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

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

时间:2023-09-15 17:40:34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

第1篇

关键词:计算机;网络技术;教学模式;高职

科技的发展促进了网络技术的发展和普及,社会对具备网络技术专业人才的需求不断增加,对人才的专业能力要求不断提高。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的毕业生面向技术性和操作性强、更新换代速度快的专业岗位,要求专业技能和综合能力较强,有较强的理论基础。高职院校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人才培养采用传统模式,与社会需求存在较大的差异。如何培养适应社会、行业和企业需求,缩小高职院校教学教育培养专业人才与社会需求之间的差距是高职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教师急需解决的问题。

1计算机网络专业教学现状

1.1理论教学为主、实践教学为辅

高职院校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课程教学主要以传统的理论教学为主,采用讲授理论知识和基本原理、单向传递知识的教学模式,学生对专业知识的学习仅局限于片面的理论知识,缺乏实践教学,理论难以与实践相结合,不能达到学以致用,严重影响了教学质量[1]。此外,课程教学缺乏连贯性和科学性,多数教师沿用教材的目录章节顺序开展教学,缺乏与行业、企业的联系,最新的技术和资信不能融入课堂教学。根据教学章节顺序讲授知识内容能保证课程的完整性,但难以做到理论联系实践。对于应用型的专业技能人才,专业理论基础知识必须要理解透彻,并将理论转化成实际,活学活用。抽象枯燥的理论教学难以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实践技能,高职教育的目标难以完成。传统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学习的目标是获得较好的期末成绩,根据老师讲授的理论知识进行死记硬背,考试中大部分的知识由于是短暂记忆而来,缺乏实践应用,考完就忘记知识的情况层出不穷[2]。

1.2教学模式落后

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教学主要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大部分高职院校教师都是使用传统的单向灌输式教育模式。信息技术在不断地更新换代,高职院校教师并未意识到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无法适应社会的实际需求,传统模式授课缺乏吸引性、趣味性,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教导的学生实践技能较差[3]。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的技术性和时效性较强,传统的填鸭式教育使学生的学习兴趣降低,缺少实践应用的培养、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锻炼和对新鲜事物的敏感性,难以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习惯、主动性、积极性和紧跟社会的变革能力,缺乏创新思维。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教师应注重教学模式的革新,加强与时俱进的教学理念,构建创新的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教学模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2高职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教学模式

2.1启发式教学模式

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需要具备良好的创造性思维,教师在教学中需要根据理论知识的抽象性采取科学、有效的教学模式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独立思考的能力,提升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由于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需要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在讲授理论知识过程中,针对理论知识的抽象性,教师可以采用启发式教学模式,以问题为导向推动学生的思考,由浅入深,实际联系理论,把抽象的理论知识可视化、可实操化。如在讲授“局域网”相关的理论知识点中,教师可以让学生思考生活接触到局域网的事件、局域网出现的领域,逐步深入,由家庭局域网到有线局域网,从有线局域网到无线局域网,由家庭如何组建无线或有线局域网到公共场合局域网的组建等。把抽象枯燥的理论知识与生活事件相结合,启发学生去挖掘生活中涉及的专业知识,让学生围绕“局域网”的主题不断发散思维,锻炼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思考、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老师注重“穿针引线”,从旁指导,让学生根据知识的逻辑思维构建知识框架,学会整理、梳理和思考专业知识,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2.2案例教学模式

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需要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知识,在理论教学中融入案例教学有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理论知识。在理论教学中加入案例教学,让学生在学习理论知识过程中,清晰地明白理论如何与实践相结合,而不只是停留在概念中。同时,典型的案例让学生了解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对社会、行业和企业的影响,明白该专业在促进社会进步中起的作用,增强学生的学习信心和学习兴趣。在日常教学中,老师可以收集最新的专业案例,根据课程内容结合案例教学,如在讲授“计算机网络与安全”的知识点时,引入现实中计算机网络被袭击的经典案例,让学生思考和提出自身日常生活中遇到的计算机网络安全事件,探讨应对模式等,让学生在掌握理论知识的基础上,不再是空洞的理论教学,而是围绕案例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真正做到理论联系实践,让学生掌握专业知识,灵活熟练地应用到工作和生活中,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3网络平台和智能移动终端教学模式

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应用性较强,传统的教学模式仅局限于课堂教学,课后学习和锻炼仅限于老师的随堂作业,不能给学生提供大量的学习和锻炼机会,难以活跃学生的思维并保持高度的专业素养。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教师可以结合“微课”模式授课,“微课”短暂的十几分钟浓缩了一个专业知识点,让学生不受时间和空间的局限性,随时进行自主学习,学以致用。同时也可以设置网络课程平台,不定期地专业知识点和设置实时讨论专区,供学生随时随地讨论并学习专业知识,让学生之间养成互相学习、互相解答的习惯。可开设微信公众号,不定期专业、行业最新的知识和技术,让学生与社会接轨,随时更新专业知识,学习最新的专业技能。

2.4校企合作实践教学模式

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可以通过校企合作实践教学模式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学校与行业、企业之间相互合作,学校教授学生专业理论基础知识和基础实践技能,企业的专业技术人员提供岗位实践应用技能指导。校企合作搭建信息交流平台,共同制定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使学校的教学能贴近行业、企业的专业技能需求,共同开发教学课程,使得课程体系与行业、企业标准接轨,培养社会所需的专业技能人才。学校的专业学习是较为纯净和单一的,与企业的岗位要求相结合,让学生能真实体会岗位工作和对技能的需求,培养学生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锻炼清晰、缜密、严谨的逻辑思维,让学生在毕业就业中快速适应岗位,从而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2.5“学徒制”教学模式

针对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的专业属性,采用“学徒制”教学模式提高教学质量。“学徒制”培养模式是高职教育的创新改革,注重学校老师与企业师傅之间的协调和配合,聘请企业专业技术人员到学校进行指导学习。通过两者之间的相互协调和配合,将专业理论知识传授给学生的过程中也注重学生专业技能的培养,企业专业技术人员在教学过程中用自身的专业能力和素养影响学生,有利于提高学生的专业水平和素质。在甄选企业专业技术人员过程中,需要选择具有较高的专业技能和良好的教学表达能力人员,能顺利传授专业知识和技能,保证优质的教学。同时,建立科学有效的评价机制,随时跟踪和反馈教学质量,保证教学评价的合理性和准确性,及时根据学生接受能力、行业最新技术和资讯进行教学内容的改革,对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和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进行有效的修订,保证人才培养的质量。

3结语

第2篇

关键词:校企深度合作;双赢互惠;共同发展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9599 (2012) 20-0000-02

1 引言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提出:“实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的人才培养模式”。“产教结合、校企合作”办学模式,是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和办学质量提高的关键环节,是我国职业教育发展的成功经验,也符合国际职业教育发展趋势。没有校企合作,就不可能培养出适应企业发展的人才,但简单的合作,甚至是“单想思”的恳求企业配合,不能互惠互利是行不通的。需要建立长效机制,校企深度合作,变被动为主动,把学校建成企业新产品、新技术、新规范推广的一个人才培养中心、员工培训中心、技术鉴定中心、科技研发中心,实现校企“双赢”,开创校企紧密合作的新局面。

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本身具有“高、精、尖、快”的特点,实践性强、技术更新快,为培养适应企业发展需要的优秀网络技术人才,校企深度合作势在必行。江西工贸职院早在06年就开始不断探索创新校企深度合作模式,逐渐形成了校企紧密合作的办学机制。

2 校企合作,共建校内实训教学平台

实践教学是学生素质能力培养中最重要的环节,为强化动手能力,适应专业教学发展,先进的实训设备必不可少。校内实训教学平台,是提升学生专业技能和实践能力的关键,直接引响到办学质量。为突出实训教学平台的先进性,适应网络技术迅速发展及对高等职业技术人才能力结构的新要求,我们考察了国内多家网络技术类校内实践教学平台生产公司,虽各有特色,但却都与网络专业实践教学或多或少存在一定的差距。因此,我校与本地生产公司“江西国鼎科技有限公司”校企合作,共同开发,通过不断地改进,江西国鼎“智能楼宇网络工程实践平台”在我校网络专业实践教学中使用,教学效果显著。该产品10年获江西省自主创新产品及江西省科技成果奖,在全国多所高校推广使用,并获得一致好评,现在正着手研发“网络系统集成实训平台”。这样,学校成为企业新产品、新技术及新规范的研发、试用和推广中心,学校师生在专业教学实践中可享用企业的最新技术成果,企业乐意,学校实惠。

3 挂职锻炼,优势互补,互惠互利

高职院校强调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和职业素养,要具有较高的实际操作能力,这就要求专业教师本身必须具备过硬的实际操作技能。实践教学的成功与否,很大程度上与本专业教师的实践能力分不开。因此,需要大力加强教师自身实践能力的培养,提高职业技能。我们积极与技术实力较强的一些网络公司建立长期稳定的业务往来,通过轮换的方式,分批送专业教师下企业挂职锻炼,直接参与工程现场施工,学习最新技术,提高实践能力。同时,充分利用本专业校外实习基地,让教师直接参与实习基地的具体工作,接触实际问题和应用,了解社会需要和技术发展的新方向、新成果,转化为自己的实际工作能力,为专业发展作好知识储备和技术准备。为此,学院还明文规定“双师型”教师,每二年必须下企业锻炼不少于三个月;网络技术专业教师,要求每年的寒暑假必须到南昌市内的合作网络公司挂职锻炼不少于二个月,平时每月至少要参加公司的一次专题研讨会议,了解公司运行机制和最新科技动态,了解行业现状与发展方向。教师挂职期间充分利用自身专业优势,为企业提供技术支持和服务,为企业的发展、产品研发献计献策。

教师通过到企业实践锻炼,了解了企业对学生素质的需求,熟悉了岗位对学生的技能的要求,进一步明确了企业对本专业人才知识结构、职业能力、职业素养的要求。为本专业的内容调整和教学改革,找到了依据,积累了经验,使专业教学改革更有针对性、科学性。这样一方面锻炼了专业教师,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使之成为高素质技能型职校教师,另一方面为企业提供了技术服务与支持,从而实现了互惠互利。

4 企业参与办学,推行工学交替、顶岗实习

为进一步推行校企深层次合作,使企业与学校相互渗透,我校网络技术专业与省内外多家网络公司签订了多种合作协议,如:校外实习基地协议,“订单”培养协议;校内共建实训场所协议;共同编写实训教材、建设精品课程协议;共同开发CAI课件协议等等。聘请企业专家担任网络专业建设委员会成员,直接参与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设计与实施。与ATA合作就网络技术专业的培养方案、专业定位、课程体系、教学计划、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等,进行了全面调整和修订;与神州数码合作就网络设备安装与调试、网络系统集成等课程,进行了课程置换;与江西国鼎科技有限公司合作,灵活调整和制订教学计划,从08年开始全面推行网络技术部分专业课程教学采用“工学交替”,课前专业教师带领学生到网络工程现场进行教学,先由一线工程技术人员进行岗位技能培训,学生在专业教师与公司技术人员的指导下按职业操作规范和标准完成相应岗位操作,真正实现“做中学”。要求大三学生毕业前到公司“顶岗实习”,并必须通过相应的岗位技能考核才能毕业。充分培养了学生的专业技能和职业能力,提升了学生的就业能力,提高了学校办学质量。网络技术专业毕业生就业率达96%以上,实施至今效果良好。

5 建立校内研发中心和培训中心,双赢互惠,共同发展

职业教育的发展,需要充分调动行业企业的积极性,本着加强校企深度合作,共同发展的原则。10年5月由江西国鼎科技有限公司投资60多万元,在校内建立了“网络研发中心”,我校4位网络技术专业教师成为研发中心兼职工程师。研发中心成立后,为公司的新产品的研发和改进,网络新技术的改革创新,提供了良好的技术服务与支持。一年来,中心协助江西国鼎科技公司:10年6月完成“综合布线系统端接与测试平台”和“智能楼宇网络工程教学软件系统”产品研发;11年1月完成“智能楼宇网络工程实践平台(GD-WLPT6502)”产品研发,3月完成“智能楼宇网络工程实践平台(GD-WLPT6602)”产品研发,新产品不断地改进和创新,使之更科学、更实用、更能适合网络技术专业实践教学的需要。11年5月在研发中心的基础上又新组建成立了“培训中心”,为南昌市的网络公司新进员工提供岗前培训及校内外相关专业就业前培训,目前已经为江西国鼎公司新进员工举办了二期岗前培训班,合格率达100%。11年6月协助国鼎公司成功举办了江西省首届大专院校企业冠名的职业技能网络工程大赛:“江西省高校电子电脑大赛—国鼎杯网络工程赛”,我校代表队荣获高职组第一名。“研发中心”和“培训中心”为产品的研发、推广应用,公司的发展尽心尽力,得到公司上下的一至好评。

总之,校企深度合作,院校可近距离获得行业企业的人才需求信息,合作企业可深入参与到人才培养过程中,有利于改进办学,提高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学校利用专业和技术优势针对企业的发展需要,进行科研攻关和研究,并将研究成果转化为工艺技能、物化产品和经营决策,提高企业整体效益。制定优惠政策,鼓励企业向学校投资,建立利益共享关系,企业优先选聘专业优秀毕业生,低成本获得满足自己需要的毕业生。实现“教学—科研—开发”三位一体,校企双赢,共同发展。综合上述,我校网络技术专业校企合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同时不难发现仍然存在许多的不足之处,如政府推广力度不够、优惠政策不到位,企业参与的积极性不高;合作机制不完善、管理体系欠缺、效果不明显等等。因此,校企深度合作,任重而道远,还有待于我们深入研究与探索。

参考文献:

[1]张志强.校企合作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2,4.

[2]赵伟.产教结合风正帆悬 校企合作波澜壮阔[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2,1.

第3篇

关键词:计算机网络;实训课程;课程体系;构建策略

1构建高职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实训课程体系的作用

高职院校主要培养目标是为社会企业发展输送全面的人才,高职计算机网络技术实训课程体系的构建和完善主要可以发挥如下两点作用。

1.1能够让学生更好地适应不同的岗位

在对相关网络企业进行调查之后,可以发现:高职计算机网络专业的学生可以从事网络管理员、网络工程师、网页设计制作师和其他相关的各类岗位。而完善的实训课程体系能够让学生学习到本专业不同类型的知识。综合素质强的学生往往能够将自己学习到的知识更好地融入岗位建设的过程中。从而也能够更好地促进学生个人的发展[1]。

1.2更好地联系企业的实际需求对学生进行培养

从计算机技术的实际运用过程来看,在工作中,只有认清工作职责才能够更好地适应社会。而高职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实训课程体系构建能帮助专业人员对要从事的工作的职责右更全面的认识。所以,构建高职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实训体系变得尤为重要。例如,作为一个专业的网络管理员,不单能够进行日常网络管理,还需要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来有效地进行网络建设,在之后还要熟悉网络设备的设置去有效地进行网络配置和管理。在学习阶段如果能为学生建立好的实训课程体系的规划与构建,对其今后的就业来说,能对他们的工作祈祷极大的帮助作用。有了这些基础和知识体系的认识可以帮助高职学生在就业后根据企业实际的需求来对网络架构进行全面的规划和设计[2]。

2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建立的原则

2.1系统性原则

实践教学目标、实践考核和实践评价体系都在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实践教学体系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整个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各项内容有其独自性,通过整体的规划将其系统地结合在一起,并有效地开展教学,才能够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有更加系统的知识结构和操作技能[4]。

2.2连续性原则

只有对学生所需的技能进行连贯的教学,才能够使学生获得有更强的动手能力。从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的实践教学过程来看,本专业学生主要要掌握的技能包括网络维护能力、局域网技术、网络工程实施、计算机网络综合布线等多项内容构成。要规划好先驱课程和后续课程的开设时间,在建设的过程中还要秉持着连续性原则建设。

2.3独立性原则

对实践教学进行独立性的考评设置,才能够让教师和学生更加重视相关的实践课程。高职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实训课程体系主要由纵向的“三层次”和横向的“六模块”组成。“三层次”主要是由认知感性层次、强化训练层次和创新实践层次组成。“六模块”主要是由职业基本训练模块、课内实验模块、岗位综合实践模块、专业综合实践模块、综合设计模块和生产实践模块组成。每一个模块都是相互独立的。

3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构建的关键环节

3.1开拓和加强实践教学新途径

在实际构建教学体系的过程中,一定要结合地方具体特点来构建合适的教学体系,这样才能够在之后形成系列化、工程化和应用化的新格局。在实践过程中,采取校企合作模式,构建产学研合作的机制,最终全面构建课内外、校内外和产学研“三结合”的教育体系。这样才能够更好地解决在实验、实习、竞赛和社会实践的过程中出现的零碎的和不成体系问题。

3.2优化实践教学新机制

设置符合时代需求的实践教学实施方案和管理制度,有效地优化实训条件,将之前对实践内容认识不深、师资队伍配置不强和实验设施较为陈旧等一系列的问题加以解决和改善。

3.3加强实验教材的编写建设

为了能够更好地加强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建设,可全面规划本专业的教材、鼓励教师多编写优秀的实践教材,必要时可以个人或团队方式制作媒体教材和电子教案。

3.4全面实施融入式的职业资格认证

在实际操作的过程中,融入相关的职业资格认证,对构建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更能有效地起到促进作用。通过职业资格认证,不但能够通过提升学生的职业能力、扩大学生的就业渠道,并能增强学生的职业竞争力。

3.5采用多种方式进行实践考核

只有有效地构建实践教学考核体系才能够更好地加强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实践课的教学。通过有效地考核,老师可以得知学生对于实践课程的掌握情况,并全方位地考查自身的职业技能。在顶岗实习和毕业实习的环节,企业也可以根据学生的表现和成绩来有效地评定。学校可以根据这些考查的结果,给学生在毕业时进行个性化的工作岗位的就业推荐,同时也可激发高职学生对实验课教学的认真程度,促使学生们对实验课的学习更加认真。

第4篇

关键词:高职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教学改革;斱法探索

不吋时期,适合学生的教学斱式是不吋的,社伕所需的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人才也是不吋的。本文重点分析了高职计算机网络教学存在的问题,幵提出了一系列的改革斱法。

1高职计算机网络教学存在的问题

1.1教学斱式单一

教学斱式挃的是教师为传授学生某项技能而采取的多元化斱式,如情景演示法、实践活动法、归纳讱授法等。当下,我国各高职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所采用的教学斱式是相对单一的,主要体现为:一斱面,部分高职计算机教师为减轻工作量,就常年沿用吋一种教学斱式,让学生对每日所学的计算机课程内容毫无期待感。另一斱面,部分高职计算机教师虽然积枀响应国家素质教育的号召,尽量融入多种形式的教学斱式,但都只是―蜻蜓点水。比如,A板块的计算机课程内容原本只适合采用归纳讱解法,教师只需要深度剖析归纳讱解法,在此基础上采用脑图归纳法、口失归纳法、视频讱解法等多元化的教学斱法即可,但是教师将40分钟的课堂一分为四,―走马观花地分别采用了谈话法、提问法、实践活动法、情景演示法,繁杂的课堂流程让学生苦不堪言。

1.2学生计算机水平参差不齐

高职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的学生来自不吋的地区,他们的家庨环境、学习环境、所享受的学习资源、个人喜爱等都其有很大的差异性,这意味着他们现有的计算机水平也有所不吋。就家庨环境而言,有的学生的家庨条件相对较好,可能仍小就开始接触计算机,能够熟练地操作计算机的各项功能;但是,部分学生的家庨情冴相对较差,他们操作计算机的时间相对较少,只有在计算机课堂中才有机伕接触计算机。就学习环境而言,不吋学生所在的学校是不吋的,各个学校对计算机教育的重视程度也是不吋的,比如,有的学校开设的计算机课形吋虚设,常被语文、数学等主科老师占用;而有的学校非常看重计算机课程,虽然计算机耂试幵未被纳入高耂范畴,但是有的学校伕自収地组织校内计算机课程耂核。就个人喜爱而言,有的学生是因为自身非常喜欢钻研计算机网络技术而选择这个专业,有的学生却是受家人的影响而选择这个专业。显而易见,自主选择这个专业的学生比被动选择这个专业的学生拥有更强的学习劲失。鉴于以上三种情冴,各计算机教师必须实施分层教学,以确保每一位学生都能迅速地适应高职计算机网络技术的教学节奏。

1.3理论知识与实践教学不相符

高职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等理论知识和计算机网络实际组建、管理、维护等基础技能。仍教学内容不难看出,高职计算机网络技术课程不仅需要学生掌握大量的理论知识,还需要学生能够熟练地掌握计算机的各项操作技能。如果教师只是按照教材内容迚行讱解,这可能伕造成学生所学的理论知识无法为当下的社伕工作服务;如果教师无法及时地将理论知识与实践活动建立有机联系,这可能伕造成学生―只伕说,不伕操作。

2高职计算机网络技术教学改革方法

2.1转变教学思路

当前,计算机网络产业属于我国的朝阳产业,其有很大的収展空间,急需大量的计算机网络技术人员加入。吋时,各行各业对计算机网络技术人员的职业技能要求也越来越高。鉴于此,各高职院校及计算机网络技术教师应仍网络管理与安全、网络工程这两大培兹斱向出収,及时地调整培兹目标,仍培兹理论型人才为主迆渡到培兹技术应用型人才为主。当各高职院校的培兹目标収生变化时,教学内容、教学手段、教学形式也应随着収生变化,为学生提供更好的教学服务。

2.2更新教学观念

各高职院校流行着这样一句话:师傅领迚门,修行靠个人。这句话不仅在强调个人収挥主观能动性的重要性,更是在强调教师的引导作用。因此,各高职院校的计算机教师需要正确定位自我的工作职责,不是单纯地帩助学生掌握复杂的知识体系就可以了,还需要引导学生快速把握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的联系。比如,在向学生讱解与信息系统相关的理论知识时,还需要教伕学生如何快速地极建、运行和维护计算机信息系统;再比如,在向学生讱解与数据库相关的理论知识时,还需要引导学生掌握创建数据库、管理数据库的技能。

2.3创新教学模式

大多数教师和学生认为教学就是教师讱课的迆程,实则不然,教学是―教与―学的融合,需要教师与学生的积枀配合。学生的学习成果不仅仅取决于教师教什么,也取决于学生学到了什么。因此,计算机教师在开展计算机网络技术教学时,应创新教学模式,善用计算机网络技术服务于自己的教学。计算机网络教学其备直观性、趣味性、快捷性等特点,加乊计算机教师对现代信息技术了如挃掌,如果运用得当,一定能够实现计算机网络技术课程教学的高敁化、高质化。比如,在讱授C语言编程的―程序执行教学内容时,教师无法及时地监督到每一位学生的其体操作。为及时地纠正学生的错误,教师可以采用多模块违线教学法,运用局域网对每一位学生的编程迆程迚行逐一检查、挃导。

2.4在教学中融入趣味性案例教学模式

心理学乊父皮亚杰曾说:―所有智力斱面的工作都要依赖于关趣。无论是小学生,还是高职院校的学生,他们在学习的迆程中都离不开关趣的支撑,计算机网络技术课程的学习亦是如此。因此,各高职院校的计算机教师在开展计算机网络技术教学时,务必融入趣味性案例教学模式,激収学生对计算机网络技术课程的关趣。教师要拥有一双収现趣味点的眼睛,用心地挖掘每一章节内容中隐藏的趣味点,幵针对这一趣味点精心设计与乊相关的课堂活动。需要注意的是,一个趣味点足以支撑一次40分钟的课堂,点到即可,不宜迆于频繁地―抖包袱。比如,在向学生讱解网络与信息安全板块时,教师可以灱活地采用情景教学法和案例教学模式法,兇向学生分享一些企业内部网被―黑的现实案例,再将全班的学生分为两组,一组扮演黑客,另一组扮演IT企业的网络技术人员;黑客的仸务是潜入IT企业的内部网,盕取XX文件,而网络技术人员的仸务是防守住安全网。在如此逼真的情景下,学生们的参与热情一定伕很高,他们也能在全身心投入的迆程中,潜移默化地巩固已学知识。

2.5注重培兹学生的创新思维

教师常常扮演着很多角艱:保姆、裁刞、朋友、教练。就当下而言,计算机教师最适合扮演的角艱是教练,因为唯有教练才能更好地培兹学生的创新思维。一同合栺的教练需要其备以下几斱面素兹:第一,耐心地向学生传达计算机理论知识、操作觃则;第事,可鼓励学生迚行自作,也可在学生迚行实践操作乊前,兇迚行示范性操作;第三,在学生操作计算机时,教师应做好―观察者,认真观察学生的操作流程,幵记彔学生的错误乊处,在最名的课堂总结中逐一挃出学生的错误,幵教伕他们如何正确操作。第四,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和空间,允许他们自主组建合作团队,就每日学习的新技能展开讨论。

第5篇

关键词:技校 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 人才培养方案 制定

一、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定的前期工作

1.分析计算机网络行业现状与发展趋势

目前我国对网络人才有较大需求的主要用人单位是政府机关、企业。政府方面,我国电子政务建设已进入实质性阶段,全国已有2000余个地级以上政府机关建立网站并逐步形成网上办公。已经实现上网的县级以下政府机关数量超过1万个,全国等待建设的政府网站不少于15万个,未来三年从业人员总需求将不少于30万人。企业方面,随着网络的蓬勃发展,企业对计算机网络技术方面的人才需求也将越来越多。截止到2011年12月31日,我国企业网站约130万个,按照每个企业网站1人计算,从业人员共130万人,目前企业上网总数还不足全部企业的5%,企业网站增长速度将会有大幅度的上升,未来5年从事企业信息化工作的网络人才需求将不少于100万人。

2.进行计算机网络行业企业调研

为了科学地制定出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应组织对计算机网络技术类行业、企业进行调研。调研的主要内容有计算机网络相关行业的现状和发展趋势,企业对计算机网络专业人才需求情况,企业对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要求等。通过实地调研,收集行业、企业对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人才的需求等信息。通过与行业企业专家召开专家访谈会,分析网络技术的发展趋势,对计算机网络行业企业职业岗位进行描述,分析企业对计算机网络技术从业人员的职业能力结构与素质总体要求,为计算机网络技术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提供科学的依据。

二、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主要内容

1.培养目标

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计算机网络技术领域的基本理论和专业知识,较强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具有计算机组装与维护能力,初步规划、设计和应用计算机网络系统的能力;能组建较基础的中小企业网络系统;能进行局域网设计、安装、调试、经营及管理维护;能进行网页设计,网站的安装、部署和调试;具有较强的市场经济意识和社会适应能力;实践能力强,有创新精神的应用技术型人才。

2.课程体系设计

(1)设计思路。成立由企业专家和专业骨干教师组成的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一体化课程改革小组,以培养学生职业能力为主线,以计算机网络技术工作过程为导向,以企业生产典型工作任务为切入点,按照职业资格标准要求设计课程内容,实现“学中做,做中学,边做边学”,形成工学结合一体化课程体系。

(2)构建一体化课程体系。制定一体化课改实施计划表,主要内容包括:

行业情况分析:开展企业调研,确定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就业方向,形成调研报告。

企业调研:针对课改工作进入企业调研,进行工作岗位及工作任务分析,并为下一步课改物色实践专家。制作调查问卷,进行学生、企业、社会等各方面的调研分析,形成企业访谈调研报告。

召开实践专家访谈会:根据实践专家职业能力发展阶段提取有一定职业进阶的典型工作任务,以此作为该专业课程建设的来源。从调研的企业中聘请实践专家,召开实践专家访谈会,结合企业工作过程,从代表性工作任务中提取典型工作任务。

确定学习领域:根据办学目标和人才培养目标,将企业典型工作任务转化为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一体化学习领域,并由行业、企业和职教专家进行评审论证。

设计学习情境:在企业实践专家和职教专家的指导下,结合学校师资、场地、设备的实际情况,设计开发可执行的学习情境,并对学习情境设计进行论证。编制一体化课程标准,并组织专家对课程标准进行论证。

根据一体化课程标准及学习情境设计方案,完成8门学习领域课程相关工作页的编写。

3.基本实训条件

(1)校内实训室。为满足工学结合一体化教学需要, 在校企合作指导委员会及职教专家的指导下,进行一体化教室的建设,主要内容为:一体化教室(工作站)教学区:改变原有实训室布局,使实训室能满足理论教学、学生小组讨论需要;设置小型宣传层架,用于展示学习小组学习文化及成果,设置信息检索区域,配置电脑、打印机、资料柜等设施设备,配套相关工具书。一体化教室(工作站)实训区:根据不同的实训课题,配备相关实训设备,创建真实的工作环境,实行6S管理。

(2)校外实训基地。为实现校内工学结合一体化教学与校外实训相结合的工学交替教学模式,学校与企业共建了校外实训基地,实现共同建设、共同育人、共同管理,双向互派、双向评价、双向服务。

4.师资要求

师资队伍是保证人才培养质量的首要条件,因此实施人才培养方案对教师的数量和素质要有较高的要求。要求具备本专业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从事实践教学的主讲教师要具备计算机网络规划设计等中级以上的IT认证资格证书或工程师资格;信息系统工程工作过程的每一个环节,至少有一名教师有实际工程经验,能够带领学生完成实际项目;教师“双师”资格的比例要达到80%以上;专任教师与学生比例1:25左右,校外实训基地指导学生实训实习的企业兼职教师的比例不低于80%。

5.教学组织与实施

一是成立课改试点班。在试点班级开展专业一体化教学,进入课改试验性实施阶段。二是创新教学方法。试点班任课教师在教学中贯彻“学中做、做中学”的理念,改变传统教学模式,以学生为主体,通过行动导向法,实施“项目教学”“任务引领型教学”。三是推行工学结合、校企一体、顶岗实习。在教学安排上,加强校企合作,采取校内工学结合一体化教学与校外实训相结合的工学交替教学模式,重点突出实践性教学。具体安排是:第一、二学期主要开设专业基础课程,让学生逐渐了解所学专业;第三、四学期以专业知识学习为主,在夯实专业基础的前提下,渗透专业前沿技术,以拓展学生的视野;第二、三、四学期,每学期每个学生必须到校外实训基地实训不少于100学时;第五、六学期以顶岗实习为主,让学生提前适应企业的氛围,为将来在短期内适应工作打下良好基础。四是邀请行业、企业专家共同研究课程体系改革,共同开发一体化课程并指导一体化教学过程实施。根据企业用工需求、生产需要,安排学生到校外实训基地教学实习和顶岗实习,校企共同做好学生实习期间的组织和管理工作。聘请企业专家指导学生参与企业项目施工、定期到校为学生授课,制定校外实训基地管理制度,参与工学结合课程的教学组织和考核、实结、成绩评定等工作。

第6篇

【关键词】计算机网络技术 高职院校 专业建设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2)24-0045-02

一 引言

在过去的十来年里,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到了迅猛发展,在规模扩张的同时,不少院校尤其是示范性高职院校也渐渐由规模发展转向内涵建设,依托校企合作办学,坚持特色,以深化改革的思路来谋划科学发展。培育高职院校自身的核心竞争力专业群是形成高职院校核心竞争力的必由之路,每个专业群都要围绕一到两个核心专业,为适应区域经济的人才需求,探索和建立校企深度合作的长效机制,实践人才培养模式,构建课程体系,建设高素质的教学团队和校内外实训基地,并同时带动专业群的建设和发展,增强社会服务和辐射能力。广西机电职业技术学院计算机与信息工程系以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为龙头,带动网络系统管理、计算机应用技术、软件技术、计算机信息管理、图文信息技术等计算机类专业群的建设和发展,夯实基础,强化特色,提升内涵,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笔者根据学校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建设的具体情况,对高职院校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建设工作谈几点认识。

二 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建设的基础

学校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于2003年开始招生,是学院重点建设专业。经过国家示范性重点培育高职院校5年的建设,本专业在人才培养模式、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师资队伍建设、实训基地建设等方面取得了较好的成绩。

1.拥有一支力量较雄厚、结构较合理的专业教学团队

几年来,通过引进专家、选送中青年骨干教师到国内外进修、以老带新、互相学习等方法和途径,本专业基本形成了以高级职称教师领头、中级职称教师作为支撑、初级职称教师为后备力量的专业教学团队,大部分教师直接来自企业生产、管理岗位,持有行业权威职业资格认证。

在兼职教师聘用方面,通过建立兼职教师数据库,收集大量的行业、知名企业的专家信息,并且指定专人与专家保持密切的联系。从2007年建库至今,在册专家人数已达到了50多人,可以满足本专业对兼职教师的需要。

2.初步建立了以项目为载体、校企共建的课程体系

建立了以专业技能为主线、以职业素质为核心的校企共建课程体系。教材的编写以项目为载体,注重实效性和实用性,努力做到内容与实际工作需要零距离。多门核心课程与企业合作开发了项目化、“教学做一体化”的教材并运用于实际教学。如CCNA认证课程则直接采用思科官方开发的最新权威教材。

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Windows组网技术”已建成省级精品课程,“交换机与路由器原理及配置”、“Linux系统管理与组网技术”、“网络数据库SQL Server”已建成院级精品课程。

3.实训基地具备一定规模

校内实训基地中建有网络技术中心一个,包含网络基础实训室、网络系统集成实训室和网络综合布线实训室;校企合作实训基地中包含有思科网络技术学院;生产性实训基地中包含有校园网。

4.引进行业权威认证,在校内建立认证考试中心

学校引进思科的CCNA职业资格认证培训和考试,把CCNA培训课程融入本专业课程体系,提高了学生的专业技能和就业竞争力。此外,还设有高新技术ATA认证考试点,开设有华为网络助理工程师、工信部网络安全工程师等职业资格认证培训和考试项目。

5.科研、教改成果显著

2007年以来,学校承担区级以上科研、教改课题4项,院级课题9项。学生在许多全国性的比赛中取得骄人的成绩。如在第四届“思科网院杯”2009年度大学生网络技术大赛中,本专业学生与国内著名大学本科学生同台竞技,以广西第1名、全国第11名的成绩进入复赛,在复赛中取得了全国第12名的成绩。

6.社会服务能力强

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在为社会输送合格的高素质高技能人才,为区域经济的发展作出应有贡献的同时,依托学院的教学设施和实训设备,对中职教师和社会行业从业人员进行了计算机技术培训,先后培训中职教师250人次;同时,专业教师与合作企业的技术人员还进行横向科研开发,成功开展了2项课题的研发工作;并且积极扶持兄弟院校计算机类专业的建设和发展。

三 专业建设改革的内容

1.建立校企深度合作的长效机制

在校企合作的推进过程中,在实训基地建设、人才培养、认证培训、项目开发、技术服务等方面,只要找准切入点,找准校企合作的结合点,是可以做到互利互惠的。学校通过把美国思科公司的CCNA认证课程融入到网络技术专业的课程体系而得到该公司的大力支持,不仅在认证考试费用上给予低折扣的优惠待遇,而且给予教师免费培训和赠与网络设备等帮助,该公司也表示今后还将长期合作。

通过深入调查研究国内外知名网络相关企业的内在需要,发挥学校在人才培养、师资力量、场地安排等方面的优势,通过沟通和协商,建立深度合作的长效机制。

2.实践“企业引领、职业化训练”人才培养模式

依据区域经济对网络技术人才的需求特点和高技能专门人才规格确定专业培养目标。依托行业企业,按职业岗位能力要求,培养学生“建网、用网、管网”三项职业技能;基于工作过程进行岗位能力分解,重构专业课程体系。根据企业对人才的要求,与校企合作共同构建以项目训练为主线的“企业引领、职业化训练”的人才培养模式。

把职业认证教育贯穿整个学习过程。积极推行“双证”毕业制度,规定学生在领取毕业证书前必须获得一个以上相应的职业资格认证证书。目前,学校已经把CCNA认证课程融合到正常教学体系中,考取CCNA证书成为了基本要求;而且计划在选修课中增加CCNP课程,让学有余力的学生能考取CCNP证书;鼓励优秀的学生自学CCIE,争取获得CCIE等顶级国际认证。加强校企合作,以项目训练为主线,采取工学交替的方式进行教学。依托广西工业职业教育集团,通过北部湾园区学院进行“厂中校”的学习。每学期分为三个阶段:校内学习阶段、北部湾园区学院实习阶段和到企业顶岗实习阶段。三个阶段交替进行,每个学期至少安排学生到北部湾园区学院参观实习一周,了解行业的发展动态和将来的工作环境,接受企业文化的熏陶,达到职业认知的目的。校内学习阶段以项目为主线,整个学习过程都在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内完成,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培养岗位技能,实现职业认同的目的。每个学期最后五周安排学生直接到企业实训,让学生熟悉网络组建的基本流程、企业生产工艺及岗位技能,三年当中学生反复多次到企业实训。一方面,学生对职业有了较深入的认知;另一方面,也掌握了企业先进的技术。每个阶段均采用项目教学方法,把理论和实践有机地结合起来,不仅提高了学生的理论水平和实操技能,而且又在教师有目的的引导下培养了学生合作、解决问题等综合能力。通过学生到企业岗位工作实践,让学生在真实企业环境中提升岗位技能。通过多阶段的顶岗实习,确保学生在毕业前累计都到过企业从事网络相关专业工作一年以上,保证学生毕业后能够无缝过渡到实际工作环境中。

3.构建基于工作过程、项目化的课程体系

第一,职业认证课程融入正常教学,使学生所学知识更符合实际工作岗位的要求。继续完善CCNA认证课程教学。在学校建立VUE考试中心,强化学生认证考试,提高认证通过率。

第二,提高认证课程级别,培养技术全面过硬的高级技能人才。在完善CCNA认证课程的基础上,学校进一步把CCNP和CCIE等思科网络技术的顶级认证培训融入到实际教学中,以更好地为社会培养计算机网络技术方面紧缺的高技能高技术型人才。

第三,校企合作开发基于工作过程的项目训练课程。通过校企合作,深化课程改革,深入分析“建网、用网、管网”工作岗位及典型工作任务,制定网络技术人才的职业能力标准,校企共同开发并实施基于工作过程的项目案例专业课程,编写具有鲜明职业特色、“教学做一体化”的课程教材,将Cisco、华为等国内外知名IT企业的计算机网络技术职业认证课程融入实际教学,实现职业资格认证课程与基础专业课程相融合,使课程更加贴近实际工作岗位对技能和知识的要求,对学生实施职业化训练。

4.建设一支专兼结合、“双师”素质高的教学团队

通过校企互派教师、合作教学、合作开发项目、合作开展技术培训和技术服务,提高专业教师“双师”素质,使具有“双师”素质的专业教师比例达到90%以上,兼职教师承担的专业课学时比例达到50%,形成一支专兼结合、“双师”素质高的教学团队。

5.建设具有“校中厂”、“厂中校”特征的校内外实训基地

针对国内外知名网络设备生产企业、网络安全系统集成企业和通讯与互联网运营企业在员工培养、客户培训、设备和软件系统潜在用户的培育、项目开发、技术服务等方面的内在需要,发挥学校在人才培养、师资力量、场地安排等方面的优势,与企业共同合作,在校内建设以企业名字命名的网络设备系统集成实训室、网络安全实训室、项目开发中心、技术服务中心、职业资格认证培训与考试中心等具有真实企业环境特征的“校中厂”实训基地;在企业内建设具有“厂中校”特征的校外实训基地。

6.带动计算机类专业群的建设和发展

通过重点建设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带动网络系统管理、计算机应用技术、软件技术、计算机信息管理、图文信息技术等计算机类专业的建设和发展。积极探索工学结合教学模式,全面推动专业群各专业的整体水平提升,形成群体优势,做到资源共享,提高为区域经济服务的综合能力。

7.增强社会服务和辐射能力

发挥本专业及专业群在IT技术人才培养、技术开发、技术服务、技术培训、职业认证等方面的优势,大力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和岗位培训,与政府职能部门合作开展再就业和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积极开展网络系统集成和软件项目开发技术服务,主动承担区域内中职和高职院校的带动责任,加强对口帮扶服务。通过多种渠道对北部湾经济圈的工业化建设提供信息化支持。

四 结束语

高职院校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建设有其自身特色,在实践过程中要不断改进和完善,提升可持续发展能力。围绕为广西北部湾经济区信息化建设服务的需求,广西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已初步形成了以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为龙头,以计算机应用等专业为主干,以软件技术、计算机信息管理、图文信息处理技术专业为支撑的专业群,并且在专业改革和建设方面取得了一些成绩,为专业今后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马树超、范唯.以专业改革与建设践行高职教育科学发展[J].中国高等教育,2009(9)

第7篇

关 键 词:职业教育;网络专业;课程体系;衔接

一、研究背景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到2020年形成适应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调整要求、体现终身教育理念、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战略目标。《教育部关于推进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的指导意见》(教职成[2011]9号)为实现这一目标提出了具体指导。

随着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的推进、区域产业结构的调整,相关行业、企业、职业岗位对网络技术从业人员的基本要求不断提高,表现在具备熟练的岗位操作技能,较好的职业综合素质,并且具备一定的思考和解决问题能力。部分中职、中专学生希望毕业后能直接进入高职院校继续学习,提高就业层次。为满足海南经济发展和中职学生继续教育的需要,近两年来省内部分高职院校进行了单独招生试点,经过我们的调研,如果有更好的鼓励政策,将有相当比例的中职学生愿意进入高职继续学习。目前中高职专业目录中均有网络技术专业,为促使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改革取得切实的效果,有必要从微观上对二者现有课程体系进行分析研究,使之能够合理衔接,真正体现中高职教学资源整合,使人才培养体现系统性。

二、海南省中高职网络专业培养目标及课程体系对比分析

1.海南中高职网络技术专业基本情况

海南省目前有各类中等职业学校94所,在校生15.7万人[3],若按学制三年计算,每年毕业人数为5.2万人左右,这类中职学校大多设置了网络技术专业,其中规模较大的,比如省商业学校、省高级技工学校的网络技术专业年招生人数在100―200人,中等规模学校的年招生人数在50人左右。海南省独立设置的高职高专院校有11所,七所设置了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两所设置了通信类专业,对其中六所院校的计算机网络专业所做的数据搜集表明,近五年来,各校网络技术专业在校生人数大多在150―600人。

2. 中高职网络技术人才培养目标的对比

职业教育的特点决定了中职和高职教育都要围绕经济需求和学生就业设置专业, 因此中高职培养目标针对的岗位或岗位群会出现相似的情况。从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来看,中职学校培养目标应定为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具有良好的沟通能力和吃苦耐劳品质,较好地掌握计算机网络硬件、软件应用的基本技能与方法,能够从事计算机网络组建、维护的初级技术应用型人才。高职学院的培养目标是具有良好的综合素质和职业道德,掌握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工作的业务流程、技能和方法,具备从事网络组建与管理等岗位(群)的基本理论知识和职业能力,能胜任计算机网络及相关行业生产、管理、服务第一线工作任务的高素质高级技能型专门人才。二者的区别主要是技术人才的培养层次差异,即中职培养中初级专门人才与劳动者,高职培养高级技能型人才,主要体现在以下三方面: 一是学生的综合素质较高, 职业发展能力较强;二是学生对前沿性技术的了解和掌握程度较高;三是高等职业教育的专业具有复合性。

3.中高职网络技术专业课程体系的对比

中高职网络专业的课程体系为各自的人才培养目标服务,如何衔接好,对提高教学效益、构建职业教育“立交桥”意义重大。我们选取两所中职学校和一所高职学校网络专业课程体系中主要的课程来对比分析。表1、表2分别是海南某技工学校(中职)、某商业学校(中专)和某职业技术学院(高职)计算机网络专业课程体系中基础文化课、专业基础与专业技术课的对比表。

对比发现,课程大多属于教育主管部门要求的课程,名称有所区别,层次有所提升,比如英语提升为大学英语。

对比分析表2中的中职专业基础课和专业(技术)课与高职的专业基础课和专业核心课,发现二者课程重复现象比较严重,但并不说明课程设置不该如此,因为初级和中级网络专业技术人员应该经过这样的培养过程。对中职院校毕业生的调研发现,同样的课程,中职院校授课内容的广度和深度实际上较难达到职业资格认证的水平,而高职是基本可以达到。并且高职课程体系中增加了有针对性的综合实战课程以及分模块的专业拓展课程,如网络组建模块开设CAD工程制图、客户关系管理,网站技术模块开设软件开发工具、网站建设等课程,选修课有调查与分析、网络编辑、电子商务座位等,而中职缺少这些拓展和选修内容。

从学科体系的角度看,同一专业的中职、高职课程很难避免重复,同一课程的具体内容可以在深度和广度上有很大不同,所以避免课程内容重复的关键并不在于课程名称,而在于制定合理的课程标准[4]。

三、中高职网络专业课程体系衔接的策略

我们分析研究了部分发达国家中高职对接的情况,如德国职业教育是以双元制为基础,实施螺旋式循环上升的学制体系衔接和在课程上实行阶梯式综合性职业课程的中高职对接模式。日本实施推荐与选拔优秀职业高中毕业生进入国立高等职业专门院校的制度,高职专门学校开发出与职业高中教学内容相衔接的教学计划。美国的情形是不断修改衔接方案,在中职开设一些技术准备课程供上高职的学生选学,而且建立了以知识与职业技术的学习有机结合起来,注重实用性,如开设应用科学、实用数学、工程技术等综合课程。英国中高职教学单元对接模式的具体做法是,把中职课程和高职课程统一制定成了教学单元的方法,避免了重复学习。

第8篇

关键词 职业教育;综合实训;网络技术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2)09-0069-02

Vocational Computer Network Technology Professional Course Comprehensive Training of Exploration//Song Li

Abstract This paper, with the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of computer network technology in vocational colleges, according to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training teaching and the actual needs of the market, from the creation of the network training courses, the process of network training, network integrated training aspects of network technology etc., has a in-depth exploration to the professional training teaching.

Key words vocational education; comprehensive training; network technology

Author’s address Baotou Vocational Technical College of Light Industry, Baotou, Inner Mongolia, China 014035

随着高等教育改革的深入,目前的高等生基本(入门)职业能力的形成是循序渐进的,从分散的知识、单项的技能掌握到各科知识和各项技能的综合应用。实现这一过程的关键在于校内的综合实训和企业的顶岗实习两个环节,从综合实训开始到顶岗实习结束,既是一个积累的量变过程,也是一个从“学”到“用”的质变过程。然而随着就业压力的增大,企业对实习生的要求不断提高,因此学生基本职业能力能否顺利形成,关键就在于实习前校内的综合实训课程的质量。根据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的实际情况和市场需求,对计算机网络专业课程综合实训进行探索。

1 以就业为导向、企业需求为导向设计实训

从近几年的毕业生去向和各地人才招聘信息的调查可以看出,现在很多中小企业都建立了局域网,并接入Internet,建立了本企业的网站,大部分企业需要的是既能组建管理局域网,又能制作和维护网站的“计算机网络管理”人才。根据市场的需求,可以对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的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进行整合,分成“网络组建与管理”和“网站开发与维护”两个基本模块。

2 科学和合理地管理实训课程

2.1 采用“项目/任务训练”模式

为保证综合实训的有效性,必须要求学生能够接受全过程的操作训练,通过完成一项完整的生产项目/任务,可以让学生体验生产各个环节的主要技能的要求,了解生产或服务的程序,体会生产或服务中环节的连接重点和各个工作岗位的重要性。

在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的课程综合实训中可以以“建设某商务网站”和“组建某网络”为实际任务,并设定网络、网站的具体需求,由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独立完成实训方案的设计,给学生足够的空间,发挥他们的创造性。方案设计要体现科学性、系统性和实用性,要预见到应该解决的实际问题。在整个实训过程中,学生的工作要以完成项目要求为最终目的,按照自己事先的设计独立完成,在进行操作的同时应完成相关文档的书写。教师要让学生自己查找资料、考察生产实地、设计方案及调试设备等,仅回答学生提出的问题,检查、解决他们的一些疑难点。在这个过程中除了能够培养学生系统、完整、具体地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还培养了学生收集信息、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和自我评价的能力。

2.2 通过必要的组织形式完成工作

课程综合实训采用的组织形式应该是企业常见的劳动组织形式,这样可以使学生熟悉未来的工作环境,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训练学生的组织能力。

目前,软件工程和网络工程领域主要采用项目经理负责制。在实训过程中,可以将学生分成项目小组,小组成员扮演不同的角色,在项目经理的组织下共同完成网站项目或网络项目的设计与实现。在实训成绩评定的过程中以项目小组为单位,学生的成绩由个人和整个团队两个方面的表现决定。

2.3 课程综合实训应集中、连续地进行

计算机网络技术相关项目的设计与实现是一个综合了各个技术环节的连续过程,其中会出现很多需要反复调试和处理的突发问题,因此综合实训的课程安排应该是连续的,甚至是没有课时概念的。整个过程应该有总体的时间要求,但是学生的具体工作时间应在教师的指导下,由项目小组的项目经理灵活安排。

2.4 课程综合实训的成绩考核

成绩考核对整个教学过程起到导向、检验诊断、反馈调节等多重作用。综合实训的考核评价应采取与以往不同考核评价方法,采用多方位的考察综合实训的结果,全面评价学生掌握专业核心能力和关键能力的程度。在评价内容上采取课程内容与职业资格鉴定内容相关联的考评体系,实现过程考核与结果考核相结合;在评价方式上采取多种评价形式,实现学生的自我评价、项目小组成员之间的互相评价和指导教师的评价相结合。实训的综合得分由实训设计、实训过程、实训成果、实训报告、回答问题等几个部分的得分组成,学生的成绩由个人和项目小组两个方面的表现决定。指导教师记载每一个学生在实训过程中的表现、成果验收得分、批阅实训报告得分;在项目设计、实施和验收过程中,由项目小组选出一名学生,进行汇报答辩,指导教师也可从项目小组中随机挑选学生回答问题,其成绩作为本组每一个学生的成绩。

3 课程综合实训的功能

3.1 有利于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的形成

在很多高职院校的课程设计中,都会安排毕业设计(论文)的环节,以此使学生实现所学知识的整合与综合职业技能的全面掌握。然而目前大部分院校的毕业设计都安排在学生的实习期间由教师指导学生来完成,随着目前就业压力的增加,学生在实习期间工作压力较大,缺乏完成毕业设计的时间和必要条件,而找不到实习单位的学生更无法静下心来完成毕业设计,加上高职学生在学习上缺乏主动性,从而造成目前的毕业设计对很多学生形同虚设,抄袭成风,不能实现整合知识,培养学生综合职业技能的目标。

课程综合实训则通过岗位轮换、任务/项目的工作整体流程,将学生按课程顺序和教学环节进度分散掌握的能力贯串起来,让学生在到企业实习之前就能对工作环境有全面的了解。课程综合实训是在教师指导下由学生在学校独立完成,有较完善的实验条件和严格的考核标准,学生会更加重视,也是学生必须完成的学习环节,从而实现知识的整合与综合职业技能的全面掌握。

3.2 促进教学与就业岗位的“零距离对接”

高等职业教育的专业设置一般是针对岗位群所设立,培养的学生应具备与就业岗位“零距离对接”所要求的综合职业能力。因此,在学生进入顶岗实习前,就应学会处理实际工作中所遇到的问题的初步方法,掌握基本职业能力。而以往的课程教学安排,比较强调课程中知识点和单项技能的掌握,忽视了这些知识、技能在实际工作中的综合应用问题,难以达到上述要求。综合实训则针对这一问题,重点解决知识、技能在哪些工作环节、哪些工作岗位、哪些工作情景的应用及如何应用的问题。

3.3 推进教学模式改革

课程综合实训的灵魂在于按照就业岗位要求,采用综合知识技能的思路与方式训练学生,其实现的效果需要前期相关课程教学的积淀。因此,课程综合实训的开展,必然会引发对前期课程教学改革的“倒逼”态势,将推进课程整合的深入开展,所有课程必须围绕课程综合实训这个中心展开。课程综合实训所形成的新的教学理念、课程结构、教学方法和考核评价方式,必将为其他课程和教学环节做出示范,带动整个教学内容与教学方式的改革。

4 总结

计算机网络发展很快,要做好计算机网络实践教学,教师必须紧贴网络实际情况,从真实的网络应用入手讲解网络的组建、应用、管理和维护,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动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近年来高职学生就业压力的增大,其主要原因在于学生并没有达到用人单位的要求,要增加学生的就业率,归根到底是要提高高职院校的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的基本职业能力,实现教学与就业岗位的“零距离对接”。而由于目前企业的选择余地较大,企业并不愿意为学生提供真正的实习机会,学生的实习和就业之间的界限已经模糊,因此学生要实现所学知识的整合,形成基本职业能力,关键就在于实习前校内的综合实训课程的质量。目前在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中,已经设置“商务网站的建设与维护综合实训”这一课程,并取得一定的教学成果,但是由于各方面条件的限制,还有许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如何以就业为导向,建立符合市场需求的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课程综合实训课程体系,还有许多工作要做。

参考文献

[1]楼桦.高职高专院校网络课程实践教学改革研究[J].科技信息,2006(11):135.

第9篇

关键词 高职教育 网络技术专业 实践教学

随着高等职业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实践教学的地位尤为突出,那么作为高职院校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来说,实践教学在教学组成单元中所占的比重就更大。笔者通过对实践教学的长期研究,得出的结论显示,成效显著的实践教学不仅有助于学生加深对理论教学内容的理解,还可以理论与实践联系在一起,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专业技能,让学生未出校门就能掌握就业岗位所需的知识技能,使得学生在毕业时能够较快地适应岗位工作,并付诸于良好的工作状态中。这将大大提升学生的就业竞争力,也极大地满足了用人单位的需求,实现学生、学校和企业三方赢利。

实践教学能否顺利开展需要实训设备、实训室等硬件设施支撑。为此,我校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由学院信息工程系牵头,与国内著名的联想三门峡创新有限公司合作办学,创建了三门峡创新网络实训室,在硬件设施上提供了有力的保障。而要使实践教学达到预期的成效,硬件设施投入只是其中的一部分,师资队伍、实践教学项目的规划、设计和组织、项目实施的过程管理以及实训成绩考核与平定等都是非常重要的组织部分。

一、以就业为导向、企业用人标准为依据安排实践教学

高职教育的办学理念是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以素质为核心。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实践教学项目的设计也要必须以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为人才培养目标,实践教学内容的安排要有很强的针对性和目的性,这样才能让学生清楚地知道不是为了应付做实训而做实训,而是为了掌握“必须、够用”的专业技术能力,为自己将来毕业时拥有很强的就业竞争力而做实训。我校网络技术专业在专业设置就阐明了始终坚持高职教育的办学理念,并汲取了其它院系安排网络技术实践教学的经验,精心设计相关实训项目,保障专业培养的每项能力均有对应的1-2个实训项目,具体将,主要开设了以下实践教学环节:

(一)网络基础类实践教学环节。这类实践教学环节的目的主要是培养学生网络组建的能力,要求学生通过相关实践教学项目熟悉网络工程的方案设计方法和实施流程,并能够构建小型家庭办公网络。这方面的主要实训环节有:制作双绞线(直通线和交叉线)、ADSL拨号上网实践、路由器的基本配置操作、基于宽带路由器开展的多台PC共享上网、交换机的基本配置项目训练、使用交换机划分VLAN、交换机的级联和链路聚合配置操作等。通过这些实训环节,让学生能够初步掌握网络综合布线及构建小型家庭办公网络等基础性的网络技能。

(二)网络管理类实践教学环节。这类实践教学环节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管理网络的能力。这方面的实践教学环节主要有:交换机的端口镜像、绑定端口和MAC地址、使用抓包工具软件分析网络数据、配置VPN(虚拟专用网)、分配IP地址、网络带宽的监控维护、基于802.1x的AAA服务配置等。通过这些实践教学环节可以使学生基本掌握网络认证、网络设备管理、网络故障及性能管理、计费管理等方面的技能。

(三)网络安全类实践教学环节。这类实践教学环节的目标是为了培养学生在网络安全监控方面掌握防范网络入侵与网络攻击的基本技能,能够应付一般的网络入侵和攻击,并掌握网络安全设备配置的基本方法。

(四)网络综合类实践教学环节。这类实践教学环节的目的主要是为了提高学生的网络综合应用能力,满足大中型企业网络工作的需求。

二、科学合理地管理实训过程

由于网络实训基地相对一般教室而言学习氛围比较轻松,学生表现尤为活跃,如果对实训过程不进行科学合理的管理,那么实训课可能会变成自由活动课、教学成效就会大打折扣。因此,制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实训基地管理制度来就显得尤为重要。例如,服从实训指导教师的统一安排、实训课时间内不得做与实训无关的事情;教师应随时随机抽查各实训小组的进展情况、掌握程度等。通过对学生实训过程的有效督导,有利于教师及时发现学生实训存在的问题,以便帮助学生改进。

三、重视对学生实践教学结果的考评

对实训教学结果进行考评是整个实践教学工作中一个十分重要的环节,更是检验实践教学目标完成度和完成成效的重要衡量手段。对网络实训结果的考评形式主要是对学生单项实训与综合实训的考核。对学生所做的单项实训进行考核,主要是以实训的完成情况与出现问题是否正确解决来进行评判,这部分的考核占整体考评的一小部分。占较大比重的是进行综合实训的考核,通过综合实训的进展情况来考察实训效果,除了让学生在实训过程中进行基本配置之外,还应该在实训环境中设置一定干扰性问题。

四、结束语

实践教学对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和岗位能力所起的作用是不容置疑的,但在实际教学工作中也存在一些实际困难。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实训教学所面临的问题和矛盾,有的需要投入经费,有的需要增加课时,有的还需要技术进步才能解决。

作者简介:

刘丰年(1982-),男,三门峡职业技术学院教师,河南科技大学研究生。

参考文献:

第10篇

【关键词】资源库 JSP技术 软件开发

1 项目概述

现在是互联网时代,教育也要与时俱进,向不同学生群体开放课程,让学生进行网络学习,教师在互联网上教,学生在互联网上学,信息在互联网上流动,教师与学生的互动需要一个平台来支撑,需要一个网站来作为载体。

本项目主要面向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学生,搭建学生学习的一个资源库系统,让学生了解本专业的课程结构,每门课提供教案、课件等供学生阅读和下载,同时为了方便师生交流互动,提供了一个教学答疑系统,有疑问都可以随时向教师提出,当教师登录系统后可以看到学生向自己提出的问题,进行回复,也可以查看所有问题,了解学习动态。

2 项目主要功能介绍

项目主要分为两大组成部分:第一部分是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课程资源的阅读和下载,第二部分是教师和学生的教学答疑系统。

2.1 阅读和下载功能说明

当浏览者访问页面时,可以在主页中清楚看到课程资源的分类,共分为基础课程、网络设备配置、网络编程三大类,基础课程包括计算机基础、计算机组装与维护、计算机数学,网络设备配置包括网络操作系统、Linux服务器配置、路由交换技术、网络安全、综合布线,网络编程编程包括C语言程序设计、Java程序设计、JSP程序设计、数据库技术、综合课程。每一门课程作为一个选项卡,当用户点击每个选项卡时可以看到该门课程共享的资源,目前主要提供教案、教材、课件。

教案:主要提供给学生进行阅读查看

教材:清楚知道课程使用的教材

课件:由于文件较多,主要方便学生进行下载

2.2 教学答疑系统功能说明

当用户选择“教学答疑系统”时,系统将用户的类型分为管理员、教师和学生,以不同的角色或者身份登录系统,能够使用的功能也不一样,角色主要分管理员和一般用户,教师和学生都属于一般用户,下面分别介绍:

2.2.1 管理员角色

管理员主要负责信息的维护工作,主要包括用户管理、新闻管理、问题管理、回复管理,其中用户管理包括添加用户和显示用户列表,新闻管理包括添加新闻和新闻列表,问题管理包括提问和问题列表,回复管理则只有回复列表,列表主要显示对应表中的所有数据。

2.2.2 一般用户角色

一般用户登录系统后,可以提出自己的问题,同时也有别人指定自己回答的问题,主要有四个功能,“我提过的问题列表”用于显示自己曾经提过的问题,“查看所有问题”用于显示截至目前所有的问题,“我要提问”可以提出自己的新问题,“需要回答的列表”则显示自己需要回复的问题。

3 项目环境的搭建

项目服务器Web服务器使用Tomcat 9.0,数据库选用开源数据库Mysql5.5,集成开发环境采用myeclipse2015,展示页面使用JSP。

4 主要的开发技术

系统的主要分为前台页面的显示和后台管理,前台负责信息显示,后台负责信息维护,前台主要的开发技术包括DIV+CSS、框架集,后台管理的主要开发技术包括Jquery-EasyUI和富文本编辑器。

4.1 DIV+CSS

在传统的页面布局中,一般都是使用表格进行布局,使用表格法的优点就是简单易学,容易理解,但是使用表格布局,搜索引擎在进行搜索时,内容不被筛选,影响网站的优化排名,目前比较热门的HTML5技术逐渐兴起,需要使用DIV+CSS进行页面布局。

DIV(DIVision)拆分,主要进行页面内容的定位,分割显示区域,将页面划分为独立的、不同的部分,属于Web前端的开发技术,主流的浏览器如IE、360浏览器、Google Chrome、Mozilla Firefox等都支持DIV标签,CSS(Cascading Style Sheets)的中文名称:层叠样式表,主要用于对DIV的显示进行美化,对页面元素进行修饰和格式化,在CSS中,一个文件的样式可以从其他文件进行继承,减少重复代码的开发,提高代码的重用性。采用DIV+CSS进行页面布局,可以是实现将结构和显示分离开来,便于代码的维护,当页面加载时,逐蛹釉兀使页面载入的速度更快,大部分的HTML内容和样式写入CSS文件,便于搜索引擎收录,提升网站的搜索排名,可以根据不同的浏览器进行展示。

4.2 框架集

在展示课程资源时,主要使用框架集进行页面的拆分,框架集可以将浏览器窗口划分为若干个区域,每个区域就是一个框架,在框架中显示不用的网页,在框架中还可以包含框架集,达到不同的展示效果,便于浏览和查看。

框架集(frameset),定义了一系列的行和列,行rows或列columns 的值规定了每行或每列占屏幕的大小,但是不能将body标签与frameset标签同时使用,框架的主要作用是增强网页的导航功能,如果浏览器版本较低,不支持框架集这个功能,看到的将会是一片空白,可以使用noframes标记,提示用户升级自己的浏览器。

4.3 Jquery-EasyUI

在搭建后台管理框架时主要使用Jquery-EasyUI,Jquery-EasyUI是一种基于Jquery的用户界面插件,目前最新版本是jQueryEasyUI 1.4,下载完后解压,将themes、jquery-1.4a2.min.js、jquery.easyui.min.js引入到页面文件中。

在开发新闻时,使用了富文本编辑器,类似于微软的Word编辑功能,是一种可内嵌于浏览器,所见即所得的文本编辑器,使用户易于编辑文章或内容,日益被开发者所青睐。目前比较好的富文本编辑器有KindEditor、UEditor等,在目中,使用KindEditor,目前最新版本4.X。

KindEditor是一个开源的HTML编辑器,主要用于让用户在网站上得到所见即所得的编辑效果,开发人员可以用KindEditor把传统的多行文本输入框(textarea)替换为可视化的富文本编辑。KindEditor使用JavaScript语言编写,可以无缝地与Java、.NET、PHP等程序集成,比较适合在商城、论坛、博客、电子邮件等互联网应用中使用。主要特点是体积小加载速度快、开放源代码、内置DOM类库精确操作DOM、支持主流浏览器(如IE、Firefox、Safari、Chrome、Opera)。

首先在页面中创建一个textarea节点,并指定id属性,引入文件,然后就可以通过JavaScript将textarea转换为富文本编辑器,代码如下:

var editor;

KindEditor.ready(function(K) {

editor = K.create('textarea节点的id值', { uploadJson : upload_json.jsp文件的路径,

fileManagerJson : file_manager_json.jsp文件的路径,

allowFileManager : true

});

});

4.5 数据库设计

本项目主要用到的表如图1。

“用户表”中的“角色”表示用户的类型,0表示管理员,1表示教师,2表示学生,用户登录时,根据不同的用户类型跳转到不同的页面。“状态”表示用户的状态,0表示正常,1表示锁定,状态正常才能使用系统功能,锁定状态需要管理进行解锁操作。

在新闻表、提问表和回复表中,设置外键“用户ID”关联用户表中的“用户ID”,在回复表中设置外键“问题ID”关联提问表的“问题ID”,这样,就可以查询问题对应的回复内容,通过主外键建立表之间的联系,在开发中,将每一张表各自对应一个类,表中的字段对应类的成员,将关系型数据库和面向对象联系起来。

5 项目运行结果部分截图

如图2所示。

一般用户登录教学答疑系统后界面如图3。

后台管理员界面如图4。

6 总结

项目从2015年11月正式启动,历时1年,在项目组成员的协调配合下,最终项目按进度顺利开发完成,准备进入试运行阶段,在开发过程中,由于时间仓促,人员和经费投入不足,只完成了必需的功能,可能在低版本浏览器或者分辨率低的显示设备上呈现的效果会有偏差,今后将逐步完善,进一步改进,使系统更加健壮、稳定。

参考文献

[1]戴勇.高职院校共享型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核心问题研究[J].中国高教研究,2010.

[2]叶绿.基于JSP技术的网上学习辅导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计算机工程与设计,2005.

[3]刘锐.高职专业教学资源库研究综述[J].职业教育,2013.

作者简介

朱家全,工程师,现为广西英华国际职业学院信息教研室主任。

韦海清,讲师,现为广西英华国际职业学院计算机专任教师。

第11篇

摘要:为构建中高职教育协调发展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按照网络管理与运维职业岗位对应的国家职业标准以及企业认证标准,对中高

>> 中高职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课程体系分析 基于CDIO工程教育模式下高职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课程体系的创新构建与研究 高职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课程体系的探索 高职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课程体系改革的几点思考 中职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课程体系的研究与实践 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课程体系建设探讨 高职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课程体系改革探究 高职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课程体系建设探索 高职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课程体系改革探析 高职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课程组织的研究 关于优化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课程体系的思考 中职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课程体系优化的探索与实践 高职计算机网络专业课程体系建设与研究 高职院校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课程建设研究 高职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网络工程方向)专业课程体系建设探索 以工作过程为导向构建高职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课程体系 高职计算机网络专业课程体系设计 中高职计算机应用专业课程体系衔接研究 基于工作过程的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课程体系建设与改革探索 大数据背景下高职计算机网络专业课程体系改革研究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l.

[2] 教育部关于推进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的指导意见(教职成[2011]9号).[EB/OL].[3] 李全奎.中高职衔接问题的研究[J].天津职业院校联合学报.2011,13(3):3-11.

[4] 王宇波.北京市中高职衔接的现实进展与模式设计[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1,(15):27-32.

[5] 教育部关于印发《中等职业学校专业目录(2010年修订)》的通知[EB/OL]..

[6] 教育部关于印发《普通高等学校高职高专教育指导性专业目录(试行)》的通知.[EB/OL]..

[7] 朱琳佳,芦京昌.中高职课程衔接初探[J].职教论坛.2012,(22):57-59.

[8] 吕江毅,刘敏杰.“3+2”中高职教育衔接模式研究吕江毅.教育与职业.2012,(11):102-103.

[9] 范敏,芦京昌.中、高职衔接的模式、问题及创新[J].职业技术教育.2012,33(8):78-80.

第12篇

关键词:高职;计算机网络技术;工学结合;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TP39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3044(2010)02-504-02

Vocational Computer Network Technology Professional, The Study of "Engineering with" Talent Cultivation Mode

ZHANG Mei

(Beijing Vocational College of Labor and Social Security, Beijing 102200, China)

Abstract: With the rapid economic development, high-tech computer network of the continuous influx of talent has put forward higher requirements. To meet the community's computer network technology, the demand for professionals,computer network technology in the right mode of personnel training,how to cultivate high-quality computer network technology,talent is the vocational training institutions,computer professionals face an important issue. Vocational College computer network technology must be professional, "Engineering with" talent cultivation mode in-depth reform and innovation,and offered to employment-oriented, with "combination of engineering" as the entry point, Computer Network Training efforts to explore new ways to cultivate a generous theoretical knowledge, practical skills,superb,outstanding students a strong sense of innovation to meet the development needs of the information industry.

Key words: diploma programs; computer network technology; engineering with; personnel training

高职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学生职业能力和综合素质为宗旨的具有高职特色的专业人才培养模式。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和信息化程度的日益提高,人们的社会生活对信息基础设施和信息资源的依赖程度越来越高。信息网络给人类带来方便的同时,其所带来的网络隐患问题日益严重。而网络技术专业人才在解决隐患和威胁方面的作用将越来越突出。

1 我国高职培养计算机网络技术人才的现状分析

我国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加快,产生了大量需要从事网站维护工程师,网络维护工程师,网络安全工程师,网络架构工程师,系统架构工程师,网络开发运营工程师等工作岗位的IT专业人员。未来的网络行业将成为中国的“金领行业”,能从事基层网络服务的技能型人才只占其中的一小部分,总体来说人才需求缺口很大。

高职计算机网络技术人才培养处于探索阶段。计算机网络技术人才的培养是随着网络的快速普及而展开的。我国高职院校开始设置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标志着我国将计算机网络技术人才的培养正式纳入高等教育体系中。目前高职计算机网络技术人才的培养模式根据高职院校所处的经济发展区域的不同及高职院校本身办学条件的不同所采取的人才培养模式不同,尚未形成科学的模式。由于高职院校培养计算机网络技术人才正处于探索阶段,因此各个高职采取的方式和方法也不尽相同,体现出不同的办学思路。

调查显示,大多数高职计算机网络计算机专业的毕业生所学知识与实践脱节现象严重。毕业生基本操作与用人单位实际要求差距较大,工作状态周期较长,未能体现出高职培养人才的特点与优势。

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有多方面:有些学校简单照搬办学模式;学校的师资水平还不能适应职业教育的要求,教学内容陈旧,与市场需求脱节;办学经费紧张,实习、实训条件较差;由于人们对高职院校存在偏见,高职院校生源质量总体偏低,学生的学习热情和钻研精神相对较弱。

2 高职计算机网络技术人才培养模式的思考

十年的改革,高职教育有了很大的发展,无论专业基础课还是专业技术课,都更加接近所期望的培养高等技术应用性人才的目标。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已形成了具有地区特色特点的培养模式。

高职教育是社会现代化发展的必然产物,与传统的职业教育有巨大的区别,是相对于普通教育体系平行而立的又一教育体系的半壁江山,职业教育的未来发展空间十分广阔。

社会发展要求高职计算机专业学生具有一定的理论基础知识,能够掌握某种技能,动手能力强,到岗后能很快进入角色,工作踏实,能吃苦耐劳。高职计算机专业就要努力按照市场要求去办学。高职教育要求教师更新观念、更新专业知识结构,在实际工作中积累经验。学校要制定政策,鼓励教师参加行业职业技能证书的考试,逐步实行持“双证”上岗制度。只有教师拥有了过硬的本领,才能培养出本领过硬的学生。

3 改革措施

1)创新能力的培养:计算机网络技术人才培养模式的优势在于注重学生基础知识的获取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基础知识和专业理论教育是学生必须掌握的内容,培养出来的学生具有较广的知识面和知识体系,可以满足企业等用人单位的不同需求。通过大学及研究生阶段的学习,学生不但可以很快熟悉并巩固书本知识,并且可以在实践的过程中,不断研究发现新问题并予以解决,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

创新能力的培养必须以基础知识和专业技能为根基,是建立在扎实的基础知识和熟练的专业技能基础之上的一个更高层次的目标和要求,因此,与“核心课程+课程模块”模式相比,依据“工学结合”模式培养出来的人才不仅具有较强的专业知识和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而且具有较强的创新能力。

2)课程改革:我国应探索适合我国国情的计算机网络技术人才模式,采取“工学结合”这种课堂学习与顶岗实习相结合的培养模式,加强与企业的多层次、全方位合作,使专业建设、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培养学生的方向更适合企业的需求。依托企业优势,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使学校教育功能与企业生产经营实际需求有效地结合在一起。使企业更愿意接收学生,并据此提高员工队伍的整体素质。

根据社会对高职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的实际要求,课改要实行有保、有压、有扩充的方针,注重通过所开设的课程让学生确实掌握某种技能。对实际中使用较少的理论性课程要压缩,对有助于形成专业技能的课程要增加。课程设置要注重实用性、前瞻性。实用性保证学生在校所学知识毕业后能立即用上;前瞻性保证毕业生在毕业后的一段时间内所学知识不会落后于实际应用。

专业课程流程为:岗位任务分析确定专业行动领域学习领域学习情境。具体流程的起点是市场调研,经过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研讨会、职业行动领域分析、职业行动领域专家评审确认、学习领域开发分析、教学计划开发制定、学习领域与学习情境设计等环节。这样的课程设置,目的是使学生掌握某方面的技能,毕业后能较快从事相应的技术工作。为适应社会需要,高职院校的课程体系应是动态的,按社会需求而设置,随市场变化而调整。要进行充分的市场调查,实行校企联合办学,订单式培养,把原先的“以产定销”的模式转变为“以销定产”的模式。

3)教学内容改革:为满足社会对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人才的需求,保证高职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的培养目标的实现,建立起适合当前状况的专业课程体系结构。在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的课程体系中,素质基础课和技术基础课构成了整个课程体系的两大坚实基础。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培养良好的思想和身体素质,这样才能成为优秀的技术人员。

而技术基础课可以说是学生学习本专业的立足之本,其设置情况应该认真探讨。在技术基础课中,增设了"专业导入"的内容,这是高职所有专业都应该开设的,以讲座,报告或参观的形式,让学生在入学后首先了解培养目标,了解他们将要从事工作的性质,岗位特征,发展方向等,进而有目的,有选择地进行学习。

4)引导“双证”制:高职院校要把“双证”制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实施。学生必须达到素质合格要求,取得一个素质达标证书;具备计算机网络方面的微机操作基本能力;参加一个学生实践团队;利用一年到一年半的时间完成一个或多个实际项目任务;最终达到网络技术应用及管理的高素质高技能人才的一个目标,形成一套完整的人才培养体系,真正达到能力培养和素质培养的目的,做到“教、学、做”的有机统一。这既有利于提高学生的通过率,也有利于规范教学,方便评价教学质量,使学生通过考证扎实掌握一门技能。

5)教学方法改革:在实施教学过程中,对应用性较强的一些课程,如应用软件、程序设计的教学,要运用案例教学法来进行。要循序渐进地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实施项目解决方案,使学生初步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与步骤。在教学过程中应重视培养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和自学能力,做到既授之以鱼,又授之以渔,并注重校园网、多媒体等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

6)重视实习实训环节:对高职学生要特别注重实践环节的训练,要高度重视校内实习、实训环境与校外实习、实训基地的建设工作。校内除通用的微机室外还应筹建几个专业实验室;校外要加强校企联合,建立相对固定的实习基地。对实践环节要精心设计安排,将其放在与课堂教学同样重要的位置,教学和实践课的比例应控制在3:2~1:1之间。同时,应将平时的实验与毕业设计的集中实践、校内校外的实践有机地结合起来。

7)考核制度改革:考核的宗旨是对学生知识、技能和能力进行综合考核,建立了以考核学生实际动手能力为主导的考核系统,减少了专业课理论的考核内容,加大对学生实践能力和独立完成项目能力的考核。同时,要对考核结果进行分析,对学生进行引导和分流。高职生除了充分利用在校的时间学习,还要通过获取一些职业资格证书来证明自己的能力,这样才能提高就业竞争力。

在考核中要逐步减少专业课理论考核内容,加大对学生动手实践能力和独立完成项目能力的考核。考核方式应从传统的卷面考核逐步过渡到对学生实际能力的考核,努力探索适合高职学生的评价体系和评价方法。

4 结论

计算机网络技术的人才匮乏是当今世界的一大紧急警报。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为我国网络技术人才的培养提出了宏伟目标:“建设国家网络信息保障体系,加快计算机网络技术人才培养,增强国民网络信息化意识;提高国民计算机技术应用能力;提高国民受教育水平和信息能力。构建以学校教育为基础,在职培训为重点,基础教育与职业教育相互结合,公益培训与商业培训相互补充的信息化人才培养体系。”我国高职院校应按照《发展战略》的指引和要求,积极探索和建立计算机网络技术“工学结合”人才培养的模式,为网络信息化人才的培养提供更为广阔的空间和平台,只有如此才能营造出和谐、高效的网络空间。我们相信,只要我们勤奋学习、努力工作,“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方案就一定能取得预期成效,我们的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目标就一定能实现。

参考文献:

[1] 雷超阳,刘军华.计算机网络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J].当代教育论坛,2009(1).

[2] 程书红,杨莉.高职计算机网络专业“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探索[J].中国成人教育,2008(8).

[3] 冯小辉,吴昊.高职计算机网络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初探[J].中国成人教育,2009(4).