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9-15 17:31:06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小学语文教材培训,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争做新教材的积极探讨着
——小学语文新教材培训心得
灵宝市第四小学 孟花层
8月24日早上,全市小学语文教师聚集市四小报告厅参加了二年级语文统编教材的培训。虽然只有短暂的一个上午,但是我的收获却满满的。
首先是培训讲座教师杨娜娜对语文新教材的编写理念以及语文教学策略进行了详细的讲解,并进一步剖析了二年级语文教材的内容板块和教材重难点,帮我们明确了今后教学的思路。
接着赵飞燕老师做了“聚焦 更新 实践”的专题讲座,特别指出教学中应该关注的七个“聚焦点”,从观念更新的角度以及实践操作的层面,一一举例阐释,为今后的教学提供了范例和模板,增强了我们高质高效完成任务的信心。
通过培训,我知道新教材的内容更加贴近孩子的生活,尊重儿童的天性,引导孩子去发现、去自主探究。比如口语交际,从交际的实际入手,通过儿童最喜欢的游戏入手,让他们在游戏中发现交际的最基本要求,明白声音让别人听到,懂得要认真倾听。另外,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加强写字的指导,提高学生的书写能力,既是传承优秀的传统文化,也是培养学生审美情趣、意志力诸多素养的有效途径。
教无止境,研无停歇。今天的培训将会发挥积极的引导作用,引领自己新教材的研讨之路更从容更稳健。
假期培训 常学常新
---小学语文教材培训心得
灵宝市第四小学 何春英
信息化社会,知识更新日新月异。开学在即,我们聚集在市四小这块人文宝地进行部编教材培训学习,为新学期开学充电加油,收获颇丰。
一、深入解说教材,教学清晰有度。
杨娜教师主要从教材的编排,纵向横向分析解说,让老师全新认识教材,了解编写意图。从识字教学、写字教学、阅读教学、口语交际等方面细致独到的分析,以及具体的要求穿插教学方法的指导。特别是口语交际教学建议,细化口语交际的学段目标,明确每次活动的交际目标。例如“我说你做”的活动,这是口语交际的起步阶段,培养孩子在口语交际时“听清楚、说清楚”“听清楚、说明白”的习惯,一年级训练重点是:吐字清晰,按顺序说,说想说的话,商量的口气;二年级是:听明白,有礼貌得问,记内容,收集信息等由易到难螺旋上升。两个年级同样培养目标,但是两个侧重点不同,在之后的交际活动中,既传承之前的活动目标又有所发展。在口语交际中中知道彼此尊重是人际交往的基本前提。杨老师的解说明晰了今后的语文教学方向,教材各板块如何合理有度的教学,让师生教学之间轻松愉快!
二、活用教材教好学生。
教研室赵飞燕老师提出:从用教材教,灵活运用教材“让静态的文字动态化,让无声的教材有声化,让分数的情景整体化”这个高度有诗意的观点概括了语文教学的魅力。赵老师又从识字写字、阅读、口语交际、写话、古诗教学等方面解说,从大语文观高屋建瓴的像我们传递语文教学的新方法,特别是口语交际中“商量”的教学设计,几个话题有梯度的训练,既有做值日时商量的方法介绍,又有看电视时引入弟子规等传统文化的礼仪渗透和教育。可见语文课堂教学他包罗生活万象的学习,从而让我感到作为语文老师责任重大,要不断学习,才能教好书,育好人。
书常读常新,教材解说培训常学常新,这次培训我惊异于教学内容读的融合贯通,知识传递、实践融合国文化教育、人文教育……作为语文老师,要有丰富的知识储备,读书行走,才能做好人类灵魂的工程师。
名师引领助成长
——小学语文新教材培训心得
灵宝市第四小学 王敏娟
8月的校园已趋于热闹,新学期的鼓点正在敲响。8月24日,我有幸参加了灵宝市教研室组织的新教材培训活动。
通过此次培训,我进一步领会了新课程的教学理念,对新教材教学有了深入的理解与思考。通过赵飞燕老师的讲解,我真正了解了现行教材在内容体系、活动方式、组织形式和考核评价等方面留给教师较大的空间,教师在新的课堂教学模式下,更需要深入地研究教材,只有进行个性化的整合与重组,才能使教材的使用得心应手。在设计教学过程时,要认真落实“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学习目标,根据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科学探究能力、继续学习的能力要求进行教学设计;注意知识的内在联系,学习环节完整,联系紧密,衔接自然。课堂教学要能将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完整地呈现出来,让学生明确“学什么?怎么学?解决什么问题”,注意对学生加强训练,数量要合理、梯度恰当,要注意学生之间的差异性。
关键词:新课标 小学语文教学
当前我国正在大力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为了追求更高层次和更高水平的小学语文教育教学品质,要求小学语文教师必须要解放自身思想,转变自身的教育教学观念。在小学语文教育教学过程中,如果小学生能够充分运用自身所学习到的语文知识来解决自身学习过程中所遇到的各种问题,小学生就会真切的感受到学习语文所具有的乐趣,小学语文学习才能够真正成为小学生日常生活和学习过程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部分,想要实现这一目标,要求小学语文教师必须要顺应当今时代的不断发展,伴随着当今社会的不断进步和改革,来对我国小学语文教育教学进行创新 .
一、新课程理念下小学语文教学要提升学生学习积极性
近些年来,我国小学语文教师应该顺应时展,充分认识到在小学语文教育教学过程中提升学生学习积极性至关重要,并且成为了我国小学语文教师必须要充分考虑和优先考虑最为基本的问题之一,兴趣是一个人学习过程中最好的教师,因此,快乐教学和愉悦教学是教师们一直在不断深入探讨以及研究的话题。如果小学语文教师能够在课堂中传授一些学生感兴趣的知识,那么,小学生一定会积极主动地学好语文知识,并且在情不自禁中取得好成绩,优化导语设计、实施情景教学以及实现语文教学生活化等等措施都能够从本质上提升小学语文教学趣味性。在笔者的长久教育教学过程中发觉,如果语文教师在开展语文课堂的过程中只顾让学生对知识进行死记硬背,那么,小学生会感受到十分痛苦,并且学习效率很低。如果小学语文教师能够在实施教育教学过程中适当的变通,把小学知识融入到情节里面,使小学生成为语文教学故事中的主人,这个时候,小学生就会对学习十分感兴趣,同时加深了小学生对于语文教材的探索和理解,进而能够达到快乐学习的目的以及效果。
二、新课程理念下小学语文教学要提升举例频率
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提升举例频率能够使学生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这对小学语文教育教学来说是非常重要和必要的,小学语文知识并不容易被人理解,因此,怎么样才能够将理论和实际联系到一起,举例子就变得十分重要,语文教师在举例子的过程中必须要结合当前文学的热点问题,并且要引出其他大的学科内容,这样不仅仅能够有效启发学生思维,激发学生自身学习的热情,更加能够对小学生所特有的好奇心进行满足。在小学语文教师举例子的时候必须要注重将其和地理以及历史等等知识进行结合,使小学生能够在学习语文课程的同时增加自身其他学科的知识,再通过其他学科知识来促进小学语文课程的学习。这样不仅仅符合小学语文教育教学自身的要求,更加能够使小学生真正体会到语文课程所具有的有用性。
在小学语文教育教学过程中进行举例子是语文教师在自身备课过程中必须要考虑的问题,要求语文教师必须要挑选一些具有启发性以及精致的例子,这样才能够做到抛砖引玉,引发学生思维,进而对学生进行启发。同时,要使小学生能够明白所举例子和知识之间的关系,只有这样才能够使小学生更加深刻地理解语文知识。
三、新课程理念下小学语文教学要注重备课
除了要将小学生对于语文学习的积极性提升,并且采取举例子的措施之外,还要求语文教师必须要备好课,做好开展小学语文课堂之前以及小学语文课堂之后的工作。教师实施语文教学最为重要的基础就是进行有效的备课工作,通常情况下,备课都要按照语文教师进行备课课程的标准以及备教材这两个基本环节来实施,每一个课程标准都能够从本质上帮助小学教师对语文教材深广度、教材体系以及教材知识层次进行了解。语文教师备教材的目标就是要找到语文教材与各个单元、每个知识重点、语文教学内容、语文结构体系以及教材编写意图之间存在的关系,因此,要求语文教师必须要在自身备课过程中多选择一些时事,或者在自身备课过程中多找一些小学生比较关心和注意的话题,这样能够有效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在语文教师备课的过程中还必须要课后的作业,小学生在学校中学习到的知识与生活、社会实践相互结合,只有这样才能够使语文知识变得十分鲜活,所以,在小学语文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采取一些全新的作业形式,如果说通过对学生邻居或者居民小区实施调查,进行调查报告的撰写工作,小学生要根据小学语文教材内容开展辩论赛等等作业,这些作业锻炼了小学生行动、思考、分析以及设计等等方面能力。
本文中,笔者主要从新课程理念下小学语文教学要提升学生学习积极性、新课程理念下小学语文教学要提升举例频率以及新课程理念下小学语文教学要注重备课这三个方面对新课程理念下小学语文教学进行了探索。对新课程理念下小学语文教学进行了探索。
参考文献:
[1] 赵梦 . 有效 : 如何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J].教育教学论坛 , 2010,(26).
关键词:语文课改;教师备课;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学生兴趣
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之中,一定要对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性进行充分的认识,同时还要积极地引导学生,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这就要求小学语文教师一定要在当前新课改的基础下,转变自身的教学观念,创新教学方式,这样才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使小学生体会到学习语文的乐趣,从而使小学生能够主动而积极地投入语文课程的学习中去。
一、要使小学生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提升其积极性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对于学习所产生的兴趣是其能够进行自主学习的主要动力,也是学生对知识进行理解与吸收的主要前提。小学生对于学习的积极性越高,其主动性就越高,一旦小学生在学习语文的时候没有一定的兴趣,就会在一定程度上对提升小学生的语文素养造成负面影响。所以,小学语文教师一定要在新课改的基础下,注重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我国小学语文的教学过程之中,语文教师一定要从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出发,依照学生自身的兴趣爱好来进行有一定针对性的语文教学,小学语文教师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一定要把小学生的实际情况与小学语文的教学内容两者充分的结合起来,再对学生进行因材施教,同时教师还要主动与学生进行交流和沟通,积极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而舒适的学习环境,使学生能够在一种和谐的人际交往、交流与教学情境中自主学习,这样就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充分地激发小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从而使小学生能够在教师为他们所营造的这种温馨的教学氛围中进行愉快的学习,进而就能够充分地调动小学生对于语文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
二、要使语文教师重视高质量的备课
小学语文教师还一定要积极地做好课前的备课。教师开展语文教学最主要的内容就是要做好备课的工作,在通常的情况下,教师的备课都要依照着课程标准与备课的教材来进行教学前的备课,小学语文教师所遵照的备课标准都会在一定程度上使语文教师对于小学语文的教材有一个更广、更深地了解,同时对于语文教材的体系和语文教材中的知识结构都能够有一个基本的掌握。
小学的语文教师对于语文教材所进行的备课,一定要理清小学的语文教材和其中的每一个单元、每一个知识点、语文的总结构体系以及对语文教材进行编写的意义间的内在联系,这就要求小学语文教师一定要在进行备课的时候多对一些时事的内容进行储备,同时还要在进行备课的时候从学生比较感兴趣的问题入手,这样才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对小学生的学习兴趣与注意力进行充分的吸引。
三、要对小学语文教学的方法进行创新与改革
小学语文教学的本身有其特定的规律,可是小学语文的教学方法却没有特定的规律,它是不断变化的。随着当前新课改的不断深入与教学理念的不断更新,小学语文教师为了能够与不断发展的、变化的新课程标准的理念相适应,就一定要不断地对教学的方法进行创新,这样才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使我国小学语文的教学效率有所提升,同时还能够对我国小学语文教学的整体质量与水平起到一定程度的促进作用。
随着我国社会的不断发展与进步,以往传统的教师单纯地讲,学生机械地学的教学方法已经无法与我国当前的新课改的标准相适应,同时对于提高小学生的语文素养与综合素质都无法进行一定的满足。这就需要小学语文教师一定要对自己的教学方法进行不断地创新与改进,一定要运用多种形式的教学方法来对小学生进行语文的课堂教学活动,从而使小学生对语文知识能够有着更深刻的理解和掌握,进而从根本上使我国小学语文的整体教学质量有所提升。如教师在语文教学的课堂中可以运用做游戏、讲故事等形式来使小学生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之中,对语文知识有一个更深层次的理解,同时还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充分地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四、要对小学语文教学的手段进行创新与改革
学习语文的过程是所有的学生都要经历的过程,对语文知识的积累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要在对其进行长时间的学习中所积累到了。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之中,语文的写作与语文的阅读,都涉及非常丰富的语文知识,也都在一定程度上开阔了学生的视野,从而进一步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教师仅仅把小学语文教材中的知识传授给学生,是无法开阔学生的视野,同时也无法满足学生的好奇心理,从而对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造成了一定的阻碍。
小学语文教师一定要运用多媒体等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来对小学生进行语文教学,因为多媒体的教学手段能够使教师在对学生进行当面授课的时候那把一些无法表达的教学内容展示出来,这样就会使小学语文教师自身的课堂容量有所增加,同时还能够使语文教学的内容变得更加具体、更加形象,从而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使我国小学语文的教学质量有所提升。
在实行新课改的情况下,小学语文教师要对教学的手段进行创新与改革,这样就能够在一定基础上使语文教学的封闭状态被彻底地破除,同时小学语文教师运用信息化的教学手段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使语文知识被生动地展示出来,从而能够使小学生实际运用语言的能力有所提升,进而使我国的小学生能够全面发展。
五、要使小学语文教师提升其综合素质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综合素质的高低对于其整体的教学质量有着一定的影响。我国现今有一部分语文教师的综合素质都不够高,这样就会导致其教学观念很陈旧,从而就无法与当前所实行的新课改相适应。在教学过程之中,教师一旦没有对教学内容有一个正确的把握,就不能够对小学生进行正确的指导,进而就无法提升小学生的学习兴趣。所以,我们一定要培养语文教师的综合素养,同时还要对语文教师的专业素养与职业素养进行定期的培训,这样才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帮助语文教师树立正确的教学理念。
教师一定要以学生为本,充分尊重学生,依照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因材施教,并且还要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我们还要对教师的社会责任感与职业责任感进行一定的培养,因为教师不但要向学生传授知识,同时也要充分的尊重学生、对学生负责,因此,我们一定要加强对教师的综合素质培养,这样才能够使我国小学语文教师的综合素养得以提升,从而还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使小学语文的教学质量有所提升。
综上所述,我国小学语文的教学一定要遵照着新课改的标准来为其最主要的指导依据,我们一定要在小学语文的教学过程中充分地把新课改的教学理念应用到其中,在这一应用的过程中,我们一定要进行不断地探索与实践,只有这样才能够创新小学语文教学的新模式,从而在一定基础上使我国小学生的语文素养有所提升,进而还能够把我国的小学生培养成全面发展的综合性高素质人才。
参考文献:
[1]乔薇.新课程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学方式的转变分析[J].科教新报:教育科研,2011(21).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效率策略
一、当前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老师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处于主体地位
受传统教学理念的长期影响,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老师始终处于主体地位。老师传授知识,学生被动机械地接受、记忆,沦为学习机器,对知识缺乏主动意识,严重影响了学生学习主动性及逻辑思维能力的发展,这也是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效率难以提高的重要原因之一。
2.语文教学理念缺乏创新性
有些小学语文老师非常辛苦,既要花大量时间备课,还要利用课堂向学生传授知识,但是效果却不尽如人意。究其原因在于教学理念缺乏创新性,实际教学过程中往往是按部就班,耗费了老师的时间与精力,但是却得不到理想的效果。
3.语文课堂教学枯燥死板
在小学课堂上,由于学生还处于贪玩的年纪,因此在课堂注意力不集中是普遍存在的。同时,语文老师课堂教学内容比较枯燥,照本宣科,在这样的学习环境中学生注意力就会受到影响,在课堂上容易走神,从而影响课堂教学的效率。
4.把握语文基本特点
语文是其他学科的基础学科。语文知识渊博、形式多样。语文的教育不仅需要从德育方面,还需要进行美育方面的教育。在教学过程中,不仅需要培养品德还需要培养情操和美感,需要达到前者的要求必须需要丰富地解读课本,还需要有效的开拓学生的视野。改变学生阅读的局限性、理解的不到位性和写作的开拓性。增强学生的学习效率,增加学生趣味性。
5.多媒体教学的不正确使用
传统的教育模式都是老师拿着课本、板书等,极大的限制了学生的学习渠道及兴趣。优质课堂的评比如果没有较为规范的PPT多媒体教学,缺乏创造性和违背了教育的改革。这是一个电脑代替人脑的时代,如果能够更为生动的展示教学内容开阔学生的见识,需要更多的图片、动画、视频等来辅助学生去理解课本内容进而提高学习效率。
二提高小学语文教学效率目前存在问题的原因
1.主观因素:影响小学语文教学效率的主观原因有三条:第一;师德建设,老师依然存在较为严重的课堂权威性,不能够很好的尊重学生的意见和交流性学习模式,多听取学生的发言并引导和鼓励学生的思想空间。第二;教师不适应改革后的教育体系,随着教育的改革,一部分老师跟不上教育的需要,为了达到改革需要,不能够很好的双边教学,教学与时间效益不能达到平衡点只能强制性的给学生增加学习任务。第三;教师的反思意识较差,老师的思想观念落后,不能很好的在日常教学中跟进现代化教育和反思教学所短并改善其教学模式,近而提供教W效率。
2.客观因素
教育环境的变化:教育改革的开放和创新和原有落后地区的“读书无用论”有较大的冲突,新思想、新观念的无序灌输到一群群无知孩子的思想,助长了他们的不好学的心思。
教师培训的不完善性:因为适应教育的改革,对教师的培训过分的强调,因而教育培训成为了一种形式,反而忽视了培训的有效性和技能性,忽视了教师的基本素质的培养,忽视了教育环节的应用性。
三、在新课程教育改革背景下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策略
1.语文老师在课前认真备课,做好充分准备
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老师是传授知识的主体,直接决定了学生培养语文素养的水平。在语文教学中,作为传递知识介质的教材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这就要求在上课前语文老师要充分掌握教材内容,做好上课准备。
2.在课堂教学中充分利用现代化的多媒体技术
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打破传统的单一化教学模式,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通过音视频或图片的形式展现教材内容,使得教学内容富有生命力,教材知识表现形式多样化,满足了学生视觉与听觉需求的同时,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3.积极创新教学方法
在小学教学过程中,语文老师只有根据不同的教学目标与内容,结合学生自身的特点创新教学方法,因材施教并深入研究语文教材,在课堂上除了讲授课本基础知识还要能做到有效的知识扩展,丰富教学内容,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主动性,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4.将教材知识内容生活化,简单易懂
小学阶段,学生理解能力还不够成熟,因此对语文教材深奥的内容比较难掌握。老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可以采用贴近生活的教学模式,将课本知识与现实生活有效融合进行教学引导,不但能够缩小课本知识与现实生活的距离,同时学生对讲授的知识内容更容易理解掌握。
5设计落实有效的教学环节
有校教学设计:设计有效的教学设计必须要满足四要:一要细化教学目标;二要小学语教学文分层落实;三要学生的积极性调动;四要弹性预设教学方式。
多媒体教学的灵活应用:直接的图片展示,生动的动画演示都能够很直接的调动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也是提高小学语文教学效率较为重要的手段。
教学反思及完善:老师在教学过程中的反思也是一件有效提高效率的教学因素。老师和学生在新的教育改革下需要共同适应环境,不断的改善和调整自己的教学模式,在教学过程中极为重要,只有好的教学环境和模式才能够使学生尽可能的提高学习效率。达到新教育体系下的效率问题。
四、结语
综上所述,小学阶段的语文教学直接影响到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同时语文课堂教学效率的高低,不但直接影响到课堂教学质量,对学生学习兴趣与积极性也有直接的影响。因此,作为小学语文老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要正确面对当前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不足,创新教学理念与方式,设计科学有效的教学策略,在课堂上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语文课堂教学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兴趣与积极性,寓教于乐,从本质上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效率与质量。
参考文献:
一、数字化时代的视觉文化景观
后现代文化已经成为当今时代主流,伴随着科学技术和多媒体技术的不断发展,现代社会人们的生活方式已经出现了极大变化,信息爆炸需要这些技术的支持,需要更快更可靠的方式获得。数字化时代最大的特征不仅仅是知识信息爆炸,还有经济水平的飞速发展,世界文化的相互渗透,消费市场、时尚领域以及一直红火的娱乐文化不断通过视觉向大众传达着各种信息,各种新鲜词语、新鲜事物、新鲜技术充斥着现在生活,很多内容在配上图像和动画之后显得更加容易让人接受,更加容易让人理解其深层次含义。而且自从有了3D立体成像技术之后,人类可以“进入”虚拟世界,去直观感受更为夸张、炫丽的第二空间。视觉时代的到来也促使视觉消费有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现在很多商家已近刚开始关注视觉消费所能够产生的额外经济利益。大多数新建商场无不注重视觉因素构建,富丽、大气、个性门脸,奢华、炫丽、现代内部装潢,无不吸引着更多人走进商场。虚拟网络消费市场也同样,在网站页面设计,局部个性设计等都以引起顾客视觉关注为重点。换言之,当代社会人们对视觉的要求已经越来越高,同样各种各样信息也需要人具有较高的数据素养来吸收理解。现如今大多数人已经将视觉素养看作是一个人的文化素养,是一个人的基本素养。相关研究结果表明,视觉素养的培养需要从小开始,中小学是一个人视觉素养形成的关键时期。但现在实际教育过程中,基本是把视觉素养教育和美术课结合起来,甚至于将视觉素养教育等同于美术技能培养。这种做法显然不是正确科学的教育模式,我们应该注重培养学生利用视觉语言学习能力,这才是真正意义上人的视觉素养培养。
二、新课程改革与视觉素养教育
1.视觉素养是新课程改革中学生必备技能
新课标下教材使用了更多的符号或图像来代替问题,翻阅当前的中小学课本尤其是语文课本,就会明显的感觉到视觉文化在其中的渗透。现在的中小学学生已经进入了一个“读图年代”,教育必须要能够有效提高他们的视觉素养。新课程改革极力推崇视觉素养教育,开发学生右脑和创新性思维。学生看图只是第一步,最关键的是能够看懂图,只有经过系统的教育培训,才能够帮助学生去有效学习新教材中的图像,才能够正确组织视觉信息,形成有意义的知识体系。
2.视觉素养教育是一种综合实践活动
开展视觉素养教育的目的就在于丰富学生自身视觉文化体系,提高学生识别和理解图像或符号信息的能力,并能够在此基础上形成创新性的、有意义的思维方式,最终将其塑造成自身修养的一部分,实质上这也正是国家实施新课程改革的目的之一。视觉素养教育是一种综合实践活动,它不仅仅需要国家编制更多优秀教材,还需要在日常的教学工作中注重视觉文化的渗透。
3.语文教学手段信息化需要中小学学生具备视觉素养
随着多媒体技术的不断发展,图像或视频教学已经成为当前重要的教学手段之一,而且在实际应用过程中,极受广大师生欢迎,中小学语文教学早不再是传统语言讲授,有效“读”高效“写”才是中小学语文教育的主方向,既要提高学生对视觉语言的理解能力,又要提高对视觉语言的编辑能力。实践表明,中小学语文教学渗透视觉文化有助于学生右脑和创新能力的开发,尤其是对于学生写作能力的提高非常明显。
三、中小学语文教学中视觉素养培养条件分析
新课程改革已经在中小学语文教材中加入了适当的符号和图像资料,而且从学校层面上提高了对视觉文化的认同,这为中小学语文教学中视觉素养培养提供了非常有利的物质和实践条件。
1.中小学语文教材中的视觉图像――物质条件
现阶段中小学语文教学中使用的教材都加入了大量符号和图片,而且这些视觉资料按照不同层次分类,以适应不同年级学生的需要。
装饰形态插图:所谓装饰形态插图,即教材中为提高视觉效果,吸引学生注意力而出现的符号或图像。这些视觉资料与教材本身内容关系不大,在实际语文教学中主要是起引导作用。传统语文教材基本以文字为主,只有少数黑白插图渗透其中,视觉感官上没有所谓吸引可言。国际上教育模式先进国家,他们在中小学语言类课程教材设计上较我国先进许多,很早就开始注重视觉吸引方面的研究,这一点是值得我国中小学语文教材设计学习和借鉴的。
认知形态插图:这类插图主要是用来描述教学内容以及与内容相关的其他知识而设计的图片或符号,它存在的意义必须基于课程教学内容,并为教学进程服务。大量科学实验证明,视觉和听觉是人类获得信息最多的两种方式,而且图片和符号更有利于记忆。因此在教材中,针对教学内容设计图片或者符号更有利于学生理解和记忆。
启思形态插图:启思顾名思义,即启发思维的意思。启思形态插图在教材中的主要作用就是启发学生思维,培养学生创造性。追溯人类认知世界的起源,就是从认知图像开始的,加之人类对各种图像自身的发散性思维,带动着人类文明向前发展。同样国际上教育模式较先进的国家,已经在母语教学中开始利用图片或者符号来培养并锻炼学生的认知、创造、发散能力。我国新课程改革后,在中小学语文教材中也加入了适当的启思形态插图,开启在语文教育中培养学生识图和创新能力。
2.中小学语文课中视觉语言运用
中小学学生上课较容易走神,思维较活跃,所以在中小学语文课教学中运用视觉语言具有一定的实践条件。据实际调查发现,中小学语文教学涉及到的视觉语言主要是教材中插入的符号和图片,教师在课堂上所使用的各种视频图像或图示等。很多教师只是将这些插图看作是一种兴奋剂和装饰品,用来激发课堂气氛,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并不认同插图对学生理解教学内容有帮助。此外调查中我们还发现,教师所使用的视觉语言资料非常有限,主要原因是教师没有时间或能力,自己去开发和设计视觉资料。这些不足虽然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视觉语言的发展,但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却提供了更好的实践机会。
四、中小学语文教学中视觉素养教育策略
1.创设视觉情景导入教学,培养学生视觉感知力
视觉感知力是人本身就具有的一种能力,就是通过眼睛来感知世界的能力,看到的东西经过神经传输,在大脑中进行处理。它既是一个从外到内的信息接收过程,同时也是一个主动发现的过程,人可以通过不断的学习来提高自身的视觉感知力。所以我们在培养学生视觉素养时,应该从提高学生视觉感知力角度出发,努力引导他们去感知多看到的事物。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设计与其有关的视觉情景,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这里要注意视觉情景设计一定不能过多加入与课程内容无关的元素,方式学生学习热情调动起来后,却分散了学生注意力,无法更好灌输本节课程所需要教授的内容。
2.借助视觉图像讲解内容,培养学生视觉解读能力
视觉解读能力是视觉素养的基本能力,通过培养和教育帮助学生掌握视觉解决能力,让学生能够根据视觉形象去理解深层次的课程内容。教师要引导学生观察与课程教学内容有关的视觉图像,并将其与相应的文章文字联系起来,帮助学生更好的去理解课程教学内容。教材中插图只是内容上的组成部分,它不可能把教学内容完全的表达出来,很大程度上需要教师引导学生发散思维,去创新去想象,观察力和想象力即是视觉解读能力。
3.运用视觉图像复述课文,培养学生视觉表达能力
视觉素养中较高层次的能力就是视觉表达能力,如何通过视觉信息来讲自己的想法和情感准确有效的表达出来,这都需要具备很高的视觉解读能力。中小学语文课主要培养的是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和文字理解能力,对于这个阶段的学生而言,通过复述来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是一种非常有效非常好的方式。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可以利用视觉信号来辅助学生记忆课程教学内容,帮助他们如何将文字和图像结合起来,以更好地复述课程内容,
关键词:农村;小学语文;教学;问题;解决对策
农村小学语文一直都是当代教学中的重要课程,也是当代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首要任务。
1.农村小学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教师自身的素质低。农村小学现有的教师队伍整体素质非常低下。大部分老师是中的初高中毕业生,没有接受相应程度的真正专业文化知识教育,自然不会接受专业的系统训练,知识水平有限,汲取知识非常慢、渠道狭窄,无法做到与时俱进,跟不上小学语文教材的变革以及时代的新要求。在教材改革中,很多教师不能透彻理解课程改革大纲与教材中对小学语文的教学要求、目的、任务等,自然无法了解新课程改革的调整意见,部分老师尽管知道做出的调整内容是哪些,然而很难将调整内容与教学结合起来。
(2)教学理念滞后。农村,尤其是贫困山区的语文教师,大多数老师觉得语文教学的主要目的是教学生识字,重视对基础知识的不断训练,不关注对学生语文能力的培养,忽视了在语文教学中引导学生重视过程与方法,重视价值观与情感态度。很多教师很难从语文教学的新课标高度,将教学的重点用来培养学生的读写能力、提高整体素质。集中体现为过于单一的教学手段,格式化的教学思路。
(3)教学资源不足。在实施课程改革后,农村小学与城市学生相比,当前最严重的问题是资源非常匮乏。尽管农村小学近年来办学条件取得了不错的成绩,然而与农村的实际需求差距很远,达标的学校几乎不多。调查发现,大部分农村语文教学教师采用的教学方式是最原始的:一本教材书,几支粉笔,一本教参书,缺乏其他的先进电子辅助教学设备及其辅的教学手段。课程改革以来,城市学校的课外补充材料多如牛毛,媒体演示太多,然而在农村小学中完全缺乏这些设备,农村学校因为资金匮乏无法引进“先进教法”,或者有条件引进这些教学仪器的时候,乡村学校却无所适从,不利于语文教学的实际效果。
2.提高农村小学语文教学效果的改进措施
(1)加大教师的培训力度。农村小学语文要提高教学质量,提高语文教师的素质是首要任务。首先,教育行政及其他相关部门要积极制订与当地实际情况符合的教师培训计划,保证培训的质量和时间。其次,教育行政部门应该大力鼓励小学语文教师积极参加在职培训,广泛参与调研活动,努力汲取知识为自己充电,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和实际的教学能力。最后,还要促进语文学科广大教师积极参与新课程的理论学习,积极培训教材教法的学习,在业余时间要积极调查小学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依托跨学校的教学研究、校本研究等形式定期召开学科研讨会,探讨并妥善处理农村小学语文教学存在的问题。
(2)大胆进行教学创新。农村小学教师必须转变自身的教学理念,深入研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的相关要求,对教材内容要做到了如指掌,对教材的重难点内容做到有的放矢,将课程改革的精神落实到备课、讲课的具体教学活动中。农村小学语文教师应该努力转变教学理念,结合农村的实际情况,大胆创新,将科学教学方式、科学的教学思路潜移默化地融入学生的日常生活中,给学生自主学习的空间,促使学生全面发展,让学生自由飞翔,小学语文教师也在此实践过程中使专业知识变得更加充实,同时,教师要不断更新教学理念,从而提高农村小学语文教学的实际效果。
(3)加大对教育的投入。不同级别的政府部门要按照《义务教育法》,对农村教育加大投入,农村办学条件要不断改善,特别是关注乡镇中心小学一级规模比较大的学校,尽量根据国家的相关规定标准为农村小学配齐电教设备与教学仪器。各学校的领导同时根据实际教学需要,广泛筹集资金,增添教学仪器,大力改善教学的手段。
(4) 建立骨干教师支教帮扶制度。教育行政部门以及学校应该尽力发挥学科带头人以及骨干教师在教学中的带动作用,如可以采用“送教下乡”的定期活动,通过这种方式可以将科学的教育理念和高效的教学方法输送到农村学校,在边远山区的小学实行理论指导结合实践培训的培育模式,农村小学语文教师上公开课,在课后要进行专门研讨便于指出实际教学与新课程改革中不符合的地方,并给出改进意见。
参考文献:
[1]郑方平,郑婷婷.农村小学语文教学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J].兰州教育学院学报,2011(06).
一、小学语文古诗词的情感培养教学出现的问题
1.语文教师自我情感调控能力欠佳,找不到正确的培养方向由于情感的提炼在很大程度上是出于主观意识,教师对于小学生的心理成长缺乏一定的了解,其自身的情感调控能力也没有受到专业的培训,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很难实现对学生的情感发展进行科学、有针对性的培养,没有明确的教学目标,找不到符合小学生心理特点的培养方法。2.教学模式不够灵活,限制学生情感表达的途径对于小学生情感的培养方式的定位,有很多的不确定性,小学生性格多种多样,语文基础参差不齐,即使语文教师有了对学生进行情感培养的意识,也很难找到正确的教学方式,所以就出现教师盲目培养的现象,部分教师在古诗词的教学中,过多的灌输给学生学术性的情感描述,或者将自己的情感体验毫无保留的传授给学生,学生的思维模式受到限制,失去了探寻个人情感的机会。
二、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中学生情感培养的实施策略
1.引导学生在字里行间领悟诗词之美小学语文教材中的古诗词大都语言简练,拥有优美的韵律,通过对景物、事物的描写来表达情感或者当时的心情。小学生学习古诗词的内容,除了掌握古字词的含义、作用以及古诗的中心思想外,还要学会如何去领悟古诗词中的情感,要形成一种思维模式,养成一种提炼诗词情感的能力,教师要引导学生在古诗词的字里行间将它的情感、语言等元素领悟出来,或者通过相应的手段发挥古诗词的感染力,培养学生的情感表达能力。例如在小学六年级教材中《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一诗(选自苏教版小学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材第一单元《古诗两首》):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杜甫在这首诗中利用“忽传”、“初闻”、“却看”、“漫卷”四个词将自己听到收复蓟北的消息时候喜极而泣的心情,又运用“即从”、“穿”、“便下”、“向”等动词来描述自己幻想中归家的情境,表达自己强烈的爱国情感。2.通过表演古诗词来领悟其情感小学语文教材中不乏一些情节性比较强的古诗词,对于这些古诗词的情感体验,教师可以引领学生对诗词中的内容进行演绎,来实现对学生的情感培养。例如《宿新市徐公店》一诗中,描写的是儿童生活的场景:“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花落未成阴。儿童急走追黄碟,飞入菜花无处寻。”(选自苏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教材)。教师在引导学生对这首诗进行表演时,主要注重对后两句的演绎,在保证学生对古诗的意思全面了解的前提下,教师要制造一种乡村春季的意境来协助学生进行表演,比如可以播放一些春意盎然的音乐或者通过多媒体来展示春景,在现场找几位衣着比较艳丽的学生在表演春天的花花草草,通过一些小动作的提示,使学生的表演生动活泼,学生在表演的过程中,通过情与景的真实再现,深切感受到童趣与春天的美,从而激发学生对乡村情趣的喜爱之情。3.通过“画诗”来培养学生情感同上文中的表演诗词相同,对于诗词中情感的领悟,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通过画的形式来实现。图画中的色彩、线条、人物的表情也是可以展现诗人情感的途径之一,所以如果学生可以根据自己对诗词的理解将其描画出来,也是一个不错的情感培养方式。例如苏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教材中的《望庐山瀑布》一诗,其中“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一句是表达诗人情感的主要部分,学生可以通过前两句中“生”和“挂”的描述来对这首诗的场景进行描画,画出瀑布的珠帘垂空,通过教师的引导,在雄起壮丽的“情景再现”中感受诗人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体验诗人创作时开阔的胸襟和超俗的精神面貌。
三、结束语
优秀的古诗词,都是在作者内心饱含丰富的情感时创作出来的,学者们就是要在作品中提炼出作者要表达的思想情感,将这种情感的表达运用到实际的学习和生活中,教师要提高自身的情感调理能力,科学利用教学方法,以提高小学生的综合素质为教学的核心目标,帮助学生在丰富多彩的学习模式中深层掌握古诗词的学习能力。
作者:姜翠珍 单位:江苏省阜宁县陈良中心小学
关键词:小学语文;备课;重要性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16-206-01
随着教育体制的不断改革,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发生了较大的变化,有效地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活跃了课堂氛围。可在实际教学当中,部分教师依然采用传统的教学方式进行教学,不重视学生的信息反馈,不重视学生的实际学习状况。而造成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就是没有做好备课工作,有的教师在实际授课中的教学方式同教案设计不符合;有的教师虽有详细的教案,却不能根据具体状况做灵活处理,更有一些教师完全照抄别人的教学设计,因而无法保证教学质量。小学语文教师必须采取科学的方法进行备课,具体来讲,要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一、创新设计,不死板硬套
教师的创新在哪里?备课设计,只有创新才能有活力。普拉斯说:“所谓创新,往往只是将早已存在的东西加以变化。”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备课前应当有“三见”:新见、远见和创见。人云亦云、不知变化、原封不动地照搬别人的,永远没有出息。某些教师十分崇拜名师教案,不是自己在独立钻研备课,而是在“复制”名师的课。但令他们苦恼的是往往事与愿违,“复制”的名师教案,用在课堂上效果却很差。这是什么原因呢?道理很简单,教师是一个特殊的职业,其学习与培训需在反复活动中作行为自省与调整的跟进才能见效。事实证明,教案不能复制出效果。教师备课不仅要考虑课前的预设,还要预见课堂的生成变化。
二、细心品读语文教材,通过感悟文本进行备课
语文教学集人文性和工具性于一身,对学生的态度、情感、价值观等都具有较高的要求,要想达到相应的大纲要求,教师就必须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并感悟相应的文本,因而教师备课的时候必须先细读语文教材,用心感悟相应文本。阅读教学是一种“学生、教师、文本间的对话过程。”教师进行备课和教学的时候,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第一,走近文本。语文教师必须要对相应的文本进行充分的体验和感悟。要想感动学生,就必须先感动自己,教师应同文本进行对话,认真聆听文本声音,充分调动起自己对于生活的感受和积累,让相应的文本感动自己。第二,走进文本。教师在对相应文本感悟的基础上进行理性的思考,理清楚自己对文本的感悟过程及方法,获得的体验要尽量达到大彻大悟的境界。第三,走出文本。在教师对文本进行充分的感悟及体验的同时,应结合学生的学习基础、现有状况等设计出可以让学生轻松感悟文本的思路和方法。所以,教师只有通过品读语文教材,感悟相应文本,经历相应的走近文本、走进文本、走出文本这种备课的历程,才能有效引领学生对文本进行准确的解读。
三、突出备教学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教材资源。抓住教材之间的联系与区别,设计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学习活动。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只有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调动他们的感官,才能让他们想学、乐学,才能学有所长。其次是生活资源。紧扣教材与生活的联系,把学生带进生活之中。如,低年级的识字教学,可以让学生在生活中识字:蔬菜市场、水果市场、路牌广告等皆可利用,比比谁识得多,谁识得快;教学写景作文时可先带学生到景点去参观,让他们用眼观察,用心体会,把自己印象深的写下来,这样学生写作就会言之有物,真情流露,克服了学生作文普遍存在的内容空洞、瞎编乱造的毛病。
四、严格执行备课流程,不断反思教学效果
关键词:文学;儿童文学;语文教育;文学教育;语言艺术
文学教育历来是语文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基础教育中,由于学习者的接受特点,儿童文学在文学教育中占据着特殊位置,尤其是对于小学阶段的学习者而言显得尤为重要。在目前新一轮的语文课程改革中,儿童文学的重要性已引起了教育界的充分重视,在课程设计、教师培训I课程资源开发等方面都出现了一些令人鼓舞的现象。比如,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在编写新版小学语文教材时,将儿童文学理论家王泉根教授的《儿童文学与中小学语文教材选文工作研究》作为整个教材编写工作的理论支持,同时在教材中选人多篇中外儿童文学的名家名篇。又比如,北京师范大学、浙江师范大学的儿童文学专业“多渠道、多层次地开展相关的教师培训课程,为教师编写儿童文学教材,向小学教师普及儿童文学理论知识,介绍儿童文学的内容、特点、功能、作用,介绍中外儿童文学的发展历史、代表作家作品等,组织教师在实践中摸索儿童文学的教学方法,指导教师组织学生开展课外阅读活动,以全面提高小学教师的儿童文学修养”。此外,依据教育部2001年月7日颁布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
制定的《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在阶段目标中对小学一至二年级的阅读目标提出了lO项要求,其中第6项明确指出学生的阅读文类为“浅近的童话、寓言、故事”,由此可见,儿童文学的重要文体之一的童话、寓言已经受到小学语文教育的重视与关注。根据有关学者的统计数据显示,目前人教版、北师大版、江苏版与河北教育版的四种小学语文教材中,童话文体在整个语文教材篇目中所占的比例明显提升,比如,人教版的一年级下册中,“童话文体的篇数由年版的7篇增加到2001年实验版的14篇,上升了个百分点,占到课文总数的4l%。儿童文学作为一种重要的课程资源在小学语文教育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一、文学在学生发展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文学是最古老的艺术形式之一,它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它是人类价值观的体现。学生通过阅读文学作品可以丰富自己的人生体验、了解人类的历史与文化、弥补自身经验的不足。文学对基础教育阶段的学生具有德育、美育、智育等功能。具体地说:文学作品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具体化,优秀的文学作品具有高度的精神感召力,可以净化人的心灵,促进人与人之间的理解和信任;文学作品是人类审美意识、审美理想和审美体验的集中体现,它可以传达给处在成长期的学生,并且经由学生自身的情感和经验内化为他们自己的审美体验;文学是人类的精神创造,文学的欣赏需要调动学生的形象思维,需要丰富的联想力和想象力,它可以促进学生的智力发育。
由于文学教育可以促进学生德育、美育、智育多方面的发展,因此它应该受到教育工作者的重视。我们常常提到,2l世纪呼唤新的人才观,那么,新型人才的素养应该包括一定的文学素养,从人的全面发展的角度来看,文学素养也应该是一个健全的人的基本素养。文学历来是语文教育的重要内容。人类早已认识到文学教育的重要性与必要性。在世界范围内,许多世纪以来文学课就是学校课程的一部分。以往,学生主要通过阅读经典文学作品学习识字,或者学习外语——例如拉丁语,或者获得宗教知识,或者学习阅读方法。直到世纪,文学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文学教育才走上关注文学自身的道路。学生通过阅读文学作品主要是为了体验、感悟和学会评价。
西方的母语教育一直有重视文学教育的传统,虽然随着社会生活的发展,人们日益感到应加强母语教学的实际应用色彩,但文学教育仍然受到普遍的重视。一种共同的看法是在母语教学中把语言教育与文学教育加以区分,这和张志公先生提出的从初中开始在语文课之外增设文学课的看法是一致的。例如在美国,由全美英语教师委员会制定、对美国中小学的英语教学具有指导意义的《英语教学纲要》(1982)指出:“英语研究包括语言知识本身,包括作为交际手段的英语应用的发展,以及对文学作品所表现的语言艺术的欣赏。”这份纲要把语言应用与文学欣赏区分开来,要求通过文学教育,使学生认识到文学是人类经历的一面镜子,把文学当作与他人联系的方式,从与文学相联的复杂事物中获得洞察力。德国的母语教学分为德语课和文学课,法国也十分重视文学作品和文学史的教学。至于前苏联,十年制的中小学语文教学一直采用两套教材,即俄语和文学。文学教材又分为《祖国语言》(一至三年级用)、《祖国文学》(四至七年级用)和《俄苏文学》八至十年级用)。
中国有着悠久的文学传统,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等等都是我们宝贵的文学遗产。中国传统语文教育也是十分重视文学教育的,能够吟诗作赋一直是显示一个人有文化的重要标准,不过,传统的文学教育是和历史、经学教育等揉和在一起的。本世纪以来的文学教育则是作为语文教育的一部分存在的,我国的语文教材中也选用了大量的文学作品。
1956年,我国曾经学习苏联母语教学的模式。把语文课分为语言和文学两科,并为此编写了两套教材——语言教材和文学教材。现在语文界一种普遍的看法是:1956年的分科是失败的。但是究竟失败在哪里,有没有合理的成分,却很少被研究。其实,即使那次分科教学不成功,也不能因此而否定文学教育在基础教育中应有的位置。目前在基础教育阶段应当重新认识文学教育的地位、功能,应当重视基础教育阶段的文学教育。
二、从学习者的接受特点出发,儿童文学在基础教育阶段的文学教育中担当着极其重要的角色。
不论是从文学在人的发展中所产生的重要作用这一角度出发,还是从中外母语教学的历史演变来观察,文学教育都是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那么在基础教育中,考虑到学习者的心理发展、审美趣味等特点,儿童文学应该成为文学教育的主要载体。
什么是儿童?1989年11月联合国大会通过的《联合国儿童权利公约》界定:“儿童是指18岁以下的任何人。”什么是儿童文学?儿童文学是指专为18岁以下未成年人精神生命健康成长服务并适合他们审美接受心理与阅读经验的文学。众所周知,中小学语文教学的教学对象正是18岁以下的学生,因而在很大程度上,儿童文学与语文教学可以说是“一体两面”之事。儿童文学理应成为语文教学尤其是小学语文教学的主体教学资源。
儿童文学作为语文教学主体资源所具备的特别优势,来自儿童文学自身的性质与特征:第一,儿童文学是以儿童为本位的文学。儿童文学是指“在文学艺术领域,举凡专为吸引、提升少年儿童鉴赏文学的需要而创作的且具有适应儿童本体审美意识之艺术精神的文学。”儿童文学独立于之外,从本质上是因为它将儿童当作首要的读者对象,对儿童文学的儿童中心、儿童本位立场,儿童文学作家们都有明确的认同并反映于他们的创作中。特别是现在的儿童文学作家经过长期的探索已经认识到,为儿童写作并不是把成人的思想、信条强加给儿童,儿童文学必须要让儿童读者能够理解和领会,儿童文学的内容和结构都应该符合并激发儿童的兴趣,儿童文学作家必须了解儿童读者的年龄特征、身心发展特征、思维特征与社会化特征。在具有文学才能的同时还需持有与儿童共鸣的思想和心绪。
作为儿童本位的文学,所有体裁的儿童文学作品,都会尽可能贴近儿童的生活和心理,反映儿童的现实生活和想象世界,表达儿童的情感和愿望,具有儿童乐于体验、能够接受的审美情趣,尤其对于学龄初期的儿童,儿童文学具有天然的亲和力和吸引力,是其它品种读物不可替代、无法比拟的。
第二,儿童文学是具有教育性的文学。
虽然儿童文学已不再被视为教化儿童的工具和手段,现在的儿童文学也摆脱了过去教育和想象矛盾冲突的处境,教育性还是隐含在儿童文学的内容和形式之中,当然,人类社会,包括儿童文学世界,对教育的理解业已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联合国儿童权利公约》认为教育的目的应该是:最充分地发展儿童的个性、天赋、智能和体能;培养对人权和基本自由以及《联合国》所载各种原则的尊重;培养儿童对其父母、自身的文化背景、语言和价值观、居住国的民族价值观、原籍国以及不同于本国的其它文明的尊重;培养儿童本着各国人民、族裔、民族和宗教群体以及原为土着居民之间的谅解、和平、宽容、男女平等和友好的精神,在自由社会里过有责任感的生活;培养对自然环境的尊重。
事实上,早在公约签订之前,世界儿童文学已经多样化地呈现了上述理念。与19世纪的儿童文学相比,20世纪的儿童文学明显更具有社会的、文化的责任感,注重沟通儿童与现实、历史、未来的联系,注重向儿童表达人与人相互问的平等、友爱、宽容、理解以及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注重培养和增进儿童的审美意识和审美能力,以全面促进儿童精神和个性的成长。儿童文学之所以和先进教育思想同步,因为它是人类提供给后代的精神产品,传达着社会的理想,也凝聚着人类最进步的文化和文明,即使儿童文学不再承担宣传成人的思想、向儿童进行直接的道德教育的任务而转向想象和娱乐,但其陶冶性情、培育心智的作用,它对儿童审美的熏陶和浸染,对儿童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潜移默化的正面影响,也是非常突出的。
小学的语文资源,需要直接呈现给成长期的儿童,对思想性、教育性有着很高的要求,在这一点上,儿童文学已经具有明显的优势。与此同时,由于儿童文学向儿童传达的多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美德、共同理想,不会受到意识形态的专制影响,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不同背景的儿童文学在传播、交流方面享有更为广泛的自由,儿童文学这一资源也因此更为丰富,应用上更为便利,可以很大程度上满足语文教学的需要。
第三,儿童文学是特别重视语言艺术的文学。
儿童文学对于小学语文的资源优势还突出表现在语言方面。儿童文学和一样,都是语言的艺术。在文学中,语言是第一要素,它和各种事实、生活现象一起,构成文学的材料,文学中鲜活的人物形象、生动的故事情节,作者深刻的思想和感情、艺术风格和个性,都必须通过语言呈现和表达。由于儿童文学是以儿童为主要读者对象的文学,因而对语言美有着更高的要求。
俄罗斯着名作家列夫·托尔斯泰晚年专门为乡村儿童写作,这位语言大师吃惊地发现,他需要花在语言上的功夫比创作作品时更多。为了让故事字字句句都做到“精彩、简洁、淳朴,最主要的是明确”,他转而向民间文学学习语言,努力让自己的故事语言“明确、清晰、美丽和温和”。实际上,儿童文学的语言必须把简明、规范和鲜明、生动结合起来,同时还要符合儿童的审美趣味,这样才能吸引儿童,让他们感悟到语言的艺术魅力、感悟到文学语言的艺术美。从世界范围看,各个国家的儿童文学作品,都显示了其本民族语言特有的个性,具有较高的艺术品质,成为儿童学习语言最理想的范本。
儿童文学在儿童成长的各个年龄段,都直接参与儿童的语言学习。学龄前期,儿歌、童话、故事,由教师或家长以口头讲述方式提供给儿童;学龄初期、中期,儿童则自主阅读童话、小说,在口语、书面语言两个领域,儿童文学对儿童语言学习的影响都非常深刻。
小学语文作为为儿童开设的基础教育课程,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和发展,特别强调语言学习中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针对我们汉语言文字的特点,即使小学阶段,语文的学习也开始注重语感和整体把握能力的培养,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学生需要直接接触大量的语言材料,通过具体的语言学习活动,掌握本民族语言运用的能力。在语感、整体把握,在人文与工具的统一方面,文学作品尤其是儿童文学作品较之一般的语言材料,优势相当明显,也更形象、更生动,能够激发学生学习语言的热情和主动性。大量的调查证实,小学阶段语文素养较高的学生,都有从小阅读儿童文学的经验。要将小学评议建设成开放而有活力的课程,推动小学学生进行自主、探究的评议学习,全面提高小学生的语文素养,应该重视开发和选用儿童文学资源,以促进课程目标的最终实现。
第四,儿童文学是传递人类价值的文学。各国的儿童文学当然也是具有意识形态性,“有着自己明确的美学原则”,但同时也反映一些共同的国际主题,如亲近自然、保护环境、热爱和平、国际理解、种族和解,儿童们阅读安徒生的美丽童话,并不只是度过愉快的时光,他们也从中自觉到做人的准则,以及作为人改变必须承担的重担责任。“希腊儿童文学作家洛蒂.皮特罗维茨在1986年日本IBBY发言中也强调,儿童文学是一座桥梁,是沟通儿童与现实、儿童与历史、儿童与未来、儿童与成年人、儿童与儿童之间的精神桥梁,在这个“桥梁”的概念中,包含了理解、抚慰、拯救、引导等不同的功能。在社会道德的价值上,儿童文学中传达的也多是人类共通的基本美德,如诚信、勇敢、合作、宽容等。
结语日本社会活动家池田大作曾谈到,童话往往成为构建人性的重要方式,如果幼年时期受过相同童话的熏陶,那么在人格最根本的部分,仍保持着共同的成分。《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出语文课程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儿童文学在人文性上有着不可取代的作用,儿童文学在陶冶性情、增进美感,对儿童情感、态度恶劣、价值观产潜移默化的影响方面具有十分明显的优势,从而在语文教育中占据越来越重要的位置。
参考文献:
[1]王泉根,儿童文学与小学语文教学。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2006:255.
关键词:语文教学 高效课堂 角色转变
语文高效课堂,主要是指教师通过课堂教学,追求课堂效率,关注学生的自我成长。通过课堂教学,促使学生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三个方面取得进步或发展,也就是说,学生的自我成长或发展是判断语文课堂教学是否有效的手段之一。如果说,一个老师的课堂教学,使学生获得知识、经历学习过程、体验到学习的快乐,可以判断这堂课是有效的,是满足学生学习需要的一堂课。如何实现高效课堂,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教师提高素质、转变角色是关键
新课程改革以来,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要改变传统的教学角色,教师要追求更高的教学价值,实现学生有价值的学习,获得必要的语文知识和能力,促进学生整体素质的发展。与此相适应的是,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与教师角色的改变。因此,教师如何扮演好新角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形成一种生动活泼的和富有个性的教学形式,是对教师提出的新要求。教师是语文课堂教学的引导者和组织者,学生才是语文课堂的真正主人。
教师要努力提高自身素质,才能做好角色的转变,这是关键。作为语文老师,必须要有深厚的知识、广博的视野、深厚的文化底蕴,才能灵活地掌控课堂教学。教师在备课过程中,要深钻教材,掌控好教学的尺度,灵活驾驭教材。因此,教师要不断进行专业学习,提高自身的专业能力。
二、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善于学习
根据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语文课堂教学应积极倡导学生自主学习,在学习上自主探究,把学生的思维引向深入,从而实现高效语文课堂。那么如何实现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呢?
从教师方面讲,教师要给学生创造提高自主学习能力的机会,教师要巧妙设问,通过一个个的问题,让学生体验到学习的乐趣,对所学知识产生疑问,产生好奇心。引导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探索问题、解决问题,这样学生才能成为学习的主人。
从学生方面讲,应当培养学生预习的习惯,同时引导学生自觉参与到课堂教学中去。鼓励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强调学生的体验与感受。在课改背景下,追求语文高效课堂的途径是注重知识的接受过程,充分调动学生自主学习。高效语文课堂是教师通过课堂教学,提升教学质量,提高教学效率,让学生获取知识,提高能力。
三、创设学习情境,激发学生兴趣
语文学习是一个体验的过程,这里涉及教师和学生两个对象。语文教材所选的课文,主要是贴近学生生活的名篇佳作,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时,除了考虑知识的传授外,更要善于运用情境教学引导学生学好语文,使学生进入情境,让学生在语文学习的过程中感受到语文的魅力,并产生独特的体验,这样的教学方式离不开教师自己真切的感受。教师要善于以己之“情”去拨动学生心灵的情弦,以情激情、以情动人。小学语文教材选材范围甚广,其中有许多篇目与学生的生活经历有较大距离。
总之,在新课改背景下,教师追求课堂的高效性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必经途径,教师必须把课堂教学艺术与课堂高效完美地结合起来。小学语文高效课堂是一种科学教学理念,更是一种教学追求,一种新的教学实践。
参考文献:
一、小学语文教学中儿童文学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1.教师的儿童文学素养较低
近年来,我国大多数小学语文教师都没有接受过儿童文学教学培训,一部分教师对儿童文学作品不感兴趣,因此也不主动学习儿童文学作品,甚至还有一部分教师对儿童文学教学没有任何概念,不明白儿童文学的作用是什么。这样一来,教师既没有明确的儿童文学教学目标,也无法区分儿童文学作品的特征。
2.儿童情趣挖掘不到位
近年来,教师的儿童文学教学观念已经随着新课标的提出不断更新,但由于教师长期受到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在实际教学中教师依旧注重学生对语文基础知识的掌握度,以至于忽视了在儿童文学教学中挖掘学生的儿童情趣,最终造成学生没有学习兴趣。
3.儿童文学教学方式单一
儿童文学作品大多是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性格特点编写的,内容丰富、充满想象和欢乐,能够为小学生带来愉悦的阅读感受,且儿童文学作品更加注重学生的文学素养和学习乐趣。但由于教师在开展儿童文学教学活动时,方式方法较为单一,通常是按照教学内容简单地讲解和分析就算完成教学任务,致使原本应充满乐趣的儿童文学教学课堂,变得枯燥单调,学生的学习兴趣也逐渐下降。
二、小学语文教学中儿童文学的应用策略
1.提高教师的儿童文学素养
要想提高教师的儿童文学素养,首先就需要教师多多阅读儿童文学作品,加强对儿童文学作品的理解,其次需要明确儿童文学教学目标,建立儿童文学知识观,最后深刻理解儿童文学作品的意义,在实际教学活动中,通过引导让学生理解儿童文学作品的深层意义。
2.全面挖掘儿童情趣
西师版小学语文教材中有许多儿童文学作品都富有儿童情趣,如《数水果》《猜谜语》《海滨仲夏夜》等,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善于结合教材全面挖掘学生的儿童情趣,让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
3.多样化教学方式
[关键词]义务教育改革;学制年限;语文教材;外语教学方式
我国目前的义务教育制度尚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主要是学制年限划分不够合理,语文教材内容落后于形势,外语教学方式有待改进。因此,有必要对上述三方面进行重大改革。
一、我国义务教育学制年限改革
现今世界各国实行义务教育的年限大体为6至12年。一般来说,发达国家实行义务教育的年限较长些,发展中国家实行义务教育的年限则较短些。目前,我国实行义务教育的年限一般为9年。其中,前6年为小学义务教育阶段,后3年为初中义务教育阶段。这种9年义务教育年限学制一般称之为六三学制。我国目前还有很少一部分地区存在着五四学制(即小学五年和初中四年)和五三学制(即小学五年和初中三年)这两种义务教育学制。六三学制是由全国教育联合会1922年制定的壬戌学制演变而来的,其间虽然经过小修小补,但是一直沿用至今,并且成为目前最主要的学制。解放后,由于我国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特别是自1978年以来,我国社会经过近30年的改革开放发展,社会经济形势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巨大变化,这种已实行85年之久的六三学制显然已经不能满足当前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现实需要。因此,很有必要对六三学制进行重大改革。
如何对六三学制进行改革,笔者认为:可将六三学制改革为四五学制。也就是说,将小学义务教育阶段由6年压缩为4年,将初中义务教育阶段由3年延长为5年。将六三学制改革为四五学制的主要理由有如下两点:
一是有利于儿童和少年不同生长发育时期的分段教育管理,即处于不同生长发育时期年龄段的学生就应根据其生理和心理的特征采用相应不同的教育管理方式对其分别进行教育管理。一般来说,6至10岁为儿童时期,10至15岁为少年时期。在四五学制中,若小学生6岁入学,则小学生年龄段就与儿童时期一致,初中学生年龄段就与少年时期一致。而在六三学制中,上述这两者显然就不一致。因此,四五学制比六三学制更有利于对不同年龄段学生进行分段教育管理。例如在六三学制中,少先队活动组织工作主要分布在小学五六年级和初中一二年级这两个不同的教育阶段。而在四五学制中,少先队活动组织工作主要分布在初中一年级至四年级,即主要集中在同一个初中教育阶段。从而保证了少先队活动组织工作的完整性和连续性。
二是实行四五学制有其组织依据。现行的六年一贯制小学教育阶段原先是分为四年制初级小学和两年制高级小学这两个不同的教育管理阶段。小学教育阶段之所以不像中学教育阶段那样平均分成两个三年制教育阶段而是分成四年制和两年制这两个不同年限的教育管理阶段,必有其合理之处。因为小学四、五年级分界线是儿童时期和少年时期年龄段的分界线,所以小学教育阶段分成四年制和两年制这两个不同的教育管理阶段。考虑到将四年制初级小学教育阶段改革为一个独立的教育阶段,同时将两年制高级小学教育阶段和三年制初中教育阶段合并为五年制初中教育阶段,并将五年制初中作为一个独立的教育阶段。因而这样形成的四五学制就必然有其组织依据。
若将现行的六三学制改革为未来的四五学制,则有如下两方面的积极意义:
一是有利于城镇和经济发达农村地区提高小学教育质量。由于城镇和经济发达农村地区人口居住较为集中,这样就使得小学生家庭住址到学校距离的半径范围较小,因而在本区域小学学校的布局就较为合理。但是该区域内的小学生大多数都是独生子女,因而家长普遍都有要求提高小学教育质量的迫切愿望。为了进一步提高小学教育质量,故而本区域内的小学最好能实行小班教学。若原来的六三学制继续保持不变,则普遍实行小班教学后就会导致同一小学的教学班级大量增加,这就会大大加重了原小学各方面的负担。若将小学教育阶段由6年压缩为4年,原先小学五六年级学生分流到初中去。则同一小学在原有的条件下,就可大量增加教学班的数量,也就有条件普遍实行小班教学,这就很有助于进一步提高小学教育质量。同时城镇和经济发达农村地区的原小学五六年级学生要分流到初中去,三年制初中要改革为五年制初中.原初中学校规模要扩大很多。但是城镇和经济发达农村地区的财政状况普遍较好,办学资金较充裕,可满足其初中扩大办学规模的经费需要。
二是有利于经济不发达的农村地区形成合理办学规模。由于经济不发达农村地区,特别是边远山区和地广人稀的少数民族地区的人口居住较为分散,为了形成合理办学规模,因而很有必要缩小小学生家庭住址到学校距离的半径范围,这就需要增加和分散小学教学点。若将小学义务教育年限由6年压缩到4年,则同样多的资金就可增加和分散更多的小学教学点,从而可满足经济不发达农村地区的合理办学规模要求。
二、语文课教材内容改革
语文是人们学习百科知识的最重要的工具,也是学生学习其他科目的最重要工具,历来都具有工具性、实用性和文学性。语文之所以能作为中小学课程的主科是因为其工具性和实用性而非其文学性的缘故。虽然语文课历来都是技能型科目,但是,目前的语文课教材内容陈旧,跟不上社会形势发展的需要,因而要进行重大改革。语文课教材改革主要是只保留其工具性和实用性,也就是只保留现代汉语和现代汉语写作知识方面的内容(特别是语文课教材范文要选用科普作品而不选用文学作品方面的改革)。现语文课中的文学知识和古汉语知识可合并为另外一门新的副科。
(一)小学语文课教材内容改革
小学生年龄正处于6至10岁儿童时期,其学习的课程应根据其生理特点和生理需要来安排。由于现行的小学语文课教材内容安排不够合理,因而要进行重大改革。小学语文教学目标方向是使学生掌握其一生中都必须要使用的书面语言表达能力和阅读理解能力。具体地说就是使小学毕业生能掌握至少3500个常用汉字,能阅读理解日常生活内容的文章就行了。小学语文课教材范文选用的作品应该是科普作品而不是文学作品。作品的科普知识是指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自然科学普及知识和社会科学普及知识。小学语文课教材范文内容之所以不选用文学知识而选用科普知识,一是因为处于6至10岁儿童时期的小学生社会阅历浅,不易理解现实生活中的许多现象,即使能背诵许多诗文,也难以理解其中的深刻含义。而科普知识很贴近日常生活,很有趣味,特别能吸引儿童的好奇心,也就很容易被处于6至10岁儿童时期的小学生所理解和接受。二是因为文学作品内容中的浪漫主义思想很不利于处在6至10岁儿童时期的小学生唯物主义世界观的形成,而科普知识则是正确反映客观事物规律的信息,小学生思想就好像一张白纸那样纯洁且可塑性又极强,因而从小就给小学生灌输科普知识则很有利于其唯物主义世界观的形成。(二)初中语文课教材内容改革
10至15岁年龄的初中学生正处于少年时期,其语文课学习也应根据生理特点和心理需要来安排。初中语文改革目标方向就是只保留其工具性和实用性,即初中语文教材内容只保留现代汉语和现代汉语写作知识。现代汉语知识主要包括汉语拼音、汉字体型演变、简化汉字表、简繁汉字对照表、常用汉字总表、汉语常用语词表、异形词整理表、汉语语法、汉语修辞、汉语工具书使用等知识。现代汉语写作知识主要包括记述文、应用文、说明文和议论文这四种文体的写作技能知识。初中语文教材选用范文也应由文学作品改革为科普作品。科普作品知识内容既包括自然科学普及知识又包括社会科学普及知识。语文教材范文内容之所以要将文学知识改革为科普知识也是为了加强对学生进行唯物史观教育,使其树立唯物主义世界观的缘故。同时,可将现初中小学语文教材中的文学知识和古汉语知识内容合在一起,另外作为一门新的科目,不妨称之为文古科,文古课只作为副科。
三、外语课教学方式改革
外语是我们学习外国发达科学技术知识和先进人文科学知识的最重要工具,也是与世界各国人民进行交往的最重要工具。外语课是技能型科目,教学难度大,许多地方需要进一步改进。目前我国小学初中的外语教学方式存在不少问题,因而现行的外语课教学方式要进行重大改革,小学外语教学要提倡盲读法教学方式,初中外语教学要采用半双语教学方式,半双语教学就是指非外语课教学要渗透一部分外语教学内容。
(一)小学外语教学方式改革
小学外语教学目标方向是使学生掌握一定的外语会话能力,即小学毕业生应具有最简单的有关日常生活的外语口头表达能力。为了迅速提高我国小学外语教学水平,小学应从一年级开设外语课。小学外语教学应提倡盲读法教学方式(即学生不接触外语书面文字,只通过情景教学,以听说认读为主的教学方式)。小学生应像幼儿学习母语那样学习外语,可通过模仿、操练、记忆等方式学习外语。特别地可利用儿童模仿能力强的优势,通过唱歌、跳舞、游戏、对话、朗诵、简易戏剧和体育活动等形式,寓外语学习于娱乐之中。小学生毕业后的外语表达能力已达到一定程度,这时进入初中再学习外语书面文字用语就容易得多了。
(二)初中外语教学方式改革
为了迅速提高我国初中外语教学水平,可考虑在我国初中非外语课要采用半双语教学方式,即让每一门非外语课都负担一部分外语教学任务,从而可大大改善外语教学语言环境条件。如何实现半双语教学方式,可初步设想如下:
1对于初中所有非外语课来说,各科的课文都要用中文和外文逐句一一对应的双语印刷出来。这样就可使学生每见到一句中文就能立刻联想到其对应的那句外文来,从而可使学生大大提高其中外文相互之间对应的书面翻译能力。同时,初中一年级所有非外语科课文中的外文单词都要注入相应的读音音标,这样又可使学生每见到一个外文单词都能念出其读音来,每见到一句外文都能说出其对应的那句外语来,从而可使学生大大提高其外语口头表达能力。
2对于非外语科来说,根据各科授课时间长短,可规定每科都要教授有关本科内容的外语单词100至500个和有关本科内容的外语口语20至100句。教师可在课堂上用外语致开场白和作自我介绍,可用外语板书有关本科内容的专业术语(例如数理化学科中内容的定义、定律、公理、定理、推论、结论、命题、公式、方程等专业术语),也可以用外语来解释本学科专业术语,还可以用外语来念一段本学科课文,也还可以在每堂课教会学生一两句有关本学科的外语口语。这种新型的外语教学方式可使学生极大地扩展其接触外语的时间和空间,大大地改善了外语学习环境,也就可大大减轻学生学习外语的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