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税务风险管理防控

税务风险管理防控

时间:2023-09-15 17:31:45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税务风险管理防控,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税务风险管理防控

第1篇

2009年5月5日,国家税务总局印发了《大企业税务风险管理指引(试行)》(国税发[2009]90号)(以下简称《指引》),旨在引导大企业合理控制税务风险,防范税务违法行为,依法履行纳税义务,避免因未遵循税法可能遭受的法律制裁、财务损失或声誉损害。笔者认为,《指引》虽然是对大企业而言,但所有企业都存在税务风险,都应正确识别、评估和防控,以尽可能地防范和规避。

一、企业税务风险管理界定

企业税务风险是因涉税行为而引发的风险,主要包括两方面:一是企业的涉税行为不符合税收法规的规定,应纳税而未纳税、少纳税,从而面临补税、罚款、加收滞纳金、刑责(判刑、罚金)以及声誉损害等风险;二是企业经营行为适用税法不准确,没有用足用活有关税收政策,多缴税款,承担了不必要的税收负担。此次的《指引》针对的税务风险主要是前者,但作为纳税人,从自身利益最大化角度考虑,在进行税务风险管理时也应考虑后者。

根据《指引》中对税务风险管理的说明,企业税务风险管理是企业为避免其因未遵循税法可能遭受的法律制裁、财务损失、声誉损害和承担不必要的税收负担等风险而采取的风险识别、评估、防范、控制等行为的管理过程。企业税务风险管理的目标是:企业税务规划要具有合理的商业目的,并符合税法规定;企业经营决策和日常经营活动应考虑税收因素的影响,符合税法规定;对企业涉税事项的会计处理要符合相关会计制度或准则以及相关法律法规;纳税申报和税款缴纳要符合税法规定;税务登记(变更、注销)、凭证账簿管理、税务档案管理以及税务资料的准备和报备等要符合税法规定。税务风险管理的目标重点突出税务行为的“合规性”,即涉税事宜均须符合税收法律规定。企业在税务风险管理过程中,首先,要确定企业税务风险管理目标,建立企业税务风险管理机制;其次,正确识别、评估税务风险;再次,提出税务风险应对措施,及时控制风险;最后,评估、反馈和改进税务风险管理机制(也可穿插于税务风险的识别、评估和控制环节中)。为降低管理成本,实现协同效应,企业税务风险管理可以融入企业风险管理和内部控制体系之中。

二、企业税务风险识别

1、建立、健全企业风险管理组织体系。一是规范公司法人治理结构。股东大会、董事会要依法履行职责,形成高效运转、有效制衡的监督机制。董事会负责确定企业税务风险管理总体目标、风险偏好、风险承受程度,批准风险管理策略和重大风险管理解决方案及税务风险管理监督评价审计报告。二是企业应结合业务特点和内部税务风险管理要求,设置税务管理机构和岗位,明确各岗位的职责和权限,建立税务管理岗位责任制。三是建立科学有效的职责分工和制衡机制,确保企业税务管理的不相容岗位相互分离、相互制约。

2、识别企业内部税务风险因素。企业内部税务风险因素包括:企业经营理念和发展战略;税务规划以及对待税务风险的态度;组织架构、经营模式或业务流程;税务风险管理机制的设计和执行;税务管理部门设置和人员配备;部门之间的权责划分和相互制衡机制;税务管理人员的业务素质和职业道德;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对管理层的业绩考核指标;企业信息的基础管理状况;信息沟通情况;监督机制的有效性;其他内部风险因素。分析企业的内部税务风险因素,有利于企业从高管态度、员工素质、企业组织结构、技术投入与应用、经营成果、财务状况、内部制度等微观方面识别企业自身可能存在的税务风险。

3、识别企业外部税务风险因素。企业外部税务风险因素包括:经济形势和产业政策;市场竞争和融资环境;适用的法律法规和监管要求;税收法规或地方性法规的完整性和适用性;上级或股东的越权或违规行为;行业惯例;灾害性因素;其他外部风险因素。对企业外部税务风险因素的分析和识别,有利于企业从宏观经济形势、市场竞争、产业政策、行业惯例、法律法规规定、意外灾害等方面分析企业所处大环境下可能遇到的税务风险。

4、将风险识别细化。企业应全面、系统、持续地收集内部和外部相关信息,查找企业经营活动及其业务流程中的税务风险,并将风险识别任务细化,对于组织结构复杂的企业,可根据需要在分支机构设立税务部门或者税务管理岗位;对于集团型企业,可在地区性总部、产品事业部或下属企业内部分别设立税务部门或者税务管理岗位。组织结构复杂的企业和集团型企业,由于其经营业务多样,经营活动复杂,管理流程较长,不容易发现下属单位的个别风险,通过细化风险识别,可以使企业更好地识别实际经营存在的税务风险。

5、实行风险的动态识别,建立经验数据库。企业应建立系统、有效、动态的税务风险识别体系,时刻注意识别和评估原有风险的变化情况以及新产生的税务风险。该体系可由企业税务部门协同相关职能部门实施,也可聘请具有相关资质和专业能力的中介机构协助实施。该体系的实施可以帮助企业决策者进行税务风险的比较与汇总,从而为以后的税务风险识别建立经验数据库。

6、利用流量图进行分析识别。企业应建立税务风险分析流量图,形象地描绘企业运营过程中涉及的税务问题,从一端的经济投入所涉及的税务业务开始,经历不同的过程和地点,到达另一端的产品或服务产出所涉及的税务业务,通过与企业的全面风险管理体系和企业内部控制规范的融合使用,可以帮助企业识别存在的税务风险。构建风险流量图需运用恰当的风险识别工具,常见的工具主要包括风险检索列表、PEST问卷、SWOT问卷以及风险数据库等。

三、企业税务风险防控

1、建立基础信息系统。企业应及时汇编本企业适用的税法法规并及时更新;建立并完善其他相关法律法规的收集和更新系统,确保企业财务会计系统的设置、更改与法律法规的要求同步,保证会计信息的输出能够反映法律法规的最新变化;企业应根据业务特点和成本效益原则,将信息技术应用于税务风险管理的各项工作,建立涵盖风险管理基本流程和内部控制系统各环节的风险管理信息系统。企业的基础信息系统对风险管理的实施有很大影响,全面、有效的信息系统可以减少税务信息的产生、处理、传递和保存中存在的税务风险,防患于未然。

2、制定风险控制流程,设置风险控制点。《指引》着重于企业税务风险管理,在一定程度上是对现有企业风险管理体系和内部控制规范的补充和发展,它没有拘泥于固有的风险要素框架,只是强调企业内部的税务机构设置和人员配置、岗位职责和授权、风险评估和重要业务流程内控、技术运用和信息沟通等与税务风险管理直接相关的内容,而其他要素则包含在《指引》各条文中,没有独立成章。企业应遵循风险管理的成本效益原则,在整体管理控制体系内,制定税务风险应对策略,合理设计税务管理的流程及控制方法。设置税务风险控制点,采取人工控制机制或自动化控制机制,建立预防性控制与发现性控制机制。针对重大税务风险所涉及的管理职责与业务流程,制定覆盖各环节的全流程控制措施;对其他风险所涉及的业务流程,合理设置关键控制环节,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协同相关职能部门,管理日常经营活动中的税务风险。

3、重点关注企业重大事项,跟踪监控风险。企业重大事项包括企业战略规划、重大经营决策、重要经营活动等。企业战略规划包括全局性组织结构规划、产品和市场战略规划、竞争和发展战略规划等;企业重大经营决策包括重大对外投资、重大并购或重组、经营模式的改变以及重要合同或协议的签订;重要经营活动指关联交易价格的制定,跨国经营业务的策略制定和执行。企业的战略规划、重大经营决策和重要经营活动关乎企业的存亡与兴衰,具有复杂的复合风险,其中也包括税务风险。这些事项因其重要性而不允许企业存在过高的风险,因此,企业税务风险管理部门不但要在事前分析、识别、防范风险,更应着重跟踪监控税务风险。

第2篇

关键词:房地产企业;所得税;税务风险;应用

一、房地产企业所得税风险管理问题形成原因

(一)所得税风险意识淡薄

税收风险存在于房地产企业经营管理的整个过程当中,需要始终保持高度的风险意识开展工作,但是很多房地产企业所得税风险意识淡薄,虽然配设有专门的税务部门,但是却主要侧重于纳税申报工作,并没有主动开展税务风险工作。

(二)所得税风险管理机制欠缺

要想有效开展所得税风险防控,就需要全面了解企业的运营模式与程序,通过事前规划、事中监管以及事后检查的方式来落实,但是很多房地产企业在所得税风险管理中缺乏全面的管理机制,仅仅只认识到纳税申报的部分。

(三)所得税风险识别能力不强

根据市场数据来看,房地产企业所爆发出来的所得税税务风险大多集中在税务申报之后,这主要是因为房地产企业对所得税风险的识别能力并不强,没有建立相应的风险识别系统,无法及时发现存在的税务风险,自然也就无法有效开展后续的所得税风险管理活动。

(四)所得税风险预警系统缺失

当建立起全面覆盖的所得税风险预警体系后,房地产企业将会在第一时间内了解企业存在的所得税风险存在点,发现所得税风险爆发的相关规律,从而提前开展相关的应对防范措施,避免所得税风险给企业带来实际的经济损失。但是很多房地产企业都没有建立系统的所得税风险预警机制,相关工作人员的专业能力也无法及时计算预警值,对所得税隐患识别能力不高。

(五)税务信息沟通缺乏

很多房地产企业中部门之间的沟通并不多,各部门对数据的了解仅仅停留在自己工作相关的内容,即使是正常的数据也没有实现部门间的畅通共享。而企业所得税税务风险直接关系到企业的经营管理,除了经济信息之外,经营管理中不同环节的数据信息都会影响到企业所得税税务风险工作的开展,因此税务信息沟通非常重要。

二、房地产企业所得税风险的应对措施

(一)明确房地产企业所得税风险管理目标

企业所得税风险防控工作并不是一朝一夕之间或者通过某一个单一的措施就能够完成的,它是一项系统的、长时间的工作,在房地产企业发展的过程中要想稳步前行,财税风险控制工作显得尤为重要,需要高度重视所得税风险管理工作的开展,将可能存在的风险系数控制到最低,有力支撑企业经济发展。房地产企业需要根据房地产企业所具有的独特的特点以及所得税风险防控的需要来设计所得税风险管理计划,明确管理目标,系统开展所得税管控工作。

(二)加强房地产企业所得税风险管理基础环境建设

房地产企业要针对日常经营管理工作出现的税务信息建立完整的管理,明确管理权限,同时建立起科学的财务管理制度,引入专业的财务人员负责财务工作的开展,定期针对财务工作组织检查,提升财务工作的规范性与透明性,确保所得税申报工作的准确性。针对所得税申报工作,无论采取哪种申报方式,都要反复开展审核,做好与税务部门人员的沟通工作,明确申报工作的重点与难点,严格按照国家的相关规定进行,避免因为超时等原因影响申报的顺利开展。除此之外,对于虽然不常发生但是有一点发生,将会对企业造成巨大影响的事项要及时寻求外部专家帮助,开展重大事项管理,在专家权威的指导下有效开展所得税风险防控工作。

(三)设立房地产企业所得税风险税务风险预警系统

对国家税收政策的变化要及时进行研究解读,结合过往房地产企业所得税风险管控工作中所面临的风险情况树立可能存在的各种风险因素,建立起系统的所得税风险预警系统,科学设定预警值,并定期根据实际情况大变化进行相应的调整,确保预警系统能够对房地产企业存在的所得税税务风险进行定性与定量的衡量,提前预警信息,有效采取防控措施。

第3篇

关键词:内部控制;企业;税务风险;管理强化:措施

一、企业内部控制要素概述

内部控制主要是指企业在一定的发展环境之下,为了更好的获得有效资源,提高自身盈利而在企业内部所采取的一系列程序、计划和方法。总体来看,企业的内部控制要素主要有五点:第一点是环境的控制,主要是管理层和治理层对内部控制的态度以及所采取的措施,包括管理职能、治理职能等。第二点是风险的评估工作,这主要是对企业的财务数据进行分析,识别经营风险,并采取相应措施。第三点是信息的共享沟通。第四点是监督,主要是指企业制度以及内部工作人员的监督。第五点是控制活动,其主要包括业绩评价、实物控制、信息处理以及职责分离等方面,帮助管理层的指令可以有效执行。

二、我国企业税务风险内部控制现状以及问题分析

(一)税务风险认识不足,防范意识缺乏

对于企业管理层来说,其主要将关注的重点放在了产品的研发生产以及市场的开拓方面,对法律风险以及财务风险关注度较低,再加上对税务风险的认识不足,我国的大多数企业都并未构建完善科学的税务内部控制系统。具体来说,企业对于税务风险认识存在两个误区,一是企业将税务风险单纯的归纳为税务机关的管理任务,认为只需要关注财务管理,但事实上,企业税务风险涉及企业整个发展经营的过程,它涵盖了每一个生产经营需要涉及税收的环节。二是企业将税务风险防范单一的归为会计核算部门的人物,忽视了人力资源管理、技术、研发、生产、经营等部门对税务风险的重要作用。

(二)企业过于强调收益而忽视了税务风险

税收具有无偿性、强制性等特点,这与企业追求利益最大化的目标存在一定的对立性,一些企业为了获得更多的利益甚至不惜违反税法,以非法的方式来获得财富,这样的行为将会给企业带来非常严重的税务风险问题。根据相关法律法规,纳税人擅自更改、销毁、藏匿记账凭证、账簿或者进行虚假纳申报、少缴纳甚至不缴纳税款等行为都属于偷税,国家相关机关将对企业偷税行为进行严惩。同时,企业为了减轻自身的纳税负担会进行纳税筹划,但一旦相关人员操作不当,企业很有可能会出现违反税务法律法规等行为,给企业造成重大损失。

(三)缺乏专门的税务管理队伍以及税务风险管理机构

健全的组织机构是企业有效实施风险防控措施,及时避免风险的基础,但就目前来看,我国大部分企业在税务机构的设置上都缺乏一定的科学性,大部分企业在进行税务管理时都只是让公司的出纳或者会计担当相关的办税人员,并未设置独立的税务管理岗位及机构,企业税务管理的独立性与有效性得不到保障。与此同时,财务人员在承担繁重会计核算工作的同时,还需要应付税务申报缴纳工作,这些使得其很难有充分的时间及精力来关注国家税务政策变化、及时了解最新税务信息,再加上专业风险管理人才的缺乏,企业在处理复杂的税务风险时很容易出现问题,以上这些因素都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企业的税务风险。

(四)缺乏针对税收风险管理的约束机制

我国大部分企业的内部控制以及风险管控工作都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相关的体系以及制度都还尚未完善,例如,大部分企业都尚未构建其一套科学的税务风险控制制度,严格规范纳税的各个环节阶段,规范相关工作人员的行为,并将其以书面的形式呈现。避免税务风险控制的主观随意性。同时,尽管我国企业对税收风险管理流程进行了规范,但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因为缺乏相关的约束机制,多存在主观随意性,其真正的作用并未得到有效的发挥。

三、内部控制视角下加强企业税务风险管理的相关措施

(一)明确企业税务风险内部控制管理目标

通过构建相关的税务风险内部控制制度来有效的防控企业税务风险,减少税务风险对企业生产经营造成的负面影响,从而实现企业盈利的最大化,以上便是企业进行税务风险内部控制管理的主要目标。具体来说,企业加强税务风险内部控制需要从监督和制约这两个方面人手。企业在分配权责、设置机构、治理结构以及业务流程时注意其相互的监督与制约,以此来保证内部控制的有效施行。

(二)坚持税务风险内部控制管理的相关原则

企业在进行税务风险内部控制管理时需要遵循多个原则,包括合法性原则,这要求企业在进行内部控制时需要严格遵守国家的相关法律法规:牵制原则,企业在具体构建税务风险内部防控系统时,一个事项需要有多个具有相互监督制约关系的部门来完成;授权原则,企业在发展经营的过程中,根据不同的岗位要求授予其工作人员相应的权责,确保其权责的明确:成本效益原则,企业之所以进行税务风险内部控制措施,主要目标是为了保证企业的发展效益,因此,在具体操作过程中,也应该坚持效益大于成本的原则,保证风险管理的经济性。

(三)加强企业内部控制要素的税务风险管理

1.规范税务事项,构建科学的内部控制系统

内部环境是企业进行有效内部控制的前提与基础,它主要包含了企业的内部人员分工、结构治理以及内部制度建设等多个方面。根据相关规章制度的要求,某些集团型企业可以根据自身的实际发展需求,在下属企业或者是产品事业部、地区性总部等设置专门的税务管理岗位或者是税务部门:而某些组织结构较为复杂的企业,也可以结合自身的发展特点,在分支机构设立专门的税务管理岗位;对于有条件的企业来说。可以采用外包的形式将自身的税务事宜包给经验更为丰富的中介机构,从多个方面来加强自身税务风险管理,保障税务事项的规范化,构建科学的内部控制系统。

2.加强企业的风险控制评估工作,降低税务风险

税务风险评价和税务风险评估工作是企业进行税务风险评估需要重点关注的两个方面,企业应该提高自身对于风险的防控能力,积极引进专业人才,当遇到特定税务风险时,企业才能够对于风险可能造成的影响以及风险发生的可能性进行准确的评估,并及时的借鉴相关的技术方法以及原理,对系统中所潜藏的风险进行准确的定量、定性分析,从而为企业相关的管理者进行科学决策提供基本保障,帮助企业及时制定出有效的解决措施。

3.加强企业内部业务流程规范化

企业进行内部控制活动,主要是通过企业的相关领导者对风险进行有效识别,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来实现的。具体来说,内部控制活动主要体现为企业管理者针对企业发展情况而制定出的一系列规章流程、制度、授权、分权与集权等。例如,企业运营部门对信息处理的控制、整理、传达,对企业的绩效进行考核、分析。不仅是企业管理层对资产进行保值,确保企业所有者利益的有效措施,更是促进企业科学、正常运营的重要保证。企业在加强内部控制,实现内部业务流程规范化的同时,还可以制定相应的税务风险应对措施,以有效、科学的内部控制机制来保证税务管理控制方法、流程的合理性,实现税务风险控制的全面性。

4.建立信息共享平台,健全信息管理系统

信息的有效沟通共享,是企业进行内部控制,实现自身正常发展的关键,因此,建立信息共享平台,实现信息管理系统的建立健全,是企业的首要工作。同时,随着经济发展形势的不断变化,企业还应该根据法律法规的不断变化来及时更新自身的信息储备系统,健全信息管理系统。除此以外,企业应该重视业务部门与财税部门,自身税务、财务人员与地方税务机关的交流沟通工作,从而保证税务风险防控措施可以有效的施行。

5.加强内部监督,以税务自查、内部审计促进涉税事项的完善

内部控制监督检查工作是企业进行有效内部控制工作的重要保障,因此,企业应该重视监督工作,对自身的税务事项进行定期检查,并以内部审计的方式对纳税进行统一管理,查漏补缺,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有条件的企业还可以聘请专业的税务审计人员或者税务审计机构对自身税务事项进行审计,从而有效的发现潜藏的风险。

第4篇

一、税务风险概述

风险是对企业带来不利影响的因素和可能,风险具有不确定性,是由不确定性所引起的后果。税务风险是企业在进行税务处理上预期和实际之间的差异而带来的不利因素。?务风险的来源包括税法的变更、企业经营环境变化等。企业税务风险主要表现在未依法纳税而引起的税务稽查、未正确理解税法而所缴税款增加纳税义务、未合理筹划等。根据税务风险带来的后果来划分,企业税务风险就是企业处理税务事项未能有效遵循税收政策法规,多缴税加重了企业的税务负担,使企业经济利益遭受损失,降低了企业利润;另一种是企业漏缴或少缴税款,导致了将要承担处罚以及诚信度受损的风险。

二、制造企业税务风险的主要内容

1.增值税税务风险

制造企业以生产加工为主要业务,将面临大量的增值税业务。增值税税务风险是指企业在增值税纳税环节涉及的税务风险,主要表现在对增值税税额的计算、增值税发票的取得确认、发票保管、增值税申报、税款缴纳等风险。其中,增值税税额计算上会存在收入确定上的误差而带来的风险,造成税款计算错误。增值税发票的取得风险是指销售方虚开增值税发票或提供假发票,企业在发票审核上监管不力,导致不合格的发票入账。发票保管风险是指发票保管不当造成的丢失、毁坏等。增值税申报风险是由于税款计算不正确或延迟申报带来的风险,致使企业被税务机关处罚。税款缴纳风险是指在纳税申报环节后,企业未按规定时间足额缴纳税款。

2.企业所得税税务风险

企业所得税税务风险是指企业在企业所得税计算纳税环节涉及的税务风险,企业所得税的纳税人风险主要包括收入与支出的确认风险、税额计算风险与企业所得税申报风险。企业所得税计算风险主要是在收入、成本费用等数额的确认存在误差或计算方法的错误引起的最终应纳税所得额的错误,从而导致税款计算错误。企业所得税采用汇算清缴的纳税方法,在税款申报上要严格依照税法规定的时间进行。企业由于在错误时间进行申报会造成纳税申报和税款缴纳风险。

三、制造企业税务风险产生的原因

首先,一部分制造企业的主要管理者缺乏税务知识,还没有对税务风险引起足够的重视,最终给企业造成经济损失。还有企业的管理者简单认为,降低税务风险的最好方式就是多缴税或者及时缴税,给企业增加了纳税负担,给企业的利润带来了巨大损失。其次是企业管理制度不健全,甚至没有真正的税务风险管理控制制度,没有指派专人落实税务风险与管理工作,或存在职责分配的混乱。我国的税务风险管理的研究起步较晚,管理控制的理论研究还很不成熟,专业的税务风险管理的人才十分缺乏。最后,企业税务风险控制力度不强,部分企业没有组建专门的风险管理部门,或者风险管理部门缺乏现代化的风险管控机制,企业相关的税务信息仍旧依赖财务报表。

四、制造企业税务风险管理建议

1.健全制度基础

首先,企业应完善关于防范税务风险的内控制度,致力于管理水平的提高和风险意识的增强。在企业内部建立完整的内部控制财务系统,结合传统内控手段,通过现代信息技术确保制度的具体落实。其次,要在制度层面明确企业各部门分工,将权利和义务细分,防止权责的滥用。制定相应的管理制度,让制度在管理中发挥作用,减少人为操作因素,让制度来管人,使企业内部控制的过程更加真实。应将日常的管理控制工作前移,制定制度来约束涉及经济事项,起到预防、管理和监督的作用。在现金和票据的管理上要强化制度建设,保证单据的审核无误。最后,要在年度终了对税务风险内部控制工作进行总结讨论,通过对年度工作的评价来指导未来年度的工作。

2.构建税务风险预测系统

制造企业应正确评价税务风险并采取相应措施化解风险,建立风险预测系统是防范企业税务风险的关键。该系统要能够做到对企业风险的及时识别,并能够利用计算机数据库对风险进行评估和结果分析,同时要总结出应对风险的方法和建议,指导企业决策。风险预测系统要和企业的日常工作环节相匹配,涵盖企业的全部工作和全部部门。以正确评价税务风险为基础,企业要加强对税务风险的适时监控,做到风险的提前预知,合理选择应对策略,调整战略战术,将风险降为最低。

3.强化风险防范的执行力

首先,企业税务风险防范工作的主力是财务部门,财务部门要与各部门建立及时的涉税信息共享机制。定期与企业内部采购、生产部门进行信息交流,有效利用信息平台,及时筛选和处理风险信息。同时,财务部门要定期与税务机关、税务中介机构等加强沟通和联系,及时掌握最新的税收信息变化、优惠减免税事项等。其次,企业要执行税务会计核算的有关规定。严格遵循财务管理制度和税法的规定,保证各项收入费用计算正确。严格审核标准,对往来票据和凭证建立审核、存档制度,杜绝虚开发票等现象。最后,企业要在期末编制税务会计报告时,反映出企业一定时期内的纳税状况。以文字形式对公司在报告期内的纳税及其变动情况、纳税变动的原因以及税务处罚等重大事项进行具体说明和披露。

4.强化人才建设

企业开展税务风险防范的首要工作是组建一个专业的财务团队,具备纳税管理等基本能力,保证人员整体素质。团队肩负着及时向有关领导汇报纳税情况的责任,帮助制定解决对策,做好风险防控。保障业务人员和财务人员的深度沟通和交流,企业要定期组织财务人员的业务培训工作,组织财务人员深入业务部门体验,对各部门的业务进行全面了解。鼓励企业财务人员参与到各类培训中,方便其了解最新税务知识,鼓励其学习先进经验后服务于本企业管理。重视创新性人才的培养和引进,充分结合社会和经济发展的需求,为企业吸引更多的创新型人才。

第5篇

关键词:税务风险;内部控制;措施

引言:

2009年5月,国家税务总局了《大企业税务风险管理指引(试行)》,就大企业风险管理的制度与目标、税务风险管理组织、税务风险识别和评估、税务风险应对策略和内部控制、信息与沟通、监督和改进等问题进行了明确。2010年,2011年国家税务总局先后明确提出“信息管税:就是树立税务风险管理理念。”“实施税务风险管理。将风险管理理念贯穿于税收征管全过程。”2015年中办、国办印发《深化国税、地税征管体制改革方案》,改革直指“痛点”。其中,加强纳税服务、促进诚信纳税是方案的一大重点;在“转变征收管理方式”中明确提出了“深化税务稽查改革”“增强稽查的精准性、震慑力。”随着国家税制改革的深入与征管力度的不断加强,如何有效防范税务风险,建立诚信纳税机制已成为企业风险管理的重点。

一、企业税务风险理论

狭义的税务风险是指企业的涉税行为因未正确遵守税法的规定而导致的未来经济利益的流失;其主要表现在少缴税款而导致税务机关的罚款等。广义上的税务风险还包括企业经济行为适用税法不准确而导致未足够享受的税收优惠政策而导致多缴税款。

二、企业税务风险产生的主要原因

(一)管理者的经营理念以及企业从业人员的素质有待提高

首先管理者的经营理念、风险意识,对税务管理的重视程度对企业税务风险管理起到重要的作用。中国企业管理者的纳税意识往往存在这样的误区:在遇到棘手的税务问题,往往是通过托关系、找路子解决问题,通过关系与税务机关领导协调,达成减免部分税收的意向。但是随着税务局交叉稽核、纳税评估、定期轮岗等措施,通过关系来解决税务问题,必会给企业带来更大的税务成本和风险。其次“营改增”以来,增值税贯穿了企业每个经营环节,合同的签订、票据的接收与企业生产管理人员密不可分;票据报销、发票的管理、会计档案、税务申报与企业财务管理人员密切相关。企业人员的专业技能、工作态度、法律意识都影响着企业的税收成本。浩瀚繁杂的税收条款,企业人员如果没有相应的业务素质与能力,也是税务风险产生的原因之一。

(二)企业税务风险内控管理制度薄弱

部分企业内控管理制度形同虚设,建立制度只是为了应付检查,并没把内控制度要求传达到每个员工;加之制度本身的不完善,操作性欠缺,执行力差。制度的不完善导致税务风险控制不力,最终给公司经营造成名誉上和经济上的损失。

(三)税务环境的复杂多变

企业所面临的税务环境不仅仅包括国家税务变革期间政策的多样性与复杂性,还包括当地税务机关公务员素质、税企关系以及地方经济发展水平,供应商的社会环境等等。税制改革中各种政策出台的复杂性与不完善性是企业税务风险的重要因素。例如从2012年1月1日起,在上海交通运输业和部分现代服务业开展营业税改增值税试点。2012年8月1日起至年底,营改增试点扩大至8省市;2013年8月1日,将广播影视服务业纳入试点范围。2014年1月1日起,将铁路运输和邮政服务业纳入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2016年5月1日起,将建筑业、房地产业、金融业、生活服务业全部纳入“营改增”试点。这是自1994年分税制改革以来,财税体制的一次最深刻的变革,各项制度规定也在变革中不断修订与完善。从营业税到增值税前后纷繁复杂的变革时间短,覆盖面广,涉及行业众多。复杂多变的税务改革期间容易导致税务风险的产生

三、税务风险应对措施

(一)夯实会计核算基础,加强培训,树立全员风险意识

健全的财务管理制度,规范的会计核算办法,电算化的信息管理平台是完善税务管理的基本保障。财务人员的专业知识、职业素养、责任心则是税务风险防控的基本要求。浩瀚繁杂的税收法律法规,财务人员很难准确而系统地把控税务风险。企业应加强税务风险管理培训,特别是在税制变革期,及时将最新的税讯知识传达到全体员工,树立全员税务风险意识。涉税问题不能仅仅依靠财务人员的能力,还应广泛借助中介和专家的智慧与力量,正确解决税务问题。

(二)建立内部控制风险管理体系

1 建立科学有效的职责分工、制衡机制和税务管风险管理的岗位职责。设置税务管理机构和岗位,明确各个岗位的职责和权限,确保不相容职位分离、制约和监督。2 税务风险的识别与评估。税务风险的识别是指识别可能会对企业产生影响的潜在事件,并分别确定是否会对企业实现目标的能力产生负面影响。税务风险的识别应充分考虑可能给企业带来的有利和不利影响的内、外部因素,从而进一步分析相关事件并进行风险评估。风险评估要侧重对高风险和重要业务单位、重要事件进行评估。重点关注企业在收入确认与税法上的区别,优惠政策的使用与备案等等,这些都需要企业在风险的识别上做进一步评估。3 税务风险应对策略和内部控制。定期开展税务自查是企业防范税务风险的重要手段之一。重点监控发生频率较高的税务风险,把控其重要性和全面性原则,定期自检,避免在税务大检查前被税务稽查机关要求企业被动进行自查。根据自查的结果从定性和定量两个方面来分析,及时修正和完善内控管理办法。

(三)加强内、外部信息沟通,建立诚信互动的税务环境

企业应从经营环节的源头上抓起,加强供应商的管理,严格管理供应商信用评估,从合同签订、票据收取等方面控制税务风险,建立诚信的合作关系,杜绝虚开增值税发票等行为。同时加强与税务机关的联系与沟通,对于新业务新问题主动请教税务专家。重视税务稽查,给予积极的协助与配合,并与税务稽查人员进行充分地沟通,加强内、外部信息与沟通,建立诚信互动的税务环境。

参考文献:

[1]蔡昌.《税务风险揭秘》,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D].2011-07-01

[2]栾庆忠.《企业税务风险自查与防范》,中国市场出版社[D].2012-12-01

第6篇

关键词:风险防控;企业;增值税;纳税筹划

一、企业增值税纳税筹划基本概述

增值税作为我国税务体系中重要内容之一,主要是我国境内产品销售、劳务企业及个人,把获取的货物及劳务收益为对象,通过征收税务的一种税务改革体系。增值税纳税筹划是国家法律允许的,根据国家相关法律要求,通过优化相关政策进行资金规划安排,把减少税额当作核心目标进行筹划管理。通过加强增值税纳税筹划,能够实现企业合法避税,减少企业税负,让企业获取更多的税后收益。除此之外,增值税纳税筹划还具备转嫁筹划功能,也就是纳税人以减少自身税负为目标,通过对销售产品价格适当改变,在国家法律运行的环境下正常操作,降低企业纳税成本。从整体角度来说,规范的增值税纳税筹划是国家法律允许的,可以实现企业税务的统筹规划,缓解企业纳税压力,实现企业税后效益最大化。

二、企业增值税纳税筹划风险问题

(一)税负问题

经过调查得知,我国有多数的企业受到增值税扩充内容的影响,使得企业面临的税负压力随之增大。诸多企业运营发展也会受到税务改革因素影响,部分企业的税负出现不减反增的现象,在这种情况下,不仅使得企业面对的税率发生变化,同时也会加剧涉税风险出现,阻碍企业长远发展。

(二)财务问题

在没有税务改革之前,企业纳税将涉及在营业税的收入计入主营业务收入中。在税务改革后,主营业务收入中包含了增值税营业额。如果转变税务类型对企业税负不会造成影响的情况下,则企业自身收益将随之减少,并且增大利润率。但是在收入报表中,将不会具体标记出增值税额,在会计方面,营业税和增值税处理方式各不相同,在某种程度上将无法保证企业财务数据的真实性,影响最终财务管理效果。

(三)筹划问题

增值税纳税风险出现将会给纳税筹划工作开展带来直接影响。通过合理纳税筹划,能够减少企业运营成本,提高企业税收利益。但是由于纳税筹划工作需要在纳税之前进行,根据经营活动要求进行筹划设计,是一个中长期工作。而企业纳税行为则产生于运营活动之后,企业在运营过程中将会面临各种影响因素,使得企业实际经营状况和预期标准之间有所差异,导致筹划失败。

三、基于风险防控下企业增值税纳税筹划的相关对策

(一)转变纳税筹划思想理念

从税收征纳双方角度来说,需要转变传统的思想理念,给予纳税筹划工作高度注重,结合国家现有的税法要求,做好纳税筹划管理工作,实现双方共赢发展。针对企业而言,通过落实好纳税筹划工作,在某种程度上能够减少企业运营成本,给企业创造更高的效益。针对国家而言,整治纳税筹划管理具备较强的现实意义,能够提高国家经济效益,实现国家经济建设的稳定发展。企业在开展纳税筹划工作时,应结合实际运营状况和发展需求,对生产运营模式进行改革,根据市场发展规律,防范各种风险,从根源上增强企业发展潜力,实现企业健康发展。

(二)协调各方税务关系

在开展增值税纳税筹划工作时,企业应及时和税务部门取得联系,协调和税务部门之间关系,对最新的税法内容有深入了解,防止企业疏忽而陷入税务风险之中。首先,企业应及时和中介部门取得联系,在税务中介部门中,纳税筹划人员掌握的专业知识比较充足,并且工作经验较为丰富,能够对企业当前纳税情况及管理问题进行深入分析,掌握企业实际运营状况,便于给企业增值税纳税筹划工作顺利进行提供专业建议,防止一些不必要纳税风险问题出现,保证企业正常运营。同时,在实际运营发展中,企业应及时和税务中间部门沟通,综合评估企业运营状况,合理规避各种风险。其次,企业应协调好和税务部门之间关系,建设完善的交流平台,对税务部门工作要求有全面的了解,根据企业实际情况制定增值税纳税筹划方案,加强增值税纳税筹划管理,防止由于缺少对税务政策的了解而面临各种风险。

(三)优化纳税筹划内容

首先,科学设定增值税纳税筹划目标,明确一般纳税人和小规模纳税人之间差异。通常情况下,一般纳税人企业缴纳的税率为13%,小规模纳税人企业缴纳的税率为3%。企业可以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合理选择纳税人身份,以此实现纳税税额的减少。其次,注重企业购进环节中增值税纳税筹划管理,关注购进过程中增值税筹划,综合思考各项因素,科学防范税务风险。在实际过程中,企业应关注购货对象及购货时间等内容,在确定购货时间的情况下,分析买卖双方市场因素,合理选择购货对象,减少风险出现。最后,在销售环节中,应加强企业增值税纳税筹划管理,合理选择营销模式,系统分析混合、兼顾营销模式差异,在实践中合理选择,增加企业税收利益。

(四)加强筹划风险防范

首先,树立正确的增值税纳税筹划及风险管理意识,在满足国家法律标准的情况下进行纳税筹划。与此同时,企业应根据纳税筹划管理要求,科学构建纳税筹划管理体系,选择最佳的会计政策,保证纳税筹划风险管理的专业性和规范性。其次,做好纳税筹划人员组织培训工作,提升纳税筹划人员综合素养,让其掌握更多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此外,企业管理层人员应给予纳税筹划管理工作高度关注,结合实际情况,制定税务风险管理体系,定期开展纳税筹划风险评估工作,及时找出潜在风险并出现,降低风险给企业运营带来的影响。最后,企业应注重对税务中介部门的应用,通过利用注册税务师等税务中介专业优势,引导企业增值税纳税筹划工作顺利开展,这样不但可以提高增值税纳税筹划效果,同时也能把纳税筹划风险转移给中介机构。企业应和税务部门搞好关系,加强和税务部门交流,保证企业增值税纳税筹划活动的合法性和合理性,减少税务执行风险。

第7篇

关键词:中介机构;税收风险;问题;措施

目前,税收改革以风险管理为导向,企业与税务机关、税务师事务所等中介机构只有相互合作,才能建立起一套健全的税收风险管理制度。税收风险的管理对于企业的决策也是至关重要的,学术界对其展开了猛烈的攻势,对企业经营过程中的税收风险管理进行研究不仅具有理论意义,还有很大的实践价值。

一、我国企业税收风险管理初见成效

企业规模逐渐趋向大型化,随之而来的税收环境更加复杂化,企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税务风险难题。企业开始完善自身的税务风险管理,政府税务机关也助力企业提高改革的步伐,与此同时,税务师事务所等中介机构也在不断的努力,以期为企业提供更好、更优质的服务,使企业的税收风险管理锦上添花。目前,我国企业的税收风险管理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一)有法可依

国税总局颁布的《指引》使得企业有章可循,有法可依。明确具体地提出企业在税收风险管理上的制度要求,强调企业必须将税收风险作为企业内部风险管理的必要组成部分,并且构建了从原则、岗位分工、组织机构等到监督管理机制的一个完整框架。相关的税务部门也据此因地制宜,制定了相应的符合当地实际情况的具体办法。企业在双重制度下,寻求企业、政府、机关等的协调一致,参考《指引》与具体办法,努力建立一套完善的税务风险防范制度。同时,《税务师事务所质量控制指导意见》也对中介机构辅助企业进行税收风险管理提出了希望。要求注册税务师在接受委托后,首先确认须重点关注的领域,在整个业务进程中始终保持对重大风险的关注度。通过对有关风险项目划分等级和标准,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不仅提高税务师事务所的执业质量与声誉,而且可以有效地为企业防范税收风险提供有效的服务。

(二)税收风险管理制度初见模型

不少企业在完善税收风险管理制度上已经取得了见效,其按照《指引》和相关办法,建立了符合企业自身特色的税收管理制度以及配套具体措施。比方说,中国电信甚至对凡是涉及纳税的环节都通过内部控制进行严格防范;中国银行建立了定期进行税务报告的制度;中国人寿保险更是将税务风险的管理提升至战略高度,足见其对税收风险的重视。

二、企业税收风险管理的“疑难杂症”

目前来看,我国企业,尤其是大企业,在税收风险管理方面已经取得了很大的进步,有效地规避了企业的税收风险,对于企业整体价值的提高也产生了积极的作用。然而,看到希望的同时,也要提高警惕,因为一系列的问题也接踵而至。

(一)法律法规存在缺陷

《指引》作为企业税收风险管理的第一个重要文件,勾勒了比较完整的关于税收风险管理的整体框架,将企业税收风险管理正式提上日程。然而,也在现实的考验下暴露了大量问题。一是约束力不足。作为部门规范性文件,直指对象是各税务部门,要求其加大宣传力度,并辅助企业进行参考实施,即对企业产生间接作用,而非强制性的规定。结果可能导致企业并不愿意配合税务机关进行自身税收风险管理探索,从而影响整个行业乃至我国企业税收风险管理的进程。二是针对的对象含糊不清。《指引》主要从税务机构的利益角度出发,重点针对大企业来保证税收收入,对于中小企业的税收风险管理鲜少提及,缺乏指导意见。三是,内容过于抽象,《指引》虽然构建了整体框架,但是由于各行业的规模、类型、组织机构等有所不同,因此,缺乏更具体的、分门别类的实施方案。

(二)税收风险管理意识薄弱

虽然,部分企业以及税务机关已经为税收风险管理打开了大门,但是,对于整个国家、社会而言,仍有一定数目的企业风险意识淡薄,在门前犹豫不决,加之对纳税降低企业价值的不满,更加剧了部分企业对税收风险管理的抵触。表现在:高级管理人员的不重视,主要是专业知识储备不足,相比经营风险、财务风险,对税务风险的重视程度远远不够;税收风险没有纳入企业整体的风险管理体系中,相应的税务风险防范部门没有建立,决策过程也未将其作为考虑因素之一,典型的当属2010年的“平安税务门”;过度规避税收风险,忽略了税收政策产生的潜在价值,良好的税收筹划可以为企业创造更大的价值。

(三)企业与中介机构缺乏合作

一方面,企业财务部门与中介机构的合作关系不和谐,另一方面,企业基于成本考虑,抵触中介机构的服务。大多数企业一般只在年度末接受中介机构的审计,日常经营过程中却很少与中介机构合作,导致中介机构只能在年末发现税收风险,并建议进行调整等,但是在经济事实都已形成后,税收法律上的性质也已基本确定,留给中介机构税务筹划的空间就非常小了,无法在日常经营中对企业进行引导,通常会给企业造成一些不必要的损失。

三、应对企业税收风险的“良计”

企业在完善税收风险管理的道路上困难重重,税务师事务所等中介机构在为企业扫除障碍的过程中功不可没,以下主要从中介机构的角度出发,辅助企业建立健全税收风险管理制度。

(一)发挥中介机构的桥梁作用

税务师事务所是连接企业与税务机关的桥梁与纽带。中介机构一般具有雄厚的人才资源,对于税收相关的法律政策也比较熟悉,实践能力很强,对于税务风险管理通常形成独具特色并且专业的防范机制,在企业与税务机关之间可以形成和谐的调节机制。中介机构对于连接企业与税务机关的《指引》可以起到很好的辅助与完善作用。在《指引》的修订的过程中,中介机构可以凭借资深的实践经验与专业的税务技能,建言献策,指出上述《指引》存在的问题,在企业与税务机关之间做好专业顾问,通过解决两者的疑难问题,不断提出有利于完善相应法律法规的建议,以期在我国建立起全面、完善的税收风险防范制度。

(二)中介机构要“以身作则”

为了有效解决企业税收风险管理意识淡薄的问题,加强宣传的同时,税务师事务所在为企业提供纳税服务的过程中,可以通过加强自身对税收风险管理的重视,从而潜移默化地影响企业的行为。

1.加强税收风险防范意识

中介机构要以身作则,加强税收风险风范意识,为企业提供保质保量的服务,同时也对企业起到警醒的作用,协助企业控制风险。

2.提高专业技能

中介机构要具备健全的组织机构与强大的专业团队,才能保证企业可能存在的税收风险问题都能得到一一解决。在对企业进行审计等程序上,通过与治理层、管理层等的沟通,使其理解中介机构的管理程序,从而在今后的税收风险管理制度上有章可循。

3.提高服务质量

在中介机构为企业提供税务服务时,要保证人员具有强烈的责任心、职业道德,可以通过招聘、考试、管理等广纳人才,同时也要通过后续培训、教育等不断提高相关人员的专业技能,税务师事务所还可通过建立赔偿保险制度以及质量体系,降低风险,通过多重复核,提高执业质量,同时也可以通过采取符合税收法规的税收筹划,为企业创造更多的价值,以及为企业提供一些辅助的税务顾问,满足企业的纳税服务的同时,又赢得良好的声誉。

(三)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

中介机构与企业之间应该建立透明、相互信任的良好合作关系,企业在经营过程中面临的复杂的税收问题,通常可以得到中介机构资深专家的帮助,因此,企业和中介机构还需建立长期的合作关系。中介机构与企业有共同的需求——专业人才,中介机构强大的人力资源可以帮助企业的相关人员进行“在职培训”,将其丰富的实践经验传授给企业相关财务人员,不仅提高实际税务问题的解决能力,而且帮助其解读相关的税收法律,通过税收筹划挖掘企业更多的价值,将中介机构的优势发挥得淋漓尽致。综上所述,企业经营管理过程之税收风险管理任重而道远,中介机构在为企业提供纳税服务的同时,也在帮助企业不断完善税收风险管理制度,解决企业面临的各种税务难题,中介机构对于企业发展至关重要,因此,二者应该齐头并进,相互促进,企业完善税收风险管理的同时,中介机构实现优质的服务,以期取得更上一层楼的成效。

作者:戴英 单位:南通玎佳会计师事务所

参考文献:

第8篇

关键词:电力企业;税务风险;预警指标

任何企业在生产经营活动中都会产生很多的风险。其中税务风险是比较常见的一种。税务风险对于企业来讲有着非常大的影响,企业在进行税务方面的工作时一定要保持积极认真的工作态度,采用合法、合规的税收手段进行工作,这样就可以有效地预防企业的税务风险,合理地规避税务风险。本文主要针对电力企业的税务风险预警指标的构建进行详细的研究。

一、电力企业存在的税务风险

(一)税收筹划风险

经济发展,电力先行。在我国的企业中,电力企业是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对我国的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但是很多的电力企业对税收政策掌握的不够到位,了解的不够详细,对一些措施手段考虑的不够完善,容易导致电力企业在税收方面出现决策性的失误。在这样的情况下就需要我们企业的涉税工作人员在开展相关的税务方面的业务时,及时的了解掌握税收政策的改革,熟练的掌握税收方面的业务往来以及纳税的详细情况,及时的根据国家的相关政策进行调整,尽最大的努力降低企业的税务风险的发生。

(二)税收核算风险

企业的税收核算要求技术性以及专业性非常高,一定要进行专业的训练,需要非常专业的人员进行税收的核算。但是在部分基层的电力企业中,相关的税收工作人员的专业素质不高,对税收法规掌握的不够熟练,虽然主观上没有偷税的意愿,但在计算企业的纳税成本时没有按照有关规定去操作,不能准确计算会计与税收差异,在进行纳税行为时出现判断性失误,使企业的纳税金额与应纳税金额不符,造成事实上的偷税、漏税,给企业带来税务风险。

(三)纳税申报方面的风险

企业在进行纳税申报时,因申报时间超期、申报的理由不够明确、上交的申报材料不够完整等因素导致企业的纳税申报环节不合规,并因此受到相关部门的处罚,影响企业的纳税信用等级,破坏企业的社会形象。

二、预警指标体系建立的原则

(一)建立预警指标体系模型的意义

预警指标模型的建立,是为了实现税务风险管理的关口前移,在此基础上进行纳税管理以及核算。建立有效的预警指标模型,能够对税务风险进行合理的规避,并且进行适时的监督,这在税务管理中是非常重要的。

(二)税务风险指标的选取

税务风险指标的选取是税务风险管理的重点环节,税务风险指标在选取时应充分考虑以下三个原则:

1、指标的有效性

在税务风险预警模型建设过程中,需对税务指标的有效性以及真实性进行考察,保证其内容真实有效。指标的有效性一般通过消息的来源渠道进行确定,对于消息的来源一定要进行严密的考察,建议从企业的纳税申报表或季度以及年度会计报表中进行数据收集,这样的信息在真实性方面具有一定的保障。

2、指标的科学性

在进行纳税模型建立的指标上,要保证指标选择的科学性,相应的数据一定要经过正确的运算形式进行运算,达到将指标变成真实合理的效果,这样就可以很好的避免在进行指标测算时出现偏差。

3、指标的显著性

在建立纳税模型时,不仅要保证其选择的指标具有有效性和科学性之外,还要保证纳税指标的显著性。在选择纳税指标时一定要选择具有代表性的,能够很好的凸显企业的税收状况的,并且能够比较直观的反映税务方面的数据及其变化,这样建立起来的税务风险指标模型会更加实用和方便。

三、电力企业税务风险预警体系的建立

按照以上的方法进行预警指标体系的建立,完善其建立的机制,掌握和应用预警指标的监测功能。在电力企业中,税务风险预警的建立包括:

(一)电力企业的变动率指标分析

电力企业的风险指标分析包括营业收入、营业成本,边际贡献、营业利润总额以及增值税等增减变动情况。

(二)风险配比分析

同步研究营业成本以及收入的变动率、利润总额以及营业收入的变动率、增值税税负变动率以及边际贡献变动率是否配比。

(三)风险税率指标的建立

(1)增值税:在电力企业中,增值税中的销项税额与进项税额之间的关系、进项税额与企业的相关成本之间的关系。(2)所得税:企业所得税税额中可以税前扣除的金额以及业务招待费等的扣除比例等。(3)城建税以及教育费附加:这几个税种的税负变动率主要取决于企业增值税的税负程度。(4)房产税和土地使用税:在企业的税收核算中,房产税和土地使用税同比增减幅度较大的,需单独分析其原因。通过之前介绍的几种指标进行计算分析,看其税负比例是否符合企业的实际、增减变动是否合理,是否能起到规避风险的目的。

四、电力企业的税务风险预警体系的应用

对于电力企业来讲,建立税务风险预警体系需要对企业的财务报告以及影响税负的各个方面进行详细的核查,对于企业中相关工作人员的专业素质进行严格的要求,并且每年对企业的涉税工作人员进行定期培训。科学利用税务风险预警体系,不断优化企业的财务方案,修订和完善企业的相关管理制度,准确掌握国家的税收政策以及财政方针,及时进行税收筹划方案的调整,合理避税,降低企业的税务风险。

五、结束语

企业的税务风险对企业的经营以及未来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电力企业的税务风险防控任重道远,重视税务风险对企业的影响,及时发现潜在的税务风险,主动解决已经出现的税收问题。

参考文献:

[1]邓亦文,姜明军.企业税务风险管理体系构建的相关问题探究[J].商场现代化,2015,23:206-208

[2]杨果.电力企业税务风险预警指标体系构建初探[J].财经界(学术版),2015,21:272-273

第9篇

关键词:企业;税务风险;风险管理机制;税收规划

中图分类号:F 272.3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2)11-0075-02

2009年5月5日,国家税务总局印发了《大企业税务风险管理指引(试行)》(国税发[2009]90号)(以下简称《指引》),目的是为了加强对大企业税收管理,引导、帮助大企业建立内部税务管理和控制体系,合理控制税务风险,防范税务违法行为,依法履行纳税义务,避免因未遵循税法而可能遭受的法律制裁、财务损失或声誉损害。《指引》虽然是对大企业而言,但所有企业都存在税务风险,都应正确识别税务风险,并尽可能地防范和规避税务风险。

一、企业税务风险的含义

企业税务风险是指因涉税行为而引发的风险,主要包括两方面内容:一方面,企业的涉税行为不符合税法的有关规定,不缴或少缴税款了,在税务机关稽查过程中被发现,从而面临补税、罚款、加收滞纳金、刑责以及声誉损害等风险;另一方面,企业经营行为适用税法不准确,没有用足用活有关税收政策,多缴了税款,承担了不必要的税收负担。

产生税务风险的原因有两个:一是因企业没有进行税收筹划或考虑的不全面而造成的税务风险。企业经营业务涉及多方面的税收政策,虽然财务人员精通财会知识,但对税收政策了解不全面,有可能出现企业经营行为适用税法不准确,导致少缴税款的情况,或是涉税事项应申请享受税收优惠政策不及时、没有用足有关优惠政策等应享受而未享受的税收政策的情况,导致企业多缴纳了税款。二是税收政策的多变性和滞后性造成税务风险。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各种新的经济业务不断出现,而现行财会制度和税法尚未明确如何进行处理,部分税收政策不够具体、可操作性不高,且不可能完全适用于所有企业的各项经济业务,极易造成企业对税法的适用有自己的看法而粗放式管理。

二、防范企业税务风险的必要性

1.可避免因企业没有进行税收筹划或考虑的不全面而造成的税务风险

企业经营业务涉及多方面的税收政策,虽然财务人员精通财会知识,但对税收政策了解不全面,有可能出现企业经营行为适用税法不准确,导致不缴或少缴税款的情况;或是涉税事项应申请享受税收优惠政策却不及时、没有用足有关优惠政策等应享受而未享受的税收政策的情况,导致企业多缴纳了税款。

2.可避免因税收政策的多变性和滞后性造成税务风险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各种新的经济业务不断出现,而现行财会制度和税法尚未明确如何进行处理,部分税收政策不够具体、可操作性不高,且不可能完全适用于所有企业的各项经济业务,极易造成企业对税法的适用有自己的看法,而税务机关却做出不同的解释,纳税差异的存在不可避免。

3.可避免因企业内部控制的缺失造成税务风险

相对于一般企业而言,大企业组织结构庞大,一般财务核算及时、准确、规范,且有固定的财务审计等中介公司定期审计把关,纳税行为通常很规范;而一般企业纳税行为通常不是很规范。但不论是大企业还是一般企业,由于企业内部管理观念和方式不尽相同,加之税务管理力量相对薄弱和滞后,实际纳税遵从度时有差异,出现应纳税而未纳税或少纳税等不符合税法规定的现象,从而面临补税、罚款、加收滞纳金等处罚,导致税务风险。

4.可避免因事后沟通协调缺位带来税收风险

企业经营管理的负责人一般倾心宏观谋划,重点关注企业经营目标和财务报告方面的目标,对财务管理中涉税内容缺乏深入的分析指导,缺乏与税务机关特别是主管税务人员的接触沟通。而一些细致的、具体的涉税业务恰恰主要是由一线征管人员进行调查、审核、评估的,沟通协调的欠缺势必会出现因少缴、未缴税款而导致的税务风险。

三、防范企业税务风险的具体措施

1.提高防范税务风险的认识

《指引》明确要求:“董事会和管理层应将防范和控制税务风险作为企业经营的一项重要内容”。长期以来,我国企业的领导层大多不重视税务风险的防范,甚至根本就没有税务风险意识,在经营中很少主动地去规避税务风险,只是被动地由税务机关进行检查。当违法行为暴露后,主要是依靠人脉关系去沟通以尽量减少罚款;企业的财会人员也缺乏对税务风险的应有认识和重视,甚至可能认为企业税务风险管控与己无关。因此,要防范税务风险,首先应提高企业所有者、管理者乃至全体员工对税务风险的认识。

2.建立基础信息系统

企业应充分利用信息化资源,建立和完善税法及其他相关法律法规的收集和更新,及时汇编本企业适用的税法并定期更新;建立并完善其他相关法律法规的收集和更新系统,确保企业财务会计系统的设置、更改与法律法规的要求同步,保证会计信息的输出能够反映法律法规的最新变化;根据业务特点,将信息技术应用于防范税务风险的各项工作,建立涵盖风险管理基本流程和内部控制系统各环节的基础信息系统。企业的基础信息系统对风险管理的实施有很大影响,全面、有效的信息系统可以减少税务信息的产生、处理、传递和保存中存在的税务风险,防患于未然。

3.建立有效的内部控制机制

建立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机制是有效规避税务风险发生的举措之一,而长久以来税务风险的防范作为企业整个风险管理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一直被忽视,多数企业均未设立相应的、专门的涉税管理机构。《指引》着重于企业税务风险管理,在一定程度上是对现有企业风险管理体系和内部控制规范的补充和发展,它强调企业内部的税务机构设置和人员配置、岗位职责和授权、风险评估和重要业务流程内控、技术运用和信息沟通等与税务风险管理直接相关的内容。企业应遵循风险管理的成本效益原则,在整体管理控制体系内,把税务风险作为企业内控的重要目标,并与企业、社会、执法等多方面对风险控制的要求紧密结合,合理设计税务管理流程和风险控制方法。设置税务风险控制点,采取人工控制机制或自动化控制机制,建立预防性控制与发现性控制机制。针对重大税务风险所涉及的管理职责与业务流程,制定覆盖各环节的全流程控制措施;对其他风险所涉及的业务流程,合理设置关键控制环节,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协同相关职能部门,管理日常经营活动中的税务风险。

4.对税务风险实行动态管理

企业应对税务风险实行动态管理,以及时识别和评估原有风险的变化情况以及可能产生的税务风险。尤其要关注企业重大事项,包括企业战略规划、重大经营决策、重要经营活动等。企业战略规划包括全局性组织结构规划、产品和市场战略规划、竞争和发展战略规划等;企业重大经营决策包括重大对外投资、重大并购或重组、经营模式的改变以及重要合同或协议的签订;重要经营活动指关联交易价格的制定,跨国经营业务的策略制定和执行。企业的战略规划、重大经营决策和重要经营活动关乎企业的存亡与兴衰,具有复杂的复合风险,其中也包括税务风险。这些事项因其重要性而不允许企业存在过高的风险,因此,企业税务风险管理部门不但要在事前分析、识别、防范风险,更应着重跟踪监控税务风险。

5.规划税务风险应对策略

按照税务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及其对企业造成影响的大小,可以将企业税务风险应对策略划分为避免、转移、小心管理或可接受等。对于发生几率较大且影响程度较深的税务风险,企业应当尽量避免,以免危及生存;对于影响程度较低、发生可能性较大的风险,可以采取转移的策略;对于影响程度较高、发生的可能性较小的风险应当小心管理,力求将风险控制在合理范围内;对于影响程度和发生可能性都较低的风险,可以选择承担的策略。

6.充分利用社会中介组织

中介组织具有独立性、公正性,不受税务机关和企业的影响;且专业性强、有从业规则和行业约束力,人员具备从业资格、业务能力高,因此企业可聘请具有较高信誉、一定资质且专业能力强的中介机构,帮助企业事先做好税务风险评估,及时发现和完善相关风险的预警及应对机制。

参考文献:

[1] 樊剑英.房地产开发企业纳税实务与风险防范[M].大连:大连出版社,2011.

[2] 王燕浩.浅谈企业税务风险控制[J].时代金融,2011,(18).

第10篇

下午好!

今天,我们税企双方在这里召开见面会,共同探讨大企业税收管理与纳税服务工作。首先,我代表浙江省国家税务局,对各位企业家在百忙之中前来参加会议,对各位多年来对国税工作的支持,以及所在公司为浙江税收作出的积极贡献,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

2010年8月,国家税务总局成立了大企业税收管理司,对大企业实行分类管理。为探索和积累大企业税收管理经验,国家税务总局决定建立定点联系企业制度,选择了中石油、中石化等45家大企业(集团)作为总局首批定点联系企业。按照总局要求,浙江省国家税务局于2009年4月成立了大企业税收管理处,于今年年初确定了30户企业集团作为省国税局首批定点联系企业,由我局大企业税收管理处直接承担税收管理与服务工作。今天的见面会,可以说是我局正式启动定点联系企业制度、全面履行大企业税收管理与服务职能的重要标志。下面,我代表浙江省国家税务局讲几点意见。

一、加强大企业税收管理与服务工作,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一项重大举措

近年来,国家税务总局党组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在坚持税收科学化、精细化管理的前提下,提出了实施税收专业化管理的重要理念。成立大企业税收管理机构就是贯彻这一工作要求的具体体现。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发展迅猛,经济总量日益增大,同时也涌现出了一批大型企业集团。这些大企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税收工作日益繁重、税收管理资源相对有限的情况下,国税部门以加强对大企业、重点行业的税收管理和服务为突破口,调整现行税收管理模式,合理配置税收管理资源,在属地管理的基础上,大力推进专业化管理,克服过去在大企业税收管理和服务上存在的管理的专业性不强、服务的针对性不够等问题,有利于进一步提高税收管理的质量和效率。

从国际上看,按纳税人规模设立税收管理机构,实行分类管理,并着重加强对大企业的税收服务已成为税收管理发展趋势。据了解,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31个成员国中,有17个国家设立了大企业税收管理部门。如西班牙,大企业管理局有800多人,管理的税收收入占全国的三分之一以上,挪威的大企业管理局负责列名大企业的所有税收和税收事务的管理。一些发展中国家如印度、菲律宾、南非等国,也设立了大企业税收管理部门。这些国家的税务部门通过集中的深层次的专业化管理,大大提高了大企业纳税申报和税款缴纳的及时性和准确性,保证了作为主要税源的税收收入的实现。同时,税务部门提供的有针对性的高质量的服务,也提高了大企业对纳税服务的满意度,进而增强了大企业纳税人自觉遵从税收法律法规的意愿,使税收征纳进入良性互动。

二、我省大企业税收管理与服务工作的总体设想

大企业税收管理在我国是一项新生事物,需要在不断的探索和实践中积累经验、改进工作。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希望能得到在座各位的支持与配合。借此机会,我向大家简要介绍一下我省大企业税收管理与服务工作的总体设想,以便于大家能够尽快了解我们的工作,在今后的工作中更好地相互配合。

去年年底前,我省国税系统省、市、县局三级大企业税收管理机构已组建完成。省局大企业税收管理处是我局为定点联系企业提供纳税服务、实施税收管理的归口负责单位,主要负责受理和协商解决省局定点联系企业涉税诉求和服务需求,帮助省局定点联系企业建立和完善税务风险防控机制;组织实施针对省局定点联系企业的税源管理、纳税评估和日常检查等工作;组织实施针对省局定点联系企业的反避税调查和税务审计。此外,省局大企业税收管理处还负责组织、协调和指导全省国税系统大企业税收管理与服务工作。

上述工作职能也可以直观地概括为对定点联系企业实施以风险为导向的专业化税收管理,以及为定点联系企业提供以涉税需求为导向的个性化纳税服务。从某种意义上讲,这两个“导向”也是我局开展大企业税收管理与服务工作的基本原则。以风险为导向,就是要将风险管理理念应用于税收管理实践,引导和帮助企业从内部控制制度入手,强化企业税务风险的自我防控,同时,通过执行风险管理,依据企业税务风险程度差异,选择不同的税收管理方法。以需求为导向,就是要想大企业之所想,在税企双方相互信任、信息透明的基础上,深入了解纳税人,通过不断优化纳税服务的内容和方法,为大企业提供针对性强、更高层次的个性化服务。以风险为导向的管理和以需求为导向的服务,两者的共同目标都是构建税企双方相互理解、相互支持、合作共赢的和谐征纳关系,促进大企业纳税人提高自觉遵从意识和自我遵从能力。

今年是我省国税系统开展大企业税收管理与服务工作的基础之年,省局大企业税收管理处将从基础入手,重点做好四项工作:一是做好调研和建章立制工作。本次会议后,大企业税收管理处将有计划地走访省局定点联系企业,实地调研企业生产经营情况和税务风险管理情况。二是为省局首批定点联系企业提供优质服务。与定点联系企业建立工作联系,积极主动了解企业的涉税诉求,力争帮助解决一些涉税问题。三是帮助省局首批定点联系企业防范和控制税收风险,在《大企业税务风险管理指引(试行)》的框架下,鼓励大企业纳税人自愿与税务局合作,共同建立切合企业实际的税务风险防控体系。四是试行风险导向的税收管理模式。按照风险管理的基本流程,识别、测评纳税人涉税风险等级,根据测评结果有差别的选取后续管理手段,并结合风险测评结果向纳税人反馈改进税收风险防控体系的建议。

三、几点希望

一是希望省局定点联系企业加强与省局大企业税收管理处的联系与合作,及时反馈涉税诉求以及税收政策执行中遇到的问题;当企业生产经营发生重大变化和特殊情况时,及时告知大企业税收管理处。也请大家对我省大企业税收管理与服务工作多提宝贵意见和建议。

第11篇

一、国税风险管理工作现状

近年来,我经过多次深入国税基层调研的基础上,采用走出去、引进来的方法学习,并结合我局工作实际,通过反复探索与实践,建立和完善了风险管理识别机制、确认机制、防范机制和控制机制,逐步规范了政务、事务以及业务类风险的识别、防范和控制过程。但是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我们发现目前全面引入税收风险管理的机制还有许多不足的地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管理手段较为落后。在当前国税系统大力推进电子化、信息化的前提下,相对而言,风险管理手段略显落后,信息化含量较低,对于风险的识别和管理只是停留在人为的、主观的、浅层次和表面上,系统内一些先进的技术手段和信息化资源在风险管理中没有得到充分运用和体现,与当前的税收现代化发展步伐是非常不相称的。

二是相关机制有待健全。目前对国税风险的防范和控制主要依赖于教育和内外监督手段,缺乏机制上的应对和控制手段,例如:税收征、管、查、审等环节相互之间的互动机制尚未建立健全,导致信息不对称和协调配合不够,降低了执法风险的防控能力。

三是指导作用有待增强。由于国税风险管理手册与具体的工作实践存在脱节,导致对实际工作的指导作用偏弱。当前的电子版风险管理手册仅是单方面地指出税收业务以及行政管理中哪些环节存在风险,并制作了防范风险措施,干部职工在学习和掌握后确实容易在头脑中形成强烈的风险意识。

二、风险管理对国税工作的现实意义

风险管理是20世纪初兴起的研究风险发生规律和风险控制技术的一门新兴管理学科,它是指各经济单位通过风险识别、风险估测、风险评价,并在此基础上优化组合各种风险管理技术,对风险实施有效控制和妥善处理风险所致的后果,期望达到以最少的成本获得最大安全保障的目标。简单地说,风险管理就是对事情发生的确定性作出决定,包括某件事是否发生,如果发生怎么办。风险管理的基本程序是风险识别、风险估测、风险评价、风险控制和管理效果。20世纪70年代起,风险管理以其针对性强、效率高、成本低等优势在世界范围内得到迅速发展,形成了完整的理论体系,被广泛应用于企业、跨国集团、金融、政府的管理活动之中。

三、当前引入税收风险管理的思考

国税风险管理是当前一种全新的管理理念和方法,要实现有效防范风险的目的,必须尽快转变传统观念,不仅要有科学的方法为指导,更要依托信息化的管理手段,这样才能建立一个优质高效的国税风险管理平台。

一是建立税收风险监控预警机制。税收预警机制是指税务部门通过对企业的财务和管理指标进行分析,预测企业出现偷税、骗税行为的机率,合理测定税务部门对不同企业的管理风险,确定对各类企业在不同阶段的管理重点,科学调配税收管理资源,必要时实施一对一的全程监控。建立税源监控预警机制是加强税源监控、防止税款流失重要监控手段,同时税收风险预警系统对企业也有警戒提示作用,促进企业遵守税法。当前预警机制重点应以防范和打击虚开、代开增值税专用发票,骗取出口退税等涉税违法行为以及加强对涉农加工企业、废旧物资回收加工企业等税收管理高风险企业的税收管理为重点。对这些管理重点建立税收预警机制和税收风险控制办法,加强资格准入认定、指标预警风险评判、信息情报交换、定期预警通报、纳税评估与核查、实施风险分类控制等方面工作。

二是建立税收执法风险管理系统。考虑到税收执法风险贯穿于税收执法的各个环节,且具有变化性和动态性等特征。因此将税收执法风险纳入税务部门内部控制系统,作为一个动态的过程而不仅是静态的制度来建立,需要树立适时、全程控制的观念,将税收执法风险纳入日常执法管理工作中,并在机制上构建一整套完善的系统。一个好的税收执法风险管理系统应该能够实现对税收执法风险的有效管理。具体包括如下几个子系统:税收执法风险识别系统、税收执法风险预警系统、税收执法风险决策系统、税收执法风险规避系统、税收执法风险监控系统。

三是制定解决方案。根据税收风险评估发现的风险,制定出相应的税收管理措施及应对解决方法。方案一般应包括风险解决的具体目标,所需的组织领导,所涉及的管理及业务流程,所需的条件、手段等资源,风险事件发生前、中、后所采取的具体应对措施以及风险管理工具。

第12篇

    1.税收筹划风险防控———筹划前防控

    在税收筹划工作启动时就必须做好对风险的预防工作,那就是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明确税收筹划的具体目标,并尽可能收集掌握与此次筹划方案相关的各种信息加以分析和管理,与此同时做好筹划方案实施人员的管理,使企业在最基础的层面预防税收筹划存在的风险,以保证涉税事项可以达到涉税零风险。

    2.税收筹划风险防控———筹划中防控

    企业税收筹划风险的筹划中控制是指税收筹划在设计选择和执行阶段而进行的风险控制。它需要税收筹划人员在筹划过程中以风险量化思想为指导核心,对风险进行预测和控制。这个阶段总体体现在监管和控制。企业的税收筹划风险管理应处于监控之下,必要时还可对筹划方案进行修正。这种方式可以动态地反映风险管理状况,并使之根据条件的要求而变化。监控是通过持续的管理活动来监督的,而税收筹划是财务管理的一个方面,因此从总体战略中对其进行监控。其监控主要包括纳税内部监控和纳税外部监控两方面。内部纳税监控是指纳税人从企业内部对筹划风险进行监控,内部纳税监控的合理与否直接关系到税收筹划方案的风险大小。外部纳税监控主要是利用国家相关机构例如审计机构、税务部门等对税收筹划风险进行监督。

    3.税收筹划风险防控———筹划后评价与处理

    税收筹划风险防控的最后一个阶段,也就是在筹划方案执行完成后,对筹划方案的进行绩效评估并对产生的筹划最终结果的处理。通过这个阶段,有利于企业总结经验教训,对下一次的税收筹划决策进行预测作用,使企业税收筹划的水平不断提高。主要有以下三种方法:第一,成本效益分析。进行税收筹划的风险控制要遵循成本效益原则,只有在保证税收筹划收益大于成本的情况下,才能体现经济有效性。第二,依法纳税程度评估。依法纳税程度是用一个指标来衡量纳税人遵照税收政策正确缴纳的税款额与违法违规所受到的罚款额之比,此比例越小,纳税合法程度越小,反之,纳税合法程度越高。第三,税收负担的衡量。税收负担对企业的税收筹划而言是一个很重要的指标,它显示企业税收筹划方案的最终实施结果会改变企业的税收负担率,成功的税收筹划方案会降低企业的税收负担率。

    4、结语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税收筹划已经逐渐成为一项普遍存在的经济管理活动,它一方面能促使纳税人维护自身的税收收益使企业快速成长扩大,另一方面又能促使国家发挥宏观财政政策的调节作用。但是,针对纳税主体,税收筹划是存在风险的,因而能否降低和避免税收筹划过程中存在的风险就成为是税收筹划能否发挥作用的关键因素。税收筹划风险的管理和控制是一个动态循环的过程,税收筹划风险的产生既有内部原因也有外部原因,企业应在分析整体所属的经济环境情况下,建立一个完整的税收筹划风险防控体系,使企业得整个税收筹划活动处于合法、规范、有序的运作之中。但是企业税收筹划风险的管理和控制无论在理论还是在实践上都处于有待进一步完善的阶段,我们仍需深入研究税收筹划风险发生与风险管理控制的内在联系,完善企业整个运营过程中的税收筹划风险管理控制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