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计算机网络安全技术培训

计算机网络安全技术培训

时间:2023-09-14 17:45:05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计算机网络安全技术培训,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计算机网络安全技术培训

第1篇

关键词:计算机网络安全;具体问题;控制策略

中图分类号:TP393.08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9599(2012)03-0000-02

The Specific Issues and Control Strategies

of Computer Network Security

Shen Xuejian

(Lianyungang Financial higher vocational technical schools,Lianyungang222000,China)

Abstract:With increasing levels of China's science and technology,computer technology is applied to our daily life has greatly enriched the content of our daily life,it also brings more resources to promote socialist spiritual civilization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computer security issues more and more attention has been paid,must fully take into account the stability of the computer network system design and normative,to ensure the safe operation of the computer when the computer network system design,the use of advanced techniques to develop appropriate solutions to protect the security of computer applications in China,promote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China's computer information security industry.

Keywords:Computer;Network security;Specific issues;Control strategy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计算机技术开始被广泛地应用到了我们的现实生活当中,在我们的生活中逐渐成了不可缺少的角色,极大地丰富了我们的日常生活内容,也带来了更多的信息资源,促进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快速发展,但是在一定程度上也出现了网络安全等问题,随着计算机逐渐在千家万户中被普及应用,计算机的安全问题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成为计算机应用过程中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

一、计算机网络安全的现状分析

(一)随着我国科技水平的不断提高,计算机技术也逐渐被应用到我们的日常生活当中,为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促进了各行各业的快速进步,但是,很多家庭和单位即便使用了一定的计算机安全工具,但仍然会存在着计算机安全的巨大隐患,由于计算机网络系统设计的不合理和不规范而引起的网络系统的稳定性问题就是其中的重要方面,并且在可扩充方面也会存在一定的隐患,因此,在对计算机的网络系统进行设计的时候一定要充分考虑到计算机网络系统设计的稳定性和规范性,保障计算机的运行安全。

(二)计算机网络硬件的配置不够协调。计算机硬件系统中的文件服务器作为计算机的网络中枢,其功能的完整性和运行的稳定性直接关系到计算机网络系统的质量如何,我们在日常应用计算机的时候,往往会忽视掉计算机网络应用的需求,在计算机的选型和设计方面都考虑的不够周全,常常会造成网络功能发挥不够充分甚至是受阻的现象,严重影响到计算机网络的扩充性、可靠性和升级换代。

(三)计算机网络安全维护的管理制度不够健全。虽然当前计算机的应用已经相当普及,但是对计算机网络安全的管理制度却并没有建立健全,计算机的网络安全维护管理往往任其自然发展,而计算机网络安全维护的使用工具在使用的过程中受人的影响较大,安全工具能否发挥其自身的作用,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持有安全工具的使用者,因此,要想保证计算机的网络安全,就必须对计算机网络系统的普通用户和管理者做好相关的教育工作,尽量避免计算机网络不安全因素的干扰。

二、维护计算机网络安全的主要策略

(一)建立健全计算机网络安全管理制度。要想从根本上解决计算机网络安全问题,就必须建立健全计算机网络技术安全管理制度,制定相应的政策法规,严格规范计算机的网络应用环境的安全性,对计算机的应用用户和系统管理员以及内部的相关人员加强职业道德修养和技术素养等的培训教育,积极宣传计算机的网络安全技术,对于一些重要的信息和一些重要的计算机应用部门,要求要做好严格的开机查毒工作,对计算机内所存在重要信息做好及时地数据备份,确保信息的安全性。

(二)加强计算机的网络访问控制。加强网络访问控制是做好网络安全防范工作的主要策略,也是对计算机网络安全进行保护的重要技术手段,网络访问控制的主要任务是利用自己的技术优势,保证计算机网络信息资源不会被非法访问和使用,网络访问控制也是保证计算机网络安全的核心策略,其所涉及的技术性的要求比较广泛,主要包括属性控制、目录级控制、网络权限控制以及入网访问控制等多种手段,是维护计算机网络安全的重要手段,对于计算机的网络维护具有重要意义。

(三)数据库的恢复和备份。数据库的备份和恢复是维护计算机网络安全的重要技术手段,有利于保证计算机网络安全管理员维护信息数据的完整性和安全性,其中的对计算机网络信息进行备份的操作是一种最简单和最能防止意外失误出现的数据恢复方法,当恢复发生意外的时候可以及时利用备份来恢复信息数据的操作,我们常用的数据备份策略主要有三种,主要包括增量备份、备份日常事务日志和数据库以及只备份数据库,这些方法都是维护计算机网络安全的重要手段,对于计算机的信息安全性管理具有积极的影响。

(四)提高计算机网络的反病毒技术和能力。在进行网络操作的过程中,如果操作不当就很有可能被感染上计算机的网络病毒,因此,在进行计算机的安全操作中,首先就要加强对计算机的网络反病毒技术和能力,可以通过安装防火墙的方式,对计算机的网络运行进行实时的信息过滤,安装病毒防火墙之后,就可以对网络服务器中的相关文件进行及时地检测和扫描,也可以在工作站上采用防病毒卡,加强对文件访问权限的相关设置,从而增强计算机网络操作中的信息安全。

(五)在物理安全设置方面制定一定的安全对策。首先,为计算机的网络安全实施选择一个合适的安装场所是非常有必要的,安装场所能够直接影响到计算机网络系统的可靠性和安全性,在选择计算机安装的场地的时候,要细心地考察计算机安装所需要的外部环境的安全性、场地的抗电磁干扰性、地质的可靠性等等多种因素,要尽量避开一些强噪声源和强振动源,加强对入口的管理,尽量避开高层建筑物的干扰以及用水设备的下层,对计算机网络系统的环境条件也要加强重视,对湿度、温度、腐蚀度、电气干扰等因素都要做好调查研究,并制定严格的标准和要求。

(六)加强对安全管理队伍的建设。在计算机的网络系统的安全维护过程当中,出现相关的网络安全问题是不可避免的,计算机的网络信息维护也不会存在绝对的安全性,因此,必须要制定健全的计算机网络安全的管理体制,加强对网络管理人员和计算机用户的相关技术培训,将现代化的计算机网络维护技术手段应用到我们的日常生活当中,尽可能地使计算机的网络安全问题在技术的支持下能够降低到最低限度,加强对计算机网络安全技术的建设,强化计算机网络使用人员的安全防范意识,加强计算机的安全技术保障,同时也保障网络用户的最高利益。

结语:计算机的网络安全管理涉及到使用、管理、信息技术等多个层面,是一个综合性的研究课题,在进行网络安全维护的过程当中,既需要采用一定的技术措施,也要求含有物理和逻辑的思维。要想在我国建立安全的计算机网络运行环境,就必须制定相应的计算机网络安全管理办法,加快建设我国的计算机网络安全体系。随着计算机技术的普遍应用,,计算机的网络安全问题也开始变得越来越复杂,我们必须对计算机的网络安全问题进行深刻细致的研究,并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才能保证我国计算机应用的安全性,促进我国信息安全产业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赵森林,熊原.浅析网络安全技术[J].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05)

[2]罗莹,陈.网络安全主流技术浅谈[J].宜春学院学报,2007,(02)

[3]于庆复.计算机网络安全技术的几点思考[J].新课程(教育学术),2011,(06)

[4]郭小芳,刘爱军.电子商务中的信息安全技术比较与分析[J].商洛学院学报,2008,(02)

[5]张昕,陈光晔.浅谈计算机网络安全技术[J].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9,(04)

[6]陈金生.网络安全分析[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学科版),2008,(06)

第2篇

关键词 计算机;网络;安全管理

中图分类号 TP39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9671-(2013)011-0177-01

随着互联网技术、信息化技术的快速发展,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多的便利,但同时也造成了一些安全的问题。滥用他人内部网络资源、利用互联网、传递非法信息、各种互联网攻击行为等计算机网络安全问题日益严重。而计算机信息技术网络只有实现了良好的安全管理,才可以将其应有的作用全部发挥出来,如果不能实现安全管理,那么必然会给网络用户造成危害,甚至还会对国家安全造成严重的影响。本文就计算机网络安全管理的技术与方法进行探讨。

1 计算机网络安全隐患

1.1 操作系统的不完善

操作系统具有扩散性和集成性等特点,结构复杂,体系庞大。但是不管操作系统是如何的完美,如何的成熟,它都会面临着安全漏洞的威胁,有了这些漏洞,病毒和黑客就可以入侵操作系统,而这些安全漏洞没有任何一种补丁程序能够完全根治,都需要进行不定时的操作系统升级,才能够将操作系统不完善这个问题克服掉。

1.2 网络管理员的防范意识和技术水平不高

目前由一些计算机网络管理员没有经过系统化的计算机知识培训,技术水平还达不到要求,且责任心不强,工作马马虎虎,在实际工作中,由于不仔细、不用心就造成了很多人为管理问题。如给予网络用户过大权限,没有按照网络用户的类型来划分不同的权限登记,没有限制和预防一些潜在的安全隐患,缺乏实时的计算机监控机制,甚至还会出现低级的网络管理错误,使得计算机网络系统极易受到攻击。

1.3 病毒的广泛传播

计算机网络安全的最大隐患就是病毒,它具有破坏性、传染性、隐秘性等特点,不依靠防火墙和反病毒软件很难发现,计算机一旦感染上如木马程序和蠕虫病毒之类的病毒,那么往往就会导致计算机系统反应速度大幅度降低,丧失部分数据和功能,甚至还有可能造成丢失掉计算机内的重要文件,造成系统的崩溃和计算机硬件设备的损坏。

2 计算机网络安全管理的重要内涵与内容

一般来说,计算机网络安全管理都具有生命周期性,应包括应急响应、安全检查与稽核、安全意识的技术培训和教育、安全原则和安全目标的确定、安全工程的运行和测试、安全工程的实施监理、风险分析、安全工程的实施、安全产品与安全技术的选型与测试、需求分析、安全实施领域的确定、安全体系、安全策略等,这些构成了网络信息安全的一个完整生命周期,经过安全检查和稽核之后,又开始孕育下一个生命周期,周而复始,不断上升、不断往复。黑客水平在提高,信息技术在发展,那么相应的安全技术、安全体系、安全策略也要随之实现动态调整,使整个计算机网络系统都随时处于一个动态过程中,不断进步、不断完善、不断更新。

3 如何有效加强计算机网络安全管理

3.1 防病毒软件

采用防病毒软件,如卡巴斯基、金山毒霸、360安全卫士、瑞星杀毒软件之类的能够对新病毒进行及时更新、联网查杀、预防,还可以实时监测病毒、实时查杀病毒,保护用户计算机系统数据安全,提高全方位的网络安全保护。现在计算机病毒越来越高级,越来越复杂,严重威胁到地震数据存储设备的安全,一旦发现地震数据存储设备感染了病毒,就应该采用防病毒软件进行实时防范,扫描出病毒所在位置,对地震数据存储设备的感染程度进行彻底地检查,将病毒彻底、完全地清除掉,从而保障地震数据存储设备的安全性。如360安全卫士基于人工智能算法,独具“自学习、自进化”优势,秒杀新生木马病毒,助力360杀毒获得AV-C国际评测查杀率第一,实时捕捉病毒威胁,预防效果更出色。全新架构进一步减少对系统资源的占用,性能提升30%以上,电脑轻快不卡机。智能引擎调度技术升级,可选同时开启小红伞和BitDefender两大知名反病毒引擎,双剑合璧查杀监控更凌厉。同时,隔离沙箱为用户提供百毒不侵的安全体验,运行风险程序不感染真实系统,新增“断网模式”保护隐私不侧漏。

3.2 从制度出发,加强计算机网络安全管理

1)成立了计算机网络安全管理领导小组,落实了计算机安全管理员,明确了领导小组和管理员的职责,构建了计算机网络安全管理体系。

2)在网络改造升级过程中,严格按要求实行管理网段与业务网段分离,杜绝业务用机上因特网。

3)局域网计算机上安装防病毒软件,建立了防病毒体系,同步升级,定期扫描。

4)全面淘汰一些配置较差的电脑,全部使用单位下发的性能好的计算机,确保不能因为计算机硬件的故障而出现重大事故。

5)全面安装防火设备,在机房,安装了防火报警器,购置了灭火器材,消除一切可能引发火灾等不安全隐患。

6)加强计算机应用管理,按照“单位统一管理,分部门保管使用”的办法,指定计算机负责人,并按权限设置了开机密码与网络密码。

7)严格执行“双重备份、异地保存”的数据备份制度,确保数据安全。

3.3 加强外联网络安全防护

目前外联的方式可以通过蓝牙系统、红外线系统、无线网卡、PCMCIA、有线网卡、USB端口等一系列措施进行互联,应该在终端就对非法网络行为进行阻断,这是最为安全、最为有效的防护措施。因此,应该屏蔽不明端口,对计算机信息网络系统通过终端安全管理系统来固定设置,一旦发现有那些非法的客户端企图连接网络,那么应该将非法的客户端进行网络屏蔽或者阻断。笔者建议建立一套身份认证系统(基于PKI体系),进而实现访问控制、数据加密。同时,将CA认证系统和认证网关部署在重要服务器区附近,并且使得二者实现联动,促使实现传输通道的加密功能和用户的安全访问控制。

参考文献

[1]罗平,李强.网络安全应急响应体系研究[J].农业网络信息,2011,02:111-114.

[2]陈丹.计算机网络安全隐患与应急响应技术[J].办公自动化,2011,10:153-157.

[3]王瑞刚.网络与信息安全事件应急响应体系层次结构与联动研究[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2011,10:120-125.

第3篇

论文摘 要: 随着现代计算机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计算机网络逐渐成为人们生活和工作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它改变了人们传统的工作习惯和生活节奏。在人们越来越依赖网络的今天,伴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逐步发展和完善,计算机网络的信息安全防护已经变得越来越重要。文章在计算机网络安全的概念基础上,分析了当前计算机网络安全的现状,最后提出几种常见的计算机网络安全防范策略。

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的高速发展,对整个社会的科学技术、经济与文化带来巨大的推动和冲击,尤其近十几年来,计算机网络在社会生活各方面应用广泛,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但同时也给我们带来许多挑战。随着我们对网络信息资源的开放与共享的需求日益增强,随之而来的信息安全问题也越来越突出,并且随着网络规模的不断扩大,网络安全事故的数量,以及其造成的损失也在成倍地增长,病毒、黑客、网络犯罪等给我们的信息安全带来很大威胁。因此计算机网络安全是一个综合的系统工程,需要我们做长期的探索和规划。

一、计算机网络安全的概念与现状

1.计算机网络安全的基本概念。

计算机网络安全是指“为数据处理系统建立和采取的技术和管理的安全保护,保护计算机硬件、软件数据不因偶然和恶意的原因而遭到破坏、更改和泄漏”。计算机安全的定义包含物理安全和逻辑安全两方面的内容,其逻辑安全的内容可理解为我们常说的信息安全,是指对信息的保密性、完整性和可用性的保护,而网络安全性的含义是信息安全的引申,即网络安全是对网络信息保密性、完整性和可用性的保护。

2.计算机网络安全的基本组成。

(1)网络实体安全:如计算机的物理条件、物理环境及设施的安全标准,计算机硬件、附属设备及网络传输线路的安装及配置等;(2)软件安全:如保护网络系统不被非法侵入,系统软件与应用软件不被非法复制、篡改、不受病毒的侵害等;(3)数据安全:如保护网络信息的数据安全,不被非法存取,保护其完整、一致等;(4)网络安全管理:如运行时突发事件的安全处理等,包括采取计算机安全技术,建立安全管理制度,开展安全审计,进行风险分析等内容。

3.计算机网络安全现状。

计算机网络安全是指网络系统的硬、软件及系统中的数据受到保护,不受偶然或恶意的原因而遭到破坏、更改、泄露,系统连续、可靠、正常地运行,网络服务不中断。计算机和网络技术具有的复杂性和多样性,使得计算机和网络安全成为一个需要持续更新和提高的领域。目前黑客的攻击方法已超过了计算机病毒的种类,而且许多攻击都是致命的。在Internet网络上,因互联网本身没有时空和地域的限制,每当有一种新的攻击手段产生,就能在一周内传遍全世界。这些攻击手段利用网络和系统漏洞进行攻击从而造成计算机系统及网络瘫痪。蠕虫、后门(Back-doors)、Rootkits、DoS(Denial of Services)和Sniffer(网路监听)是大家熟悉的几种黑客攻击手段。但这些攻击手段却都体现了它们惊人的威力,时至今日,有愈演愈烈之势。这几类攻击手段的新变种,与以前出现的攻击方法相比,更加智能化,攻击目标直指互联网基础协议和操作系统层次,从Web程序的控制程序到内核级Rootlets。黑客的攻击手法不断升级翻新,向用户的信息安全防范能力不断发起挑战。

二、当前可提高计算机网络安全的技术

1.网络安全的审计和跟踪技术。

审计和跟踪这种机制一般情况下并不干涉和直接影响主业务流程,而是通过对主业务进行记录、检查、监控等来完成以审计、完整性等要求为主的安全功能。审计和跟踪所包括的典型技术有:入侵检测系统(IDS)、漏洞扫描系统、安全审计系统,等等。我们以IDS为例,IDS是作为防火墙的合理补充,能够帮助系统对付网络攻击,扩展了系统管理员的安全管理能力(包括安全审计、监视、进攻识别和响应),提高了信息安全基础结构的完整性。入侵检测是一种主动保护网络和系统安全的技术,它从计算机系统或网络中采集、分析数据,查看网络或主机系统中是否有违反安全策略的行为和遭到攻击的迹象,并采取适当的响应措施来阻挡攻击,降低可能的损失。它能提供对内部攻击、外部攻击和误操作的保护。入侵检测系统可分为基于主机的入侵检测系统和基于网络的入侵检测系统两类。

2.运用防火墙技术。

防火墙是目前最为流行、使用最广泛的一种网络安全技术,它的核心思想是在不安全的网络环境中构造一个相对安全的子网环境。防火墙的最大优势就在于可以对两个网络之间的访问策略进行控制,限制被保护的网络与互联网络之间,或者与其他网络之间进行的信息存取、传递操作。它具有以下特性:所有的从内部到外部或从外部到内部的通信都必须经过它;只有内部访问策略授权的通信才允许通过;系统本身具有高可靠性。不仅如此,防火墙作为网络安全的监视点,它还可以记录所有通过它的访问,并提供统计数据,提供预警和审计功能。防火墙的体系结构有三种:(1)双重宿主主机体系结构。它是围绕具有双重宿主功能的主机而构筑的,是最基本的防火墙结构。主机充当路由器,是内外网络的接口,能够从一个网络向另一个网络发送IP数据包。这种类型的防火墙完全依赖于主机,因此该主机的负载一般较大,容易成为网络瓶颈。对于只进行IP层过滤的安全要求来说,只需在两块网卡之间转发的模块上插入对IP包的ACL控制即可。但是如果要对应用层进行控制,其就要设置到这台双宿主主机上,所有的应用要先于这个主机进行连接。这样每个人都需要有一个登录账号,增加了联网的复杂性。(2)屏蔽主机体系结构,又称主机过滤结构,它使用一个单独的路由器来提供内部网络主机之间的服务,在这种体系结构中,主要的安全机制由数据包过滤系统来提供。相对于双重宿主主机体系结构,这种结构允许数据包从Internet上进入内部网络,因此对路由器的配置要求较高。(3)屏蔽子网体系结构。它是在屏蔽主机体系结构基础上添加额外的安全层,并通过添加周边网络更进一步把内部网络和Internet隔离开。为此这种结构需要两个路由器,一个位于周边网络和内部网络之间,另一个在周边网络和外部网络之间,这样黑客即使攻破了堡垒主机,也不能直接入侵内部网络,因为他还需要攻破另外一个路由器。

3.数据加密技术。

数据加密技术就是对信息进行重新编码,从而隐藏信息内容,使非法用户无法获取信息的真实内容的一种技术手段。数据加密技术是为提高信息系统及数据的安全性和保密性,防止秘密数据被外部破析所采用的主要手段之一。数据加密技术按作用不同可分为数据存储,数据传输、数据完整性的鉴别,以及密钥的管理技术。数据存储加密技术是防止在存储环节上的数据丢失为目的,可分为密文存储和存取两种,数据传输加密技术的目的是对传输中的数据流加密。数据完整性鉴别是对介入信息的传送、存取,处理人的身份和相关数据内容进行验证,达到保密的要求,系统通过对比验证对输入的特征值是否符合预先设定的参数,实现对数据的安全保护。

4.网络病毒的防范。

在网络环境下,病毒传播扩散快,仅用单机防病毒产品已经很难彻底清除网络病毒,必须有适合于局域网的全方位防病毒产品。学校、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等网络一般是内部局域网,就需要一个基于服务器操作系统平台的防病毒软件和针对各种桌面操作系统的防病毒软件。如果与互联网相连,就需要网关的防病毒软件,加强上网计算机的安全。如果在网络内部使用电子邮件进行信息交换,还需要一套基于邮件服务器平台的邮件防病毒软件,识别出隐藏在电子邮件和附件中的病毒。所以最好使用全方位的防病毒产品,针对网络中所有可能的病毒攻击点设置对应的防病毒软件,通过全方位、多层次的防病毒系统的配置,通过定期或不定期的自动升级,及时为每台客户端计算机打好补丁,加强日常监测,使网络免受病毒的侵袭。

5.提高网络工作人员的素质,强化网络安全责任。

为了强化网络安全的责任,还有一项重要任务——提高网络工作人员的管理素质。要结合数据、软件、硬件等网络系统各方面对工作人员进行安全教育,提高责任心,并通过相关业务技术培训,提高工作人员的操作技能,网络系统的安全管理要加以重视,避免人为事故的发生。由于网络研究在我国起步较晚,因此网络安全技术还有待提高和发展。此外,为了保障网络能够安全运行,我们还应该制定完善的管理措施,建立严格的管理制度,完善法规、法律,提高人们对网络安全的认识,加大对计算机犯罪的法律制裁。

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和进步,信息和计算机网络系统已经成为社会发展的重要保证。由于计算机网络系统应用范围的不断扩大,人们对网络系统依赖的程度增大,对网络系统的破坏造成的损失和混乱就会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大。这使我们对计算机网络系统信息的安全保护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使得计算机网络系统信息安全学科的地位显得更加重要。现在,计算机网络系统的安全已经成为关系到国家安全和主权、社会的稳定、民族文化的继承和发扬的重要问题。因此,认清网络的脆弱性和潜在威胁,采取强有力的安全防范,对于保障网络的安全性将变得十分重要。

参考文献

[1]严有日.论计算机网络安全问题及防范措施.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3.

[2]王华.浅谈计算机网络安全技术应用.科技经济市场,2010.9.

第4篇

关键词:计算机网络信息 安全技术 防护对策

中图分类号:TP3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9416(2015)05-0000-00

1计算机网络安全隐患分析

网络环境下的计算机系统存在很多安全问题,综合技术和管理等多方面因素,我们可以将这些问题归纳为四个方面:互联网的开放性、自身的脆弱性、攻击的普遍性、管理的困难性。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各种安全机制、策略和工具被研究和应用。但网络的安全仍然存在很大隐患,首先就以下三方面进行分析:

1.1恶意入侵和攻击

恶意入侵和攻击分为主动和被动两种,指具有熟练编写和调试计算机程序的技巧并使用这些技巧来侵入到他方内部网的行为。主动入侵攻击是以破坏对方的网络和信息为主要目的,实现成功之后就能够造成对方网络系统的运行受到影响,严重状况下还可能让系统出现瘫痪的问题,在被动攻击的作用下获得对方的相关信息,并在对方不了解的状况下获得相关机密信息或者数据,但是不破坏系统的正常运行。

1.2系统漏洞

所谓的系统漏洞主要有两种不同的状况,包括蓄意制造,这主要是指设计工作人员为了能够达到日后信息窃取或者系统控制的目的而故意进行设计的行为;无意制造则是系统设计工作人员因为技术原因或者疏忽大意产生的。系统漏洞是传统安全工具难于考虑到的地方,一般状况下,这种侵入行为能够光明正当的穿过系统的防火墙而不被察觉。

1.3计算机病毒

计算机病毒指编制或在计算机程序中插入的破坏计算机功能和数据,影响计算机使用并且能够自我复制的一组计算机指令或者程序代码。其目前是数据安全的头号大敌,这种程序可以通过磁盘、光盘、计算机网络等各种途径进行复制传播。从上世纪80年代计算机病毒的首次被发现,至今全世界已经发现数以万计的计算机病毒,并且还在高速的增加,其隐蔽性、传染性、破坏性都在进一步的发展。

2 信息安全的防护对策

2.1防火墙技术

所谓的防火墙只是一种较为形象的说法,是由计算机软件以及硬件构成,让内部网和互联网之前形成实际的安全网关,属于强化网络访问控制权限的表现,从根本上避免外部网络用户凭借各种非正当手段突破外部网络而进入到内部网络领域中,并对内部网络资源加以访问,从根本上实现内部网络环境以及特殊网络设备受到保护的目的。这种技术对于多个网络或者两个网络之间的传输数据包结合实际的安全策略来加以检查,从而明确网络之间的通信行为能否可以发生,并对网络运行的状况加以监测。防火墙系统则是有两个基本部件包括应用层网关以及过滤路由器构成,防火墙则处于5层网络安全系统中的最低一个层次,属于外部公共网络和内部网络之间的一个主要屏障,防火墙是起初受到人们重视的一个主要网络安全产品,在网络应用以及网络安全技术不断发展的影响下,现阶段的防火墙技术开始走向其他不同层次的安全网络中服务,还有其他不同的防火墙产品开始朝着避免黑客或者病毒入侵以及用户认证和数据安全方向发展。

2.2数据加密技术

数据加密技术是最基本的网络安全技术,被誉为信息安全的核心,最初主要用于保证数据在存储和传输过程中的保密性。它使用数字方法来重新组织数据,通过变换和置换等各种方法将被保护信息置换成密文,然后再进行信息的存储或传输,使得除了合法受者外,任何其他人想要恢复原先的“消息”是非常困难的。即使加密信息在存储或者传输过程为非授权人员所获得,也可以保证这些信息不为其认知,从而达到保护信息的目的。所谓数据加密技术就是这种技术的目的是对传输中的数据流加密,常用的方式有线路加密和端对端加密两种。前者侧重在线路上而不考虑信源与信宿,是对保密信息通过各线路采用不同的加密密钥提供安全保护。后者则指信息由发送者端通过专用的加密软件,采用某种加密技术对所发送文件进行加密,把明文(也即原文)加密成密文(加密后的文件,这些文件内容是一些看不懂的代码),然后进入TCP/IP数据包封装穿过互联网,当这些信息一旦到达目的地,将由收件人运用相应的密钥进行解密,使密文恢复成为可读数据明文。

2.3访问与控制

访问与控制指授权控制不同用户对信息资源的访问权限,即哪些用户可访问哪些资源以及可访问的用户各自具有的权限。是对网络的访问与控制进行技术处理是维护系统运行安全、保护系统资源的一项重要技术,也是对付黑客的关键手段。

2.4网络安全管理措施

网络安全管理策略包括:确定安全管理等级和安全管理范围;指定有关网络操作使用规程和人员出入机房管理制度,制定网络系统的维护制度和应急措施,以及提高网络工作人员的素质,强化网络安全责任感等。 随着企业信息化水平的不断加深,管理层网络安全意识应逐步得到增强,并逐步会主动去思考如何更好地构筑信息平台的安全保障体系。

提高网络工作人员的管理素质也是一项重要的任务。对工作人员要结合硬件、软件、数据等网络系统各方面进行安全教育,提高工作人员的责任心,并加强业务技术培训,提高操作技能,重视网络系统的安全管理,防止人为事故的发生,同时提高人们对网络安全的认识,完善法律、法规,对计算机犯罪进行法律制裁。

第5篇

关键词:计算机 网络系统 安全

引言

随着现代化信息技术的发展,计算机网络系统已经深入到日常业务活动的方方面面,计算机系统一旦崩溃,将会造成无法估计的损失。因此,如何加强计算机网络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就成为一个急需解决的问题。

1计算机网络系统安全问题

1.1物理安全问题

要想确保整个网络系统的安全性,必须先保证网络物理安全性。物理安全风险主要表现在:自然灾害导致系统瘫痪;设备被毁造成数据丢失;设备断电导致信息丢失;电磁辐射导致数据被窃等。

1.2链路传输的安全风险

网络黑客的技术也是非常先进的,手段也是非常高明的,他们除了利用攻击来获取网络系统中的重要数据信息外,他们还可以将窃听装置安装在传输线路上,从网上传输的重要秘密数据都能够被窃取到,然后在通过相关的技术将这些数据信息读出取来,从而导致单位重要信息的泄露,这些不安全因素都能够给单位网络系统带来巨大的安全威胁。因此,单位在传输任何重要信息时,都必须在链路传输时对此信息进行加密。

1.3数据库的安全威胁

系统登录密码简单、管理不善、缺少远程登录身份验证是单位网络中计算机的重大隐患,“黑客”通过远程登录可以随意篡改、窃取系统数据,导致系统的真实性和完整性遭到破坏。

1.4网络结构的安全风险

由于互联网的开放性,企业的内部网络与互联网相互连接的话,企业的内部网络将面临着很大的安全威胁。黑客随时都可能侵入互联网节点,如果没有相应的防御措施,黑客有可能侵入到其他网络的“中转站”中。每个信息系统的主机上都存有重要信息。如果入侵者通过网络监听等高科技手段将用户名和口令等信息截获,那么这些重要信息就会被非法分子获得到,将会给企业工作带来巨大的危害。另外,据权威调查,在网络安全攻击事件中,有70%左右都来自与网络内部的侵犯。例如,内部人员有意将用户名和口令透漏给其他人;内部人员故意将内部网络结构泄露给他人等等。

2计算机网络安全防范的技术实现及措施

2.1加强安全制度的建立和落实

安全制度的建立,一定要根据本单位的实际情况和所采用的技术条件,参照有关的法规、条例和其他单位的版本,制定出切实可行又比较全面的各类安全管理制度。主要有:操作安全管理制度、场地与实施安全管理制度、设备安全管理制度、操作系统和数据库安全管理制度、计算机网络安全管理制度、软件安全管理制度、密钥安全管理制度、计算机病毒防治管理制度等。制度的建立切不能流于形式,重要的是落实和监督。尤其是在一些细小的环节上更要注意,如系统管理员应定期及时审查系统日志和记录等。另外,要强化工作人员的安全教育和法制教育,真正认识到计算机网络系统安全的重要性和解决这一问题的长期性、艰巨性及复杂性。决不能有依赖于先进技术和先进产品的思想。

2.2 构建全方位的防御机制

衡量一个网络系统的安全性如何,至少应能保证其数据的保密性、完整性、可使用性及可审计性等。为达到这些要求应采用如下的防御机制:要保证处于联机数据文件系统或数据库之中的以及网络传输当中的保密信息不会非法地主动地或被动地提供给非授权人员,系统资源只能被拥有资源访问权的用户所访问,能鉴别访问用户身份,保证合法用户对系统资源的访问和使用。其防御机制是:除了对关键数据进行级别较高的加密外,还要建立访问控制体系,根据信息密级和信息重要性划分系统安全域,在安全域之间用安全保密设备(加密机、防火墙、保密网关等),通过存取矩阵来限制用户使用方式,如只读、只写、可读写、可修改、可完全控制等。

2.3“防火墙”技术

“防火墙”是近年发展起来的一种重要安全技术,是通过对网络作拓扑结构和服务类型上的隔离,来加强网络安全的一种手段,它是电脑网络之间的一种特殊装置,主要用来接收数据,确认其来源及去处,检查数据的格式及内容,并依照用户的规则传送或阻止数据。其类别主要有:应用层网关、包过滤网关、服务器等,它可与路由器结合,按不同要求组成配置功能各异的防火墙。

2.4 数据加密和备份

密码技术是网络安全最有效的技术之一。一个加密网络,不但可以防止非授权用户的搭线窃听和入网,而且也是对付恶意软件的有效方法之一。数据加密可以在通信的三个层次来实现:链路加密、节点加密和端到端加密。备份信息可以有两种实现方法:手动和自动。一般系统都有简单的备份系统,但对重要的信息应购买专用的系统备份产品。对机密文件应做介质备份。

2.5 提高网络工作人员的素质

提高网络工作人员的素质,加强网络安全责任提高网络工作人员的管理素质也是一项重要的任务。对工作人员要结合硬件、软件、数据等网络系统各方面进行安全教育,提高工作人员的责任心,并加强业务技术培训,提高操作技能,重视网络系统的安全管理,防止人为事故的发生。在我国,网络研究起步较晚,网络安全技术还有待提高和发展。另外,为了确保网络的安全运行,我们还要建立严密的管理制度,制定完善的管理措施,提高人们对网络安全的认识,加强伦理道德教育,完善法律、法规,对计算机犯罪进行法律制裁。可以预计,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计算机网络会有一个和谐和安全的环境。

3结语

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计算机网络的安全问题日益突出。目前网络安全的技术手段虽然对防止系统非法入侵都有一定的效果,但它们只是起着防御功能,不能完全阻止入侵者通过蛮力攻击或利用计算机软硬件系统的缺陷闯入未授权的计算机或滥用计算机及网络资源。一个安全的网络系统应该既要有防火墙等防御手段,还需要有能够对网络安全进行实时监控、攻击与反攻击的网络入侵检测系统,实现系统内外的联合安全防范,为网络系统提供良好的安全保障。因此对网络入侵检测技术的研究无疑具有很强的现实性和紧迫性,将是今后网络安全研究的重点。

参考文献:

[1]季庆光,冯登国.对几类重要网络安全协议形式模型的分析[J ].计算机学报,2005.

第6篇

论文摘要 计算机和通讯网络的普及和发展从根本上改变了人类的生活方式与工作效率。网络已经成为农业、工业、第三产业和国防工业的重要信息交换媒介,并且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角落。政府、企业、团体、个人的生活都发生了巨大改变。网络的快速发展都得益于互联网自身的独特优势:开放性和匿名性。然而也正是这些特征,同时还决定了网络存在着不可避免的信息安全隐患。本文主要通过介绍目前在计算机网络中存在的主要安全威胁并提出构建网络安全的防护体系,从而对网络安全的防护策略进行探讨。

0 引言

网络给我们提供极大的方便的同时也带来了诸多的网络安全威胁问题,这些问题一直在困扰着我们,诸如网络数据窃密、病毒攻击、黑客侵袭、木马挂马、陷门等。为 了有效防止网络安全问题的侵害,计算机广泛地推广使用了各种复杂的软件技术,如入侵检测、防火墙技术、通道控制机制、服务器,然后尽管如此,计算机信息安全和网络安全问题还是频发。网络HACKER活动日益猖獗,他们攻击网络服务器,窃取网络机密,进行非法入侵,对社会安全造成了严重的危害。本文就如何确保网络信息安全特别是网络数据安全进行了安全威胁分析并且提出了实现网络安全的具体策略。

1 目前网络中存在的主要安全威胁种类

1.1 计算机病毒

计算机病毒是编制或者在计算机程序中插入的破坏计算机功能或者破坏数据,影响计算机使用并且能够自我复制的一组计算机指令或者程序代码,它具有寄生性、传染性、破坏性、潜伏性和可触发性等特点。计算机病毒主要是通过复制、传送数据包以及运行程序等操作进行传播,在日常的生活中,闪存盘、移动硬盘、硬盘、光盘和网络等都是传播计算机病毒的主要途经。计算机病毒的产生是计算机技术和以计算机为核心的社会信息化进程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

1.2 特洛伊木马

利用计算机程序漏洞侵入后窃取文件的程序程序被称为木马。它是一种具有隐藏性的、自发性的可被用来进行恶意行为的程序,多不会直接对电脑产生危害,而是以控制为主。

1.3 拒绝服务攻击

拒绝服务攻击即攻击者想办法让目标机器停止提供服务,是黑客常用的攻击手段之。其实对网络带宽进行的消耗性攻击只是拒绝服务攻击的一小部分,只要能够对目标造成麻烦,使某些服务被暂停甚至主机死机,都属于拒绝服务攻击。

1.4 逻辑炸弹

逻辑炸弹引发时的症状与某些病毒的作用结果相似,并会对社会引发连带性的灾难。与病毒相比,它强调破坏作用本身,而实施破坏的程序不具有传染性。逻辑炸弹是一种程序,或任何部分的程序,这是冬眠,直到一个具体作品的程序逻辑被激活。

1.5 内部、外部泄密

由于黑客的目的一般都是窃取机密数据或破坏系统运行,外部黑客也可能入侵Web或其他文件服务器删除或篡改数据,致使系统瘫痪甚至完全崩溃。

1.6 黑客攻击

这是计算机网络所面临的最大威胁。些类攻击又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网络攻击。即以各种方式有选择地破坏对方信息的有效性和完整性;另一类是网络侦察,它是在不影响网络正常工作的情况下,进行截取、窃取、破译以获得对方重要的机密信息。这两种攻击均可对计算机网络造成极大的危害

1.7 软件漏洞

操作系统和各类软件都是认为编写和调试的,其自身的设计和结构始终会出现问题,不可能无缺陷或者无漏洞,而这些漏洞会被计算机病毒和恶意程序所利用,这就使计算机处于非常危险的境地,一旦连接入互联网,危险就悄然而至。

2 网络信息与网络安全的防护对策

尽管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受到威胁,但是采取恰当的防护措施也能有效的保护网络信息的安全。本文总结了以下几种方法并加以说明以确保在策略上保护网络信息的安全。

2.1 技术层面上的安全防护对策

1)升级操作系统补丁

操作系统因为自身的复杂性和对网络需求的适应性,需要及时进行升级和更新,除服务器、工作站等需要操作系统升级外,也包括各种网络设备,均需要及时升级并打上最新的系统补丁,严防网络恶意工具和黑客利用漏洞进行入侵。

2)安装网络版防病杀毒软件

防病毒服务器作为防病毒软件的控制中心,及时通过INTERNET更新病毒库,并强制局域网中已开机的终端及时更新病毒库软件。

3)安装入侵检测系统

4)安装网络防火墙和硬件防火墙

安装防火墙,允许局域网用户访问INTERNET资源,但是严格限制INTERNET用户对局域网资源的访问。

5)数据保密与安装动态口令认证系统

信息安全的核似是数据保密,一般就是我们所说的密码技术,随着计算机网络不断渗透到各个领域,密码学的应用也随之扩大。数字签名、身份鉴别等都是由密码学派生出来新技术和应用。

6)操作系统安全内核技术

操作系统安全内核技术除了在传统网络安全技术上着手,人们开始在操作系统的层次上考虑网络安全性,尝试把系统内核中可能引起安全性问题的部分从内核中剔除出去,从而使系统更安全。

7)身份验证技术身份验证技术

身份验证技术身份验证技术是用户向系统出示自己身份证明的过程吗,能够有效防止非法访问。

2.2 管理体制上的安全防护策略

1)管理制度的修订及进行安全技术培训;

2)加强网络监管人员的信息安全意识,特别是要消除那些影响计算机网络通信安全的主观因素。计算机系统网络管理人员缺乏安全观念和必备技术,必须进行加强;

3)信息备份及恢复系统,为了防止核心服务器崩溃导致网络应用瘫痪,应根据网络情况确定完全和增量备份的时间点,定期给网络信息进行备份。便于一旦出现网络故障时能及时恢复系统及数据;

4)开发计算机信息与网络安全的监督管理系统;

5)有关部门监管的力度落实相关责任制,对计算机网络和信息安全应用与管理工作实行“谁主管、谁负责、预防为主、综合治理、人员防范与技术防范相结合”的原则,逐级建立安全保护责任制,加强制度建设,逐步实现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

参考文献

[1]简明.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及其防护策略的研究[J].科技资讯,2006(28).

[2]池瑞楠.Windows缓冲区溢出的深入研究[J].电脑编程技巧与维护,2006(9).

第7篇

计算机病毒通常隐藏在文件或程序代码内,有的员工在不知情的情况下下载了感染病毒的软件或者是电子邮件,导致了病毒的传播。有些计算机病毒只会开玩笑似的在受害人机器上显示警告信息,重则可能破坏或危机整个企业网络的安全。例如前几年出现的“熊猫烧香”的病毒,对不少个人用户以及企业用户造成了极大危害。这些病毒会从一台计算机迅速传播到另一台,令企业防不胜防。

2企业内网安全隐患

2.1选用未授权盗版软件

部分的中小企业出于节约成本,会选择使用未授权盗版软件。

2.2企业内部人为因素

人为原因有多方面,比如说企业员工对业务的不熟悉,对一些数据的修改出现错误,或者误删了一些重要的数据,容易导致整个系统出现问题,甚至破坏网络设备,也出现过一些员工因为不满现在的工作状态,故意破坏企业内的一些重要数据。

2.3移动存储介质的不规范使用

在企业信息网络安全方面,移动存储介质的使用也是一个重要的安全隐患点。容易导致未授权打印、未授权拷贝等问题,也会出现计算机网络感染移动存储介质病毒的问题。

2.4内网网络攻击

部分网络管理员工由于非常熟悉企业内部网络架构,利用管理上的一些漏洞入侵他人计算机,非法获取企业内部讯息或者破坏信息。这种网络攻击方式可归纳为三类:一是非法外联,即没有经过上级管理部门的同意,就将企业内的计算机连入外网中;二是非法入侵,即在没有授权的情况下,擅自处理信息,导致系统遭受破坏;三是非法接入,即没有通过网络管理部门的意见,就直接将计算机接入企业内网。

3企业外网的安全防范措施

3.1病毒防护技术

病毒防护技术在企业计算机网络安全防御体系中也是一项非常重要的技术。企业应购置正版授权杀毒软件,并为每个用户安装客户端,以此来应对越来越复杂和高级的病毒和木马程序。

3.2防火墙技术

防火墙包括硬件和软件两个部分,随着人们对完全意识的增强,每台电脑上面都会安装不同的防火墙,企业里面一般都会安装专业的企业版防火墙,能有效的实现网络安全最基本、最有效、最经济的安全防护,能主动抵御外网的各种攻击,企业还可以利用防火墙,阻止对一些网页的访问,从而降低遭受外网攻击的概率。

3.3入侵监测技术

在企业网络安全中,要建立起防火墙之后的第二道安全闸门——入侵检测技术,构建一套完整的主动防御体系,在不少的金融企业和银行都采用了此项技术,并且收到了良好的效果,此项技术能在不影响网络性能的情况下实现主动监测,可以识别一些防火墙不能识别的内部攻击,对于一些合法用户的错误操作,能有效的捕捉这些信息,从而实现实时安全保护。

4企业内网的安全防范措施

网络安全重在防范,为了确保企业内网的安全运行,必须要重视管理制度、将管理、监测和控制三者结合在一起,重视对员工网络安全知识的培训,提高所有员工的安全意识,特别是涉及到商业机密或者政治机密的企事业单位,尤为重要。同时采用安装防火墙等网络安全防范手段和安全检测手段相结合,主动防御;建立起规范化的网络安全日志和审查制度。(1)提高和加强员工网络安全知识,各企事业单位可酌情根据自身状况合理安排,邀请有经验的网络安全专家到公司来授课。(2)企业要建立起计算机网络用户的信息数据库,对于一些重要数据的客户,对他们的登录时间、访问地点都需要重要监测;要建立起内部网络主机的登录日志,对于所有在内部网络登录的用户信息,时间都要有详细的记录,发现可疑操作的时候要采取必要的安全措施。对于未经授权的接入、外联、存取都要生成日志记录,通过必要的技术手段进行检测和判断是否对网络安全构成威胁。企业还有对网络设备不断更新,从技术层面上提高设备的预防能力,比如说防火墙软件的及时更新,处理数据的计算机更新等。一旦出现网络安全问题,能及时的对日志进行审查,分析引起网络安全问题的原因,从而解决相关的问题。(3)在企业内网与外网物理隔离的前提下,可将防火墙技术、漏洞扫描技术、入侵检测技术与安全监测、安全控制和安全管理进行集成与融合,从而有效地实现对内网的安全防范。

5总结

第8篇

【关键词】网络安全;实训室建设;实践

0 前言

政府高度重视在信息安全人才培养等方面的公共服务能力建设,但是,目前在信息安全专业人才实践教学环节,缺乏能支持信息安全各专项技术的综合实训环境。围绕国家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和提升国家信息安全保障能力的战略要求,结合学校在网络安全方向及实践教学环境建设的需要,建设面向计算机网络技术等相关专业的多层次、全方位、可扩展的信息安全综合实践教学环境,近年来,我校进行了网络安全实训室建设的实践与探索。

1 网络安全实训室建设的目的和意义

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信息存储容量成倍地增长,信息已经成为客户的重要资产,信息存储成为各项业务运作的基本依赖条件和环境,任何信息的破坏和丢失,都会造成难以挽回的巨大损失,任何存储系统的故障,都会严重影响业务的正常开展和运营。可以说,网络安全技术已渗透到各个领域,其技术人才积累往往是和技术发展相辅相成的,由于安全经验需要时间积累的缘故,目前网络安全管理人员远远满足不了业务发展需求。据计算机世界资讯的相关研究报告称,估计国内网络安全人才缺口将达到30万人以上。

在此背景下,尤其是国家对高等教育提出了“打造精品课程”、“建设国家示范实训基地”以及“大力开展校企合作”的要求,建设网络安全实训室,可以改善专业实验实训教学环境,满足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实施开发课程一体化教学需要,突出培养学生对应岗位能力培养,提升专业实验及实训教育水平,培养适应信息技术发展的高端技能型人才。

2 建设思路与建设目标

我校网络安全实训室的建设思路是:以“校企共建、企业化管理、职业化环境、服务于社会”为指导思想,适应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培养的需要,依据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岗位能力要求为驱动,设备性能与主流技术同步,建设具有真实职业环境,能承接加工制造业信息化服务项目,集教学、培训、技能鉴定和技术服务等功能于一体的实训室。

我校网络安全实训室建设目标是:在校园网环境下模拟完整的企业网环境,实现商业运营环境中各项业务需求的在校实训,提供多层次、全方位及综合化的信息安全实验与实践环境。一是满足《网络安全技术与实施》、《网络与信息安全技术》、《网络故障分析与排除》、《网络操作系统配置与管理》等课程“教学做一体化”教学需要,使学生通过在此环境下认识整网的运行环境,并且进行各种设备调试,实现各种平台环境下的业务需求,达到实践能力的全面提高,职业能力和就业能力得到提升;二是提供科研开发和测试环境,服务企业;三是支持信息安全社会化培训以及信息咨询、方案优化、产品研发与仿真测试等服务,服务地方经济。

3 网络安全实训室建设实施

网络安全实训室的建设实施按照作用范围和设备的情况,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搭建基础网络结构。构建网络安全基础结构和服务器存储基础结构,以基础通信网络知识培训为主要目的,在信息安全主流技术上是以网络安全技术为主,实验设备采用全球市场广泛应用的主流通信设备,兼并实用性和先进性,同时满足验证性实验、综合性实验、设计性实验的不同要求。存储功能部分主要由学生终端、存储管理软件客户端、e-Bridge存储管理软件、存储阵列、应用服务器五部分组成。e-Bridge存储管理软件将存储阵列上的磁盘分割成为每4块磁盘一组的磁盘组,每小组学生共用一组磁盘,在这组磁盘上学生可以对其进行配置和操作,学生小组之间互不影响。学生在实验终端启用存储管理软件客户端,图像化界面上进行操作。第二阶段为多元化多业务实验室阶段,构建完善的认证培训体系,服务社会,带动教育、其它行业的信息化建设,成为学校所属区域乃至全国信息化建设的龙头,构建一条实验室的价值链。

网络安全实训室实验系统构架,分为三个层面,即基础理论层面(教材)、子系统级层面(各功能模块设备)和平台层面(实验软件平台);纵向又分为两个层面,功能演示层面和教学实验层面。功能演示和教学实验横穿三个横向层面,即可以针对基础理论知识层面、子系统级层面以及平台层面设计不同复杂度的系统功能演示和教学实验。每个子系统均依照自身的特点,有针对性地选择一个或者多个层面进行教学或培训实验设计,教学实验数量要求有三至六个或者更多。

网络安全实训室共投入资金151万,共有设备123台套,主要设备有:二层网络交换机、三层路由交换机、安全路由设备、边缘防火墙、VPN设备、智能入侵检测系统、文档安全管理软件、信息安全综合实验系统模块服务器、信息安全综合实验系统模块、OceanStor S2600I存储系统、IP-SAN交换机、安全实验管理平台、设备控制台、实验管理网络设备交换机、实验管理防火墙交流主机、拓扑管理器、实验室终端、网络分析系统等。

4 网络安全实训室建设成效

在建设过程中,与思科网络公司、北京神州祥升科技有限公司等企业合作,搭建了真实的小型企业网环境,体现了“校中厂”的理念,同时选择使用率高、起点高、能体现现代网络安全环境的先进设备,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知不觉中地积累到最先进的网络安全经验。

网络安全实训室,能够开设数据网络类、网络安全类、应用类、存储类、网络故障分析与排除类等5种类型的实训。能满足48人同时分组实训,提高学生动手实践能力和就业能力 。近年来该专业的学生在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山东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综合布线技术竞赛项目中取得了优异成绩。承办了2013年山东省物联网应用技能大赛。

该实训室在承担课程实训、综合实训以外,还承担了科研、企业培训、认证培训及考试,突出了专业技术输出能力,提升了专业团队的行业美誉度。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依托该实训室立项了“山东省信息化战略专项研究课题”等8项省级科研课题,获得了1项山东省计算机应用优秀成果奖一等奖,申报了12项国家专利。举办了一期山东省高等职业院校教师省级培训,组织了两期山东省高职院校物联网应用技术培训,来自全省高职院校的197名师生参加了学习。与企业合作申报了3个国培项目,开发了两个专业培训包。9所省内外职业院校来校学习专业建设经验。

5 结束语

近几年,我们通过建设网络安全实训室,并充分发挥其实训教学、技术应用研发、技能培训与社会服务等方面的能,计算机网络专业办学水平和办学竞争力的得到了提升。

【参考文献】

第9篇

    息资源系统,为人们提供更加便捷化的信息处理与使用方式,极大的推动了信息化时代的发展进程。然而,随之而来的是这些信息数据的安全问题,公开化的网络平台为非法入侵者提供了可乘之机,不但会对重要的信息资源造成损坏,同时也会给整个网络带来相当大的安全隐患。基于网络连接的安全问题也日益突出,因此,计算机网络安全问题成为当今最为热门的焦点之一,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安全防范措施也在不断更新,本文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讨:

    1. 网络的开放性带来的安全问题

    Internet的开放性以及其他方面因素导致了网络环境下的计算机系统存在很多安全问题。要研究多种安全机制、策略和工具,并把它们应用到这些安全问题中。然而,即便运用了现有的安全工具和机制,网络的安全隐患仍然存在,这些安全隐患主要可以归结为以下几点:

    (1)每一种安全机制都有一定的应用范围和应用环境

    防火墙可以有效地隐蔽内部网络结构,它是一种实用的安全工具,它可以限制外部网络和内部网络的连接。防火墙是无法解决内部网络之间的访问的。因此,防火墙很难发觉内部网络到内部网络之间的入侵行为和内外勾结的入侵行为,所以无从防范。

    (2)安全工具的使用受到人为因素的影响

    系统管理者和普通用户决定着使用安全工具的期望效果,不安全因素往往产生于错误的设置。例如,NT在进行合理的设置后可以达到c2级的安全性,但很少有人能够对NT本身的安全策略进行合理的设置。这方面虽然可以通过静态扫描工具来检测系统是否逆行了合理的设置,但是这些扫描工具基本上也只是比较一种缺省的系统安全策略,当有具体的应用环境和专门的应用需求的时候,便很难判断设置的正确与否。

    (3)系统的后门是传统安全工具难于考虑到的地方

    传统安全工具很难考虑到有关系统的后门问题,这种形式的入侵大都可以大摇大摆地通过防火墙而不被察觉。例如,众所周知的ASP源码问题,这个问题在IIs服务器4.0以前一直存在,它是IIs服务的设计者留下的一个后门,任意一个人都可以从Internet上轻松地调出ASP程序的源码,收集系统信息,做好准备工作后,攻击系统。防火墙是无法发觉这种方式的入侵行为的,因为对它来说,正常的WEB访问过程跟这种方式的入侵行为的形似度很高,仅仅有一个不同是正常访问的请求链接没有入侵访问时的那个后缀。

    (4)只要有程序.就可能存在BUG

    网络安全工具是由人设计的,因此必然存在安全漏洞。程序员在对BUG进行消除时,很可能会产生新的BUG,黑客往往钻这个空子对其加以利用。黑客的这种攻击,电脑通常不会产生日志,因此无据可查,目前的安全工具还无法解决这一问题。

    2. 解决网络安全体系问题的主要途径

    现阶段为了保证网络工作顺通常用的方法如下:

    (1)防范网络病毒

    由于网络自身的特点,病毒传播起来是很迅速的,目前通常采用单机防病毒的方式,这种方式不利于网络病毒的清除,要尽快建立一种适用于局域网的全方位防毒产品。像校园网,它其实就是一种基于服务器操作系统平台的内部局域网。如果校园网与互联网相联,就必须要有防病毒软件来保护计算机的安全。目前,就保护计算机安全最好的办法是使用全方位的防病毒软件,它能够有针对性地对所有有可能被攻击的点进行防御,并且能够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的升级,从而全方位、多层次地对防病毒体系重新配置,以更有效地防御病毒。

    (2)配置防火墙

    利用防火墙.在网络通讯时执行一种访问控制尺度.允许防火墙同意访问的人与数据进入自己的内部网络.同时将不允许的用户与数据拒之门外.最大限度地阻止网络中的黑客来访问自己的网络,防止他们随意更改、移动甚至删除网络上的重要信息。防火墙在网络安全中占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它是一种卓有成效且已被广泛使用的网络安全产品,能有效地防止互联网上的病毒传播到局域网中。

    (3)采用入侵检测系统

    入侵检测技术能够恰到时机地找出并呈送系统中未经授权的 或其它不正常的现象,以保证计算机系统的安全而设计与配置的一种技术,它能够较好地检测出计算机网络中出现的违反安全策略的行为。在入侵检测系统中利用审计记录,可以找出并呈现任何不能有的行为,从而可以适时地限制这些行为,达到保护系统安全的目的。把入侵检测技术运用于校园网中,最好采用混合式的入侵检测,因为这是一种基于网络

    和主机两者被联通的入侵检测系统,这是一套完整的、立体的主动防御体系。

    (4)Web、Email、BBS的安全监测系统

    在网络的www服务器、Email服务器等中使用网络安全监测系统.实时跟踪、监视网络.截获Internet网上传输的内容,并将其还原成完整的www、Email、FTP、Telnet应用的内容,建立保存相应记录的数据库。及时发现在网络上传输的非法内容.及时向上级安全网管中心报告.采取措施。

    (5)漏洞扫描系统

    要解决问题,首先要发现问题,要确保网络安全,首先要弄清楚网络中到底有哪些不安全因素。现今的网络覆盖面非常广泛,面对如此大的、复杂的、变幻多端的网络,仅仅依靠人工的技能和经验发现并找出安全问题,进而做出风险评估,显然是非常不现实的。那么,该如何解决好这一问题呢?设计出一种能够查找网络安全问题,而后做出评估并提出修改意见的网络安全扫描工具,然后利用优化系统配置和升级等方式对最新的安全漏洞进行修复;在没有对安全程度有苛刻要求的情况下,可以采用黑客工具模拟攻击,从而暴漏出网络安全问题,进而解决它。

    (6)IP盗用问题的解决

    在路由器上捆绑IP和MAC地址。当某个IP通过路由器访问Inlernet时。路由器要检查发出这个IP广播包的工作站的MAC是否与路由器上的MAC地址表相符.如果相符就放行。否则不允许通过路由器.同时给发出这个IP广播包的工作站返回一个警告信息。

    (7)利用网络维护子网系统安全

    对于网络外部的入侵可以通过安装防火墙来解决.但是对于网络内部的侵袭则无能为力。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可以采用对各个子网做一个具有一定功能的审计文件.为管理人员分析自己的网络运作状态提供依据 设计一个子网专用的程序。该软件的主要功能为长期子网络内计算机间相互联系的情况.为系统中各个服务器的审计文件提供备份。

    (8)提高网络工作人员的素质,强化网络安全责任

    除了上述七点解决网络安全问题的途径外,提高网络工作人员的管理素质这一人为因素的重要影响作用也十分重要。为强化网络安全责任,要强化对工作人员的安全教育,提高他们的责任心,具体措施可以结合文字、视频、数据、软件等方面展开教育,并通过业务技术培训提高工作人员的技能水平,还要加强对网络安全管理的重视,尽可能不发生人为事故。我国的网络研究发展地比较晚,网络安全技术水平较低,因此要加强对这一技术的研究,提高网络安全技术水平。除此之外,为了确保网络运行安全,还要使管理措施逐步完善,建立健全的管理制度,修正相关法律、法规,提升人们对网络安全的认识水平,对计算机犯罪要严惩不贷。

    3. 结语

    构建全球化的信息网络平台已经成为了当今计算机网络发展的共识,实现这一目标的最根本支撑点,就是强大的网络安全保障,因此,针对各种安全隐患而采取的网络安全对策显得尤为重要,应当引起广大信息使用者的广泛关注。无论是在局域网还是因特网都同样存在信息数据的保护问题,在人为因素与技术因素的干扰下,如何实现信息数据的最大化安全成为计算机网络安全技术发展的根本出发点。 计算机网络安全对策应当更加全方位的针对各种安全隐患,并充分考虑到各种威胁的特点来实施,这样才能够实现我们保护网络信息数据完整性、可用性与保密性的目标,随着网络安全技术的进步而不断继续完善,是我们今后将继续探讨的核心之一。

    参考文献:

第10篇

所谓计算机安全,就是指采取一系列技术手段,加强系统数据安全管理和保护,以防止出现计算机硬件、软件以及数据等被任意篡改、显露、破坏等情况。根据其定义可将计算机安全划分为计算机物理安全和计算机逻辑安全两种类型。其中,计算机逻辑安全就是我们通常所属的计算机安全,主要强调对计算机信息可用性、安全性、保密性等方面的要求。而计算机网络安全则是在计算机安全的基础上引申出来的,更侧重对网络信息安全性及可用性的要求。目前,从总体来看,计算机系统面临来自多方面的安全威胁,主要包括网络信息威胁、网络设备威胁等。具体来说,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1网络硬件设施方面

计算机硬件设备作为互联网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之一,直接影响着系统的安全。通过分析其组成结构可知,网络硬件设施本身就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影响着系统的正常使用。其中最突出的问题就是电子辐射泄漏,即计算机和网络电磁信息泄流,这不仅大大增加了信息失窃和信息被盗的几率,还影响了计算机系统设备的正常通信。计算机在进行数据交换时,主要通过电话线、光缆、专线、微波四种线路进行。而除了光缆以外的其他三种线路极易出现信息失窃问题,通信部分存在一定程度的脆弱性问题。

1.2操作系统方面

操作系统是本地计算机与网络系统安全的关键性部分。在复杂的网络环境下,计算机操作系统要想进行高效工作,完成系统安排的种种任务就不可避免地会出现一些漏洞。后门与系统漏洞是操作系统最常见的安全隐患,威胁着系统的安全。系统漏洞主要是在计算机操作系统在不符合软件安全要求的情况下产生的。同时,数据库程序以及电子邮件等也存在着不同程度的漏洞风险,必须予以重视。根据漏洞的方式可判断出,目前漏洞被利用的主要方式是远程攻击,这给计算机网络安全带来了巨大的安全隐患,不利于计算机系统的健康稳定发展。

1.3软件方面

随着我国计算机信息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我国的网络建设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总体来看,计算机信息与网络安全仍是困扰用户的主要问题。有关研究数据显示,计算机软件程序也是出现安全漏洞几率最高的部分。近年来,一些计算机网络公司,如微软、Oracle、Sun等都纷纷了最新安全公告,提醒用户尽快下载和安装官网最新程序,这在一方面完善了用户的计算机程序功能,另一方面也给计算机系统带来了巨大的安全隐患,用户的信息安全难以得到有效保障。这些应用程序一旦在使用过程中遭到黑客攻击,就会造成系统功能的缺陷甚至完全失效,威胁其生命财产安全。

2计算机网络受攻击的主要形式

计算机网络具有开放性和互联性特征,有利于计算机信息的高效传播和资源共享,但也给网络病毒、黑客攻击以及系统漏洞的扩散提供了便利。因此,熟悉和掌握计算机网络受攻击的主要形式,对症下药,逐一击破,是保障计算机网络系统安全,确保其正常运行的有效途径。研究计算机网络受攻击的主要形式有利于程序管理人员制定出切实有效的防范措施,从而保障计算机系统的安全性,完整性和可用性。一般地,计算机网络受攻击的主要形式包括以下6种。

2.1威胁系统漏洞

当计算机操作系统和网络软件一旦出现设计失误,使用权限规范不严格,就容易给不法分子以可乘之机。他们将一些威胁系统安全的漏洞肆意传播,从而控制和入侵计算机系统,随意共享他人信息。对网络安全造成了严重威胁。因此,用户在使用计算机时应及时下载一些系统漏洞处理软件,尽早处理和修补漏洞,以防其影响范围的进一步扩大。

2.2欺骗技术攻击

目前,网络欺骗攻击越来越成为一种常见的攻击形式,攻击者通过欺骗路由条目、DNS解析地址以及IP地址的方式进行攻击。在此情况下,计算机系统往往因无法准确辨识或响应请求导致缓冲失败或死机,威胁系统安全。另外,攻击者还经常采用设置网管IP地址的方式,即将局域网中任意一台电脑设置为网管IP地址的方式入侵系统,使得网络数据转发出现异常或短时间内无法访问,从而窃取系统信息。

2.3“黑客”的侵犯

“黑客”就是一种在网络中具有破坏性、隐蔽性和非授权性的特性,它通过非法植入的方式将漏洞植入对方系统。计算机系统一旦遭到“黑客”侵犯,其所有信息都处于黑客控制之下,黑客可以任意窃取、篡改、破坏其程序、网页、账号、密码等,用户的主机安全难以保障,整个系统处于瘫痪状态。

2.4计算机病毒攻击

计算机病毒攻击是最常见的一种攻击方式,它具有潜伏性、隐蔽性、传染性、破坏性等特点,给用户的信息安全造成了极大威胁。计算机病毒攻击轻者可以造成计算机效率低下,重者可以导致系统崩溃,造成数据信息丢失,给用户造成无法挽回的损失。因此,加强计算机系统防护力度,减少网络病毒攻击,是保护计算机网络的有效方式。

2.5网络物理设备故障问题

常见的网络物理设备主要有计算机、存储设备、传输设备、网络通信设备、抗干扰设备等,它们是保障计算机系统运行安全的重要保障,肩负着维护系统安全的重任。因此,网络物理设备一旦出现故障势必会对计算机系统造成一定的消极影响,导致网络故障的出现。因此,用户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必须做好网络物理设备保养和检查工作,防止设备故障的出现。

2.6网络管理缺陷问题

用户缺乏网络安全意识,网络管理不当也是造成网络安全的主要原因。如用户在使用过程中设置的用户名和口令过于简单,攻击难度系数低;一些重要的信息数据加密措施不当,数据备份不及时;用户级别权限不明等都会给攻击者以可乘之机,导致系统数据丢失、泄漏、破坏,出现网络安全漏洞。

3加强计算机网络安全的对策措施

3.1网络安全的审计和跟踪技术

网络安全的审计和跟踪技术能够在一定条件下审计系统安全性能和追踪入侵信息,从而有效地保护用户安全,这种机制一般情况下不会对主业务流程产生影响。典型的网络安全审计和追踪技术主要有IDS和安全审计系统。其中,IDS作为防火墙的合理补充,有效地提高了计算机网络基础结构的安全性和完整性,能够有效地处理和应对网络攻击,强化管理职能。

3.2运用防火墙技术

防护墙技术是目前使用范围最广的一种网络安全技术,它为计算机网络系统构建了一个相对安全的子网环境。在这个子网环境中,用户可以正常进行其各项网络活动,而无需担心安全漏洞问题。与其他网络安全措施相比,防火墙可以实现两个网络间的访问策略控制,限制被保护网络与网络之间进行信息存储和传递活动,其可靠性和安全性较高。

3.3数据加密技术

数据加密技术是对信息进行重新编码,隐藏信息内容的过程。通过数据加密能够有效地保护用户信息安全,防止信息丢失和被窃。按照其作用可将数据加密技术划分为数据存储、数据传授、数据完整性鉴别以及密钥管理技术。数据加密技术主要是针对传输中的数据而言的,它通过数据验证的方式进行参数分析,以判定验证数据是否符合预设参数标准,从而有效保护数据安全。

3.4网络病毒的防范

针对网络病毒,管理员可使用全方位防病毒产品进行病毒防护,以彻底清除网络病毒,保障计算机系统安全。这种防范方式主要适用于学校、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等。如果与互联网相连,就需要网关的防病毒软件,加强上网计算机的安全。

3.5提高网络工作人员的素质,强化网络安全责任

第11篇

网络的安全威胁主要可以归纳为对网络数据的威胁和对网络设备的威胁两种。这些威胁有自然造成的,但大部分情况是人为的,如黑客攻击和病毒,主要包括扫描器、嗅觉器、特洛伊木马、恶意插件、密码破解、程序、系统漏洞和配置漏洞等问题。随着计算机技术的突飞猛进发展,网络安全将会出现更多潜在威胁。

二、高校图书馆网络建设存在问题

1、安全意识淡薄

在很多高校和单位图书馆,图书馆的网络安全问题还未引起图书馆管理人员的关注和重视。他们重视图书馆电脑硬件的投入,却没有在网络安全问题上投入相应的人力物力,没有充分意识到网络安全的必要性。

2、管理制度不健全

对网络安全疏于管理或执行力度不够,造成网络系统遭入侵,进而造成很多数据流失。

3、队伍建设滞后

根据相关调查,许多高等院校的图书馆负责网络维护的管理人员大多都没有接受正规的网络安全培训,甚至很多还是网络新手,包括一些勤工俭学的大学生,他们缺乏网络安全保护的实战经验,经这些非专业人员维护的网络,存在系统漏洞在所难免。

三、常见的威胁图书馆网络安全因素

1、图书馆网络系统自身的漏洞

网络软件的设计很难做到十全十美,在开发的过程中会出现一些漏洞。而这些漏洞往往被黑客和不法分子利用,他们通过对漏洞攻击而使网络瘫痪。

2、计算机病毒的危害

计算机病毒危害十分普遍,且传播速度快,破坏范围大,繁殖力强。图书馆里一台机子中毒很可能导致所有机子中毒,从而造成网络系统出现卡顿等严重问题。

3、非法访问及恶意攻击

高校图书馆的机密信息不是很多,但这并不代表它不会被攻击。一些学生和其他人员可能利用服务器的开放端口和漏洞对图书馆网络进行攻击和破坏,同时可能对图书馆的借还书数据进行篡改,造成网络拥挤甚至系统崩溃。

4、缺少必要的日常维护

网络系统的安全环境变化快且十分复杂,需要经常维护和更新。但是很多图书馆的系统管理员把主要精力用在学生账户的设置、系统日志的审查等上面,而对网络安全变化和系统防卫等问题较少研究。因此图书馆网络的安全状态远远低于预期标准。而用户也更侧重获取和利用图书馆的信息资源,对网络安全问题很少考虑。

四、图书馆计算机网络安全的防范策略

图书馆网络存在各种问题,采取计算机安全技术和防护措施对图书馆网络进行保护十分必要。

1、计算机病毒的防治技术

病毒是出现频率高且对图书馆网络安全产生严重影响的因素之一。图书馆网络的管理人员应充分掌握病毒的防范和处理技术,了解病毒的发展,制定抑制病毒的策略。首先安装强力有效的杀毒软件对病毒进行严格检测,一旦发现病毒及时清除;要注意在网络的网关设防,在网络入口杀死外来病毒,防止其侵入;要定期更新和升级防毒软件,同时加强对重要数据服务器的保护。为了让图书馆网络受病毒的危害最小,要坚持以避免病毒侵入为主,杀毒为辅,防治结合。

2、信息加密技术

加密的网络可以防止非法用户的侵入,是一种应用较广的计算机安全技术。信息加密可使网内的信息不被泄露和破坏,可用来对付恶意软件,同时它对网络性能的影响很小。常用的加密方法有三种,包括链路加密、端点加密和节点间加密。它们的特点各有不同,图书馆网络管理人员可根据本馆网络的需要选择不同的信息加密技术。

3、防火墙技术

防火墙能限制被保护的网络和其他网络之间的信息传递,根据所需的被保护网络设置的安全策略控制信息的流入和流出,是内部网络和外部网络之间实施安全防范的优秀系统,本身就具有很强的抗攻击能力。防火墙技术很适合图书馆网络这种自身网络相对独立、与外部网络连接有限的网络。

4、身份认证技术

身份认证是维护网络安全的一项有效技术,这种技术运用极为普遍,十分适合用于图书馆网络。其原理为在需要身份认证的网络服务里,用户只有通过了身份认证才能对网络资源进行访问和浏览等进一步利用,未通过身份认证的用户将无法访问网络资源。

5、入侵检测技术

如今检测技术能从计算机网络中的关键区域收集和分析信息,检测和判断网络中是否有被攻击和受损害迹象。若出现系统被攻击迹象,则会对网络进行实时保护,对攻击进行修复和处理,保证在网络受到侵害之前拦截入侵。入侵检测技术和防火墙的结合使用能有效对付网络攻击。从网络防护的多层次和稳妥性出发,图书馆网络管理员应重视和使用入侵检测技术。

第12篇

【 关键词 】 互联网;安全;防御;威胁

Key Measures of the "Internet +" Under the New Normal, Safe Operation of the Internet

Xiong Wei

(CPC Hunan Provincial Committee Party School HunanXiangtan 410006 )

【 Abstract 】 With cloud computing, distributed computing, rapid development of mobile computing technology and improve the development of a new generation of computer technology gave birth to the "Internet +" era, to achieve widespread popularity of the Internet in industrial production, commerce, and virtual reality in and achieved remarkable results. "Internet +" era of many types of network applications, applications scale complex and require strict network security management system and preventive measures, in order to be able to improve network security defense capabilities to ensure the normal application of network security.

【 Keywords 】 internet; security; defense; threats

1 引言

目前,随着新一代信息技术地发展和改进,其催生了物联网、社会计算、云计算、大数据、移动计算等技术,进而实现了网络创新2.0,推动了创新2.0的改革和演变,形成了体验实验区、个人创造实验室、应用创新园区、维基模式等应用系统的诞生,实现了传统行业与互联网融合发展,形成了“互联网+”时代的新业态和新形态。“互联网+”时代促进了各类基于网络的应用系统诞生和普及,以云计算、物联网、车联网、大数据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工业制造、生产服务、金融经济融合创新,打造了新的产业增长点,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提供了新的环境,支撑产业智能化、经济发展创新化发展。随着人类信息化社会进入“互联网+”时代,互联网应用规模迅速上升,复杂程度也大幅度增加,互联网新常态下面临了更多的安全威胁,具体表现在几个方面。

(1)“互联网+”时代安全威胁更加智能。“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促进了网络木马、病毒和黑客攻击技术的提升,导致网络安全威胁日趋智能化,能够发现互联网应用系统存在的、更加隐蔽的风险和漏洞进行攻击。

(2)“互联网+”时代安全威胁传播范围广、速度快。“互联网+”时代,云计算技术、分布式计算技术、移动计算技术使更多的网络节点通过光纤网络连接在一起,如果一个网络节点存在漏洞被安全威胁攻击,则将在更短的时间内感染其他节点,产生更大的损失。

因此,为了能够提高“互联网+”时代网络安全管理成效,需要创新网络安全管理体系和模式,全方位实现网络安全漏洞扫描和风险评估,对“互联网+”安全管理涉及的节点资源进行审计,采用主动防御技术实现网络安全管理,具有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2 互联网安全管理体系创新及其模式

2.1 网络安全风险评估

网络安全风险评估可以有效评估网络软硬件资源受到的威胁,以便能够将安全威胁控制在可接受的范围内。网络安全风险评估是确定计算机网络中是否存在潜在威胁和攻击事件的重要工具。网络安全风险评估包括五种基本要素,分别是资产、威胁、脆弱性、信息安全风险和安全措施。资产是指计算机网络节点使用的、有价值的固定设备、软件系统等有形或无形的资产。威胁是指可能对资产造成损害的一些潜在的攻击事件或非法事件,威胁可以使用主体、动机、资源和途径等多个属性进行联合刻画。脆弱性是指可能被威胁利用的薄弱环节或漏洞,其可以对资产造成损失。信息安全风险包括自热因素造成的风险或人为因素造成的风险,能够利用计算机软硬件存在的漏洞攻击计算机网络,破坏网络的安全性。安全措施是指为了能够防御计算机信息系统遭到破坏,以便能够采用入侵检测、防火墙等具体的措施,保护资产安全,防御安全攻击事件发生,并且能够用来打击犯罪,其包括各类规范、防御技术等。

2.2 网络安全审计

网络安全审计可以通过数据采集、数据分析、安全审计响应等过程,能够获取网络操作系统的使用状况和设备状态信息,并且可以将采集到的数据进行统一变换,实施预处理,接着使用数据分析技术,按照既定的安全审计规则,鉴别数据中存在的异常行为、非法行为。安全审计分析完成之后,可以根据安全审计的结果做出相关的响应操作,安全审计响应主要包括主动响应和被动响应。安全审计系统检测到网络中存在的异常行为之后,安全审计系统不主动做出响应;安全审计系统通过发出异常检测报警,可以通过告警弹窗、发送短消息、邮件等到管理员处,由其他人员或者安全设备采取预防或改进措施。

2.3 网络主动防御系统

传统的网络安全通常采用访问控制列表、防火墙、包过滤、入侵检测等技术,虽然能够阻止网络木马、病毒和黑客的攻击。但是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网络安全威胁技术日趋智能,传播速度越来越快,感染范围也越来越广泛,传统网络安全防御已经无法满足“互联网+”时代网络安全管理需求,因此在网络安全管理过程中,可以采用网络安全主动防御技术提高网络安全管理能力。网络安全主动防御技术主要包括预警、防护、检测、响应、恢复和反击六种,将这六种技术有机集成在一起,分布于网络安全防御的不同层次,构建深度防御体系,能够及时地发现大数据时代网络中非法入侵信息和不正常数据,以便能够及时地对攻击行为进行阻断、反击,恢复网络至正常的运行状态。

3 互联网安全运营的关键措施

3.1 管理措施

“互联网+”时代,网络应用系统使用制度具有较为重要的作用,许多计算机网络安全专家提出,网络安全七分防御、三分管理,因此可以甚至网络安全管理制度在安全管理过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网络安全应用用户越来越多,网络安全操作用户大部分非计算机专业人才,因此需要建立健全管理制度,以便能够规范网络用户操作,强化用户网络安全防御技术培训,定期对网络系统进行安全漏洞扫描和评估,并且制定网络安全防御策略,使得网络安全管理制度融入到工作、生活和学习过程中,通过学习、培训,提高用户的安全意识,增强用户的警觉性。

3.2 技术措施

网络安全主动防御技术主要包括安全预警、安全保护、安全监测、安全响应、网络恢复和网络反攻击等六种。网络安全预警可以有效地对网络中可能发生的攻击进行警告,包括漏洞预警、行为预警、攻击趋势预警等措施,预知网络未来可能发生的网络攻击。网络安全保护可以采用多种手段,保护网络安全系统的机密性、可用性、完整性、不可否认性和可控性,网络安全保护措施主要包括防病毒软件、防火墙服务器、虚拟专用网等技术。网络安全监测的主要目的是能够及时地发现网络中存在的攻击信息,以便能够检测网络中是否存在非法信息流,检测网络服务系统是否存在安全漏洞等,以便能够实时地应对网络安全攻击,网络安全监测技术包括入侵检测技术、网络安全扫描技术和网络实时监控技术。

网络安全响应能够对网络中存在的病毒、木马等安全威胁做出及时的反应,以便进一步阻止网络攻击,将网络安全威胁阻断或者引诱到其他的备用主机上。网络恢复技术可以为了保证网络受到攻击之后,能够及时地恢复系统,需要在平时做好备份工作,常用的备份技术包括现场外备份、现场内备份和冷热备份等。网络安全反击技术是主动防御系统最为重要的特征之一,其可以对网络攻击源进行有效的反击,网络安全反击综合采用各类网络攻击手段,确保网络高效服务用户。

4 结束语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网络安全攻击技术更加智能、传播速度更快、影响范围更加广泛,构建和实现新的网络安全管理系统,可以全方位实现网络安全防御。

参考文献

[1] 郭威,曾涛,刘伟霞.计算机网络技术与安全管理维护的研究[J]. 信息通信, 2014, 32(10):164-164.

[2] 田红广.如何加强计算机网络的安全管理和安全防范[J].软件, 2014, 26(1):92-93.

[3] 蔡艳.探讨数据挖掘技术在网络信息安全管理中的应用[J]. 网络安全技术与应用, 2013, 21(10):58-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