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小学特殊儿童教育案例分析

小学特殊儿童教育案例分析

时间:2023-09-15 17:32:15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小学特殊儿童教育案例分析,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小学特殊儿童教育案例分析

第1篇

关键词:儿童社会工作;学龄孤残儿童;心理发展因素;福利机构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851(2013)-06-0100-04

儿童是人类发展中处于基础性、未来性地位的人群,对儿童问题的研究一直是世界关注的焦点。对儿童相关问题予以科学的说明,不仅是现实社会的需要,也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乃至整个人类未来发展的需要。

社会工作是遵循以人为本、助人自助、平等公正的专业价值观,在社会服务及社会管理等领域,综合运用专业知识、技能和方法,帮助有需要的个人、家庭、群体和社区,整合社会资源,协调社会关系,预防社会问题,促进社会稳定和谐的专业和职业。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建设宏大的社会工作人才队伍”之后,民政部在2007年5月开展了首批社会工作人才队伍试点单位及地区建设。

本文对社会工作介入儿童心理发展进行了探索,讨论的服务对象主要是福利机构内上小学的儿童。生活在福利中心的孩子大多是从小被父母遗弃的孤儿,他们是社会上的一个特殊群体,政府和社会虽然给了他们很多关爱与支持,但是却无法弥补早期家庭环境缺失、亲情缺失带来的影响,为了给孩子们创造一个更好的发展环境,帮助这些孩子形成健康的人格,本文针对儿童心理发展情况进行研究,并对社会工作介入前后儿童心理发展情况进行深入分析,为孤残儿童的心理发展提供方法上的支持,并提出可行性的建议。

一、概念界定

(一)儿童社会工作

1.儿童社会工作的基本涵义

所谓儿童社会工作就是根据儿童的生理、心理特点和成长、发展的需要,以专业的价值为指导和科学的理论为基础,充分运用社会工作的专业方法和技巧对儿童开展的助人服务活动。

这个定义包括了三个涵义:第一,儿童社会工作的开展建立在对象的需要和特点的基础之上。第二、儿童社会工作的实施过程中需要充分运用专业的价值、理论和方法。第三、儿童社会工作是一种助人的服务活动。

2.广义与狭义儿童社会工作的概念

广义的儿童社会工作是指面向所有儿童的社会工作,其服务对象是处于各种不同境遇的儿童,涵盖儿童的所有成长阶段,面对儿童成长发展中的所有问题,考虑影响儿童发展的自我的及社会的所有因素。广义的儿童社会工作是为促进儿童健康成长所采取的一切措施。

狭义的儿童社会工作是一种事后补救性工作,它以处于特殊困难境地的儿童为对象,多采取机构服务的方式,救助和保护那些家庭或父母无力抚养的儿童或者有各种问题的儿童。

(二)儿童社会工作的发展

儿童社会工作的发展可以大致分为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1601年伊丽莎白济贫法颁布前后至19世纪,可以称之为以救济为主的儿童社会工作时期。其特点是:服务的手段主要是领养、寄养等被动、消极的救济方法,工作对象集中于孤儿、弃儿和部分贫困儿童。

第二阶段:《儿童权利宣言》于1959年11月20日获得联合国大会通过。《宣言》明确了各国儿童应当享有的各项基本权利。自发表了《儿童权利宣言》起至以后,可以称之为以积极的儿童福利为目标的儿童社会工作时期。这份宣言强调:“儿童应该受到关怀、爱护和了解;儿童应该有足够的营养和医疗照顾;儿童应该有法定的免费教育;儿童应该有全面的康乐和游戏的权利;儿童应该有自己的姓名和国籍;如果遇到伤残和灾难,儿童应该受到妥善的照顾和获得优先救济;儿童应该有发展潜能,成为社会有用之材的权利;儿童应该有建立友爱与和平精神的权利;无论种族、肤色、性别、国家和地区,儿童都应该同等享有上述的权利,”(王思斌教授著名的社会工作学家,社会学家,1999出版《社会工作概论》)《儿童权利宣言》成为现代儿童社会工作极其重要的思想基础。

(三)儿童社会工作的主要内容

1.推动有关儿童的立法

儿童社会工作的重要任务是推动政府在儿童福利,权益保护方面的立法,敦促政府在儿童营养、卫生方面的投入,并积极为政府出谋划策,提出更多关于儿童福利方面的建议和意见。

2.促进对儿童的养育

儿童社会工作就是要通过多方面的努力,促进对儿童的良好的养育。首先是保证儿童的营养,其次是保证儿童有良好的居住环境,加强保健,机构卫生工作,通过传染病的预防、健康教育等方法促进儿童健康发育成长,减少疾病的发生,全面提高儿童的身体素质。生长发育阶段的儿童是具有可塑性的,其发展倾向与结果与后天的教育、培养、环境因素影响和自我锻炼等关系密切,在儿童养育过程的各个阶段应给予充分的重视。

3.推动儿童教育事业

具体的工作内容包括:推动义务教育法的落实;提高家庭教育的质量;宣传现代化的教育思想;提高全社会的教育意识和教育思想水平;帮助儿童养成健康心理;指导儿童与其他儿童友好相处,学会在集体中生活;教会他们正确面对生活中的各种问题等。

4.创造儿童快乐成长的环境

游戏和娱乐是儿童生活的一部分,儿童社会工作者需要通过多方面的工作,为儿童开展好游戏和娱乐活动提供条件。

5.开展儿童家庭服务

主要有三方面:一是对家庭中儿童权益的保护;二是针对亲子关系和儿童教育方法的服务,使父母与儿童之间、儿童与其他家庭成员或邻里之间愉快、友好的相处;三是在社会上建立对个别“问题”儿童的服务机制等。

6.增强儿童权益的保护

通过流浪儿童救助、辍学失学儿童助学、发展偏差儿童矫治、残疾儿童康复等手段,保护儿童的合法权益;保护儿童的健康成长,对危害儿童健康的行为予以打击;通过教会孩子自我保护方法、提高儿童自我保护能力等方法实施对儿童的保护。

7.提供儿童的信息与资讯

儿童社会工作者需要随时了解儿童的发展需求,评估国家、社会采取的儿童福利措施,认识儿童问题,为政府决策提供建议和意见。此外,儿童社会工作还存在于公共关系层面上,即宣传儿童权利、解释儿童福利与服务的需求。

二、儿童教育的特别需求

某儿童福利院是一家集孤儿收养、教育、医疗、康复于一体的福利机构。在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关心和支持下,为孤残儿童提供了良好的生活环境,较好得满足儿童的生活、康复、医疗、教育等方面的需求。但是,在福利院的生活环境下成长的孩子,他们在情感上容易感到孤独、自卑、敏感;性格上孤僻内向、固执少语,生活自理能力和语言认知能力都落后于同龄儿童。本文分析以某儿童福利院内儿童为研究对象。

(一)院内儿童心理现状分析

由于特殊的成长经历,院内儿童的心理与普通家庭的儿童存在不同,具有一些特别之处,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情绪方面

院内80%的入学儿童不易控制自己的情绪,在福利院这个特殊环境下,儿童群体内部分个体的情绪会传染给周围的人,从而对同辈群体造成影响。入学儿童中很多人无法驾驭自己的情绪,由情绪控制自己。例如,儿童未能在公立幼儿园接受相应的教育,所以在入学后不习惯长时间坐在教室里,上课时很容易走神儿,回到福利院完成作业的态度很不认真,回到学校会受到老师的惩罚,这之后儿童变得不喜欢学校,部分学生甚至出现厌学现象,如此形成恶性循环。此种情况对儿童的身心健康极为不利。

2.学习动力方面

我们关注儿童健康发展的同时更应该关注儿童的需求,尤其是孤残儿童的需求。正常生活在家庭的儿童有着家庭的关爱,生活、学习心理等需求能够得到满足,而大多数孤残儿童生活在福利机构里,缺少了家庭的关爱,儿童在成长过程中的一些需求得不到满足,在他们成长的过程中就会出现一些问题。通过四年时间对福利机构儿童观察发现,大多数学生学习动机弱,没有学习的兴趣和获取知识的渴望,即使有些学习态度认真、学习成绩好的学生,在学习动机和学习兴趣上也存在一定程度的困扰。儿童时期是学习知识,为未来发展打基础的黄金时期,是人生成长的关键时期。学习的困扰让很多孩子有厌学的心理,因此学历普遍比较低,也成为儿童福利机构内孩子们的共性问题。

3.人际交往方面

福利院的儿童不同程度地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不善于与人交谈或不受欢迎的占总数的40%。院内儿童在集体环境下成长,这种集体生活环境和学校环境、社会环境是截然不同的,他们在集体环境下养成的行为方式不适应学校环境和社会环境,往往会发生人际交往障碍,给自身带来诸多困扰和烦恼。

4.承受挫折能力

耐压能力和承受挫折能力往往能代表一个人的心理成熟度,福利院儿童的承受挫折能力不强,基本上所有儿童都存在抗逆力差的情况。福利机构儿童的这一特征体现在多个方面,例如:目的没有达到后情绪低落,垂头丧气;听到不顺耳的话会自怨、自叹、自责、冷漠退让;身体残疾,在行动上遇到不便时,特别在身边环境出现正常健康儿童对比后,产生的自卑心理。

(二)影响机构内儿童心理发展的重要因素

入学儿童的心理测试清晰地反映了他们的心理发展情况,他们人际交往能力、心理承受能力都不强,大多数存在自卑心理,对学习的积极性不高。分析这些行为表现,同时结合他们的生活环境和自身的状况,笔者认为,以下几个因素影响了他们的心理发展。

1.早期经验的影响

依恋是幼儿出生后最早形成的人际关系,是成人后形成的人际关系的缩影。心理学家曾提出,儿童会建立起与抚养者的持久的情感联结,这种情感联结能使他们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都将依恋的对象作为一个安全基地。某福利院的儿童从小在集体环境下长大,没有固定的照顾者,没有形成良好的依恋模式,无法产生安全的心理依恋,形成了一个心理发展的断层期,这严重影响了他们对他人的信赖感和自我信任,造成了性格或人格的扭曲。

2.社会环境的影响

社会在给予这些孩子关心、爱护的同时,往往会带有同情和施舍的元素,社会对“孤儿”的刻板印象,让他们更愿意树立一道屏障,拒绝和外界的交流,这些对儿童心理的健康发展极为不利。福利院并不是一个正常的儿童社会化的场所,所以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对儿童社会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这些孩子的过度自我保护,让他们容易形成自卑、敏感及愤世的消极情绪。

3.自身因素的影响

福利院的孩子大多是身体带有残疾,身体的残疾甚至影响到他们的智力发展,他们会觉得处处不如别人,容易形成自卑、猜忌、多疑的性格,阻碍了他们与别人的正常交往,恶性循环,甚至出现行为偏差。

三、某福利院目前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面对这样一群特殊的儿童,需要福利院提供多元化和专业化的服务,解决面临的问题,激发潜能,促进儿童们的健康成长。但福利院由于特殊的历史与现实原因,存在很多问题与不足。

一是工作人员中教师、康复和心理辅导的人员比较少。不能很好的对机构内的儿童进行科学的教育和照料。

二是封闭化管理,导致与外界联系较少。大多数儿童福利机构并不注重对外的宣传工作,除了偶尔到外面进行演出与筹款,与外界接触很少,且不随意接待一些社会人士的探访。这样的封闭式管理一方面不利于孤残儿童的社会化,另一方面也不利于社会对于孤残儿童的了解。

三是还存在一些教育和康复的问题,不利于儿童的生长发育。首先,很多儿童的疾病得不到及时医治,一些智力正常的儿童因早期教育跟不上,延误了教育和康复的最佳时机。此外社会寄养制度的缺失和滞后,也给福利院的发展和政府造成沉重的负担。

机构集中养育的模式,不可避免儿童心理问题的存在,加之上述这些问题的存在,特别是特殊儿童教育的缺失导致大多数儿童出现心理问题,不能尽早的进行康复训练,与社会的脱节,不能适应学校生活等等一第列的问题的出现。

四、儿童社会工作的介入空间

为了有效的解决目前某儿童福利院工作中的问题,有必要研究社会工作的介入空间,了解社会工作在某儿童福利院中发挥作用的空间,通过发展儿童社会工作,解决问题,改善不足,提升某儿童福利院的工作成效。

(一)儿童福利院中社会工作介入的原则与方法

家长和老师对儿童的教育和引导更多的是高高在上的、家长权威的,没有给孩子充分的话语权。社会工作者介入到儿童的心理发展过程中来,不是采用传统的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模式,而是遵循“助人自助”的专业价值观,尊重儿童的自主和自决权,充分发掘儿童的潜能和发挥儿童的主观能动性,以平等的身份给他们提供支持。在儿童福利机构中也同样应遵循这一原则。

根据目前某儿童福利机构儿童心理状况的研究及分析,社会工作者主要运用社会工作的三大方法即个案工作、小组工作和社区工作来介入儿童心理调整,通过整合资源,改善环境来帮助他们重新认识自我、建立健康的人际关系、树立正确的学习动机,提高他们承受挫折的能力等。针对某儿童福利机构入学儿童开展的工作,主要是帮助儿童加强与社会的沟通,避免在封闭的环境下生活,使孩子在有交流的空间中成长,培养他们的亲社会行为,克服早期抚养模式造成的不信任感。

(二)案例分析

通过对特别案例的分析,以此探视儿童社会工作在某儿童福利院内可使用的工作技巧及发挥作用的空间。

1.案主情况

案主小明(化名)为12岁男孩,从小被遗弃,身体健康无残疾,目前读小学四年级。10岁从农村寄养家庭回到福利院生活,思想、语言比同龄孩子成熟。品行顽劣,经常做出一些危险性动作,情绪波动大,常以暴力解决问题,学习成绩属中等,学校老师认为小明很顽皮,非常聪明,平时不爱学习,但考试成绩挺好,数学、手工、英语、语文课学的很好。

负责照顾他的福利机构工作人员普遍反映小明非常聪明,但不爱学习,抵触学习,抵触写作业;平时从学校回来后就看电视,让他写作业也不会去写,一直看到吃晚饭,若不看电视就自己玩,很少写作业。但如果劝说其写作业成功,他完成作业的速度非常的快。临近考试阿姨叮嘱要考试了,要抓紧复习,小明才会看看书,但考试成绩挺好。有暴力倾向,与其他小朋友打架,扰乱纪律,严重影响其所在区的工作的正常进行。在小明生活的区里,所有人都必须顺着他,否则就会发脾气,因为太顽皮,很多阿姨都不愿带他。有阿姨很担心,如果没有正确的引导,小明将来会出现心理及行为偏差等问题。

2.案例分析

综合分析小明周围人对他的反应与工作人员的观察,工作人员作出以下分析:

(1)抚养方式的改变。由于案主童年时期没有在集体环境下成长,而是以寄养的形式生活在农村,生活方式比较自由,学龄期被接回某儿童福利院,无法适应集体生活的一些规矩,这对小明造成很大程度的影响,使小明幼小心灵承受了很大压力。

(2)不良教育方式的影响。当福利院的一些工作人员同情小明时,不是以正确的方法加以引导,而是以物质上的满足对待小明,使其生活在纵容、顺从、娇惯的环境中,这种做法是一种不正确的引导,这种一味顺从做法使小明养成了任性、耍赖的性格,最终形成了他周围的人都要顺着他否则就发脾气的情况。他的这种做法到了学校行不通,老师和其他同学是不会像福利院的工作人员一样顺着他,小明会感到外界对他不公平,在他的概念中“公平”就是他提出的要求,其他人都要像福利机构的工作人员一样什么都满足他,因此小明在学校或者社会中成了行为有偏差的学生。

3.介入方案

系统理论认为整个社会系统是由各个子系统组成的,子系统不同程度的变化会对整个系统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在本个案中,小明生活在由福利院、学校、寄养家庭这些子系统组成的社会系统中,各个子系统对小明的态度会影响其成长,只有加强各个子系统的配合与合作,改变子系统对小明的不良影响,才能够形成有利于小明健康成长的环境。因此,作为社会工作者,应加强与不同子系统的联系与沟通,期望通过各个子系统的积极配合,创造一个有利的成长环境,从而促进小明的改变。同时,在分析小明的问题的成因时,应把其置于整个系统中去考虑,注重分析整个系统环境对案主问题的影响。

社会化理论认为幼儿时期的他人导向在一个人的社会化进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由于儿童的自我意识和认知能力的缺乏和对家长权威性的依赖,福利机构工作人员的行为方式、价值取向、兴趣爱好对儿童有潜移默化的影响。此个案中福利机构工作人员言行影响、寄养家庭父母的教育,未能发挥正向、积极的促进作用,反而成为案主社会化进程中的羁绊。针对小明的具体情况,制定以下介入方案:

(1)日常生活氛围的改善。建议福利机构工作人员改善对小明的态度,使他感受到他生活在公平、爱的环境中。观察每日的行为,并做记录。工作人员应该掌握一些科学的家庭教育方法,增加与小明的沟通,使其感受到家庭的温暖。

(2)学校环境改善。鼓励小明参加班级管理工作,使其容入集体,与老师保持联系,多关注、鼓励他,使其感受到被重视。同时,积极促进小明与同辈群体的交往,使他获得学习人际交往技巧及规则的机会,建立自信心,改善人际交往的状况。

(3)个案辅导。每天中午利用午休时间为小明提供辅导,利用游戏、书画等案主喜欢的方式接近并与其建立关系,利用游戏对案主进行辅导。同时,加强小明的个人管理训练,教导他有效地管理实践和个人生活,约束自己不良的行为。在辅导过程中注意小明的变化,及时鼓励,促进其个人品行的改善。

4.案例评估与检讨

在介入方案进行了一年左右的时间之后,用了介入评估的方法对小明进行了评估,发现小明有了明显的进步和改变。经过辅导,小明在班级的表现明显改善,懂得一些基本的文明礼貌用语,能在生活中加以应用,暴力倾向明显降低,能主动找小朋友游戏,并学会了关爱他人。

在整个服务的过程中,小明周围人的态度必须要一致,教师、社会工作者以及其他的工作人员,不能把社会工作服务看作是社会工作人员个人的事,每个人都应有辅导意识,不能应付了事,否则小明可能又会回到以前顺从纵容的环境。同时,工作人员要避免把个人情绪问题带进工作中,不能对其期望太高,小明的进步不是立竿见影的,要有耐心与爱心,不能急于求成。在辅导过程中需要加强辅导的力度,不断巩固成效,建立的规则要严格遵守,这样才能使案主养成一种合理有序的生活方式。

当然在社会工作人员介入的过程中还在一些问题需要改善,例如对小明经常接触的工作人员社会工作人员给予的指导比较少,不能够及时的沟通,造成小明的反复情绪;保持工作的延续性,直到小自己学会约束自己,形成良好的生活、学习习惯和具有适应社会环境的能力。

五、结论

社会工作者介入服务后,服务成效评估表明儿童以自我为中心的迹象有了明显的改善,从以前强硬的“我要……”到现在的“我能不能……”,学会了以商量的口气和人交流;他们开始愿意相信周围的人,愿意敞开心扉和社会工作者进行交流,不再是充满敌意,在情绪、行为、认知等方面有了明显的改进,这些改进对他们心理健康发展有很大的帮助。

通过对福利机构儿童的观察和研究,我更深刻的体会到社会工作对这些特殊群体的重要性,我们应遵循社会工作的理念:以人为本、助人自助、平等公正的专业价值观,来帮助孤残儿童这个弱势群体,让孩子们能够健康快乐的成长。目前想要达到这个目标,改善福利机构现有的状况,建议如下:

1.福利机构应加大引进专业人员力度。

2.对在岗工作人员的培训应经常化,更新完善专业知识和技能。

3.从政策层面对机构内专业人员的职务、职称给予关注和落实。

4.在机构适合的岗位运用社工的理念及方法。

5.行业及机构管理者应在儿童福利事业发展的新形式下,创新孤残学龄儿童工作的理念和方法,关注这一特殊弱势群体的心理发展,全面保障孤残儿童的权益。

在发达国家和地区,社会工作已经有上百年的历史,社会工作人才数量十分庞大,社会工作者被誉为“社会工程师”,在社会管理、社会建设和社会生活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我国,社会工作的发展还在起步阶段,福利机构把社会工作引入到儿童的心理教育领域,是对孤残儿童养育工作的一大创新。但是作为一个新的事物,社会工作还没有被广泛认可。福利机构内的儿童在学校开放式的环境内可能无所适从,更需要社会工作者以一个引导者的角色带领他们适应学校的学习生活、人际关系等,但是目前学校还没有专业的人员给予他们这方面的引导,老师更多关注于孩子的知识教育。因此,关注孤残儿童的心理健康,应积极引入社会工作者,进行多系统、多方位的协作。

参考文献

[1]陆士桢.儿童青少年社会工作[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118-126.

[2]刘梦.小组工作[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56-90.

[3]王思斌.社会工作导论[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70-104.

[4]罗雪辉,王小英.孤儿寄养在中国[J].中国新闻周刊,2008,(5).

[5]白小萍.关爱儿童,关爱寄养[J].社会福利,200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