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专业课程体系建设

专业课程体系建设

时间:2023-09-14 17:44:50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专业课程体系建设,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专业课程体系建设

第1篇

随着世界经济格局地动荡,我国经济发展面临新的机遇与挑战,在国际贸易与正常经济运行当中,信用管理水平不论是在制度较为健全的金融经济还是实体经济始终是一项薄弱环节,亟待提升,而国内信用管理专业的开设与人才的培养均处于初级发展阶段,社会发展新的需求对专业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而课程体系构建作为专业建设的核心内容已经成为这项社会需求的必然承载,将有效地衔接社会的人才需求与专业的人才培养。在此背景下,基于“工作过程为导向”模式进行信用管理专业课程体系改革则十分迫切、必要。信用管理专业课程体系改革突出“以就业为导向,突出职业能力培养,富有高职特色”作为学习领域设计的原则,以达到高职教育培养的人才在层次上体现出“高”、在类型上体现出“职”、在素质上体现出“优”的目标,学习领域的开发要来源于岗位又要高于岗位能力要求。根据调研,信用管理人才所面向的工作领域涉及市场、财务、商法、信息、数学、统计、信用检索与管理等多个方面,信用分析和风险管理工作强调较强的操作能力,还要求富有创新精神和开拓能力。对岗位从业人员的文字表达能力和人际沟通能力也有一定的要求。信用管理是交叉学科,因此在信用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定位上,我们应力求培养聚集经济学、社会学和管理学知识于一身的复合型、应用型人才。这就决定了针对不同的行动领域开发的各学习领域(课程)的教学目标,既要依据行动领域能力目标的要求,也要研究相关领域技术发展及学生可持续发展的目标要求。

二、信用管理专业课程体系建设的基本思路

信用管理专业基于工作过程进行课程体系改革,能有效地保证专业教学目标能够从市场需求的逻辑起点出发,最大限度地满足职业能力培养的目标要求。在课程体系改革中,要遵循“确定专业面对的工作岗位或岗位群—岗位典型工作任务分析—行动领域归纳—学习领域开发”这样一条逻辑主线。改革过程中,从专业服务的岗位(群)工作任务调研入手,并依据典型工作任务的能力要求,分析、归纳、总结形成不同的行动领域,再经过科学的分析,实现行动领域的转化,构建专业课程体系。根据企业信用管理岗位(群)的任职要求以及国家信用管理专业技术人员职业资格考试大纲的要求,建立突出职业能力培养的信用管理实务课程教学标准、规范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提高学生的职业素质(专业知识、岗位技能和职业能力)。实施基于工作过程的项目课程体系,以职业能力定义教学目标,明确学生经过该项目学习后最终要达到的能力状态,让学生在完成具体项目的过程中学会完成相应的工作任务。基于实际企业信用管理工作过程,设计综合性的学习任务,将知识点项目化,努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三、信用管理专业课程体系建设的平台构建

1.专业需求社会调研

社会人才需求与专业改革调研是专业课程体系改革过程中一项基础性工作。调研内容包括专业人才结构现状、专业发展趋势、人才需求状况,岗位对知识能力的需求、相应的职业资格、学生就业去向等,从宏观上把握行业、企业的人才需求与职业学校的培养现状,在此基础上确定专业教学改革思路、培养目标及专门化方向。充分利用学院的社会资源,主要采用实地调研的方法进入合作单位展开深度调研,解构、细分行业工作任务及其相应的职业能力需求,与此同时积极征求相关用人单位与专家对课程设置标准的意见和建议,推进信用管理专业方向的具体化与实用化。

2.工作任务与职业技能解构

所谓工作任务与职业能力解构是指分析专业所对应的相应岗位或者岗位群中需要完成的工作任务,从而由任务明确具体的工作项目,进而指导教育所需要完成的任务———传授完整对口的知识与技能,并总结凝练出完成相应工作的详细解说。工作任务与职业能力解构环节的核心目标是,通过学校、供应者与用人单位、需求者的工作商讨与深度合作,厘清本专业对应岗位或岗位群的具体工作项目、完成流程、操作注意事项以及不同岗位对理论知识、技能的不用需求层次。在此基础上,教师引导学生在学习与实训过程提炼不同岗位的工作逻辑,明确岗位所需的核心职业技能,针对不同岗位所需的职业技能开展实训项目,以训练学知识和技能,凭知识与技能推进训练过程,形成双向互动的知识、技能良性互动的项目化课程体系。

3.课程结构设置分析

根据职业岗位(岗位群)对专业知识、能力的标准和要求,将职业岗位(岗位群)必需的知识点、技术技能标准和要求等要素进行分析、分解并置程相应的课程模块,通过对课程模块进行科学组合从而构建相应的课程体系结构。根据市场的需求,将专业课程安排所属于几个不同层次的模块,模块之间既存在差异,又有联系,可以进行灵活变化与组合,保证课程结构的灵活性与多样性。此外,根据专业方向的不同,对课程模块进行灵活的调整。信用管理专业课程结构由职业能力、职业考证、职业岗位三个方面构建课程体系。

4.课程内容安排

在“以工作过程导向”模式的理论体系下,依托市场调研过程中获得的专业对应岗位(职业岗位群)的工作过程与工作任务,及解构出的职业技能体系;遵循职业岗位的工作逻辑,整合信用管理专业的课程内容,使课程内容体系,融入专业领域的职业道德和岗位操作标准、职业资格标准,突出岗位核心能力,实施理论知识与操作技能合理配比,教、学、做、练各环节资源优化配置,从而保证课程内容设置与工作岗位需求的高度协调一致性。信用管理专业从课程模块设置出发,包括了基本的素质模块课程、专业模块课程,其中专业核心课程原则上控制在5~7门,如信用管理基础、信用管理实务、信用评级、信用担保与实务、信用管理软件应用等,同时还包括专业拓展课程,如信用风险管理、财经应用文、资产评估、国际贸易实务、金融机构信用管理、商务礼仪。两大模块、几项课程要素共同丰富了信用管理专业的课程内容。

四、信用管理专业课程体系建设的实施保障

信用管理专业课程体系改革不仅包括课程配置体系建设、教材建设、教师队伍建设等,结合当前高职教育市场化的教学特色,以工作过程为导向模式的课程体系改革颇具现实意义,引入工作过程导向更拓展了课程体系改革的边界,使课程体系改革不仅仅局限于校内、学内的课程、教材、教师等方面的建设,而是充分发挥能动作用夯实构建校外实习与实训基地,将课程体系改革真正落到实处。从以学生为本的理念出发,优化课程配置、丰富课程资源,形成业务素质高、教学理念新、社会活动能力强的教师队伍,在此框架下做好教材编著与实训基地拓展两项工作,使课程体系改革协调一致、全面推进、卓显成效。

1.优化课程配置体系

信用管理专业课程配置体系的优化,严格坚持以职业能力的培养的主线,以社会岗位(岗位群)的需求为培养目标,强调实用性,实现培养目标、课程结构、课程内容、教学资源的高度融合。邀请信用管理课程专家、信用管理行业专家、信用管理骨干组成团队充分调研,从职业能力、职业考证、职业岗位三个方面构建课程结构体系。根据岗位(岗位群)工作任务所需的知识、技能与态度设定专业课程,并以工作过程为导向合理配置课程内容与实训、实习程序。按照工作任务的难度以及对技能、知识、态度的需求,开设对应课程并合理分配上课学期、课时量、贯穿于教学过程中。在课程内容构建中同样依据工作过程的需求安排基础理论知识的学习和技能性的实训练习,以理论知识为引导,以能力培养为核心,优化原有的课程配置体系。通过专业核心课程的学习强化学生的职业基础素质和基本技能。根据不同学期的课程内容设置分别安排不同的实习内容,第三学期安排认知实习,第四学期安排专业实习,第五学期安排顶岗实习,通过三阶段不同层次的渐进实习过程,让学生了解岗位需求、思考并理解岗位需求、最终胜任岗位需求。

2.加强教材建设

教材建设作为充实课程结构、实现课程内容,使教学工作顺利紧张的重要保障,更加需要突显工作过程导向的特点,为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课程体系改革积极助力。在教材资源的具体建设过程中除了继续重视信息来源的多样化、内容编排的逻辑性、理论讲授与训练相辅相成,版面设计的可阅读性、可视性之外,更为重要的则是体现其适用性,从用人单位的工作岗位任务需求出发,编著教材内容,设计练习项目。通过加强学校与用人单位的深度合作、定期研讨,共同开发专业建设教材。

3.凝练教师队伍

首先信用管理专业作为一个新设专业,首要解决的就是加强专职教师的队伍建设,在此基础上才可保证专业核心课程的预期教学效果。其次,提升教师自身对课改的认知度,每位专业教师都应当定期进行行业走访,了解专业岗位(岗位群)对专业知识与专业技能的需求动向,并即时贯穿于教学过程中,只有真正做到即时的调整与补充教学才可能真正实现教学与就业之间的“零过度”衔接。此外,加强对内、对外交流与学习,通过互听课堂、教研会议、访问学者、学科培训等加强教师在校内、校外的专业交流,不断产生思想碰撞,进入“交流—学习—思考—改进教学”的良性循环状态;同时,加强教师在课堂上的多向互动能力,积极引导学生进入主动学习状态,并且吃透教材、把握知识与技能的配置尺度,从而真正形成一支训练有素、业务素质高、综合能力强、社会活动能力强的教师队伍。

4.拓展实训基地

第2篇

【关键词】农学专业 课程体系 实践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10-0050-02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科学进步的不断进步推动着农业向规模化、智能化、机械化、轻简化发展。农业人才培养是农业健康稳定快速发展的保证。未来高等农业院校培养的人才应是德智体全面发展,具备较强的专业知识、管理能力和人文素养的一专多能型的复合人才。

农学专业是我院的传统优势专业,现为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省首批品牌专业、我校植物生产类省重点专业类的核心专业与校研究性教学改革试点专业,承担教育部、农业部、国家林业局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改革试点项目。根据2015年1月31日由中国科学评价研究中心(RCCSE)、武汉大学中国教育质量评价中心和中国科教评价网的2015版中国大学分专业排名结果,我院农学专业排名全国第六,属4星级专业水平,位次百分比为8.8%(第6名/全国68所开此专业学校)。

课程体系是指同一专业不同课程门类按照门类顺序排列,是教学内容和进程的总和,课程门类排列顺序决定了学生通过学习将获得怎样的知识结构。课程体系是育人活动的指导思想,是培养目标的具体化和依托,它规定了培养目标实施的规划方案。学院集思广益,群策群力,从以下几方面着手,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出卓越农林人才,满足社会需求。

一、明确专业定位和培养目标

课程体系建设是教学改革的中心,一个专业的课程体系,直接反映本专业的定位和培养目标,反映学生应掌握知识的领域与范围,反映本专业的知识结构特点和与专业前沿的接轨程度[1]。作为地方性农业院校,本院农学专业定位于面向地方农业经济发展,为农业现代化服务,为农业、农村和农民服务。应对新形势,本专业提出了新的培养目标,即培养具备作物生产、作物遗传育种及农业经营管理等方面的基本理论、能力和技能,能在农业及其它相关部门和单位从事与农学有关的研究与生产、推广与开发、管理与服务等工作的应用型、复合型和创新型人才。与之前培养目标相比,强调了基础能力和创新思维的培养,这是学院、学科和专业前期在对毕业生就业单位广泛调研的基础上提出的新目标,这一目标要求我们加强学生基础能力的锻炼和创新思维的培养,培养学生基础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满足社会需求。

二、优化课程体系和课程结构

实现新的培养目标,必须围绕现有课程体系和结构进行改革和优化。按整体优化原则,本专业将课程体系和课程结构进行调整,按培养目标和“三农”需要和科技发展方向重新组合课程,调整课程结构,使课程体系更加完善和适应社会发展方向。与2010年的培养方案相比,新的课程体系中对主要课程进行了调整,将本专业总学分由165学分降至160学分,学科基础课由48学分降至45.5学分,专业课由42.5学分降至37学分,实践课由32学分增至35学分;去掉了《农业昆虫学》和《植物病理学》两门课程,增添了《植物保护通论》和《农业信息技术》两门主要课程。同时增加了选修课门类,有利于学生根据需要和兴趣选择相应课程。

三、更新教学内容,全面推进研究性教学

农业科学技术日新月益,按原有的既定教学大纲进行授课,学生无法了解本学科领域的前沿成果,就业后就难以适应社会发展。研究性教学是以教师以课程内容为基础,引导学生创造性的运用知识和能力,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的一项实践活动[2]。自2014年起,本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的多数通修课与所有学科基础课、专业课将全面推行研究性教学,要求各任课教师及时更新教学内容,将本学科、本专业、本课程的学术发展,前沿动态,技术革新和发展方向等知识传授给学生,并让学生掌握主要的专业技能。以本专业主要课程《作物栽培学》为例,随着品种的更新换代、栽培技术的不断进步和机械化、轻简化、信息化种植技术的迅猛发展,原来的栽培理论、技术和评价指标均发生显著变化,这要求我们要及时更新教学内容,传授最先进的知识和技能给学生,才能够提高教学质量,提升教学效果,使学生所学知识和技能才能适应社会需求。

四、全面推进实践性教学体系

农学是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农业科技工作者除了应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外,还需具备较强的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有较高的农业生产技能和一定的经营管理能力。为使本专业学生能成为具备较强的专业知识、管理能力和人文素养的一专多能型的复合人才,本专业自2014年开始设立张謇班(卓越农学人才班),聘请24位青年骨干教师担任本科生导师,53名2014级学生自进校起即进入导师课题组,跟随导师从事本专业的科研实践。本科生导师制为青年教师与学生之间创造了一个新的交流平台,导师不仅对学生的专业理论、应用实践和就业成长进行指导,亦利用言传身教进行熏陶,有利于帮助学生在道德素质、文化素质、心理素质和专业素质等方面全面发展,达到教书育人的统一。同时,这一制度的推行对青年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青年教师综合素质的提升进到了促进作用[3]。本专业推行四年一贯制实践教学体系,即专业实践教育(第1学期)-专业劳动(第2-3学期)-专业实践(第2-4学期)-作物学实验(第5-7学期)-科研实习(第6-7学期)-毕业实习(论文,第8学期)等,改变了传统的重理论、轻实践的思想,让实践教学贯穿整个课程体系,这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技术应用能力的应变能力,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 牟善积, 刘惠芬, 齐成喜. 农学专业课程体系改革的基本构思. 天津农学院学报, 1999, 6(3): 51-55.

第3篇

【关键词】中职 课程体系建设 问题 措施

中职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专业,要求学生在具备一定的而理论基础上,具备过硬的实践能力,对中职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课程体系建设进行合理的优化分析是十分有必要的。中职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结合教学和实践双层教学,在教学的过程中,不仅要授之以鱼,还要授之以渔。为学生在今后的工作过程中奠定良好的专业基础,同时为社会输送大量的知识与能力相结合的优秀人才,促进企业的发展,为社会的发展提供充足的人才能源。

1 中职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课程体系建设面临的问题

目前,中职计算机课程体系建设面临的问题主要有如下几个方面:中职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课程体系建设不合理、中职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课程体系建设与实际需求脱离、 中职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课程不能改变学生能力差的现状,下面来具体分析一下。

1.1专业课程体系建设不合理

由于是中职学生,学生的知识面往往很窄,致使中职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学生就业面临困境。当今,中职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课程体系仅仅是包含了英语、数学、语文、政治以及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课程,学生在学习阶段不能接触更多的知识层面和领域,致使中职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学生的基础知识范围片面,在面对各行各业的用人需求下,中职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学生只能止步不前,在工作选择的范围不得不缩小,面临想就业却不能就业的窘境。

1.2 专业课程体系建设与实际需求脱离

大量数据表明,在现阶段中职计算机专业的学生在就业上,大部分从事的是计算机销售、文秘等工作,处于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就业领域的最低位置,而在相对高端的计算机编程,软件开发以及网站制作、维护和管理等工作岗位上就业的人员相对较少,这主要是中职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课程体系建设时与社会的人才需求脱离造成的。

1.3 专业课程不能改变学生能力差的现状

近些年来,随着教育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学生开始投奔高端的教育,中职教育的学生面对生源压力开始招收素质较差的学生。中职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课程体系建设不能从根本上改变学生基础素质差的现状。中职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课程体系建设在设置时没有考虑学生的基础情况,不能改善学生的道德品质,这样出来的毕业生不仅没有实际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所需的能力,通过在校学习还不能提高自己的道德修养,导致中职教育输送的人才不达标不合格,学生面临着不能就业的困境。

2解决中职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课程体系建设中存在问题的措施

针对中职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课程体系建设中出现的问题,中职院校也负有一部分的责任,因此,在教学目标设定的过程中,中等院校的领导者应当高度的重视,制定合理的措施完善中职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教学,注意在以后的教学的过程中,避免发生该问题,本文制定解决措施的主要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2.1合理的建设中职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课程体系建设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综合型的技术人才已经成为了一种人才招收趋势。中职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课程体系建设应当满足企业和学生的需求,除了传统的教学目标中要求的,数学、语文、英语和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专业外,还应为学生提供各方面的基础认识,比如信息、法律、金融、质量、安全等各个方面的基础知识供学生学习,强化学生学习的综合意识,拓宽学生的学习范围,开拓学生的发展眼光,此外还应当加强对中职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在美术、书法等方面也应让学生有所了解,解决学生面临的就业的窘境。

2.2设置提高中职计算机专业学生的素质的课程

既然不能缓解当前生源紧张的局面,那么中职学校所能做的就是在中职学校收纳学生后,对其进行严格教育,提高学生的专业能力。重视基础课程的开设,在基础知识的学习上弥补他们的不足。中职院校在教学的过程中,针对当前阶段学生素质有待提高的局面,还应开设道德强化的课程,比如开设职业道德和品德教育的课程,综合全方位的提高学生的素质。

2.3注重综合实训,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

综合实训是培养学生专业技能的核心。对于中职计算机应用专业的学生来说欠缺的就是综合实训,因而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对学生计算机应用知识的综合实训。首先,这种综合实训不是简单的知识考核,而是要走出校门,走进企业,在社会上去进行实训。通过实训使学生对社会有更深入的了解,同时也使学生可以将学到的知识进行综合运用。在安排综合实训的过程中,教师要遵循三点原则:第一点,针对性原则;第二点,实用性原则;第三点,可实施性原则。

3总结

综上所述,中职计算机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就是把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人才培养成符合社会或者企业发展要求的合格型人才,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把握中职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素质,充分挖掘学生的学习的潜能,在教学的过程中,采取先进适用的教学模式,完善教学的方式,采取灵活积极的教学手段,对学生进行综合性的培养,使其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参考文献】

[1]何筱敏,周海泉.基于职业能力的中职计算机应用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J].职业,2014,(23):95-95.

第4篇

关键词:电子商务;课程体系;应用型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02-0217-02

伴随着科学技术发展的加速,是知识体系的快速淘汰与更新。连接社会与个人的知识传递的桥梁――大学,越来越无法实现与社会需求的接轨。一方面,社会缺少能够满足企业需求的专业技术人员;一方面,大学培养出的人才却无法在社会上找到适合自己的岗位。专业教学计划的制定和课程体系的构建,明显无法追赶知识更新的步伐。电子商务这一新兴行业的知识更新速度较传统行业更快,如何改变电子商务课程体系的构建规则,让学生所学即社会所需,就显得更为急迫。

一、传统课程体系的构建规则

传统的知识沉积与传递的方式,是由实践上升到理论,再由理论指导实践的一个不断循环递进的过程。由社会实践总结出有体系的知识模型,并进入大学课堂,往往需要3~5年,或是更长的时间。

在符合教育部对专业建设基本指导意见的基础上,通过对社会实践的长期观察,综合考虑本学校的基础条件和特色,结合专业团队中教师的知识结构,来制定专业教学计划和构建课程体系,是大部分院校的常规做法。

专业教学计划通常由三部分组成:基础课程群、专业基础课程群和专业课程群。在专业教学计划调整的过程中,基础课程群由国家教育部规定要求的司政、外语和本学科所需要的通用基础课程构成,知识结构稳定,内容更新度低,会基本保持不变;专业基础课程群由本专业所需要的基础、理论课程构成,知识构成相对稳定,内容会随行业发展有所变化,受专业发展和专业方向的设定,会做适当的调整;专业课程群与社会当前所需要的专业知识对接,内容更新度高,调整力度最大。

专业教学计划的制定与调整,既需要有前瞻性,也需要有稳定性。通常,一版新修订的专业教学计划会稳定一个教学实施周期(通常为四年),再根据专业知识的发展和更新状况,做新的调整。人才培养目标是影响专业课程体系构建的最为重要的影响因素,在培养研究型人才和应用型从才两个不同的方向上,课程体系的构建原则会有很大的差异。另外,教育部对专业课程设置的指导性意见,专业团队中教师的来源及其知识结构体系,本学校的基础设施条件,学校的整体特色定位,以及学校所处地理位置和能够获取的外部资源,也都是影响专业课程体系构建的因素。受上述因素的制约,又缺乏必要的内部变革动因,大多数高校的专业教学计划多年不变或变化很少,与社会实际需求脱节的情况较为严重。

二、应用型与研究型人才培养的区别

基于不同的应用目标,社会对人才的需求类型也是不尽相同的。从生产或工作活动的目的来分析,现代社会的人才可分为学术型、工程型、技术型和技能型四类。

按照联合国教科文组织1997年颁布的世界教育分类标准,普通高等教育培养学术型、工程型的研究人才,高等职业教育培养技术型和技能型应用人才。由于我国近十年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已经将大学由精英教育转化为大众化教育,很多原有的高职、专科院校升格为本科。在全民高等教育的大背景下,大学仅培养精英式的研究型人才已经不能够适应现阶段教育发展的要求,必然有一些学校要向为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方向转化,以满足社会对相应人才缺口的需求。

所谓应用型人才是指能将专业知识和技能应用于所从事的专业领域的一种专门的人才类型,是熟练掌握社会生产或社会活动一线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够从事一线生产的技术或专业人才。与之相对,研究型人才是指具有坚实的基础知识、系统的研究方法、高水平的研究能力和创新能力,从领域事研究工作和创新工作的人才。显而易见,二种人才培养的目标完全不同,培养的路径必然要有差异,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的建设思路应该具有针对性。

三、电子商务行业发展对应用型课程体系建设的影响

近十年,电子商务行业飞速发展,领域知识快速更新,新的技术和应用层出不穷,概念和理念日新月异。行业的发展冲击着传统的教学体系,面对社会上极大的专业人才缺口,大学培养的人才却无法满足市场的要求。固有的课程体系建设周期,以及教师知识的更新速度,都影响人才培养的质量。

电子商务行业发展中出现的各种新兴的理念和模式,还处于不断尝试和实践的过程中,没有形成体系。从业者通过实际的业务处理,构建着个体化的认知结构,这些知识散乱且存在不确定性,无法传承。学习者获取这类知识最适合的方式,不是从课堂的教学中得到,而是由参与项目来感知和体验,并逐渐形成自己的理解。

新的应用技术快速更迭,行业中的专业技术人员会跟随技术的变化而不断自我调整,并经由企业内部的业务调整和培训而快速转换。这种方式不适合于大学的教学过程,专业教学计划中的课程更新跟不上行业发展的速度,教师的培训和自我知识更新速度也无法与企业技术人员相比,教学内容与社会需求无法匹配的矛盾十分突出。

电子商务行业发展对专业课程体系建设的影响显而易见,行业发展的快速与知识沉积的缓慢形成巨大的反差,课程体系建设的滞后,使得课程传授的目标不是社会急需的应用技术,而是专业基础知识,这严重影响了应用型人才培养任务的达成。

四、应用型人才培养课程体系建设分析

培养应用型人才,满足社会衡量的标准,就需要专业培养计划和课程体系建设与行业发展现状相匹配。电子商务专业是新兴专业,是商务管理与信息技术相结合的专业,即可以培养面向电子商务业务策划和运营的人才,也可以培养电子商务系统设计和开发的人才。培养路径的差异,决定了课程的设置和培养方式的选取。

构建基础课程群时,课程主要依据教育部对本科教学的要求选取。考虑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合适、够用”的原则,内容以满足后期学习为目标,可考虑适当降低课程内容难度,通过增加与专业相关的知识和场景来提高学习的兴趣,着重强调知识与应用的有机结合。

专业基础课程群的构建,既要考虑应用型人才的专业培养目标与方向,也要考虑课程内容的选取,以及前后续课程之间的连续性。专业基础课程是学生了解和进入专业的大门,着重强调专业内容的认知和专业思维的建立。电子商务专业面对的行业应用领域宽泛,这就要求专业基础课程群不仅要有专业性,还要有一定的宽度,以适应后期学习的需要。合理选择电子商务专业所需要的技术基础课程和业务基础课程,并注意两类课程内容的融合,是建设基础课程群的难点,由于电子商务专业所学大多能够在日常生活中接触到,因此可以在课堂中增加实际产品的使用和分析,通过加强学习体验,来解决这一问题。

最关键的问题是专业课程群的构建,其课程内容既要能够与前修课程相关联,又要与社会新兴的知识相一致,还要结合学生的个人兴趣,面向某一特定方向,培养具备特定技能的合格的行业从业人员。目前很多院校尝试通过加强课程实践和增加实训环节,来解决学生实际应用能力的提升问题,但由于学校设施和教师能力的局限性,所传授的知识与真实的行业需要还有较大差距。

通过动态调整专业课程群,加上校企合作、项目运营、专业培训等多种形式,可以有效提高专业课程阶段的教学效果,达成培养应用型人才的目标。专业课程的设置,可以根据培养的方向,设置成多个群组,例如面向安卓应用开发的方向,主要学习java和页面的处理技术,而面向网店运营方向,则主要学习运维和网络营销的相关工具与方法。理论讲解、案例教学和课堂上的虚拟项目,虽然有助于学生理解,却不能让学生真正学会使用这些知识。可以通过与企业共建专业课程体系,将课程内容分为校内和企业两个部分完成,学生在专业课程学习的过程中,会到企业从事某一方向的实际工作,在真实的业务环境中理解和掌握知识。也可以在校园内组织学生建立创业团队,实际开发或运营特定的项目,通过实际运营来发现知识的短板,并在实践中体会和提高。对于一些行业内新兴、急需的技术,也可以引入具备良好课程训练体系的专业培训机构,来弥补学校课程建设上的不足。

五、总结

课程体系的建设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只有对专业展方向有良好的认知,对学生学习兴趣有正确的引导,对校内外各类资源有高效的整合,才能够实现学生培养与社会需求的有效对接。课程体系的构建过程是动态变化的,课程建设的设计者和教学过程的实施者,都需要不断地学习,才能够跟上行业快速发展的步伐,实现真正有价值的知识传承。

参考文献:

第5篇

[关键词]高职院校;动画专业;课程设置

动画设计作为一门具有广阔发展前景的新兴专业学科,越来越受到各高等、高职、高专院校的热崇。自2000年始至今,全国开设动画专业的学校有三四百所,各种职业培训学校不下几千家。尽管每年有大量的毕业生涌入社会,然而中国企业依然面临困惑――找不到高素质的动画师。业内分析,目前我国动画人才结构不合理,国家院校培养出来的专业人才在整个行业中还占不到1%。许多人认为,根源在于动画教育的发展滞后,无法培养出动画产业发展所需要的真正专门人才,优秀的动画创意人才甚少。因此,直面今日中国高职院校的动画艺术教育,探索科学合理的教学模式,建构具有高职特色的动画专业课程体系,这是动画教育者不可避免的课题。

一、动画专业建设背景

1.行业发展现状。 动漫产业是文化创意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被誉为21世纪最具发展潜力的朝阳产业,是继IT产业后又一个经济增长点,规模有望成为国民经济第一支柱产业。在此背景下,动画专业人才成为人才市场上最紧俏的人才之一。据保守估计,我国动画片存在20万分钟的缺口,这意味着市场需要2.5万名动画原创设计人才,而辅人才的缺口更是高达8-10万人。随着我省苏州、无锡、常州等国家级动漫产业基地的落成,游戏、动画企业大量涌入江苏,使得对游戏、动画人才的需求一升再升,很多企业每月开出6、7千甚至上万的高薪都招不到人。

2.专业结构设置状况。

在我国,高职院校动画专业还处于起步阶段,大部分课程还是沿袭国内外优秀本科院校同类专业课程设置,没有一套完整的课程体系,具体表现在:教学方案、教学计划不完善;专业教材、师资缺乏;教学硬件设备、动画资料不足。在相关课程设置上,大多数高职院校或偏重于素描、色彩等绘画课的学习,或偏重于计算机软件的学习应用,这就造成学生的独立创造性以及敏锐意识感觉的匮乏。这些年,大多数动画院系采取这种教育模式,但是实践证明教学效果并不是很好。前段时间有报道称,上海某家动画公司,需要一批动画制作人员,于是通过媒体刊登了一则“培训、招聘”的启事。启事上称,将针对动画制作有偿培训一批人员并择优录用,录用后将返还部分学费。这则启事吸引来将近10所学校的就业指导办公室的老师,他们愿意让自己的毕业生再交纳数千元的学费参加公司培训,然后就业,以上这种情况在我国许多城市已是屡见不鲜。由此可见,学校培养出来的学生,不能直接上岗就业,却走进了再培训的怪圈,归根结底是学校培养的学生得不到社会的认可,可以说:高职院校的动画专业在课程设置方面并不合理,动画人才结构性不足,与“学生就业实现学校到企业的无缝对接的高职教育”的理念相违背。

二、动画专业课程体系建设的构想

动画专业课程体系建设的主要目标是探讨课程体系建设原则、动画专业建设特色,构建具有离职特色的动画专业课程体系,使学生通过在校期间的学习,成为具有一定专业知识技能和创意思维能力的高级实用型技术人才。

如何科学合理地进行具有高职特色的专业课程体系建设是研究的核心问题。主要研究以下内容:

1.课程体系建设原则。

科学合理地建设动画专业课程体系,总体上应遵循以下原则。

(1)实用性原则。以培养高级实用型技术人才为目标,由用人企业和学校共同承担培养人才的教学任务,企业参与学校课程的设计,按照企业对职业技能的要求组织教学,强调教学计划适应社会需要。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还可以将企业文化融入课堂教学,工学结合,理论联系实际。

(2)毕业证与职业资格证相结合原则。课程设置应与动画从业人员资格考试紧密结合,将动画公司的专业证书课程嵌入动面专业教学计划中,根据动画从业人员资格考试的科目与要求设置课程与专业方向,并选用相应教材,让学生在校期间获得职业资格证书。

(3)创新能力培养,使学生具有较强的创新思维能力,毕业后能适应不同工作环境。

(4)模块化原则。以动画制作流程为导向,将课程设置为几个主要模块的课程结构,具有很强的开放性,有利于学校课程开放,可及时删减陈旧重复课程或课程内容,吸收最新科研成果,调整课程重心,保持课程的最佳适应性、先进性与时代性。

(5)开放性原则。加强与各动画院系的交流与合作,积极参与国内外动漫节、动漫展览、动漫比赛等专业活动,努力学习世界各国,特别是日、韩、美等动画生产大国迅速发展的经验和动画衍生产品的动作模式。

2.动画专业建设特色。

(1)动画专业教学建设分两个方面。

第一方面,大专业平台下的专业群建设。动画专业将依据行业特色建立以下四个专业群:FLASH动画、三维动画、连环画漫画插图、平面设计。专业群的目标瞄准行业中对应或相关联的职业技术岗位。

第二方面,以项目为引导的课程结构建设,吸引企业用人单位。通过校企合作、顶岗实训、学工交替、订单培养等人才培养模式,组建优秀教学团队,提高教学水平,建设满足校企共用的校内实训中心。

(2)根据动画专业综合分析行业和企业对岗位人才的各项使用指标,确立专业教学方向,建立专业群平台下的核心课程群。通过动画角色与场景设计、动画运动规律、原动画设计、计算机软件应用、动画短片创作五个集技能与创意为一体的专业课程,用三固(动画角色与场景设计、动画运动规律、原动画设计),一群(计算机软件应用,包括动画软件应用与平面软件运用),一实践(动画短片创作)的教学体系,培养学生职业岗位技能。

(3)动画专业教学以项目实训为核心,理论教学为实践服务,在实践过程中理解动画理论。建立三段式教学基本框架:第一段,实施过程性课程,以专业通用知识为主要教学目标,培养学生对行业和行业发展的多元认识;第二段,实施企业性课程,课程结合企业分工,突出行业现行技术能力的培养,紧密结合行业的发展,形成优质核心课程群,完成从学生到员工的孵化过程;第三段,实施项目实训课程,可以以企业技术骨干为主导的兼职教师对学生进行职业培训,也可以安排学生到企业中进行顶岗实训。

3.具体课程设置研究。

在课程设置上,高职院校应把握这样一个原则:第一学年强调专业基础课,而这些基础课并不是指绘画课,它指的是动画的基础,动画的观念,动画的思维这些内容;第二学年,让学生把动画里的动作设计(原动画设计)与动画角色与场景设 计结合起来进行专业设计;第三学年和企业合作,安排学生进行企业项目实训。根据动画专业的特殊性特制定以下三大块的课程设置,作为培养我国动画专业人才的培养计划。具体内容如下:

(1)过程性课程(含专业基础课与学科基础课)。过程性课程是动画学科体系的基础层,是培养高级实用型技术人才的素质课,学生刚入校的第一学年以开设专业基础课程为主,可以巩固学生的美术基础知识,并为下一环节的原动画设计、动画角色与场景设计打下一个坚实的基础。主要开设的课程有:艺术设计史、设计基础、设计透视、艺用人体解剖、动画赏析、动画概论、动画运动规律。学科基础课主要培养学生的文化涵养,提高他们的思想境界,开阔学生的视野,提升认识水平及影响到未来的职业建树。主要开设的课程有:政治、专业英语、思想道德修养、计算机基础及应用、大学体育。

(2)企业性课程(专业设计课程)。企业性课程是与行业内优秀企业共同建立现有紧缺和潜在职业岗位所对应的课程体系,以企业动画制作流程为核心,以动画前期企划、中期制作、后期合成剪辑为基本依据来设置课程,集中在第二学年,由浅入深,层层递进。

专业设计课程包括动画专业课程与计算机软件应用两部分课程,这两部分课程可以并行开设。动画专业课程开设顺序是:分镜台本设计、构图设计、动画造型设计、动画场景设计、原动画设计、影视后期合成。计算机软件应用课程开设顺序是:PHOTOSHOP、ILLUSTRATOR、INDESIGN、FLASH动画、3DMAX、MAYA、AE影视后期编辑。

(3)项目实训课程。第三学年,离职院校与动画企业合作办学,能够有效地使学院的专业建设、课程设置与行业的用人标准相结合,尽量满足企业对人才的需要,与企业优势互补、共同受益。学校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完善人才培养的模式,以适应动画人才的培养。

第一,高职院校采取特殊的训练方式,安排学生到动画公司进行顶岗实训。通过顶岗实训,他们可以了解动画公司职位的需求以及需要掌握的技能,并在实际的学习中强化自己的职业能力。

第二,由于学校在硬件配备上的投入是有限的,一些高尖端的设备引进是有一定难度的。因此,学校可以联合国家动漫产业基地,针对产业的地区发展,人才的培养方向和规格、交流和合作、科研和产学结合、机制和资源等进行规划。

第三,学校成立动画实训中心,吸引企业进课堂,带项目培训完成课程教学,要求每个学生深入了解将要承担的工作,为自己设计培训计划,在与小组合作的基础上独立完成计划,然后通过检查和考试验证能力,并把所学到的知识和技能直接运用到工作中去。

第6篇

【关键词】计算机控制技术 人才培养目标 课程体系 课程逻辑关系图

引言

当前,我国正在由制造业大国迈向制造业强国,我国制造业面临着产业升级不进则退的严峻考验。金融危机的爆发和蔓延加剧了中国人工成本的提升,逼迫企业更多的采用高智能自动化设备,提高劳动生产率。计算机控制技术得到广泛应用,电子产品采用微处理器进行智能控制,数控设备、自控设施在中小企业不断普及,管控一体化技术逐步在大型企业中应用,这使得计算机控制技术专业技术人员市场需求量大增,专业发展前景广阔。但是原有的课程体系在知识和技能上落后于行业的发展,必须根据职业岗位的变化,职业技能及职业素质的要求,构建“工学结合,职业导向”的计算机控制技术专业课程体系,才能培养出符合当前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计算机控制技术专业人才。

计算机控制技术专业课程体系建设

1 计算机控制技术专业人才需求分析

为了能够更好地了解计算机控制技术专业的现状,掌握本专业的主要工作岗位群及其对人员在知识和技能方面的要求,可以采取两种形式进行调研。一是企业调研,对企业所需人才的知识和技能进行调查分析,可以采用座谈会或挂职锻炼的方法进行。二是毕业生跟踪调查,对在企业顶岗实习或工作的学生进行了深度回访,了解他们的工作任务和工作岗位知识、技能要求,这个工作可由毕业实践指导教师、班主任进行。经过调研,计算机控制技术专业学生主要的就业部门有技术研发部门、电子产品制造部门、设备维护维修部门、电子产品测试和调试部门等。他们主要完成电子产品的开发、装接和调试、自动化设备的开发、安装和维护维修等工作任务。

2 计算机控制技术专业培养目标

根据岗位工作任务要求,计算机控制技术专业学生应该具备三种关键的职业能力:

一是专业能力(专业知识和技能)。包含:工业、照明供电的安装和维护能力;电子装接技能,电子工艺及管理的知识 ;单片机开发简单的控制系统的能力;阅读、设计电气控制图纸的能力;基于PLC、变频器、触摸屏、组态技术的控制系统开发能力,自动化系统安装、维护;计算机网络组建、维护、使用能力;智能楼宇设备、安防产品安装、调试和维护能力;办公文档制作能力、自动化设备维护和使用能力;阅读英文说明书、元器件英文资料。

二是方法能力(学会学习和工作)。包含自主学习能力;获取新知识、搜集信息的能力;职业规划能力;查阅元器件手册、工程技术手册能力。

三是社会能力(学会共处和做人)。品德良好、遵纪守法;具有和职业道德,具有吃苦耐劳精神;诚信务实,勤奋好学的品质;具有健康的体魄和健全的人格,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具备人际交往、协调人际关系的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有较强的表达、沟通能力、组织协调能力;具备基本生产组织、技术管理能力。

具备这些能力的学生在工作工程中,具备获得新知识和技能的能力,具备自我成长的能力,对工作有更强的适应能力。课程体系的改革和建设要为这些目标服务。

3构建课程体系

3.1计算机控制技术专业课程体系

根据对计算机控制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构建课程体系结构。计算机控制技术专业课程体系分为通识教育、职业必修和职业选修和职业训练四类课程,这些课程逐级递进,通识教育是基础,职业必修课程是核心,选修是能力拓展,职业训练是知识技能能力的综合应用,四类课程有机配合,稳步提升学生的职业能力和素质。在课程体系执行的过程中,践行“能力提升、素质先行,航天特色”教学理念。

3.2课程逻辑关系

在专业建设时,课程作为细胞,要从体系架构上来考虑左邻右舍,要讲究为同一个目标服务,各个环节之间要讲究逻辑联系,要讲究整体设计的大局观,如同要能串珍珠为项链。能够清楚描述这种关系的就是逻辑关系图,它表明课程知识和技能上的继承性,标识课程前期基础课程和后续课程,用于指导专业教师的授课。专业课教师应该经常就课程之间的衔接关系、课程内容的衔接关系、技能的衔接关系等方面进行沟通和交流,也应该对学生前期课程的学习情况进行沟通和交流,保证知识和技能的顺利衔接,从而保证专业人才培养的质量。

3.3 制定教学计划进程表

根据课程体系结构图、课程逻辑关系表、每学期的课时数量科学、合理的制定教学进度计划,制定完成的教学进度计划,经过计算机控制技术专业指导委员会讨论、修改,作为正式的教学计划实施。

3.4 制定课程标准

课程标准是规定课程的性质、目标、内容框架,提出教学建议和评价建议的纲领性教学文件,是编选教材、组织教学、评价和考核的基本依据,是推进课程建设,实现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保障。课程标准的编制要遵照系统性、发展性、实用性的原则,参考人才培养方案、相关的职业资格标准;高职高专国家示范院校计算机控制技术专业及相关专业的课程标准、教高[2006]16号文《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等,对包括课程概述、课程目标、课程内容、实施建议等四个部分的内容进行描述。具体可按照以下流程进行:

专题调研->编写初稿->专题讨论->专家审定->组织实施->修订完善

4 开发项目化课程

第7篇

关键词:岗位能力;物联网;课程体系;职业性

通过对国家物联网产业发展趋势、重庆市产业经济结构调整状况以及物联网人才需求情况的深入调研和分析,重庆工程学院电子信息工程系于2011年4月申报了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并与教育部信息管理中心合作共建全国物联网应用技术人才认证实训基地,逐步形成了多层次、多元化的高职高专物联网应用技术人才培养体系。

一、岗位能力分析

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培养具备从事电子及物联网应用专业领域设备的生产调试、维修和检验等岗位群基本能力,熟练掌握无线传感网络系统的组建、调试、维修、维护技能,服务于国内电子产品制造类及物联网应用类企业的高级技术技能型应用人才。

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的岗位及岗位群主要有:①物联网设备的生产调试、维修和质量检验;②物联网系统管理、运行维护、监控、故障排除;③物联网工程实施及系统集成;④物联网设备营销、售后服务、技术支持;⑤物联网产品以及应用平台的辅助设计。从2011年至今,通过多次专业评审会讨论、分析专业培养岗位目标,明确岗位能力标准,优化了人才培养方案。通过几年的建设,根据行业发展不断调整、完善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毕业生岗位能力标准。表1是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岗位、岗位群(含拓展岗位)职业能力对照表。

二、以岗位能力为主线,构建模块化的课程体系

根据学院“产教结合”的办学特色,系部与教育部物联网人才孵化基地(无锡)深度合作,细化物联网应用工程师岗位(群)职业资格标准,以“职业能力”培养为主轴,构建了模块化、层次性的专业课程体系(见表2)。

专业课程改变了实践教学依附于理论教学的传统做法,注重“理实一体化”、“教学做一体化”、“基于工作过程、任务驱动”的课程教学,注重学生实践技能的能力培养,体现了高职教育的职业性、实践性。

在整个物联网专业课程体系建设过程中,课题组主要采取以下方式来保证课程体系建设的一致性和可行性。

1.以重点课程建设为龙头,全面推动课程改革与建设

以重庆市级、院级精品课程为示范,院级重点课程为骨干,全面带动课程建设的大好局面。唐中剑副教授主持建设的《路由与交换技术》于2008年评为重庆市精品课程。该课程将重点放在路由器、交换机的配置命令以及思科模拟配置软件等相关知识上面,使学生能进行实际网络配置。电子信息工程系立项建设了《单片机应用技术》、《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电子装调实训》、《电子设计实训》等5门核心课程作为重点课程。

2.校企合作,开发课程教学资源

系部积极探索“2+1”模式,与教育部无锡物联网人才孵化基地全方位合作,共同制定了包括单片机应用技术、无线传感网络技术等7门课程标准,完成了包括电工电子、模拟电子技术multism仿真项目指导书、单片机技术试验指导书、传感器技术试验指导书5本实验实训指导书。

3.课程开发体现职业性

王宏松老师(企业工程师)主持的《电子设计实训》课程,以“智能教室系统”项目贯穿全课程,按照系统开发流程和软硬件工程规范,让学生通过自己的调研、规划、设计、编码、测试、配置、和项目管理,重现该系统的开发全过程。使学生在完整的项目开发过程中,对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C语言和单片机应用等知识进行学习应用、技能训练,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景兴红老师主持的《模拟电子技术》课程,探索“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课程模式,改革“先学后做”的传统教学方法,采用“教学做一体教学法”,让学生在做中学。把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学习过程和工作过程、学生的心理过程和行动过程有机地结合起来,充分体现了“学生学习的内容是工作,通过工作来学习,最后学会工作”的高职教育理念。具体实施过程如图1所示。

在实训课程的教学中,提倡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让学生参加各种技能竞赛,让学生通过自我学习、自我创新完成高强度的熟练性技能训练,使学生的职业能力取得突破性提高。我系学生参加重庆市“盛群杯”单片机设计大赛、重庆“TI”杯设计大赛、重庆市高职学生技能大赛、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大赛、全国物联网技能大赛等取得较好成绩,体现了突出岗位能力培养的成效。

三、基于岗位能力的物联网专业课程体系特色

1.以“多层次、多类型”人才培养模式为导向进行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定

对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的人才培养课程体系、人才培养标准、教材、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模式进行研究,改变传统教学模式,突出“以学生能力为本位”的实践教学,采用基于“多层次、多类型”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教学改革和探索。根据岗位能力目标需求,制定专业人才培养体系。在课程教学过程中,大力实施“分层次”教学法。在人才培养过程中,注重构成“多类型”培养方式,以培养出适合重庆本土市场需求的高级技术技能型人才。

2.校、政、企结合的“2+1”培养模式

校、政、企结合的“2+1”人才培养模式,是物联网专业课程的一个特色。在此过程中,教师和学生直接参与国家教育部IOT项目,及时体验物联网的最新技术、发展、政策信息等,始终处于行业最前沿。课程体系紧跟国家物联网规划发展的需求,真正实现“宽基础,多方向,易适应”的高职人才培养理念。

3.将职业规范融入专业教学过程,逐渐养成学生良好职业素养

良好的职业规范意识是在专业教学过程中逐步养成的。在专业技能课(如《单片机及嵌入式实训》)教学过程中通过教师的编码规范、职业素质的体现,以及教师按物联网开发岗位要求学生参与模块设计、编码、测试、文档编制等提升学生职业素质。通过案例教学、项目库练习、专业讲座、物联网设计大赛等方式培养学生职业规范意识;通过企业顶岗实习、参加实际项目或模拟项目学习培养学生良好职业规范实施能力。

四、今后课程建设思路

要实现技能培养的目标,实践教学环节是第一重要的,用实践教学带动理论教学是职业教育的基本理念。今后课程建设要以产品为依托,合并专业实训组件,强调专业实训环节的顺序性、连续性、一致性。

设想:以“传感器节点”产品作为实训载体,使学生在“电子装调实训”环节完成产品的焊接、组装、编程调试、性能测试等技能的培养;在“电子设计实训”环节完成RFID读写器、Zigbee终端及协调器产品的设计、开发、调试,技术参数验证、通信协议运用等能力的培养;在“无线传感网组网实训”环节完成各传感器节点产品的组网、功能运行、简单的人-机界面开发等能力的培养。

具体的实训产品应根据学生层次进行区分。对于高职学生,应包含红外、HF RFID读写器或Zigbee终端;而对于本科学生还应增加WIFI、蓝牙、UHF RFID读写器和Zigbee协调器等。实训产品的制作应严格按工厂生产标准要求,让学生尽早熟悉岗位需求。

参考文献:

[1] 夏昌浩,向学军,胡翔勇,吉培荣.英国南岸大学电类专业课程教学模式比较[J].理工高教研究,2014,(4).

[2] 唐峰.浅谈电类专业基础课的教学[J].宿州教育学院学报,2014,(5).

[3] 王洪新.我在电类专业教学中的几点体会[J].中国电力教育,2014,(2).

[4] 唐文荣.技工学校电类专业建设及教学思路探讨[J].现代商贸工业,2014,(11).

[5] 谢泽会,曹卫峰,邓玮.关于电类专业学生创新意识与实践能力培养的探索[J].中国电力教育,2013,(11).

[6] 宰倩倩.电类专业课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初探[J].中国农村教育,2013,(Z2).

[7] 赵世伟.电类专业课教学的新设想[J].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3,(1).

[8] 虞叶鸣.如何让中职学生在学习电类专业课时找到感觉[J].才智,2013,(32).

第8篇

关键词:海洋工程装备;机械制造专业;课程教学;海洋元素

2012年,国务院正式《“十二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明确将海洋工程装备产业列入高端装备制造产业领域中,并清晰地描绘出海洋工程装备产业今后的发展路线图,明确了海洋战略的重大意义。但由于历史的原因,我国海洋工程相关的人才储备严重不足,为解决海工领域人才的迫切需求和人才培养的短缺存在尖锐矛盾,2012年经浙江省教育厅批准,浙江大学宁波理工学院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海洋装备方向进入一本招生。面对这一新兴的多学科交叉专业,这对我校来讲是机遇更是挑战:专业如何建设、课程体系如何设置、怎样培养出走向海洋工程装备领域的高端人才等,都是急需解决的重大问题。为解决上述问题,我们在课程体系建设、课堂教学以及实践教学中做了一些研究和工作。

一、调整传统的机制

专业培养计划,融入海洋工程主干课程在充分研究国内外海洋工程与科学相关专业课程体系设置的前提下,保留了传统的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与海洋工程相关专业的共性课程,比如机械原理、机械设计、机械制图、理论力学、材料力学、有限元分析等;保留了传统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的特色主干课程,比如机械制造技术基础、先进制造技术、机械工程测试技术、数控技术、数控加工、模具设计等课程;增加了体现海洋工程与科学的海洋水动力学基础、海洋装备设计与集成两门必修课,以及海洋新能源技术、海洋工程材料学、海洋试验技术、海洋环境保护四门专业方向课程。该课程体系的设置,在保留原有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的特色外,增加了体现海洋工程、船舶设计和海洋科学的海洋属性,拓宽了机制专业建设和学生就业的口径,培养了海洋型机械类复合人才。

二、整合教学内容,将海洋工程案例引入机制

专业相关课程课堂教学中充分调研目前海洋工程装备设计、制造中的主要和前沿技术,精选海洋工程装备关键零部件设计、制造和控制技术,分门别类进行归纳,专业各门课程之间及时开展教学法活动,补充教学内容,完善多媒体课堂教学课件的制作,将涉及的相关信息有机地融入到课件中来,注意与课本知识的有机结合,让学生更加深刻地了解各门主干专业课程在海洋工程方面的运用。

三、在实践教学中强化海洋工程特色,加深学生对海洋工程技术的理解

实践教学环节是课程教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才培养至关重要的环节,实现高级复合型人才培养目标的必由之路和有效途径。在课程设计、毕业设计、专业综合创新实践环节充分体现海洋特色。比如毕业设计环节,就有针对船用螺旋桨叶片采用RE逆向技术和CAM技术相结合的毕业设计选题;比如我校增设了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综合创新实践环节,将海洋工程装备设计、CAD技术、模具设计、数控工艺与编程、CAM技术、机械优化设计、有限元分析等课程进行综合应用和实践,课程教学目标是通过“产品设计—模具设计—数控加工—装配”的流程,运用现代CAD软件进行产品设计和模具结构设计、工程计算和仿真分析,熟练运用CAM软件进行数控加工的工艺规划、刀路仿真、程序编制;能够编写工艺文件,进行零件毛坯、工装、刀具等工艺准备,进一步掌握海洋工程装备设计和机械工程制造技术,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以及实际动手能力,进一步强化学生的工程素养。

四、建设具备海洋装备特色的机制专业还需注意解决的几个问题

1.师资培养问题:在建设具有海洋装备特色的机制专业课程体系时,引入了六门海洋工程主干课程,这些课程还需要富有经验的老教师担任主讲教师,我校现有的教师队伍尚不具备这些课程的讲授能力。我校办学依托的是浙江大学,浙江大学师资力量充沛,有专门的海洋学院,我们聘用了经验丰富的教师授课,授课的同时,也培养了我校青年教师。另外,我校将招聘国内海洋工程专业的博士生任教,解决师资力量短缺问题。

2.专业课程实践教学:对于新复合型专业建设,实践教学设备和场地的短缺不容忽视,解决的方法是:对于有条件的课程,巧妙地将海洋元素有机融入产品设计、加工实践环节中,比如推进器的叶轮设计和制造;对于没有条件的实践性课程,我们有针对性地组织学生了解和研究国内外的海工装备展,通过网络和多媒体教学弥补由于实验场地和实验设备的短缺。

五、结论

总之,鉴于我国复杂的周边海洋局势以及我国海洋中长期发展战略的确定,具备海洋工程素质的复合型人才将日益得到重视。结合高校办学模式和本专业学生就业的需要,在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课程体系中引入海洋工程主干课程,在本专业教学实践中有机地融入海洋元素,将海洋工程元素融入实践教学环节,加深学生对海洋工程装备相关知识的掌握。这不仅丰富了学生的专业知识,开阔了学生视野,增强了其专业技能,而且适应了国家的发展需求,培养了具备海洋工程素质的复合型人才,将有力保障海洋工程装备产业创新发展战略和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业中长期发展规划的实施。

参考文献:

[1]国家发展改革委,科技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能源局.海洋工程装备产业创新发展战略(2011-2020)[Z].2011.09

[2]工业和信息化部.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业中长期发展规划[Z].2012.03.

[3]刘璇,宋秋红,曹守启.融合海洋特色的先进制造技术案例式教学改革实践[J].黑龙江教育,2015,(3):1-2.

[4]李强,施骞,孙仲健.海洋工程大类创新型实验教学体系构建与实践[J].吉林教育,2009,(04):26-27.

第9篇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科学进步的不断进步推动着农业向规模化、智能化、机械化、轻简化发展。农业人才培养是农业健康稳定快速发展的保证。未来高等农业院校培养的人才应是德智体全面发展,具备较强的专业知识、管理能力和人文素养的一专多能型的复合人才。农学专业是我院的传统优势专业,现为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省首批品牌专业、我校植物生产类省重点专业类的核心专业与校研究性教学改革试点专业,承担教育部、农业部、国家林业局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改革试点项目。根据2015年1月31日由中国科学评价研究中心(RCCSE)、武汉大学中国教育质量评价中心和中国科教评价网的2015版中国大学分专业排名结果,我院农学专业排名全国第六,属4星级专业水平,位次百分比为8.8%(第6名/全国68所开此专业学校)。课程体系是指同一专业不同课程门类按照门类顺序排列,是教学内容和进程的总和,课程门类排列顺序决定了学生通过学习将获得怎样的知识结构。课程体系是育人活动的指导思想,是培养目标的具体化和依托,它规定了培养目标实施的规划方案。学院集思广益,群策群力,从以下几方面着手,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出卓越农林人才,满足社会需求。

一、明确专业定位和培养目标

课程体系建设是教学改革的中心,一个专业的课程体系,直接反映本专业的定位和培养目标,反映学生应掌握知识的领域与范围,反映本专业的知识结构特点和与专业前沿的接轨程度[1]。作为地方性农业院校,本院农学专业定位于面向地方农业经济发展,为农业现代化服务,为农业、农村和农民服务。应对新形势,本专业提出了新的培养目标,即培养具备作物生产、作物遗传育种及农业经营管理等方面的基本理论、能力和技能,能在农业及其它相关部门和单位从事与农学有关的研究与生产、推广与开发、管理与服务等工作的应用型、复合型和创新型人才。与之前培养目标相比,强调了基础能力和创新思维的培养,这是学院、学科和专业前期在对毕业生就业单位广泛调研的基础上提出的新目标,这一目标要求我们加强学生基础能力的锻炼和创新思维的培养,培养学生基础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满足社会需求。

二、优化课程体系和课程结构

实现新的培养目标,必须围绕现有课程体系和结构进行改革和优化。按整体优化原则,本专业将课程体系和课程结构进行调整,按培养目标和“三农”需要和科技发展方向重新组合课程,调整课程结构,使课程体系更加完善和适应社会发展方向。与2010年的培养方案相比,新的课程体系中对主要课程进行了调整,将本专业总学分由165学分降至160学分,学科基础课由48学分降至45.5学分,专业课由42.5学分降至37学分,实践课由32学分增至35学分;去掉了《农业昆虫学》和《植物病理学》两门课程,增添了《植物保护通论》和《农业信息技术》两门主要课程。同时增加了选修课门类,有利于学生根据需要和兴趣选择相应课程。

三、更新教学内容,全面推进研究性教学

农业科学技术日新月益,按原有的既定教学大纲进行授课,学生无法了解本学科领域的前沿成果,就业后就难以适应社会发展。研究性教学是以教师以课程内容为基础,引导学生创造性的运用知识和能力,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的一项实践活动[2]。自2014年起,本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的多数通修课与所有学科基础课、专业课将全面推行研究性教学,要求各任课教师及时更新教学内容,将本学科、本专业、本课程的学术发展,前沿动态,技术革新和发展方向等知识传授给学生,并让学生掌握主要的专业技能。以本专业主要课程《作物栽培学》为例,随着品种的更新换代、栽培技术的不断进步和机械化、轻简化、信息化种植技术的迅猛发展,原来的栽培理论、技术和评价指标均发生显著变化,这要求我们要及时更新教学内容,传授最先进的知识和技能给学生,才能够提高教学质量,提升教学效果,使学生所学知识和技能才能适应社会需求。

四、全面推进实践性教学体系

农学是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农业科技工作者除了应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外,还需具备较强的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有较高的农业生产技能和一定的经营管理能力。为使本专业学生能成为具备较强的专业知识、管理能力和人文素养的一专多能型的复合人才,本专业自2014年开始设立张謇班(卓越农学人才班),聘请24位青年骨干教师担任本科生导师,53名2014级学生自进校起即进入导师课题组,跟随导师从事本专业的科研实践。本科生导师制为青年教师与学生之间创造了一个新的交流平台,导师不仅对学生的专业理论、应用实践和就业成长进行指导,亦利用言传身教进行熏陶,有利于帮助学生在道德素质、文化素质、心理素质和专业素质等方面全面发展,达到教书育人的统一。同时,这一制度的推行对青年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青年教师综合素质的提升进到了促进作用[3]。

作者:陆大雷 陆卫平 单位:扬州大学农学院

第10篇

文章认为课程体系设计不合理,是应用型财务管理本科学生难以较快胜任财务管理工作重要原因之一。文章建议,将满足财务管理工作岗位需要作为人才培养的目标,同时根据工作岗位需要确定学生的能力结构和知识结构,并据以确定课程体系。文章分析了现有课程体系的不足,确定了课程体系建设应满足工作岗位需要、避免不必要重复,加强针对性和可操作性以及兼顾地区和行业特点等原则,并提出了具体课程建议。

【关键词】

应用型;财务管理;课程体系

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的目标是培养既具有一定的理论基础又具有较强实际操作能力的专业人才。经调查发现,大多数刚刚毕业的大学生动手能力差,难以满足工作岗位要求。主要原因之一在于专业课程设置与实施有不尽合理之处,大多数高校课程并没有根据具体的工作岗位需求进行设置。

1 根据工作岗位需求确定人才培养目标

关于应用型财务管理本科人才培养目标有几种不同的观点。第一种观点从市场需求角度进行论述,如葛文雷、吴丽贤、常珊珊认为财务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最终取决于人才市场对财务管理专业毕业生的需求。第二种观点从就业领域和工作类别的角度进行阐述,如崔莉认为应用型财务管理本科专业毕业生毕业后在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从事投资、评估、企业理财、金融投资、财产保险、建筑工程造价、财务分析方面、财务会计等方面的工作;吕立伟、张周等认为应用型本科财务管理专业人才是能在事业单位及政府部门从事财务管理相关工作的“应用型、复合型、创新型、国际化”的专门人才。第三种观点则从能力角度进行阐述,如朱开悉认为财务管理专业建设目标是具备“宽、厚、强、高、熟”,专业能力素质要求高的财务管理专业的执业人才。第四种观点从工作性质等角度进行论述,2012年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公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和专业介绍》提出财务管理本科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为“培养适应现代市场经济需要,具备人文精神、科学素养和诚信品质,具备经济、管理、法律和财务管理等方面的知识和能力,培养能在营利性和非营利性机构从事财务管理以及教学、科研方面工作的应用型、复合型人才。

我国学者对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目标定位的认识都有一定的道理,但也存在各自的不足。如第一种观点提出了符合市场需求的本质要求,但缺乏市场具体形态的描述,不便操作;第二种观点提出了具体工作类别,但提出的国际化等要求过高,难以实现;第三种观点抓住了能力这一要点,但“宽、厚、强、高”很难做到;第四种观点综合了市场要求,素质、知识和能力及工作性质等,较为全面,但提出的能从事教学、科研工作的目标超越了应用型本科学生的能力,不切实际。

我们认为,应用型财务管理专业毕业生的市场需求其实质就是来源于财务管理相关工作岗位对人才的需求。这些可能的就业及发展岗位有出纳、核算会计、总账会计、财务经理、财务总监、投资部经理、投资部助理、理财部经理、理财部助理、融资部经理、融资助理等工作岗位。人才培养目标就是培养满足这些工作岗位需要的人才。

2 根据工作岗位要求确定能力结构和知识结构

2.1能力结构

关于财务管理工作岗位所需要具备的工作能力有几种具有代表性的观点。杨克泉认为财务管理人才应具有娴熟的会计核算、财务管理等业务操作技能, 并且精通企业理财之道, 具有全面的谋划运筹能力[7]。葛文雷,吴丽贤,常珊珊认为财务管理专业人才应具有掌握语言表达能力、财经写作能力、经济分析能力、会计核算能力、纳税筹划能力、财务分析能力、资本运作能力等专业技能。朱传华认为财务管理应用型人才应有一定的沟通能力、分析能力、谋划能力、业务能力、决策能力等[8]。李文静则认为财务管理岗位应该具备一定的语言文字表达、人际沟通、计算机操作、信息获取及分析、财务处理、金融管理等能力。刘其冰认为中小企业财务管理专业人才应具备会计核算、税务筹划以及实践应用等业务技能。以上学者都从不同的角度阐述了财务管理工作岗位应该具备的工作能力要求。但是都是比较宽泛、抽象的概述,没有进行概括和总结,缺乏层次感,不便指导课程体系的设置。

综合以上各个学者的观点以及结合具体的工作岗位要求。可以将财务管理工作岗位所需具备的能力划分为三种能力:技术技能、人际技能和概念技能。技术技能是指使用信息化等技术按照企业财务各个工作岗位的工作程序、工作方法、工作标准等完成财务工作的能力。人际技能是指与财务工作相关的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包括与上下级及税务部门、银行、客户、证券等沟通和协调的能力。概念技能是指能洞察企业内外环境及经营状况,从而合理调整财务资源、制订财务管理制度,并及时发现问题,提出对策建议或作出决策的能力。

不同的工作岗位要求具备不同的技术技能、人际技能和概念技能。除财务经理、财务总监、投资部经理、理财部经理、融资部经理等领导岗位外,其他工作岗位都是毕业生可能的选择,而从事领导工作也必须掌握其他岗位的技术技能。因此技术技能是所有工作岗位都必须具备的能力,也就成为应用型本科学生必须具备的基本能力。人际技能对于所有的工作岗位都非常需要,也是做好每一个岗位具体工作的技能之一。概念技能是财务工作领导岗位必须具备的能力。也是学生毕业后持续发展必须具备的能力。因此人际技能和概念技能也成为本专业所需要掌握的能力。对于大学生而言,这三种能力都需要培养,但重点应注重技能的培养。

2.2 知识结构

应用型财务管理专业学生所要求的技术技能、概念技能和人际技能,决定了学生必须具备相关的知识结构。

技术技能所应具备的知识结构。技术技能要求应用型财务管理专业毕业生具备的知识机构包括账务处理方面的知识、财务分析方面的知识、融资方面的知识、投资方面的知识、全面预算等管理会计方面的知识、成本计算等成本会计方面的知识、公司战略与风险方面的知识、税收筹划等税务方面的知识、财务软件等方面的知识等。

概念技能所应具备的知识结构。概念技能要求应用型财务管理专业毕业生所需要具备的知识是在掌握技术技能所需要的知识的基础上,还需要熟悉国家的有关方针、政策、法律法规、经济分析、企业管理理论、经济法、财经写作知识、风险管理等知识及其收集与分析方法。

人际技能所应具备的知识。人际技能要求应用型财务管理专业毕业生所需要具备的知识至少包括语言表达、逻辑思维、行为科学、激励等方面的知识。

3 现有课程体系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3.1课程体系存在的问题

很多院校财务管理专业是会计专业的简单复制。许多应用型本科院校开设财务管理专业目的只是为了招生人数,其开设的课程基本是会计专业的课程,再增加几门会计专业没有的课程。比如是针对财务管理课程用双语教学等等。有学者通过实地调研发现,大多数珠三角地区独立院校的实践课程设置始终在会计学专业框架下;大多数财务管理专业只有一些会计专业的实验室,如专业会计综合实训室,会计信息化实务实验室等,并没有针对财务管理专业的投资、融资等建设实验室及实训课程。

课程设置针对性不强,理论色彩太浓。现有开设财务管理专业的高校虽然定位于应用型本科,但是开设的课程体系中没有针对财务管理专业毕业生的就业需求。如融资是财务管理专业毕业生的重要就业岗位之一,但是经过网上对开设财务管理专业的150多所高校进行调研,发现还没有一所高校开设企业融资理论与实务课程;又如应用型财务管理专业学生需要掌握经济学的一些基本的思想、理论和方法,不需要掌握每一个理论的推导过程,而几乎所有开设财务管理本科专业的大学都开设了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理论性色彩太浓;再如,很多高校在财务管理本科专业开设管理学课程,传授管理历史、理论和规律,而对财务管理工作直接相关的企业管理内容很少涉猎。

课程内容交叉重复。现有课程体系系统性、科学性、合理性不够,课程之间存在交叉重复。如《财务管理》课程中财务管理的价值观念、投资的基本理论、项目投资、证券投资、现金管理、存货管理、利润分配、财务分析、财务预算、杠杆原理、资金需要量的预测等内容与《管理会计》、《证券投资学》、《财务会计》、《财务分析学》等课程重复。

课程设置操作性不强。首先没有针对“应用型”设置专门的实训课程,如没有针对基础会计学开设基础会计实训。其次每一门课程内容的设置主要侧重于对概念、作用、原理以及决策工具和分析工具等知识的介绍,对于实际工作的流程、方式方法则一笔带过,没有对实际工作过程中的重点、要点、难点及注意事项等知识进行介绍,更没有完整的实际案例让学生了解实际工作的流程,也不能帮助学生掌握理论与实际结合的要领,学生学完一门课程以后也就很难动手操作。

区域性、行业性没有妥善解决。现有的应用型本科财务管理专业的专业课程体系没有体现行业性和区域性特征,没有针对该高校所在地区的经济特色设置有特色的课程。

3.2课程体系设置原则

满足工作岗位需要。满足工作需要即将满足财务管理工作岗位需要作为人才培养目标,同时,根据工作岗位需要确定学生的能力结构和知识,并据以确定课程体系。融资是财务管理专业毕业生的重要岗位之一,要求学生掌握融资的基本理论、方法、程序等,相应地需要开设企业融资理论与实务、投资学等课程。

课程内容有效衔接,避免不必要的交叉重复。如开设中级财务会计课程之前,首先要开设基础会计学,让学生掌握会计的理论与方法、程序后,然后在中级财务会计课程学习如何运用这些理论与方法解决企业日常的财务问题,从而使课程之间有效的衔接。为了提高教学的效率,必须避免课程之间不必要的交叉重复。如现金流量表的编制放在中级财务会计课程,所得税会计可以放在高级财务会计课程。

课程设置要具有可操作性。可操作性原则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开设操作性的课程。对于一些课程而言,在课堂上无法有效的实现实践内容,就可以在该课程结束后,设置实践周,由实训指导老师提供真实的财务等资料按企业实际运行要求进行演练,从而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例如在基础会计学课程的结束后开设基础会计实训实践周,让学生模拟企业做一套简单的账。从而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第二,专业课程内容要兼具理论性和操作性,在课程内容、结构安排上可以理论作为先导,将实际操作流程为主线,并以实际案例及评析为支撑,以能力拓展训练作为巩固与扩展。

兼顾地区特点和行业特点。由于应用型本科一般是为地区或行业经济服务,所以在开设课程的时候可以结合高校所在地区或行业经济的特点来开设一些选修课程。比如在以服务业和旅游业为主的城市,开设一些旅游会计和酒店会计之类的选修课以及所在地区的经济历史、人文等课程,供学生根据可能的就业岗位进行选修。

3.3课程体系具体内容

综上所述,我们认为,应用型财务管理本科除公共课程外的课程体系包括专业基础课、专业课和专业选修课以及集中实践性教学课四个部分。

专业基础课就是指本专业的基础性课程,具体开设的课程有:EXCEL在财会中的应用、西方经济学、统计学、经济法、财经应用文写作、企业管理学和基础会计学。

专业课程是根据财务管理相关工作岗位的工作内容和要求开设的核心课程,具体开设的课程有:中级财务会计Ⅰ、中级财务会计II、财务管理学、成本会计、会计信息化实务、投资银行学、管理会计、投资理论与实务、融资理论与实务、税务会计与税务筹划、网上银行与网上报税、资产评估学、审计学、财务报表分析、公司战略与风险管理、高级财务管理、税法、行业会计、财政学、专业会计综合实训。

专业选修课程是为了扩展专业的知识面,满足服务地区或行业需要,开设的一些课程,包括企业会计准则专题、货币金融学、海南经济概览、企业设立与运行管理等。

集中实践性教学。具体开设的课程有:基础会计实训、成本会计实训、公司财务报表分析实训、企业财务会计岗位实训、企业投资和融资实训;在第二学期以及第四学期开设暑假社会实践课程。

【参考文献】

[1]汤炎非、谢达理.应用型财务管理本科专业教材建设探索.经济研究参考,2013年第17期;

[2]Xie da li,Tang yan fei. On Design and Implementation of Converse and Dynamic Curriculum Take the Accounting Informationization,the excellent course in Hainan Province for example,载2013年6月Esucation Technology and Management Science;

[3]葛文雷,吴丽贤,常珊珊财务管理人才建设的市场需求分析与培养设想.东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 年第4 期;

[4]崔莉,加强应用型本科财务管理专业教学思考.网络财富,2010年第10期;

[5]吕立伟、张周.应用型财务管理人才培养目标引领下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财会通讯,2011年第21期;

[6]朱开悉. 财务管理专业人才培养定位的思考. 湖南财政经济学院学报. 2011年04期;

[7]杨克泉. 高校财务管理专业建设现状及改革构想[ J ] . 财会通讯, 2006( 8) ;

[8]朱传华.财务管理本科教育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研究,教育与职业,2008年第23期;

[9]李文静.财务管理本科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课程设置――基于“3+1”人才培养模式,中国电力教育,2009年8月上;

第11篇

关键词:智能科学与技术;课程体系;培养管理

1背景

智能科学与技术是当前科学研究和工程实践的理论与技术发展的前沿领域,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是一个多学科交叉的跨应用领域专业Ⅲ。智能科学技术的发展将把整个信息科学技术推向“智能化”的高度,这正是当代科学技术发展的大趋势,对于这方面人才的需求也越来越迫切。智能科学与技术培养掌握坚实智能科学与技术基本理论和系统专门知识,具备作为工程师或领导者及公民的良好人文修养,具有从事科学研究、工程设计、教学工作或独立担负本专业技术工作能力,深入了解国内外智能科学与技术领域新技术和发展动向,能结合与本学科有关的实际问题进行创新研究或工程设计的高级专门人才。

高校应稳妥发展与完善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的本科生教育,夯实本科教育基础并积极创造条件,大力开展创新教学,努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工程实践能力,使之成为具有系统技术基础理论、专业知识和基本技能,良好科研素质和较强创造能力的智能科学与技术工程师。

2教学计划与教学管理分析

智能科学与技术属于计算机类专业,其必修课程设计原则是使学生具备计算机科学与工程的基础理论知识,尤其是大类专业招生教学的院校,通识课程主要是数学、物理文化基础,强调扎实的自然科学基础。专业教学的特色体现在专业必修和专业选修课程,专业必修课一般分为数学基础和专业课程。计算机类专业数学基础课程一般包括线性代数、微积分、离散数学、微分方程、概率与统计、数值计算等;专业课程一般包括程序设计基础、高等程序设计、数据结构、操作系统、计算机组成与结构、数字电路与逻辑设计等。

2.1学分

本科培养计划的学分中,国内外大学学分总数趋势是逐步减少,追求少而精。国内院校一般在130~190学分之间,如北京大学为150学分,清华大学为1 70学分,东南大学与浙江大学均为160学分,还有16学时为1学分的,也有18学时为1学分的。

中国台湾的大学一般在130学分左右。台湾交通大学最低毕业学分为128学分,其中必修课程须达76学分(共同必修58学分+资工组核心须达分+(资工组副核心课程学分+另2组核心课程学分)),专业选修本系课程须达12学分,其他选修课程须达12学分,通识课程须达28学分(含外语课程必修8学分)。台湾“中央大学”为136学分,台湾“清华大学”为136学分,其中必修和必选学分126,其他与导师商量决定。

美国的大学各校差异较大。美国的学分计算有4学期制、两长一短制及两学期制,其中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为120学分,麻省理工大学为90学分,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为186学分,斯坦福大学为180学分。

2.2教学管理

在教学管理上,斯坦福大学给学生提供了非常宽松的自由发展空间。新生入校后不分专业、不分学院。除了医学院和法学院学生需要经过一定的选拔程序外,本科生可以在入学后的前一个学期适当时候随意选择专业,并且选择专业后允许更改,只要毕业时满足专业培养方案即可。

国内的浙江大学是较早实行按大类招生的学校之一,分为大类培养、专业培养和特殊培养3类,前两年不分专业,按学科分类集中培养。

台湾的大学专业也是按大类完成前期的基础课程,再分小专业完成各学程,包括基础课、核心课和进阶课。

教学分组是现在的主流课程架构,也是体现专业方向的主要形式,分组课程是体现专业特色的课程组。国内清华大学采用的是分组教学;台湾的大学基本上采用的是以教学方向分组的方式,台湾的大学教学分为课程与修业、学分学程。

2.3实验与实践教学

计算机类专业各大院校都强调课程实验与实验教学,而目前课程该如何进行教学?这不仅是实验问题,如何以工程教育专业论证为目标,怎样使教学目标达到毕业要求是关键。做中学是主流实验教学方式,尤其是美国的大学,大作业体现的是实验与理论教学的结合,是考查学生是否理解理论知识的重要途径。学生不仅能够学习扎实的数学和计算机专业知识,还进行大量的实践创新训练。麻省理工大学、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斯坦福大学都属于实践创新性教学模式。例如,斯坦福大学程序设计范式课程重点比较C、C++、Java的特点和难点,每1~2周有一次大作业,针对不同的任务,要求学生用不同的语言实现,使学生加深理解各类编程语言的应用场合;麻省理工大学的课程计划是必须先修12学分的实验课程,再修3门或4门核心课程,最后选择3门方向学科和1门关于该方向的实验课、2门专业拓展课。

3智能科学与技术课程体系分析

智能科学与技术课程体系在智能基础理论研究的基础上,需要安排基础性、通用性、关键性的智能技术研究,主要包括感知技术和信息融合技术;自然语言处理与理解技术;知识处理(认识)技术,包括知识提炼、知识分类、知识表示技术等;机器学习技术,特别是统计与规则相结合的学习技术;决策技术,即知识演绎技术特别是不确定推理技术等;策略执行技术,即控制与调节技术;智能机器人技术,特别是面向专门领域的智能机器人技术;智能机器人之间的合作技术;基于自然语言理解的智能人机交互与合作技术;智能信息网络技术。

国内最早创办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的学校包括北京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是第2批开始培养智能专业学生的院校。北京大学的本科教学计划中,专业必修课程(2分)包括:①专业数学/理论基础(15学分):算法分析与设计、集合论与图论、概率统计A、代数结构与组合数学、数理逻辑;②硬件与系统基础(分):数字逻辑设计、微机原理和信号与系统;③智能基础(5学分):脑与认知科学与人工智能基础。专业限选课程(15学分)包括信息论基础、计算方法B、数字逻辑设计实验、微机实验、数据结构与算法实习、机器感知和智能处理实验、智能多媒体信息系统实验。选修组合课程(29~32学分):学生按照自己的兴趣,参考智能的2个专业方向推荐专业课组合,自行选择,至少选修20学分的智能专业课程。公共核心+专业方向+新技术及其他:①公共核心课程(分):智能科学技术导论、模式识别基础、生物信息处理、智能信息处理;②专业方向课程(11~15学分):机器感知与智能机器人方向、智能信息处理与机器学习方向、新技术及其他。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智能专业主要课程包括电路分析理论、信号与系统、数字信号处理、数字电路及逻辑设计、模拟电子技术基础、微机原理与系统设计、数据结构、软件工程、人工智能概论、算法设计与分析、最优化理论与方法、机器学习、计算智能导论、模式识别、图像理解与计算机视觉、智能传感技术、移动通信与智能技术、智能控制导论、智能数据挖掘、网络信息检索、智能系统平台专业实验等课程及30多门选修课程。

建议各学校可以根据学院教学特色与实际需求,设计专业核心课程。北京大学偏重“信息处理”,湖南大学偏重“智能系统”,但需要强调的一个前提就是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属于大计算机类,更需要大EECS专业的基础。编程、电路、数学、数据结构、计算机系统这五大核心基础就是大EECS;其次是专业,计算机以系统结构、操作系统、网络、编译、数据库五大经典专业核心课为主,湖南大学的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强调系统,因此信号与系统、操作系统、嵌入式系统、人工智能是最基本的专业核心课,然后再分不同的分支。湖南大学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核心课程包括人工智能概论、机器学习、计算智能导论、模式识别、智能控制导论、智能数据挖掘、机器人学等;研究学位课程包括模式识别、人工智能等,主要体现为智能科学与技术基础(人工智能概论、机器学习、计算智能导论、模式识别)、核心(智能控制导论、智能数据挖掘)和应用(机器人学)。

4结语

(1)在课程计划实施过程中,教师需要遵循课程的时序图,即描述课程的进阶关系,从本科直到研究生,同时还可以实行一定的修课限制,如台湾交通大学计算机概论与程式设计和面向对象程式设计两科皆不及格者不得修数据结构与算法概论,若数据结构不及格不能修算法设计课程等。

(2)程序设计类课程用上机程序能力考试来设置合格条件,如台湾交通大学基础程式设计及格条件为通过“程式能力鉴定”,湖南大学则以CCF―CSP软件能力测试作为程序设计课程通过的考核标准。

(3)鼓励学生参与项目、竞赛等课外科技活动,如台湾“清华大学”的综合论文训练是由具有同等水平的项目训练成果或SRT(student research training)计划项目以及其他课外科技活动成果经认定后代替的。

(4)精炼的课程教学。核心课程应该精且必须加强课程实验,只有对方法和理论有正确的认识才能掌握这门课程,而动手完成实验才能真正融会贯通。麻省理工大学、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的学生具备扎实的数学和计算机专业知识后,都需要进行大量的实践创新训练。

第12篇

Abstract: According to the standards of engineering education accreditation and the guiding ideology and basic principles of our cultivation plan under new situation, referring to the opinions and suggestions of industry and enterprise experts, we construct the curriculum system of communication engineering major. The aim is to cultivate the professional and technical personnel and engineering personnel who have healthy personality, good scientific literacy and professionalism and sense of social responsibility, moreover have solid foundation, strong practice, high innovation abilities.

关键词:工程教育认证;课程体系;大类招生;通信工程

Key words: engineering education accreditation;curriculum system;large category enrollment;communication engineering

中图分类号:TQ3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7)23-0198-03

0 引言

经济发展全球化趋势使工程技术人才的跨国流动越来越多, 高等工程教育的国际化以及工程师培养和从业资质得到国际间互认已成为必然趋势。各国相关认证机构签订工程教育学历、学位、工程师证照等资质的互认协议,将对加强工程师跨国职业和推动全球经济进一步发展起到重要作用[1]。目前,国际上关于工程教育学历或从业资格互认的国际性协议主要有《华盛顿协议》、《都柏林协议》和《悉尼协议》,其中,《华盛顿协议》是目前签署时间最早、缔约方最多、权威性和影响力最大、体系最完整的国际本科工程教育学位互认协议,也是加入其他相关协议的门槛和基础。教育部一直强调工程教育的重要性,并于2006年3月正式启动了工程教育认证工作。经过多年努力,中国工程教育认C体系取得了积极、显著的进步,越来越多的高校认可和实践“以学生为中心”、“成果导向”、“持续改进教学质量”等理念。2016年6月2日,我国顺利成为《华盛顿协议》正式成员[2],逐步从工程教育大国向工程教育强国迈进。

工程教育认证对人才培养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将《华盛顿协议》工程教育认证标准及精神引入到通信工程专业建设中,使学生具备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是目前通信工程专业建设的核心问题。为此,需要根据工程教育认证要求对培养目标、毕业要求、课程体系等内容进行改革,并顺应新形势下本科招生制度的变革,以工程教育认证标准和本科教育规划纲要为指导,建设通信工程专业的课程体系,通过调整课程设置、优化教学内容、加强实践教学等提高工程教育水平和人才培养水平。

1 课程体系建设依据

1.1 工程教育认证标准对课程体系的要求

中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协会于2015年对工程教育认证通用标准进行了修订,修订后的工程教育认证指标逻辑关系如图1所示。由图可知,毕业要求是课程体系构建的主要依据,课程体系是毕业要求得以实现的基石,因此在建设本专业课程体系时要考虑其对毕业要求的支撑情况。

工程教育认证要求课程体系设计要有企业或行业专家参与,企业和行业专家对工程人才的需求较为清楚,他们可以针对毕业要求和课程设置提出切合实际的意见和建议[3]。此外,工程教育认证还要求设置的课程中与本专业毕业要求相适应的数学与自然类课程至少占总学分的15%,工程基础类课程、专业基础类课程与专业类课程(至少占总学分的30%,工程实践与毕业设计(论文)至少占总学分的20%,人文社会科学类通识教育课程至少占总学分的15%①。

1.2 北京科技大学关于新形势下本科培养方案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为顺应新形势下本科大类招生制度的改革,该校组织开展了本科培养计划制订工作,以“坚持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遵循高等教育发展的客观规律,以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和提高学生创新创业能力为主线,实施完全学分制,构建高水平研究型大学本科创新人才培养体系”为指导思想,以“探索实施完全学分制,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加强基础拓宽专业,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加强创新创业教育,提升学生实践创新能力”、“注重先进性与国际化原则,构建具有特色的课程体系”为基本原则,制订本专业的培养方案,建设课程体系。

2 通信工程专业课程体系建设

根据该校通信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多年的人才培养经验,结合时代特色与社会发展需求以及本专业“通信与计算机相融合”的特色,明确了本专业的毕业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现代通信技术、通信系统和通信网络等基础理论知识,接受通信工程领域的实践训练,具有设计、开发、应用通信技术与设备的能力。与工程教育认证“通用标准”中的12条毕业要求相对应,本专业也将毕业要求细化为12条,保证“通用标准”被完全覆盖。为了确保毕业生最终达到毕业要求的能力,将毕业要求能力落实到具体的课程中,明确课程对毕业要求能力培养的贡献。图2给出了本专业课程体系对毕业要求支撑的映射关系。由图可见,构建的课程体系能够使本科生的通信相关能力得到逐步培养,使毕业生最终具备对复杂工程问题进行分析、设计、实现、研究等专业能力以及个人与团队、沟通与交流、工程与社会等非技术性能力。

根据工程教育认证标准对课程体系的要求以及该校对制订新版培养方案的原则意见,我们对本专业的课程体系进行了研究和建设,课程分为理论课程和实践课程两大类,如表1所示。在课程体系建设中,理顺了各门课程之间的前后修关系以及课程知识点之间的衔接,对教学内容内容进行了优化和整合。在新版教学计划中,增开了“工程导论”课程,以培养学生的工程世界观和宏观思维能力,使其对学科领域研究发展战略形势及正确的研究方法和学习方法有一个基本的把握;还增开了“计算机网络”、“数据科学”等必修课程,充分体现了本专业“通信与计算机相融合”的特色。“素质拓展”类课程又可分为外语类、创新创业类、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类、自主选修类,设置此类课程的目的是为顺应本科大类招生制度的改革,打破跨学院、跨专业选课壁垒,丰富选修课程资源,为学生的健康成才与全面发展积极创造条件。此外,在课程设置中加大了实践教学比重,重点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加强创新创业课程建设,着力开展创新创业实践活动,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到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培养良好的创新创业基础和能力。通过对课程学分、学时的合理设置,使教学计划中设置的各类课程占比符合工程认证标准要求,各类课程占比情况如图3所示。

3 结束语

工程教育认证强调以工程人才培养为目标导向,又恰逢本科招生制度改革,本科生培养方案的制订既要顺应新形势下的教育规划,又要符合工程教育认证标准要求,同时,课程体系的建设也离不开企业和行业专家的参与,构建合理的课程体系结构,理顺相关课程之间的衔接关系,优化课程内容,通过教学改革来不断提高本专业工程人才培养质量。

注释:

①中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协会《工程教育认证通用标准》。

参考文献:

[1]李永华,刘红,杜晓明,等.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视角下的专业建设[J].高教学刊,2016(11):82-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