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农村电商行业商业模式

农村电商行业商业模式

时间:2023-09-14 17:44:48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农村电商行业商业模式,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农村电商行业商业模式

第1篇

Key words: big data;rural e-commerce;Internet

中图分类号:F71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6)08-0038-02

0 引言

我国是农业大国,农村人口占绝大多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点在农村,难点也在农村。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村的稳定和农民生活的改善,关系到国家的稳定和现代化建设成败的全局。电子商务是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交汇孕育出的新浪潮,为了进一步改善和增加农民收入,政府对农村电商给予了政策上的扶持,贵州省先后引入了淘宝农村电商和京东农村电商。电子商务商业模式创新的核心是数据,基于大数据技术进行商业的运营和管理,已经成为传统电子商务企业发展的新方向。本文将大数据引入农村电商,探讨大数据影响下农村电商的发展方向以及如何运用大数据有效的开发新产品和挖掘潜在客户,这对推动农村电商向更好方向发展具有实际应用意义。

1 大数据相关内容简述

1.1 大数据概念 大数据是从英语单词“big data”直译而来,是一个比较抽象的概念。如果仅从字面意思理解可以认为数据量巨大,而与海量数据、大规模数据以及超大规模等概念相比完全不同。关于大数据,目前业界并没有一个统一的定义,不同的定义都是根据大数据特征来定义的。大数据主要有以下四个特征:第一、数据体量巨大(Volume);第二、数据类型复杂(Variety);第三、价值密度低(Value);第四、速度快(Velocity);Merv Adrian[1]认为:“大数据超出了常用硬件环境和软件工具在可接受的时间内为其用户收集、管理和处理数据的能力”。

1.2 数据处理模式 从大数据的4个基本特征可以看出,使用现有方式来处理大数据是不可取的。大数据主要处理的是非结构化数据和半结构化数据,通过分布式集群对数据体量巨大的数据进行分布式并行计算,其中集群结点可以灵活调整。而这种灵活性主要是运用Google提出的MapReduce框架来处理大规模数据集[2]。

2 贵州农村电商现状及发展趋势

2.1 贵州农村电商发展现状 农村电子商务是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重要手段,是精准扶贫的重要载体。通过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加快农村电子商务发展,把实体店与电商有机结合,使实体经济与互联网产生叠加效应,有利于促消费、扩内需,推动农业升级、农村发展、农民增收。

近年来,贵州省电子商务发展加快,产品销售搭上新快车、创业就业找到新门路、快递物流得到新发展。“互联网+电子商务”已经成为经济增长的新引擎,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新途径。

2014年贵州省电商交易规模758亿元,同比增长132%,网络零售额达到342亿元,直接从业人员达到3万人,间接带动的就业人数近6万人。今年上半年,贵州省电子商务交易总额493亿元,同比增长31.6%,网络零售222亿元,同比增长30%。

贵州省确定了国家级电子商务示范县和省级电子商务示范县,8个县获得国家财政部和商务部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的中央财政资金支持,同时还增评11个省级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通过国家级电子商务示范县和省级农村电子商务示范县带动全省农村电子商务健康、快速发展。

贵州省与阿里巴巴集团深化合作,签署《农村电子商务建设战略合作协议》,充分发挥阿里巴巴在品牌、网络、技术、人才方面的优势,结合贵州省的生态资源丰富,围绕“电子商务在农村的应用普及、新型高效的农资电商O2O渠道的建设、生态产品电商化供应链的打造、农村金融以及农村电子商务培训发展”等主要内容,提高贵州省农村电子商务公共服务水平。

2.2 贵州农村电商发展趋势 贵州省出台《贵州省电子商务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15-2017)》,构建电子商务发展的政策和市场环境,打造有贵州特色的电子商务产业和创新模式,促进电子商务发展与贵州省五大新兴产业深度融合,到2017年底,贵州电子商务发展“百千万工程”基本完成,电子商务生态圈基本形成。

3 大数据为农村电子商务带来机遇与挑战

在数据时代,人类的活动基本上是基于数据的活动。而电子商务企业之间的竞争从本质上来讲是大数据的竞争,谁能获得和运用好大数据谁将能在数据时代占有先机。电商平台所产生的数据量巨大以及收集到的信息具有真实性、精确性和指向性。因此,大数据在电商行业中的应用具有先天优势。

3.1 大数据为农村电子商务发展带来的机遇

3.1.1 农村电商企业通过大数据应用创新商业模式 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农村电子商务活动已经改变了农村传统的商业活动方式,这也是商业营销的另一种新模式,数据服务的变革是大数据未来发展的重要趋势。农村电商企业通过挖掘和分析消费数据来制作具有个性化、精准化和智能化的营销策略,建立一种比现有营销广告和产品推广策略更为高效新商业模式。农村电商企业可以应用大数据来很好的掌握客户需求,寻找更多的切入点来开发新产品和新服务,同时这也是增加农村电商企业收益的有效途径和方法。

3.1.2 农村电商企业通过大数据推送精准营销信息 农村电商企业通过运用大数据收集、整理、分析客户可以更好的掌握客户信息,以便制定具有针对性的营销策略,从而提高营销活动效率和降低营销成本。利用大数据精准营销模式可以帮助农村电商企业降低成本,找到更大的利润空间。农村电商企业利用大数据对消费者的地区、购买习惯、收入水平等方面的资料进行收集、对不同类型的消费者进行细化,同时对消费者的浏览记录以及购买信息进行数据挖掘,找出商品营销过程中的规律,这将有利用增强电商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3.2 大数据在电商企业与贵州农村电商活动中的应用

3.2.1 大数据在ZARA中的应用 ZARA是美国的一家服饰生产销售企业,ZARA平均每件服饰价格只有LV的四分之一。但是,打开这两年的财务报表,ZARA税前毛利率比LVMH集团要高出23.6%。

当有客户像ZARA店员反映:“这个衣领图案很漂亮”、“我不喜欢口袋的拉链”等细微未节的细项时,店员都会记录下来并反映到ZARA内部全球资讯网络平台,每天至少有两次传递资讯给总部设计人员,由总部通过数据汇总后做出决策传达到生产线,改进产品样式。

收集和分析海量的顾客意见做出生产销售决策,这样的作法大大降低了存货率。同时,根据电话和电脑数据,ZARA分析出相似的“区域流行”,在颜色、版型的生产中,做出最靠近客户需求的市场区隔。

不仅收集客户意见给生产端,让决策者精准找出目标市场;也对消费都提供更准确的时尚信息,双都能享受大数据带来的好处。分析师预估,网络营销客至少提升ZARA总营销额的10%左右。

3.2.2 贵州淘宝生态城 贵州淘宝生态城是基于大数据产业而建立起来的大型电业产业城,该生态城不是单一的电子商务,而是线上线下共存的新型淘宝商家。通过整合分析线上、线下销售数据,为商户提供有价值的二次数据,比如什么商品销量好、如何把握季节性来推广农产品、消费者更倾向于选择什么样品牌的农产品等。商品可以通过提供的数据制定有针对性的营销策略、不断创新商业模式以及开发新的商品。

同时,物流园区可以通过获得的数据,对每一个物流中心进行精细化的管理,对仓储空间以及配送路线进行精准计算,降低了物流仓储和运输成本以及能为消费者提供精准及时的服务。

3.3 大数据为农村电子商务发展带来的挑战

3.3.1 商务数据的保密性和安全性 传统的商业活动是基于现实场景完成交易,文件和票据的传递、信息交换以及资金往来等仅发生在交易双方之间,需要经过的中间环节很少,第三方很难接触和获取交易双方的商业信息,所以发生商业信息被窃取和泄漏的概率很低。然而电子商务的交易是基于互联网虚拟的现实场景,交易双方的文件和票据传递、信息交换以及资金往来等都是通过互联网进行传输,交易双方数据极容易被窃取和篡改,这将给交易双方带来难以估计的后果。大数据处理技术在应对信息安全时进行了性能的全面评估,使其能够及时、精确地定位各类网络攻击或非正常现象,并将这些异常数据收集整理通过分析实施预防措施。

3.3.2 海量数据挖掘和分析 农村电商企业利用大数据挖掘数据的过程中通常要在大量的数据中提取有价值的信息,这体现出了大数据价值密度低的特征。这些数据中一部分是用来分析和预测消费的购买行为和购买习惯,来制定有针对性的营销方案。另一部分数据是用来研究未来农村电商的发展方向提供科学依据。

农村电商企业利用大数据的主要问题是在数据的挖掘和处理上,海量的数据为农村电商企业分析数据增加了难度。从事农村电商企业的人员,缺少发展电子商务大数据的经验和技术,这必定会影响农村电商企业的发展状大。而当前人才和技术的缺失恰恰是农村电商企业发展中面临的首要挑战。

4 结论

第2篇

关键词:电子商务;税收;地域经济;影响

中图分类号: F810.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4)17-0066-02

一、电子商务对于地域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

电子商务作为一种重要的商业模式自从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引入我国后,在我国的经济发展中起到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随着我国经济增长方式由依赖出口转向内需拉动,其重要程度必将进一步加强。根据《中国电子商务发展报告 (2012)》统计,我国2012年参与互联网购物的用户已经达到2.5亿人左右,通过互联联网进行的零售交易额达到 13 000亿元左右,其占社会消费品零售额的比率已从2008年的1.1%上升到6.3%。电子商务经济的发展不仅体现在对我国经济总量发展的贡献,其更重要的是体现在对促进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产业升级和促进就业等方面的巨大潜力和作用。

首先,电子商务有利于我国农村的产业升级和促进新型农村现代化建设。根据阿里研究中心2013年8月13日的研究报告显示,截至2012年底,淘宝、天猫平台上注册地在农村(含县)的网店数为163万个,其中在村、镇的淘宝网店达到59.57万个,由此可见,我国越来越多的农民开始通过电子商务进行农产品的销售。销售环节一直是制约我国农民收入增长的薄弱环节,由于我国传统销售网络建设滞后于经济发展,大多数利润被中间环节获得,因此经常发生一方面农产品定价高,而另一方面农民收入并没有增加的情况。黑龙江省是我国农业大省,农产品不仅种植面积大而且数量和质量在国内都是名列前茅,但由于农产品流通体系欠缺,致使我省农产品价格长期在低位徘徊,从而影响了农业生产者从事农业生产的积极性,农村主要劳动了纷纷出外打工,这不仅对于本地区经济的发展带来负面影响,还带来了许多社会问题,如留守儿童等。电子商务尤其是鲜活农产品电子商务的发展可以使农民直接与消费者相连,不仅省略了中间环节的费用,还可以扩大销售的范围。一旦农民通过电子商务从农业生产中获得了更多实惠,他们就更愿意返乡,从社会生活的方方面改变本省农村的现状,就像在一些电子商务发达地区农村流传的“在外东奔西跑,不如在家淘宝”。

其次,电子商务的发展有利于促进小微企业和个人就业的发展。根据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税收研究室主任张斌的研究显示,电子商务领域存在的主要税收征管问题集中在 C2C 交易平台,与国外 C2C 平台主要是个人在二手市场的交易不同,中国 C2C 交易平台中包含了大量的小微企业和兼职经营的个人。在我国,发生在淘宝上的个人间交易占我国个人间交易份额的95%以上,年交易额约为8 000亿元左右。交易额看似很大,但这8 000亿元的交易额是由淘宝上的700万户在线用户完成,因此平均到每一家的年交易额十几万元。电子商务为我国劳动力市场解决就业提供了又一条出路。电子商务具有经营成本低、时间灵活等特点,对于小型微利企业和个人来说是进行自我创业的最佳渠道。我国在很多高校也都举办了一些电子商务创业大赛,是学生尝试自主创业。可见电子商务对于我国的小微企业和个人就业都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二、我国相关电子商务税收政策演变

一个国家的税收政策制定往往与该国长远经济发展目标密切相关,国家往往也可以通过相关的税收政策对某个行业进行有计划地调整,使其能沿着健康的发展轨迹前行。电子商务对于我国民众来说还只是在近几年来才被广泛使用的一种新型的商业模式,但由于其迅猛的发展势头,近年来对于电子商务是否征税,如何征税,成为了人们关注的一个热点问题。首先,让我们梳理一下我国对于电子商务税收政策的发展轨迹。一般认为我国电子商务最早兴起于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当时还仅限于一些商贸企业尝试了解这一发端于大洋彼岸的新型商业模式。2000年之前我国政府对于电子商务税收问题并没有相关讨论和规定。进入21世纪后我国电子商务开始进入起步阶段,社会各界也开始逐渐重视。2005年1月,国务院办公厅下发了《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电子商务发展的若干意见》,明确了电子商务在我国国民经济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并提出了具体的发展建议。为促进电子商务的健康发展,推动电子商务法律法规建设,2005年5月《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签名法》正式实施;为了规范网上支付行为,2006年3月我国颁布了《电子银行业务管理办法》;为规范电子商务交易行为,2007年3月商务部颁布《关于网上交易的指导意见(暂行)》,为网上交易的健康发展提供了指导建议。随着2008 年全球进入金融危机,我国经济由主要依赖出口转向扩大内需,我国电子商务得到了快速发展,与之相关的相应税收政策也越来越多。2008年11月10日,北京市地税局公开了网络交易税征收具体规定,《网络商品交易及有关服务行为管理暂行办法》实施;2011 年 6 月,武汉国税局在国内第一次针对淘宝网店开出了430万元的税单,这开创了我国对于淘宝电商征税的先河。伴随着近两年对电子商务征税的呼声愈来愈高,2013年4月1日,国家税务总局制定的《网络发票管理办法》正式实施;2014年3月,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公布了《网络交易管理办法》。尽管对电子商务征税的配套政策正在不断完善,但直到今天我国仍没有对电子商务进行征税。

三、黑龙江省电子商务发展与税收政策的有机协调

(一)电子商务发展促进农村现代化建设

从美国和欧洲电子商务逐渐从不征税到征税的税收政策演变我们可以看到,当我国电子商务走向成熟之后,电子商务征税将是一个必然的发展趋势。作为农业大省的黑龙江省如何利用现有的电子商务不征税这一税收政策,发展本区域电子商务进而促进地方经济发展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议题。笔者认为我省应建立以绿色食品为依托的电子商务特色化新农村。根据黑龙江省“十二五发展规划”我省将在“十二五”期间建设一批特色小城镇,进一步提高城镇化水平,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结合我国近期颁布的《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的指导精神,笔者认为,黑龙江省作为我国的主要农业和林业大省,重点是如何盘活本地区的特色农产品和林产品,使其真正能够发挥最大的协同效益。由于黑龙江省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条件,绿色农产品和林产品是该省的特色产业。但由于该省不利的地理位置――远离我国经济核心区域和历来缺乏浓厚的商业氛围,致使该省农民坐拥很好的资源却发挥不出效益。基于对农业生产的保护,我国即使将来对电子商务征税,但对于农产品的电子商务也会有相应的税收优惠。电子商务的无界性正好可以弥补我省的地理位置的劣势,而电子商务的便捷性也可以为我省农民发挥自身优势,以个人或家庭为单位推销自产绿色食品,形成品牌化,当时机成熟时也可有政府进行引导、扶持下形成有自己特色绿色食品的电子商务村,真正构建“一村一品、一乡一业、一县一集群”发展格局。

(二)电子商务发展助力小微企业发展,扩大地方就业

2013年淘宝交易额约为8 000亿元左右,占我国网络个人间交易份额的95%以上。交易额看似很大,但这8 000亿元的交易额是由淘宝上的700万户在线用户完成,因此,平均到每一家的年交易额十几万元。我国C2C交易平台中包含了大量的小微企业和兼职经营的个人。黑龙江省位于我国的东北地区远离经济发达的东南沿海、中原地区和珠江三角洲地区,经济多以重工业、农业和林业为主,民间历来缺少商业氛围,毗邻俄罗斯经济欠发达的远东地区,这些不利的客观条件制约着其第三产业经济的发展。电子商务的跨地域性特点,为该省发展第三产业和小微企业经济提供了一条新的道路。我国流转税――增值税、消费税、营业税,对于小微企业纳税设置了起征点,经营额没有达到起征点的企业不征税。由于我国电子商务零售企业,大多数是小微企业和兼职经营的个人,对其征税与否对我国财政收入影响不大,但由于其吸收人员就业的能力显著,因此,是解决本地就业的一个好的渠道。

结语

本文以我国电子商务税收政策演变对于地域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入手,阐述了作为农、林业大省的黑龙江如何利用我国电子商务税收政策的发展变化,促进本省农、林及小微企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朱亚平.国际电子商务税收政策对我国的启示[J].武汉商业服务学院学报,2013,(12):41-43.

[2] 劳开骏.基于资质认证平台的间接电子商务的税收征管:模型与实证[J].财经纵横,2013,(12):129-131.

第3篇

关键词:物流;农村;电子商务

中图分类号:F302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6)027-000-02

Abstract: countryside-logistic markets, as the blue ocean of logistics, have caught eyes of this field. agricultural products are known as perishable and seasonal, and this may cause high demand of the logistic service, not only in transportation, but also in storage, keeping fresh. being small and disorder is one of the most significant shortages of rural logistic, and lack of standard management and information security are also included. this article made Hengjiang Town as an example to disuss the consumer groups of logistic service and logistic itself, and to tell you how important the rural logistic is.

Key words:Electronic Commerce,countryside,,logistics.

农村物流是我国现代物流业发展的短板。我国农村物流行业小而乱,农村物流在近年来虽取得了较大发展,还是无法有效满足当前时代背景下村镇居民对物流不断增长的需求。农产品物流对于冷藏保鲜技术的需求同当今冷链物流的短板上的矛盾,电子商务的普及与农村道路交通不通畅的矛盾,成了农村物流的两大痛点。我国产能过剩,农村农业资源丰富与工业产品缺乏的矛盾,也成了农村经济发展的一个阻碍。“要想富,先修路”,说的就是物流在促进物质流通与信息流通的重要性。只有农村的农业物资输送出去,农村经济才能更好地发展起来;城市的工业产品流入农村,不仅可以消耗掉一部分过剩的产能,还能整合农村资源,城乡结合,推动促进城乡发展一体化。美国农村却贴着富有、规模化标准化生产的标签,而中国农村有着文化素质低、贫穷落后的标签。由此可见,中国的农村物流发展空间广阔,市场很大。

一、背景介绍

横江镇位于江西省吉安市吉安县,盛产葡萄,葡萄是当地收入的一个巨大增长点。返乡创业者正在以每年5‰-10‰的增长速度流入农村,城市经验、电子商务为农产品销售注入活力。

农村具有收入低、农产品资源多、基础设施不完善的特点,物流为农村输入生产资料和生活物资,农产品需求和订单,资金、劳动力和信息,主要输出农产品。由于农产品易腐、季节性强,对冷藏保鲜技术要求更高,同时对物流服务中仓储、包装的诉求大。

农村物流散户存在时间长,缺乏统一管理的标准性和规范化,物流服务安全性、信息透明难以有严格的保障。农村快递公司入驻少,快递配送服务也无法做到送货上门,当地中国邮政的包括投递服务更是无法深入农村。新物流进入农村市场贸易壁垒低。

二、农村物流目前所面临的主要问题

第一,农村经济发展水平低。横江镇农民年平均收入仅在30000-40000元之间,农民收入低;农村网络发展缓慢,网络宽带未在农村完全覆盖,信息不畅通。农村劳动力的文化水平不高,思想较封闭,难以适应信息时代下对于知识更高层次的需求。

第二,我国物流行业尤其是农村物流发展尚不成熟,技术有待完善,农产品的冷藏保鲜在仓储、运输中得不到保障,货损率高。据有关数据统计,我国每年约有8000万吨果蔬腐烂,损失总值近 800亿元。损失率为25%~30%,可以满足2亿人口的基本营养需求。

第三,农产品物流难度大、要求高。农村生产组织水平低,物流需求分散、供给能力不足。我国所生产的农产品除部分为农民自用外,大都是需要流通的商品,农产品的生产季节性强,鲜活量多,不易储存运输,这就对农村物流的基础设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无论是生产组织、流通组织还是物流企业都存在规模小、管理水平低、技术条件差等问题,制约农村物流的发展。

第四,我国政策落实不到位,农村物流基础设施不完善,物流运作成本高。农村道路状况差、运费高,公共的信息平台少,物流信息难以共享。农村物流不够规范,农户对物流企业缺乏信任。

三、农村物流发展新优势

第一,农村耕地面积广阔,横江镇占地69平方公里,平原与岗地比为2:1,以葡萄为代表的农产品资源丰富。农产品销售对物流的需求量大。

第二,电子商务促进农村与外界交流。电子商务推动农民自主经营,农村特产需求量快速增长,水果等的年增长率甚至超过2%,潜在市场大。阿里巴巴为农村量身打造“农村淘宝”、京东打造“京东农村”,电商巨头进入农村市场。农村资源匮乏,电子商务为农民输入生产生活基本物资,农民开放性增强。

第三,返乡创业的年轻人为农村经济注入新活力。返乡创业年轻人有城市技术和经验,目前我国返乡创业年轻人以每年5‰至10‰的速度增长,若干年后年轻人将成为市场主力。20-29岁年轻人上网比例高达31.5%,网购、微商等电子商务活动带来的物流需求增长不可小觑。

第四,我国政策支持。“村村通”为农村道路带来畅通,城乡网络建设为农村信息化带来便利。

四、农村物流发展建议

1.完善农村基础设施,改善交通物流网络

当地政府严格落实农村政策,科学定制发展规划,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村交通物流网络。首先对农村交通道路和网络道路的进行改善,在县(市)构建物流中心作为农村物流的集散中枢,在乡镇增设农村物流站作为农村物流的中间层节点,在较大行政村、供销超市、农村集市等建设物流网点作为农村物流的基层末梢。通过构建县(市)、乡镇、村三级农村物流网点,有效提高物流网络的覆盖。

2.鼓励农产品融入电子商务,增强村民的网络意识

在农村建设农村服务站,代购代销为村民提供便利;设立网络培训机构,传授村民基本的网络知识,走近电商,参与电商,促进电商行业的多样发展;鼓励年轻人回乡创业,整合农村闲置劳动力,带动农村商业模式向城市看齐,经济系统逐步完善。

3.规范物流服务环节,加强技术研发

物流公司加强科技创新,加大研发力度,加强管理能力,尽可能的把运输成本降到最低,把运件速度加快,把运件安全达到最高,把服务做到最好;在运输环节上, “小车换大车”,在农村小路采用小型车辆运输,车辆技术上紧跟潮流,使用低耗而标准的物流车,在能源上的节约弥补标准物流车带来的成本,节约时间成本;结合农产品的特点,推广冷藏保鲜技术,将农产品货损率降到最小。在服务上,加强人才的培养,提高人员的素质要求。

4.打造农村物流电子商务平台

运用现代物流管理的先进理念和模式,将运输、储存、装卸、搬运、流通加工、信息处理等有机结合,鼓励农村电子商务的发展。可由农村淘宝、京东等大型电商带头,引领小型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

5.实现“货运班线”模式,重视农产品废弃物物流

积极和各大客运中心建立业务联系,进行货物代送,实现“货运班线”模式,减少货运车辆的空驶率,降低物流成本;规范农产品包装,使用环保材料,提高包装使用效率。残次农产品二次利用,绞碎喂养牲畜、制作沼气。

参考文献:

[1]霍红,刘莉.物流管理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3(第1版).

[2]叶素文.物流经济地理.浙江大学出版社,2012,11(第2版).

[3]李永定.基于遗传算法的车辆路径规划在农村物流中的应用[A].2016-4.

[4]王槐林,刘昌华,主编.采购管理与库存控制(第4版).中国财富出版社,2013,9(第三版).

[5]维基百科.农业物流.http:///zh-tw/%E5%86%9C%E4%B8%9A%E7%89%A9%E6%B5%81最后更改于2016年8月25日10:07.

[6]潘经强.河南农村物流市场培育机制及路径分析[A].

第4篇

怎么看兴业银行的银银平台与绿色金融发展路径?怎么看其背后的金融逻辑?带着这些问题,本刊记者日前专访了兴业银行董事、董事会秘书唐斌。

《证券市场周刊》:“银银平台”和绿色金融的实质究竟是什么?

唐斌:兴业银行的“银银平台”,通过网络金融平台的构建,将先进的管理经验、金融产品与科技能力,传递至广大的三四线城市及农村地区的中小型金融机构,并以此有效覆盖城乡、服务“三农”。也就是说,兴业的“银银平台”有效延伸到了缺乏先进金融支持与服务的城乡中小型城商行、农信社与村镇银行,并以此间接提升了这些金融机构对其终端的三农、小微客户的服务。

所谓绿色金融,通常是指围绕节能减排、环境保护所做出的一切融资行为和制度安排。这方面服务的对象多为中小、小微企业,规模小、轻资产特征明显,缺乏足值的抵质押品,不易取得传统信贷融资的支持。而兴业银行通过创新运用多种金融手段,有效降低了企业节能减排融资门槛,使缺乏抵质押担保资源的中小、小微企业客户获得资金支持,得到了公平的金融服务机会。

当下金融市场流行的一种提法——“普惠金融”。所谓普惠金融,是指能有效、全方位地为社会所有阶层和群体提供服务的金融体系。言下之义,就是为传统金融机构服务不到或忽略了的客户提供金融服务机会。过去我们通常将小额信贷称作普惠金融,而如果具体看看兴业银行的“银银平台”和绿色金融,究其实质,不失为一个兴业银行特有版本的普惠金融实践。

《证券市场周刊》:“银银平台”如何超越同业竞争实现“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

唐斌:自5月下旬起,银行间拆借市场利率开始升高,端午假期后并未止步,至6月20日演变为极致。然而回过头来看,细观所有Shibor报价行,兴业银行在6月20日前后的Shibor报价只排在中下水平,并未显示出对资金的极度饥渴。对于同业负债比重高的兴业银行而言,何以能在资金市场“完美风暴”可能来临之际淡定自如?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兴业银行“银银平台”所带来的同业存款对“钱荒”表现出了一定的免疫力。

目前兴业银行的同业存款稳定在1万亿元以上,其中银行类同业存款7500多亿元,这当中来自城商行、农商行、农信社、村镇银行等为主体的中小银行同业存款约占50%。这部分钱来源于为数众多的机构,稳定性强,其中结算保证金更是不受资金价格波动的影响。

兴业银行的“银银平台”,以各类中小银行(城商行、农商行、农信社、村镇银行)为主要服务对象,最初业务为中小金融机构支付结算业务,到目前已经发展为涵盖科技管理输出、财富管理、支付结算等内容的完整金融服务解决方案。目前,拥有了两万三千多个网点的互联互通,全国约60%的城商行和三分之一的农村金融机构,已经加入了“银银平台”。

如果将兴业银行分布在全国主要城市的自有骨干经营网络比喻成树干,那么,通过“银银平台”与中小银行和农村金融机构合作,相当于在兴业银行这棵大树干上添加了众多的树枝和树叶,延伸至更加广袤的全国城乡市场,其效果等于是形成了枝繁叶茂的整棵大树。通过“银银平台”,兴业银行相当于拥有了全国性的网点,不需要自己去长叶子了。对中小银行来说,即使自身只是一片树叶,也享有了整棵大树。

兴业银行将“银银平台”模式归纳为超越竞争的“优势互补,资源共享”。通过银银平台,兴业银行带动广大三四线城市及农村地区的中小银行提升经营管理水平、丰富产品线、提高科技实力;同时,通过与中小银行实现在网络机构、金融功能等方面的互补和共享,避免了恶性竞争和重复建设,节约了社会资源,也实现了优秀的金融服务产品从发达地区向欠发达地区的输送。同时,兴业银行在此过程中也获得了商机。要在我这里做交易,我得保证各家银行的正常清算,各家银行就需要将适量的资金放在兴业,这就带来了稳定的、价格较低的中小银行的同业存款。同时,“银银平台”还为本行带来了广泛的资产业务交易对手。

《证券市场周刊》:从“银银平台”到金融市场业务,经营差异化特征明显,未来这一战略会有所改变吗?

唐斌:从1996年开始涉足金融市场,兴业银行是国内最早服务于金融同业的商业银行之一。2001年兴业银行在国内同行中率先成立同业业务部,专门负责与境内外金融机构开展业务合作。为主动适应利率市场化、金融脱媒、多层次金融市场建设等趋势变化,完善金融市场业务服务市场的结构体系,兴业银行于2003年成立资金运营中心,2005年成立资产托管部,2007年成立银行合作服务中心,并正式推出银银合作品牌“银银平台”,在货币市场、资本市场、债券市场、银行间市场、贵金属、外汇及衍生产品交易等各个市场率先布局,积累了较好的业务、客户和管理基础,打出了市场知名度。

可以看出,兴业银行的金融市场业务已经超越了同业拆借交易或买入返售业务,在多年的积累下,实际上已经形成了以金融机构和金融市场为对象提供的综合化服务,产品涵盖多市场、多机构间的共同服务和资源共享,是金融市场多元化、客户需求多样化、以及银行自身业务综合化经营发展所催生的业务类型,契合了市场需求。事实证明,这具有蓬勃的生命力。

弯道超车,并非一定会压线。弯道超车的前提,首先得看得远,得看得到前面两三个弯道有没有来车。其次,车子的马力得足。最后,还得看驾驶员驾驭能力的高低。稳健和创新并不是一对不可调和的矛盾,只要提前采取措施,弯道超车可以不碰黄线。兴业银行十分注重对宏观政策和市场形势变化的研判,坚持有效的工作机制,包括每个月数次的经营管理层会议。根据会议决策,兴业银行及时、灵活地调整阶段性经营策略,合理把握发展节奏。其中,以首席经济学家鲁政委为代表的研究团队,推出大量富有前瞻性的研究报告,在业界得到普遍的关注和认可。

兴业银行在6月26日投资者电话交流会上的观点不会改变,即同业业务包括金融市场整个板块,作为兴业银行差异化经营的一个亮点,总体战略不变,但会根据外部监管环境和国家政策要求做出策略上的调整。下一步,会以理财门户和跨行资金清算服务为重点,进一步完善银银平台。同时,利用香港分行的平台,全面进入香港人民币交易市场,实现境内外人民币业务联动发展,并力争快速进入香港同业市场主流交易商行列。

从国际发达经济体的金融行业尤其是银行业的发展历程来看,金融市场业务早已成为其主流业务模式,且历经多次危机的冲击和洗礼,已进入相对成熟的发展阶段。相比之下,国内银行业的改革发展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整体来看,市场化程度仍然很低,业务结构单一、同质化竞争等问题仍然突出。因此,参照国际经验,大力发展基于利率市场化、产品差异化和服务综合化的金融市场业务,必然是中国银行业未来改革发展的大方向。

《证券市场周刊》:绿色金融短期内并不挣钱,兴业银行为何甘冒风险挺进这一领域?

唐斌:2008年10月,兴业银行正式宣布采纳“赤道原则”,成为中国首家“赤道银行”。5年过去了,兴业银行仍然是国内唯一一家赤道银行,仿佛留给世人一个“孤独拓荒者”的身影。

所谓“赤道原则”,是由国际金融公司(IFC)与荷兰银行在2002年10月联合发起,参考 IFC的可持续发展政策与指南建立的一套金融行业基准,具体包括十大原则声明、绩效标准和类、六十二个具体行业的环境、健康、安全指南。“赤道”以“兼顾南北,平衡全球利益”为理念。

截至2013年6月末,兴业银行共对757笔项目开展“赤道原则”适用性判断,其中认定属于适用“赤道原则”的项目融资共计170笔,所涉及项目总投资约2539亿元,涉及167个客户。

关于兴业银行为何执着地开展绿色金融业务,世界银行行长佐利克曾向兴业银行董事长高建平提问:“高先生,如果绿色金融能赚钱,为什么中国别的银行不做?如果不赚钱,为什么贵行要做呢?”

针对佐利克的提问,高建平回答:“绿色金融短期内不挣钱,甚至要冒一定的风险,但环境保护这项事业又是需要扶持的。银行可以发挥自身特长,通过信贷杠杆,支持环保事业。随着各方的共同培育,市场和利润终归是会有的,这就实现了银行经营活动和社会责任的有效结合。”

上述理念与认识植根于可持续发展的公司治理理念。回顾兴业银行的发展历程,公司治理理念大致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从股东利益至上、到兼顾各相关者利益、再到充分考虑多元利益主体诉求。面对日益突出的环境问题,兴业银行提出了“积极探索以多种方式推动履行银行社会责任,构建人与自然、环境、社会和谐共处的良好局面”的公司治理新理念,倡导充分考虑多元利益主体诉求,实现可持续发展。

早在2005年,当兴业银行获悉国际金融公司正在寻找合作伙伴在中国开展能效融资业务,就主动与其展开接触与合作。双方各拿出一部分资金,创设“能效融资损失分担机制”,作为能效融资的坏账准备金。有了损失分担机制后,兴业银行通过信贷,为能效企业提供支持,更有效地服务于能效企业和项目。

节能减排产业多为中小企业,规模小、轻资产特征明显,由于缺乏有效的有形抵押品,普遍存在融资渠道窄、融资难的问题。比如垃圾填埋业务,它拥有的只是一块空地,如何贷款?

能效融资项目在损失分担机制的基础上,针对这类小微企业普遍具有现金流好的特点,采用先进管理技术进行现金流测算,将项目的销售现金流收入作为还款来源,弱化抵押担保等第二还款来源,有效降低了中小企业融资门槛,使缺乏抵押担保资源的中小企业客户获得节能技改资金支持。

如今,兴业银行在传统银行融资产品的基础上,进一步创新推出合同能源管理项目未来收益权质押融资、合同环境服务融资、碳资产质押融资、排污权抵押融资、节能减排(CHUEE)融资等七大特色产品,整合形成了涵盖金融产品、服务模式到解决方案的多层次、综合性的产品与服务体系,使得更多的中小、小微企业有了更多的融资解决方案,获得了愈加公平的融资服务机会。

相比捐款、分红和纳税等行为,这是将社会责任与银行自身业务相结合,落实到银行经营管理的具体环节,并且在履行社会责任中寻找商机,探求一种可持续、可发展的银行与社会共赢的商业模式和社会责任实践模式。这就是所谓的“寓义于利”。通过这样一种以社会责任为指引的经营管理活动,银行得以开辟业务“蓝海”,进一步增强核心竞争力,并最终实现可持续发展。

《证券市场周刊》:从兴业的实践经验出发,谈谈绿色金融未来的发展前景。

唐斌:从结果看,与IFC的能效融资合作初战告捷,至今损失分担资金尚未动用,节能减排贷款效益良好。七年时间过去,兴业银行的绿色金融已经远远超出当初与IFC的能效融资合作范畴,涵盖了低碳经济、循环经济、生态经济三大领域,内容涉及能效提高、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污水处理和水域治理、固体废弃物循环利用、碳减排和二氧化硫等主要污染物减排等众多项目类型及能源、建筑、交通、工业等主流行业。

截至2013年6月末,兴业银行已运用多种金融工具提供绿色融资超过2000亿元,余额超过1500亿元。所支持的项目可实现在中国境内每年节约标准煤2329.48万吨,年减排二氧化碳6715.7万吨,年节水量2579.06万吨。

第5篇

当前,电商和实体零售均已从蓝海进入红海。线上零售交易规模的增速已回落,实体零售也处于调整期,零售业整体进入增长瓶颈期。实体零售借助电商的流量、物流和支付,电商借助实体零售的供应链和服务。未来,零售的革命将出现在新消费的场景入口,颠覆性力量来自于社交、娱乐、智能硬件、物联网等流量入口。忽视这些潜在因素,将让零售企业失去抢占先机的机会。

商品市场格局渐成,蓝海还是否存在

商品型电商的竞争已进入“深红”市场阶段。平台型电商巨头在供应链、商品品类、区域等方面全面扩张,垂直电商、实体零售面临的竞争压力加剧。平台型电商的平台、物流、金融支付等商业模式已成熟,凭借流量的优势形成的规模效应在效率和成本上更具优势,以品类流通效率为基调的竞争格局基本成型。

1.工业标准品、高附加值的品牌商品在B2C平台和线下专业门店的效率更高。相对于C2C平台的小卖家、百货商店,B2C平台和专业门店在采购价格、声誉、售后服务等方面优势显著。品牌服装、家电数码、美妆等商品通过B2C平台和中高端百货销售效率更高。近两年,大批的品牌商、精品百货店进驻B2C平台,这一趋势将进一步增强。

2. C2C平台的卖家将专注于个性化、本地化、定制化、小众和小批次的长尾商品。电商能汇聚拥有共同爱好的群体,例如影迷购买影视作品中的服装、饰品等。C2C模式更能灵活应对市场变化和存货压力,避开B2C巨头的冲击,消费者的额外支付意愿也更高。

3.生鲜商品、熟食、饮料等高频便利产品通过“大型超市+社区便利店”流通的效率更优。上述几类商品对物流、保鲜要求高,大部分在购买后一天内被消费完。因此,此类产品需深度介入供应链,部分商品更需直接介入加工环节。若由电商流通,成本和质量控制难度较大。“大型超市+社区便利店”集中采购供应,辐射周边社区的模式效率更高,也符合中国人的消费习惯。

4.技术门槛、后续服务要求高的商品在实体专业店提供的效率和品质更好。汽车、药品、高端家居家装等品类的供应门槛高,需有专业、技术性强的服务来支撑消费过程。例如,买药过程中的初步诊断和药性解释,购车后的定期保养等服务。社区门店面对面的服务相对于电商渠道在效率和服务质量上更能满足消费者的需求。

电商行业的竞争将转入效率竞争的阶段,拼技术、商业设施、采购议价权的大战如火如荼。以往依靠营销模式走红的垂直电商或难再出现,农村电商、跨境电商成为仅剩的蓝海,线上零售的大机会已结束。

服务和二手商品:能否再造一个“淘宝”

阿里将“双11”的资源注入天猫,宣告了B2C时代的来临。2015年,B2C的交易额已超过C2C,预计到2018年,B2C和C2C的市场份额比例将达到7:3。在标准商品和高端服务市场,C2C模式日益式微。

闲置物品、专业服务等长尾市场留给C2C模式很大的空间。如,转转、闲鱼等闲置物品交易平台,好大夫在线、人大经济论坛等专业服务平台。闲置物品和服务市场的潜在规模巨大,但行业竞争相对分散,闲鱼和转转更是被寄予“新淘宝”的期望。58赶集集团表示将PC端资源注入转转。阿里则将电商平台的数据直接对接闲鱼,为买家提供二手商品和卖家的信息。应深耕细作的行业似乎又无可避免地陷入新一轮的商业竞争。

目前,整个服务和二手商品市场还未出现领先的巨头。行业面临的问题制约着平台发展:高端闲置商品和服务都有专门的渠道和群体,转转等信息分类平台切入难度大;低端市场商品和服务的质量难以保证,买卖双方之间不信任的问题长期存在。转转的发展测评服务针对了买卖之间不信任的问题,但过度控制容易阻挡大批卖家流量,降低品类和内容丰富度。社交和信用评价能够带来流量,但依旧未能解决行业深层次的痛点。

豆瓣和沪江的内容和社区在移动时代依旧拥有大批忠实用户,精耕细作的经营带来粘性极强的用户,给足了其探索新模式的机会。在转化率和回头率极低的服务和二手商品市场,或许忘掉上市,忘掉资本市场,重回创业初衷,重拾服务客户和社会的价值理念,才是它们成长的必经之路。

线上线下,谁消谁长

实体零售曾被电商压制,但如今电商却主动到线下发展,双方各具独特优势,新形势下又会如何发展?

1.线上:收费能否优化竞争?前几年,颠覆、完爆、冲击、创业等积极词汇频现于电商报道中,实体店则对应“关门潮、退租潮、清仓甩卖”等消极词汇,实体店似乎成了落后的代名词。电商一端连接工厂,一端连接消费者,中间环节大为减少。在流通模式上,电商较实体店在价格上有优势。但随着电商企业上市和资本操作的加深,电商平台收取的费用项目增多,电商低成本时代结束。

电商平台进入收费时代。在资本市场、国家监管等因素的压力下,电商对盈利能力和负面信息敏感度更高,收费既能盈利又能筛选卖家,无疑是最直接的解决方式。如今,电商平台的服务费、代收税款、推广费等“收费”不断压低卖家的利润空间,淘宝平台对每笔交易收3%-6%的交易抽成,每年数万元人民币起的技术服务费,10%-20%的广告推广费,10%起的运营费用,使得电商卖家的成本优势不再明显。

电商平台建起了无人匹敌的超级流量通道,连接生产和消费,卖家不必承担传统流通中高额的房租、存货、中间商抽成等成本。但也创造了一个强者愈强的竞争模式,千万卖家抢占流量独木桥,利用“搜索排名竞价”、“数据魔方”等付费服务能更快抢到核心客糇试础;ㄇ就能买客户买流量的竞争机制一旦开启,最后胜出的赢家未必是最优秀的。如今,电商平台也在流量通道上架起一座座“收费站”,电商的情结似乎开始向资本低头,能否守得住诚信、公平的交易原则?

2.线下:凭借供应链和服务回归?成本是零售最核心的竞争。传统零售的供应链和服务并未过时,线上流量增长进入瓶颈期后,零售行业将从“注意力经济”回归成本竞争。当前,物流还未能低成本地实现将商品从工厂直达消费者,传统零售业态的供应链优势依旧明显。以沃尔玛为代表的零售商,在供应链引领着零售革命,让商品从工厂直达零售商的成本大为降低。

“沃尔玛+亚马逊”模式或许是当前经济基础下成本最低的流通模式。传统零售商负责供应链,电商负责将商品送达消费者,“供应链+电商平台+物流”相互打通。在国内,沃尔玛已经和京东开始合作。华润、百联等实体零售依旧增长强劲,但线上业务模式还未深入拓展,线下向线上发展的空间广阔。

同时,在大批低效实体店被淘汰之后,生存下来的实体店不断在提升服务和用户体验。一方面,实体店同阿里、美团等企业合作增加流量;另一方面,也在利用物联网、移动网络、众包物流等提升体验和社区服务。实体零售已开始意识到自身对抗电商优势,凭借供应链和服务将重获竞争力。

电商扩张的边界在哪里

电子商务企业在全球范围投资人工智能、无人机、媒体和娱乐等领域的企业,一系列眼花缭乱的动作之后,让人疑问:电商扩张的边界在哪里?

1.平台型电商:囊括一切线上消费入口?一家公司的基因往往决定企业未来的走向。平台型电商无论规模和业务多大多广,都必须建立在交易平台基础上。

对于轻资产型的互联网企业,偏向于抢占更多消费流量,覆盖线上消费的所有领域,将线上消费的入口纳入自身的平台中,垄断更多的流量资源,实现仅凭借一个账户便可使用所有的线上服务。阿里等类型的电商正在构建商业生态,在生态之中信息成本将会更低。再依靠服务商、合作伙伴、提供覆盖衣食住行、支付、娱乐、社交、教育等全面的用户生活需求。

平台型电商的扩张边界在哪里?消费板块、社交板块先后被争夺,娱乐板块大战如火如荼。马云曾经发誓不入游戏行业,如今却独立出阿里游戏。虚拟生活的边界在哪里,平台型电商的扩张之路便在哪里。

2.自营型电商:谨慎还是激进?自营型电商同平台型电商不同,自营型电商每天要面对品类、仓储、物流,因而更加重视解决内部运营问题。

亚马逊在提升运营管理效率方面做出了惊人的创新,向世界展示了一个大胆跨界的亚马逊。亚马逊的吉娃(Kiva)机器人、人工智能技术等革命性产品已经在仓库中投入使用,速度、运行时长、效率和准确率远超人工。为提升数据管理研发的AWS平台,已超越谷歌、微软等公司成为世界上最大的云服务商。2015财年,AWS收入高达110亿美元,利润接近全公司总利润的一半。如今,市场已将亚马逊视作比肩脸谱、IBM的高科技企业,引领世界云服务、物联网、智能硬件等方面的创新。

轻资产的平台型电商着力于控制场景入口,掌控信息流、物流和资金流。重资产型的自营电商则偏向于提升物流和仓储的运营效率,降低成本。未来,由人工智能控制的机器人将率先在仓储普及,随后延伸到末端物流。此类创新投入巨大,一旦失败,公司便可能面临困境,因此创新投入一定是建立在服务自身业务的基础之上。自营型电商的创新并非特斯拉式的跨界创新,而是谨慎下的专注。

如何颠覆零售新入口

1. VR之于零售,加维还是颠覆?VR产品被许多人视作革命性智能产品。PC时代的电商突破了地理界限,消费者足不出户购买全球商品。移动时代的电商加了一层维度,消费不再受时间限制。VR是继智能手机后最激动人心的技术,亚马逊、阿里、京东、乐视等企业纷纷投重资构建VR产业,搭建VR电商生态。

无论线上还是线下,VR能增加消费体验和提高参与度,将休闲娱乐融入购物中。沃克・沙(Walker Sands)公司2016年的调查显示:过半受访者表示VR能够影响其消费决定,三分之一左右的受访者表示更愿意去提供VR体验的零售店购物。有消费者和专家认为,VR对服装、电子产品、家居用品、奢侈品和书籍等品类具有颠覆性影响。另有专家认为VR仅仅是加维,VR产品硬件成本和技术投入过于昂贵,且VR器材使用场景、时间、内容资源、器材的服务对象有限,阻K了VR产品使用人群及其粘性的扩大。

VR已经在游戏、观看体育比赛等方面展示出颠覆性的潜力,带来了全新的娱乐体验。未来人们是否会大规模使用VR购物,VR是否能同智能手机一样颠覆购物习惯和行为,仍是未知数。毕竟,消费的主要驱动因素还是收入水平、商品价格和实际体验。对于零售商来说,VR不论是颠覆还是加维,都应该牢牢把握良机,关注并及时布局VR在零售领域的应用。

2.社交网络:如何开启商业入口?社交网络一直是电商巨头的心病,阿里曾与微信类似的APP来往,最终以失败告终,给了社交网络强烈警示。电商企业不擅长社交网络运营,不得不依靠投资并购来弥补,阿里相继入股新浪微博、陌陌等陌生人社交网络,但熟人社交网络依然缺乏。鉴于来往的失败,主流熟人社交网络对商业引入十分谨慎,社交网络的商业市场并未打开。

熟人社交网络如何开启商业入口?微信负责人张小龙在采访中表示,微信的终极目标是万物互联。或许,张小龙脑海中的微信商业生态不止于电商。摇一摇购买、扫码购物和支付、街景导航等物联网应用小心谨慎地被推出。这些应用场景赋予用户极大的自由,用户自行在电商平台、实体店、墙体广告、视频平台等场景消费或支付,微信仅作为数据和资金联接渠道。微信的万物互联像极了当年简单的淘宝,并天生带有移动互联网和物联网的基因。不同的是,微信平台凭借社交数据能够为商业伙伴提供更加精细的需求分析和精准营销,能够做到数据不出系统就能开发一对一服务,巧妙地避开了用户隐私泄露及强制型商业推广引发的用户反感。

微信的万物互联抢占各类消费场景的入口,已对支付宝形成了强大的冲击。2015年开始,支付宝和微信线下支付场景大战,微信虽没有支付宝强大的电商生态支持,但其简单快速的模式和社交入口的优势让微信极具威胁。易观国际的最新数据显示,财付通2016年二季度移动支付市场份额上升至32.1%,支付宝则下滑至55.4%,二者差距不断缩小。马化腾更是在2016年腾讯年会上表示微信支付在线下的规模已超越支付宝。从线下支付场景大战的惨烈程度来看,未来扫描物品直接购买、声音搜索购买等物联网购物场景一旦开启,社交网络入口将势必成为电商的劲敌。

第6篇

数据是银行支持精细化管理、实现差异化服务、加强业务创新、提升风险分析能力的基础。近年来,随着云计算等大数据技术应用的日益深入,互联网金融快速崛起,给传统银行业的发展环境带来巨大变革。农信社(含农商行)作为农村中小金融机构,面对的客户群体小、微、散,如何运用大数据技术推进经营转型、加快业务发展,布局大数据时代,已成为农信社当前面临的重要课题。

农信社大数据应用现状

大数据是信息技术与互联网产业发展到特定阶段的产物,从互联网到物联网,从云计算到大数据,信息技术正在从产业基础走向产业核心。银行业作为与信息技术深度结合的行业,互联网思维和决策数据化已开始嵌入经营管理的全流程。目前,部分商业银行在客户分析、风险管理方面对大数据运用已初步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为未来过渡到全面大数据运用时代,奠定了良好基础。国内部分农信社也具备初步尝试应用大数据的基础,建立了面向客户的新一代核心业务系统,信息系统建设日趋完备,电子银行等在线金融服务大幅增长,在提升客户体验和风险管控能力、满足监管各项要求的同时,形成并储存了庞大的可用数据资源。但普遍来看,农信社在经营规模、资金实力、技术水平、管理能力、人员素质等各方面与国有商业银行银行相比都处于劣势,大规模运用大数据技术尚不成熟,主要问题是“四缺”:

一是缺乏支撑大数据的组织架构。大数据时代的决策不能仅凭经验,而要真正“拿数据说话”。大数据应用的根本目的是以数据分析为基础,通过研究数据的相关性来发现客观规律,这依赖于数据的真实性和广泛性,需要业务条线共享和开放数据,从而帮助银行做出更明智的选择,优化银行运转,提高效益。但是,目前大多数省级联社没有建立适应大数据技术发展的组织体系,部门各自为政,业务条线数据不统一,现行组织架构与大数据时代不相适配。

二是缺乏大数据应用的基础数据。一是数据信息不丰富和完整。数据本身属性的相关信息不完整。如农信社拥有客户的基本身份信息,但客户其他的信息,如性格特征、兴趣爱好、生活习惯、行业领域、家庭状况等却难以准确掌握;二是与数据本身有关联的其他信息不完整,如与企业客户息息相关的工商、税收、评论反馈等信息;三是非结构化数据缺乏处理手段,如客户的资金往来的信息、网页浏览的行为信息、服务通话的语音信息、营业厅的录像等信息;四是数据质量不高。大数据技术的意义确实不在于掌握大量的数据信息,而在于对这些数据进行智能处理,从中分析和挖掘有价值的信息,但前提是获取大量有价值的数据。如果数据质量不高,其标准性、准确性、有效性、一致性就低,分析和挖掘出来的数据价值也就基本无用。

三是缺乏大数据应用的整合能力。大数据时代首先对银行的数据驾驭能力提出了全新的挑战。在数据收集方面,银行不仅要收集来自网点、信贷等传统渠道的结构化数据,还要收集来自物联网、互联网、机构系统的各类非结构化数据,甚至还要与历史数据对照。非结构化数据收集模式将彻底颠覆银行数据收集理念,但从目前农信社来看,核心系统、信贷系统、电子银行系统、信用卡系统基本各自独立,各系统数据难以整合。大多数机构数据仓库技术还没有得到应用,内部经营数据尚未整理、整合,上下游数据流转渠道也未打通,在大数据应用上将遭遇严重的工程技术、管理策略瓶颈;在数据存储方面,要达到低成本、低能耗、高可靠性目标,通常要用到冗余配置、分布化和云计算技术,但这些正是目前农信社所欠缺的。在数据处理方面,有的数据涉及上百个参数,难以用传统的方法描述与度量,处理的复杂度相当大,如客服录音数据等。利用“大数据”的能力将成为决定农信社竞争力的关键因素。

四是缺乏大数据技术的专业人才。大数据金融的每个环节都需要依靠专业技术人员完成。但是,目前农信社缺乏精通大数据技术开发和信息收集、分析、应用的专业人才队伍,导致很多新业务无法开展、新技术无法应用。

大数据金融发展路径

面对日新月异的大数据时代,农信社应未雨绸缪,加快改变传统的经营、决策和管理方式,真正将大数据作为战略性资产,有效整合来自分支机构、网络系统、数据库、互联网等的海量数据,为科学决策和转型发展提供强力支撑。

一是建立大数据金融的战略管理平台。首先,要确立大数据战略。省级联社要充分认识大数据对农信社经营管理的重大影响,树立大数据思维并对大数据源、大数据技术做出规划,制定分期实施计划并确保监督实施。其次,要整合省联社大数据金融的管理部门,改变目前内部系统之间数据各自为政、分散化的状态,将核心业务系统、信贷系统、贷记卡系统、支付系统、手机银行等系统打通,对各系统之间客户基本信息、账户信息(存款、贷款、银行卡、中间业务)、交易信息、职业信息、关系人信息和资产信息、负债信息进行整合,以及将核心客户与上下游客户的信息进行整合,建立统一的数据共享平台和各项业务历史数据库。第三,加大大数据技术专业人才培养和引进力度。通过定向招录、专家推荐、同业引进、猎头招聘、专家评议等方式,采取市场化薪酬,招录或引进一批急需的大数据技术专业人才,为农信社发展大数据金融提供人才支撑。

二是建立大数据金融的信息应用平台。农信社要充分借力大数据资源和数据共享平台,整合农信社自身掌握的各类静态信息和客户行为信息,形成数据挖掘分析应用的基础。

如可以根据县域传统农户、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等农村新型经营主体和小微企业客户的分布情况,开发客户关系管理系统,根据客户所处的行业背景、职业情况、地域差异、年龄段、消费行为、投资行为、风险偏好等数据信息,从中筛选出贵宾客户、优质客户、一般客户、潜在客户和淘汰客户,进行目标客户金融需求分析,提供个性化、差异化、高效率的服务,真正做到量身定做产品及服务,增强客户黏性,形成适合农信社特点的经营特色,打造差异化服务竞争优势。

三是建立大数据金融的业务拓展平台。农信社要充分运用大数据技术,针对不同业务特点和客户特点采用O2O相结合的方式,发挥两种模式的优势,最大程度地推进业务发展。将农信社业务按规模、风险程度、集中程度分为两类,一类是资金规模小、风险相对较小、分散性大的业务,比如支付结算类、类、卡业务类、筹资类、小额贷款和投资类等业务,以线上方式为主,借鉴互联网金融经验,借助“后起者优势”快速搭建渠道平台,多元化拓展与客户的交互方式;或采取竞合的思路,与互联网平台合作,发挥各自的比较优势,降低成本,实现共赢。

另一类是风险较大、集中度高、个性化的业务,如大额贷款类、投行类、现金管理和供应链融资服务,以线下为主,辅以线上,由客户经理跟踪服务,满足大客户需要的个性化产品和服务的需求。线上开展的业务通过大数据信息平台,掌握客户需求,提供便捷的产品和服务目录,供客户一站式、一揽子选择购买产品,提升客户体验。线下作为业务发展的有力支撑,根据大数据信息平台,为客户提供一对一的专业定制服务,平衡风险和收益。

四是建设大数据金融的经营创新平台。一是要加快新兴业务拓展。加快电子银行布局,着力发展网上银行、手机银行、IPAD银行、微博微信银行等电子银行业务,加快投资理财、资金业务、国际业务、财富管理、业务等业务开发,推进经营转型。二是探索建立电子化金融商业模式,着力发展互联网金融、社区智能银行、移动终端、电子商务、直销银行等业务,创新业务模式。三是要创新大数据服务模式,推广普及智能叫号预处理、远程银行VTM、电子银行服务区、智能互动桌面、人脸识别等创新服务,将传统银行服务模式和创新科技有机结合,吸引客户浏览、试用、比较各类金融产品,利用智能设备、数字媒体和人机交互技术为客户带来“自助、智能、智慧”的全新感受和体验。

第7篇

不过,尽管有着各自的投资法则,但投资机构绝对不做赔本买卖。他们不会冲动投资,只会理性选择,由此可见,获得投资机构青睐的企业,一定是具备各种优势的领先者,在未来,非常有可能成为下一个百度、下一个携程,创造新的神话。

2009年岁末,我们甄选出年度企业融资30强,力图通过这些获得投资机构注资的企业,展现一幅中国企业与投资机构如何互动发展的画面。

尽管从企业融资金额来看,还是外资投资机构占据多数,但是中国本土创投已经日渐显示出其不俗实力。2009年10月创业板的开启,在为本土创投带来收获的同时,也无疑极大地鼓舞了它们的信心。人民币基金已是大势所趋,期待2010年此时的总结,人民币基金大显风采。

当然,如今的融资企业30强,未来的发展之路还很长。仅仅从目前的融资金额及其行业发展,还不足以为它们定下未来一定迈向成功的基调。只是,我们带着这样的期望和祝福,探究企业发展过程、行业背景、融资经验,期待它们成为未来上市企业中的强者。

30强企业评选原则:

1. 入选企业均未上市

2. 企业融资时段为2009年1月1日至12月20日

3. 按照融资金额进行排序

4. 所有数据根据公开资料整理

奇瑞汽车

尽管在成立之初遭受诸多诟病,但中国的汽车制造业总是带给我们颇多惊喜。2009年9月28日的2009胡润中国百富榜,比亚迪的创始人王传福以350亿身家成为中国内地首富。而在2009年中国企业融资30强中,又是汽车企业获得头等殊荣。

2009年6月,奇瑞汽车宣布引进29亿元资金,成为国内汽车行业迄今最大一笔股权融资。从而,华融资产管理有限公司、渤海产业投资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深圳市中科招商创业投资管理有限公司、融德资产管理有限公司和鼎晖股权投资管理(天津)有限公司等投资机构获得奇瑞汽车20%的股权。

据了解,奇瑞汽车此次募得的29亿元资金将主要用于新能源汽车、重卡和正在筹建中的轿车四厂项目。

作为国内自主品牌汽车企业,早在4年前,奇瑞汽车就一直谋求上市,但由于资本市场环境不断变化,始终上市未果。据报道,此轮融资是奇瑞汽车“上市前的最后一轮融资”。在2009年9月,奇瑞汽车董事长尹同耀曾表示,奇瑞汽车整体上市的时间基本确定在2010年上半年。

重庆同力

2009年11月10日,来自重庆的民营企业重庆同力重型机器制造公司获得来自上海永宣创业投资管理公司20亿元的风险投资。据报道,这是迄今为止重庆民营企业获得的最大一笔风险投资。

作为国内知名的重型机器设备制造商,重庆同力的主要业务为粉末工程设备,在水泥磨机领域规模约为行业第三名,每年的销售收入大约在2亿至3亿元左右。重庆同力表示,其在重庆长寿投资8000万元新建的粉末工程设备制造基地2009年年底将投产。随着上海永宣的投资到位,重庆同力将引进先进设备、加快产品研发、扩大产能,力争3-5年内成为西部最大的重型装备产业基地,实现年产值15亿至20亿元。除此之外,上海永宣所投的资金还将协助其进入一些新的产品领域,如新能源领域、通用齿轮领域等。

而此次20亿元的投资将分批投入,2009年年内到位1亿元,未来2-3年陆续投入其余资本。“追加投资及投资多少要看重庆同力的后期发展情况。”上海永宣合伙人叶卫刚表示,“我们将协助重庆同力引入其他战略投资者,并筹划未来2-3年内助其上市。”

利德华福

作为中国电动机节能设备的领先供应商,北京利德华福电气技术有限公司的成绩非常不错,目前产品的市场占有率达到30%,创下了连续六年国内市场占有率第一的纪录。2009年9月,利德华福变频器销售量突破3000套、二期厂房扩建完成并投入使用。

不过,随着2009年10月,以亚洲为投资重心的私募股权投资基金骏麒投资2亿美元收购利德华福94%股份的交易获得批准,这家目前中国规模最大的高压变频器生产企业,将成为外资企业。据报道,这是迄今为止单一海外私募股权基金在华规模最大的一笔收购。

利德华福成立于1998年,年销售收入达10亿元,如今以年均增长率超过50%高速发展。该企业在国内高压大功率变频调速自动控制产品及技术解决方案等领域占据领先地位,生产的高压变频设备已成功应用于煤矿矿井提升机、煤矿主扇风机、矿井瓦斯抽放泵等重要矿井设备。

利德华福董事长兼总经理姜继增表示,公司今后要在扩大市场规模的同时提高技术含量,并打算在冶金、煤炭、船舶推进系统等各个领域有所突破。

远东国际租赁

2009年10月,远东国际租赁有限公司宣布获得1.6亿美元投资,投资阵容相当豪华,包括美国私募股权投资界大佬KKR、新加坡政府直接投资公司旗下私募股权投资基金GIC SI,以及中国国际金融有限公司下属投资公司,三家机构共获得远东国际租赁约30%股权。其中,主要投资者KKR投资约1亿美元。

远东国际租赁成立于1991年,主要从事的业务是向教育企业、医院、基础设施项目,以及其他以中国内需为目标的企业提供信贷,于2001年被中化集团收购和接管。

远东国际租赁总经理孔繁星希望借此次融资,解决行业内普遍面临的运营资金短缺问题,同时提高公司的管理能力,降低租赁行业特有的系统性风险。孔繁星表示今后在资本筹措、项目融资手段等方面会有更多创新,而也将探索发行ABS、债券类产品,开展银行理财、设立专项信托、专项基金等业务。

KKR全球合伙人及大中华区总裁刘海峰先生表示,希望能够充分利用KKR在全球金融服务领域长期积累的成功经验和丰富的资源,帮助远东租赁在未来发展成为世界一流的金融机构。

“国际融资租赁市场的规模已经非常巨大,毫无疑问,我相信未来中国的融资租赁业在国际市场一定会非常成功。当然,中国企业要走向国际市场,需要先把国内市场做好。”KKR 亚洲公司董事长庞约翰爵士表示。

雅士利

三聚氰胺事件曾一度令中国乳业发展触探谷底,但同时也为资本创造了介入的最佳时机。2009年7-9月,中国乳业资本市场接连传来消息。先是中粮集团联手厚朴投资以61亿港元入股蒙牛乳业,后有红杉资本中国基金6300万美元注资飞鹤乳业,而后则是广东雅士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获得凯雷投资集团、上海复星高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战略入股,据悉凯雷和复星分别占雅士利17.3%和6%股份,注资额合计预计超过9亿元人民币。

数据显示,雅士利2008年产值38亿元,2009年1-5月实现产值17亿元。雅士利集团总裁张利钿此前预计2009年产值将超40亿元。两大投资机构将为雅士利带来更多价值。

据了解,凯雷将帮助雅士利向全球招聘一名经验丰富的首席质量官,并成立由国内、国际知名专家组成的食品质量和安全顾问委员会,同时与国际一流的营养学机构建立研发方面的合作。

而复星则通过积极参与战略制定与雅士利共享多年来积累的管理实践智慧,而且,复星拥有5000多个终端网点(包括联华超市和医药终端资源等),可让雅士利在终端销售方面获得便利。

创新工场

不论融资数额几何,创新工场绝对会是众多企业中吸引眼光最多的一个。李开复,曾经的微软副总裁、谷歌全球副总裁兼中国区总裁,只这两个光环就足以令人对他今天所做的一切倍感兴趣。

2009年9月7日,从谷歌辞职后的第三天,李开复便在其博客上首度公布了新公司名字。他亲任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立足互联网、移动互联网和云计算,帮助中国青年成功创业,打造一批中国新一代的高科技公司。

李开复的投资人均大有来头,包括视频网站YouTube创始人陈士骏、美国中经合集团董事长刘宇环、联想控股总裁柳传志、富士康董事长郭台铭,以及新东方集团董事长俞敏洪等,项目的初期融资为8亿元。

创新工场是一种全新的商业模式,是“天使投资+企业孵化器+创业指导”的混合。招聘最优秀的创业者,由其产生创意,在内部投票后,每年从中挑选出20个创意去尝试,然后进一步筛选成10个、5个,最终成立3-5个独立运营的公司。

李开复会帮助这些公司挑选团队,进行真正的商业运营,而且还会帮助他们寻找风险投资。李开复将创新工场定义为“青年创业的黄埔军校”。但令人质疑的是,在相对优越的环境中成长的创业者,在未来面对真正的市场竞争时将表现如何。

众泰控股

汽车企业在2009年受到了太多的关注。现拥有“众泰汽车”、“江南汽车”两大自主品牌的众泰控股集团,在2009年8月宣布获得君丰资产、兴合集团、海越股份等多家知名企业和创投机构投资,通过增股1.8亿股方式,成功募集资金7.2亿元。

众泰控股成立于2003年,拥有轿车、SUV、卡车等完整汽车生产资质。公司旗下众泰汽车研发的纯电动乘用车已经开始进入实用领域,是目前国内唯一开始挂牌上路的纯电动乘用车。

目前众泰控股发力环保电动车领域,2009年12月18日与普天海油新能源动力有限公司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双方2010年初将在中国两个以上省会城市启动纯电动汽车加电站网络建设,而预计在2010年1月下旬,将有50台众泰2008EV纯电动汽车上市运行。众泰纯电动汽车配置有供专业充电站进行快速充电的插口,快充20分钟即可续驶80公里。

耀华集团

有“中国玻璃工业摇篮”之誉的耀华玻璃集团已有86年历史,“耀华”品牌驰名中外。然而,由于产能过剩、体制不顺、机制不活、债务负担沉重等原因,近年来耀华集团市场竞争力下降,连年亏损,生产经营陷入困境。

2009年6月6日,在这个中国人寓意“六六大顺”的日子里,耀华集团宣布引入弘毅投资1亿美元的注资,争取在年内全面完成改制重组,整体搬迁至北部工业区,打造耀华玻璃工业园,完成向“新耀华”的转身。

2009年10月15日,青岛耀华公告称,公司控股股东耀华集团拟采取公开征集受让方的形式转让所持有的青岛耀华的全部股权。据知情人士透露,目前青岛耀华过手弘毅投资几乎已成定局,弘毅投资接手的不仅是上市公司青岛耀华的资产,更将耀华集团纳入整个重组计划。看来,此次“卖壳”动作后面隐含着的却是耀华集团的整体重组。

行业内分析人士指出,缺乏龙头企业、产能过剩已经让中国的普通浮法玻璃企业无法通过扩大生产解决企业发展问题,通过重组收购的方式,将平板玻璃市场从自由竞争引向寡头竞争,才能从根本上提升行业毛利率,实现行业的整体发展。

龙煤集团

龙煤集团于2004年底在哈尔滨挂牌成立,是经黑龙江省委、省政府批准,在重组鸡西、鹤岗、双鸭山、七台河四个重点煤矿优良资产的基础上,引进外来投资者创建的大型煤炭股份公司。

但自成立后的2005年就积极准备上市的龙煤集团,上市之路却一直波折不断。在2005年11月27日,龙煤集团七台河分公司东风煤矿曾发生爆炸,造成170多人遇难,中断了其2006年上市计划。2009年4月底,龙煤集团完成了上市前最后一轮融资,来自中科招商旗下的管理基金向其注资4.7亿元,准备再次冲刺上市。而在2009年11月21日,龙煤集团鹤岗分公司新兴煤矿发生特别重大瓦斯爆炸事故,截至目前造成108人死亡。此次事故令龙煤集团的上市计划再度搁浅,上市之路前途未卜。

其实自成立以来,龙煤集团一直在煤炭行业名列前茅,目前的煤炭年产量约8000万吨。而且,因明年经济复苏前景良好,煤企电企在电煤价格上有一致的上涨预期。据报道,截至目前,龙煤集团已与五大电力集团中的四大电力集团所属电厂签订2010年的电煤合同,吨煤价格在2009年基础上上涨50元。未来营收预期看好。

集团未来的发展计划是在煤炭、煤化工和电力三个产业规划建设21个重点项目,延伸煤电、煤焦、煤化工、煤建材等产业链,逐步把龙煤集团建设成为年煤炭总产量1亿吨,煤炭、煤电、煤焦化三大经济板块共同发展的大型煤炭公司。如果能按原计划上市的话,其市值规模有望成为国内第三,仅次于中国神华和中煤能源。

中南传媒

中南传媒集团集合了湖南出版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在出版和传媒的所有资源、公司和渠道,包括了集团的8家出版社、1家报社、1个网站,11家杂志社,以及新华书店集团和印务集团。从资产评估到资产剥离,再到注册成立,中南传媒仅用8个月时间就完成了改制上市的基础工作。

随着2009年7月达晨创投等5家战略投资者4.55亿元资金的注入,中南出版传媒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的上市进程进入新阶段。

新投资进入后,中南传媒的股东由湖南出版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以及其全资子公司湖南盛力投资有限责任公司两家,增加到7家,包括红马创投、华鸿财信创投、湘投高科技创投、达晨创投、湖南华菱钢铁集团在内的5个新股东共出资4.55亿元购买中南传媒非公开定向发行人民币普通股1.98亿股;而原先两股东则持有中南传媒12亿股,占总股本的85.84%。

中国的公司法有规定,股份有限公司申请股票上市,开业时间必须在三年以上,且最近三年连续盈利。而中南传媒于2008年12月25日注册成立,按其2010年上市计划,如果成功实现上市,时间间隔也超不过两年。“这对新设立的中南传媒而言是一个挑战。”中南传媒董事长龚曙光坦言,“但是证券法也明确,经国务院批准,少数优秀企业可以豁免,这也是一条上市的合法通道。”龚曙光表示中南传媒会积极主动地申请。

今创集团

位于江苏常州的今创集团,于2009年7月宣布引进的6600万美元境外风投资金全部到账,但并未透露投资方;随后11月又引入深创投的投资,但具体投资金额也未披露。

1988年,如今任今创集团董事长的俞金坤依靠30平方米厂房及8万元现金起家,通过一台小型注塑机生产铁路客车上0.2元一个的衣帽钩,成为中国轨道交通装备定点生产企业,以及江苏省常州市轨道交通装备产业化基地骨干企业。

目前,今创集团下辖有20家中资企业和中外合资企业,固定资产超过6亿元,员工近2000人,2008年销售额超过24亿元。而且,今创集团的产品横跨铁路和轨道交通车辆内装、机械、电子、仪表、能源、新材料、航空设备汽车配件,以及房地产开发、进出口贸易等十大行业,占有国内铁路配件45%和城轨配件70%以上的市场份额。

在2009年,今创集团完成了新加坡项目模型车、孟买地铁模型车、昌江核电鼓网等20多个新产品的设计和试制,承接了沈阳地铁、上海地铁以及350公里动车等项目,还有价值5亿元的英国奥运伦敦地铁内装项目,业绩非常不错。

双轮酒业

2009年9月,深圳盈信创业投资公司收购安徽双轮酒业有限公司100%股份,涉资4亿元。据安徽省蚌埠市产权交易中心2009年7月21的挂牌信息显示,双轮酒业的转让底价为2.09亿元,但盈信创投董事长林劲峰表示,除了2.09亿元的品牌及基础设施外,还包括近2亿元的酒类资产及其他资产。

双轮酒业成立于2000年1月,注册资本1.6亿元,转让前股东为国有企业安徽高炉酒厂和国有安徽双轮酒业股份有限公司。据了解,虽然双轮酒业具备生产销售的能力,但自2006年12月以来一直没有实际运营。

由于非常看好中高端白酒的市场潜力,林劲峰对此并不担心,他认为茅台、五粮液等白酒涨价后,200-500元之间的中端白酒市场出现部分空间,而双轮酒业就是要填补这一空白,并逐渐向高端迈进。

据产权交易公告显示,受让条件之一是“确保受让后三年内持续投入的发展资金不低于2亿元,并力争5年内将标的企业培育上市”。盈信创投对5年内助推双轮酒业上市很有信心,该机构偏好中长期投资,尤为喜好酒类企业,目前还参股贵州茅台、陕西西凤等白酒企业。在其网站公布的所投资7家企业中,酒类企业占据43%。

宏辉房地产

12月23日沪深股市交易提示,A股上市公司阳光城召开临时股东大会,为旗下子公司引进战略投资者建银国际。据公开信息,建银国际与阳光城全资子公司华康实业分别为宏辉房地产增资3.9亿元和6600万元,由此建银国际成为宏辉房地产的第二大股东,持股49%。

宏辉房地产成立于2006年3月,截至2009年8月31日净资产为970万元。2008年,宏辉房地产实现营业收入20.01万元、营业利润亏损41.51万元、净利润-41.51万元;2009年前8个月实现营业利润19.14万元、净利润18.99万元。

2009年9月,华康实业曾收购宏辉房地产100%的股权。随后的11月24日和12月3日,华康实业又两次对宏辉房地产增资1.53亿元和1.77亿元,使宏辉房地产的注册资金从1.53亿元变更为3.4亿元。随着建银国际的注资,宏辉房地产的注册资本将从目前的3.4亿元变更至7.96亿元。不过,华康实业仍以51%的股权拥有控股权。

建银国际正积极布局国内房地产,2009年初和2009年8月,建银国际两次注资万达集团,为万达集团IPO冲刺助力。

现代牧业

一年之内连续两次注资,足以注明国际私募巨头KKR对于安徽现代牧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的重视。2008年12月,KKR曾联合蒙牛乳业等,共同投资现代牧业2亿美元,其中KKR的注资规模约为1亿美元。2009年6月,现代牧业披露KKR完成对其总计达1.5亿美元的投资。

现代牧业于2005年9月成立,主要从事奶牛的规模化养殖,目前奶牛存栏数达4万头,年产奶15万吨。现代牧业在全国已建成7个万头规模的奶牛场,分别为安徽马鞍山牧场、山东汶上牧场、河北张家口塞北牧场一期、二期,河北张家口察北牧场、黑龙江尚志牧场、四川洪雅牧场;正在建设的牧场有3个。借助KKR的投资,现代牧业计划在未来几年新建立20-30个大型农场。

此外,KKR大中华区董事总经理刘海峰还希望为现代牧业提供国际操作经验和牛奶产业专业意见,帮助现代牧业成为国际水平的牧场。

目前,现代牧业的奶源主要为蒙牛集团企业供应原奶,但所供的原料奶占蒙牛集团所有奶源的10%都不到。随着现代牧业的不断发展,这个数字预计在未来可能达到30%-40%。

正泰太阳能

在太阳能电池领域,技术领先、成本低是占领市场的关键因素。2009年3月,正泰太阳能科技有限公司30兆瓦非晶微晶薄膜生产线开始安装。正泰太阳能的薄膜太阳能电池采用的是“非晶/微晶”叠层技术,目前转换效率已达国际领先的9%,而业内目前的平均转换率只有6%。众所周知,太阳能薄膜技术的最大优势在于成本。同样面积下,第一代晶硅太阳能电池的厚度为0.2毫米左右,而第二代薄膜太阳能电池厚度只有0.002毫米。实现大规模生产后,材料成本优势非常明显。

在2009年3月,正泰太阳能获得了来自赛伯乐成长基金及上海联和投资有限公司5000万美元投资。据赛伯乐董事长朱敏表示,投资用途主要包括国际化渠道建设、成立光伏基金支持产业链发展、推动地方政府进行太阳能建设运用,及提升与太阳能相关的电器项目。

该笔资金还将用于正泰太阳能2009年实现量产的第二代薄膜太阳能产品,即非晶微晶高效薄膜太阳能电池的扩产和技术改进,使其薄膜电池产能在2010年至少达到240兆瓦。

随着第二代非晶微晶高效薄膜太阳能技术的突破及应用,预计在未来2-4年内,太阳能发电成本可降至每度1元以下,很快能达到电网等价点,与传统能源发电成本持平。正泰太阳能未来发展预期看好。

达科特能源

得益于石油、化工、冶金等行业的快速发展,四川省达科特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在2009年9月在成都与软银中国签订了高达3.3亿元的投资合同,一期投资3000万元,二期投资3亿元。

在石油、铝业等行业中都要使用到天然气,而天然气中所含二氧化碳、氮气严重影响了使用效率。而变压吸附技术(PSA)就是一种投资少、自动化程度高、运行费用低的气体分离与净化装置。成立于1992年的科特能源就是瞄准了这个市场,使用PSA,专业从事工业气体分离、回收和净化。

科特能源现在有一个新技术研发中心、一个与PSA配套的程控阀门厂和一个精细化工厂,还配置有国内最先进的吸附研发设备、精确的吸附剂性能测试装置及变压吸附工业中试装置,这些装置为开发新的变压吸附技术提供了有力的保障,目前大庆油田的6万口油井中已有1.5万口采用了达科特的PSA装置。

科特能源董事长兰治维表示,目前公司已被列入成都高新区上市后备队伍,争取3-5年内上市。公司下一步准备投资1亿元左右新建特种吸附剂工厂,而且厂址已经选定,设计也已完成,正在进行设备订货。

上海高清

随着中国地面数字电视产业化的全面启动,很多投资人正在加速挖掘其中的机会。在数字电视国家标准领域研究了15年的上海交通大学,在2003年组建了上海高清数字科技产业有限公司,这是一家专业从事地面数字电视、高清晰度数字电视等专用IP核、芯片、系统方案及设备的开发和销售的公司,已推出了五代七颗地面数字电视解调芯片。

2008年1月1日,中央电视台采用上海高清的国标单载波技术启动高清地面广播业务,上海高清为此次央视成功开播提供了全方位的系统及芯片支持。上海高清还与全国各级广播电视机构合作,建立起了针对城市、农村、新媒体等各类广播电视市场需求的基于自主核心技术的广播运营系统及模式,其首创的大面积固定覆盖地面数字电视业务模式在全国占据了第一位的市场份额,在全国10余个省、60余个市建成了规模化示范网络。

行业领先的技术和无人能比的市场份额自然获得了资本的青睐。2009年7月2日,浦东新区国资委指定其直属的上海轻工装备(集团)有限公司和另两家企业向上海交大产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控股的上海高清注资3亿元,对上海高清实施战略重组,共同建设国家级数字电视产业基地,并最终实现独立上市。

比雅全球

2009年9月,中国计算器辅助研发软件应用程序开发商比雅全球获得了来自霸菱亚洲投资有限公司旗下一家联营公司4200万美元的投资。该笔投资为2009年中国IT行业最大的一笔私募股权投资,也是中国软件行业有史以来最大的单笔私募股权投资。

2002年成立的比雅全球,旗下拥有多家独立品牌的子公司,致力于精益研发、工程仿真、多学科优化、技术创新、知识工程、质量管理等技术的丰富与发展,产品可应用于不同行业,当中以航空、航天、造船、汽车、铁路、机械工程、电子和能源8大行业为主。

比雅全球旗下的安世亚太目前已发展成为中国最大的工程仿真技术提供商,用户群体达到了2100多家,其中企业用户1400多家,高校用户700多家。安世亚太曾在2007年就获得过AIG GIG 1500万美元投资,工程仿真技术在制造业几乎已成为所有工业领域必备的创新技术手段。随着数值模拟、计算方法、计算机速度等领域的进步,发展工程仿真技术软件产业也成为中国工程科学的战略目标。

上市是比雅全球未来发展的策略之一。早在2008年,比雅全球曾准备赴香港上市,但受金融环境和各方面因素影响暂停上市计划。此轮融资可看作是比雅全球向上市目标迈进的一个信号。

茁壮网络

几乎所有的被投资企业,“预备上市”都是其题中应有之意。而深圳茁壮网络技术有限公司也许将是本刊“企业融资30强”中最快实现投资机构上市梦想的企业。如今茁壮网络正积极准备登陆创业板,兰馨亚洲执行董事李基培用“实至名归”来形容。

2009年1月,茁壮网络宣布获得来自兰馨亚洲和达晨创投投资,其中兰馨亚洲出资3000万美元,达晨创投投资5000万元人民币。2009年6月,天威视讯与广电网络宣布将分别出资1300万元认购茁壮网络的股份。加之2007年就出资5000万元的歌华有线,茁壮网络的股东背景可谓深厚。

成立于2000年的茁壮网络,是数字电视业务平台及应用软件提供商,已占据国内数字电视市场70%的市场份额,与深圳天威、北京歌华、湖南有线等100多个运营商客户形成合作关系;在国际市场,茁壮网络的iPanel系列产品在多国的运营商中得到了广泛商用。

茁壮网络也积极布局产业链,如今合作的机顶盒厂商已有100多家,包括创维、长虹、TCL等品牌;与海思、ST、海尔等20多家芯片厂商紧密合作。

总裁徐家宏曾将茁壮网络比作微软,对于茁壮网络的未来发展自是非常有信心。

应流集团

安徽应流集团的名字取自创始人杜应流之名。20世纪70年代末,杜应流从一个人一辆车起步艰难创业,逐步形成如今集铸件、机械加工及钣金件等的研发、生产、销售为一体的大型民营企业集团,总资产已达到22亿元,员工3600多人。

2009年1月30日,应流集团获得亚洲夹层资本集团旗下亚洲战略资本基金与另一投资者4000万美元投资,用于增加产能及债务重组。

作为机械行业中的零部件供应企业,应流集团拥有6种不同的铸造工艺,可生产碳钢和各类合金成分的镍基、钛基、铬基合金钢,以及超低碳双向不锈钢材质,铸造出小到20克大到65吨、从2毫米超薄型到超大型各类异型、特种铸件。

杜应流表示,今后高附加值、高技术含量的核电产品将逐步成为应流集团重要的生产板块,在产品结构调整中,核电产品有望占到40%。

学而思教育

教育行业向来都是资本扎堆的领域,不管是语言类教育、职业类教育,还是培训类教育,只要和教育挂钩,就能吸引投资人的注意。2009年9月5日,学而思国际教育集团获得来自美国老虎环球基金及韩国KTB基金共4000万美元注资。2004年,老虎环球基金曾投资新东方3000万美元,并助推其在美国纽交所上市。不同之处是新东方以外语和基础教育为核心,而学而思教育专注于中小学培训。

2003年,一直以做家教为工作的曹允东和张邦鑫四处举债10万元注册了学而思。最初三年,学而思教育主要专注做数学教学,2006年开始介入英语教学,2008年将语文教学并入。目前学而思教育所授科目涵盖小学奥数、英语、语文,初高中数学、物理、化学、英语、语文等中高考必考科目及一对一家教业务。

经过了近6年的发展,学而思教育旗下目前已拥有奥数网、中考网、高考网、英语网、家教网等门户网站,在北京共设立30余个服务中心、50余个教学点,并还相继在天津、上海、武汉、广州等地开设了分校。到2008年收入超过2亿元,成为相关领域的佼佼者。

中交通力

2009年4月,西安中交通力科技集团公司宣布获得深创投、西安红土创投、上海大众公用事业股份有限公司三家投资机构共2.5亿元投资,这是中国公路建设和服务行业的民营企业首度引进风险投资。

2008年国家公布的4万亿元投资计划中,大部分是政府推动的投资项目,包括相当大比例的基建项目和工业投资项目,但近90%的项目被国有大中型企业拥有。中交通力是国内公路行业唯一一家所有相关资质齐全完备的民营企业。

成立10年以来,中交通力完成公路科研项目、工程可行性研究、公路病害处治、采空区治理、公路勘察设计项目、施工工程、绿化工程共计161项。

中交通力与深创投等投资公司的联姻,有一些个人推动的色彩。“深创投与中交通力总裁孙忠弟个人接触之后,才开始逐渐了解该公司。”深创投人士表示,由于之前投资机构对公路行业等基础建设投资较少,深创投并未冒然进入。通过深入调查,深创投不但决定投资,还为中交通力拉进了其他投资方。

金丝猴

2009年11月,新天域资本、中银国际、北京科桥三家私募股权基金以2.4亿元入股国内知名糖果生产商上海金丝猴食品股份有限公司,共获得其20%股份。据悉,这是金丝猴上市前第一轮也是最后一轮融资。

金丝猴集团组建于1996年,2008年11月通过对原集团公司的子公司――上海金丝猴食品有限公司进行增资扩股,改制变更为“上海金丝猴食品股份有限公司”,作为拟上市公司的主体。该公司的主打产品“金丝猴”牌糖果、巧克力、果冻、豆制品、小食品等5大系列200多个品种,畅销全国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200多个大中城市和广大农村,并出口到海外许多国家。

食品消费品行业一直以“抗周期性”而获得资本关注,九鼎投资不久前曾以8000万元入股一家海洋食品公司;新加坡上市公司徐福记也获得霸菱亚洲1.35亿美元注资。

中投顾问的糖果业行业研究报告显示,近5年来中国糖果巧克力市场保持了8%-12%的年增长率,远高于全球糖果巧克力年均增长速度近6个百分点,已成为中国食品工业中快速发展的行业。

广数传媒

广州珠江数码集团有限公司(广数传媒)是2008年12月由原广州市广播电视网络有限公司改制而成立的,专门负责建设、维护和管理广州市内的电视网络运营。经过16年发展,公司已建成覆盖广州各区、县的有线电视网络,集有线数字电视(珠江数码)、移动电视(珠江移动)、宽带上网(珠江宽频)、多媒体内容服务(珠江在线)等多元化业务于一体。

目前广数传媒拥有逾130万名有线电视用户及超过10万的互联网宽带用户,现为华南地域最大的有线电视营运商及广州地域第二大互联网宽带营运商。

2009年6月,招商局中国基金通过其全资从属公司――深圳市天正投资有限公司向广数传媒注资2.1亿元,而其他投资者也向广州数码注资4000万元。

目前广州电视台持有广数传媒70%的股权,其余30%由中国电信集团广东省电信公司持有。在上述注资完成后,广州电视台将持有广数传媒经扩展股本中的52.5%股权,并依然为公司控股股东。天正投资将持有广数传媒经扩展股本中约21%股权,其他投资者则总共持有广数传媒经扩展股本中4%股权。

德阳商行

2009年10月17日,国际金融公司(IFC)出资2.11亿元入股四川德阳市商业银行,这是IFC首次以战略投资者的身份入股西部地区的城商行。显示其参与中国西部经济建设,尤其是四川地震灾后重建的长期承诺。

正式入股后,IFC将占德阳商行本次增资扩股完成后总股份15%的股份。作为战略投资者,今后IFC会在公司治理、信贷管理、内部控制、风险管理、中小企业业务、人力资源培训等若干领域,向德阳商行提供技术援助。

德阳商行成立于1998年11月,总部设在四川省德阳市。德阳商行积极发展中小企业融资和微贷业务,目前从事的商业银行业务包括:公司业务、个人业务、资金业务、国际业务及同业业务等。截至2009年6月30日,德阳商行总资产达到164亿元,存款总额达到136亿元,贷款总额达到86亿元。

据了解,德阳商行目前只在德阳市内开展业务,IFC入股后德阳商行可能加快在四川其他地市的扩张。其战略目标是在3-5年内建成一家立足德阳、面向四川、辐射西部地区的现代化股份制商业银行。

DMG

地铁视频媒体及广告解决方案提供商DMG(数码媒体集团)早在2004年就获得过来自于戈壁基金的投资,在2007年,时任DMG副总裁的朱曾表示,公司预计在一年半内实现纳斯达克或者A股上市。尽管时至今日DMG的上市计划仍未实现,但2009年2月却获得了来自戈壁基金和橡树资本联合追加的第四轮3000万美元投资,总融资额达到了7000万美元。

2009年10月,DMG被竞争已久的同行、已在纳斯达克上市的华视传媒收购,华视传媒向DMG的股东支付了价值1.6亿美元的现金加股票。业内人士分析,DMG对上海地铁广告运营的垄断是引发华视传媒收购的主要原因,因为地铁渠道市场是移动电视市场下一个重要增长点。在地铁移动电视市场,并购之前华视传媒与DMG的市场份额之和超过90%,分别是DMG占53.5%,华视传媒占45.1%,并购使华视传媒确立了该领域的寡头地位。

此收购的速度甚快,从接触到达成收购意向仅花了3个月时间,知情人士透露,DMG在海外上市无望的情况下,DMG背后的风投机构大多希望套现退出,而华视传媒抛过来的橄榄枝正中其下怀。

易传媒

传统媒体成为金融危机中首当其冲受到影响的行业,广告客户纷纷缩减投放预算,这也正给了互联网等新媒体攻城略地的机会。致力于建设中国领先互联网广告网络的易传媒,在2008年6月获得金沙江创投领投的1000万美元投资之后的一年多时间里,整合了近400家媒体资源,互联网用户的覆盖人数达到2.5亿,并在2009年顺利完成了第二轮3000万美元的投资。

易传媒的商业模式非常直接:把门户、垂直、视频、社交等优势网站整合成一张“大网”,以CPM(按每1000次展示的访问收费)为计费方式,通过均衡投放、频次控制、创意轮播、时间定向、地域定向、人口属性及行为定向等技术,将广告客户的广告“投递”到目标客户群中。目前易传媒已经“网络”到了联合利华、欧莱雅、雅芳、东风日产、汇丰银行、英特尔等众多高端品牌广告客户。

易传媒所在网络精准营销服务领域,竞争依然很激烈。2007年3月,分众传媒宣布并购国内网络广告大佬好耶;而百度和谷歌也都宣布要加大对于精准营销广告的推广力度。有了资本加持的易传媒的下一个重要项目将是采取CPS(按实际销售收费)的全新计费方式,这也将是对易传媒未来发展的一大挑战。

石家庄工大

以化工机械制造专业教学和科研见长的河北工业大学教授张继军还有另外一个身份:石家庄工大化工设备有限公司的创建者及总经理。而公司的盘式连续干燥器技术就是张继军教授的研究成果。

在国内干燥设备行业,石家庄工大的制造技术已居于领先水平,特别是双浆叶-盘式组合干燥装置,更以其单台干燥能力强、能耗低和密闭性能好而著称。由于技术过硬,这一产品已在国内近千家大中型企业应用,仅此一种产品就已实现年产值超亿元。

而历经了12年的发展,石家庄工大站在了发展的十字路口,于是在2009年9月成功引入了美国私募股权基金旷世开融(Quad-C)2500万美元的投资,资金将用于现有生产线的扩建、新应用领域的扩张,以及潜在的战略并购。这也是中国通用过程设备领域目前为止的第一笔来自国际基金投资。

而随着国家能源产业多元化的政策越来越明朗,石家庄工大瞄准了下一个增长点――太阳能光热发电装备制造领域,同时进行核电配套设备的设计研发。目前,公司的产品遍及中石化、中石油、中海油、清华紫光、中国铝业集团等数十家大中型企业。

挪宝新能源

2009年8月,青云创投作为挪宝新能源集团首轮融资的唯一投资人,向该集团注资2500万美元。挪宝新能源是一家能源管理服务公司,利用浅层地热资源为酒店、办公及居住楼宇提供暖风、空调和热水的全面合同能源管理(EMC)节能方案。

节能环保项目在如今成了“香饽饽”。在欧洲一些国家,地热资源的利用已经普及,而且节能环保的效果非常显著,而在中国这个领域还有待发展,这也为挪宝新能源这样的公司留下了广阔的市场空间。

挪宝新能源采用德国先进的地源热泵系列产品和技术,并开发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能够提供从设计、施工、安装到合同能源管理的全面解决方案。挪宝新能源的技术优势在于可以在几分钟内完成从旧系统到新系统的转换,并且多分系统设计,确保了可以根据需要增减或开关相应的功能模块,增强了整个系统的灵活性和稳定性。

挪宝新能源集团的独特技术及全面解决方案可大幅度降低建筑物的能耗,节能效率可高达60%-70%。

拉卡啦

2009年2月,线下电子支付公司拉卡啦获得由联想控股领投的2500万美元投资。其实这已经是拉卡啦获得的第三轮投资了,早在2004年年底,拉卡啦就曾获得联想投资及天使投资人雷军等的第一轮200万美元投资。但公司创始人孙陶然也坦言,刚开始创办拉卡啦的时候,业务模式并不是太清晰,甚至走了近两年的弯路。

第8篇

关键词:多元化 并购 互联网 电商 恒大足球

1.阿里巴巴方面的战略分析

1.1背景分析

1.1.1众网商大兴并购战,阿里巴巴行业地位遭挑战。百度向移动互联网领域大举进军。去年5月,百度宣布以3.7亿美元收购PPS视频业务,并将PPS视频业务与爱奇艺进行合并。这是继2012年优酷合并土豆网之后,中国网络视频行业又一重磅交易。对于百度爱奇艺收购PPS视频来说,其最大优势就在于移动客户端。根据艾瑞咨询的数据显示,PPS在移动端的用户总数已经突破1.5亿,在iPhone以及iPad平台中下载量分别位居第一位和第三位,占据整个移动视频市场的30%。收购PPS后,百度爱奇艺在移动用户基数、用户时长等指标上将稳坐行业第一。2013年8月,百度宣布以18.5亿美元完成收购91无线,91无线将成为百度全资附属公司,并作为独立公司运营。91无线是国内主要的移动应用下载渠道之一,主要从事开发和营运91助手及安卓市场两个在国内领先的智能手机应用分发平台,在2012年通过91无线进行的应用下载就突破了100 亿次。收购91无线也是百度进一步加强在无线互联网领域的最新举措,意在进一步加强百度在移动应用分发方面的入口作用 。

腾讯广伸触角四面出击。继在微信上获得巨大成功之后,腾讯这个即时通讯行业的翘楚并没有停止其多领域扩展的步伐,甚至将触角伸向电商领域。2012年5月腾讯宣布成立腾讯电商控股公司,将旗下C2C领域的拍拍网、B2C领域的“QQ商城”,及由国内大型B2C企业合作组成的“QQ网购”三部分整合归并,以“QQ网购”作为统一域名、品牌和入口。今年3月腾讯又与第二大电商京东达成交易:以2.14亿美元收购京东上市前15%股份,京东将100%收购腾讯B2C平台QQ网购和C2C平台拍拍网,以及易迅网少数股权和购买易迅网剩余股权的权利。这一格局的形成直接挑战阿里巴巴电商行业大佬的地位。继去年9月腾讯斥资4.48亿美元收购搜索引擎搜狗36.5%的股份,并取得了搜狐网站3.5%的股权后,今年以来,腾讯更是先后以1.93亿美元、4亿美元、7.36亿美元分别收购仓储物流公司华南城控9.9%、大众点评网20%、58同城19.9%的股份,腾讯跑马圈地、多领域布局的战略意图昭然若揭。

1.1.2瞄准O2O,阿里巴巴阔步进军电商新时代。O2O即Online To Offline(在线离线/线上到线下),该概念最早源于美国,是指将线下的商务机会与互联网结合,让互联网成为线下交易的前台。为实现线上与线下资源的互动整合,阿里巴巴通过一系列并购组合拳,快速实现战略变身:去年4月,阿里巴巴以5.86亿美元收购微博平台“新浪微博”18%的股份;12月,阿里巴巴对海尔子公司海尔电器进行总额为28.22亿元港币(约合人民币22.13亿元)的投资,包括认购旗下日日顺物流9.9%的股份,认购海尔电器13.16亿港币的可转换债。半年内先后两轮收购高德地图,使其成为阿里系全资子公司 。

今年以来,阿里巴巴上市在即,收购步伐日渐频密。1月联手云锋基金,以约13.27亿港元认购中信21世纪(医疗药品信息服务)配售的44.23亿股股份,约占中信21世纪38.1%的股份。3月斥资6.92亿美元收购香港上市公司银泰商业集团(经营超市和百货)约35%的股份,4月宣布以12.2亿美元购入优酷土豆16.5%的股份,6月除斥资42亿元收购UCWeb移动浏览器66%的股份外,更是与中国邮政集团建立了战略合作关系,意图在在物流、电商、金融、信息安全等领域开展深度合作,为阿里巴巴全面进军物流业铺平道路。截至目前,阿里巴巴集团已经投入超过45亿美元用于收购,加上阿里巴巴原本的商业版图,新一轮收购结束后,阿里系的触角已经延伸至媒体、医疗、文化、金融、网络社区、物流、百货等广泛领域。相比于其他互联网竞争者,阿里巴巴的布局领域更为广泛,并不局限在互联网甚至信息技术领域,而是全面撒网、八方捕捞,一个线下线上、各行业、宽领域关联互动的商业雏形开始跃然纸上。这其后发生的阿里巴巴与恒大足球的联姻虽是意料之外,却在情理之中了。

1.2收益分析

1.2.1恒大足球本身的价值潜力巨大。2010年3月,恒大接手广州足球俱乐部时仅支付了1亿就买断全部股权,仅仅4年3个月时间,恒大俱乐部的价值就翻了24倍。恒大足球俱乐部价值之所以能够有如此惊人的增长幅度,首先是球队成绩出色。在恒大集团接手后,球队第一年就以中甲冠军身份升入中超,并且在中超首个赛季就创造了凯泽斯劳滕神话夺得冠军。继而,恒大还完成了中超三连冠奠定中国足坛霸主地位。更重要的是上赛季亚冠联赛,恒大以摧枯拉朽之势打进亚冠决赛并力压首尔FC夺冠,成为中国首家获得亚冠的俱乐部,并且在年底的世俱杯上和上赛季欧冠冠军拜仁对垒。出色的战绩、大牌内外援的高标准配置直接带动恒大俱乐部经济效益的整体提升,可见,恒大足球后续价值增长潜力巨大。

1.2.2阿里巴巴为上市造势。此次阿里巴巴投资恒大的时间节点恰恰是在2014年世界杯举办前夕,正是全世界球迷最为关注足球产业的时候,而且2014年8月8日已被确认为阿里巴巴的赴美上市日。选择在这个时间节点完成收购恒大俱乐部50%的股份这样一个重磅交易无疑会成为阿里巴巴上市之路上的加分项,对上市后的良性发展带来诸多便利,至少能获得更多政府层面的支持。而且,足球作为一个最能带来轰动效应的产业,也能为阿里巴巴在提升人气和品牌美誉度方面带来积极作用。在这一点上,阿里巴巴是经过周密计算和战略考量的。

2.恒大地产方面的战略分析

2.1背景分析

2009年后,受应对金融危机的刺激政策影响,全国房地产价格一路狂飙,房地产迎来了10年以来的鼎盛期,各项指标无不彰显市场的繁荣兴旺。其后为对冲短期政策的负面效应,房地产市场进入深度调控期,中央到地方的各项调控措施密集出台,无论从前期的“限购令”、“限贷款”令等行政性手段还是后期的加重交易环节税负、增加保障性住房供应、释放农村经营性集体用地、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等措施,无不预示着房地产巨大的市场红利开始萎缩。根据国家统计局2013年11月份70个大中城市住宅销售价格变动情况报告显示,当前住宅类房地产呈现出两大特征:一是房价环比涨幅继续收窄;二是房价同比涨幅扩大的势头见缓 。从短期看,2014年房地产市场运行将逐渐趋稳,而未来城市之间房价变动差异将逐步拉大,三四线城市房价将逐步趋于平稳甚至出现下跌,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和少数二三线城市房价上涨潜力仍较大。从中长期看,未来整个房地产发展仍将保持增长态势,但从增速上看将逐渐趋缓。可以说,房地产狂飙突进的年代一去不复返了。

2.2收益分析

2.2.1足球俱乐部短期上市无望。许家印曾表示,在接收广州足球之初便确立了要将俱乐部打造上市的目标。虽然恒大足球目前业绩斐然、前景可观,对恒大地产及关联产品的品牌带动作用凸显,但由于前三年“土豪式”的投入(估计累计投入30亿),恒大足球2011年亏损8000万元,2012年亏损2亿,即使在2013年实现8000多万的盈利,但账面累计仍处于亏损状态。事实上,体育产业本身就是一个需要前期资金大量投入的产业,“烧钱”并不是恒大一家的独门心法,欧美各家体育豪门概莫能外,因此对恒大足球的远期投入不可小觑。就恒大足球目前的盈利水平和证监会暂停IPO(直至今年6月才重启)的政策形势而论,短期内实现上市条件并不成熟,这使得恒大通过谋求俱乐部上市从而减轻其投入负担的意图落空。正所谓利可共而不可独,充分发挥恒大足球的筹码作用,寻找“不差钱”并且对恒大战略转型有益的并购者便成为摆在恒大面前的明智选择。这也印证了许家印透露的“此次增资并非临时决定的,而是经过长期规划的,球队将来或在扩股20%增加20名投资者。”

2.2.2谋求互联网领域的深度合作。在互联网产业急速驶入快车道的当口,恒大适时借助足球俱乐部并购事件与互联网巨头阿里巴巴建立联系,并巧妙地将股权作出1:1的均分,让双方探索下一步合作充满了一切可能。正如第一财经日报总编辑秦朔所说,“马云这一步,在体育产业布局上一步到位。许家印这一步,给恒大增添了互联网思维的诸多想象。中国越来越多疆域将被大资本家之间的跨界合作所控制、走向寡头联合垄断时代。”阿里巴巴是否能通过自身优势将恒大带入多元化发展的康庄大道,地产与电商的结合是否能产出甜美的硕果,我们拭目以待。

参考文献:

[1]丁祖昱.千亿房企“七匹马”功力角逐[J].房地产导刊2014.3:61

第9篇

建设不会永无休止,传统的甲方、乙方关系正在消亡,未来不会再有那么多的“乙方”围在运营商周围,运营商必须学会自己走出去,贴近用户。

电信业整合完毕,3G牌照发放,3G网络全覆盖――在很多人看来,国内电信行业正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多年梦想有张移动牌照的中国电信,终于修成正果,可以名正言顺地经营移动业务了; 中国移动也不用再羡慕固网运营商,可以理直气壮地进军庞大的高ARPU值的企业固网市场了。一切仿佛都顺理成章,中国的电信业将进入一个更高速的发展阶段!

可是,移动牌照发了,所有运营商都可以做全业务了,一切问题就迎刃而解了吗?

纵观我国电信业,在短短几年内,几次大手笔的分分合合,都显示了国家将电信业推向市场的决心。但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市场化绝不是一朝一夕的工作,而是一个漫长过程。从管理部门的角度来说,几次拆分整合,不但解决了几大运营商固网、移动网的覆盖率问题,而且还逐渐形成了固网、移动运营商的竞争局面,最近的一次拆分整合,似乎为这一系列动作画上了一个句号――每一个运营商都拥有固定、移动两张网络,可以同时经营固定、移动业务,理论上都可以互相渗透,展开竞争; 尤其是3G网络,更使三家运营商站在了同一起跑线上。但是,几次拆分整合也给三家运营商不同程度地留下了或轻或重的硬伤,在同一起跑线上展开竞争,可能只是理论上的存在。而且,拆分整合并不是为了简单地形成三家全业务运营商,而是为了让三家运营业巨头真正走向市场。整合能否成功?整合之后哪些问题将接踵而至?“新生”的三大运营商,面对的也许不是简单的起跑点,而是一个挑战严峻的拐点!

业务瓶颈隐现

1. 话音业务增长放缓

早在几年前,国内运营商固网话音业务就已经呈现负增长的态势。随着移动话费的逐步走低和话音质量的提高(网络覆盖越来越完善),固网话音被相当程度地分流。再来看移动话音,近年来移动业务高速发展,当初的政策优势已经逐渐退化。“双向收费”一直是移动业务获取高额利润最主要的一个原因,但是现在这个最主要的收入来源已经在整合拆分之前就名存实亡了。原有的高昂的移动话费,已经在竞争中不断探底。就连原有每月50元的座机费,也在各种套餐中逐渐消亡了。甚至连50元/月的底限,恐怕也维持不了多久了。总体看来,每个移动用户的话费收入总体上呈下降趋势。

此外,跟据最新数据统计,国内三大运营商手机用户总数已经达到5亿。从城市到农村,基本上国人已经人手一机,用户数上还有多大的增长空间呢?

看来,无论在话费资费上,还是在用户数的总量上,电信行业都面临着负增长的危机。

2. 数据业务面临负增长

除去话音业务,电信运营商还有一大基础业务,就是链路带宽的出租业务。由于前几年的过度建设和重复建设,使得链路带宽市场更早地进入恶性竞争。2003年,一条2M的E1链路可以卖到每月1.5万-2.5万元左右,而同样带宽的链路今天只能卖到4000元/月,连当初的零头还不到。

那么,能否利用用户数的增加来使总收入增加呢?答案几乎也是否定的。因为电子化发展到今天,多数行业用户已经完成了其内部网的建设,链路出租的主体客户群已经枯竭。中小企业能否成为庞大的潜在市场呢?也不可能。由于科技的发展,宽带以及VPN的普及,中小企业的选择余地很大,没必要选择性价比较低的专线带宽,性价比很高的宽带业务加VPN才是中小企业的首选。随着3G网络和WI-FI覆盖面积的增大,企业的选择将更为灵活。因此,链路带宽出租业务也可能将面临负增长。

3. 3G业务待熟

目前炒得如火如荼的3G能否解救电信运营商的危局呢?3G是否真会带来那么大的市场呢?

3G无疑会给很多商家带来商机,当然也包括电信运营商。而且,3G也会给很多企业、个人客户带来通信行为、习惯上的革命性变化,市场真的很大。

但同时不得不看到的是: 三家国内运营商正式对外提供3G业务是从今年年初才开始的事。先不去考虑目前3G网络是否健全、成熟,仅就被人接受的时间上来说,也远远不够。改变人的习惯需要一个过程,何况现在3G还远没有渗透到人们的生活当中,缺乏真正既体现3G特点、又符合人们日常生活需要的应用。此外,还有一个关键的问题就是,产业链的成熟也需要时间。

3G就算有再大的市场,也无法在短时间给电信运营商带来大的收入贡献。相反,巨额的建设费用、高昂的广告费用,都成为运营商背负的巨大负担。三家运营商都在国内外上市,相信2009年的财务报表要经历一次大的考验。

4. 增值业务规模不足

那么,能不能从其他的新业务上得到补充呢?比如像短信、彩铃、无线音乐这样的增值业务?

先不考虑其他因素,仅从时间来看: 短信的推出大概在1999年,彩铃的推出在2003年,而无线音乐的推出在2007年。这种能够形成规模化效益的增值业务平均4~5年才能有一个。这就说明增值业务还没有形成产业化、规模化,偶然因素较多。另一方面,即便是成功的增值业务,在整个业务收入的比重里也所占甚少。这一点,在中国电信和新联通那里体现得尤为明显。

当然,增值业务也算是开源的一个主要方向,大有潜力可挖。在未来的几年里,增值业务有可能成为运营商最大的利润增长点,也将成为运营商的第三大支柱型产业,这是后话。

综上所述,电信行业目前整体面临着整合后的第一个“瓶颈”――移动牌照发了,业务种类增加了,业务收入却不得不面临增长乏力的巨大挑战。

剧变与巨变

跳出眼前的电信业整合,看一看整个业界的发展: 短短数年内,曾经占据业界霸主地位的朗讯科技公司不得不与

阿尔卡特合并; 在光通信领域辉煌一时的北电网络将赚钱的部门一个个卖掉,辛苦支撑了百年的老店最后不得不申请破产。全球电信业到底出了什么问题?

直观地说,是由于互联网泡沫的破裂,导致了朗讯、北电的一系列客户(新运营商)破产,买方信贷风险积聚爆发。日益衰落的电信市场,再难掩盖繁华下面的危机。电信业跟其他生意一样,日益剧烈的竞争,导致了运营商话音业务(当年的主业)利润每况愈下。运营商巨头们不得不收买整合产业链的其他环节,以降低整体成本; 或者并购跨国公司,以扩大自己的市场规模,从而维持住原有的利润。美国MCI并购案,代表了一个时代的结束――话音市场,开始衰退。

互联网经济的发展,让电信运营商重又看到了希望。互联网带来大量的数据业务机会。运营商,尤其是一些新兴的运营商,以数据业务为主,比传统运营商要激进、活跃。从上个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到2000年,数据业务得到了高速的发展。但2000年互联网泡沫的爆破,使得电信业的另一条腿―数据业务遭到重创,高速发展的数据业务经历了第一次深度调整。

我国的电信业建设虽然起步较晚,但在最近的二十年内后来者居上,得到了飞速的发展,也完成了从无到有的过程。

电信业,话音、数据业务市场都经历了发展、鼎盛、调整、成熟的过程。其间,电信运营商的产业链也都陆续经历了调整。有些厂家在这场巨变中没有经得起考验,只能走上被合并、甚至破产的境地。这些剧变,仿佛发生在昨日,也将引领电信业未来的巨变。

移动互联网

挑战行业壁垒

电信行业有其自身的特点,这些特点既成就了电信业,也可能会毁掉电信业。

众所周知,电信行业是规模化经济。一个网络的建设需要数年,甚至十数年,而能够提供的业务也只是几种到十几种不等。这就造成了电信行业不能像其他行业一样,看到市场需求了再去建设,而必须要提前数年开始建设,然后等待市场的成熟。电信行业有着严谨的体系结构,统一的标准,周密的信令、接口、协议,这使得大众被屏蔽在行业之外――这就是电信的行业壁垒。简而言之,电信业是规模化经济,有着复杂的信令、标准、规范,是封闭的。

而互联网则一直打着“开放”、“平民化”的烙印。从互联网的飞速发展,到近年来移动互联网高速发展,都印证了这一点。

近年来,移动互联网进入高速发展期。据iReserch研究报告,在过去的4年里,中国WAP用户数飞速发展至2亿多,而Internet用户数发展到这个数字花了近十年时间。

最值得注意的是,移动互联网的发展,可能会打破电信行业的垄断!

在移动互联网的发展史上,不得不提到一个可爱的终端――苹果的iPhone。就在五六年前,谁也不会把苹果跟手机制造商联系起来。可就是苹果,造出了当时最可爱的一款手机iPhone。就在人们还为iPhone手机的功能强大、造型可爱而唏嘘不已时,就在人们还沉浸于iPhone手机的电子商务、阅读、地图、浏览、音乐功能时,人们发现,乔布斯的算盘远不止是卖出几款靓丽的手机!无线应用软件超市的成功,又成为数家MBA学院的经典商战模型。从深谋远虑地确定进入移动互联网市场,到做手机、开移动应用软件超市,一气呵成!乔布斯带给大家的其实还远不止这些!

iPhone还能被简单地认为是手机吗?当然不是!它是移动的终端。iPhone地图、阅读、邮件、浏览、音乐(下载)等等,都早已超出了传统运营商的服务范围。运营商提供的移动服务(GPRS/CDMA数据接入)只是用户终端与服务器连接的若干选择之一。用户也可以通过Wi-Fi来接入网络,与服务器相连。传统的电信业务(打电话、发短信)仅占iPhone手机功能的十分之一。它已经不是传统意义上的手机了,这是一次终端的革命!

在这条价值链中,iPhone是主体,运营商是载体; iPhone是主动的,运营商是被动的; 运营商并没有过多地介入到整个活动当中,只是被动地为信息流提供了通道。当一切通信的终端都可以over IP的时候,运营商的行业壁垒就会显得脆弱无比。

随着“苹果iPhone”模式的成功,Google也决定介入手机终端市场。G1手机,首个开放的手机平台,都掀起了移动互联网的新一次浪潮。

所幸的是,中国移动正确认识到这一事件的发展趋势,并及时抓住了这一机遇,适时推出了Ophone计划,使得它不至于在移动互联网真正到来的时候被边缘化,甚至出局。相对而言,中国电信、中国联通,由于这样那样的原因,还没有将这一事件放到应有的位置上。

电话的移动,造成了中国移动通信近十年的高速发展; 互联网移动起来,能给我们带来什么呢?让我们拭目以待!

在办公方面,也许你不再需要回到办公室去处理公务,拿着装有ERP客户端的手机,你可以在任何一个有无线信号的地方办公。你可以到星巴克去收邮件,可以在客户的家里制作保单,可以根据潜在客户的信息提供最佳的保险计划。这一切,都可以在小小的手机里完成。这不但拉近了和客户的距离,而且大大提高了办事的效率。你不用担心往返于公司、客户两地的堵车浪费时间; 不用担心由于等待时间过长使客户失去耐心而丢失订单。这一切,都是瞬间完成的事情。通信,无处不在。

在个人方面,你可以拥有自己的个人门户。无论走到哪里,都可以用手机看到朋友的留言,自己的照片、短信、喜爱的音乐。手机是你贴心的管家,到一个新的陌生地方,如何找到附近的超市、医院?车没油了,最近的加油站在哪里?这一切,都可以用手机瞬间查询。拇指文化,将带给你最大的便捷。

无线广告,作为第五类媒体,以其精准的定位,及时传递信息而得到越来越多商家的青睐。后向收费的商业模式,使众多终端客户可以免费享受自己喜爱的商家、产品促销信息。互动问答,可以给参与群众和商家最准确直接的信息。这是一种双赢的商业模型。

随着集成电路的发展,集成了RFID标识的SIM卡研制成功了。这是一个广阔的市场。手机支付拉近了运营商、金融机构的距离。你可以随意去想象其应用空间。

移动互联网,无处不在。

融化的冰山

如果将传统的运营商行业比做是冰山的话,那么,如今冰山可能正在融化。

随着互联网应用的日益增多,运营商在移动互联网市场中的角色正在被边缘化。想想有什么是不能离开运营商的吧?

PUSH MAIL,对于大型企业而言,更适合自行购买系统,而不是采用运营商透明的数据通道服务――无论是出于保密安全类原因,还是出于可操作原因(如公司里既有持中国移动手机的员工,也有持中国联通和中国电信手机的员工,不太可能为了一项应用全部换成一家运营商的手机吧?)。

苹果的App store模式也没有运营商的主动参与。终端是iPhone,苹果就是服务提供商,运营商只在某些时候提供了通道服务。随着免费Wi-Fi接入场所越来越多,运营商的接入服务真的被边缘化了。在整个商业模式中,真的“OUT”了。无独有偶,传统的手机业界霸主诺基亚也开始战略转型,从单纯的手机制造商向服务提供商转型。诺基亚开始提供Ovi商店(类同苹果的App store),在所有诺基亚新款智能手机中预装客户端。就此而言,这的确不是运营商的传统强项。

互联网搜索巨头Google进军语音搜索市场,将直接威胁中国电信“号码百事通”的业务领域,Google在这一领域的优势无疑对才面向市场不到十年的“号码百事通”业务构成了极大的威胁。

电信运营商正面临着被互联网内容提供商压制在狭窄的电信基本业务之中的困境。

而另一方面,电信运营商们却还在固步自封。

长期以来,我国的电信运营业是垄断行业,有着浓重的计划经济痕迹。在过去数十年中,以建设为中心,这造成了我国电信运营商市场营销能力的欠缺。

随着网络建设逐渐完成,国内运营商的角色和重心在转化。近几年里,电信行业一直都在经历着从以建设为中心向市场为中心的转化。越来越多的电信厂商已经在开始寻求新的出路,因为建设不可能永无休止。

原有的甲方、乙方关系在消亡,新的关系在酝酿当中。牌照其实并不是最重要的,3G网络的用户数也不是最重要的,运营商角色的转变才是这一阶段最本质的问题。谁在这一轮的角色转变当中最快、最彻底地完成,谁就有可能在下一轮竞争中占有先机。

在角色的转变过程中,最难的还是“观念”。大建设过去了,不会有那么多“乙方”围在运营商们的周围,运营商要学会自己走出去,贴近用户,定制符合用户实际需求的电信产品。

在以市场为中心的阶段里,运营商并没有太多“资本”可以自傲,需要虚心向众多合作伙伴学习,一同协作,去开拓共同的市场。虽然,固网运营商通过多年的发展似乎有大量的客户基础,但如果仔细分析不难看出,这部分用户都只是理论上的潜在客户。运营商并不了解客户新的需求,更无法挖掘客户潜在的需求。如果运营商不协同合作伙伴拓展用户的话,这些潜在的客户将持续“潜伏”。

总而言之,既然要推向市场,那么就要在商言商,中国的电信运营商们,这是你们转型过程中要过的第一个坎儿。

第10篇

关键词:跨国企业;资源配置;资源协调

中图分类号:F276.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0594(2013)08-0077-15

改革开放30年以来,我国已经基本形成一个从沿海到内地、由南向北、自东向西、全方位对外开放的区域格局和市场竞争格局。伴随对外开放而来的经济规模及其扩张速度、内外部体制改革推动中国释放出举世瞩目的经济活力。2013年1月7日中国国家统计局公告称,2011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最终核实为47.3万亿元。十年来(2002~2011)经济实现年均增长10.7%,经济总量继2010年以来继续位居世界第二位,货物进出口总额年均增长21.7%,成为世界第一大出口国和第二大进口国。如此巨大的经济体量和强劲的增长速度蕴含着巨大的商业机会。

目前全球500强企业几乎悉数进入中国市场并在经济发展中起着重要的助推作用。早在2008年,仅占全国企业数3%的外商投资企业就已经创造全国29.7%的工业产值、21%的税收、55.3%的出口,直接吸纳就业4500万人。然而,2008年下半年以来欧美经济以及全球经济受到发端于美国的“次贷”危机、继发于欧洲的债务危机的严重冲击,日益市场化、工业化和国际化的中国市场也不例外。在各国普遍推出大规模市场需求刺激计划应对金融危机却屡遭挫折、难以复苏以及普遍关注环境社会问题的大背景下,我国“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以及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远目标尤受关注。值此时机,志在长远发展的在华跨国企业开始回应中国市场新形势和新诉求,重新反思和评估自身母国优势和战略在华的有效性,并采用新的思路优化资源配置和加强资源协调。

一、中国市场新形势

(一)更加苛刻的市场竞争要求

伴随着我国巨大市场潜力的逐渐释放,我国的市场竞争要求却更加苛刻。在海外市场上,我国的商品出口面临层出不穷的非关税壁垒的限制。不管其中带有多少政治上的博弈和考虑,技术标准、环境标准和劳工标准方面的广泛应用凸显出国际市场需求的苛刻性。在国内,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和低水平的市场供求平衡日益难以维持下去。建国50多年来,国内生产总值增长10多倍,矿产资源消耗却增长40多倍。根据国家环保局的统计,我国环境污染损失约占我国国内生产总值的10%。近年来全国范围日益突出的雾霾天气、不断爆发的水资源污染问题等等时刻敲打着既有的经济增长方式及相应的企业发展模式。

由此,中国的经济发展战略重点不得不逐渐从经济增长转变到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上来。新农村建设、和谐社会、西部大开发、东北振兴、中部崛起、资源节约型社会、环境友好型社会自主创新以及新型城镇化等策略的提出就反映了这种重要的趋势。环境保护、资源节约、生产和食品安全、通过并购促进产业整合更加受到中国市场的重视,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律环境日益改善,产品服务质量的监测技术手段不断改进,反垄断法已经颁布实施,新的《劳动合同法》增添了以前相关法律所没有的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促进劳动关系和谐稳定的内容。

另外,中国具有悠久、深邃、独特而又丰富的文化积淀和传承,开发中国市场吸引力必然面临不少文化层面“软性陷阱”的重重挑战。我国人均GDP从2002年的1135美元增长到2011年5432美元。2011年我国城镇化率已超过50%达到51.3%,2002~2011年间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长2倍,2011京、沪、粤、浙城镇居民人均收入超过3万元,而且随着全国更加统一的13亿人口大市场的逐渐形成,未来10~20年内还将出现大量富裕人口,其生活水平和品位的提高将为世界提供巨大的却又要求更高的商机。这些高端消费者一边对品牌的选择有了更多、更成熟的主张和意识,另一方面其不少财富却来得过于容易、灰彩较重,难免不被社会上升到道德层面去加以审视、议论甚至批判。这反映出我国国内市场竞争要求更加挑剔和苛刻的趋势,高度重视和回应这种趋势的企业才可能持续受到市场的青睐。

(二)来自本土竞争的现实挑战

来自国际同行的外来竞争日益加剧。通过30多年的外资引进,我国已经多年成为全球第二大、新兴市场第一大外商直接投资东道国。到2009年,中国连续18年成为发展中国家吸收外国直接投资最多的国家。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2012年10月24日的全球投资监测报告披露,2012上半年中国吸收外资超过美国,首次成为全球最大外商投资目的地。近几年来中国每年新批准的外商直接投资项目都在四万个左右,在华跨国企业必然面临国际同行日益增强的竞争压力。

来自本土企业的竞争也在加剧。在首批进入中国市场的跨国企业眼中,应对本地竞争者似乎根本不成问题。例如,麦肯锡公司2009年6月下旬进行的一个全球性调查表明,世界跨国公司中77%的高管认为,中国企业竞争力主要源于低生产成本,并且相当大比例的跨国公司认为中国企业还是“一个无力的竞争对手”。如今善于学习和自主创新的本地竞争者逐渐从弱势地位发展到足以挑战外来跨国企业。中国科技部已经提出在2015年全社会研发经费达到GDP的2.2%,到2020年实现占GDP2.5%的目标。据中国科技部2012年10月15日公布的数据,2011年中国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8610亿元人民币,增幅21.9%,与科技投人大幅增加相对应的中国科研产出亦大幅增长,其中仅发明专利授权量一项就达到17.2万件,增长27.4%,居世界第三位。2011年2月世界知识产权组织也表示,中国目前已跃居世界第四大国际专利申请国。其中中兴通讯、华为公司分别位居国际专利申请总量第二位和第四位。除此之外,我国的rr产业、啤酒行业、移动电话制造业以及洗涤剂生产业等领域的外来跨国企业也不得不正视来自本土竞争者的现实挑战。市场调研公司Dell,Oro的统计数据显示,到2009年第三季度止,华为在全球移动设备市场的份额已经从2008年同期的11%上升到了20%左右,成为电信市场第二大移动设备商。渠道方面,在华跨国企业还不得不与全国性的渠道商(苏宁、国美等)、渠道下沉的大型制造商以及扎根当地灵活性强的区域性连锁企业等多方力量竞争。

(三)对外开放政策大幅度调整

随着我国经济总量的扩张以及对外开放的深入,对外开放政策将面临大幅度调整。首先,引进外资弥补发展资金和发展技术缺口的理论基础已经消失。30年来我国国内储蓄和外汇储备不断增加,早在2007年底,城乡居民人民币储蓄存款余额就达17.3万亿元,2009年中国外汇储备高达2.399万亿美元。而随着国内大量本土企业日益壮大以及金融危机过程中西方跨国企业诸多问题的出现,国内对通过吸引外资引进先进技术和管理的做法也日益谨慎。其次,利用外资的一些问题日益引人关注(钟伟,2002)。例如,外资过于集中在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增长过度依赖外资——西方跨国企业控制着家电等具备国际竞争力的产业核心技术,外资企业完成我国88%的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和74%的机电产品出口。大型跨国企业在华全面展开系统化投资,针对我国行业、地区龙头企业和市场占有率较高的企业的并购投资日益频繁,针对中国企业的“专利斩首”频频出现,市场垄断、产业安全以及品牌保护、人员安置等问题突出。一些跨国企业还将污染严重、资源消耗多的企业或生产环节转移进中国,在钢铁、有色金属、电力、建材、造纸和化工六大高耗能产业投资的比重持续增长,成为中国污染问题的一大诱因。另外,近年来跨国公司在华行贿事件不断曝光,也日益引起我国上下的关注。在该背景下,绿色经济、产业升级和区域协调将成为我国经济增长的核心,外资政策将转向如何促进中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由此,提高外资质量和转变发展方式将成为今后利用外资的重要方向(崔凡,2007)。我国将进一步推动利用外资从“量”到“质”的根本转变,将利用外资的重点从弥补资金、外汇切实转到引进先进技术、管理经验和高素质人才上来。更加注重市场公平、国家经济安全、生态建设、环境保护、资源能源节约与综合利用。同时,对“走出去”的关注度与政策支持力度也将与日俱增。这对那些不符合政策导向的外资企业无疑是巨大的挑战。

(四)国际市场持续萧条带来挑战

国际市场持续萧条给在华外向型跨国公司带来严峻的挑战。早在1987~2006年间我国对外贸易就高速扩张,商品出口、服务出口、商品进口、服务进口分别年均扩张18%、17%、17%、22%,贸易依存度已经高达70%以上。而且外资企业进出口已经成为我国外贸增长的重要带动因素。例如,1986~2007年,外资企业进出口额占当年贸易总额的比重从4.0%增加到57.7%。其中外资企业出口额比重由5.8%提高到57.1%。2007年,我国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30%以上、进出口总额的50%以上都由外资企业创造。2009年中国超过德国成为当年全球最大的商品出口国,但六成来自外资控股企业。而且中国出口的机电以及高新技术产品大多是跨国公司在华投资企业所生产。但是就在2008年11月、12月,由于欧美国际市场的萧条,高度依赖国际市场的中国进出口连续两月同比下降,在华外资企业的国际贸易也面临出口增长停滞、部分企业关闭甚至破产的考验。直到2011年9月初,欧美经济不仅迟迟没有复苏,而且仍然面临二次衰退的巨大挑战,全球经济还面临震动状态下的滞胀风险。

在这种情况下,我国政府和企业都将逐渐改变过度依赖国际市场的做法,将经济增长的动力更多转向内需市场的开发。随着我国区域性发展规划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的颁布实施,在华跨国企业面临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随着我国消费政策日趋完善、居民消费能力逐步提升,在华跨国企业面临更加庞大的市场潜力。事实也表明,从2003年到2007年,我国最终消费需求对GDP增长的贡献率已经从35.3%提升到39.4%。2011年和2012年前9个月,内需的拉动作用已经超过105%,其中消费拉动的作用已超过投资(消费占55%,投资占50.5%)。面对这种转变所需要的产业升级和企业转型,蜂拥而入的跨国企业必须在嵌入当地的本土化市场洞察力、预见力、创新力等方面做好更加充分的准备。

二、跨国企业在华面临“价值陷阱”

不少进入中国市场的跨国企业总是对通过向华转移母国既有的竞争优势获取巨额收益寄予厚望,但是又不得不承认,在中国市场新形势下这种厚望面临着尴尬的“价值陷阱”。

(一)转移母国优势被寄予厚望

初期进入中国的跨国企业无不具有可资利用、当地企业非常稀缺的明显的母国优势。这些母国优势主要体现两个方面:关于特定产业的技术、诀窍、创新能力和理解能力:确保一条强大有效的一体化的价值链管理能力——例如,营销、品牌塑造、财务管理和信息技术管理。母国优势反映了特定区位(母国)的比较优势。区位优势意味着在某些全球最佳地点从事某项价值创造和实现活动而拥有明显的经济优势。例如,在日本的汽车和家用电器生产,在美国的化工、医药、生物制药、金融服务、信息技术产业。同时,一些最出色的产品来自最出色的企业才干。例如丰田汽车生产能力——出色的生产和原材料管理保证了高品质、优质设计和低廉的价格,P&G的开发和营销知名消费产品的能力。当然,这些出色的才干及其创造的产品可替代性越低,全球扩展的获益潜力也就越大。转移母国优势中的核心能力是跨国企业获取全球扩展收益的重要手段(Bartlett and Ghoshal,1998)。中国市场及其变革确实也为此提供了大量商机。许多跨国企业紧盯中国市场,期望通过激进的资源承诺取得在市场份额、销售收入和利润方面的爆炸性增长。普华永道2013年对全球各大洲不同国家及企业227位CEO的调查显示,中国仍是全球投资的首要目的地。在中国开展业务的受访跨国企业中70%以上计划在未来5年内增加其在华的投资规模。例如,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决定从2012到2015年将在中国陆续投放10款以上的新车型和全新改款车型,到2015年销量要较2011年翻番。在奥美,中国客户带来收入已占45%-55%,中国现在是奥美在美国、英国之后全球排名第三大的市场。在陶氏,2011年中国区收入占到陶氏全球收入的7%,中国是仅次于美国本土和德国的全球第三大市场,计划通过加大投资将陶氏中国市场收入从2011年的45亿美元提升到2015年的70~80亿美元。

(二)“价值陷阱”致使厚望落空

在面临越来越多本土国内外竞争、更加苛刻的市场竞争要求、外资外贸政策大幅度调整以及国际市场持续萧条、内需市场更加重要的背景下,很多跨国企业如同沙漠里失望的寻宝者,明知下面蕴藏着巨大宝藏,耗费了大量的金钱和人力却收获寥寥。这就是很多跨国企业在华遭受到的“价值陷阱”。究其原因,可能在于,很多公司的初期成功往往建立在母国和中国大城市最富裕消费者的基础之上,随后它们指望拷贝同样的模式普遍适用于中国这样的新的地区、新的消费人群(普拉哈拉德等,2004)。中国固然是一个充满潜力并富有活力的市场,但是如果不能很好地契合中国市场的特定需求,其中的陷阱也会很多。例如百思买、万得城等外资家电零售商在华通过现金买断获得整个卖场的主导权(并控制售后服务的定价权和收益权)的模式就面临“水土不服”的困境。这样一来,企业投入资源的期望与实际获得的收益严重不配。例如,根据《环球企业家》2003年4月30日的分析,大多数跨国企业从中国获得的收益占其全球收益的比重还仅仅在1%~5%之间,远远低于中国在全球经济中扮演的地位和它们自己对这个市场的期望。

(三)突破“价值陷阱”障碍重重

生存合法性是任何公司能够长期获取利润的根本前提,而本土化经营才是谋取合法性生存的基本手段。通过本地化经营建设本土化的竞争优势和能力才是发挥和增强母国优势突破“价值陷阱”的根本途径。不少在华跨国企业已经认识到这一点,但是要想真正在华建立当地化的竞争能力和优势方面却面临不少障碍。

1.总体市场尚不成熟。尽管中国经济增长在快速推进,但是总体上还有许多市场尚不成熟。我国30多年来的改革基本方向是“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目前来看,“效率优先”成绩非常出色,但是在眼下外需不振、内需待发的情况下我国在确保对经济持续增长十分重要的适度均等的收入分配及促进消费贡献方面却面临巨大挑战。2012年推出的收入分配体制改革总体方案报告称中国已成全球贫富两极分化最严重国家之一,全国收入最高10%群体和收入最低10%群体的收入差距已从1988年7.3倍上升到目前的23倍,行业差距达到8倍,地域差距近3倍。整体来看,企业收入分配中给予劳方的一直处于很低的水平。例如,根据国家发改委的一份调查报告,从1997~2007年,中国劳动者报酬占GDP之比从53.4%降至39.7%。于是很多“穷忙族”为经济增长做出巨大贡献,但是并没有相应比例地享受到工业化、城镇化、改革开放的成果。从增长速度上看,1978-2007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9.8%,但是居民人均消费水平仅年均实际增长7.5%,其中,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水平和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水平仅年均分别增长6.3%和5.9%。

由此,仍然多达10亿多的中国消费者只有基本需求支付能力,而且地区间消费者对产品存在多态需求,对于企业类消费者而言也是如此。一个庞大的、定价格外低廉而质量却可以接受的中低端市场不容小觑(Orit Gadiesh、Till Vestring.2006)。目前的经济减速、物价上涨以及打击腐败更是对此推波助澜。这个“够用就好”(Good-Enough)的市场冲击着跨国企业原本想将中国作为低成本加工中心或者向中国不断走向富裕的消费者销售优质产品和服务的想法。这样一来,在华跨国企业不但要抵御快速变化的强劲的跨国竞争对手的规模和技术优势,还要同没有多大名气的中国本地企业进行价格和成本竞争。

2,市场分割与地方保护主义。2013年1月22日在上海举办的“长三角区域化-的新红利2013企业与政府对话会”上,与会不少人士提出“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红利”将成为推动该地区及城市群经济增长的新动力源。早在2008年,我国中央政府和江浙沪地方政府就开始通过合作交流政策推进长三角地区一体化发展。目前,覆盖该地区的地方政府协调机制已经建立,一体化的高密度的快捷交通网络正在形成,工商行政领域统一的市场准入正在实施,统一的环境管理体系正在形成。尽管地区性的经济一体化似乎是如火如荼,但是因为诸如体制性的原因,依然存在的市场分割与地方保护主义做法使得开发尚不成熟的中国市场困难重重。例如,长三角一体化的实质性推进就还存在相当多的障碍。在既有政绩考核体制下地方利益难以协调;缺乏统一规划和法规;缺乏实质意义上的统一行政协调;地理距离依然存在;长三角区域内各省(市)发展条件还很不平衡等。随着2010年5月国务院正式批准实施《长三角区域规划》,江苏无锡、上海、浙江嘉兴之间就在物联网问题上出现近距离激烈竞争。这将给上海服务业向周边扩张和提升辐射力带来极大挑战。

其实即使是在上海市内,竞争性的区域规划也遍地开花,区域合作也面临困难。例如。近年来随着上海大力推动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和生产业功能区建设,中心城区发展服务经济的意识不断增强,借势发展各种商业商务集聚区的热情高涨,中心城区商务区出现多元化发展布局态势。然而,各区县仍按“摊大饼”的传统理念对区域内商务区进行外延拓展,导致整个中心城区商务区体系缺乏层次性,相互间缺乏有效互动,并出现了形态相似、功能雷同和同质竞争等问题。

于是,这些障碍会使得大幅度沉淀资源的在华跨国企业难以通过协调获取规模经济和分摊高昂的固定成本。尽管中国政府前几年已经针对大陆市场经济秩序进行过专项治理和整顿,地方官员的交换也有望对此有所裨益,但是如果没有专门性的经济法规的制约,单靠行政性的措施和对策难以根本性地解决市场分割和地方保护主义问题。

3.仍显低效的基础设施。近年来我国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已经取得明显进步,但是地区间的效率差异仍然很大,效率方面仍然存在诸多瓶颈。主要表现在:不少地区缺乏发挥先进的营销和品牌塑造技能必不可少的高质量专业的本土市场研究机构;缺乏用以高效送达高品质产品、服务并且教育当地消费者理解产品、服务中的价值内涵的强大的分销渠道;缺乏高效确保关键投入所需要的强大的当地供应商;交通基础设施方面建设快速但是管理滞后,物流成本高企,交通拥堵令人犯愁;不断膨胀、四通八达的高速公路网络因为地方保护主义和“最后一公里”而“肠梗阻”重重;效率低下的司法体系(政府干预、缺乏独立性);不完善的金融系统(间接融资比重长期畸高、直接融资体系仍很落后);知识产权保护问题;财务信息系统不完善:落后的内部控制系统和制度;以及亟需健全的社会诚信体系等。以交通运输设施为例,除了民用航空航线里程年均增长10%(其中国际航线年均增长10.7%),沿海主要港口货物吞吐量1985-2007年均增长12.2%,1978~2007年铁路营业里程仅年均增长1.4%,公路里程年均增长仅4.9%,管道输油(气)里程仅年均增长6.7%,远滞后于国民经济的扩张速度。中国欧盟商会2011年商业信息调查报告也声称,22%的在华欧盟企业正考虑将投资转向中国以外的市场,其中监管存在不确定性、追求成本更低及更有吸引力的新兴市场就是重要的具体原因。另外,不少跨国企业都认为提高透明度对创造公平的市场竞争环境至关重要,不过近年来中国监管机构和政府的态度正在积极改变。

4.灵活性缺乏与成本上升。缺乏经营灵活性和成本上升同跨国企业全球一体化的竞争标准、高声誉度以及本地成本大幅度上升有很大关联。例如在总体监管环境还不完善的情况下,公司治理和环境保护方面执行更高的国际经营标准的公司短期内将导致相对于当地竞争对手的巨大劣势。针对中国的业务往往采取双重(母公司总部和地区总部)汇报系统,但是在快速变革的中国市场上却更需要迅速及时的决策,显然,全球一体化经营以及子公司之间、母子公司之间的严格协调会阻碍决策的效率。例如,与灵活快速的本土企业相比,许多跨国企业的汇报层级至少要比对手多两层,而市场销售力量却远远弱于本土公司,很难到达省级中心城市以下的地区。

在本地成本方面,人口红利减少、土地租金上涨尤为关键。国家统计局2013年2月2日公布的数据显示,2012年中国劳动年龄人口首次绝对减少。截至2012年9月底,全国有18个省份调整最低工资标准,平均调增幅度为19.4%,20个省份2012年度工资指导线,基准线普遍在14%左右。然而,2011年波士顿咨询集团就报告称,预计到2015年中美制造的产品的净劳动力成本水平将持平。而安永2012年9月25号《势在必行:提高中国生产率》报告也指出,中国生产率增长正趋于下降,全要素生产率的年均增长率从2001年至2007年的4.7%下降到2008年到2010年的2.8%。在土地租金方面,主要因为消费额增速比租金上涨的速度要慢,家乐福、沃尔玛等国际零售商正计划放缓扩张步伐,家得宝打算关闭在中国的大型仓储超市,而乐购则将关掉4家业绩欠佳的门店。

三、跨国企业在华资源配置的优化与协调

尽管跨国企业突破在华“价值陷阱”障碍重重,但在我国调整收入分配强化内需对经济增长贡献、规范市场经济秩序促进市场统一、强化基础设施建设和管理以及加强企业社会责任规制等措施作用下,在华跨国企业开始更加主动和乐观地未雨绸缪,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和战略远见,明确中国市场新诉求并在资源配置和资源协调思路和对策方面做出重大调整以培养出能尽快跳出“价值陷阱”并持续获利所需的敏捷、强悍、效率与耐心。

(一)明确中国市场新诉求

对于在华跨国企业而言,快速、大幅度变革的中国市场蕴藏着很多商业机会,但是诸多跨国企业却遭受难以突破的“价值陷阱”。这意味着在华跨国企业必须非常了解中国市场的最新进程、高度重视中国市场对自身的新诉求并不断创新商业模式和提高管理水平才有可能获取更多的商业机会和回报。

尤其关键的是,在华跨国企业为了在中国新市场格局下更有效地生存和发展,开始转变竞争逻辑,将能力竞争尤其是本土化能力的竞争放在胜于市场份额竞争的地位之上,从通过价格竞争扩张市场份额转变到通过差异化增强获取溢价的能力(孙本芝,2004)。也就是说,即使是具有很强母国优势的跨国企业,也开始从利用母国优势转变到开发新优势(from advantages exploiting to advantages exploring),深刻理解当地投入市场、商品市场以及基础设施欠缺带来的制度“真空”。保持持续创新建设边际性的本土化能力以补充和利用现有的能力基础,这包括降低成本、提高收入和对冲风险的能力。例如Convergys公司能够将在北美、欧洲的计费、匹配融合项目成功地推展到中国之外整个亚太地区,但是因为成本结构的巨大差异,对于中国市场这种模式并不适合中国。同样,百思买买断经营在本土服务消费文化欠缺以及缺乏门店数量支撑的情况下很难促进销售和实现规模经济效应。为此,在华外资企业需要配置更多的研发资源打造适合中国的商业模式。

当然对于外来跨国企业而言,这本身还是面临很大劣势,因为很难甚至不可能购买到对当地消费者的理解,与其他利益相关者的经常互动(当地嵌入)也不是简单的市场交易的过程,而是要准备耗费大量的时间。这种嵌入在于端正对中国市场的态度、注重自身文化价值观的输出、品牌文化的传播以及品牌形象的塑造,而不在于热衷产品和技术层面的竞争以及对所谓的“理想生活生产方式”的程式化说教。

(二)推进资源配置的优化与协调

早在2008年3月,上海美国商会联合博思艾伦咨询公司对66家在华经营的外商独资和外商合资制造型企业的《2007~2008年中国制造业竞争力》调查报告就显示,将中国作为其全球供应链中一环的外资公司远比那些将中国视为廉价劳动力市场和资源市场的公司成功得多。报告建议在华外资制造企业超越以上传统观点。重新定位“中国制造”在全球制造网络中的角色。深刻认识到中国正逐渐成为产品创新与商业模式创新的孕育基地之一。由此,在华跨国公司开始高度重视回应中国市场新诉求,以优化资源配置为基础、加强资源协调为导向,在研发、企业、品牌和管理等方面夯实本土化的资源和实力,力求尽早摆脱在华“价值陷阱”带来的困境。

1.优化资源配置为基础。

(1)实行“两条腿”走路。以前,跨国企业眼中的中国不是用于采购的制造基地就是用于开发的销售市场,如今这策略有所调整。一方面,纵向投资方面生产基地规模国际化以充分发挥中国市场的供应潜力。例如,中国是GE医疗设备集团全球第三大市场和最重要的制造基地,70%以上的产品用于出口。它们投资2600万美元兴建一个新的工业园,并将生产能力和出口能力再提高两倍。另一方面,将采购和销售相结合,发挥横向投资效应。例如,IBM在过去50多年时间里一直在亚洲采购物资,但采购主要满足的是其硬件制造业务的需求;现在该公司希望扩大在亚洲的采购范围,增加对软件产品及其规模居全球第一的服务部门的供应。有研究发现(李平,2008),在华同时进行采购及销售的外资公司平均利润率为29.6%,远高于仅在华采购或者仅向华销售的外资公司平均利润率(17.8%)。

(2)实施“大脑”工程。两条腿走路需要更多来自总部及其延伸的资源支持。随着规模扩大和投资重心的转移,跨国企业纷纷在华设立地区总部,协调、整合和管理在华业务。地区总部是母国总部在海外延伸,也应是所在地区的“大脑”。《财富》杂志的一项早期调查显示,92%的跨国企业计划在华设立地区总部。截至2012年10月底,上海已累计吸引跨国公司地区总部397家、投资性公司261家和研发中心350家。

同时,跨国企业地区总部的职能定位也在转换。过去绝大多数跨国企业中国(控股)有限公司只是扮演政府关系、法律和投资服务等角色,现在需要承担起开发市场和在华采购两项战略任务。一些跨国企业的中国区总裁已经开始召集跨部门会议,参与业务部门的战略制订、人事安排甚至并购行动。例如英特尔总部专门成立了一个中国工作委员会,全球CEO可能一年要来两次,听取业绩汇报。借助地区总部,在沪跨国企业日益走出褊狭的技术竞争和小区域竞争,意图通过网络化协调形成跨地区的产业链(网)竞争优势。

(3)扩张市场范围。近年来,我国区域经济增长格局正在改变。中西部地区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务以及人才培养、生态环境保护等都取得很大进展,区域发展的协调性进一步增强,长期形成的“东快西慢”的区域增长格局已被“颠覆”。取而代之的是东部省份经济多以一位数增长、中西部省份两位数增长的新现象。于是。在华跨国企业的经营已经从第一阶段的投资为主转变到以市场为主(王钦,2003)。在以市场为主的阶段,跨国企业还在不断下沉市场重心以扩张市场覆盖范围。体现在:从高端“利基市场”到中低端主流市场;从发达的沿海地带到欠发达的中西部地区(尤其是布局相关新兴产业);从制造业到服务业;从大城市到二线、三线城市。例如,日本政府2009年11月在《通商白皮书》中提出要改变依赖向欧美出口的贸易结构,强调要开拓面向中国中等收入阶层的市场。宝马公司开始在华推出终端的A、B型轿车。制造业吸收外资向中西部转移成大势所趋。2011年2月17日商务部在例行会上称,1月西部地区实际使用外资金额为5.1亿美元,同比增长81.1%,增速远高于东中部地区。对要素成本敏感的外资生产经营活动纷纷向中西部转移。服务业吸收外资的规模快速扩大。2011年1月我国服务业实际使用外资金额46.9亿美元,同比增长31.8%,占同期全国总量的46.8%。二、三线城市备受青睐。美国商会2010年4月上旬在北京年度商务环境调查显示,近80%的美国在华企业计划在2010年增加对中国市场投资,大部分在华美企已把目光锁定中国二、三线城市。28%的美国企业计划在2010年完成在华拓展两个或两个以上城市的目标。2010年11月奥美整合行销传播集团与西南地区整合营销机构成都阿佩克思“联姻”,携手设立合资公司,成都成为奥美进军二三线城市的首站。显然,外资企业在华市场的下沉将给本土的中端品牌带来双重挤压,例如李宁、安踏、匹克、中国动向、特步等本土运动品牌在国际运动大牌耐克和阿迪达斯的这种挤压下存货高企、举步维艰。根据2012年年报统计,这五大国产运动品牌关店总数接近5000家。

(4)创新组织管理。主要体现在一些跨国企业开始打破复杂矩阵管理系统束缚。建立以中国市场为主的目标管理系统和跨部门协调机制以增强在华业务反应的速度和有效性。例如,三星20世纪90年代中期在对中国市场的多样性还不甚了解的情况下,各事业部纷纷在中国建厂,设立了遍及中国的销售网络,产品范围包罗万象,然而几乎整个90年代,三星在中国的业务均出现巨额亏损。亚洲金融危机后。三星逐步认识到公司的资源有限,确立了效率化、集中化原则。公司开始加强三星投资中国总部的地位,关停并转一批工厂,从“加大研发投入、提高技术竞争力、在华投放一流产品,正确规划、细分市场,树立数字品牌新形象”等方面人手,使三星重获生机,1999年以来三星在华所有12个法人都实现扭亏。到2012年,三星电子大中华区销售额达到143亿美元,同比增长51%,三星电子在手机、显示器、平板电脑、电视产品的市场占有率均排名第一,冰箱、多功能打印机等产品进入前三名。其中,在中国市场售出3006万部智能手机,销量增长近2倍,市场份额较2011年提高5.3个百分点至17.7%,首次登上中国智能手机市场榜首。2011年4月,奥美集团宣布在奥美纽约总部成立中国业务部,并任命《中国日报》美国公司前副总裁和前总经理曹青出任奥美中国业务部副总裁。本田今后将变革事业运营体制,进一步扎根中国。本田将专门针对中国研发车型,并探讨成立本田中国设计中心。

(5)推进人员本土化。外资背景、彻底本土化成为越来越多跨国企业在华成功获取当地知识的关键。其中研发和管理人员本土化主要源于本土存在大量廉价而能干的科学家、工程师和管理人员。我国接受过高等教育(大专以上)的人口绝对数位居世界首位。中国、美国和欧盟三巨头各约占全球研究人员数量的20%,远远超过了日本的10%、俄罗斯的7%和印度的2.2%(周立群、李伟华、李京晓,2012)。研发人员本土化方面。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前,跨国公司在中国的研发中心只有200多家。根据2006年12月11日北京社科院的《2006~2007年:中国总部经济发展报告》,截至2005年,跨国企业在京设立的各种形式的研发中心有239家。累计已有170家跨国企业研发中心落户上海。而到2009年下半年就已超过1000家。研发人员本土化不仅利于降低成本,还有利于增强产品和服务满足当地消费者需求的可能性和提升进入市场的速度,又有助于跨国企业与中国同行和政府官员建立关系。例如,卡特彼勒早在2003年就在徐州建立设计中心用于产品改进。2005年就在青岛建立研发中心用于在中国的产品和流程开发。为给在华及亚太地区客户提供增值服务,公司还将加强在华研发力量,建立卓越技术中心,提高技术支持力度。

管理人员本土化方面。打造本土化的领导管理团队是在华跨国企业本土化的重要内涵。例如在英特尔(中国),除了总裁之外,几乎百分之百本土化。GE公司9000多名员工中,只有20多个西方人。管理人员本土化不仅有利于降低成本,还有利于提升本土管理的有效性和水平,从而利于改善与当地政府及其社区的关系。如今,在华跨国企业从产品概念、包装设计到营销策划针对中国消费者采取越来越多本土化的“亲善”举动,从而将自己从某种外部嵌入元素,转变成为嵌入本地并与本地社会系统高度共振的融合力量(往往需要经常放弃自己的经典和核心做法)。比如,2010年新茶上市的时候,星巴克就开始卖起包括碧螺春在内的九款原叶茶品。可口可乐开始采用穿肚兜的中国娃娃做外瓶包装,宝洁频频举牌争夺央视标王,吉列效仿蒙牛冠名电视平民选秀活动。

2.加强资源协调为导向。

(1)驱动产业整合。驱动产业整合的直接初衷主要在于获取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降低本土化的经营成本。这反映在两个方面。在内部驱动方面已经出现独资化浪潮。早在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之后特别是在近年内,在华跨国企业的直接投资就体现出合资企业独资化、新增投资独资化的新动向(薛求知、侯仕军,2005)。例如,早在2001年,中国宝洁就在与广州肥皂厂的合资中就频频增资扩股,显示出独资化的倾向。2011年8月下旬,一汽大众开始大规模地清理北上广深等30多个城市的二级经销商网络,计划筹建自己的物流和销售渠道,这可能意味着跨国车企在华发展进入全面收权的阶段,中方企业正有逐渐沦为跨国车企代工厂的境地。

在外部驱动方面,主要通过收购国有企业促进中国的产业整合。例如,杜邦同时有6到7个本土团队在全国寻找谈判合适的收购目标。根据瑞银华宝的数据,在2003年总额为510亿美元的对华投资中,用于购买中国国内资产的外资就占到1/5。在外部收购方面,跨国企业往往非常强调三个“必须”的硬性标准即“必须控股、必须是龙头企业、必须年投资收益率达到15%以上”,这给我国的反垄断工作提出越来越严峻的挑战(湛柏明,2004)。同时,并购总会承袭以前遗留下来的流程、员工观念和制造方法,混乱无序的竞争和业务环境,工厂里的浪费现象,低效率的分销网络,缺乏严格管理的采购流程,毫无新意的市场研究等都难以在短期内得到改善。

(2)完善分销渠道。在中国零售业放松管制的情况下,一些跨国企业开始通过新建或者并购直接介入分销和零售领域完善自己的分销渠道以提高市场沟通和反应的有效性。例如,佳能早在2002年底开始调查整个中国的道路特别是高速公路状况,并在全国选择大约40个配送地,增设仓库和配送中心。2011年年底,百胜与中石化签署全国合作框架协议,百胜将通过中石化位于全国的3万多座加油站、高速公路服务区等物业开设餐厅,预计5年内,餐厅数量将达到50家。2012年5月9日,百胜餐饮集团中国事业部与苏宁电器在南京签署全国策略联盟合作协议,百胜集团将在苏宁遍布全国的商业物业内开设肯德基等品牌餐厅,并制定未来5年开设150家的战略目标,联手打造“购物一餐饮生活圈”商业模式。一些著名的跨国食品饮料企业也在积极介入中国冷链物流设施建设,意在大力延伸市场辐射范围。

(3)强化知识产权。强化知识产权源于中国本土企业强大的制造和学习能力给在华老牌跨国企业带来越来越大的压力。彩电、手机、电脑和电信设备等领域涌现出更多令跨国企业坐卧不安的竞争对手。跨国企业一方面向中国等地转移生产和研发资源,另一方面加强专利布局和营造控制地位。一些跨国企业通过抢注加快在华专利布局,通用电气、松下和IBM等企业建立起专门的知识产权维护机构。针对中国日益崛起产业的著名企业的知识产权纠纷屡见不鲜。再一方面,将竞争的焦点从制造和技术环节提升到专利、品牌等知识产权领域,采取“专利屠宰运动”赢取改变竞争模式的领先地位。随着美国“次贷危机”的爆发,美国优势企业(联盟)针对中国企业启动了一系列以专利、商业秘密法律诉讼为主要形式的“专利屠宰”运动。例如,根据《知识产权报》2009年9月1日的报道,联想2009年1月1日至7月20日卷入9起美国专利诉讼,占其历史上在美卷入全部专利案件的36%:华为公司2009年1月1日至7月15日卷入2起美国专利诉讼,占华为历史上在美卷入全部专利案件的66%;中兴通讯2009年1月1日至7月15日卷入3起美国专利诉讼,占其历史上在美卷入全部专利案件的75%。

(4)聚焦降低成本。聚焦成本降低以适应我国总体人均国民收入仍然难以支付高额溢价以及欧美市场萧条的现实。例如,按照国家统计局副局长徐一帆2006年10月9日所提供的数据,2005年,我国人均国民收入1703美元,仅相当于美国的1/25,日本的1/21,世界平均水平的1/4,位居全球110位。尽管低工资水平和机制会带来成本优势,但是又不可避免地会压制自己和行业未来的市场空间。同时,社会进步背景下廉价劳动力的持续性面临挑战,富士康事件以及广东省珠江三角洲的产业转移困扰就是例证。如今即使是在作为世界廉价优质劳力最大供应地的中国,各省市也开始纷纷上调最低工资标准。而且国内外工会机构开始联手在国际范围内向跨国企业争取权益以“削弱跨国公司对全球的压榨”。

因此,在新形势下一些跨国企业开始采取新的成本逻辑聚焦于大幅度降低成本,主要体现在转向通过加强资源协调降低生产经营成本。尤其是近年来低端制造业加速向外转移。例如2012年由广东转移到中国境外的投资项目以纺织服装和鞋帽等劳动密集型项目为主。耐克等国际大企业也将部分代工业务从中国转移至东南亚等地。

另外,受国际金融危机直接冲击的欧美发达国家开始重新审视国内产业结构、探索实体经济重振之路,尤其是鼓励高端制造业留在国内或者从国外回流。例如,福特汽车公司就宣布准备在美国本土制造某些汽车零部件,在此之前他们则首选中国建新厂。上海美国商会2013年2月底的调查报告就指出,约有15%的美国企业称已经撤离或计划撤离在华生产。在母国货币走软、在华成本上升、欧洲企业越发关注品质并希望缩短供应链等因素的影响下,英国对离岸外包的兴趣也在降低,英国食品生产商Symington's 2013年就计划将面条生产基地从广州迁回英国本土。

(5)管理社会责任。承担社会责任、成为本土优秀企业公民已经成为诸多知名跨国企业在华塑造最佳雇主和市场品牌以及获取商业利益的重要手段。早在2008年2月,上海市对外服务有限公司和零点研究咨询集团就一项调查称,近年来中国公众更为重视跨国公司实质性、长效性竞争力(亲和力、社会责任感以及回馈社会的行为),日益反感跨国企业实施垄断、转移污染、肆意扩招或者裁员的行为。为反映和开发各种社会问题对企业的重要价值,一些跨国企业通过企业社会责任管理将社会问题纳入企业战略之中。他们的企业社会责任管理不再是规避政府管制和社会批评的“救命稻草”,而成为一项塑造责任竞争力的重要战略行为。这种战略型企业社会责任管理不仅仅涉及减少排放或者投资于当地社区项目。还涉及将企业社会责任整合进入企业核心业务及其战略。例如,陶氏化学公司先后于2005年及2006年启动与国家环保总局以及与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的为期3年的合作项目,分别致力于支持在中国推广与发展清洁生产以及提高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水平,两个项目在经济和环境方面都已取得极大效益。为展示其对于可持续发展的承诺,陶氏化学还在中国启动了其全球范围内的“人元素”品牌战略,旨在通过提高人们对于可持续性发展问题的关注。

(侯仕军电子邮箱:)

参考文献:

崔凡.2007.利用横向外资提高外资质量[J].国际贸易(1).

李平.2008.重新定位“中国制造”[J].21世纪商业评论(5).

普拉哈拉德等.2004.别了,公司帝国主义[J].哈佛商业评论(中文版)(6).

孙本芝.2004.从OIL模式看大型跨国公司在华投资战略的调整及我国的对策[J].国际贸易问题(1).

王钦.2003.跨国公司在华市场战略变迁——基于价值链的分析[J].甘肃社会科学(6).

薛求知,侯仕军。2005.跨国公司在华直接投资形式的新动向研究[J].国际商务(6).

湛柏明.2004.国外跨国公司在中国投资发展的新趋势、深远影响与对策[J].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7).

钟伟.2002.利用外资变革前瞻:环境、途径和热点[J].国际经济合作(3).

周立群,李伟华,李京晓.2012.跨国公司在华研发中心的特征与对策研究[J].天津社会科学(1).

Bartlett and Ghoshal.1998.Managing Across Borders:The Transnational Solution(2nd edition)[M].Boston:HarvardBusiness School Pr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