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12-26 16:19:11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中煤能源,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关键词 煤矿机电设备;维修保养;技术
中图分类号:TD6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7597(2013)042-099-01
煤矿作为我国重要的矿产资源,对于我国的社会以及经济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随着科技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及煤矿生产机械化的不断发展,在煤矿开采生产中使用的机电设备也越来越多。如何做好煤矿开采生产所使用的机电设备的维修保养,确保煤矿机电设备安全平稳与高效运转,已经成为当前煤矿机电设备管理的重要内容,对于实现煤矿企业的生产安全,提高煤矿企业产能,推动我国能源产业的发展也具有重要的意义。
1 煤矿机电设备的故障维修
1)煤矿机电设备故障形式。造成煤矿机电设备故障的原因较多,总结分析其故障的表现形式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煤矿机电设备的声响或者是振动突然出现异常;煤矿机电设备的电压值以及电流值波动幅度超过正常范围;煤矿机电设备的温度出现异常,主要是出现温度过高的现象;煤矿机电设备的磨损异常,磨损程度急剧增加;煤矿机电设备出现异常的裂纹,并不断扩展。
2)煤矿机电设备维修方式的选择。煤矿机电设备的维修方式主要有事后维修、定期维修、监测维修以及改进设计等几种形式。事后维修主要是针对煤矿机电设备在运行过程中出现各种故障以及损伤后所进行的设备维修;定期维修更接近于维护保养,主要是针对煤矿机电设备运行一定时期后所进行的技术状态恢复;监测预维修则是通过煤矿机电设备的监测装置,对煤矿机电设备基本功能的保持与恢复;改进设计则是当煤矿机电设备故障频发的情况下,对煤矿机电设备进行的技术改造。
3)煤矿机电设备维修技术选择。在维修的技术选择上,对于煤矿生产安全影响较大以及影响煤矿产能的机电设备,应该采取监测预维修的方式进行预防性的维修。对安全影响较小,在煤矿生产中经济影响较低的机电设备则应该采取事后维修的方式。对于维修技术难度较高以及零部件精密度要求高的机电设备,也应该采取监测预维修的方式,同时配备必要的备用系统以及保护系统,以确保机电设备作业的安全平稳。对于故障率较高的机电设备,则应该采取技术改进的方式,更换零部件以降低机电设备的发生概率。对于不影响煤矿机电设备生产安全与作业正常的机电设备,则可以采取事后维修的方式。
2 煤矿机电设备保养技术研究
煤矿机电设备的保养管理工作主要包括煤矿机电设备的检查、煤矿机电设备的维护以及保养等几方面内容,其具体管理技术如下所示。
1)煤矿机电设备的检查。检查管理是煤矿机电设备保养管理工作的基础,通过细致完善的检查工作,可以及时发现煤矿机电设备运转过程中存在的安全隐患,从而有效的控制机电设备故障的发生,避免机电设备故障事故的发生扩展。煤矿机电设备的检查主要包括电气设备的检查与机械设备的检查两方面。
对于电气设备的检查主要内容有以下几方面:检查机电设备的电压值、电流值是否正常;机电设备的温度、绝缘是否正常;检查机电设备的各种接线连接是否牢固可靠;检查变压器以及断路器的绝缘导热油的油位是否正常;检查煤矿机电设备是否存在放电的问题。
对于机械设备的检查,检查内容主要有以下几方面:检查煤矿机电设备的温度计量、压力计量以及液面计量等计量仪表指示是否正常;检查机械设备的振动或者是声响是否正常;检查机电设备的安全防护措施是否齐全;检查煤矿机电设备的基础、连接螺栓是否牢固可靠;检查煤矿机电设备的密封是否完好,是否存在渗漏情况;检查煤矿机电设备的是否良好。
2)煤矿机电设备的维护工作主要包括日常维护以及定期维护两种形式。
日常维护主要是指煤矿机电设备的班组对机电设备进行的管理,其维护管理工作的主要内容包括:在煤矿机电设备开机作业前,对机电设备的各个部位进行细致的检查;及时发现并处理设备运转过程中存在的异常情况;对通风机以及空气压缩机等持续运转的设备进行值班维护;对设备进行保养等内容。
定期维护主要是指在煤矿机电设备使用过程中,根据设备的实际运行状况进行的检修,通常情况下定期维护的周期为1-2个月左右,煤矿机电设备的维护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对机电设备的关键部位进行重点的拆卸检查与保养;对煤矿机电设备的部位进行清洗;对各种连接构件进行紧固;对各种电器设备的接线进行加固等一系列的内容。
3)煤矿机电设备的保养管理。在机电设备的保养上,首先应该尽可能地实现煤矿机电设备保养的程序化,根据煤矿机电设备的实际特点,制定科学的设备保养流程,确保煤矿机电设备的所有检查部位都能够涵盖其中。为了提高煤矿机电设备的保养维护效果,可以将煤矿机电设备维护人员具体的分配管理维护设备,对于涉及生产作业安全的关键部位进行重点保养维护管理。第二,形成合理的煤矿机电设备保养周期,对于空气压缩机、煤矿提升机等关键的机电设备,应该通过编制详实的保养技术规定,按照相应的检查周期对煤矿机电设备的系统、保险系统、制动系统、冷却系统以及传动系统等进行保养。
3 结束语
煤矿机电设备的维修与保养作为煤矿机电安全管理工作的关键环节,对于煤矿企业的安全生产具有决定性的作用。因此这就要求煤矿机电设备管理部门必须充分总结煤矿机电设备的常见故障,有针对性的制定机电设备的维修保养技术措施,并通过完善机电设备安全管理办法,构建完善的煤矿机电设备检修管理体系,强化煤矿机电设备安全管理,实现煤矿机电设备运转的安全与高效,在确保煤矿生产安全的基础上,提高煤矿企业生产效益,推动煤矿行业领域的不断前进。
参考文献
关键词:煤质分析 化验 水分测定
1.前言
作为煤炭计价和计量过程中不可缺少的重要依据。煤质分析与化验中煤的全水分测定在整个煤炭行业以及我国能源消费领域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煤中全水分是煤质评价的主要指标之一,煤质分析与化验中煤的全水分测定是指煤炭的样本中内外在水分的总量。无论对于社会生活中的哪个部门,特别是对于加工部门、运输销售部门和生产部门来说,煤质分析与化验中煤的全水分测定都是一项极其重要的工作,都需要对煤炭样本进行煤质分析与化验中煤的全水分测定。对于烟煤和无烟煤的煤层煤样、生产煤样、商品煤样同样需要进行煤质分析与化验中煤的全水分测定。
2.煤质分析与化验中煤的全水分测定注意问题
煤质分析与化验中煤的全水分测定是一项基础性的工作,具有自身的特点和注意事项。首先,煤质分析与化验中煤的全水分测定是一项基础性的工作,对整个煤炭行业和能源消费行业具有一定的影响,煤质分析与化验中煤的全水分测定存在于煤炭行业和能源消费行业的各个环节中,并不是独立存在的,对于煤炭行业和能源消费行业中的各项工作存在相互关联性,因此必须从整体的利益出发考虑。在煤炭样本的制样过程中,进行全水分测定的煤样不宜过细,最好用密封式破碎机来进行,相关的操作要快,如果选用较细的试样进行煤质分析与化验中煤的全水分测定,那么我们要采用必要的防范措施来进行防范,一般情况下我们会选密封式破碎机或用两步法进行测定,以确保煤质分析与化验中煤的全水分测定的科学性和严密性。此外,由于煤质分析与化验中煤的全水分测定是一项基础性的工作,因此必须加强管理和控制,要通过规范测定流程和测定规范使煤质分析与化验中煤的全水分测定能够朝着既定的方向前进,完满的完成任务,此外,还能够及时发现煤质分析与化验中煤的全水分测定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加以纠正调整。切实保证原来煤炭样本中水分的恒定性是煤质分析与化验中煤的全水分测定的关键问题所在,因此要保证从制样到测试前的全过程中煤炭样本中的水分没有变化,既没有增加也不会减少。此外煤质分析与化验中煤的全水分测定需要多方面的知识、技术支撑,从整体利益出发,综合采取多种手段进行管理,使得煤质分析与化验中煤的全水分测定过程不偏不倚。此外,我们还要采取多种措施对采集的全水分试样进行合理的保存,要将煤炭全水分试样置于密封条件较好的密闭容器中,并将其置于环境相对阴凉的地方观察和临时性存放。
3.当前煤的全水分测定常用方法
煤质分析与化验中煤的全水分测定方法是多种多样的,当前,在我国,共沸蒸馏法和加热干燥是两种使用较为普遍的测定方法,这两种方法在空气干燥煤样水分测定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3.1共沸蒸馏法
共沸蒸馏法与其他方式相比具有准确度高的特点,但因为操作过程中所使用的实际用量较多,并且使用的溶剂甲苯或二甲苯为易燃、有毒物质,所测定的结果与理论值将比偏高。所谓共沸蒸馏法,指的是将选取的煤炭试样悬浮在甲苯或二甲苯试液之中,甲苯或二甲苯试液的一个突出特点是它与水不发生互溶现象,有利于共沸蒸馏法的使用。煤炭试样在甲苯或二甲苯试液的有机溶剂中被加热蒸馏,当温度达到一定的程度后,煤炭试样中的水分被就会被甲苯或二甲苯试液蒸汽带出,之后经过冷却过程,将被甲苯或二甲苯试液蒸汽带出的水分收集在一个带刻度的接受管中,之后根据所收集的水的体积,测定出煤炭试样中水分含量,然后通过计算完成煤质分析与化验中煤的全水分测定。
3.2加热干燥法
与共沸蒸馏法相比,加热干燥法操作流程简单,但容易出现因煤炭试样氧化而产生的测定结果偏低的现象。直接重量法和干燥失重法是加热干燥法的两个常见的方法。所谓直接重量法指的是将煤样置于干燥氮气和温度为105~110℃的环境条件下,通过加热将水分驱除,并用吸收管(吸引管中含有吸水剂)吸收,在此过程中水分的测定是通过吸收管的增重量来判读的。干燥失重法与直接重量法的环境温度是相同的,都是将煤炭试样置于105~110℃下进行加热干燥,不同的是干燥失重法没有干燥氮气。这种方法的水分测定是根据试样的质量损失来实现的。
4.影响煤质分析与化验中煤的全水分测定的因素
影响煤质分析与化验中煤的全水分测定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主要包括灰中固定硫的多少,碳酸盐(主要是方解石)分解程度和黄铁矿氧化程度。为了切实保证煤质分析与化验中煤的全水分测定的准确度和科学性,必须采取多种方式加以控制和管理。为了保证碳酸分解及二氧化碳完全驱出,我们要切实保证足够的灼烧时间和足够高的灼烧温度,一般情况下灼烧温度需要保持在800℃以上,只有保证足够的灼烧时间和足够高的灼烧温度,才会使方解石分解完全,黄铁矿氧化完全。此外,要避免煤炭样本局部过后,确保煤炭样本得到充分的、均匀的受热,此外,也要防止底部煤样中硫化物生成的二氧化硫被上部碳酸盐分写生产的氧化钙固定。为了使得硫氧化物一经生成就及时排出,要保证充分的通风条件,因此将炉门开启一小缝使炉内空气可自然流通,或者要求马弗炉装有烟囱,在炉门上有通风眼。
5.煤质分析与化验中煤的全水分测定方法
5.1全水分计算法
在全水分计算方法中,使用的仪器主要包括感量为0.1g的工业天平、感量为0.001g的分析天平、带有磨口盖的玻璃称量瓶、装有粒状无水氯化钙或者变色硅胶的干燥器以及能使温度保持在105~110℃范围内的干燥箱。首先,准确称量粒度小于13mm的煤炭样本250g(称准至0.01%),平摊在浅盘中。将所称量的煤炭样本放入预先鼓风并已加热到105~110℃的干燥箱中,在鼓风的条件下,根据煤种的不同加热20~60min。到时间取出后,计算水分损失。全水分(我们一般用Mt来表示)与煤炭样本的空气干燥水分(我们通常用Mad来表示)和煤炭的外水分(我们用Mf来表示)存在着一定的关系,全水分Mt的计算公式为:
5.2试验法
在试验法的测定过程中,使用的仪器主要包括感量为0.1g的工业天平、感量为0.001g的分析天平、带有磨口盖的玻璃称量瓶、装有粒状无水氯化钙或者变色硅胶的干燥器以及能使温度保持在105~110℃范围内的干燥箱。用预先干燥并称量过(称准至0.01g)的称量瓶迅速称取粒度小于6mm的煤样10~12g(称准至0.01g),平摊在称量瓶中,然后进行加热,在空气中冷却约5min,冷却称量(称准至0.01g),进行检查性干燥,每次30min,直到两次干燥煤样质量的减少不超过0.01g或质量有所增加为止。在后一种情况下,应采用质量增加前一次的质量作为计算依据。水分在2%以下时,不必进行检查性干燥。煤样的全水分与煤样的质量、煤样干燥后失去的质量存在联系。
6.小结
无论对于社会生活中的哪个部门,特别是对于加工部门、运输销售部门和生产部门来说,煤质分析与化验中煤的全水分测定都是一项极其重要的工作,都需要对煤炭样本进行煤质分析与化验中煤的全水分测定。对于烟煤和无烟煤的煤层煤样、生产煤样、商品煤样同样需要进行煤质分析与化验中煤的全水分测定,通过对煤质分析与化验中的全水分测定希望对我国能源结构的调整提供建设性意见。
参考文献:
摘 要:电一体化战略不仅可以促进电力和煤炭各自对经济发展作用的充分发挥,还可以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该文以中煤新集集团为研究对象,首先分析了集团所处的宏观经济和政策环境,行业及区域环境、经营与竞争环境,最后给出了其发展的战略定位。
关键词:电一体化 战略 研究 初探
中图分类号:F2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7)04(b)-0255-02
1 中煤新集基本概况
中煤新集位于安徽省淮南市,2007年12月9日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挂牌交易,股票代码为601918。2016年9月国资划转至中煤集团管理,资源储量101.60亿t,生产能力2395万t/年。
2 宏观经济和政策环境
2016年前三季度国民经济总体运行保持平稳,在国家一系列“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政策措施的推动下,三季度经济增速止跌回升,外部需求的改善对稳定国内出口具有积极意义。从经济景气度看,9月汇丰中国制造业和服务业PMI终值分别为50.2和52.4,较7月份47.7的低点有显著回升。预计未来短期内,我国经济总体将保持平稳发展,未来结构性改革仍将延续,经济持续增长仍需深化改革。
3 行业及区域经济环境
(1)我国能源结构决定了“十三五”期间煤炭依然是我国能源消费的主体,但产能产量增速将下滑;国家继续推进煤矿企业兼并重组的政策为大型煤炭企业提供了较好的外部发展环境。
(2)煤炭行业具有显著的周期性特点,其发展易受宏观经济环境影响;2012年以来我国煤炭消费需求增速放缓、煤价下跌,对煤炭行业形成一定冲击,煤炭行业利润水平下滑明显。此外,无序煤矿开采造成的环境污染和破坏导致煤炭企业在安全、环境保护等方面投入不断加大。总体来看,尽管短期内下游需求低迷和价格下降导致煤炭行业利润整体下降,但煤炭将在我国能源消费中长期保持基础性地位,仍然存在持续发展的空间。
(3)安徽省煤炭资源储量位居华东地区第一,煤炭企业集中度高,资源丰富,赋存量占华东地区60%以上,是我国重点产煤省之一。长期以来在保障省内供应同时,部分调出销往省外,是华东地区唯一的煤炭净调出省。随着经济较快增长和“皖电东送”拉动,安徽省内煤炭消费量快速增长。
4 经营与竞争环境
4.1 经营环境
煤炭的生产和销售是公司的主要收入和利润来源;2012―2016年公司营业收入和毛利润持续增加,商品煤成本逐年上升,毛利率小幅下降,2016年以来公司毛利率同比大幅下降。从收入构成来看,煤炭产品占营业收入比重高, 2016年非煤产品收入大幅增加,主要是煤炭贸易的收入增加,但由于煤炭贸易毛利率较低,拉低了非煤产品的毛利率水平。综合来看,煤炭业务始终为公司收入和利润的主要来源,公司未来3~5年仍将以煤炭为主业,在煤炭行业需求回暖的前提下,公司具有产能释放的潜力,彼时业务规模将有所扩大。
4.2 竞争环境
外部环境:目前,国内煤炭产量超亿吨的企业是神华集团和中煤集团;煤炭产量超3 000万t的企业有16家。安徽以北晋、冀、鲁、豫、蒙省区都是我国煤炭大省,分布着一大批大型煤炭企业,与中煤新集主业趋同,从而对中煤新集构成较强的竞争。
内部环境:安徽省内四大煤炭企业,分别是淮南矿业集团、淮北矿业集团、皖北煤电集团和中煤新集。淮南矿业集团:煤炭储量285亿t,2016年原煤产量6 375万t,资产总额1 559亿元。淮北矿业集团:煤炭储量80亿t,年产冶炼精煤1 000万t。资产865亿元。皖北煤电集团:2016年实现营业收入380亿元,年末资产总额478亿元。中煤新集集团:资源储量101.60亿t,产能合计2 395万t/年。
通过对比分析,中煤新集不仅处于省内几大煤炭集团的包围之中,同时还面临周边省^一批大型煤炭企业的竞争。
5 发展煤电一体化
我国煤炭行业自2012年以来,煤炭市场连续四年波动下行,由于中国煤矿实际产能远超实际国内需求,造成这几年煤炭市场库存积压,全社会库存居高不下,产能严重过剩。面对国内经济增速整体下行态势、大气环保压力仍将中长期制约国内煤炭消费,未来抗压能力较弱的煤企将面临着被市场淘汰、关停的厄运。可以说:煤企已处在生死攸关的非常时期。
中煤新集在2005年已经对坑口电站的发展与建设进行探索,成立电厂筹备处,探索自主坑口电厂建设发展之路。当时国家政策导向支持煤炭企业向电力延伸,但建电厂是中煤新集也是煤炭行业的短板,无论从建设大型电厂的政策研究、技术支持,还是申报、建设程序都是空白。煤炭企业建设大型电厂,在我国也是一种探索,在体制上中煤新集采取煤、电企业资产一体化独立建厂的形式,经过几年的探索困难重重,很难有所突破。
随着国家深化改革的步伐加快,国家对于煤炭产业的发展做出了及时调整,鼓励发展煤电联营项目。中煤新集根据这一情况,2009年与国投电力开展煤电联营合作参股国投宣城电厂,同时与国投宣城电厂签定煤炭购销合同,进一步拓宽中煤新集的煤炭销售渠道;随着合作的深入于2014年完成对国投宣城电厂的股权收购成为第二大股东。参股电厂的煤电联营模式成为中煤新集转变发展方式的初次尝试,现正逐步展现其良好地盈利能力。紧接着中煤新集又与安徽省能源集团合作,控股建设板集大型坑口电厂并于2016年投产并网发电。
我国煤炭行业未来发展趋势是通过淘汰落后产能、并购整合等方式提升产业集中度,国企改革、并购整合将成未来行业发展的主基调。现阶段煤企要在困境中生存与发展,必须因势利导,密切关注煤炭市场,紧跟国家政策导向,延深煤炭产业下游产品,做出战略调整。在目前情况下变输出煤为输出电则是一条较好地发展之路,实行“煤电一体化”则是最好的方法之一。
中煤新集必须积极做出战略调整,重新进行战略定位,从理论到实践,从煤炭企业的现状及前景到电力行业的现状与前景,都需要进行深入的探索与研究。煤电一体化从形式上是指煤炭企业沿产业链进行煤炭产品的采掘、洗选加工,供给下游的发电企业;而发电企业出于降低成本、维持资源供给等目的,在实质上与煤炭生产企业形成的相互支持、相互合作、相互依托的纵向一体化关系。对煤电一体化战略的实施者而言,煤与电的结合能产生协同效应,煤电一体化项目的实施能带来超出独立煤炭、电力项目加和的净现值,或者能产生大于独立项目的折现率,或者取得煤电独立项目无法取得的稳定利润。由于纵向一体化的规模效应和管理的协同效应等因素,使煤与电的资源得以优化配置,取得更好的收益。
6 总体战略定位
中煤新集是国家两淮煤炭基地煤炭开发的主体企业,安徽省已将中煤新集确立为重点支持的在皖央企。未来10年,中煤新集的战略定位是:立足煤炭,发展电力,延伸煤制气;立足安徽,着眼全国;立足规模,着眼品质,全面提升整体实力,建设“高效、强大、绿色、和谐”的中煤新集。
7 结语
该文通过分析中煤新集所处的宏观环境、行业环境和内部环境给出了其未来发展方向和战略定位。煤电一体化是煤炭企业产业链的扩展和延伸,对于减少煤炭企业和电力企业之间的结构性矛盾,对于电力产业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 杨彤,时加义,康长安,等.煤电一体化的不利影响及防范措施[J].中国煤炭,2013,39(3):17-19,52.
[关键词]新型煤化工 现状 发展趋势
1.世界能源结构现状
当前世界能源的消费结构仍以化石能源消费为主,其中石油消费占30-32%,天然气消费占17%-19%,煤消费占27%-28%,其余为原子能、水能 、风能消费等。根据化石能源的蕴藏量以及开采情况,许多专家预计, 21世纪中叶,石油消费在能源消费结构中将逐步减少,天然气消费的比重将大幅度上升,煤炭消费比重基本持平。总的能源形势将从石油为主逐步转化为以天然气为主,进而发展为以煤炭为主。
2.煤化工的发展历史
煤化工是指以煤为原料经化学加工转化成气体、液体和固体并进一步加工成一系列化工产品的工业过程。煤化工开始于18世纪后半叶,19世纪形成完整的工业体系。传统煤化工是以炼焦工业为基础的包括伴生的煤焦油和焦炉煤气回收利用产业,它的主要产品是作为燃料和冶金原料的焦炭。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石油化工发展迅速,很多化学品的生产从以煤为原料转移到以石油和天然气为原料,传统的煤化工产业受到严重冲击。20世纪70年代以后, 尤其是进入20世纪90年代,石油大幅度涨价,煤化工又开始以较快的速度向前发展。
3.我国煤炭利用现状
中国是一个富煤、贫油、少气的国家。能源结构以煤炭为主,煤炭资源总量为5.6万亿吨,占总能源的90%,能源总消费量中煤炭约占70%。煤炭提供了全国80%以上的电力生产燃料,提供了85%以上的化工(包括焦化)原料,大约80%以上的煤炭作为燃料消耗。我国也是世界煤炭消费量最大的国家,煤炭一直是我国的主要能源和重要原料,在一次能源生产和消费构成中煤炭始终占一半以上。
煤炭是我国的主要化石能源,我国目前能源生产结构中煤炭产量约占3/4,在目前能源消耗结构中煤炭占消耗总量约2/3。在全球对替代化工原料和替代能源的需求越发迫切的背景下,煤炭能源化工产业在我国能源的可持续利用中扮演愈发重要的角色。
新型煤化工以碳一化工技术为基础,煤气化为龙头,组合应用催化合成、分离、生物化工等先进的化工技术生产可替代石油的洁净能源和各类化工产品如:成品油、甲醇、二甲醚、乙烯、丙烯等。进而发展以煤气化技术为核心的多联产系统,最终形成煤炭-能源-化工一体化的新型煤化工产业。
4.发展新型煤化工产业的意义
经济的飞速发展促使能源需求不断增加,能源安全的最重要标志是能源的供给要满足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求。能源安全是国民经济安全的关键,它直接影响到国家安全、社会稳定及可持续发展。发达国家已根据本国的能源特点加快开发矿物燃料替代能源的研究步伐,我国也在高度重视有关能源安全这项日益严峻的课题。大量直接的燃烧原煤已给环境造成严重破坏,已经影响到了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面对我国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现实及存在的问题,充分利用国内丰富的煤炭资源,发展新型煤化工产业乃是当务之急。
5.我国煤化工发展近况与趋势
5.1我国新型煤化工发展的合理性
我国目前还处于工业化、城市化和现代化的发展过程中,发展仍然是首要任务,煤化工发展符合我国国情和能源发展战略。目前,我国传统煤化工产品均处于阶段性供大于求状态,产能均有一定的过剩(主要是结构性过剩),但程度有所不同,新型煤化工产品主要是替代石油产品,市场容量大,发展前景好,我国新型煤化工技术处于世界前列,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现代煤化工技术也正在产业化之中,随着传统煤化工产业结构优化调整和新型煤化工项目投产,我国煤化工产业总体水平和竞争力也会相应的提高,竞争力会进一步增强。
我国有相对丰富的煤炭资源作保障,煤炭资源中适合作直接液化的原料煤有年轻褐煤、长焰煤、不粘煤、弱粘煤等低变质烟煤,其数量可占煤炭资源储量的58%,适合间接液化和制醇醚燃料的原料煤,除低硫炼焦煤以外,其它煤类均可使用,数量约占80% ,适宜新型煤化工利用的煤类和数量相当丰富。国家发改委牵头组织开展替代能源发展战略研究,为安排“十一五”规划中替代能源的推广工作提供参考。特别要对煤制油、甲醇、 二甲醚等煤基替代能源,进行更全面、深入、客观而且口径统一的技术经济评价,力争对各种煤基替代能源给出明确的、定量化的定位。
我国政府在新型煤化工产业发展的政策上也给予了大力的支持,2006年初,出台了“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明确要优化研究煤炭液化技术等洁净煤技术,不但改善环境保护而且改善合理的能源结构;2006年 7月国家发改委颁布了“关于加强煤化工项目建设管理,促进产业健康发展的通知”,及时设定了合理的煤化工项目的经济规模;2007年初国家发改委颁发了我国 《煤炭工业“十一五”发展规划》,结合当前我国煤工业的发展情况,指出其中存在的问题,分析了今后的发展形势,并客观制定了相应的政策措施,明确提出了我国煤炭工业的发展任务和目标,大力扶植行业龙头企业,推动行业整合;今年3月份国家能源局《煤炭工业发展“十二五”规划》,《规划》提出,在内蒙古、陕西、山西、云南、贵州、新疆等地选择煤种适宜、水资源相对丰富的地区,重点支持大型企业开展煤制油、煤制天然气、煤制烯烃、煤制乙二醇等升级示范工程建设,加快先进技术产业化应用。
5.2近年来我国新型煤化工发展状况
近几年来,我国新型煤化工行业发展迅速,其重点是生产煤基液体燃料 (如煤炭液化合成油、煤基醇醚、煤制烯烃等)。目前国内首屈一指的是神华集团。2008年正式投产的内蒙古鄂尔多斯煤制油项目备受关注,这也是世界上第一个煤直接液化技术,由神华集团自主研发。除了内蒙古外,神华在宁夏、陕西等地也有煤化工项目。中煤集团是继神华之后的国内第二大煤炭企业,自2006年8月成立“中煤集团能源及煤化工技术中心”后,哈尔滨60万吨烯烃、220万吨甲醇项目相继实施,预计投资达到百亿元。另外,中煤也开始推进在鄂尔多斯的煤化工项目。另据中宇不完全统计,国内目前在建及获批待建甲醇制烯烃项目10个,总能力540万吨。其中在建甲醇制烯烃项目7个,总能力430万吨/年。同时规划中的项目能力接近1700万吨/年,其中石化系统参与建设项目占新扩建总能力的约20-30%。建设项目地点涵盖河南、浙江、山西、内蒙、宁夏、贵州、黑龙江、陕西、河北、安徽等省份。在我国煤化工项目建设大力推进的同时,全国各地逐渐出现了盲目发展的势头。为规范煤化工行业发展,去年发改委下发《关于规范煤化工产业有序发展的通知》。通知规定,在新的核准目录出台之前,禁止建设以下:年产50万吨及以下煤经甲醇制烯烃项目、年产100万吨及以下煤制甲醇项目、年产100万吨及以下煤制二甲醚项目、年产100万吨及以下煤制油项目、年产20亿立方米及以下煤制天然气项目、年产20万吨及以下煤制乙二醇项目。
1、我国重介质选煤技术的发展概况
煤炭洗选利用是煤炭生产和综合利用的重要环节,是实现煤炭清洁生产、节能减排、可持续发展的前提条件。近年来,我国在重介质选煤工艺和设备等方面取得了可喜的进步。重介质选煤工艺包括:重介质排矸、块末煤重介质分选、跳汰中煤或精煤再选等。目前,我国已经掌握了重介质选煤技术,能自行设计大中型重介质选煤工艺的选煤厂。尤其是在重介质旋流器选煤技术方面,自主研制开发了一系列大直径的三产品重介旋流器,某些技术和指标已经达到或者超过世界领先水平。
“十五”期间,在国家政策扶持和市场推动下,重介质选煤技术发展迅速,开发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工艺和新设备,促进了重介质选煤技术的推广应用,提升了煤炭企业的经济效益。
2、重介质选煤设备的发展概况
为了满足煤炭需求的增加,解决原煤质量贫、细、杂的现状,当前选煤设备的研制开发,主要朝着增大设备处理能力、提高分选效率的方向发展。根据分选原理的不同,重介质选煤设备主要分为两类:第一类是重介分选机,是在重力场中分选,第二类是重介质旋流器,是在离心力场中分选。
2.1 重介质分选机
我国已经研制出双锥形重介分选机、斜轮重介分选机、立轮重介分选机。斜轮重介分选机是由分选槽、斜提升轮、六角轮、传动装置等部件组成,其优点有:分选效率高;悬浮液的循环量少,密度比较稳定分选粒度范围宽,上限可达1000mm。立轮重介分选机的分选机理与斜轮分选机基本相同,不同的地方是;立轮分选机的提升轮垂直安装在分选槽内,分选时采用水平流和下降流,即合格悬浮液从给料端以水平方式给入分选机,在分选槽底部的排料闸门排出部分悬浮液。立轮分选机具有布置紧凑、传动简单、提升轮耐磨损、维修量小、占地面积小、制造容易等优点。实践经验表明:重介分选机具有分选精度高、分选效果好、分选粒度范围宽、处理量大等优点适用于块煤的主、再选和排矸作业。
2.2 重介质旋流器
我国从1965年开始研制开发重介旋流器,重点是扩大旋流器的入料上限和降低分选下限。多年来经科研人员的努力,现在旋流器的入料上限已经达到50mm,分选下限已降到0.04-0.05mm,基本实现50-0 mm不脱泥全部入洗。重介质旋流器选煤的优点:分选粒度范围宽,分选效率高,工艺流程简单,投资少,操作方便,容易实现自动化,处理能力大等。
2.3 常见的重介质选煤设备
目前常见的重介质分选设备有:分选大于6mm或13 mm的块煤斜轮重介质分选机和立轮重介质分选机,分选末煤的重介质旋流器。立轮重介分选机的类型比较多,常见的有德国太斯卡型、波兰的DIsA型,我国自行设计研制的JL型。重介质旋流器有:圆锥形重介质旋流器(例如荷兰DSM型),圆筒形重介质旋流器(例如美国DwP型),圆筒圆锥形重介质旋流器(例如三产品型)。
3、重介质选煤工艺发展的近况
3.1 跳汰粗选一重介质旋流器精选工艺
20世纪90年代,我国设计的兴隆庄选煤厂、桃山选煤厂、盘北选煤厂、北岗选煤厂等采用该工艺流程;该工艺适合于原煤可选性好,用跳汰方法可以实现分选的选煤厂。优点是采用跳汰机预先排矸,可以降低矸石对重介质旋流器分选效果的影响,减少重介质分选的入料量和旋流器的磨损,且精煤产品质量高,缺点是工艺流程复杂,设备种类台数多,中煤里损失一部分精煤因此精煤产率低。
3.2 两产品重介质旋流器分选工艺
该工艺是重介质分选工艺的基本形式,通过重介质旋流器的离心作用分选出轻产物精煤和重产物矸石。该工艺适合于原煤可选性好、中煤含量低的原煤分选。优点是分选粒度范围宽,分选效果好。
缺点是介质回收流程复杂,管理不方便。
3.3 三产品重介质旋流器分选工艺
三产品重介旋流器是由一台圆柱旋流器和一台圆锥旋流器串联组成。第一段为主选,采用低密度悬浮液分选,选出精煤和再选入料,同时由于悬浮液的浓缩作用,为第二段准备了高密度悬浮液。第二段再选,分选出中煤和矸石。
该工艺可用单一低密度重悬浮液一次分选出精煤、中煤、矸石三种产品,节省了一套高密度重悬浮液的制备、输送、回收系统,简化了工艺流程,减少了设备台数,节省厂房空间,便于生产管理。该工艺有有压给料和无压给料两种。无压给料工艺以流程简单、操作方便、建设投资少等优点,被厂家普遍看好,成为我国当前主要的分选工艺,并推广使用;缺点是该工艺对中煤密度的调节比较困难。
关键词:煤炭企业;经营;数据包络分析;效率评价
中图分类号:F2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3890(2013)02-0093-04
一、引言
煤炭作为我国的主体能源,在一次能源结构中占70%左右,煤炭的地位在未来相当长的时间内不会动摇。近十年来,我国的煤炭产量屡创新高,但是由于受到国际金融危机深度影响,我国经济增速下行,煤炭市场的需求放缓、价格下滑,煤炭产能过剩压力显现。然而我国煤炭工业发展的“十二五”规划目标是实现煤炭行业发展方式的转变,实施大规模的兼并重组,发展大型企业集团,有序建设大型煤炭基地,保障煤炭稳定供应。因此,各煤炭企业应以国家改革发展战略为指导,根据企业自身的发展现状,采取有效措施提高煤炭企业的自身经营效率,解决发展过程中的不协调、不平衡、不可持续等问题,提升企业的综合竞争实力,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处于不败之地。因而,如何对我国煤炭企业的经营效率进行有效评价是我国煤炭工业发展面临的一大重要课题。
本文构建基于财务指标的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并采用DEA方法对我国煤炭行业25家上市公司2007―2010年的效率状况进行数量分析,比较我国煤炭行业上市公司的经营绩效的差异性,对效率低下的煤炭企业做投影分析,结合企业的经营现状适当调整企业的投入产出,试图提高企业的经营效率。
二、煤炭企业经营绩效评价DEA模型
DEA是使用数学规划(包括线性规划、多目标规划、具有锥形结构的广义最优化、随机规划等)理论模型,评价具有多个输入、多个输出变量的决策单元(Decision Making Unit,简记DMU)之间的相对有效性(我们把它称为DEA有效)。数据包络分析的基本思路是把每一个评价单位(观测)作为一个DMU,再把所有的DMU构成被评价群体,通过综合分析投入和产出之间的比率,把观测的投入和产出指标的权重作为变量进行综合评价,来确定有效生产前沿面,再根据各DMU与有效生产前沿面的距离,确定每个DMU是否DEA有效;还可以应用投影分析的方法指出非DEA有效或弱DEA有效DMU的原因及提出改进的方向和措施。
具有代表性的DEA模型有CCR模型(最常用)、BCC模型、FG模型和ST模型。本文采用CCR和BCC(或称为C2GS2)模型,用来评价我国上市煤炭企业的“综合有效”和“规模有效”。本文基于煤炭行业上市公司的理论模型如下,本文研究25家煤炭行业上市公司经营效率,即有25个DMU(j=1,2,…,n),每个DMU都有涉及企业规模及成本的投入指标,如固定资产净额、员工人数、营业成本(i=1, 三、煤炭企业经营绩效评价DEA模型实证
煤炭上市公司占据了我国煤炭行业的绝大部分资本,因此也可以说上市公司的业绩能够反映整个煤炭行业的生产经营状况。本文将煤炭行业上市公司界定为在所掌握的资产限制条件下,通过经营获得企业收益的同质机构,以此评价其相对效率。根据沪、深两市的25家煤炭上市公司的2007―2010年的年报数据(年报主要来源于新浪财经和网易财经),建立DEA相对效率评价模型,通过DEAP软件求解各公司的综合效率、纯技术效率、规模效率,如表1所示。
四、上市煤炭企业经营绩效评价结论
利用表1数据,对沪、深两市的25家煤炭上市公司在2007―2010年的综合、纯技术、规模效率进行评价分析。并对未达到DEA有效的数家企业进行投影分析,以期望为企业的管理者在改善经营绩效时提供指导。
1. 综合效率分析。从煤炭行业上市公司来看,四年来的平均综合效率值为0.730 4,仍有26.96%改善煤炭行业经营效率的空间,其中国投新集、恒源煤电、靖远煤电、开滦煤矿、煤气化、平煤股份、郑州煤电的综合效率偏低,都低于0.6;DEA综合效率值在0.6~0.7之间的上市公司数有十家,占到了40%,由此可见我国大多数煤炭企业的综合效率还普遍较低;广州控股、大同煤业、兖州煤矿、中国神华的的综合效率值达到0.8,另有大有能源、伊泰B股的综合效率水平达到了0.9以上,只占到6家公司;处于数据包络面上的煤炭上市公司只有凯迪电力这一家公司;中国神华、中煤能源作为全国两大大型煤炭生产企业,其综合效率在四年间一直维持在0.7~0.8的水平上,中国神华的综合效率由2007年的0.81下降至2010年的0.77,中煤能源的综合效率由2007年的0.79连年下降至2010年的0.73。由此可见,在2007―2010年间我国的煤炭行业总体绩效不佳,综合效率基本维持在0.7左右。凯迪电力公司在近几年中通过增资、控股扩大了公司资本,同时公司也注重绿色能源的开采及使用,实施从环保型企业向绿色能源综合型环保企业战略转型的策略,因此凯迪电力的经营效率在近几年中一马当先。造成煤炭行业总体效率不高的原因有多方面,我国的煤炭生产和消费规模逐年递增,又由于受到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我国的整体经济增速下行,煤炭市场的需求放缓、价格下滑,煤炭行业产能过剩形势严峻,企业的生产经营结构不合理制,这都制约了煤炭企业的发展。
2. 纯技术有效性分析。和综合技术效率相比,中国煤炭行业各上市公司的纯技术效率要相对较好,平均纯技术效率为0.869,且在2008年纯技术效率达到了最大值0.931 4,其中有2家公司在近4年当中均保持纯技术DEA有效,分别是大有能源、凯迪电力;4家公司在3年内是处于纯技术DEA有效的,分别是广州控股、潞安环能、露天煤业、伊泰B股、中国神华;冀中能源、煤气化、平煤股份、上海能源、西山煤电的纯技术效率在近四年均未达到DEA有效,占到企业总数的20%,因此以上5家企业还应采取措施提高纯技术效率水平,来提高企业的经营绩效水平;中国神华的纯技术效率在近四年均保持DEA有效,中煤能源的纯技术效率均保持在0.9以上,且有两年达到了DEA有效,充分体现了我国两大国有大型煤炭企业的管理、科学技术、资源的配比安排等项目的科学合理性。从这些数据可以看出,中国煤炭行业的大部分上市公司纯技术绩效较稳定,并且维持在较高的水平上,也说明各企业的投入要素组合比较合理,并取得了较好的产出效果,但是冀中能源、煤气化、平煤股份、上海能源、西山煤电的技术绩效相对较低,科学合理的安排各要素的配比并达到提升企业的经营效率目的,才是企业的明智之举。
3. 规模效率分析。与综合绩效比较,我国煤炭行业的规模效率也是较好的,平均水平达到了0.843,这和我国煤炭行业的发展现状也是相符的。虽然历年规模效率达到1的企业不多,有72%的企业规模绩效基本维持在0.8以上,四年来各企业的规模变化不明显;恒源煤电、开滦煤矿、潞安环能、露天煤业、盘江股份、平煤股份、郑州煤电、中煤能源的规模效率在0.8以下,说明以上企业的规模绩效还有提升空间;中国神华、中煤能源的规模效率水平偏低,影响了企业的综合效率水平,导致中国神华和中煤能源在DEA相对效率评价中较弱。除了大有能源、凯迪电力、兰花科创、伊泰B股等企业达到规模收益不变外,其余企业均是规模报酬递减,即随着投入量的加大,产出量的增加量不断减小,这说明在企业中可能存在着过度的投入,过度的投入导致生产的扩张,而这种扩张超越了该企业的规模承受能力,因此这类公司就必须根据实际情况,相应的减少资本,调整资本结构及企业内部构成,强化内部管理体制,提高企业的投入产出效率,将生产调整到最佳状态,从而改善企业的生产经营效率。
4. 投影分析。依据DEA的基本原理,我们可以对未达到DEA有效的决策单元进行投影分析,将非DEA有效转化DEA有效的单元。这里我们选取四年来综合效率平均值在0.6以下的决策单元,进行投影分析。结果如表2所示。
与原始投入产出相比较,各企业在每项指标中均有所变动,以下对各企业的具体情况进行具体分析。国投新集、恒源煤电在保持原有产出水平不变的情况下要达到生产前沿面,应适当减少其投入水平,固定资产净额、员工人数、营业成本可以分别减少51.9%、41.1%、41.2%和43.2%、43.2%、43.2%,由此可见国投新集、恒源煤电投入的资源利用率较低,从而导致了企业经营绩效偏低,并且大约有40%以上的资产闲置,也就是说企业资产没有得到充分合理的应用,并给企业造成了资源的严重浪费。同时在人力及营业成本投入方面,也存在着约为四成的冗余现象。通过投影分析调整投入量,也使得净利润的投影值提高将近一倍,大大提升了企业的经营业绩。开滦煤矿、平煤股份、上海能源的企业投入也存在过量现状,冗余低于30%,但是平煤股份的劳动力投入臃肿严重,人员减少率达到了59.0%,说明平煤股份的机构庞大人员冗余较为严重,这也是导致平煤股份综合效率偏低的可能原因。郑州煤电的投入产出变动均不大,究其原因可能是由于郑州煤电规模效率影响导致的。郑州煤电纯技术效率水平连年增长,并在2010年达到了纯技术效率有效,可见资产的组合比较合理,但是从规模效率来看,资本的规模偏大,适当的缩减资本的投入,使资本维持在企业高效经营的规模范围内。
综上,通过对煤炭企业进行DEA有效性及其投影分析,可知我国煤炭行业的总体经营效率水平还比较低,为提高各企业的经营效率公司应着眼于纯技术效率、规模效率的提高。对于综合技术水平较低的恒源煤电、开滦煤矿、郑州煤电等公司,考虑到公司的规模效率水平的偏低现状,因此提高规模绩效才是公司的明智之举,相应的减少资本,调整资本结构及企业内部构成,强化内部管理体制,提高企业的投入产出效率,将生产调整到最佳状态,从而改善企业的生产经营效率;煤气化公司的综合技术效率、纯技术效率水平都比较低,因此可以将纯技术效率的提高作为企业经营效率提高的突破口,科学合理的安排各投入产出要素的配比并达到提升企业的经营效率目的;平煤股份的综合技术水平、纯技术效率水平、规模效率水平在上市工地排名中均处于较低水平,因此平煤股份必须双管齐下,合理调整投入产出的配比及生产规模的收益,以达到提升企业生产经营效率的目的。
参考文献:
[1]魏权龄.数据包络分析[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4.
[2]王灵华,薛晶.我国商业银行效率评价及实证分析[J].统计研究,2008,(2):84-87.
关键字 单位GDP能耗 能源 重要性 解决措施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保持着平均每年10%的高速增长,不过这是以大量的能源消耗为代价的。为了尽快追赶上资本主义发达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我国在经济增长过程中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以及财力,采取的是一种外延型增长方式,只看重数量的增加,而不重视质量的提高。而这样造成的结果就是,能源的单位投入产出比很低,没有得到充分的利用,由此浪费了大量的能源,并且生态环境遭到了严重的破坏。
众所周知,能源具有稀缺性,并且很多能源还具有不可再生性,因此,这些能源用完之后就不会再有了,那么这将会影响我们子孙后代的发展。我国是煤炭大国,能源资源储量中煤炭占92%,石油占2.9%,天然气占0.2%,这种能源资源储量结构导致长期以来我国能源消费结构中煤的占比过大,2011年我国能源消费中煤炭占消费总量的比重高达68.4%,而石油的消费为18.6%,天然气的消费为5.0%,其他能源的消费则为8.0%。大量的煤炭消费使得我国的环境问题日益严重,人民生活质量面临下降的威胁。
我国能源消费主要依靠进口,随着经济的高速增长,我国对能源的需求与日俱增,由此导致了我国能源消费的对外依存度不断提高。国家能源局局长刘铁男曾透露,2011年我国石油对外依存度达到56.5%,比2010年上升了1.7个百分点。我国自从1993年首度成为石油净进口国以来,中国石油对外依存度由当年的6%一路攀升,直至2009年突破50%的警戒线。能源的对外依存度如此之高将对我国的经济发展带来很大的风险,因此,降低能源的对外依存度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由于我国采取的是外延型经济增长方式,所以我国一直面临着较高的单位GDP能耗。近期,政府在其工作报告中强调要维持经济的稳定增长,将增长率稳定在8%左右。这一增长率是需要大量的能源消费作支撑的,但是我国又面临着能源紧缺的威胁,因此,经济增长处于这两者的矛盾之中,而降低单位GDP能耗以解决这一矛盾也就十分重要了。
从政府的统计年鉴可以看出我国的能源消费总量是不断增加的,而单位GDP能耗是随着时间递减的。尽管如此,我国的GDP能耗在世界范围内仍然算是比较高的,2010年我国单位GDP能耗是世界平均水平的2.2倍,是日本的8倍,美国的4倍,印度与韩国的2倍。因此,为了更进一步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节约能源,我国应采取相应的措施降低单位GDP能耗,提高能源的利用效率。
一、转变经济增长方式
我国的经济增长方式一直都是由增长因素增加引起经济增长的外延(粗放)型增长方式。这种经济增长是以高能源消耗为代价的 ,并且还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以及生态环境被破坏。因此,我国应尽快落实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变外延型增长为内含(集约)型增长,提高资源的使用效率,从而节约资源的使用数。最终,在实现经济增长的同时减少能源消耗量,进而降低单位GDP能源消耗。
二、以绿色GDP衡量国民经济水平,发展低碳经济
目前我国是以GDP来衡量国民经济发展水平的,但是用这个指标来衡量经济水平,其中会包含很多的“水分”,而这个“水分“就是指对环境的污染所带来的社会成本。因此,为了更真实地反映国民经济水平,我国应该采用绿色GDP这一指标来衡量国民经济水平。同时,我国应发展低碳经济,减少经济发展带来的环境污染,为人民创造一个更好的生活环境。
三、改革政绩评价体系
我国一直都是以GDP的多少来评价地方官员政绩的高低的。这种政绩评价标准在现在看来显然是有问题的,是短视的。为了提升当地的GDP,官员们不惜浪费大量的资源,并且好多地方都出现了一些建筑建了又拆、拆了又建的现象。这完全是浪费资源的做法,且人民的福利水平也没有得到实质性的提高,不仅如此,还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诸多的不变。因此,我国应改革政绩评价体系,不能以单一的GDP水平来衡量官员的政绩,而应该加入多个指标来衡量官员的政绩,如环境污染指数,GDP能耗等指标。
四、针对工业企业制定经济激励政策
一些工业企业由于技术水平有限或成本较高的因素,造成了不同程度的能源浪费。针对这种情况,政府应制定相应的经济激励政策以及评判标准。对于高能源消耗的企业,政府可以采取征收更高的税收或罚款措施以督促企业降低能源消耗;对于那些低能源消耗或正努力降低能源消耗的企业,政府应给予适当的税收优惠或采取其他的鼓励措施。除此之外,政府还应制定相关政策鼓励企业创新技术,以降低能源消耗。
五、政府应加大宣传力度
针对普通的民众,政府应该宣传高能源消耗带来的危害,并加大宣传力度。高能源消耗会造成大量的能源浪费,且能源利用不充分。当能源利用不充分时,会产生大量的对环境有害的物质。除此之外,能源被浪费,会损害我们后代的利益,从而经济将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因此,政府应将这些知识告知给大众,且让人们形成拒绝消费高能源消耗产品的意识。这样,人们对高能源消耗产品的需求就会减少,从而就会迫使企业改进生产技术,降低能源消耗,进而生产出消费者满意的产品。通过这种方式,也可以降低单位GDP能耗。
参考文献:
[1]朱鋐瑛,郭乃幸.能源约束下中国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及政策建议[J].陕西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01).
[2]叶祝颐.降低GDP能耗须修正短视政绩观[J].民主,2012(03).
[3]姜玉英,刘强.我国单位GDP能耗变化走势的实证分析[J].生产力研究,2012(02).
在这样的一组数字之下谈中国式低碳,似乎有些沉重。
能源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倪维斗指出,发展低碳经济,但我们面对的是高碳能源。因为在未来二三十年之内化石能源作为我国主要能源的地位不可撼动,其中煤是主导,所以未来一段时间之内煤的低碳利用就是低碳能源的核心问题。如果不在煤的清洁利用上做文章,其他一切只能是空谈,低碳只是一句口号。
社会节能、总量控制、发展可再生能源都是实现低碳经济的道路,但最后必须要落实到煤的清洁利用上。根据倪维斗的划分,煤的清洁利用也属于清洁能源。他认为,新能源的概念因时因地而不同,各国国情不同,不能一概而论。比如在法国核能发展了很多年,称不上新能源。而太阳能、风能古人也在几千年前就已利用了。
倪维斗表示,能源的来源、转化过程、输运过程、终端利用过程这4个环节都属于能源问题,清洁不清洁要看全生命周期。这4个环节中一个或几个有较大的变化,能够减少二氧化碳排放、提高效率就能称之为新能源。因此,可再生能源、煤的清洁利用、天然气的高效利用都属于新能源。
眼睛光看着风电不行。风能虽然来自风,但也存在转化和输运的问题,在未来一段时间内对节能减排贡献不会太大。新能源的主要力量除了发展可再生能源之外,煤的科学、合理、高效、低污染利用应作为重点,尤其对于中国这样一个煤炭大国。
提高燃煤发电效率尚有潜力
煤对我国的战略安全来说尤其重要,起了顶梁柱的作用。煤保证了什么都有了,煤出了毛病问题就大了。目前我国有两大问题需要重视,一是煤的清洁利用,二是天然气的高效利用。其中煤的清洁利用尤为重要。
目前,我国80%以上的发电量来自火电。根据国际能源组织IEA2007年的统计数据,我国燃煤排放二氧化碳51.4亿吨。在我国,每发一度电要排二氧化碳0.8~0.9公斤,如果每度电的耗煤量降低1克,全国一年就能减少二氧化碳排放750万吨。最近几年,我国依靠提高燃煤发电效率每年都能减排二氧化碳几千万吨。
专家指出,根据我国的战略规划,到2020年,风电、光伏、光热、生物质能源等可再生能源的减排占总减排量的12%左右,而提高燃煤发电效率能实现15%的减排。
据悉,目前提高燃煤发电率的主要方法是提高参数。如亚临界的发电效率在38%左右,而我国目前的超临界能达到44%。在欧洲,最先进的技术能把发电效率提高到50%。倪维斗表示,经过科学研究把温度和压力再提高,优化运行,中国的燃煤发电率还有潜力可挖。
最近几年我国实行“上大压小”的政策,2009年全国平均煤耗达到342克标准煤/度电,已经低于美国350克/度电的标准。而华能、大唐等大型企业甚至已经降低到320多克/度电。根据有关规划,2020年我国的平均燃煤单位能耗计划降低到320克/度电。
多联产技术综合效率高
整体煤气化联合循环(IGCC)加上多联产,被认为是目前最具发展前景的清洁煤技术,它在燃烧前先去除烟气中的污染物,常规污染少,效率高,有利于综合利用煤炭资源,能同时生产甲醇、尿素等化工产品等等。
而煤作为一种多元素的能源,很多专家都认为将其一股脑烧掉相当可惜。倪维斗就提出把发电和化工结合起来,发展以气化为基础的IGCC多联产,对煤加以综合利用。
多联产的原理很简单,将煤气化后先通过一个反应器做化工产品,剩下尾气再去燃烧发电。多联产相当于把化工和发电两个过程耦合起来,能量利用效率可以提高10%~15%,同时,化工产品增值量比较大,并且能够实现调峰。据悉,煤的气化系统很贵,如果能实现化工和发电相互调整,气化系统就能始终稳定运行,降低发电成本。
多联产的概念被很多国内外专家所认可。而对于中国这样的煤炭大国,其意义尤为特殊。最近几年,倪维斗一直在四处呼吁发展IGCC多联产。但多联产的基础——IGCC电厂却始终没有大规模地发展起来。据记者了解,我国在上世纪70年代末和90年代末曾确定过两个IGCC示范项目,但最终都无疾而终。
国际上,美国还只有IGCC和制氢的联产,真正用煤制化工产品,并且实现IGCC发电的,山东兖矿集团算全球第一个。据悉,该装置是一台小规模的多联产示范装置,以甲醇为主发电为辅——20万吨甲醇辅以8万千瓦的发电,已经稳定运行了3年,经济性和二氧化碳减排效果都很好,目前正在准备发展第二代装置,进一步提高效率。
倪维斗指出,目前发展IGCC多联产的阻力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是发电和化工行业结合思想阻力较大。他表示,实际上中国五大电力公司现在也在做化工产品,只不过是分开做,资源匹配程度低。
另外,国家能源局对IGCC持过度谨慎态度,目前为止只批了一个示范电厂。2009年7月,我国首座自主设计、制造并建设的IGCC电站——华能天津IGCC电站示范工程在天津开工,计划建设1台25万千瓦级发电机组。
倪维斗表示,单纯用于发电的IGCC电厂的主要问题是基础投资较贵,是一般的超临界电厂的1.5倍以上,可能要达到每千瓦上万元人民币。然而,虽然投资比较高,但是很多电力公司都有积极性,并且多联产是降低IGCC成本的方式之一。在技术层面,大部分技术都能实现自主化。燃气轮机的核心技术我们正在攻关,总归是要国产化的。IGCC和多联产为什么不开展示范呢?
多联产更适合中国国情
碳捕集与封存(CCS)中二氧化碳的捕捉是最昂贵的环节。但在我国,煤化工中已经存在大量容易收集的纯二氧化碳,如我国目前甲醇用量1200万吨,年排放二氧化碳3000万吨。甲醇是一种重要的化工中间体,将来可以用作燃料,需求量很大,所排放的二氧化碳还将增加。倪维斗说指出,这些二氧化碳是最容易收集的,基本上已经捕获,但现在都没有利用起来而放空了。
倪维斗表示,虽然二氧化碳排放总量是几十亿吨的数量级,但在未来,如果加强二氧化碳利用系统的科研工作,发明新型的二氧化碳化工利用体系和高附加值的产品,将会增加二氧化碳减排量。
例如,我国现在的化肥系统40年如一日没有变化,主要就是尿素加合成氨,导致田间的过度施肥成为我国一大污染源,同时耗费了大量能源。倪维斗指出,如果发展新的肥料体系,如草酸铵等都含大量的二氧化碳,可以更多地利用二氧化碳。
这样上游发电和化工结合,下游用高附加值的产品利用二氧化碳,便能提高系统的能源利用率和减排二氧化碳。
煤炭高库存状况将会逆转。“冰封”三年的煤化工行业开始“松绑”。
大风起于青萍之末。
6月29日,在首个全国性煤化工行业组织“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煤化工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仪式上,国家能源局能源节约和科技筹备司司长李治表示,由国家发改委、能源局编制的《煤炭深加工示范项目规划》(以下简称《规划》)以及《煤炭深加工产业发展政策》(以下简称《政策》)已经通过发改委主任办公会,拟于近期实施。其中,共批复气化技术、合成技术、大型设备等18项重点示范内容以及内蒙古、新疆等11个省区的15个煤炭深加工示范项目。
随后,国家能源专家咨询委员会主任张国宝、国家能源局副局长吴吟到神华集团煤制油项目调研,为示范项目扩容做准备。种种迹象显示,国家将为冰封的煤化工项目“松绑”。
“我国‘富煤贫油少气’的能源结构,决定了煤炭在国家能源消费中较长时期处于主导地位,以煤为原料生产化工及油产品作为石油化工的补充替代,符合国家能源发展战略。”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所研究员沈冀如对时代周报记者说。
然而,煤化工项目重新开闸,也会面临新的问题和挑战。
煤化工发展一波三折
传统煤化工主要包括焦化、电石、合成氨三个子行业,存在能耗高、污染重、规模小、工艺技术落后等局限,前期盲目上马,缺乏规划,造成资源限制和产能过剩。而新型煤化工主要以低端的褐煤为原材料,主要制取替代石油和燃料油的化工产品,包括煤制油、煤制烯烃、煤制二甲醚、煤制天然气(甲烷)和煤制乙二醇等五类。
在经济下行的形势下,煤炭行业持续低迷,煤炭库存量不断增加。迫使很多煤炭企业开始转型,开始对煤炭进行深加工,煤化工行业方兴未艾。然而在不断扩张的同时,跑马圈地式的发展方式让煤化工行业诟病不断。煤化工产品也开始呈下滑趋势。
“井喷之后的市场需求量却没有增加,煤化工产业特别是初级产品甲醇的供大于求局面已经非常严重。仅甲醇一项,在短短的3年内就从4000多元/吨跌至2000元/吨。”沈冀如介绍说。
2006年国家发改委下发《关于加强煤化工项目建设管理促进产业健康发展的通知》,认为“电石和焦炭等传统煤化工产品产能严重过剩,煤制甲醇、二甲醚等石油替代产品盲目发展的势头逐渐显现,同时一些地区以牺牲资源为代价,大举招商引资,资源配置和开发利用不合理”。
对此,发改委开始有针对性的“收权”。《通知》称,“在相关规划编制完成并得到国家发展改革部门确认之前,暂停核准或备案煤化工项目。”然而,煤炭供求关系的变化使煤炭库存量逐渐增高,各地煤化工项目开始恶性膨胀,重复建设成为煤化工行业最大诟病。
2008年9月,国家发改委《关于加强煤制油项目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明确规定,除了神华集团的两大煤制油项目外,一律暂停其他煤制油项目的审批。
2009年,国务院下发《关于抑制部分行业产能过剩和重复建设引导产业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其中煤化工作为“六大过剩产业”被提出明确的整改计划。
《意见认为》,当时传统煤化工重复建设严重,产能过剩30%,在进口产品的冲击下,2009年上半年甲醇装置开工率只有40%左右。
由此,煤化工的项目审批之门基本被关闭。政府将煤化工列入产能过剩和重复建设的名单,提出“今后三年原则上不再安排新的现代煤化工试点项目”。同年5月18日,国务院办公厅《石化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提到重点抓好上述五类示范工程,探索煤炭高效清洁转化和石化原料多元化发展的新途径,原则上不再安排新的煤化工试点项目。
据了解,2011年下半年迄今,包括号称全国最大的单体项目—青海柴达木循环经济试验区600万吨煤基多联产项目,以及甘肃平凉、陕西榆林、新疆准东等地启动的多个煤化工项目,均无一获得国家发改委核准。
但尽管国家发改委对煤化工项目松绑,但这个行业一哄而上的乱象仍让政府继续从紧对这个行业的审批。
“截至目前,各地正式上报到发改委要求‘十二五’期间核准建设的大型煤化工项目一共104个,按照各地上报的技术方案,如果全部在‘十二五’期间建设,投资要超过两万亿元。其中煤制油项目达5000万吨,甲醇2800万吨。但发改委通过了其中15个示范项目共7000亿的投资的审批。”沈冀如对时代周报记者说。
煤制油项目前景存疑
据了解到,神华宁煤400万吨/年煤炭间接液化项目,已经获得政府相关部门通过。这意味此前几经周折的我国最大的间接煤制油项目将正式开工建设。据了解,此项目是宁东唯一一个列入《煤炭深加工示范项目规划》的示范项目。按照宁东能源化工基地的发展规划,到2020年,宁东煤化工产成品生产能力达到2000万吨以上,其中煤制油400万吨/年。
除神华之外,内蒙古伊泰煤炭股份有限公司也规划着自己的千万吨级煤制油项目。
据伊泰煤制油副总经理菅青娥介绍,在国家政策允许的情况下,到2020年伊泰煤制油产能预计将达到1000万吨/年,所需投资在1500亿元左右,届时煤制油业务将超越煤炭,成为股份公司最大的收入来源。
尽管煤化工企业动作频频,但煤化工产业化前景仍存争议。
以煤制油为例,从上世纪50年代开始,南非沙索公司就开始煤制油尝试,目前已经形成世界最大的煤制油工厂,油品产量达760万吨/年,供应南非国内32%市场,化工品向90多个国家出口。
但在国内,已经投产的煤制油项目仅有神华、伊泰和潞安三家,总产能不到150万吨。可以说,国内煤制油技术的可靠性和投资经济性仍有待进一步验证。
未来五年公司的发展战略可以概括为“1231”,即突出一个核心业务,立足内外两地发展,实现三大目标,再造一个新大屯。突出一个核心业务,就是突出煤炭产业的发展;立足内外两地发展,一是立足大屯矿区,把基地建设好、发展好,二是积极“走出去”,跳出大屯进行创业,开拓新的发展空间;实现三大目标,力争“十二五”末,公司总资产、销售收入、利润总额有较大的提高,再造一个新大屯。2010年公司计划加快战略转型、项目开发、村庄搬迁三项工作步伐,大力发展煤炭、电力、铝业、运输、劳务五大板块,抓好孔庄三期工程、106煤矿、苇子沟煤矿、铝板带项目四项重点工程建设。
本部经营稳健增长可期
目前,煤炭及电解铝业务是公司收入及利润的主要来源:2009年煤炭业务收入占公司总收入比例为67%,毛利占比超过90%;电解铝及铝加工业务收入贡献超过20%,但毛利贡献不足10%。
公司地处华东,受当地煤炭资源限制,未来本部煤炭产量将呈现稳中略升的发展态势,盈利提升主要还是得益于产品结构的优化及焦煤价格上涨。公司2009年生产原煤861万吨,其中约150万吨较劣质煤基本给自备电厂(发电主要用于电解铝的生产),其他对外销售。2010年计划生产原煤900万吨,销售洗精煤360万吨。
公司煤炭业务竞争优势主要在于:第一,焦煤资源优势,公司煤炭资源是华东储量很少的优质1/3焦煤,焦煤资源稀缺性决定了其长期上涨趋势,公司未来能够尽事焦煤提价之惠,第二,地理位置优势,公司地处经济发达的华东地区,主要销售区域为上海、江苏、浙江等省市,产品销售顺畅、交通便利,产品主要通过铁路和运河运输;第三,客户稳定优势,公司主要客户是宝钢、沙钢、上海煤气。上海焦化等高端客户,经营风险较小。2009年公司向前5名客户销售收入占全部销售收入的32.63%。基于以上竞争优势,公司煤炭业务毛利率近年来保持了40-50%的行业内较高水平。
公司实行煤电铝一体化运营,自备电厂基本可以满足电解铝用电,从而较大程度上降低了生产成本。2008年电解铝业务亏损600万元{2009年扭亏为盈,实现毛利108万元;2010年1-5月吨铝现货均价(含税)回升至16000元/吨以上,最高达到17280元/吨,但5月以来铝价又从15880元/吨跌回至约14550元,/吨;1~4月吨铝净利润可达到1000元以上。假设2010全年均价约15800元/吨,吨铝成本约14000元/吨,按此计算电解铝业务全年实现毛利1.57亿元。
为给处于产能过剩行业的电解铝业务打通稳定销售渠道,提高抗风险能力,公司不断延伸铝产业链至利润更高更稳定的铝深加工业务,未来将形成“铝锭一铝板带一铝箔”的完整产业链,以平滑利润减小波动。2008年10月公司以自有。资金9319.76万元收购关联方大屯煤电(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所持有的徐州四方铝业集团有限公司100%股权,共拥有铝材加工能力4万吨/年;目前正在投资建设10万吨/年高精度铝板带项目,预计将于2011年底试运营,未来产业链进一步延伸的项目也将由该子公司完成。
新疆项目三年内初见成效
公司一直以来积极在省外寻找煤炭资源,是华东地区较早开始实施“走出去”发展战略的煤炭公司。
公司在新疆投资建矿历程:2007年公司与新疆石河子经济技术开发区经济建设发展总公司共同投资设立新疆中煤赛德能源有限责任公司,负责投资开发位于新疆昌吉回族自治州呼图壁县的铁列克井田项目;、2009年与新疆鸿新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共同投资设立中煤能源新疆鸿新煤业有限公司,负责开发苇子沟煤矿;2009年独资设立“中煤新疆松树头煤业有限公司,开发新疆乌鲁木齐县松树头煤田资源;2009年12月出资5610万元收购新疆兵团农六师国有资产经营有限公司持有的新疆天山煤电有限责任公司51%股权,进行106煤矿项目开发建设。预计天山煤业106煤矿将从2011年开始贡献产量,鸿新煤业苇子沟矿则从2012年开始贡献产量,而松树头煤业松树头煤矿、中煤窑德铁列克煤矿尚处于勘探阶段,尚未正式投资开建。估计进展较缓慢,近几年内很难贡献产量。
受益于新疆振兴规划的推动,加之新疆当地运营公司也在积极寻求与长期客户建立战略合作关系,我们有理由相信,公司在新疆投资矿井生产的煤炭均能够顺利实现销售,但限于当地煤价较低:预计初期盈利比较有限。目前乌鲁木齐地区6000大卡动力煤价格220元/吨,假设未来两年略有上涨。新疆资源税改革干2010年E月1H开始施行,原油、天然气、煤炭资源税由从量计征改为从价计征,我们按5%计算煤炭资源税税率。经测算得出,天山煤电106煤矿2011年将贡献EPS0.01元,2012年将贡献EPS0.04元;鸿新煤业苇子沟煤矿2012年将贡献EPS0.06元。两矿合计2011年将贡献EPS0.01元,增厚业绩1%;2012年将贡献EPS0.1元,增厚业绩7%。
盈利预测与评级
在这样的情况下,乐观情绪反而在金融市场弥漫,仍有此前踏空者呐喊着2015年“股债双牛”的口号冲入市场。金融泡沫已经越吹越大,随时存在破灭的危险。
在宏观经济下行周期,周期性的行业会放大这种波段下行的冲击。煤炭和房地产这两个行业具有显著宏观经济周期特征,而且自身还面临着产业发展周期下行的压力,我们不妨以它们作为观察对象。当多重不利因素叠加在一起,曾经共同狂欢的人当中总有难以全身而退的。未来一个强者恒强、弱者牺牲的你死我活的局面将在诸多行业上演,这个过程恰好遇到债券市场由牛转熊的“小年”,难免触发信用风险。
煤炭:断臂求生
A股煤炭板块行情延续,或许会让投资者对已经深度调整3年多的煤炭行业产生即将好转的错觉。但股市并没有反映煤炭行业基本面整体上正在加速恶化和信用风险突出的现实,2015年可能成为业内弱者迈不过去的一道坎。
从中国煤炭工业协会已公布的数据看,2014年,中国煤炭消费量在本世纪以来首次年度下降几成定局。
国际油价跌得找不着北,煤炭行业前期巨额投资形成的产能将在2015年持续释放,以及政府超预期推进能源结构调整,成为煤炭需求新的“外忧内患”。“而且,2013年的雾霾天气改变了煤炭的消费路径”,海通证券煤炭研究员朱洪波称,“地方政府限煤的政策也正在投入实施,对煤炭消费的负面影响是长期的。”
业内公司情况有多糟呢?不妨先看业内公认的两大巨头――神华集团和中煤集团――它们是市场公认最具抗风险能力的央企,旗下的上市公司中国神华和中煤能源也代表了集团最优质的煤炭资产。中国神华的年度经营数据显示,2014年,公司累计生产商品煤3.07亿吨,同比下降3.6%;累计销售煤炭4.51亿吨,同比下降12.4%。中煤能源在2014年全年的商品煤产量为1.14亿吨,同比下滑3.6%;商品煤销量为1.57亿吨,同比下降2.7%。2014年前11个月,全国规模以上煤炭企业主营业务收入2.74万亿元,同比下降6.6%。
国内煤炭行业是赢者通吃的格局,神华一家独大,中煤等少数几家大型国有煤炭企业居于二线。当前形势已经迫使神华、中煤两大央企带头限产,可见行业需求之低迷,其他二三线煤炭企业的情况只会更差。
利润比收入下滑速度更恐怖。2014年1-11月,规模以上煤炭企业利润1104.5亿元,同比下降44.4%。亏损企业的亏损总额为683亿元,同比增长61.6%,企业亏损面在70%以上。A股上市的国投新集和煤气化在2013年前三季度亏损的情况下,2014年同期亏损进一步扩大,国投新集甚至被评级机构大公国际列入信用评级观察名单。中煤能源、冀中能源等2013年同期盈利的公司也在2014年转入亏损。
朱洪波指出,从2012年开始,煤炭企业放宽了对下游的信用条件,从原来预收账款变为赊销,应收账款与营业收入的比例上升,2015年很可能会出现坏账计提增加,进一步侵蚀企业利润。
像神华这样的企业,资产负债率远低于同行,且享有低成本的本外币债券发行渠道,以及大量的非煤炭资产对冲,玩得起限产和赊销的游戏。但规模越小的煤炭企业资产负债率越高,越依赖高成本的结构性融资,业务单一,跟随限产赊销会削弱它们的收入和现金流,而不跟随则坐以待毙。
收入锐减和亏损扩大,煤炭企业现金流告急,这是债务违约的前兆,也是最主要的触发因素。朱洪波统计的23家上市样本公司中,自2013年以来净现金流为负数的家数明显上升,使2014年情况继续恶化。此外,以“(现金―长短期债务)/所有者权益”作为净现金头寸,来衡量企业的偿债能力,行业中位数从2010年高于20%到2014年大概率转为负值,意味着部分国内最好的煤炭企业也已经具有违约风险。
地产与城投:风险传染
之所以目前地产债和城投债有必要放在一起研究,首先是二者都高度依赖房地产市场;其次,它们近期都出现了风险事件,容易传染。
在基本面分化这一点上,房地产行业和煤炭行业具有相似性。全国大部分地区的住房销售和土地出让遇冷,令开发商以及地方政府的收入和现金承压。而目前政府放宽房企在股市和银行间市场再融资,又只能照顾到龙头企业。因此并非所有房企都能像龙头企业以价换量回笼资金。
就风险点而言,佳兆业公告票据违约和部分银行账户遭冻结成为黑天鹅。虽然佳兆业触发因素是高管离职,以及地方政府突然动用行政手段暂停给佳兆业办理网签手续,限制公司多个物业项目转让,具有偶发性,但佳兆业违约不是孤立事件。后来政府又查封了包括央企中海发展在内数家房企所属项目,就暴露出这一风险是可以复制传染的。
与其有资金往来的银行、信托纷纷要求冻结相关资产,出现踩踏式的自保。海通证券首席债券分析师姜超认为,这体现出,民营高杠杆企业一旦管理层生变,信用急转直下,稳定性较差,未来需要警惕“佳兆业现象”向内地和其他民营房企扩散。
来自Wind的数据显示,2015年城投债到期偿债量为7146亿元,比2014年的4165亿元增长71.6%。其中3月、4月份偿还量最大。由于2014年城投债发行量大增,再融资的扩张大幅降低了到期兑付的风险。但是,2015年以后地方融资平台债券发行被限制,年初至今,城投企业债发行已经大幅萎缩几近消失,借新还旧受限以后,融资缺口将明显增大。
与地产债类似,城投债也具有传染风险,但不是来自于行业内而是来自于其他高风险品种。中小企业私募债“12东飞债”正面临兑付危机,债券在2015年1月26日到期后无法还本付息。让市场震惊的是,“担保人”东台市交通投资建设集团有限公司连夜发文撇清担保责任,理由是该公司担保的是私募债的信用评级而非偿还责任。
以一个如此荒唐且多此一举的“给信用评级担保”来撇清责任,对担保方自己所发行城投债的负面影响会更大,市场已经怀疑城投主体的诚信问题甚至代偿能力问题,或许作为担保人的城司本身财务状况就已经出了问题。
况且,城司为当地中小企业发行私募债担保普遍存在,这些私募债是当前债市风险最高的品种。而且由于私募性质,这些“地雷”缺乏公开信息,给判断为其担保的城司实际背负多大风险增加难度。如果信用危机从私募债传染给城司,乃至传染到整个城投市场,后果将十分严重,而且难以提前预知。
不再迷信政府信用
以往市场分析信用风险,最终会抛弃基本面而以政府信用担保作为底线,屡试不爽。但现在这条底线突然间没有了,以往最可靠的政府信用现在变得朝三暮四了。这是2015年的“债市新常态”,也是信用风险最大的来源。
国务院发文要求从2015年开始,加强政府偿债准备金管理。对于之前有偿债基金“保护”的部分城投债,实际上是这种“保护”被弱化了。对于新发的城投债,将缺乏偿债基金的保护,安全边际变得更弱。总体上看,在全口径预期管理要求下,政府的资金腾挪空间将大幅受限,在目前普遍偿债周转压力较大的背景下,短期内会增大存量地方政府的偿债风险。
2014年末,常州市天宁区和乌鲁木齐市地方政府,均因为违规给下属的城司发债担保,最后匆匆撤销担保,导致债券发行失败。这种戏弄市场的事情重复发生,还不足以揭开地方政府和上级政府“躲猫猫”,一旦确认违规将牺牲投资者利益的本质吗?
然而,由于供给下降,而来自银行理财资金对地产和城投的高收益债券仍具有刚性需求,因此供需关系反而压低了收益率,进一步令风险隐蔽化。不排除未来风险会报复性反弹。
鄂尔多斯市乌审旗是一个资源富集型地区,也是自治区33个牧业旗县之一。在近年来的新型工业化发展进程中,乌审旗始终秉承“绿色乌审”发展理念,坚守生态底线,更加自觉地推动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积极实施“点上开发,面上保护”战略,科学构筑了以苏里格经济开发区、纳林河工业园区为载体的两大新型工业园区,积极引进和建成一批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示范带动强的大项目、好项目,逐步形成产业向园区集聚、人口向城镇集中的发展布局。乌审旗着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经济社会实现持续健康较快发展,特别是正确处理好经济发展同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把发展决不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作为一条不可触碰的红线,坚持用集中开发利用1%的土地换取99%的生态恢复和保护,持之以恒、久久为功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无论是园区建设还是新上项目都必须严格落实“三同时”制度,决不引污染项目,决不要带“毒”的GDP,决不给子孙后代留下遗憾,走出了一条美丽与发展双赢的路子。
自治区第十次党代会提出促进“五化”协同,特别强调要充分发挥工业化的主导作用。乌审旗抢抓中央和上级党委、政府出台的一系列利好政策机遇,紧紧围绕自治区建设“六大基地”的有利契机,依托全旗煤炭、天然气两大优势资源,重点打造煤炭精细化工基地和清洁能源生产输出基地。乌审旗旗委、政府及时制定出台促进产业之间、项目之间、产品之间循环配套发展的政策措施,不断推动现代煤化工精细化发展、清洁能源产业规模化发展。通过几年的快速发展,工业经济强势崛起,总量不断扩大,结构不断优化,现代煤化工、清洁能源两大主导产业成为引领乌审旗经济转型发展的第一动力和重要力量。目前,乌审旗常规天然气年产量稳定在280亿立方米,成为全国重要的气源地之一。中天合创137万吨烯烃项目、中煤50万吨工程塑料项目、中煤能化175万吨尿素项目等一批世界级大项目、好项目和危废处理等一批环保基础设施的陆续建成投产,全旗逐步形成“以煤为基、多元转化、延链增值”的现代煤化工产业新格局。2016年,乌审旗首次跨入全国县域经济百强和中国工业百强县,分别位列第44位和第53位,实现了从“农牧业大旗”向“工业强旗”的历史性转变。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乌审旗将牢固树立和践行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新发展理念,紧紧围绕自治区第十次党代会和自治区党委十届二次全会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坚决执行自治区党委和市委各项决策部署,始终坚守发展底线、生态底线、民生底线,以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打造呼包鄂能源供给保障区为抓手,以建设高质量的煤炭精细化工基地和清洁能源生产输出基地为载体,坚定不移走新型工业化之路,促进绿色可持续发展。在具体实施中,乌审旗将在现有化工产业的基础上,通过大项目支撑、中小项目互补,大企业引领、中小企业配套,大园区承载、产学研有机结合,全面加快现代化和谐矿井建设,持续向下游扩展和延伸产品链,重点发展塑膜、塑编、功能塑料等下游和终端产品,推动形成高端塑料产业集群,引领和带动现代煤化工产业向精细化、终端化发展。鼓励企业和社会资本建立研发机构、中试基地,促进新技术、新设备、新产品的开发应用和产业化发展,提升产品核心竞争力和资源综合利用水平。进一步扩大常规天然气开采和向外输送规模,大力发展液化天然气、压缩天然气、洁净油品、洁净煤、热解煤等清洁能源产业,培育天然气综合利用产业。同时,大力发展全域旅游、现代物流、农牧业精深加工等优势特色产业,促进一二三产融合发展。到“十三五”末,乌审旗的煤炭就地转化利用率要提高到60%,精细化工产能突破500万吨,常规天然气、液化天然气产能分别突破300亿立方米和200亿立方米,洁净煤和热解煤产能突破5000f吨,确保精细化工、清洁能源、绿色农畜产品、旅游产品的供给能力全面增强、供给范围全面扩大、供给质量全面提高,为自治区建设“六大基地”做出新的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