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9-15 17:31:49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计算机技术概论,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关键词:计算机;技术;通信
引言
计算机技术的快速发展和更新不仅代表了计算机行业的进步,更是一个时展的标志,人们称之为信息化时代。本文主要以计算机应用技术为研究切入点,对计算机应用技术在各个领域的渗透和应用提供了一个思路,进而让这门边缘性学科在未来获得一个较好的发展。
1计算机应用技术概论
1.1更新换代快
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可谓是日新月异,我们所感知到的计算机技术的应用也是一天一个模样,这便是计算机技术发展快的一个典型的表现。计算机技术在发展过程中会经常遇到软件和硬件方面的问题,这时候就需要通过技术的革新不断地更新软件及硬件技术,使得硬件在材料和技术上为人们提供更多的服务,也使得软件更加的人性化,更能满足用户的需求。
1.2牵涉领域广
现阶段,我们很难找到一个行业或者领域是远离计算机的,可以说计算机技术已经渗透到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大到国家发展,小到个人出行,无时无刻不在接受着计算机技术的服务。众所周知,计算机技术在教育、电力、医药、社会等行业和领域都有着极为广泛的应用,为各个行业和领域的运行和发展开辟了一个崭新的世界。此外,计算机技术与国防、科技等更是有着密切的联系,它为我国科技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契机[1]。
1.3人才需求量大
计算机技术的革新必然伴随大量的科研人员,因为人才是推进计算机技术快速发展的不竭动力。无论是过去计算机技术的出现,还是现在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乃至今后计算机技术的革新都离不开人才的努力。现阶段,我国各所高校也都开设了与计算机相关的各类学科,但是多数学生涉及的程度并不是很深,更倾向于理论知识,走向工作岗位后不能快速有效的适应实际工作的需要[2]。这就要求高校要加强实践教学,为社会培养德才兼备的实战型人才,让计算机人才为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和创新贡献出自己的力量。
2我国计算机应用技术领域分析
2.1计算机技术在通信领域的应用
随着用户对通信需求的不断提高,我国通信技术迎来了飞速发展的时期,计算机技术在通信领域的运用完全改变了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方式[3]。通信技术的最大优势便是拥有极快的速度。计算机有着高速和自动处理的特点,它使得人与人之间的交流趋于同步化。再者,价格便宜也是通信的一大优势,尤其是我国相继出台的一系列降低通信费用的政策,有效降低了移动、电信等的资费[4]。此外,交互式特点也是通信最为突出的特点之一。在以往的交流中,人们之间的交流更趋向于单向的交流,同时交流的路径也相对较长,很多时候在经过一段时间的传播之后,就会造成信息的失真,信息传递的效率也会大大的降低。随着通信技术的发展,交流的双方只需要拥有一个便携的通信设备,他们就可以实现高效的交流和互动,由此大大提高了人与人之间交流的效率。
2.2计算机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应用
不可置否,计算机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应用,让教育呈现出了遍地开花的繁荣景象。在传统教学中,教师和教材占据了教学的全部,可以说学生的知识来源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和教材,也局限于教师和教材。而计算机技术在教育上的应用彻底改变了传统教学的局面。它不仅大大提高了教学的效率,也为教育教学未来的发展提供了一个更为明确的方向。例如,教师在教学中会用到各种各样的办公软件和教学软件。大多数教师都会用到office办公软件,专业教师用到的软件较为专业化,数学教师会用到MATLAB,运筹学教师会用到lingo。这些软件的出现皆离不开计算机技术的辅助。可见,计算机辅助软件的运用不仅大大增加了教学的信息量,更是在很大程度上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为当下的教育领域带来了诸多的生机。
2.3计算机技术在医学领域的应用
随着微型计算机的不断普及,其在医学领域的渗透也是愈演愈烈。在30多年的不断实践中,计算机技术在医学上的应用为医学领域的快速成长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到目前为止,计算机技术在医学实验信息处理、辅助诊断、图像处理和医疗信息处理等多方面都有着较为成熟的应用。例如,计算机技术中的数值计算,在医学的统计和临床方面有着显著的作用。众所周知,医学实验大多是从人体或者是生物体上获取信号,这些信号易受干扰,并遵循一定的规律,将其与计算机数值计算相结合,可以通过直方图、频谱分析等方式对信号进行分析和处理,大大提高了实验信息处理的效率[5]。再比如,电子病历的出现也是计算机技术应用的一个重要体现。传统病历主要以纸张形式进行呈现和存储,这就使得病历的携带和保存成了一个很大的问题。自电子病历的出现,患者的一切医疗信息都可以存储于电子病历中,无论是患者的病史还是患者的医疗影像资料,都可以随时调用,给医院的医疗信息保存和患者的病历保存带来了极大的便利。
3我国计算机应用技术发展的整体方向
3.1加快计算机应用技术的技术革新
计算机应用技术发展至今,已在我国多个领域取得了卓越的成就,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完善和成熟,未来的发展趋势甚是可观。在现有的理论和实践基础上,计算机应用技术未来的发展方向一定是需要进一步加快计算机应用技术的革新。微型电子处理器是计算机系统的核心部件,随着用户需求的不断提高,计算机微型化的发展特点逐步得到了重视。我国在计算机尺寸的改进上还有很大的空间。为了实现计算机的微型化,就要缩小电子处理器的尺寸,这对于我国现如今的计算机技术水平来说有着很大的难度。究其原因是因为量子效应的存在,只有突破这一技术难关,才能更好的实现计算机的微型化。可喜的是,在这一技术革新中,分组交换技术应运而生。分组交换技术就是对信息技术进行一个等长的划分,进而再对其进行有关的分析和处理,最后再向每一个等长的信息模块中添加信息控制,以实现数据信息传送的有效分组。分组交换技术的应用大大减少了电子处理器的尺寸,为微型化计算机的出现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微型电子处理器尺寸的减少是计算机技术革新的一个重要的体现。在计算机应用技术革新中,诸如此类的问题还有很多,所以必须加快技术革新,才能紧跟时代步伐,才能使计算机技术在未来有一个更好的发展。
3.2重视计算机应用技术的人才培养
计算机研发人员是推动计算机技术发展的主导力量,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计算技术人才的需求量也在不断的增长,同时对计算机研发人员的能力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现如今的计算机研发人员需要具备计算机硬件和软件熟练操作和管理的能力,需要掌握计算机初级和高级语言的使用和编写,需要掌握办公软件的使用方法,需要具备文字、图像处理的能力等。因此,对计算机研发人员的挖掘和培养就成了迫在眉睫的任务。除了众多高校对计算机人才的培养,社会机构也应该广开计算机培训活动,让更多的有志之士参与到计算机技术研发中来,让我国的计算机技术在研发人员的共同努力下获得长足的发展。
3.3发展计算机应用技术的推广应用
“无处不在的计算机”是未来计算机应用技术发展的一个重要的方向和趋势,简单地说,它给人们的感觉就是“感觉没有计算机”。所以,未来计算机技术发展的一个大趋势便是广度上的推广,应该加强计算机应用技术在生活中的推广和应用。计算机技术在家庭中的推广和应用是无处不在的,人们可以随时随地、随心所为的查阅资料,可以感受电子厨房的魅力,可以根据实际需要智能遥控家庭电子产品[6]。与当下的计算机应用技术相比,未来的电子产品不仅在种类上更加的繁多,在服务上更加的优质,在价格上也更加的亲民,我们应用电子产品就如同家常便饭一样的简单。因此,强化计算机应用技术的推广和应用势在必得,也是使用者对未来计算机应用技术发展的一个期许。
[关键词]档案管理者;管理新技能;提高
一、关于“技能”的新内涵
相对于观念的间接影响和基础而言,是否有新技能,是能否适应档案管理现代化环境的直接因素和现实。当然“技能”一词的涵义是动态的,而非静态的。就象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对“文盲”的定义一样,强调一个人不仅要掌握信息语言,会断文识字,更重要的是掌握不断丰富和发展的信息语言和计算机操作技术。从档案界整体人员的素质而言,在电子文件时代来临之前,更新技能已经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了。
二、加强培训,掌握新技能
就整体而言,要真正实现档案管理现代化,档案界缺乏相关的专业技术人才。虽然目前广大档案部门拥有丰富的档案管理专门人才,也有一支力量不小的计算机技术人员队伍,然而这两方面人才在很大程度上还是粘合不紧的两张皮,有机结合程度不高;而至于兼具两方面专业知识的人才、一身兼两任者,则更凤毛麟角,少之又少了。
要改变这种不缺人但人才匮乏的局面,需要我们走内举外引之路,加强人才培养力度,培养一支有志献身于档案工作的专业人才队伍。具体采取三个方面的措施:
第一,各高等院校的档案专业教育,要加强档案管理新知识、新技术运用的教育,要把档案管理现代化,尤其是档案计算机管理、电子文件归档与电子档案管理的知识和技能的教学问题,放到一个重要的位置。总之,高等院校档案专业要对档案专业学生进行新知识与新技能的系统教育,尽快培养出一批既掌握档案学知识、又懂得新技术运用的专业管理人员。从根本上说,只有高等院校档案专业加强专业管理人员的教育与培养,才是真正解决档案管理现代化人才短缺问题的措施。
第二,加强档案干部的再培养和继续教育。目前,我国档案部门已经普遍开展了档案干部的继续教育。把新知识、新技能培训放到第一位,树立用人新理念,以追求专业素质与操作技能并举的双重效应。
第三,走出去,通过各种途径,向社会广泛吸纳、引荐、引进所需的专业人才,来壮大档案工作队伍,提高档案人才队伍的质量。
现代高科技的运用与电子文件的大量产生,带给档案部门的压力是无形的,但又是巨大的。虽然档案部门和档案人员谈不上有“优胜劣汰”的竞争,但是如果不能主动适应随新科技发展带来的新变化,必将使档案部门的工作水平滞后于社会的整体发展水平,不能胜任信息社会中提供档案信息服务的职责,最后也必将严重影响社会对档案工作的评价,档案部门和档案人员的地位也会进一步下降。因此,档案部门和档案人员在面对技术革命的冲击时,要有一种忧患意识,要立足于本职工作,加强知识和技能的培养,以主动适应工作对象、工作环境和工作手段的发展变化。正如有些同志所言,对于电子文件管理,档案部门和档案人员要做到既冷又热。所谓冷,就是要牢牢把握档案部门、档案工作者的基本职能和历史使命,维护档案的完整与安全,方便社会各方面的利用。所谓热,就是要加紧学习计算机技术,学习电子文件形成和管理知识,研究这方面的问题,迎头赶上,适应这种形势。
三、档案管理人员必备的知识技能
在档案管理现代化环境中,档案管理人员需要具备哪些知识与技能呢?我国1999年出版的《电子文件归档与电子档案管理概论》,就分析过这个问题,并指出电子档案管理人员必备的知识技能包括三大方面。我们认为这与档案管理现代化环境中档案管理人员所需要的知识技能是相一致的。
(一)档案管理基础知识
1.档案学概论
了解档案的起源与发展,特别是中国档案的产生与发展的历史过程,明确档案的基本含义、本质属性和档案种类的划分等。
2.档案管理学
了解和掌握以档案收集为重点的档案馆(室)的馆藏建设方法与途径;掌握档案利用的需求和提供利用的原则、方式和方法;掌握档案管理和利用中有关信息的反馈技术和方法等。
3.档案保护技术学
了解纸质档案耐久性的检测指标及方法,掌握造纸原料质量、纤维质量、造纸工艺与纸质耐久性的关系;了解各种纸质档案字迹材料的主要成份及其作用,掌握影响字迹材料耐久的因素;掌握一般声像档案制成材料的耐久性和保护条件;了解档案馆库温湿度控制的依据,掌握档案馆库内外温湿度变化的一般规律;了解微生物、昆虫、鼠类的基本知识及危害档案的情况,掌握防治它们危害的措施、技术和方法等。
4. 文书学
了解文件的概念,明确文件及公务文件的特点、功能及其表现;划分公文立卷范围和编制立卷类目等。
(二)计算机应用及自然科学基础知识
1.自然科学基础学科
学习高等数学、普通物理学、普通化学、电子学、自动化技术等。了解自然科学的基础知识和物质运动规律,掌握工程技术的设计方法、材料的物理化学性质、电子及电路原理等。
2. 微电子技术
微电子技术是微小型电子元器件和电路的研制、生产以及用它们实现电子系统功能的技术专业学科。在这项技术学科领域内最主要的是集成电路技术。微电子技术是随着集成电路技术、特别是规模型集成电路技术的发展而发展起来的电子学方面的分支学科。这门学科是电子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的基础。认真学习微电子技术,就是要了解和掌握电子技术原理,特别是集成定电路方面的基础知识,为学习电子计算机和通信技术打好基础。
3. 电子计算机技术
学习电子计算机技术,目的是了解与电子计算机技术的发展过程、分类及发展趋势。懂得电子计算机的算术基础、数理逻辑、脉冲及逻辑电路、运算方法及运算器、控制器、内存储器及外部设备等,掌握电子计算机的基础知识和工作原理。
4. 电子计算机软件技术
目的是了解熟悉电子计算机使用的二进制和其他数制的转换关系、机器语言、汇编语言及各种高级计算机语言等,掌握程序编制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5.现代通信及电子计算机网络技术
如果说建立在微电子技术及软件基础上的电子计算机是现代社会的“大脑”的话,那么由程控交换机、光缆、通信卫星及其他现代化通信设备和电子计算机网络设备交织而成的覆盖全球的电信网络,就是现代社会的“神经系统”。学习现代通信技术,就是要了解现代通信的工作原理及所需设备的作用、性能及发展趋势,掌握信息存储、传输的方法和技术,为管理电子文件、电子档案打好技术基础。直接管理电子档案的人员,应掌握网络操作技能,要达到国家规定的中级以上水平。
6.办公自动化(OA)及电子计算机辅助设计(CAD)技术
电子计算机在国家机关、社会团体及生产设计、制造等部门的应用,主要体现在办公自动化(OA)和电子计算机辅助设计(CAD)、辅助制造(CAM)等方面,并产生着大量的电子文件。我们掌握了办公自动化、电子计算机辅助设计、辅助制造等基本知识,就掌握了电子文件从产生到运作的过程及规律,便于从电子档案管理角度提出电子文件形成和归档的技术要求。
7. 电子计算机技术在档案部门的应用知识
电子计算机在档案部门的应用,正在两个方面迅速地展开:一是为提高纸质等载体档案的管理效率,开发档案信息资源为社会服务,而大量使用电子计算机技术;二是电子文件归档及归档后形成电子档案的管理,也离不开电子计算机。前者经过多年的实践和推广应用,已被广大档案工作者接受并发展到一定的深度和广度,后者正在起步。学习电子计算机在档案部门的应用知识,就是要了解电子计算机在档案部门的应用情况及发展趋势,掌握各种应用的典型范例,熟悉其相应的应用程序等,以便在前人的基础上,更深入一步地拓宽电子计算机在档案部门的应用范围。电子档案管理人员的电子计算机操作应达到国家规定的中级以上水平。
8. 设备维护知识
电子文件、电子档案的管理,涉及很多设备,如电子计算机及外部设备、数字通信的一系列设备、电源设备、调控设备等等。了解这些设备的工作原理并对这些设备进行保养、维修是极其重要的。这不仅涉及到物理、化学、电子计算机技术,而且要涉及到电工、电子学等方面的专业知识。我们对这些知识必须有一定的了解,而且要掌握一些保养、维修设备的实际操作技能。
9. 标准化知识
电子文件、电子档案管理离不开标准化。它涉及到标准制定、贯彻、修订等知识和方法;涉及到电子计算机信息处理、信息技术管理、电子文件生成到电子档案管理的工艺流程、保存条件等多方面的标准内容。了解并制定、完善这些标准,才有可能做好电子文件、电子档案的管理工作
关键词:基础课程;教学改革;课程体系;教学理念;课程目标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B
1引言
面向高等学校非信息类专业的“计算机基础教育课程”,从1990年开始已经经历了18年的历史。这18年来,计算机基础教育直接为大学复合型人才培养做出了显著贡献,而且间接地促进了计算机技术在其他学科中的应用,促进了学科间的交叉与融合。
随着计算机技术发展越来越快,各个学科的研究和工程中对计算机技术的需求越来越广泛,计算机基础教育系列课程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新挑战:如何在基础课中体现前沿性与实用性?解决这个问题要从三个方面着手:教学理念、课程体系、课程内容。而教学理念在其中起着根本作用,它主导着课程体系与课程内容的设计。
我们既要重视基础,又要紧跟前沿,注重课程的实用性和学生创新能力、创新意识的培养。于是矛盾的关键就是,在非常有限的学时中,如何组织课程体系结构,如何选择和安排教学内容。我们传统的教学,讲究知识结构的严密性,内容的循序渐进,但是知识爆炸的时代对我们传统的教学观点提出了挑战。
非信息类专业的课程计划中,安排给计算机类课程的学时很少,有的专业可能只学两门计算机课:大学计算机基础、计算机程序设计基础。这样,我们规划课程内容的时候,既很困难,于是认为,在这么少学时的基础课中,不大可能介绍很多的前沿和实用技术。的确,在如此少的课时中,似乎也只能循序渐进地打一点基础,甚至连打基础都不够。但是,从另一个角度考虑问题,就会得出不同的结论。这个角度就是目标导向,就是首先要明确我们计算机基础教育的根本目的是什么,然后围绕这个目标来制定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
2课程目标的变化
由于计算机科学和技术本身的发展,以及其他学科对计算机技术的需求的变化、人才知识结构要求的变化,导致了计算机基础教育课程目标的变化。
2.1学科交叉融合的现状
目前各学科的科学研究中,已经不仅以计算机为工具,而是将计算机科学与其他学科进行融合,出现大量跨学科的研究,这就对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非计算机专业的学生不仅要能够以计算机技术为工具,而且要了解计算机科学,及其研究方法,能够从事跨学科的综合性研究。这就要求我们的课程中不仅要介绍技术,还要将整个计算机专业的主要研究方向、原理、方法、技术都做一个概要性的介绍,为学生以后的深入学习及交叉学科研究奠定基础、打开通路。
2.2从普及知识到复合型人才培养
由于计算机技术的日益普及、硬件价格的降低,使得计算机已经不再是专业人员的专属工具,而是进入了每个家庭,进入到了工作、生活、娱乐的每个角落。普及计算机知识的任务也已经下放到中小学,大学本科的计算机课程要以符合型的研究和应用人才培养为目标。因此不能再以技能和操作入门,而应该以计算机学科的全面介绍为引导,使学生对学科概况、研究方法、与其他学科的交叉融合关系有一个科学、全面的认识,作为今后学习的引导与基础。这也正式目前各校普遍将原来的“计算机文化基础”课改为“大学计算机基础”的目的。
2.3从基本编程技能到应用能力和研究能力
计算机在诞生之初,就是为了辅助人们进行科学计算的,到目前者仍然是计算机的最基本用途之一。但是由于科学的发展,各个学科研究的内容及方法已经发生了很大变化。对计算机技术的要求已经从最基本的,编写代码处理实验数据、用计算支持理论推导,发展为应用计算机技术进行复杂的模拟与分析。更有将生物学、数学与计算机科学相结合的交叉学科研究。相应地,对学生的能力要求,也由能够逐行编写代码形成中小规模计算程序,发展到需要利用平台、工具、软件包进行更为复杂的建模与分析。
我们传统的基础教给学生的逐行自己编写代码,效率与可靠性都低,不可能开发真正有用的大型系统,无法适应科学研究中的复杂需求。正确地选择和应用开发平台、软件构件库、服务,是现在和将来开发实用系统必须的能力。我们应该培养学生具有系统的观点,具有应用平台和工具进行构件组装的能力。
3教学理念的变化
课程目标的变化给我们带来的最大挑战是:在有限的学时内,有太多“应该”讲的内容。这几乎成了我们课程改革的瓶颈,好像很自然的结论就是:这么点学时只能打打基础。果真应该得出这样的结论吗?
实际上,不仅是计算机基础课程,所有专业、所有课程都面临这样的问题。科学发展到了目前的知识爆炸时代,我们在有限的学时内应该教给学生什么,这是一个需要重新思考的问题。当然,我们知道要教给学生能力与方法,而不仅是知识。授人以渔已经是一个古老的话题了,但是如何做到,却永远是一个新的课题。下面分别就培养目标的两个方面,以及知识结构的完整性方面谈教学理念的变革
3.1应用能力的基础
具体地,以计算机程序设计类课程为例。我们大多数的基础课都在将重点放在教学生如何一行一行地写程序,尤其以讲C语言的居多。但是学生在他本专业的学习和工作中有多少时候会需要以C语言写程序呢?他工作中需要的计算机软件又有多少是靠少数几个人用C语言可以写出来的呢?这两个问题的回答是非常明确的:很少。这也是我们普遍认识到的。那么如何应对呢?这就需要我们从根本上转变教学理念。我们习惯的“循序渐进”、传统意义上的“打好基础”是否应该有新的诠释?
我们知道目前大型的软件开发平台,以及面向对象程序设计、泛型程序设计等程序设计方法都已经从新技术、新方法变成了常规技术、主流方法,而我们的基础课中还在花大量时间反复训练学生如何用指针、结构体写链表程序,如何自己实现各种各样的查找与排序方法,如何以各种技巧更有效地利用内存空间,如何小心翼翼避免数组越界、非法指针操作等等。有限的、不够用的学时都大量的用在这些曾经的“基础”内容中了。
我们很多老师,包括我自己都曾认为这些是必须的基础,如果不讲这些,学生就不懂得程序设计的底层原理,就不能写很好的程序。过去这些的确是必须的基础,因为任何一个程序中这些细节都必须由编程者一行一行亲自写。但是计算机软件已经开始进入产业化时代,与制造业一样,工业化生产和细化的分工使得应用软件的开发者必须能够利用平台工具和预先开发好的框架、组件来快速开发稳定、高效的软件。因此,对于非信息类专业的学生来说,由于他们的任务不是研究和开发基础软件,因而软件工程的系统观点、需求工程方法、建模方法和工具、大型开发平台的使用、各种库(类库、构件库、服务库)的使用才是现在必须的基础。
那么,没有很强的基础编码能力,能够使用平台和组件来开发软件吗?这是我们很多老师的疑问。如果我们借鉴一下制造业和计算机硬件行业,这个问题就迎刃而解了。当我们出于应用的目的需要一台计算机时,我们需要去研究计算机的原理、数字电路的原理、……然后自己从头设计制造一台机器吗?当然不需要,我们首先考虑的是基于对我们自己需求的准确理解和对计算机系统及其性能指标的概要理解,选择购买一台整机。如果现有的机型不能满足我们的需求,我们通常会按照需求用现成的组件、框架去定制(自己动手或者由厂家生产)。大多数人使用这些组件时并不清楚其中大规模集成电路的原理,但是并不影响他成功地使用。计算机硬件的发展也经历过软件发展同样的道路,现在薄薄一个笔记本电脑的性能远远超过了当初玻璃房子里一大群机柜、控制台、磁鼓等等设备。那时候的计算机的确不是谁都能组装的,它的设计、制造者需要懂得全部的底层原理,亲自设计和实现所有细节。现在的软件产业化进程虽然远远落后于硬件,但是也早已经过了必须从底层起步去写每一个应用程序的时代了。
所以,在计算机基础课程中,什么是“基础”应该值得重新考虑了。
3.2跨学科研究能力的基础
要具有跨学科的研究能力,就不仅仅是将计算机技术作为工具,而是需要对计算机科学有深入的理解,能够将计算机科学与他它学科进行融合。学生要达到这样的能力,决不是几门基础课可以解决的问题,这需要不同的学科在专业课设置上进行结合、在培养方案中体现融合,这不是本文主要讨论的问题。但是我们计算机基础教育课程要负责给各个专业的学生展示计算机科学的全貌,要使学生初步但是全面地认识计算机科学及其研究方法、关键技术、发展方向。现在各个学校的计算机系或者信息学院普遍都开设了“概论”课,其实对全校各专业来说,也都需要一门更为浅显但不失全面的“概论”课,为学生选择今后的研究方向、研究方法奠定一个通识的基础。
目前各校正在进行的“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改革就正在承担着这一任务。
3.3知识体系结构的完整性问题
传统的教学要求“循序渐进”,但是知识爆炸的时代如果过于强调课程与课程之间、课程内各知识点之间的严格逻辑,就必然要牺牲对前沿知识、最新技术的引入,牺牲学生主动探索获取知识的能力。西方学校的教学也是经历了这种观念变化的。实际上大学的课程其知识结构中可以“断点”,尤其是我们针对非信息类专业开设的课程,除了讲授必备的基础知识以外,应该将重点放在开设一些具有实用性、前沿性的课程。学习这些课程可能需要一些基础,这些基础应该体现在教科书中,而不必都在课堂上讲。所以针对非专业的教材与专业教材的最大不同点应该是知识体系更完整,在每本书中尽量提供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包含必要的基础知识,这样老师课上可以只讲主要内容,可以让知识点是跳跃的,而教科书的内容起到连接跳跃点的功能。
4课程体系改革的措施与规划
上述的观点我们在清华大学的计算机基础教育系列课程中也是刚刚开始尝试,远没有达到谈及“经验”的地步,这里我简要地将我们目前正在建设的课程体系做一个介绍。
清华大学面向全校的计算机基础教育课程体系包含公共基础系列课程、应用专题系列和应用延伸系列课程,见图1。
通识教育核心课程包括:计算机程序设计基础、大学计算机基础两个系列。建设原则是:重组基础、分类分层,设置了多元化选修课。
其中程序设计课程涵盖了面向过程和面向对象的多种程序设计语言,旨在培养学生运用程序设计技术对各专业科学计算问题进行建模、分析的能力。
大学计算机基础系列课程包括计算机文化基础和应用专题课程。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为非计算机专业的学生普及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基础知识,使学生初步了解计算机科学的概况和发展动态,为进一步学习计算机相关课程作准备。
应用专题课程的主要目的是为一部分计算机操作技能不足的学生补基础,使入学时基础薄弱的学生能够掌握基本技能,适应信息化的学习、研究环境。
应用延伸系列目前开设的课程有:
面向理工科院系高年级本科生的并行计算基础,课程目标是:为了适应计算技术发展趋势,将并行计算技术作为一种通用计算技术介绍给非计算机专业的同学,促进其在专业计算中的应用,重点是掌握并行程序开发方法和重要并行程序工具。
面向工科院系高年级本科生的嵌入式系统设计与应用,课程目标是:介绍嵌入式系统基本知识,学习嵌入式系统的一般设计和实现方法,掌握嵌入式系统的原理性应用。
5结束语
计算机基础教育在培养学生跨专业的综合应用能力、研究能力方面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如何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最新成果、发展方向及时纳入课程中,不仅是课程本身的事情,更关系到众多其他学科的人才培养,是一个值得深入研究和实践的课题。
企业现行文件和档案管理应用计算机技术的历程,不仅记录着企业现行文件和档案规范化、系统化管理的轨迹,而且反映着企业经营管理和产品开发信息化的进程。根据计算机技术在企业现行文件和档案管理中应用的环节、功能及运作的不同,可以把其划分为以下三大阶段:
一、现行文件和档案管理分别应用计算机技术阶段
现行文件应用计算机技术源于企业管理信息系统(MIS的建立,什么是MIS,解释不一。虽然各自的文字表述不尽相同,但有两点内涵是共同的,即其一,管理信息系统的建立是依托于企业管理职能系统,并为之服务。它一般都先从会计核算电算化开始,应用商品化的会计软件管理帐务、应收和应付帐款及固定资产核算。在会计核算电算化的基础上完成财务管理电算化,运用计算机辅助完成财务分析和编制财务计划。随后,把计算机技术扩展到采购、销售、库存及人事管理。运用计算机实现财务管理及这些管理在数据上的一体化处理,极大地提高了企业管理的效率。最后,再把计算机技术运用于生产管理,实现生产计划编制和生产指挥调度的计算机化①;其二,管理信息系统的职能主要是对正在形成的现行信息进行收集、加工及处理。
现行文件应用计算机技术是现代企业加强各项管理所需要的,是企业管理运用计算机技术的直接体现和必然结果。
档案管理应用计算机技术主要是用于档案整编、检索、统计及借阅等业务职能。主要包括:其一,用计算机编制档案检索工具。以著录项目组成档案机读目录数据库,然后按不同的要求,利用库内数据自动编制案卷目录、专题目录、分类目录等;其二,用计算机进行档案检索。按照档案著录项目中所标识的内容特征和形式特征,检索出符合不同利用者要求的档案目录及其原件;其三,用计算机对档案管理中形成的各种数据或情况,包括入库与出库数量、库存空间占有率,档案调阅、归还等进行登记与统计。
总之,在计算机技术应用于企业管理之初,现行文件和档案是各自分别运用计算机技术解决原由手工操作的各项文件管理工作。
二、现行文件和档案管理综合应用计算机技术阶段
由于现行文件和档案管理是具有承继联系的密不可分的两个阶段,所以任何一阶段应用计算机技术不仅会对另一阶段的工作带来影响,而且其系统功能的发挥也受制于另一阶段的工作状况。因此,为了实现现行文件和档案管理不同阶段文献信息资源的共享和交换,减少数据的重复输入,规范各系统的数据接口,就需要加强现行文件和档案管理综合应用计算机技术的研究,开发文档管理一体化系统软件。目前,一些企业已经自行开发或购买了文档管理一体化系统软件,进行现行文件和档案管理的综合化管理。
第二阶段不同于第一阶段的特点和难点在于,现行文件和档案自动化管理子系统之间的接口。现在各企业应用的文档管理一体化系统软件在其结构设计和功能上不尽相同。
不管企业应用的现行文件和档案计算机管理系统软件的结构与功能有怎样的差异,但它们基本上都是遵循现行文件和档案手工管理的程序和方法。计算机技术的应用仅是使原有手工管理更加规范化、系统化及效率化,并未对现行文件和档案管理基本理论产生根本影响。三、电子文件阶段
电子文件这一概念的出现是近10年的事。1996年12月,国家科委在北京召开了全国CAD应用工程工作会议,会上宋健主任指示:这件工作要请国家技术监督局和国家档案局参加。国家档案局很重视电子文件的管理问题。1996年9月成立了“电子文件管理、归档研究领导小组”。②1998年1月9日,王刚同志在全国档案局长馆长会议的讲话上也指出:要在1997年研究制订的《计算机辅助设计电子文件应用光盘存储、归档及管理要求》试行稿国家标准的基础上,在35个企事业单位进行试点,为实现我国电子文件管理规范化和现代化探索办法和积累经验。③1998年8月11日-13日,国家档案局档案科学技术研究所召开了电子文件管理研究专家研讨会。该会的中心议题是对《电子文件归档及电子档案管理概论》和《办公自动化电子文件归档及电子档案管理方法》、《CAD电子文件光盘存储、归档与档案管理要求》两个标准的征求意见稿进行修改、补充及完善。④1998年8月18日-20日,在五洲工程设计研究院中国兵器工业第五设计研究院召开了CAD电子文件应用光盘存储技术宣讲演示会。⑤1998年8月23日,国家档案局科学技术研究所和外事办又联合承办了“电子文件归档管理国际学术研讨会”。可见,有关电子文件及其管理问题的研究与应用正在紧锣密鼓地进行。
关于什么是电子文件,美国联邦管理法规对其解释为“电子文件包括数字的、图形的及文本的信息。它可以记录在计算机能够阅读的任何一种介质上,并且符合文件的定义。”⑥国际档案理事会电子文件委员会的定义为“电子文件是一种通过数字电脑进行操作、传输或处理的文件。⑦我国《CAD电子文件光盘存储、归档与档案管理要求》GB/T17678-1999把电子文件解释为能被计算机系统识别、处理,按一定格式存储在磁带、磁盘或光盘等介质上,并可在网络上传送的数字代码序列。为了全面、准确地把握电子文件的概念,不妨从与其最临近的概念——机读文件入手。
机读文件仅指计算机识别的文件最早产生于本世纪40-50年代。这一概念经过近半个世纪的发展演变,至90年代逐渐被电子文件所代之。从机读文件到电子文件不仅仅是概念叫法的变化,而是标志着计算机技术应用于文件管理的不同发展阶段。弄清这两个阶段的差异,有助于深入认识电子文件的形成和管理特点。两者的主要区别在于以下四方面:
其一,生成环境。机读文件中的关键词是“机读”,即“能够由计算机输入装置读出的”文件。⑧所谓“读”包括两层含义:第一,通常指信息从一个存储区读到另一个存储区;第二,从某一形式的记录媒体,如磁带读出信息。⑨可见,复制和识别是机读文件的主要特点。在这一阶段,计算机读出的文件不是由计算机制成的,它源于纸质文件的输入。与机读文件不同,电子文件则包括在计算机上直接生成的文件。它是企业管理和科技开发信息化的产物,是研究和应用CIMS的必然结果。
其二,管理式。机读文件的管理模式是模拟现行文件和档案手工管理的程序与方法,因此对原有现行文件和档案管理体系的影响是非本质性的。而电子文件的管理模式不是建立在独立的现行文件和档案的管理体系基础上,它是建立在管理手段与现代信息技术的高度结合的基础上。它要按照现代企业管理、科技开发及生产的要求重组管理体系,根据电子文件形成和作用的特点划分管理程序与方法。其三,存在形式。机读文件的存在形式一般为磁带、磁盘及光盘等有形介质。而电子文件的存在形式则不仅包括有形介质,还可以是网络上传递的代码序列。
其四,管理者的构成。在机读文件阶段,纸质文件管理者是文献信息管理者构成的主体,而且文献信息管理者是独立的群体。而在电子文件阶段,电子文件信息管理、开发人员和载体维护人员将是文献信息管理者的构成主体,但文献信息管理者将不再是独立的群体,文献信息管理者已不能独立承担起文献信息管理职能。文献信息管理系统功能的发挥将取决于文献信息管理者、企业管理及技术开发人员的有机结合和共同努力。
一、现行文件和档案管理分别应用计算机技术阶段
现行文件应用计算机技术源于企业管理信息系统(MIS的建立,什么是MIS,解释不一。虽然各自的文字表述不尽相同,但有两点内涵是共同的,即其一,管理信息系统的建立是依托于企业管理职能系统,并为之服务。它一般都先从会计核算电算化开始,应用商品化的会计软件管理帐务、应收和应付帐款及固定资产核算。在会计核算电算化的基础上完成财务管理电算化,运用计算机辅助完成财务分析和编制财务计划。随后,把计算机技术扩展到采购、销售、库存及人事管理。运用计算机实现财务管理及这些管理在数据上的一体化处理,极大地提高了企业管理的效率。最后,再把计算机技术运用于生产管理,实现生产计划编制和生产指挥调度的计算机化①;其二,管理信息系统的职能主要是对正在形成的现行信息进行收集、加工及处理。
现行文件应用计算机技术是现代企业加强各项管理所需要的,是企业管理运用计算机技术的直接体现和必然结果。
档案管理应用计算机技术主要是用于档案整编、检索、统计及借阅等业务职能。主要包括:其一,用计算机编制档案检索工具。以著录项目组成档案机读目录数据库,然后按不同的要求,利用库内数据自动编制案卷目录、专题目录、分类目录等;其二,用计算机进行档案检索。按照档案著录项目中所标识的内容特征和形式特征,检索出符合不同利用者要求的档案目录及其原件;其三,用计算机对档案管理中形成的各种数据或情况,包括入库与出库数量、库存空间占有率,档案调阅、归还等进行登记与统计。
总之,在计算机技术应用于企业管理之初,现行文件和档案是各自分别运用计算机技术解决原由手工操作的各项文件管理工作。
二、现行文件和档案管理综合应用计算机技术阶段
由于现行文件和档案管理是具有承继联系的密不可分的两个阶段,所以任何一阶段应用计算机技术不仅会对另一阶段的工作带来影响,而且其系统功能的发挥也受制于另一阶段的工作状况。因此,为了实现现行文件和档案管理不同阶段文献信息资源的共享和交换,减少数据的重复输入,规范各系统的数据接口,就需要加强现行文件和档案管理综合应用计算机技术的研究,开发文档管理一体化系统软件。目前,一些企业已经自行开发或购买了文档管理一体化系统软件,进行现行文件和档案管理的综合化管理。
第二阶段不同于第一阶段的特点和难点在于,现行文件和档案自动化管理子系统之间的接口。现在各企业应用的文档管理一体化系统软件在其结构设计和功能上不尽相同。
不管企业应用的现行文件和档案计算机管理系统软件的结构与功能有怎样的差异,但它们基本上都是遵循现行文件和档案手工管理的程序和方法。计算机技术的应用仅是使原有手工管理更加规范化、系统化及效率化,并未对现行文件和档案管理基本理论产生根本影响。
三、电子文件阶段
电子文件这一概念的出现是近10年的事。1996年12月,国家科委在北京召开了全国CAD应用工程工作会议,会上宋健主任指示:这件工作要请国家技术监督局和国家档案局参加。国家档案局很重视电子文件的管理问题。1996年9月成立了“电子文件管理、归档研究领导小组”。②1998年1月9日,王刚同志在全国档案局长馆长会议的讲话上也指出:要在1997年研究制订的《计算机辅助设计电子文件应用光盘存储、归档及管理要求》试行稿国家标准的基础上,在35个企事业单位进行试点,为实现我国电子文件管理规范化和现代化探索办法和积累经验。③1998年8月11日-13日,国家档案局档案科学技术研究所召开了电子文件管理研究专家研讨会。该会的中心议题是对《电子文件归档及电子档案管理概论》和《办公自动化电子文件归档及电子档案管理方法》、《CAD电子文件光盘存储、归档与档案管理要求》两个标准的征求意见稿进行修改、补充及完善。④1998年8月18日-20日,在五洲工程设计研究院中国兵器工业第五设计研究院召开了CAD电子文件应用光盘存储技术宣讲演示会。⑤1998年8月23日,国家档案局科学技术研究所和外事办又联合承办了“电子文件归档管理国际学术研讨会”。可见,有关电子文件及其管理问题的研究与应用正在紧锣密鼓地进行。
关于什么是电子文件,美国联邦管理法规对其解释为“电子文件包括数字的、图形的及文本的信息。它可以记录在计算机能够阅读的任何一种介质上,并且符合文件的定义。”⑥国际档案理事会电子文件委员会的定义为“电子文件是一种通过数字电脑进行操作、传输或处理的文件。⑦我国《CAD电子文件光盘存储、归档与档案管理要求》GB/T17678-1999把电子文件解释为能被计算机系统识别、处理,按一定格式存储在磁带、磁盘或光盘等介质上,并可在网络上传送的数字代码序列。为了全面、准确地把握电子文件的概念,不妨从与其最临近的概念——机读文件入手。
机读文件仅指计算机识别的文件最早产生于本世纪40-50年代。这一概念经过近半个世纪的发展演变,至90年代逐渐被电子文件所代之。从机读文件到电子文件不仅仅是概念叫法的变化,而是标志着计算机技术应用于文件管理的不同发展阶段。弄清这两个阶段的差异,有助于深入认识电子文件的形成和管理特点。两者的主要区别在于以下四方面:
其一,生成环境。机读文件中的关键词是“机读”,即“能够由计算机输入装置读出的”文件。⑧所谓“读”包括两层含义:第一,通常指信息从一个存储区读到另一个存储区;第二,从某一形式的记录媒体,如磁带读出信息。⑨可见,复制和识别是机读文件的主要特点。在这一阶段,计算机读出的文件不是由计算机制成的,它源于纸质文件的输入。与机读文件不同,电子文件则包括在计算机上直接生成的文件。它是企业管理和科技开发信息化的产物,是研究和应用CIMS的必然结果。
其二,管理模式。机读文件的管理模式是模拟现行文件和档案手工管理的程序与方法,因此对原有现行文件和档案管理体系的影响是非本质性的。而电子文件的管理模式不是建立在独立的现行文件和档案的管理体系基础上,它是建立在管理手段与现代信息技术的高度结合的基础上。它要按照现代企业管理、科技开发及生产的要求重组管理体系,根据电子文件形成和作用的特点划分管理程序与方法。
其三,存在形式。机读文件的存在形式一般为磁带、磁盘及光盘等有形介质。而电子文件的存在形式则不仅包括有形介质,还可以是网络上传递的代码序列。
其四,管理者的构成。在机读文件阶段,纸质文件管理者是文献信息管理者构成的主体,而且文献信息管理者是独立的群体。而在电子文件阶段,电子文件信息管理、开发人员和载体维护人员将是文献信息管理者的构成主体,但文献信息管理者将不再是独立的群体,文献信息管理者已不能独立承担起文献信息管理职能。文献信息管理系统功能的发挥将取决于文献信息管理者、企业管理及技术开发人员的有机结合和共同努力。
一、现行文件和档案管理分别应用计算机技术阶段
现行文件应用计算机技术源于企业管理信息系统(MIS的建立,什么是MIS,解释不一。虽然各自的文字表述不尽相同,但有两点内涵是共同的,即其一,管理信息系统的建立是依托于企业管理职能系统,并为之服务。它一般都先从会计核算电算化开始,应用商品化的会计软件管理帐务、应收和应付帐款及固定资产核算。在会计核算电算化的基础上完成财务管理电算化,运用计算机辅助完成财务分析和编制财务计划。随后,把计算机技术扩展到采购、销售、库存及人事管理。运用计算机实现财务管理及这些管理在数据上的一体化处理,极大地提高了企业管理的效率。最后,再把计算机技术运用于生产管理,实现生产计划编制和生产指挥调度的计算机化①;其二,管理信息系统的职能主要是对正在形成的现行信息进行收集、加工及处理。
现行文件应用计算机技术是现代企业加强各项管理所需要的,是企业管理运用计算机技术的直接体现和必然结果。
档案管理应用计算机技术主要是用于档案整编、检索、统计及借阅等业务职能。主要包括:其一,用计算机编制档案检索工具。以著录项目组成档案机读目录数据库,然后按不同的要求,利用库内数据自动编制案卷目录、专题目录、分类目录等;其二,用计算机进行档案检索。按照档案著录项目中所标识的内容特征和形式特征,检索出符合不同利用者要求的档案目录及其原件;其三,用计算机对档案管理中形成的各种数据或情况,包括入库与出库数量、库存空间占有率,档案调阅、归还等进行登记与统计。
总之,在计算机技术应用于企业管理之初,现行文件和档案是各自分别运用计算机技术解决原由手工操作的各项文件管理工作。
二、现行文件和档案管理综合应用计算机技术阶段
由于现行文件和档案管理是具有承继联系的密不可分的两个阶段,所以任何一阶段应用计算机技术不仅会对另一阶段的工作带来影响,而且其系统功能的发挥也受制于另一阶段的工作状况。因此,为了实现现行文件和档案管理不同阶段文献信息资源的共享和交换,减少数据的重复输入,规范各系统的数据接口,就需要加强现行文件和档案管理综合应用计算机技术的研究,开发文档管理一体化系统软件。目前,一些企业已经自行开发或购买了文档管理一体化系统软件,进行现行文件和档案管理的综合化管理。
第二阶段不同于第一阶段的特点和难点在于,现行文件和档案自动化管理子系统之间的接口。现在各企业应用的文档管理一体化系统软件在其结构设计和功能上不尽相同。
不管企业应用的现行文件和档案计算机管理系统软件的结构与功能有怎样的差异,但它们基本上都是遵循现行文件和档案手工管理的程序和方法。计算机技术的应用仅是使原有手工管理更加规范化、系统化及效率化,并未对现行文件和档案管理基本理论产生根本影响。三、电子文件阶段
电子文件这一概念的出现是近10年的事。1996年12月,国家科委在北京召开了全国CAD应用工程工作会议,会上宋健主任指示:这件工作要请国家技术监督局和国家档案局参加。国家档案局很重视电子文件的管理问题。1996年9月成立了“电子文件管理、归档研究领导小组”。②1998年1月9日,王刚同志在全国档案局长馆长会议的讲话上也指出:要在1997年研究制订的《计算机辅助设计电子文件应用光盘存储、归档及管理要求》试行稿国家标准的基础上,在35个企事业单位进行试点,为实现我国电子文件管理规范化和现代化探索办法和积累经验。③1998年8月11日-13日,国家档案局档案科学技术研究所召开了电子文件管理研究专家研讨会。该会的中心议题是对《电子文件归档及电子档案管理概论》和《办公自动化电子文件归档及电子档案管理方法》、《CAD电子文件光盘存储、归档与档案管理要求》两个标准的征求意见稿进行修改、补充及完善。④1998年8月18日-20日,在五洲工程设计研究院中国兵器工业第五设计研究院召开了CAD电子文件应用光盘存储技术宣讲演示会。⑤1998年8月23日,国家档案局科学技术研究所和外事办又联合承办了“电子文件归档管理国际学术研讨会”。可见,有关电子文件及其管理问题的研究与应用正在紧锣密鼓地进行。
关于什么是电子文件,美国联邦管理法规对其解释为“电子文件包括数字的、图形的及文本的信息。它可以记录在计算机能够阅读的任何一种介质上,并且符合文件的定义。”⑥国际档案理事会电子文件委员会的定义为“电子文件是一种通过数字电脑进行操作、传输或处理的文件。⑦我国《CAD电子文件光盘存储、归档与档案管理要求》GB/T17678-1999把电子文件解释为能被计算机系统识别、处理,按一定格式存储在磁带、磁盘或光盘等介质上,并可在网络上传送的数字代码序列。为了全面、准确地把握电子文件的概念,不妨从与其最临近的概念——机读文件入手。
机读文件仅指计算机识别的文件最早产生于本世纪40-50年代。这一概念经过近半个世纪的发展演变,至90年代逐渐被电子文件所代之。从机读文件到电子文件不仅仅是概念叫法的变化,而是标志着计算机技术应用于文件管理的不同发展阶段。弄清这两个阶段的差异,有助于深入认识电子文件的形成和管理特点。两者的主要区别在于以下四方面:
其一,生成环境。机读文件中的关键词是“机读”,即“能够由计算机输入装置读出的”文件。⑧所谓“读”包括两层含义:第一,通常指信息从一个存储区读到另一个存储区;第二,从某一形式的记录媒体,如磁带读出信息。⑨可见,复制和识别是机读文件的主要特点。在这一阶段,计算机读出的文件不是由计算机制成的,它源于纸质文件的输入。与机读文件不同,电子文件则包括在计算机上直接生成的文件。它是企业管理和科技开发信息化的产物,是研究和应用CIMS的必然结果。
其二,管理模式。机读文件的管理模式是模拟现行文件和档案手工管理的程序与方法,因此对原有现行文件和档案管理体系的影响是非本质性的。而电子文件的管理模式不是建立在独立的现行文件和档案的管理体系基础上,它是建立在管理手段与现代信息技术的高度结合的基础上。它要按照现代企业管理、科技开发及生产的要求重组管理体系,根据电子文件形成和作用的特点划分管理程序与方法。
其三,存在形式。机读文件的存在形式一般为磁带、磁盘及光盘等有形介质。而电子文件的存在形式则不仅包括有形介质,还可以是网络上传递的代码序列。
其四,管理者的构成。在机读文件阶段,纸质文件管理者是文献信息管理者构成的主体,而且文献信息管理者是独立的群体。而在电子文件阶段,电子文件信息管理、开发人员和载体维护人员将是文献信息管理者的构成主体,但文献信息管理者将不再是独立的群体,文献信息管理者已不能独立承担起文献信息管理职能。文献信息管理系统功能的发挥将取决于文献信息管理者、企业管理及技术开发人员的有机结合和共同努力。
现行文件应用计算机技术源于企业管理信息系统(MIS的建立,什么是MIS,解释不一。虽然各自的文字表述不尽相同,但有两点内涵是共同的,即其一,管理信息系统的建立是依托于企业管理职能系统,并为之服务。它一般都先从会计核算电算化开始,应用商品化的会计软件管理帐务、应收和应付帐款及固定资产核算。在会计核算电算化的基础上完成财务管理电算化,运用计算机辅助完成财务分析和编制财务计划。随后,把计算机技术扩展到采购、销售、库存及人事管理。运用计算机实现财务管理及这些管理在数据上的一体化处理,极大地提高了企业管理的效率。最后,再把计算机技术运用于生产管理,实现生产计划编制和生产指挥调度的计算机化①;其二,管理信息系统的职能主要是对正在形成的现行信息进行收集、加工及处理。
现行文件应用计算机技术是现代企业加强各项管理所需要的,是企业管理运用计算机技术的直接体现和必然结果。
档案管理应用计算机技术主要是用于档案整编、检索、统计及借阅等业务职能。主要包括:其一,用计算机编制档案检索工具。以著录项目组成档案机读目录数据库,然后按不同的要求,利用库内数据自动编制案卷目录、专题目录、分类目录等;其二,用计算机进行档案检索。按照档案著录项目中所标识的内容特征和形式特征,检索出符合不同利用者要求的档案目录及其原件;其三,用计算机对档案管理中形成的各种数据或情况,包括入库与出库数量、库存空间占有率,档案调阅、归还等进行登记与统计。
总之,在计算机技术应用于企业管理之初,现行文件和档案是各自分别运用计算机技术解决原由手工操作的各项文件管理工作。
二、现行文件和档案管理综合应用计算机技术阶段
由于现行文件和档案管理是具有承继联系的密不可分的两个阶段,所以任何一阶段应用计算机技术不仅会对另一阶段的工作带来影响,而且其系统功能的发挥也受制于另一阶段的工作状况。因此,为了实现现行文件和档案管理不同阶段文献信息资源的共享和交换,减少数据的重复输入,规范各系统的数据接口,就需要加强现行文件和档案管理综合应用计算机技术的研究,开发文档管理一体化系统软件。目前,一些企业已经自行开发或购买了文档管理一体化系统软件,进行现行文件和档案管理的综合化管理。
第二阶段不同于第一阶段的特点和难点在于,现行文件和档案自动化管理子系统之间的接口。现在各企业应用的文档管理一体化系统软件在其结构设计和功能上不尽相同。
不管企业应用的现行文件和档案计算机管理系统软件的结构与功能有怎样的差异,但它们基本上都是遵循现行文件和档案手工管理的程序和方法。计算机技术的应用仅是使原有手工管理更加规范化、系统化及效率化,并未对现行文件和档案管理基本理论产生根本影响。
三、电子文件阶段
电子文件这一概念的出现是近10年的事。1996年12月,国家科委在北京召开了全国CAD应用工程工作会议,会上宋健主任指示:这件工作要请国家技术监督局和国家档案局参加。国家档案局很重视电子文件的管理问题。1996年9月成立了“电子文件管理、归档研究领导小组”。②1998年1月9日,王刚同志在全国档案局长馆长会议的讲话上也指出:要在1997年研究制订的《计算机辅助设计电子文件应用光盘存储、归档及管理要求》试行稿国家标准的基础上,在35个企事业单位进行试点,为实现我国电子文件管理规范化和现代化探索办法和积累经验。③1998年8月11日-13日,国家档案局档案科学技术研究所召开了电子文件管理研究专家研讨会。该会的中心议题是对《电子文件归档及电子档案管理概论》和《办公自动化电子文件归档及电子档案管理方法》、《CAD电子文件光盘存储、归档与档案管理要求》两个标准的征求意见稿进行修改、补充及完善。④1998年8月18日-20日,在五洲工程设计研究院中国兵器工业第五设计研究院召开了CAD电子文件应用光盘存储技术宣讲演示会。⑤1998年8月23日,国家档案局科学技术研究所和外事办又联合承办了“电子文件归档管理国际学术研讨会”。可见,有关电子文件及其管理问题的研究与应用正在紧锣密鼓地进行。
关于什么是电子文件,美国联邦管理法规对其解释为“电子文件包括数字的、图形的及文本的信息。它可以记录在计算机能够阅读的任何一种介质上,并且符合文件的定义。”⑥国际档案理事会电子文件委员会的定义为“电子文件是一种通过数字电脑进行操作、传输或处理的文件。⑦我国《CAD电子文件光盘存储、归档与档案管理要求》GB/T17678-1999把电子文件解释为能被计算机系统识别、处理,按一定格式存储在磁带、磁盘或光盘等介质上,并可在网络上传送的数字代码序列。为了全面、准确地把握电子文件的概念,不妨从与其最临近的概念——机读文件入手。
机读文件仅指计算机识别的文件最早产生于本世纪40-50年代。这一概念经过近半个世纪的发展演变,至90年代逐渐被电子文件所代之。从机读文件到电子文件不仅仅是概念叫法的变化,而是标志着计算机技术应用于文件管理的不同发展阶段。弄清这两个阶段的差异,有助于深入认识电子文件的形成和管理特点。两者的主要区别在于以下四方面:
其一,生成环境。机读文件中的关键词是“机读”,即“能够由计算机输入装置读出的”文件。⑧所谓“读”包括两层含义:第一,通常指信息从一个存储区读到另一个存储区;第二,从某一形式的记录媒体,如磁带读出信息。⑨可见,复制和识别是机读文件的主要特点。在这一阶段,计算机读出的文件不是由计算机制成的,它源于纸质文件的输入。与机读文件不同,电子文件则包括在计算机上直接生成的文件。它是企业管理和科技开发信息化的产物,是研究和应用CIMS的必然结果。
其二,管理模式。机读文件的管理模式是模拟现行文件和档案手工管理的程序与方法,因此对原有现行文件和档案管理体系的影响是非本质性的。而电子文件的管理模式不是建立在独立的现行文件和档案的管理体系基础上,它是建立在管理手段与现代信息技术的高度结合的基础上。它要按照现代企业管理、科技开发及生产的要求重组管理体系,根据电子文件形成和作用的特点划分管理程序与方法。
其三,存在形式。机读文件的存在形式一般为磁带、磁盘及光盘等有形介质。而电子文件的存在形式则不仅包括有形介质,还可以是网络上传递的代码序列。
其四,管理者的构成。在机读文件阶段,纸质文件管理者是文献信息管理者构成的主体,而且文献信息管理者是独立的群体。而在电子文件阶段,电子文件信息管理、开发人员和载体维护人员将是文献信息管理者的构成主体,但文献信息管理者将不再是独立的群体,文献信息管理者已不能独立承担起文献信息管理职能。文献信息管理系统功能的发挥将取决于文献信息管理者、企业管理及技术开发人员的有机结合和共同努力。
关键词:计算机技术 ; 理论知识; 基本操作
在当今信息时代,卫生学校学生获取医学信息的同时,必须具备熟练应用计算机能力,学习《计算机应用基础》这门课程,帮助我们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学生成功就业打下一个良好的理论和实践基础。
我在多年的教学过程中,把培养学生交流与沟通、表达、合作和竞争、计算机技术应用这四方面的能力贯穿教学始终。现以五年制护理专业的教学为例,探究教学过程。
1 精心进行教学设计,传授计算机技术理论知识。
1.1认真备课是前提 备课要以学生为中心,以教学内容为基础,对教材适当进行整合、取舍,制作适宜的多媒体课件,运用恰当的教学方法。由于学校资源有限,多媒体课件在教室里只能通过电视播放,后几排的学生根本看不清。这时设置适当的板书,以课本上的图示代替计算机操作打开的窗口,命令所在菜单或命令所在工具栏的位置可以很直观地看到。比如"复制""粘贴"命令,我们可以在图示里边找"编辑"菜单,这两个命令就在此菜单中。或者直接在图示里边的常用工具栏中指出"复制""粘贴"按钮,这样便杜绝了老师讲得津津有味,学生听得云里雾里。
1.2课堂上与学生互动 教师应设计一些互动环节,由重老师"讲"向重学生"学"转变,让学生积极参与课堂中,激发学生探究新知的兴趣。在讲文件和文件夹管理的基本操作时,可以设置下列互动场景:①打开一张图片,然后提问"图片是以什么形式存放在计算机中?"学生便先欣赏图片,然后思考问题并作回答。②老师先展示扩展名不同的多种类型的文件,然后提出"如何管理不同类型的文件?"学生观察不同类型的文件,并考虑如何管理它们,并思考如何准确地表达出来。
1.3总结上节实训课 采用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指导学生开展"生生互动"的学习活动,引导后进生跟着优秀生一起学习,充分调动所有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对上节课学生有收获和有疑问的知识点及基本操作,进行统一阐述,并对各小组作出客观评价,激发竞争意识,使学生在各小组间取长补短,增长知识,
1.4布置下一节上机操作 授课结束时,明确下一节上机作业,以及重、难点操作。见表1。
2注重实践,提高计算机技术应用能力
2.1针对不同程度的学生,采取不同指导策略 现在的卫校学生,小学、初中已学习计算机信息这门课程,但由于各方面的原因,学生程度参差不齐。针对学生现状,前几次课,首先,我尽量关注差生,多辅导、多启发,耐心地教会他们操作方法及操作步骤,以保证这部分学生定时定量完成实训任务。其次,对于中等及偏上的学生,我适当指点,更多的是激励他们,要求他们把实训内容完成的更好一点。最后对于优秀生,我会把他们的作业结果进行备份,上课作为范例演示、讲解,讲评过程中适当完善、补充,达到最终的完美状态。
2.2一视同仁的基础上,因材施教 当学生的兴趣培养起来后,我会放手让学生自己做,遇到问题,学生可以随时提问,老师走动辅导,解决学生操作过程中的具体问题。如遇到状态不好的同学,多关心指点,解决困难,引导他投入到练习当中。如办公自动化软件中Word中文处理软件,文档排版时,我首先根据提供的素材要求学生自己按要求做,当一部分学生按要求完成后,我启发他们加入一些自己的修饰元素,各自的申美观不同,他们能把一个个案例做得相同的基础上,体现非常个性化结果。下课前15min,对作业结果进行登记评价。
2.3带着问题来,充满着自信满意离开 学生能积极主动完成练习,一方面由于学生的求知欲,另一方面也是因为实践课的考勤和练习成绩占了期末总成绩的40%,学生也乐于在平时的学习中,轻松拿到这一比例不小的分数,他们是带着理论课上提出的问题有备而来的,在解决一个个实际操作的过程中,学生获得了成就感,表情往往也由刚来时的紧绷状态逐渐变得缓和起来,尤其做完后看到一个满意的评估,脸上会渐渐露出微笑,有的同学在老师的调侃、鼓励或表扬中满怀自信,甚至是开怀大笑地走出机房。见表2。
总之,在计算机应用基础课教学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适应了学生对不同内容的学习需要,不断更新教学内容。因材施教,为学生创造个性化的学习空间,应选择具有新知识的教材,保证传授给学生新的知识和技能,不断提高 学生的自学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学校的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的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
参考文献:
[1]高慎英,刘良华.有效教学论[M].出版社:广东教育出版社 ,2004.
[2]邵拥军.高校师生互动教学机制的研究[J].中国教育研究论丛, 2006.14.
摘 要: 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计算机技术作为一门新兴学科走进了教育领域。传统的“填鸭式”的理论性教学方法已无法适应这一学科教学,应采用师生互动的教学策略,调动学生积极性,提高他们的实践操作能力,以此来确保教学效果。本文针对计算机教学展开讨论,分析了如何正确运用师生互动教学策略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并带来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 计算机;师生互动;教学策略;分析
教学效率与效果是评价一个学校教学水平的重要标准,也是一个学校持续发展的保证。在中职学校教学改革持续的背景下,一些学校为了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不断创新教学方法,改变教学理念,教师正在逐渐将学生打造成课堂的主人,这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提高了学生的课堂参与程度,打造了一个个生动、活泼的教学课堂。计算机作为一门实践操作性的学科,更加强调对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采用师生互动的教学方法,为学生提供自由的思维空间,培养他们的自主思考能力和创新性思维能力,这对学生对未来知识的学习与能力的掌握都具有十分重要而积极的意义。
一、互动教学的内涵和意义
教学本身就是一个双重名词,即“教授和学习”。这其中伴随着师生双方的参与,属于一个双向交流过程,显示出一定的互动作用。互动教学则更加体现出互动效应,它将整个教学过程以系统的形式进行操作,使教学系统内部的各种因素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在这一过程中各方都能够收益,最后整体上达到一个最优良的教学效果。
计算机学科是建立在网络信息技术基础上的技术教育学科,它通过师生互动的教学方式来丰富其内部资源,形成师生合作,共同探究的教学模式,在师生互动间,学生能够自觉地获得知识,逐渐提高自主思维能力与思维创新能力,这无论对于学生还是教师都是一举多得的有效方法。
二、互动教学策略在计算机教学中的应用
1) 营造情境,科学导入。课前为 学生营造一个集生活气息、娱乐气息、文化气息为一体的课堂环境。例如:将多媒体大屏幕桌面设置成居室风格图片,其中点缀生活化物品,使学生一进入教室就能感受到熟悉的生活气息,并为学生播放一首最近较为流行的歌曲,让学生伴着青春洋溢的节奏,在感受浓厚生活气息的条件下,自觉走进探究新知状态。
这时,教师可以借着这一氛围向学生提出问题:“同学们,你们有谁知道这么动听的旋律是怎样存入计算机的吗?以及怎么优化对这些歌曲文件的管理呢?”学生在兴奋中自然会对答案十分感兴趣,跃跃欲试地举手发言,积极地表达自己的想法。这样学生会集思广益,在互相讨论、交流以及教师的有效指导下探究关于“文件下载与文档资源管理”等知识,从而获得更加深刻的记忆。
2)任务驱动,有效教学。互动教学需要以学习任务为核心,师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展开交流互动,这充分合理地利用了计算机资源,完成了对学生实践操作能力的训练,也促进了师生之间的有效交流。例如:教师可以通过网络工具建立一个师生互动平台,利用“电子教室”软件向学生集中展示各类软件的使用与操作方法,每一位学生都可以通过这一平台来向教师请教及与教师进行交流。
3)借助互动平台,师生转换角色。不同于其他普通学科,计算机伴随计算机技术实践操作的过程,学生几乎人手一部电脑,这就为丰富教学形式,开展多元化互动教学创造了有利条件,积极借助互动平台,通过转换师生角色,可以带来良好的师生互动效果。例如:在学习计算机编程,如:VB、VF或者C语言等编程类知识,同一个程序,不同学生会有不同的编辑过程,会产生自身独特的想法,教师应该鼓励学生自由表达。此时教师可借助“电子教室”这一互动平台,师生转换角色,也就是让学生以教师的身份,利用网络工具向全体学生展示自己的编程想法和过程,这其中学生的思维始终处于高速运转的状态,教师要对不同学生的想法给予集中评价,使他们从中获利,这一互动过程实质上是有效锻炼了学生的思维能力与逻辑能力。
综上所述,计算机学科具有一定的实用性与趣味性,这其中的趣味有待师生的共同开发。教师作为教学的主导,课堂的组织者,要善于发明更加科学有效的教学方法,本着互动交流的原则,为学生呈现出一堂有声有色的教学课堂,不断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从而带来良好的学习效果。
参考文献:
作者:王申单位:河南大学艺术学院
有了好的创意,还需要创作者诉诸于动画特殊的镜头语言与表现手段来叙述情节故事。与此相关的动画专业课程主要包括:剧本创作、造型美术设计、电影镜头预言、运动力学原理、时间的掌握以及试听语言等内容。在传统的动画课程中,这些内容也是作为动画创意基础课程设置的。造造型型基基础础的的培培养养由于动画本体影像构成是以造型塑造为主要方式、区别于实拍电影的基本特性所规定,造型基础成为至关重要的决定因素,动漫的角色造型设计、道具设计、场景设计造型,都是以绘画造型能力为基础来完成的。因此,重视造型基础课程的安排也是动画专业课程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造型基础课程主要包括:素描、速写、色彩、透视、解剖、构成等美术基础课程以及动画速写、角色设计、场景设计、建模基础、模型制作等动画专业课程。
动动画画知知识识和和技技能能的的培培养养如今的动画创作与计算机技术的结合日益紧密,在掌握动画本体专业知识的同时也需要加强计算机软件技能的学习。动画专业基础知识相关课程包括:动画概论、动画历史、动画编导、原动画技法、动画运动规律、动画制片管理等。而计算机软件运用基础课程包括:平面软件基础(如Photoshop、Coreldraw)、二维动画软件基础(如Flash、Animo、TBS)、三维动画软件基础(如Maya、3Dmax)、后期合成与特效(如AE、Premiere)以及音效编辑。
生源对动画课程建设的影响
动画专业传统的课程设置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和指导意义,在以往的动画教育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随着动漫产业的不断发展和延伸,该课程体系已经无法适用于所有形式的动画专业教育。因此,必须针对动画专业和产业的发展现状进行必要的调正。随着国家扶植动漫产业发展至今,高校动画专业的生源结构产生了巨大的变化。动画专业由只招收美术生的传统招生形态,发展到逐渐扩大文科生、理科生等非美术生的招收比例的招生形态。这种生源结构的变化是由动漫产业的发展需要所引起的。
1.动画专业生源结构变化的必要性和必然性首先,从动画自身的特点来谈。动画本身是一门综合性艺术,它融合了文学、电影、美术、音乐等多种艺术形式,同时也是与计算机技术结合最为紧密的一种艺术形态。因此,除了美术与造型能力外,动画人才还需具备创意构思能力、营销管理能力以及电脑编程能力。从这个方面来说,动画教育也不能局限于美术人才的培养,应同时注重非美术人才的引进和教育,以适应动画行业不同领域和方向的需求。其次,从我国动漫产业现状来谈。目前我国动漫产业的发展极度不平衡,这也和之前的动画教育在生源方面所存在的问题密切相关。动画行业中美术领域的人才过于饱和,早已呈现出供过于求的形势;而动画软件开发和电脑动画编程领域却人才紧缺,致使国产动画始终与国外动画在技术层面上一直处于落后的状态;动画产品营销和管理领域同样人才匮乏,许多公司受困于缺乏良好的商业渠道,许多优秀作品惨遭埋没;而制约我国动画发展的最核心的问题则在于缺乏优秀的动画导演和剧作人员,作品内容和内涵上无法比肩国外优秀动画。从动画教育来看,改变生源结构,同时调整培养计划,对于解决动漫产业发展失衡问题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此外,从其他专业的局限来谈。虽然高校其他专业的教育涵盖管理学、营销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等学科的内容,但是这些学科和专业不能直接培养出动画行业所需要的相关人才。这些专业的学生所面临的最主要的问题是缺乏动画专业基础知识和能力,而这些专业能力又是很难在社会实践中系统的理解、掌握和获得的。因此,这些相关领域的动画人才依旧需要高校动画专业教育来培养。
2.动画专业生源对动画课程建设的影响教育应注重教育对象,根据教育对象的不同,应设置不同的教育方案、采取不同的教育手段以达到教育目标。“因材施教”是教育学理论中一项重要的教学方法,在现代教育中,“因材施教”与“因材择学”是相辅相成、共同促进和发展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同样可以根据自己的能力、兴趣等特殊情况进行自由的选择和发展。动画专业的生源结构的变化直接决定了动画教育对象的改变,因此,动画教育应做出相应的调整以适应不同的动画教育对象。从课程建设方面,需要针对不同的动画教育对象设置不同的培养方案,以满足不同的教育目标和教育方法。从高校教育的“通才教育”与“专才教育”要求出发,结合“因材施教”与“因材择学”的需求,施行多套课程建设方案是适应现代动画教育要求的趋势和结果。
根据动画生源进行课程设置
1.针对美术生的课程设置传统的动画课程建设主要就是针对美术生的,课程体系发展相对成熟,并且具备一定的系统性、科学性和完整性。所以,现在的艺术类生源的动画教育依旧可以沿用传统的课程建设方法和体系。但是,仍然需要区分美术生生源的差异性。这种差异性主要体现在志愿的填报上。动画专业开设较早、发展较成熟的高校通常只录取第一志愿报考的学生。这类美术生对专业的兴趣比较浓厚,对行业具有一定的认识,同时拥有比较广泛的动漫阅历。针对这类学生,可以在原有主干课程之外,安排丰富的专业选修课,注重培养他们的动画创意思维和综合动画素质。
2.针对理科生的课程设置对于理科生源的动画专业,其课程建设需考虑如何发挥理科优势。理科生优势在于数学能力强、逻辑思维发达、对计算机技术的掌握较快,这类特质的人才同样为动画专业所需。国外有大批数字动画与计算机动画人才,他们精通数学、计算机语言学以及计算机技术,他们通过编写算法、指令以及研发软件来推动动画行业的发展。而国内该领域的人才匮乏,急需培养和补充。所以,针对理科生的动画专业可以着重以此需求为目标进行教育和培养。理科生源的动画课程建设可以以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为核心来构架。保留动画专业基础知识内容,削减造型基础课程,增设计算机应用基础、计算机图形学、计算机语言学(如Java、C语言)、二维动画脚本命令(如Flash的ActionScript语言)、三维动画脚本命令(如Maya的Mel语言)、软件开发等课程。
3.针对文科生的课程设置动画专业注重的是实践性和应用性,虽然理论研究可以从内部推动学科建设和发展,但是动画理论人才相对需求较小,因此高校动画专业也鲜有以理论教学为主体的培养模式。以美术为核心的动画专业注重培养动画人才的造型能力和艺术表现力,以计算机为核心的动画专业注重培养人才的软件运用和创造能力。虽然动画营销和管理人才同样匮乏,但是由于动画专业形成较晚,还未分化出相关的二级学科,所以针对文科生源的动画专业仍旧要向以上两个方向靠拢。针对文科生源的动画课程建设还是可以适当兼顾其特长和优势的。如可以突出文学创作、剧本创作、电影理论、镜头语言、动画编导、动画项目管理等内容,在动画创作和创意方面发挥文科生的特长,使其能够更好的在专业领域发挥自己的能力。
【关键词】多媒体信息技术;电大教育教学;优点;劣势;措施
计算机技术的迅速发展,人类社会正在进入信息时代,信息技术已成为教育现代化的核心和成功的关键。近几年的教学实践表明,应用和推广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对于提高电大开放教育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有着重要的作用。
一、多媒体计算机技术概论
此种技术指的是运用计算机来对多媒体信息(图形、图像、音频、文本和视频)进行综合处理,涵盖了将很多信息之间形成逻辑上的连接,继而形成具备交互性系统。多媒体教学的含义指的是将教学过程和计算机技术有机地结合在一起的教学方式。因为多媒体技术的集成性、多样性以及交互性等诸多特点,所以,在教学方式、教学手段、教学效果方面,多媒体计算机教学有着质的飞跃。
二、在电大开放教育教学中多媒体教学技术的有利之处
在电大这样一个开放的教育教学环境中,因为学生在学习基础方面不完全相同,所以,在适当的时候巧妙地运用多媒体教学是必要的,这样可凭借“图、文、声、像”的形象具体化特点,对教学的文体化情景进行模拟和创造,把原本很难描述的教学内容进行了清晰化、具体化的体现,这样学生在思维方面就比较活跃,积极加入到教学活动中去,对学生在学习方面发挥主动性有很大作用。这样就可以对教学过程进行优化,提高教学的效果和效率。以下是若干优点:
(一)缓解电大开放教育学时压缩和课本内容丰富之间的矛盾
现代科技快速发展使得课程的内容也被迅速更新,且越来越快,不过,与此同时,在电大的开放教育教学模式中,为了体现“教师面授辅导为辅,学生自主学习为主体”,在电大课程有关的实施细则中,已经提出了压缩教学学时的要求,计算机教学就在很大程度上高效地解决了这二者的矛盾。
(1)教师仅仅操作鼠标,就可以不再大量板书、对实物投影仪、录音机、挂图等轮番使用,缩短了时间,极大地增家了所输出的信息量。
(2)通过综合使用各类媒体和资源,多媒体计算机教学把枯燥无味的教学活动变成了情景交融的、有声有色的、形象直观、图文并茂的辅助教学课件,这样也能够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依赖每一种感觉吸收和掌握知识,继而在短暂的面授过程中加深对知识的进一步理解。
(3)学生可以利用闲暇时间加深对知识的掌握程度。教师也可以把上课要用的课件在网上进行,学生可以随时浏览和下载有关资料。
(二)在很大程度上激发学生在学习方面的兴趣
兴趣成为了是入门的向导以及学生学习的感情基础。兴趣也是学生增强学习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的巨大精神动力。计算机多媒体技术也能够让电大课堂教育教学活动更加富有启发性、真实性,也比较生动有趣、活泼自然,传统上比较单调的教学模式就能够根本上得到改变,学生的思维也可以活跃起来,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得到了。这也能把学生的积极性调动起来。
(二)针对不同的学生,计算机多媒体教学提供了富于“个性化”的教学环境。计算机多媒体在技术方面的交互性被充分发挥出来,这在教师的教学方面有着具体的体现。学生可以按照自己的学习需要选择多媒体计算机所给出的信息,可以让学生思考学习中的问题以及强化记忆,诱导他们去发现错误。这样以来,教学的系统性、条理性、规范性得到了保证,学生也有了灵活性、自主性和多样性。
针对学生的“个性”及学生的反馈信息,教师也可以结合原有的教学经验,修改或自己设计一部分小课件,这样教学也有了更大的特色,适应性更强。另外,在课余时间师生也还可可以聊天或通过E—mail等方式讨论问题,进行在线答疑。学生也能够按照“个性化”的特点,学到应有的知识和技术。
三、计算机多媒体教学技术的不足与建议
多媒体教学和传统教学模式相比,有着显而易见的优点。在使用多媒体进行教育教学活动后,学生在学习方面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得到了体现,这样可以让学生发展智能。但是,多媒体教学也有很多负面的影响。
(一)计算机多媒体成了名副其实的花架子
部分老师仅仅片面地看待和运用多媒体计算机的教学方面,不管是否有必要运用多媒体课件或者授课内容是否适合讲授,这些老师都要运用多媒体进行授课。但是,他们所利用的课件仅仅是PPT这类最简单的文件,他们仅仅将将课本上内容投影到大屏幕上,在课堂上,这些老师就成为了播音员。此种比较简单的课件不仅未能激发学生在学习方面的热情,还不能取得预期的教学效果和效应。所以,教师必须精心设计制作多媒体课件,力争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都环环相扣。因此,教师必须要尽力学好计算机技术、教育心理学,应用好计算机技术,以提高多媒体教学的效率和效果。
(二)多媒体计算机教学不能取代传统教学
教师除了口头讲解,还可凭借上课提问和眼神交流等诸多方式和学生进行沟通和交流,这也是传统教学的有利之处。这样做的目的在于对学生的实际情况进一步地了解,对讲课的内容和进度及时调整,确保正常的教学活动。如果过度运用多媒体课件,长期下去教师于学生间就缺乏了互动性,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在课堂上的主导作用就难以得到发挥。在学习时,天天面对着计算机,缺乏最基本的情感交流,如果长期持续下去,这样肯定会造成“师生”、和“生生”间缺乏最基本的情感交流。所以,应该把多媒体的和传统的教学方法结合起来,达到最优化的组合,这样才会有比较好的教学效果和较高的教学效率。
(三)本末倒置、喧宾夺主
运用多媒体课件进行教育教学活动也可能造成学生仅仅被吸引到这种新奇的课堂教学形式方面,而忽略和忘记了自己真正应该掌握的东西,很容易造成喧宾夺主和本末倒置的情况,教学效果可想而知。
四、小结
多媒体信息技术在电大开放教育教学中提供了更加广阔的空间, 在一定程度上它对传统的教学模式进行了更新。在电大开放教育教学中, 我们应以人为本、扬长避短、充分运用多媒体计算机技术,这样可以最大程度上地提高电大开放教育教学的质量和效率。
参考文献:
[1]陈明.多媒体技术基础[M].中央电大出版社,2008.
[2]祝智庭.现代教育技术[M].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关键字 机电一体化 应用 发展趋势
一、机电一体化概论
机电一体化技术是建立在机械技术、微电子技术、计算机与信息技术、传感器与检测技术、自动控制技术、电力电子技术、驱动技术以及系统总体技术等高新技术群体基础之上的一种高新技术,是包括技术基础,技术原理在内的、使机电一体化产品或系统得以实现、使用和发展的技术。
随着生产和技术的发展,在以机械、电子技术为主的多门技术学科相互渗透、相互结合过程中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兴边缘技术学科。它包含机电一体化技术和机电一体化产品两方面的内容。机电一体化技术顺应了当今科学技术发展的规律,显示了强大的生命力。机电一体化将机械与电子技术融为一体,使物流、能流、信息流融为一体。计算机技术与液压控制有机结合,实现了液压支架定压双向邻架或成组自动移架,避免对顶板和支架产生冲击载荷。此外,引进的工作面供电设备采用了微机控制技术,实现故障查询、闭锁、先导保护和控制功能,也是一种典型的机电一体化产品。煤矿运输设备的机电一体化进程也十分迅速,近几年来,引进的电液控制软启动在带式输送机上的应用达到很高水平,它利用计算机与液压技术相结合,不仅具有良好的启动、停车、调速和功率平衡等功能,而且能监测设备各部分的工况,对不正常状态进行保护,显示故障类型。矿井提升机是煤矿实现机电一体化水平最高的大型设备,全数字化交、直流提升机,尤其是内装式提升机从结构上将滚筒和驱动合为一个整体,机械结构大大简化。
二、机电一体化基本结构要素
(一)机械本体部分
机械本体就像人体的身躯骨架,它是系统所有功能元素的机械支持结构包括机身框架机械连接等。
(二)动力部分
动力部分与人体内脏产生能量去维持生命运动一样为系统提供能量和动力功能,驱动执行机构使系统按照控制要求正常运行。
(三)传感部分
传感部分就像人的眼鼻耳口等感觉器官,将系统运行中所需要的本身和外界环境的各种参数及状态进行检测变成可识别的信号传输到信息处理单元,经过分析处理后产生相应的控制信息;其功能一般由专门的传感器和仪器仪表完成。
(四)执行部分
执行部分如同人的四肢由大脑支配完成各项工作任务一样,根据控制信息和指令完成各种动作和功能;执行机构是运动部件一般采用机械电磁电液等机构。
(五)控制及信息处理部分
控制及信息处理部分犹如人的大脑指挥和控制全身运动并能记忆思考和判断问题一样,将来自各传感器的检测信息集中存储分析加工并根据信息处理的结果按照一定的程序和节奏发出相应的指令控制整个系统有目的的运行;它一般由计算机可编程序控制器数控装置以及逻辑电路A/D与D/A转换I/O输入输出接口和计算机外部设备等组成。
三、机电一体化技术优点
(一)高安全性能
机电一体化产品在很多领域具有较强的功能,其中包括有监视、报警、自动保护等方面工作中发生一些电力故障的时候,机电一体化产品能够自动启动保护措施,使人和设备的损害降到最低,提高了使用设备的安全性能。
(二)高生产能力
机电一体化产品自动处理信息和自动控制能力很强,在控制和检测方面的灵敏度和精度等都很高。机电一体化产品有自身的控制系统,通过启动这个系统可以使机械执行机构按照设计的要求完成动作,可以保证工作完成的质量和产品的高合格率。机电一体化产品的生产能力也随着自动化的成功实现得以提高。
(三)高使用性能
机电一体化产品采用了数字显示和程序控制,这使得手柄和按钮的数量得到很大程度的减少,方便了操作过程。机电一体化产品可以重复大量的动作,更先进的产品还能够筛选工作程序。
(四)高适用范围
机电一体化产品具有复合技术和功能不具有单技术、单功能的局限性,这使得机电体化产品的功能得到很大提高,也深化了自动化的程度。机电一体化产品具有的自动和智能功能可以轻松应对用户的需求。
(五)高可靠运维
程度的控制可以对安装调试机电一体化产品,在其控制系统中输人控制程序就可以对产品进行调控了,这样就不用改变产品的零件或者哪一个部件了。机电一体化产品还能够对工作中的故障自动进行检验和监视等,并且可以自动采取应对措施。工作对象不同时,具有存储功能的机电一体化产品可以根据存储的执行程序自动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