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固定资产管理廉政风险点

固定资产管理廉政风险点

时间:2023-09-15 17:32:11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固定资产管理廉政风险点,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固定资产管理廉政风险点

第1篇

论文关键词 基层 检察 计财装备

今年3月,全国检察机关计财装备工作座谈会在成都召开。会议强调,当前检察计财装备工作要深入学和贯彻全国两会精神,始终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以深入开展“计财装备规范化建设年”活动为抓手,不断提高服务保障检察工作的能力和水平。为此,各级检察机关计财装备部门应该明确目标任务,采取得力措施,全力统筹各项保障资源,着力抓好经费保障、装备建设、两房建设等重点保障工作,大力加强计装队伍自身建设,努力为“十二五”检察工作规划实施提供优质高效的检务保障。

一、健全基层计财装备机构的建设,强化基层计财队伍管理

基层检察院普遍受现有编制制约,大多数基层检察院未设置专门的计财装备部门,多与办公室合并行使职能,常常顾此失彼,在财务管理、资产管理、车辆管理等方面无法做到严格、细致、规范化运行。以笔者所在基层院为例,全院编制128人,办公室集机关行政管理、计划财务、资产、车辆、枪支弹药、服装、保密、档案、保卫、绿化、食堂管理等职能于一身,职能庞杂。全院从事计装工作人员10名,其中:车辆管理人员6名,枪弹管理人员1名,余3人负责会计、出纳、赃款赃物管理、服装管理、基建、资产采购、办公用品管理、固定资产管理等工作,人力捉襟见肘,工作负荷很重。再者大多基层院领导只注重法律专业人才的选拔与培养,对计财装备工作和计财装备人才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导致无财务专业知识的人员进入计财部门,有些基层院计财部门甚至多年无专业人员进入,以致计财部门人才匮乏,计财装备工作水平偏低,制约计财工作的发展。三是计财装备工作繁琐复杂,涉及面广,工作成绩无法量化衡量,发展机会少,于是形成了干警争相去业务部门,不愿意从事计财装备工作的现象。因此,迫切需要建立和完善合乎目前及今后基层院计财装备工作模式的队伍管理机制。

根据最高检《人民检察院基层建设纲要》和全国检察经费保障会议关于“要尽快争取编制在60人以上的基层检察院都能设置计财装备机构,进一步加强计财装备部门机构建设”的要求,改变现在计财装备工作“小而全”的工作机制,争取地方党委、政府的支持,争取编制成立基层检察院计财装备机构,充实财务核算和管理人员,引进高素质人才,加强对现有计财人员的业务培训,全面提升计财装备人员的综合素质,建设切实能解决检务保障问题能力和水平的计财队伍。计财装备队伍的构建,将有力地保障了政法经费保障改革任务的落实。

二、强化制度建设,逐步实现计财装备管理规范化

计财装备是检察工作必不可少的保障因素。要提高计财装备工作的管理水平,制度是关键。今年是计财装备工作的“规范化建设年”,基层院应以此为契机,结合基层计财装备工作的特点,重点建立三项制度:

1.财务和资产管理制度。根据新形势下计财装备工作的特点,制定规范化、标准化、具有可操作性的工作流程,统一规范日常业务行为,细化计财装备工作程序。健全财务管理、预算执行管理、经费报销、车辆管理、食堂管理和固定资产程序管理机制与工作流程管理机制等制度的建设,确保管理工作科学规范、有章可循;认真履行财务工作程序和职责,紧紧围绕检察工作需要,经费运筹规划、靠前保障,科学编制经费预算,统筹经费安排。严格控制“三公”经费和日常运行公用经费,规范经费的使用管理和监督,强化专项资金监督管理,把好审批关、使用关、操作关和效益关,确保财政资金合理、合法、有效使用;按照固定资产管理规定,强化国有资产的管理,加强对固定资产的立项预算、申请购置、采购验收、调配处置、报废审批实施规范化、制度化管理。逐步形成以制度管人,以制度管财,以制度管物的良好氛围。

2.岗位监督及廉政风险防控机制。全面加强和改进计财岗位监督工作,把上级监督、内部监督、财政监督、民主监督有机结合起来,努力建设一支纪律严明、业务精湛、求真务实、廉洁奉公、善于谋划”的高素质计财队伍。同时,围绕“从源头防腐败,以制度控风险”工作思路,制订关于开展廉政风险防范管理工作的相关制度,及时纠正苗头性、倾向性问题。针对拥有财、物等业务管理权的关键岗位,查找权力运行的“关节点”、内部管理的薄弱点、问题易发的“风险点”,从梳理计财装备管理事项和业务工作流程等重点环节入手,堵塞计财装备管理和业务工作中的漏洞。同时,要注意从政风行风评议、廉洁自律工作、群众来信来访、执法监察、巡视检查、经济审计等方面收集廉政风险信息,开展动态性预警,通过组织处理、党内监督、纪律处分等手段,及时纠正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努力把廉政风险消除在萌芽状态,使廉政风险预警机制发挥引导、防范、纠偏三大功能的作用。

3.绩效考核评估机制。实践中,基层院均按照上级院有关规范化建设的考核《办法》和《标准》等规范性文件规定进行年度绩效考核,这种绩效考核实际上是变相的“达标考核”,是把是否按规定完成任务且无差错作为日常工作评价的度量基点,考核重定量而轻定性,考核方法不科学,不能客观、公正、全面、准确地对基层检察院做出评价,影响考核的目的和质量。因此,在考核指标设计上,不仅要重视规范化建设,绩效考核要激励基层院干警更好地发挥能动作用,更加深入做好为民服务,为大局服务的工作,在拓展检察职能上多出亮点,多出经验。基层院应建立定期考核制度,定期对计财装备人员进行考核评估,促进计财装备工作水平和服务水平,使之顺利完成计财装备部门的各项工作。

三、加大政法经费保障工作力度

第2篇

1. 财务岗位风险总体类型

1.1管理风险。随着财政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部门预算、政府采购、国库集中制支付、“收支两条线”等改革的不断推进,国家和质检系统的相关财务管理制度正在逐步建立完善。在目前的财政改革形势下,建立完整、统一、完善的财务制度体系仍在不断探索和实践当中,客观上造成管理制度上的不详备,在财务工作的某些环节、部分程序或相关措施上仍存在漏洞,造成管理上的风险。

1.2系统风险。从财务的管理职能来看,目前财务工作涉及资金管理、国有资产管理、政府采购监督管理、收费管理等方面,各项财务业务又与多个具体的业务相关联,涉及与其他职能部门的交叉合作,财务管理的质量和水平与各单位内部相关业务的管理质量和水平息息相关,如:资金管理涉及科研经费管理、基建项目经费管理、接待费管理、出国费管理、交通费管理等,能否系统开展财务工作存在风险。

1.3环境风险。就财务业务本身而言,会计机构的岗位设置、人员配备等因素,对财务风险程度起到一定影响。财务人员不足导致一人多岗现象较为普遍,部分单位由于财务人员不足,不能完全按照会计基础规范要求形成有效的财务内部控制,具有一定的环境风险。

1.4主观风险。财务管理人员必须将风险防范贯穿于财务管理工作的始终,严肃财经纪律,提高会计信息质量,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性。财务管理负责人应加强科学决策、集体决策,摈弃经验决策、“拍脑门”决策等主观决策习惯,降低财务决策风险。就个人而言,如果财务人员不注重提高自身政治素质和思想素质,不加强会计职业道德建设和专业知识学习,不熟悉相关的财经法律法规和财务规章制度,缺乏工作责任心,则从事任何财务岗位都会有较高风险。这也是发生廉政风险的内因。

2. 防控财务岗位风险的建议

2.1完善财务和内部管理制度。随着财政体制改革的不断推进和检验检疫事业的快速发展,建议财务部门对各项财务管理制度进行重新梳理,建立健全内部会计控制制度,进一步完善预算管理制度、收费管理制度、经费报销审批制度、基建维修和设备采购管理制度、固定资产管理制度、会计档案管理制度等各项财务管理制度,规范单位财务收支行为。同时,建立健全财会工作岗位职责,坚持不相容职务相互分离,确保不同岗位之间权责分明,相互制约、相互监督,并推动相关部门完善有关内部管理制度,加强对薄弱环节和重要岗位的控制,堵塞漏洞、消除隐患。

2.2强化财务稽核监督检查。要充分发挥财务稽核的财务监督作用,将单位财务稽核的重心放在提高依法理财、防范风险的能力和水平上,使财务稽核由事后查处向事中控制、事前防范转移,实现了财务稽核管理的规范性和有效性,为提高资金效率和降低风险提供有力保障。有条件的单位设立专职稽核员,会计人员较少的单位,由会计主管兼任稽核员。通过财务稽核,对日常会计核算工作中出现的疏漏及时加以纠正或制止,避免会计核算工作上的差错和有关人员的舞弊,提高会计核算工作的质量。

2.3落实财务工作第一主体责任。按照《会计法》的规定,单位负责人是单位财务与会计工作的第一责任主体,对本单位财务会计报告的真实性、完整性以及内部控制制度的合理性、有效性负主要责任。单位负责人要以身作则,提高执行国家财政政策和法规的自觉性,支持财务部门依法行使职责。要进一步加强对各单位负责人的定期培训及宣贯,要求各单位负责人切实确立起对财务会计工作和内部控制制度建设的“第一责任主体”意识,重视内部会计控制制度建设。

2.4加强财务人员的教育和培训。财务人员的敬业精神、诚实状况、业务知识以及工作能力、创新能力等方面素质的优劣,是财务管理内部控制有效与否的决定因素。如果人员的政治素质与业务素质不高,并且粗心大意,对内部控制的程序措施和方法理解错误、判断失误、曲解等都会造成内部控制失效。因此,提高财务人员的知识水平和专业能力,特别是以诚信为标志的职业道德水平显得尤其重要,要加强对全局财务人员业务知识的系统培训,进一步强化财务人员的大局意识、服务意识、责任意识、廉政意识,提高财务人员贯彻执行国家有关计财工作方针政策的坚定性,不断提高财务人员业务水平和工作能力。

第3篇

关键词:公安机关 内部控制建设 问题

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形势变化和财政收支矛盾日益凸显,内部控制越来越引起公安机关重视。内部控制作为公安机关一项重要的制度安排,是公安机关内部管理的基石,公安机关作为武装性质的国家机器,肩负着维护国家安全、维护社会治安秩序、保护公民的人身安全和人身自由、保护公共财产和公民合法财产、预防、制止和惩治违法犯罪活动重要的使命,实施好内部控制规范有利于加强单位财务管理,防范风险,提高公安经费的使用效益。

一、内部控制的概念

内部控制是指单位在一定环境下,为了实现一定目标,通过制定内部管理制度、执行工作程序和实施控制措施,对单位经济活动进行风险防范和管控。公安机关进行内部控制是为了实现管控目标而实施自我约束自我规范的过程,是一个对公安机关内部相关制度、工作流程不断优化、完善、监督的过程。执行内部控制就是实现用制度来管权、管人、管钱。

二、公安机关实施内部控制的意义

1.有利于加强单位财务管理。通过开展内部控制建设,可以使公安机关的财务管理规范化、科学化,具体来说就是使财务制度更合理、清晰、可操作,各项工作流程规范,岗位设置科学、职责分工明晰,制衡恰当,能及时发现管理中存在的问题。通过开展公安机关内控制度建设找出制度在制定、执行中存在的缺陷和风险,及时整改,从而不断完善内部制度,堵塞漏洞、消除隐患。

2.有利于加强资金使用效益。公安机关经费保障涉及资金量越来越大,随着我国经济低速增长,财政收入增长缓慢,通过公安机关内部控制建设提高公安财务工作的效率和效益。通过内部控制建设减少可能出现的腐败和浪费,花好钱办好事。

3.有利于加强对经济活动监督。通过内控制度建设,加强对公安机关经济活动监管和风险管控,建立全面的监督机制,用制度来约束权利,用流程来规范行动,同时将信息化建设纳入监控机制,用信息化手段,将公安内部控制内容、过程、方法全面覆盖,有利于经济活动事前、事中、事后的全面监管。

4.有利于更好的履行职责。加强公安内部控制建设,将内部控制建设纳入公安中心工作,深入公安执法办案、队伍建设和服务工作中去,加强公安机关经费保障,使公安机关能更好的履行职责,更好地服务人民群众。

三、公安机关实施内部控制的原则

1.全面性原则。全面性原则是指对公安机关经济活动的全面控制,包括预算、收支、政府采购、资产、项目建设、合同等业务。内部控制涵盖人、财、物,贯穿于经济活动全过程。

2.重要性原则。重要性原则是指在公安机关在实施内部控制时,在兼顾全面性的同行要突出重点,针对经济活动中可能存在重大风险的环节进行重点关注,采取严格措施,防止内部控制出现重大缺陷。

3.制衡性原则。制衡性原则是指公安机关在岗位设置、权责分配、业务流程设置时形成相互监督、相互制约的机制。通过将制衡机制嵌入经济活动,使内部控制制度更具有针对性,以达到堵塞漏洞、防患于未然的目的。

4.适应性原则。适应性原则是指公安机关内部控制制度要适合公安工作的特殊性,并随着外部环境的变化、财政改革的进行和公安业务的变化,进行不断调整和完善,使经济活动更有效率和效益。

四、公安机关实施内部控制的步骤

1.梳理业务流程。对公安机关的各类经济活动进行业务流程的梳理,包括预算、收支、政府采购、资产、建设项目管理、合同管理等业务进行流程梳理,明确各项活动目标、范围和内容。

2.分析经济活动风险,确立风险点。根据业务流程梳理,对公安机关经济活动各个业务环节面临的风险进行全面系统的分析和评估,确定风险点。

3.建立风险应对策略。针对确定的公安机关经济活动风险点对风险进行排序,运用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来分析风险,制定风险应对措施,将风险控制在可承诺的范围内,以杜绝舞弊、腐败,减少浪费。

五、公安机关内部控制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公安机关的内部控制建设还处于起步阶段,依据《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试行)》要求,结合外部政策要求及公安业务特点,加强内部控制建设。目前公安机关内部控制建设还存在一定问题。

1.内部控制意识不强。公安机关内部还没有营造良好的内部控制氛围,内部控制需要全员参与,特别是单位领导重视,目前公安机关内部控制意识比较薄弱,领导层面没有对内部控制建设引起足够重视,没有树立起风险防范意识,内部控制建设往往流于形式。

2.内部控制制度不健全。公安机关一般以财务制度代替内部控制制度制度,对于一些经济业务流程控制不具体不明确内容不完善,如财务管理办法明确了预算编制程序、预算调整程序、决算内容,但未明_预算分解下达、预算执行、绩效评价等工作程序内容。合同管理制度不健全,未明确合同纠纷处理的程序,自行采购签订的合同(协议)未明确审核流程、保管事项。采购管理办法中对政府集中采购目录以外、采购限额标准以下由部门自行组织采购的项目,未规定部门自行采购工作程序。固定资产管理办法明确定期盘点的规定,但清查程序不具体。基建项目建设管理制度未建立健全,未明确工程项目立项、概算、招标、工程变更、资金控制、项目验收与审计决算内容等。

3.内控风险防控机制有待完善。公安机关在开展廉政建设时已开展廉政风险评估,形成各个部门风廉政建设风险防控责任清单,针对风险提出措施,但未建立日常工作中的风险评估机制。

4.信息化建设有待加强。省市一级公安机关有些已初步建立经济业务流程信息化管理,功能覆盖预算管理、支出管理、政府采购管理、资产管理、合同管理等主要业务控制及流程。但信息化建设未实现经济业务全覆盖,如工程建设类项目未纳入信息化管理,信息化系统未能反映审批流程等。基层公安机关很多未进行信息化建设,人为操纵风险大。

5.监督力度不够。省市一级公安机关内设审计部门,配有审计人员,大部分县级公安没有专门的内审机构,由纪检部门和兼职审计员进行内审,提出审计意见后对于后期整改情况未能跟踪落实,缺乏权威性。而财政、审计部门,更偏重于对公安机关财政资金使用的否合法合规性监督,忽视了公安机关内部控制建设情况的检查和监督。

六、加强公安机关内部控制建设的建议

1.增强内部控制意识,营造良好的内部控制环境。公安机关要做好内部控制,首先要营造一个良好的内部控制环境,增强全体人员的内部控制意识,特别是公安机关领导,要充分重视并主动开展单位内部控制建设工作,树立风险防范意识,强化责任意识。开展各项经济业务时,要各尽其职、相互协调、积极联动、相互制约。同时要加强内部控制宣传和政策水平、专业能力、职业道德规范等方面培训,提高公安机关整体素质,加强各项内控制度贯彻落实的水平。

2.完善内部控制制度建设。结合《预算法》、各项财政制度和公安机关业务特点,建立健全各项内部控制制度,如在制定《公安机关财务管理办法》的基础上,制订出台《公安机关预算管理办法》,明确预算编制、预算分配、预算执行和绩效评价等工作程序;制订出台《公安机关合同管理办法》,进一步明确合同签订、履行、保管、纠纷处理程序,对合同履行过程进行跟踪,关注项目进展情况,形成监督记录;提供货物、服务类采购常用标准合同(协议)模板,部门自行采购签订合同(协议)参照标准模板,明确审核流程。制订出台《公安机关基建项目建设管理办法》,明确工程项目立项、概算、招标、工程变更、资金控制、项目验收与审计决算等内容。

3. 建立健全内部控制日常风险评估机制。公安机关内部控制风险是多种多样也是复杂多变的,将内控风险评估工作与内部审计工作相结合,开展日常内部控制风险评估,定期对公安机关经济活动各关键环节进行风险评估,找出风险隐患,提出应对措施,以达到提前防范,消除隐患的目的。

4.加强内部控制信息化建设。为适应《预算法》和政府会计制度改革需要,建立公安机关警务保障信息平台,将预算管理、支出管理、政府采购管理、资产管理、合同管理、绩效评价等纳入该平台管理,通过事前分析、事中监控、事后评价的方式,逐步实现经济业务全流程信息化的建设目标。开发风险监控和预警功能,对经济活动中潜在的风险设置预警,自动识别风险,及时发现可能萌l的风险并予以化解。通过内部控制流程嵌入信息系统,实现对经济业务的自动控制,减少或消除人为操纵因素。

5.加强监督和决策执行跟踪和问责机制。公安机关要建立信息披露制度,定期将预算执行、政府采购和预算绩效评价等情况在一定范围内公开,接受内部和外部监督,获取反馈,落实整改,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同时建立决策执行跟踪问责制度,对经济活动中出现重大决策失误、决策执行违法违规或不执行决策的人员追究相应责任。

内部控制建设是公安机关的一项长期任务,随着公安工作的新形势、新变化、新挑战,公安机关要不断加强内部控制建设,不断完善符合公安工作实际科学、有效的内部控制体系。

参考文献:

[1]迟淑玲,公安机关内部财务管理问题研究[J].商业经济,2014(8):102-103

[2]梁东,浅析如何加强公安机关内部控制建设[J].经济管理,2015(9):188

第4篇

调研中,一般党员干部给我们解密时说:党风廉政建设是一项长期、艰巨、复杂的工程,不仅靠恒心、细心、爱心去打牢干部职工扎实的思想基础,不仅要全体党务工作者和全体干部职工共同艰辛努力,而且更要靠一茬一茬的分局领导班子集体学得正、做得正、行得正良性循环的接力和崇高的党性修炼以及“十年磨一剑”坚韧不拔的个人魅力、高瞻远瞩的领导艺能。分局领导在总结时给我们介绍了打造一支清正廉洁工商干部队伍的三大法宝是:探索廉政教育新渠道,搭建制度建设新平台,拓宽监督工作新领域。

探索廉政教育新渠道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工商行政管理内部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实行市场管办脱钩、省以下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垂直管理、国家工商总局机构升格、企业信用个体工商户信用、商品交易市场信用分类监管、现代化信息技术应用以及停征“两费”、新“三定”方案的施行和规范津补贴等等。在实际工作和现实生活中,干部职工的价值取向、生活观念的改变、个人利益的分配、监管方式的转型、履职问责的力度加强等也都发生了重大变革。同时社会结构多元化、商品交易多样化、经济活动复杂化,都给工商行政管理干部队伍建设带来新的挑战和考验。在挑战和机遇共存的历史时代,唯有改革才有生机,唯有创新才有前途,唯有进取才有动力。*分局理直气壮地用马列主义最新理论成果武装人,用先进的文化思想引导人,用管用、有效的科学手段教育人。以科学的唯物的辨证的思想,摒弃不适应不符合当代工商人精神风貌和时代特征的形式主义。在继承和坚持两个经常性工作、正面教育典型引路、“”等传统教育方式的基础上,探索和实践了一系列廉政教育新渠道,取得明显效果。

一是宣廉教育即单刀直入法。在午餐前下班后,分局各种会议进行普遍的宣廉教育。开门见山,直入主题,使干部职工在思想上弄清弄懂党风廉政建设的重要性和艰巨性。

二是倡廉教育即扬长避短法。不分男同志、女同志,不论新同志、老同志,没有成见、没有偏见,只要有利于党风廉政建设,工作有进步、思路有新意、点子有价值,都要多场合表扬鼓励,弘扬正气,倡导先进。使之扬长避短,自觉克服不足,不断进取。

三是警廉教育即一招奏效法。对苗头性、倾向性问题,直言不讳,一针见血,直指要害。通过以案释法、以案明记,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做到防患于未然。

四是思廉教育即红色路线法。结合专题教育、主题教育、传统教育、党性教育等活动。组织干部职工,参观改革开放三十年成果,党的一大会址,沙家浜等革命根据地进行“重走革命路,争做廉政人”的红色路线教育,从而使党员干部对“为政重在廉、做人重在诚、讲话重在信、办事重在实”的名句而常思,鼓舞工作干劲,珍惜工作岗位的热情。

五是品廉教育即艺术欣赏法。通过组织观看锡剧《九品廉吏》和《李荣法》,唱廉政歌曲,读廉政书籍、写廉政笔记,谈廉政心得,看廉政戏剧活动,在艺术欣赏中,品位党风廉政建设真谛,修炼完美的人格、陶冶高尚的情操,受到品廉教育。

六是省廉教育即社会实践法。抓住社会热点问题,结合当前形势,不失时机组织干部职工深入社区走家串户、访寒济贫;走进农村田头,不忘人民本色;走入工厂,倾听外来工的心声,牢记公仆责任。在活动中,明确主题,加入引导,反省言行,考量自己。思一思,想一想,党风廉政意识强不强?思一思,想一想人民公仆怎么做?思一思,想一想,存在不足怎么办?

七是树廉教育既现身说法法。召开典型报告会,事迹介绍会和“三八”、“五四”、“七一”、“八一”、“十一”以及历史传统节日座谈会,编组有序、轮流现身说法。介绍个人成长经历,反腐倡廉好的做法和经验,做到人人上讲台、人人受教育、人人是典型,起到三年轮一次,终身留印象的效应。

八是透廉教育即阳光透明法。主动接受监督,确保权力在阳光下运行。通过深化“两网”建设,突出分局局务公开,保证干部职工对局务公开、党务公开、人事公开和重大活动公开的知情权、监督权,充分尊重民主,确保行政权力的运行阳光透明。做到决策全民主、过程全公开、结果全公布。做干部职工放得心、信得过、有依靠的掌舵人。

九是践廉教育即身先士卒法。党员干部要求别人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要求别人不做的,自己确保不做。以过硬的政治素质,良好的道德品行和言行一致、表里一致、率先垂范的榜样行为,做履行党风廉政建设一岗双责的模范;做学习实践党风廉政建设规章制度的模范;做抵得住诱惑、守得住清贫、抗得住私欲的模范,用实践示范的行动教育人、引导人、感化人。

十是问廉教育即远程监督法。充分利用工商系统信息化工具的优势,发挥人人有电脑、有手机,家庭有亲人的作用,丰富基层信息网廉政之声内容,经常廉政警句、格言,有关反腐倡廉规章要求,交流党风廉政和反腐败心得感想。节假日温情提醒,利用手机短讯、聆声,在交友等社会活动中适当提醒,给家属亲人发廉政信,提示管好自己的人,看好自己的门。每逢佳节常问“廉”,使干部职工违风廉政之事,不想做,不敢做,不去做。通过远程监控,党风廉政建设的警示,无时不在,无处不在,没有真空,没有死角,没有盲区,将廉政钟声时时刻刻入耳、入脑、入心。

搭建制度建设新平台

*工商分局打造清正廉洁干部队伍的第二个秘决是搭建制度建设新平台,在走访中我们注意到,从领导到一般干部经常说的一句话就是“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实践中*分局始终把规范制度建设作为反腐倡廉的基础性工程来抓。在实际工作中强调用制度管理人,用制度约束人,用制度规范人,认真解决在落实廉洁自律各项规定中不切实、不扎实、不落实的问题,不断完善党风廉政责任制度。在中层以上干部中已经形成的有《领导班子成员党风廉政责任分解》、《分局班子成员定点挂钩负责制度》分局领导和部门负责人签订的《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责任书》、部门负责人和干部职工签订的《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承诺书》,中层以上干部全部建有《党风廉政建设档案》。在具体工作中已经建立的制度有《干部职工上下班签到制度》、《基层工商所绩效挂钩实施办法》、《重大案件会审制度》,由总支、办公室、法制科和纪检监察部门参加的《反腐倡廉宣传教育工作联席会议制度》、《纪检监察、人教等部门负责人联席制度》、《工商所长离任审计制度》、《干部职工外出考察实施办法》、《工会慰问干部职工试行办法》、《财务报销实施办法》、《干部职工奖励规定》、《纪检监察定期通报制度》、《行风监督员聘请和会议制度》、《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考核办法》、《党风廉政和行风建设责任追究办法》、《政务公开、重大事项公示制度》和《领导干部述职述廉、民主评议制度》等等到二十多项规章制度,做到党风廉政建设网格化、制度化、规范化。真正使党风廉政责任制,一岗双责、一岗多责,做到横向到人,纵向到位,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人人有责任。

今年*工商分局又根据,新形势、新时期、新特点和工商监管方式的转型等新任务,坚持严格教育与严格管理相结合,以苏州局《干部文明礼仪》和《内部管理规范手册》两个基本制度为基础,在一个探索、两个改进、三个改革上下功夫。即:探索节假日期间、重要时段的监督检查机制,及时发现和纠正干部职工廉洁自律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加大查处力度,坚决维护廉洁自律规定的严肃性。改进教育方法,体现以人为本、人文关爱思想,注重特色、结合实际分层次、有重点地因人施教。改进考核、考勤工作。改革考核机制,建立适应新形势有效管理的新型机制。改革检查、督查办法,建立检查、督查通报机制。改革思想分析会议方法,建立局、所两级重大思想动态、通报制度,准确及时掌握每个干部职工思想动态。

拓宽监督工作新领域

监督方法方式很多,既有严肃性又有灵活性,*工商分局在拓宽监督工作新领域的主要做法是:

第一:开展履职问责监督,增强风险防御能力

开展“服务型工商”活动取得了巨大成功,工商对地方经济的发展和促进社会进步的作用日显重要,广大工商干部履职尽责的能力明显增强。同时,在工商职能的转型时期,监管领域由低端向高端延伸,监管方式由粗放向精细转变,监管方法由突击性、专项性向日常规范监管转变,监管手段由传统向现代化转变,履职要求更高,问责责任更严。必须在党风廉政建设的监督领域中,更加强调广大干部职工廉政风险防御的能力。去年*分局以履职问责监督为切入点,扎扎实实开展了“遵章守纪、履职尽责”为主题的学教活动,拓宽了新的监督领域。

在学教活动中,组织观看了预防职务犯罪的电教片,认真组织开展“三对照、三检查”,进行查找廉政风险、建立防控机制。做到了个人查和组织查、上级查和下级查、重点查和普遍查相结合,认真排查,深刻剖析。达到“深刻教育、清醒查风险、全面鼓干劲、奋力抓落实”的目的。在学教活动中,职干部职工参与率*%,在分局*个岗位上,排查风险*个,(其中行政审批风险点*个;行政执法风险*个;行政处罚风险*个;内部管理风险点*个)。高风险岗位即:监督管理、罚没物资和固定资产管理、执法办案、财务管理、行政审批、内部管理等*个。

通过履职问责、渎职失职、行政乱作为、不作为、慢作为等履职风险大讨论,把防范廉政风险,提高问责能力,贯穿于干部教育、培养、使用和管理的各个环节,融入工商行政管理工作的全过程,筑牢了广大干部职工增强廉政风险防范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以及拒腐防变的思想基础的法纪防线。

第二:开展述职述廉监督,增强自律他律能力

在拓宽党风廉政建设监督新领域的实践中,*工商分局探索践行了述职述廉机制。一是领导干部述职述廉。坚持领导干部向中层干部述职述廉,并将“双述”内容在网上公示,接受全局干部职工的监督评廉。二是干部述职述廉。结合公务员考核、民主生活会和评先评优等重大活动,全体干部相互述职述廉,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提出党风廉政建设的建议和努力方向,促进监督,增强自律和他律的能力。三是组织中层负责人向服务对象述职述廉。去年分局在组织桃坞、娄门、观前三个工商所向社会和服务对象述职述廉的基础上,又分别组织机关、注册科、经检大队、监管科等部门负责人向社会和服务对象述职述廉,受到社会各界高度评价,达到了预期目的。分局机关参加“双述”活动代表*人,社会和服务对象代表*人,分别对履行职责、服务态度、办事效率、廉洁自律四个方面进行综合测评,取得好和较好满意率*%的高分。分局在*区纪委组织的*个行政单位党风廉政建设和作风效能建设综合评议中列第三名。

第三:开展作风效能监督,增强服务发展能力

分局从机关作风效能建设、执行双六条禁令入手,重点是主要领导亲自到*区纪委、各街道党工委征求意见,召开义务行风监督员会议,认真接待和处理群众来信来访,定期召开干部思想动态分析会议等基础性工作,扎扎实实地推进作风效能建设,在全社会展示了工商部门的良好形象。在作风效能建设的监督上,从思想上对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强服务、促增长、促发展”做的怎么样?从工作上对照职能转型要求,思想怎么转、转什么、转到位没有?特别是在当前停征“两费”,实行“阳光津补贴”的大背景下,针对福利待遇、总收入有所降低的情况,部分人存在心态不平衡,工作干劲下降,工作标准降低,管理要求放松,廉洁自律不严;极个别中层和少数干部个人主义、享乐主义、艰苦奋斗的思想不牢;在工作中凭个人感情办事,凭兴趣情绪办事,凭利益多少办事,上班迟到、下班早退,甚至不请假,无故矿工的现象时有发生;组织纪律涣散,工作矛盾积压,部门和个人形象差,学习力、执行力、约束力不到位;部门与部门之间,所与所之间在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作风效能建设发展中不平衡,存在有令不行,有禁不止等问题和不足,开展高强度、密集型的不间断督查。以“三优化、三争当”活动为载体,重点围绕企业年检、行政执法、食品安全、窗口单位、执行纪律五个方面,抽查、明查、互查,定期通报督查结果,提出整改建议。坚持管业务、管队伍,必先管行风的原则,督促干部职工进一步端正服务态度,提高办事效率,进一步树立法治工商、服务工商、效能工商的形象,全面推进作风效能建设。

第5篇

一、肯定成绩,正视差距,正确认识和估计地税业务建设的现状

做好任何一项工作,我们都必须用马克思辨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思想、观点、方法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不能一叶遮目。对地税业务建设现状,概括来讲,是不是可归纳为“成绩很大,差距不小;潜力很大,希望不小”。我们要正确认识和估计地税业务建设现状,既要肯定成绩,以鼓舞大家的士气和干劲,再接再厉;又要看到存在的问题,以让我们保持清醒头脑,不骄不躁。要坚定信心,知难而进,迎难而上,不断推动地税业务建设发展到一个新阶段。

税务机构分设成立地税16年来,连续超额完成上级交给的收入任务,充分说明我们地税系统在业务建设方面取得的长足进步。特别是地税垂直管理后,各项业务工作走上了科学发展的新轨道,走上了依法行政、依法办事、依法治税、依法征管的规范之路。从各县(区)局所作的经验介绍来看,既有综合性工作经验,又有单项工作经验;既有加强内部管理的经验,更多是对外征收管理的经验。这也充分说明全市各级地税部门在业务建设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付出了辛勤汗水,取得了不小的成绩。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内部管理日趋规范。建立了涵盖工作纪律、人事管理、党风廉政、决策规程在内的一系列规章制度,形成了严谨高效的制度管理格局。在人、财、物和固定资产管理以及大宗物品采购等方面做到了有章可循,按制度办事,靠制度管人,从源头上杜绝等腐败问题的发生。二是征管改革取得成效。克服基础差、底子薄、起点低的诸多困难,奋力赶超,科学管理大步推进,以信息化为依托的征管改革在全省地税系统走在前列,来之非常不易。三是征管制度不断完善。不断夯实征管基础、优化征管流程,以税源管理为重点,完善和健全分税种、分行业管理制度,大力推进科学化、专业化、精细化管理,建立健全了“四位一体”的新型征管机制,地税征管质量与效率持续提高。四是业务水平得到提高。大力推进分层次、大规模的教育培训,加大专业化人才培训力度,广泛开展岗位练兵活动,积极鼓励干部参加在职学历学位提高教育和执业资格及职称考试,干部履职能力与业务技能不断提高。在税政业务、征管业务、稽查业务、财务管理业务、计算机业务和党政业务等方面的业务能手不断涌现。五是服务质量得到提升。对内为基层服务和对外为纳税人服务的水平不断提高。全系统上下以“始于纳税人需求、基于纳税人满意、终于纳税人遵从”为目标,提升服务理念,创新服务方式,为广大纳税人提供快速、便捷、多元化的优质高效服务。为省局政风行风建设连续六年获全省执法单位第一作出了应有的贡献。六是监督职能得到体现。纪检监察工作既很好地服务了地税中心工作,又很好地促进了服务纳税人;税务稽查既监督了纳税人依法纳税,又监督了地税征管人员严格执法;每年的税收执法督(监)察都有力地促进了征管工作。基本形成了一整套有效的监督业务工作的长效机制。七是队伍形象得到提升。不断强化思想政治、党风廉政和基层建设以及文化建设,大力建设学习型机关,深入持久开展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创先争优活动,建设了一支务实高效的、为民清廉的、具有崭新面貌的高素质地税干部队伍,树立了良好的地税队伍形象。

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业务建设不是一蹴而就、一朝一夕就可以完成的,而是应当长期的坚持和加强并与时俱进的系统工程,需要坚持不懈的努力。会上通报的全市地税系统2012年税收执法督察情况,就说明我们的业务工作存在许多不足,值得我们大家高度重视,认真研究改进。在业务建设方面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一是总结不够认真。一些单位的业务工作没有进行认真的总结,工作中的经验得不到提炼,影响了工作质效的进一步提高。对“总结就是提高”的认识不到位。二是宣传不够到位。墙内开花墙外香,在宣传方面花的精力不够,才子才女的智慧和积极性没有很好发挥出来,难以形成示范效应和规模效应。三是业务能手少。既精通业务又熟悉政策的综合素质高的业务能手太少,而且知识结构不尽合理。四是基础工作还不够扎实。突出表现为一些税收征管基础工作不扎实,有的地方每年检查都发现同样的问题;一些人员对税收业务政策掌握不够好,运用和落实不到位。经济全球化的大趋势给税收工作提出了许多新课题,全市经济社会赶超发展的新形势对地税业务工作也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这些都要求我们必须深刻认识业务建设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进一步增强紧迫感和责任感,对存在的问题都要切实认真研究,逐个解决,逐项落实,决不允许同样问题的重复出现。

二、总结交流,比对创新,努力把地税业务建设工作提高到一个新水平

全市各级地税部门一定要在认真总结经验的基础上,相互交流,相互借鉴,相互学习,比对创新。我们大家都一定要做到在工作任务越来越繁重的时候,在遇到困难和问题越来越多的情况,就越是要保持清醒的头脑,要进一步树立信心,以坚定的原则,坚韧的意志,扎实的作风,大力推进地税业务建设,力争地税业务建设取得更大更好的成效,努力把地税业务建设工作提高到一个新水平。

一要统一认识,正确理解加强地税业务建设的重要意义。有的地方业务建设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主要原因是那里的同志认识不到位,措施就不得力。相对其他部门,地税对业务建设的要求更高,业务建设工作是地税部门的中心工作、核心工作。业务建设搞好了,地税部门在当地就有所作为,才有形象,才有位置;办理的事务和完成的工作才能经得起法律的检验、历史的检验。可以这么说,地税业务建设水平的高低,直接决定着地税工作质量的高低,同时也影响地税形象的好坏,影响干部的健康成长,乃至影响地税事业的科学发展。地税业务建设是地税工作质量的命根子,是每一个地税工作者共同的责任。各级地税部门要深刻认识业务建设工作的重要性,把大家的思想统一到省局、市局和县(区)局加强业务建设的决策上来,要在全系统努力形成一个人人学习钻研本职业务、个个争当业务能手的好风气。要紧抓业务建设工作不放松,扎扎实实把地税业务建设搞上去。

二要统筹兼顾,认真确定加强地税业务发展思路。做任何事情都要首先确定一个明确思路,否则难以实现预期目标。各级地税部门要根据上级有关业务建设工作的规定,根据此次会议精神,学习借鉴外地好的经验,结合本县(区)局实际,创造性地提出加强业务建设的一个好的思路。观理念决定高度,思路决定出路。各县(区)局要在大力推进依法治税工作的同时做到统筹兼顾,根据各项业务建设工作开展的程度、成效的高低,确定各项业务工作的先后和提升重点,做到轻重缓急、突出重点、各个突破、全面进步。对业务建设的薄弱环节,要重新梳理工作流程和工作标准,促进工作效率的提升。要特别注意把抓好税务登记、纳税申报、税款缴库、发票管理等基础工作的好坏作为评估税源管理工作质量的重要工作抓紧抓好。

三要精心规划,着力制定加强地税业务建设的有效措施。各级地税部门要认真对照2012年税收执法督察情况通报的问题,认真研究,深入剖析问题产生的根源,逐项制定有针对性的解决措施,落实要求,明确责任,狠抓整改,限期到位。同时,要对照发现的问题,举一反三,全面、深入、细致查找业务工作中的薄弱环节和存在的问题,制定切实有效的加强业务建设的工作举措。尤其要注意把抓好税收管理员制度、纳税评估、约请谈话和信用等级评定等制度办法的贯彻落实作为促进地税征管质效提升的重要工作来抓,紧抓不放,抓出效果。

四要完善机制,大力促进各项业务工作落到实处、取得实效。各级地税部门要进一步完善各类考核机制和监督机制,充分发挥机制的作用,增强干部职工做好业务工作的紧迫感和责任感,推动业务建设上新台阶。要加强责任追究,规范执法行为。要进一步完善对税收执法全过程、全方位,特别是重点岗位、重点环节、重点人员的监督制约,在法律的框架内规范税务人员的执法行为。要注意认真抓好防范税收执法风险的工作,让广大干部增强廉政意识和责任意识,尤其是地税干部一定不能参与货物运输、房地产开发等经营活动,更不能、从中牟利。一经发现,各级地税纪检监察部门就要从快查处。要狠抓各项业务工作的落实,真正把各项业务工作落到实处、取得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