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工作成效总结

工作成效总结

时间:2023-01-08 08:52:20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工作成效总结,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工作成效总结

第1篇

本人自年入伍以来,从事灭火救援工作十余年,积累了一定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期间曾就读过全日制昆明消防指挥学校防火管理专业中专、函授制武警学院消防管理专业大专和利用业余时间研读相关灭火救援理论书籍,参加过数千次灭火救援工作,现就本人对灭火救援的认识和工作情况述职如下:

一、加强理论知识学习,打下良好理论基础

入伍十余年来,我深知灭火救援理论知识基础地位的重要性,注意加强消防业务理论知识的学习和积累。中专毕业之后,为提高我的灭火救援技术理论,年参加武警学院大专函授招生考试并被录取,在三年的大专函授学习中,系统学习了灭火救援技术理论知识,顺利完成学业获得大专学历文凭。日常工作中,我注意对业务理论的学习和积累,时常对《消防灭火救援》、《灭火扑救研讨资料汇编》、《国内外典型火灾战例》、《危险化学品应急处置手册》、《特种火灾扑救和抢险救援》等书进行自学,作读书笔记3万余字,为灭火救援打下良好的理论基础。

二、严格落实执勤备战,充分做好灭火救援的准备

根据上级和中队的《执勤业务训练计划》、《岗位练兵实施方案》、《大练兵实施方案》的要求,结合中队实际,以“练为战”为指导,立足中队现有装备,立足责任区、立足人员岗位、立足务实创新的思维,积极开阔思路,抓准着力点,积极完成执勤备战所要求的训练任务的同时,研究开发了具有实用价值的多个训练项目。并从丰富官兵业务理论水平入手,先后组织中队人员学习了《消防灭火救援》、《执勤战斗条令》、《消防法》、《特勤业务训练》、《执勤中队本资料权属文秘资源网严禁复制剽窃训练》等业务书籍,坚持集中授课,通过学习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官兵的理论水平。此外,针对各地发生的化学灾害事故和典型火灾案例及抢险救援战例进行了研讨分析,编写了关于化工、高层、地下等方面的战例研讨材料,根据中队的实力情况编写了灭火救援战斗编程,使战例研讨转变成一种技能。根据保卫对象的重要性和其特点共收集重点单位的“六熟悉”资料卡。通过对人员、装备等一系列的管理和训练,达到落实执勤备战制度,充分做好救援准备。

三、灵活运用战略战术,发挥救援力量的效益

现代火灾多为工业和民用建筑的工程火灾,能源、交通火灾等,这些火灾可能是多种物体等燃烧爆炸共存,重大的工业事故、环境的严重污染和恶性的火灾并发,火势凶猛,蔓延的速度非常快,很容易形成立体、纵深、全方位的区域性火灾。这些火灾的扑救难度大,采取的战术、技术复杂多变,对消防官兵来说都是严峻的考验,应用技术的改革刻不容缓,对此,我深深体会。十多年来,我所参加的数千次灭火抢险救灾当中,基本上遵循灭火救援战术原则和灵活的战斗方法。其中能较好的运用各种战术要领并完成好战斗任务的如曾成功处置南化酒精罐燃烧火灾等,能遵循基本处置程序,及时消除灾害,防止事故扩大,这都得益于较好的运用灭火救援战术和技术,坚决贯彻“集中精力打歼灭战”的指导思想和坚持救人第一的思想。

四、积极总结经验教训,完善灭火救援体系

坚持战评制度,为总结经验教训,提高部队战斗力,坚持每战一评,挖掘灭火救援的战斗展开和战斗准备中存在的各个薄弱环节,并针对薄弱环节制定应对措施,不断提高战斗力。及时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譬如,通过总结发现重点保卫目标发生火灾后,第一出动力量单薄,不能有效控制火势;急于出水灭火,忽略火情侦察,被迫改变火场部署;火场上分散使用兵力,被动应付,缺少攻坚力量;缺乏火场侦察、排烟、破拆、登高、防毒、隔热、照明等综合处置手段和物质准备,仓促上阵,延误战机;救人不坚决、不迅速;建筑消防设备不熟悉、不掌握,未能及时和有效利用等问题时,就能得到教训,防止在下一次战斗中发生类似问题。只有善于总结经验教训,才能更好的提高灭火救援的战术、技术,才能在未来的“战场”上战无不胜。在多年来参加的抢险救援中,由本人负责指挥的和参与指挥的战斗,都进行了战评总结,并能够在每次总结中得到经验和教训。

在多年的灭火救援工作中,我积累了一定的战术技术经验,但面对现代火灾形势的复杂化和多样化,本人深感远远不够,在今后的工作和学习中,我将加倍努力学习,提高灭火救援能力,适应新形势下的工作需要。一是深化学习业务理论,因为业务理论灭火战斗成功,杜绝失误的本资料权属文秘资源网严禁复制剽窃根本保证,也是适应新形势,增强部队战斗力的重要途径。二是积极参加各种训练,坚持练为战原则,缩短训练和实战的距离,提高快速反应能力、临场应变能力和协同作战能力。三是消防装备训练和管理,消防装备是部队作战的物质基础,必须按照有关规定进行保养维护,经常熟悉和训练所配备的各种器材装备,做到人与装备的最佳结合,最大限度发挥救援力量的效益。

第2篇

盘点工作,掌握进度

虽然年初制定了全年工作详细计划,对各项工作进行了具体安排,但是形势不断发展、情况千变万化,需要我们密切关注各项工作最新进展,根据形势的发展变化相应进行调整。从理论上讲,年中时间过半,任务计划也应完成过半,但现实情况有其复杂多变的一面,各项工作开展往往是不平衡的,有的进度慢一点,但下半年还有回旋余地,可以抓紧时间进行调整。

我们要对年度任务计划的实施情况了如指掌,做到心中有数,既对上半年工作进行回顾总结,也对下半年工作进行周密安排,从而确保年度工作任务有计划、有步骤、有节奏地进行。年中总结,就好比部队行军,中途稍作修整,下半程队伍齐整就有保证。

发现问题,改进提升

开展工作、完成任务是一个不断克服困难、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是非常复杂的,有主观上的问题也有客观上的问题,有浅层次的问题也有深层次的问题,有发展中的问题也有机制上的问题,有的问题容易暴露,有的问题不容易发现。年底总结,即使发现问题,也只能作为教训留到来年汲取。而开展好年中总结,及时发现上半年工作存在的问题,就可以立即采取相应的对策措施及时处理和解决,使下半年工作得以更加健康有序地开展,确保全年工作任务顺利完成。

有问题并不可怕,看不到问题或者碰到问题绕道走,那才是真正的危险。因此,开展年中总结要有问题意识,坚持问题导向,保持清醒头脑,见微知著,发现问题是首要,及时解决问题是关键,目的就是要改进和加强工作。

梳理方法,扬长避短

如同战场上的战略战术直接关系到战争的胜负结果,工作中的方式方法直接关系到工作成效。采取正确的方式方法,往往事半功倍,工作能顺利推进;方式方法不正确,工作进度就会延缓甚至遭受挫折。抓重点,以点带面;抓典型,示范带动;抓调研,解剖麻雀;抓统领,纲举目张;抓协调,统筹兼顾……这些都是很好的工作方法,已经为我们广泛运用。但是,一项工作究竟应该采取什么方法开展,还要一切从实际出发,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工作方式方法是否正确,是否需要进行调整,年中是评估的最好时机。因此,年中认真梳理总结上半年工作方式方法十分必要。对于正确的方式方法要继续坚持,不正确的方式方法则要进行调整,坚决避免方法错误且一味蛮干的情况。工作方式方法通过年中总结梳理,就可以在实践中扬长避短、推陈出新、不断完善,从而为全年工作效率和质量的提高奠定基础。

分析成效,巩固成果

我们开展任何一项工作,不仅要关注其纸面上的结论,而且要关注其实际成效,为此必须进行跟踪问效,这是求真务实作风的必然要求。如果对于实际工作不进行跟踪问效,仅仅为了工作而工作,就很容易做表面文章、搞形式主义。当然,对于工作成效不能一概而论,必须具体分析,要有全面认识,要知道工作成效有直接与间接之分、眼前与长远之别、微观与宏观之辨。直接的、眼前的、微观的成效比较容易掌握,要及时关注;间接的、长远的、宏观的成效需要全面深入地把握,更不能忽视。

第3篇

1月12日至13日,中科院人事教育局召开了20**年度工作总结交流会议。中科院常务副院长白春礼出席会议并作讲话。

会议分两个时段进行。在第一时段,人教局各处汇报了2**年主要工作成效,分析了存在的困难和问题,交流了XX年的工作思路和工作设想。白春礼在听取了第一时段汇报后作了讲话。他点评了20**年度有关重点工作情况,并对工作成效给予了充分肯定。他表示,希望大家再接再厉,继续保持多年来的良好发展势头。白春礼强调,XX年是“创新2020”的开局之年,也是“xx”规划的第一年,我们一定要抓住机遇,认真落实国家有关战略规划,在做好基础性工作的前提下,要下大气力抓好重点工作,加大力度创新体制机制,推动全院人事教育工作迈上新台阶。

在第二时段总结交流会上,人教局领导班子成员对全局上一年度的有关工作进行了点评,对各处今后的工作提出了要求。随后,各处工作人员进行了交流汇报。大家在总结年度工作的同时,畅谈各自的认识与体会,交流今后的工作设想并就相关工作积极建言献策。

局长李和风做了会议总结讲话。他对全局2***年度的工作进展和成效进行了简要总结分析,并代表局领导班子感谢大家一年来的辛勤工作,希望全局上下继续努力,在新的一年里取得新的更大的成绩。李和风还向全局同志传达了院党组冬季扩大会的主要精神,通报了人教局20**年度领导班子民主生活会的有关情况,并就下一阶段加强全局队伍建设等工作进行了重点部署。

最后,李和风代表机关党委宣布了人教局新一届党支部组成人员名单,并希望大家在上届支部的良好工作基础上,进一步完善工作机制,深化和拓展的工作空间,不断推进支部工作。副局长陈晓峰代表新当选的支部委员表示,新一届支委会将一如既往地积极配合局中心工作,进一步弘扬风清气正的良好局风,加强对每个党员、每个职工的关心,促进才成长,努力推动全局各项事业和谐发展。局党支部还对下一阶段“创先争优”工作进行了具体部署。

第4篇

作为高校教师队伍重要组成部分及学生工作的主要承担者,辅导员肩负德育及思想政治工作重任,是大学生健康成长及全面发展的指导者和引路人[1]。《中国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明确指出: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关键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建设,需要完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专职队伍的激励机制。在高等教育大众化条件下,增强高校辅导员工作成效是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重要理论与实践问题。目前,高校辅导员队伍中存在严重的激励机制不健全、激励效果不明显等诸多问题。尤其在网络信息发达、学生个性鲜明及国际国内环境多变的新形势下,如何引导“95后”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实现大学生的价值,成为广大辅导员工作者所面临的重点与难点。在新形势下,完善辅导员工作成效激励机制,是提高辅导员工作效率、促进辅导员自我发展的重要举措,也是实现学校人才培养目标的保障。

1 高校辅导员工作成效的影响因素

1.1 职业认同感欠缺,相对地位较低

一个职业的社会认同和从业者的自我认同感,由其职业声望及受关注程度所决定。高校辅导员集教育、管理、服务角色于一身,工作内容非常繁杂,需要全面关心学生发展,对学生的思想、学习、生活和工作都要关注。高校辅导员不仅要在上班时间处理学生工作,业余时间也有责任做好学生工作,只要是工作需要哪怕是深夜也要亲临现场处理,尤其是突发或紧急事件,更是如此[2]。学校要求辅导员手机一天24 h开机,几乎没有自己的私人生活空间。

另外,现在的大学生几乎都是“95后”独生子女,他们上大学之前缺少在校住宿的习惯。大学课程学习方式也不同,这样他们在学习生活中遇到的大小问题都要依靠辅导员指导及解决。有一部分学生我行我素,不服管教,辅导员工作辛苦之余,还得不到学生应有的尊重,造成其职业认同感欠缺。与其他管理岗位老师或者任课教师相比,辅导员地位相对较低,被认为是“学生保姆”。开展工作的时候,难免让一些不服管教的学生心生怨言,虽有学校政策的支持,但工作地位仍然较低。

1.2 工作压力大,“职业倦怠”严重

美国心理学家弗鲁顿伯格1974年首次提出“职业倦怠”的概念,用于描述那些服务于助人行业的人们因工作量过大、工作强度过高及工作时间过长所经历的一种疲惫不堪的状态。而辅导员的工作压力来源有工作强度、学历职称评定、经济待遇、职业归宿感等几个方面:首先,辅导员的配备不足和超负荷工作使辅导员感到身心俱疲,一般1个辅导员要管理200个以上的学生,分属不同年级、专业,每天面临各种学生的问题,尤其是一些琐事,通常会让辅导员应不暇接,疲惫感油然而生[3]。其次,面对学生思想政治工作难度的增大、高校人事体制改革与人才竞争的压力,辅导员职称评定面临许多困难,学习进修与增加业务水平已经成为辅导员的迫切需要。最后,加班时间多、休闲时间少等因素,需要辅导员兼顾工作与家庭责任,给辅导员生活造成了不小压力[4]。

大部分高校的辅导员属于学校和院系双重管理,学校有关职能部门都可以向辅导员布置任务,很多本不属于辅导员本职工作范围内的事务也需要辅导员去落实[1]。此外,大多数高校习惯把学生问题与辅导员工作成效联系起来,像思想问题、心理问题、学习问题、安全问题等,只要学生存在“问题”,大家首先想到的就是找辅导员解决,若发生严重的“学生问题”,辅导员工作成效就会被全盘否定。长期处于这种责任压力之下,辅导员很容易出现职业倦怠,影响工作情绪及工作成效。

1.3 职业前景暗淡,发展空间有限

《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指出,辅导员是高等学校教师队伍和管理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教师和干部的双重身份。若辅导员要转为任课教师,其本身每天的平均工作时间在10 h左右,有时还需加班,大量的事务性工作使他们难以安心搞科学研究,因此难以达到任课教师的要求。另外,高校职称评定有一定的教学工作量要求,辅导员大多放弃了原来所学专业,从事思想道德课程、形势政策教育课程或党课的教学工作,职称评定常处于边缘化状态[4]。

目前,许多高校对管理岗位职数限定较紧,辅导员要进入学校管理层或要获得职务晋升的机会较少,职业发展前景受限。学校在各种资源分配上往往倾向于专业教师,辅导员难以获得外出学习培训、交流提高、进修考察的机会,辅导员“自我价值实现”心理需要难以被满足,职业成就感不强,造成部分辅导员不能安心工作,只把辅导员工作当成一种过度[1]。

2 高校辅导员激励机制完善对策

2.1 以人为本,明确职责

以人为本理念的核心要求对辅导员工作有充分的理解和支持,形成共识,真正关心其的工作、生活条件,营造良好的氛围,为辅导员的发展提供平台。在培训和进修的机会中,要留一些指标给辅导员,为提升辅导员的职业能力、促进辅导员的职业化发展提供条件。让每一位辅导员都能把大部分精力和才能投入到学生工作中去,发挥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5]。

高校学生辅导员的主要职责是对学生实施思想政治教育,其工作重心应放在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和全面素质发展上,而不仅仅是生活管理与活动组织。明确辅导员岗位职责,需把做好学生思政教育工作作为核心任务,减少其他不必要的任务安排,防止辅导员工作重心出现偏离;要合理界定辅导员、班主任以及其他学工干部的职责,要给辅导员配备数量足够且能干的学生干部,发挥每个岗位学工干部的实际作用,让辅导员有更多的精力,用于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2.2 外在激励与内在激励并行

道格拉斯?麦格雷戈从被管理者主体外界关系的角度出发,将激励分为外在激励和内在激励。通常外在激励只是一种影响因素,内在激励才是决定工作成效的关键。学校可创造条件,鼓励辅导员攻读教育、管理相关专业的硕博学位,支持辅导员报考诸如国家级心理咨询师、就业指导师等,提升辅导员所需的学识结构、知识水平和业务技能等。通过这些外在激励来激发辅导员本身的内在动力,鼓励并支持辅导员多途径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实践[6]。

内在激励也称自我激励。心理学上的自我激励是指对自己的知觉、思维、想象、情感、意志等方面的心理状态产生某种刺激的过程。针对工作性质与特点,进行准确的角色定位、合理的职业生涯规划对于辅导员工作更为重要。学校可以邀请专家、组织培训,帮助辅导员进行准确的角色定位及合理的职业生涯规划设计。发挥个人兴趣爱好与特长,将自身的利益与学校的发展结合起来,确定好近期目标与长远目标,实现辅导员自身价值,也为学校和社会做出更多的贡献[7]。

2.3 建立公平竞争机制,健全考评体制

引入竞争机制,营造公平竞争的环境氛围,是提高辅导员的工作成效的重要保障。首先,要强化辅导员的竞争意识,通过成果激励、对比激励、反思激励来引导辅导员开展学生工作。其次,将学生日常管理中琐碎的、看不见摸不着的工作具体化和目标化,激发辅导员的刻苦精神和务实精神,提高工作成效。最后,在薪酬及升职体系中建立公平竞争机制,确保工作努力的辅导员得到合理的薪酬与奖励待遇。

辅导员评价体系要考虑多维性和发展性,要处理好显性与隐性、定量与定性的关系。显性工作主要有出勤、各项行政工作、发表文章、参与项目等;隐性工作主要指对学生的日常品德教育、思想引导等。实践证明,显性工作与隐性工作的有机结合,才能取得良好的育人效果。辅导员的日常工作需要通过一定的工作数量表现出来,因此评价的指标应当尽可能数量化;对于日常工作中大量无法定量的隐性工作,在评价时需要充分考虑,将两者很好地结合起来。

对辅导员工作业绩进行正确评价和表彰,是激发和调动辅导员工作积极性的重要手段。建立以工作成效为核心的科学绩效考评机制,将定性与定量工作结合,综合个人自评、院系考评、学工部门考评与学生考评等方面,公平公正地对辅导员工作成绩进行考评。合理安排辅导员的职称评定与薪酬待遇,提高辅导员工作成效[8]。

第5篇

关键词:中等职校;德育队伍;专业能力

德育工作是学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校的全体教职员工都在从事着德育工作。在中等职校,培养目标、培养对象、培养途径鲜明特征决定了德育工作的内涵更为丰富,专职从事德育工作的人员也就更多。通常将学校里专门从事德育教育教学与管理的人员,即学校的德育管理干部、班主任、德育课任教师及其他德育工作者(团干部、心理咨询师等)构成中等职校德育队伍。这支德育队伍是德育工作的组织者、指导者和实施者,其专业能力的高低是影响中等职校德育工作成效的关键因素之一。研究中等职校德育队伍专业能力的内涵、特征及内容对提高德育工作成效和德育队伍专业成长有着重要的意义。

中等职校德育队伍专业能力的内涵

专业能力是指专业人士具备从事专业活动所需要的专门技能及专业知识,及所形成的合理的知能结构。教师专业化观念已得到广泛的认同,教师专业能力是指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形成并表现出来的、直接影响教育教学活动质量和成效、决定教育教学活动的实施与完成的某些能力的综合。专业能力是教师素质的重要内容,其大小和高低是影响教育教学工作成效的重要因素。中等职校德育工作具有自己显明的特点,中等职校德育队伍要胜任工作的要求,就必需进一步明确和剖析其专业能力的内涵。中等职校德育队伍专业能力就是中等职校德育队伍根据德育工作的变化和要求,在德育活动、德育课程或其它特定的场所中,运用一定的德育技能,将德育知识让中职学生吸收、内化的能力。

中等职校德育队伍专业能力的特征

1.发展性特质更为明显

在中等职校,学生素质不高,自信心不足,忽视德育,重视技能等问题给中等职校德育队伍带来许多挑战和困难。从短期来看,这些挑战和困难给中等职校德育队伍带了太多的困扰和麻烦。但从长期的角度来看,这些挑战和困难使中等职校德育队伍在繁杂的工作中积累大量的德育实践经验和教训,为中等职校德育队伍专业能力发展提供更多的契机。挑战激发动力,积累创造机会,所以中等职校德育队伍专业能力的发展性特征更为明显。

2.社会性特质更为明显

中职学生不再是象牙塔中的学生,在三年的学习后将要走向社会,是否适应工作岗位的要求是衡量中等职业教育质量的重要依据,也是考评中等职校德育队伍专业能力的重要标准,与社会、企业没有相关度的专业能力是没有意义和价值的。因此,中等职校德育队伍在工作中要密切联系社会、企业,融入更多的社会因素和企业因素,善于发现和处理社会、企业带来的正面、负面影响,使中职学生更好的适应社会和企业,这是中等职校德育队伍专业能力价值最重要的体现。

3.灵活性特质更为明显

几乎每一个中职学生都有过失败的经历,德育工作要深入学生的内心,就必须找到正确的切入点。每个学生的经历不一样,对德育工作的感受力是不一样的。因此,德育工作不是“一刀切”工程,必须具有针对性、适时性特点。从德育工作过程来看,德育队伍的专业能力能够在不同的环境下,面对不同的中职学生,适时的选择德育内容,采用恰当的教育形式进行德育工作,这对中等职校德育队伍专业能力的灵活性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中等职校德育队伍专业能力的内容

1.基础性能力

中等职校德育队伍的基础性能力是一个人成为德育队伍中一员的先决条件,这也是成为一名教师应具有的根本性能力,主要包括品行、认知能和表达能力等。

(1)思想品德。

思想品德是一个人对德育知识内化的呈现程度。中等职校德育工作者的思想品德不仅是已有德育知识的认同和接受、对新德育现象的辨别和分析等能力的综合体现,也是德育工作者“身教”能力的体现。中等职校德育队伍通过自身的事业心、爱生情和责任心感染学生,让学生信任,从而达到“言传身教”的作用。很难想象,一名思想品德不合格的教师在从事德育工作中所带来的后果。要想中等职校的德育工作深入学生内心,中等职校德育工作教师必须要具有较为高尚的思想品德水平,这是从事中等职校德育工作的最为基本的要求。

(2)认知能力。

认知能力也就是我们经常所说的智力,包括中等职校德育队伍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想象能力、记忆能力和审美能力等。

(3)表达能力。

表达能力主要有语言表达能力、体语表现能力和书写能力等。中等职校德育工作是传播德育思想,培养德育意识,形成德育行为的综合实践活动。从教师的教到学生的学,教师的表达能力是媒介。中等职校德育工作者要通过良好的表达能力向学生传授德育内容,讲解道理,让学生理解、接受德育知识,懂得做人的道理。语言表达能力,即口头表达能力,要准确、通俗、具有条理性、感染性和启发性;体语表现能力是指德育工作者的体态语言,包括目光、表情和动作等在内的体态语言要合理、恰当。在德育工作中,良好的表达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德育工作的成效。

2.关键性能力

德育队伍专业能力中的关键性能力是中等职校德育队伍胜任德育工作的关键,在德育队伍专业能力中起着核心作用的能力,不可或缺。根据中等职校德育工作的特点,中等职校德育队伍专业能力的关键性能力主要有两个:

(1)洞察能力。

洞察能力是基于“观察力”而提出的更高的要求,将无意识的观察变为有意识的观察。这里的洞察能力专指德育队伍根据德育目标,对与德育工作相关方面的有意识的观察能力,主要是指对中职学生的内心的洞察力。中职学生群体具有独特的群体特征,每一个中职学生个体的生理和心理特点也是不同的,德育工作要求又要触及学生的心灵,所以洞察能力是衡量中等职校德育队伍专业能力的一个重要参考指数。不同德育岗位的沟通能力内容和目的是不一样。

(2)组织能力。

德育有别于其它教育,德育知识的习得和行为的养成只能是衡量德育成效过程性尺度,德育最终目标是中职学生对德育内容的最终认可和内化。而学生德育知识内化的契机是有条件性,稍纵即逝。此外,在学生所生活的环境中有许多是与德育方向相背离的力量存在,会削弱和抵消学校的德育成果。这些都要求德育队伍有较强的组织能力,即以职业良知、敏锐的判断力和长远的眼光洞察环境,分析对学生可能产生影响的性质、程度,综合运用有效的社会资源创设德育情境,组织教育教学,进行教育和引导。

(3)信息处理能力。

影响德育工作成效的因素是多样的,忽视任何一个因素或信息都有可能导致“前功尽弃”。因此,信息处理能力是中等职校德育队伍专业能力不可缺少的能力。中等职校德育队伍的信息处理能力是指对各种德育问题、德育现象等信息变化的敏感度。一是善于获得信息。中等职校德育队伍应建立一个全方位的信息网,运用包括网络在内等多种方式了解学生、与学生交流、进行教学、处理教学问题,从而获取信息。二是善于处理信息,现代通讯这么发达,不像以前信息来源很少,现在信息量非常大,中等职校德育队伍专业能力要从众多信息中分辨出有用的、真实的、及时的信息,交对信息进行及时的简化、分类等处理。

3.发展性能力

(1)基础:系统学习能力。

系统学习能力是指中等职校德育队伍学习和掌握德育知识、德育方法等的能力,是中等职校德育队伍专业能力形成的基础,是中等职校德育队伍专业能力发展的源泉。

①学习德育基本理论。从古到今,从国外到国内,数以万计的研究者总结各种各样的德育规律和理念。为提高德育的实效,中等职校德育队伍必须通过学习和掌握德育基本理论,了解德育基本理论的研究最新研究成果。除学习和掌握共同的德育基本理论外,中等职校德育队伍中德育管理干部、班主任、德育课任教师及其他德育工作者(团干部、心理咨询师等)还要掌握的与其工作相关特定的德育基本原理。例如,班主任学习和掌握的德育理论更多侧重于与班级集体的管理相关,德育课任教师更多的侧重于德育知识(德育内容)体系的教学等。

②学习德育学科知识。德育学科知识是指当前中职学生需要学习和掌握的德育内容。中等德育队伍对德育内容的掌握和理解程度是直接影响着德育工作者的作用力是否方向一致,这是德育工作作用高效的前提条件。根据中等职校德育大纲要求,德育知识包括思想政治、道德、法制、职业生涯和职业思想以及心理健康等知识。与中等职校德育教师全面和专业的学习不同,其他德育队伍成员则侧重对加强德育学科知识的认同和学习,并结合自己的德育工作运用有效的形式和方法强化德育学科知识。

(2)关键:教育科研能力。

中等职校德育队伍的教育科研能力是指在中等职校德育工作过程中,德育队伍专业能力中教育科研能力和作用是不可低估的。苏霍姆林斯基指出“只有善于分析自己工作的教师,才能成为得力的有经验的教师。”[3]中等职校德育工作繁杂、德育成效低效都会大大打击德育队伍的工作热情。德育队伍教育科研能力提高了,对德育工作中出现的问题以科学的态度去审视,分析,总结,使德育工作不在是简单的重复、众多的埋怨。因此,“向教育科研要质量”的呼声越来越高。因此,教育科研能力是中等职校德育队伍专业能力提高的关键。一方面,要提高选题能力、查阅文献能力、取样能力、运用科研能力、整理分析资料能力、撰写研究报告能力、评价分析能力等基本教育科研能力;另一方面,德育队伍要有问题意识和定向能力、提高德育队伍之间的合作意识和协作研究能力。

第6篇

项目管理是指,在有限的资源约束下,运用系统的观点、方法和理论,对项目涉及的全部工作进行有效的管理,即从项目决策开始到项目结束的全过程进行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和评价,以实现项目的目标。

纪检监察工作项目化管理是指,在新形势下为切实保证反腐倡廉建设各项任务落到实处,综合运用项目管理的理念、方法、程序和手段,将纪检监察工作(按照党风廉政建设、行风建设、效能监察、案件查办四个专业划分)的基础、重点和创新工作转换成一个个目标明确、内容具体、措施有效的“项目课题”,通过分解任务、量化标准,明确项目责任人、工作目标和时限去完成的工作方式。

二、纪检监察工作项目化管理的现实意义

当前,县级供电企业纪检监察工作仍不同程度的存在重建章立制,轻执行落实;重原则要求,轻过程管控;重指标制定,轻责任考核的问题,导致工作中责任不清、过程不实、成效不高、虎头蛇尾的现象,使县级供电企业纪检监察工作在国家电网公司系统内部整体呈现出平稳有余、亮点和精品不多的现象。这些问题的存在,一定程度反映出县级供电企业自身管理方式的粗放和管理水平的不足。若要从根本上解决这些问题,就只有转变工作思维模式和管理方式。

通过在纪检监察工作中引入项目化管理的方法和手段,按照“工作项目化、项目目标化、目标责任化、责任考评化”的工作要求,能够促进反腐倡廉工作要求由“软”到“硬”、工作措施由“虚”到“实”的转变,使反腐倡廉建设目标指向更加明确、责任分工更加具体、过程控制更加规范、工作导向更加务实,推动县级供电企业纪检监察工作的规范化、科学化管理水平整体提升,不断形成反腐倡廉建设新经验、新特色、新亮点,取得新成效。

三、纪检监察工作项目化管理的实现途径

第一,坚持三个结合。

坚持项目管理与工作创新相结合。立足于解决反腐倡廉建设中存在的突出问题,认真开展调查研究,明确年度纪检监察目标任务,形成以项目化管理为手段,推动纪检监察工作创新的运行机制。

坚持夯实基础与重点突破相结合。在重视抓好基础性、日常性工作的同时,紧紧围绕企业经营发展的中心任务和反腐倡廉建设的关键环节,抓住重点,合力攻坚,达到夯实工作基础和重点工作精品化、创新工作特色化的目标。

坚持项目责任和工作分工相结合。按照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要求,明确反腐倡廉建设重点和创新工作项目分管负责人,并由项目负责人审核实施方案,认真组织实施。

第二,注重四个特点。

创新性。强调纪检监察工作项目化管理的独创性,是判断纪检监察工作成效的关键因素。

完整性。强调纪检监察工作项目化管理的科学性,是判断纪检监察工作成效的重要因素。

实效性。强调纪检监察工作项目化管理的有效性,是判断纪检监察工作成效的决定因素。

推广性。强调纪检监察工作项目化管理的应用性,是判断纪检监察工作成效的成长因素。

第三,把握三个阶段。

纪检监察工作项目化管理是一项系统工程,我们萧山供电局在实施过程中主要是抓好三个阶段,即计划与立项,组织与实施,评估与推广。

第一阶段是计划与立项。这是纪检监察工作项目化管理的前期准备环节,有三个操作要点。

紧扣生产,提前谋划。纪检监察工作要注重与企业年度生产任务同计划、同实施、同考核,纪检监察实事项目的计划与立项时间基本安排在年初职代会局长工作报告重点任务分解之前。

自下而上,分级管理。纪检监察部门负责纪检监察实事项目的收集、整理和提出,以书面报告形式提交纪委研究讨论。纪委负责召开纪委扩大会,在听取协同监督成员部门、基层党支部和党员意见建议的基础上,正式予以立项。

明确责任,落实到人。纪检监察实事项目要明确责任部门、责任人、完成时限等要素,纪委给予专项的经费支持。纪检监察实事项目以纪委文件印发,分解到部门、落实到个人,在协同办公系统、内部网站向全体干部职工公布,作出公开承诺。

第二阶段是组织与实施。这是纪检监察工作项目化管理的中间环节,有四个操作要点。

高度认同,精心组织。各级党政工团组织要高度重视纪检监察实事项目,认真宣传贯彻纪委的决策部署,按照文件要求,统一思想,统一认识,成立专项组织机构,制定专项实施方案,不断创出纪检监察工作项目化管理新的工作亮点。

联系实际,突出重点。项目责任部门、责任人要紧密结合企业改革、发展、转型工作大局,围绕全面完成年度主要绩效指标开展项目的建设工作,以企业是否又好又快发展和干部职工是否满意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重点突出纪检监察实事项目的创新性和实效性。

细化措施,扎实推进。项目责任部门要对认领的纪检监察实事项目进行具体筹备,制定实施细则,有条不紊,扎实推进。项目责任部门根据专项工作计划,每季度向纪检监察部门反馈项目进度,加强对项目推进过程的管理,及时总结实施过程中形成的工作亮点和典型经验,对存在的难点和问题及时沟通,形成上下互动、全员联动的良好氛围,争取项目的按时完成。

监督检查,落实整改。纪检监察部门按照项目进度,定期对项目责任部门的实施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发现问题立即以监察建议书的形式提出监察建议,并及时督促项目责任部门落实整改。

第三阶段是评估与推广。这是纪检监察工作项目化管理的总结提高环节,有三个操作要点。

回访复查,闭环管理。纪检监察实事项目实施阶段结束后,纪检监察部门要牵头开展“回头看”活动,对项目责任部门的实施情况及整改情况进行回访复查,对项目责任部门的实施经过实行闭环管理。

组织申报,验收评审。年底纪检监察部门负责组织项目责任部门申报年度纪检监察实事项目优秀成果,负责组织有关专家对纪检监察实事项目的实际成效进行验收和评估。一看工作目标是否完成,二看工作方法是否有亮点,三看党员群众是否满意,四看长效机制是否建立,五看工作成果是否可以复制推广。

固化成果,推广应用。纪委要及时将有效的经验和做法,固化为制度流程、强化为工作习惯、提升为管理手段,同时通过协同监督简报、项目推进会、经验交流会等形式加强宣传和推广。

四、纪检监察工作项目化管理的实践探索

2011年以来,萧山供电局纪检监察工作在党风廉政建设、行风建设、效能监察、案件查办四个专业领域进行了“建立‘廉政漂流’学习新模式、构建‘企检共建’廉政预警合作机制、建立‘纠建并举’行风建设管控新模式、稳妥推进‘基层站所廉洁从业防控管理’效能监察”等实事项目化管理的积极探索与实践,取得了明显成效。

纪检监察实事项目之一:建立“廉政漂流”学习新模式

项目实施经过:首先以基层党支部为单位成立18个廉政教育漂流站,设立领导小组和日常办事机构,健全“廉政漂流”组织架构。其次出台《关于开展党风廉政建设漂流学习的实施方案》,分“前期准备、正向漂流、评价回漂和总结推广”四个阶段开展“廉政漂流”学习活动,在将视频教育资料进行实物传递学习的同时,也对党支部、党员和职工的心得体会进行“接力阅读”。

项目实施效果:切实激发了广大党员干部的学习热情,在一定程度上破解了基层党支部学习成效好坏难比较、缺乏横向联系、好成果无法共享推广等难题,有效实现了基层党支部的学习成果互通互融。该“廉政漂流”学习新模式获得萧山区经贸纪工委的肯定,并以萧经纪〔2011〕4号文件形式在全区经贸系统各单位推广应用。

纪检监察实事项目之二:构建“企检共建”廉政预警合作机制

项目实施经过:首先主动走访萧山区检察院,商讨建立“企检共建”廉政预警合作机制,与检察院联合下发《2011年萧山供电局预防职务犯罪工作要点》。其次出台《关于在新调度大楼工程建设中开展职务犯罪预防工作的实施方案》,挂牌成立萧山区首个预防联络室,深入“企检共建”工程现场,巡查廉政预防工作。

项目实施效果:该《工作要点》获得浙江省预防职务犯罪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肯定,被作为“企检共建”典型经验介绍,整版刊登在《浙江预防职务犯罪工作简报》第3期。“企检共建”廉政预警合作机制大大提高了企业廉洁从业的预警效能,进一步预警企业存在的廉政风险点,有效增强预防职务犯罪工作的主动权和预见性,共同确保了电力调度大楼工程建设廉洁、高效、优质、安全,有效前移了反腐关口。

纪检监察实事项目之三:建立“纠建并举”行风建设管控新模式

项目实施经过:首先构建三级行风巡查网络。分局级、稽查中心和基层单位三个层面开展行风巡查,对每一级巡查组的工作职责、要求和巡查次数作出明确规定。其次健全行风常态工作机制。出台并实施《行风建设月度分析例会制度》,将行风分析会提出重点任务落实到具体业务部门,督促责任单位及时整改,实行整改回访复查,实现行风闭环管理。最后推行行风量化考核制度。建立《行风监督检查记分及处罚管理规定》、《行风监督检查记分考核细则》等管理制度,细化考核办法,将行风考核结果纳入各单位业绩指标。

项目实施效果:完善了规范有序、覆盖全面的基层站所行风管控体系,建立健全了行风“纠建并举”的常态机制,做到巡查有方向,纠正有目标,考核有依据,实现了基层站所行风监督检查的规范化和标准化,提升了供电服务的常态化管理效能,进一步促进了“优质服务无投诉”目标的实现。

纪检监察实事项目之四:稳妥推进“基层站所廉洁从业防控管理”效能监察

项目实施经过:首先出台《供电(营业)所廉洁从业防控作业指导书》,稳妥推进基层站所廉洁从业风险防控指导工作。其次对电费抄核收、低压业扩新装、故障表处理等10项业务流程及防控范围的查漏补缺,基本实现县级供电企业惩防体系“业务化”。最后将岗位廉政风险预控色标管理与监督检查相结合,集中组织自查自纠和大型监督检查,累计检查流程59个、节点71个、危险源113个,提出意见建议25条,下发《效能监察建议书》5份,并对落实整改情况进行跟踪督查,促使整改措施逐项落实到位。

第7篇

工作总结应能客观、公正、真实地反映工程监理的全过程,能对监理效果进行综合描述和正确评价,能反映工程的主要质量状况、结构安全、投资控制等方面的情况。

2、监理工作总结的划分

工程项目全部完成后,应对监理工作进行两方面的总结:一方面,是向业主提交的监理工作总结,其主要内容包括监理委托合同履行概况;监理任务或监理目标完成情况的评价;由业主提供监理活动办公用房和用品、试验设备等清单,监理工作总结的说明等。另一方面,监理内部提交的工作总结,主要是监理工作经验,可以是某种监理技术、方法的经验,采用某种经济措施、组织措施的经验,也可以是签订监理委托合同或如何处本文转载自理好业主、设计、承包单位关系的经验等。

3、监理工作总结编写的主要内容和组成

监理工作总结内容一般包括工程概况,项目监理组织体系情况,工程实施“三控、二管、一协调”的措施、效果和经验与教训等四大部分。

3.1工程概况应说明工程所在地理位置、建筑面积、层数层高、设计、施工、建设单位、建筑物功能、结构类型、装修特色和投资情况。

3.2项目监理组织体系情况针对监理合同和监理目标建立了哪些工作制度,如何规范工作程序建立和健全组织机构,从而使工程监理工作得以制度化、规范化地开展。结合工程情况,说明监理部怎样开展工作,提高人员素质,通过努力工作取得业主信任。

3.3对工程实施“三控、二管、一协调”的措施和效果监理的工作质量、进度、造价控制和合同管理、信息管理、组织协调是工程监理的基本内容,须着重说明在这几项工作中如何进行有效控制,采取何种措施和技术方案,取得什么样成绩,要有一定的数字说明和依据资料。

(1)质量控制方面:要体现督促承包单位建立和完善自身质量体系,重权预控、自检、试验检查和旁站等情况,建立质量责任制,规定质量控制的工作职责、工作流程、方法和措施,以及控制标准,取得了多少合格率和优良率等情况。

(2)进度控制方面:如何依据合同和业主要求,加强并细化进度计划中监督管理,重视施工进度的记录、信息收集、统计、分析预测和报告工作,从而达到监理进度控制工作成效等情况。

(3)造价控制方面:要详细说明做好工程计量与支付的审核签证工作,如何进行合同变更、设计变更等审核控制。在合同工程总量控制的前提下,如何加强分析预测、提高审核工作准确性、可靠性和原则性,实现投资效益,累计为业主节约资金程度的情况等;

(4)合同管理与组织协调:重点说明熟悉、执行合同的情况,公正地处理各种关系,协调好业主、设计和承包单位各方关系的情况。

3.4经验与教训包括对监理工作成效和存在问题以及改进的建议,为提高和指导今后监理工作服务。

4、编写工作总结要符合下列几点要求

(1)用词要准确、明了、简洁、通顺,尽量使用专业语言。并按打印方式处理。

(2)有正规封面:封面文字要注明“xx工程监理工作总结”标题,有业主、承包单位和监理单位名称,以及编制人、审批人和批准人签名。

(3)总结规格尺寸和编号:资料规格尺寸为16K或A4纸,并按公司工程竣工技术资料归档管理的要求统一编目和登记归档。

(4)报送监理工作总结,须有项目总监、以及相应的审核人和批准人(可总工程师)签字,并加盖该项目监理部公章后,由项目总监递交业主。

第8篇

工作进行到一定阶段,或告一段落,或全部结束时,需要回过头来对所做的事情认真地分析研究,肯定成绩,找出问题,归纳出经验教训,以便提高认识,进一步明确今后工作的方向,推动工作的发展。把这些工作用文字表述出来,就叫做工作总结。工作总结有个人工作总结和集体工作总结两种。

工作总结是论说性的应用文。好的工作总结应有一定深度的理论概括,但又不同于评论。它主要是从工作实践中,抽象出带有规律性的经验教训。

一、工作总结的基本要素

写总结是没有公式可套用的,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水无定势,文无定法”。写工作总结也可不拘泥于某种“格式”和“框框”,但是有一些基本的要素是应该具备的,比如要有标题、正文、日期。

工作总结的正文一般可分为五个部分:一是情况概述;二是成绩;三是经验和教训;四是存在的问题;五是今后工作或努力的方向。其中,着笔较多的主要是“成绩和经验”部分,因为它是总结的主要部分,所以一定要写好写实。另外,存在的问题和教训部分也要努力写准。存在的问题是指工作中的不足之处,或在实践中感受到的应当解决而解决得不好、或暂时没有解决、或不具备条件解决的问题。教训是由于思路不对路,方法不得当,或由于一些其他原因出现失误而得出的反面经验。

(一)情况概述部分。应以简明扼要的文字,写明在本总结所包括的期限内,工作的指导思想以及对工作成绩的评价等内

容。它是工作总结的引言,便于把后述的内容引出来。一般只需要很短的一段文字即可。但这段文字要高度概括,语言要十分精炼。

(二)工作成绩部分。这是工作总结的中心。总结的目的就是要肯定成绩。因此要写明成绩有哪些,有多大,表现在哪些方面,是怎样取得的;要写明工作任务、完成的步骤、采取的措施和取得的成效;要写得详细、具体,对取得的成效要表达得形象、生动。在写工作回顾的过程中,还要有意识地照应到下一部分的经验教训,使之顺理成章地引出来,不至于造成前后不一的感觉。

(三)经验教训部分。应从总结工作中很自然地归纳提炼出来。一定要写得丰富、充实,并选用具体事例适当地展开议论,使总结出来的经验和教训,有论点,有论据,有血有肉,鲜明生动,确实能给人以启发和教益。可以说,这是总结最难写的部分。

(四)存在问题部分。在总结成绩的同时,要找出存在的问题。问题有多少,表现在哪些方面,有什么性质的,怎样产生的,都应该讲清楚。

(五)今后工作或努力的方向部分。主要写明今后的打算或下一步的工作思路。这部分应写得简明扼要一些。

二、写好工作总结需要注意的问题

(一)情况要吃透。起草总结前要充分拥有和认真消化有关材料,最好通过不同的形式,听取各方面的意见,全面了解有关情况。或者把总结的想法、意图提出来,同有关的同志一起商量。一定要避免领导出观点,然后起草者再去找事实的写法。

(二)条理要清楚。总结是写给人看的,条理不清,别人看

不下去,即使看了也会不得要领、不知其所以然,这样就达不到总结的目的。特别要防止下笔千言,离题万里。

(三)剪裁要得体。材料有本质的,有现象的,有重要的,有次要的,写作时就要去粗取精、去莠存良。总结中的问题要有主次、详略之分,该写的要详,该略的要略,特别要注意强调重点,突出亮点。在实际撰写中,经常会出现信马由缰、事无巨细,把做过的所有工作都一一罗列出来的现象。比如什么时间做了什么事,有哪些人参加等。这样写出来的总结就成了一本流水账,让人看起来很费力,或看了也不知所云。

(四)观点要正确。总结必须实事求是,不能夸大其词,一定要以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作为衡量工作的主要标准。观点正确,是总结能否站得住脚的关键。同时还要注意,光有正确的观点还不够,还需要有能够说明观点的丰富素材和具体内容,这样的总结别人才喜欢看,看后也能有所收获。

(五)文字要考究。总结是概括实践、反映客观事物的文字材料。因此,用词要精湛、确切,还要尽量多用群众喜闻乐见、形象生动鲜活的词语,切忌每次都是老一套。

(六)总结要出彩。这是撰写总结的难点。对大量材料、各种类型的矛盾,要反复分析研究,抓住其中的主要矛盾、本质特点、来龙去脉论证其发展的趋势,总结出带规律性的、特色突出的经验。

三、工作总结的一般写法

第9篇

一、正确评估阶段工作成效

3月10日动员会后,按照县委的统一部署和要求,__*基本完成第一阶段各环节的任务。总结起来,体现出“五到位”和“五方面”成效。

“五到位”:一是组织领导到位。__成立了学习实践活动领导小组和办公室,主要领导担任学习实践活动领导小组组长,并且配备了工作人员。坚持高起点、高标准,制订活动方案,既体现了县委的要求,又体现了本单位“自选动作”的创新特色,明确了各小组的工作职责、工作程序、工作要求、工作纪律,建立了工作机制,增强了工作活力和实效。二是安排部署到位。3月18日,在召开了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动员大会。党组书记、__长在动员会上作了动员报告。同时,结合县__的实际,各党支部进行了再动员和再部署,将组织领导责任落实到党支部,形成了一级抓一级,一级带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学习实践活动氛围。三是宣传动员到位。学习实践活动启动后,__党组迅速起动,召开了动员会议,全体党员参加了动员会议;主要领导对科学发展观进行了宣讲、上党课,集中学习培训3次,利用宣传栏、张贴宣传标语、内网宣传、黑板报、报送信息、媒体报道等,宣传了学习实践活动的目的、意义、任务、步骤和工作进展情况,增强了__党员干警对开展学习实践活动的认识。四是领导带头到位。学习实践活动中,__领导干部做到了“五带头”,带头抓学习、带头调研、带头上课、带头征集意见、带头解决问题。领导和办公室人员带着调研课题,深入基层开展调研,起率先示范的作用,促进法院学习调研阶段工作的完成。五是任务落实到位。在学习调研阶段抓集中学习、抓宣讲辅导、抓深入调研、抓意见征集、抓交流体会,保证了学习时间、学习内容、调研报告、心得体会、梳理意见、重点工作的落实,做到“八有”(有学习篇目、有学习形式、有时间安排、有培训辅导、有读书笔记、有心得体会、有思想共识、有工作载体)“三不漏”,即:不漏参学对象、不漏规定动作、不漏活动环节,保证了学习实践活动不留空白、不留死角、不走过场。

“五项成效”:一是提高了思想认识。通过深入学习宣传、调研、征集意见等活动,让群众清楚__单位在开展学习实践活动,让__党员明白为什么要开展学习实践活动,特别是__领导班子认识到开展活动重要性和解决问题紧迫性,增强了党员干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二是转变了执法观念。通过对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核心内涵、基本要求、根本方法的深入学习和理解,深入的调研思考,牢固树立了全局发展、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的司法理念,增强服务民生、保增长、保稳定的科学发展观,建立了“清积大执行”长效机制。三是增进了上下沟通。通过交流和征集意见,__党员干警对党的重大决策和当前工作有了深刻的理解和认同,领导班子对党员、干警想什么、盼什么、需要解决什么问题有新的认识和把握,使单位工作方向更明晰、定位更准确。四是创新了活动载体。坚持边学习、边实践、边创新,法院工作出现了特色和亮点。通过富有创意的活动载体,突出了实践特色,增强了活动实效。五是做到了两个促进。坚持统筹兼顾,正确处理工学矛盾,力求做到两不误、两促进,努力使学习实践活动与推动当前工作结合起来。围绕执法为民、维护稳定、服务发展等工作开展学习实践活动,法院的各项工作得到顺利推进(达到了“六个新”:即班子战斗力、凝聚力有新突破,队伍建设有新突破,创新机制有新突破,法律监督工作有新突破,管理工作有新突破,廉政自律有新突破)。

在总结成绩的同时,也要看到存在的问题,一是学习内容有差距,发展不够平衡;二是工学矛盾突出,对学习的重视不够;三是实践特色不突出,总结经验挖掘工作亮点不够,创新不多。四是深入调研和征集意见不够,与活动要求还有差距。

二、扎实推进分析检查阶段工作

分析检查阶段是整个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中承上启下的关键阶段。主要任务是征求意见、找准问题、分析原因、明确方向。按照学习实践活动分析检查阶段的工作安排,要围绕“三把握、四抓好、五查摆”,扎实做好分析检查阶段的各项工作,确保法院的学习实践活动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

(一)把握三大环节

第一、开好两个专题会议。紧扣科学发展主题,坚持重在分析问题、重在总结经验、重在明确方向,认真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深入查找班子和个人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党性党风党纪方面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特别要紧密结合当前形势,深入查找在应对金融危机、维护社会稳定、维护群众合法权利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深刻分析问题根源。主要领导带头征求意见、带头交心谈心、带头写好发言提纲、带头开展自我批评,组织党员开好专题组织生活会。

第二、撰写分析

检查报告。写好领导班子落实科学发展观分析检查报告,是分析检查阶段的中心环节。要充分运用前一阶段理论学习、调查研究、解放思想大讨论的成果,以检查分析问题、理清科学发展思路为重点,全面梳理存在问题,实事求是分析存在问题的主客观原因,充分反映单位科学发展的主要方向、总体思路、工作要求和主要措施,努力形成高质量的分析检查报告。主要领导要亲自抓、亲自主持、亲自把关,坚持标准、严格要求,真正把问题找准确、把根源弄明白、把思路理清楚、把对策定科学。第三、组织抓好群众评议。领导班子分析检查报告形成后,要广泛征求党员、群众的意见,认真组织评议。要把评议中提出的正确意见充分纳入分析检查报告,并在一定范围内公布,接受广大党员干部群众的监督。主要领导要亲自组织评议,听取党员干部、群众及社会各界的意见。

(二)抓好四个重点

第一、深入开展主题调研。深入开展调研活动,重点围绕__服务发展方式和维护稳定、破解科学发展难题、推动科学发展开展调研。通过调研发现问题,剖析原因,提出对策,进行科学论证,制定解决问题的方案。

第二、实事求是分析总结。在调研、剖析的基础上,围绕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思想观念、工作思路、政策措施、体制机制等方面情况进行分析总结。领导班子及党员领导干部重点围绕对科学发展观的理解力、执行力、操作力和创造力方面的情况进行分析总结,认真查找存在的突出问题,深入分析原因,总结经验教训,提出解决问题的思路、举措和办法。在分析总结时,要注意相互沟通思想,交换看法,提高分析总结的质量。领导班子要通报分析总结情况、组织群众进行评议,在此基础上制定整改方案,整改的情况要接受群众监督。

第三、开展主题实践活动。要加大主题实践活动的推进力度,总结好做法、好经验,把学习实践活动成效最终体现到“工作大推进”上来,在第二阶段中,要突出“五个一”的实践活动。

四要抓好集中解决问题。领导班子和党员领导干部要亲自挂帅,统筹协调,集中力量解决几件影响和制约科学发展的突出问题,办几件群众希望解决的事情,维护稳定、惠及于民。

(三)突出查摆五大问题

分析检查阶段的工作能否深入推进,能否取得成效,在于我们查找问题的深度,要认真开展“五查五看”,一查法治理念,看执法思想是否正确,思想解放的力度大不大;二查工作思路,看做出的决策科学不科学,工作重点准确不准确;三查落实措施,看工作措施是否切合实际,看维护司法公正是否到位;四查体制机制,看工作运转是否科学高效、政令畅通,制度是否健全完善、落实到位;五查工作成效,看党委的重大决策是否落实到位,重点工作任务是否取得了新进展、新成效。要通过深入查找问题,引导党员干部着眼于推动发展,坚持以人为本抓落实,创新机制促进工作,强化制度保稳定;着眼于推动科学发展,探索研究延伸司法服务职能,提升维护稳定的新路子,从而促使__机关步入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运行轨道;着眼于和谐发展,努力为小康建设创造良好的氛围和环境。

三、分析检查阶段工作建议

一是抓好学习调研。把学习调研贯穿于学习实践活动的始终,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确保科学发展观落到实处。在学习调研的基础上,继续组织党员干部通读、精读上级规定的必读篇目,深入学习党的十七大议会精神和总书记的系列重要讲话精神,5月12日重要讲话精神,对形成高质量的分析检查报告,强调“三个下功夫”、“六个讲清楚”。“三个下功夫”是:要充分运用学习调研、解放思想讨论、领导班子专题民主生活会的成果,在认真查找问题上下功夫,在深入剖析原因上下功夫,在科学制定对策上下功夫。“六个讲清楚”是:切实做到把党的十六大以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情况讲清楚,把学习实践活动中形成的科学发展共识讲清楚,把影响和制约科学发展的突出问题讲清楚,把存在问题的主客观原因特别是主观方面的原因讲清楚,把推动科学发展的总体思路和主要举措讲清楚,把加强领导班子自身建设特别是加强党性修养、弘扬良好作风的具体措施讲清楚,防止把分析检查报告写成一般性的工作报告),学习上级党委应对金融危机、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决策部署和政策措施,提高思想政治素质和理论素养,提高认识水平和判断能力,对科学发展观的理解提升到新水平。

二是抓好边查边改。对领导干部自己存在的突出问题,领导班子自身存在的突出问题,内设部门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要及时整改、边查边改,具备条件的马上就改。特别是对影响科学发展的大事、制约科学发展的难事、阻碍科学发展的急事、关系民生改善的实事,要下大力气抓紧解决好。当前要把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突出问题作为整改的重点,认真分析检查,切实整改落实,真正让群众看到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推动问题解决的决心,看到学习实践活动带来的实实在在变化。

三是抓好工作成效。正确处理好学习实践活动与做好当前各项工作的关系,把有效应对金融危机、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作为最大的实践、最重要的实际、最需要取得的成效。要做到思想上统一,自觉把学习实践活动与当前应对危机、促进发展、维护稳定统一起来,通过深入开展学习实践活动来保增长、促民生、保稳定,通过实践成果来检验学习实践活动的成效。要做到内容上融合,把战危机、促增长、保稳定作为深化学习、分析检查、整改落实的重点,作为搞好学习实践活动的根本检验。既要不折不扣搞好学习实践活动,又要扎实做好当前各项工作,维护司法公正,推动全县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四是抓好责任落实。要进一步强化政治意识、大局意识、责任意识,把开展学习实践活动作为重大政治任务,摆上重要位置,切实加强领导。主要领导要履行好第一责任人职责,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足够的时间和精力抓好学习实践活动;分管领导要承担起直接责任,超前思考,周密谋划,精心实施,把各项部署安排、各项工作任务抓实、抓细、抓好、抓到位。领导小组办公室要履行好组织实施责任,坚持搞好服务、统筹协调,掌握动态、反映情况,督促检查,保证学习实践活动不走过场、不出偏差。

五是抓好信息反馈。要充分利用网站、自办刊物、宣传栏、黑板报、横幅标语等宣传载体,大力宣传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精神实质和根本要求,宣传开展学习实践活动的重大意义,宣传学习实践活动中涌现出来的先进典型,宣传第二阶段的部署、要求、做法、经验和成效,营造浓厚的学习实践活动氛围。要积极编写《简报》,及时准确的向学习实践活动领导小组反映分析检查活动进展情况和取得的成效。要积极与新闻单位联系,报道学习实践活动开展情况,特别是报道学习实践活动取得的阶段性成果。

第10篇

一、进一步完善衔接管理和部门协同配合机制。贯彻落实省五部门《关于进一步加强刑释解教人员衔接管理工作的通知》,对重点人员实行无缝对接。要完善看守所释放对象的衔接管理机制,规范社区矫正对象解教后的衔接管理,最大限度地减少因衔接不到位的脱管漏管现象;进一步加大有关部门工作的协调配合力度,制定工作意见,明确职能部门职责和有关机构、人员、经费等保障要求。要联系民政部门对其中符合救助条件的按关政策给予救助,联系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对符合关规定条件的给予职业培训补贴,并提供公共就业服务。要明确外来流动刑释解教人员管理的关规定,落实对刑释解教人员生活保障、就业、就学等方面的帮抚政策,为提高帮教安置工作成效打下坚实基础。

二、进一步加大重点高危对象安全管控力度。结合社会治安重点地区排查整治工作,加强与有关部门协调,共享外来流动人员信息资源,认真开展流动人口中刑释解教对象的情况摸排,探索推进这方面工作的有效举措;组织村(社区)每月排查分析工作,认真梳理重点高危对象,特别是要将有重新违法犯罪倾向的“三无”、涉毒、涉黑等类刑释解教人员列为重点帮教对象,制定帮教措施,落实帮教责任人,签订帮教责任书,进一步完善重点高危对象安全管控责任制。

三、进一步加大信息化建设和工作考核督查力度。发挥刑释解教人员信息管理系统作用,不断充实安置帮教系统的信息,及时掌握服刑、劳教人员的情况。要充分运用网络、电话等工具,开展各种帮教活动。加强队伍培训,熟练掌握刑释解教人员安置帮教工作管理软件的操作规程。同时,积极采取多种方式,加强平时工作的检查、考核和督查,不断提高工作成效。

四、进一步加强刑释解教人员的就业工作。加强与工商、税务、民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等部门协调,做好就业方面的咨询和指导,对符合条件的人员提供政策上的帮助;同时,继续加强过渡性安置基地的建设,要多与企业沟通协商,加大安置力度。要不断完善安置、管理机制,提高安置工作实效。加大宣传力度,形成刑释解教人员就业安置的正确舆论导向。进一步加强职业技能培训工作,适时组织专业技能培训,帮助刑释解教人员掌握一技之能。加强“三无人员”和就业困难人员的就业促进、帮抚力度,鼓励自谋职业,自主创业。

五、进一步加大工作创新工作力度。按照社会管理创新要求,要积极探索新形势下帮教安置帮教工作的新渠道、新途径,总结帮教安置、再就业培训、帮贫解困和引导促进自主创业等方面的工作经验。对帮教安置工作成绩突出的个人、单位和企业进行表彰,带动我们街道帮教安置工作深入发展。

第11篇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七大、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牢固树立发展为先、民生至上理念。紧紧围绕有效提高群众知晓率、满意度、支持度为重点,立足基层、贴近群众、服务百姓,加强民生工程政策、进展和成效的宣传,总结推广实施城镇居民医保、就业技能培训、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和技工院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3+1”项民生工程的经验,宣传报道实施民生工程中的典型事例,征集反映基层群众的评价和期盼,引导和动员广大干部群众了解、参与、支持和监督两项民生工程,推动其向深度拓展,向长效提升。

二、组织领导

为推动全区人社系统“3+1”项民生工程宣传活动顺利开展,确保宣传活动取得实效,成立区人社系统“3+1”民生工程宣传活动领导小组。成员名单如下:

三、主要内容和宣传重点

(一)宣传政策措施。重点宣传“3+1”民生工程的有关政策内容、资金筹集和使用等。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城镇居民医保重点宣传筹资(财政补贴和个人缴费)标准、保障待遇水平、报销结算服务流程等;就业技能培训重点宣传培训政策、培训要求、培训工种、培训方式、补贴标准于申领程序等。

(二)报道惠民成效。积极反应“3+1”民生工程实施过程中群众受益和评价情况,深入挖掘民生工程给群众带来实惠的典型事例,通过具体鲜活事例和受益者现身说法来全面展示工作成效,努力让民生工程家喻户晓、深入人心、温暖民心。

四、活动方式及具体安排

(一)组织领导和群众专题访谈。联系区电视台和广播电台录制播放专题访谈节目,请区领导和群众(居民养老保险、医保受益对象、参训农民工、经济困难学生)对项目内容、程序和受益情况进行宣传,在电视与广播新闻中定期或不定期播出,切实提高“3+1”民生工程的社会知晓度。

(二)组织媒体集中宣传。积极配合宣传部门组织报刊、电视、广播等新闻媒体和各类学校、培训机构网站等集中进行宣传。组织1-2次由当地党政和人社局领导慰问辖区患病住院对象、视察就业技能培训现场活动,看望困难学生,并为参保居民、学生儿童送上报销的医药费或为参训农民工发放资格证书、培训补贴等。

(三)编发政策宣传材料。以通俗易懂的语言、普通百姓的视角,印发各类政策宣传资料,让群众了解民生工程为何实施,由谁实施,怎样实施,有哪些权利与义务,增强群众维护自身权益的意识,明确自身承担的义务。通过社区、学校、工地、企业等多种渠道向辖区广大参保居民、在校学生及其家长、进城农民工等群体各发一封公开信、一张政策明白纸等。通过媒体采访报道,制作宣传条幅、专题展板、宣传橱窗等方式,加大政策宣传力度,充分展示“3+1”民生工程工作成效。

(四)丰富和创新宣传活动。创新宣传方式和手段,借助各类学校、社区、企业等平台和媒体、网络,面向社会开展丰富多彩的宣传活动。认真组织实施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城镇居民医保、就业技能培训和技工院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3+1”民生工程宣传咨询日活动,统一组织抽调工作人员到街头、广场或学校、社区、企业等,开展政策咨询宣传活动,现场为群众答疑解惑。

五、工作要求

(一)“3+1”民生工程宣传工作已纳入年度目标考核内容,各镇、街道办及目标任务单位要切实加强组织领导,明确责任,认真部署,精心安排,抓好落实。根据工作需要充实宣传力量,提供经费保障。

第12篇

辅导员是高校资助工作的组织者、实施者、指导者和教育者,其工作成效对贫困生受助受教和全面发展产生直接影响,因此,在资助政策把握、信息了解、内容掌握及自身建设等方面存在的问题会影响工作成效。

1.资助专题教育内容掌握不深

资助专题教育是较为专业化的教育,是思想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包含资助政策、思想与心理、诚信感恩、就业创业、感恩实践等。由于辅导员日常处理学生事务繁杂,很难专心学习和领会有关资助政策与文件精神,加上校内组织相关学习较少,老辅导员可依工作经验来做事,新辅导员通过咨询或按校内文件要求来操作,容易导致对贫困生的思想与心理了解不透,教育内容掌握不专,感恩实践活动了解不深,参与积极性不高等,因此,在实施资助教育过程中内容空洞,过于表面不深不透,达不到预期教育效果。

2.贫困生信息掌握不全

信息掌握是做好资助工作的基础,是对贫困生进行因材施教的出发点。信息数据的处理与分类是一项较为复杂的工作,从学生入校,通过录取数据、学籍注册、绿色通道、贫困调查、个人申请、学生座谈等多途径收集掌握贫困生信息,但由于各种原因,辅导员在信息数据处理、分类、归档等方面出现数据整理不规范、层次未分清、贫困界定较模糊,在资助教育过程出现教育内容大众化缺乏针对性。有些需要特别关注关心的贫困生难以得到真实帮助与服务,问题没有得到解决,可能出现真正贫困生没有享受相应资助。

3.自身能力与素质参差不齐

辅导员自身能力与素质是决定工作成效的重要因素。当前辅导员因管理工作事务较多,加上辅导员所学专业、工作经验、教学经历、工作能力等各方面有差异,工作责任心,工作态度表现不一样,对资助工作重要性认识,资助教育知识掌握度,资助教育方法存在差异,因而在整个资助工作会出现不同的问题,对资助生的关心关注,帮扶教育不到位。因此,加强学习,提升辅导员队伍整个工作能力和素质是做好资助工作的重要环节。

二、思想教育在资助教育中的融合

资助教育是思想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如何将思想教育与资助教育内容进行融合,实现资助与育人并进,资助与感恩同在,资助与发展同行,促进资助生健康成长成才和全面发展。

1.加强理论学习,提高教育教学水平,增强教育全面性规范性

要积极转变观念,提高认识,加强资助政策、文件及相关知识学习与提高,结合资助教育工作实际,掌握资助教育内容,注重资助教育全面性,规范性,通过自学、专题培训、网络学习等提升理论水平;要善于总结教学经验,提高教育教学水平;同时,结合当代贫困生特点,掌握现代教育方式方法,明确自身角色定位,真正把思想教育融入到资助工作中来,对贫困生思想、心理、诚信感恩、就业进行务实有效、全面规范的帮扶教育。

2.全面掌握信息,做好层次分类,提高教育针对性和教育效果

全面掌握贫困生信息是整个资助中的关键。辅导员应从贫困生提出申请、班级评议、贫困认定、院系评审等过程中全面收集好相关信息,包含家庭经济、家庭人口、受困情况及原因、地域情况、个人表现等;在数据收集后,还需要对贫困生进行分类分层次,界定好特困、困难、一般困难等,并建立好资助生信息档案,在整个环节上加强与学生间思想交流沟通,全面掌握信息。

3.研究教育内容,制定教育计划,推进教育专业化全程化

资助教育内涵丰富,不仅是经济帮助,还包含思想品德、科学文化、心理、就业发展等多个层面。辅导员首先根据贫困生层次界定、自身特点、资助形式、不同年级地域等进行研究,确定教育内容;其次是根据前期数据分析及教育内容制定在资助前、中和后教育教学计划,资助前实施基础教育,资助中实施专业教育,资助后实施感恩实践教育;三是要注意教育的延缓性和扩展性,除开展正常教育活动外,适当增加生命教育、体验教育、典型案例教育等,将思想教育贯穿到资助工作全过程中来,推进资助教育专业化、全程化。

三、思想教育在资助教育中的渗透

掌握思想教育在资助工作的渗透环节,在解答资助生思想、心理、学习、生活及就业等各方面的困惑,同时,排除“等,靠,要”、“隐瞒、欺骗、虚假申报”等现象[2],让真正的贫困生受到资助和帮助,从思想上告诫其享受资助与感恩回报并在,从行动上告诉其资助,自助,助他同行。

1.严把资助前期教育关,教育先行与资评同进

前期教育是有效实施资助工作的前提和基础。在资助前开展思想与心理、诚信与感恩、受助与自助等系例知恩教育,告知学生在享受资助同时,如何走“自立、自强、自助”之路,践行“受助、自助、助他”之果,让资助生不仅是思想上有认识和意识,更是行动上有所付出;在资助认定评审过程中要对申请受助学生进行实事求是的作风教育和公开、公平、公正的法制意识教育[3],讲诚信讲信用,认真如实填写申报内容,为后续资助评定提供有用数据。

2.严管资助中期教育关,重视资助与感恩并进

抓好资助中期教育工作是强化资助感恩意识,全面培育感恩行动的过程。中期教育要与实践活动相结合,教育内容要以引导资助生如何去感恩?感恩形式、感恩途径和信息考核等,对资助生在学习、生活、工作、感恩回馈等各方面进行跟踪反馈并形成完整的数据档案,为今后资助评审和资助教育提供有价数据。

3.做好资助后期教育关,检验资助与报恩成效

资助后期教育是检验整个资助工作成效和资助教育质量的标准。一是做好资助生离校前期感恩教育工作,主要做好就业思想、就业心理、问题解答、注意事项等,关注就业情况,了解发展状况,引导学生以行动回报母校和社会;二是建立资助生毕业后信息跟踪档案,掌握离校后动向,鼓励资助毕业生常回校看看并参加一些感恩活动,对在校资助生进行感恩教育,并形成一种良性感恩长效教育机制。

4.把好资助实践教育关,以行动践行感恩回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