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9-15 17:31:38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职业前景,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1、电子信息科学类专业。培养目标:该专业培养具备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受到严格的科学实验训练和科学研究初步训练,能在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及相关领域和行政部门从事科学研究、教学、科技开发、产品设计、生产技术管理工作的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高级专门人才。
就业方向:该专业毕业生具有宽领域工程技术适应性,就业面很广,就业率高,毕业生实践能力强,工作上手快,可以在电子信息类的相关企业中,从事电子产品的生产、经营与技术管理和开发工作。主要面向电子产品与设备的生产企业和经营单位,从事各种电子产品与设备的装配、调试、检测、应用及维修技术工作,还可以到一些企事业单位一些机电设备、通信设备及计算机控制等设备的安全运行及维护管理工作。
2、地球物理学专业,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坚实的数理基础和较系统的地球物理学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受到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的基本训练,具有较好的科学素养及初步的教学、研究能力,能在科研机构、高等学校或相关的技术和行政部门从事科研、教学、技术开发和管理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就业方向:从事地质类专业勘查,以科研工作为主要方向,通过各种地球物理方法从事地质研究。预测自然灾害。从事工程探测类,通过地球物理方法,探测工程、建筑进行水文工程地质、城市环境与建筑基础以及地下管线铺设情况的勘查等。做相应的地球物理软件程序设计,地球物理仪器开发等工作。其他工程应用。
3、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有良好的科学素养,系统地、较好地掌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包括计算机硬件、软件与应用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与方法的高级专门科学技术人才。
就业方向: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类专业毕业生的职业发展路线基本上有两条路线:第一类路线,纯技术路线。第二类路线,由技术转型为管理。这种转型尤为常见于计算机行业,比方说编写程序,是一项脑力劳动强度非常大的工作。就业要求即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类专业大学生应该储备的知识。
4、化学类专业,培养要求:该专业学生主要学习化学方面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与方法,受到科学思维和科学实验的训练,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应用研究及科技管理的能力。
就业前景:化学专业为学生提供化学知识方面的职业才能,同时,还开设包括数学、物理和生物在内的辅的课程。除了使学生掌握具体科学基础知识外,该专业还培养学生具有判断力的思维、试验技术、解释观察以及清晰表达思维等能力。打算从事化学职业的学生将乐于独立工作。他们将有超出一般水平的科学和数学天赋,有用自己双手劳动,使用技术材料和操作实验的灵巧性。坚韧、耐心、好奇心、独立、创造力和关心细节是职业化学家必须具备的基本品质。
5、理科试验班专业,核心课程:数学分析、高等代数、数学与信息科学概论、程序设计、程序设计实践、数据结构、普通物理、操作系统、概率论、计算机组成原理、数理统计等共同基础课。
就业方向:毕业生推荐免试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比例最高可达70%,也可考取硕士学位研究生,在推荐出国联合培养或深造等方面将优先考虑。
(来源:文章屋网 )
摘 要:本文对目前计算机专业规范进行分析和比较,阐明了首都师范大学计算机专业的培养方案,解读了该培养方案下的课程体系,探讨了方案建设中地方因素和学生地域因素的影响,以实践总结了面临的问题并提出了对策。
关键词:计算机专业;专业规范;课程体系;培养方案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B
1 计算机专业建设的背景
过去10年,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发展给我们的工作和生活带来了深刻的变化,但是计算机专业人才的培养,特别是高校计算机专业的人才培养,在很长一段时间里(99年至今)却用一个单一的专业去应对这种变化,对快速发展的学科结构和大规模、多规格的社会人才需求估计不足,由此在计算机人才培养上出现了一定的偏差。
针对传统计算机专业设置存在的弊端,教育部全国高等学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以下简称教指委)提出了以“培养规格分类”为核心思想的计算机专业发展的建议。给出的新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规范(以下简称新规范),新规范把培养规格分为研究型(或者说科学型)、工程型(包括计算机工程和软件工程)和应用型(或者称信息技术型)三种不同类型。与之对应地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以下简称计算机专业)本科专业下面设置了计算机科学、计算机工程、软件工程和信息技术四个专业方向[1]。2004~2007年间,相关高校对各自的计算机专业重新进行了定位和分类,制定了新规范下的人才培养方案和教学计划,对课程体系进行了新的改革,增加了新的前沿技术(例如嵌入式系统),合并和淘汰了老旧的课程(例如微机原理),重视了基础知识的作用(例如高等数学),加强了实验和实践环节。应该说,新规范对高校计算机教育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并使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成为近年来高校中变化最大的专业。
2 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的比较
教指委建议在一个计算机专业的名称下,鼓励不同的学校根据社会的需求和自身的实际情况,为学生提供不同类型(但都要达到本科水平)的教学计划和培养方案。因此各高校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培养方案、教学计划和课程体系。
2.1 研究型大学
北大的课程设置理念是“重视理论基础、加强工程实践、细化专业引导”。其课程改革的总体思路是保持基础扎实的传统(数学、程序设计、体系及系统软件基础课),打通本科生选修研究生课程的通路,增加与最新计算机技术接轨的新技术课[2]。清华大学办学理念是“营造创新氛围,强化优质人才培养”。培养目标是:培养具有优秀综合素质和通识型知识结构的,具有系统扎实的基础理论、专业基础理论和现代专业知识,并且具有卓越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人才。毕业后能从事该领域的科学研究、技术开发、教学及管理等工作。课程设置强调加强基础、拓宽专业面、注重素质教育[3]。哈工大2005版的本科人才培养方案树立了培养学生成才为本的教育理念,体现了“宽口径、厚基础、倡个性、重创新”的基本原则[4]。
2.2 地方性大学
烟台大学基于地方经济建设的特点与发展要求,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定位为:学科发展达到省内一流,总体水平达到省内先进,从教学型向教学研究型过渡[5]。浙江大学城市学院根据社会对IT人才的需求。以现代高等工程教育理念为指导,确定以培养“应用型创新人才”为目标,使培养出的学生“具有较高的知识层次、较强的应用能力和创造能力”,强调培养学生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突破口[6]。
2.3 高职方案
以南通职业大学为例,其培养要求是应用型、技能型和复合型的计算机技术人才,培养目标是:适应现代经济发展与建设需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掌握计算机技术的基础理论与基本知识,具有较强的计算机系统的安装、调试、维护能力,在信息管理和电子商务领域具有较强编码能力的蓝领人才;在网络技术领域中拥有编码能力或较强工程建设能力的工程技术人员。课程构建以培养职业能力为主线的特色课程体系,按职业岗位能力设置课程并调整、优化、整合课程体系[7]。
我们看到各个高校在新规范的指导下进行着不同的教学实践,各有重点,各有特色,对我校的教改具有参考意义。
3 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建设的实践
首都师范大学是一所地方性高校,定位是教学研究型综合性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是我校为数不多的工科专业之一。由于历史的原因以及地方政府的要求,我校计算机专业还保留有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师范)专业。因此在制定新的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时必须兼顾考虑。
在制定新的培养方案时,我们除了参考国内外各主要大学的方案外[8]-[11],我们还需额外考虑到我校所处的特殊地位。从学生生源看,由于地方政府利益因素,我校的生源主要来自本地,学生地域以周边区县偏多,性别上女生偏多,学生所在家庭城镇和农村大约各分一半。学生全部是高考重点分数线以上。因此,从学习意愿上更趋向于应用方向,毕业后的目标是尽快回报家庭和社会。但是这并不说明我校完全适合信息技术的应用型专业方向,因为学生中也有部分出类拔萃的人,他们更渴望投入到有一定难度的研究型方向去。这也使得我们在确定培养类型时不能以单一规格来限定,是“提供更恰当的教育,而不仅仅是更多的教育[2]”。另一方面,从学生毕业出口看,部分学生要考研并进一步深造(8%左右),其余大部分学生需要就业。从毕业学生就业的方向看,工程型有一部分(设计和编程),而计算机应用占了大部分(金融保险业、电信业和政府机关的网管等)。师范类除了承担中小学信息课程的教师外,许多毕业生还需要维护中小学的网站,解决教师和教室的计算机问题[12]。
经充分考察调研、酝酿讨论,我校计算机专业的培养目标确定为:培养学生在德智体美各方面全面发展,适应国家信息化建设和发展的需要、特别是适应首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具有良好的政治素质,具有扎实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理论基础和良好的专业素质,得到工程师的基本训练,知识面较宽,有一定外语应用水平,具有较强工程实践能力的应用型计算机专业高级人才。毕业生可以继续攻读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及相关学科的硕士学位,可以从事计算机科学研究(高校、科研单位和中外企业的研究中心),也可以从事计算机工程技术的系统工程(中外企业的软、硬件工程技术开发和中小企业的计算机技术骨干),还可以从事计算机应用(政府机构、教育机构、信息中心、数据中心及企业的技术部门和行政管理部门从事计算机教学、技术管理、系统维护和应用部署)的多层次、复合型、实用型人才。
计算机师范专业的培养目标中还增加了:具备现代教育理论,具有一定的网络管理、维护、应用能力,具有较高的信息技术教育技能,具有较强的教师教育能力,熟悉课程教学论,具备中小学教师的基本素质。
仔细解读上述培养目标我们不难发现,培养目标首先回应了地方政府的要求,满足教育部本科水平的培养要求,实事求是讲不敢苛求有较高的外语水平(毕竟中学的应试教育留下了太多的弊端),但是强调了实验和实践(作为北京市第一批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我们得到了地方政府的大力支持,办学硬件条件优越)。毕业去向既有科学(研究)型,又有工程(开发)型,当然大量的是应用(服务)型(这里用到一个名称为“技术管理”,是指那些要求有一定技术的管理工作,例如课题组秘书,总工程师助理这类工作的统称)。
在上述培养目标指导下,专业方向很难明确在科学、工程或应用中取一,毕竟各个学校的学生中学习能力总是呈正态分布,秉承教育的宗旨,还是应该给予学生更多的选择。总之,在教指委的新规范下,我们形成了以计算机应用为主,科学型和工程型为辅的专业建设指导原则。在该指导原则下进行课程体系的建设。
在满足教育部对本科大学生的基本要求上,计算机专业的课程和学分分配如表1。
(需要说明的是,我校一个教学课时为40分钟,相比传统的50分钟课时有一个0.8的系数校正。)
其中通识教育课程必修含马列、英语和体育等,通识教育课程选修主要考虑的是人文素质教育[13],也体现了我们综合性大学的优势。专业基础课程以高数和自然科学课程为主,辅助以程序设计基础,选修则将科学方法论,数理名题欣赏等启发性、激发性课程作为选择,开拓学生视野。
专业核心课程是计算机专业区别于其它专业的标志性课程,没有这些课程就不成其为计算机专业,课程列表如表2。
考虑到我校已经有了软件工程专业,因此在核心课程里更多地强调了计算机工程的课程内容,由于我校学生就业去向的特殊性,因此将计算机网络原理并入到核心课内。
专业方向课程是体现培养规格的具体体现,鉴于上述原因,在设置专业方向课时总共组织了四组不同的课程组合,分别是科学型、应用型、软件类和硬件类组成四个不同课组。师范类还增加了教师类培养的课组。
实践教学历来是计算机专业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在做实践课程安排时强调了实践课动手能力的培养,特别地将实践课程与理论课程剥离,安排最好的实践带队教师来完成该教学环节。实际上实践课虽然强调动手能力的培养,但是其实质还是考验动脑的能力,是一种能力培养。实验课组安排不再赘述,具体方案欢迎向作者索取。
在如此复杂的课程安排下,对于现实中独立能力欠缺的我国中学毕业生来说,要解读该培养方案还是存在一定的困难。考虑到这种情况,我们在本科学生中采用导师制。有别于研究生导师的职责,本科导师的主要作用是指导本科学生根据自己的条件合理选择自己的学习方向以及将来的职业生涯,选择适应自己的课程。为了更好地指导学生选课,我们还提供相关的选课图表和范例,精确加以指点,见图1~图3。
图1 必修课程关系图
4 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尽管经过广泛而又充分地调研,并借鉴了兄弟院校的许多经验,该方案在实践中还是反映了不少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点。
4.1 现行选拔制度不利于计算机人才脱颖而出
计算机的发展速度太快以至于搞计算机专业更需要偏才和怪才。现行的人才选拔制度扼杀了许多年轻的、偏科的人才。如何在公平和效率之间找到平衡点是需要系统解决的问题。对策是:能否给系里部分自主考察学生和招生的权力。
4.2 学校总体定位对专业的影响
首都师范大学定位于教学科研型综合性大学,传统的强项在于教育科学领域,各项管理制度无不留下传统的烙印,对计算机专业的束缚有加,激励不足。工具论[16]对计算机专业的地位更带来不利的影响,对策是:提高自身的学术水平以争取话语权,将计算机与传统学科相结合来获得空间。
4.3 工科办学成本居高不下
相对于文科、理科和艺术类办学,工科的办学成本是最高的,实验设备、实验耗材、实验费用等大大高于前述几个专业。学校从自身利益出发并不欢迎小班授课,而课程授课质量小班明显高于大班[9]。所以合理分配教学资源,重点支持特别课程,加强管理是可行的办法。
4.4 教师水平亟待提高
尽管一直在呼吁提高计算机教师的专业水平,但是现行的教师人事制度还是延续了过去的管理方式。当技术已经更新了三代了而教师还未经历一代。现行部分教师知识结构和能力落后于学科的发展。然而具有工程实践经验的人员难以进入高校。新进教师大量是以撰写论文见长的博士,对于工程背景的计算机技术难以胜任。对策是大力开展双师教学,充分利用社会资源来解决这个问题。
4.5 学生来源的地域性限制了发展
由于地方性院校受制于地方政府,出于利益考虑学生主要是本地生源。北京有其特殊地位,北京学生可选择的高校众多。进入我校我专业的学生相对处于中等水平。我们要承认学生的差异,接受进入我专业的学生无论从自觉性和刻苦性上要逊色很多这个现实。如何对学生进行激励也是需要考虑的问题。
4.6 就业市场影响专业的发展
无论是为国家信息化建设服务,还是为企业服务,最终都要通过就业市场的严酷认定。首都的学生可选择的余地较大,在可预见的将来,选择技术管理比选择技术本身有更好的发展前景。如何适应就业市场的需求,重点培植传统就业领域也是我们面临的建设工作。
5 结论
教指委的新规范对我国计算机教育改革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但是对于复杂的学科门类和高速发展的计算机技术,以单一的规格分类进行评定还是不够的。课程体系的设置不仅要考虑到专业本身,还应该更多地为教育对象服务,并需要仔细考虑学校的定位和地域特征,就业环境等。新规范需要进一步完善,以便更好地指导今后的工作。以上只是在专业建设实践中的一点拙见,不尽正确,提出来与同仁们共同商榷。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高等学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教学指导委员会.高等学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发展战略研究报告暨专业规范(试行)[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2] 张铭,李文新.北大信息学院计算机专业课程改革建议[J].计算机教育,2007,(4):8-14.
[3] 冯建华.营造创新氛围,强化优质人才培养[J].计算机教育,2008,(7):5-6.
[4] 张国印,刘海波,沈晶.计算机专业人才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计算机教育,2008,(7):77-79.
[5] 任满杰,贺利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本科专业定位与人才培养方案的设计[J].计算机教育,2008,(8):71-72.
[6] 杨起帆,陈观林,朱勇,柳俊.计算机专业应用型创新人才的“211”培养模式[J].高教探索,2006,(1):65-67.
[7] 曹洪其,董杨琴.学生三次选择和专业建设的实践与思考[J].南通职业大学学报,2006,(3):86-88.
[8] 任钢建.中美一流研究型大学本科课程设置之比较[J].比较教育研究,2006,(12):21-24,29.
[9] 邢松.美国高校的教育质量评估和教改措施[J].电气电子教学学报,2008,(2):1-5.
[10] 古夭龙,董荣胜.欧洲高校计算机专业的形式化方法课程教学[J].计算机教育,2008,(10):99-103.
[11] 马楠.英国大学计算机专业课程设置与教学管理[J].计算机教育,2008,(7):80-82.
[12] 刘锐.皇帝的女儿怎么“嫁”――从计算机专业学生到IT人才[J].北京教育(成功就业版),2008,(1):16-17.
[13] 姚雅鹏.计算机专业教育中人文素质教育的引入[J].计算机教育,2008,(10):61-62.
[14] 蒋宗礼.如何使专业办学从经验走向科学[J].中国大学教育,2008,(1):29-32.
近日,教育咨询网站“上大学网”对全国1166所本科院校的本科专业进行了初步统计,推出了《中国大学最爱的本科专业排行榜》。
英语专业最常见,
77%的高校开设
教育部最新数据显示,2013年我国具有高招资格的普通本科院校共有879所、经国家批准设立的独立学院共有287所,即共有1166所本科院校(不含港澳台高校);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有506个。
据上大学网统计,英语专业位列第一,近八成的本科院校开设了该专业;第2—10名分别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869所)、市场营销(838所)、国际经济与贸易(745所)、会计学(649所)、电子信息工程(632所)、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617所)、艺术设计学(601所)、旅游管理(599所)和工商管理(594所)。超过一半的本科院校均开设了上述10个专业。
与英语专业的热门相比,同属于语言文学类专业——汉语言本科专业,仅有59所本科高校开设。
管理学、工学最热门,
共有28个专业入榜
上大学网此次推出的是榜单,是“大学最爱的专业”50强,共有55个专业(有名次并列的专业)。
教育部将普通高校本科专业划分为12大学科门类。榜单显示,管理学门类和工学门类最为热门。上榜的55个专业中,属于管理学门类的专业总共12个,其中有5个位居榜单前十名,分别是市场营销、会计学、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旅游管理和工商管理5个专业;属于工学门类的专业总共16个,其中有两个位居榜单前十名。
而哲学、历史学、农学和医学四大学科门类下无一个专业进入榜单。据上大学网内容总监谌江平介绍,首先和这些学科门类下设的专业种数相对较少有关系;其次,也与当今社会上对文史哲学术氛围、农业技能技术和医学人才培养周期较长等方面存在诸多不认可,甚至误解等不无关系。
工作后收入:
“软件工程”收入最高
榜单还针对55个本科专业列出了“毕业半年后的平均月收入”和“主要职业方向”两项重要参数。
通过对比观察可发现,软件工程、建筑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网络工程等技能型见长的本科专业,其毕业生从事相关职业在毕业半年后的平均月收入相对来说普遍较高。例如,软件工程的本科毕业生在互联网运营、软件开发、计算机系统设计等行业入职半年后,每月普遍可以拿到4000至5600元的薪资收入,其主要职业方向基本定位在计算机程序员、软件应用工程师、互联网开发师等方面。
关键词:实践教学体系;项目驱动;应用型计算机专业;工程实践能力
作者简介:曾宪权(1970-),男,河南罗山人,许昌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副教授;邱颖豫(1974-),女,河南许昌人,许昌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副教授。(河南 许昌 461000)
基金项目:本文系许昌学院2012年度教育教学研究项目(项目编号:02012085)的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3)13-0147-03
当前,我国的工业发展正处于转折期,这一转折的重要特点是信息技术对传统工业的改造,而信息技术的应用离不开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研究、应用和发展。社会上需要大量的计算机方面的研究、开发、应用和维护人员。根据教育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国防科工局等五部门的人才报告显示,我国IT人才的需求量每年增长近百万。[1]但是,在计算机人才的需求上却出现了以下尴尬的现象:计算机专业从数年前的“香馍馍”转变为目前十大难就业专业之一,超过42%的计算机专业毕业生从事的是非本职专业工作,近5年计算机专业应届毕业生的行业留存率不超过68%。另一方面,企业和公司却招不到合适的计算机人才。造成这种矛盾的局面的主要原因是随着IT产业的发展,IT企业对人才的需求结构发生了变化,传统高等院校的计算机教育与社会需求相脱节,学校不了解社会对计算机人才的知识结构、专业能力和专业素质的要求,注重学生学科知识的培养,忽视了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培养,从而造成了计算机专业人才的结构失衡问题。
为解决计算机人才结构失衡问题,高等学校计算机专业应该加快转型升级,避免以考研为导向,面向市场,根据社会对计算机人才需求的结构以及信息化建设的需要,构建以IT工程技术能力培养为主线的教学体系,面向行业,培养具备一定专业技能和素质的高层次计算机技术应用人才。结合社会对计算机人才专业能力的要求,按照“能力分解,阶梯推进”的教学改革思路,在保持计算机专业课程体系完整的前提下,构建基于能力本位的课程体系,采用项目驱动教学模式,建立“五层结构”课程框架,将IT行业的职业化场景真正引入课程体系和教学全过程,使学生在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接受“职业化”熏陶,提升工程实践能力,缩短就业适应期。
一、应用型计算机专业实践教学体系设计
从信息社会对计算机人才需求的工作性质来看,目前和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大致可以将需求分为三类:从事研究型工作的专门人才、从事工程型工作的专门人才和从事应用型(信息化类型)工作的专门人才。根据国际经验,研究型、工程型和应用型计算机人才的需求之比为1∶4∶7,社会对计算机人才需求的层次结构呈金字塔形状。目前,高等学校在本科阶段对研究型和工程型计算机人才的培养已经有了一定规模和基础,但是对应用型计算机人才的专门培养几乎还是空白,高校计算机专业要以学生就业为导向,根据社会的需求进行准确定位,面向行业培养应用型计算机人才。
1.应用型计算机专业培养目标
计算机专业人员应具备的4种基本的专业能力是:计算思维能力,算法设计与分析能力,程序设计和软件开发能力,计算机系统的认知、分析、设计与应用能力。[2]尤其是后3个方面的能力(以程序设计能力为根本基础)是目前国内外各企业对计算机专业人才迫不及待的需求。根据社会对计算机专业人才的能力需求和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现状,结合许昌学院(以下简称“我校”)所处的区域经济和发展前景以及我校的办学定位和科研、教学优势,我校计算机专业确定了工程应用型人才的专业定位,面向企事业单位信息化建设培养信息系统规划、建设和管理的技术人才,在IT企业从事系统集成或售前售后服务的技术人才以及从事软件产品开发和实现工作的软件工程师,以程序设计和实现能力培养为抓手,突出WEB信息系统开发与管理专业方向,强化学生计算机应用技术能力和专业素质培养,培养“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干得好”[3]的IT行业应用型人才,满足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对信息技术人才的需求,提高学生的就业率。
2.应用型计算机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设计
为实现应用型计算机人才的培养目标,按照“能力分解,阶梯推进”的改革思路,对现有的课程体系进行整合和优化,在保持课程体系完整的前提下,整合和消减部分理论课程,适当增加应用性和实践课程学时,围绕软件开发过程所涉及的软、硬件知识,构建以软件开发工具使用、软件实现能力和IT人才专业素质为主线的能力本位课程体系,形成知识、能力和素质三位一体[4]的专业培养模式。借助河南省高等学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许昌学院计算机实验教学中心搭建的软、硬件平台,构建多维实践教学体系,将原来孤立的局部实验进行优化重组,使实践教学贯穿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学生在学习基本技能的同时,增强专业实践能力,实现工程素养的渗透和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
在应用型计算机专业实践教学体系中,强调课程知识之间的贯通和融合,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和规律,依托一个完整的实际项目,采用“项目驱动式”[5]教学方法把项目生命周期中涉及的知识构成一个完整的体系,培养学生综合利用学习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这样,学生能直接感受到所学知识在实际工作中的作用和地位,从而激发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果。图1给出了我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基于项目驱动教学模式的核心课程。整个课程体系依托一个实际工程项目来设计,围绕完成项目需要的知识和技能来设计理论和实践课程,构建知识技能层、课程实验层、课程设计层、综合实验层和行业知识层的“五层结构”[6]课程框架,形成以课程实验为基础、课程设计为补充,综合实验为重点,行业知识和应用能力提升为落脚点的多维实践教学体系。
(1)知识技能层:将实际工程项目需要的计算机知识和技能落实到相关课程,实现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有机融合,为工程项目的实施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
(2)课程实验层:通过课程实验巩固工程项目需要的知识点,培养规范化的编程思想,养成良好的编程习惯,建立成熟的计算机程序设计思维模式、工程意识和工程规范。
(3)课程设计层:通过课程设计将一门或几门相近的课程的知识进行融会贯通,提炼工程思想,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工程实践能力。
(4)综合实验层:通过参与实际工程项目,把课程设计中提炼的工程思想运用到真实项目中,熟悉工程项目的实施过程,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以及团队合作精神、创新能力。
(5)行业知识层:结合企业实训和开发经验,学习行业知识,提炼商业模型,培养学生面向领域的工程能力和素质以及创业能力,缩短学生就业适应期。
二、应用型计算机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实施
1.构建计算机专业课程群,在专业基础课教学中渗透工程思想,培养学生工程意识
传统的以学科为本位的计算机专业课程体系强调知识的完整性,课程体系的设计虽然考虑了知识之间的衔接关系,但注重理论教学,忽视实践教学。教学过程往往以单独的课程为单位展开,不同的专业课程、理论课程和实践之间严重脱节。为了达到工程化培养的目标,需要对现有的课程进行系统规划和整合,将内容紧密耦合而且关联度高的课程形成课程群,按照课程之间的衔接和工程开发的知识来设计教学内容,将工程案例贯穿于整个专业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将理论教学融于实践教学体系中,实现在专业基础课程的教学中渗透工程化思想,培养学生实施工程项目的技术和能力。
2.围绕综合实验项目,重组课程实验和课程设计的内容,形成完整的实验教学体系
以往的实验教学内容是教师依据实验教学大纲和个人的经验来确定,课程之间缺乏内在联系,学生仅仅学到一些支离破碎的局部知识,无法形成整体知识框架,感觉到学的知识无用,从而挫伤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因此,围绕综合实验案例需要的知识和技能,对现有的课程实验、课程设计的教学内容进行重组,适当调整课程实验内容,强调知识点之间的贯通,一个课程实验的结果可以作为另外课程中的输入,使学生学习的知识和技能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例如,在面向对象分析和设计与UML建模课程中可以完成综合实验项目的分析和设计,在数据库原理课程设计中完成综合项目后台数据库的设计和实现,在web程序设计类课程里完成项目页面设计,在C#或Java课程实现服务器端代码,在软件测试课程完成项目的测试,在计算机网络和操作系统等课程完成系统实施环境的搭建。这样,通过一个综合实验将所学的专业知识进行融合,将分散的课程实验整合成一个整体,有利于学生掌握和巩固专业知识和技能,符合基于能力的工程教育要求。
当然,在实验课程整合过程中,综合案例的设计和规划是关键,以教师的科研项目或者企业真实案例项目为基础,借助专业培训机构和专业教师的力量,形成规范化的实验教学案例资源库。
3.完善数字化教学资源共享环境,建立基于云计算的实验教学平台,提高实验教学质量
随着高校校园网的建设,网络辅助教学已经成为高校课堂教学的有益补充。借助精品课程平台,教师向学生提供了教学资源供学生下载学习。目前,精品课程平台是以课程为单位,仍然存在知识分散、孤立的问题,因此,需要进一步完善数字化资源共享环境,借助校园网搭建基于云计算的实验教学平台,把所有课程的资源整合在统一的平台中,真正实现资源共享。利用平台建立虚拟实验室,模拟企业工作场景,自动实现角色分配和实验效果评估,在实验过程中自动关联知识点,让学生有针对性地强化与实际项目相关的内容,形成“实践—考核—实践”的教学模式,提高学生实践能力。
4.建立实践教学质量标准,改革实践课程评价机制,强化学生实践能力培养
为了保证实践教学的效果,加强实践教学各环节的监控,依照实践教学各阶段和各环节的要求,对实践教学体系的各环节的考核和评价进行改革,针对课程实验、课程设计制定了科学、规范的考核标准,改变以往通过实验报告和课程设计报告评定实验成绩的方法,加强过程监控,采用答辩、现场考核等多种形式的考核方式,强化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制定专业实习和毕业设计考核和质量标准,实行准入制度,学生在进行专业实习或毕业设计之前必须掌握一定的知识和技能。
5.校企联动,建立校内仿真实训基地,实现产学研一体化
校企合作办学是科学技术和高等教育发展到一定阶段出现的新型教育模式,是大学从社会边缘走向社会中心的必然选择。[7]为培养应用型计算机专业人才,我们主动与企业对接,深入业界调研,结合学校定位,确定人才培养规格,建立细化的知识、能力与素质标准。在课程体系中植入企业课程,聘请企业工程师来校授课,利用实验场地与企业建立校内基地,实现校内实训基地企业化,采用学生员工的方式为社会提供服务,实现学生、学校和企业的共赢,使学生在校就可以了解业内的最新技术,熟悉行业工作环境。教师通过和企业工程的合作开发,工程能力也有了显著提高。
三、总结
为了培养符合社会需要的应用型计算机人才,根据社会对计算机人才的能力要求,确定以工程能力培养为核心的实践教学体系。采用项目驱动教学模式,校企深度联合,全面培养学生的工程能力和创新能力,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参考文献:
[1]张敬伟,赵岭忠,林煜明.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核心课程教学思考与探索[J].中国电力教育,2012,(17):61-62.
[2]李文敬,刘之家,闭应洲.应用型本科计算机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与实施[J].计算机教育,2011,(2):103-107.
[3]方跃峰,王晓勇.以创新创业能力培养为核心的计算机专业实践课程教学改革[J].计算机教育,2011,(9).
[4]杨慧炯,韩燕丽.应用型工科院校软件工程专业工程化特色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计算机教育,2012,(6):19-25.
[5]韩冬梅,李艳红,陈元忠,等.经济管理类IT专业实验教学改革探索[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1,27(3):64-65.
关键词: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分类培养;教学改革
当今,计算机技术飞速发展,计算机应用日新月异,对高等学校计算机教学提出了新的挑战和要求。2006年中国教育绿皮书中在对我国高等教育发展形势与政策分析时,指出高等教育人才培养体系按“学术性人才培养―应用性人才培养”划分类型[1]。教育部曾多次举办“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研讨会”,研究工程应用型本科人才教育的定位和办学思想。我国高校教育已由精英教育阶段进入大众化教育阶段。在新的形势下,地方本科院校均已开始转变观念,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基本目标开展教学和科研活动,这一转变符合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趋势[2]。
由此可见,高等学校从精英型教育向大众型教育的转变势在必行,培养目标从学术型人才向应用型人才转变也已经迫在眉捷。哈尔滨师范大学作为地方性省属本科院校,在黑龙江省“高教强省”的方针指导下,积极探索创新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深入推进“高等教育教学质量工程”建设。本文主要介绍哈尔滨师范大学计算机科学与信息工程学院在应用型人才培养教学改革中的经验。
1国内计算机本科教育现状分析
随着计算机及相关技术的快速发展,新技术与新方法已在工程实践中得到广泛应用。但目前许多高校计算机专业的教学内容与实际脱节,教学体系设置和教学方法无法满足培养创新型人才的要求[3],存在重视知识传授,忽视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的情况,教学内容和方法无法适应时代的需要,有些内容与实际社会需求脱离,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学习效果不好。综合分析,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因素:1)专业定位与社会需求脱节,高校教育机制同市场脱轨,专业特色不突出。2)教师教学方法陈旧,教学内容研究滞后。3)师资建设严重滞后。一线教师教学任务重,无暇做科研项目,导致没有实际软件工程和项目研发经验。4)实践教学严重不足,学生缺乏动手能力。
和国内许多高校一样,哈尔滨师范大学计算机科学与信息工程学院多年来形成的既定教学管理模式及人才培养方案同样存在以上诸多弊端。计算机类专业毕业生满足社会需要的针对性不强,结构不合理,导致学生就业前景暗淡。
2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确立
社会人才从宏观上可以划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发现和研究客观规律的人才,称为学术型人才;另一类是将专业知识和技能应用于所从事的专业社会实践的一种专门的人才,称为应用型人才。应用型人才就是能把成熟的技术和理论应用到实际的生产和生活的人才。
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针对2008年人才市场的最新调查数据显示,IT行业每年存在至少50万的软件人才缺口,并且还在以每年20%的速度增加。电子信息类人才已经是多年来国内最紧缺的人才之一,未来的发展重点是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软件产业和集成电路、数据通信、多媒体、互联网、电话信息服务、手机短信、网络游戏等,电子商务、互动媒体、数据库开发和软件工程方面的需求量也非常大。
为适应当前社会需求,增强学校的整体实力和竞争力,哈尔滨师范大学适时制定了“强校规划”,将我院定位为“教学应用型”学院。这一定位符合国家大量需求应用型人才的形势,符合哈尔滨师范大学这一地方性院校的发展目标,符合人才培养的客观规律。培养满足社会需要的合格的IT行业应用型本科人才是我院目前一个时期的发展目标。
3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框架
3.1指导思想
我院针对大众化高等教育背景,为培养社会真正需要的应用型本科人才,确立了以企业需求为导向,借鉴印度软件培养体系中的“在实际操作中发展”的教育观念,引入了工程化思想,提出了“面向工程实践,以应用为纲,在实践中求发展”的教育思想。经过全体教师共同努力,逐步探索出了一条全新的计算机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包括理论知识体系、实验实践体系、工程训练体系、教学评价体系、分类培养、综合发展和开放式办学7个方面,如图1所示。
图1哈尔滨师范大学计算机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框架
3.2应用型人才按需分类培养目标
学生的最终去向是企业,所以人才培养目标要按“宽口径,厚基础,综合应用能力、实践能力强”的要求制定,且必须符合企业需求。我院在现有专业基础上将分不同专业方向分别制定具体不同的人才培养目标,并尽可能根据就业市场的变化做出实时调整。这样才能培养出符合企业需求、具有行业竞争力和创新能力的应用型人才。
目前,我院在传统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基础上,已形成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计算机工程与应用、软件工程、数字媒体技术(游戏软件方向)等多个不同的专业方向,另外,我们必须以行业实际应用为导向进行专业建设,形成个性化的专业人才培养总体目标。
计算机科学技术专业方向人才培养总体目标为:培养综合素质高、理论研究及创新能力强、系统地掌握计算机科学理论、计算机软硬件系统及应用知识,基本具备本领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具备实践技能,并具备良好外语运用能力的计算机专业高级专门人才。另外,该专业负责向社会输送计算机专业师资及面向全国高校输送研究生。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方向的人才培养总体目标是:在计算机科学技术专业方向上侧重于培养工程应用型人才。
软件工程方向人才培养总体目标是:以软件企业人才需求为导向,面向国民经济信息化建设和发展的需要,培养掌握扎实的计算机基础理论知识和较宽的工程专业知识、具有创新能力、有较强的工程实践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有国际竞争力的高层次、应用型、复合型软件工程技术人才。
游戏软件方向人才培养总体目标为:培养具有扎实计算机领域的基础知识和软件工程能力,熟悉数字媒体产业背景及其相关技术,具有较强的数字媒体系统实现和维护方面的工程实用型人才;同时也为计算机科学和数字媒体研究领域输送具有合理知识结构和创新能力的工程研究型人才。
各专业方向具体的职业培养目标是将学生培养成优秀的软件人才,包括软件分析师、软件设计师、软件项目经理、质量经理、需求分析师、开发工程师、应用软件工程师、系统软件工程师、网络与计算机管理员、网络工程师、数据库管理员等。
学院在培养目标上把工程化能力与基础理论和专业能力并重,既强调与企业的结合,又强调能够引领产业的发展;既强调工程应用能力,又强调创新能力,为不同特质的学生创造个性化发展的空间。
3.3学生能力素质分解
为实现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总体目标,在具体实施教学活动的过程中,我们将学生的能力素质进行合理分解,即专业知识、职业素质、学习素质、思想政治素质、社会文化素质和身心素质等7个方面,如表1所示。
我院在制定专业方向培养方案及每个教学实践环节时,都充分考虑到培养学生各种不同能力素质,并尽可能做到能力素质培养均衡分布。这样,既能做到针对不同学生的分类培养,也能做到学生德、智、体、美、职、身心全面发展的目的。
关键词:高职院校 就业 专业设置 对策
一、高职院校发展与就业形势
我国高等职业教育20多年来,高职院校的内涵得到了极大的提升,。但随着高等职业教育规模的迅速发展,毕业生数量迅猛增加,低水平、高就业率、高跳槽率就业现象的加剧,面临着激烈的冲击和严峻的挑战。探索专业设置的创新与改革途径是高职院校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
二、专业就业状况及初步分析
据某研究院撰写并经中国社科院了《2012年中国高职院校就业报告》。该报告分析,2012年高职高专就业红、绿牌专业分别包括临床医学、法律文秘、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国际金融;道路桥梁工程技术、生产过程自动化技术、应用化工技术等。高职学院对所设专业的定位、学生本人的期望值,都能影响就业情况。而高职学生的踏实肯干,专业特色性,都得到了中小企业的欢迎。
在报告提到的高职高专红牌就业专业中,包含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事实上,经走访了解,不少高职院校中,尽管培养方向存在差异,但计算机相关专业的学生就业情况都比往年要好。高职计算机系的同学在就业时更受中小企业主欢迎。高职学生在就业时,期望值更切实际,面对同等待遇的岗位,他们更能踏实工作,安心服务客户。旅游专业有广阔的用人空间,各个方向的就业前景良好。不少学生在实习期间就已经和企业签好“合作协议”。中国高职高专教育网上公布的数据称,国内有名高职院校的旅游专业毕业生实现全就业。旅游业是操作性很强的一个行业,对实际操作能力的要求远比对知识的要求更高。关键是高职实习生耐得住寂寞,肯钻研业务,值得企业花精力来培养他们成为技术骨干。与此同时,机械自动化、焊接、供热通风与空调工程技术等有特色、实用性强的专业,也广受欢迎。不少供热通风与空调工程技术专业的学生不仅得到空调制造商的预订,有些还被要求签订长期合作意向书,以免被挖角。据了解,上述特色专业多通过校企合作来实现就业,学习该专业的学习工作时间越长,积累的经验越多,在企业中担任要职的比率也越来越高。
三、专业改革满足市场需求
在目前我国经济社会转型升级、快速发展的关键阶段,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国际化进程的加快以及现代农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迫切需要大量的技能型、技术应用型人才作为劳动力支持。一方面,伴随社会经济结构的调整和农业、工业、服务业的现代化,行业企业在生产和服务过程的科技含量不断提高,许多地区和行业迫切需要大批复合型、高水平、高技术的应用型专门人才。另一方面,“十二五”期间国家提出“在继续做强做大高技术产业基础上,把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发展成为先导性、支柱性产业。”随着节能环保、信息技术、生物、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新能源汽车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崛起,社会对相应产业和技术领域的应用性专门人才的整体需求更加紧迫,这种现象在经济较发达的地区表现得尤为突出。建立专业结构动态适应机制,一是建立“关、停、并、转、增”动态机制,改变因人设专业、专业设置盲目求全、求大问题。要重点向现代服务业、先进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优势传统产业、现代农业、基础产业等六大主体产业和电子信息、生命健康、新能源、新材料、节能环保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倾斜。二是建立高职院校专业设置的多方协商机制。由政、校、行、企四方代表共同组建专业设置协商委员会,商讨专业设置与改革的政策和具体办法。三是建立人才需求预测机制。四是建立专业设置权力下放和权力制约机制。
可以说,随着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转型升级,许多新技术含量高的产业必将加快发展,广大中小企业必将走出产业链的低端,高端技能型、高级技术型和工程型人才将逐步成为社会劳动力竞争的主体,社会对高层次应用型人才的需求增长比例必将大幅度超过普通劳动者总量增长。打造品牌专业、加强专业调整,已成为一些高职(专科)院校应对挑战的砝码,不少院校与国内外龙头行业旗舰企业紧密合作。这些并不是为了招生,因为在我国,职业教育距离大家的期望还有很长的路。
参考文献:
[1]郭恩文.高校文化创意产业职业人才教育培养模式探索[J].新课程(下).2011(05)
[2]陈彦.如何实现高职动漫教学与动漫产业的有机结合[J].电脑知识与技术(学术交流).2007(20)
[3]李梅.文化产业管理专业改革探析[J].中华女子学院山东分院学报.2009(03)
摘要:近年来地方高校计算机专业的本科毕业生就业率及就业质量持续降低,受到社会的普遍关注。本文从计算机专业教育的现状出发,分析了目前计算机专业的就业形势和大学生面临的就业困境,通过对学校的课程设置、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三个方面的分析,探求导致就业困境的主要原因,提出只有彻底改革培养方案、加强专业思想教育和开展广泛的校企合作才能走出困境。
关键词:计算机教育;就业形势;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发展,计算机学科已经成为一个基础技术学科,社会各方面对计算机专业人才的需求急剧增加,带来计算机专业教育规模在20世纪90年代的超高速发展。但是,2002年以来,高校计算机专业初次就业率连年下滑,成为大学生就业市场上一大热点,受到社会各方面的普遍关注。下面将从计算机专业大学生的就业形势和供需现状出发,谈谈目前大学计算机专业教育。
1计算机专业大学生面临的就业困境
计算机专业大学生的就业形势不容乐观,主要表现为三个方面:
一是地方本科院校就业率低。随着各高校竞相开设计算机专业,扩大招生规模,毕业生人数剧增,加之留学人员大量归国,就业步入“买方市场”。用人单位普遍强调应聘者的英语水平、IT证书及行业工作经验。社会需求越来越向名牌大学集中,重点大学计算机专业初次就业率在90%以上,地方大学就业率则为60%~90%,且就业的单位层次在不断降低。
二是非计算机专业人士的竞争。首先,计算机专业与通信工程、自动化、电子技术、电子商务等相近专业间相互挤占就业岗位,就业空间逐渐“缩水”。其次,由于各行各业自主培养各种层次的计算机应用人才,各学科专业增开计算机课程,计算机专业毕业生在一些行业内的竞争优势逐渐减弱。
三是供求脱节:企业反映人才难求,学生反映工作难找。目前全球IT人才仍然短缺,许多发达国家的人才缺口达到20%。美国2006年计算机专业人才缺口达到67万人,欧洲IT专业人才缺口2005年达到170万人。我国IT人才总量更是严重不足,2005年我国IT人才缺口为42.5万人,2008年单是国内IC工程师的需求量就达到25万人。而且新的职位还在不断出现,美国劳工部计划截至2007年,将有1500万新的IT职位空缺。IDC日前的调查显示,到2009年,亚太地区网络专业人才的总短缺量约为39.6万人。另一方面,截至2005年的统计数据,我国现有740多个计算机系(院),近50万在校生, 每年毕业10多万人,大约90%进入就业市场。应该说,计算机专业目前应该是处在供需两旺的状态,但却又实实在在地存在着企业到处招聘,学生毕业即失业的现象。
2原因分析及对策
到底是什么导致了这些现象?如此高的人才需求,却对应了不断下降的就业率和就业质量。是企业人才高消费?还是毕业生高姿态?是计算机专业门槛太低?还是专业定位不准确?是计算机专业学生的位置被人抢占了?还是从一开始计算机专业就划错了领地?在学校大力拓宽就业渠道的同时,是否也应该正视一下我们的培养方案?在企业抱怨学生能力的同时,是否也应为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承担一点责任?在学生抱怨课程设置不合理的同时,是否也应审视一下自己的学习态度?从各个角度的深入探讨,映射出当前大学计算机专业教育的诸多问题。
2.1课程设置不合理,培养方案难以成就预期培养目标
在计算机专业教指委提出的《中国计算机本科专业发展战略研究报告》中,已经提出了以“专业方向分类”为核心思想的计算机专业发展建议,鼓励不同的学校根据社会的需求和自身的实际情况,培养不同的人才类型:研究型、工程型和应用型。大部分高校也都对自身有着明确的定位,重点院校着重培养研究型和工程型人才,一般地方本科院校着重培养工程型及应用型人才。但是,只有这个培养目标是没有用的,还必须为学生制订不同人才培养类型的教学计划和培养方案。
目前,很多本科院校仍然保持着“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专业名称,还有很多高校虽然已根据自身特点设定了不同的专业方向,如软件工程专业、信息技术专业,但大都是在原来课程体系上叠加一些课程或实践训练环节,即“压缩+叠加”式的课程建设, 未对原来培养方案进行本质修改,不能使其在教学过程、课程设置、课程组合、教学方法、教材编写、考核形式等构成的教学系统中协调统一,怎么可能培养出不同的人才类型呢!恐怕这也是很多地方本科院校就业率和就业质量下降的主要原因。因为这些院校培养的是工程型和应用型人才,这类人才除了专业知识外,还应该对相关领域的知识有所了解。美国进行的有关计算机教育的调查报告中就提到,接受过正规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教育的人去从事工程工作时缺乏的相关技能知识包括沟通、人机交互、项目管理、软件成本、软件度量、可靠性与容错、需求,甚至于职业伦理。这是培养这两类人才时尤其要关注的。我想这也应该是非计算机专业人士在各自行业中的优势所在吧。
人才的培养是大工程,培养方案的制定是首当其冲的第一要务,计算机专业教育的改革不只是专业名称的改变,而是整体方案大变革。
2.2专业思想教育缺失,导致大学生功利主义的学习态度
许多人有一种看法:“计算机只不过是工具”,其后面隐含的话就是“主要就是应用”。这本身没有什么不对,但把它作为计算机专业定位的出发点就会对人产生极大的误导,特别是对计算机专业的学生。很多学生选择计算机专业的动力是看到了它的广泛应用和“神奇”效果,即使进入计算机专业,也只是满足于能够自己去“创造”出这些效果,于是“编程”似乎成了该专业的第一要义。无需多议,看看各大论坛计算机专业学生对各门课程的讨论即可明了。再者,学生毕业时很多企业对学生编程能力的过分强调,编程能力强即是好学生,编程能力强就能找到好工作,找不到工作还可以考研,很多学校也把考研作为一种变相的就业。所有这些都从客观上引导着学生功利主义的学习态度。一些学生只注重考研课程学习,或者只重视操作层面上的技能学习,忽视系统的理论知识学习、思维基础的培养、创新能力的训练、综合素质的提高,严重削弱了就业适应能力和发展的后劲。如众多的学生认为软件工程、数据结构等专业基础课枯燥无味且没有意义,根本派不上用场,学习它们只是为了修满学分。就连课程设计、毕业设计也是在网上找模板。
最关键的是,学校也没有给学生有利的引导,没有进行细致认真的专业思想教育,学生对专业的认知程度、专业自豪感在不断下降,对自己以后能做什么、会做什么没有明确的认识,更谈不上对未来的职业或学习生涯的规划。很多学校每学期的各类程序设计语言课的学时数远远超过了一些非常重要的专业基础课,这也更导致学生错误的学习态度。似乎上大学就为找工作,而对计算机专业学生来说,会编程就能找到工作,至于工作以后的事,就没有学生去考虑了,甚至很多学校也不去关心了。同时面对考官,如果一个非计算机专业的学生这样讲:“我能做的计算机专业的学生做不了,计算机专业的学生会做的我都会”,这难免让人尴尬,可是你又能找出几个理由来反驳呢?我们不能不说,这是计算机专业教育的一种悲哀。恐怕这也是计算机专业毕业生在一些行业丧失竞争力的一个主要原因。换个角度讲,不是计算机专业的领地被其它专业侵占了,而是我们从一开始就划错了领地,没有建立根据地,直接入侵了殖民地,现在人家独立了,我们又觉得无处可去了。
如果不加强专业思想教育,纠正这种功利主义的学习和教学态度,我们的大学就不再是培养专业人才的摇篮了,而变成了技能培训基地了。但是花四年的时间去做四个月就可以完成的技能培训,是不是代价有点太昂贵了?
2.3学校实践教育与IT企业需求脱节,学生能力方面缺陷明显
IT业的飞速发展要求计算机专业大学生改变在某一行业或领域从业的旧观念,不断学习新知识、新技术,具有广泛和多层次的适应性。大学里的各种实习、设计等实践过程已远远不能赶上IT企业工程和设计理念。许多高校的毕业生进入企业后,能力方面缺陷明显,在相当长时间内需要再学习、再培训才能胜任岗位工作,人力资源成本大大增加。因此,供求脱节也就成为必然。很多学校在想尽办法为学生打开就业渠道,很多企业又为过高的培训成本大伤脑筋。到底谁应该为学生的再培训买单?恐怕解决这一问题还需要学校和企业两方面的共同努力。
学校应该结合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主动联系IT行业的企业,积极开展校企合作,把青年骨干教师送到企业去实训,或聘请一些来自生产第一线的技术骨干参与课程实践教学。其实,目前很多高职院校已经在广泛开展校企合作,并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学生有了广阔的就业前景,就业后能较快胜任岗位工作,企业也因此受益。在目前很多本科生就业无门的情况下,很多高职院校的学生却成了抢手货,这不能不说是本科教育的悲哀!市场经济的条件下,人才也是一种商品。作为人才的产出者,很多名牌、重点院校已经占领了高端市场,高职院校也已经抢先一步,占领了低端甚至中低端市场。目前的中端市场还在,但是我们的地方本科院校却无法满足其需求,如果不尽快地完成自身的调整,恐怕这个市场就要被人蚕食了,因为我们看到,重点院校在办应用技术学院和软件学院,高职和专科院校也在积极地筹备升本科。还是不要等到那个时候再去后悔吧!现在就放下所谓的“高贵气质和精神”,来借鉴一下别人的经验,让自己完备起来,在人才市场上占据自己的一席之地,是时候了!
作为企业,也应该主动为专业人才的培养承担一定的责任,积极参与到专业大学生的实践教育与能力培养上去。与其一味地抱怨学生的能力或学校的教育,不如就直接参与到学生的能力培养和学校的教育中去。一种最直接的参与就是作为校外实训基地。如果校企双方都能够认识到这种合作的重要性并且深入合作来共同建立合理的培养体系,那么一种全新的、良好的供求关系将有望建立。
3结束语
对于计算机专业的教育者和被教育者,以及我们的IT企业来说,要走出目前的就业困境,必须根据培养目标进行培养方案大变革;必须强化专业思想教育,纠正学生功利主义的学习态度;必须行动起来,把加强实践教育作为重中之重。这样才能培养出满足社会需求、能够胜任专业岗位的专业技术人才,而不是一张纸文凭,一个空架子。这些都涉及到我们整个本科教育观念的转变。当然,为达此目标,教师队伍的建设和课程内容的改革等也是非常重要的。计算机专业教育的改革,可以说是时不我待,任重而道远,需要多方的努力和参与。
参考文献:
[1] 马润成. 冬天里的春天――计算机专业就业新观察[J]. 招生考试通讯:高考版,2007,(12):22-23.
[2] 马润成. 计算机专业大学生供需现状、就业形势和工作对策[J]. 计算机教育,2005,(10):68-70.
[3] 陈道蓄. 什么叫“我是搞计算机的”? [J]. 计算机教育,2005,(1):28-30.
[4] 教育部高等学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教学指导分委员会. 中国计算机本科专业发展战略研究报告[J]. 中国大学教学, 2005,(5):7-10.
[5] 夏鲁惠. 独立学院成应用型人才培养新生力量[N]. 中国教育报,2007-11.
[6] 翟楠. 现代大学教育的困境与反思――基于施特劳斯自由教育思想的审视[J]. 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08,(1): 83-85.
Computer Specialty Education of Local Universities from the Employment Situation
YOU Jing, LU Ying, MA Zheng-hua
(School of Information Science & Engineering, Jiangsu Polytechnic University, Changzhou213164, China)
【关键词】计算机网络 高职教育 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 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4)01C-0150-03
信息产业已成为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性、基础性和先导性支柱产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作为信息技术的基础,已经渗透到现代人生活和工作的各个方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是一个具有可持续性发展前景的热门行业,计算机行业社会人才缺口很大。但是,近几年来,大学(包括本专科院校)计算机相关专业的招生和就业情况不容乐观。学校招生困难,大多考生都不愿意填报计算机相关专业;毕业生就业困难,以致很多毕业生毕业即转行业。导致这种明显的供需矛盾,重要的原因在于学校的人才培养和社会需求脱节。毕业生的综合素质达不到社会的用人需求。所以,教学改革是计算机相关专业迫在眉睫的事情。
一、教学改革的目标和思路
从学生成长的角度看,教学改革要做到学生学有所用;从学校发展的角度看,教学改革要把专业做大做强,同时解决学校招生困难的现状;从社会角度看,教学改革要为社会培养更多更好的技能应用型人才,为解决社会人才缺口这一问题作出应有贡献。教学改革的最终目标是解决社会人才缺口大和学校招生困难、学生就业困难之间的供需矛盾。
高等职业教育作为我国高等教育必不可少的一种类型,有着鲜明的自身特点和独特的人才培养模式。高职教育培养的是“高素质高级技能型专门人才”。高职教育注重学生实践技能的培养,“高度重视实践和实训环节教学”。同时,职业教育要面向区域经济,为区域经济提供服务。所以,教学改革需要面对的是本地的人才需求,必须做到精而准,不能求大求全。闭门造车式的教学改革显然不可行,必须走出去,引进来,与社会,与企业广泛接触、深入合作才能准确地把握本地的经济发展状态和趋势。所以教学改革的首要任务是要分析区域经济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二、区域经济分析
教学改革有其专业性和行业性。所以区域经济分析应该重点分析区域经济中专业所属行业的经济现状和发展趋势。对于笔者所在专业而言,也就是信息行业和计算机相关行业。为了叙述方便,本文把行业区域经济简称为区域经济。
2008年国家批准实施《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发展规划》,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开发纳入国家发展战略,广西正在着力将北部湾经济区打造成为中国与东盟的信息高地和集散中心,成为中国与东盟国家信息交流的桥梁。国家高度重视广西的发展,明确提出广西要打造区域性现代商贸物流基地、先进制造业基地、特色农业基地和信息交流中心。
把广西建设成中国―东盟区域性物流基地、商贸基地、加工制造基地和信息交流中心(三基地一中心)是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发展的重点与方向。
根据《广西北部湾经济区2008-2015年人才发展规划》,到2015年,广西北部湾经济区计算机类人才需求的总量达25000人。其中计算机网络技术、软件开发等专业的人才成为计算机类人才需求热点。
随着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深入实施,广西提出全面实施工业兴桂战略,通过工业园区推动工业化进程,目前广西共有37个工业园区,这些工业园区主要集中在南宁、北海、桂林及柳州等地区,主要产业为电子信息、通信网络、制药、生物工程、有色金属、精细化工、机电一体化、汽车配件、电力设备等。电子信息产业作为北部湾经济区的重点发展产业之一,重点培育南宁、北海两大电子信息产业园。目前广西拥有各类电子信息企业1200多家,其中分布在南宁、北海、钦州、防城港四大北部湾中心城市共735家,占61%。
另一方面,广西作为西部落后省份之一,经济、技术等方面相对不发达,作为现代社会的标志性产业,信息产业更是如此。国内乃至全球著名的信息行业企业都在广西设立有分公司或者办事处,比如思科、华为、锐捷等,但大都以销售、售后和技术服务为主。基本上没有研发、生产方面的业务。更多的广西本地的中小企业,本身没有自己的产品和技术,主要是借助大企业的产品和技术开展销售、系统集成和售后服务等方面的业务。
综上所述,广西目前信息行业的特点是有国家和地区政策扶持,发展前景看好,人才缺口大,但在很长一段时期内以产品销售、系统集成、售后服务这些后端应用为主。
区域经济的特点是专业教学改革的依托,决定了教学改革的方向和措施。教学改革包括人才培养目标设定、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改革、实训基地建设、师资建设等方面。下面分述之。
三、人才培养目标
依据北部湾经济区的人才需求特点和高级技能型专门人才规格确定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紧密结合区域经济特点和行业发展特点以及发展趋势,依托本地知名的行业企业,按职业岗位能力要求,培养学生“建网、管网、用网”三项职业技能;基于工作过程进行能力分解,按职业养成规律培养学生的基本职业素质、较高综合素质和小型局域网、企业网、广域网的建网、管网、用网能力。
解读以上人才培养目标时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一是笔者所在院校为专科院校,所以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于培养具有大学专科文化层次和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级技能型专门人才。
二是笔者所在院校为高职院校,职业教育要“高度重视实践和实训环节教学”。所以,人才培养目标中明确指出按职业岗位能力要求,基于工作过程进行能力分解,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
三是广西区域经济的现状是前端产业(研发、生产等)不发达,主要集中在后端产业(销售、售后、技术服务等)。基于此特点,学生的基本职业素质和综合素质中,除了较高的专业素质外,还包括健康的心理素质、待人接物的礼仪态度等人文素养。
四、人才培养模式
高职教育要“大力推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培养模式。与企业紧密联系,加强学生的生产实习和社会实践,改革以学校和课堂为中心的传统人才培养模式”。依托思科、华为等大型设备通信商以及本地的大中型信息类企业,根据企业对人才的要求,与校企合作企业共同构建以项目训练为主线的“企业引领、项目训练”的人才培养模式。
由企业引领技术发展的方向,使学生所学与企业所用无缝对接,把职业认证教育贯穿整个学习过程。职业认证是从业者从事某一职业必备的学识和技能的证明,与学历文凭不同,职业认证与某一职业能力具体要求密切结合,反映特定职业的实际工作标准和规范以及从业者从事某种职业所达到的实际能力和水平,是当今社会就业的敲门砖,能够显著提高从业者的就业竞争力。积极推行双证毕业制度,规定学生在领取毕业证书前必须获得1个以上相应的职业资格认证证书。
加强校企合作,以项目训练为主线,采取工学交替的方法进行教学。依托校企合作企业进行“厂中校”的学习。学生的学习过程分为3个阶段:校内学习阶段、企业实习阶段和到企业顶岗实习阶段。三个阶段交替进行,每个学期不定时安排学生到企业参观实习,了解行业的发展动态和将来的工作环境,接受企业文化的熏陶,达到职业认知的目的。校内学习阶段以项目为主线,整个学习过程都在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内完成,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培养岗位技能,实现职业认同的目的。最后一个学期安排学生直接到企业进行顶岗实习,让学生在真实企业环境中提升岗位技能,保证学生毕业后无缝过渡到实际工作环境。
五、课程体系改革
按照行业对人才的要求,以职业岗位为根据,以工作过程为导向,调整课程体系和课程结构;课程设置基于知识的应用,基于将来从事的工作,按工作过程系统化构建课程体系。
在课程体系的构建与实践过程中,坚持“转变教育思想观念,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充分注重实践,支撑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培养目标和规格实现”的原则。
在课程体系的构建中,持续推进规范而富有特色的实习实践教学体系。为了更好地实现人才培养方案,课程体系重视学生的实习、实践,强调推进实训与实习均基于工作过程的项目实践教学改革。
构建以工作过程为导向,以项目为载体的课程体系的主要内容如下:
(一)将职业认证课程融入正常教学
根据职业岗位对人才的要求,把职业认证课程融入正常教学过程,使学生所学知识更符合实际工作岗位的要求,以更好地适应实际工作岗位。早在几年前,CCNA认证课程就作为专业的必修课程融入了日常教学内容中。
(二)校企合作开发基于工作过程的项目训练课程
根据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密切联系区域经济实际,与企业合作,把实际工作内容分解成符合教学需要的项目,根据项目开展教学,组织考核。项目化的教学内容能较好地培养学生的职业意识和职业技能。项目化课程从职业人才的角度使学生得到专业化训练,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以往学生理论知识很丰富,工作能力却很薄弱的尴尬局面。
(三)增加人文素养类课程
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认同度低,一方面是专业知识方面所学与所用之间的偏离,另一方面是对毕业生非专业素养的不认同,比如缺乏团队合作精神、价值观的偏离、甚至缺乏日常生活基本常识等。针对这种情况,在课程体系中引入了人文素养类课程。首先,CCNA认证课程本身就包含了关于服务的理念以及作为一个职业人的相关知识。其次,引入大学生法律知识、大学生职业素养等课程作为必修课程。另外,引入诸如文学欣赏、书法、影视欣赏、股票知识等课程作为选修课程。
六、师资改革
要做到教学内容与行业需求的零距离,单靠校内专任教师是不够的,必须通过从企业、行业引进和自身培养两个途径,发展和壮大“双师”结构的专业教学团队。所谓“双师结构”,是指教师队伍由专任教师和兼职教师构成。
(一)聘用兼职教师
通过聘请企业网络技术专家担任专业带头人,提升校企合作专业建设和课程建设水平,指导校内外实训基地建设和带动教学团队的技术应用与研发;实现专业核心课程均有兼职骨干教师参与教学,优质核心课程均有企业骨干教师参与建设,综合实训环节的教学设计和教学均有企业技术骨干与校内骨干教师共同指导,以提高学生在工作过程的实践技能;不拘一格地聘请企业技术能手参与实践实训教学,通过技术能手的言传身教,把先进的技术与精湛的技艺传授给学生;良好的职业素养是职业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学生还可以从企业技术能手身上学到严谨的做事态度和踏实的工作作风。
(下转第155页)
(上接第151页)
(二)培养专任教师
培养专业带头人成为行业专家、教学名师。要使专业带头人成为专业能力强、教学业务精,善于学习、善于创新且具备整合专业领域各种社会资源,有一定行业影响力的高职教育专家。选派教师到企业挂职锻炼,特别加强中青年骨干教师的培养力度,不定期选派专业教师深入企业进行项目研究、产品开发、技术革新或生产管理等工作。选派教师到兄弟院校学习经验,吸取兄弟院校好的经验并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取长补短,创新工作思路。选派教师到合作公司进修学习,以确保教师的知识不断更新,不断积累实践经验,使教学内容更加贴近市场。
七、实训基地改革
实训基地改革方面主要内容是建设具有“校中厂、厂中校”特征的校内外实训基地。具体分为两个方面。
(一)校内实训基地
扩建和完善职业认证培训实训室。深化与企业的合作,构建与企业岗位要求相适应的实训场所。增加必须的设备,建成满足职业认证新要求的实训环境。建设认证考试中心,为学生以及社会认证考试人员提供认证考试服务。组建网络安全技术项目实训室,以满足网络安全管理岗位的教学实训需求。将网络系统管理实训室与校园网整合在一起,学生在实训室内真实地管理和监控校园网络的设备运行情况,并对本实训室的网络出口进行统一的网络行为管理。与企业一起构建具有生产性的网络综合布线实训室,承担中小企业网络系统结构化布线的设计、实施与测试等。
(二)校外实训基地
积极探索校企合作的新模式,企业为学生提供顶岗实习岗位,学校保证企业实习岗位全年不空岗,实现校企资源互补和利益双赢。校外实训基地一是可以为学生提供“工学交替”的场所;二是为教师提供实践锻炼场所,通过教师到企业实践锻炼,提高教师的双师素质。健全校外实训基地运行管理机制,加强制度建设和内涵建设,强化质量监控,建立顶岗实习的管理制度,形成以学校为主、企业参与的校企共管的管理模式;建立顶岗实习的考核评价标准。
【参考文献】
[1]伍德雁,陈胜华.高职教育中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J].广西教育,2011(10)
[关键词]医学信息学 交叉学科 课程设置
[作者简介]赵志升(1965- ),女,河北张北人,河北北方学院,教授,硕士,研究方向为医学信息学;(河北 张家口 075000) 张鹤鸣(1964- ),男,河北张北人,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一医院,主任药师,研究方向为医学信息学;(河北 张家口 075061)王效政(1982- ),男,河北张家口人,张家口教育学院,助理实验员,研究方向为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河北 张家口 075000)
[中图分类号]G64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3)29
社会对医药信息人才的需求是专业教育存在和发展的社会基础,医学信息教育作为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的一个专业方向被纳入大学教育体系是在《国务院办公厅转发教育部等部门关于调整国务院部门(单位)所属学校管理体制和布局结构实施意见的通知》全力扶持有发展前景和强烈社会需求的新兴学科,积极培育有专业特色的学科精神下设置的。十年来在培养了大量的医学信息人才的同时,专业建设也在实践中不断地完善与发展。
但随着计算机技术的日新月异与医学信息学知识体系的不断完善,作为交叉学科必须及时进行专业课程调整,以保证教学内容更新的步伐,逐步形成结构合理、功能互补的新课程知识体系。本文结合多年的教学经验和医学信息方向本科学科专业设置现状,提出了医学信息管理专业的课程设置整合与优化方案,探索与完善医学信息教育体系,以适应专业发展的新形势。
一、现行课程设置的问题
在我国,医学信息学至今还没有一个明确的学科归属。高校医学信息学专业课程设置虽都有所不同,但通常由医学、计算机软件、管理学三部分组成,这样的课程设置中存在诸多问题:首先,作为一门交叉学科,课程设置多是专业所涉及三个学科方向的课程堆砌、课程之间缺乏有机联系,体现不出学科交叉应用的特点及医学信息的独特性与复杂性,缺乏在新的技术与课程发展下课程的有效整合,在学科结构、课程体系和教材方面都有待优化。其次,作为新兴的交叉学科,学科的划分和专业内涵的在课程的设置上体现的不够清晰,随着医学信息知识体系在计算机技术迅速发展下的不断完善,应该及时地调整专业设置,并加以规范。再次,因为涉及三个方向的学科内容,专业基础课的设置在课程的交叉安排顺序上欠缺合理,课程内容有所重复,缺少课程之间的横向综合考虑及有效的整合措施。最后,作为交叉学科的虽然有特色,但在大学的四年中学到的都是涉及三个学科的基本课程,如果课程设置不合理,培养出来的学生就是“三不像”。即有别于医学专业学生,而其薄弱的计算机基础又不及计算机专业出来的学生,在医学信息研发公司多数学生从事的都是维护工作。而与管理学专业而言,由于课程学时的所限,又缺少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的学生所必须的学科基础。所以,必须从实际出发,在课程的比例、方向上作进一步调整,使学科的培养方案既突出面向医学信息处理的专业特色,又夯实基础有利于学生的专业深造。
二、医学信息学的学科知识体系内涵与发展
国外医学信息学的研究始于20 世纪50 年代,现主要应用已从用计算机存储和检索病历、临床数据、医药信息到开发医院信息系统及不同类型的临床决策支持系统等,其研究领域逐步涉及扩大到医学信息处理的方方面面。我国的医学信息学研究起步于20世纪80年代,现研究主要集中在医院信息系统、检索及服务研究等方向。近十年来,随着信息技术和医学的快速发展,各种医学信息、信息系统的标准和规范的研究也得到重视。HIS 和医学信息检索与服务系统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无论国外国内,随着支撑技术的不断发展与医学信息研究的深入。医学信息知识体系也随之不断完善。
1.医学信息学的内涵。医学信息学是计算机技术、生物物理学、统计学等与各医疗卫生科学结合的新兴交叉学科。医学信息学这一术语始于20世纪70年代后期。以前也称医学计算机科学,医学信息科学,卫生信息学等不同名称。国际上将其定义为“一门涉及医学实践、教育、科研中信息加工和信息交流的学科”,是医学、计算机学、人工智能、决策学、统计学和信息管理学的新兴交叉学科。
2.医学信息学的知识体系。医学信息学作为新兴交叉学科,多年来研究范围与方向没有绝对的界定。近些年随着卫生信息化步伐明显加快与计算机技术的发展,特别是信息管理的高层次复合型人才的需求快速增加,医学信息已突破了传统意义的医学图书情报范畴,更加重视学科专业的实践性,医学信息服务已向知识组织、知识服务和决策咨询方向拓展,医学信息学的内涵外延更加充实。如今所包括的知识体系分支有:医学信息学基础研究、医学信息技术研究等。合并后的研究方向可大致分为四类:医学信息处理方向:包括上述医学信息学基础研究、医学信息标准化研究等。医学信息系统设计方向:包括有医学信息系统研究、医学信息技术研究等。医学信息分析与预测方向:包括有医学知识管理研究、专家知识数据库等。医学信息检索方向:包括有医学信息检索、循证医学等。
3.医学信息学今后研究的主要方向。现在医学信息学研究的主要方向有:医学数据挖掘理论、技术与方法的研究;领域数据库与跨库检索;循证医学信息资源的研究;统一的医学信息标准研究;基于WEB的电子病历系统研究;整合的医疗信息系统研究;智能化医学专家系统研究;小波理论在医学图象处理中的研究;社区卫生和公共卫生系统的研究。随着研究方向的不断扩大与深化,所波及的学科知识也越来越综合复杂。
三、医学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与课程设置优化
科学的课程设置、良好的课程结构、突出的专业特点、优秀的培养机制是一个学科提高核心竞争力的基础。医学信息系统与信息管理作为交叉学科,造就了学科本身的具有多样性、交叉性、复杂性的特点。正因为如此,更应该在课程设置、结构等教学的诸方面全盘考虑。针对问题,找准方向,在教学实践中及时修订专业培养方案,不断地完善学科建设。
1.课程设置的思路与依据。(1)针对新形势下学科发展的特点及信息科学在医学的应用拓宽专业思路,进行课程的有效的优化与整合。依据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整改:第一,学科的整个知识体系结构、学科发展的准确定位及发展规划与学生培养方向。学科的知识系统与准确定位是为完善医学信息学课程体系和改革培养模式提供了理论依据。第二,参照学生就业情况的统计分析及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索质要求和毕业生欠缺的索质。用人单位多方位、多角度来考查毕业生,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给医学信息教育改革提供了可供参考的建议。第三,参照高等院校间相同专业以及相近专业,进行横向比较及纵向延升。第四,现行的学科教学所取得的经验以及师资力量。(2)保证专业设置的培养方案的科学性以达到促进学科发展的目的。调整专业的培养方案应站在整个学科发展的更高层次上统筹考虑、优化整个体系结构。在学生的培养、学科的发展、专业师资力量的加强与培养三个方面全面获得提升。(3)专业课程的设置要充分考虑各个方面的因素,以达到“拓宽口径、坚实基础、突出特色、创新培养”的目的,使整个课程设置成为一个知识体系。拓宽口径主要体现在考虑不同学生继续升造、不同就业面的课程;坚实基础的课程主要以学科发展所需支撑的各个学科的所需的基础课程与专业课程;突出特色主要是突出医学信息的特色,从医学信息发展的学科体系出发既有利于发展专业特色,又便于培育学科新的生长点;创新培养主要体现在一是结合当前流行的新技术新知识的课程设置,外延方式进行模块扩展,二是在课程教学方法的改革上,例如相应的考试方式、科研能力等。
2.课程设置优化方案。明确了专业知识体系结构与定位并以此指导课程体系的建设,学生可在第一、二两个学年期间完成相关专业基础课的学习,第三、四学年则可选择医学信息学的知识体系不同的方向学习。方案按医学信息基础、计算机应用开发基础、医学信息工程三部分划分,具体课程又按照其在学科的位置按照基础、专业必修、专业选修三个层次进行具体归类划分。医学信息基础课程:占整体比例30%~40%,此部分主要包括专业所必修的所有的基础课程。包括医学基础、生物物理基础等。计算机应用开发类课程:占整体比例30%~40%,此部分主要包括专业所必修的所有的计算机课程。包括计算机基础、数据库等方面。医学信息工程课程:此部分是医学信息专业类课程,占整体比例20%~30%。由于学科的交叉性与时效性,很多学校在师资、教材等教学的诸多方面属于起步阶段,此模块开展的课程也千差万别。经考证,现有关课程有:卫生信息管理概论、医学信息资源建设与组织等。
综合以上各高校所开课程,对应于医学信息学知识体系,我们整合分为几类课程:第一,医学信息处理方向。包括医学信息学基础课程:如病案信息学(病案信息管理)。医学数据资源类课程:如医学信息资源建设与组织、医药信息服务与用户等。另外还有医学信息标准化的理论和规范、医学图像处理技术等。第二,医学信息系统设计方向。此部分是医学信息系统开发类部分,包括:医药管理信息系统、电子病例等课程。第三,医学信息检索方向。包括医学信息检索与利用、医学文献主题标引等课程。第四,医学信息分析与预测方向。包括:医学信息分析、医学信息决策与支持系统等。后续课程的课程设置也以医学信息学知识体系为基线,不断探索与国际医药信息学教育接轨的新的人才培养方向、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这不仅使学科优势得到体现,并以此为学科发展做外延,以便使本科教育与研究生教育接轨,而且又使学生在明确的体系之下规划自己的专业方向与职业生涯。
3.课程设置中应避免的倾向。(1)避免课程体系设置出现两种极端倾向。一是排挤专业课程的核心地位,过分强调技术手段的作用。要区分于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类专业,体现专业特点。二是弱化计算机技术课程在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课程体系中的独特地位,因为医学信息学毕业生就业很多都要在在医学信息系统的开发方面。关于医学信息学毕业生职业竞争力与专业教育结构的调整关系研究等也有很好的研究价值。(2)避免重理论、轻实践的倾向。医学信息管理专业为突出自己的专业特色,课程设置的融合还体现在增强课程设计、社会实习与实践的课程内容,通过这些实践性较强的课程,将学生所学的计算机类课程、管理类课程、专业课程以及其他课程融会贯通,从整体上提升学生的综合竞争能力。
综上,以医学信息专业知识体系结构的发展为脉络,不断地调整随学科发展的专业课程体系关系到学生的整体素质的培养、整个学科的发展、只有科学的课程设计才能使医学信息管理专业发挥出新兴学科的交叉优势,增强学科和专业的竞争力。为社会培养出知识面广、适应能力强和宽口径的具有深厚专业基础和医学信息管理底蕴的复合型人才。在为医学信息管理专业的长足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的同时,促进我国医学信息专业教育健康、有序地发展。
[参考文献]
[1]刘莘,工飞.医学信息化背景下的医学信息学专业建设的思考[J].医学信息,2010(23).
关键词:财经类高校;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就业
中图分类号:F241.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4)07-0086-02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是中国教育部1998年将原来的信息学、科技信息、管理信息系统、经济信息管理与林业信息管理5个专业合并而成的,1999年起正式开始招生。许多学校将该专业本科阶段的培养目标定为:培养适应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德智体全面发展,具备现代化管理学理论基础、计算机科学技术知识及应用能力,掌握系统思想和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方法以及管理等方面的知识与能力,能在国家各级管理部门、工商企业、金融机构、科研单位等部门从事信息管理以及信息系统分析、设计、实施管理和评价等方面的高级专门人才。而当今随着很多企业及机关事业单位正在实现信息化管理,按理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人才的重要性应越来越凸显,但依据从2010—2013年连续四年某财经类高校的跟踪调查情况看,实际情况并非如此。
一、财经类高校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学生就业情况
1.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就业总体情况。从表1可知,2010—2013年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就业率分别为92.71%、89.80%、89.32%和95.65%,其中2013年最高,高出2012年6%左右,也比平均就业率91.77%高出近4%左右(考虑到公务员等正式录用都是在年底才有结果,这里的就业率是以当年12月31日为统计截至时间)。
2.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就业岗位类型。由表2可知,从事财务管理岗位的最多,达到37.35%,超过1/3;其次是市场营销和其他岗位,平均分别达到19.05%和14.29%;而从事数据库管理、网络与信息安全和软件开发岗位的相对较少,平均分别为8.96%、12.89%、7.28%,三个岗位合计为29.13%,不到1/3。
3.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就业行业分布。从就业行业分布看(如下页表3所示),非IT企业人数最多,平均达到54.34%,超过半数;其次是事业单位和IT企业,分别平均为17.09%和16.81%;平均有8.4%考取公务员;其他平均只有3.36%,也就表明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考取研究生比率不高。
二、财经类高校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
1.人才培养方案定位难。首先是受中国教育体制限制,政治、思想教育等非专业课程学时占比过高,相应造成专业主干课程课时少缺乏深度,教师教学仅停留在“蜻蜓点水式”的表层,缺乏深度,不利于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使得学生毕业后不能具有较强的任职能力和发展后劲。其次是管理学、经济学和计算机科学技术等各项知识衔接不好,专业技术和管理知识与技能“两张皮”,使人才培养很难达到“复合型”人才的标准。这是学生毕业后从事数据库管理、网络与信息安全和软件开发等三个岗位不到1/3的根本原因。
2.教学内容整体更新迟缓。首先是教材,虽然我们正处在大数据等信息海量产生的时期,但从全国看,由于整个专业发展较慢,具有专业特点且实用的教材相对稀少,而能够贯彻全课程始终的具有指导意义的案例更为缺乏,这极大地影响了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的教学水平。其次是专业教师,当前财经类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教师基本来自计算机、自动化等相关专业和领域,知识更新慢,管理学、经济学等交叉性知识不足,知识广度不够,缺少实践经验,无法通过改革教学方法和方式为学生提供完整的知识体系。
3.教学方式方法缺乏创新。目前,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大多数课程的学习还是采用传统教学方式,虽然也采用多媒体教学、网络教学等多种教学手段,但还是单纯以教师讲、学生听的“保姆式”教学为主,缺乏积极探索现代教育技术促进课程改革、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方法和途径,缺乏案例教学、论文式和讨论式教学的支持,这不利于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难以产生良好的教学效果。
4.学生社会实践及动手能力不足。课程体系沿用“基础教学+专业教学”的模式,课程内容重理论学习、轻实践教学,造成了学生是“理论上的巨人,实践中的侏儒”的局面,不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不利于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实际上,据调查,30%左右的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的学生在学习了三四年后,还不能明确自己到底是偏向技术还是管理,仍对自己将来的职业生涯模糊不清,对就业前景持悲观态度。
5.学科专业宣传力度不足。在求职时,很多招聘管理岗位的单位将财经类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当作学计算机的,而招聘计算机岗位的单位将他们归为管理类,使学生处于一种极其尴尬的局面。
三、对策及建议
1.制定多模块的培养方案。单一的培养模式难以满足社会多层次多类型的人才需求,必须科学合理地细化该专业的培养目标,以实现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的可持续发展。在培养方向上应结合学生的兴趣特点及能力,可以制定信息管理技术、信息资源管理、信息系统与服务管理、电子商务应用等多个模块的培养方向。
2.课程设置中突出财经类院校特点。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不同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其属于管理科学与工程下的三级学科,并将管理科学作为自己的学科基础,它的研究对象是高效利用计算机信息系统对一个组织进行管理,更强调信息的组织管理与决策应用。同时,课程设置中要突出财经类院校特点,因为超过1/3毕业学生从事财务管理工作。因此在课程设置上应突出重点,增加财务管理类课程,对学生加强信息组织与管理以及财务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的训练。
3.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师资队伍的素质是教学质量的前提保障。首先要结合财经类院校的特点,对原有专业教师队伍进行培训,增加其市场营销、财务管理、企业管理、国际金融等经济管理类知识,熟悉经管领域实际的业务流程,掌握行业信息系统的应用,理解行业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开发,成长为既懂计算机技术,又具备经管领域行业知识和实践研究能力的实用人才;其次是直接引进高水平人才,如专业博士、教授等。
4.提高学生实践能力。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是实践性相当强的学科,实践教学是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应加大实践教学的比重,首先可在课堂教学中多增加实例的讲解,注重研究现实问题,强化实践环节的重要性;其次可在社会实习中可结合统计调查、专业实习中可结合信息经济学、毕业实习可结合信息分析与设计等课程来完成。目的是要求学生认识社会,锻炼自己的适应能力和交际能力,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去解决一个实际问题的能力,使教学从“知识型”教育向“素质型”教育转变。
5.加大专业宣传力度。首先是建立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宣传平台,如建立能超级链接到校园网的专业网站等;其次是树立良好外部形象,如教师带领学生团队,承接各类企业信息调查、各级政府信息化建设采购项目等,对外树立教师和学生技术过硬、诚信踏实的工作作风形象,达到口碑宣传的效果;第三是内部宣传,一是鼓励科研能力强、项目任务多的教师,在学生中开展专业讲座,在展示为社会服务取得的成果的同时,吸引部分学生进入研究团队;二是邀请部分毕业后事业取得成功的学生,回校开展讲座,介绍经验,让学生明确学习方向,更好地制定职业生涯规划。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动漫产业在我省区域经济中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在地方经济发展中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不少建筑、设计行业的大型企业都积极向动漫产业靠拢,开设与之相关的动漫企业。然而在发展动漫产业的过程中,两个矛盾尤为突出,需要进一步破解。第一是动漫产业具有较强的交叉融合性,往往需要多个产业领域及相关部门联合协作,因此在战略合作上需要加强,以便形成合力。第二是动漫产业相关人才的结构性矛盾依然突出。主要表现为创意、技术、策划等人才缺乏严重。随着我省动漫产业发展进程的阔步前进,其对多媒体应用设计师的需求也日渐增多。多媒体应用设计师是我国人力资源部和工信部领导下的国家级“以考代评”中级职称考试的工种。它是动漫产业背景下艺术设计与制作和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交叉学科的综合应用体现。该工种考试于2005年首次全国开考。通过多媒体应用设计师考试所颁布的资格证书不仅在全国范围内有效,而且因实现了中日等国家考试标准互相认证,也得到了世界上很多国家的认可。根据我国人力资源部文件,通过相应级别考试的人员在所在单位可以聘任工程师职称。因为产业的需求旺盛,同时有好政策的引导,多媒体应用设计师考试的人员日渐增多。从统计数据上看,在年报考人数超过20万人的基数中,多媒体应用设计师是中级资格考试中考生较为向往报考的工种考试之一。然后,市面上除了官方指定的教材之外,针对性较强的辅导书较少。因此,提出了多媒体应用设计师教材开发的研究。其目的在于使立志推动动漫产业从事多媒体设计制作的人员,明确努力的方向,掌握职业技能及考试要领,在设计制作时从容应对、如鱼得水,从而达到工程师的实际工作能力和业务水平,为我省动漫产业发出万丈光。
二、研究思路
面向动漫产业的多媒体应用设计师教材开发充分体现动漫产业多媒体应用设计师的培养要求,根据最新的多媒体应用设计师考试大纲,定位于产学研结合,涉足于创新创业教育,突出高等应用型;按照先进、精简、适用的原则对教材内容进行优化重组编制;突出知识、技能、素养培养的三合一。考生可通过研读学习教材内容掌握考试大纲规定的知识点、重点和难点,并且熟悉考试方法、试题形式、试题的深度和广度、考试内容的分布,透彻理解多媒体应用设计师职业岗位技能要求,提升实践动手能力以满足多媒体应用设计师工作岗位要求,顺利通过多媒体应用设计师考试,为我省多媒体应用设计人才储备与队伍建设做贡献。开发研究过程中的重难点主要集中在两点。第一要结合我省动漫产业特点和要求,开发出适合多媒体应用设计师人才发展规划的教材。因此,教材既要有宏观的解决方案,又要针对具体的工作岗位技能进行培训。第二则是动漫产业发展迅猛,要准确把握多媒体应用设计师发展动态,全面体现其精髓,需要有较新的教材体例和内容编排。在具体内容上,以案例的形式重点突出多媒体技术及其应用、多媒体数据处理技术、多媒体应用的策划与设计等相关内容。多媒体应用设计师教材开发是面向动漫产业系列教材开发计划的开篇与参考,开发研究的质量将直接对多媒体应用设计领域的勃兴造成影响,是实现对动漫产业人才的全面指引。
作者:李振华
关键词:专业建设;行业特色;培养方案
1 背景
总理在《百年大计教育为本》中强调高校办的好坏,不在规模大小,关键是要办出特色。而学校特色的主要载体是特色专业,所谓特色专业就是具有优于其他学校的、稳定的、具有鲜明个性并为社会所承认的独特风格的专业,特点是“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新”[1]。我省乃至全国几乎所有学校都设置了计算机类专业,其中“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是设置频次极高的专业。高职类学校该专业的课程体系基本上是从本科课程体系移植过来后降低要求或浓缩而成。不同层次、不同类型高校的办学定位和培养目标基本相似,人才结构失衡,课程设置较少反映不同行业对计算机应用的需求及科技发展的最新成果,导致计算机类专业毕业生与社会需求脱节。近年来,各学校又纷纷开设计算机网络专业,教学效果如出一辙。研究表明,形成上述结果的原因有很多,但对高职院校来说最突出的问题是,计算机类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设计没有针对行业应用领域的需要,呈现明显的趋同现象,不能满足各行各业对计算机应用人才的要求。
2 专业建设实践探索
2.1 专业培养目标必须注重行业特色
高职教育的任务决定了人才培养目标要针对明确的职业岗位,为了满足产业技术发展的需要,拓展计算机类专业人才的岗位范围,计算机类专业培养目
标必须注重行业特色。我院是山西省以土建类专业为主干专业、服务于建设行业的一所行业特色非常明显的高职学校,2010年被确定为国家骨干高职院校建设单位,于2001年开始设置计算机类专业,最早申报了“计算机应用技术”一个专业。从近几年的办学情况来看,呈现出发展不力的状态,主要表现在人才培养规格与用人单位之间的人才需求脱离,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从专业建设的角度看,培养目标没有考虑计算机应用专业在本行业的需求,行业特色不显明,就业市场的倾向性不明确是主要的问题。
2.2 构筑与行业融合的专业培养方案
针对行业对计算机类专业的应用需求,构筑融合性专业培养方案,为行业培养复合型高技能人才,是高职院校计算机类专业建设的方向。为使计算机类专业能够服务区域和行业经济发展的需要,我们在专业建设过程中主要进行了如下改革。
在“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方面,对课程体系进行了改革。与新加坡创新计算机学院建立了校际合作关系,引进该学院计算机学院专业培养方案,并加以改造,形成适合本地经济需要的实施性强的教学方案。同时引进原版英文教材,对方定期派教师进行教学交流,强化了学生的英语交际水平,为学生去外企、合资企业、软件外包企业就业打下良好的基础。申报了“电脑艺术设计(建筑动画方向)”和“计算机信息管理(建筑信息管理方向)”两个新专业,与学院的优势专业相呼应,建设了各具特色的三个专业,保证了
作者简介:魏怀明,男,副教授,研究方向为软件体系结构、高等职业教育。
多渠道生源和就业市场空间,扭转了与其他学校专业设置趋同的现象。
2.3 专业培养方案实践
我们从职业岗位出发分析职业能力要求,进而分
解出所需的专业技术能力,由此推导出支撑课程体系。我院电脑艺术设计(建筑动画方向)专业和计算机信息管理(建筑信息管理方向)专业培养方案分别如图1、图2所示[2]。
3 专业建设改革成效
经过近年来的专业建设工作,本系的招生专业数由原来的一个增加到现在的三个;学生数由2006年最低谷时的28人增加到现在的500余人,形成了具有“建筑特色的计算机类专业群”。从高考填报志愿情况、第一志愿录取学生数、就业情况、新生入校后专业思想的稳定性等方面都说明,具有行业特色的计算机类专业教育前景广阔。电脑艺术设计(建筑动画方向)第一届学生已毕业,实习期间学生均有千元以上工资,就业情况非常喜人。今年计算机信息管理(建筑信息管理方向)第一届毕业生也在实习,持有二级建造师执业资格证书的有多人,学生都在建筑行业顶岗实习,实践证明本专业毕业生在建设行业有了就业市场。从招生就业的反馈信息来看,专业的特色及行业倾向性吸引了不少生源,扩大了就业空间。有很多外地学校通过校园网了解到我系关于具有行业特色的专业建设方案后,来校访问学习。我们承担的“依托优势专业建设特色计算机类专业群的研究与实践”科研课题于2010年11月通过中国建设教育协会审核结题。
4 实践中的问题
1) 专业教育目标是通过具体的课程教学来实现的,由于专业跨度大,师资是由多个教学单位(院、系)选派的,对培养方案的整体性把握有一定难度,构建融合性课程体系更是一件不容易的事,需要从培养方案、课程、教材、教学过程等方面进行一系列的改革。
2) 由于行业技术与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市
场对人才的需求也在不断变化,要面向市场建立以需求导向的动态教学机制[3]。
3) 人才培养方案的“复合型”决定了带头人本身是“复合型”的,要求带头人对相关专业领域有较深的了解。
4) 建设一个复合型优秀教学团队是特色专业强有力的保障。这要求教师队伍学缘关系广泛,团队不是多学科专业方向或课程类别的松散组合体,而是集成团队中各成员的强势,形成跨专业跨课程的有机整体,要能够形成为特色专业教学服务的合力。
5) 要将建立毕业生就业的跟踪机制作为一个长期任务。通过毕业生就业反馈,进一步调整专业培养方案,使岗位设置更加适应市场需要。
6) 简单的堆叠课程对于教学是不利的。教学改革工作深入开展的任务是整合师资资源,编写适应融合性专业培养方案课程教学使用的教材,使融合性课程真正地融合起来。
5 结语
把计算机类和土建类专业教育融合起来,利用学校专业师资、教学设施等软硬件资源,面向行业就业大市场背景,针对人才的岗位要求,使本校优质教学资源最大化,面向行业经济设置专业,量身定做人才培养方案,构建具有建筑特色的计算机类专业群,为建筑行业IT复合型人才培养开辟了新的道路。这个理念为其他具有行业特色的职业院校提供了可资借鉴的专业建设模式。
参考文献:
[1] 贾宗璞,杨波,王海涛.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特色专业建设的思考与实践[J]. 计算机教育,2009(16):101-103.
[2] 中国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研究会. 高等职业教育电子信息类专业“双证课程”教学方案汇编[M]. 北京:现代教育出版社,2007:129-167.
[3] 王陆海,王忠民. 计算机工程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与实践[J]. 计算机教育,2009(13):16-18.
Specialty Construction of Computer Science with Professional Characteristics
WEI Huaiming
(Department of Computer Engineering, Shanxi Architectural College, Taiyuan 030006,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