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幼儿园特殊儿童的教育方法

幼儿园特殊儿童的教育方法

时间:2023-09-15 17:32:21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幼儿园特殊儿童的教育方法,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幼儿园特殊儿童的教育方法

第1篇

 

2研究方法及过程

 

2.1研究对象随机选择了南京、南通和连云港等地区家中有2~7岁的特殊儿童的家长,请他们填写问卷调查表。为保证资料的可靠性,实行匿名填写,共发出问卷40份,回收有效问卷36份。

 

2.2研究工具

 

采用的工具是自编的调查问卷,包括家长的性别、年龄、文化程度和职业,特殊儿童的年龄、残障的类型、所上学前教育机构的类型及是否适合自己的孩子、希望选择的学前教育机构及理由、希望孩子学习的内容及最终的教育目标、希望社会给予的帮助等。

 

2.3数据统计与处理所有数据输入电脑,采用SPSS10.0统计软件对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分析。

 

3结果与分析

 

3.1特殊儿童学前教育入学现状

 

但仍有半数的特殊儿童未能进入学前教育机构接受教育。这其中,去除2~3岁这些未到入园年龄的儿童,在4~7岁年龄段的特殊儿童中,仍有10名儿童未到任何学前教育机构接受教育,占所调查的该年龄段特殊儿童的35.7%,即4一7岁年龄段特殊儿童的入园率只达到64.3%。

 

3.2所入学前教育机构的类型分析己经入园的特殊儿童中,有一半的儿童在普通幼儿园受教育,另有约一半在特殊学校学前班和残联的康复中心上学,一名儿童偶尔去亲子园。在普通幼儿园上学的9名儿童中,有4名儿童的家长明确表示:普通幼儿园不适合他们的孩子,孩子在普通幼儿园里受欺负,因此他们希望能让孩子上特殊儿童幼儿园或特殊学校的学前班,那样“孩子容易合群、不感到自卑”“感到平等、有自信”;有的家长表示:这里有懂得特殊教育的专业教师;其他在普通幼儿园上学的孩子家长则认为:在普通幼儿园里孩子能和其他儿童一样学到知识,将来好找工作。而让孩子在特殊学校学前班和残联的康复中心上学的家长都表示:该机构适合他们的孩子,理由是‘这里的老师比普通幼儿园的教师更有爱心,能有针对性的地教育他们的孩子。

 

3.3家长希望选择的学前教育机构分析能到特殊儿童幼儿园、特殊学校学前班、残联的康复中心及其他机构接受教育,选择的理由是“教师能根据孩子的特点有针对性地教”、“能针对小孩的特殊情况进行专业性的教育,方式、方法会有助于孩子的发展”、“适合孩子成长”、“容易合群”。但也有25%的家长选择让他们的孩子上普通幼儿园,选择的理由是‘能让自己的孩子与正常的孩子一样的享有受教育的机会”、“将来好找工作”、“能跟其他孩子一样学习知识”。

 

3.4家长希望孩子学习的内容

 

这是一个多项选择题,除了两位年龄只有2岁的儿童的家长以外,所有的家长都希望孩子能“生活自理”。这种希望符合该年龄段儿童共同的发展目标,也体现出特殊教育的特殊性:对残疾儿童来讲,学会生活自理应该是特殊教育的首要目标。其次,大多数的家长希望孩子能“学到文化知识”,因为这是孩子将来能在社会上立足的基础。对于调查中所列出的其他内容,家长们都根据自己孩子的实际情况作了回答:聋童和部分多重障碍的孩子家长希望能对自己的孩子进行语言训练,而视觉障碍孩子的家长则希望对孩子进行定向行走的训练。

 

3.5家长对孩子的期望写、做简单家务”就行了,说明相当一部分家长还是能接受现实,较为理性地看待孩子的将来。

 

3.6家长希望得到的帮助这是一道开放式的问题,很多家长认真作了回答:有三分之一的家长把“不歧视”放在了首要的位置,期望社会不要歧视他们的孩子、不要歧视他们的家庭,期望社会“多一些宽容、多一些善意”,“希望社会对残障儿童和普通儿童一样对待”,也能尊重残疾儿童;有10位视觉障碍孩子的家长希望能治好孩子的眼睛,改变现状,说明他们对孩子的关注主要还是集中在求医的问题上,认为解决了这个问题,就能改变孩子生活状态。也有部分家长希望社会能帮助解决孩子的上学、就业等问题,能提供经济或生活上的帮助;有两位家长明确提出,希望能提供特殊教育方面的信息、能有专业人士给家长提供家庭教育方面的指导。

 

4.1特殊儿童的学前教育问题需要引起社会的关注

 

婴幼儿时期是儿童身心发展最为迅速、也是一个人大脑可塑性最强的时期,如果残疾儿童在这个时期得到了较好的教育,那么就可能事半功倍,使他们的缺陷补偿达到最佳的效果。而如果错过了这个儿童发展的关键期,许多的教育训练就可能是事倍功半,很难达到理想的水平。但“摆在我们面前的严峻现实是:全国约数十万有特殊需要的婴幼儿大都被拒于托幼机构之外”111。本调查也显示,有一半的特殊儿童未能进入任何的学前教育机构,同龄的特殊儿童的入园率只达到64.3%,远远低于普通儿童80%以上的入园率。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在于:一是普通幼儿园不愿意接受特殊儿童。理由是教师不懂得如何教育这些孩子,家长也不希望自己的孩子和特殊儿童在一起,担心这样做会影响自己的孩子,因而许多普通幼儿园,尤其是各级示范幼儿园,明确拒绝特殊儿童进他们的幼儿园;二是特殊儿童幼儿园、特殊学校学前班等机构还比较苏这样特殊教育发展相对先进的地区,也并不是每一个区县都有特殊儿童幼儿园,或每一所特殊学校都设立学前班,许多家长不知道到哪里能找到适合他们孩子的学前教育机构,就是知道了,也因为离家较远,不放心孩子离开家人,而只能放弃让孩子接受教育的念头;三是经济条件等因素的制约。因为学前教育不属于义务教育,再加上特殊儿童的教育训练成本较高,因而一些特殊儿童学前教育机构的收费比较高,部分家庭的经济条件难以承受,有一名市区的视障儿童的家长就明确表示:特殊儿童幼儿园收费太高,负担不起。”

 

种种原因限制了特殊儿童进入专门教育机构受教育的机会,而大多数特殊儿童的家长并不懂得如何教育自己的孩子,我国目前也缺少专家上门指导父母教育特殊儿童的机制,虽然爱德基金会开始了培养专门的盲教育专家、对视觉障碍儿童的家长进行教育方法指导的试点工作,但真正能享受到这项服务的毕竟是极少数的特殊儿童及家长,相当多的特殊儿童只能得到基本的生活照料,他们在漫长的等待中错过了教育训练的最佳时机。

 

4.2家长的选择对特殊儿童幼儿园、特校学前班的教师提出了特殊教育专业水准方面的特殊要求大部分家长希望他们的孩子能到特殊儿童幼儿园、特殊学校学前班、残联的康复中心等机构接受教育,选择的理由是“教师能根据孩子的特点有针对性地教’、“能针对小孩的特殊情况进行专业性的教育,方式、方法会有助于孩子的发展”。这样的选择实际上对这些机构的教师提出了特殊教育专业水准方面的特殊要求。

 

但我国这些机构的教师素质能实现特殊儿童家长的良好愿望吗?目前在这些机构里从事特殊儿童学前教育的教师,大部分接受过普通幼儿教育或特殊儿童义务教育的专业训练,在从事特殊儿童学前教育以后,部分也教师接受了一些特殊教育的专业训练,但离真正的专业化要求还相差甚远,迫切需要对他们进行系统的、有针对性的培养和培训,或将受过特殊儿童学前教育专业训练的教师补充进这个领域,以满足家长的实际需求,促进特殊儿童学前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

 

4.3学前全纳教育的实施需要给予教师特殊教育专业支持以及普通儿童家长的理解和支持

 

学前全纳教育,是指将特殊幼儿安置在全纳幼儿园,让他们和其他正常发展的同伴共同接受学前是把他们纳入传统的隔离式特殊机构中学习,己成为世界性的教育潮流”“绝大多数研究说明全纳教育有利于特殊幼儿的发展”12。在本次的调查中,有四分之一的家长选择让他们的孩子上普通幼儿园,就对普通的幼教机构提出了接纳特殊儿童的要求。

 

要真正使特殊儿童进入普通幼儿园,必须解决两个问题:一是普通幼儿园教师能得到特殊教育的专业支持,二是普通儿童的家长对幼儿园接纳特殊儿童不持异议。对于第一个问题,我国目前许多地方己经开始了尝试,如在普通幼儿教师的专业教育课程中加入特殊儿童教育训练的课程,同时由特殊学校的教师承担特殊教育的巡回辅导工作,给普通幼儿园的教师提供特殊教育的专业指导等。对于第二个问题,除了全社会的理解和支持以外,更需要从事学前教育的教师对家长进行宣传教育,传达这样的观点:在全纳教育环境中普通幼儿的语言、认知、逻辑思维等能力的发展,不仅未受到特殊幼儿表现出来的不良模式的影响,而且比起传统普通教育机构中的幼儿,也未见其呈现出发展缓慢的现象,甚至在有些标准化测验中,这些全纳教育机构中普通幼儿所获得的分数还高于那些在传统普通教育环境中就学的儿童……另外,在全纳教育环境中的普通幼儿,能快速地解读特殊儿童的需要信号并做出恰当的反应,其社会帮助技能水平远高于在传统教育环境中学习的儿童”。|3|“有机会与障碍儿童互动、一起成长的无障碍儿童,长大以后会变得更宽容。他们成年后会对社会中的弱势人群具有更深刻的理解和尊重”14。当家长了解到了自己的孩子与特殊儿童在一起,不仅不会受影响,反而有助于自己孩子的发展,将有利于学前全纳教育的实施。

 

4.4当前的社会中还存在歧视特殊儿童的现象

 

当前社会上还有很多的特殊儿童处在受歧视和受欺负的状态中,如在一所大学校园的家属区,一名弱智儿童正在独自玩耍,突然另一名普通儿童走过来狠狠踢了他一脚,原因是“他傻”无怪乎在本次的调查中,许多家长对社会的唯一要求就是“不歧视”。

 

孟子说:恻隐之心,仁之端也。”连起码的同情心都不具备,怎么可能有高尚的道德呢。为此,一些学者提出:有必要把生命教育作为公民教育的重要内容,从孩子开始,培育生命尊严的意识,善待自己的生命,也善待一切生命。”

 

5对策与建议

 

5.1全社会通过各种途径解决特殊儿童的学前教育问题,各级政府也应从办学政策、人员编制、财政扶持等方面,给予接纳特殊儿童的学前教育机构和特殊儿童的家庭一定的支持和帮助。

 

5.2培养特殊儿童学前教育的专业教师,或通过培训等途径加快现有教师专业化进程,促进特殊儿童学前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

 

5.3加大宣传力度,使普通儿童家长理解全纳教育的意义,真正实施学前全纳教育,让特殊儿童从小就能在正常的社会环境里成长、发展。

第2篇

一、加强教师特教培训,承担教育重任

1.树立正确的教育观

刚开始,我园74.2%的教师不欢迎特殊儿童入班,即使勉强入班后,54.7%的教师会让班级保育员进行看护和照顾;15.8%的教师放任他们的行为和活动,忽视这些孩子与正常儿童的差异20.5%的教师会让他参与集体教学与游戏只有9%的教师会对特殊儿童进行相应的指导。因为在传统教育观念中,大多数往往把特殊儿童作为孤独体,采用特别的教育方式,认为只要使其安全就行,但是这样做的结果只能让特殊儿童“与世隔绝”,孩子们也会用异样的眼光看待他们,不能从根本上了解和改变特殊儿童的现状,也就无法保证其接受适宜的教育,失去了随班就读本来的意义。所以,针对这种现状,我们清醒认识必须提高教师的认识,大家必须齐心协力,遵循教育和保育相结合的原则,共同负责特殊儿童的教育教学工作。

2.探讨科学的教育法

(1)注意教育目标的差异性。教育提倡因材施教,对特殊儿童也同样如此。对于随班就读的特殊儿童,教师首先了解他们的基本情况、性格特征、兴趣爱好等,针对特殊儿童提出不同的教育目标,发展层次不同目标也要有相应的变化。例如,中班数学“点数配对”教学过程中,教师对班上的正常儿童要求正确点数,找出相应的数字对特殊儿童,教师要求“数一数,这里有几个点”、“这个数字宝宝,你认识吗?是几呢”,引导他们认识实物个数和数字。当然,教育目标还要有全面性,对于特殊教育儿童来说,教师也很注重特殊儿童交往能力、合作意识、自我服务能力、学会克制自己的情绪等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

(2)关注教育方法的差异性。教师应掌握特殊幼儿的特殊需求,灵活采用多种教学方法,进行个别化教育训练,使特殊需要儿童的潜能也得到良好的发展。例如对肢体障碍的孩子让他多参加美术教学活动,因为美术活动中的画线条、涂色彩、剪纸拼贴,对特殊儿童有心理治疗的功效。美术创作中团、捏、撕、剪、搓、拼等等过程让幼儿手、眼、脑能充分协调,锻炼了幼儿肢体协调发展,让身心充分合作,从而促进肢体的发展。对于不喜欢用语言表达感受的特殊儿童,教师们让他们多玩沙盘游戏,通过触摸天然的细沙和沙具,让孩子在游戏中缓解不良情绪,缓和内心冲突。用科学教育法进行干预指导,行为异常孩子的效果最明显,达到76.1%,肢体障碍和其他障碍效果为53%,智力障碍的效果为41%。

(3)注重教案设计的差异性。在设计教育活动时,对随班就读的特殊儿童,教师也要注意与正常孩子有所区别。在教材内容安排上,根据特殊儿童的接受能力,只要他们能达到活动的最低要求,能基本学会或积极参与就可以了。如儿歌教学中,正常儿童要求熟练朗诵儿歌,特殊儿童能学会就已经很好了,有的孩子只会说一两句,有的孩子只能说出几个词,说的时候口语还含糊不清,但只要开口说,就是进步。在回答问题时,我们多让他们回答较容易的问题,如“对吗?好吗”,对于难的问题,要求他们学说答案“老师说一遍,你来学一学”,使他们体会到成功的喜悦,激起学习的兴趣。

(4)注意游戏角色的差异性。游戏是幼儿最喜欢的活动,也是幼儿园对幼儿实施教育的有效形式,游戏也能满足特殊儿童的需要,教师运用各种游戏来促进幼儿身心的发育和发展。教师积极为随班就读的特殊儿童创设和谐、良好、适宜的游戏环境,鼓励他们积极参与,扮演简单的角色,融入正常儿童。例如在“理发店”的游戏中,让特殊儿童做“顾客”,配合“理发师”的要求在游戏“娃娃家”中,让他们扮演宝宝角色,请正常孩子扮演“爸爸或妈妈”,共同参与游戏。特殊儿童在游戏中,体验交往,发展语言,内心充满愉悦和满足。教师努力为特殊儿童营造宽松自由的活动氛围,能满足幼儿参与活动的心理环境,可以让幼儿大胆游戏、放松身心。

二、帮助孩子相互融合,克服自我中心

特殊儿童随班就读,正常儿童与特殊儿童融合,能让正常儿童对特殊儿童有了更多的认识和理解,培养了孩子们的爱心,也使其获得一种自我的满足和成功的体验,增强自信心。而特殊儿童则喜欢模仿年龄、能力比自己高的同伴,使他们的语言表达更加趋于完善,具备更多的独立行为技能和经验。特殊儿童随班就读后,班上80%的孩子没有觉得他们有什么特别之处。例如小班部的智障儿童文文,孩子对他的评价就是喜欢笑,喜欢吐舌头,不会自己吃饭,坐在那里很乖。但是从来没有孩子说他“笨”、“傻”,所以随班就读的特殊儿童学习生活环境相对宽松,没有受到其他小朋友的歧视。教师鼓励班上的孩子主动与特殊儿童结对互助,在日常生活中发现正常孩子喜欢成为特殊儿童的“小老师”。

三、联合家长共同教育,引导健康成长

第3篇

一、我园保教现状分析:

1、幼儿园教育环境急需改善,在“用环境说话”、“环境育人”方面还有所欠缺。

2、教师的教育观念、教育实践能力与现代化教育要求还有一定距离对《纲要》的理解与实践中的应用还需不断深化,常规教学质量要更进一步提高;

3、在教科研中教师的研究意识还缺乏积极性、主动性和系统性、科学性,教研活动还不够深入,还须加强创新和探索;

4、在活动的安排上,要进一步探索主题活动教学模式,灵活应用新教材。

5、新教师培训力度还需加强。

二、新学期保教工作计划

1、指导思想:

(1)坚持以《幼儿园工作规程》和《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为指导,努力将《纲要》精神深入贯彻落实到教学管理和保教工作第一线,使教师的教育观念和行为得到进一步转变,深化课堂教育改革,优化幼儿一日活动教育,促进师生全面、个性化的发展。

(2)围绕“和谐、健康、快乐、启智”的办园理念,营造快乐、健康的育人环境,构建和谐、平安校园。进一步在保教常规工作中以实际行动去阐释、践行办园理念,彰显我园的办园特色。

(3)围绕“力争在省级示范园复审中一举达标”这项艰巨的目标,进一步改善办园环境、规范教师的教育教学行为,提升保教服务质量。

2、工作目标与重点:

(1)以“幼儿园环境创设”为本学期教研主题,通过教研活动,使教师全面了解环境的教育价值,理解环境创设的重要性,形成园本文化和特色,提升办园档次。

(2)增强保育服务质量,规范保育工作各个操作环节,加强对幼儿的护理照顾,做好特殊儿童转变工作。

(3)进一步抓好常规教育,培养幼儿良好的学习、行为及卫生习惯,关注幼儿社会性发展,建立科学有序的班级常规。

(4)以研促教、以研兴园,充分发挥教研组小阵地作用,通过组内研讨、交流、学习,深入探讨教育策略、教学方式方法,提高常规教研的实效性和常规教学质量。

(5)营造浓厚的园文化学习氛围,倡导终身学习思想,鼓励教师通过园本培训、个人自学钻研、和利用外出学习机会,让教师学专业、开眼界、强素质,促进自身专业素质的提升。

(6)重视家园联系,实现一致教育,继续以多途径、多形式增进家园沟通与协作,继续探讨多途径的家长工作,提高家长对我园工作的满意度。

(7)举办好庆“六一”大型活动,积极向社会展示、宣传我园的特色教育和保教工作,扩大社会影响。

(8)做强做大幼儿活动中心,增加活动中心特色,培养幼儿兴趣和特长。

3、主要措施及内容

(1)保育工作

1、增强保育服务意识,规范对幼儿一日活动中的护理要求,加强护理照顾。领导多深入班级了解情况,进行实地指导,注重细节,加大对日常保育护理的督查。

2、继续加强对班级卫生消毒、洗晒的检查记载力度,做到每日一查、每周一公示、每月一小结、每期一考核。增强工作的透明度和规范性,进一步规范保育员对卫生消毒工作的要求。

3、关注特殊儿童的心理健康与成长进步,建立特殊儿童成长档案,并有针对性的采取有效的教育方法,对特殊儿童进行心理疏导、耐心细致的照顾和教育,使他们在老师的关爱下得到转变,从而健康快乐的成长。

第4篇

2012年6月1日,陕西省教育厅厅长杨希文等多位领导分赴各地看望慰问少年儿童,与孩子们共度“六一”儿童节,给他们送去慰问品及节日的祝福。

杨希文一行在西安市雁塔区看望慰问少年儿童。

当日上午,杨希文在西安市教育局局长李颖科、雁塔区区长汪文展等陪同下,带领委厅机关有关处室负责同志深入西安市大雁塔小学、曲江第一小学、邮电十所幼儿园和西安心心特殊儿童发展中心看望慰问孩子们。

在大雁塔小学,杨希文认真观看了由大雁塔小学、曲江一小、瓦胡同小学等校组成的大学区庆祝六一儿童演出活动,为小朋友们发放了慰问品,并即兴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他首先向小朋友们致以节日的祝贺,向为精心培养少年儿童而辛勤耕耘、默默奉献的教师们表示衷心的感谢。他对少年儿童提出三点希望:一是衷心希望少年儿童要学会生活,热爱生活,健康快乐成长;二是要学会感恩,感恩父母、感恩老师、感恩社会;三是要努力学习,掌握学习方法,学好科学知识,增长才干,报效祖国。

在曲江第一小学,杨希文在认真听取学校发展、观看小朋友们节日演出和赠送慰问品之后,对这所去年由曲江管委会筹建的第一所小学寄予厚望,他希望学校在硬件投入的基础上做好文化建设。随后,他还饶有兴趣地观察了孩子们的手工作品展演,仔细询问作品制作情况,强调要引导和激发孩子们从小树立创新意识。

在邮电第十研究所幼儿园,杨希文走进幼儿活动室,弯下身子与幼儿亲切交谈,认真查看了幼儿休息室、盥洗室和幼儿园老师的办公环境,详细了解陕西省学前教育“一免一补”政策在幼儿园的具体落实情况。在得知该园每年“六一”期间组织幼儿与西安市一儿童福利院的小朋友们一起欢庆节日时,对这种做法给予充分肯定。

在雁塔区心心特殊儿童发展中心,面对一个个特殊少年儿童,杨希文深入他们中间,给他们一一发放了了各类玩具。他在听取中心负责人关于办园历史和的介绍后,高度赞扬了这种大爱精神,并掏出自己身上所带现金捐赠给中心,嘱托一定要更加关爱、帮助和保护好这一特殊群体,让他们能够感受到社会主义的温暖,在社会的关爱和扶助中快乐成长、享受幸福。

6月1日,陕西省教育厅总会计师张新民一行深入商洛市商州区部分学校、幼儿园,慰问少年儿童,并带去节日慰问品,和孩子们一起欢度“六一”儿童节。

张新民一行在商洛市教育局副局长周春荣、商州区副区长崔孝栓、区教体局局长张余良的陪同下先后深入到商州区陈塬办事处中心幼儿园、城关二小、丹江新城幼儿园看望慰问孩子们。期间,观看了陈塬办事处中心幼儿园、城关二小孩子们的节目表演,深入到丹江新城幼儿园食堂、教室了解孩子们的学习和生活情况。张新民指出,少年儿童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各级教育部门要高度重视少年儿童的健康成长,遵循教育办学规律,提高办学水平,搞好学校周边及内部安全治理,为孩子们营造健康、安全、舒适的生活学习环境。

张新民还代表陕西省教育厅为这三所学校赠送了笔记本电脑等慰问品。

6月1日,陕西省教育厅副巡视员王海波到潼关县部分小学、幼儿园,与该县少年儿童共度“六一”儿童节。省教育厅基教三处副处长易红彬,潼关县副县长雷晓萍,渭南市政府教育督导室副主任督学佀青义一同参加活动。渭南市教育局基础教育科科长弥荣周、潼关县教育局局长燕崇斌等陪同参加有关活动。

在潼关县太要镇中心幼儿园,王海波一行走进幼儿活动室深入了解活动室改造情况,听取了幼儿园园舍改造及资金到位情况,并亲切询问正在游戏的幼儿,详细了解幼儿是否喜欢幼儿园生活、活动是否开心。他要求幼儿园继续加快改建工作,提升办园层次,增加设施设备,提升保教水平,开展科学保教,提高服务能力,满足幼儿健康成长需求。

在该县城关镇中心小学,王海波等参加了少先队员入队仪式,并观看了该校学生轮滑表演。

在潼关县中心幼儿园,王海波等听取县中心幼儿园自创建五年来的发展介绍,观看了幼儿“六一”演出,实地查看了厨房的设施设备及幼儿餐饮卫生,并详细了解操作流程及幼儿就餐费用,要求幼儿园按流程做好幼儿就餐工作,确保幼儿饮食安全。慰问中,王海波代表省教育厅向参观幼儿园(学校)赠送了三台笔记本电脑,渭南市教育局向两所幼儿园赠送价值2万元的学前教育教师研修资料、图书,潼关县教育局也向该校送去了6箱幼教玩具。

王海波一行还参观了该县教育沙盘,直观了解了潼关县地形地貌及近10年来全县教育布局发展变化,听取了教育“十二五”规划情况介绍。王海波要求,要按照教育规划,加快建设,缓解城区入学压力,科学布局,确保就近入学,努力促进教育均衡发展,满足广大少年儿童入园、入学需求。

6月1日,陕西省教育厅副巡视员马三焕、西安市教育局副局长黄新南一行来到户县人民路小学、户县幼儿园、玉立·芳华幼儿园等学校进行“六一”儿童节慰问。

马三焕、黄新南代表陕西省教育厅和西安市教育局向小朋友们致以节日祝贺和诚挚慰问,祝福广大小朋友们节日快乐,茁壮成长,同时向三所学校赠送了电脑和教玩具。在户县幼儿园和玉立·芳华幼儿园,马三焕等兴致勃勃地观看了小朋友们的游戏、课间活动和话剧表演,与小朋友们一起唱歌跳舞、做游戏,共度欢乐儿童节。在人民路小学,马三焕等戴上红领巾,观看了该校特教班小朋友们的表演,并赠送玩教具给小朋友。

第5篇

关键词: 活动实践 幼儿教育 教学实践 能力培养

在我国,高等师范教育机构是一个以培养基础教育师资为主的专业教育机构,其中学前教育专业更是重中之重。学前教育专业是一个综合性、实用性很强的专业。从事这一职业的教师相对来说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和独立性。而我国高等师范学前教育专业的教育偏重于学术理论知识,而对学生活动实践能力培养不够。使学生知识面相对狭隘,职业教育专业技能差,工作后不能很好地适应和融入幼儿园教育工作。现阶段我国高师学前教育专业的课程设置一般分公共课程、幼儿园五大领域专业教学能力课程、术科技能教育课程和教育实践课程四大块。这种课程设置的结构看似合理,但是分配不够科学化。所以高校现阶段除了要培养学生扎实的系统理论知识外,培养学生实践能力也成了当务之急。

一、加强艺术技能教育的培养,增强学生活动实践能力

高师幼教专业的学生由于没有艺术教育功底,进入学校前也没有很专业的艺术加试,甚至很多学生都是零基础,不识乐谱,不会画画,不会跳舞,语言表达能力差的学生大有人在。所以其艺术技能非常薄弱,这给以后专业技能培养带来较大难度。高等师范院校为学前教育专业设置了钢琴、声乐、舞蹈、美术、手工制作等方面的内容,其目的就是使学生在今后的工作中能够具有扎实成型的基本技能,并能够合理地综合运用,所以加强学生术科技能的培养显得尤为重要。除了前三学年基本功的训练以外,第四学年可以利用学生在校的短暂时间专门训练学生对幼儿园的音乐教材的使用,加入常规儿歌的训练,以便让学生尽早熟悉幼儿园音乐教育内容,为以后的工作奠定坚实基础。但是仅仅依靠单调的教学手段远远不能满足这样的需求,所以在教学活动中我们要加大学生艺术实践方面的训练,每门课程都要有计划地组织汇报观摩、成果展示等活动,比如我所在院校每年举办一次的“师生钢琴同台汇报演出”、“语言基本功大赛”,根据各个年段课程不同举办的“绘画展”、“手工作品展”、“合唱比赛”、“故事大王比赛”等术科专业活动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并把学生的艺术实践活动成绩作为学生毕业成绩考核的一个方面。通过一个月一次的手工作品展,学生对于幼儿园常用的环境设计有了更深的认识,在入园见实习时基本都能做到心中有作品有设计。而且学生经常参加这样的实践活动不仅大大提高了对于专业课程的兴趣,而且对于舞台活动的设计和编排有一定了解。这样对她们以后在幼儿园开展大型活动非常有帮助。

二、通过活动实践加强“五大领域”课程教学能力的培养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把幼儿教育的内容分为五个领域,即语言教育、科学教育(含数学教育)、艺术教育(含美术、音乐教育)、社会教育、健康教育。所以我们在培养高师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时应让她们熟练牢固掌握幼儿园“五大领域”的教育理论及实践环节。这将对她们以后的工作起到不可替代的奠基作用。传统的授课方式已经不能满足现阶段学生的探索心理,适当地加入实践活动能够更好地让学生理解枯燥的专业术语及理论知识。我所在院校在进行各领域的教学时,讲授、讨论、案例分析等教学手段一般只运用理论部分的内容,在传统教学的基础上加入PPT等现代技术教学方法引导学生牢固掌握知识点。实践动手部分教师充分利用幼教模拟室等场地让学生主动进行探索活动。教师可先根据本节课的教学目标让学生自主选择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设计一节完整的课。教师从旁给予适当指导。学生完成后,可在班级进行模拟教学,然后完成自评、互评、教师评价环节,最后学生根据这些意见,更进一步完善自己的教学设计,这样能大大提高学生的教育活动设计能力。同时,根据教学进度的安排,安排学生到实习基地参观学习,有条件的甚至可以就自己设计的课进行现场教学。比如在讲到特殊儿童教育这一章节时,我院教师就联系特殊学校让学生到实地进行参观并与特殊儿童交流,不仅让学生受到了很大启发,而且特殊学校的儿童也十分欢迎。

三、加强学生到幼儿园进行教育实践能力的锻炼

学前教育工作对工作者的要求很高,最基本的是要有较强的实践动手能力。而到幼儿园见实习是学前教育实践活动的重要内容。见实习的主要目不仅是帮助学生了解教育教学技能,而且帮助学生全面把握幼儿教师这一职业。因此,教育见实习必须在稳定的校外实训基地得到实际训练。

1.完善建立稳定的教育见实习基地

要积极开展与幼儿园的合作交流并与实习基地建立长期稳定的伙伴关系。近年来我所在院校已经与十余所公办幼儿园建立了这种关系。这些幼儿园为我院的课程改革建设提供了宝贵意见。我院见实习生也为幼儿园带来了最新的教育教学理念和方法。

2.根据学科进度适当安排观察性实习实训

在开设幼儿健康、心理教育等课程期间,可适当安排见习活动,让学生更充分地了解书本上所说的儿童身心特点等理论知识。可以邀请幼儿园资深教师来学校演讲,并安排学生到幼儿园听公开示范课等活动。在假期学校也可以安排社会实践、教育咨询等活动。

3.合理安排学生教育见实习时间

第6篇

 

一、特殊儿童面对的社会现实

 

学前教育作为学龄前儿童的启蒙,是培养儿童认知、情感、性格和社会化习惯形成的关键阶段,尤其对于特殊儿童而言,基础教育是促进其思维、语言、价值观等形成的关键时期,我国大多数家庭在面对特殊儿童时,往往会处于自卑或顾虑而放弃孩子的受教育权利,由家人进行简单教育,从而使孩子错失了人格养成和融入同龄儿童团体的最佳机会。

 

1、特殊儿童的基本概念

 

特殊儿童不仅包括在身体上有明显缺陷的孩子,还包括其他与正常儿童有显著差异的各类儿童,特殊儿童在智力、感官、情绪和行为等多方面和所谓的正常儿童都有着明显的区别,在智力和行为上的差异包括发展显著低于正常儿童,也包括了高于正常智力发展的儿童群体,其中智力发育明显快于同龄儿童的情况因为自身具有较高的知识接受能力因此在其未来的教育学习过程中并没有受到过多的阻碍,反而获得了社会的关注和良好的教育环境,而我们需要研究的,主要是针对智力较低、身体有明显缺陷以及性格上有能明显病症的这部分特殊儿童。

 

狭义的特殊儿童群体可能存在着智力、听力、视力、肢体残疾,语言障碍或者情绪和行为上的障碍,身体和心理上的缺陷可以在发现残疾后及时进行教育和训练,达到成年以前的最佳康复水平,减少残障造成的不良后果,促进儿童更好的融入社会,得到全面的发展。

 

2、特殊儿童的教育现状

 

特殊儿童因为自身能力的不足而在教育过程中受到排斥,同等条件下,特殊儿童需要花费更多的时间和资源才能达到与其他同龄儿童同水平的学习效果,大多数的教育机构不愿意接收特殊儿童入学,另一方面,显著的心理和身体缺陷使特殊儿童在同龄人面前受到嘲笑和不公平对待,心理层面的自卑感会促使儿童和家人选择放弃参与共同教育学习的权利,通过简单的家庭教学完成儿童的教育和提升,但往往缺乏效果。特殊儿童在教育情况存在的不足,是涉及个人、家庭和社会团体之间多层面的意识缺失的结果,一方面,学前教育和基础教育的相关机构和学校对特殊儿童的教育存在内容上的缺失,多数普通院校没有针对特殊儿童的特殊教育资源和内容开发,针对特殊儿童的专业机构和组织却又是挂着羊皮卖狗肉的市场状态,不科学的教育内容和急于求成的教育方式使特殊儿童教育效果不强。另一方面,来自社会大众和舆论的压力让特殊儿童及其家庭在心理上出现了明显的自卑感,外界不接受特殊儿童的融入,而孩子和家长也普遍选择消极对待的态度,通过封闭的方式以求保证孩子不受到外界舆论和误解的伤害。

 

二、特殊儿童特殊教育的重要地位分析

 

特殊教育是针对有特殊需要的儿童进行的区别于普通课程,能够最大程度满足社会特殊儿童教育需求的教育形式,不同于偶同的学前教育形式,特殊教育的教学形式和教学内容需要针对不同病症和障碍的不同特点,制定科学的方案。

 

首先,对于特殊儿童而言,特殊教育对孩子的成长有着显著的直接效益。特殊教育从儿童心理学出发,帮助具有特殊需要的儿童在习惯形成的关键时期建立全面发展的基础,通过对特殊儿童心理上的开导和自信心的建立,充分的挖掘特殊儿童的潜能,有效预防特殊儿童学前第二障碍的出现,在习惯养成和价值观形成的前期对儿童进行引导。

 

其次,对于特殊儿童的家庭而言,特殊教育具有重要的间接意义,任何一个特殊儿童的家庭多多少少对于教育会存在误解和偏差,良好科学的特殊教育能够有助于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关联,认识到孩子的特殊需求,促进家长积极的产遇到教育过程中,帮助孩子的成长,引导孩子积极参与到社会生活中,并且还能有效的减轻家庭在精神和物质上的双重负担,为特殊儿童的成长和家庭环境的建设提供良好的条件和支持。

 

再者,对于社会发展而言,特殊教育的发展是社会效益的提升,作为社会不可磨灭的个体存在着的特殊儿童群体是社会弱势群体,应该受到全社会范围的关注和帮助,而通过特殊教育使儿童迈入正常的成长阶段,能够为社会的发展减轻残疾福利的负担,促进社会和谐发展。特殊儿童的教育发展更对社会教育质量的一次强而有力的探讨和提高,通过特殊化的教育需求,探讨更为科学和适合不同年龄不同需求受教育者需求的方法,为教育事业的发展和提高提供了实践性的案例,也充分的表现了教育的公平性。

 

三、特殊教育的发展趋势

 

1.、早期防范

 

当前,世界范围内对儿童教育越发趋向于幼龄化,早期教育的开展趋向低龄,针对特殊儿童的教育更应该突出“早”,通过一系列科学的方针和政策保证特殊儿童的早期发现和干预,加强对儿童在婴幼儿时期的早期诊断和医疗,争取使用科学的方法和及时的措施把握最佳的治疗时机和教育实践,以使他们获得最佳的发展。

 

2、教育体系变革

 

实现特殊教育体系的转变,以促进社会教育体系的变革,特殊教育不应该与普通教育做出分离化和独立化的划分,特殊教育的目的在于通过知识传授和心理治疗的方法引导特殊儿童回归社会主流,因此,在教育形式的选择上,不应该将特殊儿童和正常儿童进行划分,应该尽可能的实现两群体的一同学习,通过正常儿童带领特儿童融入社会和团体。普通学校在教育内容和教育方法上也应该尽量满足不同能力儿童的需求,为儿童的自身特殊需求提供特殊的社会服务。

 

3、整合教育资源

 

受主流儿童学习和教育理论的影响,特殊儿童的特殊教育需求成为了教育资源在分配时考虑的重要因素,特殊教育的资源投入应该更大力度的得到支持,摒弃传统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方式,在整合观指导下的特殊儿童教育资源正在受到社会和学界的普遍关注,教育资源的投入会促进特殊教育从分科到整合的转变,从封闭到开放的转变。

 

四、结语

 

特殊教育的开展是教师、学校、社会、家庭和儿童多层面的共同努力,从传递知识的课堂教学转向引导儿童主动参与、探索和创造的灵活性、创造性教学,而特殊教育对孩子的引导、家庭的建设和社会的稳定都具有重要的作用,对整个教育事业更是具有深远的学术地位和现实意义。国家、社会和民众层面一方面需要纠正对特殊儿童的歧视态度,提高对特殊儿童的关注和重视,另一方面则更需要从各方面团结力量,整合资源,促进特殊教育的开展和特殊儿童参与教育的程度提升,提高特殊儿童的教育质量,为我国特殊教育事业打下坚实的基础,引导特殊群体能够快速的融入到正常的社会生活中。

第7篇

学前特殊儿童教育试题

课程代码:00883

请考生按规定用笔将所有试题的答案涂、写在答题纸上。

选择题部分

注意事项:

1. 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考试课程名称、姓名、准考证号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填写在答题纸规定的位置上。

2. 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纸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7小题,每小题2分,共54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纸”的相应代码涂黑。错涂、多涂或未涂均无分。

1.在学前特殊儿童中,主要表现为智力落后和学习困难的儿童属于以下哪一类?

A.认知发展障碍 B.生理发展障碍

C.语言发展障碍 D.情绪和行为问题

2.当代世界学前特殊儿童教育的发展,出现了三种主导的发展倾向,其中不包括

A.早期发现与早期干预的趋向 B.一体化融合教育的趋向

C.补偿性教育的趋向 D.整合教育的趋向

3.以下关于视觉障碍儿童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视觉障碍儿童主要依赖听觉学习或获取信息

B.视觉障碍儿童对听觉和触觉方面刺激有强烈兴趣

C.视觉障碍儿童通常也存在严重的语言障碍问题

D.视觉障碍儿童容易形成性格怪癖和自卑心理

4.以下关于病弱儿童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病弱儿童是指长期患有慢性疾病、体质虚弱的儿童

B.病弱儿童通常存在感官性生理限制和障碍

C.病弱儿童有时也被称为健康障碍儿童

D.病弱儿童容易产生注意力不集中,持久性差、精力不支等问题

5.脑瘫的主要问题表现为

A.运动障碍和动作协调困难 B.语言障碍

C.智力低下 D.听觉障碍

6.学前智力落后儿童的心理发展比正常儿童要迟缓一些,其主要表现不包括

A.身心发展开始晚 B.发展的速度慢

C.发展的过程不均衡 D.达到的水平低

7.测查和鉴定智力落后儿童的智力指标为

A.低于正常人的一个标准差 B.低于正常人的两个标准差

C.低于正常人的三个标准差 D.低于正常人的四个标准差

8.家庭中若亲子关系失谐,孩子情绪受到压抑就可能导致失语现象。这说明儿童语言障碍的形成受到以下哪种因素的影响?

A.生理因素 B.心理因素

C.环境因素 D.社会因素

9.日常生活中所说的口吃现象属于以下哪一种语言障碍?

A.构音异常 B.发声异常

C.流畅度异常 D.语言发展异常

10.对发声异常儿童的矫治主要应采取以下哪种措施?

A.纠正发音 B.指导儿童正确地使用声带

C.改善儿童所处语言环境 D.模仿口型

11.孤独症儿童有三大核心特征,以下描述不正确的是

A.注意力障碍 B.社会化障碍

C.交流障碍 D.想像障碍

12.以下哪一种方法被认为是最有效的矫正儿童不良行为的技术?

A.行为管理治疗 B.认知-行为治疗

C.心理治疗 D.药物治疗

13.在幼儿园,对儿童异常行为的发现主要通过

A.医学检查 B.量表评定

C.教师的直接观察 D.教师的间接观察

14.心理学衡量儿童智力发展的差异有多种方法,其中运用最广泛的是

A.观察法 B.教育诊断法

C.测验法 D.作业分析法

15.吉尔福特编制的《发散性思维测验》主要用于鉴别

A.智力 B.创造力

C.特殊才能 D.领导才能

16.以下哪种玩具属于非结构式玩具?

A.布娃娃 B.玩具汽车

C.画笔 D.动物模型

17.以下哪个理论流派的观点主张把游戏作为心理分析治疗的手段?

A.精神分析学派 B.人本主义学派

C.行为主义学派 D.机能主要学派

18.对存在语言发展障碍的儿童来说,进行语言矫治的关键期是

A.婴儿期 B.学前期

C.学龄初期 D.学龄中期

19.着眼于丰富儿童生活经验,让儿童通过真实的生活经验来学习语言。这种语言矫治方法是

A.儿歌故事法 B.全面交流法

C.多重刺激法 D.自然情境法

20.认为儿童的行为可以通过观察别人的行为来获得的理论是

A.经典条件反射理论 B.操作性条件反射理论

C.认知行为矫正理论 D.观察学习理论

21.以下几种强化方式中,强化效果最为持久有效的是

A.连续强化 B.固定比例强化

C.可变比例强化 D.固定时间间隔强化

22.以下关于正强化的实施,做法不正确的是

A.正强化实施前,应把计划告诉儿童,以期取得配合

B.在所需要的行为出现后,不要立即予以强化

C.给予强化物时,要向儿童描述被强化的具体行为

D.分配强化物时,能结合其他奖励

23.选择学前儿童一体化教育的安置形态,其出发点是根据

A.儿童的残障程度 B.学前教育机构的特点

C.师资的特点 D.特殊儿童家长的观念

24.在制订学前特殊儿童个别化教育方案时,不需要参考的基本因素是

A.特殊儿童的特点 B.安置形态的特点

C.特殊儿童的家庭状况 D.当地的风俗习惯

25.儿童在出生后至4岁前发生的听觉障碍称为

A.一级聋 B.一级重听

C.学语前耳聋 D.学语后耳聋

26.学前特殊教育能减轻甚至消除学前特殊儿童的初级障碍,并且可以有效预防他们第二障碍的出现。这体现了学前特殊儿童教育的

A.直接效益 B.间接效益

C.经济效益 D.社会效益

27.在回归主流的实践中,将幼儿安置于正常教育机构,部分时间到资源教室去接受个别教育,其余时间与正常儿童一起学习。这种教育模式叫

A.教育配对模式 B.资源教室模式

C.咨询教师模式 D.混合服务模式

非选择题部分

注意事项:

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将答案写在答题纸上,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二、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4分,共16分)

28.简述全纳性教育的基本特征。

29.简述对学前听觉障碍儿童进行语言训练的意义和内容。

30.简述儿童情绪行为障碍的评价标准。

31.简述对学前语言障碍儿童进行矫治的意义。

三、论述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7分,共21分)

32.试论在学前教育机构中应如何教育多动症儿童。

33.举例说明如何从技能上对超常儿童进行特殊教育。

34.试述对视觉障碍儿童的早期干预的内容和方法。

第8篇

关键词:特殊儿童;学前教育;重要性;建议

一、引言

世纪之后国家、社会、家庭都对学前教育越来越重视,学前教育也逐渐得到普及。而特殊儿童的学前教育程度却远远没有跟上普通的学前教育。在颁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中明确提出一边努力发展学前教育一边要抓紧发展特殊教育。因此,需要明白特殊儿童学前教育的重要性从而促进特殊儿童学前教育的更好发展。

二、特殊儿童学前教育的重要性

第一,教育制度深化改革,贯彻落实教育规划纲要的重要任务。教育是国家发展的根本,尽管近二十多年对特殊儿童的学前教育越来越重视但由于人口众多国情复杂,仍旧有相当多的特殊儿童享受不到很好的学前教育,暂且以2004年的数据为例,中国的一线城市中,只有将近10%的特殊儿童能够接受较好的学前教育,可想而知,在中西部不发达地区很多特殊儿童是无法接受学前教育的。特殊儿童与普通儿童相比只是在身体、心智方面有些差距,但是接受学前教育的程度却相差甚大。发展特殊儿童的学前教育是贯彻落实教育规划纲要的一项紧迫任务。特殊儿童的学前教育关系到儿童义务教育阶段的教学质量,如果不能很好的满足特殊儿童学前教育的需求那么到义务教育阶段就更难与普通儿童进行竞争,无法平等的参与到社会生活之中。现阶段,教育制度不断改革,不断向素质教育的方向发展,满足特殊儿童的学前教育能够在他们小时候弥补一些不足的方面为以后的学习教育打下基础。第二,减轻家庭负担。特殊儿童因其身体或心智方面与普通儿童存在差距而显得特殊,学前教育对于儿童家庭的各个方面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学前教育能够分担家庭对孩子的教育,特殊儿童是越早发现越早治疗效果越好,而特殊儿童的身体缺陷的矫正和恢复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和精力,这对于一个普通家庭来说是一项重大的经济负担,有很多家庭为了自己身患残疾的孩子四处求医以致于家财散尽却没有什么很好的效果,如果特殊儿童学校进行学前教育就可以由学校对孩子进行专业的康复训练以分担家庭的压力还能够收到更好的效果,也同样能够使家长将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工作之中以增加家庭收入。孩子的健康对一个家庭来说是至关重要的,如果学前教育能够促进孩子的发展为孩子提供专业、系统、科学的早期干预、引导和教育,给孩子在生理上和心理上提供帮助,让孩子健康快乐的成长可以促进家庭和谐,为特殊儿童健康的恢复提供更好的环境。第三,对特殊儿童的身心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学前教育能够促进孩子自身的成长和发展,学前教育担负着启蒙认知的作用,是孩子主观意识逐渐形成的阶段,是孩子的性格、情绪、行为习惯引导的重要时期,对特殊儿童进行学前教育越早就能越容易取得教学成果。对特殊儿童进行良好的学前教育有利于他们的早期康复,对一些存在语言和智力残疾的儿童来说在幼稚园进行教育和训练效果远远比在家中父母教导的要好。学前教育的早期干预能够让一些孩子的缺陷在很大程度上得到弥补。在心理方面,为特殊儿童提供专门的教育环境能够为孩子和老师都提供公平教育的平台,特殊儿童很容易因为身体和心理上的残疾而遭受外界的不公平待遇,从小将他们平等的放在一起学习玩耍有利于保护他们的身心健康促进他们健康心态的养成。学前教育能够通过有效的后天教育让孩子逐渐培养对社会各界的认知,对孩子进行科学的教育以培养交际交往能力,促进非智力因素的发展。第四,有利于形成社会的健康心态。特殊孩童和身患残疾的人群在有相当大数量,为特殊儿童提供良好的学前教育体现出了残疾人群与普通人群一样公平公正的享受社会资源,也有利于改变社会中一些观念狭隘的人对特殊人群存在歧视的现象,让人们明白特殊群体与普通人群是一样的,对待特殊人群更应该给予帮助而不是歧视和为难。对特殊儿童进行学前教育可以通过科学的方法进行。引导让他们正确的认识自己生理上和心理上存在的缺陷,帮助他们养成积极健康的人生观和世界观,为孩子未来的发展打下基础。培养特殊儿童健康的人生观念也有利于减少社会矛盾促进社会和谐。另外对于社会文化的发展也有促进作用,在学校中老师可以通过教学活动、人际交往等方式对孩子进行文化教育,教授他们基本的生活和文化知识,让他们更好的养成道德、礼仪、传统习俗等文化素养,有利于特殊儿童的文化养成促进优秀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三、结束语

学前教育是整个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特殊儿童教育发展的开端,万事开头难也就更加体现出了对特殊儿童进行学前教育的重要性和现在存在的难度,与普通的学前教育相比特殊儿童学前教育存在很大的差距。之前笔者已论述了特殊儿童的学前教育对儿童、家庭、社会、国家各个方面都有着重大的意义,国家和社会必须要提高对特殊儿童学前教育重要性的认识,团结各个方面的力量给予特殊儿童所需的照顾。让他们能够更加感受到社会的关怀也为他们的学习生活提供更好的环境以促进特殊儿童学前教育入学率的提升,促进特殊儿童学前教育质量的提升。为特殊儿童未来人生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促进特殊教育事业的发展更好的贯彻落实教育兴国科技强国战略。

参考文献:

[1]吕春苗,兰继军,焦武萍等.关于加快特殊儿童学前教育发展的探讨[J].绥化学院学报,2011

[2]冯晓华.浅谈发展农村特殊儿童学前教育的重要性[J].吉林农业C版,2011

第9篇

一、 了解社会需求,发挥幼儿园服务与教育的功能

幼儿园作为专业的正规幼教机构,要增强主体意识,向社会开放,拓展服务功能,为社区的每名儿童服务。近两年来,我园除了对园内固定收托的幼儿提供保教服务,还将服务对象和范围扩大到本社区未入园的儿童及其家长。我们在每学期初,都会将《社会需求家长问卷调查表》下发到散居和在园幼儿家长手中,经过对答卷的统计与分析,我们认为,幼儿园不仅要与社区互动,满足社会需求,还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 收托年龄向低龄延伸

从去年的调查问卷中了解到,半数的幼儿家长希望幼儿在3岁前入园。这就说明了社会对3岁前入托需求与我园当时机构设置、收托能力有较大的矛盾。在调查分析后,我们进一步解放思想,把收托的年龄向低龄延伸到2岁半,从而满足了未入园低龄幼儿家长的需求。

2. 办园要灵活,服务要周到

通过调查分析后,我们一直把家长普遍关注的教育质量、服务态度、伙食营养等工作作为我们的重心,同时我们还采纳了家长们提出的建议,如周六、周日收托、延长常规工作时间、给幼儿清洗被褥等服务活动。在实践过程中。我们深深感到。只有狠抓办园质量,才能吸引更多的散居幼儿入园。

3. 走进散居幼儿家庭,扩大幼儿教育的受益范围

我们在调查分析过程中还了解到:有一半的家长表示,即便是家中有人照顾幼儿,也希望有专业教师走进家庭进行辅导。于是,我们从区保健站统计到附近生活区约有39名散居幼儿,这样,我们为每名幼儿建立了档案,开始了我们上门的辅导工作。具体做法是:

(1)依靠组织力量,做好宣传动员工作。每逢幼儿开放日、举办大型活动等,我们都积极与社区负责人取得联系,通过宣传板报、网络平台、广播等有效形式,通知未入园的幼儿及家长参加活动。

(2)发挥骨干教师作用,做好包片辅导工作。按地理位置、幼儿年龄状况,将散居幼儿划分为三组,由骨干教师带队分别到各组当辅导员。活动内容由教师根据散居幼儿的实际状况,本着趣味性、游戏化形式进行设计,同时调动本组教师出主意、想办法,群策群力。

(3)关注幼儿家长的需求,不断调整充实教育内容。各小组在每次活动中要注意听取家长的意见,了解家长的需求。活动结束后,各小组要及时集中家长的反映,听取家长好的建议,商定下次活动的内容,使得活动一次比一次好。

二、 做好在园家长工作,促进幼儿和谐发展

1. 利用家长接送幼儿的有利时机与家长沟通

为了做好在园家长的工作,我们探索出许多有效的、可操作性的方法,例如家教讲座、家长服务日、致家长一封信等活动,去解决一些共性的教育问题。然而,每个幼儿都有着不同的差异与特点,如何能有针对性地进行交流呢?我们认为,利用家长接送幼儿的有利时机直接与家长面对面,是个好办法。在家长接送幼儿的这段时间里,一般可向家长介绍幼儿近一个阶段在园的表现,并对家长提出的问题做简单的答复等内容。

2. 走进在园幼儿家庭,细化家访工作

家访是增进老师与家长沟通,促进两者建立和睦的情感和良好的教育伙伴关系的一种重要方式。为此,我们细化了家访工作。

(1)家访工作制度化。新生入园一周内要做好深入细致的第一次家访工作。幼儿入园后还要做好几种情况的家访工作:新学期开学之际时、幼儿取得明显的进步时、幼儿在家或幼儿园发生突发事件后、对个别特殊幼儿必须连续家访(这里的特殊儿童是指性格内向、攻击性极强、自理能力较弱等)、家长对幼儿园或班级工作有意见和建议时等。通过几种不同的目的家访,深入了解幼儿家庭的经济、文化情况及其对子女教育的态度和方法,认真细致地听取家长的意见和建议,共同制订有针对性的教育方案,有效地提高家访工作的质量。

2. 通过家园联系册,进一步密切家园合作

做家长工作的过程中,我们感到:由于家长与老师的时间、精力都很有限,家长会等一些大型活动每学期只能开展几次,而对于接送幼儿来去匆匆的家长来说,有些话题几分钟也是谈不透,于是,我园自制了“沟通无极限家园联系册”作为上述各种形式的补充,联系册的填写一般是在教师熟知幼儿发展的状况下,针对幼儿的具体活动而填写的。小班主要侧重于幼儿的生活自理能力、良好的生活习惯养成等方面;中班侧重于培养幼儿广泛的兴趣、开拓幼儿的视野以及指导家长如何在生活中引导幼儿观察与体验;到了大班,教师多与家长交流幼儿学习习惯以及内在心理品质的养成等内容。

第10篇

关键词:全纳教育;幼儿教师;素质

教育问题的改革首先是教师的改革。任何一项重大的教育改革,都会对教师素质提出一些新的要求。全纳教育(inclusive education)是20世纪90年代兴起的国际教育思潮。它的内涵是指“一种持续的教育过程,即接纳所有学生,反对歧视和排斥,促进积极参与,注重集体合作,满足不同需求。”其核心理念是:“加强参与,减少排斥。”这一理念要求教师要从人权的角度、从公正平等的角度来看待普通教育和特殊教育中的所有儿童。随着各国对于教育平等、教育民主化的追求,全纳教育得到世界各国的认可,许多国家开始把全纳教育的思想付诸实践。全纳教育成为21世纪世界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

幼儿教育是基础教育的基础,是造就人才和提高国民素质的奠基工程,是全纳教育的起点。而幼儿全纳教育的质量取决于是否拥有高素质的幼儿教师。为了实施幼儿全纳教育,教师应具备以下素质。

一、全纳的幼儿观

全纳教育哲学观认为全纳是一种态度、价值和信仰,它强调尊重每个儿童特殊的禀赋和需要,努力使每个儿童都感到被接纳、安全及成功。它以所有的特殊儿童都有权与同龄儿童一起在自然的、正常的环境中生活与学习为前提,强调给予学生平等参与所有学校活动的机会。《萨拉曼卡宣言》中倡导五大原则:每个人都有受教育的基本权利;每个人都有其独特的个性、兴趣、能力和学习需要;教育必须考虑到这些特性和广泛的差异;学校要善待有接受特殊教育需要的儿童;学校要接纳所有儿童,反对歧视。因此,幼儿教师要树立全纳的幼儿观。

首先,以一种平等、民主的态度对待全体幼儿,保证每个儿童都有受教育的基本权利,真诚地欢迎每一个幼儿,满足每个幼儿的不同需求。

其次,在了解特殊儿童心理和需求的基础上,更多地给予他们关爱和帮助,采用正面引导的方式,让这些孩子逐步地适应环境,消除自卑,树立自信。在教育过程中,不断帮助幼儿获得成功的体验,提高幼儿的自信心和学习积极性。

最后,教师一定要给其他幼儿做出表率,用行动告诉幼儿:所有的孩子都属于这个班集体;老师爱每一个孩子,不管其家庭背景、性别、容貌、能力等如何。这种爱是发自内心的关心、爱护,而不是同情、可怜。

二、民主的教育观

1.教育机会均等

教育民主的核心是教育平等,即教育机会均等。这包含两层含义:一是每个人都具有平等的机会接受最基本的教育;二是每个人都具有平等的机会接受符合其能力发展的教育。

平等地对待每一个幼儿,给予每个幼儿同等的教育机会是全纳型幼儿教师最起码的职业道德。如果幼儿教师不具有这种优良的教育品质,没有树立民主的教育机会观,就会导致教育的不公正。

2.合作的教育过程观

全纳教育强调“合作学习、共同生活”。全纳型幼儿教师在制定教育目标、指导教育活动过程、建立班级的奖励制度时,也应按照合作学习的理念来执行。把目标、奖励面向小组,而不是仅仅面向幼儿个体。教师在教育、教学中应有意识地倡导幼儿合作,培养团队意识;帮助幼儿形成小组合作学习的班级氛围,并对每一个小组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当小组在帮助有特殊需要的儿童有进步时,教师应给予及时的鼓励和肯定,并提出指导性的改进建议。

合作不仅仅是幼儿之间的合作,同时,教师之间、教师和保育员之间也应形成良好的合作关系,在促进所有幼儿的发展方面,形成教育合力。尤其重要的是教师和幼儿之间要建立一种合作的伙伴关系。

3.发展性的评价观

全纳型幼儿教师必须树立民主的发展性的儿童评价观。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①多元化评价,即评价内容和评价主体的多元化。评价的内容要以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为依据。多元智能理论强调人的智能是多元的,每种智能都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评价要尊重幼儿智能发展的多样性,尊重幼儿智能组合的差异和特色。评价的主体也应多元化,既包括教师评价,也包括幼儿评价和家长评价等;②多样化评价,即评价方法和评价手段的多样化。教师应贯彻全纳教育的理念,不要用单一的、绝对的方式来评价幼儿,要力求将发展性评价法引进幼儿评价中,评价方式要多样化,评价标准要灵活,评价语言要中肯、温和。评价方法要多样,追求使每个孩子产生积极的变化,对那些有特殊需要的学生,更应如此。③全息化评价,即利用全面、全员、全程(课堂内外、幼儿园内外、家庭内外)的信息来进行评价。每个人都有他(她)的优势和不足,全纳教育中,教师要尽量多地收集、掌握幼儿的信息,同时也要鼓励家长收集和提供尽量多的信息,从而建立全方位的、立体的、动态的和过程的评价体系;

民主的、发展性的评价既要考虑幼儿的过去,重视幼儿的现在,更着眼于幼儿的未来,所追求的不是给幼儿下一个精确的结论,而是更多地体现了对幼儿的关注和关怀,通过评价促进幼儿在原有水平上的提高,发现幼儿的潜能,了解幼儿发展中的需求。“每个孩子都重要”是我们评价的基础,“为了每个孩子的变化”或者说“积极的变化”是我们的方向。

三、全纳的课程与教学观

全纳教育的课程观认为,每个儿童都有其独特的个性、兴趣、能力和学习需求,幼儿园教育的课程应该是面向所有人的课程,它能够适应所有幼儿的需要,而不是让幼儿去适应课程的需要。因此,要建立以全纳理念和价值观为导向的幼儿园课程,着重于指导幼儿对核心课程有深入的了解以及培养幼儿实际应用知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所有的孩子学会学习、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学会生存。

全纳课程和教学的框架应该包括所有的幼儿,但这不意味着所有的幼儿以同样的进度、同样的方式做同样的事情。有时根据个体的需求,全纳型幼儿教师还需要将课程设置个人化,以使学习者能够成功地学习,这称为课程调整和修改。全纳型幼儿教师必须具备这种能力。

全纳课堂是个独特、多元、复杂、充满差异的课堂,它面向所有幼儿,包括普通幼儿与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幼儿,是普通课堂与特殊教育课堂的有机融合。全纳课堂中的幼儿整体情况复杂多样,既有普通幼儿又有特殊需要的幼儿。在全纳课堂教学中要尊重幼儿的个性与多元性,满足所有幼儿的不同需求,必须采取行之有效的教学策略。教学方法也要多样化,能够根据幼儿的个性化需求做出合适的调整,鼓励幼儿的参与,形成符合全纳教育理念的教学观。

四、普通教育和特殊教育的专业知识、技能

教师的知识水平是其从事教育工作的前提条件。从特殊儿童的评估鉴定到制订和实施个别化的教育计划都是一些专业性很强的工作。无论是幼儿园内的教育、训练和辅导,还是家园的合作服务都需要一批既掌握了专业知识,又有实践能力的有责任感和事业心的专业人员。全纳教育要求从业人员必须真正有效地接纳不同的文化、不同的智力或不同的身体特征的儿童。如果仅仅是将有障碍或无障碍的儿童安置在同一个教室,并不是真正的融合。因此,实行全纳教育必须有一大批具有相应的专业知识和技能的专业人员,尤其是懂得将特殊教育和普通教育相结合的教师和教育管理队伍。只有这样,他们才能在全纳教育中担起自己的责任,运用特定的技能来促进普通教育和特殊教育之间成功的互动。

五、全纳观察、评价幼儿的能力

评价是教育过程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它既是对上一阶段教育效果的测定,又是制订下一阶段教育计划的重要依据。而观察是评价的开端和基础。全纳观察、评价是指观察者以一种接纳、不排斥的态度客观、公正、平等的对所有儿童进行观察和评价。

观察了解幼儿具体要做到以下几方面:①不仅要观察了解本班幼儿的全体情况,同时要了解儿童的个体差异;②要观察了解儿童各方面发展情况。如:身体发育与健康状况、品德行为习惯、生活自理能力、语言发展水平、智力发展、社会交往能力、个性特征等;③要全面、客观、深入观察了解幼儿。要多方面观察了解,包括听取家长的意见;要防止先入为主的成见和感情因素,以免影响对幼儿客观、准确的了解;要能透过现象看到本质,了解儿童的内心世界;④对幼儿的发展情况作及时、如实的记录,并能作认真的分析;⑤掌握运用评估标准与方法,准确地评估幼儿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郝振君.兰继军.论全纳教育与教师素质 [J].中国特殊教育,2004,(7).

[2]杨希洁.关于学前全纳教育有效性的思考[J].中国特殊教育,2005,(9).

第11篇

【关键词】幼教师资;二元化;培养模式;韩国

【中图分类号】G6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604(2015)03-0053-04

韩国的幼儿教育由教育部和保健福祉部分治,即前者管理幼儿园,后者管理托幼中心。这是一种二元化教育管理体制。具体来说,在韩国,幼儿园根据《幼儿教育法》招收3~5岁的幼儿,以半日制、时间延长制、全日制等形式实施保育和教育,这类幼教机构由韩国的市、道教育厅直接管理;托幼中心则根据《婴幼儿保育法》招收未满6周岁的婴幼儿,对其实施全日制保育和教育,这类幼教机构由韩国的市、郡、区政府直接管理。受此管理体制的影响,韩国的幼教师资也采取二元化培养模式,即教育部主要负责幼儿园教师的培养和管理,保健福祉部主要负责托幼中心保育教师的培养和管理。

一、韩国幼教师资二元化培养模式现状

1.培养机构的二元化

韩国的幼儿园教师师资主要在专科大学、本科大学、大学院①、广播通讯大学和产业大学②等院校中进行培养(详见表1)。

韩国的托幼中心保育教师主要在专科大学、本科大学、保育教师教育院和网络大学等院校中进行培养(详见表2)。

2.培养课程的二元化

韩国幼儿园教师培养课程设置虽然因校而异,但总体上看各校都将课程分为教养类课程、教师教育类课程和专业类课程三种类型。其中教养类课程包括国语、外语、韩国史等必修课及人文、社会、自然、艺术等领域的选修课;教师教育类课程包括教育理论课程和教师素养课程,教育理论课程包括教育学、教育哲学、教育史、教育过程、教育评价、教育方法、教育心理、教育社会学、教育行政及教育管理、生活指导及其他教育理论课程等,教师素养课程包括对特殊儿童的理解(含英才教育)、教师业务素养等;专业类课程包括专业基础课程和学科教育课程,专业基础课程包括幼儿教育论、幼儿教育课程、婴幼儿发展与教育、幼儿数学教育、幼儿社会教育、幼儿美术教育、幼儿音乐教育、幼儿教师论、幼儿动作教育、幼儿游戏指导、幼儿教育机构运营管理、儿童福祉、幼儿健康教育、幼儿观察及教育实习等,学科教育课程包括学科教育论、学科教材研究及指导法、逻辑及论述、其他学科教育领域课程等。〔1〕若学生在专科大学的幼儿教育及儿童学专业获得80~110学分(其中教养类课程15~22学分、教师教育类课程16~20学分、专业类课程45~57学分),或在综合或普通大学的幼儿教育及儿童学专业获得140学分(其中教养类课程39~50学分、教师教育类课程22~28学分、专业类课程55~68学分),就可通过免试核准取得幼儿园正教师2级资格证书。

韩国托幼中心保育教师的培养课程虽因培养机构而异,但大体上都根据韩国《婴幼儿教育法》的相关规定设置课程。该法“施行规则”第十五条第一款明确规定“韩国保育教师培养机构的教育课程应在保育基础、发展及指导、婴幼儿教育、健康-安全-营养、家庭与社会合作、保育实习等六个领域设置相应课程”。以韩国大学的保育专业课程设置为例,其“保育基础”领域主要设置了儿童福祉、保育学概论、儿童发展等课程,“发展及指导”领域主要设置了人的行为与社会环境、儿童观察及行动研究、儿童生活指导、儿童咨询、特殊儿童指导等课程,“婴幼儿教育”领域设置了游戏指导、语言指导、儿童文学、儿童音乐与动作、儿童美术、儿童数学-科学指导、婴幼儿训练项目开发与评价、婴幼儿教学法等课程,“健康-营养-安全”领域主要设置了儿童健康教育、儿童看护学、儿童安全管理、儿童营养学、精神健康等课程,“家庭与社会合作”领域主要设置了父母教育、家庭福祉、家庭关系、地域社会福祉、保育政策、保育教师、保育设施运营管理等课程。〔2〕若学生共修5个领域的12门课程,修满35学分就可免试核准取得保育教师2级证书。

3.任职资格标准的二元化

韩国《幼儿教育法》第二十二条第二款规定“幼儿园教师任职资格分为正教师1级、正教师2级和准教师”“总统决定幼儿园教师任职资格标准,由教育部长官核准并颁发任职资格证书”“一般大学幼儿教育专业和儿童学专业取得相应学分的学生或获得幼儿教育专业硕士学位的学生,可在毕业时领取幼儿园教师任职资格证书”。具体任职资格标准如下:(1)幼儿园准教师资格考试合格者,可取得幼儿园准教师资格①。(2)幼儿教育专业毕业者,或本科毕业生在校期间获得教师教育类课程一定学分者,或在教育大学院或教育部指定大学院获得幼儿教育专业硕士学位者,或取得准教师资格并有2年以上教育经历且接受过一定继续教育者,可领取幼儿园正教师2级资格证书。(3)取得幼儿园正教师2级资格并有3年以上教育经历且接受过一定继续教育者,或取得幼儿园正教师2级资格后在教育大学院或教育部指定大学院获得幼儿教育专业硕士学位且接受过一定继续教育者,可领取幼儿园正教师1级资格证书。

韩国《婴幼儿保育法》第二十一条第二款规定“保育教师的任职资格分为保育教师1级、保育教师2级和保育教师3级”“总统决定保育教师任职资格标准,由保健福祉部长官核准并颁发任职资格证书”。保育教师任职资格标准具体如下:(1)高中毕业或取得同等学历并在保育教师教育院修完规定课程者,可领取保育教师3级资格证书。(2)在大学修满保健福祉部规定的保育相关科目并获得学分毕业者,或取得保育教师3级资格并有2年以上保育实践经历者,或接受保健福祉部长官指定的晋级 教育者,可领取保育教师2级资格证书。(3)取得保育教师2级资格并有2年以上保育实践经历者,或取得保育教师2级资格后并获得保育相关专业硕士学位且有1年以上保育实践经历者,或接受保健福祉部长官指定的晋级教育者,可领取保育教师1级资格证书。

二、韩国幼教师资二元化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

1.培养机构的二元化,导致教育开支的浪费

韩国幼儿教育法律制度的二元化,即教育部的《幼儿教育法》与保健福祉部的《婴幼儿保育法》,导致了幼教师资培养机构的二元化。因此,韩国幼教师资培养机构重叠,人力资源浪费严重,教育项目重复开发,财政开支负担沉重,政府行政效率低下,且教育部与保健福祉部、市道教育厅与市道区政府以及幼教师资培养机构间矛盾丛生。例如,幼儿园和托幼中心的课程内容基本类似,〔3〕但幼教师资培养机构依然按照《幼儿教育法》和《婴幼儿保育法》的不同规定重复开发课程资源,导致大量人力、物力、财力的浪费,且影响了韩国幼儿园教师与保育教师一体化的培养与管理。

2.培养课程的二元化,影响幼儿师资培养的质量

比较韩国幼儿园教师培养课程与托幼中心保育教师培养课程的设置,可以发现以下两点不同之处:(1)托幼中心保育教师培养课程中缺乏教师教育类课程,有关教育理论和教师素养的课程几乎没有设置。韩国有学者对幼儿园教师和保育教师的专业发展进度进行了比较研究,发现托幼中心保育教师培养课程中的教师教育类课程比重严重偏低,导致保育教师普遍缺乏该方面的专业知识和素养,进而导致其在教育理念更新和专业发展方面明显滞后于幼儿园教师。(2)幼儿园教师培养课程中则缺少与保育相关的课程,导致其看护和照顾幼儿的质量水平较低,进而影响幼儿园保教质量的全面提高。

3.任职资格标准的二元化,影响师资队伍整体素质的提升

如前所述,韩国幼儿园教师和托幼中心保育教师的任职资格标准无论在法律上,还是在部门规定的最低学历标准方面都存在明显差异。

从表3可以看出,韩国幼儿园教师任职资格的最低要求为2年制专科大学幼儿教育专业毕业并取得正教师2级资格;保育教师任职资格的最低要求为高中毕业,在保育教师教育院学习一年并取得保育教师3级资格。〔4〕这种二元化的任职资格标准和学习年限的差异极易导致幼儿园教师和保育教师培养质量上的差距,进而影响韩国幼儿师资整体素质的提升。

三、韩国幼教师资二元化培养模式的改进措施

1.促进幼儿教育与保育的整合

为了解决幼儿教育二元化体系带来的一系列问题,韩国学界主张对二元化的幼儿教育机构进行改革,先整合幼儿园(招收3~5岁幼儿)和托幼中心(招收0~6岁幼儿)的现有资源后,重新规划设立托幼中心(招收0~2岁婴幼儿)和幼儿园(招收3~5岁幼儿)。托幼中心和幼儿园或均由教育部管理,或由教育部管理幼儿园,保健福祉部管理托幼中心。〔5〕

为了切实开展一体化的幼儿教育体系建设,韩国政府于2013年成立了“幼保整合委员会”,并于同年7月召开幼儿家长座谈会,收集家长对幼保整合的意见,确保幼保整合工作的有效开展。同年12月,幼保整合委员会“幼保整合方案”,提出于2015年开始正式推进幼保整合,并优先推进0~2岁婴幼儿入园计划。从2016年开始,政府将进一步整合教育部和保健福祉部二元化的行政管理体系,托幼中心保育教师和幼儿园教师间的待遇差距将逐渐缩小。〔6〕

2.开发幼儿教育国家课程

为了更好地落实履行国家对3~5岁幼儿保育和教育的责任和义务,减轻幼儿家长的养育负担,促进幼儿教育的均衡发展,韩国政府对二元化的幼儿教育课程,即幼儿园教育课程和托幼中心保育课程进行了整合与改革,在此基础上开发了幼儿教育国家课程。幼儿教育国家课程具体由身体运动及健康、沟通交流、社会关系、艺术经验、自然探究等几方面构成。该课程以基本生活习惯、良好品格的养成,自律性、创意性的培养为重点,旨在将幼儿培养成为身心健康和谐,尊重他人,爱护自然,热爱本国文化的人,为民主国家、市民社会的形成奠定基础。〔7〕

3.开发幼教师资培养机构的“标准教育课程”

韩国学者认为,整合幼保和普及幼儿教育是韩国幼儿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必然趋势。因此,如何提高幼教师资队伍的整体素质以适应幼教发展的这一趋势是韩国幼儿教师教育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为此,韩国学者认为应开发幼教师资培养机构的“标准教育课程”,以缩小各培养机构间教育质量水平的差距,促进教育公平。“标准教育课程”应凸显师范性和综合性,避免科目的重复。此外,还应延长教育实习周数(由4周延长为8周),以培养学生的现场适应能力和实践应用能力,丰富其实践经验。〔8〕

4.延长保育教师教育院的受教育年限,提高保育教师资格标准

如上所述,韩国幼儿园教师的最低培养年限为2年,而保育教师的最低培养年限为1年。换言之,高中毕业生在保育教师教育院学习一年,修满12学分(35门课程),就可取得保育教师3级资格。由于培训时间短、科目多、任务重,要求受训者掌握相关的教育理论和技能并灵活地加以运用是有较大难度的。韩国学者调查发现,很多幼儿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子女能在托幼机构接受到高质量的保育和教育。为此,韩国学者认为应延长保育教师教育院的最低培养年限,并将保育教师3级资格调整为2级,由此提高保育教师的素质,提高保育教师的业务能力。

参考文献:  

〔1〕吴英.中韩幼儿教师培养课程比较研究〔D〕.大田:培材大学校,2011.

〔2〕尹贤淑.韩国与法国保育教师培养体系及其作用比较研究〔D〕.大邱:天主教大学,2010.

〔3〕李世淳.国家幼儿教育课程与标准保育课程的比较研究〔R〕.首尔:韩国婴幼儿保育学会学术会,2007.

〔4〕李基燮.幼儿教育、保育的二元化问题与改善方案研究〔D〕.首尔:高丽大学校,2010.

〔5〕张明林.幼保整合模型探索与推进现状〔R〕.首尔:韩国幼儿教育学会学术会,2013.

第12篇

前段时间,在政治学习上,聆听了园长对栟茶中学校长“姚止平的先进事迹”的介绍,深受感动。姚止平校长在扎根农村的四十多年中,始终怀着平常的心态、朴实的情怀,他总是说,栟茶运河的水养育了他。在他做校长的十多年中,老师、家长、学生都深切地体会到这位“平民校长”对农家子弟的关爱与真情。

姚校长坚信:"把每一件平凡的事做好就是不平凡,把每一件简单的事做好就是不简单"教育思想。从资料显示的一些平凡的小事可以反映出他那善解人意的品德,这充分体现了人文化管理理念。例如材料中说:“气温下降了,他会挂念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所带的衣服是不是够;客籍教师的被子是否添置好。”其实这都是微乎其微的生活琐事,却能表现出他做事细心周到,善解人意。他的管理已经到了“细节决定成败”的高度。我们应该学习姚校长这种人文化管理的思想。

我是一名普通的幼儿园老师,在我们班中孩子的发展也是参差不齐的,对待他们的发展,要象姚校长一样,“在他的眼里没有一个差生”,这是我最应该学习的。我班的陶红芸小朋友在智力上有些问题,不管我怎样辅导她,但她对1—10还是分不清,每次她象其他孩子一样给我检查数学作业时,我对她总放底要求。然而进入大班后,她与大家的差距更大了,班上的孩子们却有些歧视她。于是,我在网络上搜寻了许多特殊儿童的图片,还自编了一些同伴帮助特殊儿童的故事,讲给大家听。虽然我们幼儿园的孩子没有考试的压力,但品德的培养很重要。

管理确实是一门高深的科学,好像离我很远,但仔细一想,其实管理就在身边,而且,每个人每天都在工作中生活中进行着不同的管理。管理得好,生活工作就会有序、高效,所以作为幼儿教师的我更要努力学习先进、科学的管理班级的方法。首先要关爱每一位幼儿,满足他们的心理需求;其次要建立良好的班级常规,让他们学会有序的生活;接着,要充分地准备每一个教学活动,让幼儿都能有所收获,最后要给能力弱的幼儿更多的关心与帮助,为他们提供更多的机会,让每一位幼儿都能在有序、温馨、快乐的班级氛围中健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