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9-14 17:44:55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计算机网络技术就业情况,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为了提升学生的就业质量,加强我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的竞争力,提高学校的知名度,为企业培养来之则能用,用之则能行的有一定理论、实践能力强的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优秀人才,我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进行了卓越人才需求调研,目的在于了解计算机行业发展现状和相关企业对一般和优秀人才的需求,明确专业服务方向;分析企业对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人才的知识、能力、素质要求,确定我专业卓越人才的培养目标,为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卓越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提供科学的依据。
关键词:
卓越人才培养;企业需求;调查分析
1概述
为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培养高质量各类型工程技术人才,教育部启动了“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我院于2011年4月启动了首批“卓越人才培养计划”,我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也启动了卓越人才培养计划,为了明确企业对网络技术专业高质量、高技能人才的需求,明确企业对相关岗位人才的具体要求,确定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卓越人才培养的目标规划,我们针对川渝地区的一些相关网络公司,政府部门及我专业部分优秀毕业进行了本次卓越人才的需求调研。
2调研概况
1)调研目的通过座谈、调研和统计,收集企业、行业对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高素质人才的需求,分析高素质人才胜任的工作岗位,明确高素质人才应该具备的知识、技能、素质等信息,为我们进行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卓越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打下坚实的基础。2)调研时间、对象及方法本次调研共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的调研时间为2011年9月25日至9月3O口,调研对象为西安开元电子实业有限公司、重庆彩多通信工程有限公司、重庆朗佑科技有限公司、四川华迪信息技术有限公司、重庆邮政储蓄信息部以及万州招商局等企业及政府部门;采用会议座谈的方法进行调研。第二阶段的调研的时间为2O12年2月9日至5月9日,调研对象为川渝地区网络工程相关企业及我专业部分优秀学生所在公司,包括北京恒盛达科技发展有限公司、重庆新媒农信科技有限公司、深圳博瑞得科技有限公司、深圳市国泰安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深圳博瑞得科技有限公司等公司,调研的方式为问卷调查和企业走访相结合的方式。3)调研内容本次调研的内容包括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及相关行业的现状与发展趋势,企业对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卓越人才的需求,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就业待遇及发展前景较好的职业岗位群,企业对优秀毕业生的知识、能力、素质要求,优秀毕业生对目前专业课程开设的想法及建议,以及优秀毕业生就业去向等。
3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卓越人才需求调查分析
1)就业岗位需求情况本次座谈企业6家,发放26份专业人才需求调查表,统计结果显示目前我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岗位需求主要分为5大类:包括计算机网络组建,网络系统管理,网站开发与组建以及计算机及网络产品维护维修与销售。具体的岗位需求情况为:网络工程师占岗位需求总数的76.9%,硬件维护工程师占57.1%,技术支持工程师占73.1%,运维工程师占69.2%,网站维护占46.2%,售后工程师占69.2%,售前工程师占53.9%,计算机及相关品的维修占38.4%,宽带安装与维护占42.3%,网页设计与制占34.6%,网站开发占53.9%,其他占19.2%。在这些就业岗位中,在这些就业岗位中,网络工程师、运维工程师、硬件维护工程师、技术支持工程师、网站开发与维护、网站维护工程师的薪资待遇相对较高,对毕业生的综合能力有较高的要求。2)职业能力和综合素质要求通过调研了解到企业对毕业生应具备的职业能力要求如下:具备项目分析的能力;网络工程(有线网络和无线网络)的规划、实施、测试与验收的能力;网络设备的安装配置能力;网络服务器安装配置能力;网络路由器配置与管理能力;网站的开发与安全管理维护能力;网络系统的故障诊断与排除基本能力等。另外调查还显示企业用人的理念中,对个人素质的要求甚至大于职业技能的要求,几乎所有的企业都要求学生会做人、情商高、讲诚信有担当。
4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卓越人才培养的建议
1)夯实基础,分类教学。根据企业对人才的需求情况来看,通识教育教育中,学生基础参差不齐,教学过程中需要照顾大多数学生的情况,所以较难培养出优秀的人才,所以在课堂中夯实学生的基础,选拔有意愿的学生实施卓越人才培养,在培养过程中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进行某一个方向有针对性的加强。教学中应依据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学生的个体基础差异,以职业能力培养为目标,有针对性地对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学生实施分层教学,在提升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教学质量的同时,实现学生职业能力的有效提升。2)重技能更重素质的培养。根据企业用人综合素质的要求,在进行卓越人才培养时,要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要有吃苦精神、敬业精神、有担当、学会感恩、不随意跳槽,否则有再好的技术也是无用的。同时,要注重人文素养在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课程中的渗透。当今社会需要的人才是全方面发展的人才,而不有才无德的人才。因此,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人才培养中应做到技能与素质并重。3)培养有理论、实践强的优秀人才,对计算机网络技术来说,基本技能的掌握相对简单,综合素质的提升,必须有理论知识的支撑,另外对于高职院校来说实践能力是非常重要,所以应加强实践教学环节,组织优秀学生参加学校、省市级的技能竞赛,利用一切资源多进行有效的专业实习和顶岗实习。同时,高职院校积极加强与周边企业或国内知名企业进行合作,校企合作共建实习基地,实现产学结合,在为高职院校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的同时,为企业未来的发展储备更多优秀的人才。无论对学校,还是对企业而言,培养有理论、实践强的优秀人才都是其追求的目标。因此,高职院校应努力从多方面入手强化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4)课程的开设应面面俱到,且有侧重点。根据调研分析计算机网络技术需要掌握的专业技能有:计算机组装与维护、计算机外设维护与维修、网络产品配置、网络工程规划与实施、综合布线、服务器配置与管理、数据库管理与维护、网络安全管理、办公软件应用、网络设备配置与管理、网站建设与维护等,在这些课程中,核心课程为网络设备配置与管理、网络工程规划与实施、服务器配置与管理、数据库管理与维护、网站建设与维护,在卓越人才的培养过程中,应先打好学生的基础,在根据优秀学生的特长,指定专门的导师进行相关内容的培训。5)推进基于卓越人才培养的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建设。要依据高职院校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卓越人才培养对师资队伍建设的新要求,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应从如下几方面入手:一是,加强师资队伍职业道德建设,要求他们具备较高的职业道德,热爱教育事业,具有责任心和使命感,自觉的提升自身的修养,努力提升高职院校的教育质量。二是,优化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师资队伍结构,使之趋于合理化。具体而言,应从知识结构,学历职称结构、年龄结构以及专业结构等多方面入手。三是,注重师资队伍的职业化发展。计算机网络技术卓越人才培养的对师资队伍必须具备较高的职业素养和实战能力,必须能够将计算机网络技术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有效的结合在一起,且具备一定的职业经验。
5总结
通过本次的调研,使我们明确了企业对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的岗位需求以及知识、能力和素质的需求,进行卓越人才培养的目的是培养优秀的毕业生来胜任企业的中、高级岗位,只有明确了企业需求,按照企业、行业的需求制定科学合理的卓越人才培养方案,必将能够培养出深受用人单位青睐的优秀人才。
参考文献:
[1]郭莹.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人才市场需求的调查研究[J].科技经济研究,2013(12).
[2]张永旺.高职院校体验式教学与学生可雇佣性研究[J].当代职业教育,2012(5).
[3]杨健.基于卓越人才培养计划的《计算机网络管理技术》课程改革[J].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2013(6):110-111.
[4]郦丽华,谢鹏,李清平,等.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双证融通、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构建[J].职业技术教育,2010(20):22-24.
正确的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实训课程是保证专业人员学习方向以及学习理念的重要课程,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传统的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实训课程包括:DHCP服务器的建立与管理;网络实验室组网与布线,网络连通测试原理与实现;DNS服务器的建立与管理;WEB(IIS5.0)+DNS服务器的建立与管理;FTP(Serv-U)+DNS服务器的建立与管理;路由器配置等实训课程,通过这些实训课程能够保证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的学员在学习这些专业课程之后能够有效的掌握网络技术专业的许多网络上或者硬件上的困难的解决。但是仅靠这些基础的计算机网络技术的训练在应对网络技术日趋深度化复杂化且变化系数大的情况的时候便无法运用这些所学到的知识进行正确的应对甚至在运用这些知识并没有消除故障隐患的时候显得束手无策起来。
1.1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的网络改革
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实训课程的改革能够做到尽可能的让学员们在面对任何计算机网络技术难关的时候都能够做到及时的应对变相的应对,就算无法从根源某些难题但是也能遏制住病毒的发育。深化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实训课程如增加网络技术课程的难度,深化网络技术的渗透性,让专业人员能够实事的掌握到网络技术的核心,并对网络技术日趋深化和变化的系数做出一系列的调整。采用开放式的教学方式能够让学员更加能够面临网络上层出不穷的难题,从而更冷静的寻找解决办法。
1.2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的硬件维修改革
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的硬件维修课程还停留在基础的庞大的物件储物研究方向,而没有实际深入带产品内部,进行实质性的检查探究,纸上谈来终觉浅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的硬件维修应当实事的与当代不停的更新换代的专业维修人员的技术产生了巨大的更为专业的要求,要求计算机专业维修人员要做到能够准确的找出硬件的问题所在,并对其做出正确的有效的修理,并不仅限与快速的修理好硬件的故障,还能针对硬件故障的原因做出合理的解释说明,并对客户提出相关合理正确的建议。
2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实训教学的改革
2.1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实训教学理念与教学方针
教学理念是所有教师最基本的教学灵魂所在,所以一个好的教师所必须具备的基础当然是正确健康的教学理念。有部分的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的教学教师只针对学员的计算机网络知识进行从而进行对学生的优劣评估,但是这恰好成为了有天赋的学员变得骄傲自大从而走上有负面影响对社会造成危害而没有天赋的学员的不到好的教导辛苦的在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的道路上摸索。这些教师的行为都是可耻的,正确的教学理念要对学生一视同仁,对于有天赋的学生加以引导从而使学生做出对社会对世界积极有意义的贡献而对于天赋欠佳的学生要给予更多的帮助使他们迅速的脱力手生、盲目等思维惯性的引导。教师的教学方针要做到实务、变通,多动手多动脑,不对照课本照本宣科,能够做到有充足的实践经验这样对于学生日后的工作发展都有极大的帮助。
2.2根据市场需求来定制相应的实训课程改革
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实训教学的目标就是为了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使其能够快速的适应工作岗位,发挥出自身所学专业的能力,并能够吸收一定的知识,不断积累自身工作经验。因此,为了达到有效的计算机网络技术实训教学效果,在设计实训课程教学的过程中,相关教师应对市场需求进行实际的调查和分析,结合丰富的专业岗位培训经验,制定专业性强的实训教程,使学生能够在毕业后最快的适应岗位能力要求。教师在计算机网络技术实训教学期间,应注重实际的教学目标和市场需求,根据计算机网络技术相应的岗位需求,来教授学生这样的一门专业实训课程,对计算机网络技术实训课程作出有效的改革。通常情况下,教师根据计算机网络技术教学,将其分为验证实训、课程设计、综合设计、就业设计、顶岗实习。其中验证实训是指通过对学生在课堂所学知识的积累,并验证其学习效果。课程设计是指加强学生所学课程的实训,学生根据已学到的知识能够适应实际的岗位要求,综合设计是指学生在一定时期后能够对实训内容作出综合性评价,主要的评价方式是给予学生一个实际的项目或任务,使其能够发挥所学知识。就业设计是指对学生在学校内所学到的知识进行综合性实训,使其能够完全参与到实际的项目操作过程中去,能够根据已学知识,主动动手参与实训任务。顶岗实习是指基于学生个性化发展,根据其爱好及特征对学生开展相应的顶岗学习。
2.3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实训教学方法及过程创新与改革
【关键词】中职学校 计算机专业 网络课程 教学改革
在当今信息化的时代,人类经济和生活的各个领域都离不开计算机网络和通讯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的普遍应用是科技进步的一个重要表现。未来计算机网络技术的覆盖面越来越广泛,应用越来越普及,社会对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人才的需求量不断增加。
一、学情分析
学生的操作能力较低,综合素质不高。中职学生多是初中阶段学习成绩处于一般或较差水平的学生,有一部分学生为了减轻家庭经济负担而选择就读中职学校,希望能通过中职教育学到一技之长,以达到补贴家庭经济或自己经济独立的目的。大部分学生选择计算机专业是因为自己喜欢玩电脑游戏。这些学生自认为有一定的计算机操作能力,其实他可能连简单的WORD操作都不会,更不用说复杂点的专业软件操作或者网络设备配置管理。
二、课程特点
计算机网络是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相结合且不断高速发展的产物。计算机网络已经渗透到了生产与生活的各个角落。本课程面对中职学生系统介绍了计算机局域网技术、Internet、网络搭建、网络操作系统、网络安全等内容。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可以使学生掌握计算机网络的基本原理,了解简单网络设备的配置管理,学会搭建简单局域网,结合其他课程的学习,可以对小型企业、学校、单位的网站进行维护管理。
三、教学现状
由于大部分的中职生在初中阶段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也没有坚实的知识积累,所以很多学生喜欢技能型、操作型、活动型等课程,不喜欢理论性较强、逻辑思维较难的课程。而计算机网络技术这门课程正需要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实践操作也远不如FLASH、图像处理、网页制作等软件操作那么生动活泼。因此,教师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会感觉比较吃力。
而且,计算机网络及相关科学发展迅速,内容更新快,课程内容难以跟上计算机网络科学的发展变化。目前,中职学校使用的计算机网络技术方面的教材存在知识老化、脱离实践的现象,知识逻辑相对中职生而言难以理解,没有一本相对简单实用、适合中职学生学情的教材。
另外,大部分中职学校网络机房设置落后,没有一个科学完善的实践实训课程体系。而网络设备、软件的购买、更新和维护需要一笔不小的开支,由于中职学校规模的局限,实训机房建设资金紧张也是限制专业发展的重要一方面。
四、教改措施
首先,调整教学内容,选择中职学生易于理解容易操作的内容。大部分中职学生自身不善于理论学习,喜欢实践性较强的课程,再加上中职学生毕业后面临的是相对简单且技术含量较低的工作,教师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除了讲授计算机网络最基本的理论知识外,还可以侧重的选择实用性较强、简单易行的教学内容。例如,IP地址的规划;计算机接入INTERNET的方法;计算机网络故障的判别;交换机、路由器的基本配置方法等。这些知识点不仅涉及计算机网络的基本常识并且易于理解,同时也是计算机网络操作中相对简单的操作,不仅能满足中职生对网络的初步学习,也能满足学生毕业后从事一些最简单的网络方面的工作。
其次,提高教学质量,采用合适的教学方法。中职生素质较低,逻辑学习能力较差,教师应该针对学生自身情况深入浅出的讲授,尽量避开理论较强、相对枯燥的知识点。特别是在课堂上讲解比较抽象的知识点时,要尽量引用实例,将抽象的知识点转换成学生易于理解的在现实生活中随处可见的实例,方便学生掌握。
五、以赛促教、考证助学
自从教育部正式提出建立职业院校技能竞赛制度以来,已形成“普通教育有高考,职业教育有技能大赛”的可喜局面。技能竞赛紧密衔接企业需求,引导各中职学校重视技能教学,推行教学改革和知识更新,加快“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实现人才培养与企业需求的对接。技能大赛中有网络综合布线、企业网搭建比赛项目涉及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专业教师辅导学生参加省赛、国赛的教和学生的学过程中,不断总结教学过程中的成与败,改善教学方法,将辅导技能竞赛学习到的教学方法(如:项目教学、案例教学等)有效地应用于日常的教学改革中,强化技能教学,促进职业教育教学观念改变。
职业资格证书是国家劳动部对劳动者具有从事某一职业所必备的学识和技能的认证,是求职就业的“敲门砖”,是用人单位招聘、录用人员的主要依据之一。职业学校的学生没有升学压力,很多学生的学习目标不明确。学生除了参加技能大赛之外,作为计算机专业的学生,同时可以通过考取多种认证证书来证明自己的能力,提高就业竞争力。如果把考证引入到计算机网络技术课程中来,不仅能增加学生的学习动力、明确学习目标,学生在取得毕业证书的同时,还要争取取得多个职业资格证书,达到以考促学、发展学生能力的目的。
六、加大实训基地建设
【关键词】中职;计算机网络技术;准员工
1.计算机网络技术“准员工”培养背景
网络技术专业是实践性、综合性、应用性很强的专业,一些中职学校也开设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以“适应”社会的用人需求,而从事网络服务的符合职业岗位能力要求的中职毕业生却很少,他们理论水平欠缺,动手能力不尽如人意,不能独立开展“建网、管网、用网”工作。
中职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教学处于一种窘境状态,究其原因,一是教育理念未更新,缺乏对网络技术教育的职业化、专业化、实用化的认识;二是专业定位不清,很多中职学校未能制定有针对性的培养计划和目标;三是专业课程体系存在问题,缺乏适合中职网络技术应用教学的理实一体化教材,缺乏工作过程实践经验和职业能力;四是人才培养模式问题,校企合作深度不够,不能做到培养的学生与就业岗位的无缝对接;五是教学模式问题,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基于工作过程的项目教学模式未能有效开展;等等,诸如此类的问题。
在此背景下,怎样为社会提供合格的网络技术“准员工”就成为中职计算机网络技术教育中急需解决的现实问题。近几年来我们就此问题对中职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定位、培养模式、教学模式、专业课程体系、课程实施进行了探讨和研究,提出中职网络技术“准员工”培养的策略和措施,并在教学中进行实践,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2.中职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定位
2.1 专业内涵
计算机网络技术又称网络构建(简称网构)。中职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定位相对本专科较低。其主要培养在生产、服务和管理第一线从事网络组建、网络管理、网站建设与网页设计、信息安全与维护的初、中级网络技术应用型操作人员。
2.2 专业核心能力
我们通过市场调研,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主要有三个职业方向:网络工程施工、网络管理与安全、网站建设与开发。由此,中职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必须培养“准员工”三个职业核心岗位的能力(计算机网络组建与维护能力、网络管理与安全监控能力、网站建设与网页设计能力),逐步形成胜任企业需求、职业需求和工作需求的“建网、管网、用网”三项职业技能。
3.中职计算机网络技术“准员工”的培养模式
中职教育必须树立“以岗位为依据,以能力为本位,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职教理念。根据企业用人的要求,与企业合作,共同构建以项目教学为主线的“企业引领、项目训练、工学交替”的人才培养模式。
通过企业引领,可以使师生了解技术发展方向,紧跟行业的发展,同时依托本地通信公司和网络集成公司获取市场的岗位需求,及时调整专业课程、教学内容和教学模式,使得中职学生所学与市场所需无缝接轨。
基于工作过程的项目训练是教学方法的变革。我们要围绕计算机网络技术岗位能力要求,引入企业工作规范和评价标准,构建由课程项目、仿真项目、工学结合项目、企业项目组成的教学体系,对学生进行“从模仿到应用”的递进式训练,使学生的整个学习过程中都在“学项目做项目”,全方位锻炼学生“做项目”的能力,培养学生职业岗位能力,提高学生岗位操作技能。
工学交替则是除了国家规定最后一个学期必须要企业实习外,前五个学期学生在校学习期间穿插到企业实训。让学生接触真实的工作环境,将所学知识与技能直接应用于工作环境,进一步促进学生职业能力的形成。
这种培养模式才能真正使中职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所培养的学生跟企业岗位实现零距离的无缝对接。
4.中职计算机网络技术“准员工”培养的教学模式
4.1 课程项目教学采用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
在中职计算机网络技术教学中,课程项目(单项技能训练项目)宜采用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开展教学,将理论教学内容、形式与实践技能教学、训练有机结合,形成完整的教学体系。实施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要求具有企业化的实训环境、模块化的课程设置、项目化的配套教材、双师型的师资、社会化的质量评价。突出以学生为主体,学与做一体,做到了理论与实践的沟通和联系,掌握知识,提升专业技能。
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项目是由一系列工作任务组成。此类项目实施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要以任务为驱动,按照“确定任务一制定方案一确定方案一实施方案一检查控制—评估反馈”六个典型的工作步骤来组织教学内容。要求学生在自主探究的基础上开展协作,培养自主学习的习惯、团队合作意识。使学生在项目学习中获取知识,形成操作技能,掌握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职业岗位能力。
4.2 仿真项目教学采用基于工作过程的实训教学模式
仿真项目(综合训练项目)采用基于工作过程的实训教学模式开展教学。它是通过充分的行业调研,总结提炼网络管理员、网络安全员、网络布线员等职业岗位所要求的典型知识技能,将实际的工作内容纳入仿真项目教学中,保证学以致用。
仿真项目教学应以工作过程为导向,以学生获得相应职业领域能力为出发点和归宿,以学生独立或分组的形式完成资讯、工作计划制订、工作任务实施以及对工作成果的评价等。要组织学生分组协作工作,引进团队竞争机制,在协作中树立团队精神,在团队竞争中促进集体思考、发挥个性、优势互补、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在和谐与发展的前提下使提高项目工作质量,提升职业岗位素养。
4.3 演练项目教学采用校外实训教学模式
演练项目(工学结合项目)是来自职业行动领域的工作过程,是以企业的实战项目为内容、在校外实训基地进行的开放式实战项目。
计算机网络专业与校外企合作,运用企业的硬软件环境,安排具有实战经验的“双师型”的骨干教师,联合企业的项目工程师共同指导实训,按照项目实战任务书的要求,组织实施项目实战实训,时间集中,独立考核,培养学生严谨的工作态度、正确的工作方法,掌握项目实战技能。这种校外实训教学模式能更好地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减小学校教学与工作过程的差异,使中职学生能尽快适应工作岗位。
演练项目教学中要鼓励学生个性发展。根据学生个性特征与职业倾向,指导学生进行角色分工,让学生自己选择感兴趣的角色投入到工学结合项目学习中,有效地促进个性化的发展。
4.4 真实项目训练采取顶岗实习
真实项目(企业项目)训练是实践教学递进体系中最高形式,使学生可以直接接触真实的工作环境,将所学计算机网络技术的专业知识与技能直接应用于工作环境,使学生得到一次计算机网络技术岗位基本能力、专业技能、素质提升的综合训练。学生在独立解决企业项目工作中,训练学生踏实认真的工作精神、不畏艰难的工作作风、团结协作的团队意识,提高了适应社会的综合素质,为中职学生毕业后从事专业技术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以上递进式的不同阶段的项目教学采取不同的教学模式,将每个阶段的教学重点从掌握课程转移到对综合岗位能力的培养上,能有效地促进学生职业能力和职业素质的养成,学生能逐步胜任更高层级的职业岗位,保证了毕业生与就业岗位的“零距离对接”。
5.中职计算机网络技术“准员工”培养的课程体系的确定
中职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的课程要按照“以岗位为依据,以能力为本位,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职教理念,构建科学、合理、切实区域网络应用实际的课程体系。
5.1 岗位能力与应具备的技术分析
我校与移动、电信、联通等通信公司以及一些中小规模的网络集成公司合作,了解专业人才需求、专业所面向的职业岗位群,按照职业岗位能力的要求,基于工作过程进行能力分解,明确网络技术专业“准员工”应具备的技术。
5.2 确定本专业职业行动领域
依据职业岗位能力应具备的技术,分析这些技术所对应的典型工作任务,然后根据典型工作任务提出的行动能力,分析学生基本情况、能力培养所需的知识和技能等,按照工作任务的逻辑关系来设计职业行动领域。
根据分析,上述典型工作任务所对应的职业行动领域有:综合布线、有线局域网组建、管理与维护网络设备、管理与维护网络操作系统、管理与维护各类服务器、管理与维护用户终端、网络安全管理、网页设计、网络数据库与应用等。
5.3 重构专业课程体系
根据工作过程和技能训练,设置职业行动领域课程及课程标准,再依据职业行动领域中的典型工作任务设计出教学项目(课程项目和综合训练项目),将教学项目按职业成长的逻辑规律整合成职业行动领域课程。
职业行动领域课程是基于职业行动领域的工作过程,并以项目、任务等作为课程的实现形式。同样,我们把专业基础课程模块、综合素质拓展课程模块中各门课程以项目化形式呈现。职业行动领域课程模块与专业基础课程模块、综合素质拓展课程模块组成了培养中职学生成为“准员工”的基于工作过程的项目化专业课程体系。
构建专业课程体系之后,我们邀请省内外企业技术专家、一线技术人员、相关教师进行论证,对课程体系进行研讨,确认职业行动领域(典型工作任务)与岗位群的生产实际的吻合情况,提出专业课程标准建议。在此基础上,修订、完善专业课程体系。
5.4 中职计算机网络技术“准员工”课程实施方案(示意图)
参考文献:
[l]刘昭斌.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网络技术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构建[J].职业技术教育,2009,l1
[2]伍珍丽.中职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教学方式初探与实践[J].计算机光盘软件与应,2011(3):193-194.
论文摘要:随着教育的普及,现如今中职教育已成为我国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教育目的在于帮助学生更好地就业。然而,随着社会发展的不断变化,信息时代的迅猛发展,中职计算机网络技术教学过程中仍然存在着教学内容与社会需求脱节、理论与实践脱节等现象。作为新时期的教师,应整合教学结构,改变这种教学局面,做到教学与时俱进,凸显学生的综合技能培养和提高。
计算机网络技术作为一门理论性、实践性较强的学科,其教学目的在于加深学生对计算机的认识和理解,培养学生的实际运用能力。社会经济发展较快,计算机更新也快,然而,中职计算机网络技术教学内容却还是几年如一日不变,已经呈现出落后的现象。中职教育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增强学生的技能,帮助学生更好地就业。因此,作为中职计算机网络技术教师,应整合教学结构,理论联系实际,打破传统教材的局限性,延伸教学内容,实施新课程理念,与时俱进,开展以生为本的课堂教学理念,提升课堂教学的质量。
一、整合资源,丰富教学内容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计算机网络技术教学显得尤为重要,它主要培养适合网络行业需求的一线网络管理、服务人才,具有一定的及时性,要求教师和学生对新事物有较快的接受能力。这也就意味着学校在开设此课程之前,需要对此方面专业的人才需求做一个市场调研,进而整合教学资源,结合实际情况,采取多元化教学方式,丰富教学内容。此外,还可以根据专业的课程结构体系,按照其性质、关系性等整合教学模块,使其合并。在整合过程中需要注意到计算机网络技术的新理念、新技术,确保教学内容的与时俱进。如笔者在教学过程中,不一味地按照教材去讲,而是对内容实施整合,结合实际情况,以生为本,构建适合学生学习的具体情境,并对计算机网络技术课程实施模块分割,即实践领域、学习领域、学习情境,引导学生深入认知、了解其学科的规律,进而培养出适合社会发展的计算机网络技术新人才。
二、优化教学手段,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教学手段的有效与否将直接影响到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综合技能的培养。传统教学中,受条件的限制,教师大都采取讲述理论知识的教学手段,而忽略了学生的实际上机操作能力,教学手段单一,一味地按照教材的顺序、传统的时间安排来进行,即:先理论后上机,或者是先讲新知识,再让学生练习等,使得理论知识呈现枯燥、无味,学生对其更是呈现厌倦心理。新课程强调课堂教学中学生的主体性作用,讲究课堂教学中学生的自主动手能力。因此,新背景下的教师,应结合新课程标准,运用计算机网络技术学科本身的实践性特点,优化教学手段,实施理论实践相结合教学,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充分凸现课堂教学的生动性、直观性,进而深化学生的认知程度,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如在学习“局域网组建与管理”教学过程中,笔者改变传统的教学时间安排,首先让学生通过网络,初步认知,整体感受,对局域网的概念形成一种认识,进而引导学生通过internet网来加深对网络的感性认识,在此基础之上组织学生小组合作探究组建小型局域网,通过调试验证其正确与否,增强学生学习的自信心。最后,让学生通过自己亲身体验、自主探究来总结“局域网组建与管理”的理论知识,形成系统的概念,提高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专业运用能力,实现了课堂教学质的飞跃。
三、多元化评价体系,激励学生自主学习
评价是教学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其作用在于对学生所学的知识进行考核,进而对学生有个整体的把握,便于教师更好地开展教学,同时对学生来说,也有一定的督促和激励作用。但是传统教学中,受应试教育的影响,评价方式是考试,标准、依据则是学生的考试成绩,忽略了实践能力、综合素养等方面的考核,单一地重视成绩,容易使学生掌握空知识,缺乏实际运用能力,不能有效地发挥评价体系的作用,反而使评价成为扼杀学生积极性的间接“工具”。作为新时期的教师,应结合计算机网络技术本身,开展多元化的评价体系,将实践能力、自主探究能力、自主学习态度、综合素质等各个方面都容纳进来,进而全面地约束学生的行为,督促和鼓励学生大胆深入探究,增强其自主学习意识。同时在评价过程中,不仅仅是教师评价学生,学生之间、师生之间也可以互评,进而学生自评,分析、总结自我,注重学生的学习过程,以多元化的评价体系,来凸现学生的主体性作用,给予学生足够的自主权,为学生的发散性思维提供平台,进而调动全体学生的积极性,实现课堂教学的创新、改革,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和综合技能。
随着信息时代的迅猛发展,计算机网络技术已经在社会各个领域开始应用,逐渐成为企业发展的重要工具、设施。针对计算机的日益创新,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与时俱进,全面掌握社会经济发展下对专业人才的要求和需求,进而有目标、有针对性地开展计算机网络技术教学,不断地探索、创新教学方式,优化教学内容,强化教学手段,丰富评价体系,综合有效地推动学生全面健康发展,为社会培养计算机专业人才贡献一份自己的力量。
参考文献:
1.汪双顶、徐江峰,《计算机网络构建与管理》[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2.李莉,《关于中职学校计算机网络教学的思考》[J],《南昌教育学院学报》,2010
关键词: 高职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建设研究探索
随着信息时代的来临,网络教育、网络通讯、电子商务、多媒体等让人们的生活、工作发生着巨大的变化。同时,社会对计算机网络技术方面的人才需求也呈现多样化、个性化的趋势,尤其需要一大批既掌握计算机网络方面的基本技术,又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和动手能力的技术应用型人才,这也成为我校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的培养目标。根据我校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建设的实际情况,笔者试图从师资队伍建设、实训基地建设、课程改革、校企合作等方面阐述专业建设的新思路。
一、强化师资队伍建设,提高专业教学水平
学校注重强化师资队伍能力建设,以“中青年骨干教师培养工作”为重点,采取“走出去,请进来,聘请行业专家,下企业锻炼”的交流发展模式,以此提高青年教师的业务能力。如此,从制度和政策上促使教师重视课题研究、重视钻研学术,将教师是否参与科研、参与教材编写、是否等列入对教师的常规考核管理。具体措施有:①以学校建设规划为指导,每位教师制定个人五年职业生涯发展规划;②加大师资培训力度,让专业教师参加国内外权威教育机构培训、省市骨干教师培训、市各职能部门组织的教师培训;③进一步发挥骨干教师和优秀教师在教育教学工作中的先锋模范作用,对青年教师开展传帮带,将“青蓝工程”成为一项常规工作;④加强双师型队伍的建设,真正体现出职业教育师资的特色;⑤鼓励教师参加或指导学生参加各级各类竞赛,“以赛带练”,激发教师潜能;⑥支持鼓励专业教师参加硕士学位进修,提高专任教师的学历水平。
二、加强实训基地建设,提高师生实战能力
(1)一流的校内实训基地
学校投入大量资金建设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相关的实验实训基地,如华为网络实验室、神州数码实验室、服务器实验室、综合布线训练室等,为本专业学生提供了优越的学习、实践环境,具有真实(仿真)的职业氛围和产学研一体化的功能,能满足学生职业技能、能力训练的需要。
(2)丰富的校外实训资源
我校与校外多家企业合作,建立了多个具有稳定的能满足学生顶岗实训和企业项目要求的校外实习基地,如学生在此得到了很大的锻炼,也深受用人单位的好评;如学生在俱进网络有限公司工作时,技术水平和认真的工作态度广受客户好评;在与中视典有限公司合作时,公司主动让我校学生承担部分图形图像的建模工作。
(3)工作室实训建设
工作室的建设是我校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建设的亮点。工作室采用真实工作环境、真实工作任务为载体的教学模式,设置学习情境系统化及完整的工作过程,从简单到复杂,从单一到可拓展。我校已成立虚拟现实工作室,为
学生提供真实的实践工作平台。
三、加强专业内涵建设,积极推进课程改革
(1)注重市场调研,建立合理课程体系。
在广泛的市场调研、职业岗位分析的基础上,我校制定了全新的符合省课改精神的人才培养方案,根据社会调查和专业分析,参考咨询委员意见,对所有专业课程制订了课程标准;并且,在专业课程教学内容上实行了“双标准”体系,即“理论教学标准”和“实践教学标准”。
(2)改革教学方法,强化专业职业能力
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在教学模式上坚持推行理实一体化、项目式教学方法、任务驱动,大力倡导启发式、讨论式、研究式、多媒体演示等多种生动活泼的方式,充分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的动手能力得到了增强,实现了学生就业时与企业的无缝链接。
(3)实施因材施教,打造高技术能手
学校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兴趣班和各项省市级技能大赛等活动,每学期均开设与专业相关的兴趣班,在学期末,由每个兴趣小组进行成果展示汇报。所开设的兴趣小组有网站设计、程序设计、影视后期制作、多媒体制作、网络应用等。
四、推进校企全面合作,实现学生与企业的无缝对接
在校企合作上,除为学生提供企业实习机会外,我校还和企业探讨了多项合作意向,始终不忘记与市场的实际接轨。本专业每年会安排专业教师下企业锻炼,加强自身能力的培养;同时邀请企业相关的专家来校进行讲座,最大限度地提高了专业教师的水平。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校企合作模式有:(1)企业为学校提供技术、资金及就业岗位;(2)学校与企业合作开发项目;(3)学校自办企业项目。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师生利用自身专业优势,开发研制网络平台“江南生活百事通”,并利用Internet平台为学校其他专业的师生提供旅游、商贸、烹饪、房产等服务平台,为学生创业提供资源。
几年来,我校经过对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建设的研究和探索,专业的建设日趋成熟。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我们将不断地进行研究和探索,使其更加切实有效,从而培养出具有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相关领域工作的岗位能力和专业技能,能够适应企事业单位生产一线、信息管理职业岗位要求的技术应用型人才。
关键词:工作过程导向;就业竞争力;课程体系;典型工作岗位
中图分类号:G7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9599 (2011) 16-0000-01
Computer Network Technology Curriculum Construction and Reform Based on the Work Process
Kong Qingyue,Liu Haimei
(Hebei Chemical and Pharmaceutical College,Shijiazhuang050026,China)
Abstract:Aimed at students of computer network technology,there is confusion of the professional courses of study leading to understanding and lack of motivation,computer network technology to improve the employment rate of students on the Computer Network Technology curriculum-building process-oriented one based on the work of attempts at reform,after three years of efforts and achieved initial results.
Keywords:Work process-oriented;Employability and competitiveness;Curriculum;Typical jobs
一、探索与思考
根据教育部16号文件的“以就业为导向”3和“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建设”的大力发展高等职业教育的要求,计算机网络技术教研室专业教师针对毕业生就业难这一问题进行了认真的思考与总结,于2008年4月,在教研室会议展开了一系列关于“以就业为导向”和“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建设”的教学研讨活动,在这些教研活动中,老师们就基于工作过程的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课程体系建设进行了激烈的讨论,达成共识,从而萌生了对专业课程体系进行改革,申报课题的愿望,并付诸于实施。
借鉴俞敏洪先生对中国大学教育的观点,课题组成员确定了研究的方向和目标,把研究的方向定位在专业课程体系建设与改革上,这主要是给课题组成员以方向上的指导,解决最重要、也是最迫切的“教什么,才能提高毕业生的社会竞争力和就业率?”的问题。只有这样,专业教学改革才能使学生满意,才能使专业可持续发展。
二、计划与实施
教育部职业教育专家姜大源教授提出“工作过程导向的课程名称与内容不是指向科学学科的子领域,而是来自职业行动领域里的工作过程”4。根据这一理念,专业课程的设置与安排不能闭门造车,必须摆脱学科体系的束缚而与工作岗位紧密结合,要使专业课程与工作岗位紧密结合,专业教师必须对工作岗位有深入的认识或邀请相关的企业工作人员参与专业课程的建设。于是课题经教育厅立项后,课题组成员制定了如下计划并逐一落实。
2008年7月-2008年8月调查学生的理想工作地点
通过对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学生的问卷调查,理想就业工作地点选择石家庄的学生占95%,可以到北京和天津就业的学生占50%,可到其它地方工作的占6%,专接本的占10%。河北毗邻北京和天津,而北京和天津的对IT人才需求量大,必须充分利用这一地理优势。
2008年9月-2008年12月,分析、统计典型工作岗位
通过智联招聘网站搜索、调查京、津、冀三地市对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学生的需求情况,对近300条和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相关的招聘信息进行了浏览和统计。另外,还对北京神州数码科技有限公司、石家庄中泰科技有限公司、河北昊天科技有限公司、马鞍上大成科技有限公及河北谊联科技有限公司等校企 合作单位进行了走访,统计归纳出以下典型工作岗位:
1.网络管理员。2.网站设计、制作及优化。3.MIS系统开发。4.系统集成。5.IT产品营销。6.办公室文员。
2010年1月-2010年5月分析提炼出典型工作过程
结合招聘单位对毕业生的对专业知识要求派专业教师到相关IT企业挂职锻炼并和IT行业工程师商讨、分析、提炼典型工作过程,同时回访2009级和2010级两届毕业生的工作情况及工作中所用及所需专业知识。根据提炼出的典型工作过程先分析归纳出各工作过程中所需知识和技术和能力,根据典型工作过程中所需知识、技术和能力由专业任课教师和企业工程师经过反复的商讨确定了专业课数量、每门专业课的课程内容、学时数量及课程安排顺序、学生能力培养等方面的问题。召集课题组成员、校企合作单位工作技术人员召开了三次研讨会,对前一阶段的研究工作进行了总结和交流,形成了基于工作过程的教学内容新颖实用的课程体系,并修订了计算机网技术专业人才培养计划,人才培养计划中课程内容的设置与安排以理论必需、够用为度,加强实践教学环节,体现典型工作过程中所必需的知识和技能,依据此人才培养计划培养的毕业生能够满足企业的用人工作要求,达到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零实习要求,并撰写了各专业课程的课程标准。
2010年5月―2011年8月论证
邀请IT行业和企业专家组建新一届专业指导委员会,对人才培养计划和专业课程体系进行论证,与会专家对人才培养计划给予肯定并提出了宝贵建议。
通过在2009、2010、2011届毕业学生的培养过程中进行部分初步的改革尝试,取得良好的效果,从我院招生就业指导中心的就业数据统计结果,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的毕业生就业率和对口就业率有了明显提高。
三、反思与总结
反思与总结贯穿了课题研究的整个过程。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在人才培养计划的制定过程中,始终坚持“育人先育德,成才先成人”的思想,人才培养计划的制定秉承“学以近德,工以养技”的校训和“学以致用”的办学理念,加强素质教育,强化职业道德,明确培养目标,注重培养学生团队合作意识、对家庭、社会、国家的责任感。
虽然课题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尚有很多后续工作需要不断完善,新的情况和新的问题不断出现,亟待我们解决。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虽已初步形成,并以此制定出人才培养计划,并初步撰写了各门专业课程的课程标准,但很多工作还不够细化,与课程体系相适应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尚不断探索,与课程体系相适应的教材有待开发等,我们的工作将任重道远。
参考文献:
[1]张衍志.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计算机学科课程建设探索.教育与教学研究,2008(22):97-99.
[2]教高[2006]16号,“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Z].
关键词:计算机网络技术 教学实践 职业学校 课程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3)04(b)-0217-01
计算机网络技术是中等职业学校计算机专业的必修课程之一,是为社会培养网络人才的必修课程。该课程的主要任务是使学生了解计算机网络中各种设备的功能和工作原理,掌握局域网的布线、组建及维护。
计算机网络技术这门课程具有较强的实践性,但经过调查可知,有将近2/3的毕业生在步入工作岗位后遇到实际问题时往往束手无策,有的连最基本的布线都不会,更不要说对网络的维护了。那么,如何加强职业学校计算机网络技术这门课程的教学,提高该课程课堂教学实效呢?结合本人多年的教学实践,谈谈自己的一些看法。
1 加强教学设备投入,提高学生动手能力
目前,职业学校的计算机专业开设了多门实用性课程,这些课程在教学实践中需要占用大量的计算机设备,除此之外,非计算机专业的计算机基础也需要上机实践,这样,本来就不够使用的计算机设备更加捉襟见肘,导致教学正常用机都不能保证。在这种情况下,要求学校拿出一定资金来建设网络实验室就勉为其难了。所以,在职业学校计算机网络技术这门课上唯一能够让学生动手操作的是制作网线,其他网络设备也只能拿实物来讲解其功能及工作原理,当涉及到组网时,只能带领学生参观本校微机实验室,根据本校的实验室的网络来讲解有关局域网的布线和组网。学生在校期间对网络也只能有一些初步的了解,但没有亲自实践过,也就没有足够的经验。所以当学生踏上工作岗位后,面对组网、布线或网络维护,他们无所适从,当然就不能胜任自己的工作岗位。这样一来,学生的就业就很难,职业学校的学生很难成为优秀的蓝领人才。所以,职业学校必须建立一个功能齐全和设备完善的网络实验室,让学生能够学为所用,为将来就业奠定坚实地基础。
2 应用案例教学法,提高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
传统的计算机网络技术教学都是按照教材编排的先后顺序逐一讲解。采用这种教学方法容易使学生学前忘后,不能整体地去把握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内涵,所学知识缺乏连贯性,使学生不能学为所用。
为了提高职业学校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在计算机网络技术的教学中采用案例教学法。就是指教师通过展示具有鲜明代表性的案例为学生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通过对案例进行分析讨论,在情境中掌握理论知识总结规律,并创造性地将知识与实践相结合,找到更多的实际生活范例或提出解决实际问题的思路与方法。
计算机网络技术课程内容分为网络基础知识、传输介质与网络设备、局域网综合布线等,如果按教材顺序先讲网络基础知识,对一个从未接触过计算机网络的学生来说,拓扑结构、网络协议等内容,抽象、难懂。本来对网络有兴趣的学生,一开始被这几闷棍打得晕晕糊糊。为克服传统网络课程内容设计与教学方法上的缺陷,遵循“先具体后抽象、先应用后理解,由实践到理论,由理论再指导实践”的科学认知规律,在网络教学实践中,大胆改革网络课程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采用案例教学法进行教学。首先,选择要符合教学目标的合适案例;其次,将案例分发给每一位学生,并以小组形式进行讨论,将各组讨论结果汇总;最后,由老师做全面总结和评定。这样不仅可以锻炼和培养学生的自信和表达力,还可以理顺学生掌握知识点思路,加深对知识的掌握程度,从而提高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
3 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增强学生学习的自信心
学习兴趣是一个人力求认识世界,渴望获得文化科学知识的积极的意向。只有对所学知识有兴趣,才会产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因此,对于教师来说,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激发他们强烈的求知欲,是成功上好课的第一步。所以,在计算机网络技术课程教学中,我采取如下措施。
3.1 利用多媒体教学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计算机网络技术这本教材理论知识比较抽象,如果以传统教学方法往往只能使学生了解表面现象,造成一知半解的局面,有的学生甚至产生厌学情绪。为了能够调动学生学习兴趣,我将这门课通过多媒体进行教学。把抽象的知识形象化、把微观的问题放大化,实现学生认知渠道的多元化。课堂生动、形象、直观,不仅开阔学生的视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也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增强学生的自信心,从而在教学上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2 开展竞赛活动激发学生兴趣
为了丰富学生的学习生活,调动学生积极性,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职业学校可通过举办各种有关计算机网络知识的竞赛,如网线制作、小型局域网组建等,通过比赛结果,让他们看到自己的成绩,增强了自信,激发了他们的学习热情,从而达到提高教学质量。
4 精心挑选教材,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
目前,计算机教材多得令人眼花缭乱,这些教材的内容大同小异。所以在选择教材上要遵循以下原则:首先要突出“新”字,也就是说教材内容要与目前社会所需求内容接轨;其次要突出“全”字,学习计算机网络技术就掌握五大方面内容:(1)网络的基础知识;(2)传输介质与网络设备;(3)局域网综合布线;(4)组建小型局域网;(5)局域网安全与维护。如果能够很好地反映这些内容,并配有相应的各种设备图片,便于在上课时给学生一个感性认识,那就是一本合适的教材。如果没有合适的教材,可以组织本校教师开发校本教材。
5 加强校企合作,把握行业动态
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实践性远远大于它的理论性,同时由于计算机知识更新很快,新技术层出不穷,教师又不可能及时掌握行业的动态,如何为企业提供优秀的人才呢?我认为,职业学校在资金紧张的前提下,应该采取校企合作、为企业提供设备场地、接受企业设备赠送、共建实习实训就业基地,促进与企业的深度合作。建立聘任企业高技能人才,聘请企业专家和管理者参与学校建设、教学和管理。形成学校与企业共同制定培养方案、共同参与教学过程、共同建设实训基地,从而培养出社会所需的优秀人才。
职业学校是培养蓝领人才的摇篮,作为学校,要积极为学生提供更广阔的施展空间;作为教师,要不断钻研业务,探索新的教学模式,要把学生的培养目标和社会的实际需求结合起来,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提高计算机网络技术课程的教学实效。
参考文献
[1] 宋一兵,主编.局域网组建与维护[M].人民邮电出版社.
关于"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的论证报告
"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教学计划
"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发展规划
"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经费安排
二,表格
安徽省高等学校设置专业的基本情况简表
专业教师及教辅人员简明表
专业建设带头人简明表
"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教学计划表
专业教学周分配表
校(院)审议意见表
高等学校专业评议委员会评审意见表
一,关于设置"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的论证报告返回
为了满足滁州市及其周边地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对计算机应用人才的需求,根据我校的办学条件及师资队伍情况,拟在我校开办三年制"计算机与网络技术"专业,培养具有一定的理论基础及较强的应用能力的计算机方面的高级技术人才,主要培养方向为计算机软件设计及网络管理与维护,毕业学生至少具备该两方面中的一方面的应用能力.
1.设置本专业的必要性
⑴从全国范围的人才需求情况分析,设置本专业是必要的
目前,计算机技术方面的人才是全世界范围内的紧缺人才.根据今年全国各人才市场的统计数据,计算机专业人才在各人才市场的需求量均占前三位,而其中又以软件及网络技术人才的需求最为强劲,在未来五年中,我国每年需要近百万这方面的技术人才.进一步的分析表明,在各方面需要的计算机专业人才中,大量的是从事基础性技术工作,维护工作的专业人员,而并不全是高学历人才.例如,一般的程序设计人员,即所谓的程序员或软件蓝领,软件工人,未来五年这方面的需求量约25~30万人/年,国家教育部也针对这方面的需求专门推出了建立软件学院的计划以培养各种层次的软件专业人才.而就网络方面而言,从全国范围讲,电子政务, 根据滁州市经
济和社会的发展态势,为了充分了解市场对计算机与网络方面的人才需求情况,我们对滁州市计划发展委员会,经济贸易委员会,人事局等政府部门及扬子集团,安康集团,全柴集团,天大集团等大企业进行了调查访问,同时也对数十家中小企业进行了访问.调查表明,在未来的五年中,每年约有300多家中小企业拟开展 另外还有部分教师参加了国外的认证培训与考试.
进制我们还聘请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网络中心主任杨寿保教授为我校客座教授,在杨教授的指导下,在办学思路及教学科研方面,我校均有了一定的提高.
这方面工作的开展,为我校开设"计算机网络技术"准备好了一支胜任专业教学工作的教师队伍.
⑶实验设备及图书准备情况
目前,我校信息中心有专门供学生上机实习用机房5个,微机310台.
数学与计算机科学系有微机80台.
我校于1998年建成校园网,投入运行以来,对教学和科研发挥了重大作用.
另外我校物理系还建设有专门的电路技术实验室及计算机应用技术实验室.
以上各方面的实验室为我校开设"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提供了物质保障.
我校图书馆现有计算机类图书近4万册,中外文计算机类期刊近百种.另外,我校还新建了电子阅览室,其中计算机类电子读物近2万种.
⑷实习基地准备情况
我校与滁州市政府机关及企事业单位有良好的合作关系,这为本专业的学生实习提供了保障.目前联系的实习基地共有三个,分别是滁州市国税局,滁州市信息中心,滁州市电信局数据分局.
综上所述,我校已具备了开设"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的基本条件.
3.本专业的特色
本专业从计算机学科的基本要求出发,本着理论够用,实践加强的原则,特别注重实际应用能力的培养.我们认真总结了我校信息中心及数学与计算机科学系多年的办学经验,同时结合国外先进的IT教学模式,将注重技术的先进性与实用性,加大实践性环节的教学力度.本专业的
主要特色应该有以下几点:
⑴厚基础:为了保证培养人才的规格及适应能力,特别强调培养学生的基本功,如基本的程序设计能力,厚实的数学与英语基础;
⑵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与应用能力:本专业的学生在面向市场,必须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及应用能力,因此在课程设计及教学方面,我们将特别注意加大实践性环节的教学力度,适当压缩课堂教学时间,增加学生的实验与实践时间,特别是在实践性较强的课程中,加大学生设计性实验的教学与实验时间;
⑶紧跟学科技术发展的最新方向:我们将根据计算机网络技术发展的动态,及时调整应用性实践性课程的内容,保证学生学到的是最新的技术,用得上的技术.
⑷"双师型"教师:本专业现有的教师队伍中,绝大多数教师都有丰富的应用开发经验,都有实际的应用项目开发经历,同时也有一定的教学经验,这为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提供了保障,也符合国家教育行政部门要求高职高专学校的教师队伍应该向"双师型"方向发展的要求.
⑸借鉴国外先进的教学经验与培养模式:在本专业的教学中,拟借鉴国外IT人才培养的先进经验,在师资队伍建设,教材建设及教学方法方面做必要的改进,以保证所培养人才的质量.为了做好这方面的工作,我校已先后有4人次的教师接受了国外的认证培训.
从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考虑,本专业侧重培养计算机软件编程及网络管理与维护方面的应用型专业人才.
二,"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教学计划返回
1.培养模式
(1)专业名称:计算机网络技术
(2)修业年限:三年.
(3)学历层次:专科
(4)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掌握计算机与网络方面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具备较强的应用与开发能力的应用型专业技术人才.培养对象应该具有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5)业务要求:本专业学生的学习重点主要在两个方面.一方面学习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另一方面,学习计算机网络技术方面的最新应用技
术,如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技术,网络技术与数据库技术等.使得学生在毕业走向工作岗位时,至少具备计算机软件编程或计算机网络管理与维护方面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个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①具有扎实的学科基础,掌握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基本理论与方法;
②能熟练使用计算机,具备一定的算法分析和编写应用程序的能力或者网络管理与维护能力;
③能运用所学的理论,方法和技能解决实际问题;
④对计算机与网络的理论,技术及应用的新发展有所了解;
⑤掌握资料查询,文献检索及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取有关信息的基本方法,具备初步的科研,教学和软件开发能力.
⑹就业方向与范围
本专业培养的毕业生适合从事一般性的程序设计或网络管理与维护工作.就业范围包括各类企事业单位,以企业为主.本专业的毕业生也可以进一步的发展,参加"专升本"的考试,进一步的参加本科段的学习.
2.本专业主干课程
围绕上述培养目标和业务要求,我们设计本专业的课程体系结构包括: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及专业课,限选课程等几个方面,具体如表四所示,其中部分主干课程名称如下:
⑴高等数学
学时:168
⑵计算机导论
学时:90
⑶高级语言程序设计(C)
学时:108
⑷电路技术基础
学时:90
⑸数据结构
学时:108
⑹汇编语言程序设计
学时:108
⑺操作系统
学时:72
⑻计算机组成原理
学时:72
⑼微机原理
学时:72
⑽数据库原理及应用
学时:90
⑾计算机网络
学时:90
⑿多媒体技术
学时:54
3.专业课程体系结构
本专业的课程包括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公共基础课.这是所有学生都必须学习的课程.
第二部分,专业基础与专业课.在本部分的课程学习中,要使学生打下扎实的专业基本功,使学生对计算机有全面深入地理解,具备一定的程序设计能力,对计算机网络有较好的理解,同时对计算机应用的其它方面也有初步的了解.
第三部分,选修课.通过本部分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在计算机软件编程或者网络技术方面掌握一定的应用能力.本部分课程为两个系列的选修课,学生必选其中之一.本部分课程强调紧密联系技术发展与应用实际.
详细课程安排参见表四.
4.教学时间体系结构
在安排教学时间体系结构方面,充分考虑专科层次学生的培养目标,以实际应用能力的培养为主.因此适当压缩了课堂教学时间,加大了实验教学的时间比例.
三,设置本专业的发展规划返回
1.专业的课程调整与发展计划
对本专业的课程调整我们拟遵循的原则是:尊重学科发展规律与教学规律,从实际需要出发,专业基础课程相对稳定,选修课程根据学科技术的发展及时调整.
按此原则,专业基础课程的调整周期相对较长一些,拟三至四年一次.选修课程,将不断淘汰落后的技术课程,紧密联系市场需求,每两年时间调整一次选修课程,以保证学生所学知识的先进性与实用性.
在选修课程方面,拟开设两个方向(系列)的选修课程.一个方向是计算机软件编程方面,另一个方向是网络管理与维护方面.
本专业的建设目标是向省级重点专业努力,争取将其中的二至三门课程申报为省级重点课程,五至八门课程申报为校级重点课程.未来我校升本后,争取开设本科的相应专业.
2.教师的配备与培训计划
我校一向注重师资队伍的建设,为了办好本专业,并保证本专业有较好的发展势头,已做了大量的工作.如积极引进计算机专业毕业的大学生,加大本校现有教师的培养力度,为本校年青教师提供更多的学习与锻炼机
会等.通过以上工作的开展,目前已初步具备了一支合格的教师队伍.有关这方面的详细情况请见附表.为了保证本专业的进一步发展,学校拟在教师队伍建设方面,进一步采取如下措施.
(1)加大人才引进的力度.拟订今后每年有计划,有步骤地引进一批高质量的专业人才,充实本专业的教师队伍.在引进时特别注重本专业教师人员结构和整体知识结构,注意学历梯度,职称梯度和年龄梯度.学校已制订了专门的人才引进计划与措施.
(3)聘请校外专家为兼职教授.考虑到我校的实际情况,拟聘请国内知名大学的专家担任我校的兼职教授.担任或指导部分选修课程的教学工作,同时,对我校教师进行指导,以便更快地提高他们的教学水平和科研能力.
(4)加强与兄弟院校的合作交流.拟与省内的其它高校合作开展横向的科研项目,以便拓宽本专业教师的知识视野,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科研能力.
3.实验条件的配备与建设计划
我校现已基本具备了开设本专业所需的实验条件.信息中心现有微机310台及多媒体教室8个,数学与计算机科学系现有微机80台.物理系有电路技术实验室,计算机应用实验室.我校1998年建成校园网.我们将从校内资源共享的角度考虑,充分利用好现有的实验室,发挥其效益.
同时,为了进一步地做好本专业的教学工作,学校计划投资如下:
2003/2004学年度投入40万元,新建一个计算机网络实验室.
2004/2005学年度再投入30万元,进一步完善现有的计算机应用实验室.
四,本专业所需经费安排计划返回
为了搞好"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的建设,确保其教学计划得以顺利实施和本专业的健康发展,在近三年内计划投入110万元资金用于本专业的建设,具体安排如下
:
计算机网络实验室:40万元;
计算机应用技术实验室:30万元;
图书资料:40万元;
关键词: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职业岗位群;人才培养模式;平台+方向;订单培养
中图分类号:TP393-4
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以及IT、CT产业链的扩大和融合,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已经成为一个普及型专业,目前各层次的绝大多数高校都开设了该专业。目前该专业学生就业率持续走低,失业量较大,且薪资较低。因此,大量学生不愿意报考此专业,大多数院校招生计划缺额现象严重。教育部也非常重视,曾给此专业亮过黄牌。
工业和信息化部《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十二五”发展规划》指出:“十二五”时期,伴随信息通信技术的迅速发展和应用的不断深化,软件与网络深度耦合,软件与硬件、应用和服务紧密融合,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加快向网络化、服务化、体系化和融合化方向演进。“规划引导下一代网络发展,加快培育物联网产业,促进物联网与互联网、移动互联网融合发展”是我国信息产业三大发展目标之一。“十二五”期间,我国将全面推进工业化、城镇化,这必然会开启一个全新的信息化时代。工业信息化、商业网络化、产品数字化、教育信息化,将成为时代主流。中国是世界上互联网用户最多的国家。逐渐形成的产业急需大量专业人才,而现阶段高校培养的学生又无法满足企业需要的矛盾。
我院的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作为四川省省级示范建设专业,如何办好该专业,为“十二五”规划贡献自己的力量,很值得深刻探讨。依据我院的现状,提出以下构思:
1 面向岗位群培养的基本思路
面向岗位群培养是现代职业教育的核心思想之一。我院的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刚开设的时候确定走网络工程方向。确定了网络工程方向职业岗位群,包括售前技术工程师、实施工程师、售后技术工程师和商务助理。第二年新增了网络管理岗位。随着网络专业的发展,包括和部分企业的深度合作,成立了联想企业学院,逐渐新增了联想认证服务工程师、联想认证远程服务工程师、联想认证项目经理、联想服务器工程师这几个核心岗位群。2012年学院新增和智翔集团合作,新增了网络优化岗位群。
现在,我院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岗位、岗位群职业能力与任务分析表如表1:
表1 计算机专业专业专业、岗位、任务分析图
序号 专业 岗位(群)名称 主要职责和任务
1 计算
机网
络技
术 网络管理员 管网,即完成网站开发、网络配置、数据备份、网络优化、信息安全等工作。
2 网络售前/售后/实施工程师[DCN] 建网、用网、销网,即设计或搭建园区网络、商务助理、网络营销工作。
3 联想认证服务工程师[LCSE] 联想集团内部维修服务体系专业服务工程师,主要职责是现场解决客户电脑(PC、笔记本)、网络的软硬件故障。
4 联想认证远程服务工程师[LCRE] 大型企业客户联络中心服务工程师,主要职责是通过电话、邮件、网络等多种方式营运客户联络中心,为各类客户提供服务或销售工作。
5 联想认证项目经理[LCPE] 联想集团IT服务外包项目工程师,主要职责是运维客户联络中心,并为大客户提供驻场服务。
6 联想服务器工程师
[LCSR] 大客户信息中心服务器工程师,主要现职是对大客户网络中心或数据中心的各类服务器进行数据管理、存储、备份、还原,以保障信息安全。
7 网络优化工程师 网络基础数据收集、网络测试软件、硬件的使用,无线信号分析、使用软件优化网络等工作。
2 平台 + 方向的人才培养模式
我院专业建设整体思想是采用平台+方向的人才培养模式。整个ICT产业,企业对学生的基础素质和基本能力要求是一样的,但是随着社会化分工的不断精细和计算机网络范围的不断扩大,传统的一个专业对应一个专业方向早已不适应企业现实需求。这也是目前IT类专业学生就业竞争力不强、学生薪酬不高的原因之一。必须深刻认识到传统的IT产业已经和CT产业融合,形成新兴的ICT产业,学生在不同岗位就业所需的专业核心技能差别很大。其基础核心的专业课程是很重要且必须的。通过对现在主流的岗位所需基础技能进行梳理,经过多次专家审核,逐渐整理出基础平台课程。平台课程分为基本素质平台课和基础技能平台课。基本素质平台课包括公共基础课、选修课、素质拓展课程。专业方向课程包括职业综合能力模块课程和职业专项能力训练模块课程,专业方向课程根据学生所选择的方向不同而不同。所有学生首先学基本素质平台课程,然后学习基础技术平台课程,最后根据专业方向上专业方向课程。在完备基本素质和基础技能的情况下,因材施教,让学生分方向掌握其专业核心技能。
我院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方向的扩展与其历史发展有关。学院升为高职学院后,计网专业于2005年获得批准,2006年开始正式招生。当时只有应用与技术支持一个方向,即网络工程方向。2007年新增网络管理方向。2008年学院与联想集团展开校企合作,计网专业新增一个专业方向联想LCSE,即联想认证服务工程师方向。后面逐渐扩展到联想认证远程服务工程师[LCRE]、联想认证项目经理[LCPE]、联想服务器工程师[LCSR]等专业方向。每个方向均有相应行政班级作为支撑。校企合作的不断深入拓展了计网专业的办学规模,专业规模的扩大反过来又加深了校企双方的合作。2012年学院开始与智翔集团合作,开设了网络优化方向。现在计网专业开设了7个专业方向。分别是网络管理,网络工程,网络优化,联想LCSE,联想LCRE,联想LCPE,联想LCSR。在校班级达到21个,学生数量700余人。并与2011年组建了联想企业教育学院。计网专业的办学规模与办学效果已经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可。
3 多元化订单培养,提升就业数量与质量
3.1 网络专业与联想集团合作,实施多方向企业订单培养。联想(北京)有限责任公司校企合作包括组建订单班、师资培训,实训室建设、课程置换等多个方面。订单培养模式从2008年开始,每届只有一个订单班,订单班学生通过企业考核认证后由联想总部参照学生意愿分配到全国各地的售后服务站。整个合作过程双方一直比较满意,不少学生已经成为技术主管、服务站站长,解决了联想企业在高速发展过程中的大量合格员工需求。同时为四川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创立了品牌,解决了大量学生的高质量顶岗实习和就业问题。合作效果比较理想。于是从2010年开始扩大订单班级规模,2011年成立全国首家联想教育学院,现在每届组建4个校企合作订单班。与联想(北京)有限责任公司校企合作还包括师资培养。在7年的合作过程中为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培养了5个联想讲师和6个专班辅导员。使网络专业教学团队教学能力有了明显的提升。实训室建设包括,新建了联想雪峰服务站、联想笔记本实训室,改建了微机组装实训室。使专业实训室具备企业元素,符合企业流程,这样培养的学生在企业才能真正站住脚并获得较好的发展。
3.2 网络专业与神州数码合作,实施行业订单培养。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从2009年开始与神州数码网络有限公司(DCN)进行校企合作,主要包括实训室建设,师资培养,课程置换,组建行业定向班。实训室建设包括改建了网络通信实训室,新建了网络工程实训室,后期计划建设信息安全实训室。同时为网络教学团队培养了4名神州数码认证讲师,4名神州数码网络工程师。面向网络行业组建定向班,该班主要由网络产品销售工程师、售前技术工程师、售后技术工程师、商务助理这4种典型岗位按照3:2:1:1比例组合而成。每届组建一个行业定向班。其中售前技术工程师、售后技术工程师是技术类岗位对学生的专业技能要求比较高。学生需要熟悉常见网络设备品牌及主要性能参数。能熟练配置常规网络设备。同时具备针对某个行业或企业设计网络架构方案的能力。网络设备销售工程师、商务助理是网络行业商务类岗位。这类岗位适合对技术不感兴趣或者不是很擅长,但是喜欢与人沟通,崇尚自由、喜欢挑战这类学生。该类合作模式也为计算机网络专业培养了一批行业专业类人才,深的学生、家长、学院的认可。
3.3 网络专业与智翔集团合作,实施网优工程师订单培养。2012年智翔集团与网络专业进行校企合作。主要包括实训室建设、师资培养、课程置换和,组建网络优化订单培养专班。该定向班面向的核心岗位是网优优化工程师,其主要职责是网络基础数据收集、网络测试软件、硬件的使用,无线信号分析、使用软件优化网络等工作。目前该专业方向合作培养网优优化工程师2名,组建订单班2届。培养学生效果比较好,很多学生就业后很快就能达到5K的薪资水平。
4 结束语
信息类专业与制造类专业有很大的差异,探索信息类专业的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我们承认在探索的过程中还有很多值得探讨的地方,不过在IT类专业萎缩和就业逐年下滑的今年,我们能做到了专业规模逐年增大,学生就业率和就业质量不断提升。这本身就是一个值得探讨和研究的课题。个人认为基于职业岗位群的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行业订单人才培养模式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参考文献:
[1]徐伟.基于职业岗位群导向构建特色课程体系[J].职业教育研究,2013(09).
[2]李桂霞,张一非.基于职业岗位(群)的高职教育课程体系构建探究[J].广东教育:职教,2011(05).
[3]张尚先,杨湘洪.基于职业岗位群“五段式”岗位实习的实践与探讨[J].新课程研究:职业教育,2011(06).
作者简介:杨雨锋(1979.11-),男,讲师,毕业于成都信息工程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现任信息工程系网络教研室主任,网络实训中心主任,学院双师型教师,中青年骨干教师,研究方向:高校网络专业建设、课程建设。
[关键词] 高职 网络 培养 方案 职业岗位 典型工作任务
引 言
基于典型工作任务的计算机网络人才培养模式是很多职业教育者研究的一个课题,旨在依托行业企业,校企共同研究人才培养模式,培养适应市场需求的高技能性网络人才。因此高职院校如何在国家高职教育的指导思想下,结合当地经济发展情况,教育水平,人才需求结构,就业状况等培养出与时俱进的高素质网络技能人才是网络专业的核心,同时也是高职院校必须面对的新挑战。合理、科学的计算机网络人才培养方案就显的尤为重要,它是我们培养网络技术人才,组织教学的依据。
设计背景
1.网络人才遍布在各行各业,就业面广、社会需求量大
信息化已成为当今世界各国经济与社会发展的重要手段,计算机网络已经成为信息社会的运行平台和实施载体。在社会生产与人类生活中,网络应用的全面延伸促进了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全面发展。各行各业和人民生活的各个角落都会需要计算机网络技术方面的人才。
近几年许多高职院校在原计算机应用专业的基础上,发展成为设置独立的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汉中、安康、商洛等市的高职院校80% 开设有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但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存在诸多共性问题:定位不准,受师资、实训条件限制,培养的人才知识滞后,职业技能不强,岗位适应能力差。相对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广泛应用,技术应用和技术管理人才培养工作相对滞后。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网络管理、网络安全、网络维护、网页制作、网络资源开发等方面的人才缺口巨大。
2.区域经济的发展战略,网络技术是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的支撑环境
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总体目标是:西部地区综合经济实力上一个大台阶,基础设施更加完善,现代产业体系基本形成,建成国家重要的能源基地、资源深加工基地、装备制造业基地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发展目标中提到,要做强、做大电子信息,新型能源和航空航天等优势产业,提高现代制造业综合竞争力。建设国家一流的电子信息产业基地;西部大开发以及电子信息产业的发展更加需要计算机网络技术的支撑环境,必然对计算机网络技术人才有大量的需求。
3.本地区对计算机网络高技能人才的规格要求和专业定位
随着科技的发展,单一掌握某一专业的人才未必能够在市场上立足,掌握计算机网络所涉及的软、硬件知识,具备计算机网络规划、设计能力;网络设备的安装、操作、测试和维护能力;网络管理信息系统的操作能力;快速跟踪网络新技术的能力,能真正把基础理论知识与网络实践能力合二为一的网络建设、 操作等技术型人才和管理人才才是社会需要的“紧俏商品”。而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的特点正是培养此类人才。
通过调研汉中市及周边地区的典型企业,对计算机网络技术人才的岗位需求进行专业定位。其中主要走访调研了以汉中四通公司为代表的信息产业;以汉中移动、联通公司为代表的通信运营业;以及汉中钢铁厂代表的制造业、政府机关和服务业等。这些行业对网络搭建、网络管理和网络应用等高素质技能性人才提出了岗位要求。
设计过程
通过行业企业市场调查等方式,确定人才培养目标;召开专家工人访谈会,确定典型工作任务;邀请企业专家参与,共同确定学习领域课程;召开专业指导委员会会议,校企共同制定专业人才培养方案。通过企业调研分析,按照社会对高技能人才的需求,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高素质技能人才的培养目标定位在:“建网”、“管网”、和“用网”。
参考《普通高等学校高职高专教育指导性专业目录专业简介》,参照国家职业标准、行业标准和企业用人单位的岗位标准要求,确定了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所主要面向的职业岗位:网络安全、信息对抗、网络工程、网络管理、IT产品营销、数据库设计开发、网站建设等。
1.依托行业企业,校企共同研究人才培养模式
根据企业岗位需求的统计,网络及安全管理员是大多数企事业单位普遍需要的职业岗位。校企合作,共同研究工学结合的以典型工作任务为主线的“证书性学习、生产性实训、顶岗性实习”的三阶段人才培养模式。
第一阶段“证书性学习”是指三年制的第一年的学习模式和学习目标主要是围绕考取职业证书安排教学。主要取得劳动部的职业资格证书,如:计算机组装与维护(建网基础)、网络管理员(管网基础)、网页设计与制作(用网基础)。以达到基本职业素质和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的入门水平,课程目标与学习目标以取得职业资格证书为标准。
第二阶段“生产性实训”是指三年制的第二年的学习模式和学习目标主要是在校内工厂化实训基地以“典型工程项目”安排教学。以达到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的较高水平。
第三阶段“顶岗性实习”是指三年制的第三年的学习模式和学习目标主要是在校内、外的企业顶岗工作。以达到专业应具备的企业经验和综合素质。在校内安排企业真实性的专业综合实训,在校外以实训基地为主,有计划地安排顶岗实习。
2.在课程开发方式上,探索建立“教师科研下企业,工程项目进课堂,师徒方式传技能,学生学习如上岗”的模式
产学研结合、校企互动,由学校教师和企业专家共同开发优质核心课程,突出课程的实践性、开放性和职业性,根据企业要求和技术发展变化及时更新教学内容,使学生获得的知识、技能真正满足职业岗位的要求。强化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提高学生适应能力。生产一线的高技能人才必须具备良好的创新能力。
召开校企合作专业指导委员会会议,根据前阶段的工作分析和成果,共同讨论和初步确定了2010级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框架体系。
人才培养方案设计框架体系
1.确定职业岗位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以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为试点,以工作过程为导向,以职业能力为核心,以体现工学结合为特点,以职业分析和典型工作任务为课程设计基础,以真实工作任务为载体。校企合作,确定其面向的职业和职业岗位,初步提出培养目标。
2.典型工作任务设计
典型工作任务指职业活动中具有代表性的职业行动,并能反映该职业本质特征的工作过程,它反映了该职业的典型工作内容和形式,应包括完成一项任务的计划、实施和评估等完整的过程。在该步骤中,确定该职业的典型工作任务,以便对该职业进行准确地分析,并以此为基础进行课程开发。再根据三级能力的培养思路和职业养成规律,由浅入深安排学习内容,并由企业实际工作提炼出小型企业级局域网组建、网络工程测试与验收、网络设备的安装与调试等16个典型工作任务。
3.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设计方案
职业教育的学习领域课程是工作过程导向的课程方案。是一个由职业能力描述的学习目标、工作任务描述的学习内容和实践理论综合的学习时间三部分构成的学习单元。它是根据专业对应工作岗位及岗位群实施典型工作任务分析归纳到行动领域,根据认知及职业成长规律递进重构行动领域转换为学习领域(即:课程),再根据完整思维及职业特征分解学习领域为主题学习单元即进行学习情境的设计,学习领域表现形式是由若干个学习情境构成,因此设计学习情境将是课程改革的核心和难点。学习领域设置的原则:一是每一学习领域都是完整的工作过程;二是各学习领域排序要遵循职业成长规律;三是各学习领域排序要符合学习认知规律,所有学习领域组成生产或经营过程。
根据专业对应工作岗位及岗位群实施典型工作任务分析归纳到行动领域,根据认知及职业成长规律递进重构行动领域转换为学习领域(即:课程),再根据完整思维及职业特征分解学习领域为主题学习单元即进行学习情境的设计,学习领域表现形式是由若干个学习情境构成。我们对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高素质技能人才的培养目标定位为:“建网”、“管网”、“用网”。
4.课程体系结构
典型工作任务的实施是有严格的条件限制的,需要有成熟的课程载体、规范的工作岗位或实训中心,熟练的指导教师等条件的支撑。就我们目前的教学环境来说,尚不具备这样的条件。所以我们提出“平台+学习领域课程”的构想,兼容当前的教育环境和教学条件,保证学生多元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在第一学年奠定一个基础和平台,从第三学期开始采用纯粹的典型工作任务模式的构想。
5.教学计划设计
完成了上述步骤之后,编制教学计划表,课程开设顺序与周课时安排可根据实际情况自行确定。当专业的学习领域与学习情境的幅度大时,或因校企合作、工学结合需要,按常规教学周无法很好实现教学目标时,可对3年6学期制进行变革。
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核心课程实施方案
学生在校学习期间所学的教学计划开出的课程,在能力考核上实施“以认证代考试”、“以竞赛代考试”、企业实践考核与学校考核相结合等方式;在课程考核上采用“开卷+闭卷”、“笔试+口试”、“实际操作+答辩”、社会调研报告、企业实践与学校考核相结合等形式,以提高学生综合能力,考核成绩逐期载入学生学业成绩登记表,毕业时归入本人档案具体归结为:通过两种方法来考核,一是教考分离,通过国际、国内认证考试,二是形成性考核。
教学条件配置
1.师资要求
师资队伍是保证人才培养质量的首要条件,因此实施本人才培养方案对教师的数量和素质有一定的要求。
(1)具备本专业或相近专业大学本科以上学历。
(2)从事实践教学的主讲教师要具备计算机网络规划设计、建设施工、管理、应用开发和信息安全专业中级以上的IT认证资格证书或工程师资格。
(3)信息系统工程工作过程的每一个环节,专业至少有一名教师有实际工程经验,能够带领学生完成实际项目,若能请企业兼职教师承担则更好。
(4)教师“双师”素质的比例要达到80%以上。
(5)专任教师与学生比例1:25左右,校外实训基地指导学生实训实习的企业兼职教师的比例不低于80%。
2.教学设备配置
(1)校内实训室
支撑实践教学计划所需校内实训基地的基本要求包括“网络集成实训室”和“网络工程实训室”,辅以2个普通多媒体机房,可以满足每届招生1个标准班(40人)的实训基本要求。出于安全等原因,企业网络的生产环境不会轻易让学生使用,校内实训环境应尽量扩大规模和覆盖面,以保障实训需要。条件许可时,应跟随技术发展,增加安全、无线、IP语音、网络存储等实训环境,尽量贴近实际工作环境。
(2)校外实训基地
校外实训基地包括从事系统集成、信息安全、网络管理与维护等领域的企业和事业单位的网络信息中心。最需要真实网络环境开展“网络管理与维护”实训实习却很难在企业进行,“综合布线技术与施工”须借助网络工程类企业开展实训实习。由于行业的特殊性,除从事网络工程和应用开发的少部分企业能一次接纳多人外,一般企业接收的学生数目也就1到2个,且不会每年接纳,因此校外实训基地最好能够达到每个标准班级(40人)4个以上,并尽可能多。
总 结
计算机网络人才的培养是一个系统工程,专业建设和教学改革需要先进的思想指导,更需要科学合理的方法,需校企合作,走工学合作之路,同时要结合当地经济发展水平和教育水平,制定出切实可行的计算机网络人才培养方案。
参考资料:
[1]普通高等学校高职高专教育指导性专业目录课题组.普通高等学校高职高专教育指导性专业目录专业简介[M].中国高职高专教育网,2005,2.
[2]欧盟Asia-Link项目“关于课程开发的课程设计”课题组.职业教育与培训学习领域课程开发手册[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关键词:计算机网络课程现状分析教学方法
一、计算机网络技术课的教学现状
随着现代通信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信息技术正在给人类带来一场新的产业革命,信息已成为人类赖以生存的最重要资源。而信息的社会化、网络化、全球经济的一体化,都受到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巨大影响,这对高校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的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是信息技术通信领域的重要支柱,然而,调查发现目前在计算机网络技术课程的教学中,网络技术飞速发展与师资老化的矛盾日益严重,这将从根本上制约教育质量的发展。另外,一些学校的现行教材中教学内容滞后,以学科为体系的痕迹明显,教学内容偏多偏深,实践与能力培养不够突出,教学要求与培养“以能力为本位”的教学目标存在一定的差距,而且专业实习、实训的设备与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有一定的差距,学生实验教学往往不能按要求进行,从而对教学改革的进程起到消极影响。
二、计算机网络技术课程教学的优化
1.优化课程体系
在课程设置上,学校应当坚持应用能力“宽窄”结合的方针,使学生逐步深人全面地掌握网络知识,培养学生各个方面的网络应用能力,同时适当兼顾计算机其它应用能力的培养,使学生毕业后能适应多种职业岗位群的需要,按照网络集成、网络管理和网络软件开发三个方向成组设课,强化这三个方面的应用能力。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发展方向和接受能力自主选择相应课程。学校在制定教学计划时应该根据实际情况和社会需求安排四大类课程的教学内容和学时比例。技术基础课以教会学生掌握从事职业岗位所必须的科学原理、方法和使用这些原理和方法去分析、判断、解决生产第一线或工作现场实际问题的能力,技术技能课是以行业的职业技能为目标,将职业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岗位操作能力的训练,这两类科目的学时数可以适当减少;公共基础课应满足学生学习和应用职业岗位技能所必备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的需要,培养学生掌握科学思维及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课程的学时数比例可以适当加大;而选修课是以跨专业或高新技术等课程为主,以培养学生的就业适应能力、专业技能综合能力,门数尽可能多、范围要广些。
2.丰富教学内容
计算机网络技术主要是关于计算机网络的基本理论,比如有网络的拓扑结构、网络体系、网络设备以及网络应用等,重点是相关内容的理论阐述,网络设备中的网卡主要介绍网卡的结构及工作原理、分类情况以及性能指标等纯理论的知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理论与实践的互相结合,可以结合网卡的性能指标以及分类情况介绍网卡的选型以及网卡的安装等实用知识,将网卡相关的理论与实际结合起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和学习兴趣。网络应用技术主要介绍电子邮件系统的工作原理、使用的协议等枯燥难懂的内容,教师则可以结合电子邮件的收发工具进行教学,这样既有助于学生对基本原理的理解,提高对实际应用的认识,又能结合相应的社会实践活动。在实验、实训教学中,教学目的是验证理论知识,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解决实际工作问题的能力,这就更需要将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结合起来,培养学生面对具体问题独立分析、解决的能力,教师应该适当增加专业基础课的实验比例,加强学生的职业技术、技能培养,加强技能实验和设计型实验,扩充专业实训科目,使课堂教学与社会实践有机结合,要求学生独立理解实验、实训任务,自选仪器材料,自行设计方案,独立完成,从而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3.优化教学方法
传统的教学往往是以教师为主,学生则是处于被动学习的状态,整个教学过程体现为学生听、老师讲的单方面交流,学生的认知主要表现为记忆的形成,教师和学生之间缺乏交流。这种学生被动接受的方式是一种静态的教学方式,阻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激情和创造,而使授课平淡、乏味、呆板,严重影响教学效果。因此,现在应采取现代化教学手段进行交互式的教学,采用项目设计制作、现场模拟、社会调查、案例分析等多种多样的教学方式,比如组建网络教室的组建、建设小型校园网的建设、改造小型办公室网络改造等等实践活动,从而丰富整个教学过程,发挥网络通信及网络资源共享的特征,进行网上教育,包括电子教案、电子阅览、电子作业,这将有效缩短教师与学生的距离,加强教学交流,提高教学效果。
4.改革考核方式
考核方式应该可以充分发挥考试的教学功能、教育功能、督促和引导功能、检测、鉴定与评价功能等,使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人才培养模式相一致,促进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在对学生进行考核时,可以沿用传统的试卷考核与社会实践相结合,要求学生完成社会调研报告、市场调研分析等。在考核内容上,要坚持以知识的应用、技能与能力的掌握为主,注重检测学生创新意识和思维水平。确立考试是重要教学环节,充分发挥考试的多种功能,摒弃一次考试下定论的不科学做法,坚持平时考核与期末的总结性、鉴定性考试相结合。而且对于不同的课程可以采用不同的考核方式,如采用职业技能鉴定、完成课程项目、编写项目计划等形式代替课程的考核。这样既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又可以培养学生适应不同的需求,增加工作经验。比如程序设计课,可以要求学生既熟练掌握数据库管理系统的基本知识与使用方法,又具有熟练使用一种中文平台及相应数据库管理系统进行数据处理工作的能力,采用平时考核(如作业与实习报告、阶段测验、课程设计等)和鉴定性考试并用,主要考核基本知识、概念的掌握程度和简单的应用能力等。总之,要改变单一指标评价学习效果为多次考核综合评定成绩,树立高职高专实用型人才的素质教育思想,树立全面考核的思想,构建考核方式多样化。
参考文献:
[1]蔡开裕.计算机网络[M].机械工业出版社,2001.
[2]翟轰.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概述[M].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