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9-15 17:32:18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担保公司如何防范风险,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担保公司产生的基础是为了提高中小企业的融资能力,即由担保公司来提升中小企业的信用等级,使中小企业取得融资,来化解银行的贷款风险。其本质是银行将中小企业贷款风险转嫁给了担保公司,担保公司凭借自身的风险管理能力来化解风险。
担保公司要生存,就是要做银行想做而不能做的信用补充。因此,担保公司提供的贷款担保的风险必然大于银行贷款风险。一旦担保公司破产,引发的社会信用危机将是十分严重的。如果担保公司不具备比银行更强的风险识别、风险控制和风险化解能力,那么,担保公司便难以生存。所以,实施风险分析,合理控制风险,最大限度地减少和避免风险损失是担保公司从业人员的必修课。
二、担保公司在市场运作中存在的风险
担保公司在经营过程中,主要面临两方面的风险:
(一)公司内部风险 来自担保公司内部的风险实质上是公司系统组织结构,如公司治理结构、业务流程、制衡机制等不健全和不完善所蕴含的风险。这些风险都会通过担保决策机制上的缺陷,体现在公司经营过程中。
(1)“惯性”办理业务的风险。当担保公司长期由同一个项目经理办理同一企业的贷款担保申请时,就有可能存在对隐含的风险关注不够,未能给予有效防范,从而给担保公司造成一定的损失。这种风险不仅不利于公司的经营管理,也不利于公司的风险防控及其长期的发展战略。
(2)忽视持续监管所带来的风险。对于担保公司而言,防患于未然固然重要,但不能将所有的风险消除掉。因此,事中、事后的持续监管就更为重要。如果不及时进行有效的监管,任由风险滋生,一旦风险发生,必将给公司带来巨大的损失。因此,担保公司应把保后监管作为一项常抓不懈的工作来做,派专人负责,将发现的问题及时进行纠正和改进,才能使得公司的发展更稳健。
(二)公司外部风险 外部风险源有较大差异,主要是来自于担保对象(企业或者个人)违约风险、担保资产变现风险和国家宏观政策风险。一是对企业担保存在信息不透明风险。企业作为担保对象,财务信息的真实性、综合竞争能力和产品服务的市场状况等方面的信息不透明,都会造成担保公司和担保对象的信息不对称。这样担保公司在风险评估时可能会造成误判,带来不确定的风险。二是对个人担保要综合考虑个人资信情况,充分考虑可能存在的信息不对称风险。此种风险主要包括:个人的信用记录;收入情况及稳定性;职业的稳定性;个人的当前资产负债情况;身体素质及健康状况;家庭成员构成;当前家庭资产的构成等。三是行业风险。对于每一笔担保业务的办理,不仅要考虑到它的当前风险,还必须结合国家的宏观政策以及国际行情等有关情况予以判断。
三、担保公司提高风险管理能力的措施
面对以上的内部和外部风险以及诸多情况的不确定性,担保公司必须多方面增强风险管控能力。本文认为担保公司应主要从以下方面入手:
(一)担保公司需“强身健体” 担保风险的防范和控制首先要从担保公司自身做起,练好内功,提升担保公司的风险识别、防范能力。具体包括:
(1)培养专业担保人才。在担保公司诸要素中人是最重要、最活跃的要素,担保品种的设计、开发,风险的管理控制都要依靠具有专业技术和他们的经验来实现,建立一支精干、高效、优良的信用担保队伍,是担保公司提高经营管理水平,加强风险防控、迅速发展的关键。
(2)完善内部控制机制。主要从风险管理角度建立一个整体的内控机制,包括事前、事中、事后,从项目的初评、筛选到项目的调查、评审,到项目的手续的办理,到项目的后期管理,还有代偿以后的追偿管理,建立一整套的评价体系和规章制度。这样对中小企业担保项目风险实现动态风险监控,涵盖了事前、事中、事后,通过整体打造风控管理体系,实现了风险的有效掌控。
(3)建立内部制衡机制。包括:建立集体讨论决策制度,避免个人独断,降低决策风险;严格项目评审制度,明确项目评审的所有流程,消除项目评审过程中人为因素的影响,防止道德风险的发生;制定在保项目的监管制度;实行强制执行公证制度,降低诉讼成本;强化风险处置制度。鉴于担保业务的高风险性,担保代偿风险是不可避免的,发生代偿后须根据被担保企业的实际情况区别对待,对于暂时陷入经营困境无力还款的企业,应帮助企业渡过难关,待其经营好转后再逐步追偿,挽回代偿损失。而对于确实回天乏术的企业和恶意欠账的企业应毫不犹豫的启动追偿机制,以尽量减少代偿损失。
(4)建立担保损失补偿制度。担保代偿后担保公司可以通过法律诉讼等手段依法追偿,对于行使追偿权后仍不能回收的损失,应通过担保损失补偿机制来冲减代偿损失。担保损失补偿来源有三个渠道:一是担保公司按业务规模提取。担保公司可以按当年收取的担保费50%提取未到期责任准备金;也可以按不超过当年年末担保责任余额1%提取风险准备金,用于担保赔付,《中小企业融资担保机构风险管理办法》对此均有明确规定;二是各级政府补助。随着担保公司为中小企业融资解困作用的日益凸显,各级政府逐步增加了对担保机构资金补助力度;三是设立担保责任保险,对发生代偿而无法收回的代偿金额,由保险公司来承担部分代偿损失,降低担保公司的损失。
(5)建立科学的风险评估体系,减少判断误差。首先要进行基础的数据库搭建,对于代偿项目,通过分析代偿制度、追诉制度、前期的强化不断改进制度;其次,要进行评审体系的建立、评审指标量化体系的建立,定型化、定量化评选体系的建立,包括决策机制的建立和完善,包括再保监控机制的监控和完善,尽量把风险控制在事前、事中,提前化解风险。
(6)建立高素质的业务团队及项目经理负责制。担保公司做业务,不只是项目经理一个人的工作,它涉及到信用审查、项目评估、贷款发放、保后监管、担保责任解除等多个环节。无论一个项目经理如何有能力,责任心如何强,都不可能独自完成如此庞大的工作。因此,建立团结的、高素质的业务团队是保证担保业务顺利开展的重要保证。此外,建立项目经理负责制,将业务质量和其绩效考核相挂钩,增强其责任心与敬业精神,充分挖掘人才的价值。
(二)建立合理的风险分散与转移机制 具体如下:
(1)完善与协议银行的风险承担比例。担保公司成立的初衷是提升企业信用,为银行分散风险,国外成熟的做法是根据担保额度的不同,担保公司承担50%~80%的保证责任,体现风险共担的理念。目前全国基本上是担保公司承担100%的保证责任,且向银行交存一定比例的保证金,即使这样有的银行还不愿和担保公司合作,这个问题不仅需依靠所有担保公司的共同努力,更需国家出台政策做出硬性规定来解决。再有利率浮动问题,有担保公司担保的贷款,银行应降低利率上浮幅度,让利于贷款企业,以吸引企业更多的与担保公司合作。
(2)加强同行业企业间的业务合作,提升抗风险能力。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担保公司的业务量不断增加,担保项目的担保额度也在不断增加,而且其中有些业务在担保风险较低的情况下却蕴含着巨大的机遇。对于这样的大业务,仅靠单个担保公司是难以做到的。因此,担保公司应通过互助合作,在分散风险的同时,拓展行业的发展空间,达到“共赢”的局面。
(3)有选择性地开展保险业务。在反担保措施的设定方面,对于那些资产保管安全系数较低的抵押财产进行投保,保险受益人是抵押权人,以保险的方式保障风险转移渠道的畅通。
(4)进行业务创新,加强担保业同其他行业的结合。如担保与投资的结合;担保与金融租赁的结合;担保业与典当业的结合等。创新使得担保业务的外延扩大,业务外延扩大使担保公司拥有更多信用资源,获取更大的经济利益与社会效益,有效地分散风险。
(5)拓宽业务来源。除了与合作银行加强合作,巩固原有的业务渠道外,还应积极开展营销,寻找潜在的优质客户资源,拓宽企业的业务来源,降低公司高度集中的业务风险。
总之,担保行业是高风险行业,为了持续经营,风险控制是经营管理的第一要务。这就需要担保公司在遵循国家法律法规的基础上,根据业务拓展的需要,通过完善自身制度,规范业务管理,不断进行业务创新,建立完善的风险控制体系。把风险控制在可控范围内,才能确保担保公司的持续、稳健经营,充分发挥其增信功效,实现公司经济利益与社会效益的最大化。
参考文献:
【关键词】担保公司;风险管理;风险控制
1 担保公司的风险管理和客户定位
风险管理就是通过风险识别、风险估计、风险监控等一系列方法来防范控制风险的管理工作。担保行业的风险管理就是通过对企业生产经营、财务报表进行分析,去有效的识别、控制、规避风险。担保是为了保障债权人的利益而采取的一种补偿措施,它是属于一种第三方担保。担保公司的收入主要来于为企业提供有偿担保,根据规定的担保费率获取相应担保费用。担保公司为了防范、控制风险,一般方式是要求企业为其提供反担保措施,反担保既可以由受保企业自身提供(如个人房产、车辆、股权质押),也可以有无关联第三方提供(如企业信用担保,负有连带责任)。担保公司是否同意为企业提供担保主要看两个方面:一是企业自身的资产实力和信用度情况,二是企业是否能提供有效的反担保措施。
在担保公司实践业务拓展中,往往不能准确定位其服务对象,片面追求大客户、大额度,忽视了对中小企业的重视,这种定位其实是与担保公司的业务特性相违背的。对于大企业来说,其资产规模大、财务透明度高、经营管理稳定、信用度高,所以承担的风险小,也正因如此大企业一般很少通过担保公司贷款。相对于中小企业来说,一般都存在资金短缺的问题,因为它们要么没有向银行申请过贷款,在银行没有相应的信用记录,要么是因为缺少符合银行要求的担保资产,难以从银行申请到贷款。担保公司成立初衷就是在银行和中小企业间搭建一座信用的桥梁,为企业解决融资难问题。所以中小企业是担保公司未来的潜在市场和服务对象,担保公司通过自己的信用体系,建立起中小企业和银行的信贷关系,满足企业融资需求,这是担保公司的任务和使命。
2 担保公司的风险来源
2.1担保公司自身具有的风险
近些年担保公司与银行进行了一些业务合作,为中小企业解决了部分融资难问题,但由于国家对担保公司缺乏健全的法律法规和有效的经营监管,使得担保公司内部存在严重的风险隐患,已经引起了政府和银行的高度重视。
担保公司在经营风险方面:第一,收益偏低。当前担保公司和银行合作的模式主要是担保公司向银行存入保证金,银行给予相应的信用放大倍数,最高在保余额=保证金总额*信用放大倍数,所以担保公司的最高担保额度只能在限额以内。这样担保公司在经营过程中形成的收入,除了要扣除风险准备金,还要扣除人员工资、办公费用、缴纳税费等,一旦发生风险还要代偿,所以担保公司的利润空间较小。第二,违规办理业务。当一些中小企业由于现金流不足,无法及时偿还到期贷款,担保公司就通过民间拆借等方式,将贷款本息还清后重新办理贷款,这样无论是对企业,还是担保公司、银行都有利,但掩盖了银行潜在的信用风险;有的企业注册资本不符合银行要求,担保公司就通过民间拆借的方式为其提供资金,等完成增资手续后将资金抽逃,从中收取高额费用;有些担保公司为有实力、信用度好的企业办理贷款业务,贷款批下来以后用作民间拆借,从中赚取利差。
在内部管理方面,衡量担保公司抵抗风险能力的重要指标,就是担保公司的资本实力,但目前我国担保公司担保资金来源渠道单一,后续资金补偿难以保障,资金严重不足,这使得担保公司承担风险的能力大大降低。此外,由于我国担保行业发展比较迟,缺乏系统的风险防范机制,控制风险经营不足。一是担保公司内部控制制度,没有形成科学有效的风险管理方法和操作规章,操作失误、违规运作层出不穷;二是对担保企业进行保前调查时,由于担保公司没有一套科学严谨的风险评估机制,对承保企业难以做出准确的评价;三是风险转嫁方面,担保公司在采取反担保措施时,反担保方式单一,没有根据企业实际情况制定,操作中存在很多不当的地方。
2.2来自被担保企业的风险
在我国中小企业具有经营管理水平低、缺乏高素质管理人才、技术研发能力弱、财务制度不健全及信息披露不完整等特点,这都增加了担保公司的信用风险。中小企业的信用度较差,存在严重的信息不对称,本来不符合担保标准,但通过虚假的财务报表、购销合同等骗取担保,擅自改变贷款用途,从事风险较高的投资活动,大大增加了担保风险。
中小企业没有完整的信用体系:首先,征信体系不完善,工商、银行、税务等有关部门出于自身利益的保护,没有对外开放企业的相关信息,这既增加了采集信息的难度,也浪费了大量有效的信息。中小企业从保护自身利益考虑,并且信用意识淡薄,对于征信工作往往不支持,甚至抗拒开展征信工作,使得企业信息披露的真实性和有效性难以保证,征信难度大大加剧。其次,第三方信用评级体系落后,近几年我国信用评级行业尽管得到一定发展,一些信用评估单位在市场上也具有一定影响力,但由于信用评估单位之间评级人员素质、评级目标范围、资金力量等方面的差异,评级的标准不同,导致评级结果难以统一。此外,由于征信体系不完善,评级中企业提供的信息不透明、不完整,使得信用评级结果缺乏权威性。
2.3来自政府方面的风险
政府过度干涉担保公司的经营,政府时常会用一些直接或间接的方式,要求担保公司给那些不符合要求的企业提供担保,特别是在有政府参股的担保公司里,担保公司在正常的运营过程中,始终摆脱不了政府运用各种行政手段进行干涉,导致担保公司失去独立的运营权、决策权,增加担保风险。在法律法规方面,国家于1995年颁发了《担保法》,但在实践操作中无法给担保公司提供有效保障,因为《担保法》注重保护债权人的权益,而对担保公司缺乏保护;中国人民银行、经贸委等相关部门针对担保公司制定了一些管理规范,因缺少实质性的细则规定,最终很难达到约束、规范担保公司的目的。
3 如何做好担保公司风险控制工作
3.1提高担保公司管理水平,健全风险管理体系
风险管理在担保公司中是一项影响范围广、难度大的工作,它是整个内部管理工作的核心。担保行业是个新兴行业,正在被社会接受和认可,企业、银行也越来越愿意同担保公司加强合作,在整个国民经济中担保公司的影响力在加大,担保公司出现问题,将会直接影响到实体经济和资本市场。规范担保公司的经营管理是国家必须要重视的。这就需要担保公司建立现代企业管理制度,有效的公司治理机制有利于担保公司的稳定运营,如在公司内部建立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等组织框架,使各个主体之间权、责、利方面相互制衡,保障担保公司建立一个科学合理的决策和约束机制。
健全担保公司风险管理制度体系,风险管理制度能够涵盖担保公司内部所有与风险相关的工作领域,其中包括:员工道德规范、行业准入、保前尽职调查、保审会审核规则、保后检查等。
3.2完善中小企业信用体系
首先,加强中小企业征信体系建设。制定和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强化人民银行在征信市场的监管、指导作用。明确相关制度,对于那些不愿意配合有关部门开展征信工作的企业,要规定其承担的责任,保障征信工作进展顺利。对于征信系统中的信息使用做出具体的规定,包括信息内容、采集方法等,可以使征信系统高效运作。加强工商、银行、税务各部门间相互交流,实现企业信息共享,提高信息的有效性、完整性。对征信系统的重要性及信息使用的保密性加大宣传力度,如召开一些由中小企业参加的交流会、座谈会,对企业进行有效宣传;在信息使用过程中建立保密制度。
其次,建立健全第三方信用评级体系。需要政府、银行、评级单位等多方积极参与建设评级体系,例如:政府部门应为评级体系建设提供良好的外部环境,对评级单位的合法性、准入机制、操作流程等做出明确规定,统一规范评级单位的运作;银行需要运用自身的资源优势,引导中小企业积极参与到信用评级活动中,帮助企业建立良好的信用体系,并根据评级结果扩大评级单位的影响力,对评级体系给出相应的建议;评级单位进行评级工作时,不能受到评级对象的不利影响,做出与实际不符的评级结果,要保证其公正性、公平性、独立性。除此以外,评级单位需要加强内部管理,对评级业务人员进行培训,提高他们的专业技能、职业素养,通过总结工作经验不断改进评级方法,建立科学的评级体系,以保证评级结果的可靠性。
3.3明确政府职能、完善法律制度
在担保公司的日常运营过程中,政府部门不得以任何方式去干涉担保项目运作,更加不能强制为一些不符合要求的企业提供担保。同时,逐步完善《担保法》,针对担保业做出明确的细则规定,规范其信用担保活动。
4 结论
综上所述,风险管理在担保公司经营管理中起到决定性的作用,必须通过健全风险管理体系,提高风险管理意识,强化企业信用体系建设,明确政府职能和完善法律制度,以便提高担保公司的竞争力,实现担保公司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关键词:担保公司;风险;来源;应对
中图分类号:
F8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3)03.0120.02
随着民间中小型企业信用体系的逐步建立,以及我国对信用的逐步重视,信用在经济中扮演的角色将会越来越重要。担保公司可以说销售的就是信用,由于担保行业的收益是固定的(主要来源就是担保费),而其风险在一定程度上是不可控的,往往会出现风险远大于收益而导致担保公司资产损失的情况。担保行业的竞争在愈发激烈的同时,在风险管理上目前还缺乏成熟的经验和方法可供借鉴,对于机构所面临的风险还缺乏精确的度量工具,在风险监管、控制方面还缺乏有效的措施。传统的企业管理方法已不再适用于这个行业。
因此,研究担保公司怎样来应对其在经营过程中所遇到的风险,包括系统性的风险、非系统性的风险,外部的风险、内部的风险,以及面对风险以后如何预防、控制、分散或者转移,在激烈的行业竞争中胜出,保证公司自身的健康稳定发展就显得非常重要。
1担保公司风险来源
1.1外部的风险
(1)国家的宏观经济政策和经济环境。我们国家往往在不同的时期有不同的经济战略需求,如果在一定时期对某些行业做出了规范和调整,往往会导致一些不太“合格”的企业难以生存,如果这些企业恰好是担保公司的客户的话,担保公司往往也会受到牵连。而担保公司的客户往往是各行业竞争力相对较弱的企业,比较容易受到国家经济政策的影响,这种风险就显而易见了。此外国家法律的调整也会影响到担保公司。
(2)银行。银行可以说就是担保公司的合作伙伴,也是担保公司要谨慎应对的敌人。在有担保的情况下,银行十分积极主动地向中小企业放贷,来获取高额的利息。因此,如果担保公司承担全部或者接近全部的风险,而银行不承担或者只承担很小的一部分风险的话,银行就有可能放宽中小企业获得贷款的条件限制,甚至是出具有利于中小企业贷款的材料,来帮助中小企业获得担保公司的融资担保,套取贷款。
(3)被担保的企业。担保行业在这一点上有些类似于保险业,就是存在着逆向选择的问题。即有实力、经营良好的企业不需要担保公司的融资担保,而实力较弱、经营困难的企业往往是担保公司所面对的绝大多数客户。担保公司与被担保企业之间的信息不对称,那些具有高风险的中小企业往往最积极地寻求担保,通过提供虚假信息、隐瞒真实情况等手段来骗取贷款。
(4)国际大环境。如西方一些国家针对国内企业的反倾销诉讼,或经济危机等,都会影响我国众多中小企业的正常运营。而中小企业又是担保公司的主要客户源,中小企业经营出现困难势必会使担保公司的代偿风险增加。
1.2内部的风险
(1)盲目追求业务量而不重视业务的质量。要知道担保公司经营的绝不是一般产品,而是风险,并不是业务量越大利润越多,如果我们的目光一味地盯着那些看似利润很大而风险更大的业务,很有可能在短短几个合同到期之后担保公司就不得不关门大吉了。
(2)风险识别能力有待提高。由于担保行业从业人员的素质参差不齐,有许多从业人员没有辨别相关行业风险的知识和能力,再加上后期培训的缺失,经验的传递往往靠口耳相传而不是科学的体系,所以担保公司就很难控制他所接到的每一单业务的风险。
(3)缺乏足够的资金储备来应对风险的发生。随着担保公司的不断发展,业务量的不断加大,发生代偿风险的可能性也会不断地增加。而担保公司的资金来源只是有限的担保费和利息收入,一旦发生了重大的代偿事件,担保公司就有可能无力应对了。
(4)反担保措施不到位。很多担保公司没有采取各种有效的反担保措施,没有和相关机构分担风险而是独自承担风险,一旦发成代偿的话,也是独自承受巨大的经济压力。另一方面就是不到位的反担保措施无法对代偿损失进行足额的补偿,造成担保公司的资产流失。
2担保公司风险应对
担保行业虽然在国内还是一个比较年轻的行业,但是在国外已经发展的相对成熟了。结合国内外已有的研究成果,我们已经有了不少应对风险的策略:
(1)加强担保公司的领导层的素质和能力。俗话说:“兵熊熊一个,将熊熊一窝。”这充分的说明了领导是多么的重要。作为担保公司的领导层,单纯的会拉关系,管理员工是远远不够的。必须要有出色的战略眼光,对国际国内经济形势,法律环境能够做到了然于胸,把握大的发展方向不出错。切忌做决定的时候拍脑袋,不干涉下级的工作,避免因为人情的原因而做出决定,带头遵守公司的各项制度和流程。
(2)建设一支素质优良的员工队伍。有了高素质的领导,也需要有高素质的员工作为配合及补充。担保行业现在面临的一大问题就是从业人员的素质参差不齐,导致不同员工的工作效率和工作效果不同,更有甚者可能会出现道德风险的问题。
(3)制定科学的尽职调查程序。首先是针对申请担保的企业提供的材料进行审核和验证,看其中是否有虚假信息。因为在实践中的却存在着大量的申保企业提供虚假的,至少是经过美化装饰过的信息来粉饰自己的企业形象,希望获得担保资格。其次,要到企业实地去进行考察,耳听为虚眼见为实,实地感受企业的生产经营状况,评估其偿债能力,降低可能发生代偿的风险。最后,根据所收集到的材料,由专门的风险控制部门来进行评估,至少要有二个以上的负责人审核通过后,才能最终认定该企业的申保资格。
(4)模仿银行建立类似存款准备金的制度。担保公司从事的是高风险行业,无论其风险管理措施如何到位,出现担保损失的情况都在所难免,这是由担保业务的性质决定的。因此,担保公司要稳健发展,就必须建立类似银行的存款准备金制度,我们可以暂时称其为风险准备金,进一步根据行业的代偿率,从营业利润中提出相应比例的金额作为准备金,一旦发生了代偿风险,我们至少有一定的金额来弥补,从而支持担保公司进一步的正常运转。
(5)担保公司应该加强同行业之间的合作来提升抗风险能力。企业找担保公司来分担风险,担保公司之间可以互相合作来分担风险。对于一些大宗业务,仅靠单个公司的实力不能也不敢去接手,这往往意味着一大笔利润的流失。如果有合作关系的担保公司共同来接手这一业务,风险分摊了,利润也得到了,这无疑相当于通过合作,极大地拓展了担保公司的业务范围,对整个担保行业的长期发展也是有好处的。
(6)利用不同的担保制度来分散和转移风险。一比例担保制度。即担保公司只代偿事先约定好的那部分比例的贷款,这样担保公司的代偿金额会得到控制,银行放贷也会有所收敛,从而也可以达到控制代偿风险的目的。二反担保制度。反担保制度可以在担保公司和被担保人之间分散风险。比如可以把被担保企业的机器设备、厂房、土地使用权等抵押给担保公司,也可以把被担保企业的一部分股权抵押给担保公司,这样一旦发生了代偿的话,担保公司也可以通过变卖这些财产来弥补一定的损失,同时也可以避免被担保企业的一些不负责任的骗贷行为或者恶意变卖财产、改变财产所有权的行为,更有效地去督促被担保企业履行其义务,减小代偿风险的发生。
3结论与展望
综上所述,我国的担保公司可以说在特定的国情和特定的发展阶段下,有着种种的“内忧外患”,但是却并不是完全的孤立无援的。目前的政府支持我们的社会力量来扶持中小企业的发展,我们有大量的国外经验可以借鉴,随着国内人才的汇聚,国家经济实力的上升以及我国对信用建设的重视等等,有许多对担保行业有利的条件也在不断地成熟和完善着。担保行业在我国的经济生活中势必将占据一席之地,而担保行业的发展需要担保公司及担保行业从业人员不断的借鉴、尝试和调整。
参考文献
[1]王旭初.担保公司的风险管理[J].经济管理,2000,(2).
[2]张惠,陆岷峰.担保公司的风险类型与基本管理策略[J].福建金融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1,(3).
[3]李元香.金融担保公司风险防范的法律规制[J].消费导刊,2007,(13).
内容摘要:本文阐述了担保公司风险控制体系设计的重要性,分析了担保公司健全风险控制体系须解决的问题,文章重点从若干方面论述了担保公司风险控制体系构建。
关键词:担保公司 风险控制体系 构建
担保公司设计风险控制体系的重要性
担保公司依靠经营“或有负债”生存和发展,因此风险控制过程的实质就是化解担保公司的或有负债风险,是担保公司实现持续稳健经营的前提。担保公司的业务经营具有典型的“高风险、低收益”特征,要实现可持续经营,就要尽力减少担保代偿赔付,不断加强自身的内部管理能力与风险控制能力。建立了一整套适合自身发展的经营管理控制机制,在保证担保规模不断扩大的同时,将有负债的风险损失降到最低点。风险控制能力是担保公司市场核心竞争能力的体现,建立规范的担保公司风险控制体系至关重要。
担保公司风险控制体系须解决的基本问题
银行放贷需要的是标准化的信用保证,而信用短缺是担保公司产生的基本原因。担保公司要生存,就是要做银行想做而不能做的信用补充。因而,担保公司必须具备比银行更强的风险识别、风险管理、风险控制与风险化解能力,才能稳健生存。担保公司可能遇到的风险来自不同方面。担保可能遇到的风险既有来自内部的管理控制风险,也有来自外部的风险,这决定了担保风险控制体系必须具有系统性。
(一)来自公司内部的风险
来自担保公司内部的风险本质上包括内部管理控制的系统风险和道德风险。担保公司内部治理结构、经营管理机构设置、内部业务流程、内部制衡机制等不健全和不完善,都会通过担保决策机制上的缺陷或失误,使担保公司在经营中可能出现风险。
(二)可能面临的外部风险
担保业务可能面临的外部风险主要是来自担保对象(客户)的违约风险和反担保资产变现能力。区分担保对象的企业或个人性质,外部风险内容构成又有很大的不同。
对中小企业的担保业务的风险评价模型包括针对担保对象的内在风险和外来风险。其中内在风险包括:财务信息真实性、经营者素质、竞争能力、技术和产品市场、经营信息不透明等风险;外来风险包括:政府干预风险、政府政策风险、与贷款提供者串谋、现行法制缺陷、市场服务体系不足等风险。
对个人担保要全面考虑个人资信的若干内容,综合评价:个人征信纪录;受教育的程度;家庭成员构成;身体素质及健康状况;心理素质;社会交往信誉;职业素养;业务技能;职业稳定性;收入情况及稳定性;个人或家庭当前资产构成;个人当前资产负债状况等。
担保业务必须根据风险来源结合具体业务分析。在担保业务开展的过程中,对外部风险信息,可以根据构成因素设置权重,建立风险评价模型,并用模型的计算结果来指导担保业务决策。
构建和增强担保公司风险控制能力的系统设想
(一)完善公司内部的风险管理体系
公司要提升管理风险的能力,至少应该在以下六个方面进行完善,进而形成规范的风险管理体系。
1.完善内控机制与业务制衡机制。公司应通过集体智慧和廉洁的制度来建立制衡的内部风险防控机制,可按风险管理的前、中、后三个阶段设置三个业务部门:担保业务部为业务开拓部门;风险管理部为业务合规审查、合同文本审核的部门;综合管理部为章证管理、重要档案管理的部门。部门之间按“审保分离”原则,明确职责与分工,互相制衡。应完善项目审批决策程序、保后监管程序、代偿追偿程序等,并制定内部业务管理制度,将这些程序规范落实。为使制度有效,应建立以公司领导、主要业务部门负责人、外骋行业专家共同组成公司的“担保决策委员会”,执行决策职能。
一方面,公司应建立严格的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和经理层相制衡的治理机构,完善的内部管理机构和法人治理,设置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经理层“三会一层”的管理体系和业务部、财务部、综合部、风险控制部与审查监督部等内部机构,确保公司的“专业化运作”与“规范化治理”相协调。制定公司《担保业务管理办法》、《或有负债管理办法》、《货币资金内部控制制度》、《不良资产管理办法》、完善从项目受理、项目调查、反担保措施的设计与落实、项目评审与决策、保后的动态跟踪监管、代偿后的追偿、补偿等专项规章制度,提高业务经营效率与风险防范能力。
另一方面,可通过吸引外部股东,引入外部监管机制;开展面向中小企业的担保业务,应加强和政府的合作,建立由政府相关主管部门或服务机构参加的担保业务风险管理控制制度,实现公司内部治理与外部监管相协调。
2.建立科学的担保风险评价体系。担保风险评价体系可参考银行的客户评价体系,减少人为误差,可结合公司目标客户群的特色与业务开拓的需求而建立,应体现公司担保经营特色,对申保客户进行保前风险评价,作为决策的依据。当然,对风险的把握应定量与定性结合,普通评价与特殊评价结合。担保公司要首先建立审、保、监管、追偿相互独立、相互制衡的业务流程,实施全过程风险管理,储备或聘请具备丰富专业知识和技能的经济管理、法律、技术人员;建立模型化的项目评估系统,加强对担保项目的风险评估审查;注重客户关系管理,建立长期稳定的客户群,积累完整详细的客户资料,稳定评估的信息来源;严格担保的业务流程,避免盲目决策;加强对担保项目的跟踪管理,完善事先评估、事中监控、事后追偿与处置机制;强化内部监控,防范道德风险。
3.制定科学的尽职调查程序。较好的尽职调查程序应是:“一分析,二看,三听,四问,五查”五步调查程序。从分析客户的申保资料开始,要带着问题去担保对象,对企业的考察,要听企业负责人、一般职工、相关政府部门、供应商与客户对企业的评价,带问题去企业寻找答案,判断企业申保资料与财务指标的合理性,针对可疑点,确定核点,查清企业实际情况。在调查过程中,应发挥项目经理AB制的双人智慧,共同把关,互相配合,以A为主形成调研报告。
4.对反担保资源进行创新组合。公司服务申保企业,反担保措施是关键。但是,中小企业及个人的特点决定了其难以提供足额、变现能力强的反担保资源。但担保公司面临的反担保政策环境差,特别是抵质押、反担保政策环境差,《担保法》虽已出台多年,但其中规定的许多担保措施难以实施,特别对非银行机构而言。如登记机关通常差别对待担保公司与银行,对土地使用权、在建工程等抵质押物,可抵押给银行而禁止抵押给担保公司,使缺少有力的反担保措施的担保机构难以有效防控风险。
因此,公司须具备能力对担保对象的反担保资源进行创新组合,通过对各种反担保措施的组合,控制企业的第一还款来源或产生相对可靠的第二还款来源。如应收账款质押反担保、专户管理与订单核数法结合加上企业法定代表人及主要管理层的无限责任保证反担保;核算企业订单产生的收益及成本,估算出企业的资金需求量;对跟踪企业订单履约状况、与订单买方企业签订应收账款质押确认函、与合作银行建立专户对企业销售回款封闭管理,从第一还款来源上控制企业的违约风险。企业法定代表人及主要管理层的个人无限责任保证可以从心理上加强企业核心层的履约责任,避免恶意逃债。
5.以项目经理负责制造就高素质的项目经理团队。项目经理应对项目风险的控制负主要责任。要通过制度,使项目经理具有高度的责任心与敬业精神。可建立项目经理的AB制,由两名项目经理共同处理同一项目,共担责任,互相制约。为此应完善绩效考核制度,建立项目经理的问责制,对项目经理的行为进行监督管理。良好的业务素质和职业道德是项目经理的基本素质。可通过内外部培训,使担保公司的项目经理比银行客户经理有更好的风险意识、创新意识。
6.积极主动争取政府财政税收政策支持。我国目前分层次的金融体系中,缺少面向个人和中小企业的金融服务机构,担保公司是一个特殊的行业,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金融体系结构性不足。政府为鼓励担保公司作为信用补充,出台了多种财税政策,公司应积极争取政策支持。
(二)通过业务创新与组合提高公司风险控制管理能力
公司应结合市场设计业务组合,分散担保风险。在对个人担保和企业担保、长期与短期的担保业务、高风险与低风险的担保业务、不同行业担保项目的业务等进行收益和风险上的互补。传统意义上的担保业务是一年内的短期银行融资担保。
随着担保业的发展,担保业务种类不断增加,出现了新的业务组和趋势:一是非银行融资担保业务种类骤增。如工程担保、诉讼保全担保、证券、期货保证金担保、售后服务担保等;甚至,担保公司可代替保险公司的部份职能,如获得置业担保公司的全程贷款担保便无需投保财产险等; 二是担保业出现与其他相关行业结合的趋势。如,担保与投资的结合―担保投资业务的开展,担保公司利用信用优势,由目标投资企业贷款,由担保公司提供担保并付息,贷款作为担保公司对目标企业的投资;再如,担保业与典当业的结合:将担保业务的反担保措施与典当业结合,除控制风险之外还可谋取典当业的超额利润,如果申保客户在债务到期时未能履行其债务,担保公司通过典当行将反担保抵质押物进行典当,由典当行向申保客户收取较高的利息,如果典期内申保人仍未能赎当,则典当行还可取得典当品并可能获取超额回报;此外还可以将公司担保业务与集团的拍卖业务相结合,进行业务创新组合。
公司经营的永恒课题是如何通过业务创新来化解风险、获得收益。创新使担保公司信用价值提升:信用资源是担保公司赖以生存的资源,创新使担保业务的外延扩大,业务外延扩大使担保公司拥有更大的信用资源,从而获取更大的经济利益与社会效益。同时,创新也是担保公司控制风险的需要:担保公司由于未列入金融机构的范畴,有更大自主性,这便有了业务创新的空间;由于担保业风险大,生存空间小,这便使担保公司有了创新的源动力。担保公司业务向非银行融资转移,也是担保公司为谋求生存与发展的无奈之举:担保公司的主要职能是化解中小企业的融资风险,但应对这些风险,担保公司所面临的政策环境并不宽松,许多反担保措施无法落实,因此,将业务扩大到风险较低的非银行融资业务以及对反担保资源进行创新组合都是风险控制的需要。
(三)严格财务管理并规范风险补偿机制
担保公司需建立代偿风险对冲和缓冲机制,避免风险集中暴露对公司财务造成不利影响。应该按照当年保费收入的50%提取未到期责任准备金;按不超过年末担保责任余额1%的比例以及所得税后利润的一定比例提取风险准备金,用于担保赔付准备。风险准备金累计达到担保责任的余额10%以后,可差额提取。还需根据担保业务经营和拓展,结合需要,建立资本金追加机制,对于同政府合作的担保业务,应利用财政补偿机制,持续注入和代偿补偿,保障风险抗御能力。
(四)加强同业合作提升抗风险能力
除传统的担保业务外,担保公司经手的大宗担保业务不断增多,如大型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担保等。其中有些业务担保风险未必是主要的,而是合同或合作制度性需要,其中有些可能隐含着重要的商机。对于这些大宗业务,仅靠单个公司独家难以完成担保,应该通过行业内部的合作,通过联合共同担保,分散风险,拓展行业发展空间,增强行业长期集体风险控制能力。
结论
担保公司是一类特殊的企业,为了持续经营,风险控制是经营管理的第一要务。担保公司必须从内外两个视觉,根据业务拓展的需要,设计系统化的风险控制模型,从规范业务管理和业务创新组合入手,建立风险控制体系。
参考文献:
1.人民银行天津分行课题组.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研究.华北金融,2006(7)
2.朱艳萍,席升阳.我国民营担保公司的信用风险与防范.创新科技,2009(4)
3.谭仲明,梅强.中国中小企业信用担保运作模式研究.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1(6)
关键词:担保;企业;风险;控制
一、融资性担保公司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担保能力弱,盈利模式需调整
大部分的担保机构都面临着极高的市场风险,并且收益也是比较低的。融资担保公司最主要的收益就是来源于担保费用收入。但是我国对于担保费用的收取是有上限规定的,所以这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担保公司获得较高收益。
(二)部分地区担保业务放缓
由于银行提高了担保合作门槛,随着担保公司缩减了企业授信额度,值得资金担保费用大大降低。再加上我国宏观经济方面的调控等众多不利因素,最终导致我国担保公司的业务发展速度较慢,并且代偿额以及代偿率都是明显提升。我国大部分的担保公司都是向中小企业提供担保业务的,但是由于中小企业其自身经营的不稳定以及自身发展没有做好未来规划等诸多问题,导致金融性担保企业很难收回担保费用,最终还有可能导致担保公司破产。中小企业还款来源不明确,另外加上我国银保风险等各种因素的影响,我国的金融性担保企业所需要呈现的风险呈现总体上升的趋势。
(三)个别担保公司存在违法违规行为
这种违法违规行为主要体现在企业直接或者是变相抽离担保资金,并且用作他用。还有一种就是超收,或者是挪用以及占用客户的担保基金,以此来获取更高的暴利。出现了各种关联交易,还有的就是以委托贷款的方式来掩盖企业面临的代偿风险。
二、融资担保公司的风险和控制
(一)融资担保公司面临的主要风险
(1)政策风险。由于当前我国对于担保行业的发展还未制定出详细的政策以及制度指导规范,并且这种规范还有着较强的区域性等特点。不同的部门都从有利于自己的角度出发对担保公司的发展持有不同的态度,还有很多企业在和金融性担保公司合作的过程中出现了许多无法解决的障碍,这些都对金融性担保公司的业务发展带来了极大的风险。虽然我国银监会以及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对担保公司拟出了具有针对性的《融资性担保公司管理暂行办法》,虽然这一办法对担保性公司的具体属性做出了全新的规定,并且也允许此类公司进入市场进行营业。但是这一办法同样规定了担保性公司不可以从事发放贷款以及吸收存款,还有受托投资等多种业务。很多担保性公司因为自身收取的担保业务费用相对较低,而且担保业务也并不大。因此,收益效果并不明显。所以,此《办法》的出台对于担保性公司的未来发展产生了较大影响。
(2)信用风险。不良的社会信用以及担保企业信用风险,这些都会间接性地转移到担保公司上面。从相关统计资料可以看出,当前我国出现了大量的逃账、赖账的情况。另外,接受担保业务的企业由于其自身业务管理混乱,或者是提供了虚假企业财务信息,企业自身经营不诚信等诸多问题都对担保公司而言都是一种潜在的信用风险。
(二)融资性担保公司风险控制
(1)政策方面。对于融资性担保公司,应该建立以服务企业作为发展宗旨以及主要的经营方向,用流动的以及分散的资金担保作为融资担保策略。并且还应该重视我国对于发展宏观经济的调控,及时做好产业发展方向调整,并且有效降低公司因为政策或者是宏观经济等方面的变化对公司实施担保出现的负面影响。
(2)授信方面。对于金融性担保公司而言,应该建立起统一的授信担保管理,并且不断健全每一位客户的信用风险识别以及检测管理体系,不断完善企业授信审批以及决策介质,做好审批分离原则,严格对授信企业的信用做好统一调查和管理。授信审批部门以及授信执行部门二者之间应该是相互独立的,并且不断健全企业内部信用监督管理机制。有效防止因为违反担保原则而向授信企业提供担保业务的情况。
(3)建立健全内控制度。建立健全了内控制度才能够降低决策风险、法律风险和操作风险。尤其是在经营管理方面,应该从信贷项目储蓄和贷款审查和贷后管理等方面来进行风险管控,并且还应该设立其专门的风险控制部门。而且在公司治理结构方面,应该逐步完善小额贷款公司法人法治的强硬管理结构,对于加强风险防控能力一定不要“一个人说了算”。
(4)加大对贷款公司的扶持和监管力度。正是因为贷款公司的服务对象主要是一些小型企业,所以加大对贷款公司的扶持和监管力度才能够降低财务性风险。贷款公司要对借贷群体提供信贷服务,这本身是带有一定的公益服务性质,并且也能够得到政府部门的政策支持,尤其是对于加大贷款公司在税收和财政、服务等方面的力度支持比较大,这样能够保证贷款公司能够保持一个正常的发展趋势。同时确定政府金融办的监管主体资格,统揽对贷款公司的监管,提高监管效率,促进贷款公司依法合规经营。
三、小结
根据本文提出的风险控制方法,融资性担保公司对项目风险度能够进行较为有效的识别与测评,并能够取一定措施以防范风险的发生。这对融资性担保公司在安全有效开展融资担保业务方面有着较强的借鉴意义和参考价值。
参考文献:
相关法律法规滞后,行业风险大。目前,涉及信用担保行业的法律法规虽然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担保法》《中小企业促进法》《中小企业融资担保机构管理暂行办法》等,但在涉及担保机构市场准入与退出机制、业务范围和种类、法律地位及政府监管等方面均无明确规定,严重制约了担保行业健康、有序、稳定的发展。
担保机构法人治理结构不合理,运行不规范,内部风险大。民间担保公司在管理和项目选择上往往一个人说了算,决策、执行、监督三者不制衡,风险识别、度量与控制机制不健全,实际上加大了机构内部风险的生成。
风险分担与补偿机制不完善,缺乏持续盈利模式。由于担保机构在给中小企业提供融资担保时负有连带清偿责任,银行的贷款风险可能会绝大部分或完全转嫁给担保机构,同时,传统担保机构业务主要是提供融资担保及低风险的投资业务,收入来源渠道单一且有相应的限制(财政部规定控制在同期银行贷款利率的50%),而资本金运作受连带清偿责任的压力,只能进行低风险的投资,故收入往往不能维持担保机构的日常运转费用。
UPG“桥隧”模式
UPG (Uni-Power Guaranty)中新力合,是浙江省最大的以融资担保为主业的金融服务企业,通过在传统的担保行业三方主体(银行、企业、担保机构)的基础上,引入第四方主体――风险投资――来加强担保机构的信用,从而为中小企业融资提供了较好的方式,同时也使自身的担保风险大为降低,最终达到四方风险分担、四方利益共享。这种模式打通了信贷市场(银行)和资本市场(风险投资)之间在担保领域的障碍,架通了两个市场的资本流通,被UPG命名为“桥隧”模式。
根据已获得的信息,风险投资对中小型企业进行全面的价值考核,如果认为该企业具有一定的潜在投资价值,则风险投资会以一定的股权获取等条件与中小企业达成协议,当企业发生流动时予以介入,帮助企业归还银行的贷款。这样就增加了担保公司与银行协议达成的可能性,也会使担保公司的谈判主动性加强。对于银行而言,由于风险投资的介入,也可以有效地降低企业不还款的风险。当企业一旦发生财务危机时,风险投资可以依据协议,帮助企业归还银行贷款,同时获取一定的股权或技术收购。与此同时,风险投资作为专业的投资机构,可以为中小企业提供专业的指导咨询,帮助企业提高运营管理水平,增加利润与价值。
这一模式实现了利益共享、风险共担。银行实现了信贷业务风险可控,且提高了收入;中小企业获得融资贷款,又避免了股权过早稀释;风险投资降低了投资企业的搜寻及评估交易成本,获得了在一定条件下进入中小企业的机会;担保企业―风险投资作为“第二道风险控制”的屏障,降低了其担保风险,增加了其担保项目的成功概率,扩大了业务范围,增加了收入。
银行考虑到“双重”风险防范机制,会适当降低贷款条件(如贷款利率、担保公司承保比例等);中小企业面临着风险投资可能进入收购的压力,会降低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提高经营业绩;风险投资承担了错选中小企业的风险及代位清偿的风险;担保企业由于风险投资的介入,加强了和银行的谈判筹码,也降低了赔付的风险。
但这种模式也存在一些局限性:首先,风险投资的客户群体相对缺乏,且主要集中在中小高科技企业,这主要是由我国的投资环境及信息不对称造成的;其次,一对一的投资模式,即一家风险投资对一家中小企业的点对点投资,限制了担保机构拓展性的发展;最后,引入的第四方――风险投资,主体单一,而且如何控制风险是关键。
没有金融部门支持,发展现代农业只能纸上谈兵
大林寺村自然资源匮乏,农业生产条件较差。产业发展之路怎样走?经过当地农民讨论、商议,最终决定发展生猪、蛋鸡和食用菌三个产业。
要发展产业,没有钱只能是空谈。如何解决资金难题?顺庆区委、区政府首先意识到:像过去那样由政府为老百姓发展产业垫付资金,大包大揽行不通了。于是决定政府不再为老百姓出钱购买种鸡、种猪、食用菌袋。
政府不投入,老百姓手里又没钱,产业发展的“两难”如何破题?顺庆区委书记陈修鹏想到了金融部门:“没有金融部门的支持,发展现代农业只能是纸上谈兵。”在这一思想指导下,区委、区政府将目光瞄准了“农民自己的银行”——区农村信用联社。
多方受益,化解农民无钱投入和信用联社有钱不敢贷难题
今年以来,中央1号文件提出发展现代农业的重大举措,农村信用联社该如何在新形势下支持现代农业,并在支农中实现自身的发展壮大?该区信用联社也在思考这个问题。
经过专题调研和深入分析,信用联社向政府提出了“既要运用资金,又要防范风险,创新‘金融助农’模式,推行政府、龙头企业、信用社、农户、保险公司五方联动机制,既确保产业发展资金,又降低金融部门投入风险”的思路。双方一拍即合,并选择大林寺村作为金融扶持产业,加快新农村建设试点。
于是,顺庆区政府出资200万元组建小额信贷担保公司,对区信用联社发放的农业产业化贷款进行担保并由政府贴息;信用联社对担保基金按3倍的比例放大担保额度,对贷款损失信用社承担10%,担保公司承担90%;担保公司负责为大林寺村种养殖园区的农户提供3至8万元贷款担保,对担保公司的贷款由事先确定的大百合科技园、绿科禽业、绿宝菌业3家龙头企业提供再担保。
大百合科技园、绿科禽业、绿宝菌业3家龙头企业,为园区种养业主统一提供蛋鸡、仔猪、菌袋,统一提供饲料,统一防病治病,统一回收产品,并与每位业主签订《公司农户合作协议》,确保业主人均年收入不低于5万元。
区信用联社制定了严格的担保贷款操作流程,根据《公司农户合作协议》发放担保贷款,用于农户修建圈舍和大棚以及购买蛋鸡、仔猪和菌袋,并在园区实行规模种养殖。
进入种养殖园区的农户以自有资金投入为主,借贷投入为辅,对所借担保贷款按季向信用联社付息,付息后凭据向政府申报享受贴息政策。农户与3家龙头企业签订产、供、销和收益协议。
保险公司则负责对种养殖园区农户饲养的生猪和家禽提供保险服务,并将信用联社作为第一受偿人。
创新服务,农户收入与信贷业绩同步增长
为了督促贷款农户恪守信誉、按时足额还款,信用社对种养园区的农户实行贷款优先、额度优厚、利率优惠、服务优质,贷款期限为两年,分期还款。对每位种养殖农户在龙头企业的销售收入实行专户存储,其中20%至30%用于逐步偿还贷款;当地政府负责催收每笔贷款的到期偿还和利息支付,若当地政府督促归还任务未完成,则由区财政扣留当期下划当地政府的拨款。这样保证了农户严格遵守协议,在发家致富的同时诚实守信,农村产业发展由此进入良性循环状态。
信用联社的强力支持,撬动了大林寺村产业的快速发展。截止7月底,大林信用社共向大林寺村生猪、蛋鸡、食用菌3个园区的57户农户发放担保贷款260余万元,农户自筹资金800余万元,园区农户年底可实现纯收入5万元以上。与此同时,大林信用社各项贷款余额比年初增加398万元,同比增加189万元。
“创新金融服务方式,配合政府产业政策,实现经济与金融良性互动,是农村信用社在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重要任务。”省农村信用联社驻南充办事处主任康志宁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充分肯定顺庆区信用联社的“金融助农”模式,并要求全市合作金融机构借鉴和推广。
短评
这条路子走对了
推进新农村建设,培育产业是关键。发展产业必须有启动资金,过去由政府支付启动资金,农民赚钱后再还给政府,但这种政府大包大揽的模式难以长久。发展的资金难题如何解决,顺庆区找到了金融这棵“大树”。
中小企业融资难是个普遍性的问题,正如全国各地一样,__地方中小企业的快速发展也受到资金问题的困扰。多年来,__市委、市政府一直高度重视中小企业发展问题,先后出台一系列重大举措,包括中小企业融资试点工作、信用体系和担保体系建设、做大作强起龙头带动作用的政策性担保机构等。国家开发银行四川省分行主动服务地方经济,发挥开发性金融在解决地方经济“难点”、“热点”方面的作用,大胆探索创新,在银行界率先与当地政府合作,开展中小企业贷款业务,促进信用体系和融资担保体系建设。这一举措为解决__当地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开辟了新的途径,对__地方经济尤其是县域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__中小企业担保公司作为当地最大的政策性担保机构,在市委、市政府的关心支持下,在市中小企业局的指导和帮助下,公司密切与开发银行四川省分行、各区县政府和平台公司合作,抓住机遇,求实创新,发挥市级平台公司的龙头作用,充分利用好开发性金融资源,支持地方中小企业发展,使开发性金融支持__中小企业融资担保工作取得显著成效。
一、基本情况
__中小企业担保公司与开发银行四川省分行合作开展中小企业融资担保工作正式起步于20__年10月,新津县作为首批试点县与开发银行签订合作协议,获得授信5000万元。20__年12月,第一批10户企业共1200万贷款得到落实。经过近一年的试点,20__年初开始向其他区县全力推进。截至20__年底,全市20个区市县与开发银行签订合作协议,协议贷款总金额22亿元。其中新津、高新区、金牛区、双流等14个区县已正常开展业务,另有3个区县的首批贷款正在落实。另外,开发银行四川省分行、__中小企业担保公司分别与高新区天府软件园、双流蛟龙工业港、青羊区工业集中发展区(西区)签订了融资担保合作协议,协议金额4亿元。同时,__中小企业担保公司通过开发银行一亿元的软贷款支持,增加了注册资本,担保资金实力进一步夯实。经两年左右的运达作,开发银行中小企业融资工作累计发放贷款6亿多元,其中,仅20__年新增客户177户,贷款规模4.78亿元。
两年来,在开发银行四川省分行、__中小企业担保公司、区县政府平台公司和中小企业的共同努力下,开发性金融支持中小企业贷款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获得贷款支持的中小企业整体上销售规模、利税、劳动就业水平都有明显增长,促进了中小企业成长,推动了县域经济发展。以新津县为例,获得贷款支持的18家企业营业收入平均增长18%,总入库税金比上年同期增加1200万元,安置农村劳动力和城镇下岗人员1200名。18户获得贷款企业中,新培育上百万税收企业2家,新培育规模以上企业3家。20__年双流县获得开行贷款支持的29家企业,入库税金比往年平均增加54.48%,高出全县平均水平32个百分点。受金融生态恶化影响,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落后的金堂、蒲江县,金融机构已多年没有在当地新增贷款规模,中小企业发展受到资金短缺严重制约。通过开发银行中小企业融资平台,金堂有6家,浦江有5家企业获得开行贷款,实现了担保公司在这两个区县融资担保业务“零”的突破。
目前,开发银行中小企业融资担保的市县两级构成的中小企业融资平台和网络体系已搭建起来,体系和运作机制已基本建立并初步完善。两年来运作正常,无一笔贷款逾期现象。许多企业获得贷款支持的同时,管理规范程度和水平有所提高,诚信意识明显增强。开发性金融支持中小企业贷款在金融界起到示范和带动作用,许多银行分支机构受其带动,开始把新的业务增长点放在中小企业项目上。多家金融分支机构正在与我公司接触,商讨如何借鉴开发性金融支持中小企业的经验和运作模式,与我公司建立起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
二、运作模式
1、开发银行中小企业融资平台组织及贷款模式
首先,各区县成立开发银行中小企业融资领导小组,并出资组建政府投资的平台公司,同时在当地选定一家金融分支机构作为委托贷款银行。区县平台公司在当地融资领导小组指导下开展工作,负责融资企业的初选、推荐,作为借款主体向开发银行贷款并作为委托人通过委托银行将贷款转贷给中小企业,负责贷后管理和本息回收。__中小企业担保公司作为市级平台公司,负责对区县推荐的企业进行调查评估,作为保证人为区县平台公司在开发银行贷款提供担保,同时为区县平台公司向企业发放委托贷款提供担保。
贷款模式主要有平台公司统贷借款,担保公司担保;企业直接借款,担保公司担保;平台公司借款,借款企业联保三种方式。基本模式为平台公司统贷借款,担保公司担保。
目前,开发银行贷款利率在基准利率上浮10%,担保公司担保费按每年担保额1.5%收取。区县平台公司和委托银行的手续费合计0.4%——1%。
2、开发银行合作中小企业贷款业务运作机制
开发银行中小企业贷款主要建立了三个运作机制,即民主评议机制、风险分担机制、风险控制机制。
民主评议机制:各区县成立贷款企业民主评议小组,选择熟悉企业或行业的民主评议人员对区县推荐的企业进行评议,提高审查决策的公正性和效率。通过民主评议的企业再向担保公司和开发银行推荐。
风险分担机制:对于借款平台打捆贷款的项目,如出现损失,__中小企业担保公司承担贷款损失的70%,开发银行承担损失的18%,区县平台公司承担损失的12%。开发银行要求各区县平台公司在开发银行存入打捆贷款10%--12%的风险保证金。对于企业直接贷款,担保公司提供担保的项目,开发银行暂不实行风险分担。
风险控制机制:构建开发银行、担保公司、当地政府和平台公司、委托放款银行、中小企业信用促进会共同参与的风险控制机制。不单就某个企业或某个环节来控制风险,主要通过各方联动、组织优势和制度建设来落实风险管理。例如,开发银行不对具体企业进行调查,主要以民主评议结论、担保公司审保调查和企业财务审计结果作为评审依据。
三、主要做法
1,强化服务意识和风险防范意识,创新工作方法和措施
__中小企业担保公司在推进开行合作中小企业融资担保工作中,强化服务意识和风险防范意识,结合开行中小企业融资工作特点,积极探索和创新担保工作的新方法、新措施。根据各区县中小企业的基本情况和开行统贷业务特点,公司专门对融资企业制定出评价标准和评价方法,设计了快捷高效又尽可能控制风险的操作流程,创新出一些风险控制的措施和手段,并对开行贷款企业担保收费给予优惠。例如,我们在各区县对企业民主评议阶段就提前介入进行定性初查,提高了区县推荐项目的审保通过率和效率;在审查软件企业、高新技术创业企业、农业产业化企业时,我们根据各自行业的特点,在调点、评价方式、评价指标方面予以适当调整,通过授信额度控制、设定技术准入条件、网络公示等方法探索,公司对高科技企业的担保扶持方法渐趋完善;针对许多中小企业没有物的反担保措施情况,我们发挥风险控制的联动机制优势,和当地政府配合,对其尚未取得土地证的土地、在建工程、企业存货等资产进行监管,创新反担保措施。公司以平台公司统贷方式为主,加大对中小企业融资服务整体覆盖面,同时对个别具有重点产业示范带动作用的优秀项目,努力争取直贷,采取点面结合,多种方式支持企业。
2,结合区市县区域经济和产业集群特点,优化担保资源配置
我们在推进开发性金融中小企业融资担保工作的同时,密切与开行的配合,结合各地县域经济和优势产业特点,着力对重点产业和特色产业提供支持,力求开发性金融资源支持中小企业的效用最大化,实现信用资源的优化配置。我们在高新区和青羊区,就重点支持了电子信息和软件企业、精密模具制造企业、生物医药企业;郫县和都江堰,我们分别重点支持了豆瓣生产企业和农家乐项目。而在蒲江和金堂,我们把支持重点放在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项目上。在武侯和崇州,则结合区域内皮鞋、皮革、家具产业集群的特点对企业提供支持。另外,我们还根据各区县政府和开行各阶段的工作重点,对台资企业、留学归国创业企业、微小型企业提供支持。随着工业向园区集中,各地工业园区蓬勃发展,优势产业和优质客户更多在园区聚集。我们及时调整工作思路,拓宽寻找优质客户的视野,把开发性金融中小企业融资担保服务体系延伸到工业园区。20__年4月以来,开行、担保公司陆续与蛟龙工业港、天府软件产业园、青羊工业集中发展区签订了合作协议,目前,园区推荐的许多项目已得到开行贷款支持。
3、树立“大担保”理念,发挥市级平台公司龙头作用,积极促进信用担保体系建设
在大力推进开行合作中小企业融资担保工作中,__中小企业担保公司始终树立“大担保”的理念,充分发挥公司作为市级平台公司的龙头带动作用,积极促进开发性金融中小企业融资担保体系的建设。一方面,我们在项目开发、风险控制、对外合作中是把“大担保”思路运用到解决具体问题上,通过体系、制度、和联动机制优势把握风险、推动工作;另一方面,担保业的持续健康发展也依赖于信用担保体系的完善以及长效机制的建立。我们要以“大担保”的观念,促进开发性金融中小企业融资担保体系的建设。
我们与市、各区县融资领导小组密切配合,通过信用促进会、民主评议会、各种座谈和培训会等渠道,加强与企业、政府、委托贷款银行的沟通,向企业宣传诚信意识,向开行中小企业贷款工作的联动各方介绍我们的理念,标准和流程,提高联动效率。为了提高效率,防范风险,公司还与开发银行四川省分行建立了定期工作交流和沟通机制。为了使公司工作更好的与各区县对接,20__年起,公司按区县对业务部门作了责任分工,并确定了各区县对口的联络人员。我们通过业务培训等方式,加强与各区县平台公司的交流,经常同各区县平台公司工作人员一起调查项目,交流讨论对工作的建议。通过培训、交流和实践,许多区县平台公司整体工作质量和效率都有很大提高。促进了开行中小企业融资担保整体工作的发展。目前,经过各方密切配合,共同努力,一个政府,银行、担保公司和中小企业“四方联动”的开发性金融中小企业融资担保体系已初步形成,有效缓解我市中小企业融资难矛盾,促进中小企业和地方经济的发展。
四、存在的问题和建议
总结和回顾两年来与开发银行合作支持中小企业融资担保工作实践,还明显存在一些问题,主要体现在:
1、一些区县工作推动力度不够,推荐项目质量有待提高,贷后管理工作还显薄弱。
2、由于开行人员精干,人手少,任务重,开行统贷项目上报审批的时间较长,整体效率还有待提高。
3、由于融资担保各个环节的原因,中小企业融资成本仍相对偏高。
4、开发银行贷款期限、品种单一,尚不能满足中小企业融资的多样化需求。
五载风雨,中科智的担保总额由最初两年的5400万增长到2003年的24.6亿,去年利润8100万,张锴雍当年独到的眼光获得了丰厚的回报。但他也面临着远比五年前严峻得多的市场竞争,全国担保公司总数已经超过3000家。
担保业是资本、人才密集型的行业,扩充资本是担保企业做大的重要途径。10月12日,中科智迈出了公司发展的关键一步,成功引入亚洲开发银行作为其战略投资者,而更多的境外投资者亦将随之进入。
赔出来的商机
在1998年时,张锴雍已经是个比较成功的商人。这位中南工业大学的国内首批MBA在海南房地产热潮中成功地掘到了“第一桶金”,并创立了自己的贸易和房地产企业。如果没有一次生意上的失策,他或许永远不会转行到担保业中。
当年,在中科智与一家国有企业的相互担保中,该国有企业未能按时还款,中科智依照合同须替该国有企业偿付900万元银行贷款。在代为偿还了这笔贷款后,张锴雍琢磨出了担保业的商机。
中国银行业60%的贷款是担保贷款,多为集团公司下属企业的关联担保或企业间的相互担保。但当处在不同行业中的两家企业进行互保时,他们往往不能深入了解对方的状况,风险较大。另一方面,国内银行往往看重贷款对象的规模、行业,而非企业的成长性,使许多优秀的民营中小企业难以获得银行贷款。
但专业的担保公司则可凭借其风险评估系统最大程度化解潜在的风险,而且日益成长但急需资本的中小企业将是担保业的巨大市场。在深入分析担保业的前景后,张锴雍决心尝试。
1999年,中科智担保深圳公司创立,成为国内首家民营担保公司,目标市场是民营中小企业的银行贷款担保。但在民营担保公司没有先例的情况下,中科智必须要有特别的举措以取信于银行。
第一年,中科智采用“全额存款保证”的方式为其他企业进行银行贷款担保,即由中科智根据被担保企业的贷款金额,自己100%出资存在银行里作为担保,以消除银行的顾虑。
事实证明,这些措施很成功地转变了银行对民营担保公司的态度。经过数年合作后,中科智的存款保证比例逐年下降,从100%降至80%,最终降至5%-10%或全免保证金。到2003年7月14日中科智上海分公司成立时,工商银行上海市分行、建设银行浦东分行、上海银行总行等沪上多家银行即给予中科智上海分公司30亿元的授信额度。
高风险下的高收益
从1993年国内首家担保公司——中国经济技术投资担保公司创办算起,担保业在中国仅有十余年的历史。在中科智之前,担保公司均是由各级政府创办,旨在扶持当地企业发展,促进当地就业。
商业性担保公司始于中科智,但其后的迅猛发展却令业内人士瞠目。全国担保机构的总数由2002年底的848家飞速扩张到2004年6月底保守估计3000多家。
担保业是个高风险、高收益的行业。担保企业可以提供的担保额度是自有资本的5-10倍,而收取的担保费则是担保金额的0.5%-5%不等。这意味着担保企业若没有良好的风险管控措施,很可能因为一笔担保坏账就面临破产厄运。
“由于缺乏统一规范的监管,担保行业呈现出一定程度的无序发展的局面,例如担保机构鱼目混杂、许多不具备担保能力或别有目的的机构进入担保行业、担保机构风险管理水平参差不齐等。这些问题最终都将通过担保风险的形式体现出来,同时,也使担保机构的持续发展能力受到质疑。”财政部金融司副司长胡学好在今年6月底“中国担保业发展与规范论坛”上不无忧虑地指出。
业内人士指出,有的担保公司注册资本仅几十万元,风险承受能力很小;有的地区,80%的担保公司不再以“担保”为主业,而以直接投资、股票收益等作为主要收入来源。
“这个行业中确实存在一些不规范的现象,但这更加要求我们必须非常谨慎。事实上,我们担保的企业几乎是千里挑一,担保公司的核心竞争力在于风险管控能力。”中科智投资总监彭继泽指出。
中科智建立了从客户经理部、产品经理部到评审委员会四级纵向管理体系,以及从保前审核到保后监管的四阶段全程监控。“我们通常要求被担保企业以他们的核心资产向我们进行反担保,并将担保责任量化到被担保企业的个人身上。只要抓住了被担保企业的核心人物以及核心资产,这通常不一定是不动产,而更多的是品牌、知识产权等无形资产和其他动产,那我们就可以很好地控制住风险。”张锴雍说。
这个风险管控体系发挥了明显的作用。中科智的担保金额由1999-2000年的5400万元增长到2003年的24.6亿元,过去三年的复合增长速度达到113%;到今年6月底,中科智担保金额已经接近30亿元,相当于过去五年担保总额的40%左右。
在过去五年70亿元的担保业务中,中科智到2004年6月底累计代偿金额3844万元,这些代偿金额在履行严格的反担保处置流程后所剩的余额仅为826万元,公司目前列入坏账的金额仅有89万元。公司业绩亦由2000年的亏损100多万增长至2003年盈利8100万元,利润规模居业界首位。
亚开行入股
这些经营数据使亚洲开发银行ADB私营投资部首席投资官WilliamWillms确信,“中科智是中国担保行业翘楚”。
在过去的7个月时间里,WilliamWillms在对国家发改委推荐的全国12家担保公司中进行筛选后,着重调查了其中的四家担保企业,最终确定入股中科智1000万美元。荷兰银行在此投资交易和其他战略举措中担任中科智的国际财务顾问,而这也是亚洲开发银行在亚洲地区首次投资担保企业。
亚开行是一家兼具公共投资部推动区域经济发展及私营投资部盈利双重目标的多边金融机构。在与中国发改委中小企业司的密切合作中,他们发现,投资巨大潜力的中国担保业不仅符合私营投资部的盈利需要,而且也符合公共部门扶持推动中国中小企业发展的目标。
“中科智在行业里的杰出表现坚定了我们投资的信心。我们将从中获得双重的益处,很好地兼顾了公共与私营两个部门的目标。”WilliamWillms说。
同时,WilliamWillms表示,“在我们入股之后,还有多家境外投资者也将会随后入股中科智。对于最终我们投资所占的股份,届时才能公布。”
但亚开行作为战略投资者的加盟对于中科智的意义远甚于1000万美元。之前,美洲投资银行和香港兰德投资公司已于2002年共计入股中科智800万美元,中科智的注册资本目前达到5亿元人民币。
“我们并不急缺这1000万美元,关键在于亚开行在入股后将与我们达成战略合作协议,利用他们的技术优势帮助我们提高风险控制水平,并对公司长期发展提出更多建议。”张锴雍说。亚开行的注资将主要用于中科智内部的资讯技术系统投资、增大资本金以有利于今后发展,并协助中科智扩张深圳及国内其他区域的业务。
在私募完成后,预计中科智即将启动海外上市计划。尽管张锴雍在新闻会上一再申明公司没有明确的上市计划,但据长期观察,关注中科智发展的有关人士估计,中科智可能在未来18个月内在海外上市,而此次亚开行的入股对于未来投资者信心具有重要作用。设若成功,中科智将成为亚洲首家上市的担保企业。
访谈
中国担保业在过去两年中数量猛增,由2002年的848家飞速扩张到2004年底保守估计3000多家。但分析人士指出,鱼龙混杂,使担保业风险陡升。作为国内民营担保第一人,中科智担保公司董事长张锴雍见证了这个行业的整个发展过程。他为人严谨、沉稳,颇具学者风度。10月12日,他在完成与亚洲开发银行的入股签字仪式后接受了本报记者的专访。
经济观察报:目前中国担保行业发展飞速,请问行业法规是否已经完善?
张锴雍:目前担保行业立法滞后,行业的宏观政策体系尚未形成。涉及信用担保行业的法律法规和政策主要有《公司法》、《担保法》、《中小企业促进法》以及部门规章。由于法律法规体系不健全,担保机构在运作时常常无章可循,无法可依。法律上的“空白”,造成了信用担保体系发育不良,运作不规范,已成为信用担保机构良性发展的一个重要“症结”所在。
经济观察报:这种快速增长下,存在着什么样的市场风险?
张锴雍:现在新加入担保机构数量很多,但动机却非常复杂,实践中的确存在着一些希望通过担保这一融资工具为自己企业或集团的相关单位提供关联担保而进行融资的“新加入者”。由于目前信用担保机构的进入门槛还很低,多数地区仅在当地工商部门注册后即可进行经营,担保机构从成立到运作过程都严重缺乏政府有关部门的有力监督,因此,在这种环境下,信用担保行业的风险被进一步放大。
经济观察报:上市公司之间的相互担保经常被发现是有问题的。贵公司是如何防范股东进行的关联担保?
张锴雍:我们将尽可能避免与关联企业发生关联担保,凡发生关联担保,公司将严格遵循以下原则:一是遵循市场公平、公正的原则进行,合理定价;二是对关联担保实行一视同仁的风险控制手段,按照担保业务流程进行独立评审和监管;三是严格按照公众公司及资本市场有关关联交易的相关规定进行必要的披露,从而严格控制关联担保风险。
关键词:小额贷款 有限公司 风险控制
小额贷款公司业务风险控制分两条线:财务风险和法务风险,财务风险是针对企业的现金流在贷款期内不断裂的风险;法务风险是确保贷款到期未归还后走法律途径不存在举证上的瑕疵。财务风险的应对措施归结为十二字“现金流,上下游,看税控,核网银”;法务风险应对措施“保持证据链的完整性和连续性”。
一、财务风险
小贷公司业务特点是快速、短期。快速意味着没有充裕时间调查企业;短期意味着我们更加注重企业的现金流,而不是盈利情况。
企业现金流入主要分为经营性现金流与筹资性现金流(中小企业投资性现金流较少涉及,在此不做分析):经营性现金流入对应的是企业主营及其他业务销售回款的情况,该部分作为企业的第一还款来源,对于企业最终还款至关重要;但是我们也不得不注重企业的筹资性现金流的稳定性,在银根紧缩的情况下,筹资性现金流中对企业的及时还款影响巨大,尤其是银行借款的可持续性。
(一)如何核实企业的经营性现金流
以贷款前六个月经营性现金流统计,分析企业第一还款来源的可靠性;分析企业六个月月均经营性现金流入的情况,按照“合同-税控(发票)-银行回款(网银)”的模式核实企业真实的经营性现金流入的情况,通过增值税税控系统(或者营业税完税凭证)与银行回单或者银行对账单回款(网上银行)两条主线交叉验证企业的真实的经营性现金流;通过分析企业前五大客户的经营性现金回笼占整体比例,评估其下游客户的稳定性(该方法不能有效排除利用增值税封闭循环做高纳税收入、作出虚假的现金流的情况)。
(二)如何验证企业筹资性现金流的稳定性
筹资性现金流包括银行借款、股东投入以及其他。首先分析企业现有银行贷款结构,其中包括抵押贷款、信用贷款、质押贷款的比例,其中抵押贷款与质押贷款在银行续贷的可能性远大于信用贷款,其可持续性较强;借款中国有担保公司担保与民营担保公司担保比例,国有担保公司在银行的信用远远高于民营担保公司,其担保贷款的可持续性远远高于民营担保公司担保的贷款。权益性资本变动情况主要是本年度股东新增投入的资金等,但是鉴于中国目前抽逃注册资本的情况较为普遍,实际上的新增注册资本基本上不实,尤其自2014年3月1日起实行认缴注册资本后,新增注册资本更加不实。
二、法务风险详解
法务工作秉承的原则是“保持证据链的完整性和连续性”,确保公司合同文案不存在瑕疵,以便在发生纠纷后的举证不存在异议。
企业作为一个法人,其不是一个真实的人,借款通常有其公司的自然人办理,这样企业作为借款人的话,我们需要核实企业授权某人办理的授权书以及公司章程中企业借款的条件(是需要股东会还是董事会同意,以及同意借款股东的占比的比例问题),为什么需要关注该问题?因为经过董事会或者股东会同意之后的借款就是企业的行为,而不会是某个股东利用公司名义借款的个人行为,企业行为意味着各股东必须以其在注册资本中的出资额以及公司的未分配利润承担该项债务,避免在后期诉讼中其他股东以“借款是某个股东利用公司名义的个人行为”来抗辩。
落实信用保证措施的过程中,要做到核实保证人的真实身份,法人作为保证人的必须核实其公司章程中对外担保需要的条件(股东会或董事会同意以及同意的比例),在签字盖章的过程中,注意法人章和企业公司公章不能重合(同时还要注意其公司公章的真假,可与企业的开户印鉴卡核对);个人签字的需要落实按手印(指纹鉴定的可操作性要高于笔迹鉴定),已婚者需要提供结婚证、身份证等,未婚者需要提供单身证明(避免后期担保人转移资产)。
抵押担保办理过程中需要注意抵押房产抵押人是否自愿,是否是唯一房产,是否存在通过提供抵押物要求分得部分贷款使用权的情况;机器设备抵押必须确定是否是重复抵押;存货抵押必须确定抵押物是否有保险,还需关注存货大宗商品的重复质押问题,防止开具假仓单,重复质押;不动产抵押进行是否租赁的判别;如果该抵押物已经对外出租,再抵押给公司的话,法律上存在“抵押不破租赁”的原则,导致后续公司处置难,可以要求承租人与出租人签署“放弃优先购买权的承诺书”(该承诺书可以要求公司法律顾问起草),避免后续抵押物出现处置难的问题。
关键词:P2P;风险因素;风险管理
中图分类号:F832.4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5)024-000-02
一、P2P网贷的发展现状
伴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日新月异,互联网行为的深入人心,以及民间借贷市场的需求增长,P2P网贷发展快速,平台数量和贷款量连连攀升。根据网贷之家的最新统计数据显示,截止到2015年8月底,全国累计平台数量为3259家,现有运营平台数量为2283家,贷款余额为2769亿元人民币。而同时,由于P2P网贷行业准入门槛较低,对这一新事物的监管缺失,使得其生长可称野蛮,出现问题的平台占比颇大。截至15年8月,累计出现问题的平台就有976家。跑路、非法集资、高利贷、暴力追偿等恶性事件频发,一定程度上打击了投资者的信心,使得P2P网贷行业备受争议。
P2P网贷平台最初的模式是作为一个信息咨询服务的平台,撮合借款人和贷款人直接交易,其自身并不参与交易。我国第一家P2P网贷平台拍拍贷就是该模式的典型代表。借贷成交的利率和期限由出借人和借款人竞标达成,风险由出借人承担,网站平台不直接介入交易。当借款人出现逾期未还款时,公司并不赔偿出借人的损失,只是将出借的手续费退还给出借人。这种模式通常无抵押无担保,全凭借款人的信用。在这种模式下,P2P网贷平台对风险的控制能力较弱,在我国征信体系不健全的情况下,很难控制借款人的道德风险,因而也难以吸引众多的投资者。
之后,一些P2P网贷平台为了聚拢人气,提升投资者信心,逐渐转化为为借贷双方提供附加信用支持的模式,比如对出借人进行保证本金的承诺,或是提取风险备付金,当出现逾期情况时,动用风险备付金对出借人进行部分赔付。
在所谓的金融创新下,P2P网贷模式进一步异化,P2P网贷平台不再是纯粹的网络服务中介。以宜信为代表,其通常借由CEO或内部人员作为初始出借人,自身挑选借款人,以自由资金进行出借获得债权,把债权打散之后做成多人借款的合同,以销售理财产品的方式将债权转让出去。在这种模式下,投资人和借款人之间没有直接联系,只有与平台的债权转让合同。贷款的分散、平台对借款人的线下审核和贷款人每月还款等制度使得该模式下P2P网贷平台对于风险的控制能力较强。在承诺对出借人本金保障甚至本息保障的情况下,出借人的风险已被转移给P2P平台。但这种运营方式已脱离P2P本质,P2P网贷平台实质上已经参与到交易中,成了民间借贷的特殊金融机构,而不仅仅是信息中介。
在这些网贷平台中,有的通过附加信用演变为担保公司,有的如宜信这种打着法律的球实际起到了银行的作用,有的构建资金池的做法已经触犯相关的法律,更有甚者借由网贷平台进行非法集资、高利贷等,使得平台本身的风险远远大于来自借款人的风险。
二、P2P网贷面临的风险
P2P网贷过程中面临的风险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信用风险
信用风险是信贷业务中最基本的风险,使用P2P网贷平台借款的人群往往难以从银行获得贷款,P2P网贷平台无法像银行和融资担保机构一样运用人行的征信系统了解借款人资信,往往只能依据借款人的身份认证、学历认证、工资收入证明等获取信用信息,但在虚假证明易得且泛滥的当下,这样的形式审查往往难以甄别借款人的真实信用水平,甚至有可能使得借款人以虚假身份进行诈骗。
同时,尽管P2P网贷平台都要求借款人在借款信息时说明借款的用途,如个人开支、上学、购物、装修、创业等等,但贷后监管的缺失可能使借款人将钱挪作他用,用于高风险投资活动,或用于违法违规活动,这种行为违背了国家建立普惠金融,以弥补传统金融体系不足、解决更多有资金需求的人的融资问题的本意,更是加大了借款人违约的风险。
(二)道德风险
P2P网贷平台进入门槛较低,只要在工商局登记注册,并在电信管理局登记为“互联网信息服务业务”就可以从事所谓的P2P网贷业务。部分别有目的的企业或个人,通过建立P2P网贷平台,以债权转让方式,使资金流向特定标的,抑或通过更改后台数据,虚构借款人信息,实际为平台自融资。更有甚者,其目的就是为了骗资,通过高利率吸引到投资人资金后逃之夭夭。平台负责人道德的缺失和行为的缺乏监管,使得出现问题的九百多家平台大多数的结局都是跑路。
(三)经营风险
银行、风投、上市公司等各路资本大肆进军P2P网贷行业,平台数量迅速扩容,竞争的加剧使得P2P网贷平台为了吸引投资者,或是自身对借贷业务进行担保,或是引入第三方担保公司,盲目承诺对投资者的本金安全及收益担保。
加入平台自身信用后,平台原有的无风险性收入转化为有风险的担保收入,一旦借款人违约,单标的风险可能演化为平台的经营风险,最终导致平台倒闭。再者,自担保存在超限担保和虚假出资的问题。对于注册资金多为五百万元和一千万元的P2P网贷平台,动辄上千万甚至上亿元的成交量使得平台杠杆率很高,风险很大。而且很多公司存在严重的虚假出资问题,真实的注册资本和风险备用金真假难辨。如2014年10月上线的汇凯鑫创投,号称注册资本十亿,风险备用金八千万,然而 2015年1月,该公司便跑路了,历时不足半年。
至于第三方担保机构,多为小担保公司,这些担保机构往往突破法定的十倍担保倍数,资金链非常脆弱,一旦平台的客户大规模违约,担保公司很难为出借人提供充分的担保。
(四)法律风险
在金融创新和国家支持普惠金融的大背景下,P2P网贷平台在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众多的运营方式。但由于现有法律对P2P网贷平台的性质缺乏明确界定,其中一部分运营方式游走于法律的灰色地带,甚至有的已经违反了法律。2011年8月,银监会下发的《关于人人贷有关风险提示的通知》中便指出P2P网贷平台潜在的大量风险,如:可能使民间资金流入限制性行业,演变为非法金融机构,从事非法集资,影响宏观调控等等。
现实中,P2P网贷平台通过债权拆分,债务关系错配,将债权转让给出借人,投资者实际与平台进行交易,形成了资金池。部分平台突破线上业务模式,与信托机构合作开发理财产品。这些平台随时可能因涉嫌非法集资、非法发行证券而被叫停。如红岭创投的全资子公司公开发行的一款实际认购对象为红岭创投网贷平台的投资者的理财产品在上线后不久即被证监会叫停。
三、P2P网贷的风险管理对策
针对目前P2P网贷风险较大的情况,本文提出以下几种风险管理对策。
(一)全面落实风险备付金
P2P网贷平台应当按照每笔交易一定的成交比例来提取相应的风险备付金。风险备付金应当在银行开设专户,以实现专款专用,并定期披露所提取的风险备付金的来源,数额变化以及用途,避免风险备付金流于形式,或是发生贷款逾期需要赔付时,平台跑路,风险备付金也不翼而飞。
(二)落实平台资金银行存管
P2P网贷平台本身应是主要提供借贷信息中介服务,不应涉及借贷双方的直接交易,更不应该插手借贷资金的走向。而平台上积聚了大量的资金,为防止资金池的形成,防止P2P网贷平台挪用借贷资金以作他用甚至携款潜逃,平台应与商业银行开展合作,对P2P网贷资金进行资金存管,由商业银行对借贷资金进行安全保管、资金清算、资金用途披露,达到平台管账目、银行管资金的效果,实现委托人资金专款专用,防范风险,提高平台信用的目的。
(三)完善个人网上征信体系
完善的个人征信体系将使许多P2P网贷平台从繁重的线下审核中解放出来,对于小额个人贷款完全可以通过纯线上模式做大体量,减少线下征信的成本。平台间的数据共享能减轻各平立作战、各自收集信用数据进行信用评级带来的成本,减少重复授信的情况,降低行业违约风险。去年,被央行征信中心收购的上海资信设计开发并上线了网络金融信息共享系统,以实现P2P借贷行业信息的共享。目前该系统已接入数百家P2P网贷平台,但实际运作时却面临较大的P2P平台不愿加入、较小的平台则不被选入的尴尬状况。2015年1月,央行了《关于做好个人征信业务准备工作的通知》,要求芝麻信用管理有限公司等八家机构做好个人征信业务的准备工作,八家公司或将成为首批获得个人征信业务经营资格的个人征信商业机构。建立全面的个人网上征信体系已初现端倪,但如何统一标准,整合数据资源,实现信息共享,仍是需要解决的问题。
(四)严格规范平台担保制度
2015年7月下发的《关于促进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中明确指出P2P网贷平台不得提供增信服务。而早在2013年12月,浙江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便了《关于加强融资性担保公司参与P2P网贷平台相关业务监管的通知》,严禁融资性担保机构从事 P2P 网络贷款业务或为关联方的 P2P 网贷平台进行担保,强调只允许为非关联平台进行担保。尽管存在投资人风险意识薄弱、风险承受能力不强、信用体系不健全等原因,老百姓习惯了“刚性兑付”,导致P2P多以保本保息来吸引投资人。但平台或其关联方对P2P借贷进行担保本身不符合国家规定,而且一味地保本保息也会使得利率趋向于无风险利率,平台间的差异化将消失。
(五)加强行业自律
在当前缺乏法律制度和外部监管的情况下,一个有组织的行业自律协会有利于各平台信息交流,共同制定内部标准,形成内部自律约束机制;有利于防止各平台恶性竞争,使平台把主要精力放在提高风险管理水平、服务质量和产品创新上。同时,作为同业者,更容易发现和识别问题平台的存在,促进P2P网贷行业规范化。
在国家大力支持普惠金融和互联网金融的大背景下,P2P网贷行业发展前景广阔。国家层面应着重于制定有关P2P网贷平台的法律法规,松弛有度,既防范防线,又不压制创新,同时建设良好的投融资环境和完善的征信体系;投资者应深化风险理念,认识到风险与收益的对等关系;平台应及早识清自身的发展战略和目标,增强产品设计能力和风险控制能力,以在未来的“洗牌”中脱颖而出。
参考文献:
[1]冯果,蒋莎莎.论我国P2P网络贷款平台的异化及其监管[J].法商研究,2013(05).
[2]王会娟.P2P的风险与监管[J].中国金融,2015(01)
[3]谢平,邹传伟,刘海二.互联网金融监管的必要性与核心原则[J].国际金融研究,2014(08).
[4]雷舰.我国P2P网贷行业发展现状、问题及监管对策[J].国际金融,2014(08).
[5]艾金娣.P2P网络借贷平台风险防范[J].中国金融,2012(14).
记者从一些地方的棉花协会了解到,由于缺乏流动资金,不少棉花购销企业已经错过了2010年最佳的采购时机。业内观察人士认为,“棉花收购加工企业普遍存在抗市场风险能力差、收购期资金需求巨大、财务管理不规范、控制机制不健全、无有效的资产抵押、信息不对称等问题,由于当前的融资体制尚未革新,金融机构的信贷观念一时难以改变,很难满足棉花企业‘急、频、特、短’的现实需求。”
棉企融资渠道相当狭窄
每年年初,是银行“冲贷款”时间,不少商业银行已将2011年信贷额度陆续下发到各分支行。2011年伊始,国内信贷环境开始紧缩,对银行的监管也变得更为严厉。在额度紧张的情况下,许多中小银行唯有通过信贷风险进行评估:谁给的利息高,贷款就给谁。因此有业内人士担心,非暴利行业的棉花企业在2011年融资将会越来越难。棉花企业获得资金的渠道相当狭窄,在贷款方面,一般只能从农发行取得收购资金,而与其他金融机构的交往很少,往往带来的是资金短缺的结果。
与金融机构交往少,并不是棉花企业所期待的或有意为之。业内人士称,很多企业都想和各大银行保持良好的合作关系,但由于自身可抵押的固定资产非常有限,融资往往“碰壁”,棉企也就逐渐打消了从商业银行贷款的念头,默默承受着棉花收购高峰期巨大的资金压力。
与此同时,在棉花流通领域,原本的农发行政策性贷款正在由无偿向有偿、由政策向商业转变,许多棉花购销企业短缺资金,错过了采购棉花的最佳时机。当前,我国棉花企业之间的联保贷款仍然很难实现,要想采用担保方式进行贷款,必须寻求专业担保公司的支持。然而,专业担保公司对棉花产业链融资这一块的重视程度远远不够,目前很少有专业担保机构进入这一领域。专业担保公司选择“不进入”,一方面有其自身业务发展规划的原因,最重要的还在于缺乏担保平台。由于信息不对称的存在以及棉价的不稳定,担保公司往往认为棉花收购风险很高,导致进入这一领域的兴趣骤减。
“钱荒”令行业风险大增
行业不同,其生产经营的规律是很不一样的。“与一般生产性企业相比,棉花企业有其特殊性,主要在于固定资产投资与流动资金相差太大,流动资金的占有量要远远大于固定投资。”湖南一家知名棉花购销企业的老总这样分析。
除此之外,银行等金融机构往往对棉花收购加工企业等中小企业应用贷款审查流程较长。对棉花企业而言,银行贷款一般为短期贷款,银行因其期限短、责任追究压力大、风险暴露快,对其有着明显的“抵贷”情绪。同时,由于政府渗透不够,中小企业信用体系尚未建立,棉花企业直接融资渠道严重缺乏。
资金的不足,不仅让棉企陷入“钱荒”的困境,也令整个行业的风险系数大增。此外,高水平的利率也增大了企业运营的风险。一项调查显示,58%的企业认为银行贷款的利率偏高,无法承受。其中,50%的企业认为其可以承受的贷款利率水平应在基准利率上浮10%以内,33%的企业认为应在10%~30%。在如此高利率的水平之上,再加上贷款抵押和担保的费用,融资成本至少达到15%以上――高昂的融资成本不仅让棉花企业望而却步,也大大增加了企业的财务风险。
银企融资合作亟待创新
棉花购销和生产企业是纺织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许多地方依赖这些企业经济开始不断发展壮大。然而,拓宽融资渠道成了企业的当务之急。如何建立行之有效的融资模式呢?
2010年的12月31日,湖北省棉花协会组织召开了专题见面会,邀请银行、担保公司以及棉花企业的有关负责人共聚一堂,探讨方法和思路,以便找到融资的新途径,实现大金融与棉花企业的成功对接。某些担保公司也在这一合作模式里看到了巨大市场空间,尝到了甜头,并将为棉花收购加工企业提供贷款咨询和贷款服务列为优先业务领域。然而,虽然一些棉花企业参加了多次“银企对接会”,已经对国家宏观货币政策及商业银行中小企业放贷政策有了初步了解,但是由于贷款审批手续繁琐,审批时间过长的缘故,往往导致棉花企业错过最佳时机,影响了企业经营。
“各类商业银行应不断推出适合中小企业特点的金融产品,通过创新服务手段以加强对它们的信贷支持。”专家指出。一是设立客户部作为中小企业金融服务的专业部门,专司中小企业评级授信、贷前调查、信贷咨询、理财,建立企业信息库;二是改进内部管理体制,建立专门为中小企业信贷服务的授权授信机制,在有效防范风险的前提下简化操作环节,缩短审批时间,提高服务效率。三是转变信贷营销方式,积极推行中小企业先期介入跟进制,对未建立信贷关系的中小企业,指派客户经理主动深入了解他们的信贷需求,开展信用评级授信,建立动态的信息档案。四是专门设计中小企业信贷审批流程,推行流程环节上的限时办结制,提高了贷款审批效率。
政府牵头市场运作
从2002年起,我国开始在全国范围内探索推广棉花交易仓单质押模式,这种模式是由具有棉花资源的有关企业将棉花放到交易市场的指定仓库,经过公证检验后,仓库出具仓单,由交易市场向银行进行质押,银行按市场价格的一定比例发放贷款。待棉花上市交易、买方付清货款后,交易市场则向银行还贷赎回仓单,并将余款扣除必要费用后返还客户。
目前,这一模式部分解决了棉花企业在收购旺季资金紧缺的问题,由于是完全的商业化运作,因此参与主体都属于利益驱动。对于银行而言,通过风险低、贷款回收快的方式进入棉花流动领域,有利于打造新的赢利增长点。“可以建立政府主导的中小企业融资担保体系,通过对有关资源的整合,建立一系列的非营利性担保机构。”专家指出。
2010年9月,天津市棉花协会就在天津市政府金融服务办公室和发改委的支持下,其推荐的3家中小型棉花企业获得大连银行天津分行3200万元集合性贷款。集合性贷款采取“政府牵头、企业自愿、集合发行、分别负债、统一担保、统一组织、市场运作”的运作方式,具体分为集合理财、集合信托、集合贷款三种模式。这种“集合性债权融资模式”为解决长期制约棉花企业的融资问题,开了一个好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