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学前教育行业调研报告

学前教育行业调研报告

时间:2023-09-15 17:31:04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学前教育行业调研报告,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学前教育行业调研报告

第1篇

关键词:学前教育;师资培养;改革

国家大力提倡兴办学前教育,全国各大新建小区均配套建设幼儿园、众多民营教育家兴办学前教育,在有效提升幼儿园入园率的同时面临着幼儿教师短缺的问题,尤其是高质量的幼儿教师难以充实到幼儿教师队伍中.为了缓解幼儿教师师资短缺的状况,《国务院关于当前发展学前教育的若干意见》指出:“公开招聘具备条件的毕业生充实幼儿教师队伍;中小学富余教师经培训合格后可转入学前教育.”[1]但将“中小学富余教师经培训合格后可转入学前教育”的做法一定程度上是对学前教育师资培养独特性的挑战.学龄前儿童正处于认知、情绪情感的体验期,教育的过程需要依靠教师对幼儿的观察、理解和引导,教师的作用尤为突出.因此,学前教育不能因为“缺教师”而不分性质与标准地“进教师”,不应将培养过程简单类同于技术的掌握,必须以学前教育的“特殊性”为支点,从学前教育师资培养过程中体现特殊性.2015年,计划在全国范围内全面实施国家教师资格统一考试,一定程度上强化了教育行业的专业性,但师范教育的独特性仍然没有很好地体现,给学前教育师资培养带来了新的挑战.

1新形势下学前教育师资培养的理性思考

1.1学前教育师资培养目标的特殊性

学前教育师资培养的特殊性首先体现在培养的目标上,即归结为“培养什么样的幼儿教师”.从生存论的视野出发,一个优秀的教师并不能根据技术标准遴选出来,而是有自己明确的奋斗目标,并勇于为自己的目标而脚踏实地地践行对自己的承诺.[2]学前教育师资培养不仅需结合市场,还应关乎人的成长,注重教育的博雅与德性.因此,在学前教育师资的培养上应该认识到我们的学前教育是培养人、养育人的根基教育.学前教育师资的培养理应力求关乎人的心灵,培养学会“做人、做中国人、做现代的中国人”的幼儿教师,并能在实践中了解儿童、观察儿童,体察儿童的思想.因此,学前教育师资培养首先仍需从师范性的角度定位教育.

1.2学前教育师资培养在知识结构层面的特殊性

《幼儿教师专业标准》指出,幼儿教师的专业标准结构应包含专业理念与师德、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三个方面.其中,专业理念与师德涉及职业理解与认识、对幼儿的态度与行为、幼儿保育和教育的态度与行为、个人修养与行为;专业知识涉及幼儿发展知识、幼儿保育知识、通识性知识;专业能力包含环境的创设与利用、一日生活的组织与保育、游戏活动的支持与引导、教育活动的计划与实施、激励与评价、沟通与合作、反思与发展.[3]因此,在课程结构上不仅需要绘画、舞蹈、唱歌等专业的技能技巧,树立正确的儿童观、教育观、理解儿童、观察儿童、组织实施游戏等也是学前教育师资培养过程中必不可少的.结合学前教育师资培养的应用型目标,人才培养首先面向的是培养“人”的教育,需要把学生培养成“幼儿为本、师德为先”的“中国人”.总之,学前教育师资培养在知识的结构上需关注人的精神,以儿童为中心,以能力为重.

1.3学前教育师资培养方式理应具有实践性

学前教育师资培养离不开高深理论的支撑,更离不开实践经验之于学生的重要价值.传统的学前教育师资培养以“理论先行、实践下移”的分离培养模式为主.[4]然而,理论与实践分割状态下培养的幼儿教师,在进入幼儿园工作中“上手慢、成效低”,难以胜任幼儿园一日生活的组织与实施.目前,学前教育师资培养开始关注实践的价值,充分认识到通过幼儿园实践,才能将教育理论内化为理念,并有效地转化为外显的教育行为,才有可能在幼儿园实践中选择有效地教育方式,关注儿童并理解儿童.因此,学前教育师资培养需有效地将教育理论与实践有机融合,不仅在大学校园里的课程需要增加实践课时,更需使高校与幼儿园紧密结合,在真正的教育现场建构实践知识,从而实现理论和实践的完美结合.

2应用型本科院校创新学前教育师资培养的实践与探索

2.1拓展招生渠道,引领学生个性化发展

滁州学院开办学前教育专业之初,仅限于从文科中招收学生,多年的教学发现通过高考进入学前教育专业的文科学生,理论基础知识掌握迅速,逻辑思维能力较强,但是在面临声乐、钢琴、绘画、手工等课程学习的时候,存在基础薄弱、理解掌握困难、耗时长等问题.然而实践中的幼儿园不仅需要有着先进教育理念的幼儿教师,亦需要艺术技巧娴熟的教师.因此,2014年,滁州学院拓展招生渠道,从中等师范学校学前教育专业中对口招生,夯实艺术基础.

2.2重构人才培养方案,培养学生综合能力

针对生源性质的差别化存在,滁州学院结合办学经验,重构人才培养方案,有针对性调整课程,以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首先,在培养目标上,以培养卓越学前教育师资为导向,以实践教学、校地合作为主要路径,采取“高校—地方政府—幼儿园协作”的人才培养方式,力求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专门人才.其次,在课程体系上,仍然按照公共基础课程、公共选修课程、专业基础课程、专业选修课程和综合实践课程的模式展开.但是在专业课程模块,针对学前教育专业课程往往存在重复学习的问题,将基础教育学、学前教育学融合,以学前教育学为主线,统筹学习教育学的相关知识;由于比较教育、中国教育史、外国教育史和中外学前教育史课程中有众多重复的内容,所以在方案中从学前视角出发,开设中外学前教育史,将教育史中重要的内容融合进课程体系中,使学生展开模块化的学习.再者,针对生源的差异性,差别化地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对口中等职业院校招生的学生理论基础差,在合理配置专业理论课的基础上安排了一定的文化基础类课程,如大学语文、大学数学、国学通讲、儿童文学和应用写作等,以夯实学生的文化基础,建构博雅的大学精神;针对高考文科招生的学生存在专业技能学习困难的问题,为学生科学地安排键盘乐器伴奏、基本乐理与视唱练耳、舞蹈、美术和玩教具设计与制作等课程,且课程的编排是从大一入学到大三整个三年不间断地学习,以使学生扎实掌握专业技能.

2.3创新培养模式,提高学生实践能力

2.3.1建构双导师体系,保证实践教学的落实“双导师制”是指为在校的大学生在校内外分别遴选出一名专业导师,两名导师共同负责学生的发展.其中,校内导师着重负责学生在校理论知识的学习、科研素养的养成和思想道德的发展等方面;校外导师则从学生的专业信念、观察能力和实践能力等方面着力,并为学生提供实践锻炼的场所,每周安排学生进入幼儿园跟随导师参与实践,使得“学练结合”,学生将实践中产生的困惑与导师沟通,获得理解,真正实现以“理论指导实践”、以“实践反馈理论”的理想.2.3.2实行“小学期”制,夯实学生专业能力滁州学院学前教育专业的暑期实践教学既体现幼儿教育的专业特性,又区别于专业艺术教育.“小学期”制主要涵盖钢琴、手工、简笔画、舞蹈和活动设计与组织等方面,从大学二年级开始分学期实施(主要是在假期开始一周时间内集中训练),以集中训练的方式展开,每项活动均安排专业的指导教师进行辅导.同时,在每年暑期还会开展暑期社会实践调研,学生根据学习和见习中发现的问题,拟定调研方案,深入周边幼儿园和社区开展实践,形成调研报告;在大学四年级第一学期,安排学生进入幼儿园参与教育实习,为成为一名幼儿教师打下实习基础.从而,建构四年实践不间断模式,夯实学生专业能力.2.4完善实训条件,增强学生专业素养为了深化学前教育专业实践教学,滁州学院着力打造学前教育实训室.目前实验实训室的建设包括幼儿园综合活动室、幼儿舞蹈创编实验室、学前儿童卫生保健实验室、玩教具制作与设计室、琴房等实训室,有效地满足了学前教育专业毕业生进行课堂模拟和职业化训练的需求,从而提高学生的教教育实践能力.不仅在设备上独立开设了学前教育实验室和实训室,在课程方案的设定上,充分保证实验实训的时间;在师资上逐步形成具有学前教育特色的专业教师,目前已有专业的美工教师、舞蹈教师及声乐教师,全力负责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艺术素养培育及实训指导.

3学前教育师资培养进一步综合改革的设想

第2篇

一、高职院校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1.高职教育设置专业缺乏前瞻性,与社会需求脱节目前,许多高职院校没有意识到社会服务工作的重要意义,办学理念落后,缺乏市场的前瞻性,在设置专业时考虑市场需求不足,专业设置与区域经济结构不相适应。被重复设置的“热门专业”,就业情况并不理想,而不少区域经济发展真正需要的专业人才又十分匮乏。以城市职业学院为例,按“质量、结构、规模、效益”的评价要素来看,学校专业设置均存在一定的问题:从人才培养质量上,尚不能体现“高”;从结构上看,市重点发展的产业对应的专业还不具规模,如动漫、文化创意;与市千亿产业对应的专业仅有汽车;从总体规模上看已经具备,但存在均衡性问题;从效益上看部分专业的规模效应还未体现,学校专业设置存在的问题也是省高职院校的共性问题。由“十二五”期间省高技能紧缺人才需求调研报告可知,到2015年,高技能人才总量达到200万人。与2008年相比,7年之内增加52.5万人,平均每年增加7.5万人。2020年,高技能人才达到250万人,占技能劳动者总量的31%以上。由表1可知,面向第一产业的专业数、专业点数、在校生数较少,第一产业科技人才严重短缺;由表2、表3可知,面向“十二五”期间要大力发展的纺织、食品、节能环保、新能源等产业的专业、专业点数及在校生数偏少,面向新材料等产业的专业几乎还是空白。

2.教师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有待提高客观来说,高职院校教师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明显不足,一方面,他们的科技开发能力不如普通本科院校教师,专业技术攻关能力比较薄弱。另一方面,大多数高职教师,缺乏企业工作经历,其专业业务工作的实践经验相比一般企业从业人员十分匮乏,课堂讲授与企业生产实践不能很好的结合。这些问题既影响了人才培养的质量,又使得教师开展的社会服务与企业的要求不对接,服务效果不够理想。服务能力建设层次不深入,服务内容和形式有待拓宽目前,大多数高职院校服务区域经济发展的能力建设层次不深入,服务的内容还比较单一,还只停留在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培养人才、为企业开展员工培训,面向社会开展职业资格培训、认定和考证工作上,缺乏针对企业的生产实际需要的科技研究与开发。

二、城市职业学院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实践探索

1.明确办学理念,树立服务意识办学理念是学校的灵魂,先进的办学理念对内是凝聚力和向心力,对外是核心竞争力和品牌影响力。高职教育要牢固树立以服务为宗旨的理念,要进一步明确办学方向,调整专业设置,制定培养目标,紧紧跟上产业发展步伐,承担起经济发展中技能型人才保障任务。学校坚持“五个三”的办学理念:“面向现代城市化、城市现代化、新型工业化”(三个面向),坚持“城市导向、区域导向、市场导向”(三个导向),瞄准“新兴产业、新兴行业、新兴职业”(三个方向),实施“高技能教育、通识教育、养成教育”(三种教育),为经济社会发展造就“能工巧匠、岗位专家、行业大师”(三种层次人才),实现内涵式发展、跨越式发展与差异化发展。2014年,学校进一步确定了“服务经济结构调整,面向市场紧扣产业设专业;服务职业人才培养,依托行业深挖内涵建专业;服务国计民生工程,政行企校四方合作兴专业”的总体思路。专业结构布局以土建、教育类专业为特色(行业、企业背景),以机械、汽车、电子类专业为骨干(区域经济重点产业),以财经、文创、管理、服务、传媒类专业为重点(生产、生活类服务行业)。

2.以“订单培养”等形式为企业提供高技能人才学校积极探索“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通过与用人企业共同制定人才培养计划,签订用人订单,通过“工学交替”的方式分别在学校和用人单位进行教学、实训,学生毕业后直接到用人单位就业的培养模式,实现学校与用人单位之间的高度、密切的合作。如汽车技术与服务学院与长安福特公司合作,在校区内建设实训基地,校企双方联合开发课程、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共同编写教材,共同举办“长安福特订单班”。机械工程与电气自动化学院与世界500强企业“科达集团”合作,校企双方共同开发适合企业需要的教材,开设“新型墙体材料制造生产副厂长”订单班,学生毕业后将成为该公司的高级管理人员。通过订单式培养,该校机电学院焊接专业毕业生月薪超过6000元,打破了高职毕业生拿不到高薪水的成见;学前教育专业、初等教育类专业的毕业生生均6个岗位,还未毕业就被用人单位一抢而空。汽车类、建工类、机械类等专业近年来就业满意度高,受到用人单位的青睐。

3.精心打造职教集团,积极构建区域校企交流平台学校与企事业单位、行业协会紧密联系。截至目前,该校已成立和加入了五个职教集团,政、校、企合作全方位展开,与近300个世界500强企业、国家知名企业建立了稳固的合作关系,共同制订人才培养方案;引入行业企业标准合作开发与设计专业基础课、专业核心课程、实训教程、实训手册;聘请企业行业技术人员兼职教学;接纳学生实习、就业。企业因其成熟的文化、先进的技术设备、完善的企业管理、较强的就业岗位储备,成为学校校企合作的可靠战略伙伴。如,该校学前教育学院以学前教育职教集团为依托,通过各级专家评估并获批承担《省学前教育专业技能高考》组考资格。

4.发挥各二级学院特色专业比较优势,面向社会服务城市学校是教育部命名的“师范教育先进学校”,学前教育学院和初等教育学院发挥“师范教育”优势,为省尤其是市培养了大批优秀的基础教育人才,现市小学、幼儿教育界的名师、骨干教师80%以上都是该校的毕业生,其中不乏教育主管部门的领导。学校汽车学院、机电学院及电信学院承担“市职业技能实训基地”项目,基地主要承担汽车维修工、模具设计师、数控车工、维修电工等7个工种中高级职业技能实训及鉴定基地工作。职业网球学院、外事外语学院积极服务WTA顶级赛事。赛前,网球学院承接了此次活动600多名志愿者的培训,全院师生全程参与、成功策划并实施培训方案。电信学院智能楼宇专业师生共同走进“国家级城市住宅试点优秀小区”常青花园社区,对社区高标准道路、水电和现代化的电子监控管理系统进行调研,并帮助维修社区监控系统;参与社区信息采集工作,帮助社区工作人员建立信息查询网站系统,实现社区智能化管理;义务为社区开办电脑培训班,为大家讲解计算机及网络基本知识与基本操作,充分发挥技术专长为城市社区提供服务。

5.打造“双师型”教学队伍,推动区域经济发展为增强教师服务行业、企业、社会能力,学校着力打造“双师型”教学队伍,每年外派120多名教师到企业锻炼,积累工作经验,提高实践能力。同时邀请行业、企业的“能工巧匠”、“技术能手”走进课堂,并为行业大师成立“服务大师工作站”,请他们定时到实习基地,手把手教学生学习技能。教师实践能力的提高更好地促进了他们自身的社会服务能力和服务意识的提高,同时也拓展了社会服务领域。

6.学校教师主动参与企业各类技术研发与社会服务项目学校注重以项目为纽带,积极开展科技开发和技术服务。通过科技开发,既服务了区域经济,也锻炼了教师的实践教学能力、企业服务能力、技术指导能力、项目研发能力。机电学院与交科港口机械工程研究所签订技术服务合同负责张家港保税码头汽车滚装物流系统规划分析项目。建工学院与新八建集团建设有限公司合作签订协议,为对方制定网球中心看台测量定位施工方案,所编制的《网球中心看台测量定位质量》QC成果获得省建设工程一等奖、全国建设工程二等奖。财经学院教师担任上海库思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市场调研项目的项目经理。创艺学院教师参与体育发展投资有限公司WTA赛事策划、组织管理和平台宣传工作。汽车学院教师参与市泽邦科技有限公司合作开展了骐铃系列车高职院校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理论与实践区区域创新域创新7型车辆及部件的设计开发、售后技术文件(维修手册、零件图册、使用说明书)的编撰。机电学院教师参与焊接技术专业教师、科玛公司人员共同开发“焊接教学训练模拟器”软件。酒店学院教师为多家知名酒店提供技术培训和咨询。学校还承担了工作室项目。如,建筑工程学院的“造价工作室”承接工程造价项目。酒店管理的“中国服务大师工作站”为酒店行业提供营销咨询、开业策划、人员培训、技术指导、经营分析、管理顾问、餐饮连锁推广等服务;为专业学生提供职业技能考证、酒店兼职、实践教学等服务。学校一直支持各学院、各专业教师积极依托“产学研”项目服务地方,学校有7项“产学研”项目获市教育局立项。中国特色职业教育已进入全新的发展时代,追求生源扩张的发展模式已成为历史,内涵发展、品牌构建、凸显特色、不断提升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已成为现代高职院校发展的必由之路,在这一现实趋势下,城市职业学院将进一步增强竞争意识,主动适应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在服务中寻求发展的新机遇,在服务中提升学校综合实力。

作者:李慧李萍单位:武汉城市职业学院财经学院华中科技大学武昌分校经济管理学院

第3篇

1.1舞蹈教学管理制度缺乏弹性

我们进行管理是为了更好地完成事情,减少在工作中出现不必要的问题,同时可以节省管理工作的时间,减少管理难度,为舞蹈教学管理工作人员带来了很大的方便。但是,建立管理体系之后,管理的过程中又会出现一些其他的问题,比如工作人员循规蹈矩,完全按照制度和条例办事,也会出现工作人员强硬要求被管理者服从的现象。传统的教育管理制度,比如学籍管理制度以及一些教学评价管理体系等,就背离了教育管理的创新原则。这些制度和规则只是注重了一些硬性的指标,比如老师的上课时间、学生的出勤率等,但是这些管理制度却没有关注学生的实际学习状况,对于成绩不理想的学生关注更是少之又少,同时对于老师的教学过程也比较忽略,老师是否对教学过程和教学手段进行创新和探索,是否关注自己的教学质量的提升,是否注重学生们对于自己所讲授知识的接收程度等等。实际的情况是,大多数老师的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都比较单一和陈旧,没有通过自己的探索和研究来创新,这时候,这些管理体系和制度却没有进行相关的干预,使得整个教学过程不能够和现代社会的进步相适应,制约了人才的培养和管理。

1.2重常规管理,轻学术管理

学生要想学习好,就需要有一个相对稳定和安静的学习环境,学校正是这么一个理想的场所。而学校的稳定环境需要一个完善的常规管理制度来维系,但是这并不是让我们墨守成规,如果一直不去创新和开拓,就会使我们的教学路子越来越窄。在这种制度和系统之下教育出来的学生只是机械地学习,不能够把知识融会贯通,形成自己的知识体系。而且很多的学校选择放弃选修课、学分制度等,这样使得学校在人才的培养上更加单一和局限,不利于多样化人才的培养,学生们的自主选择更少了。可是受很多原因的影响,学校设置的必修课的课时就已经占据了25~30节,学生的课程表被排得很满,而且很多必修课与选修课在上课时间上有冲突,这样就使学生没有时间和精力去超前修课。不止这些问题一直困扰着教育的健康发展,时常还会有新的问题出现。但就舞蹈教育管理工作来说,它需要教育管理工作者能够在整个教育大环境下不断地突破创新,否则,对于舞蹈教育来说,在新的社会发展观念的背景下,就会缺乏对教育者和被教育者基本的认识和把握,就不能够培养出符合时代要求的舞者。

1.3舞蹈管理队伍建设和管理观念相对滞后

舞蹈教育的管理工作在舞蹈教育过程中是不可忽略的,所以,管理工作和管理队伍也是不可取代的,教育管理工作的质量对于舞蹈教育的成果和质量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社会不断进步的今天,舞蹈人才的培养也必须能够适应时代的发展,学校要符合时代的要求,培养出更多更优秀的舞蹈人才。舞蹈专业教育不仅需要一支专业业务过硬的教师团队,还需要有相应的具有创新意识的教育管理团队。但是在实际的舞蹈教学过程中,重知识、轻管理是一个常态,管理团队的工作能力比较有限,有时候管理上的一些问题还需要有教学经验丰富的老师来处理,教学和管理呈现一种混淆的状态。按照正常的大学管理和教学体系,教育和教学的老师只负责教学部分,而教育管理工作的负责人一般由学校行政管理部门来担当。这样更加有利于教育和管理关系的区分,不至于使教学工作干扰到教育管理工作,才能够让管理工作没有枷锁,不断推陈出新。教学管理是多种学科的结合,它的工作主要是面对人,有一定的特殊性和复杂性。大部分老师缺乏专业的管理工作的培训和指导,一般情况下,他们只有比较扎实的专业知识,但是对于管理却不怎么在行,只能靠盲目的判断,而这些判断比较容易受到教学过程的影响,因此在管理上机械执行的成分较大,而且管理方式比较单一,习惯于维持现状,这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创新型人才的培养。

2舞蹈教育管理的发展与创新

2.1明确中国舞蹈教育的目的

以我个人接受舞蹈教育的体会,以舞蹈教学理论为指导,从我国的舞蹈教育现状出发,我总结出我国舞蹈教育的教学目的,主要体现在了下面这两个方面。第一,提高受教育者的艺术鉴赏能力和综合素质。这主要是普通学校舞蹈教育的教学目的。这种教育不是以培养专业舞者为最终目的的,而是为了提高人们的艺术修养,是知识性的教育。这种教育渗透在我们社会的各个领域之中,被人们所接受。第二,培养专业性舞蹈人才。为了达到这个教学目的,需要专业的舞蹈学校来进行教学。当前,我国舞蹈专业的人才主要有舞蹈演员、编舞、教师等。上面是我对舞蹈教育目的的理论性阐述。说到教育目的,我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欧建平先生曾经说过:“舞蹈教育是否成功,不是取决于学生能不能拿到毕业证学位证,顺利离开学校,而是要把学生走出学校后的生活(最少十年)负责到底。”这句话说出了舞蹈教育的真谛,也说明了我国的舞蹈教育需要进一步的发展,要让学习舞蹈的学生看到中国舞蹈的未来。

2.2使专业舞蹈教育与普通舞蹈教育同步进行

中国有很多的舞蹈家在世界上都非常有影响力,在舞蹈领域里有着很大的影响力,但是,又有很多的舞蹈家不是很如意甚至慢慢被淘汰,只有转行。舞蹈家们付出了十几年的努力,付出了无数的心血和汗水,倘若让他们走出舞蹈的世界,不能够再从事舞蹈的行业,对他们来说是十分沉重的打击。而且,他们的青春都付出给了舞蹈,对于一些其他的就业技能和知识掌握得比较少,所以如果让他们再重新找工作会比较困难。所以,我们可以增加舞蹈的培训和教育,在普通教育中加入舞蹈的培训,使得通识教育能够和舞蹈教育能够相结合,能够提高人民的精神文化素质,丰富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同时能够促进通识教育的发展和探索。在大洋彼岸的美国,著名舞蹈家道布勒通过自己的努力,使得舞蹈教育能够在美国的教育界和各大院校得以顺利开展,开拓了舞蹈教育在美国大范围开展的先河,让普通老百姓也能够感受到舞蹈的魅力,认识到舞蹈教育的重要性。通过对美国的8所大学的实地调研和考察,英国舞蹈家玛格丽特•赫德写了一份报告《舞蹈教育在美国大学里》。报告里说,美国的舞蹈教育已经形成了一个体系,从小学一直到大学,没有遗漏的空缺。不只是玛格丽特•赫德,我国的舞蹈家郭明达老师在通过对美国的考察和学习后,得出了相同的观点。他也认为美国舞蹈基础教育已经形成了一个完整的体系,对于美国的舞蹈发展起着至关重要。在调研报告中,玛格丽特•赫德认为在美国的所有州里,大部分学校里都有舞蹈课开设。不过,在开设这些课程的学校里,舞蹈教育的重点不只是为了培养专业的舞蹈家,还是为了能够满足人民的舞蹈需求。很多美国人学习舞蹈也不是为了成为专业的舞蹈演员和舞蹈家,而是为了健身和陶冶情操。对于专业的舞蹈教育和教学,英国有自己的传统学校———英皇舞蹈学校,这个八年制的学校开展和设立了“RAD”学前教育,“RAD”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学生业余舞蹈教育课程。现在,我国的舞蹈学校主要都是中等教育,我国有很多的中等舞蹈学校,比如北京舞蹈学院附中、广东舞蹈学校等等。但是在高等教育中的舞蹈培训却比较匮乏。最早的时候我国只有一所独立的舞蹈教育院校———北京舞蹈学院。而随着我国的舞蹈事业和舞蹈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我国又创办了其他的一些高等舞蹈院校———中央民族大学舞蹈学院、艺术学院等等。

2.3创新模式,注重个性化

现代社会的社会分工比较明确和详细,所以高校在培养学生的过程中也要逐步转变方式,从过去的单一模式逐步转变为复合模式。学校要努力发现每一个人的个性和优点,培养学生的个性发展和潜能,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而进行相适应的教学活动,制定相应的制度来鼓励学生和老师创新。每个人都有不同于其他人的地方,都有自己独特的个性。对于这些不同和个性,学校没有充分和正确的认识。过去的老传统使得这些个性和特点很难被认同,从而使得这些个性被扼杀。而且,现在的制度也没有对这些个性和不同进行保护,更不会去培养和注重。所以,高校应该完善教育管理制度,对于学生要注重他们的潜力和创造力。教师在教学活动中,需要有自己的见解,学校不能用纺一的标准和制度来要求他们的教学,这样会扼杀他们的创造性。要给教师机会让他们发挥自己的教学见解,鼓励教师根据自身情况,大胆创新,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

3结语

第4篇

[关键词]地方大学产学研合作办学模式转型发展

[作者简介]刘欣(1962-),男,湖北荆州人,荆楚理工学院高等教育研究所所长,教授,研究方向为高等教育战略管理与人力资源管理。(湖北荆门448000)

[课题项目]本文系湖北省人文社科2010年重点项目“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品牌发展战略研究”的研究成果之一。(项目编号:2010d112,项目主持人:刘欣)

[中图分类号]G64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12)09-0005-03

在“知识创新成为国家竞争力核心要素”的大背景下,在我国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产学研一体化”协同创新水平,已成为衡量国家或地区创新能力建设的重要标杆。地方大学围绕人才培养根本使命,探索产学研合作发展模式,无疑是践行总书记“协同创新”重要思想,促进自身转型发展及特色发展必须面对的重大课题。

一、社会转型:地方大学转型发展的时代内涵

我国已从经济建设为主的阶段,进入到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新阶段。党的十六大以后,中央明确提出“要在坚持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条件下,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摆在更加突出的地位”,强调“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四位一体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总体布局,并更加注重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发展,注重由“物本”中心向“人本”中心、由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型,更加注重发展质量和人本价值,从根本上化解“弯道”阶段社会发展滞后所带来的突出矛盾和问题,以集聚“弯道跨越”的内涵发展能量,汇聚经济发展转型的根本动力,促进人与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发展,离不开科技、人才、教育的一体化支撑。我国目前正处于传统工业化和现代化并行阶段,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匮乏已成为制约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一大瓶颈。而且,随着现代产业结构的升级及专业化分工的日益深化,要求大学能更有效地提高专业性人才的综合素质和集成化培养能力,形成教育与社会集成发展的核心优势,成为增强产业集群竞争力、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永不枯竭的源泉。在这一背景下,开放融合成为决定地方大学生存与发展的关键抉择,地方大学必须走出学术型主导的传统办学模式,着眼社会服务能力和特色创建的战略层面,进一步细分并确立社会化导向的地方大学的办学定位,以培养社会急需的应用型人才作为办学核心价值和终极追求,走“以人才培养为核心全面提高质量”的内涵式发展道路,以真正超越学术型办学的应用型教育模式,融入与地方经济社会“协同创新”的重大战略之中,探索与地方经济社会良性互动的中国式大众化高等教育的新范式,形成特色办学的特异能力和核心价值。

正因为如此,地方大学转型发展成为重大的时代命题。地方大学转型发展是“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适应社会需要作为衡量人才培养水平的根本标准”,彰显大学“社会属性”与“社会人”人才培养质量观,实现大学教育由学校本位向社会本位、由传授型培养模式向“产学研一体化”集成型培养模式转型的发展。其重要使命是以立足基层培养应用型人才为根本任务,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内涵式发展的核心,创新以育人为宗旨的“产学研合作”特色发展之路;其根本要求是突破学术导向的封闭式办学模式,促进社会导向的集成化办学,实现大学转型发展的“弯道跨越”;其主要路径是通过“产学研合作平台”一体化整合社会优质资源于人才培养体系之中,汇聚到与地方经济社会协同发展的创新体系中来,实现产学研三大职能的一体化和社会化发展;其关键所在是遵循大学与社会协同发展规律,贯穿“产学研一体化”办学思想,确立“社会人”人才培养质量观和“社会化”师资建设观,构建“一体化”人才培养新体系,真正实现由学校本位转向社会本位,由封闭发展转向开放融合,由单一模式转向多元集成,最终形成与地方经济社会良性互动的优选路径和运行模式,集聚“弯道跨越”的核心竞争优势,实现与地方经济社会协同发展的中国特色地方大学的建设目标。

二、转型攻坚:地方大学产学研合作的现实误区

在我国“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转型发展成为决定地方大学生存与发展的关键抉择,地方大学必须走出学术型主导的传统办学模式,立足基层经济社会建设,探索以育人为宗旨的“产学研一体化”特色发展模式,形成特色办学的特异能力和核心价值。如上所述,地方大学转型发展的根本任务是要跳出传统学术型人才培养模式,聚焦到“产学研一体化”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建设上来,一体化实现“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 社会服务”三大职能的社会化发展,在开放融合中促进个体与社会、大学与社会的协同进步。目前,在产学研合作教育问题上,地方大学主要存在“三大误区”,即认识上的误区、研究上的误区、机制上的误区。

1.认识上的误区。合作教育的首要挑战来自“学校本位观”,人才培养与产业需求脱节,“学科制”壁垒根深蒂固,“开放合作、整合资源”理念尚未真正确立;其次是认为产学研合作就是加强实践教学环节,将合作教育局限于培养环节层面,缺乏人才培养方案的一体化、社会化设计,合作办学缺乏深度融合,合作育人缺乏整合模式,合作过程缺乏创新机制,合作发展缺乏有效平台;第三是产学分离导致合作教育重心偏移,或片面追求研发平台建设,或单纯强化实践技能培养,没能在合作共建产学研平台基础上,一体化整合社会资源到人才培养体系和模式的建构上来,真正把全面提高学生“社会人”综合素质作为产学研合作教育的核心。应当看到,产学研合作的根本所在是以合作教育为突破口,通过一体化人才培养凝聚人才、科技和服务优势,使协同育人真正成为服务之本、强校之基、转型之源。

2.研究上的误区。合作教育的深层挑战来自“学术本位观”,认为高深学问才是大学的根本,大学必须坚守学术理性。这种观点将“学理之学术”视为唯一,重学轻术,知行分离,不免失之偏颇。大学之学术并非纯粹“主知之学”,还有“主行之术”。“学者术之体,术者学之用”(梁启超),“学术”内涵理应涵盖科研的学术、教研的学术、教学的学术、应用的学术。独尊“主知之学”,眼中便只有学科知识形态,而缺失学科应用形态,导致学术研究与人才培养体系游离,与学校特色发展和社会需求脱节,陷入与学术型大学同质化发展误区。地方大学必须跳出纯学术理性的校本思维定式,其学术研究应强调崇学尊术,以用为本,切实提高学术研究的针对性和应用性,强化社会化培养人才的功能定位,深入研究产学研合作培养人才、服务地方的机制与模式,着重瞄准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重大战略领域,围绕行业或产业发展战略需求,在领域性学科发展层面上打造特色学科平台,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专门人才,并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和成果转化率,突显专业建设、人才塑造和产业支撑功能等。

3.机制上的误区。合作教育的最大挑战来自“行政本位观”,产学研合作教育是项复杂艰难的系统工程,机制上的突破和跟进是个关键问题。产学研合作教育就是要充分汇聚团队学习力、创新力、融合力,在转变发展方式、聚焦人才培养、打造创新团队、合作共建平台等重点特色领域,实现关键性突破,彰显特色示范和引领功能。因此,从学校层面而言,必须突破行政本位的管理模式,优化学术主导、开放合作的教学基层组织建设和领域性学科平台建设,充分激活教师主体参与教育改革的积极性和创造力,推进学校组织结构向更具开放性的“产学研平台”模式转型,增强以“平台+项目”为运行架构的战略管理能力;从合作层面而言,应突破“政―校―企”各自为政的格局,建立稳定的产学研合作机制和实体性支撑平台,推动产学研合作由松散型向紧密型、浅层次向深层次、短期性向长效性转变,着力建构“产业+平台+项目+人才”产学研合作一体化模式,形成“依托产业打造平台、依托平台孵化项目、依托项目培育人才、依托人才支撑产业”的“大教育”循环发展链。

三、卓越发展:地方大学产学研合作的模式选择

教育模式在宏观上体现为办学模式,在微观上体现为培养模式和教学模式,是在一定的教育思想指导下,为达成一定的教育目标而形成的较稳定的简约化的教学结构或活动程序。产学研合作教育模式涉及不同的利益主体,由于合作主体和关系多元化,产学研合作教育模式及路径选择也应是多元化的。其主要特征是以提高学生作为“社会人”的完整人格和综合素质为目的,以提高学生就业竞争力和社会适应力为目标,在合作共建产学研平台基础上,将人才培养同生产与社会实践紧密结合,在一体化实现人才培养体系与模式、师资队伍建设、教育教学平台、学科专业建设的社会化、实践化发展方面,充分发挥示范引领作用。

1.“平台+项目”合作教育模式。主要特点是通过产学研合作平台和项目建设,以“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就业、合作发展”为主线,建立理事会机制下的产学研合作平台,把合作教育直接纳入到人才培养方案和教学大纲中,形成产学研紧密结合的人才培养体系、人才培养方案和人才评价体系。其主要策略:一是以专业大类为突破口,深化人才培养体系和课程体系改革,实现“六个紧密对接”,即校企共同制订专业发展规划,实现专业发展与产业行业紧密对接;校企共同制订人才培养方案,实现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与职业规格标准紧密对接;校企共建校内外实习实训基地和开放式产学研示范基地,实现专业教学环境与生产实践环境紧密对接;校企互聘兼职人员、互培在职员工,实现专业教学队伍与企业技术革新紧密对接;校企共建企业文化,实现学校文化与企业文化紧密对接;校企共同负责学生就业,实现毕业生就业与企业人力资源需求紧密对接。二是积极探索校企“双导师制”育人模式,校企共建课程体系与教学资源,以典型的工作任务、工作过程为主线,确定知行一体课程结构;以典型项目、产品、案例为载体,试行多学期、分段式等灵活多样的教学组织模式;将企业文化和职业道德融入专业教学全过程,促进学生知识、技能、职业素养协调发展;改革教学方法和手段,深入开展项目教学、现场教学、案例教学、模拟教学等教学模式改革,真正实现“教学做合一、产学研一体”;探索建立学校、行业、企业、社会机构参与评价的多元质量评价模式,形成产学研一体化提升学生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的长效机制。

2.“两基三段”合作教育模式。“两基”是指建立校内校外两类实践教学基地,围绕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的培养,构建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体系;“三段”是指把实践教学环节分为三个学段,一是专业认知实践阶段(专业认知工作学期),二是专业综合实践阶段(创新实践工作学期),三是专项特长训练阶段(专业顶岗工作学期),统筹设计三段实践教学体系。为此,应以提高学生全面素质和综合职业能力为主线,以产学研一体化平台建设为纽带,着力推行“专业对接产业、课程对接岗位、培养对接需求”的人才培养模式,在教学内容上体现基础知识与现代科学相结合,在课程结构上体现理论教学与实践训练相结合,在教学安排上体现课堂教学与现场教学相结合,实现基础课程综合化,专业课程集成化,能力培养项目化,育人目标岗位化。

3.“3+1”合作教育模式。“3+1”是指三年在校进行专业基础 能力和专业基本技能训练,一年在实践教学基地进行综合实践能力训练和毕业设计工作。其本质特征是形成校企两个育人主体、两个育人环境,在真实的教学情境中培养学生做人做事的综合素质,以缩短毕业生的工作适应期,使人才培养尽可能满足社会和用人单位的需求。“3+1”模式主要由三个系统组成,即组织运作系统、质量评价系统和保障系统。组织运作系统包括培养目标和教育思想的确立、选择合作单位、签订合作办学协议、建立合作教育组织、建立“双导师制”教师队伍、联合设计教学方案、开展“项目化”等教学模式改革;质量评价系统包括人才培养方案评价、培养过程评价、培养质量评价系统;保障系统由思想保证、组织保证、条件保证和机制保证组成。其核心内容为“两并重”――理论教学与实践能力培养并重;“三体系”――理论教学体系、能力培养体系、素质拓展体系;“三平台”――通识教育平台、学科基础平台、专业能力平台;“三能力”――实践创业能力、社会适应能力、持续发展能力。

4.共建专业实体教育模式。专业实体化建设是指充分整合校内外优质资源,根据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和规格要求,把专业建设成为具备教学、科研、生产、经营、服务、管理等多种功能的综合性教学实体和经营实体,在教学、生产、经营、服务一体化平台建设基础上,建立真正意义上的“人才共育、过程共管、收益共享、责任共担”紧密型合作教育机制,提高人才培养的综合素质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其建设机制为:建立学院层面的产学研合作教育理事会,发挥理事会在政策研究、资源整合、规划指导、经费筹措、基础建设等方面的决策、咨询、协调和评价作用;建立专业大类层面的产学研合作教育指导委员会,发挥行业企业在专业规划与建设、人才培养体系和课程体系建设方面的指导作用;建立专业层面的教学项目建设团队,发挥团队在专业实体化建设方面的主体作用。其主要做法为:以校内实训基地为平台,整合校内外优质资源,通过投资主体多元化、运行机制市场化、基地功能多样化等机制,共建专业教学工厂、科技应用中心和项目工作室等,创新教学性与生产性实训并举的基地建设模式,有效推进集“教学做、生产实训、教学与技术服务三合一”的实训基地建设;专业实体实行理事会和监事会监督领导下的项目主管负责制,享有相应的人事聘任权、收入分配权、教学安排权、经营管理权和经费使用权等,并建立“校―院―实体”共同参与的绩效考核体系,从教育教学效果、技术研发与服务成果、经济效益等多个方面进行综合考核。

四、服务地方:地方大学产学研合作的创新实践

荆门是“武汉城市圈”和“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重要节点城市,也是中国农耕文化的重要发祥地。荆门市委市政府根据湖北省委作出的全力打造“中国农谷”的战略决策,提出高举“中国农谷”旗帜,统筹推进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加快建设实力荆门、文化荆门、生态荆门、幸福荆门的奋斗目标。荆门理工学院(以下简称我校)积极服务荆门大战略,确立“服务新农村,建设一老一少一循环特色学院”的战略新构想,设立新农村科技学院、老龄事业科学学院、学前教育科学学院、循环经济工程学院等特色学院,不断汇聚各学科优势,在领域性学科发展层面上打造特色学科平台,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专门人才,突显专业建设、人才塑造和产业支撑功能。其中,新农村科技学院是我校积极服务地方新农村建设,在合并升格之初就创建的特色学院。我校主动对接“中国农谷”发展战略,进一步创新发展思路,筹建新农村发展研究院,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特别是“中国农谷”的规划构想及其建设,构建现代农业人才培养体系,打造现代农业人才的培养基地,建设现代农业技术研发推广中心,提供“政产学研用”一体化的示范平台和智力支持。

1.基本建设目标。贯彻国家新农村建设的“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二十字方针,立足荆门、辐射全省,着力服务荆门市新农村建设,搭建“一主两翼”新农村建设平台(“一主”即以“中国农谷・屈家岭”建设为主体,为中国农谷建设提供理论研究、政策咨询和人才培训,发挥农谷智库的作用;“两翼”一是全国城乡统筹试点区――荆门掇刀区,二是湖北省新农村示范村彭墩村),探索学校服务新农村建设的新机制与新模式,建立集教学、科研和农业科技推广于一体的窗口示范基地和信息化网络平台,形成“多元、开放、综合、高效”的运行机制和服务模式,成为带动和引领区域新农村建设与发展的重要力量。

2.特色建设探索。服务中国农谷,发挥智库作用。根据《荆楚理工学院支持屈家岭・中国农谷核心区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我们在屈家岭建立“荆楚理工学院新农村科技学院屈家岭分院”“荆楚理工学院新农村发展研究院屈家岭分院”,开展中国农谷建设宏观战略研究、新农村建设的相关研究和规划工作;在屈家岭建立“现代农业科技园”,开展现代农业科学研究,进行科技成果转化;在校内组建若干研究所:组建屈家岭文化研究所、农村发展研究所、农村教育发展研究所、乡村文化与产业研究所、农村医疗卫生发展研究所、乡村社会管理研究所,对屈家岭文化及农村乡土文化进行深入发掘和研究,开展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农业产业化发展、农村留守儿童教育、农村社会治理结构等理论研究和政策咨询,加强农村学校师资培养、乡村旅游资源开发、农村医务人员培训、农村人口医疗保障等社会服务体系建设。

创新教育模式,提供人才支撑。一是扩大新农村科技学院的规模,增设农产品种植类、畜牧兽医类专业。二是重点实施农民科技教育培训工程、农民投资创业培训工程,建立健全农民培训体系,开展农村劳动力分层定向型培训、对口型培训、专业型培训和三产服务型培训,加强绿色证书培训、青年农民科技培训、专业技术、技能培训和乡土人才培训等。三是打造农村创业讲坛,并借助媒体广泛宣传,营造良好的农村创业氛围,引导大学生到农村基层创业。在我校“一村一名大学生”近400多名毕业生中,不少学生走上了自主创业的道路,成为致富一方百姓的养殖专业大户、种植专业大户等。四是实施科技特派员和联络员制度,选派骨干教师和干部到县市区、龙头企业、新农村建设示范村进行挂职锻炼,通过人员“移位嫁接”,把学校与地方经济发展有机衔接起来。如我校生物工程学院食品加工专业王劲松老师,挂职湖北金龙泉啤酒集团副总工程师,负责米糠复合饮料、米糠功能保健品的产品研究,为金龙泉带来上亿元的产值;丁建军教授挂职新农村建设示范村王坪村,从事新农村建设模式研究,所撰写的调研报告获省市领导的高度重视。

推进成果转化,提供科技支撑。一是创新农业科技服务方式,全面实施农业科技推广行动计划,采取“技术寻亲、服务联 姻”和“科技人员到户、技术服务到田”办法,深入开展“农业科技入户”“百人联千户带万家科技促增收”“农业科技成果进田入户”活动。二是建立农村信息化网络平台,联合打造荆门市农产品交易信息平台、农业资源整合与共享平台、政策法规宣传平台、技术交流与学习平台、政产学研用(或农科教)合作平台,利用信息平台,整合全方位资源,提供最新相关政策法规和技术资讯,促进地方农业的科学发展。三是建设智能农业示范科技园,以市场为导向,以科技为支撑,以“基地+公司+农户”为纽带,集成生物、物理、计算机控制等现代科技,开发植物非试管智能繁育、植物水生诱变、工厂化育苗液流培植、管道式蔬菜智能栽培技术、芽苗菜培植等一系列关键技术,实现对光、温、水、气、热、营养等植物生长环境的智能控制,为植物高效栽培和优良品种繁育创造良好条件,为农业产业升级和农村经济发展发挥示范带动作用。如陈可夫教授、杨希雄教授等利用现代农业技术研发推广平台进行“智能农业科技园关键技术的应用研究”“树形金银花中银1号新品种的选育”“荆半夏优良品种的筛选及组培脱毒和智能化快繁技术的研究”等项目研究,并分别在京山荆半夏种植基地和钟祥市金银花种植基地进行了品种推广。

3.运行机制创新。成立理事会,搭建“政产学研用”合作平台。我校新农村发展研究院在荆门市委市政府直接领导下,构建以学校为主体的理事会运行机制,理事会由市委书记任名誉理事长,校长任理事长,组成学校+政府+涉农部门(包括市农业局、林业局、畜牧局、农机局、卫生局等部门)+社会专家的运行模式,并探索一条“学院+涉农企业+政府+基地+农户”的政产学研用服务新农村建设之路。目前我校已与中国农谷――屈家岭、荆门掇刀开发区以及荆门高新技术开发区签署全面战略合作协议,服务城乡统筹,培育办学特色;与荆门市重点龙头企业湖北金龙泉啤酒公司、湖北白鹿春股份有限公司、湖北汇澄茶油有限公司等十余家企业,签订产学研合作协议,主要在乡镇企业管理人员培训、科研成果转化、科技攻关以及实验实习、毕业生就业等方面进行合作;与荆门市新农村建设示范村彭墩村、王坪村等7个村签订校村合作协议,主要内容涉及农业技术的研发与推广、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培育、村务管理的改进、农村文化建设和农民素质培训等。

成立专家、企业家协会,搭建协同创新平台。为了更好地服务新农村建设,我校同市委组织部合作,成立了荆门市专家协会,我校领导担任专家协会负责人,协会聘请了大量的农业技术专家、农村管理专家以及一些乡土人才,作为我校新农村发展研究院的兼职教师和研究人员。我校还同市农业局合作,成立了涉农企业家协会,包括龙头企业负责人、农民合作组织理事长,以及农村致富带头人等。通过协会的形式,打造了一批“社会专家+涉农企业家+乡村干部+农村致富带头人”的专家团队和研究队伍。

[参考文献]

[1]周绍森.科技创新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