力,教师应创造机会,加强合作环节,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中学会沟通、学会合作。而学生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则是未来职业的体验者与项目的执行者。而相对于传统教学,行动导向教学法对学生的要求也更高了。任务研讨、制定方案、任务分配、沟通合作、自我评估、交流总结等等都需要教师指导下学生的“亲力亲为”,而不是以往的“袖手旁观”,每一步的态度表现、完成情况都会在分段评价与总评中量化体现,自评与他评的结合,基本上屏蔽了评价体系的盲区,更全面、更透明地展现出来。
这样,教学理念与教学方法的改革强化了传统大学语文课程的工具性,也更好地体现了它与高职教育职业要求相结合的综合力。
[参考文献]
[1] 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N] .人民日报,2006-09-13(1).
[2] 张春泉.做学术研究先学好语文[N] .人民日报,2008-12-25(4).
[3]爱因斯坦.爱因斯坦晚年文集[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62.
[4] [5]王步高 张申平 杨小晶.我国大学母语教育现状 [J].中国大学教学, 2007(3).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末,在中国的教育界引发了一场关于语文教育问题的大讨论。无论是语文界的教育专家,还是语文教育工作者,甚至众多的学生家长,都对目前语文教育的现状提出了各自的看法,并表示了极大的忧虑。究其问题的根本,在于语文教育只盯在几本教材上,远离了生活的源泉,以至于越来越深地陷入了“死水”中,教师教得死,考试考得死,学生学得死。
从大量的现实和有关的调查中反映出这样一个现实:尽管经过许多年语文课堂上的学习,但学生却积累浅薄,阅读面狭窄;写文章时言之无物,常感到没有生活;学得很苦却收获很少,对语文课感兴趣的同学越来越少,厌学情绪较浓。究其原因,我们不难发现在教学中常有这样的课堂:学生有思维,但无智慧;有行动,但无热情。因为老师没有把生活中鲜活的事实引入课堂。表面上看,生活事实不是没有出现在教材、课堂或作业中,遗憾的是,这种生活事实仅仅是以例证的角色出现的。当教师为了说明某个观点、证明某种结论、巩固某一记忆时,事实才临时被拉进了课堂,而此时此刻的生活事实,已经不是那种能给人热情、冲动、直觉、遐想的事实,它是被人制作、化妆过的一个道具或角色。老师讲得很辛苦,学生却丝毫没有感触,因为这不是他有体会、有想法、有感受的事实,他是被动的、勉强的理解事实,而要让他再写出这种生活来就更是难上加难了。所以我们的课题“生活化语文教学研究”就是针对当前语文教学为了教而教,远离生活远离学生兴趣的现状提出来的。应该讲这是一个很有现实意义的,也是非常值得研究的课题。
面对语文教学的这种现状,我们认为,语文学科作为多门学科的基础学科,要做到真正实施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突破点,就是要变“应试语文”、“课堂语文”为“生活语文”。我们希望通过多渠道的研究,能寻找到一条突破课堂教学封闭模式的新道路,扩大学语文和用语文的时空界限,使学生利用课堂上的“知”,到生活中去广泛的运用,在实际运用中提高听说读写能力。要让学生对语文学习产生足够的兴趣,由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由狭窄的课堂教学变为融入生活的生活化教学。
我们要通过课题的研究使师生自然摆脱语文教学的形式主义和繁琐哲学。在教与学中自觉地意识到:不熟读背诵课文,经典语言材料就吸收不了;不扩大阅读,就不可能扩大知识面,丰富营养,提高眼力;不到生活的源头活水中去学语文,不为生活而学语文,语文就失去了生命力;没有丰富的生活体验、直接的和间接的阅读,阅读能力就不可能有实质的提高,写作就会无病,搞文字游戏,抒虚情假意。因此,要使师生共同清醒地意识到要改变单一的语文课堂教学模式,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活动,把语文教学和生活紧密结合起来,是提高学生语文学习兴趣,提高语文教学效率的有效途径。
当然,语文教学要改革、要创新,首先应是它的施教者——教师的素质要提高、观念要更新。我校作为中新合作开发的工业园区内的第一所九年一贯制学校,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学校的每一位教师都是经严格考核选的,他们既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又有着较新的教学理念,愿意尝试,敢于创新。新的学校,新的活力,需要新的教学思想来体现其强大的生命力,同时众多来自各所学校的教师聚集在一起,也需要有新的教学研究所追求的目标来将他们统一到一起,开始谱写崭新的篇章。因此,新的学校没有旧体制遗留下来的固定模式的限制,没有参差不齐的教师队伍的制约,更适合开展本课题的研究。
语文学科是基础学科的基础,从社会的要求、学科的要求、学校的要求、师生的要求几方面来看,我校确定的研究课题是体现社会需求的、符合教学规律的,也是非常有现实意义的、可行的课题,它的研究必将使学生获得最大的利益。
二、概念的界定:
“生活化”即将学生从抽象、虚拟的课本堆中解脱出来,给学生感受自然、社会、事实、事件、人物、过程的机会,使学生在与实在世界的撞击、交流中产生对世界、对生活的爱,从而自发地、主动地去获取知识。
“体验”是用全部的心智去感受、关注、欣赏、评价某一事件、人物、事实、思想。只有经过体验,我们才能把一个陌生的、外在的、与己无关的对象变为熟悉的、可以交流的、甚至是融于心智的存在。所以语文学习中,我们不是要把别人的文字化为自己的生活,而是要借体验把生活化为文字、感受、理解,从而达到主动地吸收、自觉地获取、高能力地反馈。让学生从生活体验积累中上升到生活体验的实践。
三、理论基础:
顾黄初先生早在《语文教学要贴近生活》一文中就指出:“要谋求语文教学效率的提高,老是把思想封闭在四壁合围的教室里,把眼光死盯在篇幅有限的课本上,恐怕很难求得突破性的进展。语文是在生活的广阔天地里频繁运用的重要工具,要教学生掌握好语文工具,我们的思想要向广阔的生活审视。”他同时强调“语文教学的改革,关键在贴近生活。这是‘根’”。这番话,正为我们指明了语文教学改革的方向。
顾先生还为我们诠释了“贴近生活”的内涵:“第一,根据实际生活中运用语文工具的规律来探求语文教学的规律;第二,根据实际生活中运用语文工具的众多场合来开拓语文教学的空间领域;第三,根据现代生活的发展前景来规划语文教学的未来。”这三点,正告诉了我们“生活化语文教学”具体的做法。
《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一书中指出“教师的职责现在已越来越少地传授知识,而越来越多地激励思考,他将越来越成为顾问,一位交换意见的参加者,一位帮助发现矛盾、论点,而不是拿出现成真理的人,他须集中精力从事那些有创造性的活动,相互影响、讨论、激励。”(德)第斯多惠也指出“不好的教师是传授知识,好的教师是叫学生发现真理。”这些理论也提醒我们教育工作者教育的方向和应追求的目标。“生活化语文教学研究”正是想探讨这个问题并付诸于实践。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学会学习、学会发现、学会运用。
四、研究目标:
“生活化语文教学研究”课题研究的目标就是要让教师努力研究改进传统的不适应社会发展的陈旧的课堂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率;并要在解放教师教学思想,改变教学理念,提高教师教学能力的基础上,积极引导学生把语文学习和生活实践紧密的结合起来,让学生在广泛的生活实践与阅读精品中吸取生活素材,增加生活积累,提高语文的实践能力、审美情趣和创造思维。通过课题的研究和实施使学生将语文学习与生活实践紧密结合起来;扩大学生的阅读范围,拓展学生的知识面;突出学生的学习主体性,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丰富学生的学习生活,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学习语文的综合能力,让语文真正发挥其应有的功效。
五、主要内容:
“生活化语文教学研究”主课题包括以下三个子课题:
1、语文课堂短时、高效的生活化教学研究:(责任人:洪越)
研究改进课堂教学,压缩语文课文的教学时数,提高教学效率,帮助学生掌握语文的各项基本知识,基本能力。课堂教学以教给方法为主,将多出的课时用于指导学生课外阅读的方法。让学生学会质疑,不迷信教师,也不迷信课本,敢于提出自己的观点和见解。在学习中学会合作,学会探讨,学会与他人交流信息。能深入教材,又能走出教材。
2、学生生活体验积累研究:(责任人:吴萍)
研究如何指导学生加大课外阅读量和写作量,提高学生语文整体素质。学会在广泛的阅读中吸取他人对生活的体验,并将生活的“活水”引入语文教学。同时要让学生走出狭窄的课堂天地,融入广阔的社会大课堂中去吸收养料,培养学生自己吸收文化并能灵活运用的能力。
3、学生生活体验实践研究:(责任人:毛文生)
研究如何通过建立课外活动基地和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积极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使他们懂得“到处都可以学习语文”的道理。最终走出狭窄的课堂,走向大自然,走向社会,走向世界。在深入生活、吸收生活的基础上,学会创造生活。这个创造性一方面要在学生的写作方面反映出来,所有的习作是内心体验的反映,言之有物,言为心声,有思想,有想象,有创新;另一方面也要在学生创造性的开展语文活动中体现,自办刊物、报纸,自办电视台、广播站,成立剧社等。
六、研究对象及主要研究方法:
(一)研究对象
本校为九年一贯制的学校,按现有的规模,先以7——9年级的学生作为研究的对象,初步建立课题框架,争取取得突破性成果。最终在研究初有成效的基础上,再延伸至1——6年级的学生,使得课题起到连贯性、整体性,真正成为我校语文教学的指导思想和实践准则。
(二)主要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
通过对国内外有关国文教学生活化、课内外结合等文献的收集和研究,使课题研究的内涵和外延更丰富,更明确,更科学。争取在现有研究水平的基础上有提高和突破。
2、调查、检测法:
在实施课题阶段,对被实施此课题之前的本校的各年级学生采用问卷、测试等方式进行调查研究,并根据调查结果及时调整相应的做法。
3、行动研究法:
教师课堂教学短时、高效行为的研究,研究这种做法的效果。
4、经验总结法:
在教学实践和研究的基础上,根据课题研究重点,随时积累素材,探索有效措施,总结得失,寻找有效的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提高学生实际运用、实践能力的方法。
七、成员组成及分工:
课题的主要负责人:洪越
课题组的主要成员及分工:
1、卜延中负责课题的创意和指导
2、洪亮负责课题的组织、统筹
3、洪越负责课题的策划、协调、管理,课题方案的制定,并负责子课题一“语文课堂短时、高效的生活化教学研究”
4、吴萍负责子课题二“学生生活体验积累研究”
5、毛文生负责子课题三“学生生活体验实践研究”
八、实施步骤:
(一)前期工作:(2001年4月——2001年8月)
A、筹建课题组,制定主课题,构建子课题,明确各子课题的负责人。
B、各子课题负责人制定本子课题的具体实施方案,明确最终所要达到的目标,并设计最后的成果展示形式。
C、对研究对象进行前测。
D、制定和健全学习和交流的制度。
E、方案制定后,请有关专家提出修改方案,并进一步作可行性和可能产生的效果分析,最终完善方案。
(二)具体实施阶段:(2001年9月——2004年7月)
第一阶段:(2001年9月——2002年6月)
课内:仔细研究小学、初中和高中的语文教学大纲,明确初中阶段所要掌握的基本知识和基本能力,确定三年的分层、递进的教学重点和目标。做好与小学的衔接,制定每篇课文的教学时数和每课时的教学目标。
课外:开展多种形式的活动,了解语文与生活的关系,充分意识生活是语文学习的源泉这一道理。加强古诗文的诵读和对课外名作的阅读,学习写心得、体会。
第二阶段:(2002年7月——2003年6月)
课内:进一步研究如何在完成教学目标的基础上缩短教学课时,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一节课重在实实在在真正有所收获的完成一个教学目标,减少不必要的冗长的分析,教给学生阅读的方法,培养学生的基本能力。留出一定量的课时,对课外的阅读和写作进行指导。
课外:由学生创造性的开展多种活动,由被动吸收知识转为主动获得,并能写出一定的活动计划、调查报告、观察日记等。学会利用图书馆资料和网络资源,来获得更多的需要的信息,并学会交流信息。
第三阶段:(2003年7月——2004年3月)
课内:由老师教转为进一步发挥学生自主学习的作用,将更多的课堂教学时间留给学生,最大潜能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加大教师的主导作用。做好与高中的衔接。在实践的基础上,形成经验总结和一定的理论建设。
课外:能根据自己的特长爱好,制定自己的阅读、写作计划。每个学生都能在课堂学习的基础上,参与一、两项课外团体活动,并在语文的某个方面形成自己的特色。
(三)中期汇报(2003年10月)
对前一阶段的工作做一总结,请专家论证、检验前期成果,提出修改和调整的方案。
(四)成果总结阶段:(2004年3月——2004年6月)
A、总结研究执行情况,做好结题工作;
B、撰写科研报告、研究论文,全面展示研究成果;
C、学生写自己在这种生活化教学下的收获和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