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空巢老人调查报告总结

空巢老人调查报告总结

时间:2023-09-15 17:32:01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空巢老人调查报告总结,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空巢老人调查报告总结

第1篇

养老产业虽然被称为“夕阳工程”,但在我国却依然是个新兴产业。养老模式产业化更是这样应运而生的。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截止2000年11月1日零时,中国60岁以上人口已占总人口数的10%,正式步入老龄社会。有专家预测,在未来50年内,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还将以3.2%的速度递增,到2015年,老年人口将超过2亿,约占总人口的14%,到2040年,老年人口将达到4亿,占总人口约26%。而在一些大城市中,这个比例将会更高,可能达到每2至3人中就会有一位老人。与此同时,将出现家庭规模小型化,大量老年家庭成为空巢家庭,空巢老人散居在社会的各个角落,缺乏必要的照顾和慰藉,日益成为严重的社会问题。

这些年,以京沪为首的中心城市作为我国经济最活跃的地方,大量人流和资金流的涌入,带来了经济的极度繁荣,但过多的人流也使这些城市难以承载,产生房价高涨、交通拥挤等城市问题,这些问题又制约了经济的发展;另一方面,这些城市又是率先进入老龄化的地区,过多的老龄人口已经成为城市沉重的负担和严重的社会问题。

二、活动目的及意义

本次城市养老产业模式调查对象是芜湖市三山区的城市居民。了解当代城市居民中养老产业模式的现状,对芜湖市的养老产业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中华民族自古就有尊老的优良传统, 春秋战国时间的《礼记》就有“人不独亲其亲, 不独子其子, 使老有所终, 壮有所用, 幼有所长, 鳃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 的主张, 这些优秀的传统道德观念, 在我国人民中有深厚的文化心理基础。

在现阶段下,探讨并建立完善科学的城市养老模式,使个人、家庭、社区和社会共同承担起养老责任,可以最大限度的提高城市老年人的生活质量,使城市老年人不用离开自己熟悉的生活环境,就能幸福的安度晚年生活。

从我国实际出发,采取针对性的措施,完善科学的养老模式,妥善解决好养老问题,不仅是一种适合中国国情的全新的养老模式的探索,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一个重要举措。

芜湖市三山区简介:

芜湖市三山区是2006年2月经国务院批准设立的芜湖市新城区,位于芜湖主城区西南部,面积276.1平方公里,辖峨桥镇和三山、保定、龙湖三个街道办事处,40个行政村和三华、茗香两个居民社区。城区常住人口14.7万,是芜湖市所辖人口最少,面积最大,发展潜力很大的一个新型城区。

由于该城区建立的时间较晚,且城区常住居民多为当地农村居民转型而成,是城乡结合部的一个典型代表。其养老产业模式的发展可以有效的代表芜湖市城市养老产业模式的发展现状。

三、调查总体、样本和资料收集与分析方法

本次调查的总体为芜湖市深三山区所有常住居民,采用问卷填答法和实地访谈法的方法展开调查。问卷填答法的样本规模为700人,并选择性的对一些被调查者进行深入访谈。

本次调查的分析单位为个人。

资料收集方式是问卷填答法和实地访谈法相结合。资料分析主要包括单变量描述统计、单因方差分析、双变量相关分析以及因子分析和多元回归分析等等。

四、抽样的具体步骤与方法

本次调查的样本设计采用了多阶段随机抽样的方法,总计调查了1000户芜湖市居民的养老现状与芜湖市养老产业模式在的发展进程。在芜湖市三城区中选取了一个较新的城区三山区作为调查对象。辖峨桥镇和三山、保定、龙湖三个街道办事处,40个行政村,还有三华和茗香两个居民社区。调查选取三华和茗香两个居民小区做为调查对象。下面是在两个社区中的具体抽样步骤:

(由于社区居民楼分布状况不了解,此项暂时未能填写)

五、调查实施

1、挑选调查员——从广大海星调查研究社会员中选取我们的调查员,调查员应具有诚实、认真、吃苦、耐劳的品质,以及较强的人际交往能力、口头表达能力、自我保护能力。

2、培训调查员——调查员必须经过短期专门的培训,聘请专业的老师给调查员进行培训。培训的内容包括了解调查项目、调查要求、访问技巧、熟悉问卷、做试访问、分组和管理等等。正式调查前,每个调查员必须完成一份试调查,经过集体总结后才能正式展开调查。

3、调查联系——调查员在调查时带上自己的身份证明(如的调查证、学生证、会员证等等),以便与社区居委会更好的沟通,方便调查开展。

4、保证调查质量——对调查员进行分组,每组2-3人,设置一个小组长,各组同时展开调查。调查结束后,有专门的人员负责检查,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补救。每份问卷上需要有调查员和审核员的签名。

5、注意调查者的人身安全——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保证调查员人身安全。所有调查员在出发前集合,有组长统一调配。到达社区后再由该队负责人进行任务分配,调查时分小组行动,不允许单独行动。调查完成之后,各负责人集合所有的调查员清点人数,保证每一位调查员都能安全返回。然后由负责人带队,返回学校。

六、 进度安排

1、准备阶段: 六月中下旬至七月四日

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确定问卷主题阶段,由指导老师确定调查主题并指明调查的方向。最终确定调查主题为:芜湖市养老产业模式的调查研究。

二、设计调查问卷阶段,组织调查骨干,在指导老师的指导下讨论问卷设计的相关事宜,设计出样卷,上交于指导老师修改,不断的完善最终确定问卷。

三、组织调查队伍阶段,根据所确定的主题向全院征集调查志愿者,以认真负责、吃苦耐劳有调查经验者优先录取。

四、搜集和了解被调查的社区的详细资料并采取取简单随机抽样、系统随机抽样以及分层抽样的方法,选取需要调查的具体居民住户。

五、调查员培训阶段,在调查之前对报名参加的调查员进行简单的专业培训。

六、试调查阶段,问卷培训结束之后,组织调查员进行试调查。

2、调查实施阶段:七月五日至七月十五日

具体工作为:安排调查计划,对调查人员进行分组,进入所选定的居民家中和选定的被调查者进行调查;以自填式问卷中的个别发送法和访谈法的方式展开调查。实地审核调查问卷,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和开展补充调查。

3、资料整理阶段:七月下旬

为保证资料质量,各组调查问卷统一回收后,我社征集部分调查员在图书馆电子阅览室进行统一的数据录入。编码和录入强调认真仔细,切忌马虎。编码和录入时先慢后快,以便于减少录入中的错误。数据录入完毕后,经过计算机处理,将所有的数据集中在一起,交由相关指导老师审核。

4、分析资料和撰写研究报告阶段:七月下旬至八月末

即要着手资料的分析和调查报告的撰写。由专门撰写调查报告的人员从事,从各个方面进行思考。确保报告准确恰当、合理全面。最后完成调查报告,上交于指导老师审核修改。

七、经费预算

设定财务报关员,由王良欢负责,负责每天的财务开支状况,并作出详细的记录,每天都向老师和队员公布财务开支状况。

本次调研经费预计开销状况如下:

路费 1500元

住宿费 2000元

问卷打印费1000元

宣传材料制作费 500元

电话及通信费用 300元

预备紧急药品费 200元

总计 5500元

八、安全应急措施

设置安全应急小组,由侯晓丽为应急小组组长,负责常用药物的保管和紧急突发事件的解决工作,并每天实时地向老师汇报队员安全状况。具体划分为:

1、出发前,应再次与实践地联系,确保所有安排(如食宿、交通)都已妥当。

2、出发前,应办理好在实践地活动所需的必要证件和证明。

3、实践过程中,应听从领队老师和领队的指挥。遇到突发事件,应该沉着冷静。

4、活动中应注意安全,不在危险的地区(如江边、湖边)逗留。团队如因实践活动需要接近危险地段(如参观化工厂),需有专业人士陪同。

5、乘车时保持秩序,上下车辆(火车、汽车等)时不要拥挤,不要乘坐非正式的长途客运车辆。

6、闲暇时,不要单独行动,不去危险地区(如悬崖),不要晚上单独外出。

7、整个活动过程中,队员们应互相关心,互相帮助,领队应了解每名队员的活动情况。返回时,领队应与每名队员保持联系,确保每名队员都安全返回。

8、夏日调查注意防晒防暑,准备好清凉油、花露水、藿香正气丸、创可贴、跌打水等物件和药品。

备注:在队伍出发前开展专题安全教育活动,并做好实践活动中的安全教育计划,实践活动开展中必须每天召开团队安全碰头会,并在团队日记中做好详细记录。对于因为个人不注意日常安全引起的事故,一切后果由个人承担。 九、媒体宣传工作

设立专门的通讯组,由刘小洲负责。每天撰写通讯稿,及时将当天的调查进程及时向院里和相关老师通报。并积极联系媒体,争取获得媒体的支持。具体如下:

1、 联系媒体,组织组员积极联系媒体,包括芜湖市电视台、南陵县电视台、芜湖日报、大江晚报等媒体,希望我们的活动能够得到媒体的关注。

2、 联系相关政府,获得政府的支持,对我们的活动所得到的结果予以肯定。

3、 将活动成果制成网页在安徽师范大学校园网以及社会学院网站公布。

4、 将活动过程制成MV视频上传至各视频网站,进行更广泛的宣传。

第2篇

中国一般认为从60岁开始是老人,但国际上更多地设定为65岁,该调查报告以60岁为定义。2010年60岁以上人口占了12%,8个人中有1个是60岁以上的老人。根据联合国的预测,到了2050年以后3个人里就有1个60岁以上的老人。2011年根据国家统计局的统计,60岁以上的老人是1.85亿。这样一个庞大的人口,给我们带来了很大的挑战。第一个是未富先老,家庭和国家的钱都比较少的情况下养老的钱从哪里来?第二个是子女的数目在减少,子女越来越多地离开家庭,将来老人需要照料的时候如何安排?国家近年来在社会保障方面做出很多努力,比如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从2003年开始实行,城镇合作医疗是从2007年开始,最近又有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城镇医疗保险等,这些政策非常密集地出台,但是,它们的效果如何,需要我们去研究。

大家也许会说经济学家为什么要去研究健康和养老问题,因为我们担心长期的老龄化趋势可能会拖累经济增长。一个是赡养成本,老年人活的时间越长他们需要赡养的年限也就会越长,需要花费更多的医疗费用。其次是,老年人口增多,年轻人变少,国家劳动力也会发生短缺,所以有很多这方面的担心。但是我们又觉得这些担心有点过早、过于悲观。人口老龄化是不是会影响经济的发展取决于人口老龄化是以什么样的方式、什么样的质量发生。如果老龄化是伴随着健康变得更好,那么前面这些问题都不用去担心。因为他也许不需要人照料,不需要看那么多病,他也可以继续工作。如果是这种情况,对经济的增长有可能会起到促进作用。因为他贡献的时间长,积累的人力资本有更多的年限来回报。

但是要想实现健康老龄化促进经济的发展,就需要经济政策及时地调整去适应这种需要,所以我们的调查非常关注健康和政策的问题,这些研究都需要数据来支持。这些数据在国际上已经有很多,像美国、英国、欧洲其他国家都已经有了比较成熟的为应对老龄化的趋势而出现的调查项目。最近这些年,日本、韩国、印尼、印度和泰国这些国家都已经开展了或者正在开展类似的调查项目。这些调查项目的特点首先是跨学科,需要具体优质的社会经济数据和健康数据指标。其次,要包括中年人,因为要看他们退休决策的变化以及对中年人进行长期追踪的数据。第三个是快速地分享,科学界都可以使用这个数据。CHARLS项目是中国第一个能够满足上面这些特征的数据项目,这个项目会为中国老龄化提供坚实的数据支撑。

该调查样本遍布全国,除以外其余省份都囊括在我们的抽样范围内,所以这个数据是可以代表中国的。我们第一次做基线调查是从2011年夏天开始到2012年3月结束,我们计划每两年追踪一次。覆盖了150个县/区,450个村/社区,有1万多户,1.77多万人,这个过程中实行非常严格的质量控制,数据是非常可靠的。这一阶段的数据与2010年人口普查数据做了对比,人口特征非常接近。

首先,关于健康、医疗服务和保险、经济支持状况以及退休的安排。报告提供了几个综合的健康指标,比如日常活动困难的老年人比例是38%,其中需要照料的60岁以上的人口占将近24%,60岁以上的人中身体有疼痛的比例是33%,体重过低的比较少,但体重超标的占了28%,其中肥胖是4.5%,高血压患者是54%,自报健康差或者很差的占到了将近三分之一。所以,从这些指标来看,中国老年人的健康还是值得担心的。一个有意思的现象是男女差别很大,比如疼痛,女性占将近40%,男性占27.5%,女性健康在各个方面都比男性要差。我们讨论男女平等的时候更多关注收入平等、就业平等,从这个数据来看,也应该关注男女健康平等的问题。

城乡差异同样很大,农村老年人各个方面的指标比城市老年人要差,所以城乡差异也应该关注老年人健康。认知能力也是健康一个很重要的维度,认知能力随着年龄的增长快速下降,尤其是女性老年人比男性老年人差。认知能力差会产生很多后果,比如现在有很多针对老年人的诈骗。认知能力下降到极限就是老年痴呆症,将来对老年痴呆症的护理也是一个很大的挑战。另外一个健康的维度就是心理健康,我们使用的是国际CESD-10个问题的抑郁量表来测量老年人的抑郁情况,这个量表的分数不超过10,分数越高,抑郁程度越高。这个调查不是医务诊断,并不是说这些老年人都有抑郁症,只是说明他们抑郁的程度比较高。尤其是女性老年人的抑郁程度要高于男性老年人。由于我们同时拥有社会经济和健康指标,我们也看了二者之间的关系,家庭人均财产与健康的关系、教育程度与健康的关系、家庭消费支出与健康的关系都非常明显,但发生的原因在学术界还有很多的争论。一些医学专家说,因为经济状况不好、医疗条件差使得健康变差;一些经济学家则认为,是健康差,导致无法工作,没有收入来源并且耗费家庭资源治疗疾病。

其次,调查显示,国家要关注并推动对慢性病的诊断。在高血压、糖尿病等数据中发现诊断率较低。数据显示,有高血压但是并不知道的人群,在农村是44.4%,城镇是30%;治疗的比例同样有城乡差别,农村只有80%,城镇有87%,所以医疗服务在提高知晓率和治疗率上还有很大的空间。从数据上看,医疗保险已经实现了非常广的覆盖,尤其是农村的医疗保险覆盖率为94%,年龄越高覆盖率越高,城市的覆盖率稍微低一些,这是因为城镇医疗保险没有农村医疗保险推广快。这些医疗保险之间的差异非常大,比如自付费用部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中,过去一年住院花费比较高,占家庭消费支出比例接近40%,而政府事业单位职工的保险自费比例更少。所以保险的程度还有很大的差别。在门诊也是一样有很大的差别。

再次,关于老年人的经济状况。我们计算了收入和支出的贫困率,但是我们认为支出的贫困率更高,因为支出能更好地反映贫困率。60岁以下和60岁以上老年人的差别很大,老年的贫困比年轻的贫困严重,老年人是中国最脆弱的一群人。60岁以上老年人的贫困主要还是在农村,农村老年人的贫困要大大高于城市老年人的贫困,女性老年人的贫困要高于男性老年人的贫困(图2)。

根据调查,对于农村的老年人来说,跟子女一起住是一个很大的扶贫手段,家里人会给他必要的支持。如果不住一起的,子女给老人钱,使老人的贫困率有一些下降,加上政府转移支付使这部分老人的贫困率又有所下降,所以在农村家庭起到了很大的作用,而家庭在城市的作用要小一些。在农村是子女给老人钱,在城市是老人给子女钱,正好相反。

再来看老年人的财产。在财产的构成中,房产比重最大,占到了73%,将近四分之三。在城市中占到86.5%,在农村是68.5%,将来老年人生病时是否能用上房产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他们的消费水平。在农村土地的价值占到财产的28%,但土地价值我们是按照产出折现计算的,如果土地可以实现交易,那么农村人的财产还可以增长,可以更多地支持农村人的消费,减少农村的贫困。

现在65岁-69岁的老年人,平均有3.2个孩子来支持他们,55岁-59岁的老年人只有2.12个孩子抚养他们,净减少了1个孩子,所以孩子能给他们的资源就减少了三分之一,独生子女的父母进入老龄化后他们可用的子女资源将大幅度下降。看居住安排,仅与配偶居住和独居两个加起来占到46%,这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空巢老人。但是我们再看离他们最近的子女,大部分离得最近的子女都在本村/社区,子女在本县/市的占到15.4%,子女在他们需要帮助的时候可以随时帮助,所以我们说这可能是将来比较新的一种居住的安排。老年人既可以独自居住,但需要帮助的时候子女又可以及时帮助。这种居住安排在现在还是保障了很多老年人的需要,但只有两个孩子或者更少的孩子时,最近的孩子在本社区或者本县市会更困难,所以将来我们要研究老年人迁移的问题,如果老年人不要迁移,那么子女就要搬到老年人附近住,就要放弃他们的事业回家照顾老年人,所以我们要研究老年人迁移遇到的障碍。

调查显示出父母和子女之间的经济往来,也就是家庭支持,从子女得到转移支付的比例是47%,老人给子女的是19%。这与发达国家是相反的,发达国家主要转移支付的方向是老年人给子女,在中国还是子女给老年人。因为我们的经济发展速度非常快,子女掌握的资源要多于老年人,所以更多地是往上的转移支付。从转移支付钱数的中位数来看,老年人一年中从子女那里得到的是1700元。

最后是退休的问题。城乡在就业方面有非常大的差别。65岁-69岁的人,农村户口中有将近70%的人在工作,但城市只有不到20%。城镇户口的老年人退休的情况与西欧福利国家类似,农村户口更多地是发展中国家的类型。我们再看城乡差别和性别差异,农村女性老人与城市女性老人差异非常大,在60岁-64岁组中,城乡女性就业比是6倍,城乡男性就业比将近3倍,这是我们将来讨论退休政策时城乡是要有别的。在城市我们希望这些老人可以推迟退休,在农村我们希望他们能够享受退休。在城市退休政策中,我们认为如果法定退休年龄不变的话,应该推迟强制退休年龄,使得愿意继续工作的人到了法定退休年龄时仍然可以留在原来的单位继续工作,单位可以继续给他们安排力所能及的事情。否则他们到了强制退休年龄就需要做出极大地调整,只能去看大门或者当保姆。如果在原来单位能够继续就业的话,他们的就业率还会有所提高。我们认为推迟退休要有经济的激励,比如他们每推迟一年退休,他们退休之后的退休金就有一定比例的上调,要在计算上让他们不吃亏。我们发现现在很多都是提前退休,在50岁到来之前很多人就不工作了,提前退休和内退很多。在提高法定退休年龄方面,我们建议新人新办法,老人老办法。接近退休年龄的人可以让他们按照法定退休年龄退休,但比较年轻的人要逐渐提高退休年龄,尤其是女性50岁的退休年龄显然是有点太早了,城镇的女性的退休年龄甚至比西欧很多国家的女性都要早。

第3篇

关键词:新农村;体育人口;均等化;外流

中图分类号:G80-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3612(2012)03-0043-07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是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历史必然。随着社会的进步,新农村的建设不仅要解决农村生产方式的转变,提升物质文明建设水平,更要提高农村现代精神文明化的程度和科学健康的生活方式,作为社会精神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体育文化的建设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加强农村体育文化的建设对新农村建设和体育事业的繁荣发展有着重要意义。体育人口(判定标准须满足三个条件:每周身体活动频度3次以上,每次身体活动时间30分钟以上,每次身体活动强度中等程度以上是经济和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人口现象和体育现象,是一项重要的社会体育指标,也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程度的一个重要标志,加快新农村建设步伐是推动我国农村体育发展的重要手段,全面认识新时期农村体育人口结构特征,找出我国目前农村体育发展存在的基本问题,对于加快实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步伐和提升我国体育人口的持续增长意义深远。

1、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安徽省17个地区农村居民男女2000人为问卷调查对象。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献资料法 搜集、参阅了国内外关于体育人口发展相关资料为本研究参考、分析和利用。

1.2.2 问卷调查法 按照问卷设计原则,针对研究的内容设计问卷。

1.2.3 访谈法 对体育人口方面的专家进行访谈。

1.2.4 数理统计法 运用SPSS11.5软件对调查问卷上的各项数据进行科学的统计分析。

2、结果与分析

农村体育人口是衡量农村体育发展和经济发展的一项重要指标,是了解我国全民健身计划推广实施的窗口,是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有效手段和重要载体,新农村建设将我国农村从分散型向集约型方向发展,加强新农村体育建身工程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改善农村体育设施条件的一项基础性工作,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维护农民体育基本权益的重要举措,是推动我国农村居民参与全民健身计划的重要保障。

2.1 新农村建设进程中安徽省农村经济与社会发展状况分析

2.1.1 新农村建设进程中安徽省农村经济与人口发展基本状况 经济的发展是衡量一个国家文明和进步的标志,安徽省是我国的人口大省,伴随经济的快速发展,新农村建设规模亦不断扩大,在构建和谐社会的今天,解决好体育人口与农村发展的相互协调,是推动新农村文明发展的有效途径。

由图1和图2可知:安徽省经济发展速度较快,呈逐年增长趋势,2010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达到5285元,但仍然落后全国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5919元)水平,在建设工程建设方面,安徽省目前共创建国家级全民健身中心9个、社区体育俱乐部7个、乡镇农民体育健身工程17个、全国亿万农民健身活动先进乡镇383个,可见安徽省在经济取得重大发展的情况下也对全民健身工程建设方面加大了投入。经济的发展是衡量一个国家文明和进步的标志,通过城乡居民收入对比分析发现:2010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5788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仅为5285元,二者的比值为2.99:1,也即农民收入仅为城镇居民的1/3,城乡收入差距不断扩大,其根本原因之一是对农村投入的不足,安徽省是一个以农村人口为主的人口大省,自2000年以来11年间其对农村投入仅占总投资比例的12.4%,且投资比重2010年更是下降为7.77%,可见,安徽省在农村经济建设投资比重太低,限制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同时也拉大了城乡居民间的收入差距。

2.1.2 新农村建设进程中安徽省农村经济与社会发展基本状况 随着我国工业化发展和城镇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安徽省城镇化覆盖率为43.01%,为缩小城乡差距,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安徽省政府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实现目标工作的重中之重,坚持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实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协调推进农村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党的建设,推动农村走上生产发展、生态良好、生活富裕的文明发展道路。安徽省政府坚持贯彻国家对新农村建设和保障“民生工程”出台了一系列的相关政策、法规:1)对农民被占用耕地加大补偿力度;2)对农村农业税收开始实行减免并进行农业补贴制度,鼓励农民进行农业生产;3)加大教育投入,实行义务教育,减免义务教育学杂费用,根本上解决了农村居民上学难、上学贵的问题;4)加大农村居民医疗改革和保险制度,解决了农村居民看病难、看病贵等一系列问题;5)加强农村道路交通建设,解决农村居民坐车难等一系列问题;6)在对农村体育建设方面,政府也加大了投入力度,改善了农村居民的生活水平,截止2010年底,安徽省建有省级体育专项特色学校25所,省级体育传统学校115所,省级青少年体育俱乐部40所,“十一五”期间,新建体育社团294个,全省县级以上体育社团达到983个,创建了国家级全民健身中心9个、社区体育俱乐部7个、乡镇农民体育健身工程17个、全国亿万农民健身活动先进乡镇383个,省级农民体育健身工程4000个、乡镇全民健身广场200个、“雪炭工程”9个、全民健身路径2123条。政府对农村的投入力度和对农村居民的政策制定实施对于增进广大农村居民健康、提高农村居民的文化素养、提升新农村的文明化程度、促进农村体育事业的发展、增强广大农村居民的体质、丰富农村居民的业余文化生活以及构建和谐的新农村建设方面做出了积极的贡献,但由于农村居民人口基数大,经济收入水平低,农村居民年轻劳动力外流现象比较严重,政府的有限投入在整体上难以满足农村居民的现实需要,根本上延缓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进程。

2.2 安徽省农村体育人口现状 分析安徽省近些年来体育人口数量正在稳步发展,无论是规模还是数量都较前几年有较大幅度提高,伴随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新农村建设规模的不断扩大,体育人口的数量也急剧上升,本研究通过抽样测算出安徽省农村社会体育人口(农村体育人口包括农村社会体育人口和农村当然体育人口,当然体育人口亦即学校体育人口)的比例,即在安徽省17个地区对农村居民发放问卷2000份,回收有效问卷1964份,其中符合体育人口判定标准的为186份(表1),社会体育人口占调查人数的比例为9.47%,高于2001年中国群众体育现状调查报告中显示的农民体育人口的8.4%,通过安徽省统计信息服务网公布的数据(安徽省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显示:全省常住人口中,居住在乡村的人口为3391.0万人,安徽省农村学校在校生人数为5755933人,安徽省2010年农村当然体育人口比例为:5755933人/33910000人*100%~16.97%;所以安徽省农村体育人口总比例为:9.47%+16.97%~26.44%。

体育事业的发展,基础在于经济,在市场经济占主导地位的今天,体育是不能脱离经济而单独存在的,农村体育的发展规模、发展水平和发展速度,归根结底取决于经济的发展水平,取决于经济发展为农村体育发展提供的物质条件,取决于经济发展带来的个人经济状况,以及由此引发的人的观念、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的变化。由表1可知:2009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排在前6名的分别是:马鞍山、芜湖、铜陵、合肥、黄山、宣城;安徽省农村体育人口排在前6名的地区分别是合肥、芜湖、马鞍山、铜陵、宣城和黄山,排在后6名的地区是阜阳、宿州、亳州、淮北、六安和蚌埠;可见安徽省农村体育人口排名和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成正比。合肥作为安徽省省会城市,人口总数在安徽省各地区排在第2位,人均纯收入排在第4位,而农村体育人口排在第1位的主要原因为:合肥市始终把促进农村合作组织建设作为深入推进新农村建设的重点,农村周边各开发区城市化建设进入一个迅猛扩张期,城市化进程加快加大,是全省政治、经济、文化、科教中心,是现代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现代服务业中心,更是全国通枢纽、国际旅游会展、商贸物流和金融中心,城市要素集聚能力明显增强,合肥地区以其得天独厚的条件为农村区域各项发展提供和创造了机会。由图2可知,虽然安徽省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呈逐年增长趋势,但农村实际收入还处于较低水平,这也映射出我国农村居民整体收入基数水平较低,如果一个农民连温饱问题都难以解决,试想一想,他们何来时间和精力去参与体育锻炼?如果农民的收入水平提高了,余暇时间增多,他们也自然会积极参与健身锻炼,以提高个人生活质量。所以,大批的青壮年劳动力外流城市打工挣钱,贴补家用也就不足为奇,因此,个人经济状况不仅影响农民参加体育锻炼的积极性,还会影响到他们的体育消费,甚至影响到体育锻炼知识的获得和体育锻炼意识的形成,所以,安徽省农村社会体育人口比例较低也就不足为奇。

3、安徽省农村体育人口结构特征分析

3.1 安徽省农村体育人口年龄、性别结构特征2010年安徽省常住人口中,男性人口为3024.6万人,占50.83%;女性人口为2925.5万人,占49.17%。总人口性别比(以女性为100,男性对女性的比例)为103.39。由表2可知:安徽省农村体育人口性别比为129.63,比安徽省城市103.39的总人口性别比相差26.24,基本反映出安徽省农村男性体育人口多于女性体育人口这一基本情况,说明安徽省农村体育人口年龄结构在性别上的不平衡。

有表2可知:农村体育的参与主体主要是青年农民,当前,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农村剩余劳动力被市场经济强大动力推向了城市,其结果导致了农村一个突出的社会现象:空巢家庭增多、流动人口增多,并且留在农村土地上的大都是老、少、弱、病、残,安徽省2010年,净流出到省外半年以上人数为911.9万人,占全省总人口的15.3%,占农村总人口的26.7%,随着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大量转移,如此庞大的人口外流是造成安徽省农村体育人口比例较少的关键原因,同时也严重阻碍了农村体育的再发展,减缓了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步伐。

从表2和图3可知:在年龄结构上,安徽省农村体育人口主要集中在16~25岁年龄组,且随着年龄的增大呈急剧减小趋势,这和我国体育人口年龄结构呈现两端高中间低的“马鞍型”分布不相符,说明了农村体育人口与城镇体育人口在年龄结构上存在很大的差异,且在调查中,成年人(20~59岁)超重与肥胖现象严重,在调查的1964人中达到超重与肥胖指数的比例为21.18%,成年人在工作中的体力活动大幅度减少,再加上摄入的能量提高,工作繁忙等因素,导致成年人的体育锻炼次数较少,身体素质下降,呈未老先衰趋势,而且,农村人口随着年龄的增长,体育锻炼意识淡薄,体育健身意识还处在一个较低的水平,认为“从事了繁重的体力劳动,就没有必要再参加体育健身活动”,充分说明农村居民对体力劳动和体育锻炼的认识模糊,认为“无病即身体健康”、“体育健身等于浪费时间和金钱”的思想依然广泛存在,而农村居民达到56岁以上基本不参加体育活动,说明农村老年人参加体育活动的状况非常令人担忧忧,农村居民对体育健身的认识比较模糊,导致体育健身的意识较差,这与农民受教育程度、农村经济状况、社会发展水平、体育文化氛围和体育的宣传有一定的关系。

3.2 安徽省农村体育人口文化层次结构特征 安徽省常住人口中,大学(指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人口398.5万人,高中(含中专)的人口641.O万人,初中人口2261.9万人,小学人口1662.9万人(以上各种受教育程度的人包括各类学校的毕业生、肄业生和在校生)。

由表3可知,安徽省农村体育人口的文化结构远远低于高水平结构(15%以上)的体育人口类型的标准,接受过高等教育的体育人口比重达到了6.99%,稍高于全省大学及其以上总人口比例6.70%,这说明了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进步,农村人口受教育的程度有了很大幅度的提高,特别是高等职业教育以及老年大学的开展大大提升了我省人口的学历层次。从图4可知,安徽省农村体育人口的文化结构主要以高中(中专)和初中文化层次为主,文盲与半文盲所占比重较小,男性与女性学历教育层次相差不大,在受调查体育人口中,45岁以上年龄体育人口知识结构多以初中及其以下学历为主,45岁以下年龄体育人口知识结构多以初中及其以上学历为主,这主要和我国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中国教育停滞不前、10年内乱阻滞了中国经济的发展,造成我国对知识的不重视,到了七十年代后期,中国步入了改革开放时期,教育事业也迎来了大发展时期,随着政治和经济体制改革的发展,教育各项政策法规的出台,教育投入大幅增长,办学条件显著改善,教育改革逐步深化,办学水平不断提高,进入本世纪以来,城乡免费义务教育全面实现,职业教育快速发展,高等教育进人大众化阶段,农村教育得到加强,教育公平迈出重大步伐,教育的发展极大地提高了全民族素质,大大缩减了文盲与半文盲的比率。

3.3 安徽省农村体育人口社会阶层结构特征 体育人口的职业结构是指不同职业中体育人口构成的比例关系,它反映一个国家或地区不同职业阶层参加体育活动的基本状况,根据陆学艺(2002)的农村社会阶层分层结构理论,农民分化为八个社会阶层(表4)。

根据比例从高到低,不同职业农民中体育人口的排序分别为:私有企业主、乡镇企业管理者、农村知识分子、农村管理者、个体户、雇工、农业劳动者、农民工。私有企业主、乡镇企业管理者、农村知识分子、农村管理者、个体户中体育人口比例均高于安徽省农村社会体育人口比例,体力劳动强度较高的3个阶层:农业劳动者、农民工、雇工,体育参与程度明显比以脑力劳动为主3个阶层:私营企业主、农村知识分子、乡镇企业管理者的体育体育参与程度要低,因此,安徽省农村体育人口集中在以脑力劳动为主的智力型职业人群,而非体力劳动为主的体力型职业人群。

4、安徽省农村体育人口体育参与状况分析

4.1 安徽省农村体育人口体育活动场所、运动项目分析 我国各地的农村体育工作资金来源主要依靠政府的公共财政、各地区的地方财政、民间资金的投人,“十一五”期间,安徽省群众体育蓬勃发展,体育场地设施不断增加,但由于农村地处偏僻地区,农民参加体育锻炼的活动场所相对比较分散,一般活动场所都在自家庭院、住宅区空地、新农村社区以及村委会或乡(镇)上的中、小学球场进行,从选择的活动内容与方法看,散步和慢跑是农村居民首先的活动方式,随着年龄的增长,散步、慢跑运动在体育人动项目选择中的比例越来越大,其余依次为羽毛球、乒乓球、篮排足球、健身器械(新农村社区)、气功太极、舞蹈;男性体育人口在35岁以下组中对篮排足球的选择要靠前,女性体育人口则对羽毛球的选择比较青睐,这反映出农村居民在进行体育锻炼时,往往更重视有氧锻炼,对力量和柔韧度的锻炼相对不够重视,主要原因是43.89%的农村居民认为除了散步、慢跑其他锻炼身体的手段不会,没有技术人员进行指导无法参加其他项目的运动,安徽省现有各级社会体育指导员29373名,省辖市国民体质监测中心11个,“十一五”期间,新建体育社团294个,全省县级以上体育社团983个,政府各部门应充分利用相关公共资源,建立体现社会公平和效率相结合的农村居民社会保障制度,采取必要的措施安排专门的体育社会指导员定期在新农村社区对居民进行科学的指导,以促进农村社会的稳定和谐与繁荣发展。

4.2 安徽省农村体育人口参与体育活动的组织形式分析 闲暇时间的多少以及利用方式是评价一个社会发展程度的重要标准,通过安徽省农村居民的闲暇时间支配方式调查显示:农村居民平时余暇时间在家看电视的比例最大,占49.23%,打牌、下棋和打麻将的比例也占到了34.22%,而体育活动的比例只占12.02%,可见,安徽省农村居民用于发展提高自身素质的时间太少,而用于消遣娱乐的时间过多,这主要是由于平时的劳动强度较大、体育活动场地、器材较少、缺乏专门的组织指导造成的。农村体育的组织管理工作薄弱,群众体育工作机构不健全、投入不足,人员缺乏是制约我国农村体育发展的因素,农村由于存在设施落后,农村体育干部少,专门人才缺乏,组织领导体制不健全,居住分散以及时间难以协调统一等困难,如果缺乏组织,体育活动将很难开展,因此农村体育组织机构建设非常重要。安徽省贫困地区,几乎没有组织过农村群众体育竞赛活动,在乡(镇)一级的机构里,没有专门负责体育工作的机构和人员,所以农村的各种体育竞赛长年得不到开展也就不足为奇。

5、发展新农村建设进程中农村体育人口对策

5.1 加大政府投入、转变农民健身观念。增加农村体育人口比例

5.1.1 加大政府投入力度,改善农村体育设施条件

农民体育建身工程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改善农村体育设施条件的一项基础性工作,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维护农民体育基本权益的重要措施,是一项德政工程、民心工程,政府应加大对农村体育建设工程的投入力度,实施政策倾斜,并广泛发动社会、企业、个人参与支持农村公共体育健身场地建设,各乡镇(区)要将实施“农民体育健身工程”列入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列入建设全面小康社会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纳入文明村镇评比范畴。按照总体规划的要求,分解任务,落实责任,各地财政安排专项经费,建立资金使用监督审计制度,做到专款专用,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益,充分发挥乡镇政府和村委会的组织实施作用,推动和激发农民参与建设的积极性和热情,形成区、镇、村各司其职,齐抓共建。

5.1.2 转变农村居民的健身观念,提高体育锻炼意识 我国农村居民体育锻炼意识淡薄,体育健身意识较低,认为“从事了繁重的体力劳动,就没有必要再参加体育健身活动”、“认为无病即身体健康”、“体育健身等于浪费时间和金钱”的思想依然广泛存在,地方政府应务实安排专业人员组织群众参与体育活动或竞赛活动,宣传体育科学知识、传授体育基本技能、指导群众进行科学锻炼和引导群众进行合理的体育消费。提高农村居民的体育认知高度,引导农村居民正确认识体育运动与生产劳动的关系,充分认识体育锻炼的必要性以及体育的价值和作用,提高农村居民的体育锻炼意识,引导农村居民主动、积极的参与全民健身活动上来,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精神文明建设贡献力量。

5.2 提高农民收入水平。提升参与体育锻炼能力,增加农村体育人口比例

5.2.1 缩小城乡收入差距,减少体育参与主体外流

安徽省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明显,农民年均可支配收入仅为城镇居民的三分之一,经济生活的压力使得大量青壮年农民外流,使得农村体育参与主体力量相对薄弱。广大农民工不但是农村建设发展的主力军,同时也是农村体育人口发展的主体力量,地方政府可以通过以下手段来缩小城乡差距:1)发展农村经济、改变国民收入分配格局,使农村居民收入增速快于城镇居民收入;2)制定优惠政策,由面向全社会向中低层收入群体转移,实现共同富裕;3)工作重心由广大城市向广大农村转移,促使城乡协调发展,从而逐步缩小城乡收入差距;4)地方政府可以依据相关政策,对农村居民发放创业基金和贷款,鼓励有思想、有头脑、有能力的农村居民在当地创业,吸收当地劳动力参与发展和建设,从而带动地方经济的发展,减少农民工外流。

5.2.2 培养留守人口为体育参与主力军,增加农村体育人口比例 为了缩小城乡差距,依靠工业化和城镇化,更多更快地转移农村劳动力,是国家现代化的主要动力和方向。大量青壮年农村居民外流,使得农村体育主力存在着暂时的缺失现象,因此,在农村主力外出务工时,培养新的农村体育主力是发展农村体育的当务之急。在农村留守的老人、妇女和孩子中选择并培养新的农村体育主力,让他们掌握一定的体育知识、组织方式以及体育理念,使他们具备农村体育发展的主人翁精神,然后带动其他的留守群众,积极主动地利用闲暇时间参与到体育锻炼中来,弥补农村家庭文化和心理环境的变化而给农村留守的弱势群体带来精神和心理慰藉,对促进农村体育可持续发展和构建和谐社会建设意义深远。

5.2.3 提高农村居民人均收入水平,提升参与体育锻炼能力 虽然安徽省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呈逐年增长趋势,但我国农村居民整体收入基数水平较低,影响了农村居民的体育消费能力,甚至影响到体育锻炼知识的获得和体育锻炼意识的形成,所以,国家应通过改革农村税费制度,加大对农村、农业和农民政策支持力度,针对我国农业发展后劲不足,从减轻税费和改革财税体制两方面着手,加大政府对农业的支持力度,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对农村、农业和农民实行政策支持,通过科技创新,送科技下乡活动,增强农民和农业自生能力,统筹城乡发展,提高农村居民的实际收入水平,提高体育消费意识,提升体育锻炼能力,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精神文明提供保障。

5.3 加强群众体育服务体系建设,协调统筹发展。增加农村体育人口比例

5.3.1 完善群众体育服务体系,提高农村服务水平

健全农村体育组织机构,提高农村体育服务和管理水平,充分考虑如何提高服务才对农村居民最有利,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通过对农村体育教师、体育积极分子和农村体育人口进行定期培训,使他们成为农村社会体育指导员,是开展农村体育活动的根本保证,创新农村体育服务方式,积极创造各种条件,让社会组织、企业和居民能更广泛地参与农村体育事务管理,从而带动农村体育活动的开展,从而完善农村体育服务的社会保障体系。

5.3.2 改革推进机制,协调统筹发展尊重农民意愿,尊重农民的主体地位,发扬求真务实的精神,努力把农民体育健身工程落到实处,让广大农民群众真正得到实惠,以农村公共体育场地设施建设为抓手,加快推进农村全民健身体系建设,坚持节约优先的原则,在健身场地、体育组织、骨干队伍、体育活动等方面实行共建共享,大力开展体育下乡活动,形成农村体育事业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的长效机制,促进体育与文化、教育、科技等统筹发展和综合利用。

5.4 加强监督监管、建立评价体系,促进农村体育服务均等化发展

5.4.1 加强监管力度,建立评价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