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小学语文的特点

小学语文的特点

时间:2023-09-15 17:30:41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小学语文的特点,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小学语文的特点

第1篇

关键词:小学语文 教育 特点 社会

在实现现代教育模式的今天,教育的特点也是呈现多方面的特点,观念的更新和教育方式的转换以及教育手段的提高,造就了当今教育有其鲜明的特点,新的语文课程标准实施以来,教学教学各方面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观念更新,更以学生为主体,注重对学生各种能力的提高。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下面我就我个人的教学经历肤浅的谈几点。

一、教师教学观念的更新

语文教学是一台戏,教师只有演好自己的角色,才能提高这台戏的质量,然而许多教师在教学中往往越俎代庖代替学生思考或代替作者言论,这不是语文教师应扮演的角色,因而,当代的小语文教师,都注重自己要不段更新教学观念,注重自己角色的扮演。如,语文教师在学生与教材之间扮演桥的角色。我们的任务就是解决学生与教材交流时出现的障碍和引导学生怎样更好理解教材。认识到不能把教师对教材的认识强加给学生,同时承认了学生对教材的理解的差异性。随着小学语文教学的发展,我们小学语文教师对自己角色不断有新的认识,提高学生的素质,把学生的个性,创造精神,良好语文习惯培养起来吧,这才是我们的根本任务。

二、注重兴趣教学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首先要让学生有读的兴趣,读的欲望,才可充分调动其积极性,才能确保其会主动地学习。例如,在具体的教学中教师以清新、流利、饱含情感的语气范读课文。学生可以在老师的朗读中充分感受课文的意境,体会文字的美妙。因而,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我们小学语文教师重视到兴趣性教学的重要性,让自己的语文教学与兴趣教学相结合,因而,也就构成了现代小学语文教学注重兴趣教学的特点。

三、注重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自主是现代人必备的素质,是人之可所以能够立足于社会,发挥其潜力的基础。小学生在学习语文时,他的自学能力一般不依赖他人而能够运用一定的学习方法独立地获取语文知识和技能,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一种学习方式。例如,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教师注意到通过各种形式的语文训练是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基础。这是因为,人的思维要有一定的知识基础,知识越多,思路越广,对思维的发展也有利。思维的扩展触及更多的知识,才会产生联想。才可能培养好学生的自学能力。正是因为培养学生自学如此重要,所以,现代的小学语文基础教育才十分重视培养我们小学生的自学能力。

四、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面对飞速发展的新时代,为了更快速度的发展,为了更快的建设我们伟大的社会主义,创新能力的培养变得日益重要了。我们应如何为创新能力的培养打下坚实的基础,成为摆在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项重要的课题。强调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并不是说过去的教育一点也没有培养创新能力,而是在不自觉的情况下进行和得到的。对于小学生来说,我们要培养他们具有创新的意识和创新的精神。评价学生不再以单一学分定学生的好坏,全面评价学生的素养,不仅关注学业成绩,而且关注多方面的潜能和特质的发展,尤其是探究与创新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合作学习能力、实践能力,以及学习兴趣、学习态度、学习习惯、学习过程、学习方法、情感体验。因为创新能力的重要性,所以当今的小学语文教育都十分重视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五、教学方向侧重化

阅读与写作是语文学科中的主体内容,当今的语文教学重点在向它们转移。并力求实现两者的有机集合。阅读是基础,能为写作提供帮助,而写作反过来作用与阅读,写作是阅读的升华和创造。自从教育部“十五”规划实验课题在我校开展以来,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我认为如果离开阅读谈写作或离开写作谈阅读都不会收到好的效果,最好是将阅读与写作结合起来训练,或许会收到很好的效果。当今的小学语文教学特别重视阅读和写作两个板块的教育。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我认为我们教师要注重当前的教育模式,将教育的重点转移到阅读教学和写作教学。

六、教学手段科技化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和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进,多媒体在中小学生愉悦学习、创新学习中发挥着日益巨大的作用,课堂是一个特定的空间,学生在课堂上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是学生学习主体性的生动体现。因此,教师必须合理地,灵活地运用电教、多媒体教学手段,在课堂上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在轻松、欢乐中获取知识。进行新课的学习时,在导入中,枯燥的讲解,或者是煽情的演说,都无法激起学生的兴趣,也不能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然而,运用多媒体现代教育技术,则能拨动学生的心弦,像磁石一样紧紧吸引学生,并使其受到感染和教育。因而,当今的小学语文教学逐渐在向现代科技化方向发展,小学语文教学手段的科技化也就成为现代小学语文教学的一个鲜明的特点。

总之,现代语文教学有其鲜明的特点,我只是就我个人的教学经历来谈一下自己的感受。但是不管怎样,我们作为小学语文教师要跟上时代的步伐,根据当代小学语文教学的特点与规律,为语文教学服务。

参考文献:

[1]吴宪洲. 语文教学要重视培养学生“讲”的能力[J]. 渭南师范学院学报, 1988,(01)

第2篇

一、科学性特点

教学语言的科学性特点主要表现在语言的明确和规范性上。语言的明确和规范主要是指符合思维逻辑、词汇语法的准确、读音语调的标准等。小学语文是小学生进行语言学习的重要时期,语文教师的词汇使用准确性、普通话的规范性都会对小学生产生重要的影响。在进行教学时,教师应对语言的准确含义和感彩进行充分的掌握,在向学生进行内容讲解时要清晰准确,方便学生进行理解和掌握。由于小学生是小学语文教学的主体对象,所以语文教师在进行教学时口语要确保学生能够有效的理解和接受,要尽量将教学内容和实际生活相结合,使用生动的语言进行表达,增加学生对教师的亲切感和认同感。

二、可接受性特点

因为小学生的思维能力处于发展时期,小学语文教师在进行教学时需要选择小学生容易理解和接受的语言,并且在教学中,应将教学的内容和实际生活相结合,使学生在生活中可以运用所学到的知识,充分的调动学生们对语文学习的积极性,使语文教学的质量得到提高。小学语文教师在选择语言时可以按照小学生的喜好进行选择,例如风趣生动的语言表达形式、和动画片有关的例子等。由于小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还不够成熟,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时应对学生进行有意识的抽象思维训练,当学生升入到高年级后再进行严谨的语言教学。

三、规范性特点

在进行小学语文教学时,教师的语言应具有规范性。由于教师在小学生的心目中是神圣的职业,所以教师的一言一行、言谈举止都会对小学生的价值观和行为取向产生影响。教师是小学生接受教育和知识的主体,所以教师的语言对小学生具有直接的潜移默化的影响。在进行小学语文教学时,教师必须要保证语言的规范性,使教师的榜样力度和示范效果得到体现,达到小学语文教学的目的。小学生不管是在心理还是智力的发展方面都不够成熟,教师在这个阶段应对语言的规范性进行重视,小学生在小学阶段具有较强的模仿力,超过了思维能力的发展情况,而小学生在学习语言和知识的过程中,对教师进行模仿是重要的途径之一。因此,小学语文教师的教学语言不管从哪方面出发都会对学生的语言发展、各方面能力的培养、语文教学的质量产生影响。所以语文教师在进行词汇、语音、语言等内容的传授时,要进行慎重的考虑,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

四、艺术性特点

艺术性主要是指教师在教学中使用各种表达技巧,对美的语言进行巧妙的应用,给学生带来美的感受,使学生创造美和欣赏美的能力得到培养。从审美角度出发,教学语言的艺术性主要包括以下几点:①仪态美。使用丰富自然的姿态和表情结合到演讲中;②流程美。沟通融洽,衔接紧密,节奏抑扬;③语境美。完美的逻辑推导,出神入化的进行讲解;④内容美。语言含有哲理,耐人寻味。

五、趣味性特点

语文是一门美妙的学科,在进行小学语文教学中应具有一定的趣味性,不但要擅于描绘还要赋予文采,可以在具体的教学中使学生接受更好的教育,使其各个方面的能力得到培养。当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遇到无法理解的内容时,教师应使用适当的比喻方式将深奥的道理传授给学生,使其能较快、较轻松的理解和掌握,这样不仅使课堂的气氛更加活跃,更使学生的学习兴趣得到了提高,消除了学生厌学的不良心理。但是教师在使用趣味性语言教学时不可以过于轻松,只要起到活跃课堂气氛,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作用就可以,一定要把握好一个度。教学语言的质量对小学语文教学的质量具有重要的影响,语言不单纯是一种沟通的手段,还是一个人综合素质的表现,教师的一言一行都会对学生产生影响。因此,小学语文教师要正确的对自身的修养和语言品德的树立,只有这样,才能将良好的修养和品德传递给学生,使学生的各个方面得到良好的发展。

本文作者:孔伟丽工作单位: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龙江县广厚乡中心学校

第3篇

关键词:小学语文;新课程教学;特点

一、新课程知识的实践性

它与以前的课程不同,它注重于学生通过参与生活实践活动后获取知识的。如在每一组讲读课文中课后面的练习题;它不易也不难;这种安排着重让学生通过学习课文后再来体会文章的重点句子,不但让学生对课文的加深理解,又让学生把重点部分背下来,对课文的更深一层的理解;这样又进一步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在习作方面要求的内容都注重学生和生活,以及学生身边的生活,只要每个学生善于积极思考,认真观察身边的事与物就有写不完的内容。加之,善于思考该组例文的语言表达方法及其利用课文精练的语言进行叙述,就能写出极好的作文。当然学生写好作文不单是学生个人的因素,也包含着教师的积极引导和不断启发的功效。

学生写好作文也是学好该组课文知识的总体概括,也就是说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每组的四至五篇课文的学习就是学生要学的理论知识。后面的练习作文就是学生的实践过程的结晶。新课程,语文如此,数学课程、思品与社会课程、综合与实践课程科学课程以及其它课程都有注重实践性的这一特点。所以说新课都有知识性和实践性。

二、新课程知识的实践性

无论是从年级与年级、册与册、组与组、课与课之间的新课程都有知识的衔接性。它是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循序渐进,螺旋上升。学生学习的知识是由不会到会;认识问题是由简单至复杂;学习课本知识是由认识声、韵、调到音节的组合,在会拼读音节的基础上再来学习汉语的方块字。然后是由识字到认识、理解句、段、篇的读写和运用的过程。在这过程中不断提高学生的知识眼界,随着不同年级阶段的儿童年龄特点,教材都具备着各阶段的知识衔接,同时也有符合学生的个性发展及思维方式。

三、新课程知识的广泛性

作为一名小学教师不但应具备渊博的知识功底,而且要不断地努力学习更新的知识,才能适应现代的教育教学新理念。因为它的知识特别广泛。关联到天文、地理、物理、化学、古今中外的科研成果和古典历史文化以及现代的科学信息技术等广泛的知识。教师是学生学习知识的创导者,也是科学文化知识的传播者。作为一名创导和传播者就必须正确无误地贯彻知识,还要想尽一切办法把这广泛的知识贯彻到每一个学生的心灵里,让他们都能获得知识,培养他们适应于21世纪的新型人才。

由其是我们广大农村最基层的小学教师要求更高,因为我们都是“万金油”,加之教师少科目多。其一,教学科目多,一个教师上了语文,又上数学;上了思品又上科学;上了综合又上美术,上了音乐又上体育;上了英语又上信息,常常都在繁忙之中。其二,教学节数多,一天上午三节,下午三节共六节课都在上课,没有一节休息。其三,批改作业量多。批改语文,又改数学;批改英语又批改美术,从未闲着。

其四,学生人数多,我们每个教师顶一个班,班班学生人数都是50人以上。那么,以上的这种背景我们作为一名基层的小学教师怎样应付下来,可想而知一日24小时只得7个小时的睡眠时间,其余时间都在忙于工作之中,有时候连睡眠时间也被占用。

四、新课程知识的灵活性

新教材的知识具有灵活多样,创造性地发展儿童学生的思维。教师要科学地组织学生学习课本知识,也要有效地开发利用课程资源。因为新课程并不单纯指书本或教科书的内容,它的范围相当广泛,儿童的经验及儿童所在的生活环境都可以是课程的范围。我们要正确地贯彻新课程的指导思想,编排特点,掌握新材料的编排意图,时代背景,课程性质基本理论与概念及课本的设计思路。如在语文材料上的“回顾、拓展”内容的交流平台编排得很好,从“小林与小东”的对话中,就可以知道在本组所学课文内容要领、性质和特点。还有“日积月累”部分就灵活地学习古往今来,国内国外的名人名句、诗歌、对联、谚语等丰富了学生知识。同时也促进了学生的发展,新课程强调课程的开放性,把学生的目光移到校园外,广泛地关注社会生活,积累社会经验,丰富儿童学生的知识领域。

五、新课程知识的适应性

新课程知识的适应性很广。它能适应不同能力和智力的儿童学生的学习,也适应城市和农村学生的学习。你说它浅,它有浅显易懂的儿童诗,童话故事和古诗等,学生读了一遍就能一目了然。你说它深,它编有中国古典名著《史记》、《资治通鉴》《水浒传》、《西游记》、《三国演义》、《红楼梦》等的节选片段的课文,这些课文对人物形象的刻画栩栩如生,活灵活现地表现出各自人物的性格、特点。使学生学了津津有味,爱不释手,学以致用;如学到了《小兵张嘎》中的小嘎子和胖墩儿摔跤的形象动作时,小胖墩的那种一闪身脱了单褂儿,叉着腰说:“来吧,是一叉一搂的,还是随便摔”。小嘎子一向仗着手疾眼快,从不单凭力气,自然不跟他一叉一搂。俩人把“枪”和“鞭”放在门墩上,各自虎势儿一站,公鸡鹤立似地对起阵来的那些动作感染了许多男学生,一下课就到操场上模仿起摔跤的动作来,一个个摔得仰面朝天没完没了。忘记上课的钟声。

第4篇

【关键词】小学语文;活动课;方法探求

【中图分类号】H319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3-8500(2013)03-0210-02

1 小学语文活动课的内涵

小学语文活动课即小学语文的课外活动,它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内涵主要是指学生在课外进行的各种听、说、读、写的具体实践活动。它的内容丰富多彩,形式多种多样。以往只是强调注重课堂质量,忽视了语文教学活动课的辅导与实施。小学语文课外实践活动应体现在努力创设和营造真实而有意义的语文学习环境和应用环境,充分利用教学资源,整合学科教学内容,采用议、演、画、唱等形式,以活动为核心,以完成教学任务为目标,为学生提供充分的语言表达与实践机会,鼓励学生大胆参与,充分运用已有的知识储备语文素养,进行交流与探究。

2 活动课中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学生的创造潜能

主体性和主动性是语文活动课的核心。学生始终是知识、能力、情操等的主动获取者。学生是否主动参与活动,这是衡量语文活动课效果的重要标志。因此,要在活动课中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必须落实学生在活动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必须让学生从事主动经历和探索发现的活动,必须让学生在主动参与上下功夫,必须激发学生主动探索的动机,端正学生主动探索的态度,激励学生主动开拓的精神。动机是行为的诱因,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语文活动课可以从学生感兴趣的各种语文问题人手,通过一系列活动,激发学生的探索兴趣。如在小学中高年级开展语言警察巡逻、相声表演会、绘画日记展、语文联谊会、信息擂台赛、新书介绍会、十分钟演讲等,都是学生感兴趣的活动,这样的活动可以适时地开展。

3 活动课有鲜明的特点和不可替代的优势

语文活动课的“活动”,并不是一般意义上的教学活动,而主要指学生的学习活动。活动课侧重于以学生的学习活动为中心组织教学,因而活动的目标、内容和方式方法,就与传统的必修课课堂教学有明显的区别。在教学内容上,它强调语文的社会实用性。传统的课堂教学常常以必修课教材的教学为中心,内容显得狭窄,有时也有点陈旧,与现实生活有一定距离。语文活动课则是开放的,其教学内容往往涉及了语文应用的各个领域,特别是触及最新和最实用的领域,并与一定的生活实际相联系,有较强的时代色彩和生活色彩,因而,它能够补必修课课堂教学的不足,全面反映社会生活对学生语文知识和能力的要求,促使学生语文素质的全面提高,又能给学生具体生动的感受,有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活动课既让学生感受到语文在现代生活中应用的情况,也加强了学生实际应用语文的能力训练,学生学得兴趣盎然,又实实在在。不少学生反映,开展语文活动课以后,自己才感到语文原来是那样有趣、那样有用。

4 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激发创新精神。培养创造能力是创新教育的两个重要内容。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离不开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强调学生在语文活动课中的主体性。并不排斥教师的主导作用。事实上。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并不矛盾。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并不是在活动过程中放任自流。而是要求老师加以适当的引导、鼓励与培养。只有真正发挥了教师的主导作用。才能更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学生自行组织的各种活动离不开教师的指导和支持。教师的主导作用表现在把握活动的目的。启发学生的积极主动性。帮助学生总结活动的成败得失。这种主导作用贯穿于学生活动的始终。教师导在活动前。引在活动中。评在活动后。指导的形式既有直接明示。又有间接暗示。当学生在某一环节出现困难和疑问时。教师适时、恰当的指导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这将提高学生活动的质量,有利于学生在教师高质量的指导下独立完成活动任务。语文活动课要求以学生的独立探索活动为基础。但实质上这种探索活动又与教师“导演”和指导密切联系。不过是教师主导作用更艺术的表现。

5 语文活动课的方式需要丰富多彩

中年级的学生可以进行丰富多彩的口头表达及语言描述类活动。如“课本剧场”,教材中有许多故事性很强的课文,这样的文章适合于学生的表演;课外的一些读物中也有适合学生表演的作品,对于这类文章,我们可以改编成课本剧,让学生演一演。课本剧表演具有极强的综合性,它不但加深了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更重要的是锻炼了学生的合作能力、组织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等,培养了学生勇于表现自我的意识。再如“故事会”,在学生自由或有组织地阅读他们喜爱的故事的基础上,先鼓励学生把故事讲给家人、同学、朋友听,再安排有这个方面特长的学生在班级或学校故事会上去讲述。另外还可以进行“朗读比赛”。开展朗读比赛,首先要根据学生朗读水平与特点,帮助学生选取不同体裁的朗读内容,然后先给一定的时间去自我练习,教师可以指导。最后再参加比赛。

6 语文活动课的内容要有连续性

第5篇

摘 要:随着新课改不断的推行,小学语文教师不断改革创新,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以及理解能力,进而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质量。目前,我国小学语文教学过程缺乏活力,学生对语文学习缺乏兴趣爱好。为此,针对小学语文教学特点进行分析,提出有效提高教学质量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新课改;小学语文;教学质量

一、注重语言的规范性

小学语文教师要注重自己的专业知识技能等方面,尤其是普通话的表达,使学生更好地掌握汉语,成为学生标准的学习典范。要做到吐字清晰、发音准确,不能含糊其辞。同时,也要注重对逻辑思维模式的培养,学生通过有条理的教学模式促使学习的更加高效。在表达情感内容时,要做到准确完整以及简洁明了。例如,在学习《宇宙生命之谜》这一课时,学生对科学术语了解甚少,导致在理解能力上产生一定的阻碍。为此,教师要针对科学术语进行详细的解释,使学生生动形象地理解教学语言,进而理解教学内容也变得轻松起来。教师也要注重使用幽默风趣的语言,使抽象的内容具体化,深奥的内容浅显化。

二、重视语言的趣味性

作为小学语文教师,并不是那么简单。面对年龄尚小的学生,必须做到灵活和机智。小学生生性好动,让其呆呆地坐40分钟简直是一种折磨或者煎熬。为了有效地解决这一难题,很多小学语文教师为此苦恼,想尽各种办法丰富教学活动内容,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促使其主动投入到学习中来,使枯燥的教学内容变得生动有趣起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衡量其教学是否有效的依据在于学生通过教学是否真正有所提高或者有所收获。比如,从开始的不懂变得懂了,从不会到会,从不喜欢到喜欢,从不感兴趣到感兴趣等。所以,教师教得好不好在于学生有没有学到知识。如果学生没有收获,那教师的付出就等于是无效的。小学生年龄普遍较小,学习的随意性较强,很容易就会被新奇的事物所吸引,从而主动去学习。教师要抓住这一点,努力培养学生的语文综合素质能力。

综上所述,小学语文教师要运用科学、合理以及规范的语言去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探索求知,进而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质量以及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刘晓娜.小学语文教学语言特点新探[J].求知导刊,2015(06).

第6篇

[关键词] 生本作业 教材特点

作业是使学生牢固掌握知识进而转化为能力的一种练习手段。就当前语文作业存在的问题有以下几点:

目标不明,“盲”练。为练而练,盲无目的,以其昏昏,使人昭昭。还有的作业空、大,教师不作铺展,使学生摸不着头脑,无从下手。

形式单一,“呆”练。不顾文本的特点和价值,一律采用“读读写写”、“背背记记”、“我想对xx说”,单调机械,形式呆板,缺乏思考性。

缺乏梯度,“散”练。不顾学生、文本的差异,不管是否已掌握、能接受,布置作业一律同样要求;或每次只是做些前后不相干的零碎作业,缺乏整体的连贯性和系统性。

一、关注文本价值进行设计,让作业练有所获

根据不同的文本特点,设计不同的作业,避免了老套的机械的作业形式,让不同的文章体现出不同的作业指向,对丰富文本主题有着深刻的意义,学生也会对作业产生浓厚的兴趣。这样的作业才是切中学习价值的合身作业。

1.因文而异,凸现价值

选入教材的课文,每篇都是文质兼美但又各具特色。作业设计时要有针对性,根据不同类型、不同体裁、不同题材文章的特点,发展儿童不同的能力。在学完名人名篇后,作业中要求学生去读它的姊妹篇,扩大学生阅读量。如六年级上册第五组“走近鲁迅”主题单元,学习《少年闰土》后,指点学生去读鲁迅的相关作品,学完《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一面》、《有的人》后,可让学生去查找资料,进一步了解鲁迅,更深层次地去感受鲁迅的文品和人品。而《山中访友》、《山雨》等文情并茂的课文,易于学生熟读成诵,就布置他们多读,在读中体会通过联想和想象表达对大自然独特感受的同时,积累美言佳句丰富语言。

2.精读略读,各有侧重

叶圣陶说:“就教学而言,精读是主体,略读只是补充;但是就效果而言,精读是准备,略读才是应用。”因此,精读课文与略读课文在作业的安排上应该体现出不同的要求。

精读课文,要引领学生紧扣课文的重点段、重点词句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讲究精细的、充分透彻的阅读,要读懂文本中的每一个词、每一个句子,仔细地揣摩它们的本义和言外之意。因此,作业应更体现重点段落、词句的语言训练。略读课文,放手让学生“读个大概”,不必过于在词句上拖泥带水,强调阅读方法的运用,培养独立阅读能力,还要加强课内外联系。因此,作业应体现阅读方法的运用,通过自主阅读获取信息,沟通课内外阅读,适度拓展和延伸。

3.课后习题,适时运用

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课后习题的一个最大特点就是:机械性的练习没有了,提示性、方向性的问题增多了。这本身在要求我们不做机械作业,作业要关注学生的语文素养。在教学中,在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要对课后习题进行深入研究,针对课后习题进行精心设计。

《地震中的父与子》的课后习题1是“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父亲在救助儿子过程中的心理有哪些变化?”可以从朗读入手,将读到的、感悟到的信息转化为内部语言,将获取的素材迁移为口头表达材料,通过思维的逻辑转换,表达出父亲在救助儿子过程中的心理变化。教师可以指导、启发学生把说的内容整理、润饰,通过“当他遇到什么困难,怎么想;遇到什么困难,怎么想;遇到什么困难,又怎么想”这样的语言形式进行表达,还可以形成书面语言,变成书面作业。

精心设计,适时运用课后习题,会对教学起到很好的桥梁作用,有效地促成学生的语言习得。

二、“生本作业”的实施

生本作业的设计是教师根据课程的特点,将语文作业进行科学的整合,这样的作业具有教材相应的内容载体和学生学习策略的总和。为了达成语文课堂教学效果的最大化,我们从以下几个方面实施生本作业,目的在于形成理想的作业方式,充分发挥生本作业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

(一)课内+课外

语文教学注重学生知识传授,让学生获得语文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培养学生的素养。课堂的时间往往是教师为了完成教材的教学任务,尽可能地挤出时间进行教材的学习,作业只能让学生在课外完成。语文的课程安排语文课堂中,留出十分钟让学生完成部分作业(课堂内容的巩固等),少许剩余作业让学生课后完成,这是减轻学生作业负担的有效举措。

四年级配套作业本中的阅读练习――“读一读,写一写”;五年级作业本中的阅读练习――“品读课文精彩片段,完成练习”。这些阅读题,都是编者以课文中的精彩片段精心设计的作业,将这些作业穿插在课堂阅读教学的环节中,让学生在课堂上完成,既能引导学生独立阅读思考,又能有减少学生课外的作业量。 这样一来,学生在课堂上不能完成的作业就较少,可以在课外用较短的时间完成。

改变一贯的语文机械性的作业,在一定程度地解放学生的大脑和双手,让学生有一定的时间从事他们所喜欢的作业内容和形式。生本作业的设计就是将作业在教学各个环节中进行优化,提高小学语文作业的有效性,以最小的作业量,让学生在最少的时间掌握更多的知识与技能,并且让他们乐在其中,爱上语文作业。

(二)独立+合作

根据作业的内容,我们把语文作业加以区分,以便于让学生选择不同的完成形式。对于传统的积累型作业,可以让学生独立完成;而对于具有一定的难度或复杂性作业,可以组织学生作业小组,通过合作的形式完成。

作业本作为学生巩固性的练习,大部分要求学生以独立的形式完成。如词语的积累,生字的音形义等,各种类型的句子练习,都是以学生的个体学习为主要形式。在生本作业的实践中,我们设计把前置性的作业作为生本作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前置性作业实际上是把许多课堂上教学任务前置到教学前,课堂上只是把作业中提出的问题展示出来即可。

(1)自主学习式。这是教师把前置性作业通过书面形式下发给每个学生或张贴教室里,让学生自己学习、探究完成的一种形式。它面向大众化,是最普通的形式,适合通过学生自主学习让所有学生都需掌握的重点内容。

(2)合作探究式。此种形式适合有一定难度、学生个体不便于完成的教学内容。学生通过合作探究、互相补充、互为印证,从而做到解疑释惑。通过小组合作探究的形式能圆满地实现教学预期。

(3)情境体验式。情境式作业让学生去体验,以期得到更直观、更深刻的感受,从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加深对课文内容的领悟。如在教学二年级口语交际《春天里的发现》一课时,老师在课前设计了如下的情境:

带领孩子们走出教室,去观察春天,亲近春天,欣赏春天的花、草、小动物,感受春天的风、雨、阳光、天空,观察人们的衣着、行动、语言等。

三、反思

生本作业的探索,从指向教材的单元主题,抓住文本特点,而“练有所获”,因延伸了语文园地,而“开阔心思”。在生本作业的设计实践历程中,从学生的学习出发,让学生亲历作业过程,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掌握知识、提高能力、习得语言,丰富语文素养。

只有做到真正从学生出发,努力用新的教育理念来指导教育实践,积极倡导以自主、合作、探究为学习方式的生本作业设计与实践,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学生才会在自主探索的学习中享受到浓浓的乐趣,蕴藏着无限的创造,潜能才会尽情地释放,才能有效地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

主要参考文献:

第7篇

一、激发小学生语文教学主动提问的必要性

在传统的说教模式之下,学生在课堂当中处于被动地位,老师是课堂活动的主体,学生对于语文学习的积极主动性比较低,学习效果和学习质量都不是很理想,语文成绩的提高不太显著,而且在这种氛围和环境的影响下,学生即使经过长时间的学习语文素养很难养成,语文学习能力也没能得到很好的培养。小学生在生理和心理等方面都有其自身的特点,他们的自制力差,认知能力和水平有限,思维方式和思考能力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另外,小学生这个年龄阶段的孩子比较活泼,多动,好奇心较强,因此,在课堂当着你很难集中注意力。小学语文老师可以充分利用小学生好奇心强以及求知欲强的特点,引导和指导小学生主动学习语文知识,积极主动在课堂上进行思考和提问,通过提问的方式帮助小学生掌握语文知识、提高学习能力、养成良好的语文素养,并且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激发小学生语文教学主动提问的课堂教学路径

调查研究结果表明,激发小学生语文教学主动提问的教学模式具有很强的实用性,但在具体的语文教学实践活动当中还要注意一方面要结合小学生的生理心理发展特点、认知规律以及特点,另一方面还要结合小学语文知识的学习特点,培养小学生主动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等的意识和能力,确保小学语文教学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增强小学生对小学语文教学内容的理解和认识,提高小学语文学习的有效性,促进小学生的全面发展。下面简单介绍了关于激发小学语文教学主动提问的几点课堂教学路径:

1.鼓励小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由于小学生的社会经验较少以及认知水平有限,因此,小学生普遍存在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他们对遇到的很多问题和知识都存在着或多或少的疑问。小学语文教师要耐心地解决学生的疑问,鼓励和支持小学生对身边的事物质疑,培养他们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意识和能力,同时鼓励引导他们表达自己的观点和见解,激发他们拓展思维的能力,让他们在小学语文课堂上尽情的发散思维,通过积极主动提问的方式感受到语文学习的乐趣和魅力,让他们在和谐的课堂氛围下获取和掌握学习内容和知识,从而提高小学语文学习的质量和效果。

2.重视提问的质量和数量,提高提问的魅力。

在激发小学语文教学主动提问的过程当中,切记不要只追求提问数量的增加,而不顾提问质量,这样很容易忽视小学语文提问的重点,提问的内容很乱很散,甚至出现一类问题多次提问的现象,造成小学语文课堂时间利用率以及小学语文提问实效性的降低,从而影响到小学语文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为了提高小学语文教学主动提问的魅力,小学语文教师要注重提问质量和数量,增强主动提问的实效性,找准提问的侧重点,灵活变通,提高小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从而进一步提高小学语文课堂主动提问的质量和效果。

3.把握好提问的时机,优化提问内容。

小学语文教师要结合小学生的思维活动特点对小学生进行引导,在小学语文课堂活动当中,为了更好地激发小学生主动提问的热情和兴趣,小学语文教师要合理高效地运用课堂上的提问时间,依据小学生的兴趣点,在恰当的时机激发小学生的提问思维,在这种情况下,学生会主动提出问题,而且所提问题的内容也会在很大程度上得到优化,在这个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点,学生的思维达到了活跃的状态,对于语文知识的学习也更加的积极主动,对语文课堂教学内容的理解和掌握度在一定程度上也会得到提高,情感态度同时也会得到不同程度的升华。

4.问题要言简意赅、切中要害。

小学语文教师要根据小学语文教学的内容,根据课堂教学的重难点,对学生的提问进行引导,使得学生所提出的问题能够紧抓本节课的教学要求,同时还能够促使问题得到简化。小学语文教师一方面要熟悉教材内容,另一方面还要对教材内容进行深入的剖析,挖掘教材的知识点,找出课文的重难点、点睛之处、情感突出点以及关键点,这样才能够更好地引导和指导学生围绕知识点进行主动提问,从而提高小学生主动提问的兴趣和热情。小学语文教师要引导和指引学生用简洁明了的语言表达所要提问的问题,问题的针对性要强,所提问题一定要紧扣本节课的学习重点、难点以及情感爆发点等,并且所提出的问题要有利于加深小学生对所学知识点的深入理解和掌握,这样才真正实现小学语文主动提问环节设置的目的,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小学语文教学的效果,促进小学生语文知识水平的提高和发散性、创造性思维方式的养成。

三、小结

第8篇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策略分析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3)12-276-01

随着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当前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存在的诸多问题日益突出,这些问题的存在已经影响到了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所以当前必须要采取行之有效的策略来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一、当前影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提高的因素

1、小学语文教学理念落后 目前,小学语文教学理念的落后。现在的小学语文课堂上仍然存在师生一问一答教学模式、教师讲学生听的传统灌输式教学模式及学生完全放任自由教学模式。如果小学语文教师长期用这样的教学模式授课,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怎么能得到有效提高呢?

2、教师对教材文本解读不够准确 教材是教师教学的重要参考依据,教材中的文章又是小学语文教师教学的重要载体。平时在课堂教学中对学生的听、说、读、 写等语文基本功训练都是通过阅读和理解教材中的文本实现的。所以,如果小学语文教师自身对教材文本理解就出现了偏差,甚至是错误,那么对学生的授课也只能是停留在表面了,更谈不上对学生学习的正确引领和辅导了。

3、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设计不合理 现在的很多小学语文教师课堂教学设计不够科学,比如喜欢教学内容全面,自己想什么都教,也想学生什么都学,根本没有根据小学生的实际接受能力及理解能力进行合理取舍。这样的教学设计听起来好像是对学生负责,其实往往教学效果是相反的。在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内不能集中精力去抓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不能给学生预留思考时间,是很难达到教学效果的。

4、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实施过程呆板,缺乏灵活性 小学语文课堂应该是互动的课堂,应该是充满童趣及激情的课堂。但是目前的很多小学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实施中存在语言太过于成人化,教学方式也太单一,教学节奏过慢或过快,师生之间的交流贫乏,不注重激发学生课堂的主动权和主体性,课堂教学氛围沉闷,教学课堂提问设计不合理,缺乏灵活性等等问题。都会对课堂教学的有效性造成很大的影响。

二、提高小学语文教学有效性的策略

1、对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特点有充分的认识。语文课堂的最为突出的特点就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所以小学语文教师一定要从语文课堂教学的这个突出特点出发,然后认真领会教材编写意图,对教材文本要从整体上准确把握,然后再从小学生的实际需求考虑来选择适合小学生理解和把握的教法和策略,使学生真正能掌握小学语文涉及的必备知识,并且对这些知识要消化好,使其成为学生日后学习和生活必备的工具。另外注意的是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要尽力体现出人文性,要把这种人文性全面渗透到平时的语言文字学习过程中,教师要积极引领学生依靠自身掌握的知识和自己平时的阅历来体味和感悟教材的文本,尽力帮助学生从不同角度和不同层面来理解和鉴赏教材所涉及的优秀文本,从而不断培养和提高小学生的语感及美感,这样就可以慢慢实现语文课堂工具性与人文性完美融合的目的。

2、仔细分析和研究小学语文教材,形成明晰的教学思路。教材是教学的重要载体,在小学语文教学实践中,教师必须要认真分析和研究语文教材,然后根据不同的课文类型及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相应地教学方法。要想使小学课堂教学更有效就必须要在熟悉教材的基础上形成明晰的教学思路和设计出科学的课堂教学结构,务必要突出课堂教学的重点及难点,要积极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教学过程中来。

3、积极营造适合小学生学习语文知识的课堂氛围。课堂教学氛围对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会产生直接的影响,所以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务必要建立平等和民主的师生关系,这样可以使师生都能在一个平等和谐的课堂氛围中实现彼此之间的沟通和交流。在这样的和谐课堂氛围中可以使小学生的天生个性得以张扬,也会使学生产生非常愉悦的心理,从而会有效激发学生主动探索的潜能。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被激发出来后,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自然会得到提高。

4、从小学生的思维特点出发预设课堂练习及课堂思考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就是课堂练习及课堂提问,这也是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重要手段,可以将不同的问题贯穿于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如果教师能从小学生的思维特点出发预设课堂练习及课堂思考题不但可以巩固学生在课堂上所学的知识,而且还能有效活跃课堂,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预设问题的时候首先要明确教学目标,突出本课重点内容,真正达到训练的目的。其次要尽力使题目新颖,形式要多样活泼,只有这样才能有效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5、合理利用现代多媒体教学。从心理学角度看,小学生都普遍存在好奇心,并且有好动的特点,他们在思维的时候也是喜欢借助声音及色彩等。另外孩子的集中注意的时间一般持续最长也就是二十分钟,所以教师要是能充分利用这个时间,并且采用计算机多媒体来辅助教学就一定可以大大提高教学的有效性。因为多媒体教学能为学生提供一个声像同步和能动能静的教学情境,可以同时刺激学生的眼、耳、口、手、脑等多种感官,从而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能对学生的听、说、读写等综合能力进行有效训练,当然同时也就实现了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目的。

参考文献:

第9篇

关键词:阅读体验;课堂对话;小学语文;阅读教学

G623.23

小学语文教师有必要及时改革传统教学理念,运用科学的教学方法,培养小学生的综合阅读能力,提高小学生的阅读学习效率,深化小学生的文学底蕴,实现小学生的素质化发展,从而促进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水平的提高,加快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改革的进程。小学语文教师只有在教学过程中重视阅读体验,提升对话质量,才能从根本上实现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高效性。

一、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现存问题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过程中,小学语文教师常常忽视小学的阅读体验,将学生与阅读文本相割裂,没有实现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与文本、学生与文本、教师与学生的之间的对话。小学语文教师教学理念落后是限制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水平提高的首要因素。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中没有尊重学生的主体性,以教师为中心展开教学活动,忽视了学生的接受能力与学习需要。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一言堂的情况非常严重,小学生极少有机会对阅读文本发表主观性见解,小学语文教师不注重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极少与学生展开对话互动,经常采取全程“讲授法”开展课堂教学,不利于培养小学生的阅读思维能力。另外,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注重唤起学生的内在情感,导致小学生对文章的理解停留在文字表面,深入分析解读文章思想内涵的能力较弱,不利于提高小学生的阅读效率。

二、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方法策略

(一)加强教师与文本对话,提升阅读教学质量

小学语文教师在开展阅读教学时,要不断提升对阅读文本的解读与驾驭能力,加强教师与文本之间的对话,了解文章的基本结构、写作特点、思想情感,从而确定最佳教学方案。因此,小学语文教师要在教学过程中不断转变传统的教学理念,创新教学方法,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水平的提高。首先,小学语文教师要转变传统的教师职能与教师形象,教师不再是教学活动的领导者,而要以平等的身份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与学生展开亲密的互动交流,拉进与学生之间的教学距离。小学语文教师要能够抓住阅读文本的兴趣点与学生展开互动,对文章的理解要有创新,从而提升学生学习的效率。其次,小学语文教师要以反思和创新的态度解读阅读文本,提升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创造性。小学语文教师要用感性化的语言启发学生思考,鼓励学生对阅读文本展开性化的解读,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与创新能力,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内驱力,落实小学语文教学的情感目标,尊重小学生阶段性的认知规律,增强语文阅读课堂教学的趣味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水平的提高。比如,在《黄果树听瀑》一课中,小学语文教师首先要明确写景文章的特点,通过“空间位移法”对文章展开解读分析,以“景色之美”为教学重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另外,小学语文教师可以引导小写生对“黄果树瀑布”自然景观的破坏展开思考,从而提升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思想品质,实现“生态教育”的价值理念[1]。

(二)加强学生与文本对话,提升阅读教学质量

小学语文教师要将学生与文本的对话作为教学的重要环节,在教学过程中运用多元教学策略实现小学生与阅读文本之间的深入对话,从而使小学生对阅读文本产生深刻的理解与认知。首先,小学语文教师应该引导小学生针对阅读本文展开“自主学习”实践,小学语文教师可以运用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策略,为学生营造交互式的教学情境。根据教学目标与教学内容的设置,将全班同学分为若干小组,为每一小组布置相应的教学任务,引导学生开展探究式学习,通过合作互动、探索发现自主完成课堂教学任务,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小学语文教师要注意强化学生的“朗读”能力,培养小学生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是提高小学生阅读理解力的关键。小学语文教师还要注意引导学生用科学的阅读方法开展自主学习,并且做好课堂小结,针对阅读文本中的好词好段做好积累,针对文本的结构层次和思想内容展开深入的挖掘分析,培养学生的情感认知能力,深化小学生的文学底蕴,提升小学生与阅读文本之间的对话水平。其次,小学语文教师可以运用多媒体教学策略,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实现寓教于乐。让学生在立体的音画境构成的感官冲击下,自觉走入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内驱力,提高学生对文本的深层次理解能力。小学生具有感情化的思维特点,对于抽象的文字概念的理解能力远不如直观性的事物,因此小学语文教师要注重运用多媒体课件辅助全面理解文章,实现小学生与阅读文本之间的深入对话。还是以《黄果树听瀑》一课为例,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时,完全可以将黄果树瀑布的美景以动态影音的形式展示出来,使学生对黄果树瀑布产生无限热爱之情。另外,小学语文教师还可以将今天遭到生态破坏的黄果树景观图展示出来,通过强烈的视觉对比唤起小学生保护自然的内在情感[2]。

(三)加强教师与学生对话,提升阅读教学质量

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对话是保证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的前提,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转变传统“灌输式”和“一言堂”的教学模式,与学生展开双向互动,运用提问法启发学生对阅读文本展开思索,使小学生在阅读文章时能够积极动脑思考,培养小学生的创新思维意识,实现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读”和“想”的结合,从而提升小学阅读教学质量。另外,小学语文教师还要注意与学生对话的“教态”一定要亲切平和,从而促进友好和谐型师生关系的构建,激发小学生参与阅读教学的热情,提升小学语文阅读的效率。

综上所述,小学语文教师必须加强对阅读本文的理解,提高教师与文本的对话质量。运用科学的教学方法,提升学生对文章的理解能力。在教学过程中,加强师生对话,促进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质量的综合提升。

参考文献:

第10篇

【关键词】小学语文 愉快教育 语文教学

由于小学生独特的性格特点,对新鲜事物充满了好奇感,小学语文教师要想提高教学质量,就必须在教学中实施“愉快教育”。目前,“愉快教育”在我国小学语文教育中正处于起步阶段,小学语文教师要想有效地实施“愉快教育”,就应该积极反思自己的教学方法,从多个角度综合考虑如何将“愉快教育”贯穿于小学语文教学中。

一、现阶段小学语文课堂中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理念的落后影响了教学中“愉快教育”的实施

教学理念决定了教学行为和教学方式,教学理念的落后使得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没有实现师生之间的互动教学,仍然是教师只是作为灌输知识的主体,学生在课堂上只是认真的听讲、做笔记,老师提出问题,学生就回答的单一形式。这种单一而又落后的教学观念使小学生在语文课堂上没有兴趣,感觉语文学习枯燥无味,不会积极的思考问题,这种教学模式对于小学语文教学有效性的提高不仅没有帮助,反而制约了有效性的提高,影响了教学中“愉快教育”的实施。

(二)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设计不合理

现在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师在课堂教学设计中存在一定的盲目性。教师总是设计更多的教学内容,总是想把更多的知识教给学生,他们课堂设计的内容多而繁杂,没有从学生的年龄特点、心理特点和兴趣爱好出发,这种教学方式反而让学生什么也没有学到,对于小学语文教学中“愉快教学”的实施也起到了阻碍的作用。

(三)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实施过程呆板,缺乏灵活性

小学生对任何事物都有很强的好奇心,他们喜欢的课堂是充满童趣和激情的课堂,只有在这样的课堂学习中,他们才能保持极高的兴趣愉快的去学习。但是目前很多小学语文课堂的设计总是很呆板,缺乏灵活性,教学方法单一,评价方式过于死板,教学节奏不能适应小学生的接受能力,课堂设计的提问不合理,缺乏灵活性,这些问题的存在都会对课堂教学的有效性造成很大的影响。

二、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实施“愉快教育”

每个小学语文教育者作为教学活动的主体,都应该对“愉快教育”的问题加以重视,为提升小学语文教学质量做进一步努力。我们小学语文教师应该正确掌握小学生的特点,并适当的结合现代化的教学模式将“愉快”融入到小学语文课堂之中,大幅度的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主动积极的探索知识,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提升小学语文教学的教学效率。

(一)小学语文教师要正确理解“愉快教育”的定义

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愉快教育”是指从教学内容的特点出发,结合小学生的心理特点,采用形象、具体、生动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在愉快的情绪中获得新知识,体验吸收知识后精神上的,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对语文知识产生强烈的求知欲。

(二)更新教学观念,促进学生参与课堂学习活动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影响下,师生逐渐形成了单一的教与学的定式思维,教师机械的传授知识,学生只是作为被动的知识接收者。这种传统的教育模式增加了语文教学中调动学生主动性的难度,同时也阻碍了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实施“愉快教育”有效性的提高。教师要想在教学过程中实施“愉快教育”,促进学生积极地参与到课堂中来,就必须在教学中实现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与模式,明确教师只是知识上的引导者,而知识的转化过程要通过学生自己来完成。

(三)合理设计教学内容,难易程度要得当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在课程设计和编排上要从学生的年龄和兴趣爱好出发,让学生在愉快的氛围内促进自己的全面发展。

(四)充分利用教学教具,创新教学模式

学校为教学提供了各种教学教具,教师应该根据小学生的年龄及性格特征,充分将形象、直观的教具应用到教学之中,这样才能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状态下更好的接受知识。

(五)创设问题情境组织教学

创设问题情境作为优化教学设计中至关重要的方法在教学中被提出。创设问题情境组织教学可以帮助实现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愉快教学”。随着教学不断改革和发展,在教育中合理的创设问题情境可以鼓励学生打破常规,积极思考,愉快学习,并保存和形成一定的新思维。合理的创设问题情境可以让学生在民主、轻松、快乐的教学环境中主动积极地学习,大胆提出新假设和新幻想,发表自己的看法,驱使学生去积极思考和研究,使课堂更加生动活泼。

(六)在教学中实施个性化教学

在教学中实施个性化教学,不仅可以提高教学的有效性,而且可以推动小学语文教学中“愉快教学”的实施。实施个性化教学,首先要注重评价的多元化、合理化和个性化。单一的评价不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学生在学习中没有自信心,愉快也就无从谈起。教学评价的个性化,可以大大提高学生的自信心,对学生的个性化教学也有很大的帮助。

(六)注重培养学生的美育

小学语文教材中有许多关于美育的文章,这些文章的字里行间都流露着艺术之美,因此,教师在讲授的过程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艺术修养及审美观念。

综上所述,教师应该将小学语文教学内容的自然美、社会美、艺术美通过“愉快教育”的方式充分的传授给学生,激发学生乐观向上,启迪学生勇于创新,培养学生良好的综合素质,让小学生在健康、快乐的学习氛围中茁壮成长。

【参考文献】

第11篇

小学语文差异教学是指为了追求个性与共性的有机统一,将学生的差异存在作为一种语文课程资源加以开发与利用。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语文教师通过改善各个教学环节,以实现尊重学生差异,促进学生差异发展的教学。学生存在着差异,既是一种现状,也是一种资源。遵循生本理念,诉求教育民主,是小学语文差异教学的价值取向。而语文教学目标指引、调控着语文教学过程。因此,如何科学、合理地设计小学语文差异教学目标,便成为当下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问题之一。

一、小学语文差异教学目标设计的依据

小学语文差异教学目标设计的依据包括三个方面:第一,小学语文课程标准。小学语文课程标准的“内容标准”部分是小学语文教学目标设计的重要来源。第二,小学语文教科书。依据不同版本的小学语文教科书(如人教版、北师大版、苏教版、长春版等),设计出的教学目标虽大体相似,但依然会有不同之处。第三,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小学语文教学目标,不仅需要根据小学语文课程标准、小学语文教科书,同时也需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学生不同,其学习经历、学习基础、学习方法、学习兴趣等都存在着差异。有些教师试图设计出全班学生都适用的唯一教学目标,是不切实际的,也是不科学的。小学语文差异教学就是要面向全班学生、顾虑个体差异开展的,那么小学语文差异教学目标的设计也必然以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年龄规律等实际情况为基础。

二、小学语文差异教学目标设计的策略

在小学语文差异教学中,语文教师可采用分层设计教学目标的办法,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设计不同层次的教学目标,从而使学困生感到“我能行”;帮助中等生认为自己、有更大进步;使优秀生产出乐于挑战的欲望等。即小学语文差异教学目标设计的基本策略为目标层次化。

例如,在《忆铁人》一文最后两个自然段(描写王进喜深深自责的感人画面)内容教学时,可分层设计如下多样化的教学目标:第一层针对次学困生——知道王进喜是个什么样的人,了解作者是从哪几方面描写铁人王进喜的;第二层针对次中等生——揣摩词句对反映人物品质的作用;第三层针对次优秀生——学习作者描写人物的方法,尝试仿写身边中“王进喜”。这样设计的小学语文教学目标,既尊重了学生的差异,也满足了学生的不同学习需求。

三、小学语文差异教学目标设计的注意事项

在设计小学语文差异教学目标的时候,教师必须注意以下三个方面:第一,小学语文教学目标的差异主要反映在“知识与技能”目标和“过程与方法”目标领域上,而在“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领域上不做差异要求;第二,虽然各层次目标有所差异,但各层次目标之间需要形成一个阶梯,利于后进生向中等生迈进,中等生向优秀生靠近,优秀生并不自满;第三,小学语文差异教学目标的设计必须具有针对性、可操作性,必须突出语文实践性的特点。

综上,设计差异化的教学目标,利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利于指导小学语文教学过程的顺利开展;利于小学语文教学的多样化评价。

【责编 张景贤】

第12篇

小学语文教育作为小学阶段的重要教育内容,其在小学阶段的地位不言而喻。因此,小学生能够在小学语文教育过程中获取更多的知识,培养更多的能力。可见,语文教育必须做出创新,才能确保语文教育的效果,从而使小学生的综合素质得以提高。一旦小学语文教育实现创新,小学生所具备的素质便会在日常生活中得以展现,使小学语文教育的创新更加契合小学教育规划及教育目标的内在要求。不难看出,小学语文创新教育就是以小学生为教育对象,并在创新理念的前提下,运用创新的教学手段,达到良好的教育效果。

二、小学语文创新教育的原则

小学语文创新教育对小学生的学习成长大有益处。然而,创新教育也要针对小学生的特点,合理开展,确保达到预期的教育效果。当然,小学语文创新教育必须遵循一定的原则,使创新教育的方向更加正确。

1.尊重个性化特点原则小学生的心理还不够成熟,他们的各方面素质还不是很高。因此,在开展语文创新教育的过程中,不能完全忽略小学生的自身特点,尤其是个性化元素,而是要充分尊重小学生的学习状况,重视他们的年龄、心理、爱好等因素,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让他们快乐地投入语文教学过程中,积极配合老师进行活动。可见,重视小学生的个性化因素,能够有效推进小学语文创新教育的进程。

2.与时俱进原则小学生的变化日益明显,因此,小学语文创新教育不能陷入僵局一成不变,而是要根据小学生的变化及教育形势的变化及时作出转变,这就是与时俱进原则的内涵所在。如此,才能将新的教育理念及时融入小学语文教育过程中,保障小学语文教育的成效。可见,与时俱进原则要求对语文教育实行动态的推进,使教育过程在充分尊重变量的前提下开展,达成小学阶段语文教育的目标。

三、开展学习语文创新教育的积极策略

在推行小学生语文创新教育过程中,必须要在坚持原则的前提下,采取得当的措施,以此保障语文创新教育的成效。

1.重视语文创新教育的价值,有效夯实教育基础小学语文老师要以学习为渠道,充实自身的教育管理知识,放长小学语文创新教育的眼光。老师要通过学习认清小学生这个群体的特点及创新教育的现实意义,并考虑小学生今后的学习生活,认真分析语文创新教育与他们未来学业的深层关系。如此,才能针对小学生这个特殊群体更好地开展语文创新教育,保障预期教育目标的实现,巩固预期的教育成果,语文作为工具型学科的价值才能得以呈现。

2.从教材资源中加以挖掘,有效提升学生文学素养小学语文教育内容相对简单,却传达了很多重要的人生哲理。小学语文教材是一项优质的资源,教材里面含有很多优美的诗文。老师要适时运用这些诗文,提升小学生人文素养,这无疑是语文创新教育的应有之义。

3.拓展学生课外阅读能力,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原有的语文教学更注重课内内容的传达。然而,这并不能满足语文创新教育的内在要求。因此,在现代的教育理念下,小学语文教育也要适当注重小学生课外阅读能力的培养。老师可以鼓励小学生在家长的陪同下,慢慢适应课外阅读,阅读一些文学作品。如此,小学生会在课外作品中逐渐形成独立的思维,从小就培养作品鉴赏能力。

4.强化作文训练,让创新教育化为有形小学生的语文教育非常重要,这是不言而喻的。小学语文创新教育还要体现在对作文的重视上。因此,语文老师要重视小学生的写作能力,鼓励他们合理运用书中学到的经典词句,使自身的语言能力得以提升,提高写作水平。当然,老师要学会表扬学生,让他们适应写作,逐渐喜欢上写作。

四、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