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7-25 18:43:38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语文新课程标准,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沙正连(江苏金湖县教研室):首先应该明确“备课”的概念。备课就是教师为课堂教学做准备的过程。从广义上说,教师的学习、生活都应该是这个过程的一部分,因为教师也是以自己的所有生活感受和知识储备教会学生如何学习,如何思索。狭义上的备课是为课堂设置预案,设定程序,以完成教学任务,其书面表现形式就是写教案。传统意义上的备课仅包含狭义的一部分,把备课等同于写教案,这是不科学的,也不符合新课程标准对语文教学的要求。
陈久红(江苏金湖中学):对,不少语文教师将备课等同于写教案,设计的教学过程不是帮助学生解决生字词和梳理文章脉络,就是逐句逐段的分析,或是总结文章特色之类,最多也就是再加上一些与课文有关的资料罢了。我觉得备课除了备知识,更要备学生的“可能”。也就是说,教师作为学习的组织者、参与者,应尽可能多地把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考虑在内,学生不仅应该成为课堂学习活动的主体,也应该是我们备课的出发点和归属点。
赵长兵(江苏金湖县外国语学校):其实阅读教学中学生所表现出的“可能性”最多,这种“可能性”就是学生独特的阅读经验和感受,这是语文教师备课时不能忽视的。例如《藤野先生》一课中当“先生” 介绍自己时,“后面有几个人笑了起来”。备课时教师可能对这句话感受不深,甚至不以为然,教参也并未涉及。可学生就不一样了,他们可能对这样的话更感兴趣,而且每个学生的理解都不一样:有的学生认为这是笑先生的随意,有的学生认为这是不尊重先生,有的学生认为他们很浅薄,有的学生认为课堂十分压抑,能有机会放肆地笑纯粹是找乐,也有的学生觉得这是因为藤野先生为人随和,学生都不怕他。细想起来,学生的回答都有道理;或者说,因为他们自己本来就是学生,对这种心理的揣摩比教师来得更真切。教师备课时并不一定要将这些答案想全(事实上也不可能想全),但一个认真备课的教师应该能跳出自己的阅读感受,备到这些“可能”!
沙正连:这个例子很好!我们过去备课常以教师的阅读感受代替学生的阅读感受,甚至将其预置成“教学目标”强行灌输给学生,现在大家都认识到了这样做的弊端。新课标下教学目标的设置已经发生了变化:变单一知识目标为多元目标,语文教学不应单纯要求学生掌握知识,而应该在学生的知识有力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都有提高。在培养学生基本知识、基本能力和学科思维的同时,给学生以丰富的内心体验和个人感悟。变统一目标为多层目标,确保每一个学生都能在课堂上有所收获。变固定目标为开放目标,教师要设身处地关注、呵护、尊重学生的阅读感受,引导学生运用科学的方法,自主学习和探究,给学生更广阔的学习空间。
赵长兵:的确,在新课标的要求下,学生在课堂上自主学习和探究的时间多了,但这并不意味着教师备课投入得少了。在“备大纲、备教材、备学生”的备课三要素中,大纲和教材一经确立就相对稳定,所以备学生永远最关键!新课标下的备课可以用“教师搭台,学生唱戏”这句话来概括,“搭台”就是教师要洞悉学生心理和时代精神,构建适合学生智力发展的问题情境,以便更有效地组织学生“唱戏”。教学环节的预置、课堂组织方式的确立,都要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为前提,不能搞生硬的牵引,教师应灵活地发挥自己在教学过程中的作用。比如,备《社戏》一课,教师与其干巴巴地提出诸如“分析双喜、阿发、桂生的性格特征”这样冷冰冰的问题,不如把自己当成学生的知音,问:“如果你和这三个伙伴一起,你更愿意和哪一个做朋友,为什么?”这实际上是变换角度,使学生真切地进入问题的情境。面对这样具有亲和力的问题,学生愿意思考,也愿意表达出自己直面文本的感受。在备课时设计好的切入点和提问方式,应当是教师备课的重要内容。
卢军(江苏金湖中学):应该认识到,新课标对教师的角色进行了重新定位,而这种定位必然影响到我们的备课。《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阅
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提到“对话”,我们不禁会想起中央电视台的《聊天》、《实话实说》,倪萍的亲切笑容、崔永元的连珠妙语首先给观众营造了一个和谐愉悦的氛围。我们的课堂教学也需要这种氛围。我认为教师在备课时,应该把自己定位成“知识型主持人”。作为知识型主持人,教师当然要“备知识”,充分地占有多种资料;还要备“知识的呈现形式”,这里的知识不是孤立静态的知识,因为新课程标准已“不再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和完整”。如《曹刿论战》一文,课本中关于《左传》的背景及有关“文学常识”自然要备,但如果仅止于此可能不够。我备了这样四个短语:从“春秋无义战”谈背景,从“春秋笔法”、“微言大义”谈写作手法,从“皮里春秋”谈处事方式……
沙正连:卢老师真是一位知识型主持人!这种旁征博引虽有可能被人讥为“东一榔头西一棒”,但这些看似信手拈来的知识其实是教师丰厚底蕴的表现,是备知识深入挖掘的结果。要让学生有开阔的思路,教师首先要有全新的视野,这种辐射式教学有别于传统的聚焦式教学。长期的发散性思维必然会给学生以深刻的影响,也提高了语文课的品位,增强了课堂教学的趣味。
卢军:我接着谈知识型主持人如何备课的问题。既然教师是知识型主持人,那么备课就存在“备形象”的问题。针对不同的内容,教师要设计与课堂内容相符的个人形象。教师举手投足、言谈话语中自然流露出的儒雅风度、对真善美的诗意追求、对社会的责任感和正义感、对弱者的同情和对他人的友善,都对学生良好素质的形成起着“润物细无声”的作用,学生长期耳儒目染,定会受益无穷。因课、因时而异采用不同的语言风格也是备课时应考虑的内容。教师应将经过锤炼的口语用于课堂,使课堂语言逻辑清晰、通顺流畅、平实精练生动风趣。还要备口语交际技巧我曾琢磨过《东方之子》的主持人因人而异采用独具匠心、不落俗套的提问方式和谈话技巧。面对各路精英,他们能成功“诱导”专业人士把很专业的话说得深入浅出,令普通观众大为满意;也能在充分准备的基础上,提出涉及对方背景或专业的话题,使被访者对他们刮目相看,视为知音,侃侃而谈。这是一切语文学习者应追求的境界,也是语文教师备课时应该努力的方向;这些“内功”要天天备,月月备,年年备,这也是教师成为风格教师的基础。
赵长兵:为适应新课标下教师身份的这种变化,我觉得教室的环境设置也应该成为备课的对象。传统的教室都把教师定位在讲台上,教师站着,居高临下,仿佛真理在握,是一个管理者的形象。教师作为教学活动的参与者,“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最好能让自己的视线与学生保持在同一平面,可以走到学生中间去,也可以坐下来,即使有讲台也不要那么高。备环境也是备课的一部分,那些不符合新果标的教学环境其实是应该改变的。而且,教室的处延可更为宽广,大自然、工厂、农村……也是教室,我们要确立“大课堂”的观念!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新的课标、新的教学理念,应该在课堂教学这个主阵地中得到落实、获得体现。这就需要构建一个新课标指导下的新课堂。
一、发挥主动性,培养创造思维
新的课程标准要求在课堂教学中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一种互动、和谐、教学相长的师生关系。在课堂教学中,要让学生自信地想、大胆地说,赋予他们思想的自由、感情的自由、创造的自由,给他们一片自由翱翔的蓝天,彻底把以往的填鸭式教学转变成为以学生的自我发展为中心,让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真正“活”起来,把过去以教师为主的“一言堂”变为学生积极参与的“多言堂”。只有这样,学生的主体精神才能充分发挥出来,而教师则是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正如杜威所言:“教师,一个引导者,他撑船,学生们用力地用桨把船划向前。”在组织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该努力转变自身的角色,努力为学生创造宽松、自主、和谐的学习空间和氛围,在学生与文本之间、师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中进行心灵深处的碰撞,实现情感的交融,在自主与互动之间敢于想己之所想,言己之所言,在自主感悟、主动探究的基础上迸发出创造的火花,从而塑造学生的个性,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实现师生的共同创造、共同进步。
二、寻求开放性,培养综合能力
新的《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要“沟通课堂内外”,“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拓宽学生的学习空间,增加学生语文实践的机会”。这就需要教师实现教学观念的开放,采取开放性的教学形式。语文是一门极其生活化的学科,语文是社会生活的反映。初中生正处于开始关注和思考生活的心理年龄阶段,对一切充满好奇和热情。语文教学应该以课堂教学为轴心,向学生生活的各个领域开拓、延展,全方位地把学生的语文学习同他们的学校生活、家庭生活、社会生活有机结合起来。缩短课本知识与实际生活的距离,既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又能拓宽学生的视野,满足学生获取知识的愿望,使学生语文综合素质的培养由课内延伸到课外。例如:教师在完成一节课的基础上,可以举一反三地溶入课外知识――日常生活中的事例、电影、电视及文学作品中的某些情节、人物等。除此之外,还要鼓励学生走出狭窄的课室,让学生在与大自然、社会、家庭的接触中学习语文、运用语文。知识是教不尽的,学生在实际的生活接触中具有了一定的语文能力,便可以自学知识、再生知识,自觉提高语文综合素质。这样,就达到了“教是为了不教”的教学目标。
三、注重过程性,培养探究精神
新型课堂应是促进学生智力、能力发展和学习方法发展的学习过程。课堂教学要让学生经历学习的过程,在过程中感受、领悟、体验,在过程中学会质疑、反思,在过程中逐渐提高、不断发展。“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结果重要,过程更重要,新课标所提倡的探究性学习恰恰体现出学生的发展过程: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在这中间,学生经历了由不知到知的探索、思考过程,不仅获取了相应的知识,更重要的是通过自己的身体力行掌握了解决实际问题的积极学习、探究的方法,为今后的学习、工作及生活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使学生在竞争日益激烈的社会中具有终身教育的基础和再发展的潜能。因此,在新型课堂中,我们要在重视获取知识的过程性的同时,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与能力。
新课标构建的新课堂,是一个让学生的心灵得以放飞、情感得到宣泄、知识得到更新、能力得到提高的艺术殿堂。同时,新课堂也将成为师生共同成长的乐园。
【关键词】语文;课堂;教学
语文课,究竟应该教给学生什么?我们究竟应该建构什么样的语文教学内容呢?毋庸置疑,在新世纪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背景下,随着语文课程与教学改革的纵深发展,越来越多的一线语文教师在逐渐理解、消化新课改提出的新理念。不过,与此同时,我们也不能否认当前的语文教学中,也普遍地存在着“对着新标准,苦想教什么;捧着新教材,不知教什么;举着新理念,还教老一套;搬着新教法,自己也搞不懂在教什么”的现象。于是,有人感慨语文教学中出毛病最多的,正是教师冥思苦想所“成就”的“教什么”的内容,有人惊呼语文课教给学生的大多是“伪知识”,也有人感叹语文越教越不会教,越教越不知道该教些什么。
语文课堂教学是科学性与艺术性相结合的有机整体,但如果只讲究科学性忽略其艺术性,必然导致教学的凝重、呆板,缺少那么一份活泼、隽永。我以为,授课者应以艺术为载体,把教育与美妙的艺术结合起来。教学的艺术性体现在课堂教学的方方面面,下面仅谈几点粗浅体会:
首先,要学习和领会初中语文新课程标准。初中语文新课程标准是指导教师教学的纲领性文件,上新课程之前教师必须学透。很难想像,对新课程标准不熟悉的教师,能把初中语文新课程教好。教师在学习新课程标准时要在学透的基础上进一步领会新课程改革的精神。语文新课程标准只是一个教学原则性、方向性、计划性的指导文件,教师既要严格按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去进行教学,又要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教师的实际情况和学生的实际情况等诸多因素去实施教学。
其次,要认识到新课程标准不只是为教师制订的,也是为学生的学习制订的。语文新课标要求学生通过不同阶段的学习,达到相应的语文水平。让每一位学生通过在课堂上进行的语文学习,得法于课内,应用于课外。生活处处有语文,这就要求教师不但要指导学生在课堂内学语文,也要求教师教会学生在课堂外学语文。
第三,要转变观念。如果教师的思想观念不转变,即使是制订了再完美的新课程标准,也执行不了。传统的语文教学观念认为语文教学重在工具性,但我个人认为:新课程标准除了肯定语文教学的工具性,更多的是注重语文的人文性。这就要求每位教师都要转变观念。在转变观念时,有些教师认为应该彻底否定原来的教学观念,我不赞同这种看法。强调要转变观念,并不是对传统教学思想的全盘否定,而应该是对传统教学思想的扬弃。
也有些教师认为新课改后不用抓基本的教学常规了,我认为这个观点也是错误的。新课改就是要培养学生学会学习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但不能完全抛弃原来的教学常规,脱离学生的实际情况去组织教学。因此,我的体会是对传统的教育必须是扬弃,而不是抛弃。既不能全部继承,只改课程不改观念;也不能全盘否定,样样翻新。对学生的基本知识和基本能力的要求不能去掉,对教师教学的基本功的要求同样不能去掉。
第四,要转变角色。新课改要求教师要从教导者转变为服务者,强调在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自始至终都是组织者、引导者、激发者、陪伴者和参与者。学生才是主角,是课堂教学活动的主体。教师的教一定要围绕学生的学服务。这样,教师要转变为服务型的角色,这就要求教师在备课时要做到“三备”:一备学生、二备教材、三备教法。并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来制订比较科学的教案,为学生所想,想学生所需,解学生所难。这样,学生在学习中才能更充分地发挥其学习的主动性、创造性。
以往的教学一般是教师教什么,学生就得学什么,学生只能跟着教师走,而不能提出自己的见解和要求。在这样的环境中,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根本无从谈起。转变角色,实际就是要教师营造民主的教育环境,教师要成为学生学习、探究、发展的伙伴。
第五,教法和教具的运用要结合当地学校和学生的实际。上新教改课程时,要求我们教师要有改革的精神,抛弃填鸭式的教学,不能搞满堂灌。应试教育的做法是不符合课改精神的,也是不能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
我们应大力提倡启发式的教学。中国古代的大圣人孔子说“不愤不启,不悱不发。”这也有力地说明启发式的教育很重要。
教师在教学方法的选择上,要因地制宜,不能与学校和学生的实际脱节。要与学生的学法挂钩,与学习内容挂钩,与学习效果挂钩。“方法”、“手段”和“技术”的运用都应从实际出发,不要片面地理解新课改就是用多媒体上课,语文课就是让学生按课文内容来表演,演课本剧、演小品,课堂上热热闹闹,学生高高兴兴,老师只是坐在旁边做免费观众。
一、把握新课标,体现新理念
当今,无论是哪一门学科的课堂教学,都离不开新课程理念的指导。语文教学中的古诗赏析,也同样需要新课标理念的指引。
1.重视学生的发展
新课程标准的重要特点之一,就是重视学生的发展。初中语文新课程标准中就提到:“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而对古诗的赏析就是学生的语文素养获取的重要途径之一。因此,在古诗教学中,教师要把握新课标,按照新理念的要求去重视古诗教学中的赏析环节。
2.重视对学生的熏陶
语文新课程标准提出:“语文课程应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学生热爱语文的思想感情需要靠语文教学中的感情熏陶,这就要让学生感觉到语文中的美,让学生体验到语文学习中的情趣。而这些感情和情趣需要通过古诗赏析来得以发掘。正如新课标中提到的:“应该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同时也应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因此,在古诗赏析中,要重视对学生的熏陶。
古诗是中华文化的重要载体,古诗的学习是学生了解民族传统,接受优秀民族文化熏陶的捷径。在古诗的教学中,笔者就让学生在开阔的意境中,受到了美的熏陶。
二、加强诵读,注重体验
从教师的角度来考虑,学生的认知和阅历的局限性是学生自己无法克服和避免。但教师可以在教学中,通过重视诵读过程和学生体验,来增强对古诗的赏析效果。
1.重视诵读过程
俗话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由此可见,诵读对于古诗大意理解的重要性。所以,教师要重视学生对古诗的诵读过程,而不应仅仅局限于对词句的掌握。初中语文新课标也提出:“评价学生阅读古代诗词和浅易文言文,重点在于考察学生记诵积累的过程,考察他们能否凭借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诗文大意,而不应考察对词法、句法等知识的掌握程度。”诵读有助于对诗意的理解,从而有利于从赏析中领会全诗的主旨,加深对诗中意境的体验和对诗的审美情趣的感受。
例如,在教学《雁门太守行》一诗中,笔者就让学生通过反复诵读,达到感受、品味诗歌意境美和语言美的目的,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2.重视学生的体验
体验对于古诗的学习十分重要,而体验是教师无法代替学生去完成的,语文新课程也倡导“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因此,在古诗教学的赏析中,要重视学生的体验。
【关键词】浅析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思考
新课标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要陈地。随着新课程的进一步实施,初中语文教师将与新课程同行,将随着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而重新建立自己的教学方式。因此,每位初中语文教师要加深对新课程的理解,提高实施新课程的能力和水平,使自己尽快走向新课程。现就初中语文教师怎样搞好新课改下的中学语文课堂教学谈点体会。
一、感悟课程,形成新理念
语文新旧课程课堂的最大区别在于:旧课程课堂是以知识传授为重点,教师要将语文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进行分解,学生通过倾听、练习和背诵,再现老师传授的知识,以应付大大小小考试。而新程课堂则是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引导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参与学生开放式的探究,让学生真正掌握终身有用的学习,研究问题的方法和步骤。那么,什么样的初中语文课程才符合“语文新课程标准”的要求,能在实际的语文教学得以落实并达到预期的目标呢?
1.课堂教学要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
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是“中学语文新课程标准”的一个基本理念。这一理念要求在课堂教学中,即要注意学生丰富语言的积累、良好的语感和整体把握能力的培养,以及识字、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等各种技能的训练,同时也要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
2.课堂要有开放意识。
只有开放的中学语文课堂才是有活力的中学语文课堂,才能学生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
3.语文课堂要重视学生良好方式的形成。
新的课程标准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这就要在语文课堂中教学内容的确定,教学方法的选择,评价的方式的设计。都应有助于这种学习方式的形成。
4.课堂要尽可能地为学生提供语文实践的机会,以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通过语文实践培养语文实践能力。
二、加强新课程课程教学探究,驾驭新课程标准下的新课堂
1.要有民主的氛围。
民主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是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勇于创新精神的基本前提。在课堂中,教师必须采取民主、宽容、理解的态度,支持学生发表不同意见,鼓励学生积极探究。师生不但在人格地位上是平等的,而且在心理、情感等方面也是平等的。如果教师能带着这样一种认识走进课堂,那这样的课堂才真正属于师生双方的,学生的主体地位才能得以确保,学生的学习兴趣必然得以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才会得到最大限度的开发。
2.准确定位学生学习目标。
帮助学生决定适当的学习目标,并确定和协调达到目标的最佳途径,是教师作为学生学习的促进的重要任务之一。新课程的特征具有开放性,要求达成学生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及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目标。
3.要有充分的读。
读的形式很多,有朗读、默读、诵读等,这些都是阅读的重要方法。它们在帮助学生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等方面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语文课程标准强调在教学中要重视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感和整体把握的能力。笔者认为学生充分地读是达到这一目的的最有效的方法之一。通过各种形式的读配合使用,使学生在读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从而受到情感的熏陶,获得思想的启迪,享受审美的乐趣。
4.要有自由的表达。
“中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因此课堂不是老师单一表演的舞台,也不是学生被动静听的场所。在课堂中师生应有充分的交流,学生应有自由表达的权利和机会。
5.改变课堂结构,化教师的讲授为学生学习的活动。
新课程理念认为,课堂是经验。课程是人类已有经验和教师、学生个人生活经验的结合。因而新课标强调,教学是教师与学生间、学生与学生间的交流、互动的过程,在交流互动中生成新的知识,求得新的发展。
6.要有客观的评价。
在“中学语文新课程标准”中,评价的地位越来越高,评价的方法越来越活,评价的作用也越来越大。在中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注意对学生学习的反馈评价。通过课堂评价,可以起到如下三个方面的作用:使学生明确自己在学习中的优缺点;发挥教师在课堂中的引导作用;激励学生进一步学习。只要教师的评价是客观合理的,而且兰时体现了一种师爱、一种民主的话,即使是指出学生的缺点的评价,学生也是会乐意接受的,并且更能激发学生进一步学习探索的兴趣。
7.要热烈的讨论。
讨论教学是新课程倡导的参与式教学的一种重要方式,体现了新课程中“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的理念。在语文课堂中凡是可以由学生讨论解决的问题尽可以放手让学生自己去解决,千万不要担心“浪费”了时间,完不成教学任务。
三、运用知识效果激励学生,激发学习兴趣
一、注重一个导向。这个导向就是高考所具有的“指挥棒”作用。根据我国国情,一考定终身的现象目前还无法避免。可想而知,高考对于每位考生,每个家庭的重要性。它直接引导了学生如何去学,也引导教师如何去教,它起了一个很强的导向性作用。如果高考中都无法体现新课程思想,那么新课程标准在实际教学中将会变成一纸空文,新课程改革也终将会失败。所以高考的导向性真得非常重要。新课程实验能否成功,这与高考方案是否体现了新课程思想密切相关。这就更要求我们制定高考方案时要切实体现新课改思想。
二、把握一个原则。现在制定新的高考方案有一个原则必须把握住,那就是必须和新课程标准的指导思想紧密联系,不可脱节。新课程的相关指导思想不仅仅在指导着教师如何教,学生如何学,也在指导着高考如何考。新课程标准是高考方案制定的基础,高考方案的制定,它不是谁想到什么就是什么,也不是越新越好,越奇越好,更不是将原来的高考方案简单改变一下,换汤不换药。它需要在整个高考方案的制定过程中处处体现新课改的精神,把高考与新课程标准融为一体,让高考成为新课程实验的重要组成部分,让师生真正感受到新课程实验所带来的无穷益处!
三、设计一种形式。有人或许不能理解,2009年的语文高考方案难道只有一种形式。这里所说的“一种形式”指的是2009年高考时呈现在考生面前的那张试卷的外在结构形式。这种形式是就大的方面来说的,也只能是一种,因为那只是一张试卷,而不是多张试卷去供学生选择,就安徽省目前情况来看也只能是这样了。那么在这张试卷上如何体现新课程思想呢?高中学课程的一个指导思想思想就是:让学生有选择地学习,帮助学生有选择,有个性地发展。这就要求在试卷结构安排上改变以前的形式。在最近这几年的高考中,语文试卷的客观题选择题一般都是10题,分值是30分。这个比例要缩小,要减少客观选择题,提高主观题的比例,尤其是作文题。在新课程背景下的语文高考作文60分已不能体现新课程的思想了,作文的分值在语文试卷总分150分的情况下最好提高到75分,并且分成大小两篇作文,大作文50分,小作文25分,在考察上各有侧重,这样有利于帮助学生有选择,有个性地发展。
语文新课标实行必修和选修两部分,这在高考试卷的结构上必须有所体现。根据这一点,可以把高考语文试卷的结构分成两部分,即必做题部分和选做题部分。必做题的设置是依据必修课的内容,是高中语文重要的必须掌握的知识,而选做题则是学生依据自己的喜好在选了自己喜爱的课程之后,选择自己拿手的题目,发挥自己的长处。这最能体现让学生有选择地学习,帮助学生有选择,有个性地发展这个高中新课程指导思想。这样就很好地通过试卷结构的安排兼顾必修和选修两个方面。如果在2009年高考方案中没有兼顾这两个方面,这将不利于以后的教学是很显然的了,高考导向性是不容忽视的。
四、试题的命制须慎重。2009年高考语文试题命制的方向是很明确的,就是要体现新课改思想,更好地为国家选拔人才。命题时重点必须要围绕学生的语文素养,建立多元的评价体系,不搞所谓的标准答案,不去束缚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一道试题的命制可以让学生从多个角度去思考,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只要能体现语文的素养,合情合理地解决,就可以得分。前面提到的作文命题形式的改变也正是体现了这一点。这样做就可以让学生从多个方面尽情地展示自己,尽情去享受语文,享受生活,这也或许是对新课程思想的最好诠释。
五、阅卷教师的整体素质必须提高。语文新课标的实施,高考试卷已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往往只记住一个答案与之不同就没分的时代将一去不复返了,它需要阅卷教师整体素质的提升,需要教师真正能融入学生的答题思想中去和学生产生思想的共鸣,去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去发现学生身上的语文素养,然后作全方位客观公正的评价,作能体现新课程思想的评价。这样的阅卷老师多吗?实际上不多的。所以阅卷教师整体素质和阅卷水平的提高也是实施新课程背景下语文高考方案中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以上是从新课程背景下语文高考方案制定的原则、导向、形式、命题及阅卷教师整体素质有待提高等几个方面谈了一些我个人看法,敬请大家斧正。
关键词:新课程标准 高中语文 教学新思路 主体性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C DOI:10.3969/j.issn.1672-8181.2013.16.099
1 传统语文教学的弊端以及存在的问题
在我国应试教育体制下,语文是一门必考且极为重要的科目,因而大多数学生往往只是为了达到一定的应试教学要求而被迫接受语文课程的学习,却很少有学生是发自内心喜欢并热爱学习语文,这种现象尤其在高中教学中较为明显。高考对于学生来说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而语文在高考中占有极大的分值比例,在很大程度上会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升学成绩。所以,在高中语文教学过程中,如何提高学生的考试成绩成为大多数老师教学的重要目的,导致老师过于追求表面上的应试教学内容,过分强调知识的学习,而忽略了对学生综合能力素质的培养,使得传统的语文教学愈发凸显其局限性,已经无法适应新形势下的教学要求。同时,在传统教学理念中,语文教学过于强调老师的主体地位,在老师固定的授课模式下,任何问题老师都总是给予学生最完整的讲解以及最为标准化的答案,而轻视了学习过程与方法的讲解,忽略了老师与学生之间的课堂交流互动。整个教学过程呈现出的就是老师在讲台上不停地讲,学生在课堂上不停地听与记笔记,这不仅很难体现出学生能动自主的学习,而且在一定程度上也束缚了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拓展,不利于学生进行创造性的学习,从而影响了语文教学质量的提升。
2 探索新课程标准下的高中语文教学新思路
在课程改革的新形势下,对高中语文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着重强调学生在学习上的主体能动作用,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学习思维能力,进而全面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与文化素养。这就要求老师能够深刻领会新课标的精神,明确新课标下高中语文课程的教学目标要求,把握新课标教材的特点,转变传统的教学理念与方式,探索出适合新课程标准的高中语文教学新思路。
2.1 营造活跃、开放性的教学环境氛围,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语文是一门内容极其丰富的课程,要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提高教学质量,必须要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让学生能真正感受到学习语文的乐趣,并不是让学生仅仅是为应对高考而处于被迫学习的状态。老师要善于结合课文内容与学生的特点,开展一些生动有趣的课堂教学活动,让学生在轻松活跃的课堂活动氛围中不断学习。活跃、开放性的课堂教学环境不仅可以增强老师与学生的互动交流,还可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思考,有利于学生进行创造性学习,学生的思维空间才能得到进一步的拓展。
2.2 运用丰富的教学手段与方法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
语文是一门博大精深的课程,而并不应该只是单纯的书面知识的讲解学习,这是传统语文教学存在的最大一个弊端。长期以往,会逐渐抑制学生的思维能力。语文教学的目的不仅仅是为了让学生能够掌握一定的语文知识,更应该以培养学生的能力及语言文化素养为主,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注重引导学生受到思想上的熏陶与感染,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与文化素养。因此,基于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下,老师应转变教学观念,在明确把握新课程目标与新教材特点的前提下,根据不同内容去安排课堂教学环节,运用丰富的教学手段与方法以及合理运用教学技巧尤为重要。在信息技术迅速发展的今天,老师也可以借助先进的多媒体辅助教学手段进行开放性课堂教学,内容更加生动直观、形象地体现出来,更容易被学生理解学习,这不仅能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大大提高教学效率,这也是当今时展的需要。
2.3 注重角色的转变,树立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
长期以来,老师在教学过程中一直处于主体地位,带领着学生进行学习,却忽略了学生学习的主体作用,从而使得学生的学习始终处于被动。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学科知识也在不断的拓展,老师不可能把所有的知识都全部传授给学生,尤其是对于语文学科来说,仅仅依靠课堂教学已经远远不能满足学生的求知欲望。新课程包括必修课与选修课两个部分,在体现基础性课程教学的同时,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会更加强调学生学习的主体性。老师要注重角色的转变,要学会从单纯的知识传授者逐步转变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要帮助学生去发现、挖掘获取知识的方法,树立学生学习的主体意识,引导他们有选择性地进行课外学习,促进学生个性化的发展,拓展学生的视野,成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
2.4 提升教师自身综合知识素养,实现新课程的三维目标教学
新课程改革主要体现在新课程中实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以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维目标,构建比较完整的课堂教学目标体系。三维目标教学对老师自身的综合知识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其自身综合素质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会影响到教学质量的好坏,给老师的教学带来了严峻的挑战。作为一名高中语文教师,如果自身没有很深的知识素养与文化涵养则很难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在语文课程的教学过程中,会容易使学生觉得枯燥乏味,又谈何通过教学来提升学生的能力。所以,老师应注重自身综合素养的提升,将个人魅力通过语文教学呈现给学生,使学生受到熏陶与感染,努力实现新课程的三维目标教学,从而全面培养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
3 结语
传统的教学思路显然已经不太适应时代的需求,新课程改革是适应时展新形势下的必然要求。如何在把握住新课程标准教学目标的前提下,转变传统的教学理念,探索出一条适合新课改形势下的语文教学新思路是摆在每个高中语文教师面前极为艰巨而重要的任务。
参考文献:
[1]杨晓霞.浅析新课改下的高中语文课堂教学[J].成功(教育),2011,(5).
【关键词】小学语文 研讨会 新课标解读 学习心得
我非常荣幸参加了2012年9月7日至9日为期二天的小学语文新课标解读暨名师经典课堂观摩研讨会。三位专家、特级教师的上课和讲座使我热血澎澎湃,激动的难以自制,受到了很大的启发。
张学伟老师的教学体现了教学的朴素与真实,在教学中采用了"一引二读三品四比"学法。所谓一引,即引导学生走进课文,走进课文的情景;二读,张老师的教学中运用到了读出感情,让学生通过读,大胆的去想象文中所写,最后再由教室总结;三品,品的是意境,这是我们教学中经常涉及到的,就不在赘述;四比,比什么呢,就是把与这课有相同之处的课文放在一起进行比较,比较文中所写内容,所用到的方法等,这是我教学时经常忽略的问题。听了张老师的教学,我把自己平时教学方法和张老师教学方法进行比较,他的教学方法我平时没做到,我没大胆让学生去比,也没拿更多的课文来比,于是让学生失去了很多想象的机会,错失了积累的机会,在今后的教学中一定要改进自己教学的方法,尽量做到教学的完美。
全国语文著名特级教师,中学高级教师张学伟老师,是全国语文教学改革先进个人,全国"注提实验"名师。他的教学也很精彩,略读课文教学《天游峰的扫路人》体现了以学生为本、重在引导。张老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围绕片段进行教学,让学生体会课文中重典语句,模仿的动作,上得非常精彩。
李卫东老师的中年级阅读课文教学也十分精彩,特别表现在他这堂课的前半部分时间里,引导学生分析课文中的对话,以及他说话的语气,并指导学生读好他们之间语气的不同。李老师语气读的非常到位,学生也学着把这些语气读的非常好。可见,李老师的读的基本功特别好。
除了听名师的上课,还听了三位专家对语文新课程标准的解读,他们对新课程标准的解读很详细,让我知道了各年级的教学重点,以及各年级教学中应该注意的问题。
纵观以上各位专家的讲座和课例,我想到:
1.语文要有充分的情感
这里的情感包括三个方面:教师的情感、学生的情感、教学过程的情感。语文课程的性质有一条很重的性质就是语文是人文性和工具性的统一。语文教材的本身就有着丰富的人文特点,即包含着丰富的情感。我们作为语文老师也同样是要有这方面的情感,只有我们自己有着丰富的情感,我们才可以把这种情感传递给我们的学生,也只有我们的学生自己有了这种情感,才能够更加促进我们孩子对语文的理解和感悟,才能谈到有自己独特的感受。
2.做一个学习型的教师
的确,要想成为一个优秀的教师,必须读大量的书,把读书作为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甚至把读书作为生活中的一种重要的生活方式。当然在读书的过程中还要认真做好读书笔记,消化所读的内容,不可一知半解。这次参加会议的上课和做讲座的各位老师无不是学识渊博,有着丰厚文化底蕴。如果说教学方式是形式,那么有着较高的文学修养就是内容。只有形式和内容的完美结合,才可以是一个真正优秀的小学语文教师。
3.潜心研究教材,掌握教材的教学重点和难点,把每节课上成公开课
一、求实创新,不断提高自身的思想业务素质。
“学海无涯,教无止境”,只有不断充电,才能维持教学的青春和活力,而教育教学又是我们教师工作的首要任务,所以,一直以来我都积极学习。我认真参加学校组织的新课程培训及各类学习讲座。另外,我还利用书籍、网络认真学习了语文新课程标准,以及相关的文章如《新课程教学理念与教学设计》等。通过学习新课程标准让自己树立先进的教学理念,并将所学的新课程理念应用到课堂教学实践中,立足“用活新教材,实践新理念。”力求让我的语文教学更具特色,形成独具风格的教学模式,更好地体现课改的要求,提高语文教学质量。此外,我还积极参加学校每周的教研活动,平时有机会就走进其他老师的课堂,取人之长,补已之短,以便改进自己的教学。通过这些学习活动,我不断充实了自己、丰富了自己的知识和见识、为自己更好的教学实践作好了准备。
二、加强教学基本训练,搞好常规教学
抓好常规课教学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必由之路,所以我特别注重抓好这一个环节。
1、认真备课,坚持提前备课,做到深入钻研教材写好教案,全面提高自身素质。积极参与听课、评课,虚心向同行学习教学方法,博采众长,提高教学水平。
2、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了解学生原有的知识技能的质量,他们的兴趣、需要、方法、习惯,学习新知识可能会有哪些困难,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组织好课堂教学,关注全体学生,注意信息反馈,调动学生的有意注意,使其保持相对稳定性,同时,激发学生的情感,使他们产生愉悦的心境,创造良好的课堂气氛。
3、注重教学方法。要求学生把课前预习、听课学习、训练拓展、反馈迁移各学习环节结合起来,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课文学习与课后练习及背诵相结合,做到听、说、读、写协调发展。在写作教学方面,将课堂作文和课下周记,平时的阅读摘抄结合起来处理,既完成了教材规定的写作教学任务,又在某种程度上弥补了本册教材课文教学与写作训练脱节的不足,使学生的写作水平较过去都有了一定的提高,写出了不少有思想、有情感、有文采的好文章。
4、关心爱护和转变差生。总的说3、4班的语文基础较一般,且两级分化较为严重,因此,当学生取得一点点进步时,我就给学生很大的鼓励,使学生充满学习语文的自信心。
三、加强反思,及时总结教学得失。
一、教育观念要转变
有人认为,新课改是“穿新鞋,走老路”或“换汤不换药”。这种看法必将危害教育的发展。语文教师需尽快转变传统教学理念,这是适应语文新课改的根本前提。新一轮课改能否成功,关键在于老师的教育观念能否转变。教师教育观念的转变,主要在于如何看待学生的主体地位和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新的教育理念要求我们不仅关注学生的共性,还要特别关注学生的个性,珍视学生独特的感悟、独特的理解和独特的体验。根据这一要求,语文教师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语文教师必须理性地审视和反思传统的教学观念。教师的职责不再是知识的占有者和传授者,而是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学生智力的开发者、良好语文习惯的培养者。为实施新课程标准,切实转变教育观念已势在必行。
二、教师角色要转型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新型的师生关系必将导致师生平等的对话和情感的交流,产生民主、和谐、宽松的课堂氛围。课堂教学是教师和学生间的一种双边活动,教师要把学生当成研究者、合作者,调整好自己的角色和地位,放下架子,放弃师道尊严,拉近师生距离,和学生交朋友,平等对待学生。只有这样,才能使课堂上出现其乐融融的学习氛围。
同时,语文教师是新课程的参与者,开发者。“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教师要善于开发学生的思维潜能,在学习上打破师生界限,增进师生间的互动,使学生在自由民主的学习氛围中形成自主的学习心理。教学中,教师要与学生平等商讨问题,鼓励学生多提问题,通过创设愉快合作的学习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活学生的思维,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鉴于课文教学中学生常常被置于从属的地位,处于被动的状态,当前特别要呼唤学生的主体精神,张扬学生的个性特征。教师的角色要转变:教师只做一个热情的支持者,给予适时的鼓励和指导。
由此可见,语文教师不能只成为课程实施中的执行者,更应成为课程的建设者和开发者。只有做好角色的转变和定位,才能立足新课标。
三、知识结构要完善
随着新教育理论的不断涌现,新的课改实验不断进行,摒弃旧的语文教学理论观念、方式方法、手段模式而去接受新的东西势在必行。具体而言,应从以下几方面做好准备:
⒈要研读学科《课程标准》,领会其精神实质,接受先进的教育思想,掌握与课程改革相适应的教学方法,用符合时代要求的教育理论、教育内容、教育方法,重新装备自己并运用到教育实践中去。
⒉语文教师要积极主动地接纳与语文教学相关的各种新信息和新知识,努力使自己成为一个博学多才的杂家,博览群书;要关注生活、体验生活,把生活的源头活水引进课堂,避免因孤陋寡闻而带来尴尬,以期在语文课堂上能纵横捭阖。
⒊语文教学手段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多媒体以不可抵挡之势稳坐了教学手段的头把交椅,因此必须掌握以运用多媒体课件为核心的现代教学手段的相关知识和熟练技术,并在关键时候恰当地为语文教学服务。
《庄子》说:“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这句话说明了知识对于教师的重要性。语文教师要一专多能,是一个学识渊博的“杂家”;否则,将无法适应新课程改革的要求。
四、教学模式要全新
旧的教学模式,重知识传授,顾眼前效果,忽视学生未来发展。语文新课程要变“呈现―接受”模式为“引导―发现”模式。教师要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构建和谐、民主、开放而富有创新活力的语文课堂。
教学活动是一种双向认知活动,有效教学行为应指向于多元化的教学目标和学生全面发展的教学期望,它是教学的社会价值和个体价值的双重体现。语文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语文教学就是教师对学生进行语文素养培养的一种认知过程,语文教学的目标是要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应用祖国语言,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同时还要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1]基于以上的认识和要求,新课程标准下语文教师应不断调整其教学行为,促成教学目标和学生全面发展目标的最终达成。因此,教师的教学要体现语文新课程的理念;教师的教学要致力于促进学生发展;教师的教学必须面向全体学生;教师的教学还应重视语文课程与学生生活的密切联系;教师在教学中还要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然而,综观现实,在我国的中小学语文教学中依旧存在着许多与新课程标准极不适应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语文教学仍存在着为完成认知目标而忽略了对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培养;教学设计指向教师“教程设计”而不是学生“学程设计”;教学是为获得好评而忽视学生实际需要等诸多问题。这些问题的出现与教师对新课程理念不明晰以及对有效教学行为意识的理解和把握不够有密切的关系。因此,在语文新课程标准下探讨教师有效教学行为的意识是十分必要的。
二、语文新课程理念解读
语文新课程理念是在对传统语文教学经验总结之上,根据现代语文教学的要求提出来的。它体现了语文课程人文性与工具性的统一,思想性与审美性的统一,强调了学生在语文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凸显了现代社会对语文能力的新要求,突出了语文课程的实践性本质,为教学工作的开展提供了理论依据。
第一,教学目标全面指向学生的语文素养。教学对象要面向全体学生;教学目标要指向全面提高全体学生的语文素养。“语文素养包括语文能力和语文知识、语言积累、思想情感、思维品质、审美情趣、学习方法、学习习惯等多个方面”。[2]
第二,教学内容指向语文教育的个性。首先,语文课程兼具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特点。语文教学不仅要教会学生怎样运用语文知识解决问题,还要在语文教学中重视语文课程对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导向作用。其次,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语文教育是母语教育,具有良好的语境、资源等条件,语文教学应在大量的、丰富的语文实践中进行,让学生从中感悟、习得和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不断提高整体把握能力。再次,汉字和汉语自身的规律是语文教学的基础。语文教学应遵循汉字、汉语的自身规律,只有遵循汉字和汉语的自身规律,教学才有可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第三,教学方式指向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语文教学要保持每个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他们乐学、会学、学会,让他们在自主学习基础上进行各种形式的合作学习,通过互相启发、共同探究达到学习目的,从中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协作能力。
第四,教学过程指向开放而有活力的生动情境。语文课程不能局限于课堂教学,应立足于满足学生的实际需要,要利用一切可能的手段(如多媒体和网络技术)来满足学生发展语文素养的需要;要重视学生在现实中的语文实践活动,让学生在课内、课外学习的过程中不断提高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综合运用语文知识的能力。
三、语文教师有效教学行为五种意识的强化
在教学过程中,教学理念的体现和新课程目标的实现与教师的有效教学行为息息相关。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分析和探讨教师有效教学行为的意识,对促进语文课程改革、促进教师教学水平的提高、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养成都具有重要意义。
(一)促成教“书”向教“人”的转化──对象意识
对象意识是语文教师首先要涉及的问题:“教谁”。这个问题看似简单,长期以来许多教师对此却并未有明确的认识。传统的语文课程受应试教育影响,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拔,偏重知识与技能的传授,忽略学生的学习过程以及学习方法的养成。教师是在教“书”,教学是传授知识,是为满足少数人的升学需要。而现代教育要求教师不仅是会“教书”的“经师”,而且应当是会“教人”的“人师”。语文新课程标准特别强调“要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这体现了语文教学对象由“书”向“人”的转变,蕴涵着丰富的人性化内容。对象意识的转变对语文教师提出了如下新的要求。
第一,语文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进行,语文教学要使具有不同条件和背景的学生都能够获得接受语文教育的机会,并能够达到最基本的要求。语文教学不仅要使每一位学生在语文学习的过程中取得进步,具备基本语文素养;而且还要使学生热爱语文学习,学会语文学习,打下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必须明确,教学的对象是全体学生,不是部分学生;教师必须关注每一位学生的发展。
第二,语文教学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学生的个体差异主要有智力差异、认知方式差异和性格差异。加德纳的多元智力理论认为,人的智力是由多种智力组成,每个人智力成分中的优势部分各不相同,这些不同的优势部分决定了人的智力差异;人与人之间的认知方式也有不同,有场独立型和场依存型、沉思型和冲动型、辐合型和发散型等多种类型;性格差异更是非常明显的。学生个体间的这种差异性,决定了学生学习的差异性,也决定了教学形式不能单一化。语文教学不是批量生产统一规格的物品,而是培养有个性的人。教师的教学形式必须多样化,针对学生间的差异性,因地制宜、因材施教,全面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
(二)促成教室“物理环境”向教学“心理环境”的转化──环境意识
学习的“物理环境”指学习的物质条件,也称硬环境或物质环境。与物理环境相对的是“心理环境”,学习的“心理环境”是指学习环境的非物质条件,即人与人、人与物质环境相互作用而产生的心理环境,也称为软环境或精神环境。在“物理环境”与“心理环境”对学习和教学的影响方面,心理学习环境对学生学习所产生的影响起到的作用是决定性的,物理环境对学习和教学的影响必须通过心理学习环境才能发挥积极作用。
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当强化环境意识:不仅要通过内引、外联、与生活的对比三种方式的综合运用,为教学创设物理环境,[3]而且还要为通过营造良好的课堂教学氛围创设心理环境。教师是教学心理环境的创设者和调控者,“教师在教育事业中的任务在于提供刺激学生反应和指导学习过程的环境……以便反应尽可能使学生确实形成良好的智力和情绪的倾向。”(杜威,1944)就师生关系而言,教师应尊重所有学生,赞赏每一位学生的进步;就教学关系而言,教师要帮助和引导学生的语文学习,要创设情境,唤起学生学习的热情,要创设条件,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而就学生之间的关系而言,教师应通过表扬、竞赛等手段使整个班集体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使成员都具有良好的心理状态,成员之间能产生良好的心理互动,让学生在交流和活动中学会宽容、尊重和理解。为达此目标,教师一方面应着力创建和谐的课内外气氛,形成信任、民主、主动的学习环境,以便使学生体验到轻松、自由的学习气氛;另一方面,教师要重视建立定向化的学习环境,将学生的注意力引回课堂、引向学习,在学习中学会相互信任和相互帮助。
(三)促使教学目标向学习目标的转化──目标意识
语文教学的目标有显性和隐性之分:学生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这三个维度的发展是语文教学的隐性目标;学生识字与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这五个方面的发展是语文教学的显性目标。由语文教学的目标可以看出,教师的教学行为是以学生学习目标的达成、而不是以教师教学目标的达成为最终目标。教师的教学目标并不等同于学生的学习目标,前者关注教师的“教”,而后者关注学生的“学”。新课程理念下的语文教学必须明确以下几点。
第一,活用新教材。语文新课程标准是教师教学的指导性文本,它明确规定了学生学习语文应掌握的、适应未来社会生活和进一步发展所必须的重要语文知识、技能;要求学生初步运用所学的知识、技能去观察、分析社会,去解决生活中的问题;要求学生能够体会语言与自然及生活的密切联系;要求学生了解语文的价值,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等。在此思想指导下,语文教学材料的选取可以从多方面获得,一切能够促进学生语文素养提高的教材都可用于教学。教学中要对新教材灵活运用,有所教有所不教,一切均以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为宗旨。
第二,重视对学生学习过程和学习方法的指导。语文教学不仅是传授知识与技能,“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知识的不断延伸和发展,决定学习不能仅是学会,还要包括会学。只有知道如何学习,才可能在知识不断增长的社会继续学习,为终身学习提供条件。因此,教学中,教师应对学生学习的过程和方法进行指导,让他们学会学习。也只有通过教师的指引和导向,学生才会有针对性地注意解决问题的过程,才能真正找到通往知识世界的大道。
第三,促进学生学会交流和合作。交流和合作是实现有效学习的重要途径,在现代生活和学习中必不可少。教师教学要致力于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在交流与合作的过程中,学生可以互相启发、共同探究,不仅在学业上有所得,而且培养合作精神和协作能力。
(四)促成教师“演员式的表演”向“参与式的合作”转化──对话意识
传统语文教学中师生之间主要是一种“授—受”过程,教师像“演员”在讲台上“表演”,学生则充当“观众”。学生只是被动接受教师灌输的知识,其主动性很少能得到发挥。实质上,学生的学习应该是一个主动、积极的探索过程,教师的任务仅仅是创设一种有利于学生学习潜能发挥的情境,使学生的学习潜能得以充分发挥。基于此,教师的教学必须由“独白式讲话”向“平等对话”转化。教学过程中的对话是建立在师生之间民主与平等关系基础上的对话,这种对话有师生对话、生本对话和学生自我对话几种形式,语文教学要达到对话状态,首先必须具有和谐的教学氛围。在对话教学中,“学生的老师和老师的学生之类的概念将不复存在,一个新的名词即作为老师的学生或作为学生的老师产生了。在对话过程中,教师的身份持续变化……学生也是如此。他们共同对求知的过程负责。”[4]其次,要鼓励学生的积极参与。对话教学关注结果,更关注过程,关注学生与教师、同学、教材的对话过程。再次,对话教学要面向生活的广阔天地,语文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任何生活的场景都可以作为对话教育素材。语文对话教学,要在各方面体现学生的个性色彩,致力于发展学生的个性。[5]
(五)促成教学过程“功利性”评价向“问题诊断性”评价的转化──裁判意识
评价学生的学习历来是教师教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课程改革更赋予了它新的内涵。新课程改革理念下,教师必须要具有裁判意识,教学的过程性与发展性评价应体现教学反馈信息的捕捉与诊断。传统语文教学中,教师评价具有极其功利性的色彩:通过评价给学生打等级,为“评价而评价”。这种功利性评价无论从语文学科的发展还是学生语文素养的发展来说,都极为不利。教学评价必须从这种功利性评价向问题诊断性评价转化。通过问题诊断性评价,教师能捕捉教学反馈信息,并据此诊断学生的学习掌握情况,发现学生的优点与不足,在此基础上调整和改进教学,最终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养成。
注:
[1]巢宗祺等:《语文课程标准解读》,湖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
[2]崔峦:《学习〈语文课程标准〉深化语文教学改革(上)》,《课程·教材·教法》,2002年第3期。
[3]曹明海,潘庆玉:《生活:语文教学的源头──论刘国正语文生活观》,《课程·教材·教法》,2002年第6期。
[4]顾明远,孟繁华:《国际教育新理念》,海南出版社2001年版,第172页。
关键词:阅读质量;阅读能力;措施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5)10-0126-02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明确要求学生"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能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发展个性,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能借助工具书阅读浅易文言文。"可见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是培养学生语文素养和语文能力的关键和根本。那么怎样才能提高阅读质量,有效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历来是专家学者和语文老师共同探讨的一个永恒话题。苏教版教材主编张庆教授曾做过精辟的论述"课堂教学最重要的是培养学生自我体验、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创新的素质。教师应不惜为卓有成效的'对话'付出大量的教学实践,虽然通过'对话'也可能得不出什么结论,但却换来了学生心态的开放,主体性的凸现,个性的张扬,创造性的释放。"可见阅读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别重要的一个环节,肩负着培养学生感受、理解、欣赏、评价的能力,引导学生领悟文章的表达方法,培养学生习作能力的重任。那么,怎样才能提高学生的阅读质量呢?
1.让学生在阅读中体验美
让学生充分地读,"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在主动积极地思维与情感活动中有所感悟,真正体现阅读是一种个性化的行为。
九年义务教育小学语文教材中有许多文字优美、意境深远的好文章。如《枫叶如丹》、《绿色千岛湖》、《白桦林的低语》、《三峡之秋》、《黄河之水天上来》……这类文章无论是描写的景物,还是使用的词句,都非常优美。教学这类课文时,教师如果采用传统的教学形式,停留在"老师讲,学生听"这一步,就可能使学生在老师繁琐的分析讲解中失去自己独特的理解,就会扼杀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此时,应一改传统的教材呈现方式,不给学生讲解,放手让学生大声地朗读,让学生在反复的诵读中体验文章的美,让学生的阅读成为美读,在美读中体验,在美读中感悟。如教学《枫叶如丹》一课时,我这样问学生:课文讲的景色十分壮美,同学们,想欣赏吗?学生回答后再问:读读看,你有什么发现?伴随着朗朗的读书声,学生独特的情感就会因为各自不同的选择而得到体验,让学生体会"为什么说自然与人世处处相通?""也就在这一刹那间,我恍然明白了什么?""什么是真正的成熟,真正的美? "学生在阅读中体会到了只有经历了长大、挫折,人才能变得成熟,而成熟的美,才是真正的美。如此睿智的人生哲理和内涵,大可不必再由教师讲解分析,完全可以让学生在阅读中领悟,受到美的熏陶。
2.提高学生阅读发现能力
让学生自主地阅读,处理好"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关系",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独特的见解。要让学生"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那些令学生感兴趣的,学生愿意去接触的课文,才会激发起学生的学习欲望,进而产生学习动机,从而达到让学生自主学习的目的。教材中,有不少课文与学生的生活联系紧密,有些则不尽如学生意。此时教师就要改变教材的呈现方式,放手让学生去选择,确定阅读的内容。如《体育颂》、《分一半掌声给她》、《手拉手》……这类课文,不管是教材规定为教师讲读还是学生独立阅读,只要是学生需要的,老师就给出大量的时间让学生去理解、探索。白居易说:"感人心者,莫先乎情。"作者流眼泪,读者才会受感动。阅读的过程就是审美的过程,这个过程若缺乏审美热情,阅读就会变得索然无味。例如,学生学习《母亲的纯净水》一课。由于这课讲的内容与学生平常的生活实际联系紧密,教师此时只作参与者、引导者就行了,然后给学生时间去比较自己的发现与课文的叙述之间的异同。这样一来,学生的自主性得到发挥,情感体验和审美热情得到了激发,学生就能满含激情的发表自己独特的感受。学生学得轻松满意,教师减轻了教学强度,教得也挥洒自如。
3.强化培养学生的浏览能力
让学生有选择地阅读,强化培养学生的浏览能力。 21世纪是信息时代,而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的最重要手段。"学习略读,粗知文章大意(《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培养学生的浏览能力显得尤为重要。对于教材中那些篇幅较长的课文,如《黄河之水天上来》、《小英雄雨来》、《黑孩子罗伯特》……教师应该改变教材的呈现方式,让学生主动地选择学习内容,不应面面俱到,为让学生全面了解课文内容而浪费大量的精力。要让学生快速地粗略读课文,先了解提供了哪些信息,再阅读自己需要的、感兴趣的信息,最后做仔细研究,从中获得知识技能。如《小英雄雨来》一课,内容多,篇幅长,要让学生把所有学习内容都作为重点是不现实的。教学时,教师要有意识让学生在粗略读的基础上选择出想学的部分,再深入地研究。这种做法,既利于满足学生的兴趣,促进学生主体性的发展,又节省了学生的学习时间,培养了学生的浏览能力,为提高学生从阅读中获取关键信息的能力创造了条件。
4.培养学生的课外拓展阅读能力
注重培养学生的课外阅读能力。在教学中能积极引导学生由课内拓展到课外,提高阅读质量。让学生"养成读书看报的习惯,收藏并与同学交流图书资料。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40万字(《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