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大学语文的重要性

大学语文的重要性

时间:2023-09-14 17:44:43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大学语文的重要性,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大学语文的重要性

第1篇

关键词:教育改革;大学;人文素质;语文;边缘

大学语文作为高校基础公共课,是大学生人文素质培养的基础学科。高校开设大学语文这门课程是提高大学生人文综合素质的重要途径之一。在大多数人的观念里,语文是中小学的主要学科,而在大学阶段,与专业课程相比,显得微不足道,这也是大学语文逐渐地被边缘化的原因之一。一些大学对大学语文课程也从设置到取消再到设置,不断地变化,这从侧面体现了大学语文教育的重要性

一、大学语文课程的重要性

对于大学语文的重要性,可以说大学语文承载了太多的责任,其内容与教学实践直接影响着学生的语文能力、人文素质、道德水准等各个方面,而它对学生的社会化作用是凌驾于其他学科之上的,具体体现在以下几方面:(1)大学语文有利于提高学生语文能力。大学语文的课程内容与教师的教学工作直接影响着学生的语文能力,而这个语文能力是学生学习、生活、工作等的必需品,是学生日后走向社会与社会沟通交流的能力,因此,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2)大学语文是一门有着先进文化背景和深厚底蕴的学科,对于塑造学生“三观”有重要意义。大学语文蕴含着我国优秀的文化精髓,并融合了高尚的道德伦理观念,对于个人品行和思想影响深刻,在大学生中体现得更为突出。(3)大学语文对于培养学生人文素质有着不可代替的作用。在大学阶段,大学生除了获得专业知识外还需要教师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有利于其自身综合素质的提升,从而为社会做出更大的贡献,同时,培养兼具专业知识与人文素养的新型大学生也是国家所倡导的。

二、大学语文课程面临的问题

大学语文在高校开设的时间较早,经历了开设、取消、再开设的过程,表现出高校对大学语文地位与作用的不确定性。尤其在科技不断发展的今天,应用性科学更受到社会各界的追捧,而作为基础课程的语文教育逐渐边缘化,也影响着大学语文教师教学工作的积极性,因此,大学语文处于极为尴尬的境地。

2.大学语文教学手段和方法滞后

纵观我国高校的大学语文教学,教师采用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较为单一,与初高中语文教学相差不大。教师依旧是“一言堂”“满堂灌”的教学模式,整个课堂氛围死气沉沉,学生听起来枯燥无味,处于被动接受知识的状态,而缺乏主动学习和探究的积极性。

3.大学语文教学观念有待更新

信息时代下的大学生一方面接受着中国教学知识,一方面受外来文化的影响,在思想上更加多元化,他们更加注重自我意识的表达,然而,目前的大学语文课堂只是局限在教材上进行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教师坚持以课件为准,高高在上,大学生得不到自我表达的权利,这样的课堂教学也满足不了学生全方位的文化需求,因此,从教师角度来讲,其教学观念有待更新。

三、大学语文课程教学改革的可行性对策

1.科学定位大学语文课程地位,奠定坚实的教学基础

大学语文应是全面培养学生人文素质的课程,而当今的大学生在社会生活中表现出来的道德缺失、文化知识薄弱等现象,急需中国传统文化及思想道德教育,因此,必须给予大学语文科学合理的定位,重视大学语文的重要作用。一方面,学校的重视,提高师资力量,增加教师的交流和培训,有了雄厚的师资力量就为大学语文教学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另一方面,教师自身对教学工作的实践与创新,教师可通过启发式教学使语文回归它的本质,让学生对语文有一个全新的认识。

2.改革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

大学语文应在传统教学方法的基础上,改善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1)计算机作为各高校普遍采用的教学手段,应将大学语文与其进行有效地联系。从教师的教学课件开始,教师充分利用计算机音、图等优势,进行大学语文教学内容的讲授。(2)将大学语文教学内容与大学生的生活体验相联系,即让学生带着语文知识去实践。例如,学生学到个人道德与品行塑造时,教师可组织学生走向社会,去观察身边的一些个人道德品行较差的行为,并让学生自我思考,采用怎样的手段能够有效地解决这些问题。(3)学习还可开设大学语文网上学习频道,其下设诗词鉴赏、小说阅读、秘书写作、申论辅导等专题性课程供学生在课余时间学习。

3.更新教学观念,丰富课堂教学内容和形式

教师作为大学语文教育的重要传递者,必须更新教学观念,以学生为中心,从大学生所处阶段所具有的心理特点和接受能力进行语文教学。面对大学生接受知识的国际化和全面性,教师应根据大学语文教材进行科学的延伸,不再局限于本学科本民族文化,让学生从宏观的角度把握中国优秀的历史文化,通过跨学科、跨国界来重新审视和解读各国的文化现象和文化活动。同时,现代社会也要求大学语文教学观念更具有现代化,教师可将网络文学、影视文化、卡通动漫等纳入大学语文研究的范围内,丰富课堂教学内容,将这些现代文化与我国传统文化有机地联系起来,既抓住了学生的眼球,增加了他们学习的兴趣,调动学习的积极性,又一定程度上弘扬了我国的传统文化,更培养了学生科学的逻辑能力和人文素养。

总之,大学语文教育中所体现出来的人文精神、道德理念是高校应该重视并大力宣传和鼓励的,是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手段,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陈玲.大学语文教学改革.河北联合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01).

第2篇

【关键词】高职 《大学语文》 边缘化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08-0046-01

一、高职《大学语文》边缘化问题的原因

1.对《大学语文》的认识不够

由于高职院校以培养高素质的专业技能人才为教育的主要目标,因此,高校对大学生的专业知识和实践技能的培养高度重视,忽视了《大学语文》等基础课程的重要性,导致这些基础课程的地位降低,课时减少,教学效果较差。而且目前缺乏对高职院校基础课程的强制要求,紧张的《大学语文》教学课时使语文教学的教学时间不足,甚至有些学校仅仅把它作为一门选修课来执行教学计划。

2.《大学语文》课程定位存在分歧

目前的高职院校中《大学语文》课程缺乏明确、稳定的课程定位,普遍存在教学随意性的现象。例如有些高职院校侧重培养大学生的古典文学阅读能力,有些则强化大学生的文学写作能力,还有些高职院校培养大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以及综合文化素质培养能力。《高职语文》课程的定位分歧直接导致课程的开设、教学内容和教学模式的统一性和稳定性受到严重影响,不利于对大学生长期完整的教育。

3.教学手段陈旧

高职院校的《大学语文》课程逐渐被边缘化甚至取消,直接影响着大学语文教师队伍的稳定性,造成教师的教学积极性差,教学手段陈旧,教学质量难以保证。从目前的《大学语文》课堂教学来看,大部分高职院校仍然采用传统的“满堂灌”教学模式,大学生被动的接受知识,学习的积极主动性较差,教学效果可想而知。

二、高职《大学语文》边缘化问题的对策

1.明确高职大学语文定位

对《大学语文》课程的科学定位和正确认识是解决其边缘化问题的首要条件。首先,高职院校应该以培养具有高尚的人文精神和熟练的专业技能的高素质人才为基本目标,强化《大学语文》在培养人才中的重要性;其次,树立《大学语文》课程的基础性地位,制定明确的教学任务,使教师按照教学计划有针对性地进行系统教学;第三,完善《大学语文》课程设置,保证教学的学期和课时,为教师完成教学任务、提高教学质量提供充足的时间。

2.改革高职《大学语文》教材

目前高职《大学语文》教材种类繁多,但是仍没有一本全国高职院校通用的语文教材。而且当前高职院校选用的语文教材重点突出教化的文学思想,缺少高职学生语文能力训练的相关内容。因此,为方便高职院校的大学语文教学,应该改革《大学语文》教材。国家可以组织相关专家根据高职院校的教学实际和学生特点编撰适用于全国高职院校统一使用的《大学语文》教材,从培养高职学生的人文素质为根本出发点,一方面突破传统的文学模式,广泛地涉及优秀的文学作品和传统的民族文化,拓宽高职学生的人文知识系统;另一方面,将大学语文的文学性与实用性有机结合,注重培养大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和文学写作能力。

3.改革高职大学语文教学模式

大部分高职院校的《大学语文》教学仍然沿用传统的教学模式,不利于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因此,要改变《大学语文》边缘化的现状,提高大学语文教学效果,必须改革和完善大学语文教学模式。首先,改革教学内容,以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和语言技能为主,选择恰当的教学内容。其次,创新教学方式,可以采用辩论、朗诵、演讲、话剧表演等多种形式,寓教于乐,创造有生命力的大学语文课堂。最后,完善《大学语文》课程考核机制,建立课内外结合、全面综合量化的过程性考核机制,促使大学生注重《大学语文》课程的学习和自身语文能力的培养。

4.建设高职语文师资队伍

高职院校《大学语文》边缘化的现象极大地降低了大学语文教师的积极性,导致教学质量下降以及语文科研停滞不前。因此,高职院校必须加强建设大学语文师资队伍建设,培养一支德才兼备的高素质大学语文教师队伍,为高职院校的语文教学和科研提供有力保障。高职院校也应该为大学语文教师的教学和科研提供便利条件,帮助大学教师尽快扭转《大学语文》边缘化的现象,提升大学生的语文能力。此外,高职大学语文教师也应积极参加社会实践,在社会实践中总结经验,提升能力,打造大学语文精品课程。

三、结束语

《大学语文》既是高职大学生学习语文知识的基础课程,也是其他课程学习的基础以及增强大学生人文素养的必备课程。近年来高职《大学语文》边缘化的现象对大学生的发展产生了不良的影响,因此高职院校必须进一步规范《大学语文》课程建设,并采取相应的对策改善边缘化的现象,使《大学语文》走出教学困境,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孟琳,王军,罗璇.高职语文教学改革探究[J].赤子(上中旬).2015(08)

第3篇

作为我国高等教育科目专业中一个颇具特殊的学科,大学语文担负着非常重要的功能但是却显现出很明显的落后和错位状况。所以大学语文应该从科目的分类、功能的确认和课程的体系三个方向进行进更深层次的定位。大学语文分类应该从开始的教育类科目转变为文学性质学科。要想成为具有自主性和完整性的科目,大学语文迫切需要有自己学科的独特性。一套相对系统的课程体系的建成是一个学科完善的标志。文章首先讲解了大学语文科目的分类,随后对学科的特性进行相关探讨,最后对学科功能展开了分析。

关键词:

大学语文;学科定位;功能特性

在中国的高等教育科目的发展的长河中大学语文是一个颇具特殊色彩的领域,其担负着非常重要的功能但是却显现出一个很严重的落后和错位状况。语文有着悠久的过去但是却以较慢的速度向将来发展,未来对于语文有着较大需求,但大多数民众却没有意识到这点。语文有着大量相近相似的专业,但不被大众认可;同时语文也较高的标准,但学习队团队参差不齐。所以最好从科目的分类,功能的确认和课程的体系这三个方向进行更深层次的定位。

一、科目的分类

首先要从头开始考虑大学语文这一学科的分类问题,语文教学工作者应该将语文的类型逐渐从教育类科目转变为文学性质的科目。一个科目专业的建成与完善,有一个很重要的标志就是他名字的完成。就目前我们国家的科目目录看来,大学语文作为二级学科被叫做“课程与教学论”,同大学物理、数学、体育和化学等都是同一个二级学科归于教育学门类下。在各大高校内部对这种分类不甚了解,而且这种分类方法极其奇怪。就单纯对大学语文的分类来看其中没有太多的政治问题,所以可以进行深层次的学术探索。事实上中文学科方面的主流方向极少关注大学语文学科的分类问题,更不要说是对他产生疑问。产生该现象主要是由于法律早就将这一科目归类到教育学门类中,不存在重新对他进行归类的价值。民众仿佛在逐渐丧失对一些已经成为常识知识的质疑反思能力。所以在这种探索能力缺乏的条件下想要创新即为困难。因此我们需要改变固有的观念,来解决大学语文科目分类问题。从教学内容来看,将大学语文叫做”课程与教学论”很明显偏离了本质,由此来看,大学语文应当归类于文学性质门类里的中文学科。就学科角度而言,语文是一门学科的基础,上层建筑基础牢固才会更加稳定,保证教学内容更加丰富,教学过程具备更强可操作性。

二、学科的特质

作为一个边缘化状态的学科,大学语文要想成为一个完善自主的学科,他必须具备自己的独特性。大学语文和其他普通的中文专业学科有着很大的区别,其主要体现在知识网络和教学实方面的普遍性、实施性以及综合性。首先,知识网络的普遍性。目前中国教育的很大的盲区就是研讨的出发点是教师而不是学生,忽略了人的重要性。所以在对教材的改革上应该增强对人文的解释和渗入,加大文学内容,不止要做到丰富内容,更要丰富内涵,所以这样会对教师也有了一定程度的高要求。其次,科目的独特性和综合性。近年来国内掀起“素质教育”的热浪,由于想法不够完善,所以很快就被扼杀,但是从中我们可以得到一些启示:出于功利性的目的所发起的运动终究会失败。大学语文的功能是要将视听说读写提高一个层次,如果脱离原本的目的,失败则是必然结构。再次就是教育的实施性。因为他与其他中文学科的教学方法的差别,使得其实施性需要更加突出的使用在实际教学中。总而言之,在我们确立学科时不仅要丰富教学内容,教学内涵的丰富更是重中之重,所以教师也要随着发展对自身进行深造。

三、功能的确认

首先,教育方面的确认。近几年时间很多专家一直仔宣扬大学语文在教育中的社会功能来提高大学语文地位,想要将大学语文向思想品德教育靠拢。现代中国人糊涂的将重要性与政治性划等号,我们要跳出这个圈子对大学语文的功能进行清醒的认识。不能将其与思想品德课程相提并论,要着重强调文化的传承,提升自身品味与能力,增强语文成绩。第一语言。将语文二字拆分语字在先,语言的深层次学习是对学生综合思维的发展。第二人文素养。文字在后,文明是做人的道德底线。大学语文不止教授知识,使学生文学素养提高文化水平提高,更要教授做人的道理,完善学生人格和正确规范的三观。其次,课程体系的设置。一个专业的建立最基础的标志就是从一个课程转变成一门学科,大学语文这门课程有很大的波动性。一些高校将其设置为必修课,但还有一些高校只是将其作为选修课,这对其学科的地位是有一定的影响。从选修课向必修课的转变是由一门课程向一个学科转变的开端。随后则是从教学角度考虑问题,内容的设置要突破常规勇于创新,因材施教,与当今大学生生活联系紧密适应时事热点。

四、结语

综上所述,虽然大学语文目前仍是普及性质的学科,还没有完善的教学体系,正因如此大学语文有很大程度的灵活性,可以根据不同高校的不同情况进行相应的调整,但是还要保证学科的整体性,不能破坏大学语文的学科定位与学科特质,还有要保留大学语文学科的基本功能。以此原则来对大学语文课程进行适当的设置和完善,更好的进行教育,探索出一条适合当代的教学之路。

作者:刘重达 单位:长春师范大学

【参考文献】

[1]张福贵.大学语文教育的学科定位与功能特性[J].中国大学教学,2014,01.

第4篇

关键词:大学语文 高职院校 职业性 人文性 母语性

身处于高职院校的大学语文教师一直以来都有着这样一种困惑:既缺乏思想政治课的“红头文件”,也没有外语四六级考试的直接约束力,现在的高职教育留给大学语文的空间微乎其微并且不断缩小。课时的缩减、考核方式的随意使得语文教师连同大学语文课程被“边缘化”的倾向越来越严重。

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社会的、历史的原因,也有当前的就业需要以及人才培养模式的原因。随着当前高职院校对专业课程的改革的推行、各类人文类课程的兴起以及人文类选修课程的开设,作为人文类课程中最基础的大学语文课程却始终难以定位和革新,从而成为制约整体课程改革的重要因素。

高等职业学校大学语文课程的定位、目标、教学实施等方面存在广泛争议,迫切需要进行深入探讨。其中课程的定位是对课程价值、目标的本质揭示;是研究与探讨、改革与完善我国高职院校语文课程改革的首要问题,只有明确了这点,才能为大学语文课程的改革提供思路。

一、高职院校大学语文课程的性质定位

1.高职教育课程中的大学语文――职业性

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是以就业为导向的教育,培养的是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其课程设置提出了与普通高等教育明显不同的要求。高职课程必须以职业能力培养为重点,充分体现职业性、实践性和开放性的要求。作为高职教育课程体系组成部分的大学语文同样面临着这一改革要求。大学语文要想在高职教育课程体系中占有一席之地,必须适应高职教育课程的要求,服务于高职教育的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专业相关技术领域职业岗位的任职要求。

职业教育的重点和核心在于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学习培养,而随着职业教育的迅速发展以及当下就业形势的日益严峻,对职业院校的学生在就业时所应具备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且学生的就业范围也不仅仅局限于本专业领域,在这种情况下,要求学生具备的是良好的综合素质及能力。其中包括与人沟通的能力、语言表达能力、自主学习提高的能力、运用信息技术的能力以及与人合作的能力等多方面的能力。其核心都集中于人与人的沟通合作,也就是运用符号处理人与自身、自然、社会交融的能力。而在所有符号中,语文培养的是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运用语言文字符号的能力,符号运用能力的强弱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左右关键能力的培养。在这方面,以听、说、读、写为主要手段,以语言文字的理解应用能力为主要培养目标的“大学语文”课程,具有无可替代的优势。

高职学生由于入学时高考分数较低,因此普遍存在文化基础相对薄弱,阅读理解能力、表达能力和应用写作能力较弱的情况,这直接制约或影响其对其他课程包括专业课程的理解和掌握。经常有老师有着这样的无奈,当专业课教师在讲台上大讲难点重点时,学生却连课本上基本的文字部分的含义都没有理解,自然难以跟上老师的教学进度;当外语老师分析语法难点时,学生却连基本的主、谓、宾都不清楚;当就业指导课上老师要求学生做自我介绍时,发现很多学生连几句通顺的句子都表达不出来……诸如此类,都说明了一个现实,就是人文类课程尤其是语文教育在整个职业教育课程体系中的基础性、重要性和紧迫性。

语文教育可以提高自身的基础性、工具性、社会性,课程内容覆盖面的广泛性以及丰富的文学知识、文化常识,还可以结合当代流行文学、当下的社会生活、年轻人关心的新闻时事、热门话题等,通过案例、课堂讨论、职场情景模拟训练、演讲等多种形式延伸课堂空间在潜移默化中,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写作能力、口语表达能力和应变能力,拓展学生视野、提高鉴别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以无形中增强学生的职业核心能力。

2.高职教育课程体系中的大学语文――人文性

科学素养和人文素养是当代大学生(包括职业院校学生)素质教育的两个重要方面。语文教育家徐中玉先生在他主编的《大学语文》教材的编写说明中明确提到了人文性于大学语文这门课程中的重要性。徐老先生认为大学语文是一门可以起到文理渗透、科技与文化交融作用,培育大学生人文精神,营造大学里文化氛围的基础课程。

中华民族的教育本是极富人文精神的,自古以来人文教育一直是教育的轴心。但近代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西方文化的大量入侵以及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使得中国的传统文化受到很大冲击,教育也受到了功利主义的严重冲击,从学校到学生都以是否“实用”、对择业是否有直接效用为尺度,对专业和课程做了目光短浅的取舍,这无疑使高校尤其是职业院校的人文教育进一步受到削弱。所以很多高职院校尤其是理工类高职院校逐步削减人文类课程,大学语文在整个教学计划中所占课时比例少之又少。然而文化基础课、人文类课程逐步让位于专业技能课程的结果却不尽如人意。关于高校学生,尤其是高职院校学生,整体素质低下、学习能力不强,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匮乏,班级学风普遍较差,考试过关率逐年降低等等让高职院校领导和老师感到头疼的现象,使我们不得不反思在科学素养和人文素养、文化基础课和专业课程之间的关系,不得不思考人文素养课程中占有核心和基础地位的大学语文课程的定位。

职业教育将教学的重心适当地向职业能力和就业前景倾斜是无可厚非的,但就青年学生个体的整体发展和将来面对现代企业对人才的需求而言,如果缺乏基本的人文素养,没有很好的沟通表达能力,知识面狭窄,即使掌握了一定的专业技能也很难适应社会的发展和需要,也很难真正成为一名在专业领域有所建树的人。因此,高职院校的大学语文作为一门人文课程,应在高职教育体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应是职业性与伦理性兼顾,技术性与人文性携手,学术氛围与企业气氛相容的融合性文化。而在学生人文素养的提升和校园文化的培育中,大学语文无疑是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的。

3.民族文化传承中的大学语文――母语性

一个国家和民族的语言是这个国家和民族文化的载体,也是教育的基础和工具。对本民族语言的重视体现了一个国家的民族自尊心和文化自信力。母语教育意在通过内涵丰富、资源深广的母语教材,使年轻学子们能吸取母语文化的精髓,同时掌握语言技能,进而认同母语文化。

高职院校的学生有很大一部分来自农村,很多学生在初高中阶段没有接受正规的普通话学习,普通话基础薄弱,语言文字功底缺乏,因而在大一的基础学习阶段通过大学语文课程的学习进一步巩固学生汉语基础,通过听说读写加强普通话的练习,与高职院校的普通话培训相结合,提高学生对母语的理解和运用能力。大学语文课程恰恰是大学阶段众多课程中把母语教育作为专攻目标的专门课程。只有学好母语,才谈得上英语三级、四级,也才能为专业课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尤其是针对基础相对较差的学生,大学语文课程文化传承和语言传承的功能显得尤为重要。

二、高职院校大学语文课程类型定位

课程的类型定位往往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这门课程的覆盖面以及稳定性。对大学语文课程的类型定位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思考。

1.高职院校的大学语文课程应当是公共基础课

当前,大部分高职院校普遍将大学语文定位为基础课程或公共基础课程。但也有相当一部分学校大学语文作为基础课程也远并没有达到全院基础课程的地位,尤其是工科类高职院校,很多系部根本就不开设大学语文,课时相对而言还是偏少。因此,将大学语文课程作为公共基础课程确定下来,并适当扩大课程的开设范围是很有必要的。

2.大学语文课程也可以采用公共选修课的形式

随着目前高职院校公共选修课程的大量开设,笔者认为,可以尝试将大学语文以全院选修课的形式开设,可以直接设置公选课大学语文,也可以将大学语文课程进行细化或拓展,开设中国古典诗词鉴赏、现当代小说赏析、外国文学作品赏析等公选课程,这样既可以增加大学语文课程的专业覆盖面,又可以满足对语文或人文类课程感兴趣的学生的学习需求,又不至于产生与专业课程或总体课时冲突的大范围的调整,也不失为一种有益的尝试。

三、小结

在课程改革的大环境下,高职院校的大学语文的定位是每一位语文教师应当首先思考的问题。首先,高职院校的大学语文课程,它应当承担其职业教育的任务,服务于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在培养职业伦理、职业理想、职业素养上发挥重要作用;其次,大学语文作为高职院校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载体,它在弥补高职教育课程体系工具化不足上有着无可替代的优势;再次,高职院校的大学语文是传承民族文化、母语文化的重要平台。最后,在现有条件下适当丰富和延伸大学语文课程的类型也是对整个课程体系的一种完善和对高校大学语文现状的革新和尝试之举。

一门课程的准确定位、适时变革、成长成熟不是一蹴而就的。在如今这个注重实效、讲求效率的年代,广大高等院校尤其是职业院校的人才培养更应该立足长远、统筹规划,尤其对于正处于课程改革浪潮中的高职院校来说,对大学语文等人文类课程的准确定位是整个课程改革的思路和改革取向的一种体现。随着职业院校对校园文化建设、学生人文素质培养的逐步重视,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大学语文课程的定位和改革也将呈现新的面貌。

参考文献:

[1]李杏保,顾黄初.中国现代语文教育史[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2000.

[2]徐中玉,齐森华.大学语文[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

[3]彭书雄.基于人文素养和语文能力提升的大学语文教育[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06.

[4]汪念明.高职语文课程的学科定位[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2006.

第5篇

由于应试教育的缺陷,导致学生在激烈的社会竞争中无法融入和适应,因此国家在各高校大力倡导实行素质教育。其中,大学语文课程就是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本文首先将介绍大学语文概念,其次阐述大学语文课程的三个定位,最后得到大学语文构建内容。望本文研究内容能够加大学生对大学语文的学习兴趣,提升学生大学语文成绩。

关键词:

大学语文;课程方向;内容构建

大学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的不同之处在于其多样性和不确定性。因此,想要确切的对大学语文进行定位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并且大学语文课程定位与大学语文内容构建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同时也想影响着大学语文课程改革的成败。

一、大学语文的概念

语文是语言及文字相结合的学科,不仅涵盖听、说、读、写等方面的知识,也是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大学语文课程是除汉语言文学专业外,其它专业必须要学习的重要课程。国家想要通过大学语文课程的开展来帮助大学生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加强对文学作品的认识和理解、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让素质教育得到进一步提升的同时,培养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素质型人才。因而国家对大学语文课程的开展十分重视。大学语文课程经历了多个不同的发展阶段,有过成功也有过失败,但正因为这样,大学语文课程才能够到达如今的高度,得到国家和社会的重视,才能让越来越多的大学对大学语文课程进行开发和改革,以顺应新教育形式的发展。

二、大学语文的课程定位

(一)大学语文的功能定位

语文是一门拥有漫长历史的学科,它在承载我国优秀文化的同时,又向我们展现了中华五千年的文明辉煌。因此,大学语文的首要功能就是传递我国的优秀历史文化,让更多大学生认识到自己祖国的美好和伟大,唤出学生的爱国热情。殷商时期的甲骨文,让文化以文字的方式得以传承;前秦时期百家争鸣的思想,让以儒家为代表的先秦诸子散文得以发展。汉朝时期的骈文和赋文、唐代的唐诗、宋代的宋词、元代的元曲以及明清的小说,这些都是语文课程必不可少的部分。大学语文的开展让我国的优秀文化思想精髓得到传承和推行,并且在今天得以发扬光大。

(二)大学语文的性质定位

学习语文等同于学习我们的母语,所以首先我们要认识到语文的基础作用。从呱呱坠地到行将就木,语文会陪伴我们一生,这是语文对我们生活的影响。同时,它的基础性还体现在对其它学科的影响上。无论你学习的是理科还是工科,有了好的语言基础才能对其它学科有更好的了解,从而得到更好的学习。其次,大学语文是人文性和工具性的结合,应该从学习中掌握到它的工具性意义和人文性价值。语文是一种包含了听、说、读、写等方面的重要表达交流的工具。在语文的学习中,要着重强调其对阅读、口语及写作的重要作用。但是大学语文的学习,更多的强调了人文价值,培养学生拥有健全的人格和性格特点,养成良好的生活学习习惯。除此之外,还能更好的提高学生审美能力,学会辨别善恶美丑,掌握审美情趣。

(三)大学语文课程的类型定位

大学语文课程定位为公共基础课,但也是一门必修课。因此我们不能因为它是公共课就忽视对大学语文的学习,而是应该将它放到与专业课同等重要的位置。由于不想影响到专业课程的学习,所以在设置上讲大学语文作为基础课程,主要在低年级开展。因此,大学语文在大学中的尴尬处境导致学生在语文的整体水平上稍有欠缺,所以想要弥补这个方面的不足之处,就很有必要将大学语文作为一门必修课来认真对待和学习,确保在不影响专业课的基础上提高对大学语文的重视程度。

三、大学语文的内容构建

(一)加强对文学作品的阅读和鉴赏

大学语文的内容应该包括不同时代、不同国家的具有代表性的文学作品,给学生进行品味和赏析,让他们了解文化多样性的魅力。但是在当今的语文教材中,古代的文学作品明显比现代、当代文学作品和外国文学要多,比如《诗经》、《论语》、古代诗词、元代元曲和明清小说等等。而在现代和当代文学作品中,仅仅只有鲁迅和徐志摩等作品较多,像巴金、老舍等作品寥寥无几,更不用说外国文学作品了。因此在大学语文的教程和阅读中应该加大现代、当代文学和外国文学的比重,体现文化的多样性,调动学生学习阅读的兴趣,加强他们对语文的热爱。

(二)增加实用性文章的写作

语文对其它学科的学习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由于学学语文的对象主要是非中文专业的学生,因此在学习中应该主要提要学生的写作能力,为他们日后的工作提供帮助。建议可以进行公文写作、事务文书、书信写作等方面的学习。另外,文章的写作是锻炼和提升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重要方法之一,因此实用文章的写作训练一定要加入到大学语文的课程中。

(三)口才的训练

学习新知识只是语文学习的一部分,更应该引起我们重视的是锻炼表达和交流能力。因而,在大学语文的课程中,口才训练必不可少。口才训练的第一步就是要练好普通话,因为所有的朗读和交流都要求有良好普通话作为基础。只有有了普通话的功底,才能更好地练习朗读、演说、辩论等项目,使学生得到多方面的锻炼和加强。

四、结语

总而言之,大学语文课程还有很多需要进行改革和完善的地方,因此在进行课程定位和内容构建的时候,要结合学校的教育水平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来对大学语文进行合理的开设和教学,进一步展示大学语文对学生的重要性和积极的影响作用。

作者:王惠 单位:长春师范大学

【参考文献】

[1]秦朝晖,傅书华.论大学语文课程的定位与内容构建[J].教育研究,2012,11.

第6篇

和英语的至关重要性相比,这些年来,母语的地位一直是无关紧要,很多高校只是在文科院校部分专业设有语文课,而众多理工院校和专业,根本没有“语文”的影子。

这一现状有望改变。日前,教育部建议高校面向全体大学生开设中国语文课,得到了多家高校的响应,把语文课列为全校必修的高校已经达到40所。这意味着,学生的语文成绩若不达标,将无法拿到毕业证书。

现状:大学语文边缘化

汉语是中国人的母语,但汉语教学近年来却呈现“外热内冷”的态势。一方面,全球非汉语国家及地区学习汉语的人数已经超过三千万人,已有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2500余所大学开设了汉语课程;另一方面,国内高校语文课程却逐渐被“边缘化”。中科院院士郑时龄提到,“我注意到一个很奇怪的现象,小学语文课的课时是外语的一倍多,初中语文的课时和外语一样多,高中外语课时要超过语文,到大学后,学生基本只学外语不学国语了。”

作为社会上的高文化群体,一些大学生写出来的文章逻辑混乱、词不达意,有的甚至连请假条、便条都不会写。一些理工科的学生因为缺乏语文知识,毕业论文成为他们最头疼的事情。去年复旦大学举办了一次汉语言大赛,冠军居然被外国留学生夺走。对此,南开大学语言文字研究中心主任周志强说:“以前国内没有一所高校的大学语文是学校公共必修课。许多理科院校虽然开设了大学语文课,但因受师资和教材的限制,都将大学语文设置为选修课,大学语文基本上处于边缘地位。”

北京大学中文系主任温儒敏则说,大学语文恐怕连“边缘”也说不上,许多大学已经取消或者根本就没有开过大学语文。不重视的原因很简单,现在做什么都要考英语,而对中国语文能力则缺少硬性要求,后者难免被挤掉。没有人说可以不重视母语教育和传统文化的传承,可是因为体制上没有保证,也缺少切实的措施,加上现实利益总是驱动人们优先考虑比较实际的问题,像大学语文这样要求比较“软性”的课程,就变得越来越无关紧要了。

大学语文不可或缺

对于开设大学语文课程的重要性,全国大学语文研究会名誉会长徐中玉指出:“实现通才教育都有公认的基础,即首先必须要求一个大学生对本国语言文学有相当广博的知识,具有熟练地至少明白清楚地用本国文字进行表达的能力,如果连本国语文都不能运用得好,怎么能谈得上是一个通才呢?”

华中科技大学中国语文课教师李军钧认为,一个人是需要理性思维和感性思维并重的,理工为主的高校长期以来偏重理性思维的锻炼,某种程度上理工科教育会忽视人文素质与传统文化素养的培养,在基本的语言表达、交流与辨识方面存在缺陷。而中国语文课恰能帮助学生在发展理性思维的同时,发展感性思维,使其思维方式更加完善。

周志强认为,近几年来,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我国很多人也意识到要保存自身的本土文化、发扬自己的传统,但在此过程中,却出现了母语危机。很多学生在学英语的同时,却没有汉语的认知能力,特别是现在出现的新的媒介形式,如键盘、手机等,对我们汉语的美的形态也是一个考验。实际上,整个亚洲很多国家都面临这个问题。日本、韩国都感受到随着英语的泛滥,母语的阵地在不断缩小。去年韩国教育人士曾经这样呼吁:不要像中国人一样,重视英语超过了重视自己的母语。

周志强因此称:“我们需要一场‘汉语保卫战’,需要保护国家语言!”

大学语文进入必修课行列

教育部的建议正在得到高校的响应。据了解,今年以来,不少高校将大学语文列为必修课。

北京大学设置了“素质教育通选课”,要求所有学生,包括理工科学生,都要选择一两门语言文字类的课程。学校安排名师来给学生们上这些基础课,比如汉语专家陆俭明开设《汉语和汉语研究》、蒋绍愚教授开设《大学语文》等。北京大学教务部负责人说,“英语不过不能毕业,现在汉语不过也不能毕业!”

清华大学对本科一年级新生实行新的教学方案,要求所有理工科学生必须要学习语言、文学等方面的两门“文化素质教育核心课程”。而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和南开大学等高校更是把“大学语文”列在全校所有本科生的必修课表上。南开大学今年还设置了“语文高等教育”博士学位授权点,这在全国高校还是首家。

中国农业大学也在全校本、专科学生中开设了大学语文公共必修课,课程分为48个学时,共3个学分,属于校级一类课程。学生若该门课程考试不过关,将拿不到毕业证书。

华中科技大学也已决定面向所有本科生开设“中国语文”必修课程。此前,“中国语文”在华中科大仅是一个考试项目,校方并未设立相应课程。江西理工大学近日规定,全校理工科学生必须选修“大学语文”课程才能获准毕业。此前,该校只将语文列为理科生的任选科目,而对学生是否选修不作硬性规定。此外,在全校本科生中开设了大学语文相关课程的还有云南大学,语文课在该校共2-4个学分,学生若得不到该门课程的学分,则会影响毕业。目前该校正在积极进行大学语文的“模块分层教学”的研究和探讨。

师资不稳教材无序

随着大学语文在高校的“复兴”,围绕这一课程的许多问题也浮出水面。

在教育部建议之前,一些学校的大学语文早已经处于没落阶段,有的学校从原有的一学年100多节课缩减到停开此课程,有的学校师资队伍严重萎缩,从20多人缩减到不足5人。教师队伍的不稳定成为首先要解决的难题。

全国大学语文研究会会长齐森华表示,一些高校从事大学语文教学的教师,由教学课时不够的教师担任,这样的师资安排,不但不能保障师资队伍的稳定性,还势必对教学质量产生不良影响。有的学校虽然有固定的大学语文教研室,教师队伍也比较稳定,但是进行大学语文教学的教师在搞科研、方面都有困难,教师们心理负担较大,积极性不高。

有的学校没有专门的大学语文教师,就由新引进的青年教师进行教学,甚至有的学校全部由研究生上课,这些教师也只是把大学语文作为过渡,根本无法保证授课质量。还有一个比较突出的问题是大学语文教师的学术交往活动非常少。很少有会议、科研活动的安排,的机会也少,也很少有进修学习的机会。

此外,大学语文教材呈现出一种无序状态。从上个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馆藏大学语文教材达到1402种,用于现在大学语文教学的教材在100种以上。但许多教材内容与中学语文课本有相当程度的重复(有的比例高达70%以上),内容结构大同小异,无非是选收古今一些文学性的范文,加上一点注释和简要导读。常见的教学方式则是以老师串讲为主,跟中学语文的教学方法其实没有什么区别,难怪这门课引不起学生的兴趣,甚至被讥笑为“高四语文”。

教育部全国高校中文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南开大学常务副校长陈洪指出,教材建设的一个典型问题是,在某些地区和单位存在着“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一些教师出于职称评定等因素的考虑,自编教材给学生使用,还有少数学校关起门来使用自编的教材,这些教材普遍水平较低,有的甚至是“搬”别人的材料。没有高水平的教材,很难让学生接受大学语文。

周志强表示,就全国的情况来看,教材林林总总、编写水平参差不齐,有的学校甚至以文学课、思想课代替大学语文,要么过分重视文学教育,要么过分重视思想启蒙、政治启蒙等,大学语文存在着比较严重的道德训诫色彩。

只有改革才能赢得尊重

在陈洪看来,大学语文课程只有改革,才能赢得尊重。改革的首要问题是统一认识,“中国语文应兼具两种功能,提升学生的人文素质和审美能力、提升学生的口头和书面表达能力,这两条基本思想应得到贯彻。在教材的编写上,首先是文本本位,以优秀范文引领学生学习,而不是概论式的。同时要贴近青年人,兼具时尚性,产生亲近感;其次是语文本位,有别于思想品德教育课程。”

周志强认为,大学语文课在教学方法和教学理念上应与高中语文区分开来。大学之前的语文教育属于汉语基础知识教育,而大学的语文教育应成为汉语魅力的“感染教育”。在大学语文课上,老师应该着重让学生体会文章的审美内涵,感受语言文字的魅力。大学语文课应成为“个性教育” ,不同的老师由于本人思想修养、理论和学术背景不同,教学效果也会不一样。因此,这对大学语文教师的素质要求会很高。

温儒敏表达了这样的观点:大学语文教学一般只有半年或一年的时间,一个重要原则就是要把学生被应试教育“败坏”了的语文胃口给重新调试过来,然后,让他们用更多的时间去自学。既不能完全顺着中学语文的路子来学学语文,必须要有提升;也不能完全放开,不宜讲成一般文学鉴赏或者文化史那种类型的课程。

第7篇

【摘要】高职教育中大学语文课程几乎被完全忽略、教学方法和手段滞后、缺乏教学创新是大学语文教学目前面临的问题。大学语文教学要创新,必须遵循民族性与世界性并重、传统性与时代性并举、基础性与应用性并存等赘鲈则。除此以外大学语文作为一门基础学科,在高职教育以就业为导向的指引下所应该具备的现代教学观:以能力为重点的素质观、以学生为本的人才观。

【关键词】高职高专 大学语文 创新 现代教学观

一、在高职教育中大学语文课程教学目前面临的问题

1.大学语文几乎被完全忽略。 从目前高职院校的现状看,由于长期以来受重工轻文的影响,大学语文的教育一直存在着被忽略的倾向,学生文化基础差,学习没有兴趣。高职教育也随着市场和就业导向,增设应用性学科,压缩和减少基础性学科的课时。高职教育在高度专业化、市场经济化环境中,使作为基础课程地位的大学语文,逐渐被边缘化,从中小学时期不可动摇的中心地位走到了几乎被完全忽略的地位。

2.大学语文教学方法与手段的滞后。在高职实际的教学中,大学语文教学很多教法与中学时期没有多大差别,“要防止将大学语文变成高四语文!”大学语文不能是高中语文的机械复制,作为一门特殊的学科,语文的重要性毋庸置疑。要想充分发挥语文教学在培养学生人文素质方面的作用,必须改革大学语文的教学方法。

3.大学语文教学缺乏创新。随着市场化、网络化速度的迅猛发展,传统的大学语文教学语境受到冲击,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思维方式及生活方式也随之发生了重大改变,是文理学科交叉,中西文化交融,互联网发达的时代。然而,作为培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大学语文课程面对这样的大众文化语境,依然一味按照传统的教学方式和方法进行课堂教学,在教学内容及教学方法上缺少创新,成了制约大学语文教学的关键所在。

二、创新大学语文教学要注意遵循的原则

l,强调民族性与世界性并重的原则。世界性的文化首先是民族性文化,没有民族文化的存在就没有世界文化的存在,文化的世界性不过是民族性文化融入世界文化中的结果和产物。民族性是我们中华民族文化的根本。现在我国提倡的人文素质,多数人还主要是通过对优秀文学作品的认识来获得。大学语文来源于优秀的民族文化,让学生通过对我们优秀的民族文化的学习,去感受凝聚在这些文化精品中的民族感情,培育热爱祖国的思想和健康向上的情操,形成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这是从整体上去提高人文素质的一条有效途径。

2.强调传统性与时代性并举的原则。有很多传统观念是深入我们血液中的,永远去掉不了。所以,对待传统文化,我们既不能完全抛弃,也不能原封不动地保留下来,而要把文化和传统之间的关系处理好。我们对传统文化的很多解释应该是古为今用的,所以对传统的选择主动权还是在我们自己手上,能不能很好地发扬传统文化的优秀方面,这个责任也在我们自己。中国文化的内容都是相通的,我们现在学习它一定要融会贯通。

大学语文课程目前收录的作品,大都是我国民族文化的精华,其高雅的艺术趣味、经典的审美取向、严肃的创作动机、深刻的思想意义,作为语文课程文化资源,对语文教学具有重要意义。而随着时代的发展,有些内容需要我们从另外的角度去挖掘创新,如人们对《孙子兵法》的认识已不仅仅局限于兵法本身,企业界、商业界、外交界都把它视若宝典。可见,只要我们善于挖掘文本的时代性主题,从不同的角度去解读,经典作品同样可以赋予新的时代内涵,带给我们全新的审美感受,启迪我们的灵感与智慧。

3.强调基础性与应用性并存的原则。现在人们谈到大学语文,总觉得没有谈及专业课程那样有底气。尽管这样,我们依然认为,大学语文作为我国的母语课程,其基础性地位是不应该动摇的,中华民族文化的传承重任很大一部分需要通过大学语文教学传授给学生。大学语文不像一些应用学科那样可以学以致用,它需要有一个潜移默化的知识内化过程,只有将所学到的知识内化为自己的文化修养、基础技能,才能更好地应对现实的挑战,更好地参与市场竞争和国际竞争。

三、在高职教育以就业为导向的指引下所具备的现代教学观

1.树立大学语文以能力为主的素质教学观

高职高专院校的语文教学要紧密联系高职高专院校教学特点,考虑学生专业学习和就业的需要,把提高分析理解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综合写作能力列为大学语文教学的重点内容,与思维训练、演讲口才、写作训练等相结合,满足学生对于提高自身多方面能力的需求。

未来社会不仅需要电脑作为工具,需要数字与符号来表达意思,还需要用语言、文字与人和社会交流。语文的外延等于生活的外延,大学语文必须树立以能力为主的素质教学观,给学生切实可用的语文能力,为学生们以后的工作与生活境界的提高提供有益的帮助。

2.树立大学语文以学生为本的教学观

大学语文教学必须以学生为本,是应该成为积极学习的主动者。大学语文必须以学生为主体推行多样式活动教学,倡导学生在活动中学习。教学要以学生为本,因势利导,充分利用教学资源中的语境进行引领和启发,把语文课堂与社会相结合,与学生的文学社团相结合,唤醒他们强烈的求知欲望,促进他们保持持久的学习热情。如果活动教学使学生从中体会到语文给学习、生活带来的收获和乐趣,那么大学语文必定能承载起人文素质教育课程的使命。

总之,要提高高职大学语文教学质量,教师进行教学改革势在必行,但具体的改革方式和方法还要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改进和完善.从而探索出一条更适应高职高专院校学生学习的道路。

参考文献:[1]彭裕丹 论大学语文教学改革及创新思维的几个原则 教育与职业 2006-4-11.

[2]赵丽萍 让大学语文教学改革引领中国汉语地位 华章2011-4-20

第8篇

关键词: 大学语文教材 结构 体例

近几年,专家们对于大学语文教材编写重要性的认识越来越深入。张承明认为:“语文教材是学生学习语文的主要凭借,教材中的语言材料对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至关重要。如何通过更为合理、有序的单元编排使语文教学更有利于训练学生的语文能力,使学生在系统学习语文知识、课文内容的过程中得到切实的语文能力训练,提高语文学习的质量,是一个值得我们重视并认真研究的问题。”①可见,教材的分析与研究对大学语文教学水平和学生能力的提高都是至关重要的。尽管目前市面上的大学语文教材铺天盖地②,但基本属于四种类型,即人文主题类、文学史类、文选类、专题类。从教材结构入手,分析大学语文教材的优劣,对于理想大学语文教材的探讨和大学语文教学水平的提高都是助益良多的。

1.人文主题类

人文主题类的大学语文教材比较多见,也比较普通。本着提高学生人文素质的宗旨,此类教材多从几个常见主题出发进行归纳总结,一般都是将人文精神和主题提炼成几个方面,把类型教育和主题内容贯穿于教材编写的各个方面。徐中玉第八版《大学语文》教材即本着人文主题的编选理念,将教材分为十二单元,每一单元均用四个字进行概括归纳,分为以民为本、心怀天下、和而不同、品格修养、社会人生、人情世态、乡思亲情、爱情婚姻、人物风神、咏史怀古、写景记游、论学品艺。各个主题部分的选文基本上都能做到各体兼备,以品格修养部分为例,其中既有诗词――《离骚》、《饮酒》、《念奴娇》,又有议论文――《孔子论修养》、《以修身为本》,还有散文――《前赤壁赋》、《我的世界观》。就主题而论,每一个主题部分都体现了时代性与通变性的融通,既有古之韵,又有近之美。但此种类型教材,容易产生主题先行的观念,就自主学习而言,也不利于学生归纳总结能力的培养。

2.文学史类

文学史类型的大学语文教材,在教材的选编方面体现了编选者对文学史乃至历史的高度重视。此类教材虽然在编选体例上仍然以文选为主,但增加了很多高附加值的东西,比如对历史和文学背景的介绍,相关人物的介绍,以及文学和史学发展的分析。以南大版王步高主编的《大学语文》为例,教材选取了自诗经以来的名家名作,共四十一个单元,基本涵盖了中国古代、现代、当代文学史中的优秀作品。如先秦的散文、汉魏六朝的赋文、唐代的诗歌、宋词、元曲、明清戏曲、古代小说、现代散文、现代小说、现代新诗、现当代戏剧、当代散文、当代小说、当代新诗等。这种方式比较易于提纲挈领地抓住事物的对象,能够使教材内容系统化,有助于学生对文学现象和文学流派的掌握。这种编写模式“改变了传统大学语文课的讲解单篇作品为主的习惯做法,实行文史与作品并重,创建了以历史文化带文选的编排模式,以拓展并丰富学生的人文视野与文史知识,进而达到提升人文素质的目的”。③但深入分析,这种教材也容易犯主线不清,重点不突出,知识细碎的问题。如唐代的文学研究缺少一定的统筹,主要分为初盛唐诗(上)、初盛唐诗(下)、李白、杜甫、唐代散文、中唐诗(上)、中唐诗(下)、晚唐诗、唐五代词几部分。全似乎是全了,但从整体体例上来看,就显得不那么整齐划一,编选者的主体思想也不是很突出。如果编选者不能高屋建瓴地对所选之内容进行统编的话,就会造成主线不清、一盘散沙的后果。

3.文选类

中国的文学研究历来有文选的传统。从萧统的《文选》开始,我们已经习惯了这种以文代评的观点。大学语文教材的编选亦不例外。陈洪主编的《大学语文》,从现当代文章、古代文章、诗歌、西文汉译角度对古今中外的文学作品进行了选编,每一类别当中涉及的文学史和文体方面的文章也是非常丰富的。以诗歌为类,教材的选编贯通古今。

文体类大学语文教材是一种比较常见的教材编写模式,从数量上来看不占少数,但相对于文学史类、文选类、人文主题类教材,非常出名的不多。这类教材主要从诗歌、散文、小说、戏剧、议论文几方面对选文进行划分,所体现的体裁特点多与现代文写作相关。如孙昕光高职高专版本的《大学语文》教材,以第三单元小说类为别,选取了《红楼梦》、《风波》、《围城》、《百合花》、《春之声》、《绳子》、《老人与海》七篇作品。这种结构有助于学生学习相关文体的写作,但是对于自主学习来说,很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单调地学习某一种文体可能会产生枯燥的感觉。集中对某一文体的学习,会固定某种思维,不易于发散思维的培养,不利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从教材的深度和思路来看,此类教材的编写并不十分突出,比较适合文学水平较低的学生;对于文学水平较高的学生来说,比较浅显,不利于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和文学能力的提高。

4.专题类

专题类的大学语文教材,在现有大学语文教材中并不多见。此类教材多能从横纵两个方面,对文学发展史上的文学现象和文学作品的艺术性进行分析。温儒编的《高等语文》就是采用此种“专题”型的方式,对以往传统大学语文的编选模式――选文+解释的方式进行了重新的审定。该教材共选取了二十五个专题。这二十五个专题基本涵盖了中国文学研究中的重要问题,同时,也兼顾了文学艺术的普及性,如武侠、言情与通俗文学。由此可见,专题型的教材突出了专业性,专题的选择彰显了作者的观点和价值取向,选取的角度也比较多元化,关注的是学生的高层次文化修养。“应该说该教材体现了大语文的教育思想,有较强的学术性,但由于专题内容都是由著名专家执笔,因而内容太专太深,涉及面也不够宽,比较适合于综合性名牌大学使用”。④正如上文所述,专题类的教材确实适合文学素质比较高的学生,或者对此话题比较感兴趣的人群。因此,它在教学中会受到一些限制,不适合一般的普及性教育,因此,在大学语文的教材编选体例中并不常见。

综上所述,不难发现四种类型教材各有优长,从理想教材角度出发,对四种教材类型的分析,不仅有利于大学语文教材层次与口味的提高,有利于大学语文教学质量的提高,而且有利于大学生语文能力和人文素质的提高。

注释:

①张承明.中外语文教育比较研究(修订版).云南教育出版社,2005,68.

②参看童自樟,张国强.民族振兴与大学语文教材编写.时代教育,2.008,(4),31.从上世纪80年以来,我国各种大学语文教材有1402种,全国各大专院校使用的不同版本的教材达100多种。这还不包括一些学校组织编写的自编教材。

第9篇

【关键词】大学语文教育;职业教育;发展前景

一、关于大学语文教育与职业教育之间的认知误区

(一)大学语文只是一种工具,与职业教育无任何相关

多数人认为大学语文仅是一种锻炼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工具,觉得它仅是对于中学语文知识量的补充,未曾关注到大学语文实际上是整个人类的所有文明瑰宝,而大学语文教育实际上是教授学生懂得文明的延续历程与真善美的真正含义。可见,大学语文教育所教授的文明与培养的品格无疑都有利于职业教育的发展。

(二)大学语文是一门人文课程,无法在职业生涯中解决实际问题

多数人过分强调大学语文是一门人文属性相当强的课程,过于强调其理论价值,即便在职业生涯中遇到某些问题,也并不从实际出发,而是引用大学语文中的某些理论泛泛而谈,使得理论与实际脱离,最终解决方法也仅是纸上谈兵,未能得到实效。长此以往,导致多数人都认为大学语文教育并不能有利于职业教育的发展。但实际上,使用大学语文所教授的理论去联系具体实际,是能够处理职业生涯中所出现的那些问题的。

(三)大学语文是一门文学课程,对职业生涯不具实际效用

许多人都觉得大学语文是专注于文学的课程,而在真正的职业生涯中很难遇到文学中那些“伤春悲秋”的事情,而且也并非所有人都能对文学予以深入研究,因此许多人都认为即便是学习了大学语文这门课程,对于自身职业的发展也并无多大帮助,反而还需要花费不少的时间,甚至还有人认为倒不如将学学语文的时间去多记几个英语单词或是多学门技术。但事实上,大学语文并不专注于研究文学,它旨在于通过文学理论,教授给学生为人处事的品格以及自己动手的能力,而这些对于职业教育的发展都大有助力。

(四)职业教育是技能教育,与大学语文教育无作何关系

当前,由于职场上过于关注技能的培养,多数人认为职业教育就是技能教育,只要自己具备一技之长, 就能在职场上混得风生水起、如鱼得水。但事实上,职业教育并非只是指技能教育,真正的职业教育除了职业技能的培养外,还包括职业素养的培养与职业品格的培养,而素养与品格的培养与大学语文教育是完全分不开的。可见,职业教育与大学语文教育二者是息息相关,不可分离的。

二、大学语文教育与职业教育相结合的发展前景

通过对大学语文教育与职业教育二者之间关系认知误区的分析,尽管由于大学语文具备着人文属性,其相较于一般的自然科学或是应用科学,对于职业的影响并不那么直接,但是笔者认为职业教育的发展离不开大学语文教育,而大学语言教育的革新又需要职业教育的发展,二者相结合不仅具备着重要性而且还具备着必要性。那么,大学语文教育与职业教育相结合又具备着怎么样的发展前景呢?

(一)职业至上说在高职院校中占据主导地位

当前,随着教育理念由原来的普通教育理念与精英教育理念逐步转变为专业教育理念,大部分高职院校所设置的教学科目开始大都以职业准备为导向,职业至上说在越来越多的高职院校中占据着主导地位,高职院校的教学开始更多地趋向于职业化。由于工业及科技的迅猛发展,导致社会需要越来越多的高级技术人员,如果不具备一定的理论基础,对于技能的提升将会造成一定的影响,因此职业教育的步伐开始迈入高职院校的教学之中。由此可见,对于当前的就业市场与职业结构来说,一旦职业教育与大学语文教育相结合,就能为社会培养出更多的高素质、真品格、技能水平强的人才。换而言之,职业教育的发展又反过来能促使大学语文教育的内容加以革新,以便既保有其原有魅力,又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

(二)知识是第一生产力,职位升迁离不开知识基础

新世纪又被称为知识经济时代,而知识经济需要具备知识基础,在整个经济发展过程中,知识既是最最基础的资源,同时又是生产中不可或缺的核心要素。由于知识在经济中所占比例的日益升高,导致经济已逐步从传统的物质投入转变为知识投入,知识开始成为第一生产力,成为经济发展进程中起决定性作用的要素。面对当前的经济发展现状,如果只是单纯地培养技能而忽视知识的累积,那么将很难在职场中找到立足之地,因此,一旦职业教育与高职院校中的大学语文教育相结合,便能顺应时代与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最终使高职院校学生在将来的职场中拥有一席之地。

(三)社会需要高等教育与职业教育相结合所培养的人才

对于中国当前的国情来说,如果高职院校的大学语文教育仍旧困锁在象牙塔之中,那么就会与社会以及经济的发展脱节,而一个国家想要真正地保有竞争力,那么具备一批高级地知识型人才是必不可少的。因此,对于当前的社会发展现状而言,只有高职院校的大学语文教育与职业教育相结合,为社会与国家培养更多的专职人才,才能确保社会经济持续发展,才能确保中国一直沿着中国特色的发展道路迈进。换而言之,只有国家富强了,经济腾飞了,高职院校的大学语文教育以及职业教育才具备持续发展的基础。

三、结语

综上所述,职业教育的开展是为了对一个人的职业能力、职业素养以及职业品格所进行的培养,尽管专业课程可以提升职业能力,但是如果只专注于专业课程而忽略人文课程的学习,那么这样的职业教育势必是不成功的,所以要想对一个人的职业素养与职业品格加以培养,那么大学语文教育的学习就是必不可少的。当前,我国经济正处速发展的时期,为了适应当前的社会发展现状,只有将大学语文教育与职业教育二者相结合,才能给社会培养更多的高级技术人才。

参考文献:

[1]江灏主编.大学语文[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4.

第10篇

关键词:大学语文;教学现状;必要性;对策

一、《大学语文》现存状态

对于一个中国人,对于一个从小以汉语为母语的人来说,用中文进行基本的听、说、读、写应该不存在问题。但在教学中,笔者遇到很多令人担忧的问题,如学生错别字很多;书写不规范、笔顺错误;语句不通顺、用词不当;逻辑不清、表达不顺畅,等等,这些都是中文最基本的要求,更应该是大学生必备的基本文化素质。

而在国际上,“汉语热”逐渐兴起,国外有3000万人学习汉语,来华留学的外国学生急剧增加,2004年就超过10万名,我国还在世界各地陆续设立“孔子学院”,教授、推广汉语,各国参加汉语水平考试的人也越来越多。国际范围的汉语热与国内国人汉语表达能力的退化形成强烈对比,而在对比中又更加凸显出目前高校《大学语文》课程的危机感与紧迫感。

二、《大学语文》课程开设的必要性

大学生应该具备基本的中文能力,包括对汉语言的理解力、表达力、审美力、评判力、想象力、创造力等,如果缺乏这种基本能力,将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质量和交际质量,降低其学习生活的适应性。阅读能力的高低会影响个体接受信息的速度和准确性,并进而影响理解能力、鉴赏能力、批评能力;而表达能力的高低又将直接影响其学习与工作效率。

现代化的科学技术的确给人类带来许多方便与快捷,学生获得知识的途径多了,范围广了,而认真品读、独立思考的能力却下降了。而《大学语文》的学习却是可以丰富一个人的文化底蕴。在品读思考的同时背诵优秀的语文作品会大大丰富一个人的文化底蕴,启迪人的思维,涵养人的气质。中国古典诗词是大学语文课程中文化素质教育的最佳载体。具备古典诗词修养的人在气质风度、感情内涵、情调趣味诸多方面显示出独特的魅力。这种文理知识渗透的博雅全才应是当代大学生的楷模。

三、目前《大学语文》教学状况

从学生方面来看:存在着轻视自满态度。学生普遍轻视《大学语文》课程,认为是可有可无的选修课,其重要性自然不能与专业课相比,甚至和英语也不能比,所以在教学过程中能够认真听课的人只有半数,而能够在教师启发引导下思考问题、回答问题的人则更少。其次,古文所占篇幅较大,更让学生感到头疼,失去了阅读、品味、鉴赏的兴趣。

从师资教材方面来看:在高校中文教师队伍里,大学语文教师算是弱势群体,很多学有所长的教师都不愿教大学语文,在部分高校中居然没有专职教师。作为笔者来说,也是在摸索中前进,也存在经验不足、缺乏交流的问题。《大学语文》教材种类繁多,良莠不齐,要在这众多教材中筛选最合适、最优秀的,则需要一个长期过程,而且需要与教学相配合。

四、对策

针对目前存在问题,为了更好的发挥课程作用,在开设课程时应避免以上问题,做到以下几点:

1.需要在教学内容、方法和手段上以及考核方法上改革:在教学内容上,应和时代紧密联系,同时增强趣味性和实用性,可找一些热点话题进行讨论,对流行问题进行分析等;在教学方法上,则需增强学生学习的独立性、批判性和参与性,可组织课堂讨论、模拟教学、话剧表演等形式进行;在教学手段上也可用更先进的多媒体教学等。在考核制度方面,松紧结合,模式多样:严格控制课堂人数,严格监控课堂教学质量;考核模式多样,增大考核内容的开放性和主观性,针对不同专业的学生特点采取不同的考核办法。

2.加强师资力量,设立专门的教学机构,从教学和科研方面共同抓起,这样才能有力的保证教学效果。另外,实施最佳资源配置,采取模块教学,把文学鉴赏、文史知识和语言运用分开,文学专业的教师教文学和文史,语言专业的教师教语言应用。请专业教师做专题,把最精彩的内容传授给学生,可增强课程的丰富性和趣味性,从而达到较理想的效果。

3.要真正重视《大学语文》教学,给《大学语文》课程准确定位。现在普遍存在重外语轻母语的社会现象,在2005年度语言文字工作会议上,教育部副部长袁贵仁强调,对于重视外语学习和使用而忽略或削弱本国语言文字学习和使用的现象,要予以纠正。所以教育机构要努力扭转重外语轻母语的做法。各级教育主管部门应通过有效的行政手段,制定相应政策,采取具体可行的措施,使《大学语文》得到足够的重视与保护,给《大学语文》课程一个准确的定位。

参考文献

[1]朱彦.《大学语文》教学的“三个层次”[J].语文教学研究,2004,(8).

第11篇

第一,文学理论和文学鉴赏能力。

文学理论是从事语文教育工作的基础,没有文学理论指导的语文教学活动是苍白无力的,是肤浅的,大学语文教师要时常关注新的文学理论信息,阅读有关的文学理论书籍,更新完善自己已有的文学理论知识体系。大学是一个新思想相互碰撞的地方,是一个学术研究的高地,大学的语文研究必然会触及到大量的文学评论,面对文学评论方面纷繁复杂的学术争端,大学语文教师必须有较高的文学鉴赏能力和独特的评判能力,拥有属于自己的文学评论角度,不能一直被已有的东西牵着鼻子走,要给学生以独特的视角看待问题。

第二,教育学、心理学的知识。

教育学系统地揭示了教育领域里的一般规律和特殊规律,可以帮助教师树立正确的教育观、教学观,掌握教育教学规律,指导教育实践。心理学研究人类的心理现象、精神功能和行为表现等,教师学习心理学,有利于准确掌握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心理特点,便于师生沟通。正如一个缺乏坚实古文基础的人不可能成为一名出色的考古学家一样,没有深厚教育学、心理学理论功底的教师,很难成为优秀的教师。语文教师除了要对自己所教学科的内容娴熟精通之外,还需通晓教育学、心理学的一般理论,遵循教育规律,运用正确的教育原则和方法开展教学活动。

第三,专业技能。

语文教师的专业技能不仅包括大量的语文知识的掌握和教学方法的掌握,还包括操作技能的具备,如普通话、写字等。在此意义上来说,作为大学语文教师,普通话的要求要比其他科目的教师要高,钢笔、粉笔字、毛笔字的书写也比其他科目的教师要高。有人说,语文教师的语言表达应该像播音员和主持人那样富有魅力,而国家级和省级广播电台、电视台的播音员和节目主持人,普通话水平必须达到一级甲等。可见,普通话水平对于一名语文教师是多么重要。在普遍使用PPT代替板书的今天,语文教师要谨防写字功力的下滑。

第四,文化视野。

语文是一个基础科目,大学的语文同样如此,它在某种程度上是为其他科目服务的,为学生的思维方式、道德品质的养成服务的。因此,教师不应该只关注读写技巧这些比较突出的语文知识,应该放宽自己的视野,丰富各种其他的文化知识,比如说字画的鉴赏知识、文本的历史背景知识、信息知识、时尚文化知识、创意文化知识等。

二、大学语文教师文化养成的重要性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提高教师文化素养,是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一项重要任务。大学语文教师在复合型人才培养方面更是肩负着历史的重任,在此意义上来说,大学语文教师的文化养成具有重要意义。大学语文教师良好的文化素养有利于文化传播、审美教育和师生沟通。首先,利于文化的传播。常言道:学高为师,德高为范。教师丰富的知识和高尚的道德是教育他人的资本和前提。在“要给学生一杯水,老师要有一桶水”的教育理念早已升级为“要给学生一滴水,教师要有长流水”的今天,教师必须具有较高的文化修养、渊博的知识以及良好的品行。文化的积累就好比是种子,没有种子怎么能播种?又如何去收获?其次,利于语文教学的审美教育。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是指在语文教学中应用美学原理和法则,结合教材中的课文来塑造人的教育。教师的文化素养在审美教育中起到十分关键的作用,只有以丰富的文化内涵做基础,教师才能顺利开展高质量的审美活动。再次,利于师生沟通。当今信息时代,学生见多识广,思维活跃,这就要求教师具备多方面的兴趣,特长和修养,具备文化敏感性,以自己丰富的文化涵养、多元的文化价值判断作为师生双方的纽带去联结和影响学生。

三、大学语文教师文化养成的途径

第一,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要想拥有丰厚的文化底蕴就必须依赖于读书和学习,良好的读书习惯可以成倍的吸收书中的精华,有助于教师提升和凝结教学艺术和教学经验。大学语文教师不仅要求学生养成“爱读书,会读书”的读书习惯,而且要严格要求自己,做到爱读书、会读书、多读书、读好书。读书的方法有很多种,首先应该善于读杂书,特别是读专业之外的书。大学语文的综合性决定了教师必须关注政治、经济、哲学、历史、法律等诸多方面的知识。鲁迅先生就建议读杂书:“......不要只将课内的书抱住……大可以看看各样的书,即使和本业毫不相干的,也要泛览。”(鲁迅《而已集•读书杂谈》)。其次,应该养成边读书边做批注的读书习惯。“不动笔墨不读书”,这是我国教育家徐特立先生一生治学的经验之谈。无论是哪一类的书,都要写读书笔记,只有这样,当向学生推荐或者学生询问起来时才有把握向学生们介绍这本书的内涵及自己的感受。

第二,保持较高水平的师识师能

师识师能,即语文教师的语文知识与语文能力,这属于语文教师的文化素养的重要部分。语文教师的知识主要包括对文学常识、文学理论的掌握、文学创作能力、文学鉴赏能力的培养等,这些都需要教师在前期积累的基础上,再不断的拓展自己的知识库,丰富自己的涵养。语文能力主要包括教师的教学能力、普通话的标准程度以及汉字的书写能力,后两项是语文教师特别要重视的,也是区别于其他科目教师的特殊要求,语文教师是中国文化的传播者,对于说好普通话和写好规范字有责无旁贷的责任。教师只有保持保持较高水平的师识师能,才能在对学生进行教育的过程中扮演好引领者的角色。

第三,提高文化学养

文化学养是指有丰富全面的文献方面的文化知识和科学知识,对文献和相关书籍资料能够融会贯通,运用自如。大学是知识的殿堂,有着丰富的期刊、图书等文献资源,大学语文教师可以通过阅读大量经典的文学作品和理论书籍提高自己的文化底蕴和理论修养。大学语文教师只有具备了一定的文化积淀才能在课堂上厚积薄发、应用自如。不仅要研究诗词歌赋,还要研究野史奇谈,不仅要读十四行诗与神曲,还要细品《悲惨世界》和《堂•吉诃德》。

第四,培养兴趣爱好和特长

一个语文教师不应该将自己的精力和学术视角仅仅放在语文课本上,应该拓宽自己的视野,将对知识的追求延伸到其他相关领域。知识是相通的,没有哪一个科目是独立而存在的。当一个教师在其他的相关领域有了自己的兴趣爱好时,就会扩大知识范围,增长自己的独到见解以及文化储备,同时也会增加自身的吸引力。现在大学中的许多语文教师都有自己的兴趣爱好和专业特长,比如说研究易经、佛学,擅长毛笔字、国画等等,这些都有利于教师的自我成长,培养人文情怀,陶冶情操,同时也给学生树立了好的榜样,有助于增强学生的文化底蕴。

第五,参加学术研究活动

学术研究是大学教师的必修课,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可以寻求自身的突破,并且还能丰富整理已有的知识,对文化素养的提升有很大的帮助。大学语文教师要善于开展学术研究和交流。大学的语文教师大多都有自己的主攻领域,有的是古代文学、有的是当代文学、有的是古代汉语、有的是现代汉语,还有的是美学、语言学、写作学等。大学语文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课程,不同人文学科的教师可以相互交流自己的学术研究,相互推荐优秀书目,拓展彼此的学术视野,启发综合研究的思路。具体来讲,大学的语文教师要想提高自己的综合学术技能,就需要积极组织和参与一些有意义的学术活动,例如参加全国大学语文研讨会、发表大学语文研究的相关论文、编写大学语文的教材等。

第六,培养文化敏感性

第12篇

[关键词] 高职院校;大学语文;教学改革

引言:我国20世纪90年代以来高职院校的改革与发展体现在了各个学科之中,而大学语文教学改革,在经济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下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随着我国经济实力的持续发展和综合国力的增强,政府对“软实力”即文化的影响力越来越重视,在全球开设孔子学院和汉语教学培训基地,主要目的就是让中国文化以汉语为载体走向世界,以适应我国和平发展的战略需要。汉语和汉文化在国际上地位提升有目共睹。

但是国内的语言学习情况却是前赴后继的“外语热”。外国语主要是英语在统一考试的推力下,成为占据大学生在校学量时间和精力的“主攻”内容,而对自己的母语,大多数学生因缺乏有效的督导机制和学习动力。因此,高等教育中的汉语学习遭到挤压和冷遇。在这种情况下,高职院校对大学生进行母语――汉语文的能力培养和素养教育的紧迫性、重要性日渐明显。大学语文教学改革势在必行。

一、高职院校大学语文课程现状研究

近年来,随着高校的不断扩招,特别是高职院校,教育已从过去的“精英教育”转到“大众教育”,而入学生源的语文素质普遍偏低,有的学生甚至连请假条都写不明白。再者,当前,网络等“新媒介”造成了新的语言交往活动。网上聊天、浏览博客、电脑游戏等活动使汉语的形态发生了重要的变化。一些非规范的解构性语言对母语的冲击十分剧烈,大学生所受影响相当明显,且严重影响着学生们的认知和判断。语文素养下降,不仅是大学生的问题,也是公众面临的普遍问题,是关乎国民素质的重要方面。

对于当代大学生的学习、生活及日后的工作来说,语文的素养和能力不可须臾离之。中文接受、表达能力差,会直接影响学生专业学习、论文写作乃至社会交往、求职就业等方面。而大学生语文水平的下降,很大原因是中小学语文教育没有达到预期目的。在中小学,语文课被拆分成知识点和做题训练,语文本来的魅力被忽视了,学生产生厌学情绪。基础语文教育在这方面所能达到的水准,与大学的需要和社会的人才尺度相较,尚有大的距离。大学生的语文继续教育和学习,是高等学校无从推卸的责任。通过大学语文教学改革,来培养和提高学生人文素质,对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都起到重要的引领作用。

但是当前,很多的高职院校在思想上和方法上不够与时俱进,存在很多问题有待解决。例如,教师本身素质有待提高,急需建立现代科学的教学方法;教学内容陈旧,不能引起学生的兴趣,无法形成愉快的课堂气氛;考试方式古板,对学生实际人文素养培养不能达到预想的效果等。

二、课程改革的重要意义

《大学语文》是一门含有丰富人文思想的课程,通过《大学语文》的教学,可以引导和感染学生,从而培养学生正确的道德观念、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培育他们的人文精神,增强他们的综合素质,其人文素质教育作用是一般政治理论课和人文修养课所无法取代的。教育部颁布的《大学语文教学大纲》中指出:“充分发挥语文学科的人文性和基础性特点,适应当代人文科学与自然科学日益交叉渗透的发展趋势,为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具有全面素质的高质量人才。”因此,大学语文对于高校,尤其是对于文化基础薄弱的高职学生,它所产生的意义和价值已远远超出了一门课程的范围。它能够夯实从业基础,提升学生的整体素质,并为步入社会提供必要的条件。高等职业教育与任何其他形式教育一样,都追求学生的全面发展,注意培养人才的技术能力、适应能力、发展能力,从而实现人与社会的互动与协调进步。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培养的人才,不应是单一性的,而大学语文在这一人才培养的过程当中扮演着重要而不可替代的角色。高职院校领导与教师应转变思想观念,充分认识到大学语文在职业教育中的重要作用,积极创造条件开设并上好这门课程。

三、大学语文教学改革的建议

1、明确教学目标,转变教学观念

教书育人是每一个老师的天职,教授知识的同时还要循循善诱的指导学生选择正确的人生道路。这就需要要注重学生个性发展,以“使每个学生都有进步”为目标,通过新颖的授课内容和形式,让学生在成功体验中树立信心。考核上,注重过程与结果评价、理论与实践考核相结合,不仅要全面考核学生的听、说、读、写等语文能力水平,还要检测其判断能力、应变能力和心理承受能力等人文素质水平。力求通过改革的教学方法,改变以往传统、单调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学到知识的同时,适应多元化的社会,将来步入社会做到从容不迫,使他们增强适应性,搞好人际关系。通过人文素养的提升,使其找到自己做人的标准,树立好“三观”,学会选择职业,选择朋友,最终回报社会。

为实现教学目标,教师必须转变教育观念,加强师德修养,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努力做到教书育人,为人师表,主动去适应时代的发展。作为学校应该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进一步提高教师的业务修养,改变师资力量薄弱的状况。在专业上,学校应积极采取岗位培训、外出进修等多种方式,夯实教师的专业基础,扩大教师的专业知识面,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在教学中,教师要做到教学相长,师生共同进步,赢得更多同学的喜爱和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