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计算机与网络技术

计算机与网络技术

时间:2023-09-15 17:31:08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计算机与网络技术,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计算机与网络技术

第1篇

【关键词】计算机 研究 网络 应用技术

当今社会经济条件下,计算机与网络应用技术已经成为了人们赖以生存的重要工具。随着经济和科技水平的逐年增长,对于计算机和网络技术领域的应用也是得到了进一步的提升。当然,这样的大环境之下,也存在很多隐形的问题,会导致人们产生一些局限性的思维,致使计算机和网络应用技术从某些程度上受到了限制。

1 计算机与网络技术应用概述

企业信息网络是指在整个企业范围内,为涵盖所有生产经营管理等各个部门之间提供软、硬件以及信息共享,并用于对企业的内部信息进行管理的计算机网络。企业信息网络是企业管理信息系统的一个重要基础。企业信息网络不断的与企业进行相融,很快就会让企业步入信息化的发展进程当中。所谓企业信息化是指企业在对信息资源等方面进行管理和分配时所采取的应用现代化技术的手段。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应用在企业信息网络和企业信息化之间,起到了一个承上启下的作用。根据网络的覆盖范围及地理分布情况的不同,可以划分为:局域网和广域网。网络内部工作站的所有计算机主要负责数据信息的采集、处理。网络服务器则是主要负责控制和管理数据的相关操作,包括对于分布于不用区域内的子公司、办事处、营销网点等跨地域的处理。当然根据不同企业之间业务范围和规模的不同,还可以通过使用远程访问、网络控制和局域网远程互联等方式实现。

2 计算机与网络应用技术的原则研究

2.1 计算机与网络应用技术的从简性原则

复杂的技术和程序用于对计算机与计算机网络进行安全保障是作为计算机与网络技术在发展的过程当中必经的一个阶段。虽然相较而言这种设计的方式对于普通用户来说具有很高的安全保障性。但实际操作起来却给用户带来了很大的困扰。因此计算机网络应用技术之中要采取从简性原则。在经过对市场情况进行不断的调查和分析后,了解普遍用户的自身使用习惯,并针对技术性的问题进行有效的研发;以实现既可以为用户提供安全保障,又能够方便快捷的使用。当然还有一种误区:只是一味地只追求安全保障往往也会让硬件承受更多在计算机网络方面的消耗,以此增加磨损及运营成本。及时的在硬件上进行更新和维护,保证其正常运作,这才是真正的有效的减少消耗,进行可持续的运作方式。如此才可避免在整个计算机和网络技术发展的过程当中陷入死循环。

2.2 计算机网络应用技术的规范性原则

正所谓:“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这个观点在任何事物的形成与发展过程当中都适用。在实际的技术操作中,由于相关人员的水平良莠不齐,很可能导致资源严重浪费、操作不当,导致设备磨损加速老化等情况发生。轻则会出现相关设备运行过慢或出现短暂故障,重则会对企业的生产生活产生严重的影响。如此既会增加资源的过度浪费又会增加企业的运营成本。所以,计算机和网络应用技术的实际操作之中必须要遵守规范性原则。规范操作、减少资源浪费、降低运营成本、延长设备使用寿命。例如:某集团采购一大批全新品牌机,从软件到硬件所有的配置均相同。针对这一点,可知道当前设备在操作使用方面可以得到很好的保障。若是不遵循这计算机网络应用技术的规范性原则,由于不注重实际的规划和管理,进而忽略了很多问题。最后终会出现许多难以解决的问题和不必要的损失。

2.3 计算机网络应用技术的安全性原则

在当下这个网络环境十分复杂的时代之中。由于计算机网络深入人们的生活,同时也出现了许多的“危险因素”。例如黑客攻击、病毒传播等手段对于计算机和计算机网络的破坏力逐年增大。这些危险因素导致了很多企业包括许多个人在内的用户的利益受到严重的侵害。如此,计算机网络安全防范问题,也成为了当下一个重要的话题。所以,为了更好的保障企业信息网络能够安全、顺畅的运行,加强对于计算机网络的操作管理,已经是计算机与网络应用技术方面的首要任务。毕竟安全才是最好的保障。所以,遵守计算机网络应用技术的安全性原则,企业一定要制定相应的操作规范及防控措施,以及对于风险的评估和把控的标准,加强系统化的管理以及故障排查方法。

2.4 计算机与网络应用技术的效益性原则

企业的效益自然是通过企业各个生产生活部门之间相互配合而产生的。计算机与网络应用技术作为企业发展的基本保障,也要注重遵守效益性原则。企业的效益得到了有效的保证,企业才能从根本上得到前进的动力。所以保证计算机与网络应用技术的效益性也是至关重要的。企业不能片面的只追求效益,这样只会给企业的生产生活带来非积极的影响。以效益为基准,认真分析,制定相符的利益规划。在适当的时机将计算机与网络应用技术进行合理的运用,并保证企业能够得到长期、稳定和可持续的发展。为企业创造更多的利润和价值。

3 结束语

在科技日益发展的趋势之下,计算机与网络应用技术得到了充足的发展。深入到更多的领域之中。如今计算机与网络应用技术已经成为了人们生活当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当然,在了解计算机与网络应用技术的若干原则以后,要努力将这些原则去落实到实际之中。不仅可以作为日常工作之中的理论指导,也可以更好的提升相关人员的技术能力,提升职业素养,进而能够为企业和自身创造有益的价值。

参考文献

[1]李敬忠.计算机及网络应用技术的若干原则分析[J].民营科技,2015(02):65.

[2]刘靖军.计算机与网络应用技术的分析和研究[J].知识经济,2015(05):60.

[3]许琳.计算机与网络应用技术原则研究[J].中国新通信,2013(18):75.

第2篇

关键词:计算机网络技术 安全管理维护 研究

中图分类号:TP393.0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9416(2016)10-0215-01

计算机网络的应用领域比较广,尤其Internet的普及,如今物联网技术的广泛应用,计算机网络技术越来越重要,因此计算机网络安全得到广泛重视。由于网络的特点,网络安全问题只能减少,不可能根本杜绝,如何提高计算机网络安全技术,有效的进行网络安全管理维护,提高网络安全性能,是计算机网络工作者需要解决的问题。

1 影响计算机网络安全的因素

1.1 网络系统影响因素

计算机网络技术是在不断发展,不断完善过程,计算机系统本身具有一定漏洞,这些因素都对网络系统有一定影响,计算机网络本身具有共享性,开发性,这促使计算机网络的不安全性,网络系统存在一定风险,具有一定漏洞,是网络系统本身结构因素,网络的协议Tcp/Ip协议本身就要全球通用性质,这也是网络能全球应用的根本,网络系统需要不断完善与提高,逐步修复其漏洞,提高网络安全性能。

1.2 人为因素

人为因素是计算机网络不安全主要因素,人为因素主要有两方面,一方面是黑客的攻击,黑客是网络高手进行系统的侵入,一般都是进行违法犯罪活动,尤其对一些重要数据的窃取,网络系统必须防范黑客侵入。另一方面是计算机病毒侵入,病毒是一段木马程序,一般具有一定的攻击性,对计算机软硬件有一定的破坏性,网络系统必须做好防范病毒规划,利用一些查杀病毒软件进行病毒防治,计算机病毒只能预防,不能杜绝,这也是计算机病毒的特点。

2 计算机网络安全技术

2.1 防火墙技术

防火墙技术是计算机防范病毒的主要方法,其是计算机网络安全体系中重要组成部分,对计算机软件、硬件都起到一定保护作用。防火墙技术对计算机病毒能起到拦截和阻碍入侵,但对计算机病毒不能起到杀毒作用。一般防火墙技术是网络安全体系中一道屏障,起到保护作用,对数据起到过滤作用,促使一些不正常数据或病毒不能入侵计算机,对一般计算机网络系统可以起到一定保护作用。

2.2 数据加密技术

防火墙技术一般只起到数据过滤,安全保障作用,但要进一步提高网络安全性能,必须采用数据加密技术。数据加密技术是网络安全的核心技术之一,数据加密技术在数据传输和存储过程中可以很大程度的提高数据的保密性,从而提高数据的安全性。数据加密技术是将数据转换成密文,并将密文进行传输或存储,数据接收方只有通过相对应的密钥才能对受保护的数据信息进行解密,从而获取原数据源。数据加密技术一般要对数据进行加密和解密,对方一般应该知道密码,在实际应用过程中,用户可以进行多道数据加密,以免数据在传输过程中被解密,数据加密分对称加密技术与非对称加密技术,加大破解难度,进一步提高网络安全性能。

2.3 黑客诱骗技术

网络攻击多数都来源于黑客攻击,对黑客的防范是解决网络安全关键因素。黑客诱骗技术就是网络专家编写的网络系统,让黑客进行攻击,对黑客进行跟踪,发现黑客运行轨迹,能起到对网络系统的有效保护,黑客诱骗技术具有一定应用价值。

3 网络管理技术

3.1 网络故障管理

网络出现故障是常用现象,如何解决网络故障是关键的,对网络故障的发现,分析、检测是一项复杂过程,网络管理人员对网络的设备要及时检查,分析出现网络故障的可能,减少网络故障发生,是防止黑客攻击的有效方法。网络管理人员要具有一定专业技术水平,起到网络安全管理职责,提高网络故障管理是提高网络管理技术主要手段。

3.2 网络配置管理

网络管理技术中网络配置必须需要专业技术人才完成,必须准确的完成网络配置,网络配置在网络管理技术中起到重要作用。网络配置管理的主要功能是对网络进行初始化,并对网络信息进行配置,从而保证网络能够进行正常的网络服务。网络配置对计算机网络的正常运行有很大的作用,主要是通过监视组、控制组、定义组、辨别组来组成通信网络的对象,从而对计算机网络提供服务,并将网络性能保持在最佳水平。科学有效的进行网络管理配置,是提高网络安全性能的主要指标,必须对管理人员提升专业技能。

3.3 网络性能管理

网络性能管理主要是对系统资源的运行状况进行分析,并对网络的通信效率进行评价。网络性能分析的结果对网络的针对测试过程或网络的配置都会有一定的影响。网络性能管理是以收集到的W络的运行状况的相关数据信息为基础而进行的管理行为,同时网络性能管理需要对网络性能日志进行维护和分析。

4 结语

总之,计算机网络技术应用越来越广,网络安全越来越被人们重视,提高网络安全性能是大家关注的焦点,提高网络安全性能,必须加强网络管理人员网络安全知识培训,提升网络技能,掌握相应的计算机网络技术,提高网络管理技术手段,掌握现代网络技术发展规律,科学的进行网络管理,有效提高网络安全性能。

参考文献

[1]梁成长.当前网络技术与综合布线系统的设计研究[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6(14).

[2]王.基于网络技术在上市公司信息化进程中的应用探究[J].科技风,2016(14).

[3]贺海侠,何铭.计算机网络技术在图书馆方面的应用研究[J].通讯世界,2016(14).

[4]谭广通,刘佳.计算机网络技术对测控技术发展的辅助作用[J].网络空间安全,2016(05).[5] 张灵丽.浅议计算机网络技术在职业教育中的应用[J].教育现代化,2016(13).

第3篇

关键词:计算机网络;安全管理;研究。

Abstract: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nd network technology, computer network has been widely applied in the production and life of the people. Because of the open network system and sharing, there is a big problem in network management,computer network system has a lot of bugs. In the era of network economy, network environment of the integrated development trend put forward new requirements for network management. In network management, the network technology, computer technology, 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integration, formed a comprehensive, systematic network management system, in order to meet the needs of the network development. At the same time, also should create a multi-level network management system, in order to solve the problems in network management problems, to maintain the security of computer network system.

Keywords: computer network; security management; research.

中图分类号:TP393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应用范围也不断扩大,用户对网络系统的功能要求也越来越高。与此同时,网络安全问题也不断增多,病毒入侵、黑客攻击、非法操作问题不断出现,不仅影响了合法用户的操作权限,也对网络系统的运行安全产生了影响。因此,网络安全管理的作用也日益受到重视。通过各种网络安全技术和网络管理措施,对网络安全问题进行有效预防和控制,能够减少各种网络安全隐患,保证计算机网络系统的运行安全。

1 计算机网络安全技术

1.1 计算机网络安全隐患分析

由于计算机网络的开放性和互动性,导致计算机网络安全存在很多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网络系统存在问题。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操作系统存在漏洞,由于操作系统比较庞大且需要不断进行升级更新,而操作系统的漏洞并不能通过补丁程序来完善,因此,操作系统存在很大漏洞,增加了网络系统的安全隐患。二是网络协议存在漏洞,包括Internet传输协议、通信协议不完善,网络协议的漏洞,增加了网络安全隐患。三是由于处于开放状态的网络平台由于缺乏有效的保护,导致计算机网络在存储处理、数据传输方面容易受到攻击。

第二,人为原因。人为原因主要有两点:一是由于病毒入侵、黑客攻击行为,对网络安全造成很大威胁。计算机网络的开放性和快捷性,在病毒入侵等情况下,能够迅速扩散开来,导致计算机硬件受损或是系统整体瘫痪,对计算机信息和文件造成损坏。二是由于网络管理人员的素质较低,不能及时采取有效措施,预防和控制计算机网络的安全问题。在计算机病毒入侵和各种非法访问情况下,不能进行有效抑制和排除,导致计算机网络安全防护不到位。

1.2 计算机网络安全技术分析

计算机网络安全技术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第一,防火墙技术。防火墙技术是当前应用最为普遍的计算机网络安全技术,能够对计算机硬件和软件进行有效防护。防火墙位于网络连接边界,能够对进出网络的信息安全进行有效保护,结合访问控制措施,能够对信息进行有效控制。从防火墙的功能来看,防火墙技术不仅能对网络外部攻击行为进行有效控制,还能够采用拦截方式来保证信息安全传输。再者,防火墙能够将Internet和内网进行隔离,在内网隔离上,还可以通过不同网段距离来保证内网安全。从目前防火墙技术应用来看,可以分为两种:一是过滤防火墙。过滤防火墙主要适用于数据包的过滤,能够对网络数据包进行分析和选择,根据数据包地址、协议等因素判断数据包的安全与否。换句话说,该项过滤技术能够通过网络允许和阻止功能,形成了多层次的网络安全机制。二是应用级网关。应用级网关主要用于特殊网络中,如对网络服务协议下的指定数据进行过滤,在数据包统计和分析的过程中,形成完整的安全报告。通过应用级网关的防护作用,能够对注册信息进行精细化管理,对复杂访问进行有效控制。

第二,数字加密技术。数字加密技术作为最安全最基本的安全技术之一,对复杂网络的安全防护有重要的作用。数字加密技术即将受保护的数据源通过密文转换的按时,以密文形式将该信息进行存储或者传输。通过这样的过程,能够保证数据信息在存储或者传输状态下,不被外界获取或者攻击,对该信息源进行有效保护。数字加密技术防护级别的高低,与密码长度有很大关系,在不同网络状态下,密码的保护性有很大不同。从目前来看,密码技术主要有两种算法:对称密码和非对称密码。对称密码算法指的是数据包加密、解密的密匙是一样的,安全系数高低和密匙安全有紧密联系。非对称密码算法指的是数据包加密、解密的密匙是不同的,通过破解加密密匙比较困难,数据信息安全性比较高。

第三,访问控制技术和网络追踪技术。在计算机网络运行中,可以通过合理控制网络访问行为,建立访问网络准则,结合素质签名技术来保证数据的有效性,对用户的访问行为进行有效控制,以降低网络运行的安全隐患。同时,对计算机网络运行信息进行收集,锁定计算机网络攻击行为的IP地址,来分析攻击者在网络中的活动轨迹,从而采取措施以防止网络安全事故发生。

2 计算机网络管理技术

2.1 网络配置管理

网络配置对计算机网络系统的运行状况有重要的影响,因此,应加强网络配置管理,通过初始化网络并配置相应的网络系统,能够为网络系统提供各种服务。网络配置管理是通过监视组、控制组、定义组、辨别组组成的通信网络对象,为计算机网络提供各种必需的功能,以优化网络性能或者实现网络系统的某种特定的功能。

2.2 网络性能管理

网络性能管理是主要是对网络系统的各种资源配置情况和通信效率情况进行分析和评估。性能管理的能力主要应包括分析和监视计算机网络系统及服务性能。性能分析结果对整个网络的运行情况有很大影响,通过网络重新配置和触及某处诊断测试点,以维护计算机网络系统的性能。在性能管理和搜集分析上,通过被管网络的运行状况数据的搜集,能够分析和维持网络性能日志。

2.3 网络故障管理

网络故障管理是计算机网络管理的重要内容。在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应用上,网络用户对计算机网络的可靠性要求非常高。当计算机网络系统某个组成部件出现问题时,网络管理器应迅速查找出故障源,并进行排除。在通常经常下,由于隔离时间会有很大限制,且网络故障原因比较复杂,网络故障可能会因为多个原因共同引起。因此,在网络故障管理时,应先对网络进行修复,通过网络故障产生的原因再采取相应的措施,还能预防同类故障的重复发生。在网络故障管理时,可以分为故障检测、故障隔离、故障纠正三项内容。故障检测是通过对网络部件的运行状态进行实时监测,将不严重的故障列入错误日志,不进行特殊处理。对于一些比较严重的故障,应该及时通知相应的网络管理器,及时发出警报,根据警报信息对故障进行有效排除。在故障非常复杂难以处理时,应通过网络管理器的诊断测试来判断故障出现的原因。

2.4 网络安全管理

计算机网络的开放性和互动性等特点,决定了计算机网络系统存在很大漏洞,容易遭受各种网络攻击行为,对计算机网络的正常运行造成破坏和干扰。因此,为了对计算机网络系统的安全问题进行有效防护,对各种非法访问和步伐操作进行控制,需要对计算机网络安全进行管理,保证计算机网络信息的完整性和机密性。

3 网络管理的未来发展趋势

从总体上看,新型综合网管软件的系统开放性更强,具有易用性、可伸缩性、可移植性、兼容性等优点,是未来网络管理软件和网络管理技术的发展趋势。从网络管理技术的发展历程来看,分布式技术作为网络管理技术最核心的内容,在推定网络管理技术发展方面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因而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关注。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随着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网络管理的重要性逐渐显现出来。随着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网络安全问题层出不穷,各种非法攻击行为也不断升级,导致网络安全得不到保障,这就需要加强技术研究和开发,不断改进网络安全管理的手段和方法,才能有效预防和控制各种网络安全隐患。

参考文献:

[1] 叶俊辉.浅谈计算机网络技术与安全管理维护[J].广东科技,2011,20(8):22-23.

[2] 李超林,石慧.关于计算机网络技术与安全管理维护研究[J].数字技术与应用,2012,(12).

[3] 罗红华.计算机网络技术在企业中的应用现状[J].科技传播,2011,(20):170,163.

第4篇

关键词:计算机网络、 故障、维护、IP地址

中图分类号:TP39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引言:计算机网络是指将地理位置不同的具有独立功能的多台计算机及其外部设备,通过通信线路连接起来,在网络操作系统,网络管理软件及网络通信协议的管理和协调下,实现资源共享和信息传递的计算机系统。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计算机网络的应用已经深入到人们日常生活的每一个角落,涉及到社会的各个方面,其影响之广、普及之快是前所未有的。宽带网络的蓬勃发展更是让人们欣喜地感受着共享网上资源的独特魅力。网络的巨大能量为人们提供了强有力的通信手段和尽可能完善的服务。从而极大的方便了人们,剧烈地改变着人们的工作、学习、生活和习惯方式。人类走进入了信息化时代,通过网络与世界各地的其它用户自由地进行通信、网上视频交谈、各种娱乐活动、多媒体教学、从网络中方便快捷的获取各种信息。

1.什么是计算机网络 1、网络的定义。计算机网络是由计算机集合加通信设施组成的系统,即利用各种通信手段,把地理上分散的计算机连在一起,达到相互通信而且共享软件、硬件和数据等资源的系统。计算机网络按其计算机分布范围通常被分为局域网和广域网。局域网覆盖地理范围较小,一般在数米到数十公里之间。广域网覆盖地理范围较大,如校园、城市之间、乃至全球。计算机网络的发展,导致网络之间各种形式的连接。采用统一协议实现不同网络的互连,使互联网络很容易得到扩展。因特网就是用这种方式完成网络之间联结的网络。因特网采用TCP/IP协议作为通信协议,将世界范围内计算机网络连接在一起,成为当今世界最大的和最流行的国际性网络。2、网络的分类,计算机网络有多种分类方法,常见的分类有: (1)计算机网络按照地理范围划分为:局域网、城域网、广域网和互联网四种;(2)按拓扑结构划分为:总线型、星型、环型、树型和网状网;(3)按交换方式划分为:线路交换网、存储转发交换网和混合交换网;(4)按传输带宽方式进行划分为:基带网和宽带网;(5)按网络中使用的操作系统分为: NetWare网、Windows NT网和Unix网等;(6)按传输技术分为:广播网、非广播多路访问网、点到点网。

2.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分类及其应用局域网LocalAreaNetwork通常我们常见的“LAN”就是指局域网,这是我们最常见、应用最广的一种网络。LAN网络的优点是投资少、见效快,在国内外各领域中收到广泛的应用。第一,(以太网)Ethernet。目前,在局域网中(以太网)Ethernet一直保持着其主流的位置,常用的Ethernet结构主要有以下3种:10BASE5组网结构支持粗同轴电缆的、10BASE2组网结构支持细同轴电缆的和10BASE-T组网结构支持双绞线的。第二,(令牌环网)Token-Ring。(令牌环网)Token-Ring是80年代中期由IBM和TI公司所创,其具有优先权访问控制机制和令牌传输媒体访问控制方式的优势,且它所具备的高度适应性和实时性,即使在网络高负荷的情况下也能满足网络用户对网络系统的更高需求性。1992年,(令牌环网)Token-RingEthernet的销售额尤为明显,超过了(以太网)Ethernet。第三,(光纤分布式数据接口)FDDI。 (光纤分布式数据接口)FDDI亦称为城域网,以双环网络环境作为基本结构,通过网卡、光纤分布式数据接口与个人计算机相连接,采用令牌方式和分组交换来实现光纤容量的共享,以其高效的100Mps传输速率,和100Km的传输距离,成功的在80年代末走向市场,流行于90年代初。但由于网卡和双环光纤分布式数据接口在价格上相对昂贵,很快出现了弊端,在后来,以双绞线代替光纤型或者混合型产品的顺利推出弥补了这一价格缺陷。

3.网络攻击应对策略在对网络攻击进行上述分析与识别的基础上,我们应当认真制定有针对性的策略。明确安全对象,设置强有力的安全保障体系。有的放矢,在网络中层层设防,发挥网络的每层作用,使每一层都成为一道关卡,从而让攻击者无隙可钻、无计可使。还必须做到未雨绸缪,预防为主,将重要的数据备份并时刻注意系统运行状况。

1.提高安全意识不要随意打开来历不明的电子邮件及文件,不要随便运行不太了解的人给你的程序;尽量避免从Internet下载不知名的软件、游戏程序;密码设置尽可能使用字母数字混排,单纯的英文或者数字很容易穷举;及时下载安装系统补丁程序;不随便运行黑客程序,不少这类程序运行时会发出你的个人信息。

2.使用防毒、防黑等防火墙软件防火墙是一个用以阻止网络中的黑客访问某个机构网络的屏障,也可称之为控制进/出两个方向通信的门槛。在网络边界上通过建立起来的相应网络通信监控系统来隔离内部和外部网络,以阻档外部网络的侵入。

3.设置服务器,隐藏自己的IP地址保护自己的IP地址是很重要的。事实上,即便你的机器上被安装了木马程序,若没有你的IP地址,攻击者也是没有办法的,而保护IP地址的最好方法就是设置服务器。服务器能起到外部网络申请访问内部网络的中间转接作用,其功能类似于一个数据转发器,它主要控制哪些用户能访问哪些服务类型。当外部网络向内部网络申请某种网络服务时,服务器接受申请,然后它根据其服务类型、服务内容、被服务的对象、服务者申请的时间、申请者的域名范围等来决定是否接受此项服务,如果接受,它就向内部网络转发这项请求。

4.国外面对网络威胁采取的主要对策 鉴于当前世界网络面临如此多的安全隐患,世界各国均十分重视,纷纷采取对策。

1.美国的网络安全建设 1998年5月22日,美国政府颁发了《保护美国关键基础设施》总统令(PDD-63),围绕“信息保障”成立了多个组织,其中包括全国信息保障委员会、全国信息保障同盟、关键基础设施保障办公室、首席信息官委员会、联邦计算机事件响应能动组等10多个全国性机构。1998年美国国家安全局(NSA)又制定了《信息保障技术框架》(IATF),提出了“深度防御策略”,确定了包括网络与基础设施防御、区域边界防御、计算环境防御和支撑性基础设施的深度防御战略目标2000年1月,美国又了《保卫美国的计算机空间――保护信息系统的国家计划》。该计划分析了美国关键基础设施所面临的威胁,确定了计划的目标和范围,制定出联邦政府关键基础设施保护计划(其中包括民用机构的基础设施保护方案和国防部基础设施保护计划)以及私营部门、州和地方政府的关键基础设施保障框架。

2.我国面对网络威胁采取的主要对策加强对网络信息安全的重视国家有关部门建立了相应的机构,了有关的法规,以加强对网络信息安全的管理。2000年1月,国家保密局的《计算机信息系统国际联网保密管理规定》已开始实施;2000年3月,中国国家信息安全测评认证中心计算机测评中心宣告成立;2000年4月,公安部了《计算机病毒防治管理办法》;2000年7月,我国第一个国家信息安全产业基地在四川省成都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奠基;2000年10月,信息产业部成立了网络安全应急协调小组,国家计算机网络与信息安全管理工作办公室主办了“计算机网络应急工作企业级研讨会”,这一切都反映出我国对计算机网络与信息安全的高度重视,以及努力推动我国信息安全产业发展、提高我国信息安全技术水平的决心。

第5篇

关键词:网络技术;安全漏斗;防御措施

计算机网络安全话题备受关注,在同一个网络中,系统的软硬件设施,甚至包括数据信息在内,其安全和可使用性都面临危险,为了防御危险保护个人甚至政府的机密信息不受侵害,从而延生出的一系列网络安全管理技术。按主动与非主动进行分类,自身漏洞和黑客攻击是导致网络安全问题时有发生的两大主要隐患。即使系统自身不存在漏洞,也极有可能面临黑客的主动攻击,他们会利用一切手段,无论是否合法,再利用其窃取的信息达到他们的目的。为了遏制黑客等非法的网络行为,一个有效的网络安全防御体系就显得至关重要。

一、网络攻击和入侵的主要途径及方法

网络工具十分频繁,攻击者通常利用一些不合法的手段和方法,获得被攻击的系统的操作权限,在非授权的情况下,对被攻击人的电脑进行非法操作。

(一)破译口令在此之前,口令是计算机系统长期以来形成的一种抵御攻击者某些入侵的常用方法,现如今,经常反过来被攻击者所利用,借此更加方便地实施其入侵的行为。可以通过很多方法获取一些合法用户的账号和口令,比如,利用finger命令查询时,主机系统会自动保存用户资料的特性,通过这种方式获取用户口令方便快速,还包括目标主机的X.500查询服务中保存的信息,及用户在其电子邮件地址中反映出的信息。

(二)ip欺骗除了破译口令之外,ip欺骗也是攻击者入侵被攻击主机的常用方法,顾名思义就是通过伪造他人主机的IP地址,让相关信息流向攻击者所伪造的主机中,实现其入侵的目的。首先入侵者通过某种方式成功实现对被入侵主机的连接,然后再向被入侵主机信任的其他大量主机发送大量无用信息,在这种情况下,这些被信任主机就无法与被攻击主机取得联系,为攻击者伪装及发动攻击提供了最佳的机会。

(三)dns欺骗网络中的互联网用户如果想访问某IP地址,则必须先与dns服务器进行沟通,在DNS域名系统中找到转换信息,实现成功访问。而DNS协议有一个致命的缺点就是,即使有人对转换和相关信息进行更新的时候,该协议不会对更改的发起人进行身份验证。这一缺点就给了攻击者利用的窗口,攻击者常常通过更改域名系统中主机名对ip地址的转换关系,使客户在不知情的情况下访问了攻击者事先设置的服务器。

二、现有的计算机网络安全技术介绍

(一)数据加密技术数据加密技术都是围绕加密算法这一核心技术展开的,根据某一分类方法,加密算法包括,第一,对称加密技术,也就是对于文件加密和文件解密所使用的密钥是相同的,没有差别;第二,非对称加密技术,与对称加密技术不同,其包括两种密钥,一种公开,叫做公开密钥,另一种只有生成密钥的对手方才知道,叫做私有密钥,两种密钥是一一对应的关系。

(二)防病毒技术计算机网络安全中,病毒是威胁网络安全最大的因素。病毒可以通过自我复制,在短时间内迅速传播,具有十分强大的传染性。病毒也是非法人员侵害网络安全是最常使用的工具,受病毒攻击的网络安全事故发生频率最高。而且一旦发生,将会使整个网络系统陷入瘫痪,其破坏力不可估量。

(三)物理安全策略物理安全策略,顾名思义就是对计算机及网络物理层面上实施保护,第一,确保服务器、打印机等硬件设施不因为人为因素而受损;第二,通过设置验证流程,降低用户越权操作的事件发生;第三,对计算机控制室进行严格管理,通过不断完善安全管理制度,减少破坏行为的发生可能性。

(四)防火墙技术在原来,防火墙并非指的是内外部网络建立的一个合理有效的监控系统,在最初的时候,它所代表的意思仅仅是汽车的一个零件。现在它的作用主要是,防止一些有侵害性的外部网络危害到网络的安全性和保密性。这是一种有效的、相对安全的隔离技术,严禁非法的访问,除此之外,还可以防止内部网络的重要信息数据被偷窥。现在很多企业都采取了防火墙技术,大大提高了企业内部信息的安全等级。对于设置了防火墙的企业,可以选择设置需要防备的信息和用户,禁止接受这些主机发出的数据包,也可以通过防火墙设置企业向外部发送的信息。

(五)网络安全管理策略的制定除了独立个体间需要可以参考的网络安全策略,一个行业公认的网络安全管理策略也十分重要。比如,划定网络安全等级,并按照等级确定安全管理范围;另外,制定相关的网络操作流程及网络系统维护制度等。

三、结束语

虽然网络技术的发展十分迅速,但其面临的挑战也愈发严峻,面对各类网络安全问题的冲击,必须秉持着科学严谨的态度,认真研究问题的根源,找到解决网络安全问题的方法。面对日益复杂多变的网络安全问题和攻击者不断变化进化的攻击手段,必须不断完善网络安全技术手段,营造一个更加安全自由的网络空间。

参考文献

[1]杨照峰,王蒙蒙,彭统乾.大数据背景下的计算机网络数据库安全问题的相关探讨[J].电脑编程技巧与维护,2019(12):157.

[2]唐庆谊.大数据时代背景下人工智能在计算机网络技术中的应用研究[J].数字技术与应用,2019(10):72.

第6篇

随着网络应用普及率的提高,计算机网络技术不仅将人类的生活方式推向了智能化,还对当代经济发展的创新和变革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在阐述计算机网络技术与当代经济发展辩证关系的基础上,首先对计算机网络技术发展的持续性和动态性进行分析,然后论述计算机网络技术对当代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最后提出加强计算机网络技术在当代经济发展中应用的有效措施,以期为实现计算机网络技术与当代经济的协同发展奠定理论基础。

关键词:

计算机网络技术;经济发展;经济结构;人才培养;有效措施

引言

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推广和应用,知识信息正以高速传播的态势席卷全球经济。在工业革命发生后,各类充斥人类智慧的高科技、智慧化的发明逐渐成为人类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科技产品,如电话、铁路以及电脑等等。现阶段,社会经济、人们的生活观念都有了较大幅度的提高,因此,一方面对计算机网络技术的需求将更加多样化和丰富化,另一方面在新的社会背景和知识体系的作用下,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将更加先进和智能,由此会促使社会经济实力的增强和经济体制的创新。由此可见,计算机网络技术与当代经济发展之间存在着必然的内在联系。

一、计算机网络技术与当代经济发展的辩证关系分析

1.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应用催生了网络经济的崛起和发展。在当代经济发展的过程中,计算机网络技术已经占据了举足轻重的重要位置,自21世纪以来,计算机网络技术以飞快的速度席卷各大经济领域和经济中心,因此各行各业都开始致力于研究计算机技术与管理理论的结合、计算机技术与营销理论的结合以及计算机技术与商务合作模式的结合等。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深入普及和应用,网络经济由此而诞生,由于网络经济与电子商务的紧密结合,汇集虚拟交易、第三方支付平台以及网络企业、银行的大型网络服务系统应运而生,从而为开启当代经济结构的多样化发展创造了机会。

2.当代经济发展为计算机网络技术的持续完善提供了契机。用辩证的眼光看待计算机网络技术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不难发现,二者是相辅相成、互为依靠、互相制约的辩证关系。虽然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应用为经济发展注入了全新的发展理念和经营模式,但是随着电子商务行业的蓬勃发展和电子政府的出现,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也面临着较大的难度和挑战,一方面要在现有技术的基础上不断改进漏洞,提升网络交易安全系数,另一方面要依据广大群众的新需求积极进行功能拓展和产品研发,从而为更好地服务于社会经济奠定基础。

3.当代经济发展与计算机网络技术互为依靠、密不可分。当代经济发展的特点是网络化、智能化明显,信息传播速度快,经济交易模式多样,且经济业务处理水平和效率得到大幅度提高。这些经济发展特点的形成与计算机网络技术息息相关,甚至是以计算机网络基础为核心依托的,因此,不能将当代经济发展与计算机网络技术独立的割裂开来,而是要寻找更有效的途径和方法来实现二者的高度匹配。

二、计算机网络技术发展的持续性和动态性

计算机网络技术的运用突破了地域限制和经济壁垒限制,从而实现了让人们足不出户即可轻松完成相关经济交易。在未来的发展中,计算机网络技术仍将发挥强大的生命力和创造力,以持续性、动态性的发展态势贯穿于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如果将整个地球系比喻为人类的大脑,那么计算机网络技术就是延伸到该大脑各个部位的神经中枢。经探究分析发现,计算机网络技术发展呈现持续性和动态性的原因包括:首先,半导体芯片作为计算机网络技术的核心构成要件,其在未来时间节点上的更新速度将呈现出翻倍式更新的趋势,这就意味着计算机的计算速度将会得到大幅度的提升;其次,信息产业在推动经济发展上将发挥重要力量,这一推论能够通过现阶段电子网络产品的使用频率和广度得以验证;最后,互联网用户的持续增长以及电子商务产业的成熟化发展,将使越来越多的人群接触到网络业务,从而促进网络经济的快速发展。

三、计算机网络技术对当代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

1.计算机网络技术加速了经济增长理论的变更和完善。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不仅为人们的日常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捷,从而实现了人们生活方式的革新和转变,而且对现代经济结构和经济理论的完善起到了补充作用。在网络技术的作用下,传统的经济发展模式已经难以完全适应现代经济的发展进程,因此,当代经济的发展急需一套全新的经济增长理论予以指导和规范。20世纪80年代所产生的经济新增长理论明确指出,信息、知识对投资收益有改善作用,而投资收益又能不断实现信息和知识的积累。由此可见,计算机网络技术加速了经济增长理论的变更和完善,从而为在新的经济形势下,构建全新的经济管理模式和企业组织机构提供了理论指导。

2.计算机网络技术实现了对经济结构的优化和调整。网络经济的出现和发展对国民经济结构的完善注入了新鲜的血液,一方面,网络经济的出现促进了国民经济结构的信息化发展;另一方面,推动了信息在经济发展中的全面应用,从而有效地实现了传统产业与信息产业的对接和融合,为切实有效地推进传统产业的进步和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3.计算机网络技术促进了企业发展的规范化和专业化。计算机网络技术的运用对企业自身发展而言,一方面,能够有效地压缩和控制企业的市场交易成本,从而扩大企业的经济收益;另一方面,企业能够将更多的注意力放在产品优势的塑造上和重点业务的开发上,从而增加企业在垂直生产链中的数量,以更好地提高企业在经济发展中的稳定性。

4.计算机网络技术提高了网络经济和服务的便捷性和高效性。计算机网络技术的运用加速了服务模式的变革和创新,一方面,网络服务模式的创新优化了整个服务模式的流程,从而使服务变得更加高效、快速和及时;另一方面,加速了传统行业服务模式与网络服务模式的融合,从而为传统行业获取更多的经济效益创造了条件。另外,基于网络信息系统的电子商务模式的兴起,不仅降低了购买流程中所产生的成本和费用,提高了交易速度,而且还加速了产品流通的整体效率,从而为实现跨地区、跨国家的国际贸易交易提供了良好的平台和支撑。

四、加强计算机网络技术在当代经济发展中应用的有效措施

1.强化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加强计算机技术与经济增长需求的对接。随着市场经济体制改革进程的推进,计算机网络技术的推广和普及已经覆盖各行各业,且正式走向千家万户,由此对人们的生活水平、生活方式和生活理念产生了较大的影响。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与经济发展的全面融合,一系列的网上交易、网上银行以及电子商务企业应运而生,从而在对传统经济结构进行改变的同时,推进了经济发展渠道的多样化,但是由此而衍生的诸多网络问题也是不容忽视的,如网络交易的安全问题、网络信息传播的有效性问题等。这些问题的出现,为计算机网络技术的未来发展规划指明了方向,从而使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应用更能适应经济增长的要求,更能满足人们物质文化生活的需要。

2.提高企业自身的网络化建设水平,积极创新和运用网络营销手段。随着计算机网络的高效普及,网络已经成为人们进行互动交流的重要平台依托,因此也为经济发展中营销渠道的拓展提供了全新的思路和理念。随着企业办公设施的先进化,各大企业深刻认识到了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强大,由此很多企业都十分注重自身的网络建设,以凭借特有的网络优势提高自身的市场竞争力,创造更多的经济效益。目前,很多企业在进行网络建设时,都将网络建设的重点放在了企业内部系统的运营和使用上,从而来强化各部门间的协同度和配合度,进而加速数据信息的内部共享和传播。此外,针对企业市场营销模块而言,企业能够充分利用基于网络技术下的微信、微博等交流平台进行营销方案的实施,从而克服传统营销模式的弊端,为企业创造更多的利润空间。

3.加强对计算机人才的培养和开发,建立必要的人才支撑保障机制。计算机网络的开发、运用和维护都离不开专业的计算机人才的支撑,因此加强对计算机人才的培养和开发,能够更好、更有效地提高经济发展的可靠性。当代经济发展中,网络经济所占的比重十分庞大,由于网络经济本身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因此,要想充分地发挥计算机网络技术对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就势必要加强多领域人才的培养与建设,特别是网络信息基础建设人才、技术研发人才、技术维护人才、网络数据处理人才以及网络经济与贸易处理人才等。总之,网络经济的运行和发展需要集经济业务与网络技术于一体的综合性人才的支撑。另外,在人才培养与引进上,要积极出台相关的人才激励政策和人才保障机制,从而为降低人才流失创造条件。

4.健全网络经济法律法规,构建网络经济安全保障机制和监督机制。随着网络技术与经济发展的深度融合,网络经济中出现的问题和漏洞开始暴露出来,如资金安全问题、企业商业机密和客户隐私泄露问题、产品质量问题以及网络数据准确性和安全性问题等,对于这些问题的规范和处理,一方面需要健全的网络经济法律法规的约束,另一方面需要科学、合理的网络安全制度体系和监督体系的管制,从而为促进当代经济有条不紊地发展提供有效保障。

参考文献:

[1]张瑞凌.浅谈计算机网络技术对现代经济发展的意义[J].商,2016,(25).

[2]高杨.计算机网络技术在促进经济发展中的作用[J].福建质量管理,2016,(3).

[3]谷涛.浅谈计算机网络技术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J].智富时代,2015,(4).

[4]宫蓉蓉.依托区域经济的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创新创业教育研究[J].科学导报,2015,(19).

[5]汤勇峰.信息技术发展背后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具体应用与趋势[J].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2014,(10).

第7篇

关键词:计算机网络技术;电子信息工程;信息处理;应用

近年来,电子信息工程中计算机网络技术所占比重越来越大,在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下电子信息工程也得到全面的改进。同时,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在推动者电子信息工程的不断进步,人们的生活和工作方式也被电子信息工程与计算机网络技术所改变。

1 电子信息工程

电子信息工程是一种应用计算机网络技术,以及计算机软件技术的工程,主要是对计算机等现代化的电子信息进行控制和处理,在通讯、科研以及国防等很多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在现实生活中,也离不开电子信息工程,如手机对于声音的传递,电脑对于图像和声音的处理等,电子信号早已渗透到生活中的各个领域。电子信息工程使我们的生活更加方便快捷和现代化,随着手机电脑等电子设备的更新换代,也促使电子信息工程的成熟和进步。电子信息工程将现代电子技术和计算机网络技术有效融合,推动了自身发展,使数字化,智能化等技术真正地融入日常生活中,提升了人们的生活质量,这也是电子信息工程存在的意义。

电子信息工程会制定完善的处理电子信息处理系统,该系统使得信息处理更加稳定和准确。电子信息工程有如下特点:高准确性,电子信息工程进行信息处理时,会对其结果设置检查命令,以提高处理信息的准确率;高便捷性,电子信息工程是将硬件设备和系统命令结合进行信息处理,从而能够对信息批量分析,因此,在处理信息的速度和效率方面有大幅提高;涵盖面广,电子信息工程主要针对日常信息的处理,导致其涉及范围十分广泛。随着社会各个行业的各个领域都涉及信息处理,使信息资源重要程度显著提高,电子信息工程在各行业中作用显著优势也更明显。

2 计算机网络技术

计算机网络技术是指通信和计算机的相结合的数字技术,必须遵循网络协议,并按照的要求将分散或独立的计算机进行信息的和数据的传递,交互。计算机网络技术通过网络连接实现信息的传递。信息传递需要相应的介质,常用的介质有,网线,双绞线,微波,电缆,光纤以及通信卫星。计算机网络技术具备对硬件,软件和数据资源共享功能,在资源使用的过程中,使用计算机网络技术便可以将数据进行收集,整理,处理等。让电子信息工程传递文字,图片和视频时,有更高的安全性和准确性。计算机技术与通信技术的碰撞促使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计算机网络技术实现了资源共享,从一定程度上加快了社会自各领域动化的发展,是现代科技服务的开端。

3 电子信息工程与计算机网络技术

3.1 电子信息工程与计算机网络的融合

电子信息设备在计算机网络技术影响下,几乎所有的电子设备都有连接网络的功能。电子设备的开发与应用,都离不开对网络的需求,而计算机网络技术,也在电子信息工程中应用广泛。因此现代社会十分重视电子信息工程与计算机网络技术的结合。在更新电子设备过程中,将严格按照互联网的服务协议,分层方式以及数据传输标准对设备进行设计,使其连接网络保持高速稳定。在进行信息的传递与检验时,我们将体验到计算机网络技术的优化所带来高质量的服务。计算机网络技术早已在电子信息工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就连前期的研发,都需要计算机网络技术的支持。

3.2 电子信息工程中信息的传递

电子信息工程中计算机网络技术一般可以理解为广域网技术,由于广域网的应用范围广,在这种环境下,对网络通信传输要求也会十分严格。例如,对电缆,光纤等介质传输能力的检测,光纤介质能够有效地抵挡大部分信号干扰使信息快速稳定的传输,并且保证传输质量,还有无噪声,传输距离远等优点。所以,电子信息工程中通常以光纤作为介质。另外,卫星通信在信息传递中也尤其独特的优势,通过卫星与地面收发站的信号传输来实现手机通信。

3.3 电子信息工程中的设备开发

电子信息行业开发新的电子设备以及电子设备信息传递时,都需要计算机网络技术。其影响电子信息工程的社会化,网络化等。例如,我们的手机,笔记本都是电子信息工程进行的实体研发,因此研发人员需要对电子信息工程有深刻的理解和良好的计算机网络技术支撑,才能更好地掌握数字信息技术,模拟机制,网络运行机制等。在实际应用中,相关工作人员应明确专用线与共用线之间的差别,必须对专用线路加以防护。在当前的电子信息工程系统中,广泛引用unix系统和派生系统,使得网络体系没有统一的协议标准与结构,这将会导致计算机网络技术之间加密信息的传递复杂化,所以需要相关工作人员利用计算机网络技术能有效地解决这个问题。另外,如今的电子信息设备的市场需求量很大,新设备的研发生产与旧设备的维修护理,都是对电子信息工程与计算机网络技术的考验。

4 安全隐患

电子信息工程在快速发展,但仍旧出现一些安全问题。计算机网络技术中始终存在网络信息威胁,这使得电子信息工程中也存在这一威胁。目前可以通过计算机网络技术中的加密技术有效地保护信息,利用秘钥管理程序对计算机重要信息和文件进行加密。加密有两种形式,一是访问地址,二是密码形式。用户可以根据需要选择加密的形式,从而提高计算机网络技术与电子信息工程中信息传递的安全性。

5 结语

笔者对计算机网络与电子信息工程的关系进行了分析。我们要把两者有效地结合起来,才能是计算机网络技术在电子信息工程中的优势发挥出来。在以计算机网络技术为基础的电子信息工程,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不断进步,而日益完善。电子信息工程的改革,发展又会提供计算机网络技术发展动力。两者密不可分,使电子信息工程行业发展更有潜力。

参考文献:

[1] 杜吟吟.浅析电子信息工程中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应用研究[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5.

[2] 苏波.浅谈计算机网络技术在电子信息工程中的应用研究[J].管理学家,2014(2):11-12.

[3] 丁中正.计算机网络技术在电子信息工程中的有效应用[J].民营科技,2015(3):66.

作者简介:杨硕(1995―),男,湖北随州人,沈阳理工大学本科在读。

第8篇

[关键词]:计算机 网络技术 安全管理 维护

一、计算机网络安全技术

1.计算机网络安全隐患分析

由于计算机网络的开放性和互动性,导致计算机网络安全存在很多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网络系统存在问题。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操作系统存在漏洞,由于操作系统比较庞大且需要不断进行升级更新,而操作系统的漏洞并不能通过补丁程序来完善,因此,操作系统存在很大漏洞,增加了网络系统的安全隐患。二是网络协议存在漏洞,包括Internet传输协议、通信协议不完善,网络协议的漏洞,增加了网络安全隐患。三是由于处于开放状态的网络平台由于缺乏有效的保护,导致计算机网络在存储处理、数据传输方面容易受到攻击。

第二,人为原因。人为原因主要有两点:一是由于病毒入侵、黑客攻击行为,对网络安全造成很大威胁。计算机网络的开放性和快捷性,在病毒入侵等情况下,能够迅速扩散开来,导致计算机硬件受损或是系统整体瘫痪,对计算机信息和文件造成损坏。二是由于网络管理人员的素质较低,不能及时采取有效措施,预防和控制计算机网络的安全问题。在计算机病毒入侵和各种非法访问情况下,不能进行有效抑制和排除,导致计算机网络安全防护不到位。

2.网络安全技术分析

计算机网络安全技术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第一,防火墙技术。防火墙技术是当前应用最为普遍的计算机网络安全技术,能够对计算机硬件和软件进行有效防护。防火墙位于网络连接边界,能够对进出网络的信息安全进行有效保护,结合访问控制措施,能够对信息进行有效控制。从防火墙的功能来看,防火墙技术不仅能对网络外部攻击行为进行有效控制,还能够采用拦截方式来保证信息安全传输。再者,防火墙能够将Internet和内网进行隔离,在内网隔离上,还可以通过不同网段距离来保证内网安全。从目前防火墙技术应用来看,可以分为两种:一是过滤防火墙。过滤防火墙主要适用于数据包的过滤,能够对网络数据包进行分析和选择,根据数据包地址、协议等因素判断数据包的安全与否。换句话说,该项过滤技术能够通过网络允许和阻止功能,形成了多层次的网络安全机制。二是应用级网关。应用级网关主要用于特殊网络中,如对网络服务协议下的指定数据进行过滤,在数据包统计和分析的过程中,形成完整的安全报告。通过应用级网关的防护作用,能够对注册信息进行精细化管理,对复杂访问进行有效控制。

第二,数字加密技术。数字加密技术作为最安全最基本的安全技术之一,对复杂网络的安全防护有重要的作用。数字加密技术即将受保护的数据源通过密文转换的按时,以密文形式将该信息进行存储或者传输。通过这样的过程,能够保证数据信息在存储或者传输状态下,不被外界获取或者攻击,对该信息源进行有效保护。数字加密技术防护级别的高低,与密码长度有很大关系,在不同网络状态下,密码的保护性有很大不同。从目前来看,密码技术主要有两种算法:对称密码和非对称密码。对称密码算法指的是数据包加密、解密的密匙是一样的,安全系数高低和密匙安全有紧密联系。非对称密码算法指的是数据包加密、解密的密匙是不同的,通过破解加密密匙比较困难,数据信息安全性比较高。

二、计算机网络管理技术

1.网络配置管理

网络配置对计算机网络系统的运行状况有重要的影响,因此,应加强网络配置管理,通过初始化网络并配置相应的网络系统,能够为网络系统提供各种服务。网络配置管理是通过监视组、控制组、定义组、辨别组组成的通信网络对象,为计算机网络提供各种必需的功能,以优化网络性能或者实现网络系统的某种特定的功能。

2.网络性能管理

网络性能管理是主要是对网络系统的各种资源配置情况和通信效率情况进行分析和评估。性能管理的能力主要应包括分析和监视计算机网络系统及服务性能。性能分析结果对整个网络的运行情况有很大影响,通过网络重新配置和触及某处诊断测试点,以维护计算机网络系统的性能。在性能管理和搜集分析上,通过被管网络的运行状况数据的搜集,能够分析和维持网络性能日志。

3.网络故障管理

网络故障管理是计算机网络管理的重要内容。在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应用上,网络用户对计算机网络的可靠性要求非常高。当计算机网络系统某个组成部件出现问题时,网络管理器应迅速查找出故障源,并进行排除。在通常经常下,由于隔离时间会有很大限制,且网络故障原因比较复杂,网络故障可能会因为多个原因共同引起。因此,在网络故障管理时,应先对网络进行修复,通过网络故障产生的原因再采取相应的措施,还能预防同类故障的重复发生。在网络故障管理时,可以分为故障检测、故障隔离、故障纠正三项内容。故障检测是通过对网络部件的运行状态进行实时监测,将不严重的故障列入错误日志,不进行特殊处理。对于一些比较严重的故障,应该及时通知相应的网络管理器,及时发出警报,根据警报信息对故障进行有效排除。在故障非常复杂难以处理时,应通过网络管理器的诊断测试来判断故障出现的原因。

三、网络管理的未来发展趋势

从总体上看,新型综合网管软件的系统开放性更强,具有易用性、可伸缩性、可移植性、兼容性等优点,是未来网络管理软件和网络管理技术的发展趋势。从网络管理技术的发展历程来看,分布式技术作为网络管理技术最核心的内容,在推定网络管理技术发展方面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因而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关注。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随着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网络管理的重要性逐渐显现出来。随着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网络安全问题层出不F,各种非法攻击行为也不断升级,导致网络安全得不到保障,这就需要加强技术研究和开发,不断改进网络安全管理的手段和方法,才能有效预防和控制各种网络安全隐患。

参考文献:

[1]叶俊辉.浅谈计算机网络技术与安全管理维护[J].广东科技,2011,20(8):22-23.

第9篇

关键词: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网络;企业信息基础

“计算机网络技术与应用”是教育部高等学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教学指导委员会《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计算机基础教学的意见暨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基本要求》[1]中所列计算机基础课程之一。为使该课程能够对普通高校学生更具有针对性和吸引力,笔者对该课程的定位、内容设置和教学方法的改进进行讨论,并期望起到抛砖引玉的效果。

1课程对象的特点

学习“计算机网络技术与应用”的普通高校学生可能来自各种专业背景,对课程内容会具有一定的预期。由于中国互联网用户在2010年12月已经达到4.57亿[2],对于基于因特网的信息技术和应用需求具有广泛的社会基础。但由于计算机网络技术与应用属于基础课,选修此课程的学生具有哪些特点?他们具有怎样的计算机知识和能力背景,又可能从事哪些形式的工作?

我们经过对几年来大学新生的计算机技能测试和毕业生的去向分析,得出以下结论:

1) 由于因特网技术在中国的普及,即使来自边远地区的学生也具备使用网络的经验。在学习计算机网络之前,大部分高等院校为大学一年级学生开设“大学计算机基础”或“计算机文化基础”作为计算机类通识课程。其中,计算机网络的内容(包括实验)会占据一定篇幅和时间,但大部分学生对网络的基本应用并不陌生。

2) 除了上面提到的两门课程外,学习“计算机网络技术与应用”的学生所具备的其他前序课程很难预知,这给课程的开设和内容的选定带来困难。

3) 学习本课程的大部分学生毕业后会进入各种类型的企事业单位,从事与计算机和网络有关的工作。

2计算机专业和非专业计算机网络课的区别

与为计算机专业开设的“计算机网络”相对比,非专业的“计算机网络技术与应用”课程有以下不同点:

1) 可以确定与计算机有关的前序课程,但后续课程则无法确定;而计算机专业学生在学习“计算机网络”前,一般已掌握一门程序设计语言,后继课程可能会有“组网技术”和“TCP/IP”等。所以,为计算机专业开设的“计算机网络”课程偏重于基础理论知识的阐述。

2) 目前一般学校开设的“计算机网络技术与应用”课程为48学时(包括实验时数)左右,课堂授课学时在32学时左右。而课程内容大部分是计算机专业开设的“计算机网络”课程内容的简化,比较适合于工科专业的学生。但对于人文、经管类专业,则显得比较艰深,且应用方面的内容偏少,内容缺乏针对性。

3) 由于对网络应用的熟悉和对深入学习网络应用的预期比较难以满足,造成部分学生对“计算机网络技术与应用”课程的兴趣减弱,选课学生数量减少。

3课程改革的思路和实践

如何深入学习计算机网络,有很多方案可供选择,例如,传统的计算网络课程通常把重点放在网络理论,在数据通信技术的基础上,分层讲述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的具体内容[3];计算机网络工程技术类课程,则把重点放在路由器、服务器配置和组网技术上[4];计算机网络应用类课程,偏重介绍HTML、网页设计和网络程序设计等[5]。

对于普通高校非计算机专业的学生,如果学习传统的计算机网络课程,由于缺乏必要的后续课程,所学的内容很难转换成为实践技能;如果学习计算机网络工程技术类课程,所需要的实验条件可能难以保证;在计算机网络应用类课程中,如果需要学习网络编程,一般需要有程序设计方面的前序知识。

这样,一门针对普通高校非计算机专业学生的计算机网络技术与应用课程,必须考虑到以下几方面的因素:

1) 课程内容应该与“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中网络知识内容有传承、有区别;

2) 应该考虑到学生毕业后在企事业单位工作时可能用到的知识;

3) 由于基于网络的企业信息应用系统可能涉及网页设计、网站管理、网络编程、数据库等诸多内容,即使不能一一尽述,也应该通过一定的模型和实例进行这些知识的普及和训练;

4) 有一定的理论内容,便于学生深入对网络知识和理论进行探讨。

在此基础上,我们对“计算机网络技术与应用”在课程定位、教学实验内容的组织、教学方法等作了以下改革和调整。

3.1课程的定位

为学生日后在企事业单位的工作提供计算机网络技术有关的应用技能。为学生深入学习计算机网络准备基本的理论知识基础。

3.2教学和实验内容的组织

经过几年来的教学实践和与选课学生的交流,我们把“计算机网络技术与应用”课程的主要内容划分成四个方面:懂、建、管、用。

1) 懂:认知网络,了解基本构成和工作原理。

2) 建:建设网络,利用各种网络设备和技术,建设企事业单位的网络信息服务平台。

3) 管:管理网络,保证客户端、服务器、网络、数据安全和可用,进行网络信息和控制。

4) 用:使用网络,客户端、服务器、网络操作系统(NOS)、资源、创作软件的选择、比较、应用。

理论内容与实验内容构成1U1的比例,务求所学习的理论内容可以转换成为工作技能,或能够与实际应用相联系、相映证。

3.3主要的改革内容

把课程的核心从网络体系结构逐渐转移到企事业单位信息基础构架上。换言之,是把计算机网络技术和应用的课程重点从以往的对通信理论的关注和网络建设技能的培养转移到运用、掌控和应用资源子网内的各类资源上来。

把网络体系结构中的主要内容压缩简化,突出与企事业单位应用有关的内容;淡化通信子网的理论内容,说明当前网络技术中影响企事业单位网络应用发展主要因素和发展方向。例如,在因特网环境下,分析多媒体通信所受到的制约因素的形成原因和解决方案。

企事业单位信息基础构架是网络化企业的主要信息技术模型。该模型2003年由Flashmap Systems公司()的Jeff Tash提出,并在企业界有重要影响[6]。一般来说,企业信息基础的构件主要可以分成六个方面:网络通信设施、主机(或智能设备)和网络操作系统、客户端软件、服务器软件、中间件、管理类软件。

1) 网络通信设施。

从企事业单位的角度来看,网络通信设施的主要功能是建立企事业单位内部的网络并与其他广域网络相连,由于考虑到企业信息设备的总体拥有成本(Total Cost of Ownership, TCO)和竞争策略,必须仔细规划信息系统的端接设备、服务器硬件、网络介质、交换、传输和安全设备以及广域网互联或因特网接入方案。

2) 主机与网络操作系统。

由于在企事业单位中,两类设备在端接设备中占据了极为重要的地位,这就是普通用户PC和作为企业服务资源驻留并提供服务的服务器。用户PC之所以重要是因为其直接关系到企事业单位每位员工的生产和工作效率。现代PC的功能已经非常强大,但也复杂和脆弱。一个简单的网络故障可能发生在应用软件配置、病毒作祟、操作系统缺陷、网络带宽、域名服务器故障等。所以,在用户PC和操作系统的选择、维护和更新上,必须有全局的规划和考虑,以便保证信息环境的正常运行。而服务器则是企事业单位具有全局影响的资源,尤其需要向学生介绍服务器设备中大量使用的Linux操作系统的特点和基本应用。并考虑服务器硬件和操作系统的规划、选型和升级对企事业单位的战略目标的实现有直接的影响。

3) 客户端软件(Clientware)。

因特网不同于传统电信网络的一个重要特征是新的网络应用方式不断涌现,除了传统的客户端/服务器(C/S)的应用如万维网、FTP、电子邮件、Telnet之外,对等网(P2P)应用开始席卷因特网的带宽。无论是C/S还是P2P的应用模式,选择安全、可靠、使用方便、界面友好的客户端软件是提高工作效率的重要途径。

4) 服务器软件(Serverware)。

服务器软件运行在企事业服务器上,其特点是多线程、多应用程序同时运行,为众多的客户端提供服务。由于具有全局性的影响,其工作性能是至关重要的。由于网络的普及,服务器软件的选型、安装、配置、测试和优化成为一项重要的工作技能。

5) 中间件(Middleware)。

在企事业单位信息基础架构中,有一类非常重要,又常遭忽视的应用软件,这就是中间件。中间件是在两个应用程序(或进程)间进行数据交换的软件。在我们讨论的基于因特网的企事业单位信息基础架构中,中间件处于操作系统和网络之上,服务器软件(包括数据库管理系统)与客户端软件之间,管理类应用软件的之下,作用是为处于自己上层的管理类应用软件提供运行与开发的环境,帮助用户灵活、高效地开发和集成复杂的企事业单位的管理应用软件。

6) 管理类软件(Manageware)。

随着因特网的普及,企事业单位的信息系统越来越多的转向B/S结构,也就是基于Web的信息系统。因特网社区中,基于Web的管理类软件有一个共同的名称――内容管理系统(Content Management System,

CMS),它有以下特点:

(1) CMS的运行需要依赖所有企业信息基础架构中其他构件的服务。

(2) CMS门类众多、专业性强。大致的分类包括门户类、论坛类、e-Learning、电子商务、客户关系管理,等等。

(3) 由于开源软件(Open Source Software,OSS)的存在和繁荣发展,直接采用CMS应用系统和进行二次开发可以缩短企业信息基础架构的实现周期和成本。

由于上述原因,今天的企业信息基础架构(尤其是对国内的中小型企事业单位)的实现可以由传统的IT技术开发方式转向资源技术(Resource Technology,RT)开发方式。

4课程内容与实验设置

在上节所述理论模型的指导下,我们所开设的“计算机网络技术与应用”课程的基本任务就是让学生对现代计算机网络从整体上有一个较清晰的、全面的、系统的了解,对当前计算机网络的常用的协议、应用方法以及企业信息基础技术有较清晰的概念,学会计算机网络应用、建设、管理和维护的最基本方法,初步了解以TCP/IP协议族为主的网络协议结构,培养对企事业单位网络平台实际应用管理能力。因此,我们设定了相应的理论课程内容和实验,以48学时为例,我们将课程的理论内容和实验按1U1安排,也就是24学时授课,24学时上机(参见表1)。

5重要的实验案例

在“计算机网络技术与应用”课程改革中,由于企事业单位信息基础构架的引入和实验学时比重的加大,对课程实验内容的充实、实验间的逻辑关联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下面,我们举出课程改革中,我们所设计的实验序列,希望给读者一个感性的认识。

1) 客户端比较与评估。

作为一般的网络用户首先面对的是各类网络应用的客户端,学会选择和评估客户端是一项重要的工作技能。以浏览器为例,由于浏览网页是互联网上最普及的应用,而浏览器则是互联网应用中最常用的工具软件,它的性能、功能和安全性将直接影响我们使用因特网的体验和感受。由于国内的大部分企业网站(例如,大部分网上银行)是针对微软的IE浏览器设计的,所以针对IE浏览器的应用和优化内容属于必须的教学内容,而其他的别具特色的一些浏览器设计,例如,Firefox的属性页面对了解网页的设计、文字编码、媒体应用和链接非常有用;谷歌Chrome的简洁、明快和高效也与IE形成鲜明的对比。此外,作为C/S的典型应用,腾讯QQ和谷歌地球也是用来反衬B/S应用的客户端选择和对比的重要案例。从企业信息基础构架上看,该实验属于客户端类(Clientware)。

2) 小型服务器程序的安装与测试。

在Web服务器上以HTML页面超文本的形式企业内部信息,提供企业内外部信息交流的方式,构成了企业内联网的基本结构。在TCP/IP网络上建立并配置Web服务器是企业内联网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在这个实验中,使用一款称为Xitami的小型Web服务软件。这个实验的目的是让学生初步了解Web服务器的工作原理、基本安装、配置和网页的与测试。与之相关的实验包括简单网页制作(使用MS Office组件)、计算机中的防火墙软件的设置(大部分PC防火墙软件会屏蔽Web服务器的功能)、使用DOS中的网络指令检查本地主机的IP地址和端口占用状态(图1)、FTP服务器资源以及实名和匿名登录(Xitami支持FTP服务和实名登录)。进一步的扩展实验内容包括服务器程序的参数定制和测试。从企业信息基础构架上看,该实验属于服务器类(Serverware)。

3) 局域网上的协议分析器实验。

协议分析器也称为嗅探器(Sniffer),是网络实验中的重要工具软件,可以形象地展现网络通信的过程,例如,利用CommView对捕获的数据通信内容重新构建通信的“会话(session)”过程。对于非专业学生来说,进行协议分析也许并不是课程的重点,但协议分析器在说明局域网工作原理和通信流量、通信内容的构成、网络安全、网络病毒攻击等方面,是一种不可多得的生动的教具。例如,在讲授网络安全保障时,该软件分别用来针对PC、服务器进行通信进程和内容分析、安全保密通信测试和局域网健康状况的诊断等。从企业信息基础构架上看,该实验可以在网络通信设备、主机与网络操作系统两类组件的结合部,进行系统的分析、诊断。

4) 标准服务器套件的安装与测试。

当前常见网站的构成,无论采用哪种技术方案,一般需要包含Web、数据库、邮件、FTP服务器和中间件程序,例如,Tomcat + JSP + Oracle或IIS + ASP + SQL Server。我们采用的是Apache + PHP + MySQL方案,主要理由有两点:一是有Apache Friends这样的优秀软件可方便非专业的学生实验;二是在PHP平台上,有无数开源的内容管理系统可供选用。作为企业Web服务器的重要应用,Web内容的访问认证也是非常重要的,这是由于企业网站,往往存在一些访问,可能需要在Web区设置访问许可机制。从企业信息基础构架上看,该实验属于服务器类(Serverware),并需要中间件支持。

5) 内容管理系统的安装、配置与定制。

在上述实验的基础上,可以进行内容管理系统的安装与测试。由于不同的专业,需要、管理的内容大相径庭,所以在内容管理系统的选取上,有很大的空间。一般建议以门户类(portal)作为经典案例教

学,无论在系统配置、内容与管理、网站功能的扩展上具有较强的指导意义。作为课程的大作业,可以按照不同的专业门类,分别布置,如师范类学生可以使用“魔灯”(Moodle,一款著名的学习管理系统),管理类学生可以选用sugarCRM(客户关系管理系统),电子商务的可以选用osCommerce等。使用内容管理系统的重要意义在于,实验中用到的开源项目,一般都具有重要的应用和工程训练价值,是与社会需求和全球化的IT发展趋势一致的。这就使得这门课程的实验可以具有前瞻性,并直接发挥社会效益。从企业信息基础构架上看,该实验属于管理类(Manageware),是整个课程的核心价值所在,为学生了解企事业单位基于因特网的信息系统解决方案提供了钥匙。

6) 上网内容管理系统。

本课程的大部分实验,可以直接在MS Windows环境下完成,这对完成实验和课程内容教学的入门门槛并不高。但是,由于实际的网络环境大部分运行在Unix/Linux环境下,所以为学生提供真正的网上和实践环境是非常重要的。目前,在高校的网络实验环境中,为每个参与实验的学生提供一台计算机来安装Linux和相关的服务器环境,存在一定技术、维护和资源上的困难;但是,安装一台Linux服务器系统(Linuz+Apache freinds),并为每一个选课的学生提供一个上网的帐户并不是特别的困难。

在此环境下,不仅可以用来训练学生使用Linux这类网络操作系统,还可以完成上网静态网页、动态网页和内容管理系统的安装、定制等。同时,又有明显的展示、比较、观摩、参考作用。从企业信息

基础构架上看,该实验可以把计算机和操作系统、中间件(Middleware)和管理类(Manageware)整合在一起,起到一个综合性实验的效果。

在上述实验序列中,需要说明以下几点:

① 对于课时较短的课程设置,可以选择上述的3)、4)、5)三类实验内容,这是课程的核心内容;

② 对于课时较长的课程设置,可以增加“网页设计与编程”,进一步加工较细粒度的课程和实验内容;

③ 以上课程的进展方式,可以是“自底向上”(文管类学生可以从客户端内容开始),也可以是“自顶向下”(信息类学生可以从管理类软件开始)。对于后一种教学方案,我们在第一周就把“应用服务器(Apache Friends + CMS)”交给学生做内容管理系统的定制实验。这样,即使在较短的课时(如16学时+16机时的选修课)里,也获得令学生满意的教学效果。

4结语

以上课程改革的基本思路,已经体现在我们的一些网络教课书和课程实践中[7-8],经过5年的探索和实践,这种“计算机网络技术与应用”教学内容和方法已经取得初步成果,在面向人文、经管类专业的教学和部分在职进修培训的教学中,得到授课教师和学生的接纳和好评。有相当多的学生在学习之后,能够熟练地解决在工作中遇到的与网络有关的问题,并成为企事业单位信息技术应用的骨干。在2009年5月,由教育部全国高校教师网络培训中心举办的国家级精品课程“计算机网络”培训中,本文所涉的实验框架和内容得到参训的700余位高校教师的肯定。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高等学校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指导委员会. 高等学校计算机基础教学发展战略研究报告暨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基本要求[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63-70.

[2]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 第27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R]. 北京: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2011:5.

[3] 王卫红,李晓明. 计算机网络与互联网[M].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9:前言,ⅩⅢ-ⅩⅣ.

[4] 徐远超. 网络工程实用技术教程[M]. 北京:科学出版社,2009:目录1-3.

[5] David Powers. PHP与Dreamwaver基础教程[M]. 陈宗斌,等译. 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8:目录,1-3.

[6] Paul Gustafson & William Koff. Open Source: Open for business[R]. Fairview Park Drive Falls Church, USA: Computer Sciences Corporation,2004:14-19.

[7] 冯博琴,程向前. 计算机网络:基于因特网的信息服务平台[M]. 2版.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0:124-126.

[8] 冯博琴,程向前. 计算机网络应用基础[M]. 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9:26-28.

A Reform to Computer Network Technology and Application Course

CHENG Xiangqian

(Computer Teaching and Experiment Center, Xi’an Jaitong University, Xi’an 710049, China)

第10篇

【关键词】计算机网络技术;教学方法;教学组织

一、引言

计算机网络是当今最热门的学科之一,尤其是近些年来,Internet已深入千家万户,对人们的日常生活产生了巨大影响。计算机网络是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紧密结合并不断发展的一门学科。在当今这个网络化和信息化的社会中,计算机网络扮演了越来越重要的角色。计算机网络知识在一个人的知识结构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对一个人的自身发展也起着重要作用,更影响着一个国家的信息化水平。作为高职院校的学生必须要掌握计算机网络的基础知识,本文以湖南软件职业学院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计算机网络基础课程教学现状进行了教学研究。

二、研究的内容

《计算机网络技术》是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课程,课程引入网络工程和网络管理职业技术标准和规范;该课程是一门实践性和实用性很强的课程,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能够掌握网络工程和网络管理的基本技能。

1.教学组织

课程设计的思路:根据工作任务与职业能力分析,为使W生能够承担搭建小型网络、管理小型网络、维护网站等工作,本课程的设计思路是以就业为导向。从计算机网络的实际情况出发,以岗位技能要求为中心,组成多个教学项目;每个以项目、任务为中心的教学单元都结合实际,目的明确。教学过程的实施采用“理实一体”的模式。理论知识遵循“够用为度”的原则,将考证和职业能力所必需的理论知识点有机地融入各教学单元中。具体教学组织如下表1所示

2.教学方法与手段

2.1 教学方法

根据本课程的定位、目标和特点,经过多年的探索和实践,摸索出了一套对本课程特别适用的教学方法。通过采用这些方法,本课程的教学水平、教学效果和对学生的吸引力有了显著的提高。最具特色的有:

(1)动画解析。这是建立在现代教育技术之上的教学方法。它用大量的动画细致、系统地解析教学内容,包括抽象的概念、结构、原理、流程等,把以往的抽象、枯燥的说教变为形象生动的动态展示和讲解。这些动画是在教师对讲授内容充分提炼、对要传递的信息精心设计和安排的基础上制作的,充分体现了的教学意图和思路。在动画中,力图用最简练的语言、最有用的动画动作进行直观的讲解,而且把重点放在各知识点的关键点上。实践表明,这种教学方法达到了以下目的:使抽象、难懂的教学内容变得直观、易懂和容易掌握;提高了教学效率;便于学生自主学习。

(2)关联类比。把本课程中的一些概念、设计策略和思想与现实生活中的生动事例进行关联和类比。例如,把UDP和TCP比作现实生活中的邮政系统和电话系统等。

(3)启发式教学。有意识地应用启发式教学。例如:通过分析具体的系统,启发学生思考其后的设计思想;通过讲述现实社会中的一些策略,启发学生思考在计算机系统中可以采用的类似策略;通过介绍教师自己科学研究的经验和体会,启发学生思考如何拓宽自己的思维空间等。在讲述某些方案后,启发学生去思考与之互补的方案以及折中方案。

(4)“森林”与“树木”关联教学法。首先让学生逐一掌握相对独立的网络技术,然后通过综合性的项目让学生将相应的知识点关联起来,最终使学生能够独立设计和组建完整的企业网络。

(5)辨论式教学。选择如IP子网划分、OSPF、NAT等应用广泛,但又容易概念模糊或配置相对复杂的问题,将学生分组进行辨论,使学生在辨论中加深对网络知识的理解和认识,提高对实际问题的分析判断能力,增强对技术的运用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2.2 教学手段

(1)建立真实的企业环境。实训基地提供了真实的网络环境,可以让学生亲自搭建网络、亲自动手调试、配置网络,从而让学生全面直观地了解各种网络设备和应用环境,真正加深对网络原理、协议、标准的认识,为将来从事网络工程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2)充分利用网络环境和资源。充分利用Internet、校园网、本课程网站和网上的资源,在网上开展教学活动,包括网络课程学习、自主学习、研究性学习、课后复习、交互练习、课件下载、作业提交、专题讨论、网上答疑等,使学生可以不受时间、地点的限制,方便地进行学习。

课程考核

课程考核时应按照项目分别考核,课程考核成绩是项目考核成绩的累计。专业核心技能课程不再安排期末集中考试。

每个项目成绩都是从知识、技能、态度三方面考核,考核可依据提交的成果、作业、平常表现及小组互评的结果进行,考核方式可采用卷面、计算机模拟和实操,并按照一定的权重进行累计。其具体表格如下:

结语

本文对高职“计算机网络技术”课程教学进行了初步的研究,以就业为导向,以岗位技能要求为中心对教学组织、教学方法、课程考核紧了研究与探讨。通过研究发现,对于实践性和实用性很强的课程,运用动画解析、关联类比、启发式教学、“森林”与“树木”关联教学法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以及基本理论知识的传授,最终促进学生的可持续发展。

第11篇

关键词:信息传递;信息交互;计算机;网络技术

中图分类号:TP393-4;G434

随着计算机的普及应用,信息的传递和交互变得非常简单,尤其是网络技术的出现,只要计算机连接到网络中,就可以随意的进行信息的传递,而且只要很短的时间,如果网络带宽足够,还可以进行实时的信息交互,这种将信息转化成数字的形式,存储到计算机中,然后利用网络传递的方式,已经成为了目前信息传递和交互的主要方式。现在已经进入到了信息时代,信息的传递和交互非常重要,无论是在新闻信息的传递还是商业信息的传递,对于传递的效率都有很高的要求,只有信息传递的速度越快,新闻才能更高的利用价值,相应的商业信息能够产生更大的效果,由此可以看出,信息传递在很多领域中,都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1 信息传递和交互简述

1.1 信息传递和交互的发展。从古时候开始,人们就意识到了信息传递的重要性,尤其是在战争年代,军事信息的传递情况,能够直接影响战争的结果,我国具有悠久的历史,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朝代时间的更迭,使得大小战争不断,为了获得战争的胜利,人们发明了很多传统的信息传递和交互的方式,如信件、信鸽、狼烟等,这些信息传递的方式,都曾经使用了很长时间,并取得了良好的传递效果。进入到工业时代后,自然科学得到了极大的发展,人们发明了电话等先进的信息传递方式,利用特殊的装置,将声音转化成电信号,然后在接收端还原成声音,这样就可以完成声音信息的传递和交互,与传统的信件等传递方式相比,信息传递的速度很快,在声音发出的时候,另一端就可以听到声音的内容。随着互联网的出现,信息传递进入了新时期,不仅声音可以转换成电信号传输,图片、视频、文字等任何信息,都能够以数字信号的形式,存储到计算机中,然后通过网络技术进行传输,信息的传递可以在两台计算机之间完成,也可以是一台计算机与多台计算机同时进行信息的交互,极大的提高了信息传递和交互的效率。

1.2 信息传递和交互的作用。对于每个领域的发展来说,都无法离开信息的传递,尤其是军事、商业领域中,企业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得到足够的利益,必须在第一时间获得相应的信息,然后根据市场的实际情况,对企业的运营情况进行调整,这样才能在接下来的发展中占得先机,企业的产品可以被更多的消费者所接受,因此信息的传递和交互,对于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对于新闻领域来说,信息传递和交互的效率,就显得更加重要,通过实际的调查可以知道,目前我国有很多新闻类企业,这些企业之间的竞争非常激烈,在实际的新闻报道中,只有在新闻发生的第一时间进行相应的报道,才能够取得更好的效果,通常情况下,在新闻事件发生后,记者们都能够很快的赶到现场,报道时间上的差异,主要就取决于现场和企业之间信息传递情况,如果利用先进的计算机网络技术,就可以极大的提高信息传递的效率,使得企业率先发出报道。

2 现在信息传递和交互中计算机网络技术应用存在的问题

通过实际的调查可以知道,目前信息传递和交互的主要方式,就是利用计算机网络技术来进行,但是受到我国技术水平的限制,网络基础设施建设情况较差,导致网络传输的带宽较低,尤其是西北经济水平较差的地区,由于网络技术使用较少,很多地区还处于拨号上网的状态,网络传输的速度很慢,如果在这些地区应用计算机网络来进行信息的传递和交互,那么信息传递的效果就要差很多。据最新的统计表明,我国网民的数量已经超过了6亿,计算机网络用户的数量非常庞大,为网络运营商带来了巨大的利益,但是我国平均网络传输速度,还没有达到世界平均水平,因此近些年我国出台了很多政策,鼓励和扶持网络运营商进行网络基础设施的建设,在这种背景下,网络运营商为了最大程度的提高网络带宽,采用了光纤作为传输主干线的媒介,极大的提高了网络传输的效率,在东南沿海经济比较发达的地区,甚至实现了光纤入户,人们能够使用到百兆的带宽。但是计算机网络技术使用中,需要支付相应的费用,使用的带宽越大,相应的费用也就越高,要想最大程度上保证信息传递的效率,显然带宽越大越好,而出于成本上的考虑,企业会根据信息传递的实际情况,针对性的选择一个最佳的带宽,但在实际的信息交互过程中,信息量的变化较大,如果需要传递的信息量很大,就需要一定的等待时间。

3 信息传递和交互中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应用措施

3.1 建设内部局域网络。计算机网络技术经过了多年的发展,自身已经非常完善,人们根据网络技术的应用情况,将其分成了局域网和广域网,目前运营商运营的部分,主要就是针对广域网,由于局域网覆盖的范围比较小,只有一些企业和校园等,才会根据实际的需要,建设一个内部的局域网络,与广域网相比,局域网只要完成相应的基础设施建设即可,不需要支付额外的费用,而且传输的效率很高,现在局域网的传输带宽,都能够达到百兆级别。对于企业和校园用户来说,内部信息的传递和交互非常频繁,如果使用广域网,将要支付巨额的使用费,如果能够建设内部局域网络,不仅可以节省一定的程度,同时还能够提高信息传递和交互的效率,因此合理的利用局域网,对于内部信息的传递和交互,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在这种背景下,很多大型的集团企业,也在内部建立了局域网络,由于很多公司处于不同地区,企业通过租借、共同建设等方式,在不同地区的公司之间,使用了一条高速的线路,通过这样的方式,极大的提高了集团内部信息传递和交互的效率。

3.2 合理利用有限的网络带宽。出于成本上的考虑,很少会有用户选择最高的网络带宽,通常情况下,都会根据信息交互的实际情况,针对性的选择一种性价比最高的网络带宽,但是信息的传递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有时信息的传递量很小,选择的带宽可以很好的满足信息传递的需要,有时候需要传递的信息量很大,利用现有的带宽进行传输,需要较长的时间。要想很好的解决这个问题,可以通过合理分配有限的带宽资源来实现,在实际的使用过程中,网络带宽大多时间都处于空闲的状态,在需要传递大量信息时,可以利用一些信息传输软件,占用固定的网络带宽,在不影响正常信息交互使用的基础上,不断的进行信息的传递,直到所有的信息传递完毕,这样就可以充分的利用有限的网络带宽。网络宽带的合理应用,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这个区域内的网络资源使用问题。合理使用网络宽带,就是在一定程度上使用网络资源,网络资源的合理分配,关系到整个区域内的网络资源的均衡共享。在实际使用情况中,网络资源是有限的。那么,合理应用就表示能够将有限的资源进行最大化的使用,从而保证在不同的区域完成有效的资源利用最大化。总之,未来的互联网资源的分配与使用,都直接与网络的带宽有关。合理利用,才是未来发展的方向。

4 结束语

通过全文的分析可以知道,信息的传递和交互在很多领域中,都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军事和新闻这样对信息时效性有很高的要求,由于信息传递和交互的重要性,从古时候开始,人们就利用传统的信件、狼烟等方式,来进行实际的信息传递,但是传递的效率很低,现在已经进入了信息时代,计算机网络技术得到了普及应用,如果可以充分利用计算机网络技术,就能够极大的提高信息传递和交互的效率。

参考文献:

[1]李国庆,李先国.面向移动平台的Web信息交互模型研究[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2011(01):176-180.

[2]张贤,宋豫川,刘飞,但斌,邓建新.基于对等网络的虚拟企业信息交互及实现[J].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CIMS,2004(05):579-584.

[3]张子民,周英,李琦,毛曦.基于信息共享的突发事件应急响应信息模型(Ⅱ):模型计算[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10(09):158-165.

第12篇

关键词 网络实验室 RCMS控制服务器 项目式实验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ki.kjdks.2016.02.044

随着社会信息化的发展,计算机网络给我们的生活、学习、工作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而“计算机网络技术”作为高校计算机应用专业的一门核心课程,是其他计算机专业课程的基础,对于计算机专业学生的后续课程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1 计算机网络技术实验教学的意义及现状

1.1 计算机网络技术实验教学的意义

计算机网络课程中涉及了大量的概念、定义和协议等,而这些内容大都运行于计算机和网络设备内部,非常抽象、空洞,仅仅通过理论教学很难让学生理解和掌握。计算机网络课程的教学有一定的难度,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课程理论性较强,涉及的知识点抽象,不易理解,如网络各层协议。(2)传统的实验教学模式以传输理论为主,这样的课堂必将依托老师为中心,极大地限制了学生的独立思考和创新能力。(3)计算机网络技术发展非常迅速,如何能紧跟技术发展,保障教学内容不过时,也是一个重要问题。

实验教学环节让学生将理论联系实际的最好途径。例如通过协议分析软件(如sniffer)捕获网络传输数据,对数据报文进行分析,让学生更直观地理解协议的构成和网络数据的本质。再者实验环节也是最能激发学生兴趣,通过不同的线缆、将不同的设备连接起来,学生通过相应配置实现设备的互联互通。学生容易取得成就感,调动积极性。因此,优秀的实验教学设计对于学生学好本门课程,建立信心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1.2 计算机网络技术实验教学现状

(1)缺乏配套的网络实验室。网络实验室是开展实验教学的场所,其配套的软硬件资源是实验环节的根本,但由于网络相关的设备资源购置成本高(如路由器、防火墙等),有些高校的教学长期徘徊在课堂讲授和书本上,教学效果很不理想。

(2)实验内容设计不科学。各高校因师资、硬软件设施等差异,造成实验内容差异大,部分高校的实验教学仅是照本宣科,教学形式单一呈现为课堂讲授,使得学生缺乏实践机会。有些高校以书本理论为基础开展实验,各知识章节实验独立,缺乏联系,不利于学生综合应用能力的培养。

2 网络实验室设计

网络实验室是开展实验教学的根本,网络实验室的建设可根据经费投入分两种方式计划。

2.1 以软件模拟为主

目前计算机房是高校的基本配置,可以在机房环境上部署各类网络模拟软件,如Cisco Packet Tracer、net bison、sniffer、Ethereal、Tcpdump等,通过软件模拟实验环境,再配以HUB、交换、路由等低成本设备作为互联示意,完成实验教学。可以开展的实验有各类交换、路由技术、以太网帧的构成、ARP协议及数据包构成、IP控制管理协议、TCP、UDP协议及通讯原理、SNMP协议与网络管理和应用层协议等。

其优点是投入成本低,无需购买昂贵的专业设备,以软件为主,省去了反复连接线缆的步骤,可以灵活的开展实验,不受时间地域限制,学生上手快。缺点是简单设备作为互联示意,缺乏通用性,学生无法通过实验掌握复杂网络的物理拓扑,无法形成对真实网络环境的直观理解。

2.2 以真实设备为主

如果在经费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购买专业的网络设备,通过实际设备锻炼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达到学习的最佳效果。

其中实验室内部按照功能可分为教学区,学生操作区、设备互联区、应用服务部署区四个区域。教学区开展实验教学活动,进行现场演示;学生操作区完成线缆制作、测试、设备调试等;设备互联区完成设备的互联互通,集中管理;各类应用服务器调试完毕后,集中部署区于应用服务部署区,类似于真实网络中的DMZ区域,与真实环境对应,便于后续实验中网络策略的调试与部署。

设备互联区可通过RCMS控制服务器方式进行管理,RCMS是一款专门针对网络实验室而开发的控制和管理服务器,它能统一管理和控制实验台上的多台网络设备,无需拔插网络设备上的console线,便可以实现同时管理和控制多台网络设备。其本质是在一台主设备的异步接口通过CAB-OCTAL-ASYNC电缆连接其他实验设备console接口,通过远程方访问主设备对其他实验设备进行集中管理和调试。

各实验设备之间可以通过路由器的串行接口(Serial)、以太网口(Ethernet)进行多链路互联,实现全毗邻关系。在实验时通过配置对应接口和线路在逻辑上实现互联关系,完成组网。避免了重复插拔线缆的工作,同时也避免的设备接口的损耗。图1为北京联合大学文理学院网络实验室的设备互联拓扑。

其中RCMS控制服务器中主设备的关键配置如下:

RCMS控制服务器可以设定多种登陆权限,保护设备的安全性。如,RCMS使用二级密码机制,实验室管理员使用level 15的密码,可以执行所有的指令。而学生使用level 14的密码,不能执行delete、rename、format、copy等可以对路由器的操作系统造成破坏的敏感指令。RCMS还提供“一键清”功能,在教师管理用机上简单一个命令,就可以统一清除实验台上所有网络设备的配置,方便学生多次实验。

以硬件为主的建设方式初期投入高,后期为保证与主流技术同步,可定期更新设备板卡、模块和线缆,并且及时升级设备IOS。由于学生可以通过实物开展实验,对网络设备、环境、配置方式和拓扑结构等都有直观的理解,再配以科学的实验内容,可以取得很好的教学效果。

3 实验教学内容设计

实验环境是基础,实验内容是灵魂。好的实验内容设计应联系实际,以应用为主导,学以致用。实验内容可分为两类:基础式实验和项目式实验。

3.1 基础式实验

可按网络层次划分,包括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传输层和应用层等。其中各层次的实验有包括多个。如数据链路层实验包括交换协议分析、生成树应用与配置、VLAN应用与配置、PPP应用与配置等。

各层次实验可划分模块,在每个知识章节完毕后进行练习。并且结合不同章节知识点,联系实际应用把各个单独的模块自由组合,教师给出实际需求,让学生自主设计组合完成。如链路层实验模块有生成树STP、虚拟专网VALN以太网通道和PPP链路捆绑等。通过理论结合实际网络环境可以给出基于数据链路层的网络备份方案设计,让学生自主选择技术并实现。设计方案可以是MSTP+VLAN技术、EthernetChannel+VLAN或PPP链路捆绑等多种组合。通过模块化的方式拓展了实验的灵活性,以学生为主导,培养学生自主创新的意识和能力。

3.2 项目式实验

凯兹博士提出了以学生为本的教学方法――项目式教学模式,主要的教学方式是以学生为主,教师为辅指导学生完成项目学习过程,让学生自主完成教学内容。学生有组织地、有计划地自我安排学习行为,处理解决项目困难和问题。这种学习方式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能动性和积极性,提升了学习兴趣。项目化学习模式也成为以学生为主教学方式的典型性范例。项目式实验教学方法被认为是计算机学科教育中非常有效的方法,该方法的特点包括:(1)具有系统性、整体性和相互关联的特点。(2)与现实生活或工程实际紧密相关。(3)融合了问题教学法和探究教学法,老师设计项目,学生在完成项目的过程中,发现问题、探索问题并最终解决问题。

结合计算机网络项目,可将项目式实验分为四个阶段:需求、设计、实施、维护与测试。

项目内容结合书本教授的进度,以周期性方式开展。如某企业建业最初的网络设计,随着企业业务发展的不同阶段对网络的需求,逐步从将知识点引入。每个周期的网络设计与实施都要经历需求、设计、实施、维护与测试这四个阶段。保证在熟悉原有知识点的同时,逐步的将新章节的知识点引入到实际应用之中。同时还可将学生分组,每组负责一个周期不同阶段的内容。在不同周期每组轮换,这样及练习了学生的团队协调能力,又照顾到各组学生都能对每个阶段的知识点的掌握。根据课程进度,模拟出4个项目场景,具体内容见表1。

在实验过程中应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从方案设计到设备选型和技术实现,由学生自主讨论、设计和实验。老师的角色一方面是客户,对设计的网络提出要求,对学生设计方案进行讲评;另一方面为学生提供技术支持,引导学生将理论应用到实际中。

4 实验效果评价

实验教学的结果评定应贯穿整个实验过程,应根据每个学生的分工,每组学生负责的任务综合评定。另外,在实验过程中应关注学生的写作能力、沟通能力、思维能力、分析解决问题能力、团队协调能力、创新能力和总结能力,注重学生的能力培养。在实验过程中教师要全程参与,从辅助的角度引导学生,让学生在团队协作的氛围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并最终体会到项目成功带来的喜悦感和成就感。

5 结语

中国有句古话:“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综合性实验和设计性实验是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重要途径,并能为学生主动学习、团队协作和全面发展提供空间。另外,项目内容的设计也是至关重要的,要做到符合实际需求,贴合学生层次,突出课程重点知识。

参考文献

[1] 刘利强,王岳斌.计算机专业实践教学改革探索.实验科学与技术,2013.2.

[2] 付雪峰,刘有珠,徐文飞,邓少波.计算机网络课程实验教学探讨.南昌工程学院学报,2008.4.

[3] 钱权,张瑞,袁方.计算机网络课程中的项目式实验教学.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3.5.

[4] 琚生根,陈黎,周刚,王相国.计算机网络实验课程的教学探讨.实验技术与管理,20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